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超越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超越

相关日志

[转载]高超——超越的高速度
等离子体科学 2017-10-18 10:28
这篇文章说得比较详细,转一下: 晨枫:来自美国的“高超音速”爱情 中俄会接招吗?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39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古典时期遗产
热度 2 lvnaiji 2017-10-11 10:12
吕乃基 古典时期,(或称为古典时代)是对希罗世界(以地中海为中心,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一系列文明)文化史的广义称谓。古典时期留给后人丰富的遗产。 1. 就近代科学革命而言,希腊的遗产主要是以下方面: 在 本体论 上,确认独立于人的存在或实体。有一个独立于人的存在,也就意味着有一个独立于存在的人。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 在 认识论 上,认为存在是可以认识的。首先是主客体分离。虽然并不彻底,但毕竟是萌芽和开端。近代科学革命走向主体和客体的彻底分离。其次,所谓可以认识,就是发现事实,揭示规律和必然性,不论是因果决定论还是目的论。由此逐步形成一直延续到晚近的哲学传统:从变化中寻找不变者,由纷繁的现象揭示本质和规律。这就是“有底之思”,是近代科学兴起与发展的根源之一。 在 方法论 上,由直觉提出“始基”、“本原”、“公理”,随后演绎推理。 在 心智取向 上,主要是向外探索。其对象主要是自然。这一点与古代中国和印度形成鲜明对比。 在人类文化的初年,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境遇,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活课题不同,因而人的三大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也不同,于是便形成不同的文化方向。 希腊民族生活在多山靠海的环境中,航海通商,首先是认识自然。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平原,以农为生 , 年复一年相对稳定的生活形成天人合一的观念,人与人的关系便成为文化的首要课题,由此便生长出一种伦理精神,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社会和谐发展。印度民族生活在一个自然屏障强大、土地富庶 、 外界很难刺激 、 内部缺乏张力 、 优裕而安宁的环境中 , 主要精力不是应付外部世界,而是转向内心,注重未来与来世的生活,侧重解决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思辨的传统与优势,生长出特有的宗教精神。 希腊向外探索尤其是探索自然的心智取向,在文艺复兴运动和近代科学革命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 最后,在 价值观 上,古希腊人崇尚智慧,知识至上。苏格拉底的知识始于怀疑,他的智慧在于挑战自己之所信,“我知道我不知道”。西方文明成为在时间上不断反省的文明。苏格拉底的教育是雅典城邦民主政治中多元性和论争性的产物,因而使知识和文明在空间上开放。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欧里庇得斯对拥有知识者的羡慕之情既进一步说明上述探索自然的心智取向,也表明知识至上的价值观。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安排了三种人:哲学家、军人以及生产者和商人,其中最高等的是有知识和理性的哲学家 , 哲学家应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2. 古典时期所留下的丰厚遗产中也有罗马的贡献。 恺撒和奥古斯都把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带到当时蛮荒一片的西欧。正是在被罗马征服过的这些地区,成长起日后的西欧文明 。 罗马法是罗马人留给后世文化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包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民法和万民法以判例和原则为基础。原则源于习俗、元老院法令、元首命令和大法官的文告等。民法限于罗马公民,万民法适用于帝国境内所有民族。值得一提的是自然法 , 自然法不是司法实践的产物,而是哲学的结晶。 西塞罗宣称,“真正的法律是广泛流传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变的、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健全的理性。为了避免法令违背这个法则,宗教决不能禁止或部分废止它,我们也无权通过元老院或人民使我们自己不受其约束”。这一法则凌驾于国家之上,任何公然反对这一原则的统治者将自行变成暴君。将抽象概念发展为司法原则是罗马文明最光辉的成就之一 。 如果说希腊人奠定人类文明的出发点并着手从认识上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罗马人即以同样的原则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 毫无疑问,基督教——由犹太人创建,经过希腊理性整理,罗马人奉为国教,是古典时期留下的至少同样宝贵的遗产。 基督教将希腊人确定的原则扩展或深入到人的内心。 3. 古典文明在人生的三大问题上都作出了贡献。 三个方面互相关联。由希腊人开启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点实际上是作为“逻辑的起点”核心的部分。罗马人并未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人与自身的关系得到了极大强化,并反过来规定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基督教的性恶论与罗马法相通,人犯有原罪,任何人都可能作恶,因而必须有法为底线。但向上可以由忏悔、赎罪和行善而进入天国。下有底线,上不封顶。 从更大范围讲,个人本位易于通往宗教。由于时时意识到个体的存在,对他人有疏离感,易于自我迷失,缺乏归属(萨特:他人即地狱),因而诉诸宗教。在集体本位中,个人融合于集体之中,不必考虑或根本没有意识到个人的存在。 理性是认识的利器,但在理性之光的投射之下,往往使事物的另一面变得黑暗。这既是由于理性本身的局限,“世界比所以为的要大”,也因为人自身的弱点。理性不及之处,信仰慰藉人心。古典时期始于理性的觉醒,终于虔诚的信仰。实际上,理性与信仰正是下文谈到的“两分”的结果 ; 反之也可以下此断言:在理性不充分之处,也不会有虔诚的信仰,“临时抱佛脚”即是明证。 4. 古典时期的遗产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超越。 本质超越现象,认识超越实践,理性超越经验,知识超越意见,人类超越自然,个人超越集体,法律超越个人 。 古典时期确立两分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对超越本身的追求。可以说,始于希腊并在相当程度上延续至今的西方文明的根本特征就是超越。本体论意味着有一个超越的目标,认识论和方法论给出超越的途径,心智取向表明超越的源头是以自然界为主的外部世界,而知识至上的价值判断引导人们走上超越之路。最终,信仰超越一切。 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超越 : 有待超越的对象 :自然界的现象、日常活动、外部世界(自然界和集体)、个人的行为与认识(如各异的始基演化说),以及未经推敲的传说等。 途径 :直观、思辨、猜测、类比、归纳、怀疑、诘问、讨论,以及投票等。超越之路主要是由下而上,如归纳、形成公理等;也有上下结合,如罗马法是判例和原则结合。必须指出,超越的途径不仅指由对象到结果,而且包括 将 结果反过来来解释事例。后者对结果具有检验、修正甚至否定作用。这一逆向的路径十分重要,与由对象到结果顺向的路径共同保证对象与结果二者之间的平权,以免对象被结果压垮。 结果 :因人而异的自然哲学体系、目的论、理念、希腊化时期的科学、绘画与雕塑、史学和罗马法等。关键在于,结果是有序或有规则的,因而可以为人所理解。形成相应的嵌入或非嵌入编码知识。 动机和作用 :揭示变化之后的不变者、现象之后的本质、多样之后的一致。进一步深究可以发现,超越的动力来自于“张力”:人与自然(主要是大海)的张力,渴望理解、把握和征服;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张力,培育了理性和罗马法; 由前二者 导致的人与自身的张力,产生了对理性的均衡——信仰。正是这三大张力,造就了一系列超越。 相比较而言,中国在人与自然之间并无如此强烈的张力,由此可推知一系列传统文化的特征;至于个人之间的纷争,只需权力辅之以伦理即可解决。缺乏张力的中国造就了诸多“合”或“和”。在这一视角来看, 与西方的超越相对应,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便是“合”,混合,融合,整合……。 此处尚需说明,自然哲学要求构建包罗万象的体系,以及揭示本原和第一因,由此潜在地通往一神教。 理性终止之处,信仰开始之时 。其实,自然哲学和基督教二者间并没有绝对的界线。二者相通之处显示前者的非理性因素乃至信仰,以及后者的理性因素。 从人类的三大根本问题的关系来看,整个古典时期, 由希腊到罗马,始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继于人与人的关系(由城邦制、共和制到帝国,由诡辩派到罗马法),终于人与自身的关系。 希腊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邦制、共和制和罗马法中自然法的基础,但罗马帝国人与人的关系已疏离了原初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基督教更背离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初衷。作为原始综合的自然哲学,以及在科学中最为简单、初等的几何与力学都不可能构成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科学基础。 再进一步说,希腊人并未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为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提供物质基础。古典时期的繁荣建立于奴隶劳动的基础上。缺乏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为基础,人与自身的关系即归于虚妄,至多只是良好的愿望。纵然如此,人类总冀望在天地间安身立命,知晓未来,并对命运抱有希望。如前述,于是便由个人本位和理性通往基督教。 超越,始于希腊兴起之时的自然哲学,在希腊化时期的科学中渐次完善,扩展到艺术和史学领域,在罗马法仍清晰可见,即使在基督教的形成与发展中也可见超越的印记,并在日后发挥更大作用。 从哪里开始?从希腊开始。希腊人从哪里开始?从超越开始。超越从哪里开始?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 罗伯特· E ·勒纳等 . 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177 罗伯特· E ·勒纳等 . 西方文明史,第 1 卷 .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 189 , 190
个人分类: 科技史|3560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现在缺什么?——学者精神
热度 24 ssglwu 2017-8-7 20:02
中国现在缺什么 ? ——学者精神 吴国林 2017 年 8 月 7 日 中国发展到现在,经济成为世界第二规模,相关的科技创新也有一席之地,但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创新则相当不足,人文社会科学新的知识体系远没有建立。而人文社科新的知识体系没有建设起来,又直接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远远不足,在这方面,缺乏当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缺乏独立思考精神。 在我看来,要改变这一状况,中国需要树立真正的学者精神。 简单讲, 学者精神,就是为真理而真理,为学术而学术,为知识而知识。 学者精神,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知识更加纯粹,才能为真理而献身,而不是屈从于权威,屈从于当权者。 学者精神,不带有任何为利益而做事。它不受权威的禁锢和利益的诱惑。必须反对“官本位”。 学者精神具体表现为:自由精神、独立精神、批判精神、超越精神和博爱精神 。 自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不自由,人与动物何异 ? 独立是成为真正学者的人格要求和制度要求。学术在本质上必然是独立自由的,否则,根本上不能算是学术。 批判精神是学者在研究中所必须保持的思想品格。没有批判,就没有真正的学术进步。 真正的学者精神,还必须不断超越,使理论不断超越,使真理越来越明。 博爱精神,真正的学者精神,还必须超越民族、地域的限制,为人类知识的增进而创造、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个人分类: 追求真善美|11770 次阅读|51 个评论
赶 而 不 超 也 不 错
热度 2 jlpemail 2017-1-14 08:10
赶 而 不 超 也 不 错 籍利平 /( 2017-01-14,北京海淀、莲花池西) 有媒体宣传:中国的军力已经可以和强大的美国抗衡。这多半是在忽悠人。其一,我们至少连俄罗斯都没有超越;其二,以亚洲国家为例,我们在航天方面未必真正地全方位领先于日本或者印度。比如日本,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和月球卫星的时间都比我们早。其三,我们现在没有必要,主动隔着太平洋去树敌。 有评论者认为, “有差距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到差距也不懂得正视差距。”此说,言之有理。 以(军民两用、军用优先的)卫星导航领域为例,美国早在六十年代就部署了 “子午仪”卫星,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所谓多普勒卫星。我国的北斗,可是三十年后才立项的。当时,人家的全球定位系统系统,已经建成了。不客气地说,我们落后了三十年。 正因为落后了三十年,我们才更应该励精图治,发愤图强。自力更生是必须的,因为真正核心的、领先的技术是买不来的。买到的都是人家淘汰下来的大路货。 无奈之下必有创新。好比登山,容易走的路被山大王占据了,想要通过需要支付买路钱,而且很贵。要想不掏那个买路钱,就需要自己的人开路。代价是必须付出的,但开路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出许多人才。 在野草丛生的地方,趟出新路,肯定有创新。 以北斗二号卫星工程为例,亚洲的就不说了,我们遇到了来自美洲、欧洲的多少压力呀?各种威胁、不合作、诋毁接踵而来。可是,我们独立自主发展的信念从来就不动摇。我们一点点地积累,一步步地发展。北斗一号建成了、北斗二号建成了,北斗三号也会建成。 不完全重复别人的路,是值得肯定的创新。 言必称赶超某某国家或者集团,其实没有必要,赶而不超,未必是下策。在体育比赛,尤其是长跑中,我们不难看到明智的运动员采取了赶而不超的策略。赶而不超,需要一种定力、需要一种气度。啦啦队有时也会起哄,喜欢看到 “群雄逐鹿”的热闹场面。 在没有 100%的把握时,他们保持低调,赶而不超。在第二集团中保持优势、保持不落后。当他们做出超越的姿态时,冠军已经触手可得了。 所以,赶而不超是一种头脑清醒的策略。让担心被超越的人、国家或者集团去心理变形吧。我们就是赶而不超,看上去是不思进取,甘于落后,实际上在不断积攒实力、筹备超越。 即使到了北斗三号建成的那一天,在开过表彰大会之后,我们也不要声称,已经超越了某某某。 最大的超越是超越自己,不是超越别人。 北斗三号建成之后,仍然需要完善。北斗运行若干年后,会不会出现替代技术呢? 超越北斗,实际上就是在超越自己。 在晴朗的夜间,仰望北斗和北极星时,我会这么想:北天的星空中,北斗星座是显眼的、明亮的。看到北斗,就不会迷失方向。 可是,其他天区也有明亮的星辰。 如非日月,千万别宣称自己是地球人看到的最亮的星。
个人分类: 散文广场|3019 次阅读|4 个评论
语言、知识、软件均可测序定位,仰仗的是文化基因系统工程
geneculture 2016-11-26 14:23
三大基本定律蕴涵其中:因为质量守恒,物质可以在时空中分合;因为能量守恒,能源可以跨越时空转换;因为信息量可计算和统计,区别于载能载体的(内容、形式、本真)信息可以超越时空翻译(广义双语的序位逻辑、广义数学的双语函数和广义翻译的人机协同三大法则,它们是超级双脑智库建立的基础,其中,语言、知识、软件均可测序定位,仰仗的是文化基因系统工程,涵盖教管学用社会化系统工程和言识软硬形式化系统工程,其直接应用就是学业与职业关系理顺对于知识经济的实质性贡献,不仅具备双重效益,而且可持续可发展且容易普及)。--邹晓辉Geneculture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4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战后之战:美国胜利了多少
热度 8 jiangming800403 2016-7-20 11:31
除了武装入侵格林纳达和巴拿马这样的弹丸小国。大规模的战争,美国战后大概打了四场。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以及还在进行的海湾-伊拉克战争和(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可以说美国没有一次实现战略目的。 美国可以虽然说,朝鲜和越南战争遏制了共产主义的亚洲的扩张,但是反共的月牙形包围圈也彻底烟消雨散。这两场战争美国付出了将近10万美国年轻人的生命,打穷了财力,黄金储备枯竭,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 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虽然在短期内击溃了阿富汗塔利班武装和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但陷入了看不到尽头的低烈度的游击战争。战争已经持续了十几年,美国军人仍无法全身而退,重建地缘政治稳定仍遥遥无期。 十几年的战争,不仅仅是把阿富汗和伊拉克打成了废墟,在遥远的中东荒原中留下了几千具美国大兵的尸体和数倍于此的伤残军人,花费了几万亿美元的军费。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崛起,中美之间国力军力差距最大的是第一次海湾战争以后到二十一世纪的最初几年,二十年前美国不会对中国动武,今后也更不可能了 白人主流精英阶层越来越不愿意去战场上献身,美国大量征召国内的少数族裔和绿卡士兵。但是这些退伍老兵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安置,将日益成为一种不稳定因素。达拉斯枪击事件这只是一个起点。大量征召异族士兵始终是一个帝国瓦解的先兆。诸如日耳曼雇佣军对于罗马帝国,突厥骑兵对于阿拉伯帝国和(传统的)波斯帝国。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991503.html 上一篇: 南沙:以海控岛和以岛控海 下一篇: 有麦当劳、肯德基的地方,经济不至于多差
个人分类: 国际观察|1809 次阅读|16 个评论
机器文明的最后一道障碍
zxczxc0417 2016-7-19 16:49
在已知世界中的博弈,人类是很难战胜机器的。但是机器文明要继续发展,就必须不断探索未知世界。而这种探索目前还看不到机器怎么超越人类。 机器文明的最后一道障碍是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能力。一旦这道障碍得到突破,机器将不需要人类的辅助了,机器将可以自成一体。
个人分类: 天下大事|2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幻] [超少年密码更新至第10集(2016)][720p][中国大陆][主演:
lcj2212916 2016-7-14 20:21
《超少年密码》是 郑芬芬 执导、 焦雄屏 监制、 王俊凯 、 王源 、 易烊千玺 主演的校园悬疑网络剧。 该剧讲述了夏常安、隋玉、谌浩轩三人寻找被投放在学校的A.I.(人工智能)的故事 ,于2016年7月11日在乐视视频播出。 高中生夏常安 ( 王俊凯 饰) 、隋玉 ( 王源 饰) 、谌浩轩 ( 易烊千玺 饰) 因为不同的动机试图寻找被投放在校园内某个超越了图灵测试的A.I.,在这一系列层层逼近的谜题里,上演兄弟间的友情、两代人的亲情,真实与虚假的利益纠葛。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时尚军事”,回复“超少年密码”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101510.html
2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西方文化之恶的杂交
热度 3 lvnaiji 2016-5-8 10:08
吕乃基 希腊罗马时期被称为古典时期。古典时期留给西方乃至人类的遗产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超越。 本质超越现象,认识超越实践,人类超越自然,个人超越集体,知识超越意见,理性超越经验,法律超越个人。古典时期确立两分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对超越本身的追求。可以说,始于希腊并在相当程度上延续至今的西方文明的根本特征就是超越。本体论意味着有一个超越的目标,认识论和方法论给出超越的途径,心智取向表明超越的源头是以自然界为主的外部世界,而知识至上的价值判断引导人们走上超越之路。最终,信仰超越一切。 超越的动力来自于“张力”:人与自然(主要是大海)的张力,渴望理解、把握和征服,发展了科学技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张力,培育了理性和罗马法,在人与自然和个人本位的基础上发展商品经济进而市场经济; 由前二者 导致的人与自身的张力。正是这三大张力,造就了一系列超越。张力需要得到来自宗教等方面的均衡,一旦走到极端可能造成生态恶化和自然界的报复,走向他人即地狱和丛林法则,以及眼下的国与国的争端,在个人是逃避自由和难以承受之轻。 相比较而言,中国在人与自然之间并无如此强烈的张力,天人合一,或者现象即本质,或者一步即上升到无法企及的高度,如“不可道”之“道”。在人际关系上,乡亲们之间的纷争,名分加上伦理道德即可解决,求大同存小异。情本位,合情合理,不要得理不让人。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为贵。人与所处的语境(自然、乡亲们)融为一体,这就是“入世”,无所谓彼岸;于是,信仰自然退避三舍。 缺乏张力的中国造就了诸多“合”或“和”,和合文化。在这一视角来看,与西方的超越相对应,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便是“和合”。和合,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至今;和合,也让今日之中国容忍(包容)了千年积淀的糟粕,对他人容忍罪恶,自己则忍辱负重。 随着全球化的扩展与深入,必然发生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当代中国的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中西方文化的杂交, 遗憾的是, 是这两种文化中“恶”的基因的杂交。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杂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当代国人在此情此景下的主动选择……
个人分类: 人文|3297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