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经典文献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经典文献资源
qianlivan 2017-7-17 15:11
Lord Kelvin http://zapatopi.net/kelvin/papers/ Bernhard Riemann http://www.emis.de/classics/Riemann/index.html Paul Erdös http://www.emis.de/classics/Erdos/index.htm 各领域 化学 http://web.lemoyne.edu/~giunta/papers.html http://www.chemteam.info/Chem-History/Classic-Papers-Menu.html 地球流体力学 http://empslocal.ex.ac.uk/people/staff/gv219/classics.d/general.html 物理海洋学 http://www.whoi.edu/sbl/liteSite.do?litesiteid=24092articleId=37148
个人分类: 存档|29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标准化经典文献之一
毕鹏翔 2014-3-3 18:25
1.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化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 Knut Blind.标准经济学——理论、证据与政策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06. 3.李春田.标准化是一项活动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4. 魏尔曼 博士.标准化是一门新学科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 5.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6.岳高峰,赵祖明,邢立强.标准体系理论与务实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1. 7.王金玉,杨 锋.首都标准化发展战略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8.张友明,洪涛,陶 城.标准化综合贡献的科学评估方法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9.梁丽涛 主编.发展中的标准化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10.国家标准技术审查部.标准研制与审查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11.ISO.标准化的目的原理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4. 12. 松浦四郎.工业标准化原理 .北京:技术标准出版社,1981.
个人分类: 标准化|2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时空穿越——经典科技文献阅读
热度 7 dongping2009 2013-4-1 06:44
时空穿越——经典科技文献阅读 魏东平 引子:我投下了一颗石子,看着它激起涟漪,并逐渐放大。但涟漪终归会渐渐衰减,竟至消失。 我在我们学校开设了一门“地球物理经典文献阅读”的课程,迄今已经三个年头过去了,期间分别有22、26与27位同学选修此课,涉及到大约80篇相关经典文献的阅读讨论。 迄今为止,我们能够收集到的最为古老的相关原始文献,是由英国数学家Pratt于1854年所写,感兴趣者请参考阅读我的博文“ 重力均衡、皇家学院与PK ”并获取其原始PDF文本。 当然,如果追根溯源的话,作为地球物理专门的一位研究工作者,有很多原始的历史文献是值得翻一翻的,虽然事实上因为涉及到需要熟练掌握多国语言功底等等原因,而变得可能性不大。但有一些文献,我还是因为一直没有搞到而对此耿耿于怀,例如牛顿与惠更斯关于地球旋转椭率研究的原始文献等。 无论如何,能够与我课堂上的这些选课同学共同分享这些宝贵遗产,我还是非常高兴的。这些史籍浩繁如海,但真正能够流传于历史长河的,并不很多。阅读这些经典文献,宛如完成一次次的时空穿越。你坐在那儿,通过一个个的字符、文字、语句与段落,走回到从前,跨越过海洋,与业界的前人进行对话,还有伴随心灵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进而感悟这些前辈大师们的睿智与思想。 回过头来,再简单说说“ 地震学家查尔斯. 弗兰西斯. 里克特 ” 。 关于里克特,我在“ 一位没有SCI 论文便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的科学家 ”之博文中,部分列举了描述他的7点个人信息,从这些信息中,可以给出我老人家如下的一些个人推断( 免责声明:这些个人推断不对任何受到其影响的其他个人负责 ): 1 、相对来讲,个人的学术出身在任何地方,好像都还是非常地重要 2 、做研究不唯“大树”,但有时候确实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3 、不能老在大树底下乘凉,最终需要有自己的真货色 4 、不能仅仅埋头做研究,充分地与社会公众进行交流与沟通也非常重要 5 、大树本身应高风亮节,要对树下的小苗进行呵护,并在关键时刻让位于成长起来的小苗,使之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相关链接与阅读: 1 、 魏东平: 一位没有SCI 论文便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的科学家 2 、 张欣: 科学网上的反科学活动 3 、 魏东平: 对“一位没有SCI 论文便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的科学家”的更正 4 、刘进平: 地震学家里克特的文章问题 5 、刘进平: 向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 )学习什么? 6 、刘进平: 同行评议始于何时? 7 、陈桂华: 学术成果的评价,从专著到SCI 检索论文的相关历史发展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5376 次阅读|18 个评论
研究生看教科书必须多查阅原始文献
热度 28 stone1971111 2011-2-25 10:23
新的学期开始了,研究生院的课程也要开始了。根据过去多年的教学体会,以及自己看教科书的体会,感觉到光看教科书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非常需要查阅原始文献,尤其是最重要的原始文献。 教科书往往割裂了结论与问题。 我们的教科书往往只告诉学生工具的基本性质和简单使用方法,但是该工具是如何产生的并没有交代。我们学习工具并不是为了记住几个工具或者结论,更重要的是要应用。原始文献往往都是根据当时的实际需求而创造的理论或者方法,与实际结合的非常紧密。从实际出发才能看清楚理论或者方法的产生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知道为什么产生远比记住要重要得多。我们很多同学学习了大量的课程,可是那些知识都是死的,根本不会用,其原因也就在于不知道这些方法为什么要产生,为什么要学习。 经典理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越是经典的理论,往往都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很多人不断地丰富改进才有了今天教科书上的形式。当我们不了解其中的发展过程的时候,很容易被前人的高度所迷惑甚至恐惧。但是,当我们从源头开始,逐步看清楚理论发展的路线和脉络,就不会对该理论或者方法的形成有什么大惊小怪。比如,比较著名的信号处理中的采样定理,前后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许多人做过了不错的贡献,最后才有了今天的比较明白简单的表达形式。但是简单明了并不是最容易懂的那种形式。相反,开始的那种看似罗嗦的形式更容易理解。 教科书往往是后人不断整理的结果。 在整理的过程中总要有材料的取舍,取舍就难免带有主观的倾向。这些取舍未必是合理的,也未必是必要的。有时候比较前沿的教科书中的观点甚至是错误的。查阅原始文献可以避免受到作者的主观干扰,而能够看到整个理论框架的全貌。现在工科教科书很多都是不深不透,导致学习的过程中不知所云,难以理解。即便理解了表面,也缺乏理论的深度,这就导致了在后续的研究阶段内功不足。 看看原始文献能够看到大家思考问题的逻辑。 大家的思想水平往往就是有特点的。其思维严密,论证的高度,都不是普通的教科书作者所能够达到的。读读大家的作品对于培养科研的品位非常重要。在西方,尤其是上个世纪初,人们读书,一定要去读原始专著或者论文。比如,学习力学定律,先要看牛顿的原始专著。学习数学,就要看看高斯、欧拉等人的专著或者论文。这些论文或者专著提供的远不是几个结论,而是充满天才的理解和论述,这些都是后学者需要学习的理论之外的东西,这些东西比那几个结论更加重要。 总之,读教科书绝对不能限制于教科书,最好的方法是对教科书上提到的经典理论和工具, 直接查阅原始文献,了解其发展的历史,再现理论的原貌,了解原创者的思想, 这样的学习对于后续的科研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假如我们准备将来做科研,那就时刻准备好看原始的文献去。好在现在有了网络,100多年前的文献随手可得,如果不利用这样的资源,我们就不算是生活在信息时代。
个人分类: 教学闲论|10738 次阅读|46 个评论
也说如何进行文献调研
smilesun 2010-10-1 21:01
戴世强老师的博客中讲到 怎样进行文献调研?与青年朋友谈科研(7) 我因为在给学生开课,所以顺便回复了一下。转贴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谢谢戴老师,这里说到读文献抓两头,一是经典文献,二是最新文献。如何把握经典和最新,往往很多人一头雾水。这里说说我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找经典文献 有高人指点,譬如你的导师告诉你某篇是经典,这是一条路子,不过不是这里要说的。我要说的是没有人指导,或者自己有个新的想法,想知道这方面的经典文献怎么办。 SCI发明人加菲尔德近年来开发的一个软件,histcite,推荐大家使用,这个软件可以很快帮你圈定,某个领域的经典文献。具体使用教程可以参见我的 博客或教学论坛资料。这个软件是根据引文关系来锁定经典文献的。我知道有人利用SCI中的引用次数来鉴定文献的经典与否。这种方法不可靠。原因是引用次数 是某篇文献被所有文献引用的次数,如果绝大多数施引文献都与你感兴趣的主题无关,那么这篇经典:文献对你的参考价值估计也不大。也许我没能说得很明白, 大家可以再了解一下histcite。 二、如何追踪最新文献,有人不停地到各个数据库搜索,或者email订阅。我认为这都不是很好的方法。建议大家利用RSS订阅。可以把所有你关注的信息集中到一个地方。我制作了一个详细的RSS视频教程,大家可以在网上免费找到。博客上也有下载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u/smilesun/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11629 次阅读|4 个评论
情报学新生需要读的文献(1)
info2008bnu 2010-6-7 22:06
情报学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科,没有自己的本科专业,并且情报学的研究领域也比较分散,这令刚进入情报学领域的新生感到迷茫,自己也在刚进入情报学这个领域时感到非常彷徨,不知道自己该从哪方面去着手,走了不少弯路。现在回想起来,要是有一个分析情报学领域重要文献的导航框架该多好啊,不过现在本人还没有发现这方面的文献。 本文是本人在科研路上的心得,希望能对刚进入情报学领域的同学有所帮助,同时非常欢迎批评、指正。 1. 情报学的起源 情报学的起源是情报学学科发展的起点,也是情报学学者进行科研的基础。了解情报学的起源对理解情报学的发展趋势非常有帮助。 虽然关于情报学的起源有很多的不同意见,但绝大部分学者都把美国学者万尼瓦尔布什(VBush)1945年7月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上发表了著名的论文《诚如所思》(As We May Think,也有人翻译为诚如我们的想象)看成情报学的开篇之作,这个每个情报学学者必读的文献。在网络上可以搜索到这篇文献的中文版本,但是强烈建议看英文原版。 2. 情报学学科对世界的贡献(What Has Information Science Contributed to the World?) 每个学科都有存在的理由,越重要的学科对世界的贡献越大。但是要具体列举出最大的贡献还是有难度的。 2003年美国科学学会主席团理事会( The Council of Scientific Society Presidents )的要求时任美国情报科学技术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主席的特鲁迪贝拉多哈恩(Trudi Bellardo Hahn)回答这样一个问题:What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seminal ?ve to seven discoveries in the ?eld epresented by your professional society in the 20th century?(本领域在20世纪最重大的5到7个发现是什么?) 以上两篇文献是本文认为情报学初学者必读的文献,当然这样的文献还有很多,本人会继续前行,发现更多这样的文献。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Vannevar Bush. As we may think. The Atlantic Monthly, 1945,7. Hahn T B.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29(4):2-3.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5555 次阅读|2 个评论
“王家军”专著北大出版
wangyk 2010-3-9 03:09
王 应 宽 2010-03-08 Beijing, China 王家军专著北大出版 本人在北大攻读博士期间( 2003-2006 )有幸参加了导师王锦贵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经典文献与 21 世纪中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同门的师兄弟妹也参加了课题研究。虽然课题经费少,干活没钱,但大家仍都干得很卖力。用导师的话说,读博期间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是光荣的。主要强调的意思是无私奉献是光荣的。 课题的研究成果结集成书,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推出一部同名专著。书稿 2007 年就定稿了,但北大出版社也好像咱农机企业一样,一拖再拖,天拖天天拖(博主注:一拖是指中国一拖集团,生产东方红品牌系列拖拉机;天拖是天津拖拉机厂的简称,曾因生产延误效率低,被周总理批评过,用语即为天拖天天拖),直到 2009 年才正式出版面世。 等出版时才发现,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均系王老师的学生,历年单传弟子,而且都姓王,因而此书的编撰者成为真正的王家军。 目 录 序 前言 引论:时代的呼唤 一、 20 世纪末大学教育的人文危机 二、人文危机的历史根源 三、呼唤通才的特定背景 第一章 素质教育篇 一、国内外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概况 二、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三、信息素质 四、 21 世纪我国的素质教育 第二章 经典文献篇 一、 读书传统与书记常用术语 二、 经典相关知识 三、 经典举要:《史记》解析 第三章 导读书目篇 一、 综合素质教育推荐书目 二、 心理素质教育推荐书目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篇 一、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职能与定位 二、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三、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四、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五、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六、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 七、营造先进的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素质 第五章 加强社会实践自觉性 一、 信息时代大学生承受的压力 二、疏解压力的社会空间 三、疏解压力的个人空间 四、勇敢而理性的面对艰难困苦 附录 北京大学素质教育通选课调研报告(摘录) 李书杰 序 赵存生 原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北京大学历来重视素质教育,从五四时期蔡元培校长呼吁 以美育代宗教 ,到 21 世纪初季羡林先生提倡 通才教育 ,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对素质教育的支持态度可谓一以贯之。 近些年来,为实施素质教育,学校采取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富有成效的措施。比如创办 元培实验班 ,招收天分突出的新生,在低年级进行文理打通式的教学,到高年级再让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专业,旨在为造就未来的高层次学术人才培养苗子;比如建立主、辅修制度,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在本专业学习之外,有机会修习感兴趣的其他专业的课程,并在修满学分后拿到第二学位;比如建立通选课制度,开设多种多样的宽口径课程,规定每个学生必须选修一定数量的通选课;比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教育,由知名教授给本科生讲授 邓小平理论 等课程;比如加强艺术教育和体育,首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和以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宗旨的体育教学;比如支持学生创建各种各样的社团,让社团影响社团,让学生影响学生,活跃校园文化,使同学们在交流、切磋中取长补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比如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让同学们在考察调研和自愿服务中提高思想、增长才干;比如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会以及文化节等,让同学们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等等。 然而尽管如此,新世纪以来,随着独生子女成为大学生的主体,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随着信息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大学生们即便接受了一定的素质教育,但在越来越大的时代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就业压力面前,仍然有一些学生不堪重负、心理失衡,有的甚至做出了令社会、学校、家庭为之惋惜、痛心的事情。这些情况的出现,表明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等亟需创新、深化和提高。为此,北京大学也探索、尝试、强化了一些新方式,比如加强健康成才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倡导阳光心态,建设和谐校园等。实践表明,搞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因为素质教育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教师是实践这一理念和模式的主体,必须让全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树立起素质教育的意识,在专业教育中贯彻和体现素质教育。 王锦贵老师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一位承担着繁重教学科研任务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致力于专业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同时,关心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全面成长,对学生有着深沉的爱,在道德品质、精神观念、意志情感等诸多方面理解学生的需求,注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他的这种自觉地把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双肩挑、相结合的精神,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学校的关注。 2006 年 4 月,他作为北京大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代表,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 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 ,并在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他的事迹在高等教育界产生了一定反响。 王锦贵教授对当前部分大学生中出现的精神脆弱现象十分担心。为参与扭转这一不良苗头,他积极申报了教育部重点课题 经典文献与 21 世纪中国大学生素质教育 ,努力配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他希望用自己研究经典文献数十年积累的心得,开辟一条通过介绍经典、推荐经典、领读经典来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新途径,希望用经典文献的巨大精神力量来感召青年学生,使他们拥有战胜困难、笑傲人生的豪情。 这部专著是他们课题组的成果之一。此书内容丰富,既有关于素质教育、北京大学通选课制度、高校图书馆作用等方面的比较系统的介绍,又突出了信息素质教育、经典文献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和类似专题的著作相比,的确有独到、新颖之处,展示了作为文献学教师在素质教育方面所采取的特殊角度、别致方法。此书丰富了北京大学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一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好教材,它的出版对于北京大学的素质教育无疑具有较大的启发、指导和推动作用。 如果所有公共课、专业课教师都能深刻全面地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而全面育人,那么我们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效益肯定会同以前大不一样。如果所有公共课、专业课教师都能站在整体教育设计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和其他教育环节相配合,这对学生的培养将是最有益处的。 作为一名北大教师,我要向王锦贵教授学习,也希望王锦贵教授今后继续关注素质教育,多为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献计献策,多参与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多在素质教育方面推出创新性的成果,为学校的素质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是为序。 2007 年 1 月 15 日
个人分类: OA开放存取|4899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