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印第安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印第安人与中国大陆:白令海峡曾四次露出海底 最后一次与末次冰期对应
杨学祥 2019-4-11 14:21
印第安人与中国大陆: 白令海峡曾四次露出海底 最后一次与末次冰期对应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 近来的考古发现,人类学、语言学、史料记载等都表明:印第安人与中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此,美国哈佛大学考古人类学教授张光直率先提出“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这一概念,认为人类老祖先通过白令海峡从亚洲进入美洲,殷商文明与玛雅文明是同祖的后代。据考证,白令海陆桥存在的最后时间是距今25000年——15000年前,古代印第安人有可能在此期间经过陆桥到达美洲。 研究证明,在 17000-18000 年前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末期,世界海平面大致在现今海面以下 100 米 处。 后来随着冰川的大量消融,海面迅速上涨,大约到 6000 年前海面才接近于现今的位置。因此,大陆桥应该出现在第四纪大冰期中较大的5次冰期时期。 相关博文 白令海峡曾四次露出海底,亚洲人趁此进入美洲 2017-07-17 11:18 关于印第安人的起源问题由于缺乏足够史料,一直是众说纷纭。但是近来的考古发现,人类学、语言学、史料记载等都表明:印第安人与中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几十年来,考古学家在美洲墨西哥发现了大量具有中国殷商时代至宋朝以后文化特征的文物和文化遗迹,发现文字59个,加上重复发现计算在内,共有140多个汉字,从字体上看,从殷商到宋朝几乎都有。而在玻利维亚、秘鲁、墨西哥等地先后出土的石碑、石像、铜像、墓碑上,发现了“太岁”、“武当山”、“大齐田人之墓”字样,这些显然非中国人不能为。 另外,学者们还发现,中国古代和哥伦布到达以前的墨西哥都有以龙为主题的文艺作品,都有求雨仪式,都有三脚支撑的陶器,都有装饰陵墓用的玉器等等,两者文化传说上十分相似。对此,美国哈佛大学考古人类学教授张光直率先提出“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这一概念,认为人类老祖先通过白令海峡从亚洲进入美洲,殷商文明与玛雅文明是同祖的后代。 那么人类祖先又是如何从亚洲迁往美洲的呢?有人认为有三条路线:北渡白令海峡,中趁墨西哥暖流,南乘后期发现的马尼拉航线。其中最可能的是:通过亚洲东北端离北美洲阿拉斯加最近的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因为根据古地质研究,在冰期内白令海峡曾四次露出海底,成为一道陆桥,最宽时达1000多公里,从而为亚洲向美洲移民提供了一条坦途。据考证,陆桥存在的最后时间是距今25000年——15000年前,古代印第安人有可能在此期间经过陆桥到达美洲。 http://www.sohu.com/a/157741298_733903 全球变暖的极限:近千年海平面上升不会超过6米 已有 5248 次阅读 2016-8-28 10:27 全球变暖的极限:近千年海平面上升不会超过 6 米 杨学祥,杨冬红 危险的信号!东南极冰川也在快速消退? 2016-08-1910:37:45 来源:科学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与脆弱的西南极冰盖相比,东南极冰盖相对来说要稳定些。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东南极冰盖要比以前预期的要脆弱得多。这意味着,南极冰川融化问题可能比想象的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可能会来得更快,也更为剧烈。 南极冰盖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冰盖,面积接近 1400 万平方公里,最厚的地方 4200 多米,总体积达 2450 立方千米,它被横贯山脉分为两部分:面积较大的东南极冰盖与较小的西南极冰盖。长期以来,气候学家认为西南极冰盖明显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会逐渐融化,而东南极冰盖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然而,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东南极冰盖要比预期的要脆弱得多。 2016 年 6 月 15 日 发表于《自然》( Nature )的研究表明,假如气候变化维持现有速率,南极洲东部最主要的冰川之一托滕冰川将在下个世纪不可逆转地快速消退, 在接下来的几百年向内陆退缩达 300 千米,并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超过 2 米 。 对于南极冰川融化,大家并不陌生,而实际上科学家对此始终存在争议,特别是对东南极冰盖的认识,观点是针锋相对。早在 2014 年 5 月,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报告称,人们可能一直“高估”了东南极冰盖的稳定性, 该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型显示,东南极冰盖的威尔克斯冰下盆地就像一个倾斜的瓶子,一旦位于沿海地区的“冰塞子”融化,瓶中的冰就会大量流出,结果将导致海平面在数千年内上升三至四米,纽约、东京、孟买等沿海城市被淹的风险也因此大幅上升。 然而,也有学者对此并不认同,甚至一度出现了“南极冰盖不减反增”的观点。据英国《每日邮报》 2015 年 11 月 2 日 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的一项研究显示,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内部的冰盖自 1 万年前起就在不断增厚,增厚速度为每年 1.7 厘米 左右,在 1992 年到 2001 年间南极洲每年净增 1120 亿吨冰,而在 2003 年到 2008 年间这一数据是 820 亿吨,其增加量超过了冰川融化带来的流失量。 NASA 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冰川学家甚至还认为南极洲的冰川融化并没有造成海平面上升,反而是将每年的海平面上升高度减少了 0.23 毫米 。该观点一反常态,与主流学术观点明显相悖,立即招致很多学者的议论,一些顶尖的科学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文指出,使用卫星资料无法辨识一两厘米差异的积雪量,因此 NASA 科学家使用卫星测量南极冰川高度的方法是可疑的,其结论存在问题。 诸多观点,莫衷一是。我们不妨通过研究东南极冰盖的历史,试想一下未来的变化。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组织的科学家对东南极冰盖的淤泥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虽然它形成于 3400 万年前,并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在 500 万至 300 万年前的上新世地质时期曾反复发生过融化,并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了 10 米 ,而根据现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接近于上新世时期。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按照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发展,东南极冰盖融化将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不能小看这海平面可能上升仅有的几米,对于沿海那些海拔较低的城市来说,这足以是毁灭性的打击,比如地势低洼的泰国首都曼谷,平均海拔不足 2 米 , 2011 年,这里发生了 50 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洪灾,而且迟迟未能消退,这与它海拔较低具有直接联系。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未来的曼谷将面临着巨大威胁,所以泰国一位官员担忧地说,曼谷的大片地区将于 2030 年被淹没。 近年来有媒体报道,在全球变暖、海冰融化的大趋势之下,南极海冰出现大块浮冰的总量实际上是不断增加的。有数据表明,南极的海冰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年增长速度约为 1% 。 2007 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PC )制定的国际气候科学评估报告显示,在 1979-2005 年之间,南极覆盖海冰面积持续不变,但是 2013 年公布的研究评估报告表明, 1979-2012 年之间,南半球海冰持续扩大,平均每年增加 16500 平方公里。后来,有科学家指出,这两份评估报告的结论之所以不同,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版本的计算公式造成的,数据集之间的差异与人造卫星传感器有关,南极海冰不可能像之前预测的那样快速扩张,其中存在着数据误差。 但是,南极海冰扩大的确是事实。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可理解,甚至有人根据这个结论开始怀疑全球气候变暖。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全球的角度来认识。 2014 年 12 月, NASA 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气候科学家对 1978 年 11 月到 2013 年 12 月之间全球的海冰变化进行了计算,他们将每个月的北极和南极海冰面积相加,即得到全球海冰面积,然后发现,在这超过 35 年的时间里,北极和南极海冰的面积总和呈现出每个月不断递减的趋势,即使是在北极和南极海冰达到最大面积的时期也是如此,平均每年减少约 35000 平方公里。而且,在 1996 至 2013 年间比 1979 至 1996 年间的递减速度明显加快。这意味着,虽然南极海冰面积在缓慢增加,但北极海冰在加速消失,而且消失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南极海冰增加的速度,并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国学者通过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对全球海冰变化进行研究后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1979 年至 2014 年北极海冰范围持续减少,南极海冰范围略微增加。即使在 2015 年这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北极海冰年内最大值创新低,南极海冰范围虽比 2014 年有所减小,但仍然较常年平均值偏大。 至于说为什么北极海冰在减少,而南极海冰会增多,科学家认为这跟南极洲与南大洋特殊的地质环境有关。北极为海洋,南极为大陆,南极洲的地形与周围海域的水深是海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究竟哪种因素在促进南极海冰的形成与演化,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从表面上看,南极与北极海冰似乎是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平衡关系,而科学的数据告诉我们,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全球变暖趋势依然存在。 之所以有人怀疑全球气候变暖理论,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混淆了海冰与冰川的关系。所谓海冰,是漂浮于海面上的冰体。根据简单的物理学常识我们可知,即使漂浮的海冰完全融化,也不会对全球的海平面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冰川却完全不同。冰川是由积雪形成的并能运动的冰体,俗称冰河,受重力和压力作用可发生流动,其流速为每年几米至数百米不等。 世界上约 10% 的陆地面积覆盖着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冰盖和北极区的格陵兰冰盖,其它还有少量山岳冰川和山麓冰川。 早在 1842 年,就有一位名家麦克拉伦的科学家提出假说,他认为第四纪期间,由于气候的巨大变化,冰川随之消融和增长形成了冰期和间冰期。 后来的研究逐渐证明,在 17000-18000 年前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末期,世界海平面大致在现今海面以下 100 米 处。 后来随着冰川的大量消融,海面迅速上涨,大约到 6000 年前海面才接近于现今的位置。现如今,我们仍处在第四纪冰期之中,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就是典型的证据。 据估算,如果全球的冰川全部融化的话,将使海平面上升约 65 米 。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031 冰期和间冰期海平面变化的极限 海平面上升速度的历史记录 二十五年前美国环保局专家 Titus 指出:“冰期中全球温度比现在低 3~5 o C ,海面比现在低 100m 。末次间冰期较今高 1~2 o C ,海面高 5~7m 。而下一个世纪本行星可能要变暖 5 o C ,比最近 200 万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温暖,海平面上升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Wu 和 Peltier ( 1983 )估计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于 18000 年前开始融化,快速融化始于 1350 年前到 7000 年前, 7000-5000 年前间的冰川融化速度减少。 Jaritz 和 Ruder ( 1977 )绘出莫桑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 10000-8000 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 2.65 米 的速率快速上升, 8000-6000 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为每百年 0.47 米 。 6000 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 2.5 米 。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5165.html 图 1 鹿回头地区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曲线 我们在 1992 年指出,冰川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对古冰盖体积的估算一般是通过地质和地貌的调查,从古冰盖分布面积推算体积,推算的方法参照现代冰川形态方面的经验公式及其相关的分析方法。表 1 中可以算的,北半球冰盖在间冰期融化的总和为 44.68 × 10 6 km 3 ,而南半球的总体积不大于 6.1 × 10 6 km 3 ,差额为 37.58 × 44.68 × 10 6 km 3 ,。换句话来说,冰期的冰盖扩大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占 88% ,南半球仅占 12% 。 表 1 冰期( G )与现代( T )大陆冰总量对比 ( 根据 R.F.Flint,1971) 冰川 时间 面积 ( 10 6 km 2 ) 厚度 ( km ) 体积 ( 10 6 km 3 ) 折合水体积 ( 10 6 km 3 ) 相当海平面上升量( m ) 南极冰川 T G 12.53 13.81 1.88 23.45 26.00 21.50 23.84 59 66 格陵兰冰川 T G 1.73 2.30 1.52 1.52 2.60 3.50 2.38 4.01 6 11 劳伦台冰川 T G - 13.39 - 2.20 - 29.46 - 27.01 - 74 科迪勒拉冰川 T G - 2.37 - 1.50 - 3.55 - 3.25 - 9 斯堪的纳维亚冰川 T G - 6.66 - 2.00 - 13.32 - 12.21 - 34 其他冰川 T G 0.64 5.20 0.20 1.14 0.18 1.04 0.5 3 合计 T G 14.90 43.73 26.25 76.97 24.06 71.36 65 197 G-T 50.72 47.30 132 从表 1 中可以看到,南极冰川在末次冰期后的冰川融化中,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仅为 7 米 。这为全球变暖导致的南极冰盖融化提供了变化上限。 1994 年周尚哲提出,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地质纪录却证明南北半球的冰期是同步进行的 。第四纪冰期以北半球的冰川变化为主。 气象学家的认识误区:南极冰盖形成源于陆海分布 我们在 2013 年撰文指出,根据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大陆分散在赤道可形成极热气候,大陆集中在两极可形成极冷气候。德雷克海峡通道的打通是在始新世和渐新世完成的。白垩纪的最强全球变暖与德雷克通道的封闭有关;德雷克海峡通道的打通隔断赤道向南极的热输送,使南极变冷,逐渐成为冰盖策源地,海冰的封堵和融化影响秘鲁寒流,被称为气候开关 。 中生代时期,全球各大陆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几乎从一个极延伸到另一个极其巨大的单一陆块,这种轮廓肯定有助于周围大洋中的高效率向极热输送。在南、北两半球,一个单的环流系统作用范围至少达到纬度 55 度,以致宽阔的、深而缓慢的赤道流在穿过低纬度大于 180 度弧的旅途中被大大加热。 中始新世和早渐新世之间的总的温度下降,在整个新生代都是最急剧的。这种下降被认为由如下原因引起:①德雷克通道和塔斯马尼亚以南的通道开始为全球循环和气候上隔离的环极流打开了通路;②由于澳大利亚 — 新几内亚向北移动,吸热的赤道水面积缩小;③特提斯海关闭,不能使赤道环流通过 。 VanAndel 等人( 1975 )在分析了太平洋所有不整合之后提出,德雷克通道的打通可能形成了环极流,并隔断了对南极洲的向极热输送,因而产生了冰架和冷的底水。对第三纪早期普遍变冷起作用的明显构造事件是巴拿马地峡的封闭,因而限制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赤道水体的交换 。 同理,我们多次撰文指出,德雷克海峡被扩展的南极冰盖封闭,导致气候上隔离的环极西风漂流带的消失,加强赤道热流向两极的输送,使扩展冰盖趋于消失,是南极冰盖不能扩展成南半球大冰川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就解决了 1994 年周尚哲提出的问题。 20 世纪晚期古气候研究的最大突破,在于证实了地球轨道参数变动造成的冰期旋回即“米兰科维奇周期”。 1994 年周尚哲提出,冰期天文理论的一些结论与实际并不完全符合,其中最明显的两个问题是: 其一,根据冰期天文理论,地球南北两半球都将以 23000a (近日点相对春分点的周期)为周期交替发生冰期,这就是冰期天文理论关于南北两半球交替发生冰期的学说。但是,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地质纪录却证明南北半球的冰期是同步进行的 。 其二,冰期天文理论认为,冰期发生在地球轨道偏心率 e 的高值时期。实际上, e 的高值却对应第四纪的间冰期 。 显然,仅靠太阳辐射量的变化难以解释这些矛盾。莱伊尔关于大陆集中在赤道形成最热气候、大陆集中在两极形成最冷气候的陆海分布决定气候变化理论仍然有效 。石炭 - 二叠纪大陆集中在南极形成大冰期,中生代大陆分裂在赤道形成温暖期,第四纪大陆向北极圈集中形成大冰期。这是天文冰期理论适用于第四纪而不适用于中生代的原因。大陆漂移理论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构造机制。构造活动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头等重要因素 。 在短周期的气候变化中,德雷克海峡中的海冰进退控制气候变化的一个可能模式是: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加强沃克环流及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增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的海水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使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造成秘鲁海流变弱和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结果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降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海冰增加。这就是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称之为南极环大陆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图 1 )。 当南极洲的温度变冷时,存在很多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封闭状态,阻塞环南极大陆的海流,加快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连接南极洲热输送,从而使南极洲变暖;当南极洲的温度变暖时,存很少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开放状态,打通环南极大陆海流,减慢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南极洲热输送,因而使南极洲变冷。如图 1 所示,非洲海冰开关 I ,澳大利亚海冰开关 II 和德雷克海峡开关 III 控制了环南极大陆海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或连接向南极洲的热输送,因而增加或减少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西部的海洋寒流流量。因此,南太平洋海温的增加和减少在环南极三个 “ 海冰开关 ” 的控制下不断交替发生,与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与增加相对应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8883.html 图 1. 全球气候的三个海冰启动开关示意图 地球历史上,气候冷暖确实与温室气体浓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并不表明温室气体增加是全球变暖的唯一原因,一个可能的模式是:德雷克海峡打通导致南极冰盖形成,南极冷水下沉导致海洋底层变冷,由于海底藏冷效应,海洋降温吸收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下降,形成第四纪冰期气候。 有证据表明,中生代海洋底层温度为 10 -15 ℃ ,第四纪大冰期鼎盛时期降为 0 ℃ ,目前为 2 ℃ 。这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检验标准,我们离中生代温暖期相距十分遥远。 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闭合,第四纪大冰期就不会结束,南极海冰消失就是气象学家的白日梦。 图 2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研究结论:南极冰川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不会超过 7 米 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闭合,第四纪大冰期就不会结束。 第四纪冰川变化以北半球为主,南极冰川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不会超过 7 米 。 本次间冰期的高峰已经过去(见图 1 ),未来的最大风险不是全球变暖,而是冰期的到来。历史记录表明,在 10 万年为周期的冰期与间冰期转换中,间冰期为 1 万年,冰期为 9 万年。我们正处于由间冰期向冰期过度的转换时期。 地球气候的长期历史表明,冷暖周期交替变化,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能对 70 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 1971 年丹斯加德( Dansgaard )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 10 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 9 万年为冷期, 1 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 1973 年 3 月 3 日 《东洋经济周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 21 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 Bryson )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彼得森。他们的理论现在变为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 20 世纪 70 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 500 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 20 年。直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气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迅速上升,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 现在轮到“变暖说”犯错误的时候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3744.html 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受到多重自然条件的约束,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被封闭,南极冰川就不会有显著的变化,完全融化只是现代气象学家的主观愿望,是全球变暖的错误推论。 在全球变暖的高峰过后,我们将面临 21 世纪次小冰期: 2016-2017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给全球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 目前,太阳正处在第 24 活动周的高峰年,其活动理应处于最活跃的时期。然而,太阳活动强度明显不及上一个活动周,甚至出现太阳表面连黑子都没有了这种罕见现象。这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百年来最弱。有科学家指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太阳将沉入超长的最低活动期。目前科学界仍然在探讨太阳黑子周期是如何影响全球气温的。有人认为地球将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期,有人称会在 2020 年之前,有人则称会更早。 杨冬红等( 2011,2013 )指出,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2 )。 表 2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次小冰期 注:??表示终结时间待定。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杨冬红等( 2013 )指出,国外资料显示,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郭增建( 2002 )指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8.5 级和大于 Ms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杨冬红等( 2013 )指出,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 小冰期 ”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2 )。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任振球 (1997) 指出,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 2003 )指出,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这一周期与拉马德雷周期相对应。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Keeling ( 2000 )指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今后 400 年处于变暖高峰,下次小冰期将在 3100 年出现。 杨冬红等( 2011 )指出,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杨冬红等( 2014 )指出,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杨冬红等( 2008 , 2014 )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达到高潮。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根据以往记录,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2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 2020 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6887.html 参考文献 1 . Frakes,L.A.,Climatesthroughoutgeologictime.ElsevierScientificPublishingCompany ,Amsterdam—Oxford—NewYork,1979.182,192,200,223,315. 2 .杨学祥。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世界地质, 2003 , 22 ( 4 ): 380-384 。 3 .杨学祥。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自然杂志, 2004 , 26 ( 3 ): 151 - 155 。 4 . VanAndelTH,HeathGR,MooreTC.CenozoichistoryandpaleooceanographyofthecentralequatorialPacificOcean .Geol.Soc.Am.,Mem.,1975,143:134 5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6.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4):1666-1677.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8. 杨学祥.地球反对称构造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自然杂志. 2001 , 23 ( 3 ): 135~139 9. 周尚哲 . 冰期天文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冰川冻土 .1994,16(1):85~92 10. 杨学祥 . 地壳均衡与海平面变化 . 地球科学进展 .1992,7(5):22-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9210.html 全球变暖导致地磁减弱:地球磁场百年内方向逆转? 已有 2359 次阅读 2017-2-7 13:54 全球变暖导致地磁减弱:地球磁场百年内方向逆转? 杨学祥,杨冬红 地球磁场即将反转?磁场护盾削弱高剂量辐射将照射地球表面 2017-02-06 09:17:29 稿源:新浪科技 科学探索 北京时间 2 月 6 日 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围绕在我们地球周围的磁场就像一个无形的力场,通过使带电粒子偏转散开,保护地球生命免受有害的太阳辐射。不过,这个磁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事实上,在地球的历史中发生过至少数百次的磁场反转——南磁极和北磁极相互易位。那么,下一次磁场反转将在什么时候发生,又会对地球生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围绕着地球的巨大磁场随着地球南、北磁极的变化和太阳风活动而改变形状 磁场在反转过程中并不会消失为零,而可能会变成更微弱和更复杂的形式。磁场强度有可能会减少到目前的十分之一,并且磁极都分布在赤道上,甚至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南磁极和北磁极。平均而言,地球磁场的反转每隔一百万年才会发生几次。然而,地磁反转之间的间隔非常不规律,有时甚至会达到数千万年时间。 有时候还会出现短暂且不完整的地磁反转,此时地磁极会远离地理上的两极——甚至可能穿过赤道——然后再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一次完全的地磁反转发生在约 78 万年前,被称为布容尼斯 - 松山反转( Brunhes-Matuyama reversal )。在大约 41000 年前还发生了一次短暂的地磁反转,称为拉尚事件( Laschampevent )。该事件持续了将近 1000 年,其中磁极真正改变的时间大约有 250 年。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582291.htm 未来百年之内将出现地球磁场反转 凤凰科技讯北京时间 2014 年 6 月 24 日 消息,科学日报报道,欧洲空间局 (ESA) 的三颗 SWARM 卫星产生的第一批高分辨率结果揭示了地球磁场的近期变化。过去 6 个月进行的测量证实了地球磁场正在逐渐减弱的趋势,且西半球的减弱程度最为剧烈。而其它地区,例如南印度洋,磁场自 1 月起有所增强。最新的测量也证实了磁场朝北西伯利亚地区的移动。 图 1 地球磁场正在逐渐减弱(红色阴影部分代表磁场增强地区,蓝色则显示了在过去 6 个月磁场减弱的地区)。 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geography/detail_2014_06/24/36982839_0.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6910.html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未来百年之内将出现地球磁场反转,而之前预测这一变化将在未来几千年才会发生,一旦磁场反转,将造成地面输电网络瘫痪,潜在增大人类癌症发病率。 如果不稳定磁场现象导致磁场反转,将对地球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科学家将更多地考虑到磁场反转造成的生物效应。 http://www.cnwnews.com/html/tech/cn_zxkj/20141024/660962.html http://www.cnwnews.com/html/tech/cn_zxkj/20141024/660962_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8450.html 第四纪冰期的 5 个亚冰期与地磁反向的对应关系 近年来全球强震频发,林中斌认为发生这一系列灾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磁引起的。二千年以来全球磁场持续减弱,而最近 150 多年地磁强度下降了 10%-15 %。南大西洋出现地磁异常区,其磁场减弱达 35 %,地球磁极弱化,处于“磁极翻转”的雏形阶段,这可能是地球发生许多灾变和异常现象的深层原因。 表 1 冰期和地磁反向时间对比 地球的主磁场会周期性地逆转方向。这种极性颠倒在地球的历史上间隔不规律地发生过几百次,最近一次大约在 78 万年前。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古代火山岩发现,浅核磁场( shallow core field )可能影响主磁场是否发生逆转及其方式。当主磁场削弱时,它就变得极为重要。证据表明,现在正在接近这样的一个过渡状态,因为地球主磁场处于相对较弱,且正在快速减弱的阶段。 第四纪冰期的 5 个亚冰期与地磁反向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伏尔姆亚冰期( 2-12 万年)中的两次峰值与布容正向期中的 Lashamp ( 2 万年前后)和 Xzone ( 10.8-11.4 万年内)两次反向事件相对应。里士亚冰期( 25-38 万年)与 Vzone 反向事件( 33-35 万年)相对应。滚兹 - 明德尔间冰期( 80-93 万年)与松山反向期的 Jaramillo 正向事件( 87-93 万年)对应。亚冰期与地磁反向事件或地磁反向一一对应(见表 1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8450.html 结论 综上所述, 近百年来的全球变暖是地磁减弱的主要原因,伴随全球气候进入温暖期,地球磁场的极性反转不可避免,类似中生代的全球气候温暖期和地磁正相期正在缓慢而有序地到来,期间将有目前地磁反向时期中频繁发生的地磁正相事件:反向事件发生意味着气候变冷,正相事件发生意味着气候变暖。 参考文献 杨学祥 , 陈殿友 , 寇艳春 . 地应力地磁场与地震 . 东北地震研究 , 1995, 11 (2): 23-30. YANGXue-xiang, CHEN Dian-you, KOU Yan-chun. Geostress and geomagnetic field andearthquake . Seismological Research of Northeast China,1995, 11 (2): 23-30. 杨学祥 , 陈殿友 . 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 . 地质论评 , 1999, 45 (增刊) :33-42. YANGXue-xiang, CHEN Dian-you.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 GeologicalReview, 1999, 45(supper): 33-42. 杨冬红 , 杨德彬 , 杨学祥 .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 地球物理学报 , 2011, 54 (4): 926-934. YANG Dong-hong, YANG De-bin, YANG Xue-xiang.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global climate changes . Chinese J.Geophys, 2011, 54 (4): 926-934. 李四光 . 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72. 61. LISi-guang. Abstract of datum in astronomical, geological and primitive organism .Beijing:Science Press, 1972. 61. 杨冬红 , 杨学祥 .2011. 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 . 世界地质 , 30 (3): 474~480. Yang D H,Yang X X. 2011. Relationship of frequent disasters with geomagnetic weakening(in Chinese). Global Geology, 30 (3):474~480 杨冬红 , 杨学祥 .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8 ( 1 ): 58-70 。 Yang D H, Yang X X. 2013a.Study and model onvariation of Earth ’ 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8 ( 1 ): 58-7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2129.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72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宪政往事(1.3):继承英国传统的弗吉尼亚(三)
热度 1 LaoQian09 2017-7-20 21:38
救命的烟草 詹姆斯城建立后的艰难处境,让公司清楚地认识到,根本无法从矿产和贸易的收益中收回投资。 1609年,公司得到了第二张特许状,划出了弗吉尼亚的边界,改革了公司的管理,任命了托马斯·史密斯(ThomasSmith)为司库,并指派了德拉瓦勋爵出任第一任总督。同时大力募集资金,组织新移民,以补充劳动力。但这些并不能挽回殖民地的危境。 面对危机,弗吉尼亚公司和殖民地都不愿坐以待毙。投资者的压力促使公司极力摆脱困境,生存的欲望推动了殖民地人民利用当地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1618年公司对殖民地的管理进行了重大的改革,殖民地人民也摸索出了在新环境下谋生的新方法,殖民地人口终于开始增加了,弗吉尼亚的命运出现了转机。 由于北美没有金银矿产,殖民地人民只得通过植物来解决生存问题,并从中取得商业利益。当地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野生葡萄,于是人们开始用它酿酒。酿出来的酒并不比欧洲的产品差。于是,殖民地当局鼓励殖民地人民发展葡萄酒业。为了改良葡萄品种,弗吉尼亚公司从法国请来了葡萄种植专家,并制定法令,每家住户每年必须种植 10颗葡萄。但是,这一产业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成功。此外,殖民地人民还尝试过养蚕、制盐、捕鱼等不同的产业,都没有太大的效果。 最终把弗吉尼亚带出困境的是烟草业。 1580年代去过美洲的英国人,把吸烟的习惯带回了英国,吸烟成了英国人的时髦。当时的英国人还相信烟草有药用价值。于是,烟草市场在英国形成了。很快,烟草市场的规模就起来了。最初的烟草都来自西印度群岛。 弗吉尼亚非常适合种植烟草,不过一直竞争不过西班牙的西印度群岛,因为品种不好。 1612年,罗夫冒着生命危险从西印度群岛偷来他们的品种,在弗吉尼亚培植出一种甜烟草。尽管英王詹姆斯一世非常讨厌烟草,但是财富的力量是英王也无法阻挡的。很快,这种甜烟草就风靡了整个英国,贵族们以吸弗吉尼亚烟草为时尚。10年内,弗吉尼亚向英国输出了4万多磅烟草。弗吉尼亚从此走上了繁荣富裕之路。烟草是娇贵的植物,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最初来弗吉尼亚的一万名殖民者中有八千人在一年内,死于疾病、战争、和饥饿。因此,弗吉尼亚的劳动力异常昂贵。 烟草的种植对弗吉尼亚和南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伦诸岛和欧洲的青年男女开始愿意来北美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他们和公司签订一份合同,作为契约劳工在北美以 5至7年的劳役,换取越洋费用。17世纪弗吉尼亚的早期定居者大部分是白人契约劳工。但是,烟草种植需要精耕细作。一旦劳役期满,这些白人契约劳工就渴望摆脱这种令人疲惫不堪的劳作。劳工的缺乏产生了对长久性的劳动力的需求——来自非洲的黑奴。 1619年,一艘载着350名黑人的葡萄牙商船,被一艘荷兰船和一艘英国船劫持,两艘船平分了“货物”。两艘船先后到达詹姆斯城。350名黑人做为合同工被抢购一空,合同期满后很多人获得了自由。后来,殖民者发现,让黑人的合同永不到期最合算。于是,奴隶制在新大陆诞生了。 烟草是一种非常耗费地力的植物,它极大地消耗了土地的养分,导致“地荒”。于是,弗吉尼亚人必须不断地寻找新的土地资源。这种需求产生了两个后果,一个是与印第安人的冲突,另一个是大规模的向西移民。 为了缓解北美缺少大型牲畜的困境,弗吉尼亚公司还不断运来牲口。 1619年有112头菜牛和4匹马运抵弗吉尼亚;1620年公司从威尔士运来了200头菜牛和400只山羊,从法国运来了20匹马和80头驴。1621年詹姆斯城的菜牛达500头之多。 1619年,一船女人被运到了詹姆斯城。她们来自欧洲的穷苦人家,被人贩子带到北美。当时詹姆斯城的男女比例为八比一。于是,詹姆斯城的大部分殖民者有了成家的机会。 土地私有化 弗吉尼亚公司还对土地制度进行了改革,以刺激殖民地人民对生产的兴趣,并吸引更多的移民。罗夫在 1616年的一封信中写道:“看到英格兰有那么多的贫苦农民终年劳碌,早起晚归,生活拮据,向他们的地主缴租就是难题,还要每天为养家糊口而操心劳累。他们要是在弗吉尼亚就会很幸福,在弗吉尼亚他们可以不承担任何义务就能得到土地,只要施肥耕种,他们就能得到收获和利润。” 弗吉尼亚公司曾许诺向移民们分配土地,每个男子和他的妻子、能劳动的孩子每人可以得到 100英亩的土地,但公司没有兑现诺言。殖民地的土地由公司控制,殖民地人民必须在公司的土地上耕种,土地所得上缴公司,再由公司统一分配。殖民地人民受到沉重的剥削。1613年开始,公司开始分配给殖民地人民小块土地,并将公司土地划为3英亩的小块出租给殖民地人民。1616年,在艾德文·桑兹爵士的主持下,公司根据股份的多少将土地授予股东。此后又向引进100名以上的移民的人授予土地。但是,这样的土地政策仍然无法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无法吸引更多的人来定居。 1618年,新任总督乔治·亚德(SirGeorge Yeardley)奉公司的旨意,实行了土地私有化。采用的是人头权利(Head right)原则。根据该原则,当局制定了土地分配方案:1616年以前自费迁来的人,每人可得100英亩的土地,永免租费。若是公司股东,则可额外购买100英亩土地。由公司出资迁来的殖民者,在公司土地上劳动七年后可获得100英亩土地,每年租金2先令。1616年后来弗吉尼亚的自费者可获得50英亩土地,年租金1先令。1616年后由公司出资来殖民地的人,在为公司服役7年后也可获得50英亩的土地。契约奴在服役期满后即为自由人,并得到一份土地。此后任何自费移民或支付一名移民迁移费用的人,都可以从公司得到50英亩的土地。商人只要勤奋经商,可以从公司获得一座房子和4英亩的土地。对每50英亩的土地,公司每年征收1先令的代役租。 此时的弗吉尼亚当局向官员们授予大量土地,总督可得 3000英亩土地和100名佃农,司库可得1500英亩土地和50名佃农,军事首脑可得1500英亩土地和50名佃农,牧师可得100英亩土地和6名佃农。公司保留了一部分公地。当时弗吉尼亚的4个区,每个区有3000英亩公司公地,和10000英亩的土地以建立一所学校。 1612年,公司获得了第三份特许状,扩大了股东在公司事务中的权利,以吸引更多的人入股,扩大移民人数。此时的移民对象,是以具有各种生产技能的农民为主。1619年11月至1625年2月间,有4800名移民远离英国来到弗吉尼亚,是1607年——1619年间移民的两倍。 法治雏形 1618年,英国政府批准了关于弗吉尼亚公司的权力与殖民地人民权利的章程,结束了军事管制,废除了戴尔法,宣布殖民地人民为英国臣民,得享英国人的各项权利,包括参与对自己的管理,自由选举自己的代表和总督、参事会一起组成议会,来制定法律。 1619年7月30日,根据伦敦的弗吉尼亚公司授权,在詹姆斯城的一座教堂内,召开了北美第一个殖民地议会(Houseof Burgesses),由11个移民区17岁以上全体男性公民投票选举出的22位公民代表,在闷热的夏天开了数周会议,会议批准了公司对弗吉尼亚的授权,制定了一些地方法,并提交公司核准。这些法令主要涉及反对懒惰和游手好闲等内容。议会向公司请愿,要求公司在伦敦制定的法令必须得到弗吉尼亚议会同意,才能生效。公司于1621年接受了这一动议,使得殖民地人民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这些改革并不说明弗吉尼亚已摆脱了困境。此时殖民地人民的生活依然很艰苦。人们为生存进行着艰苦的奋斗,弗吉尼亚还远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 1619年后,弗吉尼亚的政府出现了三个代表不同利益的部门:总督、总督参事会、殖民地议会。总督和总督参事会代表伦敦的公司利益,殖民地议会代表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三者是弗吉尼亚殖民地政府的雏形。这三个部分权力并不相等,但是它们开创了弗吉尼亚政府的合治(sharedrule)形式。后来,这种治理形式被推广到北美的其他英国殖民地当中,成为一种殖民地的普遍治理形式。 伦敦的弗吉尼亚公司也陷入了困境。多年来,公司的财力主要用于对殖民地人民补充供给和移民,因此负债累累,股东的投资不能及时回收。公司的人事矛盾也越来越严重,对殖民地的管理也越来越让人失望。 1622年印第安人的攻击给了公司致命的一击。伦敦的一些股东指责公司和殖民地的领导人,要求改组公司。 1622年的大屠杀,使詹姆斯一世对弗吉尼亚公司失去了耐心。1607年以来,殖民者的高死亡率,使国王认为弗吉尼亚公司没有履行公司宪章(Charter),无力保护英国人的安全。于是,他解散了弗吉尼亚公司,将殖民地收归国有。1624年5月,詹姆斯一世通过王座法院吊销了公司特许状,准备对公司进行重组。不久新王查理一世登基,于1625年将弗吉尼亚改为王室殖民地(Crown Colony),从此弗吉尼亚的管理权到了王室手里,尽管王室最初并不想承认殖民地议会。但王室很快发现殖民地议会已成为殖民地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机制了,于是殖民地议会被保留了下来,是为与总督平起平坐的立法机构。1629年,殖民地议会重新开始举行定期会议,参与殖民地治理。1639年,英国王室正式承认殖民地议会的合法性。1660年,殖民地获得了对英国政府制定的法律的批准权,也就是说没有殖民地议会的批准,英国政府的法律在殖民地无效,自治成了殖民地的主要管理形式。 弗吉尼亚公司对北美殖民地有着深远影响:它推行了记口授地制,即土地私有制;摸索出了北美南方的最佳经济作物——烟草,它彻底改变了弗吉尼亚的面貌;殖民地人民还在当地实行了代议制,为殖民地的政治管理开拓了一个实用又有效的治理方法,对后来的美国政治制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公司还引进了黑奴,开创了奴隶制的先河。成为王室殖民地后,弗吉尼亚发展的很快,人口和土地激增。 英国王室特许状对英国北美殖民非常重:首先,英王特许状让公司成了一种具有政府功能的政治实体,公司不但有了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力,还有了政治管理权;其次,特许状给予了公司开发殖民地的合法性,使公司有可能将英国的政治体制移植到北美来;第三,特许状确认了公司的“法人”地位。尽管,王室对公司和殖民地有名义上的控制和拥有,但是因为殖民地的特殊环境,使其对公司鞭长莫及。 弗吉尼亚的制度是一种特殊的民主程序,从那时起,弗吉尼亚人开始了由他们自己选举的议员根据英国普通法进行管理,开始了长达 150多年的殖民地自治时期。弗吉尼亚殖民议会和1620年马萨诸塞的清教徒们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在实践和理论上为新大陆未来的政治体制打下了基础。殖民地人民自己管理自己,是北美英属殖民地的特征。150年后,当这一体制受到威胁时,北美人民拿起了武器,捍卫自已的权利,走向了独立。 詹姆斯城日益繁荣,殖民地不断扩张,引起了与印第安人的矛盾,弗吉尼亚的和平再次受到挑战。 1618年,波哈坦去世,他的弟弟欧佩坎诺(Opechancanough)成为波哈坦族领袖。他比哥哥更精明勇敢。他深知殖民者们定会得寸进尺,最终将使印第安人无立足之地。1622年,他对詹姆斯城突然袭击,杀死了350人,为殖民者总数的三分之一。事件被称为大屠杀。殖民者们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最终酿成了第二次盎格鲁-波哈坦战争。当时的英国人对印第安人有三种优势:政治上的团结;数量上的优势;还有火器的普及。这些优势一次次地压倒了印第安人对地理环境的熟悉。战争结束时,印第安人丧失了对弗吉尼亚的控制权。 殖民地治理形式 北美殖民地的起源有三种方式:股份公司 (corporation)、业主(proprietary)、契约合同式。股份公司,是由投资人组成股份公司,从王室得到特许状(charter),在北美的一些指定地区建立殖民地。北美两个最早的殖民地——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都是这样建立起来的。业主殖民本质上是欧洲封建领地制的延续。王室将北美土地作为礼物送给王亲贵族,同时赋予他们统治权,这些拥有土地的王亲贵族们即为该领地的业主。1660年前,北美只有马里兰是业主殖民地。1660年后,大多数新建的殖民地为业主殖民地,包括卡罗莱纳、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和乔治亚。契约合同殖民地比较复杂。它们都是从公司殖民地分裂出来的,从未从王室或是政府那里得到过特许状。它们都是从公司殖民地的领土上得到的土地上建立起来的,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这些殖民地是基于殖民者之间签订的契约合同。也就是说,这些殖民地的政治和法理基础既不是王室的特许状,也不是来自于王室的赠与,它们的法理基础是一种自发性的“公民契约”。最早的契约殖民地有普利茅斯、罗德岛、和康乃狄格。普利茅斯于1693年并入了马萨诸塞。 北美殖民地的起源各自不同,但它们的治理方式或政治体制上则有很多共同之处。其最重要的共同特征是殖民地内部事务的自治。北美殖民地的共同性有几个来源,第一是各个殖民地的合法性基础全都来自英王的认可;第二是殖民地的自治,各个殖民地都有着在英王特许状下的不违背英国法律的自治。这是英王的一种妥协,因为英王无法事无巨细地对殖民地进行管理。殖民地的这一自治权对日后北美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第三是各个殖民地都沿用英国的普通法 (Common Law)传统。殖民地人民就和英国人民一样对他们的个人权利十分看重。那些来自英国的民族传统给了他们共同的民族传统、法律习俗、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这就使得后来的十三个殖民地,尽管有很大的分歧,还是就能够联合起来,同心同德地与英国决裂。这是源于他们在文化、法律、和政治上的认同。 弗吉尼亚是民主共和制在北美初次登场的地方。弗吉尼亚是一个要把英国传统移植过来的殖民地。弗吉尼亚人最向往的生活,是英国的乡绅生活。做一个英国乡绅,并不容易。当时有人说英国乡绅是三重仆人:国王或国家的仆人;荣誉和名声的仆人;也是自己事业的仆人。一个英国乡绅有着比普通人更多的责任。英王曾对他褓母说,他能给她儿子封爵,但不能让她儿子成为一个乡绅。当时的弗吉尼亚,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乡绅。 最初的弗吉尼亚,没有宏伟的规划,没有按照某种理想来治理,弗吉尼亚人有的只是把英国的政府机构和制度移植过来的平凡之举。弗吉尼亚人只想在这里尽量体现英国的美德,弗吉尼亚人民想的是按照英国社会进行正常运作,这个社会最好就是英国,即十七、十八世纪田园式的英国。 但是,弗吉尼亚和英国不同。首先,弗吉尼亚公司从一开始,就在殖民地实行了公民自治。北美殖民地的政治统治合法性和其他政权的合法性一样,不是建立在民间行为的基础上,它来自于英王的授权。该授权是英王的特许状。根据英王的授权,殖民地建立的政治制度必须符合君主政体,并由英国政府的总督来行使权力。在弗吉尼亚,这一原则最后演化为,总督、总督参事会、和殖民地议会三者共同治理。 总督参事会是一个兼有立法、行政、和司法功能的政府机构。按照英国政府的设计,参事会有权对所有公共事务进行讨论和投票。对总督而言,参事会是一个咨询机构,也是一种制约力量。参事会有人事任免权,具有议会上院的作用,还与总督一起组成审理民事案件的最高上诉法院。弗吉尼亚的参事会在 1650年后全部由殖民地居民组成,他们控制了很大一部分官职的任免权。弗吉尼亚曾有四年时间既无总督到任,也不召开殖民地议会,大小事宜全由参事会决断。 殖民地的立法机构为议会,总督、参事会、和民选殖民地议会共同开会,制定不违背英国法律和习俗的法令。殖民地议会是奉英王、业主、或公司旨意创立的,也有的是由当地居民发起的。独立革命前,除了宾夕法尼亚之外,其他十二个殖民地的议会都演变成了两院制,上院为参事会,下院为殖民地议会。
个人分类: 宪政往事|1984 次阅读|2 个评论
美洲原住民
热度 1 SLLee19 2014-8-30 04:09
大家对美洲原住民的历史,地理不太熟,有相当大的误会。这里澄清一下。 美洲原住民绝大多数是亚洲迁徙过来的,基因分析支持这结论。从几万年前开始,多个时期,亚洲不同的民族到美洲后,再衍化,有多种语言,风俗,有高级,有低级的。笼统可称为原住民,对个别民族最好用他们的族名。有些原住民也不习惯“原住民”的称谓,因为与在美洲出生的欧洲人混淆,经我解释后,他们都同意。“印第安人”是欧洲人对他们错误的称呼,有贬意。 下面是美洲原住民的名称和分布(东部与西部两图)。看不清可以到原图网站。 美洲原住民与华夏文化有密切关系。 郑和时代到美洲是寻金热前最后一次,比哥伦布早60年以上。明代在美洲东部,西部留下不少文物和非物质证据,我的书有详细分析。不一一在此介绍。博客只能蜻蜓点水。 http://www.emersonkent.com/images/indian_tribes.jpg (合为一图)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4322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人是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的共同祖先?
热度 9 qpzeng 2014-8-29 08:00
在刚刚出版的Science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人员发文称,他们经过基因测序分析,确定了美洲本土的土著美洲人(印第安人)及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岛(新世界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和因纽特人都来自跨越白令海峡的西伯利亚人。 最先踏上美洲大陆的是印第安人(24000-14500年前),其次是爱斯基摩人(5000-700年前),随后是因纽特人(1000-700年前)。以往所称的爱斯基摩人是古爱斯基摩人(Palio-Eskimo),而所谓的新爱斯基摩人(Neo-Eskimo)就是因纽特人。 该研究可以确定爱斯基摩人与因纽特人之间有基因交流(通婚),但尚不能确定因纽特人的到来为何让爱斯基摩人消亡。研究人员提到一个传说:爱斯基摩人很高大,但却不堪一击,暗示因纽特人的祖先可能“灭”了爱斯基摩人。 此前发表在PNAS的一篇报道称,古人类染色体及线粒体DNA分析显示,4万年前生活在北京地区的人类与现代亚洲人及美洲人有亲缘关系,难道中国人是西伯利亚人、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的共同祖先? A relative from the Tianyuan Cave: Humans living 40,000 years ago likely related to many present-day Asians and Native Americans Date: January 21, 2013 Source: Max-Planck-Gesellschaft Summary: Ancient DNA has revealed that humans living some 40,000 years ago in the area near Beijing were likely related to many present-day Asians and Native Americans. The leg of the early modern human from Tianyuan Cave was used for the genetic analysis as well as for carbon dating. Credit: MPI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Ancient DNA has revealed that humans living some 40,000 years ago in the area near Beijing were likely related to many present-day Asians and Native Americans. An international team of researchers including Svante Pääbo and Qiaomei Fu of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in Leipzig, Germany, sequenced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DNA that had been extracted from the leg of an early modern human from Tianyuan Cave near Beijing, China. Analyses of this individual's DNA showed that the Tianyuan human shared a common origin with the ancestors of many present-day Asians and Native Americans.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Neanderthal and Denisovan-DNA in this early modern human is not higher than in people living in this region nowadays. Humans with morphology similar to present-day humans appear in the fossil record across Eurasia between 40,000 and 50,000 years ago.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early modern humans and present-day human populations had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Qiaomei Fu, Matthias Meyer and colleagues of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in Leipzig, Germany, extracted nuclear and mitochondrial DNA from a 40,000 year old leg bone found in 2003 at the Tianyuan Cave site located outside Beijing. For their study the researchers were using new techniques that can identify ancient genetic material from an archaeological find even when large quantities of DNA from soil bacteria are present. The researchers then reconstructed a genetic profile of the leg's owner. This individual lived during an important evolutionary transition when early modern humans, who shared certain features with earlier forms such as Neanderthals, were replacing Neanderthals and Denisovans, who later became extinct, says Svante Pääbo of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 who led the study. The genetic profile reveals that this early modern human was related to the ancestors of many present-day Asians and Native Americans but had already diverged genetically from the ancestors of present-day Europeans. In addition, the Tianyuan individual did not carry a larger proportion of Neanderthal or Denisovan DNA than present-day people in the region. More analyses of additional early modern humans across Eurasia will further refine our understanding of when and how modern humans spread across Europe and Asia, says Svante Pääbo. Parts of the work were carried out in a new laboratory jointly run by the Max Planck Society and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Beijing. Story Source: The above story is based on materials provided by Max-Planck-Gesellschaft . Note: Materials may be edited for content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 Qiaomei Fu, Matthias Meyer, Xing Gao, Udo Stenzel, Hernán A. Burbano, Janet Kelso, Svante Pääbo. DNA analysis of an early modern human from Tianyuan Cave . PNAS , January 21, 2013 Prehistoric migrations: DNA study unravels the settlement history of the New World Arctic Date: August 28, 2014 Sourc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Summary: A new DNA study unravels the settlement history of the New World Arctic. We know people have lived in the New World Arctic for about 5,000 years.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clearly shows that a variety of cultures survived the harsh climate in Alaska, Canada and Greenlan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Despite this, there are several un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these people. Modern-day dog sledding in Greenland (stock photo). People have lived in the New World Arctic for about 5,000 years.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clearly shows that a variety of cultures survived the harsh climate in Alaska, Canada and Greenlan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Credit: © Pavel Svoboda / Fotolia We know people have lived in the New World Arctic for about 5,000 years.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clearly shows that a variety of cultures survived the harsh climate in Alaska, Canada and Greenlan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Despite this, there are several unanswered questions about these people: Where did they come from? Did they come in several waves? When did they arrive? Who are their descendants? And who can call themselves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the Arctic? We can now answer some of these questions, thanks to a comprehensive DNA study of current and former inhabitants of Greenland, Arctic Canada, Alaska, the Aleutian Islands and Siberia, conducted by an international team headed by the Centre for GeoGenetics at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Denmark,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The results have just been published in the scientific journal Science. Looking for ancient human remains in northern Greenland. The North American Arctic was one of the last major regions to be settled by modern humans. This happened when people crossed the Bering Strait from Siberia and wandered into a new world. While the area has long been well researched by archaeologists, little is known of its genetic prehistory. In this study, researchers show that the Paleo-Eskimo, who lived in the Arctic from about 5,000 years ago until about 700 years ago, represented a distinct wave of migration, separate from both Native Americans -- who crossed the Bering Strait much earlier -- and the Inuit, who came from Siberia to the Arctic several thousand years after the Paleo-Eskimos. Our genetic studies show that, in reality, the Paleo-Eskimos -- representing one single group -- were the first people in the Arctic, and they survived without outside contact for over 4,000 years, says Lundbeck Foundation Professor Eske Willerslev from Centre for GeoGenetics at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who headed the study. Our study also shows that the Paleo-Eskimos, after surviving in near-isolation in the harsh Arctic environment for more than 4,000 years, disappeared around 700 years ago -- abou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ancestors of modern-day Inuit spread eastward from Alaska, adds Dr. Maanasa Raghavan of Centre for GeoGenetics and lead author of the article. Migration pulses into the Americas Greenlandic Inuit from the 1930s pictured in their traditional boats (umiaq), used for hunting and transportation. In the archaeological literature, distinctions are drawn between the different cultural units in the Arctic in the period up to the rise of the Thule culture, which replaced all previous Arctic cultures and is the source of today's Inuit in Alaska, Canada and Greenland. The earlier cultures included the Saqqaq or Pre-Dorset and Dorset, comprising the Paleo-Eskimo tradition, with the Dorset being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All of these had distinctive cultural, lifestyle and subsistence traits as seen in the archaeological record. There were also several periods during which the Arctic was devoid of human settlement. These facts have further raised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several waves of migration from Siberia to Alaska, or perhaps Native Americans migrating north during the first 4,000 years of the Arctic being inhabited. Our study shows that, genetically, all of the different Paleo-Eskimo cultures belonged to the same group of people.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no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hule culture, and we see no indication of assimil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 have also ascertained that the Paleo-Eskimos were not descendants of the Native Americans. The genetics reveals that there must have been at least three separate pulses of migration from Siberia into the Americas and the Arctic. First came the ancestors of today's Native Americans, then came the Paleo-Eskimos, and finally the ancestors of today's Inuit, says Eske Willerslev. Genetics and archaeology The genetic study underpins some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but not all of them. It rejects the speculation that the Paleo-Eskimos represented several different peoples, including Native Americans, or that they are direct ancestors of today's Inuit. Also rejected are the theories that the Greenlanders on the east coast or the Canadian Sadlermiut, from Southampton Island in Hudson Bay, who died out as late as 1902-03, were surviving groups of Dorset people. Genetics shows that these groups were Inuit who had developed Dorset-like cultural traits. The study clearly shows that the diversity of tools and ways of life over time, which in archaeology is often interpreted as a result of migration, does not in fact necessarily reflect influx of new people. The Paleo-Eskimos lived in near-isolation for more than 4,000 years, and during this time their culture developed in such diverse ways that it has led some to interpret them as different peoples. Essentially, we have two consecutive waves of genetically distinct groups entering the New World Arctic and giving rise to three discrete cultural units. Through this study, we are able to address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versus genetic continuity in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environments that modern humans have successfully settled, and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picture of how the Arctic was peopled, says Dr. Raghavan. The first inhabitants The study was unable to establish why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Paleo-Eskimos coincided with the ancestors of the Inuit beginning to colonise the Arctic.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Inuit ancestors -- who crossed the Bering Strait about 1,000 years ago and reached Greenland around 700 years ago -- were technologically superior. The Inuit's own myths tell stories of a people before them, which in all likelihood refer to the Paleo-Eskimos. In the myths,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the 'Tunit' or 'Sivullirmiut', which means the first inhabitants. According to these myths they were giants, who were taller and stronger than the Inuit, but easily frightened from their settlements by the newcomers. Co-author Dr. William Fitzhugh from the Arctic Studies Centre at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says: Ever since the discovery of a Paleo-Eskimo culture in the North American Arctic in 1925, archaeologists have been mystified by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Thule culture ancestors of the modern Inuit. Paleo-Eskimo culture was replaced rapidly around AD 1300-1400, their only traces being references to 'Tunit' in Inuit mythology and adoption of some elements of Dorset technology. This new genomic research settles outstanding issues in Arctic archaeology that have been debated for nearly a century, finding that Paleo-Eskimo and Neo-Eskimo people were genetically distinct, with separate origins in Eastern Siberia, and the Paleo-Eskimo remained isolated in the Eastern Arctic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ith no significant mixing with each other or with American Indians, Norse, or other Europeans. Story Source: The above story is based on materials provided by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 Note: Materials may be edited for content and length. Journal Reference : M. Raghavan, M. DeGiorgio, A. Albrechtsen, I. Moltke, P. Skoglund, T. S. Korneliussen, B. Gronnow, M. Appelt, H. C. Gullov, T. M. Friesen, W. Fitzhugh, H. Malmstrom, S. Rasmussen, J. Olsen, L. Melchior, B. T. Fuller, S. M. Fahrni, T. Stafford, V. Grimes, M. A. P. Renouf, J. Cybulski, N. Lynnerup, M. M. Lahr, K. Britton, R. Knecht, J. Arneborg, M. Metspalu, O. E. Cornejo, A.-S. Malaspinas, Y. Wang, M. Rasmussen, V. Raghavan, T. V. O. Hansen, E. Khusnutdinova, T. Pierre, K. Dneprovsky, C. Andreasen, H. Lange, M. G. Hayes, J. Coltrain, V. A. Spitsyn, A. Gotherstrom, L. Orlando, T. Kivisild, R. Villems, M. H. Crawford, F. C. Nielsen, J. Dissing, J. Heinemeier, M. Meldgaard, C. Bustamante, D. H. O'Rourke, M. Jakobsson, M. T. P. Gilbert, R. Nielsen, E. Willerslev. The genetic prehistory of the New World Arctic . Science , 2014; 345 (6200): 1255832 DOI: 10.1126/science.1255832
个人分类: 期刊论文|18426 次阅读|17 个评论
丰收满月与印第安人的季节观
热度 2 jiangxun 2013-9-19 07:07
作者:蒋迅 Source: NASA TV 中秋节,说月亮。中国古时候用月亮来识别一年中季节变化。大洋彼岸的印第安人也早有这个传统。印第安人给每个满月都起了名字,形像地告诉人们什么季节到来了。九月份的满月就叫“丰收满月”(Harvest Moon),寓意着丰收的季节。说是九月有些不够准确。 事实上 ,“丰收满月”发生在与“秋分”(autumnal equinox)最近的那个满月上,这一天也是北半球秋季的第一天。根据这个定义,“丰收满月”有可能在九月,也有可能在十月。 印第安人的十二个满月名字是: 一月 野狼满月(Full Wolf Moon 三九严寒,只有饥饿的野狼在山上对天嚎叫。 二月 白雪满月(Full Snow Moon) 二月积雪,这是每年下雪最多的时候。 三月 蠕虫满月(Full Worm Moon) 春来气暖虫先知,小鸟鸣声随其后。 四月 发芽满月(Full Sprouting Grass Moon) 小草发芽,大地重现一派生机。 五月 鲜花满月(Full Flower Moon) 鲜花怒放,这个不用多说了。 六月 草莓满月(Full Strawberry Moon) 草莓收获的季节很短,错过了六月就只好等来年了。 七月 打雷满月(Full Thunder Moon) 雷雨交加是七月。 八月 鲟鱼满月(Full Sturgeon Moon) 这是捕捞大湖中常见之鲟鱼的季节。 九月 丰收满月(Full Harvest Moon) 金色的秋天,一年的生计就看这个月的收成了。 十月 猎人满月(Full Hunter Moon) 野生动物都膘壮肉多,猎人们也该为冬天准备肉食了。 十一月 海狸满月(Full Beaver Moon) 除了吃的,还需要穿的,海狸的皮毛正是理想的材料。 十二月 长夜满月(Full Long Nights Moon) 冬至夜长,谁都知道。忙碌了一年,也该休息一下了。 不同的印第安人部落所用的名字可能有所不同。更多的说法可参见 维基百科 。我这里仅仅是对印第安人的一个文化做一个介绍,不涉及动物伦理问题。祝大家中秋节愉快! 相关阅读: 月亮和飞机 今天有个蓝月亮
个人分类: 杂谈|594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建议大家读一本书《西印度毁灭述略》
huangwd 2012-11-23 23:44
Normal 0 7.8 磅 0 2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建议大家读一本书《西印度毁灭述略》。 是 16世纪西班牙教士记载的西班牙人是如何对待美洲土著的。 不看美洲人的遭遇, 你我永远无法理解当年满清政府屈服跪倒之后,三元里抗英之类的民众对侵略者有效的抗击,对保存中华的意义。 读过之后, 才会知道跪倒献出黄金财宝, 是招来大祸的亡国灭种之路。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绝不适用于与西方"现代"文明的交流。 在哪里能组织起对对方有效的伤害, 自己的利益边界才能划分到哪里。 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 如果你像牲畜一样恭顺, “现代”文明的做法自然是把你当牲畜一样屠宰。 毛之后的x86们, 对西方强权的态度, 和美洲土著当年几乎一模一样。 这种态度的后果, 就是对方不会把你当作“文明”国家看待, 会不断尝试用暴力极大化自己的利益。 附: 西印度毁灭述略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个人分类: 欧美介绍|2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大总统论印第安人
热度 1 huangwd 2012-11-23 23:40
Normal 0 7.8 磅 0 2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1 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语录: “把印第安人从臀部往下剥皮,这样可以制作出高的或可以并腿而长的长统靴来”。 2.美国总统亚伯拉罕. 林肯语录:“每十分钟杀掉一名印第安人!” 3.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 “美国必须灭绝印第安人!” 4.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只有死掉的印第安人才是好的 !” 从历史上看,美国就是世界上最邪恶的国家。 所以什么公知母知、带路带座、斗柿豆浆都应知道自己的结局:狡兔死,走狗烹。 附:西奥多 ·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 语录来源 来自维基百科: In 1886 he said: "I don't go so far as to think that the only good Indians are dead Indians, but I believe nine out of ten are, and I shouldn't like to inquire too closely into the case of the tenth." He later became much more favorable. 90.Morris, Rise of Theodore Roosevelt, p. 826 and ch. 17 91.Dyer, Thomas (1992). Theodore Roosevelt and the Idea of Race. LSU Press. p. 186 还找到这句: Legacy/Historians credit Roosevelt for changing the nation's political system by permanently placing the presidency at center stage and making character as important as the issues. His notable accomplishments include trust busting and conservationism. However, he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his interventionist and imperialist approach to nations he considered "uncivilized". His friend, historian Henry Adams, proclaimed, "Roosevelt, more than any other living man ....showed the singular primitive quality that belongs to ultimate matter – the quality that mediaeval theology assigned to God – he was pure act." Historians typically rank Roosevelt among the top five presidents. 链接出处
个人分类: 欧美介绍|1654 次阅读|1 个评论
气象幽默(一)印第安人与气象预测
热度 10 dmi2007 2012-1-25 23:06
秋天到了,住在偏远地区的印第安人询问他们的新酋长——即将来临的冬天是冷还是暖。由于这个酋长生活在现代社会,从未被传授古老的秘密。他看了看天空,实在无法告诉同伴们天气将会如何。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答复他的部落说,冬天将会很冷,住在村落的伙计们应该多收集木材以备越冬。 这个酋长还是一个很务实的头领。过了几天,他灵机一动,钻进电话亭,给国家天气服务中心打了个电话:“请问即将来临的冬天会冷吗?” “这个冬天看起来会相当的冷!”服务处的气象学家答复说。 于是酋长回到他的人民中间,告诉他们多收集一些木材有备无患。 一周后,酋长又打电话给天气服务中心:“今冬会非常冷吗?” “是的。”服务中心的那个人再次答道“肯定是个非常冷的冬天。” 酋长再次回到村庄,命令他的臣民把所能见到的木块都收集起来。 两周后,酋长忍不住又打电话给服务中心:“你能百分之百确定今年冬天非常冷吗?” “绝对肯定!”那个人说“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冷冬!” “你怎能如此肯定?”酋长有些疑问。 预报员回答说“你没看见那些印第安人发疯似地收集木头吗?” ——译自网络
个人分类: 娱乐|6829 次阅读|19 个评论
英语中Indian到底是印度人还是印第安人?
fukunming 2010-12-11 00:58
Indian在英语中既可以表示印度人,又可以表示印第安人。 当年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时候,误把美洲当做东方的亚洲,并把美洲的土著人称为Indian,即印度人。后来当欧洲人发现这个错误的时候,Indian 已经流传极广,所以就将错就错了。由于同样印度人也翻译为Indian,两者很容易混淆,为了区分,英语中把印度人称East Indian,而把美洲土著人称为West Indian。即分别称为东印度人和西印度人,中文在翻译的时候,没有直译英文,由于对印度人的称呼形成已久,因此不做更改,而对于美洲土著人的称呼 West Indian译为印第安人。 事实上,中文还是在一些地方保留了英文表述的特点,比如东印度公司。 英文中依然还有些在汉语中与英语中不同的词语,比如,朝鲜、韩国,尽管我们有时也用南韩、北韩,或者南朝鲜、北朝鲜来表示,英文只能用South Korea 和 North Kore,来表示,但能准确表达他们原意的还是用朝鲜与韩国。 付昆明原创与2010年12月11日凌晨
个人分类: 英语|39309 次阅读|1 个评论
搞笑——科学与传统。
sheep021 2010-4-8 10:21
印第安人询问新酋长当年的冬天冷不冷,由于新酋长根本没有从祖先那里学到判断天气的方法,于是他在让部下去收集柴火的同时,跑去打电话询问国家气象局。 今年冬天会很糟糕吗?酋长问, 看起来是这样的。气象局回答。 于是酋长让他的人民收集更多的柴火。一周后,他再次致电气象局 你确定今年冬天很冷吗? 我告诉你,今年将是历史上最冷的冬天。对方回答说。 你怎么知道? 因为印第安人正疯狂地收集柴火。 本博评论: 这个故事中,酋长是一个伪传统(没有得到传承)代表,气象局则是科学的代表 如果,这个酋长得道了很好的传承,则皆大欢喜。 而这个故事的前提是:印第安人的传统中是具有预测天气能力的,否则,气象局也不会抄袭他们。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4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 刘仰:《辛德勒名单》与《西部风云》
huangwd99 2008-8-7 08:49
《辛德勒名单》与《西部风云》 (2008-08-04 02:12:49) 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34ba900100b4d6.html var $tag='斯皮尔伯格,西部风云,印第安人,种族灭绝,北美野牛,西部开发,文化'; var $tag_code='998094ab4d4166a66c2cc3242da0d90d'; 标签: 斯皮尔伯格 西部风云 印第安人 种族灭绝 北美野牛 西部开发 文化 分类: 历史 从电影《辛德勒名单》开始,就对斯皮尔伯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拿了众多奖项的黑白电影,曾经引起全世界的轰动。斯皮尔伯格作为一个犹太人,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真实再现了纳粹集中营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行径。在娱乐电影充斥市场的局面下,斯皮尔伯格反其道而行之,也改变了自己过去拍娱乐片的经历,将社会责任感和对历史负责的严肃态度,融入到这部质朴而沉重的电影中。他所获得的荣誉是当之无愧的。 2005年,由梦工场出品的一部史诗片《西部风云》在美国播出。斯皮尔伯格在该片中担任制片人,一些评论错将斯皮尔伯格当成了导演。《西部风云》(Into The West)从电视剧的角度看,篇幅不算大,6集,共9个小时(也有说12个小时,可能是播出版与碟版的不同,没有仔细求证)。花了一天的时间,终于看完了。网上搜罗一下,发现影评大都很简单,因此,写一点我的体会。 《西部风云》时间跨度约70年,基本上覆盖了19世纪美国开发西部的整个过程。它通过原先住在美国南方的白人惠勒(Weeler)家族的经历,把很多与美国西部开发的重大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具有编年史的特征。但是,有些重大事件也简单略过,例如美国吞并德克萨斯州的历史,只是简单交待了一下。另有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明显虚构痕迹。例如,美国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的太平洋铁路建设中,中国华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在影片中有所表现。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 东西双向的接轨仪式上,并没有华工的身影 。然而在《西部风云》中,华工出现在这一庆典上,也许导演是想提醒现在的人们,不要忘记那些对美国做出巨大贡献,却遭受不公正对待的华工。 《西部风云》不同于以往关于西部开发的介绍,除了美国白人对西部开发的过程外,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平行线索,是在这一过程中,美国西部印第安人的遭遇。在历史上,受美国西部开发影响最大的印第安人,是一个被称之为苏族的印第安部落联盟。《西部开发》对其中一个叫做拉科塔的印第安部落的命运着墨较多。这两条线索连接在一起的关键人物,是惠勒家族一个名叫雅各布-惠勒的人。他是惠勒家族第一个前往西部冒险的人,后来娶了拉科塔部落酋长的女儿雷霆之心,生下一女二男三个孩子。雅各布-惠勒夫妇,以及他们三个混血的孩子,成为连接美国西部开发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纽带。 《西部风云》所有与印第安人苏族部落联盟有关的重大事件,基本上都严格参照真实的历史,苏族部落的一些重要人物,也大都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同《辛德勒名单》一样,《西部风云》没有避讳西方文明历史上对其他民族的种族灭绝行为,种族灭绝这个词,从一个美国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军队指挥官嘴里说出来,并将其付诸行动的屠杀再现出来,对于该片的制作方来说,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虽然《西部风云》中在好几处地方都提到,这种大屠杀行为只是个别美国人的行为,多少有点为美国人辩解的意思,但是,美国政府在对待印第安人的手法和态度上,确实遭到了谴责。用印第安人的话说,美国从来没有遵守过他们对印第安人的承诺。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印第安人的这番话也许有点过头,但是,在印第安人的土地问题上,美国政府确实是一个背信弃义的、无耻撒谎的政府。 在这里尤其要说一下北美地区的野牛。凯文-柯斯特纳曾经主演过一部电影《与狼共舞》,获得了奥斯卡奖,该影片中大群狂奔的野牛,视觉效果令人印象深刻。历史上,美国西部确实有大群的野牛,它们是苏族人主要的食物来源和生活必需品的来源。后来野牛大量减少,几乎到了物种存亡的边缘,一方面是白人为了野牛皮而大量捕杀,另一方面是公路、铁路破坏了野牛的生存环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有意识针对苏族人种族灭绝的政府行为。 野牛是苏族人生活的主要依靠,它提供了食物,还提供了衣服,还提供苏族人居住的帐篷等等。美国政府为印第安部落划出土地范围后,靠捕猎野牛为生的一部分印第安人,依然经常要追踪野牛群,这就使得印第安人的居所不能固定。而美国政府希望残存的印第安人老老实实地住在固定的地方不动,根据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人口统计数字,由美国政府提供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甚至教这些印第安人种地,改变传统的生活习惯。美国人将这些传统习惯称之为野蛮的陋习。但是,美国政府提供的食物里,经常没有肉,印第安人还是习惯于自己捕猎野牛。为了不让印第安人炮来跑去、不好管理,美国政府下令大规模猎杀野牛,目的是让不愿受约束的印第安人彻底失去生活来源,不得不居住到保留地,靠美国政府的施舍为生。为此,美国政府在消灭野牛的宏伟计划上,拨出巨款。 美国在南北战争期间,北方联盟为了获得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地区的支持,就开始派出正规军,主动讨伐印第安人。南北战争的英雄格兰特将军后来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在南北战争期间就宣布:有必要灭绝全体印第安人部落。南北战争的另一个英雄 谢尔曼将军 说:我见过唯一的印第安好人,就是死人。南北战争后,获胜的北方军队无事可干,讨伐印第安人就成为另一场战争。但是,分散在草原和群山中的印第安部落,即便派出正规军也难以迅速一一剿灭,并且还会遭遇抵抗,纯粹武力清剿印第安人代价太大,因此,这一种族灭绝计划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先灭绝野牛。在美国政府的主导下,不到20年的时间,北美野牛的数量从原先1300多万头,减少到不足1000头。 《西部风云》中有一个细节,从侧面反映了这个事实。惠勒家族的一位良心不错的年轻人,生意头脑较差,他想通过贩卖野牛皮发财。结果别人告诉他,野牛皮没人要了,东部工业发达地区,加工野牛皮的机器都已经拆掉了,因为野牛皮来源越来越少,这门工业领域也随之消失了。结果,这位罗伯特-惠勒,只好将野牛皮赔本送给饥寒交迫的印第安人。有人提醒他,可以贩运死亡的野牛骨头发财,因为英国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瓷器加工方法, 用动物骨头加工瓷器 ,即所谓骨瓷。这位生意头脑较差的罗伯特-惠勒,因为反感白人疯狂发财不顾一切的行为,没有参与这个生意。 北美野牛的消失,使得美国政府的目的很快达到,失去食物来源和生活必需品来源的印第安部落,不得不放弃抵抗,搬迁到美国政府规定的保留地,最终,保留地越来越小,成为互不相连的几小块贫瘠的土地。美国政府看似好心地提供食物,但是,除了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外,协议规定提供食物是有年限的。美国政府第一次答应的年限是10年。年限过去之后呢?印第安人必须在保留地自谋生路。美国政府派人教他们种地,但是,北美最肥沃的土地都被白人占据了,草原本来就不适合农业,环境日益恶化,印第安人越来越贫穷,越来越成为乞丐。那个曾经在草原上自由生活的民族,变成了保留地中,被圈养的保留人种。 在《西部风云》表现了美国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行径后,有人为美国政府辩护说,美国政府并没有对印第安人实行大屠杀,只有小规模的屠杀。这种辩护首先纠缠于大屠杀、小屠杀的文字游戏,其次这些辩护还称,北美印第安人原先总数约为200多万,最后减少到20多万,其中美国政府杀了一小部分,大部分是得病死的,还有是印第安人自相残杀的结果。这种为美国贴金、涂脂抹粉的行为,实在很无耻。从美国猎杀北美野牛的行为,就可以想象,这一行为将导致多少印第安人自然死亡。而且,一般历史学家都认为,北美印第安人的总数超过1000万,到19世纪末期,只剩下20多万,怎么辩护都难掩美国政府对待印第安人的野蛮灭绝行为。希特勒的集中营大约杀害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犹太人,就毫无疑问地确定为种族灭绝,那么,从印第安人残留的人口数量上看,希特勒只杀了三分之一犹太人,比例上比杀印第安人少多了。 《西部风云》中着重介绍的北美最大的苏族部落联盟,到20世纪后期,只剩下大约4万人。2007年,《西部风云》中最突出的拉科塔部落首领,向美国政府提出了一份申请,要求独立建国,宣布以前同美国政府签订的协议无效,因为美国政府从来没有遵守过曾经与印第安人签订的任何协议。其实,早在1974年,拉科塔部落就 效仿美国的《独立宣言》, 颁布了自己的《独立宣言》。按照美国的自由、民主精神, 按照主权在民的契约论, 美国政府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拉科塔部落的这一要求,就像美国在前南地区, 单方面支持科索沃独立 一样。那么,美国会让印第安人独立建国吗?明天再说。 相关文章: 从种族灭绝到文化清洗 美国如何屠杀印第安人 《辛德勒名单》与《西部风云》 伊朗核问题与印第安人 谁把卢旺达推入深渊? 卢旺达为何发生种族屠杀 美国怎么玩普世价值 好人坏人都是美国 尼日利亚的教训 美国如何对待法国大革命 旁观《独立宣言》 美国人的新闻炒作 美国政客军火商狗急跳墙 移民大游行,美国很难办 科索沃独立的可能后果 美国国家形象江河日下 美国生化武器的发展 禁止生化武器的背后 卢梭与民族主义 卢梭理论的危害 七大工业奇迹之一 七大工业奇迹之二 七大工业奇迹之三 七大工业奇迹之四 七大工业奇迹之五 七大工业奇迹之六 七大工业奇迹之七 中国陶瓷出路何在?
个人分类: 转载|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