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庐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影评张玉秀玉照
热度 6 yangyongtian 2011-7-6 12:15
永泰公主陵前影, 青春秀色欠从容; 庐山大厦国军照, 几分狡诈几分凶。 惟有黑红流行色, 装祯典雅伴文明。 智慧练达成大事, 为国为民立新功。
个人分类: 友谊|3349 次阅读|9 个评论
游走天下之庐山
热度 1 xmx81 2011-7-4 22:27
游走天下之庐山
昨天图片没有传上来还被人嘲笑了,哎!也怪自己懒,今天研究一下,图片终于成功上传了,嘿嘿,不多说,上图才是王道。 庐山博物馆,亦即毛泽东同志旧居。 含鄱口 含鄱口眺望,云雾太大,看不到鄱阳湖了! 白居易花径 花径内景 龙潭瀑布之仙女潭 庐山会议旧址外景 如琴湖 庐山三宝树其中的两株 望庐山瀑布之1,一直在下雨,雾气也大,卡片机就没什么效果了! 望庐山瀑布之2
个人分类: 游走天下|2671 次阅读|2 个评论
俺在庐山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1-6-29 11:09
俺在庐山
挑几张漂亮的秀一秀 一,天色晴朗看劲松【这棵松就是毛主席为李进同志题照的那棵】 二,最爱那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 三,在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前留痕 四, 云变色而凝滞 五,那个“仙人洞”
个人分类: 论游—走遍中国|3205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中国人民的穷鬼意识和暴发户意识啥时候能彻底根除呢?
陈安博士 2011-6-22 21:34
  看庐山的运作模式,俺们怎么都觉得是中国人古老而历久弥新的“穷鬼”意识在作怪。   有教授谈到中国人啥时候才能摆脱当前社会价值观极度跑调的状态时,认为:现在处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期间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基本外观就是乱作一团,而过了3000美元大关,就会逐渐向好。   我想了想觉得也是,不过我想给他增加一句话,那就是最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达到每年人均5万元人民币之后,这些“穷鬼”或“暴发户”乱象才会彻底根除。
个人分类: 人论|3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建都庐山遐想
chenfap 2011-6-5 05:18
建都庐山遐想 胡广熙 北京自元代建都至今已 `700 多年,自然环境变化巨大。而建国 60 多年,我国内外形势,更有巨大变化。全国人口就净增一倍多,北京市区人口和汽车增加数十倍。人口过密,交通拥堵,尾气熏天,经常风沙蔽日。水资源不足,埋藏几千年的地下水已经枯绝,从远距离输送,无异扬汤止沸,必需斧底抽薪。由现代战争的角度观察:我泱泱大国,建都于此,实诸多不宜。故迁都之议由来已久。在此,个人推荐庐山为待选地址之一。 庐山,“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欧越。”公元 126 年司马迁登临:“观禹疏九江”载入史册之后,遂驰名古今中外。上世纪前半页曾为国际避暑胜地。据载: 1936 年有来自 20 多个国家的居民 14000 人,称东方之夏都。建国后,也曾多次在此举行全国性的大会。其适中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侯,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人文之荟萃,可见一斑。 建都庐山,倘包括九江庐山相邻的,瑞昌星子德安湖口及黄梅广济等县市,面积近一万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 260 万。地跨长江和鄱阳湖。北岸有宽广平原,可建巨型国际机场。南岸地形丰富多彩,有高山丘陵盆地小河和湖泊。适宜布置各类设施。特别是可在山丘之内,修筑宏伟的地下城府。这是宇航时代大国的首都不可缺少的! 以九江为中心,现代高速铁路一小时以内可达武汉南京南昌长沙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水运北临长江,南有鄱阳湖。还可修建运河通珠江。孙中山先生曾议建湖口大港为我国内河航运枢纽。由此乘飞机, 2 小时内可到的地区,有我国 80% 的人口。在庐山顶上发射电视,将是全世界覆盖人口最多的天线。 新首都的各项设施,均可确保防洪安全,排水畅通。水资源更是用之不尽。 新的首都应是一个较单纯的政治军事外交的中心。像美国的华盛顿和韩国的首尔那样。远离大都会的喧嚣。不在首都办大型的工商企业,文体,科研,大学等等。以简化建设的工作量,促使早日建成。同时较易于控制首都人口过快增长。简化管理工作和经费。 按以上思路,建立一个新的首都,不会比修建南水北调工程更难。现在,我国的国力已是 1958 年的数十倍,倘若以当年建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工程的精神和速度,在庐山区建设一个地上地下设施齐全,交通四通八达的,安宁,舒适,和祥,崭新的首都,最多两年就可基本建成。而建成后为国家节省的经费,不用多少年就可收回。 宏观庐山,极似一个屹立在长江中下游之交,锦绣山河之中的城堡。俯瞰辽阔的中原淮海,富饶的沪宁苏杭,和青葱的台闽港粤。后靠以井冈山为心脏的,绵亘于湘赣桂粤的山脉。向西越过洞庭云梦,遥对世界屋脊之下的,天府川渝,云贵青藏。山峦雄伟磅礴,江河源远流长,建都于此,国运定将更隆,繁荣万代。 (如蒙垂询请发短信至 86 15079060211 ) 胡广熙 2011-6-3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南方大旱致庐山瀑布等自然人文景观消失
热度 1 杨学祥 2011-6-2 13:15
南方大旱致庐山瀑布等自然人文景观消失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2日10:16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2日电 水文之痛,人文之殇:探访网传南方大旱下消匿的自然人文景观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长江干旱,洞庭湖、鄱阳湖、洪湖喊渴,长江三峡紧急放水……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的罕见大旱,对湖北、安徽、湖南、江西等地农业和生态造成严重影响。近期,网民对旱情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有网民称,中国古代文人骚客笔下的大江大湖已经面目全非,古代诗词美文中提及的美景也大打折扣。   【核心网事】“别了,岳阳楼记”   日前有网友发出一个名为《别了,岳阳楼记》的网帖,称今年的大旱导致范仲淹笔下的名篇《岳阳楼记》所描述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江、湖景观已经当然无存,感觉异常痛惜。   此外,还不断有网友发帖称,由于持续大旱,长江中下游“曾经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洪湖只剩下一块小水洼”、“洪湖水不再浪打浪,鄱阳湖变成大草原”;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现在已经“气若游丝,奄奄一息”。   网民痛陈大旱致使人文景观消失引起网络关注。网民“梅在海角”说,“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浩浩汤汤的洞庭水哪里去了?我们再也看不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美景了,真是可惜啊,让人不免有“不以物喜,只以景悲”的感叹!   网友“岳阳人”说,大旱导致长江中下游奇美的自然景观消失了,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千里湖光山色何时可以复还来!   “千余年岳阳楼犹在,八百年洞庭湖已干”,网友“hoho199”说,八百里洞庭美如画,只能出现在梦中了。江南无江,水乡无水,失去的不仅是一片风光……   【记者调查】旱魃凶顽下,烟波消、水憔悴、景观失   为了求证网民所传的景观消失情况,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分赴长江中下游的几个重点地区,寻着千古经典诗词佳句,探访那些闻名遐迩的人文和自然景点是否安在。   ——湖南岳阳楼: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景色不再   “我从没见过水干成这样。”6月1日,“中国网事”记者在湖南岳阳楼景区碰到带朋友来此游玩的岳阳本地居民徐彩云,在给远方的朋友当“导游”时,她满带可惜的口吻说。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远山,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笔下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让无数中国人心旷神怡,纷纷慕名而来。记者在巴陵广场眺望洞庭湖,裸露出来的几处沙洲让以往水天一色的景象不再显现,尽管视野依然辽阔,但从远处君山岛露出水面的高度看,水位明显比之前降低了不少。   徐彩云就住在岳阳楼景区附近的梅溪桥老街,她指着湖心一片露出来的沙洲说:“我在这里长大,印象中还没见过沙洲露出来。”徐彩云还说,就在旁边的岳阳港务局码头也因为水浅不能停靠大船。   岳阳楼景区办公室副主任尹明伟说,游客在丰水期前只能乘船前往湖中的君山岛,现在可以从旁边的农场通过沙洲到达。   来自成都的黄福君是在出差的途中专程取道岳阳来游玩,他告诉记者,完全是冲着《岳阳楼记》来的,但大旱影响了美景。   岳阳楼景区的一些居民告诉记者,岳阳楼一直是亲朋好友游玩的首选之地,初次到这里的人很难感受到干旱带来的变化,正常年份的景色其实远比现在壮美。    ——江西:庐山瀑布成“游丝” 石钟山下失妙音   李白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位于江西庐山南麓。但“中国网事”记者5月31日在山脚远眺庐山瀑布,发现在一片淡淡的雾气中,本该是蓬勃激涌的瀑布变成了一条条细丝。   庐山景区管理人员介绍,往年的4月份,当地就处于雨季,降水充沛,庐山瀑布水流汹涌,山涧水声轰鸣。但今年到了5月下旬,庐山瀑布还是水细声小。一些游客说,缺水的庐山瀑布少了不少山涧鸣泉的独特魅力,更无法领略其“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宏伟气魄。   在以庐山瀑布而闻名的江西九江,干旱使得主要景区景点和湖区受到直接影响。九江市防汛人员告诉记者,庐山风景区有8座水库,到5月底,这些水库水量比往年同期少了60%,绝大部分水库都处于死水位。   苏轼的《石钟山记》让石钟山闻名古今,石钟山景点位于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的湖口县。记者在石钟山看到,临近长江一侧的山脚部位已有一些小溶洞暴露出来。导游告诉记者,前几天暴露的小溶洞更多,一个个小石孔密集排列。   5月下旬,三峡放水后,湖口段的长江水位逐步上涨1米多,一些溶洞淹没在水下。导游指着山脚处告诉记者,去年5月份,长江水已上涨,并接近山壁上的大树底部,但现在的长江水距离树根还有三五米。   在江西省星子县,著名的鄱阳湖景点落星墩不是坐落在湖水中,而是坐落在“草原”上。记者看到,由于干旱缺水,落星墩附近的湖泊底部新草狂长,周边出现了一片片草原景观。   ——湖北赤壁:“惊涛拍岸”已成往事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900多年前,苏轼被贬黄州。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他与几位客人一起登上赤壁矶头。眼见滚滚东流的长江,激情难止,乘着酒兴,一口气写出了一篇惊世骇俗的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但“中国网事”记者探访发现如今的黄州赤壁那种骇浪惊涛的景象已成往事。   “中国网事”记者1日下午在黄冈市黄州区境内赤壁旧址看到,长江已改道到2公里以外,这里现成为东坡赤壁公园,赤红的岩壁陡峭如峰,“惊涛拍岸”留下的层层痕迹依然清晰可见,但“惊涛”早已被一条人工的景观河取代,而且由于今年的大旱几近死水。   如今,“惊涛拍岸”的长江古道上已建起了密密麻麻的民房。曾经拍岸的岩石上被后人刻上“赤壁”二字,与旁边已经毫无水景特点的坡仙亭、放龟亭等一起怅然回忆曾经的浩荡。   安徽天门山:“楚江”难称“开”,“碧水”大“缩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公元725年,李白在赴江东途中舟行江中溯流而上,折服于浩浩长江水在天门山壮美的“一拐”,留下了这首千古绝句《望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的天门山,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国网事”记者6月1日再赴安徽芜湖天门山探访时却看到,曾打动“诗仙”的“碧水东流至此回”之壮景已然大大“缩水”,“楚江”沿岸惊涛漫卷、碧水回旋的景观化作了大片的沙滩。   44岁的东梁村村委会主任谢晓平祖祖辈辈都在此居住,他说:“往常年份里,这时候的江水差不多要和江岸齐平,目测过去即使是在江水拐弯的最狭窄处,江面也有近千米宽,水势到了天门山这里几乎呈90度直角陡然向北一拐,江面上激起的巨大漩涡足有几百米长!”谢晓平指着远处如今平津的江面说,那时船夫到了此处不使力的话,船借水势反而会向上游奔去,景象非常壮观!   谢晓平告诉记者,近几年长江泥沙淤积逐渐加重,加上今年罕见的大旱,水面至少比正常年份下降了3到5米,船舶吃水严重不足,在东南沿岸甚至形成了一处面积达万余平方米的“大沙滩”。   带着孙子到天门山游玩的芜湖市民张怀宁也被眼前江边的沙滩震惊了。“我经常来天门山,以前哪会看见这么大的沙滩啊,只有壮阔的水面,恰如诗里描述的那样。但现在这样‘瘦身’了的平缓江水、沿岸巨大的滩涂、暴露在外的防水堤,实在无法让人联想到诗词中的壮观景象了。”张怀宁说。    【反馈链接】此景不可成追忆,关注生态勿惘然   大量人文与自然美景的消失,是源自今年上半年南方罕见的大旱。   中国气象局气候监测显示,1月1日至5月23日,长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三成至八成,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平均降水量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   “春季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无降水日数达60.5天,气象干旱导致江河、湖泊水位异常偏低,水体面积减少明显。”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量持续偏少,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刘贵华认为:“干旱对湿地生态影响很严重,尤其是水生动物影响非常大;如果干旱再持续一段时间,洪湖水生植物的种质资源可能出现灭绝性消失。”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最新预报,6月3日至7日,湖南、湖北以及江南部分地区将先后出现中到大雨的天气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有望缓解。   不过不少网民指出,人文与自然美景的消失应该对社会是个警醒,在气候变化和认为破坏下,我们的生态已经很脆弱,务必比以前更需小心呵护,否则一不小心就会留下千古遗憾。网民“晓波”说,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非常丰富,希望大家一起呵护,也希望雨季早点来临,让这些著名的景区重现神韵。(记者周勉、徐海波、马姝瑞、曹志恒) (编辑:SN025) http://news.sina.com.cn/c/2011-06-02/101622575240.s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1455 次阅读|1 个评论
致网友“云在青天”
热度 1 yangyongtian 2011-5-27 17:03
“云在青天”天在心, 心比天大索白云。 请君露出庐山面, 科学网上论古今。
个人分类: 友谊|188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周世界遗产秀】【二十八】庐山
menglingzong 2011-4-19 09:00
【一周世界遗产秀】【二十八】庐山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 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 地垒 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 屏风 ,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 匡庐 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 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主峰 大汉阳峰 海拔1474米,东偎 鄱阳湖 ,南靠 南昌 滕王阁 ,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 山水画 。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 坡地 、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 名胜古迹 遍布。 毛泽东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表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 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 谢灵运 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宋代诗人苏轼的《 题西林壁 》,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四大佛教名山,几乎妇孺皆知,而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的宗教文化则更引人入胜。庐山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则在于“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在这座云雾缭绕的灵山中,释道两教从互争雄长走向携手共勉;在这座缥缈的仙山中,移植来了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四颗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它们在庐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把庐山变成了宗教的荟萃地,神灵的伊甸园,宗教文化在庐山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是极为显著的。 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前五次都因为天时、人事不利而失败;尤其是第五次遭到狂风巨浪袭击,在海上漂流了十四天,最后漂到海南岛。返回扬州的路上经过端州时,日本弟子荣睿病故,鉴真和尚过于悲痛,加上天气炎热,眼疾爆发,导致双目失明。 当年鉴真第五次东渡为风浪所阻,回归扬州时,曾在庐山东林寺盘旋数日,对东林寺留下深刻印象。天宝十二年夏,鉴真大师第六次渡东瀛,东林寺僧智恩一同前往,终于抵达日本九州。翌年,在奈良兴建大寺,修筑戒坛、日皇、皇后、公卿四百余人皆从受菩萨戒。鉴真既开创日本律宗,又弘扬净土法门,因此,日本佛教莲宗(即净土宗)尊称东林寺为“祖庭”。 为了纪念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故事,寺内建有鉴真纪念堂,系仿唐建筑,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梁思成所设计,1973年建成。堂前建碑亭,中置仿唐汉白玉横碑,正面刻“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为郭沫若手书,背面刻赵朴初所撰碑文。纪念堂正殿内供奉有楠木雕刻的鉴真大师像。 五老峰地处庐山东南,因山的绝顶被垭口所断,分成并列的五个山峰,仰望俨若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故人们便把这原出一山的五个山峰统称为“五老峰”。它根连鄱湖,峰尖触天,海拔1358米。 由黄龙潭沿林间石阶上行约300米即到 三宝树 。此处浓荫蔽日,绿浪连天,三棵参天古树凌空耸立,二棵是柳杉,树龄600余年,一棵为银杏,树龄1600年,主干数人合抱不拢,形同宝塔。三宝树相传为千年古可柯,树下石碑上镌有“晋僧昙诜手记”6字。宝树已被重点保护。 庐山会议旧址   位于牯岭 东谷 掷笔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 白鹿洞书院位于 庐山五老峰 南麓(今属 江西 九江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940年),是 中国 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 中国历史 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宋代理学 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星子县)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 宋末 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白鹿洞与 岳麓 、雎阳、石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 宋仁宗 五年,改称“白鹿洞之书堂”,与当时的 岳麓书院 、 应天府书院 、 嵩阳书院 并为“ 四大书院 ”,并誉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后又与 吉安 白鹭洲书院 、铅山的 鹅湖书院 、南昌的 豫章书院 并称为“ 江西四大书院 ”。 光绪 二十四年(1898)年清帝下令变法,改书院为学堂。白鹿洞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停办,洞田归南康府(今 星子 )中学堂管理。宣统二年(1910),白鹿洞书院改为江西高等林业学堂。国民党时期, 蒋介石 准备要南昌 中正大学 接管白鹿洞书院,但未实现。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白鹿洞书院进行保护和维修。 《白鹿洞书院教条》 (校规) 《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 朱熹 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 儒家 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 修身养性之所 (一般人养不了)
个人分类: 一周世界遗产秀|2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庐山记游并示友人
sarstone 2011-4-8 02:09
暑热尘嚣难自清, 依水寻山上牯岭。 翠谷涉去古寺远, 花径踏来芳菲近。 诗人已去草堂在, 先哲难舍伟人擎。 山色入心觉闲短, 人生若何可再期。 1997.6
个人分类: 诗歌|2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赣之赞
hxdai2008 2011-1-16 17:22
锦绣山川星罗布,长江赣江兼抚河,庐山井冈龙虎山。 江南名镇陶瓷绝,名楼伫立赣水畔,飞檐画角凌碧空。 落霞长天共一色,千古绝唱世代传,物华天宝人杰灵。 唐宋八家出三杰,晏氏父子造诣深,更有临川汤显祖。 少俊戎马涉万险,壮士殊死战沙场,子嗣承志兴家园。 赣水儿女多辛劳,翠陌千里洪都府,旧城新颜日蒸上。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6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庐山遭受近20年来最强寒潮暴雪 未致大灾害(图)
杨学祥 2010-12-17 14:55
庐山遭受近20年来最强寒潮暴雪 未致大灾害(图) 2010-12-17 14:05: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庐山上居民生活秩序井然。崔小毅 摄 庐山气象局称,此次过程降温幅度超过15℃,最低气温零下13.4℃,风力5至6级,阵风8级,这次降雪之大、降温之剧烈,创造了1991年来12月份同期之最。 此次寒潮暴雪天气,除对庐山交通及居民生活带来一些影响外,并没有造成大的灾害。但对气象工作尤其是观测工作却带来很大困难,因风大吹雪严重,观测员连行走都十分困难。 庐山管理局官员介绍,为降低暴雪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地出动铲雪车对路面积雪进行了清理,确保车辆和居民通行。交通部门加强道路巡查,为外地游客车辆提供防滑。驻山部队官兵自备工具,到牯岭街进行铲雪,方便游客和居民购物。工商、物价部门加强对集贸市场的管理,肉类、蔬菜价格幅度变化不大,全山菜篮子整体情况正常。 庐山园林林业局在各景区景点增设警示标志,向游客提供草鞋、防滑鞋等防滑工具,并在险要路段安排工作人员提示过往游客雪天路滑注意安全,对一些风景树进行保护,增加了柱子加以支撑,以防倒树。(完)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http://news.163.com/10/1217/14/6O43NC9800014JB6.html 中新网庐山12月17日电(何柳斌 尹伟诚)受冷空气影响,庐山从15日开始遭受罕见的寒潮暴雪侵袭,当地平均雪深26厘米,降雪量34毫米,电线积冰直径达13毫米,但目前未造成大的灾害。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5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庐山2005
fqng1008 2010-9-30 06:44
去过庐山两次。 第一次是1982年夏,毕业前一年的暑假,和武汉的同学林俊华、阎敏、陈长虹、葛声惠、小杨(林的前妻,那时候正在热恋中,《庐山恋》的电影还没有出来)、小X(小杨的同事)等一起,住了三个晚上。那时候,大学生旅游刚刚兴起,庐山的接待能力有限,学校、电影院等公共场所都挤满了人。好在我们去的早,在一个不大的旅馆,但是比较清洁。记得每天晚上下雨,只有中午稍热一点,白天多半晴朗,加之我们年轻力壮,把庐山玩了个遍。下庐山的时候,走的好汉坡,从上午走到下午,乘晚上的船回武汉。 第二次是2005年夏,医院组织的红色旅游,去了20多人,一次热闹的聚会。当时的交通和服务已经便利了很多,这些图片都是第二次的纪念......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3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冬日庐山如琴湖
lixuekuan 2009-12-7 19:18
如琴湖 又名: 花径湖,是庐山标志性景区之一。大部分人都是夏天或者秋天去庐山避暑。可初冬的庐山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西下的阳光照在如琴湖上,各色的别墅映在湖面上,那么的恬静,绝对是个休假的好去处。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5463 次阅读|7 个评论
绿色照片(摄于南昌及庐山)
tangchangjie 2009-10-28 11:41
在南昌开NDBC2009及会后在庐山拍的几张照片,作了剪裁,重叠,压缩,4组13幅共250K, 适合网上传递。压缩后有点特殊效果: 山朦胧,水朦胧,能给人遐想,勾出美好回忆; 树朦胧,花朦胧,只缘它在庐山中; 而月朦胧,鸟朦胧的效果,却是Artificial的。 有悄悄话问那两张寛屏照片是怎样拍摄和拼接的。不需要特殊技术和镜头,是剪裁出来的,拍摄时像素高一点(500-1000万像素),对普通的远景照片适当剪裁,剪掉上下部分,就成了宽屏照片,所以,如果一时没有升级相机为宽屏型的预算,剪宽法不失为应急方法。 有悄悄话问怎样叠加的,三步:(a)在PPT上重叠,排版,在PPT上有若干地球人都知道的雕虫小技,如加标题,加标注框,...等等,都可以使用上;(b) 把PPT另存为JPG, (c) 用ACDSee剪切、修整。 最后像素大约900X640, 与普通投影机大致匹配。 当照片像素比最终表现设备(如投影机、屏幕)表现能力大很多时,实际上浪费了存储资源和网络传输能力,多产生若干二氧化碳。所以,不妨把此法做成的照片称为绿色照片。 诗歌散文旅游系列 其他博文 唱给天堂母亲的一首歌 震撼与感动,自信而不自大,自豪而不自满----国庆看阅兵 看蜀韵、闻书香、遥想当年手抄本-- 书博会有感(图文 ) 春运时节在飞机上的遐思 (现实与科幻) 久违了的巴蜀夜雨、灌区黄花和水利设施 (现实与科幻 ) 农家乐里看博客-国庆大假见闻 ) 香港WISE2010照片 忙碌的十一月--又把聚会当作一次分手(几张照片) 绿色照片(摄于南昌及庐山) 博文瘦身法:分集以及一键压缩庞大而无实际意义的元素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照片图片|10091 次阅读|8 个评论
庐山风光——云在山中游,岭在云上飘
xcl2822 2009-9-19 15:35
肖长来,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09-9-19 2009年7月7日在庐山上,真正感觉到 庐山之美,美不胜收! 山美,水美,林美,草美,洞美,崖美,庐美,楼美,人美! 更兼雾美,云美! 流云飞瀑,雾环云绕。置身云雾中,仿佛神仙境! 云下星子县,云上岭葱茏;岭上云靉靆,岭随雾升腾! 云在山中游,岭在云上飘(1) 云在山中游,岭在云上飘(2) 云在山中游,岭在云上飘(3) 云在山中游,岭在云上飘(4) 云在山中游,岭在云上飘(5)
4704 次阅读|3 个评论
庐山风光掠影
xcl2822 2009-9-5 16:25
肖长来,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09-9-5 庐山风光非常秀美,秀如图,美如画,真是人间仙境。2009年7月6-7日到庐山一游,感慨万千,诗曰: 如琴湖畔看花径,锦绣谷中观雾行。 回首崖前立绝壁,圆佛殿北御碑亭。 一滴泉水仙人洞,几处悬崖五老峰。 无限风光云雾里,鄱阳湖水送凉风! 下边是笔者拍摄的一些风景照片,从中可见庐山风光之秀美! 牯岭镇云雾缭绕 锦绣谷云雾翻腾 仙人洞香火缭绕 黄龙潭跌水瀑布 三宝树前年灵气 美庐美庐百年谜 飞云览胜庐山松 索道风光千米秀 大口瀑布下九天 浓雾遨游五老峰 清水碧石青龙潭 林间但觉有龙行 含鄱口中云雾浓
个人分类: 风光感悟|4554 次阅读|3 个评论
《畅游世界地质公园》之二:江西庐山地质公园
pony1984621 2009-8-1 15:59
1. 公园简介 庐山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总占地面积 500 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地质地貌、地质剖面。   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与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迄今为止,在庐山共发现一百余处重要冰川地质遗迹,完整地记录了冰雪堆积、冰川形成、冰川运动、侵蚀岩体、搬运岩石、沉积泥砾的全过程,是中国东部古气候变化和地质特征的历史记录。与欧洲阿尔卑斯地区及北美地区第四纪冰川活动特征有许多相似之处,具有全球对比意义,对研究全球古气候变化和地质发展史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以伸展构造为主体,伴随庐山出现的断块山构造和变质核杂岩构造,组成了庐山地学景观的又一特征。受新构造运动作用,庐山孤山屹立,大构造巍峨壮观,小构造千姿百态。庐山变质核杂岩构造十分出众,与世界标型变质核杂岩具有对比性,庐山南麓出露有 2518 亿年前的早元古代 星子群 变质杂岩地层,载入了《中国地层典》。   构造运动、冰川侵蚀、流水三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复合地貌景观,是庐山地学上的另一大特征,它与植被和生物多样性一起构成了庐山一幅雄、奇、险、秀的绚丽画卷,体现了庐山地学景观极高的美学价值。   庐山既是中国山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又是以陶渊明为创始人的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历史上曾有 1500 多位知名科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文人墨客来到庐山考察旅游,留下了 4000 多首著名的诗篇及近千篇(幅)学术论文、游记、画卷,集中体现了庐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和历史缩影。   蕴含中西的庐山建筑文化驰名中外。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上 20 多个国家在庐山牯岭建别墅近千栋。清凉秀美的庐山二十世纪初就被称为 万国公园 、 世界村 。庐山的历史遗迹与人文景观,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 2. 交通位置 庐山位于九江市南 36 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 25 公里,东西宽约 20 公里。 庐山 旅游交通十分方便,航空、水运、铁路、公路已形成庐山的立体交通网络。    南昌 、 九江 庐山机场,每天均有航班往返与 北京 、 上海 、 深圳 、 成都 、 昆明 、 青岛 、 厦门 、 海口 、 汕头 、 温州 、 珠海 、 福州 、 济南 、 武汉 、 西安 等大中城市。航空、铁路售票均已全国电脑联网,可预售全国各地飞机、火车票。   长江沿线每天有近二十个班轮停靠九江;铁路可自京九线、武九线及武汕线抵九江或庐山站  庐山(牯岭)至各交通站             公里  九江航运港                     38  九江庐山机场                    40  九江火车站                     34  庐山( 沙河 )火车站                 38 3. 门票价格 一、老年人、儿童及残疾人 (一)凡年满 70 周岁以上的老人来庐山旅游,凭有效证件(身份证、护照)在园门登记后,免收门票。 (二)身高 1.4 米以下(含 1.4 米)的少年儿童来庐山旅游,在园门登记后,免收门票。 (三)残疾人来庐山旅游,凭残疾证在园门登记后,免收门票。 二、现役军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消防部队的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凭有效证件 ( 军官证、士官证、士兵证、军人伤残证、军队离退休证),在园门登记后,免收门票。 三、对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优惠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凭有效证件(代表证或委员证、身份证两证齐全),在园门登记后,免收门票。 四、对全国先进模范群体的优惠   获得国家级表彰的全国劳模、全国 五一 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 五四 青年奖章获得者、新长征突击手、全国 三八 红旗手,全国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的先进模范,凭有效证件(荣誉证书、身份证两证齐全),在园门登记后,免收门票。 五、在校学生和教师 (一)在校大学生来庐山旅游、实习,凭有效证件(学生证、身份证两证齐全)在园门登记后,实行 7.5 折优惠,即淡季 ( 每年 12 月 1 日至翌年 3 月 31 日 ) 由 135 元 / 人优惠到 100 元 / 人,旺季 ( 每年 4 月 1 日至 11 月 30 日 ) 由 180 元 / 人优惠到 135 元 / 人。 (二)在校中学生及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凭有效证件(学生证、身份证两证齐全)在园门登记后,实行 5 折优惠,即淡季由 135 元 / 人优惠到 70 元 / 人,旺季由 180 元 / 人优惠到 90 元 / 人。 (三)教师在教师节期间( 9 月 5 日 12 日),凭有效证件(教师资格证、身份证两证齐全),在园门登记后,实行 5 折优惠,即由 180 元 / 人优惠到 90 元 / 人。 六、旅游业内人士   持国家导游证的导游人员和旅行社经理资格证者(凭导游证、资格证和上岗证)在园门登记后,免收门票。 七、新闻媒体从业人员   全国省级以上新闻单位的记者与江西省地市级以上新闻单位的记者来山采访,凭有效证件(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发的记者证或采访证和身份证两证齐全),在园门登记后,免收门票。 4. 地质知识 水体景观旅游资源 洞穴地貌景观 1 .岩溶洞穴旅游景观   区域内已发现的主要岩溶洞穴有 6 处。彭泽的龙宫洞与庐山的猴洞为一类,系由 5.6 亿年前的寒武纪泥质条带石灰岩被溶蚀而成。已开发的龙宫洞规模巨大,钟乳石内涵丰富多彩,洞长 2.7km ,是一条别具特色的地下艺术长廊。猴洞正在开发,洞长近千米,其旅游价值远不如龙宫洞。九江县已开发的狮子洞与龙洞及瑞昌新发现的横港洞为一类,系由 2.5 亿年前的早二叠纪厚层石灰岩被后期地下水溶蚀而成。狮子洞分三层,钟乳石较发育,构成了 40 多个主要景点。龙洞位于湖口大桥西端,尚未开发。横港洞规模巨大,有一定的开发远景。九江县已开发的涌泉洞,由中下三叠纪白云质石灰岩被地下水溶解而成,洞体有三层,石笋、石柱、石幔、石帘样样齐全,构成了 32 个主要景点。 2 .砂岩潜蚀洞府旅游景观   此类洞府几乎都位于庐山地区的震旦纪砂岩之中。厚层砂岩的层面常构成洞顶与底。洞壁大多由两组 X 形剪切节理面构成。由于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在几组剪切面的交汇处或小断裂带上使这种长石石英凝灰质砂岩遭到潜蚀而形成规模较小的洞体。例如仙人洞、鬼洞、木瓜洞,均属此类。鬼洞的洞壁及洞顶还有许多水晶晶簇及单晶。 3 .岩块堆叠型洞府旅游景观   此类洞府大多分布在庐山的悬崖陡壁之下,由崩塌的巨大岩块堆叠而成。例如:凌霄洞、神仙洞、观音洞、羲之洞、紫烟洞、五老洞、暗龙洞、龙云洞等。此类洞府大多处于海拔 400 - 800m 的峭崖之下,自然环境十分优美,且常有古庙遗址及古树名木藏于竹林之中,旅游品位也较高。 水体景观旅游资源 人工湖景观   永修与武宁县间巨大的柘林湖水库,面积约 308km 2 ,与浙江安徽间的千岛湖十分相似,湖内的大小岛屿 900 多个,目前已初步开发成为水上旅游区。此外,庐山顶上的芦林湖、如琴湖,也是两个重要的风景点。庐山下的石牛山水库、南城水库、观音堂水库、荆林水库,规模也较大,对庐山的风景也起到了一定的衬托点缀作用 水体景观旅游资源 河流及地貌景观   庐山四周多溪流,飞流奔驰,清澈见底。上游沿溪常有瀑泉、碧潭,常是旅游胜地;中游大都在陡壁型的峡谷之中,幽奥神秘;下游因有冰碛泥砾分布,急流将泥砂冲走,仅剩巨大的漂砾,布满河床,因此称为 石河 ,异常壮观,最主要的溪流有:康王谷溪流、三峡涧溪流、青玉峡溪流、九叠谷溪流、王家坡溪流、剪刀峡溪流、石门涧溪流、朱家山溪流、彭家河溪流、折桂谷溪流、红山洼溪流等。这些溪流均不具备行船及漂流条件,但本身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对四周风景起到了重要的点缀作用。   长江位于地质公园之北约 8km 处,又称为浔阳江,至唐代末年才南迁至九江市区一带。江面宽约 1500m ,一年四季波澜壮阔汹涌澎湃,既是天然的主要航道,又是美妙的水上乐园。 水体景观旅游资源 泉水景观 1 .温泉景观   在庐山、云山、九宫山、九岭山脚下均发现有断层型温泉,唯以地质公园内黄龙山下的 星子温泉 医疗价值最高。   星子温泉早在宋代就已开发,曾称为黄龙灵汤院。经考察研究,该温泉中含有 30 多种微量元素,是一个典型的硫化氢氡泉,有着较高的医疗价值,与法国的 凡儿德百 温泉、英国的 拜斯 温泉属同一类型,水质可与西安的华清池媲美。平均水温 62 ℃ ,每天可开采水量 1063 吨。星子温泉疗养院四周环境优美,早已是一个风景点。 2 .上升泉景观   地质公园内有不少上升泉,大多是沿断层带分布的上升泉,例如:报春泉、甘露泉、养颜泉、桃花泉、清心泉,水质均较好,即有欣赏价值又有饮用价值。有些上升泉日流量达 2200 吨以上,且水质较好,例如海会的金竹泉,牧马场的云会泉及赛阳的冷泉。有些泉水虽流量不大,但水质甚好,例如观音桥头的招隐泉(天下第六泉)、五老峰下的白龙泉、齐圣泉、仙人洞中的一滴泉。东林寺及秀峰的聪明泉,名望较高,但水质不好。 3 .古井景观   九江市内的浪井深 14.7m ,井水与长江水相沟通,长江涨水,井中起浪,系公元前 201 年灌婴开凿。 水体景观旅游资源 连河湖景观   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是赣江的连河湖,湖底有赣江主河道,是一个典型的过水型湖泊。约在 2050 年前,由于梅家洲的出水对赣江入长江产生了顶托作用,再加上地壳的下沉,使赣江下段积水成湖,湖中尚有两个西汉的古县城遗迹。星子县之北的鄱阳湖曾是古 彭蠡泽 的一个组成部分。星子县之南的鄱阳湖旧称为落星湖,传说湖区曾是一个陨石坑,老爷庙水下 魔鬼三角区 ,有人认为与湖底高磁性的陨石有关。   这个面积达 5500km 2 的连河湖,在冬季湖水面积仅 500km 2 左右,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湿地,每年冬季有 236 种 38 万多只候鸟到湿地过冬,全世界最为珍稀的白鹤 98 %来此地过冬。所以,鄱阳湖在夏季是理想的水上游乐园,冬季是观赏候鸟的旅游胜地。 水体景观旅游资源 瀑泉碧潭景观   区域内有旅游价值的大瀑布几乎集中于庐山四周的悬崖地带,尤以庐山东侧更为发育。 匡庐瀑布,山川绝胜 名符其实,仅著名的瀑布就有 20 多条,集 形体美、空灵美、幻象美、动态美、声韵美 为一体。庐山瀑布与雁荡龙湫、黄山石笋并称 天下三奇 。庐山的瀑泉碧潭在空间形态结构上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上端有一个石门状裂点,中间是瀑布主体,瀑下有一碧潭。   庐山多悬崖,植被发育,雨量充沛,溪流成群,瀑布也就特别发育。例如红山洼一沟之中在 800m 溪流内竟有 7 条瀑布。规模最大的是三叠泉大瀑布,落差达 150m 。秀峰的黄岩瀑布,也早因李白的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而名扬天下。康王谷的谷帘泉瀑布水质最好,唐代的茶博士陆羽命名为天下第一泉。剪刀峡瀑布旁的岩石也呈剪刀状褶曲(尖棱褶曲),乌龙瀑布旁的岩石构成一条天然的石龙状扭曲,旅游品位均甚高。 复合地貌景观   庐山的地貌景观较为特殊,是一种多成因复合地貌景观,依次由断块山构造地貌景观、冰蚀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叠加而成。   晚白垩纪在古鄱阳湖形成的同时,形成了庐山断块山的雏形,至古近纪、新近纪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才形成了雄伟峻峭的庐山断块山。    300 万年之后的第四纪大冰期来临之时,庐山曾产生过 4 次冰期,此种海洋性山麓冰川的刨蚀作用特别强烈,在高大的断块山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冰蚀地貌景观,刃脊、冰斗、冰窖、 U 谷、角峰等。    1 万年以来的冰后期,由于庐山雨量充沛,水系发育,在流水强烈侵蚀作用下,对断块山构造地貌及冰蚀地貌进行着强烈改造,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流水地貌景观,断层崖,冰川刃脊变成了险峻的奇峰巉岩, U 谷形成新的峰谷与峡谷,悬崖峭壁林立,异常雄伟壮观,为大量瀑布形成奠定了基础。 剥蚀与堆积地貌景观 1 .构造剥蚀地貌景观   庐山西部外缘的株岭一带的地貌,几乎都是背斜处形成洼地、向斜处却成为高山峻岭。坚硬的泥盆纪砂砾岩构成山岭主峰,与湘西的张家界较为相似,但远没有张家界奇峭陡峻,所以其旅游价值也远不如张家界。 2 .堆积地貌景观   沿鄱阳湖滨及长江南岸有一系列晚更新世的沙山,例如:松门山、沙岭山、老爷庙、梅家洲等地的沙山,是古赣江晚更新世的河床沉积物,后又经干旱期的狂风吹扬到江岸的低丘山坡上堆积而成沙山,沙层厚达 20m 以上,形成了湖滨地带特有的沙漠旅游景观,以沙岭山、老爷庙两地最为典型。 第四纪冰川遗迹地貌景观   在赣北地区,仅庐山国家地质公园内有第四纪冰川遗迹地貌景观,系李四光 1931 年发现,由于庐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地貌的特殊性,对其成因长期以来争论不休,这也正是其旅游价值所在,不仅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学者,而且还吸引来了大批怀着 求新、求奇、求特 心理的游客。   庐山的第四纪冰川地貌景观有如下四大特色为世人所关注: 1 .冰川地貌类型齐全   在中国东部地区,唯独庐山的第四纪冰川地貌类型最为齐全且较典型。冰斗、冰窑、冰坎、冰川 U 形谷、冰川悬谷、冰笕、冰川刃脊、冰阶、冰盆、冰川角峰、冰川盘谷一应具有。冰川运动学的遗迹也较多:冰川条痕石、冰坡、冰溜面、冰川表皮构造、冰川压入构造、剪断构造、斜层构造、基岩团块构造、龟背石、羊背石、鼻山尾均有发现。冰川中碛垅、侧碛垅、终碛垅、冰水湖历历在目,特别是冰川与冰水呈犬牙交错状剖面的存在及白色冰碛泥砾堆碛剖面遗迹的发现,意义较大。庐山应是研究古冰川地貌遗迹的理想基地。 2 .受冰后期流水强烈侵蚀形成了高品位的旅游景观   庐山的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由于冰后期地壳强烈反弹快速上升,所以受冰后期流水侵蚀较为强烈。这样以来,虽然使冰川遗迹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增加了研究难度,但却造就了大批高品位的山水旅游景观。庐山几乎所有旅游品位较高的巉岩奇峰、怪石、岩台,都是在冰川刃脊的基础上,再经过流水的适当改造而成的;庐山独具特色的悬崖、瀑泉、碧潭景观,大都是在冰川 U 形谷、冰阶、冰盆的冰蚀雕刻基础上,再经流水的侵蚀叠加而成的。 3 .人与自然的和协统一特色   庐山顶上的众多冰斗、冰窑、冰川 U 形谷,由于地形相对较为平坦,历来就成为人类文化活动与避暑休养的胜地。几乎每个冰斗、冰窑、 U 形谷中都有寺庙。高山顶上特有的牯岭镇就位于窑洼冰窖之中。 1886 年英国传教士登上庐山来到东谷冰窖兼 U 形谷之中,一眼就看出这里与英国泰晤士河上游的牛津冰川 U 形谷地貌非常相似,随即产生了在东谷建造 国家公园 及别墅群的想法,请规划师进行规划,终于建成了多国别墅群。随后,庐山顶上修建了大量疗养院和宾馆饭店及公路,成了理想的避暑疗养休闲度假胜地,还曾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   由于庐山的自然景观特殊,自古以来到庐山来过的著名文化名人有 1500 多位,留下的诗词、游记近 4000 篇,还有许多山水名画。所以庐山不但是中国田园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且也是我国山水诗及画的重要发详地之一。庐山的几乎每一个重要景点、景观,都有历史名人的颂扬描绘。 4 .科学奥秘的争论特色   自然界任何重大科学问题,尤其是地质自然科学问题,几乎都有争论,已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但象庐山第四纪冰川问题,争论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激烈却不多见。争论本身说明还有许多当前难以解决的科学奥秘,有进一步研究争论的必要。争论本身就是价值,尤其是旅游价值。   持庐山有第四纪冰川的学者们,根据庐山大量的冰川遗迹证据,认为庐山在第四纪更新世的数百万年间,同全球一样确实产生过冰川,而且是海洋性山麓冰川,由老至新依次划分出了四个亚冰期和相应的间冰期。持反对意见的学者,主要认为,庐山山不够高,主峰仅 1474m ,且纬度又太低,介于北纬 29 ~ 30 间,庐山达不到雪线以上,产生不了冰川。庐山在更新世时处于冰缘环境,可能在晚更新世晚期大理冰期时产生过冰川。奇怪的是,另一派学者则认为,早、中更新世及晚更新世早期,庐山都产生过冰川,唯晚更新世晚期大理冰期时仅处于冰缘环境。未产生过冰川。 5. 网址链接 http://www.china-lushan.com/ 6. 图片展示 庐山牯岭 庐山芦林冰窖 庐山天桥冰溢口 天桥冰溢口 龙首崖   王家坡U形谷 西谷冰窖 大校场冰川U形谷 牯牛岭冰川刃脊 西谷冰桌 天桥冰溢口 芦林冰窖 芦林冰碛泥砾剖面 鼻山尾(鞋山) 石门涧冰坎 千佛峰滑脱褶皱
个人分类: 地理名胜|7651 次阅读|1 个评论
奇观抓拍:庐山上空惊现中国地图(图)
sxzx 2008-11-11 20:06
奇观抓拍:庐山上空惊现中国地图(图) 作者:三峡在线 2 008年4月18日到4月20日,本博主三峡在线在庐山玩了三天。这几天的庐山一直下着雨,让我领略到了庐山的云山雾海。 4月19日中午时分,大约12:00左右,当我们游览完花径、锦绣谷、仙人洞之后登上山顶的时候,小雨突然停止,天空也突然放睛,此时庐山上空一片睛空,三峡在线抬头仰望,突然发现庐山上空惊现中国地图,于是拿起相机,抓拍到了这样一组图片。 奇观抓拍:庐山上空惊现中国地图。(三峡在线抓拍) 由于是抓拍,而且庐山的云扩散得太快,景象在瞬间消失,以至于在我拍摄的时候,其它游客也纷纷拿起相机的时候那个景象已经变形了。至于像不像,大家看看吧。如此自然景观,实属罕见,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同时,这几天,本博客没有更新,很多热心的读者纷纷给三峡在线留言为何没有更新,这便是没有更新的原因,三峡在线就不一一回复大家了。顺便发一张大雾中的三叠泉,同样是在大雨中拍摄到的,瞬间的云开雾散之后,三峡在线捕捉到了这张相对清晰的三叠泉。 瞬间的云开雾散之后,三峡在线捕捉到了这张相对清晰的三叠泉。 要是觉得不错,请点后面的投票投我一票吧 : 投票
个人分类: 生活情感|2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庐山云雾
suqing1961 2008-8-12 11:04
庐山云雾 山邀雾同走 人约雾同游 咫尽闻耳语 不见使人愁 雾催群山睡 雾漫花含羞 夜读东坡诗 思绪比雾稠 1983
个人分类: 诗联拾趣|3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庐山天下牛
ywang69 2008-8-4 11:16
虽说苏轼的《题西林壁 》小学时就背诵过,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也早已家喻户晓,张瑜,郭凯敏的电影《庐山恋》曾经风靡全国,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一饱庐山风采,2008年的暑假终于登上了庐山。 我们参加的是四川国际旅行社的团队旅游,江西落地导游是眉清目秀的小刘,让我们称呼他小表弟,这符合江西老表的习惯。 导游年纪不大,但是文采很好,能够背诵许多景点相关的诗词以及典故,尤其是关于政治人物的野史逸事记得非常熟练,历史事件的时间也是大多相当娴熟,看来他的导游证货真价实。前往庐山的大巴上,他就给大家背诵了李白和苏东坡的名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常言道: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黄山天下奇、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那么,庐山该用哪个字来概括呢?小刘表弟出了一个题目让我们猜。 是啊,上面这些名山已经各具特点,庐山哪一个方面也不占优势,用哪个字来形容庐山还真费思量! 最后小表弟公布答案:牛! 庐山雄不过泰山,险不过华山,奇不过黄山,秀不过峨眉,幽不过青城,但却是五者兼而有之,集天下之大成于一身!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竞竞相窥探庐山之真面目,留下如此众多的诗词名篇;近代中国的许多政治风云人物也在庐山留下足迹,蒋介石有每年亲上庐山避暑之习惯,江山易主后,毛泽东和江青也下榻当年委员长和宋美玲的美庐别墅。 在美庐别墅蒋介石、宋美玲留影的台阶前,游客大多在此拍照留恋,因为在别墅的房间里面禁止拍照和摄像。 看来不服不行,庐山天下牛! 和铁道部有缘,住宿的宾馆是铁道部庐山西湖宾馆(号称四星级) 与白居易合影(大林寺桃花脍炙人口,也是花径公园的由来) 如琴湖可能就是当年电影《庐山恋》拍摄张瑜、郭凯敏游泳的地方 毛主席当年暮色苍茫看劲松之地 著名的仙人洞风光有限 中共党史上著名的庐山会议旧址 有1600年历史的三宝树矗立在黄龙寺前 美庐别墅是国共两党政权盛衰的见证 庐山的景点数不胜数,虽然台风凤凰的经过带来降雨影响了游览,在含鄱口由于雨雾缭绕没有欣赏到鄱阳湖的风采,虽然李太白当年写诗的庐山瀑布由于大雨没有开放。 在西湖宾馆的健身房,邂逅了曾经在西南交大铁道部干部管理班的学员,他们是庐山西湖宾馆的管理人员,我和他们还切磋了一下乒乓球技术。有一段时间没有锻炼了,没有打多久,但第二天却觉得胳膊发酸。 晚上睡觉不用空调也觉得非常凉爽充分证明庐山是夏日里的清凉世界,山上众多的政治人物的旧居和文人骚客留下的不朽诗篇,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诸多别墅建筑,以及独特的宗教古迹和不俗的自然风光还是让我觉得: 庐山天下牛! (王鹰 2008-8-4日 成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0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3: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