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异常反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发酵中的乙肝疫苗事件:接种乙肝疫苗利远大于弊
热度 1 qujiangwen 2013-12-25 16:30
近期,深圳康泰乙肝疫苗事件闹的沸沸扬扬,此次事件到底是偶合症,还是异常反应,还是疫苗质量有问题,从免疫规划专业的角度向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知识,这样就会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做出理智的判断,而不是盲目的恐慌或者拒绝接种疫苗。康泰乙肝疫苗事件发生以后,卫计委和药品监督局紧急果断应对,及时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这一点尤为重要!实际上,事件的处置和调查需要一段时间,因为事件处理要有证据,需要调查所有个案,了解疫苗生产过程,储运各个环节是否有问题,收集疑似病例的临床诊断信息和接种操作信息等,最后异常反应专家组才能综合各方面信息做出是否是异常反应的诊断。但是此次从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角度判断应该属于偶合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关注未来的专家组意见。 (一)重组乙肝疫苗(HBV)——预防乙型肝炎 【疾病简介】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 乙肝是已知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危害最严重的一个型别,其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 全程接种3针乙肝疫苗可以产生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 【禁忌】 1.已知对该疫苗所含成分,包括辅料以及甲醛过敏者; 2.患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3.早产儿、发热者、患有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者暂缓接种。 【接种反应】 本疫苗很少有不良反应。极个别人可能有中、低度发热,或注射部位微痛,这些轻微反应一般在1~2天内消失。极少数人可能会出现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可请医生给予对症治疗。 【注意事项】 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接种前的查体与询问。接种前注意皮肤清洁,对接种部位保持清洁,防止感染。接种后观察30分钟,注意保暖,接种后对较重局部反应,可用热敷,如发生全身性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及时就诊。 (二)接种乙肝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乙型肝炎? HBsAg 阴性的个体,全程注射3 针乙肝疫苗后,机体可产生高滴度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抗-HBs),这种特异性抗体能将侵入机体内的乙肝表面抗原中和掉,从而达到保护机体不 受乙肝病毒侵袭。因此,注射乙肝疫苗是对易感人群最好、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三)为什么要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 (1)母婴围产期传播在我国是HBV 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2)感染HBV 后形成慢性携带状态的机率与受感染时的年龄关系密切,1 岁以内婴儿感 染乙肝病毒后约有70%~90%发展成HBsAg 慢性携带者,2~3 岁幼儿为40%,7 岁儿童为6%~ 10%,青少年和成年人感染后成为慢性携带者的仅占5%左右。 (3)仅对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免疫不能预防幼儿时期的水平传播,对所有新生 儿普种乙肝疫苗,既可以阻断母婴围产期传播,减少儿童中新传染源的产生,也可以阻断儿 童时期的相互传播。 (四)为什么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非常重要? WHO 指出,全球死于乙肝的病例中,有21%是在围产期感染的。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主 要传播途径,新生儿感染HBV 后约有90%以上的人将成为HBV 慢性携带者,至成年期最容易 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因此乙肝疫苗的第1 剂接种应尽早进行。最好在新生儿出生后24 小 时内接种,以使新生儿获得保护。曾有人使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幼儿园、小学、中 学各抽2 所学校调查完成3 针以上免疫的观察对象中,出生后乙肝疫苗不同接种起始时间与 乙肝病毒感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出生后24 小时内接种者,HBsAg 阳性率为0.09%,出生后 1~12 月接种者为10.87%,出生后>12 月接种者为7.78%,有明显差异。因此新生儿必须在 出生24 小时内完成首针接种,否则就很难阻断母婴传播。 (五)近20年推广乙肝疫苗接种有哪些成绩? 在疫苗前时代,中国 9.7% 的< 5 岁儿童存在慢性乙肝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感染,播散病毒的同时,也因继发的肝细胞癌或肝硬化而夭折。通过多年的努力, WHO 于 2012 年 5 月证实中国仅有< 1% 的儿童存在慢性 HBV 感染。不到半年后, WHO 认证中国实现了消除新生儿及孕产妇破伤风(一种致命的感染性疾病)。 1992 年乙肝血清学调查显示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 9.75% , 1992 年我国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 2002 年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 2006 年乙肝血清学调查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 7.18% ,据推算 1992 年以来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减少了近 8000 万人,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 1900 万人。 (六)预防接种是安全的发生异常反应概率很低 免疫规划的对象是健康人群,其安全性历来受到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疫苗在获得注册前都需经过严格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都要实施严格的批签发制度。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预防接种是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规划,利用疫苗,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由合格的接种技术人员,给适宜的接种对象进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目的。 从表面上看,预防接种主要是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其实在提高个体免疫水平的同时,必然会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助于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使有传染源侵入,由于大部分易感者接种了疫苗,得到了免疫保护,人与人之间辗转传播的机会大大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链已被人为阻断,传播的范围受到限制,减少了传染病扩散和蔓延的可能性。 (七) 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偶合症发生概率有多大? 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复发或加重),因此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 以儿童偶合发病为例。我国卫生服务需求调查结果显示, 0 — 4 岁儿童两周患病率为 17.4% ,因此儿童接种疫苗后,即使接种是安全的,在未来两周内,每 100 名接种疫苗的儿童中仍会有约 17 名儿童由于患其他疾病,尽管所患疾病与疫苗接种无关,但由于时间上与接种有密切关联,非常容易被误解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再以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偶合死亡为例。我国新生儿 (0 — 28 天 ) 死亡率为 10.7 ‰,全国每年出生儿童约为 1600 万;据此推算,全国每年约有 17 万名新生儿死亡,即每天约有 466 名新生儿死亡。按照我国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规定,乙肝疫苗在儿童出生后 24 小时内接种,以全国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出生后 24 小时内)接种率 75 %计算,则每天约 350 名新生儿死亡者接种了乙肝疫苗,即全国每天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可能出现偶合死亡 350 起。 (八) 疫苗的特性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 疫苗对于人体毕竟是异物,在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的保护力的同时,由于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人体的个体差异(健康状况、过敏性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因素等),有少数接种者会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绝大多数可自愈或仅需一般处理,如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有发热、乏力等症状。不会引起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仅有很少部分人可能出现异常反应,但发生率极低。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近几年,我国每年预防接种大约 10 亿剂次,但是经过调查诊断与接种疫苗有关且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很少,发生率很低。 (九) 有六种情形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1 )因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接种后一般反应;( 2 )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3 )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4 )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5 )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受种者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 6 )因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心因性反应。 (十)出现疑似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如何进行调查诊断 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报告和处理,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以下简称《工作规范》)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以下简称《鉴定办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关于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由于造成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因素非常复杂,所以在国家《工作规范》和《鉴定办法》中明确规定,在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负责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调查诊断,专家组由临床、流行病、医学检验、药学、法医等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有争议时,可以在收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之日起 60 日内向接种单位所在地市级医学会申请进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申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由申请鉴定方预交鉴定费。经鉴定属于一类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鉴定费由国家支付,由二类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鉴定费用由相关疫苗的生产企业承担。不属于异常反应的鉴定费用由提出鉴定的申请方承担。)需要说明的是,鉴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原因很复杂,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调查诊断需要时间,不会马上得出结论。任何医疗机构和个人不能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作出调查诊断结论。对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引起的死亡事件,需要进行尸检才能得出结论,而尸检一般需要 2 个月左右时间。
个人分类: 免疫规划|336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专家回应疑似疫苗致死6大质疑
热度 2 fqng1008 2013-12-25 08:37
昨天下午,国家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联合召开发布会,就社会关注的乙肝疫苗疑似致死事件进行通报。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从2000年到今年12月份,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疑似异常反应病例已上报188例。其中,最终确定为疫苗异常反应的18例,近年每年有四五例。 1 接种后亡能否视为疫苗致死 接种疫苗后致死,是否能“归咎”于疫苗,如何界定?中疾控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王华庆坦言,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过程”。 “判断一个疫苗和疾病是否存在关系,除了时间上的关联之外,还要遵守特异性、关联强度等原则。”他说,疫苗接种后的疑似异常反应,是指疫苗本身合格、操作过程无问题,但出现了损害的现象。此外还包括多种情况,例如偶合症、心因性反应,或者是轻微的不良反应等。 他表示,界定是否系接种疫苗致死,需由流行病、临床医学、疫苗学、法医等领域专家共同确定。 他介绍,目前国内对于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是独立系统。根据世卫组织建议,2005年开始在10个省试点,现已全面铺开,去年监测数据突破10万例,“疫苗异常反应发生情况没有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范围。” 2 乙肝疫苗接种是否安全可靠 针对公众对乙肝疫苗接种安全性疑虑,昨天,中国疾控中心公布了乙肝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数据统计。 据王华庆介绍,2000年至今年12月,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疑似异常反应病例已上报188例。其中,最终确定为疫苗异常反应的18例,近年每年有四五例。 他介绍,出现的异常反应主要是过敏性休克、水肿等,这188例病例中,疫苗质量均属合格,接种过程无问题。 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认为,乙肝疫苗是相当安全、成熟的,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非常低。在国际上,接种乙肝疫苗是没有任何禁忌症的;在我国,像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神经系统疾病等情况,建议不要接种。“不是接种会加重疾病,只是避免复杂问题的出现。” 贾继东表示,按照接种乙肝疫苗的规程,新生儿中早产儿、低体重儿等暂时不予接种;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应当作个案分析评估,到底是接种风险大,还是感染风险大。 3 康泰停供会否造成市场短缺 此前深圳康泰公司负责人披露,乙肝疫苗市场份额中,该公司最顶峰时占据60%-70%。暂停康泰乙肝疫苗后,市场空缺如何填补? “停用是基于保障安全的角度。”李国庆表示,考虑停用康泰乙肝疫苗时,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初步作了评估预判,即停用之后,能否保证乙肝疫苗市场供应。 他介绍,目前国内除康泰公司之外,还有5家企业能生产乙肝疫苗。其中,北京天坛生物是“大户”,另外还有大连汉信,其他几家的产量不是很大。“但这主要是受市场的限制,而不是生产能力限制。” 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化监管司司长李国庆认为,这5家企业能释放较大产能。今年5家企业共有2500万乙肝疫苗通过批签发,准予上市销售。 他说,正考虑给企业发通知,在保障质量前提下,尽可能释放产能。“一个批次原来可能是几万只,现在要扩大到几十万,原材料的供应、生产过程等都面临一定考验,因此要强调保障安全。我们对企业所在地的监管部门也提出了要求。” 4 为何叫停康泰全部乙肝疫苗 此次药监部门分两次“叫停”深圳康泰疫苗,第一次是涉事批次,第二次则是所有批次。这样的决策方案有何依据? 李国庆解释,对药品的停用遵循的一般原则,是控制措施和风险大小相适应。他说,对于一般产品,当临床上出现与药品质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后,如果涉及单个批次,会单独对一个批次进行控制,停止使用、召回;如果多个批次产品质量不合格,包括质量检验和临床不良反应,则怀疑是系统性问题,要求这个产品所有批次都采取控制措施,包括停用和召回。 此外,如果不是单一产品问题,而可能是生产线出了问题,不管生产多少产品,整条生产线都要停产。 他表示,在湖南报告3例疑似不良反应事件后,基于当时对风险的判断和审慎评估,作出了暂时停止两个批号产品使用的措施,涉及湖南、广东、贵州3个省。这是和当时风险评估相互适应的。 “而深圳再现疑似报告后,风险大大增强了。”他表示,基于风险信号增强,经过卫计委、食药监总局共同研判,为了保证免疫接种安全,决定停用康泰全部批次的乙肝疫苗。 5 24小时内注射会否提高风险 近日有媒体对新生儿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的免疫规定提出质疑,认为提高了风险系数、使偶合反应增多。 昨天,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介绍,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统计,已有181个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127个国家要求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占65%。 他解释,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播、血源传播和性传播。其中母婴是发生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且感染越早,发病比例越高。感染之后,成人95%能自愈,而新生儿90%的概率会变成慢性。 庄辉说,若母亲为“双阳性(两种抗原均为阳性)”,新生儿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仅有4%不能阻断病毒。如果24小时之后接种,不能阻断的几率将提高至20%。 贾继东表示,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大多数是在生产分娩过程中传播。有数据显示,在接种乙肝疫苗之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都有所减少。“我们对于计划免疫的信心应该保持。” 6 进口疫苗国产疫苗哪个更好 针对“打疫苗就要打进口的”说法,昨日,中疾控和国家食药监局负责人均明确回应,国产疫苗质量并不比进口的差。 王华庆表示,不论是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在国内的质量检定过程是一致的,执行同样严格的控制标准。“尺度是一样的。” 李国庆表示,这些年疫苗是我国的战略产业,国务院为此专门印发了国家级疫苗检测规划。近年来,疫苗生产能力、水平、新疫苗研发水平都很大提高,像甲流疫苗的率先研制就是一个例子。同时,我国还建立完善了疫苗监管体系和疫苗上市批签发制度。 “我们疫苗质量标准不低于发达国家疫苗标准的水平。”李国庆介绍,从某些指标来看,国产疫苗甚至是领先的。“基于生物制品的特殊性,我国的标准是非常严格的。” 疫苗是如何监管的? 生产规程: 目前国内使用的疫苗大概有三种,一种是酿酒酵母的,是康泰和天坛生产的,还有一种是大连汉信的,还有一种是CHO疫苗。我国自己制定了生产规程,对质量标准提出了严格要求。 疫苗生产: 食药监部门不仅是对产品是否合格进行检验,同时对企业生产行为是否合规进行严格的检查。如果企业生产行为有不符合规范的地方,即使产品检验合格也不允许上市。 疫苗上市: 我国对于疫苗的上市检验执行批签发制度。每一批疫苗都要经过批签发,除了企业出厂检验之外都要经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批签发后,才能上市销售和使用。 疫苗存储: 疫苗类的产品,需要在冷链上进行运输和存储。食药监部门会通过平时监管,避免这些环节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具体是对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用的原辅材料、生产过程,以及储存条件是不是有任何的异常信号,都会予以关注。 异常反应 2005年起,我国在世界卫生组织支持帮助下,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疫苗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现已在全国全面铺开,监测数据去年已经达到了10万例。疫苗产品异常反应的监测主要基础性的工作都在卫生计生系统。 本文来源:新京报 附姜春来:康泰乙肝疫苗之我见 一、疫苗的原理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 细菌 、立克次氏体、 病毒 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 基因工程 等方法制成的用于 预防传染病 的 自动免疫 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 免疫系统 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 免疫系统 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 抗体 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 二、分类 1. 按销售对疫苗的分类 疫苗( vaccine)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 ,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 国家免疫规划 确定的疫苗,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 群体性预防接种 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 ,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 ( 2)活疫苗:用人工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获得的减毒或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制剂,称为活疫苗,又称减毒活疫苗 。    种类:卡介苗、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风疹等疫苗 。    特点:免疫作用强,接种量小,一般只需接种一次。但稳定性差,不易保存 。    ( 3)亚单位疫苗:提取病原微生物中能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抗原成分制备而成的疫苗。如乙型肝炎血源性疫苗,是分离纯化乙型肝炎病毒小球形颗粒HbsAg而制成的 。    ( 4)合成疫苗:将能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的人工合成的抗原肽结合于 载体 上,再加入佐剂而制成的疫苗。需要首先获得有效成分的氨基酸序列 。    特点:一旦合成可大量生产,且无血源性传染的可能性 。    ( 5)基因工程疫苗:将病原微生物中编码诱导保护性免疫的抗原基因(目的基因)与 载体 重组后导入宿主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生大量相应抗原,由此制备的疫苗称为基因疫苗。如乙肝基因疫苗 。     ( 6)类毒素: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保留抗原性,即成类毒 素 。    种类: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等 。  三、疫苗的历史贡献 附表:美国疫苗使用前后的传染病死亡人数比较 传染病 最高死亡人数 1997年死亡人数 死亡降低百分数 白喉 206939(1921) 5 99.99 麻疹 894134(1941) 135 99.98 腮腺炎 152209(1968) 612 99.60 百日咳 265269(1934) 5519 99.92 小儿麻痹症 21269(1952) 4 99.98 风疹 57686(1969) 0 100.00 破伤风 1560(1923) 43 97.24 流感嗜血杆菌 20000(1984) 242 98.70 乙肝疫苗 26611(1985) 16126 39.40 脊灰疫苗的历史贡献  四、疫苗的不良反应  疫苗的不良反应可分为三大类: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和过敏反应。局部反应最常见而不严重。过敏反应最严重,发生率较低 。  1. 局部反应 局部反应是最常见的副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水肿、发红,根据疫苗种类不同,有的疫苗局部反应发生率在 50%以上。局部反应在灭活疫苗中最常见,如含有佐剂的百白破疫苗。局部反应通常发生在注射后的几小时内,一般比较轻微而且是局限的,偶尔局部反应也可以是非常严重的,这种反应通常涉及过敏反应。这些反应也被称作Arthus反应,最常见于破伤风和白喉类毒素。Athrus反应被认为是由过高的抗体滴度引起,这种高滴度抗体一般是由于过大剂量的类毒素引起 。    2. 全身副反应 全身副反应是无特异性的反应,包括发热、不适,肌肉疼痛、头痛、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常见而无特异性,可以由于疫苗接种而发生,也可以因为与疫苗无关的情况而产生,如伴随病毒感染 。 全身副反应相对多发于全细胞 DTP(百白破 )疫苗 。 灭活疫苗,包括无细胞百日咳疫苗接种后全身副反应较少见 。 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容易发生全身副反应。减毒活疫苗为了产生免疫,疫苗病毒 (或细菌)必须不断繁殖。减毒活疫苗的引起的副反应包括发热或皮疹等症状,是自然疾病的一种轻微形式。减毒活疫苗引起的全身副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发生在免疫接种1-2周后 。     3.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最严重的副反应。过敏反应可以由疫苗抗原本身或疫苗的一些其它成份引起,如细胞培养物质、稳定剂、防腐剂或抑制细菌生长的抗菌素等。疫苗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可能会危及生命,但其发生率小于 1/50万。过敏的风险可以通过接种前的筛检减少到最低 。 五、国外对疫苗不良反应的处理 美国疫苗不良反应数据及处理: http://vaers.hhs.gov/esub/index 美国甲乙肝联合疫苗近 10年间严重副反应发生例数为:854例 。 http://medalerts.org/vaersdb/findfield.php 六、结论 1. 疫苗是给健康人群接种的,而非是病人。所以人群基数大,有副反应是很正常的;当然,对产生副反应的个体和家庭来说,这打击是巨大的 。 2. 过分强调副反应造成社会抵制疫苗会对整个社会的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 3. 新闻媒体不应参与其中,像报道娱乐新闻高调宣传,而应该有专门的组织或政府处理此事。国家应该成立相应的部门对此事进行赔偿及善后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3980-752849. html
个人分类: 肝病手记|1344 次阅读|2 个评论
4个月大宝宝接种“百白破”疫苗后猝亡:属于偶合事件
qujiangwen 2013-1-31 15:46
点评:4个月大宝宝接种“百白破”疫苗后猝亡,此事件属于偶合事件,与“百白破”疫苗接种的关系很少。 百白破疫苗副作用 百白破三联疫苗 分全细胞吸附和无细胞吸附两种,而全吸附的较无细胞的反应相对要大,引起反应的最主要原因是该疫苗中均含有的吸附剂,表现最多的是出现硬块,发热,你可以摸一下宝宝的硬块处,如果宝宝哭,那说明疼痛,可以去医用点外用药(如消炎止痛膏药)可以明显减轻宝宝的痛苦,如果你摸上去宝宝没什么大反应,那为了能让硬块消退得快点,建议用40度温毛巾敷,此方法挺管用,又对宝宝没影响。注射百白破后出现的硬块快的可以一周内消退,慢的可以长达6个月,但爸爸妈妈们可以放心,只是个体差异,吸收得慢了点,只要宝宝没出现其他不适感。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反应 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主要来自百日咳所含的菌体成分。接种未吸附疫苗 12-24小时,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个别人注射后注射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接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注射局部可形成硬结或无菌性脓肿。偶见皮疹及 血管神经性水肿 。全身反应主要是出现微热,尤其是接种未吸附疫苗更为常见,但接种后48小时可恢复正常。在发热的同时还可伴有倦怠、嗜睡、烦躁不安等短暂症状。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也主要与疫苗中的百日咳成分有关。极个别可能发生 过敏反应 ,或惊厥、抽搐、尖声哭叫等 神经系统 并发症。但是,这类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并不影响免疫接种方针的推行。 4个月大宝宝接种“百白破”疫苗后猝亡 2013-01-30 09:29 来源: 沈阳晚报 男婴的家属悲痛欲绝   1月29日上午10时,在这个往日接种疫苗最繁忙的时段,铁西区路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紧锁起大门。在二楼的疫苗接种室外,只有一位抱孩子的老妇,静静地坐在角落里,紧紧地搂抱着怀中的襁褓……   老人并不是来给孩子注射疫苗的,因为她怀中的外孙在前一天便已经成为了天堂里的天使。她之所以执拗着仍把孩子的遗体抱到医院,就是想给仅仅4个月大的外孙一个交代:为什么在那里注射了“百白破”疫苗后不久,他便永远地离开了深爱他的亲人们?   注射“百白破”后男婴猝死   “我昨天要是不带他来打疫苗,他是不是就没事了?你说活蹦乱跳的大胖小子,咋说没就没了呢?”面对沈阳晚报记者的询问,老人一边自责一边断断续续地讲述了事情经过。   1月28日上午,老人和女儿带着刚刚4个月大的外孙皓宇到路官社区卫生中心接种疫苗。此前,孩子已经在那里多次接种了疫苗,当天要注射的“百白破”疫苗,也已经是第二针了。   上午11时左右,孩子注射了疫苗,并吃了脊髓灰质炎糖丸后,在医院观察了近半个小时。感觉孩子没什么问题后,老人和女儿便抱着小皓宇回了家。但是回家后不久,孩子突然开始哭闹,而且呼吸也开始困难。当看到孩子嘴唇发紫,手脚开始冰凉后,老人和女儿马上带着孩子直奔盛京医院。   到达医院后,医生称孩子的瞳孔已经开始放大。虽然医生又奋力抢救了几个小时,但最终没能救回小皓宇的生命。在盛京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上,记者看到“致死的主要诊断为:呼吸循环衰竭”。   孩子的死讯如同晴天霹雳,一下子打蒙了所有的亲人。他们都很难理解,为什么原本非常健康的孩子,在注射疫苗后,会突然病重身亡。    铁西区卫生局已展开全面调查   在小皓宇的外婆向记者介绍情况时,皓宇的父亲也正在与医院领导及铁西区卫生局的主要领导协商最终的处理方案。在协商过程中,皓宇的父亲多次痛哭失声,他一再表示,一定要查清孩子的死因,给自己儿子一个交代。   经过双方初步协商,皓宇的家属同意了卫生局方面的意见,先对相关药品进行取证、取样保存,并且调查疫苗的进货渠道、批次以及保存状况等。在确定了疫苗是否存在问题后,再探讨孩子是否进行尸检。   铁西区卫生局的一位姓周的副局长表示,卫生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感到很震惊,同时也向死者家属表示哀悼。周副局长称卫生局会对这起事件进行全面调查,并且及时向死者家属反馈调查信息。   区卫生局负责疫苗接种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初步调查,小皓宇注射的“百白破”疫苗,与其2012年12月26日注射的第一针“百白破”疫苗为同一品牌,同一批次。而且事发当天,不仅小皓宇一个孩子注射了“百白破”疫苗,但是出现问题的只有他一个。因此,要想确定孩子的真正死亡原因,必须要进行深入调查,才能得出结论。   对于小皓宇的真正死因,还将继续予以关注。   沈阳晚报记者刘强摄影记者沈生    -专家提醒     儿科专家:这几种情况不能接种百白破   昨日,铁西区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沈阳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百白破”疫苗对于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病、癫痫等或有既往病史的婴儿,以及属于过敏体质的婴儿是不能接种的。此外,如果婴儿处于发热、急性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也应该暂缓接种。    解放军202医院的儿科专家唐英则告诉记者,“百白破”疫苗虽然非常安全,但是也存在一些异常反应。其中,过敏性休克如果处置不及时,是可以引起婴儿猝死的。唐医生称,如果婴儿注射“百白破”疫苗后,数分钟或1小时内突然发生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昏厥、紫绀,家长应该马上送孩子前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倘若不及时抢救,很可能会导致婴儿死亡。    省疾控中心:偶发事件,家长不必恐慌   针对此次注射“百白破”疫苗后出现的婴儿猝死事件,记者第一时间与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赵卓主任取得了联系。赵主任称,婴儿注射“百白破”疫苗后发生猝死的情况,他也是第一次遇到。   赵主任认为这应该是一次偶发事件,“百白破”疫苗属于基础疫苗,是由国家出资,免费为适龄孩子注射的。因此,疫苗的采购等环节都是通过正规渠道运作的,不应该存在假冒伪劣疫苗。   赵主任建议家属,应该对孩子的尸体进行解剖,以确定孩子的真正死因。同时,他也提醒广大家长,首先不要对接种疫苗产生恐慌。此外在接种疫苗前,家长一定要清楚各种疫苗的禁忌症,如果孩子在生病期间,没有医生的指导,不能注射疫苗。沈阳晚报记者刘强    -名词解释     百白破疫苗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简称百白破疫苗,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目前使用的有吸附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混合疫苗(吸附百白破)和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类混合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 http://xiaofei.nen.com.cn/system/2013/01/30/010218622.shtml
个人分类: 免疫规划|7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卫生部:疫苗异常反应不可避免 可补偿不赔偿
sheep021 2010-3-26 09:49
卫生部:疫苗异常反应不可避免 可补偿不赔偿 2010年03月26日04:04 新京报 吴鹏 最近,一些人对接种疫苗的安全不免产生怀疑。昨日,卫生部发布《 预防接种知识热点问题答问材料 》称,我国上市疫苗总体上是安全的。 材料称,近年报道的多起接种事件,均没有证据表明与疫苗质量有关,如泗县甲肝疫苗接种群体事件。2005年6月,安徽泗县大庄镇17个村19所学校2500名学生接种甲肝疫苗后,百余名学生出现异常反应,6岁的小学生李威死亡。后经卫生部调查,此次事件和甲肝疫苗质量无关系,为群体性接种甲肝疫苗引起的群体性心因反应。而李威则属于因偶合性疾病而亡。 材料称,近几年,我国每年预防接种大约10亿剂次,但是经过调查诊断与接种疫苗有关且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很少,发生率很低。 材料说, 异常反应是疫苗本身固有特性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它既不是疫苗质量问题造成,也不是实施差错造成,各方均无过错。因此,对受种者予以一定经济补偿,不是赔偿。 材料中说明,任何医疗机构和个人不能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作出调查诊断结论。对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引起的死亡事件,需要进行尸检才能得出结论,而尸检需要2个月左右时间。(记者吴鹏)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