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争鸣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0-2020年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发表的商榷性的文章辑录
libseeker 2020-6-30 17:44
圕人堂文摘 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学术争鸣与学术期刊:人文学科发展的基础》一文认为:“最近几年‘商榷性的文章’越来越少”“争鸣文章在国际期刊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板块,学术批评是学术期刊的重要功能之一,没有学术争鸣,学术期刊就空有虚名”。2020年6月30日,图谋检索中国知网“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情报学、情报工作”专辑,并从中筛选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相关度稍高的,共得20条结果,其中2010年5条,2011-2018年15条。 周文杰.微观视角下的图书馆职业洞察——读《图书馆情报学概论》兼与梁灿兴老师商榷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38(06):1-8. 甘小红.《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总论复分表与主表复分类目之比较——兼与安晓丽老师商榷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04):38-40. 郝朝军,陈素青.建立我国图书馆职业资格制度刍议——兼与李国新先生商榷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36(05):30-36. 徐红玉,王正兴.“数字悟性”讨论——读《数字悟性:基于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初探》与赵宇翔商榷 .图书与情报,2015(05):133-139. 郑春蕾.关于《中图法》(第五版)地方志类目设置的探讨——兼与周卫妮老师商榷 .图书馆杂志,2015,34(07):37-40+49. 杨翔宇.梁启超文献学体系新论——兼与彭树欣先生商榷 .图书馆杂志,2015,34(06):94-97+10. 刘宇,谢欢,杜慧平.合法性的争夺:为什么图书馆学人热衷于讨论研究对象——兼与刘君先生商榷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04):28-35. 刘宇.小资料:也谈“民间图书馆”的英文名称——与吴汉华先生商榷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04):49. 黄华,肖剑平,詹玮.让读者为你的服务着迷——关于《基于“效率”与“公平”共生的图书馆服务能力提升战略取向》一文与徐享王商榷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09):30-33. 李凯旋.“藏书楼”思辨——与程焕文先生商榷 .图书馆,2013(03):39-41+47. 王玲.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文学类分类问题的探讨——兼与周卫妮老师商榷 .图书馆研究,2013,43(03):50-52. 何静.再议零外借率——兼与宋德生、白君礼、章文浪等同志商榷 .图书馆,2012(06):101-104. 李三保.图书排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兼与蒋鸿标、王旭艳商榷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01):37-39. 魏辅轶.对“中国图书馆学应该弘扬实证研究”的商榷 .图书馆杂志,2011,30(09):2-6. 祝朝安,史如玉,朱自强.读者积分制:看起来很美——兼与余和剑先生商榷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01):152-154+163. 郝朝军,李增义,杨明堂,许福运.图书馆的本质:科学发展的工具与基本方法——兼与丛全滋同志商榷 .图书馆,2010(06):33-37+40. 郝冬冬,毛宏燕,张锐.也谈EI Village 2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与朱末霞老师商榷 .图书馆杂志,2010,29(12):31-34. 程愚.对“流通外包”的反思——兼与魏育辉等老师商榷 .图书馆杂志,2010,29(08):33-35. 李凯旋.任何制度创新都不能脱离实际——与黄宗忠先生商榷 .图书馆建设,2010(01):75-78. 崔红雁.“读者参与是建立在流沙上的理论”吗?——与孙长怡先生商榷 .图书馆建设,2010(01):87-89. 延伸阅读: 蔡基刚.学术争鸣与学术期刊:人文学科发展的基础 .中国编辑,2019(12):68-73. 这些年,学术期刊上很少见到有展开观点针锋相对的争鸣文章,这和期刊人的一些担心有关,如争鸣文章会影响引用率和影响因子、指名道姓的批评会伤感情、尊重同行审稿人的意见等。但是,学术争鸣对于学术期刊意义重大,因为学术期刊责任重大,其不仅肩负推动学科发展的使命,也承担推动一代人的思想进步和文化发展的责任。
个人分类: 圕人堂|2408 次阅读|1 个评论
谈中医,伤感情吗?
热度 2 zhengyongjun 2020-1-26 22:20
科学网博主聂广教授是中医专家。聂教授在自己博客中多次转载他微信圈子里关于中医的争论。其中有几篇我读过,感觉圈内的这些专家们,在讨论中医话题时也不“蛋腚”,有时争论起来火药味还挺浓的。前几天,聂教授为此写了一篇博文 《中西医论争与逻辑理性》 ,读后感觉其中一句话说得挺幽默的:“ 人与人之间,谈钱伤感情,谈中医更伤感情。 ”聂教授这个金句貌似有感而发,仔细品味一下他这句话,感觉确实有几分的道理。譬如,网络论坛上有许多关于中医药讨论的铁子,经常看见中医粉和黑中医的人在“群殴”,因为一个中医药话题,争吵得昏天地黑的,其中夹杂着非常不文明的语言,确实伤了感情、伤了和气。网络上的这些不文明现象,似乎佐证了聂教授的观点。 不过,最近我在科学网上经历的一件事,使我对聂教授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前几天,我在科学网挂了一张关于中药“马兜铃酸”草图,引得好几位教授在博文后面跟帖发表高见,有篇博文后面的评论多达百余条。细细阅读这些评论,虽然言辞激烈,但完全是非常友好的学术争鸣,其中并没发现所谓“伤感情”的言论。究其原因,一是科学网的确是讲科学讲道理的地方,二是科学网上专家教授们的学养高,的确值得称道。 相关博文及评论: 如何“定点”清除中药制剂中的马兜铃酸? 为什么俺这篇博文引得教授们激烈辩论?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149 次阅读|9 个评论
季羡林这句话有毛病吗?
热度 1 zhengyongjun 2020-1-23 10:21
“学者们常说:‘真理愈辩愈明。’我也曾长期虔诚地相信这一句话。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彻大悟,觉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辩愈糊涂。” ——《季羡林谈人生》-真理愈辩愈明吗 季羡林老先生毕竟是文科出身,感觉他这句话不太严谨,应该加上边界条件。 博文:《 为什么俺这篇博文引得教授们激烈辩论? 》 真诚感谢几位教授的热心参与,谢谢! —————— 张晓良 2020-1-21 10:05 灯不拔不亮,理不辩不明。 郑永军 回复 张晓良 : 感谢张老师关注! 黄荣彬 回复 张晓良 : 一位不是现代人,站在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国传统医药的立场上以中国传统医药药典为经典秉承药食同源观念,一位以科学为指引秉承科学实验原理应用穆勒五法站在现代医学现代医药的立场上,立场观点方法都不同,再怎么争论也不可能达成共识。 闵应骅 2020-1-21 15:43 这种辩论意义不大! 郑永军 回复 闵应骅 : 闵应骅 回复 郑永军 : 中西医术的争论,争论了很久,参与的人也很多,但是一直没有结果,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加入感情因素,就更没多大意义了! 黄荣彬 回复 闵应骅 : 经久争论没有共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概念不同。 以中西医划分来讨论,讨论的对象不同。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属于传统医,历史悠久,同属的还有印度传统医等。 西医,则有两个不同的指称对象,一是指称西方传统医,西方传统医属于传统医,历史悠久,与中医同属(类),一是几百年前诞生于西方现已传播全世界的现代医,历史并不悠久,称为西医并不妥,造成混淆。现代医和传统医同属于医,是同类,但现代医不是传统医,故与中医不同类,是异类。 异类不比。如果比较中医和现代医,就是比较异类。 比较中医和西方传统医,又不是中医支持者的立场。 由于缺乏逻辑学知识,中国人甚至不会区分同类与异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6289-1168710.html 。 我不是医学专业,仅从有关概念的知识、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和方法来讨论问题,认为全世界所有的传统医,都无法应用科学方法验证疗效,都视为无效。现代医并不需要传统医作为补充,从国家医疗体制层面看,所有的传统医都无存在的必要。 黄荣彬 回复 闵应骅 : 虽然我秉承古训异类不比,但比一比也无妨。先传统医与传统医比,中医与印医比一比。其实中医也不是单一的,汉民族的医与藏民族的医也不相同,也要比。 农绍庄 2020-1-21 15:44 总结一下那一篇文中某些观点的谬误: 1. 否定权威部门组织数十名我国顶级医药专家学者编撰的《中华药典》的结论,这不是一个内行人的胆魄; 2. 说西医在长期使用西药的西方不能造城人口暴涨,却成为中华民族人口繁衍为第一大民族的原因,这是自相矛盾; 3. 说只有明确药理成分的药治好了疾病才是有医疗功效,没有明确药理成分的药治好了疾病不是医疗功效,这是典型的“郑人买履”的逻辑。 郑永军 回复 农绍庄 : 农绍庄 回复 郑永军 : 是数百名我国顶级医药专家学者编撰的《中华药典》的结论。 杨正瓴 2020-1-21 17:18 牛牪犇 郑永军 回复 杨正瓴 : 杨哥好! 黄荣彬 2020-1-22 09:52 有人拿着药典谈食品。食品药品不分,够混乱的了。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一个连什么是药食同源的基本概念都不知道。只能产生混乱的逻辑。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比如大枣,这是食品,也是药典列出的药品。怎么吃,药典规定的功效都不会消失。看明白了没有? 黄荣彬 2020-1-22 10:18 黄荣彬 2020-1-22 09:37 “关于食品的网络谣言,已经严重影响食品行业的营商环境了。食品行业伤不起!” 博主这篇博文是在谈药品还是食品啊?拿着药典谈食品,真有你的。 食品药品不分,够混乱的了。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知道什么叫做药食同源吗?请了解清楚了再探讨问题。 逻辑学的第一章内容是什么,你究竟明不明白? 概念不清就会逻辑混乱呀!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药食同源也不是说药品即食品啊。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源于柳树经过化学修饰成为百年老药的阿司匹林,是药品。药食同源,柳树是博主的食品? 黄荣彬 回复 黄荣彬 : “药食同源”是观念(观点)不是概念,它得用命题语句表达,这个命题语句中包含了药、食、源等概念。 有人鹦鹉学舌。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药食同源是有主管部门制定的具体目录的。柳树不在这个目录中,你不必胡扯什么柳树,也不要讲什么源于。你知道你究竟源于谁,但是你源于谁不等于你就是谁。 农绍庄 2020-1-22 11:28 更可笑的是,本来苹果有益于健康,这是整个苹果的作用。 有人非要从简单的苹果中,人为的复杂化,确定哪一种成分才是对人体有益的才能认可苹果对人体的作用。 这就是典型的西医说法。“郑人买履”的思维。 农绍庄 2020-1-22 11:46 老祖宗用简单的青蒿可以入药治病,治好了病也得不要承认。却有人人为的复杂化,非要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成分有作用才能被认可,这是一个笑话!西医的有效成分,是不是也要研究他的原子核、中子、电子的组成?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颁错人了。屠呦呦不该得奖,葛洪该得奖,可惜葛洪是古人。真的不知道谁在闹笑话。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这恰恰说明,古人的一个最简单的单方,只要被西医认可,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了。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几十年过去了,几十万种中医药方,却只有产生这么一个孤例,并且,诺贝尔奖委员会明确奖给屠呦呦并不是奖传统医药,难道你不了解这些情况?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请你自己听听屠呦呦先生是怎么说的吧。青蒿可以治病,我国古人就知道,药典也有记载,但是西医是不认可的,一个简单的单方,让西医认可了就获得诺奖,你作为中国人会如此诋毁中医,我替你脸红呀! 黄荣彬 2020-1-22 15:34 一位不是现代人,站在中国传统医学和中国传统医药的立场上以中国传统医药药典为经典秉承药食同源观念,一位以科学为指引秉承科学实验原理应用穆勒五法站在现代医学现代医药的立场上,立场观点方法都不同,再怎么争论也不可能达成共识。 中国传统医学中国传统医药属于中国这个疆域,而现代医学现代医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现代医学现代医药传播全世界,中国也普遍采用现代医学现代医药。两者对比一目了然。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2015 年的中华药典,是现代版本的药典。功效的结论是得到现代我国医药界 300 多名顶级专家认可的。与你是不是现代人无关! 你的立场是外行看热闹而已,与现代科学没有任何关系吧。中医的疗效是药典中记载的,科学实验原理应用穆勒五法根本就没有否定中药的疗效。你拉大旗作虎皮也需要靠谱点吧。 黄荣彬 2020-1-22 16:40 国家卫健委官方微博:喝板蓝根和熏醋可以预防武汉肺炎?辟谣:不可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215212.html 这次抗击肺炎疫情,中医老实多了。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你需要严谨的科学作风了,是不是卫建委的官方网站直接给出链接?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张伯礼院士: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应发挥更大作用 http://tech.gmw.cn/2020-01/22/content_33501917.htm 有的人选择性得眼病吧。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恰恰是西医目前一直公开说明“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眼疾的人可以看不清看不见,心盲了就需要研究研究是怎么回事了。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西医一直在公开宣布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你是不是也可以得出“这次抗击肺炎疫情,西医老实多了”的结论?更应该看到的是,你这种偏见应该更老实点吧。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西医防控也有困难,是不是也应该让你具有同样对西医的偏见?这就是人品问题了!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王婆卖瓜能不自卖自夸?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中医药应发挥更大作用”,但并不能发挥作用。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请你好好看看“”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的介绍: 都市快报 2020-01-22 “记者: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特效药吗?对于抗流感常用的奥司他韦,对新型冠状病毒有用吗? 李兰娟院士:抗新型冠状病毒不像我们其他的流感,有像奥司他韦等抗病毒效果比较明显的药。这个病毒它现在没有直接抑制病毒的特效药。我们现在也有几个药在用,包括一些中药。但这个需要专业医务人员定,老百姓自己不要去买药,更不要乱用药,这个是我们住了医院以后,要按照医生的医嘱来用药,不要滥用药。”回复黄荣彬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黑中医能连西医一起黑,不懂装懂理屈词穷,你连自夸的资本都没有了。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转发的是科学网的博文,难道不是科学的作风?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中国的医疗体制不仅使用现代医,也使用中国传统医(为什么不使用西方传统医,印度传统医呢?)。我在学术上批评这样的体制,虽然我不可能改变这个体制但具有批评的权利。这些院士(尽管可能是现代医者,也有纯粹的中医者)处于这个医疗体制内,需要维护这个体制,所以他们的观点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从医者包括现代医者很少批评中医。倒是很多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的学者应用科学原理批评中医。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不像细菌致病,病毒致病是进入到细胞内部繁殖破坏人体,目前的医药不能进入细胞内部杀死病毒,仅有的几例上市现代医药既使对方普通病毒效果也不显著,所以,现代医实事求是宣布没有特效药。而中医,连致病机理都抄袭现代医学,居然号称中药有效,岂不可笑。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我批判中医也批判西医(西方传统医),现代医是科学的医,实事求是,没有特效药就说没有特效药,哪有黑的意思?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这次抗击肺炎疫情,中医老实多了。“ ---------------------------------- 这个也是你转发的吗?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吧。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你说的原理并没有否定中医。你要批判中医,请拿出你的科学依据,而不是拿着什么原理作虎皮。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而中医,连致病机理都抄袭现代医学? ----------------------------------------------- 1 + 1 = 2 ,你认为西医与中医会不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原理相同你觉得可笑,不同才可笑吧!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你水平太高,黑完中医黑西医,你是什么医,水平如此高?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从医者包括现代医者很少批评中医。倒是很多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的学者应用科学原理批评中医。 -------------------------------- 一个外行人,你自己说这样的话不感到丢人吗?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从医者包括现代医者很少批评中医。倒是很多具有现代科学精神的学者应用科学原理批评中医。 ================ 我也想做一个有现代科学精神的学者质疑你的配电位理论,你的配电位找到体积了没有? 黄荣彬 2020-1-22 19:38 博主这篇文章的配图,画了马兜铃酸的分子结构式,由大量的马兜铃酸分子( 10 的 23 次方数量级)组成马兜铃酸化合物,这是中学化学知识。有些植物中含有马兜铃酸化合物,但是,这些植物里还还有哪些化合物呢?并不清楚。因此直接使用植物做药物,就有未知风险。现代医不直接使用含有未知成分的物质作为药物。由于成分已知,可以控制实验因素,可以用科学实验方法验证疗效,具体就是随机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 这些最浅显的科学道理,有些学者就是不明白,或者是为了利益,故意装糊涂。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大枣你吃了没有?是否需要弄清楚枣核会咯到你的牙?有风险吗?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大枣是药典中的药,劝你在不明白大枣中的成分之前,不要吃大枣了。这样的药还有很多,葱姜蒜以及很多的调味料。按照你的谬论,估计你能吃的也就不多了,你不觉得可悲吗?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持药食同源观念,不分药品食品的人自然有此谬论。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持药食同源观念,不分药品食品的人自然有此谬论? ============= 大枣在药典中有记载,也是你全家经常吃的食品。 你给分一下,大枣是药品还是食品吧。 分不清楚的人才有此谬论吧。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大枣是食品,但它不是药品。你要把它当药品就当药品,但它是中国传统药品,是传统药品,全世界所有的传统药品无法应用科学方法验证疗效,视为无效。它也绝不在现代医药列表中。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请你直接与药品管理局、药典编写委员会发函,坚决抵制 300 名我国顶级专家编撰的《药典》。他们全是胡说八道。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你真可笑,你的老祖宗用了几百年的中药,保证了有今天的你,却被你诋毁得一无是处。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它也绝不在现代医药列表中。 ----------------- 15 年第十版的《药典》,是现代我国 300 多名顶级药学家编撰的《药典》,不是古代人编撰的。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全世界所有的传统药品无法应用科学方法验证疗效,视为无效。它也绝不在现代医药列表中。 ----------------------------------- 治好了病必须要“应用科学方法验证”吗?没有得到验证的,就是治好了病也可以视为无效?知道郑人买履的故事吗?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22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为什么俺这篇博文引得教授们激烈辩论?
热度 7 zhengyongjun 2020-1-21 08:00
NSFC本子的撰写时间紧、任务重,寒假过后交本大限即将来临,想必这个寒假大家过得都不会太轻松。放假后这几天,自己天天冥思苦想构思“鸡金”本子的框架,凝练申报课题的科学问题,前天随手将一张草图贴在科学网上。这篇名为“ 如何定点清除中药制剂中的马兜铃酸 ”的图片博文,引得科学网博主 冯大诚 、 黄荣彬 和 农绍庄 三位教授跟贴讨论,就中医中药纷纷发表意见。特别是 黄荣彬 和 农绍庄 两位教授,就中医药相关话题展开了激烈辩论,“唇枪舌战”、针锋相对,一派“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景象。 为什么俺这篇博文引得教授们激烈辩论?我想这是科学网的魅力之所在。三位教授在各自的学术研究领域都是大佬级的人物,是我的学术偶像。他们屈尊放下架子到我的博文后面留言讨论,使我受宠若惊。感谢三位教授来俺的“博客小铺” 莅临指教,真诚道一声“谢谢”! --------------------- 【1楼】 冯大诚 :《论语》:“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孔夫子的用药原则至今适用。对于任何成分不明的药,不要服用。 郑永军 回复 冯大诚 : 黄荣彬 回复 郑永军 : 全世界所有的传统医药都是成份不明确的,都不要服用。国家医疗体制推销中医药,不符合科技兴国策略。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大枣、大蒜、枸杞有医疗作用,在药典中有明确的记载。你不必非要明确有效成分。这种“感觉有效”的东西可靠性如何?能使用于医疗体系吗? 如果有人觉得可以,那么,我和他的认识不在一个频道上,没有讨论的共同语言基础。 哪一些疾病没有感觉?你发烧了不是感觉吗?你发烧后退烧了没有感觉,你这是人吗? 病人自己的感觉不能说明病情的治疗效果?典型的“”郑人买履“”思维呀。 在药典中的明确记载,这是科学依据,本来就不是你的“感觉”。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药典?中国的药典?我已经根据科学实验原理认定全世界的传统医药都未经科学方法验证有效视为为无效了,怎么可能认可中国传统医药的药典呢?楼主还不如搬来古籍。 这恰恰说明楼主不是现代人。现代医学并不评感觉来做判断。“随机大样板双盲对照实验”的双盲就是为了控制安慰剂因素的。既使是感觉发烧也要体温计测量体温。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药典是数十名我国现代顶级医学专家编撰的科学巨著,你什么水平可以否定这里明确记载的科学依据?你的“科学实验原理”是什么? 安慰剂也是治疗手段之一!请不要用安慰剂否定治疗效果!这个治疗效果包括了西药! 感觉病好了不发烧了,需要测温才能说明不发烧?你是不是发烧不发烧,有病没病没有感觉呀? 一个外行,有胆量质疑我国数十名顶级医学专家编撰的并不断改版的中华药典,你不觉得自己很不道德吗? 既使是感觉发烧也要体温计测量体温。发烧不发烧、有病没有病是测量出来的吗?测量出来的是发烧、有病,不测量的发烧有病就不是发烧有病?你是这个逻辑吗?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质疑有什么道德问题? 问得好,科学实验原理是什么?这正是你欠缺的,希望你补上。 天天把逻辑一词挂在嘴边,不过也就只停留会说这个语词而已。如果问一下,逻辑是什么,懂得哪些逻辑学知识,恐怕也就哑口了。 你的科学素养就是差。不懂的质疑是科学精神,也不懂科学实验原理。和你论战也有相当长时间了,不见有什么长进。 不懂科学实验原理,请阅读一下我写于2012年4月的博文,虽然它是我初学逻辑学,初上科学网时写的,现在看起来还站得住脚。现在科学网编辑部的规则是博文发布48小时以后不得修改正文,可见它还是原文。 【逻辑学知识】探求因果联系的穆勒五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6289-557421.html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用不知道哪个外行整出来的所谓的“科学实验原理”来否定我国数十名顶级医学专家给出的疗效的结论,你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吧。 一个连点线面都搞不清楚的人,质疑别人的科学素养,这是一个笑话。 别有用心的诋毁数十名顶级医学专家认定的《药典》中的结论,你很本就没有科学道德可言。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质疑怎么又变成诋毁了?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一个外行,否定权威部门组织的数十名专家编撰的中华药典的结论,你的言论不只是质疑吧。 哈哈,恰恰是你,一个研究电学的冒充逻辑学者,在概念不清的时候就敢于制造混乱逻辑。最著名的是“点有面积”的逻辑结论,使人贻笑大方。 这里是科学网,不是你家的菜市场。质疑权威部门数十名权威专家学者编撰的《药典》中明确记载的功效结论,你差的太远。你的说法只能算是无科学道德底线的诋毁。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连弗朗西斯•培根的科学归纳法都不知道,好意思混迹科学网? 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一1626年),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又是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论科学的增进》以及《学术的伟大复兴》等。 知道穆勒不?穆勒五法( Mill's Five Canons),英国穆勒关于确定现象因果联系的五种归纳方法。在《逻辑体系》一书中提出。即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这些方法在古代已有萌芽,近代F.培根在其《新工具》一书中进行了初步的概括和归纳,最后由穆勒加以系统的整理和说明,因而一般通称为穆勒五法。 真是滑稽,我怎么又成研究电学的了?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你不是研究什么电子配位的吗?找到配位点了没有? 你知道那么多,就是有胆量用外行的身份否定药典结论的依据吗? 弗朗西斯•培根的科学归纳法有否定药典结论的内容? 你不必把自己的垃圾观点扣上一个貌似“科学”的大帽子吧! 不必扯出太多高大上的虎皮。 请你正面的回答:你确定你有水平与科学依据否定药典记载的药方的疗效吗? 哈哈,我记错了,你是研究“化学科学-无机化学-配位化学”你找有你的有体积的配位点了没有?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懂得原理,又知道推理,即可根据原理推出新的认识。你啊,啥都不懂,只会迷信。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一个外行说自己懂得原理;一个外行说概念没有弄清楚可以推理出正确结论。你不是一般的逻辑盲吧。难怪会把自己的电子配位点体积给整没有了。你这不是迷信,是盲信。 你啥都懂,甚至懂中医,所以你可以质疑甚至否定原卫生部组织数十名我国顶级专家学者编撰的“中华药典”对中药方疗效的结论。你太伟大了。比什么弗朗西斯•培根、穆勒伟大得多了。 【2楼】 农绍庄: 非要从一个有疗效的药方验方中去除一种药性成分,这是一个邪路。 郑永军 回复 农绍庄 : 农绍庄 回复 郑永军 : 直接用青蒿冷浸液就能更好的治疗疾病,却只能承认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青蒿素的医疗效果,这是一个笑话。 如果把西药中有毒副作用的成分清除掉,估计药将不药了。非要清除掉中医药中有毒副作用的成分,这是一个误区! 【3楼】 黄荣彬: 经现代医学方法发现了中国传统医药中马兜铃酸(一种化合物)有毒害作用,中医药里还有很多很多不明确的成份,谁能预见什么时候又冒出个有毒的“牛兜铃酸”呢?赞同冯老师的“对于任何成分不明的药,不要服用”原则。 郑永军 回复 黄荣彬 :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西药种有毒的成分很多,不必只因为中药中有有毒成分质疑。 直接用青蒿冷浸液就能更好的治疗疾病,却只能承认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青蒿素的医疗效果,这本来是一个笑话。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现代医药,被很落伍地称为西药,难道不知道现在已经没有人称科学为西学了? 现代医药,包括化学医药,物理学医药,生物学医药(记得不要称为生物医药)都是单一成份,哪里来的“西药中有毒成份很多”(理解楼主在此说的是现代医药)? “直接用青蒿冷浸液就能更好的治疗疾病”,故藉中有那么一句记载就说明疗效了?如果有效,过去中国还有那么多疟疾患者?康熙皇帝还依赖洋人的金鸡纳酸?看来楼主对如何验证医药疗效的方法和原则没有了解。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你是不是不了解中国历史上疟疾是怎么控制的?知不知道中医中华民族成为世界第一大民族的贡献? 全世界都有西医中医的说法,何来“难道不知道现在已经没有人称科学为西学了?” 现代医药,包括化学医药,物理学医药,生物学医药(记得不要称为生物医药)都是单一成份?你到医院去看病,有多少时候是医生只给你开一种药的?多成分的药物就不是药物吗? 单一成分的药物成分也有毒副作用,是否也应该被清除掉? 罔顾历史,不能正视中医在中华民族人类繁衍的伟大作用,否定中医的作用与贡献,你做中国人的资格都有问题。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和你真没有办法讲道理,有的道理不知道讲过多少回了。“中医在中华民族人类繁衍的伟大作用”,西方人没有中医怎么也没有灭绝啊? 医生开出多种现代医药,但每一种现代医药都是单一成分的,每一种成分都经过科学实验验证的,这和传统医药(包括西方传统医药)的不知道有多少未知成分不是一回事。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是你讲不出道理而已。西方人怎么没有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的人多呀?你解释的清楚吗?你可以否定中医中药的作用吗? 按照你的观点,这一些药物成分都记载了副作用,也应该清除!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现代医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中国人口暴涨是现代医引入中国以后吧?开展计划生育是现代医引入中国以后吧?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旧中国包括新中国初期,能用得起西药的很多吗?你怎么会罔顾历史事实呀! 西医在长期使用西医的西方为什么不能引起西方人口的暴涨? 西医在长期使用西医的西方为什么不能引起西方人口的暴涨?请你解释一下原因吧! 明确了成分的治疗就是治病,不明确成分的治疗,治好了病也不是治病,你这是什么逻辑? 黄荣彬 回复 农绍庄 : 人口的多少不仅仅与医疗有关。但是,从现代医学诞生前后的人类平均寿命对比,可以得出因果关系(求异法)。现代医学诞生之前(也就500来年的历史),东西方人的平均寿命差不多,因为之前人类的繁衍靠的是自然力,也就是以数量取胜。 农绍庄 回复 黄荣彬 : 一个在长期在西方不能形成人口爆炸的西医,能被你认为是中国人口爆炸原因,你不是连起码的历史都不懂,就是无底线的道德问题。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3986 次阅读|164 个评论
从《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联想到学术
热度 1 yaojunwei 2019-5-15 00:13
从《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联想到学术 毛泽东同志在 1929 年 12 月为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写了这篇决议《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篇决议指出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必然负担不起中国伟大革命斗争赋予的任务。毛泽东同志从关于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流寇思想、盲动主义残余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 我想自己的学术中是否也存在一些这方面的错误思想? 最近经常接到一些莫名电话,打着文化公司或者科技公司的名义询问是否代写代发论文,我不知道最近为什么接到这么多电话,甚至在办公室座机都接到过这种电话,估计是信息泄露的缘故吧。对于这样类似的事情,我自己想法很简单,就是我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己可以为之努力的方向,我不敢,更不能自己打碎自己的饭碗,毕竟这十年磨一剑的光阴不能轻易地自毁长城!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因此要防微杜渐。前一段时间我去东南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在会上听了陈春花教授的一个观点,并在后面讲座中写到我要讲的 PPT 一页中,但是当时我没有明确标出来出处或者表明引用,幸亏我的同事兼团队成员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张翠娟老师在我讲之前审我的 PPT 的时候,帮我指出来了。这是我自己认识不足和思想麻痹大意的结果,这是不正确的和错误的事情,是我必须要彻底纠正和加以肃清的。 我在想,我如何在以后避免这些类似的情况或者事情发生?学术伦理及学术不端是做学术的第一要务。我在想,是否团队成员或研究生在进行科研之前,应该专门学习这门课程以提升自身对学术伦理及学术不端的认识,通过学习学术不端的表现、来源及纠正的方法,研究者可以明白学术不端的危害以杜绝种种错误思想。 周围好多人或者团队成员对于学术伦理或者学术不端认识不足或根本就没听说过,甚至读研究生阶段也没有专门训练过,以至于自己违背了学术伦理或者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这就需要研究者从认知上提高学术伦理的觉悟水平,从行为上提升执行贯彻能力。从毛泽东同志关于单纯军事观点来看,写论文发论文不是功利主义,不是仅仅为了评职称,为应付考核,虽然现在考核有失公允或者过于机械和功利。我常常想,自己做科研,更多地是把其作为了一种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融合点和衔接点。在工作中融入科研,将其融入到自己思想、思维和价值认知和塑造中,并将所感所悟反哺到生活中,指导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职称而论文,为了论文而论文。 我自己的学术之路是一种对于自我价值的探索,对于自我认知的一种思索,对于自我人生的一种负责。套用梭罗在《瓦尔登湖》的一句话,我审慎地选择步入学术丛林,是因为我希望自己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希望可以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我可以肯定,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自己对自己人生的珍惜和追求。最是酒阑人散后,疏风拂面时,我可以扪心自问,还好,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没有把自己给丢掉……。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非组织观点中指出,开会时要使到会的人尽量发表意见。我也再想,自己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针对有争论的问题,应该要把是非弄明白,不要调和敷衍。一次不能解决的,二次再议(以不妨碍工作为条件),以期得到明晰的结论。而且在开会的时候,更应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要敢于发声,敢于进行思想的碰撞。 毛泽东同志在主观主义中关于党内批评问题上,指出有些同志的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意小的方面。他们不明白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则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无所措手足。而且这种批评一旦发展,党内精神完全集中到小的缺点方面,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就会忘记党的政治任务,这是很大的危险。我觉得毛泽东同志说得非常有见解,而且解除了我在进行自我批评时候的困惑。这是否也是目前我们开展自我批评时候所形成的误区呢?转换到学术讨论或者研究生答辩中,我们进行学术研讨并指出研究错误的时候,并不是进行人身攻击,而且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是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批评的学术问题,不是进行的人身攻击,而且这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这也让我们在以后进行学术争鸣的时候,要对别人指出自己研究的不足心存感激,而不是当作对自己的攻击。
个人分类: 应如室|616 次阅读|1 个评论
略谈学术争鸣原则与学术辩论境界问题
热度 4 qsqhopeiggcas 2018-3-25 10:20
有句网络流行语道:一般一般,世界第三;很丑很丑,港姐第九。这句话貌似自谦,实则吹牛矣。 再次接到杨老师“ 举报 ”,说俺在《博客总排行》榜上已位列第四名啦,当然是倒数滴,这可是实话实说啊,呵呵。对“朝阳群众”的举报,自然要回应下,扯扯淡,以学术争鸣原则与学术辩论境界为题聊聊吧。 前几天看到有则新闻《 让科技争鸣成常态 》说【 1 】,“ 当前,我国的科技事业已迎来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并重、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新阶段,公开、平等、理性的讨论乃至批评,理应成为各方乐见的常态。 ” 无疑,科学网博客提供了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 科学网博客不同于其他博客之处在于,其在科研与教育方面有一定经历和水平的博主较多 ,科学网博客也是比较开放和包容的, 网友们应好好利用之,对某个感兴趣的话题自由、理性讨论。目前的争鸣氛围有些冷清,这可能是导致博客点击量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 有些博主思维很活跃,有时能看到有某标新立异的观点提出,有不同于以前认识的看法,这很好,值得提倡和鼓励,但其观点或看法成立与否,必须 “过五关斩六将”,起码得通过感兴趣博主们的“集体审稿”,才有可能“冲出科学网,走向世界”。 如何“审稿”呢?不外乎从假设条件、逻辑自洽性、简单性、实证等基本原则方面考量。 假设条件(公理): 好多人在推理时,往往不注意假设条件是否成立,这很要命啊。其实,假设条件一般为“ 公理 ”, 是指依据人类 理性 的不证自明的基本事实,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践的考验,不需要再加证明的基本命题。 公理是理论的基石,也是理论的原点,理论的一切推演都从这些公理开始。例如,假定岩石是非均匀介质,在加载到某种应力条件时,会出现体积膨胀。这种推理是正确的,因为“岩石是非均匀介质”是公理。但反过来,假定岩石是均匀介质,其本构关系可用胡克定律描述,则不成立。 此外,假设条件应尽可能少,冗余的假设必须去掉,否则易得出错误推论。 逻辑自洽性: 基于的公理之间不能互相矛盾,并且由公理体系推导出的命题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举个例子【2】大家就明白了:亚里士多德说重物下落比轻物速度快。应该讲,这个断言是比较符合观察事实的(当时没有真空环境),那么为什么是错的?伽利略给出了一个悖论:如果重物下落比轻物快,那么把一个重物一个轻物拴在一起下落,那么这个连接体下落速度与原来分开时的下落速度相比如何?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连接体应该比原来单个重物下落更快,因为两个东西重量之和更大;但是又应该比原来重物下落更慢——因为连接体的轻物速度慢,应该会拖慢重物的速度。这个悖论,就宣告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的破产。 简单性: 一般反映自然对象演化本质规律的模型与公式都是简单的,如牛二定律、质能方程等。牛顿说“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可以发现新定律”; 爱因斯坦提出了逻辑简单性原则,认为“这些不能在逻辑上进一步简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组成了理论的根本部分,它们不是理性所能触动的。一切理论的崇高目标,就在于使这些不能简化的元素尽可能简单,并且在数目上尽可能少,同时不至于放弃对任何经验内容的适当表示。 ” 实证: 若前三项都 Pass 了,但有一个实例证明你错了,那说明你的假说有缺陷或不成立,需要修改或撅弃。 1930 年 爱因斯坦 听说《 100 位教授出面证明 爱因斯坦 错了》 , 爱因斯坦 闻讯后,耸耸肩道:“ 100 位?干吗要这么些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真理只认可科学的推理和事实,与人数无关,所以说“实证为王”【3】。 对理性的学术讨论,被质疑方应积极回应,若假装没看见,意味着你理屈词穷没法回答,已经是 loser 啦。 下面,再谈谈学术辩论境界【4】问题。 甲乙双方学术辩论的目的,是为了把某件有争议的事搞明白或提升对其的认识程度,而不是仅为了面子上的输赢,这涉及到辩论的境界问题。 一、 双赢 当年,物理学家们对光本质上是“粒子”特性还是“波动”特性,展开了激辩,当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后来大家在辩论中统一了认识,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显然,这是经过辩论甲乙双方及观众都受益、双赢的例子。 二、 双输 经过辩论,不仅没有找到认识某问题本质的“明灯”,反而把双方都“绕”进去了,把观众带到“沟”里了,双方及观众未受益反而受害,谁也没有说服谁。这可能说明,甲乙双方的知识层次较低,境界不高,是越辨越糊涂的双输结果。 三、 某方认输的标志 辩论时,因某方辩不过对方,会采取“避重就轻”、“断章取义”、“声东击西”等“脱离主战场”的游击战术,观众看到这些,就已明白了甲方或乙方的“高低”。 辩论中,如果某方从学历、职称与论文等方面说对方辩论的资格问题,标志着自己已经认输了,因为如果你认为这是个问题,一开始就不要和对方辩论,这是自己“理屈词穷”的标志之一。 学术辩论中,某方如果有人身攻击、人肉对方、甚至告到法庭等言行,说明自己因“黔驴技穷”已经“完败”,这不是“亮剑”,而是告诉观众“自己已经不自觉的举起白旗——投降了”。 辩论时,观众们对非本专业的事儿,一般是看双方的知识结构、逻辑思维能力与能否抓住和击中“要害”的敏锐等,如果知道自己说出来的东东漏洞百出而不能自圆其说,常会犯无意识的逻辑错误,须“面壁十年”提升功力。 辩论中的输赢乃“兵家常事”,即使输了也要输得痛快,敢于承认自己的认识错误会赢得大家的尊重,科学不也是在纠错中才得以发展的嘛,多大点事儿啊。 参考 【 1 】让科技争鸣成常态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8-03/19/c_1122555397.htm 【 2 】 https://baike.1688.com/doc/view-d45360154.html 【 3 】 科学感悟:实证为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1104067 【 4 】学术辩论的境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871171.html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5465 次阅读|7 个评论
由发现引力波所想到的——读吴裕祥《光暗之争》著作有感
热度 2 suqing1961 2016-11-14 16:50
由发现引力波所想到的 ——读吴裕祥《光暗之争》著作有感 1915 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并于次年 2 月在与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史瓦兹契德( Karl Schwarzschild )的通信中,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2016 年 2 月 11 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Observatory ,缩写为 LIGO )负责人戴维·雷茨( DavidReitze )宣布,借助位于美国华盛顿州汉福德市( Hanford City )和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市( LivingstonCity )的两个探测器,人类首次同时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相关论文发表在当日在线出版的美国《物理评论快报》和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国内外媒体和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次引力波的发现,不仅是对 100 年前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的验证,而且为宇宙大爆炸膨胀理论提供了实验证据,对物理学和天文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人类从此将以全新的方式重新认识宇宙。 此时此刻,我正在研读美籍华裔科学家吴裕祥先生的科普学术著作《光暗之争》,不禁联想到了两个困扰自己已久的问题:一是科学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可不可以质疑?二是谁有资格对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质疑? 质疑是科学研究工作者最重要的特质,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和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因此,第一个问题本不是问题,也不应该成为问题。但是,当科学研究成果的拥有者像爱因斯坦那样著名时,当科学研究成果的拥有机构像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那样权威时,当那些重大研究成果已经被人们尤其是被科学共同体接受时,就有可能成为问题了;此时,人们往往会丧失质疑的勇气,打消质疑的念头,甚至毫不怀疑地接受以致盲目崇拜这些著名的科学家或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 还是以这次发现引力波的重大科学成果为例。成果一经公布,科技界尤其是媒体更多的是欢欣鼓舞、一片沸腾,鲜有质疑之声发出。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发生在两年前发现“原初引力波”的另一起科学事件。那是 2014 年 3 月,美国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科学家团队宣布,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发现了 B 模式极化信号,且很可能是原初引力波留下的印迹。一时间,媒体和科学界也是赞誉之声迭起,称这一“原初引力波”发现是“诺贝尔奖级别的重大成果”。不料,未及一年,该研究团队遂又宣布,“原初引力波”的发现是一个科学错误——观测到的信号源自银河系中尘埃的干扰,而非原初引力波。可见,并非所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或重大研究成果就一定都是正确的,应该鼓励科学家大胆质疑,媒体报道更应审慎地持理智、克制态度。 我很高兴,《光暗之争》就是这样一部勇敢地对诸如著名的奥伯斯佯谬、“引力场使光线偏转”命题、宇宙大爆炸理论等重大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质疑的科普学术著作。全书分宇宙大爆炸理论批评、爱因斯坦相对论批评和呼唤创造三大部分,具体内容包括: 无任何假设前提解决奥伯斯佯谬;在提出相(绝)对可观测半径概念的基础上,定义隐藏天体的概念;通过定义天体图像传播的速度,推导出引起天体红移的真正主要原因;从观察模型的设计需要科学的角度出发,论述美国宇航局利用 COBE 等测量微波背景并画出宇宙微波背景全天图的不合理和不科学;指出狭义相对论中自身蕴含的“动尺变短”灾难和“动钟变慢”悖论;设计了验证“动尺变短”灾难和“动钟变慢”悖论的对应实验,等等。对这些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说,该书或许可使他们在沾沾自喜已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时,或举杯庆贺重要的研究成果诞生时,多一份清醒,少一份狂妄。 吴裕祥先生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毕业生,山东矿业学院地下采煤专业本科毕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矿体优化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留校任教数年后,遂留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运筹学博士学位。吴博士博学勤思,兴趣广泛,才艺出众,业余时间醉心于宇宙学研究。在他看来,宇宙如此之神妙,“人类了解宇宙是一个缓慢的、持续的、不断重新认识的过程”。尽管霍金先生曾经断言:“我们可能已经接近于探索自然的终极定律的终点”,但吴先生却认为,“人类不但对宇宙知之甚少,而且已有的认识里也充满了值得商榷的地方。”鉴于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人类即使花一万年的时间也跨不过一光年的距离天堑,所以,吴裕祥认为,对宇宙最深处的探索,人类只能通过被动地接受天外之“光”(或“电磁波”)的光临来开展宇宙学研究,因而目前宇宙学的研究只能用“消极等待,大胆揣测” 8 个字来简单概括。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研究现状呢?吴博士认为:“首先还是要回到科学的基本精神方面来,要以事实为根据来说话,要有批判性、开创性的思维,要敢于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质疑权威的论断,多方求证推出新的观点。这样才能去伪存真,走向研究宇宙的坦途。” 尽管在软件系统开发领域已经功成名就,但吴裕祥毕竟不是天体物理学家,质疑诸如著名的奥伯斯佯谬、“引力场使光线偏转”命题、宇宙大爆炸理论等重大科学研究成果,难免还是会让人心生疑虑,怀疑他是否具备质疑的资格和质疑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我对给《光暗之争》写序一直持慎重的态度的最重要原因。老实说,刚拿到这部书稿时,看到扉页的提示警句和目录里对若干重要研究成果的质疑字行,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部民间科学家的著作”。就像这次公布发现引力波后,虽然许多媒体纷纷翻出天津卫视录播过的一期娱乐节目,称有一个自称“诺贝尔哥”的下岗工人郭英森 5 年前就在节目里提到了“引力波”概念,却遭到包括方舟子在内众多嘉宾的集体“打压”,使中国痛失一位诺奖获得者科学家,主持人和嘉宾们如今需要向郭说声道歉;但是,我知道,尽管主持人和嘉宾们的调侃和讥讽可能有对郭缺乏尊重的嫌疑,但郭英森无疑就是一位典型的“民间科学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郭既不是“引力波”提出第一人,所提出的“引力波”概念也只是用于阐释他“发现”的所谓一种可以让汽车不要轮子、使人长生不老的“理论”,与物理学和天文学中的“引力波”并没有任何的关系。 我曾长期担任学术期刊和科技类出版社的负责人,每年都要花很多的时间、用足够的耐心,接待好几位类似于郭英森这样的号称做出了或否定相对论、或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或发明永动机等重大科学突破的“民间科学家”。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学历普遍偏低,没有经历过严格的科研训练,性格比较偏执。在和你讨论问题时,只有他滔滔不绝叙述的份,绝没有你质疑、反问的权利;通常是要你马上当面就对他的所谓“重大成果”做出评判,绝不答应把“重大成果”文稿留下,让你送同行专家评审。理由很简单,这么重大的科学成果,审稿人要是截留了,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方获得的如此“重大成果”,岂不就都付诸东流了嘛? 好在认真读完《光暗之争》书稿后,我否定了自己对吴裕祥博士的无端揣测。吴先生不仅接受过国内外一流大学严格的科学研究训练,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规范的天文学和物理学研究论文,而且熟悉并尽力遵循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光暗之争》也是以真诚的态度期望与科学共同体同道交流、探讨、切磋、争鸣。我虽然不是天文学或物理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但也曾接受过正规的理工科从大学到研究生的学习、研究训练,加之吴裕祥博士高超的文字驾驭水平、超凡的想象能力和天才的科学传播功夫,尽管探讨的都是深奥的重大科学理论问题,但是,我还是看得懂《光暗之争》的大体内容,并能接受书中的推理、论证、实验等科学研究方法,甚至包括一些研究结论。因此,我认为,《光暗之争》具有出版价值,相应的质疑内容也值得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讨论、再质疑。 进入 20 世纪后,科学研究越来越呈现跨越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天文学研究已并非该领域专家学者独享的专利。早期的天文学,研究者更多地是借助数学工具,通过计算天体的运动轨迹等,来描述我们头顶上方的神妙天空,以满足人们判断方向、观象授时、制定历法等日常生活方面的现实需要。自从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人类观测天空的目光得以大大延伸;射电望远镜、哈勃望远镜等现代观测手段的运用,更是把人类探寻的目光投射到了宇宙的深处。正是多学科科学家的不断介入,使天体力学、天体测量学、天体物理学、宇宙学等天文学分支得以迅猛发展,人类对宇宙及宇宙中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是跨学科,吴裕祥博士同样有资格、有权利对诸如著名的奥伯斯佯谬、“引力场使光线偏转”命题、宇宙大爆炸理论等重大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质疑。 科学家跨学科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例子比比皆是。 19 世纪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弗莱德瑞茨·凯库勒 (Friedrich A Kekule) 早年学的是建筑学,后改行专攻化学,主要从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研究,第一次提出了苯的环状结构理论,极大地促进了芳香族化学的发展和有机化学工业的进步。他还构建了有关原子立体排列的思想,首次把原子价的概念从平面推向 三维空间 ,学术成就得到普遍公认,成为 19 世纪以来有机化学界的真正权威。这个例子可能年代远了一些,那就再举一个最近的例子吧! 2003 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美国的保罗·劳特布尔( Paul Lauterbur )和英国的彼得·曼斯菲尔德( PeterMansfield ),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保罗·劳特布尔是化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是物理学家,他们两人却联袂获得了医学领域的最高科学荣誉和最高学术奖励——诺贝尔奖。可见,跨学科不仅没有成为开展科学研究的障碍,反而成为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创新的优势。 其实,即使是同行科学家,在探寻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也一样难免犯错误、栽跟头。 2006 年,国际著名的数学家丘成桐院士宣称,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曹怀东教授彻底证明了困扰数学界上百年的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事实的真相却是,庞加莱猜想早在 2003 年前后,已经被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证明,佩雷尔曼由此还获得了当年度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菲尔兹奖;最后,连朱熹平和曹怀东自己也都承认,他们并没有做出任何证明庞加莱猜想新的贡献。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对重大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质疑,即使出现了差错,科学共同体更应该包容、宽容。 但是,也不是说我对给《光暗之争》写序就一点顾虑也没有。在我看来,《光暗之争》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首先,吴裕祥先生是用文学中随笔的手法来探讨严肃的重大科学问题,按他自己的话说,遵循的是“从哲学思想到数学论文再到文学描述的一条清晰的思维脉络”;因此,书中文字虽然优美、通俗易懂,但其中的某些推理、论证难免带有文学想象、个人义气的成分,很难保证不会有使之严谨、缜密之处。其次,任何科研进展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光暗之争》更多地是以作者自己在这一领域发表的 6 篇学术论文作为参考依据,在列举前人相应研究成果参考文献方面却做得很不够,这使得书稿的科学性和学术性难免要打一定的折扣。再则,我本人也不是对书中的所有研究探索和最终结论都持肯定的态度。比如,在论证“引力场使光线偏转”命题值得商榷时,作者指出“太阳的光充满整个它的光可到达的空间,光向哪里去偏折?”并以此作为质疑“引力场使光线偏转”命题的重要依据。其实,我认为,这句话本身就值得商榷。运动的风充满了整个运动的风可到达的空间,但并不能说明风向就不会发生偏转。正因为有这样那样的缺憾和不足,我权且把《光暗之争》称之为科普学术著作,更多地强调该书在传播科学知识、探讨科学问题、争鸣学术观点、活跃学术气氛等方面的作用,以示与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著作相区别。 这就带出了另外一个问题,类似于《光暗之争》这样的科普学术著作值得出版吗?我以为,对于自然科学类图书而言,出版并不表明书中的学术观点都是正确的,也不意味着推荐者、审稿者、写序者、广大读者都认同作者的观点;出版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引起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并思考作者探讨的重大科学问题,共同参与讨论、交流,以此促进学术争鸣、科学进步。毕竟,在当今中国,我们实在是太缺乏科学质疑的精神,太缺乏鼓励、支持、包容科学质疑、学术争鸣、观点辩论的环境,太缺乏像吴裕祥博士这样敢于向科学权威挑战的勇士学者了。 我不仅对吴裕祥博士《光暗之争》的出版深深地持有这样一种期待,同时也对吴裕祥博士本人表示深深的敬意。 是以为序。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4218 次阅读|5 个评论
用《圣经》能指导学术争鸣吗?
热度 6 dsm9393 2016-10-24 11:56
用 《 圣经 》 能指导学术争鸣吗? Use the bible can guide the academic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 评张田 勘 一文 “ 从韩春雨说起:科学的 “有罪推定” ” 都世民 张田 勘的 文题 “有罪推定”不合适 2016/10/20 20:57:05 ,作者:张田勘 ,被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以要闻发表:“从韩春雨说起: 科 学的 “有罪推定””。 笔者认为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不合适的,也是不合时宜的。 科学的学术 问题 常有异议,有很多试验 是 无法重复 的。 对论文和著作的异议应由出版部门处理,不能用社会炒作,不平等待人,用科学家冠名 质疑者,对作者发难甚至攻击都 是不合适的。过去笔者曾质疑过出版社著作,出版社将信件转作者和推荐人, 笔者与著作者通过多次书信,长时问平等交流。 后 被 推荐到中国电子学会, 蔡金涛院士,刘盛刚院士、林为干院士,还有茅于宽教授、谢处方教授、陈敬熊院士等前辈都非常关注和支持在学术年会上进行学术讨论。事后蔡金涛理事长找我谈话,听听我的想法,並说: “向我学习”。笔者当年才 30多岁,前輩科学家德高望重的表率让我终生难忘。季羡林先生在他的著作中也告诫老年人要向年青人学习。笔者不明白这13位学者,为什么不能以平等身份与韩春雨进行学术交流,反而串联在一起,通过媒体造势,给论文作者带来很大的困惑,这种不恰当的质疑方式,危害了科研队伍的团结,客观上形成留美学者与土生土长的国内学者之间的不和谐局面。与当前国家推行的创新战略很不匹配 ! 笔者认为质疑学者中谷峰先生现在的想法值得肯定。 谷峰告诉钱报记者,目前他们正将自己实验室未能成功重复实验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希望以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形式,来对韩春雨的实验结果提起质疑,并且目前此事已经摆上日程。 笔者以亲身经历告诉年青学者,要以我国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为榜样,他们是国内外知名的前輩,以大局为重,以团结为重,以国家利益至上,团结创新,共创美好未来! 《圣经》 不能指导学术争呜 张田勘指出: 《圣经》中称:人有两种罪 ——原罪与本罪,原罪是人的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但是,这只是表面解释。“罪”在希伯来文中的含义是“矢不中的”,即射箭不中靶标。所以,“原罪”是指人违背了神的意愿,没有达到神所要求的目标,或按神的要求去生活。 神的意愿 、 神所要求的目标 是什么?这位作者为什么不告诉读者神在哪里?神指的目标是什么?不可能是我们国家利益,是美国国家利益吗?为什么不说明白!!! 中国科研人员相信这个世界有神吗?神的意愿和神的要求是中国科研人员的行为准则吗?!这类说法扯得上吗?作者没有科学试验和自然科学研究实践经验,怎么能理解和阐述这其中的道理?怎么能解决这类学术争呜和论文质疑形成的不和谐! 学术争呜 应该 是平等交流。用 《圣经》 来讨论,让人惊呀!笔者用中国佛学《金刚经》囬应这位作者,佛陀不仅仅看到一个无限的整体,而且他用的是一种观照的方式。他没有任何判断,对于一切的众生,在他眼里,并 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 没有讲到高高在上的神。 都是存在,凡是存在,都是一体, 众生平等 。修平等心: 看透人生的本来面目 。佛陀说: “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 大意是,像这样度脱了无量数的众生,实质上,并没有什么众生得到度脫。佛陀把一切的生命或一切的存在,一下子,看透了,把形形色色的东西概括了,变得如此简单。 其实 学术争呜和出版物质疑 是 不能用 “ 有罪推 定 ” , 年青人敢于创新,把自己的研究工作总结为论文发表,何罪之有?! 这种 “ 有罪推 定 ”的 观点与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的方针 是 背道而驰的。笔者反对这种提法,这是打击创新者的论调。希望有关部门关注。 《圣经》能带来大好的创新局面吗!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都提倡 “百花齐放,百家争呜的方针”。只有遵循这个方针,我国的科学技术才能走向世界的前列,不 能 跟在美欧后面, 要 走自己的道路! 中国 “两弹一星”和今天的航天技术发展,几十年的科学实践已经证明。今天科学网用“要闻”栏目发表这位《百科知识》科普杂志副主编的大作,是让我国科技界用《圣经》来指导我国创新吗?笔者不解是何用意? ! 张田勘又指出: 从理性上看, “矢不中的”的意义非常适用于科学研究,每项科学研究结果都是箭,这支箭是否射中了靶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规律或本来面目是需要质疑的,也就是说,每项研究结果出来后,都需要反复的自证和他证,如果能获得重复性验证,才能认为这支箭射中了目标。 科学研究结果都是箭 ? 都需要反复的自证和他证 ? 上述说法是片面的。科研是有研究目标,但科研不等于是射箭。有多种思维。当今的脑研究有实验研究和理论建模研究;有单一学科单一视角研究,也有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整合;有自上而下,也有自下而上的多层面研究,寻找多层面链接方式。这一切是无法用射箭和 “有罪推定”来阐述清楚的。 波普 的哲学思想不利于科学创新 张田勘指出: 卡尔 ·波普尔在其《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中提出了理解科学的理性方式,也就是首先认为所有的科学研究结果都有“原罪”,然后是怀疑和证伪,这个术语 , 可以用更明确的概念来表述,即证实。 卡尔 ·波普尔 的哲学 思想 常能穿透常识的的蒙蔽, 却 违反人的直觉。很多哲学家 认为 , 实证基础可由理性的辩论提供 。 因而, 不必采用 波普的推测及批评驱动的方法 。他们认为, 只要需要,实证是可能的。而有些哲学家则相信,理性的辩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而觉得波普未免太乐观了。也有人认为他的科学哲学 不 能解释科学是如何运作的。有批评者坚持,归纳是科学进步和我们就未来行为做决策的的关键。由于他的政治理论没有提供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世界观,持不同政治立场的人对他的理论的解释可谓人人言殊,这也是因 为他忽 略 了某些细节。他 不 能吸引更多 信 徒, 因此 引发更多 地 讨论。 波普巧妙地批评了很多主流哲学观点。他 的支持者 很少,学术界也鲜有人皈依他的思想。他甚至为他最出色的学生所背弃。 没有想到张田堪用他的哲学思想来指导中国的创新。 再议对北大生物学论文 “第六感官”的疑问 20 15-11-18 , 参考消息网 刊文: “ 北大发现磁感应蛋白 或揭开 “第六感”之谜 ” ,来源: 腾讯科技 。 好多网站都转载了这一报道。笔者对此提出质疑,並提出建议。 【 1 】中指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谢灿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对果蝇基因组实验,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复合体,可以在磁场中定位方向,并在多个动物物种中找到了这种蛋白基因。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磁感应蛋白( MagR )。相关论文 17 日在线发表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的学术期刊 《自然 ·材料》 上。这种磁感应导航可看成动物的 “第六感”。这是从蛋白质角度研究动物导航。 【 1 、 2 】 质疑的理由是: 笔者从电磁兼容学科角度,提出下列疑问: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的 研究者 们,你们文中声称是地球磁场效应,请问:你们怎样消除地球磁场影响?是在太空站做这一试验吗?还是在电磁屏蔽室中做这一试验?如果两种情况都不存在,怎么能断定是地球磁场效应! 应测量地球磁场特性,然后施加一强磁场,在反方向。再观察磁感应蛋白是否反转方向。如果反转方向说明磁感应说法有理。反之,则要考虑其它方法验证。 这个问题涉及交叉学科,如果没有电磁兼容学科专家介入,你们很难解决这一难题。 2. 2016-07-05, 科学网刊文 : “寻找磁性“第六感”:科学家尝试确定人类磁感知能力” , 作者:宗华 . 文中指出:很多动物能感知地球磁场 , 如今已成为公认的事实。鸟类、鱼和其他迁徙性动物占据了这个名单。 【 3 】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行动相对迟缓的动物 ——龙虾、蠕虫、蛇、青蛙和蝾螈也拥有这种感知。哺乳动物似乎也对地球磁场作出了响应:在试验中,木鼠和鼹形鼠利用磁场线为它们的巢穴选址 ; 牛和鹿在吃草时会让身体朝向磁场线;狗在排便时会让自己面向北或南。总之,生命的第六感被认为是对地球磁场的感应。 于今别的 国家 研究团队正如笔者所指出的方法做试验 ,将试验搬进了 TEM 室 。试验方法不同点是用脑电图中阿尔法波的变化来衡量,不是用蛋白质取向。然而这篇文章所述方法要搞清几个问题: 因文章作者宗华不懂 EMC 学科,写的文章不专业。文中没有说明: 1. ) 所用的电磁屏蔽室形状、技术指标未给出; 2. ) 施加的磁场技术参数不明,如磁场是静磁场还是交变电磁场,如果是交变电磁场应说明极化特性; 3. ) 人体试验与 “心”有关,问题复杂,每个人的“心”都不一样,这阿尔法波如何关联到外加磁场变化,其它影响因素如何分离? 3. 文【 4 】指出:大鼠除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这五感外,还可以拥有 “第六感”。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池谷裕二率领的研究小组 , 首先开发出了一种能感知地磁,并根据方向对脑的特定位置施加电刺激的芯片。他们将这种芯片植入失明大鼠的脑内,研究人员还发现,大鼠经过训练后,即使不再向其提供地磁信息,它们也能很快到达食物所在位置。这显示大鼠通过“磁感”在脑内形成了“认知地图”,就像依赖视觉行走时那样形成了“方位直觉”。同样可以用前面方法进一步验证磁感应导航说法,是与否与大鼠心脑系统有关联。盲人用耳识别的情况,研究者是否将耳屏蔽,看植入芯片还能有方向感吗? 4. 文【 5 】指出:纽约大学库兰特数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利夫 ·里斯特罗夫说:“我们发现鱼类体表有一种独特排列方式的流量传感器,在各种鱼类中,这种排列方式几乎是普遍存在。这个传感器阵列就像一个‘流体动力天线’,使鱼类能够检测水流信息,并在不同的行为中使用这一信息。”研究人员把这个侧线管道系统看成检测电磁波信号的天线阵列,只不过这里是测量压力波。鱼类的管道系统就像是一个架设在鱼体表面的对压力变化敏感的天线阵列。他们特别关注这些管道沿鱼体的分布,发现这些管道的位置可能有助于解释鱼类的“第六感”如何发挥作用。 5. 文【 5 】是一篇科普文章,是生物学业内专家罗振华讲师创作的。这篇文章不否认动物定向导航与地磁有关。文章指出以下几点: 1 )认为动物最简单的定位导航法就是像人类一样,利用可见标志物作为路标,来辨别方向和运动路径。例如,美国阿迪朗达克山区的鹰类会沿着阿迪朗达克山脊飞翔;灰狼在沿着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迁徒时,会不时地垂直摆动身体,以便随时观察附近海峡的状况;蜜蜂在飞行过程中会将灌丛作为地标。动物认路的方法多种多样,远不止这些。 2 )认为动物利用地球磁场定位和导航,是动物界最常见和最有效的定位导航机制。地球磁场由地核产生,它的磁场强度相当于一根长度为 6 436 千米的磁铁棒。包括蝙蝠、鼹鼠、蝴蝶甚至细菌在内的许多生物物种体内,都含有少量的氧化铁晶体。这些被生物学家称为磁石的晶体发挥了磁铁的作用,帮助生物个体确定它们所在位置与地球磁力线之间的相对方位。 6.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生物学家肯尼斯 ·罗曼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展人工磁场实验研究。他们捕获了一些蝠龟个体,并在蜷龟周围设置人工磁场,以验证“意境地图”是否存在。他们的人工磁场模拟了葡萄牙大西洋沿岸的地球磁场状况,大致与蠵龟迁徙路线中点上的地磁特征相似。实验结果表明,处于人工磁场中的螗龟会试图向南游动,这一行为与野生螞龟到达葡萄牙沿海后调整运动路线,向非洲西北岸迁徙的行为相吻合。这一实验没有具体数据,与地球磁场怎么分开?向南迁徙没有具体迁徙点数据,不好评论此实验的效果。 7. 不是所有的动物都用上述方法来解释动物导航定位。比如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生物学家托马斯。穆勒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在濒危物种美洲鹤中开展了相关实验。他们将圈养的美洲鹤,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纳塞达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放飞,发现在往返于纳塞达和越冬地 ——美国佛罗里达州卡萨奥威茨卡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迁飞过程中,超过 25 岁的老龄美洲鹤,会帮助幼龄个体识别迁徙路径,并且通过学习识别路径,美洲穆勒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分析了近 8 年以来的美洲鹤种群组成和迁徙数据,发现:当迁徙种群中的美洲鹤全部为不足 1 岁的幼龄个体时,它们的迁徙路线会偏离正常路线 76.1 千米;而当迁徒种群中包含 8 岁以上的老龄个体时,它们的迁徙路线仅偏离正常路线 46.8 千米。近期出版的《科学》杂杂志报道了穆勒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美洲鹤的社会学习行为在识别迁徙路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幼龄个体从老龄个体那里学习经验和识别技巧,以降低迁飞过程中与正常的直线迁徙路线的偏离程度。经过 7 年多的学习,幼鹤对迁徒路线识别的准确性会提高 38% 。这与幼鹤的大脑发育有无关联,研究者没有讨论。 8. 鸽子拥有动物界中最为神奇的导航技能。野生、未被驯化的鸽子叫岩鸽。不论是被蒙住眼睛,被麻醉,被置于磁场中,还是被关在密封箱内搬运到千里之外,岩鸽都能毫无偏差地飞回家。与蟕龟鸽子拥有动物界中最为神奇的导航技能。神经生物学家大卫 ·迪克曼和吴乐清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位于美国休斯敦的贝勒医学院,对家鸽进行了相关实验。他们将家鸽放置于一个屏蔽室内,屏蔽地球磁场并设置人工磁场,然后旋转家鸽头部周围的人工磁场,并监测家鸽大脑内和定位导航相关脑区中的 53 个神经元的反应。迪克曼在介绍监测结果时说: “所有这些神经元的反应均与人工磁场的变化相吻合,这说明这些神经元构成了家鸽体内的一个地球磁场编码系统,用以指示不同的方向。” 笔者认为这种试验是有意义的。然而这个试验却表明有磁感应的不是氧化铁晶体,也不是磁感应蛋白,更不是定位细胞(位于内嗅皮层区域),这是莫泽夫妇的说法。 9. 《环球科学》 2016 年 2 月号,总第 122 期,发表了 “专访 201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 . 莫泽 ”,文章题目是:“大脑 GPS: 还有很多待解谜团 ”。在莫泽教授看来,目前他们只是发现了不同的细胞种类,却依然不清楚它们之间具体是如何协作的。要搞清大脑导航系统的整体机制,仍有大量工作要做,他们发现的网格细胞能对空间位置产生映射,从而帮助大脑导航。 目前发现的与导航有关的细胞总数,大概占到了内嗅皮层细胞的 50% 以上,也许是 60% 或 70% 的样子。而且,也许那些已发现和未发现的细胞还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我们目前只是发现了不同的细胞种类,却依然不清楚它们之间是如何互动的。 对于头部方向细胞,我们只知道它们和网格细胞在同一个神经回路,可能向网格细胞实时提供有关方向的信息,而速度细胞则可能为网格细胞实时更新移动速度的信息。所以,当我走出 0.5 米时,与此距离匹配的网格细胞会被激活,每走一步都是如此。这些还只是我们眼下的粗略推測,要搞清大脑导航系统的整体机制,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当然,人类不仅拥有语言,还有想象力,可以对尚未发生的事情做出预测,规划想去的地方并设计路线,情况与其他动物完全不同。莫泽认为,哺乳动物中导航系统的根基是相同的,即都是依靠网格细胞、头部方向细胞、边界细胞、速度细胞等进行工作,而随着一些更高级的大脑结构出现,导航系统也会与它们协同工作。 【 7 】 10. 《环球科学》, 2016 年第 4 期,以 “每个细胞都知道方向”为题,阐述了一种“细胞平面极性定位”法。这篇文章所述的细胞“平面极性”定位法,涉及三个因素:细胞内蛋白质、特定基因、平面极性。后者是引入的新概念。文【 8 】从昆虫毛发入手,文中指出:科学家从 1710 年就开始仔细研究细胞和分子机制。不同的基因可能形成了 —个系统,控制着细胞的方向感。常规的方法是通过鉴定和研究极性系统有缺陷的果蝇突变体,从而推断该系统是如何正常工作的。卷曲蛋白( frix , ed )的基因和 “蓬乱基因”( dishevelled gene)) 的基因发生改变后,果蝇的很多毛发都指向错误的方向。这篇文章所述的生物体结构的演变有独特的 “指南针”。才使生物组织有这种高度对称,每个物种有自己特有形态。这与映射形成的结构是不同的,未涉及神经元内放电。 【 8 】 11. 北京大学 季羡林先生为什么要提醒人们不要迷信?迷的什么信呢?他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说出缘由。 我有一个亲身的经验。有一天我走出北大南门到黄庄邮局去。我在海淀已经住了将近半个世纪,是这里的一匹地地道道的老马。我也颇有自信:即使把我的眼蒙住,我也能够找回家来。然而,这一回我却出了丑,现了眼。我走了一条新路,一走出去,是一条大马路,车如流水马如龙。我一时傻了跟:这是什么地方呀?我的黄庄在哪里呀!我一时目眩口呆,只觉得:天昏地转,大有白天 “鬼挡墙”之感。我好不容易定了定神,猛抬头看到马路上驶过去的 332 路公共汽车,我才如梦方醒,终于安全地走回到了学校。像我这样一匹老马,脑筋是 “难得糊涂的”,眼耳都还能准确地使用。然而在距北大咫尺之地竟然栽了这样一个跟头。这个跟头在我心中摔出了一个“顿悟”。千万不要再迷信老马识途,千万不要在任何方面,包括研究学问方面以老马自居。到了现在,我觉得倒是“小马识途。因为年轻人无所蔽,无所惧,常常出门,什么摩天大楼,什么柏油马路,在他们眼中都很平常。我们这些老马千万要向小马学习。 季先生说的事可归纳为:人找回家路。人比马高明,季先生是智商很高的人,为什么找回家的路却栽了一个跟头?他靠什么走回家的?他的答案科学吗?! 【 9 】 如上所述,笔者列出这么多种生物或人定向的方法和结论,那一种说法靠谱?北大发在《自然》子刊上的论文真的无毛病可挑吗?十三位学者你们一块研究一下,给个答案,是论文工作没做到家?还是结论 “ 第六感官 ” 有问题,甚至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地磁的说法,是宏观层面,如何链接这时空跨越,生物学家如何理解?难道 “第六感”之谜就这么简单的揭开了吗?!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佛学《金刚经》认为第六感官是 “ 意 ” 。不是蛋白质。 张田勘把科研看成射箭,显然对科研工作的理解片面,不可取。用 “有罪推定”的思维模式如何处理上述各种异议?学术上要百花齐放,百家争嗚!让研究人员从各个视角去探索,尽管看法不同,研究方法也不同,不要急于认定谁是谁非,逐步探索寻求真理。 参考文献 . 北大发现磁感应蛋白 或揭开“第六感”之谜, 2015-11-18 08:16:50 ,来源: 腾讯科技 。参考消息网, 2015-11-18 。 .MPMS 协助北大谢灿课题组发现磁感应蛋白:或揭开“第六感”之谜, 仪器信息网 2016/03/31 . 宗华, 寻找磁性 “ 第六感 ” :科学家尝试确定人类磁感知能力, 来源: 科学网,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7/350453.shtm. 专家称大鼠也可以拥有 “第六感”, 2015-04-04 11:44:00 来源: 新华网 。 美媒:科学家验证鱼确有 “第六感”,来源: 参考消息网 , 2015-01-18 12:10:00 。 罗振华, 动物是怎样认路的,科学画报 2015 年 11 期。 “大脑 GPS: 还有很多待解谜团 ” ------ 专访 201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 ”,环球科学》 2016 年 2 月号,总第 122 期。 “每个细胞都知道方向”,《环球科学》, 2016 年第 4 期,撰文保罗。 N .阿德勒 ( Paul N . Adle , ) 杰里米,内桑斯 (Jeremy Nathans) ,翻译 荣丽 季羡林谈人生,著者:季羡林,:武汉出版社, 2011 年 8 月第 1 版。 P271. 探索“第六感”之谜, 本文引用地址:来自科学网博客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936659.html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1760 次阅读|24 个评论
关于水文模型优化算法的一个你来我往、再来再往的学术交锋欣赏
hillside 2013-12-29 16:37
浏览网页上的水文文献,发现一个就水文模型优化算法你来我往的争鸣,值得一观,遂转贴于此。 1.Effective and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hydrologic models Jasper A. Vrugt,etc http://accenigeria.org/acce/docs/books/health.pdf 2.How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are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at hydrologic model calibration? Y. Tang, P. Reed, and T. Wagener http://www.hydrol-earth-syst-sci.net/10/289/2006/hess-10-289-2006.pdf 3.Comment on “How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are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at hydrologic model calibration?” by Y. Tang et al., Hydrol. Earth Syst. Sci., 10, 289–307, 2006 J. A. Vrugt http://hal.archives-ouvertes.fr/docs/00/30/50/82/PDF/hess-11-1435-2007.pdf 4.Reply to J. Vrugt’s comment on “How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are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at hydrologic model calibration?” http://hal.inria.fr/docs/00/29/88/12/PDF/hessd-4-183-2007.pdf 文献2自称比文献1效果更好,文献1的作者在文献3进行了反驳。文献2的作者又撰写文献4对文献3进行了评论。 说明一下:我只是浏览了一下。 注:本帖原来仅发表于水科学群组,后来发现对群组外的网友可能也有阅读价值,故张贴于此。因为,争鸣是学术发展的有效促进剂。 health.pdf hess-10-289-2006.pdf hess-11-1435-2007.pdf hessd-4-183-2007.pdf
个人分类: 水文科学|4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针锋相对是国外学术领先的根本原因
热度 7 gaojianguo 2013-12-7 14:40
针锋相对是国外学术领先的根本原因 高建国 在中国学界,虽然早已确立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但由于中国人的“谦逊”和“面子”问题我们并没有做到百家争鸣。相反的是,国外虽没有确立某种指导思想,但大家只唯实,不唯上,处处针锋相对,从而保证了学术上的持续领先。下面我以近期争论激烈的生态学统一化定律WBE模型为例向大家展示国外学者如何就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激烈争论的。 千百年来,人类感兴趣的一个基本生态学问题是到底有没有统一的用来描述世间万物的定律。达尔文通过观察总结了一些规律,但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没能总结出具体的数学表达式。1883年Rubner通过对狗代谢率与体积的关系的研究发现,代谢率是体积的2/3次幂函数,掀起了人们对普世规律研究的第一次热潮,但由于这个现象不能在其它物种得到验证,这次热潮很快就消退了。直到1997年,三个美国人 West, Brown Enquist提出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WBE模型,人们再次对统一化理论产生浓厚兴趣,且持续至今。为什么这次人们的关注度就这么高呢?原因是WBE模型相比于之前的模型有更加严格的数学推导、生物学机理解释和实证数据的支持。有人甚至高呼“一个普世的生态学理论诞生了”。 WBE 模型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简化观察世界的方法,如它预测生物代谢速率与生物量的生长关系可以用 Y=a* M b 来表示,其中Y表示不同的性状,b是权度指数,a则由生物种类表示。WEB模型预测叶片数量、枝条个数、繁殖的生物量、呼吸速率和水分输送与生物量的权度指数,即b等于0.75,这大大简化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如果我们的周遭可以通过WBE模型来精确的预测,无论对研究植物个体还是生态系统都是有极大帮助的。但WBE模型真的像作者声称的那样可以用来解释生物界和生态学中的所有现象吗?当然不是!如果是的话,人们就没有必要进行具体的科学研究了,因为他们的模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且看国外学者是如何针锋相对地来探讨这个问题的。 自从1997年在Science发布WBE模型,三位作者分别又再1998和1999年在Nature发布更为详细的关于植物的模型解释。2002年6月英国人 Mencuccini 对植物个体发育进程中的预测参数进行了检验,发现WBE模型当用来预测种内水分传输规律时误差较大;同年11月WBE模型的作者之一Enquist在同样的期刊Tree Physiology回复了他的质疑,认为WBE模型可以用来描述从细胞到生态系统的所有植物学规律。这个有点像天方夜谭,所以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2004年两名波兰学者 Kozlowski Konarzewski 认为WBE模型的理论基础就是自相矛盾的,数学上不严密,解释的生物学意义也不明确,如你不是说代谢速率是生物量的3/4幂函数吗,那么飞行中的昆虫是静止时的代谢速率的15 – 100 倍,这点该怎么解释?你假设植物各级枝条相同且分生出相同数目的子枝条,这点显然也是不对的。但WBE的作者也不是吃素的。2005年他们对2K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驳,认为2K计算方法有误,对WBE模型进行了错误的解读才导致权度指数的偏移。最终他们认为WBE模型不仅数学上正确,生物学意义也很明确。同期Functional Ecology还继续刊登了2K的质疑文章,认为WBE模型的作者继续犯了低级错误,且2K提供了实测数据进行了有力回复。以上两次针锋相对的较量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文末两篇Tree Physiology论文和3篇Functional Ecology文章。 Reich 等人2006年在Nature发文宣称植物的呼吸速率与生物量的权度指数是1,即为等速生长关系,而不是WBE模型预测的异速生长。2007年WBE模型的作者对Reich等人的数据进行了重新解读,如Reich的研究由于主要是较小的草本,重力在草本植物的代谢进程发挥的作用较小,经过校正后就与他们的模型预测值一样了;Reich采用叶片含氮量不能代表整株植物的含氮量,导致其理论基础就是错误的。最终WBE的作者认为Reich等的试验结果恰恰验证了他们的模型,同样发表在Nature上。真可谓高手对决,战场也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精彩纷呈的辩驳使我也注意到他们争论时的措辞是相当的不客气,如“完全错误”、“故意逃避”和“武断”等是常用的表达。虽然大家就某个具体问题争论不休,但不打不相识, “仇家”照样可以成为学术上的合作伙伴。如Reich和Enquist在后来的研究中开展大量合作,二人共同署名发表了数篇研究论文。随着不支持证据的进一步增加,WBE模型的作者意识到需要对模型进行修订了,所以他们在2010年在PNAS发布了新的植物网络模型,对之前没有经过实测数据验证的参数进行了修订,如输水速率与半径的关系WBE模型之前预测的权度指数是-1/3,修订后的植物网络模型则是0.有趣的是,我们的研究验证了这个假设,虽然模型的建立者没有从事我们的科学研究活动,但他们能够预测我们的试验结果,足以说明国外学术的先进。2012年WBE模型的冤家合作发表文章认为之前预测的数值只是一个边界,从而回答了为什么实测数据总是与预测值相差较大的问题。 如果没有以上针锋相对的学术争鸣,很难想象如何把这个基础科学难题向前推进。如果没有大量实测数据的驳斥和再争论,也很难促使WBE模型的作者做出后续的修订工作。科学就是在这么一个自由的环境中孕育和慢慢向前发展的。从提出假设,到对模型的验证和否定,再接着辩驳和再否定,科学完成了“否定之否定”的嬗变。修订后的植物网络模型是否可以精确预测其它的植物发育事件?很显然,针锋相对的争论还将继续下去! 国外几乎任何一个优秀的杂志都有letter to editor专栏,对近期发表的标杆性的文章进行点评,如果作者不同意点评者的观点可以发表reply,有时对具体问题的探讨会进行好几个来回,经验证实这是提高读者认识水平的捷径。相反的是,我们在国内的杂志很少看到针锋相对的评论,更多的时候是对当下发表的论文没有任何评论。没有评论是一种可怕的学术冷暴力!它会大大降低同行和读者对科学问题和有趣的自然现象的热情。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或许可以启发我们对建设科研环境责任感的认同,如对同行的试验设计漏洞不再为了照顾“面子”而缄默不语,而是大胆的提出尖锐的批评意见;而受到批评的研究人员也不能认为同行的批评是一种负担。只有这样一点一滴的,我们的科学水平才会慢慢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Damuth, J.D. (1998) Common rules for animals and plants. Nature , 395 , 115–116. Enquist, B.J. (2002) Universal scaling in tree and vascular plant allometry toward a general quantitative theory linking plant form and function from cells to ecosystems. Tree Physiology , 22 , 1045–1064. Enquist, B.J., Allen, A.P., Brown, J.H., Gillooly, J.F., Kerkhoff, A.J., Niklas, K.J., Price, C.A. West, G.B. (2007) Biological scaling: does the exception prove the rule? Nature , 445 , E9–10. Enquist, B.J., Brown, J.H. West, G.B. (1998) Allometric scaling of plant energetics and population density. Nature , 395 , 163–165. Kozlowski, J. Konarzewski, M. (2004) Is West, Brown and Enquist’s model of allometric scaling mathematically correct and biologically relevant? Functional Ecology , 18 , 283–289. Kozlowski, J. Konarzewski, M. (2005) West, Brown and Enquist’s model of allometric scaling again: the same questions remain. Functional Ecology , 19 , 739–743. Mencuccini, M. (2002) Hydraulic constraints in the functional scaling of trees. Tree Physiology , 22 , 553–565. Reich, P.B., Tjolker, M.G., Machado, J.L. Oleksin, J. (2006) Universal scaling of respiratory metabolism, size and nitrogen in plants. Nature , 439 , 457–461 von Allmen, E.I., Sperry, J.S., Smith, D.D., Savage, V.M., Enquist, B.J., Reich, P.B. Bentley, L.P. (2012) A species-level model for metabolic scaling of trees. II. Testing in a ring- and diffuse-porous species. Functional Ecology , 26 , 1066–1076. West, G.B., Brown, J.H. Enquist, B.J. (1997) A general model for the origin of allometric scaling laws in biology. Science, 276 , 122–126. West, G.B., Brown, J.H. Enquist, B.J. (1999) A general model for the structure and allometry of plant vascular systems. Nature , 400 , 664–667.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584 次阅读|19 个评论
【同室操戈】,不是【学术争鸣】
热度 4 outcrop 2013-10-23 08:41
物理外行只能看热闹,不过从已公开的信息来看,论文存在问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这个问题大到什么程度,我不懂。 但 ,同事是否造假,原则上来说和自己要不要候选院士毫无关系。 因此打着退选院士旗号,毫无必要;或者有所裹挟。 整件事在我看来是同室操戈的斗争;不是学术争鸣,或者学术打假。 所以咱们局外人可能不必做过多的解读和想象。 背景相当的话,结局多半是两败俱伤,也许也是这个目的。 学术打假可以不论目的,但也不妨碍旁观者八卦目的。 看似争很热闹,但这类问题匆匆诉诸媒体和口水仗,并不是恰当的处理方式。更合理的处理过程,我认为是黄安年老师提到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35256.html 从机制角度来看,上面这篇博文许培扬老师留言提到的:“中国科研管理很不规范,美国早就有科研诚信办公室。”值得借鉴。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266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做学术争鸣的支持者参与者
duanrf 2012-6-14 10:24
中国科学报:做学术争鸣的支持者参与者 ■张明伟 当前,学术界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各种学术会议多如牛毛,但真正展开激烈讨论、碰出学术火花的不多;“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不胜其数,鉴定时“一致通过”,但中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仍然差距很大。一言以蔽之,说好话的多了,敢批评的少了,学术争鸣越来越稀罕了。 两院院士大会正在召开,院士们的表现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肯定。其实,在学术争鸣这一问题上,院士们带了很多好头。比如,很多院士就以接受记者采访、撰写稿件等形式在《中国科学报》等媒体上阐述不同意见,引起广泛反响。然而,相对争鸣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性而言,学术界的争鸣仍然是太少太少了。 从科学史上看,一些错误理论曾经占据统治地位,比如地球中心说、燃素说等,但正是因为有了不同意见的出现和争鸣,人类才抛弃了这些错误的理论。还有一些片面的理论也曾经得到过支持,最出名的例子当属波粒二象性的确立过程,正是因为有了不断的争鸣,片面的或波或粒才被亦波亦粒所取代。 因为缺乏争鸣甚至压制争鸣,科学发展受到阻碍的例子也数不胜数。在宗教的压制下,布鲁诺为纠正地球中心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权力的压制下,苏联完全禁止了以摩尔根为代表的经典遗传学派的教学和研究,甚至对持不同意见的科学家进行迫害,结果造成苏联遗传学几十年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为何中国当前缺乏学术争鸣?已故中科院院士邹承鲁认为:多年来,学术界把政治上对待领导同志报告的思路移植到对待科学家的学术报告上来,具体表现在学术报告后也习惯于对报告进行“学习”和“领会”,而缺少真正的讨论。即使提出问题也是要求进一步说明或解释的多,提出质疑或不同意见的少,提出原则性不同意见的就更少了。 为什么不提不同意见,只去“学习”和“领会”?一方面可能有所求,就要拼命说作报告的人水平高;另一方面则可能有所怕,害怕作报告的人不高兴。院士是学术权威,很容易被别人有所求或有所怕。这就提醒院士,营造敢于争鸣的学术氛围,首先自己要耐住奉承,不要让希望通过说好话有所求的人得逞;其次要容忍批评,不要让有所怕的人不敢说话。 需要强调,学术上的错误甚至片面是很正常的。没有人能一辈子正确,更别说在科学上了。不能认为权威永远正确,也不能由于科学家所犯的某一项错误而对其他贡献一概否定。只有大家都承认谁都可能犯错,学术争鸣才有了最基本的基础。 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一直是我们的方针之一。这一方针,实现起来很艰难,需要每一个学术界的人都摒弃私心和投机,践行科学求真求实的本质;这一方针,破坏起来很容易,只要一小部分人屈服于权力和权威。我们该怎么办?只能是做学术争鸣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否则科学就没有指望,受害的是每一个人。 《中国科学报》 (2012-06-14 A1 要闻)
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报刊组织学术争鸣需要遵循程序公正
黄安年 2012-4-30 08:01
报刊组织学术争鸣需要遵循程序公正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4 月 30 日 发布 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以致创新 , 依赖于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与反批评 , 需要遵守程序公正 , 营造百家争鸣的氛围。那种不平等的甚至围剿不同学术见解的批判运动方式已经被历史证明,是无法推动学术事业健康发展的。 报刊组织不同观点的学术争鸣是件好事 , 但是如果不是遵守程序公正而是出于炒作或者其他什么需求 , 那么这样的争鸣很可能走偏了方向。一般说来 , 如果报刊组织学术争鸣文章以引发社会关注,那么在头版头条刊发学术争鸣文章时,理应知会被批评的另一方 , 以期准备答辩,多年前的一些学术刊物就有这个好习惯 , 可惜现在这样做的很少了。即使现在信息发达而快速,并不是所有人尤其是当事人都能够看到刊登报刊的批评文章的 , 也不是所有学者都上网看到的,所以很难引起及时的讨论。 既然报刊刊登了长篇大论批评一方的学术文章,如果被批评的当事人一方提出反批评文章,并要求在同一报刊上发表 , 报刊编辑部理应给以相应版面刊登,这样的文章刊登是正常现象,如果不刊登则是不正常的,也不符合程序公正要求的。 如果一方(甲)刊发批评文章时,报刊编辑部根本没有知会另一方(乙),那么另一方(乙)在同一报刊上发表反批评文章时及以后,报刊编辑部是不应该以任何方式知会另一方(甲)的,否则就有偏袒以至合谋之嫌,也违背了程序公正的要求。 如果一方(乙)的文章在这一期发出,另一方(甲)在一周一期的下期发出,而紧接着在第三周期再发表一方(乙)的文章反批评文章,这是很正常的,是符合程序公正要求的。 问题是如果报刊编辑部搁置了本该及时发表一方(乙)的文章,而又连续刊发了第三方 ( 丙 ) 的声援另一方(甲)的批评一方(乙)的文章,而让一方(乙)蒙在鼓里,只知道自己的文章因为“放假”而推迟刊发,根本不告诉一方(乙)报刊发表了第三方 ( 丙 ) 的文章的任何信息,在我看来,编辑部这样的做法显然违背了程序公正的要求,并且给人传递了一个准备通过报刊批某人(乙方)的信息,是否如此 , 相信组织者心知肚明。 报刊编辑部自然有其自己的导向性 , 但是如果在组织学术争鸣时不遵循程序的公正性,那么这场讨论很可能引入歧途。至少一连三期头版头条报道 , 而第 5 版整版发表的架势,给人的感觉是,编辑部想搞出什么名堂来,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38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争鸣能让科技期刊活起来
热度 4 zxj368 2011-8-29 15:10
摘 要 从编辑处理稿件过程中的困惑出发,指出设立争鸣栏目的必要性。以重要历史事件为例,说明期刊刊登“看不懂”类文章确实也很有必要,而且十分重要。用地学类科技期刊设立争鸣栏目的实例,分析了设立争鸣栏目的可行性与好处。最后指出设立争鸣栏目,不仅有利于活跃期刊的学术氛围,也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关键词 科技期刊 学术争鸣 创新 目前,中国大多数科技期刊的审稿制度采用的是三审制,即编辑初审,两位以上的专家评审和主编终审,可以说是对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进行十分严格的层层把关,将来稿中的各种伪科学和不当行为挡在门外,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期刊发表论文的质量。但这种制度很合理、很完善、很完美吗?是不是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科学研究是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工作,其中有所创新与突破的内容很可能不太完善、甚至还可能存在一定的错误,亦或是挑战权威、挑战传统、甚至推翻长期以来被学术界认定为真理的观点。这种稿件在评审过程中往往会被否定。正如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将所有的错误拒之门外,真理一定会被关在门外。如何处理这部分稿件?是退稿还是按正常刊登?设立争鸣栏目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1 编辑的困惑 2009 年编辑处理的 1 篇在基层工作了 20 多年“年轻人”的稿件让编辑困惑了 2 年之久。这位作者对以往专家的观点有些看法,于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对以往研究的分析成果,撰写了一篇学术论文。作者在投稿之前就告诉过我,他的文章有点“炮轰老专家”的味道,很可能通不过。果然,编辑初审没有看上,在我的建议下破例外审,但没有想到两位审稿专家都不同意发表,意见大概是这个地区的研究已经很成熟,观点已经统一,学术界不存在疑问,这位作者的观点不易接受。我看了一下,希望能进行三审,主编接纳我的意见,又进行了三审,结果依然没有通过,最后只好退稿。就是因为没有争鸣栏目,让一位作者思考很久的很可能是对传统成果形成挑战的文章,没有可以发表的平台。 其实对有些文章,只要是有作者自己的观点,是作者独立思考的结果,而且有一定的论据,尤其是对传统观点具有挑战性的文章,完全可以发表出来,或许会是对某种学术观点的突破呢。问题是对于这种学术观点“不正确”的文章,没有办法刊登,因为评审的人多了,就难以通过审查,编辑仅凭感觉和一家之言,难以抗衡一大堆专家的意见,难以让此类稿件刊登出来。 试想:如果期刊仅发表学术观点正确、被学术界接受了的观点与研究方法,那么,学术还会有创新和发展吗?对于那些没有被大家普遍接受、学术观点可能“不正确”或许是正确的文章,是不是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关注并刊登出来让大家讨论呢?没有证明是正确的观点,就一定不正确吗?为什么不可以刊登呢?对过去认为“正确”的观点,为什么不能反驳呢? 学术期刊要想解决此类问题,设立争鸣栏目,可能是很有必要而且切实可行的办法。 2 历史的回顾 1905 年,当爱因斯坦把他的第 3 篇“很难看懂”的论文寄给莱比锡出版的权威学术杂志《物理学年报》时,主编立即决定撤下 5 月即将印刷的月报,临时将头版换成爱因斯坦的论文,主编告诉他的编辑说:“老实说,这篇论文我也没有看懂,不过我的直觉不会错,这家伙的论文,越看不懂越惊人,抢头条发了,准没有错!”主编的直觉惊人地准确,这篇论文完整地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林彦, 2006 )。一个有前瞻性而且大胆的主编,不仅是一本期刊的活的灵魂,也是引领科学发展不可多得的人才,没有《物理学年报》主编的“慧眼识珠”,说不定“狭义相对论”还不能及时地为世人所知,当然,不仅要有好的主编,还要有懂得专业、善于钻研的编辑队伍,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编辑潜心于编辑之外学术工作的气氛。要想真正地引导学术争鸣,编辑的科学素养和学术造诣至关重要(游苏宁, 2004 )。 3 地学期刊网期刊设立争鸣栏目分析 以中国地学期刊网加盟的 78 种期刊为例,设立有“争鸣”类栏目的期刊只有 6 种,其中除《地层学杂志》的“学术讨论”为 1991 年设立外,其余都是 2000 年以后开始设立的,虽然争鸣栏目发表文章仅有 276 篇(表 1 ),在浩瀚的地学类文章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但这些文章活跃了办刊气氛,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思维创新,同时也为期刊带来了较好的声誉,使期刊的各项指标得到了提高。 表 1 刊有争鸣类栏目的地学期刊网期刊统计(截至 2010 年底) 序号 期刊名称 栏目名称 设立年份 发表文章总数 / 篇 1 地层学杂志 学术讨论 1991 144 2 地质科学 学术争鸣(探索与争鸣) 2002 29 3 海相油气地质 讨论与探索 2006 11 4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术讨论(争鸣) 2006 14 5 新疆石油地质 讨论与争鸣 2004 78 以《新疆石油地质》 2009 年第 2 期为例,该期刊登文章 40 篇,其中“讨论与争鸣”栏目中有 1 篇文章(张景廉等, 2009 )。截至 2011 年 7 月 17 日下午 17:00 ,在中国知网上,争鸣栏目的文章《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地壳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被下载 339 次,其他栏目的文章最高最下载 287 次,全期平均被下载 110 次。可见此文引起的关注很大,而且对全期的贡献值也比较明显。 再如《地质科学》 2006 年第 2 期,该期刊登文章 17 篇,其中“学术争鸣”栏目 1 篇(柳汉祖等, 2006 )。截至 2011 年 7 月 17 日下午 17:53 ,在中国知网上,争鸣栏目下的文章《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沉积特征及其对阿尔金断裂走滑活动的响应》被引用 25 次,被下载 285 次。而整期平均被引用次数为 15 次,平均被下载次数 141 次。可见争鸣栏目的文章被引用及被下载的次数都远高于该期的平均数。 再如〈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年第 4 期在“学术争鸣”栏目发表 1 篇“油气是可以再生的”(方乐华和张景廉, 2007 ),之后,在 2008 年第 1 期“学术争鸣”栏目又表发 1 篇“关于油气成因的辩论”(张景廉, 2008 ),在 2009 年第 2 期“学术争鸣”栏目再次刊登“再论国内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王兰生, 2009 ),形成了一系列讨论文章,对一个话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一系列文章尽管跨越了 3 个年头,在读者与学术界还是引起了较大的影响。  4 结语 争鸣栏目以其学术的争议性、发文的衔接性和论文的集中性,为期刊解决了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矛盾 , 有利于提高学报质量 , 推进学术研究的发展(江星, 2001 )。鼓励争鸣,不仅有利于学术观点的“百花齐放”,也会保护和倡导作者的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同时还会增强读者的参与感,最终将促进学科的发展与进步。当然,科技期刊开展学术争鸣,首先应该明确讨论应对事不对人,应鼓励广大读者和作者就学术问题展开讨论,反对将学术争鸣演变成人身攻击(游苏宁, 2004 )。 学术是必须通过争鸣才能进步,而期刊是研究者们进行争鸣的一个行重要平台,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平台(李开盛, 2010 )。但愿有更多的期刊能够设立争鸣栏目,但愿科技工作者能够把学术争鸣作为一个常态来接受,从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方乐华,张景廉 .2007. 油气是可以再生的 . 石油勘探与开发 ,34 ( 4 ): 508-512. 江星 .2001. 开辟争鸣栏目,倡导百家争鸣 . 编辑学报, 13 ( 4 ): 238-239. 李开盛 .2010. 学术期刊要多争鸣 .http://www.cass.cn/file/20100608271307.html. 林彦 .2006. 科学泰斗爱因斯坦 . 吉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69. 柳汉祖,吴根耀,杨孟达,等 .2006. 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沉积特征及其对阿尔金断裂走滑活动的响应 . 地质科学,( 2 ): 344-354. 王兰生 .2009. 再论国内油气无机成因理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36 ( 2 ): 254-256. 游苏宁 .2004. 科技期刊应引导并开展学术争鸣 . 编辑学报, 16 ( 5 ): 324-326. 张景廉,石兰亭,卫平生,等 .2009. 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地壳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 . 新疆石油地质,( 2 ): 272-278. 张景廉 .2008. 关于油气成因的辩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35 ( 1 ): 124-128 中国知网 . http://www.cnki.net/oldindex.htm 注:此文已在“第二届中国期刊质量与发展论坛暨第五届科学出版社期刊出版年会“上宣读,准备出版文集!
个人分类: 编辑学文章|4290 次阅读|7 个评论
多些学术争鸣,少些无聊掐架
xupeiyang 2010-11-3 09:03
博主看法: 科学网是科学人开展科学活动、学术交流、学术讨论、学术争鸣的平台,是科学人坚守的科学阵地。科学人最宝贵的是时间、精神、思想、智慧、经验和知识,在科学博客和科学论坛上进行科学交流、学术探讨、寻求真理,推动科学发展和知识共享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要减少、避免那些无聊的、无休止的攻击、争论、掐架。 我特别喜欢孙学军教授的博文,给了我们很多科学知识、科学信息、科学进展和学术讨论。 科研选题要有敏感性 孙学军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9270#t1 小胶质细胞发育又起争端 孙学军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9858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2723 次阅读|4 个评论
漫谈刑事破案和学术争鸣
黄安年 2010-9-26 09:33
漫谈刑事破案和学术争鸣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26 日发布 学术争鸣往往越争越明,健康的学术批评和反批评有利于学术发展 , 如果这种争鸣掺杂许多非学术因素或者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打压,那么上纲上线 , 可能取代平心讨论 , 进而企图一棍子打死对方而走入歧途,在这种情况下 , 探讨学术是非争鸣本身早已退居二线,变成了不是你对我错,就是我错你对 , 非此即彼的含有非理性因素的较量,如果这种较量还不足以比出高下 , 那么一方可能诉之司法程序,企图通过法院判决来断定学术是非,如果这种办法还不解一方心中之恨和意愿,那么走极端的失去理智的一方有可能寻求变文斗、法斗为武斗 , 那就有可能出现武攻文卫(雇佣凶手伤害对方)和文攻武卫(雇佣保镖防范对方伤害)场面了 , 这样一旦作案致对方以伤,那么就演变为治安管理或者刑事案件了。不幸这类个案前不久在学术界发生了。 冷静观察 , 我们看到学术争鸣和批评需要遵循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准则,而刑事立案和处理需要遵循刑事立案和破案、公诉和审判结案等司法程序。两者规则和程序不同,不能相互取代。我们不能设想,一旦刑事破案 , 学术是非问题就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刑事解决判定的这一个案是否触发刑律而非判定学术是非 , 刑事结案判决解决不了学术是非问题 , 其实民间司法诉讼的胜败也难以解决学术是非问题。 笔者以为非学术手段无助于解决学术是非问题 , 学术争议和批评反批评应当切实遵循学术规范和道德底线,学术造假、抄袭剽窃、侵犯著作权等学术不端行为需要揭露,学术环境需要纯洁,但是这种批评和反批评需要实事求是,就事论事,治病救人,而不是一棍子打死。这种批评和反批评更不能诉诸武力,那样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其实这类人际刑事案件在学术界相当罕见,在企业界、某些人群中并不少见。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底线,同时在学术是非判断上采取实事求是的审慎的科学态度。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5250 次阅读|3 个评论
苏文辉研究组回应嵇少丞教授(二)
boxcar 2010-3-18 11:57
博主声明: (1)本博文是应苏文辉教授研究组要求,借用我的科学网博客作为交流平台代为发表的学术争鸣文章。 (2) 本博文的内容苏文辉教授的研究组针对此前嵇少丞教授在其科学网博客上发表的两篇关于柯石英问题所提出的若干质疑以及对前次回应发表后嵇教授所写的两篇回应文章做出的答复。本博文发表的目的是为了就相关问题展开公平、公开的纯学术讨论,希望博友们在评论时就事论事。 (3)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给科学网编辑部增加额外的负担,本文暂时仅允许博客用户(实名)评论,希望大家谅解。 (4)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博友和读者,通过评论、网内短信和留言方式所发表的意见,我都会及时转达给苏文辉教授的研究组,并由他们处理。 ~~~~~~~~~~~~~~~~~~~~~以下为正文~~~~~~~~~~~~~~~~~~~~~~ 苏文辉研究组回应嵇少丞教授(二) 柯石英形成压力的比较标准与分析 最近 嵇少丞 教授接连发表两篇回应我们的回应(1) 1 和回应(2) 2 , 我们再回应如下。 (一) 从两篇回应中我们高兴地看到了 嵇 教授有三点悄悄的变化,应当表示欢迎: (1) 把 地表柯石英无需经过板块折返 ,而可以通过强地震波和/?较大的 区 域应力作用于地表石英而形成时, 在 ? 处少了一个 或字,而在方框中把局字改为区字,见文献 3,现在改正过来了。 (2) 把原简评中图1的标题 试样中 柯石英形成的最小压力 (GPa) 和温度 (C) 的关系 改掉了,或许表明同意不能把表观压力都看成 柯石英形成的最小压力 。 同时把 图1的标题改成 柯石英形成 试样 的实验压力 (GPa) 和温度 (C) 条件 。 (3) 对球磨作用具体形式的理解也在悄悄改变。 (二) 关于图1中的数据比较和分析问题 (1) 我们在文献3中指出嵇教授在图1中 没有把我们的2.0GPa,320 ℃ 的柯石英形成压力条件 4 (石英原料经球磨预处理后再用此静压条件合成)绘入图中。 嵇教授就用了很大篇幅,列出我们很多 在XRD谱上见不到柯石英的特征谱线,仅见非晶SiO 2 和-石英的谱线的话,并回应说., 基于上述所有的原因,所以, 2.0 GPa 、 593 K 的数据未被包括到我画的图中 。 实际上,是你没有看清楚, 在你所引的话中,我们从未说产物是柯石英,何来武断地 认为其合成的产物就是柯石英? 又何需考虑 包括到你画的图中?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为了验证 小尺度不均匀局域高压微区模型 ,选择了 表观压力远离相边界而比己有文献数值都低的条件下,在XRD观测不到柯石英的情况下,再用高分辨电镜探查有无局域 柯石英存在,结果我们观测到在 2.0GPa,320 ℃ 条件下XRD 见不到柯石英的特征谱线,仅见非晶SiO 2 和-石英的谱线,但高分辨电镜却发现了尺度为20 nm的 柯石英晶格像,结果登在文献4后面的742页图20上,直到这个时候,我们才说该条件是形成柯石英的 表观压力。 这 说明嵇教授是没有看到,是无意的疏漏 ,而不是有意删除关键数据,不知不怪。如把该 形成条件2.0GPa,320 ℃ 用红色 ※号 标在你的图1中下部, 它确是全图最低的数值 ! 但我们认为 2.0 GPa 不是 形成柯石英的 最小压力; 最小压力 应是大于 表观压力 2.0 GPa 、320℃,而处在 2.8-3.5 GPa 之间。 显然,这个数值是应包括在图1中的。 (2) 嵇教授说 苏文辉等明知有 Akella (1979) ,Bohlen and Boettcher (1982),Bose and Ganguly (1995),Gasparik (2003) ; Green (1972); Hemingway (1998) ; Kitahara and Kennedy (1964) : Mirwald and Masone (1980) ] 静压实验的结果,但在其文章中为啥不 与之比较呢? 那现在就比一比看。 1) 我们的数据:未经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 t mil = 0 h)的 a - 石英; 4.0 GPa, 650 C , 30 min ,不形成柯石英; 但经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 t mil = 15 h,对应中间亚稳态(相) a - 石英,转变成单相柯石英,3.0 GPa,650 C, 1 min。 5 2) 选图中 BG95: Bose and Ganguly (1995): 起始原料 a - 石英 + 柯石英=1 :1 ;QC12, 2.88 GPa,700 C, 70 h, 获得90 % 柯石英。 如何表述,如何比较?? 嵇教授 认为 : A. 经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的 不能和未球磨预处理的相比 , 而必需直接和BG95比 (这个标准是很奇怪的!!) B. 只要被比较的数值 高过图中的直线 ,就是 提高了 柯石英的形成压力, 而不是降低了 柯石英的形成压力。 C. 因为经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 t mil = 15 h,对应中间亚稳态(相) a - 石英,转变成单相柯石英的压力3.0 GPa, 大于BG95的2.88 GPa, 所以经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的结果 提高了 柯石英的形成压力, 而不是降低了 柯石英的形成压力。(这个结论也是很奇怪的!!) 争议:我们认为 A. 首先经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的 应先和未处理的相比 ,这样,经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的使形成单相柯石英的压力降低了1.0 GPa, 保温时间明显减小,由30min 变成 1 min。 5 经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的样品,降低了柯石英的形成压力,大大缩短了合成时间,促进了柯石英的形成。 B. 和 BG95 相比,只有在分析清楚条件异同情况下才能比较,不能简单表面地直接比较。嵇教授的比较法和结论是不正确的。 C. 例如,BG95的起始原料为石英-柯石英(50%),当研究石英变柯石英时,己有的柯石英可起到籽晶的作用,所需压力应较低; 而我们是以纯石英为原料,直接转变所需压力应较高。BG95样品( a - 石英 + 柯石英=1 :1)合成产物为90%柯石英,相当于只把50%的石英转变了40%,却需2.88 GPa,700 C, 70 h的条件;而我们经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的纯 a - 石英,变成单相柯石英,只需3.0 GPa,650 C, 1 min。如果要让BG95的合成条件温度降到650 C,估计压力需由2.88升到3.0 GPa以上; 如欲使合成时间由70h缩短到1h, 则压力将会大大超过3.0GPa,从而有可能大过经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的纯 a - 石英变成单相柯石英的条件(3.0 GPa,650 C, 1 min)。如欲使合成时间由70h缩短到1min, 在BG95的2.88 GPa下几乎合不成柯石英。所以,有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的样品,仅用1min,3.0 GPa,就合成单相柯石英,大大缩短了合成时间,促进了柯石英的形成。这里也看到动态冲击预处理的重大作用及其与静态平衡或准平衡的重大差异,简单比较,容易出问题,特别是,高能机械球磨效果是动态非平衡的。嵇教授把前人静压准静压 临界压力 数据作为衡量不同情况各种压力,特别是包括高能机械球磨的动态非平衡效果的唯一判据,是不合适的。 图1中列出的 Akella (1979) ,Bohlen and Boettcher (1982),Bose and Ganguly (1995),Gasparik (2003) ; Green (1972); Hemingway (1998) ; Kitahara and Kennedy (1964) : Mirwald and Masone (1980) ] 数据, 因其样品组成和高压技术等的不同,很少或没能给出柯石英的最小形成压力,在没有具体分析清楚其异同,也是不宜简单表面地直接比较; 其柯石英的最小形成压力是需要仔细寻找的。 (3) 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的影响比较,应在完全相同的状态和条件下进行有、无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的比较。标准一致的比较,是科学工作者的共识。 嵇教授只许把它与不全同甚至 完全不同的状态和条件下进行比较, 标准不一致,又不作具体分析再比较,显然欠妥。 嵇教授一直迥避 标准一致的比较。 总之, 我们与 嵇教授的分歧是: (1) 我们认为, 石英的 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降低了柯石英的形成压力和温度,大大缩短了合成时间,是促进柯石英的合成。 而 嵇教授 认为, 石英的 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提高了柯石英的形成压力,是迟缓了柯石英的合成。 结论完全相反! (2) 分歧源于比较标准的不同。 我们认为, 首先 应在完全相同的状态和条件下进行有、无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的比较 ; 然后可在具体分析基础上进行与其它不同条件的样品进行有分析的比较,不能简单表面地进行数值的比较。 嵇教授 认为, 不能 ( 不让 ) 进行 完全相同状态和条件下的有、无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的比较 ; 应把有高能机械球磨预处理的样品直接与图中下部直线相比较,高于直线之上的就是提高了柯石英的形成压力,延缓了柯石英的合成 ; 在直线之下的才是降低了柯石英的形成压力,促进了柯石英的合成。 (3) 上述 (1)-(3) 三种情况的任一情况,都可证明 嵇教授的 机械球磨 (预处理)提高了柯石英的形成压力,延缓了柯石英的合成的结论是错的。事实很清楚,很容易判断。但是他不肯承认。 他曾宣称, 《科学时报》帮人抬轿闹出大笑话 ,大笑话 指什么呢?, 机械球磨 (预处理)降低柯石英的形成压力和温度,缩短合成时间,促进柯石英的合成的认识是大笑话。 他现在正骑在虎背上。认错了自己岂不成了大笑话!?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把这些材料公布,供众博主丶网友评判。 ( 三) 嵇教授在 回应(2) 2 中花费了很多笔墨的一个问题就是 既然你们老强调比较时要考虑 原材料的成分、状态、合成条件的异 同,那为什么你们很多地方总和Coes, Science,1953的原 材料成分不同的结果相比? (据其原意由我们编写的),并列举了我们发表论文中的话,并说 白纸黑字,不容抵赖 , 以其矛击其盾 。 2006 年以前我们的工作集中在探索天然地表柯石英的实验室人工模拟合成上,引用对比数据都是入乡随俗,主要以 Coes,1953 文为准,因为它是板块深折返的根据。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们发现在很多文献中,人们比较 合成柯石英的形成压力时往往未注意到石英原材料的状态配比环境合成模式与条件的不同, 把仪器观测到的表观形成压力 4 统 统看作 柯石英的最小形成压力,混淆了一些基本概念。我们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报告中申请调整工作计划,把工作重点转向研究多种因素对柯石英的最小形成压力的影响,区分许多基本概念,取得的成果发表于论文 4 中。我们从 入乡随俗引用,发现矛盾,研究矛盾,看清问题,获取结果,到公开发表的过程, 白纸黑字 , 记录 了一件科学研究进程中沿着岖崎小路攀登者们的历史足迹。这些,是潇洒的足迹,我们难以忘怀的足迹, 抵赖 从何说起? 嵇 教授在 回应(2) 2 中,以刚从我们这里拿去的矛,击我们 2006 年发表论文中引用的盾,实际上是回应对其 不经具体分析,也不管是平衡非平衡,把仪器观测到的表观形成压力 4 统 统看作 柯石英的最小形成压力,简单、表面地作比较的意见,表明坚持冒然得出 球磨提高柯石英的形成压力,迟缓柯石英合成的 结论,但手段并不高明。 本来学术争呜就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探索真理。对以老子天下第一,国中(内) 无人,目空一切的人,如能在关键时刻认识和承认自己的不足,还是能够免除最终被人笑的困境,但是时间不多,勇敢面对自己吧。 ( 四) 当前, 地球板块深折返假说,遇到了 驱动力,能量守恒,地表柯石英特征,地球深度换算,以及 柯石英变成石英的速度等的 难题。 嵇教授既然是这行专家,务请在最近,一定勇敢站出来,提供充实丰富多彩的科学论据,请勿有负众 望 。 苏文辉研究组 2010-03-17 于哈 尓 滨 ==================================================================================== 参考文献: 1. 对苏文辉研究组回应的回应(1):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2777 2. 对苏文辉研究组回应的回应(2):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2863 3. 苏文辉研究组回应嵇少丞教授在简评《科学时报》两次关于柯石英形成条件的报道中的问题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2613 4. 苏文辉,刘晓梅,许大鹏,孙敬姝,张广强,刘志国,禹日成,姚立德,黄喜强,千正 男,隋郁, 吕 喆, 王巍然,薛燕峰,邢淑芝,柯石英最小静态形成压力与地表柯石英形成新机制及其地学意义. 自然科学进展,2009,159(7): 730-745。, 5. 苏文辉,刘曙娥,许大鹏,王巍然,姚斌,郭星原,刘志国,钟正,一种由 -石英到柯石英转变的新途径. 自然科学进展,2005, 15(10): 1217-1222。 附件: 嵇少丞 教授 对苏文辉研究组回应的回应(2): 《苏文辉研究组回应嵇少丞教授》(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2613 ) 一文有这么一段话:首先必须指出,嵇少丞教授没有把我们的2.0 GPa,320 ℃的柯石英形成压力条件(石英原料经球磨预处理后再用此静压条件合成)绘入图中。所以,从图中比较, S05-09 都在前人结果 ( 直线 ) 之上,得出了否定高能机械球磨 ( 预处理 ) 能使 - 石英转变成柯石英的压力和温度大大降低的结论。现用 红色※ 号把2.0 GPa,320℃标在图中下部,它才是全图 最低 的数值 ! 由此可见,嵇教授是在未考虑该数据情况下得出的不正确结论;由此导出的其它结论也是不正确的。删除关键数据,不管有意或无意,都是不应该的 。 - 现在就让我用点时间点评一下苏文辉等用红色※号标出的数据(2.0 GPa,320℃的柯石英形成条件)如何关键? 究竟谁在得出的不正确结论与误导读者? - 苏文辉,刘曙娥,许大鹏,孙敬姝,张广强,禹日成,姚立德,黄喜强,千正男,惰郁, 吕喆 , 王巍然,刘志国,王巍然,辟燕峰,邢淑芝( 2009, 自然科学进展, Vol.159 , No. 7 , 730-745 )以纳米 -石英与碳纳米管为原始材料,两者按 85 : 15 的质量比混合,球料质量比 15 : 1 ,球磨罐转速为 600 r/min, 球磨 40 小时后,在 2.0 GPa 、 593 K 、 40 分钟条件下进行合成,尽管在 XRD 谱上见不到柯石英的特征谱线,仅见非晶 SiO 2 和 -石英的谱线,苏文辉等( 2009 )还是武断地认为其合成的产物就是柯石英。苏文辉教授领导的研究组既然想要挑战地质学的关键性问题,就必须客观的模拟地质事实及其形成的条件。凡对地质学有些基础知识的人都会认为, 苏文辉等上述的实验所用的初始材料和实验条件在自然界地壳和上地幔中是没有代表性的,所以其结果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苏文辉等( 2009 )在写《回应》一文时,可能已经忘记他们在 2009 这篇文章里曾经 还写过的话: 而对于那些在静水压或准静水压作用下的的单质石英完全转变成单相柯石英的表现压力,才是真正反映石英稳定转变成柯石英的 P cos. Min (即柯石英形成的最小压力, 739 页)。既然 苏文辉等( 2009 )实验使用的是双相混合物,而不是 单质石英完全转变成单相柯石英的过程, 其相转变的表现压力并不能代表或真正反映石英稳定转变成柯石英的 P cos. Min 。基于上述所有的原因,所以, 2.0 GPa 、 593 K 的 数据未被包括到我画的图中。 - 苏文辉等在《回应》中硬要将自己未经证实的双相混合物中柯石英 2.0 GPa 、 593 K 的形成条件与前人 单质石英转变成单相柯石英的实验结果相比较 , 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得出的不正确结论,由此导出的其它结论也是不正确的。苏文辉研究组这么做,不管有意或无意,都是不应该的 。苏文辉研究组这么做,不正是不考虑实验 原材料的成分、状态、合成条件, 不经具体分析和区分,也不管是平衡非平衡、热力学还是动力学,把仪器观测到的表观形成压力统统看作柯石英的最低形成压力,混淆了一些基本概念,简单、表面地作比较,冒然得出的结论吗? - 在简评《科学时报》关于柯石英形成条件的报道(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3792 )博文中,我曾说道: 在一系列论文中,苏文辉教授的研究组宣称 , 他们的实验证实高能机械球磨能使 - 石英转变成柯石英的压力和温度大大降低。然而,详细地将他们的实验结果和前人静压实验的结果 比较后不难发现,苏文辉研究组的宣称与事实不符,故以上述宣称为基础的相关结论亦不成立。 - 对上述责疑,事实根据俱全,白纸黑字,不容抵赖。苏文辉研究组在《回应》 中想赖是赖不掉的,利用回应抵赖,只能错上加错。现在,就让我引他们自己公开发表的论文中的段落来说明这个问题,也就是以其矛击其盾。 - 苏文辉 、 刘曙娥 、 许大鹏 、 王巍然 、 姚斌 、 郭星原 、 刘志国 、 钟正 ( 2005 )在 一种由 - 石英到柯石英转变的新途径( 《自然科学进展》第 15 卷第 10 期, 1217 - 1222 )中写道:从本文的柯石英合成条件(即 机械球磨后) 看,其压力与温度( 3.0 GPa 和 923 K )比文献【 1 】(即 Coess, Science, 1953, 118, 131-132 )的压力和温度( 3.5 GPa 和 773 - 1073 K )低的事实看, 作为一种可能的地表柯石英的形成机制, 如果沿袭传统的板块折返假说,这里的合成压力和温度比过去的条件【 1 】低 , 所推测的板块俯冲深度和地表柯石英的出产深度应比过去推测的浅约 20 km 。 - 类似的断言在苏文辉等( 2005 )论文的 Abstract 和 Conclusions 又反复强调,例如,静高压合成柯石英的压力和温度的实验条件是提出地球板块折返假说的基础。然而 , 静高压没有反映局部碰撞和剪切应力的因素。本文考虑了这些因素 , 提出了一种利用高能机械球磨与静高压相结合的 , 可以模拟地表柯石英合成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发现了存在一个机械球磨时间阈和一种由机械碰撞引起的 - 石英中间亚稳相 , 其静高压致晶化成柯石英的条件为 3.0 GPa, 923 K, 小于 1.0 min 。沿袭传统的板块折返假设 , 对应此条件的板块俯冲深度应比 Coes 的结果浅 20 km 。 - 刘曙娥 、 许大鹏 、 刘晓梅 、 苏文辉 、 薜燕峰 、 孙敬姝 ( 2006 ,高压物理学报 , Vol. 20 (2), 163-171 )在 地表柯石英的实验室模拟合成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 一文这样写的:高压合成柯石英的压力和温度的实验条件是提出地球板块折返假说的基础 , 然而 , 静高压没有反映局部碰撞和剪切应力的因素,考虑这些因素 , 提出了一种利用高能机械球磨与静高压相结合的、可以模拟地表柯石英合成的实验室研究方法 , 发现了一种由机械碰撞引起的 - 石英中间亚稳相 , 其静高压致晶化成柯石英的条件为 3.0 GPa 、 923 K 、< 1.0 min 。如果沿袭传统的板块折返假设 , 对应此条件的板块俯冲深度应比 Jr. L. Coes 的结果浅 20 km 。 刘曙娥 等( 2006 )的文章与苏文辉等( 2005 )文章几乎一样。 - 孙敬姝 、 刘晓梅 、 许大鹏 、 苏文辉 、 张国强 、 王德勇 、 王德 ( 2006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vol.27, No.11, 2022-2025 )在高压变质二氧化硅矿物的合成及表征 一文中写道:根据高能机械球磨与地球板块碰撞之间具有的碰撞局域性和剪切应力相似的特点 , 采用高能机械球磨和静高温高压技术 , 以 - 石英与石墨混合粉末为原料 , 提出了人工合成地表柯石英的一种新方法 . 利用高能机械球磨制备了 - 石英和石墨纳米非晶混合粉末 , 其高温高压合成柯石英的 最低条件 是 970 K 和 3.7 GPa 。 - 苏文辉,刘曙娥,许大鹏,孙敬姝,张广强,禹日成,姚立德,黄喜强,千正男,惰郁, 吕喆 , 王巍然,刘志国,王巍然,辟燕峰,邢淑芝( 2009, 自然科学进展, Vol.159 , No. 7 , 730-745 )在柯石英最小静态形成压力与地表柯石英形成新机制及其地学意义文章有说:利用经过 6 h 高能球磨后具有中间亚稳相麟石英的 -石英粉末样品,进行静高压合成 . 形成单相柯石英( )的 最低条件 为 3.0 GPa , 970 K ,最低的合成时间为 1 min ,最低合成压力与文献【 1 、 2 】的 3.0 GPa 一致,比 Coess 【 3 】的低 0.5 GPa ( 733 - 734 页)。 - 在 739 页, 苏文辉等又写道:由于石英出现了从晶态向非晶态转变的中间亚稳 态 ( 相 ), 可以降低柯石英的 P cos. Min ( 即形成柯石英的最小压力 ), 比静水压或准静水压下的柯石英 P cos. Min 约低 0.5 GPa, 即 P cos. Min 在 3.0 GPa 附近(见文献【 1 、 2 】及本文前面提供的数据)。同一页上,苏文辉等还写道: 而对于那些在静水压或准静水压作用下的的单质石英完全转变成单相柯石英的表现压力,才是真正反映石英稳定转变成柯石英的 P cos. Min ,这时,压力正是落在石英-柯石英 P-T 相平衡图上的柯石英稳定区的相边界上,如上面所述,石英转变成柯石英的 P cos. Min 应为 3.0 - 3.5 GPa 。在 740 页上,苏文辉等接着写道:因此,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石英-柯石英的 P cos. Min 的变化不会太大。考虑不同因素的影响和已有的数据,石英-柯石英的 P cos. Min 处在 2.8 - 3.5 GPa 范围是比较合理的。 - 苏文辉等( 2009 )在 735 页还写道:纳米 SiO 2 原粉在 2.0-3.3 GPa , 593-1473 K 条件下晶化成六方 a- 石英单相,没有柯石英生成;在 3.5 GPa , 593 K 时晶化成 a- 石英单相; 863 K 时晶化成 a- 石英和柯石英混相,主相为 a- 石英; 1073 K 以上晶化成柯石英单相。在 3.9 GPa , 463 K 时纳米 SiO 2 没有晶化,仍保持非晶态; 523 K 时晶化成 a- 石英和柯石英混相, 593 K 以上晶化成柯石英单相。而在 4.2 GPa 压力下,纳米 SiO 2 晶化成柯石英所需的温度更低, 463 K 就变成单相的柯石英。这里,对纳米 SiO 2 粉体为起始原料,不用任何催化剂的情况,在 4.2 GPa , 463 K 下就能得到单相的柯石英,得到了比以往文献报道都低的柯石英最小合成温度。同时也给出了最低合成压力为 3.5GPa ,所需的最低合成温度为 863-1073 K 的形成条件。这时,纳米 SiO2 晶化成单相的柯石英。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 2.0 GPa , 1073 K 温压条件下得到的样品是含有某种亚稳相的 a- 石英,尚未形成柯石英;但在 3.9 GPa , 593 K 下才合成了单相的柯石英。 - 上面这些文字正是出于苏文辉等人的手笔,其叙述明显地与苏文辉等在《回应》一文 2.0 GPa, 320 ℃才是柯石英形成的最低条件的说法自相矛盾。 - 苏文辉等的柯石英合成压力与温度( 3.0 GPa 和 923 K )比 前人 静压实验的结果还高,比较表明,苏式机械球磨作用对 柯石英合成压力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此外, Coes ( 1953 )使用的材料是硅酸钠和磷酸氢二氨在静压 3.5 GPa 、温度 750 ?C 保压保温 15 个小时合成了柯石英。而 苏文辉等使用的是被 Fe 污染的石英粉末,两家的初始材料不一样,实验结果怎好相互比较呢?苏文辉等明知有 Akella (1979) , Bohlen and Boettcher (1982) , Bose and Ganguly (1995) , Gasparik (2003) ; Green (1972); Hemingway (1998) ; Kitahara and Kennedy (1964) : Mirwald and Masone (1980) ] 静压实验的结果,但在其文章中为啥不 与之比较呢? - 由此可见,苏文辉研究组的《回应》一文,有些弄巧反成拙了。到此,读者不难看出谁应该、谁不应该, 谁科学,谁不科学了。 - 图 1 . 柯石英形成 试样 的实验压力 (GPa) 和温度 (C) 条件 。苏文辉研究组的实验结果 (S05-09) 与前人静压实验得出石英-柯石英相变边界的比较。 A79 : Akella (1979) ; BB82 : Bohlen and Boettcher (1982) ; BG95 : Bose and Ganguly (1995) ; Coes53 : Coes (1953) ; G03 : Gasparik (2003) ; G72: Green (1972); H98 : Hemingway (1998) ; HT94: Hirth and Tullis (1994); KK64 : Kitahara and Kennedy (1964) : MM80 : Mirwald and Masone (1980) 。红点数据是有问题的、未经证实的,苏文辉等(2009) 以纳米 -石英与碳纳米管为原始材料,两者按 85 : 15 的质量比混合,球料质量比 15 : 1 ,球磨罐转速为 600 r/min, 球磨 40 小时后,在 2.0 GPa 、 593 K 、 40 分钟条件下进行合成,在 XRD 谱上见不到柯石英的特征谱线,仅见非晶 SiO 2 和 -石英的谱线。苏文辉等球磨预处理的单质石英向单相柯石英转变的压力条件都高于前人在静压下确定的临界压力条件,说明所谓苏式球磨降低柯石英形成压力不成立。
个人分类: 科研|6011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