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子女教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读《大地儿女》:华人楷模–杨正民
Liweigang 2012-1-29 19:53
读《大地儿女》:华人楷模–杨正民
( 李伟钢 ) 本文最初写于 1998 年,发表于台湾老古文化 2001 出版的杨正民一书《值得深思》。十多年下来了,杨教授的子孙们遨游哈佛耶 鲁 ,领军精英企业。这些成功典范正是杨老子女教育的精神体现。伴随着子女成长的各个阶段,笔者每次遇到新的问题,会把《大地儿女》和此文拿来出来翻一翻,每看一次,都有新的感受。 科学网内不少博主对子女教育多有探讨,体会颇深。笔者把此文重新整理一下,加上杨老的新照片,放到博客上,旨在和大家共勉,与天下可怜父母共揣一颗心,看着孩子们堂堂正正走向社会、幸幸福福投入生活。 来巴西利亚大学之前,听国家太空研究院 (INPE) 同事周瑞博士介绍:那里有位华人教授,著有《大地儿女》一书,很值得一读。说实在话,快四十岁的人了, 很难再崇拜什么名人。由于周大姐是那么认真,不免对其人其书产生好奇。在新的工作刚刚就绪,第一项社交活动就是拜访电子系杨正民教授,想借书一读。 记得初读《大地儿女》那天,是个周六。置身于 Colina 教师公寓里,周围是那么宁静。作者朴素的笔锋、细腻的叙述,呈现出一幕幕真实感人的人生书卷。本出于消遣,随意 地看看,带来的竟是心灵的震动及对人生观新的理解和注释。难怪柏杨先生在卷首仰天长叹,质问上帝,为杨夫人的不幸遭遇打抱不平;也难怪司法界老人史锡恩先生也不禁满篇赞美之词地称杨家为 “ 扬名海外中国第一家 ” ;更有张东哲老夫子书海拾贝,诚心向社会推荐此书,向世人评价 “ 赤字之心的存养 ”... 。掩卷静思时,已是凌晨三时了,竟毫无睡意,便理一理思路,提笔疾书。将所看的、所想的,写给当时还在大陆探亲的妻子和孩子们以及父母兄妹们 ... 。 日常生活中的杨正民教授,人如其文。一年多来的相处,深感来到巴西利亚的最大收获不仅是得到了终 身 教职,更难得的是结识了杨教授这位长辈、良师和益友。按年龄和经历来说,与杨老应该是有不小的代沟,但事实上,细细品味杨老一生的所作所为、思维方式、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等等, 有太多值得现代人深思和借鉴的东西。遗憾的是,从他身上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美德正被不少现代人忽视、遗忘。不夸张地说,每次与杨老接触、谈话,都有不同的收获。这里,我们仅就触动最深的两三事,如杨教授是如何爱心教学、勤奋耕耘,桃李遍天下的;如何大智若愚,刻苦创业,走向成功的;以及他退休后还致力于推进中医事业的振兴等等。算是对《大地儿女》一书的拾遗补缺吧。同时,让具有爱心,尤其是让知识分子朋友们来体会 “ 华人楷模 ” 的份量而共同受益。 杨正民教授于 2010 年 爱心教书 勤奋耕耘 杨正民教授教子有方、爱心教书事例,在《大地儿女》中的“巴西利亚大学”和“孩子们的成长”两文及唐孔莜芳女士、张东哲等的评论中均有介绍。然而,笔者更是从杨教授处亲身体会到作为大学教师,示爱于教的重要性和成效。刚来到巴西利亚大学, 97 年第一学期已开学数周。系里希望我接研究生课的同时也上本科生课。有上课经历的朋友们都知道,对于华人学者来说,在非中文和非英文国家,本科生的课要比研究生的课要难上。本科生们都希望用母语(巴西是葡文)讲授。虽说已搞了十几年科研,但上本科生的课,心里还是不踏实。于是,就去请教杨教授。 杨老高兴地说“给本科生上课好啊,二十来岁的孩子们更可爱”。他又诚恳地指出:“教书是要育人的,只管教书不管育人,书是教不好的。教书育人必须要有爱心,否则你上了课就完事了,学生提了问题你嫌烦,能把书教好吗?”,并说,“要言教,更要身教,身体力行的显出爱心来。如上课时讲慢一点,讲细一点,要求严格一点,辅导耐心一点等” 。以及,“不怕葡文讲错,如果悉心教,学生们是不会在乎的”。 的确,按照杨老的办法,每次上课时,葡文讲错了,学生们都争着帮我纠正。即使对学生要求严了点,考题难了点,只要能诚心诚意帮他们克服困难,学生们会更亲切,更佩服和更敬重老师。由于杨老的悉心执教,第一学期下来,学生们也推选我为模范教授,并出席了他们的毕业典礼。我们系主任高兴地告诉我,她来系里工作 十四年,也被选上两次。 杨教授有弟子两千。几次同杨老外出,都遇到他的学生前来向教授致意。这些昔日的学生,无论地位再高,总是毕恭毕敬地向杨老介绍叫什么名字、是哪一年哪班的学生,现在在哪儿工作。记得有一次,杨老一位学生专门带着全家到我们面前,向其父母介绍:“这就是我常提起的杨教授,我上大学时,他劝我晚点找女朋友;读研究生时,劝我晚点结婚;去美国读博士前,又劝我晚点要孩子” 。讲得其父母笑着称赞杨老是“父母教授”。他还有一个学生叫马努奥 (Manuel) ,因患小儿麻痹症,四肢弯曲,严重残废,是坐轮椅上学的。杨老在教学辅导上都给加“小灶”,且常鼓励他“身残要志坚”、“有什么不懂就要问,我在楼上办公,你让同学叫我,我一定会下来的”。该学生感动得泪流满面,紧拉着杨教授的手不放。他发奋图强,努力上进,有时提的问题很深奥,杨老说“真是教学相长,对我促进很大”。后来,该生以全 A 的成绩毕业,创造了工学院的历史纪录,被巴西总统府聘入技术室任工程师。杨老退休前,在巴西利亚大学教的最后一届学生毕业时,学生们联名写信致意,称杨老是他们心中最敬重的教授。在西方国家,自视为天之骄子的电机系学生这种发自内心的活动,的确少见。 大智若愚 文人致富 种种社会原因和个人因素,不少教书人都一生清苦,甚至贫苦潦倒。即使学有所成,而收入颇丰的名家学者也鲜有称富一方的。杨教授一介书生,却令人难以置信地创业成功。一次我们拜访杨教授,谈及家庭琐事。因膝下几子,又接一方老人来同住,而当时大学老师薪水不高,不免为家境担忧。杨老却不以为然,诚心劝我们:书要教,学问要作,但首先要把家治好。有钱让孩子上好学校,为老人治病养老。他又介绍道,这么多年来,他养育四个孩子,接母亲和弟弟一家来巴西移民,同时还接济大陆、台湾两地的亲友们。几乎年年都回大陆、台湾和美国探亲,仅凭一份教书的薪水是绝对办不到的。关键在于要会理财置产。 说话间,他从书房拿出一叠泛黄的稿纸来。上面记载着杨老在巴西利亚的创业发展史。四十年前巴西迁都巴西利亚时,一切处于建设、开发中。在《大地儿女》的“巴西利亚大学”一文中,杨老介绍了他在学生宿舍生活那三四年,是他与学生相处的美好时光,也是他们创家立业的黄金时代。他将每月的工资分为三份:一份邮寄家里为妻儿生活之用;一份为自己的生活开支;一份近 500 美元,足够分期付款在湖边住宅区买一块八百平方米的宅地。这位来自中国豫鲁交界边远地区的农家子弟深知土地的价值。这期间,他竟一口气买下了 23 块宅地。按目前市价,每块可达十多万美元。若不是靠卖出这些土地的话,与其夫人佩兰女士赴大陆等地 14 次探亲,及接出十多位亲属来巴西定居的愿望,以及后来孩子们都在美国留学有成,单靠菲薄的工资,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在听杨老介绍的时候,从他那坚定的目光和刚强的语句中发现了多少珍贵的东西:博大的胸怀和集腋成裘的方略。他说“饭要吃得饱、吃得卫生、有营养;衣能遮阳保暖、整洁就行,决不能奢侈浪费。钱要合理的增值,认定方向,见好就收”。“平时忙于上课和科研,周末分出时间来看看报纸,了解未来市区发展计划,再到市内各去溜达一番。尤其是新开发的地区,刚买到的房地产市价很低,若干年后,电到、水到、马路到,价格就会几倍、几十倍的增值。这种投资安全、公平又不用太大精力”。有人可能说那是几十年前才有的机会,他却认为机会什么时候都有,就看你能否观察到和把握得到。在不动产投资方面,大智若愚的杨老是很成功的。“作为知识分子,不仅要有科研教书的能力,还要有经济头脑和持家能力”。这就是教书有成、经济富裕的杨老给我们的启示。 杨教授的无形投资:教育子女的成效,更为宏观。四个儿女均事业有成:在联合国世界银行任卫生部门主管的大女儿一鸣;在哈弗 大学医学院任主治医生、教授的二女儿化宇;在纽约洛克菲勒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的大儿子定一和在康乃尔大学任主治医生、教授的小儿子北恒;这四位双博士包括杨老在内,都在诚心有效地为社会服务,为人类造福。 杨正民教授于 1998 年 6 月, 作为特约顾问,到苏州参与中国针灸专家学术会议。这是杨老与台湾长庚大学等单位合作,为推进中医科学化进程的一项活动。杨老在长庚大学等单位的支持下,首先从弘扬祖国遗产,中医科学化、规范化入手,开展一系列科研活动和发展计划。已届七旬的杨老还亲自随团赴中国大陆、台湾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吸取各地中医发展经验和成果,为开展癌症、肝病、中风、糖尿病等几十种疑难症的研究攸关呼吁、奔忙。 目前,杨教授已完全退休,上图是 2010 年他参与公益品加工与其他志愿者同仁的留影。愿杨老安养天年,健康长寿。 注 1 :杨正民,《值得深思》,老古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 2001 。 注 2 :杨正民,《大地儿女》,星光出版社,台湾, 1993 。 注 3 : 杨夫人佩兰在含辛茹苦将四个孩子供养到大学毕业,送上社会后,在一次例行体检时,因医疗事故,不幸成为植物人至今。
个人分类: 巴西人文|9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功者的心态
热度 12 fouyang 2011-12-1 09:27
在我们讨论子女教育的时候,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当然,在当今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人们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追求,所以很难设定一个统一的“成功”标准。但是也应该承认,“成功”与否还是可以判别的。我对于“成功”的定义就是:在实现自己理想的道路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走到力所能及的最高处。 那么一个人的成功到底是靠天才还是靠勤奋?这是个“永久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天才和勤奋两者都不可缺。我们也知道,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会决定一个人愿意花多少努力去争取成功。但是心理学的研究却表明,这个认识对于一个人的行为和命运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学校的表现和努力的程度。在2006年出版的《心态》(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by Carol S. Dweck, 2006)中,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杜维科(Carols Dweck)用她三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对于“天才还是努力”这个问题的看法,也许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之一。 生于1946年的杜维科教授,从研究生时代起就关注成功背后的心理因素。她发现,人们对于失败的原因的认识(是能力不够还是努力不够),决定了他们努力的程度,从而也决定了他们今后成功或失败的程度。她的工作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开创了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新领域。后来,她更进一步挖掘这个“认知”问题的根源,而提出了“两种心态”的理论。这个理论被广泛应用在学校,企业和运动队的训练之中。目前她的团队正在开发一个网上训练的软件Brainology,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能接触到他们的研究成果。《心态》这本书,也是介绍她的研究成果的一项努力。 《心态》这本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人对于能力和成就有两种心态。一种是“固定”心态,认为人的智力是天生固定的,与后天努力关系不大。另一种是“成长”心态,认为人的智力是通过学习和努力发展起来的。这个基本理论听起来简单到了平庸的地步。而且也很少有人具有如此极端的看法;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但是请继续读下去,你就会看到这个问题的深远影响了。 “固定”与“成长”心态的区别并不是对于一个孤立的问题的一个孤立的回答,而是我们很多行为的基础。最基本的区别是:“固定”心态的人专注于“证明”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而“成长”心态的人则注重于发展和学习。比如,对待“努力”的态度,两者就不同。“固定”心态的人认为,真正聪明的人,不需要努力也能有好成绩。所以他们即使有了成绩也不认为是努力的结果。相反,他们把努力看成是一种冒险:如果努力了还不能达到目标的话,就说明自己能力不行。所以他们宁可要低标准的,不费力气的“成功”,也不愿意接受高标准的,没有把握的挑战。而“成长”心态的人就不把最后的成败看得那么重。这个态度区别在破解拼图之类的小事上就会表现出来。而在更大的事上,“固定”心态的人甚至会拒绝自我提高的机会(如英语训练课程),以避免承认自己的不足。 对于“固定”心态的人来说,甚至于荣誉都会成为负面的东西。荣誉满足了他们“证明自己”的需求,却更增强了他们对自己“能力”的期待。而对于自己能力的高度评价不仅使他们更加看轻努力的作用,而且使得他们渴求新的荣誉,来不断地证明自己。因为成绩,他们的地位得到提升,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长。总有一天,他们现存的能力不再能挣得新的荣誉了。这时候他们就会失去安全感,甚至用不正当的手段来伪造自己成绩或阻止他人超过自己。所以“固定”心态的人即使小时候成绩亮丽,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止步不前,甚至于走上邪路。而如果遇到失败,那对他们更是致命打击,因为那是对他们“能力”的否定。他们很可能从此一蹶不振,或改走“容易”的道路。 而对于“成长”心态的人来说,他们注重的不是“证明”自己,而是“提高”自己。成绩也好,失败也好,都是一时一事,不至于影响他们的自信和自我估价。他们不管起点高还是低,进步快还是慢,但总是一直在进步,不会遭遇“瓶颈”。 由于对待努力,成绩和失败的视角不同,这两种心态的人所走的道路很不一样。这不仅在教育过程中是如此,而且在职场中也一样。有意思的是,两种心态的人中间都有极其成功的人士。但他们的行为与结局却不相同。就拿公司CEO来说吧。拯救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英雄CEO”艾克卡(Lee Iacocca)就是一个“固定心态”的人。艾克卡原来是福特汽车公司的高管,后来被解雇了。为了雪耻和证明自己,他加盟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并带领公司起死回生,成为美国企业界的英雄,甚至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字。但是在那以后,他不是继续让自己和公司更上层楼,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保护和继续证明他“天才”的自我形象。他热衷于推销自己的形象胜过公司事务。在公司面临新的挑战时,他委罪于下属,寻求政府救援,却不刻意创新,走出自己的“安全区”。而且他对别人的意见采取完全拒绝的态度。他自认 “超人一等”,对下属的福祉漠不关心,却花上几百万装修自己的办公室。最后当克莱斯勒再次面临困境,董事会以优厚的退休待遇请他“出局”时,他却把这个看成是对他人格的侮辱,而加入可能置公司于死地的恶意并购行动。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出众的热忱和才华。但不幸的是,他的“固定”心态使得他沉浸在证明自己优越的需求中,而失去了继续提高,开创更大事业的机会。 而相比之下另一个明星CEO,GE的韦尔奇(Jack Welch)则具有“成长”心态。韦尔奇对GE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二十年内使GE的市值增加了三十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他没有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而是注重培养一个具有成长潜力的团队。他当了CEO以后还是经常到工厂和下级部门去了解情况,而不是把自己看成是“先知先觉”之人。为了在公司培养“成长”的文化,他取消了高管享用的“精英俱乐部”,将其改造成组织全体职工参与慈善事业的机构。他解雇了许多虽然业绩不错但不能善待部下的高管。在他的自传里,他开宗明义地申明,所有功劳都归功于他的团队而不是个人。而对他的错误,他也从不讳言。他不把错误看成是对自己价值的威胁,而看成是学习,成长的机会。由于他的“成长”心态,他的成功不是短命的,而可以持续几个年代。 不光是个人,一个组织也有心态的问题。上面说到了GE在韦尔奇领导下培养起来的“成长”文化是其成功的关键。相反,另一个一度的“明星公司”安然却具有“固定”的心态。在安然,人们相信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天才”的员工。公司对员工的筛选非常无情,每年业绩垫底的都要重新找工作。于是人人都注重于“证明自己”,自然而然就滑入了弄虚作假的歧途,最后整个公司轰然倒塌。 心态不仅影响到个人和组织的成长,还影响到人际关系呢。当然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技能,是依靠“天才”还是“努力”也是一个问题。但不仅如此,“固定”心态的人对自己和对别人往往持一种“评判”(judgmental)的态度。因为他们认为人的能力是不变的。所以根据能力,就可以分出人的高下。他们看不起比自己“低”的人,对比自己“高”的人又感到受威胁,这就大大限制了交友的空间。而且他们还认为别人也在“评判”自己。为了不得到别人的否定,就不敢与别人接触太深。而对于“成长”心态的人,人的能力成就高下只是暂时的,不是人格不平等的理由。我们常说有些人性格“阳光”,他们总是假定别人喜欢他们,所以行为开朗,顾忌也少。而恰恰因为如此,他们也招人喜欢。这些人,是不是正是具有“成长”心态呢? 而且研究也证明,“成长”心态更为符合现实。首先,不管一个人有多少才能,要取得成功都需要大量的努力。另一本书《超人》(Outliers by Malcolm Gladwell)提到了“一万定理”,也就是说要真正掌握一门技巧,不管是音乐,艺术还是体育,至少要花一万个小时的练习。这相当于十年中,每个工作日练习接近四个小时。那么反过来,天才是否需要呢?要成为出类拔萃的确只有少数人能做到。但是研究表明,即使在绘画等公认需要“天分”的领域,一般人经过短时间的训练也能达到相当的水准。然而,目前美国文化的倾向也许是过度看重“天分”。很多人看到亚裔孩子数学好,就认为他们是“天才”。谁能知道他们在家里有多少额外的功课,练习?而且美国人过于注重“自信”的培养,让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看不到进一步努力的必要。另一方面,温室中培养的“自信”可能反而让人不敢接受挑战,生怕失败了摧毁自信。在这样的情况下,《心态》这本书提出的问题的确发人深思。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怎样能培养孩子的“成长”心态呢?最重要的是夸奖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能力”。实验表明,哪怕是学生测验后一次性地夸奖“能力”,也会引发“固定”心态的表现。也就是说,当孩子取得成绩时,表扬他“花了很多力气,应该得到这个荣誉”,而不是“你这个人很棒”。甚至可以进行机会教育:“你能有这个成绩太好了,你是怎么得到的呢?”而当孩子失败时,不是用“在妈妈眼里你是最好的,”“下次你一定能拿奖”等话去安慰他,而是告诉他现实:“那个得奖的人可能比你花了更多的力气。”“你下次再争取吧,让我们现在就来订个计划。”而且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可以提醒孩子,这只是目前情况的一个反映,而不是对他们永久的评判。事情过去了,一切归零。我们应该着眼于下一个目标了。 当然更基本的是:我们自己必须摆正心态。这不仅因为我们的心态总会有意无意地传达给孩子(特别是当我们用“评判”的态度对待孩子时),而且因为我们必须避免一个误区,就是把孩子的成绩作为对我们自己的评判。这个误区会让我们过度重视孩子目前的成绩,排名而不是他们的兴趣和心理健康,而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心态》这本书触及了“成功的道路”这个被广为关心的话题。它也受到了很多专家的高度评价。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这本书的组织比较松散,各章之间有很多重复的陈述,可以大段跳过。但我认为这本书至少是一个很好的入门读物,让我们关注“心态”这个问题。作者还提供其他的训练服务,包括网上课程Brainology。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也可算是一个广告吧。 有关文章: 成功有秘诀吗?《超人》读后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0411 虎妈猫妈,异途同归?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9766do=blogid=462614  
个人分类: 书山有路|7523 次阅读|29 个评论
十二岁的“天才神童”
热度 7 伍加 2011-11-20 21:15
【随感杂谈(9)】 十二岁的“天才神童” 伍加,2011年11月20日,周日 最近有两位小小年纪的儿童成了明星,一位是美国的托马斯·苏亚雷斯(Thomas Suarez),另一位是爱尔兰的哈里·莫兰(Harry Moran)。两位都是十二岁,两位都是所谓的“天才”或“神童”,两位都是靠电脑编程出名的。 托马斯·苏亚雷斯来自加州,正上六年级,至今已经开发出五个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放在 AppStore 上赚了 1000 美元,他还创立了自己公司 CarrotCorp。这个公司当然是他父亲帮他注册的,因为他还不到法定的年龄成为公司的法人代表。托马斯在学校成立了电脑程序开发俱乐部,在学校午饭时间向那些想学习编程的同学们“开班上课”。最近他在 TED 会议上的演讲被放在网上,使他名声大震,点击量超过百万。 iframe width="560" height="315" src="http://www.youtube.com/embed/ehDAP1OQ9Zw"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 TED 是 Technology,Entertainment,和 Desing 的缩写,是个私人机构,每年 TED 大会邀请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做演讲,分享他们对技术、社会、人生的思考和探索。托马斯·苏亚雷斯能够登上 TED 会议的讲台,就表明他的表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认可。 托马斯·苏亚雷斯之所以走红,招人喜欢,不仅仅是因为他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软件公司,开发了 iOS 游戏,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他的舞台魅力,演讲感染力。面对台下的成人观众,他能从容地分享他的创作经验与技术,自信满满,毫不怯场的神情态度。事实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是不可能理解 C 语言中的技术细节,比如指针操作,内存管理等等。他开发出来的游戏也基本上属于“Hello World” 的初学等级。但是,他能够对电脑编程产生巨大的兴趣这一点上,倒是值得我们做家长的和教育工作者思考。 爱尔兰的哈里·莫兰(Harry Moran)(下图)也是世界上年纪很轻的游戏软件的开发者,碰巧他今年也是十二岁,正读六年级。他开发的一款游戏叫做 PizzaBot,放在 Mac App Store 上卖 0.79 美元,广受欢迎。这款游戏曾经被评为游戏组的第二名,比 AngryBirds 的评分还高。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是是如何建立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是见仁见智,我觉得兴趣似乎是天生的。兴趣如同人的智力一样,先天遗传占 80%,后天培养最多占 20%。 当然没有后天培养这 20% 的外界条件,孩子那 80% 的先天因素也无法起到作用。如果托马斯·苏亚雷斯和哈里·莫兰都生长在穷山沟里,从来没有接触电脑,那他们也不可能因编写游戏软件而出名。反过来说,现在我们每个家庭都有电脑,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电脑,可是他们主要用来玩游戏,真正对编程感兴趣的不多。我知道华人家庭中有的孩子在十二岁时的电脑编程水平高于托马斯·苏亚雷斯和哈里·莫兰,可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行,或者他们家庭的社会关系网还不足以让他们出现在大型媒体上面。 国内现在有许多“成功学”和少儿教育方面的书籍,我看大部分都是一些基本常识和古今中外“天才儿童”故事的堆积;没有任何人能够提出培养“天才儿童”的诀窍和灵丹妙药。家庭影响、老师培养、外界刺激这些外在因素可能在孩子成长中起到作用,是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决定因素。外在因素最多只是激发了孩子潜在的兴趣,而不可能创造出孩子的兴趣。教育的意义是帮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让孩子成为你想让他成为的那个人。 伍加,2011年11月20日,周日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个人分类: 子女教育|5551 次阅读|12 个评论
亚洲传统价值在西方:财富还是包袱?
热度 3 fouyang 2011-7-20 07:13
前几篇文章谈了亚裔学生在美国申请高校可能受到歧视的问题。那么我们作为亚裔学生和家长,可以怎样应对呢?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先来讨论一下亚裔家庭的教育方法和传统价值对孩子的影响。 说到亚裔家庭的教育,我们马上会想到“虎妈的战歌”。这本书已经有很多评论和介绍了。这里我想着重介绍另一篇关于亚裔教育的文章“纸老虎”( Paper Tigers by Wesley Yang, Yew York Magazine, May 8, 2011, http://nymag.com/news/features/asian-americans-2011-5/ 中译文链接在本文末)。这篇文章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美国公共电视台( NPR )还为此作了专访( http://onpoint.wbur.org/2011/05/17/asian-americans-bamboo-ceiling )。万维网友怡然介绍和评论了这篇文章,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9766do=blogquickforward=1id=464352 ) 这是篇很长的文章。但其中心思想很容易概括,就是痛陈亚洲家庭教育的弊端,认为亚裔孩子在这种教育下成为了书呆子,社会的输家。作者认为,亚裔的“应试教育”,魔鬼式补习班,虽然造成了很高的升学率(特别是在只看考试成绩的一些学校如纽约市的几所重点中学),但也剥夺了很多童年乐趣,而且造就了亚裔学生“分数并不反映能力”的形象。亚裔父母不支持孩子的体育和社交活动,让孩子在社交训练方面明显不足,甚至连约会都不会。而亚裔的文化传统又容易招人误解,例如“喜怒不形于色”被认为是“不友好”甚至“不正常”。亚裔“多干少说”,“不出头”等价值观,使得离开考场,跨入社会的亚裔子弟在工作单位不能扮演领导角色,而成为只能干活不能升迁的“模范员工”,遭遇“竹子天花板”。文中刊登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几个亚裔青年的照片,一个个都是横眉怒目,反映了文章的主调。 那么身负了这些亚洲文化传统,应该怎样应对呢?一个方法当然是“重新做人”,学习西方主流文化的为人处世,来“融入主流”。文中甚至介绍了一个“约会训练班”,教亚裔男青年如何得到白人女孩的青睐。另一个方法是“扬长避短”,离开传统的工作场合,甚至自己创业(文中举了建立网站和开饭店这两个差别很大的例子),这样就不用面对太多的社交需求。其实这样做,也是对亚裔文化中“不冒险”传统的反叛。第三个则是同时拒绝亚洲和白人文化,自我边缘化,活出自己的特色。作者本身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用他的话来说:“你们都见鬼去吧!” 总的说来,作者对于亚洲家庭教育和亚洲文化价值的熏陶采取了负面的态度。不管你是否承认“主流价值”,接受“主流游戏规则”和争取“主流社会”的接纳和承认,你都必须对自己青少年所受的教育“拨乱反正”。然而有趣的是,在读者的留言中,却表现了相当不同的视角。大多数的留言表达了三个意见。首先,作者描述的现象并不局限于亚裔,而是很多新移民群体的共同体验。对于新移民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有个能带来稳定收入的技能比“领导才能”更重要。而且他们在新大陆更注重于“参与”和“融合”,而不是挑战现有秩序。这种偏向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而随着世代更替,这种“传统”也会渐渐淡化。第二,我们真的需要以“主流价值”来判断自己的成败吗?如果不能被“主流人群”在社交上接纳,不能取得“主流社会”所认可的权力,金钱等“成功标志”,是否就是失败?就需要改弦易辙?再者,亚洲文化中有没有我们可以引以为财富的东西?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的观点在亚裔下一代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每个人在成长中都有个寻求独立的过程,其中包括对于自我认同的反思。评价亚洲文化对自己的影响,不管正面负面,都是这个反思的一部分,所以也是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也相信,大多数亚裔子女不至于像作者那样偏激。他们会基于自己的体验得出自己的结论和选择。然而,作为亚裔家长,我们对于这个问题该怎么看呢? 我觉得,亚裔传统中有些糟粕(下面会详细说到),但也有许多属于“普适价值”的精华。如“ Outlier ”一书中就谈到亚洲的“稻田经济”养成人民刻苦耐劳,不急功近利,遇到困难能坚持努力而不轻易放弃,这些都是有利于成功的因素(见“成功有秘诀吗?《超人》读后”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0411 )。另一本书“ The Age of the Unthinkable” ,也谈到中国和亚洲文化善于从总体看问题,“审时度势”而不像西方习惯那样专注于细节,对于日趋复杂,非对称的世界也许是更具优势的思想方法。当然我并不是说亚洲文化比别人更优越。但是,我们亚裔做父母的既然已经对这套文化价值有所领悟有所体验,也不必全盘抛弃,从零开始学习“主流”的东西来教育孩子。而且,美国本来就是个多元的社会。如果我们的孩子比较集中于某些职业,也是正常的。除了父母本身的特长和教育方法外,作为一个种群的经验和人脉,也是影响孩子择业的因素。所以不是因为亚裔子女从政,参军,自己创业的人少,就说明亚裔教育不行。相信随着这个新移民群体在这里扎根繁衍,他们会一代一代地扩展自己的世界。历史上爱尔兰,意大利,犹太人等很多移民群体,不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吗?总之,就像我们不必为子女的黄皮肤,黑眼睛而感到抱歉一样,如果我们把自己毕生经验和知识中的精华传给了他们,那么我们也不必为他们在知识和性格上的特点和局限感到抱歉。 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对于亚裔教育就没有反思的地方。虽然各种文化都各有长短,但每种文化都需要与时俱进。看了关于“虎妈”的讨论,我觉得中国文化中一个是父母的绝对权威,一个是对所有孩子的统一标准,已经不适合时代的现实了。在农业时代,父母一生积累的经验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所以孩子应该多接受父母的教诲,按照父母的指引成长。而在现代社会中(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社会环境日新月异,父母的知识和智慧都是相当有限的,而每一代面对的机会和挑战都不同。所以父母的绝对权威不仅限制的孩子从别的渠道得到知识和经验,而且造成孩子服从权威,缺乏创造性的性格,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而且现代社会的职业和才能要求非常多样化,再也不象古代那样只有“学而优则士”这一条路。所以对于孩子的“因材施教”很重要,需要按照孩子的特长和爱好,与他们一起设计和探索成功之路,而不是把一个僵硬的标准(如“全 A ”,“ AP 课”等)套在所有人身上。这也是东西方共同面对的挑战。所以,面对目前关于“亚洲式教育”的讨论,我们既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要固步自封,而是借此作为自己反省,提高的机会,争取在子女教育上更上一层楼。 【有关文章】 亚裔学子:大学门槛格外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9766do=blogid=457904 亚裔学子的大学门槛:统计证据一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9766do=blogquickforward=1id=460297 亚裔学子的大学门槛:几本有关书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9766do=blogquickforward=1id=464352 亚裔美国人:考场的霸主,社会的纸老虎 http://bbs.creaders.net/education/bbsviewer.php?trd_id=601662
个人分类: 政治经济|6811 次阅读|5 个评论
虎妈猫妈,异途同归?
热度 1 fouyang 2011-7-6 15:09
前些日子我探讨了些亚裔学生升学的问题,在读者讨论中自然提到了亚裔的“教育风格”的利弊。正好万维发表一个妈妈和女儿的故事,又引起了子女教育理念的热议。而最新一期的“大西洋”杂志发表了一篇子女教育文章“怎样把你的孩子送进心理诊所”(“ How to land your kid in therapy” by Lori Gottlieb, the Atlantic, July/August 2011, http://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1/07/how-to-land-your-kid-in-therapy/8555/)。这篇文章基本与亚裔教育无关,讨论的是美国主流父母的教育理念。但是我读了之后,却有“他山之石”的感觉。所以我先放下关于亚裔学生升学的问题,来介绍一下这篇文章和我的感想。 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是批评美国主流的教育理念,即把“快乐“作为中心的教育方法。作者认为,过度地追求孩子的“快乐”,把他们与挫折,压力等一切“负面情绪”相隔离,反而让他们长大后感觉不到快乐,而且产生种种心理和人格的问题。作者描述的过于保护,过于放任孩子的父母,虽然与亚裔父母中的“虎妈”似乎是截然相反的,但相信我们都不陌生。我们不妨在此称之为“猫妈”。但是,读完全文,我却感到,“猫妈”,“虎妈”虽然做法不同甚至相反,但在教育理念上却有着共同的误区。以下,我们不妨以该文中谈到的三个问题来对比一下“猫妈”,“虎妈”的异同。 首先,对于孩子的人格培养是个重要问题。“猫妈”对于孩子过于保护,不让他有任何负面的经历。孩子始终有选择的自由而没有任何压力和强迫。“猫妈”既对孩子的成就有很高 的期望,又不认为实现这样的成就需要艰苦的努力。在她看来,“成功”来自于聪明的策略和机会。但事实上,孩子得到很多“选择”并不能变得更明智,相反却变得困惑,而且很容易放弃(因为反正还有其他选项)。甚至在简单的是非问题上,“猫妈”也不是通过阻止和惩罚来传递清晰的信息,而是要“交谈感受”,“挖掘深层原因”,避免伤害孩子的情感。这样的结果是:孩子一直沉浸在“快乐”之中却丧失了感受“快乐”的能力。他们变得弱不禁风,不能面对现实世界。当然“虎妈”绝不会这样做。相反,“虎妈”往往是忽略孩子的感受,把自己认为“对孩子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虎妈”始终是占据着主宰的地位,孩子除了服从没有其他选择。这种做法,也很不利于健康的人格培养。孩子虽然在学业才艺上成绩很大,却在决策和情感方面不能独立,以致进入成年之后还要补上“teenage”的“反叛”这一课。所以“虎妈”“猫妈”的做法都不利于人格培养。我认为最好的做法,是在尊重孩子的独立与善于引导之间的平衡。随着孩子判断能力的加强而给予他们相应的决定权和责任,为他们步入成年做好准备。 第二,是如何帮助孩子认识现实世界。“猫妈”为了保护孩子的感受,往往给孩子提供扭曲的反馈。表现不如别人时就说“重在参与”;没达到目标时就说“享受过程”。成绩不好不能说“差劲”,要说“特别”:是学校没有能照顾孩子而不是孩子不用功。“猫妈”让孩子沉浸在夸奖之中,每做一件事就换来“好棒,精彩”的掌声。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保护和鼓励孩子的自信心。但问题是,孩子不是永远生活在父母编织的保护圈里,享受这个虚幻的自我印象。一旦他们到了真实世界,需要对自己的业绩负责,需要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他们的自信心就会破碎。甚至有些人只要不持续地听到赞扬,就会有不安全感。这是“事与愿违”的一个典型例子。而“虎妈”当然不会随意夸奖孩子甚至还给孩子设定了太高的标准。但是“虎妈”对孩子在“竞争”中的地位十分敏感,需要经常评估。于是“虎妈”就非常注意孩子生活中那些可以量化的东西如分数,名次,排名等,用那些来衡量孩子的价值。这种做法让孩子认为,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成绩单”,而对于没有考试的东西,如个人品质,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生存能力等就可有可无了。而这也是一种对现实的认知扭曲。我以后的文章还要介绍《纽约时报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纸老虎》,专门讲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亚裔孩子到了社会上的困境。当然,在孩子小的时候,保护他们是应该的。但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自己多出去闯荡,特别是多犯错误,因为这时候的孩子犯错误都能得到原谅,而他们自己可以从中学到教训。而成人后,犯了错误后果更严重,他们也就越发不敢越过雷池一步。所以,让孩子早日在真实世界里“经风雨见世面”,也许比多拿几个奖杯要重要得多。 这篇文章还尖锐地指出:“猫妈”溺爱孩子表面上是出于“爱心”,实际上很可能是出于父母自己的感情需要。他们太珍惜与孩子的“感情纽带”而不愿冒任何损害它的风险。特别是父母自己很忙,只有很少时间陪伴孩子时,他们更是乐于沉溺在“你好我好”的气氛中而不愿面对必要的冲突。他们希望自己在孩子心里是“完美父母”更甚于希望孩子成为“完美成人”。这样的父母在感情上是如此依赖孩子,以至现在大学在新生报到后都要想方设法才能把父母“赶走”。而“虎妈”的“私心”就更明显了。“虎妈”们把孩子作为为自己,为家族争“面子”的工具。孩子的表现甚至专业,职业的选择都需要面对“让我出去如何做人”的问题。还有些父母把自己小时候没能实现的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而不顾孩子的兴趣和才能的实际情况。当然,我们做父母的很难承认自己有这样的动机,而是坚持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是夜深人静时自己想一想,恐怕还是有必要的。 说到这里,也许需要一个“免责”声明了:这里讲的“兔妈”“虎妈”,当然不是白人和亚裔父母的全部,更不是特指母亲们。即使是算得上“猫妈”或“虎妈”的人中间,做法也有千变万化,我上面说的三条不一定都套得上。我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指出一些常见的理念误区,供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不过,关于“虎妈”问题的激烈讨论和众说纷纭,除了反映了大家对子女教育问题的关心以外,还说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毕竟“虎妈”的行为模式并非千篇一律,很难用几个做法来给她们“定性”。而且同样的做法的正确性也是因人因事而异。而我觉得,从更加本质的“理念”层次上讨论,把“虎妈”“猫妈”这“两极”联系起来,也许更有普遍意义。希望本文在这个“理念讨论”中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有关文章: 亚裔学子:大学门槛格外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9766do=blogid=457904 亚裔学子的大学门槛:统计证据一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9766do=blogquickforward=1id=460297 秦川: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http://bbs.creaders.net/child/bbsviewer.php?trd_id=603622blog_id=88326 怡然: 谈谈孩子爬藤与培养领导能力 http://blog.creaders.net/yiranshu/user_blog_diary.php?did=88351
个人分类: 生活百感|4517 次阅读|2 个评论
父子之间(2)
伍加 2011-4-25 19:28
【子女教育(2)】 父子之间(2) 伍加,2011年4月25日,周一 爸爸在脸书上发给我一个请求,说他想做我的朋友。说老实话,我感到怪怪的,一时不知应该如何处理。 这互联网络真是奇妙的世界,有时候你想找朋友聊天时,那不过只是揿一下键盘、点一下鼠标的功夫,不论这个朋友是远隔重洋,还是在万里之外,我们立即便能视频 对话。我常常想,要是古代人也有这项技术,那该避免多少爱情悲剧呀!使用互联网络,它虽然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到近在咫尺,可是,因为我们知道这是虚拟 世界,并没有真正的物理接触;或者说在虚拟世界里,我们没有现实世界里那些危险和麻烦,因而我们更容易在网络上、在虚拟世界里畅所欲言。 我爸爸和我成了脸书上的朋友。这听起来非常荒谬吧?照理说,爸爸和我是现实世界的朋友,当然也可以做脸书上的朋友;只不过我感到奇怪、甚至是荒谬的是: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见面,可是我觉得我跟虚拟世界里的爸爸更接近,你说这怪不怪? 我爸爸这一代人都是这样,他们不善于对他们的孩子表现出很亲近的感情,尤其是爸爸对于儿子说些感情亲近的话,总觉得张不开口。当然这与他们这代人的经历和所 受的教育有关。对于他们来说,做一位“男人”,就意味着做家庭的顶梁柱,靠山墙,养家糊口,让家庭成员丰衣足食。至于说表达感情,那是娘儿们的事,说那些 婆婆妈妈的话对他们很难为情,张不开口。男人的形象应该是坚强和勇敢,而不是多愁善感,体贴入微。 给我的印象是,我爸爸和他的父母的关系就不是很亲近。他的妈妈与他不常往来;他的爸爸脾气古怪,说话生硬呆板,从来不说带有个人感情的话。奶奶曾说,爷爷说 话有时让人真受不了,一镢头一斧子地,他的一句话就能把人噎死。在爷爷和奶奶去世之前,我爸爸和他们来往的次数不多;回忆起他们接触的方式,我只能说是客 客气气的,有点公事公办的味道。爸爸对爷爷奶奶很好,这没的说,因为爸爸是位善良的人,但我从来没有看到爸爸和爷爷奶奶十分亲近的样子。 根据我对爸爸这一代人以及他们上一代人的观察,我理解爸爸的行为方式和他表达感情的方式。他不对我说很亲密的话并不表明他不爱我。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爸爸常 常在出差回来时给我们带很多好吃的,他在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比如说在休假时,他会把我们的脏衣服全都洗得干干净净,熨烫得整整齐齐。 作为小孩子,我管它衣服整不整齐、干不干净呢?但我也知道,这就是爸爸爱我的方式。除他之外,还有谁会在休假时为我们熨烫衣服、为我们准备好吃的呢? 在我过了二十岁生日之后,我就从没有听到我爸爸对我说他爱我。当然我也从来没有认为他不爱我;我知道有些事容易觉察出来但却不容易说出口来。事实上有许多次,当我想对我爸爸说我爱他时我自己也感到说不出口,做男人很可笑吧? 所以,当我在脸书上收到我爸爸要做我朋友的请求之后,心里真的觉得怪怪的。我已经习惯于与我爸爸保持密切关连系,但不是非常亲近的关系。比如,周日晚上一起 吃顿饭?当然可以。周五夜里一起上酒吧,不合适。如果我接受爸爸做我脸书朋友的请求,这就意味着爸爸会了解我的一切:我的朋友圈,我和朋友们的往来,我的 随机想法,我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我对其他人的评论,等等等等,这些全都被爸爸一览无余……这是不是有点对我私有领地的侵犯呀! 当然,我没有别的选择,我必须接受爸爸的请求,把他加入我的脸书作为我的朋友。如果拒绝,我有什么理由?不过在我摁下“接受”键之前,我重新审查了我以前贴 过的帖子和照片,把自己的脸书用户帐号认真清理了一下。我曾经想重新开启一个全新的帐号用于我的老朋友等,而用原来的脸书帐号让爸爸和我的雇主等人查看, 让那些了解我的个性表象的人来查看这个“干干净净”的脸书账户。 但 是最终我没有开启新的脸书账户,我还是决定接受我爸爸作为我当前脸书的朋友,对待他就跟对待其他脸书朋友一样,毕竟他是我爸爸。然而,我并不确信我应该怎 样和他在虚拟世界里沟通,我甚至不敢看他的脸书个人资料:他会不会把他和妈妈的那些抱在一起喝酒的照片贴在他的脸书上?他们这样年龄的人有他们的风格,他 们认为很酷的东西在我们看来可能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怪事怪物。他会不会有稀奇古怪的个人兴趣,那些让人无法接受的爱好,比如剪贴“美国偶像”之类的东西?他 会不会在脸书社交上出丑露怯,尽出洋相,或在别人的帖子后面胡说八道,贴出些令人挠头的评论? 伍加,2011年4月25日,周一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个人分类: 子女教育|2281 次阅读|0 个评论
父子之间(1)
伍加 2011-4-23 19:46
【子女教育(2)】 父子之间(1) 伍加,2011年4月23日,周六 现场演唱录像: http://youtu.be/VlGLuRlhW3c http://youtu.be/VlGLuRlhW3c iframe title="YouTube video player" width="480" height="390" src="http://www.youtube.com/embed/VlGLuRlhW3c"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对于 Cat Stevens 的歌《Father Son》,我更喜欢的是它的歌词,歌词原文如下: Its not time to make a change, Just relax, take it easy. You're still young, that's your fault, There's so much you have to know. Find a girl, settle down, If you want you can marry. Look at me, I am old, but I'm happy. I was once like you are now, and I know that it's not easy, To be calm when you've found something going on. But take your time, think a lot, Why, think of everything you've got. For you will still be here tomorrow, but your dreams may not. Son: How can I try to explain, when I do he turns away again. Its always been the same, same old story. From the moment I could talk I was ordered to listen. Now there's a way and I know that I have to go away. I know I have to go. Father: Its not time to make a change, Just sit down, take it slowly. You're still young, that's your fault, There's so much you have to go through. Find a girl, settle down, If you want you can marry. Look at me, I am old, but I'm happy. Son: All the times that I cried, keeping all the things I knew inside, Its hard, but it's harder to ignore it. If they were right, I'd agree, but it's them you know not me. Now there's a way and I know that I have to go away. I know I have to go. 对于这段歌词,伍加尝试翻译如下: 父亲: 现在还不必改弦更张, 放松点,别惊慌。 你还年轻,这没法子, 前面的道路还很长很长。 找个女孩,别再浪荡, 如果合适,就步入婚姻殿堂。 你看我,虽然老了,但过得很爽。 我曾经像你这样,年轻但很迷茫。 需要沉着冷静,遇事不慌。 凡事三思而后行, 权衡利弊,避短从长。 明天虽然还会再来, 但不一定还会有同样的梦想。 儿子: 我该怎样向你解释呢? 当我要解释时,他又转身离开。 他总是在重复同样的话,讲同样的老故事。 从我会说话时起,就被教育要听话, 现在,我有自己的主见了, 我知道我必须离开。 父亲: 遇事不必急,不必慌, 坐下来,慢慢讲。 你还年轻,这没法子, 你生活中还会有很多很多的风浪。 找个女孩,别再浪荡, 如果合适,就步入婚姻殿堂。 你看我,虽然老了,但过得很爽。 儿子: 当我要哭泣时,总把痛苦深藏心间。 这很难,但更难的是对它视而不见。 他们如果是对的,那也只是对他们合适, 现在我有自己的主见, 我知道我必须离开。 伍加,2011年4月23日,周六 http://blog.creaders.net/invictus/
个人分类: 子女教育|26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进城农民工权益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户口背后的土地权益问题!
王惜宝 2011-3-20 09:57
关于如何保障进城农民工的权益问题,是最近几年一个关乎民生的焦点问题。两会上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不停提议和呼吁,要公平、公正对待进城农民工,保证农民工获得与城里人一样的各项权益。可是至今问题还是迟迟得不到解决。原因何在?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农民工农村户籍背后的土地(含宅基地)的利益分配问题! 一个农民工从农村进城打工,他是在保原有土地利益的基础上来争取额外的收益!因此同样的劳动,农民工可能会得到更少的保障和权益。如果他在进城打工的同时,能够退出土地权益,这事就相对容易解决,就像原来的大学生进城上大学一样,这样他才能与城里人在公平的条件下去享受同样的利益保障。因为,一个没有土地的城里人,如果没有工作将是一无所有!同样的工作,给1000元农民工可以干,因为1000元是在他土地保障基础之上的1000元。但城里人可能不会去干。因为对城里人来说,1000元可能维持不了他的生活。 有的人可能会说,农村的土地不值钱,没有什么效益。这是一个城乡发展的区域化差别问题,是暂时的,农村的土地迟早会值钱,农民只是不在存钱,而在存土地。即使不值钱,我想没几个农民兄弟愿意退出土地权益吧。 所以,农民工在占有附加土地权益的基础上去与没有土地权益的城里人去争平等的城市权益,显然有失公平! 如果现在的农民工的权益可以与城里人一样,那些退出土地到城里上学,却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们该如何? 所以 ,农民工如果愿意退出土地权益到城里落户,去享受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同时,那些不愿意在城里工作的城里人也可以到他所选择的农村落户,去分得当地的土地权益,这种双向流动的政策才能体现公平! 当然,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农民工自由流动和权益保障,还有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那就是必须要实现土地权益的全国统筹! 因为,假如一个来自湖南的农民工来到北京打工,他可以退出土地权益,可他的土地权益是还给了湖南省,到了北京以后,北京得不到他退出的土地权益,北京当然也不会拿北京人原有的权益去分给来京的湖南人。但是 ,土地财政是当前一个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要实现土地权益的全国统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有的关于农民工的权益问题,包括同工不同酬、社保、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等问题的症结都在于此!
41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上海40万农民工子女即将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热度 1 陈龙珠 2010-8-27 09:04
记者从上海市教委 召开的推进素质教育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9年,上海市投入36.9亿元财政资金用于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入公办学校享受免费教育,在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上。至本学期开学,在沪的40万外来务工者子女中,享受本地免费义务教育的孩子已占97.3%。 今年内,上海市将在全国大城市中率先实现对农民工子女的免费义务教育全覆盖。   据了解,上海市18个区县中,目前已有15个区实现了农民工同住子女100%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学龄农民工同住子女中约有70%进入上海市公办中小学就读,30%学生进入由政府资助的民办学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同样可获得免费接受教育的机会。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表示,目前在上海仅剩下1万余名外来务工者子弟,仍就读于22所需缴费就读的简易学校。这些学校中间,经过整改审查符合上海市办学条件规定者,将获得民办学校资格,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办学轨道。那些无法人资质和相应办学条件,存在学生安全和食品卫生等隐患的草台班子学校,则将最后消失。在这些学校中就读的学生将被接收进公办学校或合格的民办学校,享受免费教育。   据悉,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上海,带来非沪籍与沪籍学生受教育条件上的不均衡,成了上海基础教育在均衡优质发展中面临的新挑战。2009年上海9个中心城区中小学生人数仅占全市学生数的31%,9个郊区的学生人数比例则高达69%。上海市政府因此将教育资源的均衡优质建设重心全面转向郊区。去年新竣工的学校六成以上建在郊区。宝山、嘉定等外来务工人员密集区纷纷采取政府履责、社会参与、多方协作等办法,不仅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求学问题,还通过成立联建体、由优质公办学校帮带、划片开展教研活动等方式,推进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师资培训及早走上正轨,将其纳入正规的管理与评价体系,提高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质量,使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沪籍学生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2444 次阅读|2 个评论
致女儿十八岁生日的信
jizesheng 2010-6-20 18:46
致女儿十八岁生日的信 可淬,亲爱的女儿: 今天,公元二零零八年七月二十九日,是你十八岁的生日。 爸爸妈妈首先祝贺你,走过了人生最轻松和快乐的十八年。你就像一只雏雁,已经丰满了羽翼,将自由地翱翔于蓝天。从今以后,你已成人,将成为具有独立承担一切法律责任的中国公民,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父母亲对你今后的所作所为只有建议权,只能提出建议,而一切行为则取决于你自己。 你生长在一个大学教授的家庭,可能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你与别的工人、农民的孩子相比,在家庭影响和接受初等教育方面,有着其他孩子无法相比的优越性,有多少孩子还要为交不起学费和书本费发愁。当然,也正是由于你自身的努力,才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取得这样令父母和家人骄傲的成绩,全家人都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不要忘记,有许多孩子即便跟你同样努力,甚至比你付出的更多也可能不会有你这样的成功。 当爸爸在家长会上,听到老师说你在全校名列前茅时,别提心里有多么高兴了,真的比爸爸自己取得成绩,听到领导表扬时还兴奋。 爸爸爱你,但也曾经打过你,爸爸其实在打你的时候,心里也是流着血的,哪一个做父母的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可是爸爸也没有办法,爸爸是在维护做爸爸的尊严,已经无法论对错,在这里爸爸向你道歉,真心地向你说一声:对不起!今后你也可能会遇到类似的事情,自己认为是对的,而其他人,甚至比你更强势的人认为是错的,你要主动去应对,要善于总结自己的过去,接受教训,有些事情,如果放到历史中去甄别,则当初的一己之见,或者说牺牲,可能没有什么意义。 你的智商在同龄人中,应该说是高的,但在情商方面,或者说是为人处事方面,今后还需要锻炼,要谦虚,要善于与人合作,要学会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无论是比自己高的人,还是比自己低的人,都要给人以尊重。你还要学会感恩,学会关心、爱护你的亲人、朋友,从关心爱护别人当中获得幸福和快乐。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亲戚朋友都在宠着你、关心你,都在围着你来转,由此养成了你们这一代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习惯,以后可不一定是这样,在你人生的旅途上会有险滩、沙漠,也会有绿洲;会有鲜花、掌声,也会有嫉妒和白眼,你要学会主动去适应,要能够忍受挫折和失败,要不怕困难。在取得成绩的时候,不要骄傲、不要不可一世,在遇到困难或遭到打击的时候,不能意志消沉,永远保持一种向上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快乐地生活。 你要坚强、要自信,踏踏实实地、轻松愉快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爸爸妈妈和所有的亲人永远会为你保驾护航。 你的爸爸妈妈,写在女儿十八岁生日之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797 次阅读|3 个评论
再次体会“身教重于言传”
honluo 2010-6-2 08:00
昨天晚上,对女儿大动肝火了一次,起因很简单,大家都认为她该早点睡觉,结果她总是用各种理由推托,结果惹得她妈妈懊恼!接着我和她妈妈懊恼,最后当然是惹得我懊恼了,于是,给她做了一次规矩! 所谓做规矩,就是我严厉教育她,她大呼小叫的,没有人来救她! 女儿大呼小叫了半天,发现外婆和妈妈都不会来救她,最后屈服了。但最终的结果却不是我很满意的,因为女儿只是屈服了,不是认识到自己错了。过程中,女儿脾气之倔强,让我非常吃惊,小小年纪大有宁死不屈的味道!讲到生病的时候,她居然说了:生病就生病,你不要管我!天!一个4岁的小孩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让我大有一种危机感!现在是4岁,可以这样教育,14岁该如何教育,24岁又该如何教育?! 在外面上课,我常常和学员分享一个观点,培养孩子,重要的就是:好心态、好人缘和好习惯。现在想来,什么是好习惯?做父亲的,该反省反省了~~~~~~~~~~ 反省我们做父母的,其实我们自己就没有把早睡当成一回事情,然后对女儿不断提要求的时候,自然不会让女儿觉得早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或许在她的眼里,父母都不急着睡觉,而且还可以陪我玩,为什么要我早点睡?!我们常说,是为了她好。天知道什么叫做为了她好。扪心自问,自己活到现在,才知道父母的好。作为一个4岁的小孩,如何理解????? 有点焦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教育女儿,但隐约地觉得身教重于言传这句话大有含义,光靠做规矩,可能培养不出我们希望的孩子,如何培养习惯值得我这个做爸爸和她妈妈的思考!
个人分类: 家庭之乐|36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孩子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txj818 2010-4-30 15:24
孩子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其实这一篇应该算《孩子的产出和产能》的续篇。最近听了一个电台广播,谈到了大学生的如何学习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什么是显性知识呢?美国的MBA打了一个比方:在学校里学校教会了学生去烧一壶开水,学生学会了,这是显性知识;学生毕业了去单位里面,要去找茶壶,这个学校没有教,找茶壶的能力就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应该是一种经验、一种机能和一种环境适应能力。 从这个概念里,想到了一些关于宝宝学习的问题。一个小孩子,女孩说话早有点(一岁半左右),男孩说话晚一些(一岁半到两岁左右)。刨去睡觉适应环境、吃奶和睡觉的时间,宝宝大概用一年的时间就学会了周围的语言(包括方言)。没有语法学习,没有课后作业,为什么就学会了呢?原因是宝宝超强学习隐性知识的能力。相比之下,很多人读到博士了,英语学了有十三年之多(从初中算起),说不会说,写不会写,就阅读理解还差强任意。为什么呢?显性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是强行灌输的。其实发挥隐性知识学习能力不难,就是一个环境。要不有人说,去了美国,一个月英语就达到了美国人高中水平(已经很高了)。 其实,宝宝有很多隐性知识的学习能力没有开发。比如很多孩子需要爸爸妈妈喂饭,他们喜欢吗?泊言现在已经不满足坐在小车里等着吃饭(听宝妈说的,我不在家没有看到),要求自己坐一个椅子,而且要用筷子,过年的时候用筷子叉了两个饺子喂我。呵呵,我已经感受到40年后我的德性了(生活不能自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挺感动的。后来有一次我们三个去吃自助餐bigpizza。泊言强烈要求自己吃饭,看着他一会拿起餐盘里的比萨咬一口,一会打开水壶喝口水,觉得越来越像个大人了。我盘子里的香辣酱和他妈面前的冰欺凌,他是绝不会动的,俨然一个遵守就餐礼仪和自我约束的成年人。我和宝妈觉得有趣,发现他有时撇着眼睛看我和爸妈怎么吃饭。虽然有时候饭会掉在身上,食物的大小和嘴巴也不成比例。但是泊言经过锻炼,已经进步很多。例如,遇到不熟悉的食物时候他通常先用指尖碰一碰,确定不烫,然后轻轻舔一下,确定是否复合自己的口味,当然目前自己还不懂得均衡营养(其实很多大人到现在也不知道)。我和宝妈商量给宝宝做了一件吃饭专用服,任凭他用手也好,用筷子也好,用叉子也好,吃完把衣服用水一冲就干净。呵呵,这是借鉴我在大学时吃麻辣火锅的经验。其实有时候,父母放权,能够诱导孩子主动学习隐性知识。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大片上,小孩子的动手能力很强,一会做个树屋(动画片《小怪物》),一会破解了五角大楼密码(《秘密战争》),甚至开办一所大学(《毕业通知书》)。其实孩子智商没什么区别,就看我们怎么去释放他们的主动性了。 其实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埋怨自己的老师水平差。其实,这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学生们有没有问自己是否去主动学习了呢?在工厂,演艺界,都还存在着师傅制。当然,师傅不可能教你很多,起码他会行使否决权,就是批评。当然不排除,有些素养很差,公报私仇的。更多的时候,徒弟是主动去选择,去问,去挨批评,去学习,去训练。 如果父母当了师傅,应该不会公报私仇吧? 那么怎么促进宝宝主动学习隐性知识呢?我想了想总结了几种,如下所示: 一、父母除了道德标准(如要别人东西吃)和巨大的物质损失外(如把笔记本从桌子上推到地上)外,其它方面尽可能的不干预,如吃饭,玩水等。 二、父母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如,父母少上网,少看电视,多看书,作出模范姿态;提高古文鉴赏以及英文口语能力,为宝宝构建自主学习能力。 三、在策略上,学会如何勾引宝宝。如,讲到《哪吒闹海》,只讲到哪吒莲花化身,预知后事如何,自己认字看书,顺便告诉他,《大闹天宫》更精彩。 四、掌握表扬和批评的比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表扬的效果比批评好,但太多的表扬使宝宝容易骄傲,太多的批评打击自信心。一般情况下表扬多于批评,6比1比较合适。 五、尽量放慢家里现代化的速度,如电脑,豪宅,私家车。还记得《三国演义》中刘备东吴成亲的故事吧。书还是要大力发展的。泊言最喜欢去我和宝妈的书房,总是围着环绕的大书架转来转去。 有的父母说,你说的不符合我们家状况。我们就是喜欢开着私家车送宝宝上学,就是喜欢周末去郊外踏春,就是喜欢开车冒雨去吃大餐。那么,问一个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其实很简单饮食男女。在饮食的时候是否顾及到长远的男女问题呢。这个问题太大,有空再细说。呵呵,一家之言,了了絮儿。
个人分类: 子女教育|7623 次阅读|1 个评论
由万历皇帝想到宝宝的教育
txj818 2010-4-30 15:22
最近偶然看到了明朝万历皇帝的上课的课程表,主讲老师是赫赫有名的张居正。如下所示: 张居正之日讲仪注八条: 1.每日先读大学十遍,次读尚书十遍. 2.讲读毕,皇上进暖阁少憩,司礼监将各衙门奏章进上御览,臣等退在西厢房侍侯,皇上若有所咨问即召臣等至御前将本中事情一一明白敷奏. 3.览本后,臣等率领正字(练字)官恭待皇上进字毕,若皇上欲再进暖阁少憩,臣等仍退至西厢房侍侯,若皇上不进暖阁,臣等即率讲官再进午讲. 4.近午初时,进讲通鉴(即资治通鉴)节要,讲官务将前代兴亡事实直解明白讲毕,各退,皇上还宫. 5.每日各讲官讲读毕,或圣心于书义有疑,即问臣等,再用俗说讲解,各求明白. 6.每月三,六,九视朝之日,暂免讲读,仍望皇上于宫中有暇将读过经书从容温习,或看字体法帖,随意书写一幅,不拘多寡,工夫不致间断. 7.每日逢于日出时请皇上早膳,毕,出御讲读,于膳毕,还宫. 8.查得先明事例,非遇大寒,大暑不辍讲读,本月若遇风雨,传旨暂免. 很多人认为当皇帝很舒服,其实不然。皇帝这个职业需要从小培养,按照这张课表上课,哪个孩子能吃得消。久而久之,日常生活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和他周围的环境。如万历年间的青花瓷上的花纹,通常画的密不透风,看过的人都感觉到一种烦乱和压抑感。 现在的小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科目众多,作业繁重。被学习任务压的透不过气,还当不了皇帝,亏不亏呀。这还不算,很多孩子还被家长推着去参加各种学习班和兴趣小组,一年下来,孩子什么没学会,家长倒是琴棋书画都会了。其实,很多辅导班不是孩子想学,而是家长想让孩子去学。没有兴趣,没有动力,钱花了,效果呢? 另外很多学习班让人感到费解。如轮滑学习班,为什么要去学呢?首先,觉得学了没有什么意义,不但起不到有益的作用,还会对孩子造成伤害,比如穿着轮滑去上学,会不会出车祸?其次,有必要学吗?将来上大学去食堂打饭,交学费,是不是也要去参加学习班呢?其实业余爱好最大的乐趣在于探索和琢磨。如果你的爱好专业性很强,或者容易出现危险,那有必要参加学习班,如学开飞机和攀岩等。 有的家人可能要问,是任其发展还是督促发展?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比如人世间杀过人的人应该占少数吧,那也就不会有判处死刑的危险,为什么?因为很多人都在死刑这条线以外活动,一辈子都不会越过界限。在这个界限外,你可以作很多事情,不会有性命之忧。孩子小的时候都喜欢乱画,孩子一开始是没有判断能力的,墙上、床单上、沙发上到处乱画。很多家长不管,认为小孩子不懂事,不加干涉。那么会不会有一天在公共汽车上画到别人的衣服上呢(彩绘不属于这一范畴),家长和孩子会不会被别人骂呢?而有的家长这儿不让画,那儿不让画,有可能你在扼杀下一个齐白石。那怎么办呢?这时的家长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帮孩子画一条线。只能在某些地方某些器物上画,至于画什么,怎么画,画多长时间,不加干涉。 天地之间,上面是白云和太阳,下面是草地和山峰,中间是什么?是空气。 一家之言,了了絮而。
个人分类: 子女教育|4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李白的误解想到了孩子的教育
txj818 2010-4-30 15:20
对李白的误解想到了孩子的教育 ? 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应该都知道李白的这首《静夜思》。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这首诗作为孩子的启蒙诗篇。为什么要教这首诗?有的父母说意境很美,也有的父母说感情很真挚。为了让孩子听得懂,用口语化的语言来给孩子解释。 通常父母们会说月光照在床前。问题出来了,这第一句就有问题!从整首诗的意境来看,这首诗存在着一些歧义。首先,如果睡在床上,怎么举起头?怎么低头?难道把头伸在床外吗?其次,我查阅过唐朝的建筑,通常唐朝的建筑都有飞檐,而且古代的窗户和现在不一样,不仅小,而且开启的方向也同现代不同。大家都看过电视剧,古代的窗户是自下向上打开,飞檐+窗户,月光是照不进来的,窗户和床还有一段距离,即使照进来也很难照到床边。那么难道李白写错了? 其实这里的床,不是现在我们的床,而是胡床。胡床什么呢?就是少数民族用的一种器物,通常游牧的时候折叠起来,捆扎在马背上。休息的时候,解下来坐上去休息,捆扎在马背上,也叫马扎。有另一首李白的诗为证.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 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大意是:我的头发才刚好盖住额头的时候,常折下花兒在门前游戏。 你把竹竿當马兒地骑來骑去,我们两人绕着小马扎追来逐去。这里的床明显不是我们之前所认为的床。解释为马扎是比较合理的。比如现在重庆和四川管蚕豆叫胡豆。由此可见,《静夜思》里的李白当时是在院子里,可能是坐在马扎上酌酒赏月。后面的一系列场景都可以顺理成章地解释了。 呵呵,说了一大堆,要说一下对孩子的教育。其实父母教给孩子的很多东西,多少有点理解的偏差,正如上面两首诗一样。孩子嘛,没有鉴别能力,也就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如本人,小时候问父亲,健美运动员怎样才可以长出一身的肌肉,父亲告诉我,吃100只鸡就可以了。到了初三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想必你也接受过这种知识吧。当然那时的信息不发达,也没有网络,父辈们都去上山下乡了,教育程度也比较低,也是可以理解的呀! 其实这就是我要说的正题,对于父母而言,经常遇到孩子提问题,不知道的不要随便地杜撰后告诉他。不良后果有几个:一是当他有一天知道真相的时候,对父母产生了不信任感;二是对孩子认知结构造成伤害,影响以后的学习。如吃100只鸡就长满一身的肌肉,那么吃100只鸭有什么不同呢?100只鹅呢?吃99只会怎么样呢?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还会提出很多特别的问题,如: 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 我是妈妈生的,妈妈喂的,要爸爸有什么用? 为什么我站着尿尿? 为什么天是蓝色的? 等等 呵呵,太多了,很多父母要不胡乱编个理由,要不说你还小,长大了就知道了。我表妹5岁的时候(当是我已经22岁)曾经问父母她是从哪里来的?她的父母不知如何回答。我那时好赖也是个大学,自告奋勇担当了教育小孩的责任。我撇开孕育的过程,在她们家的黑板上,配合图画的方式,把高中学习的染色体和遗传变异理论讲了一遍。她听得很认真,中间还问了几个问题,效果很好。后来还说将来要学医,不知道是不是当年我给她灌输的这些东西起了作用。 那么如果孩子问怎么办?如果父母不知道,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知识烟波浩渺,有些知识不知道,也没有什么可丢人的。现在的信息工具很发达,大量的知识可以在网上查到,当然也要理解后再接受。你可以给孩子说,妈妈(爸爸)想一想再告诉你好吗?我想,孩子也会欣然接受的呀。 还有一种情况,很多父母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启发孩子思考。其实提问题比回答问题还要困难,问题既要适合孩子的年龄,也要能起到引起积极思考的作用。问题太大,孩子回答不上来容易引起挫败感;太容易起不到启发的作用;太无聊还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我就见过一个,抱着孩子问,哪辆轿车好看,爸爸买这个好不好? 有意思吗?? 有人说,有了孩子,是给了父母一个第二学习的机会,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当然,这个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哟。希望父母们珍惜这个课堂。 一家之言,了了絮而。
个人分类: 子女教育|3970 次阅读|2 个评论
孩子的“产出”和“产能”
txj818 2010-4-30 15:19
孩子的产出和产能 近来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郑州一高三学生真牛,一口气考上9所国外大学。乍一看题目,感觉厉害,仔细阅读了详细内容,感觉真的很厉害。呵呵,厉害的不是这个高中生,而是他的父母。 为什么呢?文章的后面附加了注释,指明了申请国外大学的方法。先看看再说,如下所示: 一、必须参加SAT(美国高考),雅思或者托福考试。托福和雅思考试每月都有,而SAT考试在内地没有设考点,考生必须去香港、澳门等地考试。一般来说,考生如果没有SAT成绩,申请美国大学时,很难申请到奖学金。 二、选学校时,一定要看清对SAT或雅思、托福成绩的分数要求;用英文写个人申请,个人申请各学校要求不一样,有些需要写自我介绍,有些需要写出个人的兴趣爱好;找老师开推荐信,一般来说国外大学都需要三封推荐信,这三封推荐信最好是班主任写一封 (对学生综合评价)、理科任课老师写一封(对逻辑思维能力评价)、文科任课老师写一封(对形象思维能力评价);找学校开成绩单。这几项都准备好后,将电子版和纸介档案同时邮寄至所选学校。 三、申请通过以后,有些学校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电话或视频面试。 四、等通知书,申请护照。 单是第一条就让我佩服学生的父母,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才能去香港和澳门吧。吃低保的学生父母应该没有这个能力吧?另外,我简单地在网上查了一下SAT的介绍。一个考生可以参加多次SAT考试。每所大学对于多次考试成绩态度不同,有采用分科最高成绩组合;也有学校取最高的那次考试成绩;极少数高校采用平均值。换句话说就是,就高不就低。因此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很多学生就多次报考,在香港有6个考点,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有的学生还跑到韩国去考。天啊!好厉害。2009年的报名费费用是63.5美刀,另加10美刀的服务费。今年价格有所上调,大概100美刀左右。一年考七次的话,按照今天的汇率(1: 6.8262 )来算的话(不排除人民币升值),大概是5000人民币左右。 上面费了很多话,究竟要说什么呢?父母为什么要这么穷折腾?(花钱+港澳游)孩子愿意远渡重洋吗?(去美国看老美怎么欺负中国,或者来个吻瘫机场的壮举)出国上学就一定比国内好吗?(浙大海归跳楼事件)等等 这些问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其实我和宝妈也谈过这个问题,想让泊言成为什么样的人。说来说去,才发现都是自己的想成为的那种人?为什么要成为那种人呢?时髦,有面子,比面人强,对某些现象不满而逃避?呵呵,可能都有吧。那宝宝会怎么想呢?我猜,大概和你想的不一样吧! 其实,很多父母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产出和产能的区别。什么意思呢?比如你生产了一个笔记本电脑,摆在桌子上,不去用,这只是个产出;而你用它计算,写文章,在网上作生意,发挥了很多作用,这就叫产能。同样对于孩子的培养也是这样,你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成为这个家,成为那个家,拿到这文凭,那个文凭,这只是产出。如果孩子真是花巨资学了钢琴,学会了欣赏美,感受心灵,那就是产能了。我和宝妈去过刘诗昆钢琴课堂,看到很多母亲(鄙视爸爸们)陪着孩子学钢琴。看着东张西望的小不点,很难知道有几个是在感受心灵。一年下来,孩子没学会,妈妈倒是琴棋书画都精通了.呵呵!当然有的父母可能会反对我,不会才要去学的嘛,这话不假。但是起码父母应该弄清了再给孩子选择呀。宝宝班上的同学去学钢琴,我们也去;去学轮滑,我们也学;去游泳,我们去办年卡。 很多父母注意到的仅仅是产出而已,参加的活动究竟有多大的产能,不知道,也顾不上知道。反正就知道多多益善吧,悲哀呀!可能有的父母会批判我和宝妈,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随便吧,怎么说都可以,起码我们知道葡萄不都是甜的嘛,呵呵。 那么怎么调整对宝宝的期望呢?其实我和宝妈是这样想的,希望孩子是个善良、快乐、心灵安静、自尊、具有判断力、会享受生活的人。所有的教育和选择都要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当然也要设置一个底线:大学还是要上的!而且是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重点大学。分数没有北大和清华高(考着太累),但是历史悠久,积淀较深,对一个人一生,甚至子孙都有影响。此外,不刻意培养某些能力,父母需要缔造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在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成长。当然,做到这一点很难,所以需要父母们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心智能力,扩大产能嘛。
个人分类: 子女教育|444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奥巴马大女儿个头猛窜 踢足球拉老爸观战
nevergu 2010-4-19 07:52
奥巴马大女儿个头猛窜 踢足球拉老爸观战(组图) 奥巴马与大女儿    美国总统奥巴马17日轻松地穿上黑夹克,戴上黑色棒球帽,到西北公园的鲁道夫足球场看女儿玛丽娅踢足球。   大家都知道奥巴马爱打篮球,爱看棒球,其实奥巴马全家都是运动健将。奥巴马上周才在美国职棒大联盟MLB国民队的主球场为本季球赛开球。   尽管奥巴马全家都知道搬进白宫之后,就不能随心所欲地在公开场合出入,但是他们还是努力让两个女儿过着正常生活。今年1月,奥巴马夫妇花了一个周末上午,观看小女儿萨莎在马里兰州的切维契斯社区中心打篮球。17日奥巴马又轻车简从地变身为大女儿的球迷,跟着一群穿着足球装的女孩握手聊天。   美国媒体刊出了奥巴马在球场的照片,结果摄影机更有兴趣的是绑着小发辫,穿着白色T恤、黑短裤、白长袜的玛丽娅。奥巴马2008年当选时,玛丽娅还是个小女孩,一年多后,身材高瘦的玛丽娅只差爸爸半个头,而奥巴马可是个187公分的壮汉!   玛丽娅从婴儿时期就跟着老爸老妈跑选举,和妹妹萨莎比起来,玛丽娅成熟许多。奥巴马刚当上总统时,许多人就议论纷纷想知道当时才11岁多的玛丽娅身高多少?未经证实的数字是5尺6寸,相当于167.64公分。   住在芝加哥的自由作家何顿(Jillita Horton)当时就写道,小孩子几个月就能长高好几寸。果然没错,奥家有女初长成,今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当天才要满13岁的玛丽娅现在看起来约有175公分高,站在其他足球队员身边,宛如鹤立鸡群。   不过长得再高,在奥巴马和米歇尔眼中,玛丽娅和萨莎都还是小孩子。米歇尔很早就限制两个女儿上网、看电视和打电话的时间。米歇尔也曾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透露,她和奥巴马都亲自跟女儿说明社交网站Facebook可能带来的危险性,每次小孩在计算机前面,他们就不时询问女儿们在计算机上做什么。   相反地,奥巴马夫妇很看重女儿的阅读习惯。米歇尔在许多学校演讲时,从不掩饰她喜欢努力读书,考试得第一。先前奥巴马在全美演讲,推销医疗改革方案,经过书店,也不忘给女儿买故事书。   身为美国总统的女儿,玛丽娅和萨莎在白宫的生活跟一般青少年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她们也有很着迷的偶像,那就是年仅17岁的加拿大歌手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   不过玛丽娅和萨莎跟一般青少年不同的一点是,她们请得动贾斯汀-比伯来白宫过圣诞节,去年复活节,贾斯汀-比伯又来参加白宫的滚彩蛋活动!   至于贾斯汀-比伯对奥巴马有什么印象呢?他说,跟奥巴马见面还算酷,但是奥巴马不大会念他的姓,把比伯念成了拜伯(Bye-ber)。媒体没有披露玛丽娅知不知道老爸的这件糗事。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育儿漫谈:“高指标人”和“多情趣人”
热度 2 fouyang 2010-3-19 07:33
一年一度的大学发榜日又来到了。怎样教育子女,把他们送进名校是这个季节的热门话题。在这个科学化,精确化的时代,大学挑选学生也依赖于一串数字:GPA,SAT,AP课数,等等等等。据说其他方面的考量也是数字化了,比如自我介绍写得好得几分,当学生会主席得几分, 乐队第一琴手得几分。。。都有一定之规。招生官员们大概就象我们在网上买照相机,按着密密麻麻的性能表逐项比较,筛选最理想的产品。我们爸爸妈妈的任务,就是设计,制造出高指标的孩子,帮他们跨进名校的大门。更困难的是,大学的定量评估公式是锁在黑箱里的,我们很难对症下药。父母和孩子能做的,一方面是通过各种传闻,故事去揣摩大学的偏好,一方面是尽全力把每件事情做好,哪里都不能失分。所以,可以说在美国进名校一点不比中国的高考独木桥轻松。 我也制造过一个高指标人。我的大女儿高中全A,SAT和AP考试全部满分,学术竞赛,社区服务,领导才能,个人才艺等都拿得出手。最后她如愿以偿被所有申请的大学所接受。但是她进了大学后,却经历了一个相当辛苦的转型过程,开始寻找自己在课堂以外的热忱和追求。她介绍给我一个网站:Study Hacks 【注一】。 博主Cal Newport是MIT的博士。他以博客和出书的方式宣传一种非传统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和家长中引起了相当的注意。这篇博文就是受他的启发而写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要上名校,除了上面说的面面俱到的高指标外,还有一条路,就是在各方面达到一定标准的前提下,有一,两件事做得特别好。特别是要有自己独创的活动,如发表科学论文,创立慈善组织,发起社会运动等。我们不妨把这种策略称为一枝独秀。这个途径听起来不那么辛苦,但实际上耗费的心力更大。因为按部就班的面面俱到,虽然需要很多努力,但毕竟是被动的,完成老师,家长,辅导员等布置的任务就行了。而要把一两件事做得特别好,就需要自己策划,创新,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和策略。要做到这些,光有吃苦肯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而需要对这些事有着全身心投入的热情和兴趣。所以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条路径,真正走的人却不是很多,特别是在华人家庭中间。 面面俱到和一枝独秀不光是策略的不同,结果也不一样。面面俱到的做法虽然也有课外活动,才艺训练等。但目的是证明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的性能表上填补一个空白。而一枝独秀的努力目的不是证明自己,而是让自己成长,在这些活动和努力中丰富自己的经历,寻找自己的梦想。面面俱到培养出的是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各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聪明肯干,能适应大学的挑战,在大学成功地生存下来,进而读上研究生,医学院,法学院等等。这就是名副其实的高指标人。而一枝独秀培养出的,则是具有强烈热情,对自己有很好了解的人。他会利用大学的资源为自己的目标服务,关注的不是教授和书本的要求而是自己的梦想。他会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发生兴趣,而且为满足自己的兴趣和好奇愿意花力气去学习,探索。我们不妨称这样的人为多情趣人。当然,高指标和多情趣是对立的统一:只有指标达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去发展各种情趣。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兴趣和热情,才可能做出取得高指标需要的努力。这里说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怎样才能成为多情趣人呢?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给自己一定的自由时间。在今天的学校环境,除非你是天才,否则要做一个好学生很不容易。那么多的功课,项目,课外活动,很容易就占用了学生所有的时间。通常老师和专家的训导也是:学会安排时间,利用每分每秒做有益的事,把一切纳入计划管理之中。这固然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有了合理详尽的计划,可以保证预期的任务都能得到很好的完成。但是另一方面,计划和预期本身也是限制。它使得生活没有了惊喜和意外。我们的兴趣很可能就因为不在计划之中而被扼杀。所以一定的自由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时间很可能被浪费掉,但也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所以,必须承认这一开始就有冒险的成分。这特别是对于华人家长,更是一个考验。研究表明,家长的态度对于孩子的兴趣和动力有重要的影响。家长的关心有正面的作用,而家长的控制则有反面作用【注二】。也就是说,家长表现出对孩子活动的兴趣,但不参与孩子的决定,是最有利于培养兴趣和动力的。然而,要看着孩子虚度光阴甚至犯战略战术的错误而不出手救援,还真需要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呢! 兴趣,动力和分析力,记忆力一样有天生的成分。所以我们也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策略。有些孩子可以给更多的自由,而另一些孩子却需要比较多的督促。但是另一方面,兴趣和动力也是可以培养的。例如,有一个教育青少年善用空余时间,远离毒品和犯罪行为的项目叫TimeWise,只通过六堂课,教会孩子们如下知识:善于利用空闲时间的重要性和益处;要我做和我要做之间的平衡;发展兴趣和控制无聊的感觉;计划和决策的技巧;时间管理技巧;总结和应用。调查结果发现,通过这短短的训练,孩子们的兴趣和内在动力都有增强,主动性和计划,应变能力也有提高。当然,这个项目的目的不是培养明星学生而是预防青少年犯罪。但是其中的原理应该对我们有所启发。【注三】 美国国会赞助一个奖励项目Congressional Award【注四】,是帮助青少年发展自己的兴趣和追求的一个有用工具。这个项目不是关于参与者之间的相互竞争,而是参与者对自己的挑战。参加的人在学术,才艺,个人发展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目标,然后花几年时间去达到。最高成就的金质奖章(每年几百人)可以到国会去领奖,有本选区的议员接见和发信祝贺。这种正面鼓励对于激发孩子的动力和坚持是很有帮助的。 成为多情趣人不是上大学的捷径,而是为一生积累宝贵的财富。多种自愿参与的活动能提高一个人的内在动力和好奇心。这样的人会更开放地接受新事物,对于自己不熟悉或不了解的东西会更多地感到兴趣和吸引而不是不安和疑虑。他们会更强烈地追求和欣赏新颖,复杂和多样的事物。研究表明,具有高度好奇心的人具有较高的智力程度和学习,认知能力。他们也更可能健康和长寿。而且他们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更满足的社交生活,自己也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满足【注五】。所以,培养有情趣的孩子,也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呢。 在这方面,股神巴菲特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小时候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并没有埋头读书。他从小就对金钱特别感兴趣,想出各种花样赚钱,以后一生都追随自己的热情和信念从事投资。而他的子女们也各有自己的道路。除了从事家庭的慈善事业以外,他的一个儿子做过企业主管,也自己出过好几本书。另一个儿子是音乐家,得过艾米奖。他的女儿大学肄业,当过秘书和编辑,后来主管慈善基金。巴菲特的名言是:我会给他们足够的钱去干一些事,但不会给他们太多,使他们不用干事。我们华裔家长一般都愿意支付孩子的大学学费,但那毕竟是我们希望他们走的路。在那以后,当孩子们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即使是我们不熟悉或不认可的,我们还能热忱而明智地支持,帮助,激励他们吗?也许这才是对父母爱心的真正考验吧。 做多情趣人不光是孩子们的事,也是一生的功课。人生一世,都是在要我做和我要做的事之间求统一,求平衡。人到中年,对于指标的压力不象年轻时那么大了,更是追求情趣的好时光。发展,追求自己的兴趣,是身心健康和生活充实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成就事业的利器。比如前不久我谈到的书《The Unthinkable》,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工作。它讲述了一个很重要,但又未被人们系统了解的问题:如何基于人的本性来防灾救灾。书的本身逻辑条理清晰,却用许多古今美外有趣的故事贯穿起来。而这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出人意外的统计数字的背后,又有着作者扎实的功课,包括亲身体验脑扫描和心理测试。这本书的作者Amanda Ripley是Times的记者。她参与九一一事件的报道后,对人们面对灾难的反应发生了兴趣。于是她关注了包括喀翠娜台风的许多灾难事件并广为采访,收集,历时七年才写出这本书,成就了一个事业。当然她是幸运的,因为她的职业允许她追随自己的兴趣和热情。但是我们每个人,是否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条件呢? 其实博客世界,也是我们培养,发展和追寻自己兴趣的好天地。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博主,毫无疑问都做到了高指标人。然而,在博客世界相互学习,相互激励,让自己变得更有情趣,是不是一个没有止境而且回报无穷的旅程呢? 【一】 http://calnewport.com/blog/ 【二】 Sharp, E. H. et al.,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vol. 35, No. 3, pp. 359-372 (2006) 【三】 Caldwell, L. L. et al.,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vol. 36, No. 3, pp. 310-335 (2004) 【四】 http://www.congressionalaward.org/ 【五】 Silvia , P. J. and Kashdan, T. B.,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vol. 3, No. 5, pp. 785-797
个人分类: 生活百感|4507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果你给儿子50万,猜猜他会干什么?
chrujun 2010-2-7 20:44
小孩的想象力是无穷的,父母很难猜准小孩在想什么。 今天给扬扬(捣蛋大王,杨君儒,听从罗老师建议在这里写他的小名)提了一个建议。我告诉他,如果他长大后读书还是不行,我就给他50万元,让他去炒股或开店子,自谋生路,我的任务也完成了。 如果炒股三年,50万变成500万,就比较厉害了。 扬扬说他不去炒股,他要去买一个私人潜水艇。我很吃惊,心想他买潜水艇干什么呢? 他说他要到海底找宝藏去。挖一箱金子50万,再挖一箱金子又是50万。 挖N箱金子,他就发财了。 他后来又补充,他可以在海底一边找宝藏,一边观察海洋生物,可谓一举两得。 大人真的很难想到小孩在想什么。 如果不知道小孩的所思所想,就无法与小孩有效沟通。 小孩的想象力真的很强,还是多问问小孩一些问题,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对于小孩的教育有帮助。 看来我真的该好好反思了。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4105 次阅读|6 个评论
教子有方之“会多少”
wangyk 2008-8-5 01:46
教子有方之会多少 王应宽 2008-08-03 本人推崇赞美鼓励式教育,主张教育孩子应坚持:会欣赏,多鼓励,少批评,即博主之教子有方会多少。 从小在家接受的批评打击式教育,让我深感其弊,深受其害。在犬子出生刚满半岁之际,对其日后教育的思考,让我下定决心要革新思路,汲取经验,采取赞美鼓励式教育,即教子有方之会多少,伴他成长,盼他成才。 采用 赞美式教育,需要平时多鼓励孩子,帮助他树立自信心。家长对孩子的欣赏、肯定和认同会激起孩子的上进心,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不仅会启发孩子主动学习,还有可能改变他的人生道路。 会欣赏 欣赏他人也是一门艺术。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出生就是平等的,老天在给予你一种能力之时,也会同样给别人不同的能力。其实,任何人都有比自己优秀的地方,无论自己多有地位,赚了多少钱,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好好想想自身存在的问题,多观察你身边的人,每个人都有你还不理解的而且超越你很多的能力。多欣赏对方,询问别人,虚心求教,很多事情可以处理得更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独特之处。为人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将其优点放大数倍,给孩子以鼓励。懂得欣赏的人,也一定受欢迎,受尊敬。人际关系融洽,工作顺利,事业成功。相反,心胸狭窄之人,看不到别人长处,以自我为中心,孤芳自赏,做不好事情,也处不好人际关系。教育孩子也未必成功。 被人欣赏是一种快乐、幸福,能找到自信,会更加努力。欣赏别人和被人欣赏同样快乐。 但是,欣赏也是有原则的。如小偷技艺高超,不能欣赏。孩子犯错误不改正,坏的行为习惯等,不能欣赏。俗话说,独柴难烧,独子难教。现在小孩太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很容易养成自私自大、自我中心、唯我独尊、不肯低头的坏习惯。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我们只有学会欣赏别人,才会包容他人的缺点,变得宽容,欣赏别人的优点,提高完善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与人愉快相处。懂得欣赏孩子的优点,少指责孩子的缺点,才会产生亲和力,增进孩子与自己的亲子关系。用孩子的优点激励他改正缺点,达到一俊去百丑。 多鼓励 爱听好话是人的天性,无论贫富贵贱,年龄长幼。孩子尤其喜欢奖赏和鼓励。 鼓励是管理的最佳艺术。管理员工如此,教育孩子亦如此。 成功的灵丹妙药就是鼓励。如果领导都用鼓励的办法领导员工,尤其是管理有文化、有知识、有思想的员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肯定会上一个台阶。 鼓励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一个人的成长、成功,离不开鼓励,鼓励就是给孩子机会锻炼及证明自己的能力。在孩子每天的学习、生活中,一个温暖的言行,一束期待的目光,一句激励的评语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可以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不断发展各种能力,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 鼓励还可以唤起孩子的学习激情。家长的鼓励就像一缕春风,滋润着孩子的心田,又像一架桥梁,拉近了父母与孩子的距离。 鼓励他人也体现鼓励者的个人修养。通过激励、唤醒、鼓舞他人为你的目标去奋斗,远比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更有效。 时常鼓励孩子可以树立父母的个人威信。鼓励孩子,无疑会树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可亲、可敬的形象,觉得父母是值得信赖的人,这对于促进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敦促孩子学习很有好处。 一句鼓励的话,可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负面的话,可刺伤一个人的心灵与身体,甚至毁灭一个人的未来。一言以蔽之,教育孩子应多鼓励。 少批评 尽量少批评。但少批评,并非不批评。批评应坚持原则,注意技巧和忌讳。 有赞扬就应该有批评。批评也是一种必要的强化手段,它与表扬是相辅相成的。不过,批评的同时就应该尽量减少批评所产生的负作用,减少孩子对批评的抵触情绪,从而保证批评效果能尽可能的理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一个孩子,一个淘气的孩子。孩子犯错误,说错话,做错事是常事,不必针尖对麦芒,斤斤计较,凡事必纠。 俗话说,淘小子,出好的。淘气的孩子只要好好引导,采用鼓励式教育,培养其好奇心和创造力,而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棍棒打骂,就能出息出众。 哀莫大于心死。父母用尖刻的语言批评、奚落、讽刺、挖苦孩子,在高压政策下监督学习,表面上孩子是在听你的,按你说的去做,但实际上孩子只是在敷衍了事,因为他根本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效率肯定不高。同时,因为奚落、讽刺、挖苦更多的是伤害孩子的心灵。长此以往,孩子的自尊心被摧毁,自信被打击,智慧被扼杀,学习可能更差,最后产生逆反心理,抱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对父母和孩子都不利。 推而广之,在领导、管理、教学、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同样需要做到会欣赏、多鼓励、少批评。 领导在批评下属,家长在教育孩子,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是否首先扪心自问,你自己会多少。此语双关,一方面,应反省自己究竟知道多少,会干什么,要求别人做的,自己是否会做,能否做好?另一方面,就是笔者所用以指代的,在指责、批评属下、同事、学生和孩子时,您是否想到赞美鼓励式教育:会欣赏,多鼓励,少批评。
个人分类: 随感杂谈|495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7: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