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超越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超越

相关日志

赞一下年轻人(兼庆祝青年节)——致张玮
yangyongtian 2012-5-5 20:03
赞一下年轻人,难得有此善心。 固守中华文明,传承文化底蕴。 稍稍假以时日,必定德艺双馨。 热望坚忍不拔,祝愿超越前人。
个人分类: 友谊|21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行而上学”的解释 九年前的讨论
windlight 2012-4-22 04:17
赵凤光 我当时的回答: 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十几年前曾看过这么一个说法,哲学就是形而上学,或者反过来说,形而上学就是哲学,这是中国古代对哲学(老子还是孔子?)的一种叫法,本义哲学就是超越具体的形的学问。但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和唯物主义翻译到中文来时,形而上学被用来专指唯心主义作为唯物主义的对立面。这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已经与中国传统的含义不同。 才发现当时的人家问的是行而上学。有趣。 对“行而上学”的解释 发布日期:2003/8/5来源: 作者: 浏览: 评论: 字体: 大 中 小 作者:冰城丫头 行而上学这是怎样的概念呢? 看书或是杂志或是网上的文章,很多人用,发觉意思不是一样的, 这是怎么回事? 还是有些人像我一样也不明白! 请教啦! 作者:leeleel 一小孩,他妈要他去上学,其实他不愿意,又不敢不从,就每天早上背着书包出去,但是不去学校,跑到别的地方玩儿去了--看起来好像去上学了,其实没有,就叫形而上学。 作者:iamphd 这是国内教科书的定义 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特点是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去看世界,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永远彼此孤立和永远不变化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这种增减和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即由于外力的推动。“形而上学”一词最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一公元前322年)一部著作的中译名,其原意为“在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作为哲学名词有两种涵义:(1)从黑格尔开始,把它当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来使用,但真正揭露其本质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2)指一种研究感官不可达到的东西即超经验的东西的哲学。这一用法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著作中即已出现,至今仍流行于西方哲学家之间。近代唯心主义者(如马赫主义者)常用“形而上学”一词来攻击唯物主义,污蔑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超感觉、超经验的虚构。在哲学史上,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形而上学有时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有时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但从本质来说,形而上学同唯心主义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iamphd 呵呵,批评的是。下面是网上的一个解释,希望能够有所补益。 http://websyte.com/alan/metamul.htm METAPHYSICS: MULTIPLE MEANINGS Presented by AWPNT This site was selected as one of the "Best 1,001 Web Sites" by PCComputing (December 1996). ACADEMIC METAPHYSICS The term metaphysics originally referred to the writings of Aristotle that came after his writings on physics, in the arrangement made by Andronicus of Rhodes about three centuries after Aristotle''s death. Traditionally, metaphysics refers to the branch of philosophy that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all reality, whether visible or invisible. It seeks a description so basic, so essentially simple, so all-inclusive that it applies to everything, whether divine or human or anything else. It attempts to tell what anything must be like in order to be at all. To call one a metaphysician in this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sense indicates nothing more than his or her interest in attempting to discover what underlies everything. Old materialists, who said that there is nothing but matter in motion, and current naturalists, who say that everything is made of lifeless, non-experiencing energy, are just as much to be classified as metaphysicians as are idealists, who maintain that there is nothing but ideas, or mind, or spirit. Perhaps the best definition of materialism is that of Charles Hartshorne (Insights and Oversights of Great Thinkers, p. 17): "the denial that the most pervasive processes of nature involve any such psychical functions as sensing, feeling, remembering, desiring, or thinking." Idealists assert what materialists here deny. Dualists say that mind and matter are equally real, while neutral monists claim that there is a neutral reality that can appear as either mind or matter. Philosophers generally are content to divide reality into two halves, mind and matter (extended and unextended reality) and do not emphasize such distinctions within the mind half as spirit and soul. POPULAR METAPHYSICS A commonly employed, secondary, popular, usage of metaphysics includes a wide range of controversial phenomena believed by many people to exist beyond the physical. Popular metaphysics relates to two traditionally contrasted, if not completely separable, areas, (1) mysticism, referring to experiences of unity with the ultimate, commonly interpreted as the God who is love, and (2) occultism, referring to the extension of knowing (extrasensory perception, including telepathy, clairvoyance, precognition, retrocognition, and mediumship) and doing (psychokinesis) beyond the usually recognized fields of human activity. The academic study of the occult (literally hidden) has been known as psychical research and, more recently, parapsychology. Both New Age and New Thought emphasize mysticism and its practical, pragmatic application in daily living, but New Thought discourages involvement in occultism. The terms metaphysics and metaphysical in a popular sense have been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New Thought, Christian Science, Theosophy, and Spiritualism, as in J. Stillson Judah,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the Metaphysical Movements in America (The Westminster Press, 1967), as well the New Age movement, and in the name of the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Metaphysical Religion (see below). Some of the varying understandings of metaphysics held by some founders of New Thought and Christian Science are given in the opening pages of Contrasting Strains of Metaphysical Idealism Contributing to New Thought. PURE AND APPLIED METAPHYSICS Cutting across the division of the academic and the popular, there is another way of dividing metaphysic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This distinction is like the division betw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e describes; the other applies the description to practical problems, putting knowledge to work. Gathering knowledge (or alleged knowledge, critics of metaphysics would say) in metaphysics traditionally is by rational thought; in a more popular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gathering may be either mystical or occult; in either case the pure (?) knowledge is to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it. 作者:windlight 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十几年前曾看过这么一个说法,哲学就是形而上学,或者反过来说,形而上学就是哲学,这是中国古代对哲学(老子还是孔子?)的一种叫法,本义哲学就是超越具体的形的学问。但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和唯物主义翻译到中文来时,形而上学被用来专指唯心主义作为唯物主义的对立面。这个词所代表的意义已经与中国传统的含义不同。 作者:iamphd What is Metaphysic An attempt at arriving at a New Answer to and Old Question (I)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mbine in thought th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man, 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with the findings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In doing so, the idea that man’s capability of reason is, from a functional viewpoint, a result of evolution, will be taken seriously, and the particular stages of this development will be made apparent. The proposal is: metaphysic arises out of an enhanced selection on neural basi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understanding to reason. If metaphysic is a product of reason, then what has to be clarified first is what reason is and how it arrives at bringing forth something like metaphysic. Therefore, a model of the human mind has to be established that will show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ctivities of the human brain on neural basis and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When we consider life from an evolutionary and from a phylogenetic viewpoint, we will, above all, discover quality-enhancing major brain mutations that we can observe with respect to the brain’s transfer capacity in the ‘chain’ of instinct, emotion,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 and, in a more externally visible chain such as that of the categories of insects, reptiles, mammals and man. The essence of all of these quality-enhancing major brain mutations lies in the possibility of - by means of each respective newly developed capability and its mode of interpretation - entering into a qualitatively new way of communicating with the world. All possibility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s only possible due to the fact that, first of all, differences exist, and that that which is identical repeats itself in that which is different. If all that exists would only consist of identical concepts, then that which is alike would not be repeated in that which is different; there would never have existed any development. And thus even still our own human capabilities such as feeling,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and reason are based on this fact of the repetition of that which is alike in that which is different. In this development in the quality enhancement of the human (brain) capabilities, the comparative processes become increasingly abstract and synthetic.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is a means of blocking ‘emotion’, just as ‘emotion’ is a means of blocking instinct; in this transition, human feelings develop in the form of ‘emotion’ that is transformed into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What is new in understanding is its method of storing (of information or data): while the ‘emotional memory’ works by conditioning itself on the basis of the sensory data of one sense and a genetically and individually conditioned set of values, understanding/ combines the ‘pictographic’ structure of sensory data of various sensory organs (or: means of sensory perception) and connects them with a language/audio component. It only stores a value on the basis of this combination of ‘manifold pictogram’ and sound, and thus ‘things’ become apparent to consciousness. Thus, understanding is developed in the independent vertical conditioning of various sensory/sensual representation(s) together with a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as an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the brain: out of it arises ‘the concept’. Language, grammar and understanding are formed as an inseparable entity, for, as understanding, grammar is the ‘conquering of the world’ by means of language. With this, for humans, the world is separated into the understanding subject and the understood object. Reason uses the old methods, just one step more synthetically, for it, in turn, takes note for itself of that which is alike in that which is different. However, its original or raw material is the data of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just as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developed out of the ‘data of emotion’. By immediately combining sensory data, understanding can always only see the individual thing; it finds its satisfaction in the quantitative use on the basis or the moral of the own group (the ‘will to have’). Reason is different: it conditions for itself the pictogram of understanding by separating it from the sensory/sensual differences as essence under one concept, guided by its unique and own evaluation that is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from understanding’s evaluation, namely as ethics, with a view to all of humanity (the ‘will to be/to exist’) - and precisely at this point, metaphysic emerges. This rather accidentally or incidentally established term from the text arrangement of Aristotle’s work proves itself, however, surprisingly fitting, for, when reason deals with the data of understanding it actually works ‘after’, ‘besides’ and ‘above’ the ‘physically real’, in essence, it does not exist in nature, rather, it makes use of the pictogram which is based on the recognition capacity of understanding. The pre-Socratean thinkers applied this process of ‘searching for essence’ to nature and thus traced existence back to one basic principle each, such as, for example, water, fire, earth or air. The sophistic thinkers drew conclusions from the view of the essence of human society and, based on each pre-supposed point-of-departure, they arrived at entirely diverging views. Socrates, in taking the ‘Delphic oracle’, ‘gnoti se auton’, seriously, took the next step with which he sent man on his way to becoming ‘civilized western man’. This meant nothing less than that he asked for the essence of man. In order to really understand what I know and that I want, I first have to learn to understand what and how I can know and want. On this basis, Socrates was still justified in saying that realization equals virtue and that knowledge equals ‘wanting’. However, Socrates’ dialectics are not yet able to take this step directly; rather, he was regulated purely negatively in a searching/tentative manner by the voice of reason, which meant that this voice always advised him n o t to proceed rather than to proceed.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as one can see in his ‘Aporias’, the transition of the brain’s transfer capacity from understanding to reason has not yet been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from an evolutionary-neural point-of-view; this path was only opened by Plato and Aristotle. ‘Phylogenetically speaking’, reason’s brain transfer capacity was established with Plato - in his words: Philosophers shall be Kings. From this ‘punctum saliens’ on, he turned dialectics into ‘Dihairese’ (1): The indvidiual (concept) has to be arrived at/determined in a view of the essence of the general (concept), the ‘idea of the good, beautiful and true’ appeared as the ‘summum bonum’ of reason, out of which then emerged ethics, actual philsophy, and, finally, the highest forms of religion (2). In Aristotle’s words, "everywhere where there is something better, there is also something that is the most perfect. Since amongst that which exists, one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 there must, consequently, be something that is the most perfect and this is the divine (3). It was also Aristotle who, as ‘form’, transferred or transposed the platonic ‘idea’ from transcendence into immanence, "If we imagine for ourselves a human being or a pedestrian, we imagine for ourselves a ‘concept of being’ and not an individual (representative of that ‘concept of being’). For, even if individual things (representatives of concepts) die/go asunder, the concept of them remains. Thus it is clear that, next to sensually perceptible individual ‘things’ there exists something that we imagine, irregardless of whether those things exist or not; for, in imagining those concepts, were are not imagining something that does not exist: that is the form and the idea" (4). Here, Aristotle described the abstraction of the capacity of reason ‘in nuce’, which separates the ‘forms’ that are provided by understanding and its individual perception and merely takes notice for itself of those pictograms as to their essence and which then exclusively deals with the ‘essence’ - and with this, metaphysic begins. However, the term ‘essence’ is today and thus also here, as opposed to Plato’s and Aristotle’s ‘ousia’, not used as a term that is burdened with meaning as an ontological term, but rather as a ‘functional’ term. (II) When we, at the turn of the year 2000, speak of an ‘end of metaphysic’, then, in retrospective, the path from its beginning with the pre-Socratean thinkers to us, can be considered the arc of metaphysic. This arc was filled, in the reception and reflection of reason, by the teachings of philosophy, for ‘ratio’, and, by the highest forms of religion, for existentiality. Its zenith and that what we, today, term as the ‘turning point of time’ had, naturally, arrived for metaphysic, at the moment of transition of the brain’s transfer capacity to reason, thus with the truly event-shaping ‘Greek troika’ and with the highest forms of religion such as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With this, reason’s view of the essence of the world became historically effective, and the viewpoints of understanding were turned upside down: in the self-active transition of the brain transfer capacity to reason which now ‘takes over’, the ‘summum bonum’ takes on its own life. What is, then, metaphysic? Metaphysic is when reason, in its reception and reflection, transfers ‘essence’ into existence, thus ‘ideas’ and ‘eternal forms’, which it, through the perception of understanding’s recognition of isolated patterns, elevates to the open level of reason, as ‘essence’. Therefore, truth in the ancient Greek language is called ‘a-letheir’ - in this word formation, it is significant to observe that the ancient Greeks did not experience the ‘essential truth’ of reason as a ‘reflecting abstraction’, but rather as a ‘receiving/receptive abolition of the concealment of true existence’, identical with Plato’s ‘re-remembering’ and to the stepping-stones of realization in the so-called ‘cave parable’ (5) and in the ‘Symposium’ (6). Reason conditions the thus gained understanding of ‘essence’ for itself under its own terms and, with this, enhances the sensory-bound existence that is perceptive to understanding, in its elevation to the ‘essence of being’ in reason, ethically, ideally and in new religiosity, with its own intensity. This enhancement has to be separated into: 1. correct, qualitative enhancements of inter-relations by reason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existence, in referring back to the data of understanding and in thus uncovering ‘essential terms’; 2. fantastic idealizations, be it with respect to religion, be it with respect to ‘mind’, when reason, without any basis, loses itself in unsupported speculations in the data of understanding. Since the transition of reception to the reflection of reason through the ‘triumvirate’ of Socrates, Plato and Aristotle, the value of existence is being/existence as partaking in the ‘summum bonum’. values are no longer identical with the purposes of understanding that have been idolized in the myths; rather, they are elevated above these as ideals. In myths, man has idolized himself and the world as it appeared to him from the viewpoint of his understanding; in the metaphysic of reason, man idolizes his own ‘ideal image’ of himself and ‘the essence of the world’, as it is shown in reason. The first expression of this movement was classical Greek art, in which humanity and the ideal ‘appear’ to be unified. The second step was the sole reliance on the ‘introspective’, caused by the movement and inner experience of the transition of the brain transfer capacity to reason; this finds its expression, from a phylogenetic viewpoint, as an entirely new and different outlook as opposed to the outlook of understanding. Did not Socrates and Jesus appear like madmen to their contemporaries? Based on the absolute concept of the ‘view of essence’ that has been brought about by the transition to the brain transfer capacity to reason, through Plato, the ‘Stoa’, Christianity and ‘Neo-Plantonism’, reason (as capacity) boughs down before the ‘summum bonum’ in the highest forms of religion: the viewed absolute concept of ‘God’ and the real salvation are ‘beyond’ this world, ‘sanctity’ is spiritualized from the more outer common religious rituals for the Gods of understanding to the individual standing before and the spiritualized relationship to One God. Classical Greek thinking still goes out from the assumption of a participation in the absolute in the ‘here and now’, be it as assimilation in the participation in the idea (Plato), be it as realization of the ‘form’ as ‘entelechia’ (Aristotle) - in ‘levels of participation’, man rises to the level of divine contemplation. With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spiritualization as the process of reaon’s becoming ‘self-conscious’, these ‘levels’ of ‘worldly assimilation’ are transformed into an unbridgeable gap between the ‘other-worldly’ ‘summum bonum’ and man. Psychologically, this can be explained from the fact that man cannot attribute this break-through of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reason’ to himself - thus even Plato already spoke of the ‘burning of a divine spark’; also here belong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mystics with respect to ‘unio mystica’ (7). The individual break-through of the transition to the brain transfer capacity of reason in the ‘experiencing’ individual ‘appears’ to be caused by a ‘superior’ ‘outer-worldly’ force, which also Aristotle describes explicitly as the ‘divine’. The ‘here and now’ of this world is, from such a viewpoint that was already established in Sophism and with Plato, de-valued as a limitation of the existing that is wanting in existence, as baseless illusion. With Buddha, Jesus and with Neo-Platonism, this view becomes the ruling spiritual view. For the world that has thus been deprived of its ‘value’, there remains only ‘compassion’, because, from this viewpoint, all existence finds itself in the same baseless, undignified situation. The ‘true value’ of life, as it refers to this world, is transferred to a ‘beyond’. Therefore, this presented theory is uncovering the fantastic-unreal contents of metaphysic and its origin to, on the other hand, add to the phylogenetic process of development, its results, as far as they stem from a legitimate application of reason. Reason, brings in the values it notes for itself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of understanding into existence and into its tradition, and with this ‘being brought in’, these values receive just as much reality as the utilitarian emotional values of understanding once received. Even today, the latter are still, a priori, experienced as ‘true’ and ‘alive’, that the emotional prejudices of understanding all-too-often outweigh judgment based on reason. As an important proof of this categorical percep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understanding should be mentioned the appearance of ‘conscience’. Demokrit’s ‘syneidesis’, thus the ‘combined awareness’, delineates the presence of two different ‘voices’, which, in light of a certain set of facts, come to two different forms of judgement: it is reason in its view of the ‘essence’ which ‘reports in’ as the newer and higher capacity, and which thus overshadows the desires of ‘emotion’ for lust respective the desires of understanding for power and use and which subjugates these to its own set of values, thus to ethics or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est forms of religion. In this, the ethical values are to be considered ‘steadfast’ and ‘irremovable’, for they are values of reason that have been derived from the ‘equal’ ‘essence’ of all human beings, as much as our ‘emotional values’ are to be considered ‘steadfast’, which are values of understanding. The ‘good’ is that which, in reason, on the basis of this ‘equal’ ‘essence’ appears as ‘right. (III) Above all, a ‘theory of metaphysic’ has to show what metaphysic represents in the system of the human mind, and that it is a necessary activity of this mind: it is the arc, how, in each state of reception and reflection of reason the ‘condition of being/existence’ as a whole and the open questions that arise out of man’s unawareness of reason, becomes apparent, and it is thus a parallel to the myths of understanding. Myths have the same function for understanding as metaphysic for reason: searchingly and-projecting, to close the open arc. The receptive opening-up of the new (brain) capability makes this arc apparent with nature philosophy and dialectics and fills it up. In the transition of the brain transfer capability to reason which can be historically and functionally addressed as ‘dihairese’ with Plato and Aristotle as well as existentially with the highest forms of religion and the ‘turn of our times’, metaphysic of reason experiences itself as independent center, which subsequently unloaded itself in the reflective philosophy since Descartes in the reflection on its capability (cogito, ergu sum). In this process, reason gives birth, as a counter-movement to this ‘unloading, emptying out of existential spirituality’ and in its relying on itself as ‘capacity of reason’ constantly new false forms of metaphysic, as, for example, German idealism and its equation of human mind and ‘reaon of the world’, the ‘superhuman’ of Nietzsche in the ‘eternal recurrence of the similar’, or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of the ‘German mind’ to ‘existence as such’ as with Fichte and Heidegger. Metaphyic as ‘uncovering of the essence’ is, above all, also an ‘establishment of the realm of reason’, as the ‘realm of understanding is that of utility and use. It (metaphysic) is thus particularly identical with the ‘mysterious realm’ (8) of eternal truth of objective nature, of truths that are not bound to a subject but are always in effect.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se truth) is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of pictographic abstraction, in which reason cleanses the ‘similar essence’ of the individualities of understanding and in which it conditions this essence for itself under its own terms: that which is right is that which is good. With questions as to ‘existence’ and as to ‘meaning’, however, it is different: the first question asks for the ‘real’ existence of being - what thus would be ‘essential existence’ of all that exists, including man, above and beyond the empirical view of understanding and above and beyond the ‘essential view’ of reason. The question as to ‘existence’ is asked with the awareness that ‘existence’ is more than our limited capabilities in the ‘normal communication of existence’ show. The ‘existence of capabilities’ is always an ‘equal existence’, the existence of living spirituality is always communication in the form of ‘release and dismissal’. Therefore, the first form of existence is always ‘predicative’, since every capability of existence consists of stating equality, similarity or inequality of perception and conditioning. The existence of living spirituality is the ex-sistence: the active and passive process of being released into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existing, which utilizes the predicative ‘equal existence’ of the capabilities (of existence). And thus the question as to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points towards man and through his communication with the world also to all that exists: for what end it exists. Therefore, the questions as to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will, ‘a priori’, always be a metaphysical question, because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for the limited capabilities of that which exists - and only in this form does that which exists exist - can never be finally evaluated.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as to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is always a hypothetical risk, an ‘existential’ reliance on it, thus, a ‘belief’. The question as to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has to be separated into two areas: - For what purpose is that which is found in existence present, and how can that which is found in existence,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ing capability, ‘best’ be arranged? Insofar, this deals with ethics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various capabilities of being/existence. - For what purpose is that which exists in existence in the first place, what is the ‘reason for being’? ‘Reason’ is meant here in a double-meaning of ‘origin’ and ‘goal’, as ‘alpha’ and ‘omega’. Insofar, the questions as to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belongs to the existential communication of man who refers to this ‘numinous basis’ of that which exists. The first questions as to meaning is thus directed towards immanence and ethics, the second towards transcendence and that, what used to be described as ‘the holy’, as ‘sanctity’. To transcend means to ‘step beyond’. ‘Stepping beyond’ is, physically speaking, a higher capability of transfer of function within immanence. What leads to this elevation will here, for the purpose of concrete explanation of the sphere of living spirituality, be called ‘elan vital (e.v.) (9), and the transcending transfer of the ‘transfer capability’ in the chain of predicative ‘capabilities’ also as e.v. migratio. Its latest product is, so far, metaphysic in all of its forms. Since, however, terms, all-too-easily, take on ‘a life of their own’, such as, for example, the term ‘soul’, and since one even searches for the ‘location’ of such materially misunderstood developments of ‘lives of their own’, here, elan vital and its migratio shall be presented by means of an image, since it can not be grasped just as the term ‘soul’ cannot be grasped. Rather is that, what is here called ‘elan vital’, always inseparably tied to ‘capabilities’. Each capability is a synthetic form of reaction and action of the ‘interior’ towards the ‘exterior’, whereby the ‘interior’ learns from the ‘exterior’, as the ‘exterior’ lends itself to the ‘interior’ for this learning process in its equal or similar repetition on the basis of these two factors. Since, however, the synthetic nature of communication increases from the ‘exterior’ towards the ‘interior’, and sinc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xterior’ and the center of communication becomes ‘indirect’, the livel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xterior’ and the ‘interior’ has to be kept up. For this, a synthetic center on the basis of neuronal function is needed: the ‘one unit’ of being which is separated from other forms of being necessarily requires that the leading synthetic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is ‘set inside’ with the ‘synthetic center’. The image of this being ‘set inside’ is the sphere or ball. What we, based on ‘scientific proof’, contend for galaxies, stars, planets and gravitation, that also holds true for ourselves: it is the nature of the sphere, to transmit into itself, within its environment, by means of its outer shell; its effect on its environment and the effects of its environment on it appear thus, ‘as if’ they come from the ‘inner center’ as the center of the sphere and ‘as if’ they have an effect on its center. Center and surface/outer shell are thus two components of the sphere, and yet, the sphere is one, one completely closed ‘unit’. Likewise, it is with the ‘capabilities of existence’ and with the ‘elan vital’. These layered capabilities, from instinct to reason, which connect each living being with the ‘exterior’ and which communicate with it, trans-mit to the center this ‘exterior’, in that these capabilities interpret the sensory data. The e.v.-center is nothing else but that center of activity of the sphere which, in man, we term as the ‘I/Ego’ of understanding, the ‘I/Ego’ of reason respectively, in double-reflection, ‘I/Ego- I/Ego’, to which the organism man, by means of his respectively operating capability, relates his experiences and actions. From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ego-center’ he gains his ‘strength’, and from it he works his deeds. This center is just as much an ‘as-if’, just as much function, as is the mass center of stars - and yet, both are, in their form, quite real: as centers of activity. All that is in this world, is, in a ‘transferred’ sense of such a shape of a ‘sphere’, and thus, of such ‘duality in unity’. This swaying between the two poles of the unit is, for example, already apparent in light, in that it behaves, on the one hand, as a wave (energy - elan vital), on the other hand, as corpuscle (mass-surface) - which, to this day, has not yet been reconciled in a ‘unified approach’ to it, but which can, thus far, only be understood in this ‘duality’. (IV) Every type of human being can be understood from the interplay of his capabilities and of the seat of the ‘sphere’ of his ‘interior’. The epigenetic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mind brings forth, according to inclination, environment and its tradition, individually quite different ‘interior networks’ of ‘layers of capabilities’ between emotion, ‘plain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 This leads necessarily to a diverging centering of the ‘Ego’ and thus, humans follow either their instincts, their emotions, their utilitarian needs, their ideals, sanctity, or, in chameleon-like fashion, each of this category at the same time. That the majority of humans are, even today, still conditioned by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rather than by reason, can already be seen alone in the fact that superstition, thus mythical concepts of understanding are far more spread out than metaphysical concepts of reason. This is also evident in all higher forms of religion that are based on reason, which were forced, in order to gain a broad footing, to absorb in themselves all forms of understanding type of superstitions and which they still incorporate today. However, it is the task of the individual to free himself, by reflection, from fantasizing forms of metaphysic of reason as well as from superstition of understanding, but also from the dependence of instinct. In view of the overall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mankind and its tradition, this has already happened, although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can not even observe this, yet. The existential metaphysic of reason, be it in form of religion or philosophy, has been ‘emptied out/unloaded’ my means of reason’s self-reflection and is stranded at nihilism: "God is dead" (10), naked utilitarianism rages around the ‘golden calf’ as global capitalism. For with the false dogmas, one has also abandoned the central truth of the metaphysic of Christianity, the ‘double commandment’ (Matthew, 22). What does the commandment to ‘love God’ want to teach us other than to ‘keep sacred’ the goal of our existence as the transcendence of being, above and beyond ourselves? And what it the commandment ‘to love our neighbors as we love ourselves’ other than the consequent adherence and ‘putting into action’ of the realization of reason that all human beings are ‘equal’? The double commandment of the New Testament can thus be interpreted as the ‘reasonable’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al principle of evolution: the "Yes" to the enhancement the can be seen in all that is living, thus the transcendence of being, by means of mutation and sel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balance’ of the forces of nature. And, also from a neuronal point of view, metaphysic and the highest forms of religion are a result of evolution - the result of what, after all? For the capability to view the essential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phylogeny and from the epigenetic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brain; epigenetic development is the continuation of evolution in the single life form by means or neuronal selection. This means that the, in man, principally constantly progressing, increasing ‘brain network creation’ follows along those neuronal networks of the human brain that have proven themselves as ‘functionally viable’, while those networks that have proven ‘functionally not viable’, are being discarded. The reception and reflection levels of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and of reason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constantly increasing epigenetic development of ‘brain networking’ and to the transition of brain transfer capabilities through these neuronal networks. The categorical enhancement of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human mind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neuronal networking of his brain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dependent. This interrelationship and inter-dependence is complemented by our capability to transform our functional and evaluating ‘terms’ to adapt them to each category: If that which is pleasant to emotion, and it that which is ‘useful’ to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then, in parallel, this holds true for reason: that which is right is good. When, at first, the capability of reason in its receptions, dialectically determines the ‘right’ as the ‘good’, so, in turn, subsequent to such transfer and in reflection, it is the new center of the "ego’ which makes the good to the basis of the right: That which is equal in nature deserves of that which is equal to it. This basic principle of all justice - and with it of the ‘good’ of reason, stands in diametrical opposition to the right of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and its ‘utility. The year 1789 marks, for western tradition, the break-through of this ‘reflective’ principle of the essence of reason: Liberty, equality, brotherhood. Today, this principle has been terminated in the reality of a utilitarian ‘neo-liberalism’, and reason is abused for the purposes of ‘plain understanding/common sense’, without adhering to the values of reason: the unreasonable end of metaphysic. Annotations: By clicking on the colored footnotes, you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text and the annotations. ( 1 ) ancient Greek: dihairein - to separate, to allocate, to interpret, to decide ( 2 ) To this subject, see also the work of the author in Aufklaerung Kritik 1/1996 "Was ist Dialektik?" with extensive Quotations from the antique authors. ( 3 ) Aristotle, Fragmentum 16 ( 4 ) Aristotle, Fragmentum 187 ( 5 ) Plato, Politeia 514 a (and following) ( 6 ) Plato, Symposium 209 e 6 (and following) ( 7 ) see, above all, Master Eckehart; as sample should be mentioned his "Sonnengleichnis" (Sun Parable) in Sermon 26. ( 8 ) Peter Singer, Praktische Ethic, 2nd ed., 1994, p. 23 ( 9 ) This term has been borrowed from Henri Bergson ("Die beiden Quellen der Moral und der Religion", Walter-Verlag, Olten 1980), does, however, as "Lebensschwung" (life force) not refer to anything mystical, but rather, in an evolutionary context, to the principle of life per se, which elevates itself in the various forms of existence of that which exists (from curds to life) and with the capabilities of living creatures. ( 10 ) Nietzsche, Die Froehliche Wissenschaft, 3rd volume, no. 125 作者:多看看 唯物主义很容易滑向超验的泥潭。如果不是在中国,形而上学和哲学这两个概念几乎就是同一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就是中国的翻译者使用形而上学这个名称的原因。 讨论见:( 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41143rootid=id=35391 )
个人分类: 思辨|3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怒放的生命》
热度 4 Julia87 2012-4-15 13:53
怒放的生命 /汪峰 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53866/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 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 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 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矗立在彩虹之颠 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 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 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矗立在彩虹之颠 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飞翔在辽阔天空 就象穿行在无边的旷野 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我想要怒放的生命 就象矗立在彩虹之颠 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 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 PS. This is one of my favourite songs...
个人分类: My music box|1056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田雷:超越宪法的美国宪政史
whyhoo 2012-4-13 19:07
我们现在有很多宪法学者都在研究美国宪法。可以说,过去十年是美国宪法学的"黄金十年",其间出版了海量的美国宪法译著和专著,我们的翻译速度已经与美国学者的写作速度基本同步,甚至已经超越了中文读者的阅读速度。十年前,马伯里诉麦迪逊可能还是宪法学的知识前沿,可以出现在北大法学院研究生考试的试卷上,但现在,马伯里或许已经是法学院本科生的学前培训或者普法教育的内容了。 但在热闹的表象下,宪法学者并未自觉反思为什么的问题,即为什么要研究美国宪法。或者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有这么多学者在研究美国宪法,而不是同样适用了美国原理的加拿大或以色列宪法,为什么现在没有什么人研究苏联宪法或非洲某个国家的宪法。 宪法学界更习惯于基于学科的逻辑讨论方法论,一个在我看来就是"怎么办"的问题,但真正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因为我们对为什么的回答决定了我们可以怎么办。也是因为我们的宪法学者在面对美国宪法时没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学习美国宪法就变成向美国学习宪法,反映在当下的美国宪法研究中,就是我们至今未能建立起中国宪法学的美国宪法叙事。 我自己的阅读经验或可说明这一点,我在做博士论文的时候,读了不少美国学者研究中国政治的著作。这些研究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有一个独立的问题意识,是美国人自己建立起来的一套认知中国政治的体系,有自己的概念、命题和语境,是根据中国在美国体系中的位置来建构中国的论述。 而我们的美国宪法研究却只是在进行美国宪法学的美国宪法叙事。我们看起来是在原汁原味地讲述美国宪法,但这种看起来走在前沿、追求同步的美国宪法研究实际上只能说是一种"鹦鹉学舌",一种简单的拿来主义。我们自始至终都未曾反省为什么的问题,因此也没有自觉地思考如何建构起中国宪法学自己的美国宪法叙事。 更重要的或许在于,美国的法学教育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以培养本国律师为己任的。照搬美国法学院现有的职业主义叙事,将司法审查预设为美国宪政大厦的基石,实际上正遮蔽了美国宪政发展的真正经验。例如,美国建国时只有13个州,现在有50个州,这一大扩张在美国是一个宪法过程,但美国宪法学不谈这个,因为这个宪法过程在美国没有司法化,对做律师没有帮助。但美国在历史上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对我们就很有意义。美国宪政两百年可以带给当下中国相当多的教益,但美国法学院内的现有研究其实把美国宪法讲"薄"了,那些司法学说和技术与其说是美国宪政成功的奥秘,不如说是美国律师自我设置的职业进入门槛。 因此,中国宪法学者必须寻找新的参照系,在此基础上重现发现真正值得我们研究、掌握、并且借鉴学习的美国宪法。这个过程既要求我们带着自己的问题意识重建对美国宪法的理解,又要求我们可以将美国宪法作为一种方法,通过它来理解我们自己的宪法问题,因此是一个穿越在历史和现实、我者和他者之间的过程。劳伦斯·却伯在其新著《看不见的宪法》中引了惠特曼的一句诗:I am large, I contain multitudes(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这也许可以作为我们思考中美参照系的一个起点。 中国当下确实面临着自己的宪法问题,边疆治理、代际政治、一国两制,而美国实际上也有着同样或者在功能上等价的宪法问题,但这些问题在美国并没有 "政治问题司法化",也无法参考美国现有的学说体系。如果我们天真地以为司法审查可以让中国宪法"活"起来--只要找到读过美国宪法解释ABC的人,由他们解释宪法,我们的宪法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这其实是对美国宪政史的最大误读,这大概解决不了任何中国问题,它本身可能就是问题。 基辛格可以写出《论中国》,傅高义可以写出《邓小平与中国转型》,法国青年托克维尔在30岁写出了《论美国的民主》,为什么中国人的美国宪法研究不可能超越美国法学院现有的叙事,最终形成对美国的理论输出? 美国宪法史的结构性特点 美国宪政史有两个结构性特点。 首先,美国是一个通过制宪建国的国家,美国本身就是一个宪法共同体,United States是通过宪法才united起来的。因为宪法在先,美国在后,美国宪法史就可以讲成一部美国史,理解美国宪法也就是在理解美国本身。中国不同,无论是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文明秩序,还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中国的政治根基都不是也不可能是成文宪法。中国宪法史不可能讲成"上下五千年",最多只能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不可能覆盖中国这个政治文化共同体的全部时空。 这一区别就在告诉我们,美国宪法不只是法院的司法化宪法,不只是法官用以化解政治冲突的司法学说和技艺,美国宪法的故事并不限于联邦最高法院所设定的剧场。 我的老师布鲁斯·阿克曼曾经说过,"我们的宪法叙事将我们构成了一个民族"。我们也可以说,美国之所以可能,就在于它的宪法,美国存在着一个 constitutional founding。不仅如此,如果看阿克曼所讲的美国宪法的三次大转型,建国、重建、新政,它们都不是司法决策的产物,而表现为国家宪法政体的结构性改造。回到英语原义,Founding,Reconstruction与New Deal,我们或许可以更好地把握其中结构性改造和国家建构的意义。美国是一个宪法共同体,这是美国宪政史的第一个特点。 其次,美国只有一部宪法,1787年的费城宪法至今仍是美国的高级法和根本法,而且两百年来只在文本上留下27条修正案。很多人因此讲美国宪法是超稳定的,但问题在于,美国宪法第五条所规定的修宪程序在进入20世纪后已经基本上走不通了,高级法政治的法治化轨道已经堵塞,即便是罗斯福新政都没有留下文本上的修正案,正是因此,美国的保守派在里根革命后攻击进步主义者放逐了自由放任的宪法秩序。阿克曼在《我们人民》中讲美国是"一部宪法、三种政体",1787年宪法的框架容纳了建国、重建和新政三种宪法秩序,实际上是希望为罗斯福新政找到一种更坚实的宪法基础,证成新政是一次不成文的修宪。这样看来,超稳定或许不是一个准确的形容词。美国宪法经历过生与死的考验,最紧迫的当然是断而未裂的南北战争,如果不是林肯的决断,美国或许早就会南北分治了。此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危机时刻。美国宪法学现在流行"看不见的宪法"、"隐藏的宪法"或"不成文宪法"的说法,这些学术修辞至少可以告诉我们,切勿从文本的稳定性推定宪政实践的稳定性。 但无论如何,美国只有一个政治纪元,也只有一种政治时间,无论其政治身份在危机时刻发生何种结构性的改造,还都是发生在1787年宪法设定的政治框架内,阿克曼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法国自1789年经历了五个共和,而我们只生活在一个共和国内。"我们现在说奥巴马是美国第44任总统,这是从华盛顿开始计算的,而不是林肯或罗斯福。如果对比中国或德国、法国,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美国宪政实践的连续性。 美国宪政实践的连续性给美国宪法的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挑战,如何形成我们的总体史观,如何把握美国宪政实践的总体韵律。在法律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国只能有一部宪法史,这并不是理论设计的要求,而是美国宪政自身实践提出的命令。任何美国宪法理论,即便是那些仅处理宪法史的某一片段的理论,都必须具有总体性的视角。美国宪法史是裂而未断的,是由"一连串"的宪法实践所构成,美国宪法发展的关键时刻在解释时是环环相扣的--你如何理解1776年的《独立宣言》,可能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如何理解1781年的《邦联条款》、1787年宪法,甚至如何理解美国内战。这是实践对理论建构提出的要求。 这就是美国宪政史的两个结构性特点:第一,美国史就是美国的宪法史;第二,美国只有一部宪法史。这两个判断听起来很绝对,但我认为从宪法学的意义上可以这么说。法学学者当然可以对美国宪法史进行分期研究,只研究重建或者新政、马歇尔法院或者沃伦法院,但这些片段化或局部性的研究应当隐含合理的总体史观和叙事,否则,以学术规范化为借口沉浸于具体问题的技术化研究,那就不只是鹦鹉学舌,由此形成的研究成果很有可能是管中窥豹,甚至盲人摸象。或许可以说,在美国宪法研究中,既要看到树木,更要看到森林,在美国宪法史的解读上,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从司法审查到宪法决策 我在2006年曾经翻译出版了哈佛法学院考克斯的《法院与宪法》。考克斯教授是在美国宪法史上留下过自己足印的人物,就是那位在水门事件中把尼克松拉下马的特别检察官,美国法治的英雄。这本书的名称其实就代表了美国法学院内的宪法叙事:"法院与宪法",法院在先,宪法在后,在这种叙事中,宪政就是司法审查,法官才是宪法的守护者,美国宪法就是讲述联邦最高法院的故事。 通常说来,故事会从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开始讲起。如果我们看美国法学院内最常用的案例教科书,苏利文和冈瑟编撰的已经出到第17版的《宪法:案例与材料》,第一章就讲最高法院权力的来源与性质,第一个案例就是马伯里诉麦迪逊,相比之下,美国宪法文本的秩序首先是国会、其次总统,最后才是法院,《联邦党人文集》等到第78篇才论述司法问题。因此,这种叙事的材料其实是constitutional law,主要是法院的判例学说,而不是Constitution本身。由于我们对美国宪法的拿来主义,这种叙事其实也在塑造我们对美国宪法的想象,美国宪政在我们这里被误读为政治问题的司法化,也就是"大法官说了算"。 但事实并不如此,只要我们读过美国宪政史,我们就可以发现,美国历史上的伟大总统都有过"藐视法庭"的记录,从杰斐逊、杰克逊、林肯到罗斯福,无一例外,如果法官真的就是宪法的声音,那么这些总统都是反法治的。而且,政治学家斯科夫罗内克的研究已经证明,如果旧体制已摇摇欲坠,那么积极有为的新总统必定会和旧体制所培养的法官产生冲突,这是一种结构性的冲突。这就暴露了司法化宪法的一个断裂,一方面,我们都承认也必须承认他们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是共和国的守护者,但另一方面,他们在美国这个法治国家内又不是守法主义者,怎么解决这个会让司法化论者感到尴尬的断裂? 我们在这里要超越司法审查的概念禁锢,回到宪法决策(constitutional decision-making)这个一般性的概念。美国宪法的主语是We the People,而不是We the Court,其宾语是国会、总统、法院和各州,也不只限于法院。换言之,政府各个分支都必须基于宪法做出决策,在决策过程中有权解释它所理解的宪法,非民选的法官不能垄断宪法的解释权。 有关宪法决策,我经常举的例子就是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购买,它与马伯里案同年发生,决策者其实就是马伯里案的实际被告,时任总统杰斐逊。路易斯安那购买由始至终都与法院没有关系,但它仅用一千万美元就让美国疆域扩展一倍,其宪政意义远大于马伯里。桑福德·列文森专门撰文说美国宪法课上不应讲马伯里,或许有矫枉过正之嫌。但我们确实应该打破马伯里迷思对宪法学探索的禁锢,重访路易斯安那购买或许可以是一个起点。 林肯在内战期间停止人身保护令状也是一个现成的例子。林肯对此有一个自己的辩解,"all the laws, but one, go unexecuted, and the government itself go to pieces, lest that one be violate"。林肯的言下之意,我违反一部法律是为了防止国家的分崩离析,因此拯救了所有其他的法律,林肯的这句话也许会让我们想到施米特,但这确实是林肯的自我辩护。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林肯的复杂性,因为根据这个逻辑,林肯完全可以拒绝参加1864年的总统竞选,因为参选就意味着可能落选,而林肯落选也就意味着南北分裂,但林肯没有继续主张他要拯救"all the laws, but one",美国宪政的纪元得到延续。 我最近读到一个很有趣的历史细节。我们都知道,1953年的布朗案要求在公立学校内解除种族隔离,因此遭到美国南方的普遍抵制,包括地方民兵都动员起来阻止黑人白人合校。艾森豪威尔总统为了国家法制的统一,让中央军队进入南方执行最高法院的法令。对于美国南方白人来说,总统的行动会让他们回忆起内战失败后的屈辱军管史。但艾森豪威尔在他的决策中表现出了真正的宪法智慧,他派出的是二战时执行诺曼底登陆任务的空军部队,让民族英雄到南方去执法。总统的宪法决策既没有案例编号,也有缺少书面的意见书和司法说理或推理,但它往往体现了更可贵的宪法智慧。 我是在布雷耶大法官的新著《让民主运转起来》中读到这则小故事的,在耶鲁法学院读书时,我曾有幸聆听布雷耶的演讲,第一场的内容基本上围绕着马伯里诉麦迪逊。在讲座的问答环节,有听众提出了有关马伯里与早期共和国史的问题,布雷耶回答完毕后问坐在第一排的阿克曼:"我讲对了吗?"阿克曼的回应是摇了摇头,这个小故事其实并没有什么微言大义,我之所以想起它,还是要借此检讨司法化叙事的正当性。在我看来,马伯里范式的司法审查既非四海皆准的宪政公式,也很难说是美国宪政发展的内在模式,它很大程度上来自职业叙事的建构和想象,或者如劳伦斯·却伯所言,"有关司法审查之正当性的论证最终都是超宪法的,相关思考在根本上是政治的、哲学的和历史的",它是司法学说体系的第一块砖,把它抽出来,整个体系就会发生多米诺骨牌式的崩溃。但对我们而言,反思司法化宪法观却是重新理解美国宪政的第一步 三位一体的美国宪政形态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共同体得以组成的根本结构方式,因此现代宪法学应当是一种statecraft,关于这一点,菲利普·波比特有过非常精彩的论述:"国家是基于它的目的而存在的,其中包括生存下去和行动自由的动力,这是战略;权威和正当性的动力,这是法律;追求身份的动力,这就是历史。"有趣的是,这是波比特作为美国宪法学者在研究欧洲宪法史时提出的框架,我在此拿来重建我们对美国宪法的理解。一个国家的宪政形态是由历史、法律和战略所构成的,分别对应着宪法学内的宪法政体、国家能力和地缘政治,我在此以美国的建国宪法为例来实践这种新宪政的论证。 历史是关于政治身份的追求,美国作为一个宪法共同体,其政治身份就是美国的宪法政体,也就是United States的宪法结构。在早期共和国史中,United States并不是一个恒定的结构。我们可以从头看,《独立宣言》的文本中出现过united States,我们现在经常错误地翻译为"合众国"。但请注意,这时的united还是小写,只是前置的形容词,其性质正如它之前的thirteen,你总不能翻译成十三个合众国吧。因此,《独立宣言》并不是要建国,它只是十三个邦国"步调一致"宣布各自的独立,成为"free and independent States"。 United States作为一个法律名词首见于1781年的《邦联条款》,但这时的United States和我们现在的联合国(United Nations)没有实质区别,"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只是"联合国在北美",因为《邦联条款》第二条明确宣布"各邦国保留其主权、自由和独立",第三条将邦联称之为"坚定的友爱同盟"(a firm league of friendship),因此,这时的United States还是一个国际法组织,而非主权国家。我们从它的运作也可以看出,各邦在邦联的代表并不是"议员",而是"大使",无论代表人数多少,都只能进行团体投票。只是在费城宪法生效后,United States才成为"合众国",在此意义上,1787年才是美国真正的建国时刻,因为从这一刻起,它的权力基础不再是各个州,而是我们人民,甘阳教授将这一过程概括为"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 而在这之后,United States还经历了一个由复数名词到单数名词的转变。1865年的第十三修正案还是在用their作为人称代词来指代the United States,合众国还是一个复数。转变出现在1868年的第十四修正案,制宪者开始用the来指代the United States。这种言词之间的区别其实标志着美国政治身份的大转型。也就是说,美国只有经历了一场内战,才浴火重生为一个不可分裂的民族国家,这在宪法文本上体现为合众国由复数名词向单数名词的转变,因为各州已经不可逆地失去了它们所主张的主权。 关于国家能力,宪法学有一个表述,宪法是"限制公权力以保护私人权利",但至少美国的宪法发展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宪法转型在美国主要表现为国家建设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塑造国家能力的问题。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第51篇说过一段耳熟能详的话:"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部或内部控制。在创设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此: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接下来再使政府有责任自我控制。"我们一定要看到麦迪逊的"首先"和"接下来",原文分别为"first"和"in the next place",逻辑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亨廷顿在《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内开篇就讲道,"国家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区别并不是它们的政府形式,而是政府的程度。"亨廷顿所说的"政府的程度" 其实就是国家能力的另一种表述,只是宪法学者现在更喜欢讨论"政府的形式"。也是在这本书中,亨廷顿阐发了麦迪逊的判断,"权力在能够被限制之前首先必须存在","人可以有秩序却无自由,但却不能有自由却无秩序",因此,首要问题"并不是自由,而是创造一种正当的公共秩序"。 但亨廷顿认为,美国生来就具有一个政府,所以美国人只懂得如何限制政府,而不知道如何创造政府,这或许是一个有偏差的判断。有关美国政治发展的研究已经表明,美国人的政治智慧在于他们擅长建设"看不见"或者"尽可能不显眼"的政府,即便是19世纪,美国也不是一个自由放任的"弱国家",只是我们用欧洲民族国家的经验理论是无法理解美国政治发展的。 在纪录片《大国崛起》中,阿克曼在讲述费城制宪时说,"在1787年宪法中,关于成立国家政府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如果我们不联合起来,就会被欧洲列强所摧毁,我们需要一个中央政府。"阿克曼的话其实连接了国家能力和地缘政治的问题。有关建国秩序的地缘政治宪法问题,我们可做两方面的解读。 首先,1776年至1787年间的北美大陆是一个列国体制。在战争结束,北美列国失去共同敌人后,它们在贸易和疆土上的冲突可能会让新大陆复制旧世界的命运,陷入一种"战国"状态,因此,制宪是"合众为一",防止北美大陆重蹈欧洲的政治宿命,费城宪法在此意义上构成了北美诸邦的"和平协定"。制宪的实质是让原本inter-national的议题变为了inter-state的议题(而commerce这个词最初并不只是商务或贸易,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沟通),如果说前者要经过国际谈判才能解决,那么后者可直接由中央政治过程进行干预。直至林肯在论证美国不可分裂时,还在主张"和外人订条约能比朋友间订法律更容易吗?外人之间执行条约能比朋友之间遵守法律更容易吗?" 其次,但在实践中更重要的是,美国人只有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才可能在恶劣的国际环境中生存下去,这是一个基于国家安全的论证。我们现在读《联邦党人文集》通常会跳着读,从第10篇开始读,甚至是直接读有关司法审查的第78篇,但更重要的篇章其实出现在一开始,从第3篇到第8篇,军事家汉密尔顿和外交家杰伊都在进行地缘政治宪法的论证。事实上,即便是书生气最重的麦迪逊,也在第41篇中讲到,"美国若是联合起来,只要少数军队,甚至不需一兵一卒,对于外国野心来说,要比美国分裂而拥有十万名准备作战的精兵更能显示出一种令人生畏的姿态。" 为什么?原因在于美国有大西洋的天险,在当时的军事技术条件下,大西洋让美国不需要维持人数众多的陆军。仅有的2万名陆军大都驻在西部或北部与印第安人毗邻的边境地带,这也是我们"看不见"19世纪的美国政府的原因之一,但看不见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美国宪法第三修正案禁止士兵在和平时期驻扎民房,美国很少动用军队执行国内事务,正是地缘政治才能解释美国和欧洲大陆的"大分流"。阿基亚·阿玛说大西洋就是美国的"太平洋",保卫美国人自由的不是《权利法案》,而是大西洋,这就是基于地缘政治的宪法论证。 在1862年的国会咨文中,林肯指出,美国的内地"从领土角度讲是共和国的主体,其余部分不过是它的边缘地区......蕴藏着最富饶的未开发资源",但 "这个地区却没有海岸,没有一个地方接近海。作为国家的一部分,内地人民现在正而且将永远设法借道纽约到欧洲,借道新奥尔良到南美洲和非洲,借道旧金山到亚洲。但是,按照目前叛乱分子的设想把我们这个共同的国家分成两个国家,这样一来,广大内地的每一个人就都被切断了一个或更多的出口",因此,美国作为一个民族"只能联合,不能分裂"。这是林肯基于地缘政治的宪法论证,它比任何其他形态的宪法论证都要厚重。 在结束时,我应当指出,我所提出的问题远远多于我所回答或者有能力问答的问题,但我希望,我在这里提出了一些正确的问题,并可以促发建设性的思考。 (作者系政治学博士,现任教于山东大学法学院 ) 原文见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209/c11
个人分类: 法律|11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与庆祝!IF=2.236
热度 2 chyhzh 2012-4-13 10:31
IF=2.236 。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An Optimal PSO Distributed Precoding Algorithm in QRD-based Multi-relay System 郁金满园,夏来春去,匆匆过客,归去来兮。 今日得知所写论文已被录用,影响因子 2.236 。 论文均是我写,经得住考验,可查可检。 知识理论深度和对学术界的贡献在于此了。通信领域我已经尽力了,恐日后再难以超越此高度。遂此一记,献给我的 paper 。
4244 次阅读|3 个评论
刘杰克:从苹果股价超越谷歌谈投资和管理感悟
jackliupku 2012-4-9 12:39
刘杰克:从苹果股价超越谷歌谈投资和管理感悟 文 / 刘杰克 几天前,笔者在自己新浪微博上发了这么一条信息:“我有一个梦想!苹果股价终将超越谷歌,这一天终于来了!昨晚, AAPL 升 1.5% ,收于 633.68 , GOOG 降 0.45% ,收于 632.32 !”。虽说言及梦想,只是开个玩笑,做为一名理性的经济人,笔者其实很少“做梦”,更何谈梦想的“标的”是一支股票,但这个历程中的随想和感悟,却仍可以用于投资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当中。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自 2007 年以来,谷歌股价在 500 美元上下起伏不定,整天变化不大。而苹果在 iPhone 、 iPad 等热门产品的推动下,股价扶摇直上,从不足 100 美元一路飙升至 600 美元以上。目前,苹果市值高达 5900 亿美元,超过谷歌和微软之和。现在的苹果可以说不仅是一个著名品牌,其股票也已经成为投资市场顶礼膜拜的图腾。在本文中,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管理咨询专家与培训师以及苹果投资人,刘杰克老师将就为何选择与苹果一路同行的些许感悟与读者进行分享和探讨。 一,乔布斯时代的高歌猛进 乔布斯是天才型消费领导和创造者,其领导的苹果的每一次新品发布都让全世界一次次见证其独到的眼光和创造力,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有了 iMac 、 iPod 、 iPhone 、 iPad ……随着这些产品不断带给市场惊喜,很多消费者开始相信只要是乔布斯给的,那就是他们需要的。乔布斯的存在是苹果帝国缔造的最关键要素,也是其股价可以持续上涨的最强助力。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课程《营销三维论》中的领袖论,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不断开疆辟土,从音乐播放器领域,到手机领域,再到平板电脑领域,虽然并非每次都能拿出惊人的作品,但他总是先取得初步成功,然后逐渐完善,反过来又为市场的进一步增长奠定基础。每一次看起来像是衍生出来的各款产品,却均使苹果获得加速增长。 苹果用不断创新的科技产品改变了世界,而乔布斯用自己的才华和个人魅力成就了苹果品牌。乔布斯身上具有的艺术家的灵感和工程师的想象力使其一手将苹果打造成了一家具有非凡气质的企业。乔布斯本身就是一个理念,它把这一理念融入到其开发的独特操作系统中,并把这个操作系统移植到了 iPod 、 iPhone 、 iPad 身上,形成了当前大众认知的苹果。苹果已经在乔布斯的领导下变成了大众消费的产品,已经不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选择,而是一种时尚消费的品牌。因为这个转型的完成,使得之后苹果的换代更加平稳。这个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企业领袖之一为苹果业绩的突飞猛进奠定了牢不可破的根基,苹果在乔布斯带领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商业奇迹。连苹果的老对手谷歌的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都曾表示乔布斯是美国过去 25 年间最成功的 CEO 。有乔布斯在,基本上投资人可以比较轻松的一路持有苹果股票。 二,库克时代的平稳过渡 正如一句谚语所言:美好的日子总是相对短暂的! 2011 年 10 月 6 日,在 iPhone4s 发布的第二天,便传来了苹果“教父”乔布斯逝世的讯息,一时让众人哗然,网友纷纷表示“震惊”和“不相信”。当乔布斯离开,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又会走向何方成为各界人士讨论的议题,很多投资人对苹果的前途开始担忧,怀疑苹果的影响力是否会减弱,苹果是否会遇到危机,并因此纷纷抛售苹果股票导致其股价一度大幅下挫。而根据刘杰克老师的研究,从众多公司的历史来看,很多公司在创始人或关键人物离职后,股价确实通常都进入下降通道,即使他们以后的业绩仍创出了新高。不过我们不应忽视的关键点是,这些公司在当时通常都享受着较高的市盈率,所以即使后面的业绩实现增长的情况下,由于市盈率的降低,仍导致了股价的逐步下降。但相对苹果业绩的高速增长,苹果当时的静态市盈率却只保持在十五倍左右。而随着多款苹果新品的热销,苹果的销售和利润也将创下新高,股价走势没有理由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诚然,乔布斯是不可替代、无法复制的。然而,笔者认为,苹果这样一个团队化的公司,其系统运营并不会因为乔布斯的离去而改变。同时,也因为乔布斯的理念已经注入到了苹果的血液里面,体现在公司架构,用人甚至财务的运作上面,所以即使没有乔布斯,苹果的风格也不会有陡然的变化。根据《营销三维论》中的创新论,刘杰克老师认为,苹果是否具备持续创新的能力才是其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如果有一天,当苹果再也拿不出 iPhone 、 iPad 这样惊艳的产品时,就算乔布斯再世,恐怕也无济于事。 笔者认为,虽然库克与乔布斯相比可能在产品设计方面少了一些天赋,更像是一名运营专家,而这正是当前如此庞大的苹果所急需的,因此苹果在库克的领导下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库克正在逐渐改变苹果的文化,希望将苹果打造成为一家更有亲和力的公司,从其决定每年派发 100 亿美元的股息就可见一斑,从一些变化中笔者认为苹果仍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自从库克出任 CEO 半年左右的时间以来,苹果公司股价连续飙升,幅度超过了 60% ,推动苹果市值位居全球第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库克担任 CEO 的表现应该值得赞扬,有业内人士称这恐怕是最顺利的公司领导层变更的例子,当然这同时也与乔布斯在最后 4 年为确保公司可以在没有他的情况下顺利发展做出的努力也息息相关。投资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对库克给以充分的信赖。 三,领袖地位中短期内仍不可动摇 从苹果最近六个财年的财报我们可以看出,苹果同比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 33.9% 到 82.7% 之间,最低的是 2009 财年,在经济危机肆虐全球,通用、雷曼等众多经济巨人纷纷倒下的情况下,苹果仍取得了 33.9% 的年度增长,而在刚刚过去的 2011 财年,苹果的同比增长速度更是创出新高,达到 82.7% 。苹果在全球电子科技产品市场的领袖地位仍不可动摇。 刘杰克老师认为,就目前来看,苹果 iPhone 依旧是智能手机市场的超级巨无霸,任何试图在智能手机市场挑战苹果 iPhone 的厂商将很难全面撼动苹果,也许在某些方面苹果 iPhone 有它的软肋,但一旦放置整个市场全面衡量,苹果 iPhone 似乎又无懈可击。而 iPad 市场更是被苹果垄断的市场,其在平板电脑领域的出色表现甚至影响到了笔记本市场产品的销售。而在一些新的市场,苹果也基本所向披靡。 苹果公司出色的业绩是其股价一直处于强势上升态势的根本原因。即使在经历唯冠 iPad 商标权这类短期风波期间,苹果股价依旧坚挺,从根本上就是因为影响公司股价的根本是其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是公司的业绩。目前,我们显然还没有看到任何一家公司或任何品牌有实力做到拿出更伟大的产品和营销策略以撼动苹果的霸权地位。笔者认为,苹果真正的风险在于停止创新,其产品和品牌被别的新兴品牌,比苹果更酷,更新,更有吸引力的品牌所取代,有这样的新品牌涌现的那一天,才是苹果股票到顶的时间。尽管目前还不清楚,苹果的持续创新能力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去年 10 月去世的乔布斯,但在 3 月 16 日新 iPad 的发布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外界的担忧。这个刚刚上市的新 iPad 是这款平板电脑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版本,新一代 iPad 上市首个周末的销量再创新高。苹果仅用了 4 天时间就卖出了 300 万台。 四,公司前景看好,未来仍潜力无限 笔者认为,苹果拥有大笔的现金,可以持续投资新品,并抵御新的威胁。目前苹果准备进军电视、教科书和移动支付等新领域,对这些领域进行重塑和变革。 可以想象一台将 Siri 集成到 Apple TV 功能中去,能通过语音控制观看和使用的电视机又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去怎样的改变,或者将苹果最新的 iCloud 云服务运用到 Apple TV 中去,凭借 iCloud 和所有你拥有的设备进行同步工作的电视是否又会成为市场的新宠。苹果强大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其进军新领域的开山之石,新市场的开拓同时将会为苹果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不断向前。 综上所述,刘杰克老师认为,苹果股价的飙升是有其优异的公司业绩做后盾的,从乔布斯时代多元化的跨时代产品的推出将苹果带入一个新的高度到库克接任实现管理层的平稳过渡,苹果强大的创新能力和领先的技术是其生存之本,现阶段苹果在电子科技产品领域的霸主地位仍然不可动摇,未来在新领域仍潜力无限。而我们可从中得到的感悟则是,找到正确方向,把握本质,然后坚持住,不为外界的传言和短期的波动所困扰,具备充分的信心和耐力,才可能走向成功的彼岸,不管是做为一名投资人或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均是如此。如果未来的苹果仍继续走在不断开拓创新的道路上,相信投资人可以继续与苹果一路前行,期待其创造出更多的商业奇迹!
1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新实验证实中微子未超光速 爱因斯坦相对论正确
mfq1986 2012-3-19 10:20
[转载]新实验证实中微子未超光速 爱因斯坦相对论正确
北京时间3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爱因斯坦可以安心了,因为之前有关中微子超光速的消息根据最新的实验结果显示并不成立,也就是说光速仍旧是不可超越的。这样一条结果也平息了之前对于这一消息的诸多争论。   去年9月份,意大利OPERA实验小组的科学家们发表结果称他们的实验显示中微子的速度似乎超过了光速。这一结果就像一枚重磅炸弹震惊了科学界,因为光速不可超越的理论是现代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基础,超光速的消息是违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罗·鲁宾(Carlo Rubbia)表示,他的名为ICARUS的小组实施了一项相似的实验来捕获来自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中微子,并在意大利境内的探测器上进行观察。 他说:“这是一项再直接不过的实验,非常清楚。结果是令人信服的,它告诉我们OPERA的实验哪里出了问题。”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指出真空中的光速约为每秒299792公里,这一速度值是一个极限,任何物质无法超越。这一速度极限被应用于几乎所有方面,从估算宇宙的大小和年龄,到计算黑洞的半径,再到计算核电站的发电能力等等。    就在上个月,对于OPERA实验的质疑声出现一次高潮,当时科学家们宣称他们的实验设备中存在一些技术故障,这种故障可能对他们的实验结果产生了影响。 安东尼奥·艾里迪塔托(Antonio Ereditato)是OPERA小组的成员,也是位于瑞士伯尔尼的爱因斯坦基础物理研究中心主任。他表示自己对最新的实验结果表示欢迎,他说:“这一 (否定的)结果在我们预期之内,也证实了我们之前有关设备可能存在故障的说法。”当被问及自己是否对此次并没有出现超光速现象的结果感到失望时,安东尼奥 说:“这就是科学进步的方式。重要的是全球的科学事业确实取得了进展。”   ICARUS小组的此次实验结果是计划将于今年4月份或5月份正式启动的一项延续时间更长的实验的测试运行。而OPERA实验组本身也正筹划着在排除所有技术故障之后再次进行验证性实验。    欧洲核子中心(CERN)研究主管赛吉尔·波特鲁西(Sergio Bertolucc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现有证据开始表明OPERA的实验结果是不正确的。然而不管结果如何,OPERA小组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科学实 验,并将他们额实验结果公诸于众,接受最严苛的审查,并欢迎其它科学家对此进行独立测量。”   经过ICARUS小组确认,正如爱因斯坦曾经在100多年前预言的那样,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未超过光速。鲁宾说:“爱因斯坦仍然是正确的,对此我并没有什么不快。” 爱因斯坦可以安心了,欧洲科学家的最新实验证明,之前有关中微子超光速的消息似乎并不成立,也就是说光速仍旧是不可超越的
22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合唱与自我意识
热度 2 smallland 2012-3-16 23:30
许 多动物不会说话,但是会唱歌。唱歌,可能是很古老的交流和通讯形式。我说的唱歌,跟颜色无关。说无关,是跟红或黑无关。说有关,是因为我要说的唱歌不是很 难驾驭的咏叹调,而是适合大众共同唱的歌--譬如红歌。我们熟悉的“同一首歌”,必须是很容易学、容易唱、朗朗上口,即使不会唱,不理解歌词,也能滥竽充 数跟着唱。 和 尚念经,有时会跟唱歌一样,但节奏和旋律很简单--必须的。西方宗教的场合,也经常唱歌。我们在文革中,也经常唱歌。这些歌,歌词的意义本身并不重要,重 要是同志们一起唱,特别是万人大合唱。这样的合唱,像摇滚歌星只用一个调就能调动万人的情绪。群情激昂,就能团结,就觉得唱同一首歌的人都是同志们--古 典意义的同志。 人 类很容易被合唱感染,不是学习来的,应该是一种本能--肯定跟吸引异性的青蛙和蝉噪不同,所以自然就被宗教或类似宗教场合所利用。让个体迷失自我,让个体 “超越自我”--自我被超越了还有什么呢,就是大合唱的重要功能。这功能,就像给人灌了迷魂汤或兴奋剂,幸福,痴迷,狂热,热血沸腾,就像娱乐场所的摇头 丸。此时,我没有了,变成了我们,私欲似乎没了,神圣感油然而生。当然,这神圣里面也蕴含着巨大的攻击性和破坏力,就像一群目标一致的蜜蜂,视死如归。 如此的作用,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也感到迷惑。当然能产生这种效应的不只是大合唱,还有别的。只是因为近日同志们对唱歌有兴趣,就先胡乱说几句大合唱的功能。至于其进化功能,是另外的话题了。
293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白永瑞:东亚地域秩序: 超越帝国, 走向东亚共同体
whyhoo 2012-3-16 18:59
一、三个帝国与东亚秩序 超越纷争和分裂的历史,建立和平、共存共荣的东亚,不仅在韩国社会,在东亚各地都在热烈的讨论,并有人试图付诸实践。处在二十一世纪之初,如果我们想真正担负起这一重任,则需具有能突破现实束缚的创造性思维。回顾东亚秩序历史的动机也正在于此,追溯历史也许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东亚秩序,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东亚国际问题所适用的,或维持国际关系的某种特定范式。这里之所以要用"一定时期"来对其时间范围加以限定,是因为东亚秩序自古就是不断变化的,而且相信将来还会发生变动。实际上,如果回顾一下影响东亚国际关系的特定范式的演变轨迹,就会发现东亚国际关系是伴随着中国、日本、美国等中心国家的交替变化而不断被重新规定的。所以,本文拟通过考察中华帝国、日本帝国及美利坚帝国所主导的东亚秩序的形成、膨胀与消亡的过程,来分析各时期东亚秩序的历史特点。 当然,对这三个秩序都通称为"帝国",也许会引起争议。为了尽可能避免可能产生的误会,这里有必要首先简单说明一下本文所说的帝国的意义。帝国概念的核心也许就是,帝国在本国和周边国家--在东亚则先后有朝贡国、殖民地、卫星国的性质变化--之间的关系上设定一定的位阶秩序,享有独自规定帝国势力圈之内各国对内对外政策的权力。从这种意义来看,完全可以用帝国的视角来比较近代以前和以后的东亚秩序的运作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分析各秩序的特征,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各秩序之间的连续性。 当然,从帝国的视角来看东亚秩序,也会过分抬高中心国家的规定性,而相对忽视了在东亚秩序中处于周边地位的国家的作用,以及东亚秩序的变化过程。所以这里也尽量考虑到了周边的视角。①尤其是以周边国之一,韩国的地位和作用为焦点,回顾东亚秩序的历史,展望二十一世纪新东亚秩序产生的可能性。 二、中华帝国与小中心 传统时代东亚国家间关系的特定范式,大体上可以称之为中国主导的华夷秩序。可是如果将这规定为中华帝国的秩序,也许会有人提出异议。所谓中华帝国,并非单纯指皇帝统治下的中国政治体制(即帝政),而是规范构成一个帝国圈的帝国本国和周边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的位阶秩序。在这个意义之下,东亚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否真的是"华夷秩序",也许还有不同意见。 中国的华夷秩序,一般理解为以中国皇帝与周边各国的国王之间所形成的礼仪关系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它起源于秦汉统一王朝出现以后,中国王朝与周边各国家和民族所建立的政治关系;到后来,具有世界帝国特征的隋唐出现以后,其特征更加明确。虽然隋唐世界帝国解体,但十五世纪初明朝建立以后,随着朝贡制度的形成,这种国际秩序也进一步体系化。 这种华夷秩序的第一个特征,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华夷思想--成为这一秩序最为核心的理论基础。从将中国视为世界中心的本民族中心主义出发,将中国作为文明的中心"华",而把周边视为落后的"夷",即以文明的程度来确定彼此的地位差别,从而形成位阶秩序的文明圈。可是,由于周边国家和民族也可以接受这一文明的标准,因而具有文化普遍主义的外形。当然,历史上中华帝国也根据自身所处的现实状况和需要,有时也有选择地使用武力强迫周边屈服。可是明清时期所表现的典型的朝贡关系说明,中国并没有直接统治周边的意图,而是采取册封周边国家的君主,在内政和外交上发挥影响力的间接统治方式。特别是满族所建立的清朝,在广大的版图内统治着多个民族,表现出多元的景象。与这种间接统治方式相辅相成的是,周边国家也分享着中国的天下观乃至华夷观,具有一种文明共同体的性质。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特点,所以中华帝国秩序,往往并不是中国单方面强迫建立的支配从属的位阶关系;与近代世界出现的帝国主义的支配关系相比,能够建立范围更加广大,更加多元、宽容的秩序。从今天的立场看来,这也许可以成为我们探索帝国秩序的替代方案的一种思想资源。② 可是,笔者还是想提醒大家,应该注意中华帝国的"帝国性",因为中国历代王朝为了提高自身的正统性,都追求一种帝国倾向,这也是理解中华帝国的关键。虽然所有王朝都追求统一天下,将帝国的权力统一于中央的大一统,但是只有真正能够统治周边的四夷,或将其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以实现大一统的中华王朝,才能算是中华帝国(例如秦、汉、唐、元、明、清)。因此,中华帝国当然指的是中华王朝,但是中华王朝并不一定都能被称为中华帝国。这种大一统观念,也同样影响到征服王朝的统治理念。③可是在西为沙漠、东为大海的有限的地理范围内,一旦将统治范围之内的民族和地域统一于帝国,则不会轻易承认它们从帝国分裂出去,将国家组织视为正统,这种集团记忆被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 那么,中华帝国的周边为什么参与这一秩序呢?郑容和的论文④通过朝鲜的例子,深入分析了周边自发地参与中华帝国秩序的动机。与日本同中国有大海阻隔不同,朝鲜与中国接壤,只能通过朝贡来保障国家安全和内政外交的自主空间。此外,从儒教文明圈的中心--中国的天子那里获得册封,可以提高自己统治权的正当性。特别是在发生像"壬辰倭乱"(中国称之为"万历朝鲜之役")这样的外来侵略或内部民众叛乱,政权处于危机之中时,更是要依靠朝贡体制来获得国际的政权保障。 华夷秩序的另一特征,就是在中国皇帝和周边国王之间的朝贡和回赐的关系之上,派生出国际贸易关系。从朝贡的次数、规模来看,这种贸易除了只能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进行的国家间的公贸易之外,还有被编入使节团的特权商人与对方特权商人之间进行的私贸易。由此看来,华夷秩序既是国家、王朝之间的礼仪的对外关系,也是外交和通商上相辅相成的国际秩序。 从周边国家的角度来看,中华帝国的这种特征也许表现得更加明显。姜抮亚注意到传统时代中国经济超越于西方之上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力量,所以认为周边国家参与中华帝国秩序并不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中国",而是因为有一个"富有的中国"。最近学术界开始以东亚为中心重新解释世界史。根据这些新的研究成果,中国依靠在丝绸、茶、陶瓷器等主要世界贸易商品上拥有的独一无二的技术水准和生产能力,在十六世纪以来的三百余年里,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中心,维持着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与欧洲拉开距离是从白银开始流出的1820年以后的事情)。正是在这一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正式的朝贡贸易体制衰落,私贸易兴盛,引起了国际贸易的一大变化。因此,在早期朝鲜被密切编入朝贡体制,与其它地区相比,在安定地供给物品和输入技术方面具有更有利的条件,结果在"紧跟中国型发展"上能暂时领先;但是到后来,反而是像日本那样的偏邦国家更加有利。 如此说来,中华帝国为什么会崩溃呢?对于这一问题,也同样可以从周边的视角来分析其原因。为此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这样一种事实,即在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秩序之中,还存在着多个由小中心秩序形成的重层世界。中华世界之中的小中心,也同样借助中国的华夷观,并将其适用于自己的周边地区。⑤例如在韩半岛,高句丽早就以"华"自处,将周边民族纳为属民,朝鲜王朝的世宗和世祖在对女真的政策上,也同样接受女真的朝贡,也满足日本称朝鲜为"大国"或"上国"。朝鲜后期,当满族建立的清朝统治中国大陆以后,朝鲜更以"小中华"自居。这些历史事实,都可以放在这一脉络上来理解。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日本和越南与各自周边地区所结成的关系上。如果把这些历史现象看作对"中华思想的分享",那么这一地域也许就可以被称作"中华思想共享圈"。⑥如果把这些小中心的作用放在巨大的朝贡贸易体制框架内来观察,特别是越南、朝鲜、日本这样的周边国家也形成了自己的"小规模朝贡体制",希望以此改变中国中心的秩序,这种努力也许可以被视为这一地域历史变动的主要动力。⑦ 在笔者看来,中华世界的重层性,也许正是中华帝国变化的内在要因。在十九世纪后半叶以前,尤其是在满族的清朝取代汉族的明朝以后,即十六世纪末期以来以中国为中心的秩序已经受到来自周边国家的批判,小中心自身的认同性(identity)也逐渐体系化,对后来这些国家向作为国民国家形成原动力的民族认同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是,这种思想变换,无论如何还只是作为促进中华世界变化的内因在起作用,而改变这一架构自身的力量却来自外部,即来自起源于西方的世界资本主义的冲击。 中华秩序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转变为一个一个的国民国家,这一过程与西方历史上中世纪帝国分裂为众多小的国家,最后发展为国民国家的过程很不相同。⑧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帝国,其内部各民族没有独立成为国民国家,中国几乎原封不动地沿袭了清朝以来的领土,而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国民国家。只是位于其周边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摆脱朝贡体制,成为独立的国民国家,将"披着国民国家外衣的帝国"--中国视为他者,以确立自己的主体性。 三、日本帝国失败的大东亚共荣圈 在中华帝国动摇的同时,东亚在西方列强所标榜的万国公法的基础上重建了新的秩序,也就是转为根据新的主权概念,由享有主权的国家之间相互订立契约即条约而成立的国际关系。在向这种新秩序转变的过程中,各国至少在形式上具有了平等的地位。但是在近代世界,以主权概念为基础的万国公法所阐述的国际关系原则,在现实中很少被遵守,而肆行于世的则是资本主义的动力及作为其强制手段的武力。甚至可以说,主权的原则与现实的隔阂不是例外的情况,恰是其正常状态。从根本上说,近代国际秩序是在标榜万国公法和文明的国际秩序的同时,却由霸权国家主导这一秩序的方向,这是其内在的矛盾。 可是在东亚,不存在霸权国家,不安定的秩序还在继续。从这种意义来说,这一时期的东亚的状况也可以说是"无中心的东亚"。至于其缘由,金基正从世界体制论的角度进行了说明。十九世纪后半期世界体制经历了一次结构性变动,英国失去了霸权国家的地位,而与此同时以德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上升为世界的中心国家,世界体制正在从"单一中心结构"向"多元中心结构"转变。在这一变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列强之间的激烈竞争,从而加强对新近编入的周边国家的压迫,尤其是在东亚,在德国、美国和俄国等发展稍晚的资本主义国家崛起的同时,日本又加入进来,所以只会形成极度不安定的中心-周边结构。 在中华秩序下处于偏邦地位的日本,这时为了取代没落的中华帝国,从而具有"华"的地位(所谓的华夷变态),正积极输入西方文明,成功地进行了体制改革。它逐步修订了过去在欧美列强压迫下开港通商时不得不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体制(1899年废除治外法权,1911年恢复关税自主权等),由此从周边上升到半周边,再急速进入到中心的行列,巩固了日本帝国势力范围的基础。日本充分利用了这一时期不安定的国际秩序,列强走向势力同盟的趋势下成功地与英国结成同盟体制,在阻止俄国南下的同时,上升为这一地域的"中心"。日本的这种对外战略也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这是因为美国想通过与日本的联合,来维持其在中国的商业利益。在英美的支持下,日本先后吞并了台湾(1895年)和朝鲜(1910年),进而在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地区,扶持傀儡政权"满洲国",从而得以大大扩大了日本帝国的版图。可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日本与英美的矛盾也产生了。随着日本势力进一步向中国内陆扩张,终于在1937年挑起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与英美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地更加激化。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所选择的道路是结束不安定的"无中心的东亚",由日本来主导东亚地域秩序。所以,日本表面上以推翻英美的殖民统治,解放东亚各民族为借口,企图取代传统的中华秩序,建立大日本帝国的自给自足体系(即"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帝国在与美国的关系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为了利用德国在欧洲接连得手的大好时机而捞取利益,同时也为了防止德国势力可能介入东南亚地区,从1940年8月起连续几个月竭力推进大东亚共荣圈建设,但是其思想基础,乃是日本在脱离中华秩序过程中形成的亚细亚主义。日本在追求近代化的初期,就提出了与西方相区别的、强调内在独特性的"东洋"概念,将中国视为东洋的一个国民国家而使之相对化,从而规定了日本的主体性。这一思想倾向,就是日本的所谓亚细亚主义。作为这一思想谱系的一部分,特别是在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为了尽快结束中日战争的持久战状态,"和平"地重构东亚秩序,提出了东亚新秩序论。东亚新秩序论包括了几方面的思想,任城模分析了其中最为激进的尾岐秀实的东亚协同体论,指出了它的可能性和局限性。联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改革日本,进而以日本为首的东亚民众为主体,对东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尾岐秀实的这种理论清楚地展示了东亚协同体论的思想"临界点"。虽然他的构想在现实中遭遇了失败,却还是在右派掌握的亚细亚主义和左派所掌握的国际主义之间打入一个楔子。他这种将地域构想与日本国内改革论相结合的独特思想,在我们理解日本的亚细亚主义时也是不容忽视的。 与这种东亚协同体论主张以日本和中国为轴心,主张控制民族主义和日本的社会结构改革相比,大东亚共荣圈可以说是以超民族主义(ultra-nationalism)为号召,追求日本在东亚的霸权。当然,对这两者之间的延续和断绝也还有讨论的必要,不过金炅一还是强调了两者的区别。从表面上看来,大东亚共荣圈所追求的是与西方这一他者相对的亚洲的认同性,希望实现亚洲各民族和国家的相互联合,但从根本上说已经背离了亚细亚主义,主要是从军事理论导出的一种构想,不过是企图将家族伦理和天皇制理论扩张到整个亚洲而已。无论是作为克服西方价值的普遍理论"近代超克"论还是世界史理论,都只不过是根据日本的需要而强加给所有亚洲人的。这样,日本帝国与中华帝国不同,不具备在理念上提供文明标准等价值的地位,所以只能动员日本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依靠直接的殖民统治来维持其帝国的存在。 此外,这种理念在经济领域也缺乏基础。日本帝国不能像中华帝国那样,依靠自身丰富的经济力来吸引周边国家,而是为了处于帝国势力圈中心而资源贫乏的日本本国攫取资源,掠夺周边国家。换句话说,这种秩序构造中所标榜的"共荣",只能靠军事力量来实现,也必然随着日本的战败而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对于日本帝国的这种为自给自足而树立起来的大东亚共荣圈,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考察其分工构造的实际运作方式及其影响,在此可惜未能充分加以分析。大东亚共荣圈果真是作为日本的资本、技术与其它邻国的农业经济相互调和的东亚国家间的分工体系在发挥作用,还是具有由中心(日本)、半周边(朝鲜等)和周边("满洲国"等)构成的三元构造的独特的地域体系,这些还是将来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深入阐述的问题。⑨ 正是因为这些特征,我们对日本帝国是否真的在东亚具有帝国所应有的独占性权力,也心存疑问。只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半期,与欧美极为短暂的矛盾对立中,试图强制实行排他性权力于这一东亚地区,却很快又遭受失败的帝国,或许仅能视为一个"准帝国"。⑩ 四、冷战时期美帝国的亚太秩序 日本帝国没落以后,东亚各国彻底完成了去殖民地化过程,即积极追求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自立。但是推动这一任务的国民国家,却在美国和苏联主导的世界冷战秩序的磁场中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东亚秩序基本上从属于在东亚地域形成的所谓自由阵营与共产阵营的对立,尤其是两大霸权国家之一的美国,只要苏联主导的共产阵营存在,就能以此为理由介入个别国家,将区域国际关系隶属于自由阵营的联合之中,从而维持了较为稳定的结构。从这种意义来说,美国和苏联都是领导着一定数量的卫星国家的帝国,而且这种帝国"立足于意识形态、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技术转移,互惠,以及军事合作,扩大发展为范围更加广泛的同盟"{11}。美国为了维持帝国内的团结,不仅强迫东亚各国采用美国的社会体制,甚至对朝鲜半岛和越南直接进行军事介入。 美国的这种帝国秩序能够维持的前提条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具有压倒优势的军事力量。此外,美国最为强大的经济力量(生产的高效率和庞大的市场,世界通用货币美元)和同盟国的政治支持,以及为维持霸权而树立的意识形态,也都是重要因素。 首先从政治、军事领域来看,美国与日本不同,它不直接统治殖民地,取而代之的是采取地域统合方式,通过与各个国家单独缔结同盟而对东亚进行间接控制(虽然在必要地方设置军事基地,驻扎美军),推行将日本作为下位伙伴的战略。换句话说,美国是一种非正式的帝国。根据金明燮的研究,美国最初也打算像在欧洲所实行的那样,在东亚促进地域统合。但是围绕着是支持欧洲恢复其在东亚的殖民统治,还是推行以日本为中心促进东亚地域统合的战略,产生了不同意见,结果美国还是选择了扶植日本的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虽然也对泛亚洲主义的复活存有戒心,但在陷入东亚热战漩涡的情况下,通过1951年旧金山和约和美日安保条约的缔结,对美国来说出现了一个消除了毒素的"大东亚"。换句话说,经济上以日本为中心建立垂直地域分工体制的大东亚共荣圈的经济联系网,部分复活了。这是一种"没有公开发表的地域统合"。日本统治者在适应这一秩序的同时,也认识到这是将复活自己已经破碎的帝国梦想的绝好时机,所以也积极利用它来追求本国的利益。 可是,对于美国的这种地域统合战略,东亚各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接受的。最早韩国的李承晚、菲律宾的季里诺(Quirino)和逃到台湾的蒋介石试图建立具有反共同盟性质的太平洋同盟,虽然最后因美国的反对而流产,其在军事方面的宗旨还是为以后欧洲和东南亚国家参与的东南亚条约机构(SEATO)所继承。除此之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朝鲜战争冲击下,1955年由印度主导召开的万隆会议,"非同盟势力(不结盟势力)"也形成自生的地域秩序。参加这一会议的亚洲国家开始摸索第三条道路,这是一条既非社会主义的方式,也不是美国式的新型发展路线。 但是一部分国家的这种探索过程,由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推行新的政策而失败,美国成功地建立了支持自由的势力均衡。于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东亚安保秩序,以及与之相应的经济秩序得以维持,其原动力来自美国所具有的经济吸引力,特别是美国市场向亚细亚同盟国开放,从而构筑了亚太经济联系网,东亚国家也因此在经济上、军事安全上依附于美国。这时出现了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域概念。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经具有相当强大的经济力量,成功地加入了"富人俱乐部",并在东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窗口就是亚洲开发银行,朴泰均对此有详细的阐述。结果,这种在美国和日本的主导之下,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受排斥的垂直结构被固定下来。 亚洲各国之所以被吸进这一新秩序,美国所传播的理念乃至价值观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肯尼迪政府批评了过去只重视军事援助的政策,改以积极援助已接受民族主义发展为驱动力的近代化模式的亚洲个别国家,以加强为反共而联合的自由阵营内部团结。结果亚洲国家纷纷将开发主义作为国家建设的最大任务。美国的大众文化也得以广泛传播,并成为东亚人稍微主动地接受美国文明作为标准的重要武器。 上面主要通过中心国家的作用和动向,来考察了美国主导的东亚秩序。为了说明这一秩序的变动趋势,还有必要从周边的观点来作进一步的分析。虽然对这一问题没能真正解决,以周边国家之一的韩国的选择为焦点而进行的整理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直到冷战尚在持续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韩国仍在冷战秩序的磁场之中,在分裂体制的半边为建立国民国家而努力,但是也利用这个史无前例的机会,为以后在东亚地域秩序中发挥积极作用奠定了基础。从这种角度来说,分析韩国就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这一时期的韩国,与其说单纯是冷战秩序的受害者,还不如说是这一秩序的受益者或利用者。{12}大体说来,韩国的历届政权都在依赖美国这一帝国的同时,也将冷战论理和状况作为在分?体制下建设国民国家的机会积极加以利用,在这点上具有连续性。只是在对日本和朝鲜的存在的对应方式上有所不同,如果说这是冷战型国民国家,摆脱这种状况的努力大概从卢泰愚政权的北方外交开始,接着有金泳三政权的"世界化"政策,最后通过金大中政权的"阳光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此同时,韩国知识界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内部民主化的基础上,积极适应脱冷战的时代状况,开始讨论东亚地域主义。 五、脱中心的东亚秩序的探索 几乎在韩国人开始将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整个东亚地域置于自己的视野之内来思考问题的同时,在东亚地域也自发地出现了地域统合的动向。这种新动向,并不是要恢复过去东亚历史中存在过的中华帝国或日本帝国秩序那样的,周边国家从属于中心国家形态的统合,而是从周边向中心扩散的地域统合。从这点来说,它是一种全新的实践。实际上在冷战秩序下,美国只能接受美国与亚洲各国之间的纵向关系(双边主义),所以亚洲内部的横向联合(多边主义, multilateralism)很难产生,同时亚洲各国也以各自的民族主义为动力,追求发展主义,很少会关注地域统合的问题。可是与冷战初期不同。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以前规制东亚秩序的美国的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开始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美国霸权安定时期建立起来的构造,开始出现危机。{13} 这种危机首先是美国霸权主义自身所含的内在矛盾,即支撑霸权的权力资源出现了极度的不均等现象。尽管在军事力量上美国依然占据压倒优势地位,但是在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则不是这样,尤其在经济领域,美国只吸取世界经济的商品和资本,而不能相应地提供财富,逐渐演变成世界经济的黑洞。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其经济现在只不过是借助于世界中心货币美元才勉强支撑。但是军事上的霸权主义必然会带来庞大的军费支出,因此必然扩大美国的财政赤字。而为了缩小财政赤字,摆脱日益依赖于海外金融支持的状况,美国所要推行的还是军事霸权主义。这样危机只能更加深化,陷入恶性循环。此外,在意识形态领域,过去在与苏联主导的共产圈相对立过程中得以维持的自由阵营的联合,现在失去了号召力。面对美国大众文化的泛滥,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也日益活跃。在美国失去了过去所具有的内部动力同时,中国却在改革开放以后急速崛起。中国在这一地域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美国来说这也是不得不面临的新的外部环境。 美国掌握霸权的东亚秩序的分裂,也为这一地域建立脱中心的秩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依靠东南亚国家联盟,东亚地域内部超越国境的合作、相互依存、以及与正式的制度化统合相重合的联系网络正在增加,其主体既有政府、企业,也包括民间联合运动,多种多样。尤其如1996年东亚经济危机之后ASEAN + 3形态所显示的,制度化的努力进一步加强,甚至在2005年末举行东亚首脑会谈。与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域概念竞争过程中,"东亚"一词呈现出新的意义。 可是东亚的地域统合努力一方面以经济领域为先导,另一方面有分散的市民联合运动日益发展,具有很强的自下而上的统合的特征,所以这种非正式的联系网络构想,也常常被称为"软性地域主义"(soft-regionalism){14}。相反,依靠正式的(主要是政府间的)协议自上而下的制度创设过程,却进展缓慢。 对此,至少在安全、军事方面依然具有压倒优势的美国,也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会在东亚受到排斥,因此东亚秩序的未来,必然在美国单极的主导权与东亚多极的地域统合努力之间妥协、竞争的过程中展开。虽然会不安定,但是脱中心、多中心的步伐已经迈出。 那么在脱中心的东亚创立新秩序过程中,韩国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呢?针对这一问题,李南周的文章专门作了回答。他指出将来出现的新的秩序现在还难以确定,是以国民国家为基础而建立的旧的秩序继续维持下去,还是要克服国民国家的局限?这两种发展方向会继续相互作用,未来的新秩序也许要在这样复合的过程中形成。具体说来,也就是要在批判地考察现在进行之中的地域合作体促进状况的基础上,探索替代方案。在政治、安全方面,为取代美国主导的霸权秩序的替代方案,支持多国间的安全合作,为促进安全合作,不仅要重视国家自身的安全,也要保障、增进和调和个人的人权,也就是要更加关注人的安全(human security)问题。在经济领域,在肯定加速发展的地域统合趋势的同时,考虑到地域内各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强调为增进共同利益而必须调整各国的发展模式。他期待着这些意见能够实现,其根据就是东亚的地域统合不再是由美国那样追求霸权的国家所主导的。可是在创造新秩序的过程中,希望韩国这样中等规模的国家能够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尤其是韩国已经具备了比较发达的民主主义和市民社会等基本条件,应当更加积极地介入东亚合作,对于地域合作要有新的姿态。 白池云强调了民间团体作为创造新的地域秩序的主体的作用。他反思历史上出现的东亚秩序都是帝国运营的,而今天的东亚地域共同体概念中,依然受到国家间联合体观念的影响,希望目前正在进行的超越国境的基层民间团体的联合,能够为新的地域共同体提供健康的基础。他具体分析了各种类型的联合运动的实际活动个案,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知识,还在承认各国民间运动的差异的同时,提出了联合的方向。尤其对东亚各国民间运动主体所面临的矛盾,即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各国政府之间连动的问题,他提醒大家,就像这一问题的危害会涉及各国民众一样,其解决的方法也不仅仅在于一国内部的对政府抗争;如果不发展为超越国境的联合运动,势必难以取得成效。 最后,还需要分析一下在东亚人建设脱中心的新东亚的过程中,过去的帝国是否会复活的问题。对未来的构想并不亚于历史推演的意义,也同样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想象力。 在东亚历史上存在的三个帝国中,美国分明在未来短时期内还会发挥最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布什政权的新保守派官员,习于用帝国的作用这一用语来表现某种使命感,也许会利用军事手段重新编织"帝国"的新版图。可是正如前面所阐述的,独占的权力结构已经开始分裂,多中心开始形成,一国突出型多中心结构(用中国式的表述来说就是"一超多强")在东亚持续的可能性比较大。相反,日本帝国复活的可能性现在看来并不大。日本在过去帝国统治的时期,其本国在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吸引力也一直很弱;现在日本具有强大的经济力量、先进的技术水准和军事力量,但是过度依赖美国,缺乏独自的对外政策决定能力,似乎很难获得美国的下位伙伴以上的地位。所以,令人担心的不是大东亚共荣圈的再次出现,而是美日寡头统治的高度现实性(当然最近日本的右倾倾向也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忧虑,也对新版大东亚共荣圈之出现有所警戒,但我宁可相信,这可能只是为了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化之新倾向或其复活,而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而已)。 与此相比,最近大家所关注的具有更大的复活可能性的还是中国。回顾历史,在十九世纪末随着中华帝国的没落,东亚秩序也陷入了多中心相互竞争的不安定局面。在一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中国重新崛起,东亚地域秩序也再次进入激变期,中国在东亚的地缘政治地位是如此重要。 乍看之下,中华帝国与霸权全盛期的美国,颇多相似之处。两国不但具有压倒性优势的超强大国地位,而且将国际关系朝势力均衡思考来处理,并依据文明的理论来形成一种位阶秩序,这种文明在诱导着周边参与秩序的国家的自发性。而更为重要的是,无与伦比的强大经济实力给周边国家带来的实惠,对这一地域秩序的维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将来中华帝国要想复活,首先必须使自己的经济实力能发挥像过去那样的吸引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总量的急剧增加,是让人联想到中华帝国复活的关键因素。可是,如果不从国家经济总量,而是从人均国民收入来看,或者从国内的阶层、地域和民族间的贫富分化来看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则有乐观和悲观两种观点的争论,至少还看不到中国有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可能性。但是不难想象,中国还是会建立起在东亚作为地域强国而发挥自身作用的经济基础。而且从政治、军事安全来说,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拥有核武器国家,在为解决朝鲜核问题而举行的六方会谈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反映了中国作为地域强国的地位。但是很明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在政治、军事力量方面还是赶不上美国。最后,中国能否像过去那样提供文明的标准,并为周边国家所接受,对中国的这种能力(即软权力,soft-power)还不容乐观。若中国不是立足于民主主义,而是通过复兴大一统的历史记忆来追求权力的合法性,走的是以民族主义为动力的近代化模式,并未能新创出克服其弊端的独特发展模式,即使中国有意要主导东亚秩序,也不容易让周边国家自发地参与其中。 总之,虽说中国至少可以成为地域强国,新版中华帝国的复活尚不可能。而且,与中国在过去王权间的国际秩序中掌握霸权,维持华夷秩序的时期不同,现在不仅有美国、日本这样的中心并存,还有民间社会也作为重要的行为主体参与进来。在这种地域状况下,如何能够建立新版中华帝国?尽管如此,帝国复活论或中国威胁论依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正如前面所阐述的,这不仅出于对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所具有的实力的警戒心理,也来源于因对中国政治体制的不信任而产生的价值观、理念的差异。更为根本的原因,则是无论是从实体上还是从形象上,中国在规模上的绝对优势,不能不让周边国家意识到它的存在。关于这点,对于中国是否真的是对周围国家构成威胁的强国的问题,笔者主张应该将对中国实体的考察,与对历史和文化记忆中的大国象形的探讨区分开来。{15}我们常常表现出将两者混为一谈的种种倾向。两者虽然基本上是分开的,但是在特定的历史状况下又会重叠,对此将作进一步的说明。现在中国如果真的成为威胁性存在,则必须具备三大要素。首先中国必须有威胁邻国的意图(intention)和能力(capability)。与这两种要素相连的,感觉到中国威胁的一方的感觉或认识(perception)也是起作用的重要因素。对此,不仅邻国的有形力量(国力)会起作用,其国家内部一般人对中国的认识也发挥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中国的历史、文化记忆,即对帝国的记忆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导出中国威胁论的重要因素。在这时,相互区别的两个层次会联系起来。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中华帝国身上,在周边国家感受到日本帝国的威胁时,历史记忆也在起作用。因此,中国和日本如果想让周围国家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战略不至于感到威胁,必须用大力气调整甚至改革本国的发展战略,使之能真正有利于东亚的共存共荣,而且还要肃清本国人脑海中残存的"草根帝国意识"{16}。如果不这样,则必然会为争夺东亚的主导权而相互竞争和制约,对相对一方的帝国的集团记忆,也就会在现实中被唤起,我们也就不能克服帝国的忧伤历史。走向脱中心化的现在,乃是有史以来在这一地域建立多中心共存的地域秩序的最好时期。现在,在帝国的记忆上相对较为自由,在历史上也曾发挥过"小中心"作用,对其可能性与局限性一一经验过的韩国,也许可以在各个中心之间起到调节者及和平和繁荣的促进者的作用,与此相应地进行一些内部改革,那么我们韩国在二十一世纪的东亚历史中自然也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注释】 ①至于周边的视角的多层次意义,参见崔元植、白永瑞(编):《从周边看东亚》,首尔:文学与知性社2004年版,笔者的序言。 ②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中国大陆出版了一些着眼于这种特征的研究成果,如汪晖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和赵汀阳的《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在汪晖看来,朝贡体制是以王道这一伦理观念为基础的,其中可以找到足以对抗近代民族国家恶性膨胀而产生的帝国主义理论,体现亚洲的近代的内在连续性的理论资源。赵汀阳则将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念与现代国际政治相嫁接,提出要废除"帝国秩序",代之以"天下秩序"(没有异端或他者的世界秩序)。在中国之外也有类似的主张,在构型二十一世纪东亚地域秩序的规范时,重视华夷秩序的理念和原理(以大同主义为基础的调和与共存理念,儒教原理的道德主义、相互主义、均分主义等),并注意到因这些理念和原理与现实、实践发生诡离而导致被歪曲或形骸化的历史事实(金凤珍:"东アジア规范秩序の构筑に向けて:朝鲜半岛からの视点",载大沼保昭(编著):《东亚の构想》,筑摩书房2000年版)。在汉语圈知识分子中,对这一见解持反对态度的人也不少。不管怎样,对于天下观(甚至朝贡体制)能否作为去中国的普遍资源的争论,在现在必然会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作用规定这一现实问题密切相关。 ③这一想法受到了王柯("帝国と民族: 中国における支配正当性の视线",载山本有造(编):《帝国の硏究》,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部2003年版)的启示。关于中华帝国空间和正统论的复杂关系,可参见李成珪:"中华帝国的膨胀和缩小:其理念和实际",《历史学报》第186辑,2005年。 ④本文原系笔者为《 东亚地域秩序: 超越帝国 走向共同体》(首尔:创批社2005年版)一书所写的导论。本修正稿中,偶尔会出现人名或论文名称却不注明出处,都是这本书收录的文章。 ⑤闵斗基:"东亚的实体及展望",《与时间的竞争》,首尔:延世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版。 ⑥古田博司,"东アジア中华思想共有圈の形成",载驹井洋(编):《脱オリエンンタリズムとしての社会知》,ミネルヴァ书房1998年版。 ⑦滨下武志:《朝贡システムと近代アジア》,岩波书店1997年版。 ⑧杨念群:"什么是"东亚"?:近代以后韩中日的'亚洲'想象的差异及其结果",首尔:《大东文化研究》第50辑,2005年。 ⑨介绍、批评主张三元构造的 Bruce Comings的见解的论文参见韩锡政:"试论大东亚共荣圈和世界体制论的适用性"(《韩国社会学》第33辑,1999年冬季号)。日本考虑到中国而提出的国际间分工体系,在历史上以及在今天有什么意义,历史学家中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可参见黄东渊的"中国现代史理解的问题点及其克服的展望"(首尔:《中国现代史研究》第10辑,2000年12月)和文明基的"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关于汪精卫政权与亚细亚主义的对话"(《中国现代史研究》第11辑,2001年6月)。 ⑩对于大东亚共荣圈,也有从日本帝国周边的角度重新审视的必要。遭受日本本国掠夺的朝鲜、琉球、台湾和中国大陆沦陷区等地的民族主义抵抗及相互联合运动,以及周边国家对东亚合作体制的反应,特别是朝鲜"转向"社会主义者的反应--即将这作为追求战时变革的绝好时机,试图在提高朝鲜在帝国圈的位阶秩序中的地位的同时,保全朝鲜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特性--等帝国圈内的改革运动的复杂情况进一步加以分析,才能更好地揭示日本帝国主导的东亚秩序的实际情况(洪宗郁:"1930年代における植民地朝鲜人の思想的模索:金明植の现実认识と転向を中心に",载《朝鲜史研究会论文集》第42号,2004年12月;方基中〔编〕:《日帝下知识分子的法西斯体制认识及对应》,首尔:慧眼2005年版)。此外,在日本帝国之外,中国也挑战日本论述亚洲的独占权,构想了多种多样的亚洲观--在批判日本侵略性的亚细亚主义的同时,也同样具有追求亚细亚的联合的共同倾向,只是在是以中国为中心,还是在此之外实行民众的联合上有所不同而已--对理解二十世纪前半期东亚秩序也是不可忽视的知性遗产。可是中国的蒋介石政府更重视的不是东亚,而是与美国、英国或苏联之间的国际合作。 {11}Charmers A. Johnson,Blowback,韩译本, 首尔: 三仁2003年版,第56-57页。 {12}这一视角来自李锺元的"东北亚国际秩序中的韩国坐标及展望"(载韩国政治外交学会〔编〕:《列强的占领政策与分断国家的独立、统一》,首尔; 建国大学校出版部1999年版)。根据此文的论述,李承晚政权虽然很好地利用了冷战秩序激化的时代背景,将美国深深地拖入朝鲜半岛,但是也不愿接受美国扶植日本为地域中心,而使韩国陷入从属地位的地域秩序构想,其代价是南北对立激化,导致了韩国在东亚秩序中被孤立的结果。朴正熙政权积极利用了美国重视日本的战略,改善同日本的关系,实现韩日关系正常化,强行出兵越南,以争取战时军需物资加工订货,提高韩国的国际政治地位。虽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经济增长,但是这种开发主义的弊端也影响深远,利用北方的威胁来加强权威主义的政治体制,在国际上的孤立也更加严重。 {13}下面关于美国霸权的论述主要依据柳在建:"美国霸权的危机与世界史的转换",《创作与批评》2005年春季号。 {14}T.J. Pempel, ed., Remapping East Asia: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gion, 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5,编者的序言; Peter J. Katzenstein and Takashi Shiraishi, Network Power: Japan and Asia,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7,绪论。 {15}参见笔者为韩国读者所写的"为构筑东亚和平而读史:几点建议"(《黄海文化》2004年冬季号)和为中国读者所作的发言(白永瑞、陈光兴、孙歌〔座谈〕:"关于东亚论述的可能性",《书城》2004年12月号)。 {16}姜尙中、高桥哲哉(对谈):"草の根の帝国意识",《周刊读书人》2005年 8月19日。 白永瑞: 韩国延世大学史学系 原文见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168/c18
个人分类: 思想|1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答肖重发
热度 39 周可真 2012-3-10 21:26
肖重发的文章我看了,感觉是:您和刘庆丰的观念比较一致,而且您和刘兄对我都是恨铁不成钢。 但是,我有一点是必须说的:不要看不上中共,中共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你们以为美国才是中国人的朋友?美国永远不可能和中国人站在一起——因为在全球化时代,在能源已经定格和在新科技没有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有了中国的前途,就没有美国的前途! 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共产主义,在制度上是既有缺点也有优点:西方的优点是它的制度可以使它的社会长治久安,中国的优点是中国虽然落后了,但它的制度的效率可不是其它制度所可比拟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可能改变的,虽然你们受了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但我认为你们可以“超越”你们的“时代”,却不可能超越你们文化! 中共是真正中华民族和文化的代表——这完全是凭直觉话!(今天喝了一点酒。) 人生在世,千万不要趋炎附势!当今世界,美国是权贵,难道美国佬和美国的制度就是我们炎黄子孙所应该学习的? 美国不过是一个暴发户,它有什么文化根基?它连德国、法国、英国的文化都不如,更何况中国! 注:我知道,我这篇文章是不受大众欢迎的,但凭性情,我必须这样说。
个人分类: 人文之思|4009 次阅读|89 个评论
[转载]继承邓小平,超越邓小平
dongzg101 2012-3-9 18:12
继承邓小平,超越邓小平 2012-03-09 08:19:06 归档在 时论酷评 | 浏览 32026 次 | 评论 72 条 2 月是艰难一月,由于公历历法者的偏见和随意,导致 2 月总是在 28 和 29 之间颠沛流离。 2012 , 2 月的最后一天,为了呼吁有识之士共商改革,广州一批老中青学者以邓小平南巡 20 周年为题各抒己见,讨论改革的发展路径,不少人认为邓小平的功劳在于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只有继续深化政治改革,超越邓小平的局限性,才能真正继承邓小平的改革之道。现不妨摘录一二,与众人分享。 自由公平公正是改革的方向 之所以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原因在于中国今天的弊端归根结底是政治改革的步伐跟不上经济发展。虽然有不少顶层人物愿意推动改革,然而政治改革始终停留在口头上。要逐步改革,避免击鼓传花,我们急需从这三方面来推动改革: 1 、要自由:原来的改革只是解决了经济自由的问题,现在公民急需言论自由,落实公民的监督权、知情权,保障言论自由的,目的就是监督政府,防止公权力破坏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另外,没有言论自由哪有创新的动力?创新是在学术争论中砥砺出来的。 2 、要公正:司法系统不公是导致当前民怨沸腾的主要原因。很多事情本来是交由司法独立解决,变成了行政越权,从而出现与民争权争利的现象。 3 、要公平:除了政府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等措施之外,我想公有制经济和私有经济要有公平竞争的基础,改革金融垄断是当务之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靠民营经济,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把这三个方面的改革还原到技术层面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推动政改的话,可以避免很多口舌之争。( 袁伟时) 平权保证社会安宁 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老百姓每天用钞票投票的经济。你每天是买《广州日报》还是买《南方都市报》,其实你是在用钱投票。你进哪个餐厅吃饭,你也是用钞票在投票。选择即自由,你没有选择,也就没有自由。 市场经济瘸腿发展的必然后果是贫富分化,如果没有一人一票的政治制度保证的话,就一定会变成权贵资本主义。亿万富豪有很多票,穷人没有什么票,这就需要用一人一票的政治制度来平衡。 在一人一票的制度下,穷人多,选票也多。穷人就可以选择自己的代理人上台,通过改变政治制度、分配制度的办法来得到相对多一些的公平,比如建立个人所得税的累积税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免费的义务教育和医疗保障制度等。 穷人有了保障,社会也就安宁了。( 邓良平) 政改不能搞浪漫主义 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国的改革是双向改革,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并行。双向改革到 89 之后便停滞了,当时舆论的主题变成了反和平演变,有重回阶级斗争的危险, 92 年小平南巡讲“谁不改革,谁就下台”是有其深刻背景的。讲话之后中国重启市场经济改革,经济自由释放的活力带了中国今天的局面,但这样的改革有其局限,局限性体现在它暂停了政治改革,于是有人评价邓是经济上反左,政治上反右。单向改革确立了所谓的中国模式:苏联式政党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结构。这种结构严重制约了中国今天的发展,如果不打破政治改革停滞不前的现状,那么我们今天纪念邓小平南巡的意义不大。我们纪念邓小平是为了超越邓小平。 重启政改不能搞政治浪漫主义。一上来就一人一票不见得是好事,我想改革的具体路径可以分以下三条线。 第一条线:首先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政改的保障源,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普通民众更看重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改善,如果没有社会保障的安全阀,一旦实行简单直接民主,民粹主义情绪肯定高涨,有可能会导致社会剧烈动荡; 第二个元素是放松社会组织的控制,最近广东省有进步,但是我们应该很清楚,这是不够的。目前放松的一些社会组织,基本上集中在环保、慈善、教育这些社会组织上,我们希望它下一步进一步放松,可以扩展到工会、劳工、外来工维权组织。让社会组织慢慢成长起来,社会组织的成长,也为建立共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三个元素放松舆论控制,适当松动一些,这是目前需要突破的一个方面。如果舆论管理很严格,松动不起来,这样反而谣言会满天飞,不利于社会正常的发展。 二线推进是要改革大学。我们的大学都不改革,说什么选举民主。你看看中山大学的体制结构,大学都是政府的附属物,是党委领导玩的一个游戏,哪里还搞什么民主选举。其次财政监督、预算公开、司法公正方面推进。 第三线要做的事情,一、推地方自治,里面延伸地方选举,调整央地关系;二是政党组织转型,看一下中共党章,现在中共搞党内民主,那是玩不起来的。为什么?如果中共要搞党内民主的话,还要改党章,党章都不改,你怎么玩选举民主。举一个例子,党章有一条是这样说的:在下一级党代会闭幕期间,上级党委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向下级单位派遣领导干部。有这样的规定条件,选举民主有鬼用。这相当于什么东西呢?我们的宪法里面规定一夫一妻制,但是男的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娶二奶。党章不改,党内民主不可能进行。 以上三条线是相互重合的,可以交织着进行。( 肖滨) 期望强人不如落实宪法 对于强人和改革的关系,我们心里也很矛盾。一方面希望有一个很开明的强人,能够从上到下推动国家变革,这样的改革社会成本最少。戈尔巴乔夫式的转型虽然不彻底,但毕竟那个国家是和平转型了。今天我们看到缅甸,多元化的政党竞选开始了,互联网开放了,民主选举、游行示威这些民主元素虽然不会马上兑现,但是它已经开始这个转向了。这个改变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一个强人推动的。 那中国现在有没有这样的强人呢?有没有像戈尔巴乔夫、吴登盛这样能够迎合世界潮流,迎合民心的人?这个很难讲。但是强人的弊端也很明显,像曹操那样有废立大权的人掌握改革的主导权,中国的走向就很难预测。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命运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就很可怕,因为他随时可能会转向。 政治体制改革,首先你把许诺给民众的东西做到了,不要玩假把戏。当年戈尔巴乔夫提公开性,那个时候赵紫阳也提了透明度。现在的政府工作报告、两会决议里面都说了财政预算公开,这个公开那个公开,到现在公开了吗?许诺给人家的东西,你做到了吗?预算结算公开,这个怎么做不到?这跟一人一票还差的很远。官员财产公开,俄罗斯可以做得到的,西方国家早就做到了,香港特区也做到,我们政治局九大常委,你们先把自己的财产公开,你们带个好头。新疆的张书记说了:只要中央有决定,我第一个公开,表态非常好,那是一方诸侯。为什么不可以公开呢?你不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吗?你不是没有特殊利益吗?这些东西都做不到,连特权都不肯消减,这些东西都是代代相传吗?食品特供、医疗、公车、旅游这些搞特权的东西,你稍稍缩减一点,这不涉及到意识形态,也不需要动大的社会结构,你都做不到。人大选举来真的行不行?花那么多钱开两会,一年几亿,有那个必要吗?跑到那里去,各个代表团之间还不能串联,这到各地开一个分会场就行了。你把体制框架、党章、宪法、决议里面承诺给人民的东西,你先做到,然后再来谈第二步、第三步。什么都是搞假的,说一套做一套是最可恶的,所以先解决这个问题。( 鄢烈山) 逃港是改革的先声 广东作为改革的先锋现在也不争气。包括地方领导人,不要说跟任仲夷比,就连谢非都比不上。当时邓小平南巡,广东就敢顶着中央的指示报导,谢非他们就是派了记者,而且南方系就是敢登这些东西。现在广东的媒体、广东的官员还有没有这种魄力? 我觉得广东的使命,广东的责任,我们应该重新再强调一下。广东的改革从哪里开始?从逃港开始。香港49年的时候才100多万人口,改革开放的时候是多少人口?400多万人口,几百万人涌过去了。东莞有70万人逃到香港去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逃出来的。就像东德的瓦解,也是逃出来的,柏林墙才会崩溃。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老百姓用血,自己冒着生命危险逃出来的,没有逃港,哪里会有中国的改革开放?这跟邓小平没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在纪念南巡讲话的时候,我们要有骨气,要敢承当,敢说广东的贡献。没有广东,哪里还有邓小平南巡讲话。70年代广东改革,不是邓小平启动的,邓小平那时候还没有出山。( 余以为) 构筑行动共同体避免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不能指望再有一个邓小平、任仲夷出来挽救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要寻找一个新的动力,有很多人认为这个动力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公民社会,还有来自市场经济发展成长起来的经济。据我多年的观察,这些力量仍然处在一个静态的动力之中,它没有被激发。没有被激发的结果是什么呢?它就有可能重复历史上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那条道路,也就是说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当矛盾激化的时候,真正走上历史前台,为自己的命运去奋斗的人,并不是这些所谓的中间派、温和派、知识分子、改革派,他们都不会成为历史的主角,反而是最底层,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人,还有最上层那些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不顾身家性命的这些人,他们真正成为历史的主角。在与他们的对决之中,这个历史真正会走向何方,我想这时很难预料的。苏俄十月革命的时候,什么人都有,包括:温和派、改革派、激进派,最后来自于最底层的激进力量和温和力量来了一次对决并且占得上风,而真正的改革派,包括孟什维克最后都没什么事了。薄熙来在重庆这么受欢迎,不光是因为他唱红打黑,而且是拜他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住房政策等等政策所赐,这些真正切中了普通人的需求。 理性的力量,在中国的改革中如何不被边缘,而成为一个能够激发所有动力的力量,可能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一个问题。或者说我们要更多的关注民生问题,或者说我们投入到一些真正的行动之中。当我们这个社会贫富分化严重之时,改良派如果不和社会底层民众有更多的接触,和激进派有更多的交流,那么我们整个公民社会就形成不了一个价值共同体,更不要说是一个行动共同体,我们改革的前途将遥遥无期。在方舟子和韩寒的争吵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所谓的温和派、改革派,他们之间形成不了一个价值共同体,反而他们之间会有很多的争执,而且是非常无谓的争执。我想我们每个人是时候跳出自己的定位和立场的了,来重新思考如何和其他的社会群体结合成一个整体,思考如何能够在为其他群体说话的过程之中实现我们认为是正确而高尚的理念。( 唐昊) 0 您可能也喜欢: 邓小平精神 邓小平万岁! 邓小平2 不要只怪邓小平 邓小平舌战赫鲁晓夫 25 上一篇 信孚要闻(3.8)——我们只能是看客…
个人分类: 经济发展|10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理:为什么自我很难超越
热度 19 stone1971111 2012-3-9 08:04
前段时间翻了翻萨特的《自我的超越性》(商务印书馆)一书,写得比较抽象和拗口(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水平),看起来很吃力,作为睡觉前的书很好,看着就想睡觉(没有不尊敬译者的意思)。但是自我超越是个非常好的话题,这里面有几个问题值得深思, 什么是自我,什么是自我超越,为什么自我超越比较困难,怎么才能自我超越 。我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但是又不得不和外部的世界或者他人的世界进行接触和交流,难免就会有冲突,有了冲突就需要进行解决, 而解决的方法不是妥协,就是超越 ,因此,探讨自我的超越性在群居社会中是个永恒的话题。 什么是自我? 这个问题在笛卡尔时期就提出来了。自我有两个,一个是物质自我,就是活生生的肉体,一个是精神自我。我们的哲学过去批判笛卡尔的二元论,就是因为笛卡尔认为一个真实的人,就好比是精神的自我像个驾驶员在操控物质的自我。其实这个理解到现在为止也不能说被彻底推翻,这个思想依然还有其合理的一面。人的精神怎么产生的,载体是什么,灵魂是否存在,是否能够感知等等问题,依然还是人类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 人的精神或者灵魂,是人通过身体内部各种生物和化学过程构建起来的一种动态场,这个场是不是物质的还不知道,但是似乎是真实存在的。 所谓的自我超越,就是通过思考,发现了自我的缺陷,这里主要指精神的缺陷,然后进行调整,改善,达到改变的目的,最终在具体生活中起到了更好的效果, 这就是超越。比如,陈祖德写的《超越自我》就是指,不断地思考围棋的理念,不断地突破过去已经取得的成功,寻求新的变化和思想,这就是超越。吴清源很少使用已经下过的招法(尤其是布局),就是一种超越。金庸的武侠小说从来不会重复,人物的特点不断的变化,思想的境界不断地提升,这也是超越。运动员达到一定的高峰之后,通过自我修养的提升,达到运动成绩的提高,也是超越。比如,瑞典的瓦尔德内尔,作为乒乓界的游击大队长,以高龄依然能够驰骋疆场,这更是需要自我超越。 但是,看别人超越似乎都是很美的事,可是放到了自己身上,就是个艰难的课题。为 什么自我很难超越呢?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超越需要一个前提,就是先要认识自我。 而认识自我正是最困难的事情。 什么是认识?我认为这个认识自我的认识,是在看到真实(所谓真实是指在第三方客观的观察下的结果作为参考)全貌下的自我理解。 而理解这个词又是个精神领域的概念, 我认为所谓的理解应该就是用自我的精神构建出一个拓扑,而这个拓扑和需要理解对象的拓扑刚好能够重合或者同步 。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看到认识对象的拓扑,也能够自我构建出这个拓扑。那么认识自我就面临一个困难, 首先,要看到自己的拓扑 ,这就很困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我只有通过镜子看到自我,并不能直接看到自我。所以,看到自己的拓扑这是困难的。此外,即便看到了, 也不容易在一个肉体上同时构建两个拓扑,一个是认识的主体,一个是被认识的对象 。这就更加的困难。 那么我们难道就不能做到超越了么?中国的哲学给出了两种答案。 方法一、分时超越, 就是串行处理。自我好比是个独占的信道,平时被被认识的自我占据,但是中间需要停顿,认识的主体占据这个通道,通过记忆完成对原有自我的认识。 君子日参省乎己,就是每天都要让认识的主体来认识自我 ,这就是典型的分时超越。当然,即便是分时了,要想做到超越依然是困难的。因为,在自省的时候, 需要完全的脱离原有的自我的立场,甚至远离原有的立场,在远距离进行观察,而且是细致、系统全面的观察,然后重新构建自我意识,才能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 还需要有足够的知识,来解决看到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当然更难的地方在于,需要有坚强的手段对上述方案进行执行 。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按照习惯或者本能活动,有意识的改正自己是个艰难的课题。这需要对自我意识进行不断地监督和调整。 方法二、一心二用,就是并行处理。 这个除了在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老顽童的双手互搏术中有奇思妙想之外,道家也确实有类似的思想, 所谓神游物外,自我观照等,似乎都是希望能够一心二用 。就是一部分的精神用于生活工作,还有一部分的精神用于自我观察,自我提醒,自我监督,或者其他用途。这个不符合人自小养成的习惯,不是天生的本能,是需要长期的训练才有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笛卡尔的哲学似乎也是有类似的感觉。不过我相信,从效率上,这个方法似乎更好,也许正是人类未来需要努力地方向。 超越,从来都是有挑战的事情,而超越自我更是所有的超越中最困难的事情。不管是分时,还是一心二用,只要达到超越的目的就是胜利。但是超越之所以尽管困难,仍然被人所称道,正是超越之后的幸福是无与伦比的,人的一生如果不体验到自我超越的喜悦,那应该不是个完整的人生,也不是个积极的人生。 认识自我,超越自我,这是个永恒的话题。我也在不断的努力中。谨以此文自勉。 silong.peng@ia.ac.cn 2012.03.09
个人分类: 读书偶得|11093 次阅读|35 个评论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liaodehua01 2012-3-6 11:46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让我心中泛起太多的涟漪,回忆的太多。 在当下诸如柳岩、杨幂之流充斥在各大媒体中,审美遭到严重的扭曲的时候,这部电影就犹如春天的惊雷一般,唤起我们那心中沉睡的记忆。就像女主人公沈佳宜在毕业典礼所说的:“学校是我们的行囊,我们把青春留给了学校,我们将背起行囊各自走向远方。”是啊,年少纯真的时代已经再也回不去了,留下的只是一片追忆。 导演以浪漫主义的风格给我们描述了这个时代稀缺的东西。影片阳光又略显忧郁,两位主人公想超越,又无法超越的两个“平行世界”都完美的诠释了“浪漫”二字。 我是多么的希望男女女主人公能够走在一起,可“现实”终究没有圆满。一位世纪老人季羡林说过:“不完美的人生才是人生。”想必当他平静地说出这一句话之时,背后必定闪烁着一丝丝的思念与不舍。 如果我的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的话,那么我最遗憾、最想做的事或者最想说的那一句话的,也就正如电影呈现的这么的简单。可这种遗憾终究是终其一生——虽然这个遗憾是那么的稀松平常。 柯景腾:我只想让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存在变得有一点点不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28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翔,你一定能飞得更快
lantiantcm 2012-2-19 20:23
2月18日晚,在2012年国际田联伯明翰室内特许赛男子60米栏决赛里,中国飞人刘翔以职业生涯最佳的7秒41夺冠,刷新自己保持的亚洲纪录!  对于伟大的运动员,一路领先固然可敬,而逆境重生、不断自我超越,给我们带来了更是巨大的心灵震撼。从2003年的一跃到2012年,在刘翔的福地英国伯明翰,跨越9年的这“一跃”间,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 从奥运会冠军到世界纪录保持者,又在世界之巅之时突然在北京奥运会上黯然退场,然后在众多的质疑声中重振羽翼,从2009年上海黄金大奖赛开始完美复出,直至在大邱世锦赛上获得“胜似冠军的亚军”,并且一直到今天,刘翔用他的坚持和信念诠释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我的奇迹。刘翔,代表着一种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精神。对我们年轻一代将是莫大的启迪和激励。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关键是不抱怨,用行动和成绩去证明自己。一个国家最大的莫过于国人的精神,期待刘翔书写新的辉煌!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江湖夜雨遮酒痕——韩寒“代笔门”评论之二
rbhuang5907 2012-2-12 22:41
◇◇新语丝( www.xys.org)(xys6.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江湖夜雨遮酒痕——韩寒“代笔门”评论之二   作者:唐吉珂德   迷蒙的大漫风烟,侠义的江湖儿女,壮烈的舍生取义,迷醉的乱世情怀,武 莽的江湖争斗笼罩着一层诗一般的朦胧意蕴,这是很多看过徐克武侠电影的人共 有的感受。   作为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最喜欢的武侠经典莫过于《新龙门客栈》了。这部 电影,在人物刻划、情节设定、摄影剪辑、动作设计、台词雕琢等方面堪称完美。 我以为,经典是不可以超越的。当听说徐克再导相同的题材时,我不用看,就已 知道他不可能超越这部曾经的经典。   当龙门飞甲遇到新龙门客栈,犹如迷信遇到科学。龙门飞甲里的情节不合理 之处较多,用韩寒的话说就是"造作":);而新龙门客栈则情节合理得多,非 常自然流畅。   江湖夜雨可以遮得住酒痕,却遮不住龙门飞甲这种电影的“造作”。   当前的方韩之争,初看好像是一场意气之争。有人的感觉是,两个人都是说 真话的代言人,二者之争是种杯具。   然而,实际上,方韩之争其实是科学理论对迷信思想的一种启蒙。   有人说,你这样的话有点太过了吧,这么多天了,哪天不是口水战?哪能上 升到“理论”的高度啊?   我来分析一下。现在的情况是,方舟子提供了一种理论:韩寒的一些文章, 有代笔之嫌;而韩寒一方,提供了另一种理论:韩寒没有代笔。   网友们可以就方舟子及众网友的质疑文章好好看一下,再与韩寒及其支持者 的辩解相对比,支持者一方大概认为质疑有理,而虽然疑点多多,但辩解的一方 说来也好象都能解释得过去。   我们应该相信谁呢?   这个问题,准确地说,其实是个误解。在科学研究中,不存在“相信”谁的 问题。如果有两个理论都要解决同一个问题,其实有完善的方法,可以准确地解 决这个问题。   第一点,就是逻辑的方法。也就是有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如方舟子一方, 按照逻辑的方法,提出了很多质疑,这些质疑,都是根据韩寒父子等人发布的公 开的资料提出的,因而其来源可靠,而其推理也非常合理。这就需要被质疑一方, 也提出符合逻辑的解释来证明自己。但韩寒父子的说法依然没有办法合理地解释, 他们解释得越多,不合逻辑的地方就越多。   缺乏逻辑基础,是韩寒一方的第一大硬伤。   第二点,就是实证的方法。也就是说,只有逻辑上的质疑还是不够的。还必 须用实验来检验提出的理论。如我们都知道的,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重的物体 先落地”这样的理论,其逻辑性也看不出问题。但在实验面前,却遭到了否定。 因此,按照实证的原则,尽管方舟子提出了逻辑的质疑,但只要韩寒本人出来证 明一下,他确实读过了二十四史等文献,或好好谈一下他自己的创作经验,还是 可以证明方舟子和网友们错了,他的理论是对的。而韩寒拒绝出来证明自己。   拒绝实证,是韩寒一方的第二大硬伤。   上述两点,都是这几天在各种论坛上,网友们自发地讨论并得出了确定的结 论的。我下文还将谈到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在这里我先讲一句,我们通过实践已 经证明了,绝大多数网友是具有很强的科学素养的,谁要是认为,中国的网民 “素质不高”,我只能认为他是故意视而不见。而这种科学素养和民主素养,是 在打周老虎、打唐骏、打李一等事件中一再证明了的:无论是李一、唐骏还是周 老虎,都在逻辑和实证这二点上被打到了要害。   第三点,是理论本身有没有可证伪性。可证伪性这四个字,看上去有点让人 犯晕,很不好理解。其实,通俗一点地说,就是这个提出的理论,是可以验证它 是对还是错。例如这样的话,世上没有白色的乌鸦,这话是可以验证对错的。如 果有人找出了一只黑色(应该为白色-注)的乌鸦,就证明这个理论是错的。 但如果这样说,世上有白色的乌鸦,也有不是白色的乌鸦。这话当然是永远正确的, 但却只是正确的废话,它什么也不能说明。这样的理论就是毫无意义的。   用这样的观点来看韩寒一方,他们对于质疑提出了很多的解释,如记忆力不 好等等。记忆力不好,可以解释一切,但同样这样就没有了证明真伪的意义,就 是没有可证伪性。   不具可证伪性,是韩寒一方的第三大硬伤。   第四点,是理论本身是不是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且慢,有人说了,别 再说了,这个什么公啊母啊的,越说越犯晕,能不能整点通俗的?再这么文绉绉 的俺们要拍砖了。SORRY,,解释一下,所谓“奥卡姆剃刀”原则,就是“如无 必要,勿增实体”(唉哟,谁拍的砖...)。   拿韩寒事件来做例子,其实是很简单的。方与众网友的理论,与韩寒父子的 理论,如果都用来解释“韩寒是否做伪”这个命题。韩方的理论,就需要大量的 附加解释,如记忆力不好,韩寒是天才等等;而用方舟子一方的理论,则这些矛 盾根本就不存在,一切迎刃而解。所有的不合理之处,都简单明了,毫无矛盾。   大家可以对比以下两种说法:   说法一:   因为是原创,之所以大赛要搞特殊化,是因为信没有收到,而信之所以没有 收到,是因为信丢失了,因为信丢了,所以要打电话通知,而为什么电话通知这 件事说法各异,是因为时间长忘记了……;因为是原创,为什么韩寒不熟悉他自 己作品的内容,是因为他的记忆力不好或是因为他只是一个“仲永”……;因为 是原创,为什么他可以同时又赛车又泡妞同时还能发博客,是因为他很多博客都 提前写好了,是因为韩寒本人是天才,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他的文章从不 用改……   说法二:   因为是代笔,所以作文大赛要搞特殊化;因为是代笔,所以韩寒本人并不熟 悉他书中的内容;因为是代笔,所以他可以自由的搞其它项目……   不符合奧卡姆剃刀原则,是韩寒一方的第四大硬伤。   这四个原则,逻辑的原则,实证的原则,可证伪性原则,奥卡姆剃刀原则, 说起来即枯燥双双绕口,但实际上,却都是大家一想就能明白的简单道理。其实 科学本没有那么复杂,所谓的科学原则,其实不过是人类一次一次在与各种迷信 思想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简单规律而已。   方舟子质疑韩寒,其实只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本能。科学的每一步,科学研 究的每一个成果,都是在这样的质疑过程中不断得到的。很难想象,一位科学家 发表了论文,却根本经不起最起码的质疑。这种经不起质疑的“成果”,会是真 正有价值的吗?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近代却失败的很惨,我们的科学比西方 落后了很多。一个很有名的汉学家李约瑟曾得出了莫名的李约瑟难题,即为什么 中国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对此,爱因斯坦曾有一个著名的解答: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 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 可以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作出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 第574页。)   其实通过这些天的不断辩论,我个人认为,很多网友其实都已经具备了现代 科学的基本素养,并且也体现出了很高的民主参与意识;而被很多人誉为“民主 代言人”的韩寒,却完全没有表现出起码的民主素养,这是很令人失望的。   武侠电影中的虚构世界,充满了梦幻与想像的天马行空,江湖夜雨,泪遮雨 痕,不断激发着人们的浪漫思绪。而现实世界却是残酷的,不知有多少传说中众 人膜拜的“当世神仙”,不知有多少曾经完美的经典爱情故事,却都经不起现实 的轻轻一击。   最后说明一下,我写这个文章引用了国际主流科学界通用的证实科学理论的 验证方法,但我想,不会有读者认为我这是抄袭的。科普文章,大家都知道我是 在介绍别人的成果。这个,“我们都懂的”,是不? (XYS20120210) ◇◇新语丝( www.xys.org)(xys6.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1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习惯当老大 中国已有八大行业超越了美国
热度 3 毛宁波 2012-1-31 20:52
美国在很多领域都是全世界第一,但在有些领域要习惯于过去的第一。美国在部分行业的位置已经被其它国家超过,多数第一都是被中国取代。 《24/7华尔街》说,经济学家几年来都在说,中国GDP增长速度显示中国经济将在20-30年内超过美国。中国GDP目前为6.5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位。美国的GDP为15.2万亿美元。尽管中国还要很长的道路要走,但两国发展速度相差很远:中国经济去年增长9%,美国大约增长2%稍多一点。 美国制造业成本上升太快,在发达国家也是相当高的。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帮助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钢铁和汽车生产商。但是低成本并非中国成为全世界很多产品最大制造商的唯一原因。随着中国制造业和中产阶级扩大,该国13亿人口正在变成消费者。中国也发现自己生产棉花等原材料比进口效果更好。 《24/7华尔街》通过调查制造业、农业和金融业,发现以下是美国被中国超过的行业: 1)钢 中国产量:2010年6.27亿吨 美国产量:2010年8000万吨 美国排名:第三位 美国钢产量在1973年是全世界第一,生产 1.36亿吨粗钢。在那之前,美国多年都是独占鳌头;但次年苏联钢产量达到1.362亿吨,而美国稍微下降到1.322亿吨。今天,完全不同的国家主导市场。2010年,中国钢产量6.27亿吨;日本以1.1亿吨居第二名。美国钢产量只有8000万吨,居第三。 2)棉花 中国产量:2011年730万吨 美国产量:2011年340万吨 美国排名:第三位 2000年美国棉花产量420万吨,全球排名第一。中国当时产量381万吨,紧随其后。但到2008年,中国不仅超过美国,而且产量几乎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中国那年产量为810万吨,而美国为420 万吨。此前一年,由于育种和生产技术上的突破,印度超过美国,产量居第二位。2011-2012年,中国产量为730万吨,印度600万吨,美国340万吨。 3)发行初始股集资 中国发行初始股:2011年集资730亿美元 美国发行初始股:2011年集资307亿美元 美国排名: 第二位 甚至在金融行业,美国也开始落后于中国。据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数据,美国发行初始股集资所占全世界的比例从1990年代的27%下降到2000年代的12%。2011年,中国公司在上海、深圳和香港共集资73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纽约股票交易所和纳斯达克的两倍。美国最近一次在初始股集资方面占首位是2008年。 4)烟草 中国产量:2010年300万吨 美国产量:2010万33万吨 美国排名:第四位 1976年之前,美国烟草产量一直为全世界第一。今天,美国产量仅占全球产量的6%。中国产量2010年超过300万吨,而美国为32.6万吨。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烟草生产大户是巴西和印度。 5)汽车 中国产量:2010年1830万辆 美国产量:2010年780万辆 美国排名:第三位 汽车制造被看作美国最关键的产业。但最近几年来,其它国家在超过美国。美国汽车工业2008年崩溃,需要政府大规模救助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2010年,美国制造780万辆汽车,日本产量为960万辆;中国生产1830万辆,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产地。 6)啤酒 中国产量:2010年4.438亿百升(hectoliters) 美国产量:2010年2.278亿百升 美国排名:第二位 美国在2000年啤酒产量为2.32亿百升,仍为世界第一;中国为2.2亿百升。十年之后,中国产量4.438亿百升,而美国为2.278亿百升。中国不仅是因为人口相当于美国的四倍,啤酒消耗量也在快速上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1961年中国人均啤酒消费只有半瓶;但2007年人均消费上升到103瓶。 7)高技术出口 中国产量:2009年3480亿美元 美国产量:2009年1420亿美元 美国排名:第二位 世界银行的高技术定义为:具有高含量研发(RD),比如航天、电脑、制药、科研仪器和电动机器。美国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药品生产国,上述其它行业也主要是靠国内。但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从2005年在高技术出口方面超过美国。2009年中国高技术出口价值3480亿美元,而美国为1420亿美元。 8)煤 中国产量:2010年32.4亿吨 美国产量:2010年9.85亿吨 美国排名:第二位 直到1984年,美国煤产量一直居全世界第一;现在居第二位,但远远落后于中国。美国2010年煤产量不到10亿吨,而中国超过32亿吨。中国过去十年来能源工业大发展。美国从2005年开始煤产量稍微下降,而中国同期增长38%。两国占全世界煤产量的一半多。 fome Mitbbs.com 2012-1-31
个人分类: 其他|194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杨光斌:政体理论的回归与超越——建构一种超越“左”右的民主观
DynamoChina 2012-1-29 09:56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年04期 政体理论的回归与超越——建构一种超越“左”右的民主观 杨光斌 【摘要】:政体研究一直推动着政治学的发展,但是流行的政体概念需要清理。有关近代西方政体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亚里士多德命题"而展开,在解决统治权后就如何统治问题进行了以代议制为主轴的政体设计。冷战使得政体分类高度意识形态化,西方以突出"类的对立"的二分法代替亚里士多德的多重分类法,并借用在中世纪就很发达的贵族政制的且被西方现代政制设计师用于排斥民主政治的选举代表制来修正"人民主权",建构以选举制为核心的"自由民主"政体,民主等同于选举即"选举式民主"。这不符合政治社会结构和政治过程常识。需要引入"国家"变量以建构一个替代性的民主政体理论。 【作者单位】: 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政体 意识形态 自由民主 选举式民主 国家自主性 【分类号】:D09   政体理论的回归与超越_建构一种超越_左_右的民主观 .pdf 杨光斌博士,河南省桐柏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比较政治制度研究所所长。 教育经历:  1981-1985, 河南大学政治系,法学(政治学)学士;1985-1988,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法学(政治学)硕士;1997-1998,美国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美国外交专业研究生;1999-2002,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博士。 工作经历(含海外)  1988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1992-1993, 英国Sussex University,客座研究员;1997-1998,美国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国际事务学院,Fulbright 教授;2003年秋季,美国Denver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院, 客座教授,讲授《中国政治与经济发展》。
20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宗教
jiyipeng 2012-1-28 12:46
宗教的产生就是为了解脱,一生的修持,为了平和不惧,超越时间带来的生老病死的痛苦。具备宗教精神的人一生在爬山,并不是为了老年的临终关怀。要靠自己的念力,往生净土(天国)。才算在人世间的一生毕业了。
个人分类: 境界提高|2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爱狗狗超越蒋科学
热度 6 lix 2012-1-24 11:59
龙年伊始,终于找到一位可能比蒋科学更爱狗狗的: “6 岁女童吕冬,突发心脏病,抽搐,急需急救车。 ” 接到市民的 120 救助电话,北京急救中心派出急救车赶往患儿家,进门后却被告知, “ 吕冬 ” 是一条 6 岁的母狗。 蒋科学爱狗狗还没到这个水平吧?努力啊!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ciety/detail_2012_01/23/12128847_0.s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00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00: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