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语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语境杂议之五:由科技哲学关注国家层面语境的优势
热度 6 lvnaiji 2019-1-18 09:56
吕乃基 由科技哲学的视角探讨作为语境的国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以下优势。 其一, 整体性。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以其对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伦理学、宗教学和艺术学等的专业背景,研究人类社会的某一局部。科技哲学大多以科学技术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在自然哲学虽然区分“物理哲学”、“生物哲学”、“信息哲学”,在技术哲学有人工智能哲学等,但依然不同于物理学、生物学等科学技术中的学科门类,依然持整体的视野。当科技哲学的学者把视线转向社会,依然倾向于把人类社会作为整体看待。 其二,视野的整体性必然带来主体的超越性。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以身处其间的人类社会的某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主体与其对象必然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科技哲学则因整体视野而具有更多客观性。自然,这只是相对而言。 其三,科技哲学虽大多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素养,但手头不乏研究人类社会之“进路”,具有科学技术哲学“现成”的视角和分析框架。由本体论、认识论和知识论理解社会,马克思的“两条道路”、科学理性、技术理性信手拈来;特别是复杂性科学,是理解人类社会之利器。 其四,科技史。所有的科学技术哲学的耕耘者或多或少都具有科技史的基础。固然,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有列为一级学科的历史学,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也拥有相应的知识;但是与科技史相比,具有以下区别: 一是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本身曲折繁复,难觅规律;科技史虽也有反复和分岔,但毕竟线索相对清晰。 二是历史学的解释多变。首先是事实难辨真伪,其次是研究者的立场各异,众说纷纭;“侍女”们实际上已经汇入各个时代的“当代史”、“现代史”。科技史固然也有类似问题,但科技史的史实明了,背后还有自然界作证。由不得科技史家信口胡言。 有一部相对来说具有共识的科技史为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垫底,必然可以启迪新的视角,提出新的观点。 最后,科技哲学本身的STS传统。 科技哲学在进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之时,上述五大优势,一二两点宜坚守,第三点在发挥优势之时,有必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第四点应发扬光大,最后一点将前四项优势结合起来,关注国家与全球化层面的STS。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4070 次阅读|14 个评论
语境杂议之四:科学技术哲学界“选择性”无视的语境
热度 1 lvnaiji 2019-1-12 09:45
吕乃基 科技哲学界位于科技界与人文社会科学界——即通常所说的“学术界”——之间,一方面以作为整体的科学技术为对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技界的特点,内部在学术观点上的分歧不是很大,成果也相对客观;另一方面,在涉及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时会带有学术界的特点,观点发生分野,研究结果会或多或少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 这种状况还进一步体现在科技哲学内部,从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到STS,观点愈益多样化,主观色彩增加。 总体而言,科技哲学界的学者们虽然对学术体制颇有微辞,但身在其中,毕竟几乎所有的学术资源——资金、职称、奖项、课题、某某学者,尤其是政策及其解释权,均出自于学术体制,也就是“语境”。少数学者已身受其利故而护之,多数则身不由己而顺之,间或也有研究成果揭示学术体制在现象层面存在的问题。然而对于高一层次也就是国家层面的语境,大多选择回避,或者干脆直接跳到最高层次,站在人类命运的顶峰讨论科技哲学。久而久之,“总语境”(请见系列之三 https://mp.weixin.qq.com/s/Z0AM4SOC6Wo2rAqeirXb7Q )便在学术界悄然隐去。 殊不知,被选择性无视的国家层面,向下,是解决低层次问题如科技政策的根本之途,否则,不仅解决不了一个个具体问题,问题还会彼此纠缠;向上,是讨论人类命运和终极关怀的地基,否则,所谓人类命运只会是空中楼阁。
个人分类: 简介及学术方向|2828 次阅读|2 个评论
“语境”杂议之三:中国语境中的众生相
热度 2 lvnaiji 2019-1-9 15:32
吕乃基 1. 举目四顾,世界上唯有中国人,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国家由上而下对国人,自衣食住行、言语举止,直至灵魂深处,以及从摇篮到坟墓一辈子——盖棺尚且不能定论,强大且无微不至的深刻影响;国人或者主动投身于其间,或者不得不接受这一切。无论承认与否,无时不在的国家,超越家庭、机构,以及全人类,是生活在这方热土上所有人及其所有言行的“总语境”。 回顾历史,皇权不下县。唯有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人,才会如此强烈地感受到语境的存在。 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人自然也会感受到语境之影响,随即如入鲍鱼之肆,或在一次次“运动”中被训诫与语境保持一致。“一致”了,也就感受不到语境。80年代虽有起伏,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可以说是言者与语境彼此相投的最好时期,激情得以燃烧的岁月。 随后资本的介入,从内容和权重等方面深刻影响言者与语境互动的格局,以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言者本身前所未有的分化。个中三味,有待深究。 不过,对语境之存在感受最强烈的,莫过于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人。之所以如此,部分因为语境本身的变化,部分因为这些中国人已经经历启蒙。 2. 在任何时期和任何层次的语境中,总存在两类人,一类是少数,如鱼得水,或者就是语境本身或代理人;多数人存在或多或少的隔阂。如果以如鱼得水与隔阂作为两极,处于极点者极少数,大多数人处于由两极所组成的谱系上的某一点。无论身处谱系中的哪一点,相信大多数人对此都心知肚明。此文对此不作赘言。 笔者关注的是,这种情况因言者本身所涉及的领域而异。360行,涉及的领域是如此之庞杂,一一道来,远远超出笔者之所能。以下仅述及笔者略知一二的科技界和学术界。 科技界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由科学到技术,越来越感受到社会的影响,但毕竟不直接面对社会。只要社会给予科技界所需的资源,科技界乐意在总语境的框架内,基本上接受相应的制度安排,虽有微词,依然感受到“科学的春天”。在上述“谱系”上,科技界内部的分化与对立并不那么尖锐。虽然受到社会或多或少的干预,由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同行评议,研究结果相对客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情况有所不同,直接研究人与社会。一方面,“总语境”不再是“语境”,而是成为研究对象;另一方面,研究者不再客观,而是具有强烈主观意识的能动的参与者,乃至就是学术界的“领导”和有关制度的制定者,语境的代理人。这种状况必然造成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界内部的分化,乃至高度对立;必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研究结论。譬如林毅夫与张维迎就产业政策之激辩。 实际上,人文社会科学对人和社会的研究,不仅是“认识”,而且是实践,试图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影响他人和社会,以“言”固守或改变语境。 言者及其语境的关系,换言之,即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现在看来,“改造世界”,四个字只说了言者及其语境关系的一半,另一半是,一些哲学家们在与具有生命力的语境一起,“固守世界”。
个人分类: 人文|2690 次阅读|2 个评论
“语境”杂议(之二):语境的历史、逻辑与相对性
lvnaiji 2019-1-7 17:57
吕乃基 语境,是当今社会各界广泛使用的词汇,大意为一句话的上下文,前因后果,以及时空背景,什么时代,什么场合。语境,不仅是“语”之“境”,也是“行”之“境”。通常,“语境”这一概念用于言者(说或写)与闻者(听或读)之间的沟通,闻者尽可能由言者共同的语境理解言者之言的含义,按自己的背景转译其含义。 然而实际情况是,在哪座山唱哪首歌。语境与处于语境中的主体,构成了一组特殊的关系。 1. 语境:历史与层次 任何人的言行举止都受到特定语境的影响。个人言行所处的微观语境千变万化,此处仅作宏观层面的讨论。 传统社会,影响个人言行的语境,是家庭、村落、庄园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特定的生活方式,包括宗教。现代社会,个人所处的语境是家庭、由契约安排的与陌生人和国家的关系,“人类学意义的自然界”,以及信仰自由。当今社会,个人所处的语境还要顾及人类和地球。 语境衬托个人之言行,提供理解个人言行的框架,强制或潜移默化影响个人言行。反过来,个人之言行坚守或突破语境的束缚,形成新的语境。科技,特别是媒体技术,对语境的影响至关重要,互联网极大改变和扩展了语境。媒介即信息。 一般来说,个人之言行处于国家、所在社会组织、家庭三个相对稳定的层次及其叠加的语境之中,以及处于各种临时多变的语境之中。在全球化、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高速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危机面前,在上述语境的基础上又叠加了人类命运作为新的语境。 2. 主体及其语境——语境的相对性 主体——言者与闻者(后文主要涉及言者)——及其所处的语境之间构成了一组互相限定而又促进同在的关系。 言者以其言,坚守或突破语境的束缚,建构新的语境;语境规范、约束、引导言者之言。 在言论自由的场合,在主体顾及底线和道德修养的情况下,言者一般并不觉察到语境的存在。语境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境”,几近于“时间”概念;“感觉不到”,这是言论及其语境关系的最高境界:彼此相吻合,语境与大多数人的人性相一致,与普适价值相一致。与其说是言者及其语境之“吻合”,不如说,二者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在这一状况下,对“语境”的学术研究主要在于言者与闻者之间的沟通,如经由“隐喻”。 需要指出,“理想”并非固定不变,因科技发展、普适价值的扩展,以及人性的提升而进化。因而,此时之“理想”,未必彼时之理想。譬如传统社会“采菊东篱下”温情脉脉的田园景象就不适用现代社会;同处于21世纪,世界各国之言者对各自语境之感受大相径庭。 一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吻合”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然而另一方面,在普适价值基础上的契约关系,应该是所有言者及其语境关系的共同基础与范本。 在真实世界,言者或多或少与语境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冲突,譬如美国选举年的两党之争。在这一届,美国的两党之争延续至今,还有“政治正确”等。欧洲有民粹和难民,再加上英国脱欧。这样的语境让身处其间的言者和闻者因感受到语境的存在而不自在,受到约束,不再感到自由。 在某种意义上,当今美国或许最感不爽的是特朗普,或者特朗普的阁僚。推特治国,摆脱传统媒体之语境;撤换幕僚,改变周边之语境,全都是观点一致者;退群,则是改变美国在世界上的语境。所谓美国再次强大,其含义之一,或许便是:我行我素,视语境如无物。与此同时,也就是给其他国家之言者竖起了类似于美墨边境的高墙。 此处说的是美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由此看来,语境是上述两种含义之间的谱系:其一端是唯一的理想状态的语境,另一端是形形色色,实际上谈不上“端”的现实世界的语境。理想状态之语境已有充分论述,本文主要涉及后者。在现实世界,语境不仅是“境”,而且是几乎实实在在的一堵墙,在墙的背后,则是确实无疑,由你我他构成的人。 “你我他”的含义是,语境是相对的。当“我”在“言”时感受到语境而有所作为或不作为时,“我”也就成为你和他的语境。在此意义上,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即互为语境。 在相当程度上,正是为了摆脱现实世界语境的束缚,人们纷纷“移民”到虚拟语境,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以及选择加群或退群。而作为“语境”的一方则想方设法让这条狗暴露于光天化日,也就是语境的控制之下,譬如实名制。“语境方”的作为还可以有:移出群,是群一级的惩罚;封号,则是更高水平的惩罚,关上虚拟世界的大门。现实世界还有更严厉的惩罚手段,直至彻底消灭“言者”。一旦失去了言者,作为对立面的“语境”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个人分类: 人文|2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机回圈:人类的科技化与科技的人文化(序及纲要)
热度 2 lvnaiji 2018-1-28 10:04
吕乃基 人工智能是当代科技的前沿,涉及面广博,而且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命运。不同领域的专家从各个角度加以研究,引发各种争论。由“人机回圈”切入,有可能厘清相关的争论与问题。 “ 人机回圈”(Human in the loop),意为“将个人(专家)或公众群体的判断,融入AI系统的优化中去”。 http://mini.eastday.com/a/170801174144369.html 在许多情况中,机器所面临的是复杂的问题,需要决策与妥协。通常,如何妥协是一个伦理问题,不能单纯依靠机器学习的算法来得到答案,需要人机回圈的过程来辅助机器做决策支持。人是规划环路的一部分,人的判断既用于业务决策,又被反馈到机器学习算法中,使其更智能。在涉及到千万人的社会问题中,更需要由大家众筹得到一些社会问题的共识,形成自动算法+社会判断的反馈回路。这就是“众机回圈”(Society-in-the-Loop)。 http://www.a-site.cn/article/718384.html 如果把“回圈”中的“机”理解成一般意义上技术的产品,那么在更久远的时间尺度,在人猿相揖别的第一天起,“人机”就一直在“回圈”之中。 回顾人类历史上的“人机回圈”,有助于理解AI中的人机回圈及其趋势。 再往前推 ,对人机回圈历程的追溯涉及到动物世界。除了极少数情况外,动物世界与自然界之间是没有中介的直接的关系,灵长类动物使用的工具,也是身边基本上未经加工的树枝、石块等。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区分之一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是经由形形色色人工自然的中介而形成间接的关系。 动物世界直接面对自然界,唯有通过基因的变异改变自己的命运,偶然、不能控制,以及耗费巨大时间成本,最终依然接受“适者天择”的命运。 人类发明了技术,随后,人类又在人工自然,也就是技术搭建的平台上与自然界相处,以及与人类社会相处,在相处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要求,进而发明新的技术。 人类间接地经由人工自然面对自然界,面对人类社会,一步步减少偶然性,以及极大地缩小时间成本,以获得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越来越大的控制权和自由度。 由此可见,在人与自然之间实际上存在两个“回圈”,其一是人机回圈 (除了为避免歧义,下文中的“人机回圈”不再加引号) ,其二是“机”与环境(包括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回圈”。前者是改变人与环境关系的手段,后者是人在与环境的关系中希望达到的目的,由此检验人机回圈的效果与不足,给出下一步人机回圈的目标。两个“回圈”同步推进。 在本文的视野下,可以把“机”与环境之间的“回圈”理解为人机回圈的语境。人机回圈,貌似所有的过程只是发生在人机之间,实际上环境自始自终都是不在场的参与者。正是在人机之间一次次无穷的回圈中,人在与环境的关系中获得越来越大的自由。 就此而言,一部人类史实际上就是在与相应语境的关系中,人机回圈螺旋式上升的历史,或者说,人类史以人机回圈的方式推进。 人工智能中的人机回圈,实际上是人类历史人机回圈的延续和最高阶段。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人机回圈的回溯与辨析,以凸现和厘清人工智能中人机回圈的内涵。 具体而言,可以由以下方面展开。 首先,鉴于人机回圈中“人”的极端复杂性,可以先由相对单一的“机”入手,研究 “机”的存在方式与演化方式 。 其次, 区分人机回圈中的“人” 。其一,区分人在供给侧还是需求侧;其二,区分人的不同层次,如人类、国家、组织、个人,以及覆盖不同层次的大数据。不同的“人”,会极大影响到人机回圈。暂且不考虑实际上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回圈。 复次,分别探讨人机回圈中, 由人到机(编程、塌缩)和由机到人(律令与自由)这两个环节,探讨这两个环节的界面(脑机接口芯片植入),经由界面分别传递了什么内容,以及发生什么变换。由人到机可以理解为科技的人文化,由机到人则是人文的科技化。 第四,在“机”演化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人机回圈的两个环节,探索 人机回圈的演变,以及人机回圈之语境的演变。 以上内容有待一一展开。 总体而言,从远古至今的人机回圈呈现这样一个趋势: 人类的科技化与科技的人文化。这两个“化”正在趋于合流,合二为一。 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迹象是,出现了“机机自己回圈”。
个人分类: 科技|7921 次阅读|3 个评论
技术理性不是万能的,而没有技术理性则是万万不能的
热度 7 lvnaiji 2017-4-14 09:06
吕乃基 如果说,科学理性属于认识论范畴,是认识过程之底,旨在祛除主体附着于对象的价值,祛魅,排除语境的干扰,由形形色色个别的现象揭示共同的本质,脱域,或者说“非嵌入”,以揭示存在的必然性与普遍性,从而由认识论进入到本体论;那么 技术理性则属于实践论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乃至所有实践活动之底。 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外乎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以及在此过程中改造自我。在所有的实践活动中,改造自然的实践是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之底,后者以前者为基础。 一、一般意义的技术理性 20 世纪中叶至下半叶,西方在走向后现代之时,学术界开始大力批判技术理性;中国从文革中走出来后,随即汇入这一学术潮流,对技术理性口诛笔伐。然而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可以套用一种格式:技术理性不是万能的,而没有技术理性则是万万不能的。学术界对于此言的上半句已经说透,笔者并无异议;此处想说明的是后半句,这一点对于中国尤为重要。 1. 什么是技术理性? 技术理性就是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理性,其初始条件是科学理性,边界条件是市场经济,其核心是“有效”和“博弈规则”。 有效与可控。有效,显然属于价值理性,意味着主体的参与。对谁有效,何为“有效”?于是,在科学理性中被祛除的价值理性,在技术理性中跃居首位。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一个过程,因而有效必然伴随着全程的可控。一旦主体以种种方式介入存在及其过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即随之而变,从而影响主体对“有效”的理解。有效与可控,这是实践与认识的根本区别。 其次, 投入产出比和功能价格比。 这两个“比”,其一,即物理学中的“最小作用量原理”在人类社会的实践环节的体现。无论是天使行善还是魔鬼作恶,效益最大化,概莫能外。“最小作用量原理”必然需要精确“计算”,为此必须把握对象的必然性与普遍性,由此可知科学理性对于技术理性的基础地位。因而,只有在近代科学革命之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形成技术理性。传统社会只能凭感觉,第一次工业革命依然在相当程度上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其二,除非离群索居,与世隔绝——其实,即使在荒岛上生存的鲁滨孙,同样用到了人类社会中的商品,人类所有的实践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个体/群体间的博弈与合作。在供给方,看谁的投入产出比更高;在需求方,看谁的功能价格比更高。 这两个“更高”,就涉及博弈与博弈的规则。 处于竞争/合作中的各个供给方是否平权,是否可以以同样的成本自主选择需投入的资源,以及承受所付出的代价。那些居于产业链上游的垄断行业投入产出比越高,必然压低下游的投入产出比。如果垄断行业以其垄断地位参与竞争将破坏竞争的公正性。对于需求方来说,是否可以在众多供给中自由选择自己之所需,而不是被垄断和捆绑。 博弈还发生在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也就是两个“比”之比。其一是强调保护消费者权益,其二,关系到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上的层级及其提升。也就是说,作为人性提升一般规律的马斯洛需求层次,没有被官本位等所扭曲和异化。否则博弈方必然谋求做官或与官勾结,以权力谋求更大的投入产出比或功能价格比,从而扭曲技术理性。 2. 谁是技术理性的主体? 韦伯和马尔库塞在抽象出技术理性之时,便舍弃了技术理性现实的形形色色的主体,技术理性的主体成了抽象的“人”。后人的批判,即使不是所有的话,绝大部分也都舍弃了实实在在的个体,所涉及的主体大致是是浸染乃至深陷于现代性的人类。再进一步抽象,则为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或者干脆就是——资本。一句话,不是现实社会中的“此在”,不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中的人。 技术理性的主体须参与竞争并享受成功的果实或承担失利的后果。这就涉及一个个具体个体的独立性,产权清晰,拥有自主的决策权,以及个体之间的平权。实际上,正是千千万万个个体——个人、形形色色的公司——的实践活动孕育并实践着技术理性。 只有这样的个体,才是技术理性的主体;同时,也只有统一、开放、竞争和有序的市场,才会培育出这样的个体。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作为技术理性边界条件的意义。 统一,意味着所有的局中人面对所有的生产力要素自由选择;开放,表明市场在空间和时间上没有边界,符合资格者可以随意进入以及发展;竞争,是发展的动力;有序,意味着规则,而规则,是博弈的核心。市场的要义是交换,规则即保证交换在自愿和平等的原则下进行。规则具有底线,那就是法律,对违规者不仅有经济上的惩罚,而且面临法律的制裁;法律又是“负面清单”,在“清单”之外,怎么都行。 在这样的规则下,博弈胜负的标准一致,各个博弈方自然尽可能减少投入和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尽可能满足并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社会作为整体也就进入向上的通道。再者,在负面清单的宽松环境下,在上述博弈中,参与博弈的主体往往选择差别化,以避开竞争。这就导致形形色色的创新。 输赢,不是权力的此消彼长,也不是意识形态的好恶。正是在技术理性的“河床”(维特根斯坦语)中,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社会发展,人性提升。 3. 技术理性之所以是人的实践活动之底 , 其一, 在上述博弈的背后,还有一个 不在场的“在场者”,那就是自然界 。 人类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博弈。套用一句热门的话:你来与不来,自然界的规律总在那里。 自然界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立法。 因而在自然所立之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的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重复性,可以为他人和自己重复。这是技术领域须设置专利以奖励创新防止山寨的根本原因。工程虽然独特,但其中的技术环节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移植。 相比之下,社会领域的实践活动千差万别且时过境迁,大量发生的是一次性博弈。因而在不同的社会实践中没有相对一致的标准,难以进行横向的比较。以“现代性”为核心的衡量尺度,备受非西方国家的针砭。 自然界的参与,为各方的竞争提供了一致的平台,制定了统一公平的规则,为求得更高的效能、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大的“比”,有关的主体都需要在人与自然的博弈中由重复博弈而演进博弈。由此再次可见,科学理性作为技术理性初始条件的重要性,在技术理性的背后必须有科学理性的支撑。在科学理性的支撑下,在技术理性的引导下,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关系自然导向生产力的发展。 其二,在技术理性中充分体现了人的本性 :趋利避害,以及“最小作用量原理”。至于人在认识上的有限性,则通过合作与竞争,在博弈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克服。最新的进展是,投入产出比与功能价格比都必须考虑到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科学理性不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技术理性同样不限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首先,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必然涉及大量的个人与社会组织、社会资源。其次,在自然界为人与自然的博弈立法之时,这样的法,所形成的规则,必然渗透到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之中。技术理性中所蕴含的对人性的认可,同样成为人类其他实践活动的基础。 必须指出,基础并非全部,基础向上开放,技术理性有待提升。“比”,不仅是钱财,以GDP作为标准,其弊端已暴露无遗。 4. 技术理性的“生态” “有效”与否,不仅涉及主体、群体与当下,对于此者有效,于他者可能就是噩梦,于局部有效,与整体可能是灾难,于今日有效,来日再看或许事与愿违,这就涉及对“有效”的判断,按必要性与可能性的优先级排序,由此形成的轻重缓急就关系到价值理性。 技术理性的一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只有在科学理性所揭示的关于存在(包括自然、社会和人性)的事实和规律的基础之上,才能制定行动的规划并付诸实施。技术理性的另一端受价值理性的引导。有效,为行善还是作恶?为纵欲还是提升自我? 技术理性只有在规范透明的市场经济所提供的“场”中奏效,进而生发出正能量的价值追求,诚信守法,积极向上,进而创新发展。 二、技术理性的中国特色 通常认为中国人没有理性或非理性。具体说,在认识领域,中国人缺少科学理性。提出“北京共识”的雷默认为:“它几乎不能成为一种理论。它不相信对每一个问题都采取统一的解决办法。……它既讲求实际,又是意识形态,它反映了几乎不区别理论与实践的中国古代哲学观。” 1. 在实践领域,中国人缺少以自然界作为实践对象的技术理性 实际上,中国的传统文化鄙视并压制技术理性,斥之为雕虫小技。在2004的“平江私塾与全国读经” 的报道中,一位农民说,新书可以搞事,老书晓得做人。这就是所谓“要做事,先做人”的传统文化。此言看似冠冕堂皇,实质把做事与做人对立起来。人类正是在“做事”,特别是在面对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学会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建构社会,以及培育规则意识,一句话,学会做人。没有以做事为基础的做人,如空中楼阁,甚至陷入虚伪。一旦在做事中学会做人,随后又以做人去引导包括技术在内的其他实践活动,进一步扩展人生,提升人性。 中国擅长的是以人际关系,以社会为对象的实践理性。人际关系,放在中国特色的语境中,几乎就等同于政治。莱布尼茨比较中西哲学:“在思考的缜密和理性的思辨方面,显然我们要略胜一筹”,但“在实践哲学方面,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绌了。”中国哲学始终没有离开人间。实践哲学不仅用于处理国内事务,而且全面地处理国际事务。 2. 政治理性 政治,在中国具有特殊重要性,这一点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这一中国特色的说辞得到说明。按唯物主义,这三者的次序无疑应是“经济政治文化”,按唯心主义,倒过来,是“文化政治经济”。唯独中国,既非唯物,亦非唯心,而是“唯政治”。 唯物主义向上开放,唯心主义向下引导。“唯政治主义”,下,虽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并不在乎科学理性和技术理性,较少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与遵循,甚至无视规律;上,实用主义,利益至上,较少系统且一以贯之的价值理性的引导,无一定之规,没有底线和不考虑程序公正,甚至不择手段。 技术理性在中国,就是“政治理性”。国人的理性集中表现在政治领域,国人的聪明才智,在政治领域表现的淋漓尽致。投入人情、资金、美女,产出则或是投桃报李,升官发财,礼尚往来和面子,知恩图报。在人情往来中,生人可以混熟,熟人社会则得到维系和强化,个人在其中的地位也得到巩固和提升。 “政治理性”在古往今来的官场中得到集中体现。最大的恩德来自皇上,皇恩浩荡,泽被天下。皇上应用其恩威把大臣玩弄于股掌之间;臣民则应谢主隆恩,进而察言观色投其所好,以求得到晋升。由此,中国的皇权得以巩固,官本位得到强化。 在人情与恩德的背后,是个人对人性和人际关系的精确测度和掌控,从而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收益。中国特色的“政治理性”,与技术无关,与工具无关,与科学理性无关,实际上是无规状态下的“理性”。这样的“政治理性”,却又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规律无关,只是在权力之下个人无底线的生存法则。 3. 缺乏技术理性的生态 在转向市场经济以及认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技术理性本应得到发扬光大,然而权力的干预破坏了规则,垄断造成技术理性的主体之间不公平竞争,全社会的诚信缺失视规则如儿戏。凡此种种,致使技术理性中所有的“比”落空、变质(参见:令人五味杂陈的中国特色的技术理性(擎励))。 中国不仅没有科学理性,而且几乎从来不曾有过技术理性,有趣的是,却在1978年恢复学术研究后,学术界几乎众口一词跟在西方学术界后面批判技术理性。 用一句流行的句型,“你在或不在,技术理性总在”。 技术的普遍化造成了普遍互相依存、互相需要的全球化游戏,这是超越了任何人的主观意志的力量。其残酷性在于,不论技术发展是否有风险,谁也无力改变这个以普遍技术为存在条件的游戏,除非自愿成为被技术所抛弃而陷于困境的地方和人群。任何一种价值观,无论属于激进左派还是守旧右派,都无力抵抗普遍技术所引导的全球化,因为精神终究无力对抗物质力量。这很可能是个悲剧,也是唯物主义的一个悲剧性原理(赵汀阳)。 在传播“技术理性不是万能的”之时,有必要回过头来看,“没有技术理性是万万不能的”。对于当下中国,尤为如此。
个人分类: 科技|9843 次阅读|15 个评论
爸爸去哪儿?
热度 2 lvnaiji 2015-12-10 09:53
吕乃基 “爸爸去哪儿”热播已经有时间了,连后续的“爸爸……”也已经播出多部。常常想,为什么不是以“妈妈去哪儿”为名拍电视剧?答案其实很简单:“爸爸去哪儿”有戏,而“妈妈去哪儿”没戏。理由一,在一般情况下,孩子大多与妈妈在一起,彼此间已经熟稔,擦不出火花,而与较少接触的爸爸之间会有较多的碰撞。理由二,虽然女性非理性,但在带孩子这一点上,妈妈大多数情况会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而看似理性的爸爸( 男性理性女性感性?! ),在带孩子等家庭事务上,反倒可能出格。这两点,再加上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哪儿”,戏份就出来了。 然而,比所有这一切更重要的是,当不靠谱的爸爸带着较少相处的孩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妈妈不在场!否则,妈妈必然会打压上述所有的气氛。正因为妈妈不在场,喜剧因素得到了自由充分的释放。反过来说,在“爸爸去哪儿”中,看似妈妈不在场,实际上却时时处处看到了妈妈的身影。妈妈,是“爸爸去哪儿”中不在场的在场者。 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只有双方,看似你我之间,看似彼此相互,实际上不在场的在场者无时无刻不在。例如体育比赛,无论是斯诺克还是NBA,自然界都是不参赛的参赛者( 体育是科学的近亲 );两家企业的谈判中,其他竞争者同样在场;俄国与土耳其的对垒,要放在世界文明史和全球的背景中来看。在场的还有规则、惯例……。 所有这些貌似不在场的在场者,一言以蔽之,就是——语境。在复杂性科学看来,自然界中的万物及其演化无不嵌入于特定的语境之中。由现代到后现代,在相当程度上就是把抽象的概念、理论与形形色色的语境相结合。语境的复杂多样,要求主体以全身心去感受,以直觉去把握;要求主体之间宽容、理解,以及通过隐喻等途径相互沟通。 无论爸爸去哪儿,妈妈都在。
个人分类: 杂谈|2716 次阅读|6 个评论
语境!语境!
热度 4 lev 2014-7-23 17:27
语境!语境! 引子:记得《亮剑》里有这么一段,李云龙的“爱将”段鹏犯了“生活作风”错误, 李军长大怒:你说你是不是犯了生活作风错误了? 段鹏:是,我没有严格要求自己,犯了资产阶级腐化思想错误! 李云龙更怒了: 你和女同志“搞”在一起,关人家资产阶级鸟事儿?是你自己管不住自己裤裆里那玩意儿!你说,你是不是没管住自己裤裆里那玩意儿? ...... 小时候语文课,做现代文阅读或诗词鉴赏的题目,总以为自己读过那么几本书,“从心所欲”,结果常常“逾矩”,次次“杀偏”。语文老师戒之曰: 不要先入为主,要紧贴材料本身,联系上下文语境,语境 ! 年少轻狂,还有些不服气——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乎?” “子非我,焉知我不知鱼之乐乎?” 如今,从马克思(还包括列宁、斯大林)、罗素、尼采、康德、黑格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萨特.......那儿绕了一大圈(得有半个地球了吧?)回来,才醒悟当年语文老师之言,朴实无华,实乃“大道”!—— 把自己代入语境(情境),才会有番领悟,以至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切都回到平常朴素的认识,毕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在濠梁之上乐了(我知濠梁之上也),也就知道鱼在濠梁之下乐了 。 上一篇博文《樊迟问农》(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7073-813514.html )引发了和朋友们的一些讨论,其中关于“孔子呼樊迟为小人”一事十分有意思,就在这里总结一下,聊为纪念。至于有些评论,俺就“微言大义”咯——我山寨的“微言大义”就是: What we cannot speak about we must pass over in silence.——L.Wittgenstein 樊迟问农(不是直译,语文老师勿怪) 樊迟在中文系读研究生,一天找导师孔教授问“农”问“圃”,孔老师让他去农业系或园艺系请教,樊迟便悻悻离开了。孔老师感慨曰 :臭小子,耍我呢!要通典籍,我可以教训诂;要做文章,我可以教修辞;要练口才,我可以教演讲(总之礼乐射御书数),跑我这来问农业园艺,要干嘛? 慈眉善目的孔老师为啥要呼樊迟“小人”呢? 这就要说说“小人”的涵义—— “小人”这个词本义有小孩儿的意思(于丹老师是这么说过,可“于丹老师说过”肿么就推导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呢???),也有郊野之人的意思(请见《尚书·无逸》中周公论述“君子”和“小人”的那段话)。后来才逐渐引申出人格卑下之人的涵义——当然这跟儒家广泛使用这个词有关。 我认为孔子在这里(语境中)用“小人”称呼樊迟,类似今天“小P孩儿”或“臭小子”称谓,是老师偶尔对学生的玩笑,没有那么严重的恶意。你想,如果你是一个语文老师,但你的一个学生缠着你问数学,问物理,你会是什么反应。——这臭小子要么是智商有问题,脑子烧坏了;要么就是无理取闹,逗我玩 ! 怎么确认孔老师是善意的呢? 请看《孔子家语·观周》: 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人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 。 ——孔夫子总不会认为他的弟子都是道德卑下、地位低贱的“小人”吧? 退一万步讲(注意啊,这是让步从句,这是让步从句!) ,孔老师真用了一个带有“恶意”的词儿,那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妻子称丈夫“死鬼”,丈夫称妻子“傻婆娘”,老子在外人面前说“犬子”、“贱内”,当着儿子说“龟儿子”(四川方言)........又会有谁认为这里充满恶意呢? 还不信???——那我们用“反证法”: 孔老师对弟子们说:你们这些卑贱的人听好了,记住咯,这段话(铭文)说得好(实而中,情而信)! ——这孔老师,吃枪药了吧......别不别扭啊? 对了,我想起来了 樊迟还是“孔门七十二贤”(孔庙从祀)呢?后世儒家选个“卑贱”的人尊为贤者,不是打孔老师脸吗? 最后,请过去的、现在的以及将来的诸位“小将”,高抬贵手。“孔家店”已经被诸位的前辈砸倒了,诸位也砸了孔府,推了孔林,平了孔庙;逼着巴金先生写了《孔老二罪恶的一生》,逼着冯友兰先生写了 《对于孔子的批判和对于我过去的尊孔思想的自我批判》(这篇文章精彩,我可是在我爷爷书柜里翻出单行本,挑灯夜读的!)......煌煌功业已成,请允许我们这“一小撮”在自留地里保留一块孔老师的牌位,保留一点“对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钱穆)。 俺们向“老人家”保证:这绝对无损于诸位“正义且不可战胜的事业”! 我认为,孔子本身不是宗教,也不要人信仰他,他只是要人相信自己的理性,而不轻易去相信别的什么。别的人可能对我有启发,但也还只是启发我的理性。归根究柢,我还是按我的理性而言而动。因为一定要我说话,再三问我,我才说了‘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的老话。吐了出来,是受压力的人说的话,不是在得势的人说的话。‘匹夫’就是独人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著只是坚信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他,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他这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 ——梁漱溟 1974年9月23日
个人分类: 莫名其妙|3998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一体两翼——技术是一种过程
热度 4 lvnaiji 2014-1-2 09:29
吕乃基 一、一体两翼 本文的一个思想来源是远德玉教授的“技术过程论”。“技术过程论” 主要强调的是由设计到形成商品的过程。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或许更重要的是技术所提供的新的商品(包括过程、工艺)对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影响。实际上,技术哲学中的相当部分甚至超过一半的研究都是指向技术的社会影响,例如从各种角度对技术的批判,其关注的侧重点就是在技术的产品在销售之后,在使用中对消费者和社会的影响。因而,技术的全过程应该涵盖生产和消费两大过程。 在生产和消费两大过程之间则是技术所提供的商品。商品,是技术两大过程之间的纽带和转折。生产,以商品为目的和终点;消费,以商品为出发点和基础。如果说,生产和消费主要是围绕商品展开的活动“过程”,那么商品的主要形式就是某种实“体”。 这就是“一体两翼”的含义:体,即作为技术过程之中心和转折点的商品。由于商品在作为整体的技术或技术过程中具有某种核心的地位,因而此处的“体”还有类似于“中体西用”中的“体”之意。两翼,即在商品之前的生产过程和之后的消费过程。以商品为体,以生产和消费为两翼,分别考察“体”与“两翼”;探索“两翼”间以“体”为中介的反馈和相互作用,以及研究一体两翼,也就是技术作为整体的提升和发展规律。 二、一体两翼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分别研究技术之一体与两翼;第二层次,探讨一体与两翼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两翼间以一体为中介或关节点的反馈与互动;第三层次,探讨一体两翼整体的演化。 由设计到商品的一翼历来受到重视,这既是因为在实践上由研发机构和公司等组织的强力介入,相对有序,也是因为在理论上有熊彼得的技术创新理论,以及远德玉教授的技术过程论等。相对而言,以消费为核心的另一翼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这主要是因为除了国家的军事行为外,消费行为大多是个人行为之故。生产过程相对集中,条件可控,在相当程度上具有可重复性;而消费活动分散,充满个人色彩和随意性,消费的语境更是形形色色,转瞬即逝。进一步细心区分技术的消费环节及其影响,将有助于研究的深入。 在一体两翼中,最为薄弱因而也是最为迫切的便是“一体”,也就是对商品本身的研究。学术界对于商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关注商品在其两翼,亦即在商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与人和社会的相互影响。迄今为止的技术哲学没有给予商品本身以足够的重视,然而正是商品本身特定的结构与功能(荷兰学派,见后文),其结构源于研发-生产过程,其功能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消费者的行为方式。 一体两翼之“体”若是撇开“两翼”,既离开了生产方,也未开始消费,只能称之为“产品”。进一步去除经济学等因素,那就是更为基础的“人工自然”。有必要从商品概念下沉到产品乃至人工自然,揭示商品之所以成其为商品的来自科技哲学的基础。科技哲学可以为经济哲学奠基。例如,科技哲学研究作为单件商品的人工自然的存在方式 ,研究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进而探讨商品间的关系,例如标准、兼容、功能耦合、上中下游、产业链,以及一二三产等。 随着对一体两翼各自研究的深入,必然会越来越涉及到彼此间的关联,在此基础上就进入研究的第二层次,讨论如何由研发-生产之翼到达商品之体,以及商品之体怎样贯穿消费之翼。这一层次的核心是两翼间经由一体的反馈和相互作用,可以在多个层面展开,如经济层面、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知识论,以及所谓人的“三大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哲学也就渐次为经济哲学构筑了基础。 在更高的层面,还可以深究在研发-生产之翼,将哪些知识和什么样的理念进而价值观,植入、封装于产品之中,又向消费者宣传何种观念;消费者在消费商品的过程中,如何在有意无意间,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商品中所蕴含和传达的各种知识,以及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生活样式,乃至价值观念。学界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却较少看到在消费之翼的相应研究。实际上,消费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反馈影响,进而对技术整体发展的价值不可或缺。从售前体验到售后服务,均可见消费者的价值取向等对技术发展的重大影响。缺少消费创新的技术创新是不完整的。 在两翼之间经由“一体”的反馈和关联之时,一方面社会将自身建立于坚实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得到来自社会的选择和引导。 第三层次旨在探讨一体两翼整体的演化。第一层次是相对静态和孤立的研究,第二层次在对象间建立起联系和相互作用,对象开始流动起来。不过这种流动大致处于同一时期,位于技术发展的同一阶段或水平,可以理解为技术发展的微观进化过程。第三层次则是从宏观视野把握技术的发展规律,其中又可以区分出若干较小的视角。如就一体两翼之核心“一体”而言,可以考察运动形式、商品中工作机、动力机,以及控制-学习机之间的关系、自举、收敛与发散,以及生物进化树等;就一体两翼整体而言,有传统上关注的量变与质变、锁定与突破等,还可以考虑人机界面的互动与演进,乃至两种文化边界的推移等。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的意愿逐步介入生产方到从创新到设计的过程中,各种“售前服务”如雨后春笋,特别是对于试飞员在技术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再加上虚拟现实技术的蓬勃发展,“两翼”中诸多环节之间的反馈愈益密切,正在出现合流的趋势。眼下冉冉升起的技术新星,3D打印提供了“合流”的另一种形式。广大消费者在自家院子或车库,手持操作简易(科技黑箱)的3D打印机,打印出符合自己特定需要的“产品”,自产自销,两翼合一。 三、全球化中的一体两翼 虽然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却处于落后、被锁定和没有选择权的地位,以及付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和生态等方面的沉重代价。此外,超越国界的跨国公司的出现,WTO等国际组织等新型主体和“主体间”的关系等,给一体两翼带来深刻影响。 金融危机,全球产业链的重组,将在世界范围重新绘制生产和消费之两翼及彼此间的关系。在国内,改变在“三驾马车”中外需、投资和内需三者的地位和权重,赋予内需以更大的重要性,将在根本上改变一段时期以来忽视国内消费的状况,进而以此来制衡、引导和拉动生产,也就是赋予“两翼”以新的格局。不仅如此,两翼间新的格局还将推进或“倒逼”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局。
个人分类: 科技|6314 次阅读|7 个评论
民科与官科,在探讨科学问题时需要遵循共同的语境,否则难以沟通
readnet 2013-9-28 13:59
删除 回复 guoyupeng111 2013-9-24 15:01 博主回复(2013-9-24 14:25):您不妨看看与地震科普有关的网站 http://tanlilin.cn-dns.com/ ------------------------- 可以这样讲,关于地震问题,,在我完成这篇稿子的时候,不谦虚的讲,网上我基本看遍了,地震书籍,委实说,没有看。 删除 回复 guoyupeng111 2013-9-24 12:04 博主回复(2013-9-24 10:49):很欣赏您执着的探索精神. 您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道探讨科学问题, 需要遵循共同的语境, 比如 不违反物理原则的能量守恒, 化学里的物质守恒等等. 您对地学感兴趣,建议您在科学网的群组里面的地球科学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组 下载一些有关的地质学基础课件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 ---------------------------- 谢谢回复,这里有一句话我没弄懂,探讨科学问题,需要遵循共同的语境?是否说,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没有立足之地呢?是否说,即使原有的理论是错误的,我们必须要在原有错误的基础理论上去研究问题呢?你的建议很好,但我的观点的确不是建立在原有基础理论上形成的,但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却出现了问题,比如地震的成因问题,煤的成因问题,如果说让我这样遵循这样的共同语境,我们的研究能走多远?会不会走入绝境?就如专家断言”地震不可预测“呢?但我很清楚的知道,在不远的将来,人们会看到,石油是在煤矿的液体中渗透出来,并且煤矿和石油紧密的联系,煤和石油相离不远,在没有煤的地区的周边你找不到石油,在煤矿的周边100-150公里范围内,你都能看到石油,你可以根据卫星地图,先对比一下,每一个大煤矿的水流方向100-150公里范围内有油田,你是否考虑过,这是为什么呢?也可以继续验证这个说法,在未来的探油方面你依然会看到,煤矿底层的水流方向处还会有油田,你信不信? 博主回复(2013-9-24 14:25) : 您不妨看看与地震科普有关的网站 http://tanlilin.cn-dns.com/ 删除 回复 guoyupeng111 2013-9-23 10:12 陈辉编辑您好,浏览了您的博客,看了大量的地震问题的报导与评述,知道您是很客观、很公正的看待问题。最近我写了一篇《揭示地震、火山、煤、石油等一系列自然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不知道您了解否?这篇文章初稿已经写在网络上,写在科学网里,我已经无数次的投稿各个期刊部门,但都无果。您如果是对科学崇尚和认真的,请关注这篇稿文,如果能给与一点点的指正和帮助,我将不胜感激。您看了我的初稿后,我写的内容适合你们的研究内容么?如若可以,请联系。 博主回复(2013-9-24 10:49) : 很欣赏您执着的探索精神. 您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道探讨科学问题, 需要遵循共同的语境, 比如 不违反物理原则的能量守恒, 化学里的物质守恒等等. 您对地学感兴趣,建议您在科学网的群组里面的地球科学区(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组 下载一些有关的地质学基础课件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 谢谢您对本人的关注. 无独有偶, 石油大学的吕洪波教授也遭遇此事: 吕洪波 与一位自称地学“奇人”的网友对话实录 已有 541 次阅读 2013-9-24 22:13 | 个人分类: 地学探讨 | 系统分类: 生活其它 | 关键词:地学奇人 最近太忙,无暇顾及博客。但有人请求我看他的博文,说他解决了地球上很多重大理论问题,希望我回答他的问题。 我花了时间看了他的“理论”后给他留言,给他提了建议,也回复了他的短消息,希望他在空想的陶醉中走出来。然而,这位牛人不但不听我的建议,还要和我叫板。鉴于此,就将我们的对话公布,大家看看如何与这样的奇人讨论问题。同时也满足该网友的愿望:拉出来遛一遛。 ================ guoyupeng111 昨天 17:51 老师好 我自小酷爱自然科学,迷恋于自然界的各种奥秘,在大学期间,就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煤绝不是树木、植被,沼泽地带多年形成的结果,我在外地陪孩子读初中的四年里,有很多闲暇的日子,集中精力思考起了这个问题,“煤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反复的思考,反复的探研,否定了无数种推测,终于有一天,思考出令我激动、欣喜若狂的结果,“煤的成因”终于发现了,这一发现,似乎把地球开了一个大门,惯性的让我继续思考下去,一天的时间里,一下子发现了地震、海啸、火山、石油等等的奥秘,这难道是巧合么?我反反复复的来回论证,但结果都是一样的。在2012年12月完成了初稿,在网上征求意见,几十万的点击中,不能找到否定论点的帖子,我继而将写作好的文稿投稿期刊部门,但令我完全的失望了,不回复,不评论,不肯定,不否定,不解答,不适合等等理由拒之门外,到今天,我简直要疯了,我郁闷,我傍徨,我不理解,一篇针对各种奥秘的揭示文章怎会这样的结局?我也成了我周围人的笑柄,“地震科学,科学家都不能研究的问题,你怎能研究出来了,笑话”。天天面对嘲笑的眼神,我要崩溃了。 我到科学网也快一年了,在那里想找到一些答案,但没有找到。地震问题上,没有地震专家,地震预测没有人解决,我们面对着地震灾难,痛定思痛,痛何如哉?眼睁睁的看着灾难一次次的降临,而我却无法将我的“观点”普告天下,不清楚地震的成因,如何破解“地震预测”,我还写了《地震预测报告》,我期待着,我焦虑的等待着,这一天早一点到来,让所有的天下人免于灾难的威胁,让所有爱好科学的学者免于错误知识的传授。让奥秘早一天与人类见面,谢谢。我的文章写在博客里, http://blog.sina.com.cn/u/1865852901 ,敬请老师、专家审阅,给我一点点的宽慰,我将不胜感激。 Hongbolu 昨天 23:19 朋友:看了你的几篇博文,也留言了。你若有耐心,先阅读我的地学博客,先打基础吧。建议: 阅读一本《普通地质学》,然后到野外多观察。 Hongbolu 昨天 23:19 别再空想了。 guoyupeng111 15 小时前 朋友,你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回复我吧,你是在肯定原有知识正确的基础上看问题,难道说,原有的知识都是正确的么?如果你很有学识,那你会独具慧眼,把文章中逻辑错误的地方指出来,这样才有说服力,如何据有说服力,你难道也不懂? guoyupeng111 15 小时前 浏览了你的帖子,给我的感觉好像是搞文学创作,几乎看不到什么犀利的观点,大都是对事物的描述。对么? Hongbolu 5 小时前 你去野外观察煤层(露天煤矿),或者观察任何矿产,看看用你的“理论”能否支持你自己。若不能,请赶快学习。 Hongbolu 5 小时前 现在不是荒蛮的时代,现代科技手段已经非常先进了,地质学也早已离开了空想的时代。任何想象都得用野外证据说服。 你现在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有,谁愿意和你讨论?我是不想让你浪费自己的时间,所以才提醒你。 guoyupeng111 3 小时前 我明白的说吧。我看了你的作品,我甚至没有正眼细看,我量你根本就找不到驳斥我观点的能力,地震学,在世界上,迄今还没有人承认有什么专家,你也不例外。 guoyupeng111 3 小时前 尊重你,反倒摆起架子了。 Hongbolu 半小时前 我不需要你尊重。 guoyupeng111 半小时前 但你需要自重。 Hongbolu 27 分钟前 你这样的心态,以后就别到我这里捣乱了。你看看是否还有别人能这样认真回答你的问题。 看来我无能力挽救你了。请不要再来这里捣乱了。 guoyupeng111 13 分钟前 你的意思---,我是捣乱的?你是科学工作者,你该清楚的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我还没来得急指出文章所存在的错误呢。真理敢于叫板,你怕什么呢?魏教授怕了,我以为你多高深呢,如果你想在众人面前显示你“高深”的理论,那我真的让你光环闪耀,所有的回复,看不到任何一句科学的语调,你大言不惭的挽救别人,你是否在考虑我的回复,你如何回答我那些问题,来挽回你自己的面子吧。 guoyupeng111 10 分钟前 我在这里回复你,我给你留有足够的面子,你要真的不醒悟,真如你所言,“是骡是马咱就遛一遛”。 =============================== 用一段给该网友的回复作总结: 博主回复(2013-9-24 16:41) : 朋友:我再花时间问你一句: 你的设想用野外现象证实了吗?你一篇文章说出那么多设想,有何证据呢?请你列出任何一个观点的证据,而不是一句话就定论了。 你那类似的空想在人类历史上早就有了,为何没成为理论?因为没有事实支撑。假若你是几百年前的大主教,也许你的说法就像圣经一样成为当时的“理论”了。然而,现在科技进步了,空想没人相信。 你在“自圆其说”,而地质学的真谛是--尊重事实! “自圆其说”已经毒害了不少地质学领域的大人物,更别说缺乏野外基础的外行了。赶快到野外观察寻找证据去吧! 你可以告诉我,你每年多少时间去野外观察,都看过什么岩石?看过什么变形构造?看过什么大型地貌? 如果你这些都没看过,你用什么与地质学家讨论呢? 祝你尽快走出自己的空想世界,深入到大自然中获得知识和灵感!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bs.sciencenet.cn/blog-39040-727562.html 上一篇: 温哥华街头:一个上海男子的悔恨之泪(纪实文学) 分享到: 收藏 分享 举报 全部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 温哥华街头:一个上海男子的悔恨之泪(纪实文学) • 用更多的野外发现回答学生的教师节祝福 • 无奈之举:亮出基金申请和评审,接受同行建议与挑战 • 盛夏的阿尔山:农田与森林 热门博文导读 • 天哪!我的一个很有希望的学生自毁了 • 钱学森和于光远谁更靠谱? • 警惕科研经费的习惯性浪费! • 中医学不能被西化的十条公理性原则——李致重 • 我给中国首辆月球车命名:“万虎号” • 导弹卖给土了,转基因作物也卖给米国吧 当前推荐数: 11 推荐人: 陈楷翰 陈小润 魏东平 苏德辰 文克玲 嵇少丞 郑秀娟 biofans cqhj3 dchlin goett 发表评论 评论 ( 48 个评论) guoyupeng111 2013-9-26 20:15 47]Alan2013 2013-9-26 16:24 从他的文风就知道这位“奇人”身体/精神不好,他的家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赶快治疗才是真。 吕教授你就别再回这种帖子了,浪费时间。 ------------------ 看你的回复,从骨子里怎显出一身匪气呢?你以为你的匪气能帮助吕教授,可但是,你这样的回复对吕教授更加不利。 博主回复(2013-9-26 21:07) : guoyupeng111: 鉴于你不听劝阻,还在这里无理取闹,攻击谩骂别人。我不得不将你放入黑名单。 希望你反思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常的人。 Alan2013 2013-9-26 16:24 从他的文风就知道这位“奇人”身体/精神不好,他的家人可能还没意识到,赶快治疗才是真。 吕教授你就别再回这种帖子了,浪费时间。 博主回复(2013-9-26 16:28) : 你的判断有道理。我不再为他浪费时间了。 谢谢! guoyupeng111 2013-9-26 10:37 尊敬的中科院的所有的教授、老师、地震研究者、爱好者、以及所有具备正确逻辑思维的网友们,你们辛苦了。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自然爱好者,多年来一直对煤的形成产生疑问,一直的专研研讨煤的形成,终于在2012年12月总结出一些观点和结论来,写成稿件,秘密上报科学院地球科学,无数次的投稿,信函,传真,邮件等等方式,但无一点音信,这是为什么? 我现在在这里再一次的把我的几个观点写出来,我很清楚,在中科院里,即使不是研究地球科学的,但是他们的科学头脑,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态度有可能远远的超过地球科学的教授,专家的思维能力。 观点一,地球内部因燃烧所产生的内能在地球内部释放,那就会导致地动。由此,我们可以论断,地震是地球内部可燃物质燃烧、膨胀、爆炸以及核变形成的。 观点二,煤是地球内部的热能在长期的高温高压及雷电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变化,热能转化,热能以另一种形式产生的结果。 观点三,煤里含有水与液体,在长期的液体与煤混合中,逐渐的发生化学变化,(水煤气)形成原油,流向低洼的地方。 观点四,上升型海啸是海底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引起巨浪,下降性海啸是海底地震,地震造成海底地裂,海水瞬间灌入地下。 以上的观点就请所有的科学院士,专家,学者来判妍,当然,我只能在稿件里举出生活中的和这些观点相似的迹象,我无法钻入地下,拿出证据来。把这些观点拿出来,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那么就和以往的成因理论进行一一比对,到底哪一个科学?因为原有的理论也是推测,没有数据支撑。 在我一次次的呈报地球科学吴国的情况下来了这里,在吕红破教授未申请到基金,我支持了基金部的做法的情况下,或许惹怒了吕教授,他给我冠以“奇人”,给我开了一个“专题”,当然,他想让我展露我自己的“浅薄”,但对我却是一个机会,让我能表达我多日来烦躁郁闷、甚至无法正常生活的心情。 我已经写出了很多的回复,在回复中,我有提问,有论述,有看法,有解说,我一再的讲,请吕教授针对稿件的观点问题给与明确的指正和批评,专家、院士们,你们回过头看一看,这个吕教授,还有其他地学的教授回答了这些问题么?帖子都是以贬低、嘲讽、挖苦的语调和态度,让我多读书,多补习地质知识,这是科学的态度么?为什么不就事论事呢?他们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这些观点问题?中国的自然科学,他今天为什么没有新的理论,新的创新,为什么没有明显的发展,而其他科学领域突飞猛进,人们或许清楚了,地球科学为什么鼓足不前的原因了。 从今天的情况,我的一篇自然科学的稿文,所有爱好地球科学的稿文,能在地球科学的期刊里发表么?在这样的专家,教授面前,他会让你通过么?在这种回辩的语调和态度中,你能通过么?在这种非科学思维的教授面前,你只能无奈了,但我依然的相信,中国科学院是庞大的集团,不仅仅就是地球科学这么一个科学领域,还有大批的优秀的专家,院士研究员,与你们观点悖逆的观点,你们不能接受,你们绝不会在自己身上割肉,因为你们考虑是你们原来靠错误的观点换来的“光环”,没有考虑科学国家带来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你们为了自己今生的荣耀而顽固的坚守这块已经面临倒塌的阵地,当真理出现你们面前时,你们恐慌了,你们愤怒了,你们竭力嘶地要坚守阵地。但你们可能还抱有各种幻想,面对一个普通的百姓,一个没有地学知识的知识者,把持喉舌的你们,我会很无奈。但是,在当今科技发展的今天,在优秀的习总书记和中央集体下,在拥有几千万优秀大学生的中国,在强大网络的传播中,真理必将产生。 还有很多话想说给中科院的所有优秀的院士、专家,最辛苦的,最伟大的工作,让国家强大的,给人民最幸福的,就是你们,任何的劳动都比不过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是看不到的劳动,但真的付出时候,他可能是夜以继日,我崇拜科学家,敬仰科学,小时候的理想就是科学家,科学给了我快乐,科学让我有了忘我的精神。 写在最后,中科院的吕教授,魏教授,我再次的说明,科学容不得虚假,虚假的科学终将揭穿。科学就是去伪存真,科学就是在争辩中发现,没有谁能阻拦科学发展的脚步,一些人,明白里装糊涂,但归根结底,中科院的科研是庞大的,都是具备优秀的科学思维与科学逻辑分析的,并不是你所讲的,没有地学基础的人没有资格来评价你们,反过来讲,地震迄今为止,还尚无专家,任何人都有参与、分析,评定,论辩的资格, 你所言,你不是地震的权威,那么我们每一个学者、专家都有理由来认证这个问题,而不是你以个人角度了评定我的论文。还有,我写了这些,你不用担心编辑删除的问题了 ,假如这个专题没有了,删除了,只能是你自己删除的,那是你不想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内容,但还是要提醒的是,不论你删不删除,网络上都能写出来,哪里都能写出来,以上的回复,敬请中央职能部门领导,中科院的领导、院士、专家、学者给与关心,给与批评指正,给与合理科学的总结。谢谢,时间仓促,字段或许有误,请谅解。 博主回复(2013-9-26 13:08) : 再补充一句:你的几条认识无一个能证实,没人相信。而且,类似这样的观点历史上早就有了,即使错误想法也不是你的创新。这就是我对你的“论文”的总体评价。 你为何自以为是地宣称发现了重要地学规律?因为你没读书!赶快去读书,这就是我对你的建议。更实在点说:最好与家人、朋友多交流,征求他们的意见。不信你让你的家人和朋友上网来看看,让他们感觉一下:是我侮辱你,还是你攻击我? 博主回复(2013-9-26 12:47) : guoyupeng111先生: 你好! 我知道你情绪不好,需要一个发泄的途径,因此特地为你开了一个窗口,让你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你除了放上自认为“创新”的观点外,丝毫不听大家的建议去读书和野外观察,因此没人能够解救你。 假若你稍微具备一些地学常识,你就不会产生这样的错误认识了。 你所谓的“创新”想法在人类历史上也出现过,但为何没人相信呢?因为科技进步证实了更新的认识。由于你对地质学的无知,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创新,才会导致今天的窘境。 举例说:了解地质学发展史的人都知道,地质学史上三次大的论战中,水成论的代表们就将岩浆岩说成是地下的煤燃烧的结果,后来当然被抛弃。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因时间有限无法对你一一解答,所以才建议你去读书。 你认为大家不回答你的问题,或者不给你解释。但解释这些是很多地学课程的内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你这样毫无基础的人讲解很多门课程呢?难道大家在科学网开博都是为了陪着你玩吗? 我现在再次告诉你:你现在地学基础为零(因为思路错误,实际上应为负值),没有能力研究,最好别再浪费时间。假若你还想继续你的地学爱好,最关键的途径是读书和跑野外:读书会让你看到自己的不足,会让你脚踏实地地做事情,改掉幻想和自我陶醉的毛病;去野外观察会让你认识到实实在在的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此外,建议你那在读书的小孩也看看科学网的评论。希望他今后爱好地学,为地质学的繁荣做点事情,但绝不能走他爸爸的空想之路。 科学网上可能没有人相信你能做出地学贡献,但你不能因此向大家发火,更不要用侮辱、谩骂的语言顶撞人家,那样只能说明你确实无能。也希望你别再到别的博主的园地里骚扰了,若仍想骚扰,就在这里骚扰我吧。我不会删除你的帖子,也不在乎你的攻击语言,因为你无法否认我的工作。 我愿意在这里花时间陪你聊天,一是尝试帮助你(注意:不是解决地学问题,你目前的现状根本没能力,而是让你走出思维的泥潭,过正常的生活),二是让我的学生看看:地质学是需要读书和实践的,不是躺在床上空想的。 祝你的小店生意红火,生活快乐! wangqinling 2013-9-25 22:43 虽然不懂地质但很理解guoyupeng111,因为我读书时也做过同样的事。但随后就明白了,很多科学的假设不能证明前是很难得到认可的,特别是一些革命性的东西,往往证明了都会很长时间才能获得承认。这是科学发展审慎所需要的,当然也会制约科学的发展。回头看我觉得以前的想法很幼稚,确实不符合科学的规则。 其实一些奇思异想如果能引起关注和研究,可能会很有价值;只是科学上很多东西一时很难被证明,所以才有了科学的漫长发展。被认可是值得感激的,不被认可是最正常的,唯一可做的是自己投入科研或等待时间的证明。其实验证自己的假设,为了兴趣而科研会很享受的,即使不能成功。 博主回复(2013-9-26 06:59) : 尽管在细节上还有争论,但地震的机理、煤炭和石油的成因等现在都有公认的理论,并非像他所说的还没解决。如果要突破前面的理论,得找出明显的理论缺陷、重要的事实。然而,他这些都没有... 博主回复(2013-9-26 06:42) : 你说得对! 我其实很同情这位地学爱好者,所以才让他在这里表达他的想法。 但看了他的东西后发现:他对地震理论的质疑、石油和煤炭的形成等所谓的“认识”多从媒体报道而来,而他自己的地学基础竟然没有,难怪他坚信自己发现了重要地学“真谛”。 他的问题是:缺少地学基础知识,需要读《普通地质学》等经典教材,需要到野外去观察。 让我们祝他尽早走出自我想象的泥潭! guoyupeng111 2013-9-25 17:16 http://hm.people.com.cn/GB/85418/11849528.html 把岳中琦的网页贴上。 朋友们,当你打开这个网址,当你看到这个论述,当中科院的、很出色的地球科学研究教授、魏东平教授,还有吕老师,看了如何感想? 博主回复(2013-9-25 20:02) : 给你介绍一个分析刚发生的地震的实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727793 你看看从中能学到什么知识。 博主回复(2013-9-25 17:23) : 地质学家是要到野外现场观察的,没到现场就相信别人的解释?就随意解答?那不是科学精神。 我没有你恭维的那么强大,也没有你所贬低的那样无能。但我在野外能解决问题,人家请我去。 你若有能力,别人也会请的。明白我的意思了吗?赶快到野外去观察,锻炼基本功。 guoyupeng111 2013-9-25 17:12 同时你也应明白,前人的理论不是我的,不是刘老师的,也不是魏老师的。在那些理论面前,我们也是学生。我仅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做了点滴事情,远没有你说的“权威”等感觉。 ----------------- 语言及是,早这样虚心,我们和气的探讨多好呢? guoyupeng111 2013-9-25 17:07 现在,也许有人是懂非懂了,当你看完岳中琦的文章的时候,再回头看看我说过的话,我相信,你们会清楚当今地震学的现状了,会清楚一些脑海中的“为什么”了 guoyupeng111 2013-9-25 17:05 http://hm.people.com.cn/GB/85418/11849528.html 刚才没贴上, guoyupeng111 2013-9-25 16:59 在原有错误的地震成因理论基础上,让我们碰的头破血流?让多少热爱地球研究的学者痛心疾首?以泪洗面,忏悔无力,无能,又有多少地学研究者放弃自己喜爱的专业改行?还有落得悲惨的命运被判刑的教授,表现更有“无奈的”,毫无解决办法的科学家,发出心底的断言“地震不可预测”,这都说明了什么?地震领域的空白太大了,能真正明白地震学的有多少?“抛本捉末”还将延续多久?在不明不白的“地震成因”上所得出的观点有多少科学性?有人想逃避这些问题,他们所担心的是,所有的“光环”要退色。但是,科学就是无情的,任何编造的谎言终究要破灭,任何不科学的东西,在这个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终将被揭穿。地震成因问题已经出现端倪,我在网上看到香港教授岳中琦对此的看法,刚在网上找到,不妨看一看,hm.people.com.cn/GB/85418/118495...html 2010-06-11 guoyupeng111 2013-9-25 16:26 俺孤军奋战,支持吕老师的好友也不很多,就看到几个?说了几句不着边际的话,就溜了? guoyupeng111 2013-9-25 16:12 cqhj3 2013-9-25 16:08 吕老师,刚看到你的博文。忍不住笑了,前几天我也遇到一位,只能耐心劝解,然后敬而远之。 ------------------ 你为吕老师着想可以理解,但你真的为吕老师着想,你把我的观点当众反驳一下,该多有说服力呢?好像在一边卖弄人情的样子,吕老师现在需要你当众将我的稿文阐述的观点驳倒,不是你现在这个样子。 博主回复(2013-9-25 17:28) : 我再给你一天的时间,请赶快展示你的东西。若毫无新意,就不与你浪费时间了。 guoyupeng111 2013-9-25 16:09 想产生一个正确的观点很难、很难,但要想否定一个错误的观点,只需片刻。但这个观点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在个论坛上都有我的帖子,至今还没有发现否定的理由,这就是我为什么执着的原因。这些天里,我一直期待着有理由否定的声音,缘何找不到否定的理由??学历、学识都是超高水平的,为什么不拿出否定观点的理由呢? cqhj3 2013-9-25 16:08 吕老师,刚看到你的博文。忍不住笑了,前几天我也遇到一位,只能耐心劝解,然后敬而远之。 博主回复(2013-9-25 17:18) : 我也尽量忍,看他到底能做些什么。希望他能清醒些。 当然,我不是医生,能力有限,实在不行就... guoyupeng111 2013-9-25 15:57 刘庆生老师,这是你写的吧,《我国基础研究之困?》 精选 ---------------------- 既然你在文章里将“基础研究之困”说得如此明白,怎对现在这个“地震基础问题”表现的很含糊呢? guoyupeng111 2013-9-25 15:40 刘庆生 2013-9-25 15:23 我也收到过他的短信,没有细看,我同意你的意见。20多年前我就收到过几个年轻人的“奇思假想”,我也是建议他们认真读书。 -------------- 敢问老师,你什么理由说我不读书呢?你拿出你的本领对稿文的不对的地方提出你的观点来,也好证明你读的书很多啊。对不? guoyupeng111 2013-9-25 15:37 dchlin 2013-9-25 15:25 吕老师,您这是给自己过不去哎。 我还真以为您幸运了、伯乐了...... 考证,咋觉得还不及轮子那啥啥的功呢?就这水(此处没有准),小学物理+瞎想+胡说+......。结论:不可理X,惹不起,闪! ----------- 来了一个思维不健全的?说得很清楚了,是或非都要弄点理由,上来就给我冠个“帽子”带上? dchlin 2013-9-25 15:25 吕老师,您这是给自己过不去哎。 我还真以为您幸运了、伯乐了...... 考证,咋觉得还不及轮子那啥啥的功呢?就这水(此处没有准),小学物理+瞎想+胡说+......。结论:不可理X,惹不起,闪! 博主回复(2013-9-25 17:15) : 我经常这样“幸运”。 你的建议很好。谢谢! 刘庆生 2013-9-25 15:23 我也收到过他的短信,没有细看,我同意你的意见。20多年前我就收到过几个年轻人的“奇思假想”,我也是建议他们认真读书。 博主回复(2013-9-25 17:14) : 当老师的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建议他读书。当然,搞地质的还要到野外区观察。希望他能听建议。 guoyupeng111 2013-9-25 15:18 这位牛人不但不听我的建议,还要和我叫板。鉴于此,就将我们的对话公布,大家看看如何与这样的奇人讨论问题。同时也满足该网友的愿望:拉出来遛一遛。 -------------------- 这句话很力度, 是啊,出来走两步。 博主回复(2013-9-25 17:10) : 我还忙于上课、科研工作。在这里让你表达你的意思,但不意味着总说没用的话。 建议你写文章向杂志投稿,不过你的文章要配上野外证据(照片),用事实证明前人的理论是错误的。若没有事实,还是空想,趁早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吧~! 同时你也应明白,前人的理论不是我的,不是刘老师的,也不是魏老师的。在那些理论面前,我们也是学生。我仅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做了点滴事情,远没有你说的“权威”等感觉。 时间宝贵,没法一一作答。 guoyupeng111 2013-9-25 15:14 我说魏东平老师“怕”了,是因为我“悖逆”他的观点,在他的博文里禁止了我的发言,说我不懂地质,引自魏东平教授的话【guoyupeng111的评论,感觉整个门外汉的自我臆想。与guoyupeng111讨论是与牛弹琴。】科学的观点怕质疑么?我质疑他的观点难道就不允许了么?科学的东西本来就不怕任何质疑声音,魏教授心里应该清楚的呀。难道魏教授的观点不许有质疑?碰不得么? guoyupeng111 2013-9-25 15:00 我写了很多,在这里,我还是从心里非常的感谢吕老师,借助他的平台,谈想了我想说的话,不论我的观点对是错,这都是我该感激的,我压抑了很久的话,在这里讲了出来,在这里让所有专家、学者、老师、以及科学爱好者大学学生看到,我很是欣慰,在此,我也可以肯定的说,一旦观点明确了,是对或是错,我都要亲自亲临北京,拜访吕老师,只要你允许的情况下。是你给我了对自己认识的机会,看到自身的优缺点,并且能在今后的探研中变得成熟。 guoyupeng111 2013-9-25 14:48 地震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难题,为什么难了呢?是人们努力程度不够么?还是我们研究的方向偏离了问题本质,越走越远?以致于专家得出断言“地震不可预测”来,大家不知试想过没有,怀疑过没有?是不是地震的原始理论给人们带来的误区?原始的理论是否是科学的?我们需要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地震不可预测”的问题,是不是原有的地震理论有了问题?这是很关键的,把研究放在错误理论的基础上去研究问题,结果会很茫然。原有的地震理论也凸显出它的错误来,无法解释现在一些现象,但这都是公知的事情,但如果一些人仍然的在这个有问题的基础理论上探讨地震问题,那么,这就是犯了科学研究的大忌,“出发点”很重要,“出发点”决定了事情的成败,原有的地震理论既然已经有了问题,但学者、研究者为什么不能摆脱出来,重新寻找地震的本质问题,万事开头难,如何重新确立地震的成因,这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我今天就在此点出我的观点,不论对否,我希望这能给所有研究地学的学者产生思考,我们该不该重新研究地震的“成因问题”?正确的理论指导正确的实践,错误的理论误导人们进入迷茫。所以,我再次的重申,所有看过我的稿文的学者,请你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品读,这不是来此“玩”和胡闹。 guoyupeng111 2013-9-25 13:00 吕老师,你想在这里和我论证一下观点,我说了这么多,你别只看不说啊,语言是表达一个人思想素质的最好证明,把你想对我讲的,想对所有人想说的也表达表达啊。 guoyupeng111 2013-9-25 12:52 当然了,在科学问题的研讨上,据理力争是必须的,如果一方气短,都将说明立场的不科学性。 guoyupeng111 2013-9-25 12:47 博主回复(2013-9-25 12:30):我让你在这里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还不够大度吗? ---------------- 这一点,是很多学者都做不到的,因为他们没有你的气量,也由此,让我在此将我“孤陋寡闻”的思想进一步的展现,这是难得的机会。真的很感谢。 guoyupeng111 2013-9-25 12:44 博主回复(2013-9-25 12:30):我让你在这里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还不够大度吗? 你到别人的园地里试试,看会有什么结果? 但你得遵守科学网的规则,如果有不利于团结和探讨学术问题的言论,即使我允许你,科学网也可能删除你。 ------------------ 吕老师,你说的较有道理,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论别人怎么骂我,侮辱我,我都不会去骂别人的,不会违反网规的,没有什么个人恩怨的问题,就是要研究探讨科学中的一些问题,这个你尽管放心。 guoyupeng111 2013-9-25 12:39 与一位自称地学“奇人”的网友对话实录 ------------------ 谢谢吕老师为我“冠名”,“奇人”,我真是“奇人”么?我是不敢这么给自己肯定的,偷偷的这么想过,但绝不能说出来啊,不是么?但你强加给我了,我先忍忍吧。 guoyupeng111 2013-9-25 12:25 王振亭 2013-9-25 07:27 05年承办全国地理学大会时,收到过异想天开的稿子。组委会讨论后,放到了摘要文集中。至少对开拓研究思路有好处 博主回复(2013-9-25 07:36):我现在将与他的对话放在这里。看谁愿意与他继续交流。 ------------------ 这句话有点意思,“领导”说话要考虑的,但没关系,我自言自语,大家看着就是了。 guoyupeng111 2013-9-25 12:22 张星 2013-9-24 22:34 沙发,挺有意思。老师,您可以尝试着在google里输入他的id,一列关于他的回复的,大晚上一下子不困了。 --------------------------- 呵呵,我想要的就是你现在说的“结果” guoyupeng111 2013-9-25 12:20 魏老师这会忙什么去了?我还没来及和他招呼一声,在此,也向魏老师致歉。我不该有“悖逆”的想法,我错了。 guoyupeng111 2013-9-25 12:17 吕老师,你是科学界的教授、学者,你应该表现的大度,在这里不该显得小气,让别人会有想法。我是一个普通人,话语可能不慎,但你要我“别自高自大”,我接受你的批评,我对你直言不讳,还望谅解,那你就说说“什么原因形成的问题”,我在网上看到的毕竟有不严谨,你来说说吧,这也是很多人很想知道的。 博主回复(2013-9-25 12:30) : 我让你在这里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还不够大度吗? 你到别人的园地里试试,看会有什么结果? 但你得遵守科学网的规则,如果有不利于团结和探讨学术问题的言论,即使我允许你,科学网也可能删除你。 guoyupeng111 2013-9-25 12:10 你若能证明前人关于上述问题的认识是错误的,你对全人类的贡献就太大了。期待你的突破! ----------------- 我感谢你这句话,我还真的没考虑这些,我只是想写一点对地震的认识,既然有这么大的贡献,我真的要全身心的投入这个问题了,谢谢你的提醒。 guoyupeng111 2013-9-25 12:05 吕老师,既然你给了我这个机会,在此开了一个专题,我会珍惜的,你会给我展示我个人思想的机会,同时也是来检验我思想上的认识对与否,让我对你有些感激,我这个人向来是这样的,敢于批评我的人,我视为是真正的朋友,这都是我心里话,我眼里容不得沙子,我对自己也是严格要求,我也和你一样,求真的态度。 guoyupeng111 2013-9-25 12:00 博主回复(2013-9-25 11:45):你若改变态度,不再狂妄自大,我就告诉你: “地震到底怎么产生?煤是怎样形成?石油是怎来的?海啸是怎回事?” 这样的问题早都有教科书回答,不用我回答。你若反对人家的认识,得拿出事实证明前人的理论错误。 你无法证明人家是错的,如何证明你自己“突然”想出的模型是对的呢? 你若能证明前人关于上述问题的认识是错误的,你对全人类的贡献就太大了。期待你的突破! 如果你没有新的问题而仅是上述设想的重复,恕我没有时间再陪你玩。 --------------------- 别激动,我写这些东西,绝不是针对你而言,更重要的是给这里追求真知的学者看,我不想让谁陪我“玩”,我也没时间“玩”,我没有工作,不如你们,你们好歹旱涝保收,我仅做的是小食品店维持生活,我更没时间去你想象的“玩”,我一年到头都没有假日,我从早上5。30分起床到晚上十点关门,我吃饭都是对付一口,何谈“玩”呢? guoyupeng111 2013-9-25 11:54 看一看自然科学进展吧,“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设置13年来第9次空缺”。这是什么原因产生的结果,是中国没有这样的人么?还是自然科学中一些把持话语的人,把那些被视为“悖逆”的观点压制了?这都难说,但中国有大批的优秀青年,有大批的优秀学生,有大批的科技发明创造者,中国有大批的世界顶级医学者,数、理、化、医学、和其他科目的研究都有了举世瞩目的创新发现,但惟独自然科学、地质学落后其他科学理论学科,这是为什么呢?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请同仁思考。 guoyupeng111 2013-9-25 11:42 魏东平 2013-9-25 08:06 我也很耐心的,我换专门写了一篇博文给他:关于地震学基本概念。链接如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6819-703987.html 博主回复(2013-9-25 08:17):如同魏老师一样,我犯了好为人师的毛病。 遗憾的是,我们的耐心和善意在此人身上都不起作用。 -------------------- 你们的“善意”,我很理解,但科学不是用“善意”能解决的,拿出你们的真实理论水平胜过任何“善意”,当然,这里更关键的问题,是我的观点和你们阐述的观点悖逆,你们容不得悖逆,你们不想看到的就是悖逆,你们最怕的也是悖逆。科学的东西是解决实质性问题。不科学的东西只能误导人们,让人们在黑暗中徘徊,让更多的人迷茫这个世界里,让更多的学者苦苦的挣扎、专研,不论如何的努力,都看不到结果的事实,悲惨而壮烈。 guoyupeng111 2013-9-25 11:32 还要把内心的一些想法简洁写在这里,我极不想公开这些观点,我想把这些“观点”秘密的传送给权威部门,电函,信函,邮件,电话,传真等等方式,但多次没有任何一点回声,只好投稿,我几乎找遍了核心期刊社,都不给说法,我的QQ里满是来搞,退稿的邮件,既然都不认可,拿我这这些观点,科学界就不认为是有价值的东西了,我才将稿文发出来,我还有正式的稿文没发出,日后,我将正式的稿文贴上来,以待公众审评,备受煎熬的滋味很难啊,我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几乎郁闷致死,我不爱散步,从来不散步,但焦虑的心无法克制,我开始走步,钓鱼,打乒乓球,这都不是我喜欢的,但不得已了,我很难控制自己了,我就想办法,采取各种方式摆脱那种无法名状的心情,直到今天,我稍有缓和,,,,, guoyupeng111 2013-9-25 11:20 根据这件事情,看出吕老师的科学求真态度,这是一个积极的态度,他极力的坚持自己的观点,这说明他真的用心思考了这些问题,在他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他做了大量的科考和总结,但是有句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是怎样理解的,我是缺少地质方面的知识,但我却是用心的思考,思考了30年了,起初,就关于煤的成因问题一直迷惑,一直没有间断的思考,煤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有的理论根本无法解释现在一些现象,煤是热能,我从化学角度思考,热能可以转化,热能可以转化动能,那么,这个热能从哪里来呢?是太阳么?我否定了,太阳普照大地,那么大地各处都该有煤了。但不是,我开始寻找这个“热能”,思考,天上没有,那就是在地下,地下有热能么?突然的想到火山,火山具有大量的热能,这一发现,我豁然开朗,地下的热能就是煤形成的条件,我开始按照这个想法找根据,在生活中找相似的实例,发现了生活中很多相似的例子,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一再的改变思维,变化思维角度,就一连串的发现了其他问题,地震、海啸、石油,不是我原有考虑的事情,但却推出了这个结果,是由于煤被打开了一个“窟窿”,让我发现了这个秘密,但这到底是不是真理,这里学者甚多,都有科学的逻辑思维,也明晓推理,我相信,一定会有科学合理的说法,谢谢来此关访的每一位学者,朋友。为了求真,请进行斧正。 guoyupeng111 2013-9-25 10:52 这里大都是知识、经验丰富的教授、老师、还有科学的爱好者、以及很多求知者,研究生,真理是辩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强迫别人听从的,咱从现在开始,我心平气和的要探讨,地震到底怎么产生?煤是怎样形成?石油是怎来的?海啸是怎回事?面对这么多的学者,我相信,错的就是错的,就要批判,对的就要支持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问题,肯定要找肯定的理由,否定拿出你否定的理由,不能没理由的肯定和否定来回答问题。 博主回复(2013-9-25 11:45) : 你若改变态度,不再狂妄自大,我就告诉你: “地震到底怎么产生?煤是怎样形成?石油是怎来的?海啸是怎回事?” 这样的问题早都有教科书回答,不用我回答。你若反对人家的认识,得拿出事实证明前人的理论错误。 你无法证明人家是错的,如何证明你自己“突然”想出的模型是对的呢? 你若能证明前人关于上述问题的认识是错误的,你对全人类的贡献就太大了。期待你的突破! 如果你没有新的问题而仅是上述设想的重复,恕我没有时间再陪你玩。 guoyupeng111 2013-9-25 10:45 任何一个新观点的产生,都要经历坎坷的过程,我搜索过所有关于“地震成因”的说法,和他们的说法进行比对,当我产生这些观点的时候,我庆幸我的发现,但想看一看别人也会有这样的观点么?搜索网页,我找到了一些真还有相近的说法,其中就有香港教授岳中琦,他在今年五月份好像是在山东讲学,就是地震问题,当时,我赞其高人,这是我五月时候搜索到的,当时我很惊讶,他怎也有这样的观点???高人!还有一个青岛的人,也写出了这个想法,他写的时候好像在2010年,还有一个人,就是李四六吧,但他的观点有些模糊,庆幸的是我早在2012年12月左右,就在新华论坛里发出了这个声音,大家可以搜索【揭示地震、火山、煤、石油等自然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作者“一个人参加比赛”,因为这件事情,我去了1000里外的省城,找地震部门,找相关的部门,想把这些观点呈报他们,谈到地震问题,但都不接待,继而我开始投稿,但没有任何的说法,“具科学价值,改投他刊”之类的回复,心急如焚,四处找答案,观点错了么?找专家探讨吧,就来这里,情况就是这样,但今天吕老师的态度,似乎说,我们都没搞清楚的问题,普通人可能么?就这个问题我还真得请教了。 guoyupeng111 2013-9-25 10:29 博主回复(2013-9-25 08:37):我也是想帮助这位网友,才花时间与他对话。 但这人太过狂妄,目中无人,只想听别人给他的恭维话(只能是假话),对别人给出的建议嗤之以鼻,谁还愿意浪费时间与这样的人交流? 所以就随他去吧。 -------------------- 科学来不得虚假,科学也不是笑谈,科学本就是去伪存真,你这样来下结论,恐为时过早。 guoyupeng111 2013-9-25 10:27 呵呵,这真的谢谢吕老师了,既然摆在桌面上来,那就更有利于问题的探讨了,有些人说没看懂我的“大作”,那你是否能看懂香港教授岳中琦的说法,不懂没关系,你想懂就搜索香港教授岳中琦的地震理论,或许你能清楚了。 goett 2013-9-25 10:05 五十步笑百步 博主回复(2013-9-25 17:12) : 你很善于自我解剖。 苏德辰 2013-9-25 08:32 我觉得3楼王振亭的办法比较好,科学网不妨开个板块或主题,专门放这一类型的文章。感兴趣者就去看看,不感兴趣者也不用耽误时间或精力。 ********************************************************** 王振亭 2013-9-25 07:27 05年承办全国地理学大会时,收到过异想天开的稿子。组委会讨论后,放到了摘要文集中。至少对开拓研究思路有好处 ********************************************************** 博主回复(2013-9-25 08:37) : 我也是想帮助这位网友,才花时间与他对话。 但这人太过狂妄,目中无人,只想听别人给他的恭维话(只能是假话),对别人给出的建议嗤之以鼻,谁还愿意浪费时间与这样的人交流? 所以就随他去吧。 魏东平 2013-9-25 08:06 我也很耐心的,我换专门写了一篇博文给他:关于地震学基本概念。链接如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6819-703987.html 博主回复(2013-9-25 08:17) : 如同魏老师一样,我犯了好为人师的毛病。 遗憾的是,我们的耐心和善意在此人身上都不起作用。 王振亭 2013-9-25 07:27 05年承办全国地理学大会时,收到过异想天开的稿子。组委会讨论后,放到了摘要文集中。至少对开拓研究思路有好处 博主回复(2013-9-25 07:36) : 我现在将与他的对话放在这里。看谁愿意与他继续交流。 张星 2013-9-24 22:34 沙发,挺有意思。老师,您可以尝试着在google里输入他的id,一列关于他的回复的,大晚上一下子不困了。 博主回复(2013-9-24 23:00) : 我当他是地学爱好者,所以想帮助他。看来这样的人无可救药啊! 陈楷翰 2013-9-24 22:25 呼呼俺肯定地说,俺是外行但绝对看不懂这位的大作 博主回复(2013-9-24 22:28) : 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啊。可惜咱还傻乎乎地劝他多到野外观察呢。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区分重名作者?
热度 4 qianlivan 2012-3-15 15:41
如何区分重名作者?
一词可能有多义,多人也可能共一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生活中的重名就和一词多义一样司空见惯。不过一般这二者都不会给生活带来太大困扰,因为词有语境,人有圈子。根据上下文可以判断一个词的准确含义,根据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也可以准确地认出一个人。 但是在论文搜索和统计的时候,重名就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了。通常,按人名搜索文章都比较费劲,尤其是搜索姓李的作者。基本上要是不知道文章具体内容是什么,很难区分不同的作者。但是实际搜索的时候,还是可以搜到,因为通常会知道要搜索的作者和哪些人合作发表过文章。如果这些人的名字不是特别常见,那么这些人就成了标签,可以作为要搜索的作者的特征,比如“和李四合作过的张三”。这种感觉就像是说法兰克福的时候说成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当然这是单从人名来说的区分方式,如果有其他信息当然也可以用来作为标签,比如“发表过ARAA的张三”之类。 昨天有个同事给我推荐微软的学术搜索(Microsoft Academic Search),这个工具和Google Scholar不是一个风格,用来找可用的学术资源比较吃力,但是用来分析引用数、引用关系、作者的合作关系很有效。其中每个作者的合作关系图的结构非常不同,这其实就可以用来作为区分不同作者的一个特征量。但是,有一个问题,制作这个图的时候本来就要区分作者,这样就循环论证了(下图是我的合作关系图,但是图中我变成了华沙军事技术大学的人员……)。所以我提个问题,如果把这个关系图作为一个标签区分不同的作者,然后再做这样的关系图,然后拿新的关系图做标签……如此迭代多次,能让关系图变得准确么?
个人分类: 思考|13148 次阅读|7 个评论
语境与“先生”的含义
jianxu 2010-2-27 12:06
女士们,先生们:这里的先生显然说的是男士。 过去,女人称自己的丈夫为我先生 ...... 。如今的说法是我老公 ...... 。 20 世纪 70 年代,跟随父母来到辽宁西部山区的农村插队, 我那个时侯七、八岁。当时的农村生活贫困、缺医少药,那里的农民把会看病的医生称之为先生。把看病叫做看先生。那些先生实际上只不过是懂一点医术皮毛的赤脚医生,看一看感冒发烧之类的常见病,会一些简单的注射、针灸,有的可在女人临产时帮助接生。尽管如此,在当地农民们的心目中,这些先生仍然是十分值得崇拜和敬重的。每次行医过后,乡亲们都是用家里最好的饭菜来招待、答谢他们。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进入中国科学院系统工作。才知道,这里(学术圈)有一种文化,就是将第一代海归科学家们充满敬意地称之为先生。先生一词饱含了有学问之人、德高望重之人、大师的寓意。 2008 年 7 月,我国著名的女物理学家何怡贞教授辞世。相关的新闻中都尊敬地将她称为何怡贞先生。有位年轻的研究人员看到新闻后对我说,这样重要的新闻报道竟然会出现笔误,将女士写错为先生。其实,压根儿就没有错。先生一词在这里是一种敬语。显然,年轻人由于缺乏对学术圈文化的了解,产生了误会。 或许是由于老一辈的海归科学家大都是院士,时下学术圈子里似乎有了一种倾向,将当上院士的人立马儿改称为先生。如此称呼一些年长的人,似乎还算顺。但用于少壮的,听起来总是有一种酸溜溜的感觉,好像是差点儿什么,难以适应。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语言丰富。一词多义,视语境不同。仅先生一词,在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57652.htm )中就列出了 9 个基本释义: 1. 老师、教师、教育工作者。    2. 对知识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称。    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特定用途:前面都带人称代词或定语;比如你先生、我先生)。    4. 旧时称管帐的人。如:他在当铺当先生。    5. 旧时称说书、 相面 、算卦、看风水等为业的人。如:风水先生。    6. 后来意义有所外延,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称为 先生 ,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庆龄、 杨绛 、冰心、 丁玲 等均可称为先生。    7. 现在对所有男性都可以称为先生如:王先生 、李先生    8. 老婆对老公的称呼,如:你是找我家先生吗?他不在家。 9. 对医生的另一种称呼:如"生病了去看先生" 下面这位,也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先生。先生不是传说! (图片来自网络) 下面这位,被杜小月整天先生长,先生短地唠叨着的大学士老纪。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306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