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死胡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文献是思维的源泉 同时也坟墓
热度 2 lxg133298 2017-3-11 15:26
文献是思维的源泉, 同时也坟墓 一方面我们通过阅读文献,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文献中约定俗成的说法、听起来似乎有道理的“ 结论 ”似乎在无形中禁锢我们的思想。。 大多数文献中的所谓的“结论” 只是千万条结论中最能支持作者实验结果的所谓“ 结论 ”,其实,并不一定对! 尤其 Science 、Nature 这些顶级期刊!这些所谓正确的“结论”、“指导思想” 可能会引导一大批科研工作者走入死胡同,无法自拔!
2233 次阅读|2 个评论
供给侧改革(三):去杠杆中的信用和走出“死胡同”
热度 9 lvnaiji 2016-5-22 07:17
吕乃基 去杠杆的一大法宝是债转股,变成股票投资,目的是改善资产负债表,以面子上的好看掩饰财务上的困窘,化过去的债务为未来的预期,以及让股民,如果再增发货币,让全民为债务人埋单。如果是国企央企,转来转去,只是从一个口袋到另一个口袋,然后再掏股民的口袋。在债转股的热忱中,欠债的行业如钢铁行业认为,钢铁领域也是国家重要的经济领域,也可以债转股,似乎这样一“转”,债务就一笔勾销了。与此同时,作为债权人的一方,银行贷出去的坏账同样在一“转”之后与己无关。由此可见, 债转股,“转”的不仅是钱,而且是债务和债权主体的变化,是他们责任的变化,也就是由担责和必须接受追责到实际上免责。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是股民、全民。 当然,有一些有前途的企业,判断实行债转股后可以渡过难关,降低融资成本,使资产负债表改善并获得高速发展,这样的企业才可以债转股。否则将来资产缩水,债转股可能比坏账还要厉害。这就是市场化的债转股,取决于债权人对企业前景的判断。 在去杠杆的背后还有深层的问题,也就是 信用的周转 。吴向宏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gwODA0MA==mid=403196608idx=1sn=bd18a801f82b0c6ee172bf6859ff89e6scene=23srcid=03282ZRGaUlkiIXmFbJG6qlR#rd 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吴向宏以一个岛国来比喻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岛国上通行的货币是大石头,实物货币的问题是供应有限。岛上就那么多石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石头就不够用。比如岛上只有十块大石头,原来整个岛只有二十头羊,所以一块石头两头羊。发展到有一百头羊只能是一个石头十头羊。当信用不能创造,都要靠实物的硬资产作为信用依托时,结果就是通货紧缩,货币不足,而支持货币创造的相应硬资产必须要涨价。 在当今中国,土地就类似于岛国的石头,硬资产代替货币,承担起信用依托的重任。这就构成了当今中国的第一道保险。譬如说,有好项目去银行贷款?银行问抵押物呢?先拿这个项目的概念去忽悠政府。政府也没钱,就批地。土地拍一百亿,付定金十亿,到银行画一个概念图,上面要盖楼,值三百亿。银行说这下妥了,有三百亿的硬资产,贷款两百亿,把一百亿的土地金交了,还剩下一百亿办企业。没有土地创造不了信用,没有信用经济没办法周转。 土地就相当于岛国上的大石头,是信用创造过程的核心,也就是中国经济运行的核心。 硬资产作为信用依托的问题是其供给有限,到最后大石头涨价。 所以为什么中国土地必须涨价。不涨价就进行不下去。不仅是土地跌价之后投资人会亏钱,而且整个经济就会停滞。 接下来的问题是杠杆越来越大,信用与实际价值也越来越背离。 某企业弄了块地五十亿,抵押借三十亿办企业,第二年多数不能连本带利赚回来。土地评估到八十亿贷四十亿就把三十亿还了,还剩十亿又可以投资。明年这四十亿贷款怎么办?土地评估到一百亿。当然,实际操作中同一块土地不可能重复抵押,但把整个经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就是这么回事。中国的地价为什么这样往上涨,它背后是地价在创造信用,没有这个魔术整个经济活动就停滞了。到一块石头换一千头羊的时候傻瓜都觉得不对了,这块地怎么能值一千亿?银行也不敢接着往下蒙。 中国A股上市公司有四百多家上市公司、占到上市公司30%,净利润不到1500万,买不起深圳一套改善型住房。企业估值却往上涨,卖1%的股份就可以买好几套房子。走到极端是信用消灭。可以想起上世纪90年代,日本本土地价涨到寸土寸金,仅东京的地价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在泡沫破裂之后,在美国买下的地产半价再卖给美国。中国现在吹到天上去的地价房价,真的值那么多钱吗? 第二道保险是政府信用背书,这本来是货币信用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在中国,政府信用已经通过给土地信用背书渗透到经济的各个环节。政府滥用自己的信用。本来这个土地值这么多钱大家也不相信,但政府控制土地供应,大家相信政府一定会让它涨。这样一旦出问题,信用收缩,中国就没有一个可以出来收拾残局的“最后守夜人”了。不过,看来政府还有足够的土地支撑债务,才建了十几年的房子也可以再次拆迁。“别担心,政府永远不会违约。”泡沫真的不会破吗? 在全球化时代,还有第三个信用创造途径,就是利用国际信用体系。用外贸单子到银行抵押贷款,内贸的应收账款就贷不到钱。前者创造信用,而后者就不能。加入WTO,带动中国的信用大大扩张了一次,经济繁荣了十几年。但是中国的外贸占GDP的比例也高到头了。虽然还是顺差,但绝对规模的扩大已停滞不前。国际形势不利。接下来TPP不带我们玩了,所以在国际信用扩张方面也遇到严重的问题。 雪上加霜的是,很大部分的无效投资在不断消灭信用。本来土地评估价格一百亿,最后楼建成之后完全卖不掉,烂尾,银行也不好意思继续评一百亿了,改八十亿吧,消灭掉二十亿的信用。这种无效投资消灭信用情况会不断发生。如果不继续扩张信用,难以维持现状,必然发生信用萎缩。信用萎缩再导致经济衰退。 社会信用不足,按理银行贷贷不出去款。也就是 “资产荒”。即使政府宽松银根,降息降准,货币还是难以周转。最后一招是,以劣质信用来凑,也就是降低信用门槛,动用行政手段,降低管制标准,甚至采取窗口指导等手段,刺激银行把贷款放出去。 “大放水”结果就是骗子也就是劣质信用泛滥,劣质信用驱逐优良信用。2007年美国引发金融海啸的次贷危机的幽灵正在游荡。 去杠杆金融回归正常需忍受经济衰退;加杠杆刺激经济增长会拖垮金融体系。“权威人士”对L型经济趋势的判断否定了前者,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危险,是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盼着甘蔗两头甜,不敢果断做抉择。关键是,那一头的甘蔗是饮鸩止渴,根本不是什么“两全其美”。只有坚决去杠杆,让“两难”成“一难”才是出路。 更重要的是,至少在“去杠杆”中,中国正在走出数千年的中庸之道与和为贵,摆脱对“和合”的片面追求,走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从陈方正所谓的“死胡同”或“空洞自足,没完没了”(列维-布留尔述及中国古代思维方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238691.html )中走出来,虽然只是“一小步”。
个人分类: 经济|3320 次阅读|24 个评论
一步一步来,走出心理“死胡同”
热度 23 何裕民 2015-8-20 16:49
换一种方法思考 城市里的肿瘤患者,特别是女性患者常常长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压力,以致不堪重负,终致生病。我们认为有许多压力是自己加上去的,卸下压力是第一步,而卸压的关键是“换一种方法思考”。 认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要认识到生活中不是所有的事都非常重要,都必须认真对待,非达到完美不可的。其实,人所遇到的事只有5%非常重要或紧迫的;15%~25%是比较紧迫的,剩下的大多不像人们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和紧迫。事事认真,势必长期有重压感而心身疲惫,甚至功能紊乱,终致患病。 而所有事务中,没有比自身健康更重要的了。 因此,换一种方法思考,改变认知、态度与自身行为(心理学称其为“认知疗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不做无谓的联想 临床上,许多肿瘤患者存在着一类错误的思维方式——喜欢或习惯于自我联想,且常常以错误的方式自由联想。常见的如“如果” 怎样,“结果”一定“怎样!”。比如:如果某项指标“升高”,某处有所不适,一定是癌症复发或转移了!肯定需要化疗、放疗了,其后果一定不好!结果一定没救了!我及我全家一定完了!这就是错误联想的恶果。其实,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的后果绝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有些事情的恶果是人们错误联想的结果;从容应对倒常常能够柳暗花明。所以说“船到桥头自然会直”。 有时,“难得糊涂”更好 好较真常是这类患者的思维特点,而这也是导致他们长期处于高度压力、压抑甚或抑郁、焦虑状态的关键。因此,过分较真是防癌和走向康复的大敌。我们非常推崇郑板桥的“糊涂”说,对肿瘤患者来说,有时“难得糊涂”反而更好!“阿Q”尽管是个负面人物,但这类人患癌率很低,鉴此,有时自我“阿Q”一下未尝不可!至少可以平衡一下心理,稳定自己的情绪。 承认和面对现实 许多患者耿耿于怀,自己为人做事都很在理,为什么会生这病?上帝对自己太不公正了!或者后悔、埋怨于某些人或某些往事!其实,大可不必!现代研究表明:对所有人来说,生癌只是早晚的事。应看作是上帝在你的人生旅途上设立了一道坎,正在考验你,而要想经得起考验,首先就应该承认和面对现实! 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是句时髦的话,对处于困境的肿瘤患者来说,其意义更为重要!在生命处于危机状态,学会不断设置自己的生活目标,短期为主,不断延伸,不断攀高,非常重要。我们对某些患者有时就先帮他设定近期三个月的目标,然后再作延伸,如过好年,看到孩子考上大学等等,诸如此类,并不断提升延长,越攀越高,就是越来越成功,也就是他的生存期不断延长。因为有明确而又可期望的追求,人就有积极的生存动力!生理功能,包括精神心理等也都相对可调整得稍高些,这些都有助于康复。 要学会及时表达情感 心身医学强调,善于及时表达情感,宣泄郁闷,如此,有助于尽快释放压力,走出抑郁。 多结交朋友,取得有效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度越高,越容易维护自己的心身健康。患癌的可能性越低,即使患了癌,也容易康复。在这个意义上,朋友是最大的财富,绝非虚语!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爱好,如种花养鸟、书法绘画,包括打打牌、玩玩麻将等等。这些有助于释放压力,解郁悦情,陶冶情性。但须讲究一个度,特别是玩玩麻将、打打牌等,不能无度,切勿太累!前者如种花养鸟、书法绘画等也有优化个性之效。 读好书 经常读些好书,有解郁及稳定情绪之功。朱熹就曾经提出 “学习优化情性”。因此,此法还有优化个性之效。 学会慢生活,享受生活 城市人生癌,常常与高压力、快节奏生活有一定关系,因此,学会慢生活,享受生活常常至关重要。有人说没有办法,事情太多!其实,要明确:事情永远干不完!少了你,地球照样转!更何况你已有生命之虞,上帝已经给了你一个充足的理由,享受生活,何乐不为呢? 理解心身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要知道任何人的情绪、心理、体力都是有周期性变化的。低落或心身疲惫时应告诫自己:这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走出“谷底”;千万别就此一蹶不振,且不断消极地暗示自己。这时,最好能做点简单而容易成功的事来激励自己。 改变生活环境 必要时,可脱离工作一段时间,或暂时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及节奏。 学会给别人和自己“松弛” 长期紧张是健康和癌症患者的大敌。要学会自我松弛,包括给别人宽松。特别对下属,对家人和孩子,对他们宽松,他们会回报自己一个“松弛”! 注重(人文/自然)环境保护 环境,是每个都市人赖以生存的空间,注重维护良好的环境,包括努力优化办公室人文小环境等,都有积极的保健防癌之效。记住:潜在地伤害了他人,也意味着你本人有可能受到伤害。因此,这是公民的基本健康意识,人人都能自觉做到这一点,愉快而健康地享受生活、远离癌魔、尽享天年,就不是梦了! 秋冬季多晒太阳 这是国外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方法,这与调节大脑褪黑素的分泌功能,进而改善睡眠有关。肿瘤患者多抑郁,抑郁又容易促使肿瘤患者转移复发,故应该善于运用这一简单可行的好方法。 适度的户外活动 适度的户外活动有着多方面保健防癌功效,简单易行。如多做户外活动,有助于控制体重、消耗能量,而肥胖是城市人生癌的元凶。又如,它可以改善以脑力为主的现代都市人多方面功能,稳定或改善“内环境”,可间接防癌。再则,有助于松缓压力与紧张,调节心身平衡。多做户外活动,也是改善抑郁状态的良方,而抑郁为癌症的催化剂。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988 次阅读|24 个评论
关于“埋头苦干”和“抬头看路”
daylighter 2014-4-24 13:25
  我的老板经常跟我说,“抬头看路”和“埋头苦干”。“抬头看路”的意思就是要经常考虑走的方向是否正确,有没有走到崎岖的小道或“死胡同”里。“埋头苦干”的意思就是既定认准的方向,就要脚踏实地的做好。   我现在走的是科研转产业化的道路。对于“抬头看路”和“埋头苦干”这两个概念在产业化的不同阶段,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一开始在众多技术路线要选择的时候,还不知道哪条路线最好时,“抬头看路”是非常重要的,这可能决定将少走很多弯路。每条技术路线都有优缺点。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长达几年摸索,每条技术路线都已尝试之后,其优缺点都已暴露的很清楚。抬头看路,仔细分析,集更多的优点于一处,避免不可承受的问题,控制并减少尚可承受的缺点。这个时候,技术路线确定了。   那么,此时“埋头苦干”就非常重要了,把认定能够做好的功课做好,把产品打入市场,市场不等人,此时频繁“抬头”就好比猴子掰棒子,终将只能“回头看路”,却发现棒子都被掰完了!每家公司的每一个产品都是一代又一代的提高和进步,并不是一定要等到完美才会发售。开发产品绝不能完美主义,重点抓住重要和关键的,流通于市场的产品也绝无“完美”,“遗憾”或多或少,但没有影响它存在的价值。   每个人经常会犯一个这样的错误,当拥有一件东西的时候,往往拿它的缺点跟别的东西的优点作比较,却忽略了它存在的最大优点。待要“回头看路”时,却发现当初放弃的却是最美好的!一山又比一山高的追求适合成长,但经营需要先把此山征服! 谨此告诫自己。   
个人分类: 感悟点|43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旅途中
热度 1 JiuBaiYi 2012-11-20 16:34
温拿和卢瑟只在一念之间 很多人集体无意识地追求一些浅薄的东西 比如金钱地位和女人 不择手段 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就像一个旅行的人急着赶到一个终点 无视沿途的风景 失去了旅途本身带给人的快乐和满足 有的人抄近路坠入悬崖 有的人丢下同伴孤独赶路 有的人钻进死胡同 有的人抛弃自己的尊严 一些人很快到达了“终点” 却发现终点之后是无尽的空虚 到老去之时 发现自己所拥有的不值一提 失去的却痛彻心肺 回首往事 没有荣耀 只有无尽的遗憾和悔恨 阿弥陀佛 朕为他们默哀 愿他们超度之后 来生能活得更有意义
个人分类: 科研和生活|3033 次阅读|1 个评论
死路与饿死鬼
ninglz 2012-7-20 09:57
1死路 他迟到了,说今儿是开车来的。因为不熟悉路,进了死路。 我明白他说的是住宅区的死胡同,因为我初来乍到时也吃过死胡同的亏! 我笑着说,在我的老家不会这样的。 看着他疑惑的神情,我继续笑着说:我老家忌讳说“死路”不吉利。讲究风水。 他问我:你老家迷信风水? 我说:风水不是迷信是流动。 流动? 我说:不是有句话叫作“读不懂空气”吗?。风水就是流动着的空气。 他似有所悟地说:以前打工上门给卧床老人洗澡。屋子里的装饰、物件……似乎把时间锁定住了。空气也好像凝固住了。没多久就放弃了那个工作。 “猫头鹰出现时是要死人的”这句儿时听老人讲过的话。突然跳出脑海。大概那不是迷信,是猫头鹰的嗅觉敏锐! 2.饿死鬼 跟他一起去吃面,这里的面条和老家不一样,都是黄色的。 我刚吃一口就觉得“皂”极了。 我故意问他:面为什么是黄色的? 他“呼啦……呼啦……”吃得正带劲儿,说是鸡蛋吧! 我笑了,是碱。老家的面白白的,不放碱的。 而且在老家,要求吃饭不能出声音,更不能狼吞虎咽。 否则,就会被骂作“饿死鬼托生的!” 这里是发达的地方。 声音是对拉面美味的褒奖,所以越响越好。 他们常常问我:在你老家做客一定不能吃光饭菜吗? 他们这里一定要吃得干干净净,一是表示饭菜非常可口,二是尊重农民的劳动,不浪费一粒粮食是基本的道德。 最近电视上常报道饿死事件。 真正缺吃少穿的人,不会饿死也不会冻死的。 他说昨天因有自杀,在电车里呆了很久。不过电车里一直鸦雀无声,张张面孔都无异样。 我说什么人求生欲最强?是穷人吧! 无需感慨,看不惯今日,昨日父辈不也曾为我辈担心?前天爷爷看不惯爸爸。明天儿子还会看不惯孙子。(红叶)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701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放存取(OA)不会成为主流出版模式
热度 15 zhaodl 2012-7-11 21:35
  今天,突然接到北京王主编的短信:已经到西安,刚下飞机。说:晚上有人请酒,下午有空要来拜访我。开玩笑地讲:要来看看我的办公环境。我与老王是网上认识的,为此我前年去北京时还专门拜访过,我曾经在博客上记录过,好像篇名就叫“北京会网友”。下午4点不到,老王打车来到了学校的东南门,我急忙下楼去迎接。带领他看了一下我编辑部的办公环境以后,就到我办公室喝茶聊天,一直聊到六点多。因他参加他朋友的晚宴而不得不离开。我们聊工作、聊读书、聊社会、聊退休后的生活安排,聊得甚至愉快。惹得跟他一起来的编辑部的小编辑,只说:没有白来!   下午聊的话题,多是闲谈,我也记不住,更形不成系统。但是,有一个观点,我回答完后,感觉比我以前的思考更深了一步,这就是开放获取(OA)出版模式.   话题是老王谈起的,前些时候他参加总署的主编培训班,一位主讲教师提出:未来的出版就是作者缴费、读者按着自己的意愿,免费获取。老王问我如何看?这个问题,我09年写过一篇文章,之后,声称再也不研究了,认为开放存取已经走入了死胡同,没有研究的必要。今年年初,澳大利亚的一位传播学博士做学位论文时对我进行过采访,我也是这样回答过(发过博文)。   今天老王问我,又要求我必须谈谈我的看法。我就直接表示,不感兴趣。他不甘心,又问我:你是否同意未来的学术期刊出版形式会以开放存取为主要形式。这倒让我不得不回答。我干脆地说:不会!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永远不会代替商业出版模式,或者说作者付费出版模式永远不会取代读者付费模式。   刚听到我的回答,老王不认同。反问:为什么。我当时也一时有点语塞。心想,为什么?我怎么敢这么武断地断定!作者通过科研项目付费,读者免费获取,对学术研究来讲不是很好嘛?国际非政府机构和政府机构不都在积极推动吗?科研项目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免费获取不是很正常吗?我又想,商业出版不同样可以采取作者付费的方式盈利吗。一个个疑问,让我一时无言回答。但是,我潜意识里就是坚定不可能。   我迟疑了一会,我顿悟到:这个问题不是开放存取本身的问题、不是出版模式本身的问题,而是社会的机制问题。因此我回答:因为,社会的发展主要应该以市场的竞争为动力,而不是以政府的力量为主导。政府应该背负社会公益,但是需要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是背负的越多越好。否则,这样的社会就会缺乏发展的原动力,就会将社会拖垮。就如同“福利制”社会一样,谁都高兴高福利,但最终还是要社会全体来承担“安逸”所带来的苦果。简单看来, 作者付费用的是国家的钱,读者付费也多是使用公共财政的经费,但是,这里有一个根本的不同 :作者付费更多的是政府公共财政负担,而读者付费并不完全。因为读者不一定是从事公共研究的作者,而是社会的全体,包括企业和个体。也就如同解决的 是“全民”福利 。是学术资源的全部免费享受而不是部分。   另外,社会发展的原则应该是,能够通过市场调节的,就应该放开让市场调节;能够不使用公共财政负担的尽量不通过公共财政负担。 公共财政应该是用来解决社会的弱势群体问题和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是纠正市场的偏差。 公益机构发起的、公共财政支持的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的 目的是“平衡商业出版”的垄断和高利润,而不是、也不应该是为了消灭商业出版 。现实是开放存取模式被出版商利用, 商业出版同样会反过来通过作者付费来赚取公共财政的钱。   在开放存取被商业出版利用以后、在开放存取模式不能减轻公共财政的负担的情况下,必然是应该探索其他的、制衡商业出版的方式。这种方式,一定不是“开放存取”——因为他已经被出版商所利用, 将通过读者赚取公共财政经费的方式,转变为通过作者赚取公共财政的钱 ——不管是科研项目或是图书馆采购经费,都是公共财政。   就此记录一下,欢迎交流! 【回复】感谢大家的留言。抱歉,我不能一一回复。感谢编辑的推荐!我这也是被朋友逼出来的思考,的确值得我们出版人和关心学术出版的学术人思考。这个问题已经超出了开放存取出版模式本身,所以我将“论据”扩展到了社会和社会公共财政的范围,有兴趣的可以一起研究、关注。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5981 次阅读|17 个评论
再谈开放获取/赵大良
热度 4 zhaodl 2012-3-20 09:28
再谈开放获取/赵大良 开放获取,2009年以前我比较关注,而现在我已经不太关注了。原因是我认为初始的“开放获取运动”已经走入了死胡同。为此我于2009年年末,应约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了这一问题并提出“模式”探索的课题,提出“引入商业资本,追求利益平衡”的思路。后来没有见到吸引我的思路,所以也就没有在思考和关注。半月前,接受澳大利亚一个研究团队的采访,我被迫又谈了一下这个问题。 开放存取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出版模式,积极倡导者是学术信息使用者,是学术信息商业化的一种反作用。但是,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学术信息传播模式的情况下,出版商也在其中找到了盈利的方式。因此,改变了原本开放获取的本意,违背了开放的初衷——并没有迹象表明,开放获取促进了“学术信息获取成本的降低”。数字化出版为开放获取提供了可能,但同时学术信息的集约化价值更加明显,即某个学科专业或层次的学术信息的“完整程度决定了学术信息的价值”,或者说大尾效应。所以,出版商的经营策略——即使是部分开放获取也不会影响其利润的下降。基于此,我认为:中国的学术期刊开放获取模式将随着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会发生一定的改变。目前,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未来会是出版者的有意而为。一部分是出版商的策略,一部分是学术团体掌控的期刊会“为扩大学术影响”而为。但是,这种学术影响的扩大,一直是一个未经证实的结果,至少是有争议的。 前天在面试会的中间休息时,与几位教师闲谈时,一位教师又提出这个问题,为我传统出版而担心,问我有何应对的策略。教师关心这个问题,我想无非就是近来国际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抵制运动”和美国国会正在审议的开放法案。我的回答是:没有那么可怕。出版商抵制,并不是真的紧张,没有商人是能赚钱不赚,没有人能轻松赚钱而自讨苦吃。但是,从目前来看:即使政府强力推动,也不会动摇出版商的地位,或者说也不会促使“知识”降价。原因有五: (1)出版商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无利可图,没有商人会为科学而投入,所以学术必须给商人甜头; (2)国际出版商的垄断地位,已经使学术难以摆脱,即使普通的研究可以不使用出版商的数据,而高水平的探索不得不依赖出版商的高水平数据库,即使用户减少,收入也不会降低; (3)科学研究机制决定了科学研究已经不受传统的“科学精神”所支配或者是完全支配,科学精神已经成为一种世俗的理想,但竞争机制的渗透使科学研究背离理想状态越来越远,学术的竞争者会根据效益法则来决定而非科学精神; (4)学术信息的数字化,已经呈现出一种新的传播规律:一方面是遵循大尾理论,另一方面体现出尖端策略。开放获取为出版商发挥大尾理论而几乎是无成本,同时严密封锁的尖端知识可以牵着学术研究的鼻子。即使“小量的高质量的成果大幅度升值”。 (5)公益性的开放获取自身存在的“低效率”决定了“开放获取运动”只能是一种运动,而难以协调和组织,更难以持久,反而会被出版商所利用——公共利益任何人都可以获取,包括出版商——尽管是开放获取的定义是“非商业目的”,限制的是目的而没有限定主体。商人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间接获取“关注和用户”似乎没有违背目前开放获取的原则。 被问及,所以浅谈于此。供参考。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3763 次阅读|6 个评论
普通青年对生活的思考
热度 5 SteveWHIGG 2012-3-7 16:54
喜欢思考人生,我的思维世界里,只有思路理清楚了,明白自己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才能踏踏实实的学习、工作、生活。这样的习惯,有时候多少会让自己陷入思维的死胡同里面,纠结很久才得到答案。然而,这种纠结与彷徨在我看来是值得的,因为人文情怀与专业技能是相互促进的,每一次得出新问题思索清楚了,都会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更加踏实的生活。这种问题可能会不断的提出,因为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为什么读书?为了拿到一纸文凭?为了锻炼能力?说法不准确,要更透彻一点说,应该是为了生存,为了探索更加适合自己的生存道路。人活着总得有个吃饭的手艺,阿豪在尼克斯凭借控卫身份混饭吃,易在达拉斯坐冷板凳混饭吃,凤姐凭借其过目难忘的长相生活,振豪叔叔靠科研养家糊口。人生在世,先生存,才有生活。或许这么庸俗的说为了生存,会诋毁了一些人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纯纯的爱。但是,我想这种爱的前提也是这种份工作可以让自己生存下来,而且自己可以从中得到快乐。 至于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生存,就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还有个高雅点的词:价值观。有的喜欢应用、有的喜欢科研、有的喜欢朝九晚五、有的喜欢时间灵活安排,因人而异。二十几岁的人,正在价值观形成的时候,自己追求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自己心里得清楚,像老师教育我们的:要充分正确认识自己。当然,谁都想充分、正确认识自己,可是,现在往往太多的因素影响我们了——媒体的报道,身边接触的人或事——胡润富豪榜出来了,哎,做个有钱人好啊,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XX 莅临到 XX 单位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哎,当官好啊,多有地位,多风光啊;受 XX 校长邀请, XX 教授到 XX 学校进行学术报告,内容精彩,引起广大学生的极大兴趣,会后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哎,做教授好啊,生活舒适,有面子……诸如此类,价值观的摇摆。年轻人最大的悲催莫过于用自己的韶华青春走着别人的路;年轻人更大的悲催是在别人的路上走着走着,以为这是自己的路了,忘记了自己是从哪来的、要到哪去…… 在路上, on the way 。精辟,精辟到三个字就概括了人生。人生就像一次又一次的旅行,给自己定好目的地,然后“在路上”不停的走下去,直到到达目的地再出发往下一站。所以,人生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路上”。我们选择读硕士为目的地,寒窗苦读三年(或者两年),学位授予却只是那一瞬间;我们选择工作,努力工作一个月,领到薪水的时候却只是银行员工按动他手头上的按钮给你派发工资的那一刹那;我们选择恋爱,长途跋涉的恋情可能是几年,而为她(或他)戴上戒指却只有一瞬间。诚然,这些短暂的瞬间注定是精彩而永恒的。可是,如果只将眼光注重于到达目的地的那一瞬间而忽略了整个过程,为了薪水而忽略了享受工作、为了拿到学位而忽略享受学习的过程、为了结婚而忽略了享受恋爱的过程,不得不说也是一种不幸…… 还有很多问题,受阅历限制,认识也不全面,但行笔至此 ,已经稍微捋顺了点,以后有时间再接着捋吧。一个二十来岁普通青年的真实感悟,思想可能有幼稚之处,请批评指正。
4301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中国的事情不能照搬西方那一套,否则必将走入死胡同
热度 8 duke01361 2011-10-29 09:43
现在一群一群的傻逼动辄就是老美那一套,这两个国家的人文历史文化经济等等都不具有可比性....现在的有很多事情套用老美的那一套,结果在中国遇到水土不服的窘境,我们先学日本后照搬苏联现在有套用老美...这表明我国国民在制度建设上极端缺乏创造性啊 !就老潘的观察,目前中国国民的意识形态已经严重分化,广大的国民成了封建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部分帝国主义的大杂烩.... 一方面官僚体制,一方面乌合之众体制...哎! 在农村:一方面信奉耕者有其田,每人一份口粮地,一方面又所谓的集约化... 一方面大搞工业化,城镇化,房地产大开发,一方面又是十八亿亩口粮地... 一方面“惠民”减免赋税,一方面又变相地给农资加价.... 在城镇: 一方面废除各种保障,一方面又提倡社会办保障.... 一方面涨升房价,一方面又限制房价...... 一方面照顾就业,一方面又大量失业.... 在学校: 还是走的又红又专....就这点我还比较认同... 但大学生就业,高昂的学费...... 一方面是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又要强化劳动密集型...... 一方面是照顾农民工就业..一方面又不得不促进技术人才(大学生)就业.... ................... 如此下去,终将有那么一天:一群人会奋起敲碎另一群人的脑壳!
个人分类: Life a Bit|3767 次阅读|17 个评论
中国高技术产业化的一个死结问题
热度 5 sulihong 2011-7-8 13:40
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被多位科技界前辈寄予厚望。科技界的共识是中国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是远远落后于国外的。这里面尤以一项违背高科技产业化规律的政策为甚,就是所有大学和研究所实验室技术产权,归技术研发单位所有,这成了中国科技产业化应用的一个死结,将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化引入死胡同。 1.在中国,科技人员的实验室高技术开发成功,其技术产权就归其所在单位所有。这样技术在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如果引入外界资本运作,必然涉及产权转移或者分割的问题。但是实际实验室出来的高技术产品类似一个温室培养的果苗,开始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还存在产业化失败的风险。技术开发人员还要担上产权分割的利益平衡的麻烦问题。即使开发成功,还会有人站出来振振有词,宣称技术产权分割存在权益不公,损公肥私的问题。对于技术开发过程开发人员担的风险这时消失了,大家看到的都是他们占有了收益,对于其前期的风险和付出成了说不清道不明的事。这点对于企业来说要好办一些,因为实验室技术研发者和开发投入人都是一个主体,但对于高技术研发最密集的大学和研究所来说,存在政策造成的产权主体分离的问题。 2.高科技产业化的规律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对于实验室技术,作为投入方和参与方都是出了资金和人力的,他们理应得到回报,但是此时的实验室技术也可以认为毫无经济价值,真正的技术必须是产业化,并且商品化后的能创造利润的产品,最终对全社会产生贡献的经济价值。实际技术产业化是这一过程风险最大的过程,承担这一风险的是科学技术人员和投资人,按照谁承担风险谁受益的原则承担风险大的,理应得到收益最多,而且最终应当以为社会做出的税收等贡献来衡量此技术总价值。 3.实验室技术毫无经济价值,其预期价值只有通过产业化才能实现,作为国家要支持科技产业化,必须采取真正有高瞻远瞩的政策。首先,要设定实验室技术试验成功,只要在单位做了登记,参与的技术人员个人就拥有此技术完全的产权,此时的技术并无实际经济价值。其次,技术人员和投资人自行承担和控制风险来进行产业化,实际对于技术的风险控制,实验室技术研发人员最有发言权,他们产业化的技术方案选择是最高效的,只有他们和投资人具有绝对的产业化方向决定权。如果产业化失败,实验室研发技术单位不用承担任何损失,如果研发单位也是投资人,承担投资损失即可;如果产业化成功,高技术初期也不可能盈利,因为涉及收回投资,一旦进入盈利期,国家可以根据获得收益的税收,比如超过100万占20%,超过1000万占5%,按照相应比例回拨给技术人员所在的研发单位,此时研发单位可以获得收益远大于实验室技术的投入,而且是长期收益,国家也是受益方,这部分税收本身在以前是不存在的。而这样对于整个社会的收益会更大,如果把每一个研发单位也是社会贡献的一分子,而不是把他看作一个利益小团体,只有这样高技术产业化的这盘棋才能彻底活起来。 4.这一政策是有成功先例的,美国的硅谷就是美国政府采用这一政策扶持起来的,大学老师研发成功技术就拥有绝对的处置权和所有权,最后扶持起来硅谷这一该技术高地。最后的结果是不要说税收,仅硅谷的捐款就远远大于美国政府科技投入。现在我所研发的一项钛酸钡相关技术,美国奥巴马政府一次可以无偿赠与一家公司3.5亿美金(新闻报道)用于研发,而在中国过去二十年用于此技术的研发经费总和,都不如其去年这一次投入的一半,我本身研发的实验室技术处于领先水平,但我很担心中国又要在此技术产业化落于人后。我提出这一观点,在我国马上就会陷入无偿侵占国有无形资产之罪等问题,关键是锁在抽屉的实验室高技术,实际并无真实国资价值,只有预期的国资价值。那些在一开始就谈国有实验室技术产权的,本身是制造画饼充饥的一个笑话。 5.陈德铭部长在任陕西省省长期间(我只在电视见过陈部长,从未谋面),曾经提出一个地方科技政策,大体也是这样,就是实验室技术技术人员可以自行转化,转化成功后,按照成本补偿实验室投入,就可以将实验室技术产权归于技术人员个人所有。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政策,实际这才是按照高技术规律办事的。但是这一政策却无下文,并未实施,我一直很困惑。实际完全站在全社会的角度看,这一政策对于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那些抱着实验室技术产权归单位所有的人,实际是盯着眼前的幻影芝麻,而不见长期真实的西瓜。 真正要活我国高技术产业化这一盘棋,只有彻底抛弃实验室技术产权的幻觉概念,实验室技术产权完全归技术研发人员个人支配,产业化成功后,立法以税收提成回报研发单位,彻底的按照谁担风险大,谁受益大的原则,将整体蛋糕做大,最终使得各方和人人受益,而对整个社会做出贡献,彻底按照高技术产业化规律的办事。把技术产业化的目标定位于国家整体的战略全局来考虑,才会使这一循环走向活水,最终所有各方都是受益方,实现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整个社会生产率,所有人的努力都是为了把我们的社会建设为一个更高效更美好,使得人人生活更幸福的社会。
个人分类: 评论|4038 次阅读|12 个评论
壮丽的死胡同?
热度 1 lvnaiji 2010-3-26 17:06
吕乃基 博主近日泛读陈方正大作《继承与叛逆》,同时也顺便浏览了多篇评论,其中数篇关系到同一个命题,引起我的思考,希望也能引起网友的关注。 江晓原 教授提出,在百川朝宗于海的总背景下,中国的川有没有入世界的海?江晓原在评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的文中写道, 李约瑟将现代科学看成大海,一切民族和文化在古代和中古所发展的科学(广义的)则是千百条河川,最终都汇入了现代科学这个大海之中李约瑟自己的措词是借用中国的说法百川朝宗于海。 然而 江晓原 教授质疑:   中国古代的这条川,究竟对今天现代科学这个海有多大贡献?这也是很成问题的。   而余英时在本书长序中提出了一个看法,他认为到 19 世纪时,李约瑟所想象的百川朝宗于海的状况根本未曾出现。事实上,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发生的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全盘西化,中国传统的科技被全面放弃甚至连接引西方新科技的作用都起不了,那又如何谈得到百川朝宗于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f2bc80100h7a9.html 类似的说法是,研究计时仪器发展史的兰德斯在《时间革命:时钟与现代世界之建构》一书中,断定苏颂水钟为没有发展前途的技术,其标题,无疑是许多西方科学史学家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看法与心态的最佳写照:《壮丽的死胡同》。 http://epaper.nddaily.com/C/html/2009-05/17/content_793927.htm 同时见陈方正( 24 ) 略有差异的是, 2009-07-24 陈方正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的谈话。中国的科学就像是在山上旅行,东转西转;西方的科学则像是在海上使船向一个既定的目标航行。你不能说哪个走得更远、哪个走得更快,因为它走的方向跟经过的地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没有比较的可能。但是中国的这个走法,是走不出现代科学来的,因为方向已经不对了。 http://www.syb.cas.cn/ydhz/hzlt/200907/t20090724_2194367.html 《原始思维》的作者列维-布留尔也有类似的评论。参见 空洞自足,没完没了列维-布留尔述及中国古代思维方 式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8691 百川归海、死胡同、东转西转,以及空洞自足,没完没了;有必要对这些相近及相关的表述做进一步分析。 其一,走进死胡同的究竟是知识还是得到该项知识的思维方式?是否需区分思维方式及由此得到的知识或成果。知识走入死胡同是否也就宣判相应的思维方式死刑?或者说,思维方式是否唯一的以成败论英雄? 其二,如果说是知识走入死胡同,是不是中国古代所有的科技知识,从钟表到中医和周易,全然到不了大海,如同塔里木河消失在沙漠里?(此处当然只是比喻)如果其中还有所区别,陈方正本人就将中医视为特例( 29 ),那么,产自古代中国的什么样的特定的知识能汇入大海,为什么? 其三,在一种知识汇入大海之时,是否必然地挡住了另一种知识的入海之途?或者说,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在不同知识之间能否融通、融合,如同 IT 产品彼此间的兼容?同样,那么知识的融通与融合是否需要标准,这又是什么样的标准? 其四,即使至今尚未入海,这大概是由归纳得到的经验判断,而归纳总是不完全的,能否由此推出永远不能入海? 最后,中国古代科学知识还有没有其价值,什么是它的价值?
个人分类: 特别推荐|5534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