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西南地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6年度总结
热度 1 ylifu282 2016-12-30 14:12
2016年度个人总结: 1、 负责《乌蒙山贫困》、 《四川西昌等城镇》项目物探课题工作,完成年度工经费约170万元。 2、 完成《中国西南地区重磁场》专著的统稿与编写工作,完成《多龙整装勘查》成果报告编写,并提交验收。 3、本年度共参加2次国内学术交流会。参加1次出国培训。 4、2016年5月,协助工会成立职工食堂监督委员会 5、协助中心党委完成第五支部换届工作。 6、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篇。 7、获中国地质地调查成果奖1项。 祝: 来年好运!
个人分类: 科研小记|2542 次阅读|1 个评论
昆明植物所揭示西南地区晚上新世的温度格局及相关气候变化
YF2015 2015-7-5 19:39
昆明植物所揭示西南地区晚上新世的温度格局及相关气候变化 我要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QQ好友 人人网 !-- 更多... -- 文章来源:昆明植物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5-06-30 【字号: 小 中 大 】   中国西南地区组成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是地质地貌和气候特征极其复杂多样的地区。该地区新生代以来受到青藏高原隆升和东亚季风加强的影响,发生了剧烈的气候变化,这种气候改变可能为西南生物多样性演变提供重要的环境背景。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古气候变迁与物种演变研究组的黄永江在研究员周浙昆的指导下,与Torsten Utescher博士等国际同行合作研究了西南地区晚上新世(3.6-2.6 Ma)的古气候,并与现代气候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晚上新世总体比现在温暖,推测那时以来温度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约1℃,通过对比欧洲晚上新世以来的降温情况(约下降5℃),发现西南地区降温明显小于欧洲,支持国际上普遍认为的观点:晚新生代北半球中高纬度降温比低纬度地区更为显著。该研究还发现,晚上新世西南地区的北面比南面温度明显要低,推测当时北面海拔已经高于南面,可能是由于受青藏高原向其东南缘挤出,造成西南地区的北面首先抬升,并且抬升比南面剧烈。   此外,该研究提出晚上新世以来西南地区的夏季降温显著,而冬季没有明显降温的观点,不同于北半球其它地区的观察结果。研究人员推测,夏季降温可能与海拔抬升有关,而冬季降温不明显是青藏高原持续东扩和西南地区海拔抬升的共同作用导致。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气团受到东扩的青藏高原的阻挡,减少了对西南地区的影响,同时,海拔抬升使冬季同样降温,两者的中和使冬季温度没有大的变化。这也是现在西南大部分地区(如昆明)“夏季不热,冬季不冷”的重要原因。关于东亚季风气候的演变,研究结果显示:晚上新世以来,西南地区降水季节性增强,即夏季降水增多(变湿),冬季降水减少(变干)。   该研究以 Late Pliocene temperatures and their spatial variation at the southeastern border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为题发表于国际地球科学期刊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该研究得到国家基础研究“973”项目(2012CB8219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30018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30212)的支持。 文章链接 图1. 西南地区晚上新世的年均温(MAT)、夏季温度(WMMT)和冬季温度(CMMT),以及与现代温度分布的对比。 图2. 晚上新世以来西南地区夏季温度和冬季温度的变化 图3. 晚上新世以来西南地区夏季降水(MP WET)和冬季降水(MP DRY)的变化
个人分类: 气象学|16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西南地区食用和药用植物的昆虫传粉和繁育系统研究新框架
renzongxin 2014-10-21 15:27
昆明植物所对中国西南地区食用和药用植物的昆虫传粉和繁育系统提出新的研究框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作者:任宗昕、王红、李德铢 2014-10-15 被子植物中 90% 以上的物种需要动物传粉,全球约四分之三的农作物依赖于动物传粉。据估计,人类食物的三分之一归功于昆虫的授粉,特别是一些微量元素,如维生素 C 等几乎全部源于需要动物授粉的作物。传粉昆虫对全球经济贡献值估算为约 2150 亿美元,占 2005 年全球农业总产值的 9.5% 。近年来,全球性的传粉昆虫种群数量和物种多样性不断减少,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传粉危机的高度重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在粮食作物、食用和药用植物传粉系统和繁育系统领域的研究较少。我国具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上千年以来就得到了传统养蜂业的支持,特别是中华蜜蜂的饲养。然而,从上世纪初开始,西方蜜蜂(意蜂)的引入,使得中华蜜蜂(中蜂)的养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中蜂野生和饲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对其保护刻不容缓。 应《美国植物学报》(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的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任宗昕博士、王红研究员、李德铢研究员与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合作者一起,对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常见的特色食用和药用植物的昆虫传粉和繁育系统进行了综合分析,对中蜂在滇西北的种群下降的原因开展了调查,以深入理解该地区作物传粉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同时,对作物传粉领域在我国的研究提出了较系统性的框架和建议。 整合分析发现: 1 )一些人工栽培的异花授粉的作物,如天麻,铁皮石斛等,在栽培环境下,已完全依赖于人工授粉; 2 )中蜂是该地区最为重要的传粉昆虫,为荞麦和油菜等重要的经济作物授粉,而引入的意蜂正迅速取代中蜂; 3 )对一些特色的作物,野生传粉昆虫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油茶的传粉昆虫为野生蜜蜂、油茶地蜂和大分舌蜂。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重楼、石斛、荞麦和油茶等作物中,虽然经历了复杂的驯化过程,但依然存在自交不亲和,是导致这些作物种子产量低的原因之一。其次,一些作物在栽培区都保持其特化的传粉系统,如油茶,因此导致在新的栽培区产生严重的传粉昆虫限制。滇西北丽江地区,现仍有野生中蜂种群分布,但人工饲养种群正出现急剧的下降趋势。调查显示,农药的滥用、烟花爆竹的燃放、捕食性胡蜂的攻击,以及对蜜源植物的砍伐是导致人工饲养中锋种群数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基于我国绝大部分农作物尚缺乏传粉和繁育系统研究,以及传粉昆虫种群下降的现状,文章建议增加对该领域的关注,投入更多的研究和政策支持: 1 )随着作物种植策略的改变,制定和发展新的授粉策略,如人工授粉需要考虑作物的自交不亲和性和维持高的遗传多样性; 2 )研究意蜂的引入对中蜂现有种群、农作物以及近缘野生种和野生植物授粉的影响; 3 )近些年,大量野生食用和药用植物的栽培,我国将能成为研究其驯化过程的繁殖生态学的中心。 传粉生态学在中国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对野生植物的研究。需要有更多的昆虫学家、农学家和园艺学家一起,去更多关注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的食用和药用作物的传粉生态学研究。此外,一些新技术的引入,将有助于建立农作物繁育系统和传粉系统的研究体系。 文章以“ pollination and self-incompatibility in edible and/or medicinal crops in southwestern China, a global hotspot of biodiversity ”为题于 2014 年 10 月 15 日发表在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杂志上 , 该文是 “ Speaking of Food: Connecting Basic and Applied Science ”专辑的特邀文章之一。 云南常见的特色食用和药用植物的昆虫传粉 
15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舟曲特大山洪地质灾害”的成因
xuxfyuwp 2014-4-23 14:07
2010年8月7日夜间,甘肃省南部的舟曲县发生了特大山洪地质灾害,造成数百人死亡,千余人失踪。对于此次灾害的原因,国土部门谈到了五个方面: 一是地质地貌,舟曲原本就属于地质灾害高发地区,该地区山高川深,岩体风化严重,这样的地质地貌非常容易松散破碎,形成地质灾害;   二是5·12地震。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的5·12特大地震波及到舟曲,强烈的地震导致该地区山体松动、岩石破碎,专家称岩体稳定至少需要3到5年时间。   三是干旱。今年上半年,我国西南地区大旱,位于甘肃南部的舟曲亦发生干旱。干旱令这个地区的山体干缩,加大了岩石之间、山体之间的缝隙,使原本已经十分松散的岩体、山体更加松散。   四是瞬时暴雨和持续的强降雨。暴雨和强降雨对原本松散易垮的山体、岩体形成浸泡和巨大冲击,是此次泥石流灾害的直接诱因。   五是地质灾害自有的特征,比如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也是此次泥石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有些地方植被茂密,不易觉察植被下面地质结构的危险性,所以有三分之一的地质灾害地点处于我们的监控之外。 分析这五条原因,可以简单归并为三条。第三和第四可以合二为一,都是气象原因,无非是雨少雨多的事。前期雨少,引起地质条件出现变化,当晚雨多,引发了山洪、泥石流。第五条是谈了地质灾害的特点,普遍存在,应不算此次事件的原因。 这几条原因都是客观存在的,如能再分析得透一些,可以增强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如地震后,在多大范围易造成地质灾害;在特定的地区,多大的降雨会引起地质灾害等。 除了客观原因外,是否在防范上人们还应有所作为或加强,也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既然是在地质灾害高发区,显然应采取特殊的措施抵御、防范,否则,就无法避免下一次。 至少在两个方面可以努力去做,一是工程措施,将居住区设计、建设得更合理、更安全,尽量规避风险;二是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和采取应急措施,如果能及时有效地判断危险即将发生,就能及时组织撤离,灾害也就可以避免或减少。 (原文写于2010-08-10 17:44:16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感|2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朝胜观察:房
热度 1 Wuyishan 2013-8-13 08:36
朝胜观察:房 科技日报 2013-7-26 在芦山地震后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同为西南地区的甘肃定西又一次地震,从受灾情况看,依然房屋倒塌。我们好像又在同一个坑里栽倒了! 又是一则令人揪心的报道: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2日7时45分,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截至23日3时统计,此次灾害共造成定西、陇南、天水、白银、临夏、甘南6个市(州)的26个县(区)、303个乡(镇)、47.7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95人,因灾受伤629人;紧急转移安置22.53万人;倒塌房屋1.18万户5.08万间,严重损毁房屋2.47万户7.24万间,一般损毁房屋4.78万户13.80万间。 从四川汶川地震以来,自然灾害频发。电视台的前方记者报道,救灾物资缺口很大,急需一万多顶帐篷,眼前才解决一千多顶。县医院的医疗设备简陋,伤病员得不到有效救治。朝胜还注意到,地震受伤人员,大部分都是房屋倒塌造成的伤害…… 大概是因为我们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来一些中小型的地震似乎已经不能给我们带来太大的震惊了。但是,汶川之后的任何一次地震,都会给我们的反思带来更深一步的例证: 定西又是大面积的倒塌房屋,伤亡者多是倒塌房屋砸埋所致。灾后重建需要修复的受损房屋就有七八千间,又是一笔巨款。还要来一次全社会的捐助吗?! 在今年的五月初,《朝胜观察》专栏就四川芦山地震发表一篇文章,现摘录一段:地震预报似乎还是人们无法掌握的难题,从同为一省的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时隔仅五年、地隔百余公里,人们在痛心之余不禁发问,在一个坑里我们还能摔倒几次? 据说,专家早就查出来,这里是地震带。同样,专家也查出来的还有其他许多地震带。朝胜建言,可否在芦山救灾结束后,对全国地震带上的居民建筑做一次大规模的普查,将凡不具备抗7级以上地震强度的房屋全部加固,或结合城镇建设规划拆除重建。这也许需要一笔天文数字的经费,但是,这笔经费无论如何也会比灾后重建的费用要少,更加重要的是会因此而避免无数生命的死伤,这个账还需要争议吗?据说,同样级别的地震,在同处于地震带上的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就不会造成我们这么大的灾难。我们需要“兴邦”,但我们一定要避免“多难”。 在芦山地震后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同为西南地区的甘肃定西又一次地震,从受灾情况看,依然房屋倒塌。我们好像又在同一个坑里栽倒了! 可以这样说,今天的中国,大概是有史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最伟大成就的时代。我们的GDP数字直指世界前沿,我们人民的生命面对灾难的抗击,可以达到世界前沿的水平吗? 不断地在媒体上看到城市建设中的“强拆”,甚至有官员口出狂言,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对此,朝胜毫无保留地深恶痛绝!面对每一次地震,老百姓简陋的土坯房没有钢筋水泥的基础,没有坚固的墙体,没有整体相连的结构,甚至连最廉价的砖瓦梁柱都没有,稍有地震的晃动,马上土崩瓦解遭灭顶之灾! 我们仍然生活在地震带上的各级官员们,难道没有一人敢于以“强拆”的疯狂,把老百姓的危房一扫而光。让房地产开发商,先把老百姓的危房或拆除、或加固、或改建、或置换。达不到抗震七级以上的,统统“强拆”!假如,在下一次不超过七级地震时,老百姓没有因为房屋倒塌而伤亡的人员,国家无论怎样奖励官员和开发商都不为过;同样,假如下一次不超过七级地震时,仍然有大批百姓因房屋倒塌而伤亡,那么,希望通过法律来追究当地官员不作为的“罪行”!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发文,未来的五年不准新建楼堂馆所。这些年来,网上曝光各地政府兴建的楼堂馆所,有的像大庙,有的似白宫;有的学布达拉,有的仿白金汉;有的取易经八卦,有的造天圆地方;有的求祥和圆通,有的布杀气腾腾;有的诡秘似军情六处,有的威武如五角大楼;有山寨天安门,有伪劣哥特式……假如把近二十年来,中国各地各级政府打造的官府衙门楼堂馆所统统集中起来,绝对可成空前绝后的洋相大观!无论它如何千姿百态,无论它如何光怪陆离,有一点是绝不含糊的,就是七级以下地震,很难撼动它们。 再看看一线记者发来的消息吧:岷县梅川镇永光村和永星村一东一西坐落在文斗沟两岸的山坡地上。两个村子多数房屋都是土坯房,这次地震中几乎全部垮塌,遇难人数加起来占此次地震遇难者总数的近一半。 当100多名武警、消防官兵和民兵连续奋战6个多小时,掘走上千方土后,所有救援官兵和周围的群众都惊呆了:一家五口人全部用双手紧紧搂抱在一起,怎么分也分不开! 还等什么呢?!已经建好的超标楼堂馆所,没的说,没收!建到一半的,没的说,拍卖!已经规划并立项的,没的说,封账!所得款项,一律改建老百姓的危房。地方官员的政绩考评,不以GDP为指标,专门看你改建了多少间老百姓的危房。为人民服务有十万法门,别的都往后面放,首要的一条就是看对老百姓生命安全的负责程度。看看一旦遇到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有多少老百姓死在你的任上?或者看看有多少老百姓因你的努力而生命无恙!为官一任,致富一方,固然不错;为官一任,平安一方,也堪赞许。如果一任又一任的官员,矢志接力,把一方百姓的住房打造得固若金汤,小灾不动,中灾不毁,大灾不倒。无灾是幸福家园,有灾是坚固堡垒。二十年标新,五十年坚固,一百年经典。这样的官员就该名垂青史、千古流芳了!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灾难,这样的官员该出世了!我想。
个人分类: 鼓与呼|16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宜宾学院学子斩获“言实杯”西南地区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决赛特等
ssyandmltcdj 2013-8-8 04:57
宜宾学院学子斩获“言实杯”西南地区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决赛特等奖 8 月5日-6日,“言实杯”西南地区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西南赛区决赛在宜宾学院进行,大赛共有来自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市的17所高校的41支参赛队伍260余名师生参加角逐,本次大赛共决出6个专项奖,20个二等奖,15个一等奖,9个特等奖。 宜宾学院有2支队伍入围言实杯决赛。其中,由杨和山、蒲仁强、杨利元、王婷、叶凤玲组成的“不倒翁”团队提交的《年产31万吨环氧丙烷深度利用丙烯项目设计》以完美的设计、精彩的答辩征服了专家评委和现场观众,喜获西南赛区决赛“特等奖”并晋级全国总决赛,将于19日赴哈尔滨工程大学参赛,预祝他们再创佳绩。另一支入围决赛队伍“蜀之帆”团队同时获得西南赛区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学生在获奖后说“我们从去年就在化工设计协会学习化工设计竞赛的历年作品,今年4月份拿到题目正式开始比赛。这份作品经过了全面、细致的设计和论证,饱含着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们共同的心血,我们赛前就都非常有信心。此外,除了作品之外整个团队的紧密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虽然现在晋级了全国总决赛,可是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一定按照评委们提出的建议认真完善作品,必须赶在19号总决赛之前全部完成,保证作品能以更完美的状态展示给全国总决赛,继续为学校的荣誉而战。” 近年来,宜宾学院在该项竞赛中屡获佳绩,随着今年的晋级全国总决赛,我校也成为了连续五年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唯一一所新建本科院校。2009年首次参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易华燕、朱勇、雷本勇、李莉、王林等5名学子组成的“长江之源”团队)、2010年再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刘雪娇、黎军、刘小斌、练宏、张娟等5名同学组成的“Green Line 5”团队)、2011年在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最佳环保设计专项特色奖”(柳吉海、王斌、王艳、徐文倩、张华亮等5名同学组成的“AIR”团队)。特别是在2012年,由张强、张燕平、唐华、陈萍、谢密等五名同学组成的“雁声”团队同样也在西南赛区的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并在全国总决赛上一鼓作气的拿下“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创造了历史最佳成绩。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我校近年来认真践行“为学生成功奠定基础”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三心四能”培养,教学质量日渐提高的优秀教学成果之一。 据悉,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由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联合主办,作为七个分赛区的西南赛区由四川大学主办、宜宾学院承办。 本届赛事由杭州言实科技有限公司冠名、赞助单位包括苏州奥普斯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广普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宜宾金喜来酒业。 西南地区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决赛是西南地区化工学科的盛事,是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次竞赛的举办,将有力推动西南地区各高等学校化工学科的发展,将进一步增强西南地区大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将进一步发掘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丰富校园科研与学术氛围。
个人分类: 图文记事|4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解疑释惑】该怎样看西南地区地震?
热度 1 cgh 2013-5-21 15:49
【博主之言】科学网上关注地震相关话题是好事,可以让人明白很多基本知识,让事情更明白,消除误解,摈弃传言。下面是光明日报在这方面的一个采访,是继 cctv 科教频道活断层相关节目 后的又一项对地震灾害预防的专业解读。 【解疑释惑】该怎样看西南地区地震? —— 访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   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的余哀尚未消弭,同处中国西南部的芦山又遭受地震之灾。伤痛之余,人们提出一个问题:地震为什么又发生在西南地区?   从 “ 汶川 ” 到 “ 芦山 ” ,究竟是什么样的地质结构,让大震几次发生?水库对地震发生有影响吗?在短临地震无法准确预知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应该做什 么?在 5·12 汶川地震发生 5 周年之际,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徐锡伟在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表示:科学与理性、爱心与信心、不传谣与不信邪,无疑是回 应上述疑问的最好答案。   西南地震 “ 事出有因 ” “ 水库诱发 ” 说法不妥    记者:我国所处的地质构造带具有何种特点?为什么地震会在西南部地区频发?   徐锡伟:我国身处欧亚板块东南隅,在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几大板块相互推挤、碰撞的交接部位,因此最新的地质构造运 动非常强烈。从 GPS 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到:随着印度洋板块向北推进,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地区每年向北移动 40—50 毫米,从而引起青藏高原北部以每年 20—30 毫米的速度向北、向东运动 —— 这种趋势一直传递到新疆、华北。   这种地质构造带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地震活动频繁,从 1556 年的华县地震到 1920 年的海原地震、 1976 年的唐山地震,再到 2008 年的汶川地震、 2011 年的玉树地震和今年的芦山地震,都印证了这一点。   从 1997 年开始,在青藏高原腹地的玛尼发生了一次 7.6 级地震,此后向东沿着东昆仑断裂带,于 2001 年在昆仑山口西发生了 8.1 级地 震, 2008 年汶川发生了 8.0 级地震;然后向西于 2010 年在玉树 — 甘孜 — 鲜水河断裂带发生了 7.1 级玉树地震,又往南回到龙门山,发生了此次芦山地震 ——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地震都发生在青藏高原中东部的巴颜喀拉块体周边,即北界的东昆仑断裂带、东南界的龙门山断裂带以及西南界的玉树 — 甘孜 — 鲜水河断裂 带,反映出该块体在几大板块作用下向东滑动的趋势,比较符合青藏高原物质以块体形式向东逃逸的理论假设。 记者:芦山地震发生后,关于 “ 三峡工程是诱因 ” 的网上舆论再起。您对 “ 中国西南部进入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期 ” 这样的说法怎么看?   徐锡伟: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妥。关于西南地区时有地震发生,是与巴颜喀拉块体向东滑动密切相关 —— 也就是说,由于板块构造活动,地震本身 “ 在劫难逃 ” 。   从理论上讲,水库可能触发地震,但如果水库距离活动断裂带较远,触发震级较大地震的可能性就很小。可以肯定的是,三峡工程修建在地质结构相对稳定的地方,不存在发生大地震的活动断层。所以从蓄水到现在,基本上没有发生 6 级以上破坏性地震, 3 到 4 级的中小地震还是有的。   有网友认为蓄了那么多水,可能会改变该地区的应力状态,从而影响到远处。但是,水库蓄水加载重量引起的地壳应力变化是有限的,影响不大,范围也有限。   从全球范围来看,由水库诱发的 6 级以上地震仅有 4 起,分别是 1962 年 3 月 19 日我国新丰江水库 6.1 级地震、 1963 年 9 月 23 日赞比亚 — 津 巴布韦边界的卡里巴水库 6.1 级地震、 1965 年 2 月 5 日希腊的克里马斯塔水库 6.2 级地震和 1967 年 12 月 10 日印度的柯依那水库 6.3 级地震。   地震研究 “ 知 ” 与 “ 不知 ”   争论促进科学发展    记者:芦山地震到底是独立的地震,还是汶川地震的余震,目前学界对此存在争论。您如何看待这种争论?   徐锡伟:我认为这种争论是有益的,它表明地震学界对地震机理的研究程度还不够,可以激发我们进一步探讨芦山地震究竟属于哪种类型 —— 如果是余震,那么龙门山南段近期就不会有更大的余震发生;如果是独立地震,那么会不会是未来地震的前震,还是一次独立主震加一系列余震?   在地震科学研究方面,目前我们对很多机理和规律都没有足够深的认识。例如,学界对于余震的概念就没有一个明确共识,因此才会产生争论,大家都根 据自己的理解去判断芦山地震是否为汶川地震的余震。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动力,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促进科学的发展 —— 科学研究的道路就是 这样。    记者:包括美国、日本等国的权威学者认为,地震无法预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毫无希望,对此您怎么看?   徐锡伟:有美国学者在《科学》( Science )上发表文章,称目前关于地震的短临预报(几天到一个月)无法实现,即无法给出地震发生的大小、 准确地点和时间,引起国内学界争论。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地震的短临预报尽管是难题,但还是可以逐步预测的,其根据是 1975 年对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   相对于短临预报,国际上普遍认为中长期预报做得比较好,我们能够获知哪些地方有长期发生大地震的背景 —— 这对于制定抗震设防标准无疑是有益的。 地震科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研究的历史很短,有很多失败的教训,但也有个别成功的案例,不能说没有希望。以医学上的癌症难题为例,我们能因为现在癌症无法治愈,就不去研究它了吗?地震科学研究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不懈地研究,才有最终解决的希望。   地震预报尚未过关   震害预防大有可为    记者:当前社会舆论中有一种声音,认为地震局如果连地震都预报不准,还能干什么?对此您如何回应?   徐锡伟:一些公众可能对地震局的职能不太了解,因为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 地震局不仅仅承担着地震预报的任务,还要开展相关地震科学研 究。在汶川地震前,地震局系统内一直强调地震预报是面需要高高举起的旗帜,必须扛住它;但是汶川地震发生后,针对汶川地震灾害分布特征和灾害本身特点,我 们也慢慢意识到,在地震预报尚没有过关之时,如何有效减轻地震灾害,还有好多东西要做,比如震害预防的研究。   针对这种现实,我们正在做以下几件事情:   一是制定抗震设防标准。目前,《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已经编制完成,即将颁布。这是一项强制性的国家标准,给不同地区提出了建、构筑物建设 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按此设防标准修建的房屋能够做到 “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 ,并全面提高大中城市的抗震设防标准,消灭原来不设防的地区,从而 有效减少地震发生后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   此外,根据汶川地震的经验,我们正在开展 “ 喜马拉雅计划 ” 《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项目,准备用 15 年左右的时间对我国主要地震带或地震多发地 区具有发生破坏性地震能力的活动断层进行 1 : 5 万比例尺填图和准确定位,并评估其发生地震的危险性,有效提高我国减轻地震灾害的实际能力,为国家重大工 程,特别是生命线工程、核设施、居民小区等重要建筑物避开活动断层提供科学依据。   还有,为了进一步开展破坏性地震预测预报试验,有关科研机构正在进行包括重力、地磁、现今地壳形变场在内的地球物理背景场的观测与研究,不仅可 以深入认识地球本身的物理习性,推动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也可为破坏性地震的监测预报试验提供一个可对比的背景值,提高破坏性地震预测的准确率。 (光明日报记者张 蕾 光明日报通讯员 麦彬彬) 原文刊登于光明日报: http://politics.gmw.cn/2013-05/15/content_7633057.htm
个人分类: 地震|3010 次阅读|2 个评论
西南地区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期:关注地壳均衡运动
热度 3 杨学祥 2013-4-22 05:57
西南地区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期:关注地壳均衡运动 杨学祥 “从现在到未来的十多年间,西南地区的大型电站水库群,将进入一个密集的建成蓄水时期。这对水库诱发地震来说,也将是一个极为危险的时期。”本月20日晚,四川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http://news.sina.com.cn/c/2013-04-22/032226903549.shtml 我在2004年指出,中国巨灾是由多种效应叠加而成,是局部地壳均衡累加为整体地壳均衡的产物。剥蚀沉积、冰雪消长、地热梯度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气压变化、海平面变化、潮汐振荡、旱涝交替、水库蓄水量变化和大城市建设等微力累加作用不可忽视。沿海城市无限制的扩大,将带来地面沉降、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淡水危机等环境风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2374.html 2013年4-7月是强潮汐时期,4月以来已经有4次7.0级以上大地震了。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分析,虽然汶川地震的时候释放了大量的能量,但是从两次地震活动的规律来看,汶川地震时破裂的方向主要是朝北东方向,而且烈度的衰减比较缓慢,而这次雅安芦山地震的破裂方向是向南的,而且烈度衰减比较迅速,从能量释放角度来看,很有可能汶川地震时龙门山断裂带北东方向的能量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释放,而南向的能量没有得到充分释放。 2006年四川重庆发生了罕见干旱,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2009年以来,四川和云南发生了持续干旱,旱情向南发展,地震也向南发展。这是地壳均衡的具体表现,由多种因素激发。 我们必须对地震南移趋势予以关注。未来十余年为西南地区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期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82542.html 相关报道: 专家:未来十余年为西南地区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期 2013年04月22日03:22 第一财经日报 我有话说(12人参与)   章轲 邵海鹏   “从现在到未来的十多年间,西南地区的大型电站水库群,将进入一个密集的建成蓄水时期。这对水库诱发地震来说,也将是一个极为危险的时期。”本月20日晚,四川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水库诱发地质灾害之险   范晓分析说,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南段,并处于龙门山前山断裂附近,龙门山前山断裂由都江堰向南延伸至天全、芦山、雅安一带复杂化,形成多条分支,同时在此地带与北西走向的鲜水河断裂系相交汇,形成一个构造转折区。   2008年的汶川地震,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然后向东北方向沿龙门山断裂的北段发生破裂,并未明显向西南方向的南段延伸。   “这也意味着龙门山断裂带南段的应力积累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因此龙门山断裂带南段在汶川地震后应该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区域。”范晓对本报记者说。   “但我也认为,人类工程活动对中国西南地区未来地质活动的影响包括对于此次芦山地震的影响,更需要高度关注和进一步研究。”他说。   范晓强调说,在包括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在内的中国西部强震活动带,大型电站水库群将进入一个密集建成蓄水时期。   范晓所作的调研结果显示,此次芦山地震震中南约80公里,就是大渡河干流上的汉源瀑布沟水电站。根据四川省地震局的专家对该区域2006年10月14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观测到的1834次地震的分析,在库区中部、大坝附近、大坝下游等几个地方出现了小震集中分布的现象。   此外,金沙江下游干流上的向家坝电站,被称为中国目前的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电站于2012年10月完成了第一期蓄水,值得关注的是,在2012年10月10日至16日仅仅6天的蓄水期中,水库的水位就由海拔278米提升到海拔354米,水位升幅高达76米,如此快速地大幅度提高水位,在国内外的大型电站水库蓄水过程中尚无先例。   “而这也无疑加大了水库诱发库区地质灾害的风险。”范晓说。   据了解,向家坝电站水库今年9月至12月,将最终蓄水到海拔380米的正常高水位,在第一期蓄水高度的基础上,水位还将升高26米。   对于人类工程活动有可能诱发地震之说,地质学家、横断山研究会首席科学家杨勇也持相同的看法。他称,就在芦山地震震中方圆百公里的范围内,大大小小水库和水电站就超过100个,眼下,有的水库在放水,有的在蓄水,频繁的活动,肯定对该区域的地质活动造成影响。   开矿加剧灾害之忧   中国科学院、地震局等多家单位参与制定的《汶川地震重灾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中介绍:“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地质地理环境极为复杂……加之暴雨、地震以及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影响,导致该区域山地灾害类型多,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爆发频率高的特点,是西部地区山地灾害极为发育的区域。”   除了水库、电站密集外,地质脆弱的龙门山断裂带还是四川省的“富矿”带,仅该地带磷矿石产量就占全国的1/10。由于在山体密集钻孔开采,山体形成“蜂窝状”的内部磷矿层以及大量的碎石。   汶川大地震后,愈发松脆的山体,多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名誉院长陈运泰告诉本报记者,这样的分析符合逻辑。但是对山体的破坏达到什么程度,仍需现场的具体考证。因为相对于地震来说,开矿挖掘的尺度仍然不大。   他进一步解释道,该地带山势陡峭,岩体脆弱,地质活动频率高,即使不开采也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开采有可能是促发因素,加剧地震的发生。但是单纯依靠这样的定性推理还不够,必须依靠具体的调查才能进一步判断。 (原标题:专家警示:人类工程影响地质活动) http://news.sina.com.cn/c/2013-04-22/032226903549.shtml 迟到的警告:三千亿损失谁来买单? 杨学祥 发帖: 676 来自: 吉林省长春市 于 2005-03-25 16:53 -------------------------------------------------------------------------------- 2005年3月22日第十三届“世界水日”前夕,由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的《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完成。据报告显示:由于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地面沉降对长三角地区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已经达到3150亿元,包括对建筑楼房、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造成的损失,其中上海约为2900多亿元,苏锡常为469亿元。长三角地面沉降大于200毫米的范围近1万平方公里,上海、苏锡常和杭嘉湖的最大累计沉降量分别达到2.63、1.80和0.82米。长三角的地下水资源衰竭对苏锡常地区的地面下沉已经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如果这一情况不能得到改善,“沉默的土地危机”将随时有可能在长三角大范围爆发 。3000多幢18层以上的高楼正在加剧上海的地面沉降,同时导致诸如城市密度过大、公共活动空间狭小等问题。有鉴于此,上海市有关部门将出台措施对摩天大楼建设进行限制 。据悉,苏、浙、沪三省市地矿部门联手开展的此项调查,先后经历了4年时间,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 我们多次著文指出,中国巨灾是由多种效应叠加而成,是局部地壳均衡累加为整体地壳均衡的产物。剥蚀沉积、冰雪消长、地热梯度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气压变化、海平面变化、潮汐振荡、旱涝交替、水库蓄水量变化和大城市建设等微力累加作用不可忽视。沿海城市无限制的扩大,将带来地面沉降、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淡水危机等环境风险 。洪涝——排水抗洪治涝——加重自然旱灾——过量引用地表水和抽取地下水——湖泊萎缩、江河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机井成本提高——地面沉降、房屋等基础设施断裂、土地沙漠化。这就是人类对待水资源的传统模式 。我们在2001年9月4日提出的《冷静看待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的警告,如今已经得到《长三角地区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报告的证实。 中国的城市管理者是典型的模仿秀,他们不是借鉴西方城市管理者的经验教训,而是惟妙惟肖地模仿前人盲目无助的憨态,亦步亦趋地沿袭前人走过的老路。 地面沉降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地表海拔缓慢降低的现象,是一种缓变的地质灾害,既会造成市政基础设施、道路桥梁、港区码头、地下管线和深井等直接损失,也会造成运力下降、挡潮和排水等间接损失。在美国50个州中,大约有24个州由于开采地下水、石油和可燃性天然气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意大利的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地面沉降非常严重,著名的市政府大楼罗内丹宫已下沉了3.18米。在大学通用的环境学教材中,这些经验与教训比比皆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引起西方管理者的重视。可惜人们一旦卷入经济大潮,立即被滚滚的淘金狂潮所淹没,上海的今日正是威尼斯的昨天。 我们在《振兴东北要以“苏锡常”为鉴》一文中指出,上海既是经济起飞的样板,也是环境污染的典型反面教材。国际舆论的如此评价值得深思。上海仍然在走国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地下水枯竭和地表水污染的双重夹击下,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其生态资源已丧失殆尽。与沿海地区相比,东北虽然欠发达,但有相对丰富的生态资源,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应该以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资源危机为鉴,发挥自身的生态优势,建立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牧业。特别是吉林省以农业大省著称,一旦发生水资源危机,后果不堪设想。伴随人们观念的改变,追求健康的人群将抛弃严重污染的大都市,走向环境优美的生态园区:水资源危机意味着生存环境的灭亡,以破坏水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不值得效仿 。 损失三千亿的警告太迟了,水资源危机的红灯并没有阻挡住汹涌的城市淘金狂潮 。面对地面沉降对建筑楼房、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造成的损失,谁为高昂的经济发展代价买单? 参考文献 1.王志鹏。长三角地陷:沉默的土地危机。IT.SOHU.COM 2005-03-25 08:07 转自: 国际金融报。 http://it.sohu.com/20050325/n224851111.shtml 2.孙可嘉。苏浙沪地面沉降损失三千亿。 BUSINESS.SOHU.COM 2005年3月25日07:24 来源: 。 http://business.sohu.com/20050325/n224850381.shtml 3.王海平。研究显示:长三角地面沉降带来损失近3500亿元。BUSINESS.SOHU.COM 2005年1月3日20:15 来源: http://business.sohu.com/20050103/n223765805.shtml 4.季明。上海高楼加剧地面沉降 政府即将限建摩天大楼。2003年10月2日17:15   来源: http://business.sohu.com/91/14/article214021491.shtml 5.杨学祥。直面沿海投资过度的环境安全。7-18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856 6.杨学祥,杨冬红。三论沿海投资过渡的环境安全。1-14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2774 7.杨学祥. 冷静看待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人民政协报, 2001年9月4日第6版. 8.杨学祥。振兴东北要以“苏锡常”为鉴. TT91网,东北专题。权威视觉,东北经济,发展规划。 http://www.tt91.com/db_wenzhang_detail.asp?id=13621 9.杨学祥。水资源危机为大城市发展亮起了红灯!水科技之窗,2004年10月16日 http://www.shanghaiwater.gov.cn/window/window_show.jsp?fileId=13248 http://www.ep.net.cn/CGI-BIN/UT/topic_show.cgi?id=17302h=1bpg=24 http://www.sea3000.net/yangxuexiang/kexue7.php 三论沿海投资过渡的环境安全 作 者:杨学祥,杨冬红  上传日期:2005-1-14 三论沿海投资过渡的环境安全          ——难以承受的沿海经济灾害风险              杨学祥,杨冬红   摘 要:印度洋海啸瞬间吞没近16万人性命。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11日公布了一份名为《大都市•大风险》的报告,报告警告说,东京和旧金山将是全球受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大都市。中国巨灾是由多种效应叠加而成,是局部地壳均衡累加为整体地壳均衡的产物。剥蚀沉积、冰雪消长、地热梯度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气压变化、海平面变化、潮汐振荡、旱涝交替、水库蓄水量变化和大城市建设等微力累加作用不可忽视。沿海城市无限制的扩大,将带来地面沉降、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淡水危机、地震海啸等环境风险。上海预警意识的增强值得借鉴。   关键词:印尼海啸,地震,都市风险,沿海经济,海洋灾害 1. 印尼海啸的巨大损失   最近发生的印度洋地震、海啸被联合国称为“近几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据法新社报道,根据印度尼西亚官方公布的最新数字,截至1月13日,印度洋地震海啸已造成该国110,229人死亡,12,132人失踪。这样,此次印度洋地震海啸各国遇难总人数已达到163,338人 。接近1900-1983年海啸死亡人数的总和。   世界上近80%的海啸发生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其中遭受海啸袭击最多的是夏威夷群岛,其次是日本。据统计,1900~1983年间,太平洋地区共发生405次海啸,其中造成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的达84次,大约有18万人死亡。20世纪以来发生的重大海啸灾难有:1908年12月,意大利墨西拿地震引发海啸,死亡8.3万人,是20世纪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海啸。1933年3月,日本三陆近海地震引发海啸,死亡3000多人。1960年5月,智利西海岸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5700多人丧生,海啸还以每小时700公里的速度横扫太平洋,越过夏威夷,冲向日本,造成日本800多人死亡,15万人无家可归。1976年8月,菲律宾莫罗湾海啸,造成8000多人死亡。1998年7月,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底地震引发海啸,巨浪高达49米,致使2200多人死亡 。   海啸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剧增,与沿海经济的过度发展有关。关注沿海经济发展的环境安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早在2004年2月和7月,我们就两次提醒公众:直面沿海投资过度的环境安全 。 2. 大城市大风险,沿海城市首当其冲   印度洋海啸瞬间吞没近16万人性命,阪神地震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灾难临头,人类如此脆弱无力。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11日公布了一份名为《大都市•大风险》的报告,报告警告说,东京和旧金山将是全球受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大都市 。   根据报告对全球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进行评估之后,东京和旧金山成为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大的城市。根据各方面潜在危险系数总结出东京—横滨圈“危险指数”为710点,位列所有大城市之首,排在第二位的旧金山获167点,其次是洛杉矶100点。它们都是沿海大城市。   这份将在本月18日召开的神户联合国全球减灾会议进行讨论的报告举例说,临海的东京-横滨圈周围地区居民达3500万人,火山喷发、地震、台风、海啸、洪水的潜在危险系数极高。一旦灾害发生,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损失显然不可估量。自然灾难总是大城市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就像主旋律一样贯穿着城市发展。对每个城市的灾害历史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一些共同点:地理位置和它所覆盖的面积决定了今后受灾情况。   在不断发展的命运中,一切已经注定。过于狭窄的街道使得人们无法在伴随地震而来的火灾中顺利逃生;在供给网络被破坏后,饮用水、供电、供气等补给物品无法及时供应;医院、避难所无法满足大城市受灾后的需要;大部分地区的交通和通讯瘫痪。”应提高危机意识,除了自然灾害外,还应考虑到环境污染和恐怖袭击等人为状况而制定相应的对策。城市发展速度越快,遇到的环境问题也就越严重,受灾可能性也越高。   海平面上升直接影响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剧了风暴潮灾害,增大了洪涝威胁,减弱了港口功能,并且引发了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和海岸侵蚀等问题,导致了沿海湿地的损失和动物的迁徙,使按原设计标准建设的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的排污能力降低,对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直接威胁,严重影响了沿海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辽东湾、莱州湾和海州湾等岸段就因为海平面的升高而加重了其沿海低洼地区的土地盐渍化和洪涝灾害。沿海灾害加剧带来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经济投资的风险 。   中国巨灾是由多种效应叠加而成,是局部地壳均衡累加为整体地壳均衡的产物。剥蚀沉积、冰雪消长、地热梯度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气压变化、海平面变化、潮汐振荡、旱涝交替、水库蓄水量变化和大城市建设等微力累加作用不可忽视。沿海城市无限制的扩大,将带来地面沉降、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淡水危机等环境风险 。   中国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城市缺水,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在全国668个城市中,依靠地下水供水的有400多个城市,占60%;一些城市主要依靠地下水供水,如北京、济南、石家庄等。在北京市每年大约41亿立方米的供水总量中,地下水供水量超过27亿立方米,占60%以上。预计在21世纪,中国淡水资源供水需求矛盾突出的地区仍是华北、西北、辽中南地区及部分沿海城市( http://www.sznews.com/szsb/20030410/ca265784.htm )。这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主要依据 。 3. 上海关注灾害预警   东方网1月14日消息:在地震灾害面前,上海并非“绝对安全”。记者昨天从市地震局了解到,本市今年将出台多项措施,积极应对地震防灾 。      据市地震局震害防御处肖功建处长介绍,上海地处东海,从地域乃至地质结构看,有发震条件,只是地下介质比较均衡,所以一直“寂静”,但城市的建设、海洋产业的不断开发,都有可能诱发地质结构的变化,进而引发地震。肖处长说,很多被认为是少震稳定的地区都爆发过大地震,如中国的唐山。而一旦爆发,由于设防系数较低,引发的灾难将更大。这些事实验证了我们如下观点:   中国巨灾是由多种效应叠加而成,是局部地壳均衡累加为整体地壳均衡的产物。剥蚀沉积、冰雪消长、地热梯度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气压变化、海平面变化、潮汐振荡、旱涝交替、水库蓄水量变化和大城市建设等微力累加作用不可忽视。沿海城市无限制的扩大,将带来地面沉降、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淡水危机、地震海啸等环境风险 。 参考文献 1.周翔。印度洋地震海啸遇难人数上升至163,338人。 2005-01-14 00:46:13 稿源:新华网 http://gb.chinabroadcast.cn/3821/2005/01/14/922@422303.htm 2.吴传华。翻开人类的历史:天灾一直威胁人类安全。来源:中国剪报 发布时间:2005-1-10 《环球时报》1月7日 http://www.cinic.org.cn/Article_Show2.asp?ArticleID=1862245 3.杨学祥.直面沿海投资过度的环境安全 (2004-2-17)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www.gmw.com.cn/03pindao/guancha/2004-2/17/926001.htm 4.杨学祥。直面沿海投资过度的环境安全 7-18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856 5.黄力颖。灾难指数报告:东京受灾危险指数最高。责任编辑 洪燕华。2005-1-13 9:12:05 http://www.dfdaily.com/ReadNews.asp?NewsID=15810 6.刘晶晶。沪筹建地震专业救援队 今后将建立基层预警预案。来源:青年报 作者: 2005-1-14 3:06:35 http://sh.eastday.com/eastday/shnews/node42337/node42418/node42422/node42847/userobject1ai795626.html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54849.htm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0789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237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44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西南地区连年大旱,专家称处处喊渴不能怪桉树太多
热度 2 xjtuhyg 2013-4-14 12:02
西南地区连年大旱,专家称处处喊渴不能怪桉树太多 导读:光靠这些小水利工程还远远不能破解区域缺水的问题,云南水利厅厅长陈坚表示,正在酝酿的“滇中调水”工程将会从根本上破解缺水的难题 关键词:桉树,科学种树,西南地区,水危机,滇中调水工程,水安全 2013年04月14日 08:28 来源:中国广播网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4/14/24194158_0.shtml   中广网北京4月14日消息(记者 满朝旭,贾立梁)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两天,在一片干渴声中,西南受旱地区终于迎来了降雨,但是长期以来的旱情却依然没能得到缓解。 对于云南、四川等地为何连续数年发生旱情,有一种说法,认为当地受经济利益驱使,大量种植被称为“抽水机”的桉树是主因之一。西南地区处处喊渴,真是因为桉树在抢水喝吗?    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桌椅板凳、家里铺的地板、锤子斧子等工具的手柄、打印机里放的纸这些都出自桉树,之所以用途这么多,则源于这个树种十分难得的短周期生长。一般5年就可采伐利用,有的地方3年就会砍伐,因此它的经济价值高。在我国福建、云南、广西和四川都有人工种植。不过,由于桉树本身需水量大,再加上西南连续干旱,它也被推上了水少成因的审判台,也曾有专家为桉树辩护过。   云南省林科院博士赵一鹤:种植桉树会造成土壤水分的减少,还有土壤肥力的下降,但是土壤水分的减少不足以打破大气环流。   桉树原产地是澳大利亚,那里广袤的森林中90%是桉树,但是并没有大旱,此前有专家分析说是因为当地四面环海,降雨和水源充足,因此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种桉树,在四川南部也有部分地区种植桉树,但是几年的干旱,当地的居民也开始放弃种植桉树。   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村民赵世坤:不种了,现在有的桉树都砍了,大家都认为桉树吸水比较强,最近这些年所种的桉树都砍了,现在在种其他的树。有人说一颗桉树等于一个小水泵。   在云南,有桉树300万亩左右,占全省人工林面积的7.28%,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1.27%,云南水利厅厅长陈坚表示,树木确实有需水量多少的差别,但不足以造成连年干旱,而且云南这几年每年的旱情都不一样。    陈坚:不管是什么树种只要是植被都有蓄水和涵养水源的能力,09年我们遭受的是春夏连旱,2010年我们遭遇的是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2011年我们是雨季干旱,2012年我们是旱季更旱,今年我们正在遭受的是冬春连旱。   看来,桉树是“躺着也中枪”了。其实西南地区并不是没有水,尤其是云南的水资源量位居全国第三,四川境内有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四条大江,水系发达。嘴边守着这么多水却喊渴,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水利部总规划师周学文告诉记者,这样的地方居然多年出现旱情,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水利工程的缺失。   周学文:这些地方主要还是工程性缺水,就是水利工程少,西南地区建工程的难度相对于其他地方要大,同样建一个中型水库,一方水的库容大概投资10来块,但西南地区一方库容平均要15块钱到20块钱,山谷比较陡峭,建工程难度比较大,投入代价比较大。    这几年,四川和云南开始加大水利投入,连年的干旱为了保证用水,当地在容易受旱的地区开始兴建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这“五小”水利工程,尝试让水留在人们身边,记者在攀枝花、永仁和石林看到,很多农民家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小水窖。   记者:这个水窖能装多少水?农民:25方水。   记者:够您用多长时间?农民:一家吃的话用2、3个月,雨水来了可以打开接水。   但是, 光靠这些小水利工程还远远不能破解区域缺水的问题,云南水利厅厅长陈坚表示,正在酝酿的“滇中调水”工程将会从根本上破解缺水的难题 。   陈坚:这个工期要8到10年, 我们争取国家支持在十二五期间开工,我们现在规划要从金沙江的中游的上游取水,然后沿线经过我们的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到红河,这一线恰恰是我们水资源最匮乏也是我们的干旱区。   不过,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旱情并没有解除,生活在旱区的居民还在被水少的状况所威胁,国家防总了解的情况显 参见: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jsp?id=80835420pg=1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87358389/1.html
1531 次阅读|3 个评论
求职的经历和经验
kejidaobao 2012-1-31 15:10
——刘广福博士访谈 文/王华锋 不知不觉间,又快到了应届博士生、博士后找工作的时节。笔者联系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广福,他于2010年博士毕业,笔者请他谈谈求职时的经历和体会,以期给准备找工作的朋友提供一些信息或启发。 1 找工作的经历 答:我现在西南地区一家科研单位工作。虽地方偏僻,但能继续从事自己硕士、博士期间一直在做的研究领域,还是比较满意。回想起当初找工作的历程,真可谓是劳神劳心、一波三折! 我是在北京一家综合实力挺不错的科研机构读的博士。博士期间,野外工作的时间太长,以至于临近毕业,除了达到研究所的毕业要求外,手头还有很多资料尚未整理发表,高水平的文章还在草稿或构思中。但时间不等人,必须得找工作。在北京读博士,首先想到的是在北京找一家科研单位或高校,但北京的科研单位或高校的要求很高:海归博士,论文SCI影响因子在多少以上,本科毕业于“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这些我都不具备,投的简历也多石沉大海(在此建议部分单位,给或者不给面试机会,都请简短地给求职者一个回复)。但还是有一个大学,收到简历后几天,就通知我去面试。到现场一看,应聘的人很多,但只招1个人!按照招聘程序走,一步一步来。相比其他求职者,感觉自己的实力、水平还不错,临场发挥也满意。郁闷的是,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工作机会。 在北京寻找的同时,对北京以外的单位也一直在关注。多家单位对我表现出了兴趣(在此,建议投简历时,一定要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及要求,这样才不至于盲目;同时,应聘的职位要与自己的研究领域相关,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毕业后如果想转行的,要多尝试其他的单位)。对于这些单位发来的面试通知,首先根据自己和用人单位的情况,进行筛选。我回复2家单位去面试,对1家单位说再考虑,虽然这家单位是上海的一家不错的科研单位,但其当年不解决编制,需等1年再争取(对面试者来讲,诚信问题是必须的。不要答应去面试,结果却不去,事前不通知对方,事后也不解释)。我顺利通过2家单位的招聘考核,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了1家,签订了3方协议后,心情才放松下来,算是自己十几年求学生涯的一个最重大的成果,也是向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做的一个交代。 2 建议或体会 答:博士求职的过程格外考验能力,也考验耐心。对于博士求职及其职业规划,应注意以下事项:① 提前做好简历。应根据不同性质的单位(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等)分别做简历,具体可细化为科研单位、高校、中资企业、外资企业等。这样碰到合适的招聘信息,自己用起来才顺手;② 提前准备好自我介绍。现在单位面试会有一定流程:介绍个人情况、博士期间的工、对今后工作的设想等。你可以按照这一“三部曲”来准备,这样到面试现场,才能清晰、流利、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情况介绍出来,才能突出优势,避免劣势;③ 投简历需有针对性。针对具体不同的用人单位,一定要在通用简历的基础上,修改简历,突出用人单位需要的信息重点,阐明自己在这一方面的优势;④ 预先演练。对于多年来一直在求学、没有参加过工作的人来说,只要时间允许,可以多赶几场招聘会,多参加几次面试,在不同情境下锻炼自己。这么做,在真正碰到合适的工作机会时,才不至于心情紧张、笨嘴拙舌;⑤ 放宽就业地域。不要从开始找工作起,就打定主意一定要在某个地方工作,否则会限制很多的工作机会。现在地方经济发展很快,省级及市级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去这些地方不一定比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发展差;⑥ 多和导师沟通。及时向导师报告自己的工作意向,包括求职单位类别、求职地点等。有一次,导师在晚上10点打电话给我,让我投简历给某个单位。原因是他在外开会的时候,碰到同行,正好了解到一个工作机会;⑦ 正确定位自己。对于职业规划,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是适合做科研,还是适合当教师,抑或是适合从商。我个人认为,读过博士以后,应继续从事科研、教学或相关工作,不然真是浪费!不过,由于某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也会有一部分人难以找到理想的、对口的工作。我相信这是暂时现象,只要你有这份热情和干劲,一定可以找到自己事业的定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⑧ 多关注信息来源。汇总经常发布招聘求职的信息网页,及时和同学沟通、交流。找工作的过程中,同学之间虽存在一定的竞争,但是互通有无,对大家都有好处;⑨ 保持乐观心态。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不要气馁。现在社会发展很快,就业渠道相对较多,如果暂时未能找到理想工作,可以找自己不太喜欢的先工作起来,“先生存,后发展”。只要积极争取和努力,相信以后会有更好机会等着你,或者做一段时间,你突然发现爱上了这份工作。这些情况都是有的。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走向职场|3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西南地区淡水中发现大量真菌新种
gamefungi 2011-11-30 14:18
我们通常对真菌的认识是以陆生为主。事实上,目前报道的近10万种真菌中,98%以上都来自于陆地。淡水中的真菌很少有人研究,并且研究淡水真菌的人员也主要关注的是壶菌门(Chytrimycota),而对子囊菌(Ascomycota)等类群则较少有人研究。我们课题组在云南、贵州等省份对淡水子囊菌进行了长期的调查,发表了大量新种和新属。近期发表新属: Aquapeziza D.M. Hu, L. Cai K.D. Hyde, 3个新种: Acrogenospora ellipsoidea D.M. Hu, L. Cai K.D. Hyde, Dictyosporium biseriale D.M. Hu, L. Cai K.D. Hyde, Vanadripa menglensis D.M. Hu, L. Cai K.D. Hyde. 真菌在淡水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分解水体中的木质素、纤维素等有机物,促进水体中的物质循环,因此是淡水生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我们对淡水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生态、生理等的了解还非常少,因此,对淡水真菌的多样性调查工作还需继续深入的进行。 参考文献: Hu D.M ., Cai L., Chen H. Hyde K.D. (2010) . Four new freshwater fungi associated with submerged wood from Southwest Asia. Sydowia 62(2): 191-203. Hu D.M., Cai L., Bahkali A.H., Hyde K.D (2011). Aquapeziza : a new genus from freshwater and its morphological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to Pezizaceae. Mycologia. in press. doi:10.3852/11-123
个人分类: 研究简报Mycological Study|46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节归来
flly 2011-2-9 10:06
春节过去了,这个节是在老家过的。老家在安徽,水边的一个城市。 正值冬季,一个往返,感觉两地还是很有差异的 现在工作的城市空气不错,大概是因为没有什么工业的原因。而老家的空气不好,嗓子难受了好几天,主要离家不远就有一个化工厂,本来说都搬出去了,没想到还在生产。 现在城市的风很大,昨天晚上回来,夜里风呼呼的吹了一夜,而在老家,基本上没有风。孩子可以放心的带出去玩。 老家亲水,空气比较湿润,人感觉比较舒服,工作的地方很干很干,一包饼干打开以后,两三天都不会回潮,呵呵。 老家城市比较脏,工作的地方比较干净。这也算是一个区别吧,可能是两个城市的人口不一样造成的。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不知道哪些城市是比较适合居住的。似乎西南地区喜欢的人比较多一些。
个人分类: 杂感|2067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议暂时解散中国冰壶队
lvnaiji 2010-3-27 18:04
吕乃基 中国冰壶队,特别是女子冰壶队,在短期内迅速崛起,在多项国际赛事获得殊荣,为国争光。举国体制又一次获得巨大成功:冰壶运动迅速崛起!几年跨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走过的路。充分证明体制和中国特色的优势。只要中国想做,集中力量办大事,没有做不到的。这是官方媒体喜说、常说的话。 然而且慢! 其一,究竟什么样的事才算是大事,以及由谁说了算。也就是大事的选定和选定的程序。列位,在冰壶队一举成名前,有谁知道冰壶为何物?我们都是不明真相!还有大事的轻重缓急。显然,不能什么都是大事,大事也不能件件都办。譬如说,孔子学院和希望小学,必然有所取舍。参见:孔子学院pk希望小学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6157 其二,在集中力量之际,被集中之时之地之人,自然要做出贡献,或者说牺牲。这种牺牲是否均衡,是否合理,以及按国情的说法,是否合情? 其三,所办成的大事,是否在日后会对所有付出成本和代价者有所补偿? 或许还有其他疑问。 于是,冰壶事关重大,称得上是这样的大事吗?为经营国家的冰壶队,需要多少钱财,多少人力和物力?这样的冰壶项目,即使拿100个冠军,对于民众来说,大概依然在长时期内只能是概念,难以普及。 以下是网上查到的部分资料。 一套16个好的冰壶需要十二三万元,一套高档的冰壶个人装备(冰壶鞋和运动服)需要四五千元。北京冰壶馆的价格为单人360元/小时,包道价格是1960元,10人以下。服装租用费80元/人;教练指导200元/时/人;陪练出场300元/时/人。这样,散客每人每小时总共940,近千元;包道也近800元。对比眼下价格和居民收入,这项号称9到90岁都能玩的运动,显然不是大多数国人所能接受的。此外。比赛场地冰道下面要有制冷机,恒温,场馆温度严格控制在6。开一个冰壶馆大致要两三千万。除了首都北京外,不知今日之中国还有几个冰壶馆? 对于中国冰壶队来说,还需要外籍教练的工资,配备相应的官员尚不知相应于什么级别,处级,还是厅级?以及相应的费用。 在国外,冰壶运动搭的是先有群众基础,再有高水平选手的金字塔形建筑,而在中国,走的却是精英先行。得知冰壶转播在中国掀起热潮,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哈里森激动之余又表示担忧,这种模式不可能长久,不是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哈里森的这种担忧,显然不是多余。 由此或可引出第四项疑问。如果说高尔夫球可归于贵族运动,那么,冰壶在中国无疑也属此类,进一步凸现贫富差距。 目前,中国西南地区遭受如此严重旱灾,从电视中看到,在一所被认为救灾较好的小学,每个学生每天一瓶矿泉水!这在城市的孩子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供应量,每个孩子的课桌内居然都存放着几瓶矿泉水这是这些儿童自己一点一滴省下来,周末带回家给他们父母的。对着镜头,孩子的眼中饱含着泪水。可见他们,以及他们的父母,忍受着多么严重的干渴,多大的痛苦! 一瓶矿泉水约1.5元,一小时冰壶近千元,可以买620多瓶,而一个冰壶队又可以买多少,可以免除多少处于极度干渴家庭的苦难! 没错,在举国体制下,中国体育健儿夺金掠银,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但看看安徽小山村在演化系列之外,又在系列之内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8949,看看灾区人民,这样的奖牌,哪怕是金牌顿时黯然失色。 建议暂时解散中国冰壶队。所有款项立即、全部调拨至灾区。 说的远点,还有引以为自豪的GDP。如果中国同时有几百万人正在忍受这样的苦难,中国强大吗?自豪吗?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4075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