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山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山桃
热度 2 huailu49 2019-3-16 09:50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134 次阅读|4 个评论
怒放着的夜山桃
yag195544 2017-3-16 06:02
怒放着的夜山桃 岳爱国/诗、摄影 夜 本已闭上眼睛睡了,可又醒了 犹如淘气的娃嗅到了奶香 月亮问夜 为啥不好好睡觉 夜说 我似乎嗅到了花的味道 有缕缕香味沁入了我的鼻腔 月亮笑着说 你的鼻子还真管用嘞 此刻的山桃花开得正好 正在满树、满枝地怒放 于是 夜便相跟着月 共同来把山桃花观赏
个人分类: 诗歌|22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灿若云霞 2011-04-06 10:14
taodeng 2014-2-23 13:10
北京 昌平 麻峪房 严寒的冬日过去,原野在萧条的沉睡中苏醒。山桃是春天的第一片祥云,绯色的杏花已经在酝酿着,梨花雨也不远了。这些桃树在山岗上散乱地生长着,并非村民刻意的经营,却也错落有致、高下栉比。白色的花云中,偶有一两朵淡粉的彩霞点缀。果实也一定多得来不及采集,满地都是去年留下的桃核,个个浑圆剔透,据说是做念珠的好材料。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18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闻啼鸟 2011-04-03 18:05
taodeng 2014-2-23 13:09
北京 海淀 望京楼 这个时节最漂亮的小鸟毫无疑问是红尾鸲,它在枝头不停地颤动,清脆的歌喉婉转在山间,谱出了春天的序曲。红尾鸲的雄鸟更是色彩缤纷:头顶银色、颈背灰色、面喉黑色、翼斑白色、胸浅红色、尾红褐色。鸟儿们都出动了,游隼在天幕翱翔,麻雀在树荫吵闹,只有噪鹛在林下悄悄地觅食。近处粉桃烂漫、远山白雪凌厉,交织出季节的美丽。
个人分类: 香山四季|2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月三十一日登山 2007-03-31 16:50
taodeng 2014-2-4 23:44
北京 海淀 玉皇顶 近日的北京西山,已经变成一片山桃花的海洋。今天尽管有沙尘暴,但那春天的香雪怎能错过。请让我的镜头,由远而近地记录下这自然的美景。
个人分类: 香山四季|21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桃迎春,玉兰吐蕾
热度 4 wangdh 2013-3-25 21:03
院里的春天-2013年 北京两会结束后,3月17日停暖气。 3月19日晚,大雪悄悄覆盖北京城。 院里有很大一丛迎春花,盛开的六瓣小黄花点缀在曲曲弯弯的枝丛上,像一个大大的花篮。 迎春花对面不远,有两棵山桃树,大大的树冠,枝条上也开满了白白粉粉的花。 贴近地面的鸭蛋黄,枝条迎天的粉白,在这个绿色还不是主色调的初春的院里很显眼。 每年都是3月15日左右停暖气,印象中从没有感觉到今年这样的冷。停暖气都一周多了,还是感觉很冷。冷得坐不住,手发凉,码字还得披着鸭绒衣。 几乎夏天都很少用的空调,当家的昨天晚上竟然开了,盖着被子、开着空调看电视。也好,不然十几年过去了,当年安装的冷热空调不用一次也心不甘的。这不又找了一个理由。生活中,自己安慰自己还是很容易的。找个理由,寻个借口也是很容易的。所以,谎言也有善的,实话也有假的。 想起来小时候乡村的冬天,屋里屋外一个温度,就隔着一层窗户纸。 有朋友提醒说,别老伤感了,对身体健康不利。今天就不说了。 季节轮回,再冷还能冷几天呢? 2013年3月23(迎春、玉兰)-24日(山桃)。
个人分类: 博物与自然图片|5539 次阅读|7 个评论
春天的美丽
热度 7 wangdh 2012-4-3 20:21
春天的美丽
春意盎然 2012 年 4 月 3 日,北京,晴朗,阳光。 昨天还是阴沉沉、冷飕飕的,今天在阳光下感觉温暖了许多。 出差一周余,回到院子里发现柳梢绿了,迎春花开了,玉兰含苞了,山桃绽放了。十天左右的时间,春天就降临了,这就是大自然的轮回。岁月可以轮回,人生只能是一个积累,或者说是在逐渐缩减。岁月使人成熟,岁月催人老,老百姓说人熬不过天。 少年时抄录在笔记本上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常作为励志的警句,却很少去追究其含义,也很少去思考其内涵,所以就有了很多的“临时抱佛脚”、“老大徒伤悲”的经历。每个人都会定义自己的春天,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定义自己的早晨。春天是万象更新、百花争艳的季节,清晨是朝阳升起、开始一天工作的起点。我们人生的春天到了吗?在哪里呢?春天到了,准备开什么颜色的花呢? 居住的院子里有十几棵玉兰树,有白玉兰,有紫玉兰。玉兰花逐渐开苞了,没有绿叶的陪伴,显得有些孤单、单调。白玉兰的花期比紫玉兰要早一些。看着这些嫩得出水的花苞,想象不出她们是如何经历严冬,如何感知春暖,怎么选择时机露出这嫩嫩的诱人的花苞。迎春花是藤本的,像小山包似的起伏的藤蔓上有着小小的绿叶、开着黄黄的小花。院子里这一丛迎春花的旁边是玫瑰花和隶棠花丛,它们的花期长。在它们还没有开放的时候,迎春花那黄黄的密密的小花很是显眼。在迎春花丛的边上,就是那棵开花很漂亮的紫玉兰了。转身抬头前望,有两棵树开满了粉白的花,那是山桃。院子里还有碧桃,要晚一些才开放,碧桃开放的时候就是满园春色了。这个时候整个院子只有山桃是满树盛开花朵的,花期似乎很短,不少花已经开始凋谢了。从高处望,院子里的柳绿、山桃的粉白、玉兰的纯白是最集中的颜色了。 今天发现蒲公英也悄悄开放了。 “我们眼里的春天,有一种神奇,这就是春天的美丽。” 山桃花 紫玉兰 白玉兰 迎春花 很喜欢的一首歌:春光美 春光美 演唱:张德兰 我们在回忆 说着那冬天 在冬天的山巅 露出春的生机 我们的故事 说着那春天 在春天的好时光 留在我们心里 我们慢慢说着过去 微风吹走冬的寒意 我们眼里的春天 有一种深神奇 … 啊 … 这就是春天的美丽 我们在回忆 说着那冬天 在冬天的山巅 露出春的生机 我们的故事 说着那春天 在春天的好时光 留在我们心里 一片一片甜蜜回忆 春天带来真诚友谊 我们眼里的春天 有一种欢欣 啊 … … 这就是春天的美丽
个人分类: 博物与自然图片|5958 次阅读|9 个评论
雨后京郊山桃花2011.04.02
热度 2 antiscience 2011-4-2 13:57
雨后京郊山桃花2011.04.0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ea8790100pu3p.html 昨天2011年4月1日,西方愚人节,气温骤降,最高气温由22度到12度,傍晚下了小雨。这是今年第一场雨。 今晨拉开窗,空气微微散发着一股泥土味,乃小雨落在土灰上激发出的后果。阳光颇好,天空瓦蓝,一扫前几日的阴沉气氛。 北京春天的步伐不等人,一不小心,季节就会溜过,感受春的韵律得等来年了。此不上山,更待何时!但温度还没积累够,雨水也不足,山上还没绿,春游还早着呢。到昌平沙峪观山桃花?对。正是时候。 果然,山桃花漫山遍野,整个世界就是一座花园,免费的花园!远处山坡的山桃呈灰白色,与花岗石交错在一起,如雪一般覆盖着山峦。近处的山桃花颜色多变,从白到到粉红,甚是喜人。偶尔能看到一些山杏,估计得一周后开放。 看到这美景,立即给Y打电话,请她来赏花,Y说今天仍上班。给T打电话,T说全院在开会。还想给X打电话,算了,大家都很忙! 拍了照,低头竟然见到大片的小根蒜(薤白,一种百合科植物),于是取来“家伙”,开始挖野菜。不到一顿饭功夫,就挖了一袋子。北京人不大吃这种野菜,在俺老家东北,那可是人人都吃小根蒜的。东北的和华北的小根算有区别吗?都是一个物种,但东北的有红苗阶段(刚从冻土中钻出来,此时最好吃),华北则没有。 大地还没有完全苏醒,但我们已经能感受到她的强劲的脉博。 匍匐在大地上吧,我们这些属于泥土的孩子。 小根蒜(薤白),百合科。俺喜欢挖菜,但不喜欢摘菜,好不容易才摘出一小部分。
5295 次阅读|3 个评论
杏花:春来自得风流伴
antiscience 2010-3-12 10:58
刊于 《科技潮》,2010(3):46-47。 杏花:春来自得风流伴 刘华杰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 杏乃蔷薇科植物,在文艺作品中柔弱而美丽的杏花多与美女有关,但也时常挂着负面报导,如出轨、风流,甚至薄命。我们容易想起一枝红杏出墙来、日暮墙头试回首、杏花墙外一枝横、春来自得风流伴、风流全似梅花等等。《红楼梦》里探春对应于杏花,身份倒是不赖:相国栽培物,仙人种植花。探春最后远走高飞了,传说中还成为王妃。比起袭人所对应当的桃花,杏花要算好的了。 中国古代写杏花的诗词不计其数,王涯、王安石、杨万里、王庭筠、元好问、叶绍翁都写过。大哲学家朱熹(1130-1200)折磨过的歌妓严蕊也写过杏花,不过那只是借用,据说主角是桃花: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不要小瞧这风尘小女子,毛泽东的咏梅词虽然自云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也有模仿严蕊《卜算子》的痕迹。不信?请看严词: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毛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写杏花,要论简洁的,还是王涯(约764-835)的《春游曲》: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有个叫王禹偁(954-1001)的,一口气就写了7首杏花诗,也不乏佳句,如红芳紫萼怯春寒,蓓蕾粘枝密作团,春风自得风流伴,榆荚休抛买笑钱,桃红李白莫争春,素态妖姿两未匀。日暮墙头试回首,不施朱粉是东邻。 其中,风流伴和东邻都指杏花。 不过,个人以为描写杏花的句子,仍属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形象、逼真、有质感: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你猜怎么着,这是宋朝皇帝被俘北上见到杏花有感而发。他看得仔细、想得深远。赵佶的书法、绘画都是一绝,所谓瘦金体就是他首创的。他是个才子,艺术家,可惜当了个朕,一个不走运的皇帝!传说,靖康之变时,他得知宫廷财宝被抢夺一空,毫不在乎,但听到皇家书画也被掠走,便仰天长叹。 北京郊外几乎到处有野生的山杏( Armeniaca sibirica ,或写作 Prunus sibirica ),也叫西伯利亚杏。其中门头沟的北港沟、海淀区的金山和延庆县的西大庄科至阎家坪一带非常多。山杏果肉味道很一般,但杏仁不错,小而圆满。北京农村多用它做咸菜,油炸着吃也相当不错,实际上直接炒食也行。我曾采了一些种子,种在地里,当年长到一米高。第二年春天,我把它们用作砧木,在上面嫁接上了杏梅(梅的一种),长得非常好。现在我有3棵大树,5棵小树。其中大树已经开花两年,花洁白,重瓣,相当漂亮,今年结了5个梅子,很酸。估计明年能结许多。 山杏不只打扮春天。对于自然爱好者,秋来也得风流伴。 在北京、河北的秋天,山杏的叶子或黄或红,一片一片地披在山坡上,非常好看。提到红叶,人们通常想到黄栌,即所谓的香山红叶,或者槭树属的一些植物。其实最多的还是山杏,山杏的红及其面积不亚于黄栌。正是山杏,绘就了秋季北京大部分山坡最灿烂的景色。北京另外一些红叶分别来自柿、五角枫、火炬树、悬钩子、蒙古栎、野葡萄等等。 如何辨识山杏呢?对于华北的朋友,在野外如果能将它与山桃准确区分开来,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山杏与山桃确有些相似,常长在一起,花期也相近,但不同点也非常明显。我敢说,没有学过植物学的农村人,大部分人可以迅速而准确区分两者,而学过植物学的人却未必!当然,我不是在暗示知识没用,而是想表明,书本上的知识如果没有再次转化成波兰尼所说的个人知识,其实是没用的。对于博物学来说,个人知识尤其重要。要想转化成个人知识,就必须进行名实对照,结合书本知识在大自然中仔细观察实物。学生野外实习,就是为了练就个人知识。 区分山杏与山桃的特征其实有无穷多个,如果明确写出来,容易表述并且好掌握的区分要点在于:(1)山桃树皮更光滑并有光泽,多横纹少纵纹;(2)山桃的花期早于山杏几天到一周左右。(3)山桃叶更窄而长一些。(4)两者果核完全不同。山桃核似桃核,表面有大脑凹沟,而山杏核似李核,表面无凹沟。真正的行家,在一年四季中任何时候见到哪怕一小部分植物体,就能准确判断是山杏或是山桃。谁能成为这样的行家,似乎人人都可以! 图 1 山杏正在开放的花苞,摄于北京金山。 图 2 山杏花枝,摄于北京金山。 图 3 山杏的果实,摄于北京延庆松山口至阎家坪路边。 图 4 火红的山杏叶,构成了北京、河北一带秋季最夺目的色彩。摄于河北赤城。 图 5 北京大学哲学系四院的一株山桃。树干多年被虫子蛀蚀,此株已于 2009 年春开完花不久就死掉了。不过,我已留下了它的后代,以前我保留了数百粒它的种子。我用其种子培育的幼苗已长到一米高,明天春天就可以植在其老家。 图 6 北京昌平沙峪的山桃。 图 7 北京樱桃沟中的山桃。 图 8 山桃的树皮光滑、发亮、有横纹,摄于北京门头沟东山。 图002 图004 相关链接: ■刘华杰, 北京野果,《大众科技报》,2010.01.05/12/19,C04 。 ■刘华杰, 泰戈尔诗中的瞻蔔花,《大众科技报》,2010.01.26, C04 。 ■刘华杰, 远航而来的玉米,《大众科技报》,2010.02.02/09,C04 。 ■刘华杰, 松果鳞盾的排列,《大众科技报》,2010.03.02, C04 。 ■刘华杰, 最大最重的种子:美臀椰子,《大众科技报》,2010.03.09,C04 。 ■刘华杰, 杏花:春来自得风流伴,《科技潮》,2010(3):46-47。 。 --- 12刘华杰, 华贵璎珞木 ,《科技潮》,2009年第12期,第50页。 11刘华杰, 可观可食的山莴苣 ,《科技潮》,2009年第11期,第46页。 10刘华杰, 珠峰大本营的葶苈 ,《科技潮》,2009年第10期,第54页。 09刘华杰, 假百合也是百合 ,《科技潮》,2009年第9期,第44页。 08刘华杰, 列当:沙漠的温柔 ,《科技潮》,2009年第8期,第48页。 07刘华杰, 北大五院的山楂 ,《科技潮》,2009年第7期,第48页。 06刘华杰, 四院刺槐上寄生的构树 ,《科技潮》,2009年第6期,第50页。 05刘华杰, 美味野菜薤白 ,《科技潮》,2009年第5期,第42页。 04刘华杰, 生态杀手黄顶菊逼近北京 ,《科技潮》,2009年第4期,第46页。 03刘华杰, 黄独的手性 ,《科技潮》,2009年第3期,第42页。 02刘华杰, 鸡矢藤:一种入侵北京的植物 ,《科技潮》,2009年第2期,第44页。 01刘华杰, 玫瑰:不能说的秘密 ?《科技潮》,2009年第1期,第42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8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