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医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医基础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fqng1008 2010-8-3 16:14
中医药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有临床诊疗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模式的现代化、科研形式的现代化、中医生产的现代化和学术理论的现代化等等。其中,学术理论的现代化是核心,没有学术理论的现代化,其他现代化都是没有内容的躯壳。毫无疑问,本世纪上半叶的中西医汇通、国医科学化,以及本世纪下半叶的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都是中医求生存、求发展的产物,都有一个共同目的:为中医学术找到现代依据,把中医学术推向新的高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人们先后提出了控制中医学、系统中医学、唯象中医学、实验中医学等模式,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本文就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评述如下,以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一、证本质研究 早一段,人们试图以证为突破口来破译中医临床基础的理论奥秘,先后提出了十几个有关证的定义,如症候群、病理过程、病理状态、病理生理过程、标准或准则、人体功能态、异常机能状态、机能反应状态、定型反应形式、概念性的统一体、整体体质反应特征、全身性调控反应的综合表现、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相互作用的综合行为、疾病征象在某时间点上的空间分布等等,从八纲、六经、卫气营血证候,到病因、脏腑、气血津液辨证,以及各系统、各病种的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发掘了众多的证候微观化指标。例如,在八纲辨证中,对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各证都进行了单独的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学研究,其中以阴虚证和阳虚证研究最多,涉及指标有内分泌(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前列腺素、性激素、内分泌腺体形态学等等)、血浆环核苷酸、物质能量代谢(ATP、Na 、K 、儿茶酚胺、ATP酶、尿17-DHCS和红细胞酵解率等等),免疫功能(胎儿甲种球蛋白、淋巴细胞转换、玫瑰花环、补体C3、IgM、IgG等等),植物神经功能(体温、脉率、血压、冷加压试验以及某种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等)等各方面。在脏腑辨证中,对五脏六腑各重要证型都已基本涉及,并与辨病相结合研究了各主要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冠心病、慢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的同病异证的指标差异。在异病同证中尤以肾阳虚和脾气虚证研究最多,前者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能量代谢、血浆环核苷酸、内耳生物电、微循环、微量元素等检测指标挂钩,后者与植物神经系统(胃电图,皮肤电冷反应,尿VMA 等等)、消化功能(血清胃泌素值、木糖排泄试验、唾液淀粉酶含量、胰腺淀粉酶分泌功能、胃肠道钡餐透视、空腹胃液分析等等)、免疫、蛋白质代谢、内分泌(胃泌素、缩胆囊素等等)、生物化学(多巴胺B羟化酶、乙酰胆碱脂酶、环磷酸腺苷等等)检验等联系。在气血津液辨证中,尤以血瘀证研究最多,不仅涉及了众多的指标,还提出了不少学说,如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理论,血栓形成理论、代谢失调理论、免疫功能障碍理论、体液调节和内分泌紊乱理论、血液流变学异常理论等等,是血瘀证涉及的不同病种分类研究的结果。 总之,象所有的热点研究一样,我们在研究手段上追求先进,研究指标上追求新颖,研究范围上追求广泛,研究层次上从整体到脏器、腺体、细胞、分子水平,几乎无不涉及。然而,这一实践逐渐从轰轰烈烈走向冷却,它并不象我们所热望的那样,从宏观到微观、从规范化到客观化、从经验到理论,把证的学说升华成中医药现代化的奠基石。因为几乎所有的指标对证的诊断还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等于或低于50% 的指标,对于临床诊断不仅没有帮助,而且会干扰诊断。由此看来,证本质研究的难点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思路与方向的问题。我们认为,证本质研究至少要克服以下障碍才能有长足进步。 1.从发生学看,证是前人用自然哲学的框架,将朴素的经验(四诊所获)纳入其中的结果(如六经辨证、六淫辨证等所有辨证体系)。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一诊断规范的约定性(形式逻辑的运用)和真理性(受控实验的介入和数理统计方法的引进)都处在初级阶段。如果我们不从发生学上寻求根本改观,只是在旧的躯体上穿上一些新衣,最终必然是牵强附会、不伦不类。 2.从现象学看,证是外在的疾病征象的某种排列组合,并且因人、因地、因时而变动不居。这些外在征象虽然直观丰富,但有时夸大(情感敏感的低阈值者),有时缩小(反应迟钝的高阈值者),有时与内在的疾病征象(实验室结果,较稳定可靠)一致,有时不一致,受医生和患者主观意志支配,不太稳定。这也许是证本质研究中指标离散度大、稳定性差的根本原因。而且,这些外在征象可以是疾病的本质表现(反映主要矛盾),也可以是非本质表现(反映次要矛盾),也可能片面甚至颠倒地反映本质。它们与疾病本质并无一致的根本联系,因而其诊断价值是有限的。 3.从动力学看,辨证论治是自然哲学的科学范式,虽然它成功地捆绑过古代的朴素经验,并相对有效地指导传统中医的临床医疗,但对于现代科技高度发达所获取的大量经验事实(尤其是实验室检测结果),已难有包容之力。因此,我们仍然坚持循名责实、正名求实的传统思维,就不能开动假说-检验(证伪和证实)、范式革命的加速机制,证本质研究就难以摆脱低水平徘徊的困扰。 二、经络实质研究 如果说经络现象是古人的天才发现,那么揭示经络的实质则是现代生理学的一个梦:既然经络现象存在,就必有其物质基础。 40 多年来,经络实质研究者带着这个梦进行了多方面的基础工作:①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基本理清了古人对经络的认识,包括经络组成、循行路线、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治疗反应等等。②通过大规模的人群普查,初步证实了循经感传的客观存在。认为它具有循经性、双向性、缓慢性以及可阻滞性等规律,并可通过针刺手法、入静诱导、提高温度、循经药物导入等方法的激发,提高感传的出现率。此外还有循经性疼痛与循经性感觉异常的现象。③应用多种方法对经络的循行路线进行了检测和显示。如以压迫阻滞针效定位的方法测试出针刺时体表出现的特殊经络轨迹;应用同位素示踪、皮肤低电阻点分布的检测,以及低频声信号的记录等方法,不同程度地检测和记录到某种古典经络路线基本一致的线路或轨迹。④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证明经穴和脏腑之间确有某种相对的特异性联系。一方面针灸穴位可以治疗很多脏器的疾病,另一方面内脏器官的疾患能在体表相应经穴上反映出来,出现反应点、压痛点、低电阻点等。⑤在现代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学说,并形成了学派。例如孟昭威根据循经感传的传导速度,提出了经络是人体第三平衡系统的假说;汪桐根据近代电生理学的研究,提出了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假说;胡翔龙根据某些实验资料和一般生物学原理,提出了经络是以外周循经过程为主导的外周中枢统一论假说;许红根据细胞电生理学知识,提出了经络实质是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的假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大学派,即经络(生物)物理学派,经络实验生理学派和临床经络现象学派(或称高等临床神经学派),其代表著作有《千古之谜:经络物理研究》、《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中医经络现代(实验生理学)研究》和《临床经络现象学》。然而,尽管设想的蓝图十分壮观,尽管已往的工作已取得不少成就,当我们进一步落实和实施攻关和攀登计划时,又出现了重重难关。 首先,大规模人群普查所发现的循经感传线路,不能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因为国内外进行循经感传研究无不以国内统一教材所描述的十四经走行图为前提,这种有已知图谱再进行检测的研究缺乏可信性,必然存在理论渗透观察,甚至功利渗透观察的现象。而且,当时(70 年代)的报告本身就有很大差异,一个作者获得的结果很难被另一作者重复验证,不同受试者出现的感传经络数不同,每条经络感传距离不同,敏感者与不敏感者不同,健康人与患者不同,不同疾病患者出现的感传率不同,同一个体在不同条件下的测试结果不同,这样的经络循行线路是很难确定的。即使经过人工雕琢而确定下来,又有多大的客观实在性而言呢因此,古代的经络走行图千差万别,现代也有经络循行线与经络穴位线的论争,那么经络的本质研究以何为标准呢?现象是本质研究的基点,如果经络线路不能确定,本质研究尤其是特殊结构和物质的寻找,就可能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流。 其次,临床经络现象学派宣称 :在现代科技水平上继续重复古人已做过的实践,在临床中观察与研究循经感传现象,继承古今既有的研究成果,重绘经脉循行图,运用与发展高等临床神经学来成功地解释一切经络现象,并将有关的规律应用或验证于循病诊断与循病治疗的实践,从而取得最高层次上的中西医学相结合的纵深性研究成果,而最终阐明经络现象的科学原理。显然,这种研究尚停留在口号阶段,真正的实质性工作只是边走边看。 三、中医动物模型研究 中医动物模型研究始于1960 年,邝安坤发现过量使用皮质激素小鼠有阳虚征象;1964 年,上海第二医学院首次用中医证候(气虚、阳虚)作为模型名称。此后,伴随着证本质研究的热潮,中医动物模型的研制也逐渐升温,模拟的证候对象从八纲之阴阳、寒热和肾虚、脾虚等证开始而逐渐普及于卫气营血、六经等其他证候,至今已复盖所有的辨证领域,各证型的造模方法也越来越多。例如血瘀证的动物模型,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根据血瘀证病因病机而制作的动物模型,主要有:①根据内感忧怒,外感寒邪致血瘀而制作的动物模型;②外伤血瘀证动物模型;③衰老血瘀证动物模型;④气滞血瘀证动物模型;⑤阴虚火旺所致的慢性血瘀证模型;⑥离经之血滞留的血瘀证模型;⑦血虚或脾虚所致的血瘀证模型。另一类是根据血瘀证研究中发现的病理生理改变而制作的动物模型,主要有:①全身性微循环障碍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血瘀证模型,如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的兔急性血瘀模型、静注羊水或凝血酶所致血管内凝血的动物模型、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等等;②局部血液动力学障碍的血瘀证模型,如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微血管痉挛、血流停止性血瘀模型,结扎冠状动脉或脑动脉造成心肌梗塞或脑梗塞作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血瘀证模型,血栓性血瘀动物模型,局部炎症性血瘀证模型,放射损伤性血瘀模型,肠粘连型血瘀证模型,实验性炎性水肿性血瘀模型,组织增生、变性型血瘀证模型。 总之,中医动物模型的研究在证本质研究、中药药理研究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支持鼓励的研究项目。然而,它在方法论和科学学上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1.病因的多元性难以兼顾 例如太阳病模型,病因为风寒袭表,其风寒不能和气象因素划等号,更重要的是微生物致病因子。但如果以病毒感染造模,还能算太阳病模型吗?又如痹证模型,风寒湿三气,杂而成痹,是否也包括微生物因子呢?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机体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是否也得考虑?如果都考虑周到,又怎样与西医病的模型相区别呢? 2.症状的表述无法实现 症状是证的基本要素。动物无法表述自己的感觉,无疑,证候动物模型少了一个重要支点。 3.病程的漫长性难以做到 例如以大黄、利血平等药物复制脾虚模型,以大承气汤复制太阴病模型,以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复制阳虚模型,至多是某些药物的急性毒副反应,往往为一过性的,与引起脾虚、阳虚和太阴病的漫长病程和发病机理大相径庭,其治疗难度也迥然有别。 4.证候的复杂性无法反映 例如脾虚证,它是伴随具体疾病而出现的一组共性症状,它可以出现在不同疾病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系统(消化、呼吸、泌尿、心血管等等,甚至内、外、妇、儿科)、不同病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月经病等等)所表现的类似症状,实际上有质的差异。因此,任何一种脾虚模型都不能概括所有脾虚证候的本质。而且,就实用性和科学性而言,并不是单纯模拟一组症状就能揭示脾虚本质;脾虚本质在不同疾病中有不同的意义。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病证结合造模,但如果病证结合造模,又和西医模型难解难分。例如萎缩性胃炎的模型有多种复制方法,无论哪一种方法造模,其动物的异常表现都有脾虚症状相伴随,能成功地解决其脾虚证候,实际上也就是解决萎缩性胃炎的病。之所以提出上述问题,是希望广大同仁携手共进,把我们的中医情结化作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认真分析,仔细研究,争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发表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5):4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4520 次阅读|1 个评论
传统中医学的现代思考
fqng1008 2010-4-2 05:23
传统中医学发展到今天,表现出极大的矛盾性:既有全球性中医热、针灸热与国内医界乏人乏术、信仰危机的鲜明对比,又有保持特色和中医现代化的尖锐冲突,诸如此类问题常常使人困惑不安,也直接干预了其战略决策。为此,对传统中医学进行宏观考察和理论剖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医特色分析 早几年,随着东方文化回归热和寻根热的兴起,保特中医特色成为中医界的热门话题。何谓中医特色?尽管其外延各说不一,其内涵似乎可以这样规定:所谓中医特色,是指华夏民族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受民族经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态(思维方式)影响所形成的,对生命现象和疾病事实的独特认识及其独特的诊疗风格(其中,独特二字就意味着以现代医学和其它传统医学为参照系或比较尺度)。今天,当我们用动态观念全方位考察科学史和当代科学的发展趋势,就会发现某一学科的特色总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整个科学却始终处在融汇、渗透、分化、变动之中。诚然,特色(即矛盾的特珠性)是事物独立存在的内在依据,但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认识的飞跃,昨天的特色可能成为过去的历史,明天将产生新的特色。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的: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消逝着。 然而另一方面,当代中医热、针灸热又似乎为保持特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它使显而易见的常识变得模糊起来。其实不然,为什么中国不能产生近、现代科学?为什么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潮水般的冲击,中国所有的传统科学几乎一下子土崩瓦解,唯独中医苦苦挣扎之后保留下来,奥秘何在?恐怕古代朴素而辩证的自然观、古代综合而整体的方法论,仰或传统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中医志士仁人的誓死捍卫都不是根本原因,主要还是中医有效而实用的临床经验。国际性的中医热、针灸热也是热在它的以自然疗法为主的实际效应上,热在现代医源性疾病日益增多和对疑难病症治疗束手无策的前提下。 中医热病学的兴与衰,便是典型的例子。数十年前,威胁人类生命的大敌是热病,近三、四十年来它逐渐让位于心、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等等。然而就中医本身而言,热病学是发展得最完善、最具特色的,前有《伤寒论》,中有火热论,后有温病学,有一整套的理论和实践,在磺胺药和青霉素发明和应用之前,中医治疗热病远较西医效果好,那时西洋医生在中国开的诊所多是牙科或眼科。可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抗生素的广泛运用及其免疫学的蓬勃发展,西医在短短几十年内就控制了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传染病,消灭了一些死亡率极高的烈性传染病。当今中医治疗热病的疗效并没有降低,其诊疗风格并没有改变,然而却逐渐受到冷落。因此可以断言,任何理论一旦变成屠龙之术,即便是千般特色、万般保持,最终也难以坚守下去。 二、中医理论考察 当我们用科学哲学的眼光来评价中医学理论,通常有三种角度。 1 .从中医学的逻辑特点出发,认为中医理论是一种约定俗成 首先,概念是理论的逻辑出发点,中医概念由于缺乏严格的科学规定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如肝阳、肾阴、脾气、胃火、肺金、风寒、湿热等,似实而虚,若有若无,其物质概念虚化,属性概念物化,二者混淆之后无物可验,无象可察,人们长期厮守着一种空洞的约定。继而,由这种空洞、模糊、笼统的约定性概念演绎出来的中医理论大厦,也体现出明显的约定性特征。例如疟疾的病理是风、寒、暑、湿、痰浊之邪,伏于少阳半表半里,用小柴胡加常山、草果等治疗是和解少阳,祛邪截疟,它并没有反映疾病现象和医疗事实的本质原因和内在机制,人们还可有多种说法与之相持不下。这就是约定,可此可彼,可独存可并立,人们接受任何一种都无关紧要。由于没有科学检验作为标准,中医理论呈现出长期争鸣,各有其是或从一而终、因袭相守的局面。尽管历代医家也力图从临床事实中去寻找依据,却难以突破逻辑体系的惯性作用。 2 .从中医学的实用性出发,认为中医理论是一个贮存和再现经验事实的工具系统 就象磁带贮存声音或图象,文字记载事件和思想。例如风热袭肺的理论陈述,我们不必计较其实际内容 风热 为何袭肺,它只是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胸闷、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疾病表象的载体(或代称),辛凉解表,宣肺泄热也不论其所指为何,是否确凿,它只是银花、连翘、桔根、薄荷、牛蒡等方药组合载体。这样,理论无非使经验知识化繁为简,变无序为有序,运用起来方便简单,临床上说到风热袭肺,一系列证候表现便不言而喻,提起辛凉解表,一系列方药组合就随机而现。作为工具的中医理论,与其约定性相似,只联络有关临床事实,并不表达真实机制,或此或彼无须考察是否符合客观实在。中医理论的这种工具性特征,表明中医学仍停留在经验水平,这种貌似理论的经验工具极大地妨碍了中医经验的理性化要求。 3 .从中医学的客观性出发(即追求理论与实在的符合),认为中医理论是一种以思辨猜测为主的未经科学检验的假说体系。 实证论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问题 - 猜测 - 反驳,通过不断的证伪猜测来逼近真理;一种是经验 - 假说 - 理论,通过不断的证实假说来发展真理。总之,无论证伪或证实,科学检验都是重要的环节。假说或猜想是事实机制的探讨性求索,科学检验是测定其客观与否的唯一途径。由于中医理论的约定性或工具性特点,由于中医学中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严重脱节,科学检验就变得无足轻重,可有可无。而且,一些似实而虚的约定概念,一些由这种概念推演出来的理论原则,一些可此可彼的经验载体(或工具),何以验证?何须验证?然而,没经科学检验的假说,即使源源不绝,并演绎出严密的体系,由于其每一个网结都缺乏客观实在的支撑,如同一个折断了右翅的大雕,花费十倍气力也只能在原地拍打,它们没有向真理迈出最后而又最关键的一步。 三、中医治学反思 如果说经学思想和治经学的方式对中医学的发生和发展曾产生过重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后来,它注定地要对其突破和升华形成巨大的阻碍作用。 1 . 崇古尊经窒息了面向事实、注重实践的求实传统 孔子提倡君子有三畏,对于天命、大人、圣人之言必须畏而敬之,他治学自称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医界儒者经法古则法必仲景,言必内、难。如徐灵胎宣扬言必本于圣经,治必尊乎古法,认为《伤寒论》字字金科玉律,不可增减一字;陈修园更奉仲景为孔丘,比《伤寒论》为四书。这种风气弥漫医界,许多人束发就学,皓首穷经,注疏发挥,烦琐考证,把医学研究的对象由病人异化为典籍,研究目的从探讨疾病规律变成争符先贤原旨,导致理论脱离实际,甚至临床疗效也成了经典理论的诠注和阐释,人们很少从医疗事实本身去认识和发现其内在机制。 2 . 求同排异淹没了勇于批判、大胆创造的冒险精神 孔子修性治学,以中庸为最高境界,程颐释为不偏不倚谓中,恒常不易之谓庸。这种求同排异、忽视变动的思维方式是科学进步的最大障碍。古希腊医学能在近代脱胎换骨,突飞猛进,很大程度取决于一大批长于批判、勇于探索的疯子,维萨里向盖仑挑战,帕拉塞尔苏斯抛弃了希波克拉底的四元液学说,他们一次次更新着医学理论,把古希腊医学带到了近代医学的行列。然而,中医学却云集了一代又一代以经典是非为是非的信徒,即使在今天,著述立说引几句前人的结论就言之有据,提新观点如果不找几条经文作靠山就不踏实。因为的确,标新立异、离经判道就会受到冷落和鞭挞。君不见,闪灼着现代微生物学之光的戾气学说,追求脏腑真迹的求实学风,至今仍拒于医门之外?!传统理论的惯性和众多医家的排异心理构成一种极大的淹没力量。 3 . 直观思辨排斥了严格检验、严密论证的科学逻辑 与理学家强调尽心明性、默识心通相一致,中医学注重直观类比和医者意也。由于传统文化中形式逻辑和数学语言相对薄弱,人们只得借助取类比象和思辨猜测来建立医学体系。后来又由于实验方法的长期落后,这种表象经验加思辨联想组合的理论体系不仅无法接受科学检验,而且削弱了为更深入考察机体、环境和疾病的微细联系和微观结构而发展工具的迫切需求。 4 . 重用轻理抑遏了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水乳交融 与重视礼教的 伦理型 文化一样,中国古代科技也表现为绝对地以国家 实用 为主,数学为了测量,天文学附于历法,生物学知识存在于农学和医学之中。尽管中国科技的实用性是其长期居于世界前列的重要原因,但实用的价值取向终将局限人们思维的升华,也注定了中国科技不可能进入更高层次。它是近代科学不能在中国产生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大致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或中古型的理论(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序言》)的根本原因。因此一方面,中医学基础理论研究拘于《内经》体系,长期徘徊在思辨的迷宫里;另一方面,其应用研究始终处于黑箱调节的经验水平。人们的实用观念决定了其只求想当然,不求所以然的实践特点。随之,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形成两个各自封闭、互不干涉的小循环圈。而且,应用过程中提供的事实和问题,全都可以在万能的理论中找到现成答案,人们逐渐对探索未知失去兴趣,基础研究变得可有可无起来,根本难以产生临床 == 基础的加速发展机制。 发表于《医学与哲学》 1989 ( 8 ): 19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0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范式的示范——中医学体系为什么一脉相承
fqng1008 2010-4-1 09:30
一、模版效应:复制再生功能 中医学中,《内经》和《伤寒论》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据付元谋的硕士论文从《伤寒论》研究专著书目看《伤寒论》研究体系的结构、形成和发展中统计,国内外研究《伤寒论》的专著达 1061 种,研究《内经》的也有好几百家,加上近年来的论文、论著,更是扬扬沸沸,壮观非凡。而且进一步说,几乎所有的医著无一例外地按它们的思路进行构想。它们并非最古老的医籍,为何如此受人青睐?我们认为,《内经》提供了有机自然观,《伤寒论》总结出黑箱调节原则,正是他们凝聚了从基础到临床的中医学基本体系,后人以此为楷模是其必然选择。这很象分子生物学中的模版学说;在遗传过程中,带有密码信息并起着模型或样板作用的 DNA ,在一定能源供应和酶的参与下,能使周围的单核苷酸聚合起来,进行自我复制。 有机自然观和黑箱调节为什么会成为中医学的遗传密码并产生模版效应吗?功能与结构是互相关联的。中医学的有机自然观有如下特征:( 1 )天人合一思想;( 2 )取象比类方法;( 3 )圆满的思辨体系。三者前后呼应,构造古代科学的学术体系。天人合一思想提供拟自然、伦理化的思维方式,取象比类为其基本方法,完善的体系为其追求目标。在人类认识的早期,深入事物本质,追究内在机制是力所不及的,那时的学说借助直观外推,参合天理人情,能够自圆其说就成。这是比较轻松的,明智的古代学者也只能凭仗一种轻松的方式来构成原始科学的框架体系。而且,与他们的愿望一致,这种体系圆满得毫无空白,对一切问题都有现成的答案,它为后人带来很大的方便,也带来了严重的惰性。 与有机自然观相比,经验的黑箱调节来得艰辛得多。人类对医疗的探索可谓久去,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诞生以前,为了战胜病痛的折磨,他们从多方面尝试,一次次总结到经验,又一次次失传,周而复始,孜孜以求,经验终于渐渐多了起来。张仲景的功绩不仅是收集整理,更重要的是使诊疗模式化。《伤寒论》的黑箱调节体现了三大特征,即随机化原则、试探性原则和个体特异性原则,归根结底是辨证立法,随证加减。由于这种思路的产生,临床医疗逐渐变得明晰和有章可循。 二、整合作用:消化吸收功能 中医学能够发展壮大,并一脉相承,同所有生命有机体一样,吸收外来营养为我所用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整合同化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1 . 对哲学思想的转换利用 佛教传入中国,曾引起很多人的批判抵制,三教合一后再也没有人视为异已。有人用吃饭来比喻中国文化消化印度佛教,说这餐饭整整吃了一千年。中医吸收本土哲学远没有这么艰难,某种新观点一经提出,它就能信手拈来。理学的《太报图说》引起了命门的研究热潮,精气神形互化、先天后天之说也盛行一时;去人欲,存天理的人性论则直接孕育了朱丹溪的相火论和主静节欲观。 2 . 对医疗事实的编织串连 任何科学体系,都要对经验事实作出解释,解释得越彻底、越准确则越先进。它们在解释的同时也就将其包容进来,转化成自己不可分割的部分。中医学也是这样,对于历代的经验和观察事实,作宏观层次和横向联系上的阐发,它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例如发热性疾病,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创立黑箱调节的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首先将其总结在《伤寒论》中。后来麻黄、桂枝等方剂受到临床医疗的挑战,人们运用表里双解药物治疗热病初起的经验,刘河间又以火热立论概之。后来江南各地运用辛凉轻清透邪的医疗经验,叶天士又以《温热论》进行阐发。尽管热病学说几经变迁,却始终盘旋在拟自然的六淫外感说之中。这样,诊疗经验在传统范式的示范下寻求解释,传统模式在解释诊疗经验的过程中得到扩展。 3 . 对外来医学的加工改造 对外来医学的加工改造和兼收并蓄能力,往往能体现一种医学体系的先进与否。汉代以来,中医不断从朝鲜、越南、印度、阿拉伯等国引进药物、方剂和诊疗经验,加工改造后纳入自己的诊疗体系。近代以来的情形则有所不同,当西医以完整体系打入之后,我们的同化能力就显得难以驾驭,反而出现被对方吃掉的趋势。如果说弃医就药是其明朗化反应,一些慢慢消化的迹象却有增无减。中药和临床经验经现代机制阐述已面目全非,竟与传统体系格格不入起来;中药经化学提取、药理分析后就成为西药,被别人包容去了。近年有睿智之士提出西药中药化和微观辨证等等,意在发挥传统体系的消化吸收机能,但碍于结构性自然观、白箱剖析和严格实验与有机自然观、黑箱调节和模糊经验的差异,如果生吞活剥,仅弄成个原理上近似,实质上消而未化,吸而不收,仍是成败难卜。 三、排异反应:免疫解毒功能 排异反应是保护自己的主要表现,它与整合作用相反相成,通常二者有同步效应。如果说传统中医学在吸收吴又可逐邪说和王清任的气血理论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排斥杂气学说和寻求脏腑真迹的白箱化要求,体现了其消化吸收功能和免疫解毒功能均较旺盛的话,后来对于近、现代医学的排斥和整合能力则显得越来越衰弱了。 中医学对异体的排斥更是这样。西医传来中国,最初就引起不少抵制。后来,以中体西用为宗旨的中西医汇通派颇有气魄,他们在临床上中西药合用,在理论上以中释西或奉述西学之理中已有之,意在将其消化吸收,为我所用。如果说白虎汤加阿斯匹林的配合模式颇为默契的话,理论上终于汇而未通。其后的医学科学化则有几分为它所用之嫌,因而有人骂它为非驴非马的杂种医。近年来提出中医独立发展,又一次反映了这种内在要求,一方面说明传统体系的消化能力和免疫机制同步衰退,另一方面表示为保证各种功能活动正常进行更新范式的必要性。 四、互补原理:代偿调节功能 大多数人都同意这种说法,近代科学的产生是分析方法的胜利。然而在近代以前,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代东方,原始科学结构都缺乏实证精神,那是重思想、轻劳动的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古代的贤哲们从不把自己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研究具体事物,他们在博大的天地间自由思辨,毫无拘束,虽然产生了许多天才的思想,因为他们脱离实际和好高骛远,也留下了难以严格求证的缺憾,这种缺憾一直持续到近代。鉴于篇幅,我们不在这里分析近代实证精神的形实因素,但实证精神确实提供了发展工具和技术,进行受控实验和健全分析方法的要求。中国的传统科学(包括中医)没有走上这一步,是什么原因呢?大约与它们的双重互补调节机制有关。 从思想背景来看,中国社会一致是儒、道二学互补的文化,儒家的 注经 传统和 直观合理外推 的思维方式,与道家的崇古风气和无为而治的神秘主义,都是实证精神的主要障碍。从中医学内部来看,它虽属应用学科,原始科学结构的思维惯性却始终没有突破。其拟自然、伦理化的理论虽然与事实机制相去甚远,它的自圆其说和能够解释一切的高谈阔论,对事实不是缺乏解释,而是缺乏确切解释。这样,用现实的学说去阐述事实,用新获的事实去诠注理论,二者又形成互补,对医学体系内部的融洽和谐起了很大的调节作用。因此,为验证理论而发展工具技术,采取分析方法,进行受控实验都变得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五、运转机制:循环运行功能 近、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取决于它内部的循环加速机制,即由构造性自然观(科学理论)与受控实验、开放性技术组成一个三者相互促进的大循环系统,从而赢得加速效应。中医学长期缓慢发展,又是处于一种怎样的运转机制呢? 如前所述,有机自然观凝聚各种医疗经验和观察事实构成中医学体系,因此,它也直接制约其运转机制。中医学理论基本上是《内经》的翻版,且不论注经者如果以寻求经旨要义为目的,其学派产生也多以经典条文为依据,加上自己的理解阐发而成。朱丹溪以善用四物黄柏汤等方药著称,他就到《内经》中找出阳道实、阴道虚的条文,悟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为自己立论。张景岳善于运用熟地等药,他创造的左归丸、饮和右归丸、饮,是循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理,就到《内经》中找出阳气者若天如日,失真所则折寿而不彰等条文批判丹溪,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李中梓的先后天根本论,受启发于赵献可的肾水命火说和李东垣的《脾胃论》,其理论根据均来源于《内经》。《伤寒论》是《素问 热论》的发展。火热论是病机十九条的发挥。真是门户虽多,道归一统。这是有机自己观的神奇力量,人们只能在先辈创造的《内经》范式里寻求示范。 中医理论以《内经》为大前提无限引申,一方面,因为大前提的虚构,演绎的结论难以真实;另一方面,一环复一环的简单循环,不可能构成加速运动。与所有古代科学相同,由于实证观念淡漠,人们总是在旧理论中寻找新事实的解释,尽管十分牵强而又不精确,也不去再问几个为什么,理论发展失去了最直接的动力。而且,有机自然观的理论没有预见性它不能导致新事实的发现,经验积累也只能靠各个医家长期摸索,反复试探,其缓慢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为什么现在仍要强调抢救老中医经验而其他学科不是这样呢?因为经验和理论没有形成必然联系和循环效应。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人觅而得,人亡而失,人们长期在经验医学里徘徊,每个医家都要摸索半生,才名、老双收。当然,从形式上看,经验和理论并未分离,但经验不仅仅需要一个解释,而要确切的解释。世界上的事物是通过其内在机制而紧密联系着的,准确的理论才能把握事实间的真实联系,从旧事实中引出新事实,新事实又得出新理论,如此循环而产生加速效应。现在不少人在探讨某理论(如肾开窍于耳、肺与大肠相表里等等)的实质,这是令人惊奇的。理论本来就应该是事实的实质,研究实质的实质意味着什么呢?总之,中医的经验和理论长期在两个各自封闭的小循环圈里缓慢运转,这就是历史表象后的内在机制。 六、结语:范式更新 任何事物能够存在,都有其神奇功能,当它结构老化和功能衰退之时,就预示着新事物即将产生。中医学模式发展到今天。日益落伍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是因为它从传统科学全面崩溃之日起,就失去了理论交流的广阔天地。因此,突破有机自然观和黑箱调节是当务之急。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实际工作。例如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和提取,药效学和药动学的阐明,炮制机理的揭示,各种复方和各类中药的药理研究等等;又如临床上,探讨针灸、按摩、气功等各种疗法的现代科学机制,用现代病因病理和各种临床检查指标解释和观察疗效,而且,人们正在现代医学体系几乎所有的病种里总结中医的疗效和治疗规律;在基础研究领域里,人们把中医理论还原为经验事实,重新探讨其内在机制,如脏象实质研究、卫气营血、八纲辨证以及各种证候的实质研究等等。总之,不论我们情愿与否,中医的传统范式正处在悄悄的替换过程中,中医的理论特色正在缓缓地隐退着。也许实践大多走在理论之前,我们很多人对此没有清晰认识。然而,惟有明确的理论才能指导自觉行动,自觉行动才能带来高效益。 发表于《医学与哲学》 1989 ( 6 ): 36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医学基本概念的哲学思考
fqng1008 2010-3-29 09:08
概念是理论的逻辑出发点。当我们以现代医学哲学的角度来审视中医学基本概念的时候,就会产生该学科的发生和发展、现状和前景的实质性思考。 一、发生学考察 日本著名逻辑学家末木刚博指出,中国的逻辑是以正名论为中心的。所谓正名,即辨正名称、名份(《辞海》)。这一观点最先由孔子所倡导,他鉴于当时社会变动所引起的名存实亡、名实不符的现象,提出了必也正名乎的主张,随之引起了名实问题亦即名称(或概念)与实际事物关系问题的长期争论。尽管各自根据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去解释和论证,但要求名实相副的目标却是一致的。然而,正名逻辑却没有考察要实现名实相副的重要工具定义和定义规则。 定义,亦称界说,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即指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形式逻辑的定义方法是把某一概念包含在它的属概念之中,并揭示它与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它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因而定义的公式是:被定义概念=属+种差。定义的规则有:①应相称:即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相等;②不应循环;③一般不是否定判断;④应清楚确切。由于缺乏对形式逻辑的研究,中医学基本概念的名实问题,至今仍未得圆满解决。中医学概念的确定方法(或命名形式)大约有: 1.举实 通过考核,为实际事物给出一个名称,即以名举实,或取实予名。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方法,正如《荀子正名》所云: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2.移植 从其它学问中直接搬来一部分概念运用于医学之中。类似于《墨子.小取》中援和侔的认识论方法。中医学理论体系与中国古代科学同根共壤,它们融合在自然哲学的母体之中,又各自吸收着彼此的养分。中国哲学曾两次大规模涌入中医学体系,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了中医理论框架的建构和形成;第二次是宋明理学,促进了中医学派的争鸣和理论创新。从阴阳、五行、精气学说,到道家、儒家、佛家经义,概念的移植是其施加影响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局限,传统中医学缺乏基础研究,其生理、病理、药理学说只能借助于推测和猜想,自然哲学正提供了这样一种方便,其思辨性或一般性概念大量涌入,使中医学理论得以顺利早产。 3.嫁接 将两种不同的概念结合在一起,获得新的含义,例如心火、脾气、肾精、肝阴、虚火、痰湿、肺燥、阳黄、阴火、肝木等等。其特点主要是将一些实体概念与抽象的哲学概念进行嫁接,如脏腑组织与精、气、阴、阳、五行以及六淫、虚实等相结合。这些概念似实而虚,若有若无,带有明显虚构和假设的性质,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缺乏可检验性。 4.类推 将某种概念推衍其外延,形成其子概念体系。如气的子概念有营气、卫气、宗气、元气、大气、谷气、清气、浊气、正气、邪气、湿气、痰气、水气、脏气、腑气、经气、真气、气滞、气郁、气结、气陷、气阻等等。 二、逻辑学分析 现代科学概念有三大特征,即可确定性、可检验性和可变动性。中医学基本概念是否也具有这三大特征呢? 1.可确定性 指科学概念应该反映事物的本质,并明确地规定其涵义。现代物理学家波恩说过:我建议用可确定性来表达科学思维的基本法则(虽则我在辞典中并没有查到这个词)。一个概念,不管是否可以应用于特殊情形,只要它是可确定的就使用它。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明确地揭示了概念的内涵,才能使科学概念具有可操作性。所谓概念的可操作性,是指概念的意义等同于一套相应的操作解释,例如肿瘤、休克、心肌梗塞、炎症等等,都可以通过某些操作结论来作出本体的解释。而医学史上的许多思辨性概念,如灵气、奴斯、活力、动物热等,由于最终无法由操作找到本体论的解释而逐渐被淘汰。从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可以看出,大量生理、病理、药理学概念没有明确的能反映本质特征的内涵,并无法找到操作性解释。显而易见,以寻找客观指标为中心的证本质研究、脏腑本质研究,实质上是试图为传统概念确定其操作性解释,这就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首先,既然传统概念已经明确地反映了其本质涵义,那为什么还要通过操作手段去寻找已有本质涵义的本质(本体论解释)呢?因为实际上,所有的病机以证名只是一组疾病表象的代称,而并非其本体反映。其次,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的一些概念,象肾阳虚、脾气虚、心气虚、肝郁、瘀血、阴阳、寒热等等,看起来似乎为它们找到了操作性解释,实际上却十分别扭,显得牵强附会。因为事实上,传统概念原本没有这样一些附加条件,它并不以操作性原则为定义标准。故尔,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以见于多种非瘀血证的病变,环核苷酸、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改变等并不能确定为阴阳的特异性指标。 2.可检验性 指从科学概念所蕴含的意义出发,加上其它辅助条件,就可以导出可由实验直接或间接来加以检验的命题。爱因斯坦认为:物理学中没有任何概念是先验的必然的,或者是先验的正确的。唯一地决定一个概念生存权的,是它同物理事件(实验)是否有清晰的和单一而无歧义的联系。科学概念的可检验性是与其可确定性紧密相关的。西医病理学概念肿瘤、休克、心肌梗塞、炎症等等,可以通过操作来确定,也就可以通过操作来重现和检验。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大多数中医学基本概念就无法检验。例如湿热,究竟是一种致病物质还是一种气象因子呢?湿热通过什么途径,怎样进入人体,又是如何熏蒸肝胆的呢?这种邪气无法捕捉和检测,只属于思辩和虚构,一旦操作起来而把握的东西就变为其它而非湿热了。 3.可变动性 指科学概念不是静止和僵化的形态,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可能随着科学认识和观测手段的发展而变化,甚至被淘汰。这种变动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涵义;一种是废弃原来的概念,引入新的概念。科学概念的可变动性也是由上述两个特征所决定的,它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大多数中医学概念无法操作,缺乏可确定性和检验性,也就失去了修正和淘汰旧概念、创新和完善新概念的重要方式,形成了名存实亡、名实不副的混杂局面。正如尹文所云,万名俱列,不以形应则乖,中医学各种概念内涵不清,分类不明,以致于后世医家不得不进行大量的传、注、笺、疏,通过训诂而求字义,结果张氏说张,李氏说李,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例如《伤寒论》的六经,由于作者没有做出操作性解释,后人有认为是经络,有认为是部位,有认为是阶段,有认为是脏腑,有认为是气化,又无法用实验来决定它的生存权,也就不能进行概念的修正和更新了。 三、动力学研究 动力学研究速度和运动。科学动力学则是研究科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正名逻辑及其形成的概念对中医病理学体系发生、发展和变化有什么影响呢? 1.正名逻辑维护了传统中医学的稳态结构 正名求实或循名责实是正名逻辑的主要目标,因为古代先圣取实予名之后,并未对所命之名作严格的定义,而是随文衍义,以意附文,后代学者就要遵循这个名去寻找它的原始涵义。本来从字面上看,求实和责实都非常可取,但由于崇古尊经的传统观念,加上一个正名和循名,就成了固守先圣所定的名,去附会与此相应的形或实,而不是从实际出发,去反思称谓某形之名的准确性、清晰性和唯一性如何。这样一来,传统中医学体系的稳定性就大大加强了。因为后代医家的主要工作就是循先圣所定之名,求符合之实,即使争论不休,也以独有心得的诠释和灵活运用为自豪,贵能超乎规矩之外,不高规矩之中(陈修园《医法长沙》),根本不敢思考先圣之名、祖宗之规会有什么差失。因此,中医学的概念体系或逻辑大厦从一诞生开始,就牢不可摧,能够一脉相承,延绵至今。 2.描述性定义阻碍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追求 以名举实和取实予名的要害是为事物给出一个即可,而不在于这个名是否反映了该事物的本质特征。因即可以称它为描述性定义而非实质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的消极影响在于,逐渐培养人们并非一定要关心事物本质(或本体)的思维取向。例如,引起外感病的六淫概念,经典著作已经规定了它的权威定义,是指超常的六气,因而谁也不会再去关心它们的本体是什么,又是如何从体外进入体内,怎样引起疾病表现的?尽管当时和现在都无法进行研究,但更遗憾的是人们根本没有这种想法。在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时候,人们常常把火与炎症拉到一起类比,好象二者所指有同有异,但从概念看,二者又具有本质差异。炎症的内涵有其本体解释和操作性说明,火的概念就大不一样,它移植到中医学后,只有一个不确定的描述性定义,可以是正气,如少火、命门之火;可以是邪气,如火毒、阴火;可以是脏腑功能失调,如肝火、胃火、心火等等。 3.流动性概念导致了训诂之学的兴旺发达 或许,中医学概念的辩证逻辑特征与命名者的主观随意性有一定关联。这种随意性表现在命名时缺乏必要的约束和规则,运用时又随文衍义,附意于文,因而成就了其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流动性特征。由于它本身没有明确的定义和一贯性解释,就给后人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从而不得不花大气力来建立一门训诂之学。 发表于《医学与哲学》1993(7):25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3753 次阅读|1 个评论
论中医学发展缓慢的内在机制
fqng1008 2010-3-24 00:34
科学史告诉我们,自然科学在自然哲学的圈子里兜来兜去了两千年之后,以伽利略、牛顿为代麦的近代科学家把自然科学从哲学里独立出来,与数学相结合,翻开了科学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与此同时,西方医学以解剖学为先导,在自然科学的分析阶段脱胎换骨以后,以实验医学的面貌和气概,如饥似渴地吞食其它自然科学的养料,迅速地成长壮大起来。中医学则不同,它没有跟上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步伐,却完整地保留了自然哲学医的框架。如果我们感到这种情况落伍于时代,落伍的原因则应该从它的内部结构和机制中寻找。 一、从黑箱方法说起 早几年,许多人把控制论中的黑箱方法和中医学辨证论治联系起来考察,发现中医学蕴藏了大量的黑箱方法,一时惊诧之声不绝。其实,黑箱方法和经验性是一对孪生兄弟。黑箱方法所追求的是输入和输出的确定性关系(即经验),经验的内部机制正因为是个黑箱才没有达到科学理论的高度。 那么,什么是科学理论呢?一般而言,科学理论的任务是为了正确地解决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内在机制,要解决 为什么 的问题,而不仅仅是 怎么样 和 是什么 的问题;科学理论的实质,在于要反映出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的具体规律,在于它的客观真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作用。尽管解释和预见以及科学理论来源于经验事实,但它们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经验事实上升到科学理论要走一段很长很长的路,要通过提出假说和验证假说等中间环节。下面,我们结合上述认识来看看中医学理论的发生、检验、作用和免疫等机制。 二、中医理论的发生机制 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有一个艰难的历程。史前的纯经验时期,人类就象在茫茫的黑夜里摸索着零碎的、散乱的、随时就会遗忘的知识片断。当踏入理性思维阶段,最初的尝试往往只有广度没有深度。那时有多少事物环绕着人类,而最先被考虑到的是事物间的联系。那时的所有知识都包容在一个总体框架之内,直观、思辨、类推和原始的整体自然观为其方法特征。那时对于任何一个具体问题,常常采用千篇一律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或者从天上到地下、从社会到人格,把仅有的知识拿来联系、类推和说明, 用理想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臆想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想象来填补现实的空白。 (恩格斯语)这就是自然哲学时期自然科学的情景,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近代实验科学的兴起。 中医学理论发生在自然哲学的自然科学时期,它深深地烙印着这个时代的历史痕迹:( 1 )用哲学的普遍性概念替代医学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命名。有的直接引用,如精、气、神、气化、生克、阴阳等等;有的经过改造,如肺金、脾土、肝气、相火、心阳、肾间动气等等。( 2 )用哲学的一般性原理替代医学特殊问题的解释。如用精气的升降出入、阴阳的对立互根、五行的比类取象、生克乘侮来说明人体生命过程和疾病发生、发展和预防的具体事实。( 3 )用事物的表象来譬比、类推医学研究对象的内在机制。如用六淫及其特性来解释外感病的病因、病理和药物的药程,用四气五味解释药物性质,用君臣佐使解释药物配伍等等。 上述现象有哲学 代替论 的倾向,用一个形象的术语来说就是 拉郎配 (其它古代自然科学也是这样)。当医学的经验事实一时无法揭示其内部机制而又企图解释时,就临时匆忙地拉一些表象经验或哲学原理来充当说明;这种生造的关系一经协定(即约定俗成),就相伴至今,经验和理论维持着一种 没有爱情的夫妻生活 。毕竟,事物和现象有它自身的具体机制,只有它自身的机制才和它形成深厚的必然联系。这正是中医学现代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三、中医理论的检验机制 鉴别一种学说或理论是否为科学理论,关键看它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是否能够接受客观事实或实践的检验。中医理论是科学理论吗?经过几千年临床医疗检验的中医理论难道会不科学吗?!然而,如果我们过细地推敲一下其检验机制,就会发现和其它自然哲学时期的自然科学一样,中医理论有它的不可检验性以及临床医疗对理论的检验的局限性,下面先看两个例子: 例如, 肾藏精 的学说,且不论前人最初怎样把精液由前阴所泄与肾连在了一起,又不论精液与生殖的关系又怎样扩展到人的生长发育、性功能等方面。如果实际地考察肾为何体,精为何物,它们今天已成为虚设的概念,纯粹的主观规定或习惯说法。假若今天仍有人要别出心裁,提出并非 肾藏精 ,而是 肠藏精 或 肝藏精 、 脾藏精 、 心藏精 (这些并不是不能够附会到一起的,甚至也可以找到 现代依据 )。那么, 肾藏精 将以什么力量和方式去战胜其它呢?是用习惯、传统还是用事实呢?倘若他继续阐发,如果肠(或肝、脾、心等)不藏精,就会出现男子精少、阳萎不育,女子无月经或原发不育以及小儿发育迟缓、智力不全或成人早衰等,用补肠(或肝、脾、心等)之剂治疗,如大补元煎的方药,难道不也是千百年临床实践所证明了的吗?难道不也可以指导临床医疗吗?事实上,临床所检验的并不是 肾藏精 或 肠藏精 本身,而是大补元煎的方药治疗生殖、发育等一系列病证的经验事实,真正的理论(即假说)并未得到检验。如此,这种理论仅属虚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或此或彼、或留或弃对临床并无多大影响。退一步说,如果有人问上述一派症状何以知道是 肾不藏精 ?我们只能回答,肾不藏精就引起这一派症状,或因为用补肾精的药物治好了它。那么又问怎么知道这些药物的 补肾精 作用呢?我们只好又说,因为服用它, 肾不藏精 的症状得到改善,就只能这样简单重复,循环印证。 再如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 的说法,有人说这是体循环的提出。实际上营气和卫气只是一种猜测性的设想,我们既捕捉不了它的物质实体,其运行轨迹又无象可察,何以证其有,何以判其无呢?然而我们对它的功能,对它的病理及证候却记载得十分详实,并且诸如 调营卫 、 固表气 、 滋营阴 、 清营热 等贯穿理法方药。临床疗效是否就能证实营卫之气的存在及其生理,病理呢?是否就算是经过了实践检验了的理论呢?显然,同 肾藏精 的情况类似,临床医疗只检验了 药证效应 ,却并未检验用营卫学说解释的生理、病理、治法和药理。 鉴于上述,我们感到:结构和功能的非一致性,是我们中医理论接受检验的第一道障碍。其实,古代医家并不一开始就愿意让生理、病理脱离组织结构,只是由于直观的局限,方去借用哲学思辨。后来又由于解剖学发展的停滞和经典著作的 惯性作用 ,我们逐渐习惯于用一种恭敬的心理来调和经典与事实的矛盾,先后出现了诸如 人有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 、 三焦无形 、 以象测脏 、 内经的五脏非血肉的五脏 等说法。调和的结果使脏腑的生理、病理越来越脱离脏腑的组织结构,弄得中医理论丧失了可供检验的客观实体。 中医理论接受检验的第二道障碍是自然哲学医提供某些不是可资检验的实际结论。医学概念的虚设和套用(如肝阳、心火、脾气、肝郁、原气、命门等等),伴随着医学理论的臆测和思辨。我们要检验心火、肝阳及其对生理、病理的影响,无异于请一个活人去吃纸上的 肉 字,只能望 肉 而兴叹。 中医理论接受检验的第三道障碍是临床医疗验证理论的非确定性效应。临床医疗完全可以以一种纯经验的形式独立存在。中医学的黑箱特点表明,指导临床医疗的是不管黑箱内部机制的输入和输出的确定性关系,即药证效应,通过亿万次尝试得出的经验。因此 , 临床有效未必就能证明理论正确。 那么,中医理论是否毫无检验标准呢?那也不是。它的标准是医学体系创立时期的经典著作。这个标准的重要性在于它权威性地把各种学说控制在自己的体系之中,能够一脉相承。因此,中医理论的实质是:以古代哲学为构架工具的、以思辨和类推为特点的、用来解释医学经验的、未经科学验证的假说体系。 四、中医理论的作用机制 中医理论未经科学检验、不是科学理论,是否就说它毫无意义毫无作用呢?结论是否定的。中医理论通过它独特的作用方式产生着不同的效应,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主要分述如下: 1 .解释作用 经验的理性说明是人类求知渴望的重要方面。中医理论是医巫分家的产物,它以朴素的唯物观和自发的辩证观使医疗活动的理性认识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尽管它离我们现代的要求 - 真实精确地阐述事物的性质和联系、现象的机制和原因还相差很远,但它毕竟使人们摆脱了宗教和迷信的纠缠,勇敢地从药物及各种有效疗法中寻找通向健康的道路。并且,它帮助人们战胜了由于大自然神奇力量而产生的迷惘和惊恐 。 2 . 替代作用 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它的准确无误的预见性上;中医理论对于临床医疗的帮助则表现在它的替代性上。因为有些病因病理虽不是疾病的自身机制,但它们可以充当疾病表象群(即证)的代称,顶替的是现实的、具体的疾病资料。例如,肾阳虚并不是肾中有什么阳气怎样减少了,而是面色 白、形寒肢冷、精神不振、腰膝酸软、阳萎、不孕、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一组脉症的代称。有些治法、药理虽不是治疗效果的实际机制,但它们可以充当一组方药的代称,置换的是现实具体的药物组合。而且,由于经典论述的强控制作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严谨周密,自成体系。这样,它象绳索串起了粒粒散珠,象织布机连拢了根根细纱,哲学体系把经验织成了网,便于传授,便于记忆,给临证以纲目,给著述以思路,也很自然的使人们联想到医学理论对医疗实践的 指导 作用。 3 . 束缚作用 例如重症肌无力,临床以眼肌无力型为多见,是一种原因和机理都不太清楚的、仍在探索的疾病。中医理论却把现代医学的许多问号变成了句号,脾主肌肉,眼睑属脾,慢性期脉症明显以脾气虚为主,理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然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我们是继续按固定的思路辨治还是丢下包袱,放开手脚,在更广泛的天地里研究疾病机制和治疗途径,寻找有效药物和疗法?传统理论无疑有一种约束作用。 五、中医理论的免疫机制 理论或学说的免疫机制是被事实检验或其它理论攻击时,表现出来的保证自身存在和延续的主要特性,如排它性、变异性、脆性、韧性等等。如果某些保护手段过分使用,则可能导致理论本身的封闭和停滞。中医理论的免疫机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 引入特设性假说 当古人的粗浅的解剖学知识和生理、病理发生误会性联系的时候,有人提出 《内经》的脏腑非血肉的脏腑 、 中西不可对照 ;当用六淫解释病因是明显把相关性联系当成因果联系的时候,有人提出六淫包含有生物致病因子和体质因素。 2 . 修改原有的定义 如温病概念原是指冬伤于寒、至春乃发的发热性疾病,后来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明清医家缩减其内涵,加大其外延,把它的概念扩充到和广义伤寒并列的广义温病概念,即感受四时温热病邪或疫疬之气或伏邪内发所引起的热邪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疾病。又如伏气温病原指寒邪内伏,清代温病学派又有伏暑、伏火之说。 3 . 利用虚设性概念 用阴阳、五行、精气等哲学概念与脏腑组织结合命名,使物质性概念虚化,抽象性概念物化,以其似实而虚的特质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普适性。具体运用时就赋实于名,遭到攻击时又谓取其性而非用其体,以维持功能和结构之间似有似无的关系。 4 . 避开可证性结论 重视机能与生命过程和疾病变化的外在表象的关系,忽视机能对组织结构的依赖。脱离组织结构的机能没有可证性,可以任人们主观发挥。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最典型的例子,名见经传的就有大几百医家去心领神会,六经的实质争论了上千年毫无结果。 5 . 洗礼传统的学说 用近、现代自然科学知识或哲学知识解释中医理论,这种思想方法源于中西医汇通学派。一方面为了证明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另一方面试图赋予中医理论以新的内容。 6 . 采取封闭性策略 坚持认为中医学是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中药的运用永远离不开传统的理论;不是因为传统医学理论不科学,而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认识它的奥秘的阶段。或者抱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医经验的开发,认为是 吃掉论 、 消化论 。 六、结 语 历史给我们提供了思考:为什么突飞猛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不能使中医理论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为什么勃勃生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总是取代不了中医学朴素的辩证法和原始唯物论的指导地位?中医理论的落伍机制表明,中医学的现代化进步并不能简单地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洗礼,现代 三论 方法的洗礼,现代自然科学的洗礼就可以完成。而要真正地脱胎换骨:把哲学化解释从医学经验事实中分离出来,探索其自身的具体机制,建立与经验事实有必然联系的理性认识,彻底地改变中医学中哲学与经验的貌合神离的 代替论 倾向。从具体事实的具体机制着眼,这是现代自然科学的立足点,也是立足于现代科学基础上的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出发点。 医学与哲学 1987 ( 5 ): 1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3627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医学“气”概念的科学学思考——兼与孙广仁教授商榷
fqng1008 2010-1-17 15:14
近 10 年来,孙广仁教授对中医学精气学说的相关概念作了梳理和规范性研究,自信解决了以下 10 个问题 :①人体之精与人体之气的概念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还是属于医学科学的范畴 ? ②人体之精或精气与古代哲学范畴中的精或精气的概念是同一的还是有区别的 ? ③人体之气与古代哲学范畴中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气在概念上有否区别 ? 人体之元气与古代哲学元气一元论的元气有否区别 ? ④人体之精与人体之气的概念是同一的还是有区别的 ? 是不同层次的相互包容还是同一层次的彼此并列 ? 精气是指精还是气 ? ⑤人体生命的化生本原是精还是气 ? 是古代哲学范畴中的宇宙本原之气还是人体之气 ? 医学的生命本原说与古代哲学的生命本原说有否区别 ? ⑥人体之气阴阳两分的思想渊源是什么 ? 阴气与阳气的基本概念如何确定 ? 阴气与精血津液的概念是否同一 ? 阳气与气的概念有否区别 ? ⑦ 阴虚、阳虚、气虚、精虚、血虚、津液不足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何 ? 阴虚是否指精虚、血虚、津液不足 ? 阳虚是否指气虚 ? ⑧人体之精、气、阴气、阳气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 脏腑之精、脏腑之气、脏腑之阴气、脏腑之阳气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 ? ⑨中医学是怎样解说各脏腑机能的 ? 是依据脏腑的形态结构还是运用精气理论 ? ⑩中医学的精气理论如何深化研究 ? 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主编,孙广仁教授承肩负重任,他的最高目标是完成中医基础理论的逻辑自洽性(或逻辑一致性),最低目标是保证教材上的逻辑自洽性,即至少能够自圆其说,不至于自相矛盾,产生逻辑悖论。为了实现目标,他从精气学说下手,开始了一系列的梳理研究,而且《中医基础理论》已经再版,我们十分赞赏他的创造性工作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并且深刻理解其中的艰辛。但是,是否象他所言已经解决了以上问题?本文从科学学角度讨论气概念,并向孙广仁教授(以下简称孙氏)请教。 一、确定性与歧义性 现代科学概念应具备三大特征,即可确定性、可检验性和可变动性。只有具备了可确定性,可检验性以及概念的更新才能实现。由于缺乏形式逻辑的规范(严格的定义,这是科学概念的前提),气至今仍然是一般性意义的哲学概念或用语,因此存在着很大的歧义性(模糊性)。 即使在《内经》里,由于非出自一时一人之手,气概念的歧义性就非常明显。王明辉 对《内经》进行逐章逐句的分析和统计,确定各种气名共 2997 个,气名有 271 种,将其分为 5 类:①物质性内气(如真气、陈气等共 109 种);②功能性内气(如气化、脱气等共 79 种);③物质性外气(如天气、杀气等共 69 种);④功能性外气(如气交、气迫等共 9 种);⑤内外气(即有时指内气,有时指外气,如真气、邪气等 5 种)。 赵洪钧 把《内经》中气概念(重要的)区分为:①无歧义的,如谷气约 21 见,邪气约 122 见,上气约 19 见,气血约 19 见,血气约 131 见;②略有歧义的,如精气约 12 见,正气约 11 见(除一处歧义外),真气约 19 见,营气约 15 见,卫气约 74 见;③无须详解的,如阳气约 153 见,阴气约 82 见,天气、地气各约 52 见,水气、火气各约 10 见,金气、土气各约 2 见,六气约 18 见,五气约 22 见,经气约 15 见;④多歧义的,如神气约 17 见,清气约 10 见,浊气约 13 见。 又如胃气的内涵,新版《中医大辞典》 解释为:一指胃的生理功能;二泛指人体的精气;三指脾胃的功能在脉象的反映,即带和缓流利的脉象。路军章等 认为,从《内经》来看,胃气所指有三,一为后天元气,二为脾胃的气机,三为胃腑的气机。广义的胃气是指人之正气,亦即后天元气;狭义的胃气是指脾胃的生理功能。另有学者甚至诠释胃气的内涵有五个方面:一是指维持胃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二是对以脾胃为核心的消化系统的功能状态的概括,三是指胃的生理特性,四指脉的柔和之象,五是指舌苔形成的主要因素 。因此,有人提出中医理论研究应重视概念的逻辑统一性 。 二、自洽性与流动性 基于以上情况,孙氏运用奥卡姆剃刀 对气概念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包括气是在人体内运行以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类极细微物质或能量的内涵规定,气由精化的来源规定,气分阴阳的分类规定等等(也是为了逻辑自洽性的需要),结果如何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1 . 与阴阳概念的逻辑关系 孙氏引进气分阴阳的学说,并且试图将这种观点一贯到底 :人体之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凝聚等作用和趋向的部分称为阴气,而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部分称为阳气。显然,孙氏有精气学说至上的思维偏见(或者说他试图以精气学说为突破点来革新中医理论),极易再度引发精气学说还是阴阳学说或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核心的无谓争论。因为任何学说都有一定的应用范围,一旦超过就会导致逻辑悖论。例如,如何理解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如何解释阳化气,阴成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甚至不惜砍掉人皆熟知的 气阴两虚病机 。可以肯定地说,我们还会遇到一系列其他的问题, 他是继续挥起奥卡姆剃刀一路扫平,还是任其相悖视而不见?而且,如果在所有场合都气分阴阳,则会造成莫大的繁琐和费解。 2 . 与脏腑概念的逻辑关系 由于逻辑自洽性的需要,孙氏试图将气的物质唯一性一贯到 底 , 我们学习任何一部中医典籍都会感到别扭。试想,当解释脾气主升、肺气主降的时候,就应该说脾的精微物质具备升腾的功能,肺的精微物质具备肃降的功能;一旦脾气下陷、肺气上逆,其精微物质的功能怎么就又改变成病理状态呢?而且,藏象的概念不仅是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一个功能单位的概念 ,那么功能单位的脾与物质单位的气组合到一起,脾气又是什么单位的概念呢? 3 . 与精、血、津液概念的逻辑关系 在孙氏的教材框架里,气与精、血、津液一道构成人体基本物质,与中医理论非常合拍,但是把气由精化一贯到底就有时显得牵强。例如,把精区分为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不但繁琐,而且不符合分类原则(这是侧重或者放大精气学说的结果)。为了和各脏气匹配,每一脏都增添脏腑之精(如先有脾精,再生脾气,脾气才具备脾的功能,你说繁琐不繁琐),这种随意虚构的思维方式在今天还能够被广大学者所接受吗?实在话,祖国医学关于人体物质和代谢的理论非常落后,如果一味强调就显得扬短避长而顾此失彼。试想,谁能够轻轻松松弄一门独特的基础医学能够与现代医学并驾齐驱呢?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规则很不严谨,基本上是采取 描述性定义 ,正如《荀子正名》所云: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者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因此,中国文化 虽然重视概念的规定性,却更加强调它的灵活性,有人说它代表辩证逻辑。在这方面,名辩学派的邓析、 惠施、公孙龙以及墨子的 《墨辩》和荀子的《荀子 正名》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都是《内经》问世以前的思想家和名著 。 辩证逻辑认为,任何事物作为对象来说 ,都是 一 ,而就其属性来说,却是 多 ,因此 在一定条件下,对不同的属性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 惠施已注意到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荀子提出概念既静又动,包含着矛盾而且不断变化 。 虽然描述性定义阻碍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追求,以名举实和取实予名的要害是为事物给出一个名即可,而不在于这个名是否反映了该事物的本质特征,逐渐培养人们并非一定要关心事物本质(或本体)的思维取向。这种状况导致了概念亦此亦彼、非此非彼的流动性特质,落实到中国文字,我们必须随文解义,即根据上下文来解读词义,从而也引起了训诂之学的兴旺发达 。 思维方式是一种文化的遗传基因。对于中医学这样一门与传统文化密切结合的独特理论体系,要改变它的思维方式意味着什么?可能的结果是:读得懂《中医基础理论》(指教材),就读不懂中医基本理论(古今医典),因为中医学与现代科学存在着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差异 。 三、可操作性与思辨性 在科学学中,科学概念的可确定性即可操作性,我为什么要把它单独列出呢?因为我们的中医理论现代研究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想想看,我们进行了那么多的现代研究,为什么结出的果子总不免青涩,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扭?问题就在这里,我们研究的理论包含着那么多不确定的概念,而一意孤行去频频操作,是不是盲动了一点? 回到气的概念,无论是肝气、肾气,还是营气、卫气,能够操作吗?它们与肿瘤、休克、心肌梗塞、炎症等等不同,后者可以通过某些操作结论来作出本体的解释,而前者是思辨性概念。西方医学史上的许多思辨性概念灵气、奴斯、活力、动物热等,由于最终无法由操作找到本体论的解释而逐渐被淘汰,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反复较量而导致思维方式转变的结果。显而易见,以寻找客观指标为中心的证本质研究、脏腑本质研究,实质上是试图为传统概念确定其操作性解释。然而,既然传统概念已经明确地反映了其本质涵义,那为什么还要通过操作手段去寻找已有本质涵义的本质(本体论解释)呢?因此,我们已经做了大量工作的一些概念,象肾阳虚、脾气虚、心气虚、肝郁、瘀血、阴阳、寒热等等,看起来似乎为它们找到了操作性解释,实际上却十分牵强。因为事实上,传统概念原本没有这样一些附加条件,它并不以操作性原则为定义标准。 那么,思辨性概念找不到操作性解释,是不是意味着其缺乏确定性呢?答案也是肯定的。比如,我们的描述性定义(实际上是嫁接)把哲学思辨的气与脏腑实体相结合而组合起来的概念如肝气、肾气、营气、卫气,仍然似实而虚,若有若无,带有明显虚构性质,不仅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缺乏可操作性,也无法检验(如《素问六节脏象论》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我们不能操作西方哲学的物质,因此也不能操作中国哲学的气,即使你把它具体化到了肝气、肾气、营气、卫气,也不过相当于肝脏的物质或运行于血管之外(或内)的物质,因为它们还不够确定。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物理学中没有任何概念是先验的必然的,或者是先验的正确的。唯一地决定一个概念生存权的,是它同物理事件(实验)是否有清晰的和单一而无歧义的联系。 四、具体性与抽象性 在进行中医现代研究的时候,我们常常抱怨中医概念太抽象,尤其象气、阴阳这样的概念。怎么从科学学原理理解这个问题呢? 我们知道,概念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就是说所有的概念都具有抽象性。但是在形式逻辑里,概念的抽象性和具体性是相对的。一般而言,抽象概念的外延大,内涵小,具体概念的外延小,内涵大。其实,要深刻认识抽象概念的本质,还体现在两种科学(思辨科学和实证科学)划分的基础上。 就知识体系而言,可以分为两类:哲学和数学属于思辨科学,自然科学属于实证科学。思辨科学的抽象概念往往不存在于现实之中。比如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的点,就是抽象的点,现实中是没有的。夜间我们仰望天空,每一个星星都是一个点,但它有体积,不是抽象的点;一个玻璃球可以看作一个点,但也有体积,也不是抽象的点。这也就是说抽象的东西,在现实中是没有的。如前所述,哲学的概念也是这样,它不存在于现实之中,我们无法操作,也只能靠理性把握。 孙氏认为,哲学之气 源于对大气或云气的观察和推理,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 。人体之气源于对呼吸之气和人体热气的认识,相对于哲学之气,是一个相对具体的概念;看来,他对概念抽象和具体的理解有些简单化,似乎将一个哲学的气从宇宙形成的物质转换为人体形成的物质,就完成了抽象概念向具体概念的过渡,就能够以现代科学的实证方法研究,从根本上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各脏腑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揭示某些与先天禀赋有关的遗传性疾病和遗传倾向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探究中药复方的作用靶点和干预机制 。如果这么容易,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探索之路能够这么艰难,甚至至今还令人困惑 。 五、物质性与功能性 由上可知,当代中医学者(包括中西医结合学者)不得不处在东、西方两种思维方式的夹缝中,不断受到两种思维方式的撞击,时而向东,时而向西,摇摆不定。这样一种状态,可以从科学学理论中的科学革命模式中得到解释。它认为科学发展不是科学事实的堆积,而是由新范式(掌握某种新思维方式的科学家群体)不断战胜旧范式的科学革命推动的。科学发展是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不断交替的过程(科学革命是范式突变、质变,常规科学时期是渐进时期),科学发展是渐进、量变与革命、突变的交叉循环;不同范式之间不可通约,不可还原。由于责任的重负,我们正是在两种不可通约的范式中寻找通约,在创造新理论的激情中上下求索。于是,孙氏的努力,和我们过去、现在仍然在进行的努力,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以历史的眼光看,却难以掩饰时代和职责所赋予给我们的某种悲怆。 回到本文,我们最先学习的气概念既有物质性的一面,又有功能性的一面,显然不符合科学定义,甚至不符合哲学定义,但那是怎么搞出来的呢?我想,肯定又是我们的训诂学特别是中医学者考校出来的,当然更是我们的古代医家创造出来的。孙氏本着逻辑自洽性虽然将其改正,但是却让我们的后代读中医古籍非常吃力,因为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不挖掘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宝库。或者说我们已经站在了现代与古代的夹缝中,已经不得不面对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前面已经提到,当我们把心气、脾气看成脏腑功能的时候就很容易理解,一旦把它们看成是组成心和脾等藏象的精微物质时,不但令人费解,而且矛盾重重。 没有想到的是,孙氏不满足于对传统概念的考证,他把现代系统论中的功能 A 也引了进来,认为中医学气的功能本质是人体结构的功能 A 。 所谓功能 A ,相对于某一结构而言是建立和维持结构的功能,是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他全面论证了气具有建立人体结构的功能和气具有维持人体结构的功能。这样一来,也许孙氏觉得又为气概念外延的拓宽在现代科学中找到了理论依据,殊不知恰恰成了画蛇添足 : 用方法科学的系统论原理来阐述生命科学的原理,是真理跨出一步变成谬误。因为在自然科学里,每一种物质都具有自身的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在系统科学里,根本不存在物质,而孙氏竟然得出了 气的 功能 是 结构的前提和基础 的结论 。 六、科学性与哲学性 经过了多年的辛勤努力,孙氏自信满满地认为已经完成了中医学精气理论的逻辑建构,明确了人体之气的概念、功能及其与古代哲学宇宙本原之气的区别,并且论证了中医学精气概念的自然科学属性,可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明确其概念内涵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下这样的结论还为时过早。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大课题,目前完成的仅仅一个构想,或者说是纸上谈兵,即使组织一些专家搞个鉴定,也远远只是一个开头,只有我们循着这个开头真正走上中医学脱哲为医的道路时,也才只是看到了一丝曙光。 实际上,中医学理论发生在有机自然观支配的自然哲学母体内,它深深地烙印着这个时代的历史痕迹(古希腊医学、古罗马医学以及一切古老的医学都是这样):用哲学的普遍性概念替代医学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命名;用哲学的一般性原理替代医学特殊问题的解释;用事物的表象来譬比、类推医学研究对象的内在机制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即使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家进行了艰苦的努力,现状并没有实质性改变。我们不能期望,仅仅通过梳理传统理论,做一些逻辑学的表面工作,就能够达到目标。要把哲学化解释从医学经验事实中分离出来,是一件脱胎换骨的工作,西方医学在文艺复兴后经历了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才最终走到今天(它今天的体系已经不能还原为古希腊医学和古罗马医学,二者存在着严重的不可通约性)。因此,要建立与经验事实有必然联系的理性认识,不是简单的从表面上修订一下概念就能够实现的。 综上所述,中医学气概念要想从其哲学属性科学化,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 中医学精气理论的逻辑建构,中医药学刊,2006,24(6):981-984 2 王明辉.内经中有关气学说的论述.辽宁中医杂志,1987,14(1):10-12 3 赵洪钧. 回眸与反思: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1-42 4 李经纬.中医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28 5 路军章,杨明会.胃气理论探析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原则.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4):201-200 6 马居里,严惠芳.胃气内涵的现代诠释.陕西中医,2005,26(9):909-941. 7 邢玉瑞. 中医理论研究应重视概念的逻辑统一性.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0):1-0 8 刘虹,孙慕义. 论准生命寻找剖析生命伦理疑难问题的奥卡姆剃刀. 医学与哲学,2003,24(10):24-27 9 孙广仁.论气分阴阳对中医学气学理论的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l,2(1):ll 10 孙广仁.中医学的阴气、阳气概念辨析.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2):6-8 11 孙广仁.《内经》的阴气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1):4l 12 孙广仁.《内经》中阳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140 13 孙广仁.五脏精气阴阳的虚性病机及几个相关问题.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7):421-423 14 孙广仁.试论六虚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中国医药学报,2004,19(8):457-459 15 孙广仁.关于中医学气概念中的几个问题.中医研究,1998,11(5):1 16 孙广仁.关于中医气学理论结构中的几个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0(4):20 17 孙广仁.《内经》中脏气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5(4):242 18 孙广仁.正气辨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5):20 19 孙广仁.两种不同学科范畴的元气学说.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6):8 20 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 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00 21 潘毅,邓中炎,严灿等. 艰难的探索之路论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化研究. 上海中医药杂志,2OO1,(3):7-9 22 孙广仁.精气考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4):14 23 孙广仁.中国古代哲学精气学说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的影响.福建中医药,2001。02(2):9 24 孙广仁.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中国医药学报,2002.17(2):68 25 高博,孙广仁,徐晓卿等. 从功能性原理看中医学气的功能本质.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346-347 26 聂广. 传统中医学的现代思考. 医学与哲学,1989,10(8):19-23 27 聂广. 论中医理论发展缓慢的内在机制. 医学与哲学,1987,8(5):1-4 28 聂广,樊群. 中医学:经验、理论及其相关性的思考. 中医研究,1989,2(4):1-4 29 聂广. 范式的示范中医学体系为什么一脉相承?医学与哲学,1989,10(6):36-38 30 聂广. 中医学基本概念的哲学思考. 医学与哲学,1993,14(7):25-27 31 聂广. 中医基础理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5):4-6 32 聂广. 试论中国古代医学与古希腊医学的理论体系. 医学与哲学,1982,3(10):5-7 33 聂广. 背景与选择:比较中西医学发展史的思考. 中医药时代,1993,3(3):55-58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38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中医学而呼吁
mohsh 2009-9-19 21:08
中医学属于传统医学,它不仅是中华文明而且也是世界文明发展的瑰宝,是一份宝贵的非物质遗产。但很遗憾由于其内部原因以及外部原因,中医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国家虽然加大了支持力度,但中医学发展前景仍然很不乐观:一方面中医学有可能被现代医学所吞噬;另一方面,中医有可能沦为江湖游医。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是一项非常急迫的任务。我个人以为,要使中医学保持特色、健康发展: 1. 首先要坚持中医学的理念 中医学在继承和发展中形成了许多自己独特的理念,其中许多理念相对于现代医学都是领先的,例如: (1) 医人为本,治病为末 中医重在从人入手,通过调理以达到人体内部的和谐统一,而非西医以病入手。 (2) 重整体和系统 由于中医重在医人,进而从整体角度将人抽象为一个阴阳、五行相互作用的系统;而西医重在治病,因而从各种病的细节入手来分析病因以治病。 (3) 治未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阴阳、五行失调是所有疾病的根源,人体内部的失调及在外感作用下会表现出对应的各种各样的证候,因此通过保持和调理人体内部和谐可以预防这些证候的出现。 (4) 个体化诊治 由于不同人体的差异,即使同种病因其内部失调的特征和程度也不同,也就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必然要采取不同的诊治方案。 (5) 中药配伍 中医学认为是药三分毒,通过用药来调节人体内部的平衡是一种被动的行为。中医学建立了君、臣、佐、使等概念,目的是整合药性,以达到最佳药效,并尽可能降低药物的负作用。 2. 中医研究为主,研究中医为辅 之所以提出中医研究和研究中医两个说法,是因为目前关于中医学的研究多是采用现代科学手段来研究中医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可称之为研究中医 ) ,而缺少推动中医学自身发展的具有中医药学特色的研究 ( 可称之为中医研究 ) 。研究中医是必要的,但中医研究对于中医学发展而言更为重要。目前的现状是研究中医在现阶段并没有推动中医学发展,而且通过资源竞争在阻碍中医研究的发展。 3. 中医学教育要注重悟性和经验并举 中医诊病及其传承注重悟性以及经验,这在具体诊病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直觉。应该说,现代的教育方式不利于悟性的培养,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糟粕也不利于经验的有效总结和传承。 4. 慎行中医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中药现代化、中医专家系统和中医诊疗仪器化等方面。客观上说,中药现代化实际上就是中药西化,它失去了和正在逐步失去中药讲究配伍的特色;而中医专家系统和中医诊疗仪器化也将失去中医诊治中讲究悟性和直觉的特色。应该说中医现代化对现阶段医疗不能说不起到作用,但它并一定有利于中医学发展。因此,应当谨慎进行中医现代化,特别是不能以发展中医为幌子,否则它会掠夺中医学发展的资源 ( 特别是人才 ) 而阻碍中医学的发展。 5. 对老中医的经验进行抢救性整理和继承 目前,真正基于中医理念诊病的中医已经不多,这些中医大多已经进入老年阶段,他们诊病的思想和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亟需得到整理和继承。目前的难题是,这些老中医的思想、经验以及医案并不容易被理解,需要这些老中医配合,这更加凸显了该工作的紧迫性。 6. 回归中药 我们知道,同种中药在不同产地其药性不同,而不同种中药可能具有相同的药性。这意味着中药 ( 主要是草药 ) 的药性不仅与种类有关,而且与生长环境 ( 土壤、温度、湿度、光亮等 ) 有关。而目前的生长环境 ( 主要是培植 ) 与过去差别已经非常大,加之各种污染,所以目前一种中药的药性与过去可能已经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问题是:一是如何基于中药的理论判断现代中药的药性以及发现新药;二是基于对现代中药药性的判断,重新整理药典 ( 而不是基于文献解读 ) ;三是如何培植具有所需药性的中药。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39 次阅读|2 个评论
李致重讲座系列:中医学的科学定位(三)
张三火 2009-2-22 17:12
——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中华中医药学会 李致重 名实颠倒的考据积习对中医危害甚深 考据之学是人类传统文化、科学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不论国内外的传统文化与科学,皆是如此。在近代中医学术研究上,名实颠倒、望文生义的所谓考据,直接扭曲了中医概念(范畴)的原意,也对中医学在当代历史、文化、社会环境下的科学定位,制造了混。 1.关于人类文化科学两次高峰的大视野 人类文化科学的发展,先后曾经出现过两次高峰,而且只能是两次高峰。这两次高峰的主要特点是:其一,第一次文化科学高峰在春秋秦汉之际,第二次文化科学高峰在欧洲文艺复兴以后。其二,前者是研究“物之事”形上属性的科学为代表的时代;后者是研究“物之质”形下特点的科学为代表的时代。其三,前一个时代以哲学的成功为标志;后一个时代以物理、化学的成功为代表。其四,前一个时代使人类的精神文化产品空前丰富;后前一个时代使人类的物质文化产品登峰造极。 上述关于人类文化科学发展的历史观,以及对人类文化科学发展史的总体概括,是笔者在中西医比较研究课题里讨论的重点内容。具体论证,这里不作赘述。 2.考据必须忠于义理、文章的名实关系 人们常说,天下学问之事,有义理、文章、考据三者之分。后世面对第一次文化科学高峰的产品时,在其义理、文章的传承上,考据之学(包括疏、注、笺、证)至关重要。然而,考据不仅要有文字训诂、版本和语词校勘上的功夫,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哲学的功夫。从中国哲学上讲,考据必须忠实于义理、文章内在的名实关系。这一点是绝对不可疏忽,不容动摇的。 “实”,指的是所研究的客观实在,以及研究者对其本貭属性与特点的认识。“名”,指的是研究者用语词(概念)对客观实在本貭属性与特点的概括与表述。可见名与实的问题,同样是科学研究上不可须臾疏忽的问题。 联系到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名与实的关系可从以下五个层次加以解析:其一,科学研究的事实(或对象);其二,研究者的思考(思想与方法);其三,由研究而产生的思想成果;其四,借助于文字、符号、语言;其五,形成表述该思想(或学说)的概念(范畴)体系。此五个层次中,前三者属于实,后二者属于名。 《庄子·逍遥游》里说:“名者实之宾也” ( 28 ) 。就是说,实为主,名为宾;概念借助语词而形成,所以由语词形成的概念,必须准确地反映事实以及研究者对事实的认识。 名与实的问题,是中国名家所研究的学问,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受形上学思想的指导,与来自西方的逻辑学原则颇多相似。所以,对历史文献的名实关系的考证,就是对义理、文章的阐述和解释的重要一环。尤其对于第一次文化科学高峰时期的以哲学为基础的义理、文章,考据者不仅要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字语言功底,更要通晓道家、儒家、阴阴家、名家、墨家、法家等先秦诸子。由此我们不难明白,对第一次文化科学高峰产生的中国古籍的考据,是一种极其重要而又十分难做的大学问,非寻常之辈和哲学贫困者所能为。历代注释《黄帝内经 . 素问》者近两百家,而备受推崇者,不过王冰、张景岳等几人。这一事实,也证明了我们这里所讲的道理。 3.重名轻实、名实颠倒的考据积习 清代康熙时,大兴文字狱。失去学术自由保护的读书人,大量退身于经、史、子、集的疏、注、笺、证。时至乾隆、嘉庆年间,考据之风甚盛。在此期间,重视小学功夫,轻视哲学审思的考据,几乎成为乾、嘉王朝以后普遍的治学倾向。中医近代的衰落尽管原因复杂,但是因为这种重名轻实的考据之风,尤其“国学大师”贬中医的“自己人打自己”的现象,令人尴尬、难堪至极。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当推俞樾( 1821-1907 )与章太炎( 1869-1936 )师徒二人。 俞樾与章太炎,都是清末民初名声显赫的国学大师。他们的文字语言学的功底很深,考据方面的著作不少。他们或广交朝野名流,或参与政治活动,所以社会影响显赫。他们虽不是专业中医学者,但凭借从语词到语词、概念到概念的考据习惯,在中医方面竟然各有专论。俞樾撰有《废医论》(见《俞楼杂纂》) ( 29 ) ,章太炎也撰有《章太炎医论》(原名《猝病新论》) ( 30 ) 。他们从阴阳五行,到以藏象为核心的中医基础理论一概否定,成为近代国学大师敲响中国中医丧钟的代表人物。出现这种国学大师贬国学的现象,其原因有四:其一,受重名轻实考据之风的影响大深;其二,对中医的理论知之太浅;其三,对传统的哲学过于贫困;其四,对新来的西医太多迷信。 在解读俞樾与章太炎二人从语词到语词、概念到概念的所谓考据之前,这里首先就中西医的名、实、方法论,做一些简要的比较和说明: 中医研究的对像是形上之人,通过证候,把人的自然、社会、精神情志、整体状态的诸般形上属性,尽收眼底——这是中医的“实”。以藏象经络和病因病机为核心的概念(范畴)体系——这是中医的“名”。以中国哲学为基础的阴阳五行——这是中医的“方法论”。其中的五行,最具有典型性:它是世界上最早、最成熟的,古希腊原子论、四之素说不可企及的哲学理论模型;也是世界上最具中国原创特色的,与近代贝塔朗菲系统论极其相似的一般系统理论模型。其实这一方法论正是中医理论体系不可能产生于西方,而只能成熟于中国的真正原因。直到今天,西方尚未能接受、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观点。 西医研究的对像是形下之人,通过解剖,把人在组织、器官、细胞、分子层次上的诸般形下特点,尽收眼底——这是西医的“实”。以生理、解剖、病理为核心的概念(范畴)体系——这是西医的“名”。以近代物理、化学为基础的观念与方法——这是西医的“方法论”。 可见,两种医学体系的名、实、方法论,各不相同。所以考据时必须以各自的实与方法论为基础进行,才能真正理解其名所代表的义理、学问的含义和宗旨。 俞樾在其《废医论》以名代实的考据时,并不通此理。而且,他简直是在倚老卖老、强作权威、扑风捉影。比如,他依据《周礼》里讲医卜并重,而以后世卜渐灭而医渐盛的现象,提出“卜可废医不可废乎”的质疑。又如,他依据《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一篇中“古无医也,巫而已矣”的只言片语,又据《世本》等书中巫医并称的说法,提出“古之医巫一也,今之医巫一也,吾未见医之胜于巫也”的判断。再如,他不顾历史与专业学术上的原因,搬弄《周官》、《黄帝内经》、《史记 . 扁鹊传》在具体脉学上的不同说法,贸然提出“昔王充做《论衡》有龙虚、雷虚诸篇,曲园(注:俞樾的别号)先生本此而做脉虚之篇,脉虚之篇成,而废医之论决”。 章太炎在他的《医论》中,对中医的实和方法论全然不顾,把眼睛盯在语词、概念和一些枝节上。他虽然算不得什么近代科学主义者,却完全以西医为标准来论说中医。他把“经脉”等同于“血管”,把“三焦”等同于“淋巴腺”,把“阴毒”等同于“鼠疫”……他把矛头直指中医的藏象理论,提出“五脏附五行无定说”。因而批评《黄帝内经》和《八十一难》说:“所说脏腑部位经脉流注,多与实验不相应”;“五行比傅者,尤多虚言”;“五行五运不可据也”……他不懂五行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一般系统理论模型,反而误认为中医的藏像是“五行比傅”。其实在这里,用西医的语词、概念对号入座“比傅”中医的,恰恰正是他自己。这种置研究对象与方法于不顾,违背名实关系,从语词到语词,从概念到概念的考据,显然是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歪曲和篡改。所以,他完全不像一位国学考据大师,倒像一个固执、自负、狭隘的,专功替换概念、非其所是、是其所非的书蠹。如果他能够像冯友兰、胡适那样——胸中先有一部《中国哲学史》或《中国哲学史大纲》做看家的学问,相信不会把《医论》写得那么支离破碎,更不会以西医的概念对号入座的歪曲和篡改中医。 4.重名轻实、名实颠倒的颓废学风 发生在俞樾、章太炎师徒二人身上的国学大师贬国学,自己人打自己的悲剧,决不是偶然现象。他们二人在国学领域和政治场面上的双重地位及其影响,大大助长了近代中医学术研究中舍本逐末、弃中从西、名实颠倒、偷换概念,甚至狡言而不以理的颓废学风。一百年来,这种学风在学术界有增而无减,在中医界尤其严重。中医的概念(范畴)体系,长期陷于被颠覆、被质疑、欲扬弃的危机之中,中医界的每一位学子对此都有责任。 以上五个方面,着重围绕中医学的科学定位,从学术的角度进行了一些讨论。在长达半个世纪岁月里,中医学科学定位不清,中医学术的混乱与衰落则在劫难逃。“口号中医”的长期持续,正是其混乱与衰落的真实写照。科学定位不清,导致了将中医“连根拔起”的危险。而欲将中医“从根救起”,就必须首先从中医学的科学定位做起。影响中医学科学定位的因素很多,除了学术方面之外,还有其它深层的历史,文化、社会的原因。即使这五个学术方面的讨论,也只是本人在“中西医比较”的研究中,一些基本内容的框架性概括。这里不揣愚陋,借以抛砖引玉,希望学术界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 1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 . 吴寿彭(译) . 形不上学 . 北京 . 商务出版社 1997 : 1 ( 2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著) . 苗力田、李秋零(译) . 形而上学 . 台北 . 知书房出版社, 2001 : 9-21 ( 3 )四书五经 . 长沙 . 岳麓书社出版, 1991 : 1 ( 4 )朱熹 . 四书章句集注 . 北京 . 中华书局出版, 1983 : 4 ( 5 )[美]辙穆尔 . 伊诺克 . 斯通普夫、詹女田斯 . 菲泽(著) . 丁三东、张传友、邓晓芒(译) . 西方哲学史 . 北京 . 中华书局, 2006 : 115 ( 6 )周振甫 . 周易译注 . 香港 .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2002 : 249 ( 7 )丁福宁 . 多玛斯形上学 . 台北 . 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2007 : 110-126 ( 8 )杨沛霆、阵昌曙、刘吉等 . 科学技术论 . 浙江 .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5 : 13 ( 9 )文池 . 思想的精髓 . 北京 . 新世界出版社, 2004 : 41 ( 10 )邬昆如 . 哲学十大问题 . 台北 .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5 : 11 ( 11 )罗光 . 中国哲学的精神 . 台北 . 台湾学生书局, 1990 : 1 ( 12 )邬昆如 . 哲学入门 . 台北 .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3 : 351 ( 13 )[德]胡塞尔(著) . 倪梁康(译) . 科学作为严格的科学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99 : 1 ( 14 )李震 . 基本哲学探讨 . 台北 . 辅仁大学出版社, 2005 : 89 ( 15 )方朝晖 . 思辨之神 .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 1-13 ( 16 )曾仰如 . 形上学 . 台北 .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1985 : 1 , 165 ( 17 )[俄]列宁 . 列宁选集(第 2 卷)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72 : 128 ( 18 )陈治维 . 影响世界的哲学家 . 台中 . 好读出版有限公司, 203 : 322 ( 19 )邬昆如 . 形上学 . 台北 .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4 : 290 ( 20 )罗光 . 生命哲学(修订 3 版) . 台北 . 台湾学生书局, 1985 : 1 ( 21 )李致重 . 中医形上识 . 香港 . 奔马出版社, 2005 : 275 ( 22 )李致重 . 中西医之间的公理性原则和人类医学革命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 6 ) :4 ( 23 )傅景华、李生绍、董莹等 . 中医四部经典 . 北京 . 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6 : 7-10 ( 24 )郑恩元 . 中医是成熟的科学 . 科技中国 2005 ;( 12 ): 84 ( 25 )李致重 . 中医复兴论 . 香港 . 奔马出版社, 2005 ; 50-63 ( 26 )[德]康德 . 纯粹理性批判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60 ; 21 ( 27 )[德]黑格尔 . 逻辑学(上卷)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66 : 3 ( 28 )王夫子 . 庄子解 . 香港 .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1989 : 1-10 ( 29 )赵洪钧 .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 . 合肥 .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 52-54 ( 30 )章太炎 . 章太炎医论,第 1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 (全文完)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4303 次阅读|1 个评论
李致重讲座系列:中医学的科学定位(二)
张三火 2009-2-22 17:09
——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中华中医药学会 李致重 医学面对的“人”和中西医研究对象 医学是为人服务的,因此无论中医、西医,所有的医学家首先必须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人”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严肃和复杂的科学哲学问题,决非以“小儿科”之说与医学家们取笑。在当今,许多医学工作者心目中的“人”,其实并非真实、完整的人。所以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医学家才能真正懂得“人”,懂得自己究竟是从那一个层次或那一个角度,来研究人、认识人的。 1. 哲学是生命哲学和广义的生命科学 “人”,这是哲学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哲学的最终归宿。 其一,以哲学的范围而言: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研究人与自然、社会、思维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的学问。 其二,以哲学的功能与目的而言:哲学中的社会与思维领域,全部是以人为中心的学问;哲学中的自然领域,基本上是“人化了的自然”。因为人的能力所能了解到的自然,即以人为中心的“人化了的自然”。人的能力所不能及的自然,仍然很多很多。 其三,以哲学研究对象的特点而言:哲学所研究的对象, 是以天然存在的万事万物。这些天然的存在,是不需要解剖为部分或片断的;而人为地解剖为部分或片断时,它就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而成为分科之学的对象了。所以,呈现在 哲学家面前的 万事万物,其 根本特点 是天然存在的不断 变易 的 状态及其过程;而事物变易的状态及其过程,正是生命存在的本质属性。 将以上三个方面的意思加以概括,可以说,从哲学的根本意义上看,哲学就是生命哲学。而生命哲学,就是广义的生命科学。《周易》的“生生之谓易”如此,亚里斯多德、托玛斯 . 阿奎那的生成、变动皆如此。法国的本格森极力倡导生命哲学 ( 18 ) ;台北的邬昆如说,哲学就是人学 ( 19 ) ;而台北的罗光更将他的哲学专著,直接命名为《生命哲学》 ( 20 ) 。 由此可知,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有两点是无可怀疑的: 其一,所有的医学家都是研究和服务于生命的,这就注定了医学家决不能忽视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哲学,以及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二,所有的医学家必须回答的第一个哲学问题,即“人是什么”。否则,无论中医或西医,都将无法定位自己的研究对象到底是哪一个层次、角度的“人”。 2. 中、西医面对的“人”各不相同 笔者在《中医形上识》里提出,人作为天地万物之灵,“具有形上与形下的二重性”。所以医学家所面对的人,可以概括出七个方面的属性或特点:其一,自然属性的人;其二,社会属性的人;其三,精神情志属性的人;其四,人的整体状态的特点;其五,人的组织器官层次的特点;其六,人的细胞层次的特点;其七,人的分子层次的特点 ( 21 ) 。 因此从研究对象来说,中医主要研究了前四方面形而上的属性或特点,西医生物医学主要研究了后三方面形而下的特点。 按照亚里斯多德、托玛斯 . 阿奎那关于“人是理性动物”的定义,人可以从四个层次来理解:其一,人是实体的物;其二,人是有新陈代谢能力的生物;其三,人是生物中的动物;其四,人是动物中唯一有理性的高级动物。 同样从研究对象来看,西医的长处主要表现在第一个层次,中医的长处表现在后三个层次,突出的成功当然集中在第四个层次。 3. 中医非存在不可 迄今为至,近代物理、化学的辉煌,基本上定位在非生命领域。而把物理、化学的观念与方法引入生命领域中之后,西医所取得的最大成功是:它着重揭示了人在不同层次上的“物之质”的结构与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其一,尽管西医借助物理、化学方法可以把人解剖到组织器官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但是在层层解剖的过程中,人在活的整体状态意义上的生命和思维,统统不存在了。其二,尽管组织器官、细胞、分子的所见也是广义上的生命,但不能将其等同为天人相应的、整体系统的、动态平衡的,确切地归属于“动物门灵掌目”的“人”。其三,更不容忽视的还在于,西医不仅不能用零散的细胞组装成一个整体状态的人,而且就连用几个基因片断连接出一个最简单的病毒,西医也做不到——它虽然可以把人肢解为各个层次的片断,却未能揭示出由片断连接成人的真正原因,更未能阐明全部片断与整体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其四,由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人类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绝非物理、化学独占的领地;以人在整体层上的“物之事”为研究对象的,本质上属于形上性的中医,非存在不可。 在中西医比较中厘正中医的科学定位 一门科学是否成熟,以下三条,缺一不可。其一,特定的研究对象;其一,特定、有效的研究方法;其三,独有的概念范畴体系。这三条,中医都具备了。 1. 从中、西医的定义看中医 关于中医学的定义,笔者有以下大同小异的表述。 讲的全面、完整一点,应当这样表述:中医是以整体层次上的证候为对象,以建立在哲学和系统论原理基础上的阴阳五行为方法论,所形成的以藏象经络、病因病机为核心的医学理论体系。 笔者在《中医形上识》一书中,对中医的定义是这样概括的:中医学是研究证候及其变化规律而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如果把研究方法也包含进去,中医学则是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方法研究证候及其变化规律而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如果用哲学和现代系统科学的角度上说,中医学是以哲学和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同书对西医生物医学的定义是这样概括的:以还原性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层次上的结构与功能,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 ( 21 ) 。 后来在“中西医之间的公理性原则和人类医学革命”一文中,笔者又对中医的科学定位补充解释说:“中医是哲学和系统论原理孕育的医学科学。” ( 22 )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巨著《黄帝内经》,对其所建立的医学理论体系是充分肯定的。比如,该书在“阴阳应象大论”里说:“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名处;豀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 23 ) 。 德国汉学家 M ? 波克特指出:“中医是成熟的科学,而且在两千多年前就达到了成熟科学的水平” ( 24 ) 。这句话,丝毫没有错。否则,经无数医学家之手,历近千年之努力而形成的《黄帝内经》,是不会用“各从其经”、 “各有名处”、“皆有所起”、“各有条理”、“尽有经纪”、“皆有表里”如此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词,作自我肯定的。《黄帝内经》之后,两千多年来中医理论与临床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2. 中、西医异同的再比较 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在比较中进一步厘清中医学的科学定位,这里结合本文以上各节的讨论,对于中西医之间的共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再做一些的概括。 中西医之间的共同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其一,中医与西医皆是科学,皆有确切、系统的、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范畴)体系。 其二,两者所面对的,皆是人的生命过程中的客观实在。 其三,两者的医学目的(或服务的对象)皆是人的健康与长寿,这个“人”皆由形上(或原形)、形下(或原质)两方面特性相合而成。 中西医之间的不同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 其一,就研究对象而言:中医研究的客观实在是人在“物之事”意义上的运动、变化,或者“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体。故着重于生命过程中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映状态及其过程。西医研究的客观实在是构成人的“物之貭”意义上的形态与结构,或者“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的个个部分。故着重于生命过程中整体层下的结构及其功能。 其二,就研究方向与方法而言:中医是朝着形而上的方向进行探索的。它着重运用了系统(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把“人”视之为因天道而成的“天然之物”,从整体的“物之事”出发,一步一步地探求其形上性的生成、变化的原理和规律。西医是朝着形而下的方向进行探索的。它着重运用了还原(分析)性的研究方法——把“人”视之为可以层层拆开与组合的器具,从整体层次以下的“物之貭”出发,一层一层地探求其各个细节的结构以及功能。 其三,就各自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概念(范畴)的逻辑学特点而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着重运用了综合—演绎的逻辑方法;其名词术语基本上属于抽象概念(或类比概念)——即以“象什么”来揭示其概念内涵。西医理论体系的形成着重运用了分析—归纳的逻辑方法;其名词术语基本上是具体概念(或实体概念)——即以“是什么”来揭示其概念内涵。 其四,就科学的一般性分类而言:中医 属于哲学体系之下的医学科学,或者哲学与系统论原理孕育下的医学科学。西医属于物理学、化学体系之下的医学科学。 其五,就中、西医以上四条“不同之处”而言:这两种医学是科学“范式”彼此不同的医学体系。在基础理论上,彼此是不可通约性的关系 ( 25 ) ;在医疗实践上,彼此是并存、并重,优势互补的关系。两者之间绝不是一者轻、一者重,一者古、一者新的关系;也不是一者落后、一者先进,一者科学、一者不科学的问题。 以上所讲的中西医之间的共同之处与中西医之间的不同之处,以及以往关于中、西医的定义和解释,都是不同角度对中、西医科学定位的总结和概括。 3. 中医不能疏远、偏离哲学和形上学 十八世纪的哲学家康德针对自然科学忽视形上学的问题,强调指出:“自然科学以形而上学为先决条件” ( 26 ) 。十九世纪的哲学家黑格尔更为幽默地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它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 27 ) 。失去科学定位而被扭曲为经验疗法的“中医”,不论把它讲得多么“富丽堂皇”,岂不是“没有至圣的神那样”了吗? 所以,中医当前的最大危险是:其一,本性上属于形上性科学的中医,疏远了哲学,偏离了形上之思,便丧失了中医的方法论。其二,丧失了方法论之后,中医的研究对象便被忽视、被丢弃了。其三,由此,“中医我是谁,我是从那里来的”这两个基本的学术问题,便说不清、道不明了。可见,造成当代中医困惑的真正原因,全在于“疏远了哲学,偏离了形上之思”这一条总根上。 (待续)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482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续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学标准化预备性研究之三
人为峰 2009-2-2 14:40
续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 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三 包含飞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信息化 - 标准化研究室 摘要: 中医学与其他医学或生命科学具有相同的观控对象和观控目标,相互之间共性是主 要的。与现代生命科学一样,中医学同样无法避免复杂性科学规律的支配。本文继续讨论复 杂性科学及其与多样性或个性、不确定性和混沌动力学的关系;从动力学视点探讨了作为中 国古代科学基石的太极阴阳图符的循环零维空间的哲学意义;提出了当今生物医学知识的关 系、网络和动力学三个表达层次及总结了心脏泵血循环从分子层次到整体层次的定性动力学 模型;最后以中医学气论为例分析了中医学层次动力学的特征。 关键词: 复杂性科学中医学混沌动力学不确定性太极图 本文为有关中医学的信息学属性探讨性系列文章之一 ,主题是继续讨论复杂性科学 及其与中医学的关系。 ( 1 )复杂性与多样性或个性: 当前主流科学研究也是以忽略个性和变化性开始的。当牛顿建立他的定律 F = MA 和爱 因斯坦建立他的方程 E=MC 2 时,我们这些聪明盖世的人类与石块、木块、卫星、流星、陨 石等毫无区别,统统被认为仅有质量而无其他任何属性的质点。连体积、形状、表面不 光滑引起摩擦力、比重不均衡分布等都统统被忽略不计。生物学医学的实验需符合统计学规 律,要求随机抽取足够大小的样本。因为根据统计学原理,足够大的样本具有代表性,能够 代表该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只要达到要求,群体中形形色色的个性和差异统统可被认为是 无意义的,仅是噪音或扰动而已。因此我们应清醒地知道当今的医学知识仅仅是那些表达一 般性规律的知识,是非个性的知识。它们描述的是典型的、标准的生命世界,不是富有个性 的生命世界,不包括个性差异。然而个性是绝对的,世上没有二瓣相同的叶子,周末熙熙 攘攘的上海南京路上没有二张相同的面孔。只要我们的科学所处理或操作的对象为事物原 __________ 型,就会遇到个性,就会遇到复杂性。而医学知识所处理的对象正是千变万化的富有个性或 体质差异的病人,个性是产生复杂性的另一个源泉。 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已开始关注人体的个性的形成机制,例如正在兴起的关于机体对药 物的反应、体内药物与药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和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个体差异的遗传学机制的 研究。现代遗传学重视基因的多态性与个体差异的关系,其中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 SNP) 。不同个体同一条染色体同一位点的核苷酸序列绝大多数 碱基序列相同而单个碱基有异的现象称为 SNP 。 SNP 是人类基因组 DNA 序列中最常见的变异 形式。估计发生在基因的蛋白质编码区的 SNP 约有 4 万个,这些 SNP 可以导致蛋白质合成时 氨基酸错义。 SNP 还可发生于基因的非编码区,影响相关基因的调控。这些 DNA 序列的 变异可以影响人们对疾病易感性和对药物的反应,形成个性。 科学家认为影响人类药物反应性的个体差异的基因多态性包括:( a )药物靶蛋白分子的 2 基因多态性;( b )血浆药物结合蛋白的基因多态性;( c )药物运输蛋白的基因多态性;( d ) 细胞色素 P450 酶系的基因多态性等 。 ( 2 )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也许只有纯理性系统才有绝对的确定性,如数学体系中 1+1=2 。自然系统中不确定性是 永恒的和绝对的,确定性是相对的。 ( a )概念的不确定性: 1965 年美国数学家查德( Lotfi Assker Zadeh,1921- )在其开创的 Fuzzy 数学中,提出了概念的不确定性:对一个具体对象或原型进行分类,我们往往不能确 定地说是或否。查德由此引进隶属度概念,隶属度就是一种不确定概念 。普 通逻辑学又告诉我们,由于概念的建立依赖于思维的抽象过程,而抽象过程就是求 同存异即忽略差异的过程。一个高度抽象内涵极小的概念可以涵盖(或关系) 很多实例,因此在把概念转化为实例时会遇到一对多的不确定性。 ( b )动力系统的不确定性: ( i )非决定系统:随机系统,如城市交通控制系统。 ( ii )决定系统:混沌系统虽然为决定性系统,但由于其对初态高度敏感,其行为可 表现拟随机性,难以预测(下文有专门介绍)。 ( c )冗余性和容错性: 生物物种在漫长的生死搏斗的进化过程中,发展了一种冗余战略,也即我们常说的备 战备荒策略。无论是物质流(脂肪库、血库)、能量流、信息流、结构构建、时空 分划与各种通道(如侧枝旁支)、生理机制种类均有相当的储备、富裕或备选方案, 使机体有足够的包容性和容错性应付各种不测情况。力求以相对少变应相对多变, 以不变应万变。所以外环境的变化与内环境变化往往不呈现为线性关系,一般内 环境相对少变,外环境相对多变,导致一些非常规医学逻辑。 ( d )三体决定性动力系统的不可预测性: 科学家指出,三个运动着的相互作用的物系如太阳 - 地球 - 月亮三体系统,即使精确地 知道它们的初态(初速度、初位置等),也无法预测其遥远将来的位置和速度。能预 测任何决定性系统未来状态的所谓拉普拉斯妖并不存在。 ( e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 不确定关系 ) : 1927 年德国科学家威纳海森堡( Werner Karl Heisenberg,1901-1976 )发现了人们观 测过程的基本局限性,即一种观测无奈:为了预言一个粒子的未来的位置和速度, 人们必需精确地测量其当前的速度和位置。我们常常用光照射这颗粒子并通过反射光 获得粒子的位置。但相关的物理规律告诉我们测定粒子的位置的精确程度不能超过光 的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波长)。为了更精确地测出粒子的位置,我们必须用波 长较短的光来测量。但当光量子照到被测粒子上时,二者可发生相互作用(扰动), 以一种不可预见的方式改变粒子的动量。光量子波长越短,位置测得越准,光量子能 量越大,扰动越大,动量的不确定性就越大。换言之,位置测量越准,动量测量越不 准。反之亦然 。科学家还发现时间与能量也服从不确定关系:微观粒子存在于某一 状态时间越短,这种状态的能量的确定程度越差。 ( 3 )物理学的三次革命: 刘式达 教授在为 C 格里博格, J.A. 约克著的《混沌对科学和社会的冲击》 一书 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从牛顿 1680 年在伦敦皇家学会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算起,物 理学已经历了 300 年。在这 300 年中,物理学已经完成了几次革命: 3 ( a )以伽利略、牛顿为代表的 17 世纪物质、力和运动的研究; ( b )本世纪量子力学、相对论和放射性的发现; ( c )混沌和分形的发现使物理学进入复杂物理学阶段,物理学将以生命科学、地球与环境 科学等为主要标志。 传统的物理学为确定论所统治,以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的名言为代表:只要知道初条件, 我就可以决定未来的一切。物理学的发展一次又一次地给确定论以冲击。首次冲击是分子运 动论,对大量分子的运动,不可能用经典力学描述每个分子运动的动力学,众多的分子动力 学汇总即可发生质的突变,转化成宏观的必须用统计方法描述的热力学动力学。上述海森堡 测不准关系给确定论又一次冲击。而混沌的发现给确定论以最猛烈的冲击,它显示确定系统 同样可以出现类似随机的现象,表明绝对确定论和典型随机论之间存在着貌似随机实为确定 的事物。很多像天气、地震等现象看起来是随机的,无规律的,但却遵循决定性方程的动力 学。 ( 4 )复杂性与混沌系统: 1963 年美国气象学家 E . N . Lorenz 在分析气象预报模型时指出远期气象是不可预测的。 人们开始认识到一种混沌原理,即使决定系统其未来行为也可能是不确定的 。 ( a )什么是混沌系统 目前对混沌的认识和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尚没有公认的严格的数学定义。科学家仅仅 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混沌的行为和规律。即使是描述性定义,有时也会产生自相矛盾。为了说 明混沌,我们按确定性的大小列举三类动力系统,从中我们也许可以领悟出确定性混沌系统 涵义。 ( i )确定性动力系统:初始态、中间轨迹、终末态都是确定的,其行为可以预测,如 钟表等机械系统、电脑系统和软件系统。读者请注意其中大多是人类智能的产物。 ( ii )随机系统:对初值极端敏感,中间轨迹不可知,结果不确定,或只能按概率确定 (具体不确定)。如某路口交通事故发生率,某种疾病的死亡率(我们无法确定某个病人是 否一定死亡)。又如无数粒子的布朗运动,摸彩票,抛绣球,掷骰子等行为。因为中间过程 是黑的,人们只能对系统的两端(输入 - 输出)进行观察,此即我们常用的统计学实验方法。 ( iii )确定性混沌系统: 首先,混沌 (chaos) 运动不是随机运动,而是一种拟随机运动,是决定性系统的行为和 丰富内涵的表现。也许我们可以用以下特征描述混沌系统: (ⅰ)此种系统对初态敏感; (ⅱ)中间轨道复杂、多变、发散、相邻轨道指数分离和局部轨道不稳定,但尚可以用 某些变量加以描述; (ⅲ)最终结果收敛到一个确定值域内(奇异吸引子)。从初始态、中间轨迹到终末态 理论上每一步都是决定性的,但实际操作上不可能确定; (ⅳ)所有可能的初态出发形成的轨线族称为流,作为流和吸引子源头的这个初态 集合称为吸引子的吸引盆或吸引域,终极结果的集合称为吸引子。 ( v )混沌只出现在非线性系统中,而非线性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是未来科学的主要领域。 与混沌有关的一类吸引子称为奇异吸引子 ( 与平凡吸引子比较而言 ) 。奇异吸引子的主要 特征如下: (ⅰ)奇异引子为有限区域,从它的吸引域内任一点出发的轨线都归宿到该奇异吸引子, 轨线终点的总和填满该区域,表现了它的稳定性; ( ⅱ ) 吸引子空间结构复杂,有时可具有无穷自相似结构 ( 多重分形 ) 。 ( b )观察描述混沌系统的参量 4 可用混沌系统的吸引盆,流和吸引子的非线性特性如维数、密度、测度、概率及相互 关系来描述混沌系统 。如(ⅰ)动力学系统的熵:由 Kolmogorov 和 Sinai 提出,一种测 度熵,本质上与 Shannon 信息熵相同;(ⅱ)拓扑熵:由 Adler,Konheim 和 McAndrew 提出, 用某个区域的测度代替概率的测度;(ⅲ)混沌的功率谱;(ⅳ)豪斯道夫( Hausdorff )维 数;(ⅴ)容量维数;(ⅵ)相关维数;(ⅶ)信息维数:随着描述系统的精度或位数的增加, 确定吸引子上某一点的所需的信息量增加的快慢;(ⅷ)李雅谱诺夫( Lyapunov )指数:估 计系统在物理相空间或时序相空间中轨道的收敛率或发散率,反映相邻两条轨道的局部特 征;(ⅸ)测度熵:表证随着时间的延长,轨线对初始值的依赖程度。极限环的测度熵为 0 (轨线由初始值全确定),纯粹随机运动轨线的测度熵为 + (初始值无法确定轨线)。而奇 异吸引子的测度熵是一个正数(初始值可以但难以确定轨线);(ⅹ)吸引子的多重分形性。 ( 5 )从阴阳太极图到动态循环零维空间: 天才的数学家、微分学的创始人之一莱布尼茨曾说过他的二元律的思路受启发于古代 中国伏羲氏的阴阳学说。现代计算机技术把二元律用激发器的二态体现出来,开创了令人眩 目的现代计算机文明。然而计算机再聪明也不等于生命系统。莱布尼茨也并未穷尽太极 图之哲学涵义。据笔者所见,太极图所阐发的不仅是阴阳二元问题,太极图中阴阳二色形不 是机械的二分,而是呈相互首尾相接之势,寓有周而复始之意,是一种太极二元循环动力学。 我们知道古希腊哲学和欧几里得空间源于被称为零维空间的点,由点生线,由线生面, 由面生体。而点为无高、无长、无宽的概念,因此它实际上不能作为一个存在,仅 能作为一个概念以示区别于虚无,为纯理性的产物。在此哲学基砖上创建了现代科学体 系的质点结构科学大厦。中国古代科学源于太极阴阳二元,太极二元循环动力学是一种动态 循环零维空间,与点零维空间有本质区别,是西方科学与中国古代科学的哲学分水岭。 循环动态零维空间的深刻的哲学和科学意义至今远未为人们所真正认识,可以说动态循 环零维空间是生命系统得以存在的一种基本空间,无论是形形式式的反馈(如下丘脑 - 垂体 - 靶器官反馈)、周期(如月经周期、细胞周期)和循环(如血循环)机制,还是诸如类球形 (细胞、器官、人体)、螺旋形(如 DNA 双螺旋)都遵循了这一空间原则。至少有如下理 由(ⅰ)点零维空间是一个静止概念,而动态循环零维保证了物质、能量、信息的运动 性,保证机体为一个可演化发展的耗散系统;(ⅱ)循环动态零维保证了稳定性,为把在演 化过程中系统获得的新信息加以固化并形成组织和结构提供了哲学基础,因此动态循环零维 是结构形成的重要原理,由此我们也许可以创建动态循环结构科学的新体系;(ⅲ)除了上 述动静相济特征以外,动态循环零维无须如非零维空间那样冒无穷延伸之险,也符合 赵南元 教授提出的事物发展的一个基 __________ 本原理即经济原则 (因为动态循环零维空间结果 就是原因,产物就是原料,而经济原则与生存原则是一致的)。无穷延伸、无穷 大、无穷小仅是纯理性世界的概念。 M 克来因指出被我们认为绝对严密的纯理性系统 数学系统蕴涵了多方面的确定性危机 。而据笔者的研究,一些危机就与无穷大有关。 因为我们知道自然世界自身应该只有极大或极小的概念,应该不存在无穷大和 无穷小的概念,至少是谁也没有经历过无穷大。因此由中国古代科学太极循环动力 学引申的动态循环零维空间比古希腊的点零维空间更接近自然。 ( 6 )从动力学看人体: t 也许我们可以从关系、网络及动力学三个认知层次或认知阶段来描述生命系统。(ⅰ) 当今关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的知识的主体为相对分散的关系,我们只能通过逻辑思维把这些关 系连接起来。此类知识占据了当代生物医学知识体系的绝大多数,媒体为书本、杂志等文本 形式和数据库形式。(ⅱ)网络型知识是目前全世界生物学、医学及生物医学信息学科学家 5 携手协作的主攻方向。符号级知识有关于医学标准化(或经典的)概念语义网络研究,如统 一医学系统( UMLS )和 GALEN 工程 。生物医学信息学方面有基因组调控网络、蛋白质 相互关系网络 、蛋白质空间构型网络、生物化学网络、生理过程网络、信息通道网络等 等。(ⅲ)用动力学来描述机体最为困难,有人认为动力学是不可能用符号来表达的 。将 来的所谓虚拟生理人体、虚拟病理人体、虚拟药理人体可称得上是动力学意义下模 拟人体,但可想而知,这将是多少代科学家的前赴后继的努力。现在的国内外正在进行的虚 拟解剖人体只存储静态空间信息,故尚不能称为动力学意义下的模拟人体。 也许我们不应拘泥于严格的混沌动力学系统,若用生物 - 医学信息学方法从动力系统的 初态、对初态的敏感性、轨道及轨道流及其分散性、吸引子或终态等方面研究生命系统必将 开创生命科学的新局面。 笔者总结了心脏搏动周期中从分子生物学层次到心脏整体泵血层次各循环机制相互衔 接的动力学定性模型 ,这些动力学循环分别由诸如离子通道、离子泵、膜电位、动作电 位、内质网与钙离子、 ATP 酶、肌丝蛋白(粗肌丝、细肌丝)、神经递质 - 受体、突触、心肌 细胞、心肌、流体力学、活塞原理、结构和生理规律所决定,一个正常的泵血循环,依赖于 这些异质的动力循环各相态的相互准确衔接,最后整合为心脏整体的泵血行为。任何相态之 间的不准确衔接均有导致疾病的可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图 1 :心肌循环连接图: 1. 膜电位循环; 2. 钙离子从肌浆网收放循环 ( 借助于钙泵即 Ca ++ 依赖 式 ATP 酶的循环 ) ; 3. 肌钙蛋白与 Ca ++ 结合与释放循环; 4 .肌钙蛋白分子构型循环; 5. 原肌凝蛋白的构型变化循环; 6. 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 - 扭动 - 解离循环 ( 依赖于肌球 蛋白的头部即 ATP 酶激活 - 分解 ATP- 释放能量 - 抑制循环 ) ; 7. 粗肌丝与细肌丝的滑动 循环; 8. 肌节的缩舒循环; 9. 肌纤维的缩舒循环; 10. 肌肉的缩舒循环; 11. 心室内血 液压力循环; 12. 房室瓣开闭循环; 13. 心房内血液压力循环; 14. 主动脉瓣开闭循环; 15. 主动脉内血液压力循环; 16. 心脏泵血循环。 ( 7 )医学气论的动力学的层次性: 现代科学意义下的机体动力学系统是无数宏观的、微观的动力学系统相互衔接、穿插、 6 交叉、嵌套的整合系统。中医学理论强调其中的层次关系。以中医学气论为例。中医内科 学 有如下描述人体的气,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五脏之气。元气是先天精所化 生,发源于肾,借三焦之道通达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 与脾胃运化来的水谷之气结合而成,聚集于胸中,其功能主要是推动肺的呼吸和心血的运行。 营气与卫气皆由水谷之气化生,但营气运行于脉中,内注五脏六腑,外营四肢。卫气运行于 脉外,其主要功能是保卫体表,抗御外邪入侵。五脏之气,也就是五脏功能的具体表现。 所以,根据中医学理论,气是有层次性的:元气乃根本之气,统帅之气,是驾御其他诸气的 气。中医气论的动力系统为嵌套动力系统,元气动力系统承载着宗气、营气、卫气和五脏之 气的动力系统。因此,决定元气动力系统的驱动因素应是一些根参量、主导参量、慢参量或 序参量(用协同学创始人哈肯的话),有时候可能是资源极度匮乏紧张的参量。这就是动力 系统中的各变量的君臣佐使关系,循此探索,也许柳暗花明的一片新天地正等待着我们。 (待续) 参考文献 (1) 包含飞,严世芸:中医学概念的信息学属性及中西医学互通性初探中医标准化预备 研究之一,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15 ( 4 ): 8-11 , 2001 (2) 包含飞: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待发表) (3) 卢业宏,洪钧言:从药物遗传学到个体化医学,科学, 54(2) : 26-29 , 2002 (4) 粟载福等编著:《模糊数学与医学》,重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89 (5) (美) C 格里博格, J.A. 约克著,杨立,刘巨武等译:《混沌对科学和社会的冲击》, 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6) 刘心东,蒋大宗:混沌及其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6 ( 2 ): 63-70 , 1993 (7) 赵南元著:《认知科学揭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8) M 克来因:数学:确定性的丧失,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9)JH van Bemmel, M Musen 主编,包含飞,郑学侃主译:《医学信息学》,上海: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 2002 (10)B. Schwikowski, P. Uetz and S. Fields : A network of 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s in yeast(published in Internet web site) (11)Klaus Prank : Data mining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in systems biology ( published on Internet Web Site ) (12) 张镜如主编,乔健天副主编:《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86-88 , 39-45 , 1996 (13) 张伯臾主编,董建华,周仲英副主编:《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系统生物学"想到的
yhqsd 2008-9-30 23:13
近日阅读了周旭的博文系统生物学是皇帝的新衣吗以及其对系统生物学的解释,知道系统生物学有三个要点:从整体上把握、定量模型、可以通过实验证实或证伪(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0820 )。由此想到了中医学和全息生物学。 可以通过实验证实或证伪是系统生物学更重要的一条,中医学和全息生物学虽然也都是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生命现象和过程,但由于难以被通过实验证实或证伪而被某些大家斥之为伪科学。 不过难以证实或证伪,并不是不能证实或证伪。中医对许多疾病的成功诊疗就是很好的实证。细胞的全能性是全息生物学一个典型实例,细胞的全能性不仅被植物组织培养所证实,也被多莉羊的成功克隆所证实。即使是这样,也被人打成伪科学,可能与中医学和全息生物学缺乏良好的数学支撑有关。 没有数学的支撑难以成为严密的科学。自相似性是全息生物学的重要基础,可以用非线性数学---分形几何来支持,但没有人去深入研究。中医学也应当能够找到数学支撑,也同样没有人在此下工夫,或者当今已有的数学门类难以为中医学提供数学支持。系统生物学虽有定量模型做数学支撑,但也很不完善,不过没有被打成伪科学,恐怕与系统生物学是洋人提出的有很大关系。 中医学和全息生物学按照成熟科学门类的标准,它们在数学和实证方面是不完善、不成熟,但国人对自己祖宗和同胞创造的科学门类为什么不下工夫去完善?对洋人提出的尚处于初创阶段的科学门类为什么倍加推崇? 我不是反对国人研究系统生物学,只是由此想到中医学和全息生物学的悲哀命运。同时,认为系统生物学的思想和理论与中医学和全息生物学应有相通之处,共同之点;要在系统生物学领域有大的成就,需要借助我们民族思维方式和我国传统哲学思想。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6053 次阅读|14 个评论
人类养生的重要法则——法于阴阳(续前)
热度 1 张三火 2008-8-10 12:20
法于阴阳,首先要做到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春夏时节要顺从生长之气养护人体的阳气,在秋冬时节要顺从收藏之气养护人体的阴气。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要根据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阴阳消长规律,也就是气候变化规律及物候特点,来进行调理养生,使人体的阴阳随着自然环境气候变化规律而相应得到调整,并保持阴阳平衡的状态不被破坏,从而保持春夏秋冬都健康无病的良好状态。根据季节变化而适时养生的具体内容如下: 1、春三月: 指农历正月、二月、三月三个月而言。以节气论,指立春至立夏止,共六个节气。 春季三个月,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天地间的生发之气萌动,万物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季生机盎然,万象更新,人们要入夜即睡,清晨早起,舒缓形体,畅达情志,以顺应春生之气。 人们要尊重自然万物,主动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不要人为地破坏大自然的生机。在 春季违背养生之道,就会导致肝木损伤, 木伤而不能生火,故于夏月火令之时,反变为寒病。 春生提供给夏长的基础差。说明春生是夏长的前提。据此,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之说,强调春生之气的重要性。 2、 夏三月:即从立夏至立秋为止的三个月。 夏天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下降,上气上升,天地之气上下交合,万物便会开花结果了。 夏日养生在生活起居上,要注意随着昼长夜短而适当调节。因为夏天入夜要晚,所以,人们入睡也相应要晚一些。白天太阳出来的早,人们也要早起一些,不要厌恶夏天的日长天热。 在情志调节上,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要动怒,以免在阳盛之时肝木郁而化火助阳。 夏日阳盛,体内阳气宜宣通发泄于外,所以,在夏季要注意调摄,维持一定的生理汗出,也是必要的。近代由于空调制冷的广泛应用,在夏季常使人患上空调病,同时,也会使人体的生理汗出得到抑制,从而违背夏季的养生原则,导致疾病的发生。若 逆之则伤心,秋为 痎 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说明违背夏季的养生原则,就会伤及于心。因心主火,夏季火气当令,所以,夏季火邪易伤于心。夏伤火热之邪,秋感寒凉之气,则可导致寒热交替的疟疾发生。若 夏伤于心,长气受损,则秋无以收,收气不足,则冬无所藏,而阳气无以潜藏,导致阳气不足。至冬季寒盛之时,寒水当令,阳虚无以抗御寒邪,故冬时感邪,发病较为严重。 在夏季阳盛之时,人们养生要更加注意吸取天地自然界的阳热之气以助体内的阳气,如此,才能适应秋冬的寒凉气候变化,增加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3、秋三月:指农历七、八、九三个月。以节气论,自立秋到立夏为止,共六个节气。 秋天三个月,是万物成熟、果实饱满的季节。天气清肃,秋高气爽。人们应该早睡早起,宜安定情绪,以顺应秋收之气,来减缓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要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使秋凉之气平和不致伤人。不要过分悲忧而使肺志太过,要保持肺气的清肃正常。这就是顺应秋收的自然特性,适应于秋季的养生原则。若违背这个原则,就会伤肺,到了冬天,就会发生飧泄,提供给人体适应冬藏的能力也会降低。 在秋天万物收敛的季节里,要适当调节情志,控制欲望,以顺应秋日肃杀之气。古时文人多以悲秋之情表达落魄情怀,而悲为肺志,太过则伤肺,并且违背秋日养生之道,所以,若要长寿健康,就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此时 严冬将至,各种动物均需要摄取营养,以御寒冬,冬眠类动物更是如此。据此,民间有抓秋膘的说法。 4、 冬三月:即从立冬至立春为止的三个月。 冬天三个月,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由于寒盛,河水会结冰,地面也会冻裂。人们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要早些入睡,晚些起床,起床时间一定要等到太阳升起的时候为宜。人们要适当增加睡眠的时间,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要使人的神志内藏,安静自若,远离寒冷,保持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汗出,而导致阳气骤然散失。在冬日阳气衰微、阴寒较盛的季节里,要顺应冬藏的特点,潜藏和保护人体的阳气是养生的关键。这是顺应冬藏的自然特性,适应冬季的养生原则。人们冬季应居于温暖之室,但不宜太过温热,尤其是要避免汗出,因为出汗就会伤津耗气,致使阳气不能潜藏于内而浮散于外,从而违背了冬季的养生原则。 违背冬季的养生原则,就会在来年春天发为痿证或厥证,会影响到人体对春季的适应能力。这是因为在冬天没有顺应自然规律及时潜藏人体的阳气,寒气内通于肾,所以,冬寒就会损伤肾阳,导致来年春季阳气生发之时,人体的阳气不得及时生发,而春令通于肝,肝主筋,故会出现筋脉挛急或弛缓无力的痿证。四肢为诸阳之末,阳气虚不能温煦四肢,则可致四肢逆冷的厥证。可见,遵照冬日养生原则养生,能够有效预防痿、厥病证的发生。
个人分类: 张焱讲养生|5557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医学不仅仅是治病的医学,更是探讨怎么让人不生病的学问!
张三火 2008-8-5 15:14
前两天,发表了一篇题目为《黄帝内经》告诉人们的养生法则包括哪些方面?的博文,受到大家的关注,非常感谢前来支持的博友。以下是我与一位博友的问答记录,希望能够给有相似想法的朋友们一个可信的答复。 发表评论人: 老修正传 听说中医不是医学,只是养生学或伪科学,真的吗? 博主回复:这不是真的! 首先,中医学是真正的医学!试想,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世世代代都是应用什么医疗技术对抗疾病呢?事实上,没有西医的医疗技术之前,我们中国人一直就是依靠着中医学的医疗技术啊。中医学是地地道道的医疗技术,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医疗技术手段,千百年来为炎帝子孙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中医学中不但包含着人体生理病理、治疗、预防等医学方面的精深理论,而且还蕴藏天地自然规律,包罗世间生物万象之理,更有人体生命奥秘的内涵,具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特点。至于对人体生命现象及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更是全面系统,治疗手法也是简便易行,不会因为治疗而加重病人的痛苦。中医更加重视保护人体自身的功能活动和器官的修复。这一切,怎么到了现在,都会有人怀疑了呢?值得深思啊! 其次,中医学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养生!其目的是让人通过养生而达到根本不生病,实现人类向往的健康长寿。 所以有学识的学者指出:中医学不仅仅是治病的医学,更是探讨怎么让人不生病的学问!
个人分类: 张焱讲养生|4711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