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化学系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化学系

相关日志

我国科学和教育大厦上一根光灿的梁椽 ——记著名化学家刘椽
热度 1 fdc1947 2019-5-11 09:04
我 国科学和教育大厦上一根光灿的梁椽 ——记著名化学家刘椽 刘椽( 1903-1971),山东诸城人,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清华大学毕业,1926年至1930年留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回国后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总务长,山东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总务长。1955年奉命筹建郑州大学,后被戴上了“内部右派”的帽子,撤销校长助理兼化学系主任等职务,于1971年5月20日含冤去世。卢嘉锡先生曾作文《忆恩师刘椽教授》。 我第一次听说刘椽先生的名字,是在 80年代。当时,我受命参与编撰《山东科技史·化学卷》,由山东大学化学系的各位老先生提供素材即科技史资料,我根据省科技局规定的编辑要求执笔撰写。我的导师、时任山东大学校长的邓从豪先生告诉我,刘椽先生是他当年在厦门大学学习时的老师、化学系主任。1948年邓先生到山东大学工作(当时在青岛),就是应时任山东大学化学系主任的刘椽先生之邀而来的。我问邓先生现在刘先生的情况,邓先生说,刘椽先生后来调河南,已经去世了。 当时,编撰科技史是依照省科技局的提纲,只要求写某人有何科技成就,不写教育,不涉及个人履历。我也就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再去追问刘椽先生为什么在山东大学好好的却调往缺乏高水平大学的河南,那时候也没有什么资料可查。但是,这个问题一直在我头脑里。 编撰科技史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工作,交差了也就过去了。做教师最要紧的是科研和教学,特别是 90年代以后,要论文、要项目,一天紧似一天,一年紧似一年。在年复一年的劳作中,三十多年也很快过去了。如今,我退休了,解放了,自由了。乱翻书,看到了一本《山东大学校史》,记载着山东大学差一点搬到河南去的历史,而刘椽先生竟在这个过程中牺牲了他的学术生涯以至于性命。 据该《校史》转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的记载: “1954年高教部拟改变现有高等学校的布局,报请国务院批准,将沿海某些高等学校内迁和增加新的专业,其中有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山东大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18页)当时决定把山东大学迁往河南郑州”。 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部分迁往了西安,成了西安交通大学,这是我读中学时早就知道的。而要把在青岛的山东大学迁到郑州,这对于孤陋寡闻的我,当时还是第一次听说。 《山东大学校史》说: “后来教育部经过审慎研究,决定把山东大学迁往郑州改为由山大派人去郑州筹建一所新的大学,并给以师资支援。在决定把学校迁往郑州时,学校即派总务长刘椽、总务处主任秘书董树德、总务科长于健、基建办公室技术员刘岩等26人前往郑州筹建。经过两年的努力,在1956年夏完成了主要建筑,秋季招生上课。学校从文、理各系选调一部分教师支援,这就是今天的郑州大学。”(《山东大学校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01页) 《山东大学大事记》则在时间上叙述得更详细一点: “1955年8月11日 中央教育部下达有关我校迁往河南省郑州市建立新校等等各项问题的通知。” “14日 刘椽、董树德赴郑州,分别任河南大学建校办事处正、副主任。” “1956年2月3日 根据高教部会议精神,我校不迁河南,郑州河南大学校舍仍由我校负责建筑,以便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建成河南大学。” “高教部4月3日来电,通知河南大学改为郑州大学,由龚依群等组成筹委会,我校参加筹委会的有吴富恒、刘椽、董树德。” “4月13日 郑州大学筹委会在我校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该校筹委会地址、图书仪器采购、预算、基建等问题” “5月27日 接高教部5月16日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山东大学不迁往河南,仍暂留青岛……。”(《山东大学大事记》,山东大学出版社,102-106页) 8月11日下达通知,仅过三天,14日,年过半百的刘椽先生就奔赴郑州。真是如卢嘉锡先生所言,“刘老师……二话没说,丢下妻小老母,搁下手头的科研项目,以筹建处主任身份奔赴郑州。从动员农民卖地搬迁,到设计校园,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1956年8月,郑州大学 数、理、化三系面向全国招生。刘椽先生看到了他努力奋斗的成果。然而正如卢嘉锡先生所说, “ 欢庆郑大诞生的锣鼓尚余音缭绕,一场灾难悄悄地向刘老师袭来。由于一条有关高校院系调整的整改意见,老师被戴上了 ‘内部右派’的帽子,校长助理兼化学系主任职务统统被撤销……躯体和精神的长时间折磨最终使我的恩师——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正直磊落的爱国科学家,一病不起,于1971年5月20日含冤去世”。河南省和郑州大学的有关人员就是以这种方式,报答了它的恩人,一个在建立学校中立下丰功伟绩而个人作出巨大牺牲的元勋。 在中国高等教育的这次小小的波动之中,山东大学逃过了搬迁河南的厄运,然而,刘椽先生却永远牺牲在了河南的土地上。 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厦门大学西迁到福建西部大山中的长汀继续办学。时任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的刘椽先生挑起了厦门大学化学系西迁的重任,一开始,西迁的化学教授仅他一人。他把庙宇作为教室、牢房变成化学实验室,使得厦门大学化学系在长汀的大山之中办得有声有色,后来傅鹰等重量级化学家也到厦大任职。厦大化学系在敌机的轰炸声中培育出蔡启瑞、陈国珍、邓从豪等著名化学家。 1947年,刘椽先生到山东大学化学系任主任。在抗日战争中,山东大学西迁后停办,校舍成了日军军营,以后又被美军占领。战后,刘椽与刘遵宪等先生一起,恢复建设了山东大学化学系。作为山东大学的秘书长(总务长)他参与了领导山东大学的新的复兴。 从 1955年起,他又参与创建了郑州大学。 在中国的科学和教育史上,在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刘椽先生先后为三所大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人们应当记住他的名字,他是中国科学和教育大厦上的一根光灿的梁椽。 (本文开始写于 2012年,如今做了修改)
个人分类: 教育|681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珏文教授来我院(浙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lizg 2018-10-30 13:10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珏文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浙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http://www.ce.zjut.edu.cn/jsp/news.jsp?neId=1520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珏文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作者: 发布日期:2018-10-30 浏览次数:32 2018年10月26日上午,应邀来我 校 访问交流的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刘珏文教授 ( 英国皇家化学会杂志《 Analytical Methods 》副主编 )在 我 校 存中十楼报告厅给我校师生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刘 珏 文教授以 “ Nanozymes, DNAzymes, Biointerfaces ” 为报告主题,报告由浅入深,从科研选题、实验设计、方案开展以及成果总结等多角度系统地 介绍 了刘 珏 文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工作。刘珏文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 DNA酶、纳米酶以及核酸与无机纳米材料的相互作用展开。刘教授从脱氧核糖核酸与金属离子、贵金属、金属氧化物、二维材料等无机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及表界面性质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多种DNA探针的设计与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外, 刘 教授 还介绍了他在国 外 的求学和工作经历, 为我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 生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刘 教授 鼓励 在场的 各位师生可以通过出国留学深造等方式走向更大的 学术 平台。 我院 李祖光教授 、 黄忠平 副教授、邵康博士和海洋学院的范铮老师 等我校师生聆听了学术报告 , 并进行了交流。此外,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聂晶博士 等有关人员也到场聆听了学术报告。刘教授的 学术 报告引起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在随后的提问交流环节, 在场的 师生们踊跃提问,刘教授耐心详细地进行了解答,在场师生收益颇丰。最后,刘 珏 文教授与我院执行院长佘远斌教授 、 李祖光教授、潘再法副教授 、 黄忠平 副教授、滕渊洁 博士 以及我校材料学院的浙江省 “钱江学者”特聘教授余靓博士等 教师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并 与我校师生进行了合影留念。 报告人简介: 刘珏文,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化学本科学位,2005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自2009年起受聘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获得加拿大化学会Fred Beamish奖,和McBryde奖章。近年来发表期刊研究论文共计220余篇,包括 Chem. Rev. (2), J. Am. Chem. Soc. (21), Angew. Chem. Int. Ed. (8), Anal. Chem. (15), 引用数达 17000 余次。其中引用超过 100 次的有 40 篇。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 Analytical Methods 杂志 副主编。现主要从事核酸 酶 , 纳米材料和软物质的分析化学 , 物理化学 , 以及表面性质的研究。 代表性论文 (1) Liu, B.; Huang, Z.; Liu, J., Polyvalent Spherical Nucleic Acids for Universal Display of Functional DNA with Ultrahigh Stability. Angew. Chem., Int. Ed. 2018 , 57, 9439-9442. (2) Liu, B.; Wu, P.; Huang, Z.; Ma, L.; Liu, J., Bromide as a Robust Backfiller on Gold for Precise Control of DNA Conformation and High Stability of Spherical Nucleic Acids. J. Am. Chem. Soc. 2018 , 140, 4499–4502. (3) Liu, B.; Liu, J., Freezing Directed Construction of Bio/Nano Interfaces: Reagentless Conjugation, Denser Spherical Nucleic Acids, and Better Nanoflares. J. Am. Chem. Soc. 2017 , 139, 9471–9474. (4) Zhou, W.; Saran, R.; Liu, J., Metal Sensing by DNA. Chem. Rev. 2017 , 117, 8272–8325. (5) Zhou, W.; Ding, J.; Liu, J., A Highly Specific Sodium Aptamer Probed by 2-Aminopurine for Robust Na+ Sensing. Nucleic Acids Res. 2016 , 44, 354-363.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化学系教授 Md Ahsna Habib讲座预告
lizg 2017-7-10 23:37
浙江工业大学 http://www.zjut.edu.cn/newsDetail.jsp?id=15746 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化学系教授 Md Ahsna Habib讲座预告 来 源: 化工学院 李祖光 日 期: 2017-06-26 点击率: 255 分享到:      报告题目: Development of new ion source and new desorption method for mass spectrometry      报告时间: 2017年6月28日 下午16:00      报告地点: 存中十楼报告厅      报告人: 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化学系教授 Md Ahsna Habib      报告人简介:     Md Ahsna Habib,博士,孟加拉国达卡大学化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分析化学等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Chemosphere 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几篇。     孟加拉国达卡大学(University of Dhaka),是现代孟加拉国最古老的的大学,成立于1921年。现在是孟加拉国最大的公立大学,学生人数超过三万。被 《Asiaweek》评为亚洲前一百的大学之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伦访学见闻(2)国外化学实验室
热度 9 martinluomin 2015-11-26 15:04
最近有人提到央视的广告词中有“我们恨化学”。奇怪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不是双刃剑呢?为何单单恨了化学。化学物质原有它正确的用途,用了不该用的地方,得了不好的由头,就如同“刀”杀了人,是该埋怨 “ 刀”,还是 “ 刀 ” 背后的 “ 人 ” 或者“管理体制” 呢?如果因为化学物质有害就放弃它,显然我们将退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状态。对待事物的方式应该是即能享受它的好处,又能预防和避免它的坏处吧。让我们来看看国外的化学实验室吧,你也许能领悟一些什么呢? 实验室既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国内高校在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实现化学实验室的有效管理,资源的合理利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科研创新平台的共享已经成为实验室能否有效培养人才,加强学科建设和对外服务的关键问题。英国的实验室体制完善,管理到位,设计合理,有很多地方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我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UOB )化学系进行了一年的访学交流。 UOB 是英国著名的“红砖大学”之一,其化学系是英国规模最大的化学系之一 , 专业学术排名是全英第四。英国著名的“ chemlab ”化学实验技能仿真实验室就设在 UOB 化学系 , 化学系拥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院士十余名之多,很多教授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我访学期间是在 Stephene Mann 教授的课题组,通过实地感受英国化学实验室管理的严谨和规范,深刻体会到英国人的高度协作和职业意识。 1.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模式 国内的实验室长期忽视实验室安全问题,很多实验室在建设之初就没有认真地考虑化学实验室的特殊要求。没有配备基本的安全设施,也缺乏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教育。英国化学实验室安全设施齐全,实验楼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发生事故后逃生的安全通道。进实验室的第一次培训就是告知实验室的安全措施,防火设备的放置位置,发生意外的逃生通道等信息。系里每个月都要演练一次警报逃生,规定在听到警报声后实验室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必须第一时间无条件地停止试验 , 离开实验楼 , 沿安全通道疏散到室外安全地带,直到警报解除。 尽管国内也反复强调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 但多流于形式 , 难以长久坚持,缺少确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来保证安全教育深入人心。 Bristol 大学化学系非常重视实验室安全和人身安全,每个实验室都配备喷淋器、洗眼器和急救包。规定每个人在实验室必须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工作服。每学期都会安排系主任作安全知识培训的报告,不仅要求所有的本科学生必须参加课程,而且要求刚进实验室的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等科研人员必须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对于因故缺席的人员通知参加下一轮的循环培训。 相对于基础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的管理更加复杂,虽然一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相对固定,但是所做的实验还是千差万别,预防意外是英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大前题,目的是要使每一位工作涉及有害物品和危险工序的学生及工作人员,对这些危害有一定认识,更懂得按操作安全细节及校方安全管理之要求,保护自己,以免发生意外。为配合此目标,学校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安全措施。英国 Bristol 大学化学系采用每个学生填写风险评估报告(G eneral Risk Assessment Record )的方法来保证其在做实验前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掌握所用试剂的毒性和安全防护措施,熟练操作大型的测试设备等。在评估报告中要明确实验的主要内容、所使用试剂的特性和是否进行了相应的安全培训。通过查阅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 MSDS) 来了解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 PH 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做到心中有数。实验相关人员签字后提交教授签名确认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如果使用特别危险的试剂的话,还需要专人进行特别的风险评估,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 实验室试剂和耗材的管理模式 英国大学并无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但是实验室的管理井然有序。英国高校根据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对全校所有的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以免线路老化,年久失修而造成安全隐患。大型的设备成立独立的管理机构,如电镜室, X 射线衍射室,核磁室等。而一般的设备则由各个课题组负责管理和维护。 以笔者访学的 Mann 教授的课题组为例,该课题组在实验室的管理方面实行分配协作的体制 , 这个方法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效率。由于一个实验室要使用多种不同的仪器和设备,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掌握这些方法。为此课题组把实验室的一些具体工作分配给每位教师和研究生来负责管理。例如购买日用耗材 , 试剂的订购和管理,测试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等任务 , 让大家有责任感和主人翁的自豪感 , 大家的科研环境要大家来维护管理,对实验室的操作不规范的事情及时进行监督和处理。一般指定的负责领域与负责人日常的实验相关,这样负责人很快成为实验或者仪器的专家,他不仅可以教其他的实验室成员使用设备,还可以帮助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国内的课题组在试剂耗材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存在诸多误区 。首先,试剂的管理信息不透明,经常重复性的购买试剂,使用效率不高;其次,试剂的存放不当,发生试剂的污染,分解等造成浪费,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最后,很多学生和教师对试剂的毒性和使用方法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科研的正常开展。 英国大学里试剂耗材的使用和管理充分体现了科学合理、方便使用的原则。 Bristol 大学采取耗材集中领用制度。化学系有一个材料库( store )来专门负责常规通用试剂和耗材的采购和领用。采购耗材的费用来自于课题组的项目经费 , 教授们按照获得经费的多少拿出一部分来集中采购耗材 , 供整个学院来使用。当需要领用物品时,可以登录网站查找物品清单,选择需要的实验耗材填写耗材领用清单,注明所属的实验室和领用物品的规格型号和物品编号,然后去材料库领用即可。如果属于某一个课题组常用的特殊耗材,也可以通知材料库集中采购,然后课题组派人集中领取,放置在课题组实验室供人自由使用。 规模较大的课题组里会指定专人负责对试剂作登记、注销和分类摆放 , 及时更新电子版的试剂清单。当开始订购新试剂,要及时将试剂信息发给试剂负责人,以便其随时更新化学品清单。如果试剂需要改放在另外的位置,要通知试剂负责人变更试剂信息。一旦用完一瓶试剂,在试剂登记本上记下相应信息 ( 随后再电子版上作更新 ) ,并把空瓶处理掉。试剂的存放位置需要参考具体试剂的保存条件,需要低温保存的试剂分别放置在分离的冷藏或冷冻冰箱中保存;易潮解的试剂专门放置在在玻璃的干燥柜中存放;有毒、易挥发的有机试剂放在通风橱下面的柜子中存放。对于实验室不再需要的试剂,在学校范围内免费转让,不但能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而且也减少了回收处理旧试剂的成本。 国内高校在处理实验废物和废液方面大部分没有设置单独的排污系统,也缺乏统一的处理措施,大部分废液随意倾倒入排水系统,不仅腐蚀排水管道,而且污染了生活用水 。在英国大学对实验的废液、耗材的处理有着严格的垃圾分类和专人处理的方法,实验室一般将普通垃圾、玻璃以及有尖锐利器(注射器针头)的废物区分开来,使用颜色鲜明的垃圾桶来进行标示,以避免对清洁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然后统一回收处理。对废液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单独处理。 3 实验室大型设备的管理模式 英国实验室管理十分先进,开放程度高,研究人员可以随时动手实验和进行测试,设备的使用效率非常高。值得一提的是门禁制度、邮件组通讯和网上预约登记的制度。这些制度环环相扣,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管理模式。英国有一套先进的门禁制度,当你一跨进校园后,首先需要办理一张校园卡,根据不同人的身份授予不同的权限,即可以充值费用,在图书馆借书、复印、扫描和打印资料,也可以在任何时候进出学院。学院内部实行密码门禁制度,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动的密码锁,一般只有本课题组的人员知道密码,公共的电镜室和 X 射线衍射室也有密码,一般经过培训的人员都知道密码,可以自由进出。即使是在非工作时间,也可以自由使用这些公共资源,为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校内邮箱和邮件组体系形成一个高效、快捷的信息网络。学院的重大活动、学术会议通知、设备的测试信息、培训的通知等等都能通过邮件组的功能来实现。当你一进入学校,就要办理一个网络登录账号,同时拥有一个邮箱,此时你已经加入到相关学院的邮件组里,能够收到学院的相关邮件。之后你还会加入一些课题组的邮件组,诸如组会通知、课题组的重要事项等都会通过邮件的方式通知组里的所有人。你也可以给某个邮件组群发邮件。 设备网上预约体制也是英国高校科研管理的一大亮色。全校有一个通用的日历管理软件( calendar software ) ,可以搜索校内的所有资源,通过交互选择,形成具有自我风格的用户界面,以后每次登录后就可以直观的查看相关设备的本周内的预约登记情况,根据自己的实验进度决定预约时间,预约某些大型设备需要相关的设备技术人员给你授予权限,当你还没有进行培训或还未通过考核时,便不能自主预约设备,只能查看预约情况。此时只能通过技术人员或者课题组内有预约权限的人员帮你预约,等你通过考核后就能自主预约了。由于科研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当你在预约时间测试时由于样品未准备好,或者其它原因不能按时测试,如果和预约时间还有一定时间间隔,你可以取消自己的预约,这样其他人就可以预约这个时间,有时候时间很紧张,你还可以通过发邮件给学院的邮件组来转让测试预约,这样所有的人都能及时看到你的信息,并充分利用机时。国内虽然也使用设备登记制度,但多流于形式,少登,漏登现象时有发生。很多设备都是到最后检查仪器使用情况的时候再匆忙补录,难以真实反映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如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问题,也难以追查责任,找出问题的原因。使用网上预约登记制度可以实时的登记设备使用情况,方便设备管理者及时准确地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也方便设备的使用者安排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到了公开,透明,实时和准确的管理大型设备,真正做到了设备的合理共享和高效使用。 科研仪器的高度共享 , 利用率非常高 , 科研的自由度很大。他们采用一种培训、考核、自由预约 ( 大型设备网上预约 , 小型或课题组内设备登记预约的方式 ) 、自主测试的模式。现就透射电镜来看一下国外的大型设备管理运作机制。化学系有三台透射电镜,其中一台高分辨电镜、两台扫描电镜、两台原子力 AFM 电镜及一些相关的喷金 , 镀碳膜的附属设备。管理这些设备只有两位技术人员( technician) 。 technician在英国高校的地位是很高的,工作也很稳定,因为没有他们,设备就运转不起来。课题组的管理还是由教授领导的研究人员自己负责组织和管理的。有时候technician也附属于某些课题组,比如,Bristol的电镜主要是由两个大课题组的经费来维持的,所以管理电镜的technician平时也参加我们课题组的组会,但是他们一般不做科研,两人中有一个年轻人也是博士,后来教授推荐他去了另外的高校谋得了教职。 一般来说设备只要是使用 , 难免会出问题。但多套设备就能保证正常的使用,当多套设备都处于工作状态的时候,三台透射电镜各有定位 , 因为透射电镜的使用一般要经过培训后大概 20 小时的上机练习才能掌握所有的基本功能的使用 , 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所以其中一台主要用来培训 , 练习和做选区衍射分析 ; 另一台配备了高分辨的 CCD 系统 , 能照高倍数的照像 , 但没有安装能谱系统 , 这样就使两台电镜各有所长 , 保证大家根据自己的测试要求来选择。第三台是高分辨的 TEM, 能做晶格高分辨照片 , 这台设备一般只能由电镜管理人员来操作 , 要做的话是要单独收费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 国外的一流大学在科研的组织管理 , 测试平台的搭建方面等方面非常有经验 , 形成了一套严格培训 , 自主预约、自行操作、资源共享的科研软硬件环境。
个人分类: 访学见闻|28967 次阅读|22 个评论
我的科学自白
cysk 2015-3-15 21:18
我从1989年7月由内蒙古自治区乌盟教育学院化学系毕业至今,一直致力于物质基本结构方面的研究。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了量子力学的基础。不管教材怎么说明解释,称量子力学如何如何的科学,是多少多少科学家精心研究的结果,但我心中总是有所疑虑、心中充满困惑。带着这些疑虑和困惑进行了艰苦地探究。现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有幸参与科学网相关探讨,必借助此平台与各位同仁做一交流,甚是欣慰。
个人分类: 科技交流|98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大学化学系赵亮研究组招聘博士后
talentblog 2013-5-24 10:16
清华大学化学系赵亮研究组主要从事有机金属簇合物的合成及反应,基于大环-金属簇的超分子化学以及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本研究组自成立以来,在科技部973计划,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以及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等基金支持下,已在JACS、ChemComm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报道具有鲜明特色的金属簇可控合成方法及其超分子组装方法(相关资料请见 http://www.chem.tsinghua.edu.cn/publish/chem/2142/2011/20110401031116160927344/20110401031116160927344_.html )。实验室力求高效、安全的科研环境,在先进仪器设备的保障下,以创新与人才培养为根本。现因科研工作需要,诚聘博士后1名。 一、研究内容 有机金属簇合物的合成与反应性质研究; 二、应聘条件 1、获得或将获得有机、无机化学的博士学位,金属有机化学专业优先; 2、热爱科研工作,富有创新,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较强的中、英文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待遇 博士后期间待遇见清华大学博士后规定( http://postdoctor.tsinghua.edu.cn/bsh/index.jsp ),优秀人才可面谈确定。 真诚邀请具有有机、无机化学背景的青年学者加入我们。应聘者请于2013年10月1日前将本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工作概述、论文发表情况及其他成果)以邮件方式发至: lzliangzhao@gmail.com 并注明“应聘博士后”字样。恕不接待来访来电,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45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西北联大化学系校友魏杏云
kexuechuanbo 2013-4-17 19:57
  魏杏云(1919—2000),1919年生,东西湖区柏泉农场魏塆人。1943年毕业于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化学系。1945年,毕业于国立四川大学理科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46年起,先后执教于湖北医学院、湖北农学院、武昌中华大学、湖北纺织专科学校,任讲师、副教授。1955年,在北京重工业部综合研究所进行有关项目的分析研究,同时进行全国重点项目《全国配煤方案》的研究。1962年,调广州国营糖业公司技术科甘蔗科学制糖研究所研究制糖的澄清化学和蔗汁成分的分析。60年代后期,魏杏云调回北京,在轻工业部设计院协助发酵所研究玉米芯制糠醛。随即又进行稀硝酸盐水解麦秆及棉籽壳研究,试制成功木质素树脂铸造用铸件,其光洁度达到三级标准,该成果被选为向“七一”献礼项目。在1976年后十年间,成功试制和研究柠檬酸,填补了北京市的此项空白,葡萄糖池无毒涂料和白酒池无毒涂料两项成果均获得推广应用,同时主编《发酵科技》杂志,并且建立了科技情报室。1989年2月,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原载<武汉市志-人物志>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1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初来牛津
skdhf 2013-2-10 19:56
折腾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踏入了UK的地界,来到了牛津这个对我而言可望不可即的地方。牛津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国际性的声望,但刚来这里并没有感到激动和满足,伴随而来的是寂寞和无助。 首先是住的地方,来之前在daily info上联系了几个房子,但根本对这边房子环境位置和价位没有概念。来到牛津已是晚上,拖着行礼游走在牛津high street上不知所搓,打了几个之前联系好的电话要么没人应答要么说第二天才能看房。最后接着打那些无人应答的电话,最后终于打通了一个,于是按照地址找了过去,房子还不错,只是价格偏高,位置距化学系ICL很远。我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于是交了钱住了进去。 其次是语言,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感觉还可以,至少平时看文献写点东西还拿的出手。可当我坐上了开往Oxford的bus时就开始受挫了,当地人说的英语和平时听到的相差甚远,很多时候根本听不懂,相当尴尬。到实验室见了导师,他倒是很照顾我的耳朵故意把语速放慢了很多让我勉强能够听懂,实验室现在只有我一个中国人,那帮哥们说什么我是一头雾水。需要学的太多了。 还有就是吃饭,刚来吃了几顿面包三明治自己的胃就开始拒绝这些东西了,于是在街上寻找中餐馆,终于找到但价格却让我望而却步,于是退而求其次去找卖酱油醋的地方,找到这些就像是寻到了宝,赶紧买回去炒了个菜,又在超市买了点pitta饼,像是国内的烧饼,这才有了点家的感觉。 刚来几天的的时候没有去仔细看这个地方,更多的是从身体和心里的抵触。但慢慢有些适应后再去端详这里的人和景发现竟是如此和谐,至少我看到的当地人很有礼貌,很绅士,当地的环境也非常的优美,不争不燥就在那里。这些东西需要日后再仔细品评。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这里再好我也思念自己的亲人朋友,还有那个多年生活的地方。还好,联合培养的时间并不长,短暂的时间也让我更加珍惜在这里的每一寸光阴,也怀念家乡的一切。
3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脑真的无所不能吗?考卷看过以后的思考
热度 4 mdzhao 2012-11-16 10:11
前天研究生的“计算机信息检索课”考试,因为开卷,便能看出学生的不同,有些同学带了许多资料,然后东翻翻、西翻翻,一直煎熬到考试时间到为止,但也有同学大刀阔斧,唰唰唰几下便答完了。说心里话,我更欣赏后者,因为开卷的题基本上不太可能直接从资料里找到答案,要是平时对这个问题不知道,能找到答案的概论也很低。 第一个交卷的同学大概只用了半个小时,真快。后来看一下他比第二个交卷的同学快了有半小时。因为只有这张考卷,便很认真的看他的答题。都答的简单,倒也言简意赅。看到最后一题时,忍不住笑了出来。题目是“ 你所在学院和专业的学科特点是什么?根据这样的学科特点以及学习和科研的信息需求, 你一般应用较多的数据库有哪些?谈谈你使用这些数据库的体会”。答曰:“我在化学系,学科特点是期刊杂志多、文章多、分子式多、数据库也多,主要数据库有SciFinder 和 Web of Science 。我用Web of Science比较多,我的体会是,功能强大,检索比较全,但排序比较傻,不如 Google,比如我要搜 Protein, simulation, molecular, folder 等,文章有几百页,但我想要的不在第一页,最好有个二此排序,像淘宝一样,就是相关度高的前100项,再来个引用次数从高到低排,这就有意思了。” 看来这个学生属于经常用淘宝,而且不愿意花太多时间精挑细选,显然他查资料也一样,只想电脑帮他选,不想自己花力气去选,所以他更喜欢用 Google。联想到前期让学生做的作业要求查资料,也发现不少学生用得最多的是 Google Scholar,而且认为它比专业数据库好用。这让我很是沮丧,普通用户也罢了,选修了“计算机信息检索课”以后还是没有检索数据库的习惯,让我们这些教此课程的老师情何以堪啊? 不过也可以看到,搜索引擎以及淘宝这样的网,的确是把用户的心理研究得很透,也非常重视用户体验,只是计算机能够实现的许多东西还是无法与人工相比,记得何小阳老师写过一个系列博文“ 计算机不能做什么? ”,当时看了很受启发。但另一方面,许多数据库,包括现在早就遍地开花的“数字图书馆”,还有很多图书馆的网站,都不重视用户体验,追求各种“功能”却忘了最重要的方便性,而这些被建设者津津乐道的“功能”也许根本没人去用。 昨天批改考卷时又发现,有一道判断题错的人最多:“ 在 Google 搜索引擎检索框中输入“计算机”一词,可同时检索出“电脑”的相关网站或网页 ”,大多数学生选择是对的!弄得我突然不自信了,再到电脑上查了一次,确定它的答案应该是错的。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搜索引擎已经智能到能辨认同义词了! 当然,这不是件难事,倒是一些数据库其实已经有这样的词库并能实现同义词的检索,我相信搜索引擎不久也会让这个功能实现,但我真的有点担心,当电脑能实现越来越多功能的时候,人的智力包括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否会退化呢?
个人分类: 文献检索|3810 次阅读|15 个评论
曹廷炳被“7名同行联名告发“超生”二胎”压力过大而亡?!
热度 19 wangshu 2012-7-28 20:05
曹廷炳被“7名同行联名告发“超生”二胎”压力过大而亡?!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今日与朋友聊天,曝出一条鲜为人知的“秘密”:今年3月16日人民大学化学系主任、教授、博导曹廷炳意外死亡,但其实,这位北大博士、哈佛博后,05年归国的青年才俊的直接死因是,该系7名同行联名告发曹“超生”二胎,曹由于遭受“开除公职”威胁,压力过大,跳楼自杀。计划生育害死人!” 阿弥陀佛
个人分类: 化学|14792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国立中兴大学化学系特聘教授李茂荣 (理学院院长)
lizg 2012-6-30 16:57
[转载]国立中兴大学化学系特聘教授李茂荣 (理学院院长)
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李茂荣 (理學院院長) http://140.120.9.250/mrlee/Professor.htm Professor Maw-Rong Lee Experience B. S.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 (1975) M. S. University of Florida (1985) Teaching Assistent,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 (1977-1978) Research Assistant, Associate Chemist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gy (1978-1990)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 (1991) Professor,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 (2000-)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Chairman,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 (2009-) 現職 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特聘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理學院院長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衛生暨安全保護中心主任 中央警察大學兼任教授 中興科技文教基金會監事 台灣質譜學會常務理事 國科會自然處貴重儀器審議委員 國科會分析化學小組學術委員 台灣層析學會常務理事 中華民國環境分析學會 第六屆顧問 中華民國環境分析學會 第六屆教育推廣與出版委員會 經歷 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系主任 2007 ~ 2010 年 台灣質譜學會理事長 2007 ~ 2009 年 台灣質譜學會常務理事2003-迄今 環保署環境檢測機構現場評鑑專家1994年-迄今 衛生署濫用藥物尿液檢測機構評鑑技術委員1993年~迄今 中華民國環境分析學會理事 國科會自然處化學研究推動中心審議委員 國科會自然處諮議委員 2007 ~ 2009 年 國科會化學中心分析小組召集人 國科會自然處審議委員2003-2006年 國立中興大學研發處貴重儀器中心主任2000/10- 2008/07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董事 國際科展審評審委員 奧林匹亞評審委員 全國中小學科展評審委員 南投縣中小學科展評審委員 “國際科學展覽活動”輔導教授 “中華科技協會”副秘書長1996-1997年 “化學”期刊專題報導主編1997年 “台中市化學災害預防諮詢顧問” 1994-1997年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兼任審查委員” 1992-1994年 考試院典試委員2001年 中央標準局專利審查委員1992-1996年 : mrlee@dragon.nchu.edu.tw ; Tel : 886-4-22840411 ext 508 ; Fax : 886-4-22862547
3828 次阅读|0 个评论
香港科技大学一大陆姓丰女生上吊自杀身亡
热度 2 laserdai 2012-5-15 06:05
人大化学系主任 曹廷炳 、美国的王庆根事件还没有过去,没有想到紧接着香港出现令人惋惜的自杀事件: 香港科技大学大陆丰姓 廿二岁 女生自杀身亡 香港科技大学一名中国大陆 姓丰 女学生周一(2012年5月14日)晚上7时许被职员发现在 宿舍厕所内 上吊自杀身亡,警方及救护车到场, 调查显示死者有精神病纪录,并留有遗书,相信事件无可疑。 死者是3年级学生,在科大同时修读工程与商业两个学位。 丰女居于何善衡楼学生宿舍。昨晚七时许,姓陈(五十九岁)保安员在宿舍内例行巡视,期间发现八楼的伤残人士洗手间反锁,拍门又无人回应,感可疑下用锁匙开门,赫见丰女用颈巾绑在水喉通吊颈,急忙将她解下,再致电报警。 救护员接报赶抵,发现丰女已无呼吸脉搏,证实她已死去。警员到场调查,在死者衣物内搜获遗书,透露因生活不开心自杀,警方初步相信事件无可疑,死者尸体由仵工舁送殓房。死者的朋友事后赶抵现场,部分人伤心拭泪。据悉,死者曾患情绪病。 科大表示,对事件深感惋惜和哀悼,向这名学生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会尽全力支援和协助家属,也会为学校师生提供情绪辅导等的服务。 以前曾满城风雨的同样事件: 2007年 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南京来的 葛炜炜同学内杀 :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7-11/15/content_7077074.htm 有关报导连接: 香港科大一內地女生自殺身亡 , (澳廣視) 2012年05月15日00:11 雅虎新闻 http://t.qq.com/p/t/91787026788864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20515/00176_025.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11711 次阅读|19 个评论
来自高酸性毒湖的潜在的抗癌天然产物柏克利酸
liuyingxiang 2012-5-12 18:44
柏克利坑(Berkeley Pit)曾是位于美国蒙大拿州的比尤特露天铜矿。它有一个一英里长半英里宽,近似深度为1780英尺约合540米的湖。湖泊里流淌着30000000000加仑的金属污染的水,酸度达到pH 2.5。尽管湖水高度酸性,而且里面充满了有毒的重金属,但也长满了奇异的菌类。 一般认为,在有毒的水中,正常形式的水生生物难以生长,但这里已被证明它是一个具有丰富的独特和不同的真菌、藻类、细菌的环境,可以提供了不寻常的分子以供研究人员用于药物开发。这种艰苦的环境中被证明是一个不寻常的微生物产生新的生物活性代谢物的来源。 2006年,Montana理工大学化学系Andrea A. Stierle,* Donald B. Stierle和Kal Kelly报道从柏克利露天铜矿坑湖水 penicillium fungus 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螺缩酮,他们给它命名为柏克利酸(Berkelic Acid),初步试验表明这种微生物来源的螺缩酮对卵巢癌细胞株OVCAR-3体外抑制浓度达到纳摩尔级,有报道称是色烷caspase和金属蛋白酶MMP-3抑制剂。 Auckland大学教授Margaret Brimble打算合成柏克利酸,人工合成化学结构复杂的柏克利酸会帮助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治疗卵巢癌的抗癌药,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分子如何发挥功能并且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现成的来源。已从Marsden基金会获720000美元资助,计划在用三年的时间开展这项研究。2012年1月,在JOC发表了他们合成柏克利酸的论文。Margaret Brimble等证明插入的C-18位甲基具有挑战性,并介绍了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安装这一官能团的立体化学研究。他们最初设计的用Horner-Wadsworth-Emmons/oxa-Michael方法建立柏克利酸核被证明是不成功的。然而,通过向氧鎓离子引入一个甲硅烷基烯醇,然后采用一勺烩脱苄基/缩酮化/热力学平衡的方法,提供了作为单一非对映异构体柏克利酸核的四环结构。 2009年,Brandeis大学的Snider BB和Zhou J进行了柏克利酸的合成研究。尽管斯奈德“13步”合成路线并不是一条最佳途径,但确实向世界同行提供了深入了解这一潜在抗癌药物全合成的途径和方法。 2012年,Faanás FJ、Mendoza A、Arto T、Temelli B和Rodríguez F等报道了柏克利酸的规模化全合成。 附部分研究文献 1.Scalable total synthesis of (-)-berkelic Acid by using a protecting-group-free strategy. Faanás FJ, Mendoza A, Arto T, Temelli B, Rodríguez F.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12 May 14;51(20):4930-3. doi: 10.1002/anie.201109076. Epub 2012 Apr 4. 2.Formal synthesis of berkelic acid: a lesson in α-alkylation chemistry. McLeod MC, Wilson ZE, Brimble MA. J Org Chem. 2012 Jan 6;77(1):400-16. Epub 2011 Nov 28. 3.An enantioselective formal synthesis of berkelic acid. McLeod MC, Wilson ZE, Brimble MA. Org Lett. 2011 Oct 7;13(19):5382-5. Epub 2011 Sep 14. 4.A diastereoselective formal synthesis of berkelic acid. Wenderski TA, Marsini MA, Pettus TR. Org Lett. 2011 Jan 7;13(1):118-21. Epub 2010 Dec 7. 5.Total synthesis of berkelic acid. Snaddon TN, Buchgraber P, Schulthoff S, Wirtz C, Mynott R, Fürstner A. Chemistry. 2010 Oct 25;16(40):12133-40. 6.A flexible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the tetracyclic core of berkelic acid using a Horner-Wadsworth-Emmons/oxa-Michael cascade. Wilson ZE, Brimble MA. Org Biomol Chem. 2010 Mar 21;8(6):1284-6. Epub 2010 Jan 26. 7.A concise synthesis of berkelic acid inspired by combining the natural products spicifernin and pulvilloric acid. Bender CF, Yoshimoto FK, Paradise CL, De Brabander JK. J Am Chem Soc. 2009 Aug 19;131(32):11350-2. Erratum in: J Am Chem Soc. 2010 Jun 16;132(23):8223. 8.Introduction of the (-)-berkelic acid side chain and assignment of the C-22 stereochemistry. Wu X, Zhou J, Snider BB. J Org Chem. 2009 Aug 21;74(16):6245-52. 9.A Cycloaddition Strategy for Use toward Berkelic Acid, an MMP Inhibitor and Potent Anticancer Agent Displaying a Unique Chroman Spiroketal Motif. Huang Y, Pettus TR. Synlett. 2008 May 11;9:1353-1356. 10.Synthesis of (-)-berkelic acid. Wu X, Zhou J, Snider BB.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09;48(7):1283-6. 11.A synthesis-driven structure revision of berkelic acid methyl ester. Buchgraber P, Snaddon TN, Wirtz C, Mynott R, Goddard R, Fürstner A.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08;47(44):8450-4. No abstract available. 12.Generation and hetero-Diels-Alder reactions of an o-quinone methide under mild, anionic conditions: rapid synthesis of mono-benzannelated spiroketals. Bray CD. Org Biomol Chem. 2008 Aug 7;6(15):2815-9. Epub 2008 May 28. 13.Biomimetic synthesis of the tetracyclic core of berkelic acid. Zhou J, Snider BB. Org Lett. 2007 May 24;9(11):2071-4. Epub 2007 Apr 28. 14.Berkelic acid, a novel spiroketal with selective anticancer activity from an acid mine waste fungal extremophile. Stierle AA, Stierle DB, Kelly K. J Org Chem. 2006 Jul 7;71(14):5357-60.
个人分类: 化学哲学|58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哥大化学教授被撤掉的关于生物分子起源假说的文章
热度 3 chemicalbond 2012-4-28 23:02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很多小分子单元(如氨基酸,糖类,核糖)都是不对称的手性有机分子,它们通常是在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下形成的。然而,生命产生以前是不可能有那些酶的。手性的有机分子最早是如何被合成的,这算是个生命起源的问题。 几乎一个月前,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教授 Ronald Breslow 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就此问题投了一篇文章,提出了自己的假说(比如在文章(见附件)的第8页提出一个自催化机理),在网上公布之后遭受很多人的指控,认为那篇文章有严重的自我抄袭行为,因此这两天被JACS杂志从网上下架。作者自己认为那篇文章算是评论性质(perspective),不应该被认为引用了发表过的文章内容就是抄袭。可惜,那篇文章的抄袭面积太大,差点就赶上了新华社记者(方舟子妻)刘菊花的中国社科院硕士论文级别,要是不做点表示,JACS很难扛得住,管他什么化学会前主席,什么科学院院士,还是自己的名声要紧:无论如何,先撤下再说。 顺便说一下,讨论那篇被废掉的论文内容应该更有意思。否则,这科学网也就跟聊天网相差不远了。 参考 : 1. 科学网诸平对此事的综合报道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2210do=blogid=564538 2. Ronald Breslow 的JACS文章 【点击下载被JACS删除的原文 amino_acid.pdf 】 3. 化学分子的手性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irality_(chemistry )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4372 次阅读|7 个评论
兴趣爱好与残酷现实------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热度 3 biophysicalchem 2012-4-28 09:52
最近看到两则非常负面的新闻: 人民大学39岁化学系主任自杀身亡 斯坦福化学博士自杀:寒门子弟留在美国转行做软件 联想到“科学研究 兴趣”, 你如果用google 搜索“科学研究 兴趣”,无疑你可以得到大量的例子告诉你,你要做好科研,兴趣如何云云。 比如: 科学网—陈文帅:做 科研 要有 兴趣 写文章贵在坚持 李家明院士“基础 科学研究 乐趣” - 科研 学术_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 NIBS 北京生命 科学研究 所 的招生宣传 对生命 科学研究 感 兴趣 的大学本科在校生(不包括当年毕业的本科生) 科学网— 兴趣 在 科研 上的作用和地位- 蒋继平的博文 等等。。。 Page 4 of about 8,180,000 results (0.40 seconds) 但是: 吴家睿先生的《 科学研究的动机 》,详细论述了 兴趣爱好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关系。 为了完整,我把先生的全文附在这里 在知识界通常流行着这样一种对“科学”界定:追求的是“真理”,研究的是“事实”,排除的是“ ” 价值”。于是乎,人们由此认为,从事具体科学研究工作的,尤其是进行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其动机应该是超越功利性质的“科学兴趣”,是一种不带有价值判断的探求自然奥秘的“纯学术精神”。不可否认,在科学研究的历史长河中,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研究动机,确实有其一席之地,也确实对科学的发展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把它视作科学研究“唯一的”或“最佳的”驱动力,显然就会失之偏颇。 从科学的诞生到今天,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等各种因素始终扮演着正面或负面的角色。那种把科学视为象牙塔里的活动纯属一种“乌托邦”的想法。数学的老祖宗,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实际上是一个神秘的宗教团体,驱使他们从事数学活动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万物皆数”;他们要通过研究数学来认识神秘的造物主。据说当学派的成员希帕索斯发现了无理数时,他被视为“异教徒”,抛进了大海。化学的由来与中世纪炼金术士对黄金的追求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化学反应规律都是诞生于炼金士的“丹房”。当牛顿和莱布尼茨为微积分的优先权打笔战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个人功利主义以及国家利益的冲突。而当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摆弄 DNA 双螺旋模型的时候,他们明确宣称,这是一个通向诺贝尔奖的研究项目。    不是人们不鼓励、不追求“为学术而学术”的科研动机。而是在现实社会中,尤其在今天这样一种时代,科学研究不可能是一种“纯智力游戏”。至少有三个因素影响着科学研究。    首先是人的问题。科学研究是要靠人来进行的。而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 20 世纪科学的一个主要现象就是,科学成为一门职业,科学研究成了科学家谋生的途径。在科学发展的早期,从事科学研究的大概都应该划入“业余爱好者”之列,通常是以其它谋生的方式来维持其日常生活。例如发现遗传学规律的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其社会职务是一修道院的院长。他只是利用业余时间在修道院的花园研究豌豆而已。在这样的时候,科学研究的动力或许是以“兴趣”为主。但是这样的研究不能得到保证,也不能形成体制化的规模。科学成为职业的好处是,人们不再为自己的生存发愁,也有可能得到研究需要的资助;而坏处是很难把“兴趣”作为研究的首选条件,常常不得为“稻粱谋”折腰。对个人而言,理想的状态是在满足社会要求的同时能满足自己的研究兴趣。对社会而言,也应该做到提供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让一部分有才华的人在没有生存压力的前提下,以个人的兴趣从事科学研究。    第二是社会在科学研究中的角色问题。在今天,科学研究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1998 年一年就拨款近 2 亿美元。尽管测量 DNA 的碱基序列是一种基础研究工作,但投入如此大量的纳税人的资金就显然不会是,也不应该是仅仅出于一种科学研究的兴趣。换句话说,当前的科学研究对社会经济的依赖性越来越高,个人的兴趣在研究中所占的比重则越来越小。    第三个问题是科学对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科学对社会经济的依赖性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科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的加强。过去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带来好的效应,也可以造成破坏。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与原子弹的威胁一直是人们无法摆脱的两难处境。体细胞克隆、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有可能造福于人类健康,但同时也可能对社会经济和道德伦理造成危害。这一切使得科学家在进行研究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个人的兴趣,更应考虑个人的社会义务。价值判断应该成为并且已经成为从事科学研究时不能抛开的重要决策坐标。 作为对科研有兴趣,有理想的一些人,在兴趣爱好与残酷现实之间常常会有两难的选择。如果理性的分析,活下来可能是第一选择,只有活下来,你才有一些希望。 上面两个悲惨的例子都是在面临经济,上下级同事关系,或者其他原因等等的压力的时候崩溃。其实,我最欣赏的一句电影台词是“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与君共勉。具体出处找不到了,可能来自 http://t.51.com/lovefilm/miniblog/item/171979245.html。 我大概10多年前就知道这句了。 大科学家普朗克(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在讨论这类问题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观点:“ 要接受一个新的科学真理,并不用说服它的反对者,而是等到反对者们都相继死去,新的一代从一开始便清楚地明白这一真理。 ” 我想,他可能是看到好友波尔兹曼在无休止的争论中自杀后发出的这个评论。
个人分类: 社会时事|3917 次阅读|4 个评论
代旧邻居扫墓
BMK 2012-4-4 19:36
今天是周三,同学们都同意不休息,按惯例读书。因为是清明,我选读的是《礼记·士丧礼》。同学们轮流读书,我边听边想事儿。 前几年为先兄小申扫墓时,曾几次便中代旧日的邻居余兄扫墓。有些感想,久藏胸中。 先兄1965年因工伤而亡,葬于二里岗市民公墓,前些年政府搞开发,发出告示,命各家于某日前自行迁葬(无任何补偿),扬言不从命者即按无主坟推平云云,先兄因迁葬于黄河边的邙山墓园。 拜先兄新墓时,见墓园前排右方一墓碑文字与寻常不同,读后,大吃一惊,竟是在郑州大学东生活区居住时的旧邻余兄为其亡妻所立。 1993年,我刚刚拿到悬挂多年的博士学位,四处找工作,期间,到南开大学看望尚在那里攻读的老同事左东岭教授,不想在饭堂吃饭时碰到了在郑州大学东区住同一个门洞的余兄。余兄是化学系的,我住四楼,他住我头顶上(似乎是六楼)。我们平时来往不很多。只知道他们家似乎琴瑟不调。我不善八卦,余兄自己不说的家事,我不会问。可在南开碰到的余兄,似乎变了个人。他不但邀我到宿舍,主动谈起自己攻博方向的选择等,还滔滔不绝地谈起自己的婚姻。从余兄口中得知,在我离开郑州大学的六年中,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主要是与前妻的离异和组成现在的家庭。余兄的谈话,充满了对妻子、家庭和生活的热爱,我很为他高兴。 写到这里,大家就会理解我见到余兄亡妻墓碑为何吃惊了,立碑的时间与我们在南开的邂逅只有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世事沧桑,人的命运真难以预测。 余兄所撰碑文与寻常迥异。文中叙述两人各自曾经的失败婚姻,以及相遇后感情的密迩。行文如泣如诉,伴以黄河流水与邙山松涛,令观者泫然。 我回郑州为先兄扫墓时,总要到余兄亡妻的墓前看望一番。前些年看到墓地有人祭扫,说明余兄或其家人不忘故人,健在者自己的生活也应该是平安的。近几年,余妻的墓地似乎稍稍有些荒凉。碑上红布带(郑州有此风俗,可以表明近期有人前来祭扫)似是两三年前所系。我和余兄多年没有来往了。十几年前通过一次电话,知道他拿到博士学位后,在北京某高校工作,似乎又成立了家庭,其他没敢再问。 我感慨余兄的人生际遇,每为先兄扫墓,必代余兄为其亡妻祭拜。我摆上供品后不再撤下,礼敬后即行离去。旁边的人觉得留下供品会被墓地左近的人取走,或为各种小动物啮食。我说,这样最好,不悖古人祭扫之意。 附言:我当然记得余兄大名,没有写出,有各种考虑。除其本人外,我不希望留言者写出他的名字,以免影响他现在的生活。
3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放下?
热度 1 pathologysmu 2012-3-22 11:09
今天科学网最轰动的新闻莫过于青年才俊曹教授的跳楼自杀。人大化学系主任曹教授,70后,在哈佛化学系跟某大牛做了3年博士后,后被人大引进。2011年在《德国应用化学》这样的牛刊上发表论文。自杀原因:压力过大,化学系人际关系紧张。后遗症是:撇下无工作的妻子和很小很小的孩子,亲人伤悲失去依靠。 想想自己,虽也是70后,但我比他大。另外我只是某大学系副主任,不如他。有一点很偶然,我也在哈佛那个地方呆过,不过也没有他长。 我想人生的挫折总是很多,有的时候也确实很难想得开。但是有一点须坚持,无论多厌倦这个世界,你最多可选择看破,而不是去选择自戕。其实红尘很难看破,红尘之中有这么多你的亲人你爱的人,放得下么?
351 次阅读|1 个评论
“某大学某化学系主任自杀身亡”还是不要置顶的好!
热度 9 wangxh 2012-3-22 09:21
“某某大学某某化学系主任自杀身亡”还是不要置顶的好! 不是说这样的社会现实我们要回避,但是这种 血淋淋 的现实都年轻人总是打击挺大啊! 俺不为别个,只为年轻人有一个更好的氛围。别人不给我们,难道我们自己还不去努力争取吗? 说的不对,请大家谅解!
个人分类: 社会|3677 次阅读|10 个评论
科学网的眼泪该飞:人大38岁正教授杰出之星自行陨落
热度 10 laserdai 2012-3-21 20:54
人的一生中一定会遇到很多 坎 , 每一步都可看作一个化学反应, 这个 坎 就是 阿累尼乌斯势能 , 越过这个 势能坎 后, 就有一段很好的路可以顺利前行。 如果不能越过这个坎, 应该后退几步, 积蓄更多的能量, 然后再猛冲, 这样才可以赢! 遇到一个坎, 如果数次猛冲不行, 然后就自行陨落, 这样轻易放弃人生, 科学痛失一位老兄! 1.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Re: 惊爆: 人大化学系系主任曹廷炳教授自杀身亡,年仅38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0 00:57:00 2012, 美东) 白边的postdoc,RIP 应该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不能理解怎么突然就想不开了。 【 在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t.qq.com/p/t/127584077986907 2. 牛怀北 搏克: 人民大学39岁化学系主任自杀身亡
个人分类: 科学丑闻|5369 次阅读|19 个评论
人民大学39岁化学系主任自杀身亡
热度 300 yz2011 2012-3-21 20:26
人民大学39岁化学系主任自杀身亡
16日,人民大学化学系主任曹廷炳教授从高楼跳下后身亡。 曹教授是1973年生,属于青年才俊,北大博士毕业后去哈佛跟随某大牛做了3年博士后,2005年被人大引进。几年来,科研成就不错,2011年11月还在《德国应用化学》这样的牛刊上发表论文。 据说,曹自杀原因在于压力过大,而且化学系人际关系紧张。跳楼后留下了遗书,妻子无工作,孩子很小很小。 人间惨剧啊!看来,人大这样的文科学校,校级领导都是文科出身,确实没有孕育理科的环境,不适合建立理工科院系,或者说短期内人大校领导想出政绩很难!你看,都出了人命!!! 愿逝者安息!望生者引以为戒! ***经刘立博主提醒,曹教授是科学网资深老博主,2007年科学网上线两周后(2007-2-1 16:03)就注册了,可能因为太忙,没有写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6 作为科学网博友,致以特别的哀悼! 后记: 曹是我朋友的朋友。曹的事情发生在16日,网上零星有些消息可惜很快被河蟹了。所以我才尝试借助科学网来发布,没想到科学网影响如此之大,据说很快报纸报道了,也上手机报了。 出了这种意外,人大自然也就蒙上了一种阴影,一个文科学校的扩容之路值得反思。 曹教授教授简介: http://chem.ruc.edu.cn/shizililiang/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1 曹廷炳,教授,男,1973年7月出生,河南省光山县人。1996年北京理工大学本科毕业,1999年北京服装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02年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2~2005于哈佛大学化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加入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2008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支持。 Email :tcao@chem.ruc.edu.cn 电话 : 010-62514332 教授课程: 目前讲授本科生《高分子化学》以及研究生《功能高分子》等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 i.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组装及其功能化 ii. 非传统微纳米图案化技术的开发及其在生物、化学传感及能源器件上的应用。 Iii. 基于驻极体(Electrets)材料的超分子组装 科研项目: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在驻极体上构筑有序分子组装体系”以及“非传统方法制备超精细纳米结构及其应用”,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超精细结构的集成微流芯片检测新方法”,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   近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 1. Mianqi Xue, Xinlei Ma, Zhuang Xie, Liting Duan, Yuqian Jiang, Meining Zhang and Tingbing Cao *, Fabrication of Au-based Conducting Polymer Nanoarrays for High-Performance Gas Sensor Applications, Chemistry,- An Asia Journal , 2010, 5, 2266. 2. Yiheng Zhang, Dan Zhao, Xinxin Tan, Tingbing Cao *, Xi Zhang*, AFM Force Mapping for Characterizing Patterns of Electrostatic Charges on SiO2 Electrets, Langmuir , 2010, 26, 11958. 3. Xinlei Ma, Dan Zhao, Mianqi Xue, Hai Wang, Tingbing Cao *, Selective discharge of electrostatics using a patterned hydrogel stamp, Angew. Chem. Int. Ed. , 2010, 49, 5537. Dan Zhao, Liting Duan, Mianqi Xue, Wei Ni, Tingbing Cao *, Patterning of Electrostatic Charge on Electrets Using Hot Microcontact Printing, Angew. Chem. Intl. Ed., 2009, 48, 6699. Zhuang Xie, Liting Duan, Yuqian Jiang, Mianqi Xue, Meining Zhang, Tingbing Cao * , Thinner is better: ultrathin conducting oligoaniline film for gas microsensors with ultralow detection limit, Macromol. Rapid Commun. 2009, 30, 1589. 6. Mianqi Xue, Zhen Zhang, Nan Zhu, Fangfang Wang, Xin Sheng Zhao, Tingbing Cao * , Transfer printing of metal nanoparticles with controllable dimensions, placement and reproducible SERS effects, Langmuir , 2009, 25, 4347. 7. Fangfang Wang, Mianqi Xue, Tingbing Cao *, Thermo-chemically patterning of polymer film with tunable size reductions using metal-coated PDMS stamps, Adv. Mater., 2009, 21, 2211. 8. Mianqi Xue, Yang Zhang, Yanlian Yang, Tingbing Cao *, processing matters: the in-situ fabrication of conducting-polymer microsensors enables ultra-low-limit gas detection, Adv. Mater. , 2008, 20, 2145. 9. Mianqi Xue, yanlian yang, Tingbing Cao *, Well positioned metallic nanostructures fabricated by nanotransfer edge printing, Adv. Mater., 2008, 20, 596. 10. Tingbing Cao , Qiaobing Xu, Adam Winkleman, George M. Whitesides, Fabrication of thin, metallic films along the sidewalls of pattered stamp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arge printing, Small, 2005, 1, 1191. 11. Byron D Gates, Qiaobing Xu, Venkat R Thalladi, Tingbing Cao , Knickerbocker Tanya, George M Whitesides, Shear patterning of microdominos: a new class of procedures for making micro- and nanostructure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 2004, 43, 2780. 12. Tingbing Cao , Fang Wei, Xiaoming Jiao, Jinyu Chen, Wei Liao, Xinsheng Zhao, Weixiao Cao, Micropatterns of protein and conducting polymer molecules fabricated by layer-by-layer self-assembly and photolithography techniques. Langmuir , 19, 8127, 2003. 13. Tingbing Cao , Fang Wei, Yanlian Yang, Lan Huang, Xinsheng Zhao, Weixiao Cao, Microtribologic properties of a covalently attached nanostructured self-assembly film fabricated from fullerene carboxylic acid and diazoresin. Langmuir , 18, 5186, 2002. 14. Tingbing Cao , Shuming Yang, Jie Cao, Maofeng Zhang, Chunhui Huang, Weixiao Cao, Nanoassembly film of carboxylic polyaniline with photosensitive diazoresin and its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propertie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 2001, 105, 11941. 曹廷炳课题组在非传统图案化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http://chem.ruc.edu.cn/shouy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3 近年来,大面积的有序金属纳米图案化由于其在光电、传感、等离子共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受到化学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的支持下,化学系曹廷炳教授领导的功能高分子器件课题组在非传统微纳米图案化加工研究领域取得的系列研究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一种新型制备有序金属图案化技术——有机蒸汽辅助制备金属微纳米结构。这种既简单又便宜的制备金属微纳米图案的方法,综合利用金属薄膜沉积,有机蒸汽溶胀硅橡胶模板,转移印刷这几种技术。基于硅胶模板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胀,使得在硅胶表面沉积的金属薄膜裂开,将裂开的金属薄膜转移到硅或者柔性基底上,从而成功地实现了金属薄膜的可控断裂,并在室温下操作得到大面积、可控、高精度图案化的微纳米结构,这种结构具有等离子共振效应,已经被成功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表面增强拉曼(SERS)。 这种方法有望应用于下一代光电子器件,尤其是柔性电子器件。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106490)。 不同溶剂调控金属纳米图案的紫外吸收光谱 制备有序金属纳米图案的示意图以及金属纳米的 OLED 和 SERS 图 链接: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106490/abstract
个人分类: 生活|125789 次阅读|298 个评论
[转载]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的本科课程
热度 1 liuyingxiang 2012-3-3 12:16
下面是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 Department of Medicinal Chemistry ,Faculty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的网页上复制来的。我们国内的药学院校的药物化学课程是否应该也做些相应的调整呢。供大家商榷。 Teaching "I am absolutely convinced that the synergy betwee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great aspects of modern science and one of the best investments a society can make in its future" E. J. Corey Laureate, Nobel Prize The miss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Medicinal Chemistry is to provide drug-related research-based courses taught at a high international level. The courses are available at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level of education as well as in Ph.D. programmes. The topics covered in the courses include organic chemistry, medicinal chemistry, molecular pharmacology, natural products, pharmacognosy and biostructural research. The Department of Medicinal Chemistry is conducting the following courses in English: Courses at graduate level Medicinal and Biostructural Chemistry (医药和生物结构化学) Structural and Computational Medicinal Chemistry (结构和计算药物化学) Advanced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高等合成有机化学) Advanced Spectroscopy (高等波谱学) Advanced Pharmacognosy (高等生药学) Advance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Research (药物化学研究进展) Master project in English It is possible to write the Master project in English at the Department of Medicinal Chemistry. PhD courses NMR Techniques in Drug research Biostructures and Molecular Modeling in Drug Research Drug Design and Discovery Recepto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Chemical Biology and Combinatorial Methods
个人分类: 药物化学教学|2773 次阅读|2 个评论
[原创]看清华化学系老乡
dongzg101 2011-12-29 20:54
看清华化学系老乡 作者:dongzg101 时间:2011/10/1 5:39:49 2000年之前某一年,听爸爸说,我们车辆厂子弟,铁一中校友考进了清华化学系,就跑去看他,和他们瞎扯了一个上午。中午出来,有人排队要票,什么,吴小莉演讲。好机会!站好,站好,排队。这样我就排到前面去了,要了一张票,闪人。下午,演讲还没开始,吴小莉在准备,在台阶旁,保安很远,走上去......吴姐姐,等下提问的时候一定要点我喔,记住了。哈哈,咱不是官方的托,只是来好玩的。每次在北大提问,那些老师都不好好回答。(这次玩个大的)提问开始:谢谢吴姐姐!好激动!差点 说不出来了。吴姐姐,你对中国经济科技未来十年发展有什么看法?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具体怎么问的记不准了。 阅读全文(152) | 回复(0) | 修改 | 删除
20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循环
dongzg101 2011-10-28 03:45
在中科院读书的时候,我的实验在中科院好几个所做。有时也去清华生物系。98年,听说我的高中柳铁一中有老乡考入了清华化学系,就去看老乡,还是一个厂的,柳州机车车辆厂的子弟。我们在他宿舍打牌还有对建筑感兴趣的他的同学,有同学问房子可不可不卖钱?他家 的老房子,现在刚得到offer 没有奖学金的那种,......应该可以吧,房子也是商品啊!今年我们柳州机车车辆厂还是可以自己厂里集资建房的,因为我们铁路工人工资太低,每个月也就1000多块 钱,这其实是一种补偿。北京,高工资,高消费,主要是房子,因为全国人民都想在北京拥有住房。西部地区,应该鼓励集资建房,为什么?因为西部地区没高科技人才愿意去,如果去工作的话有一套房子可以租,十年后产权归自己。那估计就有人愿意去西部工作了。单位可以集资建房的话,企业需要贷款可以用住房来抵押。同样是公务员,西部贫困县的公务员和北京的公务员拿的工资不一样,享受的生活不一样,就需要有一种补偿机制。福利分房 只是一种政策,政策关键在什么地方实施,在北京实施就不好,在西部实施估计就会有效果,国家鼓励大学生支持西部开发,不能光靠大学生的热情,否则当年的热血青年,一旦走上重要领导岗位,就成了贪污犯。辜负了党和人民几十年的培养,这多划不来啊!中国不能都和北京一样,搞高工资高消费,中国只有一个北京,这个只有几个大城市和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可以搞。 有个同学说,今天吴小莉来清华演讲,等下去搞张票,你去么?我就不去了,下午我还有事情,要赶回去做实验。中午一起吃了顿饭就闪人了。 后来的事情前面写过了,见前面的文章。 小时候,我们柳州机车车辆厂有自己的幼儿园,一年前回家 遇到幼儿园老师,她高兴的对我说:我们班没有不考上大学的,都是小学 老师教幼儿园,启发式教学,提问讨论问题,心算,听听音乐。我弟弟的那个幼儿园班,没有一个人考上大学,都成为了柳州各企业的工人,当然中南大学在柳州企业办了好几期大专班。因为是知青教的,她们回厂小学了,只是天天睡觉。什么样的幼儿教育,什么样的未来,教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
133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与催化结缘
热度 1 linby 2011-10-20 09:26
我们本科的时候化学系才两个班 80 人不到,我属于那种最好的时候也就能考个三十名差得时候四十来名的那种,以前又不像如今本科生有大量机会进入实验室实习——至少那时候我是没有联系的,我想来就算我联系了也没有人要,成绩不突出,同时时间又都花在玩游戏上了。因此虽然大三暑假就想着要考研并且假期没有回家了,但是整个暑假除了几天学院的基础课培训,剩下的时间都和兄弟们在机房奋斗,那时候玩的主要应该是奇迹 MU 、间或一起战网打帝国等等……因此其实对于考研我也不大报希望,所以我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就是找个简单的论文工作量小时间短的地方就行了。化学系的传统是拿着教师名单让学生预选,不过那时候是在第七学期末进行的,然后要到最后面才定下名单,不像如今第七学期初有个实践环节让学生得早早找人。经过慎重考虑认真分析,我选定了分析方向的导师——个那时候在分析那边几乎是能招生的人中资历最浅的人,我选定他是认为这样的人报的人肯定很少,事实证明我的分析是正确的,两个班就我和一个女生两个人报他了,不像分析的其他老师都是四五个报的,肯定有不少人要被刷,因为那时候刚开始是几个不同地方同时在申报,所以看到最后名单汇总后我还得意我的先见之明。但事情出现了意外……班上一个男生那时候正在追求这个女生,所以最后的名单是他们两个人会在这个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虽然催化方向一直是我们学院的龙头方向,但是以前科研系列人员不用教学的年代,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没有听说过这边的老师,因此虽然这边很多教授专家,但是那时候过来做毕业论文的学生基本都是调剂的。不管怎么样,我被调剂到了工业催化方向,跟了一个我没听说过的王老师,那时候我也不知道工业催化是什么东西,所以某天去了图书馆,看到了闵恩泽院士的一本著作《工业催化剂的研制与开发——我的实践与探索》,想着虽然不知道催化到底是什么东西,但是好像也挺有意思的,更何况换导师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开始和催化结缘了…… 那时候王老师给我的课题是氮化硼的合成和在氨合成中的应用,依据是丹麦科研人员的一篇 JCatal 的 note 和一篇专利,合成方法是自己到图书馆翻无机化学手册找到的最原始的硼砂氯化氨法及硼砂尿素法。用的是一台他们买过来就基本没有用过的老箱式电炉,功率大升温慢而且经常跳闸。反正那时候做实验那是相当郁闷,不过最后第一次活性测试的时候发现真的有氨产生的那一刻,还是觉得催化相当的神奇,这个片段我一直记得。总之,最后一刻做完实验写了毕业论文。后来硕士第二年整理毕业论文的时候,发现做的东西实在太少了,又看了点文献想到了也许氮化硼的结构是个有意思的影响因素,刚好 05 年的时候波兰人在 CatalLett 发了一篇文章,我就写了篇 Comment 过去,然后成了我硕士论文的一章。 08 年南京催化会议的时候以这个为题做了个口头报告,后来帮助同事发论文时整理成文投到无机化学学报,不过被拒了。 09 年以王老师为名写了个国家基金也是以此为主要内容的,当然也是被据了。其后我也尝试过测了一两次这个体系的活性,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一直没有认真思考如何重新整理文章,毕竟有的是其他更好的点子,也没法放精力于此。国内有个同行去年在催化学报发表了一篇,表征数据还不少,结论好像是说高温反应条件不会使载体结构改变,可见我原来的观点还不是很完善。当然估计以后也会测下这个体系,只是不大可能作为一个整体成文了,更可能的是拿我之前以前做好的东西作为一个例子用来重新分析载体的作用。不管怎么样,我阴差阳错进入了催化领域,预料之外又读了硕士然后留校了,如今进入这个领域已经七八年了,说不定还会再搞三十来年。
个人分类: 岁月留痕|407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系主任张希在2011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热度 1 wf88 2011-8-30 15:20
系主任张希在2011年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在这个特殊的,属于你们的日子里,我有两句话想说给大家: 第一句:我相信,你们准备好了。 第二句:我坚信,你们会担负起社会的责任。 我应该相信,你们已经准备好走向这个社会。在座各位,在清华园里度过了四年的本科,或是二到三年的硕士,或三到五年攻读了博士。我相信,你们很好地利用了这人生里最值得珍惜的青春年华,相信你们没有虚度这人生里富有创造力的时光。这几年,我们化学系几十位导师的言传身教,班主任的耳提面命,辅导员的悉心关心, 一直伴随着大家,大家与化学系一起快速成长。但无论怎样努力,我仍然担心有负于磨砺你们这些珍珠的使命。希望你们离开前,有机会思考一下,当你踏出这个校园,你们是否比进来时更有理想?更有创造的活力?是否收获了友谊?知识?还有对人生的更深刻的认识?你们是不是,利用这个如此特殊的、没有具体生活压力的几年,真正成长了? 大家是不是明白了:化学的灵魂在于创造,去创造新结构,创造新物质? 大家是不是理解了:化学的魅力是变化,是出神入化,永无止境的变化? 无论如何,作为你们的师长: 我相信,你们准备好了知识,去做个有责任的化学工作者。 我相信,你们已经磨砺的足够坚强,去面对这个社会的风风雨雨。 我相信,你们已成长为坚定而独立的人,去组成家庭,去享受生活。 我更相信,你们的才华,会给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美好的变化。 我想和大家说的第二句话是:我坚信,你们会担负起社会的责任。 这几年,化学名词从来没有如此频繁地出现在百姓的日常话语中,一些生僻的词汇,如:塑化剂,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绿……竟然成了百姓日常说话的用语。这里边牵扯着一桩桩给化学蒙羞的日常事件,这关乎到我们化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它提醒我们,一个有责任心的化学工作者到底要怎样做。我相信,未来我们清华化学系毕业的学生,能始终不变地保持化学家的良心。 当然不仅仅是这些食品安全问题,还有水的净化问题,能源危机问题,化学工业生产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种种严重污染,等等。今年是联合国化学年,我们在回顾化学给人类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的同时,我相信,清华大学化学系每个走向社会的毕业生,理应也能够承担起化学的责任。 我当然理解,大家初入社会,会面对职业发展,个人前途,房价物价等,诸多挑战。我想说, 每个时代,都有它的艰难和问题,我们的前辈们,经历过战争,饥饿,政治动乱……,但每个时代都有不被困难压垮而能坚守理想的成功者。 抱怨社会和逃避现实,不是强者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人,过去的我,你们的师长,无一例外,都经历过种种困难和不如意。坚强的人,会把每次困难作为锤炼自己的挑战,把每次挫折视为学习进取过程中的机遇,乐观地面对,并勇于坚守理想。 最后,有个小建议给大家。离开校园前,大家在校园里再多走走,把你们今日的理想默念给这个校园,让这个园子记下它。在以后的日子里,遇到难题时,回来走走坐坐,找回当初的理想誓言。我期望你们每个人,都会成长为自己理想的践行者。 —— 张希 2011年6月27日 于清华园
350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山大学七七级化学系毕业30年聚会来函
热度 1 lin602 2011-7-29 07:30
今天收到我班同学来信,主要内容为明年举行毕业30年聚会,在此晒晒,供一乐。 中大化学院 77 级各位学友 : 阔别 30 年,各位可好? 在此太平祥和之年,万物盛旺之季,阳光明媚之日,芳草飘香之时,我们向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同学发出倡议:毕业 30 周年在即,归来吧!让我们重聚花城,再回康乐,共忆往事,重温旧我,叙当年友谊,诉人生阅历,谈前半世成就,展后半生怀抱。三十年,万余日,你或成就斐然,或历经坎坷,或万事顺遂,或不尽人意。没关系,都到这里来吧,让我们展开怀抱,敞开心扉,同举金杯,共饮美酒,放声高歌:“又过三十年,我们重相会,舒心的酒啊浓又美, 千杯万盏也不醉!” 遥想 34 年前,在绵绵春雨中,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在十年浩劫之后,作为第一批考试入学的大学生,从北京、四川、陕西、河南、湖北、江苏、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等地,首聚天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诞生了我们共同的集体——中山大学化学系 77 级,开始了我们的求学之路。往事历历在目:军训中摸爬滚打,珠江夜游时两岸灯火,东九、中八中挑灯夜读,新春佳节时同学欢聚,图书馆前的长队,化学楼中的实验,曲径红楼边漫步,珠江之畔徜徉…… 2002 年,夏雨连连。中山大学化学系 77 级同学重聚康乐,欢庆毕业 20 周年。初会西招,欢聚丰盛堂;游览故地,珠江再夜游;观新区美景,赏南国风光;回首往事,畅叙别情,展望未来,其情之切、意之深,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三天后我们又分赴各地,天各一方,可谓相别何遥遥,相见何匆匆。但我们的心相通、意相连,中山大学化学系 77 级——我们永恒的集体,已经将你我永远连在一起。 明年,我们将迎来毕业 30 周年的日子,让我们放下手头的一切,带着美好的祝愿,奔向羊城,奔向康乐园,共聚在我们美好的母校——中山大学。 亲爱的同学们,归来吧! 聚会时间安排就没有转了,谅!
4639 次阅读|1 个评论
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化学系教授的网页惊现歧视华人的文字
热度 9 chemicalbond 2011-5-24 09:22
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化学系教授的网页惊现歧视华人的文字
近日,UCSD(圣地亚哥加州大学)的化学系教授 Clifford Kubiak 实验室的网页惊现歧视华人的文字: 【图片根据网络资料改编: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1/Chemistry/31335457_0_1.html , 由网友polymer张贴】 其内容是: http://kubiak.ucsd.edu/labrules.php 【网页现在无法连上】 Lab Rules: 0.NO DISNEY MUSIC. 1. Don't be that guy. 2. If you can't turn on the instrument, you shouldn't use it. 3. Don't believe anything the Chinaman says. (Demoted from rules 1 2) 4. No ammount of time is acceptable for food-floor interaction, accept it, it's gone. 5. If you start a phosphine fire - don't panic. Well, maybe a little. 前面那个MITBBS的网页里面,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显然有人已经向学校相关人员通报此事。 下面是UCSD的一个副校长和理学院院长的道歉信: http://physicalsciences.ucsd.edu/ An apology for insensitive comments on Professor Kubiak's research lab website On behalf of President Mark Yudof, Chancellor Marye Anne Fox, and the UC San Diego community we are truly disappointed by the insensitive and offensive language that appeared on the website of Professor Clifford Kubiak . This language does not conform to our commitment to the UCSD Principles of Community. We have communicated today with Professor Kubiak who has ensured that the offending language has been removed and he will provide a formal, written apology. This apology will be posted on Professor Kubiak’s website. Further, we have asked the Offi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Harassment and Discrimination (OPHD) to review the matter. Please accept our sincere apologies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Suresh Subramani Executive Vice Chancellor for Academic Affairs Mark Thiemens Dean, Division of Physical Sciences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5350 次阅读|25 个评论
读某大学化学系高层次人才招聘广告有感
热度 18 hongfei 2011-5-7 23:54
读某大学化学系高层次人才招聘广告有感
读某大学化学系高层次人才招聘广告有感 2011.05.08 刚看见某大学化学系高层次人才招聘广告上的描述。 如果一个大学的化学系能把 (1)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应用; (2)生物/纳米电化学; (3)生物物理/纳米影像/纳米药物释放 等方向作为物理化学高层次人才招聘的方向的话,至少我个人是不会建议任何人把子女送到那里去学化学的。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4081 次阅读|30 个评论
[转载]温柔中的师长风范
热度 1 chile 2011-4-24 16:06
很多院系的实验室里都有微波炉和电冰箱,但像李艳梅老师这样和微波炉、电冰箱分享一个办公室的教授却不多见。   今年44岁的李老师是化学系的“十佳教师”,在网上有着“清华土著,德国深造,非常牛,人也好”的评价,而那句“什么叫超共轭呢?就是电子本来不能共轭,但它超水平发挥一下就共轭了”的名言,更是在化学系学生间广为流传。   亦友亦师:“朋友”与“崇拜”   接过“十佳教师”的贺信,李老师觉得:“学生给我这么大的一个回报,我真的是很不好意思的,学生们很好的。”   说到受学生喜爱的原因,李老师认为“首先一定要把学生当朋友,让学生有一种认同感。对学生的任何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跟学生讲话就要直接看着学生,不能心猿意马。”   朋友般的尊重也得到了学生的信赖与追随,当年上过李老师课的很多学生后来都加入了李老师的课题组。“他们遇到一些大的东西就会跟我聊,比如有同学今后想从政啊,会跟我聊一聊。”讲起学生的成就,李老师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虽然视学生为朋友,李老师同时也认为好老师最好是“高大完美、值得崇拜”的。“关键时刻老师还是要能制约住学生,因为学生们毕竟年轻,有些事情可能就放任过去了,老师们是过来人,不希望学生再犯这个错误。”   宽严并用:微波炉和考勤表   “冰箱、微波炉就是让学生对实验室有一个归属感。”李老师说办公室墙边的冰箱里都是学生们放的食品:“我在这儿坐着,他们热饭、进来拿个酸奶吃,都没有问题的。好几次我进来,学生在那吃西瓜,也是看一眼,‘李老师吃不吃啊?’我说不吃了,他们就继续吃。”   尽管在西瓜一类的事情上不以为意,李老师也有要求严格的地方。在办公室门背后,挂着张大白板,上面是手绘的考勤表。下面的空格里贴着磁贴,标出课题组里每个研究生当前所在的地点。“他们平时要来签到。”李老师解释道,“我这个人就有时候也是蛮严厉的,也笑,但是到关键时候也是蛮严厉的。”   课题组里的研究生有时也叫李老师“老板”,但对于“老板”二字,李老师却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老板’就是‘交到这儿来了,你要对我负责。’研究生是最有创造力的阶段,我就是要对他的学问负责,对他今后的发展负责,对他的为人处事负责。”   柔中有刚:维尼熊与“立身之本”   作为以“忙”著称的清华教授,李老师常常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儿子:“我不能保证一个星期能跟他谈一次话。”李老师的儿子今年14岁,正在念初中。“他喜欢程序设计,参加高中生的比赛还拿了一等奖,蛮不错的。”像任何母亲一样,李老师谈起孩子来总是欢喜中带着一点批评,“爱玩,初中生还玩捉迷藏,心态蛮年轻的。”尽管觉得有点幼稚,李老师和先生还是决定“就随他吧,开心一点。”   “开心一点”的人生哲学从李老师的水杯上也可以窥见一斑:水杯上印着憨态可掬的维尼熊。“我特别喜欢小熊维尼。后来人家拿给我一个维尼,我觉得不太好意思,你一个教授车上挂个维尼熊,就把它挂在后备箱盖上,一打开就能看见。它就是有一种很乐观、心态很好的生活态度。”   不过“心态好”在李老师的词典里,绝不等于对待学术和工作的得过且过。“不管是在学术圈还是什么地方做,你要有自己立足的根本,有自己的实力和与众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做学术,就是要做得跟别人一样好,这样才行。”强将手下无弱兵,李老师的研究生们在很多时候都能独当一面。“他们蛮自立的。”李老师颇为骄傲地说。
个人分类: 转自他乡|254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学生喜欢“立体化”的老师——访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艳梅
chile 2011-4-24 16:06
2005-01-12   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教师节前夕,记者采访了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清华大学2000年研究生“良师益友”奖、清华大学2003年“教书育人”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艳梅。   朋友型和崇拜型的师生关系   记者:结合您自身的教学经历,您觉得现在的师生关系怎么样?   李艳梅:我认为有两类师生关系非常好。一类是非常好的朋友关系。学生和老师平等地交流,不在乎彼此间年龄的差距。老师不只是在学习上关心学生,而且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以至于学生遇到失恋的问题也会跟老师聊。这类师生关系是非常好的。另一类是学生非常敬佩、崇拜老师。有时学生可能不会把很多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但他们会和老师聊,从老师的谈话中得到一些提示,这种师生关系也不能低估。   现在,仍有很多学生有自卑感,与老师交流时怕说错了,我觉得老师要有亲和力,和学生交流时一定要看着学生,让学生很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让他没有距离感、自卑感,打消学生的顾虑。尽管学生的一些想法不太成熟,但是老师要先给予鼓励和肯定,再指出其中的不足。   学生在意老师对其是否关心   记者:您和学生沟通过程中有没有一些障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李艳梅:我在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有时也感到学生谈论的一些热点、新论点,我不太了解。我觉得学生还是有一点儿怕老师,他们为了自己的分数不会对老师提太多意见。我一直不太愿意让学生写课程总结,因为有时学生会为了拿高分,把老师说得像“一朵花”一样,我觉得不太好。   通过和学生的交流沟通,我觉得学生们非常在意老师教学投入不投入、认真不认真、是否关心学生。学生对老师的水平高低的要求要次于其是否热爱教育事业的要求。如果老师水平很高,但是不认真、不投入、不热爱学生,学生是非常不认可的,会给他打分很低。学生们是很有主见的,不会因为这个老师是“名牌教授”,就认为他怎么好。所以,老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爱学生,把教育学生当成很重要的事来做。   学生希望老师是“立体化”的   记者:您认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   李艳梅:我觉得现在的学生思想更开放、更活跃了,学生要求老师是立体化的,而不是平面化的。这几年我发现学生会刨根问底地问老师的背景、学问和做人、做事等情况,很想从老师的经历中获得一些借鉴,他们把老师当成一个比较好的资源,希望通过了解他人来思考自己今后的发展道路。   现在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希望老师有涵养、有素养,有“大学教授”这个荣誉。对于老师来讲,提高自身修养日益迫切。大学教授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名词。一个大学教授可以在电视台对一些时事发表评论,这些评论对高层的决策有影响。在国外,大学教授可以直接派去做国家的安全助理、部长等。大学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大学教授。   《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10日第10版
个人分类: 转自他乡|25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方舟子与阿西莫夫
热度 36 hongfei 2011-4-7 01:52
方舟子与阿西莫夫 2011.04.07 科普作家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从中学开始,对我影响最大的科普作家依次是阿西莫夫,马丁 加德纳,和卡尔 萨根。当然,盖莫夫以及其他人的科普著作我也非常喜欢。 维基百科Isaac Asimov信息链接: http://en.wikipedia.org/wiki/Isaac_Asimov 维基百科Martin Gardner信息链接: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tin_gardner 维基百科Carl Sagan信息链接: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rl_Sagan 阿西莫夫和我一样,是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博士,所以我在哥大念博士的时候还专门去把他的博士论文找出来看过一下,顺便也看过当年哥大化学系的那些中国博士的博士论文,比如戴安邦、侯德榜、唐敖庆、徐光宪等等。 阿西莫夫在自传中说,他在哥伦比亚化学系念博士的时候一开始成绩不好,差点被退学,他自己到系主任那里力争才获得了一个on probation的待遇,在下一学期把成绩提高之后才获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阿西莫夫后来虽然也在波士顿做到了副教授,但终于发觉自己的长处是在写科普作品和科幻小说,于是一发不可收拾,成为20世纪,或者人类有史以来最了不起的科普作家和科幻小说作家。 方舟子一定也是非常喜欢阿西莫夫的。十几年前我以为他如果努力追求,或许可以成为中国的阿西莫夫。可惜从他写的那些科普作品来看,他肯定与阿西莫夫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面。其具体表现在于,阿西莫夫写的东西,即使让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看,也会觉得是值得推崇的好东西;而方舟子写的那些东西,显然不是给世界上的聪明人,或者想要成为聪明人的人看的。 由于自己资历比方舟子学弟长,见过的世面、读过的书和做过的研究也比方舟子学弟多,我自己看待方舟子学弟的角度自然一直和他的那些崇拜者以及反对者的角度很不一样。我从来没有因为方舟子学弟的任何成就而高看他,也不会因为他的任何过失而小看他。我依然认为他需要在支持、关心和批评下继续成长,就像我自己仍然在学士上继续追求进步一样。 我不会像舟子学弟那样崇拜鲁迅,也不赞成痛打落水狗,并且希望人们能够fair play。所以,除非舟子学弟自己愿意以阿西莫夫,马丁 加德纳或者卡尔 萨根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并不会因为他达不到这些人的水平而苛求他。 最近各大媒体以及科学网纷纷讨伐舟子学弟,其实一会儿就会过去。凭良心说,像方舟子学弟这样的人,尽管他的绍兴师爷的形象着实惹很多人的反对和厌恶,还是应该算是好人和正人君子。方舟子所反对过的事情和人并不完全正确,他写的文章也涉及这样那样的缺陷。可是凭良心说,我还真没他那样大的勇气去把自己完全变成一个公众人物,去整日和社会上那些自己认为糟糕和愚蠢的人周旋。 顺便说一句,方舟子在涉及自己的母校问题上从来没有讳言去批评,清华大学好像近年来只有一个也叫方舟的女生能这样做。 从这个角度上讲,我还是比较赞赏方舟子学弟,并且以身为他的校友而略感自豪。
个人分类: 一家之言|24032 次阅读|94 个评论
中国教育新感,愿各位科研前辈慎重
热度 2 wangchun8ha 2011-4-4 00:29
最近在网上才看到“教育鬼才”攸武的种子计划,在百度百科上收到的部分内容如下: 种子计划具体的执行方案是:第一年由生物学课程入手,每个周末给孩子“一对一”上一次课;第二年开始上物理与化学课,换物理系或化学系在校大学生做家教;第三年开始上高等数学。以后将陆续开其它课程。他宣称,七岁以下的孩子是严格按种子计划的周密计划训练的;八岁至十岁孩子只接受理科训练(生物、化学、物理、数学);十一岁至十三岁孩子只接受部分理科的压缩训练(生物、化学、物理)。   争取在培养对象12岁之前,学完目前国内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的课程。并且力求通过运用这些从来没有人成功取得诺贝尔奖项的解题技巧,去问鼎创造创新领域。这是国内一领先世界的先进理念,即用即成固定的解题思维,去发现新的世界规律。 “种子计划”的创始人攸武在其博客中写道:“种子计划”顾名思义就是给孩子大脑埋“种子”……天才是可以批量培养的。   他的口号是,“十岁孩子综合智力超越大学生”,“在三十年内其中一个孩子能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看到这些东西后,自己热血澎湃,激动的,愤怒的。我问一个家长,为什么如此注重孩子的“成才”,我感觉最重要的是“成人”,那母亲说,现在的社会,你考不上清华北大,人家考上了,就是差距,以后不好就业,挣不到钱,别人要过幸福生活,而你却要在社会的最底层垂死挣扎。我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因为这位母亲说的对啊,社会环境正是如此。 我且不去争论攸武此人如何,学历怎样,教育方法是否正确,但我认为人的教育,成材方面最主要的是靠孩子自己,而作为父母教育孩子的是怎样成人,先成人,成才即使顺其自然也会结出好果子。如今每一代孩子都出现很多问题,上一代说八零后如何颓废,接着说九零后如何脑残,我想九零后再后又会有何种评论,为什么要都把所有的问题推给每一代孩子,而不从自身找问题。这是完全的不负责任。 我曾经问另一个家长认为人品重要还是成才重要,哪个更重要?她说,都重要但是人品更重要。我没问了,因为我知道她是怎么做的,说实话有几个家长真正关心过自己的孩子。一个人的发展是综合素质的发展,试想一个社会,每个人都是天才,每个天才的人品很不好,素质极低,充满黑暗,尔虞我诈,各样的破坏活动不断涌现,这个社会该会多恐怖啊,多乱啊!大自然自有其规律所在,有好有坏,有强有弱,杰出与平庸只是相对的,强制改变是得不偿失的,每个人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自由发展才是最好的选择。 那怎么公平竞争,自由发展?有人说了,现在的社会何来公平,关系比重太大,人脉至上,拜金主义成风。是啊,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想让他比同龄人更优秀,成为佼佼者,不是被压榨者,而是压榨者。真的是很崇高的目标,可是培养出来又怎样?孝顺成为形式,成为炫耀的资本,你会骂孩子不成器,废物,垃圾,好了,不要骂了,孩子是无辜的,真的,我同情孩子,他们小时候很天真,他们好奇心强,但好奇心是自然的,是天性,不是强制出来的,清醒吧敬爱的父母。 教育话题在中国,甚至各个国家都是热点,当我们在大宣向西方学习时,西方又盛赞中国的教育方式,既然各有优点,为何不相互学习,吸收良性基因,去除糟粕成分呢?孩子不是实验品,孩子也是人,当我们在强迫孩子成为天才时为何不想想自己的叛逆时期,再为孩子想想,为什么一定要改变孩子的天性呢?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孩子多接受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德上,个人品质上塑造自己?什么是优秀?一个孩子考上清华北大又能如何,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应该不少吧,现在改变了多少中国的现状。得到诺贝尔奖又能如何,这就是优秀吗?曾经听到一个关于美国总统母亲的故事,当别人都夸她当总统的儿子如何了得时,他母亲只是淡淡的说,“我很为这个儿子骄傲,但我更为自己的小儿子骄傲。”他们都很吃惊,问她小儿子是从事什么行业的,他母亲说“他早就失业了,在种地,看他刚回来。”是啊,孩子优秀与否,不在于别人如何评价,父母骄傲就行。 现在网络很发达,以前听到很多关于我们80后的负面报道,现在90后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诚然,不排除媒体炒作之嫌,但凡事不会空穴来风,肯定有,而且不少,我就见到很多。校园暴力、早恋司空见惯,各个阶段学生中的口头语中“干”、“操”、“日”等脏字不再是避讳的字眼,玩笑可以随便开,“谢谢”、“对不起”一般只对地位高强势的人说,这是社会的发展,一代的骄傲,还是道德的落后? 一次请同学吃饭,每次服务员过来,我都会微笑地说谢谢,服务员既吃惊又客气,同学说“你怎么这么客气啊,她做的任何事都是应该的,我们可是花钱了,和同学吃饭时从来不说,服务不好是她的错”,是啊,我们掏钱了,我们是消费者,我们是上帝,但他们也是人啊,在工作的同时需要顾客的认可,赞美,我们为什么要故作清高,颐指气使呢?还有一次,就在前两天吧,按惯例送餐盘给食堂阿姨,阿姨对另一个阿姨说“这个学生很好啊,每次就他送盘子时都微笑着用双手”,呵呵我真的即吃惊又感觉可悲,是啊,这是在研究生的食堂,高材生的天地,可是我们自命清高的高材生有什么用呢?以后还不知道自己会怎样呢。德才兼备才最重要,可能有人会举出很多例子,说某个伟大的科学家、伟人如何了得,但如何的不拘小节,道德败坏,那为什不不去学好,去学坏呢? 这也不能怪学生,要怪家长,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都被灌输的思想是要好好学习,拿奖状,考名牌,找赚钱的工作,当大官,这是每个人都想的,所以每个人无论达到这个目标与否都很重视孩子教育,上各式各样的辅导班、精英班,剥夺孩子的童年玩的自由。孩子毕业了,唯利是图,承受着各个方面的压力。就像都知道公务员的某个高位油水大,都说居其位的领导贪污很重,可是,还是报名者人山人海,想着去贪污,去压榨,试问这样的官能要吗?这样能反腐吗?当反腐成为口号,成为文字,成为形式时,又有谁会敏感,都麻木了。当然,如果孩子在自己善意温柔的引导下,有自己的兴趣,我们就要利用,接着引导,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才很不容易。 但我认为,孩子成才,小时候要先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养成个好的习惯,首个人素质上有个人的提高,质的飞跃,这才是最重要的。怎样来改变这个社会呢?哈佛大学的幸福课上有一个视频:一个男孩说他要帮助其他人,老师问他怎么做,他说他先帮助三个人,这三个人每个人再帮助三个人,就这样一步步传下去。最后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都会获得帮助。是啊,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影响自己的下一代,最终总会有好环境好潮流的。各位科研工作者怎样认为呢? 多关心自己的孩子,真的,神童可遇而不可求,何不顺其自然。孩子今后能孝顺父母,懂礼仪,养成好习惯,自然会学有所成,又为什么花那多钱让孩子受罪。愿下一代真的如一句“熟”语:“一代更比一代强”。
个人分类: 杂谈|3301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热度 2 jitaowang 2011-2-12 10:58
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这是一篇很平凡的学术论文, 发表在至今也不算SCI 的期刊上,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0 (第1期), 113-120”. 但是我自己一直保留着. 在当时直到如今, 我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学位, 也没有任何学位论文. 我深信如今的绝大多数教授, 包括中国教授, 都是以他们的学位论文作为他们学术的起步点. 远远超过了我们那一代. 这就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   我是上海解放后1951年进入上海交大化学系. 1952年全国的高校院系调整中, 华东地区十多个学校全部或局部合并到复旦大学, 化学系合并了9个学校, 其中包括了浙江大学和上海交大化学系等全部师生和职工. 院系调整以后的复旦在华东地区理科中算是很强的. 但是在当时除了数学系和其他个别理论研究以外, 几乎所有需要做实验的研究是很难进行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教学型大学. 1955年我本科毕业留校做助教. 主要任务就是带同学的实验课, 还辅导和批改课外作业. 带同学实验课要求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包括非强制性要求事先做一遍. 从小就喜欢动手(国外大概叫DIY)的我, 从中学起就喜欢实验课, 因此这时也做得很认真, 费时, 经常以实验室为家. 但是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一个为了备好同学的实验课, 至少那时多数年轻助教从来不考虑写论文, 否则会挨上 “追求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批判.   1958年的 “大跃进”的政治运动要求全校师生, “解放思想, 破除迷信”、“一天等于二十年”、“赶超英美的先进水平”等口号下, 却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意外的机遇. 同学的课不上了, 有的同学自己写教材或上课. 我们就在于同隐教授的带领下, 还成立了高分子研究所, 白天加晚上,化学楼灯火通明地带领了一些抽到实验室的同学一起做科学实验. 决不要忘记这是政治运动, 因此几乎每天都有人统计“一天等于二十年”的科研成果! 但是每次我都说做了什么什么, 就是不谈成果. 这样统计成果的人也就不来找了. 而我就日以继夜每天埋头干.   有的老师汇报了 “今天一个什么成果”, 那么后面的麻烦可就大了. 最后就出现了“一天完成上百个成果”的奇迹! 这样的科研机遇, 好景不长, 用现在的话说, 叫“风向一转”, 这些汇报了“成果”的人就挨到批评: “浮夸”!   接着“成果”也不要了. 开始要“总结”了. 我就总结了一个“硅、钛有机化合物间官能基交换反应”的小组汇报. 立即被指定要推送到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0 (第1期), 113-120”发表, 见图1. 这是在于同隐教授 “元素高分子”方向和课题负责人的指导下和我们所有署名人共同完成的工作和论文. 因为在此要表达这是我的第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的论文,所以就把它说成了是“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这丝毫没有改变这是我们“所有署名人共同完成的工作和论文”的性质。 图1   这篇论文包含了3张实验曲线图、7个反应式和一些实验数据. 这篇论文只说明一个问题. 很多无机化合物是离子键结构的, 一旦溶解在水中, 分散为离子, 就分不清其中的离子原来是谁的. 例如: A+?B?离子化合物和C+?D?离子化合物一同溶解在水中, 就不知道原来的化合物是什么了. 也有可能是A+?D?离子化合物和C+?B?离子化合物一同溶解在水中形成的. 其中似乎发生了正负离子间的交换. 通常有机化合物是共价键的分子结构, 常常被认为是很稳定的. 结果我们发现在元素(硅、钛)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就是介乎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之间, 也是比较容易发生官能基交换反应的. 通俗地说, “官能基交换反应” 就是开party跳舞时, 类似于 和 两对之间交换了一下舞伴. 对交换反应的历程(变化过程)表达参见图2(最后一个Ti 的i 漏了). 图2   
个人分类: 纪实篇|4088 次阅读|4 个评论
西北大学化学系两教授被选为院士
chemicalbond 2010-4-29 09:51
很多年前,在化学所答辩完了之后,答辩委员会里面的张启元老师询问我毕业后的打算,我告诉他要去西北化学系,他开始还误以为我要去祖国的大西北。其实很多人对西北大学都容易搞混。我自己的老板, GEORGE SCHATZ 在70年代申请教职时,竟然不知道美国的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在哪里。 【1】 这一方面可能因为那时的西北大学确实很一般, 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他早年是个书呆子。不过,作为中西部最好的大学之一,这些年来西北大学的发展确实很快,至少化学系的变化很大。 今天早上看到新闻,72位新科院士中间,西北化学系就占了两个。一位是以纳米研究著称的CHAD MIRKIN,另一个是表面拉曼增强效应的先驱 RICHARD VAN DUYNE。 【2】正好这两位都是和SCHATZ 多年的合作伙伴,尤其是 VAN DUYNE, 他的表面拉曼效应的理论分析全部是SCHATZ与他的学生博士后做的。 MIRKIN 确实是文章多,引用数高,而且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他最有名的工作是把DNA自组装性质应用到纳米材料的制作和应用。【3】 记得我是三年级的时候,SCHATZ 组里的一个博士后离开,和MIRKIN合作的一个项目正好缺人,他找我谈话,问我是否愿意加入。我那时正好对那些个小分子有点厌倦,颇有些前途渺茫的感觉,再加上平时不务正业时看了不少生物文献,让我做DNA的模拟,那还有不干的。就那样,我后面的时间都跟DNA折腾上了,还和MIRKIN实验室合作了一篇文章。 我刚进校的时候,MIRKIN 才开始出名。后来他的实验室不断扩张,毕业的学生中间做教授的也很多。我认识的中国学生中间就有在 南京大学和 卡内基梅隆大学 任教的。前几年一个算得上是同学的韩国女生也进入 宾州大学。 西北化学系还有其他好几个院士【4】,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BRIAN HOFFMAN。【5】我曾经做过他的两次化学热力学课助教,那确实是最开心的事,因为那个老头好玩得不得了。首先他长得有点象爱因斯坦,又从不修边幅,说话也很幽默,跟他在一起没有任何压力。其次,他讲课是很典型的西式教育,自己编讲义,很少用教材,但是他却能把科学的最新发展如SCIENCE 杂志上的内容融入本科生的课堂中,讲得也很生动。那门课他教了很多年,考试的时候就随意地从历年中选几道题目算完事,有时候就让助教们选题。改卷的时候他也和大家一起工作,一点架子没有,完事之后一起吃比萨饼,讲笑话,非常轻松。最有意思的事可能来自中国学生中间流传的一个八卦。说的是他手下有很多学生,有时候太忙了他还不一定都顾得上打理。有一天,一位学生找他汇报工作,他听了之后很高兴,开口便是 Great Idea。后来,那学生又瞎忙了一阵,没有新东西,但是也得汇报,侥幸中把上回的东西几乎原封不动地又讲了一遍,老头一听,非常高兴,开口又是 Great Idea ... ... 1. http://www.pnas.org/content/104/52/20654.full 2. http://www8.nationalacademies.org/onpinews/newsitem.aspx?RecordID=04272010 3. http://sciencewatch.com/inter/aut/2010/10-jan/10janmirk/ 4. http://www.chem.northwestern.edu/news/item?id=2362 5. http://chemgroups.northwestern.edu/hoffman/index_files/brianhoffman.htm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61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