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惯性思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研十问之“反刍消化”阅读学术论文
热度 1 uestc2014xiaoyu 2019-11-24 20:02
反刍( chú )俗称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顾名思义,针对于科研训练,指已经开始有目标有倾向的寻找问题,在前奏思考理解的基础上,开始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了。 说到反刍消化,基本已经进入我们读论文的最后阶段也是最关键阶段。这是我们所有创新创意、灵感迸发的阶段,也是我们开始登堂入室,初步产生作品的阶段。这个阶段离不开前面两步的积累,某种程度上,前面两步中的部分动作有可能与第三步的 “ 反刍消化 ” 形成局部迭代。比如,细嚼慢咽的时候,可能会发现问题,直接开始局部反刍;反刍消化的时候,也有可能发现某个问题当时并未做到细致和透彻,就需要反过头来,继续细嚼慢咽。 反刍消化阶段,“半消化”的食物主要指第二阶段创意本上的 idea ,这时每个 idea 的可行性分析与技术论证,是消化的主要动作。某些同学,在反刍消化阶段,就能够完成整个课题的关键设计、计算和验证工作;如果是这样,说明你运气是爆棚的。因为,很多时候,即便大家已经进行了算法设计,开始了数据实验,也有可能被推翻重来! 那么,到了反刍消化的时候,我们需要强化这样几个科研思维,并尽量避免几个误区。 1 、打破惯性思维,多问为什么 反刍消化不是单纯的理解,而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推陈出新,进而帮助我们推衍新的 idea 的一种科研路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打破原有的惯性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当发生条件、数据、结论矛盾的时候,敢于去质疑任何一个已经被证明的环节。因为我们做科学研究,某些时候追求的是全局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前几日,看到某本书的里一句话 “ 当我们习惯了,就习惯了,但是孩子不这么看,他们会发现问题,他们会觉得不正常,他们会质疑这些,他们会有新的想法。但是,我们不是,只是因为:习惯了。 ” 当时,深受触动,是啊,为何我们就习惯了呢?因为惯性思维,因为大家很容易被已知经验条件束缚住,形成思维的盲点,进而也就失去了创新和发现真理的机会。拥有敢于质疑定论的勇气,同时小心求证,不断探索,才能真正的破除惯有思维的束缚。 2 、技术推演不等于逻辑证明,有效性与正确性是辩证存在的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人工智能再一次推向高潮。面向行业和领域应用的大数据挖掘,给经典学科的研究范式带来巨大冲击。一个传统行业走向智慧化,需要经历电子化、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这样的四个阶段。由业务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进而方法论也从原有的严谨逻辑推理和定理证明,走向实证数据科学的新范式。这意味着,我们对应科学问题的学术研究,也要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方法论要变革、科研路线和思维也要变革。 很多做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核心算法研究的同学和老师们,有一个感受,那就是这方面的很多研究,落实到实验角度,就需要做大量的调参工作,模型的有效性很难做到完全通用和泛化。这里我们无法用简单的数学定理证明,告诉研究者哪个算法最好;但是,在不同的数据集(实际业务数据和应用)上、不同的参数调整,会带来一个直接的结果,告诉你这个算法就是有效的。此时,为什么参数要这样调整?这样的参数配置是不是最优的?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可以说,某种程度上研究有效比单纯的正确性更重要。顺理成章,反刍消化的时候,技术方案的论证和推演不等于逻辑证明,只要你的数据分析方案是有效性,哪怕是一个特定问题,也是有价值的。 当然,这个观点不是普适的,涉及到不同学科,学术论文的方法论,略有不同。比如数学、物理等,还是需要严格的逻辑证明。但是对于时下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是比较适用的。 3 、多维度对比,进一步夯实思维的缜密性 反刍消化的时候,需要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角度和层面的技术路线,进行横向、纵向的多角度对比。在对比论证的过程中,科研人员能快速掌握同行的研究思路,并且定位出自己的技术优势。科研创新可以简单分为三个层次,一种叫应用创新,指的是同一个技术,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行业,将思维进行创新迁移;一种叫技术创新,指将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做整合与嫁接,用于解决同一个或同一类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会有部分技术的创造性发明;第三种叫原创创新,是最难的,也是价值最高的智力活动,从零到一,发明创造出全新的方法、原理或技术。有了这个基础认知,对于反刍消化的时候,大家也可以多鼓励和肯定自己的灵感,进行不同层次的创新活动。进而逐步建立科研成就感,慢慢形成专业的“真知灼见”。 其实,反刍消化、细嚼慢咽、囫囵吞枣,这三个步骤或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浑然一体的万精油。针对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目标、不同的研究主体,是会有变种和迭代的。 只是希望,这三个方法,在一定范围内,能帮到部分科研工作者。
个人分类: 研途师说|13523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球之肺”森林惨遭破坏:减排不如绿化,气象学家陷入惯性思维
杨学祥 2019-6-14 20:59
“地球之肺”森林惨遭破坏:减排不如绿化,气象学家陷入惯性思维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 面对温室气体的逐年增加,当代气象学家把减排当做唯一解决方法。不过,从化学的角度出发,碳氧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也可以还原为碳。所以扩大绿化面积,保护热带雨林,应该是更积极的降低温室气体浓度的科学方法。 令人遗憾的是, 近年来,亚马逊热带雨林却遭到了严重性的破坏,特别是巴西的亚马逊森林面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森林的覆盖率由于原来的80%减少到了58%。中国沙漠变绿洲,,“地球之肺”森林却惨遭破坏! 减排涉及到人类的吃、穿、住、行, 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绿化就是栽草种树,穷国富国都可以办到,中国就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国的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曾经是一片荒凉寸草不生的景象,如今绿化面积达到了6万平方公里。如果世界各国都能这样做,热带雨林得到保护,沙漠变为绿洲,通过光合作用,温室气体的浓度就会不断降低,逐渐达到适于人类生存的标准。 相关报道 中国沙漠变绿洲,,“地球之肺”森林却惨遭破坏!,专家,将空留其名 野小游户外旅行 7小时前 我要分享 中国沙漠变绿洲,“地球之肺”森林却惨遭破坏!专家:将空留其名 中国近几年来的发展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做出了不少令世界惊奇的事情。就拿我们中国治理沙漠来说,就取得了一番成就。沙漠变成绿洲也不再是梦想,而是成为了现实!我国的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曾经是一片荒凉寸草不生的景象,如今绿化面积达到了6万平方公里,因此也让不少的游客前往这片沙漠旅游! 近年来,环境保护的问题的呼声在世界上也越来越高。确实,对于地球来说,环境保护刻不容缓。生物学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与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息息相关。森林是绿色宝库,对于人类来说是不可多得的财产。 而在世界上,亚马逊热带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因此亚马逊雨林也被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肺”。在这里坐拥着非常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森林茂密动植物非常之多,再加上雨水量充沛森林生长的特别茂盛。 亚马逊雨林有700万平方千米,对于世界的气候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树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对气候变暖来说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但是在近年来,这片丰富的热带雨林却遭到了严重性的破坏,特别是巴西的亚马逊森林面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森林的覆盖率由于原来的80%减少到了58%,不仅仅如此,还导致了一系列环境危机的出现,水土流失,暴雨,旱灾,土地荒漠化等等,令人心痛惋惜。 造成森林减少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砍伐树木,其次就是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火灾,对森林造成了毁坏性的冲击。如今的亚马逊雨林正在遭受大面积的毁坏,平均每八秒钟就有一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森林消失。现在再看看亚马逊热带雨林,与400年前的模样相比较,面积足足减少了一半! 除此之外,近年来大量的移民涌入也是造成当地森林大面积减少的原因,缺乏管理,修路建房的现象相当普遍,面对这么严峻的现象,有专家指出:如果亚马逊森林再不重视生态保护的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数年后将空留其名。 地球上现在已经有不少的森林遭到破坏,我们中国也应该引以为戒,对于沙漠变成绿洲更加应该珍惜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HQvabZ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突破: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
热度 4 qsqhopeiggcas 2019-3-19 10:54
大家知道,目前突破或解决任何一个科技难题,都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容易摘的“苹果”都被“牛顿”们摘走了,留给我们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了。鉴于此,要想突破 某一科技难题,除需长期静心钻研外,还需摆脱前人研究思路及相关研究方法(通称为惯性思维)的束缚,才有可能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惯性思维【1】,也称思维定势,即大脑会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方式。不可否认,当我们遇到某些需要重复操作的事情或者某些类似情况时,惯性思维可使人们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然而,当一个问题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惯性思维往往会使人们墨守成规,局限于以往经验和知识的“怪圈”,易得出貌似正确但实为错误的结果。关于此,有好多故事可讲,下面讲一个广为流传的关于 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的故事【 2 】。 阿西莫夫从小就聪明,属于“天赋极高者”之列,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当汽车修理工的熟人。修理 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 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说:“有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就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他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阿西莫夫顺口答道:“盲人肯定会这样——”他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听了阿西莫夫的回答,修理工开心地笑起来:“哈哈,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呀?” 这个故事给我们如下启发:( 1 ) 当遇到新问题或者环境发生变化后,惯性思维往往使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出现盲点,一不留神进入思维误区;( 2 )惯性思维干扰逻辑思维。假如 阿西莫夫考虑具体场景,即不受聋哑人买钉子事件的影响,用简单的推理就应知道盲人买剪刀时应如何表达。 鉴于此,我们在科研中要有打破惯性思维的意识,遇到问题时不要钻“牛角尖”,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改换角度思考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正所谓“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结局 ”嘛。 创新思维,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另类思维等,突破了思维定势,这种以灵活、新颖、独特的方式从多角度探求事物规律的思维活动,可为创新活动带来勃勃生机。下面介绍几个摆脱惯性思维的例子,希望对大家的科研创新有所裨益。 《曹冲称象》的故事告诉我们:年幼的曹冲在大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想出了用石头装船称象的办法。高,实在是高! 接着讲一个发现氧元素的例子【 3 】。 物体为什么会燃烧? 18 世纪时的权威理论的回答是“烧素说”,认为能燃烧的物体内含有一种名叫“烧素”的特殊物质。 1774 年,英国科学家普列斯特列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出的纯粹气体可促使物体燃烧。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他习惯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将它命名为“失燃素的空气”。同年 10 月,他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拉瓦锡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命名为氧,再后来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在此,我们除了对拉瓦锡跨越“常识”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外,对普列斯特列被“常识”像梦魔一样牵着不放,不能不为之叹惜。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觉得该现象不正常,结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别人看到苹果落地,理所当然地认为:苹果落地是正常现象,乃常识也,向上飞才不正常。不加以深度思索的结果只能是:苹果落地后,马上捡起来连洗都不洗吃了。 人们一旦受惯性思维束缚,往往会觉得世界上一切自然现象的出现都很正常,都合乎逻辑或常识,最终与重大的科学发现失之交臂;反之,人们一旦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会觉得世界上司空见惯的事物背后“另有玄机”,想多问几个为什么,结果是找到了隐藏在黑暗中的自然现象演化规律。 在斜坡稳定性研究中,过去诸多学者认为斜坡稳定性受滑面中的软弱介质控制,但难以解释大型斜坡即使历经长期降雨和多次地震而屹立不倒的事实。我们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大型斜坡稳定性受滑面中的高强介质(锁固段)支配,并进而提出了锁固段脆性破坏理论。用之不仅能解释上述事实,而且得到了锁固型滑坡实例分析的强力支持。 在科研中如何摆脱惯性思维的束缚呢?咱给如下出四条建议: ( 1 )惯性思维具有隐蔽性和持续性的特点,一经形成就会如影随形,故用之思考问题谋求解决之道时应保持戒心,以免陷入“固有经验”中而不能自拔。遇到问题,可先用惯性思维解决,若不行就要及时跳出来,从新的角度思考。 ( 2 )丰富自己的知识层次,提升自己的经验阅历,更新自己的认知维度,开拓自己看问题的时空视野,才可能另辟蹊径、豁然开朗。 ( 3 )要有独立且深邃的思考, 不人云亦云、不盲目从众、不迷信权威,以免被别人的思想带进“沟里”而不能自拔。 ( 4 )突破或解决难度很大的科技难题,基本上是以摆脱已有思维和方法的束缚为前提的。鉴于此,不要在别人的理解框架内打转转,而要从逆向思维和另类思维中找答案,敢于想前人不敢想的,敢于干别人不敢干的,即使暂时失败也永不言弃,则成功或将为期不远。 参考 【1】 有时候需要警惕惯性思维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5334009386260wfr=spiderfor=pc 【2】 阿西莫夫的错误答案 http://www.ledu365.com/yc/wenyuan/2014/1026/41984.html 【3】 科学家敢于创新的故事?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9024569.html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7054 次阅读|8 个评论
打破惯性思维才会有科学原创
热度 7 accsys 2017-6-27 07:38
打破惯性思维才会有科学原创 姜咏江 如何才能有科学原创?这是科学研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科学知识的继承应该说是一般科技创新的基础。这就是科学研究中“不要重复发明轮子”的理由。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这是普遍适用的道理。但原始的创新仅仅有很好的继承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打破常规的继承模式,去寻求前所未有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够诞生。 教育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将人类社会成功的经验以知识的形式快速地传授给了学生。但对于原始创新来说,学校教育常常是无能为力。因为原始科学创新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而是需要个人通过独立地思考和实践才可以诞生。自然,原始创新的人才需要很好地接受教育,不然会“坐井观天”,会重复制造出“车轮子”,还误认为是创新。现代社会,如果一个人没有受到先进的科学知识熏陶,没有掌握领域中最必需的理论和方法,奢谈创新,基本上无疑是“痴人说梦”。反过来说,一个“学霸”,已有理论知识都掌握得很好的学生,将来就一定会成为原始科学理论或科学技术的创始人吗?我想,多数人的回答是否定的。 什么样的人会成为原始科学理论技术的创始人?那就是那些能够充分继承前人或国内外已有知识技术,敢于破除惯性思维束缚的那些人。人类的科学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了这一点。想想,哪位科学的大师不是从循规蹈矩的思维模式之中摆脱出来的? 其实,学术和中国的武术一样,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分离出许多学派。这种学派现象,实际上就是一种科学研究中的惯性思维模式。不是吗?当一种新的理论或方法出来的时候,许多科学人都会拿出已有的理论或方法进行评论,进而产生否定或质疑,甚至嘲讽的声音。这种现象的产生,多数是惯性思维的方式造成的。这种思维方式被“评审专家”使用,所造成的后果会可想而知。 如何对待“号称”的原始创新?那就要认真地分析创他的概念、方法、逻辑推导过程、支撑创新的实例等是否真正正确可行,而不是对比以往的公认的科学结论,稍有偏差就立即枪毙。历史已经多次证明,重大的原始创新,往往是在对已有理论和技术的否定基础上产生的,这就不可避免的会遭到“卫道士们”的批判。那些卫道士实际上是科学惯性思维的牺牲品,其中不乏有自认知识全面的懵懂者。 一般来说,用已有的科学知识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多数情况下都是对的。由于个人生活范围和能力的限制,没有知识的指导,就肯定是一个低能人。但科学知识的发展前进,需要高智商的人去打破常规,去发现和创造新的能够更好地解释和替代已有的知识,丰富人类改造世界的理论和方法。这些创新者,最大的特点就是“打破了惯性思维”的方式,敢于提出前所未有理论和方法,从而达到科学知识的新的境界。 我们国家经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已有先进科学知识的获取掌握上,我们已经成为了世界论文发表大国,这就是成就之一。我们要真正成为科学技术强国,只发那些“跟风研究”的论文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建立自信心,勇于打破科学惯性思维的方式,在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打破一切科研成果靠国外评价的落后方式,敢于掀起“国内研究创新,国内探讨评判”的科学风气。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快速地进入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列。
个人分类: 随笔|6160 次阅读|14 个评论
衰老机理研究中几个令人们不能自拔的惯性思维
热度 2 yindazhong 2013-2-28 18:19
看了彭思龙博主“为什么科研总会走弯路”,很有感触,也把俺那点儿“原来如此”,“不过如此”的广义衰老学说拿出来“数落数落”,自己觉得算是为科普出点汗,尽点力 ...... 俺那点儿对于衰老本质的生物物理解释,别说科学网mm至今不感冒,就是许多生物医学大同行也将信将疑着哪! 接着彭思龙的话题和道理来讲,衰老机理研究中几个令人们不能自拔的惯性思维是:细胞决定衰老;进化决定衰老;基因决定衰老;损伤决定衰老——然而都属于挖坑自己往下跳——成千上万绝顶聪明的科学家伙们栽在里面一辈子找不到通往真理的出口。 至于像秦皇汉武那样不知“为什么”, 就想“怎么办”的学者们就更不用提了。 俺的研究从老年色素形成的生化机理切入 ...... 彭思龙原文如下: 做了近20年的科研,回头想想,不管是理论课题,还是技术开发,走的路大都是不顺的,总是走了或多或少的弯路。最近的一个工程性质的课题更是走了几年的弯路,但最后的解决方案的所有方法在课题开始之前就已经在我们的知识结构中,但是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执行呢?很多论文我们做完了才发现,其实也不过如此,包括我们读的很多重要的科学成果,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就是“原来如此”。 但是就是这样的“原来如此”总是跟我们擦肩而过,有时候甚至一生都绕不过那个弯弯。这应该是科学研究的常态,但是为什么会造成这个常态呢?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就我不太成熟的科研经历,我想大概有几个原因可以解释。 原因一、惯性思维的作用 。人为了节约精力,总会本能的将遇到的信息进行范式化,也就是归纳为一些规律,这样方便记忆,也方便未来处理类似的信息。 但是这样的范式化过程容易造成经验主义,可能在新的问题面前,我们既有的范式并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将我们引入了错误的方向, 以至于我们走了弯路。每个人还都受到自己知识的限制, 人们习惯性的向自己最熟悉的知识寻求帮助 ,但是客观来看,解决问题未必就是自己熟悉的技能,这样也是一种惯性思维。此外,人的另一种害怕失败的本能让每个人在选择技术路线的时候, 挑选一种自己看起来很容易控制的路线 ,也会导致选择了错误的路线。这可以参考《失败的逻辑》( (美)德尔纳 著 )一书。 原因二、集体意识的绑架。 我们都活在一个社会中,社会形成了一种共识,我们可以称为集体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受到这种看不见的集体意识的约束和绑架,我们的第一行动往往趋同于这种集体意识。 但是科学问题并不和集体意识有任何的关联,迎合了集体意识可能恰恰是错误的技术路线 。好比在古代,人们遇到不可解释的问题,都要归结于鬼神一样,集体意识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必然具有其强烈的局限性。同样,由 于是大多数人的共识,这些共识往往是平庸的,对于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来说,集体意识可能正是需要避免的一个方向 。就我个人的科研体会来看,一个人人都想做的课题似乎不是什么好课题,人人都能想到的路线就不会是重要的技术路线。 原因三、权威的错误判断。 每个科研领域都是一个江湖,在每一个江湖中都有领袖,这些领袖都有带领学科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这些领袖也经常就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高明见解。历史多次证明,权威的结论仅仅在有限的问题上正确, 但是对于一些没有经过深思熟路和深入讨论的新问题上,权威往往并不可靠 。但是由于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想尽快的解决问题,基于对权威的信任,自然就选择权威所指明的方向,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可能失去了正确方向,走入了歧途。这个在物理学上有太多的先例,不再表述。 原因四、过度理性的选择可能导致错误。 我们在选择技术路线的时候,都希望经过谨慎的论证以避免走错路,这对于大多数比较成熟的工程项目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可能不正确。 工程项目是可重复的过程,有许多历史经验可以参考,因此可以做到论证和计划,但是对于很多挑战性的课题,论证和计划都是不太现实的,无论是归纳还是演绎都不能给我们带来正确的路线。 这时候, 人的直觉往往更加重要 。所谓的直觉就是,尽管不能进行详细的论证和说明,但是感觉到某个路线是正确的。这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尤其是跳跃性的课题似乎是必然的选择。这时候,我们是否能够成功的走上一条正确路线,完全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超常规的直觉。 原因五、方法论的失误可能导致错误路线。对于一个全新的课题,往往是非常不规范的,太多的信息量混在一起,我们不容易发现关键点,容易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一把抓的结果就是看不见要点,选择没有针对性,技术路线往往不能奏效 。这在刚入门的学生身上更加明显,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考虑A问题时,把B的情况牵扯进来,而考虑B的问题时,又把其他看似相关但实际并不重要的问题引入,这样形成了问题之间的不恰当关联,关联的结果是技术路线的摇摆,最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修补漏洞,不断地救火,最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这种从复杂问题中看到要点的能力实在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些做出重要历史贡献的大科学家往往在这方面有独到之处。 冯诺依曼、笛卡尔和牛顿等人都是这方面的高手,都知道从简单开始,都知道选择恰当的关键点着手。我们之所以走错路,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分清楚信息的主次和先后关系。 总的来说,我们总是在走弯路,历史经验也表明走弯路似乎不可避免,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够少走点弯路,我们的价值可能会大很多。我想在科研研究过程中, 刻意的回避习惯思维,努力跳出集体意识,不要轻信权威的判断,避免过度理性分析,学会好的方法论,总能让我们少走一点弯路。 走弯路的原因肯定远远不止上述几种情况,但是即便能够避开上述几种情况,我们的弯路一定会少一些。
个人分类: 生命科学|3744 次阅读|14 个评论
论科研的惯性思维
热度 1 qsqhopeiggcas 2011-7-3 22:22
你开车时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采取措施,车子也不能马上停下来,学过物理学的人都知道,这是“惯性”在起作用。 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有惯性,如受重力作用,苹果会落地。 人的思维也都有惯性,如在地质工程学研究中,大家习惯了地质调查 + 物理模拟 + 数值模拟的思路。我并不是说这种思路有错,问题是这种思路大家都会,按照这种思路,大家做的东西越来越雷同,可能在学术上会有进展,但难有突破。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觉得该现象不正常,结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别的人看到苹果落地,觉得很正常,苹果不向下落会向上飞吗?不加以思索,结果是苹果落地后,马上捡起来吃了。 惯性思维让你觉得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很正常,都合乎逻辑,结果是你永远做不出重大的科学发现;非惯性思维让你觉得世界上司空见惯的东西背后“另有玄机”,想多问几个为什么,结果你探索到了自然界的某些奥秘,揭示了自然现象的真谛。 对人类关心的强震预测问题,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已经证明,过去的某些预测方法存在较大的问题,不仅对强震孕育过程的理解未搞清楚,而且对某些基本概念的认识都是错误的。在一次接一次的预测失败中,除了承认“强震预测是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外,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死抱着过去的“经典方法”和“经验”不放,这不能不引人深思。解决强震预测难题,不勇于创新不行,不引入新思维不行。 莫要忘了,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但创新需要“另类”的思维方式。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445 次阅读|2 个评论
惯性思维的危害
bupt1419 2010-4-4 19:13
惯性思维的危害 惯性思维(Inertial thinking)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路思考问题,仿佛物体运动的惯性。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有些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 近日受到惯性思维的影响,重新来思考这个问题。 背景介绍:从我住的地方到办公室有两种交通工具,A 有轨电车, B 公共汽车 A 的时刻表是每小时的17,37,57 从家到办公室,B的时刻表是 02 22 42,也就是B总是比A晚5分钟 所以一般我是把时间计划的很好去坐A,因为误了也没关系,也已等B,有时候还故意错过A等B,因为B车上的人少,A早上基本都是满的。 杯具在上一周产生了,连续好几天,都错过了A,然后去等B,可算来算去肯定没有把B误过,但就是等不来,只能等下一趟的A。以为是偶然时间,可能B的车误点了等,没有去往深处想。 从办公室回来,A的时刻表也是17,37,57,B的时刻表是09,29,49,A在办公室那是首发站,所以回来基本都坐A,上一周的悲剧是,按每次的习惯出发,多次都是看着A从自己的身边过,就差1-2分钟没追得上,只能在那等下一趟。开始以为是自己的手表不准,调了以后还那样。 终于心理那种怀疑越来越多,一天回家前查了下时刻表,杯具变喜剧,时刻表刚变了,从家出发的B的时刻表变了,从比A晚5分钟变成了早2分钟,也就是误了A,肯定也等不到B。而从办公室回来,A的时刻表比以前提前了2分钟,所以多次只能看到车屁股。 这就是惯性思维的危害,脑子里自以为是,没有去怀疑是时刻表变化。科研也是,一些概念,或者结论一直停留在脑子里,用这些概率,结论推导出其他的结果,当被推导出的结果值得怀疑的时候,都是先怀疑自己的推导过程,或者找各种理由来解释,而只有到一定程度了或者某种巧合,才会去质疑那些大家都在用的概念或结论。 曾经看过几篇文章是这方面的典型。 1:平常大家都说边越多,越容易同步,可有人证明了,在某些情况下,边越多反而抑制了同步能力。 2:路由堵塞也是,边越多,一般来说路径越多,路由能力越强才对,但事实是某些边去掉反而有利路由。 3:钉扎同步,大家都说钉扎度大的点效果比钉扎度小的效率高,可当钉扎的点的比例很高的时候,反而钉扎度小的点比钉扎度大的点的效率高。 平时具有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会大大减少惯性思维的影响。
个人分类: 生活其他|1315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