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鸟类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鸟类

相关日志

远山呼唤(日志八)
热度 3 taodeng 2020-9-27 22:50
远山呼唤 (日志八) 这次的野外考察由倪喜军和李强两位研究员组织设计,他俩都有丰富的野外经验,特别是精心选定的筛洗砂样采集点从不落空,也必定会弥补早更新世尼西动物群小哺乳动物化石稀少的缺陷。进入到采样阶段,都是高强度工作的时刻。采样地点在半山腰上,远望过去只是森林高处的一个小白点,而每袋几十公斤的砂样全部要人工扛到山脚,因为车只能开到这里。在采集砂样的过程中又发现一些大型哺乳动物的化石,包括食肉类和有蹄类,证明当时这个动物群的多样性相当高。 迪庆所处的横断山地区,现代的生物多样性也非常高,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在我们的工作地点周围就是鸟语花香的迷人世界,假如童年的鲁迅来到这里,一定觉得比百草园有趣多了,他应该会这样写到: 不必说碧绿的松林,光滑的石板路,高大的云杉树,鲜红的栒子;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矫健的岩蜂伏在葵花上,轻捷的仔仔黑(山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崖壁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石块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野葛藤缠络着,野葛有豆荚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木栏,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我们确实在摘野果子吃,这个时节最多的就是川梨( Pyrus pashia ),也叫棠梨刺,树上挂着累累硕果,虽然小巧袖珍,但完全是梨子的形态,也是梨子的味道。飞禽走兽也在忙着采食,尤其是松鼠,一定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储藏食物,小小的身形,竟然来来回回地搬运硕大的核桃。鸟儿们不会储存,只能不停地吃个饱。最多和最聒噪的就是白头鹎( Pycnonotus sinensis ),在各种浆果的枝头飞来飞去。 在野外,吃的东西还不是最重要,中午饿一顿关系也不太大。水才是最重要的,尤其对我而言,登山的过程中习惯于不停地喝水。很佩服一些队员,可以喝够水才上山,然后坚持到下山来猛喝一大瓶。昨天我就没有带够水,这对我来讲是极少犯的错误,却没有对自己的错误负责,向别的队员要水了,感觉像是借走了战友的枪一样,非常惭愧。今天就牢记住,背了三瓶水上山。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已故的北亚利桑那大学的美国同事 Will Downs 先生,我们在一起出野外时他总是背着巨大而沉重的背包。我问过他包里为什么装这么多,他说,只要哪一次在野外发现忘了带某件工具,从此以后他就将其装在背包中永远不再拿出去。有一次我和他在敦煌乘飞机,安检一定要他把这个托运的背包打开,结果一百多件工具铺开来,简直像是一个“武器库”。虽然都是符合安全标准的物品,还是让安检员大吃一惊。 品尝秋实的故事还在继续。晚上在餐厅,老板娘向我们推荐了店里自制的青梅酒和五味子酒。青梅煮酒,那得是英雄才能喝啊!老板娘又拿来了制酒用的新鲜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 ),晶莹圆润,鲜亮夺目,这果子倒可以尝尝。啊呀,大家连呼后悔!怎么形容?真是五味杂陈啊,怪不得叫五味子。
个人分类: 考察随笔|5242 次阅读|4 个评论
扑翼机技术概述
wusaite 2019-8-31 10:51
扑翼机技术概述 伍赛特 扑翼机又名振翼机。从古代起人类就从事模仿飞鸟的扑翼飞行。中国的西汉时期,曾有人用大鸟羽毛制成了两个特大的翅膀,然后该人扇动翅膀从高处飞下,结果飞了几百步远。 15 世纪,意大利的达,芬奇设计了一种像鸟一样扑翼的机械。机械装有翅膀,能用脚扑动,它也许就是现代扑翼机的前身。达·芬奇从飞禽的解剖中发现:鸟的臂肌相当有力,而人的臂肌不够强硬。人即使能像鸟一样快速扇动翅膀,他的血液供应也不够。换句话说,人的心脏跳动和代谢功能赶不上鸟。 经过长时期的试验,直到今天,人力的扑翼飞行还未能获得成功。原因是:人所能发出的动力太小,不足以支持本身的重量作长时间的飞行。这是一。据近年来的研究,自行车运动员冠军手足并用,在十分之一秒的很短时间内,大约能发出 2 马力的功率。 时间若延长到 5 ~ 150 分钟则约可发出 0.4 ~ 0.6 马力。若长时间工作,其能发出的功率就更小,只有 0.2 马力。 另外,鸟类飞行时的翅膀的动作,并不是简单地向下扇扑,而要复杂得多,因此鸟翼产生力量的原因,也是比较复杂的。昆虫和蝙蝠的情况也是一样,所以制造一种能够象鸟翅那样运动的机翼是相当困难的、目前试验中的一些人力飞机,几乎都是固定机翼,而不是扑翼的。是否扑翼机就没有发展前途了呢? 据目前某些研究者说,情况并非如此。这是因为扑翼飞行有如下的优点: ( 1 )扑翼飞行提升一定的重量所需的动力,要比普通定翼飞机小得多,只有它的三十分之一。 ( 2 )扑翼飞行可使飞机几乎能够垂直起飞。这对改进飞机的使用情况很有利。 ( 3 )扑翼飞行特别安全,而且易于垂直降落和滑翔。 ( 4 )扑翼飞行能在短瞬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举力;而且鸟翼能不断”弯曲”,使它同时具有“爬升”和“翱翔”的本领。 随着现代材料、动力、加工技术,特别是微机电技术( MEMS) 的进步,人类已经能够制造出接近实用的扑翼飞行器。这些飞行器从原理上可以分为仿鸟扑翼和仿昆虫扑翼,以微小型无人扑翼为主,也有大型载人扑翼机试飞。仿鸟扑翼的扑动频率低,翼面积大,类似鸟类飞行,制造相对容易;仿昆虫扑翼扑动频率高,翼面积小,制造难度高,但可以方便地实现悬停。 现代扑翼虽然已经能够实现较好的飞行与控制,但距实用仍有一定差距,在近期内仍无法广泛应用,只能用在一些有特殊要求的任务中,例如城市反恐中的狭小空间侦查。 现代扑翼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气动效率低、动力及机构要求高、材料要求高、有效载荷小等。以气动问题为例,微小型扑翼属于低雷诺数、非定常过程,目前仍无法完全了解扑翼扑动过程中的流动模型和准确气动力变化,也没有完善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扑翼气动力计算,相关研究主要依赖试验。 参考文献 《新航空概论》编写组 . 新航空概论 .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2010.04.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46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观赏鸟之-红嘴蓝鹊
热度 2 yaoweijian 2019-4-4 08:20
红嘴蓝鹊(学名: Urocissa erythroryncha ):是大型鸦类,体长54-65厘米。嘴、脚红色,头、颈、喉和胸黑色,头顶至后颈有一块白色至淡蓝白色或紫灰色块斑,其余上体紫蓝灰色或淡蓝灰褐色。尾长呈凸状具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下体白色。 黄嘴蓝鹊外形和羽色和该种非常相似,但黄嘴蓝鹊嘴为黄色,头部仅枕有白色块斑。区别仍很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能发出多种不同的嘈吵叫声和哨声。常见并广泛分布于林缘地带、灌丛甚至村庄。性喧闹,结小群活动。以果实、小型鸟类及卵、昆虫为食,常在地面取食。主动围攻猛禽。 分布于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2398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特有鸟种-白冠长尾雉
yaoweijian 2019-4-3 08:23
白冠长尾雉(学名: Syrmaticus reevesii )属于鸡形目,雉科,是一种森林益鸟,喜在常绿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乔木林中栖息、隐蔽和觅食,取食鳞翅目的幼虫、虫卵,对抑制森林虫害,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优雅的体形、艳丽独特的羽色,极具观赏价值。长尾雉尾羽称为“雉翎”。白冠长尾雉是中国的特产珍禽,分布在中国中部及北部山地地区,是中国二级保护动物。 白冠长尾雉为中国特有鸟种,分布在中国中部和北部的河南、河北、陕西 、 山西、湖北、 湖南 、 贵州、 安徽 等省份,河南省信阳市的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就是以本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 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南部新县境内,地处大别山北麓鄂豫两省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径114°45′--114°55′,北纬31°31′--31°40′,总面积10580公顷,是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冠长尾雉及其栖息地和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7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笼养观赏鸟之-银耳相思鸟
yaoweijian 2019-3-21 09:01
银耳相思鸟(学名: Leiothrix argentauris )小型鸟类, 体长 14-18厘米。头顶黑色,耳羽银灰色, 前额 橙黄色;外侧飞羽橙黄色,基部朱红色,极为鲜艳、醒目。尾圆形,尾上、尾下覆羽朱红色,尾暗灰褐色,外侧尾羽橙黄色,其余上体 橄榄绿 或橄榄黄色。喉、胸朱红色或黄色,嘴橙黄色。相似种红嘴相思鸟嘴为红色,头顶绿褐色,耳羽浅灰色,尾呈叉状,黑色。区别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 西南地区 。银耳相思鸟发悦耳的 笛声 般的鸣啭声,有时饲为笼鸟。
3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金铃花与太阳鸟
yaoweijian 2019-3-13 09:54
太阳鸟是雀形目下的一科。世界上共有14种太阳鸟,分布于亚洲南部、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中国有6种。太阳鸟科是一种体型非常小而纤弱的鸟,体长约9厘米,雄鸟头颈及尾上金属绿色,两根中央尾羽特别长,具赭红色的喉斑,上体橄榄色或近黑色,余部污橄榄白色;雌鸟较小,上体橄榄色,下体浅绿黄色;它们的嘴细长下弯,舌呈管状,专门用来吮吸花蜜,因此又被称为“亚洲蜂鸟” 。常见种分布于中国南方,范围包括海南岛,也及越南。在开花的矮树木丛生活,且能悬飞在枝头食蜜。 在1982年曾被认为是中国最小的鸟;2000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32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丽的黄颊山雀
热度 1 yaoweijian 2019-3-11 10:58
黄颊山雀(学名: Parus spilonotus )小型鸟类,体长12-14厘米。头顶和羽冠黑色,前额、眼先、头侧和枕鲜黄色,眼后有一黑纹。上背黄绿色、羽缘黑色,下背绿灰色(西藏亚种) ,或上背黑色而具蓝灰色轴纹,下背蓝灰色 (华南亚种) 。颏、喉、胸黑色并沿腹中部延伸至尾下覆羽,形成一条宽阔的黑色纵带,纵带两侧为黄绿色 (西藏亚种) 或蓝灰色 (华南亚种)。 相似种 绿背山雀 头无羽冠,脸白色; 黄腹山雀 脸白色,下体无黑色纵带。区别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常见于中国西藏南部及云南极西部(指名亚种)和南方省份(华南亚种)的开阔林,高可至海拔2400米。
3714 次阅读|1 个评论
云南的明星鸟之一:酒红朱雀
热度 2 yaoweijian 2019-3-8 09:24
酒红朱雀(学名: Carpodacus vinaceus )小型鸟类,体长13-15厘米。雄鸟通体深红色,头部深朱红或棕红色,下背和腰玫瑰红色,眉纹粉红色而具丝绢光泽。两翅和尾黑褐或灰褐色、具暗红色狭缘,内侧两枚三级飞羽具淡粉红色先端。雌鸟上体淡棕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纹,两翅和尾暗褐色,外翈羽缘淡棕色,最内侧两枚三级飞羽具棕白色端斑,下体淡褐或赭黄色、具窄的黑色羽干纹。该种特征明显,特别是通过上下体羽全为深红色和内侧两枚飞羽具粉红白色端斑,明显可以与其他朱雀区别开来。 较其他朱雀色深;较点翅朱雀体小;较暗胸朱雀或曙红朱雀喉色深。雌鸟橄榄褐色而具深色纵纹;三级飞羽羽端浅皮黄色而有别于暗胸朱雀或赤朱雀。 原生种分布地: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西南部、四川、贵州、湖北、云南、西藏和台湾等地。
5112 次阅读|2 个评论
嘴巴奇特的-剑嘴鹛
热度 2 yaoweijian 2019-3-6 09:08
剑嘴鹛(学名: Xiphirhynchus superciliaris ):中型鸟类,体长21-22cm。嘴特别细长而向下弯曲,头顶和头侧烟灰色具长而窄的白色眉纹,在暗色的头上极为醒目,其余上体棕褐色或褐色。颏、喉白色杂有灰色条纹,其余下体锈红色。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和竹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也见成小群或与钩嘴鹛混群活动和觅食,频繁地出入于林下灌木和竹丛间。以甲虫、蚂蚁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此外也吃浆果、花蜜等。 分布于中国、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和越南等国。
3401 次阅读|2 个评论
艳丽的赤尾噪鹛
热度 2 yaoweijian 2019-3-4 08:53
赤尾噪鹛(学名: Garrulax milnei )中型鸟类, 体长 24~28厘米。 头顶 至后颈红棕色,两翅和尾鲜红色,眼先、眉纹、颊、颏和喉黑色,眼后有一灰色块斑。其余上下体羽大都暗灰或橄榄灰色。特征极明显,特别是通过鲜红色的头顶、翅和尾。 相似种丽色噪鹛,两翅和尾亦为鲜红色, 颏 和 喉 亦为黑色,但头顶不为红棕色,上下体羽亦较棕而少灰色。喜作喧闹的舞蹈炫耀表演,尾抽动并扑打绯红色的两翼。结群栖于常绿林的稠密林下植被及竹丛中。叫声响亮刺耳,群鸟发出叽喳声。 原生种分布地: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福建。
4082 次阅读|2 个评论
节前喜拍-金翅雀
热度 1 yaoweijian 2019-2-3 09:08
金翅雀 ( 学名: Carduelis sinica) 又名 金翅 、绿雀。小型鸟类,体长12-14厘米。嘴细直而尖,基部粗厚,头顶暗灰色。背栗褐色具暗色羽干纹,腰金黄色,尾下覆羽和尾基金黄色,翅上翅下都有一块大的金黄色块斑,无论站立还是飞翔时都醒目。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脚和平原等开阔地带的疏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秋冬季节也成群,有时集群多达数十只甚至上百只。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草子和谷粒等农作物为食。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羽色较暗淡,头顶至后颈灰褐而具暗色纵纹。上体少金黄色而多褐色,腰淡褐而沽黄绿色。下体黄色亦较少、仅微沾黄色且亦不如雄鸟鲜艳。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2012年 濒危物种 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2736 次阅读|1 个评论
甘肃尕海湿地2007年鸟类达21000只
ghzcljz 2018-9-24 09:31
1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尕海则岔保护区鸟类分布新记录增加七十余种
ghzcljz 2018-9-23 11:21
16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广西部分鸟类
yaoweijian 2018-6-5 11:02
广西自然生态 类型多样, 生物物种 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气候温和,是 候鸟 南迁栖息过冬、停歇的良好环境,因此 鸟类 物种特别丰富,是我国鸟类数量最多的 地区 之一。 据林业部门统计,广西记录到的鸟类总数至少有 19 个目 56 科 543 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 44% 以上。我国有 100 种 特产 珍稀鸟类,广西占 18 种,占全国的 18% ;雁鸭类 46 种,广西占 26 种,占全国的 56.5% ;野生雉类 56 种,广西占 17 种,占全国的 30.5% ,因此被 国际 鸟类学界称为 “ 雉类的王国 ” 。 广西拥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 金雕 、 黄腹角雉 、 黑颈长尾雉 、 白颈长尾雉 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 海南虎斑鳽 、 白鹇 、 白腹锦鸡 、 红腹角雉 、 冠斑犀鸟 、 红翅绿鸠 等。其中,被称为 “ 神秘鸟 ” 的海南虎斑鳽,在消失近半个世纪后在我区重新被发现。全世界仅有 1600 多只的珍稀濒危鸟类 —— 黑脸瑟鹭在广西有 80 多只。 2008 年,国际著名的 动物学家 周放在 崇左市弄岗保护区 发现了鸟类 新种弄岗穗鹛 ,这是 70 多年来 在中国 第一次记录到的鸟类新种。(照片为广西大学黄钧先生拍摄)
4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正在孵育下一代的辟鹈
热度 1 yaoweijian 2018-4-3 08:11
照片为手机拍摄
2202 次阅读|1 个评论
乌鸦VS鹦鹉,哪个才是最聪明的鸟
热度 5 beckzl 2018-1-7 23:41
     中国有很多与鸟相关的成语俗语,但似乎都不会谈及它们的智力。   可以看出长久以来中国人对鸟的智力都没有什么兴趣,更别说会有什么溢美之辞。   西方人则不一样,他们对鸟类的智力特别上心,发明了 “Bird-brain” 这样的词汇。   但很可惜,这是个用来骂人的专用词汇,相当于“猪脑子”。   不过也有例外,像是《伊索寓言》里“乌鸦喝水”的故事。   故事听起来似乎有些矛盾,难道寓言是古人胡诌出来的?   随着现代科学对鸟类研究的深入,被普遍视为“愚蠢”鸟儿也逐渐被平反。   相信大家都对已经成为网红的 “社会你鸦哥” 有所耳闻。    乌鸦 作为鸟类智商扛把子之一,做出扔石头进瓶子里取水的行为并不是多稀奇的事情。   实际上“你鸦哥”玩水这件事,是可以惊动整个科学界的。   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与剑桥大学合作的一项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你鸦哥到底有多强。   实验共分六组,难度逐次递增。   第一个实验设置了两个圆柱形容器,都放置了乌鸦喜欢的食物,区别在于一个装水另一个装沙。   嘴叼石块的乌鸦非常轻易地就理解了两者的差别,甚至都没有碰那个装沙的容器。   最终把石块扔进水中,液面上升轻易获得了食物。   第一个实验太简单了,对于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的乌鸦来说简直是侮辱。   于是研究者设置了下一个实验,这次只有一个容器,但却有两种“石头”。   这两种“石头”分别是真正的白色石块和看起来几乎也一样的白色泡沫。   如果“你鸦哥”扔石头的技能只是生搬硬套过来的话,可能就要丢人了。   结果不用说,你鸦哥会是那种纸上谈兵的鸟么?这种难度就想击败你鸦哥,你还是退群吧。   之后的几组实验大同小异,分别测试了乌鸦对液面高低,容器直径大小,石块中空与否的判断能力。   最令人惊讶的是乌鸦甚至能搞定 U型管连通器 。   当然,一个认知实验说明不了问题,在道上混的没把趁手的兵器怎么做大哥。   你鸦哥没有三级包,不能带着兵器到处跑,只好学会了就地取材造兵器的好嘴艺。   会用工具的动物也能数出好几种,但能像你鸦哥这样用得出神入化的还真没几个,“愚蠢的两脚兽”算一个。   一般的动物也就会折跟树枝勾引点蚂蚁虫子出来吃。但乌鸦不仅会用树枝,在另一个实验里还将一根笔直的铁丝改造成铁钩,勾起放置在塑料管里分量较大的食物。   相比之下,猩猩这个傻大个想得头都大了抠得手指都疼了就是吃不到,只能做你鸦哥的小弟。   想必各位已经听闻了一些关于“你鸦哥”欺凌其它动物的事迹了。   像是踩一踩闯入领空的老鹰啊,啄一口肥润的北极熊屁股啊。   其实你鸦哥最大爱好还是吃完饭之后,找一头精壮的野猪。   跳上它宽阔的背部,啄一口遛一遛,也算是在冰天雪地里体验了下冲浪的快感。   原本这群乌鸦只是看到有人喂食这群野猪,于是便跑上去啄跑它们抢夺一些新奇的食物。   后来逐渐发现吃饱之后骑猪遛一遛弯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十足的消遣活动。   在你鸦哥的“葬爱家族“里,明争暗斗是很常见,想要当上大哥就得时刻保持警惕。   狂少是刚刚加入家族的小弟,它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块美味的肉块。   它悄悄摸过去,一口把食物吞下存在嗉囊里,然后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藏起来。   此时葬舞大长老正静静看着这一切,狂少察觉到了异样赶忙挖了个坑埋好食物匆匆离去。   长老紧随其后,它想把食物侵吞却发现被耍了,原来刚刚那一幕只是一个烟雾弹而已,人家早就溜走另寻他处了。 演员的诞生    你鸦哥从来都是“与鸟斗,其乐无穷”的忠实拥趸。    而鸟类当中另外一个智力扛把子则更爱“与天斗,与地斗”。   人工驯养的 鹦鹉 通常被认为只是个学舌的小丑,靠着模仿的能力博关注。   但在野外,你鹉爷都不用开口就能成为一方霸主。   生活在新西兰寒冷山区的 啄羊鹦鹉 最大的爱好就是在滑雪的季节闯入人类世界搞乱一切。   由于山区没有太多其他生物,啄羊鹦鹉比起乌鸦更喜欢自娱自乐。   叼个手套,扯个围巾,偷个零食,都不算什么。 溜了溜了,闯完祸就跑,真 刺激   有时候还能找到一个积雪的车顶当做滑梯来玩,乐趣不比骑头猪来得少。   啄羊鹦鹉信仰“大力出奇迹”的真理,不像乌鸦那种吃个虫还要费劲做工具的弱鸡。   你鹉爷想吃什么直接“咬爆一切”,藏在树干里算什么?爷照样把它弄出来送给最心爱的妞。   别说是吃两条肥虫了,就算是餐馆里的人造黄油,只要你鹉爷想,都是随便尝的。   趁那只愚蠢的猫溜出去的间隔,啄羊鹦鹉直接从门上的猫洞闯入餐厅。   径直走向厨房,找到装黄油的盒子,轻轻松松地打开,享用这两脚兽的馈赠。   鹉爷特别喜欢闪闪发光的东西,比如说能反光的墨镜啊,亮瞎鸟眼的大金链啊。   但和别的妖艳贱鸟不一样,你鹉爷还特别爱品味好闻的香味(其实是蹭妞)。   啄羊鹦鹉的智力当然也是不输乌鸦的,只不过它们的喙比较弯曲不适合使用工具。   在一项实验中,研究员设置了一个“保龄球”游戏来测试啄羊鹦鹉的智商。   一块被玻璃保护的斜板上放有啄羊鹦鹉最爱的花生,但它却不能用喙够到。   它很快就学会了用研究员提供的小木球,以打保龄球的方式把花生撞下来。   之后研究员还添加了陷坑等障碍,这当然都难不倒你鹉爷。   在野外,啄羊鹦鹉的表现甚至更加出色。   由于隔壁老铁澳大利亚的兔灾波及,新西兰曾经引进了兔子的捕食者貂。   但是,貂捕食鹦鹉的幼崽,偷吃鸟蛋,直接影响到了啄羊鹦鹉的生存。   于是,为了保护啄羊鹦鹉,动保组织制作了专门诱捕貂的机关陷阱,用鸡蛋作为诱饵。   最初,陷阱的触发几率很高,可是却没有捕获到多少只貂,反倒是作为诱饵的鸡蛋经常被偷吃了。   不必大惊小怪,这些鸡蛋不过是你鹉爷嘴馋,拿去打打牙祭了。   啄羊鹦鹉会用树枝先触发陷阱,然后再用完美的嘴上功夫打开机关,偷偷享用天赐的蛋白质来源。   “唉呀,墨镜这种东西我用自己的就好啦~” 不必劳烦,爷自备了墨镜   那么问题来了,社会你鸦哥和乱世你鹉爷到底谁更聪明一些?   会是祖上三代木匠,用工具玩套路的乌鸦吗?   还是立志咬爆世界,不虚一切的猛男鹦鹉呢?   科学家们也想知道答案,他们设计了一个精妙的盒子,参赛鸟们有四种方法可以获取放在中间的食物奖励。   第一回合,食物上绑着一根细线,细线从洞口通向盒子之外,但这个洞口设有阻挡,不能直接接触内部。   啄羊鹦鹉和乌鸦都选择直接拖拽绳子取出了食物,没有任何压力,比分一比一平。   第二回合,刚才的细线被移除,必须选择其他的方法。   成天打开各种容器的啄羊鹦鹉先选择了一扇小窗,向外打开可以直接用嘴叼取食物。   除此之外,啄羊鹦鹉还发现了地上的小球,似乎可以推进盒子里把食物撞出来,但是很可惜它找错了洞口。   恼怒之下,它直接掀起了整个装置,直接把食物撞了出来,这种违规操作让实验员不得不额外用钉子加固了装置。   重回战场,它终于找到了正确的洞口,用小球再取一分。   另一边,乌鸦显然更熟悉扔球的套路,很轻易就拿下了一分。   随后乌鸦又用最拿手的工具直接捅出了心爱的面包虫。   双方的比分相当胶着,最后剩下的那一个方法都是两者最不擅长的。   对啄羊鹦鹉来说,使用木棍太困难了,必须嘴爪并用才能吃力地瞄准目标。   而对乌鸦来说,打开小窗的操作是难以理解的,出于对陌生事物的谨慎,它们也不太会把头伸进盒子里。   不过最终两位参赛鸟都用四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完成了挑战,难分胜负。    社会你鸦哥和乱世你鹉爷果然都不是浪得虚名的。   两位鸟界智力扛把子确实令人类刮目相看,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除人类以外的灵长类。   看来以后除了 “乌鸦坐飞机” 之外,是时候考虑发明一招 “鹦鹉开坦克” 了。   鸦哥和鹉爷,你更想做谁的小弟?   *参考资料   宋慧刚.珍奇的啄羊鹦鹉 .野生动物,1991(01):39-41.   科学家发现乌鸦有着惊人的“思考能力” .生物学通报,2014,49(01):52.   飞翔的天才.自然传奇,CCTV10科教频道.   有头脑的鹦鹉,聪明的渡鸦.动物奇才,BTV纪实高清.
17286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林子大了,真的什么鸟都有!
Fangjinqin 2017-4-26 08:47
http://mp.weixin.qq.com/s/UEY4aR_1DHWWJ1lu3eA3lQ 🎄 林子大了,真的什么鸟都有! 2016-12-26 单反入门知识摄影技巧数码拍客控 点击上方 单反入门 ,关注 中国顶尖摄影微刊 来源:BBC奇妙大自然(ID:bbcdzr) 5:56 秋日私语 来自单反入门知识摄影技巧数码拍客控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组罕见珍鸟的照片 ,一定有你不曾见过的 ▼ 巴拿马国鸟:角雕 ▼ 白腹锦鸡 ▼ 白冠长尾雉 ▼ 反嘴鹬 ▼ 菲律宾国鸟:食猿雕 ▼ 珠颈斑鹑 ▼ 刀嘴蜂鸟 ▼ 雄犀鸟 ▼ 王极乐鸟(雄性) ▼ 鲸头鹳 ▼辉蓝细尾鹩莺 ▼蓝脚鲣鸟 ▼流苏鹬 ▼波兰鸡,贵妇人 ▼安第斯冠伞鸟 ▼北方皇家姬鹟 ▼波西米亚连雀 ▼大军舰鸟 ▼东非冕鹤 ▼红鹭 ▼皇家琵鹭 ▼萨克森风鸟 傻傻地分不清楚,谁更像谁? ▼珍贵珠鸡 ▼极乐鸟 ▼仙唐加拉雀 ▼啸鹭 ▼长冠八哥 ▼蓝凤冠鸠 只想说,大自然真是神奇,果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啊!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底部点大拇指来个 吧! 推荐走心微信号 环球旅行大师 微信号: gongjiao8 生活就是一场旅行,路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道风景。海量美图、旅行见闻、度假攻略,只给懂得享受的你!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识别关注 温馨提示:《拍客控》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 您 告知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 理或撤 销; 商务合作QQ:602216096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个人分类: 动物世界|2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鸟文:鸟毛还没长齐,小鸟就学会撒谎了
热度 24 ecoliugy 2016-12-7 09:45
旅鸫(Turdus migratorius)正在喂食小鸟.小鸟撒谎乞求多余自己所需的食物。(via PNAS) 小鸟在幼儿时期,会抬起头,张大嘴巴,唧唧乱叫,乞求妈妈给自己喂食。这样暖意融融,充满温馨的画面曾无数次感动我们。然而,别小看了这些幼小无助的小鸟,它们可不是只会叽叽喳喳摇头晃脑的肉球。研究发现,小鸟也会撒谎。 鸟毛还没长齐呢,小鸟就会撒谎了。科学家又发现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 本期 PNAS之上 (2016),报告了牛津大学鸟类学家的一项研究,通过对60种鸟类小鸟的乞食行为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小鸟存在一些匪夷所思的欺骗性行为,即小鸟也会撒谎。 首先,在这里我们要介绍一下,什么叫小鸟撒谎呢。鸟类学家把小鸟不饿,身体生长不需要食物资源的时候,依然摇头乞食的行为定义为撒谎。 那么为什么小鸟要撒谎呢?第一个容易想到的答案是,每一只小鸟都需要和兄弟姊妹竞争食物。当父母所获取的食物资源有限的时候,每一只小鸟均有可能面临饥饿的威胁,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是决定小鸟能否长大的原因。没错,当小鸟兄弟姐妹数量增加之后,小鸟撒谎的频率就会增加。每窝儿女多的鸟类,小鸟确实行为不轨,爱撒谎。 兄妹多寡、父母未来繁殖潜力和父母婚姻关系均影响小鸟诚实与否 除了与兄弟姐妹间的竞争,小鸟的撒谎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母亲未来的繁殖潜力。若母亲在喂食小鸟的时候,有意节约资源为下一窝小鸟做准备,那么小鸟便会撒更多的谎。换言之,小鸟会通过撒谎求食,减少父母未来的生殖能力。自然选择最终进化出一个残忍的现实,小鸟的行为意思就是“老子要累死你们老两个”。 小鸟撒谎的乞食行为,还与父母的情感纽带有关系。父母关系不稳定,行为“浪荡”(多配制)或者父母离异,一方父母突然死去的情况下,窝里的小鸟撒谎情况更多。如信天翁,这种寿命长,一夫一妻制,一窝只生一只小鸟的种类,小鸟撒谎求食的情况就少得多;而比如大山雀,这种多配制,一窝可以生好几个小鸟的种类,孵出的小鸟就很喜欢撒谎,唧唧乱叫以求取过多的食物。 这个研究说明,关系冲突是导致小鸟撒谎的原因。兄弟姊妹间的竞争,父母的感情关系均影响着小鸟的行为。特别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小鸟竟然表现出与“无形的”,“不存在的”兄妹竞争,撒谎求食减少母亲未来生小鸟的能力。 不得不说,这篇文章真的很经典,科学家的发现和小鸟的表现都实在太绝了。以前只听过小鸟撒欢,没想到小鸟还撒谎,并且撒谎原因如此精妙结论。特别是受父母关系影响,以及与不存在的姐妹竞争而导致的撒谎行为,简直就是神来之笔。绝了。
14656 次阅读|33 个评论
鸟类翅膀的进化场所应该在水岸边
coltec11 2015-12-11 16:03
动物从水里到陆地进化,只能爬上岸,不能飞上岸吗? 鸟类的翅膀对应人及其他陆生哺乳动物的前肢,对应海洋鱼类的胸鳍。 鸟类应该是在海里就进化出这样的结构功能, 鸟类翅膀应该是直接从鱼类的胸鳍进化出来的。 若鸟类是在从海里爬出,在陆地上进化出这一结构功能的,必须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1. 前肢的解放 2. 对抗重力 3. 不被摔死或摔伤甚至不能受一点伤害 若鸟类从爬行动物进化阶段,解放了前肢, 那应该像人类及灵长类一样, 首先用在搜寻食物上, 而不是用于飞翔。 若解放了的前肢,可以去进化为翅膀, 那解放了前肢的树栖猴子 应该有部分 可能成为下一个有翅膀的物种。 但如何对抗重力,从高处跃下,不被摔死? 鸟类若遵照这个过程,要进化出翅膀, 一定要付出严重的代价,即便不会摔死无数头,至少是伤痕累累吧。 有哪个物种会去选择这样的进化方式呢? 若没有付出极大代价,物种还能持续存在, 一定需要很大的物种勇气、物种决心跟物种智慧 。 但若鸟类是在从水里出来前,就会飞了,需要克服的问题就没那么严峻了 1. 有发达的胸鳍 2. 有一定行走能力 3. 有在陆地上觅食的能力 若在海洋里,像飞鱼那样进化出飞翔能力再上岸 至少物种不会面临被摔死的命运, 其肺部功能进化,似乎跟“爬上岸”、“飞上岸”的方式没太大关系。 鸟类的后肢,是否也是在海里进化出来的 跟我们见到过的海底会爬行的鱼那样? 只会爬跟飞的鱼就可能是鸟类的祖先。 从这些构想中看,鸟类的飞翔能力,应该是在水岸交界处进化出来的。
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亲代投入之物种差异
热度 1 smallland 2015-9-25 16:18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解释,亲代投入与先期投入有关。投入太多的一方,成本太高,不能轻易放弃。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比如昆虫,鱼类,两爬,鸟类,兽类,这个原则应该是一致的。然而,亲代投入还受若干因素的影响,比如,雄性是否能确定自己的血缘关系paternity,比如环境,比如物种生活史特征,等等,均有决定性作用。下面是拷贝的一个数据: 哺乳动物:90%雌性负责;10%双方负责;完全只有雄性负责的,没有 鸟类:8%雌性负责;90%双方负责;2%雄性负责 鱼类:30%雌性负责;20%双方负责;50%雄性负责 这三类中,哺乳动物,毫无疑问,雌性的先期投入是最高的;鱼类,是最低的。在paternity确定性方面,鱼类应该是最高的,因为雄性可以守住很小一块地盘,确定是自己的sperm;这方面,鸟类和兽类的雄性就没这个条件,adultery是常有的。 按说,雌鸟产一枚卵也不是很廉价,但双亲育雏很普遍。显然,仅仅是产卵的先期投入不足以解释。这部分与其行为特征有关,雄性常常要花大量的时间求偶,要花大量的精力筑巢,这些,都是投入。 另外,鸟类的生活方式(飞行)也是决定性因素。小鸟出窝前,总是比较危险,双方共同努力,加快速度,尽快让后代飞起来。
2587 次阅读|2 个评论
动物的启迪:毕业季不再迷茫
热度 11 xiyuniaoguo 2015-5-19 17:03
动物的启迪:毕业季不再迷茫 又到一年的毕业季,万千学子即将告别熟悉的校园,踏入陌生的社会,丰满的理想遇上残酷的现实,立即变得骨感起来,毕业季因此也了迷茫季。学子们忆往昔,叹今朝,敢问路在何方?恰逢,前日,一个美丽而又单纯的小学妹,也有此惑。有心解惑,无奈根基浅薄,不敢随意发言。人类的世界我不懂,不过鸟类的社会,了解那么一点点,就索性讲几个动物的故事,权当逗学妹一乐! 找准生态位 遥远的新疆有一片美丽的土地,叫卡拉麦里,那里有一座神奇的红山,我们称之为鹰山。常言道,一山难容二虎,神奇的是,小小的鹰山仅仅一块断面上,就有上百个猛禽的巢穴。金雕、雕鸮、小鸮、棕尾鵟、红隼、黄爪隼 …… 各路英豪,齐聚于此。感叹之余,令人疑惑从生。如今 985 、 211 很多名牌高校的学生出来都不容易找到称心的工作,小小的猛禽是如何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生存? 听说人类很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红隼 西锐拍摄 在猛禽的世界里,它们拥有自己的生态位,依据个人体型和行为习性划分自己生存的空间。大型猛禽比如金雕捕猎中大型的鸟类和兽类,即便是一对金雕,雌雄因个体的差异,捕猎的食物也是有所差别的。雌性金雕相比于雄性个体偏大,它捕抓的猎物也比雄性略大。同为大型猛禽的雕鸮人家就白天休息,夜晚捕猎一些夜行性的动物。往下,中型猛禽偏好兔类、鼠类。再往下,小型猛禽如红隼则捕猎鼠类、蜥蜴、爬行类。为了避开竞争,和红隼体型、外貌极为相似的黄爪隼则偏爱昆虫。这样一来,各位猛禽,依据自身特点,占据自己的生态位,即使偶有重叠也不会构成恶性竞争。 相比于猛禽人类的社会要悲催了,众多学子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追求,找不准生态位。掌管教育部门的人员,大都不懂“生态”,学校里专业的设置往往和社会需求的生态位不匹配。平时还好,一到毕业季种种矛盾就爆发出来了。学生们找不准自己的生态位,往往产生恶性竞争,几千个人竞争一个工作岗位。而真正社会需要的行业却无人问津。 小处更精彩 在生态位的竞争中,动物界还存在一个现象比较有意思,如今大型动物生存越来越艰难。贵为百兽之王、呼啸山林的老虎大哥,如今只有动物园接受改造;称雄雪山数千年的雪豹二哥,也是逃的无影无踪。就连一向吃斋念佛的大象叔叔,也是独留象冢向黄昏 …… 反观,小型的鼠类、兽类以及小小的昆虫,无论沧海桑田,总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即使是人类告别地球的那一刻,强哥蟑螂还会有勇气继续活着。 这年头二哥也不好当啊 雪豹 西锐拍摄 很多事情就是如此,小处更精彩,越小越容易选择突破口,反而会有更广阔空间。人类有何尝不是如此。按照社会大众的观点我们做动物生态的可能是冷的不能再冷的专业啦!每次回家都很尴尬,叔叔伯伯们问:“你学的什么专业啊?”弱弱的回一句“动物生态”。没等我进一步解释。“搞动物有什么用啊?闲着没事玩啦”。说的我都抬不起头来。可是真正到了找工作的时候,就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了,虽然算不上多好就业,但是比起所谓的金融、计算机等还是有信心的。 不仅专业如此。很多行业的发展也遵循此道,就拿传媒来说吧。目前中国报纸发行量的大哥是人民日报,二哥参考消息,他们的发行量,我不用多解释,相信你懂得。可是三哥的排名,要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啦。不是南方周末,不是新京报,它是快乐老年报!就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看是狭小的空间里,往往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喜鹊的北京户口 提起喜鹊,相必很多北漂一族要汗颜啦。对于万千北漂大军,北京户口或许是一生可望不可即的金牌令箭。此外,寸土寸金的首都,房子更是遥遥无期。而看看人家喜鹊,那真是一个羡慕嫉妒恨啊,不仅早早取得“北京”户口。居住的房子也是独立二层小洋楼,堪称鸟类的中的豪华别墅。说道此处,众看官可能要生气啦“那是鸟,你怎么老是拿人类和鸟比啊,有可比性吗?” 我要飞得更高 喜鹊 图片来自网络无任何商业用途 好吧,那就和鸟比吧。中国有一千四百多种鸟,能在城市中生存的有几种。数据告诉你,偌大的北京城,能够生存下来的鸟类,仅仅百余种,大部分还是迁徙期的过客!能够常年见到的不足十余种,还大都生活在北京五环以外。能在北京市中心,各大花园、广场招摇过市的仅有喜鹊、八哥、乌鸦等少数种类。即便是鸟类社会,喜鹊的成功也绝非偶然,那是 99% 汗水和 1% 的机遇造就的。且看喜鹊的成功之道: 口碑佳,名声好 。在鸟类中喜鹊的外貌平庸,叫声只能说比乌鸦好点,至于优美悦耳,是和它毫不相干的,可以说随随便便拉出个鸣禽来,都甩它好几条街。但是人家却有一个好名声。对于鸟类而言,它们的命运从某种程度上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人类说你是好鸟你才是好鸟。看看悲催的猫头鹰,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捕抓害虫,捍卫庄家。可是猫头鹰有个问题,作息时间和人类不一致,昼伏夜出,干的好事人类看不到,而晚上凄厉叫声反而被人听到啦。于是乎悲剧产生啦,恶名背负,功劳全没。对比下人家喜鹊怎么做的,早早的起来,人类出门前,叫几声,下午人类回家,它再叫几声。并且每次叫声都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叫少了听不见,叫多了扰民!好的名声就是这样来的,在正确的时间里做正确的事情,恰到好处! 随机应变,主动创造机会! 说起名声和口碑,北京雨燕也不差,当年 08 年奥运会的时候,雨燕还是奥运吉祥物之一的妮妮。曾几何时,每年 4 月到 8 月,遍布城区的雨燕还是北京一景。可是时至今日,你看看北京城里还有几只雨燕在飞舞。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雨燕不懂随机应变,不会主动创造机会。雨燕的教训告诉鸟类,人类是需要讨好,但是一定不能和他们离得太近,因为他们随时可以翻脸。想当年北京城到处是古建筑,雨燕的巢就建在其上,一时间成为和人类和谐相处的典范!可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古建筑被毁,雨燕又不知道主动变通,于是就悲剧啦!想想,人类连自己祖宗留下的东西,都随便破坏,还会关心你鸟事!喜鹊就深谙此道,从来不依靠人类,而是把巢建筑高高的树上,此外,电线杆上、高的平台上,人家也能建巢,不依不靠,随机应变,主动创造机会!它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因人而食不会长久,随机应变,主动创造机会才是生存的王道! 合作共赢 。当今中国动物界,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结束,会分享懂合作,成为主流。想当年,奉行个人英雄主义动物,地面的老虎,空中的金雕那是何其的威风,如今走的走,散的散,一部分住进动物园。而反观,集群生活的乌鸦、鼠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我自岿然不动!喜鹊就是一个懂合作、会合作的鸟。尤其是繁殖期的时候,它们的巢区连在一起,互为依托,有出去捕食的,有站岗放哨的,轮流值班,合作共赢,一旦发现敌害,群起而攻之!即便是鸢、红隼靠近,也被它们打得落花流水。 团结就是力量 灰喜鹊 图片来自网络 无任何商业用途 能吃苦,能适应 。鸟以食为天,技能再好,没有食物也是枉然。很多鸟类濒危,不仅仅是因为栖息地的破坏,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它们食物单一,过于矫情,一旦环境变化,找不到合适的替代食物。而喜鹊不一样,它们食物来源广泛,从来不嫌饭,草籽、虫子、蜥蜴都是它们的食物,食物短缺的时候,人类的生活垃圾它们也不嫌弃。能吃苦,能适应,也是它们生存的一个重要特征! 动物的世界很精彩,它们生存也时刻充满危机和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很多故事值得我们细细的回味!迷茫的日子里,不妨暂且停下繁忙的脚步,一起聆听下动物们的故事!
个人分类: 科普|6218 次阅读|21 个评论
鸟类识别和学习的网站收藏
ynwaterbird 2015-5-12 16:45
1、 http://niaolei.org.cn/bird/c.asp.htm (中国鸟类手册在线版,国内比较受欢迎的鸟类手册,虽然有很多错误,但已是差强人意了。建议下载一个CHM到手机,方便浏览) 2、 http://www.cnbird.org.cn/ (中国野鸟图库,看看你拍的鸟,你看到的鸟在图库里面能不能找到) 3、 http://old.wwfchina.org/birdgallery/ (中国鸟类图库,本来是不推荐的,但是可作为参考。要注意了,里面好多照片是业余观鸟爱好者上传的,一些鸟种的鉴定让你苦笑不得) 4、 http://sound.niaolei.org.cn/ (上千种鸟的鸣叫记录,你要的一般都可以找到) 5、 http://niaolei.org.cn/sounds ( 鸟叫声_鸟类网, 160种鸟类的叫声) 6、 http://www.birdnet.cn/portal.php (鸟网,里面的图片美美哒~) 7、 http://avibase.bsc-eoc.org/avibase.jsp?lang=ENpg=home (世界鸟类数据库) 8、 http://orientalbirdimages.org/leucosticte-sillemi.html (东洋鸟类图库,当国内的图片库和资料尚不能满足你的鉴定需求时,不防试试这个网站,说不定那天就从邻国飞只新纪录过来呢,呵呵) 水鸟篇: 9、 http://www.sjhbhq.cn/sf_29E689EF0CC242AFAB8A898EE53D41A5_240_8129996.html (鹬类识别,出自黑皮)
个人分类: 鸟类识别|9086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鸟雀羽毛如何模拟蚁群
热度 1 lcguang 2014-12-27 03:21
我发现鸟类炫耀毛反映了它么的食物和促进需求(见我前面博文)。 最近系统性考察鸟类羽毛,又发现鸟类羽毛如何反映们和蚂蚁之间的需求关系。 我发现身上会有黑点鸟原来模拟的是它们喜欢吃的蚂蚁,比如棕曲嘴鹪鹩(Catus Wren), 身上有白点的鸟可能是因为喜欢吃蚁卵,从而模拟蚁窝和蚁卵, 比如鳞斑地宝鸟(Scaled Ground-roller) 还有些鸟, 身上有蚁群形状, 但是我很难查到它们吃蚂蚁记述。比如褐矢嘲鸫(Brown Thrasher): 还有黄褐森鸟(Wood Thrush): 还有Mistle Thrush和red tailed hawk。 Mistle Thrush: 后来发现, 有两种原因使得他们喜欢蚁群。 一个是它们有用蚂蚁擦身, 或在蚂蚁多的地方洗澡习惯--可能是为了消灭身上寄生虫。英文叫anting,参看这里: http://en.wikipedia.org/wiki/Anting_(bird_activity). 这种奇特的需求关系培育了它们对蚁群的审美兴趣, 有这种羽毛的鸟类更容易赢得异性的亲睐, 从而有了更多后代。 red tailed hawk在洗蚂蚁澡: 还有一个原因是,有些身上有蚁群状的鸟可能是行军蚁的跟随者 Amy Ant followers. 行军蚁前沿有昆虫或小动物逃亡, 它们趁机猎食。 有意思吧? 可见, 不要认为鸟身上很多图案是偶然的, 无意义的。只要我们不断探索, 我们总能发现更多秘密。 图案很像蚁群, 则一定反映和蚁群的某种需求关系。但是反过来并不成立 -- 并不是喜欢蚂蚁的鸟身上一定有蚁群形状。这是由于进化来自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 -- 包括性选择。如果一种形状没有变异出来, 就算是美的, 也没法表现和遗传。 这也是为什么, 我接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 -- 用经济基础解释意识形态, 但是并不接受其中的历史决定论。 我们需要的是历史选择论。
个人分类: 美感,需求和进化|6425 次阅读|4 个评论
雄孔雀模拟果树吸引雌性--美国人的发现比我晚
lcguang 2014-12-16 14:05
最近看到美国学者Jacobs 1999年的专著: http://naturalscience.com/ns/articles/01-11/ns_mej.html 其中肯定鸟类炫耀羽毛和食物有关,认为孔雀模拟果树, 许多热带鸟类 羽毛模拟花果。 我是1987年发表的文章: http://survivor99.com/lcg/my/005-dawinleaft.html 2003年发表专著的: http://survivor99.com/lcg/books/beauty/index.htm 2010年英文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有更多图片: http://thegreatdebate.org.uk/ESexualSeln.html 更多图片见我的相册: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56do=albumid=23161 感谢《自然信息》发表了我的文章, 不然人家会说我抄袭洋人! 虽然有相同发现, 但是理论解释不同。 Jacobs认为雄性表现食物是提示, 而不是引起美感, 因而否定达尔文鸟类有美感的说法。 而我肯定达尔文鸟类有美感的说法。 只是,我还追究鸟类审美趣味的来源--鸟类对食物和环境的需求关系选择了它们的审美趣味, 后来这些趣味选择了雄性或异性的羽毛。 看看谁的理论能取胜, 走着瞧! 有关期刊编辑, 我希望得到你们的支持!
个人分类: 美感,需求和进化|7772 次阅读|1 个评论
探秘北极之四:鸟类的天堂(3)
热度 1 张海霞 2014-8-13 18:59
女儿北极科考的系列照片与科普介绍开始在科技馆网站小志愿者专栏连载: http://cstm.cdstm.cn:8005/cms/columnmanager.do?method=moreid=tree0430e3648848 在此转帖,敬请大家欣赏。 1 、长尾鸭 (Long-TailedDuck) 是一种中等体形的海鸭,它们主要在苔原水池和沼泽中繁殖。雄性的长尾鸭有长而尖的尾巴( 10 到 15 厘米)和深灰色的鸟喙。在冬季,雄性白色的脸颊上有一个暗色的斑点。在夏季,雄性的头部、颈部和背部是黑色的,脸上有白色的斑点。雌性有褐色的背部和一个相对短而尖的尾巴。在冬季,雌性的头和颈白色的且有一个黑冠。在夏季,雌性的头部是暗色的。图中的两只长尾鸭都是雌性的成鸟。 2 、管鼻鹱 (Northern Fulmar) ,又称暴风鹱,是一种迁徙鸟类,这种鸟形似海鸥,夏季栖息在北极的池塘附近。管鼻鹱嘴尖略呈钩状 , 趾间有蹼。一只管鼻鹱只生一个卵,真是少生优生的模范啊!管鼻鹱的鼻腔像是一根管子一样,它也因此得名,值得一提的是,它们的鼻腔通道中有盐腺,可以用来淡化它们喝进去的海水,并从鼻腔中排出一股含盐量较高的溶液。 3 、粉足雁 (Pink-FootedGoose) 是一个在格陵兰东部、冰岛和斯瓦尔巴德群岛哺育,在欧洲西北部越冬的物种。它拥有一个短小的喙,喙的尖端和底部是黑色的,中部是亮粉色的,非常独特。它有着一双粉色的脚,它也因此得名。它的身体是灰褐色的,头部和颈部为暗棕色,臀部为白色,尾巴为灰色,有白尖。它们几乎是完全的素食主义者,在夏天,它们广泛食用陆地上和水中的苔原植物。像图中这样大群聚集的粉脚雁在斯瓦尔巴德群岛并不是那么常见,它们一般只会在有好的食物的地方大量聚集。 4 、紫滨鹬 (PurpleSandpiper) 属于中小型涉禽,栖息于海岸、近海岸沼泽、河川等地。繁殖于多雾的北极高地,越冬地北至格陵兰和英国;体呈淡灰色,脚和嘴黄色;在野外易于接近。飞翔力强,飞行时颈与脚均伸直。取食甲壳动物、昆虫和植物。在沼泽、河川附近草丛中筑巢。当有天敌接近它们的巢穴时,它们有时会装作受伤把天敌引走。 5 、雪鹀 (Snow Bunting) 是相当大的,翅膀很长的鹀类。在飞行时,它的白色翼斑使它变得容易识别。繁殖期的雄性是难以认错的,它所有的羽毛都是白色的,背部为黑色;繁殖期的雌性是背部是灰黑色的,鸟喙则是黄色的,且尖端为黑色。图中的这只雪鹀就是雄性的。不像大多数的雀形目鸟类,它的跗骨是有羽毛的,可以适应恶劣的环境。没有其他的雀形目可以像这个物种一样在冬季到如此北方,除了渡鸦。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4809 次阅读|2 个评论
探秘北极之三:鸟类的天堂(2)
热度 1 张海霞 2014-8-12 18:02
女儿北极科考的系列照片与科普介绍开始在科技馆网站小志愿者专栏连载: http://cstm.cdstm.cn:8005/cms/columnmanager.do?method=moreid=tree0430e3648848 在此转帖,敬请大家欣赏。 1 、黑海鸠 (Black Guillemot) 是一种中等体形的海雀。成年的黑海鸠通常拥有黑色的身体、白色的翼斑、细长的暗色鸟喙以及红色的腿脚。在冬季,它身体的羽毛颜色是浅灰色的,而腹部则是白色的。它们通常在临水的岩石上孵蛋。它们会下潜来寻找食物,主食鱼和和甲壳纲的生物,有时也会吃软体动物、昆虫和植物等。 2 、厚嘴崖海鸦 (Brunnich's Guillemot) 是海雀科体形最大的成员之一,它的成鸟头部、颈部是黑色的,背部、腹部和翅尖是白色的。它们的鸟喙又尖又长,有一个小小的圆形黑尾巴。这个物种在繁殖地会发出各种尖利的呼叫,但在大海中却很沉默。厚嘴崖海鸦除去繁殖的时间外全部生活在 8 ° C 以下的海水中,而繁殖时它们则密集地生活在悬崖峭壁上。它们繁殖所需的领地是所有鸟类中最小的,每只鸟只需要不到一平方英尺,这一点从照片上它们密集的聚集在一片小小的石崖上也可以看出来。尽管它们一窝只孵一只蛋,它们却仍是北半球数量最多的海鸟之一。 3 、欧绒鸭 (Common Eider) 是一种分布范围广的海鸭,它在北极和北温带地区孵蛋,冬天却要飞到有点遥远的南部温带地区,在那里它可以在沿海地区形成大型群。雄性的欧绒鸭是很容易辨认的,因为它拥有独特的黑白羽毛以及绿色的后颈。雌性的欧绒鸭是棕色的鸟,但依然可以从尺寸和头部形状上和其它鸭子轻易区分开。由于欧绒鸭的雌性和雄性相貌差别很大,因此很容易被认成两种不同的鸟类,我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 4 、北极鸥 (Glaucous Gull) 是一种巨大的海鸥,它有着苍白的羽毛,它的英文名称“ Glaucous ”正描述了这一点。成年的北极鸥是浅灰色的,有着粗大的黄色鸟喙,而未成熟的北极鸥是灰色的,且有着粉色和黑色的鸟喙。北极鸥是比与它相似的冰岛鸥更大且有着更加粗壮的鸟喙。同许多鸥类相同,它是一种杂食性的鸟类,它们吃鱼、昆虫、软体动物、海星、碎屑、蛋、小鸟、小型哺乳动物、腐肉以及种子、浆果和粮食,因此我们常能在捕食的北极熊身边看到等着享用腐肉的北极鸥。 5 、侏海雀 (Little Auk) 是迁徙性海洋鸟类。 侏海雀成百万只飞到岩石上产卵,它们的外形很像企鹅。和南极不同的是,陆地食肉动物可以到达北极,所以,侏海雀没有失去飞翔的本领。每年的夏季会迁徙到北极育雏,在大海雀灭绝以后成为北极最类似于南极企鹅的海鸟,由于北极仍然与外界相连,捕食动物动物仍然对它们,它们保有飞翔能力,同时也是潜水的能手,可以轻松地潜入海底 50 米深的水层。在斯瓦尔巴德群岛高高的悬崖上经常可以看到一大群侏海雀在飞行,有时在海中也能看到小群的 5~6 只侏海雀在觅食。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6261 次阅读|1 个评论
探秘北极之二:鸟类的天堂(1)
热度 1 张海霞 2014-8-11 21:45
女儿北极科考的系列照片与科普介绍开始在科技馆网站小志愿者专栏连载: http://cstm.cdstm.cn:8005/cms/columnmanager.do?method=moreid=tree0430e3648848 在此转帖,敬请大家欣赏。 1、北极燕鸥(Arctic Tern)是北极夏季最常见的鸟类之一,也是已知动物中迁徙路线最长的一种。它分布于北极及附近地区,是候鸟,每年经历两个夏季,从其北部的繁殖区南迁至南极洲附近的海洋,之后再北迁回繁殖区,全部行程达40000多公里,是鸟类中的“飞行冠军”。北极燕鸥经常成群活动,在有敌人靠近它们的巢穴时,它们会集体防御,向敌人俯冲攻击以轰走来偷吃鸟蛋和幼鸟的貂和狐狸,甚至北极霸主北极熊。 2、北极海鹦(Atlantic Puffin)是大西洋唯一的本土品种的海鹦,它分布范围很广,数量巨大,是无危物种。在陆地上,它以直立姿态站立,在海中可在表面游泳,以捕鱼为生。夏天的时候,它的鸟喙像鹦鹉一样巨大、五彩缤纷,也因此很难与同区域内的其它鸟类弄混,而到冬天时,它的鸟喙则会变小,眼部周围的皮肤也会变为灰色。 3、白颊黑雁(Barnacle Goose)是一种在北极繁殖的鸭科黑雁属的鸟类,它栖息于海湾、海港及河口等地,繁殖期的生境主要是由苔藓和地衣覆盖的冻原或灌木冻原地带,特别是在苔原上地势较高而又比较干燥的地方,或水域附近有稀疏灌木生长的苔原地带。冬季大多出现在有耐碱植物生长的湖泊和水库周围地区,也出现在周围地势低洼的咸水湖和沿海地区,偶尔还出现在农田地里。 4、短尾贼鸥(Arctic Skua)别名白腹贼鸥,通常分为淡色型和暗色型两类。淡色型的短尾贼鸥夏天羽额、头顶至枕黑褐色,颈白色,后颈羽毛延长,部分有窄的淡黄色尖端。翕暗褐色,较头顶稍淡。初级飞羽褐色,2-4枚,有时到第五枚初级飞羽羽轴白色。尾黑褐色,基部白色。中央一对尾羽延长,显著突出于外侧尾羽,末端较尖,基部灰褐色。耳区、颈侧缀有黄色。颏、喉、前颈、胸和腹白色,两胁灰褐色,翅下覆羽灰色。图片中的便是夏季拍摄的淡色型短尾贼鸥。值得一提的是,短尾贼鸥和长尾贼鸥很难区分,两者的主要区分点在于,短尾贼鸥的初级飞羽的羽轴背视为辐射状,长尾贼鸥只有前面几根是白色的。 5、黑脚三趾鸻(Black-legged kittiwake)也被称为三趾鸻,体白色,翕珍珠灰色,翅尖黑色,脚黑色,嘴黄色,营巢於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海滨。在北极地区,它和北极鸥在飞行时较难区分,相比北极鸥,它体形更小一些,翅尖为黑色,且有一双黑色的脚(区别于北极鸥粉色的脚)。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929 次阅读|1 个评论
东滩湿地
热度 1 taodeng 2014-7-6 17:48
上海 崇明 东滩 当1300年前长江带来的泥沙在入海口慢慢堆积,鸟儿们一定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落脚处,于是把这里当成中转站和居留地。不过,人类的拓展渐渐侵蚀了鸟儿的天堂,直到1992年被列入中国保护湿地名录才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不巧,现在已过了迁徙季节,鸟儿们大都北上远东。潮湿的天地中,只余“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4757 次阅读|1 个评论
出许源记
热度 2 seexf2012 2014-6-22 10:08
顶着磅礴大雨,与佛罗里达大学Scott Robinson教授一众再次来到熟悉的千岛湖界首林场野外基地。一路上的风景几无变化,只不过雨中的山林蒙上了一层雾气,飘飘渺渺地在各个山头挪动。沿着千岛湖至汾口的千汾公路往南走,在里童村的公交站点处左拐,再往前走数里,便是里童码头了。码头的另一侧,便是章师傅家 ––– 一栋早期的仓库用房。里童是一个早已废弃的码头。说是码头,倒不如说是一条窄路的尽头,是伸向水中的一个缓坡,目前仅供当地渔民靠船上岸之用。只是听当地人说,多少年前,千汾公路未通之际,这里曾经是一处热闹地。当地渔民集散于此,并开上自家的木头渔船“通通通”地跑上一个上午的水路,赶排岭镇的集市。这一带渔家常用的小木船类似绍兴乌篷船,“前头通”,船体中部是一顶篷布遮挡雨水与日晒。排岭镇,这个地名除了在当地人口中还代代相传,估计不久的将来便会迅速消失在历史中。至于外人,那些热闹的游客,几乎根本不知排岭镇在何处,因为这个老地名早被“千岛湖”代替了。 千岛湖,由于1959年修建新安江大坝而形成的人工湖泊,处在浙皖交界处。从老地名排岭即可联想到在大坝未建成之际,这里是成排的山岭,群山林立。历史上亦是强寇出没之地,大有一方占山为王的气魄,比如宋朝年间的方腊起义,老巢就在淳安千岛湖。当新安江大坝建成之际,蓄水达到108米的最高水位时,以前的各个山头被水淹后,形成大大小小的岛屿,共计1078个,故名千岛湖。成百上千的岛屿,为研究栖息地片段化和岛屿生物地理学提供了理想的野外实验平台,于是 一支来自三墩职校的研究团队 自2003年在千岛湖地区开展鸟类调查,正式拉开搞鸟岁月。五年后的2008年4月,我正式加入这支队伍。至于搞鸟岁月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003-2007),我从长期为我们开船的魏德富师傅和众师兄口中了解到开辟千岛湖战场的李必成师兄的英雄伟绩。“小李啊,当时就搭个帐篷几个月住在岛上看鸟,每天中午我开船给他送饭。我今天吃什么,就给他带什么。”魏师傅叼个烟嘴,每每提及李师兄,必是一副神采得意,因为那是他的黄金岁月。初来咋到的李师兄根本来不及了解淳朴善良的当地渔民有揩油的手段,深深地信任当地渔民,直接把油桶由师傅保管,结果柴油耗费得比喝水还快。后来由于我们发现了这个猫腻,紧盯着魏师傅并试图揭破他的伎俩,也慢慢地管紧了每天油量的供应,以至反倒被魏师傅抱怨:柴油又不能炒菜,我要它干嘛。所以,魏师傅一旦提到“小李岁月”,肯定是无比地怀念。而且,听说魏师傅是参与我们研究团队开船的第一个当地师傅。因为听说李师兄刚来到湖南面的许源村,在村里逛游寻找合适的开船师傅。魏师傅那日正好在村中闲逛,两人碰见,一拍即合,于是前前后后帮我们团队开了近十年的船。后来由于酒瘾不减,身体素质下降,我们怕在湖中开船时出现万一,便慢慢另觅他人了。后来,魏师傅由于一次酒后回家时脚软,跌翻入沟渠中,当时在家疗养许久。闻讯后,我和张蒙师兄曾去探望。可惜的是,一年之后,噩耗传来,魏师傅同样是因酒后走路踏空而跌倒丧命。叼着烟头面部轮廓酷有三分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的魏师傅,撒手妻女离去,令人不甚唏嘘! 李必成师兄当时住在岛上是研究海南鳽(学名: Gorsachius magnificus )的繁殖生态。海南鳽,是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被成为是“鸟中的大熊猫”,数量十分稀少。由于需要连续观察海南鳽的雏鸟成长过程,于是李师兄便直接在海南鳽繁殖的岛屿上搭帐篷,昼夜监测。到后来,我们组内口口相传,直接称呼此岛屿为 小李岛 。小李岛处于湖区南部,面积不过5公顷,地势缓平,如今还能看到一块平坦的矩形凹印,那是李师兄十年前的“窝”。类似小李岛的其他大大小小逾40个岛屿,是我们鸟类调查的目标,基本散布在湖中心最大岛界首岛的四周,而当时的基地则在湖区南岸的许源村,也是李师兄当时岸上的“窝”。2007年之后,研究团队增加湖区北端的小金山一带调查岛屿。每每从许源开船至小金山,需要穿越中心湖区,直线距离大约18公里,来回近四五个小时的“航程”。由于当时我属于刚入编的菜鸟,于是远程的任务多数由我抗了下来。记忆尤深的是2008年冬季,异常寒冷。比如挂在屋内的毛巾,早晨醒来,发现依然处于冰冻状态。刚刷完牙的牙刷,放在阳台上,上完卫生间后出来,牙刷又回到冰冻状态。把船桨从湖水中取出后,从船桨上落下的水珠,滴到船仓底板后直接冰冻住了,真个是“滴水成冰”的体验。一大清早穿越千岛湖中心湖区持续两个小时的“通通通”航行,寒风刺骨,回头张望坐在船尾开船的师傅还能从发动机边取热,并能吃个用发动机热水煮熟的鸡蛋,到让我心生几分羡慕。如果撇去寒冷不谈,早晨的湖面异常宁静,飘忽着淡淡的薄雾。我端详着大自然的静谧,可脑中多数还是夹杂着对冷风的怨念。每每到达小金山岛屿,第一件事就是使劲窜腿,活动筋骨。待完成调查任务后,下午将再次穿越中心湖区返回许源。此时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午后湖面一般起风,半米的波浪对木头渔船便是致命的考验。“湖水翻白浪了,太危险!”开船师傅不时念叨。“白浪”是指波浪较大冲出水面后浪头呈现白色,因此很容易把湖水打入船舱内。如果开船师傅驾船方向正对着浪头,那么船体的震击力度更加明显,也更危险,所以此时老练的渔民都是侧着浪头的波纹开船,以使浪头对船体的震击降到最小。不过,“常在湖中走,哪有不失船”。其中方师傅的船比较老旧,船体周身用水泥加固,导致船体重量增加而吃水较深,因此更不能抵御白浪的冲击。于是就传闻李鹏和张竞成师兄曾坐着方师傅这艘“水泥战舰”,在白浪中使劲不停地舀出船舱中灌入的湖水,一路狼狈地挪回许源,所幸最后人船无伤。 从排岭镇,也就是千岛湖镇,到许源乡,坐上大巴沿着湖的南岸弯弯绕绕着行驶。一天来回的班次有限,而且中途需要等待上江埠的轮渡,一天的渡轮班次更加有限。将近30公里的行程,对于初来咋到的多数人,如果能保证第一天不晕车,就算是大幸了。许源乡的野外基地,其实是当地提供住宿的唯一一个小卖部,住宿费每人每天十元(抑或是五元,有些忘却)。小店老板是一名当地精炼的村妇,见到我们这拨意想不到的生意,活似捡了个宝,而且我们又像迁徙的燕子一般,年年定时到来。但是你丝毫不能从老板娘的脸上看到一丝得意,反倒是感觉欠她八辈子的账似的,全不把我们这帮带着眼镜的学生放在眼里。正如有一次张蒙师兄跟老板娘闹开:“这老太婆...”。话音未落,“老太婆”清亮的声音已从门缝中传入,“你们这帮搞鸟的,算啥东西,在我眼里什么都不是!”许源方言中,“鸟”跟“屌”的发音一致,而“屌”又别有他意。所以有时村人问帮我们开船的师傅:那些挂着千里镜(当地人对望远镜称呼)的人搞啥的。“搞diǎo的”。不过,小店旁边便是辽宁省皮划艇训练队,偶尔会有运动员来店里买些东西。老板娘抬头望着一个个不管男女都人高马大的运动员,倒是一脸喜气从心来。可能长期客气惯了,反倒就被认为是习惯了,所以老板娘的底气一年比一年足,给我们的饭菜也一年比一年精简。甚至有一日,我们在湖中捉了一条两米多长的乌梢蛇(学名: Zaocys dhumnades ),出钱让老板娘帮我们炖好,顺便邀请魏师傅来喝点小酒。结果,最后端上来的蛇肉才不到一盘,约莫四五厘米长的八段。我们当场质疑,老板娘却说:你们这些读书的就不知道蛇肉炖熟了,肉会缩紧吗?不吃,以后不要叫我做。魏师傅跟我们挤眉弄眼,谁都知道被老板娘坑了半条蛇肉,因为肉熟了,莫非蛇的脊椎骨也会收缩不成? 住宿、吃饭、出行都面临窘迫时,我们不得不开始考虑换“基地”。后来联系了湖区中心岛的界首林场,有意租用其中一栋房子给我们当实验室及住处。加上询问了周边的可能帮我们开船的师傅,于是一年后,我们跟许源老板娘表明了意图。此时,老板娘倒是“服务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过我们去意已定,事已成定局。搬迁之日,用上了方师傅的另外一条大船。船速虽慢,载货却多。临走之时,丁志锋博士倒流连于许源湾处的一茬油菜花,快速捉下快门,拍照留念。 原文链接: http://sixf.org/cn/2014/06/field-survey-in-thousand-island-lake/
个人分类: 科研趣事|2106 次阅读|4 个评论
鸟语花香 2013-08-23 09:29
taodeng 2014-2-25 11:24
西藏 聂拉木 樟木 樟木的山谷孕育了一个神奇的生物世界,因为这里正位于动物地理上古北界与东洋界的交汇处。在似乎是寒冷荒凉的喜马拉雅山顶看过那些坚强的生命后,亚热带的鸟类和花儿突然披着鲜艳夺目的色彩扑面而来。在茂密的森林中,靓丽的太阳鸟一点也不亚于最斑斓的花朵,而且它飞快的速度让人缭乱眩晕,在百鸟的和鸣中像是蹁跹的舞者。 黑胸太阳鸟 天南星科 纹喉凤鹛 豆科 白眉雀鹛 凤仙花 黑顶奇鹛 姜科 蕨类 白顶溪鸲 蓝盆花 灰林即 菊科 蓼科 玄参科 菊科 豆科 石韦 冷杉 喇叭菌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756 次阅读|0 个评论
空谷鸟鸣 2012-07-20 08:50
taodeng 2014-2-25 10:56
西藏 札达 象泉河 即使在阿里这样干旱荒凉的地方,只要有一点水,就会孕育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环境。浅浅的象泉河滋润了岸边的灌木丛,于是鸟儿们把这里当成了天堂。它们欢快地飞翔、鸣叫、嬉戏、追逐,在青草中搜寻食物,在高枝上宣布领地,在密叶间编织巢穴,在晴空里翱翔气流。河谷中回响着婉转的歌喉,闪耀着缤纷的色彩,一派明丽和谐的自然生态。 红额金翅 高山金翅 金额丝雀(雄) 金额丝雀(雌) 蓝矶鸫 朱雀(雄) 朱雀(雌) 赭红尾鸲(雄) 赭红尾鸲(雌) 一对赭红尾鸲 黄头鹡鸰 黄鹡鸰 灰鹡鸰 树莺 百灵 百灵育雏 林鹬 红嘴山鸦 一群红嘴山鸦 家麻雀(雄) 家麻雀(雌) 胡兀鹫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34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东苇荡 2011-07-16 17:38
taodeng 2014-2-23 13:27
北京 顺义 汉石桥 盛夏的芦苇长得密不透风,不禁想到那过去的岁月,雁翎队藏身苇荡丛中,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电影画面。现在这里成为水禽的天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正是这个季节的风景。今天的主角无疑是苇鳽,到处都能看见它们在愉快地捕鱼捉虾。池鹭则高傲地依旧老等,而黑水鸡一家在亲切地觅食,连小红骨顶都敢自由活动了。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伽师镜湖 2011-05-29 08:42
taodeng 2014-2-23 13:21
新疆 伽师 西克尔 新疆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的短缺,因此在干旱的戈壁和沙漠之间看见一湖平滑如镜的淡水,那不仅是令人惊异,连鸟儿都有些不敢相信了,所以只看见一群棕头鸥在活动。西克尔水库面积数十平方公里,是一系列短暂季节性河流的尾闾,承担着下游农三师伽师总场与伽师县玉代勒克乡几十万亩耕地的灌溉任务和几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989 次阅读|0 个评论
乌苏峡谷 2011-05-20 08:00
taodeng 2014-2-23 13:16
新疆 乌苏 巴音沟 灰郁的天空、壮阔的峡谷、陡峭的悬崖,这样的景观还应有强劲的生命展示。恰在此时,一只高山兀鹫正居高临下俯瞰着它的领地,为磅礴的画面添上动感的一笔。溯流而上,草地和森林阻止了水土的侵蚀,造就了哈萨克民族的牧场。在湿润的空气中座座毡房像是绿野上勃勃生机的白蘑,那一面迎风飘逸的红旗灿然明亮了被雨雾迷茫的苍穹。 峡谷 兀鹫 峭壁 侵蚀 危途 石鸡 穗鵖 草地 森林 溪流 场部 毡房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17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沙湾原野 2011-05-18 08:15
taodeng 2014-2-23 13:15
新疆 沙湾 金沟河 一说到沙湾,可能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蹦出的联想就是沙湾大盘鸡。那是一道曾经多么红火的菜,十来年前几乎就是请客吃饭的代名词。但来到沙湾,它的魅力其实是壮阔多彩的自然界。不用说高与天齐的皑皑雪峰和辽阔无边的葱葱农田,看看那些野花和鸟儿就会让你陶醉。怒放的海罂粟让娇柔的虞美人羞怯,婉转的林莺一张嘴就是绕梁三日的歌。 山脉 耕地 海罂粟 横斑林莺 红柳 凤头百灵 景天 红背伯劳 射干 红隼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1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玛河源头 2011-05-14 08:06
taodeng 2014-2-23 13:14
新疆 玛纳斯 南山 准噶尔南缘的天山北麓,一座座水利枢纽将来自雪峰的馈赠管束在库渠之中,再导引到人工开发的绿洲,灌溉着西北的粮仓。水是生命之源,苍翠的云杉从雪线向下延伸,接续着葱绿的草地。满山的锦鸡儿在摇曳,多刺的枝节显示着对环境的适应。佛法僧一定是这里最漂亮的鸟儿,那缤纷的色彩让朱雀都不敢炫耀,更别说打扮朴素的杜鹃了。 丹霞 雪峰 森林 蓝胸佛法僧 红胸朱雀 大杜鹃 白顶鵖 白鹡鸰 锦鸡儿 鸢尾蒜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夏日萌动 2011-05-07 22:20
taodeng 2014-2-23 13:12
甘肃 和政 马岭 当山花烂漫的时候,百鸟在欢歌。都说孤独的灰头鸫甚惧生,但实际上它们很好接近,近到可以真切地看清楚漂亮的色彩,特别是典雅的栗色羽毛配上黄嘴黄脚,还画了醒目的眼圈。灰椋鸟总是热闹的一群,行头是简单的黑色,在头侧和羽端有白色横纹,它们流行的调调是单纯的吱吱声。倒是白脸山雀的黑白配更精彩,还不停地唱着欢快的变奏曲。 灰头鸫 还是灰头鸫 高瞻远瞩 脚踏实地 灰椋鸟 也是灰椋鸟 枝头眺望 喜欢扎堆 白脸山雀 山花烂漫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1998 次阅读|0 个评论
翠湖雁鸣 2011-04-30 22:45
taodeng 2014-2-23 13:12
北京 海淀 苏家坨 上庄水库被取得个好听的名字叫稻香湖,不过,京西种稻已经是很悠远的记忆了。田地庄稼都让位于修房建屋,还好,留了一片沟塘芦苇给水禽们。于是,鸿雁在这里安下家来,孩子都有了。苍鹭也在忙着倒腾安居工程,把一棵树密密地挤成了公寓楼。绿头鸭还没配好对,一群游荡的伙计有时自己也动起手来。只有外籍的黑天鹅一家优哉游哉。 苍鹭 有房不慌 轻盈展翅 鸿雁 鸿雁一家 绿头鸭 三个光棍 鹈鹕 澳洲来客 稻香湖 翠湖 沙尘满天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8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闻啼鸟 2011-04-03 18:05
taodeng 2014-2-23 13:09
北京 海淀 望京楼 这个时节最漂亮的小鸟毫无疑问是红尾鸲,它在枝头不停地颤动,清脆的歌喉婉转在山间,谱出了春天的序曲。红尾鸲的雄鸟更是色彩缤纷:头顶银色、颈背灰色、面喉黑色、翼斑白色、胸浅红色、尾红褐色。鸟儿们都出动了,游隼在天幕翱翔,麻雀在树荫吵闹,只有噪鹛在林下悄悄地觅食。近处粉桃烂漫、远山白雪凌厉,交织出季节的美丽。
个人分类: 香山四季|2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达里诺尔 2010-10-04 08:51
taodeng 2014-2-13 23:28
内蒙古 克什克腾 达里诺尔 这里的冬天就要来了,不期而遇的降雪让湖畔的群山一夜白头。鸿雁开始出发向南迁徙,在天空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变成一字,只有海鸥还在冰封前的湖面上嬉戏。最珍贵的天鹅只能在博物馆里看标本,而最有名的雅罗鱼也只能在餐桌上品尝。北风吹得人手脸生疼,可大家依然流连波光粼粼的水面,还有滩地上一片片已被寒气红透的碱蓬。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2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咸淡连湖 2010-09-13 13:24
taodeng 2014-2-13 23:24
青海 德令哈 怀头他拉 在德令哈西南面的原野上,有两个美丽恬静的湖泊,名叫可鲁克湖和托素湖,青藏铁路从中穿过。它们就象是两面熠熠闪亮的巨大宝镜,镶嵌在浩浩戈壁和茫茫草原之间。两湖虽然相距很近,但景色、风貌和性格却迥然不同。可鲁克湖是淡水湖,水色清澈、湖面平静。托素湖是咸水湖,荒漠环绕、烟波瀚淼。连湖的河流上鸟飞鱼跃,仿佛江南。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喜山断隘 2010-08-13 09:38
taodeng 2014-2-13 23:15
西藏 康马 多庆错 喜马拉雅山高耸入云,一座座雪峰连绵不断,但大自然也给人们的通行留下了方便的孔道。从年楚河谷向南的公路经过康马,在多庆错的低洼地带穿过了喜马拉雅山脊。高山下的谷地绿草茵茵,是藏族人民的天然牧场。结束了夏季周期的牛马开始转场,这时候“马路”上应该是汽车避让它们的时候,而多庆错的湖面此刻依然是候鸟觅食的天堂。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2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漫步斯堪森 2010-01-19 15:37
taodeng 2014-2-11 23:58
瑞典 斯德哥尔摩 基尔哥登岛 斯堪森公园 斯堪森公园所在的小岛是最适合于漫步的,哪怕在清冷的冬日依然如此。在蔚蓝的天空和水面之间,不管是干枯的芦苇还是典雅的建筑,色彩都更加明亮我们的眼目。昨天瑞典生活的缩影也在这里陈列,有南方斯格耐地区的草顶木房和砖房,有北部拉普兰的圆锥形木屋,还有教堂的尖塔和钟楼。历史的遗产与现代的建筑就在这里遥相呼应着。
个人分类: 鸿爪留影|15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动物天堂 2009-08-16 19:10
taodeng 2014-2-10 20:49
西藏 双湖 多玛 羌塘自然保护区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近年来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明显的是我们随处都能看见动物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成群结队的藏羚羊,而最多的则是藏原羚,当然还有满地的旱獭。鹰隼总是在俯视眈眈,有效地控制着草原的鼠兔数量。最警觉的是藏狐,一见人就远远地跑开了,所以拍不下清楚的照片。 藏羚羊 旱獭 藏原羚 草原雕 秃鹫 乌鸦 鼠兔 黑颈鹤 棕头鸥 藏狐 猎隼 三兄弟 两个小家伙 等待孵化 恬静 奔跑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16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淖尔记事 2007-07-18 22:39
taodeng 2014-2-5 23:31
内蒙古 苏尼特左旗 敖尔班 蒙古人将聚水的小洼地称为淖尔,而将大湖称为诺尔。不过,这也许只是汉语翻译中的差别。我们的营地建在离阿日善高毕诺尔十公里的地方,而近旁就有一个无名的淖尔。大湖总是让人敬畏,虽然现在阿日善高毕的水并不多,但湖岸神圣的敖包上依然不断增添着石块。无名的淖尔很小,半径不过50米,却照样充满生机。由于有水滋润,淖尔边的沙葱长得格外茂盛,自然成了牛羊的乐园。鸟儿也把这里当成天堂,最多的是燕子和丘鹬,不时有沙鸥轻盈地滑翔而下,而两只灰鹤则悠闲地站在水中觅食。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0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终于搞清了日鳽(南美拟鹭)多彩的秘密
lcguang 2014-2-3 02:07
日鳽英文名sunbittern, sun的意思地太阳,bittern的意思麻鸭。合起来意思就是像太阳似麻鸭的鸟。 翻译过来是: 日 鳽 ( jian, 第一声), 太阳鸟, 日 䴘 , 南美拟鹭。 感谢摄影作者 Tomas Grim , 网页: http://ibc.lynxeds.com/photo/sunbittern-eurypyga-helias/one-bird-perching-rock-middle-cristalino-river 根据我的美感和性选择理论,鸟对食物或环境的需求选择了鸟的审美趣味, 后来雌性的审美趣味选择了雄鸟的外表。我找到了很多例子。参看我先前的文章:《我终于搞清了鹦鹉审美趣味的秘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056-728694.html , 以及我的专著《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 http://survivor99.com/lcg/books/beauty/index.htm 我的相册: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56do=albumid=23161 日 鳽 如何解释?我曾经认为它像蝴蝶,看到上面照片, 我就更加相信, 这种鸟对蝴蝶的嗜好选择了它们的审美趣味。雌性的对蝴蝶的审美趣味选择了雄鸟的羽毛。 但是, 这种鸟吃蝴蝶吗? 这种鸟显然是水鸟——像鹭鸶, 又经常在水边。这也是我以前不敢肯定的原因。 于是我下决心好好搜索看看,到底 日鳽 是否喜欢吃蝴蝶。 很幸运, 我搜索“ sunbittern butterfly ” , 发现不止一个 日鳽 吃蝴蝶的图片, 还找到一个视频: http://ibc.lynxeds.com/video/sunbittern-eurypyga-helias/bird-hunting-swallowing-butterfly 。 可见它的生活的环境, 以及它是怎么扑捉蝴蝶的。我太幸运了!原来蝴蝶就喜欢在水边湿地上, 日鳽喜欢吃水生动物,比如青蛙,也喜欢吃昆虫,特别是蝴蝶和蛾子。 另外, 我还找到这样的说明: 日鳽 在遭到威胁的时候会展开翅膀, 用翅膀上的斑眼吓唬敌人,在求偶的时候更常展现其羽毛。 我们知道很多蝴蝶翅膀上有两个“大眼睛”, 目的是恐吓天敌, 比如某些鸟类。想必这效果对南美拟鹭来说不灵。 日鳽模拟带斑眼的蝴蝶,不但能够吸引异性,也能恐吓天敌,这是一举两得,所以被保留。 附言:我的发现足以改变进化论历史,一个鸟就可以写成一篇论文。 欢迎鸟类和生物类学者一起开发新大陆, 欢迎相关期刊约稿。
个人分类: 美感,需求和进化|10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年SCI收录鸟类期刊22种目录
wanyuehua 2014-1-22 13:45
2014 年SCIE收录 鸟类 期刊22种,其中SCI收录12种。2012年JCR收录 鸟类 期刊22种,其中影响因子2以上有3种、影响因子1以上有7种,2012年 鸟类 期刊影响因子前5名期刊如下: AUK 《海雀》 Quarterly ISSN: 0004-8038, 2012 年影响因2.404、5年影响因子2.334 2 、IBIS 《鹮》 Quarterly ISSN: 0019-1019, 2012 年影响因2.361、5年影响因子2.488 3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鸟类生物学杂志》 Quarterly ISSN: 0908-8857, 2012 年影响因2.020、5年影响因子2.440 4 、EMU 《鸸鹋》 Quarterly ISSN: 0158-4197, 2012 年影响因1.895、5年影响因子1.404 4 、ACTA ORNITHOLOGICA 《鸟类学学报》 Semiannual ISSN: 0001-6454, 2012 年影响因1.681、5年影响因子1.367 2014 年 SCI 收录鸟类期刊 22 种目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ORNITHOLOGY - JOURNAL LIST Total journals: 22 1. ACTA ORNITHOLOGICA 《鸟类学学报》 波兰 Semiannual ISSN: 0001-6454 MUSEUM INSTZOOLOGY, WILCZA 64, WARSAW, POLAND, PL-00-679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 ARDEA 《荷兰鸟类学会志》荷兰 Semiannual ISSN: 0373-2266 NEDERLANDSEORNITHOLOGISCHE UNIE, C/O PAUL STARMANS, OUDE ARNHEMSEWEG 261, ZEIST,NETHERLANDS, 3705 BD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ARDEOLA 《 池鹭》西班牙 Semiannual ISSN: 0570-7358 SOC ESPANOLAORNITOLGIA, MELQUIADAS BIENCINTO 34, MADRID, SPAIN, E-28053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 AUK 《海雀》美国 Quarterly ISSN: 0004-8038 AMERORNITHOLOGISTS UNION, ORNITHOLOGICAL SOC NORTH AMER PO BOX 1897, LAWRENCE, USA,KS, 66044-8897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5. AVIAN CONSERVATION AND ECOLOGY 《鸟类生态与保护》加拿大 Semiannual ISSN: 1712-6568 RESILIENCEALLIANCE, ACADIA UNIV, BIOLOGY DEPT, WOLFVILLE, CANADA, NS, B0P 1X0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6. 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国际鸟类保护》美国 Quarterly ISSN: 0959-2709 CAMBRIDGE UNIVPRESS, 32 AVENUE OF THE AMERICAS, NEW YORK, USA, NY, 10013-2473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7. BIRD STUDY 《鸟类研究》英国 Quarterly ISSN: 0006-3657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ON, OX14 4RN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8. CONDOR 《秃鹰》美国 Quarterly ISSN: 0010-5422 COOPERORNITHOLOGICAL SOC, ORNITHOLOGICAL SOC NORTH AMER PO BOX 1897, LAWRENCE, USA,KS, 66044-8897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9. EMU 《鸸鹋》澳大利亚 Quarterly ISSN: 0158-4197 CSIRO PUBLISHING,150 OXFORD ST, PO BOX 1139, COLLINGWOOD, AUSTRALIA, VICTORIA, 3066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0. FORKTAIL 《鸟类》英国 Annual ISSN: 0950-1746 ORIENTAL BIRDCLUB, P. O. BOX 324, BEDFORD, ENGLAND, MK42 0WG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1. IBIS 《鹮》英国 Quarterly ISSN: 0019-1019 WILEY-BLACKWELL,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NJ, 07030-5774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2.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鸟类生物学杂志》美国 Quarterly ISSN: 0908-8857 WILEY-BLACKWELL,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NJ, 07030-5774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3. JOURNAL OF FIELD ORNITHOLOGY 《野生鸟类学杂志》美国 Quarterly ISSN: 0273-8570 WILEY-BLACKWELL,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NJ, 07030-5774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4. JOURNAL OF ORNITHOLOGY 《鸟类学杂志》美国 Quarterly ISSN: 0021-8375 SPRINGER, 233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5. JOURNAL OF RAPTOR RESEARCH 《猛禽研究杂志》美国 Quarterly ISSN: 0892-1016 RAPTOR RESEARCHFOUNDATION INC, 14377 117TH STREET SOUTH, HASTINGS, USA, MN, 55033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6. ORNIS FENNICA 《芬兰 雀鸟 》芬兰 Quarterly ISSN: 0030-5685 BIRDLIFE FINLAND,PO BOX 1285, HELSINKI, FINLAND, 00101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7. ORNITHOLOGICAL SCIENCE 《鸟类学》日本 Semiannual ISSN: 1347-0558 ORNITHOLOGICAL SOCJAPAN, UNIV TOKYO, SCH AGR, YAYOI 1-1-1, TOKYO, JAPAN, 113-8657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8. ORNITOLOGIA NEOTROPICAL 《 新热带 鸟类学》美国 Quarterly ISSN: 1075-4377 NEOTROPICALORNITHOLOGICAL SOC, USGS PATUXENT WILDLIFE RESEARCH CTR, UNIV GEORGIA, WARNELLSCH FOREST RESOURCES, ATHENS, USA, GA, 30602-2152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9. OSTRICH 《鸵鸟》南非 Semiannual ISSN: 0030-6525 NATL INQUIRYSERVICES CENTRE PTY LTD, 19 WORCESTER STREET, PO BOX 377, GRAHAMSTOWN, SOUTHAFRICA, 6140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0. REVISTA BRASILEIRA DE ORNITOLOGIA 《巴西鸟类学杂志》巴西 Quarterly ISSN: 0103-5657 SOC BRASILEIRAORNITOLOGIA, C/O ROMULO RIBON, MUSEU ZOOLOGIA JOAO MOOJEN, LADEIRA DOSOPERARIOS 54-204, VICOSA, BRAZIL, MG, 36570-000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1. WATERBIRDS 《水鸟》美国 Quarterly ISSN: 1524-4695 WATERBIRD SOC,NATL MUSEUM NATURAL HISTORY SMITHSONIAN INST, WASHINGTON, USA, DC, 20560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2. WILSON JOURNAL OF ORNITHOLOGY 《威尔逊鸟类学杂志》美国 Quarterly ISSN: 1559-4491 WILSONORNITHOLOGICAL SOC, 5400 BOSQUE BLVD, STE 680, WACO, USA, TX, 76710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个人分类: SCI投稿|10263 次阅读|0 个评论
由南海子长耳鸮事件引发的思考
热度 9 jiangjinsong 2013-6-12 09:37
清华学生论动保27: 由南海子长耳鸮事件引发的思考 该事许多人可能没听说过,但在观鸟人中,这次事件引起大家普遍的愤怒。事情大约是这样的:有一位名为千年蛇妖的网游向网上贴了个名为:话说怎样才能在南海子拍到长耳鸮的帖子。把一些爱好摄鸟人士的令人发指的行为当做经验向大家传授。他们采用轰鸟的办法拍这只猫头鹰,即许多人拿着手机和对讲机,谁看到鸟就开始轰,然后互相传达鸟飞走的位置,其他在附近的人接着轰,就这样反反复复不停地轰这鸟飞,待到这鸟最后飞不动了,落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累地蹲在树上,再也飞不动了。这时,这些摄鸟爱好者们搬来三脚架,在鸟底下痛快地大拍特拍。 我以为,他们这是自私到了极致的行为。为了自己能够拍出一些所谓的大片,他们毫不顾忌地去干扰长耳鸮的正常生活。他们单纯是为了自己心里的愉悦,所做的事情既没有科学研究意义,也没有任何物质收获(他们大部分人并非职业摄影师),只是为了向朋友或者网友们炫耀一下自己拍的鸟片就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折磨猫头鹰。 传统的效用主义讲:一种行为如果有助于增进幸福,则为正确的;若导致产生和幸福相反的东西,则为错误的。英国哲学家兼经济学家米尔指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成就成为判断人的一切行为的标准。乍一看,从效用主义来看,这些摄鸟爱好者的行为为了追求自己内心的快乐,似乎是无可厚非。 但是我必须指出,这些传统的效用主义关注的重心几乎完全落在了人上。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我们不能因为是人类就脱离了这个自然而高高在上,故,我们也不能只考虑我们自身的幸福快乐,也应该考虑到其他动物们的感受,毕竟人类动物与非人类动物都是组成这个自然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偏好论效用主义更可取,我们应该同时关注人类动物和非人类动物的意愿和欲望。 说到这里,我相信会有人认为我在扯淡。有人会觉得:人类当然要比那些动物重要多了啊,只要不是太过分,又有什么不能干的呢?我想,虽然大家嘴上不提,但心里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想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对非人类物种怀有歧视的态度。 如 Peter Singer 所说,我们应该考虑具有感受痛苦能力的所有生物个体的利益,而不是单纯的为了人类一些微不足道的利益去牺牲动物的利益。为什么这么讲呢 ? 因为歧视等非人类动物本身就和当年歧视女人、黑人的逻辑是一样。 1792 年,英国女性主义者 Mary Wollstonecraft 发表了《为妇女权利辩护》,主张男女平等。很快就有人匿名写了本名为《为畜生权利辩护》的书,这本书指出,既然女人可以有权利,那猪、马、狗等畜生为何不能有权利?两者逻辑是一样。现在我们看,女人享有和男人相同的权利是天经地义的,那其他动物呢?他们为何生来就比我们低下一等?如果我们这么认为的话,和过去歧视女性又有何分别?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以平等的方式去对待这些非人类动物们。至少,要给予平等的考虑。我们看待动物行为的时候,需要不时地进行换位思考。这些人在拍长耳鸮时候,四处轰它们跑,试问,有哪个人自己愿意被一群拿着武器的其他动物逼着跑来跑去直到自己累得筋疲力尽?有些大爷为了拍一只“睁眼版”的长耳鸮,不惜在大晚上对着鸟栖息的树又踹又踢。有些为了拍“飞版”长耳鸮,就用炮仗吓唬。作为人类,你觉得在你睡着的时候,别人在旁边放炮吓唬你好玩吗?长耳鸮不会想这么多,它只会本能的感受到无比的惊慌,受到很多干扰的鸟类,很可能会弃巢,成为无家可归的鸟,抛开这些理论来看,但凡是有丝毫同情心的人,也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这些长耳鸮和我们人类动物一样,能够感受到痛苦,它们也会恐惧、愤怒、喜悦,拥有和我们人类近似的情感。我们应该正视动物的生命,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满足自己内心快乐或者目的的工具。我们应该尊重动物具有的权利。它们也有不被干扰、不被欺负、虐待的权利,它们也和人类一样,进化出了逃避伤害的本能,我们去伤害它们也是侵犯了它免受痛苦的利益,这都是不应该的。 动物们已经不求任何代价的当了你的模特,难道你还忍心伤害它们吗? 英国自然摄影师守则开头有一句话,我想送给每一个喜爱生态摄影的人:“ 拍摄对象的福祉更重于摄影本身 ”。望大家在拍摄的同时,考虑到动物的利益,不要对被摄对象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态摄影才具有积极的色彩。 生 24 杨怿 清华学生论动保26: 一只被判死刑的土拨鼠 清华学生论动保25: 清华食堂无羊肉——坏事还是幸事 清华学生论动保24: 放生之过 清华学生论动保23: 金鱼会不会疼? 清华学生论动保22: 从动物伦理学的角度看虐食 清华学生论动保21: 评沈阳动物保护志愿者高速路上拦车救狗 清华学生论动保20: 爱狗,请先尊重狗 清华学生论动保19: 娱乐狩猎——人类之蜜糖,动物之砒霜 清华学生论动保18: “梅花鹿养殖基地与电子商城合作”新闻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17: 李冰冰开启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之旅 呼吁终结非法象牙贸易 清华学生论动保16: 我们都一样 清华学生论动保15: 从动物伦理学角度评论宠物鱼遭文身事件 清华学生论动保14: 由禽流感引发的对动物保护的思考 清华学生论动保13: H7N9:人类的流行感冒,家禽的灭顶之灾 清华学生论动保12: 割鹿茸有道理吗? 清华学生论动保11: 动物园:人与动物没有硝烟的战场 清华学生论动保10: 禽流感屠杀,错的是产业还是人性? 清华学生论动保9: 表演动物的苦难 清华学生论动保8: 我们对待导盲犬的态度有没有问题? 清华学生论动保7:人类权利与动物权利 清华学生论动保6:”虎“与”人“ 清华学生论动保5:春水葬猪魂 清华学生论动保4:“巴塞罗那禁止斗牛”的相关评论 清华学生论动保3:假羊肉案 by 朱启运 清华学生论动保2:谁在施暴? 清华学生论动保1:幼虎栓绳拍照评论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417 次阅读|15 个评论
走过看过之裕廊鸟园
热度 2 zhangt10 2013-5-3 06:43
新加坡的裕廊鸟园(Jurong Bird Park) 号称有世界第一多的鸟,第二多的鸟类。2010年底陪老妈去溜达了一圈,卡片机拍的,质量比较的一般般。。。 就算抛砖噢。 并且没做笔记,也欢迎各位鸟类专家鉴别咯。。 1。加勒比海火烈鸟? 2 企鹅。。 3. 您长得可有点丑吖。。 4 5 6。排排坐 7看啥看?! 8。。以食为天 8 够平易近人吧。。 9。威廉王子他媳妇的时装是不是被您启发的? 10。鸟类里的名角儿 11。热带风情 12 可怜的孩子。。。
个人分类: 东游西逛|1879 次阅读|17 个评论
[转载]扑杀所有的禽鸟?!——重演的一幕
热度 1 罗非 2013-4-6 22:12
刚刚看到新闻,说上海“扑杀 3 个市场的所有禽鸟”。 http://news.sina.com.cn/c/2013-04-06/083026743888.shtml 看来,这次 H7N9 又一次给人们带来了恐慌。同样的,北京市也进入“防控应急状态”。 http://news.sina.com.cn/c/2013-04-06/153926745769.shtml 看到这些消息,我忽然想起了 2005 年,过去的那个鸡年。那一年中,无数禽鸟因为人类的疫情而死于非命。翌年元旦,网上就流传了这样一曲很感人的歌:我不想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M4NzU3NTYw.html 然而,时隔八年,同样的一幕又再次上演。当年同情飞禽们的人类,今天再一次露出了锋利的爪牙,开始向这些为人类不停地无私奉献肉和蛋的物种开刀了…… 不禁想起,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比人类更高等的动物,哪天发现它们有可能会发作“人流感”,它们是不是也会大举向人类举起屠刀呢?这样想想的话,人类现在这种“人本”的做法,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站得住脚吧。 或许大家会说,难道我们就坐等被传染?问题是,你杀光了世界上所有的飞鸟之后,这个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吗?或许大家还想象不出来。但只要看看,砍光世界上一部分原生森林所带来的后果有多大,你就可以预料了。森林不过是一批不会动的东西,但飞鸟可不同,这可是生物圈当中非常具有活力的一部分。你真的敢灭绝所有飞鸟而不顾后果吗? 再说,我们人类自诩为至高生物,难道不能开动脑筋,找出杀鸡以外的预防感冒的办法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还要医学有什么用呢?大家只需要人人准备一把刀,鸡瘟杀鸡,猪瘟杀猪,牛瘟杀牛……。直到最后世界上只有人类一种生物的时候…… 希望到时候,不会爆发人瘟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37 次阅读|1 个评论
校园鸟类探索:红尾水鸲
热度 12 mimu 2013-1-10 23:29
校园鸟类探索:红尾水鸲
前几天武汉阴冷,雨夹雪的天气让人很不舒服,科学院武汉分院前几年又取消了集中供暖,室内也是又冷又潮,相比北方,武汉的冬天更是难熬。 可是生活还得继续。下雪的时候,也是拍片子的好时候,尤其是对喜欢拍鸟的人来说,可以距离更接近些。于是某日,利用中午的时间,到武大半侧山附近的一个小沟边去看了看。这个小角落是一个不错的观鸟点,曾经有多种不错的鸟种出现过,其中就有红尾水鸲。令我高兴的是,这次果然看到了一只红尾水鸲依然活动在这块区域。 撑一把小雨伞,独自坐在石阶上,附近没有人来来往往,眼前只有雪花在静静地飘落,听着清脆的叫声破空而来,颇有子牙垂钓的感觉,心平和了,反而感觉不到有多么寒冷。呵呵,看来这是自然赋予我以正能量了,湮灭了对集中供暖妄想带来的彻寒。 红尾水鸲本是一种生活在山溪边的水鸟,出现在武大校园很是难得。前年春节期间在武大出现时,曾经引起轰动,一时间数十门长枪短炮天天在此地聚会。除此以外,武汉市内只有龟山偶有记录。去年冬天没有记录到,没想到今年冬天“他”又来武大了,猜想应该还是同一只吧,看来是将武大当做冬候地了。怎么样,这个哥哥够帅的吧? 红尾水鸲(Plumbeous Water-Redstart,学名 Rhyacornis fuliginosus )是鸫亚科水鸲属的成员,在台湾也叫铅色水鸫,但是和内地是不同的亚种,台湾亚种是affinis,雌鸟尾部白色区域明显较少;内陆是指名亚种fuliginosa。 红尾水鸲雌雄异色。雄鸟的尾巴是砖红色的,没有杂色块,停歇时常常摆动炫耀,身体却是天鹅绒一样的暗蓝色,非常漂亮: 雌鸟则不同,上体灰褐色,身上布满鳞状斑,颇为优雅。遗憾的是,虽然听到上面那只雄鸟呼朋引伴的声音,但是没有时间守候,没有武大看到雌鸟。不过我在鄂西北的一个小河边拍到过雌鸟和小鸟,时间大概是五一前后。在某些地段,这种鸟比麻雀易见。 下面是一只在衔草筑巢的妈妈: 再看看漂亮的女儿,白色的茸毛还没有完全褪掉: 再来一组飞行版的,是红尾水鸲在捉河面上的虫子。站在河堤上俯拍的,角度欠理想,对焦也比较困难,很是浪费快门,加上刚下过雨,河水是浑浊的,片子不够唯美,可惜了。平时河水还是相当清澈的。 先看雌鸟的: 再看雄鸟的: 最近在北京的十渡听说也有不少摄友在拍摄这种鸟,有兴趣的北京博友可以择机前去一饱眼福。 台湾1991年曾经发行过一组常见水鸟的邮票,其中就有红尾水鸲: 我的野鸟系列索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631563.html
14981 次阅读|29 个评论
校园鸟类探索:彩鹬
热度 5 mimu 2013-1-5 23:43
校园鸟类探索:彩鹬
彩鹬,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水鸟,因为它的少见,也因为它的美丽。 说彩鹬少见而不是稀少还是有原因的。仅就武汉而言,这几年仅仅在武汉郊区的汤逊湖、龙泉山以及华农等地有过零星记录。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彩鹬是一种 胆小的鸟儿,多在早晨、傍晚和夜间活动, 白天猫在在草丛中,甚至于你走到几米之外,它还是 一动不动地潜伏着,直至觉得太过危险 才突然飞起。彩鹬飞翔的距离并不远,也不太高,给抓拍带来一定的困难,往往才拍到一两张影子就已经落入草丛中了。所以观察和拍摄彩鹬看起来还是需要守候,在了解了它的大致活动范围之后静静地等候,等待它自然起飞后再行拍摄。因为相关观察记录的数据太少,目前还不敢断定彩鹬 在武汉一定为留鸟。查看鸟种记录中心的纪录,彩鹬其实不光在武汉少见,在周边省市也是难得一见,其种群总数量值得研究。考虑到有人在华中农业大学的试验田基地看到过拍过,所以把它们放在我的校园鸟类探索系列里面还是合适的。 彩鹬 色彩艳丽,尤其是白眼圈中的大眼睛,格外吸引人。 鸟类一般都是雄的比雌的漂亮,彩鹬显然是例外,雌鸟要比雄鸟漂亮,个头也要稍微大一些。有意思的是,据说 彩鹬的宝宝出生后也是由爸爸带大,这种母系社会的鸟儿也是较为少见的。 彩鹬共有 2 种:孟加拉彩鹬 ( Rostratula benghalensis ) 和半领彩鹬 ( Nycticryphes semicollaris ) ,在我国分布的是孟加拉彩鹬,半领彩鹬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从体型大小来看,彩鹬( Greater Painted-snipe )有点像沙锥,不过彩鹬是鸻形目 (Charadriiformes) 彩鹬科 (Rostratulidae) 的;沙锥 (snipe) 则是属于鸻形目鹬科 (Scolopacidae) 的鸟类。厦门大学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以彩鹬的细胞色素 b 基因为分子标记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彩鹬和领鹑科、水雉科、鹬科一样,确为鸻形目下的一个单独类群。 遗憾的是,我拍到彩鹬的地方,叫做谭湖,曾经是武汉东湖的一个子湖,现在已经被开发了。尽管这里也是黄胸鹀、中华攀雀等罕见鸟种的栖息地,尽管这里曾属于大东湖风景区的范畴。这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GDP的开发方式,真是让人愤慨,可惜开发商政治后台很硬,武汉不少民间组织先后多次抗议都无功而返。前几年,中国人刚让白鳍豚灭绝;现在,又继续将一个又一个的鸟种从易见逼为少见、从少见逼为濒危。前几年媒体曾报道了台湾有一位叫 余远猛的退休物理老师,十四年持续观察记录 彩鹬,被世人引为美谈;让我们在向他致敬的同时,也鄙视一下某些国人的短视行为吧! 台湾、香港都发行过彩鹬的邮品,看看香港的官方极限片吧,是很漂亮的一对彩鹬哟: 我的野鸟系列索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631563.html
8219 次阅读|10 个评论
鸟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笔记I
bingansuan 2013-1-4 23:46
鸟类是这个星球上最神奇的物种之一,不说大自然中目光所及的鸟类,从风靡世界的卡通人物唐老鸭到电影里约大冒险里的金刚鹦鹉便可见一斑。连"愤怒的小鸟"这款游戏,游戏开发商Rivio公司也正在打造其电影版。 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旺盛的新陈代谢和飞行运动是鸟类与其它动物显著不同的特征。其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目前全世界记录到的鸟类有9700多种,分为3个总目(平胸总目、企鹅总目、突胸总目),约28个目,其中雀形目就包括5000种以上的种类。中国现有鸟类1332种(2261种及亚种),隶属于24目101科429属,其中105种为特有种。(来自百科,不一定准确) 鸟类漂亮的身躯后,藏着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 古鸟类研究主要关注三大起源问题,即鸟类起源、飞行起源、羽毛起源。这些原本在学界存在巨大争议的问题,随着在中国大地上一些关键恐龙化石的相继发掘,从而为争端的解决提供了一些核心证据,也使得中国跻身于该领域强者之列。 鸟类的系统分类研究。早期主要借助于形态学分类,后来逐渐引入了分子生物学手段,借助部分细胞核和/或线粒体基因序列来进行系统分类研究。 鸟类行为,栖息地及环境适应研究。鸟类求偶行为,繁殖行为、取食行为、社群行为等等,皆是鸟类适应环境的结果。以鸟类鸣叫为例,雀形目鸟类的鸣叫,如同婴儿学语一般,也是后天习得,故而鸟类鸣啭控制系统已成为人们研究神经系统与学习、行为和发育关系的重要模型。 当然如果要说起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鸟类研究,可能便是家禽的驯化与育种,以及禽流感H5N1了。 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兴起后,鸟类研究也迅速进入了该领域。 第一个被破译全基因组序列的鸟类是鸡形目/雉科/原鸡属下的红原鸡(现代鸡的祖先),其为揭示脊椎动物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2004,Nature,Sequence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hicken genome provide unique perspectives on vertebrate evolution)。 时隔六年之后,雀形目/文鸟科/梅花雀属下的斑胸草雀基因组破译(2010,Nature, The genome of a songbird);同年,鸡形目/吐绶鸡科/吐绶鸡属下火鸡基因组破译(2010,PLoS Biology,Multi-Platform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of the Domestic Turkey (Meleagris gallopavo): GenomeAssembly and Analysis)。2012年,雀形目/鹀科/地雀属下达尔文雀基因组破译(http://gigadb.org/darwins-finch/),同年,雀形目/鹟科/姬鹟属下白领姬鹟基因组破译(2012,Nature,The genomic landscape of species divergence in Ficedula flycatchers)。目前,暂时雀形目处于破译优势地位,难道是因为其叫声婉转之故?更易博得研究人员“另眼相待”? 在鸟类基因组学研究中,Avian Genomes(http://aviangenomes.org/)是个不错的网站,其主旨是打造鸟类基因组学研究平台,但不知何故,更新很慢。随着越来越多鸟类, 尤其是处于进化关键地位的鸟类 基因组破译,依靠全基因组序列,构建整个鸟类进化树的目标将会变得越来越近。同时,更多鸟类基因组学数据的积累,将会产生下一个“鸟类大爆发”,新的发现(理论)呼之欲出。
个人分类: 鸟类|6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鸟类探索:白鹡鸰
热度 15 mimu 2012-12-12 12:16
校园鸟类探索:白鹡鸰
白鹡鸰是各高校比较常见的一种小鸟,可以算是校园十大常见鸟之一。这种鸟喜欢在浅水边活动,在离水源较近的草坪上也比较容易看到,不仅高校常见,各公园、小区也常常可以看到。 白鹡鸰长约16-20厘米,通体黑白灰相间,身体纤小轻盈,线条简洁明快,易于识别。不过,白鹡鸰在我国一共有4个亚种,想把它们一一区分开来可没那么容易。我只在本地拍过其中的2个亚种。鹡鸰属还有一个黑背鹡鸰,和白鹡鸰很像,不太好区分,也有3个亚种;黑背鹡鸰常当做白鹡鸰亚种。 先看看有黑色贯眼纹的亚种:白鹡鸰灰背眼纹亚种(学名: Motacilla alba ocularis ) 没有黑色贯眼纹的白脸东北亚种 baicalensis : 亚成鸟: 黑背鹡鸰中,普通亚种 leucopsis 各省都有。 白鹡鸰是雀形目鹡鸰科鹡鸰属的鸟类,这个属的成员还有山鹡鸰、灰鹡鸰、黄鹡鸰、黄头鹡鸰等,湖北也可以看到,但是数量要少一些。 白鹡鸰的动作行为很有特点。诗经朱公迁疏义云:“鹡鸰,飞则鸣,行则摇”,准确而又简洁地描绘出白鹡鸰的行动特征。白鹡鸰飞行速度很快,成波浪式向上飞的时候,常常连声鸣叫,鸣声尖锐清脆,声音好像“鹡鸰、鹡鸰”,“鹡鸰”这两个字就是对它们鸣叫声音的描述。为了便于交流,很多网友会将其写为“白JL”。在地上的时候,白鹡鸰几乎是在不停地走动,走路时尾部经常上下左右做有规律的摆动。这种飞鸣行摇,互相联系的特性,常被古代人视为兄弟友悌的象征。“诗*小雅*常棣”中既有“鹡鸰在原,兄弟急难”一语,后即以“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爱之情。据称唐诗中有30多首诗提到了鹡鸰,多与兄弟之情相关。 如此美丽的白鹡鸰自然也少不了入画。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的成熟和鼎盛时期, 工笔花鸟画达到颠峰水平,从而可以较为准确的辨认出画中鸟儿的种类。五代的黄筌珍禽图也很有名: 故宫馆藏宋代花鸟画册页中收有佚名 《鹡鸰枯荷图》,画中 荷叶翻卷残破,叶面满布虫蚀,而 鹡鸰双爪紧握荷茎,扭颈俯视,画面 疏密有致,动静结合,实乃高手之作。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拍拍看自己校园里面的白鹡鸰,看看是否不同的亚种呢? 我的野鸟系列索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631563.html
19951 次阅读|34 个评论
翡翠湖的白鹡鸰
热度 1 huailu49 2012-11-29 11:39
翡翠湖的白鹡鸰
记得,还是在张叔勇老师的指点下,认识了白鹡鸰。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2567 次阅读|2 个评论
“恐龙灭绝”的说法不对?
热度 6 book 2012-9-23 08:30
“恐龙灭绝”的说法不对?
1 鸟类由恐龙演化而来 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里,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最古老的鸟类,也就是鸟类的祖先。但这一结论在 2011 年被修订:始祖鸟属于恐龙,而非严格意义上的鸟类。目前科学界认为鸟类由恐龙演化而来。 徐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我们研究的结论( Nature 文章 )是始祖鸟不处在鸟类支系上,严格地说不属于鸟类。它属于恐爪龙类,代表一种原始的恐爪龙类。 徐星:在我国内蒙古宁城发现的胡氏耀龙、树息龙就是带有翅膀的恐龙化石,它们的年代要比始祖鸟更早,距今 1.6 亿― 1.7 亿年,而且基于形态学的科学分析,我们把它们置于鸟类支系的最早阶段,可以说代表已知最原始的鸟。 徐星:目前的研究可以肯定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为了鸟类。最早的恐龙出现在大约 2.3 亿年前,随后不断地产生不同的分支,向不同方向演化。有些演化为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大的陆地动物,像有些蜥脚类恐龙体长达到几十米,体重近百吨 ; 有些演化为形态奇特的植食者,像鸭嘴龙类和角龙类。其中一个支系在不断地分化过程中,大约在 1.6 亿― 1.7 亿年前演化出鸟类。这样一个过程的重建仅仅凭借几个化石、几个物种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地发现更多的化石,更多的似鸟恐龙和早期鸟类,我们才能精确地重建演化树,复原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 (徐星文字引自: http://www.ivpp.cas.cn/kxcb/kpdt/201108/t20110819_3323971.html ) 2 恐龙并没有灭绝?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季强认为 ,鸟类起源于小型食肉性恐龙,因此应撤销“鸟纲”,把鸟类和恐龙一起归入“恐龙纲”。(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3/261299.shtm ) 科学界认为鸟类起源于恐龙,如徐星所说“(恐龙)一个支系在不断地分化过程中,大约在 1.6 亿― 1.7 亿年前演化出鸟类”,那么从系统演化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说鸟类是恐龙,正如季强的看法。如果分类学上最终会将鸟类并入所谓的“恐龙纲”,我们就更能理直气壮地说鸟类是恐龙了。 所以,我们身边的鸟类全部是现存的恐龙直系后裔。在这种认识下,恐龙其实并没有灭绝?恐龙专家及有名的科普作家 Dave Hone 认为 ,“当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谈论恐龙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指的是除鸟类外已灭绝的恐龙”。他认为在科学传播中说“恐龙灭绝”是不确切的,而应该说“鸟类之外的恐龙灭绝了”。 那么,我们身边其实充满了到处飞的,形态、大小、颜色、行为各异的恐龙?看看下面几只恐龙复原图,是不是很像鸟。 Anchiornis huxleyi ; http://english.ivpp.cas.cn/rs/ma/201003/t20100323_52071.html Haplocheirus sollers ; http://www.ivpp.ac.cn/xwdt/tpxw/201001/t20100129_2738152.html Xiaotingia zhengiis ; http://www.ivpp.cas.cn/xwdt/tpxw/201107/t20110728_3316851.html
个人分类: 进化漫谈|6302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中国古诗词中的鸟类学——写在鸟类学开讲之后
热度 12 woodenson 2012-3-31 16:09
昨天,鸟类学正式开讲。出于本身研究工作的性质,我并不很愿意开设这门课程。不过既然有不少学生选修,我也乐得再自我修炼提升一下。在准备第一次课中国鸟类学简史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尽管没有系统的鸟类学研究,但关于鸟类的文化却是绵延不绝,除了诸多久远的传说、著名的画作之外,诗词也蕴含了大量的鸟类学知识,这里,我也就着第一堂课的余温,摘其一二例举于此。 诗经 春秋时代的《诗经》(距今约 3000 年),不仅广泛地反映西周前、后期和春秋前期的社会面貌,而且确认鸟类有 35 种,其中有水禽、猛禽、攀禽和鸣禽。我列举其二,并加以解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句话或许是《诗经》中最著名的诗句,歌颂了周文王与洽川美女太姒之间的纯真爱情。‘关关’鸣叫的雎鸠, 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是好男儿的好配偶。什么是‘雎鸠’,‘雎’据说古代的一种鱼鹰,而‘鸠’按照现代鸟类学的解释,应该是鸽形目的典型代表。而两个字结合起来,查过相关古代的解释,应该还是鱼鹰。从现代鸟类学的理解而言,鱼鹰应该就是鹗,某些地方也可能是指鸬鹚,这两类虽然靠近水岸生活,但总觉得不合意境。毕竟,歌颂的是爱情,用不甚靓丽的鸬鹚不合适;而鹗作为猛禽,更多是盘旋于水面之上或者停歇于水边树上,用‘在河之洲’来形容,感觉也不甚合理。 那么会是哪种水鸟呢?我们都知道水鸟包括游禽和涉禽,而涉禽中的鸻形目鸟类很多都是一雌多雄,况且鸻形目鸟类相貌平平,必然不是歌咏的对象;涉禽中的大型种类,如鹭类,又多在树上营巢,也很少一夫一妻的聚集在在河边一起活动,因此,应该也不会是鹭。那么据此推断应该就是雁鸭类,雁鸭类多一夫一妻,喜欢在开阔的平静水面活动。 ‘ 关关 ’ 是指鸟类出的声音,那么什么鸟发出的声音是 ‘ 关关 ’ 呢?关关,单音节的重复,而且似乎也缺乏足够的高昂,所以我推测,这里的 ‘ 关关 ’ 可能是 ‘ 呱呱 ’ 的发音,也就是鸭类而不是雁类。 那么会是哪种鸭类呢?潜鸭类以及小型的绿翅鸭类通常都无声或声音尖细,明显不是 ‘ 呱呱 ’ 的声音,而且古人识鸟的水平应该有限,能够分辨的估计只是常见的几种,那么应该就集中在绿头鸭、斑嘴鸭,以及古人常常崇羡的鸳鸯上。先说鸳鸯,鸳鸯一般都比较安静,即便出声,也是短脆的哨音,因此应该可以排除。至此,我的推论就是,雉鸠应该就是绿头鸭或者斑嘴鸭之一。这两种都是常见种,也是我们家鸭的祖先,雌性的叫声也颇有 ‘ 呱呱 ’ 的意味。当然,具体是哪种,估计还得结合此诗的背景如地点、时间等来分析了。 黄鸟黄鸟,无集于 穀 ,无啄我粟 这句话出自《小雅 * 黄鸟》, ‘ 黄鸟呀黄鸟,不要聚集在楮树上,不要啄我的小米 ’ ,反映的是流落异乡的人,备受欺凌,渴望早日回家的情境。这里的黄鸟是哪种鸟呢?既然都说了是 ‘ 黄鸟 ’ ,自然是黄色的鸟,因此,有人认为,应该是黄鹂,在我国分布最广最常见的就是黑枕黄鹂了。 然而,我觉得并非黄鹂。因为黄鹂为食虫鸟,主要食物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而并非谷物,如诗中的小米。诗中还有另外两句, ‘ 无啄我粱 ’ 、 ‘ 无啄我黍 ’ ,说的皆是谷物,因此,这里的黄鸟必然不是黄鹂。 那么体色是黄色,停歇在树上,又以谷物为主要食物的鸟是哪种呢?这个基本就没有悬念,非黄雀莫属了。黄雀, 生活于山林、丘陵和平原地带,以多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兼主食赤杨、桦木、榆树、松树、及裸子植物的果实、种子及嫩芽,也吃作物和蓟草、中葵、茵草等杂草种子以及少量昆虫。 说到古诗,自然少不得唐诗。而唐诗数量甚巨,据不完全统计,有接近 50000 首,其中涉及鸟类的也相当多。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郭耕老师曾经翻阅一万多首唐诗,其中有 500 多首均涉及鸟类,他精选其中 300 首,出版了《鸟语唐诗三百首》,由此可见,鸟类也是唐朝诗人歌咏的重要对象。下面,我就按照各大类群,分别择一讲讲。 游禽:鸳鸯 长安古意 卢照邻 …… 借问吹萧向紫烟, 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 卢照邻的这首诗,描绘了古长安的种种繁华景象,其中 “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 更是成为歌颂忠贞爱情的名句。如果能够像比目一样永不分离,即使死又如何;如果能够像鸳鸯一样厮守一生,即使让我做神仙也不愿意。诗人的比喻是好的,但其实鸳鸯并不忠贞。现代的研究显示,单配制鸟类中的 85% 以上都存在婚外交配,也就是多数都存在 ‘ 二奶 ’‘ 二爷 ’ 或者 ‘ 三奶 ’‘ 三爷 ’ 的情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鸳鸯的喜爱,即便只是作为一个符号,鸳鸯也给我们的文化增添了诸多色彩。 涉禽:丹顶鹤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宵。 丹顶鹤,应该是我们中华文化中最知名的一个物种。诗中有,词中有,传说有,神话也有,清朝的九品官服中,丹顶鹤也高居一品。刘禹锡在《秋词》中,抒发了自己对秋日的喜爱,丹顶鹤直飞云上,诗人的情怀也跟着丹顶鹤飞入云霄。从这里,我们甚至还能推测出诗人当时的一些背景。既然是秋日,自然是丹顶鹤从东北迁往南方越冬的途中,也就是 10 月到 11 月。按照目前已知丹顶鹤的迁徙路线,我国丹顶鹤主要是沿扎龙、盘锦、黄河三角洲再到盐城。当然,古代应该还包括长江中下游的鄱阳湖、石臼湖等地。因此,诗人的写这首诗的地点应该是在长江中下游,时间应该在 11 月左右。 猛禽:鹰 放鹰 白居易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白居易的这首诗,应该是借训鹰来隐喻君王治国之道。训鹰的关键在于控制它的饥饱,不能让它长期饱食,那样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也不能让它长期饥饿,那样就没有任何搏击的力量了。圣贤的君主,对于文臣武将的管理,也应该如此。我对猛禽不甚熟悉,不过按照诗中第一句 ‘ 草枯雉兔肥 ’ 来看,这里的鹰应该不会是小型的隼类,估计至少应该是猎隼、苍鹰之类的了。 陆禽:白鹇 黄山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 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 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 刷毛琪树间。 …… 我国是世界雉类分布的中心,红腹锦鸡、白鹇等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诗中李白对白鹇的描述,颇为贴切。白鹇的白,白雪看了都自惭形秽。以水为镜,以树为梳,多美妙的神仙生活。只记得 2003 年在武夷山九曲溪顺流而下进行鸟类调查,看到岸边闲庭信步的白鹇,颇让人艳羡不已,得如此鸟,夫复何求,这其实就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可惜,浮躁的社会,浅薄的追求,让我们过着越加窒息的生活。 攀禽:戴胜 题戴胜 贾岛 星点花冠道士衣, 紫阳宫女化身飞。 能传上界春消息, 若到蓬山莫叙归。 戴胜,也是诗词中常见的鸟。贾岛诗中赋予了戴胜春之使者的称号。是啊,春天一到,就看到戴胜在草地上左啄啄,右挖挖,快快乐乐的找食吃。只可惜,戴胜的窝实在太臭,实在对不住他这身修行道士的行头。 鸣禽:乌鸦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是一首名诗,月亮、乌鸦、枫树、渔火,诗歌从很细小的景色入手,绘制了一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在此诗中,乌鸦只是作为一个中性描绘的对象,而更多的情况下,乌鸦常被看做不祥之鸟。虽然也有人给他平反,而且现代生物学已经证明乌鸦聪明到可以学人语、用工具,但它为人厌烦的形象仍旧深入人心。这也不奇怪,他们聪明到白天出城觅食,夜晚归来停宿中南海,并随地排泄,是以国家领导的地盘,你都敢放肆,‘领导不喜欢,百姓自然也不喜欢’。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5816 次阅读|32 个评论
城市,让鸟儿更聪明
热度 1 gongshiliang 2011-8-20 17:38
城市,让鸟儿更聪明 作者:唐若水( 原文题: “ 城里鸟 ” 更聪明 ) 瑞典尤普撒拉大学的鸟类学家最近对瑞典和法国城乡的 82 种常见鸟类做了专题调查,结果证实:长期生活在城市的鸟儿比长期生活在乡下或野外的鸟儿往往要聪明得多,而且即便是在同一种鸟内相比也是如此。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城市环境相对来说比较 “ 复杂 ” ,觅食、栖息方法和方式随之也往往更为多样化,可能遭遇到的威胁可能也更为多变,于是为了适应城市生活并更好更安全地生存下去, “ 城里鸟 ” 的大脑渐渐变得越来越发达。 专家们还发现,脑袋越 “ 大 ” 的鸟儿越聪明,也越能适应不同的食物源和栖息地,以及城市生活的种种变化。不过这里说的 “ 大 ” 并不是指大脑的绝对重量,而是指大脑与身体的重量之比。一般来说,脑袋较 “ 大 ” 的鸟儿如大山雀、蓝山雀、麻雀、白头翁、喜鹊、乌鸦、鹪鹩等,往往喜欢在城市定居,因为它们往往有足够的 “ 智力 ” 轻松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城市生活;而脑袋相对较 “ 小 ” 的鸟儿如啄木鸟、白头莺、黄鹂、杜鹃等,则往往避免在城市生活,似乎也有一种 “ 自知之明 ” ?还有一些鸟种如麻雀,在城里生活的就是家雀,在山里生活的就是野雀,却可能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而使得大脑重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差别,尽管这种差别可能十分 “ 细微 ” 。 有意思的是,同样生活在城里,即便是同一种鸟,笼鸟和非笼鸟的智商也有差别:后者一般都要比前者聪明些。原因很简单:由于笼鸟长期生活在 “ 饭来张口 ” 的安逸环境中,既无天敌的威胁,又无对手的竞争,长此下去,随着大脑的越来越懒惰,大脑功能也越来越退化。 专家们最近甚至推出了一份 “ 鸟类智商排名表 ” ,名列靠前的如乌鸦、喜鹊、麻雀等大多在城里生活,脑袋也较 “ 大 ” ;名列最靠后的有山鹑、北美鹑、鸸鹋等,基本栖息在野外,脑袋也明显比较 “ 小 ” 。唯一的例外是鹦鹉 —— 看上去头颅十分庞大,而且善于模仿人类说话,由此总是给人一种聪明绝顶的感觉。但事实上鹦鹉的智商并不太高,在鸟类中只能排在中间偏后的位置。 那么,城里鸟究竟有多聪明呢?科学家们搜集到的极端例子包括: 日本大阪的乌鸦善于 “ 借力 ” 人类:它们常常将自己无法咬开的坚果放在十字路口上,然后躲在一边,静静观望经过的车辆替它们将坚果壳压碎,待发现 “ 大功告成 ” 时,甚至还会利用红绿灯和人行横道等交通规则,前去安全地享受美食。 英国伦敦的家雀善于向市民学习:当送奶员将鲜奶放在订户门前时,这些爱叽叽喳喳的小鸟们通过对市民喝奶的仔细观察,竟然学会用喙啄开牛奶瓶上薄薄的金属箔,在主人取奶前 “ 先喝为快 ” ! 津巴布韦哈默城里的秃鹰甚至能通过观察郊外地雷区周围不同颜色的栅栏发现哪里是雷区,然后便站在远远的大树上幸灾乐祸地等待其他倒霉的动物不小心闯入雷区送上小命。自然,那些被地雷炸飞的 “ 炸野兔 ” 、 “ 炸羚羊 ” 便成为秃鹰们的佳肴!
个人分类: 资源环境|3543 次阅读|1 个评论
入行以来收到的最快最好最爽的审稿意见
热度 6 woodenson 2011-8-10 22:54
上午还在为一篇稿子被拒而难过,晚上就收到了另一个杂志的接受函。这篇稿子一周前投出,今天上午给了编号,下午主编就给了无需修改即可接受的意见,这是我入行以来,接受最快、最完美的审稿意见。爽,晒晒! Dear Dr. Zhongqiu Li, I am pleased to confirm that your paper "……" has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 I am at a conference in the UK and colleague of mine who is a specialist in habit issues (in Europe not China but that is no relevant) kindly looked at the paper. He thought the work was solid but needed a little editing. I have done the latter to tighten it and to get it into house style. Some references are also gone; they really add nothing to this particular paper. I have now sent it to production where it will be turned into proofs that will be sent directly to you for checking over the next few weeks. Let me say that refereeing normally takes several months at…… and that the process this time should be considered an outlier if you send papers in the future. Thank you for submitting your work to this journal. With kind regards, …… Editor-in-Chief ……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6036 次阅读|11 个评论
这个模特会摆pose吧?
热度 18 zhangyuxiu 2011-7-29 15:26
这个模特会摆pose吧?
昨天下午,看见这个家伙在花园的紫荆树上跳来跳去,网友 frake 介绍它是 红耳鹎 , 红耳鹎 , 一会儿摆出 一个 pose ,一会儿换个姿势,让我从楼上的窗户里伸出相机拍了个够。红耳鹎的动作神态颇 有明星范儿吧? 查了下维基百科,红耳鹎也叫高鸡冠、高冠鸟、高髻冠、黑头公、高髻郎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雀形目、鹎科、鹎属。分布于我国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广西西南部、广东,以及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和中南半岛等地。(又名:红颊鹎)前额至头顶黑色,头顶具高耸的黑色羽冠,眼后下方有一深红色羽簇,形成一红斑;耳羽和颊白色,紧连于红斑下方。后颈、背至尾上覆羽等其余上体棕褐色或土褐色,有的标本具棕红色羽缘,羽毛鲜丽。嗜食果实及其它植物性食物和害虫,对农林业益害参半。 红耳鹎生活在村落、农田附近的树林、灌丛,城镇的公园。性活泼,常呈 10 多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也集成 20-30 多只的大群,有时也见和红臀鹎、黄臀鹎混群活动。整天多数时候都在乔木树冠层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善鸣叫,鸣声轻快悦耳,有似 ’ 布匹 - 布匹 - 布匹 ’ 或 ’ 威 - 踢 - 哇 ’ 声音。通常一边跳跃活动觅食,一边鸣叫。 红耳鹎具有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见啄食树木和灌木种子、果实、花和草子。尤其是榕树、棠李、石楠、蓝靛等树木和灌木果实。动物性食物主要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用嘴在树枝间啄食,有时也在飞行中捕捉飞虫。喜欢结群活动。 3-8 月在树上筑巢繁殖。因有高耸的冠羽,俗称 “ 高髻冠 ” 。广东一带常被作为观赏鸟饲养。
5471 次阅读|58 个评论
不同种类的动物有共同的身体语言吗?
热度 11 SmileyCat 2011-5-28 15:41
不同种类的动物有共同的身体语言吗?
在上一篇“ 唱情歌的大雁 ”里,所有回答我问的问题的博友都从那两只大雁的行为举止上猜对了谁是哥哥,谁是妹妹。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同种的动物,包括人类,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很大一部分是靠身体语言。 据说,人类之间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有超过60%的信息交流是通过身体语言,30%通过语调,只有7%是通过语言。那么,在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身体语言呢? 虽然不懂动物的语言,人能通过观察动物之间的互动而了解它们的社会。当猫对着狗呲牙咧嘴的时候,狗一定明白他要是招惹对方肯定会有麻烦。保护着孩子的公雁常常会冲着其他靠近它的孩子的动物,比如鸭子,狗,或人类弓起背来,怒气冲冲地伸着他的长脖子。不同种类的动物语言不通,看来必须要靠身体语言来打交道。 小时候,家里养过一只极其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猫。他非常会察言观色,能感知主人的情绪。比如,他会在人高兴的时候跟你玩藏猫猫,或者故意干点儿小坏事引起人的注意,以达到它的目的(比如要吃的)。可当你忙着什么,或情绪不好的时候,它会很知趣儿地乖乖地待在一旁。我曾经好奇它是不是通过听人说话的语调来判断人的情绪,就在它捣蛋的时候故意装出很凶的样子冲它吼。可是他却总能很聪明地判断出我什么时候是真的生气了,什么时候是逗它玩儿。所以我猜它多半儿能从我的身体语言里判断出来。 好啦,现在就来个小测试,看看谁能猜出这两只鸟儿在说什么? 先来介绍一下男女主人公。它们是生活在从墨西哥到巴西的中南美地带的Honeycreeper(抱歉,不知道中文应该怎么称呼。请狗狗当翻译,连在一起的两个词儿他不认识,分开来居然译成了“亲爱的爬山虎”,笑翻了我)。它们像蜂鸟一样喜欢吃植物的花蜜,可是它们也吃谷物。它们的体型比蜂鸟大,比麻雀小。 这位留着小平头,戴着墨镜的酷酷的帅哥儿,是我们的男主人公。就叫他小酷吧。 这位一身典雅的翠绿的淑女,就是我们的女主人公,暂且称她小翠吧。 有一天,在Florida蝴蝶世界的热带雨林里,小酷遇到了小翠。 这事儿,也正好被肩扛小炮的我遇到,记录下来它们邂逅的情景。先放一张照片,猜猜它们在说什么?这故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5584 次阅读|16 个评论
鸡鸭鹅能感染狂犬病吗?
热度 7 yanjx45 2011-3-20 12:14
d0532 2011-3-18 16:43 请问严老师,鸡鸭鹅能感染狂犬病吗?只是哺乳动物才感染狂犬病吗? 博主回复 (2011-3-18 13:32) : 美国 CDC (疾病控制中心)网站有明确的说明: What animals can get rabies?   Rabies can affect all mammals. Birds, fish, insects, lizards, snakes and turtles never get rabies.   哪些动物可患狂犬病?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患狂犬病。 鸟类 、 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从来不会患狂犬病 。 谢谢严老师的回答。请问严老师:鸡鸭鹅属于鸟类吗?鸡鸭鹅会感染狂犬病吗? 博主回复 (2011-3-19 18:19) : 鸡鸭鹅当然属于鸟类。鸡鸭鹅不会患狂犬病,因而也不可能成为传染源。 你的误解可能与网上的各种荒谬的传言有关。 即使是官方正式发布的信息,包括国家级新闻媒体中的“专家答记者问”,有时也会有“跨行业的专家”在那里对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发表想当然的议论。 例如 2006 年 10 月,当时的国家首席兽医师、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答记者问中居然称“鸡、鸭、鹅、孔雀等也可以感染狂犬病,但疾病的发展过程较慢,通常呈麻痹型。”   禽类能感染狂犬病?!事实上狂犬病毒只能感染哺乳动物,从来不能感染禽类。   上述背离常识的“新观点”当即使所有的媒体记者都感到惊异不已。但由于此言出自“国家首席兽医师兼农业部兽医局局长”之口,于是誰也不敢怀疑此事的真伪,而是将它当成应向广大群众进行启蒙的最新知识。这次答记者问的记录立即被多家报纸和其他媒体争相转载,在网上 ( 包括 CCTV 的网站 ) 被转贴了无数次,并被冠上了醒目的大标题:“鸡鸭鹅也可感染狂犬病” 。  (某些记者可能有喜欢添油加醋和制造轰动效应的职业本能。) 奇怪的是,多年来几乎无人对此提出异议。这也是中国整个科普水平低下的一个典型例证。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31874 次阅读|11 个评论
骨顶鸡
热度 6 SmileyCat 2011-1-15 00:29
骨顶鸡(white beak duck)在冬天是这个湖的主人。它们全身乌黑,长得很像经过了造物主精心打扮过的乌鸦:它们有一个显眼的白喙,一双明亮的红眼睛,一副亮绿色的鲜艳的腿。 它们喜欢聚在一起动作一致地统一行动,一会儿在水里悠悠然地游泳,一会儿聚在岸上吃草。它们的招牌姿态是努力地伸着脖子,好奇地向前探寻的样子,憨憨地,好像总是在问:“怎么回事儿?” 补:它们一定不是乌鸦的近亲,也许应算鸭子的表亲?因为它们的脚上有蹼,喜欢游泳。可是它们的嘴又不像鸭子。谢谢二楼的信息,查了一下,它的学名应该叫骨顶鸡。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229464 次阅读|15 个评论
夜鹭
SmileyCat 2010-12-27 10:33
虽然给这一篇的题名为灰鹭,可我并不确定这种美丽的鸟属于鹭的哪一种。夏天的时候它常常躲在芦苇丛的阴影里捕鱼,很难看清它的面目。这天我在湖边的一棵垂柳上发现了它,正站在一个向阳的枝上晒太阳。我赶紧悄悄靠近,用长镜头抓了几张。原来它有宝石一般的红眼睛,后脑勺儿上还有两根细长的白色飘带一般的长羽毛。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3315 次阅读|4 个评论
灰鹳
SmileyCat 2010-12-23 00:55
  在这个公园散步,时常会碰到这只灰鹳。它的家大概就在公园里。它像一个孤独但悠然的隐士,安静地在公园的各个角落散步。它的体形硕大,站在地上有一米多高,并且不怕人。它的灰色羽毛同周围的环境混合得很好,让人不易发现。   它好像永远是这副深沉凝重的表情,好像总是在凝视和思考着遥远的未来。有一次,我走到树底下的一张野餐桌边想休息一下,猛然看见它像一尊雕像似地站在离我一米远的桌上凝视远方,吓了我一大跳。还有一次,我看见它站在一群正忙着低头吃草的大雁中间,扬着它的长脖子,瞪着一双哲学家似的深邃的眼睛凝视远方。从没见过它象白鹭和苍鹭那样在湖边忙着找吃的,难道它不食人间烟火吗? 好,为了看清它的面目,再补一张大头照吧。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11200 次阅读|3 个评论
聪明的渔翁
SmileyCat 2010-12-19 07:32
Snowy Egret (雪苍鹭)是在浅水里捕鱼的涉禽。观察他们捕食挺有趣的,不过需要一点耐心和运气。在公园里秋色正浓的那些日子,我散步时常带着相机。有一天,正好碰见一只雪苍鹭站在小溪里专心地捕鱼。 很有趣的是它好像在耍一点小小的花招引诱鱼儿游过来。它用一只脚站在水里,另外一只脚在水面上轻轻拨弄,在平静的水面上弄出一圈又一圈儿的涟漪,大概是在骗鱼儿这里有一只落水的小虫子在挣扎吧?看来这办法挺有效,不一会儿,就有一条小鱼上当了。 这张看不清它是不是在叼着一根小草棍儿当工具。 低头弄清影--也许它看见涟漪灵机一动 阿哈!计上心来。 嘿嘿,上当了不是。 再接再厉,故伎重演。不知道还有几条傻鱼会赔上小命儿。 上一篇: 雪苍 鹭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4429 次阅读|5 个评论
雪苍鹭
SmileyCat 2010-12-13 14:38
深秋有一段很冷的阴雨的日子,湖面上不知从哪里飞来了十几只雪苍鹭。它们分散在水面的各个角落觅食,时而又会有一两只飞起来在湖面上盘旋,给因为秋色渐远 而显得有几分落寞的公园带来了许多浪漫。这几天我兴高采烈地搬着我的长镜头到处贪婪地拍。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这一群雪苍鹭又突然集体神秘地消失了, 正如它们突然神秘的到来。或许,这个湖只是它们迁徙路上的一个临时落脚点而已。 比起它那总喜欢伸着一个弯弯的长脖子傻傻地盯着猎物的表兄大白苍鹭来,披着松散的白色羽毛的雪苍鹭(Snowy egret)倒是很有几分仙风道骨。 雪苍鹭的体形较小,有黑色的尖尖的嘴,和黑色的细长的腿。它们的爪子是鲜艳的明黄色,就好像是戴了一幅卡通版的手套。看来造物主在设计雪苍鹭的造型上的确是费了些心思的:在它们的嘴和脸的交界处也细心地染了一段明黄,正好跟它们的黄手套相互呼应。 它们看来像是松散地群居:如果某天运气好,在湖上能看到它们的话,就会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好几只,分散在不同的地段儿,各守一方找鱼吃。可能是它们捕鱼的方式让他们不能都挤在一块儿,那样互相干扰,大家都得饿着。 降落的一瞬间 标准像 一只正十分专注地盯着石缝的雪苍鹭 在石头上灵活地跳来跳去找吃的 这张还是专注觅食的工作照。它能把整个脖子都缩进羽毛里,那样子就像一只圆球上直接长了眼睛和一个尖尖的嘴,让人忍俊不禁。 上一篇: 弯脖子的渔夫:大白苍鹭 下一篇: 聪明 的渔翁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4731 次阅读|4 个评论
在TheGreateDebate.com网站发表了一篇关于性选择的文章
热度 1 lcguang 2010-12-11 07:14
摘要:雄孔雀和雄鸭为什么长成那样? 达尔文说是因为雌鸭的审美趣味选择的结果。但是这趣味怎么来的? 达尔文说这难以解释。 华莱士说, 你这样解释就是在适者生存原理之外增加一条原理--按美选择原理。 这不行。雄鸭那样还是因为对生存有利。 可是旁观者说了: 有利在哪?我们都看不出来。 费希尔说:孔雀羽毛是追求大尾巴形成的泡沫(就像当初年轻人喜欢大喇叭裤)。 《蚂蚁和孔雀》鼓吹的是费希尔的解释, 也没啥创建, 现在作者成权威了。 可是众人还是不解,那鸭子脑袋, 鸳鸯尾巴又是因为什么?没有必然性? 都是偶然的? 我的发现: 原来是因为需求关系选择了孔雀和鸭子的趣味--有这种趣味,孔雀寻求浆果, 鸭子寻求螺蛳的动力更足。后来, 雌孔雀对浆果形状的审美趣味, 鸭子对螺蛳形状的趣味。。。选择了雄性的外表。 就这么简单!看看下面图片, 你能找到更简单的解释? 发表文章: http://www.thegreatdebate.org.uk/ESexualSeln.html 最然只是网络杂志, 但是我相信它会被传到权威们那里去。 我的性选择理论被广泛接受, 只是迟早的问题。
个人分类: 美感,需求和进化|3945 次阅读|1 个评论
弯脖子的渔夫:大白苍鹭
SmileyCat 2010-12-10 15:01
在我常来散步的Vasona湖边有很多鸟儿,其中至少有三种鹭: 大白苍鹭(Great White Egret),灰苍鹭 (Gray Egret),还有体形比较小的雪苍鹭(Snow Egret)。 跟成群的大雁不同,鹭这种鸟儿比较喜欢独来独往,显得有几分神秘。这大概跟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关。他们常常独自躲在水草丛中,像一个耐心的渔夫,静静地等待他的猎物。它们异常警觉和耐心,能在空中看到水里的小鱼,便俯冲而下。或是为了等待捕捉猎物,能一动不动地紧盯着猎物好几分钟。可是一旦旁边有什么轻微的动静打扰了它,它就会毫不犹豫地飘然离去,头也不回。 大白苍鹭的体形最大,站在地上能有半米高。他们最显著的特点是那个弯弯的长脖子,和尖尖长长的橘黄色的嘴。那个长脖子弯得很奇怪,尤其是当他们专心捕鱼的时候,让人总想去给它捋捋直。 悠然自得 捕捉猎物 另外一张工作照 惊鸿一瞥 白云千载空悠悠 下一篇: 雪苍鹭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4410 次阅读|2 个评论
厦门生物多样性会议纪要
woodenson 2010-11-11 11:24
很久之前,就很期望能够去趟厦门,于是,当半年以前得知这次多样性会议在厦门召开时,心里还是相当开心。厦门之行,学术交流是小,休闲是真,呵呵! 11月3日,会议报到;11月4-6日,会议交流。 这里转帖一下大会官方的总结:大会报告15个,设立专题研讨会14个,专题报告200多个,研究生壁报37个,收到论文摘要370篇。会议共有512人注册,600余人参加,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其中,院士5人。 会议开幕式: 十几个专题中,我只说与我密切相关的两个专题:鸟类多样性与保护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鸟类本就是我的研究对象之一,而动物保护的载体就是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专题共有8个报告,内容涉及遗鸥及黄嘴白鹭的遗传多样性、滇池红嘴鸥对人工喂食的反馈、雉类的红外相机监测、扎龙、陕西及连云港的鸟类监测等,我们目前正在对江苏沿海的鸟类进行监测,这次也对连云港鸟类监测做了一个简要汇总。专题里还有一个台湾学者做了鸟类繁殖指数与环境的关系的报告,主要是通过对人工巢箱中集中雀形目小鸟的繁殖指数与自然气候的偶联,来探讨气候变化对鸟类繁殖的影响。自然保护区管理专题大概也是八九个报告,报告人更多的是北林保护区学院的老师。保护区肩负着生物就地保护的重要使命,保护区的管理相当重要。专题的内容涉及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评价体系、保护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区的多样性监测等。北林保护区学院作为一个专门的机构和团队,目前已经活跃在国内的各个平台,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突出的成绩。 保护区管理专题: 鸟类多样性保护专题: 当然,此次参会的另一个目的,是参加planta的塔友聚会。说心里话,自从08年成为普兰塔论坛动物生态版块的斑主,就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普兰塔的一员,看到日益壮大的塔友群体,心里由衷的高兴。这次塔友会,由于之前小规模的组织了南京塔友会,还被推为南京塔友会的会长,实在有些惭愧,但心里确实很感谢论坛,在论坛里,结识了不少同行,很不错。 塔友会: 最后一个目的,也是最重要的,呵呵,游厦门,尽管开完会,只剩下一天半的时间给我们,但够了,下面上图。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3902 次阅读|4 个评论
行为生态学大会之四:澳洲禽兽
woodenson 2010-10-14 13:59
自己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到哪里自然都要多关注下动物,这里就是动物图片汇总,多数都不知名,也实在没空去查书,姑且给大家看看图片吧。 乌鸦啄食鸽子 监狱里看到的,类似于白鹡鸰。 某种斑鸠。 自此以后,多拍摄于perth zoo,某种鹈鹕。 黑翅长脚鹬? 很像夜鹭。 这是在墨尔本,类似于鹩哥的鸟。 凤头斑鸠? 骨顶鸡? 同一地方的红骨顶,但应该不是我们常见的黑水鸡。 象斑嘴鸭,可惜嘴巴上没有黄斑。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6876 次阅读|3 个评论
行为生态学大会之三:大会图片
woodenson 2010-10-14 13:50
行为生态学大会图片汇总之二,大会图片。 行为生态学大会开幕式。 Jens Krause做大会报告,关于社群信息的传递,很棒的报告。 Fernandez-Juricic的报告,也相当精彩,菲尔在鸟类警戒行为方面的研究相当出彩,值得细细品味。 这是一些poster。 这是Festa-Bianchet的报告,关于大角羊几十年种群数据观察得到的结果。Marco是加拿大著名的有蹄类专家。 会议指引牌。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53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普兰塔动物生态群南京聚会
woodenson 2010-9-23 16:38
原帖贴于普兰塔,欢迎访问。 http://www.planta.cn/forum/viewtopic.php?p=154472#154472 最近忙的不行,又是装修,又要照顾家小,还在准备参加即将召开的澳大利亚行为生态学大会,以致于一周之前的聚会一直没机会在坛上汇报。时间紧,主要还是以照片为主。 时间:2010年9月17日 地点: 上午:南京林业大学,由avian组织; 下午:南京大学,由woodenson组织 与会人员包括: 南京大学:李忠秋、郑炜、熊青海、陈婷 南京农业大学:连新明、李惠侠 南京林业大学:李宁、白冰等3人 华东师范大学:熊李虎、沈会涛 常州野鸟会:祁飞鸿 参加人员基本上都做了ppt或者口头发言,涉及研究的物种包括藏羚羊、长臂猿、黑颈长尾雉、震旦鸦雀、麋鹿、龙虾等,内容包括行为学、生境利用等。 报告交流时间为下午2点半到5点半,地点在南大生科院小会议室,有点遗憾的就是交流时间过短,很多内容只能简单过目,以后如果有机会,可能需要做一些专题扩展。6点,南大南芳苑餐厅,woodenson宴请宁沪常群友。 总体而言,通过交流,大家基本了解了各自工作,会后还进行了玄武湖等地的鸟类考察游览活动,哈哈,以后有机会,再聚会。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6527 次阅读|3 个评论
《天赐》原来是这样一本书
gaolibo 2010-7-20 16:27
初看书名,以为跟好莱坞电影《天赐》有关,可看到封面就明白了,此《天赐》,非彼《天赐》也。封面上,乌云笼罩的天空下,一只幼鸥站在悬崖边,正对着镜头,像是要对读者说些什么 笔者所学专业是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后来做了图书编辑,对于野生动物题材的图书一直比较关注,可笔者发现这类图书有些共性,都是对生物学学术研究成果的总结,对动物形态、习性、所处生态环境的客观描述,或者就是罗列诸多生态照片,搭配文字说明,读后总有意犹未尽之感。 读了这本《天赐》全名为《天赐:黑尾鸥和它的电影故事》并非如此,在精美、富有动感的图片旁,用简洁的语言,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顽强的生命黑尾鸥的成长故事,从主人公,即天赐出壳、学步、五口之家的幼年生活,到丧父、失去手足、再到成为孤儿、被同类排挤,无家可归,四处流浪。之后的天赐并没有放弃自己、放弃生活,而是勇敢地活了下来,它尝试捕食、自习飞翔,渐渐长大、成年,组建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这只是鸥群中成千上万只黑尾鸥成长历程的真实写照,又何尝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生命历程的缩影呢。 本书的后半部分介绍了主创们在拍摄《天赐》过程中的幕后故事,是什么力量凝集着作者和他的团队花费八年时间在孤岛上与鸥共舞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继续读下去。 读后思考良久,笔者慢慢懂得了,每种动物都有行为,有思维,懂爱,有社会性,那么它就一定有故事。动物世界里,时而温情,时而惨烈。近距离接触过动物的人,都会渐渐爱上它们,甚至模仿它们。《天赐》的作者就是从最初的摄影爱好,转变成事业,以岛为家、与鸟为伴、倾其所能,最终拍出了如此精美、动人的作品。 据说,同名、同主创的电影《天赐》即将上映了,笔者同样非常期待,这也是中国首部鸟类生态故事片。国际上,多年前就有人在关注动物世界了,电影《熊的故事》、《虎兄虎弟》、《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都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应该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和社会公众人物关注生态、关注环保,并且义务做广泛宣传。 此时,笔者忆起了书中一位作者的话: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上天的赐予,值得我们珍惜,值得我们尊重,我们自己的生命也一样,所以我们关注环境,关注这个环境中各种生命的命运阅读《天赐》,体会天赐,它原来是一本励志的环保题材的图书。 如果您亲身阅读,也许会感受更多。
个人分类: 好书推荐|4149 次阅读|2 个评论
拖了太久,可以开始了
woodenson 2010-5-22 21:27
最近的一个半月,由于岳父生病,基本上就奔波于宁常两地,很多事情都拖了下来,虽然这些事情看似都是无所谓缓急,但拖的太久,心里的压力也很大。盐城连云港的鸟调,本研学生的课程,几篇论文的改投,等等。现在岳父的情况稳定了,我的工作也要重新上手了。马上,连云港~ 上面是昨天的几句话,现在人已经在连云港。沿海开发正热,连云港是亚欧大陆桥头堡;因此,也可能是自然生境受到最大干扰最大破坏的城市。我们鸟类监测的两个地点与两年前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沙滩变成了海港,食物少了,鸟少了,人类怎么就不能给动物留点空间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背包时代”——与野生动物为伴的日子 (三)
gaolibo 2010-5-21 13:35
我也曾在公众面前高调亮相了。 《全球资讯》 新浪网报道 同学的评价。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8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背包时代”——与野生动物为伴的日子(二)
gaolibo 2010-5-21 13:16
当地状况 空检人员很羡慕我 回来后有特别想与人交流的愿望。 选国家运动员 在学校进行环境教育,当地的孩子非常聪明,可爱。 卖鸡蛋 饮用和生活用水 十几天洗一次澡。 一家人分糖吃 将衣服都留给他们了。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9 次阅读|0 个评论
怀念“背包时代”——与野生动物为伴的日子
gaolibo 2010-5-19 13:42
本科毕业我考了研,成绩还不错,一天一大早,我报考的导师给我打电话了( 之前未曾与导师联系过 ),显然他知道我是女生( 我的名字很中性,前两个字是按族谱排的,最后一个字是爸爸自由发挥的,他并没有给我取个珍啊,玲呀的很女生的名字,后来想想就是因为这个中性的名字改变了我的人生 ) 后,有些失望。因为林科院的导师每年只能招一个学生,当年招的又是开山弟子,要是做野外考察的话,他怕女生吃不消。听出他了的失望,我必须要为自己争取一下,不然肯定没有面试机会,更不用说录取了。导师最后还是给了我一个机会,我被录取了,成了他之后招的所有学生里的大师姐。 做野外调查时,团队里的每个人各有分工( 不能因为自己是女生就少干活 ),很锻炼人。且不说那几年里,学了多少专业知识,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光是那段生活经历就足以让我回味多年,并由此影响着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横渡金沙江 (当时室外温度足有50多摄氏度,我们却笑得很灿烂) 在与少数民族同胞相处的日子里,我深深感受到了人们的淳朴、善良、博爱。2006年在云南昭通黑颈鹤越冬地考察时,在保护区管理局住了将近2个多月,与当地老乡接触比较多,有时还去老乡家玩,一次去了一小姐妹家里,她知道我爱吃当地的洋芋( 土豆 ),告诉我,不要总吃烤熟的洋芋,容易上火,看我嘴唇干裂了,她就给我煮了洋芋吃( 当地的昼夜温差大,洋芋真的很好吃 )。大家围坐在火炉边,边吃边聊,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她还拿出手工做的新布鞋让我选,说我整天穿着厚重的登山鞋肯定不舒服。 可爱的一家人 (老人连拍照都没放下手里的针线活) 在昭通那段时间,还有一些小插曲: 有一次,一天一位苗族老奶奶走进保护区管理局,就跟我拥抱,又说了一堆话,弄得我云里雾里的( 我完全听不懂当地的语言,只是在微笑 ),临走还给我一塑料袋坨坨肉。老奶奶走后,管理局的人跟我解释,说是来感谢我的。我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我只是做了一件很平常的事,老奶奶却翻过两个山坡,特意把家里的年夜饭( 当地很贫困,老乡们半年吃洋芋拌辣椒酱,半年吃国家法的救济粮,肉和鸡蛋都是过年过节才能吃上的 )送来,我受之有愧呀。 村子里 (房子外墙和房顶都是泥巴成的, 到了夏天泥里的草籽发芽开花,房子成了花房) 夏天就是这样的了 (油画作品) 事情是这样的: 一天,我们坐着保护区唯一一个代步工具北京吉普,去乡里取饮用和生活用水( 这是我们非常高兴的时刻,到乡里手机有信号,可以打电话了,电脑也能无线上网了。强烈呼吁科学家们早日研制出防冻的电线,在当地,每一场霜冻之后都要停几天电,就是因为某个点的电线冻断了,其实当地的气温并没有东北的冬天冷,但当地霜冻后电线上会积累厚厚的冰凌,对普通的电线是个考验,没水停电的日子太难熬了 ),刚出发没多远,路上有人拦车,走近了才看清,是位老奶奶,我当时听不懂老奶奶的话,同行的保护区工作人员告诉我,说老奶奶背着孙女去看病,孩子发高烧,烧得很严重,她已经翻过了两个山坡,可还有很远才能到,想搭我们的车。当时我们后排坐已经挤坐了四个人,必须得有人下车,我就下车自己走回住处了。 老乡们非常善良、可爱、友好,我似乎明白为什么将近2000只黑颈鹤每年都会从不同地点到来这里越冬的原因了,它们和我一样,喜欢这里美丽的自然风光,喜欢这里善良的人们。 在高原上登云驾雾 (身后3400多米的断崖,此地绝不可久留) 我在衡水湖边 在四川美姑县某个村子里 (可能是我们的车太显眼,引来全村的人围观。 后来听向导翻译,村里以为是领导下乡考察旱情呢。 很惭愧,让他们失望了, 在人类温饱还没有解决的地区,谈环保显得苍白无力 ) 一天,保护区的车当天去昭通市区换班,我独自一人去村子里观鹤,回来路上看到很多老乡陆续赶场(集市)回来,突然一群狗从山坡上一处房子前向我的方向飞奔而来,接着就围着攻击我,我都不知道我哪里冒犯了它们,我并没有接近它们主人的房子呀,更没有攻击它们的举动啊,为什么这么欺负外地人啊。我拿着三脚架发疯似的乱拍( 当时太害怕了,当地的狗个很大,跳起来就能够到我的脸了 )。看我真急了,狗们三、四分钟后散了,但仍不时回头看我。我后来想通了,可能我穿着迷彩服,带着迷彩帽,跟当地人的穿着太不一样,把我当成敌人了。这时的我,把一段时间以来的压抑全释放出来了,哭得稀里哗啦,路上碰到了换班回来的北京吉普,我一语不发,还没从那场搏斗中走出来。回到驻地,感觉后大腿有点疼,迷彩裤被狗咬破了个三角口,因为穿的厚皮肤没有破,略红。裤子我缝补好了,后来一直在穿,至今还保留着。庆幸当天没有被咬伤,不然到哪里打狂犬疫苗 啊。 还有一次,我跟3名保护区管理员去实地跟踪佩戴卫星信号发射器的黑颈鹤,当时鹤与我们的北京吉普隔了一个山坡,我怕人多惊动了鹤( 当时只有这一只在这个范围活动,它比较警觉 ),就让其他人原地不动,我一个人过去。2个小时后,鹤飞远了,我也想回去了。可问题出现了,我只顾观鹤,没注意周围的变化,起雾了,非常大,能见度也就1米多,完全看不到对面山上的队友和车了。庆幸的是,我带着手持式GPS,出发前我存储了停车的位置。我在雾中踉踉跄跄地找到了车,队友们却不在。我就在车旁等,又过了大概2个小时,大雾渐渐散去了,队友们也回来了。原来他们是去找我了,但在高原上空气比较稀薄,不利于声音传播,他们的喊声我根本听不到。 后来,队友们跟我说,怕我在大雾下走失,因为几年前有位画家的老婆就在傍晚走失了,发动了乡派出所的所有人拿着火把找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早上画家的老婆骑着毛驴被老乡给送回来了。 下面是几张动物的图片 黑颈鹤(伍和启拍) 佩戴卫星信号发射器的黑颈鹤 ( 是在放飞后,对接在单筒望远镜下拍到的, 在100多只鹤里找到它可不容易呢) 旱獭 (藏民不杀生,所以旱獭种群在迅速扩大 ) 牦牛 (此情此景,让人感叹) 最近在做《天赐黑尾鸥和它的电影故事》这本书的编辑工作,让我追忆起了往事。我懂得孙宪导演,他视自己为一只小鸥,用小鸥的眼睛看待世界,审视大自然。我相信,每个置身于美丽自然界的人,都会不忍破坏眼前的美景。每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权利,我们人类无权干涉和剥夺 。 中国最大的高原湿地若尔盖湿地,水位在加速度下降,甚至已经沙漠化的迹象; 高速公路上,经常有野生动物葬身车轮之下(它们习惯了自由奔跑,哪里知道人类已经给它们建了特色通道呢); 人类为了自己的虚荣,杀死了大象(是不是大象进化成没有象牙了才能停止被杀戮呢);...... 人类,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4092 次阅读|9 个评论
也参观了一把“鸟巢”
liudongyang 2010-5-6 19:10
武汉天气琢磨不定,五一之前要穿毛衣,五一要穿上体恤衫,这两日又风又雨,搞不懂的地球。 PK 晚上吃饭,路遇一鸟巢,捡了回来,也算参观了一把鸟巢。想必今日风大,把鸟巢刮了下来?巢内没有卵壳碎片,可能是主人废弃,或还没有到繁殖季节?巢壁主要材料为棕榈丝,外侧以苔藓相围,底部棕榈丝加白色丝绵,还加杂有少许兽毛、塑料条和纸带。这个蜗居,保暖,透气,只是防雨效果不好。 五一节,同学到北京游了一趟,人是巨多,不是观景,而是观人。我倒好,无乘车拥挤之虞,亦无汗流浃背之苦,足不出城,可以先看鸟巢。既可整体鸟瞰,又能细节品玩,心中平衡了些许,呵呵。以后说不定还可以看到水立方。 初夏是很多鸟类的繁殖季节,落了这个鸟巢,少生几只小鸟,少听几许鸟鸣,却多了 N 头毛毛虫。 把这个鸟巢留下来,待儿子来了,给他上一课:蜗居是怎样建成的!
个人分类: 乡情家事|657 次阅读|4 个评论
可可西里考察,图文再记!——动物
热度 1 woodenson 2009-8-20 16:32
关于可可西里的记录,上次只是在planta上发了几个帖子。歇了十来天,终于缓过精神,决定再次图文。 有时,要说的话很多,但轮到动笔,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还是先从可可西里的动物谈起。 为首的,是赤麻鸭。赤麻鸭是可可西里最常见的两种雁鸭类之一,另外一种是斑头雁,这次考察虽然也见到了,可惜太远,没有清晰地照片。 第二张照片,是大杜鹃。我虽然知道大杜鹃是国内分布最广的一种鹃形目鸟类,但在青藏高原上发现,多少还是有些意外。 戴胜,常见鸟。 大鵟,可可西里常见的猛禽。 渡鸦,开始以为是大嘴乌鸦,后来看胸部的羽毛,应该是渡鸦。 凤头??,也是让我们惊喜的鸟种之一,没有想到他们会在海拔近5000米的地方出现,而且还繁育后代。 红脚鹬,不甚怕人,徐爱春摄。 胡兀鹫,高原神鹰之一。 家燕,真不愧是家燕,在无人区,他们也找家,就在索南达杰保护站的厕所里。 普通燕鸥,索站徐爱春摄。 棕头鸥,摄于雁石坪。 雪雀。总共见到了四五种雪雀,其中以棕颈雪雀常见,其他的如棕背、白斑翅、白腰等也不少。 看完了鸟类,再来看看兽类。 首先,看看青藏高原的keystone物种,高原鼠兔。虽然这种东西,让我们在考察研究中吃尽了苦头,比如说陷车,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高原鼠兔对于维持整个高原生态的重要作用。 鼠兔有晾晒青草,储存过冬的习惯。 这是我们的旗舰物种,藏羚羊。时值产羔结束,藏羚羊或三五成群,或数十成伍,陆陆续续的从可可西里迁回西藏。 藏野驴,就在索站旁,可能是定居了的五只藏野驴,每天都可以见到。 藏原羚,雌性。记得两三年前还在北京,探路者在北京地铁的大幅广告上展示:寻找藏羚羊可可西里之旅,照片贴的就是藏原羚。我当时窃笑,这么明显的错误,居然堂而皇之的登上巨幅广告。藏原羚,雄性角后弯,且短而细,而藏羚羊的角前弯,长而粗,长过藏原羚的两三倍。雌性至少在个体大小和体色上有显著差异,藏原羚原小于藏羚羊。 这是一只藏原羚的小羊。 牦牛头骨,应该是家养的,呵呵。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7669 次阅读|5 个评论
即将启程可可西里,祈望一切顺利
woodenson 2009-7-17 10:49
中午一点,我们即将启程前往可可西里。这是在半年前就已经确定的行程,青藏铁路对沿线野生动物影响的快速评估。此行三个单位,八名成员,时间在20天左右。希望一切如愿,鸟类、兽类、景观、数据、文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安全。 这是我的第二次可可西里考察,谈到可可西里,更多的人是向往,但是,但凡去过可可西里的人,恐怕就不会再有这个想法。这次随行的八个成员,有五六个都是首次登上高原,希望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 等着我们的照片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4104 次阅读|2 个评论
北京雨燕正在告别北京
eloa 2009-7-6 20:48
张撞鹿 发表于 2009-07-04 21:09 (已发表,略有改动。) 1 没有人记录下,北京雨燕是从什么时候起定居北京的。它们实在太寻常了。 专家推测,它们或许已在这里居住了上千年。每年3月,这种小鸟都会从非洲或东南亚跋涉而来,钻进楼宇、庙塔屋檐下的缝隙,生儿育女。除了北京,只有中国北方少数几个城市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直到1955年,一个傍晚,初中生高武路过东直门城楼,还能看见几百只北京雨燕飞在空中,黑压压的,像团云彩。但如今,它们正在离去,这让许多人牵肠挂肚。从官方机构到民间组织,人们纷纷传递着这个消息。 2002年,由官方资助的调查者在65个观测点,数到了3182只北京雨燕。2007年,另一群志愿者在北京四环路以内,统计到的数量已不到2000只。 北京雨燕是北京人最不陌生的候鸟之一。它们住在皇城,很少踏足郊区;它们只栖身在高大的古老城楼里,对低矮的民宅不屑一顾。1870年,英国人温斯侯在北京第一次采到其标本,并命名为北京雨燕。但在北京百姓的嘴里,这些势利的鸟却有另一个名字楼燕。 科学家早已替它们洗去冤屈。北京雨燕,属雨燕目雨燕科,因为爪的4趾都向前伸,它们无法在平地站立,一旦落地,不借助外力很难起飞。因此,这些可怜的家伙,只能从半空中跃下,经过滑翔,才能飞起来。 北京雨燕的近亲们,多半住在峭壁的洞穴里。而这座古老皇城的高大建筑,则为它们提供了岩穴之外的最佳住所。从正阳门到报国寺,再到大大小小的箭楼,人们早已习惯在老北京每一座楼台外,看到这些小东西舒展双翅,遮住天空。 因为数量太多,前门附近的许多老人都还记得,小时候常在前门城楼里捡到掉出窝的幼鸟。而在后海边,许多老人至今能一眼分出雨燕和普通家燕的区别。甚至,有人照着它们的样子做成风筝。 这群候鸟,见证过一代又一代王朝兴衰交替:宫殿烧了,城门拆了,又建起来,统治者走马灯一样变换,城市的名字也改了几回,北京雨燕却没离开过。但等它要离开的时候,却格外匆忙。 2 只用了50多年时间,北京雨燕的身影就从北京大多数地区消失殆尽。 50年来,北京城发生了几千年来最大的变化。城楼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高耸的现代建筑。野地和树荫,逐渐被宽阔的水泥马路和规划过的绿地取代。 1965年6月底的一天,北京学者郑光美沿着故宫外围的筒子河,骑自行车慢行,他边骑边数,一路发现了近400只北京雨燕。到2000年7月初,已经是首都师范大学退休教授的高武,沿着同一条路走过,这一天,他见到了80只。 在北京大多数地区,高武已经无法见到北京雨燕的踪影。他目睹了这个种群在北京的盛衰,也目睹了背后所投射的,整座城市的变迁。 自1417年开始建成的城门门楼,一直是雨燕在北京最主要的栖息地。从1950年开始,随着旧城改造和地铁修建,这些栖息地开始消失。 历史记载,1952年,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被拆除,1954年,地安门被拆,遭受同样命运的,1956年是朝阳门,1965年是崇文门和阜成门、东直门,到1969年,是西直门。 但历史没有记载,这些拆除背后的北京雨燕之殇。与此同时,庙宇、古塔也因各种原因被拆除,高武说,北京雨燕栖息地迅速减少,成为其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这在高武的印象里,是北京雨燕群体数量发生的最大一次削减。从此,雨燕漫天飞舞的景象成为许多人的记忆。 上世纪80年代,古建筑的命运发生了变化。高武发现,许多高大的古建筑得到了细心的修复。为了保护,文物单位采纳专家意见,在古建筑的屋檐下拦起了防雀网。理由是,防止麻雀等鸟类的粪便污染古建筑。 这成为对北京雨燕的又一次重大打击。除了少数雨燕能够钻过防雀网以外,这些残留的栖息地,也已经对它们挂起了逐客的牌子。 尽管找不到详细的数据,但高武相信,经过这两次打击,北京雨燕的数量已经锐减到现在的水平,并且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此后,他身处的这座城市,飞速建起了林立的高楼大厦,但那些用玻璃和钢筋水泥搭起的现代建筑,没有给北京雨燕留下任何居住空间。 这些可怜的鸟,搜索着残留的居所。在鼓楼、前门这些残留的城门门楼下,在没有被防雀网封闭的几座高塔和楼宇下,它们继续繁衍生息。 人们还发现,另一些北京雨燕与时俱进了。几年前,有人在天宁寺桥、建国门桥这些立交桥的桥洞缝隙里,见到了北京雨燕。再往前10年,几座6层高的现代 楼房檐下,也出现了雨燕的身影,它们钻进破损的水泥洞里栖息。 经过几十年挣扎,这些昔日皇家楼宇里的堂前燕终于接受现实,飞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里。 3 2008年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几个关于鸟的意象。一个是矗立在城市北方的鸟巢体育场,一个是5个吉祥物中以京燕风筝为原型的福娃妮妮。 不过,此后相继传出的消息,让这两个意象颇为尴尬。北京观鸟组织的志愿者在鸟巢附近进行的鸟类观测发现,这一区域鸟的数量,比环境相同的区域少。鸟巢周围的建筑和宽阔的水泥广场,并不适宜鸟类生存。北京有世界上最大的鸟巢,但鸟却正失去落脚之处。 此后不久,另一则新闻提到,被作为妮妮原型的北京燕,数量已经极少,需要人们保护。 事实上,早在1999年,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北京雨燕作为世界上飞翔最快的鸟类之一,被选为吉祥物。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北京正在失去这种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鸟。 随后,专家呼吁、政协提案纷纷出现,人们甚至规划并建设了一座雨燕塔,希望留住北京雨燕,却并未见到明显效果,雨燕塔至今见不到北京雨燕的踪影。 北京观鸟会会长付建平介绍,根据这一组织的观测,发生在北京雨燕身上的命运,同样发生在家燕、金腰燕这些更加寻常的燕子身上。 与北京雨燕不同,家燕和金腰燕多半生活在普通民居里。在漫长的岁月中,它们登堂入室,将巢筑在普通人家的堂屋房梁上。 北京后海附近的一位白发老妇,仍能描画老北京一幅日常图景:春夏之交,居民们大开房门,捅破窗户纸,燕子们于是自由进出,在梁上欢叫。老人们相信,这些飞过海才能来到这里的小生灵象征着吉祥。 现代生活方式统治了这座都市,多数家门不再洞开,多数房梁上也不再欢迎鸟雀筑巢。这几乎断了家燕和金腰燕的活路,到上世纪70年代末,高武发现,家燕和金腰燕在北京几乎消失了,只有极个别地方还能见到。 到1990年代中期,改变了生活习性的燕子才重新多起来。它们接受了在屋外筑巢的命运,费力地寻找着每一个灯泡、铁架或者废弃的牌匾。而燕子们双栖玳瑁梁的往日浪漫,在这座匆忙前进的城市里,已经不见踪影。 4 通过个人记忆,高武几乎可以构建起一部有些模糊的北京鸟类消亡史。尽管近几年,主管部门在网站和各种公开场合表示北京鸟类的数量正在增长,但这位鸟类专家固执地认为,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北京的鸟类数量急剧减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不同鸟类数量减少背后,有不同的原因。比如,城楼和古建筑的拆毁和保护,是以高楼为家的北京雨燕消亡的主要原因。而家燕和金腰燕的减少,则是伴随着旧城民宅的改造和新住宅的兴建而发生的。 栖息地被破坏,是鸟类数量减少的最重要原因。这位老人发现,北京鸟类数量的缩减过程,与整座城市的拆迁、改造过程,基本上重合。 上世纪50年代,北京雨燕遍布天空的时候,初中生高武站在城楼上,可以看到四处一片绿色。当时,北京城就是一个大林子,没有宽阔的水泥广场和柏油路,没有高大的现代建筑。那时候,城市四周都是农田,每个院子里都种着海棠、玉兰和花花草草。 随着城楼被推倒,城市逐渐扩张到很远的地方。高武逐渐发现,城市里几乎找不到未经人工规划的绿地,城市周围也罕有农田和湿地。燕子们几乎找不到可以用来筑巢的泥。 在仅剩的绿地上,绿化部门统一规划,定期打药,割草。结果,鸟雀们作为食物的虫子、草籽迅速减少,这与栖息地减少一起,成为鸟类离开的原因。 鸟类是环境的指示性动物,高武觉得,鸟能不能留下,说明这个环境是否适宜人居住。他曾经在颐和园的后山进行过调查。起初,那里有20多种鸟。但管理部门为了绿化和美观,将灌木清除,种上一年四季常绿的冷性草,他再去调查时,鸟的种类减少了一半。 这位老专家觉得,野生动物保护,需要和园林、水务、旅游、环卫乃至规划、建筑设计等部门打交道,但其中的沟通很不够。 这种沟通的缺乏经常导致悲剧发生。两年前,北京天坛祈年殿进行大修,但选的日期,正是燕子繁殖的季节,但事实上,这完全可以避开。 鸟类学家痛心疾首的事情,在古建筑保护者看来,也许不痛不痒。高武曾就安装防雀网的问题,跟某一个公园的管理处进行协商。对方听说他们要保护北京雨燕,觉得很诧异,那是害鸟,为什么要保护? 而当鸟类学家建议在新建筑楼房为北京雨燕等留设栖息地时,一些建筑设计师听了觉得很为难:设计成本要增加,谁来出钱呢? 人的纷争,并不能挽留北京雨燕。50多年前,高武在清晨和黄昏的老北京,看见成百上千的雨燕盘旋在半空中,他感受到的是一座城市古老而悠扬的韵味。 如今,走在这座新生的现代都市,走过前门、鼓楼等地,他偶尔还能看见北京雨燕在空中飞,但数量比以前少了很多。很难说,这是不是北京雨燕留给北京的最后背影。 图片来源: apus apus / common swift / gierzwaluw by janGlas 注:图片并非北京的雨燕
个人分类: 生物|15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图说话——中山植物园鸟类学实习
热度 1 woodenson 2009-5-24 21:48
昨天也就是周六,带动物专业的大三学生实习,地点在南京中山植物园。中山植物园是个好地方,历来都作为新鸟上手的好地方。虽然我也是第一次到植物园,但多次在野鸟会的论坛谈及植物园,对这里的鸟类构成并不陌生。 或许是学校多年没有脊椎动物实习了,所以简单的望远镜都只能自己准备,呵呵,设备有些落后。幸好学生们也很积极,多方筹集,实习时基本保证了人手一个。效果好不好没关系,总比裸视好的多。再多的话不说了,早上 7 点 50 ,我们进园,观鸟开始! 最先看到的就是乌鸫,黄嘴巴,黑皮肤,特征明显,但叫声却相当复杂。 这是乌鸫的幼鸟,后来和一些老鸟讨论才知道。搞得我们当时查图谱难以断定,误以为是蓝矶鸫的雌鸟,真是够迷惑人的! 山斑鸠,脖子上的斑纹为黑白条带,珠颈斑鸠的斑纹是斑斑点点。照片拍的不好,只能凑合看了。 噪鹃,黄绿色的嘴巴,黑色的羽翼,有点像乌鸫。我们走了没多久,就一直听到苦唔的单声拖音的叫声,费劲力气,终于在枝头把它拍到,尽管也不太清楚。 灰喜鹊,最常见鸟种之一。黑冠,蓝翅,长尾。 小??,最常见水鸟之一,在琵琶湖见到。 白鹡鸰,又称晃尾巴,只要在水边,看到尾巴一劲上下摇摆的雀形目小鸟,多半就是白鹡鸰。 鸟的照片只拍了这些,还都不太清楚,总算有个记录,其实见到的种类还是不少,学生最后统计,大概是 29 种。对于他们而言,初次观鸟,能够见到并知道了这么多种鸟的名称,应该是不小的收获。 这里再附送桥世界的游玩照片,是在我们观鸟结束后,休闲所拍。 双筒桥,最难过的桥之一,只能手脚并用了! 索桥,应该是最费力气的桥,王佩渡桥坚持了半响,最后还是掉进了水里。 独木桥,李靖将几乎所有的桥都走了过去,最终还是在独木桥这里落水! 邓泳昊看到前方有人落水,又想一试身手,只好跨过独木桥了! 这是我们的全家福!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7129 次阅读|3 个评论
鸟的情感问题
eloa 2009-2-19 09:24
瘦驼 发表于 2009-02-13 14:22 原文刊于《人与自然》,发表时有删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词如今几乎被滥情男叨念的成了笑话。各位mm下次再被这句词骚扰,不妨让滥情男接着往下背,我猜他们多半会卡壳脸红灰溜溜的跑掉。的确,与前面这句相比,这首《摸鱼儿》接下去的这一句就要默默无闻的多,然而它却点明了全词的核心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词的主人公并非是什么多情公子,而是大雁。金代诗人元好问在途经山西某地时,曾经碰到猎人捕雁。一对大雁中一只被杀,一只逃脱,但逃脱者并不离开,竟自投于地而死。元好问被这事感动,买下双雁合葬一处,还写下了这著名的《雁丘词》。 日前某媒体评选的08感动中国十大动物名单中,位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朱坚强之后的,就是一对诠释了生死相许的小鸟。那是在重庆,人们发现一只雌鸟守在一只雄鸟的尸体旁,哪怕人群嘈杂,也不愿离去,直到检疫人员将它们双双带走。从照片上看,这是一对黑头蜡嘴雀 Euphona personata ,不知道好事者如果知道它的英文名字会不会又有话说,在英语中,这种鸟被称作日本蜡嘴雀(Japanese Grosbeak)。它们出现在地处我国中部的重庆,说明这对生死相许的夫妻很可能是一对从鸟笼中逃脱的末路狂花,因为黑头蜡嘴雀繁殖在西伯利亚、我国和日本的北部,而在我国东部和日本南部越冬。 说起对配偶忠贞不二,包括小小的黑头蜡嘴雀在内的大多数鸟类都可以做我们的楷模。据研究,91.6%的鸟类都是单配制的,单配制是生物学上的行话,通俗的说就是一夫一妻。而伟大的人类所在的哺乳动物中,这一比例只有很汗的3%。所以古代的少男少女们用在天愿做比翼鸟期许未来是大有科学道理的。 在动物行为学家眼里,鸟类不像哺乳动物那么乱搞男女关系,并不是因为什么道德因素。动物行为学家的解释是这首先是由于在抚养后代方面,雄鸟雌鸟并没有什么不同,虽然下蛋只是雌鸟的工作,但在这之外,孵卵、照顾和保护雏鸟,鸟爸爸可以做的跟鸟妈妈一样的好。而在哺乳动物中,雄性既没有子宫胎盘让胚胎生长,也不能提供哪怕一滴乳汁,所以大部分雄兽只是干完好事儿拍拍屁股走人,而把拉扯孩子的活儿全甩给雌兽来做。著名的皇企鹅 Aptenodytes forsteri ,也就是俗称的帝企鹅,由于繁殖地和捕食地相距遥远,因此雌企鹅把卵产在雄鸟脚背上之后便跋涉到海边觅食,这一去便是两个月。在零下40摄氏度的寒风里,雄企鹅不能有片刻懈怠,如果卵滚落到冰冷的地面上哪怕只有一分钟,蛋中的小企鹅也会夭亡。等雌鸟回来,她看到的是自己从未谋面的孩子和已经瘦脱了形的丈夫雄企鹅的体重已经下降了一半。如果皇企鹅天生轻浮,这种可爱的大鸟早已灭绝了。另一方面,鸟类的生活环境里资源相对集中,不管是筑巢地还是食物,很多时候雌鸟和雄鸟通力合作才能打拼出一片天空。比如在临海的峭壁上繁殖的新西兰王信天翁 Diomedae epomophora ,一名叫做里奇戴尔(Richdale,L.E.)的新西兰科学家连续观察过这种鸟长达16年,最终不得不宣布,它们很可能真的会白头偕老。 帝企鹅 王信天翁 一夫一妻给鸟类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虽然对于雄鸟来说,不去寻花问柳少了很多让自己基因散播出去的机会,但专心照顾雌鸟和雏鸟也提高了自己后代的成活率。1986年,两位科学家比约克伦德M. Bjorklund和韦斯特曼B. Westman用绑架雄鸟的方法研究了单亲家庭对于大山雀 Parus major 的影响,他们发现一对亲鸟在一个繁殖季节平均可以养活8只小鸟,每只小鸟的平均体重为18.5克;相比之下失去了丈夫的雌山雀只能养活5.5只平均体重为16.5克的小鸟,这还没有将雌鸟的来年成活率考虑在内。不但如此,老夫老妻配合更默契,比如三趾鸥Rissa tridactyla,一项研究发现,大约64%的繁殖三趾鸥是一年以上的老夫老妻,这种情况下,雌鸟比新婚的雌鸟提前3-7天产卵,幼鸟的成活率也更高。 凡事皆有例外,一夫多妻制虽然不是主流,在鸟类中的确存在。这种颇为人不齿的繁殖方式的起因也是多样的。一种情况是寡头的存在,某些雄鸟占据了大量的资源。比如响蜜鴷 Indicator indicator ,这种生活在非洲的小鸟专以蜂蜡为食,强大的寡头雄鸟会占据一个大蜂巢,赶走其他雄鸟,而雌鸟来填饱肚子的代价就是带走它的精子。再有就是剩女问题,有些行动的慢的雌鸟会面临一个抉择,要么选择继续寻找那些领地狭小的光棍儿,要么屈尊给占有第二领地的强势雄鸟做二房。二房当然不是那么好当的,以一种猫头鹰为例,雄鸟的第一配偶平均能育出3.8只出巢幼鸟,而几乎得不到雄鸟帮助的第二配偶只能育成1.6只。然而聊胜于无,因为雌鸟的繁殖窗口期很短暂,如果在为寻找单身汉浪费哪怕一两天的时间,也可能彻底失去这一年的繁殖机会。 与这些天生的浪荡子相比,那些传统上一夫一妻鸟类的出轨行为背后就隐藏着更厚重的故事。最早为人所知有偷情行为的鸟类是阿德利企鹅 Pygoscelis adeliae ,这是一种黑白分明的小个子企鹅,人们对企鹅的传统印象就来自于它。对于这种企鹅来说,用来筑巢的干燥石块是一种稀有资源,偷窃石块的行为会得到领地男主人的坚决打击。有时候雌企鹅会避开丈夫与相邻领地的雄企鹅交配,这样她就能堂而皇之的得到邻居的石块。 有时候新科技会揭开一些不堪的秘密,当鸟类学家将用于亲子鉴定的DNA指纹技术应用在鸟类上时,很多人跌碎了眼镜。比如芦鹀 Emberiza schoeniclus ,一项研究发现这种传统上认为一夫一妻的小鸟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纯洁一个繁殖季节中,至少55%的雏鸟来历不明,被研究的34只雌鸟中,33只产下过私生鸟。这种偷情行为的目的并非是获得其他雄鸟的恩惠,而是为了增加后代的遗传多样性。还有我们喜爱的小燕子,家燕 Hirundo rustica 的雄性魅力是靠它剪刀一样的尾巴显现的,尾羽越长,对雌燕的吸引力越大。科学家给雄家燕美容,为它们接长尾羽,结果这些家伙立即成了卡萨诺瓦,获得了更多雌性的投怀送抱。然而这样做的代价是后院失火,自家巢里私生鸟比例从未美容前的4%猛增到41%。 不纯洁的芦鹀 看到这些冷冰冰的数据,很多憧憬爱情的小朋友可能会产生诸多感触进而可能心灰意冷,甚至会怨恨这些无情的动物学家拿浪漫开刀。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动物学家们还有积极的数据告诉我们,比如天鹅仍然是好同志,它们并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一项长期研究发现多数童话故事里的那种天鹅疣鼻天鹅 Cygnus olor 每年的离婚率低于5%,而小天鹅 Cygnus columbianus(bewickii) 甚至会为死去的配偶守节3年。与本文开头《雁丘词》里提到的大雁一样,各种天鹅和各种雁都是有着忠贞美名的雁形目鸟类。不过动物学家忍不住又要来泼冷水,雁形目虽然整体表现良好,但那些有着美男子的种类往往记录不良,雁形目中的美男子首推中国的爱情鸟鸳鸯 Aix galericulata 。 疣鼻天鹅 唉,现实总是比梦想残酷的多。
个人分类: 生物|17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盐城看鹤归来,图文小记
热度 1 woodenson 2009-1-12 23:36
12月25日,圣诞节,我离开南京,到盐城射阳看丹顶鹤。丹顶鹤就是常说的仙鹤,体态优美,寿命绵长,因此代表了吉祥,代表了长寿,广为人们所喜爱。11月下旬已经去过一次射阳,此次再去,已经有了丹顶鹤行为研究的思路。我想,或许丹顶鹤会是我将来研究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见证。 12月25日下午4点到达保护区,当夜无话。26日早饭后,我们一行三人在保护区科研科殷鹏的导向下,先到了芦苇公司。芦苇公司有几万亩的苇地,承包出去的苇地很多已经被改作稻田、麦田或者棉田,这里人为活动频繁,偶尔还有偷猎野鸭的不法分子,但无论是收割后的苇田稻田,还是播种不久的麦田,都为丹顶鹤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因此,芦苇公司已经成为丹顶鹤活动最为频繁的一个场所。一个上午,我们共见到了5群约40只丹顶鹤。越冬期的丹顶鹤通常是以家族群为单元活动的,两只成年鹤带着一只或两只幼鹤,当然也有刚刚配对或者丧子的成对成年鹤。这些小的家族群,也常常会混合成大群,但这种大群,通常都非常松散,小的家族群可以随时加入或者离开。 26日的下午,我们改道核心区。核心区是盐城珍禽保护区的核心所在,面积6万多公顷。这里覆盖着较为原始的滩涂植被,芦苇、碱蓬、米草等各自形成了优势群落。核心区人为干扰较少,为丹顶鹤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宁静的环境,因此这里通常会聚集着数量丰富的种群。由于前几日刚刚下过雨,核心区道路泥泞,我们只是在核心区的边缘转了一圈,看到了3群25只丹顶鹤。 27日如旧,上午芦苇公司,下午核心区。看到的丹顶鹤多了些,加起来大概有150只。行为记录在这两天也一直按照计划进行。 28日下雨,29日也是,有点可惜,只好在宾馆附近转转,拍了些常见的鸟,如下而已。 独飞的丹顶鹤 丹顶鹤一家 丹顶鹤一家和他们的邻居白鹳先生 丹顶鹤的近亲灰鹤,他们通常都集成几十只的大群 东方白鹳,有时在野外稍不注意会以为是丹顶鹤,确实有相像的地方 白琵鹭,以及他们的邻居大白鹭等 黑水鸡,不太怕人,就在管理局招待所旁的水沟里觅食 苍鹭,又名长脖老等,懒洋洋的样子 白头鹎,俗鸟一种,但其实很漂亮 北红尾鸲雄,翅上的白斑是鉴别特征 大山雀,又是俗鸟,但就是漂亮 黑尾蜡嘴雀,胖嘟嘟的样子,煞是可爱 乌鸫,除了嘴巴黄色,全身乌黑,倒是有点象乌鸦 棕背伯劳,很凶的小鸟,可以捕食田鼠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4933 次阅读|3 个评论
延庆鸟类调查,上几张图片
woodenson 2008-12-20 01:22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942e70100bo61.html 17-18日,在延庆野鸭湖北岸的西卓家营鸟类调查,十天前下的雪还很厚,也很冷,鸟的种类很少,数量也少,拍了几张常见鸟,共赏下! 红隼 Falco tinnunculus 喜鹊 Pica pica 灰斑鸠 Streptopelia decaocto 猎隼 Falco cherrug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552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0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