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发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留学还是放弃?解读后疫情时代的科研之路
Enago 2020-9-24 10:12
始于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迅速席卷了全球,波及到各大行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除传统的旅游、餐饮行业遭受重创外,一向大热的留学行业也遇“爆冷”危机。继续选择出国深造还是留在国内发展,成为中国每个年轻科研人员不得不慎重考虑的问题。那么,疫情时代下,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留学热”产生的原因。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力度不断深入,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加快,民众经济实力迅速提升,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留学有了经济支撑;西方相对发达的教育水平和开放的科研环境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出国深造;学成回来的留学生,特别是那些在留学期间具有一定科研基础或成果的理工科学生,回国后在科研所和高校就业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正是在此种种因素的催生下,“留学热”由此诞生。 一个国家的学术发展离不开国际交流,也不能自外于世界趋势,否则便是闭关锁国,故步自封了。而这些经受过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洗礼的学生,也为中国的学术研究环境注入了新的能量。他们将西方科研创新的优秀成果带回中国,进一步促进了中国学术发展的进程以及学术规范的国际化。而中国政府对科研投入的占比也在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在2018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达到了19677.9亿元。同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简称“研发强度”)也上升到了2.19%。 新型冠状病毒的出现则暂时打断了这种长久以来的平衡。海外肆虐的疫情,雅思、托业考试的戛然而止,美股的连续五次熔断,民航收缩的“五个一”政策,都为出国留学蒙上了一层阴影。然而危机的到来总是伴随着新的机遇,四通发达的互联网科技使线上教育行业却因此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了网上授课。这不禁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出国留学的必要性,既然可以足不出户的学习到新的科研知识,并有机会与行业大咖进行深入交流,为何还要冒着疫情的危险和经济的压力选择出国深造呢?单从这一层面上来看,短期内留在国内深造不为是一个两全的方式。毕竟,科技的发展并不会因为疫情而停滞不前,更多的学者会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发布最新的学术成果,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也会借此接触到更多的学术前沿知识。待全球疫情稳定后,留学行业也许会达到一个反弹阶段。届时,在国内研发的优秀成果反而会成为加分项,大大提高通过的可能性。 而对于想要留学深造的研究生来说,疫情之下的变更留学更常见的是延迟入学。当然,延迟入学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你在2019年申请入学,却因为疫情的原因推迟一年,而理论上来讲,一年后学校的入学名额并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这就意味着学校的申请人数不会降低,而申请难度却上升了,申请录取率也会随之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应变才是重中之重。毕竟从概率论上来看,新冠疫情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在恢复正常秩序之后,把握先机的人才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那么,这场疫情对中国的学术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而对于很多科研学者来说,特别是那些研究重点不在医学和冠状病毒领域的学者,疫情的肆虐使得他们的学术会议不得不推迟甚至取消,由于无法进入实验室,很多工作也被迫暂停。而对于那些专注于冠状病毒、疫苗研发的学者来说,疫情的出现更像是一场契机,拓宽并加深了研究的领域。 发表论文是各国科学家共享关于病毒最新研究进展最科学、最严谨的方式,能让大家及时掌握最新发现,以便集全球之力共克时艰。根据Nature期刊统计数据显示,从 2020 年1月10日起到1月30日,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英文论文至少有54篇,其中超过30篇文章出现在预印网站上,抢占先机快速发表。 无巧不成书,今年3月份,新华社联合清华大学的团队对与新型冠状病毒有关的论文进行研究发现,各大学术期刊普遍加速审稿流程,3个多月内就有651篇论文发表。特别是进入1月之后,论文发表数量和频率都急剧上升。根据论文作者所在的机构信息,对研究论文做国别区分统计并排名发现,中国科研人员贡献的论文数量最多,共有412篇;紧随其后的是美国(223篇)和英国(67篇)。 图片来自清华大学AMiner团队 各大学术期刊不断加快审稿速度,各国政府也相继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加大了补助力度。今年7月,深圳市政府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防治”科研攻关项目申报通知,补助资金高达500万人民币。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疫情对中国整个学术界的影响是深远的,不论是审稿速度的加快,还是补助金额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会逐渐将研究重心转移到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领域,如病毒的作用机制、疫苗和抗体的研发等课题。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非疫情相关研究领域的课题会相对受到冷落。 在疫情肆虐的今天,如何利用期刊审稿速度加快的优势,成功地发表学术论文,成为很多中国科研学者的重中之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专业服务的加持下,中国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会逐渐走出国门,影响世界,同时早日战胜病毒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喜迎双节,乐享优惠——英论阁现金大派送 10月31日之前成功邀请1位朋友下单使用英论阁服务,您即可获得价值 300 元的无门槛消费京东卡一张!另外,接受邀请的朋友还可立享 润色编辑服务9折起,翻译服务8折起 的优惠! 英文润色 学 术翻译 SCI全程支持 英论阁 科研视频微信小程序 ,教学短片、专家访谈让您学术出版一看就通! 请关注英论阁微信公众号 EnagoChina
29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高校人才工作之殇
热度 40 lgmxxl 2017-5-29 09:32
本月,高校人才引进、发展、使用、管理等人才工作事宜备受注目。其一,5月22日,教育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推荐工作的通知》,2017年度的长江学者推荐和遴选工作正式开始。作为仅次于两院院士的高端人才,长江学者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其中,对高校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各高校要加强推荐人选的统筹协调,避免与其他相应重大人才计划的重复支持;对于违规引进人才,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的高校,停止下一年度的推荐资格等。”其二,今年3月12日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记者会上说,西部的人才是“孔雀东南飞,麻雀也东南飞”,多项政策也抑制不住。陈部长说,将引导各高校形成联盟,制定公约,对薪酬等条件上大体上做出规范,目标是不让恶性竞争,不要恶意挖别人的墙角。作为对部长精神的落实,5月25日,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在北京成立,联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2所高校倡议发起,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集体签约《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公约签订书》加盟。教育部人事司、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相关负责人出席。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安钰峰介绍了联盟的成立背景:“联盟旨在汇聚多方力量共同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工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才全面成长和高校长远发展的良好局面。成立高校人才工作联盟,符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客观需要,符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符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了高校不断思考、砥砺前行的责任担当。”大会现场发布了《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公约》。公约提出:联盟将积极发挥引导功能、协调功能、探索功能,坚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利共赢的原则,逐步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沟通协商机制,坚持正确的人才流动导向,合理优化人才区域布局,着力破除不利于人才发展的各类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形成高校、人才各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其三,复旦大学某教授亮出2017年5月工资条,应发金额为15335元,但实发金额仅为8271.95元,引发网友热议,也引发网络对大学教授薪酬体系的讨论。其四,武汉大学新闻系主任夏琼教授在朋友圈晒出辞职信,自称“既无所作为,更无甚建树”,遂“请求辞去新闻系主任一职”。夏琼教授本人通过“微信朋友圈”说明辞职理由,“至于辞职理由嘛,实话实说:累了,倦了,也绝望了……长期与这种不懂教育,不尊重教学,践踏教师尊严,侮辱学生智商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进行着自不量力的抗争,突然发现毫无意义与价值!辞职感言:高校已放不下三尺讲台,如今想做一个认真的教书先生真的很困难。” 关于高校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问题举措出台、一系列事件出现说明,中国高校人才工作、教师发展存在一定问题。其一,无原则挖人才。如,华东政法大学在2017高层次人才招聘中,学科领军人才给800万房补,100万年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引进首席科学家,提供3000万科研启动经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给院士500万年薪,天津工业大学给院士500万住房补贴...几家欢乐几有愁!西北师大校长表示,过去10年,兰州大学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完全可以再办一所同样水平的大学。其二,无原则教师薪酬。当下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基本实行的是“基本工资+奖励绩效”的模式。“基本工资”部分很低,“奖励绩效”则根据各职务岗位(行政职务、学术头衔)。一些学校还有“奖励性绩效”,主要取决于教师参加课题、项目的奖励、提成。看似科学的“类企业化”工资体系,背后的设计宗旨却是行政管理思维。其三,无原则地折腾教师。夏琼教授辞职信中及“微信朋友圈”中的说明,真实体现着高校教师的生存现状。在高校中,无论是教授还是一般教师,基本上都是被折腾对象。既有事务性的财务报帐、各类年终报表;也有学术性的各类课题申报指标;更有各类教学类、专业类评估,每一项都把教师当成机器,任由摆布却毫无办法。其四,无原则践踏教师尊严。在高校中,教师就是被管理者,就是教书匠,就是做项目的机器。行政领导对教师,那是任意妄为的。不经教师同意,可以随意对教师讲课过程进行视频监控,可以随意去听课;对教师报送的各类材料,行政领导甚至一般科员都可以随意说“不”;对教授应该有的待遇无原则进行质疑与降低,如此等等。 针对目前中国高校人才工作之现状,委实到了应该治理的时候了。《高校人才工作联盟公约签订书》或可解决暂时的小部分问题,但长远的、潜在的、体制机制的问题,解决起来却不是容易的事。第一,学术发展规律、学术人员成长规律,需要高校提供“孤寂和自由”的环境。这对大多数中国高校来讲,甚至是一种奢求。高校已经没有“孤寂和自由”的空气,高校俨然是行政化的官僚机构、追求财富最大化的企业机构。高校教师已经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学术爱好与自由了,有的是没完没了的追求项目、课题、论文、著作等。高校薪酬体系是应该改革了。中南大学推出的年轻教师做课题、教授上课的政策与体系值得推广。教师年薪制、教授学术假期应该探索。其二,高校应该少些折腾。我有一个基本判断:折腾是中国高校之癌!这个癌很难治,且发展传播很快。中国高校有各式各样的折腾:第一个折腾:领导换届。既包括校级干部的换届,也包括中层干部、二级学院院长的换届。如今,高校的换届基本是3-5年折腾一次,每次持续半年到一年以上。这样的折腾,把大学的人心都折腾没了,把大学的规律都折腾没了。第二个折腾:各级评估。既有教学类的评估,也有全国类的本科评估,更有世界性的各类专业评估。每一次评估,都是一次人员的大折腾,人心的大折腾。第三个折腾:学院改革。中国高校目前都在探索“学院制”改革。学院制改革的宗旨是把学院当成高校的办学实体、办学中心,这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学院制改革最终成了薪酬的改革,成为奖金的再分配。学院制改革的最后,是大家争项目,争课题,甚至于办各类培训班,以提升教师的薪酬水平。学院改革没有为学院创造“孤寂和自由”的空间,反而形成大家一切向“钱”看的机制。其三,高校即是教授、高校即是学生的理念需要养成。高校的中心任务是育人,育人的基本依靠是教授。这说起来是一句人人可以理解的话,但做起来却是难上加难。有校长公开质疑教授“你也可以享受与厅级一样的出差待遇?”校长骨子里面,教授是低于行政干部一等的。
个人分类: 大学之道|18567 次阅读|44 个评论
读肖相如“批判中医的N多理由/中医存在的N多问题”
热度 4 fqng1008 2016-6-15 08:35
我曾经写过“肖兄相如”的博文,但没有提到他还是一个“铁杆中医”,甚至他脑子里认为,世人对待中医的态度只有两种:“中医粉”与“中医黑”。没想到,他自己是第三种人,既能感受中医所长,也能认识中医之短。 这下子,我心里坦然许多:他总不至于再说我是“中医黑”吧,很担心这个称号。 还别说,肖兄对中医的问题看的还是很清楚,虽然并不系统,也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但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比如为什么会这样?症结在哪里?有没有提升的办法?等等这般,或许只有认识到这些,才能真正地让中医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当前的中医,处在“中医粉”与“中医黑”的两大死结之中,也就是肖兄“ 妄自菲薄”与“妄自尊大” 的战斗硝烟之中。大家热衷于斗争,享受于“骂阵”,似乎对其未来如何“与时俱进”并不感兴趣。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怎样拥抱未来的世界? 我想,至少在这一点上,我和肖兄还是有一些共同语言的。这也许是最令我欣慰的事情...... 马上要去青岛,安排第七次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临行之前让我看到了与铁杆中医的交融可能,不亦乐乎? 附肖相如:批判中医的N多理由/中医存在的N多问题 中医有很多突出的优势,其实也有很多致命的劣势。不知道中医的优势那叫妄自菲薄,不知道中医的劣势那叫妄自尊大。 一、煎药麻烦 中医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煎药太麻烦,这也是制约中医普及发展的瓶颈所在,对很多疾病虽然中医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因为煎药太麻烦,很多人不得不放弃中医。虽然煎药机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喝药困难 提到中医治疗大多数的人会皱眉,中药确实不好喝。这也是许多人放弃中医的又一个重要原因。疗效虽好,但是喝药困难,口感太差,很多人就望而生畏了。 三、危急重症给药途径受限 口服药有安全的优势,但却没有快速起效的优势,对于急危重症的治疗常常缓不济急。比如大失血的病人,西医的输血技术就占有绝对优势,中医虽然可以用独参汤之类,疗效未必肯定。 四、对解剖结构异常疗效差 中医注重整体,注重功能,但对局部和结构的关注不够,以局部病变为主,以解剖异常为主的疾病中医疗效远远不及西医的手术治疗。比如输尿管的狭窄、畸形等结构问题导致的肾积水,不解决输尿管的狭窄、畸形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肾积水的问题,肾功能的损害就不可避免。因为不注重局部和解剖结构,所以以结构解剖为基础的外科是中医绝对的劣势领域。 五、疾病命名不规范 中医的病名不规范,很多病名只是症状,不能反应疾病的过程和规律,严重影响对疾病的深入研究。比如咳嗽,只是一个症状,很多疾病都可以出现咳嗽,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肺癌等众多疾病都会出现咳嗽,将咳嗽作为病名就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 六、疗效判断指标不全 在现阶段将越来越明显的感受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肝炎的病人就不能仅凭病人没有症状,不难受来判断,必须引入检验指标,否则没法判断肝炎的疗效。绝大多数的疾病都如此,肾炎不是没有症状就是痊愈了,如果检验尿中还有蛋白、红细胞就不能算痊愈;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如果肌酐还高,即使没有症状了,也不能算痊愈。 七、理论不严谨 中医理论研究严重滞后,理论不统一,概念不严谨,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许多说法。比如对于“恶寒”,清代的温病大师吴鞠通就一会儿认为是寒邪束缚了卫气,一会儿又认为是热邪郁闭了卫气,没有个准确的说法,使中医的理论显得很混乱,很随意。再比如有的医生解释桑叶的功能时说,桑叶横纹最多,而肺也是多纹理,所以就有清肺热的功能。简直是一派胡言,大部分植物的叶子都有横纹,那就都可以清肺热了? 八、和文化的界限不清 很多人强调中医是传统文化,极力把中医和文化扯在一起,导致中医和文化的界限混淆。中医的著作中混杂了大量的文化的东西,如道家的、儒家的、佛家的等,很多学文的人都想以中医自居,古代的如苏东坡就和沈括合写了一本方书《苏沈良方》,其实苏东坡最终自己把自己治死了。在现在的养生热中,主角都一些非医生的文化人,如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就有很多人讲中医故事,因为文化人都是才思敏捷,天马行空,说的头头是道,不懂医的人听的也是津津有味,因为他们都不必受医学的约束,有如说书一般,所以大受欢迎,只是把中医弄的面目全非了。这就给了一些学医不精的庸医有了可乘之机,靠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到处招摇撞骗,不仅糊弄病人,甚至有的到糊弄到一些中医院校去了,给中医院校的学生讲什么“六道轮回”之类的东西。这也给一些江湖骗子有了可乘之机,打着中医的旗号,坑蒙拐骗,败坏中医的名声。 但根源还是在中医自身,没有人认识到中医自身理论存在的问题。我长期关注中医的基本理论和概念的问题,对《伤寒论》中的一些错误概念进行了辨析,对外感病初期的一些概念进行了研究,出版了《外感病初期辨治体系重构》,也对中医教材中存在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分析,但毕竟人微言轻,势单力薄,不可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中医的问题还有N多…… 希望大家共同关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医肖相如(ID:xiaoxiangru0011) 欢迎关注,欢迎讨论!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561 次阅读|5 个评论
方光华校长:《大学学报:学术传承与发展的品牌》-中国科学报
kexuechuanbo 2014-1-9 11:33
大学学报:学术传承与发展的品牌 ​ 大学学报是与社会沟通的一座桥梁,是学术成果流入社会的一道闸门,是西北大学学术传承与发展的一个品牌,是西北大学的一部编年史。 ■方光华 如果自创刊于1913年的《学丛》月刊算起,《西北大学学报》已经整整100年。百年来,几代学报编辑甘为人梯、默默埋头于西北大学学科建设和学术人才培养的无私奉献,令人敬佩。 西北大学建校之初,就确立了“绵文武之遗泽,宏汉京之雅化,树大学之先声”,以及“研究东西学术”,“融会现世界之思想”,“养成硕学宏才”的远大抱负,即便是在抗战烽火中,西大人也不辱使命,在恢复周秦汉唐文明和创建新型西北文化的伟大事业中,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 然而,这一切如无学报的忠实记载,今天我们可能知之甚少,以致我们百年校史的最初文字证据、校牌上鲁迅墨迹的原始出处、各个时期学科生长、教授们的成名之作,几乎全部出自学报。1948年4月,吴宓在西北大学作《大学的起源与理想》的演讲时,也曾指出 ,“大学是保存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的地方,一国一族有它自己光荣的文化遗产,全人类有全人类的公共产业。一般高级的文化遗产,都少实利的效用,所以必须靠最高的学术机构去保存它、去光大它”。而精神或思想不能仅存于大脑,或满足于课堂宣讲,必须通过学报这样的媒介公诸于众才能发挥作用,这正是学报的功能与责任所在。 这说明大学学报是与社会沟通的一座桥梁,是学术成果流入社会的一道闸门,是西北大学学术传承与发展的一个品牌,是西北大学的一部编年史。 然而要办好一份学术期刊,必须有一支作风过硬的编辑队伍。编辑劳动的对象是精神产品,编辑追加在精神产品上的许多劳动,是让已有精神内容优化和增值的精神生产劳动,这对保证学报的思想内容和学术、艺术、文字等方面的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编辑人员发现精神生产领域中的空白页、结合点,提出和策划有创意的选题,在审稿中促成某些重要观点的发挥和完善,对稿件进行有学术贡献的评价等,都属于学术原创或独创,同时又有编辑依附于作者作品的再创造。因此,学报编辑是教学科研人员的一部分。高校要按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将学报编辑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充分发挥学报在学风养成、学术新秀培育和学科生长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系西北大学校长) 《中国科学报》 (2014-01-09 第7版 观察)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14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关注“学术评价”到“犬儒”再到“叶公好龙”
热度 13 fkyk16 2013-1-29 11:37
身为学人,理应关注学术发展!然而,综观我国的学术质量,关心者又无不深感忧虑。科网上众多博主的切切关心和讽喻之情怀基本上代表了学术界对中国科技发展前途和科研发展现状的关注和担心。呈现出了人人有思想、拳拳相关注、如果学术科研、人才选拔的现状不改观,则不能让这些“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有志之士专心科研、专攻学术之势!于是, 关注学术评价,人才的遴选方式和效果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科网博客的主要话题之一。的确,有知识有责任感的人主要稍加注意,就能发现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我们的学术评价体制还远不能称职地履行选拔优秀人才、激励先进成果、推动学术进步的使命。”(刘明, 2005 )。中国需要建构一个与传统相承,与世界接轨的先进的评价制度! 在谈论中国民主观念的发展进程时,当代知识分子、作家 熊培 云 认为对于中国民主状况的改变,许多人许多人冀望于“围观改变中国”,但围观只是表象,关键仍在民情的转变。民情的转变就是观念的改变。“正是这些观念使中国获得持久的活力,左右未来中国的蓝图” 那么,关于学术评价制度与做法的观念,我们众多学人除了认识到其不足和偶有批判的声音,我们又都做了哪些有建树的事情呢?估计这个问题又让一些“学者”不高兴了!可,这是知识界、科技学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引用中国著名社会学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在《学术评价制度批判》的《序》中所言,他说他自 1982 年研究生毕业,在不同的学术单位辗转工作,浸淫于绝非清洁的学术界这么多年,对中国学术评价的体验、思考和理性批判虽然有,但没能深入研究,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且严峻,但是却是短时间内“此题无解”。他坦诚,他虽身为社会学家,但却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面对一个应用性很强却无望解决的问题时,他心灰意懒。“因为我是一个犬儒”。“于是我选择了边缘化,独善其身,对单位政治,乃至学界改革不再关心。”“学术评价虽关乎良莠不分,人才就位,学术繁荣,我却已麻木不仁,懒得深说。”“如果学人都像我这样犬儒,都不肯为一个问题积累知识和思考,它就永远无望解决了。” 乍一读来,似乎“犬儒”之遁世深令人深恶痛绝,可能立刻会激起一部分“学者”的批判,甚至大呼大叫:这么重要的关系到学术繁荣、人才发展、国家兴亡的大事,我们怎么可以做“犬儒”?!批判得似乎有理,还用的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 可谓快哉!可是,我要说:郑教授虽把自己低调地标榜为犬儒,但他也做了一个“儒士”该做的事,他为这本《学术评价制度批判》作序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他不怕批判,坦露大多数学人面对学术评价制度的评价和分配不同的无奈和无助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就是推动改变和倡议改革的积极的声音。他在做他能做的事情!他没有袖手旁观! 而再观强大中国所拥有的庞大科技精英队伍,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郑教授自谦的“犬儒”式的努力?!再观科网每天博文若干不乏精品、不乏思想、不乏真切的关注学术评价质量的心情,尽管如此,又为学术评价体制的真正的改变做了哪些努力呢?再引用熊培云关于民主的发展的观点,他说当大家都意识到民主是好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讨论我们为什么需要民主,而应立刻采取行动,开始研究,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民主。 《学术评价制度批判》作者刘明说:学术评价活动是否能高质量地展开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评价制度和评价者,“公正公平的学术评价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我们制定一套好的制度,好的制度本身就内在地意味着,只有那些既有公信力又有鉴别力的学者才有资格出任评价者的角色,而且会预设一系列机制,以防范评价者滥用共同权力”。可以说,我国目前这两个关键因素都还没有开始高质量的建设工作。 照说面对这样一个令科技界同仁深感忧虑的现状,大家至少对有关学术平评价和人才选拔的话题至少能保持在“犬儒”的水准上,不至于闭目塞听,盲目否定,而应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探讨一切可能的办法,哪怕可能办法中的一点点要素会成为未来学术评价体制建设的可能要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让我想起古代“叶公好龙”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叶地诸侯子弟沈诸梁自称叶公,他特别喜欢龙,他的屋梁、柱子、门窗及所有家具甚至连衣服上都雕刻或秀制龙的图案。天上的真龙得知后,专程去探望叶公,从窗口上探进头去。叶公一见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连忙逃跑!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参考文献: 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 .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个人分类: 思考探讨|3187 次阅读|32 个评论
[转载]官本位是阻碍我国学术发展的制度因素
panfq 2010-3-21 06:26
读了薛次伟的博文《 晋升 . 课 题 . 行政权 力 》深有感触,于是把 上官子木的文章转载在这里,其余的就不用多说了。 官本位是阻碍我国学术发展的制度因素 作者:上官子木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从我国学术界的现状来看 , 官本位是我国学术发展的最大障碍 , 而官本位的盛行对学术管理领域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表现在评价体制中丧失学术标准 , 致使学术研究名存实亡 ; 更值得忧虑的后患 , 是促成学术界的年轻一辈丧失了对学术的追求 , 致使学术研究事业后继无人。  一、 官本位促成了职权的优势累积  九三学社云南省委曾对该省已授奖的科研成果进行过统计分析 ,20032005 年的云南省科技进步奖获得者中 , 担任行政领导的平均占六成 ;20042005 年 , 获国家、省级突出贡献奖和政府特殊津贴的科技人员中 , 该项比例达到了七成 , 有些单位甚至高达八成以上 {1} 。实际上 , 这一现象在全国都是普遍存在的 , 因为在科研部门有职权的人 , 可以利用职权把自己的名字挂在所有项目里。  学术界的官本位 , 使占据学术领导位置的人倚仗其职务的方便而能够获得比其他普通研究人员更多的实际利益 , 这些利益既包括诸如研究基金、奖金类的物质利益 , 也包括诸如地位、声望类的精神利益。学术职务不仅能为职称评定带来优惠 , 即可以比没职权的人以最少量的成果却以最快的速度评上职称 , 而且还可成为晋升学术团体职务、课题评审组成员、学术奖励评审组成员等等有利位置的阶梯 , 并由此而为课题申报、课题评审、学术评奖等多方面利益的获得带来便利 , 这一切又为以后的工作业绩奠定基础。显而易见 , 官本位在学术界的存在 , 构成了一系列的因果效应。  在学术性职业或智力型职业中向上流动是否取决于个体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 , 其实并不一定。如果我们从 谁得到了什么 的角度来观察 , 再从 为什么会得到 的角度去思考 , 不难发现制度化的权力在其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制度化的权力是指来自职位的权力 , 是合法地属于任何具有权威或影响的社会角色或组织中的官位担当者的权力。正是制度化的权力保证了利益能够自动地流向这些拥有职权的人 , 而不管他们的个人素质和成就如何 ② 。也就是说 , 个人能够从制度化的权力中获得好处 , 仅仅是因为他们占据了一定的角色或官位。来自职位的权力为职位承担者提供了重要且稀缺的社会资源 , 如研究资金的分配、研究人员的调配等人、财、物的管理权 , 并由此而构成了相应的特权分配模式 , 以及荣誉、声望、地位乃至研究资金的分配模式。因此 , 职业声望和学术地位往往是职务权力的反映。  在我国 , 凡是在科教领域里较早获得一定职权的人 , 都会在学术声望、个人报酬上遥遥领先于无职务权限的人。也就是说 , 从一开始就在职权上占优势的人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取更多的社会认可和物质利益。职务权力作为一种优势累积效应 , 带来了学术声望的被认可和各种利益的递增 , 从而加速了在学术分层制度中向上流动的机会和获得进一步奖励的机会。  从学术界的官本位现象中 , 我们不难看到 , 职务上的便利能够大幅度地增加接触有利条件的机会 , 制度化的权力是获取声望、地位、业绩的更为有用的资源 , 并成为向上流动的更为有利的工具。因此 , 行政职务为学术荣誉、学术地位以及研究资金的再分配构成了累积优势。而且 , 这种优势在累积的进程中其增长的比率是逐渐加大的 , 这是因为制度化的权力保证了声望、地位、业绩增长的良性循环。尤为重要的是 , 由职务所提供的机会是为合法制度所承认的合法机会 , 即这种优势累积的保证恰恰是来自制度上的承认。  由于有影响力和有权力的职位 , 能对如何分配有利条件、稀缺资源以及分配给谁做出决定 , 诸如拥有提名权、否决权乃至控制评选过程的职权 , 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把伴随职务的影响力和职务权限转变为控制学术工作评价过程的权力以谋私利的现象。此外 , 一个有职权的学术权威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已有的学术职务、学术地位及学术声望快速地提拔自己的学生或追随者 , 从而形成一定的学术势力群体和声望反馈系统。同样 , 初入学道者若追随有既定声望和职权的权威人物 , 可较容易地获得更有利的条件以及获得更多的承认。毫无疑问 , 学术界的官本位将会对智力型职业中人才流动的方向、学术交流的形式、学术流派的性质产生制约性的负面影响。  官本位在促成了职权的优势累积的同时 , 也促成了权威统治的管理体系和等级遵奉心态的文化氛围 , 这显然不利于形成一个鼓励创意、挑战权威、培育个人原创力的学术环境 , 而个人原创力是学术探索和学术新发现的能动力。  二、官本位化的核心期刊是学术腐败的温床  官本位对学术界的侵蚀不仅体现在权力资本与学术资本的结合与转换上 , 而且也体现在行政等级通过控制核心期刊的评选、学术研究项目的审批、研究经费的分配、学术奖励的评定而控制了学术人的研究方向乃至学术追求。官本位式的学术管理 , 是以行政等级作为审批学术研究、评价学术成果 , 同时划定学术等级的基准 , 这不仅构成了学术资源的单一分配机制 , 更导致了学术评价的一元化局面。正是因为由行政权力控制的核心期刊控制了学术评价的标准 , 才导致了学术评价多元化及话语多元化的丧失。其结果是 , 一些有学术价值和有创意的学术研究一旦不具有等同于权威限定的话语模式则必然受到压抑。  核心期刊的确定标准与刊物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密切相关 , 这显然含有官本位的性质 , 从而构成了以行政级别而非学术质量来衡量学术成果的荒谬现实。尤为严重的是 , 核心期刊人为性的优越地位 , 为学术霸权的滋生培育了温床 , 正是源自核心期刊的人为性等级排列 , 确立了某些期刊在相应学科的霸主地位 , 同时也形成了话语控制权乃至话语霸权 , 也正是具有学科霸主地位的核心期刊控制了该学科的话语评价权 , 使各种非主流的话语形式都难以获得展示的机会 , 更不用说基本的认可。显然 , 这对学术研究的自由氛围是一种破坏 , 对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是严重的阻碍。特别是 , 对于一些传统惯性大、发展严重迟缓的学科 , 核心期刊是一大保护伞 , 使这些学科原有的迟滞性、惰性不但继续保持下去 , 而且还具有学术管理制度所认可的正统地位。  当学术管理部门通过考核要求来强调核心期刊在论文价值的评价作用时 , 必然促使无限多的论文涌向有限的核心期刊 , 从而导致了期刊间的不平等竞争。核心期刊的版面成为稀缺的资源 , 这意味着核心期刊拥有了对这种稀缺资源的分配权和垄断权 , 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学术腐败现象的应运而生 , 而花钱发表文章则成了学术界的常见现象。 核心期刊 在与晋升职称、评奖、聘用、学位、高校排名相关的同时 , 也与学术腐败、权学交易、钱学交易相连。正是 核心期刊 成为巨大利益链条之上的重要一环 , 致使围绕核心期刊而引发了花样繁多的腐败 , 诸如金钱交易、人情交易、利益交换、资源交换等等。  从学术管理角度来看 , 官本位导致行政权力过分干预和全方位控制学术界 , 并以行政标准替代学术标准。主要表现为 , 学术管理部门不遵循科研规律 , 不强调学术水准 , 只在意是否符合主管学术行政部门的硬性要求。考评学术水平的高低不是同行评价 , 而是学术管理部门官员的认可 ; 是发表在所谓 核心期刊 上的论文数量 , 而不是发表的论文在本领域有没有知识增量。学术研究一旦丧失学术标准 , 原创性的研究必然受到忽视 , 同时也会影响整个科技界的研究水准。  三、官本位的利益导向断送了学术发展的未来  现行学术管理体制主要包括 , 以评价和管理学术人才为标志的职称评审制度 ; 以评价和管理学术成果为标志的研究资助与奖励制度。从这两方面的制度来看 , 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 , 即缺乏创新追求 , 具体表现为 , 人才选拔与培养不是以创造潜力为基准 , 人才管理与评价不是以激励创新为目标 , 学术成果的评审与奖励不是以原创性水平为尺度。就实质而论 , 现行学术管理制度集中体现的不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和鼓励原创性研究 , 而是促使研究人员追求名誉、权力与地位 , 并具体反映在求官位、论学术头衔、争研究经费等方面。  学术管理本应奖励学术创新 , 促进理论突破 ; 应鼓励长线研究 , 并以质量定夺。然而 , 走形式、图虚荣的假大空研究却充斥着整个学术界 , 其根源在于学术界的非学术化 , 并主要体现为官场化、等级化。即使是有创造能力的人 , 迫于生计 , 也不得不忙于制作短平快的所谓成果而深陷于平庸之中难以自拔。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学术造假、学术剽窃现象 , 其根源都是来自学术管理制度自身的缺陷。重量不重质、求快不求深的学术管理使不平庸的变平庸、平庸的更平庸。职称评定、课题评审、学术奖励制度则将学术人的奋斗目标、毕生精力导向了对名分与头衔、荣誉与地位的追求。  由于按权力和身份分配并获取科技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 , 行政权力在课题立项、分配 , 课题报奖中的权重过大 , 使得既搞行政又搞科研的人比一心搞科研的人更容易拿到课题。在学术界 , 因行政权力的拥有而所得到的利益不仅是获取的资源多 , 而且受到的束缚也少 , 而没有职权的科技人员除了获取的资源少以外 , 还要受到更多的束缚。最终的结果是 , 真正有原创能力的科技人才逐渐被边缘化 , 而有权势的平庸之辈却占据了重要的科技地位和科技资源。因此 , 官本位的科研管理体制促使专业人员趋向于追求行政管理的职权 , 这样不仅会得到更好的物质待遇 , 而且也避免了学术研究的压力。   官本位在导致学术行政化的同时也导致管理者能够以违背科研规律的管理方式管理科研 , 而专业技术人员即使有异议也无力改变现状。长此以往 , 不仅使研究人员无法按照学术标准、依照学术研究规律进行原创性的研究 , 而且也使他们的学术兴趣和学术追求在应付各种行政任务和满足行政要求中逐渐丧失。   学术研究工作的管理者并不从事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活动 , 只是管理和组织 , 但却拥有比学术原创者更多的权力和个人获益。这种现象对真正埋头搞研究、做学问的科技人员是严重的伤害 , 也给整个学术界带来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由于获取权力比获得学问上的创造要容易 , 而权力带来的利益又远远超出学问带来的利益 , 这样的制度导向 , 除了极少数有强烈研究兴趣的人 , 多数人都不会走学术研究的道路 , 既使是进入这个行当的人也会把功夫下在谋取职权、分享特权和追求物质利益上而不是学术研究上。   学术界任人为权的原则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导致了学术奖励偏离了学术标准 , 影响了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和进化。科学的进化与发展依赖于任人为才的人才管理制度 , 因为如果利益向官职、权力倾斜 , 人才就会流向科学界的权力机构而不是研究部门。这样的管理体制和科研环境导致了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后继无人。职权构成的优势累积在鼓励学术人才涌向权力的同时 , 也压抑了学术原创人才的创造积极性以及发展的机会 , 无法激励一流的学术人才做出一流的学术研究 , 构成了阻碍学术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如今的学术界在缺少学术评价标准的同时还充满着行政级别的利益、诱惑与制约。试想 , 当人们看到做行政干部比做原创性的学术研究容易 , 自然会趋利避害 , 致力于仕途 , 以便通过做官来获得做教授不能获得的各种利益。科研管理体制中的官本位现象致使众多不以科学研究和学术探究为目的的人进入学术研究领域 , 这些人尽管在科研岗位上却不以科研为事业追求 , 只是致力于追逐职务官衔。官本位效应使职称评定、学术奖励、课题评审等各种学术活动演变成为职务占据者之间利益的再分配和利益平衡。   官本位的社会体制给予有官衔的人较多的特权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 整个社会对科技人才的尊重远不如对官员 , 致使科技人才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实际情况来看 , 也正是因为带有既定权利和某些特权的职务具有可获取荣誉、地位等利益的工具性价值 , 构成了走仕途比走学术之路更容易获得学术荣誉、学术地位以及研究资金的不合理现象 , 因此促使年轻的科技人才更愿意走仕途 , 或是走管理道路 , 而不是走学术道路。   从历史上看 , 中国的文化传统缺乏西方社会所拥有的科学至上的价值观 , 这意味着人们更倾向于以实用的心态面对短暂的人生 , 功名利禄则成为最合算的人生选择。官本位加大了这种人生价值观的社会作用 , 同时加剧了学术领域里的短期行为 , 最终使学术研究和学术人才的培养都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213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