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分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每日翻译20190801
Bearjazz 2019-8-1 13:53
# 编者信息 熊荣川 明湖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waiting times in a calibrated tree and the numbers of lineages present for each type of diversification process (interspecies diversification and within-species coalescence) during each waiting interval. Branches are categorized as either between species (thin lines) or within species branching (bold lines) according to the procedures described in Material and Methods. 校准树中种间、种内分化持续时间的示意图,以及在每个分化等待间隔期间,不同分化过程中出现的谱系数量。根据材料与方法中描述的程序,分支可分为种间(细线)或种内分支(粗线)。 Pons J, Barraclough T G, Gomez-Zurita J, et al. Sequence-based species delimitation for the DNA taxonomy of undescribed insects . Systematic biology, 2006, 55(4): 595-609.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3980 次阅读|0 个评论
每日翻译20190618
Bearjazz 2019-6-18 09:30
# 编者信息 熊荣川 明湖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Diversification Analysis: Lineage through time plots can be done in ape ; nLTT can estimate the normalized lineage through time statistic, which can be used as a summary statistic in ABC approaches . A simple birth-death model for when you have extant species only (sensu Nee et al. 1994) can be fitted in ape as can survival models and goodness-of-fit tests (as applied to testing of models of diversification). TESS can calculate the likelihood of a tree under a model with time-dependent diversification, including mass extinctions. Net rates of diversification (sensu Magellon and Sanderson) can be calculated in geiger . diversitree implements the BiSSE method (Maddison et al. 1997) and later improvements (FitzJohn et al. 2009). TreePar estimates speciation and extinction rates with models where rates can change as a function of time (i.e., at mass extinction events) or as a function of the number of species. caper can do the macrocaic tes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 a trait on diversity. apTreeshape also has tests for differential diversification (see description ). iteRates can identify and visualize areas on a tree undergoing differential diversification. DDD can fit density dependent models as well as models with occasional escape from density-dependence. BAMMtools is an interface to the BAMM program to allow visualization of rate shifts, comparison of diversification models, and other functions. DDD implements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s based on the diversity-dependent birth-death process to test whether speciation or extinction are diversity-dependent, as well as identifies key innovations and simulate a density-dependent process. PBD can calculate the likelihood of a tree under a protracted speciation model. phyloTop has functions for investigating tree shape, with special functions and datasets relating to tree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分化分析: ape 可以谱系随时间变化的图形; nLTT 可以进行谱系的时间变化的标准化统计,从而汇总统计不同方法的结果。当你只有现存物种时(根据 Nee et al. 1994 ),一个简单的出生 - 死亡模型可以使用 ape 模拟 ,同时,可以用 ape 进行生存模型和拟合度测试(同多样化模型的测试)。 TESS 可以计算出一棵树在具有时间依赖的分化模型下的似然值,包括大规模灭绝。净分化速率(依据 Magellon and Sanderson )可用 geiger 计算。 diversitree 可运行 BiSSE 方法( Maddison et al. 1997 )并进行后续优化( FitzJohn et al. 2009 )。 TreePar 通过模型估计物种形成和灭绝速率,模型中的速率可以随时间(即大规模灭绝事件)或物种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caper 可以做 macrocaic 测试来评估一个性状对多样性的影响。 apTreeshape 也有趋异分化检验(见说明)。 iteRates 可以识别和可视化系统发育树上正在经历趋异分化的区域。 DDD 既能拟合密度依赖模型,也能拟合偶尔脱离密度依赖的模型。 BAMMtools 是 BAMM 程序的一个接口,用于可视化速率变化、多样化模型比较和其他功能。 DDD 实现了基于多样性依赖的出生 - 死亡过程的最大似然方法,以检验物种形成或灭绝是否依赖于多样性,识别关键创新并模拟密度依赖过程。 PBD 可以计算一棵树在长时间物种形成模型下的可能性。 phyloTop 具有研究树形的功能,具有与传染病树相关的特殊功能和数据集。 https://cran.r-project.org/web/views/Phylogenetics.html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2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每日翻译20190519
Bearjazz 2019-5-19 08:07
# 编者信息 熊荣川 明湖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In birds, deep sympatric mtDNA divergences have been found in a few species (e.g., Quinn 1992; Webb et al. 2011; Kerr et al. 2009b; Johnsen et al. 2010; Barrowclough et al. 2011). For example, common ravens ( Corvus corax ) show a 4% divergence between Holarctic and western North American lineages, with a high degree of sympatry and interbreeding (Webb et al. 2011) and males of the (Manacus manacus) collected from a single lek represented two groups with 3.5% divergence (Kerr et al. 2009b). The interpretation of such deep sympatric divergences is challenging and require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bout potential methodological pitfalls in mtDNA sequencing and reproductive barriers to gene flow in nuclear DNA. 在鸟类中,有些物种同域种群内线粒体 DNA 存在较高的分化(如 Quinn 1992; Webb et al. 2011; Kerr et al. 2009b; Johnsen et al. 2010; Barrowclough et al. 2011 )。例如,普通乌鸦( Corvus corax )在北极圈和北美西部血统之间表现出 4% 的差异,且具有高度的分布区重叠和杂交( Webb et al. 2011 ),从同一个求偶场采集的雄性白须娇鹟( Manacus manacus )代表着两个群组,差异为 3.5% ( Kerr et al. 2009b )。对这种同域差异的解释具有挑战性,也需要更多关于 mtDNA 测序中潜在的方法学缺陷和核 DNA 中基因流的生殖障碍的信息。 Hogner S , Laskemoen T , Lifjeld J T , et al. Deep sympatric mitochondrial divergence without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n the common redstart, Phoenicurus phoenicurus .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2, 2(12):2974-2988.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1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每日翻译20190406
Bearjazz 2019-4-6 18:05
# 编者信息 熊荣川 明湖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Difficulties in detecting convergent ecomorphs without the use of molecular data are particularly pervasive in anuran amphibians because their body plan is remarkably conserved. For example, despite the fact that Archaeobatrachia and Neobatrachia diverged about 200 million years ago (mya) (12), superficial examination shows no striking morphological fix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 This situation is diametrical to that, e.g., of mammals, whose orders underwent extensive remodeling of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 complexes in a much shorter time (10, 12, 13). Hence, most conspicuous morphological features are usually used in anuran systematics despite their possible adaptive properties. 在没有使用分子数据的情况下,检测生态形态趋同的困难在无尾两栖动物中尤其普遍,因为它们的身体结构非常保守。例如,尽管距今约 2 亿年前( 12 ), 始蛙亚目 ( Archaeobatrachia ) 和 新蛙亚目 ( Neobatrachia ) 就发生了分化,但外形研究显示这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稳定形态差异。这种情况与哺乳动物的情况正好相反,例如,哺乳动物的目级类群在更短的时间内( 10 、 12 、 13 )经历了形态和生理特征复合物的广泛重塑。因此,最显著的形态特征通常用于无尾类系统学,尽管它们可能具有适应性。 Bossuyt, F., M. C. Milinkovitch (2000). Convergent adaptive radiations in Madagascan and Asian ranid frogs reveal covariation between larval and adult trai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7(12): 6585-6590.
个人分类: 我的研究|1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种分化与多样性演化
热度 3 zhuchaodong 2017-3-7 07:45
这段时间,考虑物种分化与多样性等话题比较多些。深究方法及其后面的理论,就会碰到种种假设、前提和模型。如果去掉这些假设条件,就回到了少数几个物种,甚至一个物种的情形。从数据的角度,一个物种是否可能只有一个基因?这显然就回到了生物演化之初,同时必须考虑物种概念、物种分化过程、驱动机制和维持问题。还有个问题不可忽视:物种有形成,也有绝灭。现在系统发育的工作主要偏重过去历史的重构,而罕有基于现有数据推测发展趋势的工作。从生物学的角度,新化石和遗迹的发现,会有助于理解生物演化历史。如最近发现最古老的生命在42.8亿年前后就已经以复杂的形态出现在地球上(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2017/03/oldest-life-earth-iron-fossils-canada-vents-science/)。该项发现,不仅把地球生命的起源大大提前,还有可能颠覆生命单起源的假说,改写生命之树的基部结构。但从方法的角度,我们需要基于数学、物理和化学,模拟并推演单物种的情形。 由此问题,我也联想到几次研讨会上的一些讨论。 生物学研究发展尚处于早期。很多复杂的结构、过程和功能,短期还很难精确定义和刻画。某种意义上讲,很多生物学的发现,多是描述为主的数据积累和展示。 在我在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就读本科学位的时候,曾经有个说法:生物是文科中的理科,理科中的文科。这基本符合生物专业的大部分从业者、本科和研究生数理化功底较为薄弱的现实情况。尽管当时,生物系设置了高等数学,但该科要求并不太严。从现在每年招收研究生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对数学、物理或者化学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报考研究生,只需要好好复习生物的专业课和英语,基本就能跨过考试关。即便有些学科招生设置了数学等非生物专业考试,也少有优秀的生物专业学生愿意选择考这些科目。生物专业从应用数学或者统计系招生的可能性仍然非常低。 在国内有种有趣的说法,认为中国学生数学水平比欧美的高。然而出国留学的学者却发现,欧美学者或学生,具有明显高出一筹的数学或统计功底。从现代生物学科研的角度,拥有深厚的数理化功底,已经不仅仅是学科交叉的问题,而可能是学科深入发展的必备基础前提。很多情况下,一个实验室如果拥有一个爱钻研数理化的成员,则很可能产生全新的方向,并获得较好的科研进展。现在大部分和数理化的结合,还是基于国外提出的模型和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部分工作可能质疑这些模型和软件的假设前提,进行修改,就明显前进了一步。 经常遇到一些基础的问题,就能够深刻认识到“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不无道理。比较现实的建议,可能还是在生物相关的院系,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设置并强化数理化等必修课,才有可能在根本上解决这一阻碍很多生物专业方向发展的问题。 ------------------------------------------------------------------------------------------------------------------------------------------------ 假设只有1个物种;该物种只有1个基因。 问题:物种会怎样演化?如何通过数学的方式来模拟并刻画单个物种、物种分化过程? If there is only 1 species with only 1 gene, how does this species evolve? Can we describe this species concept and illustrate the species evolutionary history with mathematics? 假设世界上有m个物种;每个物种有n个基因;且物种之间、基因之间没有互作。 问题:物种多样性会怎样演化?如何通过数学的方式来模拟并刻画这个过程? If there are m species, with n genes for each one, how does the species diversity evolve? There are no interactions between species/genes. Can we illustrate the species diversity evolve with mathematics? ------------------------------------------------------------------------------------------------------------------------------------------------ Citation: Servedio MR, Brandvain Y, Dhole S, Fitzpatrick CL, Goldberg EE, Stern CA, et al. (2014) Not Just a Theory—The Utility of Mathematical Models in Evolutionary Biology. PLoS Biol 12(12): e1002017. doi:10.1371/journal.pbio.1002017 How Do New Species Originate? Speciation is another research area that has benefitted from extensive proof-of-concept modeling. Even under the conditions most unfavorable to speciation (e.g., continuous contact between individuals from diverging types), one can weave plausible-sounding verbal speciation scenarios . Verbal models, however, can easily underestimate the strength of biological factors that maintain species cohesion (e.g., gene flow and genetic constraints). Mathematical models have allowed scientists to explicitly outline the parameter space in which speciation can and cannot occur, highlighting many critical determinants of the speciation process that were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 Felsenstein , for example, revolutioniz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iculties of speciation with gene flow by using a proof-of-concept model to identify hitherto unconsidered genetic constraints. Speciation models in general have made it clear that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there are many important biological conditions that combine to determine whether speciation is more or less likely to occur. Because speciation is exceedingly difficult to replicate experimentally,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such as these have been particularly valuable. 22. Darwin C (1859)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London: J. Murray. 490 pp 31. Coyne JA, Orr HA (2004) Speciation. Sunderland: Sinauer Associates. 545. pp 32. Felsenstein J (1981) Skepticism towards Santa Rosalia, or Why are there so few kinds of animals? Evolution 35: 124–138.
6444 次阅读|3 个评论
权力的分化
fanxiaoyingz 2014-5-9 11:16
权力的分化 在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存在权力的高度集中,皇帝拥有全部权力和利益,和皇帝类似,皇帝以下的王爷和侯爷也拥有全部权力,而这种权力的界限划分仅仅有地域区别。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有军事权、税收权、劳役权、立法权、执法权、管理权、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人事权等。总之,人事权、财产权、行政权、军事权、管理权全部为王爷和贵族所拥有。 但是诸侯和王爷拥有极大的权力导致贵族内部矛盾激化、皇权和王权之间产生极大的分歧,导致皇权被架空、行政命令不顺畅、国家政权内部运行效率低下、皇帝利益和民众利益无法保证等问题。所以才出现了历史上几次著名的削藩运动,第一次削藩是西汉朝中期,汉景帝采纳晁错建议采取了削藩措施,出现吴楚七国之乱,结果是中央政府夺回了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明朝建文帝削藩运动遭到失败,但是朱棣吸取了教训,在措施上更加严厉。西晋时削藩引发八王之乱。清朝则削去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的王爷爵位。削藩运动的本质是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之间的博弈,是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分配问题,这种博弈是必要的,否则要么中央权力过于强大,地方失去活力;要么地方权力过大,中央政令不通,各地发展不平衡。 中央和地方博弈的结果产生了权力的分化,这是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分配的结果。首先是军事权被分化出来,到了宋朝军事权被划分地很复杂,不仅军事长官的人事权和行政长官的人事权被划分出来,而且军队的日常管理、调动、使用被划分出来。到了明清时代,地方行政长官就完全失去了军队的指挥权。 后来多种权力被划分出来,出现了三省六部。在三省六部的权力划分中,内史省分管地方政务,门下省分管中央各个部委,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礼、兵、度支(后改为户)、都官(后改为刑)和工六部,吏部主观人事权,户部主观财税和户籍;礼部主管教育外交等,兵部主观军队的日常管理(没有军事权);刑部主管司法;工部主管建设工程。三省六部制的设立,三分相权,有利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强了皇权。是中国官制史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封建时代的权力最终被资本主义的思想家重新划分。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最终被三分天下。在西方不存在人事上的统一性。立法权交给议院或者国会;行政权交给政府、司法权则交给法院。三权分立的目的就是在治理国家和社会过程中互相监督,互相制约。而在中国尽管从名义上也进行了三权分立,立法权交给了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权交给了政府、司法权交给了法院。但是由于中国实行的中央集权制,所以这三种权力依然没有独立性,既没有权力上的独立性,也没有人事上的独立性,而且权力的划分并不彻底。首先,立法权交给了人民代表大会,但是中国的政协也有立法权的审议权;其次立法权中的大多数权力被国务院的“行政立法权”所代替,结果造成中国立法权的被篡夺和立法审议的不彻底;再次,许多权力被党委夺取,造成人民代表大会被架空,所以形式上权力在人民手中,实际上权力在权贵手中。中国的行政权被赋予的权力过大,许许多多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能够行使的权力被政府包揽。例如公共事务的建设,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教育、文化、体育、科技、环保、资源、工业、水利、农业、商业、卫生都有国家举办,过去由国家举办有相当的道理,因为社会的自发运行能力不足,自我约束能力不足,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许多行业已经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从政府脱离就很正常;但是这种脱离是没有理论指导的,是没有计划的,是非自觉的行动,结果导致国家垄断,卡得过紧,社会力量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制约各项事业的发展。以体育为例,每个人的身体都是自己的,体育锻炼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政府只需要提供场地,不需要提供人员,但是由于有国家体育总局的存在和限制,民间自发体育运动在中国一直是很脆弱的,导致的结果是国民素质的下降。政府应该从一切公共事务的建设和管理中退出,逐渐地交给社会自己去办理,政府只需要进行宏观的、政策性地管理。再例如,政府由于有行政立法权,所以政府在许许多多的领域有法外有法篡越人民代表大会的现象。例如在中国许多法律都是粗线条的,只有大的框架,而许多法律的细节由国务院的所谓的“法律条例”决定,其本质就是篡越人大。再次,国务院中窜越了许多司法机构的权力,例如行政执法权,不仅有罚款权力,而且有限制人身自由的权力,还有罚没财产权,其本质就是对司法权的滥用和篡越。所以中国的国务院具有太多的权力,而中国的司法系统形同虚设。所以在中国国内人大和司法被篡越,被架空,而实权在政府和党委手中。另外,中国的中央集权制的政体,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各个部门的职权不断游离,不断互相争夺和变化,导致监管的难度极度增加,甚至无法监督,这是中国政体的致命伤,例如中国不仅有检察院、还有反贪局、有纪检委、有内务部等监察机构,但是这些机构还是不能彻底解决中国的腐败问题,根本的原因是缺乏权力之间的明确的划分、没有相互独立、缺乏相互制衡,缺乏人事上的独立性自主性、执行上的独立性自主性。总而言之,中国的权力的划分是模糊的,职能是非独立和不全面的,权力之间篡越和掣肘现象非常普遍,导致行政成本非常地高,行政效率非常低下。中国的集权制的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自相矛盾”,表面上看是全国大一统的制度,做什么事情都是在一元化领导下意志统一、行动统一,实际上由于自相矛盾,权力和职能在各个部门之间漂移,互相争夺,结果造成权力互相争抢,义务互相推让,责任互不负责,部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严重,导致的结果是政府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不公平,甚至剥削和压迫,然后导致的结果是官僚主义严重,腐败严重,根本无法根治,腐败治理从来都是治标不治本。 总之,在中国,人大、党委、国务院、法院、政协之间的权力在互相博弈,权力的分配在各个部门之间互相转移变化。而这种变化并不是中央集权的首脑所能够独立担当的。最后演化为集团之间的博弈,甚至利益阶层之间的博弈。例如人大代表的比例,过去大多数是工农兵代表、后来变化为党政领导和知识分子占大多数;目前是资本家和官员和影星占大多数。在大一统的国家(即中央集权制度),由于各个部门和机构缺乏独立性,所以权力之间的篡越和连通更加容易,更加普遍;个人意志更加明显,行政命令更加有效。以八十年代为例,邓小平多次提出“不换思想就换人”,结果大家都知道,权力发生了极大的转移和变化,八十年代的中央权力实际上在“中央顾问委员会”手中;而本世纪初中央权力则在国务院手中;九十年代的权力在常委手中,七十年代中央权力在“革委会”手中。所以可以看出中央集权制的重大缺点就是关键权力在各个部委之间互相转移变化,个人意志非常明显,那个人是实力派,强权派,那个人所在的部委的权力就大。这一点是中央集权制的通病,因此封建时代也是有的。在封建时代最多的是皇帝的权力被太监占用,或者皇帝的权力被丞相占用,或者皇帝的权力被皇帝的母亲占用等等。所以中央集权制的权力划分是游弋的,非确定的,所以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并不适应,最大的缺点是缺乏权力在人事权、事务权、制度权的独立性。中央集权制的第二个重大缺点就是个人意志在权力系统中占有绝大多数的权重,导致的结果是官员们瞒上欺下,媚上压下,奴才嘴脸和恶霸嘴脸同时存在;正义和正气得不到声张,制度和常规被视为弃儿,汉奸群出;小人亲近君王,君子贬之草野。政务颓废导致灭亡。中央集权制的第三个严重缺点是责任追究困难,互相推诿严重,根本原因是权力主体不够明确。由于权力主体不明确,所以有了好处和利益,级别高的官员首先获得,而有了责任和罪过,高级官员往往推卸给底层官员和实际操作者,而对高级的决策者和管理者缺乏惩处。造成的结果是官场气氛紧张,互相倾轧。 所以,权力的划分应该非常明确,这种明确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在人事权、管理权、财务权和事务权上的独立。这种独立也许在某些特殊时期是互相掣肘的,但是在和平时期和通常情况下有利无害。 权力的基础是利益,是财富。在封建时代物质财富匮乏,所以导致高度的强权,中央集权,原因在于政府具有财富的所有权、使用权、分配权和处置权。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所以,从观念上讲,在奴隶时代和封建时代,土地和土地上的人都是王爷和皇帝的财产。所以正是有对财产的管理权,才导致有了政府的一系列政务和司法系统,也才产生了一系列权力。所以财富的增多、财富的转移、财富产生方式的先进化对于权力有“釜底抽薪”的效果。因而,财富权的产生对于政府职能的分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在当代社会表现地非常明显。 可以想见,一个帝王他可以剥夺别人的财产、别人的性命、别人的官职、限制别人的自由,但是他无法让自己长寿,无法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问题,有的皇帝有不孕症、有的皇帝容易害病,有的皇帝早死,这些问题不是皇帝本人和他的权力能够解决的。但是医生却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些生老病死问题,所以首先医生的行医权从权力中划分出来,成为独立的一支。从古代到现代,无论那个对立的政府党派对医生都相当尊重。所以三国时期,扁鹊可以从容地从魏国周游到吴国或者蜀国。医生因为有了独立的行医权,从而在政治地位上也获得了比较高的基础。“法不责医”成为一个现象,反过来医生的这种特殊权力也导致皇权和王权的某种程度的削弱。 其次,技术从政权中分离出来。从古至今,各种各样的能工巧匠也都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得到皇权和王权的尊重,究其原因也是他独有的技术权力是社会其它力量不可替代的,由于事权获得了相应的社会权力。例如各个地方的木匠、石匠、砖瓦匠、铁匠、金银匠等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也从某个方面弱化了行政强权的力量。 第三,是文化和科技从权力中分化出来,获得了独立的事权。在中国历代政府对知识分子都是又爱又恨,爱恨交加,弃之可惜,重用又不敢。一方面政府的文稿、文告、行文、情报等需要知识分子收集整理发布。另一方面,帝王们要借重知识分子的知识和智慧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所以历来都有科举制度、翰林等机构。在外国,尤其是欧洲则对教育和技术的渴望直接导致皇家科学院和皇家大学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基督教教义的传播,从事这些的人也因为事权而获得了相当高的社会权力和政治权力。例如教父、牧师等。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家直接掌握资本,直接掌握大量社会财富,因此权力进一步低头,向资本家不仅做出了极大的让步,而且把政府的许多权力让渡给资本家阶层。所以政府权力进一步削弱,甚至被资本家控制。政府权力进一步被削弱,甚至被分割为几个互相独立的部门。 到了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的全面迅速的发展,各种各样的事权进一步被分化,被强化,社会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增强,所以相当一部分过去的政府职能向着社会力量过渡。例如行业协会、商会、工会、消费者协会、书法家协会等等。社会权力的产生是政府不可能替代的,也是政府无法替代的,但是社会权力的产生却名副其实地进一步削弱了政府的权力。政府的存在的必要性、政府职能的划分重新被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和期盼,权力被关进笼子里的呼声日益高涨。 在现代社会,由于管理手段不断变化,不断丰富,不断地高明,所以使得过去政府的一部分职能完全有可能被划分出来交给社会来管理。交出的原因之一是无论什么样的行政行为,它的成本费用都远远比社会自我管理的费用高出很多。在当代社会,由于管理内容的多样化,管理内容的专业化、管理手段的丰富化,所以社会事务权和社会管理权从政府中分离开来完全有可能,而且有必要性。所以中国当代的所有事业单位,包括农林牧副、医疗、教育、商务、科研等都可以由社会自身办理和管理。政府有必要有可能完全从这些领域退出。 一个政府如果它是明智的,那么它就会顺应社会和科技发展趋势,对自己的权力重新评估和圈定,如果不是明智的,那么它可能腻潮流而动,大权独揽,最后的结果是出现混乱和失效,人民的失望和权力的丧失。最后的结果是失去执政的合法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克强提出的“社会力量法无禁止即可行”“政府法无许可不可行”是正确的,它相当清楚地界定了社会权力和政府权力的界限,否定了法律的随意性,肯定了法律的透明性和可操作性,肯定了法律的权威,消除了民众无所适从的局面。 从以上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权力的划分基础有两个:一个是事权的分离导致权力的分异;另一个是财富的产生和分配导致权力的分化和转移。因此,权力不是一尘不变的,权力不是不是没有基础的,权力不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因为事权的产生和变化而转移变化,权力因为财富的产生和分配而转移变化。当代社会由于事权的分化和重新配置,导致权力的重新配置和削弱一直在持续;由于财富的膨胀导致的权力的削弱一直在持续。可以想见,最后的结果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彻底改革。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1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调控基因进化的意义
热度 1 Bearjazz 2011-2-18 17:06
研究调控基因进化的意义 熊荣川 选译 调控基因的改变可以导致生物多个特征的协同进化,因为它们控制着一整套目标基因。调控基因发生很少的变化,就能导致发育模式、繁殖、或者生理上的显著而全面的改变,因为它们控制着由其它基因组成的功能网络。这些所谓的调控基因通常编码转录因子或者信号蛋白,其进化似乎经常以基因的复制进而分化为基础。 关键词:调控基因 转录因子 进化 复制 分化 原文 Coordinated evolution of complex characters can occur by altering regulatory genes that control large suites of effector genes. A small number of changes in these regulatory genes can result in conspicuous and harmonious changes in developmental pattern, reproduction, or physiology, because they co-opt entire functional networks of other genes. These evolving regulatory genes usually encode transcription factors or signaling proteins, and their evolution appears often to involve gene duplic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 Emerson et al., 2009 ) 参考文献: Adaptive Evolution in Zinc 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s.pdf Emerson Ryan O.,Thomas James H. (2009). "Adaptive Evolution in Zinc 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s." PLoS Genet 5 (1): e1000325.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4434 次阅读|1 个评论
干细胞的“往日情怀” iPS still sings “ the way we were”
热度 1 GumpForrest 2010-9-10 23:34
干细胞的往日情怀 iPS still sings the way we were 细胞有记忆吗?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记忆是其应对周围环境、维持生存的所必要的基本功能。对高等生物而言,记忆学习的基础。那么作为生物体基本构成单元的细胞是否也有记忆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此记忆非彼记忆也。对于复杂的多细胞生物或高等生物而言,记忆常由特化的专门组织或器官来完成,如神经系统,其过程极其复杂,不是这里要讨论的。细胞的记忆则是由自己独立完成,它主要通过给基因挂上各种形式的记忆标签来实现的,这些标签又被称为表观遗传学信息。 我们知道,对于有性生殖的多细胞生物,机体的每一个不同的细胞都是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 - 受精卵,受精卵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细胞,最终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个体。受精后 3-5 天形成的胚胎(又称囊胚)囊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单独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这就叫发育的全能型,或分化的全能型。能分化形成新的组织细胞类型的细胞,就是干细胞。当然,能够自我更新也是称之为干细胞一个必要的条件。干细胞是生命的原始种子细胞,在体内可以形成为各种组织细胞甚至器官和完整的生命体,因此具有潜在巨大的生物医学价值。 经过漫长和复杂分化历程形成的各种组织细胞的命运最终被定格:或是肌肉细胞、或是皮肤细胞等,细胞牢牢地记住了自己的分化经历,并终生严格维持自己最后的身份,而这些记忆是以表观遗传学信息形式储存。命运似乎不能任意改变的,这就是人们一直认为的分化过程是不可逆(而在植物,分化过程是可逆的,因此可以将植物任何部位的组织切下一块形成完整的植株)。这一观念直到 1997 年克隆羊多莉诞生才被彻底扭转。克隆多莉羊的技术被称为核移植技术,就是从供体羊(多莉的父亲或母亲)的身体取出单个体细胞,将细胞核吸出,移植到去除细胞核的卵子,让体细胞的细胞核载在卵子的细胞浆中逐渐忘掉分化过程所形成的成长记忆,将记忆回零以便重新开始,又叫重新编程。鉴于细胞核移植还涉及卵子的来源和使用,也一定程度存在伦理因素的制约。 于此同时,科学家们开始尝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对体细胞进行重新编程,使其回归到胚胎干细胞的状态。这在一开始被看做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impossible mission ),日本的山中伸弥实验室是最早啃这块硬骨头的人。 2007年,日本的山中伸弥实验室和随后美国 Thomson 实验室分别宣布通过组合特定四种控制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基因人为表达实现将体细胞 ( 普通皮肤细胞 ) 成功地转化为干细胞的方法,被称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又名 iPS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细胞。 iPS 技术绕开了胚胎干细胞研究一直面临的伦理和法律等诸多障碍,因此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于是 iPS 研究一时风起云涌,成为生物医学研究的最前沿热点,诱导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成熟,先有基因转染,到后来的蛋白因子鸡尾酒,再后来又有华裔科学家丁盛的化学小分子组合技术等等。 仅管各个实验都声称有通过各种方法诱导获得的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完全一样,但是人们仍然会心存疑虑:体细胞的原有记忆是否真正被完全抹去,可以完全重新开始?因为残存的记忆会引导或干扰干细胞的分化行为,恰如一个有着长久偷窃行为记忆的人可能不自觉地会对别人的口袋感兴趣;而一个有着毒品成瘾记忆的人可能在绝望或沮丧时可能更容易想到毒品。在 7 月 19 日 Nature 和其姊妹期刊 Nature Biochenology 分别发表了来自美国多个不同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个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首先,由哈佛的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两个著名实验室合作,比较了早期 iPS 和体细胞核移植获得的干细胞在表观遗传标记上的变化,如 DNA 上的甲基化,结果发现,早期的 iPS 细胞仍然残存一定数量的甲基化,说明 iPS 憨部分保留着原有的记忆,而这些表观遗传学记忆必定影响细胞的分化过程中的行为。 另外发表在 Nature Biochenology 的是由多大六个实验室的合作研究的结果。该研究比较了不同组织来源的体细胞在经过标准的诱导方法获得 iPS 后在分子水平和分化行为上的差异。细胞的特征和功能取决于其多种基因的表达状态(表达或不表达,或表达水平),而这些基因的表达状态就是细胞的基因表达谱,相当于细胞的脸谱,基因芯片技术是描述细胞脸谱的一个主要技术。该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细胞制成的 iPS 基因表达谱差异很大,说明这些细胞还都保存着过去的记忆。将这些不同细胞来源的 iPS 在培养瓶内进行诱导分化实验,结果发现, iPS 倾向于分化成它们原有的、或谱系接近的细胞类型,例如,从造血细胞来源的细胞诱导形成的 iPS 在培养瓶内很容易就可以诱导分化成造血来源的细胞,但很难形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也就是说这些残存的记忆更容易引导这些细胞想到或回到过去的往日情怀( The Way We Were )。 iPS 的往日情怀是阻碍其多向分化的障碍,这两篇报道着也实让我们虚惊了一场。所幸的是,这种记忆也并非多么顽固。时间可以淡化或抹去记忆:如果把 iPS 在培养瓶中再继续培养几星期,或者几个月,那么他们原来的记忆印迹就将逐渐消失,恰如芭芭拉 . 史翠珊所唱歌词中期望的:让时间重写记忆,让一切重新开始。 iPS 的前景依然是光明的,虽然还有很长路要走,而干细胞向实际应用可能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期待着这么一天,成熟的干细胞技术的能帮助那些饱受病痛折磨的人们驱走梦魇,重新开始。 文章链接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nfv/ncurrent/full/nature09342.html ( http://www.nature.com/nbt/journal/vaop/ncurrent/abs/nbt.1667.html ) The Way we were memories light the corners of my mind misty water color memories of the way we were scattered pictures of the smiles we left behind smiles we gave to one another fore the way we were can't it be that it was all so simple then or has time rewritten every line and if we had the chance to do it all again tell me would we, could we memories maybe beautiful and yet what's too painful to remember we simply choose to forget so it's the laughter, we will remember whenever we remember the way we were
个人分类: 憨人的科学|3979 次阅读|3 个评论
进化时间的估算:r8s软件使用指南
热度 2 zjlcas 2010-3-24 20:15
本文所附PDF文件中在Windows编译r8s部分已经过时,请参考博文: 《 怎样在Windows10系统中编译和运行r8s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5662-1144730.html r8s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进化生物学家Mike Sanderson编写的用于估算进化树分化时间的软件,在进化生物学、分子生物地理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估算分化时间不可或缺的软件之一。该软件中的一些方法如NPRS和PL是软件作者最先提出的,目前在同类的其他软件中还难以实现。R8s的运行平台为MacOS和Linux,在国内应用的还不多,也难以找到中文的练习资料和说明。 本文基于当前版本r8s 1.7.1,参照其说明书,介绍该软件在Windows下的安装和操作,并对其模块的功能和选项进行简要的说明。 r8s使用指南 完整版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8242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