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口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能饮一杯无——杂说酒
热度 8 fdc1947 2019-12-5 08:40
能饮一杯无——杂说酒 又到岁末,超市里的酒照例放到了最显著的位置。酒是人类最普通的饮用物之一。人遇喜事,往往举杯共饮;心里郁闷,有人会独饮消愁;社会交际,新旧朋友觥筹交错;有事相商,三两知己浅斟细饮;如此等等。 广义地说,人们食用含酒食物的历史恐怕与人类的历史一样长。也就是说,人类在未成为“人”之前,或者说在进化成人的过程中,就喜欢食用含酒的食物。 所谓酒,就是含有乙醇的饮料。植物,特别是它的果实都含有糖类,包括单糖(例如葡萄糖、果糖等)和多糖(例如淀粉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这些糖类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酵、氧化,生成乙醇。这些果实,往往又甜又酸,又有乙醇的香气,少量的乙醇又能够兴奋食用者的神经,所以动物们(当然也包括进化中的人类)都是很喜欢这样的食物的。 人是会总结经验的,所以,我相信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学会了做酒。于是我们中国人的传说中就有了仪狄、杜康。 中国传统上做酒的原料是粮食,特别是高粱和大米,后来也可以用其他粮食或富含淀粉的食物如地瓜、土豆等。其原理都是淀粉在糖化酶的作用下先水解称葡萄糖,然后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被氧化成乙醇。这里的反应都是复杂的酶催化反应,这些酶是在酒曲中的酵母菌等微生物所产生的。 当然,做酒的原料不一定的粮食和其他富含淀粉的食物,实际上,更早的时候,上面说过的自然界里水果等植物果实也可以作为发酵制酒的原料。欧洲人最喜欢和擅长的葡萄酒就是一种果酒,其他苹果、梨等富含糖分的水果都可以用来酿酒。 喝酒有什么好处吗?当然有好处!它的最大的好处就在于:适量的饮酒使得饮用者兴奋,心情愉悦。人需要心情愉悦,人们所有的活动、管理者的好的政策措施,其终究目的都是使人们心情快乐。适量饮酒能够使人有暂时的快乐感,这是适量饮酒的最大也几乎是唯一的好处。 为什么适量的饮酒能够兴奋、能够愉悦呢?这就是乙醇的作用了。大家都知道,乙醇就是酒精,从字面上来说就是酒的“精”,也就是精粹、精华,也就是起各种作用的“核心力量”。 首先,从化学成分和结构上说,乙醇是小分子,通透性很强。它不需要消化过程就立即能够被胃和小肠所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进入到人体的各种细胞。在这个过程中,体内特别是肝脏内的乙醇脱氢酶能够使得乙醇脱去两个氢原子变成乙醛。乙醛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血管扩张了,皮肤特别是脸部会发红。血管扩张使血流量增加,人会略微兴奋,同时显得精神焕发。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乙醇能够作用到人的大脑皮层,首先是减少皮层抑制中心的工作,从而释放出更多的使人兴奋的如多巴胺一类的神经介质。本来,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处在相对平衡的状况,现在这种平衡被打破,人的精神放松,好像平时被约束得紧紧的各种规章、纪律都一下子宽松了很多,自然就感到高兴。 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平时不敢说的话就说了,平时不敢做的事就做了。但是,这也带来一些问题,那就是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这就使事情走向了反面,往往乐极生悲。那就不是好处了。 说起饮酒带来的不好处,那就多了。 先接着上面的往下说,如果喝酒稍多一点,就会使抑制中心的工作更加减少,更没有了约束,那就容易胡说八道、胡作非为。这就是所谓醉酒了。这个过程中,不但自制力下降,人对于外界的反应能力也一直在下降,媒体上关于酒后包括驾驶在内的危害讲的足够多了,这里不再啰嗦。 如果再喝下去,体内乙醇浓度进一部提高,那就把大脑的更多功能都会抑制,这样, 大部分人会变得安静、忧郁,或者看上去像睡着了一样,不省人事。如果一下子喝得太多,等待他的很有可能是死亡。 如果酒喝得并不多,那么过了一阵之后,一切似乎都会过去。脸不红了,也不再话多。那是因为在肝脏内的乙醛脱氢酶作用下,把乙醛氧化为乙酸,乙酸就是醋酸,对人体就没有什么危害。乙酸会进一步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就排出体外。这就是一次喝酒从兴奋愉悦,到醉酒,最后恢复的全过程。 上面所说的危害,是一次过量饮用所造成的急性危害。实际上,多次饮酒造成的慢性危害是更加严重的。 例如,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一次次伤害和恢复会引起永久性的伤害,使得智力低下或反应迟钝。而乙醇对神经系统而言,其作用机制与鸦片类毒品有相似之处,也是可以成瘾的,当然其危害和戒除的难度较小。 又如,乙醛有明确的致癌作用,所以酒精饮料也与烟草、黄曲霉素等一样被认为是一级致癌物即确定的致癌物。这种致癌作用当然并不是接触一次就致癌了,接触的次数越多,致癌的概率越大。 再如,反复饮酒对于胃肠道、肝脏等内脏器官以及心血管系统都会产生实质性的伤害。还可以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 总之,饮酒对人们是有利又有害,至于孰大孰小,各人会有各人的看法,从数量上来说,那是一利而百害。 人们可能会问,好酒和差酒有哪些差别? 在分析上面问题之前,先把差酒之中的劣酒也就是不合格的酒分出来。也就是先说合格酒与不合格酒的差别,它们的最大差别是除乙醇外,那些有害成分的大小。而这些有害成分中,最主要的是甲醇。 读过中学的朋友都知道,甲醇和乙醇在组成上只是相差一个甲基,它们的作用基团即所谓官能团是一样的,都是羟基。甲醇在体内氧化的过程也与乙醇相似,也是甲醇——甲醛——甲酸。而甲醇、甲醛和甲酸都是对人体有毒害的化合物,由于少了一个甲基,其各官能团的活性即对人体的危害都远远高于乙醇、乙醛和乙酸。 人们食用了含有较多甲醇的劣酒,轻则引起对神经系统特别是视神经的伤害,使视力减退甚至失明,重则死亡。历史上曾经有过而且在很多不发达国家现在仍然常常有因饮用不合格酒引起许多人失明和死亡的案例。 实际上,在酿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甲醇产生,只是因酒曲和发酵条件的不同,甲醇的多少会有差别。当然,除了甲醇,也还会有其他有害的杂醇。所以,我强烈不推荐朋友们自己去照着网上所说的方法去自己酿造葡萄酒或其他果酒。为了自己的健康,人们还是谨慎一点为好。 去除了这些不合格酒,在市场购得的合格酒品中,好酒和略差一点的酒的差别在哪里? 在口味,只在口味。 千万不要以为那些高价的“贵族”酒里面会有什么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除了水和乙醇之外,各种酒里面其他物质都是微量的,这些微量的物质只是改变一点酒的口味,有的使乙醇的刺激性即对口腔刺激变得似乎柔绵一点,实际上是以别的刺激来代替了乙醇的刺激,有的具有特殊的香味,如此而已。所有这些,都与在冰箱里或汽车里放一些橘子皮以“去味”一样,实际上不良气味并未去除,只是被浓烈的橘子香气所掩盖罢了。 喝“贵族”酒的最大用处,就是显示自己的身份好像是“贵族”。 葡萄酒、啤酒、白酒、黄酒以及其他食物酿造的酒的差别在哪里?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有什么差别? 葡萄酒、啤酒、白酒、黄酒以及其他食物酿造的酒的差别,首先在于酿造原料的不同,造成了口味的不同,也就是除了水和乙醇之外,少量影响口味物质的不同。对于身体健康的差别则没有什么不同。只要经过计算下来乙醇的含量相当,他们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也就相当。 这些酒的差别,还在于文化的差别。南方人习惯喝绍兴酒,形成了绍兴酒文化;北方人习惯喝高粱酒,形成了高粱酒的文化;欧洲人有喝葡萄酒的文化,有喝啤酒的文化。 各种酒文化都自以为是最高贵的,别人的都是低贱的。自己是合乎规矩的,别人都是不懂规矩的。 而最后的结果是有钱有势人的文化就是正宗的。这与语言和其他文化(如高跟鞋文化、小脚文化等等)是一样的。其终极原因是人们都希望自己有钱有势,至少像一个有钱有势的人。 至于说,所谓红葡萄酒喝了有益于身体,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其实并没有证据。所谓有好处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如今占优势地位的欧洲“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科学的结论。 冬天到了,朋友们凑到一起,能饮一杯无?少喝一点乙醇进肚,有点兴奋就行,千万不要过量。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6340 次阅读|21 个评论
杂说鸡蛋(2)土鸡蛋洋鸡蛋红壳蛋白壳蛋
热度 6 fdc1947 2018-11-7 08:10
杂说鸡蛋( 2)土鸡蛋洋鸡蛋红壳蛋白壳蛋 鸡蛋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也是最价廉物美的优质蛋白质来源,在平民百姓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住在城市里面的人,要吃鸡蛋当然只有购买一条途径。市售的鸡蛋, 主要 有土鸡蛋和养鸡场鸡蛋两个品种。 在计划经济时代,鸡蛋也是被计划的。到 70年代比较好的时候,我在东北工作,每人每月可以有一斤鸡蛋的供应指标。现在看来,那时候的鸡蛋都是“土鸡蛋”,但是却没有“土鸡蛋”的名称,因为那时候供应的还没有“洋鸡蛋”。 在政策较为宽松的时候,农贸市场也有鸡蛋出售,但是价格比较贵。 1978年,我考上了研究生,同室的杨同学带着两个儿子上学 ,大的七八岁、 小的五六岁 。他每天给两个孩子各买一个鸡蛋吃,自己只能看着。他说,小时候家里弟兄多,有好吃的留给父亲一个人吃,小孩子只能看着,如今,有好的又只能给孩子吃,自己还是看。那时候,即使是最价廉物美的鸡蛋,对于我和杨同学那样的大学毕业多年,还拿着工资读研究生的人来说,如果天天吃还仍然过于奢侈,比我们收入低得多的普通工人农民的境况就更可想而知了。 改革开放 以后政府重视 “菜篮子”,很快引进了国外的养鸡模式。 80年代的济南,鸡蛋已经不再“计划供养”,农贸市场很是繁荣,又大又干净的“洋鸡蛋”一个摊接着一个摊地摆着,白花花的一大片,煞是好看。从1984年开始,人们的工资开始大幅度提高,每天每人吃一个鸡蛋就不再是奢侈的事情了。那时候的鸡蛋就是大大小小的“养鸡场”的产物了,这些鸡蛋几乎完全占领了市场。虽然是“洋鸡”所下的蛋,但是,几乎没有什么人(至少在我的周围)去计较是洋鸡蛋还是土鸡蛋。由于几乎是洋鸡蛋的一统天下了,所以, 人 们 口中 不加任何形容词的鸡蛋即普通鸡蛋就是洋鸡蛋,而土鸡蛋则需要加以特别的说明。 大概到了 “新世纪”,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土鸡蛋时髦和吃香起来了。一箱箱的“土鸡蛋”或曰“山鸡蛋”成了馈送亲朋的礼品。在超市里,土鸡蛋的价格也要比普通的鸡蛋贵出约五分之一以上。在有些地方,土鸡蛋甚至要高出一倍还多的价钱。 很多人是很相信土鸡蛋的,认为土鸡蛋 “天然、无污染”,有人认为“营养好”,也有人认为是口味好。 其实,所谓天然、无污染一般来说是无稽之谈,都生活在这样一种空气之中,土地之上,并不因为原种的鸡所下的蛋就天然、无污染,外来品种的鸡就不天然、就污染。散养的鸡也一样要吃饲料、吃粮食,不给它们喂饲料,鸡们早就不在你家呆着了。所有的鸡都一样要喝水,散养的鸡喝的水可能污染更厉害呢。 现在,大多数人已经听从了专家们的意见,认为土鸡蛋与普通鸡蛋在营养成分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别,或者说是大同小异。在超市排队买鸡蛋的都是普通鸡蛋,土鸡蛋问津者甚少。我在上一篇曾经说过,不同的禽蛋如鸡蛋、鸭蛋、鹌鹑蛋等在营养成分方面都没有很大的差别,何况都是鸡所下的蛋 。 当然,差别总是有一点的,它只会稍微影响一点口味(我们的口味感觉是很灵敏的),而不是吃下去后对身体总的影响。 说起口味,有人会认为土鸡蛋更香,无论是炒着吃还是煮着吃, “鸡蛋味”更浓重。这倒是事实,营养专家们也早给出了原因:那就是土鸡蛋中的脂肪含量更高一些。一般来说,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口味总是要更好一些。例如,我们吃五花肉 或排骨肉 一般比纯精的腿肉更鲜美一点。 为什么土鸡蛋会含有更多的脂肪?人们往往没有说清楚,有的营养专家认为,可能散养的土鸡能够更多的吃虫子一类的富有脂肪的食物所致。但是,这种说法也会有矛盾,由于散养的土鸡食物来源不一样,所以含量会不一致,难以做到脂肪含量都高。 其实,土鸡蛋脂肪含量高的问题,并不难解释。如果有两个鸡蛋放在眼前,一个是普通鸡蛋一个是土鸡蛋,你如何快速判别?我想任何人都能够一下子就判别出来,那就普通鸡蛋大得多,而土鸡蛋很小。一般来说,土鸡蛋每斤可以有十个以上,小的甚至有 12个,平均每个45克左右。而一般的鸡蛋每斤只有八九个左右,甚至更大,平均差不多有60克。但是,打开鸡蛋看一下,土鸡蛋的蛋黄比“洋鸡蛋”小不了很多,也就是说,土鸡蛋中,蛋黄所占的比例比洋鸡蛋中更大。我们知道,蛋黄中的脂类含量,是远远大于蛋清的。也正因为土鸡蛋蛋黄所占的比例比洋鸡蛋大,所以,土鸡蛋中脂类的含量要高于洋鸡蛋。 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展开来说。实际上,一般来说,蛋较小,其脂类的比例就较大。因为大小两个鸡蛋的差别,更大程度上在于蛋清的多少。这个问题,我们在日常吃鸡蛋的时候会很容易验证。大鸡蛋比小鸡蛋大得多,可是蛋黄却不大很多,只是略大。也就是说,较小的蛋中,蛋黄占全蛋总重量的比例高于较大的蛋。比如说,假定小蛋的总重量是大蛋的 80%,则小蛋黄的重量一般会是大蛋黄的80%多。这是因为,蛋黄中的许多物质在将来孵化的过程中是构造小鸡细胞膜等细胞结构的材料,在形成脑子、内脏等部位时也需要更多的蛋黄里的物质。孵化出的小鸡可能有大有小,但是其细胞总数基本上差不多,而脑子、内脏器官的大小差别也比整个身体的差别小。 所以,土鸡蛋中脂类物质的含量的百分比会高于洋鸡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土鸡蛋较小。当然,所谓含量高,也就是比例略微高一点,所以口味会略浓一点,而总的数量出入并不大。对于我们所食用的所有的营养物质来说,这一丁点差别,一丁点出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从营养的角度看,食用土鸡蛋、洋鸡蛋的差别并不大。如果人们有这个喜好,喜欢口味更浓一点的,经济上愿意忍受,吃土鸡蛋也很好。 在选购鸡蛋的时候,人们会发现土鸡蛋的蛋壳颜色较为杂乱,而正规养鸡场出品的鸡蛋往往颜色很纯,白的都一样白,红的都一样红。 我记得在 90年代和本世纪初,人们往往喜欢红壳鸡蛋,人们传说红壳蛋营养较好。专家们还专门告诉大家说红壳白壳蛋营养差不多。后来,出来了鸭蛋里面有“苏丹红”的消息,殃及池鱼,不知怎么传说红壳蛋也有污染。于是,风水轮流转,白壳蛋又吃香起来,直到现在,有些老太太仍然相信这个传闻,排队买鸡蛋只要白壳蛋。 其实, 鸡蛋的颜色主要来自于母鸡生殖系统表面分泌的色素。鸡蛋是红壳还是白壳,主要取决于母鸡的品种,和喂养的方式、饲料的选择没有必然联系。 一般人们所说的红壳蛋,实际上应当称为褐壳蛋。影响蛋壳颜色的主要色素是棕色原卟啉(又称卵卟啉),它是在母鸡蛋壳腺中合成的。合成原卟啉的能力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因此,蛋壳颜色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对于某一只母鸡来说,蛋壳颜色深浅是比较固定的。食物中获得的色素,并不能被沉积到蛋壳中,如核黄素和 β-胡萝卜素只能影响蛋黄的颜色。 我的一位老同学曾经告诉我,他研究过红壳蛋和白壳蛋的蛋壳的显微结构。他发现,红蛋壳比较致密,而白蛋壳则略疏松。一般而言,蛋壳致密则强度较大,不容易破损。所以,我们买到的白壳蛋在拿回家的时候,路上要更加小心一点。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 要注意的 它们的最大差别恐怕在这里,而不是在里面的营养成分。 当然,我们选购鸡蛋,最要紧的事情是要买到新鲜的鸡蛋。在我看来,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电视上、报纸上、网络上介绍的林林总总的判别鸡蛋是否新鲜的方法都没有很大的用处,要消费者自己去鉴别每一次买到的鸡蛋是否新鲜实在太累,关键是找到方便的有信誉的能够买到新鲜鸡蛋的商家。我很幸运,离家很近就有一家较大的超市,十多年来,买来的鸡蛋一直都非常新鲜,又相对很便宜。当然,都是普通鸡蛋,买鸡蛋的人也多一些,往往需要排几分钟队。相对来说,买土鸡蛋的人就少得多,因此,新鲜程度也可想而知了。 鸡蛋的新鲜程度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不过,今天说了不少了,下次继续说保鲜的问题。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10516 次阅读|11 个评论
从西红柿口味谈谈基因组学的价值
热度 14 gaoshannankai 2017-1-29 10:28
本报北京1月28日电(记者蒋建科)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传来好消息,该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黄三文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番茄风味品质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首次阐明了番茄风味遗传基础,发现了番茄风味调控机制,为番茄风味改良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 基因组学,是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基因组测序解读基因功能,进化等一系列科学问题,在农业领域一个主要的应用就是育种,我们讲的转基因,要转什么基因,转到什么位置等等一切都是基因组研究的成果的应用。 番茄(西红柿)基因组于2012年在Nature封面上发表,是植物界一件重大事件,我有幸也参与了。 Consortium,T.T.G., Thetomatogenomesequenceprovidesinsightsintofleshyfruitevolution. Nature,2012. 485 (7400):p.635-41. 当时农业一些土鳖会问,你测了基因组又能怎么样。我给他讲,西红柿很多农业性状都已经定位到了 基因,有了基因组就有了准确定位,下一步就可以任意控制西红柿性状。当时,一些老师来我们康奈尔 BTI研究所访问,其中一个老师就是研究这么一个基因,西红柿不是有个把儿么,带弯不带弯决定了 他是否可以用机器采摘。就连这个基因都定位了,可见基因组学多么重要。现在西方农业大公司掌握了 很多重要的基因,我们现在转基因更多只是关注那个抗BT的基因,这种抗虫害基因其实只是转基因中 的一个案例,并不是全部。 这次做出突破性工作的黄三文老师,和我原单位也有合作关系,他是农业背景,但是很早就看到了 基因组学在农业中应用的价值,几年前就组建了几个人的团队,长期不懈的坚持,这次有了收获。 当然,另外一点也就是要通过合作,基因组学必须和领域专家密切合作,才能接地气,出实用成果。 否则,像我这样很多发现,被领域专家坚决排斥,要求验证,要求作出实验结果,也是很无奈。 国内科研,农业是最黑暗的领域,基本上几个老大把控一个作物,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国民素质的低下,要崔永元这样的文盲半文盲给我们一线领域的专家做科普,人家掌握了话语权, 我们讲科学的人没法说话。荒谬啊。一帮子人还热心在杂交领域,靠大范围撒网式的瞎蒙似的提高产量。 现在中国农科院成立了农业基因组所,将使用基因组技术推进农业研究,黄三文老师调了过去, 对所有其他院所构成了新的威胁。我认识的几个老师也都有了紧迫感,其中有些老师明确表示 这次对他们领导触动很大,要有所作为,绝对不能坐以待毙,被黄老师吃掉。这个基因组所成立的好,好比死水里面扔进去一个王八,让你们 这些懒鱼也跑一跑。 农科院各所的领导们,别说我没提醒,看好你们控制的那个品种啊,控制好基因组,搞个小的基因组中心, 课题组也好,就等于控制了资源。不然,黄三文老师平台和队伍一做大,不光是西红柿,黄瓜,大豆, 玉米,连袁隆平院士控制的水稻也都拿下,嘿嘿 中国特色,中国特色,有科学的理论我们不看,有成功的经验我们不看,非要一个 小矬子领导我们摸着石头过河。 生物信息学,在国内被跟风做实验这批人简单描述为搞点预测, 发点文章,灌灌水,骗骗外行。这些人也不想想,你们跟风做的 那个基因不是先通过信息学找到的。我的基金申请多次落到从来没有搞过 生物信息学,狗屁不懂又不学无术的下三滥手里,也是悲哀。 试问管理部门,这些人是否有和我类似的工作经验,或发表过 同一个领域的文章,亦或是他的职称也是这个领域?他们狗屁不通的评审,是否能够记录终身,有朝一日,也能曝光一下,让这些人暴露在阳光之下,成为历史上的笑料。 今天喝高了,下面讲的有些涉及到商业秘密,大家别当真啊,都是酒话 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有个核心技术,就是一个不育系,这个水稻不育的关键基因,我其实找到了 几个候选的,我悄悄告诉大家,是一个转座子基因,嘿嘿。只不过农口太黑,我以后不搞植物研究了。 另外,对于其他领域的老师同学,我给大家简单讲讲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国内外的巨大差距 。我在数据分析中看到过几次IL,就问老板这个是什么东西,他说是一个以色列还是什么人最先搞的一个品系,IntrogressionLines(ILs),下面是个简单介绍 http://zamir.sgn.cornell.edu/Qtl/il_story.htm 通过这个品系,可以把西红柿的农业性状定位到一个很小的基因组区域,最后可以定位到基因, 可见,将来通过转基因育种,可以控制多少作物的性状,几个农业大公司如孟山都和先正达等 积累了大量这类成果,都没有发表。有了基因组,只需要少量经费,一些小公司都可以育种, 加拿大 公司种植出不会氧化变色的 苹果 http://news.cbg.cn/gndjj/2017/0121/6546989.shtml 另外,单细胞和单分子已经在国外成为了研究生命现象的一个基本手段,我通过肿瘤的数据 也有很多重要发现,国内跟屁虫还在做普通RNA-seq,其实单细胞的RNA-seq不仅成熟了,而且 价格很低,我本来写了单分子和单细胞测序的指南,因为连续三年被鸡鸡痿的烂人迫害,因此 不再发表。 处于好心,我再次提醒真正做科研的老师们转向单细胞测序来分析基因功能。学霸们指南,我指北,最后请实践来检验,请人民群众来评判。
2749 次阅读|15 个评论
一句话问倒科学家​
热度 18 qpzeng 2014-5-25 09:00
最近,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两篇有关生物行为的最新研究论文,一篇是在成年人中做的“婚配”情况的调查,另一篇是在果蝇中做的“口味”现象的研究。 有趣的是,科学家发现,人们在找对象时,倾向于找跟自己DNA相似的人。在825对美国非西班牙裔白人夫妇中,调查了配偶之间多达170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差异。 调查发现,夫妇之间按基因相似性结合的所谓“基因选配”(genetic assortative mating)的机率比根据教育程度相似性结合的“教育选配”(educational assortative mating)的机率高三分之一。 不过,科学家承认,还不知道其他种族中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也不知道人们在交朋友时是否也找基因相似的人。 一句话问倒科学家:兄妹之间的DNA相似,难道他们很想结成夫妻? 按常识,男女之间性格近似者比较和谐,因为彼此心有灵犀,容易理解对方。至于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等,也对婚姻关系有重要影响,即所谓“门当户对”。经验表明,性格是不能遗传的,至少遗传不是决定性格的主要因素,不然也不会有“一娘生九子,九子九个样”的说法了! 以下是该文来源及链接: Benjamin W. Domingue, Jason Fletcher, Dalton Conley, and Jason D. Boardman. Genetic and educational assortative mating among US adults . PNAS , May 19, 2014 DOI: 10.1073/pnas.1321426111 ScienceDaily的相关报道: I like your genes: People more likely to choose a spouse with similar DNA Date: May 19, 2014 Sourc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Summary: Individuals are more genetically similar to their spouses than they are to randomly selected individuals from the same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Scientists already knew that people tend to marry others who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religion, age, race, income, body type and education, among others. Scientists now show that people also are more likely to pick mates who have similar DNA. Individuals are more genetically similar to their spouses than they are to randomly selected individuals from the same population. Credit: abhijith3747 / Fotolia Individuals are more genetically similar to their spouses than they are to randomly selected individuals from the same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Scientists already knew that people tend to marry others who hav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religion, age, race, income, body type and education, among others. In the new study,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scientists show that people also are more likely to pick mates who have similar DNA. Whil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race, body type and even education have genetic components,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look at similarities across the entire genome. It's well known that people marry folks who are like them, said Benjamin Domingue, lead author of the paper and a research associate at CU-Boulder's Institute of Behavioral Science. But there's been a question about whether we mate at random with respect to genetics. For the study, Domingue and his colleagues, including CU-Boulder Associate Professor Jason Boardman, used genomic data collected by the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 which is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The researchers examined the genomes of 825 non-Hispanic white American couples. They looked specifically at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which are places in their DNA that are known to commonly differ among humans.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here were fewer differences in the DNA between married people than between two randomly selected individuals. In all, the researchers estimated genetic similarity between individuals using 1.7 million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each person's genome. The researchers compared the magnitude of the genetic similarity between married people to the magnitude of the better-studied phenomenon of people with similar educations marrying, known as educational assortative mating. They found that the preference for a genetically similar spouse, known as genetic assortative mating, is about a third of the strength of educational assortative mating. The findings could have implications for statistical models now used by scientists to understand genetic differences between human populations because such models often assume random mating. The study also forms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that could explore whether similar results are found between married people of other races, whether people also choose genetically similar friends, and whether there are instances when people prefer mates whose DNA is actually more different rather than more similar. 另一项令人匪夷所思的发现是,苦味是短命之味,而甜味则是长寿之味。更有甚者,尝不出水味者寿命延长43%! 对于为何尝不出水味者长寿的理由,科学家的解释是:可能试图通过贮存大量脂肪来补偿所感知的水短缺,并在随后利用这些贮存脂肪产生内源水。 第一句话问倒科学家:肥胖导致多种炎性后遗症,岂有长寿之理? 第二句话问倒科学家:糖尿病人吃糖,也能延寿? 研究已经表明,肥胖者的“舌尖”不敏感,吃甜不厌,吃肥不腻,吃多不饱,结果导致大量脂肪贮存,进而触发慢性炎症,引起多种代谢性疾病,绝对无长寿可能。糖尿病是肥胖的后遗症之一,他们应尽量避免吃甜食,防止血中葡萄糖水平升高,否则犹如“雪上加霜”,会让病情加重。 以下是该文来源及链接: M. J. Waterson, B. Y. Chung, Z. M. Harvanek, I. Ostojic, J. Alcedo, S. D. Pletcher. Water sensor ppk28 modulates Drosophila lifespan and physiology through AKH signaling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2014; DOI: 10.1073/pnas.1315461111 ScienceDaily的相关报道: Taste test: Could sense of taste affect length of life? Date: May 19, 2014 Sourc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alth System Summary: Perhaps one of the keys to good health isn't just what you eat but how you taste it. Taste buds -- yes, the same ones you may blame for that sweet tooth or French fry craving -- may in fact have a powerful role in a long and healthy life -- at least for fruit flies. Bitter tastes could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lifespan, sweet tastes had positive effects, and the ability to taste water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act -- flies that could not taste water lived up to 43% longer than other flies. Perhaps one of the keys to good health isn’t just what you eat but how you taste it. Credit: Alliance / Fotolia Perhaps one of the keys to good health isn't just what you eat but how you taste it. Taste buds -- yes, the same ones you may blame for that sweet tooth or French fry craving -- may in fact have a powerful role in a long and healthy life -- at least for fruit flies, say two new studies that appear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Research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Wayne State University and Friedrich Miescher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in Switzerland found that suppressing the animal's ability to taste its food -regardless of how much it actually eats --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or decrease its length of life and potentially promote healthy aging. Bitter tastes could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lifespan, sweet tastes had positive effects, and the ability to taste water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impact -- flies that could not taste water lived up to 43% longer than other fli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n fruit flies, the loss of taste may cause physiological changes to help the body adapt to the perception that it's not getting adequate nutrients. In the case of flies whose loss of water taste led to a longer life, authors say the animals may attempt to compensate for a perceived water shortage by storing greater amounts of fat and subsequently using these fat stores to produce water internally. Further studies are planned to better explore how and why bitter and sweet tastes affect aging. This brings us further understanding about how sensory perception affects health. It turns out that taste buds are doing more than we think, says senior author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led study Scott Pletcher,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Integrative Physiology and research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e of Gerontology. We know they're able to help us avoid or be attracted to certain foods but in fruit flies, it appears that taste may also have a very profound effect on the physiological state and healthy aging. Pletcher conducted the study with lead author Michael Waterson, a Ph.D graduate student in U-M'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Program. Our world is shaped by our sensory abilities that help us navigate our surroundings and by dissecting how this affects aging, we can lay the groundwork for new ideas to improve our health, says senior author of the other study, Joy Alcedo,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t Wayne State University, formerly of the Friedrich Miescher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in Switzerland. Alcedo conducted the research with lead author Ivan Ostojic, Ph.D., of the Friedrich Miescher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in Switzerland.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sensory perception may influence health-related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thletic performance, type II diabetes, and aging. The two new studies, however, provide the first detailed look into the role of taste perception. These findings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sensory signals, which we now know not only tune an organism into its environment but also cause substantial changes in physiology that affect overall health and longevity, Waterson says. We need further studies to help us apply this knowledge to health in humans potentially through tailored diets favoring certain tastes or even pharmaceutical compounds that target taste inputs without diet alterations. 尽信论文,不如无论文! 迷信科学,不如无科学! 旧情难了(楼宏章) 月光(胡彦斌)
个人分类: 期刊论文|8427 次阅读|28 个评论
为什么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口味好
热度 4 fdc1947 2014-5-6 08:00
为什么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口味好 老温:嗨!散步呢! 老华:你好!又是好久不见。好像瘦了点? 老温:你说的对,出去旅游了一趟,瘦了一点,瘦点儿好 。 老华:你原来是太发福了一点,应当减减。 老温:我们年轻的时候,外面没有什么吃的。就是看到有好吃的,馋得很,就是没有钱买。现在买点吃的不成问题了,商店里也是琳琅满目,到处是好吃的东西,食欲却减退了。有时候即使想吃,也不敢大吃,怕出问题。 老华:是啊,现在吃的东西真多,但是,还不能吃得太多,吃得太好。吃得太多、太好,就容易吃出问题来。 老温: 我也挺纳闷。老是让我们多吃粗粮,少吃肉、少用油,说那些东西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等等。可是那些东西就是好吃,你那个粗粮就是没有细粮好吃,五花肉吃着就是香,这里有什么讲究?为什么呀? 老华: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为什么高糖、高蛋白、高脂肪的东西口味好?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啊,关于这个问题,我还真的没有看到什么人讲过这里面的道理。我就根据我的认识随便说说,我姑妄说之,你姑妄听之吧。 老温:我洗耳恭听。 老华:我们所谓的好吃,就是这些食物刺激了我们的感官,眼、鼻、舌... 老温:有人说还要加上牙齿,说要色、香、味、质俱全。(《在色香味之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780990.html ) 老华:是的,色、香、味、质俱全才好。有些口味是后天形成的,往往与受别人的诱导有关,如国人一直津津乐道的所谓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类的。 老温:我插一句,南甜北咸好理解,这东辣西酸怎么讲,最能够吃辣的似乎是湖南、四川等西南方面的人。 老华:过去的民间谚语都有地区局限性,上面的两句话主要流行在华北附近。东辣指山东人好生吃大葱、大蒜,即“葱辣鼻子蒜辣心(胃)”一类的,非指辣椒。 老温:好了,不打岔了。您说这些口味是后天形成的。那什么是先天的? 老华:先天的口味那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喜欢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食品了。这些食品,不但南北方没有差别,中国人与外国人也没有差别。全世界所有地方的人都是如此。当然,我们说所有地方的人,并不排斥个别人的个别习性,那是个别的情况,任何事情都有例外的。 老温:这倒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这些精细的食品,庙里的和尚虽然不吃荤,但是,他们也喜欢吃油大一点的素菜。 老华:这种喜好不是后天形成的,不用教,全人类都是如此。不但全人类都如此,而且与我们的身体结构、遗传因子比较接近的灵长类动物甚至猪之类的也是如此,它们也喜欢这样的食品。因为糖、蛋白质、脂肪都是我们人类和这些动物生长、生殖最需要的营养素。口味喜欢这些食品的动物就长得好,能够在自然的竞争中生存下来,而且有好的、健康的后代,不喜欢这些食品的动物就被淘汰掉了。 老温:那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这样?为什么牛马羊就喜欢吃草?难道这些蛋白质、脂肪不是牛马羊所需要的? 老华:这是牛马羊所处的环境有关,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能够容易得到高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的。当初它们的环境中容易得到的只是草一类的植物,所以能够把草消化得更好的个体就存活下来了。这样的自然淘汰的结果便是对草的消化越来越好,他们的口味便是吃草。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所有的动物,不管高等的低等的,对于甜的食品,都很喜欢,我们的小孩子当然也如此。这是因为葡萄糖是所有动物生存的能量基础。 老温:好吧。就算我们喜欢吃这些“三高”的食品是自然选择的过程。那么我有一个问题,众所周知,吃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容易引起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这样的“三高”。那么,这样的动物或人应该是容易被淘汰啊,怎么不淘汰反而能够成为被选择为生存的对象呢? 老华:你实在是受现在这些偏颇的“养生理论”的影响太深了,而没有真正去理解。 老温:此话怎讲? 老华:你刚才的那句话是不对的,即“众所周知,吃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容易引起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这样的‘三高’”。这句话应当这样说:“吃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是必要的,但是不能过量,过量地食用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容易引起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这样的‘三高’”。而我们人类的各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出现过量地食用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只是近些年的事情。西方也才是 20 世纪后半叶开始,而我们中国则是到了 20 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才开始的。在这以前不知多少百万年的时间里,高糖、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一直是人类的稀缺食品,不能满足人类的实际需要,所以,在这数百万年中,从总体上并不存在大量人群的因食用“三高”食品而引起的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问题。 老温:这样我明白了,正因为这些“三高”食品的稀缺的,得到这些食品才能够促使类人动物健康成长,喜欢这些食品的类人动物就在自然的竞争中成为了胜利者。 老华:不错,不错。就是这个道理。这样,我们就也能够解释,所有的孩子在没有成人暗示的条件下,不用教,都喜欢吃肉,吃“三高”食品,这是他们的本性,天性。相反,对于又有肉、又有蔬菜的情况下,让孩子多吃蔬菜,则需要家长的引导,家长的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这是后天的教育。 老温:我也清楚了,现在对于人们要他们多吃粗粮、多吃蔬菜,也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如果不加教育,在如今的条件下,就容易吃成胖子,这是自发的过程。所以,克制自己,不胡吃海塞,太胖了要减肥,就需要一定的毅力,一定的克制力。 老华:是的。总而言之,三高食品有好的口味,这是数百万年以来自然选择的结果,是“老天爷”给的口味。我们今天必须有所克制。因为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同了,这些食品已经不再稀缺,而是往往过剩。 老温:我又要问一句,为什么现在这些食品会过剩? 老华:当然,这里面因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还是我们化学家的功劳。化学家发明了化肥,使得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了绝大的提高。化学家又发明了农药,使我们人类在与昆虫的战争中占了很大的优势。没有农药,赤手空拳的人类在抢夺食物的竞争中是赛不过昆虫的。化肥和农药是 20 世纪以来人类食品大丰富的两件法宝。虽然我们在化肥和农药两方面都仍然在不断改进,也有人不断地提出批评,但是,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掌权的政治家敢于不要这两件法宝。当然,王室的亲王们在他们的后花园搞一些“有机的”东西自己尝尝鲜,就像小孩子过家家那样,总还是可以的,反正他们的俸禄大大,可以不计成本。 老温:我很感谢你解答了我们问题。时间也差不多了。该回家了。 老华:再见吧! 老温:再见!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8312 次阅读|5 个评论
口味的形成
duke01361 2013-6-5 18:19
口味的形成 Flavor or flavour is the sensory impression of a food or other substance, and is determined mainly by the chemical senses of taste and smell. 甜、酸、苦、咸和香味 其中,甜、香、苦味与分子和味蕾表面细胞膜中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合产生这三种“味道” 咸是碱金属进入味蕾细胞后产生的味觉,类似,酸味则是氢离子进入味蕾细胞内之后产生的味道。 经过长期的“关联”,人类的味觉与食物分子的种类具有对应关系,比如“甜”,对应富含能量的食物;苦味则与有毒物质关联 每个味蕾含有50~100个味觉受体细胞, 味觉感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减; 大约每20年消减半数
个人分类: 先哲也闲着|296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艺口味和审美随笔
热度 1 liwei999 2011-10-4 20:31
我发这个感叹是想说,口味的问题真是见仁见智。我喜欢的别人不喜欢,别人喜欢的甚至是权威喜欢的我可能没感觉。当然还是可以看出各自口味的雅俗和品位来,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背景教育来。我的音乐背景几乎空白。基本上是胡写胡评,主要是靠直觉。唯一的优点是,不怕露怯。 刚开始的时候,我批评较多,后来少了,有人觉得就不带劲了,说老写好听的话就成了中宣部了,形势总是一片大好。有的人以为是因为熟人面子薄。熟人的因素当然有,但是我对熟人基本上是,可以不批评,但是不对自己不喜欢的去叫好。批评越来越少的更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熟人的面子,而是因为了解了后面的艰辛。大家大多是业余奉献,看到他们后面所付出的汗水,佩服之余,挑刺就自然让位了。 我推举任何文艺作品,不是为了要改变别人的喜好,各人的喜好不应该为别人、权威、大众甚至亲人所改变。我们大家都一样,可以被影响,不可以被改变。 自己喜欢一个东西,忍不住要推举是人之常情,其中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同好的共鸣和呼应。当然知道,一定有口味不同的人不以为然。今日之我看三十年前的我,也常常不以为然呢。 想起一段往事来。80年代初,念硕士的时候,当时北京高校有一股交响乐热。交响乐听不懂啊,太复杂高深,年轻人急需音乐普及的教育。于是请来一些音乐人/指挥在高校和研究院办巡回讲座,补课,大受欢迎。 我当然也去受教育。有的听进去了,譬如说那《命运》前面的一段是命运之神在敲门,感觉很形象,音乐也入耳。可是有的就完全听不进去,不记得是哪一段了,听上去感觉很难听,那个著名的音乐普及家说得眉飞色舞,说,听这是进了地狱,那是魔鬼嘶叫,这是小鬼狞笑。我听了直想吐。从那以后,除了偶然有意做一些探寻外,我再也不勉强自己听任何不喜欢听的东西。 我的老朋友评价我的美食观是吃粗饲料。其实,由于背景和熏陶的不足,我的音乐审美也同样是很粗疏的。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2459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艺术欣赏和美食品尝的事情上,绝对不听别人或主流的意见
liwei999 2011-10-2 17:20
我推举什么全看自己的口味,包括红歌《红旗颂》《祖国颂》 那是真心喜欢。不喜欢我绝不推举。 在音乐、文学和食品这三件事情上,我是从来不听别人或主流的意见。一切以自己的感觉(口味)为转移。 口味也在变化,也发展,但很缓慢,总是潜移默化。7-8年前看网,说上世纪50年代,全美国都迷上了摇滚猫王。我就找来他的代表作硬着头皮听,听到的全是些噪音和金属声,完全不能接受。以为这一辈子都不会喜欢那种摇滚了,就跟躲《金庸》一样躲摇滚。第一次觉得猫王有点儿意思,是在后来陪孩子一起看迪斯尼动画电影《星际宝贝》(Lilo Stitch)的时候。然后,回头来再听猫王代表作,感觉就大不一样了。慢慢开始喜欢了。有一次看同性恋大游行,一帮色彩鲜艳奇装异服的人,半醉狂欢,在耀眼日光下,把猫王音乐开到山响,随着狂舞,当时觉得一切是那么谐调同质。以前记录过这样的见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62400do=blogid=292735 )。 这样说来,哪天忽然有缘喜欢起金庸来,也是不无可能的。但是目前,我是一页也看不进去。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25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走出口味危机
热度 7 fs007 2011-3-6 07:13
寻正 //申明:本文为自创作品,谢绝“非特异性”引用,本文也不存在“非特异性”抄袭。转载可,剽窃不可,剽窃不成将之变成公产强而盗之,则绝对不可。// 改变口味 在超市里我随手抓起一罐零食,其中主要是芥茉豌豆。开罐之后,一股刺鼻香味扑面而来,用四川话说,很“冲”,让人产生将它丢入垃圾筒的欲望。我试着放一颗干豆入嘴,其产生的味觉冲击是爆炸性的,犹如烈火猛然间从舌周爆发,迅速席卷我的大脑,沿着手臂冲向指尖,沿着身躯,传至足底。家里其他人尝一颗之后就绝不愿再尝试。 在极度震惊之后,是一种甜甜的清香,正是这余味,让我把它留了下来。 芥茉是一种具有极强刺激性的调味品,有多次机会品尝过,但我从未喜欢过它的味道。 在英谵中,有“一人的美食是另一人的毒药”(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的说法。既然这种零食出现在市场上,还价值不菲,想来喜欢的人还真不少,我捧着毒药,下决心要把它变为美食,也就是要改变自己的口味。 口味基础 在科学上,口味(Acquired taste)与味道(Taste)是两个基本概念。味道是客观的,表达为食品中某种引起味觉感受的物质或其识别机制,而口味则完全是个体的,是特定个体针对物理味觉的感受:喜欢或不喜欢,高兴或厌恶,引发食欲或反胃等等。 在不同的文化中,针对味道的识别与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在中国,有人视酸甜苦辣为四大基本味道,也有人在其中加入咸,或者还有麻与涩。 在科学上,我们知道人的味蕾已知有五种基本味觉感受器:甜(Sweet)、咸(Salty)、酸(Sour)、苦(Bitter)、与鲜(Umami)。在教科书的经典描述中,人的舌头分成四大区域,舌尖对应甜与咸,舌侧对应酸,而舌根部则对应苦味,这种描述是针对最早相关研究的歪曲,也陆续受到新的研究的否认,所有的味蕾都能同时感受五种味觉,只是局部针对不同的味道敏感程度不一样而已。 在舌头的中央地区,味蕾较少或不存在。味道感受器不仅仅存在于舌头,比如口腔的“天花板”上也有,在人的胃内可能还有鲜味的感受器,让我们在消化的时候,还能余味无穷。 咸味是味觉细胞通过离子通道感受食物中盐的浓度,主要是钠离子浓度,跟钠离子相似的钾与锂离子也引起相同的感受。咸味引发食欲,促使我们摄入盐,保证身体电解质平衡。 感受甜味的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它能与食物中的糖类成份结合,不同的糖结合能力不一样,以蔗糖的甜度为100,那么果糖则为140,葡萄糖为75,而乳糖只有50。甜味促使我们摄入高能量食品。 我们对酸味的感觉源于味觉细胞膜上离子通道对酸性食品中的氢离子的敏感性。在自然界中,酸味多由有害食品产生,因此,我们针对酸味的自然趋势是回避,咸味可以压制酸味,改变我们对酸味的回避程度。 苦味跟甜味一样,其感受器是G蛋白偶联受体,已知共有25种,我们已经知道控制这些受体蛋白生产的基因。每一个味觉细胞都会有多种苦味受体,但不同细胞对不同苦味的敏感程度还是不一样的。苦味者多为植物分泌出来的对抗食草动物的化学武器,苦味对分辨有毒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鲜味是由食品中的谷氨酸引发的,我们常用的味精,就是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谷氨酸受体也是G蛋白偶联受体,它还能与核酸结合,引发类似的感觉,而食品中同时存在谷氨酸与核酸时,则会产生协同作用,鲜味大大超过两种刺激物质产生的效应之和。在味精中加入核酸成份,又称为强力味精。鲜味引发食欲与满足感,让我们消费高蛋白食品。 五种基本味道起到趋利(甜、咸、鲜)避害(苦与酸)的作用。但即使是在五种基本味道的层面,我们也面临一个错综复杂的味觉定位过程,鲜味能加强其它四种味觉的感受。在基本味觉之外,我们尚有更多的辅助味觉,已知其受体或感受机制的味道还包括腻(Fatty)、涩(Dry)、辣(Spicy)、麻(Numbing)、与凉(Cooling),在这之外,还有不少未发现明确机制的味道,科学家在味觉的研究上正在不断取得进步。 口味的形成 在我尝试芥茉豌豆五天之后,我开始享受它给我带来的乐趣了,不是说它就不再有刺激性了,而是我开始喜欢它给我带来的味觉上的冲击了。在最初尝试的时候,我带着不安的心情,只能一次吃一颗,现在我大把大把地喂入口中也不觉得难受。 味觉对于人类选择食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口味就是意识边缘的一种食物地图,人依靠它来对食物进行综合判断。 我们对食物的选择,一半源于有意识的活动。我曾经写文章解释,被中国人喻为医药祖先的神农氏,其实是中国食品的先驱。由于人体的强大的自愈能力,医学对于人类种族生存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而食品则是性命攸关的事,因此,神农氏的贡献在于尝百菜,而不是发现什么中药,他最终死于食物中毒,为历史增添一份悲壮。 科学家针对动物口味的研究,往往涉及到用一种天然喜欢的口味,比如甜与咸,去介导另一种天然不喜欢的口味,比如酸与苦。见到危险,我们本能地要逃避,但最终逃与不逃,还取决于心理与意识活动。对于食物的喜欢与否,我们也进行此种选择,当食物中含有本能上相互冲突的味觉时,比如甜与苦,咸与酸,我们会在潜意识或者意识层次针对食物的安全性与营养价值进行判断,最终形成我们的口味,即,针对某种味道的喜欢厌弃程度。 四川人喜欢吃火锅,我不只一次听到朋友说,即使是胃内装满了食物,他(她)也必须要吃(米)饭,不然,“就觉得没有吃饭”一样。许多的四川人形成了大米口味,他们就把进食跟米饭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食物地图(口味)中,米饭就不可或缺——其它食品取代不了米饭带来的那种满足感。 口味来源于本能、习惯、文化、与主观决策。在前述的主观决策之外,另一半源于无意识的活动。本能层次只能提供给我们一个粗略的食物地图,我们会从生活经历与文化背景中寻找关于食物的信息,正是这种食物信息,最终决定了我们对某种食品的喜欢程度。在婴幼儿时代,我们接触到的食品信息会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一生的口味。如果一家人喜欢食咸食米,则其子女多半会发展出喜米喜咸的口味,在其食物地图上记上重重的一笔,往往终身难以改变。 口味是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涉及一个心理暗示过程。比如饮酒,对于不会饮酒的人来说,饮酒的本能反应是回避——在我们的本能反应中,酒是毒品。少量饮酒有兴奋作用,然而其作用并非在食用时立即发生,立即发生的是本能的逃避反射,对于善于饮酒的人来说,他们已经建立了饮酒——不爽——大爽的心理预期,这种心理暗示常规化之后,这样的人想到饮酒就会兴奋,跟不少年青人想到做爱就兴奋一样。 口味的改变 口味就是你的食物地图,这个地图是保守的,保守才能带来安全。每当你的味道系统输入新的信号时,你的大脑就在依靠这个地图来判断当前食品的安全与效益,当新的信号不能在地图上找到位置时,你就得到警告,而在地图上判断为不良食品时,你的身体就会自动抗议回避。 改变口味就是修改这个地图的过程。 大多数的年青人并不天生喜欢吸烟,如果没有社会文化的影响,烟草商90%会破产,因为吸烟最初都会落入地图的不良食品地带。然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影响,当事人不断地自我暗示吸烟会给自己带来益处,随后心理预期在吸烟发生的效应上得到印证加强,最终变成习惯,当事人也就成功地把烟从不良食品地带迁出到了优良食品地带,吸烟在味觉上产生的物理信号永远不会变,但其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已经异化,原来的不适,已经变成了一种舒适的感觉。 口味是一种非常易于改变而又很难改变的心理过程。之所以易于改变,任何人可以改变自己的任何口味,只要当事人有着强烈意愿,循着改变口味的程序进行操作,口味改变是必然的结果;然而,口味又难以改变,口味一旦形成,会与人的主观意识产生同步——它已经是自我的一部分了,主观意识极难产生改变愿望,除非是环境逼迫着当事人进行改变。 如果我早知道我购卖的食品是芥茉豌豆,我根本就不会产生购买的欲望。当我无意中“犯错”买了芥茉豌豆,又因为节约而不愿意将之扔掉,环境逼迫着我改变:我主观地判断我的身体抗议不断的芥茉豌豆是美食,在食用过程中,我不停地去适应它的味道,不断地采用心理暗示把食品的好处跟它联系在一起,于是乎它最终成功地被我迁移进了安全食品区,我的本能被压制,潜意识被修改,终于可以顺利地享受芥茉豌豆带来的快感,我现在享受它跟我此前厌恶它一样自然。 潜意识是我们自我的一部分,改变口味是自我毁灭与重建的过程,真实与虚假几乎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因此,你不难见到作者针对口味的改变进行矛盾乃至贬义的描述,比如Kevin Melchionne就把主动改变口味称为自我欺骗,而口味的实质则是牛粪(Bullshit)——你是否真喜欢某种食品(或者艺术品)是不确定的。 掌控自己的口味 你可以随波逐流,让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习惯以及社会文化决定自己的口味,但也可以增加自己的科学知识,让自己主观地掌控自己的口味。为什么这很重要呢? 人对味觉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有成千上万的味蕾,女性比男性更多,这可能是她们比男性寿命更长的原因之一。当我们年老的时候,我们会逐渐失去味蕾,我们进食的欲望与对食品的价值的判断来源于味觉,我们从食品中取得的心理满足也部分地来自味觉,当我们逐渐丧失味觉时,我们进食时就会产生口味危机,无法查核我们内在的食物地图,口味机制失效,我们就没有胃口。 中国人有句成语,形容一种东西的无趣时,味同嚼蜡。蜡本身是可以做食品的,但不会对味觉产生影响,食蜡显然是一件无趣致极的事,肯定会让人营养不良,生活压抑。 子女孝敬父母时,需要牢记年老的父母进食要求味道更重,这对于保持他们的食欲与保证他们的营养供应与心理健康极为重要。有研究显示,老年人食品的味道对于他们的进食乃至免疫力都有重要影响。 对于老年人来说,重口味实际上是一个两难境地,比如过咸,则会增加心血管高血压的风险,得,未必偿失。如果一个老年人口味更为广泛,他(她)能在更多的食物之中选择,那么他的胃口可能就有了更多的保障余地,但可惜大多数人此时已经无法改变自己的口味了。 更多的人在年青的进候就已经进入了口味危机:他们对食品的偏好导致了他们不能享用健康的饮食。他们摄入的热量过多,导致胖肥,他们摄入的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他们摄入的蔬菜与维生素不足,导致便秘、免疫力低下、以及多种常见症状。口味是自我的一部分,因此,他们从根本上缺乏改变饮食习惯的动机与能力。 不过,也不要低估主观意识对内在食物地图口味的控制程度。即使是嚼蜡,比如毫无味道的燕窝,在口味的强烈暗示下,也可以变成食品之王,吃得津津有味。 如果你粗通营养学,就知道营养平衡的重要性,那么,科学地塑造自已的口味就变得十分重要。我的建议是尽量喜欢科学上安全的食品,当你更多地把毒药变成美食时,你会发现,你的生活不但多了很多的食品可供享受,还有了更多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供选择。 //申明:本文为自创作品,谢绝“非特异性”引用,本文也不存在“非特异性”抄袭。转载可,剽窃不可,剽窃不成将之变成公产强而盗之,则绝对不可。//
个人分类: 科学普及|5245 次阅读|10 个评论
放纵口味就会吃出疾病
张三火 2010-10-9 10:48
食物与药物一样,各有四气五味。药物的四气五味,决定着该种药物所具备的功效与性能。食物的四气五味,同样也决定着该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作用。既然食物与药物一样,都具有四气五味,并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所以对于食物也不能随意乱吃。如果吃错了,也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引起多种疾病发生。 《黄帝内经》中特别强调指出:五味偏嗜会给人体带来极大的危害。认为人在饮食上,如果偏爱某种气味的食物,并长期过量食用,日久就会损伤到内脏的功能,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甚至会因此而缩短人的寿命。 根据五行的归属原则,饮食物中的五味各自归属于其所滋养的五脏:味酸的,先入肝;味苦的,先入心;味甜的,先入脾;味辛的,先入肺;味咸的,先入肾。 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 五味对于五脏,能够产生特定的联系及亲和作用,它们进入哪一脏,就会对那一脏发挥有益的滋养作用。例如:肝虚血枯的病人,可以多食些酸味食物,如李子、酸枣、山萸肉、杨梅、山楂等,因为酸味能够起到滋养肝脏的作用。脾虚的患者,可适当多食甘甜味的食物,如大枣、蜂蜜、饴糖、薯蓣(山药)、红薯(地瓜)、马铃薯(土豆)等,因为甘能补脾。心火旺盛的病人,可食用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茗茶、莲子心等,因为苦能起到泄火的作用。肺虚有寒的人,可吃一些辛味食物,如辣椒、生姜、葱蒜、花椒等,因为辛味具有宣肺散寒的功效。肾虚的人,可以适当吃一些咸味食物,如海带、海参、鱼类等,因为咸味可以入肾,能够起到滋养肾脏的作用。这种药食气味与五脏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异性联系的理论,是中医药理学和中医食疗学的理论基础。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精微物质都来源于饮食五味,如果饮食五味有所偏嗜,就会使体内所需求的营养物质出现不均衡状态,日久便会使体内的营养素不够全面,出现偏盛偏衰而引起脏腑功能的失调。 如果饮食物中酸味过多,就会使肝气偏胜、脾气衰弱,出现脾虚的症状:四肢肌肉软弱无力,身体沉重,容易发胖,时常腹泻,困倦嗜睡,面色发黄等。日久会导致病情严重,使脾气败绝,损人寿命。 如果吃的苦味过多,就会使人脾胃虚弱,出现腹部胀满、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如果过食甜味食物,会使身体肥胖,出现心率过快,胸闷胸痛,容易烦闷气喘,面色发黑等症状,日久会导致肾气虚衰,危及生命。 如果食入的辣味过多,就会使人的筋脉受损而出现筋脉弛缓无力。时间长了,会导致体内的精气不足、神气衰败,人会变得精神萎靡不振,引发重病,使生命垂危。 如果食入的咸味过多,就会损伤到脊骨以及全身的骨质,出现腰脊、周身关节疼痛,骨骼变形,肌肉消瘦甚至肌肉萎缩,心悸、气短等症状。 因此,《黄帝内经》中强调指出: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就是说,饮食五味偏嗜日久,是造成人体营养失衡、脏腑功能损伤,引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生命夭折的主要原因。
个人分类: 张焱讲养生|4950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国人吃口味,西方人吃营养
张三火 2010-4-8 12:29
现在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周围的餐馆总是不断的变换招牌,这应该也是为了满足中国人的口味而在不断的应变吧。就拿我家附近的几家餐馆来说,几年间从饺子馆、狗肉馆、豆捞店、海鲜大酒店,直换到海鲜粥铺、私房菜、沪港菜,不断翻新,川菜、湘菜、东北菜更是不在话下。现在哪怕整条街都是吃的,人们还会觉得没有什么可吃的。经常听到的话就是:吃什么呀?哪儿有什么好吃的呀?我请你吃饭,你说吃点什么吧? 中国有句老话:人,越吃越馋,越呆越懒。其实,这句话真是很有道理的。常听一些人说:过去经济困难,吃的东西很有限,可是吃着感觉有滋味,能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快乐;现在经济发达了,吃的东西非常多,可是吃什么都觉得乏味,常常因为不知道该吃什么而烦恼。 曾去泰国的普吉岛旅游,住的是岛上最大的豪华型度假村,吃的由美国人经营管理的汇集各国饮食习惯的自助餐。刚开始,面对品种繁多的餐饮食品,是既新奇又陌生。因为品种太多了,每一种选上一点儿,盘子就满了。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多种异国美食,喝着饮料或啤酒,吹着温暖的海风,感觉很惬意。可是,第二天早餐、午餐、以后的餐,差不多都是这些以西餐为主的洋人食物,我们这些中国人就有点咽不下去了。大家开始提意见,要求增加中国口味的食物。后来,餐厅里的确增加了一些中国饭菜,有炒饭、炒面、炒菜、甚至有炖菜、汤类,但是完全没有我们平时吃的中国餐的味道,不是咸了就是淡了,连韩国风味的辣白菜、泡菜萝卜都是酸酸的。每到吃饭的时候,总会看到一些中国人(男士为多)拿着空盘子转来转去地找可口的饭菜。当旅游结束返程时,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吃的东西太不可口,都说:外国饭太难吃了!回国后,大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个可口的饭店好好地吃一顿! 我们中国人到底要吃什么,怎么吃?在《黄帝内经》中,有许多关于人类的日常健康饮食方面的论述,提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素问五常政大论》)的饮食养生原则。并且要求在日常饮食生活中,以及在对疾病的食疗调养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天时季节、不同的地域人群、不同的体质状况与疾病种类等具体情况,按照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原则,将谷、肉、果、菜四者进行合理搭配,调和运用,这样才能不断的滋补人体的精气津血,使气血阴阳保持平衡协调状态,真正实现吃出健康。 其实,只要认真留意观察,就能够发现那个餐厅饮食的搭配结构还是比较合理的。 先说谷物方面吧,主要是面包、蛋糕、面条、白米饭。中国人当中一般是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北方人喜欢吃面食。中国面食的品种和花样称得上是天下无敌,举世无双。尤其是各种带馅的面食,各式的饺子、包子、馄饨、馅饼等,那是既味香可口,又营养丰富。这些在中国内地随处可见的饮食佳品,在这里却是一样也没有见到。中国人说的好吃不如饺子在这里没能体现出来。餐厅正中央总是非常夸张地摆放着一些很大个头的全麦面包,这应该是有意向人们推荐的,许多老外都会切一小块这样的面包。我们中国人没有一个去吃的。蛋糕的品种很多,配以各种水果、奶油、沙拉,很受欢迎。为了防止一次吃的甜味太多,这些美味蛋糕都被切成非常小的块(多是 5cm 左右的方块),这应该是餐厅对于控制甜食的摄入量所作的精心安排。伴随着面包的,就是牛奶。在牛奶旁边,摆放着几种不同颜色与口味的麦片(燕麦),用牛奶泡麦片已经成为许多外国人的饮食习惯,是倍受欢迎的最佳保健食品组合之一。 在肉蛋方面,有烤牛肉(是八分熟的)、烤鸭肉、清炖鸡肉(实际上是一种菌汤)、火腿、海鲜等。因为是在海边,所以海鲜食品不少,鱼、虾、螃蟹、扇贝等都是非常新鲜的,加入的都是很少的调料,可以品到原味。当然,也会有生鱼片类的,那是要生吃的。这些没有一样是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看到牛肉,我们想吃的是酱牛肉、铁板牛柳;看到鸭肉,我们想吃的是北京烤鸭、咸水鸭;看到鸡肉,我们想吃的是香酥鸡、红烧鸡翅;看到海鲜,我们想吃的是红烧鱼、水煮鱼、燜大虾、清蒸螃蟹唉,心里想着:这些东西都让老外给做白瞎了,怎么就不请几个中国厨师来呢?蛋类之中竟然会有咸鸭蛋、松花蛋(这是中国独有的吧),可是也被切成 1/2 或 1/4 的块,生怕你多吃。好在这里常有煎蛋,算是比较受中国人欢迎的。 水果是非常丰富的。每餐必有 20 多种新鲜水果摆放,还有各类果汁、水果汤、果酱等。与中餐不同的是,西餐把水果也当成餐饮中的重要食品,并不像中餐那样,常常将其放在餐后食用。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因饮食已饱、无法再进水果的弊端,同时也会减少经常忘记吃水果的情况。如果在正餐时没有吃水果,谷肉果菜四者之中就会缺少一个种类,变成了完全是谷肉菜占据肠胃。有的人会在两餐之间加吃水果,这样就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因为胃中的食物已经消化掉一部分了,有了一定的空间,加吃水果后可能又吃了个饱,这样就容易造成吃的过量,时间久了就会因营养过剩而引起肥胖。我治疗过一些得了肥胖症的女士,她们之中有很多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如果正餐中没有吃水果,许多人会因为一整天忙于工作、学习而忘记,从而养成吃不喜欢吃水果或想不起来吃水果的不良饮食习惯。所以,我在此建议大家,在正餐时,不妨也把一些常吃的、应季的水果摆放在餐桌上,让家人在进餐的同时也能及时吃到一些水果,使每餐饮食的营养结构更加趋于合理。 蔬菜方面是最值得一提的。在这种西餐厅里,多种新鲜蔬菜都是基本保存着原本的味道,并不做任何加工,比如西红柿、黄瓜、青椒、包心菜、胡萝卜、元葱、香葱、香菜、生菜等,或是切成片,或是切成寸断,或是拿来整个的,旁边只有三种不同口味的沙拉(甜、微辣、微咸)。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这种吃法更有利于保护蔬菜中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蔬菜里的维生素及营养成分很容易丢失,有的会溶于水中,有的怕高温等,多数容易被空气氧化,所以蔬菜更宜保持新鲜,有些蔬菜尽量减少加工或不加工为好。中国人喜欢按自己的口味来加工蔬菜,为了使饭菜更合口味,不惜以破坏食物营养为代价而一顿的煎炒烹炸,最后常常会导致让蔬菜面目全非,让营养四分五裂。 在日本、西班牙等饮食比较健康的地区,人们多是根据营养结构来决定吃什么、怎么吃,而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人还是根据味道决定吃什么、怎么吃。中餐菜的品种虽然非常繁多,变化多样,但基本上都是围绕着 口味 而展开,很少考虑食物的营养和人体的健康这些十分关键的问题,这使得不少人变成了为满足口福而吃,而不是为维护健康而吃。 中国人容易因为口味偏重损害健康,外国人容易因为营养过盛而吃出疾病。
个人分类: 中医研讨|10453 次阅读|23 个评论
中国人的口味全球最重
张三火 2010-3-29 18:59
一直以来,中国人的饮食都是非常讲究色、香、味俱全的,这已经成为 中国饮食文化 的主要内涵。 色,是用来看的。如果食物配色和谐,色彩鲜艳,就能够快速地激发起人们想吃的欲望,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这个菜一看就想吃!那个我看着就有食欲! 香,是用来闻的。中国的菜肴在精心烹制的过程中,总是力求让食物香气扑鼻,绝对能够吊住人的胃口,甚至会使人馋涎欲滴。当你看到一盘绝色的美食摆在面前,并且不断地飘出诱人的香气的时候,就想赶快拿起筷子把它夹起来放到嘴里,要进行下一个重要程序,那就是要品尝它的味道! 味,应当是中国饮食最重要的一项要求。通常要想品尝到食物的味,会在前面的望色、闻香的基础上,而产生强烈的吃的欲望才能得以实现。而这种品味的过程,就是中国人饮食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诸如香甜可口、酸辣爽口、松软适中、外酥里嫩、香酥宜人、脍炙人口等等,都是描述各种美食佳肴的专词。所以,中国人对食物的要求,并不是饿了拿过来就吃,渴了拿过来就喝那么简单。中国人吃喝,绝不是仅限于解决饥饱的问题,而是将深厚的中华文化与浓郁的风土人情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这种饮食文化元素,已经深深地根植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 千百年来,我们这个讲究吃喝的古老民族,随着历史的长河走到今天,却正在一步一步地被所衷情的吃喝剥夺了珍贵的健康!可悲的是,人们在热衷于追求满足口福的过程当中,还没有意识到不合理的饮食生活给健康带来的种种不利。有的人虽然了解到一些,但是对此却也毫不畏惧,甚至表现出一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那种大无畏姿态。 据报道,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近期曾经对中国人的饮食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川菜以 51.2% 的投票率位居受欢迎的榜首,其他依次为东北菜、湘菜、鲁菜及粤菜。该调查还表明,用餐时通常优先考虑的多种要素当中, 47.8% 的人选择了 口味 ,比位列第二的 营养 多出 16 个百分点。各种口味中,喜欢 辣 的人最多,占 40.5% 。其次是 甜 ,占 28.4% 。然后是 咸 ,占 17.3% 。可见,目前我国有相当多的人比较重视食物的味道,非常在乎自己的口味,而且人们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口味也变得越来越重,已经一举而成为全球之最。
个人分类: 张焱讲养生|4777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