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超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尊重自己
jiaguangjia 2011-10-15 18:43
无论我们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有才能,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请不要总去和他人一比高低。大海纵然辽阔,海的尽头还有一片更宽广的天际,所以如果要较量,就和自己的内心较量,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对手——那就是我们自己,自己才是那座难于逾越的最高山峰。克服种种缺点,超越自身的缺陷,才是真正的勇者。
1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
daodezhenjing 2011-10-3 23:49
一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就会想到食物和空气,认为这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其实不然,就拿植物来说吧,它有着和人饮食类似的吸取土壤的营养,也有着有氧呼吸。但仅仅有这是不够的,如果不能够顺应四时,它照样是不会活的。显然,植物还有着更深层的和自然的联系。大家想啊,如果植物有,那么人有可能超越吗? 这种更深层的联系是什么呢?我们看看大海的潮汐效应就知道了,随着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距离的周期变化引起的引力变化,使海水潮来潮去,人的组织液和大海的成分类似,自然也会在人体引起潮汐效应。当然,如果你要了解细节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告诉你,那就是我们的生命不是孤立的,而是众多生命的集合。最微观的就是原子、分子,从它们内在的秩序就可以领悟到它们其实也是有生命的,它们和自然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其次就是细胞、组织、器官,他们同样是有生命的。人靠什么把这些组织器官普遍联系起来,靠水分子啊!水分子是一种特殊的分子,它氢键并不强,当能量激发它的时候,它就会断裂,从而使一个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从水分子中游离出来成为一个自由氢质子,这个自由氢质子又会作用于另一个水分子,把这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置换出来,成为一个新的自由氢质子,以此类推,一种全新的能量传递方式就出现了,它就是依赖自由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快速传递能量。大自然作用于人体的主要方式也是由于引力的变化激发组织液中的自由氢质子出来,自由氢质子多了,这里电位就高,于是组织液就会从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 为什么中医学中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就是因为肾周围有两个大水包,一个是命门这个穴位,它不是一个点,而是含有大量组织液的疏松组织。另一个是膀胱,它们都是获得大自然能量的重要据点,因此,肾的作用才非常重要。
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己当年居然这么有才!
热度 5 xcfcn 2011-9-29 19:56
自己当年居然这么有才! 我刚写了 又是抄袭! 老蒋就提及当年 蔡元培校长为了聘请陈独秀帮陈伪造学历的事情 ,以及 刘道玉校长破格授予两门课程不及格的王小材学位的故事 。我顺此看了一下,重温了一遍自己的评论,发现自己当年居然如此睿智啊!我啥也不说了,把自己当年的评论拷贝如下: IP: 159.226.159.* xcfcn 2009-4-28 16:57 我来提供一个角度。 其实这是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过渡问题。现代社会有很多指标的形式考核的。而传统社会比较讲求实质。 中国早期的留学生相当多没有毕业就回来了。(我猜测至少有一半是如此),其著者如钱钟书,好像也就一个本科学位。(好像前几年还很多人攻击钱老学位撒谎的问题),陈寅恪就更不用说了。我不知道郭沫若和周树人有没有念完医科。就连胡适博士也是毕业 N 年之后才拿到学位。 建议那个好事者专门考察一下名人的学位问题。 现在谁再牛也不敢如此了。甘阳那么出名。芝加哥的学位没有拿到(好像是 ABD ),港大也只聘他为研究员而不是教授职位。 博主(老蒋)回复:您 這個 角度主要是涉及到近代中 國許 多 偉 大人物 並無 今天人人重 視 的 學 位的 問題 。 但是, 這 篇文章 關 注的是造假的 問題 。 您所 說 的 這 些先生都不存在 這 些 問題 ,清 華 聘 陳 寅恪的 時 候就知道他啥 學 位也 沒 有。 除非 雞 蛋 裡 挑骨 頭 。(如胡博士 論 文通 過 了,大家就 稱 他胡博士,而 實際 上哥大非得他的博士 論 文出 書 後,再真正授予其 學 位。但,我 們 能 說 胡 偽 造 簡歷嗎 ? 這 有 點 太 過離譜 了吧!) 因此,他 們與這個 案例有本 質 不同。 如果 說 , 爲 了革命可以不 擇 手段, 這個 案例似乎很成功,但是後 來 的事情怎 麼樣 ,我 們 就都知道了。 這個 案例具有 極 其重要的象徵意 義 ,因 為 它是新文化的源 頭 , 陳 又是 CCP 的 創 始人,蔡是 國 民 黨 的元老。 我 們 是不是可以 說 新文化以及 CCP 從開 端上就有先天不足呢?值得思考。 IP: 159.226.159.* xcfcn 2009-4-28 20:41 老兄啊,我们的意思其实差不多! 我的意思是说到了现代社会,要按规则办事。但那些知识分子的心底里还是传统思维作怪,注重实质的东西。所以蔡觉得伪造陈的简历小 case 了。因为陈确实有水平嘛。而我说文凭仅是一个角度而已。 你说的此事有象征意味也可以从我的传统 / 现代两分法得到解释阿。为什么会先天不足?还不是那些大人(国共两党以及中间的所谓知识分子)的底色其实还是传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所以议会制搞不成。而老蒋(此处不是您哦:)和老毛虽然号称建设现代化中国。但其实还是传统的那一套! 也就是说传统的基因很难一下子改变的。所以看起来他们是新民,其实是新旧民而已。这就是他们的先天不足。 PS :忽然想到,中国对待造假的态度与西方截然不同。就是到了现在 21 世纪了还是如此。真的很值得研究。 博主(老蒋)回复:嗯,是我 沒 有理解您的深意。 另外,蔡老是革命家, 當 年是私下做炸 藥 , 準備 搞暗 殺 的主。 雖 然是翰林儒士, 絕 不 會 有普通 讀書 人的 顧慮 。 所以,造假 對 他老人家 來說 的 確 如您所言是小 case 。 後 來 的革命家也是如此,做事毫 無顧 忌,自然後患 無窮 …… jiangjinsong 2011-9-29 19:27 重温一遍我的评论,我当年居然如此睿智啊! === 是的,我常常发现,自己进步很慢,现在有时觉得有点想法,其实多少年前就有了。 博主(我自己)回复 (2011-9-29 19:32) :哎,我记得我大学毕业后看我高中时的日记!居然发现自己很有思想!可是我当年是好学生啊,根本就不看课外书! 是啊,我不是专门发过感慨啊!人要进步为什么那么难!一个人是如此,社会其实也是如此!而且很多东西还倒退了!虽然我们的预设是进步的历史观,但是很多东西是没法超越的!而且很多东西也是必然要退化的!
个人分类: 杂论|137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多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质疑光速被打破实验
热度 1 daodezhenjing 2011-9-27 10:27
“我打赌他们是错的”。2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斯穆特半开玩笑地对记者表示。他说,最新证明光速被打破的实验结果不太可能是真的。   近日关于光速被打破的消息传遍了世界各地,据英国《自然》杂志22日刊载消息称,欧洲研究人员发现了难以解释的超光速现象。据报道,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下属的名为OPERA的实验装置接收了来自著名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两地相距730公里,中微子跑过这段距离的时间比光速还快了60纳秒。   在北京举办的“2011诺贝尔获奖者北京论坛”也将对当前世界最前沿科学研究的讨论带到了中国,三位世界顶级的物理学家在论坛前的采访中对光速被超越这个热点进行了回应。   “如果这是正确的,我们就要把所有已知的事物重新思考了,”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奠基人之一、牛津大学能源研究部主任克里斯·史密斯说,“我认为这个实验结果几乎可以确认是错误的。”   乔治·斯穆特说,这个发现需要研究人员的进一步验证。据了解,若该实验是正确的,爱因斯坦理论中广为人知的“光速无法超越”将被打破,若证明超光速存在,则将现代物理学彻底颠覆,人类的物理知识将上升到另一个高度。穿越、平行空间、多维度、星球大战……这些只有电影中才存在的东西或许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我不会用完全不可能这样强烈的字眼,但是仍然是非常非常不可能,”克里斯·史密斯说,“如果有人做了一个非常规的理论声明,你就需要非常规的例子去证明。所以我们需要在其他实验中也进行非常规的证明。”他说,但是我们目前没有其他的证明,所以我不能认为这是正确的。   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罗·卢比亚用通俗的语言详细阐述了这个实验的过程:“我对这个项目非常熟悉,这个项目主要研究中微子,宇宙中有大量的中微子,但是它们通常没什么作用。我所在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有个加速器,我们从该加速器发射中微子到700多公里之外的研究室,通过追踪器追踪该信号,从中会有很多新发现。”尽管在场的人听得一头雾水,卡罗·卢比亚仍然兴奋地尽力描述。   这次的发现受到全世界关注,对穿越时空等的质疑更夹杂其间。不过,卡罗·卢比亚对发布这个结果的做法并不赞同,“这是我们第一次这么长距离地传输中微子,有很多新情况发生,而且很多在目前看来都是异常的。”卢比亚说,“但是,我认为将该结果公诸于众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公众更需要了解的是被认可后的结果。”   卡罗·卢比亚说,这是个很难而且很微妙的实验,是难以置信的惊奇,因为它将挑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百年来挑战爱因斯坦的人没有一个成功。这不仅是发现了一个异常,而是要推翻爱因斯坦的全部理论,我们目前还没有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同的东西。   对于是否会进行相同的实验来验证此次结果,卡罗·卢比亚说,所有人都在尝试做相同的实验,结果三、四年就会出来。   对于国际合作和中国在此类尖端研究中扮演的角色,卡罗·卢比亚则肯定地说,这种高难的实验中,国际合作都是必须的。中国人已经在这类实验中参与了很多,目前有很多中国人和我们共同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
21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力学第二定律背后的秘密
热度 1 zhaodeyu 2011-9-19 01:30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分布只会走向越来越平均,系统秩序只会越来越无序。由于宇宙空间被看作是空无一物的,万物都是孤立在空间中的,因此,整个宇宙都在走向灭亡。按理说,能量不灭是物质世界的基本定律,可能量怎么会在这里神秘地消失了呢? 能量是什么?在经典的物理学中,物质本身是由少数几种死寂不变的其实粒子构成的,它本身是没有能量的,能量是一种超越于物质的一种神秘的东西。可理性告诉我们,物质和能量是不可分的,能量是依赖于物质传递的,离开了物质,能量就无以存在。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经典物理学的一开始的假定就是错误的,物质本身并不是死寂不变的,而是充满着紧张和生命力,空间也不是空无一物的,而是充满着连续的物质,物质本性上的生命力就是在物质之间紧张的相互压迫中表现出来的。能量作为物质的一种属性,它所体现的就是物质的紧张程度,有组织的物质密度大,彼此之间的紧张程度高,内聚的能量也大,无组织的物质密度小,彼此之间的紧张程度低,内聚的能量也小,因此,当物质从有序向无序转化的时候就会释放能量,而能量也会引起局部物质从无序向有序转化,自然界的能量就是通过连续物质有序和无序的变换在空间中流通的,而物质紧张程度的变化才是能量传递的根本。 认识了物质的本性,就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由物质的本性造成的,物质的本性就是紧张、反抗,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正是有了这种本性的存在,空间中的物质都有一种走向平均化的趋势。能量是物质紧张程度的一种描述,自然也是走向紧张程度的平均化。这也就是说,能量是不会消失的,即使是在封闭的系统内,可能量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的呢?答案是人们想象不到的,那就是以物质的有序和无序的周期变换这种形式存在。你可以去观察完全封闭的一个气体分子的环境,这里分子的秩序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以一种更微观,更短暂的方式存在,局部分子吸收能量迅速地组织起来,又很快地离散开来释放能量,而能量又使周围的分子组织起来,再离散,周期往复,能量就以这种方式在这个所谓的封闭环境中保存了下来。 或许有人注意到了,这里的物质运动不仅有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走向无序,还有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走向有序,可这种有序是怎么产生的,原理何在? 按照常理来说,物质是统一的,彼此之间只有排斥力,而没有吸引力,组织起来是不可想像的,但我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所有物质都在紧张的相互挤压之中,局部的分子不正是在这种挤压之中组织起来的吗?事实上正是这样,物质在空间中是连续的,紧张的相互压迫是一切组织存在的基石,没有这种压迫,空间中所有的组织都会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单调地走向无序,局部物质的组织正是在不断地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保持的,不存在一个死寂不变的东西。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家所关心的,那就是自然的不对称从哪里来?物质的统一性是对称的根本,而不对称显然不在于物质的差异,它只可能存在于物质的变化之中。我们可以观察自然的每一个系统,它的变化都是不对称的,这表现在系统在它的产生。发展、壮大阶段速度比较慢,而一旦过了临界点走向了衰退、灭亡,它的变化速度比较快。系统的产生、发展、壮大是能量的汇聚阶段,而系统的衰退、灭亡是能量的释放阶段,正是有了这种不对称的能量释放,才使新的秩序有可能形成。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它。我们把一个大圆看作是母体的环境,而把内切于大圆的小圆看作是一个新产生的子系统,在这个系统产生之初,母体的环境相对它是无限的,它有无限的增长空间,于是加速发展起来,随着子系统的成长,母体环境相对它越来越有限,压力的增大使它加速度变小,最终达到极点,当它超过了母体环境承受的极限时,它就会走向它的衰退、灭亡。如果我们把它的压力曲线画下来,就会发现它用来描述系统发展的不对称最恰当不过了,它就是一条完美的黄金曲线,压力的最大点就是黄金分割点。 以上所说的只是规律性的现象,如果追究这种不对称的本质,就要牵涉到系统的控制。难道你没有发现,自然的每一个系统中都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要素和组成系统的众多要素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在力量上也无法与众多要素相对抗,它是怎么实现“一”控制“多”这种不对称的呢?原来,它所依赖的就是众多要素之间的竞争,有了这种竞争,它就可以通过支持顺应自己的要素使之不断在系统中产生并发展,抑制违背自己的要素使之不断在系统中衰退并灭亡,要素的周期产生与灭亡其实就是系统的普遍联系方式,它所体现的就是中心要素的意志,通过这种方式,中心要素就可以用很小的力量控制整体。 明白了系统不对称发展的根源,你就可以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有序,也没有绝对的无序,两者都是在变化中存在的,从无序到有序吸收能量,这是一个能量会聚的过程,它比较慢,从有序到无序释放能量,这是一个能量突发的过程,它比较快,正是这种不对称,自然秩序才不断在这个世界繁衍下去。
个人分类: 自然科学|4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稀土储量5年间下降37% 价格飞涨超越黄金
dongzg101 2011-9-16 16:50
10:34 中国稀土储量5年间下降37% 价格飞涨超越黄金
1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乔布斯的传奇能否复制》读后
热度 2 lzxun123 2011-8-28 10:58
张遇哲 《 中国青年报 》 8月24日,苹果公司董事会正式宣布,乔布斯辞去CEO并由COO库克接任。但乔布斯并没有完全离开苹果,而是进入董事会担任主席。对苹果而言,乔布斯是灵魂人物,他辞去CEO给苹果的未来增添了不稳定感。(《羊城晚报》8月25日) 很少有哪一位CEO的离职如此引人注目。24日,乔布斯登上各大门户网站的醒目位置,议论纷纷的人们认为“乔布斯的离去,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1974年,当21岁的乔布斯与朋友合伙在自己的车库成立苹果电脑公司时,恐怕最富想象力的人也无法预知一个伟大品牌从此诞生。如今苹果股价一路飙升,去年超越微软成为世界第一大科技公司,今年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大市值企业。 乔布斯只是辞去CEO而尚未彻底离开苹果。李开复在中文版《乔布斯传》的序中称“乔布斯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乔布斯的成功真的无法复制”。当乔爷真的转身离去时,我们无法避免对苹果和乔布斯的近乎神化的崇拜,还是会习惯性地从“结果”反向推导“原因”,希望窥探出这个仅念过一学期大学的肄业生成为全美最佳CEO的答案,希望在其行为中找到一些能经由理性总结并成可资借鉴的部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苹果的成长亦点滴记录着乔布斯在创业历程中的个人努力,它们经过岁月的沉淀,历久弥新。 比如理念创新。 乔布斯有句经典名言: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创新。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曾慨叹:在20年前技术驱动的年代,微软这类以技术为先导的公司把技术做得廉价,把技术做得很大众化,乔布斯的思想已经跨越到20年后的消费驱动时代。乔布斯率先在产品中置入美学因素,提出“科技要和人文、艺术融合,才能产生让我们的心为之歌唱的结果”,于是才有了多姿多彩的iMac和漂亮的iPad。其他零售商都没有给予苹果产品正确的定位,乔布斯却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苹果商店,并让这样的商店遍布全球,被称为“电脑零售业的奇葩”。 (我们文化以守成为主要特点,如“大树底下好乘凉”,那些勇于创新者常常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如“枪打出头鸟”中出头鸟有时会陷入众叛亲离的窘境等) 比如追求完美。在对新产品质量的要求上,乔布斯是近乎追求完美的偏执狂。 他追求每个步骤和细节的精确,无论是外观设计、用户体验、工业设计,还是系统设计,甚至主板如何摆放,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尽可能美观。 设计师们必须忍受他的吹毛求疵,一遍遍地修改产品,甚至被彻底否定。 (我们文化中不拘小节这一传统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很强势,官员犯错犯法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无完人”等开脱,产品质量问题有“小瑕疵在所难免”安慰……这些林林种种的宽宥安慰让人很难成为领跑者) 再比如 与竞争对手合作 。当苹果与微软在1997年的Macworld展览会上宣布合作时,举世震惊。后来的事实验证了乔布斯的判断,“在我看来,苹果与微软之间的竞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将帮助苹果稳健发展,并让苹果能够对科技行业作出巨大贡献,并推动科技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变敌为友是消灭敌人的最佳方法,也是强大自己的极佳途径。但我们文化中却缺少这样大度的文化内涵)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乔布斯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短处。“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十五年调查综合报告”显示,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创新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不少方面的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当苹果的iPad风靡全球,各种山寨版的苹果产品充斥内地市场;当苹果为质量精益求精,我国某省小家电商品质量抽检显示七成不合格。当乔布斯和盖茨化干戈为玉帛,我们的某些产业的同行还在大打价格战,甚至不惜造谣中伤…… (我们的文化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我们的行为方式还有大量有待改进的方面,我们在文明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CEO的乔布斯完美谢幕,但江湖上将永远流传着他的名字。也许,乔布斯的不羁性情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其传奇人生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个人分类: 读书|234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linux下configure命令详细介绍
momoqianxing 2011-8-27 17:54
核心提示:Linux环境下的软件安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通过源代码编译后在安装,当然事情就更为复杂一些;现在安装各种软件的教程都非常普遍;但万变不离其中,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安装各种软件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Linux环境下的软件安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通过源代码编译后在安装,当然事情就更为复杂一些;现在安装各种软件的教程都非常普遍;但万变不离其中,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安装各种软件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Configure脚本配置工具就是基础之一,它是autoconf的工具的基本应用。 与一些技巧相比,Configure显得基础一些,当然使用和学习起来就显得枯燥乏味一些,当然要成为高手,对基础的熟悉不能超越哦。 为此我转载了一篇关于Configure选项配置的详细介绍。供大家参考 'configure'脚本有大量的命令行选项.对不同的软件包来说,这些选项可能会有变化,但是许多基本的选项是不会改变的.带上'--help'选项执行'configure'脚本可以看到可用的所有选项.尽管许多选项是很少用到的,但是当你为了特殊的需求而configure一个包时,知道他们的存在是很有益处的.下面对每一个选项进行简略的介绍: --cache-file=FILE 'configure'会在你的系统上测试存在的特性(或者bug!).为了加速随后进行的配置,测试的结果会存储在一个cache file里.当configure一个每个子树里都有'configure'脚本的复杂的源码树时,一个很好的cache file的存在会有很大帮助. --help 输出帮助信息.即使是有经验的用户也偶尔需要使用使用'--help'选项,因为一个复杂的项目会包含附加的选项.例如,GCC包里的'configure'脚本就包含了允许你控制是否生成和在GCC中使用GNU汇编器的选项. --no-create 'configure'中的一个主要函数会制作输出文件.此选项阻止'configure'生成这个文件.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演习(dry run),尽管缓存(cache)仍然被改写了. --quiet --silent 当'configure'进行他的测试时,会输出简要的信息来告诉用户正在作什么.这样作是因为'configure'可能会比较慢,没有这种输出的话用户将会被扔在一旁疑惑正在发生什么.使用这两个选项中的任何一个都会把你扔到一旁.(译注:这两句话比较有意思,原文是这样的:If there was no such output, the user would be left wondering what is happening. By using this option, you too can be left wondering!) --version 打印用来产生'configure'脚本的Autoconf的版本号. --prefix=PEWFIX '--prefix'是最常用的选项.制作出的'Makefile'会查看随此选项传递的参数,当一个包在安装时可以彻底的重新安置他的结构独立部分. 举一个例子,当安装一个包,例如说Emacs,下面的命令将会使Emacs Lisp file被安装到"/opt/gnu/share": $ ./configure --prefix=/opt/gnu --exec-prefix=EPREFIX 与'--prefix'选项类似,但是他是用来设置结构倚赖的文件的安装位置.编译好的'emacs'二进制文件就是这样一个问件.如果没有设置这个选项的话,默认使用的选项值将被设为和'--prefix'选项值一样. --bindir=DIR 指定二进制文件的安装位置.这里的二进制文件定义为可以被用户直接执行的程序. --sbindir=DIR 指定超级二进制文件的安装位置.这是一些通常只能由超级用户执行的程序. --libexecdir=DIR 指定可执行支持文件的安装位置.与二进制文件相反,这些文件从来不直接由用户执行,但是可以被上面提到的二进制文件所执行. --datadir=DIR 指定通用数据文件的安装位置. --sysconfdir=DIR 指定在单个机器上使用的只读数据的安装位置. --sharedstatedir=DIR 指定可以在多个机器上共享的可写数据的安装位置. --localstatedir=DIR 指定只能单机使用的可写数据的安装位置. --libdir=DIR 指定库文件的安装位置. --includedir=DIR 指定C头文件的安装位置.其他语言如C++的头文件也可以使用此选项. --oldincludedir=DIR 指定为除GCC外编译器安装的C头文件的安装位置. --infodir=DIR 指定Info格式文档的安装位置.Info是被GNU工程所使用的文档格式. --mandir=DIR 指定手册页的安装位置. --srcdir=DIR 这个选项对安装没有作用.他会告诉'configure'源码的位置.一般来说不用指定此选项,因为'configure'脚本一般和源码文件在同一个目录下. --program-prefix=PREFIX 指定将被加到所安装程序的名字上的前缀.例如,使用'--program-prefix=g'来configure一个名为'tar'的程序将会使安装的程序被命名为'gtar'.当和其他的安装选项一起使用时,这个选项只有当他被`Makefile.in'文件使用时才会工作. --program-suffix=SUFFIX 指定将被加到所安装程序的名字上的后缀. --program-transform-name=PROGRAM 这里的PROGRAM是一个sed脚本.当一个程序被安装时,他的名字将经过`sed -e PROGRAM'来产生安装的名字. --build=BUILD 指定软件包安装的系统平台.如果没有指定,默认值将是'--host'选项的值. --host=HOST 指定软件运行的系统平台.如果没有指定,将会运行`config.guess'来检测. --target=GARGET 指定软件面向(target to)的系统平台.这主要在程序语言工具如编译器和汇编器上下文中起作用.如果没有指定,默认将使用'--host'选项的值. --disable-FEATURE 一些软件包可以选择这个选项来提供为大型选项的编译时配置,例如使用Kerberos认证系统或者一个实验性的编译器最优配置.如果默认是提供这些特性,可以使用'--disable-FEATURE'来禁用它,这里'FEATURE'是特性的名字.例如: $ ./configure --disable-gui -enable-FEATURE 相反的,一些软件包可能提供了一些默认被禁止的特性,可以使用'--enable-FEATURE'来起用它.这里'FEATURE'是特性的名字.一个特性可能会接受一个可选的参数.例如: $ ./configure --enable-buffers=128 `--enable-FEATURE=no'与上面提到的'--disable-FEATURE'是同义的. --with-PACKAGE 在自由软件社区里,有使用已有软件包和库的优秀传统.当用'configure'来配置一个源码树时,可以提供其他已经安装的软件包的信息.例如,倚赖于Tcl和Tk的BLT器件工具包.要配置BLT,可能需要给'configure'提供一些关于我们把Tcl和Tk装的何处的信息: $ ./configure --with-tcl=/usr/local --with-tk=/usr/local '--with-PACKAGE=no'与下面将提到的'--without-PACKAGE'是同义的. --without-PACKAGE 有时候你可能不想让你的软件包与系统已有的软件包交互.例如,你可能不想让你的新编译器使用GNU ld.通过使用这个选项可以做到这一点: $ ./configure --without-gnu-ld --x-includes=DIR 这个选项是'--with-PACKAGE'选项的一个特例.在Autoconf最初被开发出来时,流行使用'configure'来作为Imake的一个变通方法来制作运行于X的软件.'--x-includes'选项提供了向'configure'脚本指明包含X11头文件的目录的方法. --x-libraries=DIR 类似的,'--x-libraries'选项提供了向'configure'脚本指明包含X11库的目录的方法. 在源码树中运行'configure'是不必要的同时也是不好的.一个由'configure'产生的良好的'Makefile'可以构筑源码属于另一棵树的软件包.在一个独立于源码的树中构筑派生的文件的好处是很明显的:派生的文件,如目标文件,会凌乱的散布于源码树.这也使在另一个不同的系统或用不同的配置选项构筑同样的目标文件非常困难.建议使用三棵树:一棵源码树(source tree),一棵构筑树(build tree),一棵安装树(install tree).这里有一个很接近的例子,是使用这种方法来构筑GNU malloc包: $ gtar zxf mmalloc-1.0.tar.gz $ mkdir build cd build $ ../mmalloc-1.0/configure creating cache ./config.cache checking for gcc... gcc checking whether the C compiler (gcc ) works... yes checking whether the C compiler (gcc ) is a cross-compiler... no checking whether we are using GNU C... yes checking whether gcc accepts -g... yes checking for a BSD compatible install... /usr/bin/install -c checking host system type... i586-pc-linux-gnu checking build system type... i586-pc-linux-gnu checking for ar... ar checking for ranlib... ranlib checking how to run the C preprocessor... gcc -E checking for unistd.h... yes checking for getpagesize... yes checking for working mmap... yes checking for limits.h... yes checking for stddef.h... yes updating cache ../config.cache creating ./config.status 这样这棵构筑树就被配置了,下面可以继续构筑和安装这个包到默认的位置'/usr/local': $ make all make install 一个软件包通过编译源代码安装后,如何完全的卸载?? 如果原先的source还在的话,很多source的Makefile都有写uninstall规则,直接在Souce里make uninstall就可行,不过碰到无良作者没写的,那一句一句看Makefile里install部分他都干了些什么,然后挨个删除。 如果source没了.....那就一边郁闷吧 到目前为止, 我装的都可以make uninstall....... (因为总是不小心装错地方, 结果就make uninstallmake clean,然后重新configure......) linux下软件的基本安装和卸载 Linux软件的安装和卸载一直是困扰许多新用户的难题。在Windows中,我们可以使用软件自带的安装卸载程序或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程序”来实现。与其相类似,在Linux下有一个功能强大的软件安装卸载工具,名为RPM。它可以用来建立、安装、查询、更新、卸载软件。该工具是在命令行下使用的。在Shell的提示符后输入rpm,就可获得该命令的帮助信息。 软件的安装 Linux下软件的安装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安装文件名为xxx.tar.gz;另一种安装文件名为xxx.i386.rpm。以第一种方式发行的软件多为以源码形式发送的;第二种方式则是直接以二进制形式发送的。 对于第一种,安装方法如下: 1 .首先,将安装文件拷贝至你的目录中。例如,如果你是以root身份登录上的,就将软件拷贝至/root中。 #cp xxx.tar.gz /root 2 .由于该文件是被压缩并打包的,应对其解压缩。命令为: #tar xvzf filename.tar.gz 如果是filename.tar.bz2格式的,应该是tar jxvf filename.tar.bz2来解压 3. 执行该命令后,安装文件按路径,解压缩在当前目录下。用ls命令可以看到解压缩后的文件。通常在解压缩后产生的文件中,有“Install”的文件。该文件为纯文本文件,详细讲述了该软件包的安装方法。 4.执行解压缩后产生的一个名为configure的可执行脚本程序。它是用于检查系统是否有编译时所需的库,以及库的版本是否满足编译的需要等安装所需要的系统信息。为随后的编译工作做准备。命令为: #./configure 如果您想把软件安装到指定目录,应该用#./configure --prefix=/您自己指定的目录,比如我想把一个mlterm安装到/opt/mlterm目录中,应该如下输入 #./configure --prefix=/opt/mlterm 5.检查通过后,将生成用于编译的MakeFile文件。此时,可以开始进行编译了。编译的过程视软件的规模和计算机性能的不同,所耗费的时间也不同。命令为: #make。 6.成功编译后,键入如下的命令开始安装: #make install 7.安装完毕,应清除编译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和配置过程中产生的文件。键入如下命令: #make clean #make distclean 至此,软件的安装结束。 对于第二种,其安装方法要简单得多。 同第一种方式一样,将安装文件拷贝至你的目录中。然后使用rpm来安装该文件。命令如下: #rpm -i filename.i386.rpm rpm将自动将安装文件解包,并将软件安装到缺省的目录下。并将软件的安装信息注册到rpm的数据库中。参数i的作用是使rpm进入安装模式。 软件的卸载 1.软件的卸载主要是使用rpm来进行的。卸载软件首先要知道软件包在系统中注册的名称。键入命令: #rpm -q -a 即可查询到当前系统中安装的所有的软件包。 2. 确定了要卸载的软件的名称,就可以开始实际卸载该软件了。键入命令: #rpm -e 即可卸载软件。参数e的作用是使rpm进入卸载模式。对名为 的软件包进行卸载。由于系统中各个软件包之间相互有依赖关系。如果因存在依赖关系而不能卸载,rpm将给予提示并停止卸载。你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来忽略依赖关系,直接开始卸载: #rpm -e -nodeps 忽略依赖关系的卸载可能会导致系统中其它的一些软件无法使用 如果想知道rpm包安装到哪里了呢? 应该用 #rpm -ql 3.如何卸载用源码包安装的软件? 最好是看README和INSTALL ;一般的情况下都有说,但大多软件没有提供源码包的卸载方法;我们可以找到软件的安装点删除。主要看你把它安装在哪了。 比如: 如果安装软件时,指定个目录。这个问题也不会难; 比如用源码包安装gaim 的 #./configure --prefix=/opt/gaim #make #make install 如果安装mlterm #./configure --prefix=/opt/mlterm #make #make install 把源码包安装的软件,都指定安装在 /opt目录中,这样不就知道了?? 如果删除,就删除相应的软件目录; 有些软件要在解压安装目录中执行 make uninstall ,这样就卸载掉了
个人分类: 分子模拟|1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多少好书可以重来?
热度 1 aceyea 2011-7-13 21:48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24-584 谢玉铭 他和C.H.郭查理合编的《物理学原理及其应用》、《物理学实验》将基本原理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对于启发学生帮助极大,成为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物理学优秀教材,曾受到美国教育学家J.杜威的称赞。24-582 谢希德 中国女物理学家。物理学家 谢玉铭 之女。 余生也晚,未得品读这等好书!学生时代正值应试教育的大好时光,终究无缘见识到“将基本原理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对于启发学生帮助极大”的教材,不是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吗?历史上中国人自己的名家名作都不能充分挖掘出来,或出个原著作为纪念版,或后来人有着超越的勇气,在原著的基础上修订增辉,又何必放弃积累、另起炉灶,甚至低水平重复呢?
1609 次阅读|4 个评论
人的成长就是战胜自卑的过程
罗帆 2010-12-12 09:13
昨晚上网,看到了一位在职研究生的留言: 罗老师,您好!看了您写的女生也能找到好工作的文章,让我好感动,也让我信心倍增。从公司辞职,我已经几年没有上班了,在家带孩子。现在小孩大了,快上幼儿园了,我也该工作了,但此时才发现自己很不自信,甚至很自卑,不敢正视自己,更不敢面对别人。女生也能找到好工作就像温暖的泉水滋润我的心,甚至让我有种想哭的冲动。我应该好好学习,应该脚踏实地努力,我应该相信自己。 看完之后,我赶紧给她回复: 刚才看到你的留言,谢谢你的信任和真诚!我很理解你的处境,作为母亲,当孩子小的时候,重心会放在他的身上。记得我刚休完产假上班时,走向讲台都找不到感觉了。但是,女性的世界不能仅仅在家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容错过!而且,人格独立和经济独立对于女性的幸福至关重要。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卑情结,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实际上,人的成长就是战胜自卑的过程。只要你不放弃,耕耘一定会有收获。相信你能结合 MBA 学习不断进步,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和发展道路。 女生也能找到好工作: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2794 这位学生谈到自己面临的问题而导致的自卑感,很有代表性。经过剪辑,在此贴出我们的部分对话与大家分享,并推荐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重要的学术价值。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 超越自卑 ,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本书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阿德勒在书中提出: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通存在的事实,这是因为他们常仰赖成年人的生活,且一举一动受到成年人的控制。当儿童利用这种自卑感作为逃避行动的借口时,便发展成神经性的倾向。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下去,它便会形成 自卑情结 。 《自卑与超越》以 自卑情结 为线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个体心理学思想。书中不仅涉及到人为什么活着,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和优越感,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而且还论及了早期记忆、梦、犯罪及爱情、婚姻等内容。他在书中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对个人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 阿德勒理论的最后落脚点是人的优越和完善。他把为优越而奋斗称作生命的实质,为优越而奋斗是阿德勒人格理论的基本动力。行为的动机出于人的社会性,而不是生物因素起主要作用。后来,阿德勒又把个人为优越而奋斗的观点改变成个人为完善的社会而奋斗。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5911 次阅读|5 个评论
超越时代的科学家:科学总是沿着伪科学指引的道路前进
sheep021 2010-9-19 10:36
自古及今,有很多天才超越他所处的时代,指引人类前进,古代非常多,如:伏羲、黄帝、老子、释迦牟尼、 穆罕默德、摩西等等。 近现代也非常多,如: (排名不分先后) 1 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1943年),1856年7月10日出生,是世界知名的 发明家 、 物理学家 、机械工程师和电机工程师。塞尔维亚血统的他出生在 克罗地亚 (后并入奥地利帝国)。特斯拉被认为是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发明家。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对电和磁性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专利和理论工作形式依据现代交变电流电力(AC)的系统,包括多相电力分配系统和AC马达,帮助了他带起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界有一个普遍共识,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个公认的旷世天才:达芬奇和尼古拉特斯拉。尼古拉特斯拉是电气化领域的先驱,是他发明和创造了交流电系统,发明了电机和高压变压器,对现代世界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的家之所以能有灯光也要感谢特斯拉。特斯拉创造出了第一台无线电遥控的机器、机器人工程学原理和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X光设备、电能仪表、汽车速度仪表、冷光灯、电子钟、电子治疗仪他在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取得了大约1千项发明。而当今世界的科学发明体系仍然建立在特斯拉留下的遗产之上。特斯拉率先提出的概念有电子显微镜、激光、电视、移动电话,互联网和许多其他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事物。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却一生坎坷,备受同行和巨商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对他的肆意打压,以至于他在科学史上的地位,长期都未能得到公正的评价。 在严重的经济利益威胁下,特斯拉即大受爱迪生抨击,并冠以「科学异端」之名,一场惨无人道的「科学迫害」则应运而起。 详见: 永不枯竭的能源:尼古拉特斯拉的特斯拉线圈 2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荣格(Carl G. Jung , 1875-1961)瑞士 心理学家 和精神分析医师, 分析心理学 的创立者。早年曾与 弗洛伊德 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裂。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荣格: 每当他谈到灵魂的时候,他总是对此深信不疑在他看来,灵魂是非物质形式的,超过时间和空间的 但尚未被科学地了解和研究 ; 对梦游症,催眠术以及魂灵显现(招魂术)的研究是认知灵魂的有效途径。因此荣格认为,招魂术在其实质上并不神秘,而是一种未知的精神现象,需要用适当的科学方法来加以观察、探究。 ; 荣格是如此领先于他的时代,以至于今天人们也只能逐渐地追赶他的种种发现 ! 荣格曾不讳言的说,他的心理学理论,除了一部分来自临床心理学经验之外,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外部渠道与途径,它包括了东方宗教在内的所有学问。 荣格曾说,他对东方学问的喜欢可以称做心灵上的朝圣,印度文化、易经、老子、炼金术、孔子,他都有涉猎,对于佛禅更是喜爱有加。 荣格在西方的正统心理学中,堪称是异教徒。 荣格很有智慧,为了躲避极端科学主义者的攻击,他不说灵魂,而是用一个新的称呼集体潜意识,来指代灵魂。 3 图灵 阿兰麦席森图灵,1912年生于英国伦敦,1954年死于英国的 曼彻斯特 ,他是 计算机 逻辑的奠基者,许多 人工智能 的重要方法也源自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1936年,图灵提出著名的 图灵机 (Turing Machine)的设想。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图灵机与冯诺伊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 人工智能之父 的桂冠。 图灵认为,简单的数学方程,可以描述生物学问题。如胚胎发育问题,即宇宙形成的问题。遗憾的是, 图灵是个超越时代的大师,他的 这一观点依然为科学所不齿,图灵至死都没有看到自己的模型被承认和接受 好在还有人愿意继续研究,终于大放光明 4 约翰冯诺依曼 1903年12月28日,在布达佩斯诞生了一位神童,这不仅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喜悦,也值得整个计算机界去纪念。正是他,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理论,其体系结构沿用至今,而且他早在40年代就已预见到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对当代计算机将产生的意义深远的影响。他,就是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5 爱因斯坦 老爱的成名之作相对论,发表之初,有几个成人承认? 爱因斯坦在接受诺贝尔物理奖时,以《我的世界观》为题发言说: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们的心灵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 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的真正的宗教情感;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宗教感情的人。也就是说,因为确实有神秘现像这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爱因斯坦才会在举世瞩目的学术颁奖殿堂如此发言;其意无疑要科学尊重客观事实 爱因斯坦说: 直觉是上帝的礼物 , 人所具备的智力仅能够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到,在大自然面前自己的智力是何等的欠缺。如果这种谦卑精神能为世人所共有,那么人类活动的世界就会更加具有吸引力。 ; 拿我们的科学与现实相比,往往就显得幼稚和原始了。 是的,我们的科学因为固步自封,因为掌握科学的人唯我独尊,在很多领域还保持着原始的定理,还把他作为判决某些事实与现象的准则 6 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7 钱学森 一说起钱老,大家可能立马想到两弹一星,但我觉得,钱老的突出贡献和超越时空的杰出成就并不是两弹一星,而是钱老晚年所开创的大成智慧学以及钱老晚年所作的一个重大预言人类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将在中国兴起。 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钱老就说过: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而且认为中医的精华在于它的方法论与系统观。 钱老晚年开创大成智慧学其本身就意味着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在中国拉开了帷幕。钱老曾说他不喜欢回顾往事,也不愿意写回忆录,人们对此也往往很奇怪。其实,钱老晚年的注意力已完全集中在他晚年的事业里了,已认为他的往事与这项事业相比,已不值得多去回顾了。 更多: 迎接第二次文艺复兴的到来 钱老应无憾,笑看世界殊! 钱学森:目光穿越时空 牛顿,爱因斯坦,钱学森晚年研究重点的相似之处 8翁文波 翁文波先生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石油地质学家、知名预测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测井和石油地球化学技术的创始人。 奠基了中国预测科学,被人们誉为一代 天灾预测宗师 。 翁文波指出:21世纪有可能把预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进行研究,完整和科学的预测学将是人类文化在信息时代的核心之一。 更多: 当代预测宗师翁文波 中西汇通翁文波与天灾预测学 9 鲍得海 自称隔壁家的二傻子,天狼星特使。物理专业博士,美国 纽约 科学院院士。 可能是在天狼星丢了灵魂,潜入地球来寻找灵魂。 二傻跟荣格一样一样的,也是这样的一种人: 【每当他谈到灵魂的时候,他总是对此深信不疑在他看来,灵魂是非物质形式的,超过时间和空间的但尚未被科学地了解和研究】 二傻目前的初步研究结果是:灵魂存在于【伴生空间】中,以波动形式存在。。。(以下保密) 10 张颖清 张颖清的确一度被认为是个了不起的天才,是一个出自民间的、完 全靠自学成才的生物学家。 张颖清,1947年生,生物学家, 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息生物学的创始人 。2004年10月20日病逝。 大约20年年前,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根据中医耳穴原理,发明了一套理论方法、把中医穴位诊断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方法联系起来。 他的研究得到中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学界和政界的关注鼓励和支持。中国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和温家宝等人视察了相关研究,对张颖清教授予以鼓励;美国总统给张颖清发信,代表美国政界学界表示关注、支持和鼓励。 美国军队大力普及和规模部署一种耳针疗法的中医针灸,叫战场针灸(Battlefield Acupuncture)。 美军采用的耳针疗法的中医理论方法依据,跟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的耳穴科研和他曾在美欧等地所介绍的道理几乎是一模一样。 可是,在中医故乡中国,张颖清教授的耳穴科研却被当作伪科学而封杀,他个人也如同文革中的反革命分子一样被爆光到社会而蒙受文革式的揭发批判,致使他不但失去了所有科研学术活动机会,且因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而患病至死、去世的时候仅50来岁。 美军规模部署中医针灸,但该项技术的创始人 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却被封杀、打击,致使他不但失去了所有科研学术活动机会,且因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而患病至死 张发明的生物全息诊疗法,几十年来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使上百万人受益。 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胡克第一次通过显微镜看到了植物的细胞。1985年,张颖清发现了细胞和生物个体之间的一个新的独立功能构造单位:全息胚。 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理论著作《全息生物学》、《生物全息疗法》、《全息胚及其医学应用》、《新生物观》等多部专著,在国际上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播和应用。中国的多所大学开设了全息生物学课。 张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成果对生命科学、医学和农学等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正是张1985年创立的全息胚学说,明确排除了学术界对动物细胞全能性的争议,从而为12年后克隆羊技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初,张颖清教授三次应邀访问颁发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机构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等,在具有诺贝尔奖提名权的教授们的主持下,多次作学术报告。我驻瑞典使馆科技处、教育处先后3次向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发回关于张的学术成就在瑞典获得高度评价的报告,认为只要进一步做好全息生物学理论的科学论证和推广工作,加强宣传,这一理论的发明者张颖清教授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使馆科技处的同志说, 我国还没有任何一项科技成果能够像张颖清的成果这样,得到诺贝尔奖评定机构科学家的如此评价。 著作   张颖清的主要学术著作有《全息生物学》、《全息胚及其医学应用》、《生物全息诊疗法》、《新生物观》等。他的多种论著被译成英、德、日、俄、挪威、蒙古、塞尔维亚等文字。   张颖清关于哺乳动物体细胞全能性理论的英文专著,在克隆羊之前许多年,就可以在世界上许多图书馆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查到。 耳针: 美军规模部署应用,中国却成伪科学 张颖清:倒在问鼎诺奖途中 (《瞭望》2005年第3期) 耳针理论:美国全军部署,中国鞭尸死打 。 科技打假第1冤案调查 张颖清 天才还是南郭(图) 11 印大中 研究经络本质及衰老的先行者 科学网-印大中的博客首页 从植物神经生物学和动物神经进化看经络的生物学本质 衰老机理研究的老黄牛生物谷专访印大中教授 经络的生物学本质英文版上网 一看标题,就是到是印老师的大作。 呵呵,先行者啊 博主回复:疑是伪科学的标签已贴在了笔者额头上.....:):):) 纵观科学发展史,哪个先行者不被世俗势力嘲笑过呢? 让时间证明吧。 博主回复:我在交流广义衰老学说之后,有时会也苦笑三声,然后自我安慰:Time talks ...... 本人孤陋寡闻,暂时先列这么几位。希望大家群策群力,踊跃推荐,本文不断更新 总结: 从超越时代的科学先行者们的经历来看,他们或过于传统,或过于现代,而都是孤独的、寂寞的。因为超越时代而不备时代理解和接受,甚至被打击、排斥,而被斥为异教徒、科学异端,或伪科学。 但时代总是进步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异教徒、科学异端、伪科学,终归会被纳入科学领域的。 从这层意义上看, 科学总是沿着伪科学指引的道路前进 。    生物全息之父-张颖清
个人分类: 天上牛人|1467 次阅读|20 个评论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慈善捐款超越资本主义 ?
sheep021 2010-9-6 10:22
繁体字: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慈善大计 超越资本主义 初闻世界首富号召全球富人每人捐出个人财富的一半,甚是感动,难道社会主义在发达国家率先实现了? 但仔细想想资本主义的金字塔体系,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如上图所示,可能还算好的,财富总算下降了一层,最起码金字塔的稳定性会高一些。 也许更糟糕的是,也许只是最上层的财富优一个袋子,变为俩个袋子,分开装而已,那金字塔的稳定性会可能还要差一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75 次阅读|1 个评论
究竟什麽是“底”?
jiangjinsong 2010-8-8 18:04
在現代社會 人們很容易認為現代性的基本價值是底 可是在非現代社會中 它就不是個底 不過很少有人能認識到自己所在時代的局限性 多多少少都有將特定時代精神永恆化的傾向 總有許多人希望把當下的某種制度、文化、精神作為先驗的原則固定化 可是我更傾向於努力去揭示這種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則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 我總是強調對強勢的、主流的原則進行顛覆、解構 當然這本身也不是什麽稀罕的物件 它也是現如今流行的 能絕對待 還是有所執著、繫縛 但是 我以為 愚鈍如我輩 只有這樣才能逐漸真正達到放下自在的覺悟境界 只不過要時刻覺悟什麽是努力的方向 因為這種顛覆和解構是自我毀滅 自挖牆角的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96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俞宣孟 中西传统哲学的不同超越与哲学观念的更新
sheep021 2010-6-10 12:44
  长期以来,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就是在求同和辨异的过程中展开的。从同的方面去考虑,没有人怀疑中国哲学之为哲学;从异的方面去比较,问题就比较复杂。近年来,随着对西方传统哲学理解的步步深入,揭示了它的核心部分ontology的实质,意识到中国哲学中并不存在西方哲学ontology那样的本体论。这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焦虑,乃至于有人主张中国有思想无哲学。中国哲学之为哲学是一个铁的事实。问题在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是两种形态殊异的哲学,用西方人的话,叫做heterogeneous(异质)。那么,怎样说明一种与西方哲学异质的哲学之为哲学呢?   中西哲学的异质性,不只表现在哲学问题的指向、问题的表述和问题的解决这些方面,更表现为从事哲学活动的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历史上,从事哲学活动离不开修身养性,即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生存状态以与当下的生活世界相契合,这就是所谓得道的境界,也是自身生存状态超越的过程。对于西方哲学来说,从事哲学意味着把握普遍的知识,直至超越一切特殊知识的最普遍的知识,那是超验的知识,也被认为是绝对真理,是本质性的知识。以上的差异,又进一步导致一系列其他的差别。例如,得道的境界需要在身体力行中予以体悟,而把握普遍的知识则需要学会概念的推论。又如,西方哲学从对哲学门类的划分,逐渐形成对全部知识体系的分类,这种分类已经包含着逻辑方法的运用,而中国学术则并无依照逻辑方法的分类;西方哲学在说的形式方面颇下工夫,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西方哲学就是在对说的反思中展开的,但在中国哲学中,说的形式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哲学搞得越深,是越倾向于摆脱语言的束缚。   对于中西哲学这两种异质的哲学的比较,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概括的方法,即抽象出中西哲学中共同的东西。但是,其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在一种简单化的哲学是世界观的结论中,不仅中国哲学的面貌凸显不出来,西方哲学的特征也被模糊掉了。还有一种是向下探源的方法,这种方法以既有的中西哲学为事实,深入到产生这两种哲学的根源中去。这需要我们按照这两种哲学各自的要求,在从事哲学活动中体会自身生存状态方面的变化。一旦我们体会到了从事中西哲学活动时不同的生存状态,我们就可以问,为什么 不同的生存方式导致不同形态的哲学 ?   不同形态的哲学是人们以不同方式从事哲学活动的结果。但是,这个根据本身需要首先得到说明。本文对这一根据的探讨,拟从超越问题入手,这主要是基于超越与形而上学的密切关系。形而上学被认为是西方传统哲学的灵魂,所以,在论说中国哲学之为哲学时,最终要为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作论证。西方形而上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超越,它是超越于经验的。中国哲学文献中虽然没有出现超越这个词,但是,我们可以说明,追求得道需要人变换自身的生存状态,这正是一个超越的过程。中国哲学注重的是超越的活动,西方哲学突出的是超越的对象,这两种超越观看似互不相干,事实上却是互为表里的。这一揭示将向我们展示出中西哲学的共同根源。      一      超越的观念是西方传统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它揭示出一个超越于可感世界的领域,造成了西方哲学二元论的特征,与中国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超越作为动词,在英文中写作transcend,名词作transcendence,其形容词为transcendent或tran-scendental。在认识论成为哲学关注的主题时,相对于经验而言,transcendent和transcendental也译作超验的和先验的。   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超越有不同的意义,其中有三个环节很重要。第一,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具有超越的性质,它是后世各种有关超越的理论的源头。虽然在柏拉图的《对话集》中,超越还不是一个哲学概念,但是他的理念是具有超越性质的。柏拉图为同类事物寻找定义,觉得可感世界的具体事物因为是变动不居的,不能充当一类事物的定义,于是就提出有理念这样的东西,它们不存在于可感的世界,而独立存在于理念世界中。柏拉图所谓的定义,就是表示一类事物的普遍概念。不过,在柏拉图的时候,恐怕还没有普遍这个词,所以,柏拉图表达得很吃力。比如,在谈到普遍性质的美德时,就要说明这不是指某些特定身份的人(如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所应有的美德,也不是指公正、勇敢、节制等各种性质的美德,而是指美德本身。还需要用比喻的说法,例如,谈到关于形的理念,他需要转弯抹角地把它和三角形、圆形区别开来。这说明,虽然人们日常语言中随处使用着具有普遍性的词,但在柏拉图之前,还没有人对词所具有的普遍性质进行过反思。换句话说,柏拉图是第一个唤醒人们对普遍性的自觉意识的人。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包含着西方哲学史上最初的超越观念,在这个基础上,哲学区分出一与多、实在与现实、真理与意见、不变与变,等等。在这些成对概念中,前者是对后者的超越。   第二,基督教神学所反映的超越观念。上帝及其所在的天国被认为是超越的,它与人间相隔绝,芸芸众生不能凭自己的努力从现实的世界跨进天国。但是,既然天国和人间是阻断的,上帝如何把恩惠赐向人间呢?于是,在基督教神学中,引进了上帝既是超越的又是内在的(immanent)观念,即上帝既是居于高高在上的天国又是存在于我们尘世中的。内在观念的引进实是出于上帝要突破天国尘世隔绝的需要。   第三,近代西方哲学最大的特点也许可以概括为人的觉醒,反映在超越观念上:超越不再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的性质,而是人的理性思想的对象。它与经验隔绝因而是超越的,在这个意义上,超越也就是超验或先验。对这方面问题谈得比较多的是康德。康德认为,我们的知识始于经验,经验中从感官得来的材料是杂乱无章的,但是,用它们构成我们的知识以后,就有了规律性、普遍性和必然性。那么,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是从哪里来的呢?既然知识是人自己对感性材料经过整理的结果,想必是人整理感性材料的方式具有普遍必然的性质,从而使知识成为可能。原来我们自己天生就有获得知识的能力,康德用范畴来标志,这些能力与刺激我们感官产生经验的材料不能混为一谈。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就是讨论人是怎样使用、以及应当怎样正确使用范畴的,考察的是从知识中剥离出来的人的先天认识能力,因而称为先验(transcendental)哲学。我称全部这些认知能力为先验的能力,因为它只是先天的可能性,不与对象相关而只与我们认知对象的方式相关。这类概念的体系,可以名为先验哲学。由此可见,西方哲学所谓超越的或先验的东西,都是指超出经验的事物,不管它是指对象的性质(作为事物的本质或绝对真理),还是指康德所谓人的理性概念。   感性和理性的割裂使得西方哲学呈现二元论的特征。我们讲到二元论,一般就想到笛卡儿关于身心二分的二元论。这是狭义的二元论:身体是感性的,思想是理性的。感性和理性的割裂还导致更大范围的二元分离:本质与现象、精神与物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知识与意见、客体(客观)与主体(主观)、理性与非理性、绝对主义(或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等等。西方传统哲学主流的立场是站在每个二元对立的前者中。   在西方哲学中,超越的观念同普遍而又绝对的观念是密切相关的。罗素曾经用数学集合论说明普遍观念对具体事物的某种程度的脱离。按照他的想法,人作为一个集合的概念,包含着个体的张三、李四但是,人这个概念本身所表示的不是这个集合中任何一个具体的人,人作为集合的概念不能同时作为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从经验概括得到的普遍概念大体就是这样的概念,但是经验性的普遍概念还不是绝对普遍的概念。因为,当我们理解这样一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总是联系到自己经验过的那些时空中的具体事物,这样的普遍性是随着我们经验范围的扩大而扩大的,这种相对普遍的概念相当于名。超越的概念是绝对普遍的概念。绝对普遍的概念是超时空的,它被设想为是囊括一切可能经验到的事物的概念,即囊括一切时空中同类的经验事物,结果这个概念本身必定是与任何经验事物相脱离的。关于相对普遍和绝对普遍即超越概念,英文中有general和universal两个词。前者指相对普遍,动词形式为generalize,意为概括,说明它总是指从经验概括得到的普遍,后者才指绝对普遍。   超越的概念不限于最高的范畴Being。任何概念,只要人们作超时空的使用,就可能成为超越的概念。例如,在先有竹还是先有笋这个难题中,难就难在这里的竹和笋都不是指某特定的竹和笋,而是指一切时空即超时空的竹和笋,因而它们已经被当作绝对超越的概念使用了,然而问题的形式却要求人们对它们在时间中的先后给出答案。经验和超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在前者中,我们的思考离不开经验事实,而后者则要求人们做纯概念的思考,即逻辑的思考。例如,在上述竹和笋的关系中,所能设想的只是二者的互为因果关系。   在西方哲学中,尤其是在作为主流的理性主义哲学中,超越概念是必不可少的。黑格尔《逻辑学》中的理念世界就是用这种概念逻辑地构造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他要求人们在运用这类概念时摆脱表象性思维。由于这种哲学运用的是绝对普遍的概念,又有逻辑的必然性,因而它所表述的内容也被认为是第一原理、客观真理。这里说的那种哲学实际上是指ontology,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其典型。这样的哲学要求我们进入一个超验的领域。学习西方哲学的关键也就在于了解、熟悉纯粹概念的思考,换句话说,在于了解并熟悉超越的思考。      二      中国传统哲学中并不存在超越这个概念,也没有形而上学这个词。超越和形而上学是我们用来分别翻译transcendence和metaphysics的。但是,如果深入到中国哲学的内部,我们会发现,中国哲学也有超越的性质。超越是中国哲学之为哲学的重要特征。让我们从中国哲学的形而上谈起。   中国哲学资源中原来并没有形而上学这个词,有的只是形而上。我们在《周易系辞》中读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现代人通常的理解是,在形之上的东西称为道,在形之下的东西称为器。在这种理解中,称器物为东西是可以的,但是,称道是东西却是成问题的。而且,一般把上和下当作是道和形、器的方位关系,这样的理解也是成问题的。中国古代对于道有许多解释,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人认为道是与器物一样的东西。因为道是遍在的,这种遍在就像每个人都享有同一个日子,但是日子和人不是一个东西,它们是异质的一样。也正因为道和形、器是异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是方位关系。   要理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首先要清楚,这句话是指导人们读《易经》的。《易经》是讲变化的,包括世间事情的变化以及人顺应着世间事情的变化而变化。变化是无穷的,怎样把变化表述出来是一个难题。《易经》的创造是用卦象,其中贯彻着一个基本的认识:变化是在时间中的,是在阴、阳两种对立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表达出来就是以阴、阳两爻以不同的排列组合分布在六个爻位上组成卦象,即六十四卦。   我认为,上引句中的形就是指卦象。在古汉语中,形指的是画出来的形象,也可称为象。《说文》:形,象形也。徐灏注笺:象形者,画成其物也,故从彡。彡者,饰画文也。卦正是一种画出来以表示变化的形象。此外,《易系辞》还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把形和象对举,说明形和象是同等的东西。那么象是什么呢?在《周易》中,象指卦象,这点是没有疑问的。对每个卦作解释时的开首语称象曰,意为这一卦象的意义是。既然卦称为卦象,那么,如果有人称卦为卦形,大概也是可以的。   明确形就是卦象,对于理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很重要,这样就区分出三者,即道、形和器,而不是通常人们可能会认为的道和器(或形器连称)二者。在三者中,形是器和道的中介,器须经由形才能达到道。   现在再说上和下。这里的上和下决不是指方位,而是指从形达到道和回到器的方式。在古汉语中,上可作动词用,如,《广韵养韵》:上,登也,升也。《礼记曲礼上》:拾级聚足,连步以上。孔颖达疏:涉而升堂,古云以上。同样,下也可作动词,如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中,上指上达、超过,下指下及。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动词的主语在哪里?西方语言的语法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句子也应包括主 语和谓语,受到这种方法的影响,就可能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解读为道是在形之上的东西,器是在形之下的东西,或者,形上升到达道,形下降及乎器,在这里,道、形、器似乎分别都可以成为主语。说道、形、器三者都能成为主语,已经表明这种句子中的主语是不分明的。况且,说道、形、器三者自己能上能下显然也是不对的。我觉得,中国语言的一个特点是,语言不纯粹是表达对象的,它往往在表达对象的同时表达运用语言的人的状态。恰恰在主语缺失的场合,语言的运用者就站出来了。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正是由于缺乏主语,要求读《易》者自己站出来。以这种方式去读,读出来的味道可以是这样的:从与形打交道的状态上升一步是与道打交道的状态,从与形打交道的状态下降一步是与器打交道的状态。这里,是人自己站到了上和下的过程中。   上面这种读法是能得到印证的。王弼在《周易略例》中教导人们读易的方法说: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故得意而忘象。从字面推敲起来,这段话有毛病:人能故意记住他想记住的东西,但是怎么能故意忘记他想忘记的东西呢?但是,正是这种故意忘记,表达出了人自己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主动转换。上引文字中的象,无疑是指卦象,言是《易经》中解释性的文字,得意就是得道。这段文字没有讲道是什么,而是突出怎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只有有过得道体验的人,才会承认道的存在,才知道什么是道。所以,与其对道是什么作说明,不如指示人们怎样去获得对道的体验。   古人所谓的圣贤,都是对道有所体验的人,只是深浅程度不同而已。由于得道离不开个人的体验,修身养性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大的工夫。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都是围绕着得道这个目标展开的:人和环境世界之出于同一根源的涌现,是人遵循道的根据;认真应对生存中的各种挑战是得道的途径,展开出来就是个人得道的经验和整个民族的历史命运。中国哲学归根结底是求得生命自觉的学问,把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成就宋明理学称作心性之学是有道理的。   由于翻译西方metaphysucs,提醒我们想到了形而上者谓之道这句话。这句话值得深思,因为作为得道途径的中国形而上的学说与西方形而上学的对照,可以成为我们比较中西哲学不同特征的一个切入点。西方形而上学是超越而超验的理论,这主要是指,它作为一种理论,是超越于感性领域的,是概念思想所把握的对象。中国的形而上也是超越的,但这里的超越指的是人自身的状态,即人自己从与器打交道的状态进人与形打交道的状态,进而从与形打交道的状态再上升一步,求得与道相契的状态。总而言之,西方形而上学的超越指的是理论、学说的性质;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则是人转换自身生存方式,到与道相契合的过程,它不是靠思想可以把握的,而需要在身体力行中去体验。如果说,哲学作为学说要有所说,那么,中国哲学之说的核心内容就在于对自身超越活动的描述和相互交流。有所说,也是为了引导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体验。      三      中西哲学是否可比?也许,既然在进行比较,就不存在不可比的问题。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的工作却使我觉得,比较工作往往导致不可比的结论。   从西方传统哲学的角度看,哲学应当是理论的理论。但是,中国历史上的哲学是理论的理论吗?理论讨论的是一般性的问题,它或者是归纳的,或者是演绎的。归纳是所谓从特殊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特殊。无论是归纳还是演绎,理论不仅试图为实际提供一种本质性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们期望理论能够指导将来的实际活动。这种期望要求理论具有普遍必然的性质。西方传统哲学讨论这些问题,并且意识到,从归纳得到的理论是受时空条件限制的,因而用以指导将来的实践是有局限的,于是更看重的是演绎的理论。对于普遍必然的理论的期望,实现出来就是一个纯粹概念的推理系统。这就是所谓ontology。这种理论形式在中世纪托马斯的神学中就已经得到了总结,最初是用于证明上帝存在的一种方法,近代以后被归入形而上学,成为哲学的核心。一旦我们搞清楚ontology的性质和形态,就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存在着类似于西方ontology的哲学。   onology在西方哲学中是纯哲学、是核心,而中国哲学根本就不存在onology,所以,如果比照着ontology的特点与中国哲学进行比较,就显得处处不可比。例如,西方哲学的超越是ontology这种理论的性质,如果这种理论也表达了实在,那么,这种实在是所谓现象后面的本质,是概念把握的对象,与主观的感性对象相比,它是客观的理性对象。中国哲学的形而上也有超越的意义,但它与西方哲学的超越根本不是一回事,它指的是人自身生存状态的转换,对它的把握是体验式的,而不是概念式的。正因为此,当牟宗三说中国哲学具有超越而内在的意义时,就遭到了郝大维和安乐哲的反对,郝、安二先生紧扣着西方哲学超越观念的意义,抓住西方哲学的超越性质与二元论特征的密切关联,问道:难道中国哲学也是二元论的吗?   又如,我们曾以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哲学的特征去比较西方哲学。确实,西方哲学有二分的特征,但是,这种二分不是作为自然的天和人的二分。在西方哲学的观念中,经验范围内的天和人也是合一的,二分的是经验世界与经验世界之外的概念世界或理性世界,它们是互相独立、互相隔绝的二者。大概是感觉到了这种不可比,张世英采取的办法是,把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与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相比。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如果客是经验范围内的客观事物,那么,西方人并不认为在主观和客观之间有什么隔断,隔断性质的分出现在作为纯粹思想对象的客观与主观经验之间。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传统哲学并没有开辟出经验之外的纯概念思辨的领域,即没有所谓onology,中国哲学的合总是不能对应于西方哲学的分。从这个角度看,二者之比不免勉强。   如果说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一向是在求同和辨异中进行的,那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则较倾向于辨异。近年的辨异揭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是两种形态迥异的哲学。法国哲学家于连的研究认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原是两种异质的哲学。他的一系列著作,从各个方面揭示了中国哲学之异。在《圣人无意》中,他指出,所谓无意是指圣人不会从很多观念中单独提取一个:圣人的头脑中不会先有一个观念(意),作为原则、作为基础,或者简单说就是作为开始,然后再由此而演绎,或至少是展开他的思想。与此相应,中国没有建立起本体论的大厦。仅举这一点,就足以使我们觉得,在其现有的形式上,中国哲学和有严密理论体系的西方哲学是不可比的。   大致说来,西方传统哲学一向以建设普遍的知识为目标,而中国哲学则是求为圣贤之学。这一基本差异反映为不同哲学问题的形成、表述和解决方法。有无ontology则是中西传统哲学差异的一个集中表现。二者差异之大,以至于站在西方哲学的立场上,简直就对中国哲学之为哲学产生怀疑。即使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充分肯定的一些西方学者,当谈到中国哲学时,也往往显得很谨慎。例如,郝大维和安乐哲,他们对中国哲学一向是同情的,但是在许多地方都慎用中国哲学这个词。例如,他们的《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一书,英文名称是Thinking from the Han:Self,Truth,and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其中根本未见哲学一词。2001年德里达到中国来走了一圈,说中国有思想,没有哲学。这个观点影响很大。于连虽然对中国哲学之为哲学没有怀疑,但是,当他判定中国哲学异质于西方哲学,并且想从中国哲学中获取发展西方哲学的灵感时,他面临着同样的挑战:西方哲学真能从一种完全异质的哲学中获取资源吗?   对中西哲学作比较,对二者进行求同辨异还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达到会通。从字面上说,会通当指二者相互交汇而能出人通达。但是,对于中西两种异质的哲学,它们交汇于何处?又怎能达到二者间的通达呢?中西两种哲学好比两枝分离而独立的树枝,它们本身不会会通,只有回到树干、绕道树干,它们才能相互进入。我们只有使自己成为树干,才能为中西哲学提供会通的场所。我们应当能够发现, 在从事西方哲学的时候,重要的是要学会作概念思考,而在从事中国传统哲学的时候,免不了要下一番修身养性的工夫。概念的思考和修身养性都是我们自己的生存方式,我们可以这样去从事哲学,也可以那样去从事哲学。原来中西哲学的会通是研究者自己的事务。 中西哲学两者间本身不通达,能通达的是人。   达到了上面这一步,我们从事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域:我们不再限于中西两种哲学文本的比较,而要比较人们从事中西哲学活动的方式。哲学文本之所以这样那样,那都是人们从事哲学活动的一定方式的结果。在从事哲学活动的方式中,有中西哲学各自形成的机制。这种取向把我们引向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分析。   伴随着两种不同性质的超越,有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既然形而上学是哲学的灵魂,超越又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那么,对超越作生存状态分析就是首要的任务。      四      生存状态分析研究的是人从事哲学活动的方式。从对哲学文本的比较研究转向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分析,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哲学形态可以不同,但它们都与人自身从事哲学活动的某种方式相关。其依据在于: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大家知道,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另一个重要的依据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的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的这些论述启发我们,无论是我们日常中见出的事物、还是哲学视野中见出的对象(包括作为感官对象的事物和理性思维对象的实在),都应当结合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适当的理解。换句话说,我们所认识到的各色各样的世界、以为是完全客观的东西,其实都是与我们的实践活动即我们人类与它们打交道的方式相关的。   用马克思的上述观点考察中国哲学,我们不只是要关注在追求道的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器、形、道三者,更要关注与这三者相应的人的状态。正如器、形、道三者是性质有异的三种对象,与它们相对应的人的生存状态也是互不相同的。与器相对应的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状态的人。在这种状态中,人们手头的器物直接用于生活的目的。例如,杯之为杯在于用作喝水,杯的质料可以不一,形状可以有差,方便饮水的功能不能没有;衣之为衣在于能穿着蔽体,衣服式样可以时尚,用料可以有精有粗,但总要符合蔽体御寒的基本需要。人们也能从对器物的直接运用中抽身出来,对它们的性质和功能进行观察和研究。观察和研究虽然不同于直接的使用,但是,就被观察和分析的对象仍是器物而言,人与它们打交道的方式是一致的,人的注意力是在实际的东西方面。   但是,面对形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如前文所说,形指的是卦,卦不是表示器物的,而是表示事物变化的格式或形势的。《易经》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一切变化又是由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造成的。由于阴、阳在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所占据的形势不同,就生出无穷的变化。由于变化是过程性的,时间就必须加以注意。《易经》设计出阴、阳两爻在六个位子上的排列组合得出的六十四卦,不过是举例说明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可能有的一些情况。其中由下而上的六个爻位就是用来代表时间的延续,阴、阳不同交错的排列表示两种力量可能的态势及其发展。形是人创造出来以表示变化的,显然,对形的把握不同于对器的把握,这需要人从与器打交道的方式中抽身出来,实现自身状态的提升。从与器打交道到与形打交道是上升的过程,那么,反过来,从形回到器就是下降的过程。故日,形而下者谓之器。   对形的把握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要进入得道的境界。形只是一个中间环节,它启示人们树立变化的意识。从形到道是又一次上。但是人不是生活在纯粹意识的活动中,道要求人们以变化的意识回到实际生活中,以自觉的态度投入生活,居易俟命,与时偕行。在这里,仍然回到了与器物打交道的状态。与得道之前的与器物打交道的状态相比,得道是自觉的生存状态。如果我们承认对道的追求是贯彻在中国哲学中的基本要求,那么,我们也必须知道,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的精神,并不是只要上不要下的,而是,从器经形上升到道,同时也是对器的返回。《中庸》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就是这个意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两句话是不能割裂的,它们是得道的完整过程。所以,《易系辞》在这两句话后讲了圣人设卦的目的在于极天下之迹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让人明白变这个道理。并且,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可见,得道与否,最后还是体现在生活中,存乎其人,存乎德行,即所谓道行之而成。   在中国哲学有关道的论说中,始终没有一个关于道的定义,因为道本来就不是纯粹思想的对象。虽然不能从概念上对道有所表述,但是,道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从日常起居、掌握技能、交游治学到经世济国,各种自觉的发而中节、游刃有余的状态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得道的状态。中国哲学提出道的目标,着眼点在于引导人的生存状态。这意味着,道只向进入得道状态的人呈现。这还意味着,中国哲学把人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生存状态视为当然的前提。至于各种生存状态之间的转换究竟是渐进的还是顿悟的,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但是不管是渐进还是顿悟,器、形、道是三种不同的生存状态,每种生存状态都伴随着一种意识,它们之间并没有连续性。所谓超越,应当就是生存状态的切换。   当我们转向西方哲学的超越观念的时候,初看之下,似乎是完全不适宜作生存状态分析的。这里的难点在于,生存状态分析着眼的是人自身的状态,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说,其关注的是主观或主体的方面;然而从表面上看,西方哲学的超越观念却与客观性相关。客观性有许多不同的含义。根据一种朴素的看法,所谓客观性指的是存在于我们之外、又能被我们感官感知的东西。但是,这样的东西既然能被我们直接感知,它就存在于我们经验的范围内,并不具有超验或超越的意思。照理性主义的看法,感觉中的东西不是什么客观的东西,因为,感性的东西是因人而异的,因而是变动不居的。在他们看来,只有具有普遍必然性的东西才是客观的,康德就这样认为。根据这个标准,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客观必然性,因而是客观性的东西。这同我们寻常关于客观性的观念根本不是一回事,我们一般认为,即使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也是思想把握的东西,因而是主观的,而在康德这里则是客观的。至于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的内容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这个问题,康德的回答是:不可知。(这正是黑格尔要提出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性问题的背景。)   如果我们谈的是西方哲学,而不是谈常识,那么,我们就不能忽略上述康德所谓客观性的意义。康德所谓客观性,是出于普遍必然性,归根结底又在于逻辑范畴的运用。关于逻辑的性质是个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至少能够说,对逻辑的运用是人自己的事。人与世界打交道时可以运用逻辑的方法,也可以不运用逻辑的方法。运用逻辑的方法,如康德所说,可以得出自然科学知识。但是,并非每个人都从事自然科学。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逻辑地思考是其中之一。尽管这种思考方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重要影响,但它还是不能代替人类生活的全部,更不能以此而否认逻辑思考之外的各种生存方式的意义。   生存状态分析注重的是人的活动方式。从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去看逻辑思考,它与人的其他生存方式的差别就显示出来了。首先,逻辑思考运用的概念须是超时空的。这是说,这些概念并不指示事实,而只是逻辑的规定性,或者,换一种说法,逻辑只表示纯粹的可能性。逻辑的这种形式化的特征在现代符号逻辑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次,在逻辑思考中,人是不计功利、不讲善恶的,好比我们在做数学题的时候,要严格遵守演算规则,不能根据我们的喜欢与否去决定答案。也就是说,纯粹的逻辑判断与价值判断性质上是分离的。当人在这种状态中的时候,与日常生活状态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   人以各种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表明他有这样或那样的生存能力:从生理能力到思考能力。各种能力是不同的,耳能听却不能视,目能视而不能听,运用视觉与听觉是不同的生存方式,它们向我们提供出不同的世界,且这二者之间是无法过渡的。正如蝙蝠有感受超声波的能力,对于人类感官来说,超声波世界是一个超越的世界。同样,对于盲人来说,色彩世界一定是超越的世界。向我们显示为超越的东西,总是相对的,即对于同一个人,一种官能认知的东西对于另一种官能来说就是超越的。显示为超越的东西,是出于人类自己两种性质不同的官能,官能的不同,其显现物也不同。运用纯粹概念推论得出的逻辑世界不同于感官感知的世界,其根源在于动用了思想的官能。由于思想的功能和感官的功能的不同,它们的对象也不同。我们称前者为可能的世界,后者是现实的世界。纯粹思想的对象不能被感知,同样,从感官得到的观念也不能构成绝对普遍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互相超越的。但是,人们一般总是把思想的对象说成是超越性的,而不把感觉对象说成是超越的,那是站在感觉的立场上看问题。而站在感觉的立场上看问题是有理由的,因为,感觉是生命展开的第一需要,是日常生活的基本领域。   当我们说纯粹概念世界的超越性质在于人类思想的活动时,这似乎并没有说出什么新的东西,人们更关注的是,从感觉能不能上升到(具有普遍必然性质的)思想。大哲学家如休谟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奇怪的是,并没有人提出,从听觉能否过渡到视觉?其实这两个问题的性质是一样的。从感觉不能上升到思想犹如从听觉不能过渡到视觉一样,因为它们本是不同的认知机能。人们并不提出能否从听觉过渡到视觉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将视觉和听觉划进同一个与思想相对的感觉领域;还因为,在听到一种声音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发出声音的东西,这二者是同一时间、地点出现的,在我们的意识中,它们就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在生活中常常有闻声如见其人的经验。   以上的论述导致以下的结论:对象的超越性,是人自身生存状态转换的结果。显示在一种生存状态中的对象不能显示在其他的生存状态中,不显示在日常状态中的对象对于日常状态的人来说就是超越的。人能够从一种生存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生存状态。中国人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西方哲学,西方人也能够通过学习体会得道的境界,人自身的超越是超越的对象的根源。中西哲学形态的差异,是人的不同超越方式的结果。      五      超越的观念对于哲学之为哲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超越的根源在于人自身。这个根源不仅是中西哲学的会通之处,也是哲学的出处。这个领域的显露引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涉及哲学的目标、途径和形态,对西方传统的哲学观念提出了挑战。这里我提出几点与大家讨论。      (一)哲学观念的更新   从柏拉图以来,西方传统哲学把追求有关事物的普遍知识当作哲学的目标,最终发展为黑格尔的宇宙精神。这种哲学据说提供了有关世界的客观知识,它与人的主观态度无关。但是西方哲学最新的发展表明,所谓普遍知识表述的事物客观本质并非与人的状态全然无关。胡塞尔从意向与意向对象相关的角度揭示,范畴、本质或观念(idea)作为呈现在意识中的对象,也伴随着一种相关的意向方式,他把处于这种意向方式中的人称为先验主体。在意向和意向对象这两端中,意向是主动的方面,人能够主动变换自己的意向方式。这等于说,所谓表述了事物客观本质的普遍知识,原来是人自己把自己纳入先验主体状态的结果。海德格尔的哲学进一步说明,对象向人呈现为如此这般的所是,取决于人与之打交道的方式,用西方哲学惯用的术语来说,就叫做是者是在是中是其所是的。这里所谓的是就是人自己的生存方式,而是者包括概念、范畴在内。所以,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通过对人自身生存状态的分析追问是的意义问题。从对普遍知识的关注到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西方哲学的观念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   其实,马克思早就发动了这场哲学革命。问题的实质是,哲学要从纯粹概念的思辨中解放出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更明确地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在传统哲学观念的影响下,我们总是只把哲学当作纯粹的理论,而把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排除在哲学之外,这极大地妨碍了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妨碍了哲学观念的更新。   由于我们把实践限定在纯粹的行动方面,而把对实践的说流放掉了。诚然,哲学作为一种学说,总要有所说,然而,说其实也有多种形式。西方传统哲学的说是概念的说,是逻辑推论的说。当我们述说思想、观念和理论是如何从人的实际生存状态中产生出来的时候,可以用描述的方法,而描述的内容应当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切实体验的东西。哲学观念的更新也包括哲学表述形式的更新。本文关于人的超越观念出于人自身生存状态的超越,采用的正是描述、分析的方法。      (二) 作为理论的哲学和作为修养的哲学   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要求人转变自身状态,目的是为了把自己调整到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状态。这往往需要人从已经陷入其中的状态中超拔出来,以新的眼光重新观察环境世界。中国哲学强调对无的境界的体验,就是从当下的执著中抽身出来,进入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以便看清变化的形势,在应对中发而中节。这里有对环境的了解,也有对自身生存能力的估量,但是,关键在于实行。对于中国古代的人来说,从事哲学是自身修养的过程。   把修养仅仅看作是个人洁身独好的事情,那是消极的。从积极的方面看,修养的目的在于努力向上,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关键是自觉应变,这是儒家精神的积极方面。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接受了这种精神,就会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东亚儒家文化圈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据。   与中国哲学的精神相比,西方哲学从追求事物的定义开始,逐渐聚焦于对普遍知识的构成、性质及其认识的讨论,并试图以这种普遍的知识作为囊括各种实证知识的原理。从事哲学活动在西方就成了以掌握逻辑方法为主的思想训练过程。这种思想方式的积极成果是造成了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   原理具有强烈的逻辑性质,这不仅表现为原理和特殊知识之间的统摄和被统摄关系,更表现在原理本身是逻辑地构成的。西方哲学的核心正是这样的纯粹思辨形式的理论。从这个角度看,中西哲学之间的沟通似乎是很困难的。不过,由于有了马克思对西方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也由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我们看出了所谓的客观原理也是伴随着人自身的一种生存状态。如果说西方传统哲学是对世界的解释,那么,对哲学作生存状态分析就是对解释的解释。对哲学的生存状态分析不仅可以会通中西哲学,还向我们展现出未来哲学的意义。      (三)意识方式的多样性   西方哲学把意识划分为感性和理性,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没有这样划分的。佛教唯识论曾经分出人有八识,但不符合理性和感性那样的分法。感性和理性的划分出于认识的需要,对应于人所认知的两种对象。感性认知指的是通过感官获得的印象、观念,以及对这些印象、观念组合变换基础上形成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受到时空的局限,是没有普遍必然性的。理性认知是指关于世界的规律、本质的知识。康德认为,所谓规律、本质是人运用范畴整理知识的结果,即所谓人为自然立法,所以,说到底,理性是指人运用范畴作逻辑推论的能力。如果用感性和理性的划分标准对照中国哲学关于道的意识,我们简直就感到不知所措。对于道的体验是每个人自己的体验,是个性化的而不是概念式的。但是,道又不是直接从感官得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道不是纯粹认识的对象。人们只能在得道的状态中把握道,一旦试图去观察道、说出道是什么,就已经从当下得道的境界中抽身出来、出乎其外了。把握道的意识与分为感性理性的认识论意识不是一回事。得道的意识不能纳入感性理性的分类,这说明人类的意识原是多样的。   人类的意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的意识只是其中的一个类。在多数情况下,当一个人专心致志地投身于实际工作的时候,手头的东西并不被当作认识对象来看。例如,可以从力学原理上分析两个轮子的自行车能够稳当前行,但是,没有一个人是根据原理就能骑车的,他必须通过亲身体验学会骑车,在达到熟练程度的时候,甚至车子与自己的身体是融为一体的。他能够这样,当然有一种意识在其中,但是,那种意识是与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与其把其中的意识抽出来考察,不如就人的这种生存方式做考察。人类的实际活动表现为各种生存方式。意识渗透在各种生存方式中。意识活动只有作为生存方式才可能是有效的。例如,画家作画有一种意识,但是,有作画意识的人不等于能实际上画出一幅达意的画。足球运动场上的运动员也有一种意识,但是,他肯定不是单凭意识踢球。人的生存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但是生存方式不能还原为意识活动。如果哲学号称是一切追问中最深的追问,那就应当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方式加以追问。现代西方哲学已经揭示,理性思维也是人自己的一种生存状态,只是由于运用了逻辑的方法使思维的内容获得了普遍必然的性质,以为这样的思维内容是世界的客观本质、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因而把人自己抹去了。      (四)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对意识的单独考察是一种抽象的考察,而实现在生活中的是人的生存状态,意识总是伴随着人的生存状态,哪怕沉思也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生存状态不能还原为意识,意识及其对象必须根据人的生存状态才能得到说明。如果哲学意味着最深的追问,那么,就应当深入到人的生存状态及其方式中去。   人能够这样或那样生存,说明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生存能力。康德的时代曾经追问过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我们今天是否要提出人的生存能力究竟有没有界限?提出这个问题似乎很唐突。从人的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到从事生产劳动、艺术创造、科学活动直至组织社会生活,凡是我们现在所知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人类生命能力的表现。迄今所知,宇宙中也只有人类才具有这样的能力。自从进化的观念传播以来,尤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从来没有怀疑自己的生存能力有什么局限,总是对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然而恰恰在人类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反映了人对人生自觉意识的提高,但是,它也从反面透露出,现代社会生活使人成为单相人的危机正在暴露出来。中国的教育方针把全面发展规定为德、智、体,即使现在又增加了美和劳,也难穷尽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让人的生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所谓探询人生的意义,就是探询生命的能力。人的生存是一个与环境互动的过程,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人的生存受制于环境,生存能力表现为应对环境的挑战。但是,人的活动也改变环境,改变了的环境又对人类提出新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发掘出新的生存能力,同时,也有些能力的作用因环境的变换而削弱。自我和环境构成生命现象的互动结构,人生是从这一结构中开放出来并维系在这个结构中的现象。    当人类的文明已经能够超越地球的引力,渗透到其他行星去的时候,人们不免提出一个问题:人类的文明究竟要向什么方向发展?人的生命将以什么方式存活?什么样的存活方式才是出于生命本身的要求? 现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从一个哲学观念变成社会政治目标,这标志着人类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自觉性的提高。那么,人类究竟有多大的能耐使生命的意义得到充分的扩展呢?这些问题超出了传统哲学认识论、伦理学、价值学和美学研究的范围,也不是被认为是各哲学分支共同基础的所谓本体论那是纯粹概念思辨的原理的对象。然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古老的哲学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 见: http://club.meet8.com/db422203.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28 次阅读|3 个评论
又到五四
jiangjinsong 2010-5-5 18:33
自己的見識還是老一套 沒長進! 比國內學界流行的俗見也強不到哪裡去 俗見的對立面同樣是俗見 衡量一個人思想境界高低的是其論敵思想境界的高低 用台灣朋友王道還的話說 我其實仍然是個五四餘孽 還是繼續下功夫 多想少說吧! 去年寫的博文: 關於五四 在下最近十年的主要任務:解構科學,質疑民主! 關於林毓生的兩篇文章: 【科學網推薦】:反傳統主義者的傳統思維 科玄論戰與科學主義 再讀林毓生 看别人都有紅色按鈕,我也拷一個山寨版的(按了之後應該有人會受益),呵呵: 又去年的文章中提到武夷山老師的博文,我查了一下,估計我指的可能是這兩篇: 谈保守 转载:五四:漂浮的能指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1712 次阅读|6 个评论
“短道速滑”给我的启示
boxcar 2010-3-6 16:43
冬奥会已经结束5天了,我才有点儿空写写自己看冬奥会的一些感想,虽然晚了些,但聊胜于无,因为其中的道理很可能是长期有效的。今天先说说几场短道速滑比赛带给我的若干启示。 在短道速滑项目(特别是女子组)上,中国代表团有的绝对的优势,仅在这届冬奥会就带给中国4枚金牌!而观看整个短道速滑比赛、听各种台前幕后的大小道消息,却能给我若干启发: 启发一,有绝对实力,才有绝对的把握。 据说,短道速滑这个项目看似个人项目,其实很多时候更像是团体项目。因为即使是个人比赛,也有4~6名选手在周长100多米的冰道上滑圈,速度快、距离近,本来就极易发生碰撞,在超越的时候更是格外危险。如果某个国家有2~3人在场上,她(他)们一旦互相配合打战术配合,有超到前面控制节奏的、有拖在后面施加压力的,再加上在旁边纠缠的,单兵参赛的一方就会很难对付,往往会出现倚多为胜的局面,而人少的一方通常必然吃亏。不过,这次冬奥会的女子短道速滑决赛中没有出现多者取胜的局面,因为取得冠军的王濛和周洋在比赛的后段根本没有给韩国留下打出战术配合的机会,她们保持一马当先的状态,冲在最前面,凭借速度和其他选手拉开一段距离,这时哪个队的选手如果再玩儿战术也只能挡挡身后的选手,对领先者却没有影响,抢到了领先的位置就保持到终点,终于一举拿到了500米、1000米和1500米这3个个人项目的金牌。她们靠的是啥?就绝对的实力!有了绝对的实力,让对手根本没机会赶上和超越,是她们成功最大的秘诀。 联想到现实中包括科研在内的很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面对竞争,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有些人,可能选择的是靠不当竞争、潜规则猫腻的犯规来取得一点儿优势,在一群实力、地位相差不大的人当中获得一些更大的利益、争个比较领先的位置。当这些人对此考虑得也非常多,甚至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这上面,把搞关系看得比搞业务还重要时,就注定了要有很多犯规事件的发生,只是这些犯规有时被判罚,有时却被莫名其妙地放过罢了。也有一些人,他们是真正具有绝对实力,靠着强劲的实力突出这种人群纠结的重围,可以做出一个个干净、利索的的动作,滑过优雅的轨迹,昂然潇洒地实现超越,最终成为领先者,达到一个超然的、高人一筹的境界和地位。实力是实现最后成功的最可靠的依托,应对竞争,提升自己的实力是第一位,靠实力取胜,可以让世人心服口服。只有实力不济、或者对自己的实力没有信心的人,才会老想着借助其他的邪劲取得成功。 启发二,感恩的心,与胜利同在。 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和1500米决赛结束后,出现了非常感人的经典瞬间:王濛在远远地甩开对手、以嚣张的动作冲过终点、以无可争议的实力夺得500米冠军后,滑到教练李琰面前,双膝跪地,连着磕了两个头。周洋在夺得1500冠军后接收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场采访时,有点儿语无伦次地说:这是我的梦想,我觉得拿了金牌以后可能会改变很多,首先肯定会让自己更有信心,也 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 。 王濛的两个头和周洋的这一句话,都显出了那颗感恩的心。这颗感恩的心,不但给了她们平日苦练中的动力(周洋曾说以前的一任韩国教练曾说过,训练累的时候就想想父母),也在最后的决赛中给她们增加了爆发力和耐力,因为她们肯定都希望用一块金牌报答父母和教练。 启发三,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男子5000米接力项目,中国队的选手由于在出最后一个弯道时的脚下一滑,偏离了正常的赛道,结果在冲刺时被后面两个外国选手超越,憾失奖牌,使得这次本来比赛以遗憾收场。这个失误的原因,有客观的冰道状况恶化(5个对参赛,近200次高速滑过),也有运动员自身的因素体力下降,没蹬住冰。从这个失误我们也不难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任何一步的失误和虚滑,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个人分类: 社会|8937 次阅读|2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