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分类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分类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地球科学(矿床、地球化学等
wb80cn 2013-11-22 22:34
中 图 分 类 号   填写要求: 要求分类细分到22个大类代码后三位数字 。 例如:“ 古代文学”,其分类号是 I206.2 ,填写时只需填写 I206 即可;又如“人造石生产机械制造”的分类号是 TQ177.1+5 ,只需填写 TQ177 。 可在以下网址查询详细分类号: http://www.33tt.com/tools/ztf/ (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分类号查询系统 ) http://lib.jzit.edu.cn/sjk/tsflf/index.htm (中图法第四版计算机辅助分类查询系统)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介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简称《中图法》。自 1999 年第四版起更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英文译名为 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 英文缩写为 CLC 。《中图法》的编制始于 1971 年,先后出版了四版,即 1975 年出版的第一版, 1980 年出版的第二版, 1990 年出版的第三版, 1999 年出版的第四版。此外 1973 年还出版了试用版。《中图法》与国内其他分类法相比,编制产生年代较晚,但发展很快,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分类法的编制经验,而且还吸取了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 目前,《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内主要大型书目、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著录《中图法》分类号。 《中图法》在它的发展史上,获得了许多殊荣,曾于 1985 年连同各种版本及辅助工具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曾被美国图书馆协会主持编制的《世界图书馆及情报机构百科全书》收入到 世界九大分类法 词条中。但是,《中图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中图法》的发展历史就是从第一版到第四版不断更新、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史,每出一版都有一个质的飞跃。至四版为止,《中图法》为五大部类:即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二十二个大类; 53,811 个类目 ( 包括专用和通用类目 ) 。 中图分类号简表附后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四版) 简表(分类号)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P1 天文学 P2 测绘学 P3 地球物理学 P4 大气科学(气象学) P5 地质学 · 动力地质学 · 古生物学 · P53 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 P54 构造地质学 · P541 地球动力学与大地构造理论 · P542 构造运动 · P544 大地构造分区 · 大地构造物理学、岩组学(构造岩石学) ·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 P547 历史大地构造学 ·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 · P55 地质力学 · P56 区域地质学 · P57 矿物学 · P571 矿物成因 · P572 矿物形态 · P573 矿物的构造 · P574 矿物的物理化学 · P575 矿物的鉴定及分析 · P577 矿物分布、区域矿物志 · P578 矿物分类 · P579 实验矿物学、应用矿物学 · P58 岩石学 · P581 岩石成因 · P583 岩石产状、结构和构造 · P584 岩石物理与岩石化学 · P585 岩石鉴定、分析 · P586 岩相学 · P587 岩石分布、区域岩石志 · P588 岩石分类 · P589 实验岩石学、工艺岩石学 · P59 地球化学 · P591 地球的化学成分 · P592 水地球化学 · P593 生物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 · P594 自然作用地球化学 ·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 P596 区域地球化学、景观地球化学 ·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 放射性地质学 · P599 实验地球化学 · P61 矿床学 · P611 矿床成因 · P612 成矿区、成矿预测及成矿规律 · P613 矿田及矿床构造 · P614 围岩蚀变 · P616 矿相学 · P617 区域矿产、矿产分布 · P617.9 实验矿床学 · P618 矿床分类 · P62 地质、矿产普查与勘探 · P621 普查、勘探组织与管理 · {P621+.1} 地质技术经济 · {P621+.3} 地质勘探经济管理 · {P621+.4} 地质工作组织 · {P621+.5} 地质教育 · {P621+.6} 地质科学研究工作 · P622 地质普查 · P622+.1 地质普查方法 · P622+.2 地球物理普查方法 · P622+.3 地球化学普查方法 · P622+.4 水化学普查方法 · P622+.5 生物地球化学普查方法 · P622+.6 综合普查方法 · P623 地质测量与制图 · P624 地质勘探 · P624.4 采样与加工 · P624.5 地质编录 · P624.6 矿床评价 · P624.7 储量计算 · P624.8 安全工程 · P627 遥感勘探 · P628 数学勘探 · P629 同位素勘探 ·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 P632 地球化学勘探 · P632.1 金属量测量、土壤测量(次生晕法) · P632+.2 岩石测量(原生晕法) · P632+.3 水化学法、分散流法 · P632+.4 生物地球化学法 · P632+.5 气化学法 · P632+.6 沥青测量 · P632+.7 同位素法 · P632+.8 指纹法 · P633 坑探工程(山地工作) · P634 钻探工程 · · P64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 地震地质学 · 环境地质学 · 海洋地质学 · P68 宇宙地质学 · {P69} 环境地质学 · P691 行星地质学 · P694 灾害地质学 P7 海洋学 P9 自然地理学 分类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doc
2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位论文再发表的版权与伦理冲突
热度 12 zhaodl 2013-2-25 17:23
学位论文网络出版后的再发表问题使得期刊、作者、管理者面临诸多困扰,业内亟需制定出台相关规则,前提是明晰学位论文再发表可能引发的版权与伦理冲突,找到数字环境中各方利益新的平衡点。在法律层面上,学位论文再发表可能侵犯论文版权所有者的权利; 在道德层面上,学位论文再发表可能会有悖科研伦理,涉嫌学术不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位论文再发表的适用条件。 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年11 月,第42 卷第6 期,Nov., 2012,Vol. 42,No. 6 学位论文再发表的版权与伦理冲突 张丛1,赵大良1,张小强2 ( 1.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陕西西安710049; 2. 重庆大学期刊社,重庆400044) 摘要:关键词:学位论文; 再发表; 版权; 学术不端 中图分类号: D923.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731( 2012) 06-0088-0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出版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学位论文上网入库已成趋势,先前不被关注的学位论文再发表问题却骤然间使期刊出版者左右为难、将作者置于风险之中、让管理者束手无策。学位论文再发表究竟是否侵权? 是否涉嫌学术不端? 只有明晰其可能引发的法律与道德风险,方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除困扰的思路与方法,并促进新规则的制定。为此,本文拟从学位论文再发表引发的困扰入手,探讨学位论文上网入库是否属于出版以及与已发表论文的版权或伦理冲突等相关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学位论文的功能属性 学位论文是检验申请者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和必要环节,根据我国相关规定: 硕士学位论文的作者要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表明申请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学位论文的作者要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 造性成果,表明申请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1]。从这一功能属性上看,学位论文带有一定的法定性,它是学位申请者完成学业获得学位必不可少的考核环节; 同时与一般学术作品相比,它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它在完成过程中,往往利用了学位授予单位的师资、科研、设备、资料等软硬件支持平台,并且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因此,在学位论文的保存利用方面也有着特殊的规定: “已经通过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论文,应当交存学位授予单位图书馆一份,已经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还应当交存北京图书馆和有关的专业图书馆各一份。”[1]由此可见,学位授予单位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 二) 学位论文再发表问题的引爆 学位论文再发表,是指将基于学位论文而撰写的一篇或多篇学术论文投向期刊发表。博士生或硕士生为申请取得学位而完成的论文,在答辩通过后将其核心内容或有价值的部分,整理或扩展后在期刊发表或作为学术专著出版,这是出版界和学术界 多年来的习惯做法。在先前没有互联网的年代,由于出版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人们普遍对于学术研究成果只有在公开发行的纸质出版物上的发表才算是公开发表的认识,学位论文的再发表行为没有引起出版单位的注意,也没有引发什么异议。然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出版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互联网已逐步成为重要的传播交流与发展竞争的平台。在此背景下,学位论文纷纷被收录进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再发表引发的多种困扰却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的投入使用,加剧了人们对学位论文再发表正当性的质疑。张小强等发表《学位论文再次发表的版权与学术不端问题分析》一文[2]后,将这一问题引入了更深层 次的讨论。期刊从业者和学位论文作者都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作者对期刊拒稿感到委屈,编者对录用学位论文析出稿件没有标准。学位论文的再发表牵涉到学术出版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并且涉及复杂的法律与伦理问题。 ( 三) 学位论文再发表带来的困扰 通过对读者反馈问题的归纳和进一步分析,编者、作者、数据库出版商和管理者均为学位论文再发表所困扰。 对于编者而言,作者将基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撰写的学术论文投稿到期刊,期刊以传播创新性成果为要旨,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又无规则可依,因此在审稿、录用、发表等多个环节的抉择上都可能面临困扰。( 1)如果学位论文上网入库的时间在作者投稿或审稿之 前,学术不端检测的结果显示与作者本人学位论文的重复率较高,期刊将面临退稿与继续审稿的选择。( 2)如果学位论文上网入库的时间在期刊审稿之后录用之前,此时发现不端文献检测的重复率较高,期刊将面临退稿与录用的选择。( 3) 如果学位论文上网入库的时间在稿件录用之后发表之前,此时发现不端文献检测的重复率较高,期刊将面临退稿与发表的选择。最为棘手的状况便是期刊已向作者寄发录用通知,而作者可能也已缴纳有关费用,不发表则极易产生纠纷。上述三种情况,在稿件质量较高的情况下,期刊( 尤其是稿源不足的期刊) 将难以取舍。( 4) 如果学位论文上网入库的时间在稿件发表之后,不仅期刊发稿的效果会打折扣,期刊还可能被拖入版权纠纷之中。对于作者而言,有以下困扰: 首先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分拆发表的惯例被改变,很是不理解; 其次是学位论文不能以学术期刊发表的形式体现其科研成就,十分委屈; 更重要的困扰是来自于期刊对待学位论文再发表的尺度不统一。撇去稿件质量的因素,仅从再发表的角度看,一些纯粹截取了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的再发表,有的获得了期刊的认可,而有的却遭到了期刊的拒绝,作者为此产生不公平感,并陷入究竟可不可以这样再发表的困惑之中。此外,一些学位论文选题的后续研究,与学位论文有重复内容,也有新的补充内容,但期刊审查的尺度不统一,也使作者为之困惑。对于数据库出版商而言,若期刊不接受或对来自学位论文的稿件区别对待,必然因学位论文作者不愿将学位论文上网入库而引起纠纷,甚至会影响整个学位论文的网络出版。 对于管理者而言,网络时代下的学位论文再发表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制定有关学位论文再发表的规则,促进学术成果的传播交流,兼顾相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制度漏洞与规则矛盾,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 二、学位论文出版的界定 出版的法律意义是指合法出版单位的出版行为。从形式上可分为: 纸质出版、电子出版( 封装型) 和互联网出版。目前,世界各国对学位论文出版行为的界定不尽相同。首先看英国,可以肯定的是,英国并不特别鼓励学位论文的公开,认定学位论文的图书馆收藏不是发表行为,而且英国图书馆文献供应中心根据特定需求提供的学位论文利用服务也未构成出版,其中的特定需求服务是指图书馆同意出借或保存目的的申请后制作与提供单份学位论文复制品。英国的博士学位申请者向图书馆提供学位论文数据、签署授权协议允许图书馆为出借或出售目的制作学位论文的复制件是学位申请的标准程序之一,由于协议中明确了此授权为非独占性授权,所以作者之后还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进行公开发表[3]。2008年9 月,图书馆的电子论文在线系统EThOS 投入使用,但它只是“可以通过从机构知识库中收割数字论文和在非盈利基础上对纸版论文数字化而实现对英国所有学位论文提供一个单一的获取点”[4],并不意味着英国在学位论文的利用服务方面从此可以公开让公众自由获取,它仍然需要提出申请获得同意。因此,需要注意,英国认定学位论文未出版是限定在特定需求与数量为单份的严格前提下,并未明确学位论文的大规模复制或公开让公众自由获取是否等同于出版。再看美国,美国素来鼓励学位论文公开,并视论文的公开为出版,其在学位论文开发利用上的理念明显不同于英国。美国的博士论文一旦提交“UMI 学位论文出版”后就成为发表作品,有的大学甚至规定,当学位论文提交到图书馆可以供公共利用或学位论文能够在非限定范围的用户群体中获取到时就构成了论文的出版,即版权法意义上的出版物,如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规定便是如此[5 - 6]。最后看德国,其要求更为明确且统一,即学位申请人必须在学位论文获得通过后将其公开发表,之后才能被授予学位,公开发表的形式包括印刷出版,也包括存储于图书馆以供公共利用[7]。综上所述可见,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于学位论文的公开超出一定范围后即认定构成出版的判断原则大多是一致的,因而学位论文的上网入库在国外也大多被认定是一种出版行为。 实际上,由于学位论文尤其是博士论文,大多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作出了创造性成果,相较于一般的学术论文或著作,其研究主题往往较为新颖,涉及国内外研究前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因此,公开学位论文可以促使最新研究成果更广泛的传播,从而减少科研重复、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科技进步和学术信息获取。此外,还可以促进社会力量对学位论文学术水平的监督,防止不端行为发生。那么,在国内,公开学位论文到底该如何认定呢? 目前,国内普遍认同学位论文答辩后的图书馆收藏不是发表行为,或者不是大范围的公开发表行为。但是,面对众多高校越来越倾向于与学位论文开发机构合作,授权数据库开发利用学位论文的做法,大家的认识则不尽相同。问题的关键在于: 学位论文上网入库后是否算作正式出版?对此,笔者认为,关键要看学位论文的合作开发 机构是否具有互联网出版的合法身份。我国《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 “互联网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以目前国内知名的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为例,二者均持有合法的《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从事的是互联网出版业务。可见,二者的数据库收录学位论文与上述规定完全吻合[2]。而互联网出版是出版的形式之一,由此可以认定学位论文被收录进网络数据库无疑属于正式出版,我国与前述几个发达国家对于学位论文上网入库后是否属于网络出版的界定是一致的。此外,我国发生的影响范围较大的学位论文作者起诉数据库出版商版权侵权的案例中,法院的判决实质上也认定了学位论文上网入库属于正式出版。 三、学位论文再发表中的版权与伦理冲突 当前,在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 学位申请者在将学位论文提交答辩前,往往会或多或少的将论文的相关内容发表在学术期刊上,而且,如果不事先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学术价值很可能会被质疑。然而,这种事先发表相关论文的做法却可能引发学位论文和已发论文的冲突。 ( 1) 如果答辩前发表的论文属于几个作者合作完成,而作者之一将文章内容写入自己的学位论文。当学位论文出版后,只署学位申请者名字的论文在法律层面上便有可能侵犯了合作作者的署名权。 ( 2) 学位论文出版侵犯了论文原发期刊的权利。目前,我国大部分期刊在接受投稿时,都会要求作者签署版权转让相关协议,同意将论文的汇编权( 论文的部分或全部) 、发行权及其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期刊。如果以已发表文章为主体的学位论文网络出版,侵权行为无疑是确立的。 ( 3) 将已发表论文大篇幅写入学位论文且不引注,可能涉嫌学术不端。通常情况下,学位申请者在学位论文中对自己已发表文章的引用标注均不大规范,且多数是刻意的。即使标注了,过高比例的自引也涉嫌学术不端。 ( 4) 如果学位论文的版权归属( 或授权) 认定为学位授予单位,则学位论文的再发表就属于侵权行为。学位申请者毕业后的科研成果应该出新,而不能重复原来学位论文已有的结论。 ( 5) 如果学位论文的版权归作者( 或作者及其导师) ,则需要分析学位论文是否已经网络出版。如果经作者同意,并授权具有互联网出版合法身份的数据库收录其学位论文,则学位论文的再发表侵犯了数据库运营商的版权。 ( 6) 如果认定学位论文版权归作者个人,则作者可以不经过导师同意便将有关论文内容独自再发表,而这一过程中导师的权利如何保障? 实际上,学位论文的完成,除了学位申请者自身的努力,导师在选题、写作、答辩等环节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如果 论文再发表的署名权归于作者,则对导师的贡献无法体现。 ( 7) 学位论文的再次发表,无论是否引注,都有悖科研伦理,有重复发表之嫌。《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明确指出了国际学术界对于“一稿多投”的定义: “同样的信息、论文或论文的主要内容在编辑和读者未知的情况下,于两种或多种媒体上同时或相继报道。”[8]科技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的《科研活动诚信指南》明确指出: 作者“应当尊重学术期刊的首发权,在投稿后和正式发表前,应当对稿件内容保密。”[9]而学位论文再发表,无疑应当尊重网络出版运营商对学位论文的首发权,避免“一稿多投”,也显然不符合这些规定。 ( 8) 学位论文再次发表时,如果加入了其他作者,由于合作者并未对学位论文的完成作出贡献,因此这种做法涉嫌学术不端。 四、学位论文再发表的适用条件 国际学术界之所以对“一稿多发”持否定态度,一方面是因为它有悖科研伦理,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学术出版资源的浪费,而学位论文作为前沿研究的成果体现,是未来创新活动的基础,有别于一般文章的再发表,因此对学位论文可以考虑在一定条件下的再发表。由于学位论文析出内容的再发表将可能引发法律和道德层面的风险,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 1) 版权授权原则。学位论文两次发表———整体出版( 网络和印刷) 和在期刊发表( 部分) ,孰先孰后均有可能。若版权归属约定为学位授予机构或第一次发表时已将版权专有许可( 或转让) 给出版单位的( 期刊、数据库、出版社) ,则第二次发表时版权已不归属于作者,因此再次发表时作者必须取得获得版权的学位授予机构或出版单位的授权。除此之外,两次发表时引用的其他版权不归属于作者的图、表等材料,也必须获得版权权利人的授权许可,否则两次发表均暗藏极高的版权风险。 ( 2) 坚持信息公开原则,即再次发表不能隐瞒首次发表的相关信息。遵循有关科研诚信指南的规定: 再次发表时除征得主编同意外,还必须在显著位置说明原因和注明文献原来的刊载处[7 - 8]。 ( 3) 保持署名一致原则。对于学位论文来讲,主要贡献者是学位申请者和导师,如果再次发表增加新的作者可能涉嫌学术不端,除非新增加作者在内容扩展部分作出了实际性的贡献。 ( 4) 避免“过度引用”原则。再发表论文凡是涉及到引用学位论文的地方,需要详细加以引注,但引用的比例应当适度。建议对学位论文析出内容充实50%以上的数据或内容后再次发表。 ( 5) 著录格式统一原则。在学位论文( 文献类型标志为[D]) 的著录规则中,出版项的著录格式为“保存地: 保存单位,保存年”[10],但没有显示已经网络出版的信息。为此建议,标引已经网络出版的学位论文时,应添加电子文献的引用日期及其获取和 访问路径,例如: 张志祥. 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OL]. 北京: 北京大学, 1998. [2010-01-18]. http: / /www. cnki. net.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M].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4: 6-8. [2]张小强,赵大良. 学位论文再次发表的版权与学术不端问题分析[J]. 编辑学报, 2011( 5) : 377-379. [3]陈传夫,吴刚,唐琼. 欧美高校学位论文开发利用版权政策调研及启示[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 12) : 63-68. [4]王秀华. 英国开通电子论文在线系统有助于学位论文的开放获取[J]. 图书情报工作动态, 2008( 7) : 13. [5] Publishing your dissertation[EB/OL]. [2008-05-16]. http: / /www. grad. berkeley. edu /policies /index. shtml. [6] Publishing information[EB/OL]. [2008-05-16]. http: / / www. etd. psu. edu /publish. html. [7]王林军. 德国的电子学位论文图书馆探析[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 6) : 100-101. [8]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40-50. [9]科学技术部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 科研活动诚信指南[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 15-2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M].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5: 12. [责任编辑卫玲]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12309 次阅读|30 个评论
[转载]检索EI收录
jiandanjinxin 2013-1-16 22:45
检索EI收录 在Ei-Village中如何识别您的文章是否被Ei-Compedex收入? Ei-Village收录的论文分两个档次:   1) Compendex Compendex 系 Computerized Engineering Index 的缩写,即 计算机化工程索引,为全记录式 。该数据库的文字出版物即为《工程索引》。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标引 主题词和分类号 等,并进行深加工; 2) Ei Page One 题录 。一般不录入文摘,不标引主题词和分类号。有的 Page One 也带有摘要 ,但未标引主题词和分类号。 文章被Ei Compendex收录才算被Ei收录。而在我馆主页的 Ei-Village 数据库中,Compendex 和 Ei Page One 数据是列在一起的,因此,对检索到的数据需要加以鉴别。 如何识别 Compendex 数据和 Page One 数据 1. Compendex 数据:   数据的内容全面,主要包括:论文标题(Ti);作者(AU);作者单位(AF);英文文摘(Abstract);论文所在期刊名称(ST);卷,期(IS, VO);论文页码(XP);分类码(LL);主题词(MH, CV);等等。其中:分类码(LL);主题词(MH, CV);需要专业人员单独给出。 2. Page One 数据:   数据内容主要包括:论文标题(Ti);作者(AU);作者单位(AF);论文所在期刊名称(SE);卷,期(IS, VO);论文页码(XP);少数数据带有英文文摘。不需要任何专业人员再做工作。   Compendex 数据和 Page One 数据的主要区别在于:数据中是否有分类码(LL)和主题词(MH, CV);有这两项内容的数据是Compendex 数据,反之是 Page One 数据。 因此,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 Compendex 数据库,而有没有 主题词和分类号 才是判断论文是否被 Compendex 数据库正式收录与否的 唯一标志 。 以西南交大2005年被 Ei Village 2 收录的论文的检索为例: 在主页检索界面上输入检索数据如下: 检索出的部分结果如下(图的右边宽度没有显示完全): 链接第一条数据“ Fretting behavior of cortical bone against titanium and its alloy ”下的 “ Abstract ” ,显示论文文摘的界面如下: 在论文文摘下方有Ei controlled terms:字段,则属于被Ei收录。同时,在链接“ Detailed Record ”后,数据全面,尤其是下图所示的字段,是不属于EI收录的论文数据中所没有的: 链接第二条数据的“ Abstract ”,显示的界面如下: 由于在文摘下方没有“Ei controlled terms:”字段,则只属于被EI的网络版收录,不属于被EI收录。 参考链接: Ei中国镜像站--新闻 (其中有Ei收录的中国期刊目录,选刊原则,文摘要求等,对读者 投稿有很大帮助。) 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最新规定 (其中有 Ei 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Compendex 数据库收录论文格式有关规定、 英文摘要、 投稿途径等等) 查EI收录期刊 :查被EI收录的期刊名的方法:在 Ei Compendex Web 首页的“Browse Indexes”列表里,选择“Serial title”即可。
11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期刊编辑部是否还要对每篇论文进行主题(关键词)标引?
xupeiyang 2012-11-21 13:08
这个问题来咨询的比较多,我的看法如下,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如果作者和编辑部不需要做主题标引,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可以从大型期刊数据库中很方便地获得本刊的标引数据。 ---- 许培扬 编辑部要求作者对论文标注关键词,或编辑部对期刊论文进行关键词标引,有的期刊进行规范的主题词标引。 标引的目的是为了对本刊编制年度主题索引,或编制多年累积主题索引,或建立本刊数据库,用于手工查阅或计算机检索。 还有一个用途是为期刊论文数据库提供检索,国内有万方科技期刊论文数据库、同方中国知网科技期刊论文数据库,等等。 如果,编辑部不做本刊的主题索引,就不一定对每篇论文进行主题标引,因为现在的大型期刊论文数据库都采用了自动标引技术,对文献进行自动抽取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有的数据库将关键词自动转换成主题词和分类号。 英文关键词或主题词的标引也是同样道理,外文数据库也都有自动标引系统。 文献标引实例如下: 关键词、文本词、中英文主题词、分类号都是计算机自动标引的。 血脑屏障的组成及跨越血脑屏障策略的研究 【作者】 蒿慧文 ; 谢鑫 ; 【机构】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摘要】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全球患有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的人数与日俱增。研发新的能够在脑区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而CNS类药物的研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如何使药物透过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所以认识BBB的生理结构、分子组成,讨论可行的药物跨越BBB的策略,对实现CNS疾病的靶向性、高效性药物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血脑屏障 ; 靶向性 ; 中枢神经系统 ; 药物治疗 ; 治疗浓度 ; 分子组成 ; 药物载体 ; 高效性 ; 跨越 ; 紧密连接 ; 【中文主题词】 血脑屏障 ; 药物载体 ; 闭锁蛋白 ; 连接粘附分子类 ; 向性 ; 病毒蛋白质类 ; 纳米技术 【英文主题词】 Blood-Brain Barrier ; Drug Carriers ; Occludin ; 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s ; Tropism ; Viral Proteins ; Nanotechnology 【分类号】R322.1;R944.9;R341.9;R395;R318; 【文本词】血脑屏障;紧密连接;闭锁蛋白;药物载体;中枢神经系统;连接粘附分子;药物治疗;向性;病毒蛋白;纳米 【基金】 西北大学201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101069713) 【文献出处】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Journal of Apoplexy and Nervous Diseases , 编辑部邮箱 , 2012年04期
个人分类: 知识组织|59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作为一种社会技术想象的创新型城市
chadwick 2012-8-22 19:19
本文是即“重新发现信息社会”之后的第二篇教学文章,旨在通过一些“思想实验”厘清STS中不甚明了的“社会技术想象”的概念及其运作方式。很明显,行文中不但秉承了Latour一贯的做法,更是将其屡屡提到的“人与枪”的案例搬了回来。从这个意义上讲,文中所提到的“社会技术想象”的概念,是对Jasanoff原概念的一种扩充。原文已经发表在《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2 年第 4 期 :61-67 上,并在此特别感谢期刊英文编辑韩彩英 hcaiying@sxu.edu.cn教授对英文摘要的斧正。 摘 要: 找不到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机制之间的抓手,是“指标化”创新型城市理念下无法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引入STS中新近出现的社会技术想象的概念,并通过思想实验的方式将概念理论化认为,社会技术想象能够成为引导并形塑未来的重要资源,但这一机制只有在同时满足与技术和人工物结盟、对外“黑箱化”和对内“开放化”的条件下才能够达成。在理论本源上,创新型城市的系统论预设决定了其先天不足;在实践过程中,指标化和个案化的抽离也会让人忽略城市整体发展的全貌。因此,发展中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必须同其他城市治理技术和城市化人工物结盟,并重新团结被指标排除在外的力量,想象自我实现的预言才可以达成。 关键词:社会技术想象 创新型城市 黑箱化 “城市的发展就是衡量现代化的尺度”〔1〕,城市也是国家经济中产业创新和增长的主要动力〔2〕。在“城市化,高技术,全球化”的推动下,以信息、知识、人才、创业投资为基本要素的知识经济必然在要素资源密集的中心城市迅速发展起来,进而城市的发展必然通过创新来引领,也被喻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3〕。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都纷纷将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维系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性举措。我国的发改委和科技部两个部门,也分别、分批对17和38个城市(和地区)展开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地方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这一目标的城市总数,则超过了200个。甚至在政府高层的讲话中也使用了这样一种话语:要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牛鼻子”,推动经济发展步入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轨道。 然而不管是在学术界还是政策界当中,对于什么是创新型城市以及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都尚未形成有效共识;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指标化”,即单纯强调创新绩效达到某些“普适性”指标,却忽略了城市发展的个性特征以及城市创新职能和其他职能之间的协调关系的倾向也依然很严重〔4〕。这样一来,如何找到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机制之间的抓手又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型城市:从标杆到想象的辩证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型城市“指标化”的政策工具设计源于标杆(bench-marking)管理的理念。所谓标杆管理是指通过不断寻找和研究“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并以此为基准与自身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不断接近或赶超一流的“范本”的实践过程。诚然包括欧盟等在内的很多国际组织,都把标杆作为推进各国之间政策相互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但一方面标杆的核心仅在于激励欧盟成员国追逐“最佳”的政策供给,而并不是去设立一种类似于国家福利策略的最低纲领〔5〕。同时由于标杆本身模仿创新的本质,过分的指标化也很容易使学习者陷入“落后-标杆-再落后-再标杆”的标杆陷阱。事实上,IBM、通用电器公司和柯达等公司在复印机刚刚问世时,就曾将复印机领先者施乐公司作为标杆。结果IBM和通用电器陷入了无休止的追赶游戏之中,无法自拔,最后不得不退出复印机市场。因此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sociotechnical system),简单地通过指标化的抽离实现理想中的“趋同”更是不可能的。那么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口号,意义又何在呢?STS中新近出现的社会技术想象(sociotechnical imaginaries)这一概念恰恰可以给出一种新思路。 社会技术想象是指由反映在(国家)特定的科学技术实践的设计和完成中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所构成的集体想象,即(国家)相信应该去达到的可预期、可规划的(attainable and prescribe)未来〔6〕。也可以认为,面向未来和社会-技术的秩序构成是社会技术想象理念的两个最基本内容。 首先就面向未来的层面而言,社会技术想象和更早出现的技术预期(technology expectation)或愿景(vision)等概念十分接近。想象因此也可以被看作是未来的某种表述(representations)。换言之,通过创造出一个解决方案得以实现、现实状况得以彰显、错误纰漏得以纠正的场域,想象实际上是“创生”出了一种联系现在和未来的方式〔7〕,〔8〕。或者说通过描画未来,其他行动者可以找到参与预期如何具象地抓住并引导行动者注意的理由。甚至可以认为:想象如同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一般,能够为一切行动提供框架性结构和合法性——这也正是除汲取知识以外促动政策学习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9〕——即便是那些有着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因素的也不例外〔10〕。但仍需指出的是,想象的自我实现并不是依靠预言般的某种神奇魔力,而是因为处在社会-技术系统当中的行动者接受了这个预言并依“法”行事〔10〕。所谓的社会-技术的秩序构成,也便是如此:虽然原则上想象不仅可以帮助招募外部的行动者(或剔除竞争者),且引导并形塑他们的行为。但在实际中,社会技术想象也并不是一个静止,或者有着牢固边界的信仰体系。且仅有部分想象能够产生效力,而其他的则只是流于形式,即无法对物质的、社会的,或是制度行动产生影响〔10〕,〔11〕。因此,社会技术想象也超越了“人们想象他们的社会存在、他们如何与他人和谐共处的方式……以及潜藏在这些预期背后的更深层次的规范性观念和图景”,或是“使共同的实践和广泛共享的正当性感觉成为可能的共同理解”(即单纯的社会想象),而是通过和包括技术、人工物在内的异质性行动者的磋商而“后验”建构的〔12〕。进而,想象所衍生出的权力和合法性,必然也是异质性行动者互动和磋商中所建构出来的结果,而不只是原因〔13〕——这也便是社会技术想象同现实所构成的辩证法。 具体而言,有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想象可以分为技术愿景和规制预期两种:其中前者是指形塑学术界和产业界当中科学研究的技术期许;而后者作为一种处于政治文化和结构利益之间的中介性因素,不仅仅是单纯的对未来“希望”和“承诺”,更是一个不断通过切实的寻找并创造证据“证实”需求标准(demanding standards)的过程〔14〕。不管是哪种情况,社会技术想象下的创新型城市,都代表了一种面向通过创新引领城市发展未来的,包括(体现为城市景观等的)技术和人工物在内的一切社会秩序的演进过程。和其他的社会技术想象一样,创新型城市也总是“由于一直面向并嵌入未来的图景,从而联结了技术和社会的相关议题”〔15〕。从这个意义上讲,衡量创新型城市的诸多指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简化了的社会技术想象。在理想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通过该想象得以实现预期性的话语和实践的结构化,就可以最终“设计”城市创新的未来〔16〕。那么这样一种机制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二、思想实验:社会技术想象如何运作 可惜的是,就连理论提出的原作者也并没有给出太多社会技术想象如何运作的例证,而更多只是将其停留在可供比较的概念层面。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其机制进行理解,毕竟STS大量的案例研究为我们的思想实验提供了丰富的宝藏——本文也将进行这一尝试。 先从一个最简单的谈起。拉图尔(B. Latour)曾给出过一个非常经典的“人与枪”的例子。在他看来,不管是说“枪杀人”(唯物主义的客观描述)还是“人杀人”(枪只是一个中立的工具)都有失偏颇。相反,当一个人手上有一把枪并用它来杀人时,他才变成一个“枪手”。而“杀人”这个行为,既不能仅仅看作是“枪手”意图的结果,也不只是枪开火的物理过程使然——而是两者的联结造就了这一切〔17〕。其实这个故事已经包含了社会-技术秩序构成的部分,只需要再面向未来便是社会技术想象所描画的图景——其实对此我们也并不陌生,比如很多红色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桥段:八路军在弹药匮乏的情况下,常常用一些子弹大小的树枝、木条“充实”子弹袋。这样一来,鬼子从外形上什么也看不出来,从而八路军、枪、假子弹和鬼子之间也就构成了一种具有威慑力的社会-技术新秩序——特别是在和八路军进行遭遇战“吃亏”以后。然而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社会技术想象的建构往往会由于异质性行动者的介入而变得更佳复杂。平奇(T. J. Pinch)和比克(W. E. Bijker)对19世纪下半叶自行车技术“多向模式”(multidirectional model)演化的案例分析就表明:竞争性的相关社会群体(relevant social group)对于同样的技术和人工物有着不同的问题界定,而且不同的社会技术想象往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共存〔18〕。 接下来让我们再看一个更为复杂的案例。17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曾经爆发出一场是否真正的存在真空(还是有某种以太)及其背后社会意涵的著名争论——其本质也可以解释成不同社会技术想象之间的竞争。 争论的一方是如今被标定为机械论哲学家、政治学家的托马斯•霍布斯。针对当时英国内战正酣的状况,霍布斯构筑了一种通过权力(利维坦)统摄一切的社会技术想象,就连有关自然界的知识也不能例外。停止内战、恢复秩序的愿景和逻辑成为了这个想象最好的支撑,直到罗伯特•波义耳等人所发起的英国皇家学会却将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归于无形——因为皇家学会的宗旨号称是不必经过政府批准、不对政府任何部门负责,以及国家无法凌驾于他们可以独立表达意见的“封闭空间”。更为糟糕的是,这个新的小圈子竟然将关注点聚焦在了空气泵的实验之上,甚至将非物质体——真空请了回来。对于霍布斯而言,这种对未来社会-技术秩序的新构想无异于借助于完全制造出来的实验室事实,以“自然”之名来挑战政治权威,最终导致知识和权力的再次分开甚至内战。 面对霍布斯由理论推定而做出的指责,波义耳采取了另外一种巩固社会技术想象的途径。当时,实验还不是“不证自明”地寻找科学知识的方法。波义耳认为,要获得更多“盟友”的支持就必须通过某种政治结盟的途径实现对“自然”的代言。他首先搁置了普满论(plenist)和真空论(vacuist)的争议,转而讨论空气的压力、弹力和重量问题,从而也在霍布斯的“内战”预设和自己所能提供的另外一种选择之间划清了界限。本着一种人们长久以来所信奉的“眼见为实”的理念,他还设计出被喻为“那个时代的粒子回旋加速器”的空气泵装置。需要指出的是,空气泵设计的精妙之处并不仅仅在于能够提升感官局限,而是可以使得观察者看到玻璃试管内部的情况,并进而引导甚至控制实验的发展。于是每当某个贵族大公光临科学聚会时,空气泵的神奇便不可避免地被展示一番。当技术人员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操作那透明却又封闭的空气泵,泵中倒置的托里拆利试管的水银面又有明确的下降时,实验室变成了一个生产知识的公共空间——与此前炼金术士的“密室”甚至霍布斯相对封闭的逻辑推演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波义耳看来,结盟的最好方式就是见证。他的合作者罗伯特•胡克甚至将这种实验记录的程序编成皇家学会的典籍,并强调实验“必须要有实验时在场者一定数量的签名”方为有效。有趣的是在新秩序得以建立之前,证人资格的选定上显然也借助旧秩序的权威——同样是作为见证人,一般认为牛津大学的教授比牛津郡的庄稼汉更为可靠——波义耳对此也从不否认。 除了现场的见证以外,鼓励进行重复性实验成为了增衍见证的另一个有效的方法。为了能让可能的新盟友感受到这种仪式性的力量,已经处于“圈内”的人往往通过“记下种种事物及其周糟相关细节”的实验程序报告之方式(早期还包括了耗资巨大的仿真雕版画)勾勒出关于未来的秩序脚本。到了后来,甚至必要的重复都已经不必要了(当然是在科学的诚信和产出率受到质疑之前,那已经是三个世纪以后的事了):只需要通过某种无止境的虚拟见证(virtual witnessing)的方式,经由实验去发现科学事实的预言就可以自我实现。结果很自然地,波义耳空气弹力学说的接受速度与实验者共同体及其设备的发展速度保持了惊人的一致。随着实验方法不断被学术共同体和社会所接受,作为17世纪中叶最重要的机械哲学家之一的霍布斯,在18世纪末也基本上被逐出了科技史的舞台〔19〕。 由上述两个案例不难看出社会技术想象如何运作的“一般性规律”:首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想象,社会技术想象是社会且文化地嵌入在对未来的憧憬当中的,自然也受到了当下种种条件的制约〔20〕。它不仅是对于未来的修辞,而且也在于这些修辞的物质形式在特定的、可以发挥其作用的时间和空间出现〔21〕。比如树枝、木条被放在八路军的子弹袋当中,故意给鬼子看到;又比如作为一种铭写装置(inscription devices)的空气泵出现在实验室里,并邀请社会名流来共同见证等等。因此社会技术想象得以运作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同技术和人工物进行结盟。 其次,想象作为一种筹划“未来世界”甚至能够影响从个人到制度的预期乃至日常生活公共话语的隐含预设、价值观和愿景,必须排除掉(甚至利用)竞争性的想象和作为旧秩序的现实〔22〕。而排除的诀窍就是充分利用物质性的“黑箱化”(black-boxed)。比如在八路军的个案中,战士、枪械、真子弹和假子弹是通过一个“黑箱”展示给规则的,即从联盟的外部无法得知内部的真实运作状况;利维坦与空气泵的案例也是如此:对于非科学家共同体的外部而言,实验室和复杂的科学仪器都被“黑箱化”了。换言之,如果想进入到他们的行动者世界(actor world)就必须遵从“黑箱”内部既定的见证事实的既定规则。 第三,正因为想象的核心功用是作为招募其他行动者的主要资源,想象与现实之间的耦合机制还是要对内部“开放化”(un-black-boxed)的〔23〕。即由于不同层面的社会行动者对于未来的期许也许会相互平行乃至相互冲突,占据着不同的时间框架、持有不同的利益,想象必须很好的解释未来的脚本为何以及如何围绕着某个特定的图景如此达成〔24〕——在同外部划清界限以后,这一点对于内部联盟的稳固尤为重要。比如八路军的战士自己要知道哪些子弹为真,从而在战场上才能够良好的统筹射击而不至于不自量力。再比如不管是演示实验的现场见证还是重复实验的虚拟见证,终究还需要有一些因果关系的解释才能够将科学家们招募到“真空论”的旗帜之下而不至于指鹿为马。 三、何种想象:创新型城市发展之问 正如思想实验向大家所展示的:与技术和人工物结盟、对外“黑箱化”和对内“开放化”是使得当下顺利地演进到特定为未来的三条至关重要的机制性保障。那么创新型城市理念的提出能否满足上述条件,建设创新型城市能否成为一种引领未来的社会技术想象,还是只能遗憾地止步在臆想(wishful thinking)的层面呢? 从创新型城市的理论本源来看,理论的提出更多被看作是国家创新系统以及后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等的延伸。作为其母理论的创新系统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源于“日本奇迹”后对放任自由主义市场模式的华盛顿共识的反思。其中创新强调的是超越传统线性模式的、包含了创新的扩散、应用和首次市场引入等路径依赖的复杂过程。而系统则强调的是由创新主体所组成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以及创新主体和要素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关系才是关乎整体绩效的关键。在当时系统论的风潮之下,创新系统理论也不约而同地将共同演化和自组织标榜为系统运作机制的主要特征〔25〕。虽然该理念已经被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政策制定者所接受,但仍由于只能停留在“指标化”和“个案化”分析的阶段而往往有着“增长的会计账练习”(growth accounting exercises)之嫌。或者可以更佳明确的说,已有的创新系统理论只能通过事实上的成功,后验地总结出特定与境下存在的所谓“创新动态机制”。 把几乎所有因素纳入考量框架的结果是,没有办法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敌我界限,因此也就无所谓对外的“黑箱化”。更不用说在创新已经成为全球性话语的今天,已经几乎没有人会去反对用创新去搭建未来,创新型城市作为一种社会技术想象引领和形塑未来的特色与内核都很难突出出来。另一方面,系统论的解释倾向也使理论很容易陷入“怎样都行”的境地。特别是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为什么某些国家和地区几乎照搬“先行者”的经验却无法复制成功的事实几乎束手无策(除了强调和罗列特异性)。又如仅从城市的创新指标来看,巴黎、米兰、东京和维也纳在1999至2002年间的失业情况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差;按照欧盟委员会创新调查的结果,奥斯陆的创新企业只有全国的平均水平〔4〕。从这个意义上讲,冷冰冰的“指标化”竟然产生出了本身有害于联盟稳固的“反常识”结论等等。于是,建立在强因果推理基础上的对内“开放化”又无法满足了。因此,即便是同创新指标以及成功案例等人工物以及国家和区域等创新系统理论等技术进行结盟,虽然貌似可以无限制地招募“盟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理念始终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完整的社会技术想象。但需指出的是,这样一种先天不足却并没有在发达国家中引发出更多的新问题。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是由于发达国家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一般都建立在相对完善的城市化基础之上,即已有的城市问题都得到了良好的解决或是形成了惯例性的解决模式;一方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想象本身就定位于城市发展诸多想象中的一个,而且能够也已经和其他想象形成良好的互补。显而易见,对于成熟的城市治理技术和城市化人工物的援引是十分重要的。人类认知的特点决定了新理念的引入,只有基于所熟知的东西才更容易被接受。对此,让我们再次回到前文所述的两个思想实验,如八路军的案例中将子弹放在子弹袋中是一个常识,而空气泵的案例中“见证”以及选取证人资格的理念也早已在政治生活中约定俗成。 相比之下,我国在引进和本土化创新型城市理论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解决上述痼疾。相反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几乎是和城市化以及城市发展的其他方面同步进行着的。甚至在很多地方,作为一种主流话语的创新都被当成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唯一图景,进而产生出一系列急功近利的倾向(如不惜引进一些具有高环境污染风险的“高技术”项目)。但由于无法像发达国家一样援引成熟的城市化想象进行结盟,城市空气和水体污染、固体垃圾堆砌、道路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蚕食着本来就很松散的联盟的稳固性(如很多地方仍在打着自主创新的旗号行招商引资的“房地产模式”之实),进而成为制约创新型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隐患。同时在“指标化”的政策导向以及“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双重作用之下,不但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被“巧妙”地规避开。对于城市创新绩效的发挥不可或缺的“双低”人群在很多时候反而被看作是“不创新”的形式,他们的利益和诉求都无法在任何创新型城市的规划中得到体现——这种情况对于有着近1.82亿没有户籍但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人口的我国来说尤为突出。事实上,去年深圳富士康的十几连跳和广州本田的大规模罢工等群体性事件都已经为这种短视行为敲响了警钟。 总之在发展中国家的与境下,依然缺乏对内“开放化”的解释机制,无法让公民切身地体会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裨益,加之将原应隶属于盟友队伍中的力量排除在外,都削弱了创新型城市这个社会技术想象引领和形塑的作用。找不到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城市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机制之间的抓手,也是必然的。尽管如此,从原则上讲改善这种状况起来也并不难——只需要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通盘考虑即可。于是一个可行的抓手就是:在建立起一个能够不断聚拢并巩固联盟而且解释机制也日渐清晰的理论之前,将创新型城市的社会技术想象马上同整洁的城市环境和条理的城市秩序等更多的城市治理技术和人工物进行结盟,结束城市创新和其他职能之间认识和管理上的割裂。 四、结 语 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社会-技术新秩序,正如其概念所展示给大家的:一个“好的”技术社会想象可以在宏观(如国家规制性政策和研究资助)、中观(如部门和创新网络)和微观(如科学家、工程师和研究团队)等多个层面动员资源〔15〕。然而想象到未来现实之间的鸿沟不会奇迹般的自行跨越,而是需要同时满足与技术和人工物的结盟,对外保持“黑箱化”以抗争任何竞争性想象的挑战,对内保持“开放化”以招募并巩固尽可能多的盟友等三个条件才能够实现。 可惜的是,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引进和本土化创新型城市的理论过程中不但依然没有打开创新型城市如何引领城市发展的“黑箱”。“指标化”创新型城市的图景也一边排除了无法被创新指标所衡量的“双低”人群的盟友,却又无法援引城市化的成熟想象,最终使城市的整体发展陷入缺乏“抓手”的两难。甚至当创新成为一种主流的政治话语之时,创新的想象并不像发达国家一样被定位于在高水平城市化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反而却被寄予了通过创新的“魔力”自发解决城市问题的雪中送炭的厚望。于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单纯地强调创新型城市指标这个简化版的想象就远远不够了。 相反,一旦做到了摒弃单纯的“指标化”理念进而把城市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一种社会技术想象的创新型城市也便满足了对外“黑箱化”的条件——毕竟城市的个性和特质是不可以,也从来都不可以用数字去衡量的。针对创新型城市理论本身对内“开放化”欠缺的问题,除了强化扎根于本土化的非系统论预设的理论研究以外,我们亦可以通过同城市的规划者和政策的制定者以外的更多行动者(当然也包括“双低”人群)的沟通和共同实践,让居住在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切身地体会到创新为我们带来的机会和便捷以及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最终达到稳固联盟的目的。渐渐地将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的其他技术和人工物结盟相结盟,就可以超越传统“指标化”创新型城市的暂态、偶然的认同形式,从而使城市发展走向一种类似于自组织的动态平衡。 〔参 考 文 献〕 〔1〕塞缪尔 P.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66。 〔2〕Fischer, M., Revilla, M., Diez, J., Snickars, F.. Metropolitan Innovation System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ree Metropolitan Regions in Europe〔M〕. Berlin; New York: Springer, 2001. 〔3〕高博:“创新”引领城市发展的潮流〔N〕,科技日报,2010-03-28,2。 〔4〕王程韡:创新型城市之思:多重资本生产与分配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4): 5-12。 〔5〕Porte, C., Pochet, P., Room, G... Social Benchmarking, Policy Making and New Governance in the EU〔J〕.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 2001, 11(4): 291-307. 〔6〕Jasanoff, S., Kim, S.. Containing the Atom: Sociotechnical Imaginaries and Nuclear Power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Korea〔J〕. Minerva. 2009, 47(2): 119-146. 〔7〕Michael, M.. Futures of the Present: From Performativity to Prehension〔A〕. Brown, N., Rappert, B., Webster, A. (Eds), Contested Futures: A Sociology of Prospective Techno-science〔C〕, Aldershot, England; Burlington, VT: Ashgate, 2000, 21-39. 〔8〕van Lente, H., Rip, A.. Expectations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An Example of Prospective Structures to be Filled in by Agency〔A〕. Disco, C., van der Meulen, B. (Eds), Getting New Technologies Together: Studies in Making Sociotechnical Order,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8, 203-227. 〔9〕王程韡:政策学习与全球化时代的话语权力——从政策知识到“合法性”的寻求〔J〕,科学学研究,2011, 29(3): 321-326。 〔10〕van Lente H. Promising Technology: The Dynamics of Expectations in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D〕. Enschede 〔Netherlands〕: Universiteit Twente, Faculteit Wijsbegeerte en Maatschappijwetenschappen, 1993. 〔11〕Pollock, N., Williams, R.. The Business of Expectations: How Promissory Organizations Shap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J〕.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2010, 40(4): 525-548. 〔12〕Taylor, C..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3. 〔13〕Selin, C.. Expectations and the Emergence of Nanotechnology 〔J〕.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 2007, 32(2): 196-220. 〔14〕Abraham, J., Davis, C.. Deficits, Expectations and Paradigms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Drug Safety Assessments 〔J〕.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 2007, 32(4): 399-431. 〔15〕Borup, M., Brown, N., Konrad, K., van Lente, H.. The Sociology of Expectation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 Technology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6, 18(3/4): 285-298. 〔16〕Pickersgill, M.. Connecting Neuroscience and Law: Anticipatory Discourse and the Role of Sociotechnical Imaginaries〔J〕. New Genetics and Society, 2011, 30(1): 27-40. 〔17〕Latour, B.. Pandora's Hope: Essays on the Reality of Science Studies〔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74-215. 〔18〕Pinch, T., Bijker, W..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e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J〕.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1984, 14(3): 399-441. 〔19〕Shapin, S., Schaffer, S.. Leviathan and the Air-pump : Hobbes, Boyle, and the Experimental Life〔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20〕Marcus, G... Technoscientific Imaginaries : Conversations, Profiles, and Memoir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21〕Wilkie A, Michael M.. Expectation and Mobilization: Enacting Future Users〔J〕.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 2009, 34(4): 502-522. 〔22〕Macnaghten, P., Kearnes, M., Wynne, B.. Nanotechnology, Governance, and Public Deliberation: What Rol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J〕. Science Communication, 2005, 27(2): 268-291. 〔23〕Horst, M.. Public Expectations of Gene Therapy: Scientific Futures and Their Performative Effects on Scientific Citizenship〔J〕.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s, 2007, 32(2): 150-171. 〔24〕Brown, N., Rappert, B., Webster, A.. Contested Futures: A Sociology of Prospective Techno-science〔M〕. Aldershot, England; Burlington, VT: Ashgate, 2000, 5. 〔25〕Lundvall, B..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nalytical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Tool〔J〕. Industry Innovation, 2007, 14(1): 95-119.
4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情报的历史演化形态
bfzhao2001 2012-6-8 21:52
论情报的历史演化形态
第29 卷 第6 期 2010 年6 月 情 报 杂 志 JOURNAL OF INTELL IGENCE Vol. 29  No. 6 J un.  2010 论情报的历史演化形态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Intell igence 赵冰峰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38) 摘 要 在作者关于情报学元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就情报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初次提出了情报历史进化的三个 动因和情报历史发展的四个进程,并对情报演化的四个不同形态进行了理论化的梳理和分析,从而尝试在理论层面 搭建起情报历史的基础框架。 关键词 情报概念 组织认知对抗 情报进化动因 情报历史发展进程 情报原始阶段 情报社会化阶段 情报 自动化阶段 情报意识形态化阶段 中图分类号 G350  G35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1965 (2010) 06 - 0018 - 04 情报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目前在情报学界尚未发现关于其一般历史演化特征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研究成果,虽然在社会学领域不乏有关于间谍史的研究,但都局限于具体的现象或事件的描述,尚无法覆盖全部的情报内容和整个的情报演化进程,更无法上升到理论化的层次。除此从外,我国的学者多对竞争情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至于有将竞争情报的历史当做情报发展的历史(见参考文献[1]),给情报学的进一步研究带来了认识上的障碍。本章结合作者关于情报学元理论的研究(见参考文献[2]、[3]),在梳理情报概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三个情报历史的进化动因以及情报历史的四个发展进程,并对四个不同的情报演化形态进行了较翔实的分析与研究,以期搭建起初步的情报历史理论基础。 1?情报的概念 情报是组织对垒决策中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交互运动(见参考文献[2]),情报过程起源于组织的对抗运动,并与其共存亡,即没有组织的对抗,就没有情报过程和情报行为,因此情报的本质是组织在认知领域内的对抗运动(见参考文献[3])。 情报过程可分为组织的认识和认知实践两个过程。其认识过程包括情报分析、情报评估等活动,即通过考察内外部环境,确定组织对抗性质、对抗途径以及对抗依据等,情报认识过程是组织由观察客观事物到主观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情报的实践过程包括情报生产、情报消费以及情报反击等,是组织在对抗过程中由主观认识事物到执行认知反击行动以及检验认识正确性的实践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情报生产是指通过调查与研究,客观地描述组织对抗的环境状态;情报消费是指通过通信、审核与说明,使组织的决策主体明确对抗决策基础;情报反击是指通过设计伪情报方法破坏对方的决策机构、迷惑对方的决策目标、扰乱对方的决策过程、滞缓对方的决策行动,依此削弱对方的对抗力量,使组织的对抗形势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和转化。情报的认识与认知实践过程相互嵌套,相互推动,共同促进组织认知对抗乃至组织整体对抗运动的持续推进。 情报活动又可分为进攻与防御两种基本运动方式,其进攻方式是指组织通过情报生产和情报消费活动,认知对抗环境并做出对抗决策,通过认知反击行为实现有效的整体对抗辅助服务作用或决定性作用;而其防御方式是指组织通过强化意识边界、统一组织纪律并伪装组织的核心信息等,以防范组织的核心对抗信息向对方泄密,避免使对方形成正确的判断和认知,从而造成组织的损失。 情报不同于信息,信息是包括自然界、社会及人自身等各类事物存在的外在形式,是这些事物存在的结果,如物体的颜色、社会结构、DNA双螺旋结构等,可分为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主观信息是客观信息在人脑中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人们常做的“调查” 活动,其主要对象就是事物的信息。而情报则不同,它不是事物存在的外在形式,而是组织的认知对抗行为,是推动社会运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是事物存在的原因。在情报活动中,人们除了做信息“调查”以外,还需要“验证” 和尽可能地“改变” 对抗环境中的信息存在方式。 情报也不仅仅局限于竞争情报活动。竞争情报是存在于现代资产法权保护和制约下部分经济组织市场博弈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情报认知对抗形式,而情报则存在于一切组织认知对抗行为之中,除竞争情报外还包括军事情报、政治情报等,而后两者的对抗激烈程度远远超出市场竞争的程度,其产生的社会意义及影响也远非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可比拟。即使在经济组织的市场博弈过程中,如市场垄断和非对等国际贸易与投资体系等,一般情报的活动范围也远不止于竞争情报。可以说,竞争情报是包含在一般情报活动之中的一种特殊的形式,是发生在特定社会规则之下的一类认知对抗活动,其与一般情报活动的含义不可混淆。 2?情报的历史进化动因 情报是组织的认知对抗行为,具有一般社会运动行为的演化特征。情报的演化历史依附于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演变过程及其认知对抗形态演变过程,融合于人类社会组织之间的认知对抗活动之中。 总体而言,情报的历史演化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动因: (1)人口增长与资源的有限性所导致的社会组织形态演变 世界的人口从古至今一直处于数量增长之中,受到地球物质资源有限性的制约,人类社会内部自我地调节着资源在不同人口中的分配比例,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形态和组织对抗形态,而组织的这种形态演变更加剧了组织的对抗冲突,促进了包括政治对抗、军事对抗、经济对抗以及意识形态对抗等在内的各种组织对抗活动。由人口增长与资源的有限性所导致的社会组织形态演变是情报进化的物质基础。 (2)生产与分工导致的组织形态分化 自人类从牧猎向农业生产转型以及从农业生产向手工业生产和工商业生产转变过程中,人类社会就走向了严重的组织分工道路,而这种组织分工一方面提高了社会整体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却导致了社会整体的矛盾冲突,从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组织对抗形态。由生产与分工导致的组织形态分化是情报演化的社会基础。 (3)文明的进化 人类的文明进化突出地体现在工具的生产与消亡,尤其是技术与思想的进步或退化上。无论是工具的生产还是技术的进步都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加剧了组织的对抗激烈程度。同样,思想的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以及积极或消极等的差别,也激化了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对抗。文明的进化过程是情报进化的意识基础。 3?情报的历史发展进程 从情报的历史动因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的两条主线,即社会的组织形态及其认知对抗形态,决定着情报的历史演化进程。这两条主线交叉地变化并共同决定了情报演化的历史形态。 根据组织形态及其认知对抗形态的变化,按照不同的演化时期,可将情报历史划分成原始阶段、社会化阶段、自动化阶段以及意识形态化阶段等前后相继出现并共同延续至今的四个时期,分别对应间谍形态、社会化形态、自动化形态以及意识形态化形态等分布于不同历史衍生时期的四种情报活动方式,在图6-1中,简要地描述了情报的发展进程。在图中可以看出,受人类社会内部各类斗争运动的推动,社会组织形态及其认知对抗形态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新的情报形态总是在继承原有情报形态属性的基础之上自然地演化而来。 图6-1 情报的历史发展进程 4?情报的间谍形态 间谍是以独立个体为认识中介和实践中介的情报演化形态。无论是在东方社会还是在西方社会,间谍的历史都可以追溯到3000~5000年前的文明起始阶段。中国文字记载最早的间谍行为发生在夏朝的“少康中兴” 时期,有“用间始于夏之康”之说(见参考文献[4]),而西方记录最早的间谍活动发生在公元前1217年的埃及(见参考文献[5]),而那时候的间谍主要服务于邦国或政治集团的政治斗争运动,直接服从于战争征伐的需要,是秘密的小范围的组织认知对抗活动。随着社会组织形态的演化,如今的间谍活动已经广泛地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成为从古至今一直存续的一种古老的斗争方式。 5?情报的社会化形态 社会化大生产引发了情报组织的社会中介化,即情报的社会化。社会化大生产导致了生产领域的功能分化和生产过程的专业分化,导致了组织间的社会化裂变和组织内部的结构化分解。在中国,这个过程以明朝中叶萌芽的资本主义生产为主要标志,而在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则以17世纪早期英国工业革命为代表,从而在世界范围的资本运动浪潮中,生产组织从国家行政权力组织中脱离出来,并且在生产组织体系内部又进行了更大范围的自我分化和相互分工,构成领域更多、范围更广的专业化社会组织,形成情报的社会化基础。从此,以报馆及报纸等为媒介的中介组织力量大量兴起,以社会身份或借助社会力量从事情报活动的组织不断地发展起来。中国的报纸始设于唐代国家行政系统,发达于宋代,在明朝时期获得了独立发展,成为社会各方情况汇报的枢纽。西方的现代报纸则始于公元1615年创刊于德国的《法兰克福新闻》,在18世纪以后日报普及起来,成为各方从事情报活动最重要的社会中介力量。报馆及报纸的兴盛,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组织认知对抗的形态转变,在历史进程上是同步的,在历史演化上是交互的。 情报的社会化导致了组织的认知对抗从间谍形态主要地转向了社会化形态,故美军情报界流行一个说法,即其80%的情报内容是通过公开信息渠道获得的,而只有20%的情报内容是通过秘密渠道获取的,原因就在这里。如今,从事情报社会化活动的组织极其多样,包括有新闻媒体、调查机构、咨询机构、研究所、各类名目的基金会等,而从事情报社会化服务的组织也更加完善起来,比如图书馆、互联网公司、公共信息服务单位等。广泛分布的社会化情报组织不断地生产海量的情报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情报内容的来源和认知对抗的形式。 目前,世界上实现情报社会化程度最高的当属日本商业体系,其主要的情报活动就是通过遍布全球的“商社” 来获得各类情报内容。但是,情报社会化的最高级阶段应属“人民情报”,即由组织的全体成员以及所有支持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社会中介力量,通过松散的组织关系和实行了系统的职能分工的组织网络以及相应的技术系统,实现在全对抗领域内的情报功能。中国曾于20世纪70~80年代实行的专业科技情报网即是“人民情报”的雏形(见参考文献[6]),但这一体系并没有存续下来,更没有壮大和发展起来。 6?情报的自动化形态 人类的文明进步对情报的主要影响之一是技术或机器对组织部分功能的替代,即随着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管理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人类的认知对抗行为在组织的体力方面和脑力方面不断地被技术或机器所取代,将原来由组织完成的部分认知对抗功能转换为由技术系统或机器来完成。情报自动化是情报社会化形态的历史延续及发展,是突出地以技术系统或机器等物质为主要的情报中介部分地代替社会组织认知对抗活动为标志的情报活动方式。 从18世纪中期开始,以通信技术和照相技术的不断发明与应用以及在20世纪以计算机技术的兴起为标志,以人机一体化为特征,通过组织的信息获取、处理及表达的机器替代,使情报活动逐步地走向了自动化的发展道路,尤其是传感器和计算机等的应用,起到了类似于机器对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影响,使外部工具低成本和高效率地替代了组织成员的躯体及大脑的部分功能,造成情报组织的能动感知、人际传播、人工分析及其他一些人工活动等,持续不断地向机器感知、自动传输、智能分析及电子对抗行为等方向转化。而信息系统的逐步应用,让情报组织的智能及其他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内部延伸和外部扩张。目前正处于发展和繁荣阶段的“信息化” 浪潮,即是组织自动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当前,世界上实现情报组织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当属美国军事情报体系(见参考文献[7]),其已实现了军事对抗的动态信息获取,以及情报伪装、舆论控制、电子攻击等功能,为部队一体化及联合作战乃至军事与国家政治和经济的互动提供了情报基础保障。 7?情报的意识形态化形态 情报过程的意识形态化是情报组织社会化的必然结果。这里,意识形态是指被有意识地推荐给社会成员的一组观念的概括,在马克思语系中是作为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输出的一种统治思想,分为正确的意识形态和虚假的意识形态。情报过程的意识形态化是指组织的情报过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情报内容收集以及其他决策支持服务,而是将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组织对抗工具,直接输入到对方组织内部,以弱化对方的反抗意志,迷惑对方的决策判断,使对方“坐以待毙”,最终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即将情报活动的方式从改善组织的认知状态来实现对抗的间接形态转变为向对方输出有利于组织的认知工具,来达到扭转对抗局面的直接形态(见参考文献[3])。情报意识形态化是以人类意识为主要的情报中介,将人类意识作为主要的组织认知对抗手段的情报活动方式。 情报过程的意识形态化现象在情报文化极其发达的中国古代战争时期早已有之,例如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说的就是利用诱导民众方式以改变民意,从而实现政治对抗的企图。但是,人类真正的大规模地利用意识形态作为组织认知对抗的情报工具,将对意识形态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并形成一定理论支撑体系的,则是从20世纪中后期,世界“冷战”中期开始的。当时在主要的世界大国之间,发生了剧烈的意识形态对抗运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顺利地向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输入了向资本主义方向改革的意识形态,仅用十几年的时间即将整个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从而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末的世界政治格局,对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美国家不仅利用意识形态工具成功地进行了政治组织的认知对抗,而且在苏联解体后,又将这一工具成功地应用到了经济生产领域,从而在世界消费市场上掀起了以广告和品牌为主的营销大战,通过建立超前的消费符号及消费理念等消费文化,控制住了整个全球消费者的价值取向,为欧美等大型跨国企业赢得了超过65%以上的全球商品贸易份额(见参考文献[8]),从而取得了绝对的市场垄断地位和消费文化霸权。 情报的意识形态化趋势为组织的情报意识培养与认知对抗形式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报意识教育内容不能再局限于决策服务及组织安全等传统情报意识领域,必须扩展到意识形态领域,即通过提高组织成员的思想觉悟与组织纪律,为组织意识边界的日益壮大与巩固提供思想保障。情报的意识形态化趋势也表明了组织的意识产出将作为一种可产生局部替代武器弹药的具有进攻性特征的战争工具或对抗工具,有目的地走上人类社会组织对抗运动的历史舞台,成为破除对抗阵营的有效工具。 8?结语 本章虽然就情报历史的进化动因和演化的序列以及各个演化形态进行了一般的理论化阐述,为组织的认知对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但是,情报的历史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庞大的过程,本章所指出的内容还是十分粗略的,尚未对各个演化阶段的情报实践及重大事件等进行详尽的理论剖析,也未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前人关于情报历史的研究成果,这些都是作者在进一步的研究工作中有待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梁战平?论情报学研究[J]?中国信息导报,2003(1):12-15? [2]赵冰峰,钟苇思?以运动的哲学观点建立情报学元理论[J]?情报杂志,2010(1)? [3]赵冰峰?论情报的过程[J]?情报杂志,2010(2)? [4]闫晋中?军事情报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36-37? [5]厄内斯特·沃克曼?间谍的历史[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330? [6]任冠甲?专业科技情报网及其管理[J]?图书情报工作,1985(3)? [7]李章瑞,邹振宁?美军情报系统综合集成现状与发展趋势[J]?外国军事学术,2006(8)[8]何曼青?中国加入WTO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动向———兼谈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2(9)?
个人分类: 情报学|2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情报的认知对抗本质
bfzhao2001 2012-6-8 21:45
论情报的认知对抗本质
第29 卷 第4 期 2010 年4 月 情 报 杂 志 JOURNAL OF INTELL IGENCE Vol. 29  No. 4 Apr.  2010 论情报的认知对抗本质 The Intell igence′s Cognitive Confrontation Nature 赵冰峰         赵永廷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38)  (临县安业乡赵家岔村 临县 033200) 摘 要 情报对抗的行为和概念一直存续在古今中外的军事活动之中,但是随着现代情报学的兴起,除电子对抗、 信息对抗等极少数军事科学研究中略有提及外,情报的认知对抗本质极少被人们深刻揭示。在组织对抗分析基础 上,对情报的认知对抗本质在含义、过程、手段以及原则等方面进行一般的和初步的分析与论述,意图塑造起情报的 认知对抗本质属性,以期对组织的对垒对抗行为提供哲学基础和管理基础。 关键词 情报对抗本质 情报对抗原则 情报战略 情报组织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G350  G35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1965 (2010) 04 - 0019 - 03 情报对抗的行为和概念起源于从古至今一直存续的军事活动之中,但是随着20世纪末现代情报学的兴起和流行,除电子对抗、信息对抗等极少数军事科学研究外(见参考文献[1]),情报的认知对抗本质极少被情报学界提起,更少有人加以深入研究和应用,虽然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认知学派从人类认知的角度给予了多方探讨(见参考文献[2]),但都局限于抽象的独立主体,尚未触及到情报对抗这一核心属性,从而导致了情报概念的混乱和模糊,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情报活动的低效和各方情报组织势力的衰弱。本章就笔者在情报学元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塑造起情报的对抗本质属性,并尝试将其更为深远的价值和意义应用到组织的对垒对抗行为之中。 1?组织对抗的概念及情报认知对抗的本质 组织对抗是组织间的关系中除合作关系之外的另一种常见的社会关系,概括而言,组织的对抗可分为物质对抗形式、组织对抗形式和认知对抗形式三种,分别以客观物质、社会网络和主观意识为对抗中介和手段。物质对抗是指组织之间采用实在的物质力量或者武装力量进行社会斗争运动;组织对抗是指组织之间采用实在的社会成员冲突或者社会矛盾关系进行社会斗争运动;而认知对抗是指组织之间采用主观的意识力量或者认知能力进行社会斗争运动。组织的三种对抗形式互相包含,任何一种对抗形式都是通过三种中介和手段的共同联合实现的;没有组织对抗形式,物质对抗形式和认知对抗形式就没有组织基础;没有认知对抗形式,物质对抗形式和组织对抗形式就不可能发生;三种对抗形式交互地构成了组织对抗的全部图景与整个历程;比如《孙子兵法》通篇都是就客观条件(如天、地等因素)、军队、谋略三个军事要素展开论述的,其论述的战争形式可分为天地战、兵战和知战三种,分别以天地(包括武器)、军队、计谋为战争手段,从而分别以计谋构成认知对抗运动,以军队构成组织对抗运动,以天地和武器构成具体的物质对抗运动。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竞争行为中,也是如此,即存在竞争关系的市场经济主体,以竞争策略为手段构成认知对抗运动,以利益关系为手段构成组织对抗运动,以商品为手段构成物质对抗运动。 情报是保证组织的资源和力量不受损害和侵蚀,保证组织成员集体的主要利益获得不断壮大,保证组织的未来发展前途不受外力阻挡,而在认知领域从事的对垒或对抗活动,其本质即是组织的认知对抗运动。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情报的认知对抗本质是信息对称与不对称的辩证过程,对于对抗主体而言,情报的目的就是实现客体信息对主体的对称性和主体信息对客体的不对称性,从而通过信息优势获得整个对抗运动的主动优势。从决策论的角度看,情报的认知对抗本质是确立和保护自己的决策体系能够有效和正确地运行,并最大限度地阻止甚至破坏对方的决策体系获得正确的认知决策,从而确保对抗运动的胜利。美国的约翰·博伊德曾于1977年提出了决策周期理论(OODA循环论),认为在战争中应确保自己的决策与行动循环能够顺利进行,同时最大限度地打乱和剥夺敌方的OODA循环,从而赢得战争的主动和胜利(见参考文献[3]),其主张正反映了情报的这一本质特征,并于2000年被美国军方全面接受成为美国长期的国防政策之一。 情报不是一个新生的概念,而是一类古老的人类社会活动形式;情报不是知识的生产,而是知识的对抗;情报不是信息的挖掘,而是信息的对抗;情报不是一个技术行为,而是一个社会对抗过程;情报不是专家和专门从业者的独爱,而是组织全体成员在保护组织不受外部破坏时的一般认知对抗行动之一;情报不仅局限于竞争行为,而且渗透在组织的一切对抗运动之中。情报的认知对抗本质属性不仅仅适应于军事活动,也适用于其他一切对抗运动(见参考文献[4])。在目前研究较多的竞争情报活动中,其竞争关系就是存在于现代法权保护和制约下的部分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中,其对抗的激烈程度要大大地低于军事对抗运动,因为前者仅存在于资本运动及商品市场竞争活动范围之内,而后者则是一种关系国家及一切相关社会组织生死存亡的斗争。即使在市场竞争关系中,其对抗程度亦有所差别,比如处于激烈竞争环境和处于绝对垄断状态与充分自由竞争状态下的组织之间,竞争主客体的情报组织规模及运行方式等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而表明其不同的对抗激烈强度。竞争情报是发生于特定社会规则之下的一类情报活动,竞争情报如同其他情报活动一样,不可忽视其认知对抗本质,否则将使其陷于某种严重的缺陷之中,从而造成情报组织的脆弱甚至全面失守。 情报认知对抗的概念与信息战争中信息对抗的概念存在着本质区别。所谓的信息对抗是以信息获取权、控制权和使用权为核心的对抗行为(见参考文献[1]),其对抗的形式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是将信息及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物质资源进行控制与反控制的运动。但是情报的认知对抗不仅仅包括信息对抗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包含对抗的组织在认知领域内的进攻与防御行为,即对抗主客体都意图在保证自己获得正确的决策前提下,阻挠和破坏对方获得正确的决策。较之信息对抗,情报认知对抗更直接地指向了组织的主观活动,并强调了主客观之间的交互运动。情报认知对抗的概念还可以极好地解释“心理战”等意识形态化的情报过程,并且为组织的对抗行为提供了比信息对抗更为广阔的情报活动空间。 2?情报认知对抗的过程 从组织对抗主体的内部过程而言,情报的本质是对垒型决策中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交互运动,情报组织的表现可归结为“感” 与“应” 两个功能,在中国宋代朱熹、吕祖谦编录的《近思录》第一卷中有“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与应而已,更有甚事”的记载,可用来解释这两个功能。其“感应”,即“感知”与“应验”的合称。“感知” 即“外感内知”,概括了组织从外部获得感觉并于组织内部历经的认知这两个互相衔接的认识过程,属于一个复杂的传递与演变的运动,显然与人类个体的认知不同,故而信息系统在组织体系中的应用和情报组织自动化的实现是一个必须和必然的趋势与要求;其中“外感”又可分为“侦”和“探” 两种方式,前者是被动式地搜索组织外部的情况,后者是主动式地搜索组织外部的情况。而“应验” 即“外应内验”,表示组织向外作出情况应答和向内作出反馈验证的两个前后对应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在《鬼谷子》反应篇中有精彩的描述: “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等,《鬼谷子》磨篇中“古之善磨者,如操钓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也”,这里的“磨”是揣摩对方想法的意思。 情报在认知领域内的对抗行为可分为进攻和防御两种基本运动方式,其进攻方式是指组织主体通过情报生产和情报消费以认知决策环境,并作出决策计划,通过情报反击实现有效的认知对抗行动,从而起到对整个组织对抗运动的辅助或决定性作用;而其防御方式是指通过强化组织主体的意识边界、整饬组织纪律以及伪装组织核心信息等行为,以防范核心情报内容向对抗客体泄露,避免客体获得正确的认知而造成主体的损失。 3?情报认知对抗的手段 情报认知对抗运动是组织间在认知领域内发生的对抗行为,其主要的对抗手段按照主观与客观的依次推进关系,分为意识手段、技术手段和组织手段等。 情报的意识手段是指利用意识形态工具进行组织的认知对抗,即对抗主体在包括文化领域以及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改造客体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风俗观念等,迷惑客体的决策目标、扰乱客体的决策过程、滞缓客体的决策行动,依此削弱客体的对抗力量,使对抗态势向有利于主体的方向发展,如《鬼谷子》飞箝篇“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材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此飞箝之缀也”,其中的“飞箝” 即可理解为组织认知对抗中的意识手段。另外,中国古语“得民心者得天下”、“攻心为上”等,说得亦是意识手段在争取民众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意义,特别是在两个集团或政党处在对立和对抗的时期,民心所向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比如明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中,就有通过控制敌方意识形态造成对抗胜利的描述。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欲从蜀国取回荆州,都督周瑜设计邀蜀国刘备入吴国娶孙权之妹孙公主,以为人质,不料被蜀国丞相诸葛亮识破,叫500士兵在吴国大肆宣扬刘备欲娶孙公主的消息,使吴国各属各地士官百姓皆已获知而举国大喜。后吴国见木已成舟,畏违民意,只得将孙公主嫁于刘备,虽后追杀刘备,却被诸葛亮设连环计所败。由于意识对抗的作用和意义十分巨大和深远,故主要地操纵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媒体机构常被称为国家的“喉舌”,其不仅负有报道各类客观事实的职责,更有“正视听” 与“教化民” 的作用,且在记者行当中也历来不乏从事“间谍” 活动的人,其于情报对抗的社会总体贡献可列为各社会职业的榜首。在现当代的企业竞争情报活动中,意识手段的使用主要地体现在企业品牌的消费者认知争夺以及国家政策的公关行为活动中(见参考文献[5])。 情报的技术手段是指借助方法、设备、资源等进行组织的认知对抗。包括信息技术手段、管理技术手段以及逻辑方法等。技术资源在情报认知对抗行为中的相对领先,能够造成巨大的组织认知优势,故而技术封锁与技术窃取成为现当代社会的各类组织间常见的竞争行为或对抗行为。 情报的组织手段是指利用组织力量进行的认知对抗方式,即对抗主体通过情报组织的分工与协作,保护自己的核心情报内容不被对抗客体截获,同时以最大限度和最快速度准确认知环境变化情况,从而造成对抗主体在整个对抗运动中的主动优势。组织手段是意识手段和技术手段的物质载体,又可分为制度手段和行为手段两种,前者包括安全法律法规、竞争规则、产业政策、组织纪律等,后者包括公开的社会中介活动以及秘密的间谍活动等。 不同的组织对抗性质,可采用不同的情报认知对抗手段,而同一对抗性质的不同主体,也可以采用自己独特的情报认知对抗手段。如军事对抗较之于经济组织对抗,其情报手段需要交互地应用,且规模十分复杂和庞大,而经济组织对抗所采用的情报手段则相对地单一和薄弱;又如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习惯于利用技术手段执行情报活动,而苏联更习惯于通过人才的方式(即组织的方式)执行情报活动(见参考文献[6])。 4?情报认知对抗的原则体系 目前,情报对抗的管理原则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但是情报对抗具有一般社会对抗运动的属性,故可结合情报的内在特性,吸收中国古今兵法原理,融合宋明理学与矛盾论中的辩证哲学,组合研究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情报认知对抗原则体系,如图4-1中所示,情报认知对抗的四个主要管理原则,在逻辑顺序上可构成一个闭环。 图4-1 情报认知对抗的原则体系 原则1:情报战略先行,以路线领导全局。知己知彼是情报对抗的基本条件,但其重点是谋划,如《孙子兵法》计篇中就有“故经之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的记载,在《宋史》的《岳飞传》中也有“应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描述。情报战略先行原则是其他一切原则的统帅,其蕴涵着整个组织的生存哲学与发展使命,体现了组织的经营能力和文化品质,决定了组织的可能前途与未来命运。确定情报战略先行原则首先需要界定组织的对抗性质,包括对抗的领域、范围、规模、强度、特征等;其次要权衡对抗运动的轻重缓急,划分出对抗的层次与焦点;最后要确定对抗的主要策略及对应的手段,以此形成完整的情报认知对抗战略体系。 原则2:仿真人体神经系统,实行组织一体化管理。如《近思录》第一卷所描述“一故神。譬之人身,四体皆一物,故触之而无不觉,不待心使至此而后觉也。此所谓‘感而隧通’,‘不行而至,不疾而速’也”。组织一体化原则首先体现在组织意识形态的一体化上,因此,组织的情报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一般情报意识的范围,而应提升到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精神动力、思想水平等层面上去,由此培育起组织统一的意识形态,正如《孙子兵法》计篇中所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组织一体化原则也体现在组织行动的一体化上,即将组织的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分别放置于组织体系的顶部和底层,通过意识形态的一体化来保证战略的原则性与战术的灵活性相一致,从而控制和协调起整个组织的战略对抗行动与战术对抗行动;组织一体化原则还体现在人机系统的一体化上,即通过组织的自动化实现人与机器及计算机等的完美结合。组织一体化是情报战略的物质基础,是情报战略实施的基本条件,是基于组织分工和合作基础之上的具体功能表达。 原则3:进攻与防御并重。情报的进攻与防御是组织认知对抗的两种主要方式,是组织的矛与盾的关系,是组织的武器与盔甲的关系,是成熟情报组织应该同时具备的两种基本功能。组织的进攻与防御并重原则应充分地体现在组织的意识形态一体化、行动一体化以及人机一体化的实施当中。 原则4:集中力量,形成主动优势。情报认知对抗与所有的组织对抗一样,不可分散力量或缺少战略重点,诚如《鬼谷子》本经阴符七篇中所述“无间则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即组织在认知对抗中应当试图分散对抗客体的优势力量,而尽力集中组织主体的优势力量。集中力量原则首先要求组织配置较广范围的情报源和较高程度的情报感知能力,提高情报组织的运作效能,以构成集中力量的物质基础;其次应集中现有组织力量和物质资源,善于借助社会中介组织,在情报战略的重点层次和焦点上集中投放,除进攻方面以外,在防御方面也应区分出核心与外围、重点与非重点等。集中力量原则是情报认知对抗的一般要求,形成主动优势是情报认知对抗的直接目的,是实行情报战略、组织一体化以及攻防并重原则的最终结果。 5?结语 本章虽然就情报认知对抗的含义、过程、手段以及原则等进行了一般的和初步的理论化分析与论述,为组织的情报对抗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但是由于情报对抗是情报活动的本质属性,其所涉及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和宽泛,所以本章的研究在范围和深度上依然较窄较浅,且不免充满各种错误,更加深入全面、更为成熟的理论探索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不断予以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隆淼?情报战在信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J]?情报杂志,2002,21(1)? [2]杨韬,邹永利?情报学的认知学派及其研究进展[J]?情报杂志,2008(6)? [3]肖裕声?21世纪初大国军事理论发展新动向[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54-78? [4]赵冰峰,钟苇思?以运动的哲学观点建立情报学元理论[J]?情报杂志,2010(1)? [5]赵冰峰?论情报的过程[J]?情报杂志,2009(2)? [6]厄内斯特·沃克曼?间谍的历史[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330?
个人分类: 情报学|256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研管理》/《管理科学》/
ivymissjlu 2012-4-6 09:04
《科研管理》 1.思想新颖、观点明确、论据可靠、图表清晰、数据准确、公式正确。稿件内容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2.稿件内容尽量控制在8000字以内,并有中、英文标题;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中、英文作者、单位名称;中、英文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及职称或职务、研究方向)。? 3.稿件敬请打印一式两份,一份原稿;一份匿名稿件(匿名评审)。审稿费50元/篇。 4.“参考文献”请用中、英文按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用代码标识,且在文章引用处右上角顺序标注。将“中文参考文献”译成英文。著录格式为:作者姓名(中、英文).刊物名称(中、英文).出版年,卷(期):页码。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论文集、报纸文章、期刊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标准、专刊 、 、 、 、 、 、 、 ? 5.著名作者的真实姓名、通讯处(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 6.若论文研究工作得到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支持,请注名基金名称、项目编号及始终时间。? 7.本刊对拟登稿件保留删改、退作者补充、修改权。? 8.由于稿件太多,请恕不能一一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稿件寄出3个月后未收到录用通知的,请自行处理。 9.稿件一经刊用,即酌付稿酬并赠当期刊物。?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踊跃投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重要科研项目研究成果优先录用。? 《科研管理》期刊可从全国各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505;每册定价18.00元/期,全年定价108元。也可直接从编辑部订阅,本编辑部常年办理订刊事宜。? 联系人:王萍 通讯地址:北京8712信箱北京海淀中关村东路55号? 联系电话:62555521 邮编:100080 E-mail: KYGL@mail.casipm.ac.cn ? 《管理科学》投稿须知 《管理科学》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管理科学A级重要期刊、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为进一步提高期刊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也为使作者投稿有规可循,特对所投稿件提出如下要求。 一、 体例及要求 1 论文标题 论文标题应言简意赅,准确反应论文所写的内容,一般不应超过20个字,尽量避免出现标点符号及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代号等。须有论文标题的英译文。 2 作者 应依次写出作者姓名及相应的工作单位、所在省市、邮政编码。在篇首页写明第一作者出生年、性别、籍贯、最后毕业学校及学历、现职称(职务)、研究方向。须有作者姓名的拼音和工作单位的英译文。 3 基金项目 如论文系某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须注明基金名称、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号。 4 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不得少于300字,以第三人称对全文内容进行准确概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论等,禁用“本文”、“笔者”等主语。 关键词不得少于4个,应选择能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单词、词组或术语。 须有摘要和关键词的英译文。 5 正文 文章内容应接触学科前沿,做到论点新颖、明确,论据充分、可靠,语言通顺,文字简炼。须包括引言、结论,英文缩写应给出中文含义及外文全称。篇幅10000字以上。请作者仔细校正文字,保证语言通顺、流畅。 6 图表及公式 论文中所用图表应清晰、美观,表意清楚,单位及符号齐全。图表均须编号,并有题目的中英文、资料来源。图表中文字必须用中文。 公式及正文的变量应使用斜体表示,并在第一次出现时给出具体含义。行文中需用到的公式应统一顺序编号。 7 参考文献 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及材料时,须将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并于正文中引用处右上角加注序号;所列文献应为原始文献,不得将电子文献作为参考文献列出;除非作者人数在6人或6人以上,否则应列出所有作者姓名,不能用“等”代替;引用文献篇数一般不少于2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得少于三分之一。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 、学位论文 、研究报告 主要作者.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 主要作者.文章名 .刊名,年,卷(期):页码. (3)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原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 二、本刊声明 (1)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作者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所投文章进行删改,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投稿时注明。 (2)论文投到本刊编辑部后作者顺序不得更改。 (3)作者切忌一稿多投,三个月内未收到我刊任何回复,即可将稿件另行处理。无论文章采用与否,均不予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来稿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并赠第一作者样刊两本。 (4)作者投稿10天后可登陆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网站( http://som.hit.edu.cn )点击“《管理科学》”查询稿件处理情况。 (5)本刊因发展及宣传需要,有权入编各类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作者如不同意将论文编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三、投稿方式 文章以Word排版,通过电子信箱投稿,在邮件主题处写明第一作者姓名及稿件题目,不需邮寄打印稿。 E-mail:GLKX@hit.edu.cn 联系电话:0451-86414056 《科技管理研究》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 月刊 .1981年创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 广东省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研究会 编辑单位: 《科技管理研究》编委会 社    长: 主    编: 地    址: 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广东国际科技中心三楼307室 邮政编码: 510033 电    话: 020-83568469 传    真: 020-83568469 电子邮件: kjglyj@periodicals.net.cn 网    址: HTTP://KJGLYJ.PERIODICALS.NET.CN 国内刊号: CN 44-1223/G3 国际刊号: ISSN 1000-7695 【基本信息】 期刊名称:科学管理研究 负 责 人:云涛 英文名称: 主  编: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报刊刊期:双月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报刊版面: 编辑出版:科学管理研究编辑部 发行方式:邮局发行 通讯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141号科技大厦 订阅方式:全国各地邮局 邮政编码:010010 国内定价: 联系电话:0471-6933344-3046 创刊日期:1981. 图文传真:0471-6966388 国内统一刊号:CN15-1103/G3 互联网址: 国内邮发代号:16-16 电子邮箱:zhiwen.song@263.not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115X 期发行量:5000 国外发行代号: 【栏目信息】 ★办刊宗旨: 面向实践,开拓理论,着重以经济社会大系统为背景探讨中国科技系统的运行机制、发展战略及其方针政策和管理问题;及时追踪国内外最新的科技管理信息;广泛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企业及农村技术进步、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及决策预测理论、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等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同时努力探讨软科学研究方法论、软科学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主要读者对象: 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者、经济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以及企业家和有志钻研软科学研究的广大干部。 ★主要版块栏目: 创新论坛 人力资源 可持续发展 科技金融 农业科技 软科学 科技管理 案例分析 无形资产等 《预测》稿件编写规范 请严格按本刊稿件编写规范书写、打印和修改。 1.来稿应思想新颖、观点明确、数据可靠,并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2.来稿应用正式的GB简体汉字横排书写。 文字清晰。标点符号规范合理。 各段语义完整。全文连贯通畅,可读性好。 3.全文以不超过8千字为宜(综述性论文可 放宽到12千字),图表在内,稿件一式二份。 4.文稿用计算机打印。公式、符号、上下角标、 外文字母印刷体、手写体、大小写、正斜体、 黑白体、语种等应清楚无误。 5.文中西文数学符号(一般函数、变量、变数、 集合、矩阵)用斜体,其它(数量单位,已有 定义的函数(如sin,log,max,min, exp,lim,sign,转置T),已有定义的 算子(如导数d,∫,∑,∈等))用正体。 独立的数学公式应按先后顺序统一编号。 6.插图采用计算机绘图,用激光打印机输出。 图上文字符号用6号字宋体,数学函数、 变量用斜体。 7.表格的编号、题目、各栏应填全,不得简略。 8.正文格式为:(中文)主题→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英文)主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 关键词→1引言(正文一级标题)→2 内容(2.1(正文二级标题)……,2.2……) ……→结论→参考文献→附录;3千字 以内短文不在此限。 注1:中文摘要不超过300个汉字。 注2:英文摘要不得超过200个英文单词,英文 题目和摘要必须符合科技英文书写规范。 9.引证的参考文献限于公开发表的, 其排列次序按文中出现先后为准,正文中 引用时用上角标标注序号 , ,……。 参考文献 书写格式为: A.期刊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 管理科学学报,1998,2(1):1-6. NaclkaMA,NairCK,PancleyVN. etal..Organizinginnovativemanufacturing .HarvardBusinessReview,1991,7(3):23-34. B.图书 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10.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 .杨砾等译.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10-25. LundyM.Clusteranalysisincreditscoring .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 1993.30-35. C.论文集[A,C] 寇纪淞,李敏强.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回顾与展望[A].全国第二届决策支持系统会议论文集[C].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139-150. TiteleA.Facinguptocomplex problembyintroducingfuzzylogic incontrol .InLiuBao,ChengTing, ZhengYingping,eds.LargeScaleS ystems:TheoryandApplication .PergamonPress,Oxford,1993.263-268. 10.来稿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学历和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电话、电子信箱;另外,如果作者愿意 增加研究方向和其它内容,请一并注明。 总字数不超过100字。 11.若论文研究工作受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或 计划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或计划的 名称和项目编号。 12.需要修改的稿件,请按专家评审意见和 编辑意见逐一修改,并对全稿仔细核校。 按时将完整的修改稿及修改说明一并寄回编辑部。 通知 各位作者: 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预测》杂志的支持与信任,我刊不接收电子稿件,由于来稿太多,我们以打印稿为准,如果方便的话,请您寄一式两份打印稿件来,并请按每篇50.00元的标准汇来审稿费,以便使你的稿件早日进入本社的审编程序,并请在汇款单上注明论文的第一作者姓名,多谢合作!(请注意!我们不保存作者投来的电子版稿件,通知发出后会立即删除作者发来的电子邮件(包括附件)请作者自行处理,望见谅。) 此致 敬礼! 预测编辑部 2007年4月25日 汇款方式: 邮局汇款:合肥市屯溪路193号合肥工业大学290信箱、预测编辑部收邮政编码:230009 电话、传真:0551-2901500Email:forecast@mail.hf.ah.cn 另外请投稿者注意!!! 《预测》编辑部收到作者寄来的稿件后,(如果编辑部没有收到作者寄来审稿费,其论文是不会被送给同行专家评审的)从收到作者寄来50元审稿费之日起一般情况下,三个月内我们会将审稿结果通知第一作者(采用与否)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作者又非常着急,在仍没有收到《预测》杂志编辑部的通知的情况下,作者可视为其论文没有被采用,作者可以自行处理。特此说明。谢谢! 此致 祝好! 《预测》编辑部 2007年4月25日 【基本信息】 期刊名称:科学管理研究 负 责 人:云涛 英文名称: 主  编: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报刊刊期:双月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报刊版面: 编辑出版:科学管理研究编辑部 发行方式:邮局发行 通讯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141号科技大厦 订阅方式:全国各地邮局 邮政编码:010010 国内定价: 联系电话:0471-6933344-3046 创刊日期:1981. 图文传真:0471-6966388 国内统一刊号:CN15-1103/G3 互联网址: 国内邮发代号:16-16 电子邮箱:zhiwen.song@263.not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115X 期发行量:5000 国外发行代号: 【栏目信息】 ★办刊宗旨: 面向实践,开拓理论,着重以经济社会大系统为背景探讨中国科技系统的运行机制、发展战略及其方针政策和管理问题;及时追踪国内外最新的科技管理信息;广泛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企业及农村技术进步、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及决策预测理论、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等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同时努力探讨软科学研究方法论、软科学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主要读者对象: 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者、经济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以及企业家和有志钻研软科学研究的广大干部。 ★主要版块栏目: 创新论坛 人力资源 可持续发展 科技金融 农业科技 软科学 科技管理 案例分析 无形资产等 《预测》稿件编写规范 请严格按本刊稿件编写规范书写、打印和修改。 1.来稿应思想新颖、观点明确、数据可靠,并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2.来稿应用正式的GB简体汉字横排书写。 文字清晰。标点符号规范合理。 各段语义完整。全文连贯通畅,可读性好。 3.全文以不超过8千字为宜(综述性论文可 放宽到12千字),图表在内,稿件一式二份。 4.文稿用计算机打印。公式、符号、上下角标、 外文字母印刷体、手写体、大小写、正斜体、 黑白体、语种等应清楚无误。 5.文中西文数学符号(一般函数、变量、变数、 集合、矩阵)用斜体,其它(数量单位,已有 定义的函数(如sin,log,max,min, exp,lim,sign,转置T),已有定义的 算子(如导数d,∫,∑,∈等))用正体。 独立的数学公式应按先后顺序统一编号。 6.插图采用计算机绘图,用激光打印机输出。 图上文字符号用6号字宋体,数学函数、 变量用斜体。 7.表格的编号、题目、各栏应填全,不得简略。 8.正文格式为:(中文)主题→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英文)主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 关键词→1引言(正文一级标题)→2 内容(2.1(正文二级标题)……,2.2……) ……→结论→参考文献→附录;3千字 以内短文不在此限。 注1:中文摘要不超过300个汉字。 注2:英文摘要不得超过200个英文单词,英文 题目和摘要必须符合科技英文书写规范。 9.引证的参考文献限于公开发表的, 其排列次序按文中出现先后为准,正文中 引用时用上角标标注序号 , ,……。 参考文献 书写格式为: A.期刊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 管理科学学报,1998,2(1):1-6. NaclkaMA,NairCK,PancleyVN. etal..Organizinginnovativemanufacturing .HarvardBusinessReview,1991,7(3):23-34. B.图书 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10.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 .杨砾等译.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10-25. LundyM.Clusteranalysisincreditscoring .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 1993.30-35. C.论文集[A,C] 寇纪淞,李敏强.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回顾与展望[A].全国第二届决策支持系统会议论文集[C].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139-150. TiteleA.Facinguptocomplex problembyintroducingfuzzylogic incontrol .InLiuBao,ChengTing, ZhengYingping,eds.LargeScaleS ystems:TheoryandApplication .PergamonPress,Oxford,1993.263-268. 10.来稿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学历和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电话、电子信箱;另外,如果作者愿意 增加研究方向和其它内容,请一并注明。 总字数不超过100字。 11.若论文研究工作受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或 计划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或计划的 名称和项目编号。 12.需要修改的稿件,请按专家评审意见和 编辑意见逐一修改,并对全稿仔细核校。 按时将完整的修改稿及修改说明一并寄回编辑部。 通知 各位作者: 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预测》杂志的支持与信任,我刊不接收电子稿件,由于来稿太多,我们以打印稿为准,如果方便的话,请您寄一式两份打印稿件来,并请按每篇50.00元的标准汇来审稿费,以便使你的稿件早日进入本社的审编程序,并请在汇款单上注明论文的第一作者姓名,多谢合作!(请注意!我们不保存作者投来的电子版稿件,通知发出后会立即删除作者发来的电子邮件(包括附件)请作者自行处理,望见谅。) 此致 敬礼! 预测编辑部 2007年4月25日 汇款方式: 邮局汇款:合肥市屯溪路193号合肥工业大学290信箱、预测编辑部收邮政编码:230009 电话、传真:0551-2901500Email:forecast@mail.hf.ah.cn 另外请投稿者注意!!! 《预测》编辑部收到作者寄来的稿件后,(如果编辑部没有收到作者寄来审稿费,其论文是不会被送给同行专家评审的)从收到作者寄来50元审稿费之日起一般情况下,三个月内我们会将审稿结果通知第一作者(采用与否)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作者又非常着急,在仍没有收到《预测》杂志编辑部的通知的情况下,作者可视为其论文没有被采用,作者可以自行处理。特此说明。谢谢! 此致 祝好! 《预测》编辑部 2007年4月25日 【基本信息】 期刊名称:科学管理研究 负 责 人:云涛 英文名称: 主  编: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报刊刊期:双月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报刊版面: 编辑出版:科学管理研究编辑部 发行方式:邮局发行 通讯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西街141号科技大厦 订阅方式:全国各地邮局 邮政编码:010010 国内定价: 联系电话:0471-6933344-3046 创刊日期:1981. 图文传真:0471-6966388 国内统一刊号:CN15-1103/G3 互联网址: 国内邮发代号:16-16 电子邮箱:zhiwen.song@263.not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115X 期发行量:5000 国外发行代号: 【栏目信息】 ★办刊宗旨: 面向实践,开拓理论,着重以经济社会大系统为背景探讨中国科技系统的运行机制、发展战略及其方针政策和管理问题;及时追踪国内外最新的科技管理信息;广泛开展科技体制改革、企业及农村技术进步、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及决策预测理论、科学学、人才学、未来学等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同时努力探讨软科学研究方法论、软科学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主要读者对象: 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者、经济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以及企业家和有志钻研软科学研究的广大干部。 ★主要版块栏目: 创新论坛 人力资源 可持续发展 科技金融 农业科技 软科学 科技管理 案例分析 无形资产等 《预测》稿件编写规范 请严格按本刊稿件编写规范书写、打印和修改。 1.来稿应思想新颖、观点明确、数据可靠,并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2.来稿应用正式的GB简体汉字横排书写。 文字清晰。标点符号规范合理。 各段语义完整。全文连贯通畅,可读性好。 3.全文以不超过8千字为宜(综述性论文可 放宽到12千字),图表在内,稿件一式二份。 4.文稿用计算机打印。公式、符号、上下角标、 外文字母印刷体、手写体、大小写、正斜体、 黑白体、语种等应清楚无误。 5.文中西文数学符号(一般函数、变量、变数、 集合、矩阵)用斜体,其它(数量单位,已有 定义的函数(如sin,log,max,min, exp,lim,sign,转置T),已有定义的 算子(如导数d,∫,∑,∈等))用正体。 独立的数学公式应按先后顺序统一编号。 6.插图采用计算机绘图,用激光打印机输出。 图上文字符号用6号字宋体,数学函数、 变量用斜体。 7.表格的编号、题目、各栏应填全,不得简略。 8.正文格式为:(中文)主题→作者姓名→ 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英文)主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 关键词→1引言(正文一级标题)→2 内容(2.1(正文二级标题)……,2.2……) ……→结论→参考文献→附录;3千字 以内短文不在此限。 注1:中文摘要不超过300个汉字。 注2:英文摘要不得超过200个英文单词,英文 题目和摘要必须符合科技英文书写规范。 9.引证的参考文献限于公开发表的, 其排列次序按文中出现先后为准,正文中 引用时用上角标标注序号 , ,……。 参考文献 书写格式为: A.期刊 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 . 管理科学学报,1998,2(1):1-6. NaclkaMA,NairCK,PancleyVN. etal..Organizinginnovativemanufacturing .HarvardBusinessReview,1991,7(3):23-34. B.图书 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1-10.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 .杨砾等译.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10-25. LundyM.Clusteranalysisincreditscoring .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 1993.30-35. C.论文集[A,C] 寇纪淞,李敏强.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回顾与展望[A].全国第二届决策支持系统会议论文集[C].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139-150. TiteleA.Facinguptocomplex problembyintroducingfuzzylogic incontrol .InLiuBao,ChengTing, ZhengYingping,eds.LargeScaleS ystems:TheoryandApplication .PergamonPress,Oxford,1993.263-268. 10.来稿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学历和通讯地址、邮政编码、 电话、电子信箱;另外,如果作者愿意 增加研究方向和其它内容,请一并注明。 总字数不超过100字。 11.若论文研究工作受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或 计划项目支持,请注明基金或计划的 名称和项目编号。 12.需要修改的稿件,请按专家评审意见和 编辑意见逐一修改,并对全稿仔细核校。 按时将完整的修改稿及修改说明一并寄回编辑部。 通知 各位作者: 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预测》杂志的支持与信任,我刊不接收电子稿件,由于来稿太多,我们以打印稿为准,如果方便的话,请您寄一式两份打印稿件来,并请按每篇50.00元的标准汇来审稿费,以便使你的稿件早日进入本社的审编程序,并请在汇款单上注明论文的第一作者姓名,多谢合作!(请注意!我们不保存作者投来的电子版稿件,通知发出后会立即删除作者发来的电子邮件(包括附件)请作者自行处理,望见谅。) 此致 敬礼! 预测编辑部 2007年4月25日 汇款方式: 邮局汇款:合肥市屯溪路193号合肥工业大学290信箱、预测编辑部收邮政编码:230009 电话、传真:0551-2901500Email:forecast@mail.hf.ah.cn 另外请投稿者注意!!! 《预测》编辑部收到作者寄来的稿件后,(如果编辑部没有收到作者寄来审稿费,其论文是不会被送给同行专家评审的)从收到作者寄来50元审稿费之日起一般情况下,三个月内我们会将审稿结果通知第一作者(采用与否)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作者又非常着急,在仍没有收到《预测》杂志编辑部的通知的情况下,作者可视为其论文没有被采用,作者可以自行处理。特此说明。谢谢! 此致 祝好! 《预测》编辑部 2007年4月25日
个人分类: 投稿须知|26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SPOT系列卫星及其数据产品的特征
DavidYW 2012-1-12 20:07
作者:冯钟葵 厉银喜 来源:中国GIS资讯网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法国SPOT系列卫星的轨道、图像传感器和图像数据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实际情况,介绍了SPOT卫星数据产品的形式及主要参数。最后,简要描述了SPOT系列卫星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SPOT卫星,数据,产品   【中图分类号】 TP79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1000-3177(1999)55-0031-04   1986年2月法国SPOT-1卫星发射以来,SPOT卫星数据由于其较高的地面分辨率、可侧视观测并生成立体像对和在短时间内可重复获取同一地区数据等有别于其它卫星遥感数据的特点,而受到遥感用户的青睐。到目前为止,SPOT系列卫星共发射4颗,除SPOT-3于1996年12月失效外,其余都在正常运行。SPOT系列卫星已在轨运行十余年,共获取了约500万景图像数据,在土地利用与管理、森林覆盖监测、土壤侵蚀和土地沙漠化的监测以及城市规划等人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已于1997年8月完成了对系统的升级,具备了接收处理SPOT-1、2、3卫星的能力,并于1998年10月与法国SPOT IMAGE公司合作成立了北京视宝公司,向全国遥感用户分发SPOT数据产品,为SPOT数据在中国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本文将对SPOT系列卫星及其数据和产品特征做一概要的介绍,使读者和遥感用户更方便地选用SPOT卫星数据。1 SPOT卫星的轨道特征  SPOT卫星轨道是太阳同步的、同相位的、近极地近圆形轨道。轨道的太阳同步可保证在同纬度上的不同地区,卫星过境时太阳入射角近似相同,以利于图像之间的比较;轨道的同相位,表现为轨道与地球的自转相协调,并且卫星的星下点轨迹有规律地、等间距排列;而近极地近圆形轨道在保证轨道的太阳同步和同相位特性的同时,使卫星高度在不同地区基本一致,并可覆盖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地区。以下是SPOT卫星轨道的基本数据:  轨道高度: 831.433 km(北纬45°附近);  轨道倾角: 98.721°;  轨道周期: 101.46分/圈;  重复周期: 369圈/26天;  降交点时间: 地方时10:30分;  卫星在轨道中运行,会受到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场及大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卫星的轨道高度和倾角将会逐渐降低,严重时将影响轨道的太阳同步性和运行周期,并导致卫星地面轨迹偏离标称位置。为此,卫星在地面指令的控制下,定期调整轨道,使卫星高度相对于地面任何点的误差不超过5 km,卫星地面轨迹的偏差在赤道附近小于3 km、在中高纬度地区小于5 km,降交点时间的误差在10分钟以内。2 SPOT卫星的成像传感器及图像数据的基本特征   每颗SPOT卫星上都装有两个性能相同的光学成像传感器,对SPOT-1、2、3卫星(以下简写SPOT-1、2、3)是HRV(High Resolution Visible),对SPOT-4卫星是HRVIR(High Resolution Visible InfraRed)。HRV(IR)传感器的主要光学特性如下:  视场角:4.13°;  数值孔径:f/3.3(焦距为1.082 m);  焦距:1.082 m;  孔径:33 cm;  放大倍数:770000。  SPOT-1、2、3的HRV传感器有4个波段,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成像。 表 1   SPOT-1 、 2 、 3 的波段和分辨率 多光谱 XS 20 米分辨率 B1 0.50 ~ 0.59μm B2 0.61 ~ 0.68μm B3 0.78 ~ 0.89μm 全色 P , 10 米分辨率 Pan 0.50 ~ 0.73μm 其中全色模式P采用6000像元的CCD探测器,每个像元尺寸为13μm,信号采集时间约1.504 ms,可获取地面分辨率为10 m×10 m的图像数据;多光谱模式XS同样是6000像元的CCD探测器,但采用合并相邻像元和延长信号采集时间至3.008ms的方法,图像的地面分辨率为20 m×20 m。  SPOT-4的HRVIR传感器的主要参数见下表: 表2 SPOT-4的波段和分辨率 多光谱 XI 20 米分辨率 B1 0.50 ~ 0.59μm B2 0.61 ~ 0.68μm B3 0.78 ~ 0.89μm SWIR 1.58 ~ 1.75μm 单色 M , 10 米分辨率 B2 0.61 ~ 0.68μm 与 SPOT-1 、 2 、 3 不同之处在于, SPOT-4 HRVIR 传感器采用与多光谱 XI 模式 B2 波段光谱范围相同的单色模式 M ,取代了原来的全色 P 模式;而多光谱 XI 模式增加了一个短波红外波段 (SWIR : Short Wave Infrared) ,增强了 SPOT 卫星在农业和森林资源调查、地表积雪覆盖的监测及地质矿产资源勘探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此外, SPOT-4 还搭载了其它一些探测仪器,其中为欧盟国家合作项目开发的 VEGETATION 仪器,提供 2000 km 幅宽、地面分辨率约 1 km 的观测数据,该仪器选用 HRVIR 传感器的 B2 、 B3 和 SWIR 波段,另外增加了一个 B0 波段 (0.43 ~ 0.47μm) ,用于观察全球环境的变化。 3 SPOT卫星的侧视功能和重复观测能力    SPOT卫星除以上介绍的特点外,还具有向星下点轨迹两侧的侧视能力,所获取的数据条带与卫星地面轨迹平行。通过调整HRV(IR)传感器的数据条带选择镜片(strip-seletion mirror,简写为SSM)的角度,可观测到星下点轨迹两侧±27°、共950 km宽范围内的地面目标,地面数据条带的宽度也由星下点附近的60 km,扩展到两侧最外端的81 km。   SPOT卫星的侧视功能,缩短了对同一地面目标的观测周期,可在二至三天内获取同一颗SPOT卫星数据,也可在一至三天内分别获取两颗SPOT卫星的数据。   SPOT卫星的侧视能力为获取立体像对提供了条件。立体像对是卫星在不同的轨道上,以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地区观测所获得的图像对。SPOT卫星的立体观测能力,结合其高分辨率的P或M模式数据,在制图、地形测量及水文调查等方面,可以得到有效的应用。   SPOT卫星利用其侧视功能,同步调整两个HRV(IR)传感器的侧视角度,在同一数据模式下,获取两条毗邻的数据条带,称双传感器观测。双传感器观测可一次获取较大范围的图像数据,在近似垂直观测时,拼接后的数据条带宽度约为117km。 4 SPOT卫星的数据组合模式   前文提到,SPOT卫星有两个HRV(IR)传感器,每个传感器有两种工作模式,即全色模式P和多光谱模式XS(SPOT-1、2、3)、或单色模式M和多光谱模式XI(SPOT-4)。SPOT卫星有两条下行数据通道,数据传输速率各为25 Mbit/s,可同时传输两种模式的数据。因此,SPOT卫星数据的组合模式为: 表 3   SPOT-1 、 2 、 3 的数据组合模式 HRV1 XS P XS P P+XS - HRV2 XS P P XS - P+XS   其中 P+XS 是同一传感器同时获取 P 和 XS 模式的数据,波段 B1 、 B2 和 B3 生成 20m 的地面像元,波段 P 生成 10m 的地面像元; 表 4 SPOT-4 的数据组合模式 HRVR1 XS XS M XS+M - M - XI+M XI M XI HRVR2 XS M XS - XS+M M XI+M - M XI XI 模式 SPOT-1 、 2 、 3 模式   SPOT-4 模式   其中 SPOT-4卫星也可以采用SPOT-1、2、3的方式获取数据,此时,HRVIR传感器多光谱模式仅传输B1、B2和B3波段数据。 5 SPOT卫星的地面数据条带   地面数据条带是指,某一HRV(IR)传感器在不改变其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沿卫星运动方向获取的地面图像数据。   由于传感器工作状态(数据模式和侧视角度)的变化,同一传感器的各数据条带之间会有间隔(间隔内无图像数据),间隔的大小、数据条带的切换等,因卫星而异:    . SPOT-1、2、3:数据条带之间的间隔通常约合2~3个标准景的长度,数据条带的切换对两个传感器同时有效,即当某一传感器因调整SSM的位置或改变数据模式而停止获取图像数据时,另一传感器也停止获取图像数据;    . SPOT-4:数据条带之间的间隔小于2个标准景长度,同时,数据条带的切换是独立的,即某一传感器的工作模式改变时,不影响另一传感器继续获取地面图像数据;但是,SPOT-4的这一特征,在卫星工作于SPOT-1、2、3方式时,不起作用。   6   SPOT 卫星的数据产品 6.1   SPOT 卫星数据产品的定义   根据法国 SPOT IMAGE 公司对 SPOT 数据产品的定义,和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预处理系统的功能设计,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的 SPOT 卫星数据产品可分为 Level-0 级、 Level-1 级和 Level-2 级产品。    ①Level-0 级产品:是 SPOT 数据未经任何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处理的原始图像数据产品,它包含了用以进行后续的辐射及几何校正处理的辅助数据。主要用于地面站与法国 SPOT IMAGE 公司之间的数据交换;    ②Level-1 级产品:又分为 Level-1A 级和 Level-1B 级产品。    . Level-1A 级产品:是 SPOT 数据经辐射校正处理后的产品,包含了用以进行后续的几何校正处理的辅助数据。 Level-1A 产品是针对那些仅要求进行最小数据处理的用户而定义的,特别是进行辐射特征和立体解析研究的用户;    . Level-1B 级产品:是 SPOT 数据经过了 Level-1A 级辐射校正和系统级几何校正的产品。在处理中,由于卫星轨道、姿态及地球自转等因素造成的数据几何畸变得到了纠正,数据经重采样得到的图像像元尺寸分别为 10m (全色模式和 20 ) m (多光谱模式);    ③Level-2 级产品:是在 Level-1 级产品的基础上,引入大地测量参数,将图像数据投影在选定的地图坐标下,进而生成有一定几何精度的图像产品。依照引入参数的类型, Level-2 级产品也可分为 Level-2A 级和 Level-2B 级产品:    . Level-2A 级产品:将图像数据投影到给定的地图投影坐标系下,地面控制点参数不予引入;    . Level-2B 级产品:引入地面控制点 GCP ,生成高几何精度的图像产品; 6.2   SPOT 卫星数据产品的格式   根据 SPOT 卫星数据的获取方式,和地面站预处理系统对数据产品的组织形式,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的 SPOT 卫星数据产品可分为整景、 1/4 景、移动景和子区产品,其中 SPOT-1 、 2 、 3 卫星 HRV 图像数字产品的主要参数如表 5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景是将标准景景中心沿卫星运动方向移动 1%~99% 后,再按照整景、 1/4 景和子区形式生成产品,移动景只有 Level-2A 级产品;另外,子区产品的图像坐标网格平行于地图的公里网,换言之,子区产品是指北的。   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提供多种记录格式和记录介质,记录 SPOT 卫星数据产品。考虑到国内遥感用户的使用习惯,地面站参照 EOSAT 的快速格式记录 SPOT 卫星 Level-1A , Level-1B 和 Level-2A 级数字产品,同时还可以用 CCRS 、 CRIS 和 SPIM 格式进行记录。记录介质分为 CCT 磁带、 8mm 磁带和 CD-ROM , CCT 磁带的记录密度有 1600bpi 和 6250bpi , 8mm 磁带的记录密度有低密度和高密度两种, CD-ROM 产品是参照磁带产品的格式,将数据记录在光盘上。 7 SPOT系列卫星的发展   SPOT系列卫星至今已发射了4颗,目前在轨运行的有SPOT-1、2、4。法国SPOT IMAGE公司计划在2002年发射SPOT-5卫星,以满足用户对SPOT数据的持续需求。   SPOT-5卫星将与其前期卫星一起,运行于同一轨道,以继续保持对地观测的高重复周期。   SPOT-5卫星拟用HRG(High Resolution Geometry)传感器,替代SPOT-4的HRVIR传感器,HRG有以下新的特征:    . 更高的地面分辨率:以5m或3m的分辨率替代全色波段10m分辨率的数据,以10m分辨率替代多光谱波段20m的数据;而对短波红外波段,仍维持20m的地面分辨率;    . 采用12000像元的CCD探测器,以维持60km的地面数据宽度;    . 保留传感器的侧视功能,以增强重复观测能力;    . 增加沿轨道方向的立体成像功能;    . 保留SPOT-4的波段组成,但应大多数用户的要求,将全色波段的波谱范围恢复到SPOT-1、2、3的设置上;    . 采用新的技术,提高图像的几何精度。   SPOT-5采用了新的技术来实现以上特征,例如采用新的数据压缩方法、并利用150Mbit/s的速率传输下行数据,选用新型材料以保持传感器性能的稳定,装备大容量存储器以满足数据存储的需要等。 作者简介 :冯钟葵,男,1960年8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无线电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遥感所,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为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副研究员,从事遥感图像的预处理研究及部分应用研究,已发表论文10余篇. 作者单位:中科院遥感卫星地面站,北京100086 参考资料 1 SPOT to direct receiving station interface document. S-IF-O/E-10-SI , 1997 2 Geocoded image correction system software reference manual. GICS Release 5.2 , GC-MA-50-3914 , 1994 3 Geocoded image correction system operator's manual , GICS Releas 5.2 , GC-MA-50-3913 , 1994
4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硕士学位论文上的分类号填写说明
oryzameng 2011-11-4 23:15
近来写论文首先发现封面上分类号的问题,特地查阅了相关规定 硕士学位论文上的分类号填写说明.txt ,由于是学生物科学偏农学的,所以特别把生物类也就是Q Q 生物科学中图分类号.txt 和农学类也就是S S 农业科学中图分类号.txt 的细分规则下载下来供大家参考,不确切之处还望多多指点。
26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篇论文
geneculture 2011-8-7 11:35
1. 2 Value-Taking and Confidence of Language.pdf ZouXiaohui 10:32:27 语言的取值与置信——对语言学研究对象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 邹晓辉1,2,邹顺鹏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等教育研究所; 2. 中美合作项目:塞尔研究双语信息处理课题组) 摘要 :本文报告这么一项研究成果,即:在以印欧语言为例的普通语言学里不明确的研究对象,却由于笔者在学习以汉语为例的普通语言学基础研究中探寻如何解决汉语理论界分别坚持字词本位的两派学者之间的尖锐冲突难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哲学的取值与置信的基本方法得到了较为满意的分析结果。具体地说,本文的目的是通过言本位的确立而解决汉语理论的字本位和词本位的冲突,其意义在于它不仅解决了汉语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而且,还解决了普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根本问题。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在以汉语为例的普通语言学基础理论研究中采用语言哲学的价值判断与置信假设相结合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分析的方法。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分析;语言哲学;置信;普通语言学;取值 中图分类号 :G64 基金项目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GUAGE AND VALUE(Sponsors and Hosts:Research Center for Value and Culture, BNU;State Innovation Base for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作者简介 :邹晓辉,(1958-),男,研究员,双语信息处理:协同智能计算系统 通信联系人 :邹顺鹏,(1986-),男,研究生,基于知识本体的高校学科建设. E-mail: qhkjy@yahoo.com.cn 2. zou The Overlapping Model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pdf ZouXiaohui 10:35:47 大学的教育与管理“迭交”模型 # 邹顺鹏1,邹晓辉1,2,刘志方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等教育研究所; 2. 中美合作项目:塞尔研究双语信息处理课题组) 摘要 :本文旨在进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理论探新,其理论意义在于开辟了双学科“迭交”突 进的新路,其应用价值在于可为学科建设厘清概念术语关系。本文指出该“迭交”现象虽随处可见但它如何具体存在仍需实践验证和理论证明。对以往单科概念体系建构与多科结合交叉探索的回顾与探讨可知为什么内在建制迟迟上不了轨道并与实际问题研究有很大差距。因此至今既没有一个自洽的宏观理论框架,也缺乏一个严谨的双语微观术语库。这样的理论研究与实际需要很不相称。本文拟通过建构一种可共享的高校教、管、学的知识本体双语术语库的方式来达到预期的研究结果,从而在总体层面来论证大学的教育与管理“迭交”模型的简洁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教管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 基金项目 :201102 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研究生学术交流项目 作者简介 :邹顺鹏,(1986-),男,研究生,基于知识本体的高校学科建设 通信联系人 :邹晓辉,(1958-),男,研究员,双语信息处理:协同智能计算系统. E-mail: qhkjy@yahoo.com.cn 3. 2 A201108-155_1312687087.pdf ZouXiaohui 10:37:29 间接计算模型和间接形式化方法# 邹晓辉1,3,4,邹顺鹏1**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等教育研究所; 2. 清华科技园(珠海)融智文化基因工程研究所(筹); 3. 加州贝克莱大学 中美合作塞尔研究(双语信息处理)项目) 摘要 :本文旨在从人机交互界面与协同计算程序结合而构成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的角度,论述间接计算模型和间接形式化方法结合所支持的优化云计算技术原理。本文在系统回顾图灵可计算理论、克莱尼小字符串形式理论、冯诺依曼数字计算机体系结构和图灵人工智能判定假设等前人理论研究成果对主流数字计算机通用范式影响的基础之上,着重介绍了笔者设计的间接计算模型和大、小字符串兼容的间接形式化理论,并以中文信息数据为例介绍了协同智能计算系统原型的设计构想。其意义是该成果有利于从数据中心到知识中心优化云计算。 关键词 :计算理论;形式理论;人机交互;协同计算 中图分类号 :TP 基金项目 :SINO-US Searle Research Project: Biling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No. CUGB-UCBerkeley 20110128 (中美合作项目:塞尔研究双语信息处理课题) 作者简介 :邹晓辉,(1958-),男,研究员,双语信息处理:协同智能计算系统 通信联系人 :邹顺鹏,(1986-),男,研究生,基于知识本体的高校学科建设. E-mail: qhkjy@yahoo.com. cn
0 个评论
专利信息检索(2-2)
热度 1 xiaodongmei 2011-3-7 09:24
二、European Classification system (ECLA) ECLA由欧洲专利局建立的欧洲专利分类体系,用于EPODOC数据库以及EPO网站,目前有2800万专利文献具有ECLA分类。 ECLA主要对下列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文献进行分类: EP、 DE、FR、GB、 US、WO、 AP、AT、AU、BE、CA、LU、NL、OA(该数据不断增加)。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德语、英语、法语和荷兰语专利文献都进行分类。 对于RU、CN、KR、JP等国的文献,欧专局并不对其进行分类,因此,它们没有EC号。 ECLA的形式 EC分类号是对IC分类号的进一步细分,EC的形式为IC+字母-数字-字母…,例如,G01N33/50D2B; EC分类号和IC分类号相同,G01N33/531; 组合式分类号:C08K5/20+L25/06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现行IPC版本中的组,不在ECLA中使用(ECLA在小类类目后会提醒使用者注意,并说明未使用IPC组别的技术领域的分类位置);某些现行IPC版本中已不使用的组,但仍然在ECLA中使用(在ECLA组的文字中会标出IPC的版次)。 ECLA的特点 •ECLA比IPC更细致,分类更准确。 •ECLA分类覆盖专利说明书的全部技术主题 •ECLA是及时动态的修订和再分,例如新增小组,立即进行相关文献的调整。 •ECLA只有一个当前版,分类标准相对统一。 •IPC包括71000小组, ECLA包括133000小组。 Search the European classification http://v3.espacenet.com/eclasrch 三、FI (File Index)/ F-Term FI是日本专利局内部对IPC的细分。 190000个小组 其结构如下所示: IPC分类号,如G01N33/02; IPC分类号+文档细分号,如G01N33/48&A; IPC分类号+IPC细分号,如G01N33/543501; IPC分类号+IPC细分号+文档细分号, 如G01N33/543501A。 查找FI: http://www5.ipdl. inpit .go.jp/pmgs1/pmgs1/!frame_E?hs=1gb=1dep=1sec=Acls=scls=mgrp=idx=sgrp=sf=bs=dt=wrd=nm= F-Term (File Forming Term)是日本专利局为适应计算机检索而建立的多面分类体系。它从多个技术角度,例如:应用、功能、结构、材料、生产过程等,在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和日本国内分类系统(FI)的基础上进行再分类或细分类。 F-Term系统的建立源于映射FI分类系统到大约2500个F-Term的主题上。在这2500个主题中,1800个进一步发展为表,340000个小组。该表依据多重技术观点表征每一个主题。FI系统对于剩余的700个主题而言是足够充分的。 FI/F-Term组成 一个F-term分类号是由5位字符主题码(Theme code)+ 2位字母观点符(viewpoint)+2位数字位符(Figure)构成。其中5位字符主题码表征技术领域,2位字母观点符 表征发明的材料、方法、结构等,最后的2位数字位符是对 观点符表征的技术特征的进一步细化。 例如:5K067/AA34 主题码+观点符+位符 FI/F-term Search http://www4.ipdl.inpit.go.jp/Tokujitu/tjftermena.ipdl?N0000=114 Patent Map Guidance http://www5.ipdl.inpit.go.jp/pmgs1/pmgs1/pmgs_E F-term分类的特点 具有非常多的分类号,甚至有时多达四五十个。与其他分类系统的最大区别,从多个角度尽可能多的角度给出分类号。对文献标引的冗余特性大大加强了检出文献的可能。多角度标引也导致了也能适应对文献不同角度的需求。 不仅从文献的整体考虑给出分类号,而且根据文献的细节也给出分类号。用某些分类号来代替关键词,从避免了关键词的不足,减少漏检。 四、USPC(U.S. Patent Classification System ) UC(美国专利局分类体系)是美国专利局对美国专利文献给出的分类号,其只适用于美国专利文献或具有美国同族的专利文献的检索。450/150000 美国专利分类的原则是以功能分类为主;分类号采用二级结构,即大类和小类,其形式为“大类号/小类号”,例如,604/367。其中的小类是对大类的继续细分。各类号之间的分类等级和上下位关系必须查看详细的分类表才能理解。 美国专利分类体系主要包括分类表、专利分类定义、分类表索引、分类表修正页等。 USPC的特点 具有详细的专利分类定义,对所有分类目录都进行注解。 具有非正式小类,美国专利局的审查员有权对分类表中自己所管辖的小类,进行临时性细分。 标准相对统一。 Access Classification Info by Class/Subclass http://www.uspto.gov/go/classification/uspcindex/indextouspc.htm http://www.uspto.gov/go/classification/selectnumwithtitle.htm Index to the United States Patent Classification (USPC) System http://www.uspto.gov/go/classification/index.htm 五、 利用分类进行检索的基本思路 尽可能多地了解关于各种分类体系的信息,保证确定的分类号的准确和全面,并对检索结果有合理的预期。 根据分类表确定分类号 用关键词进行初步的检索,根据检索检索结果确定(统计)分类号 通过专利族确定分类号 通过对照表确定分类号 关键词索引 通过引证和被引证文献确定分类号 课后练习 利用分类号检索中药专利 IPC: A61K36/00(20060101)/A61K35/78 U.S. Class:424/725 F-Term:4C088 写出检索步骤与检索结果(要求截图、标识加文字说明)
个人分类: 教学日记|6768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科研体系的形成及其特征
techne 2011-1-7 21:56
本文是“美国科研体制对中国的启示”一文的前身,当时是一份报告。此后主要根据后半部分,写成了“启示”一文发表。但这个报告实在太长,此后反复修改增补了内容,但一直未能发表。干脆在这里贴出来,回报纳税人每月发的工资。 美国科研体系的形成及其特征 王 键*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200235) [摘 要]:本文介绍了美国科研资源的配置模式及其形成过程,将其区分为若干不同阶段,对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然后简要回顾了美国科技决策体系的形成过程,初步探讨了它形成分散式科技决策和管理体系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指出美国科研体系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概括了它的形成过程提供给我们的一些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科研体系,非营利组织,民间基金会,合同制联邦主义 [中图分类号]:N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科技强国,具备雄厚的科技实力,拥有充沛的科研资源。研究美国科研体系 的现状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探讨美国科技实力的制度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通常具有分散式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和科技决策管理体系。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对科技活动的直接介入较少,美国科研体系就具有这种鲜明特征。   科研体系包含两个最主要内容:①科研资源的分布;②决策权力的分布。由前者引出科研资源配置模式问题,由后者引出科技决策管理体系问题。本文从两个角度来探讨美国科研体系的形成过程。首先,科研体系的形成与科研资源的分布、分配问题密切相关,本文将从美国科研资源的配置模式这一视角入手;其次,由于科研体系的形成在本质上也是一个和公共决策密切相关的问题,本文还将从美国科技决策管理体系的视角进行分析。 一、主体和治理方式:不同职能的组合   科研资源的分布和配置问题可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本文主要针对科研资源的来源问题和分配问题,考察资源的不同投入主体和执行主体。划分不同投入主体的标准,是根据机构所有权的不同和该机构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从这个标准来看,结合历史和现状,美国科研(RD)经费的来源和投入主体,主要有三种:①政府机构(主要是联邦政府);②私营企业(产业界);③社会私人团体(民间基金会)。从这三种投入主体的功能来看,政府机构投入的是公共资金,它的目标是非营利性的,主要服务于市场失灵状态下的公共利益目标(如扶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发展国防军事科技、提供对公共科技研发领域的长期投入),并且考虑到可能存在的政府失灵问题,要为社会民间组织提供一定的支持。与政府不同,产业界的投入目标主要是营利性的,对在市场竞争中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应用领域进行投入,以此为核心支持一些相关研发活动。社会和民间基金的作用主要表现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领域,体现出作为一种有别于政府和企业的“第三部门”,纠正市场行为和科层管理都无法解决的问题领域。 表—1:投入主体的不同类型和划分标准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table.MsoTableGrid {mso-style-name:网格型;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border:solid windowtext 1.0pt; mso-border-alt:solid windowtext .5p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border-insideh:.5pt solid windowtext; mso-border-insidev:.5pt solid windowtex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所有权 \ 目标功能 营 利(私人物品) 非营利(公共物品) 公共所有 - 政府机构 私人所有 产业界 民间基金   作为目标功能的“非营利”可被理解为提供“公共物品”。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哈耶克认为,人们通常理解为公共部门的领域,应该被理解为提供公共服务,它不应是只由政府独享的职能或垄断的服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可以表现为政府运用它根据统一原则强行筹集资金的特殊权力,但政府却不得同时享有更多特权,应和其它组织一样遵循一般规则,接受潜在竞争。哈耶克举例说明像公共教育、公共医院等很多服务机构在最初并不是由政府来创建的。总之,在一些情形下,人们不应该禁止非政府机构去尝试以有别于政府强制性权力(以权威为核心的行为)的方式来提供公共服务。   从科研活动自身性质来看,科学技术是一种特殊产品,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些科学技术产品可被归入公共物品的行列。科研活动通常被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阶段,通常的“基础研究”的阶段之中,往往存在大量的科学技术公共物品。但公共物品问题并不仅停留于基础研究阶段。在应用和开发阶段,同样会出现一些用市场行为和志愿行为所无法协调解决的问题。如一些处于前竞争阶段的共性技术的研究,需要长期扶持发展的战略技术和策略的研究,以及一些成本很高的中试基地或公共技术平台等。在这种情形下,相关的科研活动就不得不需要由某种外部权威所提供的支持。 表—2:执行主体的不同类型和划分标准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table.MsoTableGrid {mso-style-name:网格型;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border:solid windowtext 1.0pt; mso-border-alt:solid windowtext .5p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border-insideh:.5pt solid windowtext; mso-border-insidev:.5pt solid windowtex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所有权 \ 治理方式 科层型 自治型 公共所有 政府机构 (联邦实验室) 州立大学 私人所有 企业机构 非政府组织 I 私立大学 非政府组织 II   费用投入主体的类型按照表—1所示。具体执行部门的类型划分则是另一个问题,见表—2。划分不同执行主体的标准,是根据它的所有权和治理方式的不同。相应地,美国的科研机构和科研资源的执行部门,可以大致被概括为四种类型:①联邦政府研究机构(国有国营或国有民营);②产业界企业研究机构;③州立大学 ;④私立大学和民间非政府组织 。对于第一种类型,美国的政府研究机构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经营方式。第一种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属“国有国营”型;第二种是政府通过合同委托大学或私人企业来进行管理,属“国有民营”型。在美国联邦政府研究机构中,更多的机构采用国有民营模式,而且近来有扩大该模式以提高机构效率的趋势和主张。   科层型和自治型这两种治理方式可分别对应于科学研究中两种主要功能目的,即实用功能和理论功能。马克斯•韦伯曾持有一种无差别论的组织区分观点,即认为科层组织是适用于一切复杂组织的最有效形式,与其它模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与韦伯不同,美国社会学家伯纳德•巴伯认为,科层型并不适用于科学界的自治型组织。在巴伯看来,科学组织的社会角色通常具有三种不同的功能:①理论功能,发展各种概念体系;②培训功能,培训他人来发展概念体系;③实用功能,将概念体系用于实现各种社会目标。 巴伯认为,美国大部分大学的内部社会组织是非正式构造、非正式协调的,大学社会组织的理想情形是帕森斯的“平等组合”形式(the company of equals pattern),在其社会群体中学术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在权威、自我定向等目标的追求中大致平等。巴伯同时认为美国科学界的自治型组织和大学的“平等组合模式”更有利于科学自身的发展。 而与此相对应,政府和企业的科层性组织对于完成特定实用性功能具有积极作用。在巴伯看来,美国的大学主要执行理论功能和培训功能,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通常主要执行实用功能,即去应用由大学发展出的概念体系。但巴伯也认为,美国的产业界和政府部门同时也具有一定能力去承担理论和培训功能,虽然这不是它们最主要的功能。在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的各种科研机构中,最主要的自治型组织就是大学,它相应承担了理论功能职能。政府机构和企业机构作为主要的科层组织则成为实用型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如果从提供公共物品的角度分析,作为公共所有的机构,即政府机构和州立大学,它们的主要职能在于提供公共物品,如公共卫生和教育领域。而私人机构的情况则要复杂一些,其中企业机构主要职能在于提供私人物品,而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私立大学、非政府组织I和II的主要职能则是提供公共物品,它们承担的实用/理论功能存在差异。 二、资源配置模式:从自由放任到企业主导   从历史上看,美国科研资源的配置模式有几次转变,根据RD经费投入主体的变化,可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①第一阶段以“自由放任”为特征,从美国建国到1862《莫里尔法案》的实施;②第二阶段以“多元投入”为特征,从《莫里尔法案》到二战前;③第三阶段以“政府投入”为特征,从二战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④第四阶段以“企业投入”为特征,从80年代至今。   如果从RD经费主要执行部门的变化情况来看,可以简要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①第一阶段以执行部门的“多元化”为特征,从美国建国到二战爆发后的20世纪40年代初,它横贯了自由放任阶段和多元投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非政府组织、大学、政府机构和企业都曾作为主要执行部门,但相当分散化,未有一类执行主体占据绝对优势;②以“企业主导”为特征,从20世纪40年代初迄今,大致囊括了政府投入阶段和企业投入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一直作为最主要的执行部门而存在。以下我们以RD经费投入部门和主要执行部门的历史变迁来介绍美国科研资源配置的变化情况。   在“自由放任”的第一阶段,美国科技发展长期处于原始状态,政府基本不介入科技活动。从经济上看,这和美国在立国之初是农业国有关。在19世纪40年代之前,美国经济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种植园经济模式。而从政治上看,美国在建国前长期处于一种先有民众、后有政府的状态。在1787年联邦会议起草宪法之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甚至没有实体政府机构来管理联邦公共事务。美国的自治传统、宪政民主、联邦分权体制以及欧洲文化影响等原因,形成了美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影响了其科技发展模式。美国的建国者是一群“热爱科技事业的政治家群体”,前6总统中的5位,一批《独立宣言》的签署者、制宪会议成员、政府高级官员、国会和州议会的议员、政治活动家以及法官,都是如此。 虽然在现代化道路问题上美国的建国者存在分歧,但对“尊重知识”、“自由思想”和“实用态度”的追崇是他们都具备的共同点。   根据美国宪法制订者们信奉的原则,联邦政府应该做的是这样一些工作:它们不属于个人或大学,也不属于学会的领域。因而美国宪法明确限制了政府权限,认为政府不应该从事个人、大学或学会能够完成的工作。这一态度体现出美国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它认为必须反对集权,而为了反对集权就必须严格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而且它还认为科技和教育应当是自由独立的事业,不能由政府来控制。上种态度造成的后果在最初阶段的具体表现就是美国科技发展长期处于自由放任状态、美国学术界的自治传统和美国社会民间力量的壮大。在最初美国宪法对政府权力用于科技事业的限制非常严格,仅限于对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当时有些美国学者甚至认为“国家是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敌人,应该被最终扫除” 。作为总统,华盛顿和亚当斯等人曾提议建立联邦大学和国家科学机构,但在这种背景下议案仍然多次被国会否决,最终不了了之。这种情形甚至持续到19世纪40年代,未能有根本改观。当时,一位名为史密森(James Smithson)的英国富翁捐款给美国政府,请求建立“史密森研究院”。尽管当时美国有很多人认为这个研究院应该成为一所国立大学,但经过反复争论,依据美国宪法,最终它只是成为了一个类似博物馆的研究机构。   由于北美社会是一个新生社会,受传统束缚相对较少。作为移民国家,美国最初的移民多来自欧洲,美国在制度、文化上和欧洲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的民间组织、私人基金等非政府组织(NGO),在很大程度上继承自欧洲的行会传统。由于美国在最初发展中政府力量受限,大量移民所带来了各种民间团体,多元的非政府组织、私人基金会起到的作用,是其它传统力量强大的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是美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显著特征。早期的北美殖民地没有任何科学组织,关于科学的研究成果甚至要拿到欧洲去发表。在最初阶段,整个北美大陆的科研职业化进程比同期的欧洲要慢,科技水平远落后于欧洲。到19世纪前半叶,美国的科研活动才开始职业化,一些大学和政府部门开始雇用最初的正式科学家。随着财富在产业界的积聚,职业科学家逐渐可以得到更多的财政资助,新一代资本家开始愿意为学院中的科学教师或科学机构中的职位进行捐助。到19世纪40年代,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先后建立了科学学院(劳伦斯科学研究院,谢菲尔德科学研究院),它们均由产业大亨捐助建立。但当时科学学院教授的待遇、学生入学和毕业标准普遍低于其它学院。直到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大学才不再局限于欧洲古典人文教育模式,开始全面推行科学研究。   进入19世纪下半叶,美国不再是小农遍地的农业社会而开始成为一个新型工业化国家,美国北方的工业化尤其迅速,对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美国的职业化科学也不断扩展,产业界和企业开始为正式科学家提供职位,科技活动也逐渐开始需要更强大力量的介入和扶持。而此时,美国内战造成了对科技的军事需求,并使人们开始反思联邦权力过弱的体制弊端,军事需求、政治反思和工业化趋势结合在一起,成为推动美国科技发展模式变迁的强大动力。1862年,林肯总统批准成立了农业部并签署了“莫里尔法案”(该法案由众议院莫里尔提出,又名“赠地法学法案”,The Land-Grant College Act)。这一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向各州无偿赠送国有土地,而各州必须利用所得的土地及其收益建设以农学和工学为主要科目的大学。“莫里尔法案”的实施,使美国开始出现大批的州立大学、学院和研究机构,使得科研活动的执行主体情况改观,开辟了美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发展的新阶段。更重要的是,1862年标志着美国政府科学事业的一个转折点,在设立农业部和“莫里尔法案”颁布后,“用于共同防御和全民福利”成为美国宪法解释中的一个重要变化,这为此后美国政府介入各种科技活动提供了宪法依据。进入“多元投入”阶段后,美国开始出现四种科研机构共存、三类科研经费来源共同投入的模式。   20世纪之前,美国的民间基金会活动还比较零散和分散。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学的社会化程度提高,民间基金会越来越组织化和系统化,开始追求科学目标和效率原则。在20世纪初,美国的科学教育仍主要停留于少数精英大学的实验室里,很多科研资金来自慈善机构,如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卡耐基基金会等。此外,还有一些大工业企业和政府军事部门的研究,如贝尔实验室、联邦政府的海军部等等。经过了一战,一个相当有规模、包罗各种科技领域的颇为活跃的政府科技体系已经形成,但它的基本模式尽管经过了战时的相对集中化,却仍然是一种多元化的模式。卷入一战一度刺激了美国政府对科技活动进行干预,但这只是昙花一现,一战后美国官方基本上不再重视军用技术,而更重视民用技术。农业部一度成为联邦RD拨款的主要部门。1938年,农业部的RD经费占到了美国联邦政府RD总投入的40%。并且在一战后,美国科技活动中的基金会组织显得更加活跃。直至二战前,由美国政府资助并实施组织领导的科研机构仍然很少,这些机构一般都是由于面临战争或其它危机才成立的临时机构,美国也少有政府统一规划的科研活动,联邦政府对高教和科研进行资助的渠道非常少见。在二战前,美国的应用科学和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纯科学或基础科学很弱,得到的资助也较少。1927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美用于应用科学的资源约为2亿美元,而纯科学仅为1000万美元,从事应用研究的研究人员约有3万人,但从事纯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还不到4千人。 而且当时纯科学或基础科学的支持费用,很多都来自于民间和私人基金。   美国卷入二战可被看成一道分水岭。此前,民间基金和联邦政府、大学、产业界共同构成了支撑科技发展的四个投入途径,但当时民间基金会仍然是最主要途径,一些基金会还建立了自己的研究部门。以战前的1940年为例,当时美国联邦政府的RD投入仅占全美RD投入总额的20%。 在二战前的历史中,美国的主流民意一直是由“孤立主义”占据优势。一战后,时任的威尔逊总统亲手创建了当时的国联,但尽管如此,他竭尽全力也未能说服国会批准加入国联。然而,随着美国卷入二战并取得胜利,“孤立主义”终于开始在美国衰退,同时美国的科技发展模式也发生了彻底转变。由于战争的需要和科学技术在二战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美国政府开始大力扶持科技发展。二战爆发后,美国联邦政府开始成为RD的最主要投入主体。在1941-1945年期间,美国RD总投入约有30亿美元,其中的83%是由美国政府出资,1944-1945年,每年的RD费用约8亿多美元,几乎全部由政府出资。在1941-1953年间,企业开始成为美国RD投入的最主要执行部门。其中在1947年,产业界的执行费用占到了全美RD总投入的一半。 虽然二战中很多国家都加强了政府干预机制,但区别于其他一些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美国政府并不直接指挥企业生产,RD执行部门大多不由政府控制。即使在战争状态下,美国的市场机制也并没有被完全取代。 到1945年底,美国全部制造业的60%的产出用来供应军需,但军事装备始终是通过合同购买而不是靠命令征收。   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对科技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此时,美苏冷战造成对国防、军事科技的巨大需求,摆脱“孤立主义”的美国要为自己主导的世界秩序承担大量的军事和安全开支。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兴起后,美国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干预也一直有扩张的趋势。伴随上述趋势,联邦政府取代民间基金会而成为美国RD经费的最主要来源。在二战后的最初10几年里,美国联邦政府作为科研活动的最主要资助者的趋势一致在不断加强。但根据NSF提供的统计数字和其他文献的一些数字,虽然在这一时期美国联邦政府是RD活动的最主要资助者,但政府部门却并不是RD经费最主要的执行者。由于二战开始后实行的“合同制联邦主义”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早在1941-1953年间,产业界就已成为美国RD活动的主要执行部门。从二战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主导实施了一系列大型科技计划,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等,获得了巨大成功。从20世纪50-60年代的统计数据看,联邦政府的RD投入在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超过了60%,甚至在由产业部门执行的RD费用中,联邦政府投入所占的比例也超过了50%。到196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RD投入占到了全美RD总投入的66.8% ,联邦政府RD经费的投入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此后由于多种原因,联邦政府在RD总投入中所占比例开始下降,但在长时间内仍是国内RD活动的最主要资助者。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上述趋势又有了新的变化。伴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和里根-撒切尔改革,美国企业对科技的投资迅速增加,美国产业界对RD活动的投入逐渐超过了联邦政府,成为科研资源中的最大供给来源。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在政治上,此前越战造成美国国内政治矛盾的激化,导致科学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恶化。在尼克松执政时期科学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进入低潮,尼克松甚至还关闭了联邦政府在二战后设立的几个主要的科技政策协调机构,联邦政府对科技的投入也被削减。此后,卡特政府后期开始的减税计划推动了科技投入中企业主导局面的形成,接替卡特的里根政府又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计划,一系列政策鼓励了企业对科技活动进行投资。由于石油危机和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等因素的干扰,美国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美国官方不得不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冷战的结束也促使美国削减对国防科技领域的投资,很多军事技术开始向民用领域转型。众多因素都促使联邦大幅削减RD投入,其投入比例持续下降。但联邦资助的影响力仍然很大,尤其在基础研究领域,联邦投入仍高于产业界,是主要的资金投入者。2000年度全美基础研究支出,来自联邦政府的投入约占总投入的49.4%。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全美RD经费的执行部门中,总的趋势是产业界趋向于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其次是其他部门(除联邦和企业外)的经费也一直都在稳步增长,虽然这一部分的增幅并不是很大。也就是说,美国联邦政府的RD经费投入很大一部分都投给了企业,还有相当多的经费投进了大学等部门。因此美国现阶段RD经费的最主要执行部门也是产业界。而从1990年左右开始,美国高等学校的经费执行份额也开始超过了联邦政府,并且在1990-2004年间,其所占份额和与联邦政府份额的差额也在持续增长。总的趋势是,目前美国RD经费的投入分布正在朝着产业(企业)主导型迅速发展,联邦政府已经不是首要的经费来源。进入90年代以来,其它来源(包括大学和NGO等)所占比例也较以前稳定在更高的比例水平上(5%左右),由政府部门执行的经费份额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00年度,美国产业界实际RD投入约为1860亿美元,约占全美RD实际投入的69.7%。而2000年产业界RD使用额在全美RD实际投入中所占份额更高达75%左右。 从数据可以看出,美国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科研体系已进入一个以企业为主导的阶段。 表—3:美国科研RD经费的主要来源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table.MsoTableGrid {mso-style-name:网格型;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border:solid windowtext 1.0pt; mso-border-alt:solid windowtext .5p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border-insideh:.5pt solid windowtext; mso-border-insidev:.5pt solid windowtex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年度 \ 类型 联邦政府 工业企业 其它来源 合计 1950 56% 41% 3% 100% 1960 65% 33% 2% 100% 1970 57.3% 39.7% 3% 100% 1980 47.4% 49% 3.6% 100% 1990 40.5% 55% 4.5% 100% 1995 34.5% 60.7% 4.8% 100% 2000 24.8% 69.7% 5.5% 100% (数据出处: NSF, Science Engineering Indicator, 2008. ) 图—1:1953年-2006年美国RD经费的执行部门和来源部门的变化 (原始数据出处:NS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8.) 图—2:1953-2006年美国RD经费不同来源所占比例的变化 (原始数据出处:NS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8.) 三、决策体系:两极之间的张力   从提供公共物品的角度来看,科技决策也是一种非营利性公共服务。在本文的含义中,科技决策体系主要指美国的公共权力机构所提供的科技决策功能。但实际上,美国没有一个对科技决策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历史上是这样,现状也是如此,基本上一直保持着一种多元化和分散式的体系。如美国社会学家巴伯所说:从没有任何获得正式认可的领导机构负责协调和控制美国科学,美国科学界作为一个整体仅仅是非正式地组织起来的,其中不是有一个而是有多个影响中心,它们谁也不能凌驾于谁之上。 在一些特殊时期(比如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曾经大大加强对科技活动的管理,但每当度过危机之后,美国新一届政府往往会在新形势下中止过去对科技活动的过强干预和管理活动。比如罗斯福总统曾在1933年成立了一个“科学顾问委员会”,其目的是要统一管理全国的科学研究活动,但仅两年后它就被撤销了。基于类似的理由,二战中曾经名噪一时的“科学研究与发展局”虽在战争时期一度享有相当大的科技管理权力,但也在战争结束后被当时的负责人布什果断地予以撤销。很多美国人都倾向于认为,过度集中的权力会危胁科技界的自治状态,并最终损害美国社会和个人的自由传统。总的来看,在历史上美国政府较少直接参与操作科技活动,也较少颁布法律性科技政策直接干预科技活动,而更倾向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在美国科技决策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埃利森委员会、NAS的建立、布什倡导的合同制联邦主义以及NSF的设立过程是有重要意义的事例。在二战之前,美国官方并不热衷于介入科技领域。1884年,美国参众两院成立联合委员会,名为“埃利森委员会”,以评估公共服务部门的效率和节俭程度,这件事意义深远。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国会设立专门委员会来审议科技政策和科技活动。埃利森委员会历史性地首次提出由联邦政府设立一个科学部的设想,来统筹管理科研各局并指导和控制政府内所有纯粹科学方面的工作。 但经过反复争论,在1886年的最终报告中,委员会得出了没有必要设立科学部的结论。在该委员会的影响下,NAS还提出了政府介入科研活动的三项基本原则:①国家不应承担一切可由个人或个人团体同样能够完成的科研任务;②政府在科研方面不应与大学竞争;③政府资助与支持应限于“促进全民福利”的科学知识及其系统化工作。埃里森委员会肯定了美国科研格局中的多元化结构,但同时也制止了对科技发展有负面影响的过度自由放任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从埃利森委员会的三项基本原则可以看出,美国官方已经开始认识到对科技活动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但在美国决策体系中始终存在着强烈的对政府干预活动进行限制的声音,这是造成美国分散式科技决策和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S) 的建立是另一个例子。实际上早在NAS之前,美国已经拥有若干民间自发的科学组织,其中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在1743年创建的“美国哲学协会”(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APS)、约翰•亚当斯等人在1780年创办的“美国文理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和成立于1848年的最初源于“美国地质学家学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logists)的美国全国性科学家组织“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但当时一些科学家中的领袖仍然认为,美国需要一个由政府确立权威的科学家组织,政府应该建立一个机构在科学事务中指导公共行为,帮助政府管理和决策,这就是创建NAS的初衷。但在建立NAS的过程中,提出倡议的少数科学家未能在整个科学界达成广泛共识。1863年,在南北战争的特殊背景和需求下,关于NAS的提案在国会异常顺利地通过,即“国家科学院成立法案”。但由于美国的分权制衡体制,虽然NAS最终得以成立,却仍有很多科学家对NAS持反对意见,一些人持冷漠态度,还有一些人认为学界应该保持独立。这些原因以及后来NAS科学家和官方的协调出现问题,最终导致NAS未能实现其建立初衷。在1870年后,NAS基本上蜕变成了一个科学家荣誉团体组织,几乎没有实际权力。目前NAS在美国科技管理体制中的作用,主要局限于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NAS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6年)还成立了“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设立NRC的初衷源自一战中NAS的一些科学家主张科学应该为国家服务,促进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服务于国家的安全和福祉。但当时创建NRC的领导人同样有意保持机构独立性,不接受政府经费而只接受民间捐助,所以建立NRC的初衷也未能完全实现。   罗斯福总统在1933年成立的科学顾问委员会,把万涅瓦•布什(Vannevar Bush)引入了美国科技政策的决策圈。布什本人是著名科学家,被认为是电子计算机的先驱,是当时MIT的副校长。他在被拉入科学顾问委员会之后,筹划出国家防务研究委员会(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Committee, NDRC)。NDRC成立于1940年,由布什任主任,一年后NDRC又扩展为科学研究与发展局(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SRD),二次大战中为美国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这一机构受美国总统领导,经费来源于政府。当时布什在OSRD中倡导一种“合同制联邦主义”(Federalism by Contract)的政策,其实质是政府自己不设研究机构,通过签订研究合同的方式把科研任务下放到大学或私营企业。在1940年,美国政府的科研工作有70%由联邦政府自己的机构完成。而到1944年,有70%的政府科技项目,通过政府的对外合同由政府之外的组织完成。 美国学者I•斯迪波特曾在二战后期总结说,“合同问题的核心,是把科学家对完全自由的需要和政府经费不被误用二者协调起来”。 也正是基于这一思想,美国联邦政府在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干预科技活动的同时,并没有改变它的多元分散的社会结构和管理体系。与合同制联邦主义相一致,美国政府加大对科技活动的投入和干预,其实施途径是大力支持企业、大学和社会民间研发力量,而不是采取设立更多政府科技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等单一模式。   布什还在1945年7月发表了著名的报告《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在这份报告里,布什阐述了他的“契约论” 式的线性科技发展模型,大力提倡政府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尤其强调基础研究对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布什提出了政府支持科学研究活动的四项基本原则 :①政府的投资必须稳定;②掌握这些自己的机构应当由“公民”而不是政府官员来主管 ;③用合同资助方式鼓励政府之外的科学研究机构,政府不拥有自己的研究机构;④支持基础研究,保护学术自由和研究活动的独立性。布什还在该部份报告的第五项原则里提出了由政府出资设立一个由科学家控制的、对总统和国会负责的“国家研究基金会”(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NRF)的设想,以便大力推进自然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发展,同时建立一种“责任机制”以便在科学和民主政治体系等其它方面之间维持一种适当的关系。此后,以斯德尔曼为主席的美国总统科学研究审议会也在1947年8月发表一份题为《科学与公共政策》的报告。该报告亦支持布什的观点,认为基础研究是国家的宝贵资源,而且进一步强调科技政策的综合性和国家在各种研究活动的协调作用。上述两份报告都建议设立一个国家基金会以便有效地推进国家科技政策的实施。而在此之前,1944年5月在美国国会里也有人提出了建立一个“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的议案,议员基尔戈等人认为应该创建这个国家基金会以便促进纯研究、应用研究以及科学教育和培训。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国逐渐有越来越多的政府、科学界人士认识到,联邦政府应该呈现新的功能,对美国科学的整体方向及彼此协调负起责任。但NSF的建立同样历经了波折,经过长达5年的争论,美国国会最后在1950年才通过了《国家基金会法案》,决定设立NSF。   建立NSF的过程中引发争议和分歧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科学自主性和政府控制之间的关系,布什等人认为新建机构应该尽可能与常规的政治过程隔开,在组织设计上基金会的委员会成员应由与政府没有过多联系、不代表特殊利益的人组成,应由科学家自己来决策政府资金的使用。而基尔戈等人则认为应当由政府官员和代表特殊利益群体的代表组成基金会委员,基金会主任应由总统任命。最后达成的一致结果,对布什和基尔戈的观点都进行了修正,但在很多问题更倾向于布什的观点。不过布什由科学家完全控制NSF的设想也未彻底实现,杜鲁门总统曾在1947年否决了布什提出的NSF议案,原因就在于杜鲁门认为既然NSF是一个政府部门,那么基金会主任就应该由总统来选聘和任命。但是按照布什的设想,NSF的主任应该由委员(科学家)们来选聘和任命,并服从于他们的指导和监督。在1950年获得通过的NSF议案是双方达成的妥协,将对科学的自由追求与政府机构的责任结合在一起,决定在成立NSF前先成立一个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Board, NSB)。NSB是NSF的决策机构,由24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再加上NSF的主任组成25人委员会。NSB的委员多来自科学界,NSF的主任人选也由NSB向总统推荐,但NSB的委员和NSF的主任都将由总统任命,且须参议院批准。布什的最初建议虽然没有得到采纳,但由科学家控制NSF的基本思想大致得以维持。NSB是一个主要由科学界精英组成的机构。由NSB来负责NSF,起主导作用的还是科学家。不同于一般联邦行政部门的是,NSB和NSF均相对独立于联邦政府。   目前,NSF是美国行政机构中唯一的专职科技管理部门 ,是美国联邦政府专设的独立科技管理机构。NSF的职能更多地是对于不适合由各具体职能部门承担的科技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进行资助和管理。近年来,美国政府正在加大对NSF的投入:根据小布什签署的总统法令,NSF的经费要在2002年到2007的5年间翻一番,增加到74亿美元。除NSF外,美国联邦政府还设有一些和科技决策有关的咨询、协调机构,但准确地讲这些机构并不是联邦政府中正式设立的专职科技管理部门,而主要用于协调联邦各部门在不同科技方面的工作,在主要决策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保证信息畅通和决策一致。这类较灵活的科技顾问机制使得总统等高级官员能够直接与科技界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又无需建立一个庞大的科技官僚体系,因而成为通行的做法。在历史上,针对某种决策需要,联邦当局往往会成立一个直接向总统负责的特别机构。美国很多人倾向于认为,成立一个单一的科技管理部门,会牵扯到集权问题,会鼓励少数专家治国者的寡头统治。这反映出一种特有的美国联邦制思维方式。   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设立的和科技决策有关的咨询、协调机构主要有如下几个,它们分别是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STC)、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NSTC)和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e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CAST)。OSTC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艾森豪威尔时代的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办公室,在1962年的肯尼迪时代,由国会正式通过成立了白宫科技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ST)。但OST在尼克松时代一度被总统下令撤销。目前的OSTC则成立于1976年 ,最初由福特总统提议,并在国会通过立法予以设立。这个机构的一名主任和四名副主任都由总统提名,并通过国会批准。OSTC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各个科学技术领域的专家建议给总统,并通过NSTC推动联邦政府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NSTC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9年成立的联邦科技委员会(Federal Counci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CST),后来FCST被尼克松撤销,到福特上台后又重新设立了联邦科学、工程和技术协调委员会(Federal Coordinating Council of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CCSET)。目前的NSTC最初成立于1993年,它是一个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和对内政策委员会并列的内阁级最高决策机构,是总统用于对不同部门在科学、太空和技术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主要机构。委员会主席由总统担任,其成员由副总统(担任NSTC的副主席)、总统科技顾问、负责科技的内阁级部长和各直属局局长,以及其他白宫官员组成。OSTC实际上承担了NSTC的办事机构功能,OSTC的主任是NSTC的秘书长。NSTC的主要目的,是在诸如信息技术、卫生保健、运输系统和基础研究等领域,对联邦政府对科技的投入设定清晰的国家目标,同时为此制定研发战略,并保证所制定的科技政策能够为实现国家目标服务。它的主要任务包括:①协调科技政策的制订过程;②确保科技决策和计划同国家目标相一致;③综合协调跨联邦政府各部门的科技事务及活动;④确保在联邦政府政策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科技因素;⑤统一协调有关国际科技合作的方针政策。   PCAST的任务则是向总统提供科技咨询,并且协助NSTC动员各私营部门执行联邦政府的科技政策。但这种为总统提供科技建议的传统,最早也可以追溯到艾森豪威尔和杜鲁门时代。1957年艾森豪威尔任命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专职总统科技顾问,同时创建了一个由20多名知名科学家兼职组成的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resident’s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 PSAC)。但PSAC也在尼克松时代被撤销了。目前的PCAST其最初形式是在1990年由老布什建立的12人委员会,用于接收技术、科研优先领域和科学教育等方面的建议。到克林顿时期,其成员由12人扩大为15人。现在的PCAST成立于2001年,已经被小布什总统扩展为由23名委员再加上OSTC主任构成的24人委员会,其中OSTC主任也是PCAST的委员会主席,由OSTC主任和一名由总统挑选出的企业家来共同主持PCAST的事务。PCAST的各成员,则由总统从产业界、教育界、研究机构和其它(非政府)组织中挑选出。   综上所述,迄今美国联邦政府尚无对科研活动进行统一决策的管理机构。美国的分权体制将这种管理职能下放到下面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联邦政府下属的各部门大都有涉及科技的管理机构,比如国防部、卫生部、能源部、商务部等都有所属的科技管理机构。作为立法机构的国会两院(参院和众院)也有相应的科技决策、咨询机构,影响立法工作。而美国科学界自身具有强烈的自治传统,它是作为一个非正式的组织整体而长期存在,主要通过以科学界的自主行为特征的非正式影响机制和两种互补的社会组织模式(非正式组织,科层组织)来进行有效地协调。 上述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应当归因于美国强大的市场经济传统,形成了在法治框架下的多方互动、良性竞争的长期格局;另一方面,应当归因于美国分权制衡的政治传统和民主机制。在这种环境下,美国科学界和国家权力部门逐渐认识到两个不可避免要同时存在的问题:即官方(包括美国的政府、国会和法院)必须对科技活动进行强有力的介入和干预;但与此同时,美国社会和个人的自由自治传统也必须得到维护。美国的科技决策和管理体系的形成,正是在这样两极间的张力中所不断寻求的一种平衡和妥协。 四、总体特征:科技进步的有力保障   从历史和现状来看,美国的科研体系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国家的特征,这当然也和美国的国情密不可分。总体来看,本文大致将其归纳为如下几个主要特征:①产权化;②自由化;③多元化;④规范化;⑤民主化。   所谓产权化,是指美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私营企业是科技活动最重要的投资者、承担者和成果占有者,美国的科研体系相应地具有产权明晰的特征,联邦政府在介入科技活动时也非常注意清晰明确地界定产权的归属问题。在美国,产权化的具体表现是以私有化传统为代表,私营企业是美国研究开发(RD)活动的主体。产业界既是美国RD活动的最大投入者,也是最重要的执行者和成果占有者。早在20世纪40年代,产业界就已成为全美RD投入的最主要执行部门。自80年代以来,产业界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其科研投入和支出占全美总投入和支出的比例均逐年上升。美国企业的科研能力也在全美领先,根据近年的统计数字,产业界雇佣了全美76%以上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美国的科研体系和科技政策与其产权结构密不可分。美国政府通过企业税收、技术标准制订等宏观调控政策,可以极大地影响科技投入和产出的方向。在美国宏观科技战略中,政府直接启动、管理的科技计划及科技项目处于次要的地位。政府对科技项目进行管理的介入程度是有限的,由于企业本身的研发能力强劲,政府无需介入企业承担的任务和角色,政府更多的是向企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金、环境和风险方面的支持,政府对研发活动的介入一般只局限于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研发领域。   虽然美国的产权化特征以私有化传统为代表,却并不能归结为私有化。虽然为数不多,但联邦政府仍保留了一些政府管辖下的国有研究机构(如多个联邦实验室,庞大的NIH等),保留这些机构的目的是同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等目标高度相关的,这些机构的研究方向也往往具有特殊性质。但无论产品具有私人性还是公共性、机构产权为私有还是公有,美国官方对具体机构和产品的责权界定还是相当清晰的。美国法律详细规定了政府拨款项目的预算审核、运行监督和事后评估程序。对于国有研究机构和与公共服务有关的政府拨款行为,美国国会能够起到很强的监管作用。美国宪法赋予国会的职责,使它有责任在事先明确公共资产的使用目标,在事后考察社会公众的受益情况。此外,美国的媒体和公众对公共服务有很强的监督作用,其权利受到宪法保护。这种制度安排,保证了各种产权安排都具有从界定到操作的明确性和有效性。   所谓自由化,是指在美国的科研体系中非常注意维护科学共同体的学术自由,强调学界的自主性,强调学术研究的独立自主、不轻易受外界干扰。美国学者苏珊•科岑斯认为科学“自主性”的一个基本含义是,免受外部控制,资源充足且“不带任何附加条件”。 在美国,各种科学研究组织大都在尽力追求上述这一自主性目标。比如无论美国的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有很强的自治传统,从它们的治理方式来看都有显著的“反科层制”特征。即使是美国的州立大学,其管理人选和管理方式也都是作为其主要资助方之一的美国官方所无法随便加以干涉的。在NAS、NSF等机构的设立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机构无一不在追求其独立性和自主性。而在美国的科研活动中,同行评议制度而不是科层决策制度成为了核心性的制度模式。此外,美国还有大量社会民间的独立机构活跃在研究领域,这些机构的独立性受到美国法律的严格保护,以上这些都是学术自由传统的具体表现。美国宪法对媒体言论自由的维护,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保证了在公共领域中的不同观点不易受到权威压制。   上述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出自美国建国之初的宪政民主传统,就特别强调天赋人权,强调维护个人自由和权利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则同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有关。由于科研资源的分散化和多元化,以及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性、流动性和社会活力,学术研究人员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能够具备较大的选择空间,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学术自由的传统能够不断延续。在美国特有的制度安排下,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角逐,学术自由和科学自主性往往能够成为立法、裁决和决策中的胜利一方,这就进一步巩固了学界和自主性的地位,逐步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   所谓多元化,是指在美国科研体系中存在多元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多元化的科技管理手段,也经常存在多股不同力量之间的调和。美国是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的国家,在对科技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行政、立法和司法系统都能扮演重要角色。美国联邦政府事实上并无专门机构统一安排全国科技活动的组织、协调与规划,这些功能由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系统不同程度地在其政策制定和科技管理活动中加以完成。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下,联邦政府和国会在权力上能够相互制衡。从宏观角度,国会要比行政部门更能决定政策走向。国会负责最终审批预算,凡涉及重大政策问题,都必须由国会来最终决定。行政部门则负责制定科技预算,掌握财政杠杆,也是各种议案和计划的具体执行者,并向国会提出立法建议。行政部门对立法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总统的立法否决权上。但总统行使这种权力基本自主,很少受具体行政部门约束。实际上,行政部门的首长都由总统提名,他们的基本政策取向必然与总统一致。各行政部门也可以颁布行政规章,但限制在法律明确允许的范围内。 从上面这种制度安排可以看出,在科技决策活动中美国行政部门的自主性是受到很大制约的。   美国司法部门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在行政部门负责执行国会立法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往往会对相关法律的具体解释提出异议,此时具备对法律条文最终解释权的是最高法院。这就限制了国会和行政部门在立法、决策和施政过程中滥用权力的可能。这些制度安排,使得作为经费重要来源和主要管理者的美国政府,在介入具体科研活动时必须要谨慎小心。一旦在科研活动中产生纠纷,就很有可能导致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的介入,甚至进一步限制政府的权限。从近年来美国在科技管理领域的一些重大法律解释来看,如微软是否构成垄断、商业方法专利是否合法、数字音乐是否侵犯版权等,都是司法体系内部做出的决定。无论国会还是行政部门,都难以左右司法部门的判决。   美国又具有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社会,科研力量也很多元化。美国联邦政府、产业界、大学和民间非政府组织都有一定的实力和资源开展科研工作,并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补充的。从历史上看,美国社会一直是一个以多元化为显著特征的社会。美国的社会和民间力量从美国建国之初就非常强大,制约政府权力的声音从来都不绝于耳。经历了二战后由于各种原因美国政府大大加强了对科技活动的干预,与此同时美国的研究机构进入了高速增长期,在70年代其数目突破了1万7千家,但其中的多数是社会民间组织,兰德公司等很多著名思想库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 美国在80年代已有近7%的劳动力服务于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该类民间组织每年的总收入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 美国民间社会组织的发展位居社会前列,这是其多元化特征的一大表现。   所谓规范化,是指在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后,美国科研体系已形成相当透明、公开的规范和制度。无论是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还是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中,美国都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规则可循。这和美国社会是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密不可分,比如早在1790年北美独立后不久国会就通过了保护知识产权的专利法,历史上美国国会和联邦政府制定的有关科技方面的法案相当多,其中很多法案都是卓有成效的。再如美国涉及科技管理的行政部门大都制订了极为详尽甚至繁琐的各种管理细则,便于有章可循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形。美国的行政部门一般都拥有宠大的管理队伍和详尽的管理细则,以使得其行政行为透明公开、符合规范,提高运行效率。如《阳光政府法》对NSF的决策过程明确提出了要向公众开放、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等相当苛刻的要求细则。 美国法律对于政府官员身份和科学研究人员身份有明确的区分,明令禁止作为管理人员的政府官员介入科研活动,官员及其亲属更不得持有有关公司的股票或参与其经营。同样,对新闻媒体、言论自由权利的维护,也早已成为美国社会各界公认的传统规范,这让公众媒体能够对科学界进行有效监督,制约科技界的腐败行为。   我们要认识到,美国科研体系中的规范化特征,是和美国国家的立法和司法部门的强大职能密不可分的。在实现科研活动的规范化的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如何把科研活动中对规范化的要求及时反映到能够推行这种规范化的决策者或决策组织的视野之中。当然,在理论上能够实现这种沟通过程要求的方法环节可以有很多种,而不只局限于某一种。在美国现实的制度安排中,实现这一沟通过程要求的主要保证是它的代议制民主和分权制衡机制。从美国科研体系形成的历史来看,美国的代议制体制和独立司法系统相对来说是比较高效的,其立法和司法职能是强有力的。这就往往在一些关键时刻有效地推动了美国科研体系,将其纳入合理规范,进入正确的发展轨道。   所谓民主化,是指在美国的科技决策体系中,由于美国大的民主政治框架对共存的多方力量的制衡,导致每一项决策的出台都是对各方利益的协调,体现出对选民意愿的尊重和民主政治的特征。比如上面提到过的总统和国会对成立NSF议案的争议和NSB的建立过程,就反映出在科学和政治之间进行利益协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布什作为科学家的代表在国会中赢得了一组议员的信任,他们也代言了一部分选民意愿。而总统则作为行政力量的代表,同时作为另一组不同选民意愿的象征。在国会中,同样还有其他不同选民意愿的代表。最终经过反复协商和博弈,协调了各方利益的、经过反复修正的NSF议案终于得以通过,这一过程恰恰反映出一种民主协商的决策过程。   在美国的分权决策管理模式中,对科技咨询工作和社会各界意见的整合工作也是非常重视的,这也是一种科技决策民主化的表现。从OSTC、NSTC、PCAST以及国会参众两院设置的众多科技委员会的运作模式,可以发现美国的这些与科技咨询和管理相关的机构非常重视吸纳多方不同意见,并尽量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以推动对社会各界意见进行交流和整合。即使是由总统或其他相应最高官员负责的领域,也要通过完备的咨询工作来帮助决策者了解社会各界的不同意见,以有助于科技决策的合理性。 五、结 语   本文认为:美国科研体系所具有的这5个特征,是美国能够成为当今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的结构性的和制度性的重要保障。   产权化实际上是以不同产权制度的安排形式来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模式,不同的产权安排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实际应用效果。美国是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而建立的,它年轻而充满朝气,缺乏很多历史悠久的国家所具有的旧有传统的束缚。根据自己的特点,美国实行了私有制为主导、由公众控制的民主机制监督下的公有制为辅的产权安排,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也与这一安排相一致。这种安排既符合了美国的国情,也有利于推动科技的迅速发展。   自由化实际上是与科学技术发展中的自主性原则相一致的。科技的发展是通过科技创新活动具体体现出来,其实质也就是对事物、思想的自由探索和不断再造。科学史上的很多案例都表明,捍卫自由思想的权利,往往会有利于科学技术中产生新的重大发现。而对某种绝对权威或信仰的迷信,不宽容的意识形态造成的压制和迫害,政治等外部因素对学术的无端干预,会延缓甚至阻碍重大科学思想和发现的产生。学术自由和学界自主实际上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必然特征和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自然诉求。   多元化则意味着在产权化合市场化的制度安排之下,必然会产生出各种不同的思想,这些多元的思想之间会进行反复的竞争。在自由思想和竞争过程的条件之下,也会有一个不同个人或组织自发成长为不同社会集团的过程,而各种分化的社会集团和组织都有其不同的特长并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职能。在美国的情形下,最终科学界成长为一种没有中心的或多中心的分散式社会组织结构。这一结构有优点也有其缺点,但总的来看比较适合于美国国情。   规范化也是科学发展的另一个内在要求,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法治社会,规则的合理、明确和有效性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尤其在科学研究领域,由于牵涉的问题更复杂并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就特别需要良好的规范和制度设计,以确保科学技术的良性发展。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膨胀和科研组织的不断巨型化,科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科技研究者和管理者必须要处理好科研活动中的效率问题、沟通问题以及合法性问题,而规范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   民主化则和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联系在一起。让全体国民乃至人类全体能够在科技发展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受益,是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也是科技发展同民主目标的契合点。民主化的决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力保证和有效约束。只有在科技决策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纳入各个利益相关者,对决策的程序流程进行合理安排,才有可能切实有效地维护相关各方权利和利益,科技发展才能够和社会发展和人道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赢的局面,这在实质上必然要归结为一种追求“和谐”的民主目标。 * 作者简介:王 键,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政策; 电子邮件:wangjian@pkuaa.edu.cn。 “科研体系”是宏观概念。本文认为,“科研体系”有别于“科研体制”:前者指市场机制/自然过程所产生的结果,而后者指计划经济/人为设计下产生的结果。 关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第三部门的产生和职能,见秦 晖:“NGO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中的第三部门”,《实践自由》,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F. A.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3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第338-345页。 美国的州立大学,从所有权角度来看它们应当和政府机构一样,其所有权属于联邦或州。但它们的治理方式却是自治的和非政府的。 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为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也有些人喜欢把这类组织称为非营利组织(NPO, Non-profit Organizations)或第三部门(Third-Sector)。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或第三部门都是从不同角度对一类民间独立机构的称谓,这些组织具有既不同于政府组织也不同于企业(营利性组织)的特征。见秦 晖:“NGO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中的第三部门”,《实践自由》,第137-142页。 朱 斌:《当代美国科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167页。 陈振明、孟华 ,《公共组织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47页。 巴 伯,《科学与社会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91,第120-121页。 同上,第171-174页。 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第241-242页。 同上,第266-268页。 关于如何处置史密森的捐款基金,美国国会从1838-1846为之争执了8年。最后的处理模式是:在1846年8月10日,国会通过一个法案,决定将该基金委托给一个由美国副总统、华盛顿市市长、3名参议员、3名众议员以及6名自由公民组成的董事会来管理。见解道华,“美国早期科学的摇篮——史密森学社”,《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第5期。 这部分见巴 伯,《科学与社会秩序》第134-137页。以及亦 明,“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始末”,新语丝网站。 数据见樊春良,“战后美国科学政策的形成”,《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第3期。 颜振军、刘海波,“科技政策的兴起及研究现状”,《科学学研究》,1997年6月。 以上数据见巴 伯,《科学与社会秩序》,第158-159页。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5.12. 市场与民主。 NS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8. 具体数据见NS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8. 图表反映出了联邦RD投入曲线的峰值在时间上的特定位置。从图—1下半部分可以看到,联邦投入的峰值有3个,分别出现于①1966-67,②1987-88,③2004-05。其中峰值1处于美国大规模卷入越战时期。峰值2位于里根政府星球大战计划的末期。峰值3的恰逢伊拉克战争。几个峰值的出现,都和美国联邦RD投入的目标职能(非营利性,向国民提供公共物品)有关。 巴 伯,《科学与社会秩序》,第144页。 王作跃,“为什么美国没有设立科技部?”,《科学文化评论》,2005年第5期。 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第306-308页。 NAS后来扩展为其它几个机构。包括1916年建立的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1964年建立的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 NAE),1970年建立的国家医学科学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现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ies, NA)是对NAS、NAE和IOM的统称,NRC是这些组织的决策协调机构。 NRC是NAS的领导机构,它也是世界上建立最早的科技决策协调机构之一。NRC的决策机构现由13名理事(均由总统提名并任命)组成,它可以协助政府对NAS之内和之外的科学家发挥一定影响。 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第354页。 J·L·小彭奈克,《美国的科学政策,1939-1975》,北京·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 ,1983。 布什认为不断对科技进行投入就可以不断为社会造福,这就仿佛是在科技和社会之间达成的某种“契约”,见Vannevar Bush, A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 1945. NSF, Washington D.C. 1960. Vannevar Bush, A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 1945. NSF, Washington D.C. 1960. 以及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第358页。 这里布什是在强调研究机构的自主性,即应由科学家(其身份表现为“公民”,区别于“官员”)而不是政府官员来直接管理研究机构。 龚 旭,“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决策职能及其实现途径”,《中国科学基金》,2004第4期。 虽然像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这样的部门获得的年度RD经费要远高于NSF,并且NIH也像NSF一样具备管理功能,但NIH主要职能仍然作为一个政府研究部门而不是一个专职科技管理部门。 这部分内容参见”About OSTP”, http://www.ostp.gov, http://www.ostp.gov/nstc/index.html, http://www.ostp.gov/PCAST/pcast.html. 以及杨景厚,“美国冷战后科技政策述评”,《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巴 伯,《科学与社会秩序》,第145-156页。 朱 斌:《当代美国科技》,第163页。 苏珊·科岑斯,“21世纪科学:自主与责任”,《科学与文化评论》,2005年第5期。 王 辉,“美国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3年第4期。 同上 吴天佑,《美国重要思想库》,北京·中国时事出版社,1982,第1-2页。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国外非营利组织及其发展状况”,《中国科技政策与发展研究:2000调研报告精选》,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第317页。 龚 旭,“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决策职能及其实现途径”,《中国科学基金》,2004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 巴 伯,《科学与社会秩序》,顾 昕等 ,北京•三联书店,1991。 2. F. A.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3.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王逸舟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 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5. 朱 斌,《当代美国科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 吴天佑、傅 曦,《美国重要思想库》,北京•中国时事出版社,1982。 7. J. L. 小彭奈克,《美国的科学政策:1939-1975》,北京•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 ,1983。 8. 陈振明、孟华 ,《公共组织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 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技政策与发展研究:2000调研报告精选》,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10. 苏珊•科岑斯,“21世纪科学:自主与责任”,《科学与文化评论》,2005年第5期。 11. 秦 晖,“NGO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中的第三部门”,《实践自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12. 王 辉,“美国的宏观科技管理制度”,《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3年第4期。 13. 颜振军、刘海波,“科技政策的兴起及研究现状”,《科学学研究》,1997年6月。 14. 王作跃,“为什么美国没有设立科技部?”,《科学文化评论》,2005年第5期。 15. 樊春良,“战后美国科学政策的形成”,《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第3期。 16. 杨景厚,“美国冷战后科技政策述评”,《国际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17. 龚 旭,“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决策职能及其实现途径”,《中国科学基金》,2004年第4期。 18. 龚 旭,“美国私人基金会及其支持科学事业的考察”,《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第4期。 19. 解道华,“美国早期科学的摇篮——史密森学社”,《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第5期。 20. 亦 明,“美国现代科研体系的形成”,新语丝网站,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history/meiguokeyan.txt。 21. 亦 明,“美国国家科学院成立始末”,《新语丝》,http://xys.freedns.us/xys/ebooks/others/science/history/nas.txt。 22. Vannevar Bush, A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 1945. NSF, Washington D.C. 1960. 23. NS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8, http://www.nsf.gov/statistics/seind08/ 24. The Homepage of OSTP: http://www.ostp.gov. 25. The Homepage of National Academies: http://www.nationalacademies.gov.
个人分类: 科技政策|420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科研体制对中国的启示
techne 2011-1-6 16:56
美国科研体制对中国的启示 王键*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200235)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科技强国,探讨美国现有科研体制的形成过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美国科研资源的配置模式和科技决策、管理体系的形成过程来看,美国科研体制具有“产权化、自由化、多元化、规范化、民主化”的总体特征。本文简要对照了中、美科研体制的形成过程及其差异,根据美国的经验提出了一些现实的建议,可能会对当前中国科研体制的改进有所裨益。 [关键词]:NGONASNSF技术预见技术评估 [中图分类号]:N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研究美国科研体制的现状及其形成发展的历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作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通常具有分散式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和科技决策、管理体制,政府对科技活动的直接介入较少,美国科研体制是这类特征体现的最鲜明的例子。下面我们将从科研资源的配置模式和科技决策管理体系两个不同角度来简要介绍美国科研体制的形成过程。 一.美国科研体制概况   从历史和现状来看,美国的科研机构可以概括为四种类型:①联邦政府研究机构(又分“国有国营”型和“国有民营”型,并以后者为主);②工业企业研究机构;③高等院校、大学;④社会民间非营利组织。而美国科研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三种:①政府(主要是联邦政府);②企业;③社会民间团体(基金会)。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科研资源配置模式并非一成不变,从投入主体来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第一阶段以“自由放任”为特征,从美国建国到1862《莫里尔法令》的实施;在这一阶段,美国科技发展长期处于自由放任状态,科学技术水平也比较落后,政府基本上不介入科技活动。②第二阶段以“多元投入”为特征,从《莫里尔法令》实施后到二战前;1862年《莫里尔法令》的实施,使美国开始出现大批的州立大学、学院和研究机构,开辟了美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发展的新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美国开始出现四种科研机构共存、三类科研经费来源共同投入的模式。③第三阶段以“政府投入”为特征,从二战时期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战争需要和科学技术在二战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美国政府改变了以往对科技发展持有的自由放任观点。随着联邦政府认识到科技的巨大作用和美苏冷战造成的对国防、军事科技的巨大需求,以及凯恩斯主义兴起后政府对公共事务干预能力的扩张,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取代民间基金会而成为美国科研经费来源的主要来源。④第四阶段以“企业投入”为特征,从80年代开始至今,伴随着新古典经济学的兴起和里根-撒切尔改革,美国企业对科技的投资迅速增加,美国产业界对RD活动的投入逐渐超过了联邦政府,成为科研资源中的最大供给来源。   总的趋势是,美国科研经费的投入分布正在朝着工业企业主导型迅速发展,联邦政府不再是首要的RD经费来源。并且进入90年代以来,其它来源(包括大学和NGO等)所占比例也较以前稳定在更高的比例水平上(5%左右)。2000年度,美国产业界实际RD投入约为1860亿美元,约占全美RD实际投入的69.7%。而2000年产业界RD使用额在全美RD实际投入中所占份额更高达3/4左右。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美国经过长期的联邦政府投资活动,已经培育出良好的企业研发竞争力。   从美国的科技决策管理体系来看,并没有一个对科技决策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历史和现状都是如此,一直保持着一种多元化、分散式体系。在一些特殊时期(如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以及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曾经大大加强对科技活动的管理,但每当度过危机之后,美国新一届政府往往会在新形势下中止过去对科技活动的过强干预和管理活动。   186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的建立|过程、1884年美国参众两院成立名为“埃利森委员会”是美国早期科技决策管理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重大事件。NAS的创建过程说明在美国科学界内部始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些科学家认为应该建立一个中央科学机构对美国科研活动进行管理和控制,而另一些科学家持冷漠态度,有些人认为应当维护科学界的独立和自治状态。意见的分歧最终导致NAS基本上演变成为一个荣誉团体,没有多少实际权力。埃利森联合委员会的成立,初衷则是对公共服务部门的效率和节俭程度进行评估,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国会设立专门委员会来审议科技政策和科技活动。该委员会推动了美国科技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提出了三项基本原则,肯定了美国科研格局中的多元化结构,但也制止了对科技发展有负面影响的无政府主义思潮。这一事件也说明美国官方已经开始认识到对科技活动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但在美国决策体系中始终存在着对政府干预活动进行限制的声音。   进入二战时期,万涅瓦•布什(VannevarBush)倡导的“合同制联邦主义”(FederalismbyContract)政策对美国科研体制的形成影响很大。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政府自己不设研究机构,而通过签订研究合同的方式把科研任务下放到大学或私营企业。在1940年,美国政府的科研工作有70%由联邦政府自己的机构完成。而到1944年,有70%的政府科技项目,通过政府的对外合同由政府之外的组织完成。由于这一思想的影响,美国联邦政府在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干预科技时,采用的具体途径是大力支持企业和社会民间研发力量,没有改变它的多元分散的社会结构和管理体系。布什还在1945年发表了著名报告《科学:永无止境的前沿》,阐述了他的“契约论”式的线性科技发展模型,倡导政府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强调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布什提出了政府支持科学研究活动的四项基本原则,并在该部份报告的第五项原则里提出了由政府出资设立一个“国家研究基金会”(NSF)的设想,以便大力推进科学的发展,同时在科学和民主政治之间维持一种适当的关系。   1950年NSF的建立,是美国科技决策管理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又一重大事件。最终获得通过的NSF议案是在科学界和美国官方之间达成的妥协,将对科学的自由追求与政府机构的责任结合在一起,决定在成立NSF之前先成立一个国家科学委员会(NSB)作为NSF的决策机构。NSB是一个主要由科学界的精英组成的机构(其成员均需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批准),而且负责向总统推荐NSF的主任人选,这使得由科学家控制NSF的基本思想大致得以维持。NSF是目前美国行政机构中唯一的专职科技管理部门,是美国联邦政府为资助基础研究、促进科学教育、发展科技情报工作、促进国际合作而专设的独立科技管理机构。除NSF外,美国联邦政府还设有一些科技咨询、协调机构,但准确地讲这些机构并不是联邦政府中正式设立的专职科技管理部门,而是主要用于协调美国政府各部门在不同科技方面的工作,以及在主要决策人员之间进行沟通,保证信息的畅通和决策的协调一致。近年来设立的该类机构主要有如下几个,它们分别是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C)、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和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   迄今美国联邦政府尚无一个对科研活动进行统一决策的管理机构。美国的分权体制是将这种集中管理的职能下放到下面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联邦政府下属的各个部门大都有涉及科技的管理机构,作为立法机构的国会两院(参院和众院)也有相应的科技决策、咨询机构,影响有关科技的立法工作。与此同时,美国科学界又具有强烈的自治传统。上述局面的形成,一方面可以归因于美国强大的市场经济传统,形成了多方竞争的长期格局;另一方面,可以归因于美国分权的政治传统和民主机制。在这种环境下,美国科学界和国家权力部门逐渐认识到两个不可避免、同时存在的问题:即官方对科技活动必须进行有力的介入和干预;但与此同时美国社会和个人的自由自治传统也必须得到维护。美国的科技决策管理体系正是在这样的两极之间所寻求的一种平衡和妥协。   综上所述,从历史和现状来看,美国的科研体制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国家的特征,这当然也和美国的国情密不可分。本文简要将其归纳为如下几个主要特征:①产权化;②自由化;③多元化;④规范化;⑤民主化。   所谓产权化,是指美国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科研体制相应地具有产权明晰的特征。在美国,产权化的具体表现是以私有化传统为代表,私有企业是美国科技活动最重要的投资者、承担者和成果占有者,也是美国RD活动的主体。   所谓自由化,是指在美国的科研活动中非常注意维护研究人员的学术自由,强调学术界的独立自治和学术研究的独立自主,不轻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所谓多元化,是指在美国科研体制中存在多元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多元化的科技管理手段,也经常存在多股不同力量间的竞争和协调。同时美国又具有一个非常多元化的社会,科研力量也很多元化。联邦政府、产业界、大学和民间非政府组织都有一定的实力和资源开展科研工作,并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补充的。   所谓规范化,是指在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后,美国科研体制已形成相当透明、公开的规范和制度。无论是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还是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中,美国都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规则可循。   所谓民主化,是指在美国的科技决策体系中,由于美国大的民主政治框架对共存的多方力量的制衡,导致每一项决策的出台都是对各方利益的协调,体现出对选民意愿的尊重和民主政治的特征。 二.中国科研体制概况   中国具有与美国差别巨大的历史和传统,当前中国的科研体制也和美国模式完全不同。在历史上,1949年之后中国曾经长期推行计划经济,与其相适应的也建立起一套计划经济下的科研体制。这方面的代表机构包括科技部、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部门,而它们的决策模式也大都和大行政系统的集权科层模式相配套。   科技部是中国科研活动的主要管理机构和决策部门,主导中国科技发展的各种中长期规划,研究、制定各种科技政策措施,并向研究项目提供科研经费,甚至直接参与一些研究工作的实施。科技部还在中国各地方政府机构中有很多分支机构,并作为科技管理系统的最高机构管理各地方机构的决策。中科院则是中国最主要的科研机构之一,它下面也有很多分支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中科院系统主要是具体实施获得的科研课题和项目,是研究力量的主要提供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成立较晚,于1986年成立。它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基金局。成立之初它曾挂在科技部下面,直到2000年才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下一个直属机构。成立这个机构的主要目的是负责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支持基础研究和自由探索。与上面两个机构不同的一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采用的是同行评议体系和科研人员自主申报立项的模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财政科学事业费预算拨款,以及一小部分社会捐助。但它提供的资金数目要比科技部和中科院少,2003年度获财政拨款22亿人民币,约占全国基础科研投入的20%。   此外,中国科研体制中还有大量的高校和企业。但这些高校和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国有的,其中具备较强科研实力和影响科技决策能力的佼佼者,更无一例外都是公立大学和国有企业。从这一格局可以看出,中国科研体制是和美国完全不同的中央集中式体系。在科研经费的投入、科研管理和决策过程中,政府机构(中央政府)拥有绝对的优势。   在基础研究领域,1987年的数据表明:中科院获得的基础研究经费中有84.3%是来自于政府拨款,同期全国高校的相应数字是86%。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table.MsoTableGrid {mso-style-name:网格型;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border:solid windowtext 1.0pt; mso-border-alt:solid windowtext .5p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border-insideh:.5pt solid windowtext; mso-border-insidev:.5pt solid windowtex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mso-pagination:none;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表 1 : 1987 年中国科研组织基础研究经费的主要来源 机构 \ 资金 政府拨款 其它 合计 中 科 院 84.3% 15.7% 100% 全国高校 86% 14% 100%   自80年代以来,经过20多年改革,中国科研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公布的数字,从1992年开始,中国政府科研投入在国内RD总投入中所占比例已开始低于企业投入所占比例。另据科技部官员公布的数据,迄今全国已有近1000家(中央370多家,地方660多家)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通过转为企业或进入企业等方式向企业化转制,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或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2001年大中型企业中的科技活动人员已达136万人,占到全国的50%以上。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近300家,各省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已超过200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的工业企业都已建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在2004年度,政府科研投入在总投入中所占比例为22.77%,而企业所占比例达64.02%,企业已成为中国RD投入的主体力量。   但是抛开抽象的比例数字不谈,中国的企业和市场体系本身还存在很多问题。通过改革和转制,政府的RD财政投入比例虽然逐渐优化,但中国企业和社会的研发活力和竞争力仍然远远不足,过度依赖政府的状态仍然广泛存在。另据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研究开发经费仅占销售收入的0.56%。在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至少把销售额的5%投入研究开发当中。而在中国,2.8万多家大中型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75%的企业没有一个专职人员从事研发活动。此外,虽然近年来中国科研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产出的论文在数量上已有很大提高,但不可否认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随着科研投入的加大,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已经是当务之急,而目前中国科研工作的投入额度与产品质量不相匹配,实际效果有待提高。 三.美国科研体制对中国的启示   虽然美国与中国的历史、国情完全不同,但参照一下美国的成功模式,也可以为中国科研制度的完善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以下主要从五个方面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启示。   启示之一:应该理清科研体制中的产权问题   美国的科研体制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基础上,对于美国的科研机构来说,产权问题和成果归属问题是相对明晰的。经过市场中的长期自由竞争,美国社会中已经自下而上成长出一大批具有强劲研发力量的私有企业、大学和社会民间研究机构。对于这些社会实体而言,产权问题是清晰的。无论亲自参与实体的运营活动,或用委托代理、委员会自治等方式来运营社会实体,企业或其它社会实体的所有者通常必然会全力维护他们所拥有实体的相对长期的利益。   但是在中国,各种科研机构的产权问题往往还不甚明确。现代经济学早已证明:产权界定不清会给组织的发展造成一系列弊端。因此,科研机构的产权应该明晰,科研机构应该对谁负责的问题也应当受到重视。一方面,如果一项科研工作开展得不成功,那么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相应的责任?又应该由谁来进行必要的、同时又有效且有力的监督活动?另一方面,如果一项科研工作取得了成果和收益,那么受益者到底应该包括哪些人?在科研机构的产权问题明晰之前,上述问题显然得不到明确的答案,这种局面会直接影响到科研活动的成果、产出及其质量控制。 启示之二:应该扩大科研活动中的学术自由   美国的经验表明,对学术活动中研究人员的自主选择的保护,更有利于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尤其在基础研究领域,学术的自由程度将对科学的发展进步起到近乎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如NAS、NRC乃至作为联邦政府机构的NSF等机构在设立的过程中,无一不在追求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样,当中国政府在制订相关管理政策以及向研究机构或项目提供资助时,有必要制定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真正创造出一个更有利于维护学术自由的环境和氛围,切实保证研究人员能有更多的自主选择。   真正的科学共同体只能是一个专业共同体,只能是由它所吸纳的科学精英而不是政治精英来领导科学发展的潮流,这是美国NSF等机构在课题申请时采用同行评议制度的原因之一。保护科学研究的自主性和科研人员的学术自由是科学共同体的天然目标,也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样来看,加大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金投入的支持力度是有必要的。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中来看,中国科学界和学术共同体的独立自主性都较弱,而学界的同行评议制度也都有待加强和完善。扩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影响,有助于在全国推广、建立更合理的同行评议制度体系,逐渐确立学界的自主性并在未来更好地维护学术自由。 启示之三:应该促进社会各界研究力量成长   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出,企业是研究开发活动的最主要力量,现阶段其在RD经费中所占比例已远远超过联邦政府。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只有企业才能最直接地走在市场需求的前沿地带,直接感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那么企业研发力量的状况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整个国家在研究开发方面到底有多强的实力。考虑到中国目前市场竞争的不完备性、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函待解决以及民间企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等实际情况,政府应该关注相关问题,制定并实行一些政策和法规,有效促进创新型企业研发力量的茁壮成长。   对非政府组织(NGO)或非赢利组织(NPO)等社会民间组织的作用不能低估,如美国的兰德公司、卡耐基和平基金会等民间研究机构都曾对美国的内外政策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市场行为必然倾向于追求相对短期的利润行为,而在官方直接管辖下的研究机构又很难摆脱科层制政府的视角和价值取向来进行研究活动,那么高水平的社会民间研究机构就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它们往往能够对企业、政府所忽视的盲点问题给予必要的关注,起到意想不到的补充作用。因此,政府应一方面应该促进自己管辖下的研究机构向非政府机构转型,另一方面有责任创造良好环境,大力扶植社会民间研究力量的成长壮大。   而一些学者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国NGO的发展环境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目前的“二元管理体制”(DualManagementSystem)极大地限制了NGO的正常发展,现阶段中国的NGO普遍缺乏资金、人力资源以及信息和经验等发展基础条件,NGO在中国社会公众中还缺少反响和社会监督机制,中国NGO和国际NGO体系也缺少有效的联系和交流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中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启示之四:应该加强科研体制的透明度和规范化   关于这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涉及到中国国家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职能的强化。只有立法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准,才能够处理好专业科技领域牵涉的立法问题;只有当司法部门的专业化及其职能强化到一定程度,才能够有效遏制科研体制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只有在上述立法、司法职能达到一定程度水准、能力的基础之上,针对科研中的问题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法规,对不良现象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科研体制中的管理决策和研究行为才能够实现规范化。   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由和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在美国的经验中,联邦机构一方面极大地维护科研人员的学术自由和自主选择,另一方面也通过立法和司法手段对科研成果不断进行监督,此外还通过保障言论自由、通过社会媒体的舆论作用来保证公共事务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实现对科研人员滥用职权的现象进行有效监督。这种将自由和规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治理方式,值得中国科技管理界认真学习和借鉴。 启示之五:应该有效协调科技发展中的不同诉求   在科技发展中各方的不同利益诉求必然会存在冲突,政府有责任对这种冲突进行合理有效的协调。在这方面,美国的很多有关科技的决策过程可作为范例。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中总统、议员都定期由选民投票选出,选民在科技方面的意愿自然而然会在政府和国会的政策里有所反映。而各方的不同诉求及其代言人就在司法框架的约束下透明公开地进行竞赛,最终这一过程能够遴选出一个阶段性政策博弈中的“优胜者”。经过反复博弈,往往最终会达成在一个建立在民意基础之上的政策均衡状态。   由于中国的国情和美国差异很大,中国当然不能生搬硬套美国的框架。但应该关注的问题却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如何有效地促进中国科技决策层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如何有效地促进科技专家集团和科技决策集团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如何保证一项科技政策或项目的推行,能够符合更多国民的意愿和要求?这些问题都非常值得关注。从目前来看,加强科技方面的咨询顾问机构是当前切实可行的举措之一,近年来美国政府设立的几个机构,也能够反映出这种趋势。比如NSTC和PCAST的重新设立,都反映出在科技的咨询和决策过程中存在着某种形式的和谐化、民主化要求。中国政府也可以采用类似模式建立起相应的科技顾问和咨询机构,如能有效整合各方合理建议,应该会对科技的长远发展有所裨益。   推行技术预见(TechnologyForesight,TF)和技术评估(TechnologyAssessment,TA)工作也可以从另一角度满足上述要求。比如在典型的德尔菲法(Delphi)技术预见调查中,通过问卷设计、关键技术的遴选、参与调查的专家范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社会各方的不同意见,从而实现科技活动中对咨询、决策互动过程的民主化要求。而通过合理有效的技术评估工作,也可以对科研活动起到较好的监督激励作用。由于中国不具备美国社会的那种多元化、分散式结构,而主要是一种集中式的层级结构,那么加大力度推广以德尔菲调查方法为主的技术预见工作是一种比较切实可行、有助于社会各方交流意见的有效手段。同时着力于加强技术评估工作,也将会有助于中国科研体制的不断完善。 * 作者简介:王键,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政策; 电子邮件:wangjian@pkuaa.edu.cn。 参见朱斌:《当代美国科技》,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第167页。 非营利组织相应的英文缩写为NPO。也有些人喜欢把这类组织称为非政府组织(NGO)或第三部门(Third-Sector)。关于对NGO和第三部门的界定,参见秦晖:“NGO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中的第三部门”,《实践自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第137-142页。 如果单从执行部门来看,美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实行“合同制联邦主义”政策后,企业就已成为RD经费最主要的执行部门。 具体数据见NSF,ScienceandEngineeringIndicators2006,Appendix4-5. 实际上NAS后来又扩展为其它几个机构。包括国家工程院(1964),国家医学科学院(1970)。现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是对这些组织的统称。 NAS后来在一战期间成立了NRC(国家研究理事会),以此部分地实现了它服务于国家福祉的建立初衷。 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第306-308页。 参见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第354页。 VannevarBush,AReporttothePresident,Science:TheEndlessFrontier,1945. 布什认为不断对科技进行投入就可以不断为社会造福,这就仿佛是在科技和社会之间达成的某种“契约”,参见VannevarBush,AReporttothePresident,Science:TheEndlessFrontier,1945. 参见VannevarBush,AReporttothePresident,Science:TheEndlessFrontier,1945.NSF,WashingtonD.C.1960.以及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第358页。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外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剖析》,2004。 数据参见龚建桥、邹珊刚等,“我国基础性研究经费结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5期。 参见科技部政体改司司长张景安:“坚持科技体制改革不动摇”,载《科技日报》2003年8月11日。 以上数据见国家统计局,《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第5页。 以上数据见毕可毅:“美国企业加大创新投资的启示”一文,《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3月13日。 参见JiaXijin,TheRoleofNGOsinPublicManagementandItsImplementinChina.另外根据秦晖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的NGO组织。见“NGO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中的第三部门”一文,载《实践自由》。 以NSF为例,美国政府《阳光政府法》对NSF的决策过程明确提出了要向公众开放、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等相当苛刻的要求细则。参见龚旭,“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决策职能及其实现途径”,《中国科学基金》,2004年第4期。 英国学者本•马丁(BenR.Martin)曾给技术预见下过一个定义:“所谓技术预见就是要对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其目标就是要确定具有战略性的研究领域,并选择那些对经济和社会利益具有最大化贡献的通用技术。”在各国的实践中,技术预见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德尔菲法。 [参考文献] 1.吴必康,《权利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2.朱斌,《当代美国科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外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剖析》,2004。 4.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2005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5.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技政策与发展研究:2000调研报告精选》,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6.秦晖,“NGO在中国:全球化进程与社会转型中的第三部门”,《实践自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7.龚旭,“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决策职能及其实现途径”,《中国科学基金》,2004年第4期。 8.龚建桥、邹珊刚等,“我国基础性研究经费结构分析及其对策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5期。 9.科技部政体改司司长张景安,“坚持科技体制改革不动摇”,《科技日报》2003年8月11日。 10.毕可毅,“美国企业加大创新投资的启示”,《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3月13日。 11.VannevarBush,AReporttothePresident:Science:TheEndlessFrontier,1945.NSF,WashingtonD.C.1960. 12.JiaXijin,“TheRoleofNGOsinPublicManagementandItsImplementinChina”,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hird-SectorResearch(ISTR),2002.7. 13.NSF,ScienceandEngineeringIndicators2006,http://www.nsf.gov/statistics/seind06/c4/c4h.htm. 14.TheHomepageofOSTP:http://www.ostp.gov.
个人分类: 科技政策|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际图书分类号
yhhan 2010-12-8 14:50
国际图书分类号 0 00 000 001 002 003 Generalities Prolegomena. Fundamentals of Knowledge and Culture Computer science, knowledge systems Science and knowledge in general. Organization of intellectual work Documentation. Books. Writings. Authorship Writing systems and scripts. Including: signs and symbols 004 Computer science 004.2 Computer architecture 004.3 Computer hardware 004.4 Software 004.5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004.6 Data 004.7 Computer communication 004.8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004.9 Application-oriented computer-based techniques 005 006 007 008 009 Management 005.1 Management Theory 005.2 Management agents. Mechanisms. Measures 005.3 Management activities 005.32 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Management psychology 005.5 Management operations. Direction 005.6 Quality management.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005.7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M) 005.9 Fields of management 005.92 Records management 005.93 Plant management. Physical resources management 005.94 Knowledge management 005.95/.96 Personnel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of products, operations, weights, measures and time Activity and organizi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theory generally (cybernetics) Civilization. Culture. Progress Humanities. Arts subjects in general 010 Bibliography 020 Librarianship 030 Encyclopaedias. General Reference Works 050 Serial Publications. Periodicals 060 Organizations and Associations 069 Museums 070 Newspapers. Journalism 080 Polygraphies. Collective Works 090 Manuscripts. Rare and Remarkable Works 1 Philosophy. Psychology 101 Nature and role of Philosophy 11 Metaphysics 13 Philosophy of mind and spirit 14 159.9 Philosophical systems Psychology 159.91 Psychophysiology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Mental physiology 159.92 Mental development and capacity.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59.93 Sensation. Sensory perception 159.94 Executive functions 159.95 Higher mental processes 159.96 Special mental states and processes 159.97 Abnormal psychology. Insanity. Mental deficiency 159.98 Applied psychology 16 Logic. Epistemology. Theory of Knowledge 17 Moral Philosophy. Ethics 2 Religion. Theology 21 Prehistoric and Primitive Religions 22 Religions of The Far East 23 Religions of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Hinduism. Jainism. Sikhism 24 Buddhism 25 Religions of Antiquity. Minor Cults and Religions 252 Religions of Mesopotamia 254 Religions of Iran 257 Religions of Europe 26 Judaism 27 Christianity 271 Eastern church 272/279 Western Church 272 Roman Catholic church 274/278 Protestant churches 28 Islam 282 Sunnite Islam 284 Shi'ite Islam 285 Babi-Baha'i 29 Modern Spiritual Movements 3 Social Sciences 304 Social questions. Social practice. 308 Sociography. Descriptive studies of society 311 Statistics 314 Demography 316 Sociology 32 Politics 321 Forms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States as political power 323 Home affairs. Internal policy 324 Elections. Plebiscites. Referendums 327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328 Parliaments. Congresses. 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Governments 329 Political parties and Movements 33 Economics 331 Labour. Employment. Work. Labour Economics. Organization of labour. 336 Finance 338 Economic policy. Management of The economy. Production. Services. Prices 339 Trade. Commerc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World economy 34 Law. Jurisprudence 341 International law 342 Public law. Constitutional law. Administrative law 343 Criminal law 343.9 Criminology 347 Civil law 35 Public Administration. Government 352/354 Levels of administration. Local, regional, central administration 355/359 Military Science 36 Safeguarding The Mental and Material Necessities of Life 364 Social Welfare 368 Insurance. Communal provision through sharing of risk 37 Education 371 Organization of educational and training system. School organization 374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ut of school. Further education 378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ies. Academic study 379.8 Leisure 39 Ethnology. Folklore 391 Costume 392 Customs, manners, usage in private life 393 Death. Treatment of corpses. Funerals. Death rites 394 Public life. Social life. Life of The people 395 Social ceremonial. Etiquette. Good manners 398 Folklore in The strict sense. 396 Feminism 5 Mathematics and Natural Sciences 502/504 510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Threat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protection Mathematics 510 Fundamental and general consideration of mathematics 511 Number theory 512 Algebra 514 Geometry 515.1 Topology 517 Analysis 519.1 Combinatorial analysis. Graph theory 520 Astronomy 528 Geodesy, cartography 529 Chronology 530 Physics 531 General mechanics. Mechanics of solid and rigid bodies 532 Fluid mechanics in general. Mechanics of liquids (hydromechanics) 533 Mechanics of gases. Aeromechanics. Plasma physics 534 Vibrations. Acoustics 535 Optics 536 Heat. Thermodynamics 537 Electricity. Magnetism. Electromagnetism 539 Physical nature of matter 540 Chemistry 542 Practical laboratory chemistry 543 Analytical chemistry 544 Physical chemistry 546 Inorganic chemistry 547 Organic chemistry 548 Crystallography 549 Mineralogy 55 Earth Sciences 551.5 Meteorology. Climatology 551.7 Stratigraphy 552 Petrology 553 Economic geology 556 Hydrology 56 Palaeontology 57 Biological Sciences 572 Anthropology 573 General biology 574 Ecology 575 Genetics 576 Cytology 577 Biochemistry. Biophysics 578 Virology 579 Microbiology 58 Botany 59 Zoology 6 Applied Sciences. Medicine. Technology 61 Medicine 619 Veterinary medicine 62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 General 621 Mechanical engineering 621.3 Electrical engineering 621.38 Electronics 622 Mining 623 Military engineering 624 Civil engineering 625.1/.5 Railway engineering 625.7/.8 Highway engineering 626/627 Hydraulic engineering 628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629 Vehicle engineering 63 Agricultural Sciences 630 Forestry 631/634 Farm management. Plant husbandry 635 Horticulture 636/638 Animal husbandry 639 Hunting. Fishing 64 Home Economics 641/642 Cookery 643/649 Household equipment and management 65 Management 651 Office management 654 Telecommunications 655 Printing. Publishing. Book Trade 656 Transport and Postal Services 657 Accountancy 659 Publicity. Advertising. Public relations 66 Chemical Technology 669 Metallurgy 67/68 Industries, Crafts and Trades 69 Building 7 The Arts 71 Regional Planning 72 Architecture 73 Plastic Arts 74 Drawing 745/749 Applied Arts 75 Painting 76 Graphic Arts 77 Photography 78 Music 79 Recreation. Entertainment. Games. Sport 791 Cinema. Films (Motion Pictures) 792 Theatre 793 Dance 794 Board and table games 796/799 Sport 8 Language. Linguistics. Literature 80 Philology 81 Linguistics 811 Individual languages 82 Literature 821 Literature of individual languages 9 Geography. Biography. History 902 Archaeology 903 Prehistory 904 Cultural remains of historical times 908 Area Studies 91 Geography 929 Biography 929.5 Genealogy 929.6 Heraldry 93/99 History 930 Science of history. Ancillary historical Sciences 930.1 History as a science. Theory and Philosophy of history 930.25 Archivistics. Archives. Public records 930.27 Epigraphy. Palaeography 94 General History 94(100) History of The world 94(3) History of The ancient world 94(4) History of Europe 94(5) History of Asia 94(6) History of Africa 94(7/8) History of The Americas 94(9) History of Oceania, The Polar regions, Australasia , etc. 以上内容参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al_Decimal_Classification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7519 次阅读|0 个评论
G35
rbwxy197301 2010-7-13 00:52
分类和主题是文献信息组织的两种基本方法,也是用户从文献数据库中获取相关信息的两个基本的检索点。现在许多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基本都是由作者给出分类号,另外,有一些文献数据库也利用软件给论文添加机标的分类号。但后者的准确性相对要低一些。下面是从万方数据库系统检索到的G35(情报学)的前十条结果,文献时间范围是2005-2009年。这个检索结果很不理想,其中第1、4、7、8四条记录明显不应该标识为G35;2、3、9三条记录与情报学有一定相关性,6、10两条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第5条记录作者将其标识为C18(中图法当中对应类目是:专利),机标分类号给出了G35。如果用信息检索的评价指标来看,本次的前十条检索结果,检索的查准率应该是0。 十条数据量的结果也许有一定偶然性,但 我想,万方学术期刊的经典检索应该提供分类号和机标分类号两个检索点,这样可以会使检索的结果更加准确。另外,学术期刊的编辑在审稿时应该注意文章分类号这个细节问题。学科的交叉整合是学科发展的一个趋势,但学科是有边界的,文章的分类号实际是学科边界的一个个标志。如数据挖掘、语义网既是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内容,也是情报学关注的热点,但两个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还是存在差异的。此外,尽管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使用主题词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分类检索是仍是用户获取某个研究主题内容的重要途径,准确的标识文章的分类号,对于用户准确获取文献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从国内三家数据库服务商来看,都提供了分类检索,但是从结果来看,维普和万方相对好一些,CNKI不知是什么原因,虽然提供了服务,但是结果不理想。 1 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 Consideration on Promoting the Corporations'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中文摘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要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把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地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既有外部环境因素,也受到内部条件制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培育内部创新文化,整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政府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通过规划促进技术链的整体突破,加大对共性技术的直接投入,促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 作 者: 王一鸣 王君 WANG Yi-ming WANG Jun 作者单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北京,100038 刊 名: 中国软科学 PKU CSSCI 英文刊名: CHINA SOFT SCIENCE 年,卷(期): 2005 (7) 分类号: F27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 政府 政策 机标分类号: F27 G35 机标关键词: 企业自主创新创新能力自身能力建设外部环境因素创新激励机制直接投入知识产权整合利用有效保护学研合作突出地位条件制约能力薄弱技术资源共性技术创新文化技术链政府增强提升 基金项目: DOI: 2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现状与展望 Open Acces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中文摘要:介绍了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出版模式的由来及其产生背景;综述了现代信息交流与管理的新特点、国际上期刊印刷出版的发展,以及国际上开放存取的现状与趋势;认为国内的科技期刊应抓住机遇,尽快融合OA出版模式,以扩大期刊的影响. 作 者: 任胜利 Ren Shengli 作者单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基金杂志部,100085,北京双清路83号 刊 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ISTIC PKU CSSCI 英文刊名: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S 年,卷(期): 2005 16(2) 分类号: G2 关键词: 开放存取(Open Access,OA) 信息交流 科技期刊 出版 机标分类号: G23 G35 机标关键词: 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科技期刊印刷出版信息交流综述融合机遇国内管理 基金项目: DOI: 3 How many Chinese journals are included in the newly indexed 700 regional journals on Web of Science? 英文摘要:Based on the current news via Thomson Reuters 700 new regional journals in the world have been added to Web of Science since 2007, we conducted an investigation to find out that 43 (6.1%) Chinese journals (including 6 journals from Hong Kong region) are included.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up to now a total of about 153 Chinese journals (114 from China Mainland, 11 from Hong Kong and 28 from Taiwan) have been included by SCI and SSCI & AHCI. 作 者: Xiu-fang WU Qiang FU Helen(Yue-hong)ZHANG 作者单位: Xiu-fang WU,Helen(Yue-hong)ZHANG(Journals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B),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Hangzhou 310027, China) Qiang FU(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Hangzhou 310028, China) 刊 名: 浙大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和工程) ISTIC EI SCI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年,卷(期): 2008 9(7) 分类号: G23 G354 关键词: 机标分类号: P5 P31 机标关键词: Hong KongChina Mainlandthe world 基金项目: DOI: 4 河流健康状况的表征及其评价 Characterization of rivers health status and its assessment 中文摘要:河流健康状况评价是河流管理和河流生态系统监控的基础.阐述了河流健康状况的内涵,尝试从理化参数、生物指标、形态结构、水文特征、河岸带状况5个方面表征河流的健康状况;并从预测模型法和多指标评价法角度对河流无脊椎动物预测和分类系统(RIVPACS)、澳大利亚河流评价计划(AUSRIVAS)、生物完整性指数(IBI)、RCE清单、溪流状态指数(ISC)、河流生态环境调查(RHS)、河流健康计划(RHP)等河流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进行评述;在探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河流健康状况评价开展情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迫切需要构建一套适合国情的河流健康状况评价体系,从河流健康角度评价国内主要河流的生态环境质量,并为广泛开展的河流恢复项目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作 者: 吴阿娜 杨凯 车越 袁雯 WU E-nuo YANG Kai CHE Yue YUAN We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刊 名: 水科学进展 ISTIC EI PKU 英文刊名: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年,卷(期): 2005 16(4) 分类号: X522 G353.11 关键词: 河流健康状况 表征 评价方法 评价体系 机标分类号: P34 X52 机标关键词: 河流健康状况表征状况评价河流生态澳大利亚生态环境调查基础数据预测模型法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状态指数形态结构系统监控水文特征适合国情生物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理化参数决策依据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项目,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 DOI: 5 专利引文分析在军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Patent Citation Analysis in Defense Firms 中文摘要:为探索专利引文分析在军工企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采用专利引文分析方法,对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1976-2006年间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授权的专利引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其引用次数、技术生命周期、当前影响指数与技术实力、高被引专利、引用关联等特点.结果表明,专利引文分析能够用于确定军工企业技术领域分布及发展规律,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分析测度其技术实力及影响力,找出其核心技术,发现与之技术相关联的机构等. 作 者: 王文平 刘云 叶选挺 WANG Wen-ping LIU Yun YE Xuan-ting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刊 名: 兵工学报 ISTIC EI PKU 英文刊名: ACTA ARMAMENTARII 年,卷(期): 2009 30(z1) 分类号: C18 关键词: 专利 引文分析 军工企业 洛克希德马丁 patent citation analysis defense firms Lockheed Martin 机标分类号: F27 G35 机标关键词: 专利引文分析军工企业应用研究Citation AnalysisApplicationtechnology技术实力empirical analysisfield distributioncitation analysis应用的可行性引文分析方法技术生命周期impact indexapplication高被引专利cycle timeanalyzing影响指数引用情况 基金项目: DOI: 6 Multi-level spherical moments based 3D model retrieval 英文摘要:In this paper a novel 3D model retrieval method that employs multi-level spherical moment analysis and relies on voxelization and spherical mapping of the 3D models is proposed. For a given polygon-soup 3D model, first a pose normalization step is done to align the model into a canonical coordinate frame so as to define the shape representation with respect to this orientation. Afterward we rasterize its exterior surface into cubical voxel grids, then a series of homocentric spheres with their center superposing the center of the voxel grids cut the voxel grids into several spherical images. Finally moments belonging to each sphere are computed and the moments of all spheres constitute the descriptor of the model.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Euclidean distance based on this kind of feature vector can distinguish different 3D models well and that the 3D model retrieval system based on this arithmetic yields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作 者: LIU Wei HE Yuan-jun 作者单位: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刊 名: 浙江大学学报A(英文版) ISTIC EI SCI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A 年,卷(期): 2006 7(9) 分类号: TP391 关键词: 3D model retrieval Spherical moments Feature extraction Pose normalization 机标分类号: TP3 G35 机标关键词: shape representationretrieval systemretrieval methodmoment analysisfeature vector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 河湖滨岸缓冲带净污机理及适宜宽度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es in purification mechanism and fitting width of riparian buffer strip 中文摘要:在分析河湖滨岸缓冲带结构特征和定义的基础上,从3个方面阐述河湖滨岸缓冲带净化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机理:(1)降低地表径流速度,过滤和拦截颗粒态污染物; (2)植物吸收、土壤吸附溶解态的污染物;(3)促进氮的反硝化作用.论述了河湖滨岸缓冲带适宜宽度的研究进展,认为在我国仅仅从环境的角度对适宜宽度进行研究还远远不够,需要从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角度对河湖滨岸缓冲带的适宜宽度进行综合研究.探讨了河湖滨岸植被缓冲带净污机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突出问题. 作 者: 钱进 王超 王沛芳 侯俊 QIAN Jin WANG Chao WANG Pei-fang HOU Jun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刊 名: 水科学进展 ISTIC EI PKU 英文刊名: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年,卷(期): 2009 20(1) 分类号: TV122 G353.11 关键词: 滨岸缓冲带 农业非点源污染 净污机理 氮 磷 适宜宽度 机标分类号: X17 X52 机标关键词: 河湖滨岸缓冲带机理宽度研究进展非点源污染物植被缓冲带经济和社会反硝化作用植物吸收土壤吸附结构特征环境溶解态颗粒态综合问题农业流速净化 基金项目: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DOI: 8 河道内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及其评述 Review of assessment methods for instream ecological flow requirements 中文摘要:针对目前常用的水文指标法、水力学法、整体分析法和栖息地法,4大类河道内生态需水估算方法就其适用条件和范围作了相关评述.认为不同的估算方法有其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已有资料条件和研究的目的,选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作 者: 钟华平 刘恒 耿雷华 徐春晓 ZHONG Hua-ping LIU Heng GENG Lei-hua XU Chun-xiao 作者单位: 钟华平,ZHONG Hua-ping(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 刘恒,耿雷华,徐春晓,LIU Heng,GENG Lei-hua,XU Chun-xiao(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9) 刊 名: 水科学进展 ISTIC EI PKU 英文刊名: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年,卷(期): 2006 17(3) 分类号: X143 X171.1 G353.11 关键词: 生态需水 估算方法 河道内 栖息地 机标分类号: TV2 S88 机标关键词: 河道内生态需水估算方法方法及适用条件整体分析法水力学法实际应用栖息地法计算方法指标法资料水文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DOI: 9 图书馆联盟的构建模式和发展机制研究 A Study of Structural Patterns and Development Mechanisms of Library Consortia 中文摘要:作为现代意义的图书馆联盟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图书馆联盟;在我国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出现图书馆联盟活动.图书馆联盟具有资源建设协调、电子资源集团采购、存储及运行、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编制联合目录、进行人员培训、开展咨询协作等功能.从联盟的组织模式、合作模式、功能模式等不同角度去划分,联盟可分别有多种不同类型.同质性、相互渗透及融合、多极化、数字图书馆等,是图书馆联盟发展的趋势.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平等议事机制、信守协议、充足的经费、合理的利益分配等,是联盟赖以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 者: 燕今伟 Yan Jinwei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图书馆 刊 名: 中国图书馆学报 PKU CSSCI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年,卷(期): 2005 31(4) 分类号: G259.22 关键词: 图书馆联盟 构建模式 发展机制 发展历程 发展因素 机标分类号: G25 G35 机标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联盟构建模式大学图书馆组织模式资源建设文献传递人员培训领导核心联合目录利益分配集团采购合作模式馆际互借功能模式电子资源新中国同质性多极化咨询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DOI: 10 语义网站点的发现与排序 Finding and Ranking Semantic Web Sites 中文摘要:随着语义网中RDF数据的大量涌现,语义搜索引擎为用户搜索RDF数据带来了便利.但是,如何自动地发现包含语义网信息资源的站点,并高效地在语义网站点中收集语义网信息资源,一直是语义搜索引擎所面临的问题.首先介绍了语义网站点的链接模型.该模型刻画了语义网站点、语义网信息资源、RDF模型和语义网实体之间的关系.基于该模型讨论了语义网实体的归属问题,并进一步定义了语义网站点的发现规则;另外,从站点链接模型出发,定义了语义网站点依赖图,并给出了对语义网站点进行排序的算法.将相关算法在一个真实的语义搜索引擎中进行了初步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语义网站点并对站点进行排序. 作 者: 张祥 葛唯益 瞿裕忠 ZHANG Xiang GE Wei-Yi QU Yu-Zhong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89 刊 名: 软件学报 ISTIC EI PKU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SOFTWARE 年,卷(期): 2009 20(10) 分类号: TP393 关键词: 语义网 资源描述框架 搜索引擎 链接分析 排序算法 semantic Web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search engine link analysis ranking algorithm 机标分类号: TP3 G35 机标关键词: 语义网站点排序the Semantic Websemantic Websemantic searchinformation resourcessearch engines信息资源搜索引擎链接模型modelalgorithmsRDF数据Dependency Graphrapid growthpaperrelationsframeworkeffective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 DOI: 10.3724/SP.J.1001.2009.03505
个人分类: 信息检索|22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分类号看《情报学报》2008年发文
热度 1 rbwxy197301 2010-3-23 18:11
分类和主题是对文章进行分类的两个重要途径。从维普获取《情报学报》2008年的101篇文章的分类号,通过对分类号统计之后,发现以下一些现象。 1 G35类文章数量占总体的19%;TP类文章占总体的38%;G25类占总体的30%;其它占13%。单从这个角度来看,情报学领域最好的刊物为什么G35类的文章数量这么少呢? 2 分类号标注不规范。有的分类号标注的较细,有的标注较粗。如G250、G250.7、G250.73、G250.76。分类号其实是用户获取相关文章非常有效的一个途径,尤其是对一些跨学科非常明显的研究主题它显得更加有用。它的标注准确对于用户准确获取所需文献是非常有效的。但这个检索点在目前的一些检索系统中却不尽如人意。 3在获取的101篇文献的分类号中,两个分类号的有92篇,占总体的91%。这反映出《情报学报》2008年刊出的文章基本都是跨主题的研究内容,也表明情报学的学科交叉非常明显。 4从表二来看,《情报学报》2008年所发文章的研究主题比较分散。 表1 不同类目文章数量统计 类目名称 文章数量 G25 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 30 TP39 计算机的应用 22 G35 情报学、情报工作 19 TP31 计算机软件 10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6 G23 出版事业 4 G27 档案学、档案事业 2 G30 科学研究理论 1 G31 科学研究工作 1 G64 高等教育 1 G72 成人教育、业余教育 1 H31 英语 1 O15 代数、数论、组合理论 1 O2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 TP30 一般性问题(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1 注:表中分类号只取每篇文章的第一个。 表2 按分类号对应类目名称统计 类目名称 数量 类目名称 数量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11 多媒体情报检索系统 1 情报学 10 分类理论与方法 1 程序设计 9 各类型图书馆 1 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 5 广播电视教育 1 人工智能理论 5 矩阵论 1 读者工作 4 科学学 1 计算机网络 4 课程 1 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 4 马尔可夫过程 1 模式识别与装置 3 情报工作自动化、网络化 1 期刊编辑出版 3 情报检索方法和工具 1 图书馆学 3 算法理论 1 藏书建设和藏书组织 2 特种档案工作 1 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 2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 1 国际互联网 2 文献检索语言(总论) 1 计算机情报检索系统 2 写作、修辞 1 期刊 2 一般性问题(计算机网络) 1 自动化作文摘 2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计算机) 1 编辑工作 1 主题法 1 标题法与标题表 1 专利 1 参考咨询 1 专业情报机构 1 程序语言、算法语言 1 自动推理、机器学习 1 档案工作自动化 1 组织和管理(科学研究工作) 1
个人分类: 学术期刊|330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