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陶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偶然产生的表面镀‘金’
siccashq 2010-1-8 07:57
今天将烧结的陶瓷放入水中超声清洗表面的污染物,谁知道取出来以后发现上下两面居然镀了一层金黄色的薄膜!这倒是新年第一个发现。 感谢郭兄及几位朋友的关注,这个奇怪的现象基本上有了眉目,应该是表面由于超声作用形成氮化钛薄膜。陶瓷基体是含钛的氧化物,烧结过程在真空条件下进行,很容易造成氧空位。氧空位的形成对于晶格位被其他异质离子的填充或配位有利,这里我偶然引入了氮原子,方法以后会写一篇文章来讨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氮原子稳定以及超声条件下为何促使氮化钛的形成。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4165 次阅读|10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四十六 陶瓷产业化探讨
siccashq 2009-11-27 13:15
本博一直致力于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材料的科学研究,并希望相关研究早日产业化和找到潜在的应用突破点。希望向各企业和产学研机构同仁探讨学习 产业化生产细节 ,了解材料 应用前沿的难点 ,共同寻求和提出 材料解决方案 !希望和诸位材料同行结识相交,为祖国高端材料自主化做出我们的贡献。 2009.11.26探讨信息: 陶瓷成型的研究和产业化途径 寻求成熟的烧结致密氧化铝陶瓷所需成型技术和设备。 联系方式:siccashq@gmail.com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4428 次阅读|4 个评论
她在丛中笑——瓷玫瑰
IrisXTBG1 2009-7-7 22:23
中文名称:火炬姜 姜科植物 别名:瓷玫瑰 拉丁学名:etlingera elatior 原产地:非洲、南美洲墨西哥和亚洲菲律宾、马来西亚 一般茎枝成丛生长,在原产地株高可达10米以上,在我国栽培一般仅2~5米。茎秆被叶鞘所包。叶互生,2行排列,叶片绿色,线形至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叶长30~60厘米,光滑,有光泽。花为基生的头状花序,圆锥形球果状,似熊熊燃烧的火炬,故名火炬姜;花序在春夏秋三季从地下茎抽出,高可达1~2米,直径约为15~20厘米,花俩粗壮;苞片粉红色,肥厚,瓷质或蜡质,有光泽,层层叠嶂;花上部唇瓣金黄色,十分妖娆艳丽,又似含苞待放的玫瑰,故又名瓷玫瑰。火炬姜常年可看到花朵的盛花期为5~10月。火炬姜还有1个变种,其茎秆、叶片均为紫红色,花朵为深红色,较为稀有。 瓷玫瑰名副其实,她的姿态就像她的美丽的名字一样,如光洁的陶瓷一般。而实际上她和玫瑰可没有什么关系哦,她是姜科的一种植物呢
个人分类: 花花世界|6838 次阅读|4 个评论
SCI收录期刊——陶瓷学科
wanyuehua 2009-4-28 09:28
截至到 2009 年 4 月 SCI 扩展版收录陶瓷学科期刊 26 种( SCI 核心版 12 种),出版地为美国的陶瓷期刊 7 种,英国 6 种,荷兰 3 种,中国、德国、 西班牙、 捷克、 意大利、日本、 南斯拉夫、比利时、印度各 1 种。 其中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 郭景坤院士任主编的 中文期刊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学报》是 目前唯一进入 SCI 源期刊 陶瓷 学科的中文期刊 。 2005-2008 年 SCI 共收录至少有一位中国作者(不包括台湾)的陶瓷学科论文 4448 篇,其中 2008 年 966 篇( 0.9660 % ), 2007 年 717 篇( 0.7555 % ), 2006 年 1228 篇( 1.4261 % ), 2005 年 1537 篇( 1.9896 % )。 4448 篇论文包括学术论文 2739 篇、会议论文 1653 篇、评论 31 篇、新闻 13 篇、通讯 6 篇、更正 4 篇、社论 2 篇。 2005-2008 年中国研究论文主要发表在以下几种 SCI 收录的 陶瓷 期刊上: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关键工程材料》 1495 篇,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学报》 1029 篇,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美国陶瓷学会志》 603 篇,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非晶性固体杂志》 357 篇, CERAMICS INTERNATIONAL 《国际陶瓷》 320 篇,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欧洲陶瓷学会志》 172 篇, 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溶胶 - 凝胶科学与技术杂志》 161 篇,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 《电子陶瓷杂志》 52 篇, JOURNAL 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 《日本陶瓷协会杂志》 49 篇, JOURNAL OF CERAMIC PROCESSING RESEARCH 《陶瓷工艺研究杂志》 37 篇,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CERAMIC TECHNOLOGY 《国际应用陶瓷技术杂志》 33 篇。 主要研究单位有中国科学院( CHINESE ACAD SCI ) 817 篇,清华大学( TSING HUA UNIV ) 418 篇,浙江大学( ZHEJIA NG UNIV ) 220 篇,哈尔滨工业大学( HARBIN INST TECHNOL ) 188 篇,天津大学( TIANJIN UNIV ) 165 篇,西安交通大学( XIAN JIAOTONG UNIV ) 145 篇,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 ) 141 篇,山东大学( SHANDONG UNIV ) 127 篇,武汉理工大学( WUHAN UNIV TECHNOL ) 116 篇,四川大学( SICHUAN UNIV ), 112 篇,大连理工大学( DALIAN UNIV TECHNOL ) 106 篇,华南理工大学( S CHINA UNIV TECHNOL ) 99 篇,同济大学( TONGJI UNIV ) 98 篇,华中科技大学(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 ) 91 篇,北京科技大学( UNIV SCI TECHNOL BEIJING ) 73 篇,中国科技大学( UNIV SCI TECHNOL CHINA ) 68 篇,华东理工大学( E CHINA UNIV SCI TECHNOL ) 63 篇。 说明: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关键工程材料》,出版地:瑞士, ISSN: 1013-9826, 专门刊登国际会议和特刊, 2007 年起不再被 SCIE 收录,但目前仍被 EI 、 ISTP 数据库收录. 2009 年 SCI 收录陶瓷学科期刊 26 种 1. ADVANCES IN APPLIED CERAMICS 《应用陶瓷进展》 http://www.maney.co.uk/search?fwaction=showfwid=615 Bimonthly ISSN: 1743-6753 MANEY PUBLISHING, STE 1C , JOSEPHS WELL, HANOVER WALK, LEEDS , ENGLAND , W YORKS , LS3 1AB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01 出版地 : 英国 2.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BULLETIN 《美国陶瓷学会通报》 http://ceramics.org/publications/bulletin/index.aspx Monthly ISSN: 0002-7812 AMER CERAMIC SOC, 600 N CLEVELAND AVE , WESTERVILLE , USA , OH, 43082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22 出版地 : 美国 3. BOLETIN DE LA SOCIEDAD ESPANOLA DE CERAMICA Y VIDRIO 《西班牙陶瓷与玻璃学会通报》 http://boletines.secv.es/es/index.php Irregular ISSN: 0366-3175 SOC ESPANOLA CERAMICA VIDRIO, DESPACHO 176, INST CERAMICA VIDRIO, CSIC, C-KELSEN 5, MADRID , SPAIN , 28049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2 出版地 : 西班牙 CERAMICS INTERNATIONAL 《国际陶瓷》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2728842 Bimonthly ISSN: 0272-8842 ELSEVIER SCI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 KIDLINGTON, OXFORD , ENGLAND , OXON, OX5 1GB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75 出版地 : 英国 CERAMICS-SILIKATY 《陶瓷学》 http://www.ceramics-silikaty.cz/index.htm Quarterly ISSN: 0862-5468 INST CHEMICAL TECHNOLOGY, DEPT GLASS CERAMICS, TECHNICKA 5, PRAGUE , CZECH REPUBLIC , 166 28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57 出版地 : 捷克 6.CFI-CERAMIC FORUM INTERNATIONAL 《国际陶瓷论坛/德国陶瓷协会报告》 http://www.cfi-web.de/ Monthly ISSN: 0173-9913 GOLLER VERLAG GMBH, ASCHMATTSTRASSE 8, BADEN BADEN, GERMANY, D-76532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20 出版地 : 德国 7. GLASS AND CERAMICS 《玻璃与陶瓷》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6471/ Bimonthly ISSN: 0361-7610 SPRINGER, 233 SPRING ST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56 出版地 : 美国 注:俄罗斯同名期刊 (Стело и ерамиа) 的英文翻译版。 8. GLASS PHYSICS AND CHEMISTRY 《玻璃物理学与化学》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6527/ Bimonthly ISSN: 1087-6596 MAIK NAUKA/INTERPERIODICA/SPRINGER, 233 SPRING ST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1578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75 出版地 : 美国 注:俄罗斯与拉脱维亚合办期刊《玻璃物理学与化学》 (Физиа и химия стела) 的英文翻译版。 9. GLASS TECHN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GLA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A 《玻璃工艺:欧洲玻璃科学技术杂志, A 辑》 http://www.hvg-dgg.de/publikationen/european-journal.html Bimonthly ISSN: 1753-3546 SOC GLASS TECHNOLOGY, UNIT 9, TWELVE O CLOCK COURT, 21 ATTERCLIFFE RD, SHEFFIELD, ENGLAND, S YORKSHIRE, S4 7WW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0 出版地 : 英国 10. INDUSTRIAL CERAMICS 《工业陶瓷》 Tri-annual ISSN: 1121-7588 TECHNA SRL, PO BOX 174 , FAENZA , ITALY , 48018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1 出版地 : 意大利 1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CERAMIC TECHNOLOGY 《国际应用陶瓷技术杂志》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18546337/home Bimonthly ISSN: 1546-542X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INC, COMMERCE PLACE , 350 MAIN ST , MALDEN , USA , MA, 02148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4 出版地 : 美国 12. JOURNAL OF CERAMIC PROCESSING RESEARCH 《陶瓷工艺研究杂志》 Quarterly ISSN: 1229-9162 KOREAN ASSOC CRYSTAL GROWTH, INC, SUNGDONG POST OFFICE, P O BOX 27 , SEOUL , SOUTH KOREA , 133-600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2000 出版地 : 韩国 13.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 《电子陶瓷杂志》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0285/ Bimonthly ISSN: 1385-3449 SPRINGER, VAN GODEWIJCKSTRAAT 30, DORDRECHT , NETHERLANDS , 3311 GZ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97 出版地 : 荷兰 14.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 无机材料学报》 http://www.jim.org.cn/en/dqml.asp Bimonthly ISSN: 1000-324X SCIENCE CHINA PRESS, 16 DONGHUANGCHENGGEN NORTH ST , BEIJING , PEOPLES R CHINA , 100717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6 出版地 : 中国 15.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非晶性固体杂志》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0223093 Semimonthly ISSN: 0022-3093 ELSEVIER SCIENCE BV , PO BOX 211 , AMSTERDAM , NETHERLANDS , 1000 AE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9 出版地 : 荷兰 16. JOURNAL OF SOL-G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溶胶 - 凝胶科学与技术杂志》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0301/ Bimonthly ISSN: 0928-0707 SPRINGER, VAN GODEWIJCKSTRAAT 30, DORDRECHT , NETHERLANDS , 3311 GZ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93 出版地 : 荷兰 17.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美国陶瓷学会志》 http://www.wiley.com/bw/journal.asp?ref=0002-7820 Monthly ISSN: 0002-7820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 INC, COMMERCE PLACE , 350 MAIN ST , MALDEN , USA , MA, 02148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899 出版地 : 美国 18. JOURNAL OF THE CERAMIC SOCIETY OF JAPAN 《日本陶瓷协会杂志》 Monthly ISSN: 1882-0743 CERAMIC SOC JAPAN-NIPPON SERAMIKKUSU KYOKAI, 2-22-17 HYAKUNIN-CHO SHINJUKU-KU, TOKYO , JAPAN , 169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892 出版地 : 日本 19.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欧洲陶瓷学会志》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journal/09552219 Semimonthly ISSN: 0955-2219 ELSEVIER SCI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 KIDLINGTON, OXFORD , ENGLAND , OXON, OX5 1GB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85 出版地 : 英国 20. MATERIALS WORLD 《材料世界》 http://www.maney.co.uk/search?fwaction=showfwid=502 Monthly ISSN: 0967-8638 I O M COMMUNICATIONS LTD INST MATERIALS, 1 CARLTON HOUSE TERRACE, LONDON , ENGLAND , SW1Y 5DB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93 出版地 : 英国 21.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GLASSES-EUROPEAN JOURNAL OF GLA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B 《玻璃物理学与化学:欧洲玻璃科学技术杂志, B 辑》 http://www.hvg-dgg.de/publikationen/european-journal.html Bimonthly ISSN: 1753-3562 SOC GLASS TECHNOLOGY, UNIT 9, TWELVE O CLOCK COURT, 21 ATTERCLIFFE RD, SHEFFIELD, ENGLAND, S YORKSHIRE, S4 7WW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0 出版地 : 英国 22. POWDER METALLURGY AND METAL CERAMICS 《粉末冶金学与金属陶瓷学》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6491/ Bimonthly ISSN: 1068-1302 SPRINGER, 233 SPRING ST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2 出版地 : 美国 注:乌克兰期刊《粉末冶金学 》 (Порошковая металлургия) 的英 文翻译版。 23. REFRACTORIES AND INDUSTRIAL CERAMICS 《耐火材料与工业陶瓷》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6493/ Monthly ISSN: 1083-4877 CONSULTANTS BUREAU/SPRINGER, 233 SPRING ST , NEW YORK , USA , NY, 10013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60 出版地 : 美国 注:俄罗斯同名期刊 《耐火材料和工程陶瓷》 (Огнеупоры и техничесая ерамиа) 的英文翻译版。 24. SCIENCE OF SINTERING 《烧结学》 http://www.iiss.sanu.ac.rs/journal.htm Tri-annual ISSN: 0350-820X INT INST SCIENCE SINTERING (I I S S), C/O ITN SANU, KNEZ MIHAILOVA 35/IV, PO BOX 315, BELGRADE , YUGOSLAVIA , 11000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代 : 1974 出版地 : 南斯拉夫 25. SILICATES INDUSTRIELS 《硅酸盐工业》 http://www.sil-ind.com/ Bimonthly ISSN: 0037-5225 BELGIAN CERAMIC SOC, 4 AVE GOUVERNEUR CORNEZ, MONS , BELGIUM , B-7000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30 出版地 : 比利时 26. TRANSACTIONS OF THE INDIAN CERAMIC SOCIETY 《印度陶瓷学会汇刊》 http://www.transactions-incers.org/ Quarterly ISSN: 0371-750X INDIAN CERAMIC SOC, CENTRAL GLASS CERAMIC RES INST, KOLKATA , INDIA , 700 032 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创刊年 : 1941 出版地 : 印度
个人分类: SCI投稿|13321 次阅读|1 个评论
激光陶瓷界后起之秀——Dr. H.Yagi
热度 1 lijiang1977 2009-4-13 23:33
2008年国际激光陶瓷会议上我最值得期盼的报告是Dr. A.Ikesue的 CurrentandFutureStatusofCeramicLaser, 前面我已经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接下来的一个邀请报告来之神岛化学公司(Konoshima)的Dr H. Yagi,他报告的题目是Recent advances in transparent ceramic laser materials。Dr H. Yagi虽然名气没有Dr. A. Ikesue那么响亮,但他绝对是激光陶瓷界的后期之秀,深得神岛化学公司Dr. T.Yanagitani的真传,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第一次见到Dr H. Yagi是在2007年3月13日。应我所潘裕柏研究员、王士维研究员和冯锡淇研究员的邀请,神岛化学公司材料研发中心的T.Yanagitani(柳谷)教授带着H.Yagi等人来我所作了题为Konoshima's Optical Ceramics 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神岛化学公司在光学透明陶瓷方向上的研究历史和最新研究动态,并就透明陶瓷在红外窗口、闪烁体、激光增益介质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生动的阐述。当T.Yanagitani教授被问及透明陶瓷的具体问题时,他都会说这个问题可以让Dr.H.Yagi来回答,足见Yagi博士在激光陶瓷研究上很有造诣。Dr.H.Yagi看起来也并不是特别起眼,用英文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有点结结巴巴的。当我问及一些关键技术时,Dr.H.Yagi总会以It's a secret来答复。日本公司的研究人员太精明了,回答的时候滴水不漏,远没有和Dr. Ikesue交流的时候有收益。 第二次见到Dr.H.Yagi也就是在2008年的国际激光陶瓷会议上,受我所组织方的邀请,他在LCS2008上作了特约报告。Dr.H.Yagi太年轻了,博士毕业都没几年。这个报告主要展示了神岛化学公司近几年在激光陶瓷领域的最新进展,几乎涉及到激光陶瓷的所有体系,真让人万分佩服!报告结束后,我主动找Dr H.Yagi交流,可他说的最多的还是那句It's a secret。前段时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的章健博士回所做实验,在探讨的过程中,章健博士也提到H.Yagi,他说在Yagi博士眼里,其它国家在激光陶瓷领域的水平都相差不大,这也从侧面说明日本在激光陶瓷领域仍处在领先地位。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神岛化学在激光陶瓷领域的精彩工作。 Dr. Yagi在LCS2008上的报告 Dr. H. Yagi 神岛化学公司开发的透明陶瓷-1 神岛化学公司开发的透明陶瓷-2 注:照片引自Dr. Yagi在LCS2008的报告
个人分类: 透明陶瓷|7845 次阅读|4 个评论
Dr. A. Ikesue获2008年Otto Schott研究奖
lijiang1977 2009-4-6 19:59
10th Otto Schott Research Award Japanese Researcher Receives Award for Development of Ceramic Laser Material (开辟激光陶瓷新领域) Dr. Akio Ikesue was presented with the 2008 Award for his pioneering work in the field of optically transparent polycrystalline ceramics, with which he created the field of polycrystalline ceramic lasers. For many years, his name has been inseparably linked to the fabrication of novel ceramic laser materials. In 1995, he achieved laser performances close to those of mono crystals. This sparked off intens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that have resulted in new ceramic technologies and a broad scope of applications for the materials produced using this sophisticated procedure. The results of Dr. Ikesues research have been published in renowned technical magazines. His ideas have met with broad acceptance and are now being put to use in laboratories all over the world. The Japanese scientist is currently a regular visiting lecturer at distinguished conferences on lasers, materials and ceramics. Only recently, he was selected by the U.S. Government to become the first project head from Asia to develop ceramic materials for producing megawatt laser performances. At present, Akio Ikesue has 15 patents. He founded his own company, World Lab.Co. Ltd., in Nagoya, and is an Invited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 Pierre et Marie Curie in Paris. The Otto Schott Research Award and the Carl Zeiss Research Award are conferred on an alternating annual basis to honor out-standing scientific performance and to motivate and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ience and industry. Both research awards are managed by the Stifterverband, a German research organiza-tion that offers the award on an international basis,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resence of the two groups, SCHOTT AG and CARL ZEISS AG. Among the past award winners are physicians and chemists from Germany, as well as scientists from various Euro-pean countries,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Japan and China. The Japanese scientist Dr. Akio Ikesue (2nd from left), Dr. Hans-Joachim Konz (2nd from right), member of the Board of Management at SCHOTT and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Ernst Abbe Fund, also bids farewell to Professor Gerd Mueller (right) and Prof. Donald Uhlmann (left), two individuals who have served as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many years. 11 of the 20 previous recipients of the Otto-Schott- Research Award were present at this years 10th Otto Schott Research ceremony. Our photo presents also the award winner 2008, Dr. Akio Ikesue (3rd of right), Dr. Hans-Joachim Konz (3nd from left), member of the Board of Management at SCHOTT and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Ernst Abbe Fund, and Professor Gerd Mueller (right) and Prof. Donald Uhlmann (left),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many years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hott.com/english/news/press.html?NID=2427
个人分类: 透明陶瓷|7583 次阅读|1 个评论
陶瓷导论读书笔记之二 陶瓷原料
lijiang1977 2009-3-29 23:46
人们所熟知的陶瓷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脆性,在发生断裂时只有很小的形变或者几乎没有形变。这种属性和能够屈服变形的金属正好相反。所以陶瓷一般不能采用金属的工艺成型。陶瓷工业所用的矿物原料,主要是由复杂的地质过程所形成的无机非金属结晶固体。这些原料的陶瓷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基本成分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以后含有的共生矿物的基本成分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由于硅酸盐和铝酸盐材料分布广泛(地壳中氧、硅、铝元素占总量的 90% )而且价格低廉,因此是陶瓷工业的主要原料。对于精细陶瓷,则需要精选原料,甚至用化学提纯或者用化学方法制备原料。应用最广泛的粘土矿物细颗粒的含水铝酸盐,当其与水混合时可以产生可塑性,粘土的可塑性是通常采用的成型工艺的基础。最普通的并且陶瓷学家最关心的粘土矿物是高岭石结构为基础的,滑石是一种与粘土矿物相类似的具有层状结构的含水硅酸镁,除此之外,无水的二氧化硅也是很多陶瓷工业的基本原料。因为二氧化硅价格低廉,质硬,具有化学稳定性,比较难熔,但能够形成玻璃体,因而被广泛采用。石英、粘土、长石一起组成传统的三组分瓷,石英作为耐熔的骨架成分,粘土提供可塑性,长石则作为助熔剂,其作用是促进形成玻璃相。 许多天然蕴藏的非硅酸盐材料,主要用来制造耐火材料。氧化铝大多是用 Bayer 法从铝矾土矿中制备,氧化镁既可以从天然菱镁矿,也可以从得自海水或盐水的氢氧化镁中制得。虽然大多数传统陶瓷是以廉价而且容易获得的天然矿物原料为基础而配制,但越来越多的特种陶瓷则依赖于用化工原料。 参考文献:陶瓷导论 WD格瑞等著
个人分类: 科研项目|6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陶瓷导论读书笔记之一 陶瓷导论是一本怎样的著作?
lijiang1977 2009-3-29 21:41
导论主要是从物理陶瓷学的观点来了解陶瓷的发展、用途和性能控制。通常陶瓷材料是一种具有若干结晶相和玻璃相的混合物,并且具有气孔。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陶瓷结构的成因和它对性能的影响这两者的观点出发,关注陶瓷的结构是最重要而有效的探索途径。关注陶瓷结构的成因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就是物理陶瓷的核心所在。陶瓷导论不仅从晶体点阵和理想的结构,而且从原子排列的不规则性或者有序性,已经晶格缺陷等观点出发,在晶态固体和非晶态玻璃中,原子或者离子的排列方式都同等重要。这些条件影响着陶瓷的各种性能,如热传导、光学性能、机械性能、介电性能和磁性等。从另一尺度来说,陶瓷中的结晶相、玻璃相和气孔的排列,也对陶瓷材料的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陶瓷导论主要是为陶瓷材料的制备、性能和用途提供理论根据,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篇: 1) 导言 2) 陶瓷固体的特征 3) 陶瓷材料显微结构的性能 4) 陶瓷的性能 陶瓷的定义,比起希腊字陶器( Keramos )所指的,即所谓加热土质原料而制成固体物件的技艺和科学的范围,更为广泛,现代陶瓷泛指无机非金属材料( Inorganic Materials ), 包括多晶陶瓷、单晶和玻璃。 参考文献:陶瓷导论 WD格瑞等著
个人分类: 科研项目|6563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十六 磁场在织构陶瓷制备中的应用
siccashq 2009-3-24 08:52
光恒兄问我对于磁场烧结有没有兴趣,我没有做过这个方向,不过C兄利用单模微波烧结方法发现在磁场和电场强度最大的区域微波烧结并不是最好,而是在中间区域协同作用下可以得到很好的烧结温度,这里面估计存在着低温和高温区域对于电场和磁场的要求。比如两相材料A+B,如果单纯使用A相的话,低温区域主要靠介电损耗升温,高温区域主要靠磁偶极子的摩擦来升温,但是A相在低温处的介电损耗并不理想,如氧化铝材料,所以很难实现微波烧结。两相的好处就是联合另外一相的低温区升温优势,把A相抬上去,B相相当于susceptor。传统陶瓷结构材料一般磁导率都非常低,估计纯粹使用磁场烧结困难很大,但是烧结复相材料应该是非常有前途的方向,但是磁性材料对于结构性能(力学性质)要求可能依赖不大。 另一个在陶瓷领域利用磁场的方向是实现内部结构的织构化,通俗的说就是使得陶瓷晶粒沿着不同的方向排列,和纺布有点相似。日本的物质材料研究所Uchikoshi博士曾经在强磁场辅助下实现了氧化铝的织构化,10T,超导材料。我不知道光恒兄说的这位老兄是不是用了超导材料实现3T的反应腔,如果不是的话那真是降低了成本。成本高的另外原因可能和外围屏蔽设施有关,我不懂这些。这个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很简单,虽然陶瓷材料如氧化铝的磁导率不大,而且沿着basal和prismatic晶面的磁导率相差不大(4.19x10-9 emu),但是通过计算在10T磁场下得到的偏转能量比随机热振动能kT还是要高了一些,有可能能够实现磁场下晶粒沿着不同的晶轴方向偏转,具体到氧化铝材料就是basal面(0001)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不过他们是采用两步法,第一步在高固相含量氧化铝溶液中利用电泳沉积法联合高磁场取向得到特定结晶取向的氧化铝生坯。什么是电泳沉积?就是先调溶液pH值使氧化铝表面带上正电荷,然后插入两个极板,氧化铝颗粒自然就会向带负电荷的阴极跑去并不断沉淀下来。如果这时候还加上磁场,那么特定的晶面就会跑在前面。 但是你注意观察文章中的实验结果就会发现很奇怪的事情,生坯的XRD谱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织构现象,也就是说生坯上表面和侧面的晶粒结晶取向并不是如示意图所说的那么明显。作者没有解释这个现象,我想和内摩擦力(高固相含量)和氧化铝的低电导(造成大电压降在很薄的沉积层间),后者可能影响更大。 作者第二步就是将生坯烧结,烧结后的陶瓷体结晶取向更加完美一些。我们可以从下面的XRD图谱可以看出来,对于basal晶面如(00c)的衍射峰强度都得到增强,某些特殊晶面因为和basal晶面夹角甚小,所以也鸡犬升天都小人得志了,如(10 10 )晶面。 然而作者声称氧化铝陶瓷虽然在三维方向上结晶存在取向(crystalline texture or anisotropics),晶粒本身的形状还是等轴的,不是长成长柱装或者板凳状。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他们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即便是microstructure也已经anisotropic growth了。 磁场辅助陶瓷晶粒取向的意义就在于利用不同晶面的物理性质,如摩擦性质、硬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当然还有磁学性质。 这个小组继续使用这个方法,不过只是变换了一下沉积氧化铝粉体过程中电极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结果得到了人工可控的织构化陶瓷,这里只是贴出其中一张SEM照片,感兴趣可以阅读原文,见文后附件。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晶粒的排布和取向。 最近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王士维组的毛晓健(音译)采用12T磁场获得了可见光高透过率的透明氧化铝陶瓷,其中的原因就是减少了不同晶面间光的折射。( http://www.sciencenet.cn/htmlpaper/20092271020105765277.html ) 当然如果只是简单地向实现单一的一维方向排列,Pennsyvania state Univ.的G. L. Messing发展出来的晶籽诱导生长法,也就是将平板状的氧化铝晶粒作为晶籽加入氧化铝前驱体或者粉体中,采用流延法使得这些晶籽都躺下来,然后再烧结过程中定向生长。Messing教授也因为这种方法在陶瓷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messing教授的作品) Uchikoshi-1 Uchikoshi-2 Messing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8235 次阅读|5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十五 微波烧结氧化铝陶瓷
siccashq 2009-3-19 13:58
上回说到寄样品到C兄处,昨天和C聊天得知样品已经收到并且得到了初步的实验结果。一般的氧化铝粉末用微波烧结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经过我们对粉体进行掺杂处理,当前的实验结果表明50秒内可以升温到1250度,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进展。C兄通过调节样品所在的位置发现电场和磁场最强处并不能得到好的升温速度,而在两点之中的效果最好。handsomeland君曾经留言讨论了微波烧结的机理,我想这里面有更多的物理现象可以探讨,现在的研究重点仅在于材料本身。 有一篇很好的文献和大家分享一下,见附件。 microwave sintering selective sintering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4431 次阅读|1 个评论
LCS2008—激光陶瓷界大牛之Dr. A. Ikesue
lijiang1977 2009-3-12 22:59
在科学网上已经沉寂好久了,真担心把我清除出去。这次接着谈谈去年的激光陶瓷会议,在四川大学卢铁城教授后出场的是激光陶瓷界真正的牛人 —— 日本的 A.Ikesue 博士。开始做 YAG 透明陶瓷的时候,阅读最多的是 A.Ikesue 博士的文章,因为是他于 1995 年首次实现了 Nd:YAG 透明陶瓷的连续激光输出。第一次见到 A.Ikesue 博士大约是在 2005 年,那次他来硅酸盐所是受结构中心王士维研究员的邀请,做了关于 YAG 激光透明陶瓷的报告。说真的,报告很精彩,对我们的启发也不小。第二次见到 A.Ikesue 博士的时候已经是去年 11 月了,也就是在 2008 年国际激光陶瓷会议上。在 LCS2008 上, A.Ikesue 博士做了题为 “CurrentandFutureStatusofCeramicLaser” 的邀请报告,让人受益匪浅。第一次见 Dr. Ikesue 的时候,觉得他很年轻,跟他的实际年龄相比。第二个印象就是他性格上比较腼腆,很谦逊,虽然这个时候他已经是激光陶瓷界人人皆知的大牛了。还有一个影响就是觉得Dr. Ikesue的英语口语不是特别好,因为他的PPT里面全是英文解释,做报告的时候就完全按照PPT上面的注释念。那次做完报告,硅酸盐所的王士维研究员招待了 Dr. Ikesue ,所以章健博士、冯涛博士、刘敏博士、安丽琼女士和我都有幸参加了晚宴。晚宴上, Dr. Ikesue 表现出了对中国菜的极大热情,一直赞不绝口。 Dr. Ikesue 回到日本后,我也没怎么再联系他,直到我博士毕业后。因为我受中国科学院公派访问学者项目资助,要前去日本做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当时我首先想到的是去 Dr. Ikesue 的研究团队,所以我写 E-mail 说我想去 Word - Lab 从事访问研究。也没太出我的意料, Dr. Ikesue 写信婉言拒绝了我。激光陶瓷领域还是太敏感了!受美国军方资助,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使用神岛化学公司提供的 Nd:YAG 透明陶瓷实现了 67kW 的连续激光输出。所以对于日本来说,绝对不会让中国人有机会去偷学他们的技术。然后我又联系了日本神岛化学公司 T. Yanagitani 教授的研究小组,结果是石沉大海,估计人家懒得理我。最后还是去了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解荣军课题组做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2008年10月底,我从日本回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继续从事YAG激光透明陶瓷的研究。2008年11月,第四届国际激光陶瓷会议(LCS2008)如期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举办方正是我们研究所。第二次见到Dr.Ikesue时,觉得他的英文口语有了很大的进步,做报告的PPT已经不再用英文注释了,报告的内容仍然相当的精彩,什么激光陶瓷复合结构,什么透明陶瓷单晶化,什么激光陶瓷中的缺陷。Dr. Ikesue的确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自从1995年首次实现Nd:YAG透明陶瓷的连续激光输出,近15年中做了不少创新性的工作。激光陶瓷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圆桌会议,俄罗斯科学院的A.A.Kaminskii教授、罗马尼亚国立激光研究所的V.Lupei教授,University Claude Bernard/Lyonl的G.Boulon教授就光谱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日本电气通信大学的K.Ueda教授和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G.J.Quarles教授就大功率陶瓷固体激光器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很遗憾,Dr. Ikesue和Dr. H.Yagi都没在圆桌会议上发言。圆桌会议后,主办方安排与会人员晚上去上海马戏城看杂技表演。在国际会议中心的大堂等待去上海马戏城的时候,我同学陈启伟博士、冯涛博士和我终于有了和A.Ikesue博士单独合影和探讨的机会。我在国际激光陶瓷会议上报告的内容是关于“Nd:YAG激光陶瓷中缺陷”,我认为目前我们制备的激光陶瓷中的缺陷主要是微气孔,A.Ikesue博士则认为激光陶瓷中的主要缺陷是晶界,而并非气孔。其实现在想想都有道理,A.Ikesue博士早期制备的Nd:YAG透明陶瓷中也存在一定量的气孔,所以那个时候微气孔是最主要的缺陷。随着Nd:YAG透明陶瓷光学质量的提高,陶瓷晶界成了激光陶瓷的薄弱环节(应力、热等易集中区域),目前A.Ikesue博士制备的Nd:YAG陶瓷在透光显微镜中几乎看不到气孔(逐层扫描)。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国产激光陶瓷与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日本产品还有一定的差距。 去上海马戏城的途中,有幸坐在池末明生博士的边上,所以我才有更多了解他的机会。当我说自己刚从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做完访问学者回国时,A.Ikesue博士突然问我认不认识NIMS的Sakka教授(日本筑波大学教授)。我说当然认识啊,因为Sakka教授是NIMS纳米陶瓷中心的中心长(相当于硅酸盐所的中心主任)。在一次我在NIMS纳米陶瓷中心做公开报告时,Sakka教授曾想我提过好几个问题,所以影响特别深刻。他还问我认不认识Tanaka博士,这个我当然认识,Tanaka博士所在的非氧化物陶瓷课题组和我所在的非氧化物粒子组本来就是同一个组,只是后来分家了。Tanaka博士对科研的态度非常严格,近乎苛刻,我就曾经在实验的一些细节上被教训过几次。可惜在我回国之前他也光荣退休了,退休后还好几次在实验室里自己做实验,佩服之情油然而生。我问A.Ikesue博士为什么对NIMS这么熟悉,让我很感以外的是他也曾经在NIMS做过一段时间的科研工作。当时跟他一起在NIMS从事透明陶瓷研究工作还有后来大名鼎鼎的T.Yanagitani博士(神岛化学公司研究主管),不过这些都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事情了。A.Ikesue博士和T.Yanagitani博士都是在NIMS的T.Ikegami教授课题组从事YAG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的研究工作。记得NIMS的解荣军博士也曾经告诉过我,刚开始做透明陶瓷的时候,神岛化学公司是向NIMS学习制备技术的,同时NIMS和神岛化学公司也联合申请了关于YAG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制备的专利。说到氧化物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的制备,我又不得不提到NIMS的李继光博士(导师是东北大学的孙旭东教授)。李继光博士是1998年博士毕业到NIMS的T.Ikegami教授的课题组从事氧化物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的研制工作,他在这方面很有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与李继光博士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很可惜,T.Ikegami教授退休后,他也转到了等离子课题组,所以这方面的工作也没有再开展下去。或许透明陶瓷的制备是一门技术活,就算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的技术也没法与神岛化学公司比。 话题有点扯远了。A.Ikesue博士离开NIMS后,觉得Nd:YAG激光透明陶瓷是一种潜在并且有价值的固体激光增益介质。他之所以选择Nd:YAG为研发对象是因为这个体系不仅是立方晶系,相应的单晶也是综合性能最为优异的激光材料。虽然在此之前,Dy:CaF2和NDY多晶陶瓷已经实现了连续激光输出,但是A.Ikesue博士对他们的前景并不看好。他笑称自己在Krosaki公司的时候仅仅是一个烧炉子的工程师,并不是什么科研人员。但是他有执着的信仰,他觉得自己一定能用固相反应制备出高质量的Nd:YAG透明陶瓷。当时的科学界几乎存在一个共识,认为简单固相反应不可能制备出低散射损耗的Nd:YAG透明陶瓷,因为在此之前很多年,真空烧结湿化学法制备的Nd:YAG透明陶瓷均由于过高的散射损耗而未能实现激光输出。就是由于A.Ikesue博士的执着,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1994年左右,他花了不到3年的时间制备出了具有高光学质量的Nd:YAG透明陶瓷。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相信他制备的陶瓷能够出激光,很多名牌大学的教授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后来他找到了大阪工学院激光工程研究所的K.Yoshida教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首次实现了Nd:YAG透明陶瓷的连续激光输出。记得A.Ikesue博士告诉我,出激光的那天正好是圣诞节,他说这是上天给他最好的圣诞礼物。但是成功的喜悦并没有让A. Ikesue博士持续太久,因为他急着让这个重大的科研成果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对于A.Ikesue博士报道的结果,当时很多陶瓷界的牛人都觉得不可信,投稿的文章也是几经周折,这个原创性的结果才被接收并于1995年发表在美国陶瓷协会会刊上(J.Am.Ceram.Soc.,1995,78 :1033-40])。 接着A.Ikesue博士在美陶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YAG基透明陶瓷的文章,从而为其奠定了激光陶瓷界大牛的地位。但是A.Ikesue博士从事激光陶瓷的研究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大约在接下来的好几年里,由于没有日本政府的财政支持,激光陶瓷项目停滞了3年左右的时间。我想日本政府在财政上没有大力支持的原因有几点:1)Nd:YAG透明陶瓷虽然实现了连续激光输出,但激光输出功率都不高,与Nd:YAG单晶比并没有什么优势;2)激光陶瓷还没有明确的应用背景;3)学术界对激光陶瓷还将信将疑;4)日本政府还没有充分意识到激光陶瓷的战略重要性。 从1995年到2000年左右,A.Ikesue博士用固相反应制备的Nd:YAG透明陶瓷在激光输出功率上没有太大的进展,于是乎激光陶瓷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恰恰在这个时候(也就是2000年左右),日本神岛化学公司(Konoshima)报道了用湿化学法制备Nd:YAG纳米粉体,并用真空烧结的方法制备了高光学质量的Nd:YAG透明陶瓷。用该方法制备的Nd:YAG透明陶瓷具有更低的光学损耗,并且激光输出具有跟单晶相近的斜率效率和光光转化效率。在短短的5年不到的时间里,神岛化学公司与日本电气通讯大学、俄罗斯科学院晶体研究所合作联合开发出了一系列激光二极管泵浦的高效率、高功率固体激光器。激光输出功率也从31W上升到1.46KW。2005年,受美国军方资助,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采用日本神岛化学公司提供的Nd:YAG陶瓷板条实现了67KW的连续激光输出。很显然,神岛化学公司走了一条大功率陶瓷激光器的道路。而A.Ikesue博士的World Lab公司没有在这一点上和神岛化学公司攀比,至于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或许是由于固相反应在制备大尺寸激光陶瓷上的局限,也或许是A.Ikesue博士的兴趣并不在此,更或者是日本政府对科研方向的宏观调控。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A.Ikesue博士是一个很有创新思想的人,无论是超短脉冲陶瓷激光器、陶瓷纤维激光器的设计,还是激光陶瓷的复合结构设计和多晶激光陶瓷的单晶化制备。 愿A.Ikesue博士能在激光陶瓷领域作出更大的成就! 最后让我们慢慢品味一下牛人的精彩报告 四川大学陆铁城教授(右下角)在聆听A. Ikesue博士的报告 高压钠灯用半透明氧化铝陶瓷 Grescovich的NDY陶瓷激光器 叹为观止的透明陶瓷首饰 激光陶瓷制备工艺 K. Ueda教授和A. Ikesue博士的对话 最后上传一张和大牛的合影
个人分类: 科研感想|11665 次阅读|4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十四 微观建构的陶瓷墙
siccashq 2009-3-8 16:09
老李一敲门,我才知道很久没有写博文了。先写点专业上的发现,说明我大脑内存还是在用着。 最近研究氧化铝陶瓷的韧性强度,这种称作刚玉材料内禀的韧性是臭名昭著的差,所以大家都喜欢用它作为鸡来儆猴,因为把氧化铝陶瓷的韧性问题解决了,基本上其他材料也不敢再那么憔悴。氧化铝的韧性差基本表现就是一触即发,你用金字塔形状的金刚石在氧化铝陶瓷表面打一个点,那么很容易就会发现从点的四周扩展出四条笔直的裂纹,很长。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就是裂纹扩展产生的新界面的界面能不足以抵消外界施加的单位应变能;而从应力角度来看,裂纹尖端的应力场足以分开晶格中原子。后者常用来说明为什么外界很小的载荷能够撕开强度很高的材料,这主要取决于裂纹尖端的曲率半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金刚石刀在玻璃表面画一道线,然后用手轻轻一拍就能得到所需要尺寸的玻璃,用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材料学研究发现这个理论有时候并不可靠,如果裂纹尖端达到原子尺度,那么反过来所需要的临界应力岂不是无限小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所以讨论一材料是否能够耐冲击,我们还是要从能量的角度来表征,比如说研究防震玻璃时就尽可能地产生大量的微裂纹,微裂纹越多,吸收能量越大,减震效应越明显。 氧化铝陶瓷表面的裂纹扩展 陶瓷也存在着这个问题,我们常说这个人像个瓷娃娃,就是说他碰不得,容易碎,人心脆弱好办,时间能上很多课。但是陶瓷太脆,却是本性难移的事情,只能通过人工材料设计来引入新的能量吸收机制,也就是说我们对材料本身并不能太苛求,需要追求的是如何控制裂纹在陶瓷中转弯抹角,路径越长,能量消耗越大,所谓强弩之末势,势不能穿陶瓷是也。 其中一种设计思路就是仿生,如贝壳,骨骼等多尺度协同材料,在这些自然界形成的材料系统中,外部能量居然会被它们通过滑移、变形、偏转、剪切和压缩等形式化力于无形,这些都是传统的高强陶瓷所不具备的本领,所以刚柔相济是一个基本的研究思路。在这一点上,大家可以好好阅读一下加州伯克利R.O. Ritchie最近在先进材料上写的一篇综述(ASAP),综述一般都是介绍皮毛而已,所以还是最好找到里面提到的研究原始文献,或者直接查看Ritchie在近几年发表的诸多相关文章,在看文章之前最好还补补材料断裂力学方面的功课,以免消化不好。该小组最近利用冰层状析晶的性质制备出高度取向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应该说是这个领域在仿生方面取得最大成果之一。 (图片来源: http://www.internetchemie.info/news/2008/dec08/mimicked-nacre.html )该图表现出裂纹在层状材料中的扩展并不是一马平川的,而是转弯抹角的,这种委婉地表达方式简直是材料学家的最爱。 最近的研究无意找到了一种方法,也可以获得相似的氧化铝砖墙结构。微观裂纹的扩展表现出良好的各向异性:只能沿着上砖面(basal plan)延伸,而且遇到侧棱柱面(prismatic plan)就会发生偏转。 现在需要了解的是能否从动力学过程中解释为什么在陶瓷生长过程中质点的传输表现为各向异性。再一个就是能否控制尺寸的大小和多尺度的协同作用,实际上我最希望用上图右边炉壁那样不规整的砖头组合而成淳朴天然的墙面,最好能在陶瓷砖头之间涂上一点泥土粘合剂什么的,那效果简直太棒了。 上图清晰地表明裂纹基本上被氧化铝砖头的走向所控制了,让它走就走,让它停就停,还能U TURN什么的。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5312 次阅读|3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十四 日本《化学》评述超塑性工作
siccashq 2009-1-21 08:10
收到东京工业大学Shinoda Yutaka的来信,我在07年发表的关于陶瓷超塑性的工作被推荐到日本《化学》期刊中做评述。Shinoda在 Fumihiro Wakai博士手下做助理研究员,而后者则是在陶瓷超塑性研究方向在世界上享有极大的声誉。我很高兴自己的工作能被该小组认可并评论。
个人分类: 奥运风云|4742 次阅读|3 个评论
陶瓷成型的方法
likesun 2009-1-4 22:08
成型是将粉体转变成具有一定在形状、体积和强度的胚体的过程。成型的目的就是将粉体制成要求形状的半成品。有很多方法,只要有干压成型、浆料成型、可塑成型、注射成型(热压成型)。 A. 干压成型 钢模压制、等静压制、冷静压制和橡胶等静压成型 B. 浆料成型指在粉料中加入适量的水或有机液体以及少量的电解质形成相对稳定的悬浮液,将悬浮液诸如石膏模中,让石膏模吸去水分,达到成型的目的。浆料成型关键是获得好的粉浆。要求有良好的流动性;固液比某种程度变化时粘度变化小;良好的悬浮性,足够的稳定性;水分被石膏吸收速度要适当;便于脱模;脱模后有足够强度和尽可能大的密度。 C. 可塑成型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的塑性 - 粘性系统,由粉料、粘结剂、增塑剂和溶剂组成。可塑泥团与粉浆的重要差别在于固液比不同。可塑泥团含水一般 19%~26% ,而粉浆含有 30%~35% 。泥团颗粒间存在着两种作用力:( 1 )吸力,主要是范德华力、静电引力和毛细管里。作用范围 2nm 。( 2 )斥力,水介质中斥力作用的范围约 20nm 。可塑成型要求泥团有一定的可塑性,影响泥团可塑性的主要因素:陶瓷原料的性质和组成、吸附离子的影响和溶剂的影响。 D. 注射成型又称热压注成型,是在压力下把熔化的含蜡料浆(简称蜡浆)注满金属模中,冷却后脱模得到胚体,然后拍蜡和烧结。这种方法生产的产品尺寸精确,光洁度高,结构致密,已广泛应用于制备形状复杂、尺寸和质量要求高的精细陶瓷产品。
个人分类: 常识|50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十 陶瓷围棋子
siccashq 2008-12-9 10:01
解决了碳管的分散问题以后,我又根据去年初的工作对复合陶瓷进行高温力学测试,这次试验非常顺利,陶瓷再一次很容易被压扁了,被压缩的陶瓷片很圆润,侧面居然这次没有出现裂纹,颇有围棋子的模样。自己祝贺一下 :)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4519 次阅读|3 个评论
加州笔记之九 氮化硅做的苦瓜
siccashq 2008-11-12 12:56
最近一直和朋友研究制备非氧化物的纤维,采用的方法就是前面介绍过的电纺法。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寻找制备一种含高氮含量的聚合物,三聚氰胺我没试过。另外一点就是找到容易去除的有机物载体,需要氧含量低。现在看来实验进展都还顺利,希望这种材料以后能在高温高强航空复合材料中得到应用。 一个实验的副产物就是表面形貌如苦瓜一样的纤维,我对这种形貌的形成机理非常感兴趣。另外这样的具有突触结构的低维材料一般都具有疏水特性,确实,当我们滴一滴水在膜表面的时候,水滴保持圆球状,水和纤维膜表面无丝毫浸润现象。 大家过来欣赏一下几张图片,有好点子的可以说说。 11/12/2008又记: 经科学网保平兄明鉴,该形貌准确说应该是丝瓜,在外多年没尝过丝瓜汤了,居然连丝瓜的模样都要忘记!在网上找来一张丝瓜图片,还真像!丝瓜的英文名叫做sponge gourd或者towel gourd,名字的取意都来自于这种瓜内部的纤维网络结构可以作为清洁用具,小时候还真用过!可惜氮化硅丝瓜不能吸水,而是憎水,是否憎油还没试过(来劲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个人分类: 加州笔记|6305 次阅读|15 个评论
德化行——福建省生态学会第七届年会(3)
lengwa 2008-10-1 12:40
到了瓷都,当然得逛逛陶瓷街。 参观了博物馆 也参观了企业
个人分类: 生活风采|24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化行——福建省生态学会第七届年会
lengwa 2008-9-29 18:36
2008年9月26日,在陈光水、高人、仝川等老师带领下, 我们一行9人,开赴德化。 路上颠簸5个小时,终于到达下榻酒店 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生活风采|231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