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灵长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人类的生物性之“贪吃的本性”
热度 1 welcomezp 2012-4-7 20:39
人类的生物性之“贪吃的本性”
保健医生告诫我们不要贪吃甜食或脂肪类食物,因为贪吃和偏食都是坏毛病 (Harris, 1989)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有了这种坏毛病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坏毛病呢?自然界食物本身没有 ‘ 好吃 ’ 或 ‘ 不好吃 ’ 的标记,但是我们大脑会自主地作出判断,将能量高或有营养的食物是归为好吃,将能量低或有毒的食物归类为不好吃。这样婴儿本能地喜欢吃甜食、肉、奶油等高能量食物,不喜欢吃粗纤维、草、树叶等低能量、有毒性或无法消化的食物。从进化的角度来说,具有这种分辨能力的个体会比其他个体更健康,可以繁殖更多的后代。长期的自然选择使人类具备了选择好吃食物(营养高、易消化的)和不好吃食物(营养少、难消化的)的能力 (Hamburg, 1961) 。这一点人类和其他动物是一致的。 500 万年的人类历史中,狩猎采集生活占据了 99% 的时间。当男人们猎获了大象或河马等大型动物的时候,无法将其搬运回远处的村落。肉类食物的腐烂速度很快,周围还有很多其他食肉动物等待抢食,所以必须尽快地消费掉这些肉食。得到消息后全村人会集体搬家来到猎物尸体旁边住下,天天大量吃肉积累脂肪。原始部落人们不用担心肥胖的问题,因为这样大口吃肉的机会在一年里也并不多见。由于自然食物供给受季节和雨量等环境因素影响,常常出现食物不足的困扰。南非的传统狩猎采集民桑族人的体重明显随季节而变化,在食物丰富的雨季大量取食积累脂肪,体重显著增加;而进入食物匮乏的旱季,体重大幅下降 (Lee, 1979) 。相似的,野生黑猩猩的体重在雨季前期也明显增加,到旱季时明显减少。野生金丝猴在秋天大量取食果实膘肥体壮,而在食物匮乏的冬季体重急剧降低。对原始部落人们和野生猿猴来说,贪吃是一种适应能力,只有贪吃的个体才能在体内蓄积足够的脂肪,保证在食物匮乏季节的能量消耗和存活。如图 1.2 所示,野生金丝猴大量取食树皮渡过寒冬, 贪吃个体会比不贪吃个体的生存率高,繁殖更多的后代。可以说,贪食和挑食是人类本性,是灵长类时代的遗产。 我们现在的生活与自然生活环境不同(如图 1.3 )。尤其是 17 世纪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超市里一年四季摆放着面包、香肠等玲琅满目的食物。人们的饮食方式以碳水化合物、糖和脂肪等高能量食物为中心,失去了季节性变化。在贪食、偏食的原始本性驱动下,人们每天取食大量高营养食物,逐渐出现了肥胖问题。现代社会的粮食农药残留、酒精中毒等因素也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是因为飞机、汽车和火车代替了人力移动方式。现代人觉得身心疲惫,是因为生活在由钢筋水泥围成的人造环境中。城市人口密度是自然环境中的上百倍,每一个人周围都是无数没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社会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在工作压力等原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母亲放弃了母乳喂养,改用奶瓶给孩子喂奶,这样母亲患乳癌的几率增加,孩子抵抗力较母乳喂养的孩子低,容易患过敏性皮肤炎等疾病。现代生活环境的急剧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状态。 插入图 1.3 现代人生活环境与自然生活环境不同 现代社会中蔓延着以往传统社会中都不曾出现的各种疾病,例如心脏病、高血压病、高血糖症、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胆囊癌、胆结石、痛风、肝硬化、静脉瘤、关节炎、粉刺、虫牙、花粉过敏症、过敏性皮炎等熟悉的名称。这些都是伴随着现代社会出现的现代疾病 (Hamburg, 1961)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狩猎采集民族的有着显而易见的差异。纵观人类 500 万年的历史,现代社会的几百年时间实际很短暂,仅仅不过人类历史的万分之一。我们的身体和基因是在长期适应自然社会环境中塑造的,肥胖等现代疾病正体现了人类本性与急剧变化的现代环境之间的矛盾。 不同民族长期适应各自的取食习惯,形成了各自的身体特征,抵御现代疾病的能力也不一样。狩猎采集民族的生活方式因环境不同而不同,取食肉类的比例随纬度增加而增加。非洲草原的桑族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肉食比例不到 30-40%(Lee, 1979) 。而离赤道越远的人群,其肉食比例越高,例如北极圈爱斯基摩人的食物基本完全是肉类 (Schaeffer, 1971) 。北极圈爱斯基摩人接触了文明社会以后,生活习惯急速变化,因大量取食可口可乐、糖和巧克力等甜味食物,患上了现代疾病。爱斯基摩人原本习惯于大量取食肉类,在现代生活中容易遭受心脏病、糖尿病和痛风等与肥胖相关的疾病 (Schaeffer, 1971) 。而非洲桑民族则很少得这种病,他们的血糖值较低,血压稳定保持在 70-130 的健康范围内,并且不受年龄的影响(现代社会人的血压一般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他们取食盐量较少,小便中盐化物较少,相当于每天的摄盐量 (Truswell et al., 1972) 。稳定健康的血压水平可能与其取食习惯有关。 现代社会女性常常遭受月经期心理不安等心理困扰,可能与体内荷尔蒙失调有关。传统社会的人类女性和非洲类人猿雌性成年后就会怀孕生子,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一般不会出现月经,哺乳期后很快又怀孕下一胎,这样月经在传统社会中是比较罕见的现象 (Draper, 1977) 。只有在青少年不孕期间(第一次月经到初次怀孕的几年里),女性和类人猿雌性才会出现连续月经现象。与传统社会不同,现代社会女性采取多种避孕方法减少怀孕的可能,一生繁育子女的数量很少。由于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急速改变,现代女性不得不面临持续的月经困扰,承受着传统社会妇女没有的心理负担。 现代人过度强调干净,极力杜绝体内有肠道寄生虫,一些人甚至通过洗肠、洗血等方式清理自己体内细菌。我们的身体由 100 兆个细胞组成,每一个细胞的内部都共生着原始细菌。这些细菌对人体及无害也无利,在长期进化中已成为细胞组成的一部分。过度清洁的习惯破坏了体内自然平衡,使免疫机制缺乏充分锻炼,常常会将一些无害物质作为抗原而出现过度的排斥,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过敏性皮炎、花粉过敏等现代疾病。在亚洲和非洲狩猎采集民族没有那么强调干净,也没有过敏性皮炎等过敏疾病。解放前我国也很少有花粉过敏等疾病。这些现代疾病无疑与现代人独特的生活习惯有关。 现 代病 : 指近百年,尤其是近几十年人 们 易患的 一些疾病。 究其原因, 随着 现 代社会科学技 术 和工 农业 的 发 展, 一方面使人们 物 质财 富丰富, 而 另一方面 使 人 们 生活方式的改 变 , 产 生 生活习惯改变、生态污染等 新 的 因素 。因身体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而出现的各种疾病 。 图1.2 插入图 1.2秦岭金丝猴啃食树皮度过寒冬 图 1.3现代人生活环境与自然生活环境不同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3673 次阅读|1 个评论
黑猩猩可以进化成人吗?
welcomezp 2012-4-7 20:16
黑猩猩可以进化成人吗?
面对黑猩猩是一件有趣而恐怖的事情。我们虽然可以立刻指出他与人的差别 , 但又难以否认他与人有相似的手脚、体形、表情和动作特征。黑猩猩是这个星球上与人类最近缘的物种,其基因序列与人类的相似度高达 98.7% (前言图 2 ) 。站在黑猩猩的笼舍旁,不禁会怀疑栏杆的两边是我在观察他,还是他在观察我。人们常常疑惑黑猩猩可以进化成人吗,什么时候能成为人呢?科幻电影《人猿星球》描述在未来的某一天黑猩猩真的进化成为新人类,具有与现代人匹敌的智能、语言和爱情,甚至最终取代现代人成为新的星球统治者。虽然这是一部票房很高的科幻片,可惜导演混淆了 ‘ 进化 ’ 与 ‘ 进步 ’ 的概念,误认为由于现代人比黑猩猩的很多方面先进,所以黑猩猩应该努力向形成人的方向进化。 进化与进步是不同的概念。进步是指事物向前发展,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方向性。而进化是与价值无关、没有预设方向性的自然现象。达尔文 ( Darwin CR ) 在《物种起源》( 1859 )中提出的生物进化的三个理论骨架: ① 所有物种有不同的特点; ② 子女遗传父母的特点; ③ 由于这些特点,有些个体比其他个体更适应环境,产生更多后代(如图 2.18 )。也就是说生物进化不是某一个体的努力结果,也不是一定要成为最进步的,而取决于生物种群成功生育后代的数量。 误解生物进化论曾经给世界人们带来悲剧。 20 世纪初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宣传‘达尔文社会主义’,宣扬 ‘ 人类社会符合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社会混乱、劳动者失业和饥饿等都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社会混乱,更不用救济穷人 ’ 的 资本家式思想。赫伯特 · 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 《人对国家》( 1884 年 )进一步粉饰了达尔文社会主义 ,认为人类社会是从非洲原始部落的劣等社会进化到更优秀的西欧文明。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欧美人一定比亚洲人和非洲人更优秀,并创造了最近步的资本主义社会。更可悲的是,人种差别主义进一步发展导致了二次大战中世界各地灭绝人寰的种族屠杀。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目前全世界人们基因序列一致程度超过 99.9% ,从非洲、欧洲到亚洲、美洲,各地区人们具有共同的近期祖先,属于同一物种,即智人种。欧美人的基因不比其他地区人们的更优秀,有钱人的基因不比穷人的更优秀,男人也不比女人更优秀。人类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身体细胞组织显露着生命起源时代的痕迹,胎生哺乳特点是哺乳动物时代的痕迹,发达的视觉和灵活的双手是灵长类时代的痕迹,男女分工劳作和家庭生活是原始狩猎采集民时代的痕迹。我们的身体、基因、行为等很多特征继承了灵长类祖先的遗产,在此基础上通过上百万年对自然环境适应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相比之下现代工业社会仅仅几百年的历史,农业社会也只有一万年左右的历史。了解人类性质需要有更长远的进化观点。 地球生物有几十亿年的进化历史,每个物种都有各自的进化历史,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 5 亿年前脊椎动物曾在海里生活,其中一些种类适应了陆地生活,产生后代,出现了两栖类(例如青蛙)、爬行类(例如蛇、鳄鱼)和哺乳类(例如犀牛和大象)等多样的动物类群。这些动物在人类起源之前就在进化,现在在进化,将来还会继续进化下去。人类不是进化的唯一结果,也不是其它动物进化的目标。 黑猩猩是与人类最近缘的物种,因为来自于 500 万年前共同的古猿祖先,随后各自走向独立演化的道路 (Groves, 2001) (如前言图 3 ) 。人类祖先经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等阶段最后出现晚期智人种。在同样的 500 万年里,黑猩猩的祖先有着自己独立的进化方向,演变出了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两个现生种类(约在 250 万年前分离)。所以说,黑猩猩的形态、生理结构和行为特征不是从人类那里学来的,而是与人类一样从共同的古猿祖先那里继承的。两者是孪生的姐妹物种,我们可以说黑猩猩很像人,也可以说人很像黑猩猩。 社会达 尔 文主 义 social Darwinism :是指一种思想。根据自然界 " 食物链 " 现象提出 " 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也存在适者生存。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是成功的标志。在对待社会的问题上,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政策的哲学基础。随着生物学和文化人类学的发展,社会达尔文主义在 20 世纪衰落。 张鹏著《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节选 一岁的’小步’(黑猩猩‘小步’在妈妈怀中很开心。Ochiai Tomomi博士摄影于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9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类是唯一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吗?(图)
热度 5 welcomezp 2012-4-7 20:12
人类是唯一会使用工具的动物吗?(图)
中小学课本上曾定义 ‘ 人类是唯一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 。我们日常使用这很多复杂工具(电话、电脑、自行车等),不过这些都是最近出现。在 200 万 -150 万年前,人类处于能人 阶段时,只会使用石片、石锤等简单的工具。这种状况延续了 100 多万年,基本上没有发明新式工具 (Relethford, 2000) 。在更早一些的南方古猿 阶段,仍然没有可以证明人类曾使用过工具的考古发现( Freeman and Herron, 2001 )。 很多动物类群都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包括昆虫(例如织巢蚁用树叶编制巢穴)、鸟类(例如乌鸦、白兀鹰、缝叶莺等会使用自然物件)、哺乳类(例如海獭仰躺在水面上,用石头敲砸取食放在腹部的贝类)等。尤其以灵长类(本文中代指非人灵长类)使用工具的形式最为多样。 1960 年珍妮古道尔 (Goodall J) 首先发现黑猩猩会用小树枝钓白蚁的行为以后,学者们陆续发现其他大型类人猿(倭大猩猩、猩猩等)、旧世界猴类(食蟹猴等)、新世界猴类(卷尾猴等)都会使用工具 ( 如前言图 1 ) 。灵长类主要使用三种类型的工具: ① 延长手臂的工具,例如猕猴狒狒等用树枝将食物拉近; ② 增加力量的工具,例如卷尾猴用石头砸坚果(如图 11.6 ),叶猴用木棒打开树中昆虫的穴洞。 ③ 可以用于展示和威胁的工具,例如黑猩猩会向入侵者扔树枝、石头和沙子 (Beck, 1975) 。 野生黑猩猩可以使用 60 种以上的工具,包括使用组合工具 (Matsuzawa, 2001) 。例如西非野生黑猩猩在砸坚果的时候,会找一个平坦的大石头做案板,将坚果放在石头案板上,再用另一个石头锤砸坚果(如图 11.5 ),这一工具使用行为不仅需要组合三个物品(两块合适的石头和一些坚果)、还需要正确的顺序和熟练的配合动作。黑猩猩幼仔常常坐在母亲或其他成年个体身边仔细观察,不时地学着大人的动作。 1 岁半的幼仔学会将坚果放在石台和敲砸,但是常常将动作顺序搞错,无法敲开坚果。 3.5-4 岁左右,第一次用石头成功砸开坚果,而直到 7-8 岁以后才能熟练掌握与其他成年人一样的敲砸坚果的技术。 野生黑猩猩还有很多其他工具使用行为,例如用草杆钓昆虫、用木棒敲扣、用树叶做海绵、制作杠杆、石锤、木钻、杵等工具、制作垫子坐在湿地上等 (Yamakoshi, 2001) 。大多数这些使用工具行为都与取食有关,在食物不丰富的季节,可以通过使用工具扩大食物的品种和质量,提高生存和适应能力。人类与黑猩猩有着共同的祖先,可能也继承了类似的制作简单工具能力。最初人类在离开森林适应草原等严酷生息环境的过程中,为了获得食物和保证自身安全,逐渐锻炼并提高了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行为与类人猿的没有本质差别,所以使用工具也不能成为定义人类的标志。 能人:即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生活于 200 万 -150 万年前。能人脑形态以及上面的沟回与现代人相似,颅骨和趾骨更接近现代人,牙齿尺寸介于大多数南方古猿和现代人之间,平均体重约为 37.1 公斤。与南方古猿相比,能人的脑容量较大、后牙尺寸较小、精确抓握能力较高。例如南方古猿的平均脑容量为 469 毫升,能人的脑容量为 610 毫升。 南方古猿:目前被确认的最早的人类,能够直立行走。生活在距今 100 万年到 420 多万年前之间。目前比较确定的南方古猿有纤细型南方古猿和粗壮型南方古猿两个类型的共七个种类。纤细型南方古猿身高在 1.2 米左右,颅骨比较光滑,没有矢状突起,眉弓明显突出,面骨比较小,可能是杂食性的。粗壮型南方古猿身体约 1.5 米,颅骨有明显的矢状脊,面骨相对较大,可能是素食性的。一般认为,粗壮型则在距今大约 100 万年前灭绝了,而纤细型进一步演化成了能人。 张鹏著《猴、猿、人--思考人性的起源》节选 插入前言图1 卷尾猴举起石头敲砸坚果 卷尾猴举起石头敲砸坚果(敲砸过程中,可能出现砸飞坚果的情况,所以卷尾猴需要选择合适的石头和有凹陷的石板,才可以顺利砸开坚果;图片依Nichols M, Goodall J. 2000. ...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14372 次阅读|6 个评论
西藏牦牛
fhli50613 2011-7-14 10:56
民以食为天,此话对非灵长类动物而言亦不为过。 日前到西藏旅游。在饱览藏南林芝独特的“江南秀色”之后,一位结伴而行的西藏老兵特为我们点评了西藏的饮食特色。他说西藏的植被资源集中在米拉山口东南狭小的林芝地区,其森林覆盖面积占整个西藏的 90% 。动物物种分布林芝地区与内地差别不大,特有的高原气候虽衍化出一些像藏羚羊之类特有的高原物种,但我们抓不着它,又怕自己被人抓住而不敢去吃。因而西藏饮食的最大特点只剩下一个轻描淡写的“无污染”。老兵敲着林芝八一镇特有的石锅(烹制石锅鸡用)说,像“石锅鸡”及“石锅鱼”这类挺贵挺叫座的菜肴,其实仅仅是在烹制器具上有一个特别的噱头,本质上并无独到之处,只有拉萨的牦牛肉才是我们西藏独特的食品,它的名气与青海的羊肉相当,但因供应地域狭小,对内地人而言更可望而不可求。他又说,到拉萨吃牦牛肉通常应该在开年的四至六月,此时内藏阿里等地区的牦牛肉大量外运至拉萨,佐以四川的烹饪方法,可真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我问他西藏的牦牛肉注不注水?他十分愕然。在我详细地介绍了多种内地屠宰注水的方法后,他仍似懂非懂,说这法儿太难了,藏胞们一时是学不会的。同时反问我作为一个搞科学的,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本不该知道的东西(其实都是经过专业知识加工后的内地电视科普宣传)? 他进一步介绍说,与前藏相比,后藏牦牛肉之所以品质高,主要源于该地特殊的自然环境。以米娜山口(海拔 4930 米)为界,向东草木逐步茂盛且树木高大,向西则气候干燥,树木低矮稀疏,牧草的高度与密度两地区间也大相径庭。两地相比后藏(包括中藏)地区牦牛觅食难度远大于林芝地区,其肉牛养成时间差别在一倍以上,牛肉的品质自然存在差别。 这位老兵在桌沿十分到位地模仿着牦牛吃草的动作解释说,内藏牦牛啃吃不到三寸长的稀疏牧草,费尽力气还只能主要啃个草尖,两个嘴唇在草滩上在雪堆里磨出了茧,还不得不同时吃进大量的沙粒冰晶。他大声说,你们可能听见牦牛冻死饿死,啥时听过牦牛生病死亡?奇怪的是这一在内地看来十分搞笑的语言与动作并未引起满桌内地客人的哄堂大笑,倒使好几位食客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嘴唇。老兵进一步介绍,阿里地区牦牛的宰杀通常在深秋,利用十分“干冷”的自然条件进行室外储存,并因交通原因必须到次年四月后才能转运拉萨。这种独特条件对牦牛肉的保存极为妥善,而运抵拉萨时其重量较之鲜品反而下降 5% 或更多。这一解释进一步让我这个“注水”专家汗颜。 返回拉萨,我敦促妻子自卡中额外划出六千元现金,到正宗的西藏饭馆吃了一顿较为庄重的藏式大餐,买了两幅藏式披肩和一些饰物,并鼓动妻子当上了一个叫卓玛的女孩的干娘。接下来的那曲之行,我有幸在一个牧场作了较长时间的停留。我趴在一头牦牛前,将下巴紧贴着稀疏的草面,仔细观察它在刈草时唇、齿、鼻三者的动作,观察这些动作与头部摆动的巧妙配合,查看刈草后草地上留下的种种痕迹 ...... 。良久,我站起身来,口与唇仍在下意识地瓮动,而一股莫名的情感蓦然袭上心头。返回内地的我,这张曾不时周旋于和谐之乡的臭嘴能否适应退休后恬淡宁静的箪食素浆?这根惯常于在实验室内胡搅的舌头架得住在精英辈出的科学网上磨砺?我哑然了。 附图待电脑修复后补上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4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性皮:美丽还是丑陋 (图)
热度 6 welcomezp 2011-6-9 13:24
性皮:美丽还是丑陋 (图)
在人类学课堂上,张鹏发现同学们一如既往最感兴趣的课程,似乎是灵长类的性行为和性关系。不过第一次看到下面性皮图片的学生,大都很惊讶:性病吗,肿瘤吗!? 我们惊讶,是因为我们没有类似的性皮,那么人类真的没有性皮吗? 发情期的雌性狒狒 狒狒的性皮 山魈雄性脸部性皮静静观察新世界猴的头部性皮 (图片来自与网络,致谢) 性皮 (sexual skin): 亚成年和成年雌性的肛门和外生殖器附近的皮肤表现充血肥厚,尤其是在排卵期附近,雌性性皮的肿胀程度达到峰值。性皮的肿胀程度受性激素的影响,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期,明显的水肿样肥大可持续数日,但可随排卵而退缩。年幼个体被注射动情素时,也可能出现性皮发育。在灵长类中,性皮仅出现于部分猿猴种类,狒狒、黑猩猩等。除了雌性以外,一些种类的雄性存在性皮。如下图中的一些雄性的性皮。 性皮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意义: 1)明确表明雌性的排卵期。 对野生动物来说,交配行为伴随着被捕食和被攻击的危险,明确的排卵信号有利于提高受精效率,减少危险和减少能量损耗等进化意义。不过人类不具备明确的发情期,即使女性自己也无法明确排卵时间。 2)增加雄性竞争,提高雌性选择能力。 明确的排卵期和肿胀的发情标志,毫无疑问是对雄性最大的吸引。一般只有多雄多雌混交种类才有性皮,雌性可以坐山观虎斗,选择与较强的雄性频繁交配。 人类也有性皮。 正如张鹏在《灵长类的社会进化》一书中指出,人类女性也依靠视觉吸引男性,在直立行走姿势的基础上,胸部是最容易被关注的位置。 和其他灵长类雌性相比,人类女性的乳房占身体的比例最大。乳房虽然是哺乳器官,但是其大小与女性的乳汁分泌能力无关,也与身体代谢关系不大,其 90% 的成分是脂肪。 女性隆起的胸部似乎是吸引男性的强烈视觉信号,可以说是人类女性持久的性肿皮。 性皮,美丽还是丑陋? 如果男人觉得女人的乳房秀色可餐,那么雄性猿猴也一定无法抗拒雌性肿胀性皮的魅力。 张鹏 于中山大学 人类学系 马丁堂 2011年6月9日 延伸阅读: 点击我的另一 篇博文 《 燕瘦環肥 --哪种身材的女性最吸引人 》:现代女性热衷于减肥,喜欢赵飞燕,不喜欢杨玉环。为了减肥,女人可以放弃最喜欢吃的巧克力和奶油蛋糕,可以咬牙绕着操场跑10圈,可以克服低血糖带来的头晕症状。女人们减肥的勇气从哪里来?哪种身材的女性最吸引人? -------- 编外语: (传说女娲造人的时候,为了节省泥巴,缩小了一部分女人女人的乳房,而今天这部分女人却要用硅胶来填补缩小的部分,硅胶最终还是来自于泥巴。据统计,在过去10年估计已有15万妇女求助于丰胸手术。正如 Marilyn Yalom在《乳房的历史》一书中指出:“关于胸部,婴儿看到的是食物,男人看到的是性爱,医生看到的是疾病,商人看到的是金钱。” )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24896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为什么西方人的眼睛是蓝色的?
热度 9 welcomezp 2011-6-6 17:23
我们的眼睛是极为精密的身体器官,超过任何现代高端摄像技术。有可自动调节光圈(瞳孔)和自动对焦系统(晶状体),内面(脉络膜)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光线四处散射,不仅如此,它的底片(视网膜)灵敏度超高,不论在白天和夜晚都能捕捉影像,无需临时更改感光度也不用外加滤镜;它还自带 Photoshop 功能(神经网络),成像之后迅速增强图像反差、调整颜色……我们每一个人应该为自己拥有一双精密的眼睛而自豪,那么眼睛近期出现了什么变化呢?下面转载《新探索》的一篇关于眼睛的文章。 眼睛从哪里来? 地球上生命痕迹的出现可以上溯到至少 35 亿年前,然而生物在这段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都过着不见天光的日子。后来单个感光细胞在生物体表面出现了,世界明亮了。 最初的‘眼睛’可能出现在 5 亿 4 千万年前的寒武纪。 在进化路上,生物相当随遇而安,不需最好,只要够用。这种知足的性格使得眼睛若干中间产物得以作为不同生物的终点保留下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将各种生物的眼睛从简单到复杂排成一列,便大致推测出眼睛进化的历程。例如,某些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些可以感受光的蛋白,它们见到光就心满意足;有的生物只有一洼小小的眼窝,然而你已经能从这个简单的聚光工具看出高级眼睛的端倪,这些生物只要不撞上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就能高兴活着;高等生物的生存却容不得它们将猎物与敌手看混,于是各自进化出一系列结构,来将世界看清楚,鹦鹉螺和人眼便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策略。前者将眼睛的开口缩小,使它变成一架“针孔照相机”,从而让光准确到达感光细胞,眼前的物体就能边界清晰,在它们这个群体内,估计该是“眼小为美”;但是人类并不甘心采取这种舍弃光强获取清晰度的措施,却另走了一条迂回之道,我们这一进化分支的祖先在眼窝前塞进一个透镜——晶状体,它同样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却赋予了我们一个比鹦鹉螺明亮许多的世界。 这样,大自然中不同眼睛的集合就如同一个活化石库,我们可以将这些化石理解为人眼进化之路上留下的一串脚印。于是,那个令达尔文困惑了一下的问题至少是有解的。十几年前,两位瑞典科学家甚至将这一过程量化,他们将鱼眼进化拆分为近 2000 个步骤,并用计算机模拟了整个过程,经保守计算,他们结论说,这一过程的实现理论上只需 36 万年。现在许多科学家都相信, 从一个感光细胞到我们的眼睛,最关键的变化就发生在最初几百万年之内。 值得一提的是,人眼已如此适应陆地生活,要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不光需要可变焦透镜(晶状体)的作用,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也至关重要。角膜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泪膜,光线接触人眼之后,只有 1/3 折射依赖后边的晶状体, 2/3 的折射都在空气及这层泪膜之间发生,这里相当于一个固定焦距的透镜。这便是为什么当你潜入水中视线就变得模糊,那个时候这层泪膜和周围的水环境混为一体,在空气中可以发生的折射便不会发生,于是光线就不会恰到好处地投射到视网膜上了。 为什么人眼不完美 人眼并不完美,存在许多设计缺陷。 德国生理学家亥姆霍兹曾将眼睛比作光学仪器,并声称如果商家卖给你如同人眼一般的次品,那么你肯定有权要求退货。看似复杂和精致的人眼,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缺陷,会让这位科学家如此不满呢? 至少,每时每刻在你的视野中就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骗局—— 这就是眼中的盲点 。如果你将左眼闭起,再用右眼轮番看下边图二一行中的每一个字母,你会发现什么?当看到某个字母的时候,大黑点会从你的余光中消失!理论上来说,这个“盲点”就分别藏在两只眼视野正中偏外 20 度,这着实是一个不该出现的失误,连鹦鹉螺和乌贼眼中都不会发生。眼球最后面是一层视网膜,它上边的感光细胞本该连续不断地铺满一层,从而感受从眼睛前端各个方向进入的光。然而一大捆视神经偏偏要从视网膜正中掏个洞穿过去,这个洞就是那个“无人看守”的盲点。眼睛好不容易进化到中途,已经没有机会从头来过。不过,如果你试着将刚才的黑点换成一条水平线(这个大家可以自己用一张纸还画一画试试),你会惊奇进化是多么聪明地弥补了这一失误。你是否发现,当你的视线在一行字母之间移动,你却无法在字母右边的直线上找到让直线中断的一颗盲点?因此,即使不考虑两只眼睛视野的互为补充,你的大脑也已经学会利用盲点周围的信息为这一点填补图形,涂上上色,将它完全伪装起来,真可谓最智能的 photoshop 。对于某些低等的生物,情况就未必是“我思故我见”了。比如某种水母,它们为自己武装了相当精细的眼睛,却没有大脑,眼睛接受的信息直接传到肌肉,是极端不过脑子的鲁莽派。 图二:请大家闭上左眼,右眼轮番看过abcdefgh,有没发现看到哪里大黑点活生生地就没了…… 为什么西方人的眼睛是蓝色的? 从外观上来看,人眼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恐怕是它虹膜的颜色 :许多白人有着半透明的蓝眼珠,我们东方人则是褐色。其实这种差异只是眼睛进化到最近的一支小插曲,如果没有 6000-10000 年前那个基因突变,也许现在所有人都是同样的褐色眼球。那样,不仅身份鉴定会少一项标准,世界是不是也会显得寂寞许多? 在人类产生之后的 19 万年之内,这个基因一直好好工作着,它产生一种具有功能的蛋白,该蛋白又和黑色素的合成相关,后者给我们的头发、眼睛和皮肤带来了较深的颜色。然而,就在这最后 1 万年内,当我们的祖先在黄河岸边使用着新石器,抬头用褐色的眼珠瞪着河北上空的蓝天时,一个突变已经在国外的黑海一带产生了。这个突变并不对全身施加影响,却恰到好处地减少了眼睛虹膜中黑色素的合成,于是眼睛的颜色便被“稀释”成了蓝色。其实这个突变有一定风险,因为如果改变更加彻底,整个人体的色素合成则都会受到干扰,这时候人就患了白化病。言归正传,携带有这个突变的人逐渐向世界各地迁徙,和具有同样或不同样基因型的个体繁衍后代,基因相混杂。于是,现在的我们已经不能根据眼球虹膜的颜色来判断一个人究竟来自何方了。 人类的虹膜除了褐色和蓝色,还有红色、绿色、琥珀色、灰色、紫色等等,其中涉及的也不光是黑色素的多少,但究其根本,也就是褐色、黄色和蓝色三种成分的比例不同而已。 为什么亚洲人的眼睛很有魅力? 相比于眼睛颜色来说,更能代表东西方人差异的则是眼角内部上眼睑是否具有向内皱褶。 这是一个存在于蒙古人、中亚人、东南亚人和本土美洲人中的特征。有些人类学家称,这一特征起源于寒冷的东亚地区,那里大部分时间冰雪覆盖,无时无刻不将强烈的阳光晃入人眼。于是,人们便进化出皱褶的结构,它使得人眼变窄,不仅限制了进光量,而且可以帮助人们抵挡猛烈地风沙;而在南美草原和沙漠,黄灿灿的草地或沙地同样会反射阳光,于是,那里的人便也获得了这一特征。内眼角向内皱褶的存在造就了东方人的丹凤眼,同时使得人的眼睛看起来略微倾斜,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中女主角的眼睛。这其实也代表了西方人对东方人眼睛的想象和爱好。英国作家莫里斯便在他的著作《裸女》中表达了如下的诧异: 东方人的眼睛多有吸引力啊,那些姑娘为什么纷纷跑去整容去掉眼睛的这个迷人的向内皱褶呢? 图三:内眼角向内皱褶:左边是妈妈,纯种亚洲人;右边是她的混血孩子,向内皱褶已经不完全了。 对于人类这种社会性动物来说,眼睛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向外部世界打开的窗口,它们也使得人们可以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比如, 人眼有多数猿类不具有的清澈眼白, 一种假说是:这种特征可以令视线方向、眼睛表情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更加凸显;人类渴望交流,甘愿冒着暴露自己想法的风险。不管这种假说是否正确,它至少已表达了我们的一种愿望,而眼睛恰恰被选中,充当了完成这一美好愿望的代表。 为什么把眼睛被摆在前面 长在前方的眼睛能够更好地感知空间关系,尤其是物体间的距离,于是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准确地定位 ;而长在两边的眼睛虽然舍弃了最佳的空间感,却使得动物可以看到更广大的范围。多数草原食草动物采取后一种措施,如斑马和兔子,它们的视野几乎能达到 360 度,这样它们就能随时发现可能从各个方向接近它们的捕食者。多数捕食者的眼睛则长在前方,使得它们能更准确地判断与猎物之间的距离,抓住猎物的时候也就能出手准确。有的人类学家和解剖学家猜测,猿类祖先需要捕昆虫而食,因此采取了捕食者的眼睛位置策略。 眼睛如何自我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人通过不自主的快速眨眼来将结膜分泌的粘液和少量泪水涂抹到眼球朝外的表面,这不仅能防止眼睛出现干燥不适,还是一种对病原菌的免疫措施。同时,眨眼还能去掉落在眼睛表面的粉尘和其它异物。当更大的威胁接近人眼,眼皮通常会非条件反射地合起来,反应时间连 0.1 秒都不到。多数情况下,这种机制能够帮助人眼免受意外袭击。 张鹏点评 : 眼睛是最复杂的人体器官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对眼睛研究产生兴趣。仅就关于眼睛的学术杂志,目前国内有《眼视光学杂志》和《中国眼鼻喉科杂志》等,国际上有《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EYE》《Journal of Eye Movement Research 》《 Progress in Retinal and Eye Research 》《Current Eye Research 》《Journal of Eye Movement Research》《Animal Eye Research》等。近年来,《自然》杂志也连续刊登关于眼睛疾病研究的新进展。这些足以说明人们对眼睛这一器官的关注,希望在这一方面有更多的开拓。 我也很关注眼睛的问题,因为自己天生是个小眼睛。 我从初中开始戴眼镜,并不是因为近视,而是因为母亲说戴眼镜可以遮丑。这样带了很多年的眼镜,实际上一直都是0度的平镜 。所以我一直梦想人们会喜欢小眼睛的人。 我对于灵长类瞳孔颜色的研究开始于2004年。当时在日本九州高崎山调查野生猴群社会行为,我无意中发现两个相互理毛的青年猴子有不同的眼睛颜色,一个是黄色、另一个是蓝色;另外,附近一个黄眼睛的母猴子怀里抱着蓝眼睛的小猴子。于是脑海了浮现出几个问题,日本猴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是否会出现地域种群的不同?我初步调查比较了4个种群的近两千个个体的眼睛颜色,发现日本猴的眼睛颜色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会随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进而讨论了人类和非人灵长类瞳孔颜色变异的进化意义。 这篇论文经历了六次审阅,终于发表于2007年《Primates》。后来我在国际灵长类学会发表这一研究结果的时候,受到最佳讲演奖的好评,获得了个奖牌和一些奖金,也算是对小眼睛的一些安慰了 。 张鹏 于中山大学 人类学系 马丁堂 2011年6月6日
个人分类: 人类学原创|50879 次阅读|17 个评论
观察: 黑猩猩的性行为与性关系 (图)
热度 14 welcomezp 2011-6-6 13:12
观察: 黑猩猩的性行为与性关系 (图)
黑猩猩属于人科黑猩猩属,是 人科最小的现存种类。 分布于非洲中部,向西分布到几内亚非洲的几内亚,向南到坦桑尼亚的热带丛林。主食水果、树叶、根茎、花、种子和树皮,每天取食时间 5 ~ 6 个小时,也常吃昆虫、鸟蛋或捕食小羚羊、小野猪等。 一般集群生活,每群 2 ~ 20 余只,由成年雄性率领,活动范围一般 26 ~ 78 平方公里。雌性长大后离开出生群,到其他群中寻找配偶,有着父系社会的特点。 对黑猩猩的生态学研究为了解人类进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黑猩猩 图片来自於网络,致谢) 混乱的性关系 黑猩猩有着混乱的性关系。 一只雌性一天内最多会与 5 只不同的雄性交配。拱北群里一只叫法罗的第一雌性发情时,会吸引众多雄性靠近。在一片亢奋中,法罗与所有雄性挨个地发生性行为 。雌性有交配的决定权,会主动吸引喜欢的雄性交配。例如拱北群一只名叫霏霏的雌性会通过抚摸雄性的阴茎、俯在雄性的身边轻轻呻吟、显示阴部等技巧来引诱雄性 。阿纳姆公园的中年雌性茶喜欢年轻雄性马斯,在 14 分钟内他们发生了 7 次交配。张鹏认为这样频繁的性行为可能是有调节社会关系的意义。 雄性的交配行为明显受与社会等级有关。第一雄性倾向于独占发情雌性,拥有 80% 左右的交配行为 。见到发情雌性,他会用树枝扫地,手掌扣地面等方式吸引雌性的注意。他当然不会忘记驱赶试图靠近发情雌性的其他雄性。其他雄性一般没有独占发情雌性的能力,他们会等到第一雄性休息时,与雌性在树林里偷情。特别是在几只雌性同时发情,第一雄性无法独占所有的发情雌性的时候,雄性们可能会有更多的交配机会。 年轻雄性获得雌性需要一定的技巧,特别是要采取避免高地位雄性发现的隐蔽性方式。例如, 遇见发情雌性时,年轻雄性晃树枝,摇下树叶,然后手握一片树叶的叶柄,面对着雌性摇晃,吸引雌性注意。雌性看见后,会避开第一雄性,悄悄靠近年轻雄性,在林子里完成交配。肯尼亚的黑猩猩也有类似的求爱信号。年轻雄性面向雌性,将树叶反复地撒向地面,吸引雌性。也有的雄性用后脚跟轻轻嗑地面的,吸引雌性注意。这样低地位年轻雄性吸引雌性时会尽量采取隐蔽的方式,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高地位雄性吸引雌性时则会尽力造势,唯恐周围不知。 为了回避高地位雄性的监视,雌性也会有隐蔽的交配方式。阿纳姆公园的雌性与第一雄性交配时会发出高昂的呻吟声,而与其他雄性交配时则只做表情不发声音,避免让第一雄性听见了引来不必要的麻烦。高地位的雄性常常干扰低地位雄性的交配,甚至将正在交配的低地位个体从雌性身上拉下来。雌性间的性干扰较少,但是也有高地位的雌性骚扰低地位的雌性交配的现象。( 张鹏点评 黑猩猩的性行为中出现了选择配偶的现象,暗示了初期人类可能也有选择恋人的自由。这对形成稳定的家庭家有着重要的作用)。 月经同步现象 和人类一样,黑猩猩雌性生活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她们的月经周期和性周期会趋于同步 。例如,法罗是拱北群里一只哺乳幼崽的成年雌性,处于非发情状态。她注意邻群的一只发情的年轻雌性靠近群里。群里的雄性们被年轻雌性吸引,围拢在她的附近,为她理毛和检查阴部。法罗远远地注视着发情雌性,她肩毛耸立一副嫉妒和愤怒的表情。她也上前检查了年轻雌性粉红色的性肿皮。第二天,法罗的性皮也出现肿胀,表现出发情期的状态,吸引了两个雄性上前检查她的阴部,可惜她的发情期只持续了一天。象法罗这样的哺乳雌性一般是不会发情的,可能是由于法罗的嫉妒心理引发了自己发情期变化。( 张鹏点评: 人类和黑猩猩都出现了月经周期同步化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心理的同步化影响了性荷尔蒙的周期。与其他较低级灵长类不同,人类和黑猩猩的性行为逐渐地脱离了原始的性荷尔蒙控制,而更受心理和大脑活动的影响。) 近亲回避 黑猩猩会回有意地避近亲繁殖。 例如, 拱北群的 6 对母子也都明显回避乱伦,法罗在发情期间虽然与群内几乎所有雄性交配了,唯独回避了与自己性成熟的两个儿子交配。有一次儿子试图与母亲交配,却被母亲一把抓下赶走。相比之下兄弟姐妹间的繁殖回避就没有母子间回避那么严格。拱北群频繁出现兄妹间乱伦的现象,大多归咎于哥哥主动追求妹妹。姐弟间乱伦的现象较少,而且弟弟也很少主动追求姐姐。雄性法本和古普分别与妹妹交配 14 回和 26 回,分别占自己所有交配 3.2% 和 12% 。其他 4 对兄妹间也都出现了 1-2 次的交配。( 张鹏点评: 黑猩猩社会里严格地回避了母子乱伦,而妹间乱伦的限制较少 。) 恋爱旅行 恋爱旅行是黑猩猩维持配偶关系的重要行为。恋爱旅行是指一只雄性和一只或数只雌性配偶离开群一段时间,跋涉到其他地方。可能会离开几天,或是离开 2-3 个月。恋爱旅行的雄性一般是地位较低或中位雄性。第一雄性从不外出旅行。 K 群的第一雄性 7 年间从没有外出过,因为他如果外出,其他雄性会占有群内发情的雌性,更严重的是他的地位可能会被颠覆 。黑猩猩的恋爱旅行是配偶对共同生活的向往。和偷情不同,恋爱旅行长达 2-3 个月,大部分时间里雌性处于性休止期(雌性的发情期最长是 2 周),配偶们间建立了相互依赖的关系。问题是旅行之后如何回到群内,如果是日本猴群里,雄性离群 4-5 天就不可能再回到群内。而黑猩猩的社会更加开放,旅行归来的雄性可以平静地回到群内。通过问候行为,雄性可以恢复与成员间的关系 。(张鹏点评: 黑猩猩恋爱旅行表明父系多夫多妻社会有可能分离出一夫一妻的配对关系。) 黑猩猩性爱的社会性意义之 换取资源 在非洲泰公园的黑猩猩群体具有分配食物的行为。在每一次成功的捕猎之后,高地位雄性手拿着猎物,而雌黑猩猩都会围绕在一旁,呜咽着发出请求。有时雄性黑猩猩会给雌黑猩猩派发肉食,但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拒绝她们的请求。慷慨的雄性主要将食物分给自己的近亲、高地位雌性,另外与他交配过的发情雌性分配的肉量是其他雌黑猩猩的两倍。不过黑猩猩社会中不存在‘给你点肉,几个小时后你得和与我交配’的非萍水相逢似的交易,雄性和雌性之间存在一种更加细致和长期的交流模式 。(张鹏点评:人类社会可能也存在通过性行为换取资源的现象,例如在南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狩猎采食部落中,狩猎技巧高的男性妻子更多、更年轻,而且其孩子存活率较高。这些技巧高的男性在族群中的政治地位也较高。女性选择地位高的男性,可以保证自己和孩子受到最好的生存待遇。) 黑猩猩性爱的社会性性意义 --减少冲突 这一点在 倭黑猩猩的社会中比较明显。相对于倾向暴力的黑猩猩, 倭黑猩猩则非常平和,虽然出现暂时的冲突,但是不会像黑猩猩那样有致命的相互攻击和自相残杀的习惯。倭黑猩猩的性行为相当多样,充分地润滑了个体间的冲突 。例如雌性与雌性抱在一起摩擦性器,雄性与雄性相互抚摸阴茎、摩擦臀部和相互爬跨,雄性和非发情期的雌性也会出现类似的性接触。这些性接触有利于抑制群内的攻击行为,尤其是抑制雄性高涨的攻击性, 增加了集团凝聚力。 倭黑猩猩群与群之间的活动域相互重复。 两群相遇时,出现相互对峙,雄性间相互威胁,战争即将爆发。然而有意思的是,这时雌性们带着子女陆续进入对方阵地犒劳对手,与对方雄性们交配、爬跨和摩擦生殖器。或是和对方雌性们相互理毛表示和好,幼仔们也乘机相互玩耍起来。虽然两群的雄性之间一直保持着警惕,很少相互接近,不时地会威胁一下对方, 但是群间紧张气氛减少,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消失 。所以有人说, 倭黑猩猩通过相互性行为减少了冲突,换取了和平 。(张鹏点评: 人类社会与黑猩猩最大的不同是:人类形成了家庭,家庭由固定的配偶及其子女组成,而黑猩猩没有形成稳定的配偶关系。不过 黑猩猩的恋爱旅行表明有可能分离出一夫一妻的配对关系。黑猩猩在旅行中形成了稳定的配对关系和开放的社会群,可能暗示了家庭出现的雏形。 ) 人类性行为的特点 1 配偶 间性交有隐私性,不希望别人看见。 人类性行为一般发生在密室里,避免被其他个体发现。有时候即使看到动物交配也会觉得不好意思 。相对而言猿猴性行为则不像人类那么拘束,交配是与取食、理毛一样的社会活动。 2 大多数社会中,男女有长期配偶关系,与其他个体的社会关系并行。 除了人类以外,灵长类群内基本不存在父亲角色,幼仔一直跟随母亲生活成长。 3 夫妇形成经济合作关系,与其他夫妇间共有活动域。 在采集狩猎民族,男性外出捕猎,女性采集果子,取得食物后,大家回到居住地里相互交换,促进了男女间相互依赖和社会经济分工。而绝大多数灵长类都没有形成配偶间的食物交换和社会经济分工(除黑猩猩以外)。 4 夫妇之间既是性伴侣,也是所生子女的养育者,男性频繁照顾子女。 父亲照顾子女主要取决于子女依赖照顾的程度,人类的家庭结构保证了父亲与子女的血缘关系。 5 女性没有排卵期信号,甚至女性自己也无法判断排卵时间。 夫妇间的性交行为与女性排卵活动无关,即使在怀孕、哺乳等不易受孕期间也有性交行为,所以人类夫妇间的性交不是为了繁殖而是为了心理满足。相对而言,猿猴大都有发情期 交配行为主要发生在发情期。 最后,张鹏认为人类与黑猩猩相互近缘,其性行为和性关系存在很多同源特点,但是我们 不能简单套用黑猩猩的标准,因为人类行为应符合维持家庭关系的伦理观念。 张鹏 于中山大学 人类学系 马丁堂 2011年6月6日 本文改编自: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张鹏和渡边邦夫著,2009,中山大学出版社。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256786 次阅读|29 个评论
思考:为什么不能给猴子喂食?
热度 5 welcomezp 2011-6-3 17:39
思考:为什么不能给猴子喂食?
我国是世界上猿猴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有24种现生灵长类。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喜欢接近自然,去山林旅游区看看猴群,感到很惬意。 那么在生态公园里的猴子与野生猴子有什么不同? 游客投喂食物会对猴群有什么影响呢? 投食群,张鹏摄于日本四国岛 投食对猴子社会行为方面的影响 在野生状态下,取食行为占非人灵长类日活动时间的一半以上,是它们最主要日常活动之一。除了维持生存以外,自然的取食行为对稳定社会组成、维持社会结构和保持行为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人工投食改变了非人灵长类的自然取食行为,也会影响它们的社会行为。 1 聚集 人工投食将非人灵长类吸引到狭小的投食区周围,明显地压缩了它们正常的个体间距。例如黑猩猩平时一般间距5米以上,在投食区内被压缩至不到1米 ,频繁出现争斗。 2 争斗 野生猴子一般很少争斗,而公园里猴子争斗频率是野生猴群的10-20倍,主要因为食物竞争和过于拥挤。频繁争斗会影响猴群的社会结构。 3 等级 猿猴 的等级关系受食物分布的影响 。在自然状态下,由于食物分布较为疏散和均匀,野生群内的个体不需要为食物竞争而相互敌对。而在投食区内,人工提供的食物在时间 、 空间分布和量的分配上受到限制,这就会加剧投食群内个体间的相互竞争和敌对关系。 4 分群延缓 导致分群的一个主要因素是生活环境内的食物量 。 野生猕猴的大小一般不会超过50 只,猴群过大就会分群。 相比之下,猕猴投食群常常包括数百只甚至上千只个体,而且很少分群。 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种 群数量的变化受 雌性性成熟时间、雄性性成熟时间、出生率、出生间隔、婴猴的存活率和死亡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 雌性初产年龄: 人工投食也可能提前了猕猴雌性的初产年龄。 投食群内 恒河猴的初产年龄为 4 岁左右;一些母猴甚至在 2 岁时就可能怀孕,这种现象则在野生群中从来没有被观察到过。 2 初次射精时间: 猕猴 的雄性性成熟时间为 3.5 岁左右,但是由于没有野生条件下雄猴初次射精时间,还无法确定人工投食对雄猴性成熟时间的影响。 3 出生率 人工投食明显 提高了猿猴的出生率。 野生 恒河猴的出生率为 38%或 77% , 而投食群内的平均出生率为 82 %( 62 - 90%)。 日本猴的平均出生率是 41% ( 32 - 52 % ) ,而投食群内的平均出生率提高到 60 % ( 18 - 86 % ) 。 4 出生间隔 人工投食明显缩短猕猴雌性的出生间隔,不过可能对狒狒等种类的影响不明显。 5 婴猴存活率 人工投食明显增加了日本猴的婴猴存活率,不过可能对猕猴的不明显。 6 成年猴死亡率 普遍认为人工投食会降低非人灵长类的死亡率。但是受 人工饲料中的农药残留和投食群内的频繁近亲繁殖的影响,投食群内畸形儿出生频率是野生群内的几十倍。 日本的教训 笔者刚刚从日本高崎山研究基地回来,收集了一些一手资料,拿出来分享。投食初期的 1953 年,高崎山有只有一个猴群,包括 220 只个体, 20年后猴群增加到2000余只,另外还有上千只被政府捕杀,造成众多社会问题。二十年投食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投食初期阶段( 1953-1962 年) : 种群数量快速增加。 1959 年猴群分裂为 A 和 B 两群。 1962-1963 年又分裂出了 C 群。 大量投食阶段( 1963-1975年): 长期大量投食促生了巨大猴群,导致日本国内的社会问题。例如,1972 年这 3 群内总共有 1400 只猴子,另外还有 1300 只猴子离群、死亡或被捕获。 猴子数量逐年递增不便于公园的管理,也侵入附近农田和居民家里。 当地政府每年持续捕杀游离在公园外的猴子,同时每年花费50万美元,对附近居民进行农业补偿。( 张鹏感触:不喂食、不接触才是真正地热爱野生动物。 ) 减少投食阶段( 1976-1987 年),种群数量增长率出现下降的趋势。 然而 1979 年猴子的个体数量出现了最高峰的 2002 只,其中最大的A群数量上升至1255只 。 除了影响非人灵长类社会生态特征以外,人工投食还会带来其他的一些不利影响: 1 过分依赖人工投食的黑猩猩会失去取食自然食物的本性,在投食停止或缩减后,黑猩猩会因不再适应自然环境而死亡。 2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投食群灵长类动物破坏庄稼和干扰居民生活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例如在日本,政府捕获日本猴的数量逐年增加, 2001 年以后全国每年捕获的个体数量已经超过一万只,约占日本猴总体数量的 10% 。 3 另外,在一些旅游区,游客在给猴子喂食的过程中可能被猴子咬伤或抓伤,增加了人兽共染疾病相互传播的危险 。 考虑到这些不利影响, 中山大学张鹏建议应慎重考虑和避免对野生灵长类实施人工投食。对已有的投食群应及时采取措施来维持投食群的自然的状态, 例如停止投食 、 减少投食量、不定期地改变投食点、加强对投食群的研究、以及保障周边居民生活不受投食群的骚扰等。 在合理监管的条件下,人工投食可以提高观察动物的条件,对灵长类学研究有着划时代的推动作用 。人工投食增加了动物的生育能力和种群数量,也有利于保护一些濒危的物种和地方种群 。另外灵长类动物投食群可以促进生态旅游,带来经济收益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越来越关注动物与人类的和谐共存。在有关管理部门和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投食的做法会受到有效地监管,而现有的灵长类动物投食群在促进科学研究、维持种群数量、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等方面会进一步发挥积极的作用。 张鹏 于中山大学 人类学系 马丁堂 2011年6月3日 本文改编自 张鹏. 2008. 人工投食行为对非人灵长类社会生态的影响. 人类学学报 27(3):274-283.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12245 次阅读|13 个评论
推荐几本中文人类学书籍
热度 4 welcomezp 2011-6-1 19:41
《人类学概论》(教育部精品教材) 《应用社会学》(第三版,教育部精品教材)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 教育部精品教材) 《人类学通论》 《人类学经典导读》 《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 《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 《生态人类学》 《民族学理论与方法》 《民族学通论》 《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行旅悟道》 《人类学的哲学之根》 《属性数据分析引论》 《永远的家》 《生物人类学》 《灵长类的社会进化》(张鹏拙作) 不断更新中,请大家提供宝贵信息
个人分类: 人类学原创|6024 次阅读|3 个评论
思考:灵长类的杀婴行为
热度 12 welcomezp 2011-6-1 17:00
思考:灵长类的杀婴行为
1962 年,杉山幸丸首次发现野生长尾叶猴 雄性存在故意杀死婴猴的行为习惯, 这一报道震惊了学术界和宗教界 。 长尾叶猴给人留下性格温顺的印象。早在公元前五世纪,著名史诗《罗摩衍那》中认为长尾叶猴化身位神猴哈努曼,为印度人民除暴安良,受人们敬重。这样温顺的猴子怎能出现杀婴现象。此外, 杀婴行为会对雌性繁殖造成打击,甚至可能影响到种群的繁衍,所以人们曾一致认为杀婴只不过是某些个体的病态现象,没有什么适应性意义 。但是,随着野外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发现至少 21 种 灵长类 (以下灵长类代指非人灵长类)的野生种群存在杀婴现象,包括 长尾叶猴 , 吼猴, 卷尾猴, 肯尼亚长尾猴 、青猴, 红绿疣猴、 猕猴 、 东非狒狒、 豚尾狒狒、 黄狒狒、大猩猩和黑猩猩等种类。其中黑猩猩和狒狒等 个别种类 甚至存在吃婴现象 。杀婴可能不是仅仅某个个体的病态或陋习,那么这一行为与物种特征、社会结构、群间关系、繁殖策略等因素有什么关系,具有怎样的进化意义,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灵长类杀婴行为的特点 ① 一些 灵长类种类普遍存在杀婴行为,不仅出现于投食群或饲养种群,也出现于野生种群。 ② 除黑猩猩以外(黑猩猩的雌性和雄性均参与杀婴),灵长类杀婴行为的实施者仅限于成年雄性。 ③ 杀婴现象一般出现于群内繁殖雄性变化的过程中,例如繁殖雄性替换 ( 长尾叶猴、青猴、坎氏长尾猴 、大猩猩、长毛吼猴 ) 、雄性社会地位提升(红绿疣猴、红吼猴)或者外来雄性加入(红吼猴、冕狐猴 、狒狒)。 ④ 杀婴的实施者与死亡婴猴一般没有父子关系。 已确认至少 71%(n=66) 的受害婴猴与杀婴雄性没有父子关系。 ⑤ 死亡婴猴基本上都是新出生或正在哺乳期的个体,而青少年个体或年龄较大婴猴(大于一岁)则很少遭遇致死性攻击。 ⑥ 母亲失去幼仔后,会在几天或几周内再次发情,随后可能与杀婴雄性交配并生育。 ⑦ 杀婴现象与种群的社会结构有关,例如长尾叶猴的杀婴现象均出现于一雄多雌群,而没有出现于多雄多雌群。 灵长类雄性杀婴的适应性意义 雄性繁殖策略假说 (Hrdy and Hausfater, 1984) 是目前对灵长类杀婴行为的最主流解释。该假说认为雄性杀婴有利于其自身的繁殖成功,例如在一雄多雌种类中,雄性间性竞争较强,在繁殖群内的任期较短 。新繁殖雄性希望尽快与群内雌性交配,但是哺乳期雌性一般处于非发情状态,可能一两年内回避交配。繁殖雄性通过杀死其他雄性留下的婴猴,使雌性提前停止哺乳和进入发情期,有利于雄性的繁殖成功 。 误伤假说 (Bartlett et al ., 1993) 认为雄性并非故意对婴猴施暴、而是与其他个体冲突、或骚扰雌性获得交配机会的过程中误伤婴猴致死。 但是该假说无法解释 ① 雄性有时会攻击独自活动的婴猴 ; ② 雄性杀婴过程有时很突然,事先没有与其他个体出现冲突的表现 ; ③ 雄性杀死婴猴后会立即停止继续骚扰婴猴的母亲 。该假说可能适用于解释个别的杀婴现象。 减少未来竞争者假说 ( Hiraiwa-Hasegawa 和 Hasegawa,1994 )认为雄性倾向于杀死雄性婴猴,是为了给自己及其子女减少未来同性竞争者,符合雄性繁殖策略 。不过这一假说无法解释黑猩猩的群内杀婴现象。在黑猩猩的父系社会中,雄性婴儿是雄性们未来的重要联盟成员,理应受到特殊地保护。该假说有待进一步验证。 肉食假说 ( Collin et al ., 1984 )认为雄性杀婴是为了获得食物。尤其是一些肉食性夜行性原猴类杀死新生儿可能与获取肉食有关 。该假说基于对原猴类的观察,可能不适合解释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高等灵长类的杀婴现象 。 病态行为假说 (Boggess, 1979) 认为杀婴现象是由于拥挤等人为因素干扰,引起雄性脾气暴躁、行为病态,并伤及婴猴。但是已知的杀婴现象分布于 21 种灵长类的野生种群,说明杀婴不是某一个体的病态现象或单个物种的特有行为。 通过总结已知灵长类杀婴现象,中山大学张鹏认为雄性杀婴行为大多具有提高杀婴雄性繁殖效率的适应性意义,个别事例可能由误伤、获取肉食或个体行为病态等因素引发。 杀婴现象的防范机制 杀婴会对婴猴的母亲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理论上,母亲应该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婴儿。 回避接触 可能是雌性防止杀婴的对策之一。例如长尾 叶猴繁殖群的成年雄性消失或死亡后,雌性们会回避与其他群相遇,防止受其他外来雄性的骚扰。 积极发情对策 繁殖雄性替换后,红绿疣猴和长尾叶猴雌性积极与新繁殖雄性交配,一些怀孕雌性也会出现发情现象,与新繁殖雄性交配,减少杀婴倾向。 狮尾狒狒和 黄狒狒 的繁殖雄性替换后,雌性频繁与新主雄交配,并出现提前流产。提前流产现象也频繁出现于啮齿类 和野马 等种类繁殖群的雄性替换过程中,可以缩短雌性繁殖间隔,减少产后杀婴对雌性造成的巨大损失。 依靠其他雄性 对策 繁殖雄性的存在具有保护婴猴的意义,在一些父子关系较明确的种群中,雄性照顾、保护婴儿的时间可能超过母亲以外的其他雌性。与大多数季节性聚集的哺乳类不同, 灵长类群内雌性与雄性长年生活在一起。这可能是防范外来雄性杀婴行为的适应性对策。 改变繁殖群组成对策 从社会进化的角度来看,一雄多雌群的弊端是激化了雄性间的竞争,一些雄性没有繁殖机会,可能引发杀婴现象。而组成多雄多雌群内雄性们或多或少都可以得到繁殖机会,缓解了雄性间竞争,可以有效抑制出现杀婴现象。 此外,雌性也可以通过与不同雄性交配,混淆群内父子关系,使雄性担心杀死自己的后代,而减少杀婴倾向。 例如豚尾猴 、山魈 等种类平时生活在一雄多雌群,但在繁殖季节相邻的繁殖群聚合,雌性可以与群外雄性交配,可以抑制雄性的杀婴现象。 雌性的 这些对策有利于保证其婴猴的存活率,例如在雄性替换或雄性等级变化的情况下,红吼猴哺乳期幼仔的存活率仍可以保持在 68%(n=60 ) ;长毛吼猴的为 60%(n=15); 长尾叶猴的为 71% 。然而,雌性无法完全阻止雄性杀婴,因为雌性直接对抗雄性是很危险的行为,可能导致其自身受伤和死亡;防范雄性杀婴会消耗大量精力,雌性需要时刻注意对方的动向,而雄性杀婴只需要抓住几秒钟攻击机会,就可以获得提高自身繁殖效率的巨大利益。中山大学 张鹏认为灵长类出现雄性杀婴行为的根本原因是雌性防范雄性杀婴的难度较大,而雄性实施杀婴行为的风险较低、利益较高 。 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杀婴、虐婴现象,实施者包括男性和女性。除了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外,这些行为可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意义 。例如 Daly 和 Wilson(1988) 发现 14 个原始采集狩猎社会中生下双胞胎后,会杀死其中一个,这样有利于提高母亲和另一个婴儿的存活率。南美原始亚诺马莫 (Yanomamo) 农耕社会中,两个孩子年龄相距较近的话,一般会杀掉新生儿;爱斯基摩人在迁移季节出生小孩的话,父母会主动杀死新生儿;这些可能都是在资源匮乏等环境下的适应性现象 。一些 杀婴现象可能是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共通的适应性行为。 张鹏 于中山大学 人类学系马丁堂 2011年6月1日 本文改编自:张鹏. 2011.非人灵长类的杀婴行为及其适应意义. 兽类学报31(2): 185-194. 杀婴与吃婴, 图片来自网络 致谢 杀婴与吃婴, 图片来自网络 致谢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17793 次阅读|32 个评论
以“镜”观心:从“见样学样”到“感同身受”
kejidaobao 2011-4-21 16:08
文/陈 巍 美国哲学家E.霍弗认为:“当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地去做他喜欢的事时,他们通常是模仿彼此。”M.利伯曼指出,在社会情境中人类似乎有很强的倾向让自己的行为和别人趋于一致。显然,“见样学样”(monkey see, monkey do)模仿行为作为一种高级的社会认知能力,可以帮助灵长类以最为经济、高效的方式适应环境、习得新技能与传承文化。我们知道,模仿对方在各种情境中的痛苦、哭泣、喜爱、尴尬等情绪状态,是一种原初的、非语言化的沟通,可增进彼此间“感同身受”的亲密感,能像一贴粘合剂将不同个体紧密地联系起来。然而,人们对模仿抑或共情的本质与发生机制却一直知之甚少。《天生爱学样:发现镜像神经元》一书翔实且生动地展示了发现“模仿”与“共情”神经机制的精彩之旅。 20世纪90年代中期,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G.里佐拉蒂、V.加勒斯等在恒河猴的腹侧运动皮层的F5区发现了一类神奇的运动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不仅在猴子执行与目标相关的手、嘴部动作(比如抓取物体时)时被激活了,而且在观察到其他个体(猴或人)执行相似动作时也被激活了,就像一面镜子将他人的动作映射到自己的大脑中。因此,研究者称之为“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后续研究发现,人类的顶下叶、额下回与颞上沟同样具有镜像属性,以上区域被统称为人类镜像神经系统。镜像神经元在社会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看到别人笑时,它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微笑起来;透过观察到的面部表情,它提供一个内在的模仿,帮助我们在第一时间察知别人表情和情绪的改变;它帮助我们的大脑知晓别人的意图,让我们了解别人的心智状态。透过这种镜像式模仿,我们可以与别人分享情绪、经验、需要和目标——模仿和镜像神经元加速了自己和他人的亲密关系。《纽约时报》评论:“镜像神经元的发现震撼了许多科学领域,改变了我们对文化、共情、哲学、语言、模仿、自闭症和心智治疗的看法。” 一个完整的模仿行为,不仅可精确地复制行为的外显的视觉特征,还能复制行为背后的内隐的意图与目的。作为模仿行为神经基础的镜像神经元,是否具有复制行为意图的能力?尤密而塔(2001)发现,F5区的镜像神经元在猴子观察动作的关键部分(手与物体的交互)被遮光板隐藏后同样被激活了。这说明“视线之外”并不意味着“意识之外”,即镜像神经元的激活表征了模仿行为意图,从而使模仿行为中的“空缺”得以填补。亚科博尼(2005)等精确绘制了人类模仿的镜像神经回路,主要包括颞叶、顶下小叶和额下皮层。其中,颞上沟后部作为观察有机体运动和意图性动作时有反应的高级视觉区,主要负责对示范动作的视觉信息进行描述,然后将信息反馈至顶镜像神经元区。顶叶的镜像神经元将会对动作的肌肉运动知觉信息进行编码,而额叶镜像神经元主要负责对动作的目的进行表征。 模仿可促进社会互动、个体间的好感,让人们更彼此亲近、彼此关爱。近20年来,一系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设。查坦德等(1999)实验发现,被试和一些由主试安排的助手在一起讨论图片,这些助手故意模仿被试的动作,那些动作被模仿的被试会更喜欢模仿他们动作的助手,并认为自己与那些助手的互动顺利程度更高。霍兰等(2003)研究发现,那些模仿顾客(如背诵顾客所点的菜单)的服务生,相较于那些没有模仿顾客的服务生能得到更多的小费。麦达克斯(2008)研究发现,在谈判过程中模仿对方的被试,相较于没有模仿的被试在最后的结果中往往获得更加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可见,模仿是种种讨好对方的策略里最真诚的一种,并有助于建立彼此间的情感。这就是著名的“变色龙效应”(chameleon effect)。 在“变色龙效应”的发生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内部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具体而言,大脑如何将“见样学样”的模仿行为转变为“感同身受”的共情体验?早在18世纪,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就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转变的过程:“当我们看到鞭子对准目标,正要往下打到一个人的手臂或腿时,我们会很自然的退缩,把自己的腿或手臂缩回来。当鞭子真的落下来时,我们会感同身受,跟挨打的人一样感到伤和痛。”而伴随镜像神经元的发现,科学家揭开了这一转变的神秘面纱。近期大量神经科学实验显示,共情能力是由模仿的镜像神经回路与大脑边缘系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卡尔(2003)对模仿和面部情绪观察的fMRI研究证明,共情是由镜像神经元系统、边缘系统及连接这2个神经系统的脑岛组成的大型神经网络实现的。在这个网络中,镜像神经元支持了模仿观察到的他人面部表情,并进一步引起边缘系统的活动,使观察者产生了被观察者的情绪。这个模型预测了在观察和模仿面部表情时镜像神经元、脑岛和边缘系统的激活。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及其启动规律,再一次将无意识意志(unconscious will)在生物体社会交往中的意义推上了前台。亚科博尼指出:“模仿与共情能力不是复杂的推理与计算过程,因为那样会使我们的大脑处于高负荷的状态。而镜像神经元恰好为我们的模仿与共情能力提供了一个前反思性的、自动化的机制。通过镜像神经元的激活使得我们具备自动模仿他人的倾向,从而感同身受的理解他人情绪。”或许,这是灵长类大脑经由千百万年演化后保留下来直通“他心”的绿色通道。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36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宁愿做赛博格也不做女神
kejidaobao 2011-3-7 15:45
——《猿猴、赛博格和女人:重新发明自然》评介 文/章梅芳 唐娜·哈洛威(Donna J. Haraway)是西方著名的跨学科学者,她在生物学、灵长类动物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是当代女性主义科学元勘的代表人物之一。哈洛威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基本奠定了她在女性主义学界、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界的重要地位。 2010年,哈洛威的《猿猴、赛博格和女人:重新发明自然》一书在中国台湾地区翻译出版。这部著作收录了哈洛威在20世纪70-80年代发表的10篇重要学术论文,展现了哈洛威早期的思想脉络和基本观点的形成过程。由于哈洛威的思想十分活跃,研究的内容较为庞杂和深奥,行文又多充满隐喻式的表达方法,其文本相对较为晦涩难懂。因此,该书中文版的面世,对中国学者研究哈洛威乃至女性主义科学元勘的学术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第一部分的主题是“自然作为生产和再生产的系统”,收录了作者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3篇论文。第1篇论文以动物社会学为案例,揭示了此领域内“支配原则”被科学化、生理化的过程,以及动物社会中的“支配原则”被移植和运用到人类社会的方式,并随之阐释了“主客二分”与“支配原则”、“科学客观性”之间的深层关系;并论及科学家共同体内网络关系的重要性。第2篇论文比较分析了灵长类行为研究中的4种生产与生殖理论,认为它们的目标在于刻画人类普同性的图像,以人类本性作为文化的基础。但这些理论也可被用来强调人类与动物的变异性、复杂性及变革的能力,因而女性主义者可从科学的内部认真投入生物社会的辩论。第3篇论文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生命科学领域里发生的转型:从雅克斯到威尔逊,从生理生物学到社会生物学,以及在学科范式内发生的一系列相应变化,并致力于探讨科学内容与社会脉络之间的历史关联。 第二部分的主题为“争议的阅读:叙事的各种自然”,将焦点放在对社会生物学领域的不同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上,从而强调科学领域中命名与修辞的重要性、科学的社会建构性以及科学内部的权力关系。 在哈洛威看来,自然是被建构出来的,是被争议出来的。女性主义学者首先要对旧故事进行重新解读,然后再尝试讲述一个全新的故事。从事科学实践活动的女科学家积极参与对具有公共意义的科学议题的辩论,显示出了较强的责任意识,也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出另类科学叙事的魅力。 然而,任何的叙述都有自身的规则,都无法不受到特定历史社会关系与日常实践的影响,女性科学家的科学文本同样如此。她们并没有比男性生产出更良善或更自然的故事,而只是在由规则引导的公共社会的科学实践中生产她们的故事。并且,也不存在所谓本质的、同一的女性与女性经验,文本阅读的过程就是对文本进行重新建构的过程。 第三部分的主题是“差异的政治,为了不恰当/无法被取用的他者们”,收录了4篇论文。第1篇论文对女性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Gender”,进行了历史梳理和辨析,强调“性”、“性别”、“自然”、“身体”、“文化”都是历史的、建构的、异质的概念,“差异”和“他者性”是“Gender”的应有之义,必须在多元的环境中,让多种女性主义性别理论得以成长。第2篇论文是哈洛威最具影响力也是中国学者最为熟悉的论文——“赛博格宣言”,其中提出了赛博格女性主义的主张。赛博格是一种受控有机体,是机器和动物之间的混种,它瓦解了人类与动物之间、有机体与机器之间、物质与非物质之间的界限,为走出二元论的迷宫,在支配与控制的逻辑之外寻找另一条认识论道路,提供了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哈洛威借助视线隐喻,进一步提出了“情境化知识”的理论主张。她指出,主体永远都是分裂、矛盾和处于变化过程之中的,亦不存在统一的女性或边缘人群的立场;受压制者的立场也不是“无辜的”,受压制状态不能提供本体论基础,“认同”并不是客观性的前提。正是在此意义上,哈洛威自称“宁愿做赛博格也不做女神”。 而且,视线总是有中介的、涉身化的,不存在免于被观看的至高视线。哈洛威认为,只有局部的、历史的、情境化的、涉身性的知识,才真正代表了一种新的科学客观性。这种情境化的知识主张,要求把知识客体想象成一个行动者和能动者。女性主义客观性不主张主导世界,而是只住在这里,尝试透过我们的义肢(包括视觉化科技),去激发并不无辜的对话。 傅大为在该书的“序”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的哈洛威,虽然自嘲忠于欧洲中心主义的社会主义-女性主义传统,但实际上已在怪物的腹中揭竿而起了,其早期的3篇论文深入批判了科学中的性别偏见、父权制意识形态和跨国资本主义政治。而她的赛博格理论,则试图在“整体主义”和“相对主义”之外、在“统一主体”和“身份认同”之外,为一种新的科学客观性和认识论主张提供可能性。 该书译者张君玫指出,哈洛威并非绝对的建构论者,也绝非单纯地拥抱赛博格的、后现代的分裂与混种认同及其许诺的乌托邦未来,而轻松跳过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父权制和技术科学的支配框架。姑且不论其“涉身化客观性”与“情境化知识”是否能够真正解决女性主义立场论所面临的困境,其“赛博格”是否能为后现代女性主义认识论提供基础,该文集的确提供了一部关于身体、政治与故事的醒世录,而这恰恰是女性主义科学元勘的核心目标之一。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4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灵长类文化的原点
welcomezp 2011-2-27 09:33
灵长类文化的原点
文化与母子关系 (本文根据2009年张鹏和渡边邦夫著《灵长类的社会进化》的相关章节改写) 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可以形成文化行为。羊和马虽然也成群体生活,但是这些种类的幼崽普遍独立较早,与母亲的联系较稀疏,这样不利于文化行为的传播。而灵长类普遍伴随着漫长的幼儿期和亲密得母子关系,这样有利于文化行为的传播和继承。从母子关系来看, Portmann(1944) 将哺乳类动物分为两大类型,‘离巢种类’和‘就巢种类’。离巢种类是指幼崽出生后能很快独立的生活,不需要巢穴的动物。比如说马、牛和鹿等有蹄类动物,这些动物的新生幼崽一般被覆体毛、眼睛睁开、可很快四处活动,幼仔体型比例也与成体类似。相比之下就巢种类的新生幼体无法独立生活、需要巢穴保护。例如鸟类的幼鸟出生后眼睛未睁开,皮肤裸露、幼体的活动能力很低,其体型比例也与成体有很大差异。老鼠等啮齿类和食虫类等也属于就巢类动物。不难看出就巢类的初生幼崽一般大脑和身体组织发育不成熟。主要由于这些种类的妊娠时间较短、一胎多子。离巢类种类一般妊娠时间较长、产子较少、新生幼仔的大脑和身体组织发育较成熟。 灵长类婴儿的发育状态似乎介于离巢类和就巢类动物之间。例如人类婴儿大脑相当复杂化、妊娠时间较长、多是一胎一子,这些特点类似于离巢类动物。但是人类婴儿出生后无法很快独立生活、身体组织仍相当柔弱,这些特点类似于就巢类动物。 Portmann ( 1944 )认为人类应属于‘二次坐巢种类’,就是说出生后的构造属于离巢类动物,但是婴儿对父母的依赖则使人类有就巢类动物的特点。但是由于当时猿猴的了解较少, Portmann ( 1944 )将猿猴归为就巢类。实际上猿猴的幼崽刚出生后和人类婴儿一样无法独立生活。黑猩猩幼崽对母亲的依赖程度不亚于人类。小猩猩出生后半年不会离开母亲。半岁到一岁第一次在母亲身边 1 -2 米 处活动, 2-4 岁断奶, 4-5 岁开始自由活动,直到 7-8 岁成为青年黑猩猩以后,他们才会真正独立生活。其间如果母亲死亡的话,小于 3 岁的幼儿是无法独立生活的。它们的姐姐和哥哥会积极代理母亲的责任照顾幼崽。这样看来猿猴类也应属于二次坐巢种类。 在母子关系方面,兔子等坐巢种类的活动一般不以母亲为中心,而以巢穴为中心活动。母亲在喂奶后就会离开幼崽,母子在一起的时间较短。幼崽从成长到独立离开,受母亲的影响较小。幼崽独立后会开辟自己的活动域,基本切断了与母亲的联系。狐狸的母子关系也更加亲密一些,幼崽同时以巢和母亲两个中心生活。母亲会教育幼崽获得基本的狩猎技巧,不过幼崽长大后一般独立生活,切断了与母亲的联系。这样就无法继续学习和继承母亲的行为。灵长类的母子关系相当亲密。幼仔完全以母亲为中心活动,母子关系对幼猴的心理和生理有很强的影响。例如说猕猴和叶猴等种类的雌猴总是携带幼仔一起移动,女儿长大后仍然跟随母亲,留在出生群形成母系的社会群。随着母子关系的强化,灵长类子女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继承母亲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人类 可以相互交流,形成相似的生活习惯。于是同一地区的家庭可以形成了相似的饮食习惯、方言等文化。 图释:照片中的小猴先是在过马路时被一辆电动车碾过,躺在街头哀鸣。一只恶犬试图伺机攻击。就在猴宝宝即将葬身犬口时,猴妈妈冲上来疯狂与恶狗搏斗,最终将其赶跑,成功救出了孩子(地点印度街头,图片来自网络,致 ...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38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灵长类心理压力--尝试以非接触性方式衡量
welcomezp 2011-2-23 15:03
灵长类心理压力--尝试以非接触性方式衡量
在笼舍饲养或人工投食环境中,灵长类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传统检测一般通过血液中荷尔蒙的变动来分析动物的心理压力,但是这一方法较难应用于野外环境的种群,而且抽血过程本身会增加动物的心理压力。为此我们试图探索一种非接触性方法,了解生活环境对灵长类健康的影响。在2011年《Current Zoology》的论文中,我们调查了野生群、野外投食群和饲养群的8个种群,近三千个个体的腿毛现象,发现不同生活环境种群的毛发质量存在明显差异,考虑到季节影响、食物因素和腿毛部位等因素,我们提出了在不干扰猴子的情况下,通过观察毛发质量了解猴群生活状况的衡量标准和系统。 日本猴头部腿毛现象 日本猴背部腿毛现象;图片来自《Current Zoology》张鹏论文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34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灵长类的瞳孔颜色变异及其进化意义
热度 4 welcomezp 2011-2-23 14:08
灵长类的瞳孔颜色变异及其进化意义
这项研究没有事前的计划,是偶然开展的。2004年,我在日本九州高崎山调查野生猴群社会行为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两个相互理毛的青年猴子有不同的眼睛颜色,一个是黄色、另一个是蓝色;另外,附近一个黄眼睛的母猴子怀里抱着蓝眼睛的小猴子。于是脑海了浮现出几个问题,日本猴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是否会出现地域种群的不同?我初步调查比较了4个种群的近两千个个体的眼睛颜色,发现日本猴的眼睛颜色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且会随年龄、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进而讨论了人类和非人灵长类瞳孔颜色变异的进化意义。 但是对于我这个野外研究者来说,瞳孔颜色的研究课题还是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研究的人比较少,而且需要较强的形态学、基因学背景。所以我的这篇论文经历了六次审阅,终于发表于2007年《Primates》。另外,如果要在学术杂志上发表彩色照片的话,需要1100美金。这笔出版费对我这个学生来说也是很有压力的。还好,我在国际灵长类学会发表这一研究结果的时候,受到最佳学生讲演奖的好评,也算是有些安慰。 不同眼睛颜色的日本猴 ‘波斯猫眼’的雄猴,张鹏摄于日本九州 人类的眼睛颜色差异及其进化机制(左起美国人,法国人和印尼人;张鹏摄于日本京都大学)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9674 次阅读|5 个评论
非人灵长类的文化
welcomezp 2011-2-23 14:02
非人灵长类的文化
1965年冬季,人们首次发现日本长野省地狱谷猴群中,几只不到三岁的少年猴子频繁在当地温泉旅馆泡澡。周围都是两米厚积雪的环境中,泡在温泉里确实有利于保持体温,但是野生猴子大多天生怕水,群内其他猴子都好奇而担心地在附近观看。渐渐地,大家相互学习,其他猴子也尝试在温泉里泡澡,这一行为在群内传播,成为地狱谷群特有的文化行为。那么这一文化行为是如何传播,如何稳定的呢?在2007年《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的论文中,我们梳理了1980年-2003年地狱谷猴群个体洗温泉的数据,归纳这一行为的特征,验证了该文化行为有利于保持体温的假说。 灵长类的文化行为并不是新鲜的课题。黑猩猩制作草杆钓白蚁、日本猴洗红薯等文化行为在各国中小学教科书中成为动物文化行为的典型范例。然而这些行为大多与取食有关,而地狱谷猴群洗温泉的文化行为与取食无关,暗示了动物文化行为研究的新方向。 地狱谷猴群在大雪中泡温泉 美国灵长类学报告的封面图;摄于日本长野省 1980年-2003年,日本猴洗温泉行为的传播过程(仅显示雌性个体,空心图标为不会洗温泉的个体,黑色实心图标为会洗温泉的个体;表明洗温泉的多集中在高等级的母系家族中。图标来源于张鹏 2007年《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的论文 ) 长野志贺高原的调查场景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45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灵长类的等级模式及其进化
welcomezp 2011-2-23 13:53
灵长类的等级模式及其进化
等级模式是灵长类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根据社会等级模式,猕猴被分为‘平等种类’和‘专制种类’两类。对饲养种群的研究表明,专制种类的代表是日本猴和猕猴(恒河猴)为,群内 有着严格的等级关系,个体的等级地位按照血缘家系的顺序排列,低地位个体尽量回避与高地位个体争斗。相比之下,熊猴和短尾猴群内等级关系相对缓和,个体等级地位受家系地位约束少,低地位频繁挑战高地位个体,被称为‘平等物种’。目前由于对野外研究较缺乏,仍然不知道猕猴类等级模式的形成机制。 1 日本猴地方种群内等级模式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日本猴是研究的最成熟的灵长类物种之一,一直被认为是典型的专制种类。但是通过比较不同地域猴种群的社会行为,分析个体间距、抱团行为、亲密行为指数、争斗频率指数和反抗指数等因素,我们发现灵长类等级模式存在明显的种内差异。例如 小豆岛种群的等级模式比其他地区种群的更加平等,某些指数接近于平等物种的。而且,小豆岛猴群的低地位个体可以比较自由地靠近高地位,甚至形成由上百只猴子组成的巨大猴团。这种巨大猴团在整个灵长类中也是绝无仅有的,暗示了猴群内个体间的高度容忍性。我们将这一结果发表于2007年的《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试图通过种内比较研究,讨论猕猴类行为的可塑性,扩展对灵长类等级模式的理解。 2 日本猴地方种群群间关系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我们同时注意到小豆岛猴的群间关系也非常容忍。两个不同的猴群频繁在同一投食区内取食,虽然会出现一些群间争斗,但是低地位的猴群很少回避高地位猴群。取食完毕后,会继续在高地位群旁边休息。这种容忍的群间关系在其他地区的日本猴群中很少见到。在已经调查的近百个日本猴群中,一般很少出现两群相遇的现象,高地位群会驱赶低地位群,或者低地位群主动回避靠近高地位群。与其他地区相比,小豆岛的生态环境和猴群密度并不特殊,这样就很难从生态学理论解释他们特殊的群间关系。我们从社会学因素等新角度对灵长类群间关系的多样性进行了讨论。这一结果已经投稿于《Behavioral Ecologay and Sociobiology》. 日本猴的超大猴团暗示了相对平等的社会(高等级个体对低等级个体的高度容忍),张鹏摄于日本四国岛 调查图中遇到的日本人婚礼,摄于日本京都
个人分类: 灵长类学原创|54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灵长类学
welcomezp 2011-2-23 13:10
我的灵长类学
你好,感谢你对我研究方向的关心。上一博客中介绍了 我的专业方向是灵长类学。灵长类学是一门新型的研究领域,是跨越生物学和人类学的桥梁科学。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我最近十年来的研究课题。 ------------------------------------- 研究内容 通过生态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调查野生灵长类的种群数量、社会结构和行为,把握其栖息地环境的状况,了解灵长类行动规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增加对野生动物的 理解,为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和恢复森林环境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在理解野生种群的基础上,量化比较不同环境下(野生环境、投食环境和饲养笼舍环境)灵长类的行为差异,促进灵长类的饲养环境的改进,完善野生动物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同时,针对山区日益严重的人兽冲突问题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建议。 研究课题介绍 一 秦岭川金丝猴的重层社会结构及其进化机制的研究 二 灵长类的等级模式及其进化 三 非人灵长类文化行为的研究 四 灵长类 瞳孔颜色变异及其进化意义的研究 五 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保障和人兽冲突的研究 --------------------------------
个人分类: 张鹏的事|3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灵长类学者的成长历程
welcomezp 2011-2-23 13:01
一个灵长类学者的成长历程
我周岁生日的裹肚上绣着‘爱科学’三个字,也许是母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小学时,我不知道什么是灵长类 大学时我第一次见到野生的猿猴,惊讶他们不魁是地球上最有灵气的动物之一 人与猿猴同根同源,都是灵长类。做一个灵长类学者,很开心。 (ps图,前排左起 Laura,Huffuman, Zhang, Chiamarlie, Mastsubara; 后排左起 Jaisi, Natalie, Lin; 原图摄于日本长野县,地狱谷公园,张鹏摄)
个人分类: 张鹏的事|338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