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庞加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柯西、高斯;庞加莱,希尔伯特:四位数学大牛
热度 16 zlyang 2016-3-1 14:07
柯西、高斯 ; 庞加莱,希尔伯特 : 四位数学大牛 在 1972年 Morris Kline 的《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古今数学思想》第4卷汉译本第96页,有一个超级数学家的排名: 柯西、高斯:两个了解数学的人。 庞加莱,希尔伯特:几乎是通才。 真傻求教: (1)这是谁排的名次?有足够的权威性吗? (2)人类历史上的数学家排行榜,还有哪些权威的? 第一名:Augustin Louis Cauchy (1789-08-21 ~ 1857-05-23)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http://www-history.mcs.st-andrews.ac.uk/Biographies/Cauchy.html 第二名: 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04-30 ~ 1855-02-23)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http://www-history.mcs.st-andrews.ac.uk/Biographies/Gauss.html 第三名: Jules Henri Poincaré (1854-04-29 ~ 1912-07-17)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http://www-history.mcs.st-andrews.ac.uk/Biographies/Poincare.html 第四名: David Hilbert (1862-01-23 ~ 1943-02-14) MacTut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http://www-history.mcs.st-andrews.ac.uk/Biographies/Hilbert.html My God!什么时候真傻才能排名超过柯西? 当年的读书笔记: 《古今数学思想》该页截图: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13995 次阅读|52 个评论
物理学笔记一则(2):“物理类比”
热度 15 lev 2014-9-13 19:32
物理学笔记一则(2):“物理类比” 庞加莱在《科学的价值》(李醒民教授译版)中有这样意味深长的一段话: 我们自信,我们在推理中不再诉诸直觉;哲学家告诉我们,这是假象。 纯逻辑永远也不能使我们得到除同义反复之外的任何东西,它不创造任何新东西;任何科学也不能仅仅从它产生出来 。在这一意义上,哲学家是对的;要构成算术,像要构成几何学或构成任何科学一样,除了纯逻辑以外,还需要其它东西。为了称呼这种东西,我们只好使用 直觉 这个词 。 这最后一句引出“直觉”,很有点《道德经》的味道——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 从历史背景上看,庞加莱这个论断应该是针对罗素的逻辑主义(也有可能包括希尔伯特的形式主义)。如果把目标再缩小一点,老庞应该是想阐明 传统的逻辑演绎在认识论或方法论上的局限,或者说纯逻辑演绎体系总会存在实践意义上的“破缺”。 让我来打个比方: 传统的逻辑演绎手段好比CT用(工业用或医用)的 x 射线。一般情况下,许多可见光下不透明的物体对x射线是透明的,有助于我们“分析”物体的内部结构。 在医院照过CT的朋友都知道,x射线是可以用铅板来防护的。其穿透力与频率(反映能量)正相关(与波长反相关),一般医用频段的x射线,用2~3mm厚的铅板就可防护。其中原理涉及x射线与重核原子(比如原子序数为82的铅Pb)的相互作用,这里就不罗嗦了。 现在我们把尺度调整到宏观,当我们遇到障碍物穿不过去怎么办呢?——“绕”过去呗! 这时候低频长波的探测手段就显现出优势了——“衍射”( diffraction, 旧译为“绕射” )。 在认识论上有一种类似“衍射”的手段——“物理类比”( physical analogy )。让我们看看麦克斯韦在《论法拉第的力线》( On Faraday’s lines of force )里是怎么说的: In order to obtain physical ideas without adopting a physical theory we must make ourselves familiar with existence of physical analogies. By a physical analogy I mean that partial similarity between the laws of one science and those of another which makes each of them illustrate the other. Thus all 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are founded on relations between physical laws and laws of numbers, so that the aim of exact science is to reduce the problems of nature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quantities by operations with numbers. Passing from the most universal of all analogies to a very partial one, we find the same resemblance in mathematical form between two different phenomena giving rise to a physical theory of light. 为了获得不依赖固有理论的物理学新概念,我们必须善用“物理类比”。所谓“物理类比”,是指利用科学规律之间的局部相似性,用它们中的一个去说明另一个。因此,所有的数理科学要建立在物理学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关系的基础之上,所以精密科学的目的在于将自然界的难题以数的手段还原为量的判断。通过最普遍的类比到极小的局部,我们发现正是两种不同现象相同的数学表达形式催生了光的物理学理论。 这个“物理类比”多少有点不完全归纳的影子,它的结果肯定是或然性的,反正或然性正是我们这个宇宙或所谓科学的常态罢了 。麦克斯韦说的足够明白了,物理学史上的例子也够多了——我就举一个“高大上”的: 我们的宇宙有很多相互作用(力),按性质分(即按目前我们认识到的作用起源分),归根结底只有四种:万有引力、电磁力两种长程力;强力、弱力两种短程力。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有人就是看这四个东西不舒服,试图在数学和物理(实验)上把它们统一起来: 1967年,建立了弱电统一理论。1983年欧核中心(玻尔创立的CERN)在实验中发现弱电统一预言的 和Z 0 ,大家对电磁力和弱力的统一争议不大了。 20世纪70年代的“大统一理论”(Grand Unified Theorie,GUT)试图统一电磁力、强力、弱力。由于它预言的磁单极子所带来的沮丧,GUT之路任重而道远...... 最难的还是把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电与磁的统一在法拉第、麦克斯韦时代就完成了)统一起来,爱因斯坦他老人家都折戟沉沙了。这里面涉及到相对论基础与量子力学基础的相容性问题(特别是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场论)。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先后建立了弦理论与超弦理论,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问题也是令人头疼的,比如其预言的高维时空(时空维数大于4)的坍缩还有那万恶的、效验用的高能量10 19 GeV...... 好了,展望未来,打住!现在我们来刨根问底:这个折腾这么久的想法是怎么来的?——“往祖坟上刨”! 只看两个公式(国际单位制SI): 其一、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质点模型): 其二、库伦的静电力公式(点电荷模型): 这种关于距离的“反比平方”关系还广泛存在于电流元间的安培定律、各向同性的辐射等等。 看看这两个公式,再想想麦克斯韦老人家的“教导”,你很难不琢磨点儿什么!
个人分类: 格物笔记|6287 次阅读|27 个评论
悲剧——庞加莱、希尔伯特、哥德尔与普朗克
热度 39 lev 2014-9-7 15:41
悲剧 Tragedy 按:最近两天的博文有滑向“顽固派”的危险,经慎重考虑,兄弟我决定“整风”向“革命派”至少是“改良派”靠拢,遂翻出这篇旧文贴出来。 敬告读者:其中涉及数学、元数学(metamathematics)、数理逻辑、证明论,点到即止(一些表述可能比较模糊,之所以壮着胆子写了,是想提供普朗克量子论诞生同期数学演化背景),若有对数学相关细节有兴趣,请参阅相关专家“科普”,鄙人主要讲物理故事 ...... 哥德尔定理部分,推荐应行仁老师的科普系列:《哥德尔定理的证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6653-689727.html 三体问题部分,我 在文末 追加一个附注——附注来自我的好友张任宇博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ilipzhang ) 不过在戏台上罢了,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 《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鲁迅先生给“悲剧”下的“定义”是审美层面的,是悲剧的外向性( extraversion )。悲剧还具有一种内向性( introversion ),即——存在( existence or being )在时间中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 序幕·混沌 《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礼记·经解》 悲剧之所以不断地产生,原因之一就是它来的时候总是静悄悄…… 1889 年,那个几何作图考 0 分,但文笔一流的 儒勒·昂立·庞加莱 Jules Henri Poincar e (1854~1912) 从诺贝尔的“绯闻情敌”——米塔—列夫勒手上领走了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 Oscar II )悬赏的 2500 瑞典克朗( Swedish Krona )与一枚金质奖章。 很多人都说出身法国显赫世家的庞加莱是个“天才”,那简直是太“客气”了,在数学与物理学之城里,满大街都是“天才”!与莱布尼兹、马赫、罗素一样,我们名之以“全才”——“全面的天才”!在“全”这一方面,他虽无法“空前”(亚里士多德的阴影),但注定已经“绝后”。 所谓“全”者,就是一出手便能数学、物理、天文以及未来的生命科学种种一网打尽。 1887 年,大学时代数学还不错的奥斯卡二世在一帮数学家怂恿下发起了一场数学竞赛,其中的一道题目是牛顿、拉普拉斯时代的“遗物”—— N 体问题( N-body problem )的求解。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 ——列子 《列子·天瑞》 “忧天地崩坠”的行为在中国是愚蠢的化身之一,但是,“杞人”若托生欧洲倒是有可能跻身一流智者的行列——自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天体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就成了一把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The Sword of Damocles )。简而言之,在知道日、月、地三者存在相互吸引的作用后,人们就开始思考一系列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月球会不会撞地? 地球会不会被拉向太阳? 地球会不会被甩出太阳轨道? …… “天地崩坠”从上古神话一下变成了与身家性命相关的未来,这个“未来”可能十分遥远,但决不能不考虑。所以,在不知何时而至的“末日审判”( Last Judgement )的恐惧阴影下,精确掌握天体系统中某个星体的位置变化便自然地成为了数学、物理以及天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个方向被抽象为一个普遍的数学或力学问题,即 N 体问题。当 N=2 时,称二体问题( two-body problem ),比如日地关系、地月关系已经由牛顿本人获得了完美的精确解了。 那么下一步,就是 N=3 的三体问题( three-body problem )——不就是多引入了个质点( particle )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牛顿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这一次“名垂青史”、“光耀后世”的不是他,而是“ N=3 ”! 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泊松、雅可比( Carl Gustav Jacob Jacobi )……“数理骑士团”史上最华丽阵容前赴后继,沉沙折戟,纷纷带着伟大的失败灰头土脸地去见了牛顿,数学家们终于明白“ 2 ”与“ 3 ”之间并不是只差了一个“ 1 ” ……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 《已亥岁》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有一个“精细结构”( fine structure )——别人的失败是自己的成功之母!就像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建立,必然是以无数“永动机”( perpetual motion )美梦的破灭为前提,“先烈”们壮志未酬,重任已经“历史地”落在了庞加莱肩上。 与前人不同,站在同一个舞台,庞加莱极好地进入一个快被遗忘的角色——天体力学的先驱开普勒。 当没完没了的的圆圈都不能拟合出天体的轨道时,你就必须彻底地,果断地,甚至是狂妄地抛弃它们!——“一条走不通的路,就等于不存在”,这是悄悄流传的隐秘版“开普勒定律”。 即使把三体问题抽象至两个有限质量的质点与一个无限小质量(小到无法对两个有限质量实施力学上的影响)的质点,我们所面临的仍然是一组“壮观的”微分方程( differential equation )。初中数学老师告诉我们,一组代数方程( algebraical equation )可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独立方程个数等于未知量个数,当未知量个数多于独立方程个数时,方程组就是不定方程( indeterminate equation )组,它的解就会有无数个。类似地,对微分方程组而言,我们也希望找到一些不变量( invariant )来减少“未知量”,以使问题简化至我们可以获得精确解的程度,牛顿以及他忠实的追随者们就是这么干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 而捧走奖金和奖牌的庞加莱完成了三项工作,虽然他并没有在传统意义上最终解决“三体问题”或“ N 体问题”,但是这三项工作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首先它足以安抚 “极其有限的大众”(必须承认,就算是在欧洲,能达“杞人忧天”境界的亦非凡人)——太阳系是稳定的,其次“三体问题”作为一个“下金蛋的母鸡”的潜质已经被充分的挖掘出来了: 其一,庞加莱证明当 N 大于 2 时,微分方程组不存在统一的首次积分( uniform first integral ,只与时间、坐标、速度有关的代数首次积分)。一言以蔽之,就是“三体”乃至“ N 体”无法用传统的首次积分方法求解。 其二,庞加莱开发出了一套全新分析工具,工具名略(不好意思,正如杨振宁老先生的调侃“数学家的语言有时太‘干燥’”,我没怎么看懂)……这些方法不仅促成了对“ N 体问题”中天体轨道的定性研究,还构成了全新的现代数学或力学分支微分方程与微分动力系统( Differentiable Dynamical Systems )的核心。笼统地讲,就是庞加莱在探讨“ N 体问题”的过程中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数学方向。 其三,庞加莱用他的数学“放大镜”第一次揭示了自然界最广泛且最隐蔽的性质——初始条件敏感依赖。也就是说,即使是一个遵循牛顿力学的系统,若初始条件作细微变化——“差若毫厘”,也会使得最终的结果有天壤之别——“缪以千里”。物理学在严格的牛顿力学框架下预测未来的信心受到了毁灭性打击。 “君子慎始”——庞加莱最终将他第三个发现小心翼翼地封存起来,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Does the flap of a butterfly’s wings in Brazil set off a tornado in Texas? 一只巴西蝴蝶轻轻拍打翅膀导致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吗? ——马尔里斯 P . Merilees 为 E. N. 洛伦兹 E . N . Lorenz 演讲拟定的标题 大约 70 年后,被庞加莱雪藏的发现有了一个通俗且时髦的新名字——混沌( chaos )。 混沌,可怕的混沌! 圣殿里,教皇宝座上的牛顿面容憔悴——残阳如血,西风凛冽,在概率与统计的第一轮冲击中摇摇欲坠的经典物理大厦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三国式悲剧·确定性的丧失 董卓作乱,汉室倾颓。曹操矫诏,一十八镇诸侯会盟讨贼。平原县令刘备也来“凑个热闹”…… 1900 年 8 月 8 日,还是法兰西的巴黎。 索邦大学( Sorbonne )报告厅,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 )会场掌声雷动。在万众瞩目中,哥廷根学派全盛时期的掌门人、数学家中的“无冕之王”、“数学界的亚历山大” 大卫·希尔伯特 David Hilbert (1862~1943) 受大会主席庞加莱邀请,从容走上主席台—— 先生们! Who of us would not be glad to lift the veil behind which the future lies hidden…… 我们中有谁会不乐于去揭开隐匿的未来面前那层面纱…… 在这篇名为《数学问题》( Mathematical Problems MATHEMATICAL PROBLEMS.pdf )的传世演讲中,希尔伯特一口气提出了 23 个有待解决的数学难题。除去其中照顾徒弟的“私心”、吞并物理学的“野心”外,“希尔伯特问题”( Hilbert ’ s problems )作为即将到来的 20 世纪数学发展的指路明灯是当之无愧的。 理性的先锋队——数学军团,迅速集结到了王者的旗帜。旌旗翻飞,兵强马壮,几何、代数、分析三大主力志得意满,各路干将擦掌摩拳,只待倾巢而出,直捣黄龙。 23 道命令已经下达,数理帝国新一轮开疆拓土的壮丽征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纪录片必须在这里打住,拉普拉斯妖的超强性能明显实效了。这令人热血沸腾的景象既不是过去的结果,也不是未来的原因。恰恰相反,我们之所以对巴黎“盛会”有上述印象,正是因为站在 100 年后的回望——辉煌的结局造就传奇的开端! 讨董联军的盟主是“四世三公”的袁绍,不是“汉孝景帝玄孙”的刘备! 与会者质量都不怎么样!——会后,希尔伯特如是说。实际上,孤独的王者只当场下达了 10 道命令。杂乱无章的会议秩序、被迫中断的演讲、冷淡的听众反应……这一切怎么配得上数理十字军的誓师大会,怎么配得上神圣东征号角吹响前的序曲? 数学并不一定是数学家生活的全部。对与会的大部分数学精英而言,他们如此费尽周折地齐聚巴黎,除了回望古典数学的往昔峥嵘,展望 20 世纪的美好明天,还有一个彼此心照不宣的内心冲动——塞纳河畔的“别样风情”,时尚之都巴黎,那纸醉金迷的“夜生活”! 这个夜晚,位于巴黎北部蒙马特高地( Montmartre )的“红磨坊”( Moulin Rouge )几乎化为索邦大学报告厅的翻版,风姿绰约的法兰西舞娘“有幸”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数学家们的“忠实听众”。在美人、佳酿、法式香吻、靡靡之音的环饲中,以风流倜傥闻名的希尔伯特无疑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明星,早晨的失落与挫败感在这个夜晚一扫而空。流光闪烁的舞池内,妖艳的女郎连声惊呼——原来,“数学之王”的舞步,可以和他在解决难题时展示的数学技巧一样,令人眼花缭乱,啧啧称奇…… 当然,“亚历山大”不会永久流连在“温柔乡”。希尔伯特没有停止他的脚步,他还有自认更崇高的使命——数学本身的“合法性”! 在牛顿纪元后的两百年里,人类认知疆域的立宪大会早已通过了一条明晰的不成文法——一切自然科学合法性的标杆是数学。这是科学教皇牛顿以来赋予数学的世俗权威,是经典时代所有纯粹数学家享受他们精神优越感的资本。 1897 年,第二次数学危机的硝烟尚未散尽,第三次数学危机( the third crisis of mathematics )又携翻天覆地之威,气势汹汹地杀将而来。继贝克莱主教的“无穷小量”之后,德国疯子康托尔( Georg Ferdinand Ludwig Philipp Cantor )的“集合论”( set theory )荣升第三任幽灵。这一次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数学自身的合法性遭遇了其诞生以来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罗贯中 《三国演义》 一片混乱中,由于数学基础的认识分歧,数学军团走向分裂,形成各自为政,相互攻伐的三路大军——赤壁一战之后,三足鼎立之势已成: “魏”——以逼疯康托尔的利奥波德·克罗内克( Leopold Kronecker ,康托尔的老师 )、庞加莱、布劳威尔( Luitzen Egbertus Jan Brouwer )等为首的直觉主义学派( School of I ntuitionism ):欲革旧立新,改天换地。颇有经验批判主义大师马赫老先生遗风,十分亲近经验色彩浓厚的自然科学,以“存在即被构造”拒绝一切形而上的无穷与无限,不接受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排中律,甚至(比如克罗内克)高擎毕达哥拉斯“教主”大纛,连无限不循环的无理数都不承认。 “吴”——以文理通吃的贝特兰·罗素、皮亚诺( Giuseppe Peano )、弗雷格 ( 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 ) 、怀特海( Alfred North Whitehead )等为首的逻辑主义学派( School of Logicism ):以还原论色彩的“数学 = 逻辑 + 符号”保“江东”——数理逻辑之全土,徐图天下。在旁人看来,这帮分裂势力不仅没有灭火,反而大有风助火势之举,必欲将乱世进行到底而后快。他们可以花上 300 多页的篇幅去给出 1 的“严格”定义;可以弄出了个令数学家头痛至今的“罗素悖论”( Russell ’ s Paradox ),其通俗版为“理发师悖论”——一个只给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的理发师是否应给自己理发? “蜀”——以力挺康托尔的哥廷根掌门希尔伯特为首的形式主义学派( School of Formalism ):古典正统余脉,根红苗正。恪守形而上传统“价值观”,不以经验较真理之短长,唯无矛盾者为真,唯相容性( compatibility )为真。 三国纷争,生灵涂炭。当此乱世,最忧心忡忡的莫过于以“汉室宗亲”自居的“刘皇叔”——希尔伯特。为标榜正统,刘备的西南割据政权从来以“汉”为国号,而不会自称为“蜀”,这个习惯性称谓则是篡汉的魏政权之“发明”(吴政权在较长时期内仍然承认“汉”的正统地位)。希尔伯特本人也并不以“形式主义者”自居,这顶帽子恰是“夙敌”罗素和布劳威尔给他扣上去的,意在削弱其古典数学的正统地位,而希尔伯特深知“汉贼不两立”,欲正纲纪,必先讨“国贼”——直觉主义! 身兼“刘备”、“诸葛亮”双重角色的希尔伯特历经十余年艰辛,终于定出“北伐方略”——希尔伯特纲领( Hilbert ’ s Program )。与逻辑主义者的信仰类似,希尔伯特极端推崇欧几里德的《原本》范式,试图把整个数学建立在一组抽象而兼容的公理系统基础上,通过对公理系统的演绎推算扩展出数学的全貌。那么数学自身的“合法性”就有了具体的含义,即公理系统的无矛盾性或相容性。“纲领”为新时代的数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崇高的战略任务—— 去证明这种相容性,捍卫数学神圣的“合法性”! 至于“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还是“六出祁山,绕道雍凉”的具体战术进程,希尔伯特选择较稳妥的后者。他主张先“屯兵汉中”——将古典数学公理化,其二“袭取祁山九寨以为根基”——将公理化成果用纯符号表述以实现彻底的形式化,其三“巩固雍凉,威慑秦川”——规避“无穷”风险,在有限步骤构造“元数学”( metamathematics ),待时机成熟便“下长安,破洛阳,汉室可兴”——以元数学证明形式系统的相容性,形式系统“合法”则古典数学“合法”!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 《蜀相》 1930 年 1 月 23 日,年届七旬的希尔伯特在哥廷根迎来盛大的退休典礼——白帝城的那一夜,刘备把江山社稷托孤于诸葛亮;五丈原的秋风中,孔明把汉室生机交付与姜伯约。在“恨不能临阵讨贼”的痛苦中,老人发表了自己作为数学家的临别告白……时光一去 80 年,我们还能清晰地听见老人饱含深情的最后一声呐喊: We must know, We will know!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 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的《三国演义》,其魅力在于散发着一种浸透了历史苍凉感的永恒悲剧性,罗贯中用恢弘大气的笔触渲染了一幅令后人唏嘘不已的史诗画卷——寄托了文人士子理想与正义的蜀汉政权之命运,是诗化的历史,是从坎坷走向辉煌,从胜利走向毁灭…… 几乎就在希尔伯特动情演讲的时候,他对数学规划的乐观远景戛然而止。 “柏拉图”悄悄地回来了…… 来自“维也纳小组”——“恩斯特·马赫学会”的 库尔特·哥德尔 Kurt Gödel (1906~1978) 一位 25 岁的奥地利逻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将来还要友情客串物理学家),携带史无前例的摧毁性以一个恐怖魔鬼的狰狞面目出现在他陷入混战的同行面前。 洞穴阴影再次来袭…… 1931 年,人类理性进程中最具颠覆性的重量级论文《 论〈数学原理〉及有关系统中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 》( On Formally Undecidable Propositions of Principia Mathematica and Related Systems )在维也纳公开发表。从题目上看,数学“柏拉图”的意图十分明显,他的关注焦点放在了怀特海与罗素合著的逻辑主义“圣经”——《数学原理》( Principia Mathematica )与希尔伯特的形式系统;从内容上看,哥德尔成功地解决了 1900 年提出的“希尔伯特第 2 问题”——算术公理的相容性(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arithmetical axioms )证明…… 但是,希尔伯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哥德尔的结果与数学之王的预想南辕北辙—— 相容性?——哥德尔扶正他的黑框眼镜——根本不可能! 从算术公理系统开始,一夜之间,“火烧连营七百里”——烈火熊熊中,希尔伯特纲领灰飞烟灭! 四周光明骤然黯淡,数学家猛然发现自己仍然身处阴暗的洞穴。他们惊恐万分,洞口被两头穷凶极恶的“畜牲”把住了去路,那是冥府的门神,一对恐怖的地狱之犬——赛博拉斯( Cerberus ): 一头叫“哥德尔不完备性第 1 定理”( The Gödel ’ s Incompleteness Theorem I ): 任一足以包含自然数算术的形式系统,如果是相容的,则它一定存在一个不可判定命题,即存在某一个命题 A 使 A 与 A 的否定在该系统中皆不可证。 另一头叫 “哥德尔不完备性第 2 定理”( The Gödel ’ s Incompleteness Theorem II ): 在真的但不能由公理来证明的命题中,包括了这些公理是相容(无矛盾的)这一论断本身。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以包含自然算术的公理系统是相容的,那么这种相容性在该系统内是不可证明的。 数学家们战战兢兢,徒然任两头恶犬狂吠……阴影中,哥德尔(他当然也在洞穴里面!)依旧平静: 你是叙拉古的阿基米德, 再严密的防守, 也必然存在破绽; 你是不列颠的牛顿, 再精妙的构思, 也不能杜绝漏洞。 接受现实吧, 我的“亚历山大”, 有些事情, 我们永远也无法知道! 数学、逻辑、或者说人类伟大的理性,它的确定性已然终结! 顺便说一句,“命题 A ”学名“哥德尔命题”( Gödel ’ s proposition ),它后来作为主角参演了一部卖座的好莱坞( Hollywood )大片,名字叫 The Matrix (矩阵),中文译名《黑客帝国》…… 1900 ·无可奈何花落去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 《浣溪沙》 在很多人模糊的印象中,牛顿王朝的崩溃时间被设定于公元 1905 ,而“物理学编年史”中记载是这样的: 牛顿王朝 Newtonian Dynasty ( 1687~1900 ) 终点,公元 1900 。 在人类理性之域,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4 月 27 日,伦敦,开尔文勋爵发表演讲,他为物理学家指明了“乌云”; 8 月 8 日,巴黎,希尔伯特发表演讲,他为数学家下达了“命令”; 8 月 25 日,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的第 9 天,叫嚷“上帝死了!”的德意志疯子尼采死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上帝复活了!” …… 现在,时间: 12 月 14 日;地点:柏林。 中规中矩的柏林洪堡大学( Humboldt Berlin University )教授、普鲁士科学院( P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院士 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1947) 这位上课从不带讲稿,也从来不会有口误的讲台“老资格”,今天竟有些紧张,像一个初次参加论文答辩的学术新兵,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上了柏林物理学会( The Berlin Physical Society ,即今天的德国物理学会)的例会讲台。 从台下的座位到讲台不过几步的路程,普朗克竟然好像走了很多个世纪…… 科学的历程,往往是抽象理论与具体经验的长途赛跑。有的时候,在纸上推公式的数学家或理论物理学家走到了前面;也有时候,在瓶瓶罐罐与机器轰鸣中的实验员或工程师迎头超越。在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无数科学的果实就诞生在蒸汽笼罩的技术喧嚣之中。 在冶金工厂里,某位细心的工程师偶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熟练的冶炼工人可以通过炉火的颜色大致判断锅炉的温度。这种不需要借助任何精密仪器的经验估计激起了他的兴趣,后来他把这个有趣的发现分享给了专注于热力学或辐射学( radiology )的物理学家朋友。 经过物理学家必要的数学抽象与物理简化,我们有了一个新的物理学模型( physical model )——黑体或绝对黑体( black body or absolute black body )。这是一种奇妙的“物体”,它像土财主痴迷金币那样贪婪地吸收一切投射到它的能量,一点都不反射( reflection ),所以我们形容它就像土财主的心一样,是完完全全、不带杂质的黑色。但是,再高明的“葛朗台”( Grandet )也拦不住自己的财产一点一滴地悄悄溜走,黑体吸收的能量最终要以热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外界。 普朗克的授业恩师基尔霍夫( Gustav Robert Kirchhoff )教授研究发现,“守财奴”的“资产外流”是有一定数学规律的——黑体辐射( Black body radiation )的能力只与其辐射波长(炉火颜色)和温度(锅炉温度)有关。但是,基尔霍夫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辐射谱( radiation s pectra ),即辐射能力、波长、温度三者之间的定量数学关系,后续工作只有交与后人完成。 1896 年,德国物理学家维恩( Wilhelm Carl Werner Otto Fritz Franz Wien )从热力学出发,结合一些特殊假设给出了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黑体辐射数学关系——维恩公式( Wien ’ s Formula )。次年的精确实验表明,维恩公式在辐射的短波(炉火颜色偏蓝紫)区域与实测数据吻合十分完美,但在长波(炉火颜色偏红橙)区域出现了明显偏离趋势。 4 年后,在德国佬面前从来不甘落后的英国人奋起直追,以定量分析之精准闻名学界的世袭贵族瑞利男爵( John William Strutt , Baron Rayleigh ,第 2 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与在天文学领域造诣颇深的金斯( James Hopwood Jeans )先后在麦克斯韦经典电动力学( e lectrodynamics )与玻尔兹曼经典统计力学的基础上推导出了一个理论基础更扎实的数学关系——瑞利—金斯公式( Rayleigh - Jeans ’ Formula )。但自然确实是太幽默了,在数学的可怕折磨中诞生的瑞利—金斯公式并不比“德国版”的维恩公式好到哪里去,它在长波区域倒是很符合实验数据,但到了短波区域…… 一贯喜欢开玩笑的保罗·埃伦费斯特惊呼——天哪,紫外灾难( ultraviolet catastrophe )! 我们惊恐地发现,辐射谱上瑞利—金斯曲线奔向了无穷大——当一个物理学理论预言现实中的某个物理量会变成无穷大时,就证明该理论失效了! 其实维恩与瑞利—金斯两个公式所遇到的问题,对今天的“科学家”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在今天,面对同一组实验数据, 10 位“科学家”撰写的 10 篇“论文”可以有 11 种解释,而其中任何一种解释只要能与部分数据相吻合就完事大吉了;更何况,面同一组样品, 10 个“实验员”可以搞出 12 套数据(我承认:我就在实验室里遇到过这种情况)。初始条件敏感依赖、蝴蝶效应( The Butterfly Effect )、混沌无处不在,天气、室温、心情、股票、电影、足球赛、 NBA ……太多因素影响结果了,总而言之,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在 110 年前,这可是个足以引发经典物理帝国全境恐慌的大事! 首先,我们需要在逻辑上确认两个事实:第一,黑体辐射实验现象的可靠性与实验数据的精确性不容置疑;第二,不要怀疑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维恩( 1911 )、瑞利( 1904 )以及没有得奖的金斯(很遗憾……)三位杰出物理学家的“智商”——数学推导,特别是在小数点后第 3 位发现整个一族惰性气体元素( element of inert gases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原因)的瑞利男爵一贯持有实验精密与数学严谨的好名声! 对福尔摩斯来说,当所有可能情况都被排除以后,剩下的那个“最不可能”的情况就是真相!——所有物理学家都必须面对一个惨不忍睹的事实: 牛顿缔造的经典物理大厦之基座隐藏着一条极深的裂痕! 这条裂痕触及到了一个已经发酵成“废话”的“常识”—— Nature does nothing in jumps ! 自然界从来不飞跃! 莱布尼兹语气很坚定,这是他和牛顿极少的几个共识之一。因为没有这个前提,他的微积分,牛顿的流数术都成了一叠废纸!我们的自然具有连续性( continuity ),就像“ 1 ”与“ 2 ”之间的间隔是“无限”( infinitude ),一个物体的运动以及度量运动的能量不存在最小的单位,其值应当想怎么小,就怎么小。 8 个月前,睿智的英国老“气象员”开尔文就预报了“晴空”边界的两朵“乌云”,其中之一便是:在能量连续前提下,麦克斯韦—玻尔兹曼能量均分定理( the Maxwell-Boltzmann doctrine regarding t he partition of energy )在热力学中遇到的困难。 历史给两种人留下了载入史册的机会:一种是不知不觉的蠢人,一个极其愚蠢而不自知的选择往往就改变了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历史走向,这一点,因滑铁卢( Waterloo )惨败幽居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在回忆到他“亲爱的”格鲁希元帅( Marshal Crouchy )时,深有感触;另一种是冷静而理性的智者,他们充分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在历史中的分量,所以他们往往显得小心谨慎,甚至有些畏首畏尾…… 两个月前的 10 月 19 日,普朗克教授向物理学会提交了自己对黑体辐射的研究论文。在这篇论文中,普朗克“巧妙地”利用“内插法”( i nterpolation )将维恩公式与瑞利公式(金斯修正在 1905 年)中各自“合理”的部分“拼接”起来,形成了即吻合长波,又符合短波的普朗克公式( Planck ’ s Formula )。 但这种“庸俗”的数学技巧“卖弄”既不能服众,也不能满足普朗克自己,他必须给出自己公式的物理学解释—— 讲台上的普朗克一遍又一遍地深呼吸,他想尽量克制住自己的颤抖,至于这种颤抖是来自紧张,还是兴奋,他自己也不知道。 在台下听众焦灼的目光中,在例会主席不耐烦的催促下,普朗克下意识整理了一下领结,最后深吸一口气,咽下唾液,开始宣读他的论文…… 提问:普朗克教授,您的意思是……能量的辐射不是连续的,而是像粒子那样一份一份的……就像您命名的……“量子”( quantum )? 回答:呃……从辐射公式的理论推导这个角度考虑,我想,是这样的…… 远日衔山,神情麻木的牛顿指着眼前一片模糊在烟尘中的废墟,转向了气喘吁吁的普朗克—— 看,你的杰作! 我有罪, 我有罪, 我有罪, …… 听众们议论纷纷,普朗克默默走下讲台,一股强烈的负罪感油然而生——人类的艺术自此多了一种戏剧模式——普朗克式悲剧( Planck ’ s Tragedy ),一个人将用自己余生的全部精力去实现自我否定……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某些事一旦发生,除了上帝(祂死了!),无论用什么办法都不能消除它的影响。当躲在书斋里的普朗克教授绞尽脑汁地寻找妙法扼杀“怪胎”时,历史启动量子纪元…… 三体问题附注 : Oscar II的原始声明:“ Given a system of arbitrarily many mass points that attract each according to Newton’s law,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no two points ever collide, try to find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ordinates of each point as a series in a variable that is some known function of time and for all of whose values the series converges uniformly.” 这句话意思是对于任意一个符合牛顿万有引力的(有限)粒子系统,假定任意两个粒子(视为质点) 不会相撞,给出每一个粒子运动轨迹的坐标表示,该表示的自由变量为 时间的级数,而且这些级数在全空间一致收敛。只要给出一致收敛的级数解,就解 决了n体问题。 Poincare发表在Acta Math.上的论文并未证明这个问题究竟是可解还是 不可解,但是伟大的Poincare给出了一种划时代的方法: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并为理解 动力系统(esp. Hamilton系统)提供了大量全新而深刻的思想。 1887年,Brun在Acta上 发表了一篇文章,证明对n体问题只有10个首次积分,但他的证明有一些地方过不 去。Poincare坚信这是对的,并在其获得Oscar奖的文章里,严格证明了这样一个结 论:除了已知的十个首次积分外,n体问题不存在只与时间,位置和速度相关的代数 首次积分。i.e.要想通过首次积分降维的方法解出n大于等于3的n体问题是不可能的,但这 并不意味着,n体问题不可解,只是意味着n体问题不能用首次积分的方法得到。但 是,Oscar问题明确说明了,应该用级数的形式给出解。事实上常微分方程解的存在 唯一定理告诉我们,n体问题的解存在且唯一。真正对n体问题作出肯定回答的是两个 人:K. Sunderman(n = 3) 和一个中国人Qiudong Wang(n大于等于4) . 他们分别给出了 在全空间上一致收敛的幂级数解(除去一个使得系统发生碰撞的初始条件的零测集后)。 历史记住了没有解出Oscar问题的Poincare但忘记了Sunderman和Wang,这充分的嘲笑 的Brower对构造证明的坚持。那个构造性的幂级数解,除了让我们看出有解之外,什 么也没有告诉我们,其实Sunderman和Wang的结果不比常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定 理更深刻。这两个幂级数解收敛速度太慢,这使得它们甚至根本没有数值计算的意义。 数百万项以后才可能比较接近真实解,这使得初值条件的微小扰动都可能带来巨大的 误差,此即混沌。从Weierstrass设置的第一道问题的本意来说,Sunderman比Poincare更应该获得Oscar Prize,但是如果我们站在21世纪回顾这些历史,Poincare的工作才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参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nri Poincare%C3%A9 K. Sunderman, Memoir′e sur le probl′em des trois corps, Acta Mathematica 36(1912), 105-179. Q. Wang, The globa solution of the n-body problem, Celestial Mechanics, 50(1991), 73-88. F. Diacu, The solution of the n-body problem,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r, 18(1996), 66-70. PS: 在这里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兄弟我想发起个活动——“中秋夜,看明月”,你要不看它就不在那儿了哦! Why?——你懂的!
个人分类: 旧时文章|39999 次阅读|96 个评论
二十世纪罕见的“科学全才”—把“近视”学者从睡梦中摇醒
热度 12 zyxkgq 2014-2-18 14:43
“有些人仿佛生下来就是为了证明天才的存在似的,每次看到亨利,我就会听见这个恼人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亨利 · 庞加莱 (Jules Henri Poincaré), 法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 , 被誉为“历史上最后一位全才科学家”、“上世纪罕见的科学全才”、“二十世纪领袖数学家”。庞加莱一生发表的科学论文约 500 篇、科学著作约 30 部,几乎涉及到数学的所有领域以及理论物理、天体物理等许多重要领域。 数学: 创立了微分方程定性(几何)理论;开创了动力系统学科;组合拓扑学的奠基人;庞加莱猜想让天才数学家们奋斗了一个世纪。其研究领域涉及了函数论、组合拓扑学、代数学、微分方程、积分方程、代数几何学、级数理论、数论、概率论、位势论、数学基础等,这些都成为后继数学家挖掘的“富矿”。他成为了20世纪数学三大领袖之一(同希尔伯特、柯尔莫格罗夫),数学史曾这样描述“庞加莱作为数学家的伟大,并不完全在于他解决了多少个问题,而在于他曾提出许多具有开创意义、奠基性的大问题。” 物理学: 论文及专著 70 种以上,涉及了流体力学、光学、电学、磁学、电子动力学、量子论、弹性学、热传播理论、势论、毛细管引力等等。首屈一指的相对论先驱(爱因斯坦评价庞加莱为相对论先驱之一):他先于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提出了精确的洛伦兹群,勾勒新力学框架,先于闵可夫斯基引入四维矢量; 1905-1906 年研究牛顿引力定律时使用了“引力波”一词;混沌学先驱( 1908 年提出思想,后于 1963 年被气象学家洛伦兹证实)。 天文学: 三体问题、太阳系起源问题做出了超越时代的成就。巨著《天体力学的新方法》、《天体力学教程》、《流体质量平衡的计算》、《论宇宙的假设》等开辟了天文学研究的新纪元,时至今日仍充满了理智的力量。 哲学: 四部哲学经典名著,《科学与假设》、《科学的价值》、《科学与方法》和《最后的沉思》。约定论是庞加莱的哲学创造,它内涵丰富、寓意隽永,囊括了现在哲学的一些热门论题。庞加莱的约定论和马赫的经验论直接成为逻辑经验论兴起的基础,因此庞加莱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逻辑经验论的始祖之一。此外,庞加莱哲学思想还包含关系实在论、科学理性论、温和经验论的成分,在他的哲学论述中,不时迸发出令人深省的火花,其著作内蕴厚重,意味深长,文思如泉,妙语连珠,经典语录枚不胜举,从而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思想宝库中的瑰丽珍宝,难怪爱因斯坦称庞加莱是“敏锐的、深刻的思想家”。 文学: 庞加莱被认为是法国散文大师。 G.Le Bon 在谈到庞加莱时说:“数学家、哲学家、诗人、艺术家的庞加莱也是一位作家。他以锐利的笔锋写作,他的见解是这样的独特,他的思维是如此活跃,他几乎总能找到它们的完美表达。”“庞加莱的写作风格像蒙田 (M.de Montaigne) 、莫里哀、帕斯卡 (B.Pascal) 一样,雅致、简介、明晰、妙语跌出,其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段充满了独创性、新颖性和感染力。” 名家语录 “我们这一代数学家还没有能达到与他们(庞加莱、希尔伯特)相比的崇高形象。” ---H. Weyl(“数学巨星”外尔) 庞加莱“整个地改变了数学科学的状况,在一切方向上打开了新的道路。” ---阿达马 这位 “ 如此美貌,如此年轻 ” 的孩子( 1885 年),竟然是那些洪水般涌来、预示了柯西的一个后继者的到来。 ” --- 西尔维斯特 “把一个微分几何学家和广义相对论学家从睡梦中摇醒,问他什么是庞加莱引理,假如答不出来,那他一定是假的。” --- 西尔维斯特 “ 当我最近在盖 · 吕萨街庞加莱通风的休息处拜访他时, …… 我的舌头一下子失去了功能,直到我用了一些时间(可能有两、三分钟)仔细端详和承受了可谓他思想的外部形式的年轻面貌时,我才发现自己能够开始说话了。 ” --- 罗素 科学观语录 在 17 世纪,英国胜过法国,如果说法国在 18 世纪完全洗刷了她的耻辱,她把这一点不仅仅归功于克莱罗特、达朗伯特、拉普拉斯的创造能力,而且归功于莫培督和拉孔达明的长期艰苦奋斗。 --Henri Poincar é 如果我们不为科学而培育精密科学,那我们不可能创造出数学工具,待到物理学家提出请求的那一天,我们就会无能为力。 --Henri Poincar é 物理学家研究一种现象并没有以功利来指导他们的选择,也不是要等到物质生活的急迫需求下才进行选择,如果18世纪忽略电的研究,那么20世纪就不可能有电报,也不能有电化学或电技术。 --Henri Poincar é 最藐视理论的人,他们天天毫不怀疑地吃理论的食物。倘若失去这种食物,进步会立即中止,我们将会像古老的 …. 那样,不久便会停滞不前。 --Henri Poincar é 由于科学和艺术,文明才具有价值,我希望捍卫为科学而科学, 一些人面对为科学而科学大惊小怪,可是他却为生活而生活,即使生活只是痛苦。 --Henri Poincar é 尽管整个世界因法拉第的科学发现而富裕,但他却死于贫困, …… 希望从事纯科学研究的人必须以更多的道德勇气来面对公众的舆论。他们必须接受被每一位成功的发明家所轻视的可能,在他们肤浅的思想中,这些人以为人类唯一的追求就是财富,那些拥有最多财富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每个人都理解 100 万美元的意义,但能够理解科学理论进展的人屈指可数,特别是对科学理论中最抽象的部分。我相信这是只有极少数人献身于人类至高的科学事业的原因之一。 --- 罗兰 (Henry Augustus Rowl) 精神品质的培育应该与国家财富的增长平衡。 对 成功的画家、诗人和音乐家们来说,职业成功就意味着财富。但是,科学家们和数学家们却从未有过这种对工作的动力:他们必须通过做其它工作如教学等来维持生活,只能将业余时间奉献给对科学的追求。 --- 罗兰 (Henry Augustus Rowl) 科学的作用在于产生思维经济 , 正像机器产生劳动力经济一样(如:原始人用手指和卵石来计算6乘7等于42,若需要2分钟,如果现在10亿人仍按这个方法计算,需要花费3858年!)。 -- 马赫 为什么相对论极其如此远离日常生活的概念和问题会在广大公众中一起持久而强烈的反响,有时甚至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这一点我从来没有想清楚 ……,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答案能真正使我满意。 ------ 爱因斯坦 原子弹的问世使 Einstein 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Erdos 曾问 Einstein :“ 40 年前你想到过你的质能方程会在你的有生之年得到应用吗?” Einstein 说:“ 我没料到。我曾想也许最终会得到应用,但没料到会那么快。 ” 庞加莱逝世 100 多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外尔、罗素、西尔维斯特、阿达马等的论断是多么地正确!四个世纪的伟大 “ 全才科学家 ” :牛顿( 1643-1727 ) — 欧拉( 1707-1783 ) — 高斯( 1777-1855 ) — 庞加莱( 1854-1912 )告诉我们伟大的 “ 全才科学家 ” 创造了数学工具成为杰出的数学家 ” ,他们与众不同的是用自己发明的数学工具直接攻击物理学、天文学,又成为了杰出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然而历史经验同时也告诉我们伟大的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远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甚至让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忙活上百年。 注: 【 1 】 文中“庞加莱”指的的是“科学领袖”Jules Henri Poincaré, 国内其他翻译为“彭加勒”、“彭加莱”等等。他的声誉远远高于其堂弟--雷蒙·庞加莱(Raymond Poincaré,1860-1934), 法国 政治家,1913年- 1920年 担任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的 总统 ; 1912年 - 1913年 , 1922年 - 1924年 , 1926年 - 1929年 担任三届总理。网络中搜索到的庞加莱即为这位“科学领袖”。 【 2 】 庞加莱思想深邃、妙语连珠,文中摘录的小部分个人语录来源于哲学著作《科学的价值》、《科学与方法》。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18353 次阅读|17 个评论
庞加莱关于三体问题的开创性研究
热度 1 liander 2013-6-1 07:53
科学认识的步伐,走出一条“之”字形路线:“混沌”让位于“规则”——这是牛顿所建立的伟大功绩;而“规则”又产生出新形式的“混沌”。迈出这一步伐的第一人,是伟大的法国科学家庞加莱(1854~1912)。   庞加莱被誉为是“一只脚站在19世纪,一只脚站在20世纪”的跨世纪天才学者,“是最后一位传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现代科学家”。这位蓄胡须、戴眼镜、和蔼可亲、不修边幅、带着心不在焉的糊涂外表的沉思者,却是一位科学上的集大成者,在数学、天体力学、物理学和科学哲学等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通晓他的时代的全部数学,在每一个重要分支里都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这使他成为世界数学界无可争辩的领袖。正是这位科学巨擘,在确定论思想浓重笼罩着全部科学界的时候,却把智慧的眼光投向早被驱赶出科学园地的混沌深渊。他是在研究天体力学,特别是“三体问题”时发现混沌的。1887年,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1829~1907)悬赏2500克朗,征求天文学中一个重要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就是“太阳系是稳定的吗?”其实这是牛顿本人早就提出来的一个老问题了。牛顿以当时已观测到的木星和土星运动的不规则性以及彗星以极扁的轨道横穿所有行星的公转轨道所可能带来的干扰作用为依据,提出了太阳系的运动可能会陷入紊乱的担心。此后不少科学家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索。直到1784年,拉普拉斯根据万有引力理论证明,太阳系是一个完善的自行调节的机械机构,行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彗星等外来天体所造成的摄动,最终都会自行得到改正。所以,太阳系作为一个整体是稳定的,它将无限期地继续做着目前的周期运动。但是看来,拉普拉斯的答案并没有消除科学界的这个疑虑,没有阻止100年后瑞典国王的悬赏征文。   庞加莱自然向奥斯卡国王的难题发起了进攻。但是这个问题是太困难了,它涉及到了怎样研究复杂动力系统的稳定性这个深刻的问题。连庞加莱这样的天才学者,也未能彻底攻克它。但是,他却为了做这一工作而创立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拓扑学,并大大推进了人们对这个历史难题的认识。他因此获得了这项奖金。   在太阳系中,包含着十多个比月球大的巨大天体,这是造成解题困难的根本原因。如果太阳系仅仅由太阳和地球组成,这就是一个“二体系统”,问题则很简单,牛顿早已完全解决了它们的运动问题。它们的运动是简单而规则的周期运动,太阳和地球将围绕一个公共质心、以一年为周期永远运转下去;或者稍做简化地说,地球将以太阳为一个焦点,周而复始地沿椭圆轨道绕转。然而,当增加一个相当大的天体后,这就成了一个“三体系统”,它们的运动问题就大大复杂化了,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对短时间内的运动状态,可以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来确定;但是由于根据牛顿力学所列出的方程组不能解析地求解,所以系统长时间的运动状态是无法确定的。   为了减少解决“三体问题”的难度,庞加莱着眼于美国数学家希尔(Hill,George William 1838~1914)提出的一个极为简化的三体系统,即“希尔约化模型”。三体中有一个物体的质量非常小,它对其它两个天体不产生引力作用,就像由海王星、冥王星和一粒星际尘埃组成的一个宇宙体系一样。这两颗行星就像一个“二体系统”一样绕着它们的公共质心做周期运动;但这颗尘埃却受到两颗行星万有引力的作用,在两颗行星共同形成的旋转着的引力场中做复杂的轨道运动。这种运动不可能是周期的,也不可能是简单的,看上去简直是乱糟糟一团(图2)。   为了用几何方法直观地描绘运动的情况,可以以描述系统状态的状态参量为坐标张成的“相空间”来描绘运动过程。某一时刻系统的状态在相空间里用一个点表示;系统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系统运动方程的解,对应于相空间的一条曲线,称为“相轨道”;如果物体做周期运动,它的相轨道就是一条闭合曲线;如果曲线不闭合,则表示物体的运动是非周期的。但是,为了确定系统的运动是不是周期性的,与其自始至终地跟踪系统运动的全过程,不如只观察系统的相轨道是否总会通过同一相点。设想通过相空间中一点A(初始状态)作一个横截面(图3),如果系统的相轨道总在同一点A穿过截面,那么系统的运动就是周期性图3用庞加莱截面考察运动情况:的;相反,如果系统的相曲线1表示周期运动轨道每次都在不同点穿曲线2为非周期运动过这个截面,它的运动就是非周期的。这个截面现被称为“庞加莱截面”,它把对连续曲线(相轨道)的研究简化为对点的集合的研究,相当于对系统的全部运动过程进行不连续的抽样检验,从而简化了检测工作。   庞加莱把他的截面方法应用于“希尔约化模型”的研究,以观察尘埃粒子的运动。庞加莱震惊了,他发现尘粒的运动如此复杂而且违反直觉。它的轨线多次穿过截面所形成的交点竟连缀成无穷多交点的“栅栏”(图4,现称为“同宿栅栏”)。他写道:    当人们试图描画由这两条曲线和它们的无穷次相交(每一次相交都对应于一个双渐近解)构成的图形时,这些相交形成一种格子、丝网或无限密集的网栅结构;这两条曲线从不会自相交叉,但为了无穷多次穿过丝网的网节,它们必须以一种很复杂的方式折叠回自身之上。这一图形的复杂性令人震惊,我甚至不想把它画出来。没有什么能给我们一个三体问题复杂性的更好的概念了①。   从截面上一点出发的系统,经过一个过程后,当它再穿过截面时,却在另一点交于庞加莱截面,简直无法预言它下一次将从哪一点穿过截面;实际上系统是以无规的点的序列频频穿过庞加莱截面的。这就是混沌,庞加莱在“三体问题”中发现了混沌!这一发现表明,即使在“三体系统”,甚至是极为简化的“希尔约化模型”中,牛顿力学的确定性原则也受到了挑战,动力系统可能出现极其惊人的复杂行为。并不像人们原来认为的那样,动力系统从确定性的条件出发都可以得出确定的、可预见的结果;确定性动力学方程的某些解,出现了不可预见性,即走向混沌。   其实,在庞加莱动手解决奥斯卡国王的难题的同一年,即1887年,数学家布伦斯(Bruns,H.)就已证明,三体问题的9个自由度18个二阶微分方程,只有10个运动积分,即3个动量积分,3个角动量积分,3个关于质心运动的积分和1个能量积分。1890年,庞加莱将布伦斯的结论推广到有摄动参数的情况;1892年在他的三卷本《天体力学新方法》的第一卷第四章中,他对这个定理做出了一般表述:在通常的保守问题中,经典力学正则方程除了满足能量积分外,不满足其它任何解析、一致的积分。庞加莱的一般性结论,实质上是指出,可积系统是极少的;许多行为很规则的系统,当受到扰动后,可能出现不连续性,其参数或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就可能引起复杂的、甚或是性质上的变化。 庞加莱的工作提出了经典力学的确定性原则的适用限度的重大问题,留下了极富启发性的论断和猜想。不过,混沌问题是太复杂了,庞加莱的时代还不具备揭示和描述混沌现象的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数学工具。虽然凭着他超人的几何直觉对混沌的复杂性有所洞察,但是他并不真的是“不想”画出他所发现的“同宿栅栏”,而是“无法”把它画出来。这是只有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才能处理的复杂几何图象。庞加莱的思想是太超前于他的时代了,所以他的发现在半个多世纪里并未受到科学界的重视;牛顿力学确定性的帷幕,仍然厚厚地遮蔽着混沌广阔富饶的研究领域。
534 次阅读|1 个评论
《走近混沌》-16-三体问题及趣闻
热度 7 tianrong1945 2012-9-20 05:06
《走近混沌》-16-三体问题及趣闻
第十六章﹕三体问题及趣闻 话说回来,在 19 世纪初,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掀起物理学革命的那几年,爱因斯坦正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而庞加莱却是疾病缠身,心力交瘁。庞加莱又肩负着数学领袖的重任,数学中有太多太多的由他提出、而又尚未证明的猜想和定理,占据了他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想必他也无暇去顾及思考更多有关狭义相对论的问题了。 的确,作为一个数学家,庞加莱一生所系、不断思考、至死念念不忘的,还是数学问题,是由他始开先河的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研究和代数拓扑学。因此, 让我们在本章中,还回到当年的三体问题,以及 庞加莱为解决 三体问题而发展的数学。 国王奥斯卡二世用以悬赏 N 体问题的奖金数额不算很多,但全世界的数学家们仍然趋之若鹜,为什么呢?因为能够获此奖项将是一个莫大的荣誉,再则,所悬赏的 N 体问题本来就是数学上一个极为重要、有待解答的问题。 二体问题早在牛顿时代已被完满解决,三体问题却至今仍然悬而未决,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1878 年,美国数学家希尔 (1838 — 1914) 发表文章 【 1 】 ,论证月球近地点运动具有周期性。希尔的工作引起庞加莱对三体问题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庞加莱本来就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因此, 国王的悬赏对 他而言 ,只是正中下怀,来得正是时候。这送上门来的名利双收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学过高中物理的学生都不难列出三体问题的运动方程,它是含有九个方程的微分方程组。但是,求解这个方程则是难上加难,并不存在一般条件下的精确解。庞加莱首先采取了希尔的办法,将此问题简化成了所谓‘限制性三体问题’。 限制性三体问题是三体问题的特殊情况。当所讨论的三个天体中﹐有一个天体的质量与其他两个天体的质量相比﹐小到可以忽略时﹐这样的三体问题称为限制性三体问题。首先,我们把小天体的质量 m 看成无限小﹐就可以不考虑它对两个大天体的作用。这样,两个大天体便按照开普勒定律,绕着它们的质量中心作稳定的椭圆运动(不考虑抛物线和双曲线的情形)。然后,我们再来考虑小天体的质量 m 有限时,在两个大天体 m1 和 m2 的重力场中的运动。也就是说,我们将小天体对大天体的作用忽略不计,只考虑大天体对小天体的吸引力。如此一简化,原来的九个微分方程组变成了只有三个变量的微分方程组。 例如,当初的希尔就是用更简化了的‘平面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来研究月球的运动。他略去了太阳轨道偏心率﹑太阳视差和月球轨道倾角﹐得到了月球中间轨道的周期解。如今,航天科学家们常用限制性三体问题,研究在月球、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人造卫星、火箭及各种飞行器的运动规律。 即使简化成了三个微分方程,只有三个变量,也仍然无法求出精确解啊。庞加莱意识到,要解决问题必须想出新的办法,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既然无法求出精确解,就放弃寻找精确解的努力好啦!于是,庞加莱开始定性地研究解的性质。也就是说,从三个微分方程出发,用几何的方法,从整体上设法了解可能存在的各种天体轨道的性质和形态。这样,庞加莱为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图( 16.1 )限制性三体问题 如图( 16.1 )所示,庞加莱企图定性地研究包括 小尘埃和两个大星球的‘限制性三体问题’。这种情形下,两个大星球的二体问题可以精确求解,大星球 1 和 2 相对作椭圆运动。 庞加莱 需要定性描述的只是小尘埃在大星球 1 和大星球 2 的重力吸引下的运动轨迹。 庞加莱运用渐近展开与积分不变性的方法,定性研究小尘埃的轨道。他深入研究小尘埃在所谓‘ 同宿轨道’和‘异宿轨道’(相当于奇点)附近的行为, 但一直没有得到令他满意的结果,最后不得不在 1888 年五月, 比赛截至之前提交了他的论文。 国王悬赏的 评审团成员是当时三位鼎鼎有名的数学家: 法国数学 家 Charles Hermite ( Hermitian 矩阵以他命名),德国数学家 卡尔·魏尔斯特拉 斯 及他的学生:瑞典数学家 米塔 - 列夫勒。尽管庞加莱并没有完全满足 奥斯卡二世悬赏的要求,没有 解决 N 体问题,但他的 160 页的文章仍然令评审团的三位数学巨匠兴奋无比。他们认为庞加莱对三体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太阳系的相对稳定得到确认。维尔斯特拉斯在给米塔 - 列夫勒的信中写道:“请告诉您的国王,这个工作不能真正视为对所求的问题的完善解答,但是它的重要性使得它的出版将标志着天体力学的一个新时代的诞生。因此,陛下预期的公开竞赛的目的,可以认为已经达到了。” 于是,国王高兴地把奥斯卡奖— 2500 瑞典克朗和一枚金质奖章,授予了庞加莱。 在 1889 年冬天, 评审团 准备将庞加莱的论文在数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已经印好,而且送到了当时最有名的一些数学家那里。就在这时,负责校对的一位年轻数学家发现文章中有一些地方的证明不够清楚,建议庞加莱增加一段解释作为补充材料。于是,庞加莱开始重新深入研究这一部分。 庞加莱越是深入研究小尘埃的 轨道在奇点附近的性质形态 ,发现的问题就越多。情况有些类似八十多年后 MIT 的气象学家洛伦茨面对的困境。 当然,他不如洛伦茨幸运 , 能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奇异吸引子的曲线。但是,庞加莱却以他惊人的思维和想象能力 , 在自己的头脑里构造出了‘限制性三体问题’的某些奇特解的雏形。从解的奇怪行为中 , 庞加莱看到了当今人们所说的‘混沌现象’。不过 , 局限于他当时的经典世界观 , 他还未能完全理解得到的结果 , 只能迷惑而感叹地说了一句:“无法画出来的图形的复杂性令我震惊 ! ”(见图( 16.1 )右图) 既然解的图形复杂得无法画出来, 庞加莱意识到,在原来的论文中,不仅仅是像那个年轻人所说的那种“证明不太清楚”的小问题,而是包含着一个‘错误’。于是,他赶快通知 米塔 - 列夫勒 ,收回已经印出的杂志予以销毁。同时,庞加莱大刀阔斧地修改和赶写论文。一直到第二年, 1890 年的十月,庞加莱的长达 270 页论文的新版本才重新问世。 庞加莱坚持自己支付了印刷第一版的费用: 3585 克郎,这个数目大大超过了一年之前他得到的奖金。作为题外话,还有一件遗憾之事:几年前有报道说,有人从庞加莱的孙子家里,偷走了当初庞加莱赢得的那枚金质奖章。所以,对这次悬赏活动,庞加莱是倒赔了 1000 多克郎,金质奖章也不翼而飞。当然,对数学大师而言,区区金钱算什么呢?庞加莱庆幸对论文作了这个重要的修正。并且,正是这个‘错误’,使得庞加莱对方程的解的状况重新研究和思考,改正了他的一个稳定性定理,最终导致了他对同宿交错网的发现。 庞加莱发现,即使对简化了的‘限制性三体问题’,在同宿轨道或者异宿轨道附近,解的形态会非常复杂,以至于对于给定的初始条件,几乎是没有办法预测当时间趋于无穷时,这个轨道的最终命运。而这种对于轨道的长时间行为的不确定性,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混沌的现象。(图 16.2 ) 图( 16.2 )限制性三体问题:初值有微小差别的十条轨道随时间的演化过程 点击图像可到 JAVA 演示程序 参考文献: 【 1 】 G. W. HILL, Researches in the lunar theory, Amer. J. Math. I (1878), 5-26, 129-147, 245-260. 上一篇:《走近混沌》-15-超越时代的庞加莱 回到系列科普目录 下一篇:《走近混沌》- 17-混沌游戏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26434 次阅读|9 个评论
《走近混沌》-15-超越时代的庞加莱
热度 7 tianrong1945 2012-9-17 06:14
《走近混沌》-15-超越时代的庞加莱
第十五章﹕超越時代的庞加莱 70 年代,当种种学科的非线性研究汇成一股洪流时,人们才认识到对此领域早已有先驱者捷足先登。科学界对此课题的研究 , 可追溯到 1890 年法国数学家庞加莱为解决天体力学中的‘三体问题’所作的工作。 李四摸了摸大脑袋,对张三说:“你不是正在上一门天体力学的课,也听过三体问题吗?你先简单介绍介绍天体力学和其中的三体问题吧。” 张三说,我还刚学,知道得不多哦,反正抛砖引玉吧。讲到天体力学,我只好还是回到牛顿力学时代啦。也许还要追溯到更早一些,其实,对天体运动的观测和研究,可算是人类最早期从事的科学活动。远在公元前一、二千年,中国和其他文明古国就开始用太阳、月亮等天体的运动来确定季节,研究天象,预报气候。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的:哥白尼 1543 年提出日心说,这个学说打击了教会,哥白尼因此而受到迫害,之后的布鲁诺因宣扬日心说被教会活活烧死。开普勒比较幸运,碰到了一个好老师第谷。第谷将他几十年幸苦得来的大量行星观测资料,毫不保留地全给了开普勒,这样,才有了著名的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牛顿在开普勒定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经典力学著名的牛顿三大定律。 再后来,开普勒走了,牛顿走了,拉普拉斯也走了。几位大师创立了天体力学,但也留下了有关天体运动的种种问题和困难。我也讲个古董故事吧…… 故事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 瑞典。瑞典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每年由瑞典国王颁发的各项诺贝尔奖就是一例。 在 1887 年,也就是 诺贝尔刚发明了无烟炸药的那一年, 瑞典有位开明而又喜爱数学的国王——奥斯卡二世,他当时赞助了一项现金奖励的竞赛,征求对四个数学难题的解答。其中第一个是有关于‘太阳系的稳定性’问题 太阳系的稳定性问题 早就被牛顿提出。有些人忧心重重,陷入了杞人忧天的困境,经常有人设想出一些无法挽救的、灾难性的后果。比如说:担心月亮某一天是否会朝地球猛撞过来?或者地球将会逐渐不断的靠近太阳,或者不断地远离太阳,那样,人类则将因热死或冷死而毁灭。 拉普拉斯深入研究过这个问题并得出结论,认为太阳系作为整体来说是一个稳定的周期运动系统。然而,拉普拉斯的结论并没有消除人们,以及国王 奥斯卡二世心中的 疑虑,当他准备庆祝他的 60 岁生日之际,他的科学顾问( Gösta Mittag-Leffler )建议 他用 2500 瑞典克朗的奖金悬赏,征求这个困难问题的答案。 那个时代的物理学家们热衷于观测和研究天体,喜欢计算遵循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而互相吸引的多个天体将如何运动。物理学家们将此类问题称为‘ N 体问题’。瑞典国王悬赏‘ N 体问题 ’的答案,实际上就是欲从数学上来探索 ‘ 太阳系 的 稳定性 ’。当 N=1 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受其他任何作用的 1 个物体,最后将归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对于 N=2 的情况,也就是二体问题, 在牛顿时代就已被基本解决。两个相互吸引的天体的轨道运动方程可以精确求解,得到各种圆锥曲线。比如,对太阳地球的近似二体系统,地球将绕着太阳作椭圆运动。 但是,实际存在的 太阳系,并不是只有太阳和地球,而是一个由太阳及数个行星及其他许多物体构成的 N 体系统。牛顿力学在解决二体问题上打了大胜仗 , 对三体问题却是困难重重。多于三体时的解答,就更是望尘莫及了。 一年后,这笔奖金颁发给了 33 岁的数学家,当时已经是法国科学院院士的庞加莱。 图( 15.1 )庞加莱 昂利· 庞加莱 ( Henn Poincare , 1854-1912 )被公认是 19 世纪后和 20 世纪初的领袖数学家,是继高斯之后对数学及其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个人。 庞加莱 出生于法国东北部一座小城,父亲是一名医生,家族中不乏名人,包括他的一位堂弟,是曾经多次出任法国总理、带领法国度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统雷蒙· 庞加莱 。 小时候的昂利· 庞加莱 体弱多病,手脚不便, 运动神经失调,后又因患上白喉而严重影响了视力,可算是个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实际上, 庞加莱 直到 58 岁去世,一直未能逃避疾病的阴影,长期不断地与病魔作不懈的斗争。生命的最后几年,尽管 庞加莱 仍然活跃于科学界,但健康每况愈下,曾经两次作前列腺手术。就在接受第二次手术的一星期之前,他还为法国道德教育联盟召开的成立大会作演讲, 庞加莱 在讲话中激动而感慨地总结 他自己一生的奋斗经验, 说出一句 肺腑之言:“人生,就是持续的斗争!”。没想到 手术之后不到十天,这位天才的数学领袖人物,便丢下他为之鞠躬尽瘁的数学理论,驾鹤西去了。 也许正是由于太差的身体状况,更促成了天才 庞加莱 的智力发展。人们没想到这个看起来稍矮微胖、金色胡须、大红鼻子、“体格笨拙,艺术无能”、“心不在焉,不修边幅”的人,对数学物理的许多方面,都做出了不凡的成就。 庞加莱 的最大特点是他对数学物理各个领域的眼光和见识。他开创微分方程解的定性研究、奠基拓扑学,提出几十年后才被人证明了的 庞加莱 猜想、 不动点 定理等。据说 他不关心严格性, 以直觉立论,忽视细节, 不喜欢 严密 逻辑,认为逻辑无创造性,限制思想。 庞加莱 就像是一只辛勤的 蜜蜂 ,在数学和理论物理的花园里飞来飞去,采集百花之精华,酿成最甜美、最富营养价值的蜂蜜,呈现给后人 。 这里插上一段令人遗憾、又令人费解的史话:为什么不是 庞加莱 第一个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图( 15.2 )庞加莱与爱因斯坦在第一次索尔维会议上有一面之交。图中庞加莱和居里夫人正讨论问题,站在右后的爱因斯坦,似乎很关注他们讨论的内容。 (Source: Solvay Congress 1911) 早于爱因斯坦, 庞加莱 在 1897 年 发表了一篇 文章 “ The Relativity of Space ” 〈空间的相对性〉 ,其中已有 狭义相对论的影子 ( 1 ) 。 1898 年,庞加莱又发表《时间的测量》一文,提出了光速不变性假设。 1902 年,庞加莱阐明了相对性原理。 1904 年,庞加莱将洛伦兹给出的两个惯性参照系之间的坐标变换关系命名为‘洛伦兹变换’。再后来, 1905 年 6 月,庞加莱先于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关论文:《论电子动力学》。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很难对此作出一个公正的评价。尽管当时的庞加莱已经走到了狭义相对论的边缘,他谈到了相对性原理,他深刻理解同时性的问题所在,他分析研究发展命名了洛伦茨变换群,他作出了不同惯性系中物理定律不变的假设。数学论证齐全,万事已经俱备,但是,庞加莱始终未放弃‘以太’的存在,把这一切都认为是物质在一个静止以太的框架中运动的结果。 也许是因为庞加莱当时已经年近半百,没有了那伙年轻物理学家的狂热劲?也许是因为他从小体弱多病而养成了凡事小心谨慎的习惯,形成了性格上的弱点,使他在革命性的新物理理论之前胆怯而畏缩不前?也许因为庞加莱是天才的数学家,但毕竟不是正统物理学家,缺乏对相对论这个革命理论物理意义的深刻认识? 参考资料: ( 1 )“ The Relativity of Space ” http://www.marxists.org/reference/subject/philosophy/works/fr/poincare.htm ( 2 ) 庞加莱 1905 paper, " Sur la dynamique de l'electron ", Comptes Rendues 140 , 1504-8, ( 3 ) 庞加莱 1906 paper " Sur la dynamique de l'electron ", Rendiconti del Circolo matematico di Palermo 21 , 129-176. ( 4 ) 庞加莱和爱因斯坦: The Mystery of the Einstein Poincaré Connection , by Olivier Darrigol in Isis 95 (2004) 614–626. ( 5 ) 庞加莱和爱因斯坦: book by Peter L. Galison, Einstein's Clocks, Poincaré's Maps , http://www.fas.harvard.edu/~hsdept/bios/galison-einsteins-clocks.html 上一篇:《走近混沌》-14-蝴蝶效应 回到系列科普目录 下一篇:《走近混沌》- 16-三体问题及趣闻
个人分类: 系列科普|19189 次阅读|6 个评论
著名数学家Bill Thurston于2012年8月21日逝世, 享年65岁
热度 2 yabziz 2012-8-23 22:38
著名美国数学家William Thurston在2012年8月21日逝世于Rochester, 死于癌症, 享年65岁。他的主要贡献是证明了3维Haken流形可以双曲化, 并由此提出了3维拓扑流形的几何化猜想。其中的几何化猜想蕴含了著名的庞加莱猜想。由此工作, 于1982年获得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菲尔兹奖。该奖每四年一次, 仅授予未满40周岁的已做出突出贡献的数学家。 Thurston的几何化猜想(因而庞加莱猜想)最终于2004年左右, 由俄罗斯数学家Perelman宣称解决。Perelman由此工作而取得了2006年的菲尔兹奖(注: 他本人由于各种原因拒绝领奖)。 Thurston当年在证明了3维Haken流形可以双曲化的定理以后, 为了证明几何化猜想, 他提出了一系列猜想, 其中一个重要的猜想便是Virtual Fibering猜想。该猜想在当时如果可以证明, 便蕴含了几何化猜想。Perelman运用了Ricci流的方法证明了几何化猜想, 而Virtual Fibering猜想却迟迟未被解决。 今年3月初, Ian Agol在巴黎庞加莱研究所的报告中, 宣称解决了Virtual Fibering猜想, 及一系列Thurston的其他重要猜想。需要说明的是, Agol的证明是依赖于Perelman的几何化猜想的证明的。 Thurston在这样年轻的年龄就去世, 无疑是数学界的一大损失。但他能在他的有生之年看到自己提出的重要猜想被一一解决, 对他而言也是一大人生幸事! Thurston晚年热衷于对数学教育的研究和推广, 做了一些普及性的文章或讲座: 2010 lecture on The mystery of 3-manifolds . On proof and progress in mathematics. 近年来在 Mathoverflow 上与网友的互动问答
7553 次阅读|2 个评论
纪念庞加莱逝世一百周年
热度 3 gallzhao 2012-7-17 17:21
今天在图书馆看沈惠川老师的新作《德布罗意文选》,德布罗意在回老家布罗意的路上听到庞加莱逝世的消息,突然感觉到法国的科学一下子崩塌了一般,从此下决心弃文从理了。详见沈老师的书。回头看了看,庞加莱由于血管梗塞,逝世于1912年7月17日,年仅58岁!个人感觉,庞加莱在我国的名气远不如其学术水平,不知为什么? 下面是维基百科上庞加莱的简介: 昂利·庞加莱 , 法国 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理论科学家和 科学哲学家 。庞加莱被公认是 19世纪 后和 20世纪 初的领袖数学家,是继 高斯 之后对于 数学 及其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个人。 他对 数学 , 数学物理 ,和 天体力学 做出了很多创造性的基础性的贡献。他提出的 庞加莱猜想 是数学中最著名的问题之一。在他对 三体问题 的研究中,庞加莱成了第一个发现混沌确定系统的人并为现代的 混沌理论 打下了基础。庞加莱比 爱因斯坦 的工作更早一步,并起草了一个 狭义相对论 的简略版。 庞加莱群 以他命名。 庞加莱生于 1854年 4月29日 在法国 南锡 的Cité Ducale附近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家庭(Belliver,1956年)。其父里昂·庞加莱(1828-1892)是 南锡大学 的医学教授(Sagaret,1911)。他的妹妹Aline嫁给了精神哲学家 埃米尔·布特鲁 。庞加莱家庭的另一个著名成员是他的堂兄 雷蒙·普安卡雷 ,他在 1913年 至 1920年 出任法国总统,与他一样是 法兰西学院 院士。 不论是庞加莱还是德布罗意,他们都出生在名门望族。其实仔细看看,我国好多著名科学家也都是家世显赫,特别是老钱家,出了多少名人呀,呵呵。
个人分类: 杂评|106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科学家应主动拥抱美学以成就自我的完美人生
wyc 2011-12-4 17:26
科学与美学 已有 46 次阅读 2011-12-3 15:28 | 系统分类: 人文社科 | 关键词:工作 美的 科学家 庞加莱 自然界 美学渗透着科学。科学发现美存在于自然界的每一角落和缝隙。它是科学家工作的灵感—— 毕晓普 科学家研究自然,并不是因为它有用,而是因为他喜爱它;他喜爱它,则因为它是美的。倘若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研究;倘若它不值得研究,那么生活也就没有意义了——庞加莱 function errorhandle_clickhandle(message, values) { if(values ) { showCreditPrompt(); show_click(values , values , values ); }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学与美学
热度 2 supertough 2011-12-3 15:28
美学渗透着科学。科学发现美存在于自然界的每一角落和缝隙。它是科学家工作的灵感—— 毕晓普 科学家研究自然,并不是因为它有用,而是因为他喜爱它;他喜爱它,则因为它是美的。倘若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研究;倘若它不值得研究,那么生活也就没有意义了——庞加莱
1619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让自己尽可能地闲下来
热度 5 kejidaobao 2011-9-19 15:50
文/彭思龙 怎么做科研,似乎永远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早先我们宣传的科研人物似乎都是不睡觉的人,每天工作到深夜。十几年过去了,对这个答案我有些茫然。就我读过的书,结合自己的科研体验,我认为这一点是需要调整的,那就是到了一定的阶段,要让自己充分地闲下来,而不是不断地忙碌。 1 空闲让大脑有充分的时间思考 科研的主要活动除了必要的实验之外,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大脑全部投入的一个活动。假如我们天天忙碌,不停地做事情,那大脑就不断地被调用,根本没有时间去集中精力思考一个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所谓的科研成果。很多同学无事上网聊天看肥皂剧,还有些年轻人整天搞体育活动,这不是空闲,这是用另外一种琐事埋没自己的大脑。这里说的空闲,是指真正的空闲,心里无事,手里也无事,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时候,大脑是在充分的自由状态,内心装着要思考的问题,用庞加莱的说法,就是潜意识不断地在加工,也许就能加工出比较好的结果。 2 空闲让大脑有机会消化刚得到的知识 学习的知识有些是需要领悟的,并不是看了都能直接地理解。尤其是有些深度的知识,需要大脑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才可能真正地明白和理解。如果我们不断地看东西,那就好比不断地吃饭,不给胃以消化时间,那就会积食,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学习也一样,没有机会消化,也会造成知识上的积食,食而不化,是非常有害的,可能造成教条主义。而且,如果没有很好地消化刚学的知识,对于后续知识的领悟也带来很大的障碍,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们看到,在学校里,很多天天看书学习很长时间的学生未必都是好学生,就是没有给自己消化的时间的例子。 3 空闲可以提高自己的效率 做科研,生活,都需要处理很多事情,而且是绕不过去的事情。如果要让自己有空闲的时间,那就必须提高做事情,尤其是做杂事的效率。我们的精力有限,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去做,也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尽善尽美。适可而止很重要。知道了空闲的重要性,就不会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无谓的琐事上,而是需要尽快地处理好各种琐事,养成快刀斩乱麻的好习惯。当然,做实验还是要认真扎实,不能马马虎虎。高效率并不是马虎的代名词,而是不要求100分,只要求85分的一种工作方法。按照笛卡儿的说法,就是把要做的事情分的主次分明,然后把精力有效地分配到这些事情上,之后还要给自己留下充分的自由时间。 4 空闲可以有机会吸收科研之外的知识 做科研的人往往觉得时间不够用,尤其是没有时间去看所谓的杂书。其实,正如我个人的体会,看看杂书是非常必要的补充。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不是直接来自于问题本身,而是从其他地方得到了启发。只有我们有空闲时间了,才有可能看看其他所谓的杂书,才有可能得到来自于不同领域的刺激,得到所谓的灵感。有时候,看看别的书,看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说话,都可能有很好的启发。尤其是需要读读哲学的书,对于科研的帮助就更大,在马赫的书《认识与谬误》的前言中,他就强调做科研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哲学思想,或者需要掌握一种更好的哲学方法,否则,盲目地做科研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当然,得到的这些知识不仅仅对科研有帮助,对生活的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5 空闲可以培养科研的美感 美感不是匆忙而过的那一瞬间的感受,而是不断地玩味得到的体验。空闲让我们有心情从各个角度来看我们的问题,不断地玩味其中的有趣之处,然后才能看到不同角度的美,才能看到这个领域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有时候,我们想到一个思路,是没有什么逻辑而言的,那就是美感带来的潜意识的审美选择。 6 空闲让我们的科研生命更长久 身体是个有机体,需要不断地休整。如果天天忙碌,那身体很快就会垮掉。为什么中国科研人大多数科研生命不高,这跟不会休息有很大的关系。身体的健康程度,大脑的旺盛程度,决定了我们的科研生命是否还能够维系。如果我们不想早早退休,那就更需要学会空闲。 7 初学者不能空闲 当然,并不是这里所说的空闲适合每一个人,尤其对于初入科研门槛的新同志。新同志入行,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补的课很多。基础知识要非常的熟练而且扎实、基本的技能要抓紧一切时间锻炼、前沿的进展要抓紧一切的时间学习,这些都是不能用空闲来解决的。 总的来说,为了课题有更好的发展,为了对课题有更好的感觉,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为了科研的生命更长久,我们最好能够及早建立条件,让自己闲下来,而且是充分地闲下来。这样,我们或许就能够做好科研。我自己是个晚上不加班的人,是经常看看杂书的人,是在有些人眼里有点不务正业的人。本文不是为了给自己辩护,是深切的体会。 (转摘自科学网博客2011年9月1日博文,作者有补充)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3367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转载:科研:让自己尽可能地闲下来
qiang897 2011-9-1 21:59
怎么做科研,似乎永远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早先我们宣传的科研人物似乎都是不睡觉的人,每天工作到深夜,这在我们的脑海中占据了很长时间。在身边我们一样看到,很多学者非常的勤奋,早起晚归。十几年过去了,对这个答案我有些茫然。就我读过的书,结合自己的科研体验,我认为这一点是需要更改的,那就是要让自己充分的闲下来,而不是不断地忙碌。 一、空闲让大脑有充分的时间思考。 科研的主要活动除了必要的实验之外,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大脑全部投入的一个活动。假如我们天天忙碌,不停的做事情,那大脑就不断地被调用,根本没有时间去集中精力思考一个问题,也就不可能得到所谓的科研成果。很多同学无事上网聊天看肥皂剧,这不是空闲,这是用另外一种琐事埋没自己的大脑。这里说的空闲,是指真正的空闲,心里无事,手里也无事,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时候,大脑是在充分的自由状态,用庞加莱的说法,就是潜意识不断地在加工,也许就能加工出比较好的结果。 二、空闲让大脑有机会消化刚得到的知识。 学习的知识有些是需要领悟的,并不是看了都能直接的理解。尤其是有些深度的知识,需要大脑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才可能真正的明白和理解。如果我们不断地看东西,那就好比不断地吃饭,不给胃以消化时间,那就会积食,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学习也一样,没有机会消化,也会造成知识上的积食,食而不化,是非常有害的,可能造成教条主义。 三、空闲可以提高自己的效率。 做科研,生活,都需要处理很多事情,而且是绕不过去的事情。如果要让自己有空闲的时间,那就必须提高做事情,尤其是做杂事的效率。我们的精力有限,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去做,也不是什么事情都需要尽善尽美。适可而止很重要。知道了空闲的重要性,就不会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无谓的琐事上,而是需要尽快的处理好各种琐事,养成快刀斩乱麻的好习惯。当然,做实验还是要认真扎实,不能马马虎虎。高效率并不是马虎的代名词,而是不要求100分,只要求85分的一种工作方法。按照笛卡尔的说法,就是把要做的事情分的主次分明,然后把精力有效地分配到这些事情上,之后还要给自己留下充分的自由时间。 四、空闲可以有机会吸收科研之外的知识。 做科研的人往往觉得时间不够用,尤其是没有时间去看所谓的杂书。其实,正如我个人的体会,看看杂书是非常必要的补充。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不是直接来自于问题本身,而是从其他地方得到了启发。只有我们有空闲时间了,才有可能看看其他所谓的杂书,才有可能得到来自于不同领域的刺激,得到所谓的灵感。有时候,看看别的书,看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说说话,都可能有很好的启发。当然,得到的这些知识不仅仅对科研有帮助,对生活的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空闲可以培养科研的美感。 美感不是匆忙而过的那一瞬间的感受,而是不断地玩味得到的体验。什么时候才可能玩味,是空闲的时候。空闲让我们有心情从各个角度来看我们的问题,不断地玩味其中的有趣之处,然后才能看到不同角度的美,对于这个课题或者领域才可能建立全局的美感,由此带来的是一种开阔的大局观。有时候,我们想到一个思路,是没有什么逻辑而言的,那就是美感带来的潜意识的选择。 六、空闲让我们的科研生命更长久。 身体是个有机体,需要不断地休整。如果天天忙碌,那身体很快就会垮掉。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科研人大多数科研生命持续不到很高的年龄,这跟不会休息有很大的关系。身体不断的得到调整,其健康程度才能得到有效地保证,尤其是大脑才能保持旺盛的思考能力更长久。身体的健康程度,大脑的旺盛程度,两者决定了我们的科研生命是否还能够维系。如果我们不想早早的退休,那就更需要学会空闲。 总的来说, 为了课题有更好的发展,为了对课题有更好的感觉,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为了科研的生命更长久,我们最好能够闲下来,而且是充分的闲下来 。这样,我们或许就能够做好科研。 来源: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16do=blogid=481745from=space
1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为什么数学难学?
kakulo 2011-3-31 12:12
长期以来,不管是数学系的学生,还是其他专业的学生,甚至是中学生,对于数学的反应普遍是难学,那么什么是难学呢?是什么原因导致数学难学呢?最近反复看庞加莱的书《科学与方法》(商务印书馆,李醒民译),其中第二编第二章谈到‘数学定义和教学’,其观点非常有意义,结合我的30多年学习数学的经验和理解,我觉得有必要对于数学的学习问题做个较为深入的探讨。 其实所谓难学,并不是书上的字不认识,无非都是汉字和字母构成,没有一个不认识的,但是连在一起就未必认识了,即便认识了,甚至可以做习题了,但是依然觉得不懂。 这里说的是理解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理解呢 ?庞加莱说道: “这个词对于所有世人具有相同的意义吗?相继审查组成定理证明的每一个演绎推理,弄清它的正确性、它与游戏规则的一致性,这就是理解一个定理的证明吗?同样的,为了理解一个定义,这仅仅是辨认人们已经知道的所使用的全部词的意义并弄清它不隐含矛盾吗?对于一些人来说,情况就是这样;当他们这样做了,他们将说:我理解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情况并非如此。几乎所有的人都更为苛求;他们希望了解的不仅是证明的所有演绎推理是否正确,而且是它们为什么以这种秩序而不以另外的秩序联系起来。对他们来说, 它们似乎是由任性产生的,而不是有总是意识到所达目标的理智产生的 ,他们不认为他们理解了。” 庞加莱继续说:“无疑的,他们本身恰恰没有意识到他们渴望的东西,他们不能系统的阐述他们的欲望,但是, 如果他们得不到满足,那么他们便模糊的感觉到缺乏某些东西 。于是,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一开始,他们还觉察到人们摆在他们面前的论证;他们不久便遗忘了;他们很快使一瞬间的亮光消失在永恒的暗夜中。” “ 人们总是询问,这有什么用处;如果他们在实践中或自然界中找不到它们,他们将不能理解如此这般的数学概念的正当理由。 在每一个词下,他们都希望提出明显的图像;定义必须唤起这个图像,以致在定理证明的每一个步骤中,他们可以看到它变换和发展。只有在这一条件下,他们才能理解和记住。 这些常常欺骗他们自己;他们不听信推理,他们着眼于图形; 他们自以为他们理解了,他们只是看见。” 这里强调的是人们对于理解的感觉,而不是对于文字的字面解释 ,即便是字面都明白,但是内心深处的感觉就是不大对劲,这就是说,感性和理性的分离矛盾,正好比一个转向的人尽管可以通过理性去辨认东南西北方位,但是主观的感觉总是觉得不对。这就是所谓的理解障碍。 人们学习数学首先遇到的就是理解 障碍。越是到了数学学习的高级阶段,这种理解障碍遇到的机会就越大。比如,我们学习极限的时候会遇到,这是因为我们还从来没有试图在生活中体验无限是什么。当我们第一次试图解释什么是无限的时候,拗口的语言所描述的那一套逻辑在生活中找不到原型,甚至找不到类似的可以比较。这就产生了理解障碍。当我们从数学分析过渡到泛函分析的时候,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到拓扑的时候,我们一样会遇到理解障碍,这是从 具体到抽象的跨越 。在跨越这些理解障碍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深处对于抽象逻辑的熟练程度并不深,还没有真正的掌握抽象逻辑的好处。 我们从小学习数学总是从物理世界开始的,从直观开始的 , 但是数学具有天生的抽象性 。比如,学习整数加法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类似手指头之类的实际物体在边上进行示意。学习乘法的时候,也是多个相同加法的另一种描述。更近一步,庞加莱举例说“在小学,要定义分数,人们切开苹果或者馅饼;当然这是在内心切开,实际上并没有切开,因为我没有假定初等教育的预算容许如此挥霍。另一个方面,到了大学,却说分数是用水平线分开的两个整数的组合;我们通过约定定义这些符号可以服从的运算,也可以严格地定义分数。。。。。但是如果有人试图把这种抽象的定义给予初学者,那岂不是使他呆若木鸡。” 这深刻的表明, 由于人类认知能力并不能天生的形成(也许有人会对此有不同意见),而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开始我们会依赖物理的或者等价的说,是经验的,来学习数学的基本知识,但是数学为了能够完成它的复杂任务,停留在直观的角度并不能带来好处。那就意味着,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强调,我们的学习就是一个从直观的、经验的,到抽象的逻辑思辨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尽早尽快的适应这些抽象的逻辑,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直观的角度。 庞加莱又举了一个例子:“假定我们在一个班级里,老师讲到:圆是与称之为圆心的内部一点等距的点的轨迹(这个在解析几何中很显然的定义)。好学生在他的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差学生拉长了脸;但是,无无论谁都不理解其含义;于是,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学生认为:啊!他为什么不同时说圆是环形物呢,否则我们早该理解了。毫无疑问,老师的定义更科学,学生的定义是无效的,因为它不能用于证明,而且不能培养学生分析概念的有益习惯。但是,人们应该向他们说明,他们并不理解他们自以为知道的东西,应该引导他们意识到他们的原始概念的粗糙性,意识到他们需要使概念变得纯粹、变得精确。” 尽管数学看似更精确,但是公理化系统的努力最后的结果表明, 经验的、直觉的仍然是最基本的基础, 不过这不妨碍建立在有限的几个直觉基础之上的数学命题本身的抽象性。与我们直觉上喜欢的形象相比,数学要抽象的多。我们总是试图用粗糙的概念去解读遇到的数学问题,这就造成了理解障碍。 我们直觉粗糙的另一个鲜明的例子是,我们心目当中的连续性,其实是很光滑的连续,和我们严格定义的连续并不完全吻合,事实上,我们可以构造出处处连续而处处不可导的例子。这和我们的直觉相差很大。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粗糙的感觉。 粗糙的直觉依然有用。 假如把我们直觉形成集合A,自然界形成的集合是B,数学的描述集合是C,那么真实的情况将是A属于B,B属于C。也就是说,虽然数学严格了,抽象了,但是似乎并没有创造出更多的东西,而仅仅是多了一些无用的垃圾。实际上,对于数学上描述的能量有限的(平方可积函数类)函数,几乎所有的这样函数都是没有实际价值的,有实际价值往往是有一定的光滑性,或者和光滑性类似的性质的东西。如果学生一上来就学习处处连续而处处不可导的函数,估计没有几个愿意学习下去。 数学的另一个难学的原因在于,数学的知识体系是有序的。 所谓有序,那就是数学知识类似楼梯一样,不能做跨越式的学习(大多数如此)。如果用高等数学的名词来解释,那就是高阶马尔科夫链。每一个学习环节都要依赖之前学习过的很多个环节的数学知识。这就导致我们必须从金字塔的底端开始学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假如在某一个台阶遇到了理解障碍,后续的学习不堪设想。而且学了之后,必须熟练,否则后续的学习一样遇到困难。基本可以肯定的说,一个能够把大学本科数学系的教材通达无碍的学习下来的同学未来基本上是个较为优秀的学者。因为作为搞学术研究的我们,在学习的路上似乎都遇到过理解障碍的情况。也许没有遇到理解障碍的人,才是真正的天才。 那么这种理解力从何而来呢? 我们既然知道数学的学习有赖于这种理解力,我们自然希望我们能够及时的获得这样的理解力。但是,很遗憾,没有一个有效地办法去很快的提高人的理解力。正好相反,数学正是锻炼和提高理解力的有效工具。可是,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边被训练,一边被数学淘汰。事实就这么残酷。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被更早的淘汰,仅此而已。 总的来说, 数学是人类理解自然的产物,也一定脱离不了自然 。但是我们学习数学的方法,或者老师教学的方法却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针对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理解力提高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资源有限,我们今天的教育还只能是大面积的普及式的教育,并不能让所有的人都能体验到人类这个发明的魅力。 转自 彭思龙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16do=blogid=427819from=space
个人分类: 转载|1935 次阅读|0 个评论
Men of Mechanics (13): 最后一位全才数学家-庞加莱
热度 2 刘建林 2011-2-10 16:39
亨利 - 庞加莱 (Jules Henri Poincaré, 1854-1912) 是法国的一位全才,是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 庞加莱的父亲南锡医科大学生理学教授,叔父安托万曾任国家道路桥梁部的检查官.雷蒙曾出任法国总理兼外交部长,并担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九届总统。 庞加莱幼年体弱多病,但是爱好读书。他视力不好,上课看不清黑板上的东西,只好全凭耳朵听,这反倒增强了他的听觉记忆能力。这种锻炼使他能够在头脑中完成复杂的数学运算,并能够迅速写出一篇论文而无需大改. 15 岁前后,庞加莱曾在没有记一页课堂笔记的情况下赢得了一次数学大奖。 1873 年底,庞加莱进入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深造。 1875 年,他到国立高等矿业学校学习,打算做一名工程师,但一有闲空就钻研数学,并在微分方程一般解的问题上初露锋芒。 1878 年,他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关于这个课题的 “ 异乎寻常 ” 的论文,并于翌年 8 月 1 日得到数学博士学位。 1879 年,他应聘到卡昂大学作数学分析教师。两年后,他提升为巴黎大学教授,讲授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等课程。 庞加莱在不长的 34 年科学生涯中,发表了将近 500 篇科学论文和 30 本科学专著,这些论著囊括了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的许多分支,这还没有把他的科学哲学经典名著和科普作品计算在内。由于他的杰出贡献,他赢得了法国政府所能给予的一切荣誉,也受到英国、俄国、瑞典、匈牙利等国政府的奖赏。早在 33 岁那年,他就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1906 年当选为科学院院长,这是法国科学家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 1908 年,他以散文家身份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彭加勒是一位堪与高斯( C.F.Gauss )媲美的大数学家。可以说, 19 世纪数学的发展一开始就在数学巨人高斯的身影笼罩之下,而后来又在同样是数学大师的彭加勒的支配之中。彭加勒被认为是 19 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数学主宰,是对数学和它的应用具有全面知识的最后一个人。彭加勒在数学的四个主要部门 —— 算术、代数、几何、解析中的成就都是开创性的,尤其对函数论、代数几何学、数论、代数学、微分方程、代数拓扑学等分支都有卓越贡献。彭加勒说过,数学家具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有的人具有不断扩张版图的兴趣,在攻克某个难题后,便抛开这个问题,急着出发进行新的远征。另外的人则专心致志地围绕这个问题,从中引出所有能够引出的结果。彭加勒本人则属于前一种类型。法国数学家、彭加勒的传记作家达布( G.Darboux )谈到彭加勒这一特点时说: “ 他一旦达到绝顶,便不走回头路。他乐于迎击困难,而把沿着既定的宽阔大道前进、肯定更容易到达终点的工作留给他人。 ” 在天文学方面,彭加勒的主要工作有三项:旋转流体的平衡形状( 1885 年);太阳系的稳定性,即多体问题( 1899 年);太阳系的起源( 1911 年)。彭加勒在这些问题上的解决方法在当时十分先进,以致在 40 多年后,还没有几个人能够掌握他的这一锐利武器。他的早期研究成果汇集在专题巨著《天体力学的新方法》(三卷本, 1892 、 1893 、 1899 年)中,这部巨著被认为是开辟了天体力学的新纪元,可与拉普拉斯( P.S.M.deLaplace )的《天体力学》并驾齐驱。接着该书的是另一部三卷本著作《天体力学教程》。稍后又有讲演集《流体质量平衡的计算》和一本历史批判著作《论宇宙假设》。达布在评价彭加勒的这些工作时说: “ 在 50 年间,我们生活在著名德国数学家的定理上,我们从各个角度应用、研究它们,但是没有添加任何基本的东西。正是彭加勒,第一个粉碎了这个似乎是包容一切的框架,设计出展望外部世界的新窗户。 ” 庞加莱是因发明自守函数而使函数论的世纪大放异彩的,他本人也因此在数学界崭露头角。自守函数理论只是庞加莱对于解析函数论的许多贡献之一,他的每项贡献都是拓广的理论的出发点。庞加莱是多复变解析函数的创始人,这理论在他之前实际并不存在。庞加莱最先系统而普遍地探讨了几何学图形的组合理论,人们公认他是代数拓扑学的奠基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庞加莱在这个课题上的贡献比在其他任何数学分支上的贡献都更为使他永垂不朽。有人这样正确地说过:直到 1933 年发现高阶同伦群之前,代数拓扑学的发展完全基于庞加莱的思想和方法。庞加莱在代数几何学方面的最突出贡献是他在 1910 年至 1911 年间关于代数曲面 F(x , y , z)=0 中所包含的代数曲线的几篇论文。他所运用的卓有成效的方法使他证明了皮卡和 F .塞韦里 (Severi) 的深刻结果,并首次正确地证明了由 G .卡斯特尔诺沃 (Castelnuovo) 、 F .恩里格斯 (Enriques) 所陈述的著名定理。庞加莱首次给出整系数型的亏格的一般定义。庞加莱从未出于代数学本身的需要而去研究代数学,只是当在算术或分析问题中需要代数结果时才去研究它。庞加莱是当时能够理解并欣赏 S .李 (Lie) 及其后继者关于 “ 连续群 ” 工作的少数数学家之一,尤其是,他是早在 20 世纪初就能认识到嘉当论文的深度和广度的唯一数学家。微分方程及其在动力学上的应用显然处于庞加莱数学思想的中心地位,他从各种可能的角度研究这个问题,他把分析中的全套工具应用到微分方程理论中。庞加莱在这个领域中的最杰出贡献是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它是在其创造者手中立即臻于完善的。在 1885 年后,他关于微分方程的论文大都涉及到天体力学,特别是三体问题。 此外,庞加莱还在非欧几何、渐近级数、概率论 ( 例如,他最先使用了 “ 遍历性 ” 的概念,这成为统计力学的基础 ) 等数学分支中也有所建树。他最早预测了相对论。 临终前三周,庞加莱抱病在法国道德教育联盟成立大会上发表了最后一次公开讲演.他说: “ 人生就是持续的斗争 ” , “ 如果我们偶尔享受到相对的宁静,那正是因为我们先辈顽强斗争的结果.假使我们的精力、我们的警惕松懈片刻,我们就会失去先辈们为我们赢得的斗争成果. ” 庞加莱本人的一生就是持续斗争、永远进击的一生. V .沃尔泰拉 (Volterra) 中肯地评论道: “ 我们确信,庞加莱一生中没有片刻的休息.他永远是一位朝气蓬勃的、健全的战士,直至他的逝世. ” 注:应博友邀请,特此撰写庞加莱介绍。本文参考了李醒民老师的部分文章,特此致谢。
47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庞加莱猜想的余波
热度 3 hongfei 2010-12-12 02:05
庞加莱猜想的余波 2010.12.12 庞加莱猜想的证明已经经过确认,今年前些时候Clay数学研究所决定将Clay数学千禧奖授予俄罗斯数学家Grigory Perelman,但Perelman拒绝接受。 纽约时报在相关报道中引用俄罗斯Interfax新闻社的报道说: Dr. Perelman said Dr. Hamilton deserved as much credit as he did, Interfax reported. “To put it short,” he said, “the main reason is my disagreement with the organized mathematical community. I don’t like their decisions; I consider them unjust.” 纽约时报七月一日A Math Problem Solver Declines a $1 Million Prize报道链接: http://www.nytimes.com/2010/07/02/science/02math.html 在此之前,关心此事的人们对于Perelman是否会接受Clay数学千禧奖有不同的猜测。在2009年11月11日出版的新书Perfect Rigor: A Genius and the Mathematical Breakthrough of the Century中,作者Masha Gessen根据对几乎所有熟识Perelman的人们的采访,认为数学天才Perelman具有典型的Asperger综合症,同时作者在书中分析预测Perelman将很可能不会接受即将颁发的Clay数学千禧奖。 我前些天刚读完这本书,觉得很不错,尤其是其中关于前苏联和俄罗斯数学界的描述丰富和印证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具体认识,所以在这里分享一下。事实上,前一段时间科学网上也有人介绍过Perfect Rigor这本书。 Amazon上Perfect Rigor: A Genius and the Mathematical Breakthrough of the Century一书信息链接: http://www.amazon.com/Perfect-Rigor-Mathematical-Breakthrough-Century/dp/015101406X 科学网蔡亮《关于perfect rigor》博文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32918 Perfect Rigor一书中还有很大的篇幅描述前苏联和俄罗斯的数学文化,对此有兴趣的人可以一读。 博文《Perelman和俄国非主流数学文化》链接: http://hi.baidu.com/405071317/blog/item/cedc11f9f8cfa353242df2a0.htm l 关于Asperger综合症,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 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Perfect Rigor书中说研究表明数学家中Asperger综合症的比例大概是普通人的七倍,但是绝大多数数学家都和Asperger综合症没有关系。巧合的是,前些天看到美国电视上出现的一位接受采访的维基解密程序师,也有Asperger综合症。据称儿童中有0.7%会有Asperger综合症。 维基百科关于Asperger Syndrome的链接: http://en.wikipedia.org/wiki/Asperger_syndrome 百度百科关于《阿斯伯格综合症》的解释链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1483278.htm Perelman对庞加莱猜想证明,在中国和国际数学界曾经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曾经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来作为在中国数学界党同伐异的工具。其中最荒唐的就是2006年6月至8月期间喧嚣至上的指控,认为中国数学家曹怀东和朱熹平试图将庞加莱猜想证明的一大部分功劳据为己有。在随后国际上出版的几本有关庞加莱猜想的科普书籍中,都没有仔细查证有关的事实,以讹传讹。 对于此,曹怀东在2004年7月17日自己的谈话是最好的反驳。当时,曹怀东教授在被问到Perelman和庞加莱猜想证明的问题时是这样回答的: Q :去年或前年的时候,俄国数学家 Perelman 宣布证明了 Poincare 猜测,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请问这个证明已经审查得怎么样了,您是 Ricci 流方面的国际权威,能否发表一下您个人的看法,这个证明完全正确的可能性有多大,还有请问 Perelman 教授的年纪,以及如果这次 Poincare 猜测完全证明,那么会有哪些人和 Perelman 一起分到 Clay 数学所的 100 万奖金呢? Cao :审查还在进行中,希望尽早能得到完全证实。从目前审查的过程看,正确的可能性相当大,但是不到最后审查完毕我们还无法下定论。 Perelman 教授 37 岁不到,所以下次 fields 奖年龄是符合的。当然我特别希望 Hamilton 教授和他能一起分享这 100 万奖金。正如 Perelman 自己所说,”Hamilton 教授引入了 Ricci 流,发展了许多惊人的理论,改进了许多 Ricci 流中的重要定理,我应该算是他的学生。“ Q : Ricci 流最初是 Hamilton 为了研究 Poincare 猜测提出来的,现在 Ricci 流的研究是否已经在其他数学问题上找到了应用。如果 Perelman 的证明是对的话,以后 Ricci 流还有继续研究的必要吗? Cao : Ricci Flow 主要是研究流形上的几何结构,如爱因斯坦度量以及对拓扑的应用。当然三维以后还有很多其他应用, Hamilton 教授指出研究四維流形的几何化以及凯勒流形上的 Ricci 流将是主要的问题。如 Perelman 所说“ Ricci 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属于现代数学的主流分支。”不仅仅是在拓扑方面的应用。 Ricci 流是一类非常重要的非线性方程,任何对其奇点结构的理解都将十分重要并且对整个非线性分析也非常有意义。我想上面这段话回答了你最后的问题。 事实很清楚,早在2004年,曹的公开回答就明确指出他认为一旦经过确认,庞加莱猜想最终证明的功劳是属于Richard Hamilton和Perelman两人的,并且希望他们二人都得到应有的承认。这个一贯的立场与后来《纽约时报》报道引用Perelman拒绝Clay奖的回答也毫无二致。 2004年7月17日《曹怀东 教授与 BBS 网友在线交流实录》链接: http://www.mathmagic.cn/bbs/read.php?tid=3434ordertype=desc 这个世界最有趣的事情,就是那些无谓的喧嚣总会随着时间烟消云散。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就是: Politics is for the present, but an equation is for eternity. 你的equation在哪里呢?
个人分类: 科学人文|19836 次阅读|17 个评论
庞加莱猜想
liuxiaod 2010-3-6 22:38
庞加莱(Henry Poincare)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前几年俄罗斯数学家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 解开了庞加莱猜想得到了菲尔兹数学奖,闻名遐迩。 庞加莱的另一个猜想不为人所知,那就是位移电流不承受电荷力的作用可能导致动量不守恒,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以劳伦兹为代表的一派认为位移电流不产生磁场,那么它不承受电荷力的作用不会导致动量不守恒,另一派就是麦克斯韦,他认为位移电流产生磁场。这个问题很令人头痛,很多物理学家避之惟恐不及,这朵乌云从19世纪一直飘到21世纪,令人惊叹。 更令人惊叹的是庞加莱的智慧,他在数学和物理两个领域都能敏锐地提出猜想的能力是无人匹敌的。
个人分类: 历史|2932 次阅读|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