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汇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东方早报:争论的文风绝不该是唾骂
热度 1 蒋高明 2011-7-25 18:26
陈蓉霞 本文出处: http://finance.ifeng.com/money/roll/20110725/4306763.shtml 一位署名“柯贝”的生物学家在最近一期《南方周末》发表题为《对转基因的无知与偏见》的文章,批评不久前发表在《 文汇报 》上的文章《“转基因”之争在美国》(署名作者:曹明华)。 转基因食品之争由来已久,至今仍难分胜负。这不仅正常,而且必不可少。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柯贝在文中一开始就亮出这样的观点:“中国对于食品的安全要求低于美国,为什么在转基因方面的要求却大大高于美国呢?原因就是,反转基因的势力在网络和一些传统媒体上误导了国内舆论,阻碍了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且不说食品安全的门槛本来就是高比低好,就说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是被国内反转基因的舆论所误导,它的根据何在?有具体的事实可以作证吗?——舆论究竟有多大作用,以至于转基因在国内成为研究禁区,读者更想知道个究竟,可惜作者没有告知更多细节。 作者引用曹明华文章:“以为破译了基本的遗传密码,便掌握了生命的终极奥秘;以为能把细菌、病毒捣鼓来捣鼓去,就可以运用相同的原理,随心所欲地操纵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没有任何一个具备真正科学精神的人会这样做。”对此,柯贝的反驳是,如今不仅很多科学家,甚至连硕士研究生都在实验室里改变动植物基因,要说他们“不具备真正科学精神”,当然难以成立。但再仔细审读曹文,曹明华表达的是,在知道生物学原理之后,以为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才不具备真正的科学精神。显然这样的对象肯定不包括实验室研究者们。而柯贝的反驳却于逻辑不通。 就国内的情况而言,反对转基因产业,确实有着种种理由。有些人纯粹出于信奉阴谋论而反转基因,这种反驳不是基于科学的立场,无法讨论。但更多的反对理由却出于生态、环保、食品安全等考虑,针对这样的反对观点,若只是轻易给对方冠以“无知与偏见”的标签,恐怕不是一种严肃的做法。在此需要分辨清楚的是,转基因是一种实验科学,但转基因产业却是应用技术,正如原子核物理是科学,而核电站却是应用技术一样。曹明华强调的只是:“基因学研究实在还是一门尚处于‘婴儿期’的科学。转基因专家们尽可以关起门来继续实验、继续探索、继续证实、继续证伪……而急于将一门如此不成熟的‘科学’尚处于矛盾重重的尝试阶段中衍生出来的产物——搬上人们的餐桌, 未免太草率了吧!” 其实作为一名生物学家,柯贝尽可以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告诉读者,转基因产业并没有像反方所说的那样可怕,或至少在眼下好处多多。至于反方所设想的长远的不确定性,也许需要更多的证据。但令人遗憾的却是,柯贝在文中频繁使用的却是这样的字眼,说对方是“不懂装懂”,中国反转基因人士是到西方“拾人牙慧”,还说被曹明华用来做大旗的一位西方科学家Commoner其实是一个反对 现代 科学技术应用的人,在承认他对生态学确有贡献之后,又说他是对自己不懂的东西“大放厥词”,是一个90多岁的老人,老“糊涂”了,而国内舆论和 大众 则是被这些反方声音所“误导”,等等。这样的文风,很可能让本该成为支持者的人也心生疑惑。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52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有一种误解亟须辨明
fs007 2011-7-19 07:39
日期:2011-07-14 作者:曹明华 来源:文汇报 ■曹明华 拙文《“转基因”之争在美国》(载7月6日“笔会”)发表后,反应强烈,收到了大量电话和电邮。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放下许多重要的事情不做,长时间专注于这一问题。我反思了一下,促使我关注中国食品转基因的起因有两个:一是得到国内热心公益的老同学的积极鼓励;二是我97岁的祖母还在国内,我每每想到,她每天清晨都要喝一碗稠稠的大米粥,心就会紧揪——我想象这些煮粥的米粒都被转了基因…… 根据我所了解的知识,老人和幼儿,对于转基因食物危害的抵御力是较普通人群更为脆弱的。(中国农业部的专家是懂得这一原理的,所以《农业部机关幼儿园儿童保健》的条例里有这一条:“4.安全保证:……食用油采用非转基因油。”)但国内却有人以“科普”的方式宣传转基因食物,说美国人都在吃转基因食品:“除了玉米,大豆、土豆、西红柿、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转基因品种也在美国大量种植。据统计,美国市场上的食品大约70%含有转基因成分……”这真是令我吃惊莫名! 我想我必须在此作一说明:上述说法是非常错误的,它误导着中国的舆论信息。 一、作为食用的转基因土豆(NewLeaf),早在2001年之后就被撤出了美国、加拿大市场,目前的转基因土豆(Amflora)是只供工业用的。 二、转基因西红柿在美国、欧洲的遭遇更惨,上市时间比转基因土豆还短。到1998年为止,就被欧美消费者市场淘汰了。 三、更令人惊讶的新情况是,去年我查维基百科时,上面明确显示“转基因西红柿”在全球消费者市场上已经消失;而今年1月30日我又查维基百科,居然看到新增添了一个条目:“少量(转基因西红柿)在中国种植”! 四、还有甜椒,在最近更新了的“维基百科”上也出现了: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转基因甜椒”唯有中国在种植。 当然,更须辨明的是,“美国市场上的食品大约70%含有转基因成分”,这话是不对的。这里混淆了“美国市场上的食品约70%”与“美国市场上加工过的食品约70%”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类“加工过的食品”(processed foods)中的“约70%”,可能含有一丁点儿转基因原料作微量添加剂的成分,比如饼干或罐装饮料里含有一点转基因玉米制的糖浆,或乳制品里含有一点转基因大豆制的植物蛋白成分。 比如,我们走进超级市场,购取日常食品时,主要是一日三餐的主粮加上新鲜食物(即“非加工过的食品”):肉、蛋、奶、禽、鱼、乳。这已占了美国人日常食物的70%左右,其中没有任何一个是转基因的。美国市场上所有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基本都没有被转基因,只有黄色歪脖南瓜和绿皮西葫芦当中的10%左右及部分夏威夷木瓜被转基因,而这两种蔬菜和水果均不属于消费量高的大众化蔬果。 美国人没有炒菜的习惯,白种人喜欢用只适合低温下用的油——橄榄油作食用油。据说中国目前也开始时兴用橄榄油,以避开转基因大豆油,但橄榄油是不可用来炒菜的,它在高温下会变性。 大豆也绝非美国人的主要食物之一。前几年有一个挺新奇的研究发现:为什么白种女人与亚裔女人更年期的反应很不同?原来亚裔女人吃大豆!这正说明大豆并不是白种人的食物。 到目前为止,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西方高加索人(白种人)的传统食物,都没有被转基因;过去已经“转”了的,也被彻底地撤出市场了! 我的观察是,转基因的撤出市场是因遇到了强大抵制。生物公司孟山都等对消费者是一视同仁的,但高加索人(白种人)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声音比较被重视。因此,白人对自己传统食物的“抵制转基因”便来得比较奏效——比如在对转基因土豆和转基因小麦的强烈抵抗上! 而对有色人种来说,他们在美国国内所能向孟山都等发出的不同声音本来就已微弱,再加上还有些国外的帮手在向他们的民族和国家推销呢。这样,这部分有色人种的传统食物的转基因产品,就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发展。 而那约70%的“加工过的食品”(processed food)——指的是货架上那些罐装食品、饮料、糖果、乳制品、糕点等等经脱水或防腐处理过的食品,只一般被作为辅助食物或偶尔作零食吃,即便这样,对健康较为讲究的美国人对此都还避之唯恐不及。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2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曹明华:转基因食物在美国的争议
tian2009 2011-7-6 22:51
《文汇报》刊登曹明华文:《转基因食物在美国的争议》 (2011-07-06 08:39:22) 我作为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学习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研究的研究生,一个至今在美国已生活了二十年的中国人,目睹了转基因食物产业在美国的兴衰…… 在中国人传统的主粮:稻米,准备“转基因”的今天 , 想谈一点我 所 了解的 、 转基因食物在美国的争议。 为什么著名的生物学家 Barry Commoner会说: 目前的 转基因食物产业和种业所基于的 “科学”, 是 已经过时了 的生物学理论 ? 曾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科学家 Barry Commoner如是说,指的是——转基因食物的研究和制造产业, 最初发展起来时所基于的、对于“基因”的认识和研究的理论、以及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模型 —— 在日新月异的分子生物学发展进程中 (特别是发展到了今天这个阶段) —— 已一再被证明是“错了的” 。 因为已经失去了可靠的生物学原理的指导和依据,目前的转基因食物行业,便成为一门充满风险的、带有赌博性质的“实验科学”。 Commoner博士还 说 : “公众所惧怕的, 并 不是 这门 实验科学本身,而是根本性的荒谬——在我们还 没能 真正弄懂它的原理之前,就让它溜出实验室 、 进入 现实世界中。 ” (尤其溜上我们的餐桌) (一) 利益与风险的不等式 转基因生物公司向政府游说时最爱好用的游说词是: “任何事物都有风险,而发展转基因食物的利益要大于风险。” —— 可问题的关键是:谁获利益?谁得风险? (谁利益风险? 谁风险利益?) 美国目前将转基因食物都尽可能在向落后国家 “转”移 —— 而美国国内的转基因食物正愈来愈减少…… 除了动物饲料 、 生物燃料 、和工业原料 ,已趋于将“转基因”只用作极微量的食品添加剂,就是这样还被人避之不及 【我曾专门撰文讨论和详细罗列:美国目前到底有些什么食品被转了基因?为什么西方高加索人(白种人)的传统食物,都没有被转基因、或“转”了的也已被彻底地撤下市场了?】 但美国政府还并不想让以追逐商业利润为目标的转基因公司倒闭吧 —— 因为它巨额的股票还在上市啊, 因为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的转基因食物,还可以为政府带来税收啊! —— 所以对美国政府来说,这个“利益”与“风险”的“不等式”目前还是微妙的…… 但是中国,假如在自己本土、立志将几千年传统的主粮都“转基因”,其“利益”与“风险”的“不等式”又是怎样的呢? 转基因专家鼓动中国政府学习美国,他们有没有作过这个简单的“利益”与“风险”的“不等式”的逻辑推导呢? (二) 科技工匠的短视 转基因技术,是一门富于探索性的实验科学,它可以贡献给人类关于生命奥秘的知识。 而商业化了的转基因食物产业,则是科技工匠的作为——它基本上无视已更新了的、重要的生物学原理,而在拿他人的风险赌自己的利益。 孟山都之类的生物公司 及其 鼓吹转基因食物的“专家”,一再信誓旦旦地保证: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在短时间内没有危害,长时间后也没有危害,对吃了转基因所生的后代也没有危害 …… ——可他们自己连几年一过,转基因食物研发所基于的重要的生物学原理的变化都未曾料到;对于农作物转基因后,将农田里的小害虫转成大害虫都未曾料到;对于农田里次要的小杂草 可以 被“转”成农民无法对付的“超级草”都未曾料到——人们何以能相信他们 (?)对于消费者 未来 的健康 、 以及消费者后代健康的预料和担保呢? 预料不到——说明他们对于 生命体系的宏观认识 缺乏整体的、长远的、智慧的洞见。 说明专家“专”到了这个地步,已成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分子、不见生命的科技工匠了 …… 这离真正的科学探索的精髓相去有多远啊! 转基因食物的所谓“安全” ,几乎已沦落为——吃下去短时间内不见死人就可以了。至于长期么,反正混在别的致病 因 里,查不清楚冤大头就可以了 …… “转基因”食物的得天独厚之处也许是,它所导致的健康危害,比一般的致病因更隐蔽、更深远 —— 因此被 “当场捉拿”的机会便大大减少……这是孟山都之类的生物公司值得庆幸之处; 这也是它目前在世界各国一片的抗拒声中,还有可能在某些地区大行其道的一个奥妙 。 近二、三年来,关于转基因食物危害生命体健康的科学研究,已愈来愈为人们所了解 (请参考文后所附的各国科学家在国际 “主流” 科学期刊上发表的 —— 包括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网站 —— 对转基因食物危害健康的研究的科学论文【见“引证的科学文献”: 1,3,4,5,6,7,8】)。 “孟山都”在四面楚歌的挫败和挣扎中, 于二○○八年八月, 被迫宣布撤除它整个的转基因牛生长激素部门 —— 从部门管理人员、到科技团队、到销售团队…… “但是, 这个基因巨人是不会轻易倒下的!” —— 支持它的人这样说。 也就是在二○○八年, 它开始种植转基因甜菜 (beet ),可以制作糖、这类调味添加剂用。 是的, 感谢我们人所拥有的一个了不起的免疫系统! 当它足够强壮时, 我们可以指望它有力量抵御所摄入的形形色色的“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 —— 也包括“转基因成分”…… 但这有两个前提 : 前提 (1) 所摄入的量不能太大,必须低于某个“阈值” —— 这就是少量疫苗可以产生抗体,大量疫毒就会损害肌体。 也是孟山都这样的 “转基因巨人” 都始终没能玩成 (或“完成”) “主粮转基因” 这个宏伟的目标 —— 因为 “量 ”变可以引起“质”变的威胁吧!(著名的 “ 三聚氰胺 ”,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例子。毒害台湾近三十年的“塑化剂”在食品中的微量添加,也并没有使人“致病“的报告吧? ) —— 孟山都到了目前这个地步、除了指望 “出口”,还都只能指望“甜味添加剂”这样的小打小闹来履行公司的生存之道…… 它不是没有拼命努力过。就拿美国人的主粮小麦和另一主要食品土豆来说吧,当 2001年,全美国的“麦当老”联锁店拒绝销售 Bt转基因土豆所制的法式炸薯条后,迫使孟山都将转基因土豆“NewLeaf”彻底撤下了市场。 2004年,孟山都不得不宣布撤销它的抗除草剂(Roundup Ready)转基因小麦的商业化种植计划 —— 因为面对主粮小麦,全美国的抵抗太强大了!而且美国的农民也起来抵抗了,还有小麦加工业的组织团体…… 【见“引证文献”: 10】, 假如主要是“出口”到别的国家或让动物吃呢, 农民还没有那么大的动力抵抗,因为最初几年种“转基因”, 农民可以省力,而且生物公司会给农民种子上的”优惠” 而把他们套住…… 前提 (2) 要能够有效地抵抗这些“病原体、有毒有害物质、和转基因成分”,人的免疫系统必须处于健全地行使功能的状态。而对于病人、或人的免疫机能刚好下降时,风险便加大。 这是为什么美国环境医学研究院的医生强烈忠告病人不能吃转基因,因为在病人的免疫系统已经薄弱的状况下, 转基因食物所可能导致的对人体的侵害便难以抵抗…… 孟山都公司2008 年开始种植转基因甜菜,那么去年和今年,它的衍生物应已加工上市了。 在过去几个月里, 我特别注意观察了美国各类超市里对糖的供应, 发现有 一个醒目的金色“ 标识 ” 明显地增加 :“ 100% pure cane, contains no beet sugar” (100%纯甘蔗,不含甜菜制的糖)。 —— 就连最普通的、并不专卖有机食品的超市里, 6个品种的糖里,也有5 个如此标示。 看到这个孟山都的最新品种 —— 转基因甜菜制的糖在美国国内如此没有市场,我在担心它会不会又要被出口到 “发展中国家” 来了, 包括中国…… (三) 转基因“增产”的承诺与失败 关于“转基因”农作物能高产的神话,一直到二 ○○ 九年才被美国“忧虑的科学家联盟”戳破【 由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 科学家发起组织的 科学家联盟 – 其研究报告: Failure to Yield 失败了的增产】 。然后人们互相询问:“为什么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都相信转基因作物是可以增产的?”其实,最初“转基因食物”行业的研究刚刚兴起时,确实主要是以想要高产 、 想要尽可能增长效益为目标的。 当初支持转基因农作物研发的最响亮口号却是:它能最大限度地增产 ! 能解决全世界穷人的饥饿问题…… 科学家曾将人的生长 激 素基因转到猪的身上,目的是要制造出极快速生长的猪来 … 可没料到的是,所产生的小 母 猪居然没有肛门 …… 科学家又制作了转基因酵母,目的是增加酿酒产量——但很惊讶地发现 : 这种酵母中原有的一种自然毒素——可能致癌的因子被意外地 提升 了 40到200倍。 这个实验的研究者 不由得感叹 :“看来公众对转基因食物的恐惧是有道理的 ……”因为他们指出在这一实验中,还并没有转入任何异类基因,而只是——将酵母自身的基因多转了几个拷贝进去…… 那么, 不是基因操作可以精确、定向、“一对一”地产生我们想要的效果吗?为什么毫不相干的系统会出现预料不到的情况呢? 转基因技术刚开始时,生物学家还以为,真核生物 (如植物、动物、和人) 的基因编码规律与原核生物(如细菌) 是一样的 ------ 即:一个基因只编码一个特定的蛋白质。按这一传统的遗传学模型,生物学家曾估算了 ------ 人体中的蛋白质约有十万个或更多, 那么,他们预测在人类DNA 中的基因约有十万个。 而在 2000年6月26日, 整个科学界在震惊中发现: 人类基因总共只不到三万个。更令人困惑的是,比人低等得多的杂草却可以有二万六千个基因。那么,大多数基因都不只编码一个蛋白质, 有些基因可以产生许多、许多不同的蛋白质, 比如果蝇, 它的一个基因可以产生 (38016) 个不同的蛋白质分子。 在这一更新了的分子生物学模型面前,转基因食物产业的主要根基动摇了……【而转基因食物产业主要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 再想一想人与杂草间的特性、功能等等有那么巨大的差异,而在基因数量上却并没有呈现出数量级的差异, --- 那么一定是有些什么东西错了, 那是我们对于基因的认识,是把生命当作机械来处置的工匠式思维。 【顺便提一下,即便与“可变剪接 Alternative Splicing”的原理无关的原核生物转基因 --- Bt转入的玉米 --- 据加拿大食品检测机构 (Canadian Food Inspection Agency) 报告: Bt-11 玉米居然被发现产生 四(4) 种不同的 Bt 蛋白。这不能不引起消费者们忧心重重。(请见所附参考资料 9)】。 因篇幅所限, 这里暂省略探讨其它几大重要的、转基因食物研发所基于的生物学原理的变化(将另文探讨)…… 这些更新了的生物学原理愈发令人感叹: 基因学研究实在还是一门尚处于“婴儿期” 的科学。 转基因专家们尽可以关起门来继续实验、继续探索、继续证实、继续证伪…… 而急于将一门如此不成熟的“科学”尚处于矛盾重重的尝试阶段中衍生出来的产物 ------ 搬上人们的餐桌, 未免太草率了吧! 以为破译了基本的遗传密码,便掌握了生命的终极奥秘了; 以为能把细菌、病毒捣鼓来、捣鼓去, 就可以运用相同的原理来随心所欲地操纵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形式了…… 没有任何一个具备真正科学精神的人会选择这样做。 “可变剪接”( Alternative Splicing)原理的发现和证实,在相当大程度上破灭了想以 转基因来实现农作物增产的良好企图。 当最初以为,高级生命的构成原理(这里包括真核生物植物)是与低级生命(原核生物)一样时,对“增产基因”的人为操纵曾经是想当然地可行。而随着 “可变剪接”的原理在真核生物中的确定,对于真核生物基因的操纵已无疑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贸然举动。因此,想用转基因来实现农作物增产的目的基本上已 被证明是一条行不通的路。 当然,也有执着的转基因专家目前已申请到一大笔研究基金在搞水稻的增产基因,声称二十年后或许可以搞出增产的转基因水稻来。那就让他们关起实验室的门好好地练,让我们记得,二十年以后再听消息吧! 有意思的是,中国的转基因专家,一直到现在、目前、今天,仍在用 2000年之前的基因学理论向中国公众“科普”转基因种业: “转基因可以把我们已知的、有用的、优良的、安全的基因,非常精确地去做一个转移,它的安全性完全能够得到保障……” --- 显而易见!中国正在从事转基因作物研究的这些“专家”在2011年的今天,还在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于原核生物所适用的基因学理论来认识真核生物(包括 农作物、动物、和人)。他们的知识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且情有可原,但还要继续扮演“专家”的角色来向中国的大众进行“科唬”,来向政府的决策者进行“误 导”,那就是我们所不能同情与原谅的。 在对待转基因种业和转基因食物的问题上,终有一天人们会明白: 到底有哪些是属于科学的问题? 到底有哪些是属于人性的课题? 还有哪些(?)是沉默的自然企图教训我们自负的人类所给出的艰难试题…… 曹明华 (《生命科学手记》作者) 2011. 6. 于美国 http://blog.sina.com.cn/minghuamingyi 引证的参考文献 : 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Three GM Corn Varieties on Mammalian Health. Int J Biol Sci 2009; 5:706-726, Ivyspring International Publisher. Published 2009-12-10 . http://www.biolsci.org/v05p0706.htm / http://www.biolsci.org/v05p0706.pdf 。 PMID: 20011136 /PMCID: PMC2793308,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0011136 .. Smith, JM. Genetic Roulette. Fairfield: Yes Books.2007. 3. Finamore A, Roselli M, Britti S, et al. Intestinal and peripheral immune response to MON 810 maize ingestion in weaning and old mice. J Agric. Food Chem. 2008; 56(23):11533-11539. 4. Malatesta M, Boraldi F, Annovi G, et al. A long-term study on female mice fed on a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effects on liver ageing. Histochem Cell Biol. 2008; 130:967-977. 5. Velimirov A, Binter C, Zentek J. Biological effects of transgenic maize NK603xMON810 fed in long term reproduction studies in mice. Report-Federal Ministry of Health, Family and Youth. 2008. 6. Ewen S, Pustzai A. Effects of diets contain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potatoes expressing Galanthus nivalis lectin on rat small intestine.Lancet. 354:1353-1354. 7. Kilic A, Aday M. A three generational study with genetically modified Bt corn in rats: biochem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investigation. Food Chem. Toxicol. 2008; 46(3):1164-1170. 8. Kroghsbo S, Madsen C, Poulsen M, et al. Immunotoxicological studie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expression PHA-E lectin or Bt toxin in Wistar rats. Toxicology. 2008; 245:24-34. 9. Syngenta’s GM Maize Scandals: A trail of unstable GM maize varieties, dead cows, cross-contamination and misinformation.” ISIS Press Release, March 30, 2005. 10. Lisa H. Weasel. Food Fray – Inside the Controversy over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AMACOM. 2009.
个人分类: 借花献佛|2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人的两大致命缺点
ayshi 2011-6-2 09:35
国人的优点很多,勤劳、勇敢、善良……如果你有空,这个单子可以一直列下去。与此同时,中国人也有些缺点,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因为是人都有缺点。但是,以下两个缺点却是致命的。 第一大缺点:不认真 我看了上海《文汇报》上的一篇文章,愣是吓得我半年不敢坐飞机。 这篇题为《英雄虎胆震长空——“飞豹”战机惊心动魄试飞故事》热情讴歌了我国试飞员为了试验我国的新型飞机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文章中说,“……当高度降至1 540米时,只听‘嘭’的一声巨响,前座舱盖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强大的气流将他(试飞员谭守才)压在座椅靠背上动弹不得,气流的呼啸声震耳欲聋,谭守才既看不到前方的空域,也听不到耳机里地面指挥员的声音,而且,由于座舱盖飞掉,使弹射跳伞系统失去了保险,谭守才随时都有被弹离飞机的危险。这种故障在飞行中是很少见的。死神正一步步地向两人进逼!” “……事后查明,工厂的工人在安装座舱盖时将活门螺钉装反了。” 看到这里,我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说这样的飞机工人兄弟们都敢把螺丝装反,那么普通的民航机出现什么情况我们都不应该感到意外。 对于飞行安全,我绝对是一个外行,但是我却敢断言,就中国的情况,飞行事故主要是人为因素。一个重要的证据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中国民航的致命事故,国际航线至今只有半次,其余的都发生在国内航线。 有人说,国际航班飞机大,国内航班飞机小;国际航班飞机新,国内航班飞机旧;国际航班机长老,国内航班机长嫩。我说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国际航班所有的人都比较认真;国内航班嘛,反正都是中国人,能马虎一点就马虎一点。 我要声明一下,我这番话不是只针对中国民航的。不过我仍欢迎民航总局的权威出来告诉我错了,那样的话,我非常高兴地向他们和全体读者道歉。 在中国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日本人是当年到东海寻找长生不老药方的那2 000个中国童男童女的后代。日本文化脱胎于中国文化这个我信,要说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裔我不信。原因很简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如此不认真的中国人怎么一跑到一个小岛上就变得如此认真起来了呢? 我单独和日本人一起吃过饭、上过课、游过欧洲。我承认,不知道为什么我似乎有一种对日本人的本能的不喜欢。但另一方面,我也承认,我对日本这个民族始终保有一种敬意。 我念大学的时候为了学英语买过好几个国产的小型录音机随身听,每个用一两个月都出现同一个毛病:电机转速下降。如此这般之后,我都把自己变成一个修理工了。可是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后来我下决心买了一个日本的Walkman,第一个月我就不小心把它的外壳压破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观越来越不像样子,直至最后外壳完全散了架。我记不清我扔掉它的时候已经使用了十年还是八年,我唯一记得清楚的是那时它仍在正常地工作。 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博士到欧洲开一个学术会议,利用这个机会到意大利旅游。在旅行途中,他的护照和钱被意大利的小偷偷去了。他在日记中是这样写的:“好不容易找到了日本总领事馆。今天星期天不上班,工作人员不在这里住。我在日本总领事馆前面的台阶上坐了许久。我希望能碰上一位偶然来办公室转转的工作人员。日本人一般办事很认真,只要抓着一位,我相信他们一定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结果。” 自己同胞的总结,我们恐怕没有理由不相信。 认真的另一层含义是执著,通俗地说就是一根筋、一条道走到黑。电影《秋菊打官司》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至今还流行一个“说法”,就是因为农村妇女秋菊身上那种执著的品质感动了观众,而这种感染的基础正是今天的中国人中间很少能找到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傻瓜”。 众所周知,在对二战的反思上,德国人要比日本人好得多,这当然首先与德国这个民族与日本人的不同有关,但是也与被害国的不同反应紧密联系在一起。“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过是中国人在失败时一句保留面子的套话,然而,以色列人却真正做到了。 2005年年初,享年77岁的以色列特工彼得·马尔欣因感染并发症在美国纽约去世。在以色列彼得是一个传奇人物,两度荣获以色列最高荣誉“总理奖章”,而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杰作是将前纳粹军官阿道夫·艾希曼生擒归案。 1957年,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获得的一份情报发现了阿道夫·艾希曼的藏匿之处。当年的纳粹头目改名换姓藏匿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摩萨德立即派出包括彼得在内的6名特工组成的精英突击队前往阿根廷。 经过长达4年的跟踪,突击队完全掌握了阿道夫·艾希曼的生活规律,1960年5月11日的夜里,彼得在阿道夫家附近的大街上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说:“劳驾,先生。”旋即迅速将其制服,随行的特工们把他塞进停靠在路边的车里。以色列政府随后专门派遣一名外交官“出访”阿根廷。以该外交官的航班为掩护,给阿道夫服用药物后,把他伪装成一名醉酒的空中服务员,才最终得以将他秘密转移到以色列。 事后,以色列政府承认,他们这种“乔装打扮”的做法是冒了和阿根廷掀起一场外交风波的风险的。然而,这样的外交风险以色列政府根本不把它放在眼里,而这也不过是以色列庞大的“千里追纳粹”计划的一个案例而已。 1962年,以色列人终于如愿以偿地将阿道夫·艾希曼以反人类罪送上以色列人自己的绞架。 一个美国人告诫他的儿子说:你要想赢得别人的喜爱,你就朝他微笑;你要想赢得别人的尊敬,你就要朝他的鼻子猛击一拳。 我们派出过多少人缉拿日本战犯? 第二大缺点:太聪明 从法国回来,总要给太太、小姐们带点法国的洗化用品。我走进一家商店,挑了几样,才发现隔“行”真是如隔山。我便把我挑好的瓶瓶罐罐交给店员,告诉她我得先回去打个电话回国“请示”一下,明天再来做最后的决定。那位漂亮的法国小姐一口同意了,然后把我的东西放在柜台下面。 第二天,我又来到这家商店。昨天挑好的东西全部要,而且再加了几样。我拿着新挑选的东西来到柜台准备付钱。 柜台只有一位小姐在收银,队伍排了很长。见我过来,昨天接待过我的那位小姐便打开了另外一个收银机。一位当地的女顾客见状便第一个排了上去,我排在她的后面。就在这时,那位店员对我前面的这位顾客说,请您排到那边去。这样看来,这位店员是专门来处理我这个特例的。问题是,那位顾客根本不知道昨天发生的事情。可是她一言不发,乖乖的排到那条漫长的队伍里的最后面。 法国人怎么这么笨,连为什么也不问一问? 实际上,中国人出国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老外都很笨。比如,在美国,信用卡 的申请和注销都是免费的,但是更换磨损的卡要缴5美元的手续费。中国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碰上更换卡片时,总是先销户再开户,于是节省了更换卡片的5美元。如此简单的省钱招数,美国人却不知道使用。还有,美国的商店实行无理由退货,参加晚会没有衣服的美国人也不知道到商店里买一件,完了以后再拿去退掉。 德国人更笨。在德国慕尼地区黑森林的一个墓碑上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二战期间的一个冬天,几个德国人为了躲避战争来到森林边。天气寒冷,他们需要生火取暖,自然而然,这几个德国人来到森林准备砍一些树生火。就在他们准备动手时发现森林边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没有当地州政府的许可,任何人也不得砍伐森林里的树。 看到这个牌子,这几个德国人只得悻悻地回去了。当时因为战争,州政府早就无法正常运转,换一句话说,州政府不存在,也就无法得到许可。这几个德国人只得望树兴叹,由于天气实在太冷,结果他们全部被活活地冻死了。 要是有一个中国人在那里就好了!中国人就会告诉他们,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哪能被规则弄死? “日本人很笨。”无独有偶,一位和日本人拼过刺刀的抗日老英雄告诉我,“日本人拼刺刀的时候会根据教科书上说的把子弹退出膛,而我们会留一两颗子弹在枪里。实在不行就开枪。” “日本人仍然很笨。”一位在日本生活多年、现在仍在一家日本公司工作的朋友对我说。他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他们公司一位高级中国职员离职,这位员工的月薪是六位数。办离职手续时我的朋友认为应该先收回他的由公司发的笔记本电脑(价格不足两万元),再发给他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日本人不同意,因为公司的规定中这两件事是分开进行的。结果那位中国职员的电脑至今也没有收回。“问题是,这事以前已经发生过多次。日本人之所以不吸取教训,是因为他们认为公司的规定没有改,他们就不能随意改变。” 大量的研究表明,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的,中国人的思维是弧线型的。西方人还在只想从A到B,中国人已经从A到B,再从B回到了A。 中国人在西方国家呆的时间长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变笨。一次我在芝加哥登机,乘坐的是那种一排只有三个座位的瘦长机型。我坐在第一排靠窗的位置,边上是一位在美国的华人小伙子。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们两个正热闹地聊着,空姐上来了,看看飞机,再看看那位小伙子以及他边上的另外一位乘客然后说,“你们两个谁坐到后面去?” 那位华人小伙子二话没说起身走了。 有人说,上面我举的那些外国人的例子不能叫笨。如果那是正常,那么中国人就是太聪明了。 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完美的规则,任何法规你只要想钻它的空子,就一定可以找到空子可钻。中国一直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传统,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向来不缺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制度,缺的只是执行。 在中国,上海人 被认为是“精明不聪明”,我要说,太多的中国人都是精明不聪明。想必这就是为什么老祖宗要说大智若愚的原因。 一盘散沙,这是几乎所有人都同意的一种对中国人的描写。一个中国人是龙,一群中国人是虫。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太聪明了,由于脑子运转得快,还没有开始合作,每个中国人都把今后出现的各种可能以及在各种可能情况下自己应该采取的对策想好了。人心齐,泰山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事情怎么做得好? 2002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卡尼曼教授和另一位同是以色列的心理学家特维斯基合作二十多年,直到后者患癌症去世合作才告终止。这样的例子中国上哪去找? 美国有一个反垄断法,其中规定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为了防止垄断,政府会将其强制拆分成几个小公司。中国人可能永远也不需要这样的法律,因为还没有等政府动手,哥几个早就将它拆了。 中国人最多能共苦,却不能同甘。 摘自龚彦伟的博文本文节选自张结海《我愤怒》
25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汇报》设专栏关注“青椒”生存
热度 4 sivaxin 2011-4-7 18:36
偶尔看到《文汇报》头版发布通告,开设专栏关注大学青年教师,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青椒”的成长和烦恼。首期刊登的是一位在上海某高校工作的“青椒”的文章,题为《为什么青椒总要排队》,作者倾诉了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职称晋升、政策制定等方面被边缘化;高校形式主义盛行令师生皆疲于奔命和应付等等困扰青年教师的问题,读来有切身而无奈之感。 我第一次听到“青椒”一词记得是在我还在读博士期间到复旦的陆谷孙家中,当时他支持和参与复旦外语学院学生主办的一本内部同人刊物,送给我刚印制完的刊物,其中有一篇文章中出现“青椒”一词,我感到很新鲜,陆老师便告诉我这可是高校中的流行语,指的是刚留校任教不久的青年老师。当时我对“青椒”的印象应是大学中一群思想活跃,敢于挑战权威,充满活力、锐气,甚至带点不羁和傲气的年轻思想者和知识传播者。然而等我自已博士毕业,真正成为一只“小青椒”时,才发现青椒完全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男青椒们面对与他们同年年龄的朋友若在企业或政府机关任职往往有车、有房、有妻、有子的舒适生活,而自已则还蜗居于学校的“青椒”楼,出门打车还得想方设法找课题报销,挣扎于理想与现实中,而女青椒们则常常会困扰于家庭、生育和科研、教学之间。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未来在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更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支柱,而高等教育的未来则系于大学中的“青椒”们。主流媒体也开始关注青椒这一大学校园中的“蚁族”,但希望除了给予关注之外,并不只流于空谈,能出台真正能改善青椒们生活、工作状态的政策和机制,真正改变消极观在青椒中弥漫的现状,让青椒们有更广阔的舞台和天空实现自我、服务社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6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文汇报】汪品先:直面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
热度 1 Xuesong98 2011-3-2 09:14
汪品先(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创新障碍”讨论在提出的时候就有争议:“这是个不知道谈过多少回的老问题,还会说出什么新意?”“问题谁都明白,关键在于行动,光讨论有什么用?”可是近50天的讨论当中,还真冒出了不少真知灼见,还真发表了几篇换家报纸不见得能登的文章。问题确实是老的,至少谈了十几年,但答案不一定就是老的:因为世界变了、中国变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本身就是新的。 为什么提创新文化?   障碍科学创新的因素确实很多,有物质上的、政策上的、文化上的;但根子还在文化,这是科学创新的土壤,政策在相当程度上也是文化的反映。各个民族的创新能力相差悬殊,从牛顿、达尔文,到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设计,不能不佩服英国人的创新能力。每个民族都有一种说不大清楚却又无所不在的特征,往往习惯到不能自察、只有和别的民族比较才能发觉,但又深入血脉之中,好比文化细胞里的基因。最突出的例子是犹太人和吉普赛人,虽经千年流散,性格鲜明依旧。创新文化就是属于这种层面的东西,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就得向这样的深层次里反思。   创新的障碍可以分为三层:华夏文化有着历史上的辉煌,但在深层次里存在着不利于科学创新的因素;近百年来中国经历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反复,对创新形成了新的障碍;而由此产生的当今文化中,也包含着许多急需改变的成分。讨论中有几位作者不赞成我国古文化有“遗传病”的说法。确实我们决不能“掉了鼻子还说是祖传老病”,然而文化确实有自己的传统性。不能否认,从科举制度到今天的应试教育,从“八股文章”到今天的“套话文字”,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拿孔丘和亚里士多德作为东西方文化源头的代表进行比较,孔夫子谈的主要是社会现象、人际关系;而亚里士多德从物理学到生物学都有兴趣,现代科学之产生于西欧,不无文化历史原因。自然科学的产生,源自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不是为了实用。“地心说”还是“日心说”,对生产力并没有直接关系,布鲁诺甘愿烧死是为了追求真理,不是创造财富。但这种兴趣在中国古文化里比较淡薄。中国人感兴趣的一种是孔夫子的道理,这才叫学问;另一种是应用技术,比如四大发明。清朝末年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概念其实保持到了今天:科学技术是作为生产力才需要发展的,基础科学是因为能促进应用研究才应予重视,长期以来“为科学而科学”是受批判的。重物质、轻精神的科学观容易导致浮躁、肤浅,科学不但是生产力,更是文化,对科学有如痴如醉的热爱,才会有不屈不挠的探索,这才能创新。   东西方文化的另一个区别在于权威崇拜。基于农耕经济的华夏文化,特别主张尊师敬祖,学子的任务在于“替圣人立言”,只需引据“子曰”“诗云”,并不要求科学论证。这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证明,“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正好背道而驰。一旦信仰取代了证据、政治预定了结论,就堵死了创新的余地,比如哥白尼时代的西欧和李森科时代的苏联。今天的中国,虽然不再跳“忠字舞”、唱“语录歌”,也不再说“不理解也要执行”,但是整体说来对创新思维仍然陌生。“怀疑和想象是创新的前提”,“德育崇尚信仰、科学贵在怀疑”。如果在学术上只会师承、“紧跟”,对国内外权威唯马首是瞻、看脸色行事,创新就无从谈起。 文化反思已成当务之急   21世纪初出人意料的变化,是中国崛起。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动乱之后走上建设道路的中国人,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于是引发了“中国模式”和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讨论。与一百年前不同,这回问题竟然由西方提出。十来年前还在问“谁来养活中国人”的美国学者们,最近从2008年中国成功执行“限塑令”和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千人舞蹈讲起,把中国的高效率说成是“集体主义的中国赢了个人主义的美国”,建议让中国模式在美国“试运行一天”,甚至进一步提升到“思维地理学”来说中美差异。面对这番新奇的议论,我们完全缺乏思想准备。一百多年来,所谓东西方文化比较,谈的都是我们的短处、人家的长处,难道现在变了?   谈论东西方文化,比较有底气的还是日本人。日本学者比较“寿司科学与汉堡包科学”之后的结论,是“各有千秋”;他们提出“世界文明八百年周期说”,其意思是当今的全球文明中心在东移。而中国不同,我们讨论东西方文化是170年前被鸦片战争逼出来的。面对国破家亡的威胁,有志之士迸发出“打倒孔家店”的呼声,要求实行社会变革、扬弃传统文化。与之伴随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我国百年来快速、频繁的文化反复,“尊孔”和“批孔”就是一例。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会在如此短暂的历史时期里,对自己的主流意识全面否定和再否定,会让是非、善恶的概念,如此频繁地经历180度的翻转。   反复过多的后果,一方面是文化支柱的损坏和精神信念的丧失,另一方面是外来文化和低俗文化的泛滥。文化如同流水,历来从高处向低处流,高度发展的文化向较低文化扩散。而我国对原有文化过度否定,以致认为造成了文化洼地,一旦闸门打开,泥沙俱下一道涌来的外来文化,很快赢得了盲目崇拜;在“洪水”冲击之下,文化反思已成当务之急。历史表明,文化多样性才是创新的最佳环境,相互交流而又相对独立,对外开放又保持特色,例如春秋战国时的中国,或今天的西欧。当今世界在文化上的一边倒,并不见得是好现象。   随着亚洲经济的复兴,对东方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重新确定已经提上日程,但是我们自己并不知道答案在哪里。百余年来,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和内部动乱的年代,没有可能心平气和地分析。随着繁荣稳定时期到来,终于出现了文化反思的机遇:中国传统文化里,哪些是必须扬弃的糟粕,哪些是有待发扬的精华?好几位国家科技最高奖得主,都表示他们的创新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启发。在新条件下对传统古文化作重新认识和“信息挖掘”,是中国创新路上的“法宝”之一。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这固然不利于早期分析科学的发展,但对于今天的系统科学整合研究,这种思维方式有没有优势可以发扬? “提倡文化反思,促进科学创新”   当今的中国,正处在令全世界同行羡慕的科学春天。然而要使科学投入变为科学创新,不但要有规划,还要有推进创新文化的系统举措。文化反思,已经成为中国发展到现阶段必须提上日程的国家大事。应试教育不改,科研浮躁症不减,投入再大也不见得能创新。为此建议在今后十年里,“提倡文化反思、促进科学创新”,把科学和文化结合起来发展。文化反思,要求我们从古到今系统回顾,但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汇报的讨论只是起了个头,提出了问题,接下去应当专题研究。估计“创新障碍”讨论结束之日,就是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之时。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促进创新的实际行动不必再“研究研究”,只要群策群力明天就可以开始执行。   创新文化涉及全社会和每个人,绝不只是政府的事,但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首先是政策,教育体制、科技政策的改进有很大的复杂性,对此可能有一种好办法是放手试点,不一定非要全国一律,更不要封杀地方的积极性,不同风格的形成也许正是创新的途径。同时政府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一旦领导层的讲话开门见山、不说套话,社会上的文风自也有望焕然一新;一旦不再流行几百人的主席团坐在台上“主持”会议,学校开会时校领导鱼贯入场风光登台的场面,自然也就随之消失。   科教和文化单位,对创新文化最为敏感。导向最重要,学校的特色各有不同,但决不可以去培养扭曲了的“社会人”。担负着科技传播责任的媒体,不少却患有趋同和广告化的通病,把科学家当模特儿宣扬,把研究成果当商品炒作,这种陋习有待主管单位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加以纠正。   从文化角度发展科学,重要的发力点在于科普的质量。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迫切需要将科学进展用非专业的语言进行传播。国外的学报往往对新成果组织点评、对阶段进展展开综述,大型研究计划在设立时就规定有“教育和科普”的举措,更有一些文理兼通的作家精心写作,贡献出科普和科学幻想的精品,而这些都是我们的“短板”。其中的要害在人,我们迫切需要真有爱心的作家和记者投身科学,以满腔热诚去点燃创新文化的明灯。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会是一个各地齐步走的过程。德国以“科学城市”的评比来促进科普,中国能不能也提倡建设创新型城市?举例说,“海派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如果能重新定位、去芜存菁,上海能不能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上争当排头兵?   总之,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和建设小康国家一样具有历史意义、而又不可分割的宏伟目标。那时候的中国不单是经济腾飞,而且在精神上一扫暮气旧习,新意盎然地挺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将是多么令人振奋的前景!
个人分类: 科学大家|216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资源垄断是创新的致命障碍
热度 1 zjohnliu 2011-2-17 18:56
  资源垄断是创新的致命障碍   作者:钟祥财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2011-02-16文汇报   我认为,当前创新的最主要障碍是各种创新资源被垄断。   创新资源包括知识信息、专业话语权、研发资金分配、价值评判等等。就我 国的现状而言,这些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垄断。今年上海“两会”期间,政协大 会发言中的《学术腐败的原因及其治理》引起热烈反响,因为其中揭露了许多触 目惊心、鲜为人知的内幕,发人深思。为什么学术腐败屡禁不止?为什么造假者、 抄袭者有恃无恐?利用权力掌控资源、结成联盟、瓜分利益,是一个决定性的原 因。当年邹承鲁院士挺身而出揭露丑闻,不仅他本人备受责难,而且他的学生也 遭到不公正对待。方舟子学术打假,被造假者雇凶袭击,居然还有人幸灾乐祸。 这说明,学术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我国已经到了非严厉整治不可的时候。   眼下,对创新资源的垄断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是行政权力与学术研究相结合。越来越多科研单位的领导由学者担任,而 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课题由行政领导承接,此可谓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独特景观。 一个大学校长、研究院长掌控几百上千万,甚至上亿元课题经费已非罕见。不是 说当了领导就不能搞研究,问题在于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当好行政领导 不容易,既要当好行政领导又要当好研究者更不容易。有人做过计算,即使那些 领导确有足够的精力、能力和工作效率,但同时承担或主持几个乃至十几个重点 课题,不吃不睡也要上百年才能完成,何况有些“长官”学问之外的功夫可能不 差,业务水平却往往差点火候。于是,就像建筑市场一样,掌握学术资源的官员 拿到课题后层层分包,真正干事的是讲师、助教、研究生,有了成果,大头由 “主持者”拿走,卖苦力的只能分一点残羹,难怪研究生们把领导、导师称为 “老板”。为人师表者被称为“老板”是可耻的!是教育的悲哀。   二是部门权力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科技部部长万钢不久前指出,在实施科技 创新的国家战略的过程中,要警惕科技管理机构成为新的腐败灾区。政府的科技 创新项目是经由各级机构招标、发包、评审、验收的,这几年国家在这方面的投 入明显增加,但一旦对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课题发包方就可能“寻租”。不仅 如此,现有的资金投放渠道和课题评审机制既难以促成健康规范的竞争,还在科 技创新项目的申报、创新课题经费的使用等诸多环节留有不少制度漏洞,以致 “专业”的课题申报机构随之出现,结果有的研发机构尽管拿到项目,但在支付 了“打点费用”、“委托申报费用”以后,经费所剩无几,研发工作应付了事。 笔者是市纠风办聘请的政风行风监督员,对这方面的潜规则时有耳闻。腐败滋生、 效率不高,这样的科技投入能够促进创新吗?   三是专业知识与权力集团、利益集团相结合。这方面的问题最为隐蔽,危害 则可能最为严重和长远。曼瑟·奥尔森是美国一位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在 《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涨和社会僵化》一书中发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 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为什么有的国家在战后取得了迅速的经济 增长,有的国家却相对衰落了?为什么有些曾经在历史上非常强大的民族衰落了, 有些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的国家强大了?他的结论是:大量分利集团、分利联盟 的存在,是导致一个国家衰落的充分必要条件。特殊利益集团或联盟降低了社会 效率或总收入,并且加剧了政治生活中的分歧;分利集团会减缓社会采用新技术 的能力,并因此降低经济增长率;分利集团,一旦大到可以成功,就会成为排他 性的,会尽力限制分散成员的收入和价值;分利集团的增多会增加政府管制的复 杂性,甚至会改变社会演进的方向。现代社会中,分利集团、分利联盟的活动已 有了新的特点,其中之一是对知识信息的控制。拥有专业知识的人群一旦形成分 利联盟,往往使一些公共政策沦为少数人的摇钱树。已经蜕变为分利集团的专业 知识人群除了谋取利益,真正源于好奇和智慧的创新能力必然退化。从这个角度 看,对创新资源的垄断不仅是社会财富的一种配置不当,更严重的是将导致国家 发展的停滞。   这样的情况离我们并不遥远。当我们困惑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政府投入越来 越大,百姓的实际感受却越来越不确定时,难道不应当思考一下这中间有哪些财 富黑洞吗?当我们听到某些专业精英仍然在大声疾呼加大资金投入时,不应当警 惕北京大学饶毅教授在这场讨论中提出的“挂羊头卖狗肉”和“权力部门为了自 己的利益设置新的权力”的情况吗?创新活力的激发固然需要钱,但更需要学术 研究的平等竞争,资源分配的合理公正,以及对利益集团的有效制约。 (XYS20110216)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
个人分类: 它山之石(转载)|187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国学”能否成为一级学科
freedom110110 2011-2-13 21:19
姜义华教授的《不应漠视“国学”概念的非科学性》一文在《文汇报》发出后,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汤一介先生认为该文对进一步弄清“国学”概念的涵义,以及“国学”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学科”等都会有帮助。特别是,在学术界提倡从学术的角度讨论学术问题,对纠正中国当前学风不正会有很大帮助。汤先生对姜义华教授的文章提出几点看法,本报特予编发,以供学术界同仁深入讨论。 “国学”是否从日本进口值得认真讨论 “国学”作为一个概念或名词,是否从日本进口的,是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国学”作为一个名词或概念在中国出现很早,《周礼·春官·乐师》中有条记载:“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这里的“国学”是指国家的一种教育机构,但这个教育机构是有确定的教学内容的:它是教国子(应指朝廷贵族子弟)音乐舞蹈的教育机构。《辞海》中说:据《礼记》、《大戴礼记》、《周礼》记述,西周国学盖由前代发展而来,分小学与大学。教育内容为礼、乐、射、御、书、数,合称“六艺”,或说易、书、诗、礼、乐、春秋合称“六艺”。从先秦诸子的学术看无不与“六艺”有关,甚至可以说是由“六艺”分化出来的。特别是孔子的儒家更是一步步地把“六艺”儒家化。至汉设立太学,而立五经博士(因“乐经”已失传),确立易、书、诗、礼、春秋的官学地位,此一趋势可说历代从未改变过。(《汉书·艺文志》虽分学术科目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等,刘宋曾有“儒、玄、文、史”四科之分,但儒学化的“五经之学”一直居于主流地位,从未变过。从历史上看,后又有七经、九经以至于十三经,这些都是由儒家把它们经典化的历史演变。)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宋朝有国子监,其教学与研究内容为儒学与医学。可见,“国学”虽为一教育机构,但是它的教学内容是明确的。因此,我们可以说自汉朝开始就把“国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定为自“五经”发展起来的“儒学”。近代,西学输入,因而我国学者又提出“国学”,这主要是就其内容而言。虽然它是相对于“西学”而言,但与日本江户时代不同,中国当时是一个受到西方列强(包括日本)侵略的国家,而江户时代中国并未对日本有什么侵略,只是文化输入问题。而在当时中国有识之士讲“国学”者,如章太炎、严复等并无全盘排斥“西学”之意,无非是想为自己的民族复兴找个根据。因此,我认为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某些学者提倡“国学”与江户时代的日本学者排斥仁学和佛教,提倡所谓“国学”的心态相提并论,并不恰当。 出现“国学热”是必然的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在我国又掀起“国学热”。我想这和二战以后国际的形势有关。我们知道,自上个世纪后半叶,西方殖民体系逐渐瓦解,原来的殖民地民族和受压迫国家为了建立或复兴自己的国家,有一个迫切的任务,他们必须从各方面自觉地确认自己的独立身份,而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宗教、哲学、语言、价值观,等等)正是确认自己独立身份的最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正在复兴的中华民族强调应更多关注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和特有价值,是完全合理的。因此,不少学者开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时并用“国学”这个名称统称之,也并不能说不可以,而且这些学者中的许多学者是以全球化的眼光来发掘中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甚至对全人类社会可有之价值,我认为这也是不应厚非的。 因此,我认为出现“国学热”是必然的。至于“国学”的内涵应如何规定,在我国社会和文化的大转变时期出现了对其内涵的种种看法也是自然的。特别是对“国学”这个特定概念的涵义,决不能由什么权威性机构来规定,只能通过讨论逐渐取得一致。我甚至认为也许现在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更为有利中国学术的发展。 “楷定”国学为六艺之学 我对“国学”当然有我的看法,因为我大体上赞成马一浮先生对“国学”的“楷定”。 1938 年,马一浮先生应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约,至该校讲“国学”,他说:“今先楷定国学名义。举此一名,统摄诸学,唯六艺足以当之。”“今楷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这个说法确有其独特见地。盖“六艺之学”为中国学术文化之源头,其后之学术文化皆源于此,而代有发挥,并在其间又吸取其他文化以营养之。这里也许可以特别注意的是马一浮先生用“楷定”说“国学名义”,而不用“确定”说“国学名义”,则颇有深义。他说:“学问,天下之公,言确定则似不可移易,不许他人更立异义,近于自专。今言楷定,仁智楷定,则仁智各见,不妨各人自定范围,疑则一任别参,不能强人必信。”盖学术文化最忌“定于一尊”,而以“百家争鸣”为好。马一浮先生之学术成就,正因其有海纳百川之胸襟,博通中西古今之造诣,而为世所重。 作为中国学术文化之源头的“六艺”,其中必有“普世价值”的意义,正如作为西方学术文化之源的希腊文化其中也有“普遍价值”的意义。任何民族的学术文化都是在其特定的历史境界下形成,它都是有其特殊意义的文化,而学术文化的“普世价值”往往是寄寓于其“特殊价值”之中。既然学术文化之“普世价值”往往寄寓于各民族文化的“特殊价值”之中,就此意义说“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马一浮语)盖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人类社会所遇到的问题常常是共同的,人类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考往往也是大同小异的。因此,我中华民族当然应由自身学术文化中寻求有益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普世价值”,别的民族文化亦可从其学术文化中寻求其 “普世价值“。古云:“道并行而不相悖”也。马一浮先生说,弘扬“六艺之学”,“并不是狭义地保存国粹、单独地发挥自己的民族精神,是要使此种文化普遍地及于人类。”当然,我中华民族也必须认真地吸收、融化其他各民族文化中所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思想资源。 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源头必须进行综合性的整体研究 如果我们把“国学”楷定为“六艺之学”,也许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综合性地全面理解和更深刻的把握。这是因为,“六艺之学”所包涵的内容可以说涉及文、史、哲甚至到政治、法律、经济等诸多学科的内容。要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源头及其历代的诠释和发展,必须花功夫进行综合性的整体研究。例如五经中的每一经,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学和哲学等,如要了解和领悟其中之总体真意,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不仅中国学问在一定条件下须要作综合性的整体研究,西方学问也是一样,例如“圣经学”,如果只对它分科进行研究,分成哲学的、文学的、历史的、社会的等方面的研究,或可取得部分成果,却是很难综合性地整体把握《圣经》的真谛。 我认为,把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等分科进行研究是适应近代工业化要求而有的,并不是自古以来皆如此。我国自古以来并未有绝对化的分科学术研究,其实西方在古希腊时也是如此,例如亚里士多德,他的书那么多,虽然可以从每个方面进行研究(例如哲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等),但要全面地了解亚里士多德思想,就必须进行综合性的多学科研究。 当前学术发展有一个重要的趋势,这就是跨学科研究,而对自中华文化的源头《五经》到历代对它的诠释和发展,其本身就是一种必要的跨学科研究,因此,我认为对“国学”的研究将会促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综合性整体研究,进而真正把握中国文化精神之所在。就这一点说,大学分科过细,并不一定是大学必行之路。我认为,掌握多种学科的知识,通晓古今中外学术,很可能会在学术上更具有创造性。 对学术问题要慎用“科学性”和“非科学性”等言词 “概念”的内涵应该清楚明白和确定,这是一种要求,但并非一定都能统一,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人性”的说法至少有五六种,例“性善”、“性恶”、“善恶混”,等等,现在仍然是讨论的问题。在西方对于“ Being ”也有种种的解释,但他们到现在也未能有一个所有学者都同意的清楚明白和确定的统一认识。今天在我们学术界对“国学”有各种各样的界说,并不奇怪,也无须把各种各样的说法一概都斥之为“非科学”。盖“科学”无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着重大的作用。但“科学”并非万能,并不是所有学术问题或人们的日常生活问题都可以用“科学”解释,例如感情问题、个人兴趣问题,就是很难用“科学”来说清的。我认为,“科学”是个好东西,但“科学主义”、“工具理性”并不一定是个绝对的好东西。所以我认为,对学术问题要慎用“科学性”和“非科学性”等言词。 对“国学”的概念涵义不要“定于一尊” 如果我们把“国学”楷定为“六艺之学”(包括“五经”或十三经及其历代之诠释与发展),那么会有学者提出“道家”、“中国化的佛教”是不是就会被排斥在国学之外了?我有个想法,是否妥当,请大家讨论。“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以儒、道、释三家为主构成的。我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释三家为主,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除儒、道、释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学说或学科,如医药、农耕,等等,这样“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的区分或许稍微清楚一些。当然,我们必须注意到对中华民族来说,这三家是长期处于互补的形势之中的,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对这个问题,我是赞成马一浮先生的学术态度,我也认为对“国学”的概念涵义用“楷定”来说较好,并不要求“确定”,因为学术问题(包括学科概念的内涵问题)还是“百家争鸣”为好,不要“定于一尊”。 “国学”是否要立为“一级学科”可以讨论 关于“国学”是否要立为“一级学科”,我认为这也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们现在综合性大学的分科是取自西方,特别是美国教学体系。借鉴和利用西方的教育制度是无可疑义的,特别是在本科分科是很必要的。但是,即使在本科也应该提倡可以进行跨学科的选修,因为不同学科的知识往往是相通的。例我们研究中国哲学的学生,如果没有中国历史的知识、没有一点古文献学的知识,是很难学好中国哲学的,更难对中国哲学有什么创新。 在学科分科问题上,我认为也许在某些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用“国学”的名义招收研究生,特别是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因为,我们国家无论如何要有对“国学”有专门研究的人才,他们应该能担当起对“五经”及其以后的历代诠释和发展进行综合性整体研究的重任。中华民族的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这是我们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子,我们对它有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体和全人类社会建康、合理的发展,作出其他各民族无可代替的贡献。 我总以为,学术问题以平等讨论和建设性的批评为好,这不仅有利于学术的进步、有利于建立学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作者: 北京大学儒学院院长 汤一介 作者: 北京大学儒学院院长 汤一介 作者 : 北京大学儒学院院长汤一介
12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心灵之约
kejidaobao 2011-2-12 13:26
文/杨书卷 心灵的奥秘与心智活动的产生,一直被科学界视为最神秘又最引人入胜的领地。但直到20世纪末期,在最新的“脑部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中,科学家通过了解人的行为、思想、情绪在脑部所产生的影像变化,才真正将大脑科学与思考、与认知的心灵层面做出了“具象化”的结合。至此,人类对自我心智的探索终于以大脑科学为基础,开始稳步前行,并在不长的时间段中成就斐然。 近日,此科学领域就曝出一条轰动性的新闻。据1月24日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成功将思想植入猴子的脑袋,让猴子“学懂”解读人类讯息,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将电子信息传送到灵长目动物脑内的实验,目的是为了将来四肢瘫痪者可运用意念自如控制机械骨骼,但若技术发展成熟,这项试验的意义可能更不平凡:将来人与人之间的“意念沟通”也许已不遥远。 研究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Nico Aires负责。他和其他的科学家在猴子的头骨钻了一些小孔并植入微芯片,用来输入数据到猴子的大脑皮层。实验准备了2个盒子,其中一个包含食物,猴子通过输入的数据知道食物到底在哪个盒子里。在这之前,他们还通过同样的方式,让猴子成功地“解读”电极输入信息,来控制计算机屏幕上的游标,并通过网络控制一个机械人行走。 Aires迈出了大脑科学的关键一步:将信息直接传送到大脑皮层。然而科学家指出,要真正让四肢瘫痪的病人自如控制机械骨骼,信息的流动必须双向,使病人感受到步法和行走速度等“感官讯息”,Aires的下一步研究将会更具挑战性。 其实,Aires的技术在另一方面的应用更加令人兴奋:将来人类可通过大脑信息,直接和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及软件交互交流,更可发展为“大脑网络”,让人类以大脑信息直接沟通。现在,信息界巨头英特尔、谷歌和微软皆已成立“脑袋机械”部进行相关研究。不过在这方面,博得头筹的却是美国的PLX设备公司。 PLX研发出一款适用于手机iPhone的应用程序,通过具有脑机接口的头盔,读取使用者脑电波,转成数字信号传输至iPhone。使用者只要集中注意力,即可以用脑电波操作iPhone中一些游戏软件中的图形和物体。现阶段可以用此程序进行操作注意力训练游戏,未来则有望实现大脑直接操控电脑等设备。 “人类大脑是世间最有力、最复杂的事物,”PLX的首席执行官Paul Lowchareonkul 对这一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是我们第一次能够驾驭它的神奇力量,将它与日常技术连接起来。而且,技术不会停留于此,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具有无限的可能性。”(1月15日英国《每日邮报》) 而在大脑的情绪认知方面,近来也有饶有兴味的发现。美国康奈尔等大学学者的一项联合医学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做出无所畏惧的一系列叫成年人无法接受的大胆举动,这一现象实为生理变化的后果,是大脑发育的必经阶段。 研究者通过对实验鼠展开反复实验,发现一些哺乳动物青春期时,会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脑内管理情绪反应和记忆的“杏仁体”与“海马体”两个部分表现出非活跃状态,使动物对恐惧经历的记忆力降低,进而表现为一种无所畏惧、敢于再次冒险的性格现象。这种大脑效应只在青春期出现,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而消失。 所以,并非青春期的孩子故意反复犯错惹父母生气,而是大脑发育到这一阶段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研究者之一的Siobhan S. Pattwella认为,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了解青春期少年,而且也将对成年人的疾病治疗产生积极意义,有可能辅助治疗那些在承受外部打击后出现恐惧症和忧虑紊乱症的患者(1月1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中国科学家在此领域也有突出的表现。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罗劲研究员和张文彩博士等人研究证明,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被称为“安慰剂效应”的产生可能与脑内的“膝下扣带回”这一区域的功能有关。 头疼吃点药就会好,当病人有了这样的信心后,即使给他服用没有药效的“假药”,病情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好转。这种神奇的效果医学界已广泛认识,但人的身体和神经系统究竟会如何“感知”这一变化,并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一直以来仍是个谜。研究组通过脑功能成像分析显示,可能正是“膝下扣带回”的作用,使得原本只具有镇痛功能的安慰剂治疗“转移”到缓解不良情绪上,发生“迁移现象”,从而揭示出人脑依靠安慰剂信念效应调节不良情绪的机制。罗劲认为,本研究对现代人在高压力、快节奏条件下,防治各种身心疾病、及时而有效地调节和管理不良情绪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1月23日《北京科技报》)。 人类对自我的探问,早已存在于最古老的历史思考中。尽管现代的大脑技术不断出新,对思考与认知的心灵层面有了更多有效的科学解释,但当我们发现得越多,越会惊叹于生命与心智的不可思议而产生更多的疑问。人是怎么做决定的?我们如何思考,如何感觉?情绪是什么?如何用仪器来理解智慧、恐惧、幸福、记忆?大脑神经活动现象背后的高层次心智整合的关键究竟又是什么?生命的复杂性,注定了这场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对话,才刚刚展开。■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2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近北京、香港多人因感染甲流死亡
xupeiyang 2011-2-9 09:36
相关知识 http://www.nlm.nih.gov/medlineplus/tutorials/h1n1flu/htm/index.htm 甲型H1N1流感 探秘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2.aspx?id=212 世卫组织:12国儿童接种甲流疫苗后患上嗜睡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2/243656.shtm 北京今年以来报告甲流确诊病例195例 死亡4例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2/08/4580395_0.shtml 港今冬寒冷干燥致 甲流 肆虐16天连夺9命 新民网 2011-2-9 09:29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今年香港的冬天长时间寒冷且干燥,助长了流感病毒的存活及传播,令流感 疫情 较以往严重。...香港大学研究74名于2009年5月至去年1月,先后因 甲流 入院的亚洲裔病人病例,发现当中过半即38宗严重个案平均年龄仅49岁,大部分均年轻力壮,病况却非常严重。... 京港两地 甲流 夺去多人性命 疫情 拟持续至3月底 激动网 2011-2-9 07:53 来源:广东卫视 上传时间:2011-02-09 07:53 播放数: 百度快照 京港两地 甲流 夺去多人性命 疫情 拟持续至3月底 燕赵都市网 2011-2-9 07:34 北京流感患者增多 甲流 比例已上升至20% 北京市卫生局8日表示,由于今冬天气干燥,又适逢流感等疾病高发期,2月2日0时至2月7日0时,北京市421家一级以上医院累计监测门、急诊就诊人数19.9万人次,其中符合流感样病例的人数为6448人;2月2日0时至2月8日12时,... 18条相同新闻 - 百度快照 北京报告1例 甲流 死亡病例 凤凰网 2011-2-9 02:31 (记者魏铭言)市卫生局昨晚通报,春节期间,全市 疫情 平稳,无重大传染病流行。2月2日(除夕)0时至2月8日(初六)12时,全市16个区县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1例,死亡1例。 ...同时,针对无雪天气仍将持续,和已经到来的返京客流高峰,卫生部门坦言, 甲流 和季节性流感共同流行的风险并未消除。 6条相同新闻 - 百度快照 甲流 在港又夺两命 金羊网 2011-2-8 16:43 近月以来, 甲流疫情 在香港出现变异趋势,原本只袭击老人和小孩的甲流病毒,近月来开始袭击青壮年人士,而最新的甲流样本,还出现对抗流感特效药“达菲”的抗药性。 香港医院管理局昨日晚间公布,两名已确诊感染甲流的病危病人,包括将军澳医院一名62岁男病人及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一名53岁男病人,... 5条相同新闻 - 百度快照 香港本月至少有5名患者因感染 甲流 死亡 新浪 2011-2-8 09:24 近月以来, 甲流疫情 在香港出现变异趋势,原本只袭击老人和小孩的甲流病毒,近月来开始袭击青壮年人士,而最新的甲流样本,还出现对抗流感特效药“达菲”的抗药性。 香港医院管理局昨日晚间公布,两名已确诊感染甲流的病危病人,... 香港21岁女患者因 甲流 病情恶化前日离世 新浪 2011-2-7 08:59 南都讯记者付可继本月1日有两名甲流患者离世后,前日深夜香港医院管理局再度通报称,又有一名21岁的病危女患者因病情持续恶化,于前日离世。 进入新年以来,香港 甲流疫情 持续恶化,前日香港再度新增3宗确诊甲流病危个案,其中包括一名23个月大的女婴。目前3名病人都在深切治疗部留医,... 春节期间本市 甲流 一人死亡 北京晨报 2011-2-8 00:25 晨报讯(记者 徐晶晶)春节期间,全市共报告 甲流 确诊病例11例,死亡1例。全市无重大传染病 疫情 和聚集性病例发生。燃放烟花爆竹致伤人员中最小仅为2岁。 2月2日零时至2月8日12时,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5种516例,死亡2例(乙肝和甲型H1N1流感各1例)。全市16个区县共报告 甲流 确诊病例11例,... 52条相同新闻 - 百度快照 甲流 在港再夺一命 金羊网 2011-2-7 08:54 继本月1日有两名甲流患者离世后,前日深夜香港医院管理局再度通报称,又有一名21岁的病危女患者因病情持续恶化,于前日离世。 进入新年以来,香港 甲流疫情 持续恶化,前日香港再度新增3宗确诊甲流病危个案,其中包括一名23个月大的女婴。目前3名病人都在深切治疗部留医,部分病人需要服用达菲以及使用呼吸机。 ... 4条相同新闻 - 百度快照 浙江将迎来以 甲流 为主的冬春季流感流行小高峰 新华网浙江频道 2011-2-2 10:35 法国卫生部门最新流行病数据分析显示,62%的重症 疫情 病例由甲型H1N1病毒感染引起;日本流行病学监测标明,近期流感活动呈上升趋势,甲型H1N1流感占流感病例的50%以上。 研究标明,接种疫苗仍是预防 甲流 的最佳选择。最近,... 3条相同新闻 - 百度快照 华兰生物: 甲流 疫苗收入确认延迟 常规业务撑业绩 全景网 2011-1-28 11:23 第一,造成公司2010年业绩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甲流疫苗收入未在2010年确认自2009年 甲流疫情 暴发以来,公司共收到工信部的甲流疫苗订单5,225.047万剂,其中2009年度确认收入2,946.52万剂,2010年1-9月确认甲流疫苗收入1,116.85万剂,但截至到2010年12月31日,... 4条相同新闻 - 百度快照 华兰生物: 甲流 疫苗收入确认延迟,常规业务支撑公司业绩 和讯网 2011-1-28 14:20 自2009 年 甲流疫情 暴发以来,公司共收到工信部的甲流疫苗订单 5,225.047 万剂,其中 2009 年度确认收入 2,946.52 万剂,2010 年 1-9 月确认甲流疫苗收入 1,116.85 万剂,但截至到 2010 年 12 月 31 日,仍有 768.747 万剂 甲流疫苗收入没有能够确认,... 百度快照 香港 甲流疫情 升级 深圳出现一例甲流重症 中国时刻 2011-1-27 20:24 对于备受关注的香港 甲流疫情 ,宋主任表示目前该医院还没有出现甲流确诊病例,都是普通的感冒病人. 随后记者又来到深圳市疾控中心了解情况。 据介绍,这位55岁的男性病人12日从北京来深圳,13日开始有病症,21日到医院就诊,24日确诊为甲流,经过治疗目前情况稳定。工作人员表示,... 百度快照 新疆1月报告 甲流 52例 无重症和死亡病例 中国日报 2011-1-31 09:10 但由于我区正处于流感高峰期,春节期间探亲返乡、旅游度假人数陡增,人员大量流动及天气不断转冷,由 甲流 导致的重症病例可能逐渐增加,使我区 甲流 防控工作的形势十分严峻,防控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加强重点场所 疫情 防控 在电视电话会议上,自治区卫生厅厅长买买提 牙森强调,... 5条相同新闻 - 百度快照 香港 甲流 :一人死亡 多人病危 奥一网 2011-1-28 07:13 昨日,香港医管局发布 甲流 最新 疫情 ,截至昨日下午2时,共有18名流感病人在公立医院深切治疗部留医,其中3宗新增个案确诊为 甲流 。1月25日,一名确诊 甲流 的27岁女病人在将军澳医院证实不治。 27岁女子证实不治 昨日,香港新增3宗 甲流 个案,其中基督教联合医院确诊 甲流 的病人是位48岁的男士,... 2条相同新闻 - 百度快照 谨防 甲流 作祟 中安在线 2011-1-29 06:05 记者昨天从省卫生厅获悉,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甲型H1N1流感活动上升,并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和流感聚集性 疫情 。...根据省卫生厅昨天公布的2010年12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 疫情 ,上个月我省共报告流行性感冒247例, 甲流 1例。专家提醒:春运期间,火车站、汽车站人流量大,人群密集,增加了 甲流 交叉感染的风险。... 百度快照 今年香港首现 甲流 死亡病例 广州市确诊不足10例 搜狐 2011-1-28 02:48 省疾控中心:广州确诊甲流病人不足10例,总体比例在警戒线内 新快报讯 记者 陈杨 李斯璐 报道 日前,香港首现今年甲流死亡病例,临港的广东怎么样了呢?...广东省疾控中心新鲜出炉的报告也显示,近日 甲流疫情 有抬头趋势,幸而广州目前确诊患者不足10例,也未出现死亡病例。 ... 2条相同新闻 - 百度快照 市卫生局发布报告:上月29例 甲流 维持较低水平 中国上海 2011-1-26 09:27 为什么上月流感病人比去年同期增多,而 甲流 病例仅为29例呢?...上海市卫生局昨天公布去年12月份本市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 疫情 显示,2010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本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2922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2种2922例,... 2条相同新闻 - 百度快照 市疾控中心:“ 甲流 ”病毒已成为目前流行的优势毒株 中国日报 2011-1-31 00:34 为预防上述情况的出现,专家提出有效防范 甲流 的具体建议: 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甲型H1N1流感 疫情 已波及世界五大洲。病人全年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节高发。 3条相同新闻 - 百度快照 春节流感高发期做好预防很要紧 兰溪新闻网 2011-1-31 22:14 近日,全国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患者出现增多趋势,而欧洲多国均出现甲流死亡病例。昨天,记者从兰溪市疾控中心获悉,全市目前还没有接到甲流病例报告,但当前正处流感高发期,...虽然国内目前 甲流疫情 较为平稳,但在春节长假期间市民仍然需要注意季节性流感的预防工作。 ... 百度快照 1 下一页
个人分类: 传染病学|32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历史上的今天 1月25日博主日记
xupeiyang 2011-1-25 06:57
今日参加 北京中国科技会堂 中国公众健康知识普及高峰论坛 1627年,近代化学的奠基人 波义尔 出生 1924年,第一届 冬季奥运会 在法国夏蒙尼举行 1938年,《 文汇报 》在上海创刊 1986年,美国同 利比亚 断交 2004年,美国 机遇号 火星车在 火星 成功着陆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2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跨学科”目标遭遇现实悖论 文汇报 2010-03-09
pikeliu 2010-3-10 19:46
学院越设越多,学科越分越细 跨学科目标遭遇现实悖论 文汇报2010-03-09 第7版 作者:姜澎 哈佛大学100年来学院的数量一直保持在10个左右,而中国大学的专业学院起步数量是20个,还不包括那些独立的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跨学科,可目前国内不少高校一年一个新学院的现状,只会使学科的分割越来越严重,谈何跨学科?在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教育规划纲要中,跨学科的目标,让不少高校的教授感到担忧。 学院林立有多少是为了教育? 几乎就在一夜之间,不仅文科院校的哲学系升格为哲学学院,甚至连理工类院校的哲学系也升格成了学院。记者发现,基本上纳入211的大学,其专业学院数都超过20个,而地方院校的学院数也都超过15个。 据本市某名牌大学学术委员会的一位教授称,该校哲学系升学院是因为全国大学系升学院成风,而该校的系主任曾经在开会时不止一次地抱怨过,出去开会连排位都不一样,因为别的学校出去都是院长,而他是系主任,所以他的位置总是排在别人后面,几次抱怨之后,学校有关部门也就同意了他申请学院的报批,当然报批的理由是为了该专业的发展。这位教授称:新设一个学院总有说得过去的理由,虽然大家都知道没有必要,但是又有谁会那么顶真呢?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丁钢教授说,学院越来越多,已经是大学里不争的事实。在纲要出台后,学院林立的现象是否会有变化?丁钢坦陈,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学院总是和各类资源挂钩,而学院的多少如今也成为学校形象的一部分了。 学院背后是数不清的利益纠葛 本市某名牌大学一个新设学院开设了国学课,另一所人文学院就要开设传统文化修养课程,甚至出现了两所学院为了争抢同一笔赞助闹到了校长那里。升了学院的一大好处是好和校长谈条件,否则一个教授或者一个系主任和校长谈条件的筹码太少了。某大学院长这样看待升为学院的好处。 这位院长坦率地说,现在教育和科研经费拨到学校由校长分配,往往就变成了胡椒面财政,一个系或者是一个教授很难在这样的胡椒面财政中取得什么优势,而学院院长就不同了。至于院系林立带来的负面作用,这位教授称:虽然我们都知道一旦设立了学院,就会占用大量的资源,而且一旦要谈合作,大家势必考虑的又是各自学院的利益。但是在现实面前,谁会考虑这些呢?更何况又有哪个校领导不希望大而全呢? 他称,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高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注意文理交融,培养跨学科的高素质杰出人才。但是在学院越设越多的情况下,只会出现学科越来越细、分割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跨学科合作,即使能够跨学科合作,质量也让人担忧。 海外名校学院数平均不超10个 有关调查机构曾经对海外30所世界著名大学进行过调查,发现这些大学平均拥有学院数不超过10个,其中斯坦福大学的学院设置数量是4个,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这些学校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更关键的是,它们的学院职责非常分明,培养本科生和基础学科研究生的是文理学院,其他专业学院都没有基础学科研究生和本科生学位的授予权,因此,人才培养必须在合作的前提下才能开展。一般情况下,学校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立极少数量的学院,除此之外,就是跨学院的研究中心,用来培养跨学科的研究生和从事跨学科研究。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不久前在上海时就曾说,就连耶鲁这样有雄厚资金支持的大学也无法在所有的研究及教学领域内都建设世界水准的学术项目或者设立相应的学院。因此耶鲁大学如果因资源限制而无法全面发展某一领域或科目,就会对建设项目有所侧重。 丁钢告诉记者,日本的筑波大学原本名不见经传,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该大学淡化了学院,按照学科群来进行建设,如今已经在部分学科颇有名气了。反观国内,现在很多大学都把跨学科、国际化作为一个时髦的口号,但是在学院林立的情况下,这一目标好似空中楼阁。本报记者 姜澎
个人分类: IDR|14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