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现实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冷冷的......一点点酸.....
zhengyanfei 2009-12-14 18:01
冷冷的风,从窗户的隙缝中钻了进来,看着冷清的办公室,想到校园中的最后一个圣诞即将来临,感觉好突然。。。 昨天碰到现在正在上高中时的一个校友小师弟,他问我高中时有没有人追我,这让我想到了那个青涩的年龄,调皮捣蛋的小男生和敏感羞涩小女生之间的故事。。。小师弟说他喜欢的一个女孩子跟别的男孩子在一起了,因为那个男生比他帅比他有钱,我对他说,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帅,有钱,并不代表以后你不会比他成熟更有魅力。。。 上午看了一部校园DV剧《彼岸》,男主角车南不是大学生,长得不帅,也没钱,但他的爱很令人感动,似乎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像他这么单纯执着又很有义气的男生真的很少,女孩子也爱上了他,但是,结局很写实,他们并没有在一起,就像歌词里说的一样梦想和现实,总有一些远~~ 中午和师妹谈起大学时的感情和生活经历,又回忆起那时候经常和男朋友坐在学校小石凳上聊天,也是在冬天,圣诞节前夕,在热闹的鲁巷广场,他温柔地帮我披上黑色大衣时的那一幕,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温馨。。。 本科毕业,在破旧的武昌火车站,他泪流满面地追着徐徐前行上海的火车,而我也用报纸挡住自己的头,不想让对面大叔看到我止不住地掉眼泪,那时差点以为我们会就此分开。。。 在上海一起的日子,有酸的,甜的,苦的,咸的。。。 但是,只要在一起,就是幸福~ 或许是个理想的童话,有很多的现实因素,都无法预料,但是,与其花费心思去权衡这场恋爱值不值得爱,何不不顾一切轰轰烈烈爱一场,谁能说得准你就不是对的呢? 印象中,校园爱情,无论最后是到达彼岸,还是相互说再见,永远都是刻骨铭心的,爱了,就不应该去想残忍的现实!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蜗居,告诉大家了什么?
pony911 2009-12-14 11:07
蜗居,一石激起千层浪,为何?看了蜗居而改变自己梦想的人,几何? 以下转载两篇博文,仅供参考! 《蜗居》观后感: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6884 《蜗居》错就错在太真实!: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8250
个人分类: 技术交流|27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那个叫鲁迅的终于从教科书里滚蛋了
emlyn 2009-11-26 12:32
我转载这个,感觉写的很现实很深刻,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当过激的愤青,发现问题很重要关键是如何妥当解决问题,我也希望将来能够从政的读者记得这篇文章。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仅可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物价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乏走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中?! 赵贵翁、赵七爷、康大叔、红眼阿义、王胡、小D们复活了。有的混入警察队伍,有的当上了联防队员、城管。披上制服兴奋得他们脸上横肉块块饱绽,手执无形的丈八蛇矛,合理合法地干起了敲诈勒索,逼良为娼的勾当。如果姓夏那小子在牢里不规矩,不用再给他两个嘴巴,令其躲猫猫足矣。想想,这些下做的勾当儿怎能让鲁迅这种尖刻的小人评说?! 阿Q们复活了。从土古祠搬到了网吧,但其振臂一呼的口号已经不是老子革命了!而是老子民主了!每天做梦都盼着白盔白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早一天杀过来,在中国建立民主。因为只要美国的民主一到,赵七爷家的钱财、吴妈、秀才老婆乃至未庄的所有女人就都是我的了!哼!而鲁迅却偏偏要我做个被世人嘲讽了数十年的冤死鬼,我岂能容你?! 假洋鬼子们复活了。这回干脆入了外籍,成了真洋鬼子。并且人模狗样儿地一窝锋地钻进爱国大片的剧组,演起了凛然正气、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让人好生不舒服。此种一边哽咽着颂扬祖国母亲,一边往向征中华文明的青铜大鼎里撒尿的举动,岂不是鲁迅杂文中的绝好素材?! 祥林嫂、华老栓、润土们复活了。他们依然逆来顺受,情绪稳定。因为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这样,必须要备足了餐料。而那些准备做餐料的人,本来可以闷在铁屋子里,一边听着小沈阳的笑话,一边麻木地死去,岂容鲁迅把他们唤醒,再一次经历烈火焚身的苦痛?! 那些体格茁壮的看客们复活了。他们兴致勃勃地围观那些拳打弱女、棒杀老翁、少年溺水、飞身坠楼的精彩瞬间,依旧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哈哈,仅看客一类,被你伤害的人就太多了,因为中国人几乎都愿做看客!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当今的社会不需要投枪和匕首,而需要赞歌、脂粉、麻药。正如陈丹青先生讲的假如鲁迅精神指的是怀疑、批评和抗争,那么,这种精神不但丝毫没有被继承,而且被空前成功地铲除了。我不主张继承这种精神,因为谁也继承不了、继承不起,除非你有两条以上性命,或者,除非你是鲁迅同时代的人。最稳妥的办法是取鲁迅精神的反面:沉默、归顺、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圆玉润。 如果鲁迅赶上这个时代,对于开胸验肺、以身试药、周公拍虎、黑窑奴工、处女卖淫、官员嫖幼等一系列奇闻,又会写出多少辛辣犀利、锥骨入髓、令人拍案叫绝的杂文来,想想,真是让人后怕,所幸这个尖酸刻薄的小人已不在人世了。 让我们彻底赶走鲁迅,欢迎小沈阳,让人们在开心笑声中忘却现实的不公和苦痛,在笑声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变傻......
个人分类: 社会百态|2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记录一下现实的社会!“他们只认钱,我们很单纯!”
hongkuan15 2009-11-4 10:07
大学生救人溺亡 船主手牵绑尸绳要钱(图) 这是真实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是现实的社会,也是社会的现实!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看人家如何为一条裤子讨价还价吧, 经典搞笑片
tianli99 2009-10-16 20:46
顾客:老板,请问这条裤子多少钱? 老板:180元,广州正宗货,要不要? 顾客:我先看看 老板:别看了,东西是好东西,给你优惠点170元。 顾客:这也叫优惠啊? 老板:呵呵,好吧就140元,这回可以了吧。 顾客:哈哈哈哈,我笑! 老板:你笑什么,难道嫌贵? 顾客:不,何止是贵,简直就是用水泵抽我的血! 老板:哪里有那么夸张,看你是本地人就120元吧。 顾客: 老板:你不会还嫌贵吧,我最多只挣你几块钱。 顾客:不,我没有说贵,这条裤子值这个价钱。 老板:你真有眼光,快买吧。 顾客:裤子是好裤子,只是我口袋里的票子有限啊。 老板:那你口袋里有多少钱啊? 顾客:90元。 老板:天啊,你开玩笑,赔死我了,再添10元。 顾客:没的添,我很想给你120元,可无能为力。 老板:好吧,交个朋友,你给90元拉倒。 顾客:我不会给你90元的,我还要留10元的车费。 老板:车费?这和你买裤子有什么关系? 顾客:当然,我来自很远很远的地方,我必须坐长途汽车回去,车费10元。 老板:你骗人! 顾客,我从十八岁以后再也没有骗过人,相信我。你看我的脸,多么的真诚啊。 老板:虽然我看不出来你的真诚,但我认赔了,算你80元好了。 顾客:等等,我还要补充一点,我还没有吃早饭,我很饿。 老板:你!!天啊,你太过分了,你在耍花招。 顾客:相信我,我很真诚。如果再不吃饭的话,我会昏倒在你面前。 老板:我真是倒霉,遇到你这样的滑头。可你的确过分,一会要坐车,一会又要吃早饭。是不是你一会还要说你口渴,想喝饮料呢? 顾客:你太小瞧我了。相信我,我没有要求了。 老板:相信你?最后一次? 顾客:是的,相信我。 老板:好吧,痛快些,70元。 顾客:我这就给你钱。 老板:快些。 顾客:等等,这里的颜色好象有点不对劲啊。 老板:不,不是,这是磨沙颜色,故意弄成这个样子的,这叫流行。 顾客:是吗,怎么看起来象旧裤子,怪怪的。 老板:什么?你侮辱我人没有关系,请你不要侮辱我的裤子。这是真东西。 顾客: 老板:好吧,我给你看我的进货单你瞧,进货日期是上个礼拜,进货单位是广州某某服装厂,这怎么能是旧裤子呢? 顾客:哦,对不起我误会了,不过天啊,进货价:20元每件。 老板:哦,不对,不对。这是没有上税前的价钱,缴税后每条成本价是40元。 顾客:你在撒谎,你以为我是傻瓜吗,这是增值税发票,是缴税后的价格。这条裤子只值20元,可你 老板:嘿嘿做生意吗,你要知道我每天的门面房租金上百呢,不赚钱我吃什么? 顾客: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心太黑! 老板:嘿嘿,30元行不?我的好兄弟,让我赚点。 顾客:钱是小意思。只是你的行为让我气愤。你深深伤害了一个消费者的心灵。 老板:有那么严重? 顾客:难道你认为欺骗行为不严重吗?再发展下去,可就是诈骗,就是犯罪! 老板:妈呀,好夸张啊。这样,你消消火,我25元卖给你,就赚五元。 顾客:什么?25就是二百五的意思,你瞧不起我? 老板:没有没有,就24吧。 顾客:有一个4,就是死的意思,不吉利,我很迷信的。 老板:天,23没有毛病吧? 顾客:好吧,成交! 甘肃省的人们在用传统手势方式讨价还价 ----------------------------------------------------------------------------------------------------- 博主: 主流经济学的静态研究模式还能再走多远? 现在建立动态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已经提到了日程。讨价还价问题就是一个较好的理论研究突破口。 以后为这个搞笑的讨价还价过程建立个数学模型吧!
个人分类: 经管评论|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实与理想
xu782219 2009-10-10 18:24
现实与理想 人要生活在现实中, 还要生活在理想中。 生活在现实中, 活在当下,是基础,踏踏实实; 生活在理想中, 向往未来,是目标,寻寻觅觅。 两者结合,有近有远,是人是仙。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58 次阅读|2 个评论
梦想离现实到底有多远——电影《立春》观后
罗帆 2009-8-12 09:13
立春之时,春天却未至,天气依然寒冷,但人们心中已经有了对春天和温暖的渴望。 看完电影《立春》,我一直在想,梦想离现实到底有多远 ? 那是一个发生在北方小城的寻梦追梦的故事。 主人公王彩玲为了梦想一直努力奋斗着。她就像一只努力吐丝做茧的虫子,幻想着破茧之后的自己会是一只美丽的蝴蝶。但她不明白,无论她如何努力,只能是一只丑陋的蛾子。姑且不考虑阳春白雪的歌剧有多少商业需求,不考虑在艺术上成名成家的概率有多低,不考虑主要靠自学成材的演唱技巧是否专业,制约她实现梦想的致命因素是长相丑而且不再年轻。她梦想着登上顶尖的歌剧艺术舞台,但观众的目光会是挑剔而残酷的 ; 她梦想着甜美的爱情,但恋人的眼光会是嫌弃和残忍的。王彩玲以为自己得到爱情之后,在学校教音乐课时神彩飞扬,演唱《暮春》时痴迷的表情,那种陶醉的幸福的眼神,令人感动。而这种美妙的情景瞬刻之间就被粗暴而绝望的咒骂声所破坏,直至她被羞辱地摔倒在地,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钢厂工人黄四宝是王彩玲的初恋。他一次次地想考入北京的美院,又一次次地失败酒醉而归。梦想毕竟不是现实 , 他不是梵高再世。虽然在梦醒之后离开小城去深圳下海,但后来回城后只能靠开婚介骗钱,最后逃脱不了被人四处追债的窘境。当他在被人打破玻璃的车里与王彩玲擦肩而过时,那种无奈又无望的眼神是复杂而迷离的。 按照阿德福的挫折回归假设,当一个人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而受挫折时,就可能退求其次,即追求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当发展需要屡次受挫之后,王彩玲不得不追求关系和生存需要的满足,为此她抱养了孩子 ( 虽然独身,但尚有家 ); 为了独自养活孩子赡养老人,筹齐为孩子治兔唇的手术费,她放弃教职去贩卖羊肉。而黄四宝在发展需要多次受挫之后 , 剩下的几乎只有生存的欲望。 王彩玲第二次爱情萌动时,偏偏遇到的是被称为二胰子的舞蹈教师胡金泉。他热爱舞蹈,爱到了分不清舞蹈和现实的地步。生活里的他,彷佛也在舞蹈。他希望可以尽情地跳舞,即使是教人跳舞,也是非常投入。可惜,他太另类了,虽百般努力,但始终无法见容于世。所以,他选择了极端的方式,在教舞的间隙,高声叫出一个女学员,表演了强奸未遂的构思。当他被判刑入狱以后 , 依旧对舞蹈满怀热爱。他对来探监的王彩玲说,布鞋和舞鞋差不多,也可以踮起脚尖。他站起来,翩翩起舞,仿佛在演一出荒谬的人生舞剧。 影片中,王彩玲四次去北京。第一次是为了自己的歌剧梦想,第二次是为了爱情梦想,第三次是为了那个假癌症女孩的成名梦想,第四次是为了什么 ? 她终于从梦想的云端回到了现实的地面,带着女儿进京,彷佛是为了纪念那过去的梦想。她望着活泼可爱的女儿,幻想自己站在舞台上的情景,虽有些令人心酸,但也透露出一丝立春的暖意。 在逝去的那个年代,小城是一个落后的封闭的环境,让人深感压抑。如今的社会已经多元化,给予人们更多的选择人生道路的机会,对个人的价值有了更多的尊重,对个性化的甚至另类的行为有了更多的宽容。如果是在今天,王彩玲也会遇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她受挫后可以通过升华或补偿的方式,教授音乐以培养出有演唱才华的学生。 年少之时,我们都有过许多不切实际的梦想。经过生活的经验教训,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明白,梦想与现实遥不可及,其间的距离不仅仅是靠自身努力就可以缩短的,所以要力求适应现实,学会知足常乐。但有一些像王彩玲似的人,选择了追寻自己的梦想,他们能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活得很不快乐。在他们的身上,依然有一些东西会打动我们。 梦想是想象的翅膀,是人生最美好的憧憬,甚至是驱动人类进步的动力。然而,作为老师,我们经常要教育学生 ; 作为父母,我们也会教育子女 : 不要好高骛远,要认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了解和适应现实。其实,谁能够说清,梦想离现实到底有多远 ?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5470 次阅读|3 个评论
现实的世界离理想有多远?
shushenlw 2009-6-7 12:01
看到科学网的几篇文章,其中一篇题目是祖国处处是矛盾,今天又看到一组图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6474 ),内心被深深的震撼。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么?这就是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的祖国?好像现在的草根阶层真的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的父辈或者再上一代之中,也许就又很多人经历过这样的生活,但是那毕竟是在国家不富强的情况下的写照,可是现在国家富强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人依然贫困? 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使处在社会底层的我深深忧虑,不仅忧虑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也在担心国家的命运,我们的国家是否会像苏联一样,强大的外表下隐藏着分崩离析的危险?最近发生在我们这个古老国度的事情太多了,除了大的灾难,还有无数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社会的中上阶层,好像真的是无视这种现象的发生吧,依然过着自己逍遥的生活。 我仅仅是一名小小的研究生,人微言轻,注定不能改变什么,但从小的教育使我知道,位卑未敢忘忧国,看到矛盾的同时,我的眼中也含满泪水,当权者啊,发发慈悲吧,社会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个人分类: 评论热点|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毛遂、决裂与编辑部推荐
dongping2009 2009-5-16 14:28
几天前谈了一次博客推荐,说的是作为一名暂时的、阶段性的博客发烧友,如何对待其他博客的推荐一事。 今儿个再弹博客推荐,但这回弹弹编辑部的博文推荐。 推荐这东西,出现在中国,大概也有至少2000年的历史了吧,古时即有举荐不避亲的呼唤,说的便是与推荐有关的这档子事情,境界更高如毛遂者,还能够脸皮巨厚地来个自我推荐。 国人对于推荐,年长一些的可能印象会很深。记得文革后期一部电影,大概叫做《决裂》吧,说的是关于马尾巴功能的故事,其中的一个情节尤其动人心魄,画面上一个有权能够推荐别人的人物,举着另一个被推荐者的一只手高高在上,并指着其手掌上一层厚厚的茧子,理直气壮地对着台下的众人大声疾呼:看看,同志们看看,就凭这双手,他(被推荐者)为什么不能够上大学? 是的,他为什么不能够上大学?难道这位手上的厚茧子,不也是其能够上大学的一个分数和一个重要指标吗? 那位推荐者据此进行推荐,与我们大家根据被推荐者脚底所长茧子的厚度进行推荐,目的都是一个,举荐贤者! 本质上有啥区别吗? 可能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主要看你的屁股坐在哪个板凳上,所谓屁股决定脑袋是也。所以,我在博友苗元华同学刚发的一篇文章后留言:呵呵,舆论控制在哪都一样,你请到Nature或CNN等处的论坛博客等处试试。说到底,调整我们自己的心态最为重要,这儿也就是一个乐和乐和的场所,偶尔不小心,认识一二情投意合的朋友,足矣! 苗同学,您觉得我这样说,是否也有一定的道理? 所以我说啊,如果编辑部不小心推荐了苗同学您的博文一把,您就认为这是天上或然掉下来一个馅饼;如果编辑部慧眼没有照顾到您,您呢,就与我们大伙一起,在科学网这个好地方,自个儿围成一个场子来,乐和乐和。 不亦乐乎! 标题:谢谢东平老师 发表评论人: qlms 删除 回复 你和曹老师都专门写了文章来谈论这件事,让我不胜感激。 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就是在科学网上乐和乐和。毕竟,这是为数不多的实名博客,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谩骂,无趣和不必要的争执。这里也是为数不多的以从事科学与技术相关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大家共同语言还是比较多的。 另外,东平老师不要不要称呼我老师了,我现在还是个学生呢,呵呵。 我自己其实发文很少的,被推荐还是不被推荐对我来说,意义不大。 昨天无意中发现,分类栏目点开之后,没有显示发表的文章,才提出这个问题的。 其实我的建议,要求也是非常低的: 编辑部推荐博文,可以没有 首页的分栏目推荐博文,这个可以没有; 打开分类栏目,文章按照发表顺序显示,这个应该有。 博主回复:好的,改成同学了,其实今日的同学即是明天的老师,包括我魏同学在内。 正文里补充回答:我魏同学现在完全明白苗同学你的意思了,完全支持你的观点!
个人分类: 布局中盘|5905 次阅读|8 个评论
宋江、板凳与博客推荐
dongping2009 2009-5-13 04:25
进平兄对于读博写博萌生倦意,我看过之后劝了一下,说到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处理,如果旁观者再说话大声了些,还进一步可以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来处理,做到我自读博写博,休管东西南北。 人这一生,说到底,加上亲朋好友,同事上下级,如果是教师的话,加上学生等等,全部算起来,真正做到能够互相熟识的,一般应不超过100人,当然不排除个别者可能超过100人的情况。进一步能够真正谈得来的,我意是互相谈得来的,不包括那种一方竖着耳朵,来听另一方叭叽吧叽给你强行布道的那种情况,那么能够达到50人左右,也就很不错了。到了极致便是: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这是实际社会中我所理解的情况,但同时又有另一种观点(大意),说的是这个世界,如果你将这世界上任意两个人,非要往一起推并联系起来,中间一般不会超过5个人,比如说将 你与奥巴马 放在一起,中间可能有希拉里、唐老鸭、宋江等等你们互相都还比较熟悉的人物,拴起来了,串起来了。但这两种观点也并不矛盾,你想啊,50x50一直乘上六次,该是一个相当不小的数字啊! 科学网是认识这些实实在在真人的另一个好地方,他还好在这些真人大多数与你不是同一个行当,所以你能够看到,或听到不少新东西,当然你也可能就学到这些新东西了,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 科学网中既然有我的师傅,我读我听他们的这些闲言碎语,有所心得的情况下,推荐一把即属情理之中,遇到写得特别好的,留个言发点感慨心得,也无不妥,如果进一步收到互动式的回复,便会更加感觉高兴起来,这样5来6往的,有一些道合者进入我的视线,我也同时进入对方的视线,可能我们双方的闲言碎语写得也并不特别好,但是仍然互相愿意留个言,交流交流。如同平时,你走在路上,遇到你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很熟的50人之一,停下来打个招呼,问问好,聊几句。 所以,如果你一不小心,在科学网上认识几个这些真人,你能够实际很好互动的人数,不就超过一般人的50个了吗?多么好的一件事! 在我的眼中,科学网上都是牛人,没有更牛的牛人一说。换句话也可以说,科学网上没有牛人!但遇到那些对我的留言一概不理的牛博们咋办?好办呀,逐渐减少留言,到不留一言,不就行了?如果这些牛博们写出好文章了,被很多人推荐了,置顶了,我也会点击开读上一读的,觉得好,跟着大伙推荐一把,觉得一般,瞄一眼走人。 留言吗?我为什么留言? 但于我,还有另一种情形需要说明,就是如果我在某位博主的文章下留言了,如同实际生活中,我到了你家里,与你打了招呼,还在你家的沙发或板凳上坐了一会,翻了翻你家的藏书。你说,你这么做的时候,要不要在临走前表示表示? 我的表示就是,我推荐你的这篇文章一把! 以上总括起来,就是我的博客推荐观。同时也顺便回答了一位名字叫剪刀+糨糊 的游客,对我作为专业人士,发出的推荐需要慎重之劝告的一个回复。 回过头来,我要对进平兄再说一句,我很高兴有你的推荐与留言。
个人分类: 布局中盘|4409 次阅读|17 个评论
文化和现实之于学问和学问者的影响
gjszhangtong 2009-3-22 16:23
一、学问作用的无限与无奈 先前曾经看过别人的一篇文学评论,现在还很有印象。它剖析了类似托尔斯泰这样的大作家,其走过一生的心路历程究竟是如何波动起伏的。众所周知,但凡作家都是用独特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个世界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管纷繁复杂,但在作家或深邃、或浪漫、或现实的诠释中,无不可以通过人性来透视、来折射、来揭示世界的本质。人性伸展构成文化性,又或者反过来文化性影响人性。总而言之,作家是经由人性而意欲把握世界,又试图改造人性从而改造世界。这种对世界的改造方式相比机械物化方式应该算是根本性的,但是问题在于,它能够实现吗? 托尔斯泰们经历了思想的一生和现实的一生,最终明白了一个不是很复杂的道理:人类思想能力的无限,与思想结果的局限,是金币的两面。托尔斯泰本人长期研究社会、观察人生、关怀大众,最后却将自己由希望变成为失望,无奈地将人性描述为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发出改造人性是如此困难的一声叹息。 进而联想到学问和做学问的人,无论是研究自然问题,还是研究社会问题,想要实现的目标,何尝不是试图积极地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并且在改造自然界和社会的过程中改造自己(不知不觉好像在阐述实践的内涵了)。通过学问过程探究纯粹知识、展开理性思考是不存在什么大的障碍的,只要学问者遵循方法、坚持不懈应当就可以了。学问、思想尽可展开翅膀自由飞翔,触角无所不及。 以做学问为职业的人是越来越多,自然也产出越来越多的学问,不想着怎么用、不拿出去用没有关系,但是学问要拿来在现实中使用,由人所构成的社会必然会对它施加这样那样的影响。再者,如果做学问的人两耳无需闻窗外事,甚至沉醉于如学界某些人自我戏谑的 集体催眠状态,那就真可谓是心无旁骛地安心做学问了。然而学问者也是人,也有人性的优点和缺点,也不得不生活在时代群体中和社会文化中。 如此可见,现实是一方面知识拿出来用的时候,要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做学问的人也时常面临主体选择。这两方面都跟学问本身无关,但都制约着学问的作用,以及学问者的心态或境界。学问本身为自然、社会和人提供着无限的发展空间,但只要是学问一旦与现实发生关联,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常常表现为难以抗拒的人为因素干扰,从书斋想象中的无限可能性变成无奈的现实。与此同时,学问者在现实中、在学问使用中也很可能会慢慢异化。 二、文化、现实与学问者的选择 有人曾经总结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和文化人之间的演变关系,谈及了文化人的两种取向,即学统本位、道统本位,另外我们还可以再加上一个政统本位。几个概念换个表述,实际就是说的学问和学问者的几种倾向。这其中,关于学统和道统的区别与联系,时有争议。比较政治色彩化的观念是说,所谓学统就是崇尚坐而论道,道统就是内学而外治即以学治世;比较中性的观念是说,学统就是重视学问研究的过程和自然结果,道统就是试图将学统的过程和结果确立到公认的高度,即前者做而不在乎评价,后者做也是为了评价。此处并不想论及政治这类复杂事情,只是局限在学界之中谈学问和学问者的倾向而已。显然,学统易而道统难,学统的要求是重在坚持,而道统的要求是内外一致。 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学人以为,古代中国以中心自居,自信满满,学统就几乎和道统同名,否则同样的学问如何可以做上千年而不变。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传统的中国文化人在面对西方强大科技文化的挑战和千年未遇之大变局的世俗诱惑时,只好坚持学统本位,守好自己的传统学问领地,不再奢求由学统而致道统了。本来学问者纯粹做学问也是可以的,但是在中国历来存在一股强大的约束力量,就是要求学问者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如不这样做就会被认为是无用的文人,以天下事为己事、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正因为如此,对近代中国学问者保守性的批判不可谓不多。 中国文人也还有一种处世哲学,就是自己修养不足坚持不了学统,更机缘不济走不了道统,就干脆走向实用,将个人和学问拆散了功利地、无原则地用。例如历史上的绍兴师爷们也曾风云际会一时。实用可以被看作是对政统倾向的庸俗性诠释,政统既不同于学统,也不同于道统,出发点不一样。道统必须以学统为基础,而政统既可以依靠学统和道统,也可以不依赖它们而是偶然地利用一下它们。要给政统下个简单定义,就是以实际社会效用的主观理解确立学问的方式和学问结果的评价。 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会有成功和失败的结局。学问者在学统与道统上面的选择也不例外,他们会在两个极端之间摆来摆去,走向其中任何一端都觉得不完美,是不得已而为之,最好是兼而有之,不争名而有名、有名而不恃名,实际理想的人生目标是想做一个既具备学统本色,又具备道统地位的 great master 。再具体联系到国情实际, great master 最好还要拥有权力,这样还能同时取得政统地位。这样一来,学界小圈子、后台、前台都有自己的舞台,在什么环境下就以什么身份出现,便是十分地完美了。过去俗话说,做不了学问才只好去做事或者去做官,现在这只是学界无奈的卫道舆论,事实却是学而优则仕已是主流了。最近,学问者的这一喜好倾向与专职行政群体的利益还发生着不小的冲突,被后者看作是横刀夺爱、口中抢食。 细细考察原因,发现也不全是个人境界影响。以眼前我们所处的时代为例,去精英化多元型社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学问和学问者冲击很大。如果说学统向道统的转变在封建时代是为权威者所抑制,那么现在就是为社会发展趋势所抑制。因此,理性上考虑,如果学问者按学统做到了该做的事情,道统做不做得到应该无所谓,然而学问者也是人,有价值观念,不甘寂寞,也要争强好胜。现在有一部分学问者正是担心学统再也转不了道统,就转向了政统。结果学问所得、心中所想与其正在做的却不一致,那样对己对人皆是很糟糕的事情。有人曾经深刻地评论过古代中国文人的双面性,说他们隐居于山林在野的时候是儒家,而一旦在朝在职就变成了法家,不再坚持自己的学问原则。这样实在是很功利主义的。 上述关于学问和学问者的各种现象,探究其原因,除了个人因素和时代背景之外,也许可以从民族文化上找找答案。曾经有不少关于中国人用感性去工作和生活的说法。 2008 年某天看了凤凰卫视的一档节目,主持在比较中国和其它国家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差异时,讲了一个故事,说是一个西方学者先后到日本和中国生活和工作,第一感觉是日本的一切好像都井井有条,而中国的比较混乱随意,从理性分析日本方式似乎更可取,但是从人性的角度,西方人发现最初生活在日本虽觉得很好,但是时间长了却觉得冷漠,没有人情味。而在中国刚开始虽觉得不规范,但是过后却觉得比较有意思、有情趣。这个故事是赞扬了中国人的人情味和灵活性,它对于社会机械化和物化是一种批判。但是也要看到,人性虽然高于物性,人性本身却是优缺点始终并存的,也不是什么都是好的。 感性工作和生活方式对于理性竞争和理性发展,应当是弊大于利的。中国人比较善于折衷、转折,善于自我解脱,善于活在当世,可能与哲学和世俗化宗教信仰有关。这个对于争取理性的自由,实际的确是一种文化上的障碍。中国重视人,但重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协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而不是人自己的自我认同和人的一致性。 感性工作和生活更加容易因想八面玲珑而患得患失,当代中国学问和学问者又何尝不是容易患得患失。导致的后果是,有力有心者,随风摇摆、左右逢缘;无力有心者,心之不甘则心不静,既损自己又损他人。与其如此,不如做一选择,从一而终,安心为之,世俗人眼中的成功和失败则由他去。关键是文化是否能够支持正确合理的选择。 世俗中的人可能真的如大作家、大思想家们所定义的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那他们已经改变不了,因为他们是做事的人不是做学问的人,没有这么多主动的前思后想,也没有物质意义上的机会和条件去选择和考量,属于难以框架化的人群,没有框架的人其实也很好,就是活得自然而感性。但是,做学问比不得做事,做事可以没有框架,今天不用再回想昨天的事,而做学问必然会有框架,不然哪有积累可言。有框架则必然会在各种灵活人面前经常有挫折感,这样似乎结果看起来,学问者只要不甘寂寞,终究是摆脱不了首鼠两端的烦恼。 要想让社会跟着学问和学问者走,显然是不可能的。反过来,学问和学问者跟着社会大众走,好象也是不对的。今天虽然早已不片面倡导纯粹学问、书斋学问,但是还是要倡导学问和学问者既不阻止社会自然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向前走,也不应盲目地跟着走;要以有用的学问影响社会、改造社会,但是要遵循学理、理性至上,尤其是所思、所想、所得、所行要一致。如果这样的结果不受社会欢迎,也就由它去,而不是通过削足适履来功利地适应。
个人分类: 科技人文|52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写在考博之前
siluyu 2009-3-3 20:55
今天距离考博的日子还有十天。十天不算长,因为人的一生有众多的十天,可是每个十天的意义是不同的。 其实,人生是很偶然的,可也是必然的。必然来源于选择,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选择自己的事业道路,选择自己的爱情道路。人生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选择的不同。有的人面临选择,很清晰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很明确的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有的人面临选择,能够很坚定的坚持自己的道路,很执着的追求自己的理想。有的人和他们相反。了解自己并坚定方向的人,容易走向成功,反之,则是一次次的后悔与自责。 人生的机遇可以穿行于每一个俗人或穷人面前,只是每个人把握的能力不一样。当然每个人对于机遇的理解不同,每个人所需要的东西也是不同的,我讲的是当人们面临自己所渴望的那种机遇的时候,每个人把握的能力是不同的。其实,成功和失败只是一线之隔。别人看待你的眼光的好与坏,也是一线之隔。我们自己可以用不俗的眼光看待自己,理解自己,但是社会上更多的是不能理解你的俗人。 考博是我的选择,是我一直的选择,我目标坚定,但是意志没能够坚定。我不能静下心来完成自己的理想。当然,工作或许或少也会牵扯自己的精力,周围的环境也是那么个环境,这里不是考博的天地,也不是科研的殿堂。但是怎么办呢,或许改变自己的方法就是做那个卧薪尝胆的人,做那些为数不多的人。 其实,能否成功并不是一次的表现,但是,如果经常的持有不同的目标,经常性的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或者是你选错了道路,或者是你将要面对失败。 不知道前面的路如何,但要学会坦然的面对世上迎面而来的一切,无愧于心,就好。 写在考博前十天,谨以此纪念第二次考博。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7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三十岁,我的理想与现实
yangfangimr 2009-2-28 08:39
二十岁时,羡慕三十岁的成熟;三十岁时,缅怀二十岁的年轻与活力。 二十岁时,告诉自己要勇敢,要坚强;三十岁时,仍然会软弱,会悲伤,会流泪。 二十岁时,希望自己能镇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三十岁时,遇事还是会慌慌张张,沉不住气。 二十岁时,天不怕,地不怕,巾帼不让须眉,梦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三十岁时,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只想再多发几篇 SCI 论文,早点博士毕业。 二十岁时,感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希望飞到远方更远方;三十岁时,明白此心安处是故乡! 二十岁时,感觉手里有大把的时间,一切都来得及;三十岁时,能感觉时间溜走的步伐,觉得什么都有点晚。 二十岁时,刚入大学,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三十岁时,博士快要毕业,很怕会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二十岁时,渴望轰轰烈烈的爱情,盼望白马王子和我一起来演绎爱的神话;三十岁时,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想和家里的那匹黑马好好过日子。 二十岁时,看到喜欢的书却囊中羞涩,书店前徘徊又徘徊;三十岁时,钱包里略有盈余,却没有了书店里买书的情怀。 二十岁时,向父亲要大学的学费,感觉一切都是天经地义;三十岁时,离家前塞给母亲两千块钱,为不能给父母更多的报答暗自羞愧。 二十岁时,一个月给家里打次电话,觉得父母真是罗唆!三十岁时,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感觉生命很短,很害怕有一天父母会离我远去,而我还没有好好孝敬他们。 二十岁时,觉得自己很年轻,三十岁是件很遥远的事情;三十岁时,感觉自己一事无成,很怕四十岁会不期而至。 二十岁时,觉得生活是一种苦难,永远没有尽头;三十岁时,不害怕死,也不害怕好好地活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497 次阅读|4 个评论
在路上
zhjiheng 2009-1-7 22:00
人生是一条长长的路,在路上,每个人都会看到不同的风景,能有不同的感觉和收获。在上路之前,谁都无法预料这一路将会有什么样的情形,也没有人能够一次将整个路程的计划全部做好,只能边走边看 你选择了什么样的态度,便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生活很有意思,也很无奈! 你没有选择生的权利,没有选择活的权利,却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不知道是不是上帝在不经意间犯下的错误。在年少的时候,你没有选择的权利,不管那一方面,都会有人帮你选择,包括成长方式以及最初级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都是由别人给你灌输的,比如你会被别人教会对长辈要有礼貌,对正确定事情要肯定,而错误的事情需要改正。而这些往往都是经过反复的说教甚至是棍棒或者耳光的洗礼。 当有一天你开始自己选择的时候,你会发现以前被灌输的非此即彼的道理往往没有作用,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这么简单的选择。你会彷徨,会犹豫,良久之后才做出一个战战兢兢的决定,战战兢兢地走了。好在生活会很快将你的选择的结果告诉你,就在你选择的同时。 关键的问题是你会装的很聪明,拼命的伪装和掩饰自己。很多时候你会不明白你到底是在掩饰什么,你在躲避什么。你甚至不敢面对自己,尤其害怕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清除心灵深处的灰尘,但是往往是无济于事,结果只有一个,你会越理越乱。到头来,你只有一人藏在角落里对着自己灵魂中的尘土大哭,大哭之后要么一切照旧,要么你自己将自己推向深渊。 你总是幻想自己有一天能够拥有余秋雨的睿智,拥有席慕容的温馨,也会拥有三毛对西蒙那样的忠贞,拥有张爱玲那样的对生活或者世界的领悟,可是到头来,你的心头却只有了无限的悲凉,拥有了无法改变的忧郁,当你的苦苦挣扎没有结果的时候,当你心中的结已经无法释怀无法解开的时候,你的结果就在你的面前。 突然有一天感觉到生活很没有方向,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怎么办呢?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名震全国的学者,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授,还是去一个不用动脑而只管埋头苦干的单位?第一个选择有点犹豫,是因为我担心我会承受不了那种高强度的生活;第二个选择有点不甘,因为我自己心里的野心只有我自己才能清楚;第三个曾经是我比较向往的选择,可是现在不行了,原因在于亲身的接触。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思想的高纬度上颤粟
suqing1961 2008-12-9 15:43
苏 青,刘绪义 思想,见诸于文字,就能给我们提供探寻思想者思维活动轨迹的各种蛛丝马迹。读李森的《思想的纬度》,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作者在思想的高纬度那颗颤栗的灵魂。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李森写作这本书里的五十多篇杂文随笔的时候,正好处在知天命的年龄。然而,这位知天命的思想者,却一点儿也找不到知天命的感觉。他自称自己到了一个让人困惑的年龄、一个让人尴尬的年龄、一个让人焦躁的年龄、一个脆弱的年龄。李森无疑希望自己活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与天同在、同思、同行,通晓天理,顺乎天意,思维可以在天地间任意驰骋,活得自自在在,逍逍遥遥,洒洒脱脱,坦坦荡荡(后记)。 然而,李森不能。困惑、尴尬、焦躁、脆弱,交织在他知天命的那个尴尬的年龄段。 他的困惑,源于现实社会少数人的富裕,和大多数生活并不富裕的穷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穷人和富人);源于当通过提价来调节需求致使相当多的人看不起病、得不起病的时候,或者相当多的家庭因看病而致贫、返贫的时候,甚至在看病的问题上也是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时候,还有什么贫穷百姓的活路?还有什么社会公平和正义而言?(医疗市场化的末路) 他的尴尬,不只是因为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我们还能吃什么?还敢吃什么?(我们还能吃什么),还有湖南省录用公务员的体检标准中,有要求女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乳房对称、无肿块的歧视性规定(录用公务员要求女性乳房对称)。当对生命尊严的蔑视并非个案存在的时候,作为生命存在的思想者同样会为自己为生命尊严的呐喊和呼吁感到尴尬。 他的焦躁,源于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现实社会尚存在大量不尽如人意现象之间的反差。上学接受教育,本是孩子不可剥夺的天然的权利,也是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现实却是,不断涨价的学费和名目繁多的乱收费,造成许多本该上学的孩子上不起学,本该读完的学业也不得不中途辍学(教育产业化还能走多远)。 说到他的脆弱,每见一个个身强力壮的矿工在一声声沉闷的瓦斯爆炸、透水坍塌声中,瞬间成为冤鬼的报道,李森便会眼含泪水怒问矿工的命究竟值多少钱?当外国建筑师设计的蛋壳、鸟巢、水立方、智窗纷纷伫立北京街头,脆弱的李森不禁发出了一连串的质问:强调建筑的时代性、现代化,真的可以不要民族传统和风格吗?强调建筑是一门艺术,真的可以忽略建筑的实用功能吗?中国建筑师真的不行了吗?中国在现阶段搞建筑真的不在乎花多少钱吗?(蛋壳、鸟巢及其他) 思想,只有直面现实才能真正具有威力;只有扎根地球,感受地球每一纬度温度的变化,切近地球的每一寸肌肤,思想者的思想才能让人真正产生刻骨铭心的颤粟。 在下级只需对上级负责的干部体制里,一些领导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把投机视为能干,把圆滑看作成熟,把顺从夸为党性强,培养了为数不少毫无思想或不敢表露思想的平庸官员。作为长期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机关干部,李森表现出了他热爱祖国、忠于信仰、勤于思考、直面现实、仗义执言、特立独行的高贵品质,成为官场上的稀缺品。或许正是对思想高纬度的不懈追求,正是思想高处不胜寒的不断攀升,让出身于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产业工人家庭、已经知天命的李森,却找不到天命之所在。 文章是属于一个时代的。时代是会老去的,而文章却可以不老,思想也可以不老,李森《思想的纬度》或许进不了当下堂皇的文坛,却无疑为我们这一时代刻下了深深的思想印记。 (刘绪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5953 次阅读|1 个评论
电影文学剧本《梦想照进现实——一个女演员和导演的夜话》
lengwa 2008-10-28 11:01
电影文学剧本《梦想照进现实一个女演员和导演的夜话》 黑底渐亮。一只女人的指尖在飞快地摁手机键子。 手机显示屏:醒着还是睡了? 黑色光标在通讯录名单上快速下移,黑掉一个来不及看清的名字。 画面全黑。出片名。 哔一响,手机又亮了,进来一条短信:醒着。 回复:有事和你说。 黑隐。出主创名单。 手机又亮了,一个字:说。 回复:想和你当面说。 黑隐。出主创名单。 也许一下想不到是手机铃声,一个干净、有罐头味的男嗓子很唐突地跑出来一小声一小声认错。 铃声:我是太自私了,我是太自恋了,我是太自大了,女的一给我好脸我就牛起来了 一只女人的耳朵被手机捂透明。 女声:喂。 男声:电话里说行吗? 女声:电话里说我怕你容易拧巴。 男声:我现在很脆弱,你这一说我都不敢深猜了。 女声:没事,顶多有点糟心。 男声:我糟心的事还少么? 女声:你行,我知道,哪件事也没拦住你呀。 男声:那是你以为。你在哪儿呢? 女声:房间。 男声:我上去。 女声:没不方便还是我过你那儿。我这儿太乱,不能让人看。 男:没不方便。 电话挂断的嘟嘟声。 静场。黑底字幕全部出完。 叮咚,门铃声。 黑底渐亮,这是一间小饭店使用多年的老套间,刷着绿墙围子,沙发、地毯都很旧,书桌上亮着一盏台灯,门漆已经多一半掉色和暴皮,紧下边一排黑鞋印子,最高的踢到门腰那儿,板儿已经踢桥了,下半身合不严了。 男人,从里间一溜小跑出来,脚后跟贴着创可贴,屁股裹着三角裤,背上俩肩胛骨一动一动的。 他把门打开条缝,走廊灯伞脸上。 男:你也太神速了,我还裸体呢。 男人回头,伸胳膊抓起沙发上一条皱巴巴的裤子,立地当间,金鸡独立往裤腿里蹬。 男:马上! 走廊有风,门一点点自己开了。 女人,蹲在门口,头埋在胳膊弯里,一只手向前当啷着,露在门口那圈光里,光卡着手腕,像戴着个金手套,几根手指捏着手机中南海红塑料打火机。 男人拉裤子上腰,吸气收腹勒皮带。 男人架着胳膊没头没脑套圆领衫。 男:好了。 女人站起来,猛一吃光没眼白了,嘴唇也是黑的,脸蛋硌着胳膊印。 女人皱着眉,一手捂着肚子,趟水似的进房间,见到最靠门的沙发立即转腰,一屁股坐下。 女:出门还没事,摁门铃肚子开始疼。 男:有药,但是治头疼的。 女人从屁股底下抽出一泡着烟头的矿泉水瓶子,跟着又摸出一大墨镜。 女:先忍会儿吧,不想乱吃药我。 她又从屁股底下抽出一散了装订的剧本,一电视遥控板,一堆窝了的照片,一条内裤。 沙发的簧已经塌了,女人腾空了就像陷在篮子里。 男人踹了一脚,门才全进了门框。 男:你不舒服就躺那长沙发上去,要不把脚翘茶几上,翘着舒服。 女:我盘着吧。不知道你已经大脱了。 男:刚上床。一堆人刚走。明儿生孩子的戏可能拍不了了,医院不让拍了,说又来传染病了,一病毒又变种了,探视都停了,刚下的通知你说寸不寸?孩子我都借了,一对双胞胎。 男人往女人对面椅子上一坐。 桌上那盏台灯,灯罩像撒过尿有一圈圈锈。白墙照上去以为贴着黄墙纸。俩人脸往前一凑,都跟杏似的。 女:也就是你非要拍那场戏,你是把生孩子当床上戏了。 男:比较人性主要考虑。 女:那个能说实话吗?我最讨厌电影和电视里面拍生孩子的戏,对着镜头龇牙咧嘴的,这就叫人性啊? 男:抽根我的烟? 女:你什么烟? 男人把烟盒给女人看,一种外省出的无名豪华烟。 女:我还是抽我的吧,烤烟抽不动,原来还能抽,抽了阵儿外烟再抽国烟呛嗓子。 男:中南海还行。 女:中南海还行。 男:你这是点几的? 女:点五的来根儿吗? 男:前两天抽点一的拧巴了,跟抽空气似的。 女:嗯,我抽点一的头晕。 男人给女人点烟,两人各自深吸一口,静了一会儿,灯下才有点浮烟。 男:还是酒闹的你这肚子,假装有量,本来是不是想灌我,把自己搞大了吧? 女:每个月这时候我肚子都疼大哥。又不是我挑的头。 男:酒不是好东西,你这一晚上就挂相儿了,你瞧瞧你那眼袋,不是小姑娘了咱们。 女:我还算有酒德吧,没骚扰你们谁吧?我已经很控制了,我喝大了还跟人打过架呢。现在已经学乖了。 男:噢是吗,还好啊,就是话密,觉得自己特懂事,特别会聊天,不许别人插话,也不许别人走,和旁边一桌人挨个热烈拥抱。 女:什么人旁边的? 男:我哪知道,住店的?来开会的?一叫就过去了。 女:呵呵,没说什么不该说的话吧? 男:没有,话说得都特别够意思,一点毛病没有,尤其是跟你最烦的那个,就瞧你们俩在那儿交心了。好戏呀,都不过,脑子都倍儿到位。我还想呢,这要我导这场戏,可能就让你们哭了,哭就不对了。我采访一下你啊,你当时意识里有控制么,我拣好听的说,让她以为我酒后吐真言? 女:没你说的那么多心眼,当时是真的,她也不算我真讨厌的那种,一碰杯一下就感动了。 男:要说会演还得数女的,我没见一个男的能演得自己都信了。 女:嘁!你可千万别跟我说你们不够假。你们那是演的太投入都给自己演成真的了,把自己都给骗了。你想想象你这种演了40多年,跟你搭戏的男的女的有几个看出你在演了? 男:哦,你就是这么看我的啊,我可觉得我还挺真实的。 女:你?好吧,越发证明我是对的 男:不过我觉得你喝了酒倒是挺好的,比平时放的开。 女:真的啊,我一喝酒比较爱往高处走,哪儿高往哪儿站,但是我喝酒从来不断片儿。 男:不会吧这次您从头到尾没断篇儿? 女:没。中间有少几格的,酒满了,杯子空了,谁喝的?这个过程没有。 男:那你一定记得最后你给餐厅题的词了? 女:我又题词了?我题什么了? 男:您老题什么?您的口号是什么?对我们的总结,喝大了一定要嚷嚷唯恐天下还有不知道的,你想想? 女:男的都是王八蛋? 男:对呀。写在人专门留言的大红本上。这餐厅经理也是缺心眼。 女:那我是大了,代表替我一女朋友题的,我要代表我自己题就说:男的都挺可怜的。我挺同情你们的,活着不容易。 男:好吧好吧,最后一画面是什么? 女:你搂着我脖子,说下一部戏咱们还合作。 男:是你搂着我妹妹,跟我推心置腹:哥,咱们得拍点好戏了。之后全不在脑海中了吧? 女:我没砸店吧? 男:手我已经全攥住了。这一嘴酒精可全喷我脸上了。一点不夸张啊,现在我这鼻子人中周围还杀得慌呢。俩眼珠子,你见过那快没电就剩丝儿亮的手电筒么?就那样。聚着那一捻光问我:你觉你很精是么? 女:呵呵,可能吧,我怎么觉得我喝大了干的事儿都那么眼熟啊,演各种人。 男:你知道啊?一晚上我这酒没大,被你一喷就大了。房间一下扩出好多倍,尽管好像是在广场我还有一心眼醒着,督促着我说:我傻。你已经掉转枪口顶着人经理胸脯喊:你觉得你很精是么? 女:太不好了太不好了。不是人都老说我精吗,这是哪和哪啊,你这时该叫人马上把我弄走。 男:我说的这都已经是安兵杨超举着你往外走了。这时候看出人了,要不是咱们组一帮哥们儿争着承认没你精,你哪能一路笑着离开。 女:我还笑着?我太现了。 男:也不知笑谁呢,笑得那叫一个瘆人。上楼换了4个场工,一人一条腿儿,到门口又坐地上了,死活不进屋,说这不是你家,非让我们送你回你家。你现在去看二处,估计脸还没正过来呢,想开导你,这是剧组。没蹲对地方,你斜么岔儿卧着,他斜么岔儿在你之间,被你一腿蹬脸上,回头是墙。 女:我说我怎么脚疼呢?明天给二处买一年足底,请全组喝可乐。我一不认人了,潜意识里只记得一个家,就是小时候我奶奶那个家。 男:你这潜意识里是有暴力倾向的,幸亏二处骨头还硬,这要蹬着女孩,脸盘就碎了。 女:别说了!再说我找地缝钻进去了,我太不靠谱了。我承认,我是有点儿暴力倾向。冬天一下雪,我就做入室杀人的梦,脸上蒙着毛袜子,一进梦就知道那家路怎么走,一出梦就忘。你没发现我一到冬天,不沾酒了?我还挠谁了?我这十个指甲里都是人皮。 男:以后别再吹有酒德了。 女:不吹了。我这算酒炸吧,我还觉得我都好了呢? 男:当然还不算我见过的最邪乎的。喝不喝水?酒后应该叫水呀。 女:渴。嗓子特别干。 男:我这儿有好茶。 女:茶免了。回去该睡不着觉了。这一分散注意肚子还真忘了。我挺喜欢喝酒的,喝完酒想骂谁骂谁,想和谁掏心窝子就猛掏,但是一喝大了就过了。以后戒酒了。 男:这种誓也不必发,你哪知道以后呀?人还是要交几个坏朋友的,日子就是这样儿,隔几天跟你起一次腻,酒还能随时给自己起个哄。当然酒是坏朋友里比较低级的了,也不能太拿它当朋友,一起玩行,跟它交心不知道给你带哪儿去了别带着心事喝。 女:行了吧,我没心事,我没没心事儿的时候,我最烦人家老假装知道我有心事儿的样子。最好谁也别关心我,我有事儿我想说我自己就说了,别老假懂事儿。 男:好吧,你牛。不过我现在也一点不喜欢酒了,经常喝一晚上没感觉,越喝越醒,醒得跟鬼似的,要就一杯就过缩儿,直奔晕恶心去了。酒跟我不亲了。事后胃难受也让我不喜欢。第二天酒还下不去,还在胃里逛荡,反上来剧酸,全是醋嗝儿,打得我咬牙跺脚攥拳头,非得跪马桶抠嗓子眼儿,跟刮宫似的,食道那个辣,那个烧灼,那个不能碰。不过我要喝你这么大绝对第三天见了。你好像还行,这才几小时就起来了。吐了么?还是年轻。 女:吐了。就是起来吐,吐醒的。再躺下后脑勺不能挨枕头,闭眼比睁着眼还晕,整个屋子这么打秋千,只能起来坐着,竖着头。估计你们没走多一会儿我就起来了,一直坐海盗船。现在晕是好点,疼也不是正经疼,是那么个劲儿,一小脑人在里边跳绳。 男:女的是比男的能扛这点比较佩服。我建议你吃片药,能缓点缓点。肚子彻底不疼了? 女:没那么疼了,哪儿都不舒服,它也不显了,我不爱吃药。 男:吃吧,你这么不吃药扛着我跟你说话心里有负担你起来一下。 男人从女人欠起的屁股下找出一版已经抠了几粒还剩几粒的药片,大脏手指头抠出一片,摊掌心递过去。 脖子一骨碌,全是鸡皮疙瘩。女人咽了药,眼泪也同时下来了,连忙用手擦。 大脏手指头在桌上一堆乱七八糟东西里扒拉出一包纸巾。 女人揪纸巾擦眼角。 女:我怎么那么讨厌自己呀? 男:别这么说,谁都有大了的时候,上次我还不是抱着化妆不撒手。 女:我就是讨厌自己,觉得自己一放开了,特别难看。 男:你这是酒后忧郁症。那不是你,是一漫画。正常时候,你还是挺好一人,大家都觉得你挺哥们儿的真的。 女:你是说平常的我么?你不是觉得平时我很装么?喝大了出来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我。 男:你可千万别这么想,你会恨自己的。平时大家都装,不装早打出脑浆子来了。社会,就是一帮人在那儿装呢,跟家什么想法不管,见面必须彬着。谁不装,有人找你聊。人类,就是装着装着,才进步的啊 男人张着嘴,打了个长哈欠。 女:我不是说别人,我是说我自己,我也一直在演一个我自己,一开始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别人全知道,就看我演呢连喝大了我都还演呢你懂我意思吗? 男:你太在乎别人怎么看你了。不是我说啊,这可能是你们演员的毛病啊,走到那丢自己觉得由观众跟着你。你不是也看出我演了吗?我在乎了吗?你也把别人想得太真实了,没人要看真正的你,就是要看演出来的你。 女:你说的那是拍戏的时候,那是名正言顺演戏。我是说平常的时候,小明星像小明星,太有钱的像太有钱,勤勤恳恳为别人活着的像勤勤恳恳为别人活着。特别低调不爱张扬的人最难演,我基本没拿准过,也没见谁拿准过,那劲儿太难拿了。 男:关键是你心里写着个装字,以为自己不装,现在要演一个装的人了,一打灯把装照脸上了。要说还是你们演员单纯,往社会上那些老油子跟前一站就显出来了。装,不可耻。装得可耻才可耻。我强烈建议你观察生活。某人说他不装,从来没装过,你赶紧上去记住他长什么样,您见到不要脸本人了。某人岁数很大,某人可以原谅,他一定有想装正派但别人强调他装反派,很有必要很糟心的经历。他讲的真正意思是他不爱装反派。再一位可以原谅是这哥们儿是一可怜人,生下来家里就是一台戏,父母是好演员,演员世家。小学老师是著名导演,进课堂就给他排戏,栽培他,然后自己悟性很高,然后很快自己能给自己导戏了,自己找戏给自己演,怎么演努力,怎么机遇好你要好好把握,怎么八十一难,怎么最后认为自己很成功。从来没出过戏的人我必须承认他,演员很伟大。这就是腕儿。这是一境界,也是一幸福,咽气的时候可以非常轻松地告诉周围:我曾经走过。故事是烂故事,全是改编《西游记》。腕儿遇到,你也别聊了,他一定强烈反感表演是可以通过方法完成的表演系老师观点。他一定要你真听真看真经历。而且反对演员跨戏。 女:他那是蒙人的,蒙那些傻帽儿的,他要来这套,那我觉得他太假了。什么都是真的?拍10条哭10条,都是真的?眼睛还怎么接戏呀都成桃了,还不哭死?哭是最骗人的,不懂表演的人才以为会哭就是会演。再说他都是来真的?你要觉得是,只能说明你没看出来,那是技巧,我们学表演的一演就看出来了。 男:好吧,那你们也很幸福,摆明了是演员,假一点没人挑你,不像我,站在这舞台,暗劲使得皮裤衩都撕了,还不能咧嘴,还要绷着,告白观众,一切来自自然,我就是这么一人。 手机响了,是男人的,男人看了看号码,没接,扣过来,让它脸朝下闷在茶几上响。 手机响了两遍没声了。
个人分类: 我说电影|7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现实面前,对与错已不重要
kerer009 2008-10-20 16:21
多年以前的一个深秋,那时我正在哈尔滨的一所大学里上学,周末准备乘车去长春的二姨家。记得当时在学校里吃食堂,肚子里油水有限,到长春后我的二姨会好好治治我肚子里的馋虫,到二姨家去改善伙食是令我十分兴奋的事,因而在买完车票后去候车室的路上我兴致很高。 突然一位的老妇人迎面出现在我的面前,轻声问道:小伙子,能帮我个忙吗?,老人穿着旧式深褐色大衣,我回应道:阿姨,有事您说,孩子,我不小心把钱包弄丢了,你能不能借我几块钱?我跟家里打个电话,我不由得仔细打量了一下老人,老人头须发白,慈眉善目,衣着简朴却十分利落,质朴的神态上展露着一丝雍容,我不由想起我从未见过面的奶奶的形象,老人面带微笑的眼神让我不忍拒绝,我没有再多想,就从兜里掏出所有的零钱,留下公交车费后全都交给了老人,老人的一句谢谢你了,孩子的话,让我有了助人为乐的喜悦,我的心情更加舒畅,我继续向候车室方向走去。 这时,在我前面的一名中年男子转身过来告诉我,小兄弟,你上当了,她是骗钱的,顿时觉得被泼了一盆冷水,我不由得愣住了,我怎么也不相信这样一个慈祥的老人会是骗子。于是我继续向前,走到一个柱子后面观察,结果发现老人又在接着向别人重复刚才的故事,我顿时怒不可遏,觉得老人骗了我,慈祥老奶奶的形象突然变成了骗子让我简直无法接受。 我面带怒容蹬蹬蹬地走了过去,见我回来老人突然愣了一下,嘴张了张没有说话,随即又镇定下来,我气愤地说:老太太,你怎么能干骗钱这种事呢?,老人目光躲闪着没有说话,走,跟我去派出所去!,我气急了,拉着老人的胳膊就往站前广场去,老人一扭身,低声喝道:别拉我,我自己走!,声音中带着一丝威严,我不由得放开了手,和老人一起走到了大厅门外,老人边走边说着说:孩子,我这也是没有办法啊,连这里的警察也都知道我的情况啊,我真的是实在不容易才这样做的啊!,我也很生气地数落到:那你也不应该骗钱啊,我上学还得打工挣钱呢,难道我就容易吗?,老人听了后把钱还给了我,我把钱揣回兜里,准备离开。突然我发现老人用手捂着脸,无声地哭了,花白的头发也散落下来,我顿时有点于心不忍,就走上前去,又把钱塞往老人的手里,她急忙摆手不肯接,于是我直接把钱塞到老人的大衣兜里,就疾步转身离开了,听见老人在后面急声说:好孩子,你快把钱拿回去,这钱我不能再要啊,我听了觉得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于是就更加加快了脚步向通往候车室的电梯走去,在电梯上升的过程中,我一直没有回过头看,耳边还隐约传来老人的声音。 二天后,当我从长春回来路过候车厅时,再没有看见老人的身影。 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但老人为了生活而这样做的对错始终让我萦绕于怀,虽然老人曾经欺骗过我,但我还是不知道我的做法是对是错。我的做法只是出自于我本心,对与错已经不重要,只是觉得对方处在那种困难之中我就应该那样做。
个人分类: 心灵随笔|40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扪心自问:你适合搞研究吗?有胆量的就说
yebike 2008-10-19 15:49
作为过来人,每每看到这些小朋友都不会这样去做的事情,我们到底在做什么,那些呆在实验室的研究生们,你们有多少个是真心的会去搞科研,那么多优秀的研究生最后竟然找不到工作,改行,生物领域里, 10 个中能有 2 个说我就是要在生物技术里做出名堂就算不错了,不知道信息技术,工程、物理、管理等专业的会有多少呢?那当初信誓旦旦的抉择又跑到哪里去了,不再浪费生命那在做什么,这不能仅仅怪我们,还有社会的现实性,朋友们,假如我们重新回到大学,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你觉得现在的生活与学习是你真正想要的吗?我们真正的了解自己吗? 不适合科研的人当初是这样在想: 一是想通过研究生考试来向朋友、亲人等证明自己实力的人。   事实上研究生考试的成功和自身实力并没有完全直接的关系,如果要证明自己,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是害怕找不到合适工作的人。   此类考生参加考研完全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害怕找不到好工作,以至于不敢去找工作,所以才选择了这种逃避的方法。其实,应该明白,研究生毕业以后还是要去找工作的,那时候就业形势是什么样的我们现在完全是不可预知的。其实,找工作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勇敢面对就是了。 三是没有目的、随波逐流的人。 还有一些看到那么多人参加研究生考试,就像是时代潮流,不参加好像显得没有实力或者跟不上时代一样。考研是对自身人生的一个阶段的抉择,请慎重对待,避免随意从众。 适合科研的人当初早已经想好:   一是有志于深化本专业学习的考生。这类考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希望在本专业的科研和学术方面有所成就。当然,如果考上,这类考生多会增加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以后的人生规划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发挥更大的力量,对于这样的考生当然是会百分之一百地支持考研。   二是为了兴趣决定放弃本专业的跨专业的考生。这类考生一心追求自己人生的乐趣,实在无可厚非。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自己感兴趣的学术知识去钻研,去更加深层次的进步,当然会对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这类考生也是强烈推荐选择考研的。 三是希望通过学习提高或扩展自己的知识层次的考生。这类考生可能已经参加工作,在工作中发现知识的欠缺和事业的狭隘,决定通过考研提高自己。 作为过来人,每每看到这些小朋友都不会这样去做的事情,我们到底在做什么,那些呆在实验室的研究生们,你们有多少个是真心的会去搞科研,那么多优秀的研究生最后竟然找不到工作,改行,生物领域里, 10 个中能有 2 个说我就是要在生物技术里做出名堂就算不错了,不知道信息技术,工程、物理、管理等专业的会有多少呢?那当初信誓旦旦的抉择又跑到哪里去了,不再浪费生命那在做什么,这不能仅仅怪我们,还有社会的现实性,朋友们,假如我们重新回到大学,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你觉得现在的生活与学习是你真正想要的吗?我们真正的了解自己吗?
个人分类: 生活杂谈|3687 次阅读|1 个评论
静夜狂思-(21)-理想、信仰
考槃在涧 2008-8-5 18:17
理想是不可能达到的,可以达到的是目标。信仰是不可能触及的,可以触及的是目的。 人们往往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迷失,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从理想的狂热走到现实的懵懂。其实理想和现实都是人需要的,没有理想的人是行尸走肉,没有现实的人是镜花水月。 摆不平现实的人没有资格谈理想;不愿谈理想的人沉沦在现实中。 现实让人冷静而理想让人激动。但你可知,没有现实的理想是浮躁;没有理想的现实也是浮躁。前一种浮躁让人狂热,后一种浮躁让人迷惘。 我很幸运出生在狂热之后,成长于迷惘之中。没有经历过狂热让我宁静,而目睹父辈的狂热让我警醒;成长于迷惘让我思考,而走出迷惘让我静心。 人不应该因为理想达不到而不去理想。尽管没有理想人们也可以生存得很好,但有了理想大家可以生活得更好。如果理想是一百分,没有理想的人可以及格,只怕超不过七十分,而有理想的人可以到九十分甚至九十九分。 理想和空想的区别是,理想是合理的想法而空想是空洞的想法。希望每个人都有饭吃是理想,希望每个人都有肉吃也是理想;希望每个人躺着就来钱是空想。 我们经常把空谈理想和理想混淆,就像我们把经常把书和知识混淆一样。买一百本书回家不读的是空谈理想,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空谈理想者是精神暴发户。 理想是每天买两张彩票幻想中 500 万,空想是每天幻想中 500 万但不买彩票。 一般我们批判空谈理想的人,这无可厚非;只是我们往往对没有理想而又百事不做的人视而不见。前者起码让你听到了声音,后者在默默无闻中浪费粮食。 当理想破灭的时候,我们总是先丢掉理想。其实往往我们只是有了个错误的理想。也许我们可以丢掉错误,保留理想。 理想不只有感性,感性的想法是感想;理性的想法才是真正的理想。错误的理想来自于不用大脑:那是感想。 如果你认为人民只要不加思考的接受你的理想就够了,你将把国家陷入狂热之中。 如果存在公认的理想的话,我相信那也一定不在文件和讲话之中。 不要奢望理想能帮你成功,理想只是帮助你保持激动的安静。没有理想也不是世界末日,但我相信你会要么过于激动,要么过于安静;你还会经常觉得生活和工作是鸡肋。而你之所以没有自杀是因为你没有勇气,或者,你根本就是个懵懵懂懂的猪头。 我们曾经以为嫦娥奔月是神话,而现在我们的目标是火星,理想是飞出太阳。其实理想和科学有一个共同的内涵:没有不可能。 ------------------------------------------------------- 没有信仰也是信仰。没有信仰的信仰是不信仰。 我不知道怎么能够让你明白人为什么要有信仰。如果你经常觉得绝望、迷惘、彷徨、沮丧、无助,你有两个选择,要么去看心理医生,要么去信仰。不要迷信金钱、烟草、爱情、酒精和大麻,那只会让你越来越痛苦。 重要的不是你信仰什么,是你有没有信仰。 信仰可能让人狂热,也可能让人宁静。信仰现实中的人让人狂热,而信仰不存在的人让人宁静。 上帝是不存在的,但他存在于人们的心里。 即使存在一个客观的上帝,他也不会是你想象中的那个上帝。好比你觉得你的明星偶像很完美,但当你真娶了她做老婆,三个月后你会觉得她和别的女人也没什么分别。 对地位的信仰是所有信仰中最不理智的。 我们往往对高高在上的人抱有信仰。如果你非要信仰一个活生生的人,我倒建议你信仰自己。 信仰不见得总能帮助你,上帝是不会帮你生火做饭的。 如果你奢望别人可以给你信仰,你为什么不让他也代替你入洞房? 不要以为信仰可以帮你消灭痛苦,它只是帮你正确面对痛苦。 信仰也许由痛苦而生,却不会只看顾痛苦的人们。 既然真空中也有量子涨落,那为什么信仰不能让一个原本渺小的人伟大? 怎么说信仰带给人的力量呢?你相信你可以飞上天空,于是你观察飞鸟,按照它们的样子做了很多翅膀。你失败了无数次,但你还是相信你可以飞上天空。这一天风特别大,你又因为艰苦工作瘦得不成样子,结果你和翅膀一起被风吹上了天空。你只在天上呆了 30 秒,但是你已经肯定的知道:人可以飞上天空。你不尝试无数次肯定无法飞上天空,而支持你尝试无数次的,是信仰。 尽管信仰科学没什么不对,但是我不得不说:对科学的信仰还很年轻。正如很多年前我们对宗教的信仰一样。 我信仰智慧,但我不知道怎么让你明白,就好像当年布鲁诺也无法让教会明白一样。幸运的是,今天有人不会把我烧死,最多不屑一顾。 信仰本身都是非科学的,但如何信仰可以是科学的。 科学需要信仰,科学家也需要信仰。科学家的信仰是他竟然可以知道大家都不知道的事情,科学的信仰则是它竟然可以拯救人类。 人类有三大信仰:他在宇宙中是不孤独的,起码还有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他可以认识宇宙,尽管他只在后者之中;他可以认识自己,尽管他就在自己眼前。 人类出现在地球上本身就是多么美妙的奇迹!我相信这源自宇宙的信仰。 ------------------------------------------------------- 黄舒骏 雁渡寒潭 雁渡寒潭 雁去潭不留影 惊鸿一瞥 潮来潮去 洗去多少足迹 一切都是缘 多少人曾经轻轻掠过我的眼帘 多少人曾经闯入我的内心世界 多少人曾经用思念将我撕裂 多少智慧才能忍下我的离别泪 雁渡寒潭 雁去潭不留影 静看人间是与非 我们组先 在这土地繁衍 岁岁年年 多少人默默挥下他们的汗水热血 多少人只是贩卖台面上的谎言 多少人随时准备远走高飞 多少智慧才能破解这虚伪的一切喔 ...... 喔 ...... 多少意气风发的少年 失落在理想现实之间 口口声声要做英雄圣贤 最后却变成魔鬼 多少人生活在这个世界 却向往另一个世界 多少智慧才能逃离这古老的预言
个人分类: 哲思|5418 次阅读|1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