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普作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创意蛋糕展示!
热度 3 科普丽人 2016-8-15 16:01
这是我看到的最有创意蛋糕,我为参赛孩子们的聪明才智所感动!
个人分类: 风光摄影|4730 次阅读|4 个评论
陈皮及其养生功能介绍
热度 1 科普丽人 2014-12-12 10:59
陈皮及其养生功能介绍 陈皮【Chen pi】,又名桔皮、柑皮。 中药饮片---陈皮 原植物---橘树 【中药基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温州蜜柑的干燥成熟果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药材呈不规则的片状;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有细皱纹和凹下的点状油室;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柑桔在我市各县(市区)普遍分布,民间应用已有悠久历史。 【性味归经】 性温,味苦、辛;归肺、脾经。 【养生功能】 本品为常用的理气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养生功能。临床常用于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 【用法用量】 水煎内服,常用量3~lO克。也可直接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养生便方】 1.取陈皮10克、红枣3颗,在清水中煎煮片刻后温饮。具有消脂理气、改善消化不良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2.取陈皮5克,车前草、绿茶各7.5克,放置于茶杯中沸水冲泡代茶饮,可提神、减肥、利尿,适合于脾虚湿阻型的肥胖人群饮用。 3.取陈皮、生姜各式各10克,水煎服,用于痰湿阴肺、咳嗽痰多者。具有化痰散饮作用。 4.取陈皮、桑白皮各10克,水煎服,健运脾气、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作用,用于肺热咳嗽、喘逆痰多或面肿肢胀、小便不利等症。 【贴心提示】 气虚及阴虚燥咳者不宜;久服多服易伤元气。
个人分类: 植物图文|4345 次阅读|1 个评论
西南水芹及其药用价值
热度 2 科普丽人 2014-3-1 19:47
西南水芹( Xī Nán Shuǐ Qín ), 又名野芹菜、 野芫荽 、 细叶水芹 、 臭蒿、胡萝卜七。为伞形科水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拉丁学名】: Oenanthe dielsii de Boiss. 【英文名】 Herb of Southwestern Cress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有短根茎,支根须状。茎直立或葡萄,下部节上生根,上部叉式分枝,开展。叶片轮廓三角形,二至四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裂成短钝的线形小裂片。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无总苞;小总苞片线形,少数;花瓣白色,倒卵形;顶端有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短圆锥形。双悬果近圆球形,分生果横剖面半圆形,合生面油管 2 。通常在 6-8 月开花,果期 8-10 月。本博所发的照片拍于 2013 年 2 月 28 日。 【分布区域】: 国内分布在陕西、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省、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省、西藏等省区市。国外在不丹、印度等地也有分布。 【药用价值】: 以全草入药,常用量 6~15 克。药材性温,味辛;归肺、胃二经。具有行气止痛、温化痰饮功能。用于气滞腹痛、痰饮在肺证。 注: 本文根据《中国植物志》、《药用植物志》等相关文献综合编辑。
个人分类: 植物图文|5679 次阅读|3 个评论
药用植物海金沙及其养生功能
热度 1 科普丽人 2013-9-14 21:09
海金沙(Hai jin sha), 又名金沙藤、罗网藤、铜丝藤。 【中药基源】 本品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干燥成熟孢子。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叶。药材呈粉末状,棕黄色或浅棕黄色;体轻,手捻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缝滑落;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咸;归膀胱、小肠经。 【养生功能】 具有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等养生功能。中医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等症。药理研究表明,海金沙中所含的咖啡酸、反式对—香豆素均有保肝利胆作用,可增加胆汁中的水分,但不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和胆红素的分泌。 【用法用量】 水煎服,常用量6~15克;包煎。 【养生便方】 1 . 取海金沙9克、白术200克、甘草 25克黑牵牛75克,烘干共研成粉末,制成“海金沙散”。每服3克,一日2次,用于脾湿肿满。 2 . 取单味海金沙50克,研为细末,装瓶备用。需要时取海金沙粉末3克,加适量红糖调味,温开水送服,一日2次,连服3-5天,用于治疗小便出血。 3. 取新鲜的海金沙茎叶50克,清水洗净后捣烂,然后加入少许白酒调敷患处,每日一剂,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4. 取海金沙藤30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扁桃体炎、支气管炎。 【贴心提示】 脾胃虚寒者及孕妇忌服。
个人分类: 植物图文|15733 次阅读|1 个评论
请给这些南瓜定个名!
热度 2 科普丽人 2013-8-28 13:54
这是一组南瓜照片,许多品种以前没有见过,也不知其名。有劳各位朋友帮助定个名,小曾在些谢过您了!
个人分类: 植物图文|3859 次阅读|2 个评论
人体缺钙--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热度 3 科普丽人 2013-8-21 09:52
缺钙,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世界四大营养缺乏症之一。缺钙,容易导致儿童、青少年的佝偻病,导致儿童盗汗、头发稀少、不长牙、不长高,导致妇女抽筋、腰酸背痛、骨关节痛、牙齿松动,导致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以及产生腿抽筋、肌肉痉挛等症状。所以,补充钙质元素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据专家介绍,钙的作用主要可归纳为: 1. 构成骨骼和牙齿; 2. 维持所有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 3. 控制神经感应性及肌肉收缩; 4. 帮助血液凝固; 5. 减轻经前症状; 6. 减少疲劳、加速精力恢复; 7. 增强人体抵抗力。 有哪些食物含钙较多呢?以下食物中含钙较多,可以重点关注: 1. 全鱼粉;2.牛奶及乳制品;3.银杏叶4.豆类及其加工品;5.虾皮、海带;6.芫荽叶、芫荽子;7.芝麻酱及芝麻粉;8.野蕨菜、野苋菜;9.自发酵玉米粉;10.乳鸽。以下表格所列的100种食物含钙量,是我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核对并感觉可信的数据,供朋友们参考。 100 种补钙食物一览表 食 物 名 称 含 钙 量(毫克) 与左对应的 其他元素含量 全鱼粉 4610 磷 3100 虾皮 2000 银杏叶 1860—2360 干芫荽叶 1246 回香籽 1196 芝麻酱 1170 整粒干芝麻 1160 自发酵玉米粉 1125 乳鸽 866 蕨菜 851 月桂叶 834 奶酪 799 芫荽籽 709 黑芝麻 780 风尾鱼(熟) 665 白芝麻 620 野苋菜 610 海带 455 草鱼(熏) 488 带鱼(切段) 431 紫菜 422 打碗花 422 山芹菜 420 无花果(干) 363 黑木耳 357 磷 201 ,铁 185 豆腐干 352 部分脱脂葵花籽粉 348 决明子 341 鸭儿芹 338 干酪饼干 336 咸竹荚鱼干 332 桃仁 317 苋菜叶 313 虾酱 308 黄花菜 301 地瓜儿苗 297 腊肉 293 棉籽粉 283 五香辣椒粉 278 蛋黄粉 275 脱脂豆粉 265 沙丁鱼罐头 260 磷 450 脱水胡萝卜 256 刺儿菜 254 干杏仁 250 磷 450 生的芜菁叶 246 豆腐皮 239 南瓜子 235 炒熟杏仁 235 去壳杏仁 134 杏仁牛奶巧克力 229 巧克力小糖果 228 普通牛奶巧克力 228 清明菜 218 蒲公英 216 全蛋粉 212 巧克力糖衣杏仁 203 薯蓣叶 201 全脂羊奶 193 大豆 191 生芥菜叶 183 灰树花 176 杏仁 174 高粱糖浆 172 黄豆 169 石耳 167 磷 209 生的芋头叶 162 芹菜 160 清煮对虾 155 巧克力糖衣葡萄干 152 新鲜生蛋黄 152 强化脱脂奶 146 马兰头 145 磷 69 草鱼干 142 油菜 140 蛋黄 140 磷 550 对虾 140 磷 250 莲子 135 钾: 1630 鲜柠檬皮 134 整粒干洋刀豆 134 蘑菇 131 磷 718 ,铁 188 干的红色朝天椒 130 胡椒 130 磷 130 豆腐 128 牛肚 127 奶油甜饼 126 碎片玉米 124 脱脂奶 123 各类全脂牛奶 119-123 干的向日葵仁 120 生牡蛎 120 磷 190 未加工的麦夫 119 巧克力糖衣花生 116 菠菜 110 磷 60 生落葵 109 脱脂花生粉 104 整粒干蚕豆 104 生马齿苋叶和干 103 低纳牛奶 101 煮熟沥干的波菜 100 全蛋 60 磷 210 鲜栗子 40 磷 80 ,钾 500 猴头 ? 磷 850 ,铁 18 本数据主要来源于: D .R.沃斯博尔内等著的《食品中营养素的分析》一书, 黄晨阳等编著的《养生好食材 - 食用菌》,中国农业出版社 需要提醒二点: 1. 补钙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D、C等钙质不可缺少的伙伴,否则补钙效果不会显著。 2. 钙质也不是多多益善,钙质过量容易患高血钙症。
个人分类: 学习笔记|4137 次阅读|5 个评论
可怕的“科普”,恐怖的“科普作家”!
热度 82 Carboniferous 2012-11-18 17:37
可怕的“科普”,恐怖的“科普作家”!
前段时间到学校图书馆借书,偶然看到了新到的古生物类科普图书,随手翻了一翻,光是插图就已错误百出,于是拍照在论坛发帖,后又经网友爆料,该书作者是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科普作家”,在网上一搜该作者的著作,竟然近100本!!! 但是再看看书的内容,我们图书馆馆藏的一本是《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林静 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出版 1. 某种早期的鱼类在书中被定为两栖动物。 2. 这个也是一种鱼类化石,却又被当做甲壳动物。 3. 哺乳类化石,注意头骨上的牙齿,可以明显地看到犬齿和臼齿,在书中却被当成恐龙化石,爬行类的牙齿没有分化,不像哺乳类那样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这也是二者的重要区别。 4. 一种菊石类化石,属于头足纲的,在白垩纪末期和恐龙同时灭绝,和现在的乌贼、章鱼是同一个纲的。书中竟然说成是蛇化石!! 5. 某种复体珊瑚化石,又变成了蛇化石!! 6. 辽宁热河生物群中的辽宁古果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地层中,是早期被子植物的重要代表,我国古生物学家的重大发现,在书中又被定为这种“沙顿蕨”!! 7. 看其描述,应该是树枝石,一种非常常见的假化石,几乎所有类型的岩石中都能见到,在书中描述的好神奇!! 8. 哺乳动物的头骨,注意右侧的牙齿。在书中却成了矿物质!! 9. 现代的珊瑚,生活在海边的朋友应该经常见到吧。 10. 一点也看不到脊索动物的影子,倒是像某种放射状矿物集合体。 11. 海百合化石,一种棘皮类动物,5亿年左右的寒武纪就已出现,现在海洋中还在生活着。但是在大量古生物科普书中,它总是被当做植物化石!!! 12. 这个也是复体珊瑚化石,书中被定为高肌虫化石。 这些仅仅是这位叫“林静”的“科普作家”近百本科普书中的一本,还只是插图上的部分错误,可想而知,文字部分错误会有多少,而他的其他科普书中又会有多少错误? 这些书的主要读者都是青少年孩子,不知这位“科普作家”会摧残多少祖国的花朵?呵呵
23927 次阅读|106 个评论
温郁金及其栽培技术
热度 1 科普丽人 2012-9-20 19:34
温郁金及其栽培技术
温郁金及其栽培技术 一.概况 温郁金 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为姜科( Zingiberaceae )姜黄属( Curcuma )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根入药。主含挥发油及姜黄素类化合物。中医认为,温郁金性寒,味辛、苦;归肝、心、肺经;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等养生功能;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等症,为常用的活血祛瘀类中药。现代研究表明,温郁金还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和抗艾滋病等多种药理活性。温郁金为著名的浙产道地中药材“浙八味”之一,主产温州、丽水等浙南地区。 二.生长特性 温郁金属于亚热带植物,性喜温暖气候,怕严寒霜冻。① 光:温郁金对光照敏感,强光对其生长不利,故在栽培过程需创造条件让植株稍有荫蔽的环境。②温度:温郁金喜欢温暖的气候,对严寒的抵抗力很弱,希望在全年无霜期 250 天左右的中低海拔区域生长,在气温降至 -3 ℃以下时易受冻害致死。③ 水分:温郁金要求生长在湿润的土壤,干旱对块根和植株的生长不利,尤其是在幼苗期必须保持土壤湿润,否则植株生长不良或易造成缺水枯苗;同时,温郁金块根含水量大,若田间排水不畅而积水,也会发生烂根危害。④土壤:种植温郁金的土壤宜选用土层深厚、疏松湿润、透水良好的中性或偏酸性的土壤,以沙质壤土或冲击土为好,尽可能做到一年一轮换。⑤海拔:温郁金主要产区的海拔一般在 50-800 米之间。 三.栽培技术 3.1 选地整地:温郁金栽培基地宜选择在水源、土壤和大气等没有污染的环境,整地时间安排在 3 月底到 4 月初,选择晴天将土地深翻 20-25 厘米,耙细作成宽度 120 厘米的床面,在作畦时,尽可能保持 25-30 厘米的沟渠作步道,要求沟渠平直、中高边低,有利于沟水畅通,以免积水。温郁金最忌连作,应当选择前作为水稻或油菜、豆类等作物用地,以耕作层深厚疏松的冲击土或沙质壤土为佳。如果选用闲耕地种植郁金,一般要进行翻耕,但不提倡深耕,以免郁金根茎扎得过深。当土壤肥力不足时,要求每亩施入发酵的猪栏肥或其他厩肥 2000-3000 千克;如果在玉米田套种温郁金,则可以不进行翻耕。 3.2 留种繁殖: 温郁金以根茎繁殖为主。收获时,选择根茎肥大、体实无病虫害的作种,堆贮于室内干燥通风处,厚 30-40 厘米,防日光照射,并翻动 1-2 次,避免发芽;或抖去附土稍晾后立即下窖,或用砂藏于室内。春季栽种前取出,除去须根,把母姜与子姜分开,以便分期播种。在浙南山区栽培温郁金,应在 4 月上旬完成。不能过迟,否则,不仅会影响栽植成活率,而且生长期短,产量低。 3.3 栽种密度: 温郁金一般采用穴栽,按行距 35 厘米、株距 30 厘米的栽植密度,穴深 7 厘米,口大底平,行与行间的穴位实行交错排列,每穴 1 个根茎,种茎芽头向上,放好后覆盖细土 2 厘米左右。 3.4 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一般进行三至五次,与追肥结合。第一次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进行,温郁金新芽出土前可用草甘磷除草一次,注意控制浓度和用量;以后根据温郁金生长情况,发现有杂草生长就要及时除去,并在每次除草后进行一次追肥。 如果地玉米地套种温郁金,则在收获了玉米后,要求及时拔除玉米植株,这样便于中耕除草等。在温郁金生长过程,不能施用除草剂,可以在行间进行中耕除草,以提高工作效率,但中耕宜浅不宜深,以铲表土 2-3 厘米为宜,因郁金栽种不深,根茎横走,深耕易伤根茎。 ② 追肥:在每次中耕除草后要施入速效肥料,促进温郁金的生长发育。在第一、二次追肥时可以氮肥为主,第三次开始要氮磷钾肥搭配,防止营养生长过旺,茎叶徒长,影响块根生长,并且在 9 月中旬以后就要停止施肥。 第一、第二次每次每亩用人畜粪尿 1500 千克,加水 4 倍稀释,于早晨或傍晚土温较低时浇施床面土中;第三次每亩用腐熟饼粉 50 千克,草木灰 100 千克,加少量人畜粪尿拌和均匀,施于植株基部土面,并培土覆盖;以后施肥可用复合肥每亩每次 60 公斤。 ③排灌:温郁金栽后如遇连续下雨,则应及时疏沟排水,防止地面积水。在 7-9 月高温期,如久旱不雨,土壤水分不足时,应在早晨或傍晚时间用稀薄人畜粪尿兑水浇灌,以利土壤保持湿润。 四.病虫害防治 4.1 .病害防治 ①根结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 7-11 月发生,引起生长发育不良,叶色退绿变白,根上形成瘤状结节。防治方法:可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水旱轮作进行防治。 ②叶斑病 (Alternaria sp . ) 发生于叶片。防治方法:可清除病叶烧毁,或用 50% 托布津 500 倍液防治。 4.2 虫害防治 ①地老虎 与螬蛴 幼苗期咬食须根,使块根不能形成,造成减产。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毒饵诱杀,配制方法是将麦麸炒香,用 90% 晶体敌百虫 30 倍液拌匀于傍晚撒在姜地周围;杀虫脒毒土毒杀。 ②台湾大蓑蛾 (Cryptothelea formostcola Strand) 9-10 月发生,咬食叶片。人工捕杀,或用 90% 敌百虫 800--1000 倍液喷雾防治。 ③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幼虫钻人株心为害,可用 90% 敌百虫 500 倍液灌心防治。 ④姜弄蝶 (Udaspes folus Cramer) 又名苞叶虫。以幼虫为害叶片,先将叶片做成卷筒的叶苞,后在叶苞中取食,使叶片成缺刻或孔洞。 1 年发生四代,以幼虫在地表枯枝落叶上越冬。 4 月上中旬出现第一代幼虫, 7-8 月为发生盛期。卵散产于寄主嫩叶上,孵化后幼虫吐丝缀叶做苞藏于其中为害。 防治方法:冬季清洁田间,烧毁枯落茎叶,消灭越冬幼虫;人工捕杀虫,幼虫发生初期用 90% 敌百虫 800-1000 倍液,或 80% 敌敌畏 1500-2000 倍液喷雾毒杀, 5-7 天喷一次,连续 2-3 次。 五.采收与加工 5.1 .郁金的采收 (1) 种姜的收获。在栽种当年 12 月下旬至次年 2 月上旬采挖全株。在挖出的根茎中选择肥大、结实无虫害的母姜、子姜作种。 (2) 种姜的贮藏。堆放在室内干燥通风的地方,厚 30-36 厘米。贮藏期中应防阳光照射,温度增高会引起发热腐烂,并注意防冻,可用砂藏或在低温来临时用草席覆盖。此外,在贮藏期间酌情翻堆 1-2 次,以免发热或提早发芽。 5.2 .郁金的收获 (1) 收获期。在郁金栽种当年 12 月下旬(冬至后),茎叶逐渐枯萎,块根已生长充实,即可收获。温郁金一般在 12 月中下旬为采收适期。收获不宜过早,过早块根不充实,炕干率低,影响产量和质量;也不能太迟,迟到雨水节时,块根水分增多,加工干燥后容易起泡,降低品质。 (2) 采挖方法。选晴天,割除地上叶苗,用长锄或镐、齿耙深挖 45-67 厘米,一行行地将泥土翻起,刨出整个地下部分,抖落泥土,摘下块根,连同根茎一并运回。摘块根时要略带须根,否则加工时易腐烂。挖采时要反复翻检,以减少块根的遗漏和损失。姜黄的采挖期、收获方法与郁金同。 黄丝郁金的根茎可作姜黄,绿丝郁金的根茎可作莪术。这样可提高土地的产值。 5.3 .郁金的加工 郁金块按大小分级加工,以便于蒸煮和干燥。先淘净泥土,然后蒸煮。用铁锅煮沸,或用蒸笼蒸至上气后 15 米 in 左右,用指甲试压郁金不出水,无响声时即可,取出置篾席上晒干(一般需 40 天左右),干后放入撞笼或竹篓中撞去须根即成。在蒸煮时,不宜过熟过生。过熟则不易晒干,一般只煮 8-9 成即可。郁金蒸煮后的干燥,不能采用火炕,炕干会起泡,影响品质。每亩可收郁金干品 75-100 千克,黄丝郁金还可收姜黄干品约 200-250 千克。 姜黄加工方法:洗净泥土,放入沸水中焯熟,捞起略晾干水分,即可上炕烘干。不用开水焯,否则干燥慢,费时费工。炕干后在撞笼内撞去粗皮,即成外表深黄色的干姜黄。摇撞时少喷些清水,并撒入少许姜黄细末,再摇撞,可使姜黄变成金黄色,色泽更鲜艳。每亩产姜黄干品约 200-250 千克。 六.包装、贮存与运输 郁金用麻袋或竹篓包装,置干燥处贮存。用车、船运输,注意防雨、防潮。 姜黄用麻袋包装,置阴凉干燥处贮存。用车、船运输,注意防雨、防潮、防晒、防水浸湿。 曾玉亮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编写,参考资料(略)。 温郁金开花期1 温郁金的单花特写 温郁金开花期4 温郁金植株
个人分类: 植物图文|9312 次阅读|1 个评论
哲理诗:打麻将
科普丽人 2012-8-15 21:43
灯光恢暗香烟弥漫, 四人八手喜怒无常。 通宵达旦不想回家, 舒舒服服慢性自杀。
个人分类: 诗词歌曲|38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孙汉董院士
科普丽人 2012-8-11 15:24
院士专家 姓  名: 孙汉董 学  科: 药物化学 电话/传真: 0871-5223251 电子邮件: hdsun@mail.kib.ac.cn 通讯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650201 更多信息: 简历: 1958-1962,云南大学化学系,有机合成专业,学士 1980.10-1982.04,日本德岛大学药学部,研修 1988.05-10 日本京都大学药学部,药学博士 1983-1989,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9.0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84-199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室主任 1990-1994,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 1996年至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03年1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6年至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主要从事药用和天然香科的植物资源、植物化学以及新药开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是我国天然香料化学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到2005年止,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500余篇,被SCI收录的论文有260余篇,出版著作3部,申请国内外专利16项,有20余项科研成果分获国家、科学院和省部级奖励。至今已培养博士18人、硕士14人,在读博士8人,现任《Phytomedicine》、《Tetrahedron》等10种国内外学术刊物的编委或地区审稿人。2002年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2年获“云南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研究领域: 植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2008年获云南省突出贡献奖。 1995.12,“西南地区资源开发与发展战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部二等奖; 1998.12,“中国樟属植物资源及芳香成分”中国科学院三等奖; 2002.12,“香茶菜属植物二萜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7.04,“云南省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 1990.10,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1998.10,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2003.04,“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5.07,“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6.07,“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2006.07,中国科学院“宝洁优秀研究生导师”; 代表论著: 1.孙汉董,许云龙,姜北,香茶菜属植物二萜化合物,科学出版社,2001. 2. 程必强,喻学俭,丁靖垲,孙汉董,云南香料植物资源及其利用,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3. 于德泉,吴毓林,天然产物化学进展(第一章,二萜化合物研究进展由孙汉董,黎胜红撰写),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代表性论文如下: 1.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河南医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化学部分由孙汉董撰写),一种新的抗肿瘤物质——冬凌草素,科学通报,1978, 23(1):53-56. 2.Tetsuro Fujita, Sun Han-dong, Yoshio Takeda, Yoshinori Minami, Teruyoshi Marunaka, Lin Zhong-wen, Xu Yun-long. Structure of phyllostachysin A: Novel Antineoplastic Diterpenoid from Rabdosia phyllostachys. J. Chem. Soc. Chemical. Communincation, 1985: 1738-1739. 4.孙汉董,中国香料植物资源. 云南植物研究,《植物资源研究专集》(增刊I),1988: 77-88;香料香精化妆品,1988, 3: 1-14; 香料(日本),2000,207: 110-118. 5.Sun Han-dong, Qiu Sheng-xiang, Lin Long-ze, Zhang Rong-ping, Zhou Yasheen, Zheng Qi-tai, Michael E. Johnson, Harry H. S. Fong, Norman R. Farnsworth and Geoffrey A. Cordell. Crystal structure of a 1:1 complex of Natural diterpenoids: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and unambiguous NMR spectral assignments of neoangustifolin and epinodosinol.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 1997, 60(3): 203-206. 6.Sun Han-dong, Qin Sheng-xiong, B. Lobkovsky emil, Lin Long-ze, Norman R. Farhsworth, Jon Clardy and Harry H. S. Fong, Crystal and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a natural equimolecular mixture of two epimeric diterpenes. Tetrahedron, 2001, 57(1): 65-70. 7.Li Rong-tao, Zhao Qin-shi, Li Sheng-hong, Han Quan-bin, Sun Han-dong*, Lu Yang , Zhang Li-li , and Zheng Qi-tai, Micrandilactone A, a novel triterpene from Schisandra micrantha. Organic Letters, 2003, 5: 1023-1026. 8.Shen Yun-heng, Li Sheng-hong, Li Rong-tao, Han Quan-bin, Zhao Qin-shi, Liang Li, Sun Han-dong*, Lu Yang, Cao Peng, Zheng Qi-tai. Coriatone and corianlactone, two novel sesquiterpenes from Coriaria nepalensis. Organic Letters, 2004, 6 (10): 1593-1595. 9.Han Quan-bin, Lu Yang, Zhang Li-li, Zheng Qi-tai, Sun Han-dong*. Novel ent-kaurane dimers from Isodon rubescens var. rubescens. Tetrehedron Letters, 2004, 45 (13): 2833-2837. 10.Li Sheng-hong, Wang Jia, Niu Xue-mei, Shen Yun-heng, Zhang Hong-jie, Sun Han-dong*, Li Ma-lin, Tian Qin-e, Lu Yang, Cao Peng, Zheng Qi-tai. Maoecrystal V, cytotoxic diterpenoid with a novel C-19 skeleton from Isodon eriocalyx (Dunn.) Hara. Organic Letters, 2004, 6 (23): 4327-4330. 11.Pu Jian-xin, Xiao Wei-lie, Lu Yang, Li Rong-tao, Li Hong-mei, Li Xian, Zhao Qin-shi, Zheng Qi-tai, Sun Han-dong*. Kadlongilactones A and B, two novel triterpene dilactones from 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possessing a unique skeleton. Organic Letters, 2005, 7(22): 5079-5082. 12.Li Rong-tao, Han Quan-bin, Zheng Yong-tang, Wang Rui-rui, Yang Liu-meng, Lu Yang, Zheng Qi-tai, Zhao Qin-shi, Sun Han-dong*. Structure and anti-HIV activity of micrandilactones B and C, new nortriterpenoids possessing a unique skeleton from Schisandra micrantha.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05, 23: 2936-2938. 13.Li Rong-tao, Xiao Wei-lie, Shen Yun-heng, Zhao Qin-shi, Sun Han-dong*.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and possible bioggenesis of three new families of nortriterpenoids: Schisanartane, schiartane, and 18-norschiartane.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005, 11 (10): 2989-2996. 14.Xiao Wei-lie, Li Rong-tao, Li Sheng-hong, Li Xiao-li, Sun Han-dong*, Zheng Yong-tang, Wang Rui-rui, Lu Yang, Zheng Qi-tai. Lancifodilactone F: A novel nortriterpenoid possessing a unique skeleton from Schisandra lancifolia and its anti-HIV activity. Organic Letters 2005, 7 (7): 1263-1266. 15.Sun Han-dong*, Huang Sheng-xiong, Han Quan-bin. Diterpenoids from Isodon species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Natural Product reports, 2006, 23: 673-698. 16.Huang Sheng-xiong, Xiao Wei-lie, Li Li-mei, Li Sheng-hong, Zhou Yan, Ding Li-sheng, Lou Li-guang, and Sun Han-dong*. Bisrubescensins A-C: Three New Dimeric ent-Kauranoids Isolated from Isodon rubescens, Organic Letters, 2006, 8(6): 1157-1160. 17.Huang Sheng-xiong, Yang Li-bin, Xiao Wei-lie, Lei Chun, Liu Jing-ping, Lu Yang, Weng Zhi-ying, Li Li-mei, Li Rong-tao, Yu Jun-lin, Zheng Qi-tai, and Sun Han-dong*. Wuweizidilactones A-F: Novel Highly Oxygenated Nortriterpenoids with Unusual Skeletons Isolated from Schisandra chinensis.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007, 13, 4816-4822. 18. Li Li-mei, Li Guo-you, Ding Li-sheng, Lei Chun, Yang Li-bin, Zhao Yong, Weng Zhi-ying, Li Sheng-hong, Huang Sheng-xiong, Xiao Wei-lie, Han Quan-bin, Sun Han-dong*. Sculponins A-C, three new 6,7-seco-ent-kauranoids from Isodon sculponeatus. Tetrahedron Letters. 2007, 48(52): 9100-9103. 19. Wang Lan, Zhao W-l, Yan J-S, Liu P, Sun H-P, Zhou G-B, Weng Z-Y, Wu W-L, Weng X-Q, Sun X-J, Chen Zhu*, Sun Han-dong* and Chen Sai-juan*, Eriocalyxin B induces apoptosis of t(8;21) leukemia cells through NF-kappa B and MAPK signaling pathways and triggers degradation of AML1-ETO oncoprotein in a caspase-3-dependent manner. 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2007, 14 (2): 306-317. 20. Wei-Lie Xiao, Rong-Tao Li, Sheng-Xiong Huang, Jian-Xin Pu, Han-Dong Sun*, Triterpenoids from the Schisandraceae family, Natural Product Reports, 2008, 25, 871-891. 21. Wei-Lie Xiao, Chun Lei, Jie Ren, Tou-Gen Liao, Jian-Xin Pu, Charles U. Pittman Jr., Yang Lu, Yong-Tang Zheng, Hua-Jie Zhu*, Han-Dong Sun*, Structure Elucidation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Key Steps in the Biogenetic Pathway of Schisanartane Nortriterpenoids by Using DFT Methods, 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008, 14 (36), 11584-11592. 22. Chun Lei, Sheng-Xiong Huang, Ji-Jun Chen, Li-Bin Yang, Wei-Lie Xiao, Yin Chang, Yang Lu, Hao Huang, Jian-Xin Pu, Han-Dong Sun*, Propindilactones E–J, Schiartane Nortriterpenoids from Schisandra propinqua var. Propinqua, J. Nat. Prod., 2008, 71 (7), 1228-1232. 23. Li-Mei Li, Guo-You Li, Li-Sheng Ding, Li-Bin Yang, Yong Zhao, Jian-Xin Pu, Wei-Lie Xiao, Quan-Bin Han, and Han-Dong Sun*, ent-Kaurane Diterpenoids from Isodon nervosus, J. Nat. Prod., 2008, 71, 684-688. 24. Xue-Mei Gao, Jian-Xin Pu, Sheng-Xiong Huang, Liu-Meng Yang, Hao Huang, Wei-Lie Xiao,Yong-Tang Zheng, Han-Dong Sun*, Lignans from Kadsura angustifolia, J. Nat. Prod., 2008, 71, 558-563. 25. Jian-Xin Pu, Liu-Meng Yang, Wei-Lie Xiao, Rong-Tao Li, Chun Lei, Xue-Mei Gao, Sheng-Xiong Huang, Sheng-Hong Li, Yong-Tang Zheng, Hao Huang, Han-Dong Sun*, Compounds from Kadsura heteroclita and Related anti-HIV activity, Phytochemistry, 2008, 69 (5), 1266-1272. 26. Li-Bin Yang, Jing Yang, Li-Mei Li, Chun Lei, Yong Zhao, Sheng-Xiong Huang, Wei-Lie Xiao, Quan-Bin Han, Jian-Xin Pu, Han-Dong Sun*,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ent-kaurane dimmers isolated from Isodon japonicus, Tetrahedron Letters, 2008, 49, 3574-3577. 27. Wei-Lie Xiao, Sheng-Xiong Huang, Rui-Rui Wang, Jia-Liang Zhong, Xue-Mei Gao, Fei He, Jian-Xin Pu, Yang Lu, Yong-Tang Zheng, Qi-Tai Zheng, Han-Dong Sun*, Nortriterpenoids and lignans from Schisandra sphenanthera, Phytochemistry, 2008, 69, 2862-2866. 28. Xue-Mei Gao, Jian-Xin Pu, Wei-Lie Xiao, Sheng-Xiong Huang, Li-Guang Lou, Han-Dong Sun*, Kadcoccilactones K–R, triterpenoids from Kadsura coccinea, Tetrahedron, 2008, 64, 11673-11679.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种香茶菜属植物的化学和生物活性成分研究(0701B51211)和五种四川、西藏产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抗艾滋病活性研究 (0801691211) 2.云南省新药研发科技项目:治疗艾滋病中药、天然药物1类新药五味子素胶囊的临床前研究(0703C01211)和抗癌中药、天然药物一类新药毛萼乙素注射剂的临床前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五味子科植物新奇化合物的发现及生物活性研究(0801901211) 4.NSFC-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云南特有香茶菜属植物中抗癌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0801901211) 5.973项目:中国特有植物和微生物药用活性物质的基础研究(2009CB522303)和具有干细胞调控活性的天然产物的挑选和收集(2009CB940900)
个人分类: 院士介绍|4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红花及其栽培技术
热度 5 科普丽人 2012-8-5 21:37
西红花及其栽培技术
西红花及其栽培技术 一、 概况 西红花 Crocus sativus L . 又名番红花、藏红花、洎夫蓝、撒馥兰, 为鸢尾科番红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国家,汉代传入我国。传统中医以干燥的西红花柱头入药,中药名:西红花。据《中国药典》介绍,西红花性平,味甘;归心、肝二经。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功能。用于经闭、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等症。 其功能与红花相似,但在通经、活血、祛瘀方面比红花的功效强,而且有凉血解毒、解郁等红花不具有的功效。 西红花不仅是一种非常名贵的妇科良药,而且还广泛应用于食品、美容化妆品以及香料制品、日用化工等领域,被誉为“红色的金子”,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中药材之一。 在浙南山区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在丽水市遂昌、莲都、青田、缙云、景宁、庆元等县均有标准化栽培。其中遂昌县伊儿西红花合作社分别在云峰、三仁、蔡源等乡镇推广标准化栽培基地,今年大田种植面积 200 余亩。 二、 生长特性 西红花属于亚热带植物,一个生长发育周期约 220 天,它与其他中药材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冬春寒冷季节是它的营养生长阶段,它恰恰需要在露地生长,进行它的种球扩张;到了夏季温度升高时,它却叶片开始枯萎,需要人们将其移至室内管护,进行它的花芽分化和营养转化;在开花前和开花季节,不需要人们进行施肥、施水。因此, 西红花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总的说来,西红花对土壤、水分、光照、温度及所在地海拔的要求是: ①土壤: 西红花喜欢生长在土层深厚、透水良好、肥力充足的砂质壤土;在肥力不足的土壤上生长较差,在球茎膨大前对肥料需求量较大,在迅速膨大期后对肥料的要求较低,故追肥期不能晚于栽种后次年的 2 月中旬。 ②水分: 西红花在移栽到大田后,需要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球茎的根系和叶片的生长;在次年 3 ~ 4 月新球茎膨大期,对水分的要求更大,此阶段如土壤水分不充足,新球茎的增大增重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西红花球茎在室内开花时,要求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 80% 左右。如果湿度太低,开花数量减少;如果湿度过大又会使球茎发根,造成根的枯黄损伤。 ③ 光照 :充足的光照是 西红花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条件,在长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下,能促进新球茎的形成和种球的发育生长,因此,尽可能选择向阳坡地和农田种植西红花, 以保证种球健壮发育。 ④温度: 西红花对温度十分敏感,但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大田栽培期,它需要的最适温度为 2 ~ 19 ℃,如遇 --15 ℃的低温情况,必须采取防寒措施,以确保安全越冬;春末夏初如遇 23 ℃以上的高温,则要采取遮阳措施,以延长生长时间,增加球茎重量。花芽分化期最适温度为 24 ~ 27 ℃之间,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花芽的分化;叶芽、花芽的发育还要求有“低 - 高 - 低”的变温刺激。前期,较低一点的温度有利于叶原始体的形成;中期,略高的温度则能促进花原始体的产生;在后期,花器官的生长又要求有较低的环境温度。开花期的最适温度是 15 ~ 18 ℃ ,环境温度在 5 ℃以下时花朵不容易开放,过高的温度会抑制幼花的生长。 西红花耐寒性较强,有专家研究,西红花在 - -7 ℃ 的低温下仍能正常生长,但在低于 -10 ℃的气温条件下植株生长不良。在整个植株生长期对温度的要求是 2 ~ 19 ℃ , 最高气温超过 25 ℃时,地上部分枯萎。如果夏季高温出现较迟,加上适当遮荫,注意灌溉,就能够适当延长番红花植株的生长发育时间,培育更多优质球茎。 ⑤海拔: 目前,我国白芷主要产区的海拔多在 50-1000m 之间。?? 三、 栽培技术 3.1 选地整地 种植西红花地块要求选择在排灌方便、平坦向阳的区域,土壤应当疏松肥沃、透水良好的中性偏酸的砂质壤土。为减少病害的发生,应实行轮作,前茬以水稻、黄豆、玉米等为好。特别是与水稻实行水旱轮作,不但不用每年换地,而且西红花球茎会生长良好。前茬作物收获后,每亩施入腐熟的厩肥(猪、牛栏肥或青草肥) 2000--3000 kg 和过磷酸钙 50 kg 作基肥,然后进行土壤翻耕,并把土块打碎,做成宽 1.2 m 、高 20 cm 的畦床备用。 3.2 繁殖方法 西红花通常采用种球繁殖。 田间种植时间是在当年花柱头采收完毕后进行,时间大多在 11 月中旬实行条栽法,行距为 20 cm ,株距 15 cm 左右。球茎的栽种深度以冬天不受冻害为原则,一般要求种在土层以下 5 ~ 8 cm 之间。如果栽得过深不利于球茎的膨大生长;栽种过浅,球茎容易受冻,影响种球生长发育。据多年种植的经验,种球种植之初可用稻草覆盖地面,减轻冻害与杂草生长。 3.3 田间管理 ①中耕除草。西红花球茎种入田间后一个月左右就可见到畦床杂草生出,数量不多时及时手工拔除,到次年初球茎膨大期应进行一次全面松土除草,防止土壤板结,促进球茎肥大。松土除草应在 3 月底前完成, 4 月后不再中耕除草,此时生长的田间杂草对西红花有遮阴保湿、促进其后期生长的作用。 ②灌溉排水。西红花球茎种植后,要及时进行灌溉浇水,防止干旱对其生长造成影响。一般在种入田间后的 20 天浇水一次,以利球茎出苗;在入冬前再浇水一次,由于水的热容和热导率大,浇水后可增大土壤的热容及热导率,防止球茎受冻;在翌年 3 ~ 4 月份,如遇干旱,还应及时灌水。若遇大雨或久雨,田间有积水则要及时疏沟排水,防止球茎腐烂,减少水灾损失。 ③科学追肥。西红花除了施足基肥外,还要及时追施促苗肥,加速球茎的增大生长。在球茎种下后,在畦面铺施一层腐熟的厩肥,再用畦沟土覆盖,可以保持土温提高防冻效果。栽后 15 天左右,每亩用稀释 20% 清水的人畜粪便 100 公斤浇施,有利于西红花新根生长和返青。次年 2 月初,当球茎开始膨大生长时,每亩施人腐熟的人畜粪尿 2000 kg ; 在 2 月底,用 0.2%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每亩用量为 50 kg ,每 10 天一次,连喷 2 ~ 3 次,可促进球茎的膨大。 ④抹除侧芽。西红花球茎很像大蒜头,栽种时就可分辩出主芽和侧芽,一般情况只有主芽会开花,侧芽只能生长小球茎而不会开花。因此,在生产中往往在栽种时就抹除侧芽,以保证主芽的增长增重。但在生长过程母球还会不断地分化出小球茎,管理中必须不断地进行抹芽,以确保母球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来源,培育更多大球茎。 据报道,在西红花球茎的休眠期和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索 (GA) 进行处理,不但能促进球茎的生长,而且可以促进开花,提高产量。在 10 月球茎的生长期,用 0 . 0l % 的赤霉素溶液喷洒叶面 1 ~ 2 次,能增加叶的宽度,使叶子更加浓绿。在 6 ~ 7 月球茎的休眠期,用 0.0l % 的赤霉素溶液浸球茎 24 h 后,捞起阴干,可促使植株多开花,一般可增产 10 % 以上。 四、 病虫害防治 4.1 .病害防治 ① 腐烂病 主要是为害球茎和叶片。被害的球茎发黑腐烂,叶片发黄,整个球茎只留下一个空壳。在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特别是田间有积水时容易发病,在球茎贮藏时,如果湿度过大也容易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①种植地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不选用低洼积水地;②在球茎种入田间后,要特别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发病;③球茎室内贮藏期间注意湿度,并随时除去已腐烂的球茎;④种前在整地时每亩施人 100 kg 的生石灰粉对土壤进行消毒;⑤发病期间,用 50% 托布津 1 : 1000 倍溶液浇灌。 ② 腐败病 (Pseudomonas sp . ) 主要是为害球茎的主芽、侧芽和球茎本身。发病的球茎出土后,主芽呈黄色或棕褐色,严重者为暗红色,并产生水渍状的黏性物质,然后主芽烂掉。在球茎主芽腐烂后,球茎四周的侧芽也被感染并提早枯死。有些染病较迟的球茎侧芽可以萌发,但长出的叶片叶尖发黄,叶片又细又短,而且扭曲。球茎的发病从根开始,须根呈白色后再变为淡褐色或紫黑色,最后脱落;如果是肉状根发病则呈褐色或暗色,并产生白色浆状物并腐烂。带病球茎和带病的土壤是病原的来源。 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②采用室内栽培法错开发病期;③栽种前球茎用 5% 的石灰溶液浸 20 min ,阴干后栽种;④发现发病植株要及时拔去,病穴用石灰粉消毒;⑤苗期可用 50% 叶枯净 1 : 1000 倍溶液或 75% 百菌清 1: 500 倍溶液喷洒防治。 ③ 花叶病主要为害叶片。 发病的叶片畸形、卷曲,植株生长不良,有的病叶表现出花叶症状,呈现黄斑或有褪绿现象;发病植株明显矮化,有的病株高度仅有正常植株高度的 1 / 3 ~ 1 / 2 ,植株提前枯萎,球茎变小,逐渐退化,产量降低。 防治方法:①选用无病害的球茎作种栽;②及时对蚜虫进行防治,以防虫害引起病害。 4.2 虫害 防治 ① 蚜虫 主要在春季为害叶片,造成叶片变黄。 防治方法:用 40% 乐果乳剂 1 : 1000 倍溶液或用 7.5% 鱼藤精的 1: 600 倍溶液喷洒防治。 ② 螨类 在春末为害球茎,主要引起球茎的腐烂。 防治方法:用 20% 三氯杀螨砜 1 : 1000 倍溶液浸泡球茎或浇淋在植株基部毒杀。 五、 采收与加工 5.1 采收 每年 11 月当西红花开花时,摘取雌蕊的红色花柱及柱头,及时加工成商品。 5.2 加工 西红花的加工一般是在 50 ~ 60 ℃条件下烘 4h 左右即可烘干,也可以将采下的花柱及柱头平摊在白纸上晒干。以烘干的质量为好,晒干的质量较差,颜色较暗。烘或晒不能太干,否则花柱及柱头容易破碎。干后的西红花商品用盒子或瓶子装好,密闭后遮光保存。 六、贮藏 西红花是贵重药材,应当采用专门的铁盒包装,并置干燥的专用橱柜贮存,运输也由 专人负责,防雨、防潮、防污染。 西红花单花特写 用作中药的西红花柱头 开花期的西红花 开花期的种球 室内培育西红花架设
个人分类: 植物图文|7560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药地黄的养生功能
热度 1 科普丽人 2012-8-3 20:51
中药地黄的养生功能
药用植物地黄 ,又名怀地黄、毛地黄。是我国中医常用的养生药材。 【中药基源】 本品为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 Rehmannia glutinosa (Gaert.) Libosch. ex Fisch. et Mey. 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化学成分】 地黄含有多种苷类、糖类和氨基酸等活性物质,《中国药典》主要检测药材中的梓醇 (C 15 H 22 0 10 ) 和毛蕊花糖苷 (C 29 H 36 0 15 ) 的含量,规定:生地黄按干燥品计算,含梓醇 (C 15 H 22 0 10 ) 不得少于 0.20% ;含毛蕊花糖苷 (C 29 H 36 0 15 ) 不得少于 0.020% 。 【性味归经】鲜地黄 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 生地黄 性寒,味甘;归心、肝、肾经。 熟地黄 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 【养生功能】鲜地黄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 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及强心、利尿、保肝、抗菌、降血糖和升高白细胞等养生功能。 熟地黄 具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及抗炎、抗过敏、保肝和升高血小板和红细胞功能。 【用法用量】 水煎服。常用量: 鲜地黄 12 ~ 30 克; 生地黄 10 ~ 15 克; 熟地黄 9 ~ 15 克。 【生境与分布】 主产河南新乡等地,为四大怀药之一,浙南各地有人工栽培。 【养生便方】 熟地枸杞丸:取熟地黄 120 克,枸杞子 60 克,共研末制成丸药,每丸 9 克,每日 2 次,每次服用 1 丸。可治疗精血不足、腰膝酸软、夜尿频数、头晕耳鸣等症。鲜地黄秋季炒熟食用,可防治老年人便秘、皮肤瘙痒、燥热咳嗽等症。 【贴心提示】 1] 凡脾虚食少、腹满便溏、痰湿素盛者均不宜服用。 2] 大剂量食用生地黄可使心脏中毒。 天目地黄开花期 中药材--地黄
个人分类: 植物图文|8944 次阅读|7 个评论
永不凋谢的木槿花!
热度 3 科普丽人 2012-8-2 22:42
永不凋谢的木槿花!
盛夏来了,木槿花盛开了。它没有赶在百花争艳季节,却盛开在这炎热的盛夏。木槿花,在浙南山区到处可见,它开在乡间、开在城市、开在公园、开在庭院,开在我的心中...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村旁那座只有两节石桥的小溪,溪边有一块狭长的菜园地,靠近溪边那头就种有一排的老茶树,那老茶树中间挺立着一株大约3米高的木槿树,这也是全村唯一的一株木槿树,村里人把它当作宝贝,由于它年年开着洁白如玉的花朵,村里人管它叫“白玉花”(其实,当时也没人知道它的植物学名叫“木槿”)。 在“白玉花”开放的季节,不仅它那洁白无暇的花朵很美、很诱人,而且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袭人的幽香,让人闻之心旷神怡、久久难忘! 这株“白玉花”到底是什么时候引进村庄,又是由谁栽培在这里的?至今仍不得而知。但我知道的是这株树的主人是村里的大户人家,是有权有势有地位的人家。这其中也有“白玉花”的一分功劳:由于每年木槿树开花后就被采摘食用,所以,人们从来看不到它结果,也就以为此树无法扩大繁殖(因为,传统农业大多实行种子繁殖),对其更加珍爱乃至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树的主人用木槿树的花制作美味佳肴,用晒干的花瓣馈赠亲友,用它嫩叶给少女洗头美容,甚至于还用木槿树的花枝作为定情信物,不断地扩大木槿树的影响力,并有意通过树的影响力来增强家族的势力,真可谓是“树为人所用,花为人所开”。 随着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木槿花品种越来越丰富,现在不仅有洁白如玉的单瓣木槿,还有淡红色、淡紫色和粉红色的重瓣木槿,可以满足不同审美观点的人群观赏的需要。在浙江省丽水市的一些乡村还有人专门种植供生产养生食品用的木槿花。据说,用木槿花的花瓣和鸡蛋作原料制成的“白玉鸡蛋汤”,润滑爽口、清香鲜美,并有清热解毒和美容功能。 是的,木槿花叶绿花艳、花期较长,耐高温干旱、适应能力很强,是一种深受城乡居民喜爱的古老名花,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诗经.郑风》有将木槿花比作窈窕淑女的诗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大意是:与我同车的那位少女,娇美的容颜有如盛开的木槿花;与我同行的窈窕淑女,有如木槿花似的美丽的脸庞。 上了年纪的人总是容易健忘,就连这种在城市及其周边极为常见的木槿花,平时也似乎平淡地忽略了它的存在。按理说,在这样温暖热烈的盛夏,人应当是热血沸腾、激情迸发的,然而当我看到满街娇艳的木槿花,开得那样的热情奔放,那样的悠闲自在,那样的漫不经心的时候,又似乎有一股超然的力量在触动着我的情感之弦,促使我不由自主地靠近那株盛开的木槿花,在它之前凝神注视、沉思默想,脑海深处纷至沓来的是刘庭琦的诗句“物情良可见,人事不胜悲,莫恃朝荣好,君看幕落时”(唐.刘庭琦《咏木槿树》)。 你知道吗?木槿花早晨开得正艳的花朵,到了傍晚就萎焉凋零、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了。象木槿花这样能够在该盛开的时刻就热情盛放,该凋零的时刻就毫不迟疑地投入大地,那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啊! 我想,植物尚且能够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更加珍惜现有的优越环境,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豁达大度、乐观开心一点呢? 是啊,我真诚地希望木槿花能给我淡泊名利、自然自在的力量,希望开在我心中的木槿花永不凋谢......
个人分类: 科普散文|8353 次阅读|5 个评论
写给南明湖畔的千年古樟
热度 2 科普丽人 2012-7-31 21:31
从晋代至今 你承载着悠远的神韵 耸立在静寂的南明湖畔 有人说,你是一尊活化石 你见证的是 1600年来丽水各地的 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史 你见证了丽水突变的沧桑岁月 你活化了丽水人民的绿色理念 有人说,你是一本活字典 你记载着 1600年的丽水 曲折发展的辛酸故事 记录了 丽水人民的喜怒哀乐 收藏了 丽水人民勤劳创业奇闻趣事 有人说,你是一座博物馆, 你收藏的是 1600年来的丽水 精彩的人文史料 精美的历史画卷 啊,我尊贵的晋代老人 你坚守了1600个春夏秋冬 你经受了1600年风霜雪雨 你仍然如此苍劲与雄壮 你依然如此幽雅与安详 千年的寒冷 没有封锁住您的热情 千年的风雪 没有侵蚀您的敬业精神 你依然默默无闻地 坚守在南明湖畔 啊,我心中的老人 我要向你敬礼 是你给了我 自强不息的精神 是你给了我 老有所为的力量! 注: 位于浙江省丽水城区莲城镇路湾村晋代古樟,树高21米,胸径4.58米,冠幅占地约1000平方米,树龄1600年以上,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是浙江省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胸径最大古樟,被誉为“浙江第一樟”。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株古樟树,投入数百万元资金,增添了保护设施,成为当地一个重要的旅游景区——名为“古樟公园”, 增设了护栏及周边的绿化美化设施等。有关部门在古樟附近设置了一个自动抽水装置,一旦水位超过设定值,古樟脚下的地下水就将自动抽出,形成一个自动喷泉。
个人分类: 诗词歌曲|37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烈祝贺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圆满闭幕!
科普丽人 2012-7-23 10:49
热烈祝贺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圆满闭幕!
2012年7月21日,来自各地的54名华人科普作家、科普編辑在中国成都隆重集会,举行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一届理事会以来的工作,进行换届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研究今后一个时期协会工作计划。 大会期间,大会主席团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顾问、科普学的主要奠基人周孟璞先生主持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顾问吴显奎先生分别宣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先生以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汤寿根、四川省政府原副省长韩邦彦、台湾著名科普作家张之杰、中国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岩、旅居乌克兰的著名科幻编辑秦莉、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杨再华等发来的贺电与贺信。 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亊长王晓达先生受理事会委托,代表理事会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大会筹委会主任、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亊长兼秘书长松鹰先生向大会说明了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第二届筹备工作情况和二届理事会人事安排情况;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的领导机构;研究了今后一个时期协会的重点工作和努力目标;大会在热烈、祥和、团结、友好的气氛中圆满闭幕! 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组成人员名单 (2012年7月21日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选举通过) 大会主席团主席:周孟璞 大会秘书:松鹰 名誉会长:韩邦彦、张景中、董仁威 顾 问:叶永烈、刘兴诗、吴显奎 理 事(59人,以中文简体姓氏笔画为序) 王玉萍、尹代群、王道义、方守默、包苏伟、王晓达、韦富章、邓承康、杨潇、张之杰(台湾)、张元树、张文敬、张昌余、张瑛、陈荣(澳门)、刘文传、刘盈(加拿大)、刘涌泉、阮鹏、达鹏福、曾玉亮、李庆雯、吴宗文、吴笙阳、汪志、何定镛、陈小闯、何阳、陈俊明、陈敦和、李棱华、李蓉君、范广荣、金文、杨再华、林绍韩、周孟璞、赵宏洲、郑艳梅、赵健、松鹰、洪时中、宫健、钱玉趾、贾英杰、秦莉(欧洲)、徐清德、徐渝江、戚万凯、黄剑华、黄寰、谢正德、雷华、廖迅、鄢志平、谭兴国(美国)、谭楷、戴文渠、魏知常 常务理事(39人,以中文简体姓氏笔画为序) 方守默、王晓达、杨潇、张之杰(台湾)、张文敬、张昌余、陈荣(澳门)、陈敦和、刘盈(加拿大)、达鹏福、李庆雯、吴宗文、汪志、何定镛、李蓉君、陈俊明、李棱华、金文、杨再华、林绍韩、周孟璞、赵宏洲、赵健、松鹰、范广荣、洪时中、宫健、贾英杰、秦莉(欧洲)、徐清德、徐渝江、戚万凯、黄剑华、黄继先、黄寰、谢正德、雷华、谭兴国(美国)、魏知常 理事长:松鹰 副理事长:王晓达、张之杰(台湾)、赵健、陈荣(澳门) 秘书长:何定镛 副秘书长:方守默、黄寰、徐渝江、宫健、贾英杰 监事长:张昌余 副监事长:杨潇、陈俊明、林绍韩、雷华 监事:李庆雯、李棱华 大会会场一角
个人分类: 新闻转评|47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继“小姐”之后,“科普作家”又翻身落马
热度 2 sheep021 2011-1-28 12:20
老祖: 构图讲座 sheep021 艺术在制造着美丽的谎言, 科学在制造着真实的谎言。 形形色色都是空,唯有大道才是真。 大道是啥?我不知道。 如果有人说他能告诉你大道是什么。 那么,他不是艺术家就是科学家。 老祖回复(2011-1-28 11:20) : “大道是啥?我不知道。”俺也不知道。 “如果有人说他能告诉你大道是什么。 那么,他不是艺术家就是科学家。” 很有可能是搞艺术的科学家或搞科学的艺术家。 sheep021 最有可能是科普作家。哈哈 老祖回复(2011-1-28 11:29) : 同意!因为他们能为科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sheep021 2011-1-28 11:31 完了,误解我的意思了。我是特指那个到处讲大道的科普作家 老祖回复(2011-1-28 11:34) : 哈哈哈~~~~~我囧! sheep021 不用囧。都是那个无所不知的哥们儿给闹的 您是常规思维,俺是顺着“真实的谎言“往下说。 这年头,好词又少了一个啊,继“小姐”之后,“科普作家”又翻身落马,彻底堕落了 。 现在不但见了姑娘不敢称“小姐”,见了科普作家也不敢称呼“科普作家”了。 连称呼也应该与时俱进啊。 江山代有名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3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著名科普作家饶忠华同志逝世
xbyang 2010-5-20 10:15
5月18日,中国著名科普作家饶忠华同志逝世,享年79岁。根据其遗愿,逝世后没有举行追悼会,没有遗体告别。 饶忠华是我国科普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曾多年担任《科学画报》编辑部主任。我到《科学画报》工作的时候,饶先生也退休多年。我曾于2004年去过饶家,聆听他的教诲,其音容笑貌我至今仍能清晰忆起。 饶忠华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科普创作。50年代以科学小品为主,60年代以书刊评论为主,七八十年代之后,以评论、方法、编创技巧为主。发表的作品有《编创十功》(获 上海市 优秀科普作品特等奖)、《思考的艺术》(获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等。他还致力于科普队伍的培养和提高工作,近百次为全国和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江西等地的科普创作与编辑学习班讲课,还为大专院校讲过编创技巧的课程。(资料来源:互动百科) 深切悼念饶忠华先生!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科普作家江向东先生
xbyang 2010-3-9 20:09
  今天刚刚收到2月9日的《大众科技报》,结果发现了一篇悼念文章。悼念是物理学科普作家江向东先生。我一惊,想起江先生应该不是很老。仔细一看,也就60岁。   想起08年夏天的时候,江先生还给我打过一次电话,相互聊了些写作的近况。江先生说他喜欢喝酒,以前我去北京都没有机会和他聚。江先生说下次要是我去北京,他一定请我和酒。想不到这酒没有喝,江先生就离我们远去了。   记得初次结识江先生还是我研究生毕业刚工作的时候。1999年10月,我到高能物理研究所组稿,《现代物理知识》的高主编向我推荐了江向东先生,江先生很热情,和我聊了些物理学前沿的一些研究。后来,他为我们《科学画报》撰写了一篇有关中微子的文章。   大概05年的时候,江先生又和苟先生为我们《科学画报》撰写了一篇有关声聚变的文章。07年,江先生给我寄了本他的新作,哲人石丛书中的《费恩曼传》。   看报纸上说,江先生是1月17日去世的,因脑溢血去世,享年60岁。深切悼念!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1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23: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