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治未病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又想起了“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先生
热度 8 ajygz 2017-2-7 00:00
又想起了 “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先生 看到今日的新闻 —— 国办印发遏制与防治艾滋病 十三五行动计划 ,又 想起了 “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先生 : 1. 想起了 2000 年 读大学期间与几位同学去拜访 母 校退休教授、妇 产 科医生高耀洁先生的难忘瞬间 ……; 2. 想起了世纪之交的 ——中原大地河南——如毒疮爆发般的艾滋病流行趋势……; 3. 想起了高耀洁先生 以柔弱身躯、钢铁意志,冲破来自官方(主要)及民间的阻力 ,力争把血浆经济 ——而不是性行为—— 导致 民众 感染艾滋 的 真相告知社会; 4. 想起了被联合国誉为 “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 教授 和因她那功在千秋的义举而 “一鸣惊人”的 艾滋病村——如今却是坟头林立 ; 5. 想起了因揭露艾滋疫情、宣传防治艾滋 ……而“众叛亲离”的高耀洁 老人 不得不远走美国,但仍以赤子之心关注祖国 —— 尽管有些人不爱听她的“逆耳忠言” ; 6. 想起了高耀洁先生以科学精神、高尚医德证实了中原疫情之祸因血浆经济而非性传播,但 十余年后的今天性传播已成为感染艾滋的主要途径并 且 “遥遥领先”于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先进的医学 科技 可以阻隔艾滋感染者的血液、可以阻断母婴传播,却对社会转型期性教育的落后、性观念的开放及性行为的繁杂而无可奈何! 7. 想起了 近些年 或因好奇、时尚、无知等而感染艾滋的 青春年华的大学生、中学生 ……人数的 骤然 增多!还有 那些 看似与艾滋毫无关系者,虽然他们已岁月蹉跎 …… 8. 想起了中医的古训 : “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工治未病”、“ 法 于阴阳,合于术数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希望对当今有所借鉴 ; 9. …… 但愿今世之公仆、医生常念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因为“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 最后,附小诗一首,向高耀洁教授致敬: “人” 食色性也圣人言,七情六欲失控险。 人之为人异禽兽,理性若无直立难。 病毒一朝出非洲,首例即现美利坚。 神州输入南美客,星球一村悲与欢? 社会转型改与开,一个中心猫论滥。 闷声发财要择路,血浆经济祸中原。 驿城乡亲勤且厚,全村染艾震宇寰。 执政天中谁公仆?世纪之交消防官! 感动中国颁耀洁,身小体弱铁肩担。 偶访高老若慈母,一人战斗亲朋烦。 余热暖心终醒民,防艾第一全球赞。 忠言逆耳千古训,远离故土心不变。 科技验血阻母婴,黉宫社会性领先。 苍生大医胜良相,医人医病境界偏。 活国活人畏生命,上工未病岐黄传。 相关链接: 1. 国办印发遏制与防治艾滋病 十三五 行动计划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2/367144.shtm?from=singlemessage 2.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2/05/content_5165514.htm 3. 为什么高校成为艾滋病的重灾区 ? http://m.nbd.com.cn/articles/2016-09-27/1041655.html?from=singlemessage 4. 大中学生染艾滋 8 成是 “ 男同 ” 学生感染年增 35% http://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sh/201511/t20151130_7361484.htm?from=singlemessage 5. 在中国,每万人有 6 人染艾滋 50 岁以上老人是新高危人群 https://m.sohu.com/n/474452198/?from=singlemessage 6. 新发现艾滋病人员 60 岁以上老人增长快 http://inews.ifeng.com/50344744/news.shtml?back=from=singlemessage 7. 九旬老太染艾滋:老人性问题何时才被重视? 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intouchtoday/n3189.html 8. 血液传播是目前我国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2004 年 ) 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40411/100494.shtml 9 . 科学家称 5 年内母婴传播艾滋病毒可能匿迹 (2010 年 ) http://news.qq.com/a/20100309/003000.htm 1 0 . 性传播已成艾滋病传播主要途径 (2012 年 ) http://www.bioon.com/industry/medtech/518650.shtml 11. 世界艾滋病日 : 我国 46% 艾滋病感染者尚未被 发现 www.letv.com/ptv/vplay/21342337.html 12. “ 爱滋病、艾滋病 ” 与 “ 愛 ” 之病:译名、传播途径和应对策略之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756-847784.html 13. 1988 年 12 月 1 日 : 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756-796748.html
个人分类: 性、性教育、AIDS|6865 次阅读|11 个评论
神医扁鹊:治未病与六不治
热度 3 jiangming800403 2016-5-4 12:07
一不治“骄恣不论于理”者——骄横放纵不讲道理的人,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是疗效的心理保证,这种信任可以给病患一种积极的心理作用,支持患者战胜重病甚至绝症。 二不治“轻身重财”者——太看重钱财而不重视自己身体的人,生命都没有了钱财还有什么意义呢; 三不治“衣食不能适”者——穿衣吃饭不听医生调适安排的人,如果不消除疾病发生的环境条件,任何先进的疗法都是指标不治本; 四不治“阴阳并脏气不定”者——气血逆乱、五脏六腑功能严重失常者;“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xuán)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jì)之所及也;在骨髓(suǐ),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五不治“形羸不能服药”者——身体病弱已经不能服药的人; 六不治“信巫不信医”者,是指迷信巫术而不信医道的人。 只要有“六不治”中的一种情况,病就很难治了。扁鹊时代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了,但其所说的“六不治”,在今天临床诊治中仍然随处可见,令人深思。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3064 次阅读|7 个评论
以目前中医水平,要求“治未病”无异于空中楼阁
热度 14 wya 2016-3-2 18:1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探索构建融中医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与已有的医疗体系构成完整的卫生服务体系。 据悉,目前国内已经有数百所国家认可的中医 “治未病中心”。 据查,“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另见 于《灵枢·逆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传说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答:“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魏王不解地说:“为什么?”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大哥能预测未来,问体知命,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但他的医术难被大家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症状还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之时,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之时。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这则故事形象地说出了中医追求的最高境界“治未病”,所谓“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可见“治未病”是对医生治疗经验和水平提出的最高要求,只有“圣人”、“上工”这样的最高明医生,洞察天地,参透医理,才有治未病的能力! 目前,我们中医连治疗普通的“已病”都没有十分把握,建立所谓的 “治未病中心”是明显的逻辑颠倒,更是对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简单化、庸俗化理解!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128 次阅读|106 个评论
中医“治未病”与肿瘤康复
热度 26 何裕民 2013-7-2 16:29
未病是指将病、欲病但还没有病的阶段,有的时候还可以指康复后的一段时期,中医未病学说体现的是预防医学思想,直到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国家也把治未病列为中长期的卫生战略,进行大力推广。 西医治疗毕竟有其局面性,术后放化疗后治疗基本上就算结束了,很多患者还是会复发。 早在《内经》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治未病”的思想应用于肿瘤学领域,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已瘥防复发”等。 “未病先防”是指在肿瘤未发生之前,针对可能会引发肿瘤的诸多因素,采取适当措施以阻断或延缓疾病的发生。“未病先防”的核心是通过各种方法,增强体质,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从而抵御肿瘤发生。 “既病防变”则是针对已经发生了疾病,防止这些疾病进一步恶化。在肿瘤领域, 它有两层含义: 既指针对某些最终有可能会恶变成癌肿的癌前病变,采取积极的治疗防范措施,以防其最终转变发展成癌。又指对于已经癌变并经确诊的肿瘤,应采取积极的诊断和治疗康复措施,以阻止或延缓疾病进一步恶化发展。临床上, 不仅针对存在癌前病变的情况适当给予中医药进行干预,及时预防,常有较好的预防其进一步向恶性肿瘤转化的作用。而且, 对于各种有明显临床表现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药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已瘥防复发”是指在恶性肿瘤经过各种治疗后, 临床痊愈, 但为了预防和阻止肿瘤转移和治疗后的复发,则必须应用中医等综合治疗, 加以杜绝。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中医|3300 次阅读|27 个评论
美元不要
yindazhong 2010-11-29 09:11
美国领袖协会抗衰老医药公司董事长Furber先生本周来我们衰老生化实验室讲学交流,因知道他没来过中国,另外又背着一桶又长又大的衰老系统生物学演示图卷,于是特地到香港来迎接。 在香港机场老友见面,十分高兴。Furber先生精神矍铄,白发飘飘,果然一副抗衰老大师的风度,一路上,不少路人也投来欣赏的目光。不是看美女,而是看神仙。不由地想起3年前在北京邀请千岁教授Aubrey de Grey 得到的类似的追捧。 de Grey 先生的长须常常引起大众的关注,于是经常有好奇者询问年龄多大啦?,de Grey 有时会幽默的回答请看我的胡须便知。于是便有150,200岁的哄笑。没想到这一次又邀来了一个更加容易让人遐想的抗衰老专家,但愿不会1000,2000岁的让人笑破了肚皮,笑折了腰....... Furber教授精力充沛,要到香港山顶去看香港全貌,于是领他去乘缆车。一路上,由于不熟悉路,东问西文,我中文英文夹杂,在香港好像不大吃得开,因为上巴士没有香港硬币,还被菲律宾姑娘慷慨地替我们付了车钱(俺这一辈子好像从来都是在帮别人付钱的....)。走着走着,Furber教授跟不少老外一见如故,倒把问路的事夺了过去,我一看,便索性逍遥了起来。到了入口,排队买票.......等着等着,想起了一件要紧事,看着Furber先生轻松的样子,于是我便赶紧去办事了。 第二天一早,见到Furber先生,聊起了上山顶观光的事。Furber先生不无遗憾地说:可惜,没能上去。他们不收美元,没有买到缆车票,下次吧...... 中国风光了,美元反倒不香了,这世道变的.......
个人分类: 科学之道|4342 次阅读|1 个评论
“治未病”将与诺贝尔结缘
yindazhong 2010-10-6 10:10
治未病与诺贝尔结缘 ? 中医治未病能与诺贝尔发生什么联系吗?今天谁也不知道。不过看看在诺贝尔家乡,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皇后大街上的照片,也许您会有所觉悟。 在美丽的北欧水城 斯德哥尔摩,如果遇上好天,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穴位按摩(尚不及刮痧火罐的效果)等治未病方法在瑞典首都的皇后大街被沿街设摊,以每 10 分钟 100 瑞典克朗(与人民币等值)的高昂价格被热烈推崇享用。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些设摊摆点的几乎没有一个是中国人(见照片)。 为什么?不为什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实践,已越来越深刻地被全世界人民理解和认可。同样也被诺贝尔的后裔们看好。 您这几天若有幸前往瑞典,参加卡罗林斯卡 200 年院庆,不妨前往有关地点一游,花点傻钱体验一下, : ) : ) : )。 附上前几天在李传亮博客网页上关于 中医治未病的一番讨论,供大家参考:( 李传亮 原文,中医能治未病吗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9298 ) ● 李传亮 最近,钟南山院士发宏论力挺中医,说 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 ,不知中医治了哪些未病? 西医通过接种疫苗,把人未来可能出现的某些疾病加以预防和控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注射乙肝疫苗、脊椎灰质炎疫苗等。 中医连病的具体概念都没有,还妄谈治未病,真不知它能治什么样的未病?它真的治疗过未病吗? 仅靠大谈治疗理念是没用的,好歹也治些病让人看看。方舟子的一段话才说到了实处,不知钟院士如何回应? 【方舟子按:钟南山说: 方舟子说中医不科学,只有中药还可验证,他可能讲得太绝对了。我认为中医整体治疗和 治未病 的理念是科学的。 即便中医 整体治疗 和 治未病 有其合理之处,也不是科学,而是臆想。现代科学也讲整体治疗和预防为主,而且建立在科学基础,没必要用中医的说法。 钟南山说: 李时珍早就提过,发疟疾寒热时 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服 。青蒿素现在已走向世界,其功效也已被反复证明。 钟南山对中医经典很不熟悉。那个方子是晋代葛洪《肘后方》里的,李时珍抄了一下而已。李时珍同时还抄录了许许多多对治疗疟疾毫无效果的方子,那才是中药的主流。 青蒿素能走向世界,正是 废医验药 的结果。其实它与中医没有太大的关系。青蒿素是从黄花蒿提取的用于治疗疟疾的化学药,即西药。作为中药的青蒿是香蒿,不含青蒿素,即使有经过煎煮也破坏了活性,对疟疾无效。】 当前推荐数: 3 推荐人: hcy98765 赫英 QFL 标题: 发表评论人: longfo 可以看看未病的基本认识,中医的未病有其一套理论体系。 博主回复:理念是有一套,就是没看到实施的效果,依然停留在只说不练的阶段, ^_^ 标题: 发表评论人: 路人 ip:183.46.11.* 博主回复:理念是有一套,就是没看到实施的效果,依然停留在只说不练的阶段 干吗要练,中医们才不屑呢。练,就显示不出 俺 中医的博大精深了。 博主回复:一练就会露馅,所以才只说不练, ^_^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indazhong 刮痧,拔罐后身上出现淤血斑块,此时实为启动了体内活血化瘀,清除代谢产物的生化过程,例如谷胱甘肽转移酶清除 4- 羟基壬烯醛的过程(关于化血瘀可想想中风、心梗后尿激酶或溶栓酶 tPA 的作用),这之后的数天,机体一直处在清除生物 垃圾 的亢奋状态,因此防病去恶(尤其有意义的是该过程抢在炎症反应之前,防止了炎性反应对正常机体组织的损伤),这就是 治未病 ,抗疲劳抗应激的一个典型例子。 博主回复:有没有科学依据?全国人都来拔罐刮痧,到也是一道风景, ^_^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indazhong 活血化瘀,刮痧火罐,针灸按摩,太极足疗 ... 诸多中医的有效做法, 有科学基础 也 没必要用中医的说法 ?方舟子如此高论连美国鬼子大概也不好意思讲吧?! 博主回复:这些好像都是手法,属于保健方面的内容,而不是中药治病之类的东西, ^_^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indazhong 博主回复:有没有科学依据?全国人都来拔罐刮痧,到也是一道风景, ^_^ 保健品公司 安利 就在给大家滥刮痧。 不过没事千万别滥用,好好的健康人拔罐干吗?体内相关的酶是有限的,合成相关的酶是要 成本 的! 博主回复:请先生说说西医的那些疫苗为何健康人也要注射?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indazhong 关于中药那就更多了!例如牛黄解毒片的作用,可去我的博客查看 中药牛黄的道道,用衰老机理照照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1549 博主回复:牛黄不是牛的胆囊结石吗?有这么大的功效? ^_^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indazhong 疫苗和抗生素使得人类成功地完成了抵抗微生物的第一次医学大革命,非同小可,功盖千秋!使得人类得以活到高龄老年,但也使得人类的疾病谱发生重大改变。 当前人类实际面临着第二次医学大革命,抗衰老抗老年退行性疾病,这些都是慢性病,与生活方式有关,因此 治未病 ,系统生物学将显出威力 ...... 关于打疫苗,对于那些早已经是手下败将的病毒性疾病当然打疫苗最经济有效!然而即使疫苗和抗生素有用有效(也在退化),疫苗的研制还有一个滞后(半年到一年)的问题,此时碰上许多不停变异的新型 RNA 病毒性疾病,在正式疫苗被研制出来前,中医药实际是最好的替代物,参见笔者的相关博文: ... 看中医药抗病毒的科学性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0328 中医 治未病 理念实际上也可包括中医药防治新型病毒的快速及时的应对这一部分。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indazhong 博主回复:牛黄不是牛的胆囊结石吗?有这么大的功效? ^_^ 牛黄就是牛体内合成的扫垃圾生化分泌物,但有些结石不是常规生物垃圾,扫除不掉,牛黄也不管用,因此日积月累而长大,其实珍珠 成长 的道理也一样!(而且其功效成分也类似,因此可以用来美容消斑) 博主回复:动物的结石可以给人治病,人的结石就得价值连城了,中医无所不用,万物皆可入药, ^_^ 标题: 发表评论人: yindazhong 博主回复:动物的结石可以给人治病,人的结石就得价值连城了,中医无所不用,万物皆可入药, ^_^ 灵长类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丧失了合成牛黄酸的能力,因此只能从外界摄入。不是结石能治病,更不是所有的结石都能治病,而是清除结石的分泌物含有能治病的成分。 人的结石基本是病源物质,只有舍利子例外。
个人分类: 中西医集合|5017 次阅读|9 个评论
试着说说“上医治未病”的话题
热度 1 liwei999 2010-10-5 18:19
立委按:的确,作为整体,“语录等身”的镜子并非篇篇精彩,可作为编者,我敢说,镜文可圈可点的绝妙好辞随处可见,几乎篇篇都有。即便有些妙语是老调重弹,镜先生的本事是能弹出新的旋律来。比如: 引用 很多人都喜欢“科学”。这件事在镜某看来就好比是很多人都喜欢“美女”一样。因为这两个事情发生在一个“脑域”里。但是做“科普”不好对应“推销美女”,这有些犯罪嫌疑,大约说对应着“推销化妆品”比较合适。不要以为这是镜某人在“调侃”,这就是所谓的“科学”呢。 ...... 知识与科学混淆的结构比较有趣,可以对应着数字中的无穷大。即能写出来的数字都是“有限大”=知识,知道有、但拿不出来的是“无限大”=科学。 ...... 因为科学是一种操作,所以“梳理”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个“使命”了。“梳理”清楚了的贴上个标签叫“科学知识”。仅此而已。学了几条“科学知识”就来说科学、科普的人很多。当然不识字就无法作文。但是识字毕竟不是作文,文盲同样可以讲故事~作文。 ...... “下医治已病,中医治将病,上医治未病”的对应可以变个成一个具体的模式:下医修(坏了的)冰箱,中医推销新冰箱,上医设计研发下一代冰箱。这样一来,其中的道理就很好理解了。 ...... 在医院里,门诊是“下医”,病房是“中医”,老干部病房是“上医”。 能让人高兴、愉快,乃是上上医。 能够免费欣赏这样的妙语连珠,品咂妙语背后的奇思,难道不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福分么? 试着说说“上医治未病”的话题。 (1989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October 04, 2010 07:57PM 这是郑老师的命题( ):下医治已病,中医治将病,上医治未病。 很多人都喜欢“科学”。这件事在镜某看来就好比是很多人都喜欢“美女”一样。因为这两个事情发生在一个“脑域”里。但是做“科普”不好对应“推销美女”,这有些犯罪嫌疑,大约说对应着“推销化妆品”比较合适。不要以为这是镜某人在“调侃”,这就是所谓的“科学”呢。 “函数”是什么数?这是一个中学生的发问。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好回答。因为其中有个大背景——人们对知识与科学的混淆。大约多数人到死也搞不懂什么叫“函数”,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能活到死。知识与科学混淆的结构比较有趣,可以对应着数字中的无穷大。即能写出来的数字都是“有限大”=知识,知道有、但拿不出来的是“无限大”=科学。 镜某以为科学是存在于“操作”当中。寻找对应关系就是个“操作”,因此也就是“科学”了。“函数”也不是一个“数”,而是说一种 关系 =数之间的 关系 。“=”一般人都读作“等号”。能读成“代入”的就是相当地“科学”了,因为是理解了所谓科学就是个操作这个本质。 “下医治已病,中医治将病,上医治未病”的说法是三对三的对应。郑老师做的都是基于“知识”结构的解说,依镜某说,都入不了“科学流”。所谓“科学流”,虽然也需要探讨“未病”、“将病”和“已病”的定义,但更要紧的事情在于找“对应关系”。而且这个“对应关系”几乎是“逻辑”不出来的。因此跑到“科学流”里来说逻辑,比班门弄斧都不如。F=ma这样的事情无论如何都是“逻辑”不出来的。 因为科学是一种操作,所以“梳理”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个“使命”了。“梳理”清楚了的贴上个标签叫“科学知识”。仅此而已。学了几条“科学知识”就来说科学、科普的人很多。当然不识字就无法作文。但是识字毕竟不是作文,文盲同样可以讲故事~作文。 “下医治已病,中医治将病,上医治未病”的对应可以变个成一个具体的模式:下医修(坏了的)冰箱,中医推销新冰箱,上医设计研发下一代冰箱。这样一来,其中的道理就很好理解了。 “上医治未病”的说法也有具体事例。首长们的保健医生基本上都是“上医”。所谓“保健医生”就是首长们没病时候的“监护”,绝对是“上等的”医生。而在门诊看病的医生们则很辛苦,如果分类绝对属于“下医”,因为他们都是看“已病”的人。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看半天也没看到俺想看到的。 (150 bytes) Posted by: disaplin Date: October 04, 2010 08:25PM 这里的“未病”其实就是现代医学里面的疾病预防(preventive medicine)。不知为啥你说半天“未病”却没有沾到这个关键词。 预防当然是最高境界,古今中外一也。 说“预防”就是俗套了。 (184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October 04, 2010 09:16PM “未病”是个状态。这个状态下工作的医生当然是“上医”了。到前线抢救的都是“下医”。 在医院里,门诊是“下医”,病房是“中医”,老干部病房是“上医”。 能让人高兴、愉快,乃是上上医。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诸位,那是镜兄的风格 (96 bytes) Posted by: 桂铭 Date: October 04, 2010 11:02PM 久了,大家就会习惯的。虽然不是篇篇精彩,但是镜兄眼光很独到,好些看法很有启发性,适合做思考题用。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68149,68149#msg-68149 您老就不能搞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非得憋着不“俗套”憋着高雅憋着学问深让大家犯 晕? (0 bytes) - disaplin 2010-10-04, 09:28PM (68156) (8 reads) 不仅学问深,而且品味高 (0 bytes) new - Ray 2010-10-04, 09:33PM (68160) (8 reads) 诸位,那是镜兄的风格 (96 bytes) - 桂铭 2010-10-04, 11:02PM (68173) (19 reads)
个人分类: 镜子医疗卫生专栏|2663 次阅读|3 个评论
上医可以“治未病”
热度 1 Sonny 2010-10-5 17:00
郑波尽老师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对中医治未病进行了分析,他将此问题与当前热门的方舟子挨揍事件进行了联系,写了篇不长不短的博文。我看了看,觉得其中心思想主要在下面这个自然段: 在上医治未病这句话中,未病是什么,未病有多重隐含的意思:1.未来会病,未来的病2.现在没病。按未来的病分析,显然,上医治疗的是想象中的事物,这一事物在当下根本就不存在。因此,这句话隐含了严重的悖论。按现在没病理解,没病的意思是健康。呵呵。上医居然能治疗健康,健康也是一种病!A=~A出现了。要么A是错误,要么~A是错误的,必然有错误。 郑老师继续坚持其追求逻辑严谨的作风,将治未病这三个字拆开成两部分即治和未病来分析批判,颇费了一番文墨。依我看,缩减成一句话即可------人治不了不存在的病。这个大家都懂! 郑老师的苦心我是理解的。其对严谨逻辑的执着也是值得我学习的。 但是我特别不理解的是,郑老师为什么要钻这个牛角尖(是不是钻牛角尖大家可继续讨论)?是随便找个东西来批判穷过瘾吗?这对推翻中医理论有何帮助? 需纠正一下,这句话原文是 上工 治未病,而非上医。古代早已有医的概念,这里为什么要用工呢?按我的理解,这正是要体现医术里技巧方面的性质,这个技巧是思维领域里的,需要理论和经验的浇灌,偶尔需要顿悟的帮助下才能逐渐成长的用来指导临床的东西。 如郑老师所言,人当然是治不了不存在的病的。但是治未病作为自然语言,是完全能准确传达言者之意的。我不相信最初说这个话的人会不知道人不能治不存在的病这个道理。但是他还是说了这样的话,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大多数人可以理解其含义,尤其是那些经历了刻苦的理论学习和长时间的临床实践的人! 说实话,在读大学的时候,我也有过和郑波尽老师一样的想法。表面上,治未病这三个字在逻辑上确实是不成立的。 但是,我们可以认为它是成立的! 郑老师的错误在于他滥用了形式化。打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我国有一个寓言故事叫不射之射,既然不射就是没有射,岂不矛盾? 治未病和不射之射都是具有东方特色的哲学语言。 我目前的理解:治未病类似于现代医学里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概念,但是要求更高,它是一种最大程度避免发病危险因素的境界。 而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治未病是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 这里的治不能理解为治疗,而最好不与'未病拆开来理解。我们可以把治未病这三个字进行整体定义。 中医说:医者,意也。现在来看这句话,恐怕有人要说这太不靠谱了。其实,这也是今古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个人分类: 未分类|5802 次阅读|13 个评论
推举“中医治未病”——国家以最高学术规格开会
yindazhong 2010-9-25 11:17
正在犹豫是否前往将于10月9日在香山召开的象思维-经络本质专题会议,又收到了关于召开中医治未病及干预模式高峰论坛的通知。 现转帖如下,供同行、同道、愿意同行者、同用之。 也为不理解中医、甚至试图否定中医的专家们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 ****************************************************************** 关于召开 2010 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 -- 中医治未病及干预模式高峰论坛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 为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国家行动,卫生部、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深圳市人民政府将于 2010 年 11 月 26-28 日 在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 2010 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 ( 以下简称国际健博会) , 卫生部部长陈竺 任组委会主席,以构建政府引领、社会参与、专家指导、公众实践的最佳窗口和平台。同时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需求 , 进一步推进治未病健康工程,以科学发展观继承发扬传统医学,把中医治未病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落实,不断提高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国际健博会将同期举办 中医治未病及干预模式论坛 。 本论坛旨在打造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探索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的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干预为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同时立足于提高广大医院、健康管理机构、科研机构关注、研发、转化、应用科技新成果的意识和能力,帮助有关各方面整合资源和把握新的商业机会,推广以中医治未病为核心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措施和新产品,确立中医治未病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养生保健等方面的重要地位,让中医药成果更好的为人类健康服务。 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组委会 二零一零年九月十日 2010 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及中医治未病论坛说明 时 间: 2010 年 11 月 26 日 11 月 28 日 地 点: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主 题 : 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未来( Our health, Our Future ) 主办单位: 卫生部、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 中国消费者协会 学术支持: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承办协办: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药学会、中 国 医师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保健协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国营养学会 组织委员会: 名誉主席: 韩启德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桑国卫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主 席 : 陈 竺 卫生部部长 副 主 席: 邵明立 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尹 力 卫生部副部长 王众孚 中国消费者消费者协会会长、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局长 成 员: 候 岩 卫生部办公厅主任 陈贤义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卫办)局长 吴明江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王宏广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 姚晓曦 卫生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 毛群安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兼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 杨文志 中国科协科学普及部部长 江捍平 深圳市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专家委员会: 主 任: 殷大奎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卫生部原副部长 副 主 任: 钟南山 中华医学会原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德培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君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 秘 书 长: 孔灵芝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卫办)副局长 执行委员会: 主 席: 王陇德 全国人大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卫生部原党组副书记兼副部长 副 主 席: 边振甲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成 员: 邓海华 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 孔灵芝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卫办)副局长 白呼群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卫办)副局长 刘登峰 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 秦 耕 卫生部妇社司副司长 高 勘 中国科协科学普及部副部长 秘 书 长: 蔡纪明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兼) 参会嘉宾: 卫生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地方省厅中医药局的领导; 治未病中心负责人 ;健康管理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医院、专科医院等诊疗机构负责人 ; 中药科研单位、专利技术持有者、养生保健企业等其他中医药领域相关专业人士 。 论坛内容: 国家对中医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未来发展的政策解析、亚健康状态评估及医疗保健的市场预测和发展趋势、治未病试点工作经验介绍、中医治未病及其干预模式探讨、健康养生之学、亚健康调理 与中医美容 、 现代健康生活方式与国民健康素质提升 、针对疑难病的干预方式、中医养生相关产业的发展与相关项目的合作对接。 拟邀请领导及专家 : 卫生部部长 陈竺部长 卫生部原副部长 中华预防医学会 王陇德院士 科技部社发司中医药管理局 邹建强处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合作司 苏刚强司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许志仁司长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刘德培院士 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空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专家 俞梦孙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 陈可冀院士 深圳市政府相关领导 国内外知名的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专家等 论文征集与评奖: 参会代表可以就自己的学术研究、诊疗方法等提交论文 ,大会将评定优秀论文奖,会上颁发获奖证书并出版论文集,请于 11 月 10 日 之前将论文以电子邮件或快件形式发至组委会。 大会会刊: 为了进一步宣传推广中医药 治未病 及其健康干预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措施和新产品,组委会将在会前编辑出版《中医 治未病 及其干预模式高峰论坛会刊》,免费刊登参会代表的的文字材料(仅限文字资料 500 字)。相关资料请于 11 月 10 日 之前发电子邮件到组委会。 参会费用: 参会代表: 128 0 元 / 人(包括:会务费、资料费、场租费、照片费等综合性费用),食 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VIP 嘉宾 : 6800 元 / 人(包括:会务费、资料费、场租费、照片费、嘉宾席就坐、嘉宾证书、会刊彩页宣传等综合性费用),食 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参与方式: 请各单位接到通知后将 填好的《 论坛回执 》 传真或发邮件至组委会, 并请将会议费用提前寄来, 以便保留参会名额并及时办理会议相关事宜。 联系方法 : 2010 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 中医治未病及其干预模式高峰论坛组委会 地 址:北京东四西大街 46 号综合楼 407 室 邮 编: 100711 负责人:王主任 电 话 : 010-86624254 15201234228 传 真 : 010-88629520 电子邮件 : jianbohui2010@126.com 网 址 : HTTP://WWW.51LOHAS.ORG 中医治未病及干预模式高峰论坛回执 编号: JP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 职称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详细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区号: 办: 传真: 手机: 随同参会 人 员 姓名 单位 手机 姓名 单位 手机 会刊广告 □ 整版彩页: 5800 元 □ 跨版彩页: 10000 元 □ 重点专题: 18000 元 出席方式 参会代表 □ VIP 嘉宾 □ 申请会刊彩页□ 论文评奖 □ 申请演讲 □ 申请展位□ 参评 2010 健康管理示范基地□ 参评 2010 健康干预技术创新奖□ 单位(个人)简介 论坛指定收款帐号: 单位名称:北京天地中源医药科技中心 开 户 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四季青支行田村分理处 账 号: 0404 0601 0300 0003 527 参会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此表可复制,传真: 010-88629520 王主任收 如有论文参评请发送电子版至 jianbohui2010@126.com )
个人分类: 科学之道|541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骗子学中医, 傻子信中医!!
wliming 2010-8-31 11:09
骗子 学 中医!! 傻子 信 中医!!废医验药!! 废除中医,用科学的方法检验中药!! ekoliy 中医:有意无意的骗子 原来不知道鲁迅这句话的意义,在中国当了这么多年的医生,终于还是理解了。凭心而论,我还是一个有良知的医生,因为我从来不给真正有病的人开中药,我始终认为,中药只适合于给那些经过检查没有任何器质性疾病的患者服用,对于这样的患者来说, 中药的形状、气味和其背后的玄而又悬阴阳八卦理论,足以产生强烈的心理暗示效应 。假如医生以这个角度给予患者处方中药,我觉得他的道德水平是无可厚非的。虽然他是有意的来使用中药,毕竟还是以治病为目的,谈不上骗人。    有人要问了,什么是器质性疾病?器质性疾病是相对于功能性疾病而言的,一般来说,通过各种检查能发现身体器官病变,并且这些病变与患者的症状相关时,才能称之为器质性疾病。而那些有各种不适,也可能是非常的不适,但是各种检查又不能发现其潜在的病变,或者不能发现对这些不适有责任的病灶,医生常常把这些症状称之为功能性症状。患者多数是因为心理上的障碍才产生功能性症状,因而暗示治疗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学西医其实学的是关于生物的科学,科学是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临床医生从医学院校毕业,学了一大堆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数十门学课,无非是要让医学生对于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要让这些医学生学会认识疾病的科学方法。    与学西医不同,学中医学的是哲学,按照过中学政治课本, 中医的基础是朴素唯物主义,境界还没有辨证唯物主义高 。境界低是因为古人认识事物有局限,所以也就有了用阴阳五行来理解世界万事万物了。 记得当年有个卖老鼠药的骗子,自嘘为老鼠专家,他对老鼠的认识就只有两种,公的和母的。 因为认识有局限思维当然就简单了。天地万物以阴阳五行来概括是很简单了,简单是简单了,可是思维从此就受局限了, 中国人的思维在几千年的历史里总是在周易八卦,阴阳五行里的打转,养成了这个民族最不思进取的思维惰性。    当然这个话题扯远了,还是以中医来说事,几千年前的东西作为中医的基础,看病不是在看病,更像是在算命。 病人得什么病全凭医生的感觉,阴阳虚实全凭医生的一张嘴,一百个医生能说出一百种诊断来,一百个医生能开出一百种处方来,大多数病人是无知的,医生的水平有多高,只从医生头发掉的程度和胡子白的程度来比较。    我有个学生,原来是学中医的,自从他到中药房去见习了以后,再也不愿当中医大夫了,他说许多老中医专家在看病时辨证了半天,这个药要多几钱,那个药要少几钱,可是一到药房就全变了样,一副药有那么多包,抓多抓少没多少准头,谁也不知道这包药里这些中药材到底有多少钱多少两。非典那一年,全国流行吃中药来预防非典,安国是全国的中药集散地,据说那里的农民做饭全改烧煤气了,为什么呢, 中药材畅销,家家户户的农民把烧火做饭的柴禾都剁成药材卖了,结果还是供不应求。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说,中医看病是毫无科学可言。拿着没有科学性东西来看病,正应了鲁迅说的话:中医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看病开药全无标准,治好治坏全凭运气,这也就是为什么骗子骗钱喜欢挂着中医幌子, 当政者对于中医的纵容,国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不思进取,给了骗子们放马驰骋的广阔市场。 一天到晚看着电视台播放着一个个医学难题被中医攻破,不知道是要为那些得了各种治不好病的患者感到高兴还是悲哀?对于这些明目张胆的猖狂骗子,吾辈也只能唯叹息而长嗟了。    还有一类有意的骗子,只不过骗局作得更有科学的味道。明明是中药方剂,连其中有效成份,作用机理还不清楚,也跟西医一样,用动物作实验,居然还能作出有效的验证, 难道老鼠也能伸出舌头让你看看舌苔,伸出爪子让你把把脉,辨出个阴阳虚实? 所以那些个以中医组方作动物实验(单一成份的植物药不算中药组方),统统可以划归到学术造假学术欺诈一类。 这类骗子多得很,各个层次都有,有国家中医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也有江湖郎中,这些个郎中靠着中医坑蒙拐骗发了财,其中有些眼光的人为了把生意做大,就把骗局设计到学术的高度,也算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吧。    当然中医成为无意的骗子,也是中国医疗环境的一大特色。我原以为科学发展到如此地步,学过西医的人会耻于与中医为伍,但是中国的医疗环境却让医学教育不伦不类,许多西医医生一旦遇到不治之症时,最后都会用一句最不负责任的话来打发患者:你去试试中医吧。说这句话的医生估计无一人相信中医会出奇迹,不然不会等到最后再说这句话,但凡还有一点治疗希望,也不至于送患者去看中医。但99%的中国医生绝不会为患者或为社会承担这样的责任,即明确告诉患者没有任何治疗希望。这种有意无意的为中医做托,完全是中国医疗环境的错。    中国人看中医看了数千年,跟非洲土著看巫医的历史一样长,可能稍长于西藏人让活佛摸顶治病的历史,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这个道理在我跟一个中医院的大夫聊天时说得最明白。这位大夫跟我讲了非典中的一件事情,非典流行时他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 搞一个方子来预防非典,也就有了登在报纸上的非典验方I号,II号出笼。这个方子的依据完全随意的,但是可以用来稳定人心 ,组方成份最需考虑的是药材要便宜,来源要充足。但还是驾不住中国人多,最后连柴禾都当成药材买了。这种善意的欺骗可以用来作为政府安定人心的道具,我想其中的道理当然不需要更多的解释。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政府应当对于中医和西医应当有所区别,虽然同是医生,但治病的方法和原理完全不一样,一个很简单的区分就是把名称改一下:用西医看病的人还叫医生, 而用中医看病的人还叫郎中。
个人分类: 伪科学|221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方舟子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
wliming 2010-8-30 11:09
时代周报:以养生为名的骗子近年如此盛行,是否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一定 关系?   方舟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科 学和逻辑的确是很弱的,甚至缺乏严密的思 维。 看那些古代圣人写的著作,都是诉诸以感情、感性的东西, 而不是理性的推 理 。不是用逻辑的力量来让人相信,而是通过感性、感情的东西来论证。我们普 通的公众科技素养这么差,因为本身就没这个传统,没有这种理性的传统、实证 的传统, 也没有批判怀疑的精神 ,本来就是权威社会,权威社会里就是不希望你 怀疑, 就是要你崇拜和迷信,相信古人、古书、权威说的话。   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确立起来的,主要是古希腊已确立逻辑体 系和新发现的实验的方法,两者结合就是科学的方法,科学简单地说就是逻辑加 实证。古希腊的时候只是一个思辨的过程,不会想到说实验验证,这种系统的实 验很少,也不会想到。到文艺复兴时期,伽利略等人才把实验方法引进来,才把 思辨的自然哲学变成科学。我们中国从来没有经过这个阶段, 我们在古代的时候 连像样的逻辑学都没有。   我不是科学主义者   时代周报:有人因此会批评你是唯科学主义者什么领域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去衡量。   方舟子:所谓科学主义就是认为科学是万能的,或者把科学方法用于人类所 有知识领域。首先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在很多时候是无能为力的,很多问题无 法通过科学来解决,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很多问题。另外,我也不认为可以把科学 的方法用于人类所有的领域,比如文学艺术就很难用到,当然有人要用也无可厚 非,那也是一种学术上的尝试。   虽然我不是一个科学主义者,但是没必要把它当做一个很可怕的东西,在中 国现在最缺的是科学,而不是科学太多了。 我们在需要用到科学的地方,就要讲 科学。现在中国的问题是,在必须讲科学的地方,他不讲科学,你跟他讲科学, 讲道理,他就指责你是科学主义。 比如,医学就是标准的自然科学,医学的问题 就是科学问题,我们谈中医的问题,就必须用科学的标准,这没什么可含糊的。   时代周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个说法,就是说到一些神秘的东西,有人会 说,你没有见过那种奇迹,你不会某种特异功能,就不能说它是不存在的,你可 以表示怀疑,但是你不能说它完全不存在,要对未知领域保持一份敬畏。你对这 种说法怎么看?   方舟子:我也常听到这种说法,回应这个说法其实很简单。在做自然科学研 究的时候, 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谁主张,谁举证, 别人不需要提出证明。要讨论 一个事情,必须有一点起码的根据或者逻辑,能够推出某种结论。如果泛泛地说, 对未知的东西要保持敬畏,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再提关于中医的废医验药   时代周报:我想关于你的争议最大就是你关于中医的看法,似乎多数中国人 都反对你对中医废医验药的提法?   方舟子:中医问题涉及到民族感情在里面,即使反对我的人在生病的时候不 去看中医,而是看西医,但他骨子里还是相信中医的,在某种程度上,中医已经 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信仰,觉得中国古代没什么值得一说的,就只有中医可以跟 西医平起平坐,所以有这么一种民族感情色彩在里面。加上几十年来的宣传,说 中医是民族的瑰宝,很多人被洗脑了,一下子看到这种批评,在感情上接受不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人是缺乏科学素养的,在很多问题上,特别是医学问 题上,缺乏辨别能力。医学本身是很复杂的,如果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没 有清醒的头脑,就很容易陷进去。   时代周报:在中医存废的争论之中,我发现支持中医者有几个常见的说法, 请你回应一下。第一个说法:如果没有中医,你如何解释中国人怎么会繁衍至今?   方舟子: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前,历史上中国人面临疾病时的结果和其他民族 并无区别, 基本靠的是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自然淘汰, 没有中医或西医或其他 什么医的功劳。其他民族没有中医,人均寿命也并不比我们的古人短。   如果你研究一下西方的古代医学,会发现和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医是非常相似 的,但是西方人近代以后就完全抛弃了他们古代的那种医学体系, 日本在明治维 新之后,也抛弃了中医体系。 全世界的主要国家除了中国有一中一西两个医疗体 系,别的国家都只有一个医疗体系。医学只应该分为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不应 该分什么中、西医。   时代周报:第二个说法,中药有效是几千年的经验已经证明的,而且很多人 都有亲身体会,很多时候吃了西药很久没效果,吃了中药马上就好了。   方舟子:不能用个案说明疗效,这是现代医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因为大多数 疾病是可以自愈的。 吃了药然后病好了,并不等于是因为吃了药才治好这个病。 经验虽然有时候有效,但是很有限,往往有夸大、不实、误传之处。不采用现代 医学方法检验,就不能确认疗效。如果疗效都无法确认,当然也没有去解释的必 要。西医以前也喜欢用个案说明疗效,现在谁再这么干,就会被认为和自吹自擂、 欺骗患者的江湖医生没什么区别。    疗效幻觉欺骗了人类几千年, 现代医学真正深刻地认识疗效不过二十几 年的时间,这是现代医学的灵魂之所在。    无论智者还是愚夫,他的亲身经历都说明不了疗效。 这有点像魔术,再近距 离的眼见也不一定能洞悉其中奥秘。因为有很多混淆因素, 实际上,无论医 生,还是病人,其个人都无法判断治疗和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所以,今天的世界医学界才公认,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及其荟萃分 析才是判断疗效的金标准。 双盲试验是亲身经历的照妖镜,揭示了 无数的疗效幻象。 止咳糖浆对于咳嗽不起作用;假针灸和真针灸一样有效;洋地 黄强心剂多数增加心衰的死亡率; 以往一直被禁用于心衰的负性肌力药受体阻 滞剂却成了心衰的基础用药;甚至,在关节镜手术治疗关节炎的研究中发现,假 手术与真手术产生的治疗效果可以完全相同。被双盲试验颠覆的常识实在太 多了。   时代周报:第三个说法:不能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的疗效。   方舟子: 不管什么标准,必须要证明治疗是确实有效的。 其实现在世界上对 中药的认证标准比西药宽容得多了。对西药(化学药物)要求有确定的单一化学成 分,在分子水平上阐明药理,用动物实验、3期临床试验验证毒副作用和疗效, 而对中药目前并不要求知道确定的化学成分。也就是说,只要是临床证明确实有 效就行了。   但遗憾的是, 能确实通过双盲试验,证明有疗效的中药太少了。 目前有一些 中药在美国唐人街出售,那是作为保健品卖的,无需FDA批准就能上市。任何药 物要在美国上市,都必须经过FDA批准。迄今还没有一种中药获得FDA的认可。按 照FDA以前的要求,中药也可以申请新药,但是必须用科学方法做有安慰剂对照 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并无一种中药已在美国通过 了临床试验,当然也就没有一种中药获得了FDA的批准。迄今为止唯一被 FDA批 准上市的草药制剂是一家德国公司生产的,从绿茶提取的外用药,用于治疗生殖 器疣。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经得起双盲临床试验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中药极少, 西方古代的药物和疗法也极少是真正有效的。区别是西方人早已抛弃了这些不科 学的药物和疗法,而我们还沿用至今。   时代周报:在你看来中医究竟是什么东西?真的就一无是处?废医验药 的主张在目前可行吗?   方舟子:中医是一个包含了哲学、玄学、迷信、民间医术和巫术的大杂烩。 如果有人非要说这种东西是科学,那就是伪科学。 中医没有什么科学价值, 但是 有文化价值。它的民间医术部分含有一些古人的医疗经验,也有一定的价值。   我个人认为,对中医废医验药目前在实际上做不到,因为绝大多数中国 人都还相信中医,中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涉及到巨大的经济利益,政府不 可能对其有太大的动作。   当前应该做的,是学术界、科普界应该加强科普,让公众了解中医药的真相, 不要轻信中医,不要以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政府应该停止把科研经费浪费在研 究中医理论上,而是应该用于检验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监部门应该加强对 中药毒副作用的监控,工商部门应该加强打击中医药的虚假广告。   打假十年   时代周报:你从事学术和其他一些领域的打假活动,至今正好有10年的时间 了,从最开始在学术界等小圈子产生影响,到今天你已经成了一个相当知名的公 众人物,特别是最近几个月,你因为连续成功揭露唐骏、禹晋永、李一等人,引 发了很大的轰动。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几次打假你都获得了压倒性的胜 利。   方舟子:以前知道我的人多是学术界、科研、教育领域的,涉及公众领域的 不多,去年的蒙牛特仑苏事件公众关注度比较高,这是跟大众的日常生活有关的, 所以大家也比较关心。   最近涉及的唐骏、禹晋永、李一几个人,因为是公众人物,而且背后也反映 了一些深刻的社会问题,所以公众的关注度很高。现在知道我的人比以前确实多 了一些,也有更多的人对我所作的工作表示了理解和支持,我还是挺欣慰的。   但要说压倒性的胜利,可能还说不上。你看唐骏至今既没有辞职也没有道歉, 禹晋永涉嫌的那些违法行为也还没有人去追究。对于李一的调查也还在进行之中, 因为李一涉嫌很严重的刑事犯罪,最后能不能将他绳之以法,还要看当地的司法 机关的态度和作为。   时代周报:你这10年的个人打假达到目的了吗?这种个人打假你觉得能走多 远?有多少实质意义?   方舟子:说实话,我有时候真有些沮丧,因为我们在学术领域的许多打假, 即使证据确凿,涉及到体制内的打假,大多数都不了了之了,我们揭露我们的, 他们依旧造他们的假,完全不理会。   离开一个健全的社会和法治的机制,个人打假的效果是有限的。但我还是会 坚持做下去,这可能是我性格中的理想主义的一面吧。另外,我还是觉得我的工 作是有意义的,我和新语丝的存在,对于一些想造假的人,还是一种威慑。我不 认为个人打假是最好方式,因为个人的能力、资源有限,缺乏权威性,也没处罚 权,并不规范。但当前,中国缺乏值得信赖的处理学术造假的正规渠道,所以个 人打假起到了正面作用。   时代周报:我看到国际科学界的权威刊物《科学》杂志在2001年对你做了一 个专访,后来在2006年又再次专文对你作了报道。《自然》也登过关于你的报道, 也是关于打假的,能受到这样的杂志的专访,在中国人中是很少有的。这是不是 给你一种成就感,激励你继续打下去?   方舟子:2001年《科学》杂志约我做专访,给我发了一个报道,那是中国人 当中第二次,所以还是蛮高兴、蛮有成就感的。但我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中国学 术界和中国社会,造假的现象能越来越少。   我说的都是常识,哪里偏激了?   时代周报:我们看到关于你的很多争议和批评是说你的处事风格和性格方面 的,比如说你性格偏执,批评时不留情面,有时非要把造假者一棍子打死,总之, 在很多中国人看来,你像个不正常的人,对于这些批评你怎么看?   方舟子:对,在中国人看来我是一个很另类的人,很多人在感情上或者说习 惯上,很难接受我这么直接的批评的方式,但实际上在国外,我这种风格和方式 是再正常不过的。 我的正常可能在中国会被当作不正常, 但这不能说是我不正常, 不正常的很可能是我们这个社会。   说我偏激,我觉得是因为我说的一些东西,是针对一些流行的错误看法的。 如果你和中国大部分人的观点不一样,即使你说得很有道理,论证很严密,但你 跟大部分人对着干,观念上是他们很难接受的。和大部分人观念不一样,所以他 们对我有种种的批评,我觉得这个是不奇怪的。    我觉得我常说的观点一点都不偏激,比如我对中医的看法,实际上是国际主 流的看法, 放在整个世界的大背景下来看,我的看法是非常普通的。   医学没有国界,任何药物一旦被认定安全、有效、有必要用,就会很快传遍 世界各国。至今没有哪个发达国家的正规医疗使用中药,而不影响其预期寿命高 于中国。在现在没有哪一种病非得用中药不可是国际主流观点。我说了国际 主流观点竟然被某些中国人说成偏激,可见中国的偏激标准很独特。   时代周报:有些人说你是偏执狂,多半是因为你特别较真,不愿意妥协。这 和很多中国人的处事方式不太一样,你这种性格和处事方式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养 成的?   方舟子:这里面可能有先天的因素吧,我天生就比较较真。另外一个很重要 的原因与我留学美国的经历有关,在美国都是那样一个氛围,在学术问题的讨论 上都是不讲情面的,学术问题就是不问利益,只问是非的。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每周有一个学术讨论,一般由一个人介绍他的实验结果, 大家肯定是在挑剔他的,而不是在说好话,不是说你这个实验做得很好,而是说 你这个实验在设计上存在什么问题,能不能证明你想要的结论。那都是不留情面 的,不会说要顾及到你的感受,而不敢去说。   其实这就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同时也是一种对科学态度的培养。包括从外面 请来了一个学者来作报告,他讲完后的问答部分,都是在质疑他,没有人说你这 个报告做得怎么好,都是在挑错,问一些自己没听明白的地方,或是问你这个结 论有什么证据,而没有人在说好话。   所以,大家在潜意识里面就觉得这是很正常的,涉及到科学问题就必须是不 留情面。但是很多人往往不适应这种情况。在国内的学校,在做完学术报告后, 很多人还不适应去提出自己的问题,往往还说点好话。   时代周报:我仔细翻看了你过去一些年打假的记录,发现你打击的几乎不限 对象,甚至还有自己母校中国科技大学的两任校长都不放过,还打过一些在公众 和媒体心目中形象都非常正面的,在学术良知方面很有口碑的学者,还和几个知 名媒体交恶,是不是真的六亲不认?   方舟子:在打假方面,我只关注事实,不问对象。我觉得作为学术上、科学 上的批评就应该是直截了当的,就不应该是要顾及到对方的情面的,应该把话直 接说透,这样才有助于让大家看清事情的真相,而不是说为了迎合读者的口味, 显得自己很厚道,说话含含糊糊的,这我是非常反感的。   但是在中国社会还是人情社会,对待你越亲的人越维护,亲密的人很热 情,对待你不熟的人可能是很冷漠。我特别反感的就是那种小圈子主义,我 批评到某一个人,这个圈子的人就会以我为敌,去维护他,然后来攻击我,不是 因为他认定这个人是对的,而是因为他是那个圈子里的。   建设诚信社会,必须让造假者付出代价   时代周报:你打了十年的假,现在还是每涉及一个造假案,都是牵出一大批 人,可见我们社会的造假已经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地步,中国全社会似乎都在呼 吁诚信,但造假并没有减少,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方舟子: 我用一个横向比较来说这个问题吧。在美国生活过的人往往会觉 得美国人很傻很天真,一般美国人对陌生人往往显得过于友善,对他人的信任程 度很高。有人说这是文化的差距,或者是因为美国人的信仰。   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整个社会对于造假的惩罚机制。如果有谁辜负了这 种信任,就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从此很难再获得人们的信任。这才是一个社会能 有诚信的原因。一个诚信的社会不是没有不诚信的人,但是不诚信的人会受到严 厉的处罚。   比如在美国,有专门的政府机构对学术造假进行调查,一旦认定有学术不端 行为,会指名道姓地公布结果,由学校、科研机构做出行政处理,如降级、开除 等,政府部门会禁止其几年内申请政府资金或在政府委员会任职。严重的还会被 追究法律责任。   最严厉的一个例子是,2005年,原佛蒙特大学医学院教授波尔曼被发现在 1992年到2002年期间,捏造数据申请获得290万美元资金。美国政府为此终身禁 止他申请联邦政府科研基金和参与联邦政府项目,并提起刑事诉讼,波尔曼被判 入狱1年零1天。最近,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科研诚信办公室在7月7 日宣布, 阿拉巴马大学助理教授JuanLuis Contreras的7篇论文伪造实验结果,禁止其在3 年内申请政府科研资金和在政府委员会任职。   而反观我们的社会,造假者并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被揭露了也经常没人 管。这样的机制下,社会如何能诚信得起来呢?   如果有人上当受骗,很多人会怪罪乃至嘲笑受骗的人太傻,而不是谴责骗子 太可恶。很多人痛恨造假,不过是在遗憾自己没有获得靠造假发财的机会。这太 荒谬了!   在诚信社会中做一个诚实的人,可以生活得很轻松很快活,也可以很成功。 但是一旦习惯了这种生活,警戒能力会退化,缺乏戒备心,到了一个不那么诚信 的社会,就会显得很傻很天真,经常要受骗挨宰,当了骗子成功的垫脚石。 就像我这种人称打假斗士的,回到中国生活,也时不时地会上点小当,让亲 友戏称 在美国学傻了。   那些声音   @邵亦波:最近方舟子在PK中药,我同意西药目前远远比中药有用、成功, 但不代表我们不应该研究中药,把中药一棍子打死。中药没有进步和大成,是因 为它很难大规模临床研究:下药需因病人、寒暑、甚至时辰而异,比西药更多依 赖医生的个人判断。庸医很多,好中医太少。希望有人能找到办法取其精华,复 制好中医。   @万庆涛:方舟子说,李一不打不行,警惕气功热卷土重来。依我看,张悟 本也好,李一也罢,以及过去的那些气功健身疗法,等等,都和我国居民基本医 疗制度不完善有直接关系。看病难、治病贵,让普通民众倒向不花钱或少花钱就 可以治病的一边。所有骗子也因此得逞。因此,只打骗子不解决看病难、治病贵 的根本问题。   @保持清醒独立:是方舟子太偏执,还是唐骏太无耻?在平等话语权面前, 每个正常的人,应该不难分出来。在一个人与人相互尊重的社会里,人们最害怕 被别人称呼的一个词是liar(说谎者),最不愿意自己成为的是loser(失 败者)。一个人再成功,只要是前者,他们就什么都不是。   @笑看风云宝宝:方舟子就是科学界的宋祖德,真话混话全都说;唐骏就是 企业界的赵忠祥,煮烂的鸭子煮不烂的嘴;禹晋永是地产界的芙蓉姐姐,敢于放 下所有羞耻,全情投入娱乐大众。 (XYS20100829)
个人分类: 伪科学|15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养生乱象祸起中医治未病
wliming 2010-8-28 09:13
 养生乱象祸起中医治未病   作者:wrs   这几年中医大张旗鼓搞了个治未病,全国各地许多医院先后成立了治未 病中心,好像中医有了伟大的发明创造,这治未病究竟是什么货色,其实就是一 个假大空,把古人说的错话拿来让它更错。   我们来看看古人怎么说的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作为 古人能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是值得肯定,但以此极端把防病与治病分出上 下来就很不妥,实际上古人既治不了未病,也治不了已病,几千年就在金木水火 土,阴阳八卦中打转。在现代医学没普及的中国,人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人的 存活主要靠自身抵抗力,古人的治未病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我们不该苛求古人,更不必批评古人,现代人依靠现代的医学在我国把人均 寿命已提高到七十岁,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人均寿命已达八十岁,在这一过程, 中医没有发挥任何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更加暴露出落后,虚无, 错误。对这种状况中医不好好深刻反省,改弦易辙,走到正确的现代医学道路, 而是顽固不化,用更多更大的错误来维护原来的错误,治未病就是一个典型。一 句口号成立了大大小小的治未病中心,除了多一个浪费钱财的渠道,还能干什么? 预防疾病,我们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医的治未病中心难道能替代疾控中心, 比疾控中心更好?中医能干什么,不会看急诊,不会开刀,就凭一句话治未病, 就成了高水平的上医,和神医一样,那些能给心脏,颅脑开刀的西医专家都只是 下医,是低水平的医生。由此可见中医治未病是自欺欺人,大张旗鼓的自我吹嘘 给各种神医骗子提供了机会,林红薯,刘牛肉,张绿豆,李电流之类的养生歪理 邪说都和治未病遥相呼应。这几十年的历史,凡是中医宣传热闹之时,就是骗子 辈出之日。只要中医不废除,养生乱象将不断闹下去。 (XYS20100827)
个人分类: 伪科学|1527 次阅读|2 个评论
建议设立健康奖
xu782219 2010-5-5 08:12
建议设立健康奖 近年,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逐步扩大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在不断缓解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无疑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大进步,但这仍然属于对待疾病的被动举措。 如果让居民不生病,当然就不存在看病问题,但当前这是无法做到的事。如果让居民少生病,从而少看病,还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要加强疾病预防工作,这才是积极主动地对待疾病的措施。 中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治未病是 《黄帝内经》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我国卫生界最早的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 治未病就是积极提前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历来是智者战略上的高瞻远瞩。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极重视治未病,他在所著《千金要方》一书中说,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要 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 他论治未病的方法,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书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很有实用价值。 预防疾病有官方的措施(国家已实施了一些),更有居民个人的措施,主要是生活科学化,积极参与健身健心的保健养生活动。为了鼓励居民保健的积极性,建议国家设立居民健康奖。根据居民在一年内的健康水平,年终给予不同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越健康的奖励越高。居民保健积极性的提高,生病者必然就会大大减少,这不仅减少了居民生病的痛苦,还会为国家和个人减少经济开支,还会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强民强国,富民富国,一举数得。
个人分类: 未分类|326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医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lix 2010-2-5 18:52
南方日报讯(记者/陈枫通讯员/粤杏林)广东将在珠三角探索中医坐堂,市民可到中药店看老中医;到中医院辨识体质、开膏方等12个治未病项目,将可享受医保报销。 http://nf.nfdaily.cn/nfrb/content/2010-02/05/content_8983313.htm
个人分类: 怪哉虫儿|4241 次阅读|11 个评论
也谈中医治未病
张三火 2009-12-12 15:22
今天,看了丛远新教授的博文 上工治未病,知难,行更难!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6571 , 有所感慨,现在诠释中医的人怎么这么多了呢?而且真是随心所欲,畅所欲言了,就连不是学中医出身的丛老师都看不过去了。丛老师的言行,让我感动,令人敬佩。在此,特将《黄帝内经》中的长寿之道一书中关于治未病方面的阐述摘录于下,希望借此能够帮助大家了解中医治未病的真正内涵。 (一)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强调指出高明的医生不是等到疾病发生才开始治疗,而是在未病之时,就应该加以防御。就像治理国家一样,不要等到出现暴乱时,才开始研究平乱的方法,而是在未乱之前,就制定出各种防止暴乱发生的策略。由此而提出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反映出《内经》以预防为主的学术观点,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治未病,首先要求人们适应自然气候,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发生。其次,如《灵枢逆顺》所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是指当发生疾病以后,要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防止疾病发展。《难经七十七难》中以肝病传脾为例,指出: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这种根据五脏相乘而传的规律,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观点,突出了既病防变,有病早治,掌握疾病传变规律,截断其传变途径,使疾病得以及时治疗的积极思想。《难经》提出上工治未病,是对《内经》治未病的补充和发展,《内》《难》治未病内容互补,构成了中医学完整的预防思想。这种早期治疗原则是基于对疾病全过程的审查而建立的。历代医家在精研《内》、《难》二经的基础上对治未病进行发挥,继承了《内》、《难》的治未病原则,并注重紧密联系临床实践,使治未病的理论在指导中医临床防病治病的医疗实践中,得到了切实的运用和发展。 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几层涵义。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原则在于顺应自然、平衡阴阳,通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在未病之先做好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在临床上,可选择贴敷穴位、推拿、气功导引、练太极拳、食疗调理及丰富多彩的自然疗法等,使人从中受益,增强体质,有效防止疾病的复发或传变。当代中医学家王琦教授提出的辨体 - 辨病 - 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为进一步丰富中医治未病的内涵提供了借鉴。受此影响,后世医家乃至今世学者,对治未病的早期治疗原则,都普遍高度重视。 (二)人类的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前苏联学者 Berkman 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来的。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第三状态。 1998 年美国疾控中心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进行了正式命名,此病成为亚健康人群中的新成员。在国外,尚没有亚健康这一称谓,我国学者王育学首先使用了亚健康这一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 亚健康概念,进一步拓展了中医学术新领域。亚健康状态是世界卫生组织 ( WHO) 提出的一组临床症状,介于健康与疾病边缘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状态。这是一种现代文明病,仪器检查无阳性及器质性病变,但又存在频繁出现的不健康的生理状态。亚健康概念的提出,是现代健康的新思维、新理念。现代医学认为,导致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是生活节奏加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心理承受能力不断加重,饮食不规则,结构不合理,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人体自然衰老等。因其涉及多学科、多系统,故对其诊治颇为棘手。 中医未病学与亚健康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内经》提出的未病学理论,未病学中潜病态、前病态等,均当属亚健康状态。中医学认为,健康是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亚健康和疾病则是属于人体的阴阳失衡。中医历来强调形神合一,重视情志、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方面所起的作用。亚健康概念的介入,开拓了中医学术新领域,开阔了中医诊察疾病的视野,解除了许多人对于有症状而无疾病的困惑。 目前,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有关亚健康状态的概念、症状、评估标准及亚健康状态的生理生化检测等均已进一步明确。国内已经有多家中医院设有治未病研究中心、治未病诊室,北京还开设了专门的治未病医院。 可以断言:有效干预人类亚健康状态,使人们摆脱困境,及时杜绝疾病的发生,已经成为当代中医的主要任务。运用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结合中医体质学说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正确认识及准确防治亚健康状态,中医学在这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 (三)树立治未 病 的理念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就是: 第一、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健康理念。 第二、 通过亚健康检测发现人体隐潜信息、从而评估组织器官功能状态。 第三、 采用多种干预手段使之恢复最佳机能。普及健康教育,传播健康理念,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中医治未病的重大意义和强大优势,真正实现 发现疾病于孕育之初,消灭疾病于萌芽状态的理想境界。 总之,中医的治未病理论包含着预防为主,防微杜渐,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医学思想,体现出《内经》重视生命的生存质量,提倡预防保健的科学主张。 治未病,是指上工,即医技非常高明的医生所掌握的医疗水平。是指在病人还没有感觉到有病时,就能提前发现身体内的细微变化,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疾病发生。即所谓的见微得过,不是一般水平的医生能够做得到的。而有了病之后,再找到医生去治疗,已经是已病的状态了。现在的人,多是已经病了很久或是西医治了很久再也没有什么办法解决问题时,才勉强找到一个中医去诊治。而所遇到的中医,不一定就是个真正的中医,也许其水平连粗工都算不上,也许就是一个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子。每当看到现在中医的衰落,都会悲从中生,感觉到愧对祖先!
个人分类: 生活观察|6924 次阅读|7 个评论
什么是治未病? 如何养生防病?
xupeiyang 2009-9-13 16:15
转载: http://baike.baidu.com/view/126904.htm 概述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①摄生防病。《 黄帝内经 》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此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 五禽戏 、 气功 、 太极拳 、 八段锦 、 易筋经 等。   ②既病防变。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   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   《内经》中出现治未病一词的还有2篇。《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两篇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渊源    中医 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马王堆出土的《养生图》中已经出现了吐纳、导引等养生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也讲了很多养生理论。讲中医养生文化,不能不讲老子和孔子,两者代表了两种养生思想:老子是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老庄是养生学的开创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仁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   《黄帝内经》有一段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主要指要掌握自然规律,根据天地阴阳法则调和各种方式,有节制、有规律地安排饮食和起居。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形与神俱。也就是一个人要做到形神统一,形神结合。有形的运动而无神的调和,不算完整。   汉代华佗的五禽戏,根据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创造,演变为后来太极拳一类的健身方法。魏晋南北朝时,养生家与医学家结合。许多人既是医生又将道家思想贯穿于医学之中。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主张调神养形、小炷留灯。把人的生命看作一盏灯,生命的源泉是油。灯里的油是有限的,如果把灯点得很亮,油很快用完了。如果小炷留灯,则能燃烧很长时间。这是一种低代谢的思想。我们经常说要拼命、拼搏,事实上会影响你生命内一些积极的、良好的因素。因此,应改变原有的观念,让生命之火小炷留灯,燃烧得更长。   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里,提出耐老、增年、轻身、益寿等概念,有些中药对延年益寿有着独特的功效。 养生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健康的,是治未病。   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 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要做到淡字。   第二就是饮食养生。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南宋陆游的养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高血压等疾病与此相关。上述观点也与目前营养学界提倡的健康膳食金字塔相一致。   第三是运动养生。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个功,在办公室也可以做。   第四是房事养生。《洞玄子》、《素女经》等也是研究房中术的书籍,讲究阴阳和谐,并强调欲不可早,不可过度,又不可无的思想。   第五是气功养生。《庄子》讲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吐故纳新指做气功,熊经鸟申讲人就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这两种方法就是导引,这样做的人就是养形人。养形要达到什么效果?要像彭祖那样寿高八百。气功养生在日本很流行,有人写了一本书《只需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常吐气、常呼吸。当头昏脑涨时,不妨这样做做,五分钟后会耳目清明,心情为之一爽。   第六是药物养生。如柏子仁,就是柏树的果子,也是一种养生长寿食物。植物里寿命最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功效。 实践   要健康长寿,关键是把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下面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试。   1.坚持几个少: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有一首诗中写道一眠万事了,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物,身在即为宝。   2.坚持几个常: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耳常弹,肛常提。   3.践行八字诀,终生不懈: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童心,要童心未泯。蚁食,要少吃。现在许多人的问题是吃得太多、太好,又不运动,食物堆积在身体里。龟欲,要心境淡泊。猴行,要多运动,锻炼身体。   4.天天干洗面:先把手搓热,然后用手搓脸。每天早晨起床,反复做几十次。搓阳明经这个部位,气血运通。坚持干洗面,眼袋和皱纹慢慢都舒展了,比做美容还见效。   5.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的不同,口型有轻微的变化,吐气的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一切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6.三通:我们现代人一直在不断地补,现在公路上交通堵塞,我们体内也交通堵塞。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都是堵塞的结果。所以要把补改正为通。血脉要通、气要通和、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要达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   7.坚持勤动脑:不要以为养花、养草、养鱼,就是养生了,一点精神寄托都没有,衰老得反而快。马寅初70岁的时候开始学俄语,歌德80岁的时候写《浮士德》,陆游《渭南集》里很多气壮山河的诗词都是60岁以后写的。不要以为60岁就到晚年了。 相关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是位极重视治未病的医家,他比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他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所著《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很有实用价值。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深谙仲景治未病思想的深义,他的著作《医门法律》就是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精神贯穿始终。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治未病思想的内涵实际上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清代名医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研究颇深,他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温病属热证,热偏盛而易出汗,极易伤津耗液,故保津护阴属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之举,对于温病是控制其发展的积极措施。后来吴鞠通在《温病条辨》(www.pharmnet.com.cn/tcm/knowledge/detail/101444.html)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其实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此外,东汉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等,注重强身健体以预防疾病的经验也是很可贵的。   中医所谓治未病(http://www.pharmnet.com.cn/tcm/zwb/)即为防病保健。治未病健康工程将推动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人的健康为目的、实现个体化诊疗的新医学模式转变。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了首届中医治未病高峰论坛。中共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卫生部部长陈竺以及老中医专家吉良晨、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德培,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陶祖莱等近三十位专家与会并作有关中医治未病的专题演讲。   异见:   最近似乎开了不少的所谓治未病的门诊。个人对治未病的看法是,不如卖保险的。   不信你到那些个治未病的大专家那里问问,他能不能给你保证,未病治完,你再不会得那些个病了。很明显,他不能保证。或者换个问法,如果你得了这个病,他承担部分的花销。他亦不会同意。   而这后一个要求,保险公司却敢承诺。   那么,是不是只能等病来找呢?那倒也不是,一些普通的预防措施还是可以做的。不过预防就是预防,跟治未病的治毫不相干。   《内经》是有这个话,圣人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这话的重点,不在谓词,而在主词。那说的是什么?圣人。《内经》有云:上古有真人,中古有至人,其次有圣人。圣人的治未病啥意思呢?就是没病的时候做好治的准备,这可不是指什么预防措施啊。   何以见得呢?我们再读读那句话,加上下文: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看出意思没?病已成而后药之,说的是病了才来熬药,就像渴了打井一样,不亦晚乎。《内经》云: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这个治未病,就是作汤液以为备耳。   而且这还是指的上古中古的圣人了,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 石针艾治其外也。治未病,远见乎中古,早不为今世法了。 扩展阅读: 1.中医药 http://www.pharmnet.com.cn/tcm/ 2.治未病 http://www.pharmnet.com.cn/tcm/zwb/ 3.医药论坛 http://bbs.pharmnet.com.cn/ 4. http://www.51kang.com/new/20080927144433/index.shtml 5. http://wz.toleft.com/?action=showloggid=25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7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种健康医疗新模式的初步设想
热度 2 laofan68 2009-9-7 21:10
一、现在的医疗模式需要改变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的进步,医疗水平有了很大发展,使绝大多数疾病(包括许多疑难疾病)得到了有效治疗。但是,医疗费用恶性膨胀引发的全球医疗危机,迫使人们对 现在这种 西医为主导的、 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技术追求的医学模式提出一些质疑。 1 、看病贵是个世界难题。 1992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进行了一项国际研究, 4 年后在 1996 年提出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目前医学的发展是在全世界制造供不起的、不公正的医学。 以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人均卫生投入最高的美国为例, 1980 ~ 1990 年,美国的医疗费用从占 GDP 的 1.2% 上升至 11.5% ,增长了近 10 倍, 2006 年美国医疗费用已占 GDP 的 16.8% 。按这一趋势,有预测认为, 2028 年美国的医保体系的费用将无法满足。 在我国,看病贵、看病难是大家最关心的的问题之一。甚至可以说,很多老百姓是看不起病的。不少人治一次感冒就约花掉月工资的约 30% 。若得了大病,医疗费常常需要十几万、几十万,这对很多人来说,可以说是天文数字。 许多人指望政府多投入来解决群众的看病问题。的确,通过医疗体制改革,国家、地方政府增加投入能大大缓解群众看不起病的问题。但是看病贵的问题很难彻底解决。例如最近一位在医院工作的同志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刚提出医药分家,在大医院附近的药店就给不少医生打招呼说,今后见到您开的药方在我们药店买药,我会对您有所表示。如果医药分家不能很好解决医生故意开贵药、多开药的问题,则过度检查、给外科医生红包等问题就更难解决了。若医药费继续恶性膨胀,连美国都负担不起的医疗费,我国能负担得起吗?这样的医学模式也很难做到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2 、世界卫生组织分析认为,现在的医疗模式是错误的医学目的,必然导致医学知识和技术的误用。考虑到医疗服务可以获得巨大利润,情况尤其如此。 结果是,在疾病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看病贵和过度医疗很难避免,并且会大大增加药源性和医源性疾病。 有报导说药源性疾病已成为列在心脏病、癌症、肺病、中风之后的第五大疾病。美国每年因服用化学药品而伤残、致死的人至少 150 万人。还有报导说,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统计,在临床发病率中,约有 30% 属于药源性疾病。 3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还必须做到比较公平和能够持续发展,因此就不能沿着连美国都不能持久的医学模式长期走下去。笔者认为,只有更加关注健康和疾病预防,使人不得病或少得病,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举个小例子:我国每年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儿童耳聋(发达国家不足 5% ,我国高达 30% )就上万人, 假如都由国家出钱安装电子耳窝和术后康复训练(每个费用 30 万元以上),就会花掉 中央财政为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投入费用的( 3 年共 3318 亿元,即每年约 1100 亿)的 3% 左右。这只是抗菌素在儿童中引发的一种病,是药源性疾病的很少部分。另外,据人民网报导:我国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 80 万~ 120 万,约占出生总数的 4 ~ 6% ,且近年来呈升高的态势。治疗这些残疾儿童,即使花费巨额医药费,也难以使他们全都成为正常的健康人。当然,癌症、肾衰、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等许多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需要更多的钱。此外,还要应对艾滋病、 SARS 、流感等。所以若不想方设法让人不生病或少生病,仅靠政府多拿钱来解决群众的看病贵和看病难,不仅很难彻底解决,甚至不能长期持续。 二、新的医疗模式中的新理念 1 、把关注健康放在首位。与过去把疾病(或治疗)作为主要着眼点不同,设想的新医疗模式重点关注的是健康。 中医药非常重视养生,说明中医是关注健康的医学。西医近年来也更加关注健康,例如, 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 21 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 21 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西方有识之士也指出: 医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应该是关于健康的科学。这与中国先哲们的理念不谋而合。 不仅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生应该如此,每个人都应该如此。比如中老年人,如果每天想的是健康,知道适量运动有利于健康后,就会多运动,身体会更健康;若是把疾病(或者说治疗)放在首位,每天想的是心肺是否有病,肝肾是否有病,脑子是否有病,胃肠是否有病,结果真的更容易生病。又如一个还没有得病的吸烟者,如果他很关注健康,在每次吸烟时,想到吸烟与健康背道而驰,就可能减少吸烟、甚至戒掉;若是从疾病考虑,正如许多烟民所说,我都吸了 10 年了,仍然没有得病,还戒什么烟,戒烟的动力就会小一些。 2 、重视预防,尽量让人不得病、少得病。 中医在 2000 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提出了 治未病 。 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和完善, 治未病 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主要是:⑴ 未病先防 ,着眼于未雨绸缪,保身长全;⑵ 既病防变 ,着力于料在机先,阻截传变,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⑶ 瘥后防复 立足于扶助正气,强身健体,防止疾病复发。其核心,落实到一个 防 字上 。 近年来,西医也更加重视疾病预防。例如:增加预防医学方面的科学研究 ;宣传 投入 1 元钱的疾病预防可以节省 8.6 元的医疗费和 100 元的抢救费用等。又如抗衰老医学 作为预防医学的一个新分支, 近来发展很快,并且推测,如果采取加强抗衰老医学研究等措施,美国仅从延长健康生存期一项,就能获得非常巨大的经济价值。 3 、要以先进理念思想为指导。中医和西医的目的都是使人健康长寿,都有自己的先进思想或理念。新的医疗模式要用它们的先进理念作为指导思想。 世界各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国未曾中断过,中医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仁心仁术 是中医学的精神境界 。 仁的意思是仁者爱人。 西医强调治病救人为宗旨,白求恩、林巧稚、南丁格尔等耳熟能详的、使我们敬佩的医护人员数不胜数。他们不仅医术高,而且一心为了病人的高尚品德应当发扬光大。 所以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作为医生,对病人有爱心,这是天职,要把病人的病痛看作是医生自己的病痛,必然处处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在新医疗模式中,要特别强调以它们的高尚理念作为指导思想。 这与对病人做不必要的检查、开大处方、故意开贵药,随便给病人做手术谋利。甚至违法做人体器官买卖,或者对保健品作虚假宣传以谋取暴利等成为鲜明的对比。 4 、重视人的整体性和与内外环境的和谐。中医崇尚天人合一或称天人相应。即把人放在时间、地域、社会等外环境,以及人体内环境的背景下进行养生保健和疾病的预防及治疗。追求人与自然和社会、以及人体内部的和谐。中医诊治疾病,考虑到时间、地点、气候、饮食等外部环境因素和人的内环境(包括七情六欲等),并把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辨症论治和疾病预防。 西方一些国家近年来对自然医学越来越重视。它的要点是:强调良好的医患关系;在进行治疗时尽量不要对身体造成伤害;相信人体本身的自然愈合能力,医生的作用是加快和提高愈合的过程;整体化治疗原则,即人是一个由躯体、精神情绪、心智、社会性和其他因素构成的整体。可见这与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基本一致的。 三、新医疗模式要以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做支撑 1 、现在和未来,离开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必将一事无成,保健和医疗也是一样。只要想一下近年来我国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巨大成绩,以及科学养生(如中医健身、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大灾之后无大疫,战胜 SARS, 防治禽流感和对抗甲型流感等,可以说处处闪烁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光辉。 2、笔者认为,目前以西医为主导的医学模式出现的一些问题,不是西医采用了先进技术造成的,而是医疗目的、或者说是一些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所使用的手段造成的。 西医的成就有目共睹,不能抹杀。例如,使用先进的诊断方法和设备使许多疾病能够很快确诊,研究出特效药实现药到病除,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靶向药物对一些癌症的有效治疗等,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虽然有时费用较贵,但挽救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对于西医,仍然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这与一些资本家利用医药谋取暴利 , 以及由于一些人的金钱欲望故意多开药、开贵药、进行过度医疗、甚至弄虚作假(如改化验单)等是两回事。 3 、对于弘扬中医,笔者认为,第一是中医的先进理念不能丢,要发扬。第二,现代医学(最好不叫西医)中的许多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物理、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发展的成果,它们多数是被西医先利用了,但决不是西医的专利,中医同样可以利用。 正如邓铁涛老教授所说:过去认为医学只是自然科学,是生物医学,现在才加上心理与社会,是一大进步,仍不够。中医是天、地、生、文、史、哲、艺术的综合体,多学科相合才能帮助中医之发展。 中医要尽量吸纳、利用所有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使其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要警惕有人利用中医来谋取不正当利益。 4 、笔者认为,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还应包括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因为健康和医疗是涉及所有人的重要事情。在这么大的系统工程里面,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与支持,即使是好事,也不一定有好结果。 四、初步设想的健康医疗新模式 综上所述,笔者初步设想的 健康医疗新模式 是:把关注 健康和重视预防 放在首位,以 先进 的健康医疗理念作为指导思想,采用 先进 的科学理论和技术 ,充分发挥 先进 的组织管理和政府坚强领导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努力,逐渐做到使中国的广大群众不得病、少得病。由于得病少了,医术精了,医务人员能够处处为病人着想,加上国家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落实,在体制上、经费上更加关注人们的健康和医疗,因此得病后能够看得起病和看好病。同时,医疗费用维持在政府和绝大多数人能承受的范围内,实现健康医疗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如果用三个 先 字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X 分别表示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组织管理,可以把此医疗模式简称为 健康 3X 模式。 结束语 :健康医疗模式是个非常重要和宏大的问题。医学模式的改变是一个非常困难、复杂和漫长的过程,没有政府和全国人民的长期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上面只是笔者的一些初步想法,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提出这个想法,是希望引起对此问题的关注。当然,对于文中的错误,能得到专家学者和同志们的批评指正,笔者将诚心诚意地欢迎和感谢!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52 次阅读|4 个评论
治胃病与治未病
wangyk 2008-8-9 17:05
治胃病与治未病 王 应 宽 2008-08-09 胃病多年未及治疗,不治将益深。最近爆发,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于是求医问药。医生诊断,胃病已严重,系多病累积:反流性食管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慢性胃炎、胃溃疡。现在治疗难度较大,需要坚持数个疗程,药量逐渐减少,到间断用药,直到不用药,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和调理。即便如此,还未必能根治。在此要特别感谢科学网的博主刘玉平庚兄的关心和惠赐药方。目前尚在治疗调理中。 想起当初,在艰难岁月饮食单一,有饭无菜,长期不吃早餐,时常饱一顿饿一顿,导致胃病,主要症状是泛酸。因没有及时治疗,拖延至今,泛酸如常,又加新病。因早年不吃早餐的习惯导致现在吃早餐还有第一餐现象发生 。 若当初及时治,现在胃应无恙。由我治胃病的经历,联想到扁鹊大哥治未病的高明。扁鹊大哥扁鹅可谓中国乃至世界预防医学的鼻祖。然而,中国的预防医学事业发展得并不尽如人意,反倒让洋鬼子们技高一筹领先了。 魏文王问扁鹊,兄弟三人都通医术谁最高明?扁鹊说,他大哥治未病,二哥治已病,自己只能治已发之病,所以, 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扁鹊言之有理,能防范于未然的人是最高明的。 中医 治未病 虽言 治 ,实际是预防 疾病 的发生,遏制 疾病 的发展。 中医 治未病 更多的是一种防病理念,其主体是 摄生 。 自《黄帝内经》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以来,历代医家不断实践和深入研究,其思想得到逐步完善。隋代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将治未病相关内容整理归纳,列于卷首,称为摄生,像《宣明五气篇》中的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也收录其中,提示要注意顺养。 元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专列不治已病治未病一节,提出明摄生以治未病: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又说:今以顺四时调养神志,而为治未病者, 未曾不以摄养为先,始论乎天真,次论乎调神,既以法于阴阳,而继之以调于四气,既曰食欲有节,而又继之以起居有常,谆谆然以养身为急务者,意欲治未然之病,无使至于已病难图也。反复强调摄生。 明代张介宾撰《类经》,以上古天真论等篇中先辑录摄生之道,如 饮食 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为 养生 之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为治外之道;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为治内之道;提挈天地,把握阴阳 、 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 、 调于四时,象似日月,辨列星辰等,为修身养性之法。在其序中说:人之大事,莫若死生,能葆其真,合乎天矣,故首曰 摄生 类。认为摄生是治未病的主要内容。 可见,治病在于预防、养生。国家也应大力发展预防医学,而不能本末倒置。专家建议,欲明摄生,治未病,要把握摄生两大法则,即和平和通达。 北京奥运隆重开幕,人人热切关注。既忙工作,又要爱国,支持奥运,可不要起居失调,操之过劳哟。愿科学网各位博主和博友注重摄生,治未病,要各自珍重,以保天和。 是为治胃病感言。 资料链接: 《史记》里关于名医扁鹊的一段故事 名医扁鹊,并不是独生子。实际上他还有两个哥哥,大哥扁鹅,二哥扁鸡,三兄弟都擅长医术。那么为什么,只有扁鹊名扬天下呢?有一天,魏文王问扁鹊说: 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 扁鹊回答说: 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很奇怪,于是又问: 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回答道: 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里的人才知道。而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一般人都不知道这种小病其实是大病的征兆,而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只在我们的村子里才小有名气。可是我治病,都是在病情非常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见的都是病人奄奄一息时,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或者做大手术来救治病人,所以他们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24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