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生物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定向选择(Directional selection)
syfox 2011-12-10 22:04
定向选择 定向选择( directional selection ):寄主抗病品种有利于病原物相应的毒力基因的选择作用,称为定向选择。定向选择 (Directional selection) 是天择的一种形式。 对于一种特征 ( 性状 ) 的不同状态而言,因为不同状态带给生物体的适应度 ( 适存度 , fitness) 有差异,其中一种状态的适应度较高,具有此状态的有利个体就能产生较多的子代,造成此状态的等位基因 (allele) 便倾向于在族群中增加,并渐渐取代其他等位基因,此过程即称为定向选择。 假设,影响一特征 / 性状的等位基因有 A1 与 A2 两种,如果同型合子 A1A1 的适应度最高,而异型合子 A1A2 适应度中等, A2A2 适应度最低(ω 11 ω 12 ω 22, ω代表适应度),在天择的影响下,保留 A1 、并淘汰 A2 的过程就是定向选择。若环境维持稳定, A1 基因所代表的性状持续带给此物种较高的适应度,“有利的” A1 基因随着时间而渐渐散布到整个族群,基因频率提高,最后达到稳固 (fixation) 。 接续上例,适应度较低的 A2 基因可能会完全消失于族群中,此过程可称为净化选择 (purifying selection) 。对于一个突变的新基因型,而受到定向选择而被保留,可称为正向选择;反之,有害的基因受到淘汰称为负向选择。依照讨论的例子,有时负向选择与净化选择意义相同。 定向选择与平衡选择 (balancing selection) 相反,前者只保留有利的基因型,后者会倾向于保留多种基因型。值得考虑的是,不同的环境可能偏好不同的基因型,因此一个等位基因有利或有害,需要参考生物族群的生活环境才能决定。 定向选择造成的基因频率变化,由相对的适应度决定,并不会因为此基因是显性或隐性而受影响。虽然说,被保留的基因达到稳固的时间,会因为此基因是显性或隐性而有差异:若有利的基因是隐性,则在起始基因频率很低的状况下,只有很少的个体是隐性同型合子、很少个体表现出较高的适应度,因此需要累积很多世代才能增加基因频率。 以族群遗传学的方法,比较两世代之间的基因频率是否有变化,可以推知此基因所影响的性状是否正在受到天择的作用。 自然选择 正负中性选择 自然选择 Natural selection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最初由 C · R ·达尔文提出。达尔文虽借用了人工选择中的“选择”这个词,但这只是一种比喻,并非说有超自然的力量在进行选择。按照达尔文的意见,自然选择不过是生物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进化的观点看,能生存下来的个体不一定就是最适者,只有生存下来并留下众多后代的个体才是最适者;又考虑到进化是群体而不是个体的现象,现代综合进化论从群体遗传学的角度修正了达尔文的看法,认为自然选择是群体中“不同基因型的有差异的(区分性的)延续”,是群体中增加了适应性较强的基因型频率的过程。 自然选择是为了使物种更好的适应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抑制生物过度繁殖生物在生存过程中,既要与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又要与其他生物进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适者生存),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便是自然选择的原因,自然选择促成了物种的进化。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正向选择,负向选择(纯化选择)和中性选择 Positive selection , Negative ( Purifying ) selection and Neutral selection In population genetics, the relative fitness of a new mutant allele a relative to the predominant wild-type allele A is measured by the selective coefficient (Malthusian parameter) s. Let the relative fitness of genotypes AA, Aa, and aa be 1, 1 + s, and 1 + 2s, respectively. Then s 0, = 0, 0 correspond to negative (purifying) selection, neutral evolution, and positive selection, respectively. The frequency of the new mutant allele goes up or down over generations, affected by natural selection as well as random genetic drift. Whether random drift or selection dominates the fate of the mutation depends on Ns, where N is the 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 If |Ns| 》 1, natural selection dominates the fate of the allele while if |Ns| is close to 0, random drift will be very important and the mutation is effectively neutral or nearly neutral. 物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进行基因的自我调节和转变,淘汰不适应环境的基因,产生可有效适应环境的基因。 参考: 《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Evolution 》 定向选择 (Directional selection) 是天择的一种形式。 对于一种特征 ( 性状 ) 的不同状态而言,因为不同状态带给生物体的适应度 ( 适存度 , fitness) 有差异,其中一种状态的适应度较高,具有此状态的有利个体就能产生较多的子代,造成此状态的等位基因 (allele) 便倾向于在族群中增加,并渐渐取代其他等位基因,此过程即称为定向选择。 假设,影响一特征 / 性状的等位基因有 A1 与 A2 两种,如果同型合子 A1A1 的适应度最高,而异型合子 A1A2 适应度中等, A2A2 适应度最低(ω 11 ω 12 ω 22, ω代表适应度),在天择的影响下,保留 A1 、并淘汰 A2 的过程就是定向选择。若环境维持稳定, A1 基因所代表的性状持续带给此物种较高的适应度,“有利的” A1 基因随着时间而渐渐散布到整个族群,基因频率提高,最后达到稳固 (fixation) 。 接续上例,适应度较低的 A2 基因可能会完全消失于族群中,此过程可称为净化选择 (purifying selection) 。对于一个突变的新基因型,而受到定向选择而被保留,可称为正向选择;反之,有害的基因受到淘汰称为负向选择。依照讨论的例子,有时负向选择与净化选择意义相同。 定向选择与平衡选择 (balancing selection) 相反,前者只保留有利的基因型,后者会倾向于保留多种基因型。值得考虑的是,不同的环境可能偏好不同的基因型,因此一个等位基因有利或有害,需要参考生物族群的生活环境才能决定。 定向选择造成的基因频率变化,由相对的适应度决定,并不会因为此基因是显性或隐性而受影响。虽然说,被保留的基因达到稳固的时间,会因为此基因是显性或隐性而有差异:若有利的基因是隐性,则在起始基因频率很低的状况下,只有很少的个体是隐性同型合子、很少个体表现出较高的适应度,因此需要累积很多世代才能增加基因频率。 以族群遗传学的方法,比较两世代之间的基因频率是否有变化,可以推知此基因所影响的性状是否正在受到天择的作用。 Futuyma, D. J. (2009). Evolution (Sunderland, MA USA: Sinauer Associates, Inc.).
个人分类: 组装|5245 次阅读|2 个评论
揭示人体的秘密--生物体内的普遍联系--气为何物?
daodezhenjing 2011-10-28 08:50
  自然界有两种形式的物质运动,一种是线性的,即稳定不变的实体连续地在空间中移动,另一种是非线性的,它依赖连续在系统空间的某一层次的物质周期组织与离散传递能量。普遍联系就是指这种非线性运动。   大家不要小看这种普遍联系,它并不是随机、胡乱地瞎联系,从普遍联系的产生原因就可以看到,它来源于要素之间的竞争,顺应整体的变化变会得到系统能量的优先支持,从而使可以不断在系统中产生并发展,而那些违背整体的变化就会受到系统能量的抑制,使它不断在系统中衰退并灭亡,要素的周期产生与灭亡所产生的能量传递方式就是普遍联系的物质基础。所以,普遍联系其实是整体意志的一种体现,它所到之处,局部都得听整体的话,否则它就会被淘汰。   不少人一直认为生命现象几乎不可理解,其实生命问题本质上并不存在,它就是物质的一种内在本性,生物之所以在表现在大相径庭,其根源就在于生物体内有一种特殊的普遍联系方式,这使它表现出一种特殊的自然力。我们还没有认识到这种自然力,当然觉得神秘。那么这种普遍联系到底是什么呢?   大家可以想想,什么在人体是连续的,既然是普遍联系,肯定有连续的物质基础,否则普遍联系如何产生?不少人可能想到了,它就是连续在人体的组织液,所有细胞都浸润在组织液中,如果这里面存在一种普遍联系,那么整体的控制就好理解了。事实上正是这样,水是一种特殊的分子,它氢键并不强,当能量作用于它时,氢健很容易断裂,使其中一个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游离出来,成为一个自由氢质子,这个氢质子马上就会进入另外一个水分子,把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置换出来成为一个新的自由氢质子,以此类推,一种特殊的能量方式出现了,那就是通过自由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快速递进传递能量。 生物学家一直惊奇于生物信息的传递,因为不论信号从中枢发出或者向中枢传递信息,也不论是痛刺激或是触刺激所引起的,或者是连接大脑各个部分的,在体内的所有神经中的这些信号实质上是一致的,你也分辨不出一个神经冲动的照片记录是哪一种生物的。事实上这正是普遍联系的特色,通过一种媒介,传递不同的信息,信息之间的区别不是定性的,而是定量的,具体地说就象声音或电磁波的传递,只有频率上的不同。   现有生物学家们把神经冲动弄得越来越复杂,让人们难以真正地理解,其实它本质上非常简单,它就是通过同一种媒介--水分子传递的,忽视了它,对生物信息的认识只能是混乱不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们机械地把大脑分成若干个区,如听觉区、视觉区、运动区等,并把它与局部感觉器官(如耳朵、眼睛、四肢)一一对应起来,仿佛非眼睛部位的信息就不能在大脑中产生视觉反应。其实这是错误的,信息的本质是一样的,它区别只在于频率的不同上,大脑对应各区对信息的处理只看它所在的频率范围,而不管它到底是来自哪里,只要它量上达到一定条件,都会产生同样的反应,如非视觉感知。那么神经中的信息到底是怎么传递的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水在人体占据重量的70%,而在这些水中,含有大量无机离子,如钠钾钙等,它们都根据自己的带电性吸引着大量水分子在它们周围有序排列,形成一个较大的分子集团。大家有脑子好好想想,它和原子有什么相同之处。多了!集团中心的无机离子就相当于原子核,而周围有序排列的水分子就相当于原子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有一个和电子类似的基本电量,那就是一个自由氢质子的电量。有了这种认识让人是振奋的,因为这预示着这里面包含着一种和电磁波运动方式类似的能量传递,而且还有一种和激光类似的高能量方式。事实上不正是这样吗?很多实验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虽然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相信它的存在。   电磁波的产生和原子空间的层次之间的跃迁有关,其实这就是原子某一层次空间中的物质离散向外释放能量。生物波也是一样,水分子在无机离子周围是层次排列的,水分子集团是靠键连接的,它最怕什么,不就是自由氢质子吗?当水中的自由氢质子达到一定数量,就会让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的水层的某一个层次迅速离散,并向外释放能量,这就是生物体内普遍联系的来源。   同样,在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中,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有序水层的周期组织与离散才是神经冲动的根本。无机离子比水分子小,可水分子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而无机离子不能,就是因为它包络着一个较大的有序水层,不过这并不是固定的,当组织液中的自由氢质子达到一定数量,这个有序水层的某个层次就会迅速离散,使它体积变小,这样就可以通过细胞膜产生神经冲动了。由此可见,神经冲动就是依赖自由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快速递进,通过包络在无机离子周围的有序水层周期组织与离散进行传递的。   明白了神经冲动,我们对人体普遍联系的认识就很清晰了。它有三个层次,宏观的就是神经和血管,它负责全身能量的快速传递;中间的就是人体的微循环,它包括神经末梢、毛细血管、淋巴、组织间隙,它负责把神经和血管的能量传递到局部的每一个细胞;微观的就是连续在全身的组织液,这是人体普遍联系的物质基础。在这三个层次中,哪一个更重要呢?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整体决定局部,微观决定宏观,也就是说,微循环比神经血管更重要。中医学中的十四经脉是什么啊,其它就指的就是微循环,它是一种混合体,不是什么特殊的管道。而穴位就是经络和神经血管之间的连接点,整体的能量就是依赖这里把能量传递到经络,再到局部的每一个细胞的。   现代不少人研究经络,都忽视了气的传递,经络是气运行的通道,不认识气,何以来认识经络?而人体的气其实就是人体的能量,而人体能量的主体方式是什么,它就是依赖连续在全身的组织液来进行传递的,全身无处不经络,明白了这一点,经络还是秘密吗?
个人分类: 医学|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法言表的人
热度 2 wangyl2117 2011-10-25 14:52
究竟该用什么样的词汇来形容当下的人,着实是有点难,暂且用“无法言表的人”代替所谓的“人” 当下之人多半是利益体, 当下之人多半是冷血体, 当下之人多半是无情体, 当下之人多半是自私体 究竟有多少人可算的上“人” 诸多非人所为之事的发生,让是人的人出离了愤怒,然,真正的人为当事者难道真的就会做人事吗??非人之事一出,人人诛之,在谴责非人之时,有几人会扪心自问,自己若是身临其境,会如何去做??人口两扇皮,怎么说怎么是。 当官的不为民请命,百姓也不愿助人为乐,道德丧失??良心泯灭??缘由何在,官官相互,老百姓能把自己的命活好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还想让他们如何??好事做好了,新闻媒体会大肆宣扬;好事做不好了,新闻媒体会沿街追打?现在的媒体也是厉害,死的能说活了,活的也照样能说死了。假新闻 人呀,高级的矛盾体,复杂的生物体 人呀,当下的人呀,眼前只有钱,亲情友情一切都不再重要,这与动物又有何两样?? 人呀,当下的人呀,好是可怕,害怕与人打交道,凡事与人有关就会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复杂的事情错综化 人呀,还是简单些好,可有几人会简单地过活着呢? 人呀,活着累呀!老人们常会念叨着,可既然此生为人,还是要活着,累也要活着呀! 当下,做人就要做个有钱人,抑或是官家的人,才会活的舒服些,普通的老百姓还是难呀!重要是不能生病、不能惹上官司,这样方能苟且地活着! 可悲的人,可怜的人,无法言表的人!
3331 次阅读|2 个评论
肾与衰老的内在联系
热度 4 daodezhenjing 2011-10-14 09:00
肾与衰老的关系中国医学中论述很多,如《上古天真论》明确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青春腺发育),任脉(子宫)通,大冲脉(卵巢)盛,月事(月经)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能。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葵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葵竭,精少,肾气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五脏皆衰,筋骨懈堕,天葵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又如明代虞搏在《医学正传》中曰:“肾气盛则寿延,肾元衰则寿夭。”明确指出了肾之元气得盛衰,决定着人之寿命的长短。 清代叶天士认为:“男子向老,下元先亏” 、“高年下焦,根蒂已虚”等。所谓下元亏,下焦虚即指肾虚。 另外,北京某大医院曾对460例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检查,结果肾虚最多占78.2%;上海某医科大学对932名老年人调查结果,肾虚者(阴、阳、气虚)占92.7%,进一步说明了肾精气不足在人体衰老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可人们要问,肾不过是组织液调节的一个普通器官,何以有这么大的功能。要了解这一点,就必须从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说起。 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象是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一样,企业为什么会死,不顺应社会需求变化而已,人何以会亡,不顺应自然变化而已。而人与自然联系的主导物质就在于人体的组织液。大家都知道潮汐效应,大海有潮汐,固体同样有潮汐,但它们的能量幅度差异巨大,大海的潮汐波涛壮阔,而固体的潮汐几乎看不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自然物质对大自然变化能量的吸收是不一样的,水分子有一种特殊的机制,可以更强地吸收大自然能量。这是因为水分子的特殊性,即当外在能量作用于它时,水分子中的氢键会断裂,使其中一个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从水分子中游离出来,成为一个自由氢质子,自由氢质子是活化能量,它很快就会作用于另一个水分子,把这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置换出来,产生一个新的自由氢质子,以此类推,一种全新的能量形式出现了,它就是通过自由氢质子在水分子链上的快速递进传递能量。组织液在人体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身体各部对大自然变化的能量吸收也是不均衡的,组织液多的地方对自然变化的感应比组织液少的地方要大得多,人体组织液的流动就是这种对自然能量吸收的不均衡引起的,组织液多的地方产生的自由氢质子量大,它引起的电位就高,而组织液少的地方产生的自由氢质子就少,它引起的电位就低,组织液就是从电位高的地方向地位低的地方流动。 我们再来看看肾,为什么称它为先天之本,就是因为它周围有两个大水包,一个是膀胱,一个是穴位命门,膀胱大家都知道,而穴位很多人并不清楚,它其实就是神经血管和微循环联系的点,神经血管负责信息和能量的快速传递,而微循环负责将这些信息和能量传递到每一个细胞,穴位就是整体和局部之间联系的关键点。从形态结构上,它不是一个点,而是富集组织液的一大片,特别是软组织部位的丹田和命门,它们的范围更大,这使他们可以更大限度地吸收大自然能量。肾为什么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人体吸收大自然能量的关键区域的管理者,人体能量的起点。况且它管理着组织液的代谢,直接影响着人体对大自然能量的吸收,作用不可谓不大。 在现代医学中,人们整体忽视了大自然变化对人体的决定性作用。人为什么会衰老?就是人的体质是相对不变的,而自然却在不对称变化当中,当人体的体质适应不了自然变化的时候,人就会衰老。从分子学的角度来说,它就是自由氢质子对基因的破坏。我们都知道,生物大分子主要是靠氢键连接起来的,它最怕自由氢质子,它可以把氢键打断,使基因变异。所有细胞都生存在组织液当中,可组织液当中的自由氢质子数量和自然的变化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因此,随着自然的不对称变化,组织液中自由氢质子数量也在不断变化,细胞对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差,这就是衰老的根本原因。 人有两种生活,一种是自然生活,一种是社会生活,人顺应社会则事业顺遂,人顺应自然则身体健康,疾病就是大自然对不顺应它的人的一种惩罚,而衰老就是人逐渐无法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物质性反应。肾作为沟通人与自然最主要的器官,当然它的作用极为重要,它功能强,人就能够顺应自然,身体就会健康,它功能差,人对自然的顺应就会越来越差,身体就会自然地衰老,当这种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人就会死亡。 现代人对衰老的研究,总是忽视了衰老的根本,那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单纯地从内在分子的变化来分析。不错,我们可以分析到这种变化,但这能够解决衰老的问题吗?这就象一个企业,你只看到了员工动力越来越低,虽然你可以用一些胡萝卜和大棒来暂时加强这种动力,但它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不能,因为真正的原因在于管理,你不从管理上解决问题,而只知道胡萝卜和大棒,注定企业要灭亡的。人体也是一样,人们总是倾向于用什么外来药物来抗击衰老,这其实就是胡萝卜和大棒,它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衰老的问题。要真正地控制衰老,就需要从管理上下功夫,而肾作为调节人与自然矛盾的核心,其作用之大无以言表,当然,其它组织器官也相当重要,如脾胃,它是人的后天之本,关系着人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自然也要关注。要真正地使人长寿,就需要从改善器官的功能入手,特别是先天之本的肾和后天之本的脾胃,它们是控制衰老的核心。 看到不少人谈论衰老,就由敢而发,谈谈自己的想法,无知者无畏,我敢想却不知道天高地厚,权当笑话!
个人分类: 医学|200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不断的“颠覆”
热度 4 pingcn 2011-10-8 22:21
最初,人们认为,生物体内的ATP(三磷酸腺苷)是一种提供能量的物质。 后来,经过研究发现,ATP还是一种信号分子。细胞受刺激或死亡时,释放ATP,传递信息。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医的针灸和ATP、信号传递有密切关系。 ( 点击此处进入相关博文 ) 联想到,生物体内的Lipids(脂类),人们最初也认为它是一种储藏物质, 后来研究发现,某些脂类的是信号分子,它们和生物生长发育中、抗逆性等都有密切关系。 比如,茉莉酸、茉莉酸甲酯、OPDA(氧代植物二烯酸),都在逆境信号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目前人们认为淀粉、碳水化合物是储藏物质, 也许再过多少年以后,人们发现,它们也是信号物质、信号分子? 写完上面这句,我专门去google了一下,发现已经有这种苗头了—— “糖信号”已经有人研究过了。2004、2005年就有相关论文发表。 ( 点击进入相关链接 )( 糖信号相关博文 ) 如此看来,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颠覆的过程。 科学家们用新工具去代替旧工具,用新观念去颠覆旧观念, 就像最初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后来人们认为太阳绕着地球转, 再后来,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再再后来,人们又发现,连太阳也并非宇宙的中心…… 也许到了下个世纪(或者也许用不了那么久),现在被我们认为是常识的某些东西,会被完全颠覆。 到时候,人们以一种和现在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世界;人们用全新的方式来理解、解释世界…… 嗯,做科研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随便我们怎么异想天开、胡思乱想,都是ok的。 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我们随时可以“改变主意”,不断颠覆,甚至颠覆自己的想法!
95 次阅读|4 个评论
今天的nature上不去,不让看了,还是堵车啦?
热度 2 DNAgene 2011-9-22 09:11
今天的nature上不去,不让看了,还是堵车啦? 可能原因分析: 堵车:网路确实窄,但去Nature的路平时还行,能走。 不让看了:一个学术期刊,你们不会说了不该说的话吧? 结果和建议 : 不管什么原因, 科研人员看不到Nature,活是照样活着,但仅仅剩了一群活的生物体 ,俗话说的走肉。 如果是堵车,堵了这条路,就像是堵了人民代表去人民大会堂的路。交通拥堵治理再难,这条路也必须疏导。 如果是另一原因,希望能大度一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读Nature的,没有傻瓜,这些人有判断力,不会听他们瞎说。也不用怕他们瞎说,Nature的读者知道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
5956 次阅读|5 个评论
点评透明组织
wdh022 2011-9-15 23:06
日本科学家研制特殊试剂让生物体变透明 这是一个小鼠胚胎,左侧是经盐水浸泡后的效果,右侧则是经过Scale试剂浸泡过后的效果。 北京时间9月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报道,日本科学家近期研制成功一种特殊的试剂,可以让脑组织变成透明。这种神奇的试剂被命名为“Scale”,它能将身体组织变成彻底透明,研究人员借助这种试剂甚至可以直接对器官组织内部事先采用荧光标记的细胞和其他三维内部结构进行观察。研究人员们表示这项技术的出现将有可能颠覆现有的医学成像技术。 开发这项技术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宫胁敦史博士对记者表示:“我们现阶段的研究重点在于老鼠的大脑,但是这项技术本身的应用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老鼠或者大脑方面。”他说:“我们计划将这种试剂在其它组织器官上加以应用,包括心脏,肌肉,肾脏和其他取自灵长类和人体活检标本等。”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神经学家保罗·汤普森(Paul Thompson)本人没有参与此项研究,但是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项能让老鼠胚胎这样的生物机体组织变成透明的技术简直不可思议。他说:“我本人已经在医学成像领域工作超过20年,但是当我看到这项技术时仍然感到大吃一惊。” 透明大脑有助医药研究? Scale制剂的配制原料其实相当简单——尿素,这是尿液中的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甘油,以及一种名为Triton-X的洗洁精成分。使用时也相当简单,只要将大脑和小鼠胚胎在这种试剂中连续浸泡两周,便可以得到这种透明效果。 在此之前也曾有研究人员开发出能让细胞变得稍稍透明的方法。但是和它的前身不同,Scale制剂不会同时洗去荧光蛋白染色剂,这样科学家们便尽可以使用色彩标识技术来观察神经网络,血管和其它之前难以窥探的体内微细结构了。 现在荧光染色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研究人员使用这种技术研究大脑的分子结构,而现在,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可以将这种研究向前大大推进一步。 UCLA的汤普森博士认为Scale试剂还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在调用更复杂,更昂贵的研究设备之前先行对他们所要成像的目标进行具体化,CT扫描或核磁共振成像之类的设备要比Scale试剂的花费可要大得多了。 他说:“我想这种试剂有很大应用前景,如我们可以让器官变得透明,来查看我们使用的某种针对性药物是否已经抵达大脑或其它组织的目标位置。如针对老年痴呆症,你的目标是消除在大脑部位不断积聚的血小板,你可能需要了解药物是否确实到达了目标位置,这可是一件麻烦事。” 不可用于活体 不过不要担心,不会出现“隐形人”之类的诡异事件。尽管宫胁博士很希望可以克服这一困难,但是就目前而言,Scale试剂毒性太大,无法在活体上使用。 他说:“我们目前正在测试另一种更加温和的试剂,一旦成功,它将帮助我们实现在活体身上实现类似的透明效果,只是效果会差一些。这将开启一扇新的实验技术大门,而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点评:关键点:可以直接对器官组织内部事先采用荧光标记的细胞和其他三维内部结构进行观察。这样就可以简化观测的手段,从而可以使相应技术(如荧光标记技术)可以得到更广泛运用。通过类似技术可以实现地下室科研成果。将之归类为分析条件的改善,等同于望远镜,显微镜等分析仪器的发现,本质为可视的(或者说简易的)医学成像系统的建立。 本技术可以和荧光标记(或者其他标记技术)联合使用,也可以考虑与现有仪器联合使用。如使用不同荧光标记技术,可以得到足够多得相应组织的信息。 Triton X-100是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称清洁剂),分子量为646.86(C34H62O11)。它能溶解脂质,以增加抗体对细胞膜的通透性。1%的Triton X-100常用于漂洗组织标本,0.3%的Triton X-100则常用于稀释血清,配制BSA等。作为配方而言,这应该不是终极方案,通过对配方的研究来辅助实验应该是很好的方向之一。 机会:1、目前效率低,需要浸泡两周时间,不适用于快速检测。 2、应用范围还较窄,这在文献中有描述。 3、对此技术的运用拓展。 该技术为细胞通透需求+不洗去荧光蛋白显色剂,而之前有学者在做这方面工作,因此非开创性的,当属改良型创新。简化寻找过程可能可以为溶解脂质+洗去荧光蛋白显色剂测试。在洗去荧光蛋白显色剂的思路中,等同于过柱子,应该与流动相相关,及与尿素和甘油选择相关。
4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知识发现----生物体
xupeiyang 2011-9-13 13:48
知识发现平台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edit_b.cgi 知识发现结果: Start A-Literature C-Literature B-list Filter Literature A-query: artemisinin C-query: Malaria The B-list contains title words and phrases (terms) that appeared in both the A and the C literature. 1588 articles appeared in both literatures and were not included in the process of computing the B-list but can be viewed here . The results of this search are saved under id # 3673 and can be accessed from the start page after you leave this session. There are 355 terms on the current B-list ( 192 are predicted to be relevant ), which is shown ranked according to predicted relevance. The list can be further trimmed down using the filters listed in the left margin. To assess whether there appears to be a biolog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 and BC literatures for specific B-terms, please select one or more B-terms and then click the button to view the corresponding AB and BC literatures. Use Ctrl to select multiple B-terms. 发现192个相关知识单元: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view_b_txt.cgi?ID=3673 job id # 3673 started Mon Sep 12 23:54:07 2011 Max_citations: 50000 Stoplist: /var/www/html/arrowsmith_uic/data/stopwords_pubmed Ngram_max: 3 3673 Search ARROWSMITH A A_query_raw: artemisininMon Sep 12 23:54:34 2011 A query = artemisinin started Mon Sep 12 23:54:34 2011 A query resulted in 2500 titles 3673 Search ARROWSMITH C C_query_raw: Malaria Mon Sep 12 23:54:41 2011 C: Malaria 59590 A: pubmed_query_A 2500 AC: ( artemisinin ) AND ( Malaria ) 1588 C query = Malaria started Mon Sep 12 23:54:42 2011 C query resulted in 50000 titles A AND C query resulted in 1588 titles A_query_raw: Mon Sep 12 23:54:55 2011 3463 B-terms ready on Mon Sep 12 23:55:27 2011 Sem_filter: Living Beings 355 B-terms left after filter executed Tue Sep 13 00:05:00 2011 B-list on Tue Sep 13 00:08:17 2011 1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2 plasmodium falciparum infected 3 beta arteether 4 susceptibility plasmodium falciparum 5 alpha beta arteether 6 beta artemether 7 isolate plasmodium falciparum 8 vitro susceptibility plasmodium 9 isolate plasmodium 10 mefloquine resistant plasmodium 11 quinine plasmodium falciparum 12 chloroquine resistant plasmodium 13 plasmodium falciparum vitro 14 derivative plasmodium falciparum 15 artemether plasmodium falciparum 16 susceptibility plasmodium 17 resistance plasmodium falciparum 18 babesia 19 resistant plasmodium 20 mechanism plasmodium 21 resistant plasmodium falciparum 22 plasmodium falciparum glutathione 23 artemisia annua 24 plasmodium falciparum drug 25 strain plasmodium 26 resistance plasmodium 27 plasmodium falciparum strain 28 vitro resistance plasmodium 29 vitro plasmodium falciparum 30 multidrug resistant plasmodium 31 mutant plasmodium 32 stra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33 artesunate plasmodium 34 extract artemisia 35 plasmodium falciparum susceptibility 36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37 plasmodium yoelii 38 mefloquine resistance plasmodium 39 mefloquine human 40 plasmodium berghei 41 mefloquine plasmodium falciparum 42 vitro plasmodium 43 action plasmodium falciparum 44 neospora caninum 45 plasmodium yoelii nigeriensis 46 haematobium 47 action plasmodium 48 nigeriensis infected mice 49 haematobium infection 50 retinol plasmodium 51 schistosoma japonicum 52 derivative plasmodium 53 plasmodium berghei author 54 efficacy plasmodium 55 retinol plasmodium falciparum 56 pathogenesis plasmodium 57 drug resistance plasmodium 58 resistant plasmodium berghei 59 plasmodium falciparum 60 juvenile schistosoma 61 babesia microti 62 plasmodium gallinaceum 63 analysis plasmodium falciparum 64 induce apoptosis human 65 efficacy plasmodium falciparum 66 yoelii mice 67 malarial parasite 68 thai isolate 69 erythromycin plasmodium 70 schistosoma haematobium 71 dihydroartemisinin vietnamese 72 plasmodium falciparum thailand 73 parasite plasmodium falciparum 74 susceptibility thai 75 apicomplexan parasite 76 healthy vietnamese 77 multiresistant plasmodium falciparum 78 human liver microsome 79 plasmodium falciparum trophozoite 80 plasmodium 81 hepatitis b virus 82 apicomplexan 83 artemisia annua a 84 resistant strain plasmodium 85 combination plasmodium falciparum 86 infected plasmodium falciparum 87 schistosoma mansoni infection 88 artemisia 89 madurella mycetomatis 90 trypanosoma brucei rhodesiense 91 mefloquine quinine plasmodium 92 plasmodium falciparum eastern 93 resistance plasmodium berghei 94 line plasmodium 95 plasmodium falciparum four 96 parasite protein 97 human umbilical vein 98 leishmania donovani 99 apoptosis human 100 quinine mefloquine plasmodium 101 uptake plasmodium 102 cryptosporidium parvum 103 plasmodium inui 104 toxoplasma 105 dihydroqinghaosu human 106 healthy thai 107 sensitive resistant plasmodium 108 toxoplasma gondii 109 uptake plasmodium falciparum 110 line plasmodium berghei 111 extract plasmodium 112 medicinal plant 113 analysis plasmodium 114 plasmodium falciparum cultured 115 echinostoma caproni 116 papillomavirus 117 development plasmodium 118 vitro development plasmodium 119 stage plasmodium 120 dihydroartemisinin human 121 leishmania 122 activity plasmodium falciparum 123 hepatitis c virus 124 schistosoma 125 infected schistosoma japonicum 126 development plasmodium falciparum 127 human cytochrome p450 128 babesia gibsoni 129 resistant line plasmodium 130 schistosoma mansoni 131 helminth 132 oocyst 133 dimensional structure plasmodium 134 babesia microti infection 135 release plasmodium 136 genus artemisia 137 structure plasmodium falciparum 138 transgenic 139 release plasmodium falciparum 140 human hepatocyte 141 parasite plasmodium 142 flowering 143 treatment schistosoma 144 infected plasmodium 145 treatment schistosoma mansoni 146 combination plasmodium 147 kappa b 148 sporogonic stage plasmodium 149 hybrid potent 150 mansoni infected mice 151 echinostoma 152 antimalarial action plasmodium 153 plasmodium falciparum inhibition 154 malarial parasite plasmodium 155 morphology plasmodium 156 human malarial parasite 157 infected mice 158 cryptosporidium 159 cmv 160 trophozoite infected 161 structure plasmodium 162 coccidia 163 activity plasmodium 164 strain schistosoma 165 b virus 166 pneumocystis carinii 167 vietnamese 168 pneumocystis 169 schistosoma mansoni infected 170 transgenic plant 171 eimeria tenella 172 plasmodia 173 fasciola 174 pyronaridine retinol plasmodium 175 proteome analysis plasmodium 176 lpr mice 177 mrl lpr 178 mice infected schistosoma 179 influence plasmodium 180 traditional chinese 181 plasmodium falciparum northwestern 182 echinococcus 183 eimeria 184 mouse bone marrow 185 tetrahymena thermophila 186 strain schistosoma mansoni 187 arabidopsis thaliana 188 rat liver microsome 189 single dose 190 arabidopsis 191 blind randomized placebo 192 volunteer 实证研究实例论文: http://arrowsmith.psych.uic.edu/cgi-bin/arrowsmith_uic/show_sentences.cgi Start A-Literature C-Literature B-list Filter Literature AB literature B-term BC literature artemisin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Malaria 1: In vitro susceptibility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from Myanmar to antimalarial drugs.2001 Add to clipboard 2: In vitro susceptibility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in Vietnam to artemisinin derivatives and other antimalarials.1997 Add to clipboard 1: Genetic Diversity of Polymorphic Vaccine Candidate Antigens (Apical Membrane Antigen-1, Merozoite Surface Protein-3, and Erythrocyte Binding Antigen-175)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from Western and Central Africa.2011 Add to clipboard 2: Sequence analysis of coding DNA fragments of pfcrt and pfmdr-1 genes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from Odisha, India.2011 Add to clipboard 3: Detecting mutations in PfCRT and PfMDR1 genes among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from Saudi Arabia by pyrosequencing.2011 Add to clipboard 4: Genetic polymorphism at the C-terminal domain (region III) of knob-associated histidine-rich protein (KAHRP)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in isolate s from Iran.2011 Add to clipboard 5: Highly co-ordinated var gene expression and switching in clinical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from non-immune malaria patients.2011 Add to clipboard 6: Molecular markers of antifolate resistance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from Luanda, Angola.2011 Add to clipboard 7: The NTS-DBL2X Region of VAR2CSA Induces Cross-Reactive Antibodies That Inhibit Adhesion of Several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to Chondroitin Sulfate A.2011 Add to clipboard 8: Increased pfmdr1 copy number and sequence polymorphisms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from Sudanese malaria patients treated with artemether-lumefantrine.2011 Add to clipboard 9: Susceptibility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to Doxycycline Is Associated with pftetQ Sequence Polymorphisms and pftetQ and pfmdt Copy Numbers.2010 Add to clipboard 10: Evidence of selective sweeps in genes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chloroquine and pyrimethamine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in India.2010 Add to clipboard 11: High prevalence of sulfadoxine/pyrimethamine-resistant allele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in pregnant women at the time of introduction of intermittent preventive treatment with sulfadoxine/pyrimethamine in Gabon.2010 Add to clipboard 12: Functional and immun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var2CSA-DBL5varepsilon domain of a placental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2010 Add to clipboard 13: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from Angola show the StctVMNT haplotype in the pfcrt gene.2010 Add to clipboard 14: Large variation in detection of histidine-rich protein 2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from Colombia.2010 Add to clipboard 15: In vivo and in vitro gametocyte production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from Northern Thailand.2010 Add to clipboard 16: Resistance-mediating polymorphism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among isolate s from children with severe malaria in kumasi, ghana.2010 Add to clipboard 17: Distinct haplotypes of dhfr and dhps among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in an area of high level of sulfadoxine-pyrimethamine (SP) resistance in eastern Sudan.2009 Add to clipboard 18: Parasites bearing a single copy of the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pfmdr-1) with wild-type SNPs predominate amongst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from Malawi.2009 Add to clipboard 19: Sequence variation of PfEMP1-DBLalpha in association with rosette formation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s causing severe and uncomplicated malaria .2009 Add to clipboard
个人分类: 知识发现|22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基因之争的本质与来龙去脉——也谈转基因生物
热度 1 sqzhang 2011-8-24 16:07
"转基因"话题一争就是十几年,二十年,且似乎大有白热化的趋势。有人一提起这个话题就上纲上线,据说已经到了事关民族生死、国家存亡的地步。近日读《南方周末》刊登的《对转基因的无知与偏见》一文,笔者认为该文对问题还没有说透,故冒昧撰写此文,对话题的来龙去脉略加说明,对公众关心的"转基因安全"问题略作解释。  三种不同的东西  人们争论的"转基因",其实包含有三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即"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生物"以及"转基因生物制品"。   转基因技术是对所有能将人工克隆的基因放进受体生物的基因组内,并使其在受体生物体内正常表达的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总称。这个人工克隆的基因,可以是受体生物本身的基因,可以是另一物种的基因,可以是克隆自某一生物体后再经人工改造过的基因,也可是一个完全经人工设计合成的全新基因。用转基因技术改造过的生物体就叫转基因生物。而用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做成的产品就称为转基因生物制品。   由此可见,对于转基因技术,争议本应不大。它其实只是一类普通的分子生物技术而已。值得注意的本应该是"转的是什么基因",以及"转基因生物制品的用途".但是,近年来,大多数积极参与争论的双方,都有意无意地把这三个性质完全不同的东西混淆在一起,胡子眉毛一把抓,笼统地称为"转基因".其立足点,都是转基因安全。   最初的质疑   对转基因的质疑,最初只局限于一些宗教组织和人士、自然主义者以及环保人士。宗教组织和人士认为转基因是人类干了本应由神干的事儿。自然主义者认为转基因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与和谐。环保人士则认为转基因会引起环境污染及灾难。比如,他们认为抗虫蛋白本身就是一种杀虫剂;大量种植不断生产抗虫蛋白的转基因作物,同大量施撒杀虫剂无异。   关于转基因安全的争论,在20世纪90年代末以前,主要局限在科技界的小范围内。虽然在1996年,美国FDA批准第一个转基因作物Flavr Savr西红柿上市后,曾经有一场公众参与的争论。但由于此西红柿品种本身的其他一些问题,其上市时间很短,且仅限于加州的部分地区。随着此西红柿品种从商店货架上消失,争论也就慢慢失去了热度。   但是,1999年发生的一件事,却使转基因从此成为一个长盛不衰的公众话题。各方的博弈就此全面展开。   跨国公司VS小业主   在1990年代的最后几年,国际上,尤其是美国,各大跨国生物技术公司的转基因作物品种逐渐到位。对转基因产物的严格控制和相关管理,就提到日程上来了。这一方面是出于专利保护本身的需要,一方面是出于对科技界所提出的有关转基因安全问题的重视,再加上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就引发了包括美国孟山都在内的一些跨国生物技术公司,对其它公司尤其是对种子公司的强制兼并,对食品加工销售企业实行强制控股。它们企图形成研、产、销一条龙,将一切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   跨国公司的这些动作,在欧陆和英国造成了重大的社会震荡。对大部分小业主,尤其是小零售商的生存,带来了直接的乃至致命的威胁。就在这些垂死挣扎的小业主们苦于无路可寻之际,英国科技界,尤其是皇家学会的学术权威们,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表现出的浮躁、轻率甚至傲慢,为小业主们的绝地反攻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就是着名的英国疯牛病事件。   疯牛病,顾名思义,是一种能引起牛发疯的疾病。此病可传染,并最终可导致死亡。目前无药可治。其病理机制是脑中的一种蛋白质发生诱导性结构变异,大量沉积在脑组织中,从而引起脑神经紊乱。此病的病原体,不是细菌或真菌,也不是病毒,而是发生了结构变异的蛋白质本身。此病在牛羊和人中都有发生,其传染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皇家学会的轻率   疯牛病本与转基因无关,但是英国皇家学会的轻率行为无意中硬是把两者弄到一块儿了。转基因作物的产品出现在英国市场,英国有人对转基因食物的安全产生怀疑,英国皇家学会就出面讲,转基因食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英国人民相信英国皇家学会的权威,对他们的表态也就相信了。不久,英国的牛得了疯牛病,牧民们损失巨大。消费者也对吃了疯牛肉喝了疯牛奶能否传染上疯牛病产生了疑问。结果,牛肉和奶制品大量滞消。牧民们雪上加霜,商贩们生意难做,政府税收大减,英国政府赶忙要求皇家学会对此进行调查,尽快拿出对策。   皇家学会的学术权威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小儿科课题,不值得他们下苦功夫,就草草地调查了一下。哦,此病既不涉及细菌、真菌,也不涉及病毒,只有蛋白质变性。蛋白质有什么可怕的呢?在人类丰富的知识宝典中,还没有蛋白质能成为病原体这一章!于是报告出笼,以我皇家学会的招牌做保证,吃疯牛肉喝疯牛奶不会得疯牛病。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报告出笼没多久,就发生了人吃了疯牛肉染上了疯牛病的事。这事儿一发生,政府和科技界在食品安全上的公信力与话语权就大打折扣了。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在这以前,一些宗教人士和自然保护主义者反对转基因,都没有引起公众的注意。欧盟多数国家以及日本、韩国,企图保护本国农业,反对进口农产品,都没有能给出一个能让大众接受的理由,因为这些国家是市场经济。因为政府和科技界都说过,转基因食品吃了无害。这些国家的绝大多数人那时对政府和科技界的话还是信的。疯牛病事件发生后,于是有人就说,你们说转基因食品吃了无害这话能相信吗?一个濒临破产的英国食品零售商,以商人对机会的敏锐,首先站出来振臂高呼:"我们所售的一切绝不含转基因!"这一宣言就像火星落到干柴上,熊熊的烈火很快烧遍整个西欧,为各国保护本国农业的企图提供了借口。于是,欧盟以保护食品安全的名义,正式通过决议,转基因成分超过百分之一的食品及原料不得进口。日本、韩国及其他国家接着跟进。市场形势因此陡然生变。   为了自身的利益,美国各食品及食品原料出口商,马上纷纷宣布不生产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不收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原料。各种植者行会也纷纷建议全美农民当年不种植或少种植转基因作物。那些反对转基因的宗教人士、环保人士也趁机举起保护食品安全的旗帜,宣布转基因有毒。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幕非常奇妙的景观:本来互不相干的极端宗教人士、极端环保人士、商人和贸易保护主义者,在"食品安全"的大旗下,同仇敌忾,携手掀起了反对转基因的新高潮,而且一浪接着一浪。他们甚至做出了踏平转基因植物实验地,捣毁转基因实验室的极端事件。普通老百姓,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也开始抵制转基因产品。   食品安全是幌子   所以说,在关于转基因的争论中,最常见也是最方便的话题,就是"食品安全".扞卫食品安全这一旗帜,争论双方都在高举。有的人还时不时散布一些半真半假的信息,不断把水搅浑。因为,反对转基因的人知道,只有大肆宣扬转基因食品有害,高谈扞卫大众身体的健康,才能站到道德的高地上,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才能引起平头百姓的注意,才能使转基因成为一个公众话题。尽管他们的真正目的,或是为了扞卫自己的信仰,或是想保住自己的生意不被跨国公司吞并,或是想保护本国的农业利益。   与此同时,搞转基因的科技工作者高举的旗帜、呐喊的口号,也是扞卫食品安全。他们大声疾呼,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不搞转基因,就没法提高粮食产量,就没法提高劳苦大众的营养水平,就要饿死人,就要引起社会动荡。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健康安全、国家安全乃至人类安全的立场上,才能引起政客们的重视。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人只是想多捞点经费来维持自己的研究,扞卫自己的前程而已。   总而言之,转基因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问题了。争论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成了一个经济利益问题,政治问题,或者信仰问题。食品安全不过是幌子而已。只要有这些利益问题存在,争论就不会停止,就会有人炒作。食品安全问题有没有?有!但是,这是可以通过深入的科学研究,对其进行彻底了解,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限制甚至彻底消除的。当然,这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规,以严格的执法来监管。   关键看转什么基因   其实,转基因食品安全不安全,关键要看转的是什么基因。因为,对食品安全起作用的是基因的产物,而不是基因本身。转基因本身只是一段脱氧核糖核酸,吃进肚子里, 其营养价值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食物中其它的脱氧核糖核酸相比,并无任何差异。差异在于转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本身,或者说,在于基因产物在转基因生物中所引起的变化。如表达、不表达某一或某些基因,增加、减少某一或某些基因的表达量,以及由于这些基因表达上的改变所引起的转基因生物体的生理变化等。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就要看这些由于转基因的表达所引起的变化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害处,以及有害程度有多大。   一个蛋白质或其它有机物,被吃进嘴里后,会经过牙齿的机械处理,胃酸胆碱的化学处理,肠道寄生菌的生物处理,以及人体本身产生的各种水解酶的生化处理,转化成能被人体所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最终被人体所利用。如果这些被人体所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对人体有益,它们就对人体有了营养价值;如果它们会妨碍甚至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活动,就对人体有害。处理不掉的,就会穿肠而过,不被人体所利用,对人体来说,也就没有任何营养价值。如果吃进嘴的东西,会引起人体的病理反应,就是有害食物,就有食品安全问题。由此可见,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不一定有害,也不一定无害;转基因食品安全不安全,要看它含不含有能引起人体病理反应的成分。   另外,天然食品也并不都是安全的。有些天然食品,明知有毒,但有人照样享用。这是因为吃它的人,认为这个害是可控的,且吃它利大于害。而且,对你有利的也可能对他就有害。利用转基因技术也有可能去掉或大大降低这个害,并同时提升这个利。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转不转基因,而在于转什么基因。也就是说,要看所转的基因对终端消费者是有益、有利还是有害。遗憾的是,目前生产上大规模应用的转基因,如抗杀虫剂基因、抗除草剂基因,都是对基因专利拥有者、对杀虫剂和除草剂生产商、对转基因作物种植者有利,而对广大的终端消费者实无一点好处(但也不一定就有害处)。当你知道有一种消费品,它含的一种成分对你没有一点好处却不一定没有害处时,你还会消费它吗?这也是目前的转基因产物不能被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不应强迫人们消费。惟有所转的基因明显有利、有益于终端消费者,这样的转基因食品或产物才会逐渐被消费大众接受。   约束与自我约束   目前有一种说法,认为美国人已吃了十几年的转基因食品,并没有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吃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正确。虽然美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已很多年,虽然美国目前还没有出现由转基因食品所引起的大的食品安全问题,虽然美国FDA近年来已不对转基因生物区别对待,且不要求对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进行特别标记(在最近的将来可能有变化),但在美国销售的食品中,直接含转基因有效成分的其实是少而又少的,甚至可以说没有。   在美国,许多食用油是转基因大豆油、转基因玉米油、转基因油菜油。有人说,用这些油做的食品不就是转基因食品吗?此话虽然不假,但有一点却需要澄清:转基因大豆、玉米胚、油菜籽所榨出的油,在油的成分上,与普通大豆油、玉米油及菜籽油并无差异,并不含有任何转基因有效成分(转基因蛋白)。在美国销售的食品中,直接含转基因有效成分的之所以少而又少,不是因为美国环保总署和FDA的监管,而是因为美国人来自世界各地,基因复杂,一旦有人吃了转基因蛋白而产生过敏反应,食品生产商负不起这个责任,打不起这个官司,因为这会极大地增加生产成本。记得前几年曾经发生过一桩意外事件。在运输过程中,一家食品商(Kraft Foods)无意之中将含转基因抗虫蛋白的饲料用玉米粉混入了普通玉米粉中,为了了结此事,食品商只得大规模回收已经上架的玉米片。这是一个在严格的法规监管下,由商家对食品安全进行自我约束的典型例子。   据美国联邦农业部(USDA)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全国种植的94%的大豆(出口,榨油,做饲料)、75%的棉花(出口)及73%的玉米(烤酒精,做饲料,出口)是转基因品种,而小麦、水稻、甜玉米和蔬菜这些能够直接做食物的,则基本上没有种植转基因品种。这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对种植转基因作物进行调整、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结果。   ( 作者系美国南达科他州立大学生物及微生物系教授 )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135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基因技术研究国际文献分析报告 1985 - 2011年
热度 1 xupeiyang 2011-7-11 11:29
转基因技术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检索分析平台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2?WEB06yu0zm1wjqpxI3jI6nI00h001000j100300010 检索策略 Transgenic technology 文献分析结果 4,593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Top Years Publications ‍ 2010 422 ‍ 2008 369 ‍ 2009 362 ‍ 2007 362 ‍ 2005 359 ‍ 2004 298 ‍ 2006 298 ‍ 2003 295 ‍ 2002 265 ‍ 2000 224 ‍ 2011 219 ‍ 2001 187 ‍ 1999 163 ‍ 1997 131 ‍ 1996 127 ‍ 1998 125 ‍ 1994 80 ‍ 1995 74 ‍ 1993 53 ‍ 1992 52 1 2 1 2 3 4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 USA 1,603 ‍ Japan 615 ‍ China 335 ‍ United Kingdom 269 ‍ Germany 235 ‍ Switzerland 182 ‍ South Korea 179 ‍ Canada 95 ‍ Australia 85 ‍ France 84 ‍ India 70 ‍ Italy 69 ‍ Belgium 59 ‍ Netherlands 54 ‍ Israel 52 ‍ Spain 42 ‍ Taiwan 38 ‍ Norway 32 ‍ Austria 26 ‍ Greece 26 1 2 3 4 1 2 3 ... 34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 Cambridge, USA 232 ‍ Zürich, Switzerland 137 ‍ Pasadena, CA, USA 111 ‍ Houston 86 ‍ London 80 ‍ Tokyo 78 ‍ Wuhan 76 ‍ Beijing, China 63 ‍ Ikoma 60 ‍ New York City 53 ‍ Tsukuba 52 ‍ Boston 46 ‍ San Diego 36 ‍ Los Angeles 36 ‍ Kyoto 35 ‍ Leuven 33 ‍ Berlin, Germany 32 ‍ Philadelphia 31 ‍ Taejŏn 31 ‍ Bethesda 31 1 2 3 ... 34 1 2 3 ... 60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 P Natl Acad Sci Usa 123 ‍ Transgenic Res 89 ‍ Nat Biotechnol 82 ‍ J Immunol 66 ‍ Methods Mol Biol 63 ‍ Plant Mol Biol 56 ‍ Plant J 55 ‍ J Neurosci 54 ‍ J Biol Chem 50 ‍ Plant Cell Rep 47 ‍ Plant Biotechnol J 43 ‍ Science 42 ‍ Plant Physiol 42 ‍ J Biotechnol 39 ‍ Nature 38 ‍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37 ‍ Plos One 36 ‍ Curr Opin Biotech 36 ‍ Biochem Bioph Res Co 34 ‍ Biotechnol Lett 31 1 2 3 ... 60 1 2 3 ... 881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Transgenes 3,852 ‍ Animals 3,212 ‍ Genes 2,543 ‍ Mice 2,321 ‍ Technology 2,088 ‍ Mice, Transgenic 1,946 ‍ Proteins 1,707 ‍ Humans 1,317 ‍ Plants, Genetically Modified 1,180 ‍ Animals, Genetically Modified 833 ‍ Tissues 735 ‍ Gene Expression 709 ‍ gene expression 700 ‍ Promoter Regions (Genetics) 666 ‍ DNA 661 ‍ Genome 598 ‍ Genomics 595 ‍ Phenotype 576 ‍ Biotechnology 557 ‍ Mutation 506 1 2 3 ... 881 1 2 3 ... 835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 Tonegawa S 28 ‍ Collen D 22 ‍ Sano H 19 ‍ An G 18 ‍ Carmeliet P 18 ‍ Fussenegger M 17 ‍ Hirabayashi M 17 ‍ Jacks T 17 ‍ Suter U 16 ‍ Jaenisch R 15 ‍ Takahashi R 13 ‍ Eisen H 12 ‍ Shinmyo A 11 ‍ Nam H 11 ‍ Mason H 11 ‍ Shimamoto K 11 ‍ Ueda M 11 ‍ Bronson R 10 ‍ Weber W 10 ‍ Niemann H 10 1 2 3 ... 835 相关文献: 转基因在美国的遭际(一家之言) 2011年07月11日 03:55 来源: 人民日报 对转基因不理解的人本无恶意,要求“谨慎”也无可厚非。但是,一些过分的反基因人士却以无知和偏见来煽动大众。有些虽在学术机构工作但并不懂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人,正在重演三十多年前美国反转基因教授George Wald的角色。他们危言耸听,极力全面批判和反对转基因动植物。这些声音对公众有很大的欺骗性,对我国的农业和科技发展有相当的危害性。现代生物科学和转基因技术都有扎实基础,愿意关心的人们可以通过一些书和可靠的文章获知实情。在生物技术产业还从来没有在中国起飞的情况下,幼稚地打击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会损害中国生物产业、阻碍经济发展、也不利于人民健康。如果中国不自主研发转基因的经济作物,最后必将完全依赖西方。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7/11/7605472_0.shtml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289 次阅读|1 个评论
突变体
jjb8104149 2011-6-2 15:40
突变体是某个性状发生可遗传变异或某个基因发生突变的生物体材料。在遗传分析中,为了获得某一组分的功能,而将其敲除形成的个体叫做 突变体 。 长期以来,育种学家们一直在尽力地发现和分离一些有价值的变异材料,以增加遗传材料或进行功能基因注释。早期的遗传学家和育种学家们主要是在自然界中筛选和寻找各种突变体,由于自发突变的频率仅为 10 -9 — 10 -10 ,因此仅仅利用自然变异是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利用和研究的需要。所以利用人工手段诱导生物机体遗传物质产生可以稳定遗传的变异是现代遗传学获取突变体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最早开始在动植物遗传育种中开始广泛应用的是 Y 射线、快中子、 MNU(N 一甲基一亚硝基脉 ) 、 EMS( 甲基磺酸乙酸 ) 等理化诱变创建人工突变体。后期,一些针对基因组内部基因进行修饰和改进的技术如 T-DNA 插入、 RNAi 抑制基因表达、转座子标签的出现和发展,大大地加快了突变体的创建步伐。突变体创建技术手段的改进大大的促进了植物基因功能的注释和作物遗传育种改良。 基因诱变 基因诱变技术是在模式动物中研究基因功能最常用的的遗传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破坏动物基因组中内源基因的正常表达,根据所引起的异常表型,推测被突变基因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功能。一般可将基因诱变分为定点诱变和随机诱变两大类。 化学诱变 化学诱变(chemicalmutagenesis)是用于哺乳动物的随机诱变方法之一。化学诱变剂乙基亚硝基脉(ethylnitrosourea,ENU)己被用于在小鼠中进行大规模的基因突变筛选(Herronetal.,2002:HrabedeAngelisetal.,2000:Nolanetal.,2000)。由于EN的突变效率很高(一般只需筛选1000只左右小鼠即可找到某个特定基因的突变)(Concepeionetal.,2004),因此在ENU筛选中可以方便地破坏基因,从而得到很多不同类型的异常表型。但是大多数情况下,ENU造成的突变是单碱基突变,需要通过定位克隆来获得产生某一异常表型的突变的基因,相当费时费力。虽然一些新技术,如高通量且低成本的测序技术(Smitsetal.,2006)可以提高突变基因定位的效率,但要利用该方法大规模获得小鼠基因的功能信息仍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目前应用的最多且应用最广的有点突变和插入突变: 点突变 (point mutation ) 定义1: DNA分子中单个或几个碱基的变化可以使遗传的结构发生改变。 定义2:基因内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对的增加、缺失或置换所造成的结构改变。 点突变,也称作 单碱基替换 (single base substitution),指由单个碱基改变发生的突变。   可以分为转换(transitions)和颠换(transversions)两类。   转换:嘌呤和嘌呤之间的替换,或嘧啶和嘧啶之间的替换。   颠换:嘌呤和嘧啶之间的替换。 导致点突变的原因 1,DNA复制过程中的自发突变。此类引起突变的频率很低。 2,诱导突变。由于物理、化学原因,导致DNA发生了改变。例如射线(紫外线,伦琴射线等)。 插入突变( insertional mutation;insertion mutation ) 定义1: 由于核苷酸或一段外源性核酸插入到基因中而引起的基因突变。插入可以是自发的(如染色体交换)、感染导致的(如前病毒插入基因组)或人工引起的(如基因工程)。插入引起突变可以是由于改变了基因的编码序列或调控序列所致 定义2: 因外源核苷酸序列插入而引发的突变。
14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魔鬼词典】细胞编程(cell programming)
sunsong7 2011-5-31 01:36
编程 (programming):就是让生物体(creatures,)为适应环境变化求得生存而使用基因密码编写程序代码,并最终实现种群繁衍的过程。为了使生物体能够理解造物主(nature, God 1.0)的意图,造物主就必须要将需生命延续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过细胞能够理解的语言形式告诉生物体,使得生物体能够根据造物主的指令一步一步生长发育,完成物种的进化与繁衍的使命。这种造物主和生物体之间交流的过程就是编程; 细胞编程 (cell programming):指生物进化(evolution)过程对细胞生长、分化、凋亡、组织发生、个体发育、衰老全过程及应对环境挑战的程序性设定(creation of God 1.0)。细胞编程包括遗传密码(genetic codon)设置,DNA、RNA、基因、蛋白质编码和解码程序等。 编程原则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人工编程 (aritificial programming):利用“合成生物学(synthetic biology)”的方法,人类扮演一次创造新生命的“上帝(God 2.0)”在实验室内创造出完全不同于自然生物体的全新人造生物体。编程原则依照人类的自身需要,以人类的好恶干预物种演化的方向; 细胞重编程 (reprogramming):指细胞的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重构,包括自发重编程(Spontaneous reprogramming 指疾病,如细胞癌变)和人为重编程(Artificial reprogramming, 如重编程多能干细胞 iPS); 微环境重编程 (niche reprogramming ——人工细胞重编程技术已经历了核移植重编程、整合DNA重编程、miRNA重编程几个阶段,不久以后单纯的细胞因子重编程及化学小分子重编程技术也将实现... 山雨欲来风满楼,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仅仅通过微环境调控对细胞质进行操纵(cytoplasm - microenvironment interaction),就可以实现细胞命运的无限变换。
60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纳米材料的应用
cailong0518 2011-4-8 13:57
① 天然纳米材料   海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边产卵,但出生后的幼小海龟为了寻找食物,却要游到英国附近的海域,才能得以生存和长大。最后,长大的海龟还要再回到佛罗里达州的海边产卵。如此来回约需5~6年,为什么海龟能够进行几万千米的长途跋涉呢?它们依靠的是头部内的纳米磁性材料,为它们准确无误地导航。   生物学家在研究鸽子、海豚、蝴蝶、蜜蜂等生物为什么从来不会迷失方向时,也发现这些生物体内同样存在着纳米材料为它们导航。   ② 纳米磁性材料   在实际中应用的纳米材料大多数都是人工制造的。纳米磁性材料具有十分特别的磁学性质,纳米粒子尺寸小,具有单磁畴结构和矫顽力很高的特性,用它制成的磁记录材料不仅音质、图像和信噪比好,而且记录密度比γ-Fe2O3高几十倍。超顺磁的强磁性纳米颗粒还可制成磁性液体,用于电声器件、阻尼器件、旋转密封及润滑和选矿等领域。   ③ 纳米陶瓷材料   传统的陶瓷材料中晶粒不易滑动,材料质脆,烧结温度高。纳米陶瓷的晶粒尺寸小,晶粒容易在其他晶粒上运动,因此,纳米陶瓷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高韧性以及良好的延展性,这些特性使纳米陶瓷材料可在常温或次高温下进行冷加工。如果在次高温下将纳米陶瓷颗粒加工成形,然后做表面退火处理,就可以使纳米材料成为一种表面保持常规陶瓷材料的硬度和化学稳定性,而内部仍具有纳米材料的延展性的高性能陶瓷。   ④ 纳米传感器   纳米二氧化锆、氧化镍、二氧化钛等陶瓷对温度变化、红外线以及汽车尾气都十分敏感。因此,可以用它们制作温度传感器、红外线检测仪和汽车尾气检测仪,检测灵敏度比普通的同类陶瓷传感器高得多。   ⑤ 纳米倾斜功能材料   在航天用的氢氧发动机中,燃烧室的内表面需要耐高温,其外表面要与冷却剂接触。因此,内表面要用陶瓷制作,外表面则要用导热性良好的金属制作。但块状陶瓷和金属很难结合在一起。如果制作时在金属和陶瓷之间使其成分逐渐地连续变化,让金属和陶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便能结合在一起形成倾斜功能材料,它的意思是其中的成分变化像一个倾斜的梯子。当用金属和陶瓷纳米颗粒按其含量逐渐变化的要求混合后烧结成形时,就能达到燃烧室内侧耐高温、外侧有良好导热性的要求。   ⑥ 纳米半导体材料   将硅、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异性能。例如,纳米半导体中的量子隧道效应使某些半导体材料的电子输运反常、导电率降低,电导热系数也随颗粒尺寸的减小而下降,甚至出现负值。这些特性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光电器件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利用半导体纳米粒子可以制备出光电转化效率高的、即使在阴雨天也能正常工作的新型太阳能电池。由于纳米半导体粒子受光照射时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具有较强的还原和氧化能力,因而它能氧化有毒的无机物,降解大多数有机物,最终生成无毒、无味的二氧化碳、水等,所以,可以借助半导体纳米粒子利用太阳能催化分解无机物和有机物。   ⑦ 纳米催化材料   纳米粒子是一种极好的催化剂,这是由于纳米粒子尺寸小、表面的体积分数较大、表面的化学键状态和电子态与颗粒内部不同、表面原子配位不全,导致表面的活性位置增加,使它具备了作为催化剂的基本条件。   镍或铜锌化合物的纳米粒子对某些有机物的氢化反应是极好的催化剂,可替代昂贵的铂或钯催化剂。纳米铂黑催化剂可以使乙烯的氧化反应的温度从600 ℃降低到室温。   ⑧ 医疗上的应用   血液中红血球的大小为6 000~9 000 nm,而纳米粒子只有几个纳米大小,实际上比红血球小得多,因此它可以在血液中自由活动。如果把各种有治疗作用的纳米粒子注入到人体各个部位,便可以检查病变和进行治疗,其作用要比传统的打针、吃药的效果好。   ⑨ 纳米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5年,它是由美国的大学和陆军部共同研制成功的,一共用了18 000个电子管,总重量30 t,占地面积约170 m,可以算得上一个庞然大物了,可是,它在1 s内只能完成5 000次运算。   经过了半个世纪,由于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学、信息存储技术、计算机语言和编程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今天的计算机小巧玲珑,可以摆在一张电脑桌上,它的重量只有老祖宗的万分之一,但运算速度却远远超过了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如果采用纳米技术来构筑电子计算机的器件,那么这种未来的计算机将是一种“分子计算机”,其袖珍的程度又远非今天的计算机可比,而且在节约材料和能源上也将给社会带来十分可观的效益。   ⑩纳米碳管   1991年,日本电气公司的专家制备出了一种称为“纳米碳管”的材料,它是由许多六边形的环状碳原子组合而成的一种管状物,也可以是由同轴的几根管状物套在一起组成的。这种单层和多层的管状物的两端常常都是封死的,如图所示。   这种由碳原子组成的管状物的直径和管长的尺寸都是纳米量级的,因此被称为纳米碳管。它的抗张强度比钢高出100倍,导电率比铜还要高。   在空气中将纳米碳管加热到700 ℃左右,使管子顶部封口处的碳原子因被氧化而破坏,成了开口的纳米碳管。然后用电子束将低熔点金属(如铅)蒸发后凝聚在开口的纳米碳管上,由于虹吸作用,金属便进入纳米碳管中空的芯部。由于纳米碳管的直径极小,因此管内形成的金属丝也特别细,被称为纳米丝,它产生的尺寸效应是具有超导性。因此,纳米碳管加上纳米丝可能成为新型的超导体。   纳米技术在世界各国尚处于萌芽阶段,美、日、德等少数国家,虽然已经初具基础,但是尚在研究之中,新理论和技术的出现仍然方兴未艾。我国已努力赶上先进国家水平,研究队伍也在日渐壮大。
个人分类: 转载|3597 次阅读|1 个评论
气体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热度 3 孙学军 2011-2-23 08:30
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仍存在许多未知领域,结合本人的研究积累和最近的思考,我认为人们对气体的生物学意义忽视了许多重要内容,这里写一个初步感想,以引起大家关注。 一般情况下,人们对水这种液体与生命的关系比较重视,例如生命的起源是来自原始海洋,生物体最主要的成分是水,几乎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液体环境中实现的,例如呼吸运动摄取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营养物质的消化,消化道废物的排泄,血液循环,尿液的生成,脑脊髓液的循环,物质和能量代谢,激素与信号物质的作用和调节,等等这些从宏观到微观的生命活动几乎都离不开液体环境。 虽然都知道气体与生命的关系同样密切,但人们对气体与生命的关系是建立在液体体系前提下的,也就是说是从属地位的。例如氧气进入体内是先溶解在血液,结合在血红蛋白上,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细胞,通过氧结合蛋白例如肌红蛋白和细胞红蛋白运输到线粒体被利用。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肺,经过呼吸运动释放到体外。现在的三个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发挥信号调节作用也是用经典的溶质来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重要的生物学气体在体内无论多么重要,它们都被认为是一类化学溶质,与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维生素等小型有机分子没有太大区别,至少没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把液体或水看成生命活动的分子舞台,在这个舞台中绝对不能忽视气体的作用,特别是一种大量存在的气体的作用,就是氮气。首先这个气体分子在我们体内的分压非常高。众所周知,空气中氮气分压是 79kPa ,生物体如人体内的氮气分压同样是 79kPa ,与之对应的,氧气在肺内的分压接近 21 kPa ,动脉血氧气分压大概是 13 kPa ,静脉血氧气分压大概是 5.32kPa ,细胞由于是最终使用氧气的部位,细胞内的氧气分压血远低于静脉氧气分压,在氧气利用的线粒体部位 0.5-3 kPa 。也就是说氧气真正发挥作用的氧分压 0.5-3 kPa ,这个分压与氮气分压 79kPa 相比是天壤之别。另外一种重要气体二氧化碳的分压是 5 kPa ,也远远低于氮气分压。三种重要气体信号分子: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硫化氢,它们属于功能调节,浓度更低,而且大多数属于一过性升高。 生物体内存在大量液体,例如人体内水的比例可达到 70% 以上,但是不同的组织含水量区别很大,例如脂肪组织内水含量就比较低,这也是为什么女性或肥胖个体在水中浮力比较大的原因,也就是说水在生物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微观尺度上,也有类似情况,而且可能更关键更重要,例如细胞膜是一种脂质双分子层,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内外两层属于亲水层,而中间属于疏水层,这类似于加心饼干,中间是脂肪结构,水含量比较少。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功能分子如蛋白、脂肪和核酸都是类似细胞膜的情况,最有名的分子血红蛋白,基本上就是一个由周围一些亲水基团的外壳和大量内部疏水结构,蛋白的规则性排列如 a 螺旋和 b 折叠都是疏水结构,而大部分(是否全部?)蛋白的功能或活性结构都是由疏水结构构建的,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就是被镶嵌在一个疏水口袋内。大部分生物化学反应与普通的化学反应的区别是在酶的催化下实现的,但大部分的酶催化反应都是在酶蛋白分子的表面进行的。酶常有不同的活性状态,不同活性状态经常是因为空间结构的改变。另外有许多功能分子,例如细胞膜上的各类受体、通道蛋白、结构蛋白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特别是受到信号调节发生功能改变时,往往有空间结构的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变构。许多变构调节的物质也是通过与蛋白分子的表面调节。为什么蛋白功能的发挥和调节大部分都是通过表面接触实现?有没有什么物质可以进入蛋白分子内部对蛋白功能产生影响。 一些小分子气体可能具有进入细胞内大分子疏水结构内部的可能,一方面,这些气体分子结构简单、分子量小、具有脂溶性,有这些功能的气体分子可能有:氮气、氢气、氦气和其他稀有气体。这些分子对生物功能的调节方式与经典的生物调节方式不同,作用相对比较弱,但可能是维持机体功能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或许比我们想像的更重要。这些气体对蛋白等生物大分子的调节主要可能通过影响这些分子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是影响三维结构,少数化学活性叫强的气体分子甚至能影响酶活性中心。
个人分类: 氦气生物学|6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中国之三-----基因读序仪
caihuayuan 2011-2-13 19:09
‘人们预言21世纪就是生物科技的时代,那么在这个时代有一个名词我们每个人都听过----基因。 自从沃森。克里克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以后,人们便想方设法的获取生物体内的DNA序列,于是各种各样的基因测序方法和仪器就在科研家们的努力之下诞生了,其中双脱氧法的3730测序仪曾一度主导基因测序许多年,如今则是高通量测序技术主宰时代,但这种技术会如同以往的测序方法一样,很快就将退居第二线’ “废话,什么东西都会有过时的时候” 诸葛文吃了一大块肌肉,盈盈呜呜的说 “没错,它的过时是必然的,这没什么疑问,重要的下一代的测序仪是什么样子。” “还用想吗,测序速度更快,更准确,成本更低,测序量更大”诸葛文一副长老训话的样子 “十足的废话!这还用你说啊”大家群起而攻之 “还有一个特点----测序方式更简单”长风说话永远一副正经冷静的表情 “怎么说?” 你们不是经常问我是怎么预测事物的未来的吗,我现在就告诉你,我并没有什么超人的灵力,我能知道事物的未来是因为任何事物都不会凭空的产生,其发展,衰亡也都不是毫无原因的。所以,你只要抓住了事物发展的趋势,你就能通过自己对周围的观察和分析得到未来事物的大致样貌 可以这样说,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以下4个阶段去描述:发现----创造----改进----替代 发现 这个阶段通常是由科学研究者实现,他们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以及反复推理论证,发现其中的规律并整理成系统的理论,从而为事物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创造 这个时候那些天才的发明家会运用这些理论结合社会物理条件创造出能满足人们相应需求的事物 改进 当一个发明面世之后,在被各领域应用和印证的过程中在细节和性能上被相应的改变,功能和形状分化,结构也越来越复杂 替代 当这个事物的各个性能和复杂度推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改进也变得越来越困难,所以这个时候,人们的努力指向是寻找更简单更好的方式取而代之 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莫不如此!我们吃的事物从茹毛饮血,到钻木取火吃到熟食,再到现在各种各样的食物及烹调方法,都在不停的更替着, 我们住的房子,我们的交通工具,通信手段。。。。。。。。每一个领域的每一个事物都在这个往复循环的之中 “更简单的测序仪,更简单的测序仪,那会是什么样子?。。。。。”姚娟低语沉思 “基因只是一个带有遗传信息的分子条带,测序的目标也就是弄明白这条带上记载的信息,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当然是直接把它所承载的信息给读出来,就如同录放机的磁头读取磁带上的磁信号一样” “这可能吗?如果能的话,那么设计这个读序仪的人一定能拿到诺贝尔” “完全可能,如果你了解DNA在生物体内的遗传复制过程,你就会有这样的预感。双链的DNA在转录泡内被解链,复制 并按照密码子规律合一个一个的合成相应的氨基酸。而转录泡从DNA转录的起点移动到复制终点,设想如果我们把这个转录泡体系换成另外一个东西,而这个东西不但能从DNA链的起点一直游移到终点,在移动的过程中能识别DNA链上的四个碱基并发出不同的电信号,那它就是下一带的基因读序仪了” 基因读序仪将是中国人的发明,这也是基因测序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标志
3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诸生物体不明复合势场相互作用的实验证据
yindazhong 2010-3-25 22:44
打哈欠能传染,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奇怪的生物信息隔空传递现象。笔者觉得其科学解释应该不是太难,应该就是生物体发出的某种电磁波在生物体之间的传递与接收,就像电视遥控和手机电话一样,只是我们的身体无法感知。打呵欠传染这种现象表明我们机体的大幅度肌肉运动或者神经系统活动,能以某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复合势场的方式影响周围世界。人体的这类潜在的能力若通过训练,或因电击这样的特殊事件被强化,而以乌尔根这种特异功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前面一篇博文),本来并不费解,但因为有些人科学主义的思维习惯,非得要实验证明才善罢甘休,否则就贬之以伪科学,没有起码的科学分辨力等等。今天贴上本研究室近来的一个研究文稿,显示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的电磁场和人体携带的不明电磁场的存在,以及这个场对其它生物的作用的 EEG 波形图。这个生物场因人而异,因人的状态而异,笔者身上的这个生物场强就比年轻的学生要强蛮多。也许我这把老骨头中蓄积的金属垃圾更多一些吧。 这里先不讲该不明生物场能解释多少特异功能现象,只是抛砖引玉,告诉大家不要简单的否定或肯定不明事物,人体意念集中导致的肌体电磁场变化等现象也许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进行研究。 文稿的pdf如下:(不够成熟,欢迎指教!) 诸生物体不明复合势场相互作用的实验证据
个人分类: 生命科学|4895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