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超越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超越

相关日志

[转载]高超——超越的高速度
等离子体科学 2017-10-18 10:28
这篇文章说得比较详细,转一下: 晨枫:来自美国的“高超音速”爱情 中俄会接招吗?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3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古典时期遗产
热度 2 lvnaiji 2017-10-11 10:12
吕乃基 古典时期,(或称为古典时代)是对希罗世界(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一系列文明)文化史的广义称谓。古典时期留给后人丰富的遗产。 1. 就近代科学革命而言,希腊的遗产主要是以下方面: 在 本体论 上,确认独立于人的存在或实体。有一个独立于人的存在,也就意味着有一个独立于存在的人。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 在 认识论 上,认为存在是可以认识的。首先是主客体分离。虽然并不彻底,但毕竟是萌芽和开端。近代科学革命走向主体和客体的彻底分离。其次,所谓可以认识,就是发现事实,揭示规律和必然性,不论是因果决定论还是目的论。由此逐步形成一直延续到晚近的哲学传统:从变化中寻找不变者,由纷繁的现象揭示本质和规律。这就是“有底之思”,是近代科学兴起与发展的根源之一。 在 方法论 上,由直觉提出“始基”、“本原”、“公理”,随后演绎推理。 在 心智取向 上,主要是向外探索。其对象主要是自然。这一点与古代中国和印度形成鲜明对比。 在人类文化的初年,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境遇,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活课题不同,因而人的三大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也不同,于是便形成不同的文化方向。 希腊民族生活在多山靠海的环境中,航海通商,首先是认识自然。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平原,以农为生 , 年复一年相对稳定的生活形成天人合一的观念,人与人的关系便成为文化的首要课题,由此便生长出一种伦理精神,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社会和谐发展。印度民族生活在一个自然屏障强大、土地富庶 、 外界很难刺激 、 内部缺乏张力 、 优裕而安宁的环境中 , 主要精力不是应付外部世界,而是转向内心,注重未来与来世的生活,侧重解决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思辨的传统与优势,生长出特有的宗教精神。 希腊向外探索尤其是探索自然的心智取向,在文艺复兴运动和近代科学革命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最后,在 价值观 上,古希腊人崇尚智慧,知识至上。苏格拉底的知识始于怀疑,他的智慧在于挑战自己之所信,“我知道我不知道”。西方文明成为在时间上不断反省的文明。苏格拉底的教育是雅典城邦民主政治中多元性和论争性的产物,因而使知识和文明在空间上开放。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欧里庇得斯对拥有知识者的羡慕之情既进一步说明上述探索自然的心智取向,也表明知识至上的价值观。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安排了三种人:哲学家、军人以及生产者和商人,其中最高等的是有知识和理性的哲学家 , 哲学家应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2. 古典时期所留下的丰厚遗产中也有罗马的贡献。 恺撒和奥古斯都把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带到当时蛮荒一片的西欧。正是在被罗马征服过的这些地区,成长起日后的西欧文明 。 罗马法是罗马人留给后世文化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包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民法和万民法以判例和原则为基础。原则源于习俗、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和大法官的文告等。民法限于罗马公民,万民法适用于帝国境内所有民族。值得一提的是自然法 , 自然法不是司法实践的产物,而是哲学的结晶。 西塞罗宣称,“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其约束”。这一法则凌驾于国家之上,任何公然反对这一原则的统治者将自行变成暴君。将抽象概念发展为司法原则是罗马文明最光辉的成就之一 。 如果说希腊人奠定人类文明的出发点并着手从认识上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罗马人即以同样的原则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 毫无疑问,基督教——由犹太人创建,经过希腊理性整理,罗马人奉为国教,是古典时期留下的至少同样宝贵的遗产。 基督教将希腊人确定的原则扩展或深入到人的内心。 3. 古典文明在人生的三大问题上都作出了贡献。 三个方面互相关联。由希腊人开启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点实际上是作为“逻辑的起点”核心的部分。罗马人并未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人与自身的关系得到了极大强化,并反过来规定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基督教的性恶论与罗马法相通,人犯有原罪,任何人都可能作恶,因而必须有法为底线。但向上可以由忏悔、赎罪和行善而进入天国。下有底线,上不封顶。 从更大范围讲,个人本位易于通往宗教。由于时时意识到个体的存在,对他人有疏离感,易于自我迷失,缺乏归属(萨特:他人即地狱),因而诉诸宗教。在集体本位中,个人融合于集体之中,不必考虑或根本没有意识到个人的存在。 理性是认识的利器,但在理性之光的投射之下,往往使事物的另一面变得黑暗。这既是由于理性本身的局限,“世界比所以为的要大”,也因为人自身的弱点。理性不及之处,信仰慰藉人心。古典时期始于理性的觉醒,终于虔诚的信仰。实际上,理性与信仰正是下文谈到的“两分”的结果 ; 反之也可以下此断言:在理性不充分之处,也不会有虔诚的信仰,“临时抱佛脚”即是明证。 4. 古典时期的遗产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超越。 本质超越现象,认识超越实践,理性超越经验,知识超越意见,人类超越自然,个人超越集体,法律超越个人 。 古典时期确立两分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对超越本身的追求。可以说,始于希腊并在相当程度上延续至今的西方文明的根本特征就是超越。本体论意味着有一个超越的目标,认识论和方法论给出超越的途径,心智取向表明超越的源头是以自然界为主的外部世界,而知识至上的价值判断引导人们走上超越之路。最终,信仰超越一切。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超越 : 有待超越的对象 :自然界的现象、日常活动、外部世界(自然界和集体)、个人的行为与认识(如各异的始基演化说),以及未经推敲的传说等。 途径 :直观、思辨、猜测、类比、归纳、怀疑、诘问、讨论,以及投票等。超越之路主要是由下而上,如归纳、形成公理等;也有上下结合,如罗马法是判例和原则结合。必须指出,超越的途径不仅指由对象到结果,而且包括 将 结果反过来来解释事例。后者对结果具有检验、修正甚至否定作用。这一逆向的路径十分重要,与由对象到结果顺向的路径共同保证对象与结果二者之间的平权,以免对象被结果压垮。 结果 :因人而异的自然哲学体系、目的论、理念、希腊化时期的科学、绘画与雕塑、史学和罗马法等。关键在于,结果是有序或有规则的,因而可以为人所理解。形成相应的嵌入或非嵌入编码知识。 动机和作用 :揭示变化之后的不变者、现象之后的本质、多样之后的一致。进一步深究可以发现,超越的动力来自于“张力”:人与自然(主要是大海)的张力,渴望理解、把握和征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张力,培育了理性和罗马法; 由前二者 导致的人与自身的张力,产生了对理性的均衡——信仰。正是这三大张力,造就了一系列超越。 相比较而言,中国在人与自然之间并无如此强烈的张力,由此可推知一系列传统文化的特征;至于个人之间的纷争,只需权力辅之以伦理即可解决。缺乏张力的中国造就了诸多“合”或“和”。在这一视角来看, 与西方的超越相对应,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便是“合”,混合,融合,整合……。 此处尚需说明,自然哲学要求构建包罗万象的体系,以及揭示本原和第一因,由此潜在地通往一神教。 理性终止之处,信仰开始之时 。其实,自然哲学和基督教二者间并没有绝对的界线。二者相通之处显示前者的非理性因素乃至信仰,以及后者的理性因素。 从人类的三大根本问题的关系来看,整个古典时期, 由希腊到罗马,始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继于人与人的关系(由城邦制、共和制到帝国,由诡辩派到罗马法),终于人与自身的关系。 希腊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邦制、共和制和罗马法中自然法的基础,但罗马帝国人与人的关系已疏离了原初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基督教更背离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初衷。作为原始综合的自然哲学,以及在科学中最为简单、初等的几何与力学都不可能构成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科学基础。 再进一步说,希腊人并未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为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提供物质基础。古典时期的繁荣建立于奴隶劳动的基础上。缺乏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为基础,人与自身的关系即归于虚妄,至多只是良好的愿望。纵然如此,人类总冀望在天地间安身立命,知晓未来,并对命运抱有希望。如前述,于是便由个人本位和理性通往基督教。 超越,始于希腊兴起之时的自然哲学,在希腊化时期的科学中渐次完善,扩展到艺术和史学领域,在罗马法仍清晰可见,即使在基督教的形成与发展中也可见超越的印记,并在日后发挥更大作用。 从哪里开始?从希腊开始。希腊人从哪里开始?从超越开始。超越从哪里开始?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 罗伯特· E ·勒纳等 . 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177 罗伯特· E ·勒纳等 . 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189 , 190
个人分类: 科技史|3560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现在缺什么?——学者精神
热度 24 ssglwu 2017-8-7 20:02
中国现在缺什么 ? ——学者精神 吴国林 2017 年 8 月 7 日 中国发展到现在,经济成为世界第二规模,相关的科技创新也有一席之地,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创新则相当不足,人文社会科学新的知识体系远没有建立。而人文社科新的知识体系没有建设起来,又直接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远远不足,在这方面,缺乏当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缺乏独立思考精神。 在我看来,要改变这一状况,中国需要树立真正的学者精神。 简单讲, 学者精神,就是为真理而真理,为学术而学术,为知识而知识。 学者精神,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知识更加纯粹,才能为真理而献身,而不是屈从于权威,屈从于当权者。 学者精神,不带有任何为利益而做事。它不受权威的禁锢和利益的诱惑。必须反对“官本位”。 学者精神具体表现为:自由精神、独立精神、批判精神、超越精神和博爱精神 。 自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不自由,人与动物何异 ? 独立是成为真正学者的人格要求和制度要求。学术在本质上必然是独立自由的,否则,根本上不能算是学术。 批判精神是学者在研究中所必须保持的思想品格。没有批判,就没有真正的学术进步。 真正的学者精神,还必须不断超越,使理论不断超越,使真理越来越明。 博爱精神,真正的学者精神,还必须超越民族、地域的限制,为人类知识的增进而创造、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个人分类: 追求真善美|11744 次阅读|51 个评论
赶 而 不 超 也 不 错
热度 2 jlpemail 2017-1-14 08:10
赶 而 不 超 也 不 错 籍利平 /( 2017-01-14,北京海淀、莲花池西) 有媒体宣传:中国的军力已经可以和强大的美国抗衡。这多半是在忽悠人。其一,我们至少连俄罗斯都没有超越;其二,以亚洲国家为例,我们在航天方面未必真正地全方位领先于日本或者印度。比如日本,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和月球卫星的时间都比我们早。其三,我们现在没有必要,主动隔着太平洋去树敌。 有评论者认为, “有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差距也不懂得正视差距。”此说,言之有理。 以(军民两用、军用优先的)卫星导航领域为例,美国早在六十年代就部署了 “子午仪”卫星,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所谓多普勒卫星。我国的北斗,可是三十年后才立项的。当时,人家的全球定位系统系统,已经建成了。不客气地说,我们落后了三十年。 正因为落后了三十年,我们才更应该励精图治,发愤图强。自力更生是必须的,因为真正核心的、领先的技术是买不来的。买到的都是人家淘汰下来的大路货。 无奈之下必有创新。好比登山,容易走的路被山大王占据了,想要通过需要支付买路钱,而且很贵。要想不掏那个买路钱,就需要自己的人开路。代价是必须付出的,但开路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出许多人才。 在野草丛生的地方,趟出新路,肯定有创新。 以北斗二号卫星工程为例,亚洲的就不说了,我们遇到了来自美洲、欧洲的多少压力呀?各种威胁、不合作、诋毁接踵而来。可是,我们独立自主发展的信念从来就不动摇。我们一点点地积累,一步步地发展。北斗一号建成了、北斗二号建成了,北斗三号也会建成。 不完全重复别人的路,是值得肯定的创新。 言必称赶超某某国家或者集团,其实没有必要,赶而不超,未必是下策。在体育比赛,尤其是长跑中,我们不难看到明智的运动员采取了赶而不超的策略。赶而不超,需要一种定力、需要一种气度。啦啦队有时也会起哄,喜欢看到 “群雄逐鹿”的热闹场面。 在没有 100%的把握时,他们保持低调,赶而不超。在第二集团中保持优势、保持不落后。当他们做出超越的姿态时,冠军已经触手可得了。 所以,赶而不超是一种头脑清醒的策略。让担心被超越的人、国家或者集团去心理变形吧。我们就是赶而不超,看上去是不思进取,甘于落后,实际上在不断积攒实力、筹备超越。 即使到了北斗三号建成的那一天,在开过表彰大会之后,我们也不要声称,已经超越了某某某。 最大的超越是超越自己,不是超越别人。 北斗三号建成之后,仍然需要完善。北斗运行若干年后,会不会出现替代技术呢? 超越北斗,实际上就是在超越自己。 在晴朗的夜间,仰望北斗和北极星时,我会这么想:北天的星空中,北斗星座是显眼的、明亮的。看到北斗,就不会迷失方向。 可是,其他天区也有明亮的星辰。 如非日月,千万别宣称自己是地球人看到的最亮的星。
个人分类: 散文广场|3001 次阅读|4 个评论
语言、知识、软件均可测序定位,仰仗的是文化基因系统工程
geneculture 2016-11-26 14:23
三大基本定律蕴涵其中:因为质量守恒,物质可以在时空中分合;因为能量守恒,能源可以跨越时空转换;因为信息量可计算和统计,区别于载能载体的(内容、形式、本真)信息可以超越时空翻译(广义双语的序位逻辑、广义数学的双语函数和广义翻译的人机协同三大法则,它们是超级双脑智库建立的基础,其中,语言、知识、软件均可测序定位,仰仗的是文化基因系统工程,涵盖教管学用社会化系统工程和言识软硬形式化系统工程,其直接应用就是学业与职业关系理顺对于知识经济的实质性贡献,不仅具备双重效益,而且可持续可发展且容易普及)。--邹晓辉Geneculture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4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战后之战:美国胜利了多少
热度 8 jiangming800403 2016-7-20 11:31
除了武装入侵格林纳达和巴拿马这样的弹丸小国。大规模的战争,美国战后大概打了四场。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以及还在进行的海湾-伊拉克战争和(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可以说美国没有一次实现战略目的。 美国可以虽然说,朝鲜和越南战争遏制了共产主义的亚洲的扩张,但是反共的月牙形包围圈也彻底烟消雨散。这两场战争美国付出了将近10万美国年轻人的生命,打穷了财力,黄金储备枯竭,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 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虽然在短期内击溃了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和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但陷入了看不到尽头的低烈度的游击战争。战争已经持续了十几年,美国军人仍无法全身而退,重建地缘政治稳定仍遥遥无期。 十几年的战争,不仅仅是把阿富汗和伊拉克打成了废墟,在遥远的中东荒原中留下了几千具美国大兵的尸体和数倍于此的伤残军人,花费了几万亿美元的军费。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崛起,中美之间国力军力差距最大的是第一次海湾战争以后到二十一世纪的最初几年,二十年前美国不会对中国动武,今后也更不可能了 白人主流精英阶层越来越不愿意去战场上献身,美国大量征召国内的少数族裔和绿卡士兵。但是这些退伍老兵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安置,将日益成为一种不稳定因素。达拉斯枪击事件这只是一个起点。大量征召异族士兵始终是一个帝国瓦解的先兆。诸如日耳曼雇佣军对于罗马帝国,突厥骑兵对于阿拉伯帝国和(传统的)波斯帝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91503.html 上一篇: 南沙:以海控岛和以岛控海 下一篇: 有麦当劳、肯德基的地方,经济不至于多差
个人分类: 国际观察|1809 次阅读|16 个评论
机器文明的最后一道障碍
zxczxc0417 2016-7-19 16:49
在已知世界中的博弈,人类是很难战胜机器的。但是机器文明要继续发展,就必须不断探索未知世界。而这种探索目前还看不到机器怎么超越人类。 机器文明的最后一道障碍是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能力。一旦这道障碍得到突破,机器将不需要人类的辅助了,机器将可以自成一体。
个人分类: 天下大事|289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幻] [超少年密码更新至第10集(2016)][720p][中国大陆][主演:
lcj2212916 2016-7-14 20:21
《超少年密码》是 郑芬芬 执导、 焦雄屏 监制、 王俊凯 、 王源 、 易烊千玺 主演的校园悬疑网络剧。 该剧讲述了夏常安、隋玉、谌浩轩三人寻找被投放在学校的A.I.(人工智能)的故事 ,于2016年7月11日在乐视视频播出。 高中生夏常安 ( 王俊凯 饰) 、隋玉 ( 王源 饰) 、谌浩轩 ( 易烊千玺 饰) 因为不同的动机试图寻找被投放在校园内某个超越了图灵测试的A.I.,在这一系列层层逼近的谜题里,上演兄弟间的友情、两代人的亲情,真实与虚假的利益纠葛。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时尚军事”,回复“超少年密码”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101510.html
2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西方文化之恶的杂交
热度 3 lvnaiji 2016-5-8 10:08
吕乃基 希腊罗马时期被称为古典时期。古典时期留给西方乃至人类的遗产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超越。 本质超越现象,认识超越实践,人类超越自然,个人超越集体,知识超越意见,理性超越经验,法律超越个人。古典时期确立两分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对超越本身的追求。可以说,始于希腊并在相当程度上延续至今的西方文明的根本特征就是超越。本体论意味着有一个超越的目标,认识论和方法论给出超越的途径,心智取向表明超越的源头是以自然界为主的外部世界,而知识至上的价值判断引导人们走上超越之路。最终,信仰超越一切。 超越的动力来自于“张力”:人与自然(主要是大海)的张力,渴望理解、把握和征服,发展了科学技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张力,培育了理性和罗马法,在人与自然和个人本位的基础上发展商品经济进而市场经济; 由前二者 导致的人与自身的张力。正是这三大张力,造就了一系列超越。张力需要得到来自宗教等方面的均衡,一旦走到极端可能造成生态恶化和自然界的报复,走向他人即地狱和丛林法则,以及眼下的国与国的争端,在个人是逃避自由和难以承受之轻。 相比较而言,中国在人与自然之间并无如此强烈的张力,天人合一,或者现象即本质,或者一步即上升到无法企及的高度,如“不可道”之“道”。在人际关系上,乡亲们之间的纷争,名分加上伦理道德即可解决,求大同存小异。情本位,合情合理,不要得理不让人。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为贵。人与所处的语境(自然、乡亲们)融为一体,这就是“入世”,无所谓彼岸;于是,信仰自然退避三舍。 缺乏张力的中国造就了诸多“合”或“和”,和合文化。在这一视角来看,与西方的超越相对应,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便是“和合”。和合,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至今;和合,也让今日之中国容忍(包容)了千年积淀的糟粕,对他人容忍罪恶,自己则忍辱负重。 随着全球化的扩展与深入,必然发生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当代中国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西方文化的杂交, 遗憾的是, 是这两种文化中“恶”的基因的杂交。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杂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当代国人在此情此景下的主动选择……
个人分类: 人文|3278 次阅读|7 个评论
谁将我从死的序列删除
pingguo 2016-1-23 14:41
开满罂粟的宇宙, 摇晃的星球, 在爆炸也在坍塌。 像一对乳房, 绚烂的生与死。 乳头的连线, 与你身体的对称线, 构成十字。 我将死于这个字。 可是什么是死, 死有没有目的, 能不能等到获得经验之后, 才去回答。 外求于人,内求于心。 当死,取走我的泪水与呼吸, 我是否还有机会,闻道, 相遇金刚般若。 神将删除我从生的序列, 谁将我从死的序列删除。 2016-01-22
个人分类: 诗歌|1953 次阅读|0 个评论
启动2015世界人工智能系统智商排名,检测人工智能是否超越人类
liufeng 2015-9-14 22:57
2014年 科学院,北交大的 刘锋,石勇 团队 发表论文提出 标准AI智商, 建立了 标准智能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 标准AI智商测试量表 ”。根据这一研究成果。2014年6月对世界范围的搜索引擎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类进行”人工智能智商“的联合测试。形成了人类和50个互联网人工智能系统(搜索引擎)智商的排名。 研究不但发现搜索引擎等人工智能系统呈现的优势和存在的弱点,也得出智商得分最高的谷歌搜索引擎还没有达到人类六岁儿童智商一半的结论。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 在2014年6月莫斯科ITQM会议上和2015年3月SCI期刊IJITDM上。这项研究在美国和欧洲研究机构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并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2015年人工智能继续快速发展,在这一年里谷歌,百度,微软,腾讯和其他世界范围人工智能系统又发生哪些新的变化。它们的智商排名如何,这些进展对人工智能是否超越人类智慧会有哪些影响 。 针对这些问题,在科学院相关机构和新媒体“人工智能学家”支持下,我们决定启动2015世界人工智能系统智商测试,对世界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智商排名,形成研究报告通过海内外媒体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学术论文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 。 关于“人工智能学家” “人工智能学家”是在中国科学院大数据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等机构的支持下成立的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媒体,重点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科技与产业前沿进展, 。微信号: 人工智能学家 或 AItists 关 于人 工智能是否超越人类智慧的争论 本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兴起,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在互联网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再次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与此同时,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如物理学家霍金,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人,纷纷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表达了担心,提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可能对人类本身产生威胁,由于这些科学家,企业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人工智能威胁论因此得到广泛传播。 在人工智能威胁论热度日益高涨的情况下,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对人工智能威胁论也提出了反驳意见。Facebook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NYU计算机科学教授Yann LeCun 2014年4月在接受IEEE 《Spectrum》采访时发表了对人工智能威胁论的看法,他认为人工智能研究者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低估了制造智能机器的难度。人工智能的每一个新浪潮,都会带来这么一段从盲目乐观到不理智最后到沮丧的阶段。 Yann LeCun 提出了与威胁论支持者不同的人工智能未来发展路径,他提到大部分人觉得人工智能的进展是个指数曲线,其实它是个S型曲线,他指出未来学家生来就愿意做出盲目的预测,尤其是他们特别渴望这个预测成真的时候,可能是为了实现个人抱负。 人工智能威胁论不仅仅是一个引发巨大争议的社会热点问题,其背后更是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能否定量评测的课题。1950年,图灵发表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第一次提出“机器思维”的概念。提出假想:一个人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对方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他无法根据这些问题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计算机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Turing Testing)。 图灵测试经常用来检验机器是否具备人的智能,但图灵测试受人为因素干扰太多,严重依赖裁判者和被测试者的主观判断,而且只判断机器是否具备了人的智能,但机器与人类智慧的差距和变化速度并不能得到定量的分析。因此往往有人宣称其程序通过图灵测试,例如2014年6月英国雷丁大学客座教授凯文•沃维克宣称一款名为“尤金•古特曼(EugeneGoostman)”的计算机软件通过了测试,但很快就被人揭发他们的测试有很大漏洞并由欺诈嫌疑。 标准智能模型和标准AI智商的提出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定量检测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并与人类智力进行对比,观察可能潜在的风险并进行防范。2013年以来 科学院,北交大的 刘锋,石勇 团队对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智商测试方向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基于“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基本认知,参考图灵机,冯诺依曼结构,和DIKW知识管理模型体系,建立描述人工智能系统和人类生命体统一特征的“标准智能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大环境的 标准AI智商和测试量表。 2014年基于“互联网标准AI智商量表“对世界范围的50个搜索引擎和6岁,12岁,18岁三个年龄段人类进行了统一的智商测试,形成了2014年互联网人工智能系统的 标准AI智商 排名(如上表) 。 这一研究成果发表 在2014年6月莫斯科ITQM会议上和2015年3月SCI期刊IJITDM上。作者北京交通大学人工智能方向博士生刘锋,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石勇教授。 启动2015年世界人工智能系统智商测试并深入研究机器与人类智商关系 2015年,随着谷歌,百度,微软,Facebook,苹果,IBM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加大投入,众多人工智能科技企业不断兴起,相对与一年前,人工智能系统的发展水平又进一步得到很大提升。为了更加明晰人工智能在2015年又有哪些新进展,各人工智能系统发展速度有何差异,人工智能水平与人类智慧还有哪些差异。 在科学院相关机构和“人工智能学家”支持下,刘锋,石勇研究 团队决定启动2015世界人工智能系统智商测试 ,对世界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智商排名。2015年的测试除了世界范围的80个搜索引擎,也将对微软小冰人工智能系统,腾讯微信机器人,Facebook M,苹果Siri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测试。 开展2015互联网智商测试和对世界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智商排名的意义在于: 1.为机器智慧能否超越人类智慧的争议问题提供定量科学分析的解决方法, 2. “互联网智商测试“可以帮助人工智能系统优化系统效率,学习人类智慧的长处和优点,发现弱项和不足,从而进行持续改进。 围绕2015互联网智商测试和世界人工智能系统智商排名, 研究团队将进行工作和活动包括: 1.在11月份举办2015互联网智商测试启动发布会,介绍2015互联网智商测试相关活动,邀请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和企业领导人讲述人工智能前沿进展 2.组织科研力量对世界范围人工智能系统和不同年龄段人类进行统一的互联网智商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撰写2015世界人工智能系统智商研究报告。 3. 根据测试和分析结果发表学术论文,阐述2015年互联网智商测试的研究成果 4. 组织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专家,科技企业家召开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关系研讨会。对人工智能系统智商评测方法进行改进和修正。 更多2015世界人工智能系统智商排名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学家 或 AItists
个人分类: 互联网神经学|6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学术乃“学者心智之造诣”
jiaweibin 2015-6-30 10:01
学者乃“学习之人”,后引申为经持久练习在知识上臻于完备者,学术则是“学者心智之造诣”、“学识”的代名词。   学术生活是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利用的特殊方式。   按照桑兹的说法,学者乃“学习之人”,后引申为经持久练习在知识上臻于完备者,学术则是“学者心智之造诣”、“学识”的代名词。学术专业化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业者要经过系统而正规的专门训练,教育投资、知识累积是职业生涯的起点。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竞争加剧,学术准入门槛不断提高,其后果是,从业者训练的时间、费用等成本加大。专业化促进了学科分类的精细发展,知识的专用性投资“黏性”加强,固守特定专业知识的学者,面临更为高昂的转换成本。而人生的短暂决定了,接受专业操练的机会通常只有一次。   知识的获取成本高,使用的边际成本却接近于零。这是否意味着,进行高度人力资源投资的从业者,学术研究将不费吹灰之力?现实中,就常有人羡慕和追捧大学老师的清闲。这很大程度上属于误解。   其一,学术追求创新和超越,永无止境,学者的宿命在于,知识永远在路上,要么不断学习、维系学术生命,要么放弃。国外的研究表明,学术的生命周期并不长,除非知识能持续更新,大多数学者40多岁后就“过气”。原因在于,随着初始线索耗尽,新的研究成本不断增加,边际效用却递减;所有创新都极其耗费心智,投资未来的动因不足。其二,学术研究中,脑力的运用和保养,价值的计量和评估有特殊性。西美尔认为,脑力劳动包含着前期“附加劳动”在当前表现发挥的浓缩和积累,非感官上可察觉得到。心智活动需要聚精会神,耗费大量体能,有赖于情绪、印象、环境、文雅高尚等周遭因素的刺激。在他看来,现代知识人若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其智力、创造力就不可能发展。   学术活动的收益又如何?显然,贝克尔等有关人力资本的理论在学术市场中并非总是有效。许多时候,学术研究并无事先预设的应有目的,属于好奇心驱使、基础性和认知性的,追求理性化和智力化的自我证成。流行的观点认为,学术利益主要表现为研究成果和声誉——当然,它们直接影响着研究者的收入。   从这一角度看,学术是近乎残忍的事业。美国学者洛特卡的定量分析发现,大约60%的科学家只发表过一篇文章,发表不止一篇的人数急剧下降,呈现出“洛特卡曲线”。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人类的艺术与科学成就》中也揭示,人的才华分布呈钟状曲线,成就和名人分布却呈倾斜曲线,呈现出“马太效应”:成功孕育着新的成功,失败孕育着新的失败。比如,100个学者向权威杂志投稿,质量都很高,却只有一篇能入选。被选中者赢得了自信,更容易撰写和发表论文、聘为教授。落选者则命运迥异,大量的论文即使发表也意味着死亡,无人读、无人讨论、无人引用。研究表明,专业论文80%的脚注涉及该领域20%的研究者;全部论文发表后头四年里约40%无人引证,工程学为72%,社会科学为75%,艺术和人文科学高达98%。这并非说论文毫无价值,波斯纳看来,学术活动是高风险低回报的,所有论文构成了“创造性文献整体的价格”。这或许能理解,时下学者为什么热衷于学术会议了,“社会记忆”的成本优势更为突出。   学术生活成本高、收益低,似乎为政策性激励提供了理由。在我国,从政府部门到院校,不时推出形形色色的“人才计划”。对真正的学者而言,外部激励充其量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过度激励会扭曲学术市场的内在肌理,招徕对学术并无真正兴趣的人。资源的行政配置会导致寻租和泡沫化,学术的真正价值被掏空,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数量、奖励、项目,成为左右学者命运的神灵,学界面临新的“袪魅”危机。林塞·沃特斯在《希望的敌人:不发表则灭亡如何导致了学术的衰落》中尖锐地批评,在由学术著作堆积而成的杂烩垛上,我们已经迷失方向,步入“无共同尺度”的“群愚”时代。   学术生活的动力究竟来自何方?答案并非唯一,口味和风险偏好却不容轻视。人是多样性的,禀赋、爱好和特长各有差异,学术从业者应属于该职业的风险偏好者。在韦伯看来,科学研究是精神贵族的事业,需要热情、内心真诚、知识渊博、富有个性,听从内在使命,为天职而活。约翰·齐曼教授也指出,学术界是高度专门化和深奥研究的自足世界,科学研究的纯粹性由研究者的个性决定,这些“孤独的真理追求者”全心投入,是个性的一部分,能远离纷乱的日常生活世界,带来个人的安慰。当然,贵族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卡尔·曼海姆就感慨,现代社会正面临“知识分子的无产阶级化”的困局。或许,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学术岁月已经结束,科学研究也会需迎接学术的“众筹市场”。   近百年前,韦伯在慕尼黑大学发表了《以学术为志业》的著名演讲,反复提醒年轻学者:“学术生活是一种疯狂的冒险活动”。今天,学术活动面临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更为尖锐突出,对从业者的风险提示更为必需。提示风险并不意味着能消除风险本身。适应个体的特质,引导从业者选择禀赋、兴趣和偏好相匹配的职业,很大意义上是“从娃娃抓起”的事业。我们失去了可贵的、自由选择的童真时代。    (作者系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   原文链接: 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5-06/30/content_3266943.htm
个人分类: 未分类|16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超越美国,三大根本性差距与突破点
热度 2 zwzyzx2014 2015-6-29 16:26
引言:从众多经济预测来看,中国将在 2020 年前后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但事实上,中美差距远不止于此。 2015 年 6 月初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 2015 :工业现代化研究》称, 2010 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英国大约落后 100 多年。按工业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比例和工业劳动力比例指标的年代差的平均值计算, 2010 年中国工业经济水平,比德国、荷兰、英国和法国大约落后 100 多年,比美国、丹麦、意大利大约落后 80 多年,比瑞典、挪威、奥地利、西班牙和日本落后约 60 多年。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在工业实力差距尚且如此,软实力等隐性差距方面或许更大,中国现代化水平道路实实在在任重道远……。 根据中为长期深入 研究分析 ,中国存在三大根本性差距与问题,若要真正超越美国,主导全球影响力,需要突破三大点,体现在金融差距与突破、文化差距与突破、传媒差距与突破三方面。俨如中国历史上的汉唐宋盛世,金融文化传媒力量非常强大,吸引古代四方来客,一骑绝尘。 1 、金融差距与突破 上世纪 40 年代初,美国总统罗斯福急需一种权力来撑开他金融帝国的穹顶,这就是控制世界货币本位的权力。拥有它,美国才能控制世界货币体系,最后推动世界体系的运行。从金融方面看,美国最强,欧洲次之,亚洲最弱。如果集中到国际货币和国际储备手段上看,这个问题更严重。“币缘”是各国围绕全球货币体系形成的关系,它影响甚至左右着金融化时代国际体系的运行。“币缘政治”是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是撬动当代全球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主要杠杆。金融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缘于 1971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成为一种信用货币。根据中为咨询分析,货币本位从黄金本位到纸币本位后,金融国际化随之加快。美国通过货币的贬值和升值,金融已成为美国打击其他国家或地区并壮大自身利益的重要手段。 美国向世界提供超量美元、各种债券以及足以淹没全球的金融衍生品,攫取了制造业国家和资源类国家的巨额财富,建立了由债务国美国支配所有债权国的反常规的新型世界秩序体系。维护美元全球贸易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地位,成了美国的核心战略之一。如美国攻打伊拉克,控制中东石油,就是为了强力维护美元在石油贸易领域的结算货币地位,然后通过石油向全球输出美元,收取美元铸币税。根据中为咨询网观察,近年来,美国又通过支持本国跨国公司,深化全球化产业链,强化“美元圈”。 2 、文化差距与突破 文化的概念非常宽泛,不同角度看它会得出不同解读。抽象地讲,它是带着族群和地域属性的一群人所特有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是一种从来不用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东西。历史上,霸权国家对外扩张常常是与传播其文化相伴随的。被征服者往往是从接受征服者文化开始而放弃抵抗的。所以,直到今天,在大国之间的较量中,文化或者说文化传播的较量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大国传播文化不是为了对他国实施传统意义上的奴役或殖民统治,而主要是为了让自己的价值观在更广泛的范围得到认同,从而帮助实现对外战略和政策目标。根据中为智研观察,与中国相比,美国的文化算不得上有什么历史。但现今美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则是无与伦比的,用“独霸天下”来形容绝不为过。 譬如,在餐饮层面,麦当劳、肯德基、可乐和比萨饼等所代表的美国饮食文化所向披靡。在娱乐层面,美国的影视节目在全球市场占据无可争议的垄断地位。在人类电影发展历史上,美国自始至终走在各个国家的最前列。根据中为咨询 调查研究 资料,在美国 500 强企业中,从事与文化相关的企业数超过 100 家。文化产业的总产值对全美 GDP 的贡献远在 10% 以上。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在所有在读大学生中外国留学生占 3.9% 。目前正在美国 4000 多所大学就读的外国留学生大约有 82 万人。无论这些留学生学成之后是否回国,他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美国文化传播使者的角色。 3 、传媒差距与突破 作为全球头号强国,美国拥有 1500 多家日报, 8000 多家周报, 1.22 万种杂志, 1965 家电台和 1440 家电视台。其中,美国广播公司( ABC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CBS )、全国广播公司( NBC )和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四大电视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芝加哥论坛报》和《今日美国报》等报纸,以及《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读者文摘》《商业周刊》《财富》和《福布斯》等期刊,面向全球播出或发行,都具有世界声望。根据中为 咨询研究 资料,它们在传播美国及全球发挥影响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网络是新近突起的传播美国文化的一支异军。美国发明了网络,同时也主导着网上大多数信息的流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无远弗届的平台,网络将那些体现美国影响的各种符号或元素,畅通无阻地送达地球上虚拟空间的任何一个角落,影响全球各个角落及各类群体乃至深入人心。 面对中国社会转型改革的今天,或许我们需要思考些什么,我们应当努力做些什么……,立于大局•思于长远•谋于变革。
个人分类: 研究分析|5277 次阅读|4 个评论
对计量经济学的若干思考
热度 1 yanghualei 2015-6-16 08:53
随着经济问题的复杂化和时代化,主流传统的计量经济学的范式越来越无法适应时代语境的变化,基于此,对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进行反思性批判,在此基础上,寻找扩充计量经济学研究疆域的路径,超越传统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这表现为, 其 一,经济系统中可控实验的缺乏引致数据噪音具有内生性,引致 要么发展类似自然科学的可控实验,要么发展新的实验方法 ; 其二,传统计量经济学的分析程序中存在固有的软肋: 统计拟合存在陷阱,缺乏对异常点的关注,忽视对内在机制的寻找和动力学分析,滥用统计上的检验 ;其三,新型数据给传统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极大的延拓: 高频和低频数据拓宽了研究的时间尺度,高阶和低阶数据使动力学分析和预期引入计量经济学中, 高维及空间数据使研究关注交互性和离散性,实验和模拟数据改变统计数据一统江山的局面,等等 ;其四, 着眼统计尺度上的计量预测及部分基于经典力学的模拟预测范式正在变得不合时宜, 规则系统等预测方式正在为计量经济学的预测库中添加新的武器;其五,数据挖掘和基于主体建模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将不断冲击着单纯依靠数据挖掘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2584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人挑战爱因斯坦相对论
热度 10 jianhuihong 2015-4-25 12:52
几天前我发了一个博文: 在理论上证明爱因斯坦错了,是不可能的 结果有几位民间高人,不知读了英文原版文章没有,就是不听原文中的忠告,给我留言,坚持从理论上挑战相对论,精神可嘉。 ***** 罗教明 2015-4-24 20:52 第一步,你先思考一下MMX,不难只是普通物理水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8615-539941.html 第二步,你再理解一下,同时性相对性,是如何推导洛变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8615-782296.html 第三步,你想想以下两个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8615-7929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8615-840257.html 看完以后,你再想想你根本不懂,但又十分崇拜的相对论,最后再做结论!!! ****** 我觉得要把我自己变成相对论的专家,帮爱因斯坦捍卫相对论,时间的投入会比较大,效益也比较小。 能否请科班出身的理论物理的科学家们出来检验一下挑战者的理论。要能推翻相对论,也算为世界科学进步贡献力量了,功德无量。
个人分类: 科学|4802 次阅读|28 个评论
超越100分
热度 31 stone1971111 2014-11-4 09:39
早上看到一则新闻是关于清华大学的超级学霸( http://news.sohu.com/20141104/n405747173.shtml 的,其成绩当然是很优秀,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只看到了表面成绩,甚至有人还会攻击说这是典型的考试型学生,可能高分低能。对于考试100分,大多数同学只会有偶尔的经历,尤其到了大学阶段,考试100分就不大成为常态。 那么100分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到底应不应该瞄准100分, 这是个问题。下面的问题可以讨论。 一、100分意味着什么; 中学的时候我自觉还有点小聪明,但是一次考试让我成了哑巴。高一的时候第一次物理考试居然不及格,全班只有三个不及格。人一下子懵了,这为什么?难道我不懂学习内容?不会啊,上课的时候没觉得什么不懂的。可是怎么成绩就那么糟糕了呢?于是我认真的把教材看了100遍,书都翻烂了,没看出什么异常,唯一的感觉就是自己更熟练了,对内容理解更加深入了。很快,我的考试成绩上去了,可是我又发现了一个现象,不管我们怎么注意和小心,每次都是90多分,100分很难。 每次我都是将错误归结为马虎和粗心,后来就不这么认为了。因为当我将书本上的内容更进一步熟悉和理解之后,发现,很多所谓的粗心和马虎来自于很多不良习惯,包括对内容的一知半解。 当对教学内容不存在一知半解的时候,是不会存在那些低级错误的。 二、我们为什么要考100分; 记得大学的时候,复变函数考试,考完之后,老师将我叫去谈话,说你最后一题计算错误,我早就知道了,并且很内疚。这位老师说,你平时学习很好, 但是这个考试说明你的学习还有缺陷。 我可以扣掉这道题的所有分(大概是20分),也可以只扣一分。最后他选择只扣1分。说以后一定要更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学习。在高中的时候,数学老师也有类似的,如果有一次我的作业有了错误,老师总会找我谈话,问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尤其是思想问题。这些老师对我的要求一开始我还有点认为小题大做, 后来就慢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毕竟是错误,改正了才能无愧于心。 三、如何才能考100分; 老子说,取其上着得其中,取其中这得其下。100分只是一个较高的水平表现,而学习的深入和高度是无限度的。如果我们仅仅是瞄准100分去考试,那么考100分就很困难。 如果要想达到100分,就必须能力远远超过100分。要想让能力远远超过100分,就只能跟自己比较。 那么如何衡量自己的学习效果呢?有一个办法是我常用的,每门课结束之后,经过复习,拿起书放在手里,掂量掂量,如果心里还发虚,那就说明这本书没有学透。 所有基础的课程如果没有学透,那就等于没学,对于以后科研来说,那些只用于考试而没有学透的科目基本用处不大。 四、考了100分之后呢; 很多同学以为考了100分就是了不起,其实这仅仅是掌握知识的一种表现。很多同学固然也能考100分,但是其科研能力还不见得很好,这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 造成高分低能的主要原因在于考试本身。如果就是考一些死的知识,考的再高也不能说明问题,很多同学考记忆,靠题海战术,这样的成绩对于未来的科研和工作是没有价值的。 为了保证这些来之不易的学习在未来有意义, 一方面要不断的扩展自己的综合实力和修养,另一方面要不断的锻炼自己的体魄和自我学习能力。 学习不是仅仅在课堂上听课,更多的在于自我学习和自我训练,满足于考试的同学大多数都是虚荣心使然,靠虚荣心是走不远的。 五、人生没有100分 做学生,考100分,只具有一定阶段内的象征意义,人生更像一场没有终点的超长马拉松 。现实证明,没有考100分的人生活中可能更具有灵活性,更有冒风险的精神,科研上也不见得很糟糕。而那些在现有考试制度下能考100分的人,很多最终可能就是书呆子或者低能儿。学习是一个阶段任务,我们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比结果还要重要。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是否培养了起码的敬业精神,是否培养很好的学习能力,是否提高了我们的理解力,是否培养了其他对于以后生活的综合修养,这些可能才是我们最需要的考虑。 人生想考100分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标准考试,没有一样的准则。 总的来说,学习能学好,并且能考100分,多数情况下应该鼓励,但是更应该鼓励的是,从这个过程中, 我们到底想得到什么,我们最终得到了什么。为了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多积累一些有价值的要素,全面发展才是硬道理。
个人分类: 教学闲论|22920 次阅读|45 个评论
须知,有些极限是没法超越的
热度 28 何裕民 2014-11-3 16:23
我经常碰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纠结于一些不可解决、或基本没法解决的症状,并为此而烦恼,也影响了他的康复。 不久前,我在无锡就碰到一个病人,这个病人82岁了,老太太,生的是肠癌,肠癌已经康复得差不多了。所有相关的症状都已消失了,唯一留下两个症状。一个是失眠,一个是间断性耳鸣。 关于失眠,她年轻时就患了失眠,是老顽固了。我早就建议她可以适当的用点安眠药,她坚决拒绝。她所讲的失眠,我理解这是一个浅睡眠,不完全是严重的失眠。既然拒绝用点西药,这也就算了。 她最近更烦恼的是,这两三年来天天在唠叨一个问题 : 烦恼的一个症状就是耳鸣。她经常有阵发性耳鸣,每次就诊都反反复复地说耳鸣困扰死她了!这耳鸣怎么办?怎么办? 其实,她的耳鸣是阵发性的,也有症状基本没有的时候;有的时候症状稍微重一点;症状往往在没有睡好时加剧。然而,她的听力又没有太大影响。 当时,我每一次都苦口婆心地跟她说:伴随着衰老,失聪、失明是自然的过程,这些东西是上帝设置的程序,你一定要违拗上帝,很难。谁都难以避免! 其实,到80岁高龄老人中去调查一下,有耳鸣的大概要超过40%左右。当然,有些严重一点,有些不严重。其实,就她来说并不是很严重。而且呈阵发性的。然而,老是纠结于这些事情,说自己病很重啊、耳鸣啊 …… 其实,我直觉感到,改善睡眠可以改善她的耳鸣,但她又天生排斥安眠药,觉得这是违拗自然规律的事。强求耄耋老人没有耳鸣,不也是违拗了自然规律吗! 我们常说,近三、五十年来,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十多年,但是这延长的十多年是好事,也是坏事。这延长的十多年中,有70%可能伴随着这个不适、那个痛苦,甚至是疾病。那是个自然规律。 你必须承认,人的生理发展是个抛物线,从年轻开始,一点点,越来越强壮,到了中年以后,就越来越退化,有些症状是难以彻底改变的,有些症状我们只能去接受它、适应它,或者想办法有所缓解。就像她,我坚决建议她,不妨用点安眠药,也许睡眠好了,耳鸣也好了,可以改善。她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很多关于安眠药的负面效应,坚决不用!但是不改善安眠,要完全消解耳鸣,那就有点违背规律了。 总之,我们每个健康的人,伴随着增龄,应该坦然地接受现实,增龄后可能会出现许多症状——能承受的,就别太在乎了!不能承受的,用点其他方法补救一下,未尝不可,也别把某些西药的副作用看得太重了,只要是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 违拗了自然,那是不可能有很好的结果的。 只能徒增痛苦而已。 何裕民教授 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3215 次阅读|30 个评论
荒野尘梦
satangell 2014-9-17 15:24
题记:“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清·孔尚任·《桃花扇》 这是一片荒野 --------------------------------- 荒野上,一个漫长的冬天过去,有些微的绿色冒了出来。春雪融化,淌出了一条条小溪,溪流欢快的跳跃着,在荒野上映出了丝丝缕缕的金色。 蜥蜴爬出来,羚羊跑出来,野狼晃出来,棕熊踱出来…… 荒野一片热闹,为什么还说是荒野呢? 因为,没有他们…… 他们来了…… --------------------------------- 他们来了,在这一片荒野上,他们挖洞,他们打桩,他们将一根根钢铁的管子插入大地;大地深处,那些久远的尸液被抽了上来,遮掩了金色的溪流;燃烧的火焰,在黑夜里吞噬了满天的星光。 蜥蜴爬走了,羚羊跑走了,野狼晃走了,棕熊踱走了…… 荒野一片热闹,为什么还说是荒野呢? 因为,他们来了…… 他们走了…… --------------------------------- 他们走了,在这一片荒野上,留下了乌黑的、千疮百孔的大地。四处散落着布满血红色铁锈的钢架,荒野留下了他们经过的痕迹,没有留下他们。 蜥蜴死了,羚羊死了,野狼死了,棕熊死了…… 大地一片荒凉,为什么不说是荒野呢? 因为,他们走了…… 他们,还会来吗? 他们,还能来吗?
个人分类: 夜雨醉话|3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越 ---人类的共性之一
热度 4 jiangjiping 2014-5-9 03:09
超越 --- 人类的共性之一 蒋继平 2014 年 5 月 8 日 世界人口已经快要接近 70 亿了。 在这个庞大的人口中, 虽然每个人会有不同的个性特征, 但是, 我发现人类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特性, 即喜欢超越。 我说的超越, 是指对设定的规则或者限定范围的突破。在生活中, 也可看成是一种攀比心态, 总是喜欢超过别人。 我首先感悟到这个定理是在公路上开车时发现的一个现象。 大家一定注意到, 公路, 包括高速公路, 都有路速标示。 不管是单车道, 双车道, 还是多车道,路速标示是必须的, 也是路边最常见的标示之一。 当我们开车时, 我们注意到这个标示,这个标示是告许大家在这个路段的车速 应该保持在这个限定范围内。 可是, 大家一定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超过这个限定, 很少有人会老老实实地按照这个车速限定去开车的。 比如说, 一条公路的车速标示是 70 英里 / 小时, 我注意到 几乎所有的车子在这样的路段都会开出超过 70 英里 / 小时的车速的, 除非堵车或者在非常恶烈的环境条件下才会低于这个限定。 还有, 在单向双车道或者多车道的路段, 一般驾驶员都会尽量超越旁边或者前方的车子。 这种争先恐后的心理几乎每人都有, 好像是与生俱来的。 在生活的其他方面, 我也发现具有同样的定律。比如说, 我们买房子, 要是第一次买的房子的面积是 60 平米, 那么, 第二次买房子的时候一定会考虑买比 60 平米大的房子。 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呢? 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分析思考。 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宇宙时空概念的理解, 我得到一个结论: 这是推动世界前进的动力, 是上帝创造世界时设计好的, 或者是宇宙进化过程的必然产物。 所以, 这个心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 是人类的共性之一。 首先从宇宙的时空概念来说, 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 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的时间是一个常数, 也是一个定数 。 因而, 人们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时间定数, 他们就得利用一切机会来加速达到某个目的。 所以, 他们在开车时总是希望能够开快一些, 以节省时间用来做其他的事。 他们在买房子时 总是希望能够大一些, 可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从自然现象我们可以证实 我对时空概念的理解。 因为地球的能源来自于太阳光, 植物生长依赖的能源来自于太阳光, 所以, 在同一时空条件下, 植物生长必须占有足够的空间来获得足够的太阳光。 因而, 在同一时空条件下, 植物必须具有超越同类的本能, 才能获得足够的空间, 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阳光。 超越, 是您奋进的动力,是打破限定的逆反心理, 是争取对自身有利的本能反应。 越是喜欢超越的人, 在人生的过程中可能会获得较大的建树。不过, 虽然喜欢超越是好的, 但是, 千万不能走极端, 否则的话, 可能会拿到罚单。 超速的罚单只是一些经济损失, 人生的罚单造成的损失可能是无法弥补的。
个人分类: 万花镜|2924 次阅读|9 个评论
中国超越美国,就在这一刻
shehuiguanli 2014-4-29 22:55
很多人觉得,中国与美国,各方面都有差距,中国要赶上美国,甚至超越美国,需要较长的时间。 果真如此吗? 我们从一个小故事说起。 从前,一个财主问他的两个女婿,缺少什么?一个女婿回答:我什么都缺,财主说,那我没有办法。另一个女婿回答:我就缺钱;财主说,很好办,我给一些钱就是了。 中国和美国比较,是什么都有差距?还是没有找到主要差距是什么? 事实上,差的就是“思想”。人类的“思想是什么”?是“思维规律”。 而我们已经找到“思维规律”。 利用“思维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世界第一个“知识教学方法”,找到世界第一个“思维教学方法”(我们各位教授,各位教育专家,从教和研究几十年,你发现世界有“知识教学方法和思维教学方法”吗?),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仅需目前四分之一的时间。 当然利用“思维规律”,更多的“世界第一”将很快出现,“思维规律”将是科学界的“原子弹”,超越美国随时可以实现。
561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境无他,为我所越
yaojunwei 2014-3-1 00:02
虽然我们的接触的层面和文凭要靠学校, 但是我们的尊严、我们的学识、我们的价值、 我们的人生、还有我们的辉煌, 最终要靠我们自己 学校虽然有好坏之分, 学习气氛也有好坏之分, 教师也要好坏之分, 学生也有优差之分, 但是大学里的同一个起跑线, 可完全靠自己的速度和耐力了, 所以既然你进入了这个大学, 这是个事实, 你不管大学好坏,不管气氛好坏,不管教师好坏,不管学生好坏, 你所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做你应该做的, 完成你应该完成的, 然后超越这些不利因素 驾驭你的人生
个人分类: 眠云居|20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更简单、更便宜、效率更高的太阳能电池
热度 1 shuzhongle 2014-2-23 06:28
过去四年来,以钙钛矿( perovskites )这种材料制成的太阳能电池已达到其它技术得花数十年才能达到的效率,不过直到最近,都没人真的了解何以如此。 Perovskite 于 2009 年首度被用来制造效率为 3% 的光伏( photovoltaic , PV )电池,科学家很快就开发出能使其效率达到 15% 的技术,这超越其它新兴太阳能技术(那些都还没有突破 14% 的障碍)。 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揭开 perovskites 成功的秘密在于一种称为扩散长度( diffusion length )的特性,并且提出一种方法,能使它好上十倍。 扩散长度赋予我们一种指标,告诉我们光伏薄膜的厚度能有多厚, Sam Stranks 解释,他在 Henry Snaith 位于牛津大学物理系的小组中领导这项发现。 如果扩散长度太低,你只能用薄的薄膜,以至于太阳能电池无法吸收许多阳光。 那么,为何扩散长度如此重要? 光伏电池以二类型材料制成,称为 p 型( p-type )与 n 型( n-type )半导体。 P-type 材料主要包含带正电的「电洞」而 n-type 则包含带负电的电子。它们在「 p-n 接面( p-n junction )」相遇,在那里因电荷差异而产生了电场。当光子与电子碰撞时创造出「受激发的」电子与电洞,这时太阳能电池就会产生电。 p-n 接面的电场会将受激电子导向 n 型那一边,而受激电洞则会被导向 p 型这一边。它们会被金属接点(电极)拾起,那使它们能在电路中四处流动,产生电流。 扩散长度告诉你电荷载子( charge-carriers ,电子与电洞)在它们重新结合前所能行进的平均距离, Sam 解释。 当受激电子与电洞相遇时,会发生「重新结合( recombination )」,留下一个低能的电子,它已失去从阳光那获得的能量。 如果扩散长度比材料的厚度少,那么绝大多数的电荷载子在它们抵达电极前将重新结合,所以你得到低电流。你会想要扩散距离的长度为材料厚度的二到三倍长,以便收集绝大多数的电荷。 太阳能电池的厚度总是一种妥协 -- 若它们太薄则它们将无法吸收很多光线,但假若它们太厚,则内部的电荷载子将无法穿越。较长的扩散长度会使整个太阳能电池更有效率,因为它们可以被做的更厚,而不会丧失掉许多电荷载体。科学家能将太阳能电池排列成复杂的结构,称为介孔结构( mesostructures ),从而解决此问题,不过这是一种耗时且复杂的制程,尚未经过商业化实证。 先前,研究者能使介孔结构化的 perovskite 太阳能电池达到 15% 的效率,用的是一种扩散长度约为 100 nm 的 perovskite 成份。不过 Henry 的小组将氯离子添加到混和物中,从而达到 1000 nm 以上的扩散长度。这些改良能使太阳能电池在不需要复杂结构的情况下,就能达到 15% 的效率,使电池更廉价且易于生产。 能以简单、平面的结构制造出效率为 15% 的太阳能电池,造就出巨大差异。我们为了研究目的而制造了几百个,那一是种很简单的制程。我预期我们在接下来几年内就能看见 perovskit 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使用。它们的制造成本不可思议的低廉,有很高的转换效率,而且也能做到半透明。我们也能调整颜色,所以你能以赏心悦目的方式安装在办公室的窗户上。 Perovskite 电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展现其商业化潜力,是对于它们神奇特性的一种明证( testament )。我们在接下来几年内就能看见效率达到 20-30% 的 perovskite 电池,只要一丁点成本就能提供与标准的硅基太阳能电池一样的电力。 现在,能在此领域内研究,真的是令人相当振奋的时刻, Sam 说。 那真的是一个迅速崛起的领域,我预期在未来二年内它会有更长足的演进。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进展到目前为止都是在学术环境中完成的,但要不了多久,业界制造商就会开始将 perovskite 太阳能电池视为强大的竞争者。 ”
1150 次阅读|1 个评论
【蒋科学自我精选】动保、科幻与哲学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3-11-4 17:49
动保、科幻与哲学 蒋劲松 科幻作家兼科幻研究学者吴岩教授的讲座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刻的思考,昨天我作为主持人多少有点分心,不能很专注地理解吴岩老师讲座所提供的极具启发性的思路,隐约有一些感受,却怎么也表达不清楚,不充分。今天试试看能否说清楚! 吴岩老师事先给我发来讲演介绍: 安德森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讨论了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的想象作用。受这种思维方式启发,讲演者认为,当前动物保护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是建立“覆盖整个生物范围的想象共同体”意识。有趣的是,在过去的 100 多年中科幻小说已经为这种意识的建立进行了尝试。讲座将分析这些尝试中的几个案例,并对未来进行若干展望。 大致说来,吴岩老师的思路,正如他准确的总结一样,强调科幻小说拓宽想象力的重要作用,我们有可能更深切地将非人类动物与人类一样看成是一个共同体的不同成员,这样新的伦理道德才有可能成为共识。 吴岩老师在讲演中也多次提到,科幻小说中,人类与外星人的交往是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这种异类生命的交往对于我们重新思考人类与其他形式生命的伦理关系,具有很重要的突破既有藩篱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涉及不同生命形式交往的科幻,一开始就具有了某种突破既有界限的意义,从本质上就与动物保护运动具有思维方式的亲和性。以至于我们可以说:科幻先天就有支持动物保护的基因。因此,科幻是动保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和利用。我们动保人应该多亲近科幻迷,多读多看科幻作品。或者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假说:科幻迷中支持动物保护的人可能比较一点。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龙缘之问:吴岩老师,这个讲座无疑激发了动保人对于科幻的极大兴趣,但是,会激发科幻人对于动保的兴趣吗?吴岩老师谨慎地回答说,一定有作用。 这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动保运动对科幻有什么意义? 对此,我也想到,从某种角度上说,动保运动本身在先天上也具有科幻的基因。因为,动保人不接受现实社会中流行的生命分类体系,不接受既有的伦理对象的分类体系,当一个养猫人称呼猫咪为喵星人,当一个养狗人称呼狗狗为汪星人,当一个动物主人自称麻麻,把动物称为孩子的时候,他们是在用实际行动突破既有的界限。(我估计网上之所以有些人对伴侣动物饲养者乃至动保人士非常轻蔑乃至痛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由于这种界限的突破。我相信这种突破会让不少人感到很不安甚至很厌恶,但是这种不安和厌恶又说不出口,只好找别的理由来攻击。) 因此,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科幻是想象世界中的动保。而动保是一种实践着的科幻行为。他们共同的品格就是对既有现实并不买账,不愿意做一个循规蹈矩臣服于现实的顺民,而愿意超越、颠覆现实,拥抱可能性,无论是在想象中,还是在现实活动中。 由此,我坚定地相信,科幻人如果参与动保,如果花多一点时间了解动保人,他们也同样会受益良多的。 更进一步,为什么我一个哲学研究者,会组织这样一个跨越动保与科幻的讲座?有什么内在的关系吗? 动保和科幻所共有的这种超越现实,颠覆现实,探索新可能性的追求,在我看来正是哲学反思哲学批判的本质特点。 因此我们可以说:科幻用想象来改变世界,哲学用概念来改变世界,而动保是用行动来改变世界。 由于哲学的位置正好居中,所以,科幻作家与研究者和动保救助者在一个哲学研究者组织的讲座上相遇,是很正常的事。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537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超越想象 分子间氢键的实空间成像
热度 1 hanlingeorge 2013-10-8 09:28
超越想象 分子间氢键的实空间成像 铜晶体表面8-羟基喹啉分子的qPlus原子力显微镜图像(颜色渲染)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在实空间观测到分子间氢键和配位键相互作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对分子间局域作用的直接成像。 9月26日,《科学》杂志以“Science Express”在线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并将在几周后以“Report”形式正式发表。这项研究工作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裘晓辉研究员、程志海副研究员领导的纳米表征与测量研究团队与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季威副教授领导的理论计算小组合作完成。 氢键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形式之一。虽然氢键的强度相对于共价键非常弱,但是对物质的性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氢键作用使得水能够在常温下以液态存在、DNA形成双螺旋结构、蛋白质形成二级结构等。长久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氢键是一种弱的静电相互作用,然而近年来有实验证据显示氢键似乎有类似共价键的特性,即形成氢键的原子间也存在微弱的电子云共享。2011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推荐了氢键的新定义,但是有关氢键作用的本质这一问题的研究远没有结束。对氢键特性的精确实验测量,如作用位点、键角、键长、以及单个氢键强度,不仅有助于阐明氢键的本质,在原子/分子尺度上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信息对于功能材料及药物分子的设计更有着重要意义。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研究团队长期坚持自主研制、升级和改造科研装备,通过数年来对商品仪器部件的不断优化,以及自制原子力显微镜的核心部件-高性能qPlus型力传感器,极大地提高了现有设备的稳定性和信噪比,使得该仪器的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上该领域的最好水平。在超高真空和低温条件下,该研究团队通过精确探测原子力探针与分子化学键的电子云之间的Pauli排斥力作用,获得了吸附在铜晶体表面的8-羟基喹啉分子的共价键化学骨架、分子间氢键、以及分子与金属原子配位键的高分辨空间图像,据此精确解析了分子间氢键的构型,实现了对氢键键角和键长的直接测量。 这是科学家第一次获得氢键在实空间的图像,该实验结果对于氢键理论有着非常有意的启示。相对于现有的谱学方法(红外、核磁共振、X射线晶体衍射等),该项研究开辟了一条对氢键研究的崭新实验途径,将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生仉君、陈鹏程、袁秉凯参与了本项研究工作。该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Science通过Science Express每周提供若干在两周内被Science录用的最新研究报告,这些文章在4至6周后以在线和印刷形式同时发表在《科学》周刊上。Science现有15%的内容通过Science Express预出版,这些论文通常是编辑推荐的最重要的文章。
2834 次阅读|1 个评论
哲学远离生活还是超越生活
胡业生 2013-9-19 17:11
目前 哲学研究的价值越来越虚无。到底是没有适应生活还是没有提炼出生活?哲学出了问题,社会就迷失方向。
26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过目不忘”写真版的世界第一人——“超越爱因斯坦”的特斯拉
热度 3 hillside 2013-6-24 10:49
  过目不忘是中华民族的美好传说,然而,在异国科学巨匠特斯拉的眼中却成了现实,并且似乎是人类世界的唯一。   特斯拉有一位天才的哥哥(英年早逝,书中未说明细节),因此他常常感到自卑。他在书中说:“我哥哥实在太优秀了,一想起他所取得的成就,我所有的努力都会相形见绌。”   特斯拉具有一种非凡的、照像般的图像记忆能力,他曾为此痛苦过。
个人分类: 人物沧桑|10140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中国超越美国的荒唐数据
itellin 2013-6-16 23:03
1658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物质的未来——评估可持续生物质满足并超越2020年目标
heyucai 2013-5-26 15:19
欧盟委员会制定的《可再生燃料指令》(RED)规定2020年前,欧洲20%的最终能源以及10%的交通运输燃料来源于可再生资源。据估计,到2020年生物质将弥补19%的可再生发电量,78%的可再生采暖和制冷,以及交通部门89%的可再生能源。但是,有些人质疑长期可持续的生物质供应对于粮食生产的资源没有负面影响及不正当竞争。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002/(ISSN)1932-1031
2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Euler常数是超越数,但不知道是不是无理数?
热度 1 zjzhang 2013-5-1 21:57
天哪。Euler常数是超越数,但不知道是不是无理数?
个人分类: 数学|3941 次阅读|1 个评论
由超越飞机想到的——应李学宽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3-5-1 11:11
超 越汽车司空见惯, 超越飞机实属罕见. 超越火箭指日可待, 超越生命何时实现? 摄影 李学宽
个人分类: 感怀|1884 次阅读|1 个评论
无法超越的自己
热度 1 zhangyichen 2013-4-30 16:22
愉快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三天的五一劳动节放假已经快要过去两天。第一天带父母去了趟哈尔滨,探望了那里的亲属。由于四月份的东北依然有几分“严寒”,加上初春的小雨淅淅沥沥,一不小心感冒了。贤惠的妻子看我有病在身,没让我帮她做家务,执意让我休息。闲来无事,上网随便看看,了解了解国内外大事,关注一下关于四川雅安地震的救灾情况。打开电脑,点开网页,突然一行文字“射”入眼帘--“莫言受聘山东大学教授,坦言内心惶惶忐忑”。 这调起了我十足的胃口。莫言是山东高密人,我是山东菏泽的,山东本来就人多地少,面积也不算太大,农村的生活习惯基本相似。他在小说中的很多经历都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尽管从年龄来说他是我的父辈,他经历过的很多事情我都没经历过,他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才刚刚出生。但是从鲁西南地墒沟里面爬出来的我,从爷爷奶奶老一辈的口中对一些事情也略知一二。因此网页上不大的一行字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我想这也许是我对莫言的兴趣。正如一些喜欢八卦之人看到某些明星的绯闻十分感兴趣一样。其实我在想,为什么会如此有兴趣?可能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莫言是诺贝尔奖得主,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也是一个山东人,他的故事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写到这里突然感觉以上两个理由都不那么充分,也许还有一点需要补充,那就是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且是我的山东老乡,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山东农村真实的故事。看到这里,换位思考一下,拜托各位,千万不要理解成和莫言老师套近乎。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一不想求他办事,二也不想靠他出名。 莫言在受聘于山东大学讲座教授时,坦言内心惶惶忐忑,自嘲自己既没学问也没学历,自己没有底气,并且自嘲道:一个没有学问,没有学历的人来到山东大学当讲座教授,确实需要冒着巨大的风险,而且也有一种 ` 不怕死'的精神。其实细想一下,这几句话和他的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处。现实中,多少人敢于说出这样的话语?中国的学历,特别是高学历人群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千足金”?很多人,应该说是许多人,往往希望别人称呼其为“××博士”、 “××教授”。其实自己是否真正能对得起那个称谓,只有自己最清楚。因为越是在乎什么,说明内心越是缺少什么。 出于这种兴趣,于是在百度百科中查一些关于莫言老师的文字。当看到莫言写关于贫富与欲望的时候,这短短的几十个字所固有的频率和我此时大脑的频率又对上了。人类社会闹闹哄哄,乱七八糟,灯红酒绿, 声色犬马,看上去无比的复杂,但认真一想,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点事儿。现实中,难道不是吗?各行各业,大家基本都在为“钱”而奔波。自古就有这么一句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么简单几个字,又有多少人能从中吸取教训呢?多少人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想找到真正的自己,而又为什么找不到呢?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和我的题名“永远无法超越的自己”貌似一点关系都没有。确实,我看完也是这么想的。其实我是一个善于逻辑思考的人,自古语文外语就不是那么出色,也只是对写作有几分兴趣而已。看完莫言的相关文字之后,让我对超越自己产生了很深刻的思考。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现实中有几个人能做到坦然面对批评呢?有时候明明知道别人说的是假话,甚至有的人能把对你的批评用赞美的话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是朝着赞美自己的方向考虑,添加了非常多的对自己来讲属于正能量的个人感情成分,用那些不值得一提的成绩来证明那些所谓假话的正确性,然后眉飞色舞。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加上一些相反的个人感情成分,有些话所谓的赞美语言根本不是赞美,是鄙视!但是又有几个人真正能做到超于自我呢?! 愉快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三天的五一劳动节放假已经快要过去两天。第一天带父母去了趟哈尔滨,探望了那里的亲属。由于四月份的东北依然有几分“严寒”,加上初春的小雨淅淅沥沥,一不小心感冒了。贤惠的妻子看我有病在身,没让我帮她做家务,执意让我休息。闲来无事,上网随便看看,了解了解国内外大事,关注一下关于四川雅安地震的救灾情况。打开电脑,点开网页,突然一行文字“射”入眼帘--“莫言受聘山东大学教授,坦言内心惶惶忐忑”。 这调起了我十足的胃口。莫言是山东高密人,我是山东菏泽的,山东本来就人多地少,面积也不算太大,农村的生活习惯基本相似。他在小说中的很多经历都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尽管从年龄来说他是我的父辈,他经历过的很多事情我都没经历过,他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才刚刚出生。但是从鲁西南地墒沟里面爬出来的我,从爷爷奶奶老一辈的口中对一些事情也略知一二。因此网页上不大的一行字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我想这也许是我对莫言的兴趣。正如一些喜欢八卦之人看到某些明星的绯闻十分感兴趣一样。其实我在想,为什么会如此有兴趣?可能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莫言是诺贝尔奖得主,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也是一个山东人,他的故事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写到这里突然感觉以上两个理由都不那么充分,也许还有一点需要补充,那就是他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且是我的山东老乡,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山东农村真实的故事。看到这里,换位思考一下,拜托各位,千万不要理解成和莫言老师套近乎。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一不想求他办事,二也不想靠他出名。 莫言在受聘于山东大学讲座教授时,坦言内心惶惶忐忑,自嘲自己既没学问也没学历,自己没有底气,并且自嘲道:一个没有学问,没有学历的人来到山东大学当讲座教授,确实需要冒着巨大的风险,而且也有一种 ` 不怕死'的精神。其实细想一下,这几句话和他的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处。现实中,多少人敢于说出这样的话语?中国的学历,特别是高学历人群中,有多少是真正的“千足金”?很多人,应该说是许多人,往往希望别人称呼其为“××博士”、 “××教授”。其实自己是否真正能对得起那个称谓,只有自己最清楚。因为越是在乎什么,说明内心越是缺少什么。 出于这种兴趣,于是在百度百科中查一些关于莫言老师的文字。当看到莫言写关于贫富与欲望的时候,这短短的几十个字所固有的频率和我此时大脑的频率又对上了。人类社会闹闹哄哄,乱七八糟,灯红酒绿, 声色犬马,看上去无比的复杂,但认真一想,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刺激——基本上就是这么一点事儿。现实中,难道不是吗?各行各业,大家基本都在为“钱”而奔波。自古就有这么一句话“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么简单几个字,又有多少人能从中吸取教训呢?多少人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想找到真正的自己,而又为什么找不到呢?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和我的题名“永远无法超越的自己”貌似一点关系都没有。确实,我看完也是这么想的。其实我是一个善于逻辑思考的人,自古语文外语就不是那么出色,也只是对写作有几分兴趣而已。看完莫言的相关文字之后,让我对超越自己产生了很深刻的思考。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现实中有几个人能做到坦然面对批评呢?有时候明明知道别人说的是假话,甚至有的人能把对你的批评用赞美的话表达出来,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是朝着赞美自己的方向考虑,添加了非常多的对自己来讲属于正能量的个人感情成分,用那些不值得一提的成绩来证明那些所谓假话的正确性,然后眉飞色舞。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加上一些相反的个人感情成分,有些话所谓的赞美语言根本不是赞美,是鄙视!但是又有几个人真正能做到超于自我呢?!
320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超越沉重现实的力量
sue 2013-4-9 16:04
原文: http://news.sjtu.edu.cn/info/1006/135070.htm 唐启翠:超越沉重现实的力量 生于斯世的意义究竟何在?什么才是我们飞越现实世界的隐形翅膀呢?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世界可以荒诞,但人却是可以选择的,你必须为你的选择负责!    沉重肉身   当下,举国畅谈“中国梦”。我在思考学校/国家-梦想-个人,这三位一体的美梦成真的内在力量何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教授说,“中国梦”能否成真有赖两只翅膀——硬实力(物质)和软实力(精神)——有力、持续的均衡伸展和相互砥砺,而当务之急是软实力尤其是价值观的持受和重建!“交大梦”是“中国梦”的缩影,“交大梦”梦想成真的翅膀亦复如是!   是的,梦想!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和“敢于胜利”精神,让我们的世界不断改变和丰富多彩!赋予每一个尘世人以生命意义,超越挫折,永葆热情。然而,就像并非所有美梦都可成真一样,也并非所有的美梦都能使我们的世界臻于至善至美,三百年的“现代梦”就是现实教训!梦想应该成为我们前进和超越尘俗的动力源泉,而非镣铐和枷锁!只有真正有益于人与世界/自然终极关怀的梦想,才具有激发的力量。“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工具性梦想和评价机制,只会徒增尘世人的压力反弹和众声喧哗。譬如教育的精义,在祖师爷孔子那里,本在“人文化成”——使人和世界臻于真善美,尊德性导学问是教学相长的内在需求,圣贤之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向学问道的万有引力,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模式。可是,今天,学生之优劣用分数衡量,无关乎大道和良知;教师的价值在于量化指标,无关乎真学问和真德性。量化简化了管理和评估,可量化的世界终究是死板、冰冷而毫无生气的,价值的体认转变为空洞的数字和复杂的表格,不能赋予人类和世界以意义和力量。   本应是力量源泉的发展和腾飞之梦,为何反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呢?为什么私下里,诸如“第二十二条军规”、“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之类的言论更深入人心?   上世纪初,我们引颈西望,以西方的“德”、“赛”二先生为武器打倒孔家店,来实现强国强种的“中国梦”;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新“中国梦”却必须反身向自身的文化传统里寻找“软实力”。   生于斯世的意义究竟何在?什么才是我们飞越现实世界的隐形翅膀呢?   此时此刻,或许,反身回望人类与生俱来的梦想和圣儒复礼及其实践,可以获得临镜自现的效果。   隐形翅膀   何处最令人向往?当是高高在上的天吧!要不为何一切令人向往的境界总是与天连在一起呢:富庶之地谓之天府,福乐之乡谓之天堂,轻盈之体谓之天仙。与此相对的是人间、地狱和凡夫俗子。“天上”总与自由、轻盈和福乐相连,而“人间”则总与枷锁、沉重和忧惧相关。   几乎所有族群起源神话叙事中,人之故乡都是天堂和乐园,人之始祖皆神裔仙班,人因偶然贪欲和脆弱,被逐出神圣天堂,历劫尘世受苦受难。从此,生活失去从容淡定,心灵不再轻盈,肉身自然沉重!因此,远离神圣母体的凡俗之身,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挣脱尘世之网,超凡入圣,重返故乡。于是祈望苍天获得“飞翔”之力,就成为人类最恒常的梦想、最核心的神话意象、最重要的科技动力。   中国的先圣贤达飞升的力量源泉和隐形翅膀是什么呢?两千年前孔圣人的回答是:怀仁成圣。肉身是人类与生具有的共通符号——人人皆有,属于个体亦属于社会,可谓所有问题的起点和终点,儒家思想中,几个核心概念“軆”(体)、“禮”(礼)、“”(仁)、“惪”(德)、聖(圣),在字的最初写法中,都与身体相关联。理想状态下,人人皆可成圣,所以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涂之人可以禹”,人顺乎天性,慕道修身,习礼乐学诗舞,端己正身,可以提升生命存在的意义。但圣人之道,峻极于天,高深莫测,并非人人都可以达到。只有竭情尽慎、致敬诚若、日新其德,通过礼对体的规训和修炼,仁义礼智根于心形于身,达到“无体之礼”——忘却自身存在,从而超越有限与天地混融,身心一体、天人合一,方有机缘得以体味一二,因为唯有天下至诚至性至德之人才能超越形体局限,即凡成圣,出神入化抵达“中和”至境——天地和谐万物并行不悖的最佳状态。   “中”在天即为天命之性——永恒化生的大无私精神;在人,则为尚未受到外界力量左右的纯真无邪。理论上,每一个人都有“中”,但却不一定能彰显,根源即在一个人之“所是”和“能是”之间的间隔。因此,个体需要一种丝毫不亚于背负十字架的承担和勇气,努力修持,以弥合“间隔”,这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而人正是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成“人”效“圣”的使命。“上下与天地同流”表明礼仪规训只是手段,真正的力量是生发于心灵深处的企慕神圣和复归圣域的意向,是生命的意义。由此,先秦经典《大学》的教育纲领“皆以修身为本”就容易理解了。   人和宇宙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只有对一切存在物的生命持有敬畏和尊重之心,才会真正体认到人的生命意义。而圣人法天之“中和”,更在于将宇宙化生、万物并行不悖和自然公义等转化为王道与人道的自觉企慕与追求。   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首先是一个自足的个体,身心和谐则康健,然后才能将自身积极用世的一面展现给世人,近则修身齐家,远则治国平天下,这就是所谓正能量。反之亦然,仁者爱人,圣者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所以仁圣无敌。在人类企慕的黄金乐园中,人与人、与世界是一个生命整体,彼此传递正能量构成生命的“无量之网”,无畏则无惧。因此,俗世间的人,无论是通过礼对体的规训,还是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畏献祭,都是源于生命的体认和对有限的超越,希望以“礼”重新打通连接“无量之网”的通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恒施与人。因此,《大学》八大纲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以我为中心,以“扩己”的方式,将一己之体,横向扩展至他人、族类、家国,纵向扩展至天地、鬼神,又以“虚己”的方式,容纳世界万物于吾身,建构起宇宙生命总体的和谐存在。有限的沉重的肉“体”,经由想象和修炼成为仁心圣德透现的场所,获得了自由。   古圣先贤殚精竭虑“复礼”,是因为他们跟真正的文化大传统尚未绝缘,“礼”的个体生命价值和社会秩序意义都还没有消失:没有“礼”的约束,社会必将陷于混乱;没有“义”的衡量,人类本能欲望就会无限膨胀。世人不可因噎废食,因为憎恶繁文缛节,而将礼之大义弃之若敝履。况且礼之仪轨可与时俱进,但其中大义则为天地永恒之法则。   因此,在礼崩乐坏、社会失序,人性沉沦的时代,礼乐之道的终极旨归在于革除陋习,升华个体“人”的生命意义,重建和谐公正的社会人伦和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修复天人和谐交融和能量交换的通道,充实和安顿人类心灵。这就是梦想赋予人类生命以力量、行为典范和意义,也是历代贤圣致力于克己复礼以归仁的隐形力量所在。   亚圣孟子穷则独善达则兼济,诗圣杜甫己身飘零,亦不忘“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情怀,皆因怀揣梦想,知其不可而为之,执着而坚韧,只有这样,才有想象、坚持和改善。这大概就是勇敢者“敢于胜利”的精神吧。   面朝大海   每一个民族的过去,都是它前进的起点和根基。任何鄙视、忽视或抛弃文化传统的做法,都是短视。放眼看世界,让国人十分骄傲的是,世界几大文明古国,唯我中华文明延续不断,八千年的玉文化传统至今未衰,这的确是奇迹。但我们真的这么有文化自信吗?   百余年来,西风强劲,东风方炽。历史就像个爱开玩笑的长者,无论你怎么闹腾,他痛而不言,笑而不语。直到某一天,人们豁然顿悟:西学不能救中国,中国的根在中华大地。今天,“中国梦”即文化复兴成为国策,可是我们要复兴怎样的中华文化呢?两只翅膀之后的隐形翅膀又是什么呢?这是需要每个中国人深思的问题。   也是上世纪中期,当人类学家露丝追问文化模式和生活意义,印第安首领拉蒙寂然凝神,人熊浑然一体的熊舞萨满和食用沙漠植物的欢笑族人涌现在他眼前。遥望远方,带着一种无与伦比的眷念,他悠悠地回答道:一开始,上帝给了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子里,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现在我们的杯子破碎了,没有了。跳熊舞和食用沙漠植物,曾经是拉蒙族人与祖灵沟通超越现实的力量源泉和生活范式,陶杯破碎之时,那些曾经赋予生活意义的仪式、准则和力量源泉也随之丧失殆尽,留下的只是一群无根的没有生命归属的人群。   异文化是我们的镜子,我们也是他们的镜子。放眼看世界,是为了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每当思考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当下意义时,总不免想起拉蒙的眷念与失落,想起儒圣们“复礼归仁”的坚韧与艰难。但有梦,终归是好的。把住传统之根脉,体味天人谐和之境界,胸怀敬畏、爱怜、恻隐、羞耻之心,方可应时而化,收以长效。   世界可以荒诞,但人是可以选择的,你必须为你的选择负责!相信心中有梦的科研和教学,定会有生命和力量,“化负为正”。   是的,从明天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魏东平:一个超越了大牛而成为“肥牛”的科学网博主
热度 8 陈安博士 2013-4-5 23:07
  老魏这家伙,假装拍俺的马屁,把俺对杨晓虹同学的同一篇博文的两次推荐当做稀奇的事情来宣扬,其实,他恐怕也知道,人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事情原来发生过多次了。   所以,老魏颇为居心叵测。   这次,按照庄世宇同学的说法,他得了现世报了,且还超越了该报的部分。   在俺在《买了三本书》博文后,老魏按了不知道几次按钮,但是显示出来他的推荐次数是3次,俺指出:老魏经此一役,已经超越了大牛的境界,而进入“肥牛”的超高水平选手之列。   当前推荐数: 12 推荐人: 刘全慧 魏东平 魏东平 魏东平 陆俊茜 王海辉 庄世宇 戴德昌 张焱 徐晓 yxh3161 biofans   甚至,连老魏同学都很诧异,在评论时“咦”了一声。   特此宣扬,并立文为据!
个人分类: 物论|3639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印度稻米单产达到每公顷22.4吨 超越袁隆平
xxb861126 2013-2-18 08:09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7日讯(张美奇)英国《卫报》报道说,虽然没有像中国那样投入巨资和人力研发杂交水稻,但是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使印度稻米单产水平创出新的世界记录。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Bihar)一个位于Sakri河旁边的小村庄Darveshpura稻米单产水平达到每公顷22.4吨,创出新的世界记录。令人惊讶的是,这样高的单产水平既没有采用任何化工肥料,也没有采用杂交技术。 这项单产记录由Darveshpura村一位名叫Sumant Kumar农户创造。去年水稻收割之前这位少言寡语的农户就乐观的预期产量可能会创出新高,他估计每公顷单产可能会比往年增加4-5吨。最终的事实证明他的预期过于保守了。收割时工人们发现,稻米穗子比以往要特别沉,而且颗粒也更饱满圆润。 称量结果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每公顷单产竟然高达22.4吨(约合每亩2986斤)。超过了有着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创出的公顷19.4吨的世界记录。这个单产记录也超出了国际稻米研究协会和美国基因改良公司在试验室条件下所创造出的记录。 起初,这项产量记录并没有得到印度官方的承认。因为比哈尔邦是印度最贫穷的省份之一,在许多收成较差的年份这个邦的粮食产量甚至不足以果腹。比哈尔农业大学的专家指责它们产量造假,这样的事情以前就曾发生过。不过,印度农业部派遣的专家经过现场调查证实,上述产量数据真实可信。 Sumant Kumar一下子成为全国英雄,许多官员前往该村考察道贺,甚至印度国会也邀请他参加会议。 中国经济网原文链接 http://intl.ce.cn/specials/zxxx/201302/17/t20130217_24117017.shtml
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围观中科院《国家健康报告》
热度 3 liruzi 2013-1-9 08:54
这还不算,请看下面,记者v中科院国家健康研究组组长杨多贵 报告称,国家健康是中国超越美国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本钱”,中国只要坚持内修外适、强身健体、善养国家“精气神”,预计到2049年,就一定能够全面超越美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还提出中国超越美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预计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百年时,实现国际地位超越美国。 报告中很多指标排名中,中国名列前茅,而美国却垫底 杨: 我们的研究中有些指标美国表现的也比中国好,在有些指标中中国排名很靠后,不是说中国什么都好。 课题组的成员有多少人? 杨: 课题组人员也就七八个人,有些比较稳定的,也有陆续参与进来的研究生、博士生,大家的学科背景不太一样,都是有兴趣爱好和热情来做这个事情。 研究项目的资金来源 杨: “国家健康”是一个 新的学术概念 ,( 呵呵,换汤不换药吧?新在哪里?? 博主按 ) 因为要支持创新,我们院里面最开始只是给了一些象征性的资金支持,非常少, 不超过五万块钱 。( 好大的项目支持,好大的魄力!你说那些大牛匀一点给人家也行啊,毕竟是赶英超美的报告啊) 学术报告的客观和独立 杨: 我们研究的这些数据、模型和算法这些也都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都是现在国际比较先进的学术研究工具 ,没什么自己创新的东西。研究工具都是通用的, 我们只是换一个视角看问题 (什么视角是创新的呢?) 。 总体来看,这种报告很鼓舞士气 ,嗯,不错!还很节约研究经费,就五万 !也不用调研,只需要敲敲键盘就出来了!这就是研究吗 ?这种不建立在实地调研基础之上的研究就敢发布吗?还大言不惭!结果可信性不管,至少你的研究过程要科学啊 !!还有,概念创新?就那么简单,换个词语就是创新吗?强烈建议中科院的领导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像这种经费的研究在中科院都没法生存了吧 佩服杨教授的坚韧不拔啊 ,继续研究。。。 据我所知,这种研究必须要建立动态数据库来作为支撑,并且数据的覆盖尽可能要全面,系统论的模型是不可少的,还需要不断的修正模型,以得到尽可能“真”的结果。不知道各位网友怎么看。 so,我真的挺佩服他们的勇气的,不是说他们的研究结果不正确,而是让人没有“安全感”啊,过程也得有说服力啊!
个人分类: |2300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报告预计:2049年中国全面超越美国
xupeiyang 2013-1-8 15:52
原标题   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国家健康研究组8日在北京对外发布《国家健康报告》第1号称,国家健康是中国超越美国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本钱”,中国只要坚持内修外适、强身健体、善养国家“精气神”,预计到2049年,就一定能够全面超越美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如果说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这不是天真乐观的臆想,而是基于中美国家健康状态事实求是的研判。”这份最新出炉的国家健康报告提出中国超越美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2007年,中国国家健康就已超越美国;预计到2019年,中国对美国实现经济总量的超越;预计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百年时,实现国际地位超越美国。   该报告分析指出,诊断和预判中美国家健康,双方在“国家体质”、“国家食性”、“生存方式”、“生命周期阶段”四方面有显著不同。其中,美国是一个“消费型”、“寄生型”国家,而中国是一个“生产型”、“劳动型”国家;美国处于“更年期”,肌体老化衰退,保守自恋,恐慌焦虑,易患更年期综合症,中国则处于“青春期”,长得快跑得快,富于梦想,求新求变,乐观自信,易遭遇成长期的烦恼。   从整体上看,美国仍然是一个以“财富型”和“力量型”为主导的国家,按“比健康”的国家评判标准,美国不仅不健康,而且“健康透支”严重。中国国家健康状态属于“达标成长型”,虽然未来40年“家里”还有许多“难念的经”,成长道路上还会碰到各种意想不到的艰难曲折,还会遭遇各种“发展病”的困扰,但前途光明,超越美国只是时间长短问题。   中科院国家健康研究组组长杨多贵研究员表示,中华文明具有输出“发展红利”的特质,2049年全面超越美国实现“中国梦”之后,中国也一定不学美国当“世界警察”,而要当“世界医生”,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更大贡献。 http://news.sohu.com/20130108/n362810440.s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1397 次阅读|1 个评论
穷人永远可以超越富人
killywen1983 2012-12-16 04:04
社会里面,有一个穷人子弟,另外一个和他同时出生的富人。假若穷人和富人子弟同时上学,同时工作。以大家的经验来判断,富二代官二代,一直有钱有机会,付出相同努力的情况下,富人永远超出穷人。穷人想翻身,就要多干苦干,甚至干了一辈子还是打工的,而富人变为大老板了。穷人翻身的前提是富人子弟不努力,自甘堕落。 就我来看,在付出相同努力的情况下,穷人也可以超过富人,至少不会吃亏,不会被灭。理论上,穷人永远可以超过富人! 这也就是造物主造人的本意,也有哲学上的普世含义。 1 从小时候的经历来看,穷人更容易吃苦,那么读书就会更卖力。富人子弟既然富裕,可以享受,就很难去读书,毕竟读书很累的。这样子,书读的多的,自然会胜出! 怕以后能在科研上做出突破性贡献的,还会是吃过苦的人,比如牛顿、特斯拉。 2 假若第一个条件不成立,美国富人也逼迫孩子吃苦,让他们孩子读书也很快。 遂 碰到第二个逻辑了, 他们使用 原有知识去赚钱,去讲报告,于是,富人子弟失去了读书的时间,这样子穷人的能力还是会超过富人。穷人只要有能力,就可以骗国家的 饭吃,然后继续提高,不必想着赚钱了 。 也许有人会说,富人可以雇佣穷人帮他们管理家财,打点生意,甚至依靠雇佣庞大的人手去对付竞争者。然而,从这里就看出,其他穷人能被雇佣,也就不亏了。 3 目前穷人觉得很难竞争过富人,就是读大学后,富人子弟直接是老板了,而自己打工做起。 这个局其实也可以破的。由于人类学习别人的经验是很快的,富人在某方面上有经验于是赚了钱。那么穷人很快就可以学到,并且再了解掌握其他知识,以大大提升自己能力。我推理,目前多了解一些知识,多增加一重的逻辑能力,效率可以提高十倍以上。 即使穷人创业的启动资金很少,也可以后来居上。 因此, 努力和享受是对立的,只要富人(包括任何一个穷人)奔去享受了,就相当于不努力;不努力,其水平则迟早被 更努力的人 超过。 当穷人多花了 几年时间读书,做事效率可以提高10倍,若他想做科研就可以留名 宇宙 ,若他想做 生意就可以以10 倍效率去竞争富人。
1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茶余饭后:超越蓝颜、红颜的第七种情感
jlrlmylt 2012-12-15 09:47
近日闲暇时间访问一些博客,发现相当一些博友为男女感情所困。男女之间有那几种感情?处理不同男女感情的原则是什么?很想就此方面的话题写点东西,与博友共享。可惜自己系理工科出身,终日与电脑和数学打交道,对如此博大精深的话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自己的职业身份决定了自己必须把生命的大部分时间奉献于科学研究。前日,无意中看到“逍遥派讲师林浩”的博客,里面对男女感情领域研究颇深,特转载1、2篇,权当借花献佛。 第一情感: 男女老少情 ( 即三代人之间的父女情、母子情。按弗洛伊德的说法,成年男子大都有恋母情结,而成年女子又大都有恋父情结;更有甚者认为女儿是父亲上辈子无法在一起的恋人,儿子则是母亲上辈子无法在一起的恋人。) 第二情感: 男女手足情 (80后的男孩、女孩以独生子女居多,因为兄妹、姐弟手足亲情的匮乏,所以很多男孩女孩在与异性交往中缺乏最起码的道德感。西方一些人文学者认为,性泛滥的主要根源是手足亲情的缺失。有的专家甚至极端的主张一个家庭至少应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第三情感: 男女夫妻情 (通过后天组合而成。因为缺乏血缘纽带,所以夫妻感情也容易被其他感情削弱或替代。 第四情感: 男女婚外情 ( 婚外情是指男女双方在已有婚姻家庭之外而产生的感情,俗称偷情。通常表现为背着老婆(或丈夫)及家人在外面有了除婚配妻子之外的情人。婚外情一般处于隐蔽状态,是婚姻生活的定时炸弹,常引发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婚外情的一方通常扮演“第三者”或“地下工作者”的角色。) 第五情感: 男女柏拉图情( 1. 理想式的爱情观 《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2. 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 3. 男女平等的爱情观;4. 在这世上有, 且仅有一个人, 对你(妳)而言, 她(他)是完美的, 而且仅对你(妳)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 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第六情感: 男女师生情 (在学校或其它学习环境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洁的情感) 第七情感: 男女江湖情 (一种纯粹的哥们关系。江湖义气关系在男女之间也是存在的,这种现象在古代比较多,不过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已渐渐湮没。) 对异性交往的几点忠告 1、作为成年男人婚后应把主要感情倾注在母亲和女儿的身上 (如果母亲已不在人世,应找一个能够替代母亲角色的女人,因为母爱可以大大增强一个男人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以及事业心;如果自己只有一个儿子,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设法再生一个女孩,或者领养一个女孩,对女儿的爱不但有助于使一个男人同样真诚的对待其她的女性,而且还会大大激发男人的感恩心;一个家庭的和谐首先要保持阴阳平衡。) 2、同样,作为成年女子婚后应把主要感情倾注在父亲和儿子的身上 (如果父亲不在,应找一个能够替代父亲角色的男人,因为父爱可以大大增强一个女人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以及事业心;如果自己只有一个女儿,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设法再生一个男孩,或者领养一个男孩,对儿子的爱同样有助于一个女人真诚的对待其他的男性;一个家庭的和谐仍然是首先要保持阴阳平衡。) 3、千万要把婚外情当作高压线或火药库,千万不要碰。 在这方面我曾经有过沉痛的教训。婚外情一般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发展为婚姻关系,另一种是家破人亡,人财两空。其实无论那一种结果对当事人都不利,男的充当第三者插足或因为第三者插足而离婚,无疑会背上“陈世美”的骂名,女的若充当第三者或因为第三者插足而离婚,也很容易背上“潘金莲”的罪名。男人女人结婚后感情实在合不来,应先选择理性地分手后再重找新的伴侣,这对已有孩子的家庭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将来孩子的人格健康问题。 4、如果对方年龄比你大10到20岁或小10到20岁而且你很喜欢他(她)的话,我建议最好培养成男女手足之情 ,比如结拜为异姓兄妹或姐弟,非血源关系的兄弟姐妹那是多多益善,我最近就从网上淘到一小妹妹,还没有见面,我就关心起她的学习、工作、婚姻甚至她的家人,我觉得这种情感是最真实的,也是最珍贵的。当然我这妹妹进入角色也很快,挺关心我,我特别喜欢她时不时的撒撒娇,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童年,感觉充满了朝气。 5、、如果对方年龄比你大20岁以上且你很喜欢他(她)的话,我建议最好培养成老少之情 ,比如认对方为义父或义母。如果对方年龄比你小20岁以上且你很喜欢他(她)的话,我建议最好把他(她)培养成义子或义女。如此以来,岂不又可多享很多天伦之乐。我今年才三十七岁,已有五个非血缘关系的“女儿”,还有几个非血缘关系的“儿子”,其中一个最大的“宝贝女儿”现正在浙大读书,我们的父女关系处得相当的融洽。我们现在不老讲中国特色吗,我想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应该考虑一下我们的宗法血缘传统。 6、如果对方年龄与你相当你又很喜欢他(她)并且还无话不谈的话,我建议最好培养成江湖之情 ,比如说发展成哥们义气关系。1998年我在北京就结识了一个比我大一岁的女孩,此人性格豪爽,酒量惊人,有时我和几个哥们在夏天喝酒喝到高兴时,他竟然不拿我们当男人,随手就把外衣外裤脱掉,仅剩下胸罩和内裤,而且神色是那么的坦然。当时有一位第一次跟着吃饭的小兄弟舌头都快惊出来了。由于我们很了解她的个性,所以非但见怪不怪,反倒打内心里把她当成了女神,那敢有丝毫的邪念。大约2002年我有笔生意亏得很惨,是她卖掉了一套房子帮我还债度过难关。现在我和几位朋友想起以前与她一起大块吃肉、大晚喝酒的情景,仍不免感慨万千。 7、如果你是因为对方学问很大或道德高尚而喜欢对方,我的建议是把对方当作好老师 ,虚心的向他(她)学习,确立一种深厚的师生关系,千万不要把他(她)转化为夫妻关系或情人关系。因为结婚以后你整天仰视他(她)其实也是一件很累人的事。 8、至于那种在婚姻爱情里,她可以是你的枕边人,不仅是相爱一生的伴侣,还能在事业学术上成为彼此理解扶持的知己,在婚姻事业里做到真正的比翼齐飞,这种红颜知己或蓝颜求之不得,只能让命运恩赐 ,更要自己懂得发现并学会珍惜。因此不要刻意去寻找生命中的所谓“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其实它只是源于人类对完美爱情的一种梦想,萨特与波伏娃的“柏拉图式爱情版本”虽然很经典,但也不是那么纯粹,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读一读《世界十大情圣》这本书就知道了。如果说这种爱情确实存在的话,那也是仅限于哲学家和思想家之间的精神游戏,因为只有思想境界极高的人才能摆脱肉欲的束缚,否则就像六根未净的人出家一样,只会徒增更多的烦恼。
个人分类: 茶余饭后|1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超越动物,回归动物。莫言《生死疲劳》
yue 2012-12-12 13:18
生死疲劳.doc 人高于动物,同于动物,低于动物。 《丰乳肥臀》记录中国人在近百年的罪恶与挣扎。 《生死疲劳》记录近五十年的罪恶与挣扎。 《蛙》记录近三十年来的罪恶与挣扎。 总起来都是些普通人,即我们自己的罪恶和挣扎。 方法上都是生死薄,《丰乳肥臀》用了典型化的处理,《生死疲劳》用了童话。
个人分类: 活书出版社,可检索图书馆|22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2016年超越美国成第一大经济体
xupeiyang 2012-11-11 15:27
经合组织发布报告预测,全球经济格局将在未来50年发生重大变化。新兴国家继续快速增长势头,在全球生产中所占比例日渐重要。报告称,中国最早可于2016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http://t.itc.cn/GkVga
个人分类: 经济问题|1692 次阅读|2 个评论
inner peace,超越自己才是永恒的追求
dribuu 2012-10-24 11:02
人生路走一遭不容易,不管有多菜,不管有多挫,不管有多糗,爱我所爱,享我所想。眼光聚聚焦,超越自我才是王道!
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寂静的♥心语♥108 【一】
xiangfasong 2012-9-17 16:10
转载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2f04ed01017y86.html ) 非常感谢寂静师父 2 ♥ 要为灵魂找一个美丽的归宿,不要为肉体找一块豪华的坟墓。 3 ♥ 只要人生没有觉 悟 ,抓住的东西越多越苦。 4 ♥ 把钱放在头顶,人就沉重;把钱放在脚下,人就成长。 5 ♥ “财”是外在有形的,“富”是内在无形的。财可以靠掠夺,富只能靠修养。 6 ♥ 聪明的人 做 钞票 ,智慧的人 做 钱包。 7 ♥ 人若只看到钱,就成了钞票;人若能看到钱以外更广阔的世界,就成了钱包。 8 ♥ 钱本身永远是小钱,钱以外才是大钱。生意本身永远是小生意,生意之外才是大生意。 9 ♥ 贫苦,是不知布施修福;富苦,是不知散财消灾。 10 ♥ 成功(名利) = 55% 福报 + 30% 人脉 + 15% 技能。 11 ♥ 不要认为 你 认识的人就是你的人脉,只有你利益过的或崇敬你的人,才是你的人脉。 12 ♥ 智者不求有钱,但求值钱;不求利润,但求利人。 13 ♥ 有钱是表面,值钱是根源;有钱是有限,值钱是无限;有钱时暂时,值钱是永远。 14 ♥ 钱是真的纸,人是真的钱。所以智者不会为钱伤人,只会舍财救人。 15 ♥ 缺钱之苦不在赚钱少,而在计较用钱;有钱之苦不在赚钱难,而在不会用钱。 16 ♥ 未来的穷人不是没有钱的人,而是没有精神境界的人。 17 ♥ 赚钱只需技巧,赚大钱就要福报;用钱只需消费,用好钱就要智慧。 18 ♥ 迷惑的人用生命换取财富(现象),智慧的人用生命创造价值(能量)。 19 ♥ 人若只是为了钱,那就太 不值钱 了。 20 ♥ 事业是度人的平台,金钱是利人的工具,目的在于成就 自 他生命的喜悦、价值和意义。 21 ♥ 成大事者必有天助,天助之者必有天德。百年老店必有百年天德。 22 ♥ 事业是为了修积福慧,福慧 自 然能成就事业。 23 ♥ 企业 做 大 做 强靠物质, 做 高 做 久靠精神。物质不会百年,境界 自 会长青。 24 ♥ 愿意改变比已经改变更重要。 25 ♥ 基层用制度管事,中层用教育管人,高层用文化管心,顶层用信仰管魂。 26 ♥ 接受 自 己是爱的开始。 27 ♥ 当心中有了爱,才知生命尽是天籁。 28 ♥ 为 自 己着想,只会生出心机;为众生着想,才会生出智慧。 29 ♥ 苦难 是上天另一种形式的爱,他提醒我们从错误中回来。 30 ♥ 生意的真谛是爱的传递,不是利益的索取。 31 ♥ 只有爱错,爱从来就没有错。 32 ♥ 地大则物博。心是生命的田地,心大则福厚。 33 ♥ 放不下小事,立不起大志。立不起大志 ,放不下小事。 34 ♥ 只要 自 己没有成长,再高的收入都是低待遇;只要 自 己成长了,再低的收入都是高待遇。 35 ♥ 超人就是超过别人。超过别人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 自 己,而是为了引领大众。 36 ♥ 只有对别人有价值,在关系中 自 己才有存在价值。 37 ♥ 大成就的秘诀是: 做 别人不 做 的和 做 不 到 的,而不是与人竞争。 38 ♥ 人只有一种活法,那就是活得像人。除此之外都是死法,有百千万种。 39 ♥ 人生的一切,不是算来的,而是感来的;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求是只望结果,修是培植因缘。感是得道多助,算是一厢情愿。 40 ♥ 根浅的树长不大,一旦长大就会倒下。 41 ♥ 一手 做 公益,一手 做 生意。 做 公益是存款, 做 生意是取款。 42 ♥ 心中有多少阴暗,生活就有多少灾难;心中有多少光芒,生活就有多少吉祥。 43 ♥ 常 做 别人贵人的 人 ,生活中就会常遇贵人。 44 ♥ 宇宙是平衡的:坏人损我们的好人会来补上;愚人欠我们的智者会来还上;凡人亏我们的上天会来奖赏。所以要谨慎得失,但不要患得患失。 45 ♥ 会 犯错 是小错, 犯错 而不认错改错,才是大错。 46 ♥ 人最大的愚蠢不是无 知,而是不愿放下金钱与面子向人学习。 47 ♥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临时标准。 48 ♥ 改命须先认命,抗命就会没命。 49 ♥ 大智慧的 人不是关心他得到了什么,而是关心他创造了什么。 50 ♥ 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 51 ♥ 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 52 ♥ 人必须为 自 己创造一个存在的价值,以便让 自 己存在;而后为 自 己创造一个美好的价值,以便使生命美好。 53 ♥ 如果一个人 心中见不到伟大,那他无论 做 多么轰轰烈烈的事都不会伟大。 54 ♥ 无私实是大私 , 自 私实是害私。 55 ♥ 人的一生争不到、求不到、想不到、算不到,一切都是 因缘果报 。 56 ♥ 物质向下比就满足快乐,精神向上比就纯净升华。 57 ♥ 人生外在的一切,都是思想、言语、行为在“物以类聚”的原理下吸引过来的。 58 ♥ 厚德载物,缺德损物。这里“物”不光指财物,还指家人、子孙、健康、平安、寿命等一切。 59 ♥ 只要让别人有利,就不 怕 自 己没利 。 60 ♥ 越 自 私越 自 卑,越无私越 自 信 。 61 ♥ 比生意更重要的是生活 ,比生活更重要的是生命,比生命更重要的是觉 悟 。觉 悟 是另一个更高层次、另一个更美世界的生命。 62 ♥ 心中没有亏欠,外面就没有亏损。 63 ♥ 公事私事,大事小事,善事恶事,只要破坏心态、让心 烦恼 ,就是坏事。 64 ♥ 修行苦,但不修行更苦;放下难,但不放下更难。 65 ♥ 被动的 付出 就是失去,主动的 付出 定将回报。 66 ♥ 令 人失望是一种罪业,给人信心是一种功德。 67 ♥ 修行,不修不行,越修越行。“ 修”有三意:一是修建,二是修正,三是修补;“行”有三意:一是功德,二是能力,三是行为。 68 ♥ 有“道”方能到,有“德”才能得。 69 ♥ 糊涂人常常为事赌气,明白人着眼解决问题 。 70 ♥ 凡是让人迷惑、迷茫、迷恋,不能使心灵觉 悟 的一切活动皆属 迷信 活动。 71 ♥ 不善的人事是 自 己罪业的现形,如意的境遇是 自 己功德的投影。 72 ♥ 永远要感恩生命中那些给你扔石头的人,因为他堆起了使你站得更高的台阶。 73 ♥ 一个人没有缺点也没有优点,只有特点。优点是特点的善用,缺点是特点的错用。 74 ♥ 高人静定,不来不去;小人恍惚,漂来飘去。 75 ♥ 生活的障碍和身心的 苦难 ,表面是给我痛苦,其实是在提醒我反省,让我知道忏悔与改变,使我点点完善。我向往快乐,我感恩 苦难 ! 76 ♥ 当我们远离 自 己的家园时,就会感到孤独;当我们远离 自 己的心灵时,就会遭受痛苦。 77 ♥ 能 付出 人所不能 付出 ,就能得到人所不能得到;能忍受人所不能忍受,就能成就人所不能成就。 78 ♥ 所谓“ 自 在”,就是 自 己还在,还与 自 己的良心和美德同在。 79 ♥ 只要内在没有失去(损德),外在就不会有失去,纵失去一定会再回来。只要内在没有得到(积德),外在就不会有得到,纵得到一定会再失去。 80 ♥ 人生真正的美好不是因为他已经美好,而是因为他内心一直保存着一个美好,并且坚信和向往。 81 ♥ 相信奇迹的信心比得到奇迹本身更珍贵。所以要永远提醒 自 己:“我相信奇迹!” 82 ♥ 做 恶的人很苦, 做 善的人很累,什么都不 做 的人无聊。智慧的人三种都不要。 83 ♥ 愚痴的人把 名字 扔在地上;普通的人把 名字 记在心上;聪明的人把 名字 刻在碑上;智慧的人把 名字 留在史上;觉悟的人让一切 随风飘 扬…… 84 ♥ 谁说“一人 做 事一人当”?一个人 做 的事,其后果绝不是一个人在承受,亲人与子孙必受牵连。所以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要因为暂时看不到恶果就放肆自己。 85 ♥ 心在哪里,命在哪里。念头是开关,一开是光明,一关是黑暗。 86 ♥ 苦难 本身并不可怕,心沉浸在 苦难 中才是 苦难 不断的根源。 87 ♥ 因为每一言行都是种子,所以人迟早会品尝到 自 己亲手培育的甜苦果子;因为每一选择都是基因,所以人迟早会走进 自 己亲 自 选定的好坏命运。 88 ♥ 只要有花,蝴蝶纵飞走了但它必来;只要无花,蝴蝶纵飞来了但它必去。这叫“花蝶效应”。 89 ♥ 恩有多少,福就有多少;恩有多贵,命就有多贵; 怨有多少,苦就有多少;怨有多深,障就有多深。 90 ♥ 只会加法不会减法的学生一定是失败的学生;只会加法不会减法的人生一定是沉重的人生。 91 ♥ 人生不可能得到什么也不可能失去什么。得到的都是 自 己曾经积存的,失去的都是 自 己曾经透支的。 92 ♥ 聪明是看清别人也能看到的 ;智慧是看见别人看不见的。 93 ♥ 纯净不是一尘不染,而是决不迷失信念。 94 ♥ 没有信仰,生命就像茫茫大海的孤舟;有了信仰, 苦难 就有了尽头。 95 ♥ 我们背离多少真理,就创造多少 烦恼 与忧虑。 96 ♥ 嫉妒 他人不是办法,成长 自 己才是力量。 97 ♥ 万物本无情,因有情心而有情;万物本有情,因无情心而无情。 98 ♥ 无用就成了废品。于人无益,就成了别人的废品;不爱国,就成了民族的废品;不行善,就成了世界的废品;无爱心,就成了天地的废品。废品的命运就是被抛弃。 99 ♥ 教育是高回报的投入,文化是最有效的管理。 100 ♥ 越诉苦越苦,越抱怨越怨;越感恩越恩,越分享越享。 101 ♥ 担心是一种诅咒。应把担心换成关心和信心。关心是一种有形的保护,信心是一种无形的保佑。 102 ♥ 苦难 是因为 自 己的灵魂弱小,幸福是因为 自 己的灵魂强大。损德使灵魂弱小,积德使灵魂强大。 103 ♥ 没有命运,只有选择。命运只不过是生命中不停地选择所连接起来的轨迹。 104 ♥ 心为何形?无形无相;心有多大?无边无量。 与无形无相、无边无量的心相比,有形有限的东西再多也等于零。 所以, 要让心满足,不能靠财富,只能靠开 悟 。 105 ♥ 史蒂芬霍金说:人若没有梦想不如死去。我说:人若没有大愿等于死尸。 106 ♥ 想成功的人必要经历失败。已成功的人必然还会失败。只有“人就该这么活”、心中没有失败也没有成功的人,才超越成败。 107 ♥ 愚者拼命,智者改命。 108 ♥ 人只能活在 自 己创造出来的世界。 《Al w ays W ith You》 和你同在 Do you kno w me, w ho I am?你知道我是谁,在哪里? I am al w ays w ith you.我与你不可分,在一起。 I am near you every day, 每一天都在靠近你, Al w ays share w hat you do.一直都在分担你, Follo w the path to any w here,跟随你,无论到哪里 A stranger in the w orld w ithout you.陌生的世界没有你, Forever I w ill be there,我永远在这里, The shado w you al w ays kne w .就如影子一样跟随你。 If you think I've gone a w ay,即使你认为我早已远离, And am never w ith you.甚至从未和你在一起。 Iam not so far a w ay,相信我并未远离, Al w ays shado w ing you.一直如影随形地伴着你。
个人分类: 博文转载|2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走近混沌》-15-超越时代的庞加莱
热度 7 tianrong1945 2012-9-17 06:14
《走近混沌》-15-超越时代的庞加莱
第十五章﹕超越時代的庞加莱 70 年代,当种种学科的非线性研究汇成一股洪流时,人们才认识到对此领域早已有先驱者捷足先登。科学界对此课题的研究 , 可追溯到 1890 年法国数学家庞加莱为解决天体力学中的‘三体问题’所作的工作。 李四摸了摸大脑袋,对张三说:“你不是正在上一门天体力学的课,也听过三体问题吗?你先简单介绍介绍天体力学和其中的三体问题吧。” 张三说,我还刚学,知道得不多哦,反正抛砖引玉吧。讲到天体力学,我只好还是回到牛顿力学时代啦。也许还要追溯到更早一些,其实,对天体运动的观测和研究,可算是人类最早期从事的科学活动。远在公元前一、二千年,中国和其他文明古国就开始用太阳、月亮等天体的运动来确定季节,研究天象,预报气候。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的:哥白尼 1543 年提出日心说,这个学说打击了教会,哥白尼因此而受到迫害,之后的布鲁诺因宣扬日心说被教会活活烧死。开普勒比较幸运,碰到了一个好老师第谷。第谷将他几十年幸苦得来的大量行星观测资料,毫不保留地全给了开普勒,这样,才有了著名的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牛顿在开普勒定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经典力学著名的牛顿三大定律。 再后来,开普勒走了,牛顿走了,拉普拉斯也走了。几位大师创立了天体力学,但也留下了有关天体运动的种种问题和困难。我也讲个古董故事吧…… 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 瑞典。瑞典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每年由瑞典国王颁发的各项诺贝尔奖就是一例。 在 1887 年,也就是 诺贝尔刚发明了无烟炸药的那一年, 瑞典有位开明而又喜爱数学的国王——奥斯卡二世,他当时赞助了一项现金奖励的竞赛,征求对四个数学难题的解答。其中第一个是有关于‘太阳系的稳定性’问题 太阳系的稳定性问题 早就被牛顿提出。有些人忧心重重,陷入了杞人忧天的困境,经常有人设想出一些无法挽救的、灾难性的后果。比如说:担心月亮某一天是否会朝地球猛撞过来?或者地球将会逐渐不断的靠近太阳,或者不断地远离太阳,那样,人类则将因热死或冷死而毁灭。 拉普拉斯深入研究过这个问题并得出结论,认为太阳系作为整体来说是一个稳定的周期运动系统。然而,拉普拉斯的结论并没有消除人们,以及国王 奥斯卡二世心中的 疑虑,当他准备庆祝他的 60 岁生日之际,他的科学顾问( Gösta Mittag-Leffler )建议 他用 2500 瑞典克朗的奖金悬赏,征求这个困难问题的答案。 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家们热衷于观测和研究天体,喜欢计算遵循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而互相吸引的多个天体将如何运动。物理学家们将此类问题称为‘ N 体问题’。瑞典国王悬赏‘ N 体问题 ’的答案,实际上就是欲从数学上来探索 ‘ 太阳系 的 稳定性 ’。当 N=1 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受其他任何作用的 1 个物体,最后将归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对于 N=2 的情况,也就是二体问题, 在牛顿时代就已被基本解决。两个相互吸引的天体的轨道运动方程可以精确求解,得到各种圆锥曲线。比如,对太阳地球的近似二体系统,地球将绕着太阳作椭圆运动。 但是,实际存在的 太阳系,并不是只有太阳和地球,而是一个由太阳及数个行星及其他许多物体构成的 N 体系统。牛顿力学在解决二体问题上打了大胜仗 , 对三体问题却是困难重重。多于三体时的解答,就更是望尘莫及了。 一年后,这笔奖金颁发给了 33 岁的数学家,当时已经是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庞加莱。 图( 15.1 )庞加莱 昂利· 庞加莱 ( Henn Poincare , 1854-1912 )被公认是 19 世纪后和 20 世纪初的领袖数学家,是继高斯之后对数学及其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个人。 庞加莱 出生于法国东北部一座小城,父亲是一名医生,家族中不乏名人,包括他的一位堂弟,是曾经多次出任法国总理、带领法国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统雷蒙· 庞加莱 。 小时候的昂利· 庞加莱 体弱多病,手脚不便, 运动神经失调,后又因患上白喉而严重影响了视力,可算是个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实际上, 庞加莱 直到 58 岁去世,一直未能逃避疾病的阴影,长期不断地与病魔作不懈的斗争。生命的最后几年,尽管 庞加莱 仍然活跃于科学界,但健康每况愈下,曾经两次作前列腺手术。就在接受第二次手术的一星期之前,他还为法国道德教育联盟召开的成立大会作演讲, 庞加莱 在讲话中激动而感慨地总结 他自己一生的奋斗经验, 说出一句 肺腑之言:“人生,就是持续的斗争!”。没想到 手术之后不到十天,这位天才的数学领袖人物,便丢下他为之鞠躬尽瘁的数学理论,驾鹤西去了。 也许正是由于太差的身体状况,更促成了天才 庞加莱 的智力发展。人们没想到这个看起来稍矮微胖、金色胡须、大红鼻子、“体格笨拙,艺术无能”、“心不在焉,不修边幅”的人,对数学物理的许多方面,都做出了不凡的成就。 庞加莱 的最大特点是他对数学物理各个领域的眼光和见识。他开创微分方程解的定性研究、奠基拓扑学,提出几十年后才被人证明了的 庞加莱 猜想、 不动点 定理等。据说 他不关心严格性, 以直觉立论,忽视细节, 不喜欢 严密 逻辑,认为逻辑无创造性,限制思想。 庞加莱 就像是一只辛勤的 蜜蜂 ,在数学和理论物理的花园里飞来飞去,采集百花之精华,酿成最甜美、最富营养价值的蜂蜜,呈现给后人 。 这里插上一段令人遗憾、又令人费解的史话:为什么不是 庞加莱 第一个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图( 15.2 )庞加莱与爱因斯坦在第一次索尔维会议上有一面之交。图中庞加莱和居里夫人正讨论问题,站在右后的爱因斯坦,似乎很关注他们讨论的内容。 (Source: Solvay Congress 1911) 早于爱因斯坦, 庞加莱 在 1897 年 发表了一篇 文章 “ The Relativity of Space ” 〈空间的相对性〉 ,其中已有 狭义相对论的影子 ( 1 ) 。 1898 年,庞加莱又发表《时间的测量》一文,提出了光速不变性假设。 1902 年,庞加莱阐明了相对性原理。 1904 年,庞加莱将洛伦兹给出的两个惯性参照系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命名为‘洛伦兹变换’。再后来, 1905 年 6 月,庞加莱先于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关论文:《论电子动力学》。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很难对此作出一个公正的评价。尽管当时的庞加莱已经走到了狭义相对论的边缘,他谈到了相对性原理,他深刻理解同时性的问题所在,他分析研究发展命名了洛伦茨变换群,他作出了不同惯性系中物理定律不变的假设。数学论证齐全,万事已经俱备,但是,庞加莱始终未放弃‘以太’的存在,把这一切都认为是物质在一个静止以太的框架中运动的结果。 也许是因为庞加莱当时已经年近半百,没有了那伙年轻物理学家的狂热劲?也许是因为他从小体弱多病而养成了凡事小心谨慎的习惯,形成了性格上的弱点,使他在革命性的新物理理论之前胆怯而畏缩不前?也许因为庞加莱是天才的数学家,但毕竟不是正统物理学家,缺乏对相对论这个革命理论物理意义的深刻认识? 参考资料: ( 1 )“ The Relativity of Space ” http://www.marxists.org/reference/subject/philosophy/works/fr/poincare.htm ( 2 ) 庞加莱 1905 paper, " Sur la dynamique de l'electron ", Comptes Rendues 140 , 1504-8, ( 3 ) 庞加莱 1906 paper " Sur la dynamique de l'electron ", Rendiconti del Circolo matematico di Palermo 21 , 129-176. ( 4 ) 庞加莱和爱因斯坦: The Mystery of the Einstein Poincaré Connection , by Olivier Darrigol in Isis 95 (2004) 614–626. ( 5 ) 庞加莱和爱因斯坦: book by Peter L. Galison, Einstein's Clocks, Poincaré's Maps , http://www.fas.harvard.edu/~hsdept/bios/galison-einsteins-clocks.html 上一篇:《走近混沌》-14-蝴蝶效应 回到系列科普目录 下一篇:《走近混沌》- 16-三体问题及趣闻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19144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人生6条智慧:
胡业生 2012-9-16 13:14
1、知而不言,谨记言多必失。 2、自我解脱才能自我超越。 3、冷静思考让自己更清醒。 4、用心看世界,才会看清人的本来面目。 5、放下,放下了才能重新开始。 6、感恩,才能在逆境中寻求希望。 附件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19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力外骨骼:超越肉体极限
热度 1 wangxiaog04 2012-9-12 14:19
动力外骨骼:超越肉体极限
动力外骨骼:超越肉体极限 超越肉体极限,并非全无可能。怎么办?让机械延伸人的肉体。可不是麦克卢汉说的“延伸”哦,而是肉体与机械的直接融合! 2012 年 7 月 10 日,全国首届力量增强型动力外骨骼助力技术学术研讨会在电子科技大学隆重召开。(参见 http://www.news.uestc.edu.cn/NewsRead.aspx?newsID=54538 )。 “力量增强型动力外骨骼”是什么东西?第一次听这个名字,不免一头雾水。加之这个会议还是在新成立的航空航天学院召开,更让人疑惑,这个技术,跟航空航天又有毛关系?! 上网一查才知道, 所谓的外骨骼就是一种可穿戴的、人工智能的仿生设备, 其特点就是穿在或套在人类躯体之外,自有动力驱动各个关节,根据人体肢体活动通过感应、伺服、驱动装置使相应部位的机械产生相同动作的设备。目的是在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用机械动力提升人类运动能力。 最初主要为军事用途而研发,它可以在战场上增强士兵们的力量和忍耐力。 在医学上,医生们正在研究外骨骼的另一种用途,即帮助那些身体上的伤残人士。在健康领域,外骨骼的应用不仅仅是向截瘫患者提供机械腿,它还可以教他们如何学习再次行走。目前,康复中心通常利用更大型、更昂贵的固定设备帮助患者暂时实现行走。 有了这个,下肢瘫痪的病人就可以“站”起来了: 据《美研制出电池动力外骨骼仿生系统》的报道,美国伯克利一家仿生技术公司近日研制出一种由电池提供动力的外骨骼系统,这种外骨骼系统可以帮助截瘫患者摆脱轮椅,自由行走。 我们能够从视频中看到,这种设备已经设计得很简洁明快,而且,“电池”动力,意味着它的能耗已经降得很低,而这也意味着,它的使用将更方便、门槛更低。以后,如果技术进一步发展,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那么,这种设备有望实现“家用化”、“傻瓜化”。 这当然是喜讯,不过,试想一下,这种技术,不是帮助病人,而是用来装备一支军队,那将意味着什么?在冷兵器时代,我们常设想,能够有一支不知疲惫、不怕死的“无敌敢死队”。今天,这种“敢死队”终于被技术召唤出来了。据说,美国已经把这种技术装备到了步兵身上。有着一套技术,步兵就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武器,消耗更少的体能,更高效地完成作战任务: 喽,这就是《黑客帝国3》中的APU。 在《阿凡达》中,这种“外骨骼”得到了更形象、有力的展现。钻进机器的“身体”里,手上带上“传感器”手套,就可以控制整个机器外骨骼了。 阿发达中的外骨骼。 那么,这种技术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现在还是无法回答的。或许,尴尬的结果之一,就是一些人穿着这种外骨骼,把另一些的腿打断。然后等战争结束以后,被打断腿的人,又穿上这种衣服,站起来。 如果仅是医学用途,那么,这无异于福音;然而,一旦用于战争,那就是噩耗了。
11076 次阅读|2 个评论
超越时空的购买!
热度 4 jsnjjlj 2012-9-3 06:23
一同访学的老师们陆陆续续有人回家了 回家之前必修的功课:购物! 不要以为他们去买什么包包、钻戒之类的奢侈品 他们购买的都是些生活必需品 有一位老师给自己三岁的儿子买衣物 从三岁一直买到了六岁 而这些衣物90% 都是 MADE IN CHINA 这是一种何样的购买啊: 穿越空间,不远万里,来到异国他乡 某买原本产自自己国家的产品 穿越时间,从三岁到六岁,一个时间点全部购买了 这种时空穿越的购买真令人感到心酸。 我们当代的中国营销工作者都应该引以为耻,虽然原因不是我们造成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98 次阅读|14 个评论
语言、知识、信息、理解和智慧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
geneculture 2012-8-28 00:03
ZouXiaohui 23:37:34 1. 语言 是人类超越其他动物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ZouXiaohui 23:38:06 2. 思想 是人类超越其他动物的最关键因素之二 ZouXiaohui 23:39:42 3.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对于不了解它们的人而言,正好就是形式信息和内容 信息 。 ZouXiaohui 23:40:22 4.懂,会,熟,就是 理解 的关键。 ZouXiaohui 23:41:39 5. 阅读 理解或 写作 表达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都是 智慧 的体现。 ZouXiaohui 23:47:02 语言、思想 (其中蕴含 知识 )、 信息、理解、智慧 ,五个关键而重要的概念,构成了 融智学问 的五个非常基本的重要概念。这五者之间的关系是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关系。这是超越的高明之处——首先,能发现五者之间的这种联动关系并明明确地加以指出来,同时,也就说明在这五方面的相互关系上面积累了丰富的认知经验和理性思考。
个人分类: 融智学前期探索|1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二手房房价每平超过27000¥!完全超越调控前水平,创新高!
sincos 2012-8-18 20:41
北京二手房房价每平超过27000¥!完全超越调控前水平,创新高!
根据安居客的统计(实际上其他的房价统计网站的价格更高),调控之前的最高价是2011年4月,二手房均价达到了26630元/㎡;调控之后的价格最低点是2012年2月,二手房均价为 24308元/㎡ 。截止昨日已经超过了27000元/㎡,除了伤不起,还是伤不起 Source: http://beijing.anjuke.com/market/#mode=1hm=0period=36
29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明别说傻话
热度 3 mimu 2012-7-27 23:05
姚明别说傻话
奥运到了,想看看中国男篮的情况,没想到看到这个: 拜托了,姚明,别说傻话, 中国男篮从来就只姓过一个名字,他叫“中国”。
3766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中国计算机技术会超越美国?
热度 1 willtongji 2012-7-22 14:48
《纽约时报》上一篇Barboza和Markoff写的文章《 以数量取胜:中国力求领先高科技 》,可能会让你相信这基本会成为必然:中国的计算机技术会超越美国。这篇危言耸听的文章真是让我越读越佩服。它沿袭了一种报道中国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我2009年移居中国的时候就开始了,并且我发现近两年出现得更加频繁。幸好这两年我对中国经济的崛起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曾以为像CNN那样的媒体才会写出这么粗陋的文章,没想到长于报道中国的Barboza,以及长于报道计算机科学的Markoff,这些老练的记者原来也会这样。 以我个人观点,中国计算机科学领域潜力惊人——这也是我携家带口到中国来的众多原因之一。但是同时,中国要想在计算机科学上最终崛起,还要突破很多重要的屏障。这些屏障并不会自行消失,而要突破它们,仅是教育系统和政府制度的改革就会颇费功夫,更别说还有某些千年的文化陋习了。也就是说,我认为中国的计算机技术在短期内不会超越美国。若真要超越,一些重大变化必须要先发生。 崛起观的问题在哪里 我想,中国在迅速崛起,这是毫无疑问的。无论是中国的经济、基础设施(如港口、高速公路、货运铁路、高速铁路,还是教育、科技,都是如此。亲见这一过程让人兴奋。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你能感受到一种惊人的能量(甚至比90年代中期第一次因特网热潮时在硅谷所感受到的还要多)。计算机科学领域也不例外。就像《纽约时报》文章里说的,中国在过去的20年里大踏步地前进。 但关键问题是: 和美国以及西方比,当今中国计算机科学水平如何? 中国的未来趋势如何? 在这两个问题上,我觉得《纽约时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都不尽人意。我们分别来看: 当今中国计算机科学水平如何? 在美国,计算机科学学术圈是许多商业上重大发展的基石(比如,因特网、浏览器、无线信号压缩、云计算、语音识别、网页索引和搜索、基于手势和触摸的用户界面、基于位置的计算,等等)。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计算机科学在学术上也有很大的发展,比如大学扩招了,比如以前大学主要给国企开发些软件,而现在也开始尝试尖端的计算机科学研究和教育了。事实上,过去五年里,中国计算机科学取得了很多重要的里程碑式的进展。这包括政府对学术的支持,也包括中国在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开始发表的论文。 中国一切皆大 5到10年前,在顶级计算机学术会议上,你几乎看不到除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以外的中国研究人员写的论文。微软亚洲研究院还是一群在美国学习工作过的大陆研究员和台湾研究员在1998年建立的。而如今,有很多中国研究员都在顶级会议上发表过文章了。但是,也要看到,对比中国计算机科学方向大量的大学和研究员数目,这个文章数目还是很小的。据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中国最大的本科专业。我听到的一些估计称全中国有1000多个计算机系,其中有1000000多个专业方向。这真的很多!政府一定在计算机领域投了巨资。 超级计算并不那么超级? 在这样的投资之下,中国计算机科学过去5到10年的重大成就之一在超级计算机方向上。超级计算机是很大很快速的计算机,常用来计算天气模型和军事武器模拟等。一些年前,中国曾一度暂时拥有世界上最快的机器:天河-1A。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是个令人垂涎的称号,而坐在这头把交椅上的,曾经一度不是美国的计算机就是日本的。其实这个宝座上的计算机也总在不断变更,因为总有更快的计算机造出来。 虽说坐上这个头把交椅曾是中国的重大成就,但在我认识的一些一流计算机院系里的人,几乎没有人把中国征战超级计算当成大事儿的。为何如此呢?我觉得是因为这些一流计算机科学家认为,虽然超级计算机对解决某些特定问题是有用的,但是这都是过去的技术了。只要简单地改良底层的硬件处理器,性能就会不断提升(事实上,如今大部分超级计算机都使用标准的桌面处理器,而不再使用过去的特制处理器了)。 超级计算方面的重大创新集中在编程模型,网络互联,以及最近的散热降温与能耗方面。但是,人们似乎在云计算集群方面看到了更重要的创新发展。云计算集群简单说就是把千万个商品处理器放到统一规格的机架上,用传统网络连起来,形成世界各地的许多数据中心。这技术成就了谷歌、微软、苹果、亚马逊和世界上很多互联网计算巨头。他们把计算能力以便宜的价格转卖给各个小网站或者需要云计算的移动手机应用。这种架构所支持的应用,远比超级计算机要更广泛。无论在工业界还是在计算机科学学术界,云计算都是热门话题,并且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工作显然遥遥领先。 学术出版 在我自己的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和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的子领域里,中国仍然刚刚起步。1991年Ubicomp会议开办以来的这20年,中国几乎就没有文章出现(比如说2010年Ubicomp就一篇也没有)。2011年我和我在清华的学术同仁们共同在北京组织举办了Ubicomp会议。有300篇文章提交上来,只有50篇被接收(17%的录取率,竞争很激烈)。虽然今年我看到了38篇中国提交的文章(去年只有10篇),但只有3篇主要作者是中国人的文章被录取了(并且都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很多美国大学一所大学录取的论文数就不少于中国一个国家的(比如卡耐基梅隆大学有7篇,华盛顿大学有4篇)。 其他顶级会议也有类似的趋势:中国5到10年前几乎没有代表参加,但现在也有少量文章了(比如在最近几年网络系统的顶级会SIGCOMM,NSDI和SOSP上每年有1-3篇——这些会议每次接收30篇左右的论文)。同样地,大部分文章都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而不是中国的顶级大学。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代表的确开始在主要计算机会议上出现了,但是中国的研究者在这个舞台上并不比很多小国(如法国)更有影响力。但考虑到中国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大量院校和研究人员,就有这么一个有趣的问题:中国是会维持这几年来的势头继续急速直线上升呢,还是中国在计算机领域影响的增长势头会开始有所放缓呢? 学术创新:学生、教授和学术圈结构 创造力、创新和“设计思维”近三五年可谓是被美国的商界传媒用烂了,尤其在史蒂夫·乔布斯去世之后的最近几个月里。在计算机科学的学术界和工业界,创新同样是很重要的话题。我们都想“改变世界”,并且相信要“改变世界”就要有创新能力,但是创新能力和对世界的改变都不易量化测量。在顶级会议的文章数量以及专利数量并不是对世界改变的测量标准,但是人们(也包括我在内)有时还是会退回到这些数字上,因为数个数总是容易做到的。 在中国时,我和很多一流的中国学生交流过。他们有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学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做实习最好的地方),也有清华大学的(中国一流的计算机系)。因此我有机会观察了解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我的实验室也吸引了中国一些学设计的一流学生(并且我们也雇了来自美国和欧洲的顶级设计师)。我也有幸能接触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大学里的中国一流的计算机科学家(那些已经拿了博士的家伙们)。 基本的事实是,这群人创新能力的层次和美国的学生学者还有很大差距。且实际上,中国那些“最有创造力”的人,基本都是在美国或欧洲留学拿到博士或者工作过的人。我这并不是说那些没有出过国的人所做的工作就不好——我上文说过微软亚洲研究院就是世界计算机科研的顶级研究所之一,并且那里的研究员也发了很多一流会议的文章,但这些研究员里最成功的那些,很多也师从过西方训练出来的计算机科学家多年——几乎是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又读了一次博士。 所以基本事实是,如果你是中国教育系统的重点大学里出来的,那么你接受了良好的“创新性”训练的可能性,就比那些从其他大学出来的要低很多。这不是中国人的基因特质(很多西方教育出来的中国人都清楚说明这一点),这是中国以千年文化为基础的教育系统的问题。 有很多文章讲到过中国教育系统里的文化基调在很多基本面上都有好的影响(比如说,2010年上海学生问鼎全球国际学生评估测试),但很多中国国内的人也质疑说,是否这种到处都在强调记背、应试,以及要求几乎完全复制老师和以前“大师”的文化,会导致这些人们无法“跳出框框”思考。 虽然缺乏创新性是文化上的问题,但显然这里面同样也有很善于创新的另类存在(中国的艺术活动发展就是跳跃式的)。这些年来,一流的中国学生都离开了中国的教育系统,到美国留学。虽然很多留学生在美国一开始既聪明又勤奋,但是并没有显现出多少创新性。他们已经习得不要质疑教授和其他权威的习惯,并且习惯于做别人安排好的事情而不是想自己的主意。但是,不久之后,很多人接受了几年的训练就成长起来,并且成为行内的一些新星。 我自己也带过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现在在计算机领域都有自己很棒的事业,且创新能力是他们每天吃饭的本钱。但这都是接受了5-6年“美国式”高等教育的结果。我从同事那里听到的事例也是类似的。现在很多中国人也注意到了中美两个教育系统之间的这个关键性区别。最近的趋势显示中国中产阶级和有钱人倾向于把子女送到美国就读本科甚至是高中。 只说这种趋势可能仍会使某些人相信中国会在计算机科学方面超过美国,因为这么一大群学生取得学位之后就会回国了。虽然存在在美国工作几年之后回国工作这样的“海归”趋势,但这并不像有些人所想的那么普遍。很多中国留学生开始很习惯美国城市更轻松的生活,并通常会选择留在美国。事实上,更“粘住”这些学生的是美国远比中国更加流水线式的事业发展(许多中国公司的结构和运作还基本要靠潜规则,并且贪腐还是严重的问题)。事实上,最近有报道说很多中国富人移居西方国家,办理西方护照,通常是为了前面所说的更好的教育机会,也是为了远离环境恶化和污染,以及享用西方的医疗保健服务。 2011年春天我参加了一个大型的美国科学基金研讨会,专门讨论与中国在计算机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80个与会者里,一多半是现在美国大学里的华人教授。在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很多拿到美国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可能会留在美国,好能够在比中国更好的大学环境里工作,教更好的研究生。这些会很快改变吗? 中国大学(实际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中国机构也可以)与美国大学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职称等级下的权利结构是不一样的。虽然在美国大学的职称制度下,副教授升职称是正教授评出来的,助理教授升职称(也就是升全职)是正教授和副教授一起评出来的。但是,我注意到我所拜访过很多一流院系里,“辈分更高”的教授们都清楚很多创新性的和最杰出的工作都是那些“年轻”的助理教授组里做出来的,并且我们通常会“保护”这些年轻人,让他们能更好发展,好能完成这些杰出的工作(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给他们安排冗长乏味的事物性工作,并且鼓励他们去教那些他们所专长领域里的高年级小班课程,而不是一般性的基础大班课)。 而在中国的大学里,集中在老一辈教授手里的权力和经费都远远更多。在许多大学里,助理教授只是协助一个老教授工作,而没有真正的独立的学术规划。而在一个像计算机科学这样快速发展的领域里,我相信这样的结构是跟不上如此快速的技术变革而注定要失败的。当初一个有能耐的年轻教员熬到今天的正职,少说也要十年。而今天的计算机技术和十年前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我觉得这种结构性的桎梏使得我们在中国大学里,谁都找不出一个研究人员,能说这个人在他所在的子领域里是世界一流的(除了零星的几个名人,比如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还是中国大学“进口”回国的)。 这意味着倘若中国大学不改革现有的教育系统,中国的计算机院系至少要很多年(15-20年左右)才可能有希望从高层到底层都积累出世界水平的计算机科学家。这还是假设他们现在就开始在本土培育世界顶级科学家了(且还没开始),或者开始从海外引进(只引进了一些)。再次说明,我这不是说他们这儿现在没有佼佼者。中国大学里还是有不少优秀的人的。比如2011年UbiComp的副主席、清华大学的史元春教授,也在她清华的组里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但总体来看这些人还是太稀少了,而中国没有哪个计算机系有实力匹敌美国前25甚至前50的计算机系。如果在招聘实践上和对待新人上没有大范围大规模变化,这种状况在短期都是很难改变的。 创业 虽然中国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要继续发展还困难重重长路漫漫,我觉得创业圈的景象倒是相对健康一点。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我也一直关注中国最好的科技博客和推特上的作者,并且关注着与创业相关的重要活动(像北京的TechCrunch就是最近的例子)。 我也花时间和那些密切关注研究创业圈的人谈过或读过他们写的东西,像在杜克和斯坦福工作的研究硅谷和全球高科技大企业的教授Vivek Wadhwa。Wadhwa教授最近评论说他到中国旅行时看到了健康的创业景象。那种要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的创业文化正在形成,而这种文化正是当年的硅谷崛起奇迹的原动力。 根据我的观察,我对中国创业圈的结论是:一、它是生机勃勃的;二、一些重要的先行者,尤其是因特网企业,像百度、阿里巴巴、新浪,已经在他们各自的市场上积累出了相当的垄断地位,就像当年美国所发生的一样;三、风投资金和创业企业的数量都在迅猛增长。 除了这些传统的创新领域,在中国的产业创新温床上还发生了一些其他很酷的事儿,那就是整个山寨市场。它们从冒牌仿制手机皮包等名牌产品起家,如今也开始生产自己的新产品了。当然,他们仍倾向于一些实用的微调(比如支持多个SIM卡,新的外形,等等)而不是重大创新。这可能是中国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没法在僵化死板的教育系统中混进好学校之后的无奈之举。 所以说中国计算机创业里还是有创新的,但是这些公司的创新类型,无论公司是大是小,都不是那种能在计算机产业里能倚靠十年的(就是我此文前面介绍过的像因特网的那种)。创业常常就是拿来一个现成的技术,找个新的用途,或者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加点小改进。中国的创业尤以小改进之道著称。就像科技环境改革者Peggy Liu今天在Twitter里写的那样:“中国不善于基础创新,不过很善于微创新。”这很准确地描绘了中国创业圈的常态和现状。 对山寨复制和微调而不是创新的批评可能是大可不必的,但这种批评的声音在计算机工业界内外却是持续不断。李开复,中国科技投资界的名人之一,创新工场的创始人,前谷歌中国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院长,头顶着中国高科技界成功故事的光环,现在在中国却被戏称说其全名为“李开始复制”,因为他习惯投资的都常常只是一个受欢迎西方网站项目的简单复制加上少量的中国特色。比如说,中国前不久就出现了上百个照抄Groupon的团购网站。 综上,中国的创业圈可能是健康的,只是和西方比还是少那么点创新,但我不觉得这是中国计算机行业的一个本质性问题。更大的问题是,他们是否在未来会有像过去让美国计算机行业称霸市场的那种本质性突破,并且倘若没有一流的学术研究,中国能否实现这种突破。我觉得没有一流的学术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建议中国人继续深化教育系统改革——但绝不仅仅是投入更多的钱。我觉得结构必须调整。 专利 另一个中国未来会在计算机基础技术称雄的理由是说,中国有很多专利。《纽约时报》那个文章就指出,中国专利申请的数量是如何超过欧洲,直追美日的。但这个文中没有提及的是,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的这些专利大都有水分。他们要么是一些机构为了完成特定的年度指标而申请的,而不见得真有用处;要么就是基于一个国外的专利但做点小改动,好作为西方公司进入中国的商业壁垒。《纽约时报》文章没说这些信息,因此这个关于专利的说法就是被扭曲的了。再加上中国对知识产权缺乏保护,专利之事实际上让人更觉得中国未来不会有能力创新。 中国如何才能发挥潜力? 我前面的分析可能让你觉得我认为中国计算机科学领域近期没前途了,但那就和事实南辕北辙了。我觉得有两个主要原因使得中国会在计算机领域继续发展进步。首先,中国有巨大的人口规模。有13亿人在,不管前进的道路上有何种困难,也总是会有很多杰出的人物出现,并且这么多人所构成的巨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本身就会提供很重要的机会!其次,政府在技术研究上投入了很多钱(过去十年年均增长10%)。这会使得许多研究人员可以开展很多野心勃勃的宏伟项目。但是,我还相信,与其对中国恐惧,不如同时看到中国在计算机领域的崛起也会以积极的方式改变世界,所以我们应该试着帮助他们。 解决中国问题是解决世界问题的一部分 为什么我们想要中国计算机科学领域成功呢?我觉得,对于美国乃至全世界,尤其是中国,都面临着很多大问题。而中国是帮助解决这些大问题的关键。并且,如果我们帮助中国解决了计算机科教系统中的问题,也会增加我们一起解决这些大问题的可能性。这些大问题关乎: 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来就是包括保护环境和停止全球变暖。 教育:提高基础教育和创新教育水平。 医疗保健:创建医疗保健系统,既为解决老龄化人口问题(北美、欧洲和中国都深受此问题困扰),也为全体公民提供合理价位的医保服务。 所有这三个问题的解决,都涉及到政策法规和市场定价,但同时,重大技术创新,尤其是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技术创新,都会对解决这些问题有巨大的积极影响。在这些问题上与中国合作,我们会让世界变得更好。 (作者简介:James A.Landay,2008至2011年期间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访问学者,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教授,专门从事人机交互研究) (译者简介:刘贺,现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广泛分布于操作系统、网络和计算机安全。) (来源:微软亚洲研究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edc7a0102e0wc.html )
34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只想超越自我 那怕微不足道
热度 2 wyc 2012-7-13 08:35
只想超越自我  那怕微不足道
只想超越自我, 那怕微不足道。 这就是黃山育才每天练习书法的傻劲。 勤能补拙,此话我信。 练书法带给我无穷的乐趣, 练书法也教给我极大的智慧。 我并不图日进斗金, 更不想成名成家, 不过是日有一乐也! 这是我今天的作业, 敬请賜教。
254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研究称内地各级学校中男生已被女生“全面超越”
热度 1 wyccn 2012-7-4 16:40
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女生几乎每一科的平均分都遥遥领先。  从2007年开始,普通高校招生的女生数量持续压倒男生。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比男生多33万人。  从2001年到2008年,重庆16个高考“状元”有13个是女生。最近9年,北京21个“状元”15个是女生。 作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周海旺原本的研究目的,是比较上海市外地孩子与本地孩子的成长情况。但整理近1500份问卷数据的过程中,他却发现了另一个令自己震惊的结论。  “男生已经被女生全面超越了。”周海旺说。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女生每一个科目的平均成绩几乎都高于男生。英语成绩的差异最为明显,接近8分。就连一向被认为是男孩强项的数理化,女孩的分数也遥遥领先,化学的平均成绩更比男孩高出6分。  事实上,令人吃惊的现象远不止这些。2006-2007年,拿到国家奖学金的学生中超过65%是女生;2010年,考上大学的女生数量比男生多33万。甚至,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江苏、广东、福建、云南、辽宁、吉林、天津、新疆、广西的文理科“状元”,全部被女生夺得。这让周海旺始料未及。他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强调,女生超越男生不是一两个年级的现象,而是一个“全局性的、趋势性的问题”。而他更为担忧的,则是这场“全面超越”会如何影响男孩,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在起跑线上,这个社会就把男孩淘汰了  相比于周海旺的吃惊,80后广州男生黄阳光却对这样的调查结果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在他看来,那些冰冷的数据所印证的,正是他鲜活的学生时代。  在黄阳光曾经就读的重点初中,每逢大考过后,教学楼过道里都会贴出全年级前50名的成绩排行榜。如今已经26岁的他依旧记得,那时居于榜首的几乎全是女生。  即使在他的奥赛重点班里,女生的成绩也总是“明显更好”。“她们显得很优秀,又在班里担任各种干部。”他回忆说,“而我们男生淘气捣蛋,绝大多数都喜欢泡网吧,成绩也拖后腿。”  好容易进了大学,男孩似乎依然逊色。黄阳光就读于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的经济学院,男女生比例为1:1。但学院的一项统计竟然发现,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干部这些“看得见的奖励”,“2/3都被女生拿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在黄阳光考上大学的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收的学生中,男生数量还略多于女生。可两年后,情况就发生了逆转,女生所占比例由上一年的49%上升至52.9%。  随后几年,普通高校招生的女生数量持续压倒男生。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0年招生数据,该年度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中,女生数量比男生超出大约33万人。  儿童教育和研究专家孙云晓两年前就留意到了这些特殊的现象。他与李文道、赵霞等两位儿童心理学博士,还专门写了一本名为《拯救男孩》的书。  人们平日里一些零星的感受在书中得到了集中呈现:在2006-2007年度,获得国家奖学金的5万名学生中,仅有17458名是男生;从1999年至2008年,高考状元中男生比例由66.2%下降至39.7%;而重庆市26所中学6539名高中生会考成绩,女生的考试总分也显著高于男生。  一组更常被引用的数据是:从2001年至2008年,重庆16个高考状元中,有13个是女生;从2004年至2012年,北京文理科状元一共21人,其中有15个都是女生。  连外国媒体也忍不住投来了关切的目光。今年5月,《纽约时报》报道指出,“中国的年轻男子正在课堂上拼命挣扎”。  “在所有城市地区,女孩在教育成就上已经超过了男孩;在农村,女孩依然落后,但她们也在不断赶超。”长期关注中国教育发展的香港大学教授杰拉德·普斯提格里龙说。  差别似乎在孩子们踏进校园的第一天就开始显现。长期到各地小学调研的北大教育学院教授、北大附中前校长康健发现,小学里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等各种称号,“10个有9个都是女孩”。最终到了小升初的节骨眼上,女孩也比男孩更容易被评为“优秀毕业生”,获得重点中学的保送资格。  康健介绍说,早些年,北京市甚至曾经出台政策,规定小升初时学校必须照顾男生,保证保送名额中的男生达到某一特定比例。但直到现在,学校里各种评比,女孩还是占了“绝对优势”。  去年6月1日出席北京市少先队代表大会时,孙云晓也直接目睹了这种优势。当时,坐在会场第一排的,是北京市各个小学推举出来的最优秀的少先队员。9个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中,只有1个是男孩。悬殊的性别比例让长期关注“男孩危机”的孙云晓也吓了一跳。“在起跑线上,这个社会就把男孩淘汰了。”周海旺感叹说。   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与男生所擅长的东西是对立的  毕业多年之后,黄阳光还记得班上那些优秀的女孩子们。他总觉得,那些女生更有自律能力,也比自己成熟很多。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他绝大多数的课余时间都花在网游和卡牌游戏上,直到高二上学期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认真读书。相比之下,班上的女同学们几年前就已经在努力了。“她们好像很早就知道,要为自己的未来负责。”黄阳光说。  在孙云晓看来,男生迟到的“醒悟”并非偶然。因为男女大脑发育速度的差异,在整个小学阶段,男孩的语言表达和读写能力都比女孩发育得更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男生的劣势。  不过,对于中国目前的情况,孙云晓与康健一致认为,教育方式也让“男孩危机”变得愈发严重。  “我们的教育特别关注细节,追求踏踏实实、认真听课、死记硬背的努力。”康健说。他认为,男性从小更贪玩好动,他们更难专注眼下刻板的学习。而女性的细致、认真相对来说更容易适应学校的要求。  一项针对全国10个省市3737名中小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印证了这一说法。根据这项在2000年公布的调查,男生更倾向于动手实验、参与体验、操作电脑等学习方式,而女生则更喜欢阅读、语言沟通等学习方式。然而,据孙云晓观察,那些被男生偏爱的学习方式,在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里都“被严重忽视和排斥”了。  康健分析说,正是国内“风格单一、狭隘的教育”,使性别之间的差异不断凸显。而孙云晓的表述更加直接:“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与男生所擅长的东西是对立的,这是‘男孩危机’最根本的原因。”  在孙云晓看来,由于体内生物激素的不同,男孩天生比女孩“好动、好竞争、敢冒险”,但眼下在中国,学校普遍提倡的却是一种“静文化”:不让跑不让跳,不准大声喧哗。学习紧张时,许多学校甚至纷纷取消了体育课。  根据2010年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与女生相比,男生普遍更不喜欢学校。2.4%的男生表示“很不喜欢”到学校上学,而有相同感觉的女生仅有1.9%。“很多男孩子会觉得,学校就是一个和他们作对的地方。”孙云晓说。  黄阳光对此深有体会。初中时,他与班上许多男孩中午不想午睡。一开始,他们在课室里下象棋,可老师不同意,说他们影响其他同学午休。他们跑到学校食堂,可食堂的工作人员也驱赶他们,最后,一群男生只能拿着象棋到学校的各个角落里“打游击”。  直到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深造,黄阳光才惊讶地发现,在美国,中学生已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和课程。“一个学生要上哈佛,可以靠钻研物理,也可以靠打橄榄球。”  这位已经长大的男生也因此开始审视自己的学生时代。“我希望学校能给我们更多的选择空间,让我用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东西证明自己。”他说。   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生,更是我们的教育  相比于黄阳光的习以为常,康健却对眼下学校里“阴盛阳衰”的局面感觉有些恍惚。这位63岁的老人记得,在他上学的时候,无论是学习还是校园活动,“男孩都占了绝对优势”。最终考上大学的,大多数也是男生。1964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本专科学生中,女生所占的比例只有25.7%。  数十载之后,强弱彻底颠倒。康健说,这固然反映了中国教育在性别方面日趋公平,越来越多的女生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是“值得肯定的变化”。可如今,女生表现压倒男生的“悬殊差异”似乎越来越严重,而康健也因此越来越感到担忧。  在孙云晓看来,学业的失败将像多米诺骨牌那样,带来一连串的反应,影响男孩日后找工作的成败,催生心理问题,甚至诱发犯罪。  “很多男孩子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就不如女生。他们是带着失败的阴影长大的。”孙云晓说。  从2000年开始,每一个月,孙云晓都会花上一整个晚上,与家长在网络上交流。他渐渐发现一个规律:父母们谈得最多的是男孩的问题。“这些男孩子普遍不爱学习,人际关系不好,迷恋网络。”孙云晓说,在他跑过的少管所和工读学校里,男孩也占了大多数。  不过,在“悬殊差异”的面前,女生也不全然是获益者。离开象牙塔,迈入社会之后,女生的优势很快消失。“许多单位还是偏向于招收男生,尽管现在毕业的女生已经越来越多。”康健说,这首先会影响女生的就业,同时,男女生之间不平等的学历情况也可能导致女生“找对象比较困难”。  “对女生而言,男生的弱化绝对不是一个福音。”孙云晓说。  一些人正在尝试改变。今年3月,上海市第八中学宣布将在明年夏天成立“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根据男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课程内容。学校网站介绍,实验班的科目将包括野外生存、使用工具、修理电器和拳击等内容。  “在‘男孩危机’日益严重的时代,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来提升男生的受教育水准。”该校在官方网站写道。  这一尚未成型的计划已经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只有60个招生名额的实验班,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了200人。  不过,在康健看来,仅仅关注男生群体的利益还远远不够。“我们要担心的不是哪个性别受益了,而是我们的教育在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康健说。  与男女生的性别差异相比,康健更看重的是学校教育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影响。“目前的教育不利于人性均衡的发展。它助长了学生品格中乖巧、勤奋、不厌其烦做重复工作的特质。”康健说,这个教育体系扼杀的不仅是男生的天性,可能也伤害了那些不擅长记忆、不够细致的女生们。  孙云晓也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反复强调,需要拯救的不仅是男生,更是我们的教育。  如今,距离周海旺那场“意外发现”的调查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但这位学者依然在时不时地担心,长期“阴盛阳衰”的环境中,男生的心理将因此蒙上阴影。  “我们社会的传统观念还是对男生有更多期待,但在机制上却先把男生给淘汰了,面对这种落差,男生会感觉很失望。”他说。  不过,这样的担忧并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作为一位父亲,周海旺也常常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骄傲。就在刚刚结束的期末考试里,她在理科班“打败”了所有男生,拿到了全班第一名。
1583 次阅读|1 个评论
超越摩尔(120701)
热度 6 ymin 2012-7-1 09:48
超越摩尔( 120701 ) 闵应骅 一二十年之后, CMOS 技术不会再局限于特征尺寸和工作电压的降低,而是用不同的状态变量代替传统的电荷,如国际半导体技术进展蓝图(参见下图 Fig.10 )指出的那样,在不同层次都会有变化。许多不同的材料可以代替硅,因而可以产生不同的装置来代替 CMOS 。在数据表示层,图像、量子态、模拟量都可以表示信息,并不一定是数字才能表示信息。这将引起体系结构层的革命,不一定再是亨 . 诺依曼结构,多核体系。对于 CMOS 开关,最小尺寸、开关时间、开关所需的能量是主要关心的参数。但是,随着状态变量的改变,通信机制就会改变,信息载体的数量成为主要因素,也使系统复杂性改变了,而决定于装置的数量,以及二进制信息吞吐量。从而使系统能力得到提升,其衡量指标仍然是每秒执行的指令数。 新的装置已有不少,譬如用新材料的 FET ,以三五族 (III-V) 量子点为基础的元件, 锗通道和纳米线 FET ,用固体电子束静电控制的机械位移在两个电极之间创造一个通路可以做成 MEM/NEM 开关,不会像 MOSFET 一样有漏电流。过去的世纪可以说是硅世纪,而新世纪可能是碳世纪。石墨烯是一种二维碳原子六边形网格,有独特的电子、电气、光电和机械特性,可以作为晶体管、传感器、电极和激光材料。 CNTFET ( Carbon Nano Tub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有许多优越性。忆阻器以及所谓原子开关都是有希望的存储元件。分子电子学现在受到重视,就是要用一个导电分子代替硅纳结构,做成存储器、二极管或开关。磁元件把计算和存储能力结合起来,是有可能实现的。基于这些新装置和元件,新的体系结构需要研究,虽然现在好像是还为时尚早。但现在已经可以看到的是:细胞自动机体系结构是一种最佳邻居通信的方式。神经网络的方式企图模仿人脑结构,与亨 . 诺依曼结构不同,也许对一类特定的问题会有其优越性。研究表明,形成交叉阵列的忆阻器可以模仿神经的形态。 生物计算是超越摩尔定律的。我们知道,基于电荷的 CMOS 信息技术,当特征尺寸达到几个纳米时,碰到了一大堆不好解决的问题。而活着的细胞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处理器,非常有效,而且可以自繁殖。大肠杆菌细胞( E.coli Cell )与同样大小的 CMOS 相比,有研究表明,单个的活着细胞,譬如细菌,具有图灵机的特性,能够进行通用计算,是亨 . 诺依曼意义下的通用建造者。它生产它自己的复制品,成了一个产生计算机的计算机。 拿一个生物微米大小的细胞 (Bio- μ Cell) 和一个同样大小的硅细胞 (Si- μ Cell) 来做比较,如下图所示,其性能都比硅技术要高。该文做了详细的定量的比较。 对于这篇长 30 页,附 182 篇参考文献的论文,本人已经用 5 篇博文做了简单的介绍。该文的许多内容已经超出本人的知识范围,只能简单介绍,何况在博客里也不能谈得太详细。相信各领域的专家能做更深入的解读,对我们科研立项和科研工作会有参考价值。今把该文作为附件,供有兴趣的读者阅读。 Beyong Moore's Law.pdf
个人分类: 微电子|8118 次阅读|27 个评论
[转载](转载)中国计算机技术会超越美国……也许,某天……
热度 3 linin010 2012-6-20 19:55
作者: 作者/James A.Landay 译者/刘贺 最后更新:2012-06-11 16:48:4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edc7a0102e0wc.html 说明:本文仅是对初稿(rough draft)的一个翻译分享。原文作者James A. Landay教授将对文章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欢迎关注其在个人博客上的内容更新。 今天的《纽约时报》上一篇Barboza和Markoff写的文章《以数量取胜:中国力求领先高科技》,可能会让你相信我博文标题上所说的会基本上成为必 然:中国的计算机技术会超越美国。这篇危言耸听的文章真是让我越读越佩服。它沿袭了一种报道中国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我2009年移居中国的时候就开始了, 并且我发现近两年出现得更加频繁。幸好我这两年也对中国的经济崛起认识更深入了。我曾以为像CNN那样的媒体才会写出这么粗陋的文章,没想到长于报道中国 的Barboza,以及长于报道计算机科学的Markoff,这些老练的记者原来也会这样。 我下周就要回到我在华盛顿大学的讲台了,所以我现在开始梳理我在中国的两年半时间都学到了什么。以我个人观点,中国计算机科学领域潜力惊人——这也是我携 家带口到中国来的众多原因之一。但是同时,中国要想在计算机科学上最终崛起,还要突破很多重要的屏障。这些屏障并不会自行消失,而要突破它们,仅是教育系 统和政府制度的改革就会颇费功夫,更别说还有某些千年的文化陋习了。因此我的博文副标题说:也许,某天……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我都不觉得中国的计算 机技术会超越美国。若真要超越,一些重大变化必须要先发生。 在下文中我会尝试探讨: 一. 为什么我了解,并有资格评论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崛起; 二. 在《纽约时报》Barboza和Markoff的文章上我所看到的错误和疏漏; 三. 我觉得中国要发挥出在计算上的潜能必须要做些什么,以及为什么我觉得中国的崛起是件好事,而不应是件让西方担忧的坏事。 我是何人,点评中国计算机科学? 《纽约时报》上引用的某些人对中国计算机科学现状的评论,让我看到还是有些吃惊的,于是我开始想,在这个问题上,到底谁是比较合适的专家呢?我考虑良久, 最后觉得我自己就是个专家,至少从计算机科学学术圈的角度,点评一下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崛起,应该不成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在中国住了两年半。这两年半,我在中国顶级的计算机研究机构——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过。我在中国顶级计算机院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过书。我还在 中国组织了若干大型学术交流活动。在我来中国前,我在世界顶级计算机院系之一——卡耐基梅隆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在伯克利大学(另一个顶级计算机院系)获 得了终身教职。此外,我还创过业,为英特尔公司组建过一个普适计算实验室,后来又在华盛顿大学(又一个顶级计算机院系)担任教授(这里有我背景资料的更多 细节)。我觉得以我的资历,应该略有资格来细数一下中国的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当然,文中观点也请读者自行作判断。我肯定也并不什么都说的对。这些只是我个 人见解。但至少在中国的两年,我的确见识了不少事,接触了不少人,并且开始对当今中国动态有所了解了。 崛起观的问题在哪里 我想,中国在迅速崛起,这是毫无疑问的。无论是中国的经济、基础设施(如港口、高速公路、货运铁路、高速铁路,还是教育、科技,都是如此。亲见这一过程让 人兴奋。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你能感受到一种惊人的能量(甚至比90年代中期第一次因特网热潮时在硅谷所感受到的还要多)。计算机科学领域也不例外。就 像《纽约时报》文章里说的,中国在过去的20年里大踏步地前进。 但关键问题是: 一. 和美国以及西方比,当今中国计算机科学水平如何? 二. 中国的未来趋势如何? 在这两个问题上,我觉得《纽约时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都不尽人意。我们分别来看: 当今中国计算机科学水平如何? 在美国,计算机科学学术圈是许多商业上重大发展的基石(比如,因特网、浏览器、无线信号压缩、云计算、语音识别、网页索引和搜索、基于手势和触摸的用户界面、基于位置的计算,等等)。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计算机科学在学术上也有很大的发展,比如大学扩招了,比如以前大学主要给国企开发些软件,而现在也开始尝试尖端的计算机科学研究 和教育了。事实上,过去五年里,中国计算机科学取得了很多重要的里程碑式的进展。这包括政府对学术的支持,也包括中国在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开始发表的论 文。 中国一切皆大 5到10年前,在顶级计算机学术会议上,你几乎看不到除了微软亚洲研究院以外的中国研究人员写的论文。微软亚洲研究院还是一群在美国学习工作过的大陆研究 员和台湾研究员在1998年建立的。而如今,有很多中国研究员都在顶级会议上发表过文章了。但是,也要看到,对比中国计算机科学方向大量的大学和研究员数 目,这个文章数目还是很小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中国最大的本科专业。我听到的一些估计称全中国有1,000多个计算机系,其中有1,000,000多个 专业方向。这真的很多!政府一定在计算机领域投了巨资。 超级计算并不那么超级? 在这样的投资之下,中国计算机科学过去5到10年的重大成就之一在超级计算机方向上。超级计算机是很大很快速的计算机,常用来计算天气模型和军事武器模拟 等。一些年前,中国曾一度暂时拥有世界上最快的机器:天河-1A。世界最快超级计算机是个令人垂涎的称号,而这头把交椅上坐的,曾经一度不是美国的计算机 就是日本的。其实这个宝座上的计算机也总在不断变更,因为总有更快的计算机造出来。 虽说坐上这个头把交椅曾是中国的重大成就,但在我认识的一些一流计算机院系里的人,几乎没有人把中国征战超级计算当成大事儿的。为何如此呢?我觉得是因为 这些一流计算机科学家认为,虽然超级计算机对解决某些特定问题是有用的,但是这都是过去的技术了。只要简单地改良底层的硬件处理器,性能就会不断提升(事 实上,如今大部分超级计算机都使用标准的桌面处理器,而不再使用过去的特制处理器了)。 超级计算方面的重大创新集中在编程模型,网络互联,以及最近的散热降温与能耗方面。但是,人们似乎在云计算集群方面看到了更重要的创新发展。云计算集群简 单说就是把千万个商品处理器放到统一规格的机架上,用传统网络连起来,形成世界各地的许多数据中心。这技术成就了谷歌、微软、苹果、亚马逊和世界上很多互 联网计算巨头。他们把计算能力以便宜的价格转卖给各个小网站或者需要云计算的移动手机应用。这种架构所支持的应用,远比超级计算机要更广泛。无论在工业界 还是在计算机科学学术界,云计算都是热门话题,并且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在这一领域的工作显然遥遥领先。 学术出版 在我自己的普适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和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的子领域里,中国仍然刚刚起步。1991年Ubicomp会议开办以来的这20年,中国几乎就没有文章出现(比如说2010年 Ubicomp就一篇也没有)。今年我和我在清华的学术同仁们共同在北京组织举办了Ubicomp 2011会议。有300篇文章提交上来,只有50篇被接收(17%的录取率,竞争很激烈)。虽然今年我看到了38篇中国提交的文章(去年只有10篇),但 只有3篇主要作者是中国人的文章被录取了(并且都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很多美国大学一所大学录取的论文数就不少于中国一个国家的(比如卡耐基梅隆大学有 7篇,华盛顿大学有4篇)。 其他顶级会议也有类似的趋势:中国5到10年前几乎没有代表参加,但现在也有少量文章了(比如在最近几年网络系统的顶级会SIGCOMM,NSDI和 SOSP上每年有1-3篇——这些会议每次接收30篇左右的论文)。同样地,大部分文章都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而不是中国的顶级大学。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代表的确开始在主要计算机会议上出现了,但是中国的研究者在这个舞台上并不比很多小国(如法国)更有影响力。但考虑到中国从事计算 机科学研究的大量院校和研究人员,就有这么一个有趣的问题:中国是会维持这几年来的势头继续急速直线上升呢(就像十年来年经济增长约10%一样),还是中 国在计算机领域影响的增长势头会开始有所放缓呢(就如很多预测说中国经济增长仍会很快但速度会适中)? 学术创新:学生、教授和学术圈结构 创造力、创新和“设计思维”近三五年可谓是被美国的商界传媒用烂了,尤其在史蒂夫·乔布斯去世之后的最近几个月里。在计算机科学的学术界和工业界,创新同 样是很重要的话题。我们都想“改变世界”,并且相信要“改变世界”就要有创新能力,但是创新能力和对世界的改变都不易量化测量。在顶级会议的文章数量以及 专利数量并不是对世界改变的测量标准,但是人们(也包括我在内)有时还是会退回到这些数字上,因为数个数总是容易做到的。 在中国时,我和很多一流的中国学生交流过。他们有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学计算机科学的学生做实习最好的地方),也有清华大学的(中国一流的计算机系)。因此 我有机会观察了解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我的实验室也吸引了中国一些学设计的一流学生(并且我们也雇了来自美国和欧洲的顶级设计师)。我也有幸能接触到微软 亚洲研究院和大学里的中国一流的计算机科学家(那些已经拿了博士的家伙们)。 基本的事实是,这群人创新能力的层次和美国的学生学者还有很大差距。且实际上,中国那些“最有创造力”的人,基本都是在美国或欧洲留学拿到博士或者工作过 的人。我这并不是说那些没有出过国的人所做的工作就不好——我上文说过微软亚洲研究院就是世界计算机科研的顶级研究所之一,并且那里的研究员也发了很多一 流会议的文章,但这些研究员里最成功的那些,很多也师从过西方训练出来的计算机科学家多年——几乎是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又读了一次博士。 所以基本事实是,如果你是中国教育系统的重点大学里出来的,那么你接受了良好的“创新性”训练的可能性,就比那些从其他大学出来的要低很多。这不是中国人的基因特质(很多西方教育出来的中国人都清楚说明这一点),这是中国以千年文化为基础的教育系统的问题。 有很多文章讲到过中国教育系统里的文化基调在很多基本面上都有好的影响(比如说,去年上海学生问鼎全球国际学生评估测试),但很多中国国内的人也质疑说, 是否这种到处都在强调记背、应试,以及要求几乎完全复制老师和以前“大师”的文化,会导致这些人们无法“跳出框框”思考。 虽然缺乏创新性是文化上的问题,但显然这里面同样也有很善于创新的另类存在(中国的艺术活动发展就是跳跃式的)。这些年来,一流的中国学生都离开了中国的 教育系统,到美国留学。虽然很多留学生在美国一开始既聪明又勤奋,但是并没有显现出多少创新性。他们已经习得不要质疑教授和其他权威的习惯,并且习惯于做 别人安排好的事情而不是想自己的主意。但是,不久之后,很多人接受了几年的训练就成长起来,并且成为行内的一些新星(比如,我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同学,沈向 洋和陆奇,现在都是微软的高管了)。 我自己也带过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现在在计算机领域都有自己很棒的事业,且创新能力是他们每天吃饭的本钱。但这都是接受了5-6年“美国式”高等教育的结 果。我从同事那里听到的事例也是类似的。现在很多中国人也注意到了中美两个教育系统之间的这个关键性区别。最近的趋势显示中国中产阶级和有钱人倾向于把子 女送到美国就读本科甚至是高中(今年一年内就有大约200,000人在美国读书)。 只说这种趋势可能仍会使某些人相信中国会在计算机科学方面超过美国,因为这么一大群学生取得学位之后就会回国了。虽然存在在美国工作几年之后回国工作这样 的“海归”趋势,但这并不像有些人所想的那么普遍。很多中国留学生开始很习惯美国城市更轻松的生活,并通常会选择留在美国。事实上,更“粘住”这些学生的 是美国远比中国更加流水线式的事业发展(许多中国公司的结构和运作还基本要靠潜规则,并且贪腐还是严重的问题)。事实上,最近有报道说很多中国富人移居西 方国家,办理西方护照,通常是为了前面所说的更好的教育机会,也是为了远离环境恶化和污染,以及享用西方的医疗保健服务。 今年春天我参加了一个大型的美国科学基金研讨会,专门讨论与中国在计算机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80个与会者里,一多半是现在美国大学里的华人教授。在计算 机科学研究领域,很多拿到美国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可能会留在美国,好能够在比中国更好的大学环境里工作,教更好的研究生。这些会很快改变吗? 中国大学(实际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中国机构也可以)与美国大学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职称等级下的权利结构是不一样的。虽然在美国大学的职称制度下,副教授 升职称是正教授评出来的,助理教授升职称(也就是升全职)是正教授和副教授一起评出来的,但是,我注意到我所拜访过很多一流院系里,“辈分更高”的教授们 都清楚很多创新性的和最杰出的工作都是那些“年轻”的助理教授组里做出来的,并且我们通常会“保护”这些年轻人,让他们能更好发展,好能完成这些杰出的工 作(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给他们安排冗长乏味的事物性工作,并且鼓励他们去教那些他们所专长领域里的高年级小班课程,而不是一般性的基础大班课)。 而在中国的大学里,集中在老一辈教授手里的权力和经费都远远更多。在许多大学里,助理教授只是协助一个老教授工作,而没有真正的独立的学术规划。而在一个 像计算机科学这样快速发展的领域里,我相信这样的结构是跟不上如此快速的技术变革而注定要失败的。当初一个有能耐的年轻教员熬到今天的正职,少说也要十 年。而今天的计算机技术和十年前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我觉得这种结构性的桎梏使得我们在中国大学里,谁都找不出一个研究人员,能说这个人在他所在的子领 域里是世界一流的(除了零星的几个名人,比如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还是中国大学“进口”回国的)。 这意味着倘若中国大学不改革现有的教育系统,中国的计算机院系至少要很多年(15-20年左右)才可能有希望从高层到底层都积累出世界水平的计算机科学 家。这还是假设他们现在就开始在本土培育世界顶级科学家了(且还没开始),或者开始从海外引进(只引进了一些)。再次说明,我这不是说他们这儿现在没有佼 佼者。中国大学里还是有不少优秀的人的。比如2011年UbiComp的副主席、清华大学的史元春教授,也在她清华的组里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但总体来看 这些人还是太稀少了,而中国没有哪个计算机系有实力匹敌美国前25甚至前50的计算机系。如果在招聘实践上和对待新人上没有大范围大规模变化,这种状况在 短期都是很难改变的。 创业 虽然中国的计算机科学研究要继续发展还困难重重长路漫漫,我觉得创业圈的景象倒是相对健康一点。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我也一直关注中国最好的科技 博客和推特上的作者(引用niubi, wolfegroupasia, tricia, kaiserkuo, affinitiy china,china law),并且关注着与创业相关的重要活动(像北京的TechCrunch就是最近的例子)。 我也花时间和那些密切关注研究创业圈的人谈过或读过他们写的东西,像在杜克和斯坦福工作的研究硅谷和全球高科技大企业的教授Vivek Wadhwa(Twitter:@vwadhwa)。Wadhwa教授最近评论说他到中国旅行时看到了健康的创业景象。那种要屡试屡败、屡败屡试的创业文 化正在形成,而这种文化正是当年的硅谷崛起奇迹的原动力。 根据我的观察,我对中国创业圈的结论是:一、它是生机勃勃的。二、一些重要的先行者,尤其是因特网企业,像百度、阿里巴巴、新浪,已经在他们各自的市场上 积累出了相当的垄断地位,就像当年美国所发生的一样(虽然雅虎最近的故事告诉我们,这种垄断地位也是很容易丢掉的),三、风投资金和创业企业的数量都在迅 猛增长。 除了这些传统的创新领域,在中国的产业创新温床上还发生了一些其他很酷的事儿,那就是整个山寨市场。它们从冒牌仿制手机皮包等名牌产品起家,如今也开始生 产自己的新产品了。当然,他们仍倾向于一些实用的微调(比如支持多个SIM卡,新的外形,等等)而不是重大创新。这可能是中国很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 没法在僵化死板的教育系统中混进好学校之后的无奈之举。 所以说中国计算机创业里还是有创新的,但是这些公司的创新类型,无论公司是大是小,都不是那种能在计算机产业里能倚靠十年的(就是我此文前面介绍过的像因 特网的那种)。创业常常就是拿来一个现成的技术,找个新的用途,或者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加点小改进。中国的创业尤以小改进之道著称。就像科技环境改革者 Peggy Liu(Twitter: @shanhaipeggy)今天在Twitter里写的那样:“中国不善于基础创新,不过很善于微创新。”这很准确地描绘了中国创业圈的常态和现状。 对山寨复制和微调而不是创新的批评可能是大可不必的,但这种批评的声音在计算机工业界内外却是持续不断。李开复,中国科技投资界的名人之一,创新工场的创 始人,前谷歌中国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院长,头顶着中国高科技界成功故事的光环,现在在中国却被戏称说其全名为“李开始复制”,因为他习惯投资的都常常只是 一个受欢迎西方网站项目的简单复制加上少量的中国特色。比如说,中国前几个月就出现了上百个照抄Groupon的团购网站。 综上,中国的创业圈可能是健康的,只是和西方比还是少那么点创新,但我不觉得这是中国计算机行业的一个本质性问题。更大的问题是,他们是否在未来会有像过 去让美国计算机行业称霸市场的那种本质性突破,并且倘若没有一流的学术研究,中国能否实现这种突破。我觉得没有一流的学术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建议中国人继 续深化教育系统改革——但绝不仅仅是投入更多的钱。我觉得结构必须调整(见下文)。 专利 另一个中国未来会在计算机基础技术称雄的理由是说,中国有很多专利。《纽约时报》那个文章就指出,中国专利申请的数量是如何超过欧洲,直追美日的。但这个 文中没有提及的是,很多人都觉得中国的这些专利大都有水分。他们要么是一些机构为了完成特定的年度指标而申请的,而不见得真有用处;要么就是基于一个国外 的专利但做点小改动,好作为西方公司进入中国的商业壁垒。《纽约时报》文章没说这些信息,因此这个关于专利的说法就是被扭曲的了。再加上中国对知识产权缺 乏保护,专利之事实际上让人更觉得中国未来不会有能力创新。 中国如何才能发挥潜力? 我前面的分析可能让你觉得我认为中国计算机科学领域近期没前途了,但那就和事实南辕北辙了。我觉得有两个主要原因使得中国会在计算机领域继续发展进步。首 先,中国有巨大的人口规模。有13亿人在,不管前进的道路上有何种困难,也总是会有很多杰出的人物出现,并且这么多人所构成的巨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本身就会 提供很重要的机会!其次,政府在技术研究上投入了很多钱(过去十年年均增长10%)。这会使得许多研究人员可以开展很多野心勃勃的宏伟项目。但是,我还相 信,与其对中国恐惧,不如同时看到中国在计算机领域的崛起也会以积极的方式改变世界,所以我们应该试着帮助他们。 解决中国问题是解决世界问题的一部分 为什么我们想要中国计算机科学领域成功呢?我觉得,对于美国乃至全世界,尤其是中国,都面临着很多大问题。而中国是帮助解决这些大问题的关键。并且,如果我们帮助中国解决了计算机科教系统中的问题,也会增加我们一起解决这些大问题的可能性。这些大问题关乎: 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来就是包括保护环境和停止全球变暖 教育:提高基础教育和创新教育水平 医疗保健:创建医疗保健系统,既为解决老龄化人口问题(北美、欧洲和中国都深受此问题困扰),也为全体公民提供合理价位的医保服务 所有这三个问题的解决,都涉及到政策法规和市场定价,但同时,重大技术创新,尤其是计算机科学方面的技术创新,都会对解决这些问题有巨大的积极影响。在这些问题上与中国合作,我们会让世界变得更好。 世界实验室 鉴于这样的想法,我最近几个月一直在尝试在中国大学和美国大学之间建立一个新的多领域的研究机构。这个世界实验室会成为承担风险,打破原有模式,创造未 来,攻关世界难题的一艘旗舰。我们会应用一种新的称作“全球设计”的方法,来寻找设计与技术、以人为本和以科技为本、学术圈与工业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之间的平衡。这个世界实验室将会进一步拓展可能性并创造未来,也会帮助训练学生和大学、公司里未来的领袖,使他们成为能够为社会难题提出解决之道的自由思 想者。 我认为中国崛起的成就是显著的,但是未来还存在变数。作为一个计算机科学家,我支持帮助中国提高他们的计算机科学水平,因为我相信它会帮助中国,也会帮助全世界。面对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保证成功,但团结合作,我相信我们会让世界变得更好。 免责声明:本文系James Landay个人观点,而不是华盛顿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英特尔公司或其他人的(除非其他人也同意我的观点——我会很感激的)。 感谢UCSB的Ben Zhao提供网络系统会议的一些数据。感谢Frank Chen, Lydia Chilton, Aaron Quigley, Robert Walker和Sarita Yardi提供的修改建议。 作者介绍: James A. Landay: James Landay在2008至2011年期间,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访问学者,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教授,他专门从事人机交互研究。James目前的研 究兴趣包括自动化可用性评估、示范性界面、普适计算、用户界面#8203;#8203;设计工具和Web设计。他还是华盛顿大学信息 学院担任以人为中心的设计与工程和信息学的兼职副教授。 James Landay于1990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EECS科学学士学位,又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获得了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和博士学 位。他的博士论文首次展示了如何将素描用于用户界面设计工具。James是NetRaker的首席科学家和创始人之一,该机构于2004年被 Keynote 系统公司收购。从1997年到2003年,James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EECS终身教授。 译者介绍: 刘贺: 现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第二届软件科学实验班。大四时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一年,参与Sora软件无线电项目。目前研究方向广泛分布于操作系统、网络和计算机安全。
356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陈清泰:国企进一步改革需超越争议 公平竞争
whyhoo 2012-6-5 09:48
20世纪90年代初“姓社姓资”问题的突破,大大解放了思想,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障碍;今天,在特别需要鼓励创新创业、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时候,如果能摘掉企业“所有制标签”,消除“所有制鸿沟”,突破“姓国姓民”的桎梏,将是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   1.正确认识“国有经济有进有退”   不能误解为“ 国有企业 有进有退”,国企 改革 的主导方面应转向使国有资产“资本化”   国有企业做强做大与国有资本布局调整,这是改革发展都必须进行的两件大事。在谈到“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时,往往将其误解为“国有企业有进有退”。国企高管对此十分为难,不知道该怎么“进”、怎么“退”。   这种困惑来自概念的混淆。需要澄清的是,“有进有退”所指的是国有资本投向的调整;而企业的天职则是做强做大。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在公司制度下并不矛盾。就是说,企业追求做强做大并不受股东成分和股权结构的影响;国有资本从哪些行业或企业的进退也不受个别企业的牵制。例如沃尔沃原本是一家瑞典人投资的公司,1999年4月转手到福特;2010年3月福特退出,由吉利收购。投资者在10年内两出两进,而沃尔沃公司依然在发展。   现在国有资本的功能和个别企业目标的差异日益明显。例如,一方面国有钢铁企业制定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努力做强做大;另一方面,国有资本应当从部分钢铁企业中退出,转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各自理性的选择。目前的掣肘在于国有资产实现形式没有资本化,“顶层”国有企业没有进行股份制改制,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应改革国有资产实现形式,利用公司制度的特点,“解放两个自由度”:使国有资本具有流动性;保障企业自主经营,做强做大。   如果说较长时期国企改革主要的是使其从计划体制走出,适应市场竞争,增强活力的话;那么进入新世纪,尽管企业自身还有大量改革的任务,但深层次的改革已经转向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制度创新。这两大改革命题主要是国家所有者层面的事,而不在企业。把改革的目光继续聚焦于“国有企业”本身,一方面因为没有抓住要害,而使改革难有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国企因对此无能为力而倍感困惑和无所适从。   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不是以行政的力量改变一个个企业的业务结构,而是国有资本布局的动态优化。关键要使国有资本具有流动性;企业制度创新进一步要做的是使国家所有者转变成股东,将“顶层”国有企业改制成股权多元化的公司。这两方面的改革聚焦到一个点上,就是必须使国有资产“资本化”,由“国有国营”,转向“股份制”。   对于这一切,“国有企业”是无能为力的。随着改革形势的发展,国企改革的主导方面应当及时由“国有企业”,转向由国家寻找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国有资产资本化的管理形式。   2.正确认识“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国家特别需要,非公资本无意或无力进入的领域是国有资本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重要空间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这是中央认定的国有经济的定位。如果说,进入21世纪前,实践这一使命,就是使国有资本大举进入重大基础设施、基础原材料、能源开发、重要服务业、重要制造业,为工业化奠定基础的话,那么,今天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已经转向某些社会产品,如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住房保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制约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则是科技投入不足、技术进步相对缓慢、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竞争力不强;威胁可持续发展的是资源约束日益强劲、生态环境压力日趋加大。此时,大量国有资本连同收益仍滞留在一般制造业,就践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使命而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在竞争性领域很难认定政府对某个行业是否具有资本控制力就“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也很难确认在某个行业提高国企占比就能“体现国家控制力”。   目前,一方面在传统制造业中过量的国有资本不断制造新的过剩产能,形成对非公资本的挤出;另一方面,在基础科学研究、重大科技专项、 中小企业 融资、新兴产业发展、重要基础设施,以及保障房、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领域,国有资本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一些地方政府不得不再建政府“融资平台”。   现在有巨量民间资本可以“接盘”。部分国有资本从一般性产业有序退出,转而充实那些更加重要的行业和领域,将产生双赢的效果,大大提高国家整体资本配置效率。原则上讲,国家特别需要,非公资本无意或无力进入的领域是国有资本发挥作用、体现价值的重要空间。   在决定国有资本进与退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发问:“在赚钱的行业为什么要退?”国有资本是有政府背景的特殊资源,如果把其“保值增值”提到不恰当的高度,就会产生谬误。例如,政府向国有企业大量输送稀缺资源、构筑垄断地位,维持电信高收费、银行在高利差和存款负利率的情况下无序出台收费项目等都是资产增值的办法。结果是国有资本可能有很高增值率,但这是以不公平竞争和降低社会经济效率为代价的。   国有资本具有公共性,它的投向应当体现公共目标。例如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引领社会投资、推进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保障经济和国家安全、支持民生建设项目等。再如,亚洲金融危机时我国香港政府为救股市,以上千亿港元敞开收购恒生指数股,在市场回升之后迅速有序退出,解散基金。上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出资几百亿美元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果发展出了一个完整的航天产业,至今保持领先地位。这些都是国有资本实现公共目标和矫正市场失灵很好的案例。尽管在良好运作情况下,大多数可以获得高倍率的回报,但政府投资的出发点则不是短期的保值增值,而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公共目标。   3.正确认识“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的争论   争论的实质不是这个问题的本身,而是竞争的公平性,应消除企业的“所有制鸿沟”   对于“国进民退”或“民进国退”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作为执政的党和政府追求的绝不是谁进或谁退,而是鼓励所有企业公平竞争,都做强做大、所有资本资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争论的实质不是这个问题的本身,而是竞争的公平性。在我国渐进式改革中曾不得不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区别对待、轮番政策调整的做法没有及时改变,有些一直延续至今。舆论、政府管理和涉及企业的许多政策都打上了“所有制烙印”,包括已经上市的股权多元化的公众公司,每家企业都有一个“所有制标签”,在市场中形成了一条很深的“所有制鸿沟”,分作“体制内”和“体制外”,政府对其有亲有疏,各类企业实质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其中国有企业处于强势地位。一是它属“体制内”、有“行政级别”和从政府那里获得稀缺资源的优势。如获得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获得电网、电讯等特许经营权,获得政府投资项目的能力也最强。二是可以方便地获得银行贷款。国企产出大约占1/3,但获得的银行贷款约占70%。三是国企在一些上游产业、基础服务业形成寡头垄断,获得超额利润。四是即便在竞争行业,也有市场准入和行政审批两道门槛。一些重要产业的准入条件往往为大型企业“量身定制”;而行政审批则和与政府的亲疏程度相关。很多民营企业因此被挡在门外,称此为“玻璃门”。五是政府承担了过多的建设职能,在既有国企之外,通过“融资平台”又建立了一批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不少民营企业被挤了出去。   实际上企业按所有制和隶属关系被分成了“三六九等”。近年来,为“躲避风险”,国企更倾向于在内部进行交易、形成配套。如为发展电动车,一些央企在自己圈子内组成联盟,大手笔投资,建立产业链,对民营企业形成了市场壁垒。一些银行显性或隐性地把民企看作不可信任的企业群,为规避“政治风险”,有远离民企的倾向。再如,有的地方政府不惜直接出面干预,来“做大”国有企业,甚至强制盈利的民营企业被亏损国有企业兼并。在钢铁、煤炭、民航等领域屡屡出现民企被挤出的案例。   20世纪90年代初“姓社姓资”问题的突破,大大解放了思想,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扫清了障碍,极大地调动了经济增长潜力;今天,在特别需要鼓励创新创业、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时候,如果能摘掉企业“所有制标签”,消除“所有制鸿沟”,突破“姓国姓民”的桎梏,将是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 原文见 http://www.chinareform.org.cn/Economy/Enterprise/Practice/201206/t20120604_143636.htm
个人分类: 经济|11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习近平: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 不提超越阶段目标
WuchangZhang 2012-5-28 19:56
科研也来点实事,很多领域我们都是在跟踪外国,所以我认为那些整天的创新都是扯淡,自己骗自己,说些大口号。所以我很赞成习近平的意见,其实这些话我早就说过。 习近平: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 不提超越阶段目标 2012年05月28日10:12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28日电最新一期《学习时报》刊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日前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超越阶段的目标,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   习近平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大力弘扬党优良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讲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坚持求真务实,既要在“求真”上下功夫,更要在“务实”上做文章,尤其要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讲实情,就是讲事物的本来面貌,讲真话、讲真理。讲真话是一个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和有公心、有正气的重要体现。讲真话,前提是要听真话。听真话是一种智慧。   人们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领导干部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   出实招,就是要求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提超越阶段的目标,不做不切实际的事情。   办实事,就是要求从点滴入手、从具体事做起,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空谈。   求实效,就是要求雷厉风行、狠抓落实,不抓则已、抓则必成,做出实实在在的业绩,不好大喜功、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   习近平指出,如果各级领导干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时时处处都坚持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实事求是的要求就会在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赞一下年轻人(兼庆祝青年节)——致张玮
yangyongtian 2012-5-5 20:03
赞一下年轻人,难得有此善心。 固守中华文明,传承文化底蕴。 稍稍假以时日,必定德艺双馨。 热望坚忍不拔,祝愿超越前人。
个人分类: 友谊|2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行而上学”的解释 九年前的讨论
windlight 2012-4-22 04:17
赵凤光 我当时的回答: 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十几年前曾看过这么一个说法,哲学就是形而上学,或者反过来说,形而上学就是哲学,这是中国古代对哲学(老子还是孔子?)的一种叫法,本义哲学就是超越具体的形的学问。但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和唯物主义翻译到中文来时,形而上学被用来专指唯心主义作为唯物主义的对立面。这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已经与中国传统的含义不同。 才发现当时的人家问的是行而上学。有趣。 对“行而上学”的解释 发布日期:2003/8/5来源: 作者: 浏览: 评论: 字体: 大 中 小 作者:冰城丫头 行而上学这是怎样的概念呢? 看书或是杂志或是网上的文章,很多人用,发觉意思不是一样的, 这是怎么回事? 还是有些人像我一样也不明白! 请教啦! 作者:leeleel 一小孩,他妈要他去上学,其实他不愿意,又不敢不从,就每天早上背着书包出去,但是不去学校,跑到别的地方玩儿去了--看起来好像去上学了,其实没有,就叫形而上学。 作者:iamphd 这是国内教科书的定义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形而上学”一词最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一公元前322年)一部著作的中译名,其原意为“在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作为哲学名词有两种涵义:(1)从黑格尔开始,把它当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来使用,但真正揭露其本质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2)指一种研究感官不可达到的东西即超经验的东西的哲学。这一用法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著作中即已出现,至今仍流行于西方哲学家之间。近代唯心主义者(如马赫主义者)常用“形而上学”一词来攻击唯物主义,污蔑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超感觉、超经验的虚构。在哲学史上,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形而上学有时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有时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但从本质来说,形而上学同唯心主义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iamphd 呵呵,批评的是。下面是网上的一个解释,希望能够有所补益。 http://websyte.com/alan/metamul.htm METAPHYSICS: MULTIPLE MEANINGS Presented by AWPNT This site was selected as one of the "Best 1,001 Web Sites" by PCComputing (December 1996). ACADEMIC METAPHYSICS The term metaphysics originally referred to the writings of Aristotle that came after his writings on physics, in the arrangement made by Andronicus of Rhodes about three centuries after Aristotle''s death. Traditionally, metaphysics refers to the branch of philosophy that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all reality, whether visible or invisible. It seeks a description so basic, so essentially simple, so all-inclusive that it applies to everything, whether divine or human or anything else. It attempts to tell what anything must be like in order to be at all. To call one a metaphysician in this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sense indicates nothing more than his or her interest in attempting to discover what underlies everything. Old materialists, who said that there is nothing but matter in motion, and current naturalists, who say that everything is made of lifeless, non-experiencing energy, are just as much to be classified as metaphysicians as are idealists, who maintain that there is nothing but ideas, or mind, or spirit. Perhaps the best definition of materialism is that of Charles Hartshorne (Insights and Oversights of Great Thinkers, p. 17): "the denial that the most pervasive processes of nature involve any such psychical functions as sensing, feeling, remembering, desiring, or thinking." Idealists assert what materialists here deny. Dualists say that mind and matter are equally real, while neutral monists claim that there is a neutral reality that can appear as either mind or matter. Philosophers generally are content to divide reality into two halves, mind and matter (extended and unextended reality) and do not emphasize such distinctions within the mind half as spirit and soul. POPULAR METAPHYSICS A commonly employed, secondary, popular, usage of metaphysics includes a wide range of controversial phenomena believed by many people to exist beyond the physical. Popular metaphysics relates to two traditionally contrasted, if not completely separable, areas, (1) mysticism, referring to experiences of unity with the ultimate, commonly interpreted as the God who is love, and (2) occultism, referring to the extension of knowing (extrasensory perception, including telepathy, clairvoyance, precognition, retrocognition, and mediumship) and doing (psychokinesis) beyond the usually recognized fields of human activity. The academic study of the occult (literally hidden) has been known as psychical research and, more recently, parapsychology. Both New Age and New Thought emphasize mysticism and its practical, pragmatic application in daily living, but New Thought discourages involvement in occultism. The terms metaphysics and metaphysical in a popular sense have been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New Thought, Christian Science, Theosophy, and Spiritualism, as in J. Stillson Judah,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he Metaphysical Movements in Americ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67), as well the New Age movement, and in the name of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Metaphysical Religion (see below). Some of the varying understandings of metaphysics held by some founders of New Thought and Christian Science are given in the opening pages of Contrasting Strains of Metaphysical Idealism Contributing to New Thought. PURE AND APPLIED METAPHYSICS Cutting across the division of the academic and the popular, there is another way of dividing metaphysic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This distinction is like the division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e describes; the other applies the description to practical problems, putting knowledge to work. Gathering knowledge (or alleged knowledge, critics of metaphysics would say) in metaphysics traditionally is by rational thought; in a more popular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gathering may be either mystical or occult; in either case the pure (?) knowledge is to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it. 作者:windlight 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十几年前曾看过这么一个说法,哲学就是形而上学,或者反过来说,形而上学就是哲学,这是中国古代对哲学(老子还是孔子?)的一种叫法,本义哲学就是超越具体的形的学问。但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和唯物主义翻译到中文来时,形而上学被用来专指唯心主义作为唯物主义的对立面。这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已经与中国传统的含义不同。 作者:iamphd What is Metaphysic An attempt at arriving at a New Answer to and Old Question (I)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mbine in thought th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man,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with the findings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In doing so, the idea that man’s capability of reason is, from a functional viewpoint, a result of evolution, will be taken seriously, and the particular stages of this development will be made apparent. The proposal is: metaphysic arises out of an enhanced selection on neural basi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understanding to reason. If metaphysic is a product of reason, then what has to be clarified first is what reason is and how it arrives at bringing forth something like metaphysic. Therefore, a model of the human mind has to be established that will show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ctivities of the human brain on neural basis and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When we consider life from an evolutionary and from a phylogenetic viewpoint, we will, above all, discover quality-enhancing major brain mutations that we can observe with respect to the brain’s transfer capacity in the ‘chain’ of instinct, emotion,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 and, in a more externally visible chain such as that of the categories of insects, reptiles, mammals and man. The essence of all of these quality-enhancing major brain mutations lies in the possibility of - by means of each respective newly developed capability and its mode of interpretation - entering into a qualitatively new way of communicating with the world. All possibil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s only possible due to the fact that, first of all, differences exist, and that that which is identical repeats itself in that which is different. If all that exists would only consist of identical concepts, then that which is alike would not be repeated in that which is different; there would never have existed any development. And thus even still our own human capabilities such as feeling,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and reason are based on this fact of the repetition of that which is alike in that which is different. In this development in the quality enhancement of the human (brain) capabilities, the comparative processes become increasingly abstract and synthetic.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is a means of blocking ‘emotion’, just as ‘emotion’ is a means of blocking instinct; in this transition, human feelings develop in the form of ‘emotion’ that is transformed into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What is new in understanding is its method of storing (of information or data): while the ‘emotional memory’ works by conditioning itself on the basis of the sensory data of one sense and a genetically and individually conditioned set of values, understanding/ combines the ‘pictographic’ structure of sensory data of various sensory organs (or: means of sensory perception) and connects them with a language/audio component. It only stores a value on the basis of this combination of ‘manifold pictogram’ and sound, and thus ‘things’ become apparent to consciousness. Thus, understanding is developed in the independent vertical conditioning of various sensory/sensual representation(s) together with a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as an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the brain: out of it arises ‘the concept’. Language, grammar and understanding are formed as an inseparable entity, for, as understanding, grammar is the ‘conquering of the world’ by means of language. With this, for humans, the world is separated into the understanding subject and the understood object. Reason uses the old methods, just one step more synthetically, for it, in turn, takes note for itself of that which is alike in that which is different. However, its original or raw material is the data of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just as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developed out of the ‘data of emotion’. By immediately combining sensory data, understanding can always only see the individual thing; it finds its satisfaction in the quantitative use on the basis or the moral of the own group (the ‘will to have’). Reason is different: it conditions for itself the pictogram of understanding by separating it from the sensory/sensual differences as essence under one concept, guided by its unique and own evaluation that is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from understanding’s evaluation, namely as ethics, with a view to all of humanity (the ‘will to be/to exist’) - and precisely at this point, metaphysic emerges. This rather accidentally or incidentally established term from the text arrangement of Aristotle’s work proves itself, however, surprisingly fitting, for, when reason deals with the data of understanding it actually works ‘after’, ‘besides’ and ‘above’ the ‘physically real’, in essence, it does not exist in nature, rather, it makes use of the pictogram which is based on the recognition capacity of understanding. The pre-Socratean thinkers applied this process of ‘searching for essence’ to nature and thus traced existence back to one basic principle each, such as, for example, water, fire, earth or air. The sophistic thinkers drew conclusions from the view of the essence of human society and, based on each pre-supposed point-of-departure, they arrived at entirely diverging views. Socrates, in taking the ‘Delphic oracle’, ‘gnoti se auton’, seriously, took the next step with which he sent man on his way to becoming ‘civilized western man’. This meant nothing less than that he asked for the essence of man. In order to really understand what I know and that I want, I first have to learn to understand what and how I can know and want. On this basis, Socrates was still justified in saying that realization equals virtue and that knowledge equals ‘wanting’. However, Socrates’ dialectics are not yet able to take this step directly; rather, he was regulated purely negatively in a searching/tentative manner by the voice of reason, which meant that this voice always advised him n o t to proceed rather than to proceed.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as one can see in his ‘Aporias’, the transition of the brain’s transfer capacity from understanding to reason has not yet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from an evolutionary-neural point-of-view; this path was only opened by Plato and Aristotle. ‘Phylogenetically speaking’, reason’s brain transfer capacity was established with Plato - in his words: Philosophers shall be Kings. From this ‘punctum saliens’ on, he turned dialectics into ‘Dihairese’ (1): The indvidiual (concept) has to be arrived at/determined in a view of the essence of the general (concept), the ‘idea of the good, beautiful and true’ appeared as the ‘summum bonum’ of reason, out of which then emerged ethics, actual philsophy, and, finally, the highest forms of religion (2). In Aristotle’s words, "everywhere where there is something better, there is also something that is the most perfect. Since amongst that which exists, one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 there must, consequently, be something that is the most perfect and this is the divine (3). It was also Aristotle who, as ‘form’, transferred or transposed the platonic ‘idea’ from transcendence into immanence, "If we imagine for ourselves a human being or a pedestrian, we imagine for ourselves a ‘concept of being’ and not an individual (representative of that ‘concept of being’). For, even if individual things (representatives of concepts) die/go asunder, the concept of them remains. Thus it is clear that, next to sensually perceptible individual ‘things’ there exists something that we imagine, irregardless of whether those things exist or not; for, in imagining those concepts, were are not imagining something that does not exist: that is the form and the idea" (4). Here, Aristotle described the abstraction of the capacity of reason ‘in nuce’, which separates the ‘forms’ that are provided by understanding and its individual perception and merely takes notice for itself of those pictograms as to their essence and which then exclusively deals with the ‘essence’ - and with this, metaphysic begins. However, the term ‘essence’ is today and thus also here, as opposed to Plato’s and Aristotle’s ‘ousia’, not used as a term that is burdened with meaning as an ontological term, but rather as a ‘functional’ term. (II) When we, at the turn of the year 2000, speak of an ‘end of metaphysic’, then, in retrospective, the path from its beginning with the pre-Socratean thinkers to us, can be considered the arc of metaphysic. This arc was filled, in the reception and reflection of reason, by the teachings of philosophy, for ‘ratio’, and, by the highest forms of religion, for existentiality. Its zenith and that what we, today, term as the ‘turning point of time’ had, naturally, arrived for metaphysic, at the moment of transition of the brain’s transfer capacity to reason, thus with the truly event-shaping ‘Greek troika’ and with the highest forms of religion such as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With this, reason’s view of the essence of the world became historically effective, and the viewpoints of understanding were turned upside down: in the self-active transition of the brain transfer capacity to reason which now ‘takes over’, the ‘summum bonum’ takes on its own life. What is, then, metaphysic? Metaphysic is when reason, in its reception and reflection, transfers ‘essence’ into existence, thus ‘ideas’ and ‘eternal forms’, which it, through the perception of understanding’s recognition of isolated patterns, elevates to the open level of reason, as ‘essence’. Therefore, truth in the ancient Greek language is called ‘a-letheir’ - in this word formation, it is significant to observe that the ancient Greeks did not experience the ‘essential truth’ of reason as a ‘reflecting abstraction’, but rather as a ‘receiving/receptive abolition of the concealment of true existence’, identical with Plato’s ‘re-remembering’ and to the stepping-stones of realization in the so-called ‘cave parable’ (5) and in the ‘Symposium’ (6). Reason conditions the thus gained understanding of ‘essence’ for itself under its own terms and, with this, enhances the sensory-bound existence that is perceptive to understanding, in its elevation to the ‘essence of being’ in reason, ethically, ideally and in new religiosity, with its own intensity. This enhancement has to be separated into: 1. correct, qualitative enhancements of inter-relations by reason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existence, in referring back to the data of understanding and in thus uncovering ‘essential terms’; 2. fantastic idealizations, be it with respect to religion, be it with respect to ‘mind’, when reason, without any basis, loses itself in unsupported speculations in the data of understanding. Since the transition of reception to the reflection of reason through the ‘triumvirate’ of Socrates, Plato and Aristotle, the value of existence is being/existence as partaking in the ‘summum bonum’. values are no longer identical with the purposes of understanding that have been idolized in the myths; rather, they are elevated above these as ideals. In myths, man has idolized himself and the world as it appeared to him from the viewpoint of his understanding; in the metaphysic of reason, man idolizes his own ‘ideal image’ of himself and ‘the essence of the world’, as it is shown in reason. The first expression of this movement was classical Greek art, in which humanity and the ideal ‘appear’ to be unified. The second step was the sole reliance on the ‘introspective’, caused by the movement and inner experience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brain transfer capacity to reason; this finds its expression, from a phylogenetic viewpoint, as an entirely new and different outlook as opposed to the outlook of understanding. Did not Socrates and Jesus appear like madmen to their contemporaries? Based on the absolute concept of the ‘view of essence’ that has been brought about by the transition to the brain transfer capacity to reason, through Plato, the ‘Stoa’, Christianity and ‘Neo-Plantonism’, reason (as capacity) boughs down before the ‘summum bonum’ in the highest forms of religion: the viewed absolute concept of ‘God’ and the real salvation are ‘beyond’ this world, ‘sanctity’ is spiritualized from the more outer common religious rituals for the Gods of understanding to the individual standing before and the spiritualized relationship to One God. Classical Greek thinking still goes out from the assumption of a participation in the absolute in the ‘here and now’, be it as assimilation in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idea (Plato), be it as realization of the ‘form’ as ‘entelechia’ (Aristotle) - in ‘levels of participation’, man rises to the level of divine contemplation. With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spiritualization as the process of reaon’s becoming ‘self-conscious’, these ‘levels’ of ‘worldly assimilation’ are transformed into an unbridgeable gap between the ‘other-worldly’ ‘summum bonum’ and man. Psychologically, this can be explained from the fact that man cannot attribute this break-through of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reason’ to himself - thus even Plato already spoke of the ‘burning of a divine spark’; also here belong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mystics with respect to ‘unio mystica’ (7). The individual break-through of the transition to the brain transfer capacity of reason in the ‘experiencing’ individual ‘appears’ to be caused by a ‘superior’ ‘outer-worldly’ force, which also Aristotle describes explicitly as the ‘divine’. The ‘here and now’ of this world is, from such a viewpoint that was already established in Sophism and with Plato, de-valued as a limitation of the existing that is wanting in existence, as baseless illusion. With Buddha, Jesus and with Neo-Platonism, this view becomes the ruling spiritual view. For the world that has thus been deprived of its ‘value’, there remains only ‘compassion’, because, from this viewpoint, all existence finds itself in the same baseless, undignified situation. The ‘true value’ of life, as it refers to this world, is transferred to a ‘beyond’. Therefore, this presented theory is uncovering the fantastic-unreal contents of metaphysic and its origin to, on the other hand, add to the phylogenetic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ts results, as far as they stem from a legitimate application of reason. Reason, brings in the values it notes for itself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of understanding into existence and into its tradition, and with this ‘being brought in’, these values receive just as much reality as the utilitarian emotional values of understanding once received. Even today, the latter are still, a priori, experienced as ‘true’ and ‘alive’, that the emotional prejudices of understanding all-too-often outweigh judgment based on reason. As an important proof of this categorical percep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understanding should be mentioned the appearance of ‘conscience’. Demokrit’s ‘syneidesis’, thus the ‘combined awareness’, delineates the presence of two different ‘voices’, which, in light of a certain set of facts, come to two different forms of judgement: it is reason in its view of the ‘essence’ which ‘reports in’ as the newer and higher capacity, and which thus overshadows the desires of ‘emotion’ for lust respective the desires of understanding for power and use and which subjugates these to its own set of values, thus to ethics or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est forms of religion. In this, the ethical values are to be considered ‘steadfast’ and ‘irremovable’, for they are values of reason that have been derived from the ‘equal’ ‘essence’ of all human beings, as much as our ‘emotional values’ are to be considered ‘steadfast’, which are values of understanding. The ‘good’ is that which, in reason, on the basis of this ‘equal’ ‘essence’ appears as ‘right. (III) Above all, a ‘theory of metaphysic’ has to show what metaphysic represents in the system of the human mind, and that it is a necessary activity of this mind: it is the arc, how, in each state of reception and reflection of reason the ‘condition of being/existence’ as a whole and the open questions that arise out of man’s unawareness of reason, becomes apparent, and it is thus a parallel to the myths of understanding. Myths have the same function for understanding as metaphysic for reason: searchingly and-projecting, to close the open arc. The receptive opening-up of the new (brain) capability makes this arc apparent with nature philosophy and dialectics and fills it up. In the transition of the brain transfer capability to reason which can be historically and functionally addressed as ‘dihairese’ with Plato and Aristotle as well as existentially with the highest forms of religion and the ‘turn of our times’, metaphysic of reason experiences itself as independent center, which subsequently unloaded itself in the reflective philosophy since Descartes in the reflection on its capability (cogito, ergu sum). In this process, reason gives birth, as a counter-movement to this ‘unloading, emptying out of existential spirituality’ and in its relying on itself as ‘capacity of reason’ constantly new false forms of metaphysic, as, for example, German idealism and its equation of human mind and ‘reaon of the world’, the ‘superhuman’ of Nietzsche in the ‘eternal recurrence of the similar’, or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of the ‘German mind’ to ‘existence as such’ as with Fichte and Heidegger. Metaphyic as ‘uncovering of the essence’ is, above all, also an ‘establishment of the realm of reason’, as the ‘realm of understanding is that of utility and use. It (metaphysic) is thus particularly identical with the ‘mysterious realm’ (8) of eternal truth of objective nature, of truths that are not bound to a subject but are always in effect.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se truth) is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of pictographic abstraction, in which reason cleanses the ‘similar essence’ of the individualities of understanding and in which it conditions this essence for itself under its own terms: that which is right is that which is good. With questions as to ‘existence’ and as to ‘meaning’, however, it is different: the first question asks for the ‘real’ existence of being - what thus would be ‘essential existence’ of all that exists, including man, above and beyond the empirical view of understanding and above and beyond the ‘essential view’ of reason. The question as to ‘existence’ is asked with the awareness that ‘existence’ is more than our limited capabilities in the ‘normal communication of existence’ show. The ‘existence of capabilities’ is always an ‘equal existence’, the existence of living spirituality is always communication in the form of ‘release and dismissal’. Therefore, the first form of existence is always ‘predicative’, since every capability of existence consists of stating equality, similarity or inequality of perception and conditioning. The existence of living spirituality is the ex-sistence: the active and passive process of being released into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existing, which utilizes the predicative ‘equal existence’ of the capabilities (of existence). And thus the question as to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points towards man and through his communication with the world also to all that exists: for what end it exists. Therefore, the questions as to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will, ‘a priori’, always be a metaphysical question, because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for the limited capabilities of that which exists - and only in this form does that which exists exist - can never be finally evaluated.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as to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is always a hypothetical risk, an ‘existential’ reliance on it, thus, a ‘belief’. The question as to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has to be separated into two areas: - For what purpose is that which is found in existence present, and how can that which is found in existence,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ing capability, ‘best’ be arranged? Insofar, this deals with ethics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various capabilities of being/existence. - For what purpose is that which exists in existence in the first place, what is the ‘reason for being’? ‘Reason’ is meant here in a double-meaning of ‘origin’ and ‘goal’, as ‘alpha’ and ‘omega’. Insofar, the questions as to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belongs to the existential communication of man who refers to this ‘numinous basis’ of that which exists. The first questions as to meaning is thus directed towards immanence and ethics, the second towards transcendence and that, what used to be described as ‘the holy’, as ‘sanctity’. To transcend means to ‘step beyond’. ‘Stepping beyond’ is, physically speaking, a higher capability of transfer of function within immanence. What leads to this elevation will here, for the purpose of concrete explanation of the sphere of living spirituality, be called ‘elan vital (e.v.) (9), and the transcending transfer of the ‘transfer capability’ in the chain of predicative ‘capabilities’ also as e.v. migratio. Its latest product is, so far, metaphysic in all of its forms. Since, however, terms, all-too-easily, take on ‘a life of their own’, such as, for example, the term ‘soul’, and since one even searches for the ‘location’ of such materially misunderstood developments of ‘lives of their own’, here, elan vital and its migratio shall be presented by means of an image, since it can not be grasped just as the term ‘soul’ cannot be grasped. Rather is that, what is here called ‘elan vital’, always inseparably tied to ‘capabilities’. Each capability is a synthetic form of reaction and action of the ‘interior’ towards the ‘exterior’, whereby the ‘interior’ learns from the ‘exterior’, as the ‘exterior’ lends itself to the ‘interior’ for this learning process in its equal or similar repetition on the basis of these two factors. Since, however, the synthetic nature of communication increases from the ‘exterior’ towards the ‘interior’, and sinc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xterior’ and the center of communication becomes ‘indirect’, the livel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xterior’ and the ‘interior’ has to be kept up. For this, a synthetic center on the basis of neuronal function is needed: the ‘one unit’ of being which is separated from other forms of being necessarily requires that the leading synthetic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is ‘set inside’ with the ‘synthetic center’. The image of this being ‘set inside’ is the sphere or ball. What we, based on ‘scientific proof’, contend for galaxies, stars, planets and gravitation, that also holds true for ourselves: it is the nature of the sphere, to transmit into itself, within its environment, by means of its outer shell; its effect on its environment and the effects of its environment on it appear thus, ‘as if’ they come from the ‘inner center’ as the center of the sphere and ‘as if’ they have an effect on its center. Center and surface/outer shell are thus two components of the sphere, and yet, the sphere is one, one completely closed ‘unit’. Likewise, it is with the ‘capabilities of existence’ and with the ‘elan vital’. These layered capabilities, from instinct to reason, which connect each living being with the ‘exterior’ and which communicate with it, trans-mit to the center this ‘exterior’, in that these capabilities interpret the sensory data. The e.v.-center is nothing else but that center of activity of the sphere which, in man, we term as the ‘I/Ego’ of understanding, the ‘I/Ego’ of reason respectively, in double-reflection, ‘I/Ego- I/Ego’, to which the organism man, by means of his respectively operating capability, relates his experiences and actions. From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ego-center’ he gains his ‘strength’, and from it he works his deeds. This center is just as much an ‘as-if’, just as much function, as is the mass center of stars - and yet, both are, in their form, quite real: as centers of activity. All that is in this world, is, in a ‘transferred’ sense of such a shape of a ‘sphere’, and thus, of such ‘duality in unity’. This swaying between the two poles of the unit is, for example, already apparent in light, in that it behaves, on the one hand, as a wave (energy - elan vital), on the other hand, as corpuscle (mass-surface) - which, to this day, has not yet been reconciled in a ‘unified approach’ to it, but which can, thus far, only be understood in this ‘duality’. (IV) Every type of human being can be understood from the interplay of his capabilities and of the seat of the ‘sphere’ of his ‘interior’. The epigenetic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mind brings forth, according to inclination, environment and its tradition, individually quite different ‘interior networks’ of ‘layers of capabilities’ between emotion, ‘plain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 This leads necessarily to a diverging centering of the ‘Ego’ and thus, humans follow either their instincts, their emotions, their utilitarian needs, their ideals, sanctity, or, in chameleon-like fashion, each of this category at the same time. That the majority of humans are, even today, still conditioned by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rather than by reason, can already be seen alone in the fact that superstition, thus mythical concepts of understanding are far more spread out than metaphysical concepts of reason. This is also evident in all higher forms of religion that are based on reason, which were forced, in order to gain a broad footing, to absorb in themselves all forms of understanding type of superstitions and which they still incorporate today. However, it is the task of the individual to free himself, by reflection, from fantasizing forms of metaphysic of reason as well as from superstition of understanding, but also from the dependence of instinct. In view of the overall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mankind and its tradition, this has already happened, although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can not even observe this, yet. The existential metaphysic of reason, be it in form of religion or philosophy, has been ‘emptied out/unloaded’ my means of reason’s self-reflection and is stranded at nihilism: "God is dead" (10), naked utilitarianism rages around the ‘golden calf’ as global capitalism. For with the false dogmas, one has also abandoned the central truth of the metaphysic of Christianity, the ‘double commandment’ (Matthew, 22). What does the commandment to ‘love God’ want to teach us other than to ‘keep sacred’ the goal of our existence as the transcendence of being, above and beyond ourselves? And what it the commandment ‘to love our neighbors as we love ourselves’ other than the consequent adherence and ‘putting into action’ of the realization of reason that all human beings are ‘equal’? The double commandment of the New Testament can thus be interpreted as the ‘reasonable’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al principle of evolution: the "Yes" to the enhancement the can be seen in all that is living, thus the transcendence of being, by means of mutation and sel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balance’ of the forces of nature. And, also from a neuronal point of view, metaphysic and the highest forms of religion are a result of evolution - the result of what, after all? For the capability to view the essential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phylogeny and from the epigenetic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brain; epigenetic development is the continuation of evolution in the single life form by means or neuronal selection. This means that the, in man, principally constantly progressing, increasing ‘brain network creation’ follows along those neuronal networks of the human brain that have proven themselves as ‘functionally viable’, while those networks that have proven ‘functionally not viable’, are being discarded. The reception and reflection levels of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and of reason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constantly increasing epigenetic development of ‘brain networking’ and to the transition of brain transfer capabilities through these neuronal networks. The categorical enhancement of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human mind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neuronal networking of his brain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dependent. This interrelationship and inter-dependence is complemented by our capability to transform our functional and evaluating ‘terms’ to adapt them to each category: If that which is pleasant to emotion, and it that which is ‘useful’ to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then, in parallel, this holds true for reason: that which is right is good. When, at first, the capability of reason in its receptions, dialectically determines the ‘right’ as the ‘good’, so, in turn, subsequent to such transfer and in reflection, it is the new center of the "ego’ which makes the good to the basis of the right: That which is equal in nature deserves of that which is equal to it. This basic principle of all justice - and with it of the ‘good’ of reason, stands in diametrical opposition to the right of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and its ‘utility. The year 1789 marks, for western tradition, the break-through of this ‘reflective’ principle of the essence of reason: Liberty, equality, brotherhood. Today, this principle has been terminated in the reality of a utilitarian ‘neo-liberalism’, and reason is abused for the purposes of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without adhering to the values of reason: the unreasonable end of metaphysic. Annotations: By clicking on the colored footnotes, you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annotations. ( 1 ) ancient Greek: dihairein - to separate, to allocate, to interpret, to decide ( 2 ) To this subject, see also the work of the author in Aufklaerung Kritik 1/1996 "Was ist Dialektik?" with extensive Quotations from the antique authors. ( 3 ) Aristotle, Fragmentum 16 ( 4 ) Aristotle, Fragmentum 187 ( 5 ) Plato, Politeia 514 a (and following) ( 6 ) Plato, Symposium 209 e 6 (and following) ( 7 ) see, above all, Master Eckehart; as sample should be mentioned his "Sonnengleichnis" (Sun Parable) in Sermon 26. ( 8 ) Peter Singer, Praktische Ethic, 2nd ed., 1994, p. 23 ( 9 ) This term has been borrowed from Henri Bergson ("Die beiden Quellen der Moral und der Religion", Walter-Verlag, Olten 1980), does, however, as "Lebensschwung" (life force) not refer to anything mystical, but rather, in an evolutionary context, to the principle of life per se, which elevates itself in the various forms of existence of that which exists (from curds to life) and with the capabilities of living creatures. ( 10 ) Nietzsche, Die Froehliche Wissenschaft, 3rd volume, no. 125 作者:多看看 唯物主义很容易滑向超验的泥潭。如果不是在中国,形而上学和哲学这两个概念几乎就是同一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就是中国的翻译者使用形而上学这个名称的原因。 讨论见:( 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41143rootid=id=35391 )
个人分类: 思辨|3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怒放的生命》
热度 4 Julia87 2012-4-15 13:53
怒放的生命 /汪峰 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53866/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 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 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矗立在彩虹之颠 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 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矗立在彩虹之颠 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矗立在彩虹之颠 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PS. This is one of my favourite songs...
个人分类: My music box|1056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田雷:超越宪法的美国宪政史
whyhoo 2012-4-13 19:07
我们现在有很多宪法学者都在研究美国宪法。可以说,过去十年是美国宪法学的"黄金十年",其间出版了海量的美国宪法译著和专著,我们的翻译速度已经与美国学者的写作速度基本同步,甚至已经超越了中文读者的阅读速度。十年前,马伯里诉麦迪逊可能还是宪法学的知识前沿,可以出现在北大法学院研究生考试的试卷上,但现在,马伯里或许已经是法学院本科生的学前培训或者普法教育的内容了。 但在热闹的表象下,宪法学者并未自觉反思为什么的问题,即为什么要研究美国宪法。或者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有这么多学者在研究美国宪法,而不是同样适用了美国原理的加拿大或以色列宪法,为什么现在没有什么人研究苏联宪法或非洲某个国家的宪法。 宪法学界更习惯于基于学科的逻辑讨论方法论,一个在我看来就是"怎么办"的问题,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因为我们对为什么的回答决定了我们可以怎么办。也是因为我们的宪法学者在面对美国宪法时没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学习美国宪法就变成向美国学习宪法,反映在当下的美国宪法研究中,就是我们至今未能建立起中国宪法学的美国宪法叙事。 我自己的阅读经验或可说明这一点,我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读了不少美国学者研究中国政治的著作。这些研究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有一个独立的问题意识,是美国人自己建立起来的一套认知中国政治的体系,有自己的概念、命题和语境,是根据中国在美国体系中的位置来建构中国的论述。 而我们的美国宪法研究却只是在进行美国宪法学的美国宪法叙事。我们看起来是在原汁原味地讲述美国宪法,但这种看起来走在前沿、追求同步的美国宪法研究实际上只能说是一种"鹦鹉学舌",一种简单的拿来主义。我们自始至终都未曾反省为什么的问题,因此也没有自觉地思考如何建构起中国宪法学自己的美国宪法叙事。 更重要的或许在于,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以培养本国律师为己任的。照搬美国法学院现有的职业主义叙事,将司法审查预设为美国宪政大厦的基石,实际上正遮蔽了美国宪政发展的真正经验。例如,美国建国时只有13个州,现在有50个州,这一大扩张在美国是一个宪法过程,但美国宪法学不谈这个,因为这个宪法过程在美国没有司法化,对做律师没有帮助。但美国在历史上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对我们就很有意义。美国宪政两百年可以带给当下中国相当多的教益,但美国法学院内的现有研究其实把美国宪法讲"薄"了,那些司法学说和技术与其说是美国宪政成功的奥秘,不如说是美国律师自我设置的职业进入门槛。 因此,中国宪法学者必须寻找新的参照系,在此基础上重现发现真正值得我们研究、掌握、并且借鉴学习的美国宪法。这个过程既要求我们带着自己的问题意识重建对美国宪法的理解,又要求我们可以将美国宪法作为一种方法,通过它来理解我们自己的宪法问题,因此是一个穿越在历史和现实、我者和他者之间的过程。劳伦斯·却伯在其新著《看不见的宪法》中引了惠特曼的一句诗:I am large, I contain multitudes(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这也许可以作为我们思考中美参照系的一个起点。 中国当下确实面临着自己的宪法问题,边疆治理、代际政治、一国两制,而美国实际上也有着同样或者在功能上等价的宪法问题,但这些问题在美国并没有 "政治问题司法化",也无法参考美国现有的学说体系。如果我们天真地以为司法审查可以让中国宪法"活"起来--只要找到读过美国宪法解释ABC的人,由他们解释宪法,我们的宪法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这其实是对美国宪政史的最大误读,这大概解决不了任何中国问题,它本身可能就是问题。 基辛格可以写出《论中国》,傅高义可以写出《邓小平与中国转型》,法国青年托克维尔在30岁写出了《论美国的民主》,为什么中国人的美国宪法研究不可能超越美国法学院现有的叙事,最终形成对美国的理论输出? 美国宪法史的结构性特点 美国宪政史有两个结构性特点。 首先,美国是一个通过制宪建国的国家,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宪法共同体,United States是通过宪法才united起来的。因为宪法在先,美国在后,美国宪法史就可以讲成一部美国史,理解美国宪法也就是在理解美国本身。中国不同,无论是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文明秩序,还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中国的政治根基都不是也不可能是成文宪法。中国宪法史不可能讲成"上下五千年",最多只能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不可能覆盖中国这个政治文化共同体的全部时空。 这一区别就在告诉我们,美国宪法不只是法院的司法化宪法,不只是法官用以化解政治冲突的司法学说和技艺,美国宪法的故事并不限于联邦最高法院所设定的剧场。 我的老师布鲁斯·阿克曼曾经说过,"我们的宪法叙事将我们构成了一个民族"。我们也可以说,美国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它的宪法,美国存在着一个 constitutional founding。不仅如此,如果看阿克曼所讲的美国宪法的三次大转型,建国、重建、新政,它们都不是司法决策的产物,而表现为国家宪法政体的结构性改造。回到英语原义,Founding,Reconstruction与New Deal,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把握其中结构性改造和国家建构的意义。美国是一个宪法共同体,这是美国宪政史的第一个特点。 其次,美国只有一部宪法,1787年的费城宪法至今仍是美国的高级法和根本法,而且两百年来只在文本上留下27条修正案。很多人因此讲美国宪法是超稳定的,但问题在于,美国宪法第五条所规定的修宪程序在进入20世纪后已经基本上走不通了,高级法政治的法治化轨道已经堵塞,即便是罗斯福新政都没有留下文本上的修正案,正是因此,美国的保守派在里根革命后攻击进步主义者放逐了自由放任的宪法秩序。阿克曼在《我们人民》中讲美国是"一部宪法、三种政体",1787年宪法的框架容纳了建国、重建和新政三种宪法秩序,实际上是希望为罗斯福新政找到一种更坚实的宪法基础,证成新政是一次不成文的修宪。这样看来,超稳定或许不是一个准确的形容词。美国宪法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最紧迫的当然是断而未裂的南北战争,如果不是林肯的决断,美国或许早就会南北分治了。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危机时刻。美国宪法学现在流行"看不见的宪法"、"隐藏的宪法"或"不成文宪法"的说法,这些学术修辞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切勿从文本的稳定性推定宪政实践的稳定性。 但无论如何,美国只有一个政治纪元,也只有一种政治时间,无论其政治身份在危机时刻发生何种结构性的改造,还都是发生在1787年宪法设定的政治框架内,阿克曼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法国自1789年经历了五个共和,而我们只生活在一个共和国内。"我们现在说奥巴马是美国第44任总统,这是从华盛顿开始计算的,而不是林肯或罗斯福。如果对比中国或德国、法国,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美国宪政实践的连续性。 美国宪政实践的连续性给美国宪法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挑战,如何形成我们的总体史观,如何把握美国宪政实践的总体韵律。在法律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国只能有一部宪法史,这并不是理论设计的要求,而是美国宪政自身实践提出的命令。任何美国宪法理论,即便是那些仅处理宪法史的某一片段的理论,都必须具有总体性的视角。美国宪法史是裂而未断的,是由"一连串"的宪法实践所构成,美国宪法发展的关键时刻在解释时是环环相扣的--你如何理解1776年的《独立宣言》,可能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如何理解1781年的《邦联条款》、1787年宪法,甚至如何理解美国内战。这是实践对理论建构提出的要求。 这就是美国宪政史的两个结构性特点:第一,美国史就是美国的宪法史;第二,美国只有一部宪法史。这两个判断听起来很绝对,但我认为从宪法学的意义上可以这么说。法学学者当然可以对美国宪法史进行分期研究,只研究重建或者新政、马歇尔法院或者沃伦法院,但这些片段化或局部性的研究应当隐含合理的总体史观和叙事,否则,以学术规范化为借口沉浸于具体问题的技术化研究,那就不只是鹦鹉学舌,由此形成的研究成果很有可能是管中窥豹,甚至盲人摸象。或许可以说,在美国宪法研究中,既要看到树木,更要看到森林,在美国宪法史的解读上,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从司法审查到宪法决策 我在2006年曾经翻译出版了哈佛法学院考克斯的《法院与宪法》。考克斯教授是在美国宪法史上留下过自己足印的人物,就是那位在水门事件中把尼克松拉下马的特别检察官,美国法治的英雄。这本书的名称其实就代表了美国法学院内的宪法叙事:"法院与宪法",法院在先,宪法在后,在这种叙事中,宪政就是司法审查,法官才是宪法的守护者,美国宪法就是讲述联邦最高法院的故事。 通常说来,故事会从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开始讲起。如果我们看美国法学院内最常用的案例教科书,苏利文和冈瑟编撰的已经出到第17版的《宪法:案例与材料》,第一章就讲最高法院权力的来源与性质,第一个案例就是马伯里诉麦迪逊,相比之下,美国宪法文本的秩序首先是国会、其次总统,最后才是法院,《联邦党人文集》等到第78篇才论述司法问题。因此,这种叙事的材料其实是constitutional law,主要是法院的判例学说,而不是Constitution本身。由于我们对美国宪法的拿来主义,这种叙事其实也在塑造我们对美国宪法的想象,美国宪政在我们这里被误读为政治问题的司法化,也就是"大法官说了算"。 但事实并不如此,只要我们读过美国宪政史,我们就可以发现,美国历史上的伟大总统都有过"藐视法庭"的记录,从杰斐逊、杰克逊、林肯到罗斯福,无一例外,如果法官真的就是宪法的声音,那么这些总统都是反法治的。而且,政治学家斯科夫罗内克的研究已经证明,如果旧体制已摇摇欲坠,那么积极有为的新总统必定会和旧体制所培养的法官产生冲突,这是一种结构性的冲突。这就暴露了司法化宪法的一个断裂,一方面,我们都承认也必须承认他们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共和国的守护者,但另一方面,他们在美国这个法治国家内又不是守法主义者,怎么解决这个会让司法化论者感到尴尬的断裂? 我们在这里要超越司法审查的概念禁锢,回到宪法决策(constitutional decision-making)这个一般性的概念。美国宪法的主语是We the People,而不是We the Court,其宾语是国会、总统、法院和各州,也不只限于法院。换言之,政府各个分支都必须基于宪法做出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有权解释它所理解的宪法,非民选的法官不能垄断宪法的解释权。 有关宪法决策,我经常举的例子就是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购买,它与马伯里案同年发生,决策者其实就是马伯里案的实际被告,时任总统杰斐逊。路易斯安那购买由始至终都与法院没有关系,但它仅用一千万美元就让美国疆域扩展一倍,其宪政意义远大于马伯里。桑福德·列文森专门撰文说美国宪法课上不应讲马伯里,或许有矫枉过正之嫌。但我们确实应该打破马伯里迷思对宪法学探索的禁锢,重访路易斯安那购买或许可以是一个起点。 林肯在内战期间停止人身保护令状也是一个现成的例子。林肯对此有一个自己的辩解,"all the laws, but one, go unexecuted, and the government itself go to pieces, lest that one be violate"。林肯的言下之意,我违反一部法律是为了防止国家的分崩离析,因此拯救了所有其他的法律,林肯的这句话也许会让我们想到施米特,但这确实是林肯的自我辩护。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林肯的复杂性,因为根据这个逻辑,林肯完全可以拒绝参加1864年的总统竞选,因为参选就意味着可能落选,而林肯落选也就意味着南北分裂,但林肯没有继续主张他要拯救"all the laws, but one",美国宪政的纪元得到延续。 我最近读到一个很有趣的历史细节。我们都知道,1953年的布朗案要求在公立学校内解除种族隔离,因此遭到美国南方的普遍抵制,包括地方民兵都动员起来阻止黑人白人合校。艾森豪威尔总统为了国家法制的统一,让中央军队进入南方执行最高法院的法令。对于美国南方白人来说,总统的行动会让他们回忆起内战失败后的屈辱军管史。但艾森豪威尔在他的决策中表现出了真正的宪法智慧,他派出的是二战时执行诺曼底登陆任务的空军部队,让民族英雄到南方去执法。总统的宪法决策既没有案例编号,也有缺少书面的意见书和司法说理或推理,但它往往体现了更可贵的宪法智慧。 我是在布雷耶大法官的新著《让民主运转起来》中读到这则小故事的,在耶鲁法学院读书时,我曾有幸聆听布雷耶的演讲,第一场的内容基本上围绕着马伯里诉麦迪逊。在讲座的问答环节,有听众提出了有关马伯里与早期共和国史的问题,布雷耶回答完毕后问坐在第一排的阿克曼:"我讲对了吗?"阿克曼的回应是摇了摇头,这个小故事其实并没有什么微言大义,我之所以想起它,还是要借此检讨司法化叙事的正当性。在我看来,马伯里范式的司法审查既非四海皆准的宪政公式,也很难说是美国宪政发展的内在模式,它很大程度上来自职业叙事的建构和想象,或者如劳伦斯·却伯所言,"有关司法审查之正当性的论证最终都是超宪法的,相关思考在根本上是政治的、哲学的和历史的",它是司法学说体系的第一块砖,把它抽出来,整个体系就会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崩溃。但对我们而言,反思司法化宪法观却是重新理解美国宪政的第一步 三位一体的美国宪政形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共同体得以组成的根本结构方式,因此现代宪法学应当是一种statecraft,关于这一点,菲利普·波比特有过非常精彩的论述:"国家是基于它的目的而存在的,其中包括生存下去和行动自由的动力,这是战略;权威和正当性的动力,这是法律;追求身份的动力,这就是历史。"有趣的是,这是波比特作为美国宪法学者在研究欧洲宪法史时提出的框架,我在此拿来重建我们对美国宪法的理解。一个国家的宪政形态是由历史、法律和战略所构成的,分别对应着宪法学内的宪法政体、国家能力和地缘政治,我在此以美国的建国宪法为例来实践这种新宪政的论证。 历史是关于政治身份的追求,美国作为一个宪法共同体,其政治身份就是美国的宪法政体,也就是United States的宪法结构。在早期共和国史中,United States并不是一个恒定的结构。我们可以从头看,《独立宣言》的文本中出现过united States,我们现在经常错误地翻译为"合众国"。但请注意,这时的united还是小写,只是前置的形容词,其性质正如它之前的thirteen,你总不能翻译成十三个合众国吧。因此,《独立宣言》并不是要建国,它只是十三个邦国"步调一致"宣布各自的独立,成为"free and independent States"。 United States作为一个法律名词首见于1781年的《邦联条款》,但这时的United States和我们现在的联合国(United Nations)没有实质区别,"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只是"联合国在北美",因为《邦联条款》第二条明确宣布"各邦国保留其主权、自由和独立",第三条将邦联称之为"坚定的友爱同盟"(a firm league of friendship),因此,这时的United States还是一个国际法组织,而非主权国家。我们从它的运作也可以看出,各邦在邦联的代表并不是"议员",而是"大使",无论代表人数多少,都只能进行团体投票。只是在费城宪法生效后,United States才成为"合众国",在此意义上,1787年才是美国真正的建国时刻,因为从这一刻起,它的权力基础不再是各个州,而是我们人民,甘阳教授将这一过程概括为"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 而在这之后,United States还经历了一个由复数名词到单数名词的转变。1865年的第十三修正案还是在用their作为人称代词来指代the United States,合众国还是一个复数。转变出现在1868年的第十四修正案,制宪者开始用the来指代the United States。这种言词之间的区别其实标志着美国政治身份的大转型。也就是说,美国只有经历了一场内战,才浴火重生为一个不可分裂的民族国家,这在宪法文本上体现为合众国由复数名词向单数名词的转变,因为各州已经不可逆地失去了它们所主张的主权。 关于国家能力,宪法学有一个表述,宪法是"限制公权力以保护私人权利",但至少美国的宪法发展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宪法转型在美国主要表现为国家建设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塑造国家能力的问题。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第51篇说过一段耳熟能详的话:"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部或内部控制。在创设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此: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接下来再使政府有责任自我控制。"我们一定要看到麦迪逊的"首先"和"接下来",原文分别为"first"和"in the next place",逻辑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亨廷顿在《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内开篇就讲道,"国家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区别并不是它们的政府形式,而是政府的程度。"亨廷顿所说的"政府的程度" 其实就是国家能力的另一种表述,只是宪法学者现在更喜欢讨论"政府的形式"。也是在这本书中,亨廷顿阐发了麦迪逊的判断,"权力在能够被限制之前首先必须存在","人可以有秩序却无自由,但却不能有自由却无秩序",因此,首要问题"并不是自由,而是创造一种正当的公共秩序"。 但亨廷顿认为,美国生来就具有一个政府,所以美国人只懂得如何限制政府,而不知道如何创造政府,这或许是一个有偏差的判断。有关美国政治发展的研究已经表明,美国人的政治智慧在于他们擅长建设"看不见"或者"尽可能不显眼"的政府,即便是19世纪,美国也不是一个自由放任的"弱国家",只是我们用欧洲民族国家的经验理论是无法理解美国政治发展的。 在纪录片《大国崛起》中,阿克曼在讲述费城制宪时说,"在1787年宪法中,关于成立国家政府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如果我们不联合起来,就会被欧洲列强所摧毁,我们需要一个中央政府。"阿克曼的话其实连接了国家能力和地缘政治的问题。有关建国秩序的地缘政治宪法问题,我们可做两方面的解读。 首先,1776年至1787年间的北美大陆是一个列国体制。在战争结束,北美列国失去共同敌人后,它们在贸易和疆土上的冲突可能会让新大陆复制旧世界的命运,陷入一种"战国"状态,因此,制宪是"合众为一",防止北美大陆重蹈欧洲的政治宿命,费城宪法在此意义上构成了北美诸邦的"和平协定"。制宪的实质是让原本inter-national的议题变为了inter-state的议题(而commerce这个词最初并不只是商务或贸易,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沟通),如果说前者要经过国际谈判才能解决,那么后者可直接由中央政治过程进行干预。直至林肯在论证美国不可分裂时,还在主张"和外人订条约能比朋友间订法律更容易吗?外人之间执行条约能比朋友之间遵守法律更容易吗?" 其次,但在实践中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只有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才可能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下去,这是一个基于国家安全的论证。我们现在读《联邦党人文集》通常会跳着读,从第10篇开始读,甚至是直接读有关司法审查的第78篇,但更重要的篇章其实出现在一开始,从第3篇到第8篇,军事家汉密尔顿和外交家杰伊都在进行地缘政治宪法的论证。事实上,即便是书生气最重的麦迪逊,也在第41篇中讲到,"美国若是联合起来,只要少数军队,甚至不需一兵一卒,对于外国野心来说,要比美国分裂而拥有十万名准备作战的精兵更能显示出一种令人生畏的姿态。" 为什么?原因在于美国有大西洋的天险,在当时的军事技术条件下,大西洋让美国不需要维持人数众多的陆军。仅有的2万名陆军大都驻在西部或北部与印第安人毗邻的边境地带,这也是我们"看不见"19世纪的美国政府的原因之一,但看不见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美国宪法第三修正案禁止士兵在和平时期驻扎民房,美国很少动用军队执行国内事务,正是地缘政治才能解释美国和欧洲大陆的"大分流"。阿基亚·阿玛说大西洋就是美国的"太平洋",保卫美国人自由的不是《权利法案》,而是大西洋,这就是基于地缘政治的宪法论证。 在1862年的国会咨文中,林肯指出,美国的内地"从领土角度讲是共和国的主体,其余部分不过是它的边缘地区......蕴藏着最富饶的未开发资源",但 "这个地区却没有海岸,没有一个地方接近海。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内地人民现在正而且将永远设法借道纽约到欧洲,借道新奥尔良到南美洲和非洲,借道旧金山到亚洲。但是,按照目前叛乱分子的设想把我们这个共同的国家分成两个国家,这样一来,广大内地的每一个人就都被切断了一个或更多的出口",因此,美国作为一个民族"只能联合,不能分裂"。这是林肯基于地缘政治的宪法论证,它比任何其他形态的宪法论证都要厚重。 在结束时,我应当指出,我所提出的问题远远多于我所回答或者有能力问答的问题,但我希望,我在这里提出了一些正确的问题,并可以促发建设性的思考。 (作者系政治学博士,现任教于山东大学法学院 ) 原文见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209/c11
个人分类: 法律|1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与庆祝!IF=2.236
热度 2 chyhzh 2012-4-13 10:31
IF=2.236 。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An Optimal PSO Distributed Precoding Algorithm in QRD-based Multi-relay System 郁金满园,夏来春去,匆匆过客,归去来兮。 今日得知所写论文已被录用,影响因子 2.236 。 论文均是我写,经得住考验,可查可检。 知识理论深度和对学术界的贡献在于此了。通信领域我已经尽力了,恐日后再难以超越此高度。遂此一记,献给我的 paper 。
4200 次阅读|3 个评论
刘杰克:从苹果股价超越谷歌谈投资和管理感悟
jackliupku 2012-4-9 12:39
刘杰克:从苹果股价超越谷歌谈投资和管理感悟 文 / 刘杰克 几天前,笔者在自己新浪微博上发了这么一条信息:“我有一个梦想!苹果股价终将超越谷歌,这一天终于来了!昨晚, AAPL 升 1.5% ,收于 633.68 , GOOG 降 0.45% ,收于 632.32 !”。虽说言及梦想,只是开个玩笑,做为一名理性的经济人,笔者其实很少“做梦”,更何谈梦想的“标的”是一支股票,但这个历程中的随想和感悟,却仍可以用于投资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当中。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 2007 年以来,谷歌股价在 500 美元上下起伏不定,整天变化不大。而苹果在 iPhone 、 iPad 等热门产品的推动下,股价扶摇直上,从不足 100 美元一路飙升至 600 美元以上。目前,苹果市值高达 5900 亿美元,超过谷歌和微软之和。现在的苹果可以说不仅是一个著名品牌,其股票也已经成为投资市场顶礼膜拜的图腾。在本文中,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管理咨询专家与培训师以及苹果投资人,刘杰克老师将就为何选择与苹果一路同行的些许感悟与读者进行分享和探讨。 一,乔布斯时代的高歌猛进 乔布斯是天才型消费领导和创造者,其领导的苹果的每一次新品发布都让全世界一次次见证其独到的眼光和创造力,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有了 iMac 、 iPod 、 iPhone 、 iPad ……随着这些产品不断带给市场惊喜,很多消费者开始相信只要是乔布斯给的,那就是他们需要的。乔布斯的存在是苹果帝国缔造的最关键要素,也是其股价可以持续上涨的最强助力。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课程《营销三维论》中的领袖论,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不断开疆辟土,从音乐播放器领域,到手机领域,再到平板电脑领域,虽然并非每次都能拿出惊人的作品,但他总是先取得初步成功,然后逐渐完善,反过来又为市场的进一步增长奠定基础。每一次看起来像是衍生出来的各款产品,却均使苹果获得加速增长。 苹果用不断创新的科技产品改变了世界,而乔布斯用自己的才华和个人魅力成就了苹果品牌。乔布斯身上具有的艺术家的灵感和工程师的想象力使其一手将苹果打造成了一家具有非凡气质的企业。乔布斯本身就是一个理念,它把这一理念融入到其开发的独特操作系统中,并把这个操作系统移植到了 iPod 、 iPhone 、 iPad 身上,形成了当前大众认知的苹果。苹果已经在乔布斯的领导下变成了大众消费的产品,已经不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选择,而是一种时尚消费的品牌。因为这个转型的完成,使得之后苹果的换代更加平稳。这个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企业领袖之一为苹果业绩的突飞猛进奠定了牢不可破的根基,苹果在乔布斯带领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连苹果的老对手谷歌的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都曾表示乔布斯是美国过去 25 年间最成功的 CEO 。有乔布斯在,基本上投资人可以比较轻松的一路持有苹果股票。 二,库克时代的平稳过渡 正如一句谚语所言:美好的日子总是相对短暂的! 2011 年 10 月 6 日,在 iPhone4s 发布的第二天,便传来了苹果“教父”乔布斯逝世的讯息,一时让众人哗然,网友纷纷表示“震惊”和“不相信”。当乔布斯离开,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又会走向何方成为各界人士讨论的议题,很多投资人对苹果的前途开始担忧,怀疑苹果的影响力是否会减弱,苹果是否会遇到危机,并因此纷纷抛售苹果股票导致其股价一度大幅下挫。而根据刘杰克老师的研究,从众多公司的历史来看,很多公司在创始人或关键人物离职后,股价确实通常都进入下降通道,即使他们以后的业绩仍创出了新高。不过我们不应忽视的关键点是,这些公司在当时通常都享受着较高的市盈率,所以即使后面的业绩实现增长的情况下,由于市盈率的降低,仍导致了股价的逐步下降。但相对苹果业绩的高速增长,苹果当时的静态市盈率却只保持在十五倍左右。而随着多款苹果新品的热销,苹果的销售和利润也将创下新高,股价走势没有理由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诚然,乔布斯是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然而,笔者认为,苹果这样一个团队化的公司,其系统运营并不会因为乔布斯的离去而改变。同时,也因为乔布斯的理念已经注入到了苹果的血液里面,体现在公司架构,用人甚至财务的运作上面,所以即使没有乔布斯,苹果的风格也不会有陡然的变化。根据《营销三维论》中的创新论,刘杰克老师认为,苹果是否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才是其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如果有一天,当苹果再也拿不出 iPhone 、 iPad 这样惊艳的产品时,就算乔布斯再世,恐怕也无济于事。 笔者认为,虽然库克与乔布斯相比可能在产品设计方面少了一些天赋,更像是一名运营专家,而这正是当前如此庞大的苹果所急需的,因此苹果在库克的领导下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库克正在逐渐改变苹果的文化,希望将苹果打造成为一家更有亲和力的公司,从其决定每年派发 100 亿美元的股息就可见一斑,从一些变化中笔者认为苹果仍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自从库克出任 CEO 半年左右的时间以来,苹果公司股价连续飙升,幅度超过了 60% ,推动苹果市值位居全球第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库克担任 CEO 的表现应该值得赞扬,有业内人士称这恐怕是最顺利的公司领导层变更的例子,当然这同时也与乔布斯在最后 4 年为确保公司可以在没有他的情况下顺利发展做出的努力也息息相关。投资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对库克给以充分的信赖。 三,领袖地位中短期内仍不可动摇 从苹果最近六个财年的财报我们可以看出,苹果同比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 33.9% 到 82.7% 之间,最低的是 2009 财年,在经济危机肆虐全球,通用、雷曼等众多经济巨人纷纷倒下的情况下,苹果仍取得了 33.9% 的年度增长,而在刚刚过去的 2011 财年,苹果的同比增长速度更是创出新高,达到 82.7% 。苹果在全球电子科技产品市场的领袖地位仍不可动摇。 刘杰克老师认为,就目前来看,苹果 iPhone 依旧是智能手机市场的超级巨无霸,任何试图在智能手机市场挑战苹果 iPhone 的厂商将很难全面撼动苹果,也许在某些方面苹果 iPhone 有它的软肋,但一旦放置整个市场全面衡量,苹果 iPhone 似乎又无懈可击。而 iPad 市场更是被苹果垄断的市场,其在平板电脑领域的出色表现甚至影响到了笔记本市场产品的销售。而在一些新的市场,苹果也基本所向披靡。 苹果公司出色的业绩是其股价一直处于强势上升态势的根本原因。即使在经历唯冠 iPad 商标权这类短期风波期间,苹果股价依旧坚挺,从根本上就是因为影响公司股价的根本是其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是公司的业绩。目前,我们显然还没有看到任何一家公司或任何品牌有实力做到拿出更伟大的产品和营销策略以撼动苹果的霸权地位。笔者认为,苹果真正的风险在于停止创新,其产品和品牌被别的新兴品牌,比苹果更酷,更新,更有吸引力的品牌所取代,有这样的新品牌涌现的那一天,才是苹果股票到顶的时间。尽管目前还不清楚,苹果的持续创新能力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去年 10 月去世的乔布斯,但在 3 月 16 日新 iPad 的发布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界的担忧。这个刚刚上市的新 iPad 是这款平板电脑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版本,新一代 iPad 上市首个周末的销量再创新高。苹果仅用了 4 天时间就卖出了 300 万台。 四,公司前景看好,未来仍潜力无限 笔者认为,苹果拥有大笔的现金,可以持续投资新品,并抵御新的威胁。目前苹果准备进军电视、教科书和移动支付等新领域,对这些领域进行重塑和变革。 可以想象一台将 Siri 集成到 Apple TV 功能中去,能通过语音控制观看和使用的电视机又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去怎样的改变,或者将苹果最新的 iCloud 云服务运用到 Apple TV 中去,凭借 iCloud 和所有你拥有的设备进行同步工作的电视是否又会成为市场的新宠。苹果强大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其进军新领域的开山之石,新市场的开拓同时将会为苹果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不断向前。 综上所述,刘杰克老师认为,苹果股价的飙升是有其优异的公司业绩做后盾的,从乔布斯时代多元化的跨时代产品的推出将苹果带入一个新的高度到库克接任实现管理层的平稳过渡,苹果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领先的技术是其生存之本,现阶段苹果在电子科技产品领域的霸主地位仍然不可动摇,未来在新领域仍潜力无限。而我们可从中得到的感悟则是,找到正确方向,把握本质,然后坚持住,不为外界的传言和短期的波动所困扰,具备充分的信心和耐力,才可能走向成功的彼岸,不管是做为一名投资人或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均是如此。如果未来的苹果仍继续走在不断开拓创新的道路上,相信投资人可以继续与苹果一路前行,期待其创造出更多的商业奇迹!
1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实验证实中微子未超光速 爱因斯坦相对论正确
mfq1986 2012-3-19 10:20
[转载]新实验证实中微子未超光速 爱因斯坦相对论正确
北京时间3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爱因斯坦可以安心了,因为之前有关中微子超光速的消息根据最新的实验结果显示并不成立,也就是说光速仍旧是不可超越的。这样一条结果也平息了之前对于这一消息的诸多争论。   去年9月份,意大利OPERA实验小组的科学家们发表结果称他们的实验显示中微子的速度似乎超过了光速。这一结果就像一枚重磅炸弹震惊了科学界,因为光速不可超越的理论是现代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基础,超光速的消息是违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罗·鲁宾(Carlo Rubbia)表示,他的名为ICARUS的小组实施了一项相似的实验来捕获来自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中微子,并在意大利境内的探测器上进行观察。 他说:“这是一项再直接不过的实验,非常清楚。结果是令人信服的,它告诉我们OPERA的实验哪里出了问题。”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指出真空中的光速约为每秒299792公里,这一速度值是一个极限,任何物质无法超越。这一速度极限被应用于几乎所有方面,从估算宇宙的大小和年龄,到计算黑洞的半径,再到计算核电站的发电能力等等。    就在上个月,对于OPERA实验的质疑声出现一次高潮,当时科学家们宣称他们的实验设备中存在一些技术故障,这种故障可能对他们的实验结果产生了影响。 安东尼奥·艾里迪塔托(Antonio Ereditato)是OPERA小组的成员,也是位于瑞士伯尔尼的爱因斯坦基础物理研究中心主任。他表示自己对最新的实验结果表示欢迎,他说:“这一 (否定的)结果在我们预期之内,也证实了我们之前有关设备可能存在故障的说法。”当被问及自己是否对此次并没有出现超光速现象的结果感到失望时,安东尼奥 说:“这就是科学进步的方式。重要的是全球的科学事业确实取得了进展。”   ICARUS小组的此次实验结果是计划将于今年4月份或5月份正式启动的一项延续时间更长的实验的测试运行。而OPERA实验组本身也正筹划着在排除所有技术故障之后再次进行验证性实验。    欧洲核子中心(CERN)研究主管赛吉尔·波特鲁西(Sergio Bertolucc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现有证据开始表明OPERA的实验结果是不正确的。然而不管结果如何,OPERA小组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科学实 验,并将他们额实验结果公诸于众,接受最严苛的审查,并欢迎其它科学家对此进行独立测量。”   经过ICARUS小组确认,正如爱因斯坦曾经在100多年前预言的那样,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未超过光速。鲁宾说:“爱因斯坦仍然是正确的,对此我并没有什么不快。” 爱因斯坦可以安心了,欧洲科学家的最新实验证明,之前有关中微子超光速的消息似乎并不成立,也就是说光速仍旧是不可超越的
2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合唱与自我意识
热度 2 smallland 2012-3-16 23:30
许 多动物不会说话,但是会唱歌。唱歌,可能是很古老的交流和通讯形式。我说的唱歌,跟颜色无关。说无关,是跟红或黑无关。说有关,是因为我要说的唱歌不是很 难驾驭的咏叹调,而是适合大众共同唱的歌--譬如红歌。我们熟悉的“同一首歌”,必须是很容易学、容易唱、朗朗上口,即使不会唱,不理解歌词,也能滥竽充 数跟着唱。 和 尚念经,有时会跟唱歌一样,但节奏和旋律很简单--必须的。西方宗教的场合,也经常唱歌。我们在文革中,也经常唱歌。这些歌,歌词的意义本身并不重要,重 要是同志们一起唱,特别是万人大合唱。这样的合唱,像摇滚歌星只用一个调就能调动万人的情绪。群情激昂,就能团结,就觉得唱同一首歌的人都是同志们--古 典意义的同志。 人 类很容易被合唱感染,不是学习来的,应该是一种本能--肯定跟吸引异性的青蛙和蝉噪不同,所以自然就被宗教或类似宗教场合所利用。让个体迷失自我,让个体 “超越自我”--自我被超越了还有什么呢,就是大合唱的重要功能。这功能,就像给人灌了迷魂汤或兴奋剂,幸福,痴迷,狂热,热血沸腾,就像娱乐场所的摇头 丸。此时,我没有了,变成了我们,私欲似乎没了,神圣感油然而生。当然,这神圣里面也蕴含着巨大的攻击性和破坏力,就像一群目标一致的蜜蜂,视死如归。 如此的作用,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也感到迷惑。当然能产生这种效应的不只是大合唱,还有别的。只是因为近日同志们对唱歌有兴趣,就先胡乱说几句大合唱的功能。至于其进化功能,是另外的话题了。
290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白永瑞:东亚地域秩序: 超越帝国, 走向东亚共同体
whyhoo 2012-3-16 18:59
一、三个帝国与东亚秩序 超越纷争和分裂的历史,建立和平、共存共荣的东亚,不仅在韩国社会,在东亚各地都在热烈的讨论,并有人试图付诸实践。处在二十一世纪之初,如果我们想真正担负起这一重任,则需具有能突破现实束缚的创造性思维。回顾东亚秩序历史的动机也正在于此,追溯历史也许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东亚秩序,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东亚国际问题所适用的,或维持国际关系的某种特定范式。这里之所以要用"一定时期"来对其时间范围加以限定,是因为东亚秩序自古就是不断变化的,而且相信将来还会发生变动。实际上,如果回顾一下影响东亚国际关系的特定范式的演变轨迹,就会发现东亚国际关系是伴随着中国、日本、美国等中心国家的交替变化而不断被重新规定的。所以,本文拟通过考察中华帝国、日本帝国及美利坚帝国所主导的东亚秩序的形成、膨胀与消亡的过程,来分析各时期东亚秩序的历史特点。 当然,对这三个秩序都通称为"帝国",也许会引起争议。为了尽可能避免可能产生的误会,这里有必要首先简单说明一下本文所说的帝国的意义。帝国概念的核心也许就是,帝国在本国和周边国家--在东亚则先后有朝贡国、殖民地、卫星国的性质变化--之间的关系上设定一定的位阶秩序,享有独自规定帝国势力圈之内各国对内对外政策的权力。从这种意义来看,完全可以用帝国的视角来比较近代以前和以后的东亚秩序的运作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分析各秩序的特征,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秩序之间的连续性。 当然,从帝国的视角来看东亚秩序,也会过分抬高中心国家的规定性,而相对忽视了在东亚秩序中处于周边地位的国家的作用,以及东亚秩序的变化过程。所以这里也尽量考虑到了周边的视角。①尤其是以周边国之一,韩国的地位和作用为焦点,回顾东亚秩序的历史,展望二十一世纪新东亚秩序产生的可能性。 二、中华帝国与小中心 传统时代东亚国家间关系的特定范式,大体上可以称之为中国主导的华夷秩序。可是如果将这规定为中华帝国的秩序,也许会有人提出异议。所谓中华帝国,并非单纯指皇帝统治下的中国政治体制(即帝政),而是规范构成一个帝国圈的帝国本国和周边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的位阶秩序。在这个意义之下,东亚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否真的是"华夷秩序",也许还有不同意见。 中国的华夷秩序,一般理解为以中国皇帝与周边各国的国王之间所形成的礼仪关系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它起源于秦汉统一王朝出现以后,中国王朝与周边各国家和民族所建立的政治关系;到后来,具有世界帝国特征的隋唐出现以后,其特征更加明确。虽然隋唐世界帝国解体,但十五世纪初明朝建立以后,随着朝贡制度的形成,这种国际秩序也进一步体系化。 这种华夷秩序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华夷思想--成为这一秩序最为核心的理论基础。从将中国视为世界中心的本民族中心主义出发,将中国作为文明的中心"华",而把周边视为落后的"夷",即以文明的程度来确定彼此的地位差别,从而形成位阶秩序的文明圈。可是,由于周边国家和民族也可以接受这一文明的标准,因而具有文化普遍主义的外形。当然,历史上中华帝国也根据自身所处的现实状况和需要,有时也有选择地使用武力强迫周边屈服。可是明清时期所表现的典型的朝贡关系说明,中国并没有直接统治周边的意图,而是采取册封周边国家的君主,在内政和外交上发挥影响力的间接统治方式。特别是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在广大的版图内统治着多个民族,表现出多元的景象。与这种间接统治方式相辅相成的是,周边国家也分享着中国的天下观乃至华夷观,具有一种文明共同体的性质。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特点,所以中华帝国秩序,往往并不是中国单方面强迫建立的支配从属的位阶关系;与近代世界出现的帝国主义的支配关系相比,能够建立范围更加广大,更加多元、宽容的秩序。从今天的立场看来,这也许可以成为我们探索帝国秩序的替代方案的一种思想资源。② 可是,笔者还是想提醒大家,应该注意中华帝国的"帝国性",因为中国历代王朝为了提高自身的正统性,都追求一种帝国倾向,这也是理解中华帝国的关键。虽然所有王朝都追求统一天下,将帝国的权力统一于中央的大一统,但是只有真正能够统治周边的四夷,或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以实现大一统的中华王朝,才能算是中华帝国(例如秦、汉、唐、元、明、清)。因此,中华帝国当然指的是中华王朝,但是中华王朝并不一定都能被称为中华帝国。这种大一统观念,也同样影响到征服王朝的统治理念。③可是在西为沙漠、东为大海的有限的地理范围内,一旦将统治范围之内的民族和地域统一于帝国,则不会轻易承认它们从帝国分裂出去,将国家组织视为正统,这种集团记忆被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 那么,中华帝国的周边为什么参与这一秩序呢?郑容和的论文④通过朝鲜的例子,深入分析了周边自发地参与中华帝国秩序的动机。与日本同中国有大海阻隔不同,朝鲜与中国接壤,只能通过朝贡来保障国家安全和内政外交的自主空间。此外,从儒教文明圈的中心--中国的天子那里获得册封,可以提高自己统治权的正当性。特别是在发生像"壬辰倭乱"(中国称之为"万历朝鲜之役")这样的外来侵略或内部民众叛乱,政权处于危机之中时,更是要依靠朝贡体制来获得国际的政权保障。 华夷秩序的另一特征,就是在中国皇帝和周边国王之间的朝贡和回赐的关系之上,派生出国际贸易关系。从朝贡的次数、规模来看,这种贸易除了只能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进行的国家间的公贸易之外,还有被编入使节团的特权商人与对方特权商人之间进行的私贸易。由此看来,华夷秩序既是国家、王朝之间的礼仪的对外关系,也是外交和通商上相辅相成的国际秩序。 从周边国家的角度来看,中华帝国的这种特征也许表现得更加明显。姜抮亚注意到传统时代中国经济超越于西方之上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所以认为周边国家参与中华帝国秩序并不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中国",而是因为有一个"富有的中国"。最近学术界开始以东亚为中心重新解释世界史。根据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中国依靠在丝绸、茶、陶瓷器等主要世界贸易商品上拥有的独一无二的技术水准和生产能力,在十六世纪以来的三百余年里,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中心,维持着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与欧洲拉开距离是从白银开始流出的1820年以后的事情)。正是在这一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正式的朝贡贸易体制衰落,私贸易兴盛,引起了国际贸易的一大变化。因此,在早期朝鲜被密切编入朝贡体制,与其它地区相比,在安定地供给物品和输入技术方面具有更有利的条件,结果在"紧跟中国型发展"上能暂时领先;但是到后来,反而是像日本那样的偏邦国家更加有利。 如此说来,中华帝国为什么会崩溃呢?对于这一问题,也同样可以从周边的视角来分析其原因。为此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这样一种事实,即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之中,还存在着多个由小中心秩序形成的重层世界。中华世界之中的小中心,也同样借助中国的华夷观,并将其适用于自己的周边地区。⑤例如在韩半岛,高句丽早就以"华"自处,将周边民族纳为属民,朝鲜王朝的世宗和世祖在对女真的政策上,也同样接受女真的朝贡,也满足日本称朝鲜为"大国"或"上国"。朝鲜后期,当满族建立的清朝统治中国大陆以后,朝鲜更以"小中华"自居。这些历史事实,都可以放在这一脉络上来理解。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日本和越南与各自周边地区所结成的关系上。如果把这些历史现象看作对"中华思想的分享",那么这一地域也许就可以被称作"中华思想共享圈"。⑥如果把这些小中心的作用放在巨大的朝贡贸易体制框架内来观察,特别是越南、朝鲜、日本这样的周边国家也形成了自己的"小规模朝贡体制",希望以此改变中国中心的秩序,这种努力也许可以被视为这一地域历史变动的主要动力。⑦ 在笔者看来,中华世界的重层性,也许正是中华帝国变化的内在要因。在十九世纪后半叶以前,尤其是在满族的清朝取代汉族的明朝以后,即十六世纪末期以来以中国为中心的秩序已经受到来自周边国家的批判,小中心自身的认同性(identity)也逐渐体系化,对后来这些国家向作为国民国家形成原动力的民族认同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是,这种思想变换,无论如何还只是作为促进中华世界变化的内因在起作用,而改变这一架构自身的力量却来自外部,即来自起源于西方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冲击。 中华秩序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转变为一个一个的国民国家,这一过程与西方历史上中世纪帝国分裂为众多小的国家,最后发展为国民国家的过程很不相同。⑧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帝国,其内部各民族没有独立成为国民国家,中国几乎原封不动地沿袭了清朝以来的领土,而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国民国家。只是位于其周边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摆脱朝贡体制,成为独立的国民国家,将"披着国民国家外衣的帝国"--中国视为他者,以确立自己的主体性。 三、日本帝国失败的大东亚共荣圈 在中华帝国动摇的同时,东亚在西方列强所标榜的万国公法的基础上重建了新的秩序,也就是转为根据新的主权概念,由享有主权的国家之间相互订立契约即条约而成立的国际关系。在向这种新秩序转变的过程中,各国至少在形式上具有了平等的地位。但是在近代世界,以主权概念为基础的万国公法所阐述的国际关系原则,在现实中很少被遵守,而肆行于世的则是资本主义的动力及作为其强制手段的武力。甚至可以说,主权的原则与现实的隔阂不是例外的情况,恰是其正常状态。从根本上说,近代国际秩序是在标榜万国公法和文明的国际秩序的同时,却由霸权国家主导这一秩序的方向,这是其内在的矛盾。 可是在东亚,不存在霸权国家,不安定的秩序还在继续。从这种意义来说,这一时期的东亚的状况也可以说是"无中心的东亚"。至于其缘由,金基正从世界体制论的角度进行了说明。十九世纪后半期世界体制经历了一次结构性变动,英国失去了霸权国家的地位,而与此同时以德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上升为世界的中心国家,世界体制正在从"单一中心结构"向"多元中心结构"转变。在这一变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列强之间的激烈竞争,从而加强对新近编入的周边国家的压迫,尤其是在东亚,在德国、美国和俄国等发展稍晚的资本主义国家崛起的同时,日本又加入进来,所以只会形成极度不安定的中心-周边结构。 在中华秩序下处于偏邦地位的日本,这时为了取代没落的中华帝国,从而具有"华"的地位(所谓的华夷变态),正积极输入西方文明,成功地进行了体制改革。它逐步修订了过去在欧美列强压迫下开港通商时不得不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体制(1899年废除治外法权,1911年恢复关税自主权等),由此从周边上升到半周边,再急速进入到中心的行列,巩固了日本帝国势力范围的基础。日本充分利用了这一时期不安定的国际秩序,列强走向势力同盟的趋势下成功地与英国结成同盟体制,在阻止俄国南下的同时,上升为这一地域的"中心"。日本的这种对外战略也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这是因为美国想通过与日本的联合,来维持其在中国的商业利益。在英美的支持下,日本先后吞并了台湾(1895年)和朝鲜(1910年),进而在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地区,扶持傀儡政权"满洲国",从而得以大大扩大了日本帝国的版图。可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日本与英美的矛盾也产生了。随着日本势力进一步向中国内陆扩张,终于在1937年挑起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与英美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地更加激化。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所选择的道路是结束不安定的"无中心的东亚",由日本来主导东亚地域秩序。所以,日本表面上以推翻英美的殖民统治,解放东亚各民族为借口,企图取代传统的中华秩序,建立大日本帝国的自给自足体系(即"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帝国在与美国的关系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为了利用德国在欧洲接连得手的大好时机而捞取利益,同时也为了防止德国势力可能介入东南亚地区,从1940年8月起连续几个月竭力推进大东亚共荣圈建设,但是其思想基础,乃是日本在脱离中华秩序过程中形成的亚细亚主义。日本在追求近代化的初期,就提出了与西方相区别的、强调内在独特性的"东洋"概念,将中国视为东洋的一个国民国家而使之相对化,从而规定了日本的主体性。这一思想倾向,就是日本的所谓亚细亚主义。作为这一思想谱系的一部分,特别是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为了尽快结束中日战争的持久战状态,"和平"地重构东亚秩序,提出了东亚新秩序论。东亚新秩序论包括了几方面的思想,任城模分析了其中最为激进的尾岐秀实的东亚协同体论,指出了它的可能性和局限性。联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改革日本,进而以日本为首的东亚民众为主体,对东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尾岐秀实的这种理论清楚地展示了东亚协同体论的思想"临界点"。虽然他的构想在现实中遭遇了失败,却还是在右派掌握的亚细亚主义和左派所掌握的国际主义之间打入一个楔子。他这种将地域构想与日本国内改革论相结合的独特思想,在我们理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时也是不容忽视的。 与这种东亚协同体论主张以日本和中国为轴心,主张控制民族主义和日本的社会结构改革相比,大东亚共荣圈可以说是以超民族主义(ultra-nationalism)为号召,追求日本在东亚的霸权。当然,对这两者之间的延续和断绝也还有讨论的必要,不过金炅一还是强调了两者的区别。从表面上看来,大东亚共荣圈所追求的是与西方这一他者相对的亚洲的认同性,希望实现亚洲各民族和国家的相互联合,但从根本上说已经背离了亚细亚主义,主要是从军事理论导出的一种构想,不过是企图将家族伦理和天皇制理论扩张到整个亚洲而已。无论是作为克服西方价值的普遍理论"近代超克"论还是世界史理论,都只不过是根据日本的需要而强加给所有亚洲人的。这样,日本帝国与中华帝国不同,不具备在理念上提供文明标准等价值的地位,所以只能动员日本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依靠直接的殖民统治来维持其帝国的存在。 此外,这种理念在经济领域也缺乏基础。日本帝国不能像中华帝国那样,依靠自身丰富的经济力来吸引周边国家,而是为了处于帝国势力圈中心而资源贫乏的日本本国攫取资源,掠夺周边国家。换句话说,这种秩序构造中所标榜的"共荣",只能靠军事力量来实现,也必然随着日本的战败而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对于日本帝国的这种为自给自足而树立起来的大东亚共荣圈,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考察其分工构造的实际运作方式及其影响,在此可惜未能充分加以分析。大东亚共荣圈果真是作为日本的资本、技术与其它邻国的农业经济相互调和的东亚国家间的分工体系在发挥作用,还是具有由中心(日本)、半周边(朝鲜等)和周边("满洲国"等)构成的三元构造的独特的地域体系,这些还是将来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深入阐述的问题。⑨ 正是因为这些特征,我们对日本帝国是否真的在东亚具有帝国所应有的独占性权力,也心存疑问。只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半期,与欧美极为短暂的矛盾对立中,试图强制实行排他性权力于这一东亚地区,却很快又遭受失败的帝国,或许仅能视为一个"准帝国"。⑩ 四、冷战时期美帝国的亚太秩序 日本帝国没落以后,东亚各国彻底完成了去殖民地化过程,即积极追求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自立。但是推动这一任务的国民国家,却在美国和苏联主导的世界冷战秩序的磁场中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东亚秩序基本上从属于在东亚地域形成的所谓自由阵营与共产阵营的对立,尤其是两大霸权国家之一的美国,只要苏联主导的共产阵营存在,就能以此为理由介入个别国家,将区域国际关系隶属于自由阵营的联合之中,从而维持了较为稳定的结构。从这种意义来说,美国和苏联都是领导着一定数量的卫星国家的帝国,而且这种帝国"立足于意识形态、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技术转移,互惠,以及军事合作,扩大发展为范围更加广泛的同盟"{11}。美国为了维持帝国内的团结,不仅强迫东亚各国采用美国的社会体制,甚至对朝鲜半岛和越南直接进行军事介入。 美国的这种帝国秩序能够维持的前提条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具有压倒优势的军事力量。此外,美国最为强大的经济力量(生产的高效率和庞大的市场,世界通用货币美元)和同盟国的政治支持,以及为维持霸权而树立的意识形态,也都是重要因素。 首先从政治、军事领域来看,美国与日本不同,它不直接统治殖民地,取而代之的是采取地域统合方式,通过与各个国家单独缔结同盟而对东亚进行间接控制(虽然在必要地方设置军事基地,驻扎美军),推行将日本作为下位伙伴的战略。换句话说,美国是一种非正式的帝国。根据金明燮的研究,美国最初也打算像在欧洲所实行的那样,在东亚促进地域统合。但是围绕着是支持欧洲恢复其在东亚的殖民统治,还是推行以日本为中心促进东亚地域统合的战略,产生了不同意见,结果美国还是选择了扶植日本的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虽然也对泛亚洲主义的复活存有戒心,但在陷入东亚热战漩涡的情况下,通过1951年旧金山和约和美日安保条约的缔结,对美国来说出现了一个消除了毒素的"大东亚"。换句话说,经济上以日本为中心建立垂直地域分工体制的大东亚共荣圈的经济联系网,部分复活了。这是一种"没有公开发表的地域统合"。日本统治者在适应这一秩序的同时,也认识到这是将复活自己已经破碎的帝国梦想的绝好时机,所以也积极利用它来追求本国的利益。 可是,对于美国的这种地域统合战略,东亚各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接受的。最早韩国的李承晚、菲律宾的季里诺(Quirino)和逃到台湾的蒋介石试图建立具有反共同盟性质的太平洋同盟,虽然最后因美国的反对而流产,其在军事方面的宗旨还是为以后欧洲和东南亚国家参与的东南亚条约机构(SEATO)所继承。除此之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朝鲜战争冲击下,1955年由印度主导召开的万隆会议,"非同盟势力(不结盟势力)"也形成自生的地域秩序。参加这一会议的亚洲国家开始摸索第三条道路,这是一条既非社会主义的方式,也不是美国式的新型发展路线。 但是一部分国家的这种探索过程,由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推行新的政策而失败,美国成功地建立了支持自由的势力均衡。于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东亚安保秩序,以及与之相应的经济秩序得以维持,其原动力来自美国所具有的经济吸引力,特别是美国市场向亚细亚同盟国开放,从而构筑了亚太经济联系网,东亚国家也因此在经济上、军事安全上依附于美国。这时出现了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域概念。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经具有相当强大的经济力量,成功地加入了"富人俱乐部",并在东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窗口就是亚洲开发银行,朴泰均对此有详细的阐述。结果,这种在美国和日本的主导之下,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受排斥的垂直结构被固定下来。 亚洲各国之所以被吸进这一新秩序,美国所传播的理念乃至价值观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肯尼迪政府批评了过去只重视军事援助的政策,改以积极援助已接受民族主义发展为驱动力的近代化模式的亚洲个别国家,以加强为反共而联合的自由阵营内部团结。结果亚洲国家纷纷将开发主义作为国家建设的最大任务。美国的大众文化也得以广泛传播,并成为东亚人稍微主动地接受美国文明作为标准的重要武器。 上面主要通过中心国家的作用和动向,来考察了美国主导的东亚秩序。为了说明这一秩序的变动趋势,还有必要从周边的观点来作进一步的分析。虽然对这一问题没能真正解决,以周边国家之一的韩国的选择为焦点而进行的整理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直到冷战尚在持续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韩国仍在冷战秩序的磁场之中,在分裂体制的半边为建立国民国家而努力,但是也利用这个史无前例的机会,为以后在东亚地域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奠定了基础。从这种角度来说,分析韩国就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这一时期的韩国,与其说单纯是冷战秩序的受害者,还不如说是这一秩序的受益者或利用者。{12}大体说来,韩国的历届政权都在依赖美国这一帝国的同时,也将冷战论理和状况作为在分?体制下建设国民国家的机会积极加以利用,在这点上具有连续性。只是在对日本和朝鲜的存在的对应方式上有所不同,如果说这是冷战型国民国家,摆脱这种状况的努力大概从卢泰愚政权的北方外交开始,接着有金泳三政权的"世界化"政策,最后通过金大中政权的"阳光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此同时,韩国知识界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内部民主化的基础上,积极适应脱冷战的时代状况,开始讨论东亚地域主义。 五、脱中心的东亚秩序的探索 几乎在韩国人开始将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整个东亚地域置于自己的视野之内来思考问题的同时,在东亚地域也自发地出现了地域统合的动向。这种新动向,并不是要恢复过去东亚历史中存在过的中华帝国或日本帝国秩序那样的,周边国家从属于中心国家形态的统合,而是从周边向中心扩散的地域统合。从这点来说,它是一种全新的实践。实际上在冷战秩序下,美国只能接受美国与亚洲各国之间的纵向关系(双边主义),所以亚洲内部的横向联合(多边主义, multilateralism)很难产生,同时亚洲各国也以各自的民族主义为动力,追求发展主义,很少会关注地域统合的问题。可是与冷战初期不同。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以前规制东亚秩序的美国的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开始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美国霸权安定时期建立起来的构造,开始出现危机。{13} 这种危机首先是美国霸权主义自身所含的内在矛盾,即支撑霸权的权力资源出现了极度的不均等现象。尽管在军事力量上美国依然占据压倒优势地位,但是在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则不是这样,尤其在经济领域,美国只吸取世界经济的商品和资本,而不能相应地提供财富,逐渐演变成世界经济的黑洞。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其经济现在只不过是借助于世界中心货币美元才勉强支撑。但是军事上的霸权主义必然会带来庞大的军费支出,因此必然扩大美国的财政赤字。而为了缩小财政赤字,摆脱日益依赖于海外金融支持的状况,美国所要推行的还是军事霸权主义。这样危机只能更加深化,陷入恶性循环。此外,在意识形态领域,过去在与苏联主导的共产圈相对立过程中得以维持的自由阵营的联合,现在失去了号召力。面对美国大众文化的泛滥,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也日益活跃。在美国失去了过去所具有的内部动力同时,中国却在改革开放以后急速崛起。中国在这一地域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美国来说这也是不得不面临的新的外部环境。 美国掌握霸权的东亚秩序的分裂,也为这一地域建立脱中心的秩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依靠东南亚国家联盟,东亚地域内部超越国境的合作、相互依存、以及与正式的制度化统合相重合的联系网络正在增加,其主体既有政府、企业,也包括民间联合运动,多种多样。尤其如1996年东亚经济危机之后ASEAN + 3形态所显示的,制度化的努力进一步加强,甚至在2005年末举行东亚首脑会谈。与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域概念竞争过程中,"东亚"一词呈现出新的意义。 可是东亚的地域统合努力一方面以经济领域为先导,另一方面有分散的市民联合运动日益发展,具有很强的自下而上的统合的特征,所以这种非正式的联系网络构想,也常常被称为"软性地域主义"(soft-regionalism){14}。相反,依靠正式的(主要是政府间的)协议自上而下的制度创设过程,却进展缓慢。 对此,至少在安全、军事方面依然具有压倒优势的美国,也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会在东亚受到排斥,因此东亚秩序的未来,必然在美国单极的主导权与东亚多极的地域统合努力之间妥协、竞争的过程中展开。虽然会不安定,但是脱中心、多中心的步伐已经迈出。 那么在脱中心的东亚创立新秩序过程中,韩国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呢?针对这一问题,李南周的文章专门作了回答。他指出将来出现的新的秩序现在还难以确定,是以国民国家为基础而建立的旧的秩序继续维持下去,还是要克服国民国家的局限?这两种发展方向会继续相互作用,未来的新秩序也许要在这样复合的过程中形成。具体说来,也就是要在批判地考察现在进行之中的地域合作体促进状况的基础上,探索替代方案。在政治、安全方面,为取代美国主导的霸权秩序的替代方案,支持多国间的安全合作,为促进安全合作,不仅要重视国家自身的安全,也要保障、增进和调和个人的人权,也就是要更加关注人的安全(human security)问题。在经济领域,在肯定加速发展的地域统合趋势的同时,考虑到地域内各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强调为增进共同利益而必须调整各国的发展模式。他期待着这些意见能够实现,其根据就是东亚的地域统合不再是由美国那样追求霸权的国家所主导的。可是在创造新秩序的过程中,希望韩国这样中等规模的国家能够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尤其是韩国已经具备了比较发达的民主主义和市民社会等基本条件,应当更加积极地介入东亚合作,对于地域合作要有新的姿态。 白池云强调了民间团体作为创造新的地域秩序的主体的作用。他反思历史上出现的东亚秩序都是帝国运营的,而今天的东亚地域共同体概念中,依然受到国家间联合体观念的影响,希望目前正在进行的超越国境的基层民间团体的联合,能够为新的地域共同体提供健康的基础。他具体分析了各种类型的联合运动的实际活动个案,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知识,还在承认各国民间运动的差异的同时,提出了联合的方向。尤其对东亚各国民间运动主体所面临的矛盾,即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之间连动的问题,他提醒大家,就像这一问题的危害会涉及各国民众一样,其解决的方法也不仅仅在于一国内部的对政府抗争;如果不发展为超越国境的联合运动,势必难以取得成效。 最后,还需要分析一下在东亚人建设脱中心的新东亚的过程中,过去的帝国是否会复活的问题。对未来的构想并不亚于历史推演的意义,也同样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想象力。 在东亚历史上存在的三个帝国中,美国分明在未来短时期内还会发挥最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布什政权的新保守派官员,习于用帝国的作用这一用语来表现某种使命感,也许会利用军事手段重新编织"帝国"的新版图。可是正如前面所阐述的,独占的权力结构已经开始分裂,多中心开始形成,一国突出型多中心结构(用中国式的表述来说就是"一超多强")在东亚持续的可能性比较大。相反,日本帝国复活的可能性现在看来并不大。日本在过去帝国统治的时期,其本国在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吸引力也一直很弱;现在日本具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先进的技术水准和军事力量,但是过度依赖美国,缺乏独自的对外政策决定能力,似乎很难获得美国的下位伙伴以上的地位。所以,令人担心的不是大东亚共荣圈的再次出现,而是美日寡头统治的高度现实性(当然最近日本的右倾倾向也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忧虑,也对新版大东亚共荣圈之出现有所警戒,但我宁可相信,这可能只是为了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化之新倾向或其复活,而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而已)。 与此相比,最近大家所关注的具有更大的复活可能性的还是中国。回顾历史,在十九世纪末随着中华帝国的没落,东亚秩序也陷入了多中心相互竞争的不安定局面。在一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中国重新崛起,东亚地域秩序也再次进入激变期,中国在东亚的地缘政治地位是如此重要。 乍看之下,中华帝国与霸权全盛期的美国,颇多相似之处。两国不但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超强大国地位,而且将国际关系朝势力均衡思考来处理,并依据文明的理论来形成一种位阶秩序,这种文明在诱导着周边参与秩序的国家的自发性。而更为重要的是,无与伦比的强大经济实力给周边国家带来的实惠,对这一地域秩序的维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将来中华帝国要想复活,首先必须使自己的经济实力能发挥像过去那样的吸引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总量的急剧增加,是让人联想到中华帝国复活的关键因素。可是,如果不从国家经济总量,而是从人均国民收入来看,或者从国内的阶层、地域和民族间的贫富分化来看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则有乐观和悲观两种观点的争论,至少还看不到中国有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可能性。但是不难想象,中国还是会建立起在东亚作为地域强国而发挥自身作用的经济基础。而且从政治、军事安全来说,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拥有核武器国家,在为解决朝鲜核问题而举行的六方会谈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反映了中国作为地域强国的地位。但是很明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在政治、军事力量方面还是赶不上美国。最后,中国能否像过去那样提供文明的标准,并为周边国家所接受,对中国的这种能力(即软权力,soft-power)还不容乐观。若中国不是立足于民主主义,而是通过复兴大一统的历史记忆来追求权力的合法性,走的是以民族主义为动力的近代化模式,并未能新创出克服其弊端的独特发展模式,即使中国有意要主导东亚秩序,也不容易让周边国家自发地参与其中。 总之,虽说中国至少可以成为地域强国,新版中华帝国的复活尚不可能。而且,与中国在过去王权间的国际秩序中掌握霸权,维持华夷秩序的时期不同,现在不仅有美国、日本这样的中心并存,还有民间社会也作为重要的行为主体参与进来。在这种地域状况下,如何能够建立新版中华帝国?尽管如此,帝国复活论或中国威胁论依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正如前面所阐述的,这不仅出于对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所具有的实力的警戒心理,也来源于因对中国政治体制的不信任而产生的价值观、理念的差异。更为根本的原因,则是无论是从实体上还是从形象上,中国在规模上的绝对优势,不能不让周边国家意识到它的存在。关于这点,对于中国是否真的是对周围国家构成威胁的强国的问题,笔者主张应该将对中国实体的考察,与对历史和文化记忆中的大国象形的探讨区分开来。{15}我们常常表现出将两者混为一谈的种种倾向。两者虽然基本上是分开的,但是在特定的历史状况下又会重叠,对此将作进一步的说明。现在中国如果真的成为威胁性存在,则必须具备三大要素。首先中国必须有威胁邻国的意图(intention)和能力(capability)。与这两种要素相连的,感觉到中国威胁的一方的感觉或认识(perception)也是起作用的重要因素。对此,不仅邻国的有形力量(国力)会起作用,其国家内部一般人对中国的认识也发挥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记忆,即对帝国的记忆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导出中国威胁论的重要因素。在这时,相互区别的两个层次会联系起来。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中华帝国身上,在周边国家感受到日本帝国的威胁时,历史记忆也在起作用。因此,中国和日本如果想让周围国家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战略不至于感到威胁,必须用大力气调整甚至改革本国的发展战略,使之能真正有利于东亚的共存共荣,而且还要肃清本国人脑海中残存的"草根帝国意识"{16}。如果不这样,则必然会为争夺东亚的主导权而相互竞争和制约,对相对一方的帝国的集团记忆,也就会在现实中被唤起,我们也就不能克服帝国的忧伤历史。走向脱中心化的现在,乃是有史以来在这一地域建立多中心共存的地域秩序的最好时期。现在,在帝国的记忆上相对较为自由,在历史上也曾发挥过"小中心"作用,对其可能性与局限性一一经验过的韩国,也许可以在各个中心之间起到调节者及和平和繁荣的促进者的作用,与此相应地进行一些内部改革,那么我们韩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东亚历史中自然也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注释】 ①至于周边的视角的多层次意义,参见崔元植、白永瑞(编):《从周边看东亚》,首尔:文学与知性社2004年版,笔者的序言。 ②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中国大陆出版了一些着眼于这种特征的研究成果,如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和赵汀阳的《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在汪晖看来,朝贡体制是以王道这一伦理观念为基础的,其中可以找到足以对抗近代民族国家恶性膨胀而产生的帝国主义理论,体现亚洲的近代的内在连续性的理论资源。赵汀阳则将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念与现代国际政治相嫁接,提出要废除"帝国秩序",代之以"天下秩序"(没有异端或他者的世界秩序)。在中国之外也有类似的主张,在构型二十一世纪东亚地域秩序的规范时,重视华夷秩序的理念和原理(以大同主义为基础的调和与共存理念,儒教原理的道德主义、相互主义、均分主义等),并注意到因这些理念和原理与现实、实践发生诡离而导致被歪曲或形骸化的历史事实(金凤珍:"东アジア规范秩序の构筑に向けて:朝鲜半岛からの视点",载大沼保昭(编著):《东亚の构想》,筑摩书房2000年版)。在汉语圈知识分子中,对这一见解持反对态度的人也不少。不管怎样,对于天下观(甚至朝贡体制)能否作为去中国的普遍资源的争论,在现在必然会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作用规定这一现实问题密切相关。 ③这一想法受到了王柯("帝国と民族: 中国における支配正当性の视线",载山本有造(编):《帝国の硏究》,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部2003年版)的启示。关于中华帝国空间和正统论的复杂关系,可参见李成珪:"中华帝国的膨胀和缩小:其理念和实际",《历史学报》第186辑,2005年。 ④本文原系笔者为《 东亚地域秩序: 超越帝国 走向共同体》(首尔:创批社2005年版)一书所写的导论。本修正稿中,偶尔会出现人名或论文名称却不注明出处,都是这本书收录的文章。 ⑤闵斗基:"东亚的实体及展望",《与时间的竞争》,首尔:延世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版。 ⑥古田博司,"东アジア中华思想共有圈の形成",载驹井洋(编):《脱オリエンンタリズムとしての社会知》,ミネルヴァ书房1998年版。 ⑦滨下武志:《朝贡システムと近代アジア》,岩波书店1997年版。 ⑧杨念群:"什么是"东亚"?:近代以后韩中日的'亚洲'想象的差异及其结果",首尔:《大东文化研究》第50辑,2005年。 ⑨介绍、批评主张三元构造的 Bruce Comings的见解的论文参见韩锡政:"试论大东亚共荣圈和世界体制论的适用性"(《韩国社会学》第33辑,1999年冬季号)。日本考虑到中国而提出的国际间分工体系,在历史上以及在今天有什么意义,历史学家中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可参见黄东渊的"中国现代史理解的问题点及其克服的展望"(首尔:《中国现代史研究》第10辑,2000年12月)和文明基的"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关于汪精卫政权与亚细亚主义的对话"(《中国现代史研究》第11辑,2001年6月)。 ⑩对于大东亚共荣圈,也有从日本帝国周边的角度重新审视的必要。遭受日本本国掠夺的朝鲜、琉球、台湾和中国大陆沦陷区等地的民族主义抵抗及相互联合运动,以及周边国家对东亚合作体制的反应,特别是朝鲜"转向"社会主义者的反应--即将这作为追求战时变革的绝好时机,试图在提高朝鲜在帝国圈的位阶秩序中的地位的同时,保全朝鲜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特性--等帝国圈内的改革运动的复杂情况进一步加以分析,才能更好地揭示日本帝国主导的东亚秩序的实际情况(洪宗郁:"1930年代における植民地朝鲜人の思想的模索:金明植の现実认识と転向を中心に",载《朝鲜史研究会论文集》第42号,2004年12月;方基中〔编〕:《日帝下知识分子的法西斯体制认识及对应》,首尔:慧眼2005年版)。此外,在日本帝国之外,中国也挑战日本论述亚洲的独占权,构想了多种多样的亚洲观--在批判日本侵略性的亚细亚主义的同时,也同样具有追求亚细亚的联合的共同倾向,只是在是以中国为中心,还是在此之外实行民众的联合上有所不同而已--对理解二十世纪前半期东亚秩序也是不可忽视的知性遗产。可是中国的蒋介石政府更重视的不是东亚,而是与美国、英国或苏联之间的国际合作。 {11}Charmers A. Johnson,Blowback,韩译本, 首尔: 三仁2003年版,第56-57页。 {12}这一视角来自李锺元的"东北亚国际秩序中的韩国坐标及展望"(载韩国政治外交学会〔编〕:《列强的占领政策与分断国家的独立、统一》,首尔; 建国大学校出版部1999年版)。根据此文的论述,李承晚政权虽然很好地利用了冷战秩序激化的时代背景,将美国深深地拖入朝鲜半岛,但是也不愿接受美国扶植日本为地域中心,而使韩国陷入从属地位的地域秩序构想,其代价是南北对立激化,导致了韩国在东亚秩序中被孤立的结果。朴正熙政权积极利用了美国重视日本的战略,改善同日本的关系,实现韩日关系正常化,强行出兵越南,以争取战时军需物资加工订货,提高韩国的国际政治地位。虽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开发主义的弊端也影响深远,利用北方的威胁来加强权威主义的政治体制,在国际上的孤立也更加严重。 {13}下面关于美国霸权的论述主要依据柳在建:"美国霸权的危机与世界史的转换",《创作与批评》2005年春季号。 {14}T.J. Pempel, ed., Remapping East Asia: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gion, 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5,编者的序言; Peter J. Katzenstein and Takashi Shiraishi, Network Power: Japan and Asia,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7,绪论。 {15}参见笔者为韩国读者所写的"为构筑东亚和平而读史:几点建议"(《黄海文化》2004年冬季号)和为中国读者所作的发言(白永瑞、陈光兴、孙歌〔座谈〕:"关于东亚论述的可能性",《书城》2004年12月号)。 {16}姜尙中、高桥哲哉(对谈):"草の根の帝国意识",《周刊读书人》2005年 8月19日。 白永瑞: 韩国延世大学史学系 原文见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168/c18
个人分类: 思想|1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答肖重发
热度 39 周可真 2012-3-10 21:26
肖重发的文章我看了,感觉是:您和刘庆丰的观念比较一致,而且您和刘兄对我都是恨铁不成钢。 但是,我有一点是必须说的:不要看不上中共,中共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你们以为美国才是中国人的朋友?美国永远不可能和中国人站在一起——因为在全球化时代,在能源已经定格和在新科技没有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有了中国的前途,就没有美国的前途! 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共产主义,在制度上是既有缺点也有优点:西方的优点是它的制度可以使它的社会长治久安,中国的优点是中国虽然落后了,但它的制度的效率可不是其它制度所可比拟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可能改变的,虽然你们受了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但我认为你们可以“超越”你们的“时代”,却不可能超越你们文化! 中共是真正中华民族和文化的代表——这完全是凭直觉话!(今天喝了一点酒。) 人生在世,千万不要趋炎附势!当今世界,美国是权贵,难道美国佬和美国的制度就是我们炎黄子孙所应该学习的? 美国不过是一个暴发户,它有什么文化根基?它连德国、法国、英国的文化都不如,更何况中国! 注:我知道,我这篇文章是不受大众欢迎的,但凭性情,我必须这样说。
个人分类: 人文之思|4009 次阅读|89 个评论
[转载]继承邓小平,超越邓小平
dongzg101 2012-3-9 18:12
继承邓小平,超越邓小平 2012-03-09 08:19:06 归档在 时论酷评 | 浏览 32026 次 | 评论 72 条 2 月是艰难一月,由于公历历法者的偏见和随意,导致 2 月总是在 28 和 29 之间颠沛流离。 2012 , 2 月的最后一天,为了呼吁有识之士共商改革,广州一批老中青学者以邓小平南巡 20 周年为题各抒己见,讨论改革的发展路径,不少人认为邓小平的功劳在于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只有继续深化政治改革,超越邓小平的局限性,才能真正继承邓小平的改革之道。现不妨摘录一二,与众人分享。 自由公平公正是改革的方向 之所以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原因在于中国今天的弊端归根结底是政治改革的步伐跟不上经济发展。虽然有不少顶层人物愿意推动改革,然而政治改革始终停留在口头上。要逐步改革,避免击鼓传花,我们急需从这三方面来推动改革: 1 、要自由:原来的改革只是解决了经济自由的问题,现在公民急需言论自由,落实公民的监督权、知情权,保障言论自由的,目的就是监督政府,防止公权力破坏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另外,没有言论自由哪有创新的动力?创新是在学术争论中砥砺出来的。 2 、要公正:司法系统不公是导致当前民怨沸腾的主要原因。很多事情本来是交由司法独立解决,变成了行政越权,从而出现与民争权争利的现象。 3 、要公平:除了政府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之外,我想公有制经济和私有经济要有公平竞争的基础,改革金融垄断是当务之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民营经济,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把这三个方面的改革还原到技术层面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推动政改的话,可以避免很多口舌之争。( 袁伟时) 平权保证社会安宁 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老百姓每天用钞票投票的经济。你每天是买《广州日报》还是买《南方都市报》,其实你是在用钱投票。你进哪个餐厅吃饭,你也是用钞票在投票。选择即自由,你没有选择,也就没有自由。 市场经济瘸腿发展的必然后果是贫富分化,如果没有一人一票的政治制度保证的话,就一定会变成权贵资本主义。亿万富豪有很多票,穷人没有什么票,这就需要用一人一票的政治制度来平衡。 在一人一票的制度下,穷人多,选票也多。穷人就可以选择自己的代理人上台,通过改变政治制度、分配制度的办法来得到相对多一些的公平,比如建立个人所得税的累积税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免费的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制度等。 穷人有了保障,社会也就安宁了。( 邓良平) 政改不能搞浪漫主义 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国的改革是双向改革,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并行。双向改革到 89 之后便停滞了,当时舆论的主题变成了反和平演变,有重回阶级斗争的危险, 92 年小平南巡讲“谁不改革,谁就下台”是有其深刻背景的。讲话之后中国重启市场经济改革,经济自由释放的活力带了中国今天的局面,但这样的改革有其局限,局限性体现在它暂停了政治改革,于是有人评价邓是经济上反左,政治上反右。单向改革确立了所谓的中国模式:苏联式政党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结构。这种结构严重制约了中国今天的发展,如果不打破政治改革停滞不前的现状,那么我们今天纪念邓小平南巡的意义不大。我们纪念邓小平是为了超越邓小平。 重启政改不能搞政治浪漫主义。一上来就一人一票不见得是好事,我想改革的具体路径可以分以下三条线。 第一条线:首先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政改的保障源,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普通民众更看重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改善,如果没有社会保障的安全阀,一旦实行简单直接民主,民粹主义情绪肯定高涨,有可能会导致社会剧烈动荡; 第二个元素是放松社会组织的控制,最近广东省有进步,但是我们应该很清楚,这是不够的。目前放松的一些社会组织,基本上集中在环保、慈善、教育这些社会组织上,我们希望它下一步进一步放松,可以扩展到工会、劳工、外来工维权组织。让社会组织慢慢成长起来,社会组织的成长,也为建立共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三个元素放松舆论控制,适当松动一些,这是目前需要突破的一个方面。如果舆论管理很严格,松动不起来,这样反而谣言会满天飞,不利于社会正常的发展。 二线推进是要改革大学。我们的大学都不改革,说什么选举民主。你看看中山大学的体制结构,大学都是政府的附属物,是党委领导玩的一个游戏,哪里还搞什么民主选举。其次财政监督、预算公开、司法公正方面推进。 第三线要做的事情,一、推地方自治,里面延伸地方选举,调整央地关系;二是政党组织转型,看一下中共党章,现在中共搞党内民主,那是玩不起来的。为什么?如果中共要搞党内民主的话,还要改党章,党章都不改,你怎么玩选举民主。举一个例子,党章有一条是这样说的:在下一级党代会闭幕期间,上级党委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向下级单位派遣领导干部。有这样的规定条件,选举民主有鬼用。这相当于什么东西呢?我们的宪法里面规定一夫一妻制,但是男的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娶二奶。党章不改,党内民主不可能进行。 以上三条线是相互重合的,可以交织着进行。( 肖滨) 期望强人不如落实宪法 对于强人和改革的关系,我们心里也很矛盾。一方面希望有一个很开明的强人,能够从上到下推动国家变革,这样的改革社会成本最少。戈尔巴乔夫式的转型虽然不彻底,但毕竟那个国家是和平转型了。今天我们看到缅甸,多元化的政党竞选开始了,互联网开放了,民主选举、游行示威这些民主元素虽然不会马上兑现,但是它已经开始这个转向了。这个改变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一个强人推动的。 那中国现在有没有这样的强人呢?有没有像戈尔巴乔夫、吴登盛这样能够迎合世界潮流,迎合民心的人?这个很难讲。但是强人的弊端也很明显,像曹操那样有废立大权的人掌握改革的主导权,中国的走向就很难预测。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命运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就很可怕,因为他随时可能会转向。 政治体制改革,首先你把许诺给民众的东西做到了,不要玩假把戏。当年戈尔巴乔夫提公开性,那个时候赵紫阳也提了透明度。现在的政府工作报告、两会决议里面都说了财政预算公开,这个公开那个公开,到现在公开了吗?许诺给人家的东西,你做到了吗?预算结算公开,这个怎么做不到?这跟一人一票还差的很远。官员财产公开,俄罗斯可以做得到的,西方国家早就做到了,香港特区也做到,我们政治局九大常委,你们先把自己的财产公开,你们带个好头。新疆的张书记说了:只要中央有决定,我第一个公开,表态非常好,那是一方诸侯。为什么不可以公开呢?你不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吗?你不是没有特殊利益吗?这些东西都做不到,连特权都不肯消减,这些东西都是代代相传吗?食品特供、医疗、公车、旅游这些搞特权的东西,你稍稍缩减一点,这不涉及到意识形态,也不需要动大的社会结构,你都做不到。人大选举来真的行不行?花那么多钱开两会,一年几亿,有那个必要吗?跑到那里去,各个代表团之间还不能串联,这到各地开一个分会场就行了。你把体制框架、党章、宪法、决议里面承诺给人民的东西,你先做到,然后再来谈第二步、第三步。什么都是搞假的,说一套做一套是最可恶的,所以先解决这个问题。( 鄢烈山) 逃港是改革的先声 广东作为改革的先锋现在也不争气。包括地方领导人,不要说跟任仲夷比,就连谢非都比不上。当时邓小平南巡,广东就敢顶着中央的指示报导,谢非他们就是派了记者,而且南方系就是敢登这些东西。现在广东的媒体、广东的官员还有没有这种魄力? 我觉得广东的使命,广东的责任,我们应该重新再强调一下。广东的改革从哪里开始?从逃港开始。香港49年的时候才100多万人口,改革开放的时候是多少人口?400多万人口,几百万人涌过去了。东莞有70万人逃到香港去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逃出来的。就像东德的瓦解,也是逃出来的,柏林墙才会崩溃。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老百姓用血,自己冒着生命危险逃出来的,没有逃港,哪里会有中国的改革开放?这跟邓小平没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在纪念南巡讲话的时候,我们要有骨气,要敢承当,敢说广东的贡献。没有广东,哪里还有邓小平南巡讲话。70年代广东改革,不是邓小平启动的,邓小平那时候还没有出山。( 余以为) 构筑行动共同体避免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不能指望再有一个邓小平、任仲夷出来挽救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要寻找一个新的动力,有很多人认为这个动力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公民社会,还有来自市场经济发展成长起来的经济。据我多年的观察,这些力量仍然处在一个静态的动力之中,它没有被激发。没有被激发的结果是什么呢?它就有可能重复历史上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那条道路,也就是说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当矛盾激化的时候,真正走上历史前台,为自己的命运去奋斗的人,并不是这些所谓的中间派、温和派、知识分子、改革派,他们都不会成为历史的主角,反而是最底层,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人,还有最上层那些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不顾身家性命的这些人,他们真正成为历史的主角。在与他们的对决之中,这个历史真正会走向何方,我想这时很难预料的。苏俄十月革命的时候,什么人都有,包括:温和派、改革派、激进派,最后来自于最底层的激进力量和温和力量来了一次对决并且占得上风,而真正的改革派,包括孟什维克最后都没什么事了。薄熙来在重庆这么受欢迎,不光是因为他唱红打黑,而且是拜他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住房政策等等政策所赐,这些真正切中了普通人的需求。 理性的力量,在中国的改革中如何不被边缘,而成为一个能够激发所有动力的力量,可能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一个问题。或者说我们要更多的关注民生问题,或者说我们投入到一些真正的行动之中。当我们这个社会贫富分化严重之时,改良派如果不和社会底层民众有更多的接触,和激进派有更多的交流,那么我们整个公民社会就形成不了一个价值共同体,更不要说是一个行动共同体,我们改革的前途将遥遥无期。在方舟子和韩寒的争吵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所谓的温和派、改革派,他们之间形成不了一个价值共同体,反而他们之间会有很多的争执,而且是非常无谓的争执。我想我们每个人是时候跳出自己的定位和立场的了,来重新思考如何和其他的社会群体结合成一个整体,思考如何能够在为其他群体说话的过程之中实现我们认为是正确而高尚的理念。( 唐昊) 0 您可能也喜欢: 邓小平精神 邓小平万岁! 邓小平2 不要只怪邓小平 邓小平舌战赫鲁晓夫 25 上一篇 信孚要闻(3.8)——我们只能是看客…
个人分类: 经济发展|10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理:为什么自我很难超越
热度 19 stone1971111 2012-3-9 08:04
前段时间翻了翻萨特的《自我的超越性》(商务印书馆)一书,写得比较抽象和拗口(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水平),看起来很吃力,作为睡觉前的书很好,看着就想睡觉(没有不尊敬译者的意思)。但是自我超越是个非常好的话题,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值得深思, 什么是自我,什么是自我超越,为什么自我超越比较困难,怎么才能自我超越 。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又不得不和外部的世界或者他人的世界进行接触和交流,难免就会有冲突,有了冲突就需要进行解决, 而解决的方法不是妥协,就是超越 ,因此,探讨自我的超越性在群居社会中是个永恒的话题。 什么是自我? 这个问题在笛卡尔时期就提出来了。自我有两个,一个是物质自我,就是活生生的肉体,一个是精神自我。我们的哲学过去批判笛卡尔的二元论,就是因为笛卡尔认为一个真实的人,就好比是精神的自我像个驾驶员在操控物质的自我。其实这个理解到现在为止也不能说被彻底推翻,这个思想依然还有其合理的一面。人的精神怎么产生的,载体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是否能够感知等等问题,依然还是人类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 人的精神或者灵魂,是人通过身体内部各种生物和化学过程构建起来的一种动态场,这个场是不是物质的还不知道,但是似乎是真实存在的。 所谓的自我超越,就是通过思考,发现了自我的缺陷,这里主要指精神的缺陷,然后进行调整,改善,达到改变的目的,最终在具体生活中起到了更好的效果, 这就是超越。比如,陈祖德写的《超越自我》就是指,不断地思考围棋的理念,不断地突破过去已经取得的成功,寻求新的变化和思想,这就是超越。吴清源很少使用已经下过的招法(尤其是布局),就是一种超越。金庸的武侠小说从来不会重复,人物的特点不断的变化,思想的境界不断地提升,这也是超越。运动员达到一定的高峰之后,通过自我修养的提升,达到运动成绩的提高,也是超越。比如,瑞典的瓦尔德内尔,作为乒乓界的游击大队长,以高龄依然能够驰骋疆场,这更是需要自我超越。 但是,看别人超越似乎都是很美的事,可是放到了自己身上,就是个艰难的课题。为 什么自我很难超越呢?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超越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先要认识自我。 而认识自我正是最困难的事情。 什么是认识?我认为这个认识自我的认识,是在看到真实(所谓真实是指在第三方客观的观察下的结果作为参考)全貌下的自我理解。 而理解这个词又是个精神领域的概念, 我认为所谓的理解应该就是用自我的精神构建出一个拓扑,而这个拓扑和需要理解对象的拓扑刚好能够重合或者同步 。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看到认识对象的拓扑,也能够自我构建出这个拓扑。那么认识自我就面临一个困难, 首先,要看到自己的拓扑 ,这就很困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我只有通过镜子看到自我,并不能直接看到自我。所以,看到自己的拓扑这是困难的。此外,即便看到了, 也不容易在一个肉体上同时构建两个拓扑,一个是认识的主体,一个是被认识的对象 。这就更加的困难。 那么我们难道就不能做到超越了么?中国的哲学给出了两种答案。 方法一、分时超越, 就是串行处理。自我好比是个独占的信道,平时被被认识的自我占据,但是中间需要停顿,认识的主体占据这个通道,通过记忆完成对原有自我的认识。 君子日参省乎己,就是每天都要让认识的主体来认识自我 ,这就是典型的分时超越。当然,即便是分时了,要想做到超越依然是困难的。因为,在自省的时候, 需要完全的脱离原有的自我的立场,甚至远离原有的立场,在远距离进行观察,而且是细致、系统全面的观察,然后重新构建自我意识,才能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 还需要有足够的知识,来解决看到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当然更难的地方在于,需要有坚强的手段对上述方案进行执行 。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按照习惯或者本能活动,有意识的改正自己是个艰难的课题。这需要对自我意识进行不断地监督和调整。 方法二、一心二用,就是并行处理。 这个除了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的双手互搏术中有奇思妙想之外,道家也确实有类似的思想, 所谓神游物外,自我观照等,似乎都是希望能够一心二用 。就是一部分的精神用于生活工作,还有一部分的精神用于自我观察,自我提醒,自我监督,或者其他用途。这个不符合人自小养成的习惯,不是天生的本能,是需要长期的训练才有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笛卡尔的哲学似乎也是有类似的感觉。不过我相信,从效率上,这个方法似乎更好,也许正是人类未来需要努力地方向。 超越,从来都是有挑战的事情,而超越自我更是所有的超越中最困难的事情。不管是分时,还是一心二用,只要达到超越的目的就是胜利。但是超越之所以尽管困难,仍然被人所称道,正是超越之后的幸福是无与伦比的,人的一生如果不体验到自我超越的喜悦,那应该不是个完整的人生,也不是个积极的人生。 认识自我,超越自我,这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也在不断的努力中。谨以此文自勉。 silong.peng@ia.ac.cn 2012.03.09
个人分类: 读书偶得|11041 次阅读|35 个评论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liaodehua01 2012-3-6 11:46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让我心中泛起太多的涟漪,回忆的太多。 在当下诸如柳岩、杨幂之流充斥在各大媒体中,审美遭到严重的扭曲的时候,这部电影就犹如春天的惊雷一般,唤起我们那心中沉睡的记忆。就像女主人公沈佳宜在毕业典礼所说的:“学校是我们的行囊,我们把青春留给了学校,我们将背起行囊各自走向远方。”是啊,年少纯真的时代已经再也回不去了,留下的只是一片追忆。 导演以浪漫主义的风格给我们描述了这个时代稀缺的东西。影片阳光又略显忧郁,两位主人公想超越,又无法超越的两个“平行世界”都完美的诠释了“浪漫”二字。 我是多么的希望男女女主人公能够走在一起,可“现实”终究没有圆满。一位世纪老人季羡林说过:“不完美的人生才是人生。”想必当他平静地说出这一句话之时,背后必定闪烁着一丝丝的思念与不舍。 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的话,那么我最遗憾、最想做的事或者最想说的那一句话的,也就正如电影呈现的这么的简单。可这种遗憾终究是终其一生——虽然这个遗憾是那么的稀松平常。 柯景腾:我只想让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存在变得有一点点不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2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翔,你一定能飞得更快
lantiantcm 2012-2-19 20:23
2月18日晚,在2012年国际田联伯明翰室内特许赛男子60米栏决赛里,中国飞人刘翔以职业生涯最佳的7秒41夺冠,刷新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  对于伟大的运动员,一路领先固然可敬,而逆境重生、不断自我超越,给我们带来了更是巨大的心灵震撼。从2003年的一跃到2012年,在刘翔的福地英国伯明翰,跨越9年的这“一跃”间,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 从奥运会冠军到世界纪录保持者,又在世界之巅之时突然在北京奥运会上黯然退场,然后在众多的质疑声中重振羽翼,从2009年上海黄金大奖赛开始完美复出,直至在大邱世锦赛上获得“胜似冠军的亚军”,并且一直到今天,刘翔用他的坚持和信念诠释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奇迹。刘翔,代表着一种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对我们年轻一代将是莫大的启迪和激励。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关键是不抱怨,用行动和成绩去证明自己。一个国家最大的莫过于国人的精神,期待刘翔书写新的辉煌!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江湖夜雨遮酒痕——韩寒“代笔门”评论之二
rbhuang5907 2012-2-12 22:41
◇◇新语丝( www.xys.org)(xys6.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江湖夜雨遮酒痕——韩寒“代笔门”评论之二   作者:唐吉珂德   迷蒙的大漫风烟,侠义的江湖儿女,壮烈的舍生取义,迷醉的乱世情怀,武 莽的江湖争斗笼罩着一层诗一般的朦胧意蕴,这是很多看过徐克武侠电影的人共 有的感受。   作为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最喜欢的武侠经典莫过于《新龙门客栈》了。这部 电影,在人物刻划、情节设定、摄影剪辑、动作设计、台词雕琢等方面堪称完美。 我以为,经典是不可以超越的。当听说徐克再导相同的题材时,我不用看,就已 知道他不可能超越这部曾经的经典。   当龙门飞甲遇到新龙门客栈,犹如迷信遇到科学。龙门飞甲里的情节不合理 之处较多,用韩寒的话说就是"造作":);而新龙门客栈则情节合理得多,非 常自然流畅。   江湖夜雨可以遮得住酒痕,却遮不住龙门飞甲这种电影的“造作”。   当前的方韩之争,初看好像是一场意气之争。有人的感觉是,两个人都是说 真话的代言人,二者之争是种杯具。   然而,实际上,方韩之争其实是科学理论对迷信思想的一种启蒙。   有人说,你这样的话有点太过了吧,这么多天了,哪天不是口水战?哪能上 升到“理论”的高度啊?   我来分析一下。现在的情况是,方舟子提供了一种理论:韩寒的一些文章, 有代笔之嫌;而韩寒一方,提供了另一种理论:韩寒没有代笔。   网友们可以就方舟子及众网友的质疑文章好好看一下,再与韩寒及其支持者 的辩解相对比,支持者一方大概认为质疑有理,而虽然疑点多多,但辩解的一方 说来也好象都能解释得过去。   我们应该相信谁呢?   这个问题,准确地说,其实是个误解。在科学研究中,不存在“相信”谁的 问题。如果有两个理论都要解决同一个问题,其实有完善的方法,可以准确地解 决这个问题。   第一点,就是逻辑的方法。也就是有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如方舟子一方, 按照逻辑的方法,提出了很多质疑,这些质疑,都是根据韩寒父子等人发布的公 开的资料提出的,因而其来源可靠,而其推理也非常合理。这就需要被质疑一方, 也提出符合逻辑的解释来证明自己。但韩寒父子的说法依然没有办法合理地解释, 他们解释得越多,不合逻辑的地方就越多。   缺乏逻辑基础,是韩寒一方的第一大硬伤。   第二点,就是实证的方法。也就是说,只有逻辑上的质疑还是不够的。还必 须用实验来检验提出的理论。如我们都知道的,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重的物体 先落地”这样的理论,其逻辑性也看不出问题。但在实验面前,却遭到了否定。 因此,按照实证的原则,尽管方舟子提出了逻辑的质疑,但只要韩寒本人出来证 明一下,他确实读过了二十四史等文献,或好好谈一下他自己的创作经验,还是 可以证明方舟子和网友们错了,他的理论是对的。而韩寒拒绝出来证明自己。   拒绝实证,是韩寒一方的第二大硬伤。   上述两点,都是这几天在各种论坛上,网友们自发地讨论并得出了确定的结 论的。我下文还将谈到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在这里我先讲一句,我们通过实践已 经证明了,绝大多数网友是具有很强的科学素养的,谁要是认为,中国的网民 “素质不高”,我只能认为他是故意视而不见。而这种科学素养和民主素养,是 在打周老虎、打唐骏、打李一等事件中一再证明了的:无论是李一、唐骏还是周 老虎,都在逻辑和实证这二点上被打到了要害。   第三点,是理论本身有没有可证伪性。可证伪性这四个字,看上去有点让人 犯晕,很不好理解。其实,通俗一点地说,就是这个提出的理论,是可以验证它 是对还是错。例如这样的话,世上没有白色的乌鸦,这话是可以验证对错的。如 果有人找出了一只黑色(应该为白色-注)的乌鸦,就证明这个理论是错的。 但如果这样说,世上有白色的乌鸦,也有不是白色的乌鸦。这话当然是永远正确的, 但却只是正确的废话,它什么也不能说明。这样的理论就是毫无意义的。   用这样的观点来看韩寒一方,他们对于质疑提出了很多的解释,如记忆力不 好等等。记忆力不好,可以解释一切,但同样这样就没有了证明真伪的意义,就 是没有可证伪性。   不具可证伪性,是韩寒一方的第三大硬伤。   第四点,是理论本身是不是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且慢,有人说了,别 再说了,这个什么公啊母啊的,越说越犯晕,能不能整点通俗的?再这么文绉绉 的俺们要拍砖了。SORRY,,解释一下,所谓“奥卡姆剃刀”原则,就是“如无 必要,勿增实体”(唉哟,谁拍的砖...)。   拿韩寒事件来做例子,其实是很简单的。方与众网友的理论,与韩寒父子的 理论,如果都用来解释“韩寒是否做伪”这个命题。韩方的理论,就需要大量的 附加解释,如记忆力不好,韩寒是天才等等;而用方舟子一方的理论,则这些矛 盾根本就不存在,一切迎刃而解。所有的不合理之处,都简单明了,毫无矛盾。   大家可以对比以下两种说法:   说法一:   因为是原创,之所以大赛要搞特殊化,是因为信没有收到,而信之所以没有 收到,是因为信丢失了,因为信丢了,所以要打电话通知,而为什么电话通知这 件事说法各异,是因为时间长忘记了……;因为是原创,为什么韩寒不熟悉他自 己作品的内容,是因为他的记忆力不好或是因为他只是一个“仲永”……;因为 是原创,为什么他可以同时又赛车又泡妞同时还能发博客,是因为他很多博客都 提前写好了,是因为韩寒本人是天才,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他的文章从不 用改……   说法二:   因为是代笔,所以作文大赛要搞特殊化;因为是代笔,所以韩寒本人并不熟 悉他书中的内容;因为是代笔,所以他可以自由的搞其它项目……   不符合奧卡姆剃刀原则,是韩寒一方的第四大硬伤。   这四个原则,逻辑的原则,实证的原则,可证伪性原则,奥卡姆剃刀原则, 说起来即枯燥双双绕口,但实际上,却都是大家一想就能明白的简单道理。其实 科学本没有那么复杂,所谓的科学原则,其实不过是人类一次一次在与各种迷信 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简单规律而已。   方舟子质疑韩寒,其实只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本能。科学的每一步,科学研 究的每一个成果,都是在这样的质疑过程中不断得到的。很难想象,一位科学家 发表了论文,却根本经不起最起码的质疑。这种经不起质疑的“成果”,会是真 正有价值的吗?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近代却失败的很惨,我们的科学比西方 落后了很多。一个很有名的汉学家李约瑟曾得出了莫名的李约瑟难题,即为什么 中国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对此,爱因斯坦曾有一个著名的解答: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 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 可以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作出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 第574页。)   其实通过这些天的不断辩论,我个人认为,很多网友其实都已经具备了现代 科学的基本素养,并且也体现出了很高的民主参与意识;而被很多人誉为“民主 代言人”的韩寒,却完全没有表现出起码的民主素养,这是很令人失望的。   武侠电影中的虚构世界,充满了梦幻与想像的天马行空,江湖夜雨,泪遮雨 痕,不断激发着人们的浪漫思绪。而现实世界却是残酷的,不知有多少传说中众 人膜拜的“当世神仙”,不知有多少曾经完美的经典爱情故事,却都经不起现实 的轻轻一击。   最后说明一下,我写这个文章引用了国际主流科学界通用的证实科学理论的 验证方法,但我想,不会有读者认为我这是抄袭的。科普文章,大家都知道我是 在介绍别人的成果。这个,“我们都懂的”,是不? (XYS20120210) ◇◇新语丝( www.xys.org)(xys6.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1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习惯当老大 中国已有八大行业超越了美国
热度 3 毛宁波 2012-1-31 20:52
美国在很多领域都是全世界第一,但在有些领域要习惯于过去的第一。美国在部分行业的位置已经被其它国家超过,多数第一都是被中国取代。 《24/7华尔街》说,经济学家几年来都在说,中国GDP增长速度显示中国经济将在20-30年内超过美国。中国GDP目前为6.5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位。美国的GDP为15.2万亿美元。尽管中国还要很长的道路要走,但两国发展速度相差很远:中国经济去年增长9%,美国大约增长2%稍多一点。 美国制造业成本上升太快,在发达国家也是相当高的。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帮助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钢铁和汽车生产商。但是低成本并非中国成为全世界很多产品最大制造商的唯一原因。随着中国制造业和中产阶级扩大,该国13亿人口正在变成消费者。中国也发现自己生产棉花等原材料比进口效果更好。 《24/7华尔街》通过调查制造业、农业和金融业,发现以下是美国被中国超过的行业: 1)钢 中国产量:2010年6.27亿吨 美国产量:2010年8000万吨 美国排名:第三位 美国钢产量在1973年是全世界第一,生产 1.36亿吨粗钢。在那之前,美国多年都是独占鳌头;但次年苏联钢产量达到1.362亿吨,而美国稍微下降到1.322亿吨。今天,完全不同的国家主导市场。2010年,中国钢产量6.27亿吨;日本以1.1亿吨居第二名。美国钢产量只有8000万吨,居第三。 2)棉花 中国产量:2011年730万吨 美国产量:2011年340万吨 美国排名:第三位 2000年美国棉花产量420万吨,全球排名第一。中国当时产量381万吨,紧随其后。但到2008年,中国不仅超过美国,而且产量几乎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中国那年产量为810万吨,而美国为420 万吨。此前一年,由于育种和生产技术上的突破,印度超过美国,产量居第二位。2011-2012年,中国产量为730万吨,印度600万吨,美国340万吨。 3)发行初始股集资 中国发行初始股:2011年集资730亿美元 美国发行初始股:2011年集资307亿美元 美国排名: 第二位 甚至在金融行业,美国也开始落后于中国。据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数据,美国发行初始股集资所占全世界的比例从1990年代的27%下降到2000年代的12%。2011年,中国公司在上海、深圳和香港共集资73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纳斯达克的两倍。美国最近一次在初始股集资方面占首位是2008年。 4)烟草 中国产量:2010年300万吨 美国产量:2010万33万吨 美国排名:第四位 1976年之前,美国烟草产量一直为全世界第一。今天,美国产量仅占全球产量的6%。中国产量2010年超过300万吨,而美国为32.6万吨。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烟草生产大户是巴西和印度。 5)汽车 中国产量:2010年1830万辆 美国产量:2010年780万辆 美国排名:第三位 汽车制造被看作美国最关键的产业。但最近几年来,其它国家在超过美国。美国汽车工业2008年崩溃,需要政府大规模救助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2010年,美国制造780万辆汽车,日本产量为960万辆;中国生产1830万辆,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产地。 6)啤酒 中国产量:2010年4.438亿百升(hectoliters) 美国产量:2010年2.278亿百升 美国排名:第二位 美国在2000年啤酒产量为2.32亿百升,仍为世界第一;中国为2.2亿百升。十年之后,中国产量4.438亿百升,而美国为2.278亿百升。中国不仅是因为人口相当于美国的四倍,啤酒消耗量也在快速上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1961年中国人均啤酒消费只有半瓶;但2007年人均消费上升到103瓶。 7)高技术出口 中国产量:2009年3480亿美元 美国产量:2009年1420亿美元 美国排名:第二位 世界银行的高技术定义为:具有高含量研发(RD),比如航天、电脑、制药、科研仪器和电动机器。美国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药品生产国,上述其它行业也主要是靠国内。但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从2005年在高技术出口方面超过美国。2009年中国高技术出口价值3480亿美元,而美国为1420亿美元。 8)煤 中国产量:2010年32.4亿吨 美国产量:2010年9.85亿吨 美国排名:第二位 直到1984年,美国煤产量一直居全世界第一;现在居第二位,但远远落后于中国。美国2010年煤产量不到10亿吨,而中国超过32亿吨。中国过去十年来能源工业大发展。美国从2005年开始煤产量稍微下降,而中国同期增长38%。两国占全世界煤产量的一半多。 fome Mitbbs.com 2012-1-31
个人分类: 其他|194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杨光斌:政体理论的回归与超越——建构一种超越“左”右的民主观
DynamoChina 2012-1-29 09:56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年04期 政体理论的回归与超越——建构一种超越“左”右的民主观 杨光斌 【摘要】:政体研究一直推动着政治学的发展,但是流行的政体概念需要清理。有关近代西方政体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亚里士多德命题"而展开,在解决统治权后就如何统治问题进行了以代议制为主轴的政体设计。冷战使得政体分类高度意识形态化,西方以突出"类的对立"的二分法代替亚里士多德的多重分类法,并借用在中世纪就很发达的贵族政制的且被西方现代政制设计师用于排斥民主政治的选举代表制来修正"人民主权",建构以选举制为核心的"自由民主"政体,民主等同于选举即"选举式民主"。这不符合政治社会结构和政治过程常识。需要引入"国家"变量以建构一个替代性的民主政体理论。 【作者单位】: 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政体 意识形态 自由民主 选举式民主 国家自主性 【分类号】:D09   政体理论的回归与超越_建构一种超越_左_右的民主观 .pdf 杨光斌博士,河南省桐柏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政治制度研究所所长。 教育经历:  1981-1985, 河南大学政治系,法学(政治学)学士;1985-1988,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政治学)硕士;1997-1998,美国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美国外交专业研究生;1999-2002,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博士。 工作经历(含海外)  1988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92-1993, 英国Sussex University,客座研究员;1997-1998,美国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国际事务学院,Fulbright 教授;2003年秋季,美国Denver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院, 客座教授,讲授《中国政治与经济发展》。
20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宗教
jiyipeng 2012-1-28 12:46
宗教的产生就是为了解脱,一生的修持,为了平和不惧,超越时间带来的生老病死的痛苦。具备宗教精神的人一生在爬山,并不是为了老年的临终关怀。要靠自己的念力,往生净土(天国)。才算在人世间的一生毕业了。
个人分类: 境界提高|2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爱狗狗超越蒋科学
热度 6 lix 2012-1-24 11:59
龙年伊始,终于找到一位可能比蒋科学更爱狗狗的: “6 岁女童吕冬,突发心脏病,抽搐,急需急救车。 ” 接到市民的 120 救助电话,北京急救中心派出急救车赶往患儿家,进门后却被告知, “ 吕冬 ” 是一条 6 岁的母狗。 蒋科学爱狗狗还没到这个水平吧?努力啊!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ciety/detail_2012_01/23/12128847_0.s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78 次阅读|6 个评论
感言
jiulianjushi 2012-1-21 11:31
前瞻不前(八十年代清华学子中这样的观点很普遍),守旧不守(对传统圣贤教诲不客气地说满拧!简直到了取其糟粕,去其精华的地步),约瑟未越(并未超越一个科学史学者的视角局限),学森未血(未一针见血。师道不承,孝德不传,无德无道,无福无慧,何来大师?),以凡测圣,圣亦凡夫,依文解义,三世圣冤! 西方产学者,东方出圣人,学者执其理,各各聚徒众,针锋相对盛,谁也不服谁;圣人究其竟,循循劝迷蒙,和谐沟通畅,谁都恭敬谁;科学力无穷,却是双刃剑,若是无智慧,犹如匹夫勇,不是落深渊,就是堕火海。认识自然律,应当顺其然,若要改造它,必定自取亡。
个人分类: 文化|1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效果还是看过程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2-1-7 22:36
  我们有时候会见到这样的情形:某某被超拔为某干部,比如,科长直接提为副司长,之类。   官僚的升职有一定的规则,但是,超越规则的事情却常见。西方更是如此,连总统都完全可能由连部长都没有担任过的人当。   不过,目前我国多数的岗位还是需要一个进阶过程,我们看大学校长的招聘,就有一定要曾经担任过大学的教务长,副校长等职务的前提。   其实,这个前提有时候不见得正确,例子见前面说的总统。   那么,一个规范的过程还需要不?有时候,超拔一位官员,可能对机构有一个比较大的好处,比如,你提拔的那位是比这个机构最高位置的那位还要更高位置的某某的公子或者公主,肯定可以为这个机构带来极大的好处,现实的利益。使得这样的提拔充满了利益上的“很好”、“不错”。   我们中国究竟缺什么?有时候大家会有点二乎,不过,对于规则的遵守这个东西俺看来是中国一向很缺的,到处都充满了例外,甚至让人觉得不例外一下子显得自己特没本事似的。   其实,对于一个官僚体制来说,过程要符合规则,而且效果也要是好的,只讲一头很容易带来问题,如果带来了好处还好说,大家都觉得如此做也还挺值当的嘛,而如果带来的是坏处呢?是不是有要抱怨没按照规则走?如此,我们只要好处,不管是怎么来的,而拒绝坏处,即使是完全规则路径走过来的?  
个人分类: 事论|286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尹生:超越“盆地”意识才能赢得世界
whyhoo 2012-1-5 13:23
摘要:中国企业家容易形成一种按资源和本地视野而非能力和全球视野构建愿景和战略的习惯,在中国企业拓展开外业务过程中,如何超越"盆地"意识,值得考量。 尹生专栏:(特约作家/尹生)最近四川首富刘永好宣布,新希望海外投资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该公司由新加坡淡马锡、美国ADM公司、日本三井物产投资,由新希望的团队来管理,主要进行国际并购,此前他还在新加坡成立了新希望海外投资的总部基地。 我的看法是,这可能成为中国企业家群体超越存在已久的"盆地"意识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老家位于成都新津的刘永好和他的兄弟刘永行,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最早一批企业家的代表:他们成功地利用了四川当地提供的资源与人口红利,在饲料这一与民以食为天有关的领域率先致富。 随后,他们经历了大多数同时代企业家都经历的。为了应对饲料业日益加剧的竞争和越来越低的利润,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多元化;他们选择的多元化领域包括金融、化工、电解铝、房地产、火力发电等,而这些在商业模式上都和饲料没有什么区别--依赖于某一方面的特殊资源;他们都天真地热衷于用某种形象在这些产业间建立一种紧密的相关性,以期借此发展某种核心竞争力。 比如,记得刘永好就曾将自己的事业形容为一架飞机:总部是飞机的头,饲料是机身,金融和房地产是两翼,高科技是尾翼。刘永行则似乎曾认为可以通过火力发电来链接电解铝和赖氨酸,从而获得成本上的优势。 但实际上更多时候他们可能是在安慰自己,因为你很快就发现:在一个市场化气氛渐浓的环境中,资源是天底下最低的竞争门槛之一,因为只要你愿意,总有一个价格让你获得它们;同时任何资源又都是有限的。 于是,他们将眼光投向海外,就像很多中国企业家那样,企图在海外复制同样的成功,但却不怎么成功。因为无论他们做什么,在本质上都是围绕本地那些已经积累起来的、熟悉的资源实行不断的多元膨胀(这是盆地思维的典型模式),而一旦走出国门时,却突然发现一切不灵了--因为不得不重新开始积累各种资源,而在这方面他们可能根本无法从本地的企业进行有效竞争。 现在,刘永好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后似乎找到了正确的路径--如果他是打算围绕农业来展开并购的话--专业化思维(一种以能力和全球视野而非资源和本地视野来构建愿景和战略的模式)将占上风。 尽管这些年他和他的新希望集团在饲料本业之外又涉足金融、化工、零售、地产等领域,但真正形成自己优势的,可能还是饲料业(或者说农业)。无论是出于做大农业主业,还是单纯的财务投资,在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并购,创造价值的可能性总之会大些。 除此之外,围绕农业进行收购还可以带来如下好处: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机会更可能出现在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地方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吃饭,这将为农业提供机会,而通过国际合作来进行运作,既可以获得资金支持,又能充分不同背景公司在当地的政治和经济资源;通过收购而非直接进入,可以降低操作的风险,而农业要求非常本地化的资源,而且一般农业领域的本地公司都呈现分散趋势,这又可以以更低报价收购。 更进一步,如果刘永好的"明智"行动被证明是成功的,将给更多中国企业家点燃突破延续已久的"盆地"意识的勇气,在"盆地"意识的作用下,企业家容易形成一种按资源和本地视野而非能力和全球视野构建愿景和战略的习惯。 你不妨将整个中国的过去几十年看成一个巨大的充满各种红利的盆地,而且这里的人似乎都以生活在这样的盆地中为人生理想。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将四川盆地这样的地方誉为"天府之国"的先例。 成都频道专栏作家尹生简介:中国资深传媒人,福布斯中文版高级编辑。(编辑:高伟松) 原文见 http://zaobao.chengdu.cn/content-2-26-5326-1.html
个人分类: 经济|24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罗天昊:中国改革的九大方向
whyhoo 2012-1-5 13:01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   中国每十年几乎都是一个新的政治周期的开始,2012年亦足以值得期待。权力的更替,带来无限变化。   改革开放凡三十年,已如舟至中流,抬头仰望,洋洋江海,但是,却也暗流汹涌,安抵彼岸,还是中流翻船,关系中国未来国运。   改革开放已经造就中国的沧桑巨变,而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以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成就,为改革三十年注脚。但是,最近几年,亦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中国的改革,远未达致天下大治之境,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未来时代的新发展,均使深化改革,成为未来潮流。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潮繁杂,同时,未来时代的无数可能,亦使选择艰难,人民之子毛泽东的遗体还躺在天安门广场,而他所终身致力于打倒和清扫的对象之一的孔子,雕像亦出现在天安门广场。这个世界一片混乱。各种假改革打着中国特色的旗号,纷纷粉墨登场,欺骗民众。未来时代的变革,更需廓清迷雾,找到康庄大道。关于中国未来时代改革的战略方向问题,亦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未来十年乃至数十年内,中国的改革,将面临九大方向性变化。   (一 )从经济、政治改革,到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变革   事实上,经过三十年历程,我们也应该突破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而将眼光投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进一步延伸到社会领域,文化领域等方面的全面、广泛的改革。   而目前,对于社会领域的更广泛的变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一些我们所熟知的称谓,已经悄悄发生变化。很多地方,公共媒体,网络媒体,以及地方官员的口中,“老百姓”,“群众”等提法逐步变少,而市民,公民,纳税人的提法变多,而在这些称谓变化的背后,是公民意识的觉醒。   近年来NGO的崛起,对于中国社会运行规则,运行模式,运行主体已经逐步产生改变。特别是在汶川地震中,NGO得到检验,亦得以壮大,   很多人都研究了美国大选最后胜利的原因,长江商学院一个教授,还专门写了篇文章,讨论奥巴马的制胜秘诀和社会背景。认为奥巴马的胜利,说明‘草根时代’和‘草根政治“的崛起。特别是在奥巴马与希拉里的当内竞争中,奥巴马依靠很多网民,以及年轻人的支持,才击败了在精英阶层拥有众多支持者的希拉里,不仅社会的力量,从精英阶层,转移到了草根阶层,而且,以往那种靠大聚会,电视单向传播的政治动员模式,也变化为立体的,依靠网络互动传播的模式。   而这种变化,在中国也出现了,新兴技术的兴起,新兴阶层的出现,他们的交往模式,都已经颠覆了我们传统社会的运动模式,而这些变化,都将对未来时代影响深远。这些变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变革,但是,这些社会性的变革,社会生活模式的变化,最终包含伟大的时代力量。   这种力量,在中国已经开始显现,从最开始的孙志刚事件,到后来的非典,到后来的邓玉娇事件,新兴的社会运动力量,冲破了以往的社会控制,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民众的自我动员,民众的联络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同时,中国的家庭结构的变化,亦引起了社会结构及社会行为模式的变化。的改变及其引起了未来的社会变化。   计划生育的推行数十年后,目前主流的社会青年,均为80年代出生,而时代的特点,赋予了他们独特的经历。构成了现代家庭的倒立结构。从祖父,外祖父,到父母,到孩子,越到下一代,越重要,而传统的社会结构是,一个父母,好几个孩子,权力的重心,在父母,而新的家庭结构中,权力的中心,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传统社会的威权体制存在的家庭基础不存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格局,已经荡然无存。   同时,这一代的人,从懂事开始,接触的就是很现代化,全球化的东西,偶像是科比(美国),是欧文,小贝,吃的是肯得基,穿的是耐克,用的是苹果,英文歌,法语歌,日文歌,在青年中并不陌生。   而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引起的成长环境的改变,将对未来时代的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这些新一代的孩子长大,比上一代青年更独立,更敢于挑战威权,也更具有现代意识。   作为中国社会基石的农民阶层,未来亦发生巨大变化。新一代的农民,此农民已经非彼农民。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广袤土地上,新一代的农民深刻体验到现代城市生活,这些年轻就出去闯荡的新一代农民,在视野,思维,生活方式上,与其父辈都产生了巨大的区别,他们虽然身份上是农民,但是,已经受到了现代生活的洗礼,他们不再是愚昧,胆小,容易被欺骗的群体,他们与城市里的年轻人基本无差异。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新农民阶层的存在, “城市边缘人“的兴起,不仅将改变城市治理模式,未来他们回乡后,传统的乡村权力模式,亦将受到严重挑战。   超级女声横空出世,折射了中国人民对社会事务参与的热情与渴望。特别是海选,直接投票的方式,互动参与,PK等游戏规则与运做模式,是无意中对于中国公民现代社会运作模式的一次启蒙。   虽然我们在政治上,尚没有步入现代化,但是,在文化领域,已经开始了萌芽,大众的参与热情,在政治领域无法实现,但是,经由一个娱乐性的节目,撕开了一道口子,给予了民众在公众活动中参与式介入的机会。因此才获得压倒性的关注。这个就是超级女声,快乐女声能够横扫一切传统娱乐大赛,成为中国最热娱乐盛典的深刻时代背景。   在文化领域,新的变革亦开始酝酿。特别是在对于传统文化的再认识方面,存在很大争议,而且,这种争议,对于中国现实影响很大。很多人曾认为,新加坡的兴起,足可证明儒家文化的生命力,而事实相反,以捍卫“亚洲价值观”而风光的李光耀在12世纪到来时候,突然改变观点,认为新加坡的成功,从根本上来说,恰恰不是因为儒家文化,而是现代文化。台湾,韩国等传统的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的的兴起,某种意义上,亦是经过现代化的洗礼。   所谓的“中国特色”,其骨子里跟100年前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一路货色。无非是抗拒世界潮流,延缓社会变革,保持既得利益的借口。   而目前百家讲论所流行的,无论是易中天的品三国,王立群的汉朝故事,于丹的论语,乃至新一代袁腾飞的两宋故事,都是向后看,甚至津津乐道于帝王权谋,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更缺少开眼看世界的视野与胸怀,亦缺乏拥抱现代文明的动力。   这些社会,文化领域的变革,争议,某种意义上说,是与政治变革息息相关的,但是,其影响更为深远,甚至可以说,政治领域的变革,往往需要在社会、文化领域扫平道路。   当初的邓小平推行的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讨论,就起到了思想冲锋作用;而后来潘晓所引导出来的“人生之路”的全国性大争议,则是青年一代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重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正是呼应改革深入的时世。   如果中国改革能够在新一轮改革中,掀起社会和文化改革的浪潮,引领社会文化变革之先声,必如当年的掀起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青年人生观讨论的热潮。   (二 )汇聚时代锋芒   在这个转型期的社会,改革本身充满了各种矛盾,各种利益交锋,各种思维碰撞,这些,都需要我们正视,需要我们拿出勇气与激情,去冲锋,去摇旗呐喊。   而我们的改革,也将逐步从“摸者石头过河”,从“搁置”争议,到直面争议,从追求“和谐”,到有秩序的争论乃至斗争。   未来的改革,需要汇聚时代锋芒。个人认为,应该包含四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是洞察人心所向   我们关注的,必然是民众迫切希望改变的,我们拥护的,必然亦是民众所想要的   如,大众对于医改,教改的关注,中国高房价的根源研究等。   其二是顺应未来趋势   改革是一种“向前看”的事业,我们所提倡的,必须是一种符合未来趋势的,而非充满世故与市侩气息的权宜之计,甚至是表面看是改革,其实是倒退的一些行为和思想。   如,在思想文化领域,   “中国式管理”的那一套,实际就是要中国在治理模式上,退回到人治时代。这种思潮,就不是顺应未来趋势的,是我们需要批判的。   我们尤其需要注意一些假改革,甚至是打着改革的旗帜,实行倒退,对于这种假改革,需要有清醒的判断力。   如,在政治领域   所谓的“强人”式改革,根本是以向威权体制的倒退,把希望都寄托在所谓的“强人”与“清官”的身上,都喜欢采取运动式的政治手法,来强行推动社会事务,而不是靠制度。甚至是在此过程中,破坏了本还不完善的制度。   而这种寄托着“强人政治”,“清官政治”的所谓政治改革,和现代社会的政治改革,是格格不入的,甚至是倒退到封建时代。造成民众的幻想与麻痹,把自己的幸福与前途,交到所谓‘救星“手中,而不知道去争取,造成民权的萎缩。而”强人“代民作主。可谓挂羊头卖狗肉。   而越南的国会代表直选,中国内地一些地方的乡镇直选,甚至贵州拿出四个县区正职竞选,才是顺应现代政治改革的尝试。   在经济改革领域目前的所谓国有企业改革,根本没有解决产权问题,而所谓的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不仅没有解决效率低下的问题,反由于对于民营企业的压制,导致了整个经济体系的生机窒息。   国进民退不可只可权宜于一时,不可持续于永久。   其三是站立矛盾交汇处   寻找矛盾最尖锐,最激烈的领域,因为矛盾交汇之处,才可以有最强音,亦如两江交汇的地方,总是激起滔天巨浪。矛盾双方的交锋,才可以看清楚各种力量,更客观,更公正。亦可以通过两种乃至多种道路的比较,看清楚未来。   如,市场与政府的争端,左派与右派的争端等。是要民族主义,还是要普世主义等,这些问题,未来必然在全社会造成普遍的争议,其未来走向值得关注。   其四是把握时代脉搏   中国改革,必须对于当下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有敏锐的嗅觉。当下即是未来的历史。通过解读当下的一些热点问题,预见未来趋势。   从血铅事件,批判中国发展模式的弊端,告别GDP盲目崇拜的时代。   在金融危机中,关于中国能否成为世界中心的争论   (三 )从行政性、事务性的改良到根本性的政治变革   民主制度已经成为全球主流来,共产党也已经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从这两个方面来讲,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必然会逐步深入。   但是,目前,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涉及到实质性内容的很少,甚至出现了以为行政权力运作的具体操作过程的改善,来替代改革,甚至冒充改革。   目前,我们所热衷的一些改革,都只是行政性,事务性的,而缺少实质性的政治变革。   如,强县扩权,以县级领导高配来调动积极性等,都是只行政性的改良而已。   而深圳的行政三分制,才真正带有政治变革的意义,所以,从提出来当现在,经历了多次反复,难以成就。   如,设置预防贪污局,不仅无法事实上起到预防贪污腐败,监督和制约权力的作用,而此机构与以前的反贪局很多只能重叠,导致冗员过多,机构膨胀。这个是不彻底的,基本效果不会很大的改良。   而越南的总书记的差额竞选,则可以通过选择,权力的更换,来起到党内权力制约和监督的作用,这个是才是彻底解决权力来源,权力监督的改革。   出现这种状况,不仅有既得利益阶层对实质性改革的阻挠和地址,从操作者方面来说,也是为了规避政治风险,所以,政治体制变革,才会步伐小,启动慢。但是,时世所趋,民心所向,都将迫使中国未来启动政治变革。近年来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频发,亦给予了政治体制变革以强烈的预警。   (四)全球视野下的改革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被证明错误,任何国家,永远都有变革的需要。纵使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亦需要变革。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尚且存在人权问题,日本一直到今年,才逐步摆脱世袭政治与老人政治,即是明证。   不丹告别君主制;说明了在一定的条件下,特权阶层有可能自动退出舞台,但是需要其巨大的良知,以及其特殊的经历和背景,如这个新国王,就曾经长期在西方求学。   有一本名为《第二世界》的书,重点介绍前社会主义国家的变革历程,以及重新崛起的秘诀,同为新兴国家,甚至是同为以前的“社会主义兄弟”,很多东欧国家,都在国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实现了全民医保。这些,都可为中国借鉴。   而泰国长期的动荡,红衫军与黄衫军的对立,也足以使中国警醒。泰国何以形成两大对立的阶层,中国未来的贫富分化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是否也会很危险?   事实上,在台湾,不完善的社会发展,以及导致了类似的对立的阶层,对立的政党。所谓的“蓝绿之争”,某种意义上说,亦是社会精英与底层民众,特别是农民的争端。   中国未来是否可以避免这种阶层对立的模式?   印度的民主选举成功举行,国大党重回颠峰。这说明在人口大国,一样可以实行有效的民主。印度与中国人口接近,他们能够实现民主制度,中国没有理由实现不了,完全有这个能力。同时,穷国一样可以实现民主。印度比中国还穷,但是他们选举有秩序,没有动乱,证明穷国也可以成功推行民主,民主并不导致动乱。   民主并不一定就对以前的唯一大党造成威胁,相反,可以是其再造和改革的契机。印度国大党,台湾国民党,都曾是一党独大,但是,都经过民主制度,完成新生。   最值得关注的是越南,作为中国的“学生”,越南的制度变革,走得更远,不仅国会代表直接竞选,甚至总书记等职位的也实现差额竞争,,是否说明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实行比较彻底的民主?所谓的“中国特色”是否能够尽快融合世界潮流?向世界普遍法则,而不再成为拒绝改革的借口?   而越南的成功,与南北战争之后,快速实现改革有很大关系。中国几乎是在结束内斗近30年才改革,持有不同意见的人,早已凋零。而越南在完成内战之后,十年即启动改革,南方很多懂经济的人,血脉得以保存。如越南的改革总设计师,有“越南的邓小平”之称的阮文灵,80年代初级虽曾被压制打击,但是,过了四年,就有机会复出,不至于被压到风华落尽。不似中国,对于异己的整肃持续30年。   而对于失败改革的借鉴,亦非常重要,不合理的社会结构,权力结构,曾经造成了拉美普遍的强权政治,甚至是军人当政。这些都足以为中国之鉴。   在未来,中国的改革,重点可借鉴四个领域   一,目前发达国家的成熟过程,一些具体事务的借鉴。他们是我们的追赶乃至超越的目标,值得重点研究。   二,后发国家崛起过程中的改革经历,这个最需要关注的重点,因为他们的改革,他们的社会实验,是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最需要的。如越南,立啕宛,此外,还有韩国和台湾,马来西亚等,当初如何从威权体制,进化到民主社会?   三,国外改革失败,或者是发展挫折的借鉴,如拉美化,非洲社会改革为什么失败?   四,过去时代的借鉴,如国民党为什么在大陆失败。   (五)从现实超拔到未来   邓小平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所谓设计,不仅是设计现在,更重要的是设计未来。对于未来的梦想,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一些富有天才的思想家,政治家对于未来的预测与设想,则往往引领我们朝着“理想国”迈进。   托夫勒在几十年前,在其《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提出一种观点,核心权力,暴力,转移到财富,从财富转移到知识。社会的运行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在某一次国际会议上,作为权力精英的李光耀,对于坐在身边,35岁即成为世界首富的盖茨,非常羡慕,他说了一句,年轻和知识,真的已经取代了暴力和权力,获得了新的威望。而如今,托夫勒的预言基本实现。   而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也不过是学者孟德斯鸠几百年前的一个设想。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其〈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预见到文明的冲突,才是未来世界的最大冲突来源,而后的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则印证了其当年的预想。   而无论是过去时代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毛泽东“躁动的婴儿”,当日之中国,寄托了很多先贤的梦想,亦部分实现了他们当日的设想。   未来之中国,亦值得当世之人憧憬和设想。   洞察未来,顺应未来,引领未来,是中国未来三十年乃至更常时间新改革的应有之义。   (六)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变革————地方势力,民间力量及部门改革的困局与变局。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既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亦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运动,当年发源于小岗村的农村改革微澜,最后却在全国形成最终大潮。   而我所知,如今被各大高校普遍实行的学分制,即是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于80年代首先在武大推行,后来被教育部肯定,推行到全国。   由地方而至全国,由部门而至全局,是自下而上改革的通用模式。   如,在一些地方试行的人大代表直选,乡镇长直选,他们具体是如何变革的?碰到那些问题,如何运作成功,未来挑战在哪里?能否从点到面推广?   如,在省管县到底如何施行?   深圳的行政三分制,如何设计,如何逐步推行?   今年以来,北部湾,海西经济区,成都及重庆经济圈的增长,都超过了以前的龙头珠三角和长三角,他们的变化在哪里?   2009年,很多传统的重工业基地,传统的中西部城市和省,非公经济都超过了50%,如,四川为52%,河南为59%,东北的哈尔滨也超过了50%,他们发生了那些变化?   再如,目前关于珠海横琴岛的开发与重建,未来哪些地方还有类似的机会?城市和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如何?   这些问题,都需要来自上层和民间、地方的双重力量的推动。   (七)从问题到主义   改革需要研究一些具体的事务,   更需要研究一些社会思想,   未来的中国改革,将过度上主义之争的深层次领域。   如,土地问题,医保问题,教育问题,是为典型的“问题”   如,中国是否接受普世潮流,民主是否中国必然之路,是典型的“主义”   如,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为兼备问题与主义   中国目前所欲的社会问题,未来时代的解决,都将导向中国未来时代的发展道路。   (八 ) 改革的价值导向   未来时代的改革,不仅要触机肌肤,也要触机骨肉,更要触机灵魂。   未来时代,我们需要坚持一些的价值观。   坚持市场化,警惕权力过度干预,   坚持普世价值,反对本位主义,狭碍的民族主义   坚持现代化,反对威权思想   坚持改革,反对倒退   坚持全球化,反对孤立主义。   坚持什么样的价值,不仅是国内形势所趋,亦是顺应世界潮流。孙中山曾云,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特别要强调的是,坚持普世价值,是近年来全社会的共识,同时,普遍价值的推行,才可以打破既得利益者以中国特色作为借口延迟改革乃至剿灭改革的意图。   (九 )改革的大众立场   自上而下的改革,必然带有精英色彩,乃至视改革为恩赐,目前的很多假改革,伪改革情况的出现,原因之一,乃在于立场所致。未来时代的变革,必以大众参与,大众推动,代表大众利益为特点。   毛泽东在作出《中国社会各阶层调查》之后,就已经注定了,他将是中国未来的王者,因为找找到了中国社会最强大力量的群落在哪里。而国民党,始终无法完成对于社会底层民众,对于农民阶层的利益共享,无法对其动员,注定了失败。中国未来时代的改革,亦需要找到最支持改革的群落,寻找力量的源泉,找到我们的同盟。   相信大众的伟力,汇聚大众的伟力。、是任何变革乃至革命的源泉。中国未来改革成功的希望,必在于发起大众,顺应大众,服务大众。(选自罗天昊凤凰博客) 原文见 http://zaobao.chengdu.cn/content-2-33-6951-1.html
个人分类: 政治|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才子眼中的毛泽东(外一篇)
热度 3 hcrm 2011-12-26 20:47
作者按:今天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8周年,在他死后我曾写过两篇文章以示纪念,现一起发在这儿以飨各位博友。 才子眼中的毛泽东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各地举行了不少纪念活动,很多人也写了各式各样的纪念文章--“毛泽东”又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一般而言,人死之后,自然有人会说些话。这些话对于死者来说,大抵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我向来不喜欢在别人后面议论什么,有话则当面说。毛泽东同志故去二十七年了,中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喜有忧,总体上是在不断进步。恩格斯说,马克思死后给世界留下了一块“空白”。然而,这“空白”是极其有限的--它仅限于思想上,因为列宁发动了“十月革命”。邓小平同志传承了毛泽东思想,很多人不以为然,他们宁愿毛泽东同志“复活”转来,可这不符合唯物主义。其实,谁都知道,毛泽东只是一个人,尽管头上的光环很耀眼。而神往往是人为造出来的,远古的时候人们是渴望获得一种超越自然的力量,现在我们不用了,因为这种力量就蕴含在创造中。   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曾经诞生过许多对人类社会和历史有影响的人物,他们被称为“伟人”或者“巨人”,毛泽东同志便是其中之一。古今帝王将相,生前好大喜功,身后大兴土木,劳动的永远是普通百姓。“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当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向全世界播放的也是这首歌曲。在那个年代,人们有这样的认识很正常,因为毛泽东同志大抵是令人敬仰的。然而,新中国的创立,并非他一人的功劳,那是千百万人牺牲的结果。人们不应该忘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回应群众的是“人民万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毛泽东同志认为,自己一生当中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带领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二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前者已经被大家所公认,后者存在的争议颇大。不可否认,“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很值得史学家们认真研究,也值得我们后人倍加思索。“发动群众起来造反”,“踢开党委闹革命”,造谁的反?闹什么革命?毛泽东同志或许有些想法,但是否符合国情民意,大抵是需要商榷和检验的。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跳出中国看中国,中国自成“一流”。走上独立、民主道路的中国,因为有了毛泽东同志,使世界加深了认识。据说,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游击队、反政府组织,将《毛泽东选集》作为斗争的思想武器。毛泽东同志一生都在战斗,与一切旧思想、旧恶势力乃至霸权主义作着生死搏击。他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个战士。然而,斗争的方式千千万万,阶级斗争只是无产者求取解放、获得政权的一种手段。在某些西方人眼里,共产党人很“残酷”,其领导者大都是“独裁主义者”。我倒以为,这种“残酷”与“独裁”,在他们的历史上也不乏鲜见。   道路是曲折的,认识总有一个过程。《国际歌》唱得好,“世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毛泽东同志也不是什么“大救星”,他只是这支“解放大军”中的“领头雁”。他强大的号召力和感召力,是时代和历史所赋予的,不全是个人魅力之所在。假如他逝世五十年以后,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我相信他老人家九泉之下也会安息的。   2003年12月25日 历史可以这样写吗 --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7周年 关于毛泽东同志的历史评价,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问题的决议》)有过定论,套用小平同志的说法是“七分功三分过”,而且这“过”不只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当时的中央领导集体应该都有份,也包括小平同志说的自己。   对于历史的荣耀,相信很多人都会去争取;而对于历史的责任,也应该有人去担当才是。把一个从1949年到1976年这28年的历史,让毛泽东同志一个人去承担,显然有失公允。既不能将所有的功都记在他身上,反之过也亦然。还是小平同志讲得透彻:因为毛泽东一直是我们党的领袖,对他的评价,“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对毛泽东的评价“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是国际和国内的很大的政治问题”。   小平同志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原因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社会上有一股全盘否定毛泽东的思潮。这也是中共中央作出《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历史背景。如何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核心问题当然是要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同志。《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为什么要这样定论呢?小平同志1980年10月25日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对于错误,包括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一定要毫不含糊地进行批评,但是一定要实事求是,分析各种不同的情况,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个人品质上。毛泽东同志不是孤立的个人,他直到去世,一直是我们党的领袖。对于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不能写过头。写过头,给毛泽东同志抹黑,也就是给我们党、我们国家抹黑。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领袖人物的评价,都是一个政治问题,涉及诸如国家尊严和民族情感等各个方面,不完全是历史学的学术问题。《炎黄春秋》杂志2010年第四期中《四千老干部对党史的一次民主评议──〈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草案)〉大讨论记略》一文,披露包括李维汉、夏衍、王光美、李锐等人发言例举毛泽东同志的“斑斑劣迹”,其实质无疑是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这几乎是对《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否定。   为什么这样说呢?道理很简单,你中共中央前面下了定论,我现在以所谓“披露史实”的名义表示质疑,这难道是学术的自由问题吗?试问,美国允许有人公开撰文诋毁华盛顿不?法国允许历史学家以研究之名诋毁拿破仑不?还有印度的甘地……等等。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对孙中山先生都能客观公允地评价,为什么对毛泽东同志要横加歪曲和丑化呢?!   道理也很简单,这是少数人心怀叵测,在着力强化其政治倾向。这个倾向当然是与毛泽东思想相对立的。正义的人们自然不会去捍卫错误,但更不会去助纣为虐。   谨以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7周年。      2010年12月26日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2044 次阅读|8 个评论
iPad被Kindle Fire超越[转载]
热度 3 halcon 2011-11-14 06:08
最近玩ipad发现的确很好玩。不过两天下来还是希望能多读些东西,除了读一读arxiv上的论文,想看书就不太方便了。相对于ipad的很炫,我还是更喜欢kindle可以一只手就握在手里的感觉。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1/1113/A20111113937266.shtml 【文章摘要】亚马逊Kindle Fire和美国最大的实体书店Barnes Noble的Nook Tablet两大平板电脑之战中,Kindle Fire略胜一筹。亚马逊的Kindle Fire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1月15日开始销售,而Barnes Noble的Nook Tablet将于两天后的11月17日开始销售。   国外媒体报道,亚马逊Kindle Fire和美国最大的实体书店Barnes Noble的Nook Tablet两大平板电脑之战中,Kindle Fire略胜一筹。网站pcmag.com周五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读者中有约39.5%表示,他们已经预订或即将购买亚马逊的199美元的Kindle Fire。   在接受该网站调查的8808名读者中,约有29%表示选择Nook Tablet,但有39.5%的读者表示选择亚马逊的Kindle Fire。在这次调查中,大多数购买者认为,如果需要不停地读取内容或者不需要连接网络时就选择Nook Tablet,如果喜欢亚马逊的服务和希望享受亚马逊Silk浏览器、亚马逊金牌服务(Amazon Prime)以及更多服务内容,那么Kindle Fire将是好的选择。接受调查的一位读者写道,“ Kindle Fire合适的用户,是那些不经常外出或经常在Wi-Fi覆盖区域的群体。Nook Tablet适用的人群是外出者以及经常移动的人 。” 亚马逊Kindle Fire平板电脑   在这次接受调查的读者中,约12.5%或者说有1,106位读者表示他们更喜欢苹果的iPad,尽管苹果iPad价格更高;约有4%读者表示更愿意选择79美元的Kindle和99美元的Nook;另有11%的读者表示愿意选择诸如华硕Transformer Prime等这样的平板电脑;还有8位读者表示喜欢惠普的HP TouchPad。   亚马逊周五宣布,Kindle Fire将向读者提供超过400家全彩页报纸内容,在明年3月1日之前订阅的用户将能够获得康泰纳仕集团(Conde Nast)旗下17种杂志三个月免费阅读,这些杂志包括美国著名文化生活类时尚杂志《名利场》(Vanity Fair)、男性时尚杂志《GQ》、《连线》(Wired)和时尚杂志《Glamour》。   亚马逊的Kindle Fire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1月15日开始销售,而Barnes Noble的Nook Tablet将于两天后的11月17日开始销售。
2370 次阅读|6 个评论
超越
prjqtj 2011-11-13 12:35
人体是个炼丹炉,地球是个大结构,对结构的研究应该超越对结构物的研究。
1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模仿是为了超越
pinger328 2011-11-11 09:26
重复别人的实验是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不是为了模仿,只是为了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找一个非常类似的东西,也采用相同的手段进行一番研究,得出类似的结论就是模仿。不管文章发表在什么地方,只是为科研数据库增加了一份数据,对发现、发明和创造的贡献是没有的。除非看到了不符合常理的东西。 科学技术是一个超级细分化和爆炸态的学问,在研究生阶段发现一两个小的新现象不是什么难事儿,做出一两个小发明是很容易的,只是需要认真的观察和思考,不要沉醉于模仿,更不要热衷于对热点的跟踪与模仿。 那种国际杂志上什么热闹做什么的,其实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模仿,很多大牛都是靠这样的模仿发表了大量所谓高水平的文章而成为大牛。这样的成功还是不要的好,一生都花在为了成为大牛而去做模仿的事情会很累,很痛苦,甚至英年早逝,就怕追不上。 总说中国大学不如国外大学,本科教育虽然有差别,却不是很大,应该说中国的年轻人还是很优秀的,不仅智商很高,基础也很好,但是,科研环境不好,导致他们研究生教育阶段受到的教育不好。这也是年轻人出了国就成才,而在国内念研究生就很难成才的原因之一,当然,国内培养的也有很多人才,只是在现行的国家制定的完整的崇洋媚外标准下,他们都也在追逐中浪费了自己的才能,只有那几个坚守的最终成为人才。 放弃模仿,就是主动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生活在先贤的影子里。 放弃模仿,实现在学习中思考,达到有所发现、创新和创造是研究生的自我修炼,也是导师们应该导的地方。尽快的摆脱幼稚的心理,达到理性和知性是每个研究生的基本要求。 当然,如果您的导师就是一个在更高水平上模仿的高手,那您基本上也只能是中国的研究生了,那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0 个评论
没有东方文明的复兴,人类将灭亡自己,从世界人口超过70亿想到的
热度 3 daodezhenjing 2011-11-1 09:04
西方的文明是征服式的文明,而东方的文明是自律式的文明。征服式的文明使西方的势力迅速扩张,而自律式的文明使中国走向衰败,于是不少人会想,自律式的文明不要也罢。 让我们先来看看自律式文明的本质。人是一个在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存在的一个整体,它的本性就是不断扩张,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可问题是,外在世界的力量是宏大的,不可抗拒的,你顺应外在世界的变化,就能够不断产生并发展,你违背外在世界的变化,就会走向衰退和灭亡。中国人正是认识到这样的道理,才创造了东方人特有的文明方式,那就是自律。如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它的典型写照。 需要指出的是,自律并不是不让人扩张,扩张是人的本性,是任何哲学都改变不了的。它的真实意义是让人们与不断发展的外在世界相和谐。也就是说,你可以随着外在世界的变化而变化,但你最好不要超越这种变化,如果你超越了这种变化,就会受到你所依赖的这个大环境的惩罚。举一个例子就知道了,比如一个企业,它的外在世界就是社会需求的变化,企业的本性就是利益的最大化,它要生存就必须不断顺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如果你超越了这种需求,你就会受到市场的惩罚。同样,我们每一个人也是,我们都生存在一个有限的环境里,这个环境里有一个主导力量,在中国其实就是一把手,你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懂得顺应一把手的意思,但是,如果你的扩张威胁到了一把手的地位,你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此时,你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一把手顶“上”去,自己取而代之它的位置。 显然,东方式的自律文明并不是中国落后的原因,而是国家的制度造成的,它只让那些会溜须拍马的人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不让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扩张,于是国家才落后挨打。一个国家的发展,也应该懂得自律,那就是顺应世界潮流的变化,不要自以为实力强了就可以为所欲为,因为世界潮流是不可违背的,你违背了它就会受到世界的惩罚。当然,你也不要愚蠢得只会自律,不会扩张,该扩张时就扩张,只要不超过自己的能力就好。 现在的人类世界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对这个整体而言,地球就是我们所依赖生存的母体,人类的发展如果超越了这个母体发展的极限,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不是预见,而是早已经历的事实了。可我们人类自律了吗?我们看到的只是西方式的文明--扩张,扩张的结果就是自然资源耗尽,自然无情地惩罚人类,最终导致人类灭亡。不要以为科学能够帮助我们逃脱这种惩罚,科学不是万能的,就象它不可能让人长生不老一样,它不可能让人跑到另一个星球上生存,也不可能无中生有地创造出能源,如果人类破坏了自然,那就是给人类挖下了坟墓。因此,人类应该好好学一学东方文明了。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它只能养活有限的人,如果人口超过了极限,就会弱肉强食,甚至人吃人。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学学东方文明,懂点自律呢?西方人很稿笑,中国人计划生育,本来是东方文明的最杰出表现,却被污为不尊重人权,难道真的到国家大乱,人们都吃不上饭才叫人权吗?小不忍则乱大谋,远利和近利是矛盾的,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牺牲近利是必然的,或许这有些不近人情,但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必须的。现在人类人口已经超过70亿了,按照这个速度,停不了十年,将会突破亿,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啊?它总是有限的,如果人类不懂得自律,自然将会无情地惩罚人类。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还是讲一点东方文明吧!
个人分类: 杂文|11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中国大推力火箭发展已被日本大幅超越
dongzg101 2011-11-1 04:25
http://war.news.163.com/11/1029/18/7HI8TGRJ00014J0G.html
9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地球即将迎来第70亿位新人
lysyxcs 2011-10-27 11:28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6日发布报告称,预计2011年10月31日,即下周一,全球人口将达到70亿。届时全球人口将再创一个整数纪录。报告说,目前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印度紧随其后。目前印度和中国之间的人口数量差异只有1.1亿人。但是,基于目前中印两国的生育制度和生育速度,2025年,印度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届时印度的人口将为14.6亿,而中国为13.9亿。 报告称,亚洲人口依然占据了全球60%,很多国家的人口增长趋势明显。即使是菲律宾这样土地面积狭小的岛国,也有9500万人,名列全球人口国第12位。
1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光速粒子”掀起现代物理学风暴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10-26 09:09
文/杨书卷 从9月22日开始,深受震动的科学界用“疯狂”二字形容并不为过——现代物理中最著名的科学公式,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也许是错了。 掀动这场物理学风暴的,是被称为“幽灵粒子”、不足电子质量百万分之一的中微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这所拥有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的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宣称,在一项名为中微子震荡(OPERA)的实验中,他们已经记录下来,中微子的速度越过299792458米/秒的光速界线,达到299799953米/秒——即每秒钟多“跑”出7495米。虽然仅仅是0.0025%的区别,但“超光速”的结论确是放置于前。 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被誉为“现代物理学所有理论的基石”。该理论认为,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极限,没有任何物质可以超越光速。百年来,光速不变理论从本质上奠定了我们对于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的理解,被各项实验反复验证,还解释了从黑洞到大爆炸等种种现象,到目前为止并无问题,使“先有因后有果”成为物理世界的绝对基础。 但是,“超光速粒子”却会将这一切搞得“一片混乱”。如果超光速真的存在,穿越时空、模糊过去与未来、严重扰乱因果关系基本规律的现象都可能出现,现代物理学将被彻底颠覆,整个物理学的理论结构有可能推倒重建! 由于实验结果的意义太过震惊,瑞士伯尔尼大学物理学家、项目发言人Antonio Ereditato博士的发言异常谨慎:“我们在三年的时间中总共有1.6万次中微子发射,而每一次的结果都指向同一事实:这些中微子,就是要比光速快。我们在好几个月中反复研究核对,想找到一个错误,但都没有找到。”因为担心“系统误差”造成速度测量的不准确,科学家一直没有公布这一惊人发现,直到现在此次实验公开,Ereditato也不认为自己是在挑战相对论,而是“对数据找不到任何解释,那只好逼自己说出来”,也就是说,Ereditato只是迫切希望对这个“疯狂”的数据结果来一次全世界科学家范围的“同行评议”。 “名闻天下”的OPERA实验中,中微子束源来自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接收方则是意大利国立核物理研究所(Gran Sasso,),之间相距730公里。粒子束以近光速运行,在两地之间的地下管道中穿梭,并通过其最后运行的时间和距离来判断中微子的速度。结果发现,中微子比光速快60纳秒(1纳秒=10-9秒)到达,实验误差为10纳秒。 OPERA的实验原理非常简单:测量距离和时间,算出速度,但难点在于“精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中微子研究专家曹俊对媒体解释,将中微子产生点到探测点的距离误差测量到20厘米以内和两台GPS仪器的时间同步准确到1纳秒,OPERA中微子实验采用的距离和时间测量技术,原则上都可以做到,虽然不排除某个环节出错,但原理和技术不用质疑。一般来说,粒子物理中的新现象达到4倍标准偏差即可确认,而这个结果达到了6倍。Gran Sass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粒子物理实验室,其OPERA中微子实验非常著名,由200多名出色的科学家完成,结果肯定也是经过反复推敲验证的。同时,曹俊还澄清了另一个问题,OPERA测量的并不是每一个中微子的飞行时间,而是全部中微子的时间分布。 但尽管如此,“他们出错的概率,肯定要大于相对论。”曹俊如此认为,这也是大多数科学家的看法,认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实验可能出现了系统或计算错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就认为“目前对中微子发表评论是言之过早,还须进行更多实验及澄清工作。”而“我敢打赌,超光速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George Smoot)”、“如果这是正确的,我们就要将所有已知的事物重新思考了。我认为这个实验结果几乎可以确认是错误的(牛津大学能源研究部主任Chris Smith)”、“历史上曾有过多次物理实验,其结果均挑战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最终都被证明是错误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等等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不过,也有更加激进的科学家,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首席理论学家Stephen Parker就猜想,可能宇宙中还存在其他未知的维度,中微子就是抄了其他维度的“近路”而“跑”得比光还快。 无论如何猜测,现在全世界最需要进行的,就是“一次重复的实验”。其实,“超光速粒子”的数据出现并非首次,2007年,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取得类似实验结果,但对实验的精确性存疑,未引起太大的反响。据悉,美国的费米研究室和日本的T2K研究组都已经受邀验证这一实验。受此次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数据的激励,费米实验室的研究团队表示,他们将从费尔米实验室向明尼苏达北部的索丹煤矿发射一道中微子粒子束,以获取更多关于中微子活性的信息。接受上次实验的精度“教训”,研究人员将改进实验方法,计划使用更为精密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发光二极管和原子钟,追踪中微子的运动。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在一份声明中也表示,这个结果的潜在影响巨大,急需其他实验的独立测量进行重复实验,接受更广泛、更严谨的考验。目前,研究中心已将此实验论文上传到公开网站上,并对全球物理学界进行在线说明。现在,超光速粒子已成为全球“明星”,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可以即时“跟踪”其最新消息的进展。 究竟这是一次系统误差,还是一次改变世界的重大发现,我们还需要足够的耐心等待更多的实验室证实。而超光速,这个原来我们认为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主题,从未像现在一样离我们如此之近,而这一次,我们是抓住它了么?■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3303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骑行的问答与思考
huangyanxin356 2011-10-23 09:32
赢紫 当行程快结束时,是不是说不出是收获还是失落? 理工蓬 谈不上失落,旅途的终点不是拉萨,而在更远方。 神行麒麟 楼主走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的景致,我非常佩服楼主的意志,虽然风景不同,但有一点相同,都是骑行,那你骑行的初衷和收获到底是什么?是征服,是超越,是证明,是炫耀,是与众不同,还是心情和感觉在路上,真正的感受如何? 理工蓬 首先,骑车旅行的这种方式,是靠人的体力达到目的地的最快方法!我也曾想过徒步,由于没有时间和金钱,徒步方式暂时搁置。 其次,骑行旅行这种方法,其中的体验是你开车、飞机、火车所无法体会的,整个身心、肌肤都处于大自然怀抱当中,路上发生的一切都与你有关,下雨、刮风、日晒、高反、饥饿乃至狗咬都是你的经历,路上和群众的接触,人文知识以及地域差异造成的误解等等,回想起来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坐车当中昏睡更有意思,这就是旅途当中最大的收获。 我前面说过,大自然面前没有胜利者,只有低头走过,只能是超越自我罢了,只能证明那个时期我体力还凑合,更谈不上炫耀,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喜欢人烟稀少的路,路上没有打扰你的人、没有干扰行走的车辆、路上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工作压力、纯粹的放松。旅行久了你就发现,人是多么的可怜,一生都是悲衰的,古人那种想象鸟一样飞翔、像马一样奔跑、像蝴蝶一样追花的境界,简直就是梦想,只有在这样的旅途当中你才是你自己! 神行麒麟 原来我也听说过骑行旅游,但还是要感谢你的帖子,让我们近距离的了解的骑行心得,如同野人般的生活却找会了迷失在都市中的自我,也可能是真正的骑行者在实际的路程中才能真正的理解和体会,你是利用假期去的吧?下一步计划去哪里?我想知道骑行过程中是不是时间、装备、体力最重要,我们都能参加么? 理工蓬 我是平时积攒时间和金钱,利用暑假和请几天假出去的,下一步准备去川藏北线或者青藏线。装备因人而异,不要迷恋户外装备,有的是中看不中用,实用才是王道。骑行旅行是任何人都能参加的,体力因人而异,平时可以多锻炼,关键是毅力和信心. 请参阅 隆重推荐本地驴友理工蓬的新藏线骑行日志(不断更新中): 一个人一生一次的骑行(G219)见闻
个人分类: 体育类|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质决定意识”这个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该改改了!
热度 2 daodezhenjing 2011-10-18 08:30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机械唯物主义全胜的时代,本身不可避免地带有机械唯物主义的倾向,特别是在 “ 物质决定意识 ” 这个观念上,它把物质和意识定性地区分开了,意识成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神秘东西。恩格斯说过,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一切现象存在的原因。意识既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它一定是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否则它怎么可能有反作用呢?可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运动呢? 现代科学对意识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条件反射,可条件反射并不是意识,意识是一种有着统一目标的整体性活动,而条件反射仅仅是局部的一种快速反应。意识是怎样产生的呢?来自全身的信息各种各样,但它们都汇总为一个统一的目标,很显然,大脑中还有一个信息优胜劣汰的过程,只有一个信息能够竞争出来成为统治者,并由它强迫其它信息和它同步运动,反馈到全身,这才形成了步调一致的整体活动,而这个有统一目标的整体活动就是意识的外在表现。 不少人可能会想,意识产生于大脑之中,一定是大脑主宰着意识的产生。可这仅仅是相当然,没有一点证据。任何竞争都有一定的规则,顺应这个规则就能够被优选出来,违背这个规则就被抑制下去。信息之间的竞争也是同样,它并不是仅仅看信息表面上的强弱,而是要看环境的意志,得到了大环境力量的支持,不管它多么弱小,它都会迅速由弱变强成为统治者,而那些表面看起来挺强,却不知道顺应环境的信息,只能在竞争中迅速由强变弱,成为统治者的附庸。在人体之中,真正能够体现整体力量的是什么呢?显然它就是血液,血液对人体各部分组织的供应是不对称的,谁顺应了整体的意志,就会得到血液的优先支持,谁违背了整体的意志,血液的供应就会受到抑制。信息之间的竞争就是如此,只有得到血液的优先支持,这个信息才有可能竞争出来成为统治者主导人的意识,如果得不到血液的优先支持,无论它信号多强,都不可能竞争出来。因此,意识其实是整体意志的一种体现。 从生化角度来说,血液供应的是氧,而信息和一包一包的自由氢有关,大脑中信息的处理过程就是氢氧化合水的反应,哪一个信息能够竞争出来主导意识,取决于两者能够正好等比化合。因此,单位时间内的供氧量决定了意识的产生。可在人体之中,什么影响着血液单位时间内的供氧量呢?显然,五脏六腑的变化都能,如肺,它直接关系着氧的代谢,脾胃影响着血的质量,肝影响着血的供应,肾影响着血液的动力,而心的影响更直接,它的变化影响着血液的速度。显然,在人体之中,五脏六腑就是人体的董事会,心就是董事长,它们通过血液的不对称供应控制着全身,大脑不过是按照董事长意志对来自全身的信息优胜劣汰的管理者。 中医文化经常用心主神志来解释意识的产生,虽然它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个解释是不完备的。神在中国文化中并不仅仅是指变化莫测的整体意志,它更重要的是体现变化莫测的大自然,如“阴阳不测谓之神”。对每一个人来说,世界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在自我,一部分是外在世界,两者首先是对立的,没有对立就没有自我,更没有意识,意识是在组成人体的各个部件共同地反抗外在世界变化的中表现出来的。可外在世界的力量是宏大的,不可抗拒的,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意识就是人在与处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寻求统一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意识同样是自然意志的一种体现。 物质决定意识,这个观点的机械性就体现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对物质的认识,这个物质本质上体现了是在变化中存在的大自然,自然是变化的,而不是死的,可人们对物质的理解经常和不变联系在一起,造成了我们对自然的误解。其二,就是对意识的认识,意识是一种物质现象,它不仅体现了整体的意志,而且体现了大自然的意志,物质决定意识这个问题其实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变体,是整体的大自然决定局部的人,而我们却把意识看成是和物质完全不同的一种现象,可如果意识不是物质现象,它怎么可能有反作用呢?显然,人们的误区就在于意识是千变万化的,而把物质看成是死寂不变的,从而放大了他们之间的区别,其实自然也是在不断变化中存在的,意识的千变万化来源于自然的千变万化,外在世界的变化是意识产生的条件,而内在自我是意识产生的根本。
个人分类: 医学|16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一日禅:人生就是一个人的较量
热度 1 gangli1978 2011-10-16 14:24
无论我们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有才能,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请不要总去和他人一比高低。大海纵然辽阔,海的尽头还有一片更宽广的天际,所以如果要较量,就和自己的内心较量,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对手——那就是我们自己,自己才是那座难于逾越的最高山峰。克服种种缺点,超越自身的缺陷,才是真正的勇者。
158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尊重自己
jiaguangjia 2011-10-15 18:43
无论我们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有才能,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请不要总去和他人一比高低。大海纵然辽阔,海的尽头还有一片更宽广的天际,所以如果要较量,就和自己的内心较量,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对手——那就是我们自己,自己才是那座难于逾越的最高山峰。克服种种缺点,超越自身的缺陷,才是真正的勇者。
1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
daodezhenjing 2011-10-3 23:49
一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就会想到食物和空气,认为这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其实不然,就拿植物来说吧,它有着和人饮食类似的吸取土壤的营养,也有着有氧呼吸。但仅仅有这是不够的,如果不能够顺应四时,它照样是不会活的。显然,植物还有着更深层的和自然的联系。大家想啊,如果植物有,那么人有可能超越吗? 这种更深层的联系是什么呢?我们看看大海的潮汐效应就知道了,随着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距离的周期变化引起的引力变化,使海水潮来潮去,人的组织液和大海的成分类似,自然也会在人体引起潮汐效应。当然,如果你要了解细节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告诉你,那就是我们的生命不是孤立的,而是众多生命的集合。最微观的就是原子、分子,从它们内在的秩序就可以领悟到它们其实也是有生命的,它们和自然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其次就是细胞、组织、器官,他们同样是有生命的。人靠什么把这些组织器官普遍联系起来,靠水分子啊!水分子是一种特殊的分子,它氢键并不强,当能量激发它的时候,它就会断裂,从而使一个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从水分子中游离出来成为一个自由氢质子,这个自由氢质子又会作用于另一个水分子,把这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置换出来,成为一个新的自由氢质子,以此类推,一种全新的能量传递方式就出现了,它就是依赖自由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快速传递能量。大自然作用于人体的主要方式也是由于引力的变化激发组织液中的自由氢质子出来,自由氢质子多了,这里电位就高,于是组织液就会从电位高的地方向电位低的地方流动。 为什么中医学中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就是因为肾周围有两个大水包,一个是命门这个穴位,它不是一个点,而是含有大量组织液的疏松组织。另一个是膀胱,它们都是获得大自然能量的重要据点,因此,肾的作用才非常重要。
172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己当年居然这么有才!
热度 5 xcfcn 2011-9-29 19:56
自己当年居然这么有才! 我刚写了 又是抄袭! 老蒋就提及当年 蔡元培校长为了聘请陈独秀帮陈伪造学历的事情 ,以及 刘道玉校长破格授予两门课程不及格的王小材学位的故事 。我顺此看了一下,重温了一遍自己的评论,发现自己当年居然如此睿智啊!我啥也不说了,把自己当年的评论拷贝如下: IP: 159.226.159.* xcfcn 2009-4-28 16:57 我来提供一个角度。 其实这是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过渡问题。现代社会有很多指标的形式考核的。而传统社会比较讲求实质。 中国早期的留学生相当多没有毕业就回来了。(我猜测至少有一半是如此),其著者如钱钟书,好像也就一个本科学位。(好像前几年还很多人攻击钱老学位撒谎的问题),陈寅恪就更不用说了。我不知道郭沫若和周树人有没有念完医科。就连胡适博士也是毕业 N 年之后才拿到学位。 建议那个好事者专门考察一下名人的学位问题。 现在谁再牛也不敢如此了。甘阳那么出名。芝加哥的学位没有拿到(好像是 ABD ),港大也只聘他为研究员而不是教授职位。 博主(老蒋)回复:您 這個 角度主要是涉及到近代中 國許 多 偉 大人物 並無 今天人人重 視 的 學 位的 問題 。 但是, 這 篇文章 關 注的是造假的 問題 。 您所 說 的 這 些先生都不存在 這 些 問題 ,清 華 聘 陳 寅恪的 時 候就知道他啥 學 位也 沒 有。 除非 雞 蛋 裡 挑骨 頭 。(如胡博士 論 文通 過 了,大家就 稱 他胡博士,而 實際 上哥大非得他的博士 論 文出 書 後,再真正授予其 學 位。但,我 們 能 說 胡 偽 造 簡歷嗎 ? 這 有 點 太 過離譜 了吧!) 因此,他 們與這個 案例有本 質 不同。 如果 說 , 爲 了革命可以不 擇 手段, 這個 案例似乎很成功,但是後 來 的事情怎 麼樣 ,我 們 就都知道了。 這個 案例具有 極 其重要的象徵意 義 ,因 為 它是新文化的源 頭 , 陳 又是 CCP 的 創 始人,蔡是 國 民 黨 的元老。 我 們 是不是可以 說 新文化以及 CCP 從開 端上就有先天不足呢?值得思考。 IP: 159.226.159.* xcfcn 2009-4-28 20:41 老兄啊,我们的意思其实差不多! 我的意思是说到了现代社会,要按规则办事。但那些知识分子的心底里还是传统思维作怪,注重实质的东西。所以蔡觉得伪造陈的简历小 case 了。因为陈确实有水平嘛。而我说文凭仅是一个角度而已。 你说的此事有象征意味也可以从我的传统 / 现代两分法得到解释阿。为什么会先天不足?还不是那些大人(国共两党以及中间的所谓知识分子)的底色其实还是传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所以议会制搞不成。而老蒋(此处不是您哦:)和老毛虽然号称建设现代化中国。但其实还是传统的那一套! 也就是说传统的基因很难一下子改变的。所以看起来他们是新民,其实是新旧民而已。这就是他们的先天不足。 PS :忽然想到,中国对待造假的态度与西方截然不同。就是到了现在 21 世纪了还是如此。真的很值得研究。 博主(老蒋)回复:嗯,是我 沒 有理解您的深意。 另外,蔡老是革命家, 當 年是私下做炸 藥 , 準備 搞暗 殺 的主。 雖 然是翰林儒士, 絕 不 會 有普通 讀書 人的 顧慮 。 所以,造假 對 他老人家 來說 的 確 如您所言是小 case 。 後 來 的革命家也是如此,做事毫 無顧 忌,自然後患 無窮 …… jiangjinsong 2011-9-29 19:27 重温一遍我的评论,我当年居然如此睿智啊! === 是的,我常常发现,自己进步很慢,现在有时觉得有点想法,其实多少年前就有了。 博主(我自己)回复 (2011-9-29 19:32) :哎,我记得我大学毕业后看我高中时的日记!居然发现自己很有思想!可是我当年是好学生啊,根本就不看课外书! 是啊,我不是专门发过感慨啊!人要进步为什么那么难!一个人是如此,社会其实也是如此!而且很多东西还倒退了!虽然我们的预设是进步的历史观,但是很多东西是没法超越的!而且很多东西也是必然要退化的!
个人分类: 杂论|137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多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质疑光速被打破实验
热度 1 daodezhenjing 2011-9-27 10:27
“我打赌他们是错的”。2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斯穆特半开玩笑地对记者表示。他说,最新证明光速被打破的实验结果不太可能是真的。   近日关于光速被打破的消息传遍了世界各地,据英国《自然》杂志22日刊载消息称,欧洲研究人员发现了难以解释的超光速现象。据报道,意大利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下属的名为OPERA的实验装置接收了来自著名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两地相距730公里,中微子跑过这段距离的时间比光速还快了60纳秒。   在北京举办的“2011诺贝尔获奖者北京论坛”也将对当前世界最前沿科学研究的讨论带到了中国,三位世界顶级的物理学家在论坛前的采访中对光速被超越这个热点进行了回应。   “如果这是正确的,我们就要把所有已知的事物重新思考了,”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奠基人之一、牛津大学能源研究部主任克里斯·史密斯说,“我认为这个实验结果几乎可以确认是错误的。”   乔治·斯穆特说,这个发现需要研究人员的进一步验证。据了解,若该实验是正确的,爱因斯坦理论中广为人知的“光速无法超越”将被打破,若证明超光速存在,则将现代物理学彻底颠覆,人类的物理知识将上升到另一个高度。穿越、平行空间、多维度、星球大战……这些只有电影中才存在的东西或许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我不会用完全不可能这样强烈的字眼,但是仍然是非常非常不可能,”克里斯·史密斯说,“如果有人做了一个非常规的理论声明,你就需要非常规的例子去证明。所以我们需要在其他实验中也进行非常规的证明。”他说,但是我们目前没有其他的证明,所以我不能认为这是正确的。   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罗·卢比亚用通俗的语言详细阐述了这个实验的过程:“我对这个项目非常熟悉,这个项目主要研究中微子,宇宙中有大量的中微子,但是它们通常没什么作用。我所在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有个加速器,我们从该加速器发射中微子到700多公里之外的研究室,通过追踪器追踪该信号,从中会有很多新发现。”尽管在场的人听得一头雾水,卡罗·卢比亚仍然兴奋地尽力描述。   这次的发现受到全世界关注,对穿越时空等的质疑更夹杂其间。不过,卡罗·卢比亚对发布这个结果的做法并不赞同,“这是我们第一次这么长距离地传输中微子,有很多新情况发生,而且很多在目前看来都是异常的。”卢比亚说,“但是,我认为将该结果公诸于众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公众更需要了解的是被认可后的结果。”   卡罗·卢比亚说,这是个很难而且很微妙的实验,是难以置信的惊奇,因为它将挑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百年来挑战爱因斯坦的人没有一个成功。这不仅是发现了一个异常,而是要推翻爱因斯坦的全部理论,我们目前还没有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同的东西。   对于是否会进行相同的实验来验证此次结果,卡罗·卢比亚说,所有人都在尝试做相同的实验,结果三、四年就会出来。   对于国际合作和中国在此类尖端研究中扮演的角色,卡罗·卢比亚则肯定地说,这种高难的实验中,国际合作都是必须的。中国人已经在这类实验中参与了很多,目前有很多中国人和我们共同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
21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力学第二定律背后的秘密
热度 1 zhaodeyu 2011-9-19 01:30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分布只会走向越来越平均,系统秩序只会越来越无序。由于宇宙空间被看作是空无一物的,万物都是孤立在空间中的,因此,整个宇宙都在走向灭亡。按理说,能量不灭是物质世界的基本定律,可能量怎么会在这里神秘地消失了呢? 能量是什么?在经典的物理学中,物质本身是由少数几种死寂不变的其实粒子构成的,它本身是没有能量的,能量是一种超越于物质的一种神秘的东西。可理性告诉我们,物质和能量是不可分的,能量是依赖于物质传递的,离开了物质,能量就无以存在。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经典物理学的一开始的假定就是错误的,物质本身并不是死寂不变的,而是充满着紧张和生命力,空间也不是空无一物的,而是充满着连续的物质,物质本性上的生命力就是在物质之间紧张的相互压迫中表现出来的。能量作为物质的一种属性,它所体现的就是物质的紧张程度,有组织的物质密度大,彼此之间的紧张程度高,内聚的能量也大,无组织的物质密度小,彼此之间的紧张程度低,内聚的能量也小,因此,当物质从有序向无序转化的时候就会释放能量,而能量也会引起局部物质从无序向有序转化,自然界的能量就是通过连续物质有序和无序的变换在空间中流通的,而物质紧张程度的变化才是能量传递的根本。 认识了物质的本性,就知道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由物质的本性造成的,物质的本性就是紧张、反抗,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正是有了这种本性的存在,空间中的物质都有一种走向平均化的趋势。能量是物质紧张程度的一种描述,自然也是走向紧张程度的平均化。这也就是说,能量是不会消失的,即使是在封闭的系统内,可能量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存在的呢?答案是人们想象不到的,那就是以物质的有序和无序的周期变换这种形式存在。你可以去观察完全封闭的一个气体分子的环境,这里分子的秩序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以一种更微观,更短暂的方式存在,局部分子吸收能量迅速地组织起来,又很快地离散开来释放能量,而能量又使周围的分子组织起来,再离散,周期往复,能量就以这种方式在这个所谓的封闭环境中保存了下来。 或许有人注意到了,这里的物质运动不仅有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走向无序,还有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走向有序,可这种有序是怎么产生的,原理何在? 按照常理来说,物质是统一的,彼此之间只有排斥力,而没有吸引力,组织起来是不可想像的,但我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所有物质都在紧张的相互挤压之中,局部的分子不正是在这种挤压之中组织起来的吗?事实上正是这样,物质在空间中是连续的,紧张的相互压迫是一切组织存在的基石,没有这种压迫,空间中所有的组织都会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单调地走向无序,局部物质的组织正是在不断地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保持的,不存在一个死寂不变的东西。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家所关心的,那就是自然的不对称从哪里来?物质的统一性是对称的根本,而不对称显然不在于物质的差异,它只可能存在于物质的变化之中。我们可以观察自然的每一个系统,它的变化都是不对称的,这表现在系统在它的产生。发展、壮大阶段速度比较慢,而一旦过了临界点走向了衰退、灭亡,它的变化速度比较快。系统的产生、发展、壮大是能量的汇聚阶段,而系统的衰退、灭亡是能量的释放阶段,正是有了这种不对称的能量释放,才使新的秩序有可能形成。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它。我们把一个大圆看作是母体的环境,而把内切于大圆的小圆看作是一个新产生的子系统,在这个系统产生之初,母体的环境相对它是无限的,它有无限的增长空间,于是加速发展起来,随着子系统的成长,母体环境相对它越来越有限,压力的增大使它加速度变小,最终达到极点,当它超过了母体环境承受的极限时,它就会走向它的衰退、灭亡。如果我们把它的压力曲线画下来,就会发现它用来描述系统发展的不对称最恰当不过了,它就是一条完美的黄金曲线,压力的最大点就是黄金分割点。 以上所说的只是规律性的现象,如果追究这种不对称的本质,就要牵涉到系统的控制。难道你没有发现,自然的每一个系统中都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要素和组成系统的众多要素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两样,在力量上也无法与众多要素相对抗,它是怎么实现“一”控制“多”这种不对称的呢?原来,它所依赖的就是众多要素之间的竞争,有了这种竞争,它就可以通过支持顺应自己的要素使之不断在系统中产生并发展,抑制违背自己的要素使之不断在系统中衰退并灭亡,要素的周期产生与灭亡其实就是系统的普遍联系方式,它所体现的就是中心要素的意志,通过这种方式,中心要素就可以用很小的力量控制整体。 明白了系统不对称发展的根源,你就可以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有序,也没有绝对的无序,两者都是在变化中存在的,从无序到有序吸收能量,这是一个能量会聚的过程,它比较慢,从有序到无序释放能量,这是一个能量突发的过程,它比较快,正是这种不对称,自然秩序才不断在这个世界繁衍下去。
个人分类: 自然科学|4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稀土储量5年间下降37% 价格飞涨超越黄金
dongzg101 2011-9-16 16:50
10:34 中国稀土储量5年间下降37% 价格飞涨超越黄金
1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乔布斯的传奇能否复制》读后
热度 2 lzxun123 2011-8-28 10:58
张遇哲 《 中国青年报 》 8月24日,苹果公司董事会正式宣布,乔布斯辞去CEO并由COO库克接任。但乔布斯并没有完全离开苹果,而是进入董事会担任主席。对苹果而言,乔布斯是灵魂人物,他辞去CEO给苹果的未来增添了不稳定感。(《羊城晚报》8月25日) 很少有哪一位CEO的离职如此引人注目。24日,乔布斯登上各大门户网站的醒目位置,议论纷纷的人们认为“乔布斯的离去,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1974年,当21岁的乔布斯与朋友合伙在自己的车库成立苹果电脑公司时,恐怕最富想象力的人也无法预知一个伟大品牌从此诞生。如今苹果股价一路飙升,去年超越微软成为世界第一大科技公司,今年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最大市值企业。 乔布斯只是辞去CEO而尚未彻底离开苹果。李开复在中文版《乔布斯传》的序中称“乔布斯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乔布斯的成功真的无法复制”。当乔爷真的转身离去时,我们无法避免对苹果和乔布斯的近乎神化的崇拜,还是会习惯性地从“结果”反向推导“原因”,希望窥探出这个仅念过一学期大学的肄业生成为全美最佳CEO的答案,希望在其行为中找到一些能经由理性总结并成可资借鉴的部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苹果的成长亦点滴记录着乔布斯在创业历程中的个人努力,它们经过岁月的沉淀,历久弥新。 比如理念创新。 乔布斯有句经典名言: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创新。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曾慨叹:在20年前技术驱动的年代,微软这类以技术为先导的公司把技术做得廉价,把技术做得很大众化,乔布斯的思想已经跨越到20年后的消费驱动时代。乔布斯率先在产品中置入美学因素,提出“科技要和人文、艺术融合,才能产生让我们的心为之歌唱的结果”,于是才有了多姿多彩的iMac和漂亮的iPad。其他零售商都没有给予苹果产品正确的定位,乔布斯却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苹果商店,并让这样的商店遍布全球,被称为“电脑零售业的奇葩”。 (我们文化以守成为主要特点,如“大树底下好乘凉”,那些勇于创新者常常要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如“枪打出头鸟”中出头鸟有时会陷入众叛亲离的窘境等) 比如追求完美。在对新产品质量的要求上,乔布斯是近乎追求完美的偏执狂。 他追求每个步骤和细节的精确,无论是外观设计、用户体验、工业设计,还是系统设计,甚至主板如何摆放,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尽可能美观。 设计师们必须忍受他的吹毛求疵,一遍遍地修改产品,甚至被彻底否定。 (我们文化中不拘小节这一传统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很强势,官员犯错犯法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无完人”等开脱,产品质量问题有“小瑕疵在所难免”安慰……这些林林种种的宽宥安慰让人很难成为领跑者) 再比如 与竞争对手合作 。当苹果与微软在1997年的Macworld展览会上宣布合作时,举世震惊。后来的事实验证了乔布斯的判断,“在我看来,苹果与微软之间的竞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将帮助苹果稳健发展,并让苹果能够对科技行业作出巨大贡献,并推动科技行业的繁荣与发展。” (变敌为友是消灭敌人的最佳方法,也是强大自己的极佳途径。但我们文化中却缺少这样大度的文化内涵)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乔布斯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的短处。“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十五年调查综合报告”显示,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创新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不少方面的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当苹果的iPad风靡全球,各种山寨版的苹果产品充斥内地市场;当苹果为质量精益求精,我国某省小家电商品质量抽检显示七成不合格。当乔布斯和盖茨化干戈为玉帛,我们的某些产业的同行还在大打价格战,甚至不惜造谣中伤…… (我们的文化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我们的行为方式还有大量有待改进的方面,我们在文明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CEO的乔布斯完美谢幕,但江湖上将永远流传着他的名字。也许,乔布斯的不羁性情让我们难以望其项背,其传奇人生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在本土企业家身上看到乔布斯的影子,见证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
个人分类: 读书|235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linux下configure命令详细介绍
momoqianxing 2011-8-27 17:54
核心提示:Linux环境下的软件安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通过源代码编译后在安装,当然事情就更为复杂一些;现在安装各种软件的教程都非常普遍;但万变不离其中,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安装各种软件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Linux环境下的软件安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通过源代码编译后在安装,当然事情就更为复杂一些;现在安装各种软件的教程都非常普遍;但万变不离其中,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安装各种软件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Configure脚本配置工具就是基础之一,它是autoconf的工具的基本应用。 与一些技巧相比,Configure显得基础一些,当然使用和学习起来就显得枯燥乏味一些,当然要成为高手,对基础的熟悉不能超越哦。 为此我转载了一篇关于Configure选项配置的详细介绍。供大家参考 'configure'脚本有大量的命令行选项.对不同的软件包来说,这些选项可能会有变化,但是许多基本的选项是不会改变的.带上'--help'选项执行'configure'脚本可以看到可用的所有选项.尽管许多选项是很少用到的,但是当你为了特殊的需求而configure一个包时,知道他们的存在是很有益处的.下面对每一个选项进行简略的介绍: --cache-file=FILE 'configure'会在你的系统上测试存在的特性(或者bug!).为了加速随后进行的配置,测试的结果会存储在一个cache file里.当configure一个每个子树里都有'configure'脚本的复杂的源码树时,一个很好的cache file的存在会有很大帮助. --help 输出帮助信息.即使是有经验的用户也偶尔需要使用使用'--help'选项,因为一个复杂的项目会包含附加的选项.例如,GCC包里的'configure'脚本就包含了允许你控制是否生成和在GCC中使用GNU汇编器的选项. --no-create 'configure'中的一个主要函数会制作输出文件.此选项阻止'configure'生成这个文件.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演习(dry run),尽管缓存(cache)仍然被改写了. --quiet --silent 当'configure'进行他的测试时,会输出简要的信息来告诉用户正在作什么.这样作是因为'configure'可能会比较慢,没有这种输出的话用户将会被扔在一旁疑惑正在发生什么.使用这两个选项中的任何一个都会把你扔到一旁.(译注:这两句话比较有意思,原文是这样的:If there was no such output, the user would be left wondering what is happening. By using this option, you too can be left wondering!) --version 打印用来产生'configure'脚本的Autoconf的版本号. --prefix=PEWFIX '--prefix'是最常用的选项.制作出的'Makefile'会查看随此选项传递的参数,当一个包在安装时可以彻底的重新安置他的结构独立部分. 举一个例子,当安装一个包,例如说Emacs,下面的命令将会使Emacs Lisp file被安装到"/opt/gnu/share": $ ./configure --prefix=/opt/gnu --exec-prefix=EPREFIX 与'--prefix'选项类似,但是他是用来设置结构倚赖的文件的安装位置.编译好的'emacs'二进制文件就是这样一个问件.如果没有设置这个选项的话,默认使用的选项值将被设为和'--prefix'选项值一样. --bindir=DIR 指定二进制文件的安装位置.这里的二进制文件定义为可以被用户直接执行的程序. --sbindir=DIR 指定超级二进制文件的安装位置.这是一些通常只能由超级用户执行的程序. --libexecdir=DIR 指定可执行支持文件的安装位置.与二进制文件相反,这些文件从来不直接由用户执行,但是可以被上面提到的二进制文件所执行. --datadir=DIR 指定通用数据文件的安装位置. --sysconfdir=DIR 指定在单个机器上使用的只读数据的安装位置. --sharedstatedir=DIR 指定可以在多个机器上共享的可写数据的安装位置. --localstatedir=DIR 指定只能单机使用的可写数据的安装位置. --libdir=DIR 指定库文件的安装位置. --includedir=DIR 指定C头文件的安装位置.其他语言如C++的头文件也可以使用此选项. --oldincludedir=DIR 指定为除GCC外编译器安装的C头文件的安装位置. --infodir=DIR 指定Info格式文档的安装位置.Info是被GNU工程所使用的文档格式. --mandir=DIR 指定手册页的安装位置. --srcdir=DIR 这个选项对安装没有作用.他会告诉'configure'源码的位置.一般来说不用指定此选项,因为'configure'脚本一般和源码文件在同一个目录下. --program-prefix=PREFIX 指定将被加到所安装程序的名字上的前缀.例如,使用'--program-prefix=g'来configure一个名为'tar'的程序将会使安装的程序被命名为'gtar'.当和其他的安装选项一起使用时,这个选项只有当他被`Makefile.in'文件使用时才会工作. --program-suffix=SUFFIX 指定将被加到所安装程序的名字上的后缀. --program-transform-name=PROGRAM 这里的PROGRAM是一个sed脚本.当一个程序被安装时,他的名字将经过`sed -e PROGRAM'来产生安装的名字. --build=BUILD 指定软件包安装的系统平台.如果没有指定,默认值将是'--host'选项的值. --host=HOST 指定软件运行的系统平台.如果没有指定,将会运行`config.guess'来检测. --target=GARGET 指定软件面向(target to)的系统平台.这主要在程序语言工具如编译器和汇编器上下文中起作用.如果没有指定,默认将使用'--host'选项的值. --disable-FEATURE 一些软件包可以选择这个选项来提供为大型选项的编译时配置,例如使用Kerberos认证系统或者一个实验性的编译器最优配置.如果默认是提供这些特性,可以使用'--disable-FEATURE'来禁用它,这里'FEATURE'是特性的名字.例如: $ ./configure --disable-gui -enable-FEATURE 相反的,一些软件包可能提供了一些默认被禁止的特性,可以使用'--enable-FEATURE'来起用它.这里'FEATURE'是特性的名字.一个特性可能会接受一个可选的参数.例如: $ ./configure --enable-buffers=128 `--enable-FEATURE=no'与上面提到的'--disable-FEATURE'是同义的. --with-PACKAGE 在自由软件社区里,有使用已有软件包和库的优秀传统.当用'configure'来配置一个源码树时,可以提供其他已经安装的软件包的信息.例如,倚赖于Tcl和Tk的BLT器件工具包.要配置BLT,可能需要给'configure'提供一些关于我们把Tcl和Tk装的何处的信息: $ ./configure --with-tcl=/usr/local --with-tk=/usr/local '--with-PACKAGE=no'与下面将提到的'--without-PACKAGE'是同义的. --without-PACKAGE 有时候你可能不想让你的软件包与系统已有的软件包交互.例如,你可能不想让你的新编译器使用GNU ld.通过使用这个选项可以做到这一点: $ ./configure --without-gnu-ld --x-includes=DIR 这个选项是'--with-PACKAGE'选项的一个特例.在Autoconf最初被开发出来时,流行使用'configure'来作为Imake的一个变通方法来制作运行于X的软件.'--x-includes'选项提供了向'configure'脚本指明包含X11头文件的目录的方法. --x-libraries=DIR 类似的,'--x-libraries'选项提供了向'configure'脚本指明包含X11库的目录的方法. 在源码树中运行'configure'是不必要的同时也是不好的.一个由'configure'产生的良好的'Makefile'可以构筑源码属于另一棵树的软件包.在一个独立于源码的树中构筑派生的文件的好处是很明显的:派生的文件,如目标文件,会凌乱的散布于源码树.这也使在另一个不同的系统或用不同的配置选项构筑同样的目标文件非常困难.建议使用三棵树:一棵源码树(source tree),一棵构筑树(build tree),一棵安装树(install tree).这里有一个很接近的例子,是使用这种方法来构筑GNU malloc包: $ gtar zxf mmalloc-1.0.tar.gz $ mkdir build cd build $ ../mmalloc-1.0/configure creating cache ./config.cache checking for gcc... gcc checking whether the C compiler (gcc ) works... yes checking whether the C compiler (gcc ) is a cross-compiler... no checking whether we are using GNU C... yes checking whether gcc accepts -g... yes checking for a BSD compatible install... /usr/bin/install -c checking host system type... i586-pc-linux-gnu checking build system type... i586-pc-linux-gnu checking for ar... ar checking for ranlib... ranlib checking how to run the C preprocessor... gcc -E checking for unistd.h... yes checking for getpagesize... yes checking for working mmap... yes checking for limits.h... yes checking for stddef.h... yes updating cache ../config.cache creating ./config.status 这样这棵构筑树就被配置了,下面可以继续构筑和安装这个包到默认的位置'/usr/local': $ make all make install 一个软件包通过编译源代码安装后,如何完全的卸载?? 如果原先的source还在的话,很多source的Makefile都有写uninstall规则,直接在Souce里make uninstall就可行,不过碰到无良作者没写的,那一句一句看Makefile里install部分他都干了些什么,然后挨个删除。 如果source没了.....那就一边郁闷吧 到目前为止, 我装的都可以make uninstall....... (因为总是不小心装错地方, 结果就make uninstallmake clean,然后重新configure......) linux下软件的基本安装和卸载 Linux软件的安装和卸载一直是困扰许多新用户的难题。在Windows中,我们可以使用软件自带的安装卸载程序或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程序”来实现。与其相类似,在Linux下有一个功能强大的软件安装卸载工具,名为RPM。它可以用来建立、安装、查询、更新、卸载软件。该工具是在命令行下使用的。在Shell的提示符后输入rpm,就可获得该命令的帮助信息。 软件的安装 Linux下软件的安装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安装文件名为xxx.tar.gz;另一种安装文件名为xxx.i386.rpm。以第一种方式发行的软件多为以源码形式发送的;第二种方式则是直接以二进制形式发送的。 对于第一种,安装方法如下: 1 .首先,将安装文件拷贝至你的目录中。例如,如果你是以root身份登录上的,就将软件拷贝至/root中。 #cp xxx.tar.gz /root 2 .由于该文件是被压缩并打包的,应对其解压缩。命令为: #tar xvzf filename.tar.gz 如果是filename.tar.bz2格式的,应该是tar jxvf filename.tar.bz2来解压 3. 执行该命令后,安装文件按路径,解压缩在当前目录下。用ls命令可以看到解压缩后的文件。通常在解压缩后产生的文件中,有“Install”的文件。该文件为纯文本文件,详细讲述了该软件包的安装方法。 4.执行解压缩后产生的一个名为configure的可执行脚本程序。它是用于检查系统是否有编译时所需的库,以及库的版本是否满足编译的需要等安装所需要的系统信息。为随后的编译工作做准备。命令为: #./configure 如果您想把软件安装到指定目录,应该用#./configure --prefix=/您自己指定的目录,比如我想把一个mlterm安装到/opt/mlterm目录中,应该如下输入 #./configure --prefix=/opt/mlterm 5.检查通过后,将生成用于编译的MakeFile文件。此时,可以开始进行编译了。编译的过程视软件的规模和计算机性能的不同,所耗费的时间也不同。命令为: #make。 6.成功编译后,键入如下的命令开始安装: #make install 7.安装完毕,应清除编译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和配置过程中产生的文件。键入如下命令: #make clean #make distclean 至此,软件的安装结束。 对于第二种,其安装方法要简单得多。 同第一种方式一样,将安装文件拷贝至你的目录中。然后使用rpm来安装该文件。命令如下: #rpm -i filename.i386.rpm rpm将自动将安装文件解包,并将软件安装到缺省的目录下。并将软件的安装信息注册到rpm的数据库中。参数i的作用是使rpm进入安装模式。 软件的卸载 1.软件的卸载主要是使用rpm来进行的。卸载软件首先要知道软件包在系统中注册的名称。键入命令: #rpm -q -a 即可查询到当前系统中安装的所有的软件包。 2. 确定了要卸载的软件的名称,就可以开始实际卸载该软件了。键入命令: #rpm -e 即可卸载软件。参数e的作用是使rpm进入卸载模式。对名为 的软件包进行卸载。由于系统中各个软件包之间相互有依赖关系。如果因存在依赖关系而不能卸载,rpm将给予提示并停止卸载。你可以使用如下的命令来忽略依赖关系,直接开始卸载: #rpm -e -nodeps 忽略依赖关系的卸载可能会导致系统中其它的一些软件无法使用 如果想知道rpm包安装到哪里了呢? 应该用 #rpm -ql 3.如何卸载用源码包安装的软件? 最好是看README和INSTALL ;一般的情况下都有说,但大多软件没有提供源码包的卸载方法;我们可以找到软件的安装点删除。主要看你把它安装在哪了。 比如: 如果安装软件时,指定个目录。这个问题也不会难; 比如用源码包安装gaim 的 #./configure --prefix=/opt/gaim #make #make install 如果安装mlterm #./configure --prefix=/opt/mlterm #make #make install 把源码包安装的软件,都指定安装在 /opt目录中,这样不就知道了?? 如果删除,就删除相应的软件目录; 有些软件要在解压安装目录中执行 make uninstall ,这样就卸载掉了
个人分类: 分子模拟|1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多少好书可以重来?
热度 1 aceyea 2011-7-13 21:48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24-584 谢玉铭 他和C.H.郭查理合编的《物理学原理及其应用》、《物理学实验》将基本原理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对于启发学生帮助极大,成为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物理学优秀教材,曾受到美国教育学家J.杜威的称赞。24-582 谢希德 中国女物理学家。物理学家 谢玉铭 之女。 余生也晚,未得品读这等好书!学生时代正值应试教育的大好时光,终究无缘见识到“将基本原理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对于启发学生帮助极大”的教材,不是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吗?历史上中国人自己的名家名作都不能充分挖掘出来,或出个原著作为纪念版,或后来人有着超越的勇气,在原著的基础上修订增辉,又何必放弃积累、另起炉灶,甚至低水平重复呢?
1611 次阅读|4 个评论
人的成长就是战胜自卑的过程
罗帆 2010-12-12 09:13
昨晚上网,看到了一位在职研究生的留言: 罗老师,您好!看了您写的女生也能找到好工作的文章,让我好感动,也让我信心倍增。从公司辞职,我已经几年没有上班了,在家带孩子。现在小孩大了,快上幼儿园了,我也该工作了,但此时才发现自己很不自信,甚至很自卑,不敢正视自己,更不敢面对别人。女生也能找到好工作就像温暖的泉水滋润我的心,甚至让我有种想哭的冲动。我应该好好学习,应该脚踏实地努力,我应该相信自己。 看完之后,我赶紧给她回复: 刚才看到你的留言,谢谢你的信任和真诚!我很理解你的处境,作为母亲,当孩子小的时候,重心会放在他的身上。记得我刚休完产假上班时,走向讲台都找不到感觉了。但是,女性的世界不能仅仅在家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不容错过!而且,人格独立和经济独立对于女性的幸福至关重要。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卑情结,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实际上,人的成长就是战胜自卑的过程。只要你不放弃,耕耘一定会有收获。相信你能结合 MBA 学习不断进步,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和发展道路。 女生也能找到好工作: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2794 这位学生谈到自己面临的问题而导致的自卑感,很有代表性。经过剪辑,在此贴出我们的部分对话与大家分享,并推荐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但通俗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重要的学术价值。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 超越自卑 ,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本书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阿德勒在书中提出: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通存在的事实,这是因为他们常仰赖成年人的生活,且一举一动受到成年人的控制。当儿童利用这种自卑感作为逃避行动的借口时,便发展成神经性的倾向。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下去,它便会形成 自卑情结 。 《自卑与超越》以 自卑情结 为线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个体心理学思想。书中不仅涉及到人为什么活着,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和优越感,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而且还论及了早期记忆、梦、犯罪及爱情、婚姻等内容。他在书中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对个人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 阿德勒理论的最后落脚点是人的优越和完善。他把为优越而奋斗称作生命的实质,为优越而奋斗是阿德勒人格理论的基本动力。行为的动机出于人的社会性,而不是生物因素起主要作用。后来,阿德勒又把个人为优越而奋斗的观点改变成个人为完善的社会而奋斗。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5917 次阅读|5 个评论
超越时代的科学家:科学总是沿着伪科学指引的道路前进
sheep021 2010-9-19 10:36
自古及今,有很多天才超越他所处的时代,指引人类前进,古代非常多,如:伏羲、黄帝、老子、释迦牟尼、 穆罕默德、摩西等等。 近现代也非常多,如: (排名不分先后) 1 尼古拉特斯拉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1943年),1856年7月10日出生,是世界知名的 发明家 、 物理学家 、机械工程师和电机工程师。塞尔维亚血统的他出生在 克罗地亚 (后并入奥地利帝国)。特斯拉被认为是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发明家。他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对电和磁性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专利和理论工作形式依据现代交变电流电力(AC)的系统,包括多相电力分配系统和AC马达,帮助了他带起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界有一个普遍共识,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个公认的旷世天才:达芬奇和尼古拉特斯拉。尼古拉特斯拉是电气化领域的先驱,是他发明和创造了交流电系统,发明了电机和高压变压器,对现代世界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的家之所以能有灯光也要感谢特斯拉。特斯拉创造出了第一台无线电遥控的机器、机器人工程学原理和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X光设备、电能仪表、汽车速度仪表、冷光灯、电子钟、电子治疗仪他在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取得了大约1千项发明。而当今世界的科学发明体系仍然建立在特斯拉留下的遗产之上。特斯拉率先提出的概念有电子显微镜、激光、电视、移动电话,互联网和许多其他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事物。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却一生坎坷,备受同行和巨商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对他的肆意打压,以至于他在科学史上的地位,长期都未能得到公正的评价。 在严重的经济利益威胁下,特斯拉即大受爱迪生抨击,并冠以「科学异端」之名,一场惨无人道的「科学迫害」则应运而起。 详见: 永不枯竭的能源:尼古拉特斯拉的特斯拉线圈 2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荣格(Carl G. Jung , 1875-1961)瑞士 心理学家 和精神分析医师, 分析心理学 的创立者。早年曾与 弗洛伊德 合作,曾被弗洛伊德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后来由于两人观点不同而分裂。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荣格: 每当他谈到灵魂的时候,他总是对此深信不疑在他看来,灵魂是非物质形式的,超过时间和空间的 但尚未被科学地了解和研究 ; 对梦游症,催眠术以及魂灵显现(招魂术)的研究是认知灵魂的有效途径。因此荣格认为,招魂术在其实质上并不神秘,而是一种未知的精神现象,需要用适当的科学方法来加以观察、探究。 ; 荣格是如此领先于他的时代,以至于今天人们也只能逐渐地追赶他的种种发现 ! 荣格曾不讳言的说,他的心理学理论,除了一部分来自临床心理学经验之外,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外部渠道与途径,它包括了东方宗教在内的所有学问。 荣格曾说,他对东方学问的喜欢可以称做心灵上的朝圣,印度文化、易经、老子、炼金术、孔子,他都有涉猎,对于佛禅更是喜爱有加。 荣格在西方的正统心理学中,堪称是异教徒。 荣格很有智慧,为了躲避极端科学主义者的攻击,他不说灵魂,而是用一个新的称呼集体潜意识,来指代灵魂。 3 图灵 阿兰麦席森图灵,1912年生于英国伦敦,1954年死于英国的 曼彻斯特 ,他是 计算机 逻辑的奠基者,许多 人工智能 的重要方法也源自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1936年,图灵提出著名的 图灵机 (Turing Machine)的设想。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图灵机与冯诺伊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 人工智能之父 的桂冠。 图灵认为,简单的数学方程,可以描述生物学问题。如胚胎发育问题,即宇宙形成的问题。遗憾的是, 图灵是个超越时代的大师,他的 这一观点依然为科学所不齿,图灵至死都没有看到自己的模型被承认和接受 好在还有人愿意继续研究,终于大放光明 4 约翰冯诺依曼 1903年12月28日,在布达佩斯诞生了一位神童,这不仅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喜悦,也值得整个计算机界去纪念。正是他,开创了现代计算机理论,其体系结构沿用至今,而且他早在40年代就已预见到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对当代计算机将产生的意义深远的影响。他,就是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 5 爱因斯坦 老爱的成名之作相对论,发表之初,有几个成人承认? 爱因斯坦在接受诺贝尔物理奖时,以《我的世界观》为题发言说: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我们的心灵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 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情感构成的真正的宗教情感;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宗教感情的人。也就是说,因为确实有神秘现像这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接近,爱因斯坦才会在举世瞩目的学术颁奖殿堂如此发言;其意无疑要科学尊重客观事实 爱因斯坦说: 直觉是上帝的礼物 , 人所具备的智力仅能够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到,在大自然面前自己的智力是何等的欠缺。如果这种谦卑精神能为世人所共有,那么人类活动的世界就会更加具有吸引力。 ; 拿我们的科学与现实相比,往往就显得幼稚和原始了。 是的,我们的科学因为固步自封,因为掌握科学的人唯我独尊,在很多领域还保持着原始的定理,还把他作为判决某些事实与现象的准则 6 达芬奇 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7 钱学森 一说起钱老,大家可能立马想到两弹一星,但我觉得,钱老的突出贡献和超越时空的杰出成就并不是两弹一星,而是钱老晚年所开创的大成智慧学以及钱老晚年所作的一个重大预言人类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将在中国兴起。 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钱老就说过: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而且认为中医的精华在于它的方法论与系统观。 钱老晚年开创大成智慧学其本身就意味着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在中国拉开了帷幕。钱老曾说他不喜欢回顾往事,也不愿意写回忆录,人们对此也往往很奇怪。其实,钱老晚年的注意力已完全集中在他晚年的事业里了,已认为他的往事与这项事业相比,已不值得多去回顾了。 更多: 迎接第二次文艺复兴的到来 钱老应无憾,笑看世界殊! 钱学森:目光穿越时空 牛顿,爱因斯坦,钱学森晚年研究重点的相似之处 8翁文波 翁文波先生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石油地质学家、知名预测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测井和石油地球化学技术的创始人。 奠基了中国预测科学,被人们誉为一代 天灾预测宗师 。 翁文波指出:21世纪有可能把预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进行研究,完整和科学的预测学将是人类文化在信息时代的核心之一。 更多: 当代预测宗师翁文波 中西汇通翁文波与天灾预测学 9 鲍得海 自称隔壁家的二傻子,天狼星特使。物理专业博士,美国 纽约 科学院院士。 可能是在天狼星丢了灵魂,潜入地球来寻找灵魂。 二傻跟荣格一样一样的,也是这样的一种人: 【每当他谈到灵魂的时候,他总是对此深信不疑在他看来,灵魂是非物质形式的,超过时间和空间的但尚未被科学地了解和研究】 二傻目前的初步研究结果是:灵魂存在于【伴生空间】中,以波动形式存在。。。(以下保密) 10 张颖清 张颖清的确一度被认为是个了不起的天才,是一个出自民间的、完 全靠自学成才的生物学家。 张颖清,1947年生,生物学家, 山东大学教授,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息生物学的创始人 。2004年10月20日病逝。 大约20年年前,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根据中医耳穴原理,发明了一套理论方法、把中医穴位诊断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方法联系起来。 他的研究得到中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学界和政界的关注鼓励和支持。中国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和温家宝等人视察了相关研究,对张颖清教授予以鼓励;美国总统给张颖清发信,代表美国政界学界表示关注、支持和鼓励。 美国军队大力普及和规模部署一种耳针疗法的中医针灸,叫战场针灸(Battlefield Acupuncture)。 美军采用的耳针疗法的中医理论方法依据,跟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的耳穴科研和他曾在美欧等地所介绍的道理几乎是一模一样。 可是,在中医故乡中国,张颖清教授的耳穴科研却被当作伪科学而封杀,他个人也如同文革中的反革命分子一样被爆光到社会而蒙受文革式的揭发批判,致使他不但失去了所有科研学术活动机会,且因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而患病至死、去世的时候仅50来岁。 美军规模部署中医针灸,但该项技术的创始人 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却被封杀、打击,致使他不但失去了所有科研学术活动机会,且因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而患病至死 张发明的生物全息诊疗法,几十年来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使上百万人受益。 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胡克第一次通过显微镜看到了植物的细胞。1985年,张颖清发现了细胞和生物个体之间的一个新的独立功能构造单位:全息胚。 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理论著作《全息生物学》、《生物全息疗法》、《全息胚及其医学应用》、《新生物观》等多部专著,在国际上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传播和应用。中国的多所大学开设了全息生物学课。 张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成果对生命科学、医学和农学等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正是张1985年创立的全息胚学说,明确排除了学术界对动物细胞全能性的争议,从而为12年后克隆羊技术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上世纪90年代初,张颖清教授三次应邀访问颁发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的机构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等,在具有诺贝尔奖提名权的教授们的主持下,多次作学术报告。我驻瑞典使馆科技处、教育处先后3次向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发回关于张的学术成就在瑞典获得高度评价的报告,认为只要进一步做好全息生物学理论的科学论证和推广工作,加强宣传,这一理论的发明者张颖清教授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获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使馆科技处的同志说, 我国还没有任何一项科技成果能够像张颖清的成果这样,得到诺贝尔奖评定机构科学家的如此评价。 著作   张颖清的主要学术著作有《全息生物学》、《全息胚及其医学应用》、《生物全息诊疗法》、《新生物观》等。他的多种论著被译成英、德、日、俄、挪威、蒙古、塞尔维亚等文字。   张颖清关于哺乳动物体细胞全能性理论的英文专著,在克隆羊之前许多年,就可以在世界上许多图书馆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查到。 耳针: 美军规模部署应用,中国却成伪科学 张颖清:倒在问鼎诺奖途中 (《瞭望》2005年第3期) 耳针理论:美国全军部署,中国鞭尸死打 。 科技打假第1冤案调查 张颖清 天才还是南郭(图) 11 印大中 研究经络本质及衰老的先行者 科学网-印大中的博客首页 从植物神经生物学和动物神经进化看经络的生物学本质 衰老机理研究的老黄牛生物谷专访印大中教授 经络的生物学本质英文版上网 一看标题,就是到是印老师的大作。 呵呵,先行者啊 博主回复:疑是伪科学的标签已贴在了笔者额头上.....:):):) 纵观科学发展史,哪个先行者不被世俗势力嘲笑过呢? 让时间证明吧。 博主回复:我在交流广义衰老学说之后,有时会也苦笑三声,然后自我安慰:Time talks ...... 本人孤陋寡闻,暂时先列这么几位。希望大家群策群力,踊跃推荐,本文不断更新 总结: 从超越时代的科学先行者们的经历来看,他们或过于传统,或过于现代,而都是孤独的、寂寞的。因为超越时代而不备时代理解和接受,甚至被打击、排斥,而被斥为异教徒、科学异端,或伪科学。 但时代总是进步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异教徒、科学异端、伪科学,终归会被纳入科学领域的。 从这层意义上看, 科学总是沿着伪科学指引的道路前进 。    生物全息之父-张颖清
个人分类: 天上牛人|1467 次阅读|20 个评论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慈善捐款超越资本主义 ?
sheep021 2010-9-6 10:22
繁体字: 比尔盖茨与巴菲特的慈善大计 超越资本主义 初闻世界首富号召全球富人每人捐出个人财富的一半,甚是感动,难道社会主义在发达国家率先实现了? 但仔细想想资本主义的金字塔体系,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如上图所示,可能还算好的,财富总算下降了一层,最起码金字塔的稳定性会高一些。 也许更糟糕的是,也许只是最上层的财富优一个袋子,变为俩个袋子,分开装而已,那金字塔的稳定性会可能还要差一些。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75 次阅读|1 个评论
究竟什麽是“底”?
jiangjinsong 2010-8-8 18:04
在現代社會 人們很容易認為現代性的基本價值是底 可是在非現代社會中 它就不是個底 不過很少有人能認識到自己所在時代的局限性 多多少少都有將特定時代精神永恆化的傾向 總有許多人希望把當下的某種制度、文化、精神作為先驗的原則固定化 可是我更傾向於努力去揭示這種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則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 我總是強調對強勢的、主流的原則進行顛覆、解構 當然這本身也不是什麽稀罕的物件 它也是現如今流行的 能絕對待 還是有所執著、繫縛 但是 我以為 愚鈍如我輩 只有這樣才能逐漸真正達到放下自在的覺悟境界 只不過要時刻覺悟什麽是努力的方向 因為這種顛覆和解構是自我毀滅 自挖牆角的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297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俞宣孟 中西传统哲学的不同超越与哲学观念的更新
sheep021 2010-6-10 12:44
  长期以来,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就是在求同和辨异的过程中展开的。从同的方面去考虑,没有人怀疑中国哲学之为哲学;从异的方面去比较,问题就比较复杂。近年来,随着对西方传统哲学理解的步步深入,揭示了它的核心部分ontology的实质,意识到中国哲学中并不存在西方哲学ontology那样的本体论。这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焦虑,乃至于有人主张中国有思想无哲学。中国哲学之为哲学是一个铁的事实。问题在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是两种形态殊异的哲学,用西方人的话,叫做heterogeneous(异质)。那么,怎样说明一种与西方哲学异质的哲学之为哲学呢?   中西哲学的异质性,不只表现在哲学问题的指向、问题的表述和问题的解决这些方面,更表现为从事哲学活动的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历史上,从事哲学活动离不开修身养性,即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生存状态以与当下的生活世界相契合,这就是所谓得道的境界,也是自身生存状态超越的过程。对于西方哲学来说,从事哲学意味着把握普遍的知识,直至超越一切特殊知识的最普遍的知识,那是超验的知识,也被认为是绝对真理,是本质性的知识。以上的差异,又进一步导致一系列其他的差别。例如,得道的境界需要在身体力行中予以体悟,而把握普遍的知识则需要学会概念的推论。又如,西方哲学从对哲学门类的划分,逐渐形成对全部知识体系的分类,这种分类已经包含着逻辑方法的运用,而中国学术则并无依照逻辑方法的分类;西方哲学在说的形式方面颇下工夫,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西方哲学就是在对说的反思中展开的,但在中国哲学中,说的形式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哲学搞得越深,是越倾向于摆脱语言的束缚。   对于中西哲学这两种异质的哲学的比较,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概括的方法,即抽象出中西哲学中共同的东西。但是,其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在一种简单化的哲学是世界观的结论中,不仅中国哲学的面貌凸显不出来,西方哲学的特征也被模糊掉了。还有一种是向下探源的方法,这种方法以既有的中西哲学为事实,深入到产生这两种哲学的根源中去。这需要我们按照这两种哲学各自的要求,在从事哲学活动中体会自身生存状态方面的变化。一旦我们体会到了从事中西哲学活动时不同的生存状态,我们就可以问,为什么 不同的生存方式导致不同形态的哲学 ?   不同形态的哲学是人们以不同方式从事哲学活动的结果。但是,这个根据本身需要首先得到说明。本文对这一根据的探讨,拟从超越问题入手,这主要是基于超越与形而上学的密切关系。形而上学被认为是西方传统哲学的灵魂,所以,在论说中国哲学之为哲学时,最终要为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作论证。西方形而上学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超越,它是超越于经验的。中国哲学文献中虽然没有出现超越这个词,但是,我们可以说明,追求得道需要人变换自身的生存状态,这正是一个超越的过程。中国哲学注重的是超越的活动,西方哲学突出的是超越的对象,这两种超越观看似互不相干,事实上却是互为表里的。这一揭示将向我们展示出中西哲学的共同根源。      一      超越的观念是西方传统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它揭示出一个超越于可感世界的领域,造成了西方哲学二元论的特征,与中国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超越作为动词,在英文中写作transcend,名词作transcendence,其形容词为transcendent或tran-scendental。在认识论成为哲学关注的主题时,相对于经验而言,transcendent和transcendental也译作超验的和先验的。   在不同的哲学家那里,超越有不同的意义,其中有三个环节很重要。第一,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具有超越的性质,它是后世各种有关超越的理论的源头。虽然在柏拉图的《对话集》中,超越还不是一个哲学概念,但是他的理念是具有超越性质的。柏拉图为同类事物寻找定义,觉得可感世界的具体事物因为是变动不居的,不能充当一类事物的定义,于是就提出有理念这样的东西,它们不存在于可感的世界,而独立存在于理念世界中。柏拉图所谓的定义,就是表示一类事物的普遍概念。不过,在柏拉图的时候,恐怕还没有普遍这个词,所以,柏拉图表达得很吃力。比如,在谈到普遍性质的美德时,就要说明这不是指某些特定身份的人(如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所应有的美德,也不是指公正、勇敢、节制等各种性质的美德,而是指美德本身。还需要用比喻的说法,例如,谈到关于形的理念,他需要转弯抹角地把它和三角形、圆形区别开来。这说明,虽然人们日常语言中随处使用着具有普遍性的词,但在柏拉图之前,还没有人对词所具有的普遍性质进行过反思。换句话说,柏拉图是第一个唤醒人们对普遍性的自觉意识的人。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包含着西方哲学史上最初的超越观念,在这个基础上,哲学区分出一与多、实在与现实、真理与意见、不变与变,等等。在这些成对概念中,前者是对后者的超越。   第二,基督教神学所反映的超越观念。上帝及其所在的天国被认为是超越的,它与人间相隔绝,芸芸众生不能凭自己的努力从现实的世界跨进天国。但是,既然天国和人间是阻断的,上帝如何把恩惠赐向人间呢?于是,在基督教神学中,引进了上帝既是超越的又是内在的(immanent)观念,即上帝既是居于高高在上的天国又是存在于我们尘世中的。内在观念的引进实是出于上帝要突破天国尘世隔绝的需要。   第三,近代西方哲学最大的特点也许可以概括为人的觉醒,反映在超越观念上:超越不再是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的性质,而是人的理性思想的对象。它与经验隔绝因而是超越的,在这个意义上,超越也就是超验或先验。对这方面问题谈得比较多的是康德。康德认为,我们的知识始于经验,经验中从感官得来的材料是杂乱无章的,但是,用它们构成我们的知识以后,就有了规律性、普遍性和必然性。那么,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是从哪里来的呢?既然知识是人自己对感性材料经过整理的结果,想必是人整理感性材料的方式具有普遍必然的性质,从而使知识成为可能。原来我们自己天生就有获得知识的能力,康德用范畴来标志,这些能力与刺激我们感官产生经验的材料不能混为一谈。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就是讨论人是怎样使用、以及应当怎样正确使用范畴的,考察的是从知识中剥离出来的人的先天认识能力,因而称为先验(transcendental)哲学。我称全部这些认知能力为先验的能力,因为它只是先天的可能性,不与对象相关而只与我们认知对象的方式相关。这类概念的体系,可以名为先验哲学。由此可见,西方哲学所谓超越的或先验的东西,都是指超出经验的事物,不管它是指对象的性质(作为事物的本质或绝对真理),还是指康德所谓人的理性概念。   感性和理性的割裂使得西方哲学呈现二元论的特征。我们讲到二元论,一般就想到笛卡儿关于身心二分的二元论。这是狭义的二元论:身体是感性的,思想是理性的。感性和理性的割裂还导致更大范围的二元分离:本质与现象、精神与物质、必然性与偶然性、知识与意见、客体(客观)与主体(主观)、理性与非理性、绝对主义(或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等等。西方传统哲学主流的立场是站在每个二元对立的前者中。   在西方哲学中,超越的观念同普遍而又绝对的观念是密切相关的。罗素曾经用数学集合论说明普遍观念对具体事物的某种程度的脱离。按照他的想法,人作为一个集合的概念,包含着个体的张三、李四但是,人这个概念本身所表示的不是这个集合中任何一个具体的人,人作为集合的概念不能同时作为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从经验概括得到的普遍概念大体就是这样的概念,但是经验性的普遍概念还不是绝对普遍的概念。因为,当我们理解这样一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总是联系到自己经验过的那些时空中的具体事物,这样的普遍性是随着我们经验范围的扩大而扩大的,这种相对普遍的概念相当于名。超越的概念是绝对普遍的概念。绝对普遍的概念是超时空的,它被设想为是囊括一切可能经验到的事物的概念,即囊括一切时空中同类的经验事物,结果这个概念本身必定是与任何经验事物相脱离的。关于相对普遍和绝对普遍即超越概念,英文中有general和universal两个词。前者指相对普遍,动词形式为generalize,意为概括,说明它总是指从经验概括得到的普遍,后者才指绝对普遍。   超越的概念不限于最高的范畴Being。任何概念,只要人们作超时空的使用,就可能成为超越的概念。例如,在先有竹还是先有笋这个难题中,难就难在这里的竹和笋都不是指某特定的竹和笋,而是指一切时空即超时空的竹和笋,因而它们已经被当作绝对超越的概念使用了,然而问题的形式却要求人们对它们在时间中的先后给出答案。经验和超验的概念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在前者中,我们的思考离不开经验事实,而后者则要求人们做纯概念的思考,即逻辑的思考。例如,在上述竹和笋的关系中,所能设想的只是二者的互为因果关系。   在西方哲学中,尤其是在作为主流的理性主义哲学中,超越概念是必不可少的。黑格尔《逻辑学》中的理念世界就是用这种概念逻辑地构造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他要求人们在运用这类概念时摆脱表象性思维。由于这种哲学运用的是绝对普遍的概念,又有逻辑的必然性,因而它所表述的内容也被认为是第一原理、客观真理。这里说的那种哲学实际上是指ontology,黑格尔的《逻辑学》就是其典型。这样的哲学要求我们进入一个超验的领域。学习西方哲学的关键也就在于了解、熟悉纯粹概念的思考,换句话说,在于了解并熟悉超越的思考。      二      中国传统哲学中并不存在超越这个概念,也没有形而上学这个词。超越和形而上学是我们用来分别翻译transcendence和metaphysics的。但是,如果深入到中国哲学的内部,我们会发现,中国哲学也有超越的性质。超越是中国哲学之为哲学的重要特征。让我们从中国哲学的形而上谈起。   中国哲学资源中原来并没有形而上学这个词,有的只是形而上。我们在《周易系辞》中读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现代人通常的理解是,在形之上的东西称为道,在形之下的东西称为器。在这种理解中,称器物为东西是可以的,但是,称道是东西却是成问题的。而且,一般把上和下当作是道和形、器的方位关系,这样的理解也是成问题的。中国古代对于道有许多解释,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人认为道是与器物一样的东西。因为道是遍在的,这种遍在就像每个人都享有同一个日子,但是日子和人不是一个东西,它们是异质的一样。也正因为道和形、器是异质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是方位关系。   要理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首先要清楚,这句话是指导人们读《易经》的。《易经》是讲变化的,包括世间事情的变化以及人顺应着世间事情的变化而变化。变化是无穷的,怎样把变化表述出来是一个难题。《易经》的创造是用卦象,其中贯彻着一个基本的认识:变化是在时间中的,是在阴、阳两种对立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表达出来就是以阴、阳两爻以不同的排列组合分布在六个爻位上组成卦象,即六十四卦。   我认为,上引句中的形就是指卦象。在古汉语中,形指的是画出来的形象,也可称为象。《说文》:形,象形也。徐灏注笺:象形者,画成其物也,故从彡。彡者,饰画文也。卦正是一种画出来以表示变化的形象。此外,《易系辞》还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把形和象对举,说明形和象是同等的东西。那么象是什么呢?在《周易》中,象指卦象,这点是没有疑问的。对每个卦作解释时的开首语称象曰,意为这一卦象的意义是。既然卦称为卦象,那么,如果有人称卦为卦形,大概也是可以的。   明确形就是卦象,对于理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很重要,这样就区分出三者,即道、形和器,而不是通常人们可能会认为的道和器(或形器连称)二者。在三者中,形是器和道的中介,器须经由形才能达到道。   现在再说上和下。这里的上和下决不是指方位,而是指从形达到道和回到器的方式。在古汉语中,上可作动词用,如,《广韵养韵》:上,登也,升也。《礼记曲礼上》:拾级聚足,连步以上。孔颖达疏:涉而升堂,古云以上。同样,下也可作动词,如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中,上指上达、超过,下指下及。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动词的主语在哪里?西方语言的语法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句子也应包括主 语和谓语,受到这种方法的影响,就可能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解读为道是在形之上的东西,器是在形之下的东西,或者,形上升到达道,形下降及乎器,在这里,道、形、器似乎分别都可以成为主语。说道、形、器三者都能成为主语,已经表明这种句子中的主语是不分明的。况且,说道、形、器三者自己能上能下显然也是不对的。我觉得,中国语言的一个特点是,语言不纯粹是表达对象的,它往往在表达对象的同时表达运用语言的人的状态。恰恰在主语缺失的场合,语言的运用者就站出来了。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正是由于缺乏主语,要求读《易》者自己站出来。以这种方式去读,读出来的味道可以是这样的:从与形打交道的状态上升一步是与道打交道的状态,从与形打交道的状态下降一步是与器打交道的状态。这里,是人自己站到了上和下的过程中。   上面这种读法是能得到印证的。王弼在《周易略例》中教导人们读易的方法说: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故得意而忘象。从字面推敲起来,这段话有毛病:人能故意记住他想记住的东西,但是怎么能故意忘记他想忘记的东西呢?但是,正是这种故意忘记,表达出了人自己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主动转换。上引文字中的象,无疑是指卦象,言是《易经》中解释性的文字,得意就是得道。这段文字没有讲道是什么,而是突出怎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只有有过得道体验的人,才会承认道的存在,才知道什么是道。所以,与其对道是什么作说明,不如指示人们怎样去获得对道的体验。   古人所谓的圣贤,都是对道有所体验的人,只是深浅程度不同而已。由于得道离不开个人的体验,修身养性是中国古代哲学最大的工夫。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都是围绕着得道这个目标展开的:人和环境世界之出于同一根源的涌现,是人遵循道的根据;认真应对生存中的各种挑战是得道的途径,展开出来就是个人得道的经验和整个民族的历史命运。中国哲学归根结底是求得生命自觉的学问,把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成就宋明理学称作心性之学是有道理的。   由于翻译西方metaphysucs,提醒我们想到了形而上者谓之道这句话。这句话值得深思,因为作为得道途径的中国形而上的学说与西方形而上学的对照,可以成为我们比较中西哲学不同特征的一个切入点。西方形而上学是超越而超验的理论,这主要是指,它作为一种理论,是超越于感性领域的,是概念思想所把握的对象。中国的形而上也是超越的,但这里的超越指的是人自身的状态,即人自己从与器打交道的状态进人与形打交道的状态,进而从与形打交道的状态再上升一步,求得与道相契的状态。总而言之,西方形而上学的超越指的是理论、学说的性质;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则是人转换自身生存方式,到与道相契合的过程,它不是靠思想可以把握的,而需要在身体力行中去体验。如果说,哲学作为学说要有所说,那么,中国哲学之说的核心内容就在于对自身超越活动的描述和相互交流。有所说,也是为了引导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体验。      三      中西哲学是否可比?也许,既然在进行比较,就不存在不可比的问题。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的工作却使我觉得,比较工作往往导致不可比的结论。   从西方传统哲学的角度看,哲学应当是理论的理论。但是,中国历史上的哲学是理论的理论吗?理论讨论的是一般性的问题,它或者是归纳的,或者是演绎的。归纳是所谓从特殊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特殊。无论是归纳还是演绎,理论不仅试图为实际提供一种本质性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人们期望理论能够指导将来的实际活动。这种期望要求理论具有普遍必然的性质。西方传统哲学讨论这些问题,并且意识到,从归纳得到的理论是受时空条件限制的,因而用以指导将来的实践是有局限的,于是更看重的是演绎的理论。对于普遍必然的理论的期望,实现出来就是一个纯粹概念的推理系统。这就是所谓ontology。这种理论形式在中世纪托马斯的神学中就已经得到了总结,最初是用于证明上帝存在的一种方法,近代以后被归入形而上学,成为哲学的核心。一旦我们搞清楚ontology的性质和形态,就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存在着类似于西方ontology的哲学。   onology在西方哲学中是纯哲学、是核心,而中国哲学根本就不存在onology,所以,如果比照着ontology的特点与中国哲学进行比较,就显得处处不可比。例如,西方哲学的超越是ontology这种理论的性质,如果这种理论也表达了实在,那么,这种实在是所谓现象后面的本质,是概念把握的对象,与主观的感性对象相比,它是客观的理性对象。中国哲学的形而上也有超越的意义,但它与西方哲学的超越根本不是一回事,它指的是人自身生存状态的转换,对它的把握是体验式的,而不是概念式的。正因为此,当牟宗三说中国哲学具有超越而内在的意义时,就遭到了郝大维和安乐哲的反对,郝、安二先生紧扣着西方哲学超越观念的意义,抓住西方哲学的超越性质与二元论特征的密切关联,问道:难道中国哲学也是二元论的吗?   又如,我们曾以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哲学的特征去比较西方哲学。确实,西方哲学有二分的特征,但是,这种二分不是作为自然的天和人的二分。在西方哲学的观念中,经验范围内的天和人也是合一的,二分的是经验世界与经验世界之外的概念世界或理性世界,它们是互相独立、互相隔绝的二者。大概是感觉到了这种不可比,张世英采取的办法是,把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与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相比。但是,问题仍然存在。如果客是经验范围内的客观事物,那么,西方人并不认为在主观和客观之间有什么隔断,隔断性质的分出现在作为纯粹思想对象的客观与主观经验之间。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传统哲学并没有开辟出经验之外的纯概念思辨的领域,即没有所谓onology,中国哲学的合总是不能对应于西方哲学的分。从这个角度看,二者之比不免勉强。   如果说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一向是在求同和辨异中进行的,那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则较倾向于辨异。近年的辨异揭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是两种形态迥异的哲学。法国哲学家于连的研究认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原是两种异质的哲学。他的一系列著作,从各个方面揭示了中国哲学之异。在《圣人无意》中,他指出,所谓无意是指圣人不会从很多观念中单独提取一个:圣人的头脑中不会先有一个观念(意),作为原则、作为基础,或者简单说就是作为开始,然后再由此而演绎,或至少是展开他的思想。与此相应,中国没有建立起本体论的大厦。仅举这一点,就足以使我们觉得,在其现有的形式上,中国哲学和有严密理论体系的西方哲学是不可比的。   大致说来,西方传统哲学一向以建设普遍的知识为目标,而中国哲学则是求为圣贤之学。这一基本差异反映为不同哲学问题的形成、表述和解决方法。有无ontology则是中西传统哲学差异的一个集中表现。二者差异之大,以至于站在西方哲学的立场上,简直就对中国哲学之为哲学产生怀疑。即使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充分肯定的一些西方学者,当谈到中国哲学时,也往往显得很谨慎。例如,郝大维和安乐哲,他们对中国哲学一向是同情的,但是在许多地方都慎用中国哲学这个词。例如,他们的《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一书,英文名称是Thinking from the Han:Self,Truth,and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其中根本未见哲学一词。2001年德里达到中国来走了一圈,说中国有思想,没有哲学。这个观点影响很大。于连虽然对中国哲学之为哲学没有怀疑,但是,当他判定中国哲学异质于西方哲学,并且想从中国哲学中获取发展西方哲学的灵感时,他面临着同样的挑战:西方哲学真能从一种完全异质的哲学中获取资源吗?   对中西哲学作比较,对二者进行求同辨异还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达到会通。从字面上说,会通当指二者相互交汇而能出人通达。但是,对于中西两种异质的哲学,它们交汇于何处?又怎能达到二者间的通达呢?中西两种哲学好比两枝分离而独立的树枝,它们本身不会会通,只有回到树干、绕道树干,它们才能相互进入。我们只有使自己成为树干,才能为中西哲学提供会通的场所。我们应当能够发现, 在从事西方哲学的时候,重要的是要学会作概念思考,而在从事中国传统哲学的时候,免不了要下一番修身养性的工夫。概念的思考和修身养性都是我们自己的生存方式,我们可以这样去从事哲学,也可以那样去从事哲学。原来中西哲学的会通是研究者自己的事务。 中西哲学两者间本身不通达,能通达的是人。   达到了上面这一步,我们从事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域:我们不再限于中西两种哲学文本的比较,而要比较人们从事中西哲学活动的方式。哲学文本之所以这样那样,那都是人们从事哲学活动的一定方式的结果。在从事哲学活动的方式中,有中西哲学各自形成的机制。这种取向把我们引向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分析。   伴随着两种不同性质的超越,有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既然形而上学是哲学的灵魂,超越又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那么,对超越作生存状态分析就是首要的任务。      四      生存状态分析研究的是人从事哲学活动的方式。从对哲学文本的比较研究转向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分析,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哲学形态可以不同,但它们都与人自身从事哲学活动的某种方式相关。其依据在于: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大家知道,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另一个重要的依据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的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的这些论述启发我们,无论是我们日常中见出的事物、还是哲学视野中见出的对象(包括作为感官对象的事物和理性思维对象的实在),都应当结合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得到适当的理解。换句话说,我们所认识到的各色各样的世界、以为是完全客观的东西,其实都是与我们的实践活动即我们人类与它们打交道的方式相关的。   用马克思的上述观点考察中国哲学,我们不只是要关注在追求道的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器、形、道三者,更要关注与这三者相应的人的状态。正如器、形、道三者是性质有异的三种对象,与它们相对应的人的生存状态也是互不相同的。与器相对应的应该是我们日常生活状态的人。在这种状态中,人们手头的器物直接用于生活的目的。例如,杯之为杯在于用作喝水,杯的质料可以不一,形状可以有差,方便饮水的功能不能没有;衣之为衣在于能穿着蔽体,衣服式样可以时尚,用料可以有精有粗,但总要符合蔽体御寒的基本需要。人们也能从对器物的直接运用中抽身出来,对它们的性质和功能进行观察和研究。观察和研究虽然不同于直接的使用,但是,就被观察和分析的对象仍是器物而言,人与它们打交道的方式是一致的,人的注意力是在实际的东西方面。   但是,面对形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如前文所说,形指的是卦,卦不是表示器物的,而是表示事物变化的格式或形势的。《易经》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中,一切变化又是由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造成的。由于阴、阳在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所占据的形势不同,就生出无穷的变化。由于变化是过程性的,时间就必须加以注意。《易经》设计出阴、阳两爻在六个位子上的排列组合得出的六十四卦,不过是举例说明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可能有的一些情况。其中由下而上的六个爻位就是用来代表时间的延续,阴、阳不同交错的排列表示两种力量可能的态势及其发展。形是人创造出来以表示变化的,显然,对形的把握不同于对器的把握,这需要人从与器打交道的方式中抽身出来,实现自身状态的提升。从与器打交道到与形打交道是上升的过程,那么,反过来,从形回到器就是下降的过程。故日,形而下者谓之器。   对形的把握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要进入得道的境界。形只是一个中间环节,它启示人们树立变化的意识。从形到道是又一次上。但是人不是生活在纯粹意识的活动中,道要求人们以变化的意识回到实际生活中,以自觉的态度投入生活,居易俟命,与时偕行。在这里,仍然回到了与器物打交道的状态。与得道之前的与器物打交道的状态相比,得道是自觉的生存状态。如果我们承认对道的追求是贯彻在中国哲学中的基本要求,那么,我们也必须知道,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的精神,并不是只要上不要下的,而是,从器经形上升到道,同时也是对器的返回。《中庸》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就是这个意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两句话是不能割裂的,它们是得道的完整过程。所以,《易系辞》在这两句话后讲了圣人设卦的目的在于极天下之迹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让人明白变这个道理。并且,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可见,得道与否,最后还是体现在生活中,存乎其人,存乎德行,即所谓道行之而成。   在中国哲学有关道的论说中,始终没有一个关于道的定义,因为道本来就不是纯粹思想的对象。虽然不能从概念上对道有所表述,但是,道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从日常起居、掌握技能、交游治学到经世济国,各种自觉的发而中节、游刃有余的状态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得道的状态。中国哲学提出道的目标,着眼点在于引导人的生存状态。这意味着,道只向进入得道状态的人呈现。这还意味着,中国哲学把人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生存状态视为当然的前提。至于各种生存状态之间的转换究竟是渐进的还是顿悟的,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但是不管是渐进还是顿悟,器、形、道是三种不同的生存状态,每种生存状态都伴随着一种意识,它们之间并没有连续性。所谓超越,应当就是生存状态的切换。   当我们转向西方哲学的超越观念的时候,初看之下,似乎是完全不适宜作生存状态分析的。这里的难点在于,生存状态分析着眼的是人自身的状态,用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说,其关注的是主观或主体的方面;然而从表面上看,西方哲学的超越观念却与客观性相关。客观性有许多不同的含义。根据一种朴素的看法,所谓客观性指的是存在于我们之外、又能被我们感官感知的东西。但是,这样的东西既然能被我们直接感知,它就存在于我们经验的范围内,并不具有超验或超越的意思。照理性主义的看法,感觉中的东西不是什么客观的东西,因为,感性的东西是因人而异的,因而是变动不居的。在他们看来,只有具有普遍必然性的东西才是客观的,康德就这样认为。根据这个标准,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客观必然性,因而是客观性的东西。这同我们寻常关于客观性的观念根本不是一回事,我们一般认为,即使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也是思想把握的东西,因而是主观的,而在康德这里则是客观的。至于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的内容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这个问题,康德的回答是:不可知。(这正是黑格尔要提出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性问题的背景。)   如果我们谈的是西方哲学,而不是谈常识,那么,我们就不能忽略上述康德所谓客观性的意义。康德所谓客观性,是出于普遍必然性,归根结底又在于逻辑范畴的运用。关于逻辑的性质是个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至少能够说,对逻辑的运用是人自己的事。人与世界打交道时可以运用逻辑的方法,也可以不运用逻辑的方法。运用逻辑的方法,如康德所说,可以得出自然科学知识。但是,并非每个人都从事自然科学。生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逻辑地思考是其中之一。尽管这种思考方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重要影响,但它还是不能代替人类生活的全部,更不能以此而否认逻辑思考之外的各种生存方式的意义。   生存状态分析注重的是人的活动方式。从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去看逻辑思考,它与人的其他生存方式的差别就显示出来了。首先,逻辑思考运用的概念须是超时空的。这是说,这些概念并不指示事实,而只是逻辑的规定性,或者,换一种说法,逻辑只表示纯粹的可能性。逻辑的这种形式化的特征在现代符号逻辑的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次,在逻辑思考中,人是不计功利、不讲善恶的,好比我们在做数学题的时候,要严格遵守演算规则,不能根据我们的喜欢与否去决定答案。也就是说,纯粹的逻辑判断与价值判断性质上是分离的。当人在这种状态中的时候,与日常生活状态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   人以各种方式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表明他有这样或那样的生存能力:从生理能力到思考能力。各种能力是不同的,耳能听却不能视,目能视而不能听,运用视觉与听觉是不同的生存方式,它们向我们提供出不同的世界,且这二者之间是无法过渡的。正如蝙蝠有感受超声波的能力,对于人类感官来说,超声波世界是一个超越的世界。同样,对于盲人来说,色彩世界一定是超越的世界。向我们显示为超越的东西,总是相对的,即对于同一个人,一种官能认知的东西对于另一种官能来说就是超越的。显示为超越的东西,是出于人类自己两种性质不同的官能,官能的不同,其显现物也不同。运用纯粹概念推论得出的逻辑世界不同于感官感知的世界,其根源在于动用了思想的官能。由于思想的功能和感官的功能的不同,它们的对象也不同。我们称前者为可能的世界,后者是现实的世界。纯粹思想的对象不能被感知,同样,从感官得到的观念也不能构成绝对普遍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是互相超越的。但是,人们一般总是把思想的对象说成是超越性的,而不把感觉对象说成是超越的,那是站在感觉的立场上看问题。而站在感觉的立场上看问题是有理由的,因为,感觉是生命展开的第一需要,是日常生活的基本领域。   当我们说纯粹概念世界的超越性质在于人类思想的活动时,这似乎并没有说出什么新的东西,人们更关注的是,从感觉能不能上升到(具有普遍必然性质的)思想。大哲学家如休谟就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奇怪的是,并没有人提出,从听觉能否过渡到视觉?其实这两个问题的性质是一样的。从感觉不能上升到思想犹如从听觉不能过渡到视觉一样,因为它们本是不同的认知机能。人们并不提出能否从听觉过渡到视觉的问题,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将视觉和听觉划进同一个与思想相对的感觉领域;还因为,在听到一种声音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发出声音的东西,这二者是同一时间、地点出现的,在我们的意识中,它们就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在生活中常常有闻声如见其人的经验。   以上的论述导致以下的结论:对象的超越性,是人自身生存状态转换的结果。显示在一种生存状态中的对象不能显示在其他的生存状态中,不显示在日常状态中的对象对于日常状态的人来说就是超越的。人能够从一种生存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生存状态。中国人通过学习能够掌握西方哲学,西方人也能够通过学习体会得道的境界,人自身的超越是超越的对象的根源。中西哲学形态的差异,是人的不同超越方式的结果。      五      超越的观念对于哲学之为哲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超越的根源在于人自身。这个根源不仅是中西哲学的会通之处,也是哲学的出处。这个领域的显露引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涉及哲学的目标、途径和形态,对西方传统的哲学观念提出了挑战。这里我提出几点与大家讨论。      (一)哲学观念的更新   从柏拉图以来,西方传统哲学把追求有关事物的普遍知识当作哲学的目标,最终发展为黑格尔的宇宙精神。这种哲学据说提供了有关世界的客观知识,它与人的主观态度无关。但是西方哲学最新的发展表明,所谓普遍知识表述的事物客观本质并非与人的状态全然无关。胡塞尔从意向与意向对象相关的角度揭示,范畴、本质或观念(idea)作为呈现在意识中的对象,也伴随着一种相关的意向方式,他把处于这种意向方式中的人称为先验主体。在意向和意向对象这两端中,意向是主动的方面,人能够主动变换自己的意向方式。这等于说,所谓表述了事物客观本质的普遍知识,原来是人自己把自己纳入先验主体状态的结果。海德格尔的哲学进一步说明,对象向人呈现为如此这般的所是,取决于人与之打交道的方式,用西方哲学惯用的术语来说,就叫做是者是在是中是其所是的。这里所谓的是就是人自己的生存方式,而是者包括概念、范畴在内。所以,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通过对人自身生存状态的分析追问是的意义问题。从对普遍知识的关注到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西方哲学的观念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   其实,马克思早就发动了这场哲学革命。问题的实质是,哲学要从纯粹概念的思辨中解放出来。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更明确地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在传统哲学观念的影响下,我们总是只把哲学当作纯粹的理论,而把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排除在哲学之外,这极大地妨碍了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妨碍了哲学观念的更新。   由于我们把实践限定在纯粹的行动方面,而把对实践的说流放掉了。诚然,哲学作为一种学说,总要有所说,然而,说其实也有多种形式。西方传统哲学的说是概念的说,是逻辑推论的说。当我们述说思想、观念和理论是如何从人的实际生存状态中产生出来的时候,可以用描述的方法,而描述的内容应当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切实体验的东西。哲学观念的更新也包括哲学表述形式的更新。本文关于人的超越观念出于人自身生存状态的超越,采用的正是描述、分析的方法。      (二) 作为理论的哲学和作为修养的哲学   中国哲学的形而上学要求人转变自身状态,目的是为了把自己调整到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状态。这往往需要人从已经陷入其中的状态中超拔出来,以新的眼光重新观察环境世界。中国哲学强调对无的境界的体验,就是从当下的执著中抽身出来,进入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以便看清变化的形势,在应对中发而中节。这里有对环境的了解,也有对自身生存能力的估量,但是,关键在于实行。对于中国古代的人来说,从事哲学是自身修养的过程。   把修养仅仅看作是个人洁身独好的事情,那是消极的。从积极的方面看,修养的目的在于努力向上,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关键是自觉应变,这是儒家精神的积极方面。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接受了这种精神,就会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东亚儒家文化圈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就是有力的证据。   与中国哲学的精神相比,西方哲学从追求事物的定义开始,逐渐聚焦于对普遍知识的构成、性质及其认识的讨论,并试图以这种普遍的知识作为囊括各种实证知识的原理。从事哲学活动在西方就成了以掌握逻辑方法为主的思想训练过程。这种思想方式的积极成果是造成了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   原理具有强烈的逻辑性质,这不仅表现为原理和特殊知识之间的统摄和被统摄关系,更表现在原理本身是逻辑地构成的。西方哲学的核心正是这样的纯粹思辨形式的理论。从这个角度看,中西哲学之间的沟通似乎是很困难的。不过,由于有了马克思对西方哲学的革命性变革,也由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我们看出了所谓的客观原理也是伴随着人自身的一种生存状态。如果说西方传统哲学是对世界的解释,那么,对哲学作生存状态分析就是对解释的解释。对哲学的生存状态分析不仅可以会通中西哲学,还向我们展现出未来哲学的意义。      (三)意识方式的多样性   西方哲学把意识划分为感性和理性,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是没有这样划分的。佛教唯识论曾经分出人有八识,但不符合理性和感性那样的分法。感性和理性的划分出于认识的需要,对应于人所认知的两种对象。感性认知指的是通过感官获得的印象、观念,以及对这些印象、观念组合变换基础上形成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受到时空的局限,是没有普遍必然性的。理性认知是指关于世界的规律、本质的知识。康德认为,所谓规律、本质是人运用范畴整理知识的结果,即所谓人为自然立法,所以,说到底,理性是指人运用范畴作逻辑推论的能力。如果用感性和理性的划分标准对照中国哲学关于道的意识,我们简直就感到不知所措。对于道的体验是每个人自己的体验,是个性化的而不是概念式的。但是,道又不是直接从感官得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道不是纯粹认识的对象。人们只能在得道的状态中把握道,一旦试图去观察道、说出道是什么,就已经从当下得道的境界中抽身出来、出乎其外了。把握道的意识与分为感性理性的认识论意识不是一回事。得道的意识不能纳入感性理性的分类,这说明人类的意识原是多样的。   人类的意识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认识的意识只是其中的一个类。在多数情况下,当一个人专心致志地投身于实际工作的时候,手头的东西并不被当作认识对象来看。例如,可以从力学原理上分析两个轮子的自行车能够稳当前行,但是,没有一个人是根据原理就能骑车的,他必须通过亲身体验学会骑车,在达到熟练程度的时候,甚至车子与自己的身体是融为一体的。他能够这样,当然有一种意识在其中,但是,那种意识是与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与其把其中的意识抽出来考察,不如就人的这种生存方式做考察。人类的实际活动表现为各种生存方式。意识渗透在各种生存方式中。意识活动只有作为生存方式才可能是有效的。例如,画家作画有一种意识,但是,有作画意识的人不等于能实际上画出一幅达意的画。足球运动场上的运动员也有一种意识,但是,他肯定不是单凭意识踢球。人的生存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但是生存方式不能还原为意识活动。如果哲学号称是一切追问中最深的追问,那就应当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方式加以追问。现代西方哲学已经揭示,理性思维也是人自己的一种生存状态,只是由于运用了逻辑的方法使思维的内容获得了普遍必然的性质,以为这样的思维内容是世界的客观本质、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因而把人自己抹去了。      (四)关于人的全面发展   对意识的单独考察是一种抽象的考察,而实现在生活中的是人的生存状态,意识总是伴随着人的生存状态,哪怕沉思也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生存状态不能还原为意识,意识及其对象必须根据人的生存状态才能得到说明。如果哲学意味着最深的追问,那么,就应当深入到人的生存状态及其方式中去。   人能够这样或那样生存,说明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生存能力。康德的时代曾经追问过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我们今天是否要提出人的生存能力究竟有没有界限?提出这个问题似乎很唐突。从人的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到从事生产劳动、艺术创造、科学活动直至组织社会生活,凡是我们现在所知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人类生命能力的表现。迄今所知,宇宙中也只有人类才具有这样的能力。自从进化的观念传播以来,尤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从来没有怀疑自己的生存能力有什么局限,总是对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然而恰恰在人类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反映了人对人生自觉意识的提高,但是,它也从反面透露出,现代社会生活使人成为单相人的危机正在暴露出来。中国的教育方针把全面发展规定为德、智、体,即使现在又增加了美和劳,也难穷尽全面发展的含义。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让人的生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所谓探询人生的意义,就是探询生命的能力。人的生存是一个与环境互动的过程,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人的生存受制于环境,生存能力表现为应对环境的挑战。但是,人的活动也改变环境,改变了的环境又对人类提出新的挑战。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发掘出新的生存能力,同时,也有些能力的作用因环境的变换而削弱。自我和环境构成生命现象的互动结构,人生是从这一结构中开放出来并维系在这个结构中的现象。    当人类的文明已经能够超越地球的引力,渗透到其他行星去的时候,人们不免提出一个问题:人类的文明究竟要向什么方向发展?人的生命将以什么方式存活?什么样的存活方式才是出于生命本身的要求? 现在,人的全面发展已经从一个哲学观念变成社会政治目标,这标志着人类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自觉性的提高。那么,人类究竟有多大的能耐使生命的意义得到充分的扩展呢?这些问题超出了传统哲学认识论、伦理学、价值学和美学研究的范围,也不是被认为是各哲学分支共同基础的所谓本体论那是纯粹概念思辨的原理的对象。然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古老的哲学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 见: http://club.meet8.com/db422203.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28 次阅读|3 个评论
又到五四
jiangjinsong 2010-5-5 18:33
自己的見識還是老一套 沒長進! 比國內學界流行的俗見也強不到哪裡去 俗見的對立面同樣是俗見 衡量一個人思想境界高低的是其論敵思想境界的高低 用台灣朋友王道還的話說 我其實仍然是個五四餘孽 還是繼續下功夫 多想少說吧! 去年寫的博文: 關於五四 在下最近十年的主要任務:解構科學,質疑民主! 關於林毓生的兩篇文章: 【科學網推薦】:反傳統主義者的傳統思維 科玄論戰與科學主義 再讀林毓生 看别人都有紅色按鈕,我也拷一個山寨版的(按了之後應該有人會受益),呵呵: 又去年的文章中提到武夷山老師的博文,我查了一下,估計我指的可能是這兩篇: 谈保守 转载:五四:漂浮的能指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1712 次阅读|6 个评论
“短道速滑”给我的启示
boxcar 2010-3-6 16:43
冬奥会已经结束5天了,我才有点儿空写写自己看冬奥会的一些感想,虽然晚了些,但聊胜于无,因为其中的道理很可能是长期有效的。今天先说说几场短道速滑比赛带给我的若干启示。 在短道速滑项目(特别是女子组)上,中国代表团有的绝对的优势,仅在这届冬奥会就带给中国4枚金牌!而观看整个短道速滑比赛、听各种台前幕后的大小道消息,却能给我若干启发: 启发一,有绝对实力,才有绝对的把握。 据说,短道速滑这个项目看似个人项目,其实很多时候更像是团体项目。因为即使是个人比赛,也有4~6名选手在周长100多米的冰道上滑圈,速度快、距离近,本来就极易发生碰撞,在超越的时候更是格外危险。如果某个国家有2~3人在场上,她(他)们一旦互相配合打战术配合,有超到前面控制节奏的、有拖在后面施加压力的,再加上在旁边纠缠的,单兵参赛的一方就会很难对付,往往会出现倚多为胜的局面,而人少的一方通常必然吃亏。不过,这次冬奥会的女子短道速滑决赛中没有出现多者取胜的局面,因为取得冠军的王濛和周洋在比赛的后段根本没有给韩国留下打出战术配合的机会,她们保持一马当先的状态,冲在最前面,凭借速度和其他选手拉开一段距离,这时哪个队的选手如果再玩儿战术也只能挡挡身后的选手,对领先者却没有影响,抢到了领先的位置就保持到终点,终于一举拿到了500米、1000米和1500米这3个个人项目的金牌。她们靠的是啥?就绝对的实力!有了绝对的实力,让对手根本没机会赶上和超越,是她们成功最大的秘诀。 联想到现实中包括科研在内的很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面对竞争,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有些人,可能选择的是靠不当竞争、潜规则猫腻的犯规来取得一点儿优势,在一群实力、地位相差不大的人当中获得一些更大的利益、争个比较领先的位置。当这些人对此考虑得也非常多,甚至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这上面,把搞关系看得比搞业务还重要时,就注定了要有很多犯规事件的发生,只是这些犯规有时被判罚,有时却被莫名其妙地放过罢了。也有一些人,他们是真正具有绝对实力,靠着强劲的实力突出这种人群纠结的重围,可以做出一个个干净、利索的的动作,滑过优雅的轨迹,昂然潇洒地实现超越,最终成为领先者,达到一个超然的、高人一筹的境界和地位。实力是实现最后成功的最可靠的依托,应对竞争,提升自己的实力是第一位,靠实力取胜,可以让世人心服口服。只有实力不济、或者对自己的实力没有信心的人,才会老想着借助其他的邪劲取得成功。 启发二,感恩的心,与胜利同在。 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和1500米决赛结束后,出现了非常感人的经典瞬间:王濛在远远地甩开对手、以嚣张的动作冲过终点、以无可争议的实力夺得500米冠军后,滑到教练李琰面前,双膝跪地,连着磕了两个头。周洋在夺得1500冠军后接收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场采访时,有点儿语无伦次地说:这是我的梦想,我觉得拿了金牌以后可能会改变很多,首先肯定会让自己更有信心,也 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 。 王濛的两个头和周洋的这一句话,都显出了那颗感恩的心。这颗感恩的心,不但给了她们平日苦练中的动力(周洋曾说以前的一任韩国教练曾说过,训练累的时候就想想父母),也在最后的决赛中给她们增加了爆发力和耐力,因为她们肯定都希望用一块金牌报答父母和教练。 启发三,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男子5000米接力项目,中国队的选手由于在出最后一个弯道时的脚下一滑,偏离了正常的赛道,结果在冲刺时被后面两个外国选手超越,憾失奖牌,使得这次本来比赛以遗憾收场。这个失误的原因,有客观的冰道状况恶化(5个对参赛,近200次高速滑过),也有运动员自身的因素体力下降,没蹬住冰。从这个失误我们也不难领悟到这样一个道理: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任何一步的失误和虚滑,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个人分类: 社会|8953 次阅读|2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8: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