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煤矿事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煤矿事故能彻底杜绝吗?
热度 7 gmhua 2012-12-11 10:43
问:煤矿事故能彻底杜绝吗? 答:不能。 为什么不能: 1.事故致因多且复杂、盘知错节,核心致灾因素广泛,诱导因素无所不在(这是本质); 2.安全科学研究方面,系统性的安全理论尚需完善,安全技术和设备滞后于工程需求(这是重要条件); 3.煤矿肯不肯采用科学先进的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估计大部分肯,总有不肯的。不肯的事故发生几率是不是就会高呢?); 4.煤矿能不能执行好科学先进的安全理论和安全技术(一部分能,但另一部分就不能了。不能的事故大发生的几率也会高些吧?)。 结论: 1.安全科学研究离工程需要还有一段路程有走; 2.煤矿现场安全管理还有更长一些的路程要走; 3.无论是安全研究,还是现场安全管理,最终的目标是杜绝事故,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其作用应该是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不是杜绝事故的发生。
个人分类: 安全相关|10512 次阅读|17 个评论
从行为角度研究煤矿事故预防,没专门学过采矿也可以开始
热度 2 Greg66 2012-11-9 17:39
煤矿的事故,习惯于分为 八大类 (1顶板、2瓦斯、3机电、4运输、5放炮、6水灾、7火灾、8其他)。这八类事故中,顶板事故就相当于大家熟悉的隧道中,头上、侧面的大小岩土块掉下来伤人的事件,类似于塌方。瓦斯爆炸事故,就相当于我们在一个有爆炸性气体存在(正常情况下浓度非常非常低,处于无危险状态)的环境中工作,由于动作、操作不当或者环境中的物体受到了扰动后产生了火花,火花点燃了不正常情况引起的浓度超标的爆炸性气体,产生燃烧或者爆炸的现象。机电、运输事故,和我们日常见到的、地面发生的运输、机电事故机理差不多,其他几类事故也大体类似。由上述介绍可知,煤矿的这几类事故,除了其发生环境在井下以外,我们基本都能够想象其景况。 从行为角度来说,预防煤矿事故无非是需要在人的动作方式、行为习惯、安全意识、操作程序等方面做深入研究,但不需要太多的采矿专业技术知识。所以,从行为角度预防煤矿事故,无非是主要解决各个行业、日常生活中所共同需要的安全知识、程序、意识、习惯、注意力、事故统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充满了科学),和预防 医疗事故 差不多,没专门学过采煤、采矿,也可以研究。当然从技术角度研究,那可能需要非常专业的工程知识了。 而且,煤矿的地面业务活动也发生事故,这和其他行业的事故就没有区别了。上面的八大类事故实际也并不能涵盖事故的全部。 我写这篇博文是想说,具有心理、行为、社会、管理等方面知识背景的学者,只要补充些(或者听些介绍)一般性的采矿工程知识就可以研究煤矿的事故预防问题,希望更多学者投入到煤矿的事故预防研究中来。 行为安全方法是行业通用的。
个人分类: 4|3817 次阅读|5 个评论
煤矿事故预防可不是没啥值得研究了
热度 1 Greg66 2012-11-9 09:12
近10年来,我国煤矿事故 连年下降 ,人们常常乐道于去年的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已经降低到2000人以下的1973人,似乎煤矿安全形势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煤矿事故预防和搞煤矿事故预防的人可做的事情已经不多了,投资也不会太大了,这都是误解。 首先,我国煤矿的年死亡人数依然是近2000人,数字依然庞大,平均每天要有5-6人死于煤矿事故,如果包括职业病死亡,这个数字可能还要翻一倍,意味着每天有10来个矿工家庭遭受着严重不幸。美国煤矿过去十年平均 每年死亡人数是32人 (可能包括职业病死亡),是每10天有一个家庭遭受一次严重不幸。我们的煤矿安全水平相比美国还是差距巨大。所以政府、企业的安全投资不会减少的,各方面也会持续重视,需要做的煤矿事故预防研究工作依然很多,仍然需要长期、艰苦、细致的努力,距离“革命成功”,还早得很!在行业规划等方面,没人会淡化安全考虑。 其次,大的安全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今年就发生了“8·29”攀枝花和“9·25“白银等严重煤矿事故,煤矿安全的日常管理、科学研究、安全投入等还需要每天都持续不断地努力,一旦松懈,马上就会出现安全形势的反复。 第三,人们对于安全的要求在持续提高,安全新问题也在不断出现,需要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来预防事故。人们将不会止于要求无死亡,将逐步要求健康、体面地工作。对比我国和发达国家的煤矿生产场所和工人工作状况,安全、卫生条件的差距也是很大的。一旦把事故、伤害、疾病、身心愉快程度放在“家庭”这个角度来来考虑,大家就会特别重视。高技术一天天出现,会给安全带来新问题,像 这篇文章 结尾处写的一样。 第四,煤矿安全和许多别的行业的安全一样,仅仅靠安全专业人员(安全监察、管理人员)的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事故预防的知识,这个还任重道远,需要做的研究工作还有很多。 顺便说一句,我国煤矿死亡人数自2005年以来就一直是连年下降的。今后即便数字出现反复也是正常的,以防为追求数字而统计不准,即便是美国,安全形势也是各年有变化的。当然如果能一直保持下降,那是大家所真心追求的。
个人分类: 10|3326 次阅读|1 个评论
煤矿事故根源分析之二
热度 3 gmhua 2012-10-30 20:59
为什么煤矿事故多发,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为什么? 一言以概之:采了不该采的煤! 1、什么煤该采,什么煤不该采? 超过核定生产能力(即产能)之外的煤量不该采;超出圈定边界之外的煤不该采;开采区域内有突出危险未按规定采取防突措施的煤不该采,乃至开采区域内有水、火、瓦斯等等危险但没有按规定采取相应措施的煤不该采;当生产系统内任何设备设施出现超负荷作业时其影响区域的煤不该采;检修班采的煤不该采;……;总之,非地之煤、非时开采的情况均为不该采。与之相反,不违反规制要求,中规中矩进行作业的煤才是该采的(换言之,正地、正时之煤是该采的)。 2、采了不该采的煤的后果 后果就是事故多发,重特大事故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当采了不该采的煤,原本不是隐患的因素成了隐患,之前是隐患的危害程度增加,整个生产系统向着更加脆弱的状态进展。当一个系统处于脆弱的状态时,轻微的扰动也会引起系统的崩溃,这就是事故,而且产生扰动的因素比起正常系统而言增加了很多,生产安全越发处于不可控的境地。纵观近十年来,之所以事故多发,但凡诉诸报端的,有几个不是超能力生产的?!有几个不是采了不该采的煤造成的?! 3、辩证地思考一下,如果动辄出事故的煤矿无一例外地是采了非地之煤或非时开采,而每年的煤矿事故纵然不少,但比起非时非地生产矿井而言还是少许多的,这说明什么?煤矿生产系统非常复杂,一个隐患多数情况下尚未发挥其威力,就被复杂的系统消化掉了(没这么简单,但因为不是学术文章就不详细展开了),即使系统在脆弱状态如果每个隐患都会引发事故的话,那将会成火山式迸发,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远远不是现在实际发生的这么少。所以好多矿井尽管没出事故,实在是幸运使然(这也是煤矿迷信普遍的原因所在)!所以辩证地说,煤矿要出个事故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想想看,全国煤矿总数有多少,非地开采非时开采的又有多少,但每年事故才多少呢?如果那些非地开采非时开采的矿井排排队,那么点事故几年都不见得轮上他一次。 所以,煤矿事故该研究的东西确实还很多,对其根源的分析尚不够透彻,安全监管的难度还是很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答案也就在原因分析之中了。当然详细分析日后再另文阐明。
个人分类: 工作札想|2692 次阅读|5 个评论
请问煤矿事故分类是否还有新的规定?
热度 1 Greg66 2012-10-13 12:00
附件的规定是1995年煤炭工业部发的,是否还有新规定?多谢读者回答。 该文件将煤矿事故分为: 1顶板、2瓦斯、3机电、4运输、5放炮、6水灾、7火灾、8其他,共八大类。 煤矿事故分类1995年.doc
个人分类: 5|447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攀枝花肖家湾煤矿事故调查组9月1日已经举行全体会议
Greg66 2012-9-2 11:32
请点击: 攀枝花矿难
22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煤矿事故宏观评判指标之我见
热度 3 gmhua 2012-7-6 20:07
一直以来,我们在评判煤矿事故宏观形势时用到的指标一般为每年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 使用这些指标过程中,往往做两种比较来评判当年的煤矿安全形势,即和往年比、和国外比。 但在比较时是不是存在些问题呢?我认为可能有点问题,这些问题对正确评价煤矿安全形势、客观公正地评价煤炭行业等方面有失公允,掩盖了准确地说部分掩盖了我们煤炭行业取得的成绩和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 问题一,和往年比,谈及事故死亡人数时,忽视了增加的产量。以2000年和2010年进行对比,死亡人数分别为5798人、2433人,但看看产量数据:2000年煤炭产量12.99亿吨,2010年为32.35亿吨,也就是说,对比2010年和2000年,我们煤炭行业是在煤炭产量增加149%的同时,死亡人数减少到2000年的42%。不看到这一点或不肯定这一点,对煤炭行业的成绩就得不到公允的评价。当然,无论从政府还是全社会对此还是看到了。 问题二,和国外比,无论谈及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都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即不能简单地将我国和西方发达进行同年对比,更有对比意义的是将中国煤矿生产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往年的技术水平对应的年份进行对比。我没有这方面的数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同等技术水平下,我国的煤矿事故指标不见得比发达国家差,也许还会好些。西方在原始资本积累阶段对人的关怀不像现在这么好,我国现在的人文关怀也不见得比发达国家未发达前差。拿中国当前和发达国家的当前情况比,就好比少年和壮年比力气,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没有可比性。 问题三,和国外比,无论谈及哪个煤矿指标,都忽略了另一个关键问题,即我国90%以上是井工开采,2010年露天开采比例才到9%。而国外, 世界主要产煤国如加拿大露采产量比重为 88% 、德国 78% 、美国 61. 5% 、俄罗斯 56% 。露天开采的安全性相对很高,拿总体事故指标对比,屏蔽了我们的劣势,掩盖了我们在安全上付出的努力。 问题四,和国外比,无论谈及哪个指标,忽略的第三个关键问题是,国外遇到高危煤层或高位区域,往往以国家行政或法律手段封存不采(这也是国外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等重大矿难久未发生,相关研究也滞后的原因),而我国则几乎是有煤就采、见煤就采( 这也正是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等重大矿难时有发生,相关研究国际领先的原因 ),来自地质赋存条件这种天然的危险性极大增加了,当然安全形势变得异常严峻。 尽管有这么多不大合理的比较,但我们的安全形势还是逐年趋好,各个安全指标都逐年下降,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我们煤炭行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整个煤炭行业付出了极其巨大的代价。我们的煤矿职工上至矿长书记,下至每个普通矿工,绝大多数时间在矿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心血,对周末、假日、过年没什么概念,对父母、爱人和孩子疏于交流甚至接触,特别是家人遇到病患和难题时一般不会及时出现在家人身边、甚至都回不到家人身边。国人关注事故我们理解,但全社会对煤矿职工的生活质量有过多少关心呢?!对久不和家人相处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有过多少关心呢?!期望对煤炭行业严厉中带些理解和宽容吧。 另外也不得不谈一下国家每年的安全指标,国家每个五年计划和每年都有对事故指标的具体规定,目标是年年降低,于是我有种担心,煤矿生产系统所处的高危状态降不下来,要求每年安全形势趋好会不会引发隐报、瞒报、不报情况的增加呢? 当然,无论怎样评价,无论多么客观地评价安全形势和煤矿事故,在一个个鲜活而又脆弱的煤矿职工生命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几乎每个牺牲的矿工都是家庭的顶梁柱,如果不是贫穷所逼,如果有其他的选择哪怕钱挣得少点,有多少会选择到煤矿上班呢?每当看到事故发生后家人抢天哭地的图片报道,每当听到矿工遇难后父母无依、妻子不能养活所有孩子要卖掉一两个时,无论是谁心里是滋味吗?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做得好些、更好些。
3665 次阅读|6 个评论
煤矿事故的根源
热度 5 gmhua 2012-6-15 20:23
自2000以来,我国煤矿事故一直呈下降态势,这是好事。 事故下降了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为什么没有?不同专家一定有不同的解读。 我认为,我国煤矿事故不能从根源上得以治理的原因是,我国多数矿井生产行为多数情况下处于高度危险的状态。而如果不从这种高危状态降下来,有再严格的安监政策和再严厉的惩戒法规,有再多的安全投入,进行再多的相关科研,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事故多发的情形。 从安监政策上讲,目前的安全政策和高压惩戒差不多是一种掐尖儿行为,而不是拔根行为,毒草长高了掐了尖儿根还在,杆儿还在,依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于所有煤矿,事故会出在哪个矿,出多大事故,似乎好像天上掉砖头,砸上谁谁倒霉,砸不到算命好,只要不出事故就差不多受不到惩罚,尽管隐患还在,尽管也许明天、后天,或者冷不丁哪一天事故临头。 从科研上讲,多数科研是围绕着这种高危状态进行的。这种做法是应该的,也是负责任的,出现什么问题就研究什么问题,否则去研究什么呢?!但这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窘局:科研永远跟不上事故的点儿,事故的新特征新特点出现的多且快,而研究工作则需要一段时间的,即使研究思路再正确,进度再快,总得需要一段时间的。 从企业角度讲,经过上世纪最后十年的极度难关后,新世纪十年来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迎来了难得的发展黄金期,这是好的方面;从另一个不太好的方面看,在煤炭部取消后安监尚存,但国家层面上整个煤炭产业政策缺乏有效引领和指导,各大矿务局各显神通群雄逐鹿,全国范围内抢资源扩产能。就每个个体而言,他的扩张差不多是理智的有前瞻性的,但就整个煤炭行业讲则是无序的盲目的。而且近十年来弟兄们之间不是抱团和其他行业竞争而是内部竞争,不是综合发展而是简单地增加煤炭产量来获取利润,不是在核定生产能力内生产而是超产能生产,生产系统、人员素质及安全投入跟不上能不出事吗!结局是:尽管为国家高速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付出的代价也巨大,而且还挨骂,不被社会所理解。 而且,必须清醒认识到另一个问题,我国的社会能源消耗是高浪费模式,煤炭企业集体无意识的盲目扩能增产行为助长了高浪费的消费模式,我们为什么要给社会提供这么多煤?为什么不可以通过控制煤炭产量让整个社会懂得更多通过节能减排方式节约用煤呢?有专家指出,我国 每公斤 标准 煤创造的GDP仅为0.36美元,而日本为5.58美元,约是我国的15倍,世界均值为1.86美元。而去年我国煤炭产量是35亿吨,算一算如果按日本的煤炭使用效率得支持几年的经济发展呢? 不是学术论文,写得不够严谨。
3182 次阅读|8 个评论
煤矿安全监控与灾害应急通讯平台
热度 6 陈安博士 2011-8-19 07:41
  我国是煤矿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又是煤矿的消费大国,在我国西北部地区,蕴藏着大量的煤矿资源。我国大部分煤矿都为深井煤矿,许多传统的煤矿事件应急技术手段严重地受到物理因素的制约,本节在介绍煤矿事故及传统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安全监控与灾害应急通讯平台。 一, 近几年国内煤矿事故概况   由于国有大型煤矿不能满足社会对煤资源的需求,在暴利的驱使下涌现出很多小煤窑,这些煤窑缺少必要的安全保障,煤矿事故频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05 年煤矿事故 3341 起,死亡 5986 人; 2006 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为 4746 人; 2009 年,发生各类煤矿事故 1616 起,死亡 2631 人。其中,煤矿透水和瓦斯爆炸两类事故损失巨大,往往造成重大或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   据安全生产专家分析,几乎所有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井下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应急通信手段不发达等原因造成的。结合《 2009 中国统计年鉴》,按照事故的性质,煤矿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1 .冒顶事故   当采煤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时,采场空置顶面积逐步增大,若此时矿井顶板厚度不大,矿井顶将逐渐塌落,而其大面积悬露时,就会在工作面顶板岩层形成一个自然压力拱,煤壁受压发生变化,造成工作面压力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作面支架对顶板的总支撑力不能与维持顶板稳定下沉的要求相适应,就会出现冒顶。按照矿井顶板一次冒顶的范围及其所造成伤亡的严重程度,冒顶事故主要分为大型冒顶事故和局部冒顶事故两类。   2 .井下触电事故   这类事故是一种人为事故,具体是指矿井操作人员不遵守《矿井安全规程》带电操作,严重时可能引起矿井火灾和煤矿瓦斯爆炸等一系列次生灾害。 2010 年 8 月 7 日 招远金矿井下电路短路引起的火灾经鉴定就是一起由于人为误操作引起的井下触电事故。   3 .煤尘爆炸   煤尘爆炸是近几年煤矿灾害的主要形式,这类突发事件具有死亡人数多,破坏性严重的特点。由于煤尘爆炸可能释放大量热能,致使爆炸火焰温度高达 1600 ~ 1900 度,严重威胁矿井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当煤尘不完全燃烧爆炸后,井下存在大量的爆炸气体,如一氧化碳,给矿井下面的操作人员造成严重的生命威胁,大部分瓦斯爆炸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于一氧化碳窒息所致。   4 .矿井透水事故   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由于防水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或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事故。作为一类煤矿事故和水灾事故相融合的突发公共事件,矿井透水事故往往由于井下环境复杂,导致救援难度极大。如 2010 年发生的山西王家岭的煤矿透水事故,施救人员用整整 9 天的时间才将被困井下的 115 人救出; 2010 年 8 月智利 33 名矿工由于矿井透水事故,被困井下近 4 个月后才成功升井。    二, 煤矿安全监控中的应急通讯定位技术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通信设备不断涌现,很多无线通信设备在煤矿应急通信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中, ZigBee 、 WiFi 、 Bluetooth 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煤矿事件应急中逐步得到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随时监测现场图像和数据,当矿井出现故障时,通信系统会立即报警,使得救援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排查故障,减少生产损失。通信终端具有短距离无线通信功能,对数据、图像等信息进行采集并发送给远端的监测中心。虽然当前煤矿通信设备各种各样,但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很多短距离无线通信设备的脆弱性较高。如 2010 年 8 月智利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煤矿透水事故,事故发生后矿井内外的通信顿时中断,被困井下的矿工与外界完全失去联系,最终不得不将一根足够长的钢管插入被困矿井中,通过敲击钢管实现矿井内外人员的联系。   矿难发生后,矿井上下人员的沟通是应对矿灾的重要一环。目前在井下使用的通信定位技术主要为 RFID 考勤系统和 ZGBEE 网络系统。这些系统的各项技术参数比较落后,在实际矿井生产中只起到矿工考勤的作用,定位精度较低,一般在采集面上的最高工作定位范围仅为 50 米 。实际矿产生产作业,井下的坑道经常有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远,而只有在坑道的转弯处安装读卡器,在坑道的其他区域并没有布放读卡器。这就导致某些坑道的交接地段成为读卡器盲区,一旦矿井突发事件发生,读卡器很难精确地监测矿难的发生地点。即使读到了事件发生地点,由于定位精度较低,系统不能有效的确定处突地点,也不能为应急救援的情景分析提供信息。 以下是几种典型的的煤矿应急无线通信定位技术:   1 ) PHS 无线通信技术   PHS 通常被称为小灵通无线通信系统,是目前在煤矿应急事故应对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无线通信技术。该技术利用地下无线射频技术和有线网络两套系统实现地面和井下通信系统的结合,最终完成煤矿的应急救援任务。   2 ) CDMA 无线通信技术   CDMA 技术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无线通信技术,网络的理论传输速度为 153kbs ,但实际传输速度仅为 70kbs ,它可以支持音频、视频数据以及监控数据的双向传送。由于基站功率不同, CDMA 的信号范围可以覆盖几百米到几公里不等。在我国不同矿井使用的 CDMA 技术存在差别,西部地区矿井使用的为 CDMA45OMHZ 的网络,东部地区的矿井只允许使用 CDMA800MHZ 的网络。   3 ) SCDMA 无线通信技术   SCDMA 技术又名“大灵通无线通信系统”,它的覆盖范围为几百米到几公里不等。该技术需要在矿井口设置网络通信基站控制器,井下通道覆盖的是基站的无线网络信号,直放站以及室内分布覆盖系统。   4 ) WLAN 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局域网络 (WLAN) 是利用射频技术取代传统的双绞线所构成的有线局域网络。在煤矿的生产中,有线线路铺设的时间相对较长,针对短时间内的矿井生产,使用有线通信技术成本较高,且电缆的成本也较高。因此, WLAN 无线局域网技术是当前矿井通信较为理想的技术 。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70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瞭望》文章:尊严的底线是安全
jiyongjin 2010-3-23 10:18
  文/汤耀国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温总理这句话感动了无数国人。每一个美好愿景都折射出现实的尴尬。近几月事故频发更“透露”一个潜藏的信息:许多国人现在不是尊严多少的问题,而是在与尊严的最底线作斗争,要担心生命的安全。   煤矿事故的报道现在已颇有令人麻木的迹象,尽管“新闻效益”已不高,仍然可以看到很多:河南新密、山西原平、内蒙古骆驼山……仍然有非法采掘,仍然有疏忽大意,仍然有虚报瞒报。   不知是报道得多了,还是确实发生得多了:上海、哈尔滨、武汉……天然气爆炸一起接一起,有的同一地方连续发生。   以前是出行不便,现在是出行危险:高速公路、城市街道、农村道路……给人一个感觉:有车的地方,就有交通事故。   大旱消息从西南传来,大雪消息从北方传来,大滑坡消息从有山有陵的地方传来:有人亡,有人伤,有人“奇迹生还”。总是说奋力营救,总是归咎于自然条件。   人们在享受高速发展的利益与乐趣的同时,也要承担“脱轨”的风险。有人说,这是发展中不可避免、难以避免的问题,唯有进一步发展才能解决之。有的还抬出所谓“大局”或“长远”的大旗,论而断之,堂而皇之。事后一看,基本都是赤裸裸的利益。看得多了,那些被绑架的“神圣”光环也就消解了。   获益并容忍一定风险,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利益与风险不匹配,分担不对称。有人获得了大量好处,有人却以最起码的人权——生命权博取生存。生命只有一次,没有利滚利的机会。   事发并曝光后,有人被罚款、被唾骂,或许也有人被警告、被撤职。但鲜见被罚得倾家荡产,被骂得无颜面世,鲜见永不录用,入刑坐牢。“痛心悔改”或“责令整改”,在公众看来不大可靠,也难以当真。有人戏言,“官商两界多财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部分公众的心声。   其实也可知,君不见事故再三低级重复。并且,以前是年底多闻事故,因赶进度之故,或许也有“成绩”总结之需。现在看来,几无“规律”可循,四处点火,随时燎原。看似疯状,其实经过精明的计算。   对生命的漠视,有“价值观”的问题,但兹事太虚,略去不表。实实在在的是某些利益与权力的野蛮与傲慢。有时它们也作低调状,搞“危机公关”,骨子里并没当成大不了的事。再三重复,证明非诛心之论。   当生命可以被估价,并且是廉价,“更有尊严”就只能算远期目标。守住尊严的底线,尚待时下努力。
个人分类: 文章摘录|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