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叶绿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Map-based cloning of a recessive gene for virescent cotton
crilqy 2018-12-21 14:26
作为棉花发育早期可识别的表型, 芽黄 不仅可用于叶绿体发育和光合作用的研究,还可用于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 在本研究中,为了精细定位棉花的 virescent-1 基因( v 1 ),利用具有 芽黄 性状的 T582 构建了 3 个群体,共有 5 678 个单株。以烟草脆裂病毒 TRV1 和 TRV2 ( pYL156 )作为病毒诱导基因沉默( VIGS )试验的载体。 在四倍体棉花中, v 1 基因被精细定位到第 20 号染色体上的 20 kb 区间。我们在亲本之间只鉴定到 1 个具有 4 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候选基因,其中在 1 082 bp 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导致了编码的氨基酸残基从 Arg (海岛棉 3-79 ,正常叶色,无 芽黄表型 )向 Lys ( T582 )的突变。该候选基因在芽黄棉株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棉株。利用 VIGS 技术沉默该基因可使正常棉株的绿叶明显变黄。我们将这个候选基因命名为 GhRVL 。 本研究将有利于棉花 芽黄 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可用于杂交棉选育。 Title: Map-based cloning of a recessive gene v 1 for virescent leaf expression in cotton ( Gossypium spp.) ZHANG Youping, WANG Qiaolian, ZUO Dongyun, CHENG Hailiang, LIU Ke, ASHRAF Javaria, LI Simin, FENG Xiaoxu, YU John Z. and SONG Guoli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 2018; 1: 10. https://jcottonres.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2397-018-0009-7
9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昆明植物园师姐的笔记
Woodn 2017-5-20 22:20
个人分类: 私人笔记|4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叶绿体中合成次生代谢物
热度 1 cjj1650 2013-3-12 19:38
光合作用除了将 CO 2 和水转化成糖和氧气以及能量以外,还生产大量的天然化学产物( natural chemical compounds )。但在植物进化过程中,能量生产与活性物质的合成划分成两个场所:叶绿体和内质网。前者光合作用合成 ATP 和 NADPH 以及碳水化合物。而在内质网上的 P450 单加氧酶参与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能量来自于 NADPH 电子传递。在内质网中 NADPH 的浓度限制了次生代谢物的合成速度。 Poul Erik Jensen 等人打破进化的限制,将整条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转到叶绿体中,直接利用NADPH,提高了次生代谢物质的产率。该研究通过利用叶绿体中的NADPH, 直接 驱动P450快速合成天然化学物质 。 图片来源于原文 原文链接 : Redirecting Photosynthetic Reducing Power toward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 Synthesis, DOI: 10.1021/sb300128r.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sb300128r . Abstract In addition to the products of photosynthesis, the chloroplast provides the energy and carbon building blocks required for synthesis of a wealth of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 of which many have potential uses as pharmaceuticals. In the course of plant evolution, energy generation and biosynthetic capacities have been compartmentalized. Chloroplast photosynthesis provides ATP and NADPH as well as carbon sources for primary metabolism. 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 (P450s) i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ER) synthesize a wide spectrum of bioactive natural products, powered by single electron transfers from NADPH. P450s are present in low amounts, and the reactions proceed relatively slowly due to limiting concentrations of NADPH. Here we demonstrate that it is possible to break the evolutionary compartmentalization of energy generation and P450-catalyzed biosynthesis, by relocating an entire P450-dependent pathway to the chloroplast and driving the pathway by direct use of the reducing power generated by photosystem I in a light-dependent manner.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transferring pathways for structurally complex high-value natural products to the chloroplast and directly tapping into the reducing power generated by photosynthesis to drive the P450s using water as the primary electron donor.
个人分类: 科技进展|548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藻类植物进化三种路线
syfox 2013-1-25 22:15
藻类植物可以是从原始的光合细菌发展而来的。光合细菌具有细菌绿素,利用无机的硫化氢作为氢的供应者,产生了光系统Ⅰ。原始藻类植物,如蓝藻类所具有的叶绿素 a,很可能是由细菌绿素进化而来的。蓝藻类利用广泛存在的水为氢的供应者,具有光系统Ⅱ,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随着蓝藻类的产生,光合细菌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而放氧型的蓝藻类则逐渐成为占优势的种类,释放出来的氧气逐渐改变了大气性质,使整个生物界朝着能量利用效率更高的喜氧生物方向发展。这个方向的进一步发展就产生了具有真核的红藻类,同时,类囊体单条地组成为叶绿体,但集光色素基本上一样,仍以藻胆蛋白为集光色素。蓝藻和红藻的集光色素,藻胆蛋白,需用大量能量和物质合成,是很不经济的原始类型,所以只能发展到红藻类,形成进化上的一个盲枝。 藻类植物的第二个发展方向是在海洋里产生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c的杂色藻类。叶绿素c代替了藻胆蛋白,进一步解决了更有效地利用光能的问题。在开始的时候,藻胆蛋白仍继续存在,如在隐藻类,但进一步的进化,效率较低的藻胆蛋白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而逐渐被淘汰,所以在比隐藻类较为高级的种类,如在甲藻类、硅藻类,除叶绿素a以外,只有叶绿素c,而藻胆蛋白消失了。迄今,海洋仍为含有叶绿素c的种类,包括甲藻类、金藻类、黄藻类和硅藻类等浮游藻类和褐藻类的底栖藻类,占据优势。但这个类群不能离开水体,仍是一个盲枝。 藻类植物的第三发展方向是在海洋较浅处产生绿色植物。它们除了叶绿素a以外,还产生了叶绿素b。据科学家估计,叶绿素a+b系统比之叶绿素a+藻胆蛋白系统,光合作用效率高出了3倍,也高于叶绿素a+c系统。这是藻类植物进化的主流。很可能十几年前发现的原绿藻就是这类植物的祖先。原绿藻植物出现的时间可能与原核的杂色藻类(尚未发现)差不多,但由于某种原因,可能与当时的大气光照条件有关,杂色藻类大量发展起来而原绿藻却停留在原始状态。后来,环境条件变为较为适合于叶绿素 b生物的生长,从原绿藻植物就产生了真核的绿藻类。它们不但已产生了叶绿体,而且已经有了比较其他藻类更加进步的光合器,即具有基粒的叶绿体。就是这类植物终于登陆,进一步演化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及种子植物。几亿年前地球大气的含氧量已达到现在大气的百分之十,形成了臭氧屏蔽层,阻挡了杀伤生物的紫外线,使陆地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条件。登上陆地后,光合生物的进化速度大大加快,在大约5亿年内就从原始的陆地植物发展到高等的种子植物。
个人分类: 学习|35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假如“世界末日”被不幸言中-人造太阳计划
热度 2 duke01361 2012-12-17 19:16
假如“世界末日”被不幸言中-人造太阳计划 6500万前为什么恐龙会突然灭绝? Mass extinction 会不会发生? 依据以往曾经发生过的5次大灭绝和数次小规模的灭绝来看,我们人类确实有可能面临着“大灭绝”,人类会大灭绝这种可能性似乎是成立的,只是以什么方式灭绝上不可预测? 我们现在的“气候改变”会严重影响陆地生物的分布和生存状况,造成的“物种灭绝”只能是渐变的小规模灭绝,而绝不可能是我们面临的大灭绝! 除非出现重大的、极端的“事件”,比如地球爆炸、核武战争、基因战争,以及大洪水、大地震.... 小行星轨迹改变,撞向地球的可能性最大.... 那么,加入2012年12月20日的太阳落山,21日的太阳永远不会再升起。那么我们又能够在黑暗和极度严寒中坚持多久? 我们可以产生多少能量和热量维持我们自己的生命?我们又如何制造一个人工太阳维持叶绿体们的活性? 我们这些线粒体生物的能量又会来自何方? 人造太阳计划: 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核武器使用的反射性物质用火箭推送到“月球”,可以把“月球”变成一颗“人造太阳” 那时候,世界虽然将不会再有星空,也没有了太阳和月亮,但是我们通过智慧重新制造了一个“太阳”。
个人分类: Science in action|251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被子植物APG分类法
syfox 2012-11-29 14:55
《被子植物APG分类法》是1998年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出版的一种对于被子植物的现代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和传统的依照形态分类不同,是主要依照植物的三个基因组DNA的顺序,以亲缘分支的方法分类,包括两个叶绿体和一个核糖体的基因编码。虽然主要依据分子生物学的数据,但是也参照其他方面的理论,例如将真双子叶植物分支和其他原来分到双子叶植物纲中的种类区分,也是根据花粉形态学的理论。 APG分类法,全称为被子植物APG分类法。在科一级的分类时,这种分类法因为将一些传统的科分为几个科,或将几个传统的科合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目以上的分类时,这种分类法没有使用传统的分类名称: 门 和 纲 ,而是使用“分支”,例如 单子叶植物分支 、 真双子叶植物分支 、 蔷薇分支 、 菊分支 等。2003年这种分类法出版了修订版:《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 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 是 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 (APG)继 1998年 APG I 及 2003年 APG II 之后,花了6年半修定的 被子植物 分类法,于 2009年10月 正式在 林奈学会植物学报 发表 。 APG III承认了早前版本的所有45 目 , 并新接受了14个目,共计59目。新增的目有: 无油樟目 、 睡莲目 、 金粟兰目 、 无叶莲目 、 昆栏树目 、 黄杨目 、 智利藤目 、 葡萄目 、 蒺藜目 、 美洲苦木目 、 十齿花目 、 南鼠刺目 、 鳞叶树目 及 盔瓣花目 。 APG III所承认的科共有415个,有许多小型科被合并,早前被建议合并的55科之中有44个被合并,即 八角茴香科 、 葱科 、 百子莲科 、 龙舌兰科 、 星捧月科 、 西丽草科 、 风信子科 、 异蕊草科 、 假叶树科 、 紫灯花科 、 独尾草科 、 萱草科 、 独叶草科 、 荷包牡丹科 、 蕨叶草科 、 双颊果科 、 水青树科 、 齿蕊科 、 高柱花科 、 花茎草科 、 谷木科 、 微形草科 、 马尾树科 、 水母柱科 、 羽叶树科 、 王冠草科 、 时钟花科 、 钟萼木科 、 地果莲木科 、 弯子木科 、 骆驼蓬科 、 旱霸王科 、 珙桐科 、 厚皮香科 、 假红树科 、 桃叶珊瑚科 、 陀螺果科 、 半边莲科 、 离水花科 、 黄锦带科 、 川续断科 、 北极花科 、 刺续断科 及 败酱科 等。 其它被APG III合并的科有: 黄花绒叶草科 、 菝葜木科 、 黑三棱科 、 杜香果科 、 异裂果科 、 裸木科 、 方枝树科 、 喙萼花科 、 梅花草科 、 杜茎山科 、 紫金牛科 、 假轮叶科 、 寄奴花科 、 多香木科 、 智利木科 、 假茱萸科 、 参棕科 及 番茱萸科 等。 此外,APG III也承认了19个新的科: 刺藤科 、 青皮木科 、 粟麦草科 、 南商陆科 、 小鸡草科 、 土人参科 、 回欢草科 、 裂药树科 、 胡桐科 、 南线梅科 、 非杨柳科 、 十齿花科 、 醉蝶花科 、 簇花草科 、 帽蕊草科 、 管花木科 、 母草科 及Thomandersiaceae等。(还有首次提到 眠树科 ,但已并入 盔瓣花科 。) 和 APG II 相比,APG III被子植物之中许多类群的关系已经获得进一步厘清,地位未定的 科 从早前的39科大幅减少到10科,即 离花科 、 锁阳科 、 多须草科 、 清风藤科 、 五桠果科 、 紫草科 、 二歧草科 、 茶茱萸科 、 管花木科 及 五蕊茶科 。这10科中有8科的位置也已经大致确定,只有 离花科 及 锁阳科 未有归属。 此外,还有3个 属 的地位未定,即 Gumillea 、 Nicobariodendron 及 Petenaea ; 其中 Nicobariodendron 及 Petenaea 是首次在此列出。 APG 分类法 - 基本分支 如下: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单子叶植物分支 monocots 鸭跖草分支 commelinids 真双子叶植物分支 eudicots 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分支 core eudicots 蔷薇分支 rosids I类真蔷薇分支 eurosids I II类真蔷薇分支 eurosids II 菊分支 asterids I类真菊分支 euasterids I II类真菊分支 euasterids II APG 分类法 - 具体分类 APG系统下设分类包括40个 目 和462个 科 ,下列表中开始部分是没有分到任何一个分支内的科或目。有的科分布地域非常狭小或新分出的科,尚未有通用的汉语译名。 被子植物分支 angiosperms 无油樟科 Amborellaceae 木兰藤科 Austrobaileyaceae 白桂皮科 Canellaceae 金粟兰科 Chloranthaceae 菌花科 Hydnoraceae 八角茴香科 Illiciaceae 睡莲科 Nymphaeaceae + 莼菜科 Cabombaceae 大花草科 Rafflesiaceae 五味子科 Schisandraceae 腺齿木科 Trimeniaceae 林仙科 Winteraceae 金鱼藻目 Ceratophyllales 金鱼藻科 Ceratophyllaceae 樟目 Laurales 香皮茶科 Atherospermataceae 腊梅科 Calycanthaceae 腺蕊花科 Gomortegaceae 莲叶桐科 Hernandiaceae 樟科 Lauraceae 杯轴花科 Monimiaceae 坛罐花科 Siparunaceae 木兰目 Magnoliales 番荔枝科 Annonaceae 单室木兰科 Degeneriaceae 帽花木科 Eupomatiaceae 舌蕊花科 Himantandraceae 木兰科 Magnoliaceae 肉豆蔻科 Myristicaceae 胡椒目 Piperales 马兜铃科 Aristolochiaceae 短蕊花科 Lactoridaceae 胡椒科 Piperaceae 三白草科 Saururaceae 单子叶植物分支 monocots 白玉簪科 Corsiaceae 樱井草科 Japonoliriaceae 纳茜菜科 Nartheciaceae 无叶莲科 Petrosaviaceae 霉草科 Triuridaceae 菖蒲目 Acorales 菖蒲科 Acoraceae 泽泻目 Alismatales 泽泻科 Alismataceae 水蕹科 Aponogetonaceae 天南星科 Araceae 花蔺科 Butomaceae 丝粉藻科 Cymodoceaceae 水鳖科 Hydrocharitaceae 水麦冬科 Juncaginaceae 黄花绒叶草科 Limnocharitaceae 波喜荡草科 Posidoniaceae 眼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川蔓藻科 Ruppiaceae 芝菜科 Scheuchzeriaceae 岩菖蒲科 Tofieldiaceae 大叶藻科 Zosteraceae 天门冬目 Asparagales 百子莲科 Agapanthaceae 龙舌兰科 Agavaceae 葱科 Alliaceae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知母科 Anemarrhenaceae 吊兰科 Anthericaceae 星捧月科 Aphyllanthaceae 天门冬科 Asparagaceae 独尾草科 Asphodelaceae 芳香草科 Asteliaceae 非洲菝葜科 Behniaceae 香水花科 Blandfordiaceae 澳韭兰科 Boryaceae 铃兰科 Convallariaceae 矛花科 Doryanthaceae 萱草科 Hemerocallidaceae 异菝葜科 Herreriaceae 风信子科 Hyacinthaceae 仙茅科 Hypoxidaceae 鸢尾科 Iridaceae 鸢尾蒜科 Ixioliriaceae 毛石蒜科 Lanariaceae 异蕊草科 Laxmanniaceae 兰科 Orchidaceae 蓝星科 Tecophilaeaceae 紫灯花科 Themidaceae 刺叶树科 Xanthorrhoeaceae 血剑草科 Xeronemataceae 薯蓣目 Dioscoreales 水玉簪科 Burmanniaceae 薯蓣科 Dioscoreaceae 蒟蒻薯科 Taccaceae 肉质腐生科 Thismiaceae 毛柄花科 Trichopodaceae 百合目 Liliales 六出花科 Alstroemeriaceae 金梅草科 Campynemataceae 秋水仙科 Colchicaceae 百合科 Liliaceae 菝葜木科 Luzuriagaceae 黑药花科 Melanthiaceae 垂花科 Philesiaceae 菝葜藤科 Rhipogonaceae 菝葜科 Smilacaceae 露兜树目 Pandanales 环花草科 Cyclanthaceae 露兜树科 Pandanaceae 百部科 Stemonaceae 翡若翠科 Velloziaceae 鸭跖草分支 commelinoids 阿波波达草科 Abolbodaceae 凤梨科 Bromeliaceae 多须草科 Dasypogonaceae 匍茎草科 Hanguanaceae 苔草科 Mayacaceae 偏穗草科 Rapateaceae 槟榔目 Arecales 槟榔科 Arecaceae 鸭跖草目 Commelinales 鸭跖草科 Commelinaceae 血皮草科 Haemodoraceae 田葱科 Philydraceae 雨久花科 Pontederiaceae 禾本目 Poales 苞穗草科 Anarthriaceae 刺鳞草科 Centrolepidaceae 莎草科 Cyperaceae 二柱草科 Ecdeiocoleaceae 谷精草科 Eriocaulaceae 须叶藤科 Flagellariaceae 独蕊草科 Hydatellaceae 拟苇科 Joinvilleaceae 灯心草科 Juncaceae 禾本科 Poaceae 袖珍棕榈科 Prioniaceae 帚灯草科 Restionaceae 黑三棱科 Sparganiaceae 梭子草科 Thurniaceae 香蒲科 Typhaceae 黄眼草科 Xyridaceae 姜目 Zingiberales 美人蕉科 Cannaceae 闭鞘姜科 Costaceae 蝎尾蕉科 Heliconiaceae 兰花蕉科 Lowiaceae 竹芋科 Marantaceae 芭蕉科 Musaceae 鹤望兰科 Strelitziaceae 姜科 Zingiberaceae 真双子叶植物分支 eudicots 黄杨科 Buxaceae 双颊果科 Didymelaceae 清风藤科 Sabiaceae 昆栏树科 Trochodendraceae + 水青树科 Tetracentraceae 山龙眼目 Proteales 莲科 Nelumbonaceae 悬铃木科 Platanaceae 山龙眼科 Proteaceae 毛茛目 Ranunculales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星叶草科 Circaeasteraceae + 独叶草科 Kingdoniaceae 领春木科 Eupteleaceae 木通科 Lardizabalaceae 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罂粟科 Papaveraceae + 荷包牡丹科 Fumariaceae+ 蕨叶草科 Pteridophyllaceae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分支 core eudicots 鳞枝树科 Aextoxicaceae 智利藤科 Berberidopsidaceae 五桠果科 Dilleniaceae 洋二仙草科 Gunneraceae 香灌木科 Myrothamnaceae 葡萄科 Vitaceae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玛瑙果科 Achatocarpaceae 番杏科 Aizoaceae 苋科 Amaranthaceae 钩枝藤科 Ancistrocladaceae 翼萼茶科 Asteropeiaceae 落葵科 Basellaceae 仙人掌科 Cactaceae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龙树科 Didiereaceae 双钩叶科 Dioncophyllaceae 茅膏菜科 Droseraceae 露叶毛毡苔科 Drosophyllaceae 瓣鳞花科 Frankeniaceae 粟米草科 Molluginaceae 猪笼草科 Nepenthaceae 紫茉莉科 Nyctaginaceae 非洲桐科 Physenaceae 商陆科 Phytolaccaceae 蓝雪科 Plumbaginaceae 蓼科 Polygonaceae 马齿苋科 Portulacaceae 棒木科 Rhabdodendraceae 肉叶刺茎藜科 Sarcobataceae 油蜡树科 Simmondsiaceae 闭籽花科 Stegnospermataceae 柽柳科 Tamaricaceae 檀香目 Santalales 铁青树科 Olacaceae 山柚子科 Opiliaceae 桑寄生科 Loranthaceae 羽毛果科 Misodendraceae 檀香科 Santalaceae 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枫香科 Altingiaceae 连香树科 Cercidiphyllaceae 景天科 Crassulaceae 交让木科 Daphniphyllaceae 茶藨子科 Grossulariaceae 小二仙草科 Haloragaceae 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 鼠刺科 Iteaceae 芍药科 Paeoniaceae 扯根菜科 Penthoraceae 齿蕊科 Pterostemonaceae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四果木科 Tetracarpaeaceae 蔷薇分支 rosids 单果树科 Aphloiaceae 燧体木科 Crossosomataceae 西兰木科 Ixerbaceae 刺球果科 Krameriaceae 美洲苦木科 Picramniaceae 川苔草科 Podostemaceae 旌节花科 Stachyuraceae 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三裂科 Tristichaceae 蒺藜科 Zygophyllaceae 牻牛儿苗目 Geraniales 花茎草科 Francoaceae 牻牛儿苗科 Geraniaceae + 高柱花科 Hypseocharitaceae 鞘叶树科 Greyiaceae 杜香果科 Ledocarpaceae 蜜花科 Melianthaceae 曲胚科 Vivianiaceae I类真蔷薇分支 eurosids I 卫矛科 Celastraceae 蒜树科 Huaceae 梅花草科 Parnassiaceae + 微形草科 Lepuropetalaceae 木根草科 Stackhousiaceae 葫芦目 Cucurbitales 四柱木科 Anisophylleaceae 秋海棠科 Begoniaceae 马桑科 Coriariaceae 棒果木科 Corynocarpaceae 葫芦科 Cucurbitaceae 野麻科 Datiscaceae 四数木科 Tetramelaceae 豆目 Fabales 豆科 Fabaceae 远志科 Polygalaceae 皂皮树科 Quillajaceae 海人树科 Surianaceae 壳斗目 Fagales 桦木科 Betulaceae 木麻黄科 Casuarinaceae 山毛榉科 Fagaceae 胡桃科 Juglandaceae 杨梅科 Myricaceae 南青冈科 Nothofagaceae 马尾树科 Rhoipteleaceae 太果木科 Ticodendraceae 金虎尾目 Malpighiales 钟花科 Achariaceae 槲树果科 Balanopaceae 油桃木科 Caryocaraceae 金壳果科 Chrysobalanaceae 藤黄科 Clusiaceae 毒鼠子科 Dichapetalaceae 古柯科 Erythroxylaceae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合丝花科 Euphroniaceae 大风子科 Flacourtiaceae 毛药树科 Goupiaceae 亚麻藤科 Hugoniaceae 香膏科 Humiriaceae 金丝桃科 Hypericaceae 包芽树科 Irvingiaceae 粘木科 Ixonanthaceae 裂药花科 Lacistemataceae 亚麻科 Linaceae 王冠草科 Malesherbiaceae 金虎尾科 Malpighiaceae 水母柱科 Medusagynaceae 金莲木科 Ochnaceae 小盘木科 Pandaceae 西番莲科 Passifloraceae 非洲核果木科 Putranjivaceae 羽叶树科 Quiinaceae 红树科 Rhizophoraceae 杨柳科 Salicaceae 杯盖花科 Scyphostegiaceae 三角果科 Trigoniaceae 时钟花科 Turneraceae 堇菜科 Violaceae 酢浆草目 Oxalidales 土瓶草科 Cephalotaceae 牛栓藤科 Connaraceae 火把树科 Cunoniaceae 杜英科 Elaeocarpaceae 酢浆草科 Oxalidaceae 孔药花科 Tremandraceae 蔷薇目 Rosales 钩毛树科 Barbeyaceae 大麻科 Cannabaceae 伞树科 Cecropiaceae 朴科 Celtidaceae 八瓣果科 Dirachmaceae 胡颓子科 Elaeagnaceae 桑科 Moraceae 鼠李科 Rhamnaceae 蔷薇科 Rosaceae 榆科 Ulmaceae 荨麻科 Urticaceae II类真蔷薇分支 eurosids II 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十字花目 Brassicales 叠珠树科 Akaniaceae + 钟萼木科 Bretschneideraceae 藜木科 Bataceae 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 番木瓜科 Caricaceae 澳远志科 Emblingiaceae 环蕊科 Gyrostemonaceae 刺枝树科 Koeberliniaceae 池花科 Limnanthaceae 辣木科 Moringaceae 瘤药树科 Pentadiplandraceae 木犀草科 Resedaceae 刺茉莉科 Salvadoraceae 夷白花菜科 Setchellanthaceae 烈味三叶草科 Tovariaceae 旱金莲科 Tropaeolaceae 锦葵目 Malvales 红木科 Bixaceae + 弯子木科 Cochlospermaceae 半日花科 Cistaceae 地果莲木科 Diegodendraceae 龙脑香科 Dipterocarpaceae 锦葵科 Malvaceae 文定果科 Muntingiaceae 沙莓科 Neuradaceae 旋花树科 Sarcolaenaceae 球萼树科 Sphaerosepalaceae 瑞香科 Thymelaeaceae 桃金娘目 Myrtales 双翼果科 Alzateaceae 使君子科 Combretaceae 隐翼科 Crypteroniaceae 异裂果科 Heteropyxidaceae 千屈菜科 Lythraceae 野牡丹科 Melastomataceae 谷木科 Memecylaceae 桃金娘科 Myrtaceae 方枝树科 Oliniaceae 柳叶菜科 Onagraceae 管萼科 Penaeaceae 裸木科 Psiloxylaceae 喙萼花科 Rhynchocalycaceae 蜡烛树科 Vochysiaceae 无患子目 Sapindales 漆树科 Anacardiaceae 薰倒牛科 Biebersteiniaceae 橄榄科 Burseraceae 番苦木科 Kirkiaceae 楝科 Meliaceae 白刺科 Nitrariaceae + 骆驼蓬科 Peganaceae 芸香科 Rutaceae 无患子科 Sapindaceae 苦木科 Simaroubaceae 菊分支 asterids 山茱萸目 Cornales 山茱萸科 Cornaceae + 珙桐科 Nyssaceae 假石南科 Grubbiaceae 绣球花科 Hydrangeaceae 水穗草科 Hydrostachyaceae 刺莲花科 Loasaceae 杜鹃花目 Ericales 猕猴桃科 Actinidiaceae 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 山柳科 Clethraceae 翅萼树科 Cyrillaceae 岩梅科 Diapensiaceae 柿树科 Ebenaceae 杜鹃花科 Ericaceae 福桂花科 Fouquieriaceae 银钟花科 Halesiaceae 玉蕊科 Lecythidaceae 蜜囊花科 Marcgraviaceae 紫金牛科 Myrsinaceae 假红树科 Pellicieraceae 花荵科 Polemoniaceae 报春花科 Primulaceae 捕蝇幌科 Roridulaceae 山榄科 Sapotaceae 瓶子草科 Sarraceniaceae 野茉莉科 Styracaceae 山矾科 Symplocaceae 厚皮香科 Ternstroemiaceae 四籽树科 Tetrameristaceae 山茶科 Theaceae 假轮叶科 Theophrastaceae I类真菊分支 euasterids I 紫草科 Boraginaceae 环生籽科 Plocospermataceae 二歧草科 Vahliaceae 绞木目 Garryales 桃叶珊瑚科 Aucubaceae 杜仲科 Eucommiaceae 绞木科 Garryaceae 五蕊茶科 Oncothecaceae 龙胆目 Gentianales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胡蔓藤科 Gelsemiaceae 龙胆科 Gentianaceae 马钱科 Loganiaceae 茜草科 Rubiaceae 唇形目 Lamiales 爵床科 Acanthaceae 海榄雌科 Avicenniaceae 紫葳科 Bignoniaceae 醉鱼草科 Buddlejaceae 腺毛草科 Byblidaceae 盘果木科 Cyclocheilaceae 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 唇形科 Lamiaceae 狸藻科 Lentibulariaceae 苦槛蓝科 Myoporaceae 木犀科 Oleaceae 泡桐科 Paulowniaceae 胡麻科 Pedaliaceae + 角胡麻科 Martyniaceae 透骨草科 Phrymaceae 车前科 Plantaginaceae 夷地黄科 Schlegeliaceae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密穗草科 Stilbaceae 四粉草科 Tetrachondraceae 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茄目 Solanales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田基麻科 Hydroleaceae 山醋李科 Montiniaceae 茄科 Solanaceae 楔瓣花科 Sphenocleaceae II类真菊分支 euasterids II 五福花科 Adoxaceae 鳞叶树科 Bruniaceae 香茜科 Carlemanniaceae 弯药树科 Columelliaceae + 离水花科 Desfontainiaceae 寄奴花科 Eremosynaceae 南鼠刺科 Escalloniaceae 茶茱萸科 Icacinaceae 多香木科 Polyosmaceae 楔蕊花科 Sphenostemonaceae 智利木科 Tribelaceae 伞形目 Apiales 伞形科 Apiaceae 五加科 Araliaceae 假茱萸科 Aralidiaceae 夷茱萸科 Griseliniaceae 番茱萸科 Melanophyllaceae 海桐花科 Pittosporaceae 鞘柄木科 Torricelliaceae 冬青目 Aquifoliales 冬青科 Aquifoliaceae 青荚叶科 Helwingiaceae 叶茶藨科 Phyllonomaceae 菊目 Asterales 假海桐科 Alseuosmiaceae 雪叶科 Argophyllaceae 菊科 Asteraceae 头花草科 Calyceraceae 桔梗科 Campanulaceae + 半边莲科 Lobeliaceae 腕带花科 Carpodetaceae 陀螺果科 Donatiaceae 草海桐科 Goodeniaceae 睡菜科 Menyanthaceae 五膜草科 Pentaphragmataceae 石冬青科 Phellinaceae 卢梭木科 Rousseaceae 花柱草科 Stylidiaceae 川续断目 Dipsacales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黄锦带科 Diervillaceae 川续断科 Dipsacaceae 北极花科 Linnaeaceae 刺续断科 Morinaceae 败酱科 Valerianaceae APG 分类法 - 系属不清的科 蛇菰科 Balanophoraceae 多子科 Bonnetiaceae 心翼果科 Cardiopteridaceae 垂籽树科 Ctenolophonaceae 锁阳科 Cynomoriaceae 簇花草科 Cytinaceae 十齿花科 Dipentodontaceae 沟繁缕科 Elatinaceae 四棱果科 Geissolomataceae 单柱花科 Hoplestigmataceae 扁果树科 Kaliphoraceae 洋酢浆草科 Lepidobotryaceae 光果科 Lissocarpaceae 五翼果科 Lophopyxidaceae 毛丝花科 Medusandraceae 管花木科 Mettenusiaceae 帽蕊草科 Mitrastemonaceae 盔瓣花科 Paracryphiaceae 五列木科 Pentaphylacaceae 围盘树科 Peridiscaceae 斜翼科 Plagiopteraceae 单室木科 Pottingeriaceae 肋果茶科 Sladeniaceae 栓皮果科 Strasburgeriaceae 苦皮树科 Tepuianthaceae
个人分类: 学习|60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叶绿体能提高枝条的抗栓塞能力?
热度 3 gaojianguo 2012-11-20 10:38
叶绿体能提高枝条的抗栓塞能力?
枝条皮层由于含有叶绿体,所以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树枝或树干的光合作用在植物发育和进化 中 肯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同化产物减轻叶片的负担,有研究认为树干的这种光合作用对林分的木材产量发挥了显著效应。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也就算了,但我们的植物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绝不浪费哪怕半次机会,于是全副武装发展生产,枝条也偷偷进行光合作用。事实上,植物的果实、苞叶、种子,甚至根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有些已经在我的博文中介绍过。 树干进行呼吸作用,而我们的枝条上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重新同化还没有排除体外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氧气,这可是一项伟大创举哦,这样植物就可以避免过多的能量浪费了。而释放的氧气也能提高植物的有氧呼吸,最大限度的降低无氧呼吸造成的伤害。但,枝条上的叶绿体有没有其它功能呢?最近, Schmitz 等人在对红树树种枝条光合作用的研究中发现枝条上的叶绿体能提高植物的输水能力,修复木质部栓塞,从而在植物的碳吸收和水散失的平衡中发挥作用,他们的研究论文“ Light-dependent maintenance of hydraulic function in mangrove branches: do xylary chloroplasts play a role in embolism repair? ”已经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 New Phytologist 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595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叶绿体的基因组结构与表达调控
syfox 2012-8-23 14:12
1 叶绿体DNA的发现      叶绿体是地球上独特的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细胞器。在叶绿体中进行着光能吸收、传递、光合磷酸化、CO2固定及放氧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本世纪初科伦斯(Correns)通过对紫茉莉叶斑现象的遗传分析,发现一些与叶绿体结构和发育有关的遗传因子并不遵照孟德尔定律。同时有人注意到叶绿体具有相当程度的自我繁殖能力,特别是低等植物,在细胞生活史的各个阶段叶绿体都能自行分裂,分配到子细胞之中,所有这些特征说明了叶绿体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      1951年Chiba以卷柏、白花紫露草、紫万年等为材料,在它们的叶绿体中发现福尔根(Fulgan)染色阳性的颗粒,推测其中可能有DNA。但不同作者观察的结果有异,因此没有定论。1962年Ris等报告他们用电镜分别观察衣藻和玉米等植物叶绿体的超薄切片,发现在基质中电子密度比较低的部分有2.5nm左右的细纤丝存在,当用DNA酶处理时,这种纤丝就消失了,因此证明叶绿体中确实有DNA存在。后来又在许多植物的叶绿体中都看到DNA纤丝。1963年塞杰(Sager)和Ishida从衣藻叶绿体中,Gibor和Izawa从伞藻叶绿体中都分离出DNA。这样,叶绿体中存在DNA(ctDNA)的事实很快被人们所公认。      2 叶绿体 基因组 的结构      现在已知道,叶绿体DNA(ctDNA)是双链环状分子,大小约为120~160kb。大多数植物的ctDNA分子中有两段反向重复的核苷酸序列,是大多数植物ctDNA所共有的特征,大小约在6~76kb之间,不同植物ctDNA大小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反向重复序列大小的不同而引起的。但在有些植物如蚕豆、豌豆并未发现有两段对称的反向重复序列,而在眼虫藻等却发现有3段正向重复序列。      Shinozaki等于1986年分别发表了烟草和地钱的ctDNA全序列,Hiratsuka也于1989年报道了水稻ctDNA的全序列,这些均显示ctDNA含有编码叶绿体rRNA和tRNA的基因以及100个左右的蛋白质结构基因。同时发现大多数植物的ctDNA含有2个rDNA拷贝,眼虫藻中有3个紧邻的rDNA拷贝,豌豆和蚕豆却仅含有一个rDNA拷贝,所以一般认为rDNA存在于ctDNA反向重复序列中。埃内亚斯(Eneas Filho)等发现豌豆叶绿体中核糖体的60种不同蛋白组分中,有1/3是由ctDNA编码。现在已公认在叶绿体的所有蛋白质中既有叶绿体基因组编码的(约占总种类的30%,例如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蛋白等)也有核基因组编码的(约占总种类的70%,例如类囊体膜的一些蛋白等),还有一些功能性寡聚蛋白质,其组成亚基分别是由两个基因组编码的,例如叶绿体中的可溶性蛋白Rubisco,其大亚基是由自身基因组编码,而小亚基则由核基因组编码。但也有例外,Reith等就曾在灰藻和红藻中发现Rubisco的大小亚基皆由叶绿体自身基因组编码,且大小亚基的基因共同组成一个操纵子。Turmel等于1978年报道在衣藻ctDNA的23SrDNA中发现有一个内含子(intron)的存在,这是第一次在ctDNA中发现的与真核生物核基因类似的断裂基因。后来,Koch等在玉米ctDNA的trnI和trnA基因中也发现有内含子。高等植物叶绿体DNA的内含子主要在tRNA基因中发现,很少在蛋白质结构基因中发现,但在绿藻中却发现大量的蛋白质结构基因也存在有内含子。另外,奥罗斯科(Orozco)等在1980年首次报道了在眼虫藻的叶绿体基因组16SrDNA的先导序列中存在有一个额外的“假”tRNAIle基因,在单子叶植物的叶绿体 基因组 中至少发现有5个类似的“假”tRNA基因。 3 叶绿体基因与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比较      目前,叶绿体分子遗传学的研究侧重于对叶绿体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探索。叶绿体的基因表达类似于原核生物,表现在:(1)用体外突变实验(碱基替换、缺失和插入等)证明,叶绿体基因的启动子与原核生物的相似,皆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即基因上游-10区的TATAAT和-35区的TTGACA序列。-35区附近富含AT的顺序往往被称为识别序列,而称-10区附近的序列为“Pribnow”盒。在-35区的六聚体中,三聚体TTG保守性最强。在-10区的TATAAT六聚体中,有4个碱基是高度保守的,用大写字母表示为TAtAaT。(2)叶绿体基因和原核生物基因均是以多顺反子的形成进行转录的,在转录形成一个前体RNA之后,再被剪接加工成数个成熟的RNA。(3)在E.coli中或在体外用E.coli的抽提物可使 克隆 的叶绿体基因转录和转译以产生相应的蛋白,叶绿体基因启动子的原核性质更直接的证据是E.coli RNA聚合酶能与叶绿体DNA特异性结合。然而在体外,E.cole RNA聚合酶不能识别ctDNA的编码链和非编码链。另外,ctDNA基因转录的终止也与原核生物的相似,即在终止位点处存在有反向重复序列以形成“发卡”结构。(4)叶绿体基因的上游存在有类似于原核生物基因的核糖体结合序列。      尽管如此,叶绿体基因的表达调控也具有自己的特点:(1)利福平可以抑制E.coli RNA聚合酶的转录活性,但对叶绿体自身RNA聚合酶的转录活性却没有影响。(2)叶绿体RNA聚合酶在体外起始转录时,模板必需是超螺旋结构,并且能被新生霉素识别和抑制;而E.coli RNA聚合酶起始转录无此要求。(3)叶绿体的RNA聚合酶比E.coli的RNA聚合酶对ctDNA模板表现为更强的启动子特异性。(4)叶绿体 基因组 中编码与光反应中心有关的蛋白质基因除受内在的因子调控外,还受光调控,其中有的基因还有光诱导性质。      毕德鲁克(Bedbrook)等于1977年报道克隆了玉米rRNA基因,这是第一个叶绿体基因被克隆。随后又许多基因如玉米的Rubisco大亚基基因(rbcL)、psbA和psbD基因等相继被克隆,同时又有许多已 克隆 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或在体外得以表达。      叶绿体基因组的结构以及表达调控的研究对叶绿体起源问题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叶绿体的起源问题有两种互相对立的学说,即内共生假说和分化假说。按照内共生假说,叶绿体的祖先是蓝藻或光合细菌,它们在生物进化的早期被原始真核细胞捕获(吞噬),逐步进化为叶绿体。分化假说认为叶绿体是原始的真核细胞内质逐步分化而形成。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更有利于叶绿体起源的内共生假说,例如叶绿体DNA的大小及形状类似于蓝细菌DNA,DNA的组成中也都无5-甲基胞嘧啶,它们的DNA都不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此外,它们的蛋白质合成都受氯霉素抑制,而对放线菌酮不敏感等。但是叶绿体基因具有内含子以及增强子的现象表明它具有核基因的一些特性,叶绿体中许多蛋白质也是由核基因编码的,对此,石田政弘认为在叶绿体内共生起源进化过程中发生过核基因组和叶绿体 基因组 之间的DNA重组事件。      目前,叶绿体分子遗传学正被大量用作探讨光合作用结构功能和反应步骤的手段。例如,光合细菌反应中心色素蛋白质复合体和植物光系统Ⅱ反应中心色素蛋白复合体的类似性很大程度上是靠比较编码它们多肽的基因核苷酸序列而明确的。对于Rubisco大小亚基的 生物 合成和组装过程的认识也有许多是通过叶绿体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的手段而认识的。 
个人分类: 测序|4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真核生物进化的开创者之一Lynn Margulis去世
热度 1 DNAgene 2011-11-29 10:06
2011-12-22更新:Nature也刊登了一篇讣告, Lynn Margulis (1938–2011) 。人都已经去世了,此文也就没有刻薄地全面介绍她的一生,而是只介绍了一些正面的。 ----------------------------------- 今天早晨,看到一则新闻,内共生假说的作者Lynn Margulis于上周去世了。 回顾Margulis的一生,应了中国那句古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上世纪60年代,大家都在思考生物怎样通过突变+自然选择逐渐进化。Margulis另辟蹊径,提出真核生物的三种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质体、基粒 basal bodies )是曾经自由生活的细菌,进入厌氧细胞后与宿主共生而成的。据Margulis本人回忆,她的论文被退稿十五次,最后终于被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接受(1)。这个期刊曾发表过多篇最初被看作异端邪说、但后来成为经典的论文,又如Hamilton的 Kin selection 理论。经过Margulis多年的坚持和努力,当然更离不开其他分子和细胞生物学家提供的大量证据,科学界慢慢接受了内共生假说,线粒体和叶绿体就是内共生来的。 线粒体和叶绿体作为真核生物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它们的起源毫无疑问是真核生物进化的重要事件。Margulis也因为这一假说闻名生物学界。最近,有些生物学家重新思考真核生物的起源,认为真核生物可能不是原先想象的,先有了细胞核再慢慢共生、进化出其他细胞器。他们认为,可能是线粒体的内共生诱发了包括细胞核的起源在内的一系列真核生物的进化事件(2-4)。如果是这样,内共生假说不仅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进化理论,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真核生物起源的关键理论。我曾在前面的博客中评价过Margulis,我认为她对科学界的贡献远大于很多诺贝尔奖的成就。 败也萧何。思路独特是正面评价,从另一面看,就是思想偏激。内共生假说从异类到经典是成功了。但Margulis的其他异类说法和做法却为她带了很多非议, 也是我认为她很难得诺贝尔奖的原因 。这些非议和做法见维基百科中对Margulis的介绍中 Controversies 一栏。 看来呀,这个“度”还是需要把握的。 1. Lynn S: On the origin of mitosing cells. J Theor Biol 1967, 14: 225-IN226. 2. Martin W, Koonin EV: Introns and the origin of nucleus-cytosol compartmentalization. Nature 2006, 440: 41-45. 3. Lane N, Martin W: The energetics of genome complexity. Nature 2010, 467: 929-934. 4. Koonin EV: The origin of introns and their role in eukaryogenesis: A compromise solution to the introns-early versus introns-late debate? Biol Direct 2006, 1: 22. 注:因美国人习惯姓氏随夫,Lynn Margulis的早期论文署名Lynn Sagan。 本博文还参考了The scientist上的新闻报道: Evolutionary Pioneer Dies at 73 ,转载如下文: Evolutionary Pioneer Dies at 73 Lynn Margulis, an innovative thinker who proposed symbiosis as a major mechanism for speciation, passed away last week. By Edyta Zielinska | November 28, 2011 Lynn Margulis Wikimedia commons Evolutionary biologist Lynn Margulis died last week (November 22) at the age of 73. She was best known for proposing the theory of endosymbiosis, which states that rather than evolving via genetic mutation, new specie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come about via parasitic or symbiotic relationships that became permanently inter-dependent over time. “She was always stimulating; she always had a new idea, some new connection she had seen and she couldn’t wait to tell you about,” Steve Goodwin, Dean of the 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told MassLive.com . Margulis showed early aptitude in science, enroll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earning her bachelor’s degree in zoology by the age of 18. Shortly thereafter she married her first husband, the astronomer Carl Sagan. The marriage ended by the time she got her doctorate in genetic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in 1965. She developed her ideas on symbiosis in the late 1960s, and tried to publish her ideas in 15 journals before finally being accepted by the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 according to The New York Times . Though it was highly controversial at the time, serial symbiosis is widely accepted among evolutionary scientists today. In the 1970s, she became a supporter of James Lovelock’s Gaia hypothesis, which proposed that the earth could be thought of as a complex system whose atmospheric and mineral components existed in symbiosis with living organisms, allowing biota as a whole to self-perpetuate. She taught evolutionary biology for nearly 40 years, first at the Boston University and then at 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where I had the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her carefully crafted course. I came to the class expecting Margulis to expound on the theories that she had championed. Instead, she exposed our small seminar class to the experiments of many researchers whose work provided evidence for her ideas, and invited us to make own conclusions. “If science doesn’t fit in with the cultural milieu, people dismiss science—they never reject their cultural milieu!” said Margulis in the book The Third Culture: Beyo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 In the same chapter, Richard Dawkins wrote: “ I greatly admire Lynn Margulis’s sheer courage and stamina in sticking by the endosymbiosis theory, and carrying it through from being an unorthodoxy to an orthodoxy.” According to The New York Times , Margulis died from a stroke . She is survived by a daughter Jennifer Margulis and three sons Dorion Sagan, Jeremy Sagan, Zachary Margulis-Ohnuma.
个人分类: 科研、科技、科学家|7313 次阅读|3 个评论
(迈向)人造叶绿体Towards a synthetic chloroplast
热度 3 genevalley 2011-9-6 15:04
本周( 9 月 2 日)的S cience 是合成生物学特辑,毫不客气全部保存打印。 像吃大餐一样,狠狠过了一把瘾,然后顺藤摸瓜,结果挖出一惊天文章, PLoS ONE 的“ Towards a synthetic chloroplast ”,由于看到题目在先,心里是哇哇凉地。 为啥呢?这正是我打算有机会努力的一个方向,前天还跟人说起,庆幸还没有人想到动这块蛋糕呢。 我的想法又被人先做了还是咋地?急忙打开全文,先迅速扫过文中彩图,疑似 cp 已经在动物细胞中成功表达叶绿素了! NNGX ,哈佛的一班科学家,这文章晚出来几年你们会死啊。。。 好在翻过来看摘要结果,让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材料 - 蓝藻 宿主 - 斑马鱼鱼卵、哺乳动物细胞( CHO )、巨噬细胞( J774 ) 导入方式 - 显微注射、主动入侵、被动吞噬 结果 - 蓝藻对动物细胞没有可以观察到的毒性 鱼卵胚胎能正常发育、蓝藻在 20 天后无法检测 导入细菌来源的哺乳动物细胞入侵素( invasin )以及溶酶体躲避素( listeriolysin )的蓝藻在植物细胞培养条件下孵育过夜能达到 5% 左右的入侵率,可达一个细胞一个蓝藻的水平 在巨噬细胞中进行分裂, 1% 的“感染细胞”能进行分裂 这个实验可以看做是简化的共生过程,这类似的实验在很多年前久有过成功的例子( 1934 年, SCIENCE,80:408 ),最近在变色龙中研究了入侵绿藻( 2011 , PNAS, 108(14) )有趣的是这个观察早在 1944 年 Gilbert 报道过。 该研究方向对合成生物学的贡献是什么?微生物群落以及不同物种间共生关系的研究,有可能打破在单一细胞中合成器件有限的瓶颈,从而成为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一个利器。 当然,最关键的是,我的梦想还可以延续。。哈哈。
个人分类: 它山之石|65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植物为什么会落叶
热度 2 liaojp 2011-3-9 23:35
[转载]植物为什么会落叶
最近不少媒体记者来电问及为何广州春天满街落叶及其可能的原因。特此编辑植物为何落叶。 关于落叶的机理,有三方面原因: 一说 有性生殖耗尽植物营养所引起衰老而落叶。依据是把植物的花和果实去掉,可延迟或阻止叶子的衰老,自然阻止落叶。 再则, 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RNA含量下降,光合作用能力降低。依据之一是叶片衰老时叶绿体被破坏。叶片衰老的最终导致落叶。其三,落叶与叶柄基部的特殊结构离层有关。离层的薄壁细胞比周围的细胞小。叶片衰老过程中,离层及其临近细胞中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增加,结果使整个细胞溶解,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断裂面,导致落叶。   关于落叶时间多发生在秋天。深秋时节,许多北亚热带或温带植物叶已落尽。但是事实上影响植物落叶的条件是光而不是温度。增加光照可以延缓叶片的衰老和脱落,而且用红光照射效果特别明显;反过来缩短光照时间则可以促进落叶。夏季一过,秋天来临,日照逐渐变短。 (图自羊城晚报记者刘玮宁)
25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加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的作用
yaoronggui 2010-3-15 14:25
引入:提取叶绿体色素时加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案:二氧化硅的作用:使研磨充分 碳酸钙的作用:保护叶绿体色素,免受破坏 解析:叶绿素是一种含镁的化合物,其中的镁易被H + 、Cu 2+ 、Zn 2+ 等取代,当被H + 取代后,形成去镁叶绿素,呈黄褐色。叶绿体中的色素所处的环境具微碱性,实验中,由于研磨会使细胞结构遭到破坏,细胞液(具微酸性)流出,酸性的细胞液就会直接接触叶绿体中色素,致使叶绿素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使叶绿素失镁,呈黄褐色,所以加入少许碳酸钙是为了中和细胞液的酸性,可起到保护叶绿素的作用。
个人分类: 教学拾遗|2066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5: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