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鸟类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鸟类

相关日志

[转载]扑杀所有的禽鸟?!——重演的一幕
热度 1 罗非 2013-4-6 22:12
刚刚看到新闻,说上海“扑杀 3 个市场的所有禽鸟”。 http://news.sina.com.cn/c/2013-04-06/083026743888.shtml 看来,这次 H7N9 又一次给人们带来了恐慌。同样的,北京市也进入“防控应急状态”。 http://news.sina.com.cn/c/2013-04-06/153926745769.shtml 看到这些消息,我忽然想起了 2005 年,过去的那个鸡年。那一年中,无数禽鸟因为人类的疫情而死于非命。翌年元旦,网上就流传了这样一曲很感人的歌:我不想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M4NzU3NTYw.html 然而,时隔八年,同样的一幕又再次上演。当年同情飞禽们的人类,今天再一次露出了锋利的爪牙,开始向这些为人类不停地无私奉献肉和蛋的物种开刀了…… 不禁想起,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比人类更高等的动物,哪天发现它们有可能会发作“人流感”,它们是不是也会大举向人类举起屠刀呢?这样想想的话,人类现在这种“人本”的做法,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站得住脚吧。 或许大家会说,难道我们就坐等被传染?问题是,你杀光了世界上所有的飞鸟之后,这个世界还是原来的世界吗?或许大家还想象不出来。但只要看看,砍光世界上一部分原生森林所带来的后果有多大,你就可以预料了。森林不过是一批不会动的东西,但飞鸟可不同,这可是生物圈当中非常具有活力的一部分。你真的敢灭绝所有飞鸟而不顾后果吗? 再说,我们人类自诩为至高生物,难道不能开动脑筋,找出杀鸡以外的预防感冒的办法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还要医学有什么用呢?大家只需要人人准备一把刀,鸡瘟杀鸡,猪瘟杀猪,牛瘟杀牛……。直到最后世界上只有人类一种生物的时候…… 希望到时候,不会爆发人瘟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37 次阅读|1 个评论
校园鸟类探索:红尾水鸲
热度 12 mimu 2013-1-10 23:29
校园鸟类探索:红尾水鸲
前几天武汉阴冷,雨夹雪的天气让人很不舒服,科学院武汉分院前几年又取消了集中供暖,室内也是又冷又潮,相比北方,武汉的冬天更是难熬。 可是生活还得继续。下雪的时候,也是拍片子的好时候,尤其是对喜欢拍鸟的人来说,可以距离更接近些。于是某日,利用中午的时间,到武大半侧山附近的一个小沟边去看了看。这个小角落是一个不错的观鸟点,曾经有多种不错的鸟种出现过,其中就有红尾水鸲。令我高兴的是,这次果然看到了一只红尾水鸲依然活动在这块区域。 撑一把小雨伞,独自坐在石阶上,附近没有人来来往往,眼前只有雪花在静静地飘落,听着清脆的叫声破空而来,颇有子牙垂钓的感觉,心平和了,反而感觉不到有多么寒冷。呵呵,看来这是自然赋予我以正能量了,湮灭了对集中供暖妄想带来的彻寒。 红尾水鸲本是一种生活在山溪边的水鸟,出现在武大校园很是难得。前年春节期间在武大出现时,曾经引起轰动,一时间数十门长枪短炮天天在此地聚会。除此以外,武汉市内只有龟山偶有记录。去年冬天没有记录到,没想到今年冬天“他”又来武大了,猜想应该还是同一只吧,看来是将武大当做冬候地了。怎么样,这个哥哥够帅的吧? 红尾水鸲(Plumbeous Water-Redstart,学名 Rhyacornis fuliginosus )是鸫亚科水鸲属的成员,在台湾也叫铅色水鸫,但是和内地是不同的亚种,台湾亚种是affinis,雌鸟尾部白色区域明显较少;内陆是指名亚种fuliginosa。 红尾水鸲雌雄异色。雄鸟的尾巴是砖红色的,没有杂色块,停歇时常常摆动炫耀,身体却是天鹅绒一样的暗蓝色,非常漂亮: 雌鸟则不同,上体灰褐色,身上布满鳞状斑,颇为优雅。遗憾的是,虽然听到上面那只雄鸟呼朋引伴的声音,但是没有时间守候,没有武大看到雌鸟。不过我在鄂西北的一个小河边拍到过雌鸟和小鸟,时间大概是五一前后。在某些地段,这种鸟比麻雀易见。 下面是一只在衔草筑巢的妈妈: 再看看漂亮的女儿,白色的茸毛还没有完全褪掉: 再来一组飞行版的,是红尾水鸲在捉河面上的虫子。站在河堤上俯拍的,角度欠理想,对焦也比较困难,很是浪费快门,加上刚下过雨,河水是浑浊的,片子不够唯美,可惜了。平时河水还是相当清澈的。 先看雌鸟的: 再看雄鸟的: 最近在北京的十渡听说也有不少摄友在拍摄这种鸟,有兴趣的北京博友可以择机前去一饱眼福。 台湾1991年曾经发行过一组常见水鸟的邮票,其中就有红尾水鸲: 我的野鸟系列索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631563.html
15076 次阅读|29 个评论
校园鸟类探索:彩鹬
热度 5 mimu 2013-1-5 23:43
校园鸟类探索:彩鹬
彩鹬,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水鸟,因为它的少见,也因为它的美丽。 说彩鹬少见而不是稀少还是有原因的。仅就武汉而言,这几年仅仅在武汉郊区的汤逊湖、龙泉山以及华农等地有过零星记录。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彩鹬是一种 胆小的鸟儿,多在早晨、傍晚和夜间活动, 白天猫在在草丛中,甚至于你走到几米之外,它还是 一动不动地潜伏着,直至觉得太过危险 才突然飞起。彩鹬飞翔的距离并不远,也不太高,给抓拍带来一定的困难,往往才拍到一两张影子就已经落入草丛中了。所以观察和拍摄彩鹬看起来还是需要守候,在了解了它的大致活动范围之后静静地等候,等待它自然起飞后再行拍摄。因为相关观察记录的数据太少,目前还不敢断定彩鹬 在武汉一定为留鸟。查看鸟种记录中心的纪录,彩鹬其实不光在武汉少见,在周边省市也是难得一见,其种群总数量值得研究。考虑到有人在华中农业大学的试验田基地看到过拍过,所以把它们放在我的校园鸟类探索系列里面还是合适的。 彩鹬 色彩艳丽,尤其是白眼圈中的大眼睛,格外吸引人。 鸟类一般都是雄的比雌的漂亮,彩鹬显然是例外,雌鸟要比雄鸟漂亮,个头也要稍微大一些。有意思的是,据说 彩鹬的宝宝出生后也是由爸爸带大,这种母系社会的鸟儿也是较为少见的。 彩鹬共有 2 种:孟加拉彩鹬 ( Rostratula benghalensis ) 和半领彩鹬 ( Nycticryphes semicollaris ) ,在我国分布的是孟加拉彩鹬,半领彩鹬主要分布于南美洲。从体型大小来看,彩鹬( Greater Painted-snipe )有点像沙锥,不过彩鹬是鸻形目 (Charadriiformes) 彩鹬科 (Rostratulidae) 的;沙锥 (snipe) 则是属于鸻形目鹬科 (Scolopacidae) 的鸟类。厦门大学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以彩鹬的细胞色素 b 基因为分子标记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彩鹬和领鹑科、水雉科、鹬科一样,确为鸻形目下的一个单独类群。 遗憾的是,我拍到彩鹬的地方,叫做谭湖,曾经是武汉东湖的一个子湖,现在已经被开发了。尽管这里也是黄胸鹀、中华攀雀等罕见鸟种的栖息地,尽管这里曾属于大东湖风景区的范畴。这种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GDP的开发方式,真是让人愤慨,可惜开发商政治后台很硬,武汉不少民间组织先后多次抗议都无功而返。前几年,中国人刚让白鳍豚灭绝;现在,又继续将一个又一个的鸟种从易见逼为少见、从少见逼为濒危。前几年媒体曾报道了台湾有一位叫 余远猛的退休物理老师,十四年持续观察记录 彩鹬,被世人引为美谈;让我们在向他致敬的同时,也鄙视一下某些国人的短视行为吧! 台湾、香港都发行过彩鹬的邮品,看看香港的官方极限片吧,是很漂亮的一对彩鹬哟: 我的野鸟系列索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631563.html
8270 次阅读|10 个评论
鸟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笔记I
bingansuan 2013-1-4 23:46
鸟类是这个星球上最神奇的物种之一,不说大自然中目光所及的鸟类,从风靡世界的卡通人物唐老鸭到电影里约大冒险里的金刚鹦鹉便可见一斑。连"愤怒的小鸟"这款游戏,游戏开发商Rivio公司也正在打造其电影版。 鸟类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和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旺盛的新陈代谢和飞行运动是鸟类与其它动物显著不同的特征。其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目前全世界记录到的鸟类有9700多种,分为3个总目(平胸总目、企鹅总目、突胸总目),约28个目,其中雀形目就包括5000种以上的种类。中国现有鸟类1332种(2261种及亚种),隶属于24目101科429属,其中105种为特有种。(来自百科,不一定准确) 鸟类漂亮的身躯后,藏着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 古鸟类研究主要关注三大起源问题,即鸟类起源、飞行起源、羽毛起源。这些原本在学界存在巨大争议的问题,随着在中国大地上一些关键恐龙化石的相继发掘,从而为争端的解决提供了一些核心证据,也使得中国跻身于该领域强者之列。 鸟类的系统分类研究。早期主要借助于形态学分类,后来逐渐引入了分子生物学手段,借助部分细胞核和/或线粒体基因序列来进行系统分类研究。 鸟类行为,栖息地及环境适应研究。鸟类求偶行为,繁殖行为、取食行为、社群行为等等,皆是鸟类适应环境的结果。以鸟类鸣叫为例,雀形目鸟类的鸣叫,如同婴儿学语一般,也是后天习得,故而鸟类鸣啭控制系统已成为人们研究神经系统与学习、行为和发育关系的重要模型。 当然如果要说起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鸟类研究,可能便是家禽的驯化与育种,以及禽流感H5N1了。 随着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兴起后,鸟类研究也迅速进入了该领域。 第一个被破译全基因组序列的鸟类是鸡形目/雉科/原鸡属下的红原鸡(现代鸡的祖先),其为揭示脊椎动物进化提供了新的视角(2004,Nature,Sequence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hicken genome provide unique perspectives on vertebrate evolution)。 时隔六年之后,雀形目/文鸟科/梅花雀属下的斑胸草雀基因组破译(2010,Nature, The genome of a songbird);同年,鸡形目/吐绶鸡科/吐绶鸡属下火鸡基因组破译(2010,PLoS Biology,Multi-Platform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of the Domestic Turkey (Meleagris gallopavo): GenomeAssembly and Analysis)。2012年,雀形目/鹀科/地雀属下达尔文雀基因组破译(http://gigadb.org/darwins-finch/),同年,雀形目/鹟科/姬鹟属下白领姬鹟基因组破译(2012,Nature,The genomic landscape of species divergence in Ficedula flycatchers)。目前,暂时雀形目处于破译优势地位,难道是因为其叫声婉转之故?更易博得研究人员“另眼相待”? 在鸟类基因组学研究中,Avian Genomes(http://aviangenomes.org/)是个不错的网站,其主旨是打造鸟类基因组学研究平台,但不知何故,更新很慢。随着越来越多鸟类, 尤其是处于进化关键地位的鸟类 基因组破译,依靠全基因组序列,构建整个鸟类进化树的目标将会变得越来越近。同时,更多鸟类基因组学数据的积累,将会产生下一个“鸟类大爆发”,新的发现(理论)呼之欲出。
个人分类: 鸟类|6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鸟类探索:白鹡鸰
热度 15 mimu 2012-12-12 12:16
校园鸟类探索:白鹡鸰
白鹡鸰是各高校比较常见的一种小鸟,可以算是校园十大常见鸟之一。这种鸟喜欢在浅水边活动,在离水源较近的草坪上也比较容易看到,不仅高校常见,各公园、小区也常常可以看到。 白鹡鸰长约16-20厘米,通体黑白灰相间,身体纤小轻盈,线条简洁明快,易于识别。不过,白鹡鸰在我国一共有4个亚种,想把它们一一区分开来可没那么容易。我只在本地拍过其中的2个亚种。鹡鸰属还有一个黑背鹡鸰,和白鹡鸰很像,不太好区分,也有3个亚种;黑背鹡鸰常当做白鹡鸰亚种。 先看看有黑色贯眼纹的亚种:白鹡鸰灰背眼纹亚种(学名: Motacilla alba ocularis ) 没有黑色贯眼纹的白脸东北亚种 baicalensis : 亚成鸟: 黑背鹡鸰中,普通亚种 leucopsis 各省都有。 白鹡鸰是雀形目鹡鸰科鹡鸰属的鸟类,这个属的成员还有山鹡鸰、灰鹡鸰、黄鹡鸰、黄头鹡鸰等,湖北也可以看到,但是数量要少一些。 白鹡鸰的动作行为很有特点。诗经朱公迁疏义云:“鹡鸰,飞则鸣,行则摇”,准确而又简洁地描绘出白鹡鸰的行动特征。白鹡鸰飞行速度很快,成波浪式向上飞的时候,常常连声鸣叫,鸣声尖锐清脆,声音好像“鹡鸰、鹡鸰”,“鹡鸰”这两个字就是对它们鸣叫声音的描述。为了便于交流,很多网友会将其写为“白JL”。在地上的时候,白鹡鸰几乎是在不停地走动,走路时尾部经常上下左右做有规律的摆动。这种飞鸣行摇,互相联系的特性,常被古代人视为兄弟友悌的象征。“诗*小雅*常棣”中既有“鹡鸰在原,兄弟急难”一语,后即以“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爱之情。据称唐诗中有30多首诗提到了鹡鸰,多与兄弟之情相关。 如此美丽的白鹡鸰自然也少不了入画。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的成熟和鼎盛时期, 工笔花鸟画达到颠峰水平,从而可以较为准确的辨认出画中鸟儿的种类。五代的黄筌珍禽图也很有名: 故宫馆藏宋代花鸟画册页中收有佚名 《鹡鸰枯荷图》,画中 荷叶翻卷残破,叶面满布虫蚀,而 鹡鸰双爪紧握荷茎,扭颈俯视,画面 疏密有致,动静结合,实乃高手之作。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拍拍看自己校园里面的白鹡鸰,看看是否不同的亚种呢? 我的野鸟系列索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04206-631563.html
20048 次阅读|34 个评论
翡翠湖的白鹡鸰
热度 1 huailu49 2012-11-29 11:39
翡翠湖的白鹡鸰
记得,还是在张叔勇老师的指点下,认识了白鹡鸰。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2591 次阅读|2 个评论
“恐龙灭绝”的说法不对?
热度 6 book 2012-9-23 08:30
“恐龙灭绝”的说法不对?
1 鸟类由恐龙演化而来 过去的一百五十年里,始祖鸟一直被认为是最古老的鸟类,也就是鸟类的祖先。但这一结论在 2011 年被修订:始祖鸟属于恐龙,而非严格意义上的鸟类。目前科学界认为鸟类由恐龙演化而来。 徐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我们研究的结论( Nature 文章 )是始祖鸟不处在鸟类支系上,严格地说不属于鸟类。它属于恐爪龙类,代表一种原始的恐爪龙类。 徐星:在我国内蒙古宁城发现的胡氏耀龙、树息龙就是带有翅膀的恐龙化石,它们的年代要比始祖鸟更早,距今 1.6 亿― 1.7 亿年,而且基于形态学的科学分析,我们把它们置于鸟类支系的最早阶段,可以说代表已知最原始的鸟。 徐星:目前的研究可以肯定鸟类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化石显示,恐龙的一支在其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为了鸟类。最早的恐龙出现在大约 2.3 亿年前,随后不断地产生不同的分支,向不同方向演化。有些演化为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大的陆地动物,像有些蜥脚类恐龙体长达到几十米,体重近百吨 ; 有些演化为形态奇特的植食者,像鸭嘴龙类和角龙类。其中一个支系在不断地分化过程中,大约在 1.6 亿― 1.7 亿年前演化出鸟类。这样一个过程的重建仅仅凭借几个化石、几个物种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地发现更多的化石,更多的似鸟恐龙和早期鸟类,我们才能精确地重建演化树,复原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 (徐星文字引自: http://www.ivpp.cas.cn/kxcb/kpdt/201108/t20110819_3323971.html ) 2 恐龙并没有灭绝?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季强认为 ,鸟类起源于小型食肉性恐龙,因此应撤销“鸟纲”,把鸟类和恐龙一起归入“恐龙纲”。(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3/261299.shtm ) 科学界认为鸟类起源于恐龙,如徐星所说“(恐龙)一个支系在不断地分化过程中,大约在 1.6 亿― 1.7 亿年前演化出鸟类”,那么从系统演化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说鸟类是恐龙,正如季强的看法。如果分类学上最终会将鸟类并入所谓的“恐龙纲”,我们就更能理直气壮地说鸟类是恐龙了。 所以,我们身边的鸟类全部是现存的恐龙直系后裔。在这种认识下,恐龙其实并没有灭绝?恐龙专家及有名的科普作家 Dave Hone 认为 ,“当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谈论恐龙的时候,他们实际上指的是除鸟类外已灭绝的恐龙”。他认为在科学传播中说“恐龙灭绝”是不确切的,而应该说“鸟类之外的恐龙灭绝了”。 那么,我们身边其实充满了到处飞的,形态、大小、颜色、行为各异的恐龙?看看下面几只恐龙复原图,是不是很像鸟。 Anchiornis huxleyi ; http://english.ivpp.cas.cn/rs/ma/201003/t20100323_52071.html Haplocheirus sollers ; http://www.ivpp.ac.cn/xwdt/tpxw/201001/t20100129_2738152.html Xiaotingia zhengiis ; http://www.ivpp.cas.cn/xwdt/tpxw/201107/t20110728_3316851.html
个人分类: 进化漫谈|6302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中国古诗词中的鸟类学——写在鸟类学开讲之后
热度 12 woodenson 2012-3-31 16:09
昨天,鸟类学正式开讲。出于本身研究工作的性质,我并不很愿意开设这门课程。不过既然有不少学生选修,我也乐得再自我修炼提升一下。在准备第一次课中国鸟类学简史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尽管没有系统的鸟类学研究,但关于鸟类的文化却是绵延不绝,除了诸多久远的传说、著名的画作之外,诗词也蕴含了大量的鸟类学知识,这里,我也就着第一堂课的余温,摘其一二例举于此。 诗经 春秋时代的《诗经》(距今约 3000 年),不仅广泛地反映西周前、后期和春秋前期的社会面貌,而且确认鸟类有 35 种,其中有水禽、猛禽、攀禽和鸣禽。我列举其二,并加以解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句话或许是《诗经》中最著名的诗句,歌颂了周文王与洽川美女太姒之间的纯真爱情。‘关关’鸣叫的雎鸠, 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是好男儿的好配偶。什么是‘雎鸠’,‘雎’据说古代的一种鱼鹰,而‘鸠’按照现代鸟类学的解释,应该是鸽形目的典型代表。而两个字结合起来,查过相关古代的解释,应该还是鱼鹰。从现代鸟类学的理解而言,鱼鹰应该就是鹗,某些地方也可能是指鸬鹚,这两类虽然靠近水岸生活,但总觉得不合意境。毕竟,歌颂的是爱情,用不甚靓丽的鸬鹚不合适;而鹗作为猛禽,更多是盘旋于水面之上或者停歇于水边树上,用‘在河之洲’来形容,感觉也不甚合理。 那么会是哪种水鸟呢?我们都知道水鸟包括游禽和涉禽,而涉禽中的鸻形目鸟类很多都是一雌多雄,况且鸻形目鸟类相貌平平,必然不是歌咏的对象;涉禽中的大型种类,如鹭类,又多在树上营巢,也很少一夫一妻的聚集在在河边一起活动,因此,应该也不会是鹭。那么据此推断应该就是雁鸭类,雁鸭类多一夫一妻,喜欢在开阔的平静水面活动。 ‘ 关关 ’ 是指鸟类出的声音,那么什么鸟发出的声音是 ‘ 关关 ’ 呢?关关,单音节的重复,而且似乎也缺乏足够的高昂,所以我推测,这里的 ‘ 关关 ’ 可能是 ‘ 呱呱 ’ 的发音,也就是鸭类而不是雁类。 那么会是哪种鸭类呢?潜鸭类以及小型的绿翅鸭类通常都无声或声音尖细,明显不是 ‘ 呱呱 ’ 的声音,而且古人识鸟的水平应该有限,能够分辨的估计只是常见的几种,那么应该就集中在绿头鸭、斑嘴鸭,以及古人常常崇羡的鸳鸯上。先说鸳鸯,鸳鸯一般都比较安静,即便出声,也是短脆的哨音,因此应该可以排除。至此,我的推论就是,雉鸠应该就是绿头鸭或者斑嘴鸭之一。这两种都是常见种,也是我们家鸭的祖先,雌性的叫声也颇有 ‘ 呱呱 ’ 的意味。当然,具体是哪种,估计还得结合此诗的背景如地点、时间等来分析了。 黄鸟黄鸟,无集于 穀 ,无啄我粟 这句话出自《小雅 * 黄鸟》, ‘ 黄鸟呀黄鸟,不要聚集在楮树上,不要啄我的小米 ’ ,反映的是流落异乡的人,备受欺凌,渴望早日回家的情境。这里的黄鸟是哪种鸟呢?既然都说了是 ‘ 黄鸟 ’ ,自然是黄色的鸟,因此,有人认为,应该是黄鹂,在我国分布最广最常见的就是黑枕黄鹂了。 然而,我觉得并非黄鹂。因为黄鹂为食虫鸟,主要食物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等昆虫,而并非谷物,如诗中的小米。诗中还有另外两句, ‘ 无啄我粱 ’ 、 ‘ 无啄我黍 ’ ,说的皆是谷物,因此,这里的黄鸟必然不是黄鹂。 那么体色是黄色,停歇在树上,又以谷物为主要食物的鸟是哪种呢?这个基本就没有悬念,非黄雀莫属了。黄雀, 生活于山林、丘陵和平原地带,以多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兼主食赤杨、桦木、榆树、松树、及裸子植物的果实、种子及嫩芽,也吃作物和蓟草、中葵、茵草等杂草种子以及少量昆虫。 说到古诗,自然少不得唐诗。而唐诗数量甚巨,据不完全统计,有接近 50000 首,其中涉及鸟类的也相当多。北京南海子麋鹿苑的郭耕老师曾经翻阅一万多首唐诗,其中有 500 多首均涉及鸟类,他精选其中 300 首,出版了《鸟语唐诗三百首》,由此可见,鸟类也是唐朝诗人歌咏的重要对象。下面,我就按照各大类群,分别择一讲讲。 游禽:鸳鸯 长安古意 卢照邻 …… 借问吹萧向紫烟, 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 卢照邻的这首诗,描绘了古长安的种种繁华景象,其中 “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 更是成为歌颂忠贞爱情的名句。如果能够像比目一样永不分离,即使死又如何;如果能够像鸳鸯一样厮守一生,即使让我做神仙也不愿意。诗人的比喻是好的,但其实鸳鸯并不忠贞。现代的研究显示,单配制鸟类中的 85% 以上都存在婚外交配,也就是多数都存在 ‘ 二奶 ’‘ 二爷 ’ 或者 ‘ 三奶 ’‘ 三爷 ’ 的情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鸳鸯的喜爱,即便只是作为一个符号,鸳鸯也给我们的文化增添了诸多色彩。 涉禽:丹顶鹤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宵。 丹顶鹤,应该是我们中华文化中最知名的一个物种。诗中有,词中有,传说有,神话也有,清朝的九品官服中,丹顶鹤也高居一品。刘禹锡在《秋词》中,抒发了自己对秋日的喜爱,丹顶鹤直飞云上,诗人的情怀也跟着丹顶鹤飞入云霄。从这里,我们甚至还能推测出诗人当时的一些背景。既然是秋日,自然是丹顶鹤从东北迁往南方越冬的途中,也就是 10 月到 11 月。按照目前已知丹顶鹤的迁徙路线,我国丹顶鹤主要是沿扎龙、盘锦、黄河三角洲再到盐城。当然,古代应该还包括长江中下游的鄱阳湖、石臼湖等地。因此,诗人的写这首诗的地点应该是在长江中下游,时间应该在 11 月左右。 猛禽:鹰 放鹰 白居易 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下鞲随指顾,百掷无一遗。 鹰翅疾如风,鹰爪利如锥。本为鸟所设,今为人所资。 孰能使之然,有术甚易知。取其向背性,制在饥饱时。 不可使长饱,不可使长饥。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 乘饥纵搏击,未饱须絷维。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 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白居易的这首诗,应该是借训鹰来隐喻君王治国之道。训鹰的关键在于控制它的饥饱,不能让它长期饱食,那样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也不能让它长期饥饿,那样就没有任何搏击的力量了。圣贤的君主,对于文臣武将的管理,也应该如此。我对猛禽不甚熟悉,不过按照诗中第一句 ‘ 草枯雉兔肥 ’ 来看,这里的鹰应该不会是小型的隼类,估计至少应该是猎隼、苍鹰之类的了。 陆禽:白鹇 黄山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 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 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 刷毛琪树间。 …… 我国是世界雉类分布的中心,红腹锦鸡、白鹇等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诗中李白对白鹇的描述,颇为贴切。白鹇的白,白雪看了都自惭形秽。以水为镜,以树为梳,多美妙的神仙生活。只记得 2003 年在武夷山九曲溪顺流而下进行鸟类调查,看到岸边闲庭信步的白鹇,颇让人艳羡不已,得如此鸟,夫复何求,这其实就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生活。可惜,浮躁的社会,浅薄的追求,让我们过着越加窒息的生活。 攀禽:戴胜 题戴胜 贾岛 星点花冠道士衣, 紫阳宫女化身飞。 能传上界春消息, 若到蓬山莫叙归。 戴胜,也是诗词中常见的鸟。贾岛诗中赋予了戴胜春之使者的称号。是啊,春天一到,就看到戴胜在草地上左啄啄,右挖挖,快快乐乐的找食吃。只可惜,戴胜的窝实在太臭,实在对不住他这身修行道士的行头。 鸣禽:乌鸦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是一首名诗,月亮、乌鸦、枫树、渔火,诗歌从很细小的景色入手,绘制了一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在此诗中,乌鸦只是作为一个中性描绘的对象,而更多的情况下,乌鸦常被看做不祥之鸟。虽然也有人给他平反,而且现代生物学已经证明乌鸦聪明到可以学人语、用工具,但它为人厌烦的形象仍旧深入人心。这也不奇怪,他们聪明到白天出城觅食,夜晚归来停宿中南海,并随地排泄,是以国家领导的地盘,你都敢放肆,‘领导不喜欢,百姓自然也不喜欢’。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5816 次阅读|32 个评论
城市,让鸟儿更聪明
热度 1 gongshiliang 2011-8-20 17:38
城市,让鸟儿更聪明 作者:唐若水( 原文题: “ 城里鸟 ” 更聪明 ) 瑞典尤普撒拉大学的鸟类学家最近对瑞典和法国城乡的 82 种常见鸟类做了专题调查,结果证实:长期生活在城市的鸟儿比长期生活在乡下或野外的鸟儿往往要聪明得多,而且即便是在同一种鸟内相比也是如此。研究发现,这是由于城市环境相对来说比较 “ 复杂 ” ,觅食、栖息方法和方式随之也往往更为多样化,可能遭遇到的威胁可能也更为多变,于是为了适应城市生活并更好更安全地生存下去, “ 城里鸟 ” 的大脑渐渐变得越来越发达。 专家们还发现,脑袋越 “ 大 ” 的鸟儿越聪明,也越能适应不同的食物源和栖息地,以及城市生活的种种变化。不过这里说的 “ 大 ” 并不是指大脑的绝对重量,而是指大脑与身体的重量之比。一般来说,脑袋较 “ 大 ” 的鸟儿如大山雀、蓝山雀、麻雀、白头翁、喜鹊、乌鸦、鹪鹩等,往往喜欢在城市定居,因为它们往往有足够的 “ 智力 ” 轻松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城市生活;而脑袋相对较 “ 小 ” 的鸟儿如啄木鸟、白头莺、黄鹂、杜鹃等,则往往避免在城市生活,似乎也有一种 “ 自知之明 ” ?还有一些鸟种如麻雀,在城里生活的就是家雀,在山里生活的就是野雀,却可能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而使得大脑重量和结构都发生了差别,尽管这种差别可能十分 “ 细微 ” 。 有意思的是,同样生活在城里,即便是同一种鸟,笼鸟和非笼鸟的智商也有差别:后者一般都要比前者聪明些。原因很简单:由于笼鸟长期生活在 “ 饭来张口 ” 的安逸环境中,既无天敌的威胁,又无对手的竞争,长此下去,随着大脑的越来越懒惰,大脑功能也越来越退化。 专家们最近甚至推出了一份 “ 鸟类智商排名表 ” ,名列靠前的如乌鸦、喜鹊、麻雀等大多在城里生活,脑袋也较 “ 大 ” ;名列最靠后的有山鹑、北美鹑、鸸鹋等,基本栖息在野外,脑袋也明显比较 “ 小 ” 。唯一的例外是鹦鹉 —— 看上去头颅十分庞大,而且善于模仿人类说话,由此总是给人一种聪明绝顶的感觉。但事实上鹦鹉的智商并不太高,在鸟类中只能排在中间偏后的位置。 那么,城里鸟究竟有多聪明呢?科学家们搜集到的极端例子包括: 日本大阪的乌鸦善于 “ 借力 ” 人类:它们常常将自己无法咬开的坚果放在十字路口上,然后躲在一边,静静观望经过的车辆替它们将坚果壳压碎,待发现 “ 大功告成 ” 时,甚至还会利用红绿灯和人行横道等交通规则,前去安全地享受美食。 英国伦敦的家雀善于向市民学习:当送奶员将鲜奶放在订户门前时,这些爱叽叽喳喳的小鸟们通过对市民喝奶的仔细观察,竟然学会用喙啄开牛奶瓶上薄薄的金属箔,在主人取奶前 “ 先喝为快 ” ! 津巴布韦哈默城里的秃鹰甚至能通过观察郊外地雷区周围不同颜色的栅栏发现哪里是雷区,然后便站在远远的大树上幸灾乐祸地等待其他倒霉的动物不小心闯入雷区送上小命。自然,那些被地雷炸飞的 “ 炸野兔 ” 、 “ 炸羚羊 ” 便成为秃鹰们的佳肴!
个人分类: 资源环境|3565 次阅读|1 个评论
入行以来收到的最快最好最爽的审稿意见
热度 6 woodenson 2011-8-10 22:54
上午还在为一篇稿子被拒而难过,晚上就收到了另一个杂志的接受函。这篇稿子一周前投出,今天上午给了编号,下午主编就给了无需修改即可接受的意见,这是我入行以来,接受最快、最完美的审稿意见。爽,晒晒! Dear Dr. Zhongqiu Li, I am pleased to confirm that your paper "……" has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 I am at a conference in the UK and colleague of mine who is a specialist in habit issues (in Europe not China but that is no relevant) kindly looked at the paper. He thought the work was solid but needed a little editing. I have done the latter to tighten it and to get it into house style. Some references are also gone; they really add nothing to this particular paper. I have now sent it to production where it will be turned into proofs that will be sent directly to you for checking over the next few weeks. Let me say that refereeing normally takes several months at…… and that the process this time should be considered an outlier if you send papers in the future. Thank you for submitting your work to this journal. With kind regards, …… Editor-in-Chief ……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6071 次阅读|11 个评论
这个模特会摆pose吧?
热度 18 zhangyuxiu 2011-7-29 15:26
这个模特会摆pose吧?
昨天下午,看见这个家伙在花园的紫荆树上跳来跳去,网友 frake 介绍它是 红耳鹎 , 红耳鹎 , 一会儿摆出 一个 pose ,一会儿换个姿势,让我从楼上的窗户里伸出相机拍了个够。红耳鹎的动作神态颇 有明星范儿吧? 查了下维基百科,红耳鹎也叫高鸡冠、高冠鸟、高髻冠、黑头公、高髻郎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雀形目、鹎科、鹎属。分布于我国西藏东南部、云南南部、贵州南部、广西西南部、广东,以及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国和中南半岛等地。(又名:红颊鹎)前额至头顶黑色,头顶具高耸的黑色羽冠,眼后下方有一深红色羽簇,形成一红斑;耳羽和颊白色,紧连于红斑下方。后颈、背至尾上覆羽等其余上体棕褐色或土褐色,有的标本具棕红色羽缘,羽毛鲜丽。嗜食果实及其它植物性食物和害虫,对农林业益害参半。 红耳鹎生活在村落、农田附近的树林、灌丛,城镇的公园。性活泼,常呈 10 多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也集成 20-30 多只的大群,有时也见和红臀鹎、黄臀鹎混群活动。整天多数时候都在乔木树冠层或灌丛中活动和觅食。善鸣叫,鸣声轻快悦耳,有似 ’ 布匹 - 布匹 - 布匹 ’ 或 ’ 威 - 踢 - 哇 ’ 声音。通常一边跳跃活动觅食,一边鸣叫。 红耳鹎具有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常见啄食树木和灌木种子、果实、花和草子。尤其是榕树、棠李、石楠、蓝靛等树木和灌木果实。动物性食物主要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用嘴在树枝间啄食,有时也在飞行中捕捉飞虫。喜欢结群活动。 3-8 月在树上筑巢繁殖。因有高耸的冠羽,俗称 “ 高髻冠 ” 。广东一带常被作为观赏鸟饲养。
5498 次阅读|58 个评论
不同种类的动物有共同的身体语言吗?
热度 11 SmileyCat 2011-5-28 15:41
不同种类的动物有共同的身体语言吗?
在上一篇“ 唱情歌的大雁 ”里,所有回答我问的问题的博友都从那两只大雁的行为举止上猜对了谁是哥哥,谁是妹妹。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同种的动物,包括人类,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很大一部分是靠身体语言。 据说,人类之间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有超过60%的信息交流是通过身体语言,30%通过语调,只有7%是通过语言。那么,在不同种类的动物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的身体语言呢? 虽然不懂动物的语言,人能通过观察动物之间的互动而了解它们的社会。当猫对着狗呲牙咧嘴的时候,狗一定明白他要是招惹对方肯定会有麻烦。保护着孩子的公雁常常会冲着其他靠近它的孩子的动物,比如鸭子,狗,或人类弓起背来,怒气冲冲地伸着他的长脖子。不同种类的动物语言不通,看来必须要靠身体语言来打交道。 小时候,家里养过一只极其聪明伶俐,善解人意的猫。他非常会察言观色,能感知主人的情绪。比如,他会在人高兴的时候跟你玩藏猫猫,或者故意干点儿小坏事引起人的注意,以达到它的目的(比如要吃的)。可当你忙着什么,或情绪不好的时候,它会很知趣儿地乖乖地待在一旁。我曾经好奇它是不是通过听人说话的语调来判断人的情绪,就在它捣蛋的时候故意装出很凶的样子冲它吼。可是他却总能很聪明地判断出我什么时候是真的生气了,什么时候是逗它玩儿。所以我猜它多半儿能从我的身体语言里判断出来。 好啦,现在就来个小测试,看看谁能猜出这两只鸟儿在说什么? 先来介绍一下男女主人公。它们是生活在从墨西哥到巴西的中南美地带的Honeycreeper(抱歉,不知道中文应该怎么称呼。请狗狗当翻译,连在一起的两个词儿他不认识,分开来居然译成了“亲爱的爬山虎”,笑翻了我)。它们像蜂鸟一样喜欢吃植物的花蜜,可是它们也吃谷物。它们的体型比蜂鸟大,比麻雀小。 这位留着小平头,戴着墨镜的酷酷的帅哥儿,是我们的男主人公。就叫他小酷吧。 这位一身典雅的翠绿的淑女,就是我们的女主人公,暂且称她小翠吧。 有一天,在Florida蝴蝶世界的热带雨林里,小酷遇到了小翠。 这事儿,也正好被肩扛小炮的我遇到,记录下来它们邂逅的情景。先放一张照片,猜猜它们在说什么?这故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5607 次阅读|16 个评论
鸡鸭鹅能感染狂犬病吗?
热度 7 yanjx45 2011-3-20 12:14
d0532 2011-3-18 16:43 请问严老师,鸡鸭鹅能感染狂犬病吗?只是哺乳动物才感染狂犬病吗? 博主回复 (2011-3-18 13:32) : 美国 CDC (疾病控制中心)网站有明确的说明: What animals can get rabies?   Rabies can affect all mammals. Birds, fish, insects, lizards, snakes and turtles never get rabies.   哪些动物可患狂犬病?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患狂犬病。 鸟类 、 鱼类、昆虫、蜥蛎、龟和蛇从来不会患狂犬病 。 谢谢严老师的回答。请问严老师:鸡鸭鹅属于鸟类吗?鸡鸭鹅会感染狂犬病吗? 博主回复 (2011-3-19 18:19) : 鸡鸭鹅当然属于鸟类。鸡鸭鹅不会患狂犬病,因而也不可能成为传染源。 你的误解可能与网上的各种荒谬的传言有关。 即使是官方正式发布的信息,包括国家级新闻媒体中的“专家答记者问”,有时也会有“跨行业的专家”在那里对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发表想当然的议论。 例如 2006 年 10 月,当时的国家首席兽医师、农业部兽医局局长贾幼陵答记者问中居然称“鸡、鸭、鹅、孔雀等也可以感染狂犬病,但疾病的发展过程较慢,通常呈麻痹型。”   禽类能感染狂犬病?!事实上狂犬病毒只能感染哺乳动物,从来不能感染禽类。   上述背离常识的“新观点”当即使所有的媒体记者都感到惊异不已。但由于此言出自“国家首席兽医师兼农业部兽医局局长”之口,于是誰也不敢怀疑此事的真伪,而是将它当成应向广大群众进行启蒙的最新知识。这次答记者问的记录立即被多家报纸和其他媒体争相转载,在网上 ( 包括 CCTV 的网站 ) 被转贴了无数次,并被冠上了醒目的大标题:“鸡鸭鹅也可感染狂犬病” 。  (某些记者可能有喜欢添油加醋和制造轰动效应的职业本能。) 奇怪的是,多年来几乎无人对此提出异议。这也是中国整个科普水平低下的一个典型例证。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31963 次阅读|11 个评论
骨顶鸡
热度 6 SmileyCat 2011-1-15 00:29
骨顶鸡(white beak duck)在冬天是这个湖的主人。它们全身乌黑,长得很像经过了造物主精心打扮过的乌鸦:它们有一个显眼的白喙,一双明亮的红眼睛,一副亮绿色的鲜艳的腿。 它们喜欢聚在一起动作一致地统一行动,一会儿在水里悠悠然地游泳,一会儿聚在岸上吃草。它们的招牌姿态是努力地伸着脖子,好奇地向前探寻的样子,憨憨地,好像总是在问:“怎么回事儿?” 补:它们一定不是乌鸦的近亲,也许应算鸭子的表亲?因为它们的脚上有蹼,喜欢游泳。可是它们的嘴又不像鸭子。谢谢二楼的信息,查了一下,它的学名应该叫骨顶鸡。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229536 次阅读|15 个评论
夜鹭
SmileyCat 2010-12-27 10:33
虽然给这一篇的题名为灰鹭,可我并不确定这种美丽的鸟属于鹭的哪一种。夏天的时候它常常躲在芦苇丛的阴影里捕鱼,很难看清它的面目。这天我在湖边的一棵垂柳上发现了它,正站在一个向阳的枝上晒太阳。我赶紧悄悄靠近,用长镜头抓了几张。原来它有宝石一般的红眼睛,后脑勺儿上还有两根细长的白色飘带一般的长羽毛。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3350 次阅读|4 个评论
灰鹳
SmileyCat 2010-12-23 00:55
  在这个公园散步,时常会碰到这只灰鹳。它的家大概就在公园里。它像一个孤独但悠然的隐士,安静地在公园的各个角落散步。它的体形硕大,站在地上有一米多高,并且不怕人。它的灰色羽毛同周围的环境混合得很好,让人不易发现。   它好像永远是这副深沉凝重的表情,好像总是在凝视和思考着遥远的未来。有一次,我走到树底下的一张野餐桌边想休息一下,猛然看见它像一尊雕像似地站在离我一米远的桌上凝视远方,吓了我一大跳。还有一次,我看见它站在一群正忙着低头吃草的大雁中间,扬着它的长脖子,瞪着一双哲学家似的深邃的眼睛凝视远方。从没见过它象白鹭和苍鹭那样在湖边忙着找吃的,难道它不食人间烟火吗? 好,为了看清它的面目,再补一张大头照吧。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11256 次阅读|3 个评论
聪明的渔翁
SmileyCat 2010-12-19 07:32
Snowy Egret (雪苍鹭)是在浅水里捕鱼的涉禽。观察他们捕食挺有趣的,不过需要一点耐心和运气。在公园里秋色正浓的那些日子,我散步时常带着相机。有一天,正好碰见一只雪苍鹭站在小溪里专心地捕鱼。 很有趣的是它好像在耍一点小小的花招引诱鱼儿游过来。它用一只脚站在水里,另外一只脚在水面上轻轻拨弄,在平静的水面上弄出一圈又一圈儿的涟漪,大概是在骗鱼儿这里有一只落水的小虫子在挣扎吧?看来这办法挺有效,不一会儿,就有一条小鱼上当了。 这张看不清它是不是在叼着一根小草棍儿当工具。 低头弄清影--也许它看见涟漪灵机一动 阿哈!计上心来。 嘿嘿,上当了不是。 再接再厉,故伎重演。不知道还有几条傻鱼会赔上小命儿。 上一篇: 雪苍 鹭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4459 次阅读|5 个评论
雪苍鹭
SmileyCat 2010-12-13 14:38
深秋有一段很冷的阴雨的日子,湖面上不知从哪里飞来了十几只雪苍鹭。它们分散在水面的各个角落觅食,时而又会有一两只飞起来在湖面上盘旋,给因为秋色渐远 而显得有几分落寞的公园带来了许多浪漫。这几天我兴高采烈地搬着我的长镜头到处贪婪地拍。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天,这一群雪苍鹭又突然集体神秘地消失了, 正如它们突然神秘的到来。或许,这个湖只是它们迁徙路上的一个临时落脚点而已。 比起它那总喜欢伸着一个弯弯的长脖子傻傻地盯着猎物的表兄大白苍鹭来,披着松散的白色羽毛的雪苍鹭(Snowy egret)倒是很有几分仙风道骨。 雪苍鹭的体形较小,有黑色的尖尖的嘴,和黑色的细长的腿。它们的爪子是鲜艳的明黄色,就好像是戴了一幅卡通版的手套。看来造物主在设计雪苍鹭的造型上的确是费了些心思的:在它们的嘴和脸的交界处也细心地染了一段明黄,正好跟它们的黄手套相互呼应。 它们看来像是松散地群居:如果某天运气好,在湖上能看到它们的话,就会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好几只,分散在不同的地段儿,各守一方找鱼吃。可能是它们捕鱼的方式让他们不能都挤在一块儿,那样互相干扰,大家都得饿着。 降落的一瞬间 标准像 一只正十分专注地盯着石缝的雪苍鹭 在石头上灵活地跳来跳去找吃的 这张还是专注觅食的工作照。它能把整个脖子都缩进羽毛里,那样子就像一只圆球上直接长了眼睛和一个尖尖的嘴,让人忍俊不禁。 上一篇: 弯脖子的渔夫:大白苍鹭 下一篇: 聪明 的渔翁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4754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6 0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