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哈工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回忆1961
热度 2 Huarong1940 2012-5-13 04:43
拜发达的信息技术所赐,我的福州一中的老同学们,在古稀之年,大多用上了电脑,并构建了一个老同学联络网,取名《快乐园地》。互通消息,互发休闲养生、风景名胜、动物花卉、以及敏感新闻等各种文件,也不时用电子邮件交流思想,回忆难忘的经历等等……以下是我前年写给同学们的一封信。 各位老同学: 感谢S.H发来61年夏天游杭、沪的日记以及X.L发的老照片等。年轻——是多么美好并值得怀念的呀!老同学们皆已年过古稀,青春年华虽已不会再来,但愿咱们都还能保有一颗童心!超逾七十年的阅历,再加上一颗年轻的心,将会比青春年华更加美好!尤其读S.H的信,我感到他在咱们老同学里,心态和思想都算最年轻的! 回忆61年,我是那年春节回了一趟福州。5年大学,再加毕业后开始工作的一年半(刚工作的头一年为试用期,无探亲报销路费的待遇),总共6年半的期间里,我仅仅回家一次,只因掏不起路费。本来,57年高考发榜后,直奔四千多公里之外的哈尔滨,只顾着向往大学和遥远北方的新生活,愉悦、兴奋之外,也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一次也不打算回家的,61年春那次回家却是一个意外。 那时“三年困难”已达顶点,“大炼钢铁”过后,哈工大又折腾所谓“一竿子捅到底” 的行政改革,把后勤工作也下放给各系党总支来领导。严冬已降临才发现,本应提前在夏季预约好专业的锅炉工,此时去找却一个也寻不见,只得让附属机械工厂的学徒工去烧暖气,无奈他们侍候锅炉完全是外行,气温骤降时暖气供给不上,教学楼宿舍楼的暖气管都冻裂了,室内成了大冰窖,我的手、脚、耳朵都生了冻疮……学校必须利用寒假逐楼逐室修焊暖气管,为此,动员全体学生假期都回家,破例给回家的学生照常发助学金,我的助学金是甲等伙食费,每月13.5元。前两个暑假里我给学校锅炉房抬煤,挣了近10元工钱,都攒着没花,加上这个寒假的助学金,也就够买一张回福州的慢车票了。临放假的前几天,激动得夜里睡不着觉,上大学已经三年半,好不容易才盼来回一趟家的机会。 我到学生食堂领取了12个色泽似猪血的高粱面烤饼(每个4辆粮票),冒着严寒,经过一番苦斗,在滨江站挤上一列南下的列车,开始了回家的漫漫“征途”。当时,列车几乎都乱了营运章程,途中无法正常签票,我凭着一张直达福州的慢车票,经天津、济南、兖州、上海4次中转。前3次转车还有同学做伴,一路却像逃难,候车室都进不去,全是跺着脚等候在车站广场上,只要有往南开的慢车,就千方百计混进站,登车时,经常相帮着从车窗爬入。 沿途与同伴们逐个分手,抵达上海时剩我只身一人,如果继续乘慢车,还得在鹰潭或南平中转。疲惫不堪的我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才买了上海至福州的加快票。进到上海站候车室,巧遇邓BL,我才松了一口气,只觉得天旋地转浑身酸痛,感冒发烧了…… 幸好有B.L一旁照应,安全抵达福州。八千里路云和月,旅程历时四天半!这已比当年上大学的行程进步多了。57年夏末,我从福州乘江轮出发,在南平改乘火车,全程慢车至哈尔滨,总共历时9天。 这一路省吃俭用,到家时还剩余3个高粱烤饼,表皮已经发霉,那也绝舍不得扔掉,洗净切碎加水煮烂,与弟妹分享这东北带回来的“土特产”……时值食物最匮乏的寒冬,加之通讯的不便,也不记得那年春节与老同学们有什么聚会。 由S.H61年的日记,钩起我这一段回忆,虽无他们畅游西湖那么多彩,却也丝毫不以为悲和苦,存留心头的,乃是在上海火车站见到B.L时心头的温暖,和倍觉珍贵的一段人生阅历…… 那个年代,全国人民都经历过饥饿,处境最悲惨的还是农民。 S.H信中提到当年“跟S.G谈农村见闻”、以及“团支书陈ZH……被批右倾”。可巧,我班的团支部书记于QG也有类似的遭遇。于QG原籍为山东贫农,因家里穷,和我一样仅在61年春节回一次家。那次回家见闻给他思想以极大的冲击,由于对组织忠心耿耿,一回到学校,就向系党总支汇报思想,说他家乡饿死很多人……结果被上级判为“政治立场动摇”,撤消了他“半脱产政工干部”(既是学生,又兼任政治辅导员,领取半额工资)的待遇。就在61年夏天,于QG全家为了活命,从山东逃荒移民到黑龙江。他说,不仅他一家,大批山东农民都纷纷逃荒东北,在此“新社会”重演了一波 “闯关东” 。 华容 16:04 2010/5/26
3541 次阅读|2 个评论
第二天
热度 1 zhao0 2012-3-22 21:54
昨天申请的科学网博客,今天是第二天。之所以能认识科学网是因为想关注一下自己将来的导师,在百度里搜她的博客,就找到了这里,呵呵,很惊喜。 目前我还没有一个好友,慢慢会有的。 我是九月份要入学的研究生了,在即将告别本科阶段的现在,我希望自己能够想清楚一些问题,可是我还是没有很清楚。 我初中高中的同学,比较熟悉的,有三个被保送了,一个是哈工大,一个是东北林大,一个是黑大。他们都是很勤奋的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看着他们,我觉得脚踏实地地学习还是很好的。 我的大学同学很多人选择考研了,一些人考得很好,一些人考的不好,我算是见证了他们的考研之路,我肯定那些真正认认真真复习备考的同学,他们真得很辛苦,至于结果,谁有真正的把握?只希望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窗子。 我现在在工作,工作的环境中我遇到的是另外一类人,我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我在试图好好发展。 幸福是什么?怎样才能心安理得?心态是否真得决定一切? 我也在思索自己真正想做什么,真正擅长什么,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从容不迫。 一直以来我都是朝着长辈期待的方向发展,有点太听话了,如今,我开始自己思索了。 此后,我会在这里留下我生活的轨迹。
个人分类: 点滴|33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哈工大机器人舞蹈亮相2012年央视春晚
热度 4 huangfuqiang 2012-1-30 11:33
信息来源于哈工大校园网 我校学生制作完成的机器人舞蹈亮相2012年央视春晚 发布时间:2012-1-23 0:25:15阅读数: 10350 哈工大报讯(吴松全)备受全校师生员工瞩目的我校机器人舞蹈亮相央视龙年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央视春晚舞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伴随着速度变化激烈的勃拉姆斯钢琴曲,机器人们连续展现出或明快、或高难、或激昂、或热烈欢快的舞蹈动作,体现出了不同的情趣……本次在央视春晚舞台上呈 现的机器人舞蹈,是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和计算机学院洪炳镕教授的直接指导下,由我校以计算机学院为主的10余名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本科生组成的学生 团队制作完成的。他们一边认真完成课内学习、一边挤出课余时间连续攻关两个多月,突破了演播厅电磁干扰多同时启动难、机器人不适应舞台容易滑倒等难题,并 按照央视春晚导演组要求,先后提交了三段视频送审,经过了无数次排练和三次大审查,一路闯关成功,最终站到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充分展现了哈工大学生良好 的团队意识、进取精神、文化艺术修养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扩大了影响。 现场讨论 团队与导演王公冠(后排左三)合影 候场
个人分类: 其它方面|5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大——加拿大or哈工大
wangyanhui 2011-11-15 12:22
上午和王老师谈之前,和贺湘硕聊了一会儿,把想法全部和他说了,他也说有点悲观! 和王老师谈好了,今年不报,先排个队,调整自己,让自己更深刻!不管她怎么想吧!但是说得有点多了,说是去年王老师说过我不足,自己现在感触深了。不该提去年的事,以免她想得太多。不管怎么样,说明确了!总是有不足,真不会说话!以后真得少说! 哈工大回来后,去北京咨询中介,如何包装申请。 考不上哈工大,就加拿大!考上了哈工大也可以考虑加拿大! 先去哈工大再说! 豁出去了! 附带补充一句:自己心理素质是不怎么地,为这些事,这几天一直失眠。
0 个评论
再说哈工大的“达人秀”
热度 2 liwei999 2011-5-17 08:40
有意思就是有意思,不分中外。再说哈工大的“达人秀”。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15/2011 20:21:10 有人对机器人是否是国产、领队教授是否人品端正“质疑”。如果观 众对机器人舞蹈的欣赏是来自人们对国产机器人的自豪、赞赏的话,这类质疑无疑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观众对机器人舞蹈的欣赏与机器人、节目的提供者无关的话,这类指责、质疑就不能成立了。 “达人秀”的入场资格里,是否可以有“机器人”呢?可不可以有动物参与呢?对这类问题的思考,显然要比质疑机器人的厂家和教授的人品有趣得多。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860 次阅读|2 个评论
温故知新,说说哈工大机器人的话题。
热度 2 liwei999 2011-5-15 12:01
温故知新,说说哈工大机器人的话题。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14/2011 21:57:27 应该说哈工大想到带着机器人的团队上电视节目本身,是个很好的创意、创举。至于机器人本身的“原创”与否,镜某并不认为是个很大的问题。 但是有人说 Quote 洪教授讲话中声称该机器人为他们自己研发的,其实视频中展示的是韩国和法国生产的机器人,这是买回来的原厂的机器人,没有做过任何的修改,我觉得怎么有名的一个学校却这样来拿别人的东西来据为己有,很不道德 ,把事情搞到“道德”的领域里面去了。相关的 视频 在这里。 从一般观众的立场看,对“自己研发的”的说法会做何种理解呢?这的确是个问题。有误导的嫌疑,但是事态还不到“欺骗”的程度。 这类事情里面应该说有几个层次。最基本的硬件和控制命令是机器人厂商直接提供的。哈工大的工作不过是编辑了一套跳舞的程序,而且在难度上也不是很大,机器人直立平衡的部分都在用户控制命令背后自动解决了。但是,不能因此否定了哈工大的创意。值得评价的是他们对机器人“用途的发明”——让他们来跳舞、娱乐观众。这种模式的“发明”、创意,在机械、电子领域里是比较少见,而多见于医药领域。因为在机械、电子领域,硬件往往是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制造的。而在医药、生物和化学领域,一种化学物质与其作用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比较明确的关系。比如人们很早就知道伟哥的分子结构了。但是没有人能知道“伟哥”在医疗方面的“另类作用”。因此这里面就有很多发明、发现的故事了。 当然,让机器人跳舞本身在世界上也有先例,不是哈工大的原创。镜某也知道这些“把戏”都是小儿科的。但是把机器人的集体舞搬到中国的电视舞台上,为中国的观众服务,哈工大还是国内首创吧。这类用于娱乐的机器人虽然在动作水平上不能说高。但是总比说研发打仗、杀人用的机器人要“好听”些。基于新的思考,让原有的机器人作新的工作,也是一类创新。对于大学的这类“无用”的研究,应该有些宽容的理解能力才好。 虽然机器人是买来的,哈工大的后期编程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要紧的是创意,他们用这类方法来宣传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宣传他们的大学、他们的专业,无疑是成功的事例。与技术含量的世界不一样。判断事物不可以一根筋。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关于读研读博的一些感想 --- 哈工大计算机系刘挺博士
热度 2 wanghuatao09 2011-4-16 22:37
关于读研读博的一些感想 --- 哈工大计算机系刘挺博士 2009-07-20 18:58 关于读博士的一些感想 http://blog.sina.com.cn/tliu7221 虽然还不是博导,不知不觉中门下已有10位博士生,深感责任之重大,战战兢兢,唯恐误人子弟。最近在学校的BBS上博士生们对学校对导师颇有微词,纷纷诉说读博士的艰辛,我也想谈一谈我最近对博士生培养问题的思考。 读博士确实很不容易,我1995年到1998年在哈工大计算机学院读博士,当时的条件比较艰苦,我的导师已经处于退休返聘状态,而且常去香港做客座,实验室里总共3-4个学生,没有研讨的环境,硬件设备多年不曾更新,我在毕业时使用的仍然是一台386,实验室不提供上网环境,查资料需要到北图,去一次背回来一堆资料,偶尔从别的实验室搞到一点国外比较新的会议论文集,如获至宝。我读博士的最后阶段在我的记忆中绝非愉快的经历,当时我已经结婚,微薄的收入让人感到拮据,等待论文录用通知的焦急心情和整理最终博士论文的莫名压力都是很折磨人的,亲戚朋友时常询问我何时毕业,询问中满含同情,因为他们觉得我似乎半辈子都已经花在读书上了,成天忙得昏天黑地确实可怜。 现在的博士生们和我当年相比,有一些苦恼增加了,比如毕业论文的要求升高了,而国内一级刊物的录用难度比我们当年还大;也有一些苦恼减轻了,比如有了互联网,查资料太方便了,而且可以请教网络上的高手,包括直接和国外的学者交流。还有不少苦恼没有变:贫穷(和已经参加工作的同学相比),迷茫(包括对研究工作的迷茫和对未来出路的迷茫),失落(获得的尊严暂时和自己的年龄与能力不相称)。 读博士这么苦,为什么还要读博士呢?在博士生中间,读博士的动机差别是很大的:有的人为了拿一个学位将来好在高校里继续当老师,在职博士大多是这种想法;有的人是为了换专业,从机械等不太热门的专业或者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拿到硕士学位后开始读计算机的博士;有的人是要换学校,本科硕士阶段哈工大一直是自己的梦想,读博士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能不能读下来暂且不论,能进入哈工大的门槛就是胜利;有的人是为了父母读博士,往往工大自己的子弟有这种倾向,父母望子成龙,儿女肩负父母的期望走上了读博士的道路;有的人读博士的目标比较模糊,是靠着一种惯性,如同入队入团入党一样稀里糊涂地读完硕士就读上了博士。最后一种,凤毛麟角的,是喜欢研究,也善于从事科研工作的,这样的人只要不受别人抱怨之声的影响,是可以很顺利地比较愉快地拿到博士学位的。 硕士入学难,毕业容易,是人人可读的。博士则不同,它需要你调动多年积累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在学习期间针对某一课题,往往是人类不曾解决的具有充分挑战性的课题独立思考解决方案,在完成课题的同时实现自身能力的全面飞跃。搞研究的人必须是聪明人,有的同学的确笨一些,思维不够灵活,不能触类旁通,这种只下笨功夫的人读硕士做工程没有问题,读博士就比较难了,要产生质的提高,是需要一定的先天资质的;有的同学基础太弱,写一篇文章逻辑不清楚,语句不通顺,文字全是网络语言,错字连篇格式混乱,英语阅读困难,口语更困难,数学基础不好,计算机算法知识不扎实等等,如果你有一两项短腿可以在博士期间弥补,但如果多项短腿,到博士阶段再补确实有点来不及了。有的同学天性好动,就是坐不住板凳,他们善于交际,杂事很多,心总是静不下来,他们应该去做行政,做管理,做市场,如果强行改变天性做研究是不明智的。 因此,我劝博士生同学们,首先要想一想自己的动机是什么,自己的基础怎么样,博士是培养高层次的科研人才的,不要把它看成一个人人都应该得到,都能够得到的美丽光环,应该把它看成多条人生道路中的一种,对照自己的条件冷静地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读博士。如果自觉不适合,我建议同学们不要读,已经读上的如果时间还不长应该果断退学,想开了没有什么丢人的,美好的生活可能正在等待着你,青春不用浪费自己不喜欢,也不适合的工作中。 同学们对导师的抱怨较多,目前学术精湛,又有很多时间和你一起讨论的导师实在太少了。现在的老师们压力也非常大,故意偷懒不指导学生的导师或许有,我还没有见到,大多数导师太忙了,他们要忙着跑课题,干课题,验收课题,忙着管理实验室的杂务,忙着参加大大小小的答辩会,忙着讲课,很多老师身体透支,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学生们经常研讨,特别是近年来博士生扩招,每个导师平均带10个以上的博士生,这个比例就决定了导师无法充分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由于导师太忙,或者说被迫地瞎忙,导师的水平不断下滑,尤其是在计算机这种发展速度很快的学科中更是如此,部分导师只知道一些宏观的概念,而不了解研究的细节,他们脱离了研究第一线,抓不到博士生的痛点,实在是想帮忙也帮不上。因此,我看选导师能够选到学风正派,真心培养学生,能够为学生创造各种研讨和学习的环境,在博士二年级后能够主要让学生做一些基金项目而不是一味干工程的导师就不错了,不必苛求。导师指导的不充分有的时候也是一种有利的因素,在这种条件下确实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学生真得到博士学位了,比倍受导师关照的学生更有独立工作能力。读博士关键靠自己,我想国外也强不到哪里去,我认识一个MIT的博士生,导师是大名鼎鼎的乔姆斯基,也就是一个学期师生见一面聊一聊。国外的名导师的长处是对国际上的研究动态更敏感,能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国际学者。 很多同学抱怨学校学院对论文的要求太高了。高和低都是相对而言的,相对我们学院目前的博士生培养能力和生源质量来说确实高了,比如有的老师自己都不曾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论文,而要求学生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当然困难了。学院提高毕业门槛的初衷是好的,是要保证哈工大博士的质量,但是目前毕业周期太长,很多优秀的硕士毕业生不在本院读博士了,很多外校外专业的同学考进来,这些同学的基础弱一些,需要先花1-2年补基础,这样毕业时间就更长,整体毕业时间越长,大家越是不敢赌博士了,生源就越差,久而久之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其实,对于很多优秀的计算机专业硕士来说,如果他们读博士的话,即使是现在的毕业标准,他们也能够在3-4年达到,特别是硕士博士在同一个研究方向上工作的同学更是如此。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对科研的兴趣,兴趣增长的地方,压力就会被化解。我读本科的时候对计算机一点兴趣也没有,苦闷得很,后来我在家里的墙上贴满计算机的图片,天天暗示自己喜欢计算机,那时没有充分的上机时间,恰好我父亲借给我一台PC1500,比计算器大不了多少,只能编写BASIC程序,我就成天玩,还用它编写了俄罗斯方块让我母亲玩,从那时开始对计算机真正有了兴趣,那已经是大学三年级了。硕士一年级的时候我在PC机上写程序,由于对汉字系统不熟悉,我也不喜欢问别人,有2-3个月的时间,我一个人在实验室里苦苦捉摸,摸不着门径,常常死机,但是兴趣非常足,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就通了,那时的日子真的很快乐。从我的经验上看,研究的兴趣一定是可以培养的,总想着毕业这个目标是不行的,好好体会研究的乐趣,象猜谜一样提出你的见解,如果验证结果是对的,成就感会是对你的辛苦的最好补偿。除了研究本身的乐趣外,开学术会议的乐趣也是非常大的,会议往往在倚山傍海风景如画的地方举行,喝着咖啡,和慕名已久的学者们切磋一下学术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啰里啰唆,感慨不少,读博士是苦的,先想想有没有必要吃着份苦,如果你的确有志于此,请你甘受其苦,苦中作乐吧。
个人分类: 科研人生|127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工大年薪150万招博士后 要求应聘者不能是中国公民
热度 54 陈安博士 2011-3-10 22:03
哈工大年薪150万招博士后 要求应聘者不能是中国公民
   哈工大管理学院近日发招聘启事,在全球范围内招收博士后, 年薪150万(管理学院负担,另还有每年5万元的研究经费,由合作导师出),不过对招聘者的要求有点奇怪,要求申请者必须不是中国公民(only for Non-Chinese Citizen)。    还有一条也很有趣,两封推荐信中的至少一封也要由非中国公民的人来提供,看来,中国教授们的推荐信真是不作数了!   稍微好一点的是,虽然到了SOM后,从事的工作是能源政策,能源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啥的,可是对应聘者博士时的专业基本不限制,政治、经济、法律,以及自然科学及其他都可以。看来合作导师Liang Dapeng教授可以通吃啊,也算一景了。      以下为 招聘启事第一页 招聘启事第二页    俺们觉得,为了实现大学的国际化,这个方法倒是真不错呢!其实,所有的博士后职位可以只为非中国公民开放,下一步,博士生招收也国际化一下,教授们也全都变成蓝眼睛金发的(象鸿飞兄这样的,倒贴再多两倍的钱都不要),很不错。那时候,吕喆兄就得另外找工作了,南下吧。    吕兄在后面的评论里说,这个招聘信也许是ps的,不敢不信,又不敢相信,就在文末留一句话吧。
个人分类: 趣论|15148 次阅读|108 个评论
感谢哈工大市政学院的大师们
gxhtj 2011-2-23 01:03
到哈工大工四年零一个月了。回顾这四年的点点滴滴,我心中感慨万分。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我们一家三口外加我的公婆和我的父母,都为了我来到哈尔滨,都来支持我的工作。四年里,由于我的先生不喜欢哈尔滨这个地方,一直也没有出去工作,就在家里呆着,这对一个能力非常强的人来说是很大的打击。 08 年的冬天,一个月内我的婆婆和我的妈妈先后摔断了胳膊。没有他们的支持,我绝对没有这么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其次我要感谢马军老师,他对我来说是哈尔滨除了亲人之外最亲的人,他对我来说早已不是单纯的同事。是马老师,在没有见过我的时候已经决定把我引到哈工大来工作;是马老师,用他的智慧和勤奋在影响着我,让我有了更加成熟的科研思想和有了更高的人生追求;是马老师,为我提供了实验室、仪器甚至借给了我学生;是马老师,每每在我困难的时候总是跟我站在一起;是马老师,用他的胸怀忍受我的坏脾气。虽是我的领导,但却从来没有责备过我一句,不是我做的够好,而是他的修养够好。马老师是我事业起步期最重要的人。我还要感谢市政学院的很多很多老师,正是由于他们的支持,我才能够在哈工大的这几年里取得小小的成绩。在哈工大第一次见到了院士。见到的第一个院士是李圭白院士,没有想到李院士如此和蔼可亲,没想到李院士如此高龄依然孜孜不倦,更没有想到李院士如此扶持我,在我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他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他就像一棵大树,而我有幸得到大树的庇荫。在一起修改十一五水专项课题申请书的时候,第一次有机会与张杰院士一起工作,他的一丝不苟、他的亲力亲为让我受益终生。刚认识任老师的时候他还是市政学院的院长而不是院士,任老师的人格魅力让我受益匪浅,他对我的帮助让我永远铭记在心。有一个人我不得不提,那就是何钟怡老师,何老师是一位我心目中真正的大师级的人物。虽然我没有机会听到何老师的课,但是我有机会与何老师促膝长谈,何老师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著、对晚辈的扶持,让我跟他没有任何距离感。在哈尔滨的四年里,他对我的鼓励,他对我的教导,让我受益终生。每次与他交谈结束,我都会深深自责,我为什么不能像何老师一样爱学生更多一点? 崔老师在还是人事处长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见到他都很紧张,总觉得他高高在上。随着他当了市政学院的院长,随着跟他交往的深入,越来越佩服和敬重他,他和蔼可亲、厚道、睿智、胸怀坦荡。没有他的鼓励,今年我就会放弃博导的申请,今年也就没机会成为哈工大的博导;知道我要离开,他第一时间打电话挽留我。就为了崔老师的这份心意,我真的想留下来,继续为学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我的家庭呢?崔老师,不是我狠心,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我无法把自己事业的发展建立在牺牲先生事业的基础上。一想到袁一星老师,心里就暖融融的。袁老师这个领导一点架子也没有,而且有求必应,我每次需要他的帮助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不仅如此,他对十一五水专项课题的投入、认真,让我非常感动。有时候看着他那有点凌乱的白发,我真想跟他说“袁老师,您能不能别这么认真啊”。由于我英语还可以,所以跟主管外事的王鹏老师也非常熟悉。王老师温文尔雅,学化学出身的他理论基础扎实,知识渊博,我打心底里佩服他。在我打算要离开市政学院的时候,想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马放老师、赵庆良老师、田禹老师、冯玉杰老师、赵加宁老师、韩洪军老师、李伟光老师、吕炳南老师、南军老师等等。看着市政学院的通讯录,我所认识的每个老师都能让我找到值得我感谢的地方。感谢你们,我亲爱的同事们;感谢你,市政学院。正是由于有了你们,哈尔滨来有了让我留恋的理由。
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哈工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Shifengyu 2010-8-8 10:35
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具体参见 : http://food.hit.edu.cn/news/xyjs.asp?id=361 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 2005 年 12 月,前身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遗传工程研究院。 学院下设食品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生物化工系、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中法国际乳品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HIT-INRA )。国家轻工业甜菜糖业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黑龙江省食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全国甜菜糖业标准化中心挂靠在我院。 2005 年 12 月,以学院为主体与法国国家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成立了 中法乳业学院 。由我院负责编辑出版的《中国甜菜糖业》是我国唯一公开对外发行的甜菜糖业中文科技核心期刊,《生物信息学》是从 2004 年起对外公开出版发行的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学院共有教职工 39 人,其中教授 4 人,博士生导师 3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的 48% ,在读博士占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的 35% 。境外(爱尔兰)兼职博士生导师 1 人,境外兼职教授 3 人(美国、台湾、日本),境内兼职教授 1 人。学院现已形成本科生、研究生培养等多层次办学体系。 从 2004 年起在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博士点下招收生物化工专业方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2005 年开始招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 2007 年将招收食品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学院承担着国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农业部科技专项、省部市级重点攻关计划和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另外还承担着企业、部门间的横向课题和其他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研究领域涉及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安全标准化研究,乳与乳制品理论与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和品质,天然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纯化技术,功能性食品和新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物反应过程控制和生物反应器的设计,食品发酵技术及工程,食品生物技术,以及食品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学院自成立之初就坚持高起点、国际化办学的思路,短短两年来,已与法国农业科学院、加拿大 J.R 实验室、法国雷恩农学院等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教学和科研合作关系。自 2005 年起,学院与法国农科院联合培养乳品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与法国雷恩农学院联合培养乳品和食品生物技术方向硕士研究生,将为我国食品科学研究和食品工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哈工大退休教授帮助考研学子12年
shenganghit 2010-8-5 10:19
哈工大退休教授帮助考研学子12年 转自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s/2010-07-06/082120619094.shtml 中广网北京7月6日消息(记者宋洋)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52分报道,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红楼前有一棵智慧树,之所以称做智慧树,是因为有一位退休老教师12年如一日,在树下为广大考研学子提供各种帮助,他也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树下老人。   由于一年前的一场大病,使得刘老师行动不便,说话非常困难。看到刘老师在这儿,许多学生围了过来,他们告诉记者,今年72岁的刘震北退休前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学院的老师,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和学生在一起,经常搜集各个专业的考研资料,自己花钱复印再义务送给有需要的学生。1999年退休之后,刘老师放不下这些孩子,每天10点半准时到大树下等待他们,无论学生有什么困难,刘老师都会帮上一把。   学生一:其实选择在红楼前的大树下,是刘老师精心考虑的。哈工大的学生都知道,红楼是去食堂的必经之路,经过的人多,大家都能看见他,找他帮助很方便。   学生二:那时候身体好的时候还骑自行车,然后筐里装的有水果,还有复习材料,还有满脑子的经历、经验,可以说是一道风景线。   刘老师经常会拎着一个蓝布兜,到书店、书摊上四处搜集考研资料,把钱花在这上面,刘老师从不心疼的。但刘老师那40多平米的家就像是一张过了时的黑白老照片,一抹儿的大白灰墙壁,简陋破旧的桌椅板凳,每个房间的天花板上都吊着老式日光灯,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唯一壮观的就是两个大的书柜,里面装满了12年来,刘老师搜集的各所大学、各个专业的考研资料。   学生赵天娇:刘老师是个挺可爱的老头,每次出来都会买一些水果拎到这儿,看到同学就会给学生发,但他自己只抽最便宜的烟,对学生花钱特别舍得。   冬天对刘老师来说是最难熬的,刘老师腿脚不好,免不了经常摔跤。一次,他摔伤了腿和胳膊,脚上缠着绷带,走走停停,平时只需要十分钟的路程,却花了近一个小时,即使这样他也要到大树下守候,他说不能让学生找不到他。   哈工大能源学院学生朱鹏飞:刘老师挺倔的,住院也不老实,急着回家。他为什么急着回家,因为在住院前有学生跟他要资料,他没手机,他要回家给学生打电话,心思全在学生身上。   12年来,刘老师的老伴,几乎每天都会做好饭菜,然后来到楼下等着老头回家。虽然嘴上偶尔发发牢骚,但每当看到刘老师疲惫的身影,听到他嘶哑的声音,就顷刻间心软了,再多的埋怨也都咽了下去。   刘老师的老伴:反正对学生比对家里人好,有一次都快8点还没回来,晚饭没回来吃,我就挺着急的去看他,他还在那等学生呢,我说人这会不来那就是不来了,那也不行,还得等着。他这人干什么事认真,能干到底,对于学生尽心尽力的。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12年的树下约会,从未间断过,现在刘老师走不动路了,说不了话了,不少同学都自发地轮流跑到他家,用轮椅推着老师和厚厚的考研资料,继续爱之树的约会。 1278375701_cFX7np.jpg (大小:31401)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9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哈工大: 王光远院士谈科研选题与科研方法
shifengyu 2010-8-1 09:31
王光远院士谈科研选题与科研方法 发布时间:2004-12-6 13:50:09 来源于: http://todayhistory.hit.edu.cn/2004/12-06/12135009.shtml 哈工大报讯(学生记者 曹石鼓) 科研选题和科研方法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中国工程院王光远院士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为青年教师与研究生谈了这两个问题。他讲座的前一部分分析了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科研选题,并在其中渗透了科研方法的问题,讲座的后一部分就科研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如何选择科研方向,如何缩小研究领域,如何确定科研课题。 科研方向即研究领域,是研究的战略性抉择,科研方向好与不好将影响我们很长时期的研究情况。 王院士将科研方向的选择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他说,在他老师那一代,也就是30年代至50年代的土木工程学科,大家的毕生精力都放在了超静定问题的计算简化之上。在当时,研究这个课题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没有快速计算工具的条件下,计算大量的代数方程组十分困难,必须加以简化。在这个领域,中国的老先生们提出了很多十分巧妙的方法,但这只是一个代数方程组求解的问题,学术水平太低,计算机一出现,那些方法就全部没用了,他们的研究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可见研究方向是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王光远从1956年开始正规地搞科研,此前他花了整整10年时间过教学关。他认为,作为教师,本职工作是教学,搞科研之前首先要过教学关。有些老师不注重教学,认为很简单,只要走上讲台讲就可以。事实上教学是件很不容易做好的事情,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需要有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王光远很看重教学,他说这与他的老师是分不开的。他的老师孟昭礼教授课讲得非常之好,听了他的课,由不明白到明白,由明白到清晰,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美的享受。王光远在1946年大学毕业后做孟先生助手的几年里,孟先生的每一堂课他都认真地听,王光远说,孟先生讲了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是什么我都知道。但我还是一堂不落地用心去听,把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当作我学习的榜样。后来在哈工大跟随苏联专家学习时,他又全面地听了3位苏联专家的课,此外还翻译了一些国外的优秀教材,从1952年到1962年,全国所有与材料力学有关的专业用的材料力学教材都是王光远翻译的。 王光远院士强调,不要一心只想搞科研,把教学当作负担。培养后代是我们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对教学的重视程度要高于科研。过了教学关之后,王光远开始有计划地搞一些大研究项目,这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科研方向。当时土木工程专业最热门的就是线弹性薄壳计算,到底搞不搞这个方向?经过分析,他很快否定了。首先符拉索夫的线弹性理论已经相当完备,其次利用有限元进行计算的计算方法已经十分完善,而且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手段已经具备:理论,方法,手段都已经很成熟,已经没有太多的研究空间了。但是当时为什么大家都钻在里面不出来呢?是因为好出文章!有时候把一个边界条件一换就成了一篇论文了,但是当时出的那么多论文现在几乎没有被提及的。王光远告诫我们,在进行方向选择的时候,不要急功近利,盲目赶时髦,选择的科研方向一定要代表学科的发展方向,它不应是一个很完善的东西,而应是一个正在发展并将要大发展的方向。 王光远说,学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只是其发展有时处于陡坡,有时进入缓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脱离不了周围事物的影响,他们在相互制约着。力学,结构的问题常常卡在一个数学问题上,甚至卡在一个数学概念上。比如结构优化设计,结构研究方案有无限多种,但什么方案最好?从无限多种方案中选出最优的方案,这就是结构优化设计。这是多么朴素的概念,以至于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但为什么从提出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几十年里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呢?一是力学跟不上,二是这种无限选一的问题当时没有计算手段。由此可以看到,所谓学科发展的缓坡,就是约束因素基本不变,学科只能够缓慢地发展;而陡坡则一旦一个或多个束缚因素被突破,学科便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科学工作者要有敏锐的目光,能对学科的发展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尤其是要能够及时把握学科发展的陡坡,用自己富有成效的工作推动其发展。 研究方向最初只能是一个很大的方向,在研究实践中逐渐的才能把它的范围缩小。科研方向的选择必然要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其实王光远在1956年以前就开始为科研做准备了。他初步的想法是选择结构动力学方向做研究,其理由很充分:从理论上来讲,静力问题只不过是动力问题的特殊情况,从静力的研究发展到动力的研究是必然的,以前只研究静力是因为动力研究不了,而不是不该研究;从当时的条件来看,当时的结构动力学已经有了萌芽,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一些著作,如瑞利的《声学》已经完全具备了线弹性理论,还有铁木申科写的《工程中的振动问题》一书等;再从学科方向的发展潜力上来看,当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并不完善,研究空间很大。 除了学科需要之外,还应该注意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王光远着重提出了个人的兴趣和国家的需要这两个方面。他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才能够扬长避短,事半功倍。而兴趣从哪里来呢?兴趣来自你自己对它的了解,也来自于你自己的知识结构。讲到这个问题时,王光远介绍道:这一点我当初也有准备,当时我国的结构动力学领域还是空白,1952年,哈工大在全国率先开这门课,我们在这一方向是有优势的,所以我把结构动力学确定为科研方向。从50年代至今,虽然课题换了不少,但研究领域再也没有变过。 王光远说,选择了大的科研方向之后,我们要将范围缩小,即确定小的方向。1956年以前,他决定进入结构动力学领域进行研究。结构动力学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荷载,一是结构。动力荷载多种多样,有地震荷载,风荷载,机器引起的震动荷载等等,每一种荷载都有不同的性质,对同一结构的作用效果也各不相同。同时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结构动力学里面的小方向很多,究竟应该选哪一个呢? 1955年国务院发布了一个文件,号召全国的科研工作者研究10大问题,其中土木工程领域就是抗地震结构的计算方法是其中之一。这个工作交给了中国科学院的土木建筑研究所。当时王光远在全国率先开了这门课,而且已经写了一本结构动力学讲义,哈工大在全国处于领先的位置,所以当时土木建筑研究所的所长刘恢先先生邀请他参加此项研究。在中国,结构动力学当时几乎是空白,发展潜力很大,而地震工程是结构动力学中最为复杂的问题,得出的成果很容易推广到其他各个方面,再考虑到自身的优势和国家的需要,王光远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刘恢先的邀请,这就是王光远选择科研方向的大体过程,对此他总结出一句话:我们对科研方向选择,既要符合学科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国家的需要,既要符合自己的兴趣又要考虑自身知识条件。 科研方向选定之后,面临的是科研课题的选择。王光远认为,选择科研课题的原则与选择科研方向的原则是一样的,也就是要全面地考虑学科发展、自身条件和国家需要。进行选题之前,一方面是要对该课题有个比较全面地了解,另一方面是要看清楚影响其发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当前的条件下有没有解决的可能。讲座中,王院士向大家介绍了他的几个课题的选择过程,让大家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进行进一步地思考。 王光远的第一个课题是地震力理论,研究的是地震时的地面运动模型,这是地震工程最基本的问题。我之所以对它感兴趣是因为发现了当时其研究的一个致命矛盾。王光远说,我们知道,不同动力特性的结构受到同样的地震影响时振动是有差异的,而且差异很大。研究地震力理论首先要解决结构的动力特性的问题。结构的动力特性分为3个方面:频率、振型、阻尼。最开始的静力理论将地震当作等加速运动,把惯性力简单地表示成为质量和系数的乘积,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后来人们又把地震看作简谐振动,可是这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我们注意到简谐振动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那就是共振,而实际地震过程中结构并没有与地震波产生明显的共振,这是因为地震的振动不是单一的简谐振动,而是由许多个振动波组成的。在简谐振动理论的指导下,人们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假设的地面震动频率不同,结构的反应也不同,这样结构设计就取决于设计者本人的假设了,这显然是不行的。后来又稍微修正了一下,改成一个衰减的简谐振动,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王光远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有关理论发展到了将地面震动模拟成一系列的衰减的简谐振动的叠加,这是苏联的最新理论。可是所有的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地震参数假设的主观性。在这些理论之下,假设的参数不同,结构的振动响应也不同,结构的响应取决于你本人的假设,这怎么指导设计呢?其关键问题就是:无论你把地震的地面运动假设成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只要你把它假设成了一个时间的定函数,它就不符合实际情况。经过这些分析,王光远得到了一个结论:地震力理论已经走到了死胡同!以往的理论一律不行,到这个领域来进行研究大有可为!正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了美国的豪斯曼教授的一篇论文,论文中提出,地震的振动是随机的,不能够表示成为时间的定函数。这篇论文的观点很简单,但打开了随后几十年地震工程研究的全新局面。这篇文章又是有缺陷的,它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引入了一个最简单的随机振动过程,即马尔可夫过程,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它并不符合实际。首先它是不连续的,而实际的地震过程是连续的,而且它是无后效的,也就是说前面的过程对后面的过程不产生影响,而实际的地震过程是有后效的。于是王院士进一步得出结论:这篇文章的观点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是提出的方法是错误的。找出了问题的所在,王光远开始自学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论,做好数学上的准备。最后他选择了高斯连续过程作为地震时地面振动的模型。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大的困难,那就是高斯连续过程没有成熟的理论来解决过程的非平稳问题。这就是他选题的过程,此后他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在研究随机干扰下的结构振动问题。 如何对待科研选题,王光远很喜欢一句话:没有特别坏的课题,只有不恰当的研究方法!他就曾经有一个课题并非自己选择,但是通过创新性的研究,他在这个课题上取得了重大成果。 50年代末,上级派下来一个任务课题:工业厂房的振动问题。原本已有相关的研究小组,但他们沿袭以往的研究思路,把空间厂房在概念中切成一片片,粗糙的进行平面简化,认为屋盖为单跨时为单自由度,多跨则为多自由度,没有什么研究必要,要求撤掉课题组。但是这个任务不能不完成,于是分配到王光远所领导的课题组之上。说到这里,王光远强调,先要把影响问题的关键在那里搞清楚,然后才能进行研究。工业厂房是一个整体,它的各排架之间是相互制约的,这一点在振动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于是他召集小组开会时说,工业厂房震动的问题关键是要将其作为一个空间整体结构来研究,而不能把它切成一片片进行平面简化后来研究。这个思路指导王光远的课题组很快取得了成果,并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厂房空间振动理论,这个理论于1964年被评为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并在各种设计规范里得到应用。王光远说,可见我们选择课题的时候,首先是看矛盾,只有把主要矛盾抓住了,你才能够有效地进行研究。上面提到的地震力理论的主要矛盾是振动的随机性,所以我们从振动的随机性着手研究,而工业厂房振动问题的主要矛盾是空间整体性,所以我们将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抓住了主要矛盾,我们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人帮倒台后,王光远开始了新的研究历程。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世界上出现了很多新的学科,王光远选择结构优化设计作为自己的课题。当时世界上的结构优化设计都是对单个的结构进行优化,但工程项目包含着若干结构,形成一个以结构为单元的系统,各单元分别优化的结果组成的系统并不优化,项目的优化常常需要某些部分做出牺牲。所以王光远在80年代就提出工程项目的全系统优化的概念,即应该将各个元素放在工程整体中来考虑如何优化,以达到总体设计最为优化的目的。后来他又提出全寿命优化的概念,认为优化应该贯穿在工程项目的全部阶段,如可行性论证、结构选型、工程施工、建成以后的管理等。王光远说,这两个概念使我们形成了工程项目的全系统、全寿命优化设计的理论,我的很多学生都在这个领域内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现在我们的可行性论证优化和结构选型优化的研究已经完成了,成果著作即将出版,设计优化的问题也很快将要完成了,成果著作也将出版。建成以后管理的优化问题,王光远的学生欧进萍主持在渤海油田进行研究并经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建立了海洋平台结构安全评定与维修决策理论。说到这里,王光远院士进一步提出:但是施工优化的问题我们并不在行,没有做什么工作,还需要更加专业的人士投入精力。 选题完成之后,要经历的是扎实的科学研究过程 王光远院士着重就这个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他说,讲求科研方法,首先要使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相符合。在研究工业厂房振动的时候,王光远认真地了解国外的情况。当时世界上只有前苏联做过一些静力学的实验,他看到了苏联的文章,并设法搞到了他们的实验数据。他觉得他们的论文十分荒谬,理论与实验严重背离!经过仔细地分析才知道,他们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将空间问题粗糙地进行平面简化,把工业厂房的屋盖的变形问题当作材料力学中的弹性支座上的弯曲梁问题,认为它的变形以弯曲变形为主,剪切变形可以忽略。而当以这样的概念为指导而得出的理论值和实测值严重背离的情况下,不是另寻思路,而是将相差几十倍甚至形式都不同的理论值和实验值地强行捏合在一起,不仅得不到能够正确指导结构设计的理论,而且在学术上犯了很大的错误!王光远在一系列的实测之后提出:工业厂房屋盖变形不是以弯曲为主,而是以剪切为主,弯曲变形可以忽略。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的指导下,王光远的课题组很快地得到了全新的理论。后来他们做了一些实验,接着测试了一些真实的厂房,试验结果和苏联一样,也就是与苏联的理论结果截然不同。苏联的错误在于固守理论,而不尊重实践。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理论和实践发生冲突时,实践是第一位的,只要你的实践真实可靠,不是虚构的,它就具有可信性。理论与实践不相符,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修改理论,而不是如何修改实验结果。 研究的时候一定要有创新的思想,这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王院士说,什么是创新?创新决不是标新立异,标新立异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创新,创新是根据自己长期、深入的科学实践,来发现矛盾、解决矛盾。数学是一种工具,有了基本的数学基础和比较宽泛的数学常识之后,最关键的是你对课题所包含的概念的认识。为了说明这一点,王光远院士举了自己将模糊数学引入地震工程的例子。他说,我们知道地震工程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地震烈度。地震烈度需要由各种指标综合描述,其中各国用得最多的指标是地面的最大加速度。例如7度是一个区间,8度是一个区间,地震时地面的最大加速度落在那个区间内,地震烈度就是多少度。但是另一方面,抗震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7度比8度的强度高一倍。两者显然不能在全区间内同时被满足,尤其是在7度和8度的边界上出现跳跃,这样的问题我们无法从概念上加以解决。王光远在50年代就注意到了这个矛盾,但是受当时的数学发展所限,没有办法解决。文革之后,出现了模糊数学,王光远以科学家的敏锐发觉了两者的联系,于是提出可以将模糊数学原理用到工程抗震中去,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这样描述:地震烈度中7度是一个区间,8度是一个区间,它们之间是有边界的,但是这个边界是模糊的,两个区间之间不是跳跃的,而是逐渐过渡的,边界附近的部分对两边的区间都有隶属程度。王光远1978年在美国作报告的时候宣读了自己的论文,这是世界上将模糊数学应用到地震工程中的第一篇文章,引起了世界结构动力学权威克劳夫的注意,很快,这篇文章就在权威克劳夫主持的《地震工程与结构动力学》上发表,后来这个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回想起这件事,王光远深有感触:我在这里使用了最新的数学手段,但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因为我在长期的科学实践发现了这个矛盾,并恰恰找到了能够将其解决的新手段创新来自对问题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并设计办法将其解决。科学是具有继承性的,创新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只要将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运用新的思想新的手段再进一步就是创新。因此我们还应该放眼看世界,大量的汲取国内外的最新成果,使自己的科学研究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从王院士谈到的问题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哲学的概念,比如整体的概念,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发展的概念,矛盾的概念,这些都是哲学的基本观点。王院士建议大家能够认真地学一点哲学。他本人1954年专门花了半年的时间学习哲学,读了大量的哲学书籍,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的。有些很难懂,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一般的科学工作者学哲学不必看过多艰深的东西,只要把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看通看透就行了。这两篇文章写得很精彩,运用最通俗的语言,将哲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十分清楚。王院士说,希望同志们和你们的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能够恰当地运用一些哲学的观点,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科研工作更进一步深入。
个人分类: 科研之路|37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哈工大兼职博导孙大文院士当选为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主席
shifengyu 2010-6-24 16:44
我校兼职博导孙大文院士当选为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主席 来源: http://today.hit.edu.cn/articles/2010/06-24/061451038.htm 孙大文主页: http://food.hit.edu.cn/news/szdw.asp?id=464. 2010年6月13至17日,素有农业工程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简称CIGR,又译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了第十七届世界大会。这是业界每四年举行一次的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盛会,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近1000位专家学者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会议期间,举行了第51届CIGR全体会员大会。我校兼职教授、国际著名食品工程专家、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都柏林大学(UCD)终身教授华人孙大文(Da-Wen Sun)光荣地当选为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候任主席,任期从2011年元月开始,并将于2013年起接任主席,为期两年。因而从2011年元月起进入了由4人组成的作为该国际机构最高决策层的主席团,并成为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自成立80年以来的首位华人主席。与其同时,在这次大会上,孙大文教授还被授予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会士荣誉称号(CIGR Fellow Award),这是CIGR所设立的最高奖项,是对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领域获得公认卓越地位和做出杰出科学贡献者的一项殊荣。 孙大文院士被授予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最高奖项CIGR会士荣誉称号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55838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哈工大”
metanb 2010-6-10 18:55
55838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哈工大 来源【国家天文台 】http://www.nao.cas.cn/xwzx/zhxw/201006/t20100610_2879178.html 2010-06-10|    璀璨的夜空中有一颗星,它永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紧密相连。为感谢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团队为国家重大科学工程FAST项目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由中国科学院 国家天文台申请,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6年6月7日发现的永久编号为第 55838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哈工大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于1920年,是中国211工程重点高校。它是一所具有鲜明航天特色和多学科交叉优势的大学,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发展做 出了突出贡献。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到来之际,6月5日上午,哈工大小行星命名及雕塑落成仪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心广场隆重举行。国家天文台台长 严俊宣读了小行星命名公报和证书。国家天文台陈建生院士和周又元院士分别向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党委书记王树权颁发哈工大星命名证书和运行轨道 图。
个人分类: 公共事物|3093 次阅读|1 个评论
哈工大90年校庆文艺晚会
boxcar 2010-6-7 23:34
2010年6月5日晚20时,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工大体育场举行了哈工大90年校庆文艺演出(晚会)。本人作为哈工大的一名在职教师,亲自去现场观看了演出,并借助手中的照相机,努力记录下了这次晚会的一些片段。凑巧的是,这天恰好是我的生日,所以,我常开和别人玩笑(吹牛!)说有人给我办了次非常盛大的生日晚会。下面就请大家看看一个业余选手拿着一个貌似专业的照相机在晚会前后拍摄的一组照片: 1)傍晚的格物楼。该楼原来叫新楼,但看上去一直很旧。为了校庆,新戴了铁帽子楼顶,还按照主楼的色调粉刷了外墙漆,如此一番捯饬之后,果然焕然一新了,我看可以考虑恢复其新楼的称号了。 2 法院街。这条街正对着著名的电机楼,右手边是行政楼、格物楼、管理学院楼与理学院楼。灯柱上挂着的彩旗充分显示了校庆的热烈氛围。 3 看台上笑逐颜开的学生们(作为道具的那个望远镜其实是我的)。 4. 这样的一个90够炫吧?!这种场合,必须要有足够惊艳四座的设计,这个有烟花喷出的90算是一个。 5. 火树银花。伴随着歌唱家李双江的一曲《红星照我去战斗》,舞台后面喷射出了璀璨夺目的烟花。 6. 给歌唱家李双江鲜花并扬言要拜师的机器人,这绝对是哈工大的特色和绝活儿。 7. 六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合唱苏联歌曲《喀秋莎》,我把镜头全拉出去了,10.3倍的光学变焦,总算看清了几位先生。 8. 校园歌手们的激情表演。 9. 留学生们的表演。 10. 宣誓。 11. 英雄的航天员们(杨利伟、翟志刚和刘伯明),主持人是黄宏。 12. 最后一曲合唱《哈工大之歌》 13. 曲终人散时。22点,晚会胜利闭幕,校友、老师和同学们井然有序地退场。 14. 张灯结彩的活动中心
个人分类: 教育|12950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爱尔兰皇家科学院举行仪式授予哈工大兼职博导孙大文教授院士证书
shifengyu 2010-6-2 10:14
爱尔兰皇家科学院举行仪式授予 我校兼职博导孙大文教授院士证书 来源:http://today.hit.edu.cn/articles/2010/05-31/0510255120.htm 5 月 28 日 ,代表爱尔兰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爱尔兰皇家科学院 (Royal Irish Academy) 隆重举行入院仪式,授予 2010 年新当选院士、国际著名食品工程专家、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 UCD )终身教授华人科学家孙大文 (Da-Wen Sun) 院士证书。中国驻爱尔兰大使馆兰和平参赞亲临仪式,代表刘碧伟大使对孙大文教授当选院士表示热烈祝贺。在入院仪式上,孙大文教授身着特制黑色院士袍,依照爱尔兰皇家科学院两百多年不变的传统,在礼宾官的引导下, 在含有自成立至今所有院士亲笔签名的院士名册上 用中英文 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聆听了 科学院秘书宣读 给他个人的荣誉状,和接受了 皇家科学院院长颁发的院士证书。爱尔兰皇家科学院礼节规定,当选院士必须 通过 举行入院仪式,才被正式接受为这一在爱尔兰被视为终身荣誉与成就巅峰的俱乐部成员。 孙大文 教授来自我国著名侨乡广东省潮州市。 1978 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又相继在该校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于 1988 年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 1989 年起分别在欧洲几所著名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工作,并在储氢材料,谷物干燥与储藏,制冷循环与设备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科研成果。从而获得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农业工程师和制冷工程师等资格。 1995 年,他应聘到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UCD) 任教,成为首位在爱尔兰获得永久教职的华人,并在短时间内从讲师晋升为高级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目前,孙大文博士是都柏林大学( UCD )食品和生物系统工程教授,领导着食品冷冻及计算机化食品技术研究团队,是爱尔兰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华人终身教授。 2004 年孙大文教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境外兼职博士生导师。同时他还兼任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 CIGR )的常务理事和荣誉副主席, SCI 和 EI 收录的《食品和生物加工技术》( 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 , Springer )国际期刊主编和《现代食品工程》( Contemporary Food Engineering , CRC Press / Taylor Francis )系列丛书主编等多项重要国际职务。长期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一系列欧盟和爱尔兰政府的重大科研项目,在新兴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冷却、冷冻、冷藏和保鲜技术,食品快速检测的计算机视觉技术,食品加工过程的模拟,优化和控制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开创性成就,并在国际著名杂志和会议上发表了 400 多篇高水平论文,主编权威专著 10 部,有超过 200 篇论文被 SCI 收录。其中许多论文 已经成为相关领域其他研究者的经典参考文献。为了表彰他对世界食品工程发展所作的 巨大贡献 和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导地位,素有农业工程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又译国际农业工程学会,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 CIGR )先后两次授予他 CIGR 杰出奖并于 2008 年再次授予他 CIGR 成就奖, 2004 年英国皇家机械工程师学会授予他食品工程师年度人物大奖。根据美国 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 2009 年 7 月 1 日 有关全球农业科学家过去十年 SCI 论文被引用次数的排名,全球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 1% 科学家( Most Cited Scientists )共有 2391 位,其中孙大文教授名列前茅,位 居 全球前 36 名。孙大文教授 在 国际同行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 是国际上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最活跃、最具创造力、最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据了解,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 爱尔兰皇家科学院是全爱尔兰唯一包括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从 全爱尔兰最优秀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中选出,当选院士是爱尔兰国家的最高学术荣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的评选极为严格,被推荐的院士候选人必须由五位院士联合签署推荐书。过去当选院士者不乏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如 1923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叶芝,数学家及物理学家哈密顿等人。目前,爱尔兰皇家科学院有院士 442 名,其中包括爱尔兰总统玛丽麦卡利斯,前任总统玛丽罗宾逊和 1995 年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西默斯希尼等著名人士。孙大文教授是在 3 月 16 日 举行的皇家科学院院士全体大会上被选为院士的。 孙大文院士与皇家科学院院长尼古拉斯坎尼教授和中国驻爱使馆参赞兰和平女士在入院仪式 爱尔兰都柏林市市长埃默科斯特罗女士对孙大文教授当选院士表示热烈祝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87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李长春《母校九十华诞感怀》
botnet 2010-5-26 21:24
今年是我的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90年前,哈工大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中诞生,伴随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伟大历程不断成长壮大,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为海内外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哈工大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己任,汇聚了一大批卓越名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一大批出色成果,为祖国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哈工大,已经成为国家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青年学子十分向往、社会各界广为赞誉、师生校友无比自豪的著名学府,正在意气风发地向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迈进。作为一名老校友,感慨万千。借此机会,我谨向母校90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为母校建设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一辈校领导、教师、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是1961年考入哈工大的,在母校度过近7年(因受文革影响延期分配)宝贵的青春时光。虽然离开学校已经40多年,但每每回想起在母校的学习生活,一切都恍如昨日, 历历在目,倍感亲切。母校宏伟的主楼、宁静的校园、参天的古树、茵茵的绿地,常在梦中萦绕。紧张的学习生活、愉快的文体活动、繁忙的劳动实习、融洽的师生情谊,不时在脑海中浮现。印象最深的是,母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严谨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学识、志向和品格全方位的培养,提升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使我们这些莘莘学子受益终身。 母校十分注重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教书育人、育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任务。母校紧紧抓住这个根本,把传授知识技能与坚定理想信念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各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学校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传道授业解惑、全方位育人的过程。我还清晰地记得,李昌校长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常常要作政治报告,讲述一二九运动史和他担任队长的抗日民族先锋队斗争史,深情回顾党领导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革命历史,激励我们这一代青年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吕学坡副校长为我们作过三十而立的人生成长报告,勉励大家把学习和事业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恋爱婚姻问题。电机系党总支书记战汝澍每学期开学都给我们作一次时事政治报告,他善于把政治理论和国内外大事紧密结合,鼓励大家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他的报告成为宝贵的精神大餐,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记得有一次他专门作了反对苏联修正主义的报告,对三年困难时期苏联政治上施压、经济上逼债、科技上撤走专家给我国造成的困难分析得十分透彻,给学生以极大的激励,誓为祖国强盛而读书,至今仍记忆犹新。五四青年节学校经常表彰优秀团员、优秀学生,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同学学习先进帮助后进。学校在加强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开学、五四、一二九这三个时间节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当时学校的辅导员制度很完善,每个年级配备一名辅导员,还有一名学生队长,经常与学生同吃同住,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时候,辅导员可以称得上是学生人生的导师。我的辅导员朱天荣老师,就经常与我们促膝谈心,交流思想,他后来成为我的入党介绍人,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去年5月我到江苏调研时专门看望了他,我们一起回顾了那段难忘的时光。对辅导员老师的敬重之情,几十年来我都 不曾改变。学校高度重视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组织积极分子参加党课,开展谈心等,给学生压担子,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强调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到毕业前夕,我们班共发展了6名党员,都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学校还组织我们深入到工厂和农村,在社会的大课堂中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这对我们了解工农群众和社会实际,增强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懂得劳动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道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的专业课老师更是身教重于言传,甘于埋头奉献。去年7月我到青海调研时,在原子城的两弹一星功勋人员名单中,赫然看到当年电机系副主任、曾给我们作新生入学报告、全国高等学校通用教材《电工基础》编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大光老师的名字,这才知道他从1962年调到核工业部后,一直在这条战线上默默工作了几十年。回到北京后,我专程到他家中看望,见到老师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十分欣慰。更令我感动的是,他说到两弹一星的艰辛历程时,总是讲党的领导和其他同志的成绩,只字不提自己的贡献。这种高风亮节的胸怀、谦逊平和的态度,充分体现出母校老师崇高的品德和风范。工企专业教研室副主任王冀生老师在专业实习动员时注重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母校有着严谨求实、刻苦勤勉的治学风气。学风代表学校的形象,好的校风是名校宝贵的无形资产,是长期铸就的校园文化。尊师重教、治学严谨是哈工大的优良传统。李昌校长和高铁副校长大力倡导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大力推进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办学理念。高铁副校长是负责教学和科研的,他对教学要求严格,他首先要求教师过好教学关、科研关和水平关(即三关),把教的功夫做到家。同时,强调学生一定要在掌握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即三基)上狠下功夫。母校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全国各高校都很有影响。我们刚一入校,就受到了全面深入的传统教育,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牢记在心。当时学校有良好的尊师重教氛围,高铁副校长带头尊重教师、尊重人才, 在学校师生中传为美谈。我记得他曾在街上看到哈工大老师在雨中步行,就立即叫司机把车停下,让老师上车。学校把学术造诣特别突出的年轻教师吴从炘从助教破格提升为副教授(当时学校职称很实,教授、副教授很少),影响很大。这些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在老教师的指导和苏联专家的培养下,学校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才华横溢、立志为党的教育事业而献身的青年教师队伍八百壮士,苏联专家撤走后,他们很快成为各个专业的骨干。他们不仅是过好 三关,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骨干,更是严谨学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特别强调学生要掌握好三基,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们秉持严师出高徒和铁将军把关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言传身教、严格要求。我们刚入学时,全国高校理工科教材普遍缺乏,母校组织翻译俄文教材、自编教材,缓解了高校教学的燃眉之急。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都能把抽象枯燥的公式、概念变成形象化的道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向我们娓娓道来,使教学充满了吸引力。特别是老师缜密严谨的逻辑思维、精辟透彻的分析推理和条理清晰的抽象归纳的能力,对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深刻的启迪,这种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的老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那时,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行大课制,外语、答疑、自习以及专业课实行小班制。骨干教师都在教学第一线教授大课,同时也经常下到小班答疑。小班答疑并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师生互动。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后,老师围绕学生所提的问题再反问学生一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如果学生都掌握了,老师才回答问题;否则,就要求学生回去重新复习,然后再请老师答疑。请求老师解答疑难问题本身就是一道关。很多课程的考试是笔试和面试相结合,交了试卷后,再用抽签的办法确定面试题,主课老师面对面地抠你,看学生能否融会贯通,活的知识掌握得怎样,是否在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引导学生创新解题思路。没有平时扎实的理论基础,这种面试关是很难过的。这种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钻研问题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至今,一些严师讲大课的风采和小班答疑的音容仍历历在目,如讲授《高等数学》的刘谔夫老师、讲授《电工基础》的吕碧湖老师,讲授《电机学》的汤蕴璆老师等,他们都受到学生的普遍尊敬。当时,学校有着严格的考试、补考、留级、勒令退学制度,我们班就有两位同学因补考后一门课程仍不及格而留到下一年级,还有一位同学因身体不好跟不上而中途退学,班里也有上一年级留级下来的同学。当时,自觉学习、刻苦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在同学中蔚然成风。我们常常是每天一大早就到主楼对面的图书馆抢占自习座位,到晚上10点钟闭馆时,管理员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大家还不肯离开,星期天也不例外。就是在食堂排队打饭的间隙,同学们还拿着自己制作的单词卡背外语单词。这种刻苦学习精神,在哈尔滨各高校中是出了名的。正是得益于刻苦学习和严格训练,得益于过硬的三基要求,使得母校享有工程师的摇篮的美誉。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校期间,学校党委副书记彭云同志给我们作报告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954年,哈工大有6个毕业生分配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他们到办公室上班后了解到,厂里有规定,工程师坐皮转椅,一般技术人员和新来的大学毕业生坐木板凳。在哈工大毕业时,他们6人都已获得了工程师资格。于是,他们就向一汽有关部门反映,经核实确认了他们的工程师资格,厂里马上给他们把木板凳换成了皮转椅。这个故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大地增强了大家作为哈工大学生的强烈自豪感。 母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特别重视实验和实习环节的锻炼,使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独立开展工作。从基础理论课的普通物理、普通化学、金属工艺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专业基础课的电工基础、电机学、电器学、工业 电子学,到专业课的继电器接触器自动控制、电力拖动基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自动调节原理等,都有完备的实验安排和严格的实验要求。当时的实验条件相对较好,不少实验设备和仪器都是从苏联购进的。实验课由学生自己提出所需器材,每个实验小组4到6人,人人都有任务分工,自己连线,自己调试,采集数据,分析讨论。实 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实验辅导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验完成后还要写实验报告,老师认真批阅修改并与学生互动讨论,帮助大家深度分析、勇于创新,提高报告水平,好的报告还要在全班进行点评和表扬。记得我写的直流发电机-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实验报告,就得到过专业教研室主任赵昌颖老师的好评。老师经常教导我们,整理实验报告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就是自我总结提高的过程。多年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成为我牢记在心的师训。老师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启发和激励我们深入思考,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并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紧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除金工实习在本校实习工厂进行外,其它都是在工厂的生产一线进行的。记得在学习机床电力装备课后,到哈尔滨汽轮机厂进行专业实习,正好和工厂4米龙门刨床大修结合起来(这个正好肯定是老师精 心安排的结果),我们直接参与了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这对于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帮助极大。学校还在学生管理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质。那时我曾在系学生会工作,学生会在接待新生、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组织文体活动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个班也都充分发挥团支部、班干部的日常组织管理职能,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起到很好作用。所以很多哈工大毕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都表现出很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母校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作风的培养。我们进校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母校千方百计解决实际困难,后勤部门想方设法改善学生生活。当时,哈工大的助学金是比较高的,我们班除一名同学是高干子弟没有助学金外,其他分一、二、三等,人人享有。新生报到后都把家庭经济情况的证明交上来,辅导员老师和班干部研究个方案上报系里批下来就定了,没有人为助学金问题闹意见。同学们都以感激的心情报答党的恩情,不是党的助学金,很多贫困家庭的子女根本无法圆大学梦,更谈不上进重点大学。一些南方同学报到后,学校发给棉衣棉被,他们都深受感动,热泪盈眶。在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下,为了使学生尽量吃好,我们电机系食堂就发明了一种电糕,把玉米面发酵之后再通电,使面团的体积更加膨胀和松软,吃起来十分可口。同时,学校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与教育引导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艰苦奋斗精神教育。记得当时学校领导经常讲50 个农民养一个大学生,12个高中毕业的同龄人中只有一个能上大学,激励我们勤奋上进,珍惜难得的大学学习机会。为了补充粮食供给,学校在北大荒办了个清河农场,每年都组织学生轮流去农场劳动。同学们坐船沿着松花江经过一个晚上才能到达目的地,一路上碧波荡漾,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在掰玉米、割水稻、挖萝卜的农业劳动中,大家享受了收获的喜悦,也磨炼了顽强的意志,培养了艰苦奋斗精神。更重要的是,老师们处处以身作则,发挥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他们中有很多人是从南方来的,克服了气候不适应、饮食不习惯、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等多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勤奋耕耘、孜孜不倦,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深深地感染和影响了学生,也成为那个年代哈工大艰苦奋斗精神 的象征。在学校的关心教育和老师们的感召下,同学们面对艰苦环境和困难条件,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生活条件的压力转化成了决心为改变国家的贫困面貌而奋斗的强大动力。学校号召同学们刻苦学习、强健体魄。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成了那一代哈工大学生的座右铭。大学时代塑造的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对我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战胜各种困难,起到了长期的激励作用,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奠定知识基础、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关键时期。我常常为自己青年时代有机会进入哈工大这样优秀的大学感到幸运。母校不仅使我们受到了良好的知识教育,更在信仰确立、能力培养、作风养成等方面给了我们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如春风化雨,历久弥新,成为我受用终身的宝贵精神财富。离开母校后的四十多年里,如果说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些事情的话,与母校的培养和老师们的教诲是分不开的,与母校严谨学风和优良传统的熏陶是分不开的。饮水思源,我对母校的教育培养始终铭记在心、感激不尽,对曾经教育过我的老师深情感怀、师恩不忘。这些年来,无论走到哪里,我始终关注着母校,对母校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高兴;始终惦记着当初教育过我们的老师和同窗数载的同学,真希望能重新相聚、畅叙友情,回忆那难忘的峥嵘岁月。 在90年的办学历程中,母校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铸就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培育了牢记使命、报效祖国的爱国精神,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海纳百川、包容开放的协作精神,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母校历经风雨、成长壮大的重要支撑,是母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哈工大学子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顽强拼搏、不懈奋斗。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最响亮的时代主旋律。事业催人奋进,前景无限美好。希望哈工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继承传统、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强大动力,以服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创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为主攻方向,以建设一支兼具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的高水平优秀教师队伍为支撑,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努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锤炼办学理念和先进校园文化,培养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推出更多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创新成果,为我国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做出更大贡献,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再过十年,按照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胜利实现。母校也将在2020年迎来百年华诞。到那时我们再相会,伟大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亲爱的母校必将更加进步兴旺。衷心祝愿母校在与祖国发展同行、与民族复兴同步的伟大进程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更加灿烂辉煌的业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548 次阅读|1 个评论
1953年为向苏学习去哈工大物理教研室访问半学期
chenfap 2010-4-15 07:11
1953年为向苏学习去哈工大物理教研室访问半学期 ( 求学、教学、科研的一些亲身经历34) 19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执行了全面向苏联学习的方针。195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被确定为高等学校向苏学习的两所示范大学之一,另一所大学为中国人民大学。于是哈工大成为全国工科院校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窗口和示范基地。哈工大物理教研室先后请来过三位苏联专家---杜伯夫、曼彻夫、柯诺瓦洛夫。他们全面介绍苏联教学经验,传授和指导工科物理教学工作,并培养准备担当工科物理教学工作的研究生。杜波夫为工科大学生讲授普物课的讲义,当时在我国一度被认为是楷模教材;科洛瓦洛夫编写的《物理教学法》被翻成中文传播,也有广泛影响。 为了更好地学习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全面贯彻向苏联的教学经验,1953年10月底,大连工学院物理教研室派我和另一青年教师张孔时去哈工大物理教研室访问两个多月。受到该教研室主任洪晶教授和副主任孙瑞蕃老师的热情接待和费心安排。我们除了观摩外,还直接参加了他们的教学工作,上习题课、看实验、答疑、听课、以及参加教研室的一切活动,直至学期结束。在这两个多月中,我还看过不少苏联专家有关的谈话和他们教研室编写的教学经验资料。通过上述各项活动,我对苏联工科物理教学内容、方法、教材、讲课、习题课等等基本上有所了解。 那时哈工大物理教研室的教师,除两位正、副主任外,都是大学毕业不久的年青人,其中讲课教师都是苏联专家刚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整个教研室显得较有朝气。洪晶教授是一位德高望重,治学严谨,平易谦和学者,后来担任过哈工大副校长。在这次访问之后我还因公遇见过她几次,我很敬重她的学问和人品。我对孙瑞蕃老师的印象是他的学识丰富,为人随和,他的年龄比同事中的年青人大约要大十岁左右,但他能跟年青人相处如同朋友。以后我没有再与孙老师遇见过。最近在网上才得知他于1962年被抽调去我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担任高速摄影机研制工作,为我国核试验作出了贡献。 当时中央大学各系同学有好几位在哈工大工作,他们跟苏联专家学习后已担任讲课教师,例如,物理系的章绵(仍在数学系任教)、谈开孚、阮尚弘,化学系的贝有为,化工系的赵明瑜等人,我同他们原在中大时就很熟悉。我到哈工大后常与这些老同学相会,生活得很愉快。使我想到,如果1950年初我能去哈工大当研究生,也必定在该校任教,可能会更符合我的期望;想到此事未能实现,颇感遗憾。 但在哈工大时也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一天晚间我同主讲教师去答疑;答疑室与教研室的办公室相距较远,办公室附近是实验室,在很大范围之内,晚间都无人。我因要取一份资料,去办公室一趟,发现室内有灯光,门已开锁,推门进去见一学生模样的人坐在里面。我马上警觉可能是小偷,我从未遇见过这种情况,而且我初来不久什么都不熟悉,一时不知如何处理是好?不过,当时并没有害怕,稍想了一下,便问他有什么事,他含糊其答,我要求他写出姓名和班级,用意是留下一个以后清查的证据;他不肯写,并且立即离开了,我也没有办法应对。我便赶快回到答疑室,把这一情况向主讲、和其他教师汇报;第二天大家对办公室清查了一遍,未发现丢失东西。哈工大物理教研室有几位党员,有的可能具有过左思想;后来一位党员找我谈话,说党支部讨论过这个问题,认为我面对小偷,表现畏惧懦弱,不敢进行斗争。按照他们的意见,似乎我应当与小偷对打,把他抓住,送去法办。显然我打不过小偷,周围又无他人,这做得到吗?我想,换其他教师,除非练过武功,独自一人也很难做到。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哈工大食品学院马莺教授赴巴西参加第11届泛美乳品科学大会
shifengyu 2010-4-7 20:46
食品学院马莺教授赴巴西参加第11届泛美乳品科学大会 消息来源: http://today.hit.edu.cn/articles/2010/04-07/0410144442.htm 受学校国际化合作资金的资助及美洲乳品科学与技术联合会(FEPALE)的邀请,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马莺教授于3月22-25日参加了在巴西贝洛奥里藏特举行的第十一届泛美乳品科学大会。每两年一次的泛美乳品科技大会是在美洲范围内最大的乳品科技盛会,也是美洲内乳品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家们进行新技术交流的盛会。近几年来也邀请欧洲一些在该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参加大会。来自28个国家的1200多名专家、学者、工业界的代表以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大会。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美洲乳品联合会首次邀请中国代表参加了今年在巴西举办的泛美乳品科技大会。马莺教授作为本次大会的特邀代表,也是唯一的一个来自亚洲的代表,在大会的开幕式上做了题为Chinese Dairy Sector的主题报告。快速发展的中国乳品工业以及拥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引起了全世界同行们的关注,马莺教授回答了代表们提出的中国乳品工业的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乳品安全问题、中国学生奶计划的实施以及未来中国干酪市场潜力等问题。会后来自阿根廷电视台科技频道的记者和巴西《乳品世界》杂志的记者就中国乳品安全问题,尤其是三聚氰胺问题采访了马莺教授。 26日马莺教授应巴西联邦VICOSA大学食品系Antnio Fernandes de Carvalho教授的邀请访问了位于巴西米纳斯州的联邦VICOSA大学(Universidade Federal de Viosa)。VICOSA大学是巴西联邦政府所属的综合性大学,包含农林、工学、医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等多学科领域。米纳斯州是巴西的农业大省,为南美最大的甘蔗、咖啡和牛奶的主产地。该校在食品科学和食品工程以及农业工程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技术力量为巴西之首。联邦ViCOSA大学的校长Luix Claudio Closta教授和国际合作处 Luiz Cludio de Almeida Barbosa 教授 接见了马莺教授,并希望与我校在食品科学学科领域建立广泛的科研合作及人才交流。马莺教授还参观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实验室、乳品中试车间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并与食品科学技术系系主任进行了交流,双方就今后的科研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哈工大食品学院兼职博导孙大文教授当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shifengyu 2010-4-7 20:39
食品学院兼职博导孙大文教授当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消息来源网址: http://today.hit.edu.cn/articles/2010/04-07/0410274656.htm 在最近爱尔兰皇家科学院(Royal Irish Academy)2010年增选新院士时,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食品工程专家, 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UCD) 终身教授孙大文(Da-Wen Sun)光荣当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成立于1785的爱尔兰皇家科学院是全爱尔兰唯一的包括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从全爱尔兰最优秀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中选出,著名院士有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西默斯希尼,爱尔兰前总统玛丽罗宾逊和现任总统玛丽麦卡利斯等。当选院士是爱尔兰国家的最高学术荣誉。 孙大文教授是国际著名的生物系统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学术权威,是国际上该领域最活跃、最具创造力、最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他先后于2000年和2006年被素有农业工程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CIGR)授予CIGR杰出奖及于2008年获CIGR成就奖,并于2004年被英国皇家机械工程师学会授予食品工程师年度人物大奖,以表彰他在世界食品工程领域所作的巨大贡献和在该领域的国际领导地位,先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等多家国家级媒体都作了相关报道。根据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出版发行的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2009年7月1日有关全球农业科学家排名,在汇集和分析过去十年另4个月ISI Web of Science(SCI)(1999年1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所收录SCI论文系统的数据统计,全球共有2391名科学家排名进入农业科学专业领域前1%的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科学家(Most Cited Scientists),其中 孙大文 教授名列前茅,列 全球前36 位。 来自广东省潮安县的孙大文早年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并分别于1982、1985和1988年在该校获得机械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以及化学工程博士学位,是我国自己最早培养的博士之一。1989年,孙大文远赴欧洲,分别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和高级研究员工作。主要进行储氢材料的开发,谷物的干燥和储藏,以及制冷循环和设备的研究。1995年,孙大文应聘到了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任教。目前孙大文是都柏林大学(UCD)食品和生物系统工程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冷冻与计算机化食品技术研究所所长,是爱尔兰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华人终身教授。十几年来,他一直奋战在食品工程研究最前沿,长期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欧盟和爱尔兰政府的重大科研项目。在新兴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冷却、冷冻、冷藏和保鲜技术,食品快速检测的计算机视觉技术,食品加工过程的模拟,优化和控制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开创性成就,站在全球食品工程研究领域的世界之巅。 孙大文在世界上著名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超过400篇高水平论文,主编权威专著10部,有超过200篇论文被SCI收录。特别是他在计算机视觉、真空冷却和CFD模拟等方面的论文已经成为其他研究者的经典参考文献。 由于他出色的开创性研究成果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孙大文多次担任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他还担任国际农业工程委员会(CIGR)的执委和荣誉副主席,并兼任由SCI和EI收录的《食品和生物加工技术》(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Springer)国际期刊主编和《现代食品工程》(Contemporary Food Engineering,CRC Press / Taylor Francis)系列丛书的主编以及多家SCI国际期刊的编委。 2005年孙大文教授被聘为哈工大校兼职博士生导师,与我校的合作导师马莺教授在食品冷冻、冷藏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科研合作以及博士生培养。目前已经合作发表论文13篇,其中 SC I收录论文 8篇 ,国际会议论文3篇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4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