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投资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占据财富分类,与其它领域无关,比如科技学术文学艺术与政治军事
ericmapes 2017-5-11 16:05
占据财富分类,与其它领域无关,比如科技学术文学艺术与政治军事 附上: 中国未来只有三种人:资源者、配置者、投资人(深度好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43885do=blogid=1054149 中国未来只有三种人:资源者、配置者、投资人(深度好文!) 2017-05-08 加入老板圈子 进入2016年,很多人发现钱比以前难赚了,实际上是赚钱的逻辑变化了。 现在的中国,进入了更高层次的“资本经济”的时代。 什么是“资本经济”时代呢?简而言之,它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了一根“杠杆”,在物理学上“杠杆”的作用是利用“力臂”将“力量”放大,从而可以翘起更大质量物体。经济上多了这一根杠杆,其活动空间和灵活性都大大增强,这也叫“资本思维”。今后的中国人必须深刻理解和运用“资本思维”这个工具。 资本思维 要想学会“资本思维”,必须先来深刻理解一下什么是“资本”。“资本”仅仅是指钱吗?不是。资本是对资源的“支配权”,通过资源支配带来更多的支配权叫“资本运作”,通过“资本运作”优化和配置社会财富,实现社会效率的最大化就是“资本运作”的社会价值。 因为资本有趋利性和增值性,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就会促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朝着效率、效益最大化的方向上行。社会资源将依次流入最有效率的国家和地区、最有效率的产业、最有效率的企业、最有效率的项目、最有效率的个人。 资本的逐利促进资源的优化,资源的优化顺势产生新的资本,并且不断产生新的机会,如此一边循环一边膨胀。 比如,在物理学上,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素异型体,它们都属于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但是物理性质大不相同,价值也天壤之别,就是因为他们的组成结构不同而已。 所以资本思维的精髓是结构重组。即对资源的分子进行时空和结构上的调整,从而产生由“石墨”到“金刚石”的增值效果。宏观方面的资本运作是对全社会的资源重组,比如中国的国企重组,将大大改变中国经济的结构,提升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而当一个社会经济依靠“资本运作”来运转时,就步入了“资本经济”时代。 从经济层面讲,今后社会上只有三类人: 第一,资源者。 他们是资源的最直接拥有者,依靠出卖自己的资源生存,比如农民靠耕地、工人靠体力、医生靠技能、作家靠写作,还有老师律师等等。 第二,配置者。 资源是谁的不重要,关键要有资源配置权。这类人依靠配置资源挣钱,从事资源的投入-整合-运营-产出工作,以企业家为主,创业者也属于此类。 第三,资本家 /投资人 。 他们离资源最远,但是所有资源却统统归他们掌控,他们只躲在幕后玩操作游戏。风险投资者就属于此类人,比如孙正义投资马云,阿里巴巴上市使他大获成功。资本家无国界,他们可以控制全球资源流向;可以通过金融体系支配大量别人的资产。 所以,资源名义上都是资源者的,实际上都是资本家的。看一个人能量多大,关键是他能配置多少资源。 按照这三种不同性质的角色扮演,今后的个人如何获得财富?无非只有三条渠道: 出售资源、配置资源、掌握资本。 1、资源者(普通人) “资源者”通过出售自己资源生存,也就是资源者的技能,即:时间+体力,这也是社会上分布最多的人群。 所以一般普通人只能找一家企业工作,出售自己本身换来财富。然而普通人的时间、体力都是相差无几的,他们能够出售的资源都是差不多的,于是为了让自己的资源卖上好价钱,就只能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练水平。 这时一个普遍的做法就是读书,这就是为什么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为什么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一般会比没有文化的人起薪高一些。 但是现在文凭带来的技能差距差别越来越小,一个普通的一本学生与二本学生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反而不如蓝翔挖掘机学的好的人附加价值高,这是因为前者数量多,后者数量少,而且后者更加注重实践,供需关系决定了资源的价格,因此读书无用论早就开始流行。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要么通过读书获得更高、更稀罕的的技能价值;要么通过爱思考、会做人、大量实践提高自己实践能力。 另外,对于“资源者”来说,还有天生稀罕资源,比如外貌。 长的好看的普通人,可以在日常的婚配、工作、生活中获得很多额外的财富;如果长的好看再加上运气好就可以进入演艺圈,成为明星之后自己的资源就成了稀缺资源,资源的价格远远高于一般人! 但是外貌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改变“资源者”的本质处境,只能略微提升。王宝强就算是健身+保养+专业造型设计,也是无法从外貌上超越刘德华的,所以他是傻根,华仔是神偷。而且外貌这种资源不一定是越漂亮越好,王宝强和黄渤的外貌特质也是他们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有的普通工人、白领、职业经理人、甚至到当年的“打工皇帝”唐骏、各大明星,都属于“资源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其获得财富是有限的。 他们有时辛苦了一辈子,但是遇到家人生一场大病几乎就会崩溃,有的为了供养孩子、病人需要打三份工,这是非常心酸的。职业经理人赚的再多也是有数的、过气的明星过的不如普通人等。 当然,有的人天生就拥有稀缺资源。比如富二代,生下来就可以继承一批遗产这种稀缺资源。再比如明星的孩子,天生就获得了媒体关注的稀缺资源;再比如某人住在市中心的破院子里,只要拆迁就可以获得一大笔财富;天生获得了位置的稀缺资源,或者你运气非常好,买彩票中了奖,也是享受到了“好运”的稀缺资源。 这类财富,可遇而不可求,只能靠运气。而且这些好运的“资源者”往往不懂如何经营资源,他们的财富不具可持续性,不能增值扩张,甚至往往是被浪费的,明星和富二代寂寞了会吸毒,遗产会坐吃山空,大奖也会挥霍完毕,拆迁款往往用于赌博…… 当然还有最后一条没有说,就是出售风险,如果愿意承担坐牢、死亡的风险,去偷、去抢、去骗,曾经看到一篇新闻,某人通过抢银行获得了数百万巨款,然后潜逃、隐姓埋名,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几年后家产过亿,同事也东窗事发。因此如果通过这种渠道赚钱,你获取的财富也会增加,但是承担的风险也会增加,最后还是不划算。 2.配置者(企业主) 这种人不是资源的直接拥有者,他们往往通过脑力去设计资源的配置,通过优化资源去赚钱,企业家就属于这一类。 在奴隶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人力”(即:奴隶);封建时代的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土地”,而资本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资本”,资本的本质就是资源的配置。 从定义上来讲,企业家是从事资源的组织、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企业家的收入跟他配置的效率成正比,上不设限。但同时也要为自己的资源配置承担风险,下限就是破产。 为什么很多人想去创业呢? 就是因为他们想从第一类人努力攀爬到第二类人。一旦从“资源者”升级到“配置者”,就意味着不用再出卖自己的技能,而是开始经营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人身和经济都实现了自由,从而实现人格上的自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者”都适合去创业。他们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眼光、魄力、创新力、机遇和资本。 配置者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和数量决定了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代表了生产力水平。配置者非常需要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就是他们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新组织的开拓以及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调配。 这里我们需要提到中国企业家的更新换代。30多年前,中国开始第一次改革开放,那时整个中国百废俱兴,当时的大环境就是最好的机遇,只要大胆出来闯荡的人,即使没有文化、没有见识,都成了企业家,这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 而如今,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深化,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此时也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在欧美和日本,企业家始终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才可以担任。 而接下来的中国,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理想追求,以及对创新的深刻理解,很难再成为社会的“配置者”。 因此,中国的企业家正在更新换代,一些90后创业者纷纷走近我们视野,很多老的企业家也自愿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 当然,这些素养也都是可以后天创造的,比尔·盖茨在发家之前已经做了7年的程序员。所有后天的努力,“资源者”完全可以转换到“配置者”。不过,获取财富只是他们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才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 3.资本家/投资人(幕后掌握) 这个社会的财富,看似是属于分散的“资源者”的,实际上却是归“配置者”享用的。但在本质上,更多的是属于资本家的! 资本家的定义是:以资本运作为业的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掌握了科技与运用的企业家们,能迅速的积累起巨额的财富,他们的企业对一个国家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些企业组成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于是形成了垄断,而这时的“企业家”开始坐在了幕后操纵这一切,演变成了“资本家”。 “资本家”跟“企业家”的最大区别是:资本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而是在幕后操纵企业宏观思路,企业的产品是各类消费品等,而资本家的产品就是各个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的方式,将一个企业的未来把控到自己手中,孙正义投资了马云,成全了阿里巴巴,马云就是企业家,而孙正义就是资本家。孙正义手里有N个马云,成了日本首富。再比如巴菲特专门坐在老家做投资操纵他的布局,他也是资本家。 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但是为什么叫“资本”主义社会呢?而不叫“自有市场主义”社会呢?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资本”是度量和决定一切的标准。在中国的古代,你富甲一方也没用,官员随时能把你家产抄净,你有钱也要去给权力行贿,去买官。而你只要有了权力,哪怕身无分文,一样生活富庶、吃喝不愁,所以那时是官本位。 某公司曾经说过,自己从不做研发,让市场上那些小公司去研发,如果一旦成功,就花钱买过来,如果不卖,就花钱把这个公司的几个核心挖过来。这就是资本主义。(当然无视知识产权是有问题的,正确的做法是花钱买过来) 如果你有了1亿元的资本,你可以花一千万雇上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一批人,把你的资本从1亿变成2亿,你躺在床上就赚了九千万。 而这一切,只因为你在从事资本运作,你只需要够聪明和有魄力,不需要有力气、不需要花时间、更不需要长得漂亮。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第3种人赚的钱就比第2种人多,第2种人赚的钱比第1种人多。因此,第1种人在努力进化到第2种人,而第二种人在拼命进化到第3种人。 中国天生具有资本的人是极少的,大部分第3种人都是从第1种人或者第2种人进化过来的,虽然目前这种进化已经越来越难了,但还不是没有希望,因为以后会更加的困难。这就是阶级的固化,阶级间流动的减少。 每个人都在玩命探索的方法,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原因就只有两点: 你的头脑有多聪明?或者你积累的资本有多少? 你想到了一个可以改进手机的idea,而且你觉得这个idea可以赚很多钱,那你要问自己,你有没有这个资金去运作这个idea?同样的idea,三星华为都可以支配更多的资金,去雇佣更好的工程师,去更好的推广,你确定不是去给这些资本拥有者蹚雷?或者是正在走向一条已经无数人走过的死胡同? 具体举个例子,你做软件开发,天使投资人会不会问你一句话:“如果某巨头山寨你怎么办?” 你想开一个网店,你有没有资本去宣传?去压货?如果实力不够,要么是根本卖不出去,如果你能卖出去,那些更有实力的卖家分分钟用同样的产品把你pk掉。 同时,这也回答了另一个问题:赚钱的方法千百样,为何偏偏选择“打工”这一种? 答案是:你不打工你能干啥?你以为你出来干别的就能赚钱?几年前网上疯传送快递赚的多,我就嗤之以鼻,这种没有门槛的行业是不可能赚的多的。你愿意赚1万干这个,我分分钟找一个赚九千就干的,我再找一个赚八千的你信不信。最后,无论你是送快递还是摆摊,无论你是卖肉夹馍还是搞IT, 你都会被拉到一个门槛平均收入。 因为IT需要学习,赚的多一些;快递比较辛苦,赚的比IT少,可是还是比打扫卫生的多一些,就是这样。 那到底怎么样从第1种人进化到第3种人? 第一步,你要进行资本积累,你愿意打工也好,愿意自己做产品也好(有的人就自认为在创业了),先完成资本积累。 这一步最重要,也是发挥大家的想象力和实力的时候了,摆地摊、开淘宝、做网站、做APP、炒股票、海外代购、开设计工作室、卖肉夹馍、给幼儿园摄影的,等等等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句话,这步就是出卖你的个人资源,就看你卖不卖的上价了,多学习吧,即使不为了文凭;多辛苦吧,只要不是出卖健康。 第二步、善用资本,用资本赚钱。 怎么用资本赚钱?问你们个问题你们就明白了。如果你家开了个小饭店,每个月能赚1万,但是需要个厨师。你自己炒菜水平很高,如果自己当厨师,饭店每月净赚1万;如果雇佣一个厨师,每月花8千,饭店净赚2千。你怎么选择? 答案:雇一个厨师!这样你只要能用每月一千利息的贷款,再盘下一个饭店,那个饭店也能净赚一千了。(补充:这个饭店赚两千,还利息一千,净赚一千,数学不好的不要再给我留言了好不,知乎跟微博一个水平么)。而你,只需要这样盘下100个饭店,每个月就能净赚10万,而你这时,却在国外旅游,成了第3种人。 很多人一直在打工,他们没有成为第3种人,很好理解。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做买卖的,也有很多人还是没有钱,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做厨师,自己的妹妹做服务员,自己的老妈管收银,仅此而已。 所以,以后问自己怎么成为第3种人,就是一句话:“不要自己炒菜,雇一个厨师”。如果能用资本去赚1块钱,也比用出售自己的体力赚100块钱更符合金融思维。 另外,聪明和资本,如果你只具有其中一点,记得,要找只有另一点的人去合作,他们也在等着你! 再另外,即使是具有同样特点的人,其财富也是有差别的。同样出卖自己劳动力或者具有同样资本的人,其付出的脑力、体力不一样,所获得的收益也是不同的。就是说,两个一模一样的打工仔或者超级富二代,一个努力思考、肯付出辛苦,另一个成天打游戏睡觉,前一类还是要比后一类财富来的多的。但是聪明刻苦的打工仔总与打游戏睡觉的 超级富二代 比,就是给自己的人生添堵而已。 普通人的提升 同时,再强调一点,如果你是个普通人,或者自认是个普通人,但是又有上进心,不如务实一点,脚踏实地的往前走。 曾经有个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儿子已经5岁,她每天要上班、做家务、带孩子。但她拥有人事部二级口译证书,每个月都有天南海北的会议翻译任务,还兼任这家口译中心的导师。 打开她的博客,已经更新了500多页,有2000多个帖子,全部都是每天她自己做口译练习的文章,平均每天两篇长的一篇短的。她坚持做这件事已经快10年了,非专业出身的她因为爱好英语而一直努力。 她说,10年前,她曾经看到一份调查报告,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0000个小时。 当时她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天练习5个小时,每年300天的话,那么需要7年的时间,一个人才能掌握这项技能。 她说:“幸运的是,我知道自己想掌握什么技能,我只需要立马投入干起来就行了,我没有5个小时的时间,我每天只能学习3个小时,现在已经快10年了,我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掌握了这个技能吧。” 再比如,披头士乐队在成名前已经参加过1200场演出。 可是为什么你做了10年公务员还只是一名小职员?为什么在家里做了7年的饭,没变成特级大厨,反而发现婚姻到了7年之痒呢? 那是因为,你没有投入精力和热情来练习一项技能。 每天上班只是看报纸、上网、应付各种琐碎任务,每天做饭只是为了让家庭正常运转,并不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这件事。 不要再哀叹大学毕业之后专业就丢了。 如果从初中开始算起,12年的学校教育,就算每天学习一门技能2小时,一年300天,你也只有7200小时,还有2800小时的缺口;就算你毕业后每天坚持练习1小时,你需要10年。 为什么理工科的人更容易成功?只要他们毕业后专业对口,还是做的那点事,那么他们就等于1天8小时都在练习。 这2800小时,只需要1年多就填补了。可我们很多人,工作的内容并不是在练习技能,大部分是应对琐碎的人和事,实际上,是在荒废人生。 也许你会说,我是平凡人,我不想成为什么家,只想安安分分过日子。那只是你的错觉,时间在流逝,你每天重复重复再重复的那些行为,就是在塑造你,你不想成为什么人,可是你注定会成为什么人。 每天5个小时,如果你是用来看韩剧、翻手机、玩游戏,那么7年后,你会变成一个生活的旁观者,你最擅长的就是如数家珍地说起别人的成功和失败,自己身上找不到任何可说的东西。 花1分钟想一想,曾经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每天去做这件事。7年后,你会发现你已经可以靠这件事出去混饭吃了。 哪怕你喜欢逛街呢,你规定自己每天逛街3小时试试?可能一开始你觉得很高兴,每天如此,你会发现无聊。再坚持下去,你就开始琢磨了,我逛街还能发现点什么?还能搞出点什么花样? 坚持下去,7年之后,你可能会成为时尚达人、形象设计专家、街拍摄影师、服装买手…… 生命中的下一个7年,下一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度过? 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管理者、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商界领袖为什么能做到市场领头?那些企业到底有什么独特的运营管理之道?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管理者、你又如何做到审时度势、用你的智慧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让它走的更远、更久?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向成功的商界领袖、行业专家学习、要想在当今竞争愈来愈越激烈的市场独树一帜、你就必须学习先进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经营模式!因为你必须明白一点!至好的投资对象是自己、至好的投资方式是学习!学习力就是竞争力、没有学习力、就没有竞争力! 现在、如果你要继续看下去、企业运营管理的成功将离你越来越近;最终将变成现实…… 你好! 现代企业的竞争将是资本的竞争,不懂资本的知识、没有融资的技巧、没有金融的圈子,没有众筹能力、没有股权划分的思维、企业要想赢得现代的竞争显得分外艰难。 不借钱企业没法运转,借钱企业资不抵债,老板该如何选择: 诚 邀请您参加 : 《资本大智慧与 总裁峰会》 ▌ 峰会主要内容: 【1】风投资源:天使投资 【2】企业上市:新三板、主板、Q板落地辅导 【3】企业融资:投资智慧、融资方法和渠道 【4】股权众筹:筹钱、筹人、筹资源、筹未来 【5】股权激励:分钱、分权、收人、收心 【6】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梳理、升级、改造 【7】市场营销:市场定位和细分、团队打造 【8】网络营销:建平台、推品牌、扩市场 【9】资源整合:高端人脉、股权合作、项目对接 全国企业金融性价比最高的企业家峰会让您收获: 【顶层设计】 :企业如何完善适合自身的资本顶层设计,规划成长路径,收获做大、做快、做强、做久的思路和力量,上市标准化运营。 【实体转型】 :掌握现代企业运作规律,加深企业家对多元化融资理念认知,带领企业由实体转向金融。 【战略选择】 :了解融资进程中企业需面临的一系列战略选择,以及如何理性做出判断。 【股权设计】 :股权专家教你如何股权融资、股权激励、股权设计、股权分配、股权转让、股权投资等等 【融资方法】 :掌握多种融资方法,通过众筹、资产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打通获取资金的路径。 【价值提升】 :如何在融资同时,实现融智,实现企业核心价值的提升。 【融资方案】 :了解各种融资方式及运用的条件和代价,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方案。 【资本规则】 :掌握不同资本的运作规则和资金喜好,明确适合的投资渠道和机构类型。 【项目包装】 :掌握如何包装和展示自己的企业和项目。 往期峰会现场: 部份分享嘉宾: ▌ 近期 峰会城市: 5月11日-5月13日北京(1280三天) 5月12日-5月14日杭州(880三天) 5月12日-5月14日广州(880三天) 5月18日-5月20日天津(880三天) 5月19日-5月21日成都(880三天) 5月19日-5月21日深圳(880三天) 5月19日-5月21日上海(880三天) 5月26日-5月28日武汉(880三天) 席位有限,提前预约! 【邀请对象】:董事长,总经理,公司股东,创业合作伙伴 仅限决策人 【参会条件】:年营业额 1000万 以上企业负责人 【费用】: 880元/人(北京1280元)(含场地费用和3天五星级酒店午餐) 【报名方式】: 本活动为高端企业家活动、需要提前安排席位, 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1、电话报名: 13550260663 (谯老师) 2 、 编辑短信:姓名+公司+职位+参会城市发送到 13550260663 3、 扫描二维码添加回复 ( 报名/参会 )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3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未来只有三种人:资源者、配置者、投资人(深度好文!)
热度 2 ericmapes 2017-5-10 15:59
中国未来只有三种人:资源者、配置者、投资人(深度好文!) 2017-05-08 加入老板圈子 进入2016年,很多人发现钱比以前难赚了,实际上是赚钱的逻辑变化了。 现在的中国,进入了更高层次的“资本经济”的时代。 什么是“资本经济”时代呢?简而言之,它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加了一根“杠杆”,在物理学上“杠杆”的作用是利用“力臂”将“力量”放大,从而可以翘起更大质量物体。经济上多了这一根杠杆,其活动空间和灵活性都大大增强,这也叫“资本思维”。今后的中国人必须深刻理解和运用“资本思维”这个工具。 资本思维 要想学会“资本思维”,必须先来深刻理解一下什么是“资本”。“资本”仅仅是指钱吗?不是。资本是对资源的“支配权”,通过资源支配带来更多的支配权叫“资本运作”,通过“资本运作”优化和配置社会财富,实现社会效率的最大化就是“资本运作”的社会价值。 因为资本有趋利性和增值性,追求利润最大化。 这就会促使社会资源的配置朝着效率、效益最大化的方向上行。社会资源将依次流入最有效率的国家和地区、最有效率的产业、最有效率的企业、最有效率的项目、最有效率的个人。 资本的逐利促进资源的优化,资源的优化顺势产生新的资本,并且不断产生新的机会,如此一边循环一边膨胀。 比如,在物理学上,石墨和金刚石是同素异型体,它们都属于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但是物理性质大不相同,价值也天壤之别,就是因为他们的组成结构不同而已。 所以资本思维的精髓是结构重组。即对资源的分子进行时空和结构上的调整,从而产生由“石墨”到“金刚石”的增值效果。宏观方面的资本运作是对全社会的资源重组,比如中国的国企重组,将大大改变中国经济的结构,提升整个社会的运作效率。而当一个社会经济依靠“资本运作”来运转时,就步入了“资本经济”时代。 从经济层面讲,今后社会上只有三类人: 第一,资源者。 他们是资源的最直接拥有者,依靠出卖自己的资源生存,比如农民靠耕地、工人靠体力、医生靠技能、作家靠写作,还有老师律师等等。 第二,配置者。 资源是谁的不重要,关键要有资源配置权。这类人依靠配置资源挣钱,从事资源的投入-整合-运营-产出工作,以企业家为主,创业者也属于此类。 第三,资本家 /投资人 。 他们离资源最远,但是所有资源却统统归他们掌控,他们只躲在幕后玩操作游戏。风险投资者就属于此类人,比如孙正义投资马云,阿里巴巴上市使他大获成功。资本家无国界,他们可以控制全球资源流向;可以通过金融体系支配大量别人的资产。 所以,资源名义上都是资源者的,实际上都是资本家的。看一个人能量多大,关键是他能配置多少资源。 按照这三种不同性质的角色扮演,今后的个人如何获得财富?无非只有三条渠道: 出售资源、配置资源、掌握资本。 1、资源者(普通人) “资源者”通过出售自己资源生存,也就是资源者的技能,即:时间+体力,这也是社会上分布最多的人群。 所以一般普通人只能找一家企业工作,出售自己本身换来财富。然而普通人的时间、体力都是相差无几的,他们能够出售的资源都是差不多的,于是为了让自己的资源卖上好价钱,就只能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练水平。 这时一个普遍的做法就是读书,这就是为什么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为什么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一般会比没有文化的人起薪高一些。 但是现在文凭带来的技能差距差别越来越小,一个普通的一本学生与二本学生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反而不如蓝翔挖掘机学的好的人附加价值高,这是因为前者数量多,后者数量少,而且后者更加注重实践,供需关系决定了资源的价格,因此读书无用论早就开始流行。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人,要么通过读书获得更高、更稀罕的的技能价值;要么通过爱思考、会做人、大量实践提高自己实践能力。 另外,对于“资源者”来说,还有天生稀罕资源,比如外貌。 长的好看的普通人,可以在日常的婚配、工作、生活中获得很多额外的财富;如果长的好看再加上运气好就可以进入演艺圈,成为明星之后自己的资源就成了稀缺资源,资源的价格远远高于一般人! 但是外貌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改变“资源者”的本质处境,只能略微提升。王宝强就算是健身+保养+专业造型设计,也是无法从外貌上超越刘德华的,所以他是傻根,华仔是神偷。而且外貌这种资源不一定是越漂亮越好,王宝强和黄渤的外貌特质也是他们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有的普通工人、白领、职业经理人、甚至到当年的“打工皇帝”唐骏、各大明星,都属于“资源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其获得财富是有限的。 他们有时辛苦了一辈子,但是遇到家人生一场大病几乎就会崩溃,有的为了供养孩子、病人需要打三份工,这是非常心酸的。职业经理人赚的再多也是有数的、过气的明星过的不如普通人等。 当然,有的人天生就拥有稀缺资源。比如富二代,生下来就可以继承一批遗产这种稀缺资源。再比如明星的孩子,天生就获得了媒体关注的稀缺资源;再比如某人住在市中心的破院子里,只要拆迁就可以获得一大笔财富;天生获得了位置的稀缺资源,或者你运气非常好,买彩票中了奖,也是享受到了“好运”的稀缺资源。 这类财富,可遇而不可求,只能靠运气。而且这些好运的“资源者”往往不懂如何经营资源,他们的财富不具可持续性,不能增值扩张,甚至往往是被浪费的,明星和富二代寂寞了会吸毒,遗产会坐吃山空,大奖也会挥霍完毕,拆迁款往往用于赌博…… 当然还有最后一条没有说,就是出售风险,如果愿意承担坐牢、死亡的风险,去偷、去抢、去骗,曾经看到一篇新闻,某人通过抢银行获得了数百万巨款,然后潜逃、隐姓埋名,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几年后家产过亿,同事也东窗事发。因此如果通过这种渠道赚钱,你获取的财富也会增加,但是承担的风险也会增加,最后还是不划算。 2.配置者(企业主) 这种人不是资源的直接拥有者,他们往往通过脑力去设计资源的配置,通过优化资源去赚钱,企业家就属于这一类。 在奴隶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人力”(即:奴隶);封建时代的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土地”,而资本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资本”,资本的本质就是资源的配置。 从定义上来讲,企业家是从事资源的组织、管理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企业家的收入跟他配置的效率成正比,上不设限。但同时也要为自己的资源配置承担风险,下限就是破产。 为什么很多人想去创业呢? 就是因为他们想从第一类人努力攀爬到第二类人。一旦从“资源者”升级到“配置者”,就意味着不用再出卖自己的技能,而是开始经营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人身和经济都实现了自由,从而实现人格上的自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者”都适合去创业。他们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眼光、魄力、创新力、机遇和资本。 配置者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群体,他们的素质和数量决定了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代表了生产力水平。配置者非常需要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就是他们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新组织的开拓以及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调配。 这里我们需要提到中国企业家的更新换代。30多年前,中国开始第一次改革开放,那时整个中国百废俱兴,当时的大环境就是最好的机遇,只要大胆出来闯荡的人,即使没有文化、没有见识,都成了企业家,这是当时的环境造成的。 而如今,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深化,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此时也对企业家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在欧美和日本,企业家始终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才可以担任。 而接下来的中国,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理想追求,以及对创新的深刻理解,很难再成为社会的“配置者”。 因此,中国的企业家正在更新换代,一些90后创业者纷纷走近我们视野,很多老的企业家也自愿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一种必然! 当然,这些素养也都是可以后天创造的,比尔·盖茨在发家之前已经做了7年的程序员。所有后天的努力,“资源者”完全可以转换到“配置者”。不过,获取财富只是他们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对社会的责任,才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 3.资本家/投资人(幕后掌握) 这个社会的财富,看似是属于分散的“资源者”的,实际上却是归“配置者”享用的。但在本质上,更多的是属于资本家的! 资本家的定义是:以资本运作为业的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掌握了科技与运用的企业家们,能迅速的积累起巨额的财富,他们的企业对一个国家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些企业组成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于是形成了垄断,而这时的“企业家”开始坐在了幕后操纵这一切,演变成了“资本家”。 “资本家”跟“企业家”的最大区别是:资本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而是在幕后操纵企业宏观思路,企业的产品是各类消费品等,而资本家的产品就是各个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并购、重组的方式,将一个企业的未来把控到自己手中,孙正义投资了马云,成全了阿里巴巴,马云就是企业家,而孙正义就是资本家。孙正义手里有N个马云,成了日本首富。再比如巴菲特专门坐在老家做投资操纵他的布局,他也是资本家。 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但是为什么叫“资本”主义社会呢?而不叫“自有市场主义”社会呢?因为在这样的社会,“资本”是度量和决定一切的标准。在中国的古代,你富甲一方也没用,官员随时能把你家产抄净,你有钱也要去给权力行贿,去买官。而你只要有了权力,哪怕身无分文,一样生活富庶、吃喝不愁,所以那时是官本位。 某公司曾经说过,自己从不做研发,让市场上那些小公司去研发,如果一旦成功,就花钱买过来,如果不卖,就花钱把这个公司的几个核心挖过来。这就是资本主义。(当然无视知识产权是有问题的,正确的做法是花钱买过来) 如果你有了1亿元的资本,你可以花一千万雇上这个国家最聪明的一批人,把你的资本从1亿变成2亿,你躺在床上就赚了九千万。 而这一切,只因为你在从事资本运作,你只需要够聪明和有魄力,不需要有力气、不需要花时间、更不需要长得漂亮。 我们需要明白的是:第3种人赚的钱就比第2种人多,第2种人赚的钱比第1种人多。因此,第1种人在努力进化到第2种人,而第二种人在拼命进化到第3种人。 中国天生具有资本的人是极少的,大部分第3种人都是从第1种人或者第2种人进化过来的,虽然目前这种进化已经越来越难了,但还不是没有希望,因为以后会更加的困难。这就是阶级的固化,阶级间流动的减少。 每个人都在玩命探索的方法,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原因就只有两点: 你的头脑有多聪明?或者你积累的资本有多少? 你想到了一个可以改进手机的idea,而且你觉得这个idea可以赚很多钱,那你要问自己,你有没有这个资金去运作这个idea?同样的idea,三星华为都可以支配更多的资金,去雇佣更好的工程师,去更好的推广,你确定不是去给这些资本拥有者蹚雷?或者是正在走向一条已经无数人走过的死胡同? 具体举个例子,你做软件开发,天使投资人会不会问你一句话:“如果某巨头山寨你怎么办?” 你想开一个网店,你有没有资本去宣传?去压货?如果实力不够,要么是根本卖不出去,如果你能卖出去,那些更有实力的卖家分分钟用同样的产品把你pk掉。 同时,这也回答了另一个问题:赚钱的方法千百样,为何偏偏选择“打工”这一种? 答案是:你不打工你能干啥?你以为你出来干别的就能赚钱?几年前网上疯传送快递赚的多,我就嗤之以鼻,这种没有门槛的行业是不可能赚的多的。你愿意赚1万干这个,我分分钟找一个赚九千就干的,我再找一个赚八千的你信不信。最后,无论你是送快递还是摆摊,无论你是卖肉夹馍还是搞IT, 你都会被拉到一个门槛平均收入。 因为IT需要学习,赚的多一些;快递比较辛苦,赚的比IT少,可是还是比打扫卫生的多一些,就是这样。 那到底怎么样从第1种人进化到第3种人? 第一步,你要进行资本积累,你愿意打工也好,愿意自己做产品也好(有的人就自认为在创业了),先完成资本积累。 这一步最重要,也是发挥大家的想象力和实力的时候了,摆地摊、开淘宝、做网站、做APP、炒股票、海外代购、开设计工作室、卖肉夹馍、给幼儿园摄影的,等等等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句话,这步就是出卖你的个人资源,就看你卖不卖的上价了,多学习吧,即使不为了文凭;多辛苦吧,只要不是出卖健康。 第二步、善用资本,用资本赚钱。 怎么用资本赚钱?问你们个问题你们就明白了。如果你家开了个小饭店,每个月能赚1万,但是需要个厨师。你自己炒菜水平很高,如果自己当厨师,饭店每月净赚1万;如果雇佣一个厨师,每月花8千,饭店净赚2千。你怎么选择? 答案:雇一个厨师!这样你只要能用每月一千利息的贷款,再盘下一个饭店,那个饭店也能净赚一千了。(补充:这个饭店赚两千,还利息一千,净赚一千,数学不好的不要再给我留言了好不,知乎跟微博一个水平么)。而你,只需要这样盘下100个饭店,每个月就能净赚10万,而你这时,却在国外旅游,成了第3种人。 很多人一直在打工,他们没有成为第3种人,很好理解。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做买卖的,也有很多人还是没有钱,就是因为,他们自己做厨师,自己的妹妹做服务员,自己的老妈管收银,仅此而已。 所以,以后问自己怎么成为第3种人,就是一句话:“不要自己炒菜,雇一个厨师”。如果能用资本去赚1块钱,也比用出售自己的体力赚100块钱更符合金融思维。 另外,聪明和资本,如果你只具有其中一点,记得,要找只有另一点的人去合作,他们也在等着你! 再另外,即使是具有同样特点的人,其财富也是有差别的。同样出卖自己劳动力或者具有同样资本的人,其付出的脑力、体力不一样,所获得的收益也是不同的。就是说,两个一模一样的打工仔或者超级富二代,一个努力思考、肯付出辛苦,另一个成天打游戏睡觉,前一类还是要比后一类财富来的多的。但是聪明刻苦的打工仔总与打游戏睡觉的 超级富二代 比,就是给自己的人生添堵而已。 普通人的提升 同时,再强调一点,如果你是个普通人,或者自认是个普通人,但是又有上进心,不如务实一点,脚踏实地的往前走。 曾经有个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儿子已经5岁,她每天要上班、做家务、带孩子。但她拥有人事部二级口译证书,每个月都有天南海北的会议翻译任务,还兼任这家口译中心的导师。 打开她的博客,已经更新了500多页,有2000多个帖子,全部都是每天她自己做口译练习的文章,平均每天两篇长的一篇短的。她坚持做这件事已经快10年了,非专业出身的她因为爱好英语而一直努力。 她说,10年前,她曾经看到一份调查报告,一个人如果要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0000个小时。 当时她算了一笔账,如果每天练习5个小时,每年300天的话,那么需要7年的时间,一个人才能掌握这项技能。 她说:“幸运的是,我知道自己想掌握什么技能,我只需要立马投入干起来就行了,我没有5个小时的时间,我每天只能学习3个小时,现在已经快10年了,我觉得自己差不多已经掌握了这个技能吧。” 再比如,披头士乐队在成名前已经参加过1200场演出。 可是为什么你做了10年公务员还只是一名小职员?为什么在家里做了7年的饭,没变成特级大厨,反而发现婚姻到了7年之痒呢? 那是因为,你没有投入精力和热情来练习一项技能。 每天上班只是看报纸、上网、应付各种琐碎任务,每天做饭只是为了让家庭正常运转,并不用专业的眼光看待这件事。 不要再哀叹大学毕业之后专业就丢了。 如果从初中开始算起,12年的学校教育,就算每天学习一门技能2小时,一年300天,你也只有7200小时,还有2800小时的缺口;就算你毕业后每天坚持练习1小时,你需要10年。 为什么理工科的人更容易成功?只要他们毕业后专业对口,还是做的那点事,那么他们就等于1天8小时都在练习。 这2800小时,只需要1年多就填补了。可我们很多人,工作的内容并不是在练习技能,大部分是应对琐碎的人和事,实际上,是在荒废人生。 也许你会说,我是平凡人,我不想成为什么家,只想安安分分过日子。那只是你的错觉,时间在流逝,你每天重复重复再重复的那些行为,就是在塑造你,你不想成为什么人,可是你注定会成为什么人。 每天5个小时,如果你是用来看韩剧、翻手机、玩游戏,那么7年后,你会变成一个生活的旁观者,你最擅长的就是如数家珍地说起别人的成功和失败,自己身上找不到任何可说的东西。 花1分钟想一想,曾经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然后每天去做这件事。7年后,你会发现你已经可以靠这件事出去混饭吃了。 哪怕你喜欢逛街呢,你规定自己每天逛街3小时试试?可能一开始你觉得很高兴,每天如此,你会发现无聊。再坚持下去,你就开始琢磨了,我逛街还能发现点什么?还能搞出点什么花样? 坚持下去,7年之后,你可能会成为时尚达人、形象设计专家、街拍摄影师、服装买手…… 生命中的下一个7年,下一个10000小时,你打算怎样度过? 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管理者、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商界领袖为什么能做到市场领头?那些企业到底有什么独特的运营管理之道?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管理者、你又如何做到审时度势、用你的智慧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让它走的更远、更久?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向成功的商界领袖、行业专家学习、要想在当今竞争愈来愈越激烈的市场独树一帜、你就必须学习先进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经营模式!因为你必须明白一点!至好的投资对象是自己、至好的投资方式是学习!学习力就是竞争力、没有学习力、就没有竞争力! 现在、如果你要继续看下去、企业运营管理的成功将离你越来越近;最终将变成现实…… 你好! 现代企业的竞争将是资本的竞争,不懂资本的知识、没有融资的技巧、没有金融的圈子,没有众筹能力、没有股权划分的思维、企业要想赢得现代的竞争显得分外艰难。 不借钱企业没法运转,借钱企业资不抵债,老板该如何选择: 诚 邀请您参加 : 《资本大智慧与 总裁峰会》 ▌ 峰会主要内容: 【1】风投资源:天使投资 【2】企业上市:新三板、主板、Q板落地辅导 【3】企业融资:投资智慧、融资方法和渠道 【4】股权众筹:筹钱、筹人、筹资源、筹未来 【5】股权激励:分钱、分权、收人、收心 【6】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梳理、升级、改造 【7】市场营销:市场定位和细分、团队打造 【8】网络营销:建平台、推品牌、扩市场 【9】资源整合:高端人脉、股权合作、项目对接 全国企业金融性价比最高的企业家峰会让您收获: 【顶层设计】 :企业如何完善适合自身的资本顶层设计,规划成长路径,收获做大、做快、做强、做久的思路和力量,上市标准化运营。 【实体转型】 :掌握现代企业运作规律,加深企业家对多元化融资理念认知,带领企业由实体转向金融。 【战略选择】 :了解融资进程中企业需面临的一系列战略选择,以及如何理性做出判断。 【股权设计】 :股权专家教你如何股权融资、股权激励、股权设计、股权分配、股权转让、股权投资等等 【融资方法】 :掌握多种融资方法,通过众筹、资产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打通获取资金的路径。 【价值提升】 :如何在融资同时,实现融智,实现企业核心价值的提升。 【融资方案】 :了解各种融资方式及运用的条件和代价,找到适合自己的融资方案。 【资本规则】 :掌握不同资本的运作规则和资金喜好,明确适合的投资渠道和机构类型。 【项目包装】 :掌握如何包装和展示自己的企业和项目。 往期峰会现场: 部份分享嘉宾: ▌ 近期 峰会城市: 5月11日-5月13日北京(1280三天) 5月12日-5月14日杭州(880三天) 5月12日-5月14日广州(880三天) 5月18日-5月20日天津(880三天) 5月19日-5月21日成都(880三天) 5月19日-5月21日深圳(880三天) 5月19日-5月21日上海(880三天) 5月26日-5月28日武汉(880三天) 席位有限,提前预约! 【邀请对象】:董事长,总经理,公司股东,创业合作伙伴 仅限决策人 【参会条件】:年营业额 1000万 以上企业负责人 【费用】: 880元/人(北京1280元)(含场地费用和3天五星级酒店午餐) 【报名方式】: 本活动为高端企业家活动、需要提前安排席位, 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1、电话报名: 13550260663 (谯老师) 2 、 编辑短信:姓名+公司+职位+参会城市发送到 13550260663 3、 扫描二维码添加回复 ( 报名/参会 )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时评|416 次阅读|2 个评论
华冰聊专利:投资人遇到的专利“坑”有多少
热度 2 bingbing800 2016-11-1 08:55
创新创业的大潮下,资本对技术创新类项目越来越关注。连续5年,我国的专利申请数量稳居世界第一,且持续增长。投资人在越来越多的项目中看到专利,投资人应该如何选择?是不是有专利的项目更值得投资?面对这样的困惑,请先看清跟专利有关的“坑”有多少。 把申请当专利 见过路演项目,创始人罗列出一长串的专利清单,给出一长串专利号码,向投资人证明该项目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团队的创新水平处于行业的最前沿,一长串的专利即是证明。 此时,需要核实的是这一长串专利,到底是“申请”还是“专利”,也就是到底有没有拿到授权。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要求,只要满足专利申请时的流程、信息要求,就会受理该申请,并给出专利申请号,该号码在专利授权后即时变为专利号。但是,并不是所有专利申请最终都会授权,我国的发明专利授权率不高于40%,意味着很多的专利申请号最终只是一串号码,完全不能享受因为专利而享有的垄断保护。因此,在路演中,投资人要多个心眼,向融资者确认专利的法律状态是否已经拿到授权。 把同日申请当作是两件专利 专利申请中有一个特殊情况,相同的技术内容,可允许同日同时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在提交时,会有两个专利申请号。一般情况下,实用新型会先授权,若发明也具备授权前景,要求专利权人放弃实用新型,才能获得发明授权。即同一发明创造只能允许一个法律存在。 但一些融资人会将两个专利号都列入专利清单中,使专利看上去更多更有说服力。殊不知,明明看上去10件专利,其实最终只会有5件专利权。因此,投资人需要确认专利清单中的同日申请专利的数量,打半折后才是真实专利权数量。 忽视在先申请 一些技术创始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些有应用前景的产品,并希望利用该产品创业。他们在向投资人展示创新技术时,同样会提到申请了多少专利。投资人亦会关心该专利权属属于他个人、他创业的公司还是原工作单位。但是,关心这些还不够,投资人同时要关心的是该创始人在原单位工作时,他和他的同事是否已经申请了与该创业产品相关的专利,该专利是否会成为后续该产品在市场推广时的障碍。如果有,应提前做好预案,将该专利权买过来,或是争取在先专利权的独占许可,避免该专利权被竞争对手抢走的风险。 申请人为创始人 专利可以以个人名义申请,也可以以单位名义申请,投资人在项目中要确认专利权归欲投资的企业所有,还是创始人所有,如果为创始人所有,应督促其尽快转入企业,或是由创始人出具法律文书,至少承诺一定期限内企业拥有该专利权的使用权。 专利与投资项目没有关系 一些企业有多个产品,但主营的、有创新技术的产品只是其中一部分。也有的企业会将其中一部分创新产品独立出一个项目来融资,同时给出专利清单,以证明该项技术的独占地位。遇到这样的融资项目,投资人应核实专利内容的实质,与欲投资项目中的技术是否相同或相关,切不可以为有专利的项目,该专利保护的内容就是欲投资的技术。 发明人不在创业团队中 还有一些有原创专利技术的融资项目,该专利的发明人跟创业团队没有关系,是创业团队的前同事,或创业团队买来的专利技术。这样的项目需要投资人分别核实创业团队和原专利发明人的技术创新能力。如果投资这个项目,原专利发明人却做了跟该专利技术相同的产品,创新能力却不及原专利发明人团队,投资人在这样的混战中也很难保障。 总之,专利项目越来越多,专利“坑”还不止这些。投资人需要擦亮眼睛,学会识别各类专利“坑”,并尽量避免,才能保障自己的投资收益。 【本文于2016年10月31日在中国科学报第七版-观点刊发】 华冰,专利执业代理人 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总经理 知乾,使创新技术更值钱! 公司网址: www.zhiqianip.co m 联系电话:400-0303-972 010-62580655 邮箱:zq@zhiqianip.com
个人分类: 专利|7651 次阅读|2 个评论
华冰聊专利:投资人看专利项目的正确方式
热度 3 bingbing800 2016-8-15 10:15
创新创业的大潮下,资本对技术创新型项目越来越关注。而我国的专利申请数量已连续5年世界第一,且持续增长。在这样的趋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型项目都有专利,面对越来越多的专利项目,投资人应该如何选择?到底哪个项目才真有投资价值?项目拥有怎样的专利才能起到保护创新技术的作用?投资人的利益才能得到有效保证?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点看项目专利的好坏。 看数量、看种类 专利数量是最容易看明白的数据,也是投资人都会看的数据,其重要性不必多说。但看种类很多投资人则会不知如何下手。专利一共分三个类别: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中除了专利,还有商标、软件著作权等,对于技术创新类项目,不同技术领域其专利类型会有所侧重,如果是一个IT类项目,应该发明、外观设计、软件著作权多一些,实用新型会比较少;遇到实用新型专利较多的IT项目,就需要跟项目方沟通下原因了。而对于一种市场看好的小物件,如果只有一个发明专利,而且申请时间不长,则也不是一个好的保护方式。因此,面对不同领域的创新项目,投资人应该知晓其专利是否真的具备保护产品的作用,首先数量和种类应该与该技术相匹配。 看专利与产品、创新技术的对应关系 每个专利都有保护对象,如果投资人想投的项目与专利的保护对象没有关系,那专利对这个项目的作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比如说投资人看中的是一个工业机器人的项目,但项目里的专利却涉及生物药的制备方法,显然两者没有任何关系,该项目持有人有这个专利对于该项目也没有增值作用。当然,现实中的案例可能没这么明显,但投资人仍需睁大慧眼,避免被项目方“忽悠”。 看国别 一些项目有市场在海外,要特别关注该项目在目标国的专利情况,尤其是专利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比如说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比如说某项目在美国有较好的市场,但是仅在中国申请专利,美国一件专利也没有申请,那该项目在美国的市场风险就会很大,极有可能因为专利问题而遭遇侵权诉讼,投资人在选择这样的项目时,需要提醒项目方重视在目标市场的专利保护问题,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完成专利布局,降低诉讼风险。 看持续性 一个项目有多个专利,但多个专利就集中在某一天或某个时间段提交,其他时间没有专利申请。这种没有持续性的专利申请行为很可能并不是为了保护技术而提交的专利申请,专利也不一定对技术有保护作用,技术方有可能是因为要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或别的政府资助而申请的专利,这种因为政治目的而申请的专利,对投资人的收益很难有保护作用,需要投资人进一步核实。 看主要发明人 对投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团队。而对于技术创新型项目,创新人才在团队里的作用相对更重要些。如果企业所持有的专利主要发明人已经离开团队,则有可能项目的后续创新能力有问题,还有一种可能,离开的主要发明人加入新的团队或创业,生产与该项目相同或差不多的竞品,成为该项目的最大威胁。因此,主要发明人是否仍在团队中,去了哪里做什么,是投资人需要去探寻的一个重点。 另外,有的项目主要发明人可能就是项目创始人,则需要核实创始人的教育、工作背景是否与创新技术相符,有没有可能是团队其他人的创新但写在创始人名下,掩盖了真实发明人的事实。如果有掩盖真实发明人事实的行为,仍需要进一步求证真实发明人的去向。 看法律状态及完整性 法律状态即专利是否已经授权,是否存在转让、许可等行为,查清专利权从哪里来、去了哪里?核实专利权是否与他人共同申请?许可给他人使用是何种许可方式等等,确保专利权有效、完整、安全。 总之,专利是法律授予专利权人的合法垄断权,可以帮助专利权人和投资人更大的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市场。而专利信息是公开信息,内含多角度数据,投资人在看专利项目时,可以从专利数据中找到更多有利于辨识项目好坏的依据,供投资人参考。 【本文于2016年8月15日在中国科学报第七版-观点刊发】 华冰,专利执业代理人 知乾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总经理 知乾,使创新技术更值钱! 公司网址: www.zhiqianip.co m 联系电话:400-0303-972 010-62580655 邮箱:zq@zhiqianip.com
个人分类: 专利|588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2015年最值得关注的15家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公司
xishuaili 2015-10-26 18:57
虎嗅注: 继移动互联、O2O和虚拟现实技术之后,生物医药技术成为投资人下一波关注的重点。FierceBiotech网站已于日前评出了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5家生物医药科技公司,一起来看看你知道几家,它们的共同特点在于:大部分都是成立于2010年以后的新兴公司,同时都拿到了金额不等的风投。 原文来自专业生物医药新媒体网站 生物探索 (微信公号ID:biodiscover),作者Gary Gan,虎嗅进行了少量编校。 与往年一样,FierceBiotech网站在中国的国庆节前夕连续13年公布了“FierceBiotech's 2015 Fierce 15”名单。 FierceBiotech主编John Carroll (约翰·卡罗尔) 先生认为,虽然我们还无法预测2016年生物界会有什么新变化,但是回首近3年生物科技创新创业的热潮,我们可以肯定生命科学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风险投资催生了生物科技公司IPO的热潮,大企业与小公司的并购交易不断,让这个领域越来越有钱。 继 Juno、SparkTherapeutics、Editas Medicine等生物技术公司的产品被FierceBiotech编辑挖掘出来后,在资本市场获得了风险投资者极大的亲睐。随着数以亿万计的资金和辉煌的科技新成果不断涌现,今年又有哪些公司上榜“15家最热门的生物技术公司”呢? 在我们公布榜单前,先吊一下读者的胃口,无论你是风险投资者、大型药企CEO、中小企业的创业者,你都有必要看一下今年上榜的最热门生物技术公司在做什么?怎么做?以下是让你看的理由。 什么样的风险投资者才是一个好的风险投资者?显而易见是别人看不懂的故事,你是那个能提前10年甚至是20年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先知。 近10年来,全球生物制药公司不约而同地向美国波士顿/剑桥地区聚集 ,和此趋势相对应的是,波士顿/剑桥地区近年被多个媒体或网站评为生物制药/生命科学领域的冠军产业群 (PS:此语句引用科学网王守业博客“生物制药公司缘何扎堆美国波士顿/剑桥地区?”) 。受基因泰克和安进公司“从小公司到大企业”成功故事的影响,许多创业者、投资者经常聚集于波士顿/剑桥地区,组建潜力团队,试图成为生物技术领域最耀眼的明星。那究竟谁将成为下一个基因泰克or安进呢?Fierce 15带你提前看懂生命科学故事的趋势。 药厂CEO,Fierce 15告诉你核心科研人员离职动机 近年来,“人才”成为了生物制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尽管对“人才”的保护呼吁力度不断加大 (甚至一些企业签订人才联盟协议防止人才流失) ,但是创新创业的灵魂仍然阻挡不了研发大佬们“颠覆”产业的步伐。 首先,当老东家的研发理念、价值观、福待遇等与RD大佬们期望大相径庭时,后者们纷纷选择创立新公司,利用自己过去的经验、人脉、技术运行自己的生物技术; 其次,那些商务开拓、资本运作的高手们纷纷选择从药厂跳槽到直接面对客户的医疗诊所是人才流失的另一原因。 第三,热门研究领域 (肿瘤免疫疗法、基因编辑、神经退化……) 在媒体的追捧下,资本的燃烧下,即使是曾经的失败药物(loser)在基因组学技术的普及下可能会有新的适应症,甚至有望成为重磅弹药。 因此,即使是一个从未研究出上市药物的团队,也可能在新一轮的生命科技浪潮中成为佼佼者。离职创业,老树开新花,谁不心动呢? 创业者,Fierce 15让你了解美国最牛的生技人在做什么? 当创新创业的热风从大英帝国吹到了环太平洋地区;当硅谷的风险资本吹到了万里之外的中国长三角,当投资者们不再介怀创业者曾经的失败,而是把失败当做一面镜子、一种机会时,“生命科学”最好的时代真的来临了。 2014年上榜Fierce 15的公司中,有8家已经递交或者完成了IPO,至少有2家因为领域交叉而进行了市场合作,这在以前是少见的。为了增加技术/药物成功的可能性,新型的创业公司将不再是孤立的,他们愿意携手并肩。 作为创业者,你必须清醒的知道一个准则: 牛市中资本满天飞任性烧钱无所谓;熊市中资本缩水,你天天砸钱亏本测DNA获取健康数据将面临随时倒闭的风险。 因 此作为创业者,你需要不断的创新 (制度、政策、价格) ,真正的创新将会补偿经济的寒冬。土豪Martin Shkreli买断了一个药将价格涨了50多倍的事情显现出了投资者对制药行业的贪婪,越是被吹捧上天的技术(人物),背后的风险越大。因此,作为创业 者,你还需要理性。 以下是“FierceBiotech's 2015 Fierce 15”名单上的生物科技公司。 Alector:专注神经退化药物研究 成立于2013年的Alector公司具有生物技术界的三大灵魂人物——作为CEO的Genentech (基因泰克/基因技术公司) 的老将Arnon Rosenthal,作为科学带头人的哥伦比亚大学神经退化研究学者Asa Abeliovich及作为董事长的Adimab创始人Tillman Gerngross。 该司是一家主要致力于神经退化领域的药物研究公司,研发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最近的许多研究将阿尔茨海默病 (虎嗅注:俗称“老年/早老性痴呆”) 致病机理集中于积聚在大脑的病毒蛋白质,但位于旧金山Alector正在采取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Arnon Rosenthal认为阿尔茨海默氏症与免疫系统相关,他希望建立提高人体的自然防御系统,以抵挡神经退行性疾病。 近日,该公司获得来源于MRL, Google Topspin及Mission Bay Captial等风投的C轮融资3200万美元,以支持神经退化性疾病的早期研究工作,以研发针对脑破坏型疾病、神经退化性疾病的新方法。 Rosenthal表示:接下来几年里,Alector的研究团队针对已确认的12种神经退化性疾病开发主导治疗方法,若该司生产的抗体能通过临床试验, 或将找到全球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疗法。 Arvinas:专注水解蛋白技术研究 蛋白质降解是一个容易理解的科学,成立于2013年的Arvinas公司由于其PROTAC技术而迅速为业内所熟知,公司的这项技术来源于耶鲁大学Craig Crews (克雷格·克鲁斯) 教授的实验室。 该司独有的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技术 (PROTAC) 可以通过激活细胞内部的蛋白降解途径定向降解某些不“受欢迎”的蛋白质,从而将一个个细胞转变为药物单位。这一思路将有望在未来的蛋白质药物研发中大显身手。 今年4月份,默沙东公司以包括预付款、研究经费以及相应的里程碑资金在内的共计4.34亿美元的付款购买了Arvinas公司PROTAC技术,或将成为未来默沙东公司药物开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卖点。 Cell Medica:专注肿瘤免疫疗法 CAR-T技术的出现,使得经过基因修饰的T细胞显示出明确的靶向性、对特定肿瘤细胞强大的杀伤活性和持久性的抗肿瘤作用,不仅为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注入了新的活 力,也标志着肿瘤免疫治疗真正进入了能够与手术,化疗和放疗这些传统肿瘤疗法并列齐驱,并可能在一些晚期、复发、转移和难治性肿瘤患者中完成手术,开启化 疗和放疗不能完成的根治性治疗效果的新时代。除了CAR-T为主体的免疫治疗之外,也包括TCR-T,NK,CAR-NK,TIL,γ/δ T细胞和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等。 Cell Medica是一家英国的公司,总部位于伦敦,主要领域是肿瘤免疫疗法和传染病,该公司拥有的病毒-特异性T 细胞 (异体)) 针对Epstein-Barr (EB)病毒抗原,可用于治疗进展型NK/T细胞淋巴瘤。美国资深投资人Neil Woodford已经总计投资7800万美元,用于该公司开发T细胞肿瘤疗法。 CRISPR Therapeutics:专注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 Therapeutics是德国亥姆霍兹传染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与Jennifer Doudna共同分享300万美金的生命科学奖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与人合伙创办的公司,目前关于CRISPR系统技术的专利还在与另外2家公司争议中。现任CEO罗杰•诺瓦克(Rodger Novak)曾是一名制药行政主管,他说:“知识产权在这个领域是相当复杂的,每个人都知道这其中充满了矛盾。” 该公司在 2014年成立于瑞士第四大城市——巴塞尔,通过融资2500万美元资金以开发基于Cas9技术的基因剪切技术CRISPR-Cas9,该技术可以被用于治疗基因类疾病。今年,CRISPR Therapeutics在美国的CRISPR Therapeutics设立了坟墓,是目前美国第二家主攻“CRISPR”基因编辑的生物技术公司。诺贝尔奖获得者Craig Mello等专家都为这家公司提供技术协助。 Denali Therapeutics:专注神经组织退化研究 今年5月份,生物制药公司基因泰克的三名前高管在2.17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帮助下,成立了一家新公司——Denali Therapeutics,专注于治疗神经组织退化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ALS)和帕金森病。 Denali Therapeutics总部设在旧金山,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董事长Marc Tessier-Lavigne是知名神经学家,纽约洛克菲勒大学 (Rockefeller University) 校长;另一位联合创始人、负责公司日常运营的CEO Ryan Watts是基因泰克公司神经科学总监;第三位联合创始人Alex Schuth为基因泰克公司技术创新和诊断业务主管。 Intellia Therapeutics:专注基因编辑技术实践 Intellia Therapeutics是2014年成立的生物技术公司,主要致力于CRISPR/Cas9技术在治疗领域的发展,独家享有一项在CRISPR/Cas9技术治疗领域极为重要的知识产权,并获得了Atlas Venture和诺华的首轮融资。 该公司的CEO和联合创始人Nessan Bermingham博士表示,Intellia与诺华的合作将会极大地推动将CRISPR/Cas9转化为实际治疗手段的应用,CAR-T和造血干细胞 治疗是CRISPR/Cas9技术极具代表性的应用领域和契机,而诺华毫无疑问是这两项治疗领域的领跑者,与诺华合作可以加速发展产品的研发。 MyoKardia:专注基因组疗法药物治疗心脏病 2012年9月,旧金山一家生物技术公司MyoKardia利用新的基因组方法研发治疗心肌病的药物,寻找因为基因突变而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不仅计划筛选出针对某类患者的有效药物,同时还计划开启相关药物的伴随诊断测试。 波士顿的风险基金Third Rock Ventures对这家公司投资了3800万美元后,该司专注在治疗肥厚性心脏病和扩张性药物的研发工作,着眼于开发治疗心肌肌节蛋白突变引发疾病的个性化小分子药物疗法,美国有数百万人受这两种疾病的折磨。 2014年9月,法国生物医药巨头赛诺菲公司投资2亿美金里程碑付款给MyKardi,进行治疗心肌疾病相关新药的早期研发工作,包括了两个关于肥厚性心脏病药物研发项目和一个扩张性心脏病药物研发项目,双方计划到2018年完成这一协议研发。 NGM Bio:常见慢性病病药物开发 NGM生物制药公司(NGM Biopharmaceuticals, Inc.)成立于2008年,位于旧金山南部,是一家由私人控股的药物探索开发公司,致力于鉴定和开发革新性生物制剂,用于糖尿病、肥胖症、肌肉萎缩及其他心脏疾病的治疗。 该公司新一代疗法 (next generation of therapeutics) 的探索工作或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代谢疾病的治疗模式。NGM已鉴定出一系列新靶标,这些靶标在II型糖尿病、肥胖症及肌肉萎缩的各种体内模型中具有深远的代谢作用。 Padlock Therapeutics:专注自身免疫药物开发 Padlock Therapeutics成立于2014年1月,是一家专门开发自身免疫疾病药物的公司,正在开发靶向蛋白精氨酸脱亚氨酶 (介导蛋白瓜氨酸化的一类酶,PADs) 的新颖疗法。蛋白瓜氨酸化可导致强劲自身抗原的产生,参与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最早期事件,并驱动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炎症和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该司或将开发出PAD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疗法。 Revolution Medicines:抗真菌药物开发 三石风险投资公司 (Third Rock Ventures) 作为生物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在2015年建立了一家新公司Revolution Medicines,并投入了4500万美元进行该项研究。该司正在寻求进一步的工艺和优化技术,同时采用了第一个版本的抗真菌药物新工艺。 该司CEO Mark Goldsmith表示,抗真菌治疗研究为那些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复杂分子提供了非凡的合成工艺,这使我们能够对原子进行修饰,重新设计这些分子,用于治疗严重疾病。 SQZ Biotech:分子疗法与纳米疗法 通过轻轻地挤压细胞,就可以让一些大分子或纳米材料进入细胞,进而改变细胞的运作。倘若人类能让体内的细胞按照我们的要求去运作,比如让它们适时地合成胰岛素,或去攻击肿瘤,那么许多健康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2013 年,化学工程师Armon Sharei和两位导师——微流控领域的奠基人之一Klavs F. Jensen、生物领域的先锋人物Robert S. Langer开发出了一种以硅和玻璃为材质的微芯片,可预先蚀刻了供细胞流动的通道,随着细胞流动的方向,通道逐渐收窄,直到细胞无法继续向前行进。此 时,被卡住的细胞因受挤压而产生形变,细胞膜上便会出现小孔。这些小孔的直径,足够许多可改变细胞运作的介质通过,如蛋白质、核酸、碳纳米管等。 经过一些法律咨询及导师们的帮助下,Armon Sharei和朋友Agustin Lopez Marquez 创办了SQZ Biotech 公司,该司在获得了累计高达55万美元的奖金,并从投资者那里筹集了100万美元,随后的经营产生了可观的收入,开启一条通向新型药物投放治疗的道路。 Surface Oncology:下一代肿瘤免疫疗法 免疫肿瘤学 (Immuno-oncology,I/O) 正在改变着我们传统的癌症治疗方式。在免疫肿瘤治疗中,检查点抑制剂已经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仅仅启动T细胞攻击癌症还不够,这就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及诊所将多种疗法联合使用攻击癌症的原因。 Surface Oncology在2015年才成立,首轮融资了3500万美元,并招募了阿斯利康的肿瘤战略部总监Detlev Biniszkiewicz作为CEO,目前该司表示有一个非常清晰坚定、多管齐下的战略来开发下一代肿瘤免疫疗法:致力于改善抗原呈递和表达、阻断抑制细胞填充肿瘤微环境、阻止细胞因子和代谢产物等来减弱免疫系统的攻击。 Syros Pharmaceuticals:基因修复药物研发 生命科学公司锡罗斯制药 (Syros Pharmaceuticals Inc) 成立于2013年,首轮融资了3000万美金,2014年底该司完成5300万美元B轮融资,该司的投资者包括我国知名的CRO公司——药明康德。该司CEO Nancy Simonian博士原来是日本武田制药株式会社旗下的肿瘤公司千年制药 (Millennium) 首席医疗官,目前最有前景的产品是一种叫做CDK7的激酶,可以主导DNA修复。 Simonian博士表示,若一切如计划所愿,该司将在明年推出CDK7激酶的人类临床试验;该司另一款治疗癌症的靶向药物拟在2013年进行IND(药品临床试验申报)。除此之外,该司还准备拓展RD研发管线,包括免疫学、细胞炎症的超级 增强剂、针对遗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肾脏系统的疾病。 Unum Therapeutics:肿瘤疗法 Unum Therapeutic成立于2013年,该司名为抗体偶联T细胞受体疗法(ACTR)的优势是通过对不同抗体的选择,能够对多种肿瘤起到治疗作用;不同 于诺华公司和Juno公司等CAR-T疗法先驱,另一个优势在于,研究中采用的抗体都已经经过充分研究,这或将大大加快CAR-T疗法的研究进度,帮助其 在未来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优势。 2014年10月,著名投资公司 Fidelity Biosciences、Atlas Venture等牵头赛诺菲旗下投资公司健赞生物基金共同投资1200万美元支持Unum开发CAR-T相关疗法。 2014年年底,Unum就宣布开始招募一期临床病人,通用T-细胞免疫疗法药物ATTCK20将和Rituxan联用用于慢性白血病(CLL)的治疗。 2015年6月,该公司融资6500万美元开发下一代CAR-T治疗技术。 Yumanity Therapeutics:神经退行药物研发 Yumanity 是由Onyx Pharmaceuticals (该司在2013年以104亿美元卖给了制药巨头安进) 的前CEO Tony Coles和麻省理工学院附属怀特黑德生物医学研究所前负责人Susan Lindquist成立于2014年,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是围绕Susan Lindquist所开发的多项技术而创立的,该司没有获得任何基金的支持就敢独自开发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市场太大,诱惑力太强,另一方面还是因为Yumanity有其独特的研发技术平台。 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普遍被认为由大脑的一些蛋白质折叠畸形引起,蛋白折叠的出错不仅使蛋白本身失去功能,更严重的是导致毁灭性的链反应,促使脑细胞障碍并死亡。 Lindquist实验室把这些折叠畸形的蛋白进而置入酵母细胞,从而引起酵母细胞的死亡。而降低酵母细胞死亡率的化合物则可能成为抑制蛋白折叠畸形的先导化合物,这样就形 成了一个发现这类药物的phenotype screening筛选体系,找到的先导化合物再置入来自多能干细胞的神经元,体外评价这些化合物对这些来自神经变性疾病患者神经元的活性。 如果这些化合物在人神经元中表现活性,再放回酵母系统寻找真正起作用的分子靶点,这样反复评价、筛选就形成一个筛选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的技术平台。 到目前为止,Lindquist实验室已经采用这个技术筛选了超过50万个化合物,已经发现了至少一个治疗帕金森氏病的分子靶点和先导化合物。 Lindquist 曾以phenotype screening筛选体系为基础成立了一个叫FoldRx的生物技术公司并在2010年卖给了辉瑞。辉瑞采用FoldRx技术曾成功开发了 Tafamidis,在2011年11月获得欧盟EMA,2013年9月获得日本药监部门批准上市 (商品名:Vyndaqel) ,治疗一种罕见但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变 (FAP) 。 文章引自:http://www.huxiu.com/article/128351/1.html?f=index_feed_article
个人分类: 生物创业|1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阿牛给你带来史上最全180个知名投资人联系方式,创客火速收藏
zqb625024295 2015-10-20 00:52
想想当初为了人才网,跑遍北上广深。创客最需要这些,不用谢我,请默默支持一个默默坚持做笔记的朋友,并记住他—阿牛,记得他天天在写阿牛笔记。 我在玩QQ的时候乐于帮大家涨粉丝,在微信时候我可以通过各种互推,群背书,圈大V等方式帮朋友涨粉,每天推一个兄弟,能让他撑爆500人同时段加他,里面有很多技巧,需要的话可以加我微信私聊,625024295。我们创办的十八兄弟会在初期发展的时候是因为可以开差不多500人群让很多人觉得好玩。当时就是赶巧了,其他群只有40人群或100人群,但十八兄弟会有将近500人群,很多人很好奇想加入这个群体来看500人群到底是什么样,到底怎么玩,到底如何操作,十八兄弟会因此逐渐壮大,衍生了十八创课堂,一课,十八高校,十八跑团,十八唯蜜会,1001个创业故事,阿牛笔记等等,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也正在慢慢实现红利变现。未来也会有各种类似的借势行为。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微信的商业化进程骤然提速,无论是传统厂商,还是移动互联网企业,都远远地被抛在微信身后。于是,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将目光聚焦在微信平台上来。那么,对于创业者来说,如何探索出一种成熟的微信创业模式,在微信平台中挖掘出新的创业机会?如何整合移动互联网的基本要素(如自由、连接、产品思维、价值服务等),打造出资源聚合的微信社群?你如果很想了解社群如何运作,社群经济如何发展,社群众筹出书如何从策划,联系出版,采编,平台运营,客户管理,学习课堂管理的话,建议你话99元,加入我们十八创课堂,和我的阿牛笔记与1001个创业故事群。相信你会有所收获,迅速复制只是时间问题。十八创截止到2015年10月19日,有4178位创客关注我们,1112位付费创业者,新增15位投资人。更多请关注 十八创 微信号: create18 我为什么要建群?为什么要写阿牛笔记? 创业很爽,孤独的人太多 创业很闹,骗子太多,你需要的不多,有阿牛就够了。 《阿牛笔记》与1001个故事读书分享学习交流群,用社群的方式一起学习,一起看书,一起出书,一起分享书。 我阿牛为什么做阿牛笔记? 现在知识信息严重过剩,快节奏的生活把学习阅读也快餐化了,许多人囫囵吞枣,不解其意,生搬硬套。需要沉淀,静下心来,随手带上一个本子,把好的思想,创业,论点,现状记下来,汇编成笔记,事后反复研究。才能达到阅读的效果。 知识需要梳理。我看完的书,会挑选经典内容,习惯整理成笔记。兄弟们有好的笔记可以和我分享,现在头条,和百度留存都不错。 玩订阅号的兄弟可以同时玩媒体平台,我预测新一轮的补贴,抢人大战会在各类媒体平台上失控。 阿牛微信/QQ625024295 参与众筹出书的,请联系我 备注“阿牛笔记”方能通过。 180位知名投资人联系方式 姓名 所在公司 邮箱 肖虎 明石创新 268xiaohu@sina.com 吴世春 梅花天使创投 shichun.wu@gmail.com 张筱燕 梅花天使创投 bp@plumventures.cn 乔顺昌 乐博资本 info@leboxcap.com 曾李青 德迅投资 jason@decentcapital.com 倪正东 清科创投 gavinni@zero2ipo.com.cn 王玲 达晨创投 relaxwang@263.net 赵晋 维梧资本 jzhao@vivoventures.com 孔毅 顺为资本 kongyi@shunwei.com 李一男 金沙江创投 yinan@gsrventures.com 曹大容 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基金 ron@lightspeedvp.com 宓群 光速安振中国创业投资基金 jmi@lightspeedvp.com 杨宁 壹普兰 nickyang@lebox99.com 朱啸虎 金沙江创投 allen@gsrventures.cn 吴蓉晖 同渡创投 fiona@tendencevc.com 沈劲 高通 jings@qti.qualcomm.com 李研 高通 liy@qti.qualcomm.com 熊钢 澳银资本 ventures@asbvchina.com 郭海涛 高特佳 guoht@szgig.com 刘维 联想之星 liuwei@legendholdings.com.cn 陆刚 联想之星 lugang@legendholdings.com.cn 王明耀 联想之星 wangmy@legendholdings.com.cn 杨守彬 丰厚资本 ysb@fhcapital.com 蒋涛 戈壁 don@gobivc.com 朱璘 戈壁 michael@gobivc.com 曹嘉泰 戈壁 tom@gobivc.com 张云鹏 松禾资本 zhangyunpeng@sina.com 罗飞 深港产学研 luofei@pinevc.com.cn 晏小平 鼎晖创投 yanxiaoping@cdhfund.com 唐旭东 联想之星 tangxd@legendholdings.com.cn 李康林 天图资本 likanglin@tiantu.com.cn 曾振宇 DCM资本 rzeng@dcm.com 吴尚志 鼎晖投资 wusz@cdhfund.com 张震 高榕资本 zhen_zhang@banyanvc.com 陈晓红 华澳资本 cxh@cac-capital.com 叶冠泰 启明创投 kyeh@hcp.com 朱立南 君联资本 zhuln@legendholdings.com.cn 周树华 开物投资 shuhua.zhou@kaiwucapital.com 郑刚 紫辉投资基金 scott.zheng@yahoo.com.cn 羊东 赛富投资基金 dyang@sbaif.com 邓锋 北极光 feng.deng@nlightvc.com 李宇辉 磐霖资本 yhli@panlincap.com 蒋锦志 景林投资 jiangjinzhi@greenwoodsasset.com 黄晓黎 景林投资 huangxiaoli@greenwoodsasset.com 陈尘 景林投资 chenchen@greenwoodsasset.com 王华东 经纬中国 huadong.wang@matrixpartners.com.cn 丁健 金沙江创投 ding@gsrventures.com 王啸 九合创投 wangxiao@unityvc.com 刘建伟 创东方 jianwei.liu@cdf-capital.com 甘剑平 启明创投 jp.gan@qimingventures.com 石矛 中路资本 shimaofn@zhonglu.com.cn 符麟军 五岳投资 fulj@wuyuecapital.com 张磊 新沃资本 zhanglei@sinvocapital.com 张灵 凯鹏华盈 ellaz@kpcb.com 孙政权 无极道(华富海盈) sunzq@wujidao.net 陈瑞贵 天使投资人 chenrg@asto.com.cn 王利杰 荷多投资 preangel@me.com 庄明浩 经纬中国 minghao.zhuang@matrixpartners.com.cn 薛蛮子 海银资本 charlesxuesub@gmail.com 李开复 创新工场 kaifu@innovation-works.com 李嵩波 德丰杰正道 Sli@dfj.com 欧阳浩 君联资本 oyh@legendcapital.com.cn 王煜全 海银资本 yuquan.wang@haiyinfund.com 李卓桓 荷多投资 bp@pre-angel.com 叶卫刚 达泰资本 greg@delta-capital.cn 邝子平 启明创投 duane@qimingventures.com 沙重九 君联资本 shacj@legendcapital.com.cn 欧阳翔宇 君联资本 ouyxy@legendcapital.com.cn 王淮 天使投资人 bp@nonoidea.com 李建光 IDG资本 jianguang_li@idg.com.cn 李祝捷 真格基金 ninthf@gmail.com 董占斌 青松基金 dzbin@qingsongfund.com 李悠扬 纽信创投 bp@newsionvc.com 朱方 力合清源创投 zf@leaguercapital.com 庞小伟 天使湾创投 pxw@tisiwi.com 朱海彤 亚商资本 zhuht@abccapital.cn 邵东亚 国家航空产业投资 shaodongya@kunlunfund.com.cn 朱建寰 维思资本 jian.zhu@jafcoasia.com 高力伟 思伟投资 olivier.glauser@steamboatvc.com.cn 周家骏 中路资本 zhoujiajun@zhonglu.com.cn 高良平 中路资本 leo_gao@zhonglu.com.cn 阎焱 大正赛富投资 info@sbaif.com 曹征雁 盘古创富 caozhy@vangoocapital.com 孙集平 澳银资本 ventures@asbvchina.com 王晖 鼎晖创投 stevenwang@cdhfund.com 陈文江 鼎晖创投 vivianchen@cdhfund.com 秦曦 上创信德 qinxi@shcapital.com.cn 潘旻 凯石资本 pan@sequoiacap.com 钟晓林 江南资本 fzhong@srivercapital.com 吴芳 点石投资 wufang9099@126.com 李文茂 哈尔滨创新投 168lwm@163.com 张征 璞玉投资 zhang.zheng@jadeinvest.com.cn 邱玉芳 嘉盛兴业投资 cynthia.qiu@fangfund.com 夏志明 宝金国际投资 benson.xia@grand-gold.com.cn 孙欣 金浦投资 cindysun99@yahoo.com 黄炳龙 元景创投 huangbinglong@hotmail.com 张颖 经纬中国 david.zhang@matrixpartners.com.cn 陆景锴 龙脉创投 tony.luh@westlygroup.com 白杰先 高瞻 jesse@tallwoodvc.com 许达来 顺为资本 tlkoh@shunwei.com 陈俊洲 力鼎资本 jackchan@leadingcapital.com.cn 方元 经纬中国 yuan.fang@matrixpartners.com.cn 李娟 华工创投 lijuan@hustvc.com.cn 张琼 亚商资本 xuss@abccapital.cn 田溯宁 宽带资本 tiansn@cbc-capital.com 王维奇 金赛银 wangweiqi@jinsaiyin.com 王颖 北极光 ying.wang@nlightvc.com 康渃浠 杰斯财富 claire.kang@icanccapital.com 阚治东 德创投资 kanzd@orica.com.cn 尤文凯 通江资本 kevin021@sina.com 涂鸿川 高原资本 chuan@hcp.com 罗钥 苏河汇 darren@suhehui.com 卓曙虹 粤商创投 shuhongzhuo@163.com 粱彤 富坤创投 liangt@rlequities.com 胡家武 富坤创投 hujw@rlequities.com 蒋萌 力鼎资本 small2black@21cn.com 李骁军 IDG资本 xiaojun_li@idgvc.com.cn 陈垒 启迪创投 chenlei_th@hotmail.com 卫哲 维新力特资本 david@vkc-partners.com 栾威 斯凯投资 Wayne.Luan@sky-mobi.com Gary Rieschel 启明创投 gary@qimingventures.com 宋沐华 西门子创投 madeline.song@siemens.com 王能光 君联资本 wangng@legendcapital.com.cn 李显弘 金沙江创投 simonv@gsrventures.com 林明安 英联 malim@act.is 王晗 新沃资本 wanghan@sinvocapital.com 胡磊 纪源资本 lhu@ggv.com 屈卫东 清科创投 williamqu@zero2ipo.com.cn 曹少山 河山资本 cao@orizoncapital.com 胡斌 英飞尼迪 robert.hu@infinity-equity.com 杨希 德丰杰 xyang@dfj.com 孙红伟 融勤 joelsun@rongqin.com 丁海鹏 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Jason.ding@bertelsmann.com 黄明 湖南高新创投集团 hm@hhtvc.com 姚琮 赛哲投资 ph.cong.yao@gmail.com 王映初 天使投资人 wyc@entrue.cn 张立辉 青云创投 larry@tsingcapital.com 张海燕 天图资本 zhanghaiyan@tiantu.com.cn 李剑威 红杉 jli@sequoiacap.com 钟勇 蜀祥创投 zhongy1971@yahoo.com.cn 朱仁辉 华道数据 paul.choo@investorab.com 周志雄 凯旋创投 joezhou@keytonevc.com 徐汉杰 浙商创投 hansxu@zsvc.com.cn 吕晓彤 力鼎资本 lxt@leadingcapital.com.cn 吕谭平 StartupCV dannylui@authosisvc.com 余建明 麦格理 corporatefinance@macquarie.com 汝林琪 上海华盈 tinaj@kpcb.com 厉伟 深港产学研 liwei@pinevc.com.cn 沈南鹏 红杉 shen@sequoiacap.com 陈浩 君联资本 chenhao@legendcapital.com.cn 朱敏 恩颐投资 min.zhu@cybernaut.com.cn 梁国智 达晨创投 liangguozhi@fortunevc.com 姜皓天 北极光 elton.jiang@nlightvc.com 岳阳 大连国创投资 yue.yang@sohu.com 高少星 顺为资本 gaoshaoxing@shunwei.com 江铮毅 达泰资本 jiang@delta-capital.cn 吴克忠 财中创投 kwu@PrelPO.cn 庞权 雏菊机构 powerinvestment@hotmail.com 章苏阳 IDG资本 suyang_zhang@idgvc.com.cn 周炜 凯鹏华盈 weiz@kpcb.com 吴世永 君盛投资 wusy@junsancapitial.com 孙谦 红杉 sun@sequoiacap.com 涂波 北科创业 tubo@cmhk.com 黄宇 君盛投资 yhuang720@163.com 伍伸俊 金沙江创投 sonny@gsrventures.com 刘星 红杉 liu@sequoiacap.com 王树勋 哈尔滨创新投 kejivc@126.com 蔡翔 赛富投资基金 scai@sbaif.com 赵慕杰 英特尔投资 helen.chiu@intel.com 梁英杰 凯鹏华盈 vleung@kpcb.com 沈寒 北极光 han.shen@nlightvc.com 毛丞宇 IDG资本 michael_mao@idgvc.com.cn 过以宏 IDG资本 young_guo@idgvc.com 陈爽 光大汇益伟业 Shuang.Chen@everbright165.com 林欣禾 DCM资本 hurst@dcmvc.com 赵克仁 DCM资本 dchao@dcmvc.com 任国熙 恩卓创投 byam@sbaif.com 陈向东 天图资本 chenxiangdong@tiantu.com.cn 胡海清 经纬中国 roger.hu@matrixpartners.com.cn 郑昌幸 赛富投资基金 chareleson@sbaif.com 持续更新中》》》》》》》 阿牛微信/QQ:625024295 阿牛笔记|做一个有心的学习者,做一个有温度的思想者。分享,让思想更有价值!
个人分类: 创业心得|3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阿牛:家教O2O“请他教”获梅花创投参投6950万元A轮融资
zqb625024295 2015-5-30 14:17
5月29日,家教O2O“请他教”宣布获得6950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梅花创投、纽信创投、51董事长庞升东、著名投资人吴世春、唱吧CEO陈华等人联合投资。   据了解,请他教成立于2014年12月,由陈远河联合学而思智康的创始团队成员以及阿里、腾讯前员工共同创立,从成立到完成A轮融资,只用了短短的100天。与传统家教O2O不同,请他教并未采用开放式教师入驻,而是对入驻老师采用了初选、面试、笔试、试讲等严格流程,从而从源头上把控师资质量。目前,请他教业务已覆盖北京、大连、厦门、哈尔滨等4个城市,共吸引将近4万名老师入驻,仅北京单城市日流水峰值就达百万。   对于本轮融资,请他教方面表示资金将主要用于引进人才和拓展新城市。
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与商业有多远
热度 1 Enago 2014-5-19 12:52
前几天学校搞了个活动,邀请了几个投资人给一些项目做评估。一共有十来支小团队参与了活动,每个团队有 5 分钟的陈述时间来阐述自己的创意以及需要的经费,再加上 5 分钟的提问时间。最后那几个投资人会选择某个或者某些项目进行支助,金额取决于他们的感兴趣程度。活动结束后有个很深的感触就是,对于大部分的科研人员而言,科研跟商业之间还是隔着一道挺深的沟的。 有的小组在阐述的时候, 陶醉在自己华丽但看起来不是很可靠的技术方案中,滔滔不绝地讲该方案的 先进性和独创性。完全忽略了台上坐的是 businessman ,他们关心的是钱怎么花出去的,将来又怎么回来的,对技术细节甚至可以说完全不懂,或者不在乎。对这种报告,常常问一句就是你觉得这个市场有多大,跟别的技术相比,现在的技术的可靠性跟成本是怎么样的?应该说,这一块基本上就是科研人员的弱势所在,基本上是没有办法回答的比较靠谱。 有的小组也试图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那个搞新材料 LED 的小组,他们应该是做了充分的调研,列了不少让人很振奋的数据,比如 LED 市场有上百亿的价值,市场增幅每年有 15% 。言下之意就是说,哥们,这个巨大的蛋糕,随便切一点点都够我们发财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赶紧投钱进来吧。当然市场这么大,要个启动经费 100W 是很合理的吧。当投资者问到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启动经费以及这些经费是要怎么花掉的时候,得到的答案是买仪器买设备,那些硬件都比较贵。那些斤斤计较的生意人肯定不满意,科研可以不考虑成本问题,但是生意呢,必须考虑的。设备,为啥不能租呢? 还有个小组希望开展微细加工跟生物技术的交叉学科研究,巴拉巴拉了一下他们的联合实验室的实力,比如具备了不少研发合作能力,以后可以开发一些医疗设备。要的钱也不是很多,就是付几个人的工资,去调研一下市场的需求还有想几个 idea 。当然这种空手套白狼的事情,那些生意人也不是傻的。表达的意思就是,哥们,要想赚别人的钱,你至少得先投资点时间啥的,有个 idea 再找上来吧。 还有一个大哥做了一个报告,希望可以搞点赞助研究一下怎么才能让人变得更加幸福。有人问:这个有市场吗?答案是,如果大家变得更加幸福了,就更加愿意花钱消费了,这个市场是巨大的。结果也是显然的,这些生意人思想还没有觉悟到为人类幸福做贡献自己的金钱的时候。 本博客内容皆由英论阁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英论阁专业团队提供 英文论文编辑 、 SCI 论文润色 、一站式编辑、出版协助 http://www.enago.cn §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3846 次阅读|2 个评论
刘杰克:阿里巴巴退市是对投资人和公司的双重解脱
jackliupku 2012-3-5 12:03
刘杰克:阿里巴巴退市是对投资人和公司的双重解脱 文 / 刘杰克 2 月 21 日 ,阿里巴巴上市公司发布了一份公告,声称收到控股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团的一份要约,将会以现金全面收购其所发行的股票,从而实现对这家上市公司的私有化。这份让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 B2B 公司以私有化方式退市的计划一经曝光,便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各种猜测,阿里巴巴这一善于制造新闻,引发轰动效应的企业再次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专注研究和服务企业的管理咨询专家与培训师,刘杰克老师在上周接受新华社访问时也就阿里巴巴私有化事件发表了相关意见,现将主要观点与读者进行分享。 一,阿里巴巴退市是对投资人的解脱 上市、维持上市或是退市,其实都不是一个企业的终极目标,而只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阿里巴巴此时选择主动退市,一方面可以使投资人得以从其中解脱,另一方面也是对公司的解脱,更有助于其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 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课程《营销三维论》中的资本战略论,一个上市公司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满足股东的要求,为股东创造价值,为股东带来收益,相应的,判断一个上市公司好坏的最主要标准也就是企业能否为投资人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而从这一点看,相较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另外两大巨头百度和腾迅投资人所获得的不菲收益而言,阿里巴巴公司的投资人显然不但没有享受到这样的收益,反而得到的是惨痛的回忆。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于 2005 年在纳斯达克( NASDAQ )正式上市,考虑到百度曾进行一拆十的拆股,调整后的 IPO 发行价仅为 2.7 美元。从 2005 年 2.7 美元的发行价,几年的期间大涨小回,直到上周末以 141.43 美元收盘,与发行时的股价相比涨幅超过 50 倍。而腾讯控股在 2004 年于香港上市 , 在香港市场上成为当之无愧的大牛股 , 股价从上市最初的 3.7 港元左右一路上涨 , 并在上周末以 200.2 港币收盘,涨幅也超过 50 倍。 反观阿里巴巴,虽然在上市之初被冠以“最大市值互联网公司”,但仅仅在上市之初演绎了完美的上市第一跃之后,上市 5 年中便再没有令众人惊叹过。 2007 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当年发行价为 13.5 港元,上市初期主要在 27 至 40 港币之间交易,并创下历史最高价 41.8 港币,但此后便开始漫漫熊途,一路大跌小回,直到 2012 年其宣布私有化计划之前一直维持在 8-9 港元之间交易。这一长期下降趋势使大多数投资人不但未获分毫收益,反而连本金都不保。考虑到近年来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股东的实际亏损值也变得更大。 从未来看,阿里巴巴 B2B 业务仍看不到乐观的市场前景,如此一来股价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也将难有好的表现,所以投资人虽然亏损累累,但相对较高的回购价格总算使亏损总额有所减少,投资人如果能在这种时候离场,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从阿里巴巴解脱后的投资人说不定能找到更好的机会将之前的损失的钱补回来。 二,阿里巴巴退市对公司自身来说也是一种解脱 阿里巴巴的“私有化要约”本质就是主动退市,对其退市的举动做出评论就要先了解那些维持其上市的原因到底还存不存在。刘杰克老师认为,一个公司选择上市,无非有以下几种原因:可以使公司有更好的融资平台,为公司运作筹集资金;可以提高公司知名度;帮助企业规范结构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等。 企业上市就意味着企业获得了在资本市场持续融资的通道,使企业能够更快,更容易和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融资。但从目前阿里巴巴在股市的表现来看,其上市的融资平台作用已经消失殆尽,一只跌破发行价的股票在股市里多呆一天并不会给公司带来多少低成本的资金流入。 企业上市还等于为企业做了一个长期的免费广告,企业上市后会更加受到媒体的关注,继而提高社会大众对公司的关注,能够进一步提高公司知名度。从这一角度来看,阿里巴巴上市后其知名度在国内外确实都有很大的提高,利用上市相关事件,在国内外媒体上也是赚足了眼球,一时风光无限,阿里巴巴的名字在全国,甚至全球都被不少人熟知,“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这一头衔更是成了阿里巴巴的形象。刘杰克老师认为,考虑到今天的阿里巴巴已具备较高的知名度,这时美誉度于现在就更为重要,一只长期跌破发行价并在可见的未来也看不到起色的股票显然只会伤害公司的美誉度。而关于提升公司治理的水平,相信已上市 5 年的阿里巴巴这方面不管上市还是退市均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因此,不难看出,就目前情况来看,支撑阿里巴巴继续上市的因素已经变得无关紧要。而选择退市反而能够有可能使其海阔天宽。 从纯交易角度,如果阿里巴巴成功的以每股 13.5 港元的价格回购旗下 B2B 上市公司在市面上全部的流通股份,由于 13.5 港元的价格正是当年阿里巴巴的招股价,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在从上市到私有化五年里使用了二十多亿美元的无息贷款,而由于港币的大幅贬值,则让其收益更为显著。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上市公司,必须按时发财报,甚至每个季度都必须面临业绩的压力,否则就会面临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这一压力将使企业难以着眼于长远重新进行战略重构,而阿里巴巴目前的状况靠小打小闹的改革又根本无法改变局面。如果可以不顾短期压力大刀阔斧进行商业模式的变革和战略性的调整,说不定阿里巴巴有机会能够重获新生。之外,上市公司必须接受证监会审查,对大众和市场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有重大的举措就必须发公告。而退市之后,阿里巴巴则可以对于一些关键信息不予披露,这样将会更有利于阿里巴巴集团基于战略或财务目标的整体腾挪与重组。 综上所述,刘杰克老师认为,此次事件虽然悲情,但在目前情形之下对投资人和公司而言却是皆大欢喜,投资者可借机脱身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弥补损失,而阿里巴巴则可摆脱上市公司制度约束和业绩压力进行大刀阔斧式的变革或涅盘重生。我们期待阿里巴巴有一天能够王者归来,成为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同时真正为投资人创造巨大价值的公司!
1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杰克:投资人和咨询师眼中的苹果成功启示录
jackliupku 2012-2-6 12:17
刘杰克:投资人和咨询师眼中的苹果成功启示录 文 / 刘杰克 北美时间 2012 年 1 月 24 日,苹果发布了 2012 财年第一财季财报,令人眩晕的数据再一次超出了所有人的期望,苹果股价也应声在盘后大涨百分之八,在业绩创出历史的同时股价也再次创出历史新高。报告显示,苹果第一财季营收为 463.33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267.41 亿美元增长 73% ,创下单季度营收的历史纪录;净利润为 130.64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60.04 亿美元增长 118%; 毛利率更达到 44.7% ,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 38.5% 。受到去年 10 月开始 iPhone 4S 的上市的推动,第一财季 iPhone 的销量激增至 3700 万部。苹果( AAPL )的市值上周末达到了 4285.92 亿美元,将原来的全球市值霸主埃克森美孚 (XOM) 远抛身后。 苹果杰出的业绩也暂时打消了前期关于乔布斯的离去会使公司的魅力减弱的市场质疑。苹果的增长动量强劲得令人难以置信,因为苹果还有一些令人惊奇的新产品在开发中。也许大多数人都只记得苹果从 97 年开始的节节高升,但苹果也曾经历低潮期,从初出茅庐到濒临破产,从扭转困境到产业先锋,苹果的发展之路究竟有何神秘之处?如今已经稳居各大电子行业的领军地位的苹果公司又有何值得广大企业家及创业人士借鉴的地方?在本文中,作为一名苹果公司长期投资人与苹果产品用户及长期研究和服务企业的管理咨询专家与培训师,刘杰克老师将就苹果发展道路上的关键驱动性因素与读者进行相关的探讨。 一,不走寻常路 纵观苹果公司的发展历史,从始至终苹果的产品开发模式都是自上而下的,有人戏称苹果的成功都是凭直觉的。用乔布斯的话说,“消费者不需要知道他们的需求,那不是他们的工作。”不问消费者要什么,而是直接用产品给予消费者冲击,这是苹果公司一贯的风格。永远做市场的领导者,永远做消费者的引导者,用无穷尽的想象力和行动力带给消费者无尽的新奇,余下需要做的就是将产品展示给世界,让世界发出赞叹。苹果公司开辟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道路。 其实,这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并非单纯的凭直觉,其本质是这种直接背后有强大的技术团队的支持。苹果产品设计也许并非由传统市场调研,专注于让消费者成为参与产品设计的合作者,通过不断的消费者试验决定的,但是苹果公司的高层团队开发人员一直都在不断不知疲倦的寻求最新的科技信息收集网络流行项目,从微芯片技术到流行文化。 根据刘杰克老师原创课程《营销三维论》中的创新论,苹果对于新理念,新技术的开放性,和对市场高度的敏感性,给苹果公司在创造过程中增添了无限的张力。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 2010 年,苹果收购了智能机个人助手应用 Siri 。当时, Siri 还是硅谷一家小型创业公司,原本是美国防部防卫先进研究项目机构建立的一个子项目。而去年, Siri 成为 iPhone 4S 的语音应用,成为了 iPhone 4S 吸引消费者的关键性功能,助推了 iPhone 4S 的火爆销售。 用自己的专业来引导消费者的习惯,开辟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这种不走寻常路的胆量与气魄让苹果公司在发展的道路上难逢对手。 二,人性化为本 苹果公司深谙设计的本源就是人性化之道,致力于通过创新的硬件、软件、外部设备、服务以及互联网服务带给客户最佳的用户体验。 苹果的产品都设计的非常自然,非常完美,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你几乎不会想到这种产品是被人设计出来的。没有在产品中塞进太多的东西,而是专注于重要的事物上,只做人们真正关切的事物,保持简单是产品人性化的第一步。简洁的外观,好用的功能就是消费者最大的需求。苹果的产品在外观、结构、和性能上得到了全面的统一,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也兼顾了人们的审美要求。精彩绝伦的人性化设计不仅体现在外观上,而操作系统的智能和易操作也让人们更加爱不释手。苹果的产品还大大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设计产品时赋予了产品更多的意义,把一个个复杂的机器变得让人类亲近的伙伴那样平易亲切,使苹果的产品几乎适合所有的族群使用。让高科技产品变得充满了人性的关爱正是苹果产品能够如此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如用 iPad 看电子书时,用户可以听到翻页的声音,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却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在翻阅电子书籍时的喜悦。 根据《营销三维论》中体验营销论,刘杰克老师认为,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通过体验营销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变得日益重要。苹果的商店内永远摆有数十台或数百台苹果旗下的产品来供消费者自由进行互动性体验,这是苹果与其他品牌或其他传统卖场最大的区别。苹果商店内提供大量的个性化服务,消费者就算不购物,也能尝试大量的免费服务,比如用 iPod 听音乐,用 iPad 玩游戏,用 iMac 上网等。而苹果店内的店员也都经过专业化的培训,只要入店总会有专业的店员上前询问需求,在苹果的官网还可以预约私人导购服务,可以获得专人全程陪伴的购物体验。苹果公司这种人性化的服务大大增加其产品的附加值,也赋予了消费者与苹果品牌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 苹果无微不至的售后支持也使得苹果在广大苹果迷的心中的地位无可替代,任何在保修期内的手机都可以在苹果商店得到完善的售后服务,不管手机的主人是谁。修理的便利性,更换与升级服务都给消费者大开方便之门。 三,坚持不懈的力量 刘杰克老师认为,企业一两次创新并不难,但持续、源源不断的创新却没有多少企业可以做到。找到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并不难,但是否能坚持把这条路一直走下去却成为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苹果公司的发展道路也并非是顺风顺水的,一直坚持创新的苹果也曾有过失败的创新,事实上,苹果公司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上市之初就一直在“创新”,只不过在 1995 年之前的“创新”其实是失败的。也许不会有很多人记得苹果平推出过一款以乔布斯女儿 Lisa 的名字命名的电脑,虽然这款电脑号称是全球首款将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结合起来的个人电脑,但 1989 年,苹果公司还是将数千台没有售出的 Lisa 电脑扔进了犹他州的垃圾堆。 苹果公司真正值得借鉴的是这种不畏失败,坚持不懈的精神,“创新”其实仅仅是一个飘渺的概念,大部分公司其实都有创新,而不仅仅是苹果公司,诺基亚在十年前也是创新的典范,在十年前更远远胜过前者,诺基亚提出智能手机的概念比苹果早很多年,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在智能手机领域也曾独领风骚,诺基亚甚至也提出了跟苹果 App Store 一样的 Ovi Store 的手机软件商店概念,诺基亚不是没有创新,但诺基亚如今也一样走向了衰落,没有坚定地走智能化手机之路,没有坚持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创新成为诺基亚的症结所在,因此只有坚持不懈的公司才有可能困境反转。 苹果就是这样用源源不断的创新时刻改变和影响着全球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如今,苹果又开始进军教科书行业和电视行业,我们暂时还无法想象一台拥有 siri 的电视会如何完全颠覆传统电视的操作,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 综上所述,刘杰克老师认为,市场永远是一个多解的方程式,没有一定的成功与失败之规。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将自身优势能最大程度发挥的发展道路,以人为本,坚持不懈才是成功之道。品牌的发展道路上也总会遇到波折,不管是盛极而衰还是否极泰来,不断探索与开拓自身发展道路,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106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吃饭
ipmwxj 2011-6-2 06:47
在美国:我从没和投资人吃过饭 精选 已有 2239 次阅读 2011-6-1 07:06 |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 | 系统分类: 海外观察 | 关键词:投资人 美国 中国 时间 饭局 生物技术 创业 推荐到群组 在中国,吃饭是工作的一部分。 首先,能约到人出来吃饭是本事。越是临时能约到头面人物出来吃饭,才越能显示你的本事大。 其次,在饭桌上的位置,言谈,敬酒(尤其是被敬酒)数,和饭局时间都显示你到底和对方的交际有多深,“关系”是否硬到可以办事情的地步。 回头想想,突然发现我在美国创业十五年,竟然一次都没有和我的一些主要天使投资人单独在一起吃过饭!尤其是谈投资(我去要钱的时候)的时候,跟饭局和酒席根本就没关系! 你知道这有多省心吗?不用考虑是否能约到人?能准时到?能在恰当的时候说出合适的话? 不在餐桌上被“衡量”和“考验”的好处很多: (1)不用去锻炼“肝力”来应付繁重的“肝力劳动”。我的酒量的确不行,一杯啤酒就能倒下。 (2)不用去猜测领导(投资者)话外的意思。 (3)不用去计算“关系”这个“无形资产”的有形价格。 (4)知道对方是否投资或合作更多地取决于我的脑力劳动,而不是看其它器官脏器的功能。 (5)能够省出很多时间读书,搞科研,甚至写博客。一个星期至少省出10个小时! 前些天回国刚回到美国得时候写过博文“ 回到美国:忙得幸福” ,讲的就是这种没有饭局得科研生活。一个星期节省10个小时,相当于我的(科研)寿命增加了多少?太合算了! 而且,如果吃饭不是工作一部分,吃什么都会很香的。因为吃的时候可以把血气都运到胃上去,不用动脑筋。 那么,在美国集资不靠关系吗?关系又是如何建立的呢?美国也是靠关系的,不过关系不是在餐桌上建立的。去其它公司谈合作,客气的,给你准备一份三明治。很少有饭局。 在有法律和诚信的地方(美国)创业,可以在不必要的应酬上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把饭局的时间留给家人,正点下班。五点钟以后也都不和生意上相关的人通电话。再累,都有喘息的时间。
1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美国:我从没和投资人吃过饭
热度 29 SNPs 2011-6-1 07:06
在中国,吃饭是工作的一部分。 首先,能约到人出来吃饭是本事。越是临时能约到头面人物出来吃饭,才越能显示你的本事大。 其次,在饭桌上的位置,言谈,敬酒(尤其是被敬酒)数,和饭局时间都显示你到底和对方的交际有多深,“关系”是否硬到可以办事情的地步。 回头想想,突然发现我在美国创业十五年,竟然一次都没有和我的一些主要天使投资人单独在一起吃过饭!尤其是谈投资(我去要钱的时候)的时候,跟饭局和酒席根本就没关系! 你知道这有多省心吗?不用考虑是否能约到人?能准时到?能在恰当的时候说出合适的话? 不在餐桌上被“衡量”和“考验”的好处很多: (1)不用去锻炼“肝力”来应付繁重的“肝力劳动”。我的酒量的确不行,一杯啤酒就能倒下。 (2)不用去猜测领导(投资者)话外的意思。 (3)不用去计算“关系”这个“无形资产”的有形价格。 (4)知道对方是否投资或合作更多地取决于我的脑力劳动,而不是看其它器官脏器的功能。 (5)能够省出很多时间读书,搞科研,甚至写博客。一个星期至少省出10个小时! 前些天回国刚回到美国得时候写过博文“ 回到美国:忙得幸福” ,讲的就是这种没有饭局得科研生活。一个星期节省10个小时,相当于我的(科研)寿命增加了多少?太合算了! 而且,如果吃饭不是工作一部分,吃什么都会很香的。因为吃的时候可以把血气都运到胃上去,不用动脑筋。 那么,在美国集资不靠关系吗?关系又是如何建立的呢?美国也是靠关系的,不过关系不是在餐桌上建立的。去其它公司谈合作,客气的,给你准备一份三明治。很少有饭局。 在有法律和诚信的地方(美国)创业,可以在不必要的应酬上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把饭局的时间留给家人,正点下班。五点钟以后也都不和生意上相关的人通电话。再累,都有喘息的时间。
个人分类: 生物技术创新创业|9702 次阅读|30 个评论
大学生的‘老板之路’
lin602 2011-5-6 22:21
不少学生毕业后当了老板,与他们交谈,看他们的工作经历,发现,要想当老板,在技术的基础上,必须要了解市场,甚至要有自己的营销经验与渠道。 光做技术,没有市场信息与市场经验,要当老板,不容易。除非你的技术非常过硬,让一个有钱人投资并负责市场,不过,事实上投资人还是真正的老板。 想当老板吗?走向市场吧。
2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投资人与企业组织的关系
shuhualu1016 2010-4-7 15:24
作者:舒化鲁 企业组织具有公共组织、公共产品的性质,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的发展,直接决定于一系列的利益关联主体。企业的发展依赖于不同利益关联主体的资源贡献,企业发展本身直接是企业经营资源的一种积累和优化。而企业发展之后又直接为它的利益关联主体带来不同的利益满足。企业组织利益关联主体主要是包括八个方面,首先是投资人。 投资人是直接为企业的存在提供资金支持的人。企业的资本资源主要来自于投资人对企业的投资,他们的投资直接构成企业的自有资金。而任何形式的融资又都必须以这种自有资金的存在为基础,自有资金是融资积累集聚资本资源杠杆的重要支点。所以,投资人也就构成企业资本资源的主体和基础。因此,如果投资人看好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的资本资源也就可以通过投资人的投资和追加投资来实现积累,以增强企业资本资源的实力。如果这种利益关联人充分认同这个企业,那么,企业资本资源的限制也就很容易突破,即通过他们的投资和追加投资来实现企业自有资金的扩张,进而再通过以这种自有资金为基础的杠杆负债来实现资本资源的积累和扩张。 而成规模的企业,其投资人又往往并非一个主体,而可能包含有众多的投资主体。就其相对于投资主体个人的关系和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它们可分为小额投资人、大额投资人和企业控股人。投资人要从企业获得的价值主要是投资回报,但相对于企业的四种价值(详细内容参见舒化鲁:《拥抱辉煌的六根魔杖企业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第20421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而言,不同类的投资人可能有不同的追求,也就是说,他们会看重不同性质的企业价值。 小额投资人。他们的投资在绝对量上相对较小,对投资者个人以及对所投资的企业都不会构成至关重要的影响。即使是股票市场上的散户,只要懂得一点投资常识的人,也都不会把他所拥有的资金全用于购买一家企业的股票,而会进行投资组合,购买多家股票,以实现保值,这就使他在对投资企业的影响上以及自身资产组合的份额上都是小的。就小额投资人而言,他们所看重的就是这种投资在短期内回报的大小,同时,他们也希望这种投资尽可能不存在风险。所以,他们对企业的关注重点放在企业的投资回报上,其次才是风险价值。交易收益和社会美誉价值他们关注的程度很小,要有所关心的话,也仅仅在能否为他们带来稳定的、更高的投资回报这一点上予以关注。 大额投资人。这也是从两个方面来定义的:或者是他的投资份额相对比较大,直接会对企业的资产构成形成一定的影响;或者相对于投资人自身的资产组合而言,相对较大,是投资人自有资产的一个主要部分,甚至直接是他全部资产的总和,这也就是赌博式的投资人,股票市场上不进行任何投资组合的投资人就属于这种性质。尽管这种大小的界定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的,但其影响主要是后者。即这特定投资在他所拥有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正是因为他对特定企业的投资,在他的个人资产中是一个绝对优势的部分,因而他对企业的关注程度就会发生变化。他首先看中的是风险价值,其次是对这种风险价值有支持作用的社会美誉价值,再次是投资回报价值,最后是交易收益价值。因为这部分资产甚至是构成他们未来生活的基础,所以,他们是希望在能够充分保值的情况下获得一定的增值。 企业控股人。这是指这种投资人所做的投资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在这里的控股并不完全意味着绝对的控股,一定要达到50%以上的控股比例,而是他在这企业资产中拥有高于他人的比例,从而使他在这个企业的经营决策权上有比他人大得多的权力。这种控股的意义是使他能获得对这个企业经营的决策权。一般而言,投资人对一定企业谋求控股地位,也就是谋求对企业经营的决策权。他们对企业四种价值的关注顺序又有所不同。尽管他们也会寻求投资回报,但更多的是通过这种控股来实现他个人独特的价值和权力。控股的目的就在于保证他对企业这个小社会的影响力。所以,控股人在一般的情况下,会把对社会的影响力放在首位,他们首先关注的是表现为对社会影响力具有较大直接影响的交易收益价值。其次是投资回报价值,投资回报价值的提升能够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投资能力,因而扩大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力。他们也会谋求社会美誉价值,由它所控股运行的企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他们会从中获得一定满足。而风险价值则是放在最后,因为控股本身就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它也具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和经受风险的心理准备,所以风险价值就成了他们最后关注的一个价值。
个人分类: SH研究理论|150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