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同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君子同行是挚友,小人同行是冤家
热度 24 laserdai 2014-8-12 00:28
夏季炎炎,帅老大非但没有写点清凉的题材让大家消暑,反倒弄出一个让大家发火的主题,谈论起类似三十六计中的某些故事来( 同门与同梦 , 再谈尊重导师和他人的科技成果 ),难道他要身兼二职同时做衰老大不成?也许夏威夷好不容易来了场台风,把帅老大一时吹晕昏了,所以有点想不开? 其实,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之后自然感觉到,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世界其实就是这么点事。 盖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有三六九等品味的,最简单区分为,君子和小人:君子坦荡荡,生才有道;小人为达目的不惜一切上下各级手段。所以, 君子同行是挚友,小人同行是冤家 ,这个就是最根本的人性,蒙学的《增广贤文》里面就有,记不起来的赶快去检查下自己的智商,看看问题有多严重。 帅老大两篇博文里面讨论的有的例子,其实都因为是一帮小人,所以才出了那样的事情。 这些事情,我本人也遇到过,虽然没有这么严重。实例举出两个: 我在2005年有一篇 三页纸的快报论文 ,当然在那个小小小的领域里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就是的确比较新颖,之后的引用也算很可观。但是,随后几年中,被我无意中发现,乌克兰、韩国和中国的三个课题组分别仿照我的想法和方法,重新做了我的实验(但是他们实验水平的确有限,高难度部分根本没有做),发表了三四篇论文,而根本没有引用我的那篇论文;乌克兰那篇论文发表在 乌克兰的一个英文版期刊上 (原文后来找到了,点击连接可见 ) ,韩国的那篇发表在 韩国的一个 英文版 期刊上 (原文后来找到了,点击连接可见),中国的这个课题组发表了一篇中国光学快报,之后在欧洲某杂志上来了一长篇,其实中国的这个课题组来自上海巨牛的一个研究所,通讯作者是位响当当的超级大院士(看官,院士内部也有三六九等),并列作者中也有超牛的人才计划 。当时有点生气,后来就想开了,因为好的工作需要时间来沉淀,不要怕人家 低水平重复,如果能够在我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才会让我佩服。不过,通过这件事情我把人品和水平都看清楚了。 第二件也是纯粹项目计划的问题:几年前有了一个项目想法,写成了项目书,二十几页,很具体很细致,自然而然地,该项目书到了上海另一个超牛研究所的一位人才计划手里,后来无意中侧面得知,这位人才自己拿这份项目书去拿到了经费,开工做了,而我完全都被蒙在鼓里。因为是严格的同行,我能想得出,他完全能想得出,但是时间上这么巧合,况且本领域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很多,为什么非要做我的这个项目呢?无它,只在于君子和小人不同也。 君子同行是挚友。西方某些国家,同行开会等相聚的机会很多,有了新想法跟小同行一起讨论,其实有两个目的:1。希望让同行听听,提提真诚意见,也许同行告诉你根本行不通,或者他们已经尝试过了,很难;2。如果这个想法的确可行或者值得尝试,那么这种交流就是明确让同行知道,我要开始这个小课题了,你们就不要过来横插一杠子了(抢我的课题);要是你真的也感兴趣,那要跟我联系,请求一起做,或者参加进来,那就要看我老人家的态度了。这个是西方科研界的正统。 帅老大的博文里也说了自己在上海工作时没有动王同志人家锅里的粥的实例,后来两位成了挚友。我以前的博文里面也说过一件君子挚友的事情: 学术争论方面的一件小事情 . 中国科研界的具体情况,大家都很清楚,这里不用罗嗦。 但是,有个观点是非常正确的(林中祥等博主有专门博文讲过):只有道德水平足够高的人才有可能在科技上做出重大成就。小人兮兮的人,人品跟不上,整天戚戚然,是一定弄不出大名堂的。所以,我以前的博文就傲视笑看某国科技界,说今后50年内重大突破根本没戏,你懂得,嘿嘿!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9862 次阅读|55 个评论
感谢信任-陌生朋友的自然基金申请书评阅
热度 4 whoiswho 2013-2-26 06:12
有不认识的老师居然发了自然基金申请书给我,让我给点意见,我是诚惶诚恐,感谢这份信任,目前社会需要的就是一种信任和诚心体系。虽然说是感谢的我帮助到哪我也在此发帖,以表达陌生人的信任。 不过由于所写东西并非本领域东西,只能算大同行,非常细致的意见给不了。写的还是不错的,基础也不错,给出几点意见,供参考,由于没有争取当事人同意,所以此处就不贴了,也容易泄密,还没有提交申请呢。 很欢迎同行交流,不过由于惰性,自己的proposal一直拖着,得加紧了。 同行坦诚的交流对提高本子质量非常有帮助。 中与否,七分质量,三分运气,希望好运随你吧,祝你好运,朋友!
个人分类: 生活经历|3111 次阅读|10 个评论
“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光环之下的荒诞
热度 20 hj58 2013-1-11 20:39
“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光环之下的荒诞   学术期刊收到稿件后,理应经过同行专家匿名审稿。我作为一个普通作者,对神秘的“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充满了敬畏之心,因为这些神秘的专家决定了我的论文的命运,而论文能否发表又决定了我的科研考评结果,而科研考评结果又决定了我能不能保住饭碗,或能不能吃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我一直认为,能够被学术期刊请去做审稿人的学者,也一定学富五车、目光如炬,能够去伪存真、沙里淘金。但今天我对他们的梦幻破灭了。   这两天围绕我的两篇博文,很多读者发表了评论,如果把发言中的一些内容串联在一起,就会看到“同行专家匿名审稿”在其神圣的光环之下仍然和中国其它事物一样,难免荒诞。   读者甲说:好的学术期刊(科技类)都有同行评议。   我说:问题是中国现在“好的学术期刊”太少了,而需要靠文章评职称的人太多了。   读者乙:你有调查结果来支撑这个结论吗?或者你能提供别人公开发表的调查结果来支持你这样的观点吗?如果没有,建议你删掉这一段文字,因为这样的文字侮辱了一大批为中国科技期刊做同行评议的专家学者。以我做了 20 年编辑工作,接触了数百家科技期刊的信息来看,几乎所有的公开发表论文都是经过了同行评审,因此,我非常想知道你所说的“中国现在的学术期刊多数没有同行审稿制度”有何依据。请博主提供可靠的调查依据证明我是错的。   读者丙:审后发再(在?)国外的期刊上,基本没什么成本,我们都是免费给期刊审稿的,这个问题你可以问一下你身边的理科老师你就知道了。   读者丙:我不是老师哦,我只是一名 24 岁的研究生哦,呵呵,不要误解   我说:24 岁研究生参与审稿?可敬可佩,但不知道作者们知道后会怎么想?   读者丙:呵呵,答非所问,不说也罢。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这位读者丙年仅 24 岁、以一个研究生的身份,就担任了给学术期刊审稿的重任了。我不否认有些年轻人的确厉害,但我不知道那些教授、副教授和讲师们一旦知道自己千辛万苦写出来、战战兢兢投出去、望眼欲穿地等着能够发表的稿件,其命运居然部分地要由一个 24 岁的研究生来决定时,不知道会有什么想法?   读者丙还说:“现在是杂志找审稿人,审稿人考虑到杂志的影响,自己也要往上投稿,那就审稿吧。”   想来也是,现在各种课题的经费少则几万、多则十几、几十万,面对无偿的审稿工作,专家教授们哪有时间或心情去审稿?   于是杂志也很为难,找不到教授审稿,那就退而求其次,找研究生吧!研究生本来就想发文章,但年轻人缺乏人脉,钱也很少,那么借无偿审稿和杂志社建立关系,也算是一种各取所需吧!   匿名审稿本来是为了使审稿人可以畅所欲言,但现在却成了掩护不够格的审稿人的烟雾弹。黄佶定律(Huang Ji's Law)再次应验:——“中国人总是会把好事情做成坏事情”。   读者乙也许的确不知道实际审稿人往往并不够格,因为杂志社可能的确是把稿件发给教授审稿的,是教授拿回去之后再交给研究生审稿的。希望读者乙看到读者丙透露的真相之后,能够像我一样,不要再迷信什么“同行专家匿名审稿”。   显然,对论文进行实名公开点评不会有上述审稿人本身不够格的问题,至少作者和读者们知道是谁在点评这篇论文,即使教授们仍然叫研究生点评,该教授也要对自己的签名、对自己的研究生的点评承担责任。   有人说实名之后点评人不便批评有问题的论文了。的确如此,但点评人完全可以拒绝点评,以免被迫违心地说好话。   这里顺便说一下,研究生帮老师做本该老师亲自做的事情,现在已经很司空见惯了,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据说很多外国学术著作是这样翻译成中文的:先由教授去出版社接活,回来后把原著撕开,每个研究生分一份,然后各自回去翻译。我亲眼看见一个本科生也参加了这种工作。学生们哪有耐心仔细搞明白原文(即使想搞明白也未必有这个能力)、然后再认真遣词造句、“信达雅”地译成中文?于是直接用谷歌翻译功能把外文转换成中文,然后再润色一下,就交差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外国学术著作,读译本还没有读原著轻松的原因。   有的学生对某专业发生了兴趣,利用考研的机会跨专业考过来,本来想借读研的机会学习这个专业的知识。谁知道进来第一个月,导师就安排参加撰写教材,独自写一章或两章。研究生大吃一惊,根本无法下手,因为他自己根本还没有学习过该专业的任何知识,现在却要给别人讲解这些知识了。他们最后只能抄抄弄弄、拼拼贴贴。一个研究生对我说:“我现在知道教材是怎么写出来的了,我以后再也不敢买教材了。”   中国学术往何处去?   困惑 ing...... (黄佶,2013年1月11日)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10245 次阅读|58 个评论
同行讨论与跨行讨论的异同分析
gmhua 2012-11-13 10:03
1、同行讨论 优点:同一专业的人之间讨论问题,或者准确地说,有相同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可以跳过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纠缠,直接对问题的核心和实质进行深入探讨,所以同行讨论有利于对事物本质的纵向深化 缺点:相同的专业知识背景,也容易使视野变窄,深入其中不能自拔,不利于对系统和全局的把握,因此,同行讨论不利于知识和思路的横向拓展。 2、跨行讨论 缺点:如果别的行业的人跟你谈你所在专业问题的话,往往纠缠于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各说各话,沟通即为困难。如果你是下级或者他是专家,尤其在公开、正式场合,时间又有限,被对方认可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实际上,对方一开口,他对该问题的认识水平就在那里了。 优点:其他行业的人站在他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方式下对你的问题进行评析,有助于拓展你的思路,同时也有助于让你表述能力的提高,即你能不能再有限的时间内让一个外行听懂你要说什么、做什么。只要对方没戴有色眼镜,有包容的态度和帮助晚辈成长的高尚品质,你会进步的。
个人分类: 工作札想|34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眼、恶语向同行
热度 18 controlhopeless 2012-9-4 20:25
同行,英文是 peer,维基的解释 是 People who are equal in such respects as age,education or social class etc,就是指那些在年龄,教育程度和社会阶层等方面平等的人。与学术界关系重大的是科研项目的同行评审(peerreview)或同行评价,它是社会或政府机构,在研究经费的分配过程中,审查学者研究计划的可行性时,聘请专业同行,所采用的审查程序。 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美国研究机构和基金会将同行评价过程付诸实施;见中文版《学术责任》(AcademicDuty, 作者 D. Kennedy) 190页。在初期,同行评价是来自于资深科学家,此时的同行是值得信赖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同行。“十分滑稽的是,随着‘同行评价’真正名副其实时侯,它却失去了人们对它的敬意,即教师开始反对由那些信誉度并不比他们高多少的人去评价他们的工作。”-——《学术责任》191页。这里信誉度的英文是 credentials, 词典的解释是 qualification, achievement, personal quality。这就是说,当评审人的资格(Q)、成就(A)、人品(PQ)不比申请人强时,评审结果会遭到申请人的质疑甚至反对。 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采用的是国际通行的同行评价体系。虽然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作为其运行的行为准则,但评审人的信誉度是影响其公平性的重要因素。和发达国家相比较,其评审人的信誉度无疑不高,表现在 Q: 学术资格低下,学位、职称无国际竞争性;A: 个人成就远落后于国际同行,工作质量低下,对学术无实质性贡献,工作看上去就不美;PQ:个人品质低劣,会打击报复,打击不到老师,就打击其学生。这些信誉度的低下导致评审人:无视同行成就与学术经历,自信心缺失;学术眼光不敏锐,集体见识平庸,而又自以为是,无法看到和欣赏别人研究工作的优点;为一己之私,充当基金杀手,以获得职业快感。 下面我以我收到的评阅报告为例,来说明以上看法并不是个人偏见。 2008年收到的评议意见简略如下:1)现有研究已有类似的方法,项目创新性不够明显。2)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不是很透彻。3)很多重要的相关的文献未列出,不能充分说明研究工作的新颖性。只考虑数据丢失,没有考虑时延,内容不完整。4)全部评语为:研究方法应更详细些。为何用英文图来解释所提方案。 我的评论是:1)-2) 不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评阅人无法看懂申请人提出的研究方法。3)把个人兴趣强加于申请人,从而满足于肯定自己,因为他们只能做以中国人为主的所谓时滞系统的研究,工作看上去就丑陋。4)两句话,不知所云,貌似基金杀手。 此申请的工作基础,递交到 IEEE TAC,有评语为“ The results of Section 5 appear to be innovative ”。工作2008年发表在IFAC大会上,2009年TAC上发表,目前有国外引用,原文为“Our ideas are also related to methods used tostudy randomly sampled systems (Kushner Tobias, 1969; Xie Xie,2009)”等等,而且已经被用来发展新结果。这反证了所谓“创新性不够明显”和对“新颖性”的怀疑是不正确的。申请由此被枪毙,表明评阅人学术眼光不高。 2010年作为参与人收到的评议意见简略如下:1)-3)全部为“建议资助”。4) 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创新性一般,在该方向近期研究基础一般,还需进一步深入,积累相关研究成果,建议明年继续申报。 我的评论是:4)就是基金杀手。此项目短期一年小额资助。 2012年评议意见:1)建议资助。2)研究热点之一,基金委已有多项支持,也已经有了一批很好的研究成果。申请者提出的研究目标和技术方案未超越现有成果,缺乏新意,建议进一步研究探索,再提申请。3)候补资助。4)肯定研究方法等,和3)一样纠结于人数等非技术问题。 我的评论是:2)就是基金杀手,不知道和2010年的4)是否是同一个人。从3)和4)那里得到认可有限。需要第三方给出看法,我的话是徒劳的。研究基础刚刚发表,上篇博文有介绍,此处略,是否缺乏新意等待时间检验。 以上实例分析足以表明本文作者关于评阅人信誉度的评价不是无的放矢。 程代展先生在其 博文 提到:“我想,大致地说,不公平有两种:一种是世界的不确定性引起的。比如你的申请书落到不喜欢或不熟悉你的方向的人手里,他由于个人专业偏好给你打了低分。这是无法避免的,你也无可抱怨,因为你有同样机会落到偏好你的方向的评审人手里。” 我的看法是:每一次,落到不偏好我方向的评审人手里机会也太大了,几乎是确定性事件,而且他的意见是决定性的。 “这种随机引起不公平,何先生有一句话:‘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你实际过的生活才不是未卜先知的,这个世界才会丰富多彩,你才会觉得生活是有意义的。’” 我的评论是:为什么我的生活是随机的?其它的人却是确定的,不是常听说某某一定能获得资助吗?我随机地被悲催了成就了那些人确定性地丰富多彩的生活。 程先生还说“另一种不公平是由学术不端引起的。” 我的问题是从评审意见,如何判断不公平和学术不端,程先生也没有给出答案。复审的条件之一是存在非技术问题,从以上我收到的评语来看,您能看到有多少是技术性评语?自然科学基金要想公平看来还有很长路要走。 最后回到如何从整体上提高评审人的信誉度问题。建议的解决办法是:适当引入国际同行参与评审、并抽查评审质量;评审人和申请人有单盲互动,让申请人对评审意见有答复机会;对评审人引入打分、淘汰机制,对水平高、公平、有共识的评审人给予非物质奖励;发挥资深科学家的作用;目前的回避制度只适于对同单位、学术同门等实名情况,对复审和新的申请,允许申请人要求以前的基金杀手回避,这需要申请人指出上次的评阅人,那位需要回避,基金委通过数据库查明后,同意新申请不送到回避人。 希望基金委评价系统真正公正起来,希望更多有信誉的、值得信赖的资深同行走到前台、发挥作用。
个人分类: NSFC|5381 次阅读|37 个评论
一路同行
mqr 2012-2-8 20:13
一路同行 我,孤独的 走在大街上; 不,有这么多人 一路同行。 挽着初升的太阳, 披着晚霞的绯红。 沐蒙蒙细雨, 顶灿烂繁星。 大家都一样: 自均,民莫之令 (注) 。 同一个天地, 同一缕和风。 遛狗的, 穿貂的, 浓妆艳抹的, 蓬头垢面的, 坐名车的, 蹬三轮的, 豪宅观天的, 棚户度日的…… 一路同行, 每一个人, 都是一道风景; 用不同形象, 点缀着 我们的行星。 注:此语见《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民莫之令而自均”。
个人分类: 新诗|2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谢学界同仁对胡志诚博士的同情和支持
热度 2 Nancyback 2011-11-2 09:38
感谢学界同仁对胡志诚博士的同情和支持
今天早上看到全世界同行支持胡志诚博士的一则新闻。胡博士的女儿发起的帮助胡博士回家的申诉状已经获得 50000 个支持签名。 请学界同仁继续支持。 2011 年 11 月 2 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1175do=blogid=492513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1175do=blogid=493488 zhicheng-hu.pdf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052 次阅读|6 个评论
重大科学发现的同行表现特征
热度 2 qsqhopeiggcas 2011-9-29 09:43
经常在项目评审、学术会议上,听到有人在某一领域有了重大发现或取得了重要突破。在认真看了他们的研究后,不禁哑然失笑,所谓的重大发现只是对别人工作的补充或改进而已,因为思维是沿着别人的路子,研究方法还是老一套的招数,拾漏补遗的研究工作实在不可能有重大发现。 如果你确实做出了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在初期多数同行绝对是反对的,因为重大发现一定是推翻了别人的认识和理论,使科学发展产生了里程碑式的质变。举个老掉牙的例子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时候,学术界的质疑和谩骂铺天盖地;最新的例子是超光速中微子实验。对超光速现象的发现,多数科学家难以置信。如以后的重复性实验证明了超光速现象的存在,则会导致物理学革命性的发展。 总之,改进性的工作容易被同行认可和称赞,而重大突破性科学发现在初期往往被同行批评或否定。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3130 次阅读|3 个评论
做一个好的牛教授到底有多忙?
热度 7 meixianghao 2011-7-15 16:25
牛教授要摆平很多人,包括领导、同行、父母、老婆、孩子、学生,搞定经费、文章、奖励、荣誉、职位、职称。 大概想了一下,牛教授一般有好几个课题,而且带了一帮学生,甚至团队里还有老师,这样的生活会忙到什么程度?粗粗想了一下,至少包括以下方面吧。 工作方面,1、跑课题、2、写文章、3、教课、4、指导学生做项目、写文章、改文章、答辩、5、参加学术会议,作报告、6、学生找工作、7、应酬,8、学习七一讲话,必须的,私心加一个9、抽空跟记者吹吹牛。 生活方面,吃喝拉撒就算了,牛人也一样,1、孝敬父母,亲友走动,必须的,2、跟老婆交作业,必须的,3、陪孩子玩,更是必须的。 所以牛人的身体一般都很好。否则牛了以后难持续发展。 还有啥没想到的?
个人分类: 闲谈杂议|4429 次阅读|7 个评论
如何甄选审稿人
热度 6 fhylren 2011-3-2 22:38
许多杂志建议作者在投稿的同时提供3-5个左右的审稿人。针对每篇来稿,编辑部尽可能的让稿件送审到同行专家手中评阅。目前评阅人主要来自3方面:(1)杂志编委会成员;(2)世界同行、专家学者(编辑部通过关键词检索到类似文章,然后联系文章通讯作者);(3)作者提供的审稿人。 通常编辑部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审稿人,就不会采纳作者提供的审稿人 。然而在下列情况下编辑部可能有条件的选择作者提供的审稿人:(1)稿件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不常见,文献检索未发现相似的文章;(2)编辑部指派的审稿人没有回复或者同意编辑部的邀请。 全部采纳作者提供的审稿人几乎是不可能。 作者提供审稿人可能增加稿件的接收率。因为一方面提供的审稿人可能对你的工作比较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稿人可能会给你的稿件一个积极肯定的评价。另一方面提供的审稿人可能具有相同的研究背景,因此这样的审稿人给出的意见可能更中肯、更科学。 如何选择审稿人?(1)如果对你的研究领域很熟悉,可直接选择该领域的最具份量的科学家。(2)选择相同或类似领域的“朋友”,而不是“敌人”。例如过去国外合作单位,或者国际会议结交的朋友等。(3) 来自于参考文献,这是一种最简单但不是最好的办法。 ( 4)尽管编辑部没有对审稿人的职称有具体的要求,大家最好选择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的人员。编辑部要求你提供审稿人姓名的同时,要求你提供他们的工作单位,地址,电话,传真以及EMAIL。其中EMAIL要求一定要正确,而且能够联系得上,因为编辑部主要通过EMAIL与你的审稿人联系。 推荐reviewers似乎大多都是必须的,否则submission过程无法进行下去;也有杂志让作者自己推荐、但申明不一定采用、且对推荐的欧美外的同一国人士有数量限制,或者杂志edtioral team自己安排,但后者需要时间更长、缺乏可操作性。 通常,reviewers的选择,以本领域专家居多,从文稿参考文献的通讯作者中选择,提供其单位、email,如果编辑部认为合适,就会去email征询对方被邀请审稿的意愿,并把文稿、审稿要求等一并email给专家,并要求专家在1周内回复是否接受邀请;如果专家太忙、或者未收到email(通常2次确认)、或者对稿件质量等很不屑直接拒绝审稿邀请,那编辑部要重新筛选reviewers并重复上述程序。 本人在投稿和被邀请审稿的过程中,向大家推荐一下个人认为有用的经验或小窍门: 1. 邀请国外的熟人或朋友当reviewers。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同事或朋友认识的,也可以提前告诉对方。直接拒稿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差的一般也是大修后再审,最终的“录修拒”定夺交给杂志吧。论文被大修,坚持诚恳认真逐条修改,就有录用的可能。须知论文审稿周期是宝贵的,莫随意被杂志拒稿。 2. 邀请研究领域的大牛审稿。大牛一般不仅仅计较于论文语法或格式等细节,往往看你的论文只要有小小的创新点或者可喜的结论,就会让你的论文通过的,因为 大牛们一般都很爱才 。当然你最好在文中能体现你很了解你的研究领域,切不要被指出显然性的错误。放心!大牛一般能通过浏览论文看出你的“创新”的,否则怎么称为大牛?! 2. 不要遗忘邀请第三世界国家同行。我第一次被邀请,有些受宠若惊;看过稿件(作者以色列人)觉得欠缺新意、讨论中缺乏对先进技术的具体实现,想拒;但一反思,是否太残酷?同时天涯沦落人,何不成人之美?于是我审为“修后发表”,并把关于要补充的先进技术的具体实现详细附入意见内。不久我查阅到了正式发表的按我意见修改后的文章。“推己及人”,我想找个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reviewer,是否也会高抬贵手呢?也许吧。对了,这还是不与你国籍相同的reviewer呢。 3. 推荐拟投稿杂志与你专业相近的编委作为审稿人。适当引用拟推荐reviewer的与工作相关的代表性论文,对前期贡献充分肯定或适当拔高,估计审稿意见就很难直接拒稿了。
个人分类: 科研|11226 次阅读|6 个评论
见到老乡格外亲
xupeiyang 2011-1-11 19:44
我的同乡、同行、同龄俞光岩教授    俞光岩 男,1952年3月出生。浙江诸暨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口腔颌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 简历   1979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口腔系,1982年及1987年先后获北京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医学硕士及医学博士学位。1990年和1995年先后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德国汉堡大学和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访问进修。 社会职务   中华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涎腺疾病学组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副组长、《现代口腔医学》主编以及《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华西口腔医学》、《口腔颌面外科》等杂志副主编,《中华口腔医学》,《亚洲口腔颌面外科》等多本口腔专业杂志编委、特邀编委等。 学术成就   主攻研究方向口腔颌面部肿瘤及涎腺疾病。在涎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研究、涎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颌下腺结石的临床病理研究、面神经的损伤及修复及颌下腺移植治疗角结膜干燥症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55篇,专著及教材20部,其中包括独立编著的专著《涎腺疾病》及主编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周围性面瘫》。培养研究生26名,其中硕士8名,博士18名。获卫生部、国家教委(教育部)、北京市、辽宁省及北京医科大学科技进步奖11项,其中涎腺肿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获2000年教育部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1991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委颁发的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卫生部授予首届全国中青年科技之星称号,2001年香港牙医师学院?予荣誉院士称号,2005年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授予荣誉院士称号。
个人分类: 西施故里|31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得了诺贝尔奖又有什么用呢?
DNAgene 2010-10-8 09:59
到了中秋节就要吃月饼,到了10月份就谈论诺贝尔奖。刚才看了 周耀旗 老师的《为什么我不再关心诺贝尔奖?》,确实,诺贝尔奖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 转念一想,得了诺贝尔奖又有什么用呢? 上百万美金加上巨大的荣誉,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 仔细想想,能得诺贝尔奖的人,至少也是著名大学的教授了。除了我们国家北京、上海这种变态房价压力之外,好大学的正教授应该是衣食无忧了。再多那么些票子,也只能是“进一步改善生活”,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从名誉的角度看,能得诺贝尔奖的教授,哪一个不是在圈子里响当当的人物(极个别个例除外),不知道他,只能说是你在该领域还没入门,孤陋寡闻。他们的声誉已经很大了,再加个诺贝尔奖,有什么差别呢?得奖之前,全世界的同行赞许尊敬他,得奖之后,同行依然赞许尊敬他,加了羡慕他。得奖之前,圈子外没人知晓,在机场火车站没人认识他,得奖之后,也像影视明星一样了,可能会被一些不相干的人认出来,并对他说,“您就是xxx呀”。 得了诺贝尔奖,对于已经成了名的科学家来说,充其量是锦上添花。如果是政治科学家,或者说是社会活动科学家,可能有如虎添翼的感觉,也许可以和国家领导人或者各界名人李嘉诚、刘德华等同台就坐了。但对纯科学家来说,同李嘉诚、刘德华坐一起可能还不如与自己的学生坐一起舒服自在,同学生同行坐一起可能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同各界名流在一起则会使人发烧。并且这种令人发烧的场合可能是躲都躲不开的。看看我们的杨振宁教授就知道了。当然,我不知道杨教授是热衷参与,还是迫不得已。 总结一句话,得诺贝尔奖,对纯科学家来说,用处不大。
个人分类: SCI-科学荣誉|4985 次阅读|1 个评论
参加2010中国控制会议的感受
xiegming 2010-7-31 01:24
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连续错过了4届中国控制会议. 去年的上海,前年的昆明, 07年的张家界,06年的哈尔滨, 都是想去而没有去成. 今年的会议刚好在北京召开, 而且是在国家会议中心,不能再错过了. 说实话, 去之前心里有些忐忑, 好久没有出现了,自己也有了些许变化,不知道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 我是坐地铁过去的,也是头一次到奥运村这个地方,头一次这么近看到鸟巢和水立方,感觉有些不真实. 国家会议中心真的好大,转了好半天没有找到分组报告地点,最后是打电话才问道具体在哪个位置. 见到不少学术界前辈,老朋友等, 确实有好几位没有认出我. 给人家打招呼,人家只是礼貌的反应一下, 直到我走到近前, 我说我是谢广明啊, 人家才反应过来. 清华的大师兄也是好久没见面了,虽然我们空间距离很近,虽然也打过电话,可是一看到我,都说你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还好,见到导师,导师没有批评我,还主动给其他人解释我最近很辛劳. 不过,导师有些变老了,虽然说话还和以前没有变很健谈,但是行动上似乎慢了不少,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见了导师,不免又把自己的不顺心事给导师讲.导师自然又给我剖析和安慰,还是有导师好. 又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其实很多人是早就知道名字,就是没有能够亲眼见过,这次终于有幸一见. 看来开会真是很有必要. 更大的感受是自己真的有些老了,因为看到了那么多年青力量,生机勃勃,仿佛就像当年的自己! 要知道,很多已经是学生的学生了! 可是感觉他们比我们当年成熟多了,自信多了,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势头很凶猛啊!
个人分类: 活动记录|6326 次阅读|2 个评论
谁是我博客的读者?
chrujun 2010-4-3 19:29
我之所以要提出和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除了科学网博客和论坛用户外,还有其他读者有时在看我的博客。 根据我近期得到的反馈信息,我对我博客的读者进行了如下归纳: 1. 科学网博客用户。这是每篇博文最早也是最多的读者群。 2. 科学网论坛用户。某些科学网论坛用户有时顺便光临博客,正好碰上了我发布的博文,感兴趣就读了。 3. 我的学生。学生有时通过看我的博文来了解我,有时也看一些他们/她们感兴趣的信息。 4. 我的同事。由于多种原因,我知道一些同事也在看我的博文。 5. 同行。由于写了一些与专业有关的博文,一些同行因信息检索发现了我的博客链接。 一次,我写了一篇博文: 真正的大师,海洋电磁探测界牛人Steven Constable印象 ,当时这篇博文被编辑部推荐了,但短期内读者不多,36小时内的点击量也就是400左右。现在的点击量为2100多。我估计大部分是同行通过关键词检索到这个链接的。 6. 我的朋友。一些朋友出于关心我,在网上检索我信息,就发现了我的博客。 7. 对某些信息感兴趣的检索者。 由于博客里有一些关于研究生教育、单片机开发、软件开发、仪器开发有关的博文,通过信息检索有时就会找到我博客的一些博文的链接。 我发现有些博文当时的点击量不大,还不到100,但后来点击量有了比较大的增长,估计是通过信息检索后点击的。例如,我写了关于智能电源板调试与编程的系列博文,总计写了12篇。 当时没有什么点击量,目前的点击量最少是527,最多是842。 总体说来, 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博客的读者群有一个缓慢增加过程。有很多偶然因素会导致博客的读者数量增加。同时,与专业有关的博文还是值得一写。虽然当时没有什么点击量,但这类博文的影响力还是更持久。因为同行会在网上搜索与专业有关的信息,有时也会发现与专业有关的博文。因此实现与同行的交流。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570 次阅读|10 个评论
whitesun 2010-2-23 01:01
说到科研,大多数人都想到发论文,说到论文的质量。这几年来,我越来越发现大部分人搞科研的一个技巧:进入某个圈。所谓圈就是自己导师及同门可以发论文的一些研究领域以及会议;同时也发现一个现象:通常很多人出了自己所谓的圈,什么论文也发不了或者说发的论文都在圈内的会议或期刊上。 上述做法或现象大家可能都知道,也在遵守着。 不在圈内的,一方面因为科研水平不高进不了圈,另一方面可能是圈特点让圈外之人无法进入。这样一来,哪个圈都进不入的,就发所谓的低水平论文,形成一个大圈,垃圾会议和期刊就成了支持这个圈维系的基础。而进圈规则是科研水平高,而进不了圈科研水平很难提高,结果就出现了鸡生蛋,蛋生鸡的效应。一线希望就是有人带你能进圈,这样一来,也就是出身决定成败。当然,什么事都没绝对的,若能力超强或运气很好,在科研水平不差的情况下,还是有人能进了圈的,但毕竟是少数。 显然,一个很大疑问:为什么很多人知道这种圈效应很不好,为什么还有努力维护或拼命进入呢? 圈就是一个圈,几乎封闭的圈,圈内人说了哪些论文能发,哪些要拒绝,圈也圈主了圈内之人,也圈住了圈外之人,圈内之人唬圈外之人,如果哪个人想进入另一个圈,就会有外行与内行斗的感觉,简直找死。 圈外之人该如何走科研之路?欢迎各位博主讨论与指点。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29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的复合材料强度和破坏分析的论文被他人详细评论了一次
热度 1 jyx123321 2009-2-6 17:48
我们的复合材料强度和破坏分析的论文 Li, Hongzhou; Jia, Yuxi* ; Mamtimin, Geni; Jiang, Wei; An, Lijia * . Stress transfer and damage evolution simulations of fiber-reinforced polymer-matrix composites, Mat. Sci. Eng. A-Struct. Mater. , 2006 , 425 , 178-184 被 Leon Mishnaevsky Jr. 和 Povl Brondsted 在论文 Micromechanical modeling of damage and fracture of unidirectional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s: A review, 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 , 2009, 44: 1351-1359 里详细评论如下: The BIS ( break influence superposition) technique has been combined with FEM by Li et al. . Li and colleagues modeled the stress transfer from broken to unbroken fibers i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 The damage evolution in composites, including the fiber fracture, damage cracking and interface debonding, was simulated using FEM combined with the Monte-Carlo technique. The authors observed in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that while both low and high interface sliding strengths lead to the decrease of the composite strength (due to the large scale debonding and matrix cracking), the moderate interface sliding strength weakens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he fiber fracture on the composite strength.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的反应加工多目标优化的论文被他人详细评论了一次
jyx123321 2008-11-21 21:17
   我们发表在ACTAMATERIALIA上的反应加工多目标优化的论文(YuxiJia,ShengSun,LiliLiu,YueMuandLijiaAn, ActaMater .,2004,52: 4153-4159), 被 K. Mitra 在论文 Genetic algorithms in polymeric material production, design, processing and other applications: a review , International Materials Reviews , 2008, 53: 275-297 里详细评论如下: Jia et al . solved a weight based multiobjective optimisation problem for producing silicone rubber based on given requirements. They derived the explicit expressions between composi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ilicone rubber from the physics of polymer elasticity and deduced the implicit expressions among material composition,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reaction efficiency from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The multi-objective problem was to find out optimal values for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reaction conditions (average number of structure units in an initial molecule, an average number of cross-linkable structure units in an initial molecule, reaction medium temperature) by achieving simultaneous minimisa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del predicted shear modulus and reaction time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desired values 。直译为:贾玉玺等人以硅橡胶制品的反应加工制备为例,按照给定的要求,求解了基于权重的多目标优化问题。他们根据聚合物弹性的物理学原理,获得了材料体系组分和力学性质之间的显式函数关系式;而且,他们还根据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材料体系组分、反应加工条件和反应效率之间的隐式表达式。他们求解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是要同时得到材料体系组分和反应加工条件的最优解(在初始分子里结构单元的平均数量、在初始分子里可交联的结构单元的平均数量、反应加工介质温度)。他们采用了基于优化模型而预测的剪切模量、反应加工时间与相应的期望值之间差异的同时最小化方法,得到了上述多决策变量的最优解。
个人分类: 未分类|448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