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赵致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图胜千言”:《播火录》图片背后的故事
热度 3 pup 2019-9-26 15:46
文/陈静 因为编辑“科学元典丛书”的缘故,我需要 频繁地进出各大图书馆,遍访世界各大纪念网站,目的是收集到尽可能多的科学史图片用到书中。这些图片或记录了科学事件,或再现了科学家的生平和时代背景,将赋予图书更多信息和价值。所以 当我第一次翻开《播火录》时,扑面而来的高清图片,让我这个“图片控”爱不释手。 正如作者赵致真老师所言:“我写《播火录》,大概只差‘两句三年得’了。主要时间根本不是动笔而是读书,包括查找文献和搜寻资料”。这一点我特别能理解他,因为我曾经为《物理学之美》收集图片数千张,最终选定500余幅,这项工作花了我近两年的时间。而这本《播火录》图片数量高达1400幅,体量几近《物理学之美》的三倍,其在收集和甄选时的工作量之大,旁人未必能理解透彻。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赵老师跟我分享了他在取舍其中四幅图时的心路过程。这四个故事也恰好表达了《播火录》四个令我敬佩的方面。 一是第207页的沙克尔顿招聘南极探险人员广告:“骇人的旅程,微薄的薪酬,难耐的严寒,长达数月的完全黑暗,持续不断的危险,难保安全回家,如果成功有可能得到荣誉和认可”。没想到这样一份特别的招聘广告竟然吸引了5000多人来报名,其中还包括3名女性。反观我们现在的招聘启事,无一不是告诉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不是优厚的待遇就是舒适的环境。其感人至深自然不言而喻。所以即便这张百余年前的广告图还有点模糊,不太符合印刷标准,但赵老师坚持要选用。我知道这张略微模糊的小图一定也来之不易,因为我曾经编辑过一本面向青少年的图书——《极地探险》,当时也曾花不少精力在配图上,关于阿蒙森、斯科特、沙克尔顿的常见图片也熟知于心,但却不曾将视角放得这么宽这么远,也便没有收集到这张招聘广告图。赵老师用了整整四章的篇幅来讲述《科学远征》,可见他对探险家留下的英雄史诗之珍视 。 二是第240页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代表合影。这是一张科学界的明星照片,比如居里夫人、普朗克、洛伦兹、朗之万、波恩、玻尔、泡利、德布罗意、狄拉克等大名鼎鼎的科学家都在其列。后人将这张明星照着成彩色。但因为彩色照片的版权来源不清,赵老师宁愿舍弃彩色,选用有明确版权出处的黑白的版本。读者很容易在书中发现,每一张图片下方,都注明了该图片的来源。不仅如此,在每章的篇章页,都可以通过二维码链接到详细的“参考资料”。这为国内的图文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正如杨再石老师在序言中所言:“致真先生在科学上极其认真,治学严谨,尤其重视第一手资源的考证,把科普当科学研究来做。”也如王直华老师在序言中所言:“临渊履薄,才会做如此繁复的求索与考证。无知者无畏,有知者有畏,深知者敬畏。” 这种缜密的科学态度令人叹服,既是对这本书所提倡精神的实践,也是对人类科技史上先辈们的致敬。 三是第 259 页的图“由于卢瑟福说话嗓门太大影响他人工作,卡文迪许实验室专门挂起‘请轻声说话’的警示标志”。要知道,卢瑟福当时已经是卡文迪许实验室的掌门人。赵老师觉得这张图非常有趣,他欣赏这种平等的工作环境,他在书中也着笔重点分析了卡文迪许实验室名将辈出、成就斐然的深层次原因。这种欣赏与本书的副书名《科学发现的人文启示》所表达的态度不谋而合,也正是最值得广大读者从书中获得的审美态度。在这一点上,《播火录》与《科学的旅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建构立体的人物形象,充满着人情味,使 读者在加深对科学的了解的同时,更凸显出科学家的人文品质。 四是第 291 页的图。爱因斯坦说:“我到办公室只为了取得和哥德尔一起散步回家的特权。”我们熟悉的世纪天才爱因斯坦,晚年所在的被誉为“学者的天堂”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一大特色是“不受世俗羁绊,不为生计担忧,不用讲课授徒,不需述职尽责。这里唯一的使命,就是天马行空地思考”。为什么这里能够吸引全世界顶级的大师,从事最高层次的纯理论研究?其背后展现的兴教办学与财富归宿的故事,对当下中国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我们借鉴与深思。类似 这些史料,给读者带来的不只是趣味,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带来了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 多年以来困扰我们的“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或许能从中得到启发。 (作者系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 本文已发表于《科普时报》2019-9-20
5246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国视频科普的先驱——赵致真先生
热度 8 武际可 2019-3-12 10:52
我国视频科普的先驱——赵致真先生 我平时不太爱看电视。唯独看的是科普类节目。多年来浏览过许多电视上有关科普的栏目。大多令我失望。我不仅不敢奢望有像国外 discovery ,和 national geography 那样专门播送科普视频片的频道,就连少得可怜的冠以科普名字的节目,也很少有真正科学的内容,因为它们大半把科普办成了“猎奇”。 后来发现,有一个“科技之光”的栏目,使我的眼睛一亮。在我的眼里,它是实实在在为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于是便对这位从未谋面的“科技之光”栏目的主编升起由衷的敬意。这位主编就是 1985 年到 2003 年任武汉电视台的台长赵致真先生。 赵致真先生在主持武汉电视台期间,主持制作和推出一系列科普电视作品。开辟了科技之光栏目。先后有影响深远的科普电视片《欢迎你,哈雷彗星》、《我们应该长多高》、《凯丽阿姨讲科学( 100 集)》、《怪坡揭秘》、《让科学的光芒照耀中国》、《当彗星撞击木星的时候》、《当我们站起来之后》、《追寻永乐大钟》、《守护敦煌》、《我们的宇宙》;长篇科普散文《我们的灵与肉》、《怎一个老字了得》等等。他多次荣获各种国家级奖项,并在拉夫伯勒、巴黎、蒙特利尔、里斯本、布达佩斯电视节上获国际奖。他是我国在电视上进行科学普及工作的先行者和倡导者,并因此被誉为“中国视频科普的带头人”。 赵致真先生,在中学时期曾经是一位热爱理科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一直向往大学的理科。命运却给他开了个玩笑,他只得学习文科, 1967 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即使如此,他在工作中仍然顽强地表现他对理科的热爱,把科学普及当作他毕生的追求。用他后来的话说,这不仅是一种执着的兴趣表达,更是一种责任的驱使。当他看到我们社会上发生的许多事情时说:抢盐风波、抵制 PX 、转基因激辩、网络上可以看到有上百万的“科学算命”的网页以及近年来发生的类似社会热点事件,使科普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们做科普是责无旁贷的事。 2003 年赵致真先生退休了,近来他回忆时说:“我曾在电视台的欢送会上夸过海口,说我这辈子如果能有点成绩,那一定是在 60 岁以后做出来的。”他说:“原来是在 ‘ 文山会海 ’ 之余做科普,还能取得一点成绩,何况现在有了大块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呢!” 退休后十多年的作为说明赵致真先生实现了并且实现着自己的诺言。他率领自己的小团队,先后推出谈体育中的科学的《科技与奥运》三十五集、谈技术发明历史的《世博会的科技传奇》二十集、讲科学史的《播火录》十集, 2012 年创作并开播了中国《科技春晚》, 2014 年由北京少儿出版社出版了《神奇科学》,推出视频片《守护南海珊瑚林》等等。 我和赵致真先生是在他退休以后筹措《科技与奥运》时候认识的。从那以后的十几年的交往中,我一直关注他所取得的一个个新的成果。以我的判断,他的确达到了新的高度。形成了自己视频科普的特色。这些特色使他和他为首的团队成为一个视频科普的流派,可以立于世界科普之林。 特色之一是它优美的文字。 古语说“文而无彩则行而不远。”就是说,要让科普的视频有更广的影响,必须在视频的说明文字上下功夫。赵致真 以古人说的 “ 篇无赘句、句无赘字 ” 为座右铭,对视频的说明文字字斟句酌。再加赵致真深厚的文科功底,所以每一部视频出来,虽然文字都朴实无华,但都句句打动人心。以至于单独把解说词剥离出来出版成书,它仍然能够成为出版物中的精品!能够把解说词单独成书又能够收到如此好的效果的视频科普片,在世界上也很难见到。 在《科技与奥运》系列片推出的同时, 2008 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把它的解说词单独结集为《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出版,并且纳入《大众力学丛书》。受到读者的广泛称赞。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2009 年颁发的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图书奖。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赵致真的团队又推出了二十集的视频片《世博会的科技传奇》,同时视频的解说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造物记》,这本书图文并茂,每一位阅读的读者,都会被它那睿智而朴实的笔触所感动。他介绍了历史上每一次世博会上推出的新的重要的技术革新与发明,建筑、轮船与航海、火车、电灯、电报、汽车、留声机、电影、飞机、航天等等以及技术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前香港城市大学原校长张信刚说:“本书画龙点睛之作当属《人与自然》一章,作者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现,莫过于对环境危机的发现’。接着他以人人能懂的事例解释了滥杀动物、滥伐树木的害处,铅、汞和滴滴涕对健康的损害,等等。对‘温室效应’和‘低碳经济’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作者更是以娓娓道来之声,得发聋振聩之效。”。作者最后呼吁“地球不属于人类,人类属于地球。” 2015 年之后,赵致真又推出的科技史视频片《播火录》,北京市出版集团正在结集出版它的解释词。可以预料这本书的出版会受到比前两本书更广泛的欢迎。 特色之二是他追求一定的深度和独特的视角。 在我国科普视频和科普书籍的市场上,高水平的不多,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高水平的科学家大多忙于搞研究,愿意花精力做科普的人不多。所以,凡是受过中学教育的人,看了市场上的科普产品,兴趣不大。 赵致真做科普却不满足于此。他对一个论题不涉及则以,若要抓住一个论题,就必须穷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方才罢休。不懂的,就查资料、请教专家。例如在写作《科技与奥运》的时候,他对自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跳远运动员起跳以后还要在空中做迈步的动作?单双杆体操运动员,手上擦一些镁粉(碳酸镁)的作用是什么?运动员感觉到的网球拍上的“甜点”在力学上是怎样的点?跳水运动员起跳时只有横向的旋转,为什么后来会有绕轴向的旋转?这些问题,连教练们也回答不出来,于是便请教有关专家,有的还委托有关方面做实验研究,直到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所以,难怪有经验的教练和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看了都有收获。 从历史上看,传世的科普著作都包含有一般人没有注意而自己独立研究的结果,像法布尔的《昆虫记》、薛定谔的《什么是生命》等都是这样。赵致真做科普,正是以这种精神鼓舞自己。在科普中有研究,在科普中有独创! 三百多年的科学发展,使科学具有无比的威信和崇高的荣誉。因之科学史和科学家传记的著作也汗牛充栋。大凡浏览过一些这类著作的读者,都会有一个印象,这些著作大都以阐述科学中的事实、规律和定律的发现过程为线索来展开的。赵致真编导的科普视频系列片《播火录》,在国内外收集了大量的资料的基础上,却从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角度来讲述科学史。 马克思说过:“科学的门口,就是地狱的门口。”视频片的第一个专题《科学入口处(上、下集)》就是专门和集中地介绍科学史上那些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从事科学的科学家们感人事迹的。他们冒着失明的危险,去用裸目观察研究太阳,冒着生命的危险,以自己的感官为传感器去尝试新发现的化学物质,乃至为了弄清传染病的来源,以身饲蚊、吞食病菌等感人的事迹。人们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视频有一个专题《文明的代价》来介绍滥用科学或由于无知使人类吃过的苦头。视频还专门就富豪们如何资助科学研究、诺贝尔奖金的成功与失误等方面来讲述科学史,使人们有一种别开生面的感觉。即使是专门研究科学史的专家还是科学史的研究生,看了之后,无论从史料的掌握上,还是对论题发掘的深度上都会有收获。 科学是博大精深的,反映科学发展的科学史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以往那种以叙述科学发现和科学规律为主线的科学史叙述方式,不免令人读起来感到沉闷、单调和千篇一律。看了《播火录》之后,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系列片会启发我们从更广阔的角度去考察和思考科学史,也会启发我们的科技史的作者和研究者换一个角度从新的角度去研究科技史。 赵致真科普特色之三是把新技术用于科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电视在我国刚刚普及的时候,作为武汉电视台台长的赵致真先生,没有像其他台一样,把主要功夫花在播放清宫辫子戏和小品类的娱乐节目上,而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普及上。 二十一世纪初,当二维码刚刚普及的时候,赵致真与他的团队成员王俊抓住这个时机,将视频与印刷的书籍结合。于 2014 年由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出版了《神奇科学》上下册。这套书介绍了说明科学基本原理的 81 个实验,每一个实验都有一个几分钟的视频演示,这些 神奇实验,乍看起来有悖常识和经验,却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各领域,随后的说明令人信服地解释了科学的基本原理。 读者只要扫描书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一边看书上的文字,一边通过手机看视频实验。这是我国第一部跨媒体的科普读物。这套书一出面就受到广泛的欢迎。 我国的春节晚会,如果从 1983 年算起,已经有三十多届了。这无疑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能不能利用这种形式进行科普教育呢。 2012 年春节,赵致真组织了一次科技春晚,这次春晚内容丰富,有相声、有小品、有趣味实验,例如大型肥皂泡、节拍器自行对齐等等,收到各界的好评。限于赵致真能够获得的人力物力资源有限,所以没有能够连年办下去,但它毕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而且他告诉我们,钻研科技,同样可以是十分有趣和引人入胜的。 讲完了我所体味到赵致真先生团队所做科普作品的特点,我想说一点我的感受 回想五四时代的那一代文化工作者和知识分子,他们提出科学、民主的口号。文化的责任是引领整个民族前进的方向。文化产品不仅要普及点什么而且要使群众提高点什么。那时候,无论是教学、出版物、电影、话剧、歌曲都担负着引领人民大众争取民主、接受和学习科学的方向。所以那时的许多文化产品,流传到现在,快一百年了仍然有现实意义。 现在,环顾我们的文化产品,有一种感觉,文化界不是引领人们前进而是跟着大众兴趣的屁股跑。跟随学界的一股复古热,前些年媒体上充斥了辫子戏。现在老百姓要讲究吃了,于是就有大量的“舌尖”书和电视问世,老百姓要旅游了,于是又有“爸爸去哪儿了”和花300亿打造的新“圆明园”。不是说不需要这些,而是当文化界的主流是这些的时候,我们就会失去方向而变为“媚俗”。这些产品在热闹一时之后,不久就会被淡忘,对社会留不下多少永恒的印象。我们每年生产大约一万集电视剧,每年生产大约八千本小说,能够出版的是两千本,有多少能够流传下去的呢?而《科技与奥运》、《播火录》、《世博会的科技传奇》等作品,是坚持科学民主主流文化、提高受众、引领受众这一方向上的优秀作品。就是过多少年之后你再看,还是会有所启发的。 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还很落后,特别是,我们民间迷信、愚昧和落后还很严重。我们更不要忘记,鸦片战争之后,我们屈辱于列强的历史,就是大刀长矛屈辱于洋枪洋炮的历史,也就是愚昧落后屈辱于现代科学文明的历史。所以普及科学知识和提高我们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仍然是我们文化工作者严重的社会责任之一。这也算是几句“盛世危言”吧。 我们平常说,“曲高和寡”,是说,水平高了,影响面就小了,于是一些人为了“和众”就要“曲低”,也就是为了所谓的收视率、印刷发行量和经济效益,就要以媚俗的产品讨好大众,致使大量的低俗文化产品流传。但是赵致真他们的作品不同,不但水平高,而且和者也多,它是“曲高和众”的产品。我们说“曲低和众”和“曲高和寡”都是容易的,这是一般规律。但要“曲高和众”这不是一般的功底能够做到的。这是这个团队几十年合作,不断学习、磨练才能够达到的一种境界。我想我们的科普作品应当向他们学习。 文化工作者应当走在时代的前列。 一直使我产生疑问的是,既然赵致真他们这个团队,是经过几十年考验的一支有水平、成绩卓著的团队,它留给我们的是一座座科普的丰碑,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但是在我们的体制下,能不能让这个团队继续他们的风格,把他们的品格、知识和才能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这的确是我们值得思考和担心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的另一种形式。钱学森之问说“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来培养不出出类拔萃的人才来呢?”这是钱学森向温家宝总理当面提出的问题。前些年,清华大学纪念他们百年校庆,宣传他们曾经出现的27位大师,都是1949年以前二十多年培养的,1949年之后至今60多年,连一个大师也没有出。你看像赵致真这个团队,这样优秀,在同行中这样出类拔萃,这样的科普大师,能不能保证能够发扬光大传承下去,还是一个疑问,这不是很奇怪的现象吗?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不仅在视频科普界是这样,在教育界、科学技术界也大致是这样。 邓小平说“人才难得”。我以前也说过,真正的难得的人才不是领导抓出来的,而是在好的体制和环境之下冒出来的。在好的体制没有形成之前,我们希望在影视界和出版界能够出现敢于革新的伯乐、出现大胆的改革家,在现有体制下,突破一个缺口,珍视几十年冒出来的这支影视界的精英团队。能够精心呵护它,给它创造条件,使它健康成长。但愿这个团队能够发出更灿烂的光和热。更希望有更多的这样的团队涌现。这也许是讲完赵致真团队的科普写作的特色之后我们真正应当思考的最为沉重的话题。
个人分类: 科普|4742 次阅读|9 个评论
换一个角度来看科学史——看系列片《播火录》有感
热度 12 武际可 2015-5-18 09:04
换一个角度来看科学史 ——看系列片《播火录》有感 三百多年的科学发展,使科学具有无比的威信和崇高的荣誉。因之科学史和科学家传记的著作也汗牛充栋。大凡浏览过一些这类著作的读者,都会有一个印象,这些著作大都以阐述科学中的事实、规律和定律的发现过程为线索来展开的。最近推出的由科普视频专家赵致真编导的科普视频系列片《播火录》却从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角度来讲述科学史。 马克思说过:“科学的门口,就是地狱的门口。”视频片的第一个专题《科学入口处(上、下集)》就是专门和集中地介绍科学史上那些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从事科学的科学家们感人事迹的。他们冒着失明的危险,去用裸目观察研究太阳,冒着生命的危险,以自己的感官为传感器去尝试新发现的化学物质,他们为了揭示疾病的传染过程而“以身饲蚊”、吞噬病菌做亲身试验,乃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你看到这些科学家的事迹时,你会体味出,科学事业不仅是光荣和风光的事业,它更是需要有冒险精神和献身精神的事业。你会联想到,科学家们是真正的普罗米修斯,他们把科学的火种传播给人类,自身却为此而献身。这,也许就是系列片所以命名为《播火录》的真实含义。 单靠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献出的聪明才智,远不能使科学事业做大、做强。系列片还从另一个角度来考察科学的发展。这就是系列片的另一个专题:对科学的财力支持。系列片起名为《人生有银(上、下集)》。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便逐渐形成规模,远不是一个人摆弄坛坛罐罐,或者一个人带个把徒弟就能够出成果的时代了。进入 18 、 19 世纪,科学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实验室、需要有价值昂贵的实验设备,传播科学需要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大学,这些都需要有相当的财力。所以,在现代科学的记功簿上,不仅铭记着许多卓越科学家的怀才者,也在显要的地方闪烁着那些慷慨解囊支持科学事业的聚财有方的怀财者。系列片介绍了一串显亮的名字:哈佛、卡文迪什、诺贝尔、斯坦福、索尔维、叶凯士、耶鲁、霍布金斯、班伯格兄妹、洛克菲勒、斯密森等等。系列片不仅介绍了这些财主捐献支持科学事业的起因和过程,也介绍了这些献金在科学开花结果,对科学事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奇闻轶事,很吸引人。看了这些介绍,你不得不对这些慷慨支持者们由衷的敬佩。 在二十世纪,对科学事业影响最大的事件,恐怕就数诺贝尔奖了。迄今在人们对诺奖大约 380 名自然科学得奖人的崇敬和歌颂的同时,很少有人了解诺贝尔评奖背后的是是非非。系列片却用一个专题《另眼看诺奖 ( 共 4 集 ) 》来介绍诺贝尔奖评奖中的遗漏、瑕疵和缺憾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心灵中的另一面。由于这一专题内容的丰富,系列片占用了 4 集。系列片细致介绍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细致介绍了那些阻止爱因斯坦相对论得奖的评委们的立场与理由。后面还介绍了诺奖评奖的错位,该得的没有得,不该得的却高中榜首,介绍了诺奖评奖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规则以及一些科学家为获得诺奖的不当作为。在你仔细看过这 4 集视频片后,会认识到无论是诺奖的评委们还是诺奖得主,他们都是人,都会有普通人的缺点,他们也会有虚荣心,有偏见,有嫉妒心,也会腐败乃至弄虚作假、走门子、投靠山。在看了这部系列片后,你会在对诺奖得主的崇敬之余,会有一番反思,会以一种平静和审视的心态对待科学发展中的任何奖项。 我们常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这把双刃剑为人类造福的一面彰显得比较充分,而对于它带来祸害的一面,大多不太留意。人们又常说:“历史是隐恶扬善的。”对于科技史也是这样。打开任何一本科技史的图书,大多是介绍一些著名的科技发明所取得的成果,而对它们对人类带来的伤害却很少提及。《播火录》的另一个专题《文明的代价》(上、下集),从另一个角度来介绍科技发展的历史。系列片以 X 射线、镭放射性的发现、含铅的乙基汽油的发明、氟利昂作为制冷介质的发明以及杀虫剂 DDT 的发明为例,介绍它们的历史。与传统科技史的介绍不同的是,该片除了介绍这些发明带给人类的好处外,还着重介绍了这些发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及后来为防止这些灾难人类想出的各种措施。这才是完全的科技史的写法。系列片告诉我们,开创 X 射线医学应用的第一代著名的学者大都身患癌症,并遭到截去手和胳臂最后过早去世的悲惨结果,视频片告诉我们,为了涂抹夜光表盘,美国数以千计的“镭少女”不幸罹患不治之症的历史。之后人们才逐步研究放射性防护,并且制定放射线的标准和有关的法律。系列片还告诉我们,乙基汽油、氟利昂、 DDT 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发现的过程。乙基汽油引起重金属铅的对土壤和大气污染,而铅进入人体后,不能排出,会导致严重的骨骼病变。氟利昂则破坏大气的臭氧层,会导致紫外辐射增强。 DDT 则破坏生态平衡。这些后来被国际公约禁止。 影片启发我们,当我们在开创和推广任何一件新的发明的时候,必须十分小心地注视它可能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事实上,不仅是影片所提到的那些典型事实,其实大多数的科技发明都会有这种特点的。例如,汽车的发明,使我们出行快捷,全世界大约有 10 亿辆汽车在奔跑,每年因汽车车祸致死的就有大约 10 万人。迄今,汽车安全仍然是一个科技界、交通管理界和法律界所关注的问题。再例如,智能手机来到世界上给人们的确带来了通讯、娱乐、交友、购物等方面的方便,不过它对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长远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原子能发电,既带给人们光明,又会带来核污染, 2011 年日本的福岛因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至今仍是日本人疲于应对的问题。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歌颂筑坝蓄水对人类带来的好处,有利于灌溉、养鱼、发电等等,可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却谈论得很少,有的大坝建成后负面问题逐渐暴露,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目前美国就在有计划地拆除一些水坝。这就是说,在我们对科学技术发明“敬”的同时,一定要保持一种“畏”的心态。所谓“畏”就是对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警惕,加以防范。 科学是博大精深的,反映科学发展的科学史也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以往那种以叙述科学发现和科学规律为主线的科学史叙述方式,不免令人读起来感到沉闷、单调和千篇一律。看了《播火录》之后,令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中有许多令人激动不已的的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的故事,会令人敬佩,有那些有长远眼光的投资科学事业的业绩,会令人感恩不尽。系列片会启发我们从更广阔的角度去考察和思考科学史,也会启发我们的科技史的作者和研究者换一个角度从新的角度去研究科技史。 科学事业是具有博大胸怀的事业,系列片从另一角度审视诺奖,我想即使是诺奖评委成员,也会虚心听取诺奖的不足,诚恳地承认也像任何事物一样,诺奖的评奖工作也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科学的博大胸怀。对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说,看了这部分,也会使我们在面对任何评奖、提职时有一种冷静的平常心理,而不会去斤斤计较。你会意识到,既然以往在我们心目中十分神圣的诺奖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瑕疵,那么我们平常的奖项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毫不奇怪的了。 不管怎样,在自然科学领域,当今世界上还是以一个国家获得诺奖的多少去衡量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水平。系列片指出诺奖的许多瑕疵,并不能说明诺奖对科学事业的不重要,只是说明它有改进的必要。并且在对待诺奖上,我们应当持一种正确的态度。只有踏踏实实发展我们的科学而不是专门为得奖而采取取巧措施,做到实至名归,才是正确对待诺奖的态度。因此,万不能把系列片指出诺奖的瑕疵当做“葡萄是酸的”,认为要远离自然科学的诺奖来看。相反,它应当激励我们克服发展科学中的浮躁情绪,踏踏实实做好我们研究和教学工作。 愿这部系列片能够成为改进我们研究与教学的动力。 注:该系列片在北京新闻台首播,5月16日至5月25日,19:40,每日一集 在优酷和搜狐网站会紧接北京台播出后,放在网上。目下《科学入口处》上下集,已经能够在这些网站看到。先下载这两个视频的客户端就可以到上面搜寻看到了。
个人分类: 科技史|7559 次阅读|17 个评论
展示科技传承与创新的史诗——介绍影视系列片《世博会的科学传奇》
热度 2 武际可 2010-4-23 21:30
展示科技传承与创新的史诗 介绍影视系列片《世博会的科学传奇》 盼望已久的上海世博会终于来临了。世博会为我们展示当今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环境发展的现状。它会给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生动的横断面。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世博会展现的风格各异的建筑、日新月异的新发明、新技术和多姿多彩的表演,会吸引来熙熙攘攘数以千万计的旅游参观者的人流。 然而,对于一个科学家、科普作家或者一个科技爱好者来说,对世博会意义的领略,自然会深入到科学精神的发展、科学技术怎样改造了人类社会、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的未来等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遐想。 从 1851 年英国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到现今,这 160 年中,人类经受了产业革命、科学革命。这 160 年也是人类社会发生最伟大变化的时代。这些飞速变化,在大致每过 4 年举行一届的世博会上,不能不留下足迹。因之,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透过历届世博会的展品来追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轨迹,就是科学家,特别是科普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迎接上海世博会,著名的科普作家赵致真先生领导的科技之光团队又推出一个 20 集的系列影视片《世博会的科学传奇》。我们记得,为了迎接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他们曾经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推出了一个系列片《科技与奥运》。那个系列片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他们便没有停歇地投入了《世博会的科学传奇》的制作。 然而,这个《世博会的科学传奇》的难度,远远超过《科技与奥运》。首先是世博会的主题要比奥运会主题更为广阔和普遍,后者只是涉及体育运动有关的行业,所牵涉到的学科主要是力学和物理,而世博会的主题牵涉到整个人类社会的所有方面,因之制作《世博会的科学传奇》会遇到选题的困难,在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众多方面,选什么题目和题材来表现世博会就要体现制片人的智慧了;其次,由于体育运动是为更广大群众所熟悉,其普及程度远远大于世博会,所以编辑和制作《科技与奥运》在收集资料上相对容易,而世博会有关的资料收集就要困难得多,在资料收集面前,要使系列片做得丰满而又翔实,就要体现制片人的坚韧不拔的毅力。 这两方面的困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都顺利克服。在选题方面,题目紧紧围绕世博会的科技这个主题,进而从两个方面加以展开,一是充分揭示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和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二是全面阐述科学技术的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在资料方面,他们收集的资料,包括文字和影像资料达 1000G 之多,他们阅读了百本以上的原著。 正由于此,这个系列片既体现了他们的睿智又体现了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所以我看到这个系列片后的感觉是: 如果说参观上海世博会能够给我们看到人类文明在当今的一个剖面,那么这个系列片给我们一个人类文明的纵向发展过程,给我们一个全景的历史画卷。系列片挑选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方面:建筑、发动机、火车、航海、发电、通讯、汽车、录音、电影、飞行、航天和环境等这些主要的领域,对其中历史变化和关键性的事件以及前因后果进行介绍和分析。使我们能够获得一个一百多年来它们发展的完整的概念。 其次,人类分工的近代发展,在人类文化中形成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分裂,搞科学技术的不大关心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而搞社会科学的,大多是科学技术的门外汉;在这个系列片中,我们丝毫不会有这种分裂的感觉,我们会看到一项科学技术的成果怎样改变人类社会,而人类社会又会怎样促进或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在讲到汽车时,不只是介绍汽车的技术方面,还顺带介绍福特汽车公司,为生产普及型汽车的努力和为提高生产效率而实行的流水作业装配线的改革,所引起的社会变革。所以能够做到这点,就是由于赵致真先生是文科出身而对科学技术有强烈的兴趣和追求,在他们这个团队中还集中了一批理科出身的优秀人才,所以在进行科学普及的作品中既充满了人文情怀又在科学上能准确无误,可以说这已经形成了他们这个团队多年来的一个特色。 第三,最近一些年,在一些科学家对科学精神的阐述中,给人们一种错觉,似乎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而把传承置之度外。于是学校里重科研而轻教学,研究人员重写论文而放松对已有成果的学习和吸收。这个系列片,在阐释科学精神时是全面的,并且把科学技术的传承提到应有的高度。他们在介绍以上所述的每一个领域的进步,每一样革新都是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某一方面进行改进。飞跃是由无数的积累组成的。 最后,系列片以优美的文字、翔实的史料、精美的画面、深入浅出的解说和动画引人入胜,欣赏它的过程会引发你更进一步的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部多年来难得看到的好的科普片。 据悉,这个系列片将从 2010 年 4 月 26 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第 4 套、 9 套和武汉电视台播出。我相信大家看了以后会有我同样的感觉。遗憾的是,据悉播出时间是安排在中午一点半,这实在是一个很坏的时间。对于这样好的一部科普片,有的人听说安排的这种时间,有点愤慨。在胡总书记天天讲科学发展观的今天,科学普及在中央台大概仍然是一点地位也没有的。赵本山比科学重要多了。 以下是《世博会的科学传奇》 20 集的内容提要: 第一集 一切始于世博会 世博会的肇始、发展和世博会理念的不断演变与重新定位;世博会对人类文明的标记和推动作用;科技发展和进步是历届世博会最核心的精华。 第二集 凝固的乐章(上) 首届伦敦世博会水晶宫、巴黎世博会埃菲尔铁塔、美国纽约自由女神;钢筋水泥和电梯的问世;芝加哥白城建筑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集 凝固的乐章(下) 历届世博会标志性建筑。从泰龙佩利球到原子塔、宇宙针和太阳塔;从柯布西耶到密斯。世博会场馆留下了建筑史的奇迹。 第四集 蒸汽机凯歌 蒸汽机是早期科技力量的象征和工业革命的引擎。世博会上的瓦特蒸汽机、考利斯蒸汽机和克鲁梭汽锤。蒸汽机在各领域的应用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变革。 第五集 铁轮滚滚 200 年(上) 从英国早期铁路到轨距之争;从横贯美国的大铁路到西伯利亚大铁路;从詹尼挂钩到空气刹车,世博会上火车的发展映射了文明的进程。 第六集 铁轮滚滚 200 年(下) 为辛普伦隧道开通而举办的世博会;东方快车传奇;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电气化机车;动车组和磁悬浮列车原理;世博会展现了火车的光明前景。 第七集 大海航行(上) 哥伦布的航线和麦哲伦的远征;达伽马的探索和库克船长的功勋;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及其历史启迪。航海和地理大发现是近代文明的开端和多届世博会的主题。 第八集 大海航行(下) 苏伊士运河的兴建和巴拿马运河的开通;螺旋桨如何取代明轮;大东方号的传奇;现代航运的变迁。世博会记录了近代人类航海的历程。 第九集 电改变世界 电灯的发明和爱迪生的贡献,芝加哥世博会和直流、交流之战;发电机、电动机、蓄电池的演进,荧光灯和碘钨灯的问世。爱迪生和特斯拉的恩怨。 第十集 百年传播(上) 伦敦世博会上惠斯通的磁针电报和莫尔斯电码;贝尔电话和泼尼快递的荣耀。大西洋海底电缆的屡败屡战;电话和打字机对妇女解放的特殊意义。 第十一集 百年传播(下) 跨美长途电话的架设成功;无线电和马可尼的贡献;广播、电视成为新兴媒体;半导体问世;光纤、通讯卫星和互联网将世界变成地球村。 第十二集 汽车神话 早期的蒸汽机车和世博会上的本茨、戴姆勒汽车;法国领先和英国落伍的原因;福特和底特律三巨头的故事;日本汽车的崛起和汽车工业的战国时代。 第十三集 留住声像 爱迪生唱筒和柏林纳唱片的对决;世博会上早期的银版照相、火绵胶湿版照相、干版照相;赛璐珞的发明和柯达胶卷问世;数码技术的席卷天下。 第十四集 漫话电影 麦布里奇的奔马爱迪生的西洋镜和鲁米埃的电影院;梅里埃的月球旅行和好莱坞的兴起。世博会见证了电影走过的有声、彩色、宽银幕、 IMAX 历程。 第十五集 人类的翅膀(上) 蒙特高尔夫兄弟和查理的气球;安德鲁乘坐气球北极探险,皮卡德伉俪同温层飞行。圣路易斯世博会飞艇比赛。意大利、英国、美国飞艇竞争,齐柏林飞艇的辉煌和灾难。 第十六集 人类的翅膀(下) 凯莱为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奠定理论基石。李林塔尔的滑翔机;兰利的失败和莱特兄弟蒙受不公并将飞机送往英国博物馆的奥秘;林德伯格、休斯和早期蓝天巾帼的传奇。 第十七集 太空探秘(上) 两次世博会用天文望远镜开幕。折射、反射、折反射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的更新换代;美苏太空竞争和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宇宙空间站与阿波罗登月工程;美苏空间合作。 第十八集 太空探秘(下) 宇宙空间站的发展,航天飞机和内地行星、外地行星探测器;中国航天技术在世博会上备受瞩目。先驱者号的镀金铝板和旅行者号的金唱片成为宇宙飘瓶。 KEO 卫星时间仓。 第十九集 过去未来共斟酌 从恐龙时代到人类登场;对昨天的回顾和对明天的遐想;三次给 5000 年后子孙发送时间仓的故事动人心弦,世博会是向过去和未来极目眺望的制高点。 第二十集 环境和人 人类近百年最大的发现是对环境危机的发现。早期世博会上许多造福人类的发明成了破坏地球生态的肇因。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代世博会的共识。
个人分类: 科普|6076 次阅读|3 个评论
赵致真:从“松鼠会现象”所想到的
eloa 2008-12-13 11:22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2008-12-11 星期四 20:05 在北京大学科学传播论坛上的发言(赵致真/2008.12.06) 由于松鼠会的介绍,我有幸参加今天的讲座。我和松鼠会结识的时间不长,只有三个来月,不过他们总共才诞生7个月。几天前揭晓的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赛中,松鼠会独得全球最佳博客和最佳中文博客两项公众奖,这件事非同寻常。今天世界的博客比天上的星星还多,7个月的婴儿初试啼声,竟然能以绝对优势压倒群芳,获得如此高的知晓度和美誉度,实在令人拍案惊奇。公众奖是靠一票一票不折不扣投出来的,指标最刚性、最过硬,体现了真正的人心所向。小松鼠夺大奖,这个新闻具有很大信息量和很多的思考线索。 首先是让我感到中国互联网上的风向有些转了,倒不是说木子美、猛小蛇们的拥护者都倒戈了,而是说热爱科学、另有追求的人开始增多了。网民的结构、趣味、见识、价值取向都在变化。这种网上民意值得关注。特别夺魁者竟然是个科学博客,这足以让科学枯燥乏味,会降低报纸发行量,降低电视收视率的定论受到怀疑和动摇。 另一个感受是,中国网民基数占世界互联网用户的比例越来越重了。在这次国际大赛中,如果说赢得中文最佳博客只是窝里争,那么全球最佳博客奖就有赖于说汉语网民的块头。我相信,听说这次比赛并参加投票者,只占中国网民很小很小的百分比,但却已经不是胜负天平上的小砝码,而是举足轻重的大秤砣。今后无论什么国际性网上投票,中国网民都会是人多势众的大票仓。由此可以反推出互联网对中国的影响正急剧增长。 最令我感到兴奋的是,松鼠会这个新生代的科学写作群体几乎横空出世、突如其来,一起步就高唱入云。中国科普界的一块心病,就是科普队伍的老化和断层。而这群小松鼠们视野开阔、思维新潮、文理兼优,展现了整齐的阵容、旺盛的活力和涌泉般的原创作品,他们在凭实力说话。一只小松鼠也许身单力薄,但松鼠成群、优势互补后,整体就大于部分之和了。人才的涌现有时是成批的,就像寒武纪的生命。更可贵的是,小松鼠都是野生的,不是家养的。他们全凭对科学的爱好和忠诚,自觉自愿、有滋有味地写科学文章。而不是愁眉苦脸、搜索枯肠,奉命搞科普工作,并不断抱怨国家没有给以足够重视和扶植。 据我的观察,松鼠会还有一大讨人喜欢之处是谦逊与亲和。他们自称松鼠,是为了磕开科学坚果的硬壳,奉献出鲜嫩的果肉,这是对人民鞠育之恩的回馈和反哺。我同意搞科普的人无权拥有智力和道德上的优越感。松鼠会的发起人姬十三说自己只是在从事科学写作,不愿说在当科普作家,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不过我觉得科普的定位并不错,科学写作本来有专业层次和普及层次之分。我们的文章显然属于popular science。也是为了让科学更popular而写的。 同学们既然来参加这个会,至少说明对科普作品都感兴趣。前天看到一篇报道,说美国硅谷有位从事IT产业的华人,因为经济萧条被解雇后开枪杀死三人,我再次生出许多感慨。不知怎样就认定他没有读过多少科普作品。彭加勒曾经说,只要那枚精子偏离十分之一毫米,拿破仑就不会出生,欧洲大陆的命运就会改变。对于我们每个生命来说,降临到世上都极其偶然,比中了六合彩要困难千万倍,这个华人却既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也不尊重别人的生命。实在太辜负大自然的恩赐了。想想我们所在的银河系有一千亿个太阳那样的恒星,宇宙有一千亿个银河系,但这些物质加在一起只占宇宙组成的百分之四,其余大约百分之二十二由暗物质组成,另外百分之七十四由暗能量组成。胸有这样宏大的格局,也许更容易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这位硅谷华人平时读点刘慈欣的科幻作品,胸襟没准会开阔得多。我之所以强烈推荐大家在自己的阅读总量中增加科普的份额,因为科学使我们睿智和旷达,更加富有洞察力,有利于对人生和世界建立起更客观、清晰的概念。获得知识的快乐有时并不亚于感官的享受。此外,在科学分工越来越窄的今天,不管你是什么科学家,在自己的学科以外也许只能老老实实当个门外汉。众多科普作品的涉猎,有利于在全面视野下关照科学,并触类旁通获得灵感和启示。信息时代的人不再需要记住那么多具体知识,各种搜索引擎可以代劳,重要的是从科学作品的阅读中自然养成科学思考的习惯,使你知道如何知道。Know how to know。人生随时随地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选择,无论事业上还是健康上,选择的依据都不应该是抽签算命,而是科学知识。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能在每次选择中获得更高的成功概率和生存概率。 科学写作带来的愉快和收益常常会超过阅读,自己以为早就烂熟于心的知识,下笔时才会发现还需要再整理,再更新。我平日读书,常常盯着那些好文章出神,心想这些黑压压的字原本都互不相关地躺在字典里,由于作者消耗了时间和心血,才让它们按照这种美妙方式排列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秩序,创作它们需要能量,它们应该是一种负熵流,能减少读者精神上的熵值。直到很遥远的将来,还能在后人心里复制出作者当年存储的知识和情感。科普写作之不易,我想首先在于对纷繁深奥的科学知识进行简化,让人能抓住其要领和大端;然后是翻译,用普通人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和方式表述出来,做一个科学和大众的中间人;最好能紧跟形势,回答新近发生的重大问题,成为科学大军的随军记者。从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上天到三聚氰胺、桔子生虫,科学松鼠会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写得既好看又不失水准,所以才能一炮而红。这里需要科学青年和文学青年的双料人才,靠渊博的知识和人文的情怀取胜,胸中实有,吐出便是。顺便说说,就像学校不能专靠出偏题怪题,医院不能专靠治无名肿痛一样,科普也应该着力于解释科学的一般性规律,光靠耸人听闻的奇闻异事来变戏法,帽子里总有一天会拿不出兔子的。至于那些叫人只吃红薯不喝牛奶之类的科普文章,竟然能让中国的奶业在三聚氰胺之前就蒙受了一次打击,可见科普同样需要正确舆论导向。 各位都是中国第一学府的精英,我在此怂恿你们能在松鼠会的网站上开博,不仅是为科学招兵买马,也是希望大家都为社会尽一点读书人的责任。这里又涉及到科普的教育功能问题了。有理论说,公民有愚昧的权利,其实义务教育法已经宣告了公民有不愚昧的义务。对于中国千年来的愚昧,也许真的愚公难移,女娲难补,精卫难填,但在今天应该有条件改观。一个民族需要吃喝玩乐、声色犬马,但也需要闻鸡起舞、衔枚疾走。所以我一直说科普工作者是当代卓越的爱国者。也许把轻松的话题又搞严肃了,但科普确实是国家大事。 松鼠会抱负远大,行动务实,团结齐心,并且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松鼠会现象值得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但年轻朋友们如果真要把科普当事业来做,还要充分估计这条道路的坎坷和艰辛。没有人会因为从事科普而暴得大名或突发横财。我希望松鼠会聚集后劲,乐其始而勉其终,中国科普事业的明天,冀望于包括在座各位的新生力量和时代青年。 (赵致真先生是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教影视协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大型科教电视栏目科技之光主编。)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885.html
个人分类: 公告|2184 次阅读|0 个评论
通过科学欣赏体育 通过体育理解科学
suqing1961 2008-7-30 13:57
通过科学欣赏体育 通过体育理解科学 简评《奥运中的科技之光》 苏 青 李 娜 本文将发表在2008年第15期《科技导报》 赵致真 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 2008 年 6 月第 1 版,定价: 18.00 2004 年 8 月 28 日 ,中国选手 刘翔 在第 28 届奥运会上以 12 秒 91 的佳绩斩获男子 110 米栏决赛金牌! 而在这之前的 108 年,美国人托马斯柯蒂斯在雅典举办的首届奥运会上,却是以 17.6 秒的成绩夺得 的这个项目金牌 。 两人成绩相差近 5 秒,按刘翔的跨栏速度, 托马斯 差不多落后了约 三四十 米的距离。今天看来,这确实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差距。 和 100 多年前的金牌得主相比,今天的奥运冠军们未必在自然体能上比他们的先辈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他们运动成绩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运动环境、运动条件和运动技术的改善。科技,在这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了人体的运动潜能。而 赵致真的《奥运中的科技之光》,就是这样一本用科技诠释百年奥运变迁的科普著作。阅读这本将现代科技和奥林匹克运动巧妙融合的科普新书,读者无疑可以通过科学更好地欣赏体育,通过体育更好地理解科学。 更快,更高,更强,这既是奥运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竞技体育运动追求的目标。《奥运中的科技之光》通过讲述撑杆跳、跳高、跳远、游泳、百米跑、体操、乒乓球、足球一个个奥运项目发展变迁的小故事,向读者展示了科学基本原理和最新科技成果在奥运项目中的应用,以及体育竞技的巨大需求对科技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以跳高为例,在从跨越式到滚式、俯卧式的跳高技术演进过程中,运动员由臀部过杆变为腹部过杆,重心越来越低,离杆越来越近,这意味着可以更经济地利用已获得的腾空高度,减少弹跳能量的损失。而背越式则更是一次新的跳高技术革命。运动员的身体起跳后形成反弓,头、肩、背、腰、臀、腿分期分批,化整为零依次滑过横杆,此时跳高者的身体一部分处在横杆之上,其他部分却垂在杆下,身体的总重心移出体外并始终低于横杆。显而易见,把一个人的重心提升到同样的高度,背越式无疑比其他姿势可以跳得更高。因此,人类超越一个个跳跃高度的成功,与其说是肌肉体能极限释放的胜利,不如说是大脑智慧闪光的回报。这些智慧的闪光点燃了奥运中灿烂的科技之光。 和跳高成绩的提升是因为充分利用了重心科学原理来不断改进跳高技术不同,撑杆跳纪录的不断刷新则更多地得益于撑杆材料的科技改进。在首届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威廉霍亚特是凭着一根坚硬、沉重、粗笨、实心的胡桃木杆创造的 3.3 米撑杆跳世界纪录。之后,耶鲁大学的吉尔伯特第一次使用中空轻便、富有弹性的竹竿,在 1908 年的伦敦奥运会上越过 3.71 米高度夺冠。上个世纪 30 年代,上野、四国盛产的上好竹竿把日本的撑杆跳成绩带进了辉煌时代。竹竿时代的撑杆跳世界纪录最终节节上升到了 4.77 米。 1952 年,更轻巧、更柔韧、更富弹性的玻璃纤维撑杆第一次在赫尔辛基奥运会上亮相,从此,撑杆跳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新时代。自 1961 年美国运动员戴维斯首次创造玻璃纤维撑杆 4.83 米世界纪录,一直到 1994 年乌克兰运动员布勃卡一举越过至今无人超越的 6.14 米横杆,玻璃纤维撑杆势如破竹地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写下了科技提升奥运成绩的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如今,更加轻便、坚韧而富弹性的碳素纤维和多种复合材料的撑杆已经问世。把布勃卡从撑杆跳沙皇的皇位上赶下台的时代,相信很快就会来临。 这样的科技与奥运紧密结合的例证,在《奥运中的科技之光》中还有很多、很多。在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力学系武际可教授看来,这本书涉及体育科技的方方面,包括时间与距离的检测,球的旋转与球在空气中的阻力和轨迹问题,跳水运动员与身体旋转问题,跳高运动员的重心问题,运动的安全性与防护问题,游泳的阻力与游泳服的改进问题,自行车赛的空气阻力问题,撑杆跳的撑杆改进问题,运动场地和设施问题,等等。作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赵致真在叙述奥运项目中所运用到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设施时,充分发挥了他的影视语言和新闻文字上的天才;他回避了那些绕口、难懂的专业术语,用优雅平白的语言娓娓道来,不但把科学道理讲得透彻,还让读者兴趣盎然,不忍掩卷。 科技和奥运的结合使得人们对竞技体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是的,科技不仅使奥运更加精彩,而且还让力量先于头脑的体育运动具备了理性的光辉和人文的情怀。从雅典到北京,奥运会经历了百年沧桑。今天,人们已经相信,没有科技,奥运会的竞技观赏性将大打折扣;离开了科技,奥林匹克运动将陷入原始和乏味。但是,人们也开始认识到,过于依赖科技或滥用科技,奥林匹克运动将可能误入歧途,甚至有可能背叛她的原旨。在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我国游泳运动员欧阳鲲鹏因尿检呈阳性而被终身禁赛; 2007 年,美国女飞人琼斯也因被查出服用过兴奋剂而被勒令归还所得的奥运金牌。这些滥用科技的极端案例似乎在拷问人类,科技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究竟还意味着什么?《奥运中的科技之光》作者在科技伴奥运同行一章中,也提出了同样的思考:意味深长的是,现代奥运会创办的初始动机,恰恰是为了摆脱工业社会技术的异化和人的主体地位的缺失,呼唤人的自然属性的回归。但百年奥运却走过了一条不断与科技结合,直到对科技高度依赖的道路。这究竟是逻辑的困境,还是历史的必然? 也许正是基于同样的认识、思考和忧虑, 2008 年 8 月 8 日开幕的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在提出科技奥运口号的同时,还提出了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呼吁和承诺。 也许,只有在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旗帜下,我们才能更加准确、全面、历史地通过科学欣赏体育,通过体育理解科学。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502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