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博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研合作中的教训
kejidaobao 2010-4-25 20:54
文/马 臻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8期科学博客栏目 别看我在科研上硕果累累,但其实也有不少教训。 我曾开发了十多个尚未报道的新催化剂,并发现有些催化剂对某反应有特异的催化性能。我非常振奋,准备把工作做完整后发表好文章。一美国科学家闻讯,请求我们提供这些催化剂以研究为什么它们对该反应有特异性能。我在博士后导师(老板)的同意下把催化剂和未发表的数据给了他们。谁知那美国人不但拿着我未发表的数据出去宣传,说我们做了这个、我们发现了那个,而且快速做了后续实验,从他们的角度写了快报。为此,我的老板几乎每周都催我:你再不把文章整出来,别人就要先发了!又号称:我已有两百多篇文章了,多一篇、少一篇对我来说无所谓,但对你的损失就大了。我感到自己仿佛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旁边和后面的汽车不断做出擦碰动作,虽然号称没撞到我,但已使我无法好好开车了。 得知他们即将投稿,我很郁闷,老板的脸色也更加难看了。在一夜未眠后,我当了回黑脸,找美国人讨个说法。我说:催化剂是我发明的,催化效果是我发现的,你们的研究建立在我原创性工作的基础上,我文章还没有发表,你们的后续工作怎么能先发呢?他说:你不是发明了催化剂,而只是提供了一个样品。发明有几条标准,你符合哪一条?你这个催化剂的合成很简单,20年前日本人就用同样的方法制备其他样品了。我说:但是,催化剂效果好是我先发现的啊。没有我的发现,你怎么知道你向我要的催化剂效果好?你怎么不挑其他催化剂呢?没有我的发现,你怎么开展你这篇文章的研究呢?他说:没你的发现我不能开展这个研究?我几年前早就想到这个点子了!我反问:那你当时为什么不研究?他说:只是当时没时间。 见他不认账,我说:你们投稿,至少应得到我的同意,因为我也是你们文章的作者之一。他说:这篇文章的实验大多是我们做的,你只是提供了一个样品,你在我们的文章里的贡献非常小。我去超市买一个催化剂,还要加超市名字吗?同意我们投稿的话,你的名字还在。不同意发表,那么名字去掉,我们照样投稿。我说我读了很多科研伦理的书,问他还讲不讲科研伦理。他说科研伦理都是书里说的,对别人没有强制力。每个科研组有不同的伦理标准,不能把别人的标准强加到他的头上。 听了这些话,我简直想吐血。没想到他当初求我给他催化剂的时候态度非常诚恳,而一旦涉及利益冲突,就翻脸不认人了。他的话乍一听起来似乎无可辩驳,但其实他采取了两种伎俩:一种叫discredit,就是贬低你的贡献,把你说得一钱不值。就像在古玩市场,你明明看中一个瓷器,却为了压价而百般挑剔。另一种叫take it or leave it,就是只给你两种选择,要么顺从他,要么什么都得不到。秀才见了兵,有理说不清,无奈之下,我把文章抢先投给了容易中的低档杂志。 其实,矛盾的关键并不是我该不该在他们的文章里署名,而是即使他们不署我的名字,他们基于我原创性发现的后续工作是否可以先发?如果不能先发,那么在我的文章投稿后才能投,在接收后才能投,还是在发表后才能投?谁来制定游戏规则?是通信联系人说了算,还是文章参与者都有话语权?这些问题,都是我在开展合作前始料未及的。 我查阅了一些书。美国科学院出版的《On Being A Scientist》说,合作前应像签合同般说清分工和credit分配,亲兄弟,明算账。还说,科学是全人类的,但在科学家得到初步结果后,需要一段静静的时间,需要一点隐私,让科学家能耐心地确证实验现象。也就是说,得到好结果不要炫耀,而要注意保护知识产权。 遇到这事,郁闷了半年。等我的文章发表后,我又振作起来,继续和别人积极合作,出了多篇第一作者和第N作者文章。不过,偶尔也遇到些问题。 有人请我给他修改论文,让我做第三作者。不过他说这只是设想,还没来得及和他的老板商量。我还没等他正式发令就抢跑了,花了一个多星期把文章彻底修改了一番。几次问他,结果他老板说他自己会修改的,不需要帮忙。 还有一次,一个博士后没能把文章整理出来,老板就叫我帮助修改论文,并看看还要补什么数据。我不但修改了文字,而且还提出学术问题供她参考。但她一心忙着下一篇文章的实验,我又不能约束她。当老板问她为何迟迟交不出这一篇文章,她提到马臻说最好补充电子显微镜数据。老板不耐烦地对我说:文章都拖了那么久了,做电子显微镜还要拖更久!我忍辱负重地说:不做就不做。即便如此,她至今也没把文章交出来。 这两件事给我的教训是:别人叫你帮忙的时候总是很诚恳的,甚至说如果你不帮忙,他就毕不了业、找不到工作了;但帮忙也应该看时机,有时条件不成熟,即使你帮忙做了好人,别人还要责怪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你就要学会说No! ( 责任编辑 李娜 )
个人分类: 栏目:科学博客|2510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博客 Science Blog 2010年4月24日 18:31 (星期六)
xupeiyang 2010-4-24 18:53
Science Blog (in this message: 8 new items) Forecasting rates of overweight Green Tech Wilting Under Patent Office Scrutiny Why soldiers get a kick out of killing Iceland volcano: Pitt researcher compiles first high-res images; plume receding but internal heat up Cyclone 24S now all grown up and renamed Tropical Storm Sean NIH Research Radio - April 23, 2010 Subtle changes in PTEN tumor suppressor gene can determine cancer susceptibility Study links 1976 'swine flu' shot to stronger immune response to 21st century pandemic flu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博客 Science Blog 2010年4月23日 18:04 (星期五)
xupeiyang 2010-4-23 20:50
Science Blog (in this message: 8 new items) U.S. Food Still Tainted with Old Chemicals Caltech-led team designs novel negative-index metamaterial that responds to visible light Scientists discover key step for regulat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 Pressure-cooking algae into a better biofuel People with diabetes are at higher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Brains, worms and computer chips have striking similarities UCLA engineer invents world's smallest, lightest telemedicine microscope Periodic heart rate decelerations in premature infants
个人分类: 热点前沿|138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导师
kejidaobao 2010-4-14 08:37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7期科技工作者建议栏目 文/贾 伟 我的博士导师分别是Gary Ehrhardt,Alan Ketring和Silvia Jurisson。之所以有三位导师,里面有点特殊原因。开始在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读博士时只有Silvia是我的导师,但一个学期以后我决定离开她的实验室,到密苏里大学核子研究中心(MURR)担任医用同位素和放射药物生产部门的主管。当时在众多的申请者中被选中,担当一个技术部门的管理工作,对我这个二十几岁刚硕士毕业的外国人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难得的机会。当时跟Silvia请辞时,她很惊讶,也颇为失望,但她还是帮我认真分析了形势,建议我不要放弃学生身份,可以每学期注册3个学分,做她的半日制研究生,至于博士课题可以结合全日制工作岗位上的具体项目重新定,她建议由MURR的放射药物研究组的两位Senior ScientistsAlan(也是Silvia的师兄)和Gary共同担任我的导师指导我。我觉得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便遵照执行了,于是乎就一口气跟了三个导师,被三驾马车拖着的感觉是很过瘾的! 三位导师中Silvia最年轻,但人比较严肃,说话从不绕弯,也不留情面。当时她刚从做了5年科研的Bristol-Myers Squibb到大学任Assistant Professor,做事带着工业界雷厉风行的劲头,因此我和她的另外两个弟子心中有点惧怕这位导师,我常借工作较忙之故不到Silvia的办公室请示汇报,估计躲过了不少批评。这次在Silvia的办公室谈了一个小时,是我们师生之间最长的一次交谈。十几年没见面,老师变了很多话比以前多了,笑容也多了。但不变的还是师生关系,她一个劲地跟我讲如何给本科生上大课、如何调动课堂上的注意力、如何出考卷,还翻出一堆考卷现身说法全然不顾她面前的学生也已当了多年老师这样一个事实。坐在导师对面,享受着重新当一回学生的滋味有老师指导的感觉真好! 当年Silvia的几拨学生中,估计我是令她难以定位的学生。因为我跟另两位导师在工作上是同事,平起平坐(我管理的实验室和人员的规模比他们更大一些),平时私交又很好,在一起时勾肩搭背,嘻嘻哈哈,相当欠缺师道尊严。Silvia对师兄Alan和比她大半辈儿的Gary非常尊敬,如此一来我们之间就像转圈子:我一见Silvia就诚惶诚恐,Silvia一见我的另两位导师又毕恭毕敬,而这两位导师对我又是百依百顺,多么别致的师生关系! Gary是整个MURR甚至是整所大学里水平最高的核化学家,在科研上极具天赋,但他更像个老顽童,酷爱摄影和做航空模型,科研和生活都是发散式思维。他和我办公室相邻,经常不管我有多忙,会突然跑来跟我大讲某个摄影作品的技术参数或者新的飞机模型材料的性能,当然我也会在他讲得心满意足之际及时提醒他的本职工作是什么,他会如梦方醒般转身回去干活。他有极高的智商但情商稍显不足,常为一些小事气得一蹶不振,生活上也缺乏条理,我这个做弟子的便负起开导甚至是督导他的责任,所以我们是互相指导的关系。他对学生很爱护,对我就宠得更多一些。 三位导师中和我关系最密切的是Alan,他比较有全局观,常能对我的工作和人生提供建议,不过他也常来借鉴我这个弟子的东方式思维,工作上遇到棘手的问题,他会把他知道的信息摆出来,让我帮着出谋划策。尽管我和他不是一个部门,但他的很多工作都是我帮着做的,甚至重要的文件和信函有不少是我直接起草的,他后来能当上MURR的主任,管理拥有150多人的研究中心,我这个做弟子的也是有一点功劳的。这次做报告,生化系特意让Alan介绍演讲嘉宾,他少有地穿起了西装,系着当年我送给他的领带,用了十分钟时间介绍了我当年工作中的丰功伟绩几乎就像念悼词一样详细。当然让我最稀罕的还是他最后那句话下面我请贾伟教授,也是我最好的学生、最优秀的同事、我的亲密朋友,来给大家present。 很多年前我曾经讨教过Gary,问他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老师。他的回答很简单,能让学生既尊敬又喜欢就行了!话说得简单,却不容易做到,我至今还没做到这一点。当年的Silvia我很尊敬,但不够亲近;而Gary和Alan很让我喜欢,却没尊敬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发觉Silvia多了一份亲和,同时也发觉我对Gary和Alan的喜爱尤甚从前,不知不觉这份厚重的师生感情已经产生出一种尊敬。 我这三位导师也许都算不上顶级科学家,也不是什么大师,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品质爱学生,他们竭尽全力地指导我们、爱护我们、提携我们。他们还有一个共性情商都不高,不太擅长政治和社交,大家淡泊功名,正道直行,潜心做学问。人生也许就是应该这样来走的,既然选择了带学生做学问,就应该多一份质朴和宽厚,少一些锱铢必较、急功近利。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导师们都是得道之人,他们走的是一个做学者的应有之道!不过,像他们这样的人在中国的高校只怕很难生存,因为国内校园里恰恰寂寞的是道,而兴盛的是术! 如果说在国内工作的岁月中我是困惑的,现在回到美国的高校一切又重新清晰。导师们在前,就是一种永远的烛照! ( 责任编辑 李娜 )
个人分类: 栏目:科学博客|1518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获得科研创新的机会?
热度 1 kejidaobao 2010-4-8 10:45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6期科学博客栏目 文/韩 健 搞生命科学研究的,成绩都出在数据上,纯理论的东西不多。提出一个理论、一个假说,都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所以,要想出成绩就要掌握独特的数据。 一二十年前,医学遗传学刚刚兴起的时候,出成绩要靠科学家手头有病人资源。因为遗传病发病率不是很高,所以,谁先碰到一个家系或者许多家系,采集到了标本,谁就有可能先发现那个遗传病的相关基因突变。因此,那时出成绩的机会主要是由时间和空间决定的。 现在,几乎所有已知的孟德尔遗传疾病的相关基因和突变都找到了,剩下来的就是以前所说的多因子疾病了因为相关的突变基因很难找到,故诸如癌症、心血管、糖尿病等常见病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传统遗传病的科研环境是技术大众化,而病人资源短缺;而现在研究常见病的情形是病人大众化,技术需求独特。那么,在目前这种情形下,如何才能找到独特的科研入手点做出创新性的发现呢? 几年前,由于大人群样本在中国比较容易得到,中国因而在生命医学科研上面还占有一定的人口优势。近年来,因为发生了掠夺中国遗传资源的事件,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病人标本出入受到严格控制,科研人员与国际间的合作明显减少,加上对大群体、大兵团作战的科研方式的需求渐渐减少,中国在这方面的科研吸引力明显下降。 人口优势的丧失,加上科学家人数的增多,都给独创增加了难度。其实,做出独创性的科研并不难,它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积极参与。参与是行动,不是动嘴,不是指手画脚。参与是骑驴找马,是边干边学,是寻找机会的开始。不参与就没有机会可言。参加学术会议,给别人审稿、审项目,就连看别人的博客也是参与,参与是增加机会的唯一办法。 积极参与,就是认清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不抱怨手中的活,做研究生时除了做好份内工作,还要想着老板的事,不然就永远不能成为老板。但是,当研究生的时候就摆老板的架势,那也很难成为老板。 积极参与,就是不闭关自守,不要太早给自己定型。太早定型就容易失望,就容易把自己的路走窄了。要时常跳出自己的领域,多关注别人的领域。 2) 善于批判。在积极参与的基础 上,信息多了,机会多了,于是就需要有所选择。哪些是真正属于自己能把握的机会?哪些是别人的机会?别人的机会如果给我,我能否把握得住?我刚刚来美国读博士的时候,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来学校做讲座,和研究生座谈,谈到了他正在参与促成人类基因组工程研究。我当时就恨自己生不逢时,没能赶上那场技术革命。现在回头看去,发现那个机会并不属于我,因为我没有知识积累、没有技术积累、没有资格、没有社会根基,没有的东西太多太多。要耐得住寂寞。机会不是夺来的,也不是等来的,机会大都是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来的。 3) 珍惜机会。我想,每个人一生至少有三次比较大的机会,可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把握那些本属于自己的机会。有些机会,多年后才能数落出是真的错过了的。什么是真正的机会?机会是稀少的、偶然的、短暂的,是能让我们超常(更早、更快、更大)发挥自我价值的机遇。那么,如何才能创造机会、识别机会、把握机会呢? 创造机会靠动、靠交流、靠碰撞、靠时刻留意。机会可能就是特定场合的一句话。比如在2004年底,我去给泰国卫生署的一个实验室做培训,顺便参加那里举办的一个有关禽流感的会议。演讲后发现前排坐着一位中国官员模样的人,于是就上前搭话,结果发现他是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国家流感实验室主任舒跃龙博士,于是,当场我们就谈好了合作开发流感分型试剂的计划。如果不参加那个会议,不随意和人搭话,这个研发的机会就没有了。 怎样识别机会?首先需要对自己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要对现状不满、有改进现状的欲望,要知道自己缺什么、想要什么,然后才能看到对方能提供的恰巧就是自己想要的,机会就被你找到了。机会最多来敲你的门,它绝对不会从睡梦中把你唤醒。没有欲望的人、没有热情的人、没有需求的人,对机会永远都是麻木的。 如何才能把握住机会?把握机会的能力靠以往的积累。抓住属于你的机会不放,就需要你有能力实现机会带给你的好处。需要你有知识、技巧、资金、人脉,这些就靠长年的积累了。无论机会大小,能把握住多少机会要看你自己准备得如何了。机会实际上是我们能力和贡献增长曲线上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个转折点。停留在原点的人,永远没有机会;没有量变的积累,也不会有质变的到来。积累到一定程度(大学、硕士、博士),就要去寻找质变性的增长点。 另外,失去机会常常是因为我们太大众化,没有特色。在我们寻找机会的同时,机会也在挑选我们。我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等都有合作,这都是我主动去寻找的机会;但是,如果我们自身没有独特的技术,没有一技之长,人家也不会愿意合作的。 机会都有偶然性、排他性。争取得到属于自己的机会,首先就要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练得精而又精,不然,到手的机会也会失去。 ( 责任编辑 李娜 )
个人分类: 栏目:科学博客|162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组野生的药用植物图片!
科普丽人 2010-4-6 15:06
以下是我在浙南山区拍摄的一组野生药用植物图片,供网友欣赏。如有不妥,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这是华东野胡桃果枝 这是钩藤的花枝 这是吴茱萸的花枝 这是女萎的花枝 以上两张是野大豆果枝 这是络石藤花枝 这是络石果枝 这是鹿霍的果枝 这是长管香茶菜花枝 这是锈毛钝果寄生
个人分类: 植物图文|15247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者说话须有忌讳
kejidaobao 2010-3-25 08:32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2010年第5期科学博客栏目 文/杨文志 身在职场,经常免不了要讲几句。在近30年工作经历中,我有过做学问、做生意、做官员的阅历,经常就为这讲几句犯难。这讲几句,大有学问,大有奥妙和技巧。学者、商人、官员的身份不同,各自忌讳的话语不同,三者说话有天壤之别。我认为:在官场,最大的忌讳是说错话;在商界,最大的忌讳是说实话;在学界,最大的忌讳是说假话。 官员最大的忌讳是说错话。在政界、在官场,国内外都一样,其基本文化是官本位,下级服从上级。在官场,官话、上级说过的话、文件里有的话、套话、空话、恭维话都可以说,虽然有人不高兴,但可以理解,而且不会犯错误。肢体语言、喊口号、无语等也必不可少,但要视情况而定。高调、低调、不着调,属个人风格,也无可指责。身在官场,说话机会多,经常被邀请讲几句,聪明人都明白说多了,错话就可能多,于是便把多亮相、少说话视为良策。在官场,要讲几句确实难,时常是真话不能讲,假话不能说,处处须小心,特别是在面对上级、面对媒体、面对群众时,说话更得讲究,而且必须把住最后的底线不能说错话。说错话,会连累领导,领导一旦不高兴,会时刻铭记,一错造成千古恨,仕途终也;说错话,媒体不高兴,有理无处说也道不清,后悔晚矣,一切将休也;说错话,群众不高兴,群起而攻之,自信和公信完矣。 商人最大的忌讳是说实话。在商界、在商场,其基本文化是无限趋利的竞争文化,认钱不认人、亲兄弟明算账。商界也讲信用,但这种信用是建立在人之初不守信的假设,即合同契约、书面承诺基础上,讲究保密、博弈和彼此防备。在商界说话也有技巧,客气话、大话、玩笑话、酒话、情话、半真半假的话、虚情假意的话、不明不白的话都可以说,虽然有人最想知道的是实话,但你不说也实属正常,而且别人也不会为此而不高兴。即使你真说出实话,别人也未必知道,也未必真信。身在商场,须处处保密,说话千万不能多,可以讲理念、讲文化、讲管理,但就是不能讲自己的那些技术、工艺、材料、配方、成本构成等。特别是面对同道、面对媒体、面对顾客,商人最大的忌讳就是说实话。实话通常是商业秘密,往往价值连城,同行知道就成为竞争对手,自己可能死定。说实话,媒体公诸于众,有心人有可能向同道泄密,也可能出卖同行。说实话,消费者未必感兴趣,未必真信你说的那一套,费力不讨好,又何苦来着。 学者最大的忌讳是说假话。在学界、在学场,其基本文化是求真、求实、求新的科学文化,追求真理,创新务实。在学界,学者往往把说官话、套话、重复的话、空话、白话等,视为在真真切切地浪费别人的时间,消耗别人宝贵的生命。真的,这一套话会让受话的学者忍无可忍,在学界千万使不得。我以为,在学界,有几句就讲,没几句就不讲,人们并不在乎。如真要讲几句,那就好好讲,开门见山,言之有物,有理有据,长话短说,复杂的话简单说,说实话、说新话、说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别人不敢说的话、说别人能听明白的话异议、批判、辩论、肢体语言、无语等,也可以选择。身在学界,须处处为实,无论是面对官员,还是面对媒体、面对公众,都应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姿态,坚持科学客观,保持科学理性,恪守科学道德,不能完全为政治所忽悠,更不能为商业所诱导。 学者是社会的良心所在,现实社会越来越需要学者经常出来讲几句,我们的学者也应该时不时地出来讲几句。学者说真话,踏实、欣慰、幸福、长寿、不害怕别人猜测,还减少碳排放,何乐而不为。其实,学者说话的忌讳最少,只要保持中立客观,超越洒脱,无论面对谁,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简单。人们可以容忍学者说不知道、失语(出于保密、伦理或个人原因)、说错话(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但无论是学术界自身,还是社会各界,对学者说假话都是零容忍。学者说假话,可能误导官员,造成领导者决策失误,决策失误乃最大的失误。学者说假话,可能误导媒体,误导舆论,专家就真成了砖家。学者说假话,可能误导公众,使公众被愚弄、被欺骗,又何以有颜面去面对自己的衣食父母纳税人?学者乃求道之人,没有必要说假话,不必担心说错话,更没有理由不说实话。 遗憾的是,现在的一些学者越来越像官员、商人,官话、套话、假话张口就来;也有一些官员、商人越来越像学者,拼命搞学位、争学衔、卖弄学问。现实社会,随着官、学、商一身兼、黑、白、红通吃的复合型人才日益增多,我们的学术生态越来越不尽如人意。而学术生态越是恶化,这些人物就越是如鱼得水,说话也就越没有忌讳。官场、商界、学界相对分明,官员、商人、学者各行其道,在各自的共同体遵循各自的规则、约束和忌讳,此乃社会文明进步所在。当今社会,学者的公信力乃建立在求真、唯新、唯实基础上,因此,学者说话须有忌讳千万千万不能说假话。 (责任编辑 苏青)
个人分类: 栏目:科学博客|1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是大学的独立精神
kejidaobao 2010-3-12 16:49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 2010 年第 4 期科学博客栏目 文/王 铮 温家宝总理最近讲: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我希望这不仅仅是开放自主招生这样的东西,更不是1957年初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后来不得不又退回去的历史回放,而是为争取大学独立地位的呼唤。 大学有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是一个起点,有了这个起点就应该形成独立的精神。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什么是精神,他注释说他领导的解放战争之所以势如破竹,就是战士们有一种精神。他告诉大家,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可是打锦州的战士饿了、渴了,就是对苹果秋毫不犯。 尽管对大学自主招生会引起人们诸如可能会为走后门提供方便的担心,但我仍然认为,大学的自主办学权、大学的独立精神方向还是很重要的。 那么,什么是大学独立精神的方向?大学的精神通常表达在校训里。凤凰网是这样报道的:哈佛的校训是:让你与柏拉图为友,让你与亚里士多德为友,重要的,让你与真理为友,这就是哈佛的精神;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是:愿学术自由之风劲吹;早稻田大学则是:学问独立,培养模范国民。 读读这些校训你会发现,大学精神实际上在演变。哈佛的精神,强调的是学问与真理。比哈佛成立晚的耶鲁,则是真理与光明;光明一词,意味着时代的进化,美国国民有了新的追求。斯坦福的精神强调了学术自由,没有强调真理,应该是意识到过分强调真理则意味着有人可以用反伪科学来反对学术自由。日本的大学精神包含了国家主义,这对一个在19世纪中上叶遭到西方列强侵略的小国是必不可少的。再说说胡适先生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我记得学校大门的牌坊上似乎刻着科学、自由和正义这3个词,如果我记错了,就当是我的梦想吧!我有一个梦想,我国的大学的精神应该包括科学、自由和正义,你说学术、自由与正义也行。在自由支撑下的科学,也就有了比科学更广义的学术。学术自由,北京大学讲讲风水行,请芙蓉姐姐作作报告也行,反正芙蓉姐姐的S型身材与北京大学的科学还顶个球的雕塑一致。 在我这个梦想中,科学、自由和正义是缺一不可的。科学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没有科学只有自由的现代大学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宋代的旧式书院有学术、有自由,但就是没有科学。科学在当时是雕虫小技,是毕昇那样的布衣混饭的,是沈括那种失意官员玩一玩的。可惜自由之花在全面争当公务员的运动下结出了朱程理学这样没有学术自由的果。然而,只有科学,没有自由,大学就变成了经院,恪守的是经典,探讨的是终极真理,服务的是宗教与政治,创新意识就没有了,独立人格也没有了,随之而来,科学就变成了对付人民的工具,就像第三帝国那些科学家后来不得不为自己的科学成果忏悔一样。 向着自由、向着光明、向着新中国,这是1945年后中国大学的共同精神,也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追求。在1945年之后的那几年里,这种追求还意味着生命危险,闻一多就是这样的牺牲品。这位大学教授用生命告诉我们,有一种学术、自由以外的精神,那就是正义。正义的理想,更具有普遍价值,这个普遍价值也就是那些在公开战线冒着生命危险攻打锦州而秋毫不犯的战士的精神,也是那些在隐蔽战线冒着生命危险递送情报却清贫得让孩子吃不上肉的战士的精神。这种正义精神,是大学的根本立足点之一。不要正义的大学,不能与柏拉图为友,也不能带来光明,更谈不上培养模范国民。没有正义精神,人们就有了只要自己的自由,只为自己说话的理由,在压力面前逆来顺受或者为独裁者说话换取个人的自由和利益、甚至剥夺公众的自由。可见,没有正义精神,就没有真正的自由。 有人认为,作为大学构成的知识分子应该只为自己说话,只要人人为自己说话了,社会就会达到最优。其实错了。第一,社会的大多数不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只为自己说话,不为民众说话,就丧失了社会合作的基础。人类比动物高明,就在于人类有社会合作呀!第二,社会的帕累托最优是这样一种状况,总体可以有不同的水平,但是如果不是总体水平提高,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改进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员的利益受损。只为自己说话,不能把总体的社会福利水平提高,必然会损失其他人的利益。因此,大学及其知识分子,必须为民众说话。 当然,正义并不是高于自由的。正义与自由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就像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正义必须以自由为基础,不然独裁者就可以以正义的名义限制自由。从本质上看,正义的一个特点是公共认同,如果没有公众意志的自由表达就不会有符合共同利益的公共认同,就没有正义的共识。自由必须与正义为准绳,不然社会就会因为没有共识而面临崩溃。 科学、自由和正义,共同构成了大学的精神,它是字型的,自由与正义是两竖,科学或者是贯通二者的那一横。有了这两竖为足,大学才能独立起来。给大学独立精神,就意味着要给大学自由的精神、正义的精神。 (责任编辑 苏青)
个人分类: 栏目:科学博客|190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创新犹如渔夫打鱼
kejidaobao 2010-3-4 10:30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 2010 年第 3 期科学博客栏目 文/吕海涛 最近读到本领域的两篇高水平论文。 第一篇论文是由哈佛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牵头,联合美国Lipidomics公司,利用脂质代谢组学技术,通过对脂肪组织、肝脏和血液等生物样品的全局脂类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一个脂类调解的内分泌代谢通路直接参与胰岛素的作用和糖综合代谢稳态平衡过程,并发现脂肪组织中一个lipokine:C16:1n7-palmitoleate 特异性关联脂肪组织与综合代谢。该成果发表在2008年第6期Cell杂志上 。第二篇论文由密西根大学转译医学研究中心的一个课题组牵头,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利用全局代谢组学技术,首次对前列腺癌的不同分型做出有效诊断(同时辅以系列生物化学方法佐证),首次发现肌氨酸可用于特异性生物标记物来表征前列腺癌的发生和病程演变。该论文发表在2009年2月12日出版的Nature周刊上 。 两篇论文可以说是代谢组学(脂质代谢组学)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问题研究的典范。好的论文不仅在于内容本身的丰富与广深,更重要的是总领全文的创新之处。时下,国家大力提倡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而诸领域之中,应以科学创新首当其冲。但科学创新的思路是什么,一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精读这两篇高水平论文,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一种熏陶,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了些许的创新思维。我由此对创新的一点体会是,科学创新犹如渔夫打鱼。 好的科学家犹如好的渔夫,下网之前要知道哪里有鱼,哪里鱼多,哪里可能有大鱼,那里可能有上品的鱼。科学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原始积累。所谓知识犹如渔夫的捕捞经验,首先我们应该先知道:哪里有鱼,哪里可能鱼多,哪里可能鱼少;这一思路嫁接到科学研究上,就是我们在获得创新成果之前应该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如果你对自己所研究的领域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根本不知道哪些研究方向或哪些研究点是新的,哪些是旧的,哪些是有希望斩获突破的,你就不可能获得创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因此,要像渔夫那样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你不能拘泥于已有的知识和书本上的知识,必须不断迅速地更新知识,而科研论文又是更新知识的最好来源。上述两篇精品论文就是这样做的:第一篇论文的主研课题组前期一直专攻脂类相关代谢类疾病研究,在这一领域有完善的知识储备;第二篇论文的领衔课题组前期长期从事癌症方面的翻译研究,对前列腺癌相关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好的科学家犹如好的渔夫,下网之前不会凭运气捕大鱼,而是挑鱼多的地方撒网。再有经验的渔夫也做不到百分之百地判断处哪里全是大鱼,哪里全是小鱼。要想捕捉到最大的鱼,而且数量最大,好的渔夫通常先不管鱼的大小,而是挑鱼最多的地方撒网,也即先锁定目标,再求收获最大。科学创新的道理也如此,任何科学假说都很难直中要害。优秀的科学家通常也像老渔夫那样,第一步先全面锁定研究目标,信息最大化占有,再由大到小缩小研究范围,接近问题的核心。以上两篇论文的作者都不是直接锁定研究目标脂类代谢产物和氨基酸代谢产物,而是先对目标进行全局分析,即进行系统代谢组学分析和系统脂质代谢组学分析,也即先最大化地占有目标信息。 好的科学家犹如好的渔夫,打到鱼之后善于分门别类,获得鱼的最大价值。不同种类的鱼价值固然不同,同一种类的鱼大小不同,其价值也是截然不同的。打到一大堆鱼后,好的渔夫通常会按照鱼的品种和大小进行分类,以此分别定价出售。科学创新的核心就是目标高度集中,找到最有价值的鱼。占有了研究目标的系统信息后,好的科学家下一步工作通常是筛选信息,分析、挖掘出最重要的信息。上述两篇论文的创新思路都验证了这一点。如代谢组学研究,高峰度代谢产物(鱼之大小)不一定价值就大,而代谢产物的种类属性(鱼之种类)则更重要。两篇论文通过进一步凝练研究目标,分别由系统代谢组学和系统脂质代谢组学的分析过渡到目标代谢组学和目标脂质代谢组学德分析,最终获得了重大科学发现,实现了本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Hotamisligil G S,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lipokine, a lipid hormone linking adipose tissue to systemic metabolism . Cell, 2008, 134(6): 933-944. Chinnaiyan A M, et al. Metabolomic profiles delineate potential role for sarcosine in prostate cancer progression . Nature, 2009, 457(7231): 910-914. (责任编辑 苏青)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事件|180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小事件培养研究生的责任感
kejidaobao 2010-2-11 16:02
本文刊载在《科技导报》 2010 年第 2 期科学博客栏目 文/唐常杰 每年的秋末冬初是企事业招聘人才的大忙季节。近两年的人才征聘似有个一高二长的趋势,即对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的应约期越放越长。这情形好像水果采购商,三等眼光的,秋买秋实,不见兔子不撒鹰;二等眼光的,夏买秋实,果子还挂在树上就订货了;头等眼光的,春买秋实,把关注和邀约投向了毕业尚待时日的拔尖研究生。 2009年更特别,一些有远见的企事业带头人,从经济的春江水暖先知了下一轮的人才竞争,邀请高校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推荐优秀研究生,包括还有一年多才毕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几位老总约我推荐研究生,他们通过正反例子表达了对人才的要求(用数据库行话,称为Query by Example),先夸从我们团队去的某几位研究生能力不错、责任感强,已担当一些责任,又评述了其他一些毕业生的表现,例如某同学聪明机敏,想得到一定职务,但遇事又总是往后躲,不敢承担责任,公司最终自然取消了给他的试用性职务。老总们特别强调,被推荐者一定要有责任感。 和老板们讨论后,关于培养研究生责任感和责任勇气的思考,进入了我的潜思维。 潜思维正进行时,一个实验室被盗了。细访左邻右舍,才知近几月中,已有几个实验室被盗。窃贼用暴力或技术性手段入侵,窃走了若干电脑CPU芯片、内存条。十多年前,我的一个实验室也曾被盗。遥想那一次,窃贼在五楼实验室窗外高空作业,用千斤顶挤开防盗栏,破窗而入,窃走多台电脑的CPU、内存条、硬盘和一些小设备,还留下了千斤顶示威。在十多年前,这样的损失令人呼痛不已。 还听说过多个类似小事件,有实验室走火,其中多是虚惊;有上层楼漏水,使设备损坏;有实验操作事故。这些事件十分令人遗憾。有关领导要作很多处理和善后工作,当事教师在忙完报告、取证、作笔录、自查检讨、总结、修理设备等一系列事情后,才可能有时间为损失默哀。 那么,在这些事件中,研究生的表现又如何呢?询问了多位邻近的或远方的有类似经历的朋友和同事,研究生的表现大约可归为下列几类。 责任兼思考型。一些研究生有很强的责任感,积极协助老师报案,作笔录,提供破案线索,买锁、修门、补窗、清扫实验室,主动分担研究集体的困难,积极思考分析事件原因,协助开展善后工作。例如,有同学从网上查了防盗门锁芯的安全度,并建议未被盗的实验室不吃一堑,也长一智,换上了更安全的锁芯。 声明免责型。有的同学平常表现还不错,但事件发生之后,赶紧先把自己摘干净:或声明那几天没来实验室,或称家中有事,或说友约在外,不在现场。其实,在明显的外来人祸天灾前,老师不会责难或猜疑研究生;当老师处理问题尚在焦头烂额时,研究生这种过分提前的自我免责声明,通常只会让老师皱眉头,公司老总估计对这样的研究生会更反感一些。 责难或猜疑型。更有个别研究生把责任或嫌疑毫无根据地推给别人,引起集体内部的猜忌。这些研究生的态度对事件处理毫无益处,只会影响团结。 这三种态度,第一种能为集体分忧,第二种遇事害怕退缩, 第三种自私利己害人。都是80后,同是独生子女,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究其原因,有社会的,有家庭教育的,在我看来,主要还是成长过程缺少历练。 一些小说描述了多子女家庭或武侠群体。故事中的大哥大姐,或大师兄大师姐,懂事早,责任感强,所谓长兄如父,长姐如母;而小弟小妹,或小师弟小师妹,有众多的呵护,较聪明但依赖感强。小说家洞察社会,经典型化虚构的故事,可比喻为数据挖掘中采用的合成数据(synthetic data),隐藏了有一定可信度的规律,可以从中挖掘出有一定精度的知识。 现在的独生子女既是老大,又是老幺。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如果家长按对老大的要求去培养,可塑造出社会责任感强的栋梁之才;如果一直当幺儿去娇宠,就会惯出凡事都依赖的阿斗。因此,老师应该把每个研究生都当作大徒弟,给他们压担子和历练的机会,注意从小事情上培养他们诸如责任心、勇气、诚信等非学术方面的素质,切实为用人单位培养有用人才。 研究生在短短的几年学习期间,碰上实验室失窃这类小事件的几率很小,而毕业后的漫漫人生将会是阳光与风雨兼程,碰上各种事件的可能性就大多了。我想对学生们说的是:若真的碰上了这类事件,请不要躲,这是一个历练人生成熟度的场合,这是一个表现责任感的机会。 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时,常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作为座右铭;失意时,会用天生我材必有用自我安慰。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遇到这类小事件都往后躲,老天怎敢降大任于斯人? 对指导教师而言,研究生是自己的学生,关系比较亲近、比较宽松,学生的一些小毛病一般不会去计较,他们表现出的某些不成熟也是可以理解、原谅的。但研究生一旦毕业走向社会,周围的环境就复杂多了,人们会察你言、观你行,对你确实认可后,才会接受你、重用你。 因此,研究生如果在读书求学期间就能锻炼出强烈的责任感和承担责任的勇气,毕业后到了工作岗位,遇到事件大事临头向前冲,而不是寂寞高手一时俱无踪,一定会得到群众的赞赏和领导的欣赏,也就容易在未来的事业中笑傲江湖了。 (责任编辑 苏青)
个人分类: 栏目:科学博客|24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首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获奖名单
张三火 2010-1-30 19:05
科学网上的博客获奖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ff3080100gdta.html var $tag='获奖,科学网,博客,杂谈'; var $tag_code='e08adbc1139bdb08d4a2b743f2e251ea'; 标签: 获奖 科学网 博客 杂谈 前几天,有网友留言:恭喜张老师荣获全国博客杰出原创空间大奖!您的文章很耐读受益非浅!我还以为是他封了我一个什么奖呢,没太在意。后来一想,他不会与我开玩笑的,一定不是空穴来风,所以决定到网上查询一下。结果,真的是获得了 杰出原创空间奖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533/n38560/11623758.html! 感谢科学网以及专家们给予的肯定与鼓励! 首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获奖名单公示 2009年11月24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首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的评审工作已于2009年11月20日全部结束。本次大赛共收到全国报名参赛博客1279个,其中902个博客取得了参赛资格。   大赛组委会聘请了来自理、工、农、医、交叉科学的十四位专家组成专家评委会,遵循公平、公正的评审原则,依据科学性、独创性、通俗性、互动性大赛评审标准进行三轮严格评审后,评出各奖项的最终获奖者。根据大赛活动方案,现将获奖博客名称及博文题目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10天,截止到12月3日结束。   公示期间,如对获奖博客及博文有异议,请向大赛组委会提出。单位提出异议,请在书面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姓名、通讯地址和电话;个人提出异议,请在书面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并写明本人工作单位、通讯地址、电话和身份证复印件。对有异议的作品,大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复查。经查实有剽窃他人成果或弄虚作假等问题者,取消其获奖资格。   联系人:耿茁   电 话:(010)84990712   电子邮箱: gengzhuo@9811.com.cn   附件:首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获奖名单                                        大赛组委会                                        2009年11月23日 附件:首届全国科学博客大赛获奖名单   第一类:杰出原创空间奖。   此类别分为四组,每组十名获奖者。   一、科研组:获奖者十名。   1 .俞立平博客----邗上居  http://www.sciencenet.cn/u/yuliping/   2. 张虎军博客---科学健康探索  http://zhanghujun1971.blog.sohu.com   3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http://www.sciencenet.cn/u/wangdh/   4 .科学网-蒋高明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u/ 蒋高明/   5 . 科学网张焱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u/ 张三火   6 .我的从医感受  http://blog.39.net/shanguimin   7 .涂金龙的科技博客  http://blog.sina.com.cn/nmcti   8 .走进平常  http://www.sciencenet.cn/u/cosismine/   9 .真之理想  http://www.sciencenet.cn/u/lizhen6968/   10 .薛凤祚研究中心  http://blog.sina.com.cn/xueyuansd   二、教学组:获奖者十名。   1. 火柴盒  http://blog.kxsy.net/user2/16993/index.html   2 .小雨点  http://blog.kxsy.net/user1/7784/index.html   3 .海阔凭鱼跃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006/index.shtml   4 .行走泰顺的博客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3556/index.shtml   5. 二剪梅园  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6 .龚道敏教育科研博客  http://blog.cersp.com/index/1095714.jspx   7 .西边间  http://blog.sina.com.cn/u/1622976961   8 .盛国荣的博客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1562/index.shtml   9. 李愉均的博客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2443/   10. 医古文博客  http://yiguwen.blog.sohu.com   三、工程组:获奖者十名。   1 .水博  http://zbt92.vip.bokee.com/   2. 茅洪斌  http://blog.sina.com.cn/sreelbar   3. 哲设计  http://zhedesign.blog.sohu.com/   4 .zhang678tie的博客  http://www.ccm-1.com/blog/?zhang678tie   5. 结构分析网站  http://www.jiegoufenxi.com   6.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斌的建筑结构博客  http://wangbin2009.blog.sohu.com   7. 朱炳寅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zhubingyin   8 .陈学伟的博客  http://www.dinochen.com   9 .材迷  http://blog.sina.com.cn/siccashq   10. 雒泽华的博客  http://www.ccm-1.com/Blog/ ?雒泽华   四、评论组:获奖者十名。   1. Hello!科学  http://blog.sina.com.cn/hellokexue   2 .陈学雷的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u/ 陈学雷/   3 .怒放的生命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index1.aspx?userid=46337   4. 地质物探工作者  http://www.sciencenet.cn/u/pony1984621/   5 .教书读博做父亲  http://www.sciencenet.cn/u/danfouer/   6. 四叶草  http://blog.sina.com.cn/yjb121   7. 三毛浏览记  http://blog.sina.com.cn/leiyongqing3   8. jasonbzh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636593wang   9 .田新娟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459771541   10. shu xin  http://blog.sina.com.cn/shuxin1953   第二类:最佳博客文章奖。   大奖,十名。   1 .我给孩子们上地震一课  http://blog.kxsy.net/user1/7784/archives/2008/21878.html   2 .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种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9a3e30100e5o7.html   3 .从环保的角度,浅谈我国林业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80ee7a0100eeni.html   4. 文化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梦境  http://a4367007.blog.163.com/blog/static/53124422200851515516403/   5 .理解达尔文进化论需要生物学基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6864   6 .应用数学浅观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4909   7. 幻想与科学,迷航在光影间  http://taikongnaut.spaces.live.com/blog/cns!3F74C75F5FE19B0D!1102.entry?_c02_owner=1   8. 科学界马太效应批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e5f290100f2ja.html   9 .恐龙应该是这样灭绝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170ff8010000yu.html   10 .SCI所能告诉科学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4748   优秀奖,三十名。   1 .建筑震害教训强梁弱柱的框架  http://zhedesign.blog.sohu.com/94759045.html   2. Bradshaw先生印象记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711   3 .灯火阑珊处就在努力之中谈勤奋与追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0258950100elt3.html   4 .科学与艺术:瑜亮之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3705   5. 外星人在哪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26cbc20100drbq.html   6. 企业员工心理事件预防与危机公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1edfd0100dvxp.html   7. 蜘蛛丝补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478cec0100fj6d.html   8 .在港内地学生发明设计-螺旋桨时钟(Propeller Clock)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abdc90100f0uf.html   9 .农村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现状的调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7a3bcd0100eomz.html   10. 对抗生素滥用小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346010100f5o7.html   11. 中国人的科研能力差吗?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8236   12 .中国南极路线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6a52ff0100cp8f.html   13. RSS应在高校率先发展  http://www.10kn.com/future-of-rss/   14. 技术壁垒是纸老虎吗?  http://www.ccm-1.com/blog/view/?149   15 .澜沧江建大坝才能缓解湄公河的危机  http://www.blogchina.com/20090608730019.html   16. 像水溶入水那样 浅议小学科学课中的德育先行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3556/archives/2009/1194936.shtml   17 .电影欣赏走入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探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cf60940100ehey.html   18. 关于中国512汶川大地震引发候风地动仪的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6cee201009494.html   19 潜意识理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fdf06d0100f7cg.html   20. 冠心病的艾灸治疗  http://blog.39.net/shanguimin/archive/2009/07/02/1078848.html   21. 新科技革命之光量子芯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7707810100feal.html   22 .非粒子暗物质(unparticle dark matter)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504   23 .对剪力墙的认识与把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c21d0a01000c0f.html   24. 写多少论文合适?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9475   25. 地理学史上最大的方法论争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b4b990100fge5.html   26. 具有抗HIV作用的天然药物及食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4775200100ecbg.html   27 .修建堤防,生态遭殃!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3375   28 .标准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e7d87d0100e2yh.html   29 .不敢为缩短工期鼓掌  http://www.ccm-1.com/Blog/view/?66   30 .建筑哲学与现代科学建筑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725360100e3fr.html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4261 次阅读|2 个评论
校园的钟楼
kejidaobao 2010-1-29 09:22
本文已发表在2010年第1期《科技导报》科学博客栏目 文/贾 伟 有一年我在美国度假,适逢布什和克里两人在角逐总统。我根据两人的表现跟朋友赌克里赢,依据是小布说话磕磕绊绊,不及克里圆润老到。而朋友则认为这两个人都能当领袖,但布什更像一个平民,举手投足很像one of us,自然会赢得百姓的青睐。结果就如朋友所言,克里输给了布什,或者说干练输给了朴实。 最近应邀去耶鲁大学医学院药理系做了一场Seminar。耶鲁大学算得上是美国最早成立的几所大学之一,300多年来培育了大批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风云人物。美国乃至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法律等几乎所有领域,都能找到毕业于耶鲁的顶尖人物。 我落脚的Omni宾馆就在学校附近,清晨在19楼吃早餐的时候能够凭窗鸟瞰耶鲁古老的校园。耶鲁大部分古建筑都是中世纪的哥特式风格,一眼看下去校园的基调是灰暗的,在深秋的朝阳下显得古朴庄严。我在耶鲁校园漫步时没有更多地关注其建筑,而是在想着一个问题耶鲁为什么盛产领袖人物? 答案之一应该是其大学精神。耶鲁精神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和崇尚独立人格。好的精神再经过长期的坚持,已潜移默化成一种机制和文化,深深地根植于这个校园。耶鲁的教授是比较牛的,陪我参观校园的一位药理系老教授和我讲了他们近几届院长、系主任管理上的一些举措,归结起来就是教授当家作主,院系管理者一旦走到教授的对立面,教授们的态度是:我们不予理睬! 事实上,耶鲁的教授当家由来已久。建校初期,耶鲁就很快形成了董事会不具体参与校务管理而由教授会治校的法规。300多年来,不管耶鲁的管理体制如何演变,但重视和信赖教授的传统代代相传,它反过来又激励着教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和能力,提高教授会的威信。有了教授的独立性,才可能有学生的独立思想和领袖意识。据说,20世纪60年代越战期间,美国很多名校都遵照政府的指示对反战的学生不予提供奖学金资助,唯独耶鲁仍继续以申请者的成绩为考虑奖学金的唯一原则,完全漠视政府的规定。耶鲁由此失去了来自联邦政府的一大笔基金,经济上曾陷入困境,但这并不能改变其坚守学术独立的信念。 耶鲁大学实行类似剑桥大学的住宿学院制度,新生被分配到12个住宿学院中,除极少数特别情况外,所有学生都将在学院中居住4年时间。耶鲁另一个有意思的特色是学生的秘密帮会。我在校园附近驻足于一栋神秘的没有任何窗户的花岗岩建筑面前,这就是存在了170 多年的耶鲁骷髅会所在地。与学校其他社团不同,骷髅会不参与校内或社会上任何公开活动,始终保持着神秘莫测的姿态。据说骷髅会每年从大三学生中挑选具有精英、领袖气质的人入会,成员在入会时都要发誓,终生不向外界泄露半句会内秘密。这个秘密组织的主要目标很独特让尽可能多的成员拥有权力!骷髅会成立至今只招募了1000来人,这些人分布在美国的政界、司法、情报、经济等领域,成员中不乏总统、最高大法官这样的角色。有趣的是,几年前同为竞选总统对手的布什和克里都毕业于耶鲁,又同为骷髅会成员,两人不论是朴实还是干练,都已经成功跻身社会精英行列的塔顶。 我们也许无须质问这种貌似非法的组织为什么始终没被取缔,何以能长期产生精英型的领袖,而要问这种秘密帮会在多大程度上帮着大学教育赋予了成员们以社会责任、义务和团队意识?我在想,这种秘密帮会的组织形式也许被神秘化了,它们在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或许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大学校园对于包括了秘密帮会在内的各种学生活动的包容和支持才是各种人才得以滋生和繁衍的根本原因所在吧! 作为Seminar Speaker,我被安排跟一些教授和学生座谈。午餐座谈时,我对面只坐了六七个药理系在读博士生。这里的博士生获得学位的平均时间是6年,他们没有我想象的那样抱怨攻读学位时间过长、工作太苦,大家未来的打算都很明确从事科研工作。这个药理系的Faculty(正、副、助理教授)有18名,但用这么长的时间只培养这么几个博士,这种少而精的育人传统似乎给耶鲁大学培养领袖型人才提供了另一个有力的注解。 所谓学问的东西多数学生只要花足够的时间都能获得,无法学到和追捕到的是创造性的灵感和引领性的意识!大学精神不是一种点缀,而是灵魂!精神和文化范畴虽然很大,最终还是要归结于一时一地群体性的生态方式和精神方式。我们常感慨自己的985大学何以培养不出真正的领袖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归根结蒂的原因也许就是缺少大学的独立性! 一个学者可以不热情、没精神,一座大学却不可以。走出过众多领袖型人才的耶鲁校园是有活力的,这种活力使得校园内所有的旧楼和老树全部抖擞起来,傲然面对来自远方的学者和游客。 每到世界各地的一处校园,我都会格外留意校园里的教堂和钟楼,它们各具特色,通常是校园建筑的灵魂所在,有些钟楼直接就成了大学校徽。我想,也许正是这些教堂的尖顶慢慢给学生带来了高远的意境,正是教堂宽厚的钟声把学生的特立独行逐步转换成一种信念、一种轩昂!当然,接下来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中国校园的钟楼又在哪里? (责任编辑 苏青)
个人分类: 栏目:科学博客|16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研究的准则与精神
kejidaobao 2010-1-7 16:22
本文将刊登在《科技导报》 2009 年第 24 期科学博客栏目 文/曾 毅 2008年4月,北京工业大学国际WIC研究院正式获批成为欧盟委员会第七框架项目之一大规模知识加速器 (LarKC)项目的成员单位。由于科研需要,2009年5月我被派往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UA)进行为期5周的学术交流。在这里的每一天都给我以震撼性的教育,使我对科学研究的准则、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科学研究需要务实 一次LarKC项目工作组汇报结束后,我的合作导师人工智能系华裔高级研究员黄智生老师马上指出了我的讲稿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涉及了很多概念,却没有解释清楚这些概念到底是什么、不是什么。黄老师认为这是一些学者经常患的一个通病:喜欢引入新名词、提出新概念,但这样做并非基于现实世界的需求,因而没有十分的必要。他进一步指出,新名词、新概念若非十分必要决不要轻易引入,一旦引入,则一定要说清楚引用的目的和来龙去脉。 这一年的6月,欧盟委员会对LarKC项目进行年度审核,我作为研究院的代表在VUA参加了审核。在这之前,我从没参加过国内重大课题的答辩,这次审核却让我记忆、感触深刻。轮到审核我所负责的一项研究环节时,项目官员Stefano Bertolo向我提问:你所谓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解释了的基本思想,Stefano Bertolo 继续质疑: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思想能够在语义万维网上很好地应用。直到我尝试从具体的应用角度阐述清楚了这种方法的价值,Stefano Bertolo 这才罢休。 松了一口气后,我再次想起了黄智生老师的教诲:新概念的引入一定要有来自现实世界的需求,一旦引入,则一定要说清楚引用的目的和来龙去脉。 科学研究需要去伪存真 3个月一次的项目工作会议5月中旬在意大利米兰召开,会后准备离开时,黄老师突然问道:你怕别人说你的学术观点不正确么?我回答说:我喜欢来自各方的评论,但是如果在已经发表的论文中发现了很大的错误,我会感到非常内疚。黄老师说到:这种想法初衷是好的,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但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树立观点,再不断找反例推翻这个观点的过程;一种观点如果最终无法被推翻,那才是可靠的。听后,我很震惊,因为这与我所了解和我所一直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完全不同。我的方法是:提出一个新的想法,再找各种各样的例子支持我的观点,以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黄老师的观点让我马上意识到,我以前在研究工作中就忽略了反例的存在。他给我的启示是:科学研究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如果是不正确的,就要坚决将错误的观点抛弃;做学问的难得之处,就在于敢于否定或推翻自己已有的观点。我想,这应该也是正确的科学准则与精神之一。 关注解决问题,而不是影响因子 有一次,我专门问黄老师是否注意到了他在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JCAI)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在领域内有相当的影响力。他说:我没关心这个问题。论文写完了,问题也解决了,就应该把精力放到新的问题上去,而不应该把精力放在论文的引用率上。他的回答再次让我感到震撼,这和我们过分关注论文发表后的影响因子的观念完全不同。在另一次谈话中,黄老师又提到:一个好的研究不但能够解决自己关心的问题,还应当有很好的展望,让别人可以在你工作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挥的余地。否则,就算不上什么好的研究成果。 要面向学术,不要面向学位 一天午餐过后,黄老师告诉我,和我聊中国文化的那个40多岁的荷兰人就是在逻辑程序设计领域早已赫赫有名的Jan Wielemaker。黄老师还告诉我,这位老兄6月份才完成博士论文答辩。我又一次 感到震惊:如果是在国内,Jan Wielemaker估计早已是教授了,研究生恐怕也带了不少,发表论文也一定很可观。实际上,根据计算机科学文献库DBLP中记载,自1988年至今的20余年时间里,算上特邀报告的摘要,Jan Wielemaker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也不足30篇,但他却解决了所在领域的许多实际研究问题 。这件事给我的启示是:论文和学位都不应当成为研究者最重要的追求目标。 共同分享的精神 一天,我的邮箱收到8篇系里其他研究人员的投稿信函。这对我来说是件很新鲜的事情。黄老师告诉我:系里几乎每个人每次投稿都要和大家共同分享。这里的人彼此互相信任,喜欢和别人讨论自己的兴趣,更乐于让别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以后,我也主动把自己的论文稿件群发给大家。 一次,系里安排我在每周万维网与人工智能研讨会上做个汇报。期间,很多学者包括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不停地向我提出各种问题和建议,既尖锐又诚恳。汇报结束后,黄老师对我说:他们有什么意见都会很直接地告诉你,绝不会隐瞒什么。我还没缓过神来,博士后Christophe Guret就走过来,问我是否明白了 Stefan给我的建议。得知我没有明白,他便很耐心地向我解释,并同我展开了讨论。我最终的解决方案正是得益于与他的这次讨论。 反观国内的科研状况,我不禁感叹在这种开放、自由的氛围里,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产生那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实在是理所应当。我将把这些新的研究理念和科学精神铭记在心,让它们成为指导我科学研究道路的明灯。 (责任编辑 苏青)
个人分类: 栏目:科学博客|17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保罗·奥默罗德的一本著作
kejidaobao 2009-11-13 11:23
本文作者 何毓琦,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 , 哈佛大学工程、应用数学讲座教授 , 清华大学讲座教授。 博客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3428 栏目主持人 王飞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电子信箱: feiyue@ieee.org 。 《为何多数事情都归于失败:进化,灭绝与经济学》 推荐保罗奥默罗德的一本著作 这本读物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作者是专业经济学家,还是一位颇受欢迎的讲师。他通过采用主要来自 19 世纪和 20 世纪的相关数据,以及生物学、达尔文主义、经济学、数学博弈论和公共社会政策方面的相关案例,来阐明他在书中所提出的主题,并引起了轰动。然而,我认为,该书虽然能促人思考,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却不能完全令人信服。 作者书中主要讨论的都是这样一些非常大的问题:有关生物学中物种的进化和灭绝;有关市场经济中商业公司的成败;有关公共社会政策的无效性; 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一些极为复杂的问题,涉及大量因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正因为这么复杂,要想通过计算或从理论上用一种简单的模型来预测和描述未来将变得不太可能。我们难免百密一疏,因为问题的答案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我基本同意本书题目的结论。但是,我突然间想起,在这本书出版的前几年,我和赵千川教授、 Pepyne D.L. 共 同发表的那篇学术论文没有免费的午餐定理、复杂性和计算机安全(见《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刊(自动控制)》 2003 年第 48 卷第 5 期第 783-793 页),或许能更好地解释这种结论的生成过程及其原因 ( 注 : 大多数科学家或技术人员至少能看懂我们这篇论文的前半部分。下面我就此论点给出简单、直观的解释 ) 。 1. 如果你相信因果关系,即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原因,你就可以通过数学方式用一个输入和输出的函数来表示这种因果关系: Y = f ( x ),其中, x 是输入(原因), y 是输出(结果)。 2. 设定一个有限的世界,也就是说,在现实世界里,存在着海量的大数字,比如说上面所提到的 x 可能值的所有数值但这些数值不是无穷大;那么,对于 x 的任何有限集合,可能产生的结果 Y 值的数量就是 x 的乘方了。也就是说,可能的结果是 x 的幂指数那么多 (Y^X) ,而幂指数增长的问题还是一个科学上和数学上都没解决的问题。 3. 单从计算来看,人类在任何时候都只能处理或计划多项式所能表达的那么大数量的可能性结果,而无法处理或计划幂指数式的超大量的可能性结果。否则,著名的 P=?=NP 问题将不再是一个伟大的 数学难题 。 4. 因此,在现实世界里,总是存在着我们无法预测、解释或者计划的幂指数式那么大数目的可能性结果(幂指数的数量 - 多项式表达的数仍然是幂指数的数那么大)。 5. 当这些未说明的结果产生时它们肯定会产生,好坏结果产生的可能性是均等的。因此,你没有理由对其对立面做出假设,即使是针对第一个近似值,失败和成功的概率也是五五开。如果你对某些可能性结果发生的概率有一定的了解,则能知晓这些结果在多项式表达中通常是用来解释示例。而那些仍以幂指数方式大量存在的剩余结果则被认为是完全随机产生的。 6.. 然而,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选择索性放弃。更多的规划始终是可取的。一般而言,如果你计划和实践的事情越多,你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持相反做法的另一些人则会失败。俗语说得好, 当灰熊追赶你和你的同伴时, 你不需要比灰熊跑得快,只需超过你的同伴就可以了。因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须经常 保持不懈奋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 (本文原文为英文,由苏青翻译,何毓琦校正) 博友热议 ☆ 此书要比 Ormerod 的畅销书《经济之死》让人感觉好多了,也不像《蝴蝶经济》那般玄乎。何先生的评论虽然阳春白雪,但确比 Ormerod 的洋洋大观深刻得多,或许可作为新研究的起点。 ☆ when a grizzly bear is chasing you and your companion, you do not need to run faster than the bear but only your companion . 精彩!有时候相对好就行了。人,特别是科学家,要谦虚,别忘了 men proposes and God disposes , 除非你不是 men 。 出版商对内容介绍: Failure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feature of bi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systems. Just as species failand become extinctso do companies, brands and public policies. And while failure may be hard to handle, understanding the pervasive nature of failure in the world of human societies and economies is essential for those looking to succeed. Linking economic models with models of biological evolution, Why Most Things Fail identifies the subtle patterns that comprise the apparent disorder of failure and analyzes why failure arises. Throughout the book, author Paul Ormerod exposes the flaws in some of today's most basic economic assumptions, and examines how professionals in both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can help their organizations survive and thrive in a world that has become too complex. Along the way, Ormerod discusses how the Iron Law of Failure applies to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and reveals how you can achieve optimal soci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by properly adapting to a world characterized by constant change, evolution and disequilibrium. Filled with in-depth insight, expert advice and illustrative examples, Why Most Things Fail will show you why failure is so common and what you can do to become one of the few who succeed.
个人分类: 栏目:科学博客|26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家乐里看博客-国庆大假见闻
tangchangjie 2009-10-13 20:26
国庆大假期间,朋友们相约到农家乐。国庆阅兵和庆祝活动气氛的余温未散,川西秋日里难得的艳阳又为热烈的氛围再次加温,婚庆和祝寿酒席不断,院里院外热腾腾、客人主人喜洋洋,老板数钱乐开了花。 听说客人中有一批教师正侃聊阅兵和庆祝活动,农家乐女主人招呼儿子来听老师们的议论,长长见识。于是,我们故事的小主人公,小“国庆”上场了: 小国庆在屋内高声应答:“我正在写博客,还有最后一句话,上载了就来”。 客人问:“上的那个博客,新浪还是天涯?” 女主人:“小娃娃哪能上新浪,不就是把墙报办到了班级网上,就叫博客儿”。 原来,学校得到了多方面的资助,扩建了微机室,联上了互联网,办起了班级博客。原来在教室后墙的墙报,留一小部分内容在墙上,日记周记都延伸到了网上,以班内博客的形式管理,师生交流。 都说是一滴水可看太阳,这一滴水折射了网络技术之普及,反映了学校条件之改善,显示了人们生活方式中的新元素。 小国庆正在写一篇题为 “ 我和祖国一同过生日 ” 的博文,他大大方方请我们看了他的博客。大家都夸小国庆有三好:生日好,国庆节生,年年都有 13 亿人和他一起快乐;博文好,有童趣、有梦想;性格好,大大方方、开开朗朗,不愧是以国庆节为生日的阳光男孩。 因为是班级博客,点击率一般只有几十(以班级人数为分母,百分比很高了) . 学生们都是老师的粉丝,老师博文的点击率当然是最高的。 已经有几个月博龄的小国庆已经是博客老手了,看他发文章,神采飞扬;写评论,有板有眼;加好友、驾轻就熟;键盘盲敲,鼠标游动,俨然是一个博林高手。 谈起小庆的博历,女主人一番感慨,数落了儿子的三阶段博历,声音中充满了慈爱和骄傲,还有点小方言的麻辣味,笔者意译如下: 第一阶段,班内墙报刚搬到网上时,小国庆温度偏低,不怎么激动,老师的精神鼓励加上家长的物质奖励,才使他有了热度; 第二阶段,好像小时候争取教室后墙上的小红星,开始了群体性发烧,把周记变成了“半日”记,有时候一天两篇博文;早上睁开眼,就要爷爷打开电脑,半披着衣服就开始看自己的点击率、看同学的评论、看老师的评语,有时还要互相吹捧,还要拉表哥、找堂兄,请爸爸,请妈妈,为自己增加点击率(像他表姐给超女投票时那样发烧)。几个月下来,键盘敲快了、写作文不叫苦了,但曾经有一度,数学外语成绩下降了; 第三阶段:女主人给儿子冷敷降温:“点击率又不是成绩单,小圈子中争个博林第一有啥搞头,数学不好、外语不好,还是考不上好学校, ….. ”;儿子最近才恢复了正常温度,大约一周一篇,比较适合他的年龄和班级。 儿子心为博客狂,只缘身在博林中;女主人在圈子外,冷眼旁观,所以能看穿博林红尘,当了回心理医生。 农家乐女主人对博客的朴素的比喻,“不就是把墙报办到了网上,就叫博客儿”,以及她能看穿博林红尘,点拨儿子的冷敷疗法,真是颇有点见识。 其乐融融的农家乐,新鲜事儿多的农家乐,给人启迪的农家乐 。 相关博文 (元博--议论博文的博文) 系列博文的入口及其作法 科学博客的潮汐涨落,漫话大小月 农家乐里看博客-国庆大假见闻 朋友的朋友说“这才知道有个很有看头的科学博客 两句真心话 曁开博词 YC的休博与一键隐藏 共享计算理论PPT,兼夸科学网的稳定 感染青春记--博龄三岁述 博文瘦身法:分集以及一键压缩庞大而无实际意义的元素 诗歌散文旅游系列 其他博文 唱给天堂母亲的一首歌 那些异乡赏月的情怀 (诗、歌、文、图) 震撼与感动,自信而不自大,自豪而不自满----国庆看阅兵 看蜀韵、闻书香、遥想当年手抄本-- 书博会有感(图文 ) 春运时节在飞机上的遐思 (现实与科幻) 久违了的巴蜀夜雨、灌区黄花和水利设施 (现实与科幻 ) 农家乐里看博客-国庆大假见闻 ) 沿着江山起起伏伏温柔的曲线---清明看花 兰花草、年轻朋友来相会与毕业生晚会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开博议博|9797 次阅读|2 个评论
朋友的朋友说“这才知道有个很有看头的科学博客”
tangchangjie 2009-9-7 16:50
今天,一位(朋友) 2 (朋友的朋友)来电子邮件说,他最近才知道有个很有看头的“科学博客”,推荐给我看。还列举了一批很有见识,读起来有点享受的博文,列出了一些作者,如(按他列举的次序) 苏青、陈安、武夷山、李学宽、 王鸿飞、 吴飞鹏、刘立,李亚辉,杨玲,鲍得海 … 等等,推荐给我看。其实我早就知道这些博主;答曰:“见笑了,我上个月也成这里的博主了”。 这份邮件提出一个问题:科学博客在宣传自己方面还需努力。问了一些学生(数量较少,可能代表性不够全面),有下列看法: 1 研究生有自己的 QQ 群,喜欢在一些普及的博客,如天涯、小木虫, BlogBus ,或一些学生做的局部博客网上交流,大家平起平坐,可以互相辩论。而和科学家们一起议论,有点羞涩、不好意思。 2 如果在 百度上搜索“那些博客好”, 会给出几十个博客的清单,如博客网 新浪博客 QQ 空间 ,搜狐博客天涯博客, 中国博客网 …., 但是,其中没有科学博客。 3 科学博客这个名字有点高雅, 一位硕士同学说, 如果在这里开博,有点拘束,恐怕要引用刀郎“冲动的惩罚”歌词:“还需要勇气”;博士生很愿意看看科学博客,可学到很多东西, 扩大知识面,作为博士生,要写就要写好,要写好,又较费时间;看到的博士生的博文都很不错,写得很认真,是用作科研的态度在写博文。 4. 一些成果累累的中青年学者,觉得自己太忙,他们从科学网上早就知道科学博客,觉得不错,偶尔看看。自己没时间写。事实上这些中青年学者不只是会做科研,写起文章来也是写得很好的。想一想, 这批人写出很好的基金申请书、能拿到基金,能写出几十篇甚至上百篇论文, 能写出专著,教科书,哪一个在读中学时不是作文高手?他们真的是时间比较紧,又把博文看成科研一样严肃,所以参与较少。其实,如果能换个思路,如果把写博文当成紧张工作后的思维课间操,作为一种 Enjoy research Enjoy life 的休闲项目,写一些精彩点子,不一定费多少时间。这样大家就可以看到更多的高明见解和科技之光。 科学博客现在办得不错, 但是读者作者数量还有上升空间。不知道下列举措是否有参考价值? 1: 现在只有不太多的科学相关的网络页面,如科学网,含有科学博客的链接。这不太够。靠“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这种传递方式 (专业术语:朋友的传递闭包 The closure of Friends ) 来传递科学博客存在的信息,还不太够。能否和一些普及的网络或博客互相友情链接。普及的、通俗的博客的和高雅的、科学的博客同住地球村,为梦想,网上行,不应该是声相闻而不相往来。通俗读者会看到科学博客也是很有趣、很有见识的。 2 科学博客不必过分清高。如果要自我介绍,应该用“科学博客 --- 科技工作者的园地,科学博客 - 科技工作者的博客”。英文中的 Scientists ,相当于中文中的“科技工作者”,比较泛指; 中文中的“科学家”的“家”字,有时会与画家、书法家、军事家的“家”相混。如果用“科学博客 --- 科学家的博客”会有一些读者误解为艰深的博客。 3 能否由科学博客的现有资源,增加办一个研究生博客,作为博士生硕士生的交流园地,且研究生博客上可以看到现在科学博客的内容或链接科学博客。老师们远远地看研究生博客,不要去处处干预,学生们就不会过分拘束,能敞开心扉,这样反而能看到他们在想什么、作什么。必要时作一些疏导,导师不是堵师,导师的任务是引导、疏导。博士生硕士生身上寄托着科学的未来和未来的科学,将来怎么样,就要看现在怎样引导。 4 许多学校有学生自己的交流园地,如果和学校的校园网或著名的学生园地互相友情链接,通过这些链接,让学生看看成年科学工作者的见识、思想、方法、心态、文采,甚至是幽默,肯定是一种好的引导。 5 友情连接后可能会有新的管理问题,现在不知道会有什么问题,但知道:有问题,才会有工作方向;有问题,才会有创新。 相关博文 (元博--议论博文的博文) 系列博文的入口及其作法 科学博客的潮汐涨落,漫话大小月 农家乐里看博客-国庆大假见闻 朋友的朋友说“这才知道有个很有看头的科学博客 两句真心话 曁开博词 YC 的休博与一键隐藏 共享计算理论PPT,兼夸科学网的稳定 博文瘦身法:分集扩容与一键压缩大而无用的元素
个人分类: 开博议博|7921 次阅读|15 个评论
谈谈周欣宇对“科学博客”的界定
jlpemail 2008-10-13 11:25
中青报记者周欣宇对于科学博客的界定是:在职科学家写的博客,而且必须是关于科学内容。 我觉得这样的界定,其范围过于狭窄了。 其一:在职科学家写的。这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要是(到认可的)科学家。其二:在职的。 自称是科学家的不一定是科学家。能够成为得到认可的科学家的人不多。科学家与一定的职 称或者学位有关,但不是一一对的关系。是否拥有某种证件的才属于此列?在职,这个概念 也有含糊性。有些在职的科学家,不一定以科学为第一要物了,可能从政了。这不一定意味 着其对科学的良好影响力下降。有些退休的科学家属于退而不休的,依然专心于探索科学问题。 不断出论文或者专著。假如他们写博客,按照周的说法,是不属于科学博客的,无论其内容如何。 其二,关于科学内容的。这也有某种不确定性。在职科学家写的关于科学的内容,假如不科学 了怎么办?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科学家可以有广泛的涉猎。有些超自信的科学家,或许会 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说了外行话。一般读者不明就里,以为科学家说的都是科学的。这种误导 不是没有可能的。 看到编辑部转贴了周的文字,随信笔至此,界定科学博客这个话题有些意思。
个人分类: 立场|6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博客和科普文章
jlpemail 2008-9-4 16:42
我的科学博客和科普文章有一定的距离。因为写博客时更注重自我表达和临场发挥。写科普文章,则要求关注读者对象。科普文章的读者以求知欲比较强烈的学生为主,科学博客的读者不仅有科学爱好者,也有同行或者非同行的专家。 由于读者对象和行文风格的差异,科学博客和科普文章的写作不同。科学博客可以三言两语,点到为止;科普文章则需要有些知识含量,或者要求的信息量更大。 科学博客可以比较多的使用专业术语,不加解释。科普文章则注重深入浅出,不宜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 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博客,却不能在半天里写一篇科普文章。 科学博客的点击数量一目了然,科普文章的读者数量难以统计。
个人分类: 消息场|3339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博客网是一本可读的好“书”
陈中红 2008-8-5 10:47
科学博客网是一本可读的好书,里面蕴含着睿智的思想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精神,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冲击。浏览科学博客网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以部分啦,每天上网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有哪些新的内容,它充实了我的生活,丰富了我的思想,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文化品味。这都要感谢科学博客网给我发的邀请和他们的出色工作。在知道科学博客网以前一直苦于没有好的文化媒体可供阅读,平常见到的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除了广告和官样新闻外,可供我们阅读的内容真是少之又少。这不是因为我们挑剔,而是因为针对我们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文化媒体较少。咱们这个群体应该说更希望见到充满深刻思想内涵和丰韵的文化视野的内容。科学博客网就是这样一个媒体,因为她有许多优秀、睿智的博主,他们深刻的反思与批判、独到的见解及对物质世界和人类内心世界求真、求实、求源的科学精神很好地阐释了对人类真、善、美的追求。优秀的科学博客网除了因为有优秀的编辑存在外,还因为有优秀的博主存在。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科学网博主大概有如下几种类型: 1. 狂想型: 毫无疑问,博主首推杨玲老师。他是我最喜欢的博主之一,他的狂想充满了反思与批判精神,从对立中又能感觉辨证的存在,他总是给我们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视野,我们都应该感谢他,他的努力是科学博客网的一大亮点。世界是物质的、是物理的,可惜杨玲没有从事物理学研究,否则凭借他的这种狂想精神,会更加开拓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2. 理性型: 以百万博主王鸿飞老师为代表。清晰的思路、层次的分明和严密的逻辑与推理是理性主义的典型特征,也是理工科科学家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历练出来的特征。王鸿飞是搞化学研究的,当然不缺乏这种精神。理性者一般都很客观地进行评判,对很多事情有独到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这在王鸿飞的博文中有很好地体现。 3. 谦虚型: 以王德华老师为代表。王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但从他的博文中感觉到了他的谦虚与诚恳、平和与大度,他总是诚恳地提出一些建议和思想,他也很关注青年人的成长,如他的博文应该给国内土博士一点政策上倾斜带给了青年土博士很多的安慰,也体现出了一位长者的风范。 4. 烂漫型: 以马昌凤老师为代表。谁说科学博客网是枯燥的,在这充满理性主义的文化世界里也时时散发着风花雪月的烂漫主义情怀。马老师的诗词很简短,但比较自然、清新,看得出是真情的流露,他不时让我们怀念曾经拥有的一段烂漫情怀。 上面仅是我个人的感受和理解,由于科学网博主优秀的太多,不能一一道来。总之得感谢你们这些优秀的博主,正是你们的努力,才让我们这些才疏学浅的芸芸众生,每日尽情享用你们做成的文化盛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190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