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良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区块链4.0(中):虚拟世界的“球籍”——良币驱逐劣币
lvnaiji 2019-1-29 07:54
吕乃基 “劣币驱逐良币”为人所熟知。在一个没有道德追求与法律底线的世界,在“最小作用量原理”和“经济人假设”的驱使下,劣币(个人、公司、机构,乃至国家)倾向于以更小的投入、代价和风险获得更大收益。久而久之,坚守底线者在投入产出比的竞争中失利而被淘汰出局。 人人皆知,社会须有道德追求与法律底线,然而为何难以在现实中奏效? 其一,权大于法。这一点已是路人皆知,此处不再重复。与此相关的是,对违法违规者惩治不力,以至虽受到惩治,整体上说,违规者依然胜出。对遵纪守法者的激励则有可能扭曲守法者守法的初衷。 其二,道德与情感模糊、贬低法。高尚的道德要求实际上高不可攀,一旦从虚无缥缈的云端跌落,其结果可想而知。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伦理道德,有趣的是,同时也意识到“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伦理道德领域难辨高下,往往争论不休,譬如“家国”孰先孰后。“合情”先于、优于“合理”,而“合情”,则嵌入于特定的语境,以及按远近亲疏,各色人等。 形成对比的是,前不久发生在美国的哈德逊河迫降。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机长无疑是英雄,然而在美国社会中,却是举行听证会,会上对机长的行为提出一连串质疑(详见《萨利机长》),最终将看似毋庸置疑高尚的道德落实到事实与逻辑的基础上。 其三,漠视规则,缺乏契约精神。这一点在这次中美贸易战和中兴事件中暴露无遗。 材料、能量、信息,被称作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信用,较之这三大支柱更为重要。 TPP 及TIPP等国际的条约在现实世界争议不断,在执行中充满欺诈、违规。在相当程度上,WTO就是在有些国家这样的违规中走向名存实亡。如果把相应的规则经由现实世界经由区块链移到虚拟世界,这些条文就能真正发挥作用,而违规者清除出局。 区块链在共识基础上形成的智能合约,不可篡改。现实世界经济和社会运行的种种关系和过程正在以及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转移到区块链上,因各种原因而不能转移者,将被虚拟世界遗弃。 区块链的最大价值就是信用。在此意义上,由现实世界进阶到由区块链建构的虚拟社会,就是由无信用或弱信用社会进入信用社会。 这一“进入”的过程,就是良币驱逐劣币。 “球籍”,不仅在现实世界,而且在虚拟世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后者的权重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劣币被驱逐,就是在虚拟世界被开除球籍。
个人分类: 科技|22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区块链4.0(中)由“劣币驱逐良币”到“良币驱逐劣币”
lvnaiji 2018-6-16 21:36
吕乃基 “劣币驱逐良币”为人所熟知。在一个没有道德追求与法律底线的世界,在“最小作用量原理”和“经济人假设”的驱使下,劣币(个人、公司、机构,乃至国家)倾向于以更小的投入、代价和风险获得更大收益。久而久之,坚守底线者在投入产出比的竞争中失利而被淘汰出局。 人人皆知,社会须有道德追求与法律底线,然而为何难以在现实中奏效? 其一,权大于法。这一点已是路人皆知,此处不再重复。与此相关的是,对违法违规者惩治不力,以至虽受到惩治,整体上说,违反者依然胜出。对遵纪守法者的激励往往会扭曲守法者守法的初衷。 其二,道德与情感模糊、贬低法。高尚的道德要求实际上高不可攀,一旦从虚无缥缈的云端跌落,其结果可想而知。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伦理道德,有趣的是,同时也意识到“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伦理道德领域难辨高下,往往争论不休,譬如“家国”孰先孰后。“合情”先于、优于“合理”,而“合情”,则嵌入于特定的语境,以及按远近亲疏,各色人等。 形成对比的是,前不久发生在美国的哈德逊河迫降。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机长无疑是英雄,然而在美国社会中,却是举行听证会,会上对机长的行为提出一连串质疑(详见《萨利机长》),最终将看似毋庸置疑高尚的道德落实到事实与逻辑的基础上。 其三,漠视规则,缺乏契约精神。这一点在这次中美贸易战和中兴事件中暴露无遗。 材料、能量、信息,被称作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信用,较之这三大支柱更为重要。 TPP 及TIPP等国际的条约在现实世界争议不断,在执行中充满欺诈、违规。在相当程度上,WTO就是在有些国家这样的违规中走向名存实亡。如果把相应的规则经由现实世界经由区块链移到虚拟世界,这些条文就能真正发挥作用,而违规者清除出局。 区块链在共识基础上形成的智能合约,不可篡改。现实世界经济和社会运行的种种关系和过程正在以及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转移到区块链上,因各种原因而不能转移者,将被虚拟世界遗弃。 区块链的最大价值就是信用。在此意义上,由现实世界进阶到由区块链建构的虚拟社会,就是由无信用或弱信用社会进入信用社会。 这一“进入”的过程,就是良币驱逐劣币。 “球籍”,不仅在现实世界,而且在虚拟世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后者的权重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劣币被驱逐,就是在虚拟世界被开除球籍。
个人分类: 科技|3042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玉案 论文
陈小斌 2018-6-12 20:45
青玉案 无题 洋洋千卷存何处? 九九九, 尘封住。 魂灵不问东西语。 结绳计数, 西通东阻, 不过功名路。 寒来暑往韶华度, 劣币如山良币去, 但见灵台光似豆。 大拿今圣, 峩冠高影, 俱作神魔舞!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2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肖纲领:严师一定就是“良币”吗?
热度 5 xiaoshidaguan 2015-8-19 13:37
近日,媒体报道了湖南某高校彭副教授,通过博文表达的高校教师面临的教学困境:在核算成绩时,严格把关还是全面放水?严格把关,会有较多学生挂科,可能遭到谩骂;全面放水,可能皆大欢喜,但有悖于自己的教学底线和原则。出于责任感,他最后的打分情况是,77人中,51人未通过,挂科率为66.23%。   针对此消息,有一种评论观点认为,这是不少高校内上演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考试后找老师“要”分;老师平日上课随意,考试打分时“放水”,结果双方都满意,课程评价也频获点赞。而严苛较真的老师,反倒成了学生的“眼中钉”,如此一来,如果课程评价全靠学生的点选率,那严格的老师离“退出江湖”也就不远了。   把“严格型”教师看作“良币”,把“放水型”教师看成“劣币”, 这种观点有较大杀伤力。因为,按照一些人对“严师出高徒”的理解,高校教师如果不严格,学生就会慵懒,就会出现彭老师反映的各种不良情况。   其实,这是人们混淆“严师出高徒”和“名师出高徒”的结果。严师教给学生的是遵规守纪、循规蹈矩、习惯养成,是从“术”的角度来教育学生;名师呢?他们更多的是从思想高度、逻辑推理、创新思维等方面来教导学生,是“道”的层面的教诲,而且名师一般会有可供学生借鉴的行之有效的行为处世方法。在当下的高校里,相较于“严师”,“名师”才是教师应追求的境界,因为高校的重要使命是让学生拥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这样的高尚追求。虽然任重道远,但无论如何,高校不能放弃这一使命。   况且,高校里严格的教师,也许并没有公众想象的那么值得赞扬。在某些老师眼里,考试打分是他们惩治不听话、不喜欢上课的学生的“利器”。而且,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学生不应被教成即使在所有课程都坐前排、认真听讲,却无思考力和创造性的书呆子。此外,高校里的有些课程并没有那么重要,正如爱因斯坦所言,“走出校门后,把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记,剩下的才是教育”。高校教师的某些碎片化的知识,从长期来看,并不能对学生产生多大的积极影响。   所以,对高校里的很多“严格型”教师,我们并不能称之为“良币”;与此同时,对一些“放水型”教师,我们也不能以“劣币”看待。   必须说明,高校也有不少“放水型”教师,这类教师中的大多数,也的确不学无术,不充分备课,上课投学生所好。即使有些学生偷懒不上课,他们也不深究,且考试随意,学生无不过之忧。不过即使这样,他们中的有些教师很受学生喜欢。难道学生就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么?并不是。原因是这样的老师往往社会经历丰富,虽没有教会学生多少书本知识,但能结合自身阅历,让学生看到高校围墙之外的各种奇闻轶事;讲课虽不够专业,但是能从学生就业和工作等角度为学生点灯;他们对待考试也很淡然,知道以社会视角来看,一两次考试并不能决定学生什么。自然,较那些死守书本、缺乏社会阅历的“严格型”教师而言,学生难以抵挡这类所谓“放水型”教师的魅力。   其实,高校里不同的专业,同一专业的不同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付出的努力并不相同。一般而言,理工科专业与人文社科类专业比,其对教师和学生学习的要求标准更高;而在同一专业,其专业课、学位课较公共课、基础课需要更高水平、更严格的教师,学生学起来花的功夫也要更多,考试标准也更高。这么看来,对高校里所谓的“良币”与“劣币”,很难用“严格”和“放水”这种单一的标准来衡量。   那在高校里,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是“良币”,什么样的教师是“劣币”呢?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但笔者以为,以下标准或许对回答这一问题有帮助:一是本身拥有本专业的基本学问,能教会学生相关的基础知识;二是对学生学习负责,在进行科研的同时不忘指导学生;三是能将社会的最新动态传达给学生,促进他们就业。这三者中,能达到两者的,就已经很不错,能做到三个方面的,则十分了不起。   以此观之,高校教师里,真正意义上的“良币”的确偏少,这是很多人担心高校教育教学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我们呼唤高校里多一些“良币型”教师,而这离不开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更离不开高校向最基本的育人职能的回归。(文/肖纲领)
个人分类: 教育视界|2947 次阅读|22 个评论
“二年制”和“三年制”研究生都是什么“币”?
热度 17 boxcar 2012-1-7 20:21
首先,强烈推荐今天早上俺写的另一篇博文: “学制”的加减法 2012-01-08 ~~~~~~~~~~~~~~~~~~~~~~~~~~~~~~~~~~~~~~~~~~~~~~~~~~~~~~~~~~ 下面,请看围脖: 且不论神马“良币”“劣币”,只要念研究生,首先都要花人民币! 相比之下,“二年制”可以少花点儿,然后早一年赚点儿。 比较麻烦的是,“二年”“制”出来的研究生,对“研究”可能确实“生”了点儿。 可是,“三年制”出来的,好像也没研究“熟”呢,这可咋整?!
个人分类: 教育|4772 次阅读|32 个评论
劣币驱逐良币
热度 7 lvnaiji 2011-3-8 18:53
吕乃基 武夷山 老师在回复一条对其博文(记不清了,可能是关于计划生育)的评论时这样写道:大款、艺人、农民实际上都在多生,但科技人员不可以,你说科技人员排在第几位?笔者当时在对同一博文的评论是:妙!前二者凭藉钱和社会影响,后者一是不讲规矩,二是人多势众,三是执法者顾不过来或没有油水,四是多生的成本低。科技人员呢?到头来会不会劣币驱逐良币?后来细想,似乎还值得品味。 劣币驱逐良币,除了其本来意义外,还会发生在不同领域。在上述情况下,即表现在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在生物学领域,于生态链上位置越低的生物生育或繁殖后代的数量就越多,因为其存活率低或死亡率高,所以最后即达成生态平衡,不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但在如上的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在世界范围来看,其一,由于人道主义、日益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以及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在目前的社会等级中,位于较低层次者,虽然其接受的医疗待遇还是低于甚至远低于较高层次者,但相对于生物界则要不知道高出多少,因而在全人类人口的比例中相应地也会有所提高。其二,养育成本低,这一点已经有大量统计数据。其三,在发达国家,不知是否也与形形色色的后现代思潮(应该包括“女…主义”吧)有关,生育率每况愈下。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就是,发达国家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下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上升。 还发生在遵纪守法和伦理道德领域,就拿过马路闯红灯来说吧。当然,即使没有警察和协管员,眼前车流不息,除了找死之外,谁也不会去闯;不过要是没车,即使红灯,即使有协管员甚至警察,胆大妄为之士往往按捺不住,“脱颖而出”。这边的遵纪守法者眼睁睁看着违法者赶上了公交车扬长而去,自己却还在傻等。有道是,“一招落后,招招落后”。蝴蝶效应,说不定就酿成风暴。明明是劣币,不花成本而获利;明明是良民,多耗费了时间成本,却失去了机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既然如此,何不跟上?于是,闯红灯者日众,守法者日渐寥落,最终是劣币驱逐良币。或许正因为此,才有 “ 现在是红灯……” 的趣闻。不是在某些官场,坚守原则者几乎成了寥若晨星的外星人,受到奉行各种潜规则的“正常人”的排挤吗?由此必然波及主体的行为规范乃至价值判断,进而引发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沦丧。这一点或许是对笔者 中国特色的冷漠:冷漠是走向陌生人社会的必然吗? 一文的某种补充。再看看中德两国造假者的机会与成本 / 代价比,生活在中国或德国分别应该怎样出牌,难道还不清楚吗?一旦劣币充斥于市,社会也就离崩溃不远了。 不过,事情似乎并非如此简单。 在博主“ 学术知识生产的路线图:什么样的河床,流淌着什么样的河流? ”一文中讨论在河床与河水的关系。那些如鱼得水,善“跑”课题,进而把学术做成权术,攀上各类平台,享受种种待遇者,在“河床”看来就是良币。而大多数老实本分拿不到课题,发不了论文,在第一线挣扎,在蜗居中蛰伏,不适应河床者,既无助于争先进位,却又牢骚满腹,在“河床”的眼中无疑是劣币。不排除在前者中确有良币,也不排除某些劣币就是劣币。于是,其中就涉及对劣币和良币的评价标准。 我的一位博士在其论文中有这样一番话。只有能给个人带来最优结果的规则才能“生存”下来。通过试错学习过程,最终将变迁出能够给所有群体成员带来最优结果的共享规则集,因为相互依赖的群体成员能够发现什么样的规则对其最有利。 13 亿中国人,这个“相互依赖的群体成员,能够发现什么样的规则对其最有利”?
个人分类: 杂谈|4754 次阅读|13 个评论
漫谈棘轮效应
热度 1 武际可 2010-6-19 05:09
个人分类: 科普|12285 次阅读|15 个评论
mirror - 年轻就是“轻”,在恶币驱良币的问题上没有见识
liwei999 2010-3-22 15:21
年轻就是轻。在恶币驱良币的问题上没有见识。 (765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13, 2009 04:39PM 据说市面上出现了伪造的人民币,使一些商铺开始拒绝一百元人民币。这就使银行和伪币发生了联系,年轻人就以为 一旦商铺或者个人收到假币,除了上缴银行之外,没有其他的合法途径解决。无论是使用假币还是大额持有假币,都是违法的行为。 显然这里面法理不顺。 纸币既然是政府发行的,政府就要对此负责。出现小商贩、个人受骗拿到伪币的损失应该是由隶属政府的公安出来摆平,名目就是破案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够迅速地获得伪币被使用的消息,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这样做,在整体上看会使社会成本降低。这个方法应该是一些发达国家的常识了吧,也是维持货币信誉的成本了。 第二个法理问题是要区别违法行为和违法状态。一个人在根本就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因为偶然的机遇,钱包里有了一张伪币并不是违法行为,不过是一个违法的状态。明知道是伪币了,又要急忙消费掉才是违法行为。 Comments (15) 疯和尚 01月 14th, 2009 at 10:35 am edit 很好奇,一天不忽悠,这镜子先生是否就会翘翘??别人不过是针对中国的社会现实说事,镜子先生却拿着法理的名目来忽悠就这法理,还不知道是是还是镜子先生自创的又一个高见至少我就没听说过在最讲究法理的西方法治国家,政府会为回收伪钞买单。 第二个问题,又是把自创的高见当作法律的内容开始忽悠,持有大量假币在中国的法律中是确切无疑的犯罪行为,不是个简单的违法状态,信口开河之前,最好先查查相关法律和案例。另外,这种把自创的高见当作事实和科学定论来贩卖和忽悠的行为不要一再重复了,一次两次当看猴戏,多了就腻人了。 http://www.66wen.com/03fx/faxue/faxue/061117/31217. 犯罪嫌疑人方某出于收藏爱好,自1997年元月开始收集假币,至11月已收集到各种假币一万多元。同年11月15日,经人举报,公安机关对此立案侦查,查明方某确有收藏假币的行为,并已收集了面额为一万四千元的假币。据此,检察机关以方某已构成持有假币罪向法院提起公诉。方某辩解自己只是爱好收藏假币,不以司艮法获利为目的,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因而不构成犯罪。法院认为方某明知是假币而予以收藏,是典型的持有假币的行为,而且数额较大,完全符合持有假币罪的构成要件,其行为构成持有假币罪。在本罪中,方某收藏假币是出于收藏爱好,虽无非法获利或使用的目的,但目的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所以,法院的认定是正确的。 jfly 01月 14th, 2009 at 10:48 am edit 这个镜子先生简直是神人,什么问题上都能发表高见。 这种神人让我看得眼烦,最好不要在德赛首页再出现了。 bright 01月 14th, 2009 at 10:55 am edit Mirror的特点就是别人明明没说错话,他偏偏来搅和一下,要从鸡蛋里挑点骨头,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唬一唬年轻人们。可是往往挑得不对(本来别人就没错,哪那么容易挑呢)。 年轻人讲的是中国的现实情况,Mirror偏要来分析法理;年轻人明明说的是无论是使用假币还是大额持有假币,都是违法的行为(注意大额持有几个字),Mirror偏要来注释一番因为偶然的机遇,钱包里有了一张伪币并不是违法行为(一张能算大额吗),注释了别人的说法后居然说别人有问题,你说好笑不好笑? mirror 01月 14th, 2009 at 10:56 am edit 一照镜子,妖相就显露了么。至少我就没听说过在最讲究法理的西方法治国家,政府会为回收伪钞买单的句子虽然设计得很巧妙,但是并不能掩盖您无知的本质。直接讲没听说过,请赐教的话,也许高兴了告诉您一下。 选择判例的做法是个常规的学术手段。法理、法律和法律的实践应该是三个层次。镜某最看不起的就是没有一贯性的思维。这个案例是个法律实践的层次,与法理相悖也不足为奇。不论赞同与否,政府取缔某些网站的理由与这个判例是一致的。而疯和尚以及这里很多人的思维确是分裂的:一边批判政府封网,一边却认可基于同样法理的判例。 一个人当一个愤青并不难。难的是做一个不自相矛盾的愤青,保持思维一贯性的愤青。 疯和尚 01月 14th, 2009 at 11:02 am edit 好,诚心诚意请教镜子先生西方政府如何处理个人手中的假币的案例,并且,由于您前面所谈的处理问题的主题是政府,因此,请别用西方国家的银行,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储户欺诈,就要为储户从银行中取到的假币负责赔偿的情况说事。 红叶 01月 14th, 2009 at 11:17 am edit 不知道是假币而收藏和知道是假币而收藏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和烧毁人民币犯罪是一个道理。 镜子换了话题,不过还是难以理解,辩论要有点条理么。 mirror 01月 14th, 2009 at 11:40 am edit 应红叶:违法和犯罪不是一个概念。正因为如此,才有您的难以理解的说法。 应和尚:感谢您的诚心诚意。但是很不幸,镜某近来不大高兴,不能指教。xyan也许能知道一些吧。 解决这类问题重要的是老百姓的配合。如果把受害的小商贩都赶到对立面去,与政府的工作没有帮助。 不妨自己模拟出个解决方案来,看看是否能与洋人精英的想法偶合呢? 疯和尚 01月 14th, 2009 at 11:46 am edit 关键是镜子先生自创的法理:纸币既然是政府发行的,政府就要对此负责。,大家可以想见,按这个法理推演下去,那些产品被仿冒的厂家该怎么办。 镜子最大的法宝,一个是把他自己想当然的自创当作事实与真理来贩卖,一个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当然,你也可以把这种简约后的东西当作他的自创)并且这种简单化往往不是简约掉影响甚微的因子,而是把关键的因子简约掉,所以,貌似在做正儿八经的逻辑推演,实际上是在把别人的思路往沟里带。 疯和尚 01月 14th, 2009 at 11:52 am edit 镜子先生的另一个花招就是:一旦你追问,他要么说今天不高兴,要么说细节不重要。如果要搞笑,这样的花招多使使无所谓,反正我有时候也很欣赏这里镜子先生透出的那种小年轻才会有的为辩而辩不择手段的机灵劲儿镜子先生心态的年轻化实在让我羡慕。 mirror 01月 14th, 2009 at 11:55 am edit 该怎么办?先学会理解货币这个商品的特殊身份再来论。 红叶 01月 14th, 2009 at 11:56 am edit 和尚,镜子如果讲道理还是可以和他讲的,如果耍花招,我劝你不要回复吧,没有用的。 bright 01月 14th, 2009 at 11:59 am edit 镜子先生的另一个花招就是:一旦你追问,他要么说今天不高兴,要么说细节不重要。 ======================================= 还有没有物理学意义。 镜子不能受太大的力的,否则就碎了,所以遇到真家伙,自然是能躲则躲了。 Alex 01月 14th, 2009 at 11:59 am edit 天天看到这个镜子自娱自乐的小丑表演,我都看烦了此人要不就是没有讨论问题的能力,要不就是如Liwei所说的故意装傻。 我之前说了,管理员很可能为了凸现德塞之德,而对这种小丑网开一面,看来被我不幸言中了啊 疯和尚 01月 14th, 2009 at 12:05 pm edit 国际清算银行上讨论防范伪钞的文章中关于伪钞赔偿的讨论 http://www.bis.org/review/r051010h.pdf From time to time, there are public call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some kind of compensation as an incentive to those discovering counterfeit money. This is, of course, not possible for obvious reasons, as it would mean that the central bank was subsidising the sale of counterfeit money. Although the main focus of combating counterfeiting in terms of its proportional value is on banknotes, we must not lose sight of counterfeit coins either, especially since the coins in the euro area have a high value. faif 01月 14th, 2009 at 6:46 pm edit 大家给出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我推荐原贴《应当警惕假币驱逐真币》: http://www.de-sci.org/blogs/lipuman/?p=14836 就是希望看到其他博主或读者,给出更多的意见或者国际上解决此问题的惯例。但是回帖很少。其实镜子还是很有用的:)镜子这个文章一出来,大家果然都给出了很多很好的留言。 http://www.de-sci.org/blogs/liwei/archives/14860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23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7: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