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世界实验室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读金拓老师多篇博文有感(续)——太聪明的机器人
lvnaiji 2010-3-5 09:00
吕乃基 3 月 1 日 上载的 读金拓老师多篇博文有 感,多位网友参与讨论,感到尚不充分。另外有一条线索似乎也与此有关,提出来一并请金老师与各位过问。 2009-4-9 的《南方周末》刊出了记者黄永明所写的太聪明的机器人。其依据是 4 月 3 日 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登载了英国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的罗斯金( Ross King )教授的文章。罗斯金研制了一台名叫亚当的机器人,它能够像科学家一样做实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假设。整个过程与人类科学家的典型科研方法非常接近。现在想起来感到可能与金拓老师关于世界实验室的设想有关。 亚当诞生于五年前,它的思想由三台计算机指导,还有一些芯片控制它的硬件。当时金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称这种自动化必然要出现,也是令人向往的。它必然要出现,是因为需要它来处理 21 世纪科学中的挑战。它令人向往,是因为它让科学家们解放出来,以便让他们做出更为突出的高水平的创造性进展。人对机器提出更高要求,并创造能满足自己需要的新的机器人。 亚当所承担的课题和它的做法是,使用基因敲除技术去寻找不同功能的酶。酵母基因组所含的 6000 个基因中有 10-15% 人们还不知道它们所起的作用。机器人科学家可以在观看酵母细胞的生长过程时,确定它的作用。它利用已知基因现有的功能信息,预测未知基因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可能所起的作用。或者利用将该基因从这株酵母中移除的方法,测试其所起的反应 。科学家希望亚当能给这些神秘的基因做出解释。他们先给亚当配备了酵母新陈代谢的模型和基因数据以及在其它种类的新陈代谢蛋白质。然后让机器人自由操作 , 科学家只是帮忙清除掉机器人舍弃的数据或者输入已有的结论。亚当找到了新陈代谢模型的豁口 , 尤其是孤酵酶。科学家认为有这样的酵酶存在 , 但没有把它与源基因联系起来。当筛选一个满意的孤酵酶后 , 亚当从其它有机体中清除了类似酵酶的数据以及与之一致的基因数据。利用这些信息 , 亚当推断出在酵母基因组里的类似基因可能是该孤酵酶的代码。进而,亚当为测试它的推断而设计出试验 , 并且用一系列自动化的配置 离心机、细菌培养器、吸液管和发育分析器 来执行这些试验。它自己每天会设计和开发上千种新的试验。分析这些数据和运行安排试验后,亚当已经发现了与孤酵酶拴在一起的三个基因代码。金的团队利用人工证实了这项新颖的发现。金通过生产夏娃正在拓展他的机器人科学家队伍 , 夏娃将会自动化地设计和审查药品以防治疟疾和血吸虫病。利用人工智能来筛选运行哪种复合物 , 而不是仅仅跟随罗列的目录。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大卫沃尔茨( David Waltz )认为,下一个级别的科研机器人需要有紧追新的信息和背景知识的能力。一个指令下去,搜索引擎和自动化图书馆反馈的文章是一个人没有时间能读完的。机器人具有足够智慧为我们阅读和翻译在线信息的程序,将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全程科研做出贡献。这已经是计算机科学研究中一个活跃的领域。在可预见的未来,使用自动系统作为(科学家的)助手,是大有前途的。 施密特和李普森认为,计算机会做普通工作人员的活儿,帮助科学家快速关注有趣的现象和解释现象的含义。我们怎么可以让训练有素的博士研究生白白浪费在实验室里做些类似吸液管之类的小事呢 ? 金说 : 未来可能会有人类和机器人的工作队伍 , 而机器人将会比人类做更多实际的试验工作和简单循环性的假设工作。人类将转移至更有战略意义和更有创造性的位置。机器人在更远的将来会不知不觉地踏入人类的领域 , 从实验室技术员的身份提升到实验室领班的角色 。而一旦机器人当上了实验室领班,彼时的科学家同样也就提升到现在科学家领班的位置。 我的疑问是, 中国大量中层实验人员一旦参与全球知识产业链,所从事的工作是否大致类似于太聪明的机器人所做的事情?以及今后是否会被太聪明甚至更聪明的机器人取代? 英研制出世界首个能独立进行科研机器人科学家, 来源:国际在线 2009-04-04 03:50:53 http://192.168.0.154/article/2009/0404/article_154140.html 译者: 译生译新 : 机器人自己搞发明 http://treasure.1x1y.com.cn/useracticles/20090405/20090405095636788-7010.html   2009-04-05
个人分类: 科技|4640 次阅读|1 个评论
读金拓老师多篇博文有感
lvnaiji 2010-3-1 20:30
吕乃基 不久前有幸读到 金拓 老师关于技术经济的多篇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2963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2652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3411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5098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672 当初只是感到新奇,日前重新阅读,觉得确实关系重大。 金 老师从事新药物的研发,但所涉及的内容远远超越这一领域,如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中级(和部分高级、低级)科研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去向;全球科技知识产业链中,知识由创新、完善、成熟,到物化和最后商品化的一系列环节和流向,中国在此全球知识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在金融危机前后由输出商品到输出知识、由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实验室,中国社会整体的提升,等等。 在细细研读之后,感到其中尚有某些模糊之处。之所以模糊,可能有 3 个原因。其一,本人并不从事新药物研发,实际上可以说与 金 老师的工作风马牛不相及,由此造成理解有误。其二,从新药物研发到上述关系到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二者之间存在逻辑跳跃和推理空间。其三, 金 老师是在多篇文章中涉及到这一话题,因各篇文章的主旨有异,因而彼此间或会有出入。 1. 什么是全球知识产业链,以及中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 由于科技领袖型人才的短缺, 我国的劣势在于没有好的科研思路, 即使有也难以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得到认可 ,所以产业链大致始于美国有思想的教授,中国在实验室阶段承接。 在中国,有更多的对好 ideas 翘首以待的学生和 junior staffs 。 ② 始于中国,研发分离。 他们在合作的初期阶段能够拿出的经费不足以支持美 国 教授开展研究。如果中 国 教授有相当或更好的创新思路和技术路线,跨国公司的技术研发部门求之不得。跨国药企不仅带来了资金,更带来的合理的技术评价。 各跨国药企比较一致的一个做法是将 研 、 发 分家,集中内部资源进行 晚期 开发,而将较 早期 的研究外包到中国的研究机构,利用中国超高性价比的基层技术研发人员的资源。 上述两种思路是并行不悖、有所侧重,还是存在矛盾?这一点关系重大。 2. 金 老师说到, 二十多年前,信息产业异军突起,缓解了上一个经济博弈回合中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性价比过低的困难。但是信息产业是一个靠少数领袖人物突破后迅速形成全面垄断的行业 。或许是 IT 新知识的产业化并不需要如同生物技术这样庞大(长度、宽度和系统化)的实验环节。那么能否由后者推广到高技术其他门类,如材料、能源、海洋和空间?可能需要其他行业的网友共同参与讨论,看看 金 老师富有创新性的观点能否适用于其他领域。 3. 如果这样的知识产业链得以建立并顺利运行,什么是其中的经济学?对于相应的国家、行业、企业或学校,实验室或团队,以及个人,分别意味着什么?也就是 金 老师所强调的类似于上世纪 40 年代农民闹革命这样的利益冲动。对整个国家有多大的辐射效益。 4. 一开始由上世纪 40 、 80 年代的状况引入对当下状况的分析,在几个方面予以说明。问题在于其间主要基于类比,缺乏严格的逻辑推理和充分的实证依据。其一,动力。几亿农民与至多几十万研究者相比,而且如 金 老师分析,前者是迫在眉睫的生存,后者则并非华山一条道,要从容得多,且有更大回旋余地。其二,结果。前者至今已有目共睹,后者基本上未知,由前者在逻辑上推不出后者。例如, 技术资产的出口更会使我们的技术越来越多。 被耦合或绑定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知识产业链中,中国的技术研发能力会大幅提高吗? 5. 反之,若存在逻辑联系,那么,世界工厂在相当程度实际上锁定了中国的落后,请见 金融危机之 危 与 机 全球产业链与功能耦合的视角 , 续:金融危机 之 危 与 机 ;成果或 GDP 大半收入国家和房地产商等利益集团囊中,世界实验室又何以能逃脱这一厄运?中国的管理部门难道不能摇身一变,继续在其中抽取大头?须知,作为世界工厂,在微笑曲线的底部,中国拿到的是少得可怜的 1/10 ,其中的大头在国家;发达国家为 9/10 ,大多为社会所共享。 6. 所有这些获得是在资源、能源和环境的最低消耗的前提下取得的,中国几乎没有损失任何东西。 做此类技术经济,真的没有污染?如所知,生物污染具有特殊的严重性,在实验室阶段,由于对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影响不清楚,更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再次说明:笔者提出上述疑问绝非站在 金 老师的对立面,相反,我非常赞同 金 老师极富创新性的观点,而且认为意义重大,然而正因为此,有必要反复推敲,以完善观点。
个人分类: 科技|5447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