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鲁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让鲁迅兄弟反目成仇的日本女人
可真 2009-9-30 19:17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09-09-30    本文来源:摘自《民国多少事》 作者:谢轶群   1923年7月19日,周氏兄弟失和这一公案正式发生。这天上午,鲁迅回到八道湾胡同的家,弟弟周作人脸色铁青地走过来,递给他写给鲁迅的一封信,然后转身而去。关于周氏兄弟失和的相关文献,最直接、最详尽的就是这封信了:    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难大家都是可怜的人,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正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的院子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七月十八日,作人 。   在这封至今完好保存的信里,周作人称哥哥为鲁迅先生,要哥哥以后不要再到自己的住处来,叫哥哥自重!如此绝情、伤心和鄙夷的语言,只有在鲁迅犯下了极端令人不齿的罪错才可写出。   当时已成新文化运动主将、青年导师的鲁迅读到弟弟这封信时,是什么表情和什么心情,没有人知道。终身保持记日记习惯的鲁迅在当天日记写下了几个字: 上午启孟(周作人的字)自持信来,后邀欲问之,不至 。   鲁迅的日记,全是语句简单的记载,连许广平生下周海婴、他四十八岁头一回做了爸爸这样的大事,也只以一句话打发:广平产一男。   从鲁迅当天日记只可以看出,接到周作人的绝交信,鲁迅想找他面谈,但被拒绝,弟弟根本不与他沟通。第二天,鲁迅早起四处看房;两周后,8月2日,他借了八百元钱,携带朱安搬进了砖塔胡同的临时居所。   八道湾那座宽敞的四合院,是鲁迅以多年积蓄加变卖绍兴祖屋买来,然后又花了大半年将其改造为适合一家人居住、特别是适合弟弟的日本妻子羽太信子日本生活习惯的构架;在鲁迅为改造和装修劳碌不已的时候,周作人甩开两手去了日本探望岳父母。如今,他却从自己出资出力辛苦筑起的家里被逼了出去!   面对哥哥出走,周作人在8月2日的日记里写道: 下午L夫妇移住砖塔胡同。 L自然就是鲁迅,他已连哥哥的名字都不想提。 周作人(左二)和妻子羽太信子(左一)    到第二年的6月,兄弟关系恶化到顶点。6月11日,鲁迅回八道湾去取回自己的书和一些器具,更严重的事态发生。根据鲁迅当天日记和在场目击者的讲述,他刚进西厢,周作人和妻子羽太信子就从屋里奔出,指着鲁迅破口大骂,言辞污秽,不堪入耳;羽太信子又立即打电话喊来几位亲友,夫妻俩一唱一和,当众痛骂鲁迅。骂到酣处,周作人拿起一尺高的狮形铜香炉向鲁迅头上砸去,幸亏别人接住拦开,才未击中;而忍无可忍的鲁迅也抓起一个陶瓦枕,掷向周作人。在众人拉架劝解下,鲁迅才得以拿了自己的东西离开。   一对亲兄弟,当时中国的两位顶尖文化人,演出了如此一幕活剧。在场的人为张凤举、徐耀辰、章廷谦和羽太信子的弟弟重九。羽太信子污秽开骂很可能用的是日语,除了章廷谦,在场其他六人都懂日语,但个个对羽太信子的话讳莫如深。这一反目,一直延续到鲁迅逝世,二人就此终身断绝了兄弟关系。   到底是什么,使兄弟间产生了近乎不共戴天的怨仇?声称对敌人一个也不宽恕的鲁迅,最后十年以写骂人杂文为主,却从不提起一度恨不得要他命的弟弟周作人;而周作人,对此同样避开不谈。   在他向鲁迅递上绝交信的前两天,即1923年7月17日的日记,还被他用剪刀剪去了十个字左右,显然是与兄弟反目有关的语句。如果这十来个字在,真相也许早就大白。直到1964年,八十岁的周作人才在评价香港友联出版公司出版的赵聪《五四文坛点滴》一书时勉强谈及,他说 :我当初写字条给他,原是只请他不再进我们的院子里就是了。 鲁迅   周氏兄弟失和的原因,当时的熟人多方猜测,后世众说纷纭,因为当事人的讳而不谈、长久沉默,至今没有结论。二人是否因为生活、观念上的差异而积怨已久?   相反, 周氏兄弟从小感情极好 。在祖父入狱、父亲又病重的情况下,十几岁的长子鲁迅就挑起了户主的重担,请医生等家中一切事务均由他承担,特别是受人冷眼的典当家产,这样给了弟弟周作人一个安全、宽裕的童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周作人的涉外手续、生活杂事,也全由鲁迅包办。在鲁迅深感做为弱国子民的屈辱的时候,哥哥照顾下的周作人在日本却称心如意,反觉宗邦为疏,而异地为亲。   1909年,周作人和羽太信子结婚;为了在经济上支持弟弟,鲁迅先回国就业,安顿下来后,两年后将弟弟、弟妹接回。周作人到北大任教授,也是鲁迅向他的老上司、原教育总长、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推荐。对兄长的照拂,周作人不会不知晓、不感激。   在绝交信事件前的几个月里,兄弟二人在外人看来完全不象潜藏着风暴的模样。1923年3月8日,周作人在《晨报副镌》上发表《绿洲七儿童剧》,文章充满感情地回忆童年时代与哥哥鲁迅一起在桂花树下自编自演儿童剧的情景。此后,他们还曾共游中山公园,一起出席北大学生许钦文、董秋芳等组织的文艺社团春光社集会,并共同担任该社指导。7月3日,离反目只有半个月的周作人与鲁迅还同逛东安市场和东交民巷书店。可见, 兄弟二人的失和不是因为生活冲突和观念差异 ,即使有这个因素,也绝对不可能达到那种反目成仇的地步,这一切必定出自一个非常特别的原因。 该谈鲁迅的弟妹、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了。周氏兄弟失和的具体原因至今无明确说法,但跟羽太信子有关却是众口一词,包括鲁迅和周作人两位当事人后来只言片语的表露。   1924年9月,鲁迅辑成《俟堂专文杂集》,署名宴之敖;1927年4月,在所作《铸剑》中,又用宴之敖命名复仇者黑的人。据许广平回忆,鲁迅对这笔名有过一个解释:宴从门(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也就是说 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逐出的 。这个日本女人自然就是羽太信子。   周氏兄弟在日本东京留学期间,结识了房东的女儿羽太信子。羽太信子家景并不好,她为周氏兄弟等几个租住在她家的中国留学生当下女、也就是女佣,引起了周作人的爱慕;而她的妹妹羽太芳子,后来嫁给了周建人。   和周作人相恋时的羽太信子,相貌普通,身材不高,圆脸庞,小眼睛,但身子结实,干活勤快,性格热情。她和周作人一起来中国定居时,让鲁瑞和朱安等绍兴婆家人第一次见到了外国人,十分新奇、兴奋。哪能想到,这个东洋媳妇却成为他们家的一个灾星。   全家搬到北京八道湾胡同后,兄弟二人忙于文教事业,周建人还是学生,周母不熟京城,朱安懦弱不识字,所以羽太信子就成了当然的持家人。   日本妇女素有温顺节俭的美称,当家本再好不过,但根据周建人回忆,羽太信子是日本妇女中的例外。她并非出身富家,可是派头极阔,架子很大,挥金如土。家中有仆人六七个,即使鲁迅祖父在前清做京官时,也没有这样众多的男女佣工。更奇怪的是,她经常心血来潮,有时饭菜烧好了,忽然想起要吃饺子,就把一桌饭菜退回厨房,厨房里赶紧另包饺子;被褥才用了一两年,还是新的,却不要了,赏给男女佣人,自己全部换过。   鲁迅将自己的薪水只留下买烟和零用的钱,其余的和周作人的收入一起全交给羽太信子支配。鲁迅和周作人是当时的较高收入者,两人一月收入加起来有六百多大洋,实际购买力相当于今天六万多元人民币。可在羽太信子的奢靡浪费下,家里入不敷出,鲁迅竟要经常去借钱,甚至弄得夜里写文章时没有钱买香烟。   为此,鲁迅经常提醒要注意家庭开支用度,对羽太信子如此持家感到不满和担忧。周作人的孩子生点小病,羽太信子都要用汽车去接诊价高昂的外国医生来看。看着无必要的汽车出入,鲁迅感叹:我用黄包车拉来的,哪经得起用汽车运出?兄长的意见,侵犯了羽太信子的执政权, 她对鲁迅十分反感,经常在周作人面前议论大哥的不是,甚至对鲁迅夫妇恶毒诅咒 。   过往周家的周氏兄弟学生俞芳回忆说,天性驯顺的朱安曾很气愤地告诉别人:她(信子)大声告诫她的孩子们,不要亲近我们,不要去找这两个孤老头,不要吃他们的东西,让这两个孤老头冷清死。而 周作人对羽太信子一辈子又爱又惧,久而久之,她的态度对周作人产生了很大影响 。 羽太信子在周作人耳边的谗言能使双方绝交成仇,可见不是一般的谗言。1924年6月11日周氏兄弟大打出手时,在场惟一不懂日语的章廷谦后来很含糊地说: 事情的起因很可能是,周作人的老婆造谣说鲁迅调戏她 。羽太信子的话置鲁迅于一个最难堪的境地鲁迅对她有不轨行为!   鲁迅当时正当壮年,虽有妻室朱安,却从来不靠近妻子,因此有人判断其必有性压抑,对共居一院的弟妹羽太信子不轨不是没有可能。 具体的说法是两种:一是鲁迅偷窥羽太信子洗澡;二是鲁迅晚上躲在周作人卧室窗外偷听房事! 后一种听床的说法,羽太信子不仅只跟周作人说,她在时住八道湾的鲁迅友人章川岛面前也公开说起。   是这两种龌龊行为,激起周作人对鲁迅的狂怒、鄙视和终身不原谅,有一定的说服力。鲁迅的形象如此冷峻,如此高深,如此伟大,这位文化巨人,真的能跟对弟妹窥浴和听床联系在一起吗?   在1949年后,由于鲁迅在大陆的特殊地位,周氏兄弟失和的原因只允许被解释为 有神经质的羽太信子的挑拨和周作人的糊涂 ,但在当时这种猜测是暗中流传,甚至在周氏兄弟朋友圈内公开议论的,性格硬倔的鲁迅对这一严重损害他人格的传言却始终无一言辩清。   因难言的原因失和以后,鲁迅多么想和周作人能有一次长谈和沟通,可身心受到巨大创痛的周作人就是不给这个机会。鲁迅对周作人的评价常用一个字:昏,也就是糊涂。但直到去世,鲁迅也始终不愿写下一字表示自己在这件事上的清白。如果那是真的,是鲁迅觉得无颜去为自己辩护、只能承受后果吗?如果这纯属子虚乌有,是鲁迅觉得这种言论实在太无耻、太卑鄙,正常人根本无法与之辩驳吗?   但是有人主动为鲁迅辩诬。章川岛说:八道湾后院的房屋,窗户外有土沟,还种着花卉,人是无法靠近的。也就是窥浴和听床在条件上不可能。对失和的真正原因,章川岛说: 主要是经济问题。她(羽太信子)挥霍得不痛快。 许广平对羽太信子十分愤恨,说她是由奴隶而做稳了奴隶主! 到20世纪90年代,鲁迅逐渐走下政治神坛,这一公案可以公开讨论了。鲁迅之子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中说: 父亲与周作人在东京求学的那个年代,日本的习俗,一般家庭沐浴,男子女子进进出出,相互都不回避。即是说,我们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的所谓男女大防,在日本并不那么在乎。直到临近世纪末这风俗似乎还保持着,以致连我这样年龄的人也曾亲眼目睹过。那是70年代,我去日本访问,有一回上厕所,看见里面有女工在打扫,她对男士进来小解并不回避。我反倒不好意思,找到一间有门的马桶去方便。据上所述,再联系当时周氏兄弟同住一院,相互出入对方的住处原是寻常事,在这种情况之下,偶有所见什么还值得大惊小怪吗?退一步说,若父亲存心要窥视,也毋需踏在花草杂陈的窗台外吧 ?   两人的说法,足以否定猜测和传言。周氏兄弟失和之谜,依然笼罩在历史的迷雾中。 我们能确认的,只有周作人的满心愤恨,和鲁迅的彻骨悲凉;这中间,是一个叫羽太信子的日本女人 。   悬疑重重的周氏兄弟失和案,除了这些见于文献的内容, 还有一些更为离奇的传说。好几年前,我听到这样一个说法:鲁迅和周作人在东京结识羽太信子时,本是鲁迅爱上了羽太信子,并且两人建立了恋情;然而鲁迅有订婚已久的朱安在先,他无法逆拂母亲的心愿抛弃朱安,又舍不下真爱的羽太信子,就与羽太信子串通,精心设计让弟弟周作人娶了羽太信子,这样他既可以遵守婚约娶朱安,又可以在家中日日看到羽太信子!从此他把最常用的笔名定为鲁迅: 鲁取自他挚爱的母亲名字鲁瑞,迅即取自羽太信子名中的信 。在南方方言里,这两字读音一致。这个笔名就是他的爱的宣言 。   然而明嫁弟、实嫁兄的羽太信子后来真的爱上了这个弟弟,对自己嫁给他只是一场与其兄合作的阴谋而深感良心不安,就要求鲁迅断绝和她的暗中往来;鲁迅不愿,羽太信子无奈,就把婚姻真相告知了周作人,于是引起了八道湾胡同十一号里的天翻地覆和周氏兄弟的终身绝交。   这个故事的情节之精彩,不但超过了鲁迅的任何一篇纯文学范畴的小说,而且连琼瑶的通俗言情笔力也要自愧不如。在这个离奇的故事中,鲁迅多情善感、心思深密、行为荒诞而阴暗至极,叫人大吃一惊又啼笑皆非。   家事成为公案,个人隐私成为研究破解的对象,这是名人的待遇,也是名人的代价。不知因深邃敏锐而灵魂永远不能安息的鲁迅,会以怎样的目光看待后世对其家事的不休言说? (转载文章来源: http://history.stnn.cc/people/200909/t20090929_1135903_5.html )
个人分类: 转贴转载|5851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鲁迅滚蛋了,他笔下的人物欢呼雀跃了 (萧让)
wzhong 2009-9-3 11:59
萧让的这篇文章近来很火。我在Google上检索 鲁迅滚蛋了,他笔下的人物欢呼雀跃了 ,得到61600条查询结果。该文文笔犀利,切中时弊,故收藏之。 萧让简介 本名戴可,川籍人士,现居加拿大。主攻金融,然未能忘情于文史,尤对李唐王朝情有独钟。2004年与朋友一起创办的沉醉唐风历史文化论坛(http://www.tanghistory.com),已成为网络上标志性的唐史论坛。现为沉醉唐风论坛管理员,天涯社区煮酒论史版主。 鲁迅滚蛋了,他笔下的人物欢呼雀跃了 萧让 于2009-08-17 21:24:25 上帖强国论坛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 了;不仅可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 鼓吹物价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乏走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 中?! 赵贵翁、赵七爷、康大叔、红眼阿义、王胡、小D们复活了。有的混入警察队伍,有的当上了联防队员、城管。披上制服兴奋得他们脸上横肉块块饱绽,手执 无形的丈八蛇矛,合理合法地干起了敲诈勒索,逼良为娼的勾当。如果姓夏那小子在牢里不规矩,不用再给他两个嘴巴,令其躲猫猫足矣。想想,这些下 做的勾当儿怎能让鲁迅这种尖刻的小人评说?! 阿Q们复活了。从土古祠搬到了网吧,但其振臂一呼的口号已经不是老子革命了!而是老子民主了!每天做梦都盼着白盔白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早一天 杀过来,在中国建立民主。因为只要美国的民主一到,赵七爷家的钱财、吴妈、秀才老婆乃至未庄的所有女人就都是我的了!哼!而鲁迅却偏偏要我做个被世人 嘲讽了数十年的冤死鬼,我岂能容你?! 假洋鬼子们复活了。这回干脆入了外籍,成了真洋鬼子。并且人模狗样儿地一窝锋地钻进爱国大片的剧组,演起了凛然正气、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让人好生不 舒服。此种一边哽咽着颂扬祖国母亲,一边往向征中华文明的青铜大鼎里撒尿的举动,岂不是鲁迅杂文中的绝好素材?! 祥林嫂、华老栓、润土们复活了。他们依然逆来顺受,情绪稳定。因为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这样,必须要备足了餐料。而那些 准备做餐料的人,本来可以闷在铁屋子里,一边听着小沈阳的笑话,一边麻木地死去,岂容鲁迅把他们唤醒,再一次经历烈火焚身的苦痛?! 那些体格茁壮的看客们复活了。他们兴致勃勃地围观那些拳打弱女、棒杀老翁、少年溺水、飞身坠楼的精彩瞬间,依旧颈项都伸得很长,仿 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哈哈,仅看客一类,被你伤害的人就太多了,因为中国人几乎都愿做看客!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当今的社会不需要投枪和匕首,而需要赞歌、脂粉、麻药。正如陈丹青先生讲的假如鲁迅精神指的是怀疑、批评和抗争,那么,这种 精神不但丝毫没有被继承,而且被空前成功地铲除了。我不主张继承这种精神,因为谁也继承不了、继承不起,除非你有两条以上性命,或者,除非你是鲁迅同时代 的人。最稳妥的办法是取鲁迅精神的反面:沉默、归顺、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圆玉润。 如果鲁迅赶上这个时代,对于开胸验肺、以身试药、周公拍虎、黑窑奴工、处女卖淫、官员嫖幼等一系列奇闻,又会写出多少辛辣犀利、锥骨入髓、令人拍案叫绝的杂文来,想想,真是让人后怕,所幸这个尖酸刻薄的小人已不在人世了。 让我们彻底赶走鲁迅,欢迎小沈阳,让人们在开心笑声中忘却现实的不公和苦痛,在笑声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变傻、、、、、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2846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天,为什么难出鲁迅式人物?
fxf 2009-8-28 16:59
对于鲁迅,先不谈应不应该崇拜和如何崇拜的问题,他作为中国一位思想深刻的文学家,应该是令我们自豪的。有的人认为鲁迅在今天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主要与老毛有关,其实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毕竟鲁迅身上的民族魂旗帜不是老毛给盖上的,哪些抬棺的精英不是共产党派去的,如果连这些基本的事实也不承认,哪就没得谈了。其实,大多数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化人是喜欢鲁迅的,喜欢他的铮铮铁骨,喜欢他的一针见血,喜欢他的忧国忧民。 可是,今天为什么难出鲁迅式人物呢?有的人喜欢用哪段老毛说鲁迅闭嘴的著名逸事来说事,先不说这事有没有,有一点我们得承认,鲁迅处的环境是相当恶劣的,人头落地不是个多么困难的事,但他仍在战斗,而且能够战斗。今天,之所以难出鲁迅式人物,关键在于能够战斗,而不是愿不愿意的事。民国的时候,为什么能够出现那么多优秀的人物?为什么会出现鲁迅这样的人物?在我看来,关键在于他们有良好的中国文化底子,虽然他们也留洋,也吸取西方文化,但他们有深厚的所谓国学基础,所以他们能够非常深刻地理解中国人的人情世故,最终他们能够非常深刻理解人的人情世故,从而,他们能够成为民族的骄傲,中华民族自豪的儿女。 中国文化里是有坏的、不好的东西,不坏的、好的东西应该是占主流的,否则,我们今天就没几个好人了,因为,人终究是文化的产物。今天呢?我们自己的文化底子在哪里?举一个例子,不要说艰深的,如今还有几个人能很好地背诵或理解苏东坡的《后赤壁赋》,有的人恐怕看也没看过吧?其它的典籍更不去说。想想就凭这样的底子,怎么能够理解国人,怎么能够对国人直指人心?于是,琐碎的东西,甚至谩骂成了主题,这如何能够获得国人的认同?如何能够鼓舞光明、鞭笞黑暗呢? 没有好的底子,在一堆乱泥似的的基础上,去学习西方如何能够与民国那批优秀的人相比,倒是无知的人不少,打着什么后现代的旗号,想把一切曾经的骄傲拉下马来?拉到和他一样卑劣和无能的角度,获得某种不可告人的变态平衡,其实,就是后现代这些人也没有搞懂。 总之,今天之所以难出鲁迅式的人物,与政治气氛有关,但更与我们的文化底子有关,今天的我们和我们的后代的文化底子,很好地解释了什么叫不伦不类。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可怕的问题,处理不好,肤浅是必然的,更必然的是中国人的称呼将仅仅成为一种地理称谓,而不再具有文化的意义。
个人分类: 关于知识分子|3115 次阅读|4 个评论
就鲁迅文章谈谈我的经历和体会
chrujun 2009-8-24 07:28
看懂鲁迅文章后,我开始独立思考 对于鲁迅文章,我经历一个从畏惧到喜欢的过程。 小学时候学的鲁迅文章是纪念他日本老师的。那篇文章要求背诵。读起来很亲切,容易懂。 初中和高中学的鲁迅文章,很难理解。当时的感觉是特别难。现在看来,主要是对文章的时代背景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要搞懂课文中一些段落的意义很难。看来主要是教学方法和教材有问题,如果把文章的背景交待清楚了,就容易理解了。 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可能是研读毛泽东选集的缘故,把我引向鲁迅文章。看了不少鲁迅文章和相关的研究文章。这个时候才算可以真正读懂鲁迅文章了。我把鲁迅的文章看了绝大部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鲁迅在日本期间发表的几篇长文。 可以发现鲁迅文章的力量来自对西方文学、诗歌、哲学和科学的消化和吸收。 我看了鲁迅的绝大多数作品。我觉得鲁 迅是中国最有思想的文学家!他的文章拥有惊人的逻辑和理性。我还没有发现第二个中国作家拥有鲁迅文章的逻辑力量。 看懂鲁迅的文章,是学会思考的第一步。是毛泽东选择了鲁迅,不是鲁迅选择了毛泽东。鲁迅的文章是独立思考后的作品,是我们免于变成行尸走肉的良药。想变成真正的人,鲁迅文章还是值得多读。 仅以此文纪念鲁迅文章对我的影响。网上的争论勾起了我对大学时光的回忆。感谢鲁迅先生!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6917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音乐学院潜规则事件的补充看法
王铮 2009-8-20 09:27
有人人肉搜索了那个那女孩和老教师。女孩抱着一个乐器,带着一副眼镜,显得很有文雅气,至少我认为漂亮,还有艺术家素质。这样我就想再说几句。 说实话,由于经济、社会博士地位下降,现在中国愿意读博士的很少了,在事业心上,这个女孩愿意付出这个代价读博士,是难能可贵的。从这种艺术追求精神,这个录取小组也应该录取她(如果名额可行的话)。音乐不像表演,是要付出更多劳动的,也难以一本万利,也难以一举成名。这个女生是一个有艺术追求的,是准备继续劳动去成就的。从这点看,我很同情她。 由于同情她,我想在我们这个充满了伪善的社会,她以后的艺术生涯会变得艰难起来。中央音乐学院还会给她录取机会吗?原来的恋人会有这份共患难责任感吗?音乐学院的其他老师还有人愿意接收她做学生吗?中央音乐学院大张旗鼓宣传这事,给自己脸上是贴不了金,而伤害最重的就是这个女孩。 老教师老了,艺术成就也就这个地步了。可是这个女孩还年轻,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事业,我想说:孩子,您还年轻,不要因为这次事件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要相信您在艺术上会取得更大成就的。 无论这个老教师还是这个女孩,我都祝福他们平安渡过这个事件。有人说师生如父母,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这种社会伦理早就被敲得粉碎了,用这种原则来要求他们,显得有点虚伪。他们都有错,而他们两位需要的是自省,而不是需要伪善的指责。 剧作家们,也许这个事情可以写成一个电影,一个音乐电影,反映我们当前日益商业化的社会的各种理想的挣扎和人格的扭曲。没有坏人,只有被扭曲的人。 如果鲁迅活着,他也许会说:救救孩子!还会说:救救知识分子。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6134 次阅读|7 个评论
为删掉鲁迅文章叫好
可真 2009-8-19 11:27
博主按 : 读了这篇被转载的文章,使我联想到了 朱元璋的故事: 明朝建国初年, 朱元璋鉴于汉、唐、宋、元失国的教训,曾定下严惩贪污,严禁后妃、宦官参政,严禁庶b子夺嫡等等制度,写成《皇明祖训条章》,并宣布 后世谁敢创议祖训,按奸臣治罪 。 除了把军政大权集中皇帝手里以外,还提倡程朱理学以加强思想统治,同时因孟轲说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的话,朱元璋下令把孟子的神位撤出孔庙,还命刘三吾等删节《孟子》的文句,定书名为《孟子节义》。以后,又见《孟子》经过朱熹注后,对君主利大害小,于洪武六年又把孟子的神位搬回孔庙中去。若以史为鉴,则我以为,不但应从语文教科书中删除鲁迅的有关文章,而且在提倡儒学的同时,应该重新编写《孟子节义》,至少得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的话从《孟子》中删除,因为这些话显然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为删掉鲁迅文章叫好 他的文章太不和谐了 字号: 小 中 大 | 打印 超级多伦多网 - 加拿大中文门户网站 2009-8-13 21:55 来源: 新华社区     问逢君恶/据报道,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3篇。   这本是很正常的事,可一些人不平了,破口大骂起来,有的甚至上升到了国家灵魂的高度,指鸡骂狗,借题发挥。说这些人偏激,我看是以好心忖度他们了,老夫感觉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是别有用心。   鲁迅的文章语言文不文,白不白,语法中不中,西不西,每篇文章背后都有着较强的时代背景,而现在的中学生无论是古文字功底还是历史知识,都贫乏得很,要他们硬着头皮读鲁迅的文章,确实是件遭罪的事儿。北京师大附中一位老师就坦言,鲁迅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   不过,这倒也不算什么。不适应,多读几遍就适应了。再说学知识是可以反刍的,当时不懂,可以先吞下去,过些年,有了人生阅历,再回味,就懂了。谁要说中学生能真读懂《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那是胡扯。可若因为读不懂就舍弃,那文言文更应该从中学语文中删了,为什么不?还有,现在不是大肆鼓励中小学生读经吗?是《论语》难还是鲁迅的文章难?   老夫也主张删减鲁迅的文章,但并不是因为它艰深难懂。老夫有老夫的理由,绝对让你服气:   一、鲁迅文章入选中学教材比例太大,对其他作家不公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众所周知,由于政治原因,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鲁迅文章一直在中学教材一枝独秀,而胡适之、梁实秋、林语堂、周作人、徐志摩等大腕儿却惨遭封杀。常言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如此取舍不只对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极不公平,对读者也不公平。就是鲁迅本人,也绝不会赞成的。他在《致颜黎民君的信》中就曾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   二、鲁迅本人早就希望他的作品消亡。   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文学家的作品是时代的镜子。尤其是时评,杂文类的针砭现实的文章,如果八、九十年前,到现在还那么有现实针对性,只能说明这个时代没有前进,甚至倒退了,也就是说,过去的一切努力,启蒙呀,革命呀,都付之东流了,还不如一开始就安于现状,倒少流了不少血。   这样看来,这么多年过去,鲁迅文章非但没有被自然淘汰,相反还那么有市场,绝不是好事。不仅鲁迅先生不愿看到这局面,所有仁人志士都不会愿意看到。   三、鲁迅是传统文化的大敌。   鲁迅是反传统的斗士,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最典型的例子,是1925年春,当时的《京报副刊》主编孙伏园刊登启事,征求青年爱读书十部青年必读书十部。胡适、梁启超、周作人等均应命答卷,推荐了相关文章,不料鲁迅却在青年必读书十部栏目上交了白卷,说:从来没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人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此文登出,引得舆论大哗。   如今太平盛世,舜乐一奏,百兽齐舞。弘扬传统文化,崇儒读经,以礼治国,是教育的主流。似鲁迅这般,把祖宗的书贬得一文不值,那还了得?你就看他把古文字大师孔乙己整得那个可怜劲儿吧(要放现在,此公没准儿能成为国学大师呢),多刻薄啊。显然,对志在弘扬5000年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的我们而言,鲁迅这块绊脚石,一定要搬倒。   四、过分宣扬鲁迅于构建和谐社会不利。   鲁迅在逝世前四个月,经他口述,由O.V(冯雪峰)代笔,写了一篇著名的答托派的公开信,信中这样讽刺托派:你们的理论确比毛泽东先生们高超得多,岂但得多,简直一是在天上,一是在地下。但高超固然是可敬佩的,无奈这高超又恰恰为日本侵略者所欢迎,则这高超仍不免要从天上掉下来,掉到地上最不干净的地方去。终鲁迅一生,只在这一篇作品中提到过毛泽东的名字。毛泽东与鲁迅生前从未谋面,却非常喜欢读鲁迅的文章,当他从冯雪峰的口中得知鲁迅评价他的诗有山大王气时,竟会心地笑了。两个人一个教导人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一个说能杀才能生,能憎才能爱。毛泽东说他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这是因为两个人都是硬骨头,都信奉斗争哲学,看问题都入木三分。毛泽东对鲁迅推崇备至,在《论鲁迅》中一连用了7个最,将其尊为现代圣人,这在毛著中是绝无仅有的。   但现在看,鲁迅的文章已经不合时宜了:《药》是鼓动造反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是纪念现在称之为进步,对当时的政府而言却是反动透顶了的作家的,《故乡》把农村生活描写得凄凄惨惨,《友邦惊诧论》四面树敌,恶毒攻击今天的战略伙伴,《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把精英专家骂得狗血淋头,《狂人日记》将礼教比作吃人,时过境迁,再宣传他那套,显然于构建和谐社会极为不利。   据《人民日报》报道,最近河北有个县,组织人马,兴师动众地反起手机荤段子来,为此一个月就开了480多个会,说什么荤段子这东西已成为滋生不道德行为甚至是腐败的温床。你想,既然黄色短信就能滋生腐败,那么象匕首象标枪一样的文章,不更是要鼓动起暴乱来么?焉能不视若洪水猛兽?   鲁迅说: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有一流人之所谓伟大与渺小,是指他可给自己利用的效果的大小而言。此言不谬,现在,鲁迅这个傀儡现可供我们利用的效果已经没有了,有的只是反作用。还不果断抛掉之,更待何时。再说了,鲁迅这个神是毛泽东造出来的,毛泽东都已经被拉下神坛了,鲁迅还有什么资格在上面供着。   依老夫之见,现在中学教材中鲁迅翁的作品,保留3篇都嫌多。强烈建议将《祝福》和《记念刘和珍君》也拿掉,原因不用说了。只保留一篇《拿来主义》,让后世知道中国文学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个人就行了。
个人分类: 转贴转载|4694 次阅读|15 个评论
何谓“被鲁迅”?
JYH64J98Y99H 2009-8-18 16:37
被鲁迅是个新鲜的语汇,但看完了文章,我反而不明白被鲁迅到底是什么意思。最直观地看,他的文章又被人教社拿下了两篇,被鲁迅就是鲁迅的文章被人从中学教材里拿下了,不禁让人担心鲁迅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地位又将被削弱。不要小看教材,民族的文化传统,国家的意志,教育教学的规律,都是通过教材走近课堂,进入学生头脑的。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它将影响一代乃至几代人。不然《最后一课》就不会那么感人。再试着往深处去理解,被鲁迅是否意味着鲁迅过去被神化?被政治化?被工具化?一动就有反响。人们不敢轻易碰他,甚至故意借鲁迅的影响去为新教材造势?鲁迅已经被娱乐化了?鲁迅的话题人物角色,注定了他的人生充满了争议。有人不遗余力得褒奖他,有人在明处或暗处咒骂他,被鲁迅到底是褒奖还是咒骂?鲁迅充满了战斗精神与批判意识,敢于砸烂孔家店,与梁实秋交恶,我们都读过他的那篇《乏走狗》,现在梁实秋的小品美文很有读者缘,是否鲁迅要为梁让一让位置?至少是语文教学的位置而非近现代史的位置。同时,中国在世界各地开了众多的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已经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标志,儒家归去来兮,说尊崇儒术当不为过,招惹过孔子的鲁迅是否面临秋后算账的危机,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真有点叫人担心。被鲁迅是否就是鲁迅被边缘化?被鲁迅是不是被批判或被批评的委婉说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鲁迅,被鲁迅是否唤醒我们为了中国文化的选择与发展而去战斗?鲁迅其实是一个知识渊博,头脑聪明,智慧过人,见解深刻,风趣幽默之人,被鲁迅是否就是深不可测的代名词?被鲁迅是否是鲁迅被幽默了一回?被鲁迅是个新鲜的、让人浮想联翩的好词汇,可是,我真的搞不明白被鲁迅到底什么意思?也许,我已经理解了被鲁迅,也许,我真不懂得被鲁迅。想想也是,鲁迅我都没有弄懂,被鲁迅我又怎么能弄懂呢。以后,再多看看两本鲁迅的书吧。被鲁迅论争耐人寻味。 语文教学被鲁迅 折射出中国教育工具思维 (转载) 鲁迅永远是一个话题人物。很长一段时间,他是一个神,不得触碰,不得怀疑。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鲁迅渐渐从神坛走入民间,人们也试探着对他说三道四。但几乎每次试探,都会闹出满城风雨。 近日,媒体曝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给原有的鲁迅作品做了减法,《药》《为了忘却的纪念》消失了。消息一出,十多天内,网上网下,民意沸腾,有人甚至连数典忘祖的话都喊了出来。 伴随课程改革,教材篇目调整非常自然。对此,人教版有关负责人表示,鲁迅作品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减弱对学生的思想启蒙和教育力度,更不意味着对鲁迅的看轻。可是网友不依不饶。 这里很自然就出现了两个鲁迅。一个是教材编撰者、语文教师眼里作为课文作者的鲁迅;一个是普通民众眼里的民族魂。 语文教学被鲁迅,是中国教育工具思维的集中体现。晓庄师范学院副教授邵建表示,国人身上浓郁的鲁迅情结,那种鲁迅作品不可触碰的固执,体现出的还是一种意识形态思维,在他们眼里,鲁迅依然是一个端坐在云端的神,而语文教学,只是一个简单的传播思想的工具。 语文教材: 撤鲁迅换梁实秋 鲁迅最新一波话题发端于 7 月 29 日、湖北《长江商报》上的一条新闻。该新闻称,湖北省高一新生今秋起将全部使用人教版新课改教材,最新收入有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等作品。鲁迅作品则做了减法,《药》《为了忘却的纪念》消失,保留《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三篇。人教版语文教材在全国比较通用,覆盖湖北、广西、安徽、天津、江西、青海、山东、云南、重庆等地,辐射范围巨大。相关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伴随课程改革,教材篇目调整非常自然。而鲁迅作品局部下岗,也有给其他中国优秀作家让路的意思。 作为抚育几代人成长的精神口粮,鲁迅作品的大幅波动自然击中了公众敏感的神经末梢。网络顷刻炸锅。搜狐网上,赞多于弹, 2/3 的网友对人教版此次变动表示支持。 福建一网友的发言得到力挺,中学的时候最不喜欢的就是鲁迅的文章,半文言半白话,又拗口,还经常是连标点符号都要背下来的,太痛苦了。我们的教科书太陈旧了,我们上学时的课文与父辈没什么区别,不能再让我们的孩子也读一样的文章了。 对于梁实秋的入选,多数网友表示欢迎。一位网友称,说实在的,读书的时候很不容易看懂鲁迅的文章,倒是梁实秋的文章,特别是散文,的确很有韵味。还有网友认为,梁实秋先生的文才毋庸置疑,仅仅因为一些所谓的政治不正确就被长期拒之于教材门外,实在小气。 当然,反对声也有。鲁迅家乡浙江的一网友称,鲁迅先生是我们的民族魂!不反对梁实秋的文章入选,但绝不能牺牲鲁迅先生!山东一网友也表示,鲁迅乃一代文学宗师,怎可随意从教科书中删除? 一些语文教研员则对梁实秋的到来感到欣喜。《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意味深长,真挚地表达了梁实秋对师长的崇敬感情。 人教版新课改语文教材执行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温儒敏教授也对公众质疑给予了解释:人教版课本所选梁实秋的文章,主要是讲他的老师梁启超的,所选文本的意义更大于作者本身的意义。鲁迅作品有些很艰涩,比较难读,且语言文白夹杂,带有那个时代的明显特征。即便鲁迅在文学史上地位重要,但其作品的分量确实不必在教材中放得那么重。 网络民意: 民族魂不可删 由于公众大多数都能接受适度删减鲁迅的做法,因而该话题一度冷却。但 8 月 10 在上海虹口召开的第四届鲁迅论坛暨全国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评优活动,再度将语文教材是否应该去鲁迅化的话题炒热。该活动由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上海鲁迅纪念馆和上海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与会者多为在一线执教的中学语文老师。当然,一些从事鲁迅研究的大学教授也在邀请之列。 论坛上,教育一线的语文老师炮声隆隆。来自北京师大附中的一位老师直言,鲁迅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这枚炮弹立刻打开了各位中学老师的话匣子。河北沧州一位中学语文老师诉苦道:鲁迅作品不是简单就能读懂的。拿《阿 Q 正传》来说,我觉得就可以讲一个月。但现在的应试教育体制不允许我们这样做,短短几堂课难以让学生理解。另一位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育的专家认为,一提鲁迅就想到像匕首,像投枪,鲁迅不轻松,让人感到太严肃了。 老师眼中的鸡肋,在与会教授看来则是香喷喷的鸡腿。 多年来一直参与中学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原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王铁仙在论坛上大声疾呼中学语文教材绝不能没有鲁迅作品,拿《为了忘却的纪念》来说,我在编教材时,将它和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及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编在一起。另两篇都是举世闻名的为理想斗争的文章,而我们中国的作品中,我认为同样的文章中几乎找不到《为了忘却的纪念》那样深沉到位的好文章了。 习惯了从价格听证会中听话听音的公众,更愿意将此次鲁迅论坛会议看成是一出意在沛公的通气会。依据会场主导的腔调氛围,公众凭直觉判断得出:鲁迅的文章很可能会继续从语文教材中删减,甚至消失。 这种潜在的危机意识,给鲁迅的话头添了一把柴禾并越烧越旺。得知鲁迅作品可能持续锐减,公众情绪突然转向从当初的表示理解转变为不可接受。在腾讯网鲁迅作品淡出语文教材,严重吗的选择中,约 34000 人选择了严重,约 11000 人选择了不严重, 3 比 1 。 多数网民认为:鲁迅是我们的民族魂!如果一个民族弯了脊梁会怎样?怎可从教科书中删除?另一个网友的意见则被持这一论点者广泛推崇:鲁迅乃一代文学宗师,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绝非他人可比!好比英国人都知道莎士比亚,俄国人都知道托尔斯泰,德国人都知道歌德,中国人怎么能不学鲁迅的文章? 群体性忧虑,迫使人教版负责人急忙出面安抚:鲁迅被剔出中学课本,这是一个伪话题。 鲁迅话题: 间隔性爆发的癔症 尽管鲁迅已经辞世 73 年,但近些年,鲁迅话题从未间断。 2000 年 2 月,作家王朔在《收获》上发文《我看鲁迅》称,鲁迅周围始终有一种迷信的气氛和蛮横的力量,压迫着我们不能正视他。该文甫一发表就引发社会巨响。 2008 年,金庸取代鲁迅又引发是否是语文教改堕落的讨论。如今,语文教材压缩鲁迅作品再次引发坊间热议。即便人教版有了不会剔除鲁迅的保证,但几年之后,关于鲁迅,想必又会生出新鲜的话题。 《中国青年报》将此现象比喻为间隔性爆发癔症,认为这些年来,去鲁迅化文化癔症频频发生,本身就预示着我们社会的教育或者说教化出了一些问题。现行教材对鲁迅的解读,依然没有走出窄化误区,依然将其简单地政治化、革命化乃至意识形态化。 《大河网》如此解析公众焦虑:与其说是我们在争议鲁迅及其作品,不如说是我们在争议鲁迅及其作品包含的精神元素和价值表现,是一些精神层面的追求和纠缠在触动我们的神经,因此变得焦躁而敏感。 倒是一些专门研究鲁迅的学者,对教材削弱鲁迅的做法表现出无所谓的大度。拿掉就拿掉呗,多大事啊。著有《 20 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一书的南京晓庄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邵建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开腔便用南京腔亮出了观点。我觉得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反倒是你们记者打电话来问我这个话题我觉得奇怪。如果说鲁迅一些文章显得晦涩,我觉得这个说法没什么问题。鲁迅作品是否适合做教材,这得因人而异。鲁迅的有些作品确实灰色,中学生确实不适合阅读。 曾任鲁迅博物馆馆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著有《被亵渎的鲁迅》一书的孙郁在接受快报记者采访时,使用了和邵建相同的词汇:不值得大惊小怪。他认为,鲁迅应该不会从课本中消失。但如果消失也纯属正常,因为他的很多作品确实不太适合中学生阅读。 我认识很多人教版的编辑,喜欢鲁迅的人很多,他们都很有思想,多多少少都要选一篇的。当然,一篇不选也无所谓,选什么不选什么,每个编辑都有个人偏好,都很正常。 孙郁对中学生不大待见鲁迅也表示理解,鲁迅的思维方式比较怪,是爱因斯坦式而非牛顿式的,而一般人都进入不了爱因斯坦那个层面。他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对庸人表达方式的极限挑战,他希望语言有张力,因而学生可能不太能够接受。 采访中,孙郁还谈到了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鲁迅的《故乡》和《藤野先生》都被收入了日本语文教材,供日本中学生阅读。所以,如果我们的语文教材一篇鲁迅作品都不选,那么只能说有些遗憾了。孙郁说。 人教版新课改语文教材执行主编温儒敏也希望公众对此事不要太过敏感,鲁迅作品有些很艰涩,带有那个时代的明显特征。即便鲁迅在文学史上地位重要,但其作品的分量确实不必在教材中放得那么重。在教材改进调整过程中,这样的变化太正常了,不必过于较真。 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委员周令飞也认为,鲁迅许多篇目的入选值得商榷,相信鲁迅本人也会有看法,就连鲁迅先生生前自己也曾说过: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    传统教学: 拜托别曲解鲁迅 让中学生觉得(鲁迅作品)难懂主要有三个因素。一位教育专家分析说,一是鲁迅不少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二是其使用的现代文书面语言和现在的有距离;三是当时出于斗争需要,常常使用曲笔。 孙郁认为很多中学老师在讲解鲁迅的教学方式存在缺陷:多年来,我们是用传统的方式来宣讲鲁迅的。鲁迅是一个战士,其实鲁迅最反对这种说法。他认为自己是黑暗的,是裸体的,认为人是残缺的,是有局限性的。他的作品表现的恰恰是对传统的颠覆。他强调人的局限性,而且他是在悖论里面发现问题。比如,我们的教育强调的是 1+1 等于 2 ,而鲁迅谈论的恰恰是 1+1 不等于 2 。我们的教育方式恰恰是鲁迅最为厌恶反感的,这种教育方式也使学生反感鲁迅。 孙郁所说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中国拥有相当广泛的市场。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就曾发出感叹,孩子不爱鲁迅,病根在教育方式,很多老师一上鲁迅的课,就开始介绍学习鲁迅的战斗精神,要孩子们攻克学习堡垒,让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一提鲁迅,大家就联想到一个横眉冷对的老头。这种误读,大部分是教学中带来的。这样怎么能完整地认识鲁迅的作品呢? 北京十一学校高中语文教师黄娟读硕士和博士时都将鲁迅作为研究方向。在她看来,导致鲁迅恐惧症的部分原因是,中学教师教学时缺乏个人感受和理解,带有不少先入为主的观念,结果把鲁迅作品讲解得面目可憎。老师应带着个人感受和生命体验来解读鲁迅作品,学生就会特别有感觉。 南京晓庄学院的邵建也强调:首先,鲁迅是一位文学家。 孙郁认为,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着力还原鲁迅,淡化其政治性,强调他的怀疑精神,我们的教育,恰恰是让人不怀疑的教育。孙郁教授说。 对于学生反映的鲁迅文章晦涩难懂的问题,孙郁建议教材收入《故乡》《藤野先生》等几篇易读的散文。至于《阿 Q 正传》这类文章则不建议收录,我在教博士生时,这种文章也要讲很长时间。孙郁说。 邵建认为:孩子可以去大学阅读鲁迅。读鲁迅作品需要阅历,让中学生来读确实有点为难。而孙郁给出的建议是:可以作为课外阅读书。 读书是很私密的行为。鲁迅的文章其实本不需要老师来教,只要亲身用心体验就可以了。孙郁说。 邵建也强调阅读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阅读,就是反复品味。 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许,我们不必非得在语文教材里为鲁迅预留位置,但一定必须在内心深处为他留有一席之地。
个人分类: 未分类|4772 次阅读|0 个评论
长大了才明白语文教学是怎么回事
gothere 2009-8-13 11:41
在师范大学、文学院,十年,经历了很多事,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语文水平这么差。无论是大学语文还是现代汉语,每次给学生上课,必说起语文的定义。语文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化。记得小时候起,到上大学之前,并没有哪位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语言究竟是什么。也许他们自己也并不明了,只是照参宣科吧。 语文课,是传统的私塾教学之后,在上世纪20年代随着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兴起的新课程。简单地说,白话文运动,就是黄遵宪所言的吾手写我口的宣言。只是黄先生自己还比较文言,到了1920年代,人们对中国两千年文白分离的现状深恶痛绝的时候,开始把白话文收入语文教学课本。这里要多说一句,所谓文白分离,就是作为书面语的文言和作为口语的白话长期分离。人们平时说的是白话,可读书写文章时一律用文言文。鸦片战争之后,国内的精英们发现,正是文言文为代表的古代文学作品及科举取士主导了青少年的教育,因此无暇学习科技方面的内容。甚至还把难读难写的汉字作为罪魁,浪费了中国人的大好青春。在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们站了出来,想了很多办法,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进行教育改革,开设更多的自然科学课程和西方的文化课程,一是改革语言文学课程。而后者显得尤为重要。开始把语言和文学分立两课,为国语(当时的普通话)和文学。前者注重于汉字、国语的教学,后者主要是文学。在教学中逐步发现,两者除了汉字教学的差别外,到了课程后期都成了文学作品的选讲,于是两门课还是合并为语文。建国后依旧沿袭了这样的传统,唯一的不同,是改进了拼音方案和简化了汉字。 放眼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是怎么安排他们的语文课程呢?这得注意到西文的特色。由于儿童上学前已经大致掌握了口语,亦即掌握了语音、大量词汇和基本语法,当然语法是无意识地掌握的。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做的就是规范口语,教授书面语,也就是这样三方面:第一,正音,尽量往标准口语上引导;第二,书写,把口语中的词按照拼写规则写出来;第三,语法,教习构词法和句法规则,使得学生能够认识更多词、书面语更合语法规范。当然,除此之外,还要通过文选,教习青少年经典的文本,让他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了解和把握经典的文学和民族文化。西方特别注重的是公民的基本读写能力,读写能力实际上就是书面语能力,是文盲和非文盲的根本区别。这也理应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立足点。不得不承认,汉字的存在,让我国的青少年花上了比西方多得多的时间来掌握文字。因此,从1920起到今天,汉字拼音化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但这是另一个问题,以后再说。这里只提一句,汉字拼音化是基本行不通的)。可从另一方面说,汉语教学基本排斥语法。不教语法,大多数中小学生依然可以把书面语掌握地很好。而西方不同,英语、法语、德语,都带有大量的构词规则和语法规则。不教这些,全凭学生的口语知识,当然也可以,但一旦教会学生这些明显地规则,对于学习是一种帮助,对于规范化也很有意义。有趣的是,现代的汉语语法研究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却一直没能给出一套像样的语法体系。究竟是汉语本就如此还是研究不力,就有待语言学家的努力了。 这样归纳一下,中国的语文教学,主要任务应该是:第一,正音,教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第二,写字,掌握常用汉字及书面语词汇;第三,文学文化传统的传授。前两者是基本的读写能力,后者则是文学文化修养的提升。 在这三个方面中,现实中做的最好的应该是第二个方面。小学语文基本上遵循了由简而繁,将常用汉字教给了学生。可是这也经常为人诟病,其主要攻击点就是简化字。现代文和古代典籍、海峡两岸,都是繁简相对。想当初,简化汉字是为了扫盲,而且简化字大都遵循了一定的原理,特别是从古代的行、草书中挖掘出了不少简化字,但确实不便今人读古书。加上古书是右起竖排,阻碍了青少年直接阅读古文。其实,简化字总共2000左右,青年人大可不必过于担心读不了古书。只是这2000字是常用字,也比较烦。简体字方便书写和学习的初衷,在今天看来似无必要了,因为现在电脑用得多,拼音输入法打字很快,学生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不必为几个部件而节省时间,而且简化的往往是有助记功能的形旁部件,也变相增加了记忆的负担。港台的学生不是学习得很好嘛。个人以为,随着教育体系的成熟,回归繁体字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回头看第一点,正音。普通话的教学,在今天看来,除了受到方言的影响之外,普通话的教学越来越受到媒体的影响。即使教师自身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学生也可以通过电视、音像产品而学会普通话。社会的使用,是促成口语标准化的最大动力。西方发达国家,在两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中,从方言的多样化到今天的标准语基本通行,经济交流、人口流动、教育发展、传媒发达都是重要的原因。记得前些年,荷兰的语言学家就跑到中国来研究工业化对语言规范化的影响,因为他们在欧洲已经找不到中国这么好的研究地域了。普通话教学的另一个瓶颈,就是汉语拼音的不完善及教学方法不透明。汉语拼音是至今最好的普通话拼音方案,但是其原理,很多小学教师并没有掌握。比如,i,这个拼音,实际上有三个差别较大的发音,分别是衣yi、自zi和纸zhi。有些小学教师就让学生二拼,结果学生拼不出正确的zi和zhi来,不信您也可以试试看。因为zi中的i在z的部位,舌头并不动,如果发为z+i,舌头一定会从z滑动到i。没办法,只好让学生强记,zi这个音就是整体拼读。当然,用国际音标的话,就非常清楚了,只是让小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学国际音标有点不合时宜。作为教师,应该有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参写不清楚教学技巧,教师自然不清楚怎么教才好,只能靠个人的摸索。而普通话的真正培训,只有在北京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才能见到。但即使是科班考取的学生,如果想学得赵忠祥样的口音,也得另外大交私人讲学的费用,才入得门庭。其实,国际音标应该纳入中学语文的教学,甚至是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可以只教而不考。国际音标,不仅仅方便学英语,对于普通话正音也大有好处。当然,这里还得补充一句,所谓国际音标,并不是一般的英语词典中的那种音标,而是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的音标,用IPA谷歌一下就明白了。英语词典中的音标是英美人士对国际音标根据英语的不同修缮方案,如英式英语主要是DJ音标,美语主要是KK音标。 下面再说文学与文化教学。这方面的教学既可以让年轻人学得一些传统文化,也可以学得谋篇布局修辞之法。这块内容,现在的教学确实搞得不太好。一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文化常识,结果是学生考完了就忘。二呢,是让学生归纳段落大意,写中心思想,特别是写某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老师上课并没有讲清楚动人的时代背景、真实的作者生平、待研究的写作心态,学生只能靠老掉牙的理解方式,把鲜活的文章读得死气沉沉。这也涉及历史教学问题,在非重点的中小学校中,罕有几位历史老师,能把历史讲得激扬。语文老师就更没这个本事了。教参也不可能达到教学所需的深度和细度,因为这种度靠的是教师的内功,靠的是教师对于历史、文学和文化的积淀。这种内功需要在中师、高师教学中打下基础。而我不愿说的是,现在这两种教育并不能造就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这样说,很得罪人。就我自己所见,师范生,学得好的一般都考研去了。研究生之后,如果去中学也是进名校。还好,当下名校师资也足了,研究生开始进入大城市的非重点的中学甚至小学了。也许,再过若干年,他们也会进入中小城市和乡镇。我这样写,并不意味着,现在的教师就要被批判,被轻视。他们中,优秀教师也不少,靠着自身的努力,尽着教书育人的天职。教师也很痛苦,特别是那些优秀的教师。因为他想教给学生的,和考试要考察的内容往往是两回事。比如说,他想告诉学生鲁迅多伟大,生平多曲折,文章多深刻,可是最终的考试(中考高考)不这么考。这也不能怪罪教育部,他们也要考虑师资的一般水平,考试太活太深会把教师折腾死。这些深刻的鲜活的知识,在中小学课堂是很难听到的,所以,百家讲坛才拥有大批的少年儿童受众。 社会历史的因素不能多说了,还是回到这样一个议题,较为理想也较为现实的教学策略是什么。首先,是教材的编写,这个争论得很多。这两天关于鲁迅的文章是否该收就引起了热议(http://blog.qq.com/qzone/289825598/1249969768.htm)。鲁迅的文章当然应该收,要在篇目上选取更有意思的文章才好,比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既容易讲明历史背景、学生也感兴趣。拒收像《秋夜》类的文章,秋夜通篇是暗喻和象征,没有历史背景的充分阐释,是没法理解的。学生读了就是受罪。对于重要的作家,要嵌入时代背景来理解,让文学和历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启发式地思考中把握文章的情绪、感情、思绪、立场。鲁迅的文章是不好读,可连鲁迅的文章都读不出个大概,何谈中国文学的教育。鲁迅的文字是艰涩,可是有老舍、沈从文乃至史铁生的文字。不同作家的不同特色,正是教学中理所凸出的内容。其次,是考试改革;再次是师资培养的改革。这两点都不是个人能力所及的方面。每个人都只能做好分内的事情。 最后要说的是,汉语的白话文运动并没有终结。作为口语的白话在书面化的过程中,一直没有最终定型。百年来,我们的文学家通过个人的实践不断丰满着白话文的文学创作,至今没有巅峰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呈现。我们的口语和书面语,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都在变,语文教学任重道远。
个人分类: Linguistics|38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先生的眼睛
pingguo 2009-6-8 11:08
先生的眼睛不止横眉冷对 而且关爱 而且痛苦 先生以喋血的《呐喊》 唤起民众觉醒 先生的眼睛不止深刻 而且真切 而且无畏 穿透历史发现人 穿透社会发现人 先生的眼睛不止发现 而且解剖 而且揭露 先生自由的精神文字 与历史与真同在
个人分类: 诗歌|2735 次阅读|0 个评论
鲁迅《自题小像》新注
jlpemail 2009-6-3 11:14
鲁迅《自题小像》新注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注释】: 作于 1903 年,鲁迅到日本不久,在他所在的仙台医专江南班内,鲁迅第一个剪掉了象征民族压迫的辫子,拍照留念并作 许寿裳《怀旧》: 1903 年他(鲁迅)二十三岁 , 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赠我。 鲁迅于 1931 年重写时题: 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 二月十六日 也。 灵台:心灵。 神矢,爱神的箭。 故园:祖国。 寒星:宋玉《九辩》: 愿寄言夫流星兮 荃不察:化用《离骚》中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句。荃,香草名,隐喻国君。察,体察。 荐:献,进献祭品。 轩辕:黄帝,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代指中华民族。 以上为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3be19ea0038dde4d 提供的解释。 一个前天文(卫星)从业者的注解如下: 灵台设置在叫做灵山的天文台。灵山远离市区,为某市的最高峰。大约 2200米 。 神矢一种光,波长单一和颜色单纯的光。光束可以看作矢,有的放矢,其实是有的放光。 故园已经几乎荒芜的老家的菜园。 寒星夏夜的灵山,天气和平原的秋天无二,连北极星都瑟瑟发抖了。 血:雪?灵台的雪比雪还值钱,这是有理由的 . 轩辕?一种自动控制的装置,由于机械故障,值班人员滴了一片血。血液不仅洒落在积雪上,也洒落在一些轴系上。血液是最好的润滑油。血液,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热的。 荐:人献祭品,祭品是人还是替罪羊? 逃?那是一种说法,为何不可以替换为放弃呢。 显然,这是一个关于 前天文(卫星)从业者的阅历的开端。 题目叫做《灵台雪》或者《灵台血》。
个人分类: 诗词场|41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偽科學網推薦】伪士当去,迷信可存:鲁迅也是反科学文化人?
jiangjinsong 2009-5-1 13:26
伪士当去,迷信可存:鲁迅也是反科学文化人? 偶然發現魯迅年輕時也是反科學文化人,可見老人家思想之複雜、豐富,值得認真研究、解讀! 摘自《破恶声论》 破迷信者,于今为烈,不特时腾沸于士人之口,且裒然成巨帙矣。顾胥不先语人以正信;正信不立,又乌从比校而知其迷妄也。 夫人在两间,若知识混沌,思虑简 陋,斯无论已;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则自必有形上〔18〕之需求。故吠陁〔19〕之民,见夫凄风烈雨,黑云如盘,奔电时作,则以为因陁罗〔20〕与敌斗, 为之栗然生虔敬念。希伯来〔21〕之民,大观天然,怀不思议,则神来之事与接神之术兴,后之宗教,即以萌孽。虽中国志士谓之迷,而吾则谓此乃向上之民,欲 离是有限相对之现世,以趣无限绝对之至上者也。 人心必有所冯依,非信无以立,宗教之作,不可已矣。顾吾中国,则夙以普崇万物为文化本根,敬天礼地,实与法 式,发育张大,整然不紊。覆载〔22〕为之首,而次及于万汇,凡一切睿知义理与邦国家族之制,无不据是为始基焉。效果所著,大莫可名,以是而不轻旧乡,以 是而不生阶级;他若虽一卉木竹石,视之均函有神閟性灵,玄义在中,不同凡品,其所崇爱之溥博,世未见有其匹也。 顾民生多艰,是性日薄,洎夫今,乃仅能见诸 古人之记录,与气禀未失之农人;求之于士大夫,戛戛乎难得矣。 设有人,谓中国人之所崇拜者,不在无形而在实体,不在一宰而在百昌〔23〕,斯其信崇,即为 迷妄,则敢问无形一主,何以独为正神? 宗教由来,本向上之民所自建,纵对象有多一虚实之别,而足充人心向上之需要则同然。顾瞻百昌,审谛万物,若无不有灵 觉妙义焉,此即诗歌也,即美妙也,今世冥通神閟之士之所归也,而中国已于四载前有之矣;斥此谓之迷,则正信为物将奈何矣。 盖浇季士夫,精神窒塞,惟肤薄之 功利是尚,躯壳虽存,灵觉且失。于是昧人生有趣神閟之事,天物罗列,不关其心,自惟为稻粱折腰;则执己律人,以他人有信仰为大怪,举丧师辱国之罪,悉以归 之,造作言,必尽颠其隐依乃快。不悟墟社稷毁家庙者,征之历史,正多无信仰之士人,而乡曲小民无与。 伪士当去,迷信可存,今日之急也。 若夫自谓其言之尤光 大者,则有奉科学为圭臬之辈,稍耳物质之说,即曰:磷,元素之一也;不为鬼火。略翻生理之书,即曰:人体,细胞所合成也;安有灵魂?知识未能周, 而辄欲以所拾质力〔24〕杂说之至浅而多谬者,解释万事。不思事理神閟变化,决不为理科入门一册之所范围,依此攻彼,不亦傎〔25〕乎。 夫欲以科学为宗教 者,欧西则固有人矣,德之学者黑格尔〔26〕,研究官品〔27〕,终立一元之说,其于宗教,则谓当别立理性之神祠,以奉十九世纪三位一体之真者。三位云 何?诚善美也。顾仍奉行仪式,俾人易知执着现世,而求精进。 相关注释: (18〕形上指精神。《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9〕吠陁或译韦陀,印度最古的宗教、哲学、文学经典名,这里借指印度。 20〕因陁罗印度神话中的雷神,又是佛教中最高的神帝释天。 〔21〕希伯来犹太民族的又一名称,相传公元前一千多年,在民族领袖摩西 的领率下,从埃及归巴勒斯坦建国。希伯来人的典籍《旧约全书》,包括文学作品、 历史传说以及有关宗教的传说等,后来成为基督教《圣经》的一部分。 〔22〕覆载指天地。 〔23〕百昌万物。《庄子在宥》: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24〕质力指化学、物理。 〔25〕傎通颠。 〔26〕黑格尔(E.H.Haeckel,18341919)通译海克尔,德国生物学家。著有《宇宙之谜》、《人类发展史》、《作为宗教和科学之间的钮带的一元论》等。他主张科学与宗教结成联盟,建立一元论的宗教,在理性的宫殿里供奉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女神。 〔27〕官品指生物。严复在天演论能实》的按语中说:有生者如人禽虫鱼鸟木之属,为有官之物,是名官品。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5410 次阅读|2 个评论
【反科學網推薦】鲁迅100年前对科学主义的警惕与批判
jiangjinsong 2009-5-1 12:45
鲁迅100年前对科学主义的警惕与批判 (2007-09-27 23:37:39) var $tag='人文/历史,鲁迅,反科学文化人,科学主义,科学精神'; var $tag_code='d275fef77d8162a332c7a01c76aa2340'; 标签: 人文/历史 鲁迅 反科学文化人 科学主义 科学精神 分类: 科学文化 温儒敏:重温鲁迅 日期:2005-05-09作者:来源:中国青年报 温儒敏在文化艺术系列讲座上的讲演  现在强调科学的发展观,是有了问题意识和危机意识,是付出了许多代价之后的自觉。我理解除了求真务实,协调好经济起飞中的各种矛盾,还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方略。  现在经济上去了,物质生活改善了,但人们仍然有许多抱怨,多集中在人文精神失落、价值标准混乱、道德滑坡等方面,其实也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协 调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因为以人为本这个观念被我们所淡漠太久了。看来是要补课,上上下下都来培育以人为本的意识。在这一点上,如果 回顾一下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关于科学与人生的许多争论,会发现前人已经给我们留下不少智慧的资源。比如鲁迅,他是文学家,同时又是非常深刻的思想家,他 对现代中国文化转型就有许多独特的看法,不妨温习一下,从中也许能得到新的启示。  早在上个世纪初,鲁迅接触到西方的文化,了解西方科技的发展,也在想中国的问题。当时中国非常落后,经济上贫弱不堪,精神上也几乎垮了。不少先驱者提出 向西方学习,期盼能科技救国。也有人看出西方文明很多弊病,认为只有东方文明最好,幻想最终还是要靠东方文明来挽救世界。鲁迅在诸多争论中显得比 较独立。他不反对学习西方,科技兴国,但更看重立人,即在科技发展的同时更注重民族精神的重建。鲁迅看得很远,意识到世界科技的发展是大趋势,必然极 大地改变世界,包括改变中国。这个改变可能是正负两方面的。一方面,科技进步当然是可以给世界带来好处,鲁迅说那是照耀世界的神圣之光,科技带来的物质文 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翼。但是鲁迅又说,不能过高地评价科学对国民精神改造的价值,不是科技发达了,生活质量就高了,人的素质就高了。他甚至怀疑科学、物 质文明无节制的极大发展,可能会构成对人生的一种威胁,他提醒如果片面地追求科学和物质文化,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和潜在的危害。  鲁迅这些深刻而前卫的思想,体现在他的早期论文《科学史教篇》和《文化偏至论》等篇札中。这些论文写于1907年,过去快100年了,读来还那么新鲜, 仿佛就是针对当今而言。鲁迅在这些文章中明确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就是科学的提倡,必须顾及致人性之全。他反对在崇奉科学和物质文明的同时,忽略 精神的解放与重建。鲁迅提醒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因为他看到 19世纪后叶,西方社会已经显出对科学与物质文明崇奉逾度的弊病,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唯客观之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 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已停,于是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性灵之光,愈益就于黯淡。  鲁迅说科学是要发展的,但要注意致人性之全,也就是以人为本。这是非常重要的提醒。鲁迅反对在崇奉科学物质文明的同时放松对人的尊重。他说到了物欲 膨胀的后果问题,认为物质的发展,科学的发展会引起人的欲望的加速度的发展,如果不加注意,就容易出现一种通病,人文精神、人性的关怀,可能会受到破坏。 鲁迅指出物欲膨胀所带来的人文衰落,认为这是一种通蔽,是普遍的,是时代病,或文明病。而且鲁迅意识到这种通病出来以后是难以控制的。比如环境生态问 题,诚信问题,道德底线的突破问题,还有安全感问题,现在都出来了。鲁迅不幸而言中。  当然鲁迅并不是抵御物质文明的清教主义,他承认西方的科学和物质文明毕竟有代表社会进步的一面,或者说这是一种趋势。这一点,鲁迅和当时那些只盯着西方 出现的弊端,盲目以为只有东方文明可以救世的国粹派和改良派是不同的。鲁迅认为中国的出路还是要冲破传统,另辟蹊径,向西方学习科学和物质文明,不过也应 该注意吸取西方的教训,不能以为科学万能,还应警惕从西方传来的新疫。在五四之后的科学与玄学的论争中,鲁迅对玄学派盲目以为所谓东方 精神文明胜于西方物质文明的论调固然不屑,但也显然不赞同科学万能的提法。鲁迅的思想是超前的,不合时宜的,他的这些提醒在当时并没有引起 注意,没有产生实际的影响。但他作为一个思想家,最有价值的是,提醒在引进发展科学和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忘记根底在人,在人的解放和民族精神的重建。 这对当今是非常有启发的。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物欲来蔽、人文亏蚀、道德滑坡的现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这些问题的产生缺少警觉,缺少致人性之全的发展观。看来,如何克服过 分崇奉物质的弊害,如何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避免西方曾有过的所谓文明病,如何使两个文明一起抓真正有切实的效果,不只是一句口号,这的确是有待解决的 大问题。  (温儒敏,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分类: 科學文化|3154 次阅读|1 个评论
鲁迅与日本东北大学
wdzh168 2009-3-15 11:16
在日本东北大学校史馆中有关于《鲁迅和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记述-- 鲁迅(原名 周树人)1881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1902年1月毕业于南京的江南陆师学堂之后,同年4月作为留学生来到日本,1904年9月进入东北大学医学部前身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鲁迅进入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之后,选修了有关医学方面的基础科目和理论科目。可是,由于日语掌握得不太扎实,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担心鲁迅的语言能力,并开始独自批改鲁迅的课堂笔记。由于鲁迅决心选择文学创作的道路,1904年3月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退学,重返东京,创办文学杂志,写作小说,积极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经历辛亥革命并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1918年响应陈独秀倡导之文学革命论,以鲁迅的笔名发表《狂人日记》。之后,又陆续发表《故乡》、《阿Q正传》等知名作品,同时开展尖锐的社会、文艺批评。不久,为避免军阀政府等的迫害,移居上海,于此地度过晚年。 在日本仙台有几处鲁迅先生的雕像,雕像以鲁迅先生正气凛然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令人折服。东北大学还有设有鲁迅故居等。下面是拍摄的几幅照片。 东北大学片平校区内的鲁迅像(正面) 东北大学片平校区内的鲁迅像(背面) 鲁迅先生的入学愿书 鲁迅先生的学业履历书 鲁迅先生的成绩单 鲁迅先生的成绩单 鲁迅先生的课堂笔记 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献 纪念光盘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16648 次阅读|3 个评论
鲁迅印象
fxf 2009-2-14 14:56
  作为读书人,心中总有地方留给一些特别的人,这些人还真不少,鲁迅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在当下的中国,作为一个读书人,我之所以能够感到自豪,是因为读书人中,有过鲁迅这样的人,正是他这样的人,让我们领略了读书人的深度和硬度。 人的深度,与人的生活智慧有关,鲁迅的伟大不在于他指出了问题,而在于他指出了根本问题,撼动了中国人的人心。人的硬度,与做人的骨气有关,鲁迅的骨头之所以是最硬的,不在于他与恶与敌,而在于他旗帜鲜明地与恶为敌。   对于鲁迅,我们有太多的故事,从民族魂的覆盖,到老人家的闭嘴,从兄弟反目,到娶学生为妻,从洋洋杂文到犀利遗嘱,从阿Q到祥林嫂,等等,不可尽数。虽然有些蠢货,指摘鲁迅没有写过长篇,所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但我从未动摇过对鲁迅先生的钟爱。我从来不相信,一个血肉之躯会成为全能战士,即使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如亚里士多德,给我们影响最深的何尝不是有数的几种学科,即使伟大如神的老人家,给我们影响最深的也不过有数的几个方面。只有那些无所事事的人,才每天针对埋头苦干的人,指手划脚。可悲的是,我们的传统为这种人提供了太丰厚的土壤,一句不负责任的无风不起浪,淹没了所有真相和辩驳。   鲁迅值得人尊敬的地方,在于他直面丑恶,从不掩饰,也不迂回,而且认识深刻。就今天来说,我们的时代是需要鲁迅的,之所以许多所谓愤青不能成为鲁迅式的人物,甚至被人误为破坏者或空谈家,不在于他们没有面对丑恶,直面问题,而在于他们没有如同鲁迅一般,直指问题的根本,没有触到中国人的人心,于是,原本好意的行为变成无聊的咆哮,原本不怀好意的行为变成无耻的炒作。   鲁迅值得让人记念的地方,在于他对青年的态度,他是那样的热爱和呵护青年,懂得人的成长需要扶持。而今天,在每一个学科,有多少有作为的青年学者被人有意识地忽略、无视,有多少成果进入不了据位者的法眼,任由时光淘洗。在恶劣的社会风气中,我们浪费了太多的聪明才智,人为地抬高了真心做事的人的生存成本。如果我们承认,我们的社会在发展中存在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知识界的堕落,因为,知识界是人群中理性最为聚集的地方,尤其是伦理理性。 我不是鲁迅研究者,作为鲁迅的普通读者或敬仰者,只能谈一些印象而已。
个人分类: 关于知识分子|5836 次阅读|1 个评论
论"我不知道"
jlpemail 2009-2-6 18:49
我不知道,鲁迅先生在哪一篇文字里有这样的句子了: 我不知道,是一句很有用的话. 当时先生主要是批评年轻人一知半解,被问住之后用的 词语.我不知道,的确非常有用. 老师在课堂上问:请回答最常用的句子是什么? 小学生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不知道. 老师非常欣赏他的坦率:回答正确. 而今,有些大人物,或者有权\或者有名,或者职位相当 高.当遇见不利情况时,他也会使用这个"我不知道." 是真的不知道吗?不是,那么为什么要声称"我不知道"呢. 无非是为了逃避责任,逃避指责. 学生在文章上署老师的名字,多半是有人默认甚至提倡的.而当 数据或者其他方面出现问题,被人检举时,"我不知道"就成了 一个万能的法宝.可以让大人物轻松开脱.在大河边走路,鞋子湿 了不要紧,仍掉一双就行了.反正鞋子很便宜,只管扔掉! 在有些人的眼睛里,学生不过是一双可以随时放弃的鞋子,价格便宜. "我不知道"的作用已经被发扬光大了,并且还会继续发扬下去. 而在学术道德法庭上,有人对答如流地说:我不知道.这又是非常 可爱的表演了.尽管表演比赵本山的小品还拙劣,但由于利益的驱使, 还是可以得到认可的. 当然,也有被人看不上的时候和地方. 既然,有人喜欢我不知道,那就在派送几个吧: 我不知道你的级别有多高 也不知道你的收入有多高 更不知道你的挂名有多少 不知道你名下的成果有多少 更不知道你的水分含量 以及你的含金量有多少. 我不知道你的光圈有多少 不知道你的光环有多少 更不知道你的暴光度 暴光频率有多高. 我不知道,你名片的长度有多少 也不知道,与你相称的有多少. 我不知道你的分量有多少, 也不知道欣赏你表演的有多少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街道 需要什么样的清洁工清扫 我不知道垃圾人的归类, 只好叹息,我不知道 这样的事情怎么处理为好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说得比唱的好, 做地比说的遭 这样的人是否多了, 这样的人是否不可缺少.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3673 次阅读|1 个评论
日本弟媳成为鲁迅兄弟反目导火索---鲁迅与其生活中的女人2
dragon513 2008-11-14 14:37
全文引自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renwu/200811/1114_2665_878226.shtml 她也不是没有过情绪波动,在鲁迅和许广平的通信录中,被称作某太太的她,在听说许广平怀孕后,也曾有过小小的失落和嫉妒。她告诉娘娘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先生带了一个孩子回家,自己因此很气忿。可她毕竟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小小的气忿过后,便是释然和欢喜,因为她认为大先生的儿子也是她的儿子,因此便原谅了一切,甚至对自己的情敌颇示好感,真心邀请许广平带着孩子来北京玩。 好多年后,海婴(鲁迅之子)在回忆录里,还曾感慨地说道:她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女性。她虽然没有文化,却能正视现实,能如此对待我们母子,称母亲为妹,视我为己出。鲁迅逝世之后,朱安定期和他们母子通信,字里行间,满是关爱之情。隐藏在她内心最深处的爱,终于被孩子激发出来,这也是她晚年或者是她一生中最愉快、最欣慰的情感释放和付出。按照她的朴素愿望,海婴若是能在她百年之后,为她披麻戴孝,便是她最大的幸福,因为这样她就不会做孤魂野鬼了。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广平和海婴都无法在她去世时,赶往北京。1947年6月29日晨,在这座坚守了23年之久的院落里,她终是一个人孤独地走完了她的人生。她死后,也没有办法按照她的愿望,葬在大先生之旁,而是安葬在北京西直门外保福寺村她婆婆鲁瑞的墓旁。 没有墓碑,没有行状,一如她生前一样寂寞和凄凉。 轻柔地握紧老虎尾巴 差不多是鲁迅搬进西三条胡同这座小院的一年之后,一位年轻的女学生,怀着好奇而又激动的心情,贸然走进这座院落,也从此走进了鲁迅的心。 她叫许广平,是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学生,当时身为北大教师的鲁迅也在这所学校兼课,授讲《中国小说史略》。对于这位传说中怪僻可怕的先生,她和同学们起初是好奇,甚至有些敬畏,可时间长了,才发现他是那样的幽默和平易近人,渐渐地,也敢和他亲近,甚至敢于对他淘气和放肆。 1925年3月间,即将毕业的许广平,由于学校的动荡和前途的迷茫,便壮胆给自己敬爱的先生写一封信,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苦闷。那时她还是个有些天真、有些调皮的学生,也是知道鲁迅包容,甚至疼爱自己学生的,因此在信中,针对自己的苦闷,她才敢认真却又活泼,坦诚又略带俏皮地询问道:先生,有什么法子在苦药中加点糖分?有糖分是否即绝对不苦?同时要求鲁迅能够拯拔得一个灵魂就先拯拔一个。 这封信是3月11日发出的,在接到信后的当天夜里,鲁迅就为她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因此,13日一大早,许广平便收到了先生的复信,这让她非常感动。而信里头,头一句便是称她为广平兄,更是让她受宠若惊。当他们通信到第六封时,已经完全无拘无束的许广平又显淘气本色,自称为小鬼。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月的时间里,双方来往书信达12封之多,而且几乎每一封书信,鲁迅都是当天即复。 随着对先生的好感不断增加,她的好奇心也愈发旺盛。1925年4月12日,她拉着自己的同学林卓凤,贸然前往西三条胡同,探险先生的秘密窝。她看到了什么呢?一座不大的四合院,一个栽着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小花园,以及正屋中间后面加盖的,面积仅10平方米左右的平顶灰棚(即鲁迅的书房兼卧室,俗称老虎尾巴),房间的摆设,也不过是旧箱子、旧写字桌、旧藤椅,以及一张铺板搭成的单人床和一个简单的多层书架。 对于一位堂堂的北大教师而言,这样的蜗居实在是显得太过简朴,甚至有些寒酸。可在许广平的眼里,这一切却显得诗意而浪漫。她在信中写道:归来的印象,觉得在熄灭了的红血的灯光,而默坐在那间全部的一面满镶玻璃的室中时,偶然出神地听听雨声的滴答,看看月光的幽寂;在枣树发叶结果的时候,领略它风动叶声的沙沙和打下来熟枣的勃勃;再四时不绝的多个多个、戈戈戈戈戈的鸡声:晨夕之间,或者负手在这小天地中徘徊俯仰,这其中定有一番趣味,其味为何? 如果从1925年3月11日双方第一次通信算起,到当年7月底,信件往返达41封之多,抛开邮递的时间不计,两人的通信从未间断。根据《 鲁迅日记 》的记载,仅7月份,许广平去鲁迅家5次,给鲁迅写信6封,差不多两三天就有一次联系,这还不包括鲁迅去女师大上课时的见面。正是在这样异常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中,师生之间的鸿沟慢慢填平,感情之间的距离也渐渐拉近。双方在通信中的称呼,日益亲切,甚至开始有了甜蜜的味道。在7月中下旬的通信中,许广平愈发大胆,甚至颠倒辈分,开始娇憨地称鲁迅为嫩弟、嫩棣棣,由此观之,大概也是从这个时候起,两人的感情开始慢慢浸过忘年交和师生情的界限,悄无声息地向爱情的方向漫延。 1925年8月间,由于学校风潮的原因,警方强行介入,身为学生积极活动分子的许广平被赶出校园,无处可栖,只好在鲁迅家里暂避了一个星期。这期间,鲁迅请她替自己誊抄旧杂志上的文章(即后来收入《坟》中的那几篇长文)。能为恩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许广平自然乐意,而且非常积极。一次,她在一天的时间里就抄了一万多字。当她把抄好的稿子交给鲁迅时,鲁迅非常惊讶,一边心疼地抚摸着她的小手,一边责备道:你为什么要抄得这么快这么多呢!细微的举动里,满是关爱之心和怜惜之情。 然而,纵是有浓烈的爱意存在,可鲁迅却不敢直面,他一直在努力克制自己的情感。当时已经44岁的鲁迅,本是打算陪着朱安这个母亲送给他的礼物做一世牺牲,并以一种苦行僧式的禁欲生活,痛苦地表明着一种道德的姿态。而面对许广平的爱情,他觉得自己实在不配,无论是年龄、长相,还是生活条件、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更何况,身为名人,身为老师,身为长者,他都无法跨越朱安这个现实的、伦理的以及心里的坎,正如他所说:异性,我是爱的,但我一向不敢,因为我自己明白各种缺点,深怕辱没了对方。 于是,当许广平勇敢地向鲁迅大胆示爱时,他不敢答应,而是列举出自己的种种不配来,然后问道:为什么还要爱呢?许广平答道:神未必这样想!《神未必这样想》是英国诗人勃朗宁的一首诗作,主要讲述了一对恋人,由于男的因年长很多,不敢结婚,10年后,女的委身于不爱之人,而他仍是单身,最后和一位女伶结识,结果是4个人都很不幸。诗人的本意是鼓励人们大胆追求自己的真爱,否则违反天意。这首诗也是鲁迅在女师大上课时点评过的一首诗作,却不料被许广平拿来还给老师。对此,鲁迅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是说她中毒太深。嘴上如此说,他的心,却未必这样想。也许正是这句话,让他开始勇敢起来,慢慢解开自己身上那些传统的、伦理的、道德的重重枷锁。 面对鲁迅的谨慎和犹豫,许广平要主动得多,也决断得多。1925年10月,一个深秋的夜晚,在这座小院的老虎尾巴书房里,27岁的许广平主动握住了鲁迅的手,鲁迅报以轻柔而缓缓的紧握。终于,他对她说:你战胜了!有关他们示爱的细节,许广平在《为了爱》的诗篇中描述道:在深切了解之下,/你说:我可以爱。/你就爱我一人。/我们无愧于心,/对得起人人。 热恋中的许广平,还写了一篇情绪激昂的散文诗《风子是我的爱》,她在诗中明确地表达了他们的爱情宣言:不自量也罢!不相当也罢!同类也罢!异类也罢!合法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于我们不相干,于你们无关系另外,在鲁迅主编的《国民新报》副刊上,还特地编发了她的《同行者》一文,宣称她不畏惧人间的冷漠,压迫,一心一意的向着爱的方向奔驰。 这一番大胆热烈的表白,无疑向世人表白了他们的爱。在旧式婚姻的囚室里自我禁闭20年之后的鲁迅,终是大胆地跳了出来,亮出自己的态度,拥抱自己的爱情。然而,这个时期的鲁迅,除却短暂的欣喜之外,他的心情依然复杂而沉重。就在他们相互表白爱情的第二天,即1925年10月21日,鲁迅一气呵成地完成了一篇以婚恋为题材的小说《伤逝》。这是他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在小说里,他表达了一种对于新式婚姻最终依然走向悲剧的忧虑,甚至说是一种恐惧。按照他敏感而悲观的气质,他不自信,或许不相信他和许广平的未来,会有一个乐观的答案。 自然,忧虑终归只是忧虑,一时的情绪罢了。实际生活中,他还是非常欣喜自己的爱情。正如1925年底他在散文《腊叶》中将自己比作将坠的病叶那样,感激有幸被人怜惜,并被摘下来夹进书页保存。当时,他的好友孙伏园问他为什么要写这样的题材,他答道:许公很鼓励我,希望我努力工作,不要松懈,不要怠忽;但又很爱护我,希望我多加保养,不要过劳,不要发狠。这是不能两全的。热恋中的幸福滋味,溢于言表。 耐人寻味的是,自从他们明确恋爱关系的1925年10月之后,一直到1926年8月他们离开北京之前,他们的交往却突然淡了下来。这期间,许广平仅给鲁迅写了3封信,其中一封还是对稿件的说明,而鲁迅则一封也没有回,更没有主动写信。或许有工作紧张忙碌的缘故,可与其形成对比的是,这期间鲁迅依然在大量回复朋友的来信。根据《 鲁迅日记 》的记载,这期间,许广平也不曾像以往那样频繁拜会鲁迅了,仅去了3次,而在最初频繁书信往来的那5个月里,却达7次之多。真正的缘由我们不得而知。根据善良的猜想,可能是缘于一种对朱安的尊重吧。 那个时候,除却以文学方式隐晦地表达他们的爱情之外,还不便于对世人特别是家人公开他们的爱情。他们的爱,只能悄悄地藏在心中。他们必须寻求一个机会,寻找一个理由,冲出这座禁锢情感的小院,圆满他们的结合,培育他们的爱情。 1926年,鲁迅的好友林语堂在担任厦门大学国学系主任后,知道鲁迅在北京遭遇到一些麻烦,便热情地邀请他去厦大执教。而许广平也正好这一年毕业,家在广东的她自然要回南方。于是,两人有了可以同行的最好理由,无论对他人,还是对他们自己。 1926年9月2日清晨7时,鲁迅从上海乘新宁号轮船赴厦门;同日清晨8时,许广平乘广大号轮船赴广州。对于他们而言,新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历史的目光,也终是热切地追随他们而去。可北京小院的故事,却在这一刻悄然落幕。大概没有人记得,小院里还有一位孤独的女性,陪着年老的婆婆,在一个只有两棵枣树的寂寂院落里,默然独守。 相关链接: 羽太信子的另一面:贤妻良母的典范 高建军 在阅读有关周作人的一些材料的时候,忽然对周的夫人羽太信子有了一点兴趣。她是日本人,随周作人来到中国,并最终死在这里,于她来讲也算客死异国了。许多写周作人的文章都会捎带零星地涉及一些她的行迹,其中有赞有弹,褒贬不一。但有一点,大家似乎不约而同,即,她对周作人生活和人生道路的影响非同小可。周作人一生中至少有两件大事,羽太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一是周作人与乃兄鲁迅的决裂,一是周作人七七事变后没有南下而留在北平,并最后落水出任伪职。 关于前一件事,最有代表性,大概也最为可信的记述来自周建人。周建人似乎对这个日本嫂嫂颇有微词。他在《鲁迅与周作人》一文中有如下的记述:增田涉说:他(指鲁迅)常买糖果给周作人的小孩(他自己那里没有小孩),周作人夫人不让他们接受而抛弃掉。他用充满伤感的话说:好像穷人买东西也是脏的,这时候使我想起他常说的寂寞这个词来。鲁迅对我说的是,他偶然听到对于孩子有这样的呵责:你们不要到大爹的房里去,让他冷清煞。在周建人看来,鲁迅与周作人夫妇的隔阂主要源于彼此生活方式的不同。羽太信子惯于挥霍,可以说挥金如土。鲁迅不仅把自己每月的全部收入交出,还把多年的积蓄赔了进去,有时还到处借贷,自己甚至弄得夜里写文章时没有钱买香烟和点心。而鲁迅则自奉甚俭。自己挣钱别人花,花钱的人又不心疼,过于大手大脚,且理直气壮,鲁迅看不过,气不顺,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劝过周作人,但周作人作不了夫人的主,大哥的规劝只当耳边风。后来,羽太还把她的许多亲属接来一起住,一切吃穿用度完全日本化,花销就更大。 终于导致鲁迅先是分炊,后彻底搬出八道湾。鲁迅在1926年6月11日的日记中记载那天下午他去八道湾取东西,与弟弟和弟媳发生的一场冲突。中有其妻向之述我罪状,多秽语等语。至于究竟是什么秽语,外人不得而知,虽后人多有揣测者,但到底只是揣测而已。根据鲁迅这个记载判断,这个羽太信子的性格可能是相当泼悍的。对这一性格特点,周建人还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早在辛亥革命前后,他(周作人)携带家眷回国居住在绍兴时,他们夫妇间有过一次争吵,结果女方歇斯底里症大发作,周作人发愣,而他的郞舅、小姨指着他破口大骂,从此,他不敢再有丝毫得罪。相反,他却受到百般的欺凌虐待,甚至被拉到日本使馆去讲话。周建人说周作人是意志薄弱、性情和顺,却不辨是非。鲁迅对周作人的评价是昏。这兄弟俩的意见倒也一致。看周作人的文章,觉得他是那么渊博、见识又是那么卓超,但在世事上、大节上的处理与选择却又如此出人意表。用乾隆皇帝对纪晓岚的评价读书多而不明理来评价周作人大体不错。这一事件中,羽太信子起的作用确实不容忽视。 至于七七事变后,周作人没有南下而留在北平并最终落水出任伪职一事的原因,周作人自己及相关人等,都给出了不同说法,这一点人们都耳熟能详了,不用细表。但个中真相却谁也说不清,至今也没有个大家都认同的结论。不过官方的评价似乎还是汉奸,这一顶帽子想拿下来也难。1937年后周作人留在北平,这件事中羽太信子扮演了什么角色,我也没有见过专门讨论此事的文章。估计一是不好写,一是当事者多三缄其口,一是这事本身并不重要,所以人们也就不去关注了。如果考虑到羽太信子在促成他们兄弟反目中的重要作用,也就可以想象得出她对周作人当年决定去留的影响了。其实,从鲁迅和鲁迅母亲及朱安搬出八道湾以后,八道湾的实际主人就已经是羽太了,鲁迅其时就说过,八道湾就剩下一个中国人了。虽然鲁迅搬走以后,周建人又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但不久也去了上海。这样,周作人实际上已经处于日本人(羽太信子和她的娘家人)的包围之中。加上羽太信子泼悍的性格,周作人无论生活上、还是精神上恐怕都要受制于她吧。许多人喜欢从更深层的原因分析周作人的留平与落水,我倒更愿意相信羽太信子的直接而巨大的作用。 羽太信子不仅对自己丈夫的人生道路有着负面的影响,她对自己的妹妹芳子(也就是周建人的妻子)的成长也没有起到好作用。俞芳引述鲁迅母亲的话说,芳子长年和信子在一起,受信子影响很大,比如,贪图享受,爱虚荣,怕过艰苦的生活,对周建人不够体贴,不太近人情等等。 以上说的羽太信子基本上是一个灰色的,甚至是不光彩的形象。但也有一些人的文章记述了她的生活的另一面。鲁迅母亲说信子勤劳好学,有上进心。她对鲁迅母亲的照顾也不能说不上心,比如,鲁迅母亲有肾炎,需要吃西瓜,为了让她在冬天也能吃到西瓜,信子就想出了煎熬西瓜膏冬天保存的办法。这让老人家很满意。信子对周作人和孩子们的照顾也周到得很。另外,徐淦《忘年交琐记》长文中专有一节记羽太信子。徐文说:上街采办,下厨做饭,扫地抹桌,洗洗刷刷,全由羽太信子里里外外操劳不停。她完全是日本型的贤妻良母,鞠躬如也,低声碎步,温良恭俭让,又极象绍兴的老式妇女,使我一点也看不出从前知堂当教授,做伪官领高薪时她会变成阔太太,如今过苦日子才变成这样勤劳朴素。文洁若先生在《晚年的周作人》文章中,记了羽太信子的两个小细节,很能说明一点什么。其一,周作人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生前,每餐必先在牌位(周氏兄弟母亲鲁老太太、周作人女儿若子、周建人儿子丰三的牌位)前供上饭食,然后全家人才用膳。其二,羽太信子病笃说胡话时,讲的居然是绍兴话,而不是日语,这使周作人大为感动。这第二个细节是文先生听来的,她自己并未亲见。而据徐淦记述,羽太信子是说不上几句像样的绍兴话的。如果文先生记载的这第二个细节可信的话,倒真是让人感慨的。 总的来讲,羽太信子只是一个普通的日本女人,她因为嫁了一个有大才、有大名的丈夫而为世人所知。她又因为身处一个夫妻各自所属民族国家之间激烈争战的时代,而身不由己地多多少少地卷入了。这种民族国家之间不正常关系对个体的影响体现在她身上,就是她的丈夫在民族大节上的首鼠两端、进退失据,终于堕入魔道,也使她在战争之后的生活受到连累。设若在一个和平的环境中,她也许能够平平静静地、更感幸福地走过一生吧。不过,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要是要求她在当年那样的历史关口,敦促自己的丈夫离开北平南下救亡也是不现实的,也是苛求她了。更何况她的见识、她的民族属性也使她不能这么做呢。
个人分类: 心得偶记|3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日本弟媳成为鲁迅兄弟反目导火索---鲁迅与其生活中的女人1
dragon513 2008-11-14 14:33
全文引自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history/1/renwu/200811/1114_2665_878226.shtml 日本弟媳成为鲁迅兄弟反目导火索1 鲁迅故居里的悲欢传奇 段战江 1919年,鲁迅到北京已经7年有余,二弟作人来京已两年有余,鲁迅在教育部工作,同时兼任北京大学讲师,二弟作人也成为北京大学著名的文学教授。兄弟两人工作稳定,经济宽裕,算是在北京稳稳地扎下根来,因此,鲁迅决计把母亲和三弟建人也从绍兴接过来,在北京置个新家,这样全家人团聚一起,可以美美地享受天伦之乐。 离开,无奈而又决绝 1919年的2月,鲁迅花了3500元大洋,买下了北京西直门内公用库八道湾11号的一处大院子。 当他搬出这座院子时,心里满是伤痛、疲惫和委屈。 可以说,他是被自己最亲的人撵出来的。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外,他实在想不通,心里非常气懑。身为周家的长子,由于家道中落,父亲早逝,他早早就承担起养家的重任,特别是对小自己4岁的二弟作人,更是疼爱有加。 这是一个三进的大四合院,宽敞豁亮,他早已计划好,后院留给老二和老三住,那里的北房朝向好,院子幽静宽敞,适合二弟安心读书,也方便小侄子们自由自在地玩耍;中院留给母亲和原配夫人朱安住;自己就住到前院的前罩房,虽说屋子背光,有些阴冷,可只要全家人能够其乐融融聚在一起,他已经非常满足。 怀着兄弟永不分家的美好愿望,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兴冲冲地营造这个新家。近乎9个月的时间里,从找房买房、整修房屋到购置家具、栽植花木,以及安装自来水、联系搬家等一切事务,几乎都由他一人包办。当时,三弟还在绍兴老家,二弟则突然向学校请假,带着太太羽太信子和孩子到日本探亲,一直到8月间才带着妻儿和小舅子羽太重久优哉悠哉地从日本返回北平。那时八道湾的房屋修缮尚未完工,鲁迅又忙着联系,临时安排二弟一家先住在别人家里,直到11月下旬才搬进八道湾。12月份,鲁迅又独自一人回到绍兴,认真安排把母亲鲁瑞、夫人朱安以及三弟建人等举家迁往北京的诸多繁琐事宜。对此,鲁迅毫无怨言,只是任劳任怨地扮演着一个老大哥、好大哥的角色。 鲁迅觉得,一个13口的大家庭,虽说不免有些磕磕碰碰,可只要相互体谅,彼此忍让,一切都会好的。他是大哥,自然更要起到表率作用。当时,他和作人的工资都不低,两个人加起来,每月至少有600元左右,而当时一个普通北京市民,每月的基本生活费也就两三块大洋。然而,掌管大家庭花销的羽太信子,花钱却是大手大脚,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奢侈地步。这位人格和心理都有严重问题的日本弟媳,并非出身富家,可是派头极阔,架子很大。家里雇用的男女仆人就有十多个,而且往往饭菜不合口味,就要撤回厨房重做。更令人不堪忍受的是,她还把自己的许多亲属从日本接来同住,而且一切穿着用度,都要日本货。如此大手大脚地花销,经济自然紧张。许多年以后,鲁迅总感伤地对别人谈道:我总以为不计较自己,总该家庭和睦了吧,在八道湾的时候,我的薪水,全部交给二太太,连同周作人的在内,每月约有600元,然而大小病都要请日本医生来,过日子又不节约,所以总是不够用,要四处向朋友借,有时候借到手连忙持回家,就看见医生的汽车从家里开出来了。我就想:我用黄包车运来,怎敌得过用汽车运走的呢? 鲁迅也曾婉转地劝说过,却不料妨碍了这位日本弟媳的权威,惹她讨厌起来了。二弟作人也劝过、吵过,可患有歇斯底里症的信子,却有发癫的撒手锏,于是,信子一装死他(周作人)就屈服了。这位书呆子气的二弟,要天天创造新生活,则只好权其轻重,牺牲与长兄友好,换取家庭安静。对此,鲁迅除了忍耐,又能说什么好呢? 鲁迅能忍,可信子不能。她先是觉得同一屋檐下的小叔子(也是她的妹夫)建人不顺眼,因为那时建人刚刚来京,一时找不到工作,没有收入,便经常遭到她明目张胆的蔑视。鲁迅心疼三弟,并帮三弟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当三弟提出要其妻羽太芳子(羽太信子的妹妹)去上海共同生活时,这位性情近乎变态的姐姐,竟诱劝妹妹说出不去上海、不离婚,要陪姐姐这样绝情的话。 是他们兄弟太软弱了吗?以鲁迅坚硬的性格,他本是无法容忍,可这都是周家的家事、家丑。面对这样不讲理的弟媳,他又能怎样?他只是太过疼爱自己这位颇有才华的二弟。便是为二弟着想,他也只有忍。 这位读书多而不明理的二弟,有时实在窝囊。一次夫妇争吵,结果信子是歇斯底里症大发作,二弟的小舅子、小姨子指着他破口大骂,他却只会发愣。从此,他不敢再有丝毫冒犯,相反,他却受到百般的欺凌虐待,甚至被拉到日本使馆去讲话。对此,鲁迅也只能恨铁不成钢地埋怨二弟一句真昏罢了。 鲁迅还记得,1923年7月19日上午,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昏昏的二弟突然给他递交了一封信,要他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但没有说出任何可以让人弄得明白的理由。他想问个明白,后邀欲问之,不至。半个月后,他终于明白,兄弟怡怡已成历史,信子的毒舌,终是在兄弟之间残忍地拉开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他不知道信子说了什么,但他知道一点,那就是她想让他永远地走开,从而独霸八道湾。 能吵么?能闹么?不能。为了兄弟的安静,也为了自己的解脱,最后,鲁迅无奈而又决绝地搬出了八道湾。后来,他为此特地给自己起了一个宴之敖的笔名,并作了解释:宴从门(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也就是说,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逐出的。 蜗居里面没有家 砖塔胡同61号。这座院落,是她自愿跟着大先生搬进来的。 她叫朱安,是她尊称的大先生鲁迅明媒正娶的大太太、大师母,所以,她想跟着他,也必须跟着他。当初大先生搬离八道湾之前,曾征求她的意见时,问她是愿意留在八道湾还是回绍兴朱家,并强调说如果回绍兴,他将按月寄钱供应她的生活。她想了想,说:八道湾我不能住,因为你搬出去,娘娘(鲁迅的母亲鲁瑞)迟早也要跟你去的,我独自跟着叔婶侄儿侄女过,算什么呢?再说婶婶是日本人,话都听不懂,日子不好过啊。绍兴朱家我也不想去。你搬到砖塔胡同,横竖总要人替你烧饭、缝补、洗衣、扫地的,这些事我也可以做,我想和你一起搬出去她很清楚地知道,大先生不喜欢她,可也离不开她的照顾。因此,1923年8月2日,一个雨后的下午,大先生便带着她一起迁居砖塔胡同61号。 在那个地方,他们一起生活了差不多9个月。虽说依然分室而居,可这一段时期是她和大先生结婚17年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单独相处时间较长的时期。这个时期,她是抱着很大希望的。因为她想通过好好地服侍他,一切顺着他,那么将来总会好的。搬出去不到2个月,大先生的肺结核复发,她便尽心尽力服侍。病初发时,大先生菜饭不进,她便在厨房里,精心煮些 米汁 ,或熬点鱼汤给他滋补身子。待大先生的病稍有好转,她又细心地把米碾碎,烧成容易消化的粥糊,加上熟肉给他开胃,自己却从不沾口。这些在大先生的日记里都有记载,却并不明指是她所为。虽说这一段时期,两人同桌吃饭,可饭桌上谈话依然很少。她若开口,无非是问问菜的咸淡口味是否合适,大先生的反应,或点头,或答应一声,然后两人继续静静地各自吃饭。大先生对她冷淡,十几年来一直如此,她早已习惯,可对她太过刻意的回避,还是让她不免伤心。大先生倒是很有办法,把一只柳条箱的底和盖放在两处,箱底放在他的床下,盛放需要洗涤的衣裤;箱盖朝上,放在她屋门口,盛放替换的干净衣裤。这样她连向他讨要脏衣裤,唠几句家常话的机会也被体面地剥夺了。十几年的夫妻,交流竟要简约到如此地步,足令我们后人莫名惊诧了。 待到第二年5月,他们搬到西三条胡同21号的那个院落时,情况依然没有丝毫改观。大先生始终抱着陪着做一世牺牲的打算,要和她冷战到底,她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但比起当初她尊照娘娘的话,为大先生做了一条棉裤,竟被他扔到院外时的火爆行为相比,这样的冷漠姿态,倒显得礼貌许多,客气许多。她没有读过书,没有留过洋,爱情是什么东西,她不懂,自然说不出没有爱的悲哀,也说不出无所可爱的悲哀。她没有大先生想得透彻,可困在无爱的婚姻里,她的痛苦不见得比他少,只是一个在沉默中警醒,一个在沉默中麻木。若是不谈情,也不说爱,那么作为形式上的丈夫,大先生还算是称职的,他始终不断给她的娘家寄钱;她生病时,他也会亲自送她去医院,并搀扶着她上下黄包车;他每次买些点心回来,先让娘娘挑拣,然后就让她挑选这些细节,终是少得可怜,可已经让她相当释然和安慰了。她反复对别人讲周先生对我不坏,彼此间没有争吵,这样的相敬如宾,便是她一生得以知足的现实幸福。 好在是,她还有娘娘陪伴。她爱娘娘,也是同情娘娘的。在她15岁那年(1893年),娘娘的公公介孚公为给几位亲友子弟求通关节贿赂了主考官,却因家仆的莽撞而案发入狱,判了很重的罪名,周家也因此衰败下去。娘娘的丈夫周伯宜更是可怜,因科考案发,不但被取消了考试资格,永不能参加科考,而且连以前取得的秀才资格也被削去。大受打击和刺激的周伯宜,第二年就大病不起,苦撑一年后,最终还是离开娘娘而去,年仅35岁。更不幸的是,两年后,娘娘的小儿子椿寿也因急性肺炎而夭折。一连串的灾祸,使得年近不惑的娘娘,愈发把全部希望都放在长子身上了。 她并不漂亮,而且比鲁迅大了整整3岁。便是在周作人的眼里,大哥的这桩婚事也是十分不高明,是很对不起人的。可深受丧夫、丧儿等一连串打击的鲁老太太却很是喜欢。自然,鲁老太太认定朱安,内心深处也有她的一些情结和理由。当初,她比自己的丈夫周伯宜,也要大上3岁,而且,她这样的新媳妇一过门,便喜运连连。先是过门不到半年,周伯宜就考中了秀才,又过了几个月,即1881年9月25日(农历八月初三),身为周家长子的鲁迅诞生了,鲁老太太也因此被人称为旺夫宜子的贤内助。大概在鲁老太太的心思里,也期望朱安能够像她一样,为周家冲冲喜,给自己的长子带来幸运和幸福。 当时,周家的处境非常糟糕,对于鲁老太太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公公周介孚还深陷狱中,丈夫又刚刚故去,儿子又都太过年少,所以主意也只能自己拿。那时的鲁迅,17岁不到,正在南京水师学堂读书,对于由鲁老太太一手包办的婚姻,并不知晓。 后来家里人写信告知,鲁迅先是一口回绝,要朱家姑娘另嫁。可鲁老太太以为,亲事是她主动托人向朱家提出的,自己没有理由提出退婚。况且这门亲事,亲友四邻都已知道,提出解约,对周朱两家的声誉都不好,无缘无故被退婚,朱安姑娘日后又如何嫁人?好说歹说,鲁迅终是不情愿地答应了。 朱安自然记得这段未过门便荡起的抗婚风波。她还记得,大先生也曾对她提了两个条件:一要放足,二要进学堂。可她已经是20岁的大姑娘了,一来小脚已经定型,无法放大;二来觉得妇道人家读书不太好,进学堂更是羞得慌。后来大先生也没再坚持,并一口答应说几时结婚几时到。 当时,江南水师学堂的学制是9年,也就是说,鲁迅有9年的时间,可以合情合理地推拖。而在这漫长的9年时间里,鲁迅的心理思想如何变化,她都不懂,也无从知晓。她只是坚持默默地等待,等待9年后,周家会给她一个说法,一个归宿。 这期间,每听到大先生的消息,她都会担惊受怕。1899年,也就是订婚的那一年,大先生突然转校,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两三年后,即1902年,他又去日本留学。对于大先生的学识和抱负,她都不懂,便是这个小她3岁的未来丈夫,她也是非常陌生。也许她是见过大先生寄往家里的那些意气风发的照片,也曾持有过甜蜜的幻想吧,可更多的,恐怕是一种源于自卑的忧伤,害怕大先生不想要她,会远走高飞,不再回来。 她不相信自己,也不了解鲁迅,可她信任娘娘。依照娘娘的性格,她肯定要给朱安姑娘一个说法。1903年,鲁迅在赠给好友许寿裳一首《自题小像》的七绝诗,诗云: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黯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诗中透露的正是鲁迅对于这段婚姻的苦闷。鲁老太太对于他的心意,不予体察和理解,看似霸道,实则只是要兑现一个9年的婚诺,为一个寂寞的人儿讨个说法。 1906年,鲁迅的小叔周伯升从江南水师学堂正式毕业,当年,鲁迅差不多是和这位小叔同年入学,因此在绍兴老家的亲戚眼里,这已是鲁迅兑现婚诺的最后期限。何况,这时的朱安,已是年近30的老姑娘了。无论人情,还是道义,鲁老太太都无法容忍长子再推拖下去,甚至不惜以母病速回的谎言,把鲁迅从日本骗了回去。 这一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朱安终于被娶进了周家的大门,成为鲁迅的新娘。那一天,朱安特地做了一双大号的绣花鞋,以迎合新郎要求放脚的新思想。不曾想,脚太小,鞋太大,新娘来不及下地,宽大的绣花鞋就从轿上滚落下来,从而引来一阵哄笑。他就这样在母亲所导演的一场以喜剧形式出现的人间悲剧中扮演主角了。 而当揭开盖头,看到一位个子不高,身材瘦小,脸型狭长,脸色微黄,前额、颧骨均略突出,看上去似带几分病容的新娘时,新郎一声不响,只是脸上有些阴郁,很沉闷。那个洞房之夜,失望的鲁迅哭了一夜,第二天,他便搬进了书房,让她一人独守空房。婚后第四天,他又借口学习功课忙,逃也似的离开了伤心的故乡。 对于鲁迅而言,朱安只是母亲送他的一件礼物,他是替母亲娶媳妇,正如他对友人沉痛地说过: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而对朱安来讲,一切都是命,她只有无条件地顺从和忍耐。她只是嫁给了一个影子丈夫,不,他甚至连一个影子都不愿意给。此后十几年间,他在日本继续留学,他回杭州教书,他到北京教育部任职,她永远都是在他的世界之外。 对于这种尴尬得有些过分、冷漠得有些无情的挂名夫妻生活,她不是没有愤怒过,也不是没有抗争。有一次鲁迅回绍兴探亲,她借备席款待亲友之际,当众指责他的种种不是。可鲁迅听之任之,一言不发,保持沉默。事后鲁迅对好友孙伏园说:她是有意挑衅,我如答辩,就会中她的计而闹得一塌糊涂;置之不理,她也就无计可施了。她也曾改变策略,试图开明地劝他娶妾,以为这样就可以换来他的一点同情和温柔。 然而,她无法懂得鲁迅真正的寂寞和痛苦。她尊称为大先生的丈夫,对于这种包办的婚姻悲剧,有着清醒得近乎绝望的认识:在女性一方面,本来也没有罪,现在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们少的老的罪,又不能责备异性,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牺牲,定结了四千年的旧帐。陪着做一世牺牲!这种恨,这种痛,这种伤,又岂是语言可以形容? 从1906年结婚到1923年搬进这个小院的17年时间里,他和她,在寂寞里,在痛苦中,在恨与自恨、伤与自伤的交织纠缠之间,毁掉了最美好的年华,耗尽了最宝贵的激情。失败的婚姻里,可以没有爱,但不能没有责任。他甘愿承担一副精神和生活的双重枷锁,是因为他不能为她的幸福负责,却必须为她的生计和尊严负责。那个时代,朱安一旦被休,她将处于极其艰难甚至绝望的处境。而她,也选择了明智的沉默。她知道,不能给他爱的幸福,但至少应给他一份安静吧。 在这座小院里,她的生活重心便是安排大先生和娘娘的生活起居。她唯一的生活乐趣,就是在忙了一天的家务之后,坐在娘娘身边,咕嘟咕嘟地抽上几口水烟,然后闷闷地听着别人说话。间或有鲁迅的学生造访,青春欢乐的气息洒满院落时,身为大师母的她,只会自卑地将自己隐藏在黑暗的角落里。 这样的生活,毕竟太过单调,也太过乏味。身为女人,她难道就不曾想要孩子吗?想,她当然想。有一次,邻居小姑娘天真地问她:大师母,你不喜欢孩子吗?她淡淡地答道:大先生连话都不同我说,我怎么能有孩子呢? 已是四十六七岁年纪的她,内心的情感早已寂然,一片清冷。她老了,她累了。正如她所言: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看来我这一辈子只好服侍娘娘一个人了,万一娘娘归了西天,从大先生一向的为人看,我以后的生活他是会管的。 麻木是她保护自己的最好利器,沉默是她面对生活的基本态度。一年后,鲁迅在这座小院里收获了迟到的爱情,又一年过后,鲁迅带着他的爱情南下,并最终和许广平定居上海。就一个女人的直觉而言,她不可能没有察觉,也不可能没有触动。然而,她既没有闹,也没有吵,依然是在沉默中接受了一切。正如她所言:各有各的人生,我应该原谅他。
个人分类: 心得偶记|30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就是爱鲁迅
hep 2008-10-19 19:07
今天是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的逝世纪念日。 我在中学的时候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文章,也买了很多鲁迅的文集,几乎每本必读,尽管并不是非常懂里面的深层含义。如今虽然不怎么看了,但每每想起,则不禁感叹鲁迅先生的深刻的思想与老练的文笔。 今天上午和师兄去逛地坛书市,在嘈杂的人群之中,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书摊。当我再次看到鲁迅作品的时候,仍然是那么高兴。拿到手里翻看,仍然是那么喜爱。 虽然如今很多人都有意无意地攻击鲁迅,比如我初中班主任就曾经流露出过这种倾向,但是我的看法不会因此而变。伟大的人,必有其伟大之处!
个人分类: 杂感随笔|2722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百草园到全球金融危机
wind 2008-10-11 22:53
每次在高速路上看到两侧如画般的山水,都禁不住感慨江南真美。而江南十分美,绍兴九分九,国庆长假我将重点放在了绍兴,跟着教科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重温了鲁迅的少年时光;参观了周恩来祖居,拜访了蔡元培故居,顺道了解到原来少小离家老大归的那位乡音居然也是绍兴话;在沈园听忧国忧民的陆游和唐琬唱钗头凤,不知怎么听出梁山伯和祝英台原来是表兄妹。真是不虚此行! 当然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绍兴的人才辈出,从古代的大禹,历代的状元名流,到近代中国的蔡元培,竺可桢,马寅初和鲁迅等,他们不仅仅影响一所高校或一门学科,而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就是现在的政治高官和学术院士中,江浙一带也可谓半壁江山。究其原因:都是豪门望族,衣食无忧,几代人之积累也;由此导致的教育水平高,就连落寞鲁迅上的三味书屋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上的 重点,很多人那个年代就开始留学海外;求知上进已经成为了地域文化,榜样的力量,清晰的目标。走的时候都有些崇拜这个地方了。 但是回来就听到原绍兴书记等十余绍兴高官因官商合作而入狱,充分证实了我最近一直想的一个问题:人这种动物真是太假了。从去年的正龙拍虎,到地震时新闻联播里的假捐款镜头,瓮安的俯卧撑事件,事实也许永远不等于真相,而人们就是热衷于制造这样的事实。教授们做着不痛不痒的项目谋生,发着没有用的论文主动报奖,动不动国内领先达到国际水平;水保工程师们 编 着也许从来也不会实施的方案去拿批文,评审会上专家说得冠冕堂皇,原本认为这种装文化是我党长期对上负责的习惯导致的,或许也是社会发展特定阶段的现象。而民主台湾的阿扁从台湾之子到台湾之耻告诉我这可能是人的通病。三鹿奶粉事件前不久央视还信誓旦旦做一档1100道监测关的背后为其做足广告, 可事实上4、5年以前开始,10吨的源奶,要加六七瓶双氧水,二三十盒庆大霉素,4-5毫升的维生素C,10-15斤的蛋白粉,20-30斤的乳清粉,4-5斤的脂肪油,甚至有时候加碱加过头了,还会加点硫酸来中和 。伊利、蒙牛,什么免检,什么驰名商标,尽他妈扯淡!这个世界上东西多是假的,人多是装的,不然何所谓门面。一个假装的世界背后是人丑陋的贪婪,是贪婪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也是贪婪造成的假装导致了巨大的内耗,那些无辜的肾结石小孩,还有波及世界的金融危机,让金融危机来的更猛烈些吧!重塑这个世界。 看看身边一个个善良的同类,还是有点积极起来。我们人这种动物的生活日新月异,可以说越来越省事,但却很难讲更轻松和愉快。按照我以前想的,个体人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保障整个种群的延续。人的所有活动,包括政治上建立国家,设计不同制度,经济中的各类规则,文化上的不同表现都可以理解为特定阶段维持这个种群生存的法则,当条件发生改变,伟人们就会探索更加适合的法则,一步步我们已经从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军国社会走到今天。所以当资源越来越稀缺,种群规模越来越大,个体生存越来越辛苦是可以理解的,当你克服困难让你这个个体或更多的个体生活得更好,你就为这个种群做出了贡献,这就是你生存和奋斗的意义。所以当假装成为一种文化,影响到种群生存的时候,一定是到了调整规则的时候了。 是通过制度,还是宗教,还是我们不知道的方式来完成这样的改变,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每一个这种动物都有义务做到,当我们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仅仅只消耗了地球上的资源,也不仅仅只是留下了一些废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4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