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成功人士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成功人士

相关日志

成功人士的一些共同特性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5-9-13 19:50
成功人士的一些共同特性 蒋继平 2015年9月13日 在阅读社会上许多成功人士的经验介绍后, 我发现这些成功人士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的特性。 对时间的有效利用。 我发现这些成功人士一个共同特性是珍惜时间。 他们把有限的时间尽量用在学习, 工作和思考上,不是用在无为的消遣方面。 这点我深有体会, 也深表赞同。我始终坚持这样的观点, 时间是上苍给予人类最公平的资源, 人人平等, 因而,谁对这个资源的利用率高, 谁就会做出更大的成就。 内心自卑。成功人士一般具有自卑心理, 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更是如此。这种自卑心理使他们感到不足, 所以, 努力争取做得好一点,就成为他们内心的希望, 也就成了他们努力的动力。 争强好胜的性格。 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是争强好胜之徒。 他们不服输, 他们希望出人头地。这种好胜性格决定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不轻易放弃。他们一旦进入一个角色, 或者从事一个工作,即使不是他们的兴趣爱好, 但是他们仍然会认真地去做, 不会轻易地放弃努力, 也不会轻易地改变注意。 把责任看得比兴趣重要。他们不是凭着兴趣去奋斗, 而是通过努力来尽责任。 这是因为兴趣会随着时间和环境因素而变化, 但是责任不受这两个因素影响。 换句话说, 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勤奋努力, 好学上进。这个就不用多说。 成功离不开努力, 好学上进是出成果的必要素养。成功人士把学习和勤劳当成自己的使命。这些成功人士都具有这样的使命感。 有自己的主见。 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有自己的主见, 他们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观点左右。他们是有些固执的人。 有些读者可能会说, 自卑心理和好胜性格似乎有点自相矛盾的感觉。我觉得不矛盾。 要是我们把左脚看成是自卑心理, 把右脚看成是好胜性格, 那么, 就不是矛盾的双方, 而是相互平衡的架构, 是前后运动的共同工具。 总之, 成功人士的一些共同特性是:1。紧迫感 , 即对时间的珍惜和高效利用。 2。责任感, 不受兴趣的影响, 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事。3。 使命感, 勤奋努力, 好学上进。4。 持之以衡的精神,不放弃,不悲哀,接受挑战。 如果你具有这些特性, 那么你很可能是一个成功者, 即使现在不是,将来也会是的。
个人分类: 现象分析|4199 次阅读|2 个评论
成功人士的风险和代价(下)没有自由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5-7-22 04:40
成功人士的风险和代价(下)没有自由 蒋继平 2015 年 7 月 21 日 成功人士必须付出的另一个代价是:失去自由。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这点上比较直率, 他在被媒体问及当总统和不当总统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时说: 当总统的时候不能随便乱说, 不当总统的时候, 可以说你所想说的, 但是, 说了可能没人听。 克林顿的话实际上说明成名人物, 尤其是在政界的公众人物是没有自由可言的,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严密的监控之下。 当时看到这条报道, 我立即庆幸自己不是成功人士, 更不是公众人物,所以, 可以说我自己想说的。 我想, 要是一个人连自己想说的都不能说, 那这个日子如何能过得轻松自在。 从那以后, 我利用一切机会写博文来表达自己想说的东西。 至于有没有人看, 人家同不同意我的观点, 那是别人的权利, 我无法操控。 成名的公众人物失去自由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事实。 奥巴马, 普金和习近平绝对不能像我一样自由自在地到公共海边浴场去散步。 他们一定要去, 也要许多警卫和随从跟随在身边, 哪有个人隐私和自由。 由此, 我想到大自然和社会现象。 大自然中有老虎, 老虎是山中之王, 它们可以说是野兽中的成功者。 不过, 老虎虽然在山林称霸,但是, 它们也缺乏自由。 这是因为人类处处对它提防, 设置陷阱, 甚至直接枪杀。 被人类捕获的老虎, 更是被关进铁笼子中, 几乎终生没有自由。 我曾经在以前的博文中提到过, 各国政府的领导机构, 是天庭在地球上设置的动物园和马戏团。 地球上的人类把老虎狮子这类猛兽关进公园的铁笼子中, 供大众欣赏。 天庭把人类中的精英也关进一定的架构中, 用一种无形的框架约束他们的自由,并为天庭和地球大众欣赏。 鉴于这样的现实, 所以,苏东坡 说: 高处不胜寒! 意思是, 成功后, 高高在上, 孤独, 寂寞, 没有自由。 这是上帝的英明,有得必有失, 有利必有弊。 知道了这些风险和代价后, 我们在追求成功的征途上, 是否应该理智一些, 能够综合权衡,不走极端, 以免顾此失彼, 最后落得个枉费心机,得不偿失的人生结局。
个人分类: 科研人才|1183 次阅读|2 个评论
成功人士的风险和代价(中)亲情的缺失
热度 3 jiangjiping 2015-7-7 21:11
成功人士的风险和代价(中)亲情的缺失 蒋继平 2015 年 7 月 7 日 许多成功人士被问及一生中最遗憾的是什么这个话题时, 答案几乎是一致的, 那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陪陪亲人, 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和照顾孩子。 这些成功人士在人生的征途上, 为了事业上的成功, 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事业上, 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一个常数, 是一个有限的资源,由于着重事业, 而忽略了家庭。 这就是鱼和熊掌两者不可兼得的道理, 也是事业和家庭这对矛盾的具体体现。 如果找找具体的原因, 造成这样处境的主要原因是成功人士因为身居要职, 经常要出差, 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要对付各种应酬。 这些活动必将直接影响到成功人士在家中的时间。 不在家, 自然不能和孩子们进行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不能经常在一起, 如何建立起良好的亲情?有些成名人士的孩子, 走上犯罪和吸毒的邪途, 就是缺乏亲情关照的原因。 有些成功人士在人生的奋斗中也失去了繁育后代的机会。 中国的周恩来和彭德怀就是两个典型的代表。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 他们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非常的成功,可是, 从人生真正意义上来说, 他们才是真正的失败者, 没有后代, 生命到此终结, 至于他们的事迹和成就, 随着时间的进程, 必将被人们淡忘。 有些成功人士, 尤其是在商场拼搏的人, 成功之后, 积累了大量的家庭财富。 因为钱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因而, 从金钱的数量来衡量成功的话, 那么, 成功就是罪恶的积累。 由于在家庭中积累了大量的罪恶根源, 一些成功人士的家庭就出现了内斗, 子女亲属们为了财富的分配, 互相挣夺, 不顾情面, 最后虽然赢得了某些财富, 却从根本上失去了亲情。 这样的家庭有何幸福快乐可言。 反正在我的感觉中, 成功人士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顾及亲情, 成功后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家庭事务, 而且, 要是对财产的处理不周到全面, 可能引发亲人们的反目成仇。 这些是成功人士必须付出的代价。
个人分类: 现象分析|2103 次阅读|7 个评论
成功人士的风险和代价(上)健康风险
热度 2 jiangjiping 2015-6-30 19:49
成功人士的风险和代价(上) 健康风险 蒋继平 2015 年 6 月 30 日 我这里说的成功者是广义范围内的人士, 包括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 他们可能是皇亲国戚, 达官显贵, 政界要人, 商界巨富, 文体名星,科教界的知名人士, 等等。 一般来说, 世界上属于成功的人很少很少, 他们在人群中占的比例很低很低。 因为现实世界奉行“物以稀为贵” 的法则,所以, 他们一般属于人们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可是, 人们通常只看到成功人士在获得成功后的光鲜一面, 而不知道成功者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付出的代价和在成功后面临的挑战和困惑。 而且, 在多数情况下, 成功者在介绍成功的经验时, 一般只讲对自己有利的一面, 而不提对自己不利的信息。 我自己虽然不是一个成功者, 但是, 因为我的特殊个性, 我不喜欢社交活动, 也不喜欢一般的娱乐活动, 在过去的 20 多年中我很少看电视, 我非常喜欢独立观察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 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和归纳总结, 所以, 我把从社交和娱乐活动中省出来的时间用在这种观察和思考方面。 根据我对古今中外的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我得到一个个人对成功人士的看法。 我认为大多数成功者表面上看起来很风光很得意, 其实他们也有难言的苦衷。他们的苦衷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为获得成功而付出的风险和代价, 另一个是成功后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这篇博文先来谈谈成功人士面临的一个明显的风险: 健康问题。 为了简便起见, 我将成功人士面临的健康风险概要地归结为三类。 第一类: 过渡运动造成的肢体运动伤害。这一类人士主要是体育名星。 这些体育名星不管是在成名前或者成名后, 都要经历超强度的体育训练和运动。 大家一定知道姚明和刘翔两位 体育大 名星吧, 他们的肌体是不是受到明显的伤害。 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流出的汗水要比一般同龄人多出几百甚至几千倍。 除了他们两位外, 其他的大牌体育名星都有程度不等的肌体运动伤害的记录, 这种伤害在关节部位更为明显。 第二类: 工作量过大引发的心脑疾病。这类健康风险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成功人士, 但是, 以商界和科教界更为明显。 据我观察, 成功人士中患有高血压的人的比例远远高于人群的平均数。因而 , 我想血压与一个人的成功程度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除了遗传性高血压) 。 顺便幽默一下, 要想知道你自己取得了多少成功, 只要量量你的血压就知道了。 当今的社会, 竞争异常激烈, 尤其是商界和科教界, 人们为了在竞争中取胜, 超乎寻常地拼命工作。 他们这样做, 实际上是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的。 大家可以从媒体上的新闻看到这点, 许多年轻的成功人士中年离世, 让人甚感悲切。 总的来讲, 成功人士的心肌梗塞, 脑中风等心脑瘁死的比例要比人群平均数高出许多。 成功人士得高血压的原因主要是生活中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是引发后天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具体地来说,成功人士可能经常要乘飞机出差。 乘飞机的过程中, 遇到恶劣天气, 飞机的剧烈颠簸 会使乘客感到紧张。 这可能引发血压升高。 难得一次不要紧, 经常这样血压就会慢慢地变高了。 第三类: 压力过大产生的精神问题。人的精神面貌也是人的健康因素之一, 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健康因子。 这一类问题在文体名星和政界要人中较为普遍。因为文体大名星们和政界要人属于公众人物, 他们必须经常面对社会公众和媒体的质讯,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公众的监视之下, 因而, 为了保证美好的形象, 他们必须时刻小心谨慎, 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 在这样的处境下, 他们的精神压力很大, 有的人患了忧郁症, 有的人开始吸毒来排除寂寞和压力。 据说中国现在文体界的一些大名星和一些政界公务员患有程度不同的忧郁症。 比如说, 崔永元就是其中的一位, 还有, 播出 的柴静有抽烟的习惯。 一个女子抽烟一定是为了解决精神上的压力的。 再者, 文体大名星们的婚姻家庭关系也是精神面貌的一个具体反映,他们的离婚率要比社会平均值高一些, 这是事实吧。 他们面对的精神压力主要来自于大众媒体的捕风捉影, 尤其是他们个人生活的情感话题, 更是媒体的热点和大众的八卦资料。 我的感觉是, 大多数成功者都面临以上三种健康风险中一种风险。要是你属于一个成功人士, 而且没有以上三种健康问题, 那么, 你可以算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 是极品 中的极品!
个人分类: 科研人才|293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10 Phrases Successful People Avoid (But Losers Use)
wangyk 2015-4-22 23:03
王应宽 转载 Wang Yingkuan Beijing, China April 22, 2015 At AMI-MOA Learned from LinkedIn http://www.linkedin.com/pulse/10-phrases-successful-people-avoid-losers-use-bernard-marr?trk=eml-b2_content_ecosystem_digest-recommended_articles-186-nullmidToken=AQHg8g2aiB864AfromEmail=fromEmailut=2f8QwG4w1nB6I1 Ten Phrases Successful People Avoid (But Losers Use) 2015 年 4 月 16 日 Winning and losing are about your frame of mind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You can be a successful go-getter working in a mail room just as easily as you can be a loser CEO. By cultivating a winner’s mindset, you’ll set yourself up for greatest success. Check out the list of phrases below and note any that pop up in your daily lexicon. Eliminating them from your speech will go a long way to eliminating the negative thoughts that go along with them and help you believe that you can succeed. That won’t work. How do you know it won’t work? Even if it’s something that’s been tried before that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it won’t work this time. Shutting down ideas without trying them is definitely not the mark of a winner. I can’t do it. OK, negative Nancy, but guess what? If you can’t do it, chances are they’ll find someone else who can. Instead, approach th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hat you’ll need to accomplish the task. Do you need more training, more support, more supplies, more time? Impossible Things are rarely impossible, so be very careful throwing this word around. In my experience, it often indicates someone closed-minded who can’t see another person’s vision. Rather than declaring it impossible, open your mind to how it might be possible. Brainstorm. Look at the problem from different angles. Nothing amazing was ever created by declaring it impossible. That’s not fair. What are we, four-year-olds? Real life isn’t set up to always be fair, and if you find these words coming out of your mouth, you are almost certainly feeling mistreated. Instead of playing the fair card, however, try looking for 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And, understand that sometimes you’re never going to change a situation to make it fair — you might have to go out and create your own, more fair, situation yourself. It’s not my fault. It may very well not be your fault, but this phrase assumes that you’re laying the blame somewhere else. And nobody wins the blame game. Instead of focusing on blame, focus on solving the problem. How can you step in and make things right — even if you weren’t the one in the wrong? I might be able to… Might is another one of those words like try that set you up to fail. When people use words like this, it’s because they’re expecting not to be able to do whatever is being asked of them. Or, sometimes it’s used grudgingly. A client asks you to go above and beyond your original agreement, and to placate them, you say you “might” be able to add something. In either case, don’t hedge. Stand your ground and say what you mean. That’s not my job. One of the things managers loathe to hear. Sometimes, in order to help the team or move up the ladder, you need to step up and do things that might not ordinarily be in your job description. Don’t let yourself be taken advantage of, but try to look at working outside your comfort zone as an opportunity for experience and growth. Need Need is a funny word. You need food, water, and shelter. You don’t need that report on time, your team to come in for the weekend, or really anything else at work. You want it. Perhaps you even require it for things to function and flow properly. But do you need it? I think… Which sounds more powerful: I think, I believe, or I know? I think can be wishy-washy. Leaders and other successful people are decisive. Go with what you know. I’ll try. Take a page from Yoda’s book of wisdom: Do, or do not. There is no try. People tend to use the word try when they want to leave themselves an out, because they consciously or subconsciously don’t believe they can or will accomplish the task. Obviously, it is not black or white with any of these phrases and there are of course times when you would use them. The point I am trying to make here is more about the mindset and the words we use (as well as the way we say them) are a reflection of that. These are my top 10, but what are yours? Leave your favorite “loser mindset” phrases in the comments below so that we can add to the list.
个人分类: 信息博览|28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临终者忏悔的指南意义
热度 25 何裕民 2015-3-10 15:52
近来,不断有年轻成功人士因为生癌而夭折的噩耗。几年前,上海复旦大学青年教师于娟 30 岁刚刚出头就死于乳腺癌,引起一片唏嘘感慨之声。其实,于娟的事情绝对不是个案。不久,复旦大学又一位年轻女教师因乳腺癌谢世。至于社会上,每天不下数千人死于癌症,许多是年轻人,不少还是十分成功的年轻人。 这些青年精英罹患癌症,其中存在着某种共性。 世界名著《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是根据真人真事编写,其中描述的女主人公崔雅三十多岁,患的也是乳腺癌。大致概况是 活泼、美丽、聪慧的崔雅,三十六岁时邂逅了威尔伯,两人一见钟情,喜结良缘。就在婚礼前,她却被确诊为乳腺癌,于是,引发了两人共同挑战病魔的故事。两人相互依赖且煎熬地过五年,因癌症恶化,崔雅谢世。 临终前,她分析了自己为什么会生乳腺癌的原因,列举如下: ⑴ 长期过度地压抑自我情绪,尤其是愤怒和哀伤; ⑵ 几年前曾经历了一段重大的人生转折、压力和低潮,一连好几个月,几乎每天都在哭泣,情绪过于低落; ⑶ 太过于自我压抑与自我批判了; ⑷ 年轻的时候摄取了太多动物性油脂、蛋白质和咖啡; ⑸ 使命感太强,急于确立人生价值与目标; ⑹ 小时候常觉得非常寂寞、无助、孤立,无法且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觉; ⑺ 长久以来一直倾向自给自足、自制和过度独立; ⑻ 灵性修持(譬如内观等 ) 一直都是她最根本的目标,但没有全力以赴; ⑼ 没有早一 点遇见所爱的人(她恋爱较晚),长期缺乏情感支持。 崔雅虽是美国人,但 上述致癌的缘由,在中国城市的成功人士癌症患者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而根据于娟等国内患者的自我分析归纳,还可以加上几条: ⑴ 拼命工作,忽略所有其他; ⑵ 好胜心太强,信奉“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 ⑶ 生活没有规律;……。 以上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心理或行为因素,一定程度上都是可以避免的。 笔者长期醉心于肿瘤防治,因此,对临终时癌症当事人的想法也很是关注。春秋的孔夫子在《 论语 ·泰伯》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将临死,他说的话是真心话,是善意的!对活着的人,也许是有帮助的。因此,了解癌症患者的临终遗憾,对于今天的健康者,颇有醒世意义。 临床总结表明:中国城市癌症患者临终最为遗憾的,按前后次序排列,大致从高到低,可以分列为: ⑴ 我好的时候,为什么这么拼命! ⑵ 我为什么这么性急,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做好它! ⑶ 我为什么平时不努力戒掉烟或酒(此项多为男性)! ⑷ 我为什么不会控制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么爱操心(此项女性为多)! ⑸ 我为什么不早点治疗某种病(常常是肝癌、胃炎、小叶增生等)! 美国有位从事临终关怀的护士,她 30 年亲耳所闻,认为美国癌症患者临终遗憾呈现出下列排序: ⑴ 希望当初我有勇气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⑵ 希望当初我没有花这么多精力在工作上,错过了关注孩子成长的乐趣,错过了爱人温暖的陪伴。 ⑶ 希望当初我能够控制一下生活节奏,安排点时间,照顾照顾自己的身体。 ⑷ 我当时为什么要长期压抑愤怒与消极情绪,不及时释怀呢? ⑸ 为什么我不能让自己活得开心点,而只是习惯于掩饰,在人前堆起笑脸? 澳大利亚有位女护士,她的工作就是照看那些生命仅剩下3个月的癌症病人。她记录下了这些临终人死前最为遗憾的五件事: ⑴ 我真的希望我有勇气活出自己,而不是活在别人的期望中。 ⑵ 我真的希望自己以前没有那么努力工作。 ⑶ 我真的希望当初能够经常停下脚步,安排一些像休闲修行类的事情。 ⑷ 我真的希望当初能多与孩子及家人在一起,享受生活乐趣。 ⑸ 我真的希望当时能够让自己活得更幸福些。 日本也有医务人员总结了该国癌症患者临终前的一系列遗憾,涉及更多,按次序,主要排列如下: ⑴ 我为什么要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工作? ⑵ 我为什么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 ⑶ 我为什么始终这么忙,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健康? ⑷ 我为什么没有实现当初那个梦想? ⑸ 我为什么没有对某某人明确表白我内心真实的意愿! 很显然,尽管各国文化差异存在,但人们回忆一生(特别是作为癌症患者临近生命终点,痛苦地回忆一生)时,虽然具体表现有些差别,但也有共性的地方:比如,为过去的拼命工作而懊恼,因生活节奏太快而悔恨,对放弃重要的事宜(或稍微跨过一步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却失之交臂)而遗憾,生活失去了不少应该有的情趣,大概可以看做是共性的! 可以说:他们的悔恨,是所有活着的人的镜子! 看来,踮起脚尖,拼命工作;性子急;没有很好生活,都是促使患者后悔的要素。回过来,是不是应该学会放慢点,让内心世界能够安宁些,兼顾些生活其他方面的内容……!一句话,能否尽可能让自我灵魂跟上来!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1959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10个成功人士的好习惯帮你活得舒坦
luodongliang 2014-12-31 17:14
与你同行的人,比你要抵达的地方更重要。从成功人士身上学到好习惯,借鉴他们的人生经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舒坦。 1.别嫉妒 别人的成功对你有激励作用,仅此而已。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能力,浪费时间去关注别人只会阻碍自己去创造成就。 2.别回顾 你会经历困难的抉择,面临失败的可能。别让小石子绊倒,你要做的是扫清一切障碍,一直前进,决不回头。 3. 别找借口 如果遭遇决策失败,或是计划被打乱,你应该找出问题的源头,它是你值得学习的一课。经常找借口,只会无法正确总结原因。 4. 别停止学习 年龄、经验、已有成就,都不是停止学习的理由。无论是百万富翁还是刚创业的小卒,都有值得我们去学习,受其启发的地方。 5. 别和负能量的人交往 总有人不停地抱怨、找借口,心里都是恨。远离他们和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你应该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工作。 6. 对自己的时间有详细的规划 一天只有24 小时,时间管理非常重要。每晚列出第二天的待办事项,按照重要程度排序,能够有效地避免混乱。 7. 别害怕改变或调整 你非常愿意调整你的计划和总体战略,不断地更适应未来的需要。如果苹果不推出新产品,而是坚持做电脑,它现在就只会是一家电脑公司,而不是电子产品的大佬。 8. 别光说不做 只会描绘蓝图而不去行动没有用。成功的人会先严密计划再实践,得到让人印象深刻的成果。 9. 别只在乎钱 除了赚钱,提升产品体验和服务质量也非常重要。专注在提供卓越的服务,会让盈利变得更容易。 10. 别输给失败 许多统计指出,每10 个新企业里就有8 个失败者。成功的企业家知道每件事都有失败的可能,他们将失败当作人生的一部分,拍拍尘继续走。
个人分类: 生活|1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成功人士早餐前都做了些什么
热度 1 wanfulou 2014-5-4 15:28
美国一位专门研究成功人士早餐前做些什么的作者劳拉指出,早晨是最具创造力的时间段,也是锻炼身体、创造完美身材的时间段,在万物复苏之前醒来,给自己创造一个自由惬意的时间无比重要,但是,他也提醒大家:若希望好好利用完美的清晨时光,是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做铺垫的。 我们和大家共同分享这些良好习惯,从以下几点帮助大家迈向成功健康之路: 1、规划 好好把握清晨时光,最好前一天晚上就做好充分的准备,若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话,就提前准备好需要用的资料;若是希望参加运动的保健人士,就需要提前关注天气情况,准备好要用的衣服,并且把需要的东西最好挨着门放在容易找到的同一个地方。另外,还要安排好事情的轻重缓急。 2、运动 每天只是20分钟左右的适度运动就能够提升你的心情,并且能提供给你一天的能量,因此,起床做做晨间操,生活健康又美好。 3、用心 在你起床刷牙齿的时候,若你常用的是右手不防此时改变下思维用你的左手来尝试下,反之亦然,这种做法主要是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 4、深呼吸 每天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呼吸新鲜的空气、沐浴充足的阳光,将非常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 5、吃得好 现代人基本上不重视 早餐的价值 ,久而不食早餐其实会引发很多的健康问题,例如:甲状腺、脑下垂体之类的慢性病,便秘,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等问题。
87 次阅读|1 个评论
写写论文,写写博文
热度 2 shn2010 2014-4-23 10:34
在科学网上面也混了三年有余。然而终归是看得多,写得少。为什么写得少呢?一来因为自己仅仅是博士生一枚,科研界的微生物,处在食物链的最底端,自然是人轻言微。绞尽脑汁挑灯熬夜写出来的东西未必能赚到几个点击率。二来自己还要指望多做实验早出成果多写论文毕业能够捧上个饭碗。时间精力有限,自然不能像科学网上那么多的成功人士们“日撰博文三百篇,不辞尝作博文人”。前几天恰好看到程宗明博主写的博文《从一个科学网博客的“娇人业绩”说说写论文发论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40979do=blogid=786750cid=3365073 里面把论文和博文进行比较,语言诙谐,内容深刻,深有感触,也跟着写点自己的感触。 论文和博文的主要功能都是交流学术思想。但是它“论文”这个概念从发明出来开始,也确实就被赋予了评价学者学术水平和社会贡献的功能了。论文不同于博文。按照道理,论文应该是一件严肃的而且严谨的艺术品,而博文是的自由度要大得多。从这种程度上,论文的价值是该高出博文许多的。然而,实际上不尽如此。当论文被赋予了除了“学术思想交流”这个基本功能外,还辅以了其他功能比如 “学生获取学位的工具”、“奖励的指标”、“基金申请的参照”、“职位晋升的指标”之后,各种滥竽充数、粗制滥造的论文大行其道,论文的价值远远下降了。发表博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别人看,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观点,而发表论文只是为了毕业评奖升职称,所以,从这种角度上看,博文也许比论文更具有价值。 不管是写论文还是博文,内容都是最为重要的。程博主认为博文的主题需要“跟进时尚写热点”,对此我是不大以为然的。我觉得不论是写论文还是博文,最重要的都是, 内容要有价值 。什么是有价值?一篇论文有价值,就一定是有贡献的发现,要么是在基础科学研究上拓宽了人类的认知,要么是在技术开发上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一篇论文有没有价值其实我们都能够做出基本正确的答案。博文也应该要有价值。既然博文也是要花心思写的,那么就该力求有所贡献,或者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或者能够发人深思,或者能够让读者有所收获。如果别人读了你的文章,啥想法都没有,啥收获也都没有,那你不是即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人家读者的时间吗?此外,博文的内容不能偏离客观事实,观点不能极端。极端的观点基本都是错的。那些把小概率事件当作普遍事件对待甚至当作公理对待的人是愚蠢的。信口开河,误导别人,故意标新立异,胡乱放炮最后的结果只是自毁名声而已。 关于论文和博文的标题,程博主认为最好入个标题党,对此,我也略有微词吧。标题确实很重要,因为它的好坏决定了读者会不会选择阅读。但是,标题不论怎么“高端大气上档次”都必须要够紧扣主题,否则挂着羊头卖狗肉,取个惹人眼球的题目,别人带着万分好奇打开你的博文,结果却发现里面没啥好货,会让人觉得失望受骗,恐怕适得其反。比如,如果这篇博文题目改成“一个年仅 2X 岁的博士生对科学网博主们的殷殷期待”可能点击率会高一些,但是人家点进来一看,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说不定以后就再也不看我的博文了呢。 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的良心,是社会的顶梁柱。虽然我们虽处于太平盛世,但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时期的社会风气并不好。特别是经常在各种网站上看到各种饱含负能量的新闻,简直以为中国的道德底线已经下滑到史无前例了。然而,其实各种媒体喜欢报道的新闻一般都是负面的、极端的,为什么呢?因为媒体人最喜欢的就是猎奇,吸引他人眼球。扶老奶奶过马路肯定上不了新闻,但是扶老奶奶过马路之后老奶奶讹诈你就肯定可以上新闻了。但是,却有许多极端的人居然把少数情况当作普遍情况,并且大肆宣传。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有义务去净化社会风气,匡扶社会正义,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正义,抵制社会歪风邪气,遏制谣言传播。举几个还记得的例子吧。前一段时间科学网上许多博文讨论说高校里面如何如何黑暗。这些博文就给了我们这些想进高校当老师的后辈们带来了许多负能量,思想都动摇了。在这种情况下,李明阳老师指出了进高校当老师的一些好处,让我又燃气了以后去高校当老师的希望。再比如说,各种网络媒体都在报道扶起摔倒的老人却被讹诈的这类负面新闻的时候,科学网上某位博主就以亲身经历说自己曾经被别人撞倒并扶起来但是他没有去讹诈别人还说自己没有大碍(具体内容急不得了)。再比如马臻老师在他的一篇博文里面写到他如何去帮助别人。这些都是很好的宣扬社会正能量的博文。 上个世纪初期,在中华民族饱受外族欺凌的时候,无数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的志士仁人通过创建发行报纸来启迪民智,播撒革命火种,凝聚民族精神,激励热血青年,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国一盘散沙被外族鲸吞蚕食的状况。如今我们国家在体制等各个方面还是存在太多的问题,需要社会精英们去改良,让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科学博客上聚居了众多的中国知识分子精英。也许我们也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发挥自己的一点点力量,如果能够像先辈们那样或针砭时弊,开发民智,净化社会风气,对社会的进步做出一点点贡献,也就算是功德无量了。 然而,博文终究也都是文化快餐而已。大多数的人每天也都只是像我这样打开首页,浏览下置顶博文、精选博文和热门博文。今天的置顶博文也许一个礼拜后就会无人问津,被埋在浩如烟海的新博文下面。论文亦是如此,十年以前的论文恐怕就已经鲜有人再去问津了。所以,如果要想让自己的思想更深刻地影响别人,也许还是著书立传来得更加深刻。 鄙人一介书生,二尺薄命。虽无济世之才,却有济世之心。但求能够写点论文推动人类认知的进步,写点博文净化一些社会风气,弘扬一下社会正义。若能为社会的进步略尽自己绵薄致之力,无愧此生,则足矣。
个人分类: 感悟|3547 次阅读|2 个评论
思考2
haojiewuhen 2014-4-13 15:44
首先,请原谅我,因为我在思考的时候,或者称之为“头脑风暴”的时候是用英语来反问我自己的(肤浅的以为这样很解气),所以,我就那个英语记录了: What kind of life is meaningful? Is that very important?To whom? To save people?To fight for us?To be a hero?To love? To save the planet? 其实很多很多时候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你承认吗? 或许有N 种理由让我们告诉我们自己:我们必须奋斗,必须努力,我们要过上好日子,好---日---子??? 没有得到的就是最好的,这种狭隘的世俗观点充斥在我们生活的环境。 看看如今的“成功人士的判定标准”,看看各种媒体的宣传和标榜的对象,可悲! 很喜欢一句话:不能妄谈成功,成功,是将死之人的才念叨的事! 在哪里不重要,做什么才重要! 别再寻求“速成法”之路了!
3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每时每刻都需要励志
jzhou65 2014-1-21 13:02
人的一生都需要励志,因为这样才能明确奋斗方向,懂得努力。 小学生的时候,听老师讲课文,说凿壁借光、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等的故事,鼓励我们去阅读励志类书籍。随后的我们进入大学,听成功人士的成功案例,亲身体验社会生活。 有的书籍很好,不同时间阶段读会有不同的启示。高中和大学时期,我读各种励志名言,每次读此类书籍的时候我总是热血沸腾,有股劲。 读研以后就没有再读了,前天看看武汉建筑工地上的名言,我很有感触,励志的书籍还是要读:感觉好真好! 在我们身边总有很多的事情是我们不能够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励志,改变自己。我想,这样便能够成就我们自己。 励志,这个词很有深意。艰苦奋斗就是在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苦其自己,来有所成就的。一生励志,就是教导我们怎么做事,就是方案、指南、宝典。。。。。。 很多工业生产是怎么进行的呢?机械的操作。方案已定,结果就已知了。做分子生物学实验,步骤严谨、环环相扣,做人如此有规可循便是好的了。 励志,勤省吾身,走好人生路,实现人生价值是最值的的吧!
25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功人士和碌碌无为的人的若干区别
热度 7 jiangjiping 2013-7-24 05:48
成功人士和碌碌无为的人的若干区别 蒋继平 2013 年 7 月 23 日 成功人士总是千方百计地主动寻找机遇,他们一旦发现机遇,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会尽百分之一百的努力,他们甚至在没有机遇的情况下自己主动创造机遇。而碌碌无为的人总是在坐等机遇,有的人甚至在机遇明显存在的情况下也不愿尝试,不愿付出努力来利用这些机遇。 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成功人士看到的是光明有利的一面, 因而,对获得成功抱着希望; 而碌碌无为的人看到的是阴暗不利的一面,对获得成功不抱希望,也就不去采取行动。 在遇到困难和失败的时候,成功人士总是从自身方面找原因, 因而, 他们想方设法改进自己,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争取在未来的工作中不重复以前的失误。而碌碌无为的人总是从外界找原因, 想方设法为自己找借口,尽量推脱责任, 不思改进, 因而, 老是重复同样的错误。 在获得一些成就后,成功人士把它当成新的奋斗的基点, 从这个基点上出发,去更加努力地寻找更大的成功机遇。 也就是说,成功人士 永远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不满足于现状,只是把取得的成就当成进一步行动的资本和动力。而碌碌无为的人对获得成就沾沾自喜, 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把它当成消遣享受的资本, 从而不思进取,固步自封,最后必定落在后面。 成功人士知道自己的特长在那里,而且善于利用和发挥自己的特长。而碌碌无为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特长在那里,或者不懂得利用和发挥自己的特长。 成功人士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他们总是尽力营造一个和谐共赢的环境,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而碌碌无为的人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不顾他人的感受, 不顾集体的利益, 因而, 可能是孤军作战,成功的概率非常小。 成功人士一般具有远大的目光,不计较一时的得失, 不只顾眼前的利益, 而能够从长远计议。而碌碌无为的人总是斤斤计较, 目光短浅。 成功人士具有独立奋斗的精神意志,他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 没有依赖思想。 而碌碌无为的人有明显的依赖思想,他们没有积极的进取精神, 患得患失,不愿努力,不肯冒风险。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5429 次阅读|16 个评论
[转载]成功人士教你创业的技巧和经验
renrenup 2013-5-21 15:34
  创业,是有迹可循的。也是需要战略与技巧的。成功的人,往往都有属于自己的创业技巧。下面是创业成功人士总结出来的创业经验,仅供大家参考。   一、创业需赶早抓赚钱的机会   世上什么东西最宝贵?时间。由于时间是不可复制的,一次性的资源。一晃已经30了,青春已逝,不管是精力还是激情都开始走下坡路,不能再等了。总听到有人说,现在什么都没有以前好做,钱不好赚了。再过十年,肯定还是一样的说法。这就说明,市场是不断规范的,各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是不断下降的趋势,想一夜暴富、轻松发财是不现实的了。所以,创业要趁早。可能预备还不是特别充分,但是只要大方向不错,就甩开膀子干吧。可能初期本钱会大一点,没什么,就当交点学费吧。时间本钱,换来的是赚钱的机会。   二、布满信心,不屈不挠 兼职创业 的心态。   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我们往往看着别人赚钱似乎很轻松,等到自己做的时候,怎么就那么难呢?呵呵,实在很正常,你只看到了表面,背后的辛劳和艰难别人是不会暴露给你看的。所以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只要有希望,就不要轻言放弃,也许在坚持一下,就会成功。假如你中途放弃,那成功的可能性就是零,坚持下去就有希望。同时,我们要对自己的选择和自身的能力布满信心。各行各业都在赚钱,别人能赚到钱,我就为什么不可以?多分析总结,不断调整改进,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一定属于我们。究竟,当我们总结别人成功的经验的时候,往往会说?D?D天道酬勤。我们做到了吗?一定要做到!   三、做好资金预备。   1、做好资金预算。一定要有计划,没有计划就会发现该办正事的时候钱没有了,原来钱都花到无关紧要的地方去了。创业初期,资金一般不会太多,好钢一定要花在刀刃上,艰苦 兼职创业 这几个字必须牢牢记住,创业阶段,还没到享受的时候。   2、留出备用资金。在初期预算之外,一定要多找几条后路,一旦资金短缺,要有办法解决。(事实已经无数次证实,我们的资金预算总是不够的。)不然,看到钱赚不到,真是死不瞑目啊。这年头,多好的朋友,一谈到钱多半就不吭气了,所以,找朋友借钱,不要抱太大希望。找来找去,还是家人、亲戚比较靠得住。当然,吃饭的钱一定要先预留出来。   四、合伙分歧伙   1、俗话说,与其合伙养头牛,不如自己养只鸡。合伙有太多的麻烦和纠纷,究竟,人都是自私的,就算是父子之间、兄弟之间,谈起钱来都不见得好说话。所以,第一选择是自己做,亲力亲为在开始的时候很有必要。
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功人士法则
zxxtu 2013-3-29 13:18
创新 法则有一条 叫“有用,社会才会埋单”, 做人也有三条:人有用(大才,极品,像jobs ),工作有用( 国家或社会运行 的必需环节 ),产品有用(技术或 商品,能 产生社会效益)。如果这三 者 都不突出,社会就不会埋单,简称人out了 。 完成 三者之一 就算是成功人士了吧 ?
个人分类: 观察|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PhDchina 2013-3-6 13:47
  无论是国企、私企,还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成为一个成功合格的管理者是所有管理者的共同心愿,但是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或者说,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领导干部呢?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成功人士必须应该具备的五个特质   社会科学家研究了250位最伟大的军事家、宗教家、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现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变成为一位伟大的人,需要具备20个条件和素质,我们可以浓缩成5个特质。   第一,智力。智力是成功人士的首要条件特质,也就是说没有聪明的脑筋是不行的。   第二,监督力。就是如何带领一群人工作,他包括执行力,就是把思路、战略、决策规划与部署付诸实施。   第三,自信力。自信心很重要。成功者永远是做别人不想做的事的人和永远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的人。   第四,积极主动态度。积极主动的四把金钥匙:   第一把:拥有强烈的企图心。   第二把:怀着坚定的信念。   第三把:短时间内快速行动。   第四把:采取正确的方法。   第五,果断力。做事情能够坚持,有魄力,果断决策,而且不畏一切去做。   一个人要有成功,这5个条件特质是少不了的,当然啦!一个人不需要这5个条件特质都具备,但如果你一个都不具备,是不可能变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的,换句话说,成功的管理者应该具备某种或几种特质。   邓小平很有智力,能够管理一个伟大的共和国,具备很强的监督力,对于改革开放一直充满信心,做事态度主动积极,做决策时很有魄力,这就是邓小平为什么能成为一个伟人的原因。   有人说,聪明的人与遗传也有关,这也不否认。美国总统奥巴马智商很高、很灵敏,这与其遗传环境有关,据说:往上数10代,奥巴马与布什有亲缘关系,与前总统切尼17世纪是同一祖先。   这五个特质有这样解释:   1、智力→是成功的首要条件。智力是指一般性的精神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像、思考、判断等。构成智力的五大因素:①观察力②注意力③记忆力④思维力⑤想象力。   2、监督力→是成功的重要方法。监督力是指监督者的监督行为的有效性,这种行为体现为二次管理的有效性,是与管理相呼应的,是对管理的跟踪与回报。可分为:监督效力、监督效率、监督效能。   3、自信力→是成功者的基础保证。自信力是对自己充满信心,遇事不乱,处事不惊,有一种从容平静的心境。自信力是一粒生命的种子,深藏在人心里,随时都可以发芽,并开出绚烂夺目的花朵。自信力是一个人心中的灯光,时刻照亮着人生的坐标,辉煌着人生的过程。自信和力量是成正比的,人生需要进取的力量,也只有具备足够进取的力量的人的人生,才是激昂向上的人生。自信就是这种力量的沃土,譬如对生活的热爱,对高尚的渴望,对社会无私奉献和对真理的无休止的追求。所以说,自信力是成功的基础,成功的保证。   4、积极主动态度→是成功的关键。在执行力的所有要素中,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是核心。有人说,在执行力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话是这么说,缺乏工作能力,执行力就无法得到保证,但工作能力可以很快培养,而工作态度则是一时难以培养成功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受到其周围成长的环境影响,如果没有一种氛围,让其刻意去改变这种习惯,是难以改变的。积极主动的态度,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①积极主动的态度,会让人主动寻求答案。   ②积极主动的态度,会让人不断自我总结。   ③积极主动的态度,会让人特别在乎结果,能力成长快的人,一定也是态度积极主动认真的人。   5、果断力→是成功者的优良品质和基本技能。这是因为:①果断力是一个人良好的意志品质,果断力不同于盲目下结论,我们日常行为中表现果断坚决的品质特别重要,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特别是面对众多的抉择,不可长时间地徘徊、犹豫。②果断力是一个人基本技能。坚持自力,无须冒犯别人,果断意味着增加自身选择的余地,果断使人用于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意见,果断使人自如地处理人际关系,果断能增加个人品味。   二、成功的管理者要学会管理好自己   俗话说,一个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是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的,换句话说,是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合格领导干部,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其次是管理好别人。   ㈠学会管理自己   一个管理不好自己的人,如何管理别人呢?一个每天上班不守时的人,下属会守时吗?一个书都不翻一下的人,下属会热爱学习、追求进步吗?一个上班魂不守舍的人,下属会集中精神、全力以赴工作吗?一个承诺经常不兑现的人,你能要求下属以城待人、诚信服务吗?   相反,一个刮风下雨、雷打不动准时上班的上司,他的下属是很少迟到早退的!一个天天学习、不断进取的上司,他的下属如不努力就知道会被淘汰!一个严于律已的上司,他的下属也不敢造次!说白了,一个对客户必恭必敬、真诚服务的上司,他领导的下属必定会受到用户的好评!一个管理不好自己的人,他的部门怎么管也不会有起色。   ㈡那么如何管理好自己呢?   其一,严于律已,是管理好自己的心态   人之初,性本懒,让自己停留在舒适区,是人的本性。磨灭斗志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保持最舒服、最喜欢的感觉。这种人,碰到困难,选择退缩,而不是挑战:可是,要成为成功的管理者,合格的领导干部,那里有舒适、平坦的道路!成功的正道是坎途,真正有智慧的人士,会选择自己一直处于艰难、危机的状况中,卧薪尝胆,保持自己的意志。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管理自己。管理自己,就是让自己知难而上,热爱挑战。其实,大多数人都懂得正确的道理,能够行动的只是少数。原因在于,普通人对自己不够严格,只懂得率性而为,随波逐流。   记住忠告:对自己不严格,社会就会对你严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已经验证了的真理。   其二,言出必践,加强执行力,是管理好自己的结果   成功是一种习惯,诚信形成领导力。领导力来自好多方面,可是一个言而无信、信口雌黄的人,是没有领导力的。当领导和管理者,都要做到令行禁止。   管理自己,兑现承诺,应该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习惯!如果在下属面前,言出必践,那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假如长期如此,必将铸就个人的诚信,形成强大的领导力。上司注意自己的的承诺 ,下属如何敢信口开河说不负责任的话,做不负责任的事呢?   其三,不断学习,是管理好自己的内容   如何管理好自己,管理自己的什么事情?这个问题,要靠不断学习去填充答案。我们不能天生就懂得各种知识,即使你经过辛勤努力早已拿到了本科或研究生的毕业文凭,但它仅仅证明过去你的学习经历而已,并不代表你现在所拥有的知识与水平,学历的高低不完全等同于文化程度的高与低,更何况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之快,可以使任何最新的知识变陈旧。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我们领导干部必须紧紧把握好时代的脉搏,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思想的洗礼,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学习型管理者和领导干部。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说:青年对古文经典可择其精华下决心背出二、三十个长段,一辈子就可以运用自如,终身受益。文学家说:熟背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公安部发言人武和平说:一个农村教师告诉我,背一部好书可以用一辈子,如今我还能流利的背诵*古文观丛*。   三、成功管理者必须具备优良的素质和能力   领导担负的是决策、组织、协调和指挥等重要社会角色,所以必须具备良好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   (一)成功管理者应具备的五个素质:   1、敏锐的政治素质:一个成功管理者和优秀领导干部,其各项政治立场、观点和政治品质等方面的基本条件是各项素质中的根本、首要和核心,对于其它素质是有决定性影响的。包括政治理想、信念、态度、立场等等,它体现的是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   2、优良的思想素质:是领导干部理论修养、作风、观念及思维方式的总和。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就不可能有较好的政治素质,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在高也难以取得成就,这就是根基。   3、良好的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领导干部在活动中自觉遵守社会规范,恪守领导活动职业道德的素质。首先,具有团结协作的胸怀,宽以待人的修养,谦虚谨慎的态度;其次,要有率先垂范的作用,廉洁自律的形象和奉献的精神,养成“自重、自省、自励”的好习惯,达到“慎欲、慎微、慎独”的境界;其三,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细心和奉献的精神,鼓励斗志,勇敢迎接发展机遇和挑战。   4、广博的知识素质:知识素质是构成领导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作为领导干部,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和丰厚的文化底蕴,除了要有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以及现代化思维知识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具备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5、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其管理者在领导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心理现象的特点和个性,直接关系到领导者领导水平,影响到组织目标的实现。具体讲要有坚定的信心,坚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果断的性格,豁达乐观的心胸,自我克制等心理素质。一定要克服嫉妒、胆怯、紧张、偏见等不良的心理素质。   (二)成功管理者应具备六个方面的工作能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国际国内环境、经济形势、面对突发事件紧急情况,领导干部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领导活动范围和任务都会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这一切对领导干部的能力是个考验。包括: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处置能力、内省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等六个方面。   1、管理能力。所谓管理,是对给定的资源、人员、资金、设备、材料、环境等等进行合理配置和使用过程,以求高效益、高效率的实现目标。这包括:支配能力、使用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决断能力、协调能力、控制能力等8个方面。   2、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一种影响力,所谓领导是指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领导活动的着力点是指挥方面。就是通过各种领导手段、决策、把握运行,它不同于管理能力,必须做到五点:   ①要有精准独到的眼光,发现问题,找准关键。   ②要有明确目标,不要让你领导的人无所适从。   ③要知人善任,韩非子《八经》中说的好:下君尽已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什么意思呢?下君是糊涂的君主,只会用自己的能力治国;中君是一般的君主,善于用众人的气力治国;上君是贤明的君主,善于用众人的智力治国。   ④要做好沟通协调。包括上下、左右、内外协调。   ⑤要发挥好激励的作用。要了解下属需求,有针对性为下属解决困难,满足需要,激发热情,调动积极性。   3、发展创新的能力。运用手中各种资源权利,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创新。作为领头人,必须具备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发展创新的能力,能够超前思维,大胆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握发展机遇,找准发展的途径,把握发展的关键,改善发展的质量,牢牢掌握好、运用好发展的能力。特别是在自主创新方面有所建树。   4、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危害大众利益,影响社会秩序,人们不希望发生,但又会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一系列恶性事件的总称。近年来,各类突发事件频发,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有应对和处置能力。具体做好四个抓手,三个关键:   四个抓手:从防微杜渐入手,解决矛盾于初始是根本。   从寻根追源入手,化解矛盾根源是核心。   从变堵为疏入手,避免矛盾激化是关键。   从信息公开入手,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是重点。   三个关键:做好应急预案、抓主要矛盾、快速反映工作。   5、养成自觉内省的自律能力。是指管理者和领导干部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能自觉地认识、洞察和反省自我的能力。即领导者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正确判断和评价自己的言语、行为、情绪、动机,从这些表现方式中来提高自己自尊、自重、自律、自爱的能力。作为领导干部,不要因别人的夸、赞、恭维而飘然,要学会谦虚、自我批评。古人倡导“吾曰三省吾身”,说的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们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三次检查、三个方面检查、多次检查),替人家谋虑是否还不够尽力?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要养成并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筑防腐之堤。   6、应具有本职位的专业技术能力。领导干部虽然有共同的能力要求,但具体到某一个职位就会有不同的专业需求。比如:管农业的领导和管信息化的领导就有不同的要求,专业技术能力对一个管理者来说也很重要,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工作。   四、成功的管理者要学会用文化管理团队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表面上是产品、技术、管理的竞争,但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而品牌和服务的竞争正是由企业创新力,文化力所决定的,做产品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出文化。现在不少企业家、高管人员提出这样一个观念:用文化力引领企业团队未来。中国EMBA十大名师之一,孙中一这样说:为什么许多明显企业很快成为“流星”企业?为什么企业待遇很好,但仍然留不住优秀人才?为什么企业有完善的制度,但却总是高高在上,无法落实,无数经验表明:人管人,管死人,制度管人,管累人,文化管人,管住魂。   企业想要自己团队的能力有所提升,就要注重管理人员的能力,目前中教网有: 在职博士 、 EMBA课程 、2013 北京专升本 等,适合社会各类工作人员就读,主要有社科院金融博士(http://www.zhongjiao.net/sky?source=jxf)、传媒大学EMBA(http://www.zhongjiao.net/cm?source=jxf)、西安交通大学EMBA(http://www.zhongjiao.net/xjd?source=jxf)、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DP(http://www.zhongjiao.net/edp?source=jxf)、四川软件工程硕士(http://www.zhongjiao.net/rgscu?source=jxf)、中国人民大学金融EMBA(http://www.zhongjiao.net/rucemba?source=jxf)等,从管理者的技能和管理两方来综合提高。   (一)用文化管理人,才能管住灵魂   企业文化概念: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团队)的灵魂,是无形资产,代表着企业的一种精神境界和价值观,贯穿在全体员工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展示企业的宗旨、理念、精神、品牌。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单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讲通俗上一点,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是有利的,而且都是自觉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使之形成了一种习惯,习惯成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作用于大家,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观念的形成,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作用:   1、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基本游戏规则,所以始终以解决问题为自己的宗旨。   2、企业文化是被大家认为有效的而共享,并共同遵守和自觉维护。   3、企业文化是习惯的。   4、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持续发展的。   5、企业文化集中反映了企业的关键价值。   6、企业文化是企业内全体成员的意志特性、习惯和科学文化水平相互作用的结果。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这样一句话:海尔20多年来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创新。如何让创新坚持落地,成功在于坚持文化。为什么海尔管理模式搬不走,人有三商:情商、智商和韧商,而韧商是最难达到,这就是海尔的企业文化。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不难发现,企业家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还创造了各具特色 企业文化,企业家又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企业家既是卓越的管理者,又是员工的精神领袖,他以自己的新思维、新概念、新的价值取向来倡导和培植卓越的企业文化。   一个有生命的组织不是靠财富来支撑的,最终支撑组织生命力的是文化。所以企业家和管理者有这样一种说法:用文化引领企业(单位、团队、公安)未来就很容易理解了。   中国最具魅力的六大企业文化是:海尔集团、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联想集团、长虹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海尔文化:追求卓越、不断创新   平安文化:以人为本   联想文化:内核是责任   长虹文化:产业报国、振兴工业   华为文化:比物质资源更重要的是文化   万科文化:寻找人文主义的光亮   我们宜昌市保安服务公司也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比如说:   服务宗旨:安全、可靠、守信、满意   工作制度:坚守岗位、认真负责   工作要求:规范服务、礼貌待人   工作纪律: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企业口号:宜昌保安、保您平安   文明规范服务五句话:一、敬礼!您好,请问您找谁?二、请您出示证件,请登记。三、请稍等,我帮您联系。四、请进,或者说对不起,本人不在,请您下次再来。五、请您慢走。我们把它制作为卡片,发给每位员工。我们把这两个五句话作为一项活动经常开展,又简称*双五*教育活动。   (二)重视自己的下属,把教育、培训、考察机会让给员工   有这样一句管理名言: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会长满杂草;把我的工厂拿走,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所以重视自己的员工比什么都重要。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对员工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都缺乏教训、培训、学习、考察机会,而这些机会都是管理者、领导们要走了。这就是大多数企业、团队中的一种现状:过于重视 管理者带头示范作用,忽视了员工的素质 能力提高。   例子:在很多组织里,把一切优惠条件教育、培训、出国学习考察机会都让给管理者(领导),而下属机会很少或者说没有。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没有得到特别的指正和训练,而管理者又没有把学习的东西传输给下属,所以下属对工作还是显得力不从心,提高不快。   结果:管理者再有能力也没有用,因为真正面对社会、群体、群众的不是管理者,而是一线工作的员工,所以,重视教育、培训员工、提高能力和水平很有必要。   1、要照顾好员工,树立员工第一。   世界 三大快递公司:敦豪、联合、联帮效益最好,其中联合包裹总裁讲过这样一句话:公司要照顾好员工,员工就会照顾好客户,进而照顾好公司利润。换句话说:一家企业如果要有很好的利润,首先必须要有很好的客户,要有很好的客户,最起码要有很好的员工,如果照顾不好员工,员工就不会照顾好公司的客户。欲取于外先安于内。试想一个员工技能低下,怨气冲天,企业怎能生产出高品质产品,又怎能对顾客微笑服务呢?生产靠员工,销售靠员工,从这个意义上讲:员工第一正是为了顾客第一。   2、使用好员工   我们刚才说的管理名言: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将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和机器、设备、工厂等相比而言,最重要的是员工,员工是人力资源,应该把他们看作是公司的财富。机器、工厂、设备靠钱可以买到,但人力资源却需要慢慢培养开发。   3、重视员工教育、培训   ①应让员工参与决策和管理。   ②把更多培训、学习、考察机会让给员工。   ③从最简单的开始培训。   例东京迪斯尼乐园员工培训案例就说明这个道理:世界上有六个很大的迪斯尼乐园,生意最好是东京迪斯尼乐园,一年参观人数1.700万人次,研究这个案例就是重视员工培训,引客回头。   培训员工从最简单的做起:   ①学扫地②学照相③学包尿布④学认识方向(熟悉环境)⑤怎么与小孩讲话⑥怎么帮助丢失的小孩⑦怎样送货。   这几年我们保安公司也狠抓了对员工培训和教育,大家可以看到队员素质和服务质量比原来好多了。   别人请保安一是为了安全,另一方面是求企业形象。所以保安服务形象、质量很重要,服务质量靠什么,靠教育、培训。宜昌市保安公司近几年发展很快,现有1300多人,不是老总有多大的本事,而是员工素质提高,服务质量好了,要安全、请保安在我市已形成自觉习惯,别人主动到公司请保安,这得益于我们重视了对员工的培训。   其实培训内容很单,会说会做就行了:   例如,我们把文明规范服务五句话作为培训重点:①敬礼,请问您找谁?②请稍等,我帮你联系③请出示证件,请登记④对不起,他本人不在,请您下次再来或者说请坐⑤请您慢走。   我们常说把简单的话说到,把简单的事做到,这就很不简单了,这就是最好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对员工的培训、教育我们坚持长年长抓,作为活动长期开展。   结束语: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和合格的领导干部?   五个特质不可能都具备,但一个都没有是不行的,这聪明头脑虽然很重要,善于动脑筋就行,还要有监督力和执行力,也就是说,将领导讲的,文件发的,墙上挂的,规章定的变为实际行动。自己对自己一定要充满自信,要永远向前,义无反顾,要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势,不管是多大的困难,要随时用四把金钥匙破解,说话、办事一定要坚决果断,这是成功人士的优良品质和基本技能。   成功的管理者、合格的领导干部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言行,一个人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是不会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合格的管理者的。   成功管理者、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素质、优良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广博的知识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卓越的管理能力,优秀的领导能力、发展的创新能力、妥善的处理问题能力、自觉自律内省能力、胜任本职工作技能技巧能力。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才能合格,否则将被历史淘汰。   成功管理者、合格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用文化管理团队,因为只有文化才能管理灵魂,文化才能引领企业、团队、单位、公安工作未来,文化才能引领中国的未来。无数事实证明,成功企业家不仅创造了工作奇迹、经济奇迹,还创造了文化奇迹,企业家既是卓越管理者,又是员工的精神领袖。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员工,最好的办法是把学习、考察、培训的机会让给员工,把员工照顾好了,员工就会照顾好客户、群众,也就照顾好了这个团队。培训员工从最简单的做起,其实我们所做的事情都很简单,把简单的事做好了,就很不简单了。
1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功人士与不成功人士
热度 2 renxl 2013-3-5 21:30
成功人士与不成功人士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图,有点儿意思:
13554 次阅读|2 个评论
职业的自信与自重
热度 3 zhaodl 2013-1-31 10:00
  我在准备4月11日“南方科技期刊论坛”的作业“期刊编辑的发展模式”。我看邀请的人比较多,可能我不去凑热闹,但我还是思考一下,为“编辑学研修班”准备。计划将编辑学研究提升到职业规划的高度来讲。另外,想解剖一下“作者对审稿意见的理解中问题”。 在学习和思考中感觉到,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编辑职业规划问题,核心是搞清楚编辑这一职业的特点和发展空间(或者说是方向)。明确了目标方向以后,就是: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而完善和充实自我,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而展现和推销自我。因此,前提是:编辑特别是科技期刊编辑“本职”是什么?可能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然后才是:基于“本职”来考虑“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在这里我重点思考这样几点:   (1)编辑的“本职”,特别是在体制改革方向不明的情况下,编辑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   (2)现实中,我们忙忙碌碌的那些事,有多少是符合未来“本职”要求的?有哪些是多余的或者说是“辅助的”?   (3)现在台面上,所谓“成功人士”的几种类型,那些是符合“编辑本职”的,那些是成功于“编辑之外”?   (4)不同的“本职”指向的不同目标是什么,不同目标要求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5)职业精神或者说“专业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专业精神在自我成长中的作用。   在这里,我想说一下我对职业精神的理解。我上网搜索了一下,职业精神的定义有些扯淡:“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精神。”这不是“废话”吗。我想,我们还是从职业的概念入手:“所谓职业,就是人们在社会分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分工,是人们长期从事的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这里的核心内容,我认为是“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实际上也是重复的,也就是“专门的业务”而已。也就是在社会分工中“此岗位区别于彼岗位”的“劳动”内容。岗位和岗位之间具有许多相同的业务内容,而只有这些专门的内容才是彼此区分的“特征点”。   所以,我认为:职业精神的本质是从业者对自我职业专门内容的专业化程度,表现为从业人员对自我职业专门业务的自信——要做到自信就必须“精于业”,同时表现出对他人职业的充分尊重。也就是说:职业精神是对自我职业的自信和对他人职业的尊重!   我们常常看到被奉为专家的人,往往都是在自己的职业专门业务方面“出类拔萃”。但是,在成名后却成为了“大家”,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原来职业的专门业务上。正因为这种缺乏对他人职业专门业务的尊重,而涉足自己本来并不熟悉的“专门业务”,被冠以“砖家”的称呼——专家即砖家!   在一个专门的业务范围内深入以后,会有一些比常人更深的感悟和发现,而这种深入的发现之后再来看问题,会有触类旁通的效应——这是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问题,具体问题有特殊性也具有一般性。如果从一般性的角度,宏观地看问题,可以!但如果面对具体问题就必须对特殊性给予尊重,否则就是外行!   自信与尊重,是职业精神的核心——没有对自我专门业务的自信,就没有专业特长;没有对他人专门业务的尊重,就是会失去专业特长!换个角度来讲,也就是: 职业精神就是自我的自信和自重——在自己的专门业务中不露怯,在别人的专门业务中不出丑!
个人分类: 闲思偶得|408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成功人士考MBA
PhDchina 2013-1-11 13:36
  近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非常快,很多公司也需要大量的有着更高能力的高管人群,所有很多人面临着提高能力的问题,MBA学位也是很多大公司比较看重的,几年前中国的学员想要获得MBA学位就必须要出国留学,费用也特别高,但是随着现在中国教育失业的发展,中国的MBA教育也逐渐完善,学员可以不必出国就可以获得MBA学位,此事也为众多学员节省了很多经费。   在中国学习MBA会有哪些发展?   MBA是中国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教育事业,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MBA教育抱着很大的希望,在中央电视台CCTV2一个节目中,一个MBA代表的发言,我想大家看了也会有很深的体会,中国的MBA在国内的需求还是很大的,MBA学员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也很大。   湖南大学MBA学员在毕业演讲上讲到:回首中国的MBA教育,今天作为已经毕业的MBA学员,我深深地为MBA教育叫好,他是用一种互动的教育方式,提供我们学员的互动沟通以及团队的合作精神,更多培养的是我们的情商,而不是智商,因此MBA的教学是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化的的思考方式。非常感谢MBA教育带给我们的收获。   MBA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位MBA学员将学习感受通俗地概括为“学点词儿,认点人儿,养点神儿”。学点词儿接受系统的工商管理教育,能让学员可以更好地与单位高层沟通;认点人儿同学、老师,都是资源;养点神儿进入学习环境,养精蓄锐。   当然,这仅仅是一部分。很多学员反馈,上MBA让他们视野不一样了具体说来就是跳出了自己工作的小圈子,更能着眼全局。师大MBA学员张蕊是西门子公司的人力资源顾问,她说:“以前对于领导层的一些决定并不能完全认可,现在看待问题的角度、方法不一样了,更能领会高层的意图,执行得也更好了。”   而在课堂学习之外,同学之间的分享和互动,给MBA学员带来的收益绝不逊色于课程本身。天津工业大学MBA学员李澎、赵宜春组织“职业智慧论坛”,每周一个主题,让不同领域的同学敞开交流,“启发性的东西层出不穷”。师大MBA学生梁菽玲创办的西点店,从可行性分析一直到营销组合策略的制定,都是通过同学讨论做出的,现在,这家店已经经营得非常好了。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分享例子。   “案例教学、走进不同企业,学到了鲜活的管理知识。”“感觉自己的情商有提高。以前经常对员工发火,现在懂得用管理思维换位思考了。” “学校邀请一位法国博士讲座,让我对西方人的沟通方式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管理、情商、沟通……各种能力的提高,是MBA学员的普遍感受。在记者调查时,这些已经在单位里有不错职位、薪资待遇比较可观的MBA学员普遍认为,上 MBA ,还是物有所值的。   与学生们的感受相呼应的是,MBA的着眼点也是能力的教育。天津大学专业学位与高级管理培训学院院长牛占文认为,与学术研究生培养研究型人才不同,MBA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亦即培养企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乃至管理精英,MBA既需要掌握系统的知识,又需具备相应成为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各种能力。
10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来继续为我们传递正能量
热度 2 ghyamap 2013-1-10 16:07
谁来继续为我们传递正能量
小时候羡慕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因为他们是老师眼中的好苗子 中学时聆听那些励志故事,听李阳老师的演讲,激情澎湃,全校掀起了学英语的狂潮 然后呢,等长大了,李阳老师的家暴让我对他的形象有了翻转 类似这类小时候宣传的正面能量的企业家等成功人士的故事很多, 那个时候不论是学校还是媒体,包括我的父亲,都很维护这份正能量 也许他希望我能充满信心的长大,很感谢爸妈对我们用心的抚养 就这么一直走过了大学 读研时,开始不断的有人告诉我社会的真实,这也让我开始了思想冲突挣扎成长的过程 最震惊的莫过于听到几位入选“千人”的“人才”被查出造假,存在学术剽窃 如果李阳等是我自己追求的过于理想化 那这些千人呢,XX学者,他们的童年肯定也很优秀,那时候的他们也受过德育 并不是每一位搞科研搞得好的人都值得我们尊称为“大师” 我的梦,中国梦。这个梦对我来讲也许有点大,但是对80、90的年轻人来讲,很真实 连国足都戴红领巾来捍卫少年的梦,我们的“千人”呢 尊敬那些拥有顶尖知识的人,但更膜拜那些有素养的“大师” 我不是个牛人,我也成不了大气候,所以我需要一个梦想,一个“膜拜”的对象来引领我前行
个人分类: 新路历程|3624 次阅读|4 个评论
[喜剧][人再囧途之泰囧][蓝光720p.MKV/3.8G][国语/中字][2012高
lcj2212916 2012-12-23 12:17
◎译  名 人再囧途之泰囧 ◎片  名 Lost in Thailand ◎年  代  2012 ◎国  家 中国 ◎类  别  喜剧 ◎语  言 普通话 ◎字  幕 中英双字 ◎ 百度链接 taqmh ◎文件格式 X264 + Mkv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片  长 97mins ◎导  演 徐峥 ◎主  演 徐峥 / 王宝强 / 黄渤 / 陶虹 / 谢楠 ◎剧情简介   商业成功人士徐朗(徐峥 饰)用了五年时间发明了一种叫“油霸”的神奇产品——每次汽车加油只需加到三分之一,再滴入2滴“油霸”,油箱的汽油就会变成满满一箱。徐朗的同学,兼商业竞争对手高博(黄渤 饰)想把这个发明一次性卖给法国人。但徐朗坚决不同意,他希望深入开发研究, 把“油霸”发扬光大,得到更远的收益。两个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一直无果。由于两人股份相同,唯有得到公司最大股东周扬的授权书,方可达到各自目的。当得知周扬在泰国后,徐朗立刻启程寻找。而高博获悉后将一枚跟踪器放在徐朗身上一起去了泰国。飞机上,徐朗遇到了王宝(王宝强 饰),别有心机地想利用他来摆脱对手高博的追赶,可他不仅没甩掉王宝,还成了他的“贴身保姆”……   究竟徐朗和高博谁会最终拿到周扬的授权书?而三个各怀目的的人,又将带来一短如何爆笑的泰国神奇之旅?   徐峥和王宝强泰国相逢,再遇囧事一箩筐,徐峥饰演的成功商务男依旧对王宝强充满鄙视。两人先后上演在寺庙遇到人妖和电梯里误会美女的无奈事件。而黄渤饰演的表情严肃黑衣男,与两人纠缠不休,三人更是险些丧命…… 下载地址 : http://www.ctdisk.com/file/14104835 http://radarew.5d6d.net/thread-1066-1-1.html
13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功人士不说,却默默在做的30件事情
热度 1 lychust 2012-8-12 17:09
成功人士不说,却默默在做的30件事.txt 01每天列出3件最重要的事(1) 02比别人早10分钟到公司(1) 03开口前先想几秒钟(1) 04发脾气之前先数30个数(1) 05不确定时,挑最难的事做(1) 06给每件事规定完成日期(1) 07坐第一排的位子(1) 08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1) 09比别人多坚持10分钟(1)
4338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2-18·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2-7-26 14:29
科研工作需要有一种知难而进的精神 科技工作者都希望能够在科研领域做出一番成就,从而有所创新,或者有新的发现。但是,科研创新和科学上的新发明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是很容易,人家早就创造出来了,或者早就发现了,是不是? 许多学生希望从前辈们的经历中学到一些经验教训,从而可以更好地走向成功。因而,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那样的成功人士的经验介绍会。这在中国大陆已经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社会现象。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院士就经常被作为一个榜样。袁老把他成功的经验归结为汗水、知识、灵感和机遇的结合。我很认同他的成功四要素的说法。 诚然,袁老的成功经验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每个人的处境不同,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和方法。正所谓条条大路通北京。不过,在我看来,虽然可以殊途同归,但还是有一个基本条件的,那就是,你必须选择一条道路去走。大家知道,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有各种困难和挑战。因而,如何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是决定一个科技人员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成功的科学家必然具有知难而进精神,他们可能具有下列素质: 第一,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有些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威胁到生命,或者影响到一个人的命运。比如说,与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有冲突。这样的例子很多,最著名的要算是达尔文、伽利略等。他们的做法与当时社会的统治势力和观念有根本性的冲突,要承担的风险很大。 第二,想别人不敢想的事。还是以伽利略为例:当时的社会各界都认为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们的直觉也是如此。即使在今天,要是没有科学的知识,凭我们的直觉,我们还是会觉得是太阳围着地球转。原因是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转动,只看到太阳在天上移动。伽利略就不是这样想的,他冒着被教会处死的风险,提出了地球围着太阳转的想法。 第三,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有些科学研究的环境很恶劣,因而,从事这样的工作很辛苦。那些不愿意吃苦、或者经不住困难条件考验的人,就不可能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只有那些自愿吃苦、乐于在艰苦环境下坚持不懈的人才能获得成果。比如说,那些奋斗在两弹一星研究领域的功臣们,他们面对的是非常艰苦的科研环境:研究场所处于荒漠之中,还要面对核放射性污染。他们靠的就是坚定的信念和知难而进的精神。我自己的科研经历也可说明这一点。夏天的温室是很湿热的,在里面工作很难受,不一会儿就会大汗淋漓。因而,一般很少有人愿意在里面工作很长时间。在田间也一样,夏天高温酷暑,整天在田间作观察记录也是一件很艰苦的事。而我和同事们的选择却是,不顾这种恶劣的环境,坚持长时间工作在这种环境中。 第四,不畏挫折,不怕失败。科研工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实验结果与实验设计不相符合。这就需要反复不断地改进、不断地重新验证,而不是遇到困难就放弃。其实,许多科研成果是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才获得最后成功的。在我们的一些研发活动中,许多课题都要经过几十次的反复试验和改进才能达到试验设计要求。 第五,不迷信,敢于挑战权威。权威就是被大众认可的专业人士。他们的理论和观点一般被认为是标准。要打破这种理论或者否认这种观点是很难的,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假如你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那么就必须要有不迷信和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或者观点。 简言之,科学创新和科学发明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往往面临很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敢想、敢做、敢当、不迷信、不放弃,能够接受失败的事实,不断地改进,不断地探索,经受得住苦难的磨练。所以,知难而进是科技人员必需的精神。 ——Six L's Packing CO. Inc,Senior Pathologist 蒋继平 科研故事:拒绝为文章署名 去年冬天,我曾拒绝为一篇文章署名。 某日,一个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将毕业前遗留的一部分内容写成文章,打算投稿某杂志,请我做通讯作者,当得知并未按照以前我提供的建议补充证据,我拒绝作为该文的作者之一。我对这部分内容很了解,但我认为现有结果尚不足以得出明确结论,并未达到投稿应有的程度,急于投稿是浮躁的表现。去年我也曾拒绝在另一个已毕业学生的文章上署名。 很多时候,人们只看到发表文章的好处,却忽视科学的严谨。老想文章多多益善、IF高高益善,却没有把问题深入研究清楚,得到似是而非的结论,如何说服审稿人?作为导师,有时明知这样很不好,却也劝说无效,很多导师选择退让,让学生试试,抱有侥幸心理。也有的导师根本不管文章写得如何,乐得署名,中了当然好,不中也没损失,这种做生意的心理对科研风气影响很不好。不管如何,对文章署名不严格,会助长科研人员的投机心理。 应该坚持的原则是,不在没有实际贡献的文章上署名,更不能随随便便给文章当通讯作者。这个实际贡献包括构思、实验、讨论、写作、修改等,通讯作者要为文章所有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有的人文章数百上千,著作等身,这可能吗?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多少研究工作?以前有过牛人出现文章被撤销事件,总会叫屈,说自己不知情,但白纸黑字写着你是通讯作者呀,不能醉心做通讯作者而不顾责任。所以,为了科学的严谨,也为了珍惜得来不易的学术名声,为文章署名之事一定要慎重。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徐耀 (责任编辑 李娜,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来信|2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中国的“海归”全是“假海归”真“海鸥”?
热度 4 duke01361 2012-7-24 17:55
在中国的“海归”全是“假海归”真“海鸥”?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了一个“蓝皮书”说是中国“海归”中 20.8% 已成为外国公民, 23.2% 持外国永久居留权, 24.4% 拥有长期居留签证, 31.6% 拥有短期居留签证。这些百分数加起来 =100% 的"海归”其实都是假“海归”! 不知道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编辑和我之间哪一个不识数? 而且还发布了跟踪报告: 创业成功人士有~54%是来自美国回国 23%来自欧洲 10%来自加拿大。 所学专业方面,46%成功创业的海归在海外留学时学的是理工科, 27%为经济或工商管理。   这些人中~90%是male,但女性海归创业者呈上升趋势,而她们在创业过程中的优势正在逐渐显现。    大部分是硕士、博士或博士后。 平均海外工作经验5年左右才能对创业有很大帮助。   这些假海归懂得了西方国家商业模式、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资金和人脉,然后利用中国与国外经济发展差距进行“创业”,而且这是很多海归创业的主要形式。 当前中国流行的“海归”分类有: 海龟(已经回来了)、海带(待业)、海藻(忙于找工作)、海鸥、海根(准备落叶归根)、海派(公派)、海泡(准备回,但犹豫不决)、海狮(杨振宁式的人物)、海鲜(受重用)、海参(学生)
个人分类: 逗你玩儿|10610 次阅读|4 个评论
真正的成功人士
热度 3 xiangzr1969 2012-7-3 13:21
冯仑在郊外对大伙儿讲如何从从表面辨别真正的成功人士: 1、没有名片; 2、自己不开车; 3、衣服没logo; 4、没有小区名,只有门牌号; 5、每天午睡; 6、经常在郊区活动; 7、包里现金很少…… 旁边一位农民兴奋地打断:“我们村全是这种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咖啡馆里没有常识的的“成功人士”
热度 1 tangwzh 2012-4-30 16:55
马克思作为过去千年和二十世纪百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这不是中国人评的,你问问英国人是怎么评的?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高于华盛顿和拿破仑,这也不是中国人说的,你问问西方人何出此言?你在咖啡馆里随便拿的一本旅游指南是正经的学术著作吗?再说,是我们自己先骂毛,那些污毛的数字也是我们自己提供的,人家不过是跟着我们说而已;而且西方至今也有不同意见,不象国内只许否定毛的晚年,而不允许有不同意见。 说老毛的成就高于华盛顿,就是西方的一种意见;如果连泰森这样的体育人士都认同的话,还能说这种学术观点和政治观点不是一种有一定代表性的意见吗?更何况这也是费正清这样的中国研究的学界泰斗的观点。不知道或不承认这一点,足见你的无知,还好意思说到过西方?华盛顿是一个大奴隶主,保留了奴隶制度,从这点上说他就不及毛;马克思和毛,推动的是全人类的解放,这种价值是无法否认的。除非你赞成弱肉强食的压迫制度和强势阶级的霸权,这在西方今天也是只能做不能说的事情。而希特勒的观点不仅历史上是西方的一种意见,而且今天也同样是,看来你还不知道西方的新法西斯主义吧! “马克思是地下室派”,这更显你的无知了,大英博物馆难道是地下室不成?社会主义居然成了马克思空想出来的东西,真是无知者无畏!你不是去过西方的吗,怎么连欧洲人、美国人嘴里说的社会主义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呢?国家接管和干预,不是从社会主义那里学来的,难道是资本主义娘胎里带出来的。这种措施,无论美国还是欧洲,都认为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而且是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学来的。你本来是广东人,做的是粤菜;现在学着做川菜,这难道不是跟四川人学吗? 弄清楚资本主义在语言逻辑上是什么意思,再来说话!一种政策总有来源,总有名号吧。资本主义性质的政策能偏向工农吗?你连一点语言逻辑都不懂。高福利意味着什么?在欧洲人看来,高福利就是社会主义。不然北欧的执政党怎么叫社会党或者社会民主党,而不叫资本党或者资本民主党呢?资本主义这个词所带有的 “ 唯利是图、巧取豪夺 ” 的贬义,使得西方人都不好意思称自己是资本主义国家,而要宣称是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国家或者民主主义政治 的 国家,因而西方偏向资产阶级的右翼政党常用自由民主党的名称。 如果社会主义是贬义词,欧洲的社会党、社会民主党还怎么混呀? 1990 年代后期欧洲出现的社会主义政党纷纷上台执政的一派玫瑰色景象是怎么回事呢? 2008 年之后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措施,怎么搞起来的? 1930 年代之后流行几十年的凯恩斯主义,又是从哪里学来的?你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和措施,完全茫然无知。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美国人自己调侃出来的,而且是一种无奈的调侃。如果美国人有本事用资本主义的办法来摆脱危机,就可以不学社会主义了!这种调侃透出的无奈,只有你这样的弱智者才看不明白;连语词常识、文化常识都不懂的人,还有脸谈智商? 你不是崇拜西方吗?先把西方的逻辑学学一点来再说话。不懂西方社会文化常识的恰好是你自己,连西方人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社会主义这个词都不明白,还好意思叫别人到西方去看看!你到西方做西崽,怎么没有被收留下来呀?你去了西方,不过是东施效颦、鹦鹉学舌而已。当年熟读苏式马列主义的人,与今天熟读美式自由主义的人,在思维方式上有何区别?“西方亡我之心不死”,难道不是事实吗?只有带路党和普世价值论的理想主义者的人,会看不到这一点。西方怎么对待今天的俄罗斯,这还不明显吗?偏见比无知更加荒谬! 逻辑学是西方的,逻辑也是西方才有吗?只有你这样的西崽,不懂装懂,连人类共通的逻辑常识都没有,因而一点不讲逻辑。不要王顾左右而言他了,中共党内也就是你这样的无知无畏者太多了。“肉食者鄙”,这是谁说的来着?你这样的“成功人士”,不要以为位高权重,就能垄断知识,以为自己博古通今了。连西方文化常识都不懂,还好意思楞充西方通,大概是西方人不要的歪瓜裂枣吧,连做西奴都不够格!还嚷着说有智商,不知道你成功在何处?还是毛爷爷给你们这些龟孙子画像画得好:“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尽管你的智商不富裕,但好歹是一位因颇有能力喂饱老婆孩子而成功到骂穷人活该的富人,你且听着:我是穷人我拍谁?光脚的永远不怕穿鞋的!你和你的老婆孩子,可能因为你对穷人的辱骂而处于可怕的危险之中。
个人分类: 社会主义|282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黑皇后假说
jiaoshuyun 2012-4-24 13:53
(文 / Robert T. Gonzalez)原绿球藻属( Prochlorococcus sp.)的细菌,是这世界上最柔弱的生物之一。如果让这些微生物自力更生,恐怕它们连保住小命都困难。这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因为它们可是世上数量最多的光合生物。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这些细菌显然一副 “成功人士” 的样子。它们慢慢地失去了分解过氧化氢(H 2 O 2 )等有毒物质的能力,让别的生物替自己做这些 “粗活儿” 。这样的种间关系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但我们有时候搞不清楚这些关系最早是如何形成的。现在,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演化理论,帮助解释这种依赖性是如何形成的。他们把这个理论称为 “黑色皇后假说”(The Black Queen Hypothesis),而这个理论本身就跟它的名字一样,非常巧妙。 演化理论: 黑色皇后 vs. 红色皇后 对很多人来说,演化意味着生物的复杂性越来越高,但自然界里有很多生物其实并不按照这个套路出牌,它们越演化生物复杂性便越低。科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 “退行性演化”。 退行性演化的现象常常能在寄生生物中观察到。比如,在你身体里面扭来扭去的绦虫。它靠皮肤吸收生存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根本不需要消化道。毕竟,保留一个非必需的生理功能,所需的能量成本是很高的。对绦虫来说,把消化道统统扔掉,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在各种寄生细菌中,你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演化过程,假如周围有寄主能处理一些 “生活琐事”,这些细菌便会把这些代谢功能和它们体内的相关基因统统丢弃。导致这种退行性演化的最常见的原因,是生物学家所说的 “遗传漂变”。所谓遗传漂变,就是由于一个物种中的部分生物与其它同类相隔绝,且个体数量很少,造成这个种群中的随机遗传突变的频率升高。 寄生生活的两个特征,正是与世隔绝和个体数量少。但是,生物学家明确地将原绿球藻属的生物划为自养细菌,这意味着它们跟寄生一点边儿都不沾。那么,这些细菌的生存,究竟是如何变得这样依赖其它微生物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生物学家杰夫·莫里斯(Jeff Morris)提出的 “黑色皇后假说” 中。他和同事在最新一期的《微生物》中,详细解释了这个新奇进化理论背后的逻辑。 “黑色皇后假说”中的黑色皇后,指的是扑克游戏中的一张牌,也就是红心大战中的黑桃 Q。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尽量少得分。然而,黑桃 Q 这一张牌的分数,与其他所有牌的总分相同, 因此,在红心大战中取胜的关键是不要得到这张牌。 回到生物演化上来。黑色皇后假说将某些基因,或者更笼统地说, 将某些生理功能,类比为 黑桃皇后这张牌。维持这些生理功能会消耗很多能量, 因而生物并不倾向于保留它们,这导 致废弃这类功能的生物在自然选择中具有优势。同时, 这类功能也得有一个不可或缺的作 用——公共利益, 它能迫使群体中至少有一小搓个体,将此功能保留下来。毕竟,缺了黑桃 皇后这张牌,红心大战也玩不起来。 我们再来看原绿球藻属的这个故事。维持整个种群生存的那些个体,提供的 “公共利益” 就是分解有毒的过氧化氢(H 2 O 2 )。生物学家把这个叫做 “漏” 遗传功能——保留了这个生物学功能的个体,能让周围的任何生物都从中获益。 黑色皇后假说所导致的结果,听起来跟上文提到的寄生关系非常相似,这没什么好奇怪的,那是因为它们本来差别就不大。不过二者还是有两点重要的不同之处: 黑色皇后假说中,退行性演化并不是由遗传漂变(也就是偶然事件)导致的,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要失去一个基因的利(这个利是由周围的其它“漏”生物带来的)大于弊,这个基因的丢失会继续在整个种群中扩散。 黑色皇后假说丝毫没有表明,保留了 “漏” 遗传功能的生物自身适合度下降。但在寄生生物与寄主的关系中,寄主的适合度显然是下降了。 这两点是微妙却十分重要的差异。大多数人对寄生的概念并不陌生,寄生关系中,寄生者受益而寄主受害。很多人也熟悉共生的概念,在共生关系里,不同的两种生物均能从中获益。寄生和共生都是种间关系的一种形式。(人们对其他的种间关系并不熟悉,比如共栖,即两种共居的生物中,一方受益,另一方也受益或不受伤害。想全方位了解种间关系,请点击 这里 。) 莫里斯解释说,真正的问题在于,不同形式的种间关系到底是怎么出现的。他说,黑色皇后假说的意义不在于描述一种形式的种间关系,其意义在于解释这些关系是如何演化的: 像 “红色皇后假说”(红色皇后假说,阐述了捕食者与猎物、寄主与寄生生物之间,双方如 何进行 “军备竞赛”)一样, 黑色皇后假说可以导致 3 种主要种间关系类型中的任何一个, 即寄生、 共栖和互利共生。 种间关系最终会演变为其中的哪一种,完全取决于生物生长和相 互影响的具体情况。 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红色皇后假说的重点, 是解释一种 “主动” 的 演化,你可以将这个过程想象为,不同物种竞相获得能让自己胜过竞争者或捕食者的能力。 相较而言,黑色皇后假说讲述的是一个被动得多的过程。“不同的物种争相 ‘堕落’,它们都尽可能多地摆脱那些代价高昂的生理功能。”莫里斯说。 “黑色皇后假说里尽是些反其 ‘道’ 而为之的事——摒弃复杂性。人们通常觉得,生物是在进化的,而身体越来越简单显然是与此相反的退化。” 文章来源: Researchers describe a new evolutionary theory: The Black Queen Hypothesis 原文信息: 原文刊于 io9.com 科技频道 2012 年 3 月 28 日 作者 Robert T. Gonzalez 文章题图: 图片来自网络 内文大图: Octobralia/DeviantART,via io9.com
3422 次阅读|1 个评论
天下牛人的一个共同特性
热度 9 jiangjiping 2012-4-17 07:29
天下牛人的一个共同特性 蒋继平 2012 年 4 月 16 日 所谓牛人, 在当代的网络系统, 好像是成功人士的代名字。 一开始我对牛人这个称谓有点不以为然, 认为不够严肃, 也是对成功人士的不够尊重的表示。 不过,后来不但慢慢地习惯了, 而且觉得这个词汇更能客观形象地反映成功人士的实质。 牛, 大家知道, 是一种很固执的动物, 但是, 很勤劳, 能吃苦, 毅力特别坚强。 这就是牛的特征。 因而,在我看来,把成功人士比作牛人是很恰当的。 这是因为几乎天下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特性, 那就是一心一意, 专心致志,坚持不懈, 埋头苦干 。 这个特性几乎适合在各个战线上工作的人士。 不管是商人, 企业家, 政客, 还是科学家, 或者体育运动员, 都是如此。 让我用三个具体的例子来做进一步的说明。 先从政界来说。 大家都知道邓小平这个人。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力的人物, 因而,可算得上一个大牛人, 是不是? 他青少年时期在法国勤工俭学, 后来回国闹革命,前半生在枪林弹雨中渡过,建国后,也遭到三次打击。 可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 一心一意, 专心致志,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要是他没有这种固执和坚强不屈的精神意志, 任何一次打击都可以改变他的命运。 最来说说科学界的袁隆平院士。 袁老能够获得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 能在世界上获得很多奖项和荣誉,可以称得上一个大牛人。 在这点上,大家不会有异议。 袁老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 靠的也是一心一意, 专心致志的精神。用袁老自己的话说:“上了这条船, 就把它划到对岸。”要是他在近 60 年的职业生涯中, 不能专心自己的职业, 怕苦怕累, 变换工作, 一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果。 体育界是更加明显的领域。 任何世界冠军, 都是一心一意, 专心致志地练出来的。 比如说, 世界网球冠军李娜, 她要是不一心一意, 专心致志地练网球, 而是今年打网球, 明年改打羽毛球, 后年又改打乒乓球, 那她一定不能拿到世界冠军。 从上面的例子很容易看出, 要成为牛人, 必须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不可否定, 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各种艰难险阻, 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艰苦困境。 人生不同的命运关键取决于每个人对待这种困境的态度。 那些意志坚强, 一心一意, 专心致志, 不达目的, 势不罢休的人士就会成为成功人士。 他们会在远处树立一个目标, 然后对着这个目标奋勇前进。 不管道路有多崎岖艰难, 摔倒后,能够坚定而迅速地站起来, 继续往前走。 我想李娜不管是在练球时, 还是在正规的比赛中,都有在球场上摔倒的时候。 要是她在摔倒后不能或者不愿意迅速站起来继续练球或者比赛, 那她一定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牛是我最喜欢和最敬重的一种动物。 它们吃的是青草,长得身高体壮, 为人类默默地工作, 还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的肉和奶, 从来不对人类有主动攻击行为, 除否受到严厉的挑衅。 是的,我愿意成为一条牛, 一条人民的耕牛, 为人类为世界默默工作, 任劳任怨, 终身无悔!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4417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家庭教育:孩子必须养成的88个好习惯
ephedra 2012-2-27 15:43
“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像储存道德资本。这样的资本在不断地增值,一生中都可享用它的利息。”“美德的习性不是可以在密室中养成的,良好的习惯一定要以明理的行为在坚毅地抗拒诱惑的斗争中形成。” 习惯对于我们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人手。 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发展究竟有何意义呢?也许,木桶理论可以从某一个角度解释清楚。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对于人的发展而言,同样如此。良好的习惯能够助人成功这已成不争的真理。下面举一个鲜为人知的例子来说明良好的习惯对促进成功所起的重要作用。 上个世纪60年代,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在20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原来,在确定人员的前一个星期,主要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从更深刻的意义上讲,良好的习惯是人生之基础,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大量事实证明,良好的习惯常常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毫无疑问,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神圣责任,别无选择地落到了广大父母与教师的身上。 有人悲观地说: “中国孩子的坏都是向大人学的,没有人能够教孩子好习惯,教了也没用。” 而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中国的绝大多数父母与教师是充满爱心的,一旦明白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决定孩子的命运,自然会为了孩子而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父母不可能也不必要成为教育家或心理学家,甚至不必要成为教师或教师的助理,但是,父母必须承担起最基本也是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核心是学会如何做人。 习惯1.培养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的好习惯 习惯2.培养孩子勤奋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3.培养孩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4.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5.培养孩子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习惯6.培养孩子虚心好问的好习惯 习惯7.培养孩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 习惯8.培养孩子与父母一起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9.培养孩子乐观放松的好习惯 习惯10.培养孩子在乐观的家庭气氛中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11.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好习惯 习惯12.培养孩子选择有兴趣的突破口的好习惯 习惯13.培养孩子自主选择的好习惯 习惯14.培养孩子积极选择未来的好习惯 习惯15.培养孩子自己选择的好习惯 习惯16.培养孩子乐于成功的好习惯 习惯17.培养孩子鼓励自己的好习惯 习惯18.培养孩子正确对待表扬的好习惯 习惯19.培养孩子正确对待训斥的好习惯 习惯20.培养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的好习惯 习惯21.培养孩子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的好习惯 习惯22.培养孩子不断积累知识的好习惯 习惯23.培养孩子保证学习时间的好习惯 习惯24.培养孩子善于增强求知欲的好习惯 习惯25.培养孩子善于获得成就感的好习惯 习惯26.培养孩子正确评价自己的好习惯 习惯27.培养孩子设定学习期望值的好习惯 习惯28.培养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好习惯 习惯29.培养孩子劳逸结合的好习惯 习惯30.培养孩子效率第一的好习惯 习惯31.培养孩子遵循记忆规律的好习惯 习惯32.培养孩子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的好习惯 习惯33.培养孩子交替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34.培养孩子自信的好习惯 习惯35.培养孩子用自尊激发自信的好习惯 习惯36.培养孩子从小有自信心的好习惯 习惯37.培养孩子树立坚强的自信心的好习惯 习惯38.培养孩子树立信任是自信的源泉的好习惯 习惯39.培养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好习惯 习惯40.培养孩子用乐观产生自信的好习惯 习惯41.培养孩子用性格决定自信心的好习惯 习惯42.培养孩子营造自信型家庭环境的好习惯 习惯43.培养孩子把批评罩上自信的光环的好习惯 习惯44.培养孩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习惯45.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习惯46.培养孩子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习惯47.培养孩子善于小结的好习惯 习惯48.培养孩子善于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习惯49.培养孩子善于自我激励的好习惯 习惯50.培养孩子善于抓住一节课重点的好习惯 习惯51.培养孩子记笔记的好习惯 习惯52.培养孩子细心检查作业的好习惯 习惯53.培养孩子及时查漏补缺的好习惯 习惯54.培养孩子随时自测的好习惯 习惯55.培养孩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 习惯56.培养孩子晨读的好习惯 习惯57.培养孩子读杂书的好习惯 习惯58.培养孩子查阅工具书的好习惯 习惯59.培养孩子搜集学习资料的好习惯 习惯60.培养孩子记日记的好习惯 习惯61.培养孩子摘录的好习惯 习惯62.培养孩子正确书写的好习惯 习惯63.培养孩子写作的好习惯 习惯64.培养孩子即兴写作和用电脑写作的好习惯 习惯65.培养孩子阅读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66.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习惯67.培养孩子善于发现问题的好习惯 习惯68。培养孩子善于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习惯69.培养孩子善于与所获得的知识建立联系的好习惯 习惯70.培养孩子发散思维的好习惯 习惯71.培养孩子善于做阶段性总结的好习惯 习惯72.培养孩子从观察中学会思考的好习惯 习惯73.培养孩子想像力的好习惯 习惯74.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好习惯 习惯75.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习惯76.培养孩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77.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的好习惯 习惯78.培养孩子主动主宰时间的好习惯 习惯79.培养孩子锻炼多方面素质的好习惯 习惯80.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习惯81.培养孩子主动认真做笔记的好习惯 习惯82.培养孩子主动提问的好习惯 — 习惯83.培养孩子主动多读书报的好习惯 习惯84.培养孩子主动提高学习效率的好习惯 习惯85.培养孩子主动聚精会神的好习惯 习惯86.培养孩子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的好习惯 习惯87.培养孩子主动作息的好习惯 习惯88.培养孩子主动远离不良生活的好习惯 ——摘自《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个人分类: 生活哲理|15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生中要“自由”还是要“忍”——探讨性格与命运的关系
热度 4 bbyingjin 2012-2-26 19:36
人们总是谈论情商与成功的关系,情商是什么?就是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人。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忍”,我们想想为什么我们要“忍”呢?因为我们想要成功。我们举几个例子,在中学那些不学习的人,总是不能忍受学习的枯燥无味。很任性,这样就没有一个好的成绩考取一个大学,也学他这辈子这能干一些体力活,这就是说他不能“忍”,导致他命运的悲惨。而那些在中学学习好的,也许是他的兴趣,也许是他能忍受,总之他可以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但是那些爱好学习的,他不一定喜欢搞人际关系,总是吃吃喝喝,利用彼此。如果他不忍受这些,那他就没有人脉,就会在工作中失败,最后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工作,还不如那些每天闲着搞人脉的人挣得多。更不要说晋升的机会了。所以你想做成功人士就必须学会忍。这个社会的东西不是你喜欢的,要学会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当你走到上面时,你就会自由。如此推断,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会忍的,不是任性的。 而这种习惯“忍”的成功人士(上流社会),有没有自由之思想呢?有没有批判性呢?没有,他们可能以前有自己的想法,以前对现实进行过批判,但是他们(成功)掌权以后就没有啦,他们只是把眼光放在比自己更成功的人,那些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这样我才能往上走。但是这些成功人士没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但他们主导着这个社会,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后面的成功人士继承前面的成功人士,他们的思想一点都没有变,哪里有创新?都是copy and combine 那些自由的人,最终大都是失败者或者隐士。他们不能忍受自己不喜欢的,总是按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尽管他们能有自己的思想,也有创新,但是都发挥不了作用。因为他们不是成功人士,没有影响力。那些平时做事自由散漫,言行随意的人一定不会有所作为。 如果你追求的是身外的东西,那么你觉得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追求的是你的内心,那么你觉得自由才是重要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
2420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文休闲性期刊推荐——《读者欣赏》(邮发代号:46-256)
icstu1 2012-2-2 11:02
中文休闲性期刊推荐——《读者欣赏》(邮发代号:46-256)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对教育、艺术和休闲类中文期刊的评价是比较挑剔的。其实不仅是我个人的感觉,有些一些刊物实在办的是太“烂”了,对于读者来说,它们除了消磨时间几乎一点学习和欣赏美的功能都没有啊!有些通过拼凑起来的文章似曾相似,平淡如水,没有一点新的东西,所以有一本期刊才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词——对于成功人士来说,至少保证本期有1-2篇文章对于你来说是有用处的。对于期刊的编辑来说,好的稿件太少,只能省着用;同时读者口味不同,所以以提高发行量为目标的文章组织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在我们(大多数读者)所喜欢的中文期刊中,知识、摄影、旅游、艺术、文化、消费类的阅读需求较高,分别能够较好反映这些内容的期刊在每个类中间一般只有1-2种,如:读者、时尚芭莎、大众摄影、新周刊、凤凰周刊等,但集成多种功能的很少。 我所推荐的——读者欣赏,可以算是集多种功能一身的了。 如果你想陶冶或提高一点自己的综合素质,而且又不愿多花钱,就可以买一本《读者欣赏》试试。 欢迎大家“拍砖”,或补充。 以后有空常来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呦! 以此作为新年的开篇之作:)
个人分类: B 主题分类信息与解说|2184 次阅读|0 个评论
Some observations among Jobs, Joe Wong & TED talks
ak650 2011-12-23 20:49
AK's Inspiration, Vol.8, 2011. Some observations among Jobs, Joe Wong TED talks ak650 * * Shangrao, 334000, China I. TED talks TED上top 1观看是Ken Robinson (2006) 关于教育的演讲:《Schools kill creativity》. Ken (2010) 还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有些人找到了自己所爱的事情,有些人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所爱的事情。 II. Jobs’s Commencement address Joe Wong’s address at Qinghua University 成功人士在成就之后往回看,做讲座的时候,说的很多道理总是非常好,但我觉得那是总结而不是一种启发,而且depend on个人家庭教育文化境遇,兴奋一下就好。 但这一次,他们如此不约而同的一再说,你应该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Joe Wong, 2011)或者you should find what you love. (Jobs, 2005) 假设这是rule of success,那么承接part I中的事实,如何找?如何判断找到? Jobs在谈到自己被所创公司 (Apple) 解雇的时候说:I was rejected, but I am still in love. So I start again. 于是世界有了NeXT,以及Pixar。 无独有偶,Joe Wong也说:失败是一种答案,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东西。如果有一件事情,你在失败了之后还是想去做,就有可能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Joe Wong还给出了他自己的methodology: “把长远的目标放高一点,把近期目标放低一点,这样在比较有成就感的同时,朝长远目标迈进一步,而不会挫折感太强。” 这就是我之前解释 为何要“眼高手低”! 同样,Jobs说: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要有野心兼修炼耐心。 Reference 1. Robinson K. (2006).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http://www.ted.com/talks/ken_robinson_says_schools_kill_creativity.html 2. Robinson K. (2010). Bring on the learning revolution. http://www.ted.com/talks/sir_ken_robinson_bring_on_the_revolution.html 3. Jobs. (2005).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http://news.stanford.edu/news/2005/june15/jobs-061505.html 4. Wong J. (2011). 黄西清华大学演讲. http://open.sina.com.cn/HuangXiQingHua.html
2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津之旅
lovelife29 2011-12-16 11:16
上个月去天津拜访了周家喜博士,被他的绅士和热情所感染。周博士耐心的领我参观了血研所,从一楼食堂的优雅环境,到五楼实验室的仪器和工作,使我内心感觉到协和系统的那种学习氛围。周博士是一个有激情的年轻人(亲眼所见比照片上还年轻),想着我们所说的成功人士应该就是这种吧:年轻事业有成,家庭和睦。 不知为什么想起这句话:人都是通过折磨肉体来满足自己心灵上的安慰。以前不太理解这句话,现在深深的明白了,这句话是有两面性的,我想人类之所以进步也就是源于这句话吧。看看中外成功人士,没有几个是在一个地方就做出成绩的,都是通过辗转周折,去过很多地方,经历很多困难,我们这些外人估计会觉得很累,可是当事人在身处苦难的时候应该是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吧。人生短短几十年,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应该趁着年轻由着自己的性子去折腾,去寻求心灵上的慰藉吧。。。。。。
25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哈佛大学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25年跟踪调查
热度 1 hslqdkxw 2011-12-9 09:06
http://baike.baidu.com/view/2860393.htm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   作为世界知名的学府,哈佛十分强调要有长远眼光,为未来投资。要投资未来,就要定好未来的投资方向,也就是要及早地设定人生目标。没有目标,就谈不到发展,更谈不上成功。   哈佛大学曾进行过这样一项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在智力、学历和环境等方面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 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着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其余3%的人有着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   以后的岁月,他们行进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中。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在25年间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 和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 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当然,也抱怨自己。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已经知道自己最想要做的是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这个调查生动地说明了明确生活目标对于人生成功的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人及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信息均在文章开头或结尾注明了出 处,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人不承担相应的后果。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等事宜, 请及时与我联系。
个人分类: 研究生|693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相信自己的心声
jiaguangjia 2011-8-26 20:43
“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之间的差别是:成功人士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和最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13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干细胞科研领域的牛人们
xiazhi397288 2011-7-21 06:38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个领域都有取得杰出成就的成功人士,他们也是后生崇拜学习的偶像。科研领域也不例外。作为目前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干细胞,该领域的大牛都有谁?他们都在做什么?笔者总结了一下这个领域的牛人,分为国际篇、华人篇和国内篇三部分介绍。本文仅代表笔者的个人观点,欢迎补充。 一 、国际篇 山中伸弥 (Shinya Yamanaka) http://www.gladstone.ucsf.edu/gladstone/site/yamanaka/ 5年前,提起Shinya Yamanaka,可能只有做胚胎干细胞的人略有耳闻,而现在他的名字在科研领域可谓是家喻户晓。虽然在iPS之前,他也做出了一些重要的工作,如发现Nanog和Eras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的作用(2003, Cell ;2003, Nature ),但这些跟iPS相比,再好的工作光芒都会被掩盖,即使是CNS( Cell,Nature,Science )级别的工作。传统的观点认为核移植是获得个体特异的多能干细胞的主要途径,但该方法技术难度高,成功率低,至今没有获得人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笔者至今仍记得2007年初(刚进实验室)看到Shinya Yamanaka于2006年发表在 Cell 上关于iPS的论文时的兴奋心情。我立刻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虽然他们最初的结果并不完美,当时获得的iPS细胞按现在的标准只能算是半成品,因此部分人对这项工作的看法是半信半疑。直到一年后,Shinya Yamanaka和Rudolf Jaenisch同时在 Nature 上报道获得可以生殖系传递的iPS细胞,基本上打消了人们对这个发现的质疑,而随后越来越多的工作进一步证实这个发现。虽然这两年内他的产出不多(2010年有分量的工作只有一篇 PNAS ),但仅凭2006年那篇论文已经使他成为诺贝尔奖最热门的候选人。 Rudolf Jaenisch http://www.wi.mit.edu/research/faculty/jaenisch.html 提到Rudolf Jaenisch,在干细胞领域可谓是人尽皆知。1967年从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就职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whitehead 研究所,他是该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Rudolf Jaenisch在一系列领域都做出了有影响的工作,包括基因敲除小鼠、表观遗传学研究、核移植、iPS等,并将这些领域的几乎所有的重要问题都解决,唯一的遗憾是自己开创的领域不多。笔者有幸听过一次他的讲座,也同他有过简短的交谈,给人总体印象是一个典型的德国人,比较严肃。他曾经担任过国际干细胞学会的主席。 他的许多学生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如 诺华 (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李恩;近年内的学生有哈佛大学的 Konrad Hochedlinger 、 Alex Meissner 和 Kevin Eggan 、斯坦福大学的 Marius Wernig 以及即将去以色列任职的Jacob Hanna等。他的学生无疑是最成功的"牛二代"。 Austin Smith http://www.cscr.cam.ac.uk/research/smith/smith.html Austin Smith于1982-1986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牛津大学完成博士后训练。1990年,他在爱丁堡大学 基因组 研究中心获得职位,1996年成为该中心主任,并将该中心发展成英国第一个干细胞研究所。2006年,他前往剑桥大学。目前是威尔卡姆干细胞研究信托中心(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Stem Cell Research)主任。Austin Smith在小鼠胚胎干细胞领域做出一系列杰出的工作,如阐明Oct4在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中的作用(1998, Cell ;2000, Nat Genet );和Yamanaka同时发现Nanog在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中的作用(2003, Cell );阐明Lif/Stat3和BMP/Id通路在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中的作用;提出多能性的ground state理论(2008, Nature )并应用其首次建立大鼠的胚胎干细胞系(2008, Cell )。 和Rudolf Jaenisch一样,他的许多学生都成为优秀的科学家,如日本RIKEN发育生物学中心的 Hitoshi Niwa 、南加州大学的 应其龙 、威尔卡姆干细胞研究信托中心的 Jennifer Nichols 和 José Silva 等。小鼠胚胎干细胞领域的Austin Smith和人胚胎干细胞领域的James A Thomson是胚胎干细胞领域公认的两位大牛,Austin Smith在小鼠胚胎干细胞领域的成就至今无出其右者。奇怪的是,他的研究领域只涉及小鼠胚胎干细胞。笔者曾有幸听过一次他的关于ground state理论的讲座,该理论也是他的得意之作。如果该理论能在啮齿类以外的物种得到证实,笔者认为他应该获得诺贝尔奖。 James A Thomson http://www.anatomy.wisc.edu/faculty_thomson.html 少林和武当是武侠小说里武学的至高境界的象征。如果Austin Smith在小鼠胚胎干细胞领域的造诣使其成为"少林方丈"的话,James A Thomson在人胚胎干细胞领域的成就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武当掌门"。1981年Martin Evans和Gail Martin分别建立了小鼠胚胎干细胞系,而该项成果也让Martin Evans和另外两位科学家获得了2007年的诺贝尔奖。1995年和1998年,James A Thomson分别在世界上首次建立猴和人的胚胎干细胞系(1995, PNAS ;1998, Science ),而正是由于人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才产生了再生医学的概念,使干细胞研究这么热门。笔者认为人胚胎干细胞能够广泛应用到临床之日,便是James A Thomson获得诺贝尔奖之时。在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之后,James A Thomson在人胚胎干 细胞培养 体系的优化、遗传操作、维持多能性及分化的分子机制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他比较成功的学生有贝勒医学院的 Thomas Paul Zwaka ;研发出著名的成分明确、无饲养层人胚胎干 细胞培养 基(TeSR/mTeSR)的威斯康星大学的 Tenneille E. Ludwig ,康涅狄克大学健康中心(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Health Center)的 Xu Ren He ,人iPS细胞最早建立者之一的俞君英以及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 潘光锦 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 马跃 等 Richard Young http://web.wi.mit.edu/young/young.html 当下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技术手段的革新非常快,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组学水平的研究使从整体水平认识生命过程成为可能。Richard Young在这方面尤其是利用组学工具研究干细胞做出重要贡献。早在2005年,他的实验室在 Cell 上首次报道人胚胎干细胞中三个维持多能性的重要基因Oct4,Sox2和Nanog在全基因组上的结合情况,揭示这三个基因 协同作用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分子机制,并提出核心转录因子调控网络的概念,突破了研究单个基因在干细胞中作用的限制,开创了从整体水平了解干细胞复杂调控机制的新时代。他的比较出色的学生有MIT的 Laurie A. Boyer 等。 Janet Rossant http://www.sickkids.ca/aboutsickkids/directory/people/r/janet-rossant.html 生命如何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具有复杂结构的个体这个问题一直吸引着众多科学家。目前对哺乳动物发育过程的了解最清楚的要算早期发育,而Janet Rossant在这方面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该领域最好的综述也都出自她手。她首次建立滋养层干细胞,对小鼠早期发育中的谱系建立、体轴形成、循环系统的发育等作出重要贡献。 Allan C. Spradling http://www.hhmi.org/research/investigators/spradling.html 干细胞的特性由细胞内特定表达的基因和胞外信号共同调控,而干细胞周围的细胞及其分泌的信号分子构成了干细胞的微环境(niche)。Allan Spradling的实验室利用果蝇的生殖干细 胞作为模型,详细阐述了其微环境,加深了对干细胞复杂调控的认识。此外,Allan Spradling也是卵细胞发育领域的权威,尤其是果蝇和小鼠这两种重要模式生物卵细胞的发育。他比较出色的学生有Stowers研究所的 Ting Xie 等。 Gordon Keller http://www.uhnresearch.ca/researchers/profile.php?lookup=12091 干细胞要应用到临床,首先必须分化成功多能细胞, Gordon Keller是这方面的专家,该领域最好的综述基本上都是他写的。Gordon Keller在多能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尤其是血细胞)及该过程中的信号通路调控做出杰出的贡献,提出体外分化要遵循体内发育机制的原则。Gordon Keller于2005-2006年担任国际干细胞学会主席。 Irving Weissman http://med.stanford.edu/profiles/Irving_Weissman/ 造血干细胞是研究的最清楚的一类干细胞,干细胞的概念最初也源自对造血干细胞的研究。Irving Weissman是该领域的先驱者,在阐明造血干细胞如何分化成成熟血细胞及该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方面作出重要贡献。Irving Weissman曾担任国际干细胞学会的主席。 Douglas A. Melton http://www.mcb.harvard.edu/melton/ Douglas Melton是胰腺发育领域无可争议的权威,在阐明胰腺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多能干细胞向胰腺β细胞分化做出重要贡献,继iPS之后首次报道直接将胰腺α细胞转分化为β细胞,掀起转分化研究的浪潮。 Azim Surani http://www.gurdon.cam.ac.uk/surani.html 原始生殖细胞是一类特殊的细胞,它是精子和卵细胞的前体细胞,同时原始生殖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重编程为具有多能性的胚胎生殖细胞。Gurdon研究所的Azim Surani是原始生殖细胞研究领域的权威,在该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如阐明Blimp1/Prdm1在原始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等。 George Q. Daely http://www.hsci.harvard.edu/node/700 哈佛医学院的George Daely在多能干细胞维持全能性的分子机制研究、多能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等领域都作出重要贡献。其实验室是最早建立人iPS细胞及病人来源iPS细胞的实验室之一。George Daely于2007-2008年担任国际干细胞学会主席。 Sean J. Morrison http://www.lsi.umich.edu/facultyresearch/labs/morrison/pi Sean Morrison在造血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Konrad Hochedlinger http://www.hsci.harvard.edu/people/konrad-hochedlinger-phd Konrad Hochedlinger无疑是国际干细胞界最耀眼的新星,被国际干细胞学会评为2009年度杰出年轻科学家。当他是Rudolf Jaenisch的学生时,就在核移植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如从终末分化的血细胞克隆小鼠。自己做导师后,在iPS这一新兴领域做出一系列重要贡献,如优化得到iPS的方法(减少重编程因子,使用非整合 载体 );阐明 p53 在重编程中的重要作用;发现iPS细胞中印迹基因异常沉默跟其发育潜能的关系;与George Daely的实验室同时揭示来源细胞影响得到的iPS细胞的特性,提出表观遗传记忆的概念。 二、华人篇 当今,华人科学家在科学界占有重要地位,在干细胞研究领域也不例外。许多科学家在他们的领域取得重要成果,有些甚至是该领域的权威。下面列举一些代表性人物。 Kenneth R. Chien http://www.hsci.harvard.edu/node/698 心血管疾病在各种致死因素中排在第一位,因此关于它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手段的研究一直是热点。Kenneth Chien是该领域最出色的科学家之一,也是许多该领域最好的综述的作者。他的贡献包括发现isl1+细胞是心肌细胞的前体细胞,阐明心肌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等。目前是哈佛大学心血管研究中心的主任。 解亭(Xie ting) http://www.stowers-institute.org/labs/xieLab.asp 解亭博士在干细胞niche领域做出杰出的贡献。在Allan Spradling的实验室作博士后期间,首次通过实验手段证实果蝇卵巢中存在生殖干细胞的niche。目前任职于著名的Stowers研究所,在揭示生殖干细胞niche的结构组成、参与调控的信号分子等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袭荣文博士就曾经在解亭的实验室作过博士后。 丁胜(Ding sheng) http://www.scripps.edu/chem/ding/ 干细胞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向是开发可以调控干细胞特性的小分子,而丁胜博士是该领域做的最好的科学家。在北大读了两年后去了加州理工学院完成本科学习,之后在著名的加州Scripps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直接在Scripps研究所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他实验室的工作有筛选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小分子,利用小分子提高重编程的效率,首次建立大鼠iPS细胞系,首次通过蛋白获得小鼠iPS细胞等。 Ng Huck Hui http://www.med.nus.edu.sg/bioweb/huck.html Ng Huck Hui博士目前任职于著名的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在胚胎干细胞维持多能性的分子机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包括发现转录因子Klf2,Klf4和Klf5,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set,组蛋白去甲基酶Jmjd1a和Jmjd2c等在胚胎干细胞特性维持中的作用,研究胚胎干细胞中关键因子在基因组上的结合位点,发现Esrrb和Nr5a2在重编程中的作用。 李林衡(Li linheng) http://www.stowers-institute.org/labs/lilab.asp 李林衡博士目前任职于著名的Stowers研究所,研究领域主要是造血干细胞和小肠干细胞。他的贡献包括阐明造血干细胞niche的结构,静息态和激活态造血干细胞的分子调控机制,BMP和Wnt信号通路在小肠干细胞调控中的作用等。 应其龙(Ying qilong) http://www.usc.edu/programs/pibbs/site/faculty/ying_q.htm 应其龙博士目前任职于南加州大学。在Austin Smith实验室作博士后期间,他作出许多重要工作,如阐明BMP通路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分子机制,建立小鼠胚胎干细胞神经分化的单层法protocal等。近期内主要的工作有证实多能性是小鼠胚胎干细胞的ground state,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大鼠胚胎干细胞系,首次获得基因敲除大鼠。 张素春(Zhang suchun) http://stemcells.wisc.edu/faculty/zhang.html 张素春博士目前任职于威斯康星大学,是著名的WiCell研究所创始人之一。他的实验室主要研究胚胎干细胞(尤其是人胚胎干细胞)的神经分化,是该领域做的最好的实验室。他的贡献包括首次将人胚胎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前体细胞,将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各种类型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研究关键基因(如Pax6等)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等。 程临钊(Chen linzhao) http://www.hopkins-ice.org/stem/int/cheng.html 程临钊博士目前就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方向主要为胚胎干细胞维持多能性及向血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近期内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建立血细胞来源的造血系统疾病的iPS细胞系,利用锌指酶修复多能干细胞中的突变基因,人胚胎干细胞向滋养层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等。 范国平(Fan guoping) http://research.mednet.ucla.edu/institution/personnel?personnel_id=45766 范国平博士目前就职于UCLA,研究方向主要为DNA甲基化和染色质重构在调控神经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神经元的功能及神经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孙毅(Sun yi) http://www.mrrc.npi.ucla.edu/ysun/index.htm 孙毅博士目前就职于UCLA,研究方向主要为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在调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或胶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范国平和孙毅还是夫妇,是不多见的夫妻档。 宋洪军(Song hongjun) http://www.hopkins-ice.org/neuro/int/song.html 宋洪军博士目前就职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方向主要为哺乳动物成体神经干细胞及神经发生的分子机制,包括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元,神经元轴突/树突的发育、导向和突触整合及可塑性,利用成体神经发生作为模型研究神经系统疾病。 三、国内篇 虽然近年内国家对科研投入(尤其是新兴的干细胞研究)的力度加大,国内实验室也取得一些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总的来说国内与国际顶尖的实验室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原创性领域的开创这方面。下面列举国内在干细胞这块做的相对较好的实验室。 周琪 http://sourcedb.ioz.cas.cn/zw/zjrc/200907/t20090716_2088445.html 周琪博士目前任职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核移植和重编程。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克隆大鼠,首次通过四倍体实验证实小鼠iPS细胞的发育多能性,发现决定小鼠iPS细胞多能性的关键基因决定簇等。 裴端卿 http://sourcedb.gibh.cas.cn/zw/zjrc/200907/t20090711_2065033.html 裴端卿博士目前是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有胚胎干细胞维持多能性的分子机制及重编程的研究。近期内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发现维生素C可以显着提高重编程的效率,阐明间充质表皮转换对重编程的发生是必需的,优化建立iPS细胞的培养基,建立疾病的iPS模型等。 高绍荣 http://www.nibs.ac.cn/index.php?act=viewid=417 高绍荣博士目前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核移植和重编程。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通过四倍体实验证实小鼠iPS细胞的发育多能性,建立疾病的iPS模型等。 袭荣文 http://www.nibs.ac.cn/index.php?act=viewid=570 袭荣文博士目前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 成体干细胞 特性维持的分子调控机制,近期内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阐明Wingless信号通路参与调控果蝇小肠干细胞的自我更新,Psc和Su(z)2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抑制毛囊干细胞自我更新,TSC1/2通过抑制分化维持果蝇生殖干细胞等。 邓宏魁 http://www.bio.pku.edu.cn/faculty/denghk/ 邓宏魁博士目前任职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胚胎干细胞的定向分化和重编程,近期内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首次建立猕猴的iPS细胞系,发现抑制p53可以显着提高重编程的效率,建立胚胎干细胞向胰岛细胞、肝细胞、造血细胞等分化的protocal等。 金颖 http://www.ihs.ac.cn/cPI.asp?id=29 金颖博士目前是中科院干细胞重点实验室主任、健康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有胚胎干细胞维持多能性的分子机制及向神经细胞分化、重编程等,近期内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首次发现维持多能性核心转录因子Oct4的泛素连接酶Wwp2,阐明Oct4下游基因Stk40通过激活Erk通路促进胚胎干细胞向原始内胚层分化,发现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及早期发育中的作用,发现羊水细胞可以被高效重编程等。 徐国彤 http://bkzs.tongji.edu.cn/Admissions_tongji/Medicine/info.asp?Id=922 徐国彤博士现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老年性与代谢性眼病、眼科药理学及干细胞治疗眼病的研究,同时负责牵头建立我国的干细胞库,近期内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够保护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糖网病)等。 肖磊 http://www.cas.zju.edu.cn/dky2008/in/prodetail.php?id=4109sort=111sort_pid=73 肖磊博士目前任职于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iPS细胞技术,近期内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大鼠和猪的iPS细胞等。 杨黄恬 http://www.ihs.ac.cn/cPI.asp?id=31 杨黄恬博士目前是健康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脏收缩功能调控和缺血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分子机理,近期内主要研究成果有胚胎干细胞的心肌分化,揭示了由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心肌细胞不同发育期的基因表达和胞浆Ca2+信号的调控机制等。 时玉舫 http://www.ihs.ac.cn/cPI.asp?id=90 时玉舫博士目前是健康科学研究所的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等,近期内主要研究成果有阐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等。 戴尅戎 http://www.ihs.ac.cn/cPI.asp?id=23 戴尅戎院士目前是健康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长期致力于骨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利用间充质干细胞结合生物材料治疗骨损伤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景乃禾 http://www.sibcb.ac.cn/PI.asp?id=10 景乃禾博士目前是中科院生化细胞所的常务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干细胞与神经发育,近期内主要研究成果有阐明FGF、BMP和WNT信号通路在神经发育中的作用等。 (作者: 石桂来,来源: 生物谷 http://www.bioon.com/biology/cell/476456.shtml )
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功人士是这个样子的
热度 3 AnjinLiu 2011-6-15 19:33
他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前辈,在我看来是成功人士,但是他自己不这么认为。 他80年代考入北大,人大博士,先做过学问,然后下海做企业,企业做大之后,然后转入官场,现在做官。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没有几个人的经历有我这么丰富。他吃的苦一般人没有吃过,也吃不了...他的成功绝大部分人几十辈子甚至几百辈子也成就不了,当然他的成功不可复制。 博士5年我有幸得到他的指点和帮助,在做人做事以及人生规划上得到他的帮助。 为人低调谦虚——他也这么教导我。他会送你到电梯门口,然后给你按好电梯。像他这种级别的人能这么低调,实在可贵。 先听你说然后他发表见解——每次他会让你先慢慢说,听完了他再说。他不会为你做决定,但是会给你分析利与弊,引导你怎么想。 他不会说教似的给你说你应该怎么做,他会结合他自己的曾经的经历告诉你他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做选择的。 他强调尊重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要违背自己的内心。当然他也是这样每次成功转型的。 95%的人都是别人的踮脚石,你是想做别人的垫脚石还是让别人做你的垫脚石,你自己决定。 在国内,一流的人在官场,二流的人在商界,三流的人在学界,你要做哪流你自己决定。 你这一生到底想做成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很多人想不清楚,也不可能一下子想不清楚,晚上没事的时候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就好好努力。 ...
个人分类: 人生漫步|4857 次阅读|6 个评论
房价和创业的关系
dongzg101 2011-6-11 20:37
越来越高的房价,最终会毁掉一批中国最具活力的企业家 。对于新一代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立业还是成家,成家还是立业,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可是对于越来越高的房价,生活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兴趣更被抛到脑后去了。大学生创业是一个越来越热的方向。可是,创业、成家的成本太高,会抑制新一代大学生的创业。只能给所谓的过去的“成功人士打工”。过去的成功模式和方法,众所周知,将来未必成功。以关系和资本、垄断导致的成功会抑制知本、创新的新一代人的发展。 最终会拖延中国复兴的步伐 ! 或许,政府应该在高校的周围或附近建立小型公寓(少于20、30平米),由政府拥有,出租给毕业的学生,对一定年龄,符合一定条件的 毕业生予以申请。给予他们3-5年的时间,形成一个创业的环境。孵化新一代创业者,而与大学的互动,最终不仅带动他们的发展,也会带动大学的发展。而和大学的距离近,也有利于这些创业者实现跨学科素养的突破。而不是在大学一路到底。本科、硕士、博士,到了博士就很难跨学科了。 很多时候,科学或技术上的突破,源出于兴趣和多方的素养,还有对市场的敏感性。 政府建立保障房是应该的,可是对于最具活力的大学毕业生,是否也可以考虑提供一些保障呢?提供一个舞台,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29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终的胜利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热度 2 zhaoyp 2011-5-15 06:56
最终的胜利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这是我认为人生最好的格言,也希望能给大家共勉。 一个人不会永远成功,而成功人士的特质恐怕都是百折不挠,这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人在被压、被挤、被轻视、被忽略、被边缘化、被突然的袭击所粉碎时,那是怎样的心情,...,但是怎样才能再站起来?怎样才能摆脱那无边的苦闷?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会放弃?我得到的启示是,在你困苦时,可以去玩,去到大自然中享受,但是你却要读书,而最好的书却是国外一些名人的传记,为什么?就是他们不外乎都有过同样的经历,他们那睿智和幽默,特别是他们的直白,使我能够明白是什么样的事情发生了,人情世故到底是怎样的,...,以及他们在获得成功之前的黑暗中是怎样摸索的。我很钦佩,很受鼓舞,很得到启示,所以给大家分享,但我还有一个忠告是不要看小说,特别是那种你平时最喜欢的,或无聊得随便什么都行的那些小说或读物,都不行,特别是那些非常唯美的、非常令人心碎的、非常深刻的小说都不行,...,为什么?因为小说家一般都是非常...敏感的,而你在最困苦时,需要的不是敏感的,而是那种粗旷的、那种告诉你历史曾经在这些人手中是怎样转变的情形,很好玩的,...,而最后一条是不要放弃,那就是我的最深刻的体会,我曾经遇到过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当我没有得到我应该得到的预期时,我曾经就放弃过,我把自己最好的东西都丢掉,但过了4-5年后,我的伤痛被消磨的没有了,这时再从头捡起时,才发现我仍然很优秀,但是如果我当时不丢掉就更好了,那我早就更成功了,于是在后来的每一次挫折中,我都不放弃,不管怎样都不放弃,他们还能怎样我?最终我就是走在前面,而且我不会很累,因为我在不放弃之中,就为自己留下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我不需要与人争什么,我只是为了自己提升而努力,为了社会和身边的朋友而努力,为了更崇高的事业——这当然是我觉得崇高的事情,不一定所有人都一样的,我就奋力的做下去,结果我争取到了瞩目的成果,我还会继续努力的,这也是我曾经给我很多受到压制的朋友们的鼓励,他们无一不是在彷徨中又继续前行....,看到他们(她们)又上路了,我很高兴......
388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南京唐骏自取其辱
热度 4 chowsiutung 2011-5-5 10:42
   作者:小树林   http://blog.sina.com.cn/xiaoshulin   耐不住寂寞的唐骏,在去年“学历门”事件后消停了多半年,终于又在公众 场合现身,4月27日去南京林业大学,继续宣扬他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据 南京林大的报道,“唐骏的讲座生动且幽默,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成功人士的人 生风采,也为同学们的未来方向指引了一条明路,告诉大家他的成功可以复制, 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让人受益匪浅。”   让南京林大的学生们开阔了视野的唐骏很得意地说:“我很普通,普通到连 我自己都很感动。”感动的理由自然是过去多次讲过的:是在追求其中的过程, 是在看自己有没有每天都在进步。唐骏不无得意地说:正是因为有了不懈的努力 和追求,他才在北邮的研究生中考第一名;而当在北邮无法取得出国名额时,又 转向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求得出国名额;也正因为有追求,才有了他 后来25年的幸福婚姻。云云。   大概是南京林大学生们的掌声让唐骏有点忘乎所以了,便开始接受现场提问, 不料半路杀出了程咬金:一位一直站在讲台上听讲座的女生鼓足勇气冲到唐骏的 跟前,对用唐骏面说:“我是南京大学的学生,幸亏你没有来南京大学,因为南 京大学的学生不会像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那样配合!”南大女除了当面质问唐骏 的美国绿卡的由来和对紫金矿业排污事件的看法后,拿出一叠“西太平洋大学” 学位证书复印接让签字。唐骏“很包容和蔼地点头说”:“要签字,我一定会给 你签的,最好签在你的身上!”   我与唐骏先生素不相识,对于唐骏的成功也没有什么关注。1984年7月,当 唐骏背着行李走出北邮的时候,我则背着铺盖卷走进北邮,可谓“擦肩而过”。 那时候,北邮是个小学校,校园里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加起来也没有多少,住也都 住在集体宿舍,所以,唐骏的那些留校的和考上本校研究生的同班同学,我都是 认识的,也常在一起打桥牌。没有听说过有“北邮的研究生考试中的第一名,由 于在北邮无法取得出国名额而转向北京广播学院”这样的事情。北邮在当时是有 着邮电通信业黄埔军校的美誉,能考上北邮的研究生断不会“下嫁”北广的,除 非是邮电学院落榜而调剂到北广。而北邮当时出国的名额也很多,记得当时一起 在北邮玩的几个好哥们,大概也就只有我因为外语总考不及格而没有出国进修过。 所以看了唐骏在南京林大精彩演讲,我终于确信了方舟子的话:唐骏又在讲故事。   其实,成功人士成功后讲讲故事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成功学”的教科书都 是经过精装的。比如关于比尔·盖茨,媒体一直都在宣传他辞学创业的传奇,但 他自己也不会提及他的母亲是IBM公司的董事,更不会提及是她为儿子促成了第 一单的大生意;而巴菲特告诉大家,他老人家8岁的时候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 但绝口不提是他那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而且是由高盛的董事接待的。不信, 你去纽交所门口转转,看看你能不能进去。   但是,成功人士讲故事是要有个度的,比尔·盖茨弃学创业是事实,巴菲特 8岁逛纽交所也不是吹的。所谓的包装只是“忽略”了一些事情。这是讲故事的 底线。如果为了夸大个人的成功,讲些根本没有发生的“故事”来,那就不是讲 故事,而是编故事。编故事是很容易被戳穿。   “唐骏先生的成功不仅可以复制,还可以复印!”并且现场分发“西太平洋 大学”的学位证书复印件。南大女这番刻薄的言语让南京林大的主办方很恼火, 指责其为“充斥着自大”“毫无礼节”。其实,在这种讲座中,只有演讲者和听 讲者,而演讲者和听讲者是平等的。主办方把演讲者捧为“嘉宾”本身就是对听 讲者的藐视。南大女作为一个听讲者,在唐骏讲演的时候听了,这就是对演讲者 的尊重。在唐骏接受现场提问的时候才提出问题,并非唐突。至于所提的问题是 否尖锐,是否给演讲者下不来台,与礼节无关。相反,唐骏对南大女的那句“要 签字,我一定会给你签的,最好签在你的身上!”回答不仅没有礼貌,而且近乎 猥亵。   一个猴子爬到树上去,人们都看到了它的红屁股,连过路的汽车都停了。猴 子却非要说她的屁股不是红的。谁说红,它就跟谁急。其实你要不想让人看到你 的红屁股的最好办法是别爬这么高,更不要爬高了还说你的屁股是蓝的。公众人 物和准备走上前台受到公众关注的人物,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人们以各种 方式来关注你。要想在众多人面前演讲,就要准备受到听众的质疑。不然,凭什 么你在讲台上面白话,让我们一大帮人在下面听呢?   南大女,你们很油菜。
915 次阅读|5 个评论
哈佛的启示-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区别
热度 1 冯用军 2011-4-2 22:00
哈佛的启示-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区别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 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在生活中打拼。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又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你是一个目标意识很强的人吗?
个人分类: 国家教育科学院|2320 次阅读|2 个评论
成功人士?
热度 1 wyc 2011-3-6 16:16
一些人觉得: 成功了光宗耀袓, 失败了好象很丢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唤醒这“一些人”, 也许是今天的博导们, 最值得去引“导”的善举之一。 班门弄斧,不怕失败。 引玉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78 次阅读|2 个评论
成功人士!!!
热度 6 jsnjjlj 2011-3-5 19:29
一位儿时的玩伴,童年的邻居突然间就联系上了。 从童年搬家后的分离,到如今再见已是近二十载的光阴了。 杜放翁有诗云: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仿佛就在说我们的相逢!!! 一番交谈后才得知,这二十年,童年的伙伴经历了太多的不如意: 大学毕业后,母亲病重后偏瘫, 为了照顾母亲,他毅然放弃了理想回到家乡一家国有企业工作 而在临近中年之际,这个国有企业又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被破产。 为了生存和照顾家人,他总是奔波于外出求职和回家探母的路上。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临近中年,我的朋友依然孑然一身。 谈话中,朋友谈及了买房 言谈中带着淡淡的忧伤 “去年主要是去北京找工作 挣钱,耽误了付定金 今年再买,又贵了十几万 但是房子还不错,有电梯,有暖气。” 听到这,我心理也在想,是啊 是应该买个房子啊,没有房子现在的女孩都不会嫁给你啊 但朋友下面的几句话让我自愧弗如,羞愧难当 朋友接着说: “有了电梯,我推我妈出去散步就方便了,有了暖气,他们二老就不怕冷了 现在首付付了,我就赶紧跑到上海来挣钱了,下面还要还贷啊” 吃晚饭,谈完心,朋友就走了 而我却心潮澎湃 这个世界里,把很多恶行累累却腰缠万贯的人奉为成功人士 而历史将证明 像我朋友这样的: 历经磨难而从不抱怨,困苦孤单却真心奉养老人的普通人 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 他们是真正的成功人士。
4049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
shawnshen 2011-2-26 07:48
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人卷入无休止的购买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中,恋物成瘾;   性自由以人性为噱头,以性爱为药效,不断释放暧昧与激情的烟幕弹,纵欲成瘾;   成功学以速成为噱头,以名利为药效,误导急于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投机成瘾。   三粒毒药中,以成功学危害最巨——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   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退休”……成功学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多款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成产业。   ——我们何时变得如此迫切渴望成功?成功何以变得如此简单粗暴?那些成功学大师除了演讲收钱还能做什么成功的事?我们可不可以不成功?   个人奋斗很可嘉,实现自我很诱人,名利滋味很甜美。但一个社会结构中,成功人士不过1%,且离不开长期实干和机遇。若成功一学就会,且成王败寇,成功人士光荣,非成功人士可耻,那么,社会中99%的大多数还怎么活下去?生活中有许多美好事物和价值,是成功学课程所蔑视、给不了的和教不会的。   当全民成功变成狂热风潮,成功上升为绝对真理般的、人人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成功学就是一粒毒药,而信奉成功学的人就沦为牺牲品。
个人分类: 生活百事通|26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热度 1 laojing 2011-2-18 17:58
(zt)新周刊:有一种毒药叫成功 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 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人卷入无休止的购买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中,恋物成瘾; 性自由以人性为噱头,以性爱为药效,不断释放暧昧与激情的烟幕弹,纵欲成瘾; 成功学以速成为噱头,以名利为药效,误导急于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投机成瘾。 三粒毒药中,以成功学危害最巨——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 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助你“实现人生价值”、“开发个人潜能”、“三个月赚到一百万”、“有车有房”、“三十五岁以前退休”……成功学泛滥于职场和网络,上进人群迷失在多款提升课程和短期培训班里,成功学大师满天飞,成功学培训蔚为大观成产业。 ——我们何时变得如此迫切渴望成功?成功何以变得如此简单粗暴?那些成功学大师除了演讲收钱还能做什么成功的事?我们可不可以不成功? 个人奋斗很可嘉,实现自我很诱人,名利滋味很甜美。但一个社会结构中,成功人士不过1%,且离不开长期实干和机遇。若成功一学就会,且成王败寇,成功人士光荣,非成功人士可耻,那么,社会中99%的大多数还怎么活下去?生活中有许多美好事物和价值,是成功学课程所蔑视、给不了的和教不会的。 当全民成功变成狂热风潮,成功上升为绝对真理般的、人人趋之若鹜的主流价值观,成功学就是一粒毒药,而信奉成功学的人就沦为牺牲品。 能不能不成功
个人分类: 网有网事|81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读马克林
wyc 2011-1-17 10:32
从刘鼎铭的著文《 世界集装箱化之父--马克林 》一文可见: 1、一个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创造性人物的形成,是由一系列因素促成的,正因为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二者相辅相成。从马克林的成就中,亦说明了 人的因素第一,个人的素质、个人的魅力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品质。 不要 跑不快,老怪罪鞋子?! 2、一个成功人士,往往也会犯错误,甚至是致命的错误。但这无损于一位 成功者的光辉。马克林一生犯过两次严重失误,正如文中所提到, 头一次是刚订造了一批高速船,迂上油价猛涨。第二次是当订造了 一批低速船,却又迂上世界油价大落。 3、不要以成败论英雄。要看全局、看主流、看本质。要发展地看问题, 不要只顾一点,不及其餘。一叶有时固能障目,但泰山依然屹立。 4、 写好一篇回忆录,支持出版一本回忆录,宣传推广回忆录中的先進人物和 亊迹,让他(它)们都变成为好榜样、好教材,实在是功德无量! 5、让我亦来一次“老王卖瓜”吧,我的瓜(指所转载的一些回忆录文章)包甜!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8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人际交往建议
censambao 2010-12-8 20:53
1.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首先想到自己是不是做错了。如果自己没错(那是不可能的),那么就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一下对方的感觉。 2. 让自己去适应环境,因为环境永远不会来适应你。即使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痛苦的过程。 3. 大方一点。不会大方就学大方一点。如果大方真的会让你很心疼,那就装大方一点。 4. 低调一点,低调一点,再低调一点(要比临时工还要低调,可能在别人眼中你还不如一个干了几年的临时工呢)。 5. 嘴要甜,平常不要吝惜你的喝彩声。(会夸奖人。好的夸奖,会让人产生愉悦感,但不要过头到令人反感。) 6. 如果你觉得最近一段时间工作顺利的不得了,那你就要多加小心了。 7. 有礼貌。打招呼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以长辈的称呼和年纪大的人沟通,因为你就是不折不扣小子辈。 8. 少说多做。言多必失,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9. 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要知道感恩。 10. 手高眼低。 11. 遵守时间,但不要期望别人也遵守时间。 12. 信守诺言,但不要轻易许诺。更不要把别人对你的承诺一直记在心上并信以为真。 13. 不要向同事借钱,如果借了,那么一定要准时还。 14. 不要借钱给同事,如果不得不借,那么就当送给他好了。 15. 不要推脱责任(即使是别人的责任)。 16. 在一个同事的后面不要说另一个同事的坏话。要坚持在背后说别人好话,别担心这好话传不到当事人耳朵里。如果有人在你面前说某人坏话时,你要微笑。 17. 避免和同事公开对立(包括公开提出反对意见,激烈的更不可取)。 18. 经常帮助别人,但是不能让被帮的人觉得理所应当。 19. 说实话会让你倒大霉。 20. 对事不对人;或对事无情,对人要有情;或做人第一,做事其次。 21. 经常检查自己是不是又自负了,又骄傲了,又看不起别人了。(即使你有通天之才没有别人的合作和帮助也是白搭) 22. 忍耐是人生的必修课。(要忍耐一生的啊,有的人一辈子到死这门功课也不及格) 23. 新到一个地方,不要急于融入到其中哪个圈子里去。等到了足够的时间,属于你的那个圈子会自动接纳你。 24. 有一颗平常心。没什么大不了的,好事要往坏处想,坏事要往好处想。 25. 尽量不要发生办公室恋情,如果实在避免不了,那就在办公室避免任何形式的身体接触,包括眼神。 26. 会拍马屁(这是和顶头上司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小心不要弄脏手。 27. 资历非常重要。不要和老家伙们耍心眼斗法,否则你会死得很难看的。 28. 好心有时不会有好结果,但不能因此而灰心。 29. 待上以敬,待下以宽。 30. 如果你带领一个团队,在总结工作时要把错误都揽在自己身上,把功劳都记在下属身上。当上司和下属同时在场时要记得及时表扬你的下属。批评人的时候一定要在只有你们两个人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职场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转) 人际关系是职业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对大公司企业的职业人士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舒心工作安心生活的必要条件。如今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刚从学校里出来,自我意识较强,来到社会错综复杂的大环境里,更应在人际关系调整好自己的坐标。 对上司先尊重后磨合 任何一个上司(包括部门主管、项目经理、管理代表),干到这个职位上,至少有某些过人处。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待人处世方略,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精彩的过去和骄人的业绩。但每一个上司都不是完美的。所以在工作中,唯上司命是听并无必要,但也应记住,给上司提意见只是本职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尽力完善、改进、迈向新的台阶才是最终目的。要让上司心悦诚服地接纳你的观点,应在尊重的氛围里,有礼有节有分寸地磨合。不过,在提出质疑和意见前,一定要拿出详细的足以说服对方的资料计划。 对同事多理解慎支持 在办公室里上班,与同事相处得久了,对彼此之间的兴趣爱好、生活状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作为同事,我们没有理由苛求人家为自己尽忠效力。在发生误解和争执的时候,一定要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人家想想,理解一下人家的处境,千万别情绪化,把人家的隐私抖了出来。任何背后议论和指桑骂槐,最终都会在贬低对方的过程中破坏自己的大度形象,而受到旁人的抵触。同时,对工作我们要拥有挚诚的热情,对同事则必须选择慎重地支持。支持意味着接纳人家的观点和思想,而一味地支持只能导致盲从,也会滋生拉帮结派的嫌疑,影响公司决策层的信任。 对朋友善交际勤联络 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在现代激烈竞争社会,铁饭碗不复存在,一个人很少可能在同一个单位终其一生。所以多交一些朋友很有必要,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嘛。因此,空闲的时候给朋友挂个电话、写封信、发个电子邮件,哪怕只是片言只语,朋友也会心存感激,这比邀上大伙撮一顿更有意义。 我有个朋友在一个大公司一时难展才华,心情郁闷。朋友得知后,邀他到一家略小的企业试试,结果如鱼得水,半年之内就荣升部门主管,这就是交朋友的好处。一个电话,一声问候,就拉近了朋友的心,如此亲切的朋友,有好机会能不先关照你吗 对下属多帮助细聆听 在工作生活方面,只有职位上的差异,人格上却都是平等的。在员工及下属面前,我们只是一个领头带班而已,没有什么了不得的荣耀和得意之处。帮助下属,其实是帮助自己,因为员工们的积极性发挥得愈好,工作就会完成得愈出色,也让你自己获得了更多的尊重,树立了开明的形象。 而聆听更能体味到下属的心境和了解工作中的情况,为准确反馈信息、调整管理方式提供了详实的依据。美国一家著名公司负责人曾表示:当管理者与下属发生争执,而领导不耐心聆听疏导,以至于大部分下属不听指挥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换掉部门管理者。 向竞争对手露齿一笑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处处都有竞争对手。许多人对竞争者四处设防,更有甚者,还会在背后冷不妨地插上一刀踩上一脚。这种极端,只会拉大彼此间的隔阂,制造紧张气氛,对工作无疑是百害无益。其实,在一个整体里,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任何人都有可爱的闪光之处。当你超越对手时,没必要蔑视人家,别人也在寻求上进;当人家在你上面时,你也不必存心添乱找茬,因为工作是大家团结一致努力的结果,一个都不能少。无论对手如何使你难堪,千万别跟他较劲,轻轻地露齿微笑,先静下心干好手中的工作吧!说不定他仍在原地怨气,你已完成出色的业绩。露齿一笑,既有大度开明的宽容风范,又有一个豁达的好心情,还担心败北吗?说不定对手此时早已在心里向你投降了。 转载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53d5b0100h2jg.html
个人分类: 他文共赏|2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华德福教育理念谈精英教育的实践
热度 1 arithwsun 2010-6-12 17:59
从华德福教育理念谈精英教育的实践 王永晖 最近跟国内一些民间的华德福教育专家接触,很奇怪的是,他们一致地认为华德福教育,跟所谓的精英教育是不搭边的,如果希望孩子将来成为精英人士,则最好不要送他上华德福。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成功人士、精英人士的定义问题了。比如有人就问,卢安克是不是精英人士。在我看来,当然是了,但是我的一位德国朋友,长期合作伙伴,向他介绍了卢安克的事迹后,他认为,在德国人们是不会认为他是精英人士的。其中道理,我跟他争了半天,他终于承认,卢安克将来有可能成为德国人公认的精英,毕竟,他大大促进了德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也进一步提高了德国人在中国的美誉度。 其实,行行出状元,每一行每一业都有各自成功的标准。作为教育体系,应该承认目前社会上既有的各行各业的评价标准,而不能自搞一套,或者干脆不管不顾。 一个好的教育体系,一所好的学校,完全应该充满自信地说,不管你拿出这个社会上何种成功人士、精英人士的标准,我培养出的学生中,都会有人跨入其中。 不敢面对,采取逃避的态度,像佛家一样自称不在三界中,跳出五行外,只不过是自欺欺人,或者是准备为自己的不负责找借口。历史上流传的一些宗教传播方法,口头上是一套,手底下是一套,我们搞教育的,不能这个样子,毕竟教育的根本在于知行合一。 一个不敢采用人类社会中公认价值标准体系的教育体系和学校,不敢、不愿、不能培养出精英人士的教育体系,终归是会被社会、被国家、被民族所淘汰的。 实际上,中华民族现在最缺的就是精英教育。教育界不少有识之士,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张英伯(中国数学会普及委员会主任),专此为文,大力呼吁。 发达国家数学英才教育的启示 那么华德福教育体系,能否响应这个中华民族的基本需求呢? 其实,根本不用拘泥于成功人士和精英人士的定义问题,就拿社会上已经有的各行各业的现成标准就行。比如说卢安克吧,他的行业是在农村小学教师,那么作为一个中国的农村教师,他的知名度极大,中央台也采访了,用中文也出版了好几本书。 你说,这样的农村教师算不算成功,算不算精英。如果谈及挣得钱太少,那是这个行业本身的问题,是国家政策的问题,这个农村教师行业,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当于能够决定国家命运的少数几个行业之一。 实际上,按行业标准取定成功人士,是早已通行的常识。只有毫无知识的极俗之人,才会以金钱为唯一的标准。比如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个年轻数学家,目前年薪也就40万美元,而同样伟大的一个老年数学家,年薪也就15万美元,因为前者正在出工作,星光四射,所以工资要高一些,但也就是如此而已,相比于同样顶级的硅谷计算机科学家,自然不用在钱数上相提并论了。 国内数学家,顶级一层的工资已经上涨,年薪能上30万以上了,但同样若论钱数的话,可能比不上一个公司的中低层领导。 你能说他们不是人类的、民族的精英吗。你能不承认这些人类已经稳定化下来的,各行各业的精英标准吗。 好,现在来谈谈华德福教育理念,能否培养出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 通过我前面几篇文章,开始逐渐思考了华德福教育 我对华德福教育的粗浅认识 华德福教育发展较慢的原因 数学九九表要不要背的讨论贴-----兼及华德福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认识到,华德福教育理念本身,实际上已经含有精英教育的元素,如果能够真正做到位,完全是可以培养出精英的。我在 小学打好敬智之基:培育型教育原理和均衡型教学大纲 中,将很多华德福元素,串联在一个逻辑线条上,接触到的民间华德福教育人士对其中前三条都表示可以执行,即A1, A2, B1, A1. 小班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大约会15人,绝对少于24人。(注释:目前连香港也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最近的改革,也只能做到25人) A2. 主班教师,在小学生面前,往往产生自然的 权威 ,主班教师不会滥用这种 权威 于拔苗助长,而是以同理心为基石,不强迫、不急燥,让孩子慢慢地长大, 让幸福感和安全感发芽生根 , 长大后自然地过渡到,尊重智慧,敬爱众生, 掌握 权威 的真正内涵,不仅真正自足而且还具有带给他人 幸福感和安全感的能力 。 B1. 不强调考试,使力性课程、礼性课程和艺术类课程得到真正重视,使得他们在小学阶段就达致相当程度的完善个性,学会做人。 B2. 强调学生自制课本,精化语言类课程、数学类课程和理性课程的有效学习,从而最大可能地发展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会做事。 C1. 主班老师,一男一女,共同负责整个7年的主要教学工作。两位老师自己安排轮流上台讲课,台下老师负责备课、管理学生作业和自制课本,以及将精华内容同步上传网站。 C2. 家长会,非常强调家长在教学流程中的参与作用,将之制度化,让家长和老师们,跟着孩子一块成长。 但是他们对B2的理解,却跟我有很大出入。学生自制课本,是华德福教育理念的重要一条,因为在华德福教育中,不考试了,或者不强调考试了,那么考试这块弱下去,必然需要有另外一个强上来,否则,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准,肯定要比传统学校还差。 他们讲,国外华德福数学的自制课本,要求并不像我说的、我理解的那样,即让学生自己制作出精益求精,完全正确,比课堂笔记还要高一个层次的文档。很多就只是学生练习册而已,相当于作业本而已。 这些学校学生的数学水准,自然可想而知了。考试降下去了,但是没有东西升上来啊。 我在大学教书十年,自己也在不断地做科学研究。深知自制课本这一招,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思考、自学能力,会有多么重要。 我的很多首师大本科生们、甚至研究生们,很难真正地提升自己,就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去做、去整理老师再三强调的个人笔记,不愿意使用建立在记笔记基础上的滚雪球式学习法。 实际上,若一个孩子真能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 自制课本这一学习习惯,将来做任何工作,尤其是白领工作,必然会做得非常好。这是每个有点知识的人,都可以想象得到的。 这样的孩子,将来成为成功人士,成为精英人士,又有什么可疑议的呢?所以华德福教育理念,本身已经包含了精英教育的元素,主要是看执行力了。 在邀请小巫到首师大演讲的讲座上, 2010-05-23 周日讲座通知: 小巫,华德福教育简介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 及附注 很多家长们有点误会,以为华德福教育是针对于 弱智儿童,或不善数学的儿童,是专门为他们设计的。 实际上,这只是说明华德福教育,包容性很大。 相反,我的观点是,很多智商高的孩子,更需要华德福教育,更需要将整个能量在身-心-脑三方面均衡。有一些心理学或教育理论认为,智商是天生不能改变的,姑且当作正确,那么华德福教育,可以帮助每个人更好地使用他们的智力、心力、体力,让他们每个人更好地完成各自的人生使命,而不是在人生征途上,因为一些非智力因素,心力憔悴于家庭不和、人际不善,体力疲惫于生活紊乱、欲贪念婪,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 当然,对于成功人士和精英人士的制造,要采用理性的态度,不能如国内很多小学奥数培训那样,做的其实是南辕北辙的事情。这并不能说明精英教育本身就是错的,正像毛主席曾说过的,要在战略上轻视,战术上重视,精英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类似的道理,即要调整好心态,才能真正发动智慧。 心态上的关键问题还是,在中国,想成为成功人士的门槛,有点过高了。也许,在西方国家,如果能混到人前50%,就可以称作成功人士了,就可以活得非常好了,拥有自己的独家小楼,在安稳之上,建立生活了。所以,有时候可以感觉到他们对成功的欲求很不强烈,缺少中国人那种只争朝夕的劲头。 但是,社会是靠精英人士率领的,精英人士,比成功人士还要稀少,可能要到人前5%,才勉强有资格称做精英人士吧。精英人士,是不能只争朝夕的,是必须想的长远,才能对国家,对民族起到领袖作用的。 我们国家,按这个标准,精英人士是太少了些。 最后再说一段,有些热衷于华德福教育,将国内公立学校传统教育视为地狱(不知是真的,还是妖魔化了)的家长们,其实认识上也有很大的误区。他们以为,孩子通过华德福教育或其他某种专业知识要求较低的教育,长大后可以不参加国内高考,直接去读国外的大学去。 其实,美国大学,算上两年制社区大学,共有4000多所,如果家长把目标范围定在这个里面,当然是很容易让孩子去的。但是,美国比较好的大学,也只有200所,而想入前30名的名校,则难度一点不会亚于我们的高考。 想必这些家长们看清楚这个现实后,就会懂得精英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了。实际上,真正的精英教育跟让孩子达成幸福感、安全感并无矛盾,追求卓越,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是孩子无需口授即会拥有的本能。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华德福教育,容纳百川,更像是一种社区活动,在 薛涌的文章 中 『 根据对SAT考试成绩与宗教信仰关系的统计,35个宗教的信徒中,在SAT中拿分最高的,是一位论教派(Unitarian)的信仰者,平均分为1209;犹太教信徒居第二,平均分为1161;全国平均成绩则只有1020。不过,SAT的考生中一位论教派的信仰者只有2354人,犹太教徒则多达27120人,比一位论教派多十几倍,成为最大的一个高分群体。于是,为了吸引这批学生,各校不惜争相建立犹太文化中心,开设犹太研究的课程。 』 就说明,我们建设的任何一个教育体系和相应社区, 将来是否受到重视,还是跟它的一些基本参数,如高考分数/名校入学率,是息息相关的,毕竟现代文明社会的精英阶层,还是大多产生于这里的。 也只有如此,也只有华德福学校的学生们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才,才有能力给其母校带来各种形式的回馈,毕竟,光靠学生学费,是不可能支撑起一座精英级学校的。只有通过 校友会的制度,在文化和经济上方能形成良性循环。 总此为文,只是从理论上、从理念上,想澄清一些事情,真正做下来,肯定很难,正如国外已有的现实一样,不一定是每一个华德福学校,都有能量有师资可以去实现精英教育的,道理跟难以完全实现华德福教育理念是一样的。 附注:各行各业的有益经验和智识,当然可以用来滋养教育系统。但是一定要注意,教育是一个减法的过程,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各行各业的经验智识,必须经过这个过程,方能融化到教育体系中,求同存一。
个人分类: Book-W|10000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成功人士具备的能力(缺少的话就抓紧吧)
niu1023 2010-5-8 20:54
无论在内企,还是在外企,凡是 成功 人士(以下简称他们)的身上都有独特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这或许正是一般人所缺乏的。他们的成功决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机遇好。这些能力可概括为: 1、解决问题时的逆向思维能力 面对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一时又找不到解决方法。而且,上司可能也没有什么锦囊妙计时,他们擅长用逆向思维办法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清楚具体 业务 执行者比上司更容易找出问题的节点,是人为的,还是客观的;是技术问题,还是管理漏洞。采用逆向思维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法,会更容易从问题中解脱出来。 2、考虑问题时的换位思考能力 在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时,常人通常站在自己职责范围立场上尽快妥善处理。而他们却总会自觉地站在公司或老板的立场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 作为公司或老板,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首先考虑的是如何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就事论事方案。面对人的惰性和部门之间的扯 皮, 只有站在公司的角度去考虑解决方案,才是一个比较彻底的解决方案。能始终站在公司或老板的立场上去酝酿解决问题的方案,逐渐地他们便成为可以信赖的人。 3、强于他人的总结能力 他们具备的对问题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比常人强。总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驾驭事物,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们常说苦干不如巧干。但是如何巧干,不是人人都知道的。否则就不会干同样的事情,常人一天忙到晚都来不及;而他们,却整天很潇洒。 4、简洁的文书编写能力 老板通常都没时间阅读冗长的文书。因此,学会编写简洁的文字报告和编制赏心悦目的表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便是再复杂的问题,他们也能将其浓缩阐述在 一页 A4纸上。有必要详细说明的问题,再用附件形式附在报告或表格后面。让老板仅仅浏览一页纸或一张表格便可知道事情的概况。如其对此事感兴趣或认为重要,可 以通过阅读附件里的资料来了解详情。 5、信息资料收集能力 他们很在意收集各类信息资料,包括各种政策、报告、计划、 方案、统计报表、业务流程、管理制度、考核方法等。尤其重视竞争对手的信息。因为任何成熟的业务流程本身就是很多经验和教训的积累,遇到用时,就可以信手 拈来。这在任何教科书上是无法找到的,也不是那个老师能够传授的。 6、解决问题的方案制定能力 遇到问题,他们不会让 领导做问答题而是做选择题。常人遇到问题,首先是向领导汇报、请示解决办法。带着耳朵听领导告知具体操作步骤。这就叫让领导做问答题。而他们 常带着自己拟定好的多个解决问题方案供领导选择、定夺,这就是常说的给领导出选择题。领导显然更喜欢做的是选择题。 7、目标调整能力 当个人目标在一个组织里无法实现,且又暂时不能摆脱这一环境时,他们往往会调整短期目标,并且将该目标与公司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大家的观点就容易接近,或取得一致,就会有共同语言,就会干的欢快。反过来,别人也就会乐于接受他们。 8、超强的自我安慰能力 遇到失败、挫折和打击,他们常能自我安慰和解脱。还会迅速总结经验教训,而且坚信情况会发生变化。他们信条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或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9、书面沟通能力 当发现与老板面对面的沟通效果不佳时,他们会采用迂回的办法,如电子邮件,或书面信函、报告的形式尝试沟通一番。因为,书面沟通有时可以达到面对面 语言 沟通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可以较为全面地阐述想要表达的观点、建议和方法。达到让老板听你把话讲完,而不是打断你的讲话,或被其台上的电话打断你的思路。也 可方便地让老板选择一个其认为空闲的时候来聆听你的唠叨。 10、企业文化的适应能力 他们对新组织的企业文化都会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换个新企业犹如换个办公地点,照样能如鱼得水般地干得欢畅并被委以重用。 11、岗位变化的承受能力 竞争的加剧,经营风险的加大,企业的成败可在一朝一夕之间发生。对他们来讲,岗位的变化,甚至于饭碗的丢失都无所畏惧。因此,他们承受岗位变化的能力也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问题,更是一种生存能力的问题。 12、客观对待忠诚 从他们身上你会发现对组织的忠诚。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忠诚并不仅仅有益于组织和老板,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因为,责任感和对组织的忠诚习惯一旦养成,会使他们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他们更清楚投资忠诚得到的回报率其实是很高的。 13、积极寻求培训和实践的机会 他们很看重培训的机会,往往在招聘时就会询问公司是否有提供培训的机会。善于抓住任何培训机会。一个企业,如果它的薪酬福利暂时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但却有许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他们也会一试。毕竟,有些经验不是用钱所能买回来的。 14、勇于接受份外之事 任何一次锻炼的机会他们都不轻言放弃,而把它看成是难得的锻炼机会。并意识到今天的份外,或许就是明天的份内之事。常看见他们勇于接受别人不愿接受的份外之事,并努力寻求一个圆满的结果。 15、职业精神 他们身上有一种高效、敬业和忠诚的职业精神。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现代化,拥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并能将其运用于经营实践中。言行举止无私心,在公司的 业务 活动中从不搀杂个人私心。这样,就敢于直言不讳,敢于纠正其他员工的错误行为,敢于吹毛求疵般地挑剔供应商的质量缺陷。因为,只有无私才能无畏。待人接物 规范化,这也是行为职业化的一种要求。有了这种职业精神的人,到任何组织都是受欢迎的,而且,迟早会取得成功。
个人分类: 生活百科|3155 次阅读|1 个评论
只按事业上如鱼得水的学者的建议进行教育改革是会出严重问题的
whitesun 2010-3-1 22:25
俗话说,穷则思变,如果一位学者在事业上如鱼得水,与同样奋斗的欠成功的学者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往往不够,然而,政府官员能接触到的大多是如鱼得水的学者,而欠成功的学者的认识与体会才是教育行业存在问题的关键,如果官员们不深入到第一线,做出错误的判断的可能就会很大.因此,改来改去改不成功的根源是听成功者的意见太多,失败者的意见太少.失败乃成功之母嘛,官员如果没找对妈妈,那只能继续找,假妈,后妈不可能比亲妈好很多的.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2737 次阅读|1 个评论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麦立强 2008-9-20 07:54
美国公司员工人手一册的书!美国政府机关公务员人手一册的书!美国军队官兵人手一册的书!全球销量超亿册! 史蒂芬 柯维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对公司的运作系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习惯一:积极主动的心态( BE PROACTIVE ) 即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为自己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和外在的环境来做出决定。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主动者,他们扬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发挥人类特有的四项天赋 自觉、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由内而外的来创造新的天地。积极主动者选择创造自己的生命,而不是选择被动的逆来顺受,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积极主动的心态使你从生不逢时的自怨自艾中解脱出来,面对现实,不再一味的埋怨和等待,从自身开始积极的思考和行动来创造新的未来。 习惯二:从设定目标开始(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 所有的事情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性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远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和目标上。对个人、家庭或组织而言,宗旨和使命是远景的最高形式,它是主要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它的决定。 习惯三:要事第一的做事原则( PUT FIRST THINGS FIRST ) 要事第一,是你的梦想的组织和实践,是你的目标、远景、价值观及要事处理顺序。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和组织针对要事而来。重点是:一定要把实现你的目标的要事放在第一位去思考和处理。 习惯四:双赢思维是协作的基础( THINK WIN/WIN )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和资源,而非你死我活的的敌对式竞争。双赢即非损人利己(赢 - 输),亦非损己利人(输 - 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都要从互相依赖的角度来思考(是 我们 而非 我 )。双赢思维鼓励我们共同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资讯、力量、认可和报酬的分享。 习惯五:真正沟通来源于知彼解己(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D ) 当我们舍弃说教,改以了解的心态去倾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强彼此的关系。对方获得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和认可,进而开放心扉,坦然而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流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认识自己更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的关系,则能大幅的提升沟通的效率。 习惯六:协同效应( SYNERGIZE ) 协同是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种远胜过个人之见的办法。它是相互尊重的结果:不但了解彼此,而且彼此称许差距及互补,互相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掌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协同效应的基础,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实践协同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建设会扬弃敌对的态度( 1+1=1/2 ),不以妥协为目标( 1+1=1 ),也不仅止于简单的组合( 1+1=2 ),他们要的是创造式的合作( 1+1=3 或更多)。 习惯七:不断更新( SHAPPEN THE SAW ) 不断的更新是,如何在四个基本的生活方面(身体、精神、心智、社会情感)中不断的更新自己。身体:适当运动和营养保持健康;精神:荡涤心灵尘埃,陶冶精神,掌握人生方向;心智:不要停止自我教育,读书和写作是砥砺心智的重要途径;社会情感:历练待人处事之道。习惯七可以提升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七个习惯提供了远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于呈现老化及疲态,并能够迈向新的成长之径。对家庭而言,七个习惯透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使家庭日新月异。 前三个习惯(习惯一到习惯三)是有关个人成功的习惯,可以大幅的提高您的自信。您将更能认清自己的本质、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以及个人独特的才干和能力。凡是秉持自己的信念而活,就能产生自尊、自重和自制力。至于追求公众成功的三个习惯(习惯四到习惯六),能够帮助您重建以往恶化、甚至断绝了的人际关系。原本不错的交情则更加巩固。习惯七可加强前面六个习惯,时时为您充电,达到真正的独立与成功的互相依赖。 +++++++++++++++++++++++ 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 只有事业,是成功吗? 我曾为自己定下许多目标,也都一一达成。我的事业十分成功,但却牺牲了个人与家庭的幸福,这值得吗? ; 我要做的事太多了,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都觉得很紧张,匆匆忙忙。我无法过着理想中既充实又自在的生活,而且别无选择 ; 我拥有财富和成就感,可失去了内心的平静 这无疑是诸多成功人士的生活写照。 《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告诉我们:仅有事业成功只能算成功了一半,唯有兼顾事业、家庭、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等人生其它层面的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成功。作者倡导有识之士应告别旧习惯: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但要取得卓越不只是单一举动,而是要靠良好的习惯。要提升自我,赢得革命性的效果,必须从观念着手,暂时牺牲眼前的安适与利益,树立克服 惯性 的信念,并且 由内而外全面地造就自己 。作者史蒂芬 . 柯维认为:观念是态度与行为的根本,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而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成败,成功其实是习惯使然。 杀鹅取卵到何时? 伊索寓言《鹅和金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很穷的农夫在鹅窝里发现了一个金光闪闪的蛋,更让他喜出望外的是这个蛋是纯金的。这之后,农夫每天都可以从鹅窝里拿到一个金蛋。然而,当他日益富有的时候,他也越来越贪婪,以至于没有耐心等待每天只有一个金蛋,他想一次拿到鹅身体里的所有金子,于是他杀了这只鹅,但结果却是什么都没得到。 在我们的生活和事业中,常常有像愚蠢的农夫那样以牺牲产能(鹅)的代价来提高产出(金蛋)的事。我们往往更关心的是效率而不是效能,为了提高效率而忽视效能,这使我们破坏了取得成果的能力。而惟有产出与产能取得平衡,才能达到卓越的效能。日常活中,足以印证这个道理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你曾经因为想多做点儿事而彻夜不眠,结果弄得精疲力竭,身体不适;但倘若是好好睡一觉,第二天则可以精力充沛地做更多的事。产出与产能平衡是效率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是成功者七个习惯的基础。 习惯一:别指望谁能推着你走 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你走呢?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愿景的原则。 我们常说: 我不会 ,因为遗传 、 我迟到,因为 、 我的计划没完成,因为 我们总是在找借口或是抱怨,在不满中消耗自己的生命。而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正是人能主动积极地创造、实现梦想,来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所以,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自主选择应对外界环境的态度和应对方法; 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身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 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 选择的自由 。我们虽然不能控制客观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客观现实做何种反应。积极的涵义不仅仅是采取行动,还代表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并且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习惯二:忠诚于自己的人生计划 我们经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因此, 以终为始 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我们将这个书面计划称之为 使命宣言 。 任何一个存在的社会组织都需要 使命宣言 ,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也不例外。 使命宣言 需要阶段性地评估以及持续修正和改良。 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对。为什么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 心最大的满足。 习惯三:选择不做什么更难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觉得有价值并对你的生命价值、最高目标具有贡献的事情;要少做紧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别人认为需要立刻解决的事。消防队的最大贡献应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于到处救火。因此, 要事第一 是自我管理的原则。 有效能的人只会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处理的紧急、危机事件,他们将工作焦点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来保持效益与效率的平衡。 有效管理 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点管理。先由领导决定什么是重点后,自己掌握住重点并时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觉、情绪或冲动左右。要想集中精力于当前的要务;就必须先排除次要事情的牵绊,要勇于说 不 。 习惯四:远离角斗场的时代 懂得利人利己的人,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角斗场。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给了每个人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并非自己之失。因此, 双赢思维 成为人们运用于人际领导的原则。 我们从小就参与各种比赛、考试,培养了一种你赢我输、你死我活的竞争心态。试想一下,谁又甘心在竞赛中认输呢?树立双赢思维就是要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寻求互利,以达成双方都满意并致力于合作的协议计划。 具有双赢思维的人,往往有三种个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态。他们忠于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承诺;有勇气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觉,能以豁达体谅的心态看待他人的想法及体验;相信世界有足够的发展资源和空间,人人都能共享。 利人利己观念的形成是以诚信、成熟、豁达的品格为基础的。豁达的胸襟源于个人崇高的价值观与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势,从而肯尝试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宽广的选择空间。 习惯五:换位思考的沟通 如果一位眼科医生为病人配眼镜,他先摘下自己的眼镜让病人试戴,其理由是: 我已经戴了 10 多年,效果很好,就给你吧,反正我家里还有一副。 那么,谁都知道这是行不通的。如果医生还说: 我戴得很好,你再试试,别心慌。 在病人看到的东西都扭曲了的同时,医生还反复说: 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看得到。 那就真叫人哭笑不得了。我们常说遇事要将心比心。因此, 知彼解己 是交流的原则。 这位医生尚未诊断就开处方,谁敢领教?但与人沟通时,我们常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妄下断语的毛病。因此我必须强调: 了解他人 与 表达自我 是人际沟通不可缺少的要素。首先要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才是进行有效人际交流的关键,要改变匆匆忙忙去建议或解决问题的倾向。 要培养设身处地的 换位 沟通习惯。欲求别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对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但却常常疏于倾听。众所周知,有效的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泛的准确信息,还有助于双方情感的积累。当我们的修养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态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扰和博采众家之言时,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上了一个台阶。 习惯六: 1+1 可以大于 2 统合综效是对付阻碍成长与改变的最有力途径。助力通常是积极、合理、自觉、符合经济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则消极、不合逻辑、情绪化和不自觉。不设法消除阻力的后果就等于向弹簧施加作用力,结果还是要反弹。如果将双赢思维、换位沟通与统合综效原则整合,不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统合综效 就是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许多自然现象显示:全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不同植物生长在一起,根部会相互缠绕,土质会因此改善,植物比单独生长更为茂盛;两块砖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单独承受力的总和。这些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人,但也有例外。只有当人人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 习惯七:过着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志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基础,所以有规律地锻炼身心将使我们能接受更大的挑战,静思内省将使人的直觉变得越来越敏感。当我们平衡地在这两方面改善时,则加强了所有习惯的效能。这样我们将成长、变化,并最终走向成功。 人生最值得投资的就是磨练自己。生活与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爱的财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给人带来经济上的安全感,而具备良好的思考、学习、创造与适应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拥有财富,并不代表有永远的经济保障,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以上这七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的。前三个习惯在于我们本身,确立目标就要全力以赴,着重于如何进行个人修炼,由依赖转向独立,实现 个人成功 ;第四、五、六个习惯,即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都将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而第七个习惯涵盖了前六个,督促我们从身心开始完善。通过培养这些习惯,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获得实质性的变革,成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http://xixipin.blog.hexun.com/23090095_d.html
个人分类: 健康保健|3933 次阅读|2 个评论
读“母亲,国民的命运”之杂感
热度 3 freefloating 2008-8-3 17:26
为什么只有逃离教育残害的成功? 读了李飞老师的《 母亲:国民的命运》, 一时感慨颇多,反倒没了思路,不知道要按照什么样的主线与文笔来整理我的思考。 我想还是抛却感性,只是尽量理性而简单的去列一个提纲好了。 其实这个问题是可以从几个层面去考虑的: 女性,中国女性,当代中国女性,当代中国知识女性,当代某一类知识女性,当代某一个知识女性。 个体的生活能以何种程度上升社会层面我是怀疑的,但社会层面的东西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个体生活,如果说现代社会给了我们越来越多的选择,其实新的藩篱和新的代价也使美好变得更加沉重。 其实剖析一个社会或是一个人都是只有全面和透彻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因为这些都是过于复杂的体系。以数学物理学为基础的狭义科学为什么是如此典范有效,是因为它的纯粹与理想。而我们想从复杂的社会表象中揭露出一两个本原往往注定是失败的。 但我们要讨论这些问题,所以需要一些前提: 1. 复杂的问题不可能有简单的答案。 2. 个体与社会间的信任是相对的。 3. 个体的表达不过是合乎自身利益的诠释。 4. 复杂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难于操控,但不是不可控制的。 5. 大量个体的尽可能深刻真实的表达对于得出准确的结论有直接的关系。 6. 个体在概率统计上的社会进步始终是可以信赖的。 在这些前提之下,虽然社会问题太复杂以至于相对无解,但是研究社会问题还是可能和有意义的。 社会学的发展很多情况下都是基于极端问题的研究,但极端状况总是以个体的牺牲为代价的,而即使整个人类的灾难时期,也总有人相对幸运和快乐。 那么提出了母亲这个沉重的话题,我们是要从历史与民族的渊源中去统计结果,还是从个体的发展中吸取技巧呢?我想这应该是一篇大大的论文,而且即使成文也不过是在罗列一个个小题目之后举例说明个案的可能及原因。我想我还是放弃吧。 不过作为个体的是有一些感受的: 一、牺牲女人成就男人是不公平的。 在男权社会,女权主义者是相当可怜的。男性为了自身的利益和世俗的惰性维持的社会舆论和对女性的价值取向,总是在影响着新女性的成长。其实当男人们发现这种阴暗的心理并没有获得什么好处时?女性也因此扭曲了自己而得不到什么真正的快乐。 我非常讨厌韩剧,因此看的不多,本来没有发言权,(不过有时觉得她们的衣服很好看,家居很别致,还是忍不住要看一下),就像我不喜欢张爱玲的作品一样,虽然她的语言是美的,但是总感到弥漫着对生活的无奈、失望、奢华与沉迷,总之心里不爽,其中没有智慧的火花和人性的升华。 我认为与其花费精力描写人性的扭曲,不如创造一种更为美好的生活方式。 如果整个社会建立在更为健康、宽容、友善、乐观、信任和有效的氛围中,个体的能量其实可以更大。 二、我们要什么样的女权主义:健康的女权主义是否可以存在? 我觉得是可以存在的,首先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保有自然、积极、健康的态度,健康的男人们喜欢什么样的女性和健康的女人想成为什么样的女性是统一的,追求在可能的范围内自我完善应该是每个女孩子坚强的心理后盾,合理有效的追求美丽,欣赏艺术和科学的美好,自立和宽容的心态,解决日常问题的技巧,享受为妻为母的快乐,其实是可以兼顾的。 一个追求智慧,追求快乐,追求美好的民族教育其实是一定可以培养出追求智慧、快乐、美好的女性来的。 我自身感受是我将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在人生的很多阶段我确实无法克服自身的一些弱点,很多时候我不知晓如何驾驭人生,获取健康快乐的生活。而随着成长慢慢感悟,发现本来有些都是可以靠努力得来的,而且并不是很难,所以我们的教育实际上不但是不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的,同是还压制了孩子的天性的发展。 同样做一件事情,比喻生养孩子,不同心态下所得到苦乐是不同的,一些观念技巧的引入完全可以消减事情的难度和不应有的摩擦。 可能关键是社会中还没有太多幸福而且优雅成就的女性的生存范本可以让女孩子效仿,不是遥不可及,就是已经被糟糕的社会谩骂摧毁掉了。 三、个人、家庭、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如果说“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我是有些相信的,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复述自己三岁之前的感受,所以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一生我们自己并不很确切的知道。况且即使我们有一些感知,我们也不能确信我们的感知就是影响我们的主要因素,各种的分析各种的理论也就因此只能成为不确切的理论。 社会上充斥的各类教育不过是快餐式的自以为是,一个个传销式的热闹场面很难让人相信其中的思想内涵,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被一些人放大后反馈,逐渐呈现出自激后的歇斯底里。 如果欧式几何是建立在四大公理之上的,如果相对论是建立在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之上的,我们的教育理论又能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推演出多姿多彩的幸福人生? 我一直都不能丢掉我做教育研究的梦想,其实为师为母,日常中也在依照自己的学习和直觉在努力,但是我觉得自己在很多问题上是疑惑的,正是因为我相信幼小时代的教育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所以有时不免诚惶诚恐,不知道真正影响孩子发展的是什么? 其实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都表露出他们的成功不过是他们逃离了教育对他们的残害,追寻对科学和艺术这些伟大思想的向往而成的,那么古今中外的教育有多少是可以相信的? 也许,假如可能, 对成功人士做较为全面的深刻成长剖析,从历史、社会、家庭、人性等等的不同角度加以诠释,从中得到使孩子们快乐的有所成就的无数可能,虽然不同的人从中的解读是不同的,但是足够的信息总能得到相对正确的答案,最终总结出可操作的基本教育模式,让尽量多的女孩成长为快乐的母亲,让尽量多的男孩成长为快乐的父亲,一起努力着探寻为人的智慧和快乐。 就写这些吧,本想算个开题报告,回头一看,不知所云。
个人分类: 生命驱动|6342 次阅读|3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