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宽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心存感恩,其实是对自己的奖赏
Rainbowcn2018 2019-11-20 09:51
很多人都体验过抑郁情绪,只是大部分人幸运地摆脱了它,也许是因为自我疏解能力很强,也许是因为亲朋给予的包容和关爱驱散了阴霾,也许是因为生命中更有意义的人事物带来了更强的正面情绪。 抑郁情绪其实就是负面情绪自我强化的结果。当负面情绪出现时,如果未能得到及时疏解,它可能就会形成极具杀伤力的负面情绪旋涡,让人深陷其中而痛苦不堪。 如果不小心陷入了负面情绪的漩涡,这时候也许与自己和解最为重要。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我们都要心存感恩,因为感恩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是获得更多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为生命中美好事物心存感恩时,美好事物就会增加;相反,如果我们抱着理所当然的态度而不去感恩时,美好事物则会贬值。 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认为,感恩和宽恕可以改变我们的记忆,让人感到更幸福,因为感恩能够增强美好记忆的强度,而宽恕能够拆掉痛苦记忆的保险丝,使其不能再引爆。 由此来看,正面情绪也具有自我强化能力,而正面情绪的增强有助于提升幸福感。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感激自己、感激别人,甚至还要学会感激失败,因为失败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当陷入负面情绪时,心怀感恩可以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已拥有的东西上,这样才会产生一种富足感,才可以增强我们的正面情绪。哪怕当我们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时,也要心怀感恩,因为至少我们还拥有大自然的馈赠,比如,日月星辰和身边的美景。事实上,我们得到的东西远远多于失去的东西,只是我们更多地着眼于“失去”罢了。 不管遭遇怎样的人生困境,每当我感恩过去的时候,心底总会洒满阳光,不仅愉悦了身心,还点燃了幸福感。由此,我想到一句话:心存感恩,其实是对自己的奖赏! 如果你正在遭受负面情绪的折磨,不妨感恩方法,看看内心感受是否有所改变?首先,真诚地对曾经给予过关爱和温暖的每一位亲朋好友说一句:“感恩有你!”然后 , 对现在的亲朋好友真诚地道一声:“有你真好!” 谨以此文与朋友们共勉,愿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回望过去,用一颗真诚的心珍惜现在,用开放的心态拥抱幸福的未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彩虹桃源 ,敬请关注和赐教! 往期文章推荐: 心理漫画 | 抑郁不过是被拽入了负面情绪的旋涡 再谈《别让负面情绪毁了你的人生拼图》 好的爱情就是一次次重新爱上同一个人 改变思维模式,实现幸福人生 幸福源于良好的心态 婚姻是一场最好的修行
个人分类: 认知点滴|1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065孩子们为何要宽恕杀人凶手
ggjjhh 2016-2-3 07:38
孩子们为何要宽恕杀人凶手 高金华 去年12月,在美国肯塔基州西帕迪尤卡市希思中学,14岁的迈克 尔·卡尼尔杀死了三名女同学。三名少女尸骨未寒,一些同学竟在校 园内贴大幅标语:“我们宽恕你,迈克(杀手迈克尔的昵称)!” 美国中学生对犯罪行为表示宽容,具有深远的文化背景。长期以 来,许多基督教徒认为,人们应该宽恕每个犯罪之人,不管他的罪行 多么深重、手段多么残忍,也不管他是否有悔改之心。 有人为这种宽容寻找神学上的依据。《新约圣经》第三章写到: “如果你的同胞加害于你,斥责他;如果他悔改,宽恕他。即使他一 天之内七次想害你,但七次表示忏悔,你也应该宽恕他。”在一些好 莱坞影片中人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情节:犯了罪的人跑到教堂,牧师以 上帝的名义把他保护起来,他家可以免受世俗法律的惩罚。 这种艺术虚构正在美国变成现实。1997年8月,在玛莎葡萄园教 堂举行了一次宗教仪式,正在当地休假的克林顿总统出席了仪式。牧 师约翰·米勒宣称,所有基督教徒都有义务宽恕蒂莫西·迈克维。正 是这个家伙引发了俄克拉何马城的大爆炸,使 168个美国人丧生。米 勒牧师对包括总统在内的听众说:“面对迈克维的照片,你们每个人 能否宽恕他?我已经宽恕他,我请求你们也要这样做。” 不少人对这种宗教观点感到震惊和忧虑。电视节目主持人丹尼斯 ·普拉格认为它助长了非道德观念--无论你对他人的伤害多么惨重, 千百万人都会宽恕你的罪行。普拉格指出,这种宗教观点践踏了基督 教有关宽恕的最基本的信条。即使是上帝,宽恕也只能偶然地赋予有 悔改表现的犯罪之人;而对基督教徒来说,仅仅是受害人才有宽恕罪 犯的权利。 在美国人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论证:“正象耶稣宽恕那些把他钉在 十字架上的人那样,宽恕是基督教徒的义务。”普拉格指出,圣经中 的确写有耶稣请求上帝宽恕那些把他钉在十字架上的人,但他从未请 求上帝宽恕那些使别人生灵涂炭的罪犯。很可能是耶稣意识到任何人 都没有权力宽恕那些残害他人的罪行。因此,除了受害者及其亲属外, 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宽恕杀害三名少女的卡尼尔和炸死 168个美国人的 迈克维。 普拉格刚刚说到这里,就有人打来热线电话反驳他的观点。不少 观众为学生贴标语的行为辩解,“这些学生不是宽恕卡尼尔枪杀三名 少女的罪行,而是宽恕卡尼尔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普拉格向观众指 出,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宽恕观念是美国宗教生活中的道德混乱的典 型例证。 更令普拉格失望的是,有人在热线电话中用现代心理学“论证” 宽恕任何人做任何事的宗教观:“这些学生这样做有利于心理健康, 痛恨会导致心理‘扭曲’。”普拉格指出,这种看法实际上是在宣扬 “我宽恕你,因为我想活得更萧洒。” 最后,普拉格哀叹,如果年轻一代都承袭60年代以来在美国形成 的价值观,我们就没有希望摆脱犯罪所造成的社会灾难。 译自:美国《读者文摘》1998年第3期第37~38页。 原载:《世界儿童》1999年第10期第18页。(核心期刊,编辑:杂志未标)
个人分类: 已发译文|24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浮躁的环境下,更要学会宽恕
热度 21 wangdh 2014-5-29 11:46
浮躁的环境下,更要学会宽恕 (王德华) 本来当今的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在各种推波助澜下演变,已经够糟糕的了,有日趋恶化之势。现在本科生与导师的关系,又在科学界、教育界掀起如此大的风波,学界的乱象真是到了一定程度了。师生关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类似婚恋,双方都有极强烈的感情因素。我特喜欢相遇、相识能够走在一起是缘分的说法。缘分,就是天意,有点宿命的味道了。所以,这种关系的维持和发展,需要双方小心翼翼去经营。很多时候,没有对错,也难以区分对错。很多时候,需要为对方付出和奉献,不能有功利性。师生关系一旦恶化,撕破脸皮,对簿公堂,那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也是最难堪的事情。 造成师生关系破裂的因素很多,有性格因素,有观念因素,有课题因素。每个悲剧后面都有独特的原因。一个巴掌拍不响,关系破裂,双方都有责任,至少双方都愿意放弃了。私念,利益,是大敌。以自我为中心,利益至上,追求自由,漠视传统,没有规矩,没有责任,没有诚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真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架势了。 谁该负责?家长、老师、学校、国家,谁都脱不了干系。做人的基本原则,父母的作用和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多父母忽视了。幼儿园、小学、中学,思想意识发育成型的关键时期,家长和学校都应该关注,很可惜大家都去重视考试成绩、课外补习班了。社会大环境,物欲横流,尔虞尔诈,欺上瞒下,骗子流行,从上到下,空话假话大话泛滥,毫无诚信,大家就只认一个“钱”字。只要有了钱,什么都可以买,什么事都可以办成。只要有了钱,就代表成功。一个只为钱的社会,人们丧失底线,毫不奇怪。中小学的德智体美劳“五好学生“标准,有哪个学校在坚持?升学率成了第一标准。大学生美好的生活,被“就业率”绊住了腿脚,哪位教师还敢坚守象牙塔中本是一片净土的理念?研究生,智力奋飞的阶段,创造的阶段,被必须发表论文才能获得学位的要求,浇灭了所有对科学的纯真追求。同样,一个以SCI数量和点数为唯一标准的时代,科学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谁都不会否认高质量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和声誉,但本质是科学的价值,不是IF的问题。科学,谁忘记了科学的本质,完全沉浸在追求SCI和高IF的之中,学术不端就顺理成章了,也会愈演愈烈,最后会摧毁整个学界的声誉,不但对发展科学无益,反而会毁掉科学。这样的环境下,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来? 说正题。师生对骂,两败俱伤,除了增加看点,给科网增加热点,我看不出其他效果。一个回合,就已经过分了。再来几个回合,看客都腻歪了。心伤了,只有当事人知道有多痛。不能握手言和,可以偃旗息鼓。我想起了几年前在《参考消息》上读过的一篇文章《学会宽恕》。文章对于受到伤害后,如何宽恕、为什么要宽恕,进行了分析。中有几句话印象很深:“宽恕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学会宽恕是个困难的过程,需要数月乃至一年的艰苦努力。”什么是宽恕呢?“宽恕就是决定抛开愤恨和报复的念头,也许还需要谅解、移情和怜悯。宽恕不是言归于好,也不是忘记。”心理学专家说:“必须记住是什么伤害了你,这样你将来就能避开它。”所以,“宽恕也不是为别人的所作所为寻找理由或借口”,“宽恕会有助于让人心平气和”。 这篇文章对我的生活态度影响还是很大的。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利益受到损失时, 受到误解时,甚至 受到侮辱时,年轻的时候也会气血高涨,谩骂赌咒,也会恶狠狠地期待着他那一天的到来。很多时候,自己也闷闷不乐,生闷气。其实,这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跟小人怄气,不值得。跟不懂道理的人赌气,更划不来。找机会报复?更是下策。最好的办法:宽恕。很多人认为,对于伤害你的人,随便宽恕,那不是太便宜他了吗?以后他不是会得寸进尺?宽恕,不是言归于好;宽恕,也不是忘记。宽恕,也不是为他人的所作所为寻找理由和借口。但是,宽恕,真的会有助于心平气和。这是经验,也是科学。 人生苦短,生命不易。 执意抓住宿愿不放,只会自己更受伤。有句话:好人无长寿,混蛋万万年。我们还是 学会宽恕吧,虽不能万万年,至少跟混蛋一样长寿吧。 我找到了这篇文章,转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 学会宽恕 2012 年 9 月 14 日《参考消息》 (作者名安杰拉 . 豪普特,原题《如何宽恕,为何要宽恕》) 人生活在复杂多样的社会里,会因受到别人的伤害而感到伤痛。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人们会遇到事故,会犯错误,会有自私的表现,甚至会故意彼此伤害。例如,孩子享受不到自己所渴求和应得的父母子女间的亲情;蛮横的高年级学生欺凌年幼弱小的学生;男友负心,选择了别人。 你为此感到痛苦,你耿耿于怀。你如果抓住这些背叛、失望和伤害不放,对肉体和精神都可能造成不良影响。 心理学家罗伯特 . 恩赖特在许多地方讲授过有关宽恕的课程。他说:“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都曾因为别人的不公正行为而受到过伤害。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这些伤害。”如果陷入消极情绪而不能自拔,就更有可能会迁怒于人,把怒气发泄在朋友或家人身上。恩赖特说:“宽恕有助于平息愤怒,防止这种情绪殃及无辜者。” 如果你执意抓住宿怨不放,可能就会一味想着昔日的委曲,无法享受当下的快乐。你可能感到无助,或者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你可能会使未来的关系受到损害。心理治疗师弗兰克 . 卢斯金说:“如果你不能抛开过去受到的一些伤害,你往往就会把这些伤害带到你所做的其他所有事情当中。”他花了 20 多年时间研究宽恕。他说:“如果你遭到抛弃或者亏待,却又不能释怀,那么在遇到下一个或者接下来 5 个男友的时候,就会少一些信任,多一些戒备,更容易吵架,因为你内心仍然很痛苦。如果我们摆脱不掉这些东西,就会受困于自己的惨痛经历。”如果是这样的感觉,经常发火、愤恨甚至恐惧,那是不健康的。所以,我们要学会宽恕。 专家说,宽恕亏待我们的人有助于降低血压、胆固醇和心率。一项研究表明,宽恕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对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说,就 VIH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该病毒会导致艾滋病)阳性患者而言,宽恕与提高免疫力之间存在着明显关联。好处并不仅限于生理方面,就心理方面说,消除宿怨能缓解抑郁、焦虑和愤怒的情绪。宽容别人的人往往有着较融洽的人际关系,比较快乐和乐观,精神状态也比较好。 不过,宽恕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恩赖特说,这是个困难的过程,需要数月乃至一年的艰苦努力。第一步是知道什么是宽恕:宽恕就是决定抛开愤恨和报复的念头,也许还需要谅解、移情和怜悯。宽恕不是言归于好,也不是忘记。临床心理学家瑞安 . 豪斯说:“必须记住是什么伤害了你,这样你将来就能避开它。”宽恕也不是为别人的所作所为寻找理由或借口。宽恕有助于让人心平气和。关于宽恕的方法,豪斯建议注重四个因素: 一、 表述感受。 不要抑制受伤和愤怒的情感。把你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最好向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人表述。要不然,就向朋友乃至一把空椅子诉说。写封信,你不需要把信寄出去。如果你一个人坐在车里,就把车窗打开,高声把你的情绪释放出来。 二、 了解原因。 即使并不赞同,我们也还是需要有个解释。豪斯说:“是误会吗?你当时在生我的气?即使你对那个理由并不认同,也需要有一定了解。” 三、 重新建立安全感。在宽恕之前,你必须确定这样的行为不会再度出现。这可能需要听到当事人的道歉和保证,与此人拉开距离或者划清界限。 四、 放手。 有意识地决定不再耿耿于怀,这也许是艰难的一步。如果是恋爱问题,这就意味着不再翻旧账。只要放手,你就不再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而再度形成平等的关系。你要向自己保证不再左思右想,要迈步前行。 卢斯金说,如果你感到心烦意乱,不妨尝试缓解压力的技巧,比如深呼吸或者做瑜伽。无论你选择何种方法,选择宽恕都极有可能是对的。大约 10 年前,卢斯金针对一些母亲展开了一个研究项目。她们的儿子都在北爱尔兰死于非命。有一位母亲从 1987 年开始寻找儿子的尸体。卢斯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教他们如何宽恕杀害自己孩子的人。一年后,他又与这些母亲见面。卢斯金说:“其中一位妇女的女儿走过来拥抱我们,感谢我们让她妈妈恢复常态。这位母亲的内心充满愤恨,完全置其他子女于不顾。但是,她最终学会了宽恕,她的女儿说,‘我们的妈妈回来了!’”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0110 次阅读|37 个评论
从曼德拉先生的宽恕,看人类进化及道德文明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热度 7 fuxy 2013-12-8 02:37
从曼德拉先生的 宽 恕 ,看 人 类进 化及道德文明 发 展的生物学基 础 傅新元 曾看 过 一个 电 影, 讲 述史前人 类 的不同氏族或种族在相遇 时 ,一定会相互屠 杀 , 直至弱的一方的 灭 亡。我相信, 这 是人 类 早期 进 化的一部分。 现 在已知, 远 古的 尼安德塔人 ( H.neanderthalensis 距今 约40万年前)的 消 亡,大概就是当今 人类 的先祖“智人”的功 劳 。同此,在四川三星堆 发现 的人 类遗 迹,其主人很有可能是被我 们 的祖先所 灭 。人 类 的“相互屠 杀和残暴 ”是真实的 历 史的 过 程。 而此 电 影中“理想化”了一 对不同氏族的, 偶然 相遇的男女青年,逐 渐 跨越氏族 间 的不信任和仇 杀 ,建立 爱 情的“ 罗曼 史籍”。 这或许 是人 类 “文明”起源的一个 艺术 描述或想象。 现代文明的 进程 ,或 许 可以用不同种族,或民族,和随之建立的国家, 以及其中不同背景的个人,群体, 阶级 之 间 的相互理解,信任,减少暴力,进而共存,甚至最终融合的 过 程来描述和衡量。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文明行 为 是 对以往不共戴天的敌 人的 宽 恕。 刚刚 逝世的曼德拉先生,是 现 代文明人的一个象征。 他的作 为 很 简单 ,是放弃仇恨, 选择宽 恕。 这是他个人修养和理智的一个表述,却反映了人类文明进化的一大步。 从生物学的角度, 为什么在大多数同族人被仇恨和屈辱所控制,而曼德拉却选择“宽恕”这一“高贵”的道德行为?而他的宽恕,从人类学的角度,也取得了很好地社会效应,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英国 进化生物学家 理查德·道金斯 于 1976年 出版一书《 自私的基因 》。 自私的基因是一个虚拟的概念,可以想象为生命进化中的一个选择和作用的单位。社会达尔文主义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文明史前的人类行为,也许符合“自私的基因”的选择。 而“宽恕“这一道德,理性和文明的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早在 1871年, 达尔文在其《人类的由来》( The Descent of Man ) 一书里 ,已提出人类道德进化的问题。 但是此问题从来没有如同自然选择的理论为人重视。 自然选择是所有生命演化都会遵循的现象。而道德的进化,似乎是人类演化的特有现象 (虽然某些高等动物或有简单的,本能的“道德“或行为规范)。 随着当代分子生物学和神经及心理科学的进展, 或许我们可以开始探究 人类是如何进化出“宽恕”以及和道德相关的分子遗传机制? 从曼德拉先生现在被全世界文明社会所赞赏的事实来看,“宽恕”以及有关的道德行为应该有普遍的人类生物学的基础。 文明进化有其生物学基础,这也是人类必有共同的文明价值根本原因,也是人类文明将最终普及,道德和理性的明灯将照亮人类社会所有角落的信心所在。 谨以此短文纪念曼德拉先生。 (Pictures were taken from internetfor non-profit purpose)
6058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宽恕对你的健康有益
quantumuniverse 2013-4-24 01:21
科学研究表明:宽恕有益健康 这个故事是如此困扰萦绕不散,它几乎难于让人相信。艾爱米·比 尔,一个理想主义的美国加州的大学生,赢得富布赖特奖学金前往南非以协助反种族隔离运动。她到达那里,却在一次暴乱被一个黑人暴徒杀害。她的父母琳达和彼 得经过多年悲恸的煎熬,终于辞去了人人羡慕的加州中上层阶层的工作,搬到南非,试图完成他们女儿刚刚开始的工作。 最后爱米的父母遇到两个杀害他们女儿的凶手,但现在他们都充满自责和内疚。已经被赦免罪的那两个年轻人正尝试以爱米的名义建立一个比尔基金会以做公共服 务来实施赎罪。爱米的父母宽恕了这两个杀手并与他们成为朋友,这两个年轻人称爱米的母亲为“妈妈”。 真地难以捉摸?尽管宗教都在教人们要宽容,但我们当中很少有人能够如此宽容大量。爱米·比尔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人,她激发了她父母的转变使他们从对她回 忆的生命中走出来。她的父母也是非常的杰出,能够作出这样的行动。虽然这个例子是不寻常富有喜剧性,但是他们的这种杰出行动和经历还是可适用于每个人的一 个规则:那就是宽恕不仅对被饶恕的人有益,而且也对宽恕人的一方有益。 传统上,我们认为宽恕是作为一种福气临到犯错者身上,使他或她的良心缓和放松。而做出宽恕人的一方,被视为从事了一项英勇的自我牺牲行动。在这种传统的 观点中,虽然原谅者没有给出任何可见的东西,而被宽恕者却从中受益非浅。究竟宽恕对宽恕人的一方还是对被宽恕方更为重要?如果宽恕是因为你会过的更好一些 而在你自我利益又会怎样呢? 想想看,发生杀人案,爱米·比尔走了:什么也没法将她带回。她的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仇恨犯罪者和犯罪的国家地区,他们很可能已使他们的生命被这些仇恨和 苦痛消耗贻尽。相反,他们原谅宽恕他们。对他们损失的悲伤永远不会消失。但除此之外,宽恕杀爱米的凶手让比尔夫妇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今天,爱米的父母而不是将痛苦带入他们的生活,而且他们正作为其中一部分为大南非和解努力参与重要和建设性的生活。他们以活着的记忆来保持爱米的精神仍 然鲜活。他们感到希望而不是愤怒。严格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比尔夫妇取了上策,他们要比他们拒绝饶恕要好得多。 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例子吗?几乎不能这样讲。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已经开始表明一个宽容别人的人是生活幸福的必要条件。即使当有人错怪了你,愤怒或仇恨 只会使你的生活陷入痛苦和恩怨之中:你是那个受害者,而不是让你生气的那个人。另一方面,宽恕让你解除心中的重担。当历史上伟大的精神领袖们教导我们要原 谅那些敌对我们的人。他们不仅仅只是说出神圣的理念,相反,他们也实践脚踏实地的宽恕生活。 在临床心理学家罗伯特·卡伦的新书《宽恕自我》中介绍了一些病例,这些病人的生命因着被宽恕而受益非浅,同时就如何使自己实践宽恕提出实用的步骤。相似 的见解也出自临床心理学家小埃弗里特·沃辛顿,他是《五步达到宽恕:宽恕的艺术和科学》一书的作者。 沃辛顿是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教授,也是宽恕研究领域的先驱。他发现那些不能原谅对他们犯下错误的人所有健康指标都不好:更易患压力应急有关的疾病,易引 起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比整个人群平均率要高得多。实际上,由于他们不能原谅别人,他们是在自己惩罚自己。不愿意宽恕人的人也经历着高 离婚率,这将大大降低个人与社区之间的共同福利。已婚男性和女性始终在大多数健康指标上比离婚者要好得多,也包括更长寿。 与此相反沃辛顿的研究发现原谅别人的人健康状况更佳,临床抑郁症机会更少,婚姻的持久性更长和“社会支持和保障性”(一种社会福利指标)会更好。“社会 支持和保障性”意味着群体怀有宽容心的人们与其他人具有更好的相处相容力,反过来那些被宽恕的人们在社会支持和保障系统中也会参与援助。 宽恕研究是一项比较新的领域。保龄绿大学的心理学家肯尼斯·帕伽曼特指出,虽然心理学长期致力于研究当人们被错怪和伤害后出现愤怒,不满和报复欲时如何 应对的机制,但直到最近才在某些研究中将宽恕归入“最终应对形式”而成为一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帕伽曼特指出人们愿意研究宽恕源于宽恕只能由信仰启动这样一个假设。马里兰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许多心理治疗师会与患者仅在或主要在宗教意义上讨论宽恕议 题。 然而,宽恕可能从灵里或世俗方面都有基础,以及双方似乎可共同工作。帕伽曼特的一项研究发表在《临床心理学杂志》,他比较三组遭受重大伤害的妇女。 第一组在宗教背景下接受宽恕辅导,第二组接受宽恕辅导但没有提及宗教,只是讲述宽容别人会有那些好处,第三组为对照组,未接受任何类型的宽恕辅导。结果 显示第一和第二组都比第三组得出好结果。无论是以宗教意义或非宗教的宽恕辅导基本上收效相似。 下面是新一波对宽恕研究的成果: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年长的人更容易宽恕别人。这暗示宽恕是一种能够在人生不同阶段学会的智慧形式。北衣阿华大学为曾在童年被乱伦过的妇女受 害者心理治疗的一项研究发现那些通过宽恕治疗的受害者比对照组更少经历焦虑情绪和临床抑郁症。宽恕组治疗的果效也一直持续到治疗结束后。 密执根大学社会研究所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感到上帝已经饶恕了他们的原罪,但只有百分之五十二的人已经宽恕了别人。该调查还支持了一个 论点就是年纪更大的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原谅别人,能宽恕别人的较年长者其回报就是健康状况大大改善。此项研究的首席研究者心理学家洛伦图森特说: “宽恕人的好处似乎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一项发表在《心理治疗杂志》上老年心理治疗研究发现:那些宽恕特征标准测试得到较高分数的人其自尊力较高和而焦虑和抑郁发生较少。所有这一切研究都使 “宽恕人”成为心灵疾患的灵丹妙药。帕伽曼特指出,当人们第一次遭受了错怪伤害或遭遇悲剧性损失时,宽恕往往是毫无意义可言。宽恕只有经过一段较长时间才 会起功效。俄亥俄州的迈阿密大学研究显示如果有性不忠的配偶对性不忠的有罪方实施一些情绪发泄性的报复行为,他们受伤害的恢复要快得多。因此,先生们不要 傻呆着而是要试着告诉你的配偶,正是以女方自身利益中来宽恕你。 但研究结果指出, 在大多数情况下,多数人如果能够原谅他们生命中经历过的错怪和伤害,那怕是小到一点点犯错大到象琳达和彼得比尔遭受的可怕悲剧,他们的生活必定会更好。宽 恕别人因为这对你来说会更好。如果你要以这样一种方式使世界成为一个更平安的地方,那这一定会对你是一个奖赏。 Forgiveness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饶恕对健康有益 From: beliefnet.com By: Gregg Easterbrook 原文链接: http://www.beliefnet.com/Health/2002/03/Forgiveness-Is-Good-For-Your-Health.aspx
个人分类: 健康系统工程|23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胸要阔-也为我的无知道歉
热度 6 whoiswho 2013-3-4 01:42
昨天无意看了春晚小明星得了白血病的新闻,为小朋友祈祷和祝福的同时,学到了一点白血病的知识,即这种病怕感染,去探望的人需要带着口罩。可能对别人挺平常的一个事情,可这触动了我。 大约十三四年前,还在读研究生,有个老师得了白血病,那时候教工少,学生也少,记得我们学科就4个研究生,好像跟前面比还“扩招”了,当时系主任安排学生定期去陪床,大家轮流着来(四个学生,俩女生没参与,记忆若有不确,则抱歉),老师并不是我的指导老师,也没教过我,不过人挺随和也挺能干的。事情就发生在陪伴时候产生的深深的误解,当时很少见到他的家属,至少我在陪床的时候是这样。偶尔见到一次,她带着个大口罩,好像也不亲近,待的时间不长。期间并无什么交流,但给我留的印象非常差,因为我们陪她老公都不带口罩,怎么家属带个口罩?怕传染?心里鄙视之,从心底深深的鄙视,可以说一直到现在还印在脑海里面,直到昨晚才明白带口罩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保护病人。想起来,我甚至当时还跟个别好哥们“诋毁”过人家,至今想来甚为自己的无知脸红(其他部分还没改观,至少这部分是不对),虽然她根本不知道这回事,至少在这一点上应该道歉。 人要学会宽恕,其实不是宽恕比人,是宽恕自己,有时候自己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可能是完全错误的,这跟人生的阅历、知识、心态、看问题的视角都有关系。所以我说心胸要阔,思路要宽。 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放开你的心胸! 顺便缅怀下那位老师,才华横溢的,收获的时候走了,希望你天堂幸福!
5128 次阅读|11 个评论
随笔之152:《道得》“仁公谦恕和忠道”
uvard 2012-8-19 23:05
道得 仁公谦恕和忠道, 做事为人宝典格; 心发厚德恒久律, 广顺敬服睦信得。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3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9.11十年,用宽恕化解仇恨
dongzg101 2011-9-11 05:30
9.11十年,用宽恕化解仇恨 http://star.news.sohu.com/s2011/911ks/
1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我们淡然,让我们宽恕
qinchuanq 2011-2-4 01:00
" To the Determinist, the universe is similar to the gears of a machine, in that if you knew all of the variables and rules you could work out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上面的图片和文字皆摘自维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Determinism “在决定论者看来,宇宙就像一部由众多齿轮构成的机器,如果你已经知晓所有的变量和规则,那么你就可以计算出未来会发生什么。” 刚才在PPS上将刘德华主演的《见龙卸甲》看了一遍,片子还行。片子里子龙被“大哥”出卖,被诸葛亮牺牲。但是最后他都已经原谅。因为他觉得一切皆定。 他这样的行为代表了一种对待人情的态度:淡然宽恕。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了?让我们试着分析一下。 因为一切皆定,所以我们所在的整个宇宙中每一时刻,每一个物质粒子的运动都是确定的。自然,因为我们每个人也是由物质粒子所构成,而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无非是构成我们大脑和躯体的粒子的运动所成的现象而已,那么也是确定的。就是说如果某一天你的朋友,你的组织把你给卖了。这也只是宇宙机器运行的结果而已。就像天要下雨,不是天公成心破坏你出游的雅兴,只是例行公事而已。你难道要对着大自然吼叫?问他为什么这样对你?显然,那么做是荒谬的。任何一个心智成熟,理性的成人在清醒的状态下都不会那么做。 所以,在一切皆定的前提下,一个有智慧的人会对世间的一切事情保持清醒和淡然,他会有一颗宽恕的心,他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会“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会“宇宙在手,万法由心。”,会“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会知天命,做圣人,达至境,自然也会【把酒重逢相对笑,一尊佳酿泯恩仇】。 我等生于世间凡尘之中,为生活所迫,难免各种身不由己,或伤人,或被伤。(其实一切皆定嘛,你从来就没有身由己过,不信你让你伸长的手臂和手指不颤抖试试,你让你的肉身连续10天不睡觉试试。)所以,请不要埋怨,也请不要寒心。心内亮堂,这是永恒之源,足以照开一切孽障,让所有的痛楚顷刻间烟消云散。心内黑暗,这是毁灭之渊,只会虐人虐己,永坠轮回。 施主打住!打住!千万打住! 偶弱弱的问一句:一切真的是皆有定数吗? 你自己选吧。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5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没有尿过床?
周可真 2010-4-11 12:40
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历程中都会暴露出自己的某些短处,从而每个人在自己的历史上都会留下相应的并不光彩的污点,诚所谓谁没有尿过床呢?! 当年尿床的事是谁都不愿意别人把它放在一个公开的场合去加以宣扬的,这类事情人们可以认为它不属于隐私,但它毕竟不是什么值得别人去宣扬的光彩照人的事吧?批评一个人的观点和做法是可以的,但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连带着把别人曾经尿床的事也一起抖出来,这种做法不是显得很孩子气么? 文革那会儿,只要是一个活人,一个有生气的人,谁还没讲过一些在今天看来不该讲的话,做过一些在今天看来不该做的事呢? 人是很难超越他的时代的。所以,我不主张对具体的人算什么老帐,除非其犯下了命案之类的重罪。尽管我父亲在文革中受到过种种非人待遇,但我不会因此就去追究曾经打击迫害他的具体的人和事,连这种想法都从来没有过;尤其是做了学者之后,我更觉得要有一种理性精神,一切都要把它们放到自己的理性面前来加以客观的审视,感情用事不是学者所当有的作为。 基督教讲人类有原罪,每个人生来就带有罪过。换种说法,就是人类的天性中就带有某种缺陷,这种缺陷使得每个人在他的人生道路上都会因一时迷误而犯下一定过错。既然如此,无人可以例外,为什么我们自己作为一个也会因一时迷误而犯下一定过错的人,就不能对别人的过错或罪过抱有一种宽恕的态度呢?非得学那种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不断革命精神吗? 我觉得中国文化中缺乏一种基督教文化所具有的那种对于罪人的宽恕精神。其实,学会宽恕是很重要的,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5022 次阅读|12 个评论
仇恨容易宽恕难
考槃在涧 2008-7-31 17:36
《天龙八部》里有很多情痴之人如段誉、王语嫣、花和尚虚竹、阿朱等;也有不少恶人如段延庆、萧远山、马夫人。 我们说恨比宽恕容易,其实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可惜我都没有办法举出来。只好用武侠小说。这几个恶人各有各的恨,各有各的下场。 段延庆的恨是最明显也最容易被宽恕的。没错他是恶人,可是他首先是受害者。他的皇位莫名其妙就丢了,为了国家稳定还要追杀他。这份委屈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了的,段延庆恨得并不过分。而段延庆的本性并不是十恶不赦之人,当他知道刀白凤为自己生下了段誉之后,他的恨就消了一大半,有的只是对儿子的爱,也因此丢了性命。我怀疑刀白凤是不是忽悠段延庆,段延庆应该拉着段誉去做亲子鉴定。刀白凤仅凭跟段延庆一夜情就判定孽种是段延庆的,有点武断。当然不排除花花公子情人多多多的段正淳那一两个月正在跟马夫人啊,阮星竹啊之类的鬼混,金庸先生没交代清楚。不管怎么样,段延庆最后用爱宽恕了对段家主流人士的恨,也赢得了亲生儿子段誉的宽恕。段延庆的恨来得顺利成章,爱也来得顺利成章,宽恕和被宽恕也就顺利成章。 相比之下萧远山的宽恕就要艰难得多了。萧远山的恨起于慕容博,只是一开始他并不知道。自杀未果的萧远山醒来被仇恨充塞胸臆,他也真是够委屈的,没招过谁,没惹过谁,带着老婆孩子要退出江湖就被伏击,老婆被杀,儿子不知所终,这恨起得并不突兀。但萧远山把一腔怨恨发泄到以玄慈为核心的中原武林人士身上,多少有点滥恨,说白了就是被人忽悠了还不知道。后来萧远山的恨发展到变态的地步,为了报复不惜把自己儿子推上绝路。但当他知道仇人是慕容博之后,那种多年无根之恨也就濒临崩塌,最后被扫地僧点化。萧远山最后宽恕了慕容博,也被中原武林宽恕,真相大白之下,儿子也被宽恕了:毕竟聚贤庄一役萧峰杀人无算。对萧远山和慕容博的宽恕发生在少林寺,也只有在少林寺才有可能宽恕两人这样的十恶不赦之徒。 马夫人的恨则是一种变态之恨。萧峰不过是没有正眼看她,她从此心里就恨上了。为了报复萧峰,她不惜出卖肉体,再伙同奸夫杀死自己的丈夫,然后设计陷害萧峰。到死她都没有宽恕萧峰和段正淳,也就没有被前者宽恕,结果被更狠的阿紫虐死。马夫人的恨是人类恨的极致,它集中体现了人类的恨来得有多么的容易,多么的极端,多么的无稽,多么的变态,多么的持久又多么的强烈。 其实,中原武林人士对萧峰的恨也够扯淡的。萧峰出生入死为中原武林做了多少事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结果就因为他是契丹人大家就要弄死他。其实在少林寺的时候大家也没有宽恕他,只在最后萧峰为了不打中原而被辽帝囚禁时,才感动了中原武林,也很难讲是宽恕。萧峰最后并没有宽恕自己,因为他刺杀、威胁自己的国君和结拜兄弟。萧峰的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尽管他宽恕了中原武林和辽帝,宽恕了所有人,但他没有宽恕自己,也说明了恨的容易而宽恕的艰难。 《天龙八部》里爱恨交织,很多恨是切肤之痛,但也有马夫人这样的睚眦必报。恨往往来得快而又持久,《天龙八部》里的很多人半生都在仇恨中度过甚至死去。而宽恕则难了,几乎所有的宽恕都发生在血亲之间或者生死一念之间,很多宽恕甚至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金庸先生生活经历丰富,这本书虽然是武侠小说,人物刻画也很丰满,相信其中很多灵感来自生活。 生活中,婆媳之间往往为了一件小事,比如,双方的生活习惯不同而互相看不顺眼。虽然大多没有大打出手,但双方闹到很僵则时常有。我知道很多婆媳关系到后来可以用彼此仇恨来形容,甚至有的夫妻因为婆媳关系而离婚。可是宽容呢?如果大家都能宽容一点,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事情了。可见恨比宽容容易,那就更不要提宽恕了。
个人分类: 哲思|5547 次阅读|17 个评论
静夜狂思-20-恨与宽恕的故事
考槃在涧 2008-7-30 15:45
故事一: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 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 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 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这真是天下最令人惊奇的误会 。 无趣男评: 恨之所以容易是因为恨的心境和结果往往只在举手投足之间;宽恕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往往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把恨忘掉。 故事二: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 , 后来终于引起一议员的不满 , 议员说 : 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 , 而应该消灭他们 . 林肯微笑着回答 : 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 , 难道我不正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 无趣男评: 大多数时候,我们是用恨把我们的朋友变成了敌人。 故事三: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 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 孔子说: 那大概就是 恕 吧。 无趣男评: 能够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恐怕不会容易做到。 言论一: 家父同我说: 仇恨远比宽恕容易,倘若你不能从内心去原谅伤害和伤害你的人,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宁静和快乐。 言论二: 伤害他人的人都是活在痛苦中的人 , 他们也被受伤害的回忆阴影所困扰。世界上没有坏人 , 只有受到伤害并且去伤害的人。一个人受伤越重 , 他对自己和世界造成的伤害也越大 . 这个人也越需要理解 , 关爱和宽恕。 一个人看起来越坏 , 事实上他越是需要全然的爱和宽恕 ! (以下是很多人对一本《宽恕?!》的书的评论。该书为一位在二战中幸存的犹太人所写,很多年过去了,当年参与屠杀的一位德军请求他的宽恕,他安静地走开了。他自己经常为此事困惑,他是否应该宽恕此人?点击这里看《 宽恕?! 》) 言论三: 一名参与了灭绝性屠杀的党卫队员就要死去了。在病榻上,他为自己通过党卫队的训练仍然保留的基督教良心所困扰,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寻求 赦罪 , 请求一名犹太人来宽恕他。您那时还是集中营的一名囚犯,每日都被成千上万张死亡的面孔所包围着,它们威胁着你的兄弟们,而且不时威胁到你自己。您不想赐予这位濒死的人以宽恕的话语。而他是这么急切地在寻求着这些话,甚至双手合十。您没有赦免他就离开了。他没有得到安慰就死去了。这件事萦绕着您。不管在什么时候,您总是在想着这件事。 你没有宽恕,这自然是你的权利。假如你受某种感情的驱使说了宽恕的话语,那也是完全合法的。你遇到的党卫队员是个恶魔,或许还是个可怜的恶魔。他和他的死无关紧要,正如囚徒威森塔尔的反应无关紧要一样。 言论四: 的确,不仅是德国人热衷于忘记纳粹政权的罪行,整个世界也过快地开始忘记了。即使在身受这个狂虐政权占领之苦的国家,发现、审判和惩办纳粹战犯的步伐也放慢了,尽管这是对潜在犯罪起威慑作用的起码手段。因此,成千上万参与种族屠杀,犯下反人类罪行的德国人重返他们的家园,过起了安宁平静的生活,没有起码的良心不安,没有一丝的悔悟之感。当然,这些人不需要任何人来宽恕他们,既不需要来自受害者的宽恕,也不需要来自上帝的宽恕。不过,单是悔悟本身就有权利赢得宽恕,就能够带来宽恕吗?单是悔悟本身就可以使罪行被忘掉吗? 言论五: 永不宽恕,这似乎是从同一逻辑严格推论出来的,因为,如果我们宽恕了,在将来,这就会成为一个信号,他们会因此不惧惩罚,随意作为,宇宙就会有一个贴着 宽恕 标签的逃避阀,会允许罪恶苟活再生。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宽恕就成了一个 软弱 的品质,一个基督教特别倾向于保持的品质,一个常来饶恕罪恶传播可能的品质,而不是一个严格限制罪恶传播的品质。如上帝没有权利宽恕,那么,上帝的子民肯定也应该接受同样的道德限制。宽恕一个要把孩子扔进火中,锁上门要把他们烧为灰烬的纳粹,无异于是自身变成一名纳粹。对这样一个纳粹的宽恕就是赞成他们的罪恶行动而不是与之抗争,就会成为他们行动的同谋。 言论六: 宽恕是对上帝的模仿。惩罚也是对上帝的模仿。上帝以那样一种方式去惩罚去宽恕,但是上帝从不仇恨。这是一种值得为之奋斗的道德观念,但是人类恐怕达不到。 无趣男评: 恨、惩罚和宽恕经常让我们迷惑。惩罚不是仇恨,也不是因为仇恨,惩罚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让犯罪者付出代价。仇恨的目的是让对象失去,比如,失去生命、财产、爱情、名誉等等,而大多数仇恨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东西,甚至很少带来复仇的快感,尽管大多数时候我们认为复仇会让自己快乐。宽恕没有目的。就是宽恕。我们往往以为宽恕是宽恕别人,其实宽恕经常会让我们放下自己心中的伤痛。仇恨的包袱不是只背在被仇恨者身上。然而,不恨和宽恕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宽恕?!》这本书里,作者并没有仇恨那个德国人。他只是不宽恕而已。我的态度是:一边惩罚,一边宽恕。宽恕的目的是为了忘记罪恶,而惩罚的目的是为了防范罪恶。因为人生需要记住,也需要忘记。而我们深知,哪怕我们把曾经罪恶过的人挫骨扬灰,也不可能杜绝即将发生的罪恶。罪恶是永恒的。它既不是因为我们的仇恨,也不是因为我们的不宽恕,它就是永恒的,没有理由的永恒。甚至,某种程度上,它比爱还要永恒。我们为什么要爱?因为我们是罪恶的。 而仇恨之所以容易是我们往往认为那会让我们减少痛苦,如同那个看见屋子里有血就把狗杀掉的故事一样,那是容易的;宽恕之所以困难时我们往往认为那会让我们增加痛苦,或者,我们认为,宽恕会滋生罪恶。可是,罪恶真的不是因为宽恕而起啊!你宽恕的,只不过是过去的罪恶。对于即将到来的罪恶,我们都是无能为力的。这也是我们悲悯的意义。 然后,在宽恕这件事情上,没有人可以代表其他任何人,都只能代表自己。 要对孟老师说抱歉,尽管我身边不乏恨和宽恕的故事,可我难以启齿。是的,对于大多数不那么智慧的人来说,恨要比宽恕容易得多。人们恨自己的情敌,恨伤害自己的那个曾经的爱人,恨自己的岳父岳母、公公婆婆、恨出卖自己的人、恨一切一切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恨往往是因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而宽恕,需要我们用尽一生,就像孔子说的那一样。 以打油诗结束本文:人在江湖漂,谁能不挨刀?赠君一席话,恕比恨更高。 百度: 古今中外宽容的故事 百度: 求一个 宽恕别人的小故事 十面埋伏 的博客: 清醒记 喜悦花园的博客: 恨与宽恕 让 阿迈里读《宽恕?!》 莫舍 伯日斯墓读《宽恕?!》 罗伯特 麦克阿费 布朗读《宽恕?!》 汉斯 哈伯读《宽恕?!》
个人分类: 哲思|6393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8 0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