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人生旅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四十年后拜泉行(1):重访县医院
热度 1 xucq45 2014-10-18 22:01
1970年7月,我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被国家分配到黑龙江省拜泉县。刚到拜泉县时,全体刚分配大学生(各行各业)均首先参加公社的整建党宣传队,我被分配到民乐公社。 整建党结束后,才进行分配。 那年,分配到拜泉县的医科大学毕业生共10名(哈医大6名,北京中医学院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各2名)。县医院和地区中心医院(镇医院)1个也未分配,均是边远的公社卫生院。我和北京中医学院的柴有义大夫被分配到克山县、克东县和拜泉县三县交界建国公社(现在改为建国乡)卫生院,无专业,属于“万金油”大夫。两年后,被抽调到拜泉县人民医院,在内科和儿科工作。 1974年末,我离开了拜泉县,去了黑龙江省绥化地区结核病防治院(位于黑龙江省肇东县)。在拜泉县,我度过难忘的4年时光。 从我离开拜泉县,由于工作忙一直没回去过。也许是年纪大了,特别想重温自己的人生轨迹,所以今年利用暑假的休闲时间,开车分别去了肇东和拜泉。 一、重访拜泉县人民医院 2014.8.21,我请哈医大药学院的于静海教授帮我“观敌料阵”,一道开车去了一趟拜泉县。拜泉县到哈尔滨市约300公里车程。早晨出发,抵达拜泉县时已近中午。一打听,原来由几幢平房组成的县医院已扒掉,异地重建。赶到那里时,发现一座现代化的县医院大楼拔地而起。由于是中午,我们先去医院对面的饭店吃了午餐。午餐后,天已放晴。我们来到县医院的门诊部转了转。 由于是午休时间,门诊大楼候诊的患者不多。在医院办公区我们 遇到医院的韩副书记,我们在他的办公室聊了聊,他向我们介绍了医院发展情况,并合影留念。我原来认识的人一个没遇到,有的退休了,有的已不在人间了,令人感慨万分。 我站在门诊大楼顶层,拍摄了医院的后院和住院大楼及四周的景象。这些变化是我国近年发展的缩影。 四十年后拜泉行 (1):重访县医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36776.html (2):去建国乡的路上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37255.html (3):鸭鹅百态悠悠哉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37486.html (4):子承父业为农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37864.html (5):再见了,拜泉(结束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051-838320.html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61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生旅途中的早期印记
热度 15 罗帆 2013-10-6 19:35
前一段时间,老爸翻箱倒柜地整理老照片,用数码相机翻拍之后拷给我。 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年少顽皮,到风华正茂。这一张张老照片,反映出我在人生旅途中的早期印记。 在逝去的年代,相机是奢侈品。家里没有相机,爸妈偶尔会带我去照相馆留影,或托人或借相机给我拍照,留下了不少珍贵的照片。除了在武汉、大连、北京、湖南等地,比较多的相片是在湖北当阳拍的。许多照片只有一寸大,人很小,甚至模糊不清,但爸妈依然珍藏起来。 小学毕业后的暑假去武汉玩,镇海舅舅给我拍的照片很好看。除了黑白照片,还有一张偏色的彩色照片。 考上重点高中之后,我离开爸妈,开始了在宜昌的住校生活。那时的照片几乎都是与同学的合影,有些是班主任杨云峰老师拍的,有些是去照相馆拍的。 后来,考上大学去北京读书,离家更远了。喜欢社交的我,参加的活动丰富多彩,留下的照片多半是同学或朋友拍的。给爸妈写信时,有时会寄上自己的照片。每次收到,爸妈都会细心地收藏在影集里。 几次搬家之后,我自己的一本影集和部分照片不见了。值得欣慰的是,只要爸妈那里有备份,就会保存完好。 今天,看着这些黑白老照片,回想起人生旅途中的人与事,感受到父母和亲友深厚的爱,不禁感慨万千。 100天的我 摄于武汉 调皮的幼儿时期 摄于北京 小学毕业后的暑假 摄于武汉 纯朴的中学时代 摄于当阳 充满幻想的大学时代 摄于北京
个人分类: 人物写生|6394 次阅读|40 个评论
[转载]请看精彩放映: 人生旅途、哲理与感悟
Fangjinqin 2010-3-8 18:01
请看精彩放映: 人生旅途、哲理与感悟 按语:这里转贴一位老友发来的精彩放映图。我有所同感啊!请大家有时间欣赏,我想,大家不论什么年龄段,看了会有收获。 人生旅途、哲理与感悟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212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