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坍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困惑] 量子力学里的波函数坍塌,真的很难吗?
热度 5 zlyang 2020-5-28 13:55
“要始终实事求是,勇于直面问题,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 汉语是联合国官方正式使用的 6 种同等有效语言之一。请不要歧视汉语! Chinese is one of the six equally effective official languag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Not to discriminate against Chinese, please! 量子力学里的波函数坍塌,真的很难吗? 两个月以前写的,刚想起来贴出来。 是不是他们没有学过“奈奎斯特-科捷利尼科夫-香农采样定理”? 不要去责怪“娃娃力学”了。1926年量子力学奠基时,奈奎斯特 Nyquist 还没有整明白“采样定理”呢! 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熟悉采样定理,包括薛定谔、海森堡、奈奎斯特。 按照百度: 1928年美国电信工程师H.奈奎斯特提出采样定理。 1933年由苏联工程师科捷利尼科夫首次用公式严格地表述这一定理。 1948年信息论的创始人C.E.香农对这一定理加以明确地说明并正式作为定理引用,因此在许多文献中又称为香农采样定理。 Harry Nyquist, ( born Feb. 7, 1889, Nilsby, Sweden — died April 4, 1976, Harlingen, Texas, U.S .)。 费马 Pierre de Fermat 1637年写到: “关于此,我确信已发现了一种美妙的证法 ,可惜这里空白的地方太小,写不下。 Cuius rei demonstrationem mirabilem sane detexi hanc marginis exiguitas non caperet.” 与费马不同,俺真的弄不清楚“波函数”、“采样定理”、“波函数坍塌”之间的关系。 牛顿白天闭着眼走路,被爱因斯坦撞了一下。之后牛顿走的路线就和之前的不一样了。有什么好奇怪的? 因为没有能力看清楚电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轨迹,就用“慢采样”得到的包络线(曲面)来描述这个运动轨迹,即“波函数”。实际上,里面只有一个(有限个)电子(微观粒子)。 波函数坍塌?实际上并没有“波函数”这个包络线(曲面)。“波函数”主要是一种主观的抽象,客观存在的是电子(或粒子)的运动轨迹 。 “波函数” 是这个实时连续运动的 电子 (或粒子)轨迹的“慢采样”信息的数理统计学描述。 “ 牛顿白天闭着眼走路,被爱因斯坦撞了一下。 之后牛顿走的路线就和之前的不一样了。 ”波函数也就突变了。波函数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种 “慢采样” 的观察现象。 参考资料: Harry Nyquist, American physicist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Harry-Nyquist 采样定理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7%87%E6%A0%B7%E5%AE%9A%E7%90%86 CSDN博主 kaixinshier,2017-05-27,采样定理总结 https://blog.csdn.net/kaixinshier/article/details/72783311 Shannon sampling theorem. P.L. Butzer (originator), Encyclopedia of Mathematics. https://www.encyclopediaofmath.org/index.php/Shannon_sampling_theorem Signals Sampling Theorem - Tutorialspoint https://www.tutorialspoint.com/signals_and_systems/signals_sampling_theorem.htm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4986 次阅读|18 个评论
事故分析:浙江苍南杜鹃花旅游节看台发生坍塌
haunter 2015-4-14 18:12
最新进展请百度。 图1:坍塌前远景: 图2:坍塌前近景: 图3:坍塌后俯瞰: 图4:坍塌后立柱特写: 事故过程: 1.游人扎堆于攀爬网一侧 2.立柱侧倾 3.倾轧人群 防范层次及简析: 1.游人自觉均匀攀爬——如果多数有人无意识,此条无用。类似案例:游船倾覆、电梯超载、景点拥堵。公众安全教育可有所为:消防演习时灭真火、电视节目中插播公益安全广告…… 2.景区派人引导攀爬——需要景区专人全天值守(一个或若干个游乐设施),这取决于管理水平,徐州糖果乐园有,徐州云龙湖自助游船没有,临沂竹泉村游乐场的滑草有,稍矮些的攀爬网没有。设置热线、电邮,对景区需要专人值守的地方没人的,游人有奖举报,并公布信息于网站。 3.景区限制游人密度——存在景区容量和项目容量的差别,通过节假日景点的密集图片可知,多数没有,九寨沟有。因游人进出是动态的,实时控制游人总量难度不小。可借助GPS,就跟放羊似的,哪扎堆了,马上派人过去疏散或限制入园,同时,景区内设置一些便捷的临时集散点。 4.提高立柱及攀爬网强度——系统冗余设计、监理有效。游人集中于一侧后,支柱强度不足倾倒。攀爬网承载较多游人后,有了弹性,这对支柱的拉力大增,所以,攀爬网的结构有待改进。 5.试验合格后再行开放——外在闭环的 约束机制:制度冗余——施工监理安监在事故后负连带责任,但责任划分应事先确定,并由建设方负最主要责任,以便使相关主体有稳定预期,现有的以事故严重程度问责不可取,法律量刑上肯定不会规定不管啥情节,抢劫就死刑,那肯定都撕票了。 6.正常开放后的及时维护——始终有人对攀爬网和立柱的状况负责:责任田包产到户,不能遗漏、交叉(真交叉的就连带责任,原则同5),变更后及时周知。绳索摸索、螺帽松脱、板条翘起……,提前一点检修是比较经济的,但这很考验管理体系,就像海里的鱼群,始终像一条大鱼一样。 思考: 若干防范同时出错,事故发生,是大概率还是小概率?大概率。按说若干个事故防御的C型环虽各有缺口,但不同时出现(各环对齐),事故发生概率不大,但影响概率的是,C型环的缺口可能都不小,那对齐的概率就大得多了。这个事故,在迪士尼,不太会发生,但在不那么发达的地方,就很可能发生,或者隐患众多。没钱的情况下,能否持久地保证安全,仍然是个问题。 此次事故后,全国各地的户外拓展游乐设施会检修一遍,是好事。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怕的是总用事故来提醒人们。校车问题还在归教育局管,当时应急购置的黄色大鼻子校车今何在?说到事故预防、应急,需要全覆盖吗?需要总动员吗?需要马上行动吗?资源从来都是稀缺的,如果审慎决策,减少改弦更张的次数,减少制度层面的折腾浪费,还是可能做到更好的。基于风险的规制、基于证据的政策制定,都是审慎诊断,问题对了,对策就不远了。大胆行动,小心评价政策效果,有点本末倒置。
个人分类: 安全|30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在第五个防灾减灾周:追求有实效的减灾方法
cgh 2013-5-11 15:15
写在第五个防灾减灾周:追求有实效的减灾方法 汶川地震过去五年了, 2013 年 5 月 12 日是中国第五个 “ 防灾减灾日 ” 。 单位在 5 月 9-10 日 是有对外开放的 ,但是这两天没见到有人感兴趣。真不知道是没需求还是意识。不管怎样,在跑了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灾区调查、看了无数科学网关于地震的博文之后,还是想说几句。 地震如何杀人? 地震的过程是地质断裂快速变形的过程。破坏性地震的整个变形过程只有几秒到百余秒,但是变形量可能是几十年到几千年缓慢累积的。汶川地震的同震地表变形就达到 6m ,而 2011 年日本地震可以达到几十米,以至于造成海啸。在快速变形过程伴随这岩石震动,多种地震波从震中向四周传播,同时也是能力的扩散。 地震产生的快速变形能杀人吗?不能!地震波震动能杀人吗?也不能!即使有报道说,汶川地震或者芦山地震曾经记录到大于 1g 的加速度,好像没听说有人被抛起来摔死的。很多亲身经历大地震的人口述,地震时地面一张一合,像个大嘴巴,但是也没有报道说有被吃掉的,可能那嘴巴还确实没大到吃人的程度。 媒体提供的救援现场显示,汶川地震死亡最多的是被 完全坍塌 的房子压死的。汶川地震中完全坍塌的房子就像建筑垃圾场,如何能让人有生存的空间???残存的房子是孤立的墙体,而预制板搭建的楼面一直坍塌到底层,又如何能有生存的希望?!玉树地震那些完全倒塌的是没有任何设防的民房,整个结古镇虽然人口不多,但是房屋倒塌严重,死亡两千余人。而县城框架结构的大楼还好好的站立着。到芦山地震,整个灾区完全坍塌的房子应该不超过 10 间。房子没有完全坍塌,也就在房子里保留了人的生存空间,对人来说就是最基本的。这就是为什么芦山地震死亡人数比玉树地震死亡人数少得多的原因。 除了房子压死的,死亡最多的估计就是被坠落物砸死的。大量的伤员也是坠落物的受害者。在芦山地震中,媒体报道典型的是一个汶川地震出生女孩被砸身亡,没有逃脱地震的魔爪。我想说的是,如果当时全家人是就地保护自己,而不是夺门而逃,生命就依然存在。在 凤凰网上的芦山地震专题 里有这次地震死亡人员具体死亡原因描述,粗略统计,大多是逃生中被砸死的。 所以,房子要能保持大震不倒!芦山地震的绝大多数房子做到了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其实,这次地震后,很多房子都是严重损坏,也就是不能修复使用。对房子本身来说,结构破坏就没有使用价值了,然而房子倒下和站立的区别在于房子的主人能不能生存! 地震造成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也是非常重要的杀人途径,甚至在余震中也是非常致命的。这方面已经受到国土资源部等地质灾害对策部门的重视,值得庆幸。 现阶段,地震预报是不是最有实效的减灾方法? 有人批评中国人没有发散思维,没有创新思维基础,从普通老百姓对地震减灾的思路看,确实有一定道理。现在的普通老百姓对地震的反映是死人(造成对地震极度的恐慌,以至于任何地震传言都能引起极大的影响),对避难的最强烈要求是地震预报(造成对地震预报的极端期待,以至于无视其他具有一定减灾实效的方法)。于是,思维逻辑就成了地震需要预报、减灾需要预报。 不管是地震预报研究人员还是关心地震预报的普通老百姓,都明确地震预报在现阶段是无法实现的。当然有一部分倾毕生精力于地震预报的专业和非专业人士认为,地震预报是可以的,甚至不时展示预测成果。我想说的是,地震预报现阶段是个不确定因素,把生命押在地震预报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赌博行为。 从前述地震人员伤亡分析看,地震与伤亡之间是需要建筑和山石坠落物这一中间要素实现杀人的。地震预报的实现,带来的最大效益也就是提前告诉人们避开那些杀人的中间要素。为什么我们不能抛开不确定的地震预报直接去处置那些杀人的要素呢?! 我们都知道危险品的管理当中,防范的是各种危险环节,而不是去预测这个危险品何时、何地以何种程度造成伤害。借鉴过来,对于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我们需要做功课的是如何避免地震过程中建筑物伤人。于是,有效的减灾体系就 非常简单 ,首先保障房屋不倒,其次在地震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式就地保护身体。如果房子能保有生存空间,人们还选择第一时间毫无保护地逃窜,就不是最佳策略(芦山地震最典型)。 而规避地质灾害等,不仅和地震相关,即使是没有地震区域,也同样需要规避。 防灾减灾需要理顺逻辑 在美国访问时最深印象的是,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中小学、媒体互动频繁,学生经常被组织到实验室参观并听取一些基本知识的讲解,个别学生还参与兴趣研究。普通民众心平气和的接受知识,媒体客观报道地震和研究。而这两天的开放日,无人问津,更不要说平时涉及教育的部分。 中国要在普通老百姓当中建立知识体系有一定难度,首先是很多民众不能心平气和学习理解地震知识,其次是现在的教育体系将知识获取的需求定位到个人升学,不注重广泛的生存技能、自然知识。 比较欣慰的是,科学网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转换思路了! 地震还会有,只要地球还存在!灾害还会有,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追求有实效的减灾方法,比将所有希望押到不确定因素上,更现实!
个人分类: 地震|3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点评:河南延津县两层民房抬升坍塌致7死21伤
陈龙珠 2013-5-3 23:02
房屋整体抬升,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活。首先得对底层基础(2层民房多为条基)和上部结构的整体性进行加固,还得在底层基础的两侧增设提供抬升反力的临时基础,并再底层基础下面设置传递抬升力的临时横梁;抬升时,各点抬升力及抬升量必须实时监测,以保证房屋整体的平稳性,防止房屋整体倾斜倒塌或局部受力过大而坍塌。 从事故现场视频图形看,事故房屋采用了空心预制板,但未看到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残骸。从断垣残壁看,房屋整体性欠佳,不利于抬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对乡(镇)村自建民宅,国家至今未对设计、施工和改造实行强制性安全监管。因此,对本起事故,合法地追究责任在于其造成了人员伤亡,与施工单位有无国家颁布的施工资质无关。 ------------------- 事故文字和视频报道 : http://t.cn/zTlaDPN 中新社郑州5月3日电 (记者 李志全 董飞)位于河南省北部的新乡市延津县一户民房,3日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倒塌。官方最新通报说,事故共导致7人遇难,21人受伤。   事发3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据延津县政府通报证实,该县丰庄镇河道村居民丰法琴,因房屋地势低洼,私自聘请卫辉市李元屯镇施工队,对房屋进行整体抬升,在此过程中发生悲剧。   通报说,当地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援,现场救出28人,其中当场死亡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21人分送延津县人民医院和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正在全力救治,目前均无生命危险。   参与施工的共有43人,其余15人已安全回家。通报说,该施工队没有任何资质,施工负责人冯某某已被公安机关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3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宁波坍塌住宅楼及其住户特点
热度 3 陈龙珠 2012-12-19 19:51
陈龙珠sh : 根据报道( http://t.cn/zjCRPTm ),宁波倒塌的2号楼房6层砖混结构住宅楼,建筑面积近992平方米,一梯三户,共有18户居民。那个时期建造的住宅楼,横向11米左右,其纵向尺寸992/6/11=15米左右。 这应该是一幢只有一个楼梯/单元的点式建筑。前后墙、两端山墙质量状况,对建筑抗倾覆乃至抗坍塌的能力高低,均显得更为极其重要了。 从上述数据来看,每梯三户,户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过55平米,多层建筑使用面积按9折估计也就50平米的样子。可见,该楼房的住户们,估计算得上宁波当地很基层的百姓了。他们如何尽快度过这次难关,当地政府必须给力才是。 【转载视频】实拍宁波居民楼坍塌前应急撤离、坍塌瞬间 http://t.cn/zjChgCA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3570 次阅读|6 个评论
宁波倒房事故:生命代价换来的思考
热度 2 陈龙珠 2012-12-17 13:01
对于可见的险情征兆,应遵循“疑险从有”的原则,尽快采用合适措施予以避险。宁波昨天房屋坍塌事故前夕,及时进行了人员疏散,但还是留下了令人深思的遗憾。请看传媒的如下2份报道。 来源 : http://news.sina.com.cn/c/2012-12-17/022025825485.shtml 黄夏月一家住在四楼,她说,早上8点多出门时,发现一楼楼梯旁的墙面裂了一个很大的缝,住户的信箱整个掉在了地上。黄夏月被这个场面吓了一大跳,连忙跑到居委会去报告。 区政府工作人员对住户进行了长时间的劝导。大部分住户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主动开始搬离。“也有好几户是被我们强行拖出来的。”徐戎社区党委书记齐云说,被埋两人的202室,他们也曾多次去敲门,但屋内始终没有反应,以为屋里没人。 中午12点,居民基本撤离完毕。然而,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撤离后10多分钟,房子就塌了。 来源 : http://news.sina.com.cn/c/2012-12-17/064425827408.shtml 昨天下午4点54分,一名女子获救,送往医院后不治身亡。 据了解,该女子为202室的外地租户,在昨天上午撤离前,劝说人员敲了不止10次门,但是屋内一直没有回应。10点左右,通过房屋中介给这名女子打电话,10点09分,她回电给中介,表示自己在外面,并不在房间里。 昨天下午,搜救人员在废墟中找到她时,发现她还保持着睡姿。除了这名女子外,当时探测并掌握到在坍塌房屋废墟中的生命体征,还有一个。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3164 次阅读|2 个评论
桂林一栋4层住宅楼局部坍塌
热度 3 陈龙珠 2012-9-22 16:51
桂林一栋4层住宅楼局部坍塌
有桂林的网友能实地看看并告知这栋故事住宅楼附近工地是啥样的吗?谢谢!(我自己去看的话,得到一个月后到桂林出差的时候了) 经查, 事故详细地点 :桂林市象山区瓦窑西路一巷2号的桂林航道管理局宿舍楼。 陈龙珠sh :【怎么看上去象邻近基坑爆破撤除支撑后坑边地基位移过大造成的?】 #新华分享# 21日下午,广西桂林市一栋4层住宅楼疑因附近爆破发生坍塌,十几户住户和200多民众及时被紧急疏散,目前无人员伤亡报告 ... http://t.cn/zlAqh14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4233 次阅读|5 个评论
哈尔滨坍塌匝道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信息
热度 1 陈龙珠 2012-8-27 21:22
来源: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8-27/4137144.shtml?_fin 发生侧移倾覆事故的匝道工程之 设计单位: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资质为市政行业甲级; 施工单位:福建省交建集团工程有限公司,资质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 监理单位:黑龙江百信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资质为市政公用工程监理甲级。 工程造价:709.42万元 施工期限:90天 事故桥段:梁体长121米,宽9米,坡度3.5% 后记 : 各方回应 ( http://t.cn/zWu6pBL )   设计单位:经过计算,设计没问题   27日上午,哈尔滨市政工程设计院办公室李主任称,坍塌的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是他们单位设计的,工程师也是本单位的。设计院的相关领导及设计人员一直在现场,积极配合国家安监局及专家组的调查,他们也希望能尽快出结论。根据当时的设计图纸及数据,通过计算,他们认为设计没有问题。   据李主任介绍,设计院主要承建市政工程,以哈尔滨市重点工程为主,他们的主管部门是哈尔滨市城管局。   据了解,哈尔滨市政设计院具备甲级城市道路、交通、桥梁、给水、排水设计资格,营业范围还包括甲级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工程、工程勘察等;院内设有道路桥梁、给排水、建筑、园林、电气、测绘六个专业科室和经营部、总工办、办公室三个管理科室。   施工单位:没有外包,甲方供料   福建交建集团办公室相关负责人27日证实,他们确为坍塌大桥的承建方。事发当天早上,公司领导及总工程师立即前往哈尔滨。公司也就此事成立了调查组。   该负责人称,坍塌的大桥他们并没有外包,是公司自己建设的,施工人员是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标准来建设的,他们是一家有实力的公司,这个工程不是很大,对他们没有太大难度。对于施工用的材料都由甲方提供。   据其介绍,交建集团之前主要从事省内及周边工程,为拓展业务参与了阳明滩大桥疏解工程的招投标。对于坍塌原因,其表示不好表态,称只要是稍微专业点人就明白。   据了解,该公司曾经参与建设厦门演武大桥、五缘大桥、机场路等多个重点工程。该公司还曾获得2006-2011各年度“放心工程示范单位”,2009年詹天佑大奖,2006-2011各年度“AAA级信用企业”荣誉等。   监理公司: 监理公司27日晚表示,在监理过程中严格标准实施,但一切都要等调查结果出炉后再说。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363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隐患早露端倪!网友晒阳明滩桥塌方路段去年拍摄照片
sqzhang 2012-8-27 20:22
[转载]隐患早露端倪!网友晒阳明滩桥塌方路段去年拍摄照片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104212649/1.html 去年11月9日,冰川在阳明滩大桥引桥(现塌方处),已对质量问题提出过质疑!以图为证。 1 2 3 4 5 6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2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垮塌图片点评
热度 72 陈龙珠 2012-8-24 10:54
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垮塌图片点评
新华社今日发,当日5时30分左右,通车不到1年的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发生断裂,致使4辆大货车坠桥。据消防部门消息,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 http://news.sina.com.cn/c/2012-08-24/082925028396.shtml )据了解,阳明滩大桥是目前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桥梁长度最长的超大型跨江桥,于2011年11月6日通车。它北起松北区三环路与世贸大道交叉口,南下跨越松花江航道与三环高架路衔接,全长15.42公里,桥宽41.5米,双向8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最大可满足高峰期每小时9800辆机动车通行。 这是我国近些年来又一起引桥坍塌事故。 从网上已有图片看(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2841_25873.html#p=20 ),坍塌桥梁段本身结构的整体性不错,两端的盖梁和立柱基本完好,中间部位盖梁、立柱现状在现有图片上不详。 问题看似出在坍塌段桥梁板两端支撑的失效上:与建造和/或车辆超载相关【后注】 。具体技术性原因,拭目以待官方日后正式公布调查分析报告。 后记 :从视频图像( http://video.sina.com.cn/p/news/c/v/2012-08-24/103661848751.html )看, 引桥 很可能 采用了单柱支撑,在偏心大载荷条件下很容易发生侧移和倾覆事故 。 近些年, 天津 、 上虞(绍兴) 等地先后发生了引桥坍塌事故。在设计施工整体质量欠佳形势下,如何限制货车严重超载和/或临边行驶、全国如何对引桥结构进行安全监测甚至改造加固,值得思考和采取切实措施! ( 经文下与同行博主讨论可知,坍塌桥梁段中部为单柱支撑,且是与阳明滩大桥引桥相连的那一段匝道上(引桥的引桥)。籍此,本博维持以上正文的技术性评估看法 ) 【后注】 对有关网友的相关疑问,一并回复于此:(1)荷载效应/工程结构抗力效应容许数值,工程失效;(2) 荷载效应/工程结构抗力效应容许数值,工程安全;(3)荷载效应,与车辆是否超载、车辆在桥上如何排列、运行速度及振动等相关;工程结构抗力效应,与设计、施工质量、使用过程中损伤等因素相关。 后补图片: 如下二图出处: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2-08/25/content_1096726.htm 下图源自 http://news.163.com/12/0824/07/89LIIDFB00014JB5.html#p=89LRGO5300AN0001 如下信息源自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2-08/25/content_1096739.htm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王宗林是现场调查组专家之一,他说,“据伤者回忆,3辆大车都靠桥外侧停靠。从现场看,3辆车停靠得比较近,合计将近500吨重量在单侧压着。” 有一辆大约为30吨的货车在百吨车辆前方。王宗林认为,这辆车并非关键,它可能是桥体侧翻后被甩出的。 王宗林表示,在设计上允许向一侧偏,但是偏载有一定的限度,按现在交通部的相关标准,单侧大概能承受150吨左右的重量,而事故中车辆总重量已经超过此限度两倍多。 以下倾覆桥梁上下端橡胶支座情况截图源自如下网址的第9、10幅图片: http://news.163.com/photoview/00AN0001/26755.html#p=89LRGN4N00AN0001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25671 次阅读|132 个评论
质疑精神可嘉,凭证更应严密
热度 4 陈龙珠 2012-7-25 11:09
日前见网上报道,京城郊外有货车超载压塌大桥,司机车主被判赔1556万: http://t.cn/zWSy6zo 。 严重超载情况在中国非常普遍,本博没有花时间去检索相关事故的背景报道。但今天上午浏览科学网博客,见有一位海外华人学者博文质疑,便点进去阅读了起来,其内容令人忍俊不禁:笑死的,估计不是那位博主对法官,而是读者对这位博主。 博文段落照录【我来做一个简单的估算。 宝山寺白河桥全场200m, 四个桥蹲。桥面宽11.5m, 桥高度假设5m. 其中部分参数可以从下面链接中获得, http://news.sina.com.cn/c/2011-07-19/145022840229.shtml 钢筋混凝土密度每立方米2.5吨。 这样整座桥重量为40 * 11.5 * 5 * 2.5 吨 = 5750吨. 其中只计算40米是因为桥有4个桥蹲,假设间距为200 / 5 = 40米 (本博讨论前原文为20米) 。卡车中的重量为140吨,所以只占该段桥比重的140 / 5750 = 2.4%. 考虑到桥实际的高度和密度都比这里估算的要高,所以卡车的比重比2.4%可能要小一些。 笑死人了,一个重量近5750 * 5 = 28750吨的桥,居然承受不了一辆 140吨的卡车,跨了。判司机判赔1556万, 里面肯定有猫腻。】 显然,这位博主不熟悉桥梁工程,因为桥墩高度与桥梁截面高度不是一个概念。本博并非否认那位博主对事故桥梁质量环节可能存在问题的怀疑,只是认为其目前成文的计算方法过于离谱了而已。 这位博主将车货总重与桥梁自重相比来评估桥梁承载能力的做法,并非不可取。因为在跨度一定、宽度可变范围有限的条件下,该跨桥梁自重越大,往往其截面高度越大,而这是有益于桥梁提高抗弯、抗剪承载能力的。 写到这里,本博又想起了几年前预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遇到的事。在桥梁振动领域,有一种说法是桥梁单位长度的质量(或自重)越大,桥梁振动会越小。在这篇博士论文预审稿中,作者将其经过公式推导和参数分析后得出与之相悖的结论,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创新点。我对此很好奇,在多次阅读纸质文稿后,再向作者询问了具体的参数计算分析过程,从而弄清楚了其中的原由:其在计算分析时,将桥梁线质量密度和截面抗弯刚度分别当成了两个相互独立的参数,在考察线质量密度变化对桥梁振动影响时,将后者当成了常数。殊不知,在工程材料类型一定的情况下,提高线质量密度,意味着会加大桥梁截面高度和/或宽度,继而会相应地增大桥梁的抗弯刚度(振动往往与此负相关)——增加截面高度比增大宽度使得提高抗弯刚度的幅度要显著得多。作者显然忽视了这个基本的力学概念,而使得上述创新点变成了谬误。
个人分类: 工程事故|4166 次阅读|7 个评论
了事,还是鸟事?
热度 2 陈龙珠 2012-5-16 21:54
陈龙珠sh :哈哈,最终定为天灾,上下都可以鸟事:没有洪水,桥哪会被撞呢? // @浙大龚晓南 :湖南一大桥被撞垮塌有下文,官员称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差,真是莫名其妙! @浙大龚晓南 :读南方都市报,湖南一大桥被撞垮塌,9人落水6人失踪,有关人员称系上游挖沙船被山洪冲下,撞击挢墩所致。天哪?谁的责任呢?是山洪还是人?是设计还是管理?如何让行人走在桥上感到安全呢?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3360 次阅读|3 个评论
探槽遇险
热度 3 mqr 2012-3-10 11:39
探槽遇险 先向行外人解释一下何为探槽,地质人员在野外进行地质观察时,要观察那些有根儿的岩石,即所谓基岩。但大部分基岩是被掩盖的,这就需要动用工程把基岩揭露出来。探槽就是揭露基岩的一种浅部工程。原则上限定深度是 3 米,再深则需要打井,但实际上挖到 4 米 5 米者不在少数。特别是现在,机械施工,有的掘的更深,而且没有足够的边坡角做保证,所以事故时有发生。 1963 年,在福建邵武晒口,我与邓振林(印尼归侨,家开农场,有椰子树,从小练就爬树的高超本领)在福建省第一地质大队一零六分队地表组负责浅井和槽探编录。 一天,我们去编录一个探槽。这个槽,头一天晚上工人已施工完,经验收合格,但因天晚没有编。这天夜里偏偏下了一场雨,所以早晨出工较晚。到达探槽时,因天又闷又热,槽深内比较阴凉,我俩就先坐在槽里休息一下。他突然要去大便,剩我自己在槽里,不久一股臭味袭来,我急忙跑出槽子,撵他远一点儿,但他大便为怕蚊子、小咬咬,总是在树上,在我正在向上望找他的时候,只听一声闷响,槽子塌了。我俩的背包、地质锤全压在里边,活不能干了,只好回单位找工人清槽。 这次是太险了,如果早塌两、三分钟,或者是晚一点儿在我们工作中塌,后果都不堪设想。前两年,赵崇正和一个北大实习生就是这样压在槽子里。那个实习生就是这样死的,赵崇正由于戴了安全帽,鼻子处有一点空地方,没有窒息,才被抢救过来。但留下了时常糊涂的后遗症,有一次去医院拔牙,居然把好牙拔掉,把坏牙留下了;我前些日子发的悼罗全增诗讲的是70岁老人压死在槽里,这都是后话。 所以说,这次,是邓振林的如厕,使我又过了一关。
个人分类: 闽山闽水|2755 次阅读|6 个评论
期待中华大地有更多的桥毁人亡
热度 13 陈龙珠 2011-11-6 10:36
对这个缺德的文题,请您先别怒发冲冠和开口大骂。 中国当代政治文化,似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不出大的人祸、百姓无群反迹象,党政最高首脑则难以于衷,公检法和其它相关权利部门便没了大有作为的方向。 人在马路人行横道上被撞飞,一起又一起,一年又一年,直到江南、河北( 非省名? )大学校园的学生们也因此走上街拉了横幅、呼了口号,才迎来了早该有的严惩醉驾飞车法。 对铁道部的长期强势,不是直到今夏那个惨烈的7.23动车追尾人祸,才开始全国铁路安全大检查的吗? 今年看到桥梁坍塌的事件屡见不鲜,城里的、乡间的都有。但本博觉得,要让胡温谕批,尤其是温泪讨伐官僚问责,这桥坍的还不够,死的还太少。 桥梁与房屋,尽管建筑材料、基本施工方法大致相同,但其在使用过程中遭受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作用截然有别。在其几乎所有的结构构件暴露于多变的空气之中、车辆违章可翻倍超载且长期得不到交管部门执法纠正( 只罚款能算吗? )的恶劣条件下,撇开设计和施工质量问题不说,桥梁的耐久性也会比房屋的低下去许多的,因而工程风险更大。经过一、二十年如此折腾的那些桥梁,能保证它们全部都能一如既往地任大车碾压吗? 更多关于 桥 坍塌 的新闻 河南项城公路桥坍塌 事故原因初判为车辆超载 2011-11-05 19:33 杭州通报钱江三桥坍塌事故:部分质量评定有偏差 2011-11-04 16:23 近五年全国垮塌大桥至少17座 60%建成不足20年 2011-08-16 16:00 钱江三桥坍塌调查:带病通车超载严重养护不力 2011-07-28 15:26 北京怀柔公路局否认白河桥坍塌前曾有裂缝(图) 2011-07-21 02:16 新疆库尔勒市孔雀大桥坍塌(组图) 2011-04-12 09:17
个人分类: 社会思考|3456 次阅读|12 个评论
俄伏尔加河大桥为什么发生剧烈晃动而没有坍塌
outcrop 2010-6-17 00:58
最近一则广泛传播的新闻报道,俄罗斯伏尔加格勒的伏尔加河大桥晃动如波浪,上下幅度可达一米。但是大桥振动停止后,专家检查了桥梁各处道路和围栏等,发现桥梁并无裂纹也无损伤。对此,国内机械行业的朋友对此作了一些技术上讨论,制造业观察网站特别整理出来,以回答技术上的疑惑,并不是什么神秘现象。 【视频:实拍俄伏尔加河大桥离奇晃动】 http://news.qq.com/a/20100522/000569.htm 剧烈晃动成因 比较可信的原因是卡门涡街引发的共振,塔科玛桥风毁事故和这次的俄伏尔加河大桥类似,人们对塔科玛桥的风毁事故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一开始,就有二种不同的意见在进行争论。部份航空工程师认为塔科玛桥的振动类似于机翼的颤振;而以冯卡门为代表的流体力学家认为,塔科玛桥的主梁有着钝头的H型断面,和流线型的机翼不同,存在着明显的涡旋脱落,应该用涡激共振机理来解释。冯卡门1954年在《空气动力学的发展》一书中写道:塔科玛海峡大桥的毁坏,是由周期性旋涡的共振引起的。设计的人想建造一个较便宜的结构,采用了平钣来代替桁架作为边墙。不幸,这些平钣引起了涡旋的发放,使桥身开始扭转振动。这一大桥的破坏现象,是振动与涡旋发放发生共振而引起的。20世纪60年代,经过计算和实验,证明了冯卡门的分折是正确的。塔科玛桥的风毁事故,是一定流速的流体流经边墙时,产生了卡门涡街;卡门涡街后涡的交替发放,会在物体上产生垂直于流动方向的交变侧向力,迫使桥梁产生振动,当发放频率与桥梁结构的固有频率相耦合时,就会发生共振,造成破坏。 也有网友认为是由所谓的机翼效应引起的,上个世纪40年代就基本解决了计算问题,但遗留的问题是风场的不确定问题,即以前没见过的风,已经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了。 为什么没有被破坏 没有破坏的原因非常多: 1、看似剧烈摇摆,但总体变形没有超过设计许可,结构不会破坏。 2、采用所谓柔性铰技术,可以有很大的变形许可,你看似波涛翻滚,但结构一点都没有问题。 3、视频中显示桥面厚度变化,不一定是桥面厚度真的变化,而可能是空气密度不均导致光线产生折射,只是显示厚度差异,实际上并未变化;如同夏日在柏油马路上开车,远处路面显示抖动一个道理。 延伸阅读: 塔科玛桥风毁事故 http://v.ku6.com/show/lTWhvw0pqzL6XLkA.html 什么是卡门涡街(Karman Vortex Street) http://baike.baidu.com/view/569268.htm 伏尔加河大桥震动原因【讨论】 http://bbs.cmiw.cn/viewthread.php?tid=157238 本文来自制造业观察网站: http://www.zhizao.org/archives/51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968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萌山天桥生态袋护坡工程发生坍塌
dbmoth 2010-4-12 10:21
1.生态袋并不能解决边坡已经存在稳定性问题,该清坡的还是要清坡; 2.大量的载荷加到坡面上,没有很好的锚固; 3.草本植物的根系只有20~30cm左右的深度,能穿透生态袋就不错了,难以将生态袋与坡体连接起来,至少需要一些深根性小灌木等。
个人分类: 边坡复绿|307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