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蓝皮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部门利益正成地方政府改革最大阻力--教育改革呢?
gdn 2015-4-26 13:55
昨天,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和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发布行政体制蓝皮书——《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报告显示,简政放权、激活市场和社会活力改革中有可能遇到的最大阻力,是部门利益作祟,有的把权力变成与民争利的工具。   报告指出,为了解基层对于行政审批改革为重点的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的看法,上述报告的课题组在全国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课题组共发放了500多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65份,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群体中,有局级干部31人、处级干部251人,两者相加占比达到六成。   课题组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简政放权、激活市场和社会活力改革中有可能遇到的最大阻力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答案是“部门利益作祟,有的把权力变成与民争利的工具”,认同此观点的有271人,占比近六成。   此外,在回答地方政府承接中央下放的职能,且向下放权,会不会出现“梗塞”时,超过四成被调查者认为:“会,部门本位主义思想,决定了会把一些有油水的职能留下,没油水的职能转移出去。”   “这样的调查结果发人深省。”作为这份报告的副主编,汪玉凯说,超过四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在承接中央下放的权力时,会按照自身的利益本位思维进行筛选,有选择地往下放权,使中央的政令在实施中大打折扣。
1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收到了来自华侨大学的《中国旅游安全报告》蓝皮书第二册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3-10-12 17:11
   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都是国家侨办下属的学校,都很有特色。    华侨大学有一个旅游学院,几年前还成立了一个旅游安全研究基地,俺们也被聘去当了客座研究员。    这几年,华侨大学的这个旅游安全研究基地一直在做工作,这不,继去年出版了第一本《中国旅游安全报告2012》的蓝皮书之后,今年又出版了第二册。    目录分了三个部分,开始是2012-2013年的中国旅游安全形势分析与展望的总报告,随后则是专题报告(产业安全、事件安全、安全管理),最后一部分则是“区域报告”,对北京、福建、吉林、汶川、陕西、港澳、台湾、出境等旅游安全形势做了研究。    做“皮书”系列是件很费力的事情,一旦有了一个开始,就要继续下去,否则就算前功尽弃,所以,做“皮书”算是自己给自己下了个套,如果没有固定经费来源的话,则更难。    我们研究所也有做皮书的传统,比如《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就做了十多年了,也算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我以前也曾经有过做“皮书”的计划,但是,由于自己还要完成《应急管理汇刊》和网站的维护,系列专著也只出了三本(我计划要出10本),所以,实在是没有精力在做皮书。
个人分类: 书论|3221 次阅读|2 个评论
贫富差距扩大是社会进步
热度 3 sstone2009 2012-9-15 08:41
搜狐网今天的新闻有一条讲中国的首部《社会管理蓝皮书》,标题用了“贫富差距正扩大”的字眼,大约也是为了吸引眼球。当下有一小部分人习惯使用“贫富差距”说明什么。那么,“贫富差距”能说明什么吗? 据我看,贫富差距只能说明社会进步。 从个人而言,贫富差距意味着能力不同、付出不同,如果每个人的挣钱手段合理合法,那么富裕者的努力,必须得到法律的保护、道德的褒扬,这是文明社会的标志!如果富裕者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财富,那么需要社会管理系统进行纠正。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手段的问题,假设财富获得在特定的时代是正当的。那么,个人的富裕是应该得到社会和他人尊重的! 从历史发展而言,原始社会,社会财富极度贫乏,人类的生存状况堪忧,起初,人们并没有财富概念,逐渐地有了剩余食物的积累,有了财富,但是贫富差距并不十分明显,特别是在部族内部,除了保持生存的财富之外,所剩极少。某一个部族相对富裕,则根据《人口原理》规律,这个部族的人口会增加,个人财富仍然十分有限。随着社会进步,人类的生产力不断增加,特别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公司诞生以来,财富积累迅速扩大,贫富差距也必然扩大。从我国六十年来的发展,或者三十年来的发展看,贫富差距的扩大,并不是一种坏现象,而是思想解放、生产力解放、社会财富大量积累的结果。 马克思所阐述的共产主义,是一个理想的社会,这种社会状态下,社会极度富裕,个人拥有财富似乎已经没有必要,也许真的不会存在贫富差距。但今天,我们尚不是共产主义。我们暂无这种理想的现实标本。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由于个人一生消费有限,富裕者的财富必然有大量结余,这些结余实际上仍然是社会财富。我们也希望富裕者大量消费,这便是扩大内需。 正当的贫富差距应当鼓励!一个国家必须要认真对待的是另外两个问题,公平公正和基础保障。 宣扬仇富,是一种社会的倒退,可能会导致另外一种“文革”思想。
个人分类: 随笔|3336 次阅读|9 个评论
不能不知道的数据:2011年蓝皮书重要数据(3)
jerrycueb 2012-8-22 17:15
标红数据位博主重点关注数据 2011年《西部蓝皮书》:2011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约为13%,仍将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2011-7-24) 2011年《西部蓝皮书》:西部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收入最高的内蒙古仅相当全国平均水平的92.6% (2011-7-24) 2011年《西部蓝皮书》:2010年西部地区人均GDP达21882.38元,比上年增长13.56% (2011-7-24) 2011年《西部蓝皮书》:2010年西部地区全年生产总值808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2011-7-24) 2011年《西部蓝皮书》:“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6%,增速居全国首位 (2011-7-24) 2011年《西部蓝皮书》:“十一五”期间西部地方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13.9%,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 (2011-7-24) 2011年《社会建设蓝皮书》:2011年北京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约60辆 (2011-7-18) 2011年《社会建设蓝皮书》: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上海少2100元,消费支出比上海少3099元 (2011-7-18) 2011年《社会建设蓝皮书》:北京登记流动人口达40%,部分地区出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倒挂 (2011-7-18) 2011年《社会建设蓝皮书》:“十二五”期间北京将投170.65亿元建设38项民生工程 (2011-7-18) 2011年《社会建设蓝皮书》:北京“城六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837人,超过伦敦和东京 (2011-7-18) 2011年《公共服务蓝皮书》:青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居全国之首 (2011-7-17) 2011年《公共服务蓝皮书》:哈尔滨住房满意度居全国之首,棚户区改造拆迁政策成亮点 (2011-7-17) 2011年《公共服务蓝皮书》:拉萨公共安全满意度居全国之首 (2011-7-17) 2011年《公共服务蓝皮书》:郑州社会保障和就业满意度居全国之首 (2011-7-17) 2011年《舆情蓝皮书》:2010年新媒体首曝舆情事件89起,占比65% (2011-7-13) 2011年《舆情蓝皮书》:官员、明星舆情以29%、28%的比例位居2010年个人舆情事件前两位 (2011-7-13) 2011年《舆情蓝皮书》:2010年公共卫生类舆情事件占比14%,位列社会舆情热点事件类型的第一位 (2011-7-13) 2011年《舆情蓝皮书》:2010年社会舆情热点事件约155起,比2009年有所减少 (2011-7-13) 2011年《新媒体蓝皮书》:2010年全球发送短信6.1万亿条,产值达4270亿美元 (2011-7-12) 2011年《新媒体蓝皮书》:手机电视用户不足手机用户总数的千分之五,发展空间巨大 (2011-7-12) 2011年《新媒体蓝皮书》:2010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3.04亿,较2009年增长3956万 (2011-7-12) 2011年《新媒体蓝皮书》:中国社交网站用户达2.35亿,比2009年增长0.6亿 (2011-7-12) 2011年《新媒体蓝皮书》:搜索引擎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大应用,用户规模达3.75亿 (2011-7-12) 2011年《新媒体蓝皮书》:微博成为2010年中国最火新媒体,用户总数逾6000万 (2011-7-12) 2011年《新媒体蓝皮书》:2010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77.2% (2011-7-12) 2011年《新媒体蓝皮书》:2010年中国互联网站总数首次下降,比2009年减少132万个 (2011-7-12) 2011年《新媒体蓝皮书》:2010年底中国网民数逾4.5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4.3% (2011-7-12) 2011年《汽车蓝皮书》:2010年SUV在中国销售132.6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01.27% (2011-7-5) 2011年《汽车蓝皮书》:2010年中国汽车出口贸易额达518.37亿美元,是2001年的33.5倍 (2011-7-5)
个人分类: 数据专题|2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能不知道的数据:2011年蓝皮书重要数据(1)
jerrycueb 2012-8-22 17:06
皮书数据 —— 红色为博主关注的数据 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将近20%的网民上网时首先登录微博 (2011-5-4) 2011年《社会心态蓝皮书》:记录每日心情占微博信息内容的61.3% (2011-5-4) 2011年《山西蓝皮书》:2010年山西第二产业比重达56.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2011-5-3) 2011年《动漫蓝皮书》:2010年中国动画电影总票房约4.71亿元,进口片占65% (2011-4-29) 2011年《旅游绿皮书》:2011年中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有望突破6000万人次 (2011-4-28) 2011年《旅游绿皮书》:2011年自由行将占内地赴港人数七成 (2011-4-28) 2011年《慈善蓝皮书》:2010年我国注册青年志愿者超过3124万人 (2011-4-27) 2011年《慈善蓝皮书》:2010年我国注册社区志愿者达599.3万人 (2011-4-27) 2011年《慈善蓝皮书》:2010年央企捐赠近42亿元,神华集团居榜首 (2011-4-26) 2011年《慈善蓝皮书》:2010年我国社会捐赠达700亿元,比2009年增长29.2% (2011-4-26) 2011年《传媒蓝皮书》:去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达5808亿元,今年料增18.5% (2011-4-22) 2011年《经济蓝皮书春季号》:2011年中国CPI或将超过4%,通胀压力继续增强 (2011-4-21) 2011年《经济蓝皮书春季号》:预计 2011年中国GDP增速将达9.6%,增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2011-4-21) 2011年《经济蓝皮书春季号》:2010年中国吸引外资1057.35亿美元,仍为全球第二大外资东道国 (2011-4-21) 2011年《拉美黄皮书》:2010年拉美国家贫困人口减少300万,贫困率比金融危机前低0.9个百分点 (2011-4-21) 2011年《环境绿皮书》:2010全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 (2011-4-20) 2011年《农村经济绿皮书》:粮食产量“七连增”,农民收入增长率比城镇居民高3.1个百分点 (2011-4-20) 2011年《温州蓝皮书》:2035年温州每10个劳动力将扶养3个65岁以上老人 (2011-4-12) 2011年《中国省会经济圈蓝皮书》:合肥经济圈内2010年人均GDP约2.4万元 (2011-4-11) 2011年《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金砖国家研发占GDP比重仅为0.9%~1.4% (2011-4-7) 2011年《殡葬绿皮书》:上海80%采取“入土为安”的墓葬葬式,社会呼唤生态殡葬 (2011-4-2) 2011年《殡葬绿皮书》:平均每起殡葬消费8073元,烟酒花销占42.2% (2011-4-2) 2011年《澳门蓝皮书》:澳门全面推行15年免费教育,全球罕见 (2011-3-29) 2011年《澳门蓝皮书》:澳门每6.6人拥有一辆汽车 (2011-3-29) 2011年《澳门蓝皮书》:澳门GDP总量自回归以来增长3倍有余 (2011-3-29) 2011年《日本蓝皮书》:2055年每2.5个日本人中就有1个65岁以上老人 (2011-3-28) 2011年《低碳经济蓝皮书》:中国人均收入距离碳排放拐点还有3倍差距 (2011-3-22) 2011年《低碳经济蓝皮书》:中国能源密集型出口行业每年最多需支付76.75亿美元碳税 (2011-3-22) 皮书数据库机构版三年累计访问量已达396万次 (2011-3-18) 2011年《中原蓝皮书》:中原经济区在六大经济区中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三 (2011-3-9) 2011年《中原蓝皮书》:中原经济区2009年人均GDP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4 (2011-3-9) 2011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排名,浙江、江苏、广东居前三位 (2011-3-3) 2011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排名,上海、江苏、天津居前三位 (2011-3-3) 2011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排名,江苏、山东、广东居前三位 (2011-3-3) 2011年《法治蓝皮书》:加强电视广告监管刻不容缓 (2011-3-2) 2011年《法治蓝皮书》:2010年度中国政府透明度排名公布 (2011-3-2) 2011年《文化软实力蓝皮书》:我国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比重不足4%,“西强我弱”国际舆论格局无根本改变 (2011-3-2) 2011年《亚太蓝皮书》:中国、印度将成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 (2011-1-14) 2011年《亚太蓝皮书》:亚洲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地区,明年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 (2011-1-14) 来源: http://www.ssap.com.cn/WebSites/PaperInternet/ChannelManager/ShouYe/PiShuShuJu/index6.htm
个人分类: 数据专题|34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2年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名单发布
is163 2012-6-13 18:08
6月11日上午,由麦可思研究院独家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2年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公司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以及对2008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再跟踪调查研究。 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2012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临床医学、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以上专业与2011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表明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部分红牌专业是供大于求造成的;部分红牌专业如计算机类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 2012年本科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2012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以上专业与2011年的绿牌专业相同,这些专业的社会需求旺盛、就业率持续走高、薪资走高。 红牌专业: 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黄牌专业: 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 绿牌专业: 月收入、就业率持续走高,失业量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来源: 一视网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3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学科的现代特点及发展趋势
kejidaobao 2012-5-25 11:30
文/陈广仁 科学是一种建制、方法、思想、文化,也是一种探求自然规律的社会活动、重要的观念来源、累积的知识传统、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学科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的创建、成长、发展,是科技进步的基础,是科学知识体系发展的标志。 开展学科发展研究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学科的一般规律、总体特点,了解具体学科的发展历史、内在规律、影响因素,对完善学科战略布局、政策导向、发展规划,保障学科协同进步、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协2002年起编写《学科发展蓝皮书》。2006年始,中国科协建立了年度学术建设发布会制度,凝聚科技共同体的集体智慧,研究相关学科的发展态势、学术影响、重大成果、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基础建设等。至2012年,中国科协先后组织94个全国学会研究91个学科的近年进展,出版155卷系列学科发展报告。相应年度的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介绍了相关学科发展报告的主要内容、总结了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纵览2006—2012年度6部学科发展报告综合卷,可管窥科学学科的现代特点和发展趋势。 1) 基础研究是根本。科技发展的出发点是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发展科学理论、探索发现发明,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基础知识、思想、方法。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基、知识之源。基础学科对科技体系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各学科的基础研究水平决定了学科发展的高度、广度及其原始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技史表明,引发社会经济发生革命性变化的科技创新,越来越多来自基础科学的重要突破。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在前沿领域实现重点突破,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瓶颈问题,是学科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 2) 应用研究是关键。科技发展的落脚点是优化、美化人类生产、生活的条件和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现代科技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主导力量。当今世界,掌握先进科技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权、综合国力竞争的主导权。 科技研发具有很强的任务性、目标性、时间性。当前,国家安全、能源资源、农业生产、医药健康、环境生态、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面临大量重大、紧迫的发展课题,对学科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也赋予了重大机遇。注重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结合,围绕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是学科凸现价值的重要路径。 3) 社会需求是动力。学科发展的动力是学科系统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内在需求、学科之间日益交叉和融合的学术互动、经济社会快速进步和发展的外部需要。 社会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对科技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力量。瞄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计划、战略、目标,找准、凝练、解决重大问题,攻克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科技课题,是学科获得支持的重要方式。 4) 科学创新是正途。科学技术的重要突破、重大跨越,与新事实、规律、方法的发现及新思想、观念、理论的创新密切相关。思维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创新、集成创新、应用创新等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且科技竞争日益成为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竞争的焦点,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科研创新是学科发展的源泉、学科建设的基础。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创新密集时代,强化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研发手段等方法创新,加强开拓性、引领性、超前性的原始创新,使科技研发从跟踪向引领未来、从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学科赢得先机的正确途径。 5) 交叉综合是必然。随科技领域的延展、科学问题的深化、科学工具的丰富及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技成果的交流,分支学科、派生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横断科学、综合科学纷纷涌现,学科间不断发生交叉、渗透、汇聚、融合、集成,学科呈现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显现出结构性的整体化趋势。 学科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对象、内容及核心方法、学科语言、知识体系,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独立性、稳定性;也具有内在的演进逻辑和发展规律,体现出一定的流动性、变动性、生命力。明晰学科的对象、领域、方向,紧扣学科主旨、特色、优势,有机协调基础学科、传统学科、薄弱学科、濒危学科及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热点学科,是学科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6) 前沿竞争是推手。科学发展中,不同时期、阶段总有一门或一组起主导作用的带头学科。带头学科的发展水平、进展速度、科学影响超前,并向其他领域传递概念、理论、方法,从而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速度和水准。带头学科加速更替,构成科学增长的质的特点。着力带头学科、当采学科、前沿学科,可促进科技飞跃式发展。 学科发展会经历前科学、潜科学、新兴学科、常规学科等进程,学科前沿、重要领域的突破和进展代表着学科发展的阶段和水平。正确对待科学热点及学科难点、重点、关键问题,侧重和加强学科核心领域、重要方向、战略前沿的研究,是学科抢占制高点的重要手段。 7) 人才队伍是支撑。学科是具有确定的专业队伍、学术机构、专业期刊、教育体系等的科学门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遵循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加强研究、应用、发展等科技队伍的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成长、使用的体制、机制、环境,造就高质量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团队和梯队,是学科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特别是,在大科学时代,科技研发的主要方式已从个体单打独斗转向团队协同攻关。汇聚智慧、群策群力、集群创新攻克重大复杂问题,落实重大工程、项目、计划,形成一批具有战略和长远眼光、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科技创新团队,是学科储备人才队伍的可靠方法。 8) 科学平台是保障。20世纪以来,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日趋深入,科学活动由“小科学”转向“大科学”,对物质基础、科技投入、仪器设备的要求更加迫切。加强学科平台建设、优化科技支撑条件是学科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及地方重大科技项目、科研设施、科学工程、创新体系、实验室平台建设及学科建设工程中,应更加重视提高学术交流、资源整合、科技合作的能力。学科发展中有效利用全国、全球的科技资源,并积极投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可切实促进学科的发展壮大。 9) 交流合作是活力。科学交流具有知识传播、信息共享、思想碰撞、思路激发、思维启迪、协作创新等重要作用。科学交流是科技活动的组成部分、科研生涯的生活方式、科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机制、人类知识生产力的生产方式。交流合作是学科持续发展的鲜活动力。 创新要素、科技资源全球加速流动,交流合作活动日益增强、作用日益凸显,是现代科技的重要特征。科技问题的复杂性、科技应用的全局性、成果影响的综合性,对科技交流合作提出强烈要求。加强信息交流、人才流动、资源共享、成果转化,是学科高效发展的智举。 10) 文化环境是助剂。学科发展受研发领域、对象、范式等内在因素的制约,受科技人力、动力机制、政策氛围、资源条件等外围因素的作用,还受社会经济、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军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优秀的学科文化是学科成熟的标志,影响着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学科前沿的演进,是学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努力改善学科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是科技界共同承担的责任。 中国科协学科发展报告为了解和研究相关学科的科学地位、总体布局、基础建设、学科产出、发展规律、学术影响、学科文化、中国特色、国际地位等提供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不仅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建设及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学科发展演化、科学重心转移、知识体系演进等研究工作有重大支撑作用,相关成果有待深入挖掘和研究。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6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低碳经济蓝皮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
whyhoo 2012-5-20 21:14
摘  要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日本名古屋大学共同创办的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主持编写的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系列研究报告,每年出一期,到今年,刚满两岁。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主要介绍地球温暖化和能源危机的严重性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开发新能源的国外经验,研究低碳经济的经济理论、分析方法、政策设计以及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介绍。《报告》发行以来,受到各界的好评和国际社会的关注。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2)》编写时正值《第十二个国民经济与社会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公布,我们选择“绿色发展”这个主题,以“低碳经济“为关键词,评估“十一五规划”期间节能减排的成效与问题,解读“十二五规划”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转换以及相关指标的分解,预测今后能源、碳排放、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的走向。这就构成了第一部分。   哥本哈根会议以来,各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城市。在中国,国家发改委指定5省8市作为低碳城市和低碳产业发展试点,还有一些城市开展同国际机构和国外的低碳城市合作。这些低碳城市的试点和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有些甚至比国外做得更快更好,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报告的第二部分初步总结低碳城市发展的经验,探讨今后发展的模式和路径,第三部分介绍国外低碳城市发展的最新动态,进行经验交流和借鉴参考。   2011年还是特别的一年,因为日本发生了特大地震和核泄漏事件。核电事故虽发生在一个国家、一个核电站,却引发了世界性大恐慌,并由此导致各国调整核能计划、重新审视能源政策,而这些又会直接影响一些国家的二氧化碳减排承诺期,进而影响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本报告在第四部分特设专题,邀请日本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九州大学以及直接参与政府震后赈灾复兴计划制定和能源战略调整的一些专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本报告的特点是权威、深度、现实和前瞻。   权威是指,本报告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参加编写,其中包括IPCC工作组成员、罗马俱乐部创始人、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和谈判代表、政府决策者、低碳经济专家学者等。今年的报告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东京大学、海德堡大学、华盛顿大学等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专家,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参与过“十二五”规划编写和讨论的专家、领导亲自执笔,运用翔实的统计数据,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发展规划、能源、碳排放等问题进行权威性分析,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最新动态和长远趋势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深度是指,报告既有大量的数据资料、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介绍,也有专家学者对各种问题的详细解读和分析,使读者既能学到专业知识,了解世界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发生这些事情、我们如何对应?又能从中得到启发,成为制定政策决策的重要参考。   现实是指,报告紧跟国内外经济发展动态,着眼全球气候变化现状、世界能源战略、新能源政策与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等最紧迫的问题,分析其成就和存在问题,向读者提供最新的信息。   前瞻是指,在对一些重要的经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做一些展望性的预测。比如能源问题,到2015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多高?产业结构会发生什么根本性的变化?能源需求有多少?2015年碳排放会达到多少?到2020年单位碳排放削减40%~45%的目标能不能实现?等等,报告都有计算和预测,可以成为经济政策研究和决策的重要参考。   2012年的报告有以下几个亮点。   第一,对中国过去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成效的回顾和评价。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碳排放总量的23%,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排放国,与此同时,中国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此来看,中国应当承当较大的减排责任。实际上,中国已经在大量减排,比如,2005~2010年的5年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降低19.1%,节省了6.3亿吨标准煤,换算成碳排放就是15亿吨!这么大的减排量,中国做到了,这是对世界减排的一大贡献,也说明中国在带头减,只是说得少做得多,外界鲜为人知。   第二,对“十二五规划”的解读。本以“绿色发展”为主题、“低碳经济”为关键词,从节能减排、新能源战略、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低碳城市建设等角度,解读“十二五”规划,分解节能减排、环境生态指标,描述今后中国绿色发展的蓝图,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最新动向作出权威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政策建议。   报告指出,《第十二个国民经济与社会五年规划纲要》的核心是加快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为了实施这一路线,规划纲要提出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等一系列约束性指标。与“十一五”规划指标不同的是:这里的“节能减排”中的“减排”不仅是指二氧化硫等环境污染物的减排,还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减排,因此,这些目标的实现,将大大减少中国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保障。   报告强调,这些指标是实现中国政府要在2005年基础上,到2020年削减单位GDP碳排放40%~45%的国际承诺的保障。而如果按照“规划纲要”建议的7%经济增长速度、2005年的碳排放强度计算,到2020年,中国要削减70亿吨二氧化碳。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因为美国不做,欧盟做不到,日本更达不到(做了但达不到这个数字)。   第三,《报告》分析了中国能源的需求与供给现状,描绘了今后5年、15年的能源发展路线图。报告指出: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中国的能源需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2.5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了1.2倍。中国是石油资源总量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为312.8亿吨,剩余技术可采储量为31.4亿吨,经济可采储量为20.43亿吨,但由于中国的能源需求大大超过供给,过快的能源需求使中国从过去的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进口国。2010年,中国的对原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54.8%,成为除电力外各种一次能源均需进口的国家。这一方面造成了中国能源的对外高度依赖,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中国能源安全的危险度。   报告预测:“十二五”将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定为年均增长7%,但从实际发展趋势看,未来十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速很可能在8.5%左右,到2020年中国GDP总量将达到71万亿元(2005年价格)。如果按照“十一五”末单位GDP能耗强度计算,到2020年,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71亿吨标准煤,无论是从能源供应能力、区域环境保护,还是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诸多方面来看,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极其严峻的压力。然而,如果中国严格实施节能减排,在未来十年内将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30%,那么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也将降低到51亿吨标准煤,可节省20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削减二氧化碳4.7亿吨。报告还指出,近年来中国的绿色能源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水电装机容量、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量、核电在建规模、风电装机增速均为世界第一。中国政府还制定了更为宏伟的绿色能源发展目标,要在2020年将非化石能源利用量提高到7亿吨标准煤,这意味着在非化石能源利用量将在2010年2.77亿吨标准煤的基础上至少增加4亿多吨标准煤的能源供应,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中国的能源缺口。   第四,报告对低碳城市建设作了初步总结和展望。从英国初始建设低碳城市以来,世界各国在低碳城市建设上迈出了实质性一步。2010年,国家发改委指定5省8市作为低碳经济与低碳产业发展试点;上海在国家的指导下和世界自然基金的支持下,开始规划建设“崇明低碳生态区”、“虹桥低碳商务区”和“临港新城低碳发展示范“等;陕西省推出了“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成立国家级生态田园新城“西咸新区”;湖北省利用低碳能源研究的优势,提出“生态湖北”,在大型企业大力推广低碳技术;江苏省积极打造“南京低碳示范城”和扬州等“低碳产业城”;中国第一个打出“低碳城市”口号的保定市,正在从发展低碳产业转换成比较全面的低碳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先进国日本,近期以新能源开发、低碳技术创新为主的低碳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以可再生能源的实际利用、智能并网和电力等循环有效利用为特征的“智能城市”开始显现。报告还介绍了名古屋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展“低碳校园”建设的经验。   第五,对日本大地震和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的经济评估以及日本当前能源政策、气候变化政策调整的分析,是本报告的重笔。3月11日发生的日本东北大地震,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灾难,而随后发生的核泄漏事故达到最高级别的7级,核安全神话的破灭和放射物产生的核污染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核恐慌。报告邀请日本能源专家和直接参与震后赈灾复兴计划制定和能源战略调整的一线专家学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日本的能源政策可能从气候变化应对优先转向保证能源安全供给优先,从“核电立国”转向“不完全依赖也不完全放弃核电”的立场,在提高核电安全标准的基础上,逐步减少核电的比重,并将加快新能源和节能产品开发的步伐。   报告分析道:这次事件使得日本经济再次大伤元气,与中国经济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核电站的临时关闭和停运造成短期电力不足,迫使日本恢复和增加火力发电,这将可能增加日本的碳排放。与此同时,核泄漏事件严重影响了日本核能发展计划,促使日本坚定了反对京都议定书延长的立场,在南非气候谈判会议之前宣称要修正25%的减排目标;而德国迫于绿党的攻势等政治压力,急促宣布要全部废止核电,意大利公民投票停止核电发展计划。这些举动,都对世界能源安全和新能源的发展和气候变化谈判产生了重大影响。   报告还特别警告:一国的核污染可能演化成国际性核公害,其危害程度和延续时间远远超过一般环境污染,而核危机还会危及国家安全,并有可能影响到一国政权的稳定。这些分析,或许对中国的能源、核能、低碳发展决策有参考意义。   目前,各个地方和各部门正在落实和分解“十二五”规划指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我们汇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以“绿色发展”为主题,解读“十二五”规划,作出中国的绿色发展、节能减排和今后经济发展的最新动向的权威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政策建议。相信本报告将为政府官员、决策人员、研究人员、企业的战略决策人员、国际形势分析人员、大学生以及一般读者提供比较真实的基础数据资料和政策性解读,为其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原文见 http://www.ssap.com.cn/Shop/BookMainContent.aspx?ProductManager_Id=20111124151051
个人分类: 生态|16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whyhoo 2012-5-20 21:09
摘  要   本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2012年年度分析报告(社会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以及政府研究人员撰写。   本报告指出,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社会运行中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背景下,中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收入和消费水平稳步提高,物价得到初步控制,就业形势明显好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突破性进展。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这种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城市化继工业化之后,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   本报告强调,物价上涨过快影响民生,控制物价任务艰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建立平衡城镇居民生活与农民收入的新机制;就业形势复杂性增加,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出现了初级劳动力市场“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难”“三难并存”的复杂局面,要坚定推进就业优先的政策;劳动争议事件增加,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生效后,出现劳动争议受理案件数大幅度上升情况,要落实新法律的配套措施;收入分配仍然受到普遍关注,虽然区域和城乡差距开始缩小,但收入差距总体扩大态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要继续把调整收入分配、出台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当做重点。与此同时,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扭转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状况,完善社会诚信体系。   2012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大”,为中国未来的发展确定新的路线图和大政方针,中国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成长阶段。 前  言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第20本分析和预测社会形势的年度社会蓝皮书。   2012年的社会蓝皮书的议题有以下几个突出的方面。   1?城市化引领新成长阶段   我们在前两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总报告中,提出“新成长”阶段的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这个新成长阶段实际上意味着整个发展方式的转变,如更加注重通过扩大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社会建设,更加注重城乡统筹,等等。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0%。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这种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城市化继工业化之后,成为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这成为新成长阶段的一个新特征。   2?创新社会管理成为改革的新任务   2011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西亚和北非一些国家发生剧烈社会动荡甚至政权更迭,我国仍然在经历着巨大而快速的社会变迁,国内经济社会运行中也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管理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社会,成为社会建设领域的新课题、新主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涉及调整利益格局、化解社会矛盾,更重要的是涉及社会领域的一系列体制改革、机制建设和秩序治理,是我国改革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   3?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一项新的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一项新的发展战略。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对文化发展在整体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新认识,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仅涉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涉及建设和完善以民主、文明、和谐和共同富裕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涉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建设。   本书的作者来自专业的研究和调查机构、大学以及政府有关研究部门,除总报告外,各位作者的观点,只属于作者本人,既不代表总课题组,也不代表作者所属的单位。   本书涉及的大量统计和调查数据,由于来源不同、口径不同、调查时点不同,所以可能存在着不尽一致的情况,请在引用时认真进行核对。   本课题的研究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重点资助,本课题的研究活动的组织、协调以及总报告的撰写,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负责。   本年度“社会蓝皮书”由李培林、陈光金、李炜、张丽萍、范雷、刁鹏飞、崔岩负责统稿,汝信、陆学艺审定了总报告,胡刚负责课题的事务协调和资料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及皮书出版中心邓泳红、王颉,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编 者                                       2011年11月20日 原文见 http://www.ssap.com.cn/Shop/BookMainContent.aspx?ProductManager_Id=20111219095938
个人分类: 社会|20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whyhoo 2012-5-18 22:13
前  言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自然属性和基本要义,决定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市场主体和经济区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曾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全球经济治理出现新变革。同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突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风险挑战增多。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9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其政治影响和社会意义,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这是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的根本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特别是要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多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还需要战胜重重困难,付出艰苦努力,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不断增强中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才能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经济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地区、一个产业或行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将“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列入要实现的总体奋斗目标,将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列入文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部分,将“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列入总体要求的内容,并将“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之一,将“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作为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制的重要举措;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部分,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将“增强国际竞争力”作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将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作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之一”。2011年12月12~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明确指出:“我们要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度,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些新提法充分表明,我们党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视综合国力的国际竞争和产业、行业的国际竞争,概括地说,就是越来越重视竞争力的提升。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启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我们要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努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的特点,努力培育我国发展的新优势;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的特点,努力增强我国的参与能力;准确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的特点,努力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准确把握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的特点,努力发展壮大自己。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注重增强核心竞争力”,“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等,着力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可以说,我国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断巩固和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在应对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对世界作出的最大贡献。当然,从长远来看,建立起真正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中国模式”,走“中国道路”,切实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之计。   有鉴于此,为了适应国际竞争力发展和国内区域经济竞争格局的需要,2006年元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行政学院联合成立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下设分中心。主要致力于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国家创新竞争力、低碳经济竞争力、文化创意经济竞争力及其他竞争力问题研究。本蓝皮书具体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负责组织研究,作为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的分支机构,该分中心于2006年福建师范大学第十一届科技节期间正式挂牌成立。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博士生导师李建平教授担任中心主任。2007年3月,由李建平、李闽榕、高燕京担任主编,编撰出版了第一部蓝皮书《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5~2006)》,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立即引起了各级政府、理论界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随后在2008年3月、2009年3月、2010年2月、2011年2月,分别编撰出版了《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6~2007)》、《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7~2008)》、《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等系列蓝皮书,国内外新闻媒体纷纷对该丛书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深入报道,引起了各级政府、学术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互联网上报道的信息超过50万条。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批准,2009年8月17~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辽宁丹东举行中国首届优秀蓝皮书表彰大会,在全国100多种蓝皮书中评选出6种,《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系列蓝皮书荣获“中国首届优秀皮书‘最佳影响力奖’”。此外,2011年在安徽合肥召开的中国优秀皮书颁奖大会上,表彰了10部优秀皮书,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又荣获“中国优秀皮书奖”,这是入选的10部获奖皮书中唯一一项由地方高校承担的研究成果。   香港、澳门和台湾是特殊的区域经济体,是中国整体经济区的组成部分。多年来,港澳台地区与祖国大陆形成了互相依存、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祖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之间的经济协作开始生成,并逐步走上互补互利、共同发展的道路。四方之间经济协作产生的效应中,除了经济增长效应外,还有结构调整效应、互补互依效应和竞争提高效应,已使中国版图内的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互相依存的格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的形势下,对于港澳台地区经济发展而言,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对区域内和区域外两个方面的激烈竞争,最根本的还是要具有很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这是港澳台任何一个地区经济在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港澳台地区只有不断增强和提升自身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才能有效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克服经济全球化中的难题,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立于潮头、破浪前进,而不是被溺毙、被融化。鉴于此,课题组从2009年的《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蓝皮书开始,增加了“港澳台分析报告”这一专题,根据港澳台三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兼顾港澳台3个区域和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原则,不断完善指标评价体系,构建了一个符合港澳台实际的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主要是由1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和103个四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深度分析港澳台经济潜力,客观、全面地反映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34个省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发展变化。   本年度的研究报告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内涵,紧密跟踪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最新研究动态,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变化趋势及动因,按照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公正性、可行性、可比性的原则,建立起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我们通过对2006~2010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和香港、澳门、台湾3个地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回顾,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为提升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对策。全书共三大部分,基本框架如下。   第一部分:总报告,即“十一五”期间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价报告。全国总报告是对“十一五”期间中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构建由1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10个四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2006~2010年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变化态势的评价分析,阐述“十一五”期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分布情况,明示了我国区域的优劣势和相对地位,分析了评价期内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变化特征及发展启示,提出了增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为我国区域经济战略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依据。   第二部分:分报告,即“十一五”期间分省域进行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对“十一五”期间中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级区域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深刻揭示“十一五”期间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提出各省级区域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第三部分:2006~2010年港澳台地区分析报告,即分别对香港、澳门和台湾进行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根据港澳台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构建相应的港澳台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该指标评价体系由1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和103个四级指标组成。对2006~2010年这五年间港澳台3个区域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评价分析,明确港澳台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薄弱环节,研究各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并就如何提升港澳台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   附录一列出了本书所采用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为读者详细品读本书的各项研究结论提供分析依据;附录二列出了“十一五”期间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实际数值,为读者进行定量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本报告是在过去五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对“十一五”期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分析和总结回顾,为各省准确把握“十一五”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但由于受到研究能力和占有资料有限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一些方面的认识和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和全面,还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未及研究。本报告原拟增加一部分主观性指标,但考虑到主观性指标很容易因问卷调查的方式、范围和问卷调查对象对各省、市、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不同,而产生主观性评价误差,从而影响评价结论的准确性,而在当前情况下要使主观性指标的准确性与客观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尽可能一致,将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有鉴于此,本报告仍暂不增加主观性评价指标,待时机成熟之后再作这方面的考虑。此外,对各省、市、区如何提升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具体对策,也需要我们在今后继续深入探索和研究。笔者愿与关注这些问题的研究者一起,不断深化对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使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对省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更为有效。 作者 2012年1月 原文见 http://www.ssap.com.cn/Shop/BookMainContent.aspx?ProductManager_Id=20120229173634
个人分类: 经济|16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耐人寻味,浮想联翩
热度 2 tang64 2012-2-21 08:04
个人 感慨,幻想:将来到底会是脑袋决定屁股,还是屁股决定脑袋?希望你们也能争取/或动员身处"水深火热之国"的奥黑媳妇及姑娘们加入咱们的国籍,咱也给人家的总统老大留条后路,估计大家远大的"革命理想"基本就成功了一半.对外,领导大人普遍比较宽容,能否以后对国内的老百姓也稍微宽容一些哪?怪不得老百姓都有点"弃船"思想,还是领导同志们认识问题的水平"高屋建瓴",实践方面也"身体力行",佩服佩服!!!"让领导同志们先走/先撤",不仅体现在火灾现场,也实实在在体现在各个方面! 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2年《法治蓝皮书》: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2/21/12648193_0.shtml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治国情调研组对北京、四川、浙江等23个省市的部分公职人员和公众展开调查。蓝皮书中说,公职人员对“裸官”的认同度相对较高,有38.9%的公职人员认为配偶可以拥有外国国籍,而公众的比例为34.2%。 级别越高的公职人员对“裸官”更宽容,接受调查的省部级、司局级和县处级的公职人员超过半数认可子女拥有外国国籍或者外国永久居留权 。 而认可“不得拥有”外国国籍或外国永久居留权选项上,省部级高官的比例最低。 蓝皮书指出,“裸官”对国家利益具有潜在危害,一些要害部门的公职人员,其配偶和子女拥有外国国籍或者外国永久居留权将影响政府部门的决策。因此,要加强对“裸官”的监管,一方面,应完善立法,制定统一可操作的高位阶公职人员行为准则,规制“裸官”行为。另一方面,公开透明是监管“裸官”的最好措施。 蓝皮书提出,应建立公职人员配偶子女移居境外的年度公开制度,公开公职人员配偶和子女获得外国国籍或者外国永久居留权的情况。
2751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首部《国际城市蓝皮书》提出“国际城市2.0”新理念
whyhoo 2012-2-10 10:38
光明网北京2月9日电 (记者李瑞英)首部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屠启宇教授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布会,2012年2月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本书主编团队的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和出版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来自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室等国际城市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从城市战略、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城市生态、城市治理和城市空间等方面总结了国际城市发展中的一系列重要专题,并聚焦了“转型发展”、“文化繁荣”、“城市病治理”等年度城市发展的热点问题,介绍了“智慧城市”、“包容性城市”、“机场城市”等国际城市最新概念与实践,解析了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案例,并正式发布了首部国际城市蓝皮书《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 国际城市蓝皮书提出“国际城市2.0”概念,认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城市发展正从依照国际通行标准提升城市水平和配置城市功能的“1.0版”,进化为以挖掘和发扬自身特色为基点、谋求在世界城市之林中差异化崛起的“2.0版”。 据介绍,国际通行标准建设城市框架和配置城市功能的“国际城市1.0版”,其基本标志是,在功能空间上包括设立中央商务区、大型住宅社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系统等;在建筑单元上包括开发高星级酒店、国际连锁超市、大型综合商城、会展中心、博物馆、剧院、美术馆等;在软环境上包括推广市民规范、双语标识、口岸服务、国际社区等。而该蓝皮书所提出的“国际城市2.0”概念,其关键涵义是:在完成有关国际城市的基础框架建设之后,探索如何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升级。 蓝皮书提出如下一些新观点: (一) 城市文化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发展的引擎 蓝皮书指出,近期以来,城市文化日益显现出成为国际大都市发展全新引擎的重要趋势。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如果说以往的文化建设起到更多的是繁荣发展的配角,那么未来一个阶段,文化对于城市的意义将更多体现在实际的要素推动乃至于城市发展“软实力”的表现上。有关研究反映出,文化的投资乘数高于一些公认的高增值行业。新加坡国立大学商业研发中心对于新加坡产业发展的一项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乘数达到1.66,高于银行业(1.4)和石化工业(1.35)的投资乘数。美国学者的研究更发现表演艺术的投资乘数可以达到2.03。为此,蓝皮书认为,文化不是神化,文化的投资乘数高于金融、石化等高增值行业。在城市实施向知识经济为核心的发展转变中,文化起着决定性的基础作用。城市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城市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氛围的塑造。同时,城市文化的发展已经逐渐超越狭义的文化领域,向产业、基础设施、社会、城市复兴,乃至城市总体定位渗透,文化的关联度大为延展,并逐渐成长为城市功能发挥合力的“粘合剂”。 (二) 城市社会领域应关注包容性(公正、公平)发展 蓝皮书指出,在城市社会领域应关注包容性发展。发达国家的高等级国际城市集中发生大范围群体性社会事件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城市社会发展不再是辅助性功能或福利性问题,包容性问题(公正、公平)成为城市运行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标杆。“包容性城市”理念强调城市不同主体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呼吁建设高水平、均等化的社会服务体系。蓝皮书认为,世界城市的金字塔体系正经历重大调整,中等层级城市数量剧增。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成为各城市实施战略调整、寻求率先突围的共同选择。“智慧城市”是经济增长“倍增器”和发展方式的“转换器”,须避免“技术至上论”的狭义理解,而倡导灵活运用软硬实力、谋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发展、信息化应用为支撑的城市发展新路径。 (三) 新兴城市要更多关注产业升级而非简单产业结构调整 蓝皮书认为,国际金融危机沿着三、二、一产业传导全球,纽约、伦敦等产业结构倾向于“服务业化”、“国际化”的高等级城市遭受重大打击,标杆城市的经济系统缺乏区域布局深度和多样化发展弹性的负面影响显露。这提示了新兴城市需要更多地关注产业升级而非简单的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更均衡地考虑高端服务业与先进研发制造业发展,既承担经济活动节点功能又成为创新中心所在。 (四) 调整城市生态应强调微观解决方案和生活方式转变 蓝皮书提出,城市生态应强调更为实在的微观解决方案和生活方式转变。国际社会关于城市低碳发展的对策探索正从在宏观层面的碳减排额度博弈与寻求革命性技术突破转向从小处、实处着手,从改变生活方式入手的微观推进。在微观层面,从生活方式与城市微观个体行为方式入手,改变城市运行模式,进而达成低碳的目标,是当前城市生态领域令人耳目一新的切入角度。 蓝皮书中关于城市新思维:国际城市2.0的主要观点如下: 1、 走出危机世界,押宝于城市,城市兴则世界兴。 蓝皮书认为,2012年国际城市发展面临的格局异常复杂。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美欧等国贸易保护加剧、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等预示着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二次探底。在经济全球化之下,2011年10月31日地球又迎来了第70亿个人类。希望何在?人们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到了城市。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明确为美国经济开出药方:美国经济基本依靠20个大都市的表现。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和人居署共同发布报告,将亚洲持续发展的未来押宝于城市化。国际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则公布了“全球城市600”研究框架,指出全球经济实际上依靠将近600个城市的表现。简而言之,城市兴则世界兴。 2、城市必须再造本身的经济结构、社会基础和文化根基,方能担当起带动经济发展的引擎。 蓝皮书指出,以城市发展拉动世界经济并非易事。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各国城市实际上是最大的受伤者,而且是哪个城市的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愈高哪个城市受的打击就愈大,如纽约、伦敦等不仅遭受经济创伤,而且发生严重的社会骚乱问题。因此,国际城市必须再造本身的经济结构、社会基础、文化根基等,方能担当起带动经济发展的引擎角色。 3、国际城市2.0思维呼吁警惕城市经济服务化和单一化。 蓝皮书强调,随着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理论的传播,成熟国际城市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城市经济以及空间、劳动力、社会保障向以服务经济形态的转换。即使是以制造业产品闻名于世的城市,如慕尼黑、东京等城市经济体系也已基本上为服务业所主导。这两个城市2009年的制造业(含建筑业)就业人口占比分别为22.4%和 18.7%。世界城市理论的传播使得城市的领导者进一步相信,商业服务业是具有长期发展潜力,于是制造业被“驱逐”出城市,城市的产业异质性显著下降,许多城市(如伦敦、纽约、芝加哥)已日益成为单一产业经济,仅由几种商业服务业主导。其结果是,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这些完成服务经济转型的成熟城市往往成为受冲击最显著的受害者。这引出了一个新的思考,单纯靠发展某一单项的全球功能并不是成为世界城市的充分条件。大量实践支持这样的共识,即只有通过城市各方面的完整功能的设计和综合实力的培育,方能给与世界城市地位以可靠的支撑。 4、国际城市2.0思维提示城市的竞争正从以争夺经济流量枢纽功能为取向转向将创新创意作为高端功能。 蓝皮书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当今世界竞争正从资本竞争进入创新竞争阶段,各国不约而同地谋求通过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形成新的增长驱动力,以走出危机阴影。世界城市的竞争正从原来以争夺经济流量枢纽功能为取向转向将创新创意作为同样重要的高端功能予以重视,并开展了新一轮的竞争。早本世纪初,《连线》杂志就提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概念,并通过咨询政府、企业界、媒体等人士评出硅谷、波士顿等46个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研究得到了世界银行专家的认可,并在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进一步深化、提出了“技术成长中心”概念,还有一些类似的研究展开。一个更为全面的世界城市功能框架认识,应该警惕单纯偏重金融保险等高端生产者服务业功能的局限性,拓宽全球生产网络、研发创新、文化创意等新的因素。世界城市应该比较均衡地发展高级服务业与先进研发制造业,既承担经济活动节点功能又是卓越中心所在。正是在这些反思之下,“再工业化”、经济“实体化”成为成熟城市在当前发展的新口号。 5、国际城市2.0思维提示崛起中城市在基础建设之外,探索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化升级。 蓝皮书强调,对于崛起中国际城市而言,城市发展已基本完成了依照国际通行标准建设城市框架和配置城市功能的“国际城市1.0版”。然而,作为迈入国际城市的新成员,其关键是在完成有关国际城市的基础框架建设之后,探索如何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升级。2.0版的国际城市建设理念认为,崛起中国际城市必须以挖掘本土文化和发扬自身特色为基点,而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可成为崛起中城市在谋求新的跨越发展中的核心抓手。 原文见 http://economy.gmw.cn/2012-02/09/content_3540058.htm
个人分类: 社会|10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社科院蓝皮书:2011年公众最关注“物价上涨”
guowenjiao 2011-12-29 17:39
中国社会科学院19日在京发布《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对2011年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的变化情况调查显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看病和收入差距问题依然最为公众所关注。   调查表明,公众选择关注最多的前三项问题是“ 物价上涨 ”“看病难、看病贵”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选择这三类问题的公众比例都超过三成。排在上述三类问题之后的是“贪污腐败”“就业失业”“住房价格过高”等问题。   蓝皮书说,公众对“ 贪污腐败 ”问题的关注度有明显上升,自2008年的19.4%上升到2011年的29.3%,高了10个百分点;“住房价格过高”问题的严重程度有不断上升趋势,自2006年的13.1%上升到2008年的20.4%和2011年的24.0%。蓝皮书认为,这反映了主要的民生问题严重程度有所下降,腐败问题和房价高成为公众新的关注点。   此外,蓝皮书还指出,城乡居民之间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仍然有较为明显的差距。2011年调查显示,前三项“物价上涨”“看病难、看病贵”“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问题的排序在城乡居民之间相同,不过乡村居民关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比例高于城镇居民,显示出城乡之间在获得医疗服务上仍然存在差距。此外,城镇居民更多关注“ 住房价格过高 ”、“食品安全”问题,乡村居民更多关注“养老保障”问题。 (来源: 新华网 )
1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载】社科院反腐蓝皮书:腐败主体从个体转向集团化
热度 2 guowenjiao 2011-12-24 23:40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在京发布首部《反腐倡廉蓝皮书》,称现在的腐败主体从个体向集团化蔓延,窝案串案较严重。 该蓝皮书由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推出,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反腐倡廉建设进展与效果的报告,报告指出,近六成公众对今后5至10年反腐很有信心或较有信心。 报告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源、资金、文化、信息等都在跨国快速流动或整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条件,腐败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比如:腐败主体从个体向集团化蔓延,窝案串案较严重;腐败手段从显性向隐性扩展,曲线收钱、迂回敛财、花样翻新。 报告还说,腐败者非法所得从短期向长期演变,既贪图消费享乐,又追逐资本占有,出现了金融腐败、资源腐败、期约腐败现象;腐败范围从经济政治司法领域浸染到社会文化教育领域,并出现了跨国境“外向型”腐败,对人民群众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严重损害。 六成公众对反腐有信心
135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白皮书
chnfirst 2011-12-14 13:49
http://baike.baidu.com/view/1778.htm 白皮书 一国政府或 议会 正式发表的以白色封面装帧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别称。各国的文件分别有其惯用的颜色,封面用白色,就叫白皮书,如1949年8月 美国 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声明》为白皮书。封面用蓝色,叫蓝皮书(如 英国 );用红色,叫 红皮书 (如西班牙);用黄色,叫黄皮书(如 法国 );用绿色,叫 绿皮书 (如意大利)等。使用白皮书和蓝皮书的国家最多,特别是白皮书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正式官方文书。不过,一国使用的文件封面颜色也可以有多种。如日本防卫年度报告用白皮,叫防卫白皮书,其外交年度报告则用蓝皮,叫外交蓝皮书。   白皮书可能是一本书,也可能是一篇文章。白皮书作为一种官方 文件 ,代表 政府 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没有文学色彩。白皮书既可以是系列的,比如, 中国国防白皮书 自1998年以来就是每两年一次;也可能是在某个特定环境下专门发表的,如为驳斥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政策的攻击,我国相继发表了若干有关 中国 人权状况的白皮书。   此外,有些具有官方性质的年度报告、资料或情况汇总,原来不作为白皮书发表,后为显示其权威性,扩大影响,也改称白皮书。比如,由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编辑、介绍中国一年外交工作和 对外关系 情况的《中国外交》一书,原称《中国外交概览》,每年一本,后改称《中国外交》,自2004年起则以白皮书相称。 出处   “皮书”最早源于政府部门对某个专门问题的特定报告,通常这种报告在印刷时不作任何 装饰 , 封面 也是白纸黑字,所以称为“白皮书”。在不少国家,政府发布报告时使用“白皮书”已基本成为惯例,比如,我国发表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中国2004年国防白皮书”等。此外,也有一些国家使用“ 红皮书 ”、“蓝皮书”、“ 绿皮书 ”等形式。“皮书”这种“官方解说”的性质,也使它常常和“权威”相联系。   现在大量研究机构借用“皮书”带有的 权威 含义,给一些研究报告冠以“皮书”之名。这些“皮书”出自专家学者或科研院校专业人员,发表对现实或未来政治、经济、社会某一方面理解和认知,其看法和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对“皮书”的颜色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可以没有任何含义,也可以和书的内容结合起来。除此之外,市场上也有一些图书在书名中使用“皮书”,只是借用了这个概念。 字典中的解释   政府、议会等公开发表的有关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问题的文件,封面为白色所以叫白皮书。   白皮书,是由官方制定发布的阐明及执行的规范报告。   蓝皮书,是由第三方完成的综合研究报告。   绿皮书,是关于乐观前景的研究报告。   红皮书,是关于危机警示的研究报告 起源   白皮书最初是因为书的 封皮 和正文所用的纸皆为白色而得名。英语中“WHITE PAPER”和“WHITE BOOK”汉语均译做白皮书。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在 英国 ,“WHITE PAPER”主要指政府发表的短篇幅报告。任何题材、任何组织机构均可使用,亦可用于包含背景材料的政治性官方声明。   “WHITE BOOK”篇幅较长,内容更为重要和充实,主要是有关重大事务的一种官方报告书。除英国外,其他国家在使用“WHITE BOOK”和“WHITE PAPER”时,往往未加严格区分。英国1965年4月用“WHITE BOOK”的形式发表了《关于直布罗陀问题的白皮书》,书名用白皮书,封皮也用白色。   日韩等国也称“白书”,还被借用到文学中,指记录、宣言等,如“幽游白书”等。    艾未未主编的刊物   1994-1999年主编出版前卫艺术刊物“黑皮书”(1994)、白皮书(1995)、灰皮书(1999)北京。 发布形式   世界各国普遍更加重视以国防白皮书或相近形式的政府文告,对内对外进行国防政策阐释,以进一步明确防务或军事动向,增加军事透明度,努力树立自身良好国际形象,并满足国内民众的知情权。   定期或不定期发表国防白皮书,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采取的做法。美国、日本、韩国和一些欧洲国家每年发表一次;英国5年发表一次全面型白皮书,其间还发表若干份专题型白皮书;瑞典国防白皮书的发表时间由5年改为3年; 印度 的国防白皮书则采取了跨年度国防报告的形式;1998年至今,中国每两年发表一次国防白皮书;还有一些国家的国防白皮书则是不定期发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0 个评论
[转载]社科院蓝皮书:中国成中上等收入国家
xupeiyang 2011-12-12 19:38
http://www.ce.cn/cysc/newmain/yc/jsxw/201112/12/t20111212_21082650.shtml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4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比本拉登死还震惊的新闻! 石家庄市民幸福感第一!
热度 7 viclee 2011-5-6 16:19
我咋不知道? 石家庄市民咋不知道? 2011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石家庄市民幸福感第一? http://www.cnr.cn/gundong/201105/t20110506_507968418.shtml 你是让我们笑,还是让我们哭啊? 我是该笑你们,还是该笑我们? 我是该哭我们,还是该哭你们? 石家庄? 哈哈哈哈哈! 谁跟我换换生活的城市? 比拉登死还让世界震惊!
个人分类: 生活情趣|3980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2010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今日发布
xupeiyang 2010-2-28 14:34
上海连续4年居省域竞争力排行榜第一 2010年02月28日13:21 法制晚报 2010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上午发布上海连续4年拔头筹江苏超过广东成探花,北京综合竞争力全国排第二 今天上午,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2010年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 蓝皮书指出,2008年,上海、北京、江苏三省市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前三名。其中江苏首次超过广东,表现出强劲的竞争优势。 支持专家 李建平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李闽榕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燕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三人均为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2008~2009)主编 竞争力北京 综合竞争力连续4年排第二 2008年,北京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全国处于第2位,与2007年相比,排名位置保持不变。记者了解到,这是自我国首部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出版以来,北京已连续4年排在第2位。 蓝皮书指出,2008年,在综合竞争力的9个分支指标中,北京有3个指标排名第一,分别是财政金融竞争力、知识经济竞争力、统筹协调竞争力。 蓝皮书介绍,2008年北京市财政竞争力综合排位处于第1位,表明其在全国处于优势突出地位;与2007年相比,排位上升了1位。 财政金融竞争力的各项指标包括地方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财政支出等,北京这些指标都处于上游区的位置。 在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税收收入占GDP比重2个指标排位上升以及外界因素综合的作用下,2008年北京市财政竞争力综合排位上升了1位,在全国排名第1位。 另外,知识经济竞争力的指标包括科技竞争力和教育竞争力等,其中在科技竞争力方面,万人科技活动人员、人均科技经费支出、万人技术市场成交额、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等指标都是北京的强势指标。 教育方面更为优势突出,与2007年相比排位保持不变。 2008年,北京市统筹协调竞争力综合排位处于第1位,表明其在全国处于优势突出地位;与2007年相比,排位上升了18位。 专家解析 排名虽保持但整体呈下降趋势 从对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及其9个二级指标在全国的排位变化和指标结构的综合判断来看,20072008年经济综合竞争力中下降指标的数量多于上升指标的数量。 这表明下降指标居于主导地位,上升的动力小于下降的拉力,但受其他外部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2008年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仍然保持不变,在全国排名第2位。 产业经济竞争力、统筹协调竞争力,这些是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中的上升动力所在;宏观经济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竞争力,这些是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中的下降拉力所在。 专家表示,北京要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着力从消费、投资和出口等方面着手,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制定并出台刺激居民消费政策,努力扩大内需。要保持政府投资较快增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同时鼓励外资投向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节能环保和研发创新等重点领域,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专家还特别提到,北京应该探索建立与天津口岸直通模式,推动解决出口退税和结售汇问题,为企业出口提供有力帮扶。 竞争力上海 多项指标靠前上海稳坐第一 上海2008年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全国处于第1位,与2007年相比,排名位置保持不变。这也是自我国首部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出版以来,上海已连续4年排在第1位。 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必然是因为各分项竞争力都位居前列。 据记者统计,宏观经济竞争力、财政金融竞争力、知识经济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统筹协调竞争力共6个项目二级指标,上海均排在前三名的位置。 专家解析 保持经济平稳提升统筹协调竞争力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存在,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还很多,专家表示,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上海市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专家认为,对上海市来说,应该牢抓筹办世博会和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的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调整经济结构,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提升上海市的宏观经济竞争力。 蓝皮书特别提到了2008年上海市的统筹协调竞争力指标。从排位上看,与2007年相比,上海市的三级指标统筹发展竞争力的排位没有变化,仍然处于全国首位,但是其四级指标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排名下降了5位。 专家指出,上海市应该持续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围绕就业、住房、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加快一批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和社会事业建设,确保社会稳定。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才能全面提升上海市的统筹协调竞争力。 2008年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 上游区(1-10位): 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天津市、山东省、辽宁省、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 中游区(11-20位): 湖北省、河北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吉林省、四川省、山西省、湖南省、安徽省、陕西省 下游区(21-31位): 江西省、重庆市、海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 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青海省、贵州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 指标介绍 竞争力排名的评价体系共分为4个级别的指标,包括1个一级指标即综合竞争力、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208个四级指标。 9大二级指标排名前三位 统筹协调竞争力 北京、上海、浙江发展水平竞争力 浙江、江苏、广东政府作用竞争力 江苏、上海、广东发展环境竞争力 上海、广东、江苏知识经济竞争力 北京、上海、广东产业经济竞争力 江苏、山东、广东宏观经济竞争力 广东、江苏、上海财政金融竞争力 北京、上海、广东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内蒙古、北京、山西 本版文/记者曾佑忠王永生底东娜制图/毛京东 竞争力全国 四大经济区域西部竞争力提升 蓝皮书指出,在对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统计分析基础上得出的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江苏排名第三,首次超过广东,表现出强劲的竞争优势。 记者了解到,以往发布的蓝皮书中显示,广东排在第三位,今年广东排在第四位。 就区域划分来看,东部地区10个省份的经济综合竞争力排位绝大部分都在上游区,只有河北省处于中游区和海南省处于下游区,其他8个省份都处在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上游区,并且排位比较稳定,变化不明显,说明东部地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蓝皮书公布了全国四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分值依次为:东部地区31.01分、中部地区19.99分、西部地区15.62分、东北地区22.17分。 与2007年相比,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缩小了0.36分,表明西部地区竞争力有所提升,但差距仍然较大;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与东部的差距都有所缩小。 专家解析 西部大开发加强竞争优势 专家指出,2008年江苏省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发展水平竞争力都排在前三位,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优势。 西部省份的竞争力与东部相比有较大差距,但专家表示,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相比,很多省份的竞争力得分差距很小,其竞争力劣势不太明显。 从2007-2008年得分来看,西部地区平均得分也有所增加,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缩小。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连续两年处于上游区,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西部地区的竞争优势得到加强。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218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1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