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身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喜剧】【糊涂侦探 Get Smart (2008)】【美国】
lcj2212916 2014-5-4 21:28
导演 : 彼得·西格尔 编剧 : 汤姆·J·阿瑟尔 / 马特·恩贝尔 / 梅尔·布鲁克斯 / 巴可·亨利 主演 : 史蒂夫·卡瑞尔 / 安妮·海瑟薇 / 道恩·强森 / 艾伦·阿金 / 特伦斯·斯坦普 / 詹姆斯·凯恩 / 比尔·默瑞 类型: 喜剧 / 动作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2008-06-20(美国) 片长: 110 分钟 又名: 特务行不行 / 特务S唛 IMDb链接: tt0425061 冷战结束后,天控局面临被解散的危险,但是这个美国最大的特务机关,依旧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不过,近期天控局总部却遭受了突发性袭击,导致特工们都有被身份曝光的危险。其中也包括强壮如牛、身手不凡的23号特工(道恩•强森 Dwayne Johnson 饰)。总部经过研究发现,袭击事件是一个叫盖不达集团的,为了迎敌,总部对分析家麦克斯韦(史蒂夫•卡瑞尔 Steve Carell 饰)委以重任,后者终于等到了一展身手的机会。于是,他积极参与了对付盖不达的行动,不过之前的两次演习都被他搞砸了。唯一的收获是,他跟99号特工(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 饰)结成了搭档,后者是唯一不怕身份曝光的特工。他们在飞机上遇到了一个疑似的恐怖分子,但是当他们出手时,却意外陷入了对方的圈套。此后,这对欢喜冤家又接连遇到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困境……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4065571
34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名片,名人,名称及其它
jiangjiping 2013-7-28 06:23
名片,名人,名称及其它 蒋继平 2013 年 7 月 27 日 昨天在办公室打开办公桌的抽屉,看到尘封已久的名片册和一大堆用橡皮筋困扎在一起的名片,估计有千张以上。 其中最显眼的是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退休国务卿喜莱莉, 现任参议员麦克恩。他们的名片都是烫金名片,名片上的内容都是黄金印刷。他们的名片比较简单,上面印的信息仅是当时他们的一个最主要身份, 参议员,加上通信信息, 如办公室地址, 电话等。因为我得到他们名片的时候, 奥巴马和喜莱莉还没有当选总统和担任国务卿,那时, 他们三人的身份都是参议员, 所以,在他们的名片上印的就是这个身份。 这些名片中,其中的许多人的头衔都是 President( 总裁)或者 GeneralManager ( 总经理)。但是老外的名片一般只有一个身份介绍,也就是只有一个名称。 中国人的名片最复杂,虽然以总裁或者总经理相称的很少,但是以主任,某某长(院长,厅长,等等),高级某某某(研究员,农艺师, 等等) 相称的很多。 中国人的名片一般都有多种身份,有的多达七八种身份, 包括院士, 学者 , 会员,甚至某某杂志报刊的编辑, 等等不一而足。 看着这些名片,我想起很多东西和一些往事。 首先想到的是 : 真正的名人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名片,只要有一个通信信息就行了。这是因为人们都知道他们是什么人。然后想到的是, 名片上的名称虽然看起来一样,属于一个等级, 但是, 实际上根本不是一回事。比如说, 有两个人的名片上都是印的 President 。单从名片上看似乎一样的身份地位, 可是,由于两者的公司的规模相差巨大, 其实际身份也相差很多。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已经退休的前 Syngenta 公司北美洲总裁在任职期间给我的名片就是 President North America. 他是在视察我的工作和给我颁奖时给的。他手下有上万雇员, 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就有千人以上,管辖的机构遍布美国各地, 还有一些在墨西哥和加拿大。另一个是 California Seed and Plant Labs ( 加州种子和植物检测所)的总裁给我的名片。他当时来与我商量一些种子检测的合作意愿,同时希望我与他合作一起运作他新建的公司。我当时在决定要不要考虑他的合作邀请前, 决定前往实地考察。当我来到他公司的地址后, 他急匆匆地出来迎接我,我注意到他上身穿着西装, 扎着领带,下身穿着短裤,脚上穿着一双拖鞋。他的公司只是一个可以移动的房子,当时, 除了他自己外, 只有一个雇员。 他用这个移动房子作实验室,也做为他一家人的生活场所。我看到他这个样子,心里真是哭笑不得,所以, 没有心思与他多谈,大约 30 分钟左右就礼貌地离开了。再说美国的许多私人公司都是属于小型的。有的公司就是一家人开的, 其中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会给于一个高级职称。比如说, 我知道的一个公司, 父亲是总裁, 母亲,儿子和女儿都是副总裁, 公司除了他们一家四人之外,只有一个正式雇员和一个零时工。 记得 1996 年到中国出差时,到过三省一市(北京,河北, 辽宁, 和甘肃 ). 当时遇到的专业内的人士,拿出来的名片几乎都是高级职称, 有的还有好几种身份。他们的学历大多数是文革后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没有研究生的学历。 我当时已经获得加州大学的博士学位,而且已经工作了好几年, 我当时名片上的职称是 Research Scientist II ( 二级研究员)。因而,后来我都不好意思与当地的专业人士交换名片了。 今天周末,闲来无事,把一些名片扔掉, 同时写下这些仍然在记忆中存留的往事。
个人分类: 故事感想|2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来确认CCCCCF学会的精英身份?
xpsunz 2013-5-19 00:38
今天听到CCCCCF杜某人的嘴里蹦出一个单词,很有趣,叫做“可笑”,确实很可笑。 比如,中国从事某科学研究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数以十万计,如今只能有不足100人获得“精英”的身份,并获得某“精英”的邀请,才能够参加五月底在中国某地召开的所谓“中国CCCCCF青年精英大会”,算不算实在可笑? 昨天晚上偶然有幸与中国顶级学者交流,提到该会议,该学者惊讶:无论官方认可还是同行认可,自己应该算是精英,而且参加该会议的人员肯定不如自己;但是杜某人肯定没有邀请自己的打算,事实上,按照杜某人的盘算,他只打算在全国教育科研范畴内邀请不足100人参加自己组织的会议,这个名单确实挂一漏万。 本人20011年、20012年(可笑的年份)应邀参加“中国CCCCCF青年精英大会”,结交了很多实实在在的精英。但是问题是,中国从事该行业研究教学的精英基数太大,多数的精英并不知道这次会议,也不在这次会议的邀请名单上。 如果非要命名为“中国*****青年精英大会”,这个名单,是不是该由更权威的组织来确定,而不是由某位数年来一直自称不学无术的社会活动家来拍脑门确定? 今天晚上,杜某人声称:我们邀请谁,谁才能参加青年精英大会。 感觉可笑,随追问一句:你认为谁是精英谁才是精英,对吗?杜某人无言以对,匆匆告辞。 一个不学无术的、50岁前丝毫谈不上成功的硕士毕业生,如今竟然敢扒拉着教授和博士们脑袋,说,你是中国某领域的精英资质,实在滑天下之大稽。
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网上国内外信息传播看,朱令案犯罪嫌疑人的嫌犯身份不能解除..
lipingren 2013-5-8 08:10
公安局应公开调查结果... 楼主 发表于: 2013-04-23 14:09:27 http://www.haixia.edu.cn/htmls/201304/20534.html 看了孙维的声明,第一感觉,这是在狡辩,真乃“此地无银,三百两”越抹越黑。听听孙维的狡辩声音,(1)“且因治疗不当导致终身致残”你怎么知道治疗不当呢?你的意思,你来治疗的话,就得当了,因为只有你一开始就知道“铊”中毒;(2)“实验室管理混乱”灌输先入为主的舆论思想:铊随意能够拿到,给人概念,投毒的范围很大;哈哈我就是在过一百年也不可能知道铊是什么样子(3)所有的人都将第一嫌疑人的帽子给了你,包括对你呵护有加、德高望重的师长们,而只有孙维的两个同舍友,非常坚定地表示“孙维是不可能投毒的”为什么呢?贬低他人一般会招来质疑,或曾是同谋人。(4)你怎么知道是窃听器?窃听器怎么会装在杯子里呢?为什么要窃听你呢?正因为你是唯一嫌疑人,(5)自己要求测谎,没有谁会要求测谎的,除了凶手,没有人会这样的做的,因为测谎仪器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没有法律效应,是清白的你“难道就不怕,仪器出错,把清白的你给黑了吗?”。(6)最重要的是,网络上有诸多为孙维漂白的言论,言论很长(如第二跟帖,故意落下第一,明显是经过加工、刻意准备的言论),很明显地转移话题,转移矛盾重点。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理一理朱令与孙维的关系:1、同宿舍,2、孙维有条件、有时间接触得到铊,3、孙维显赫的身世,4、孙案发后种种反常迹象,5、从孙的箱里滚出朱的杯子,6、孙自己招供为凶手。本人只关注前3条。 注意:下毒者必然是与朱令十分相近之人,必须有下毒的条件与环境,一个人是不可能在外面随便吃喝的,只有在被害人的常在的固定场所如宿舍或家中,才有绝对的可能投毒成功的。从这些完全可以把孙维推敲为最重要的嫌疑人。否决孙维不是嫌疑人的人,莫非你知道内情,否则凭什么孙维不是最重大的嫌疑人???? 最重要的是,投毒人必须是朱令身边的人,还必须知道朱令的起居习惯及其所用的 生活 用品,那么只有同宿舍的舍友了,不可能是她的父母吧!如此准确的投毒,而其他舍友没有中毒现象, 舍友又没有惊恐有被误投毒的可能,因为她们都没去检查身体,可见其舍友的嫌疑依然最大;再加上铊这种化学物,只有接触过并实验它的人,才知道铊及其用处,普天之下,99%的人类一辈子都不可能知道、见过铊。一个几十年如一日,推动案件进程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是凶手的,如贝志诚;而一味动用马甲、水军将嫌疑人指向他人,洗脱自己的,都是明显的欲盖祢彰。所以--可以说是孙绝对标准的唯一嫌疑人。   孙维,朱令案唯一嫌疑人,其爷爷孙越崎及其伯父都是中共地位显赫的高官,其夫为富商,孙维案发后被清华扣发毕业证,不给其开具出国证明;多年来孙维一直努力地要出国,却一直不能成行。最近几年孙维改名为《孙释颜,化名苏荟》,为什么要改名呢?哈哈!孙维你们该下地狱了。 http://www.haixia.edu.cn/htmls/201304/20534.html 朱令案嫌疑人孙维再度发声:我比任何人都想将真凶绳之于法 海峡教育网 www.haixia.edu.cn 2013年04月19日 09:49 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次数: 1791 次    孙维昨日突然在天涯论坛现身,发帖作诗称“笑骂由人”。网页截图    中毒前的朱令。图片来源:凤凰网   复旦大学投毒案发生后,朱令铊中毒案再次成为网络上关注的焦点。   昨日,朱令曾经的宿舍同学孙维在天涯论坛发布了一个网帖,称“我比任何人都想将真凶绳之于法。”这是继2005年底、2006年初孙维两次发布声明后,再次对自己的“嫌疑”澄清。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女生朱令,在1994年、1995年中两次被人投放剧毒物铊,该案至今未破。曾经被警方视为嫌疑人的孙维,尽管在1998年8月被警方解除了嫌疑,但多年来仍被网友认为是疑凶。   曾两度发帖否认投毒   昨日中午,孙维仍然用网名“孙维声明”在天涯社区发布了这篇《这么多年,和很多人一样,等待真相水落石出的那一天》。她在帖子中说,“去去醉吟高卧,独唱何须和。笑骂由人。”在一位网友质疑她的回复中,孙维还评论说,“我恨,事情没有发生在今天,埋没了真相。我比任何人都想将真凶绳之于法。”   孙维是朱令在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92级的同班同学,两人曾住同一宿舍。警方介入朱令被投毒案后,孙维曾被警方调查和讯问。“孙维声明”曾在2005年12月30日和2006年1月13日在天涯社区发布两份澄清声明。根据《青年周末》2006年的报道,孙维父亲确认是孙维所发。   根据“孙维声明”2005年12月30日发布在天涯社区的声明,1997年4月2日,她被北京市公安局14处带走讯问,警方称她是“唯一能接触到铊的学生”。1998年8月,警方宣布解除对她的嫌疑,“他们承认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我和朱令中毒有关。”   在2005年的声明中,孙维表示她并非能唯一接触铊的学生,清华对试剂管理也不严格,并且她与朱令没有不和,没有投毒动机。根据《新民周刊》2006年的报道,与朱令同宿舍的孙维因为课题能接触到铊盐,并且有医生介绍,当时北京能接触铊盐的仅200人左右。网友由此认为孙维具备获取铊的途径,同时因为和朱令同宿舍,也具备投毒的条件。   孙维也回应了他爷爷为她向国家领导人求情的传言,孙维称1997年她爷爷已过世。根据维基百科,孙维的祖父是孙越崎,曾任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堂伯父是孙孚凌,曾任北京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在2006年的声明中,孙维称已委托家人于2006年1月9日向警方提交书面申请,要求重新侦查朱令被投毒案,“查明真相。”   “发帖指南”再掀波澜   然而,孙维的声明多年以来一直未解除网友们的怀疑。   贝志诚去年11月发布的博文《现实不是童话朱令事件回顾》也称,“清华的铊盐只在研究生班一个课题组有过使用,而本科生中只有朱令一位同宿舍女生在这个课题组实习。尤其是朱令第二次中毒前,由于身体虚弱基本只能在宿舍和教室两点一线活动,吃饭和喝水都靠宿舍同学打来。嫌疑在哪很明显了。”   贝志诚还说,警方介入后,朱令宿舍曾发生一起失窃案,“丢的居然主要是朱令所有的洗漱用品。后来警方在5月7日立案,再去搜查拉出嫌疑人的箱子,从边上滚出了朱令的水杯。”   贝志诚是朱令的中学同学,在1995年医院无法查出朱令病因时,贝志诚和北大的同学通过中国当时罕有的互联网向国外医生求助,最后帮助确认为铊中毒并找到用染料普鲁士蓝解毒的方法,此事成为中国早期互联网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今年4月17日晚,贝志诚在自己的微博@一毛不拔大师中,还贴出了一份当年孙维在网上发布声明前给几位同学的“发帖指南”。在这份据称是黑客截取的邮件资料当中,发信人孙维详细指导同学如何从人品、社团状况、学校管理等方面,跟帖支持她将要在天涯社区发布的声明,并提出了“最好不要用自己家的电脑、IP”、“不要给朱家提供额外的信息”以及拒绝记者采访要求等注意事项。   邮件中还附有一些回帖示范,如“证明孙维根本不是这样的人,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朱令社交活动很多,除了社团活动,还有很少在宿舍,也很少参加班里活动”、“帮助朱令、为朱令募捐是好事,但没必要为增添效果胡编乱造”等。   目前,这份“指南”已经被转发了两万五千多次,再次引发了不少对孙维的质疑。   而针对孙维的“解除嫌疑”一说,贝志诚前日在接受腾讯微访谈时表示,警方从无解除嫌疑一说,官方理由只是证据不足。南都记者 张书舟   朱令现状   生活无法自理心智仅六七岁   朱令出事以来,她的家从没装修过。客厅放着氧气瓶,朱令父亲受访时,母亲仍在隔壁不停地忙碌:为女儿吸痰、喂药、擦身……让父亲心痛的是,当年的美丽少女已变成一个臃肿超重的40岁重度残疾人,生活无法自理,心智似乎仅六七岁。大多数时候,朱令总是安静地陷入冥想状态,每隔一段时间,母亲就会细心地为朱令擦去嘴边的涎水。   被问及经济上是否有困难时,朱父说,只要朱令不住院,就没多大问题。前年住院花得比较多,就一个感冒住了十个月,花了五十多万,医保报了三十多万,其余二十万是自己承担的。   朱父表示,“19年来,支撑我们的力量是:令令还活着。只要我们还有口气,我们就要让令令有质量有尊严地活着。希望通过加强锻炼,令令能慢慢好起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希望。”(编辑/海峡教育网 陈美容)
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的身份是‘妾’---不要不服气
热度 39 lin602 2013-2-28 21:33
始终想不起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学术在中国大学中的身份。刚刚散步的路上,突然想起,用‘妾’这个词来形容学术的地位是最为合适的。 那么大学中的正室‘妻’是什么?----‘管理’或叫‘官场’。 如果将这些事弄清楚,就能够完全理解上述词的含义了。 1 大学中的各项重大决定与决策是什么人(组成)决定的?纯做学术的教师们(即使名教授们)有决策权吗? 2 校园网、校报上报道的出访,接待来访,出国访问,访谈,发表讲话,甚至公共媒体上的‘专家’,代表学校、学科发言等,有多少做学术的教师们? 3 大部分的学会、协会中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有多少没有官位的纯做学术的教授们? 4 看看大部分的学术会议上的集体照,坐中间甚至前排的,有多少不是按官位排的? 5 大家再看看学生毕业最后的集体照,教授们是在什么位置? 6 大家看古代剧或小说有这样的体会,‘妾’在‘妻’面前要小心翼翼的,‘妻’在‘妾’面前可以......。哈哈。大学中的考核是针对教师的,官员们不用考核,教师考核(项目、经费、SCI论文、专利、得奖等)不合格可以不聘或低聘,官员有考核指标吗?官员们来考核教师们,教师们可以考核官员们吗,即使不满意他们的工作,教师们有什么‘办法与权利’? 7 项目费如果按官员及普通教师二条线进行统计并按人头平均(全国高校所有的人与经费进行全面统计),你会发现,这反差太大了。唉,谁让你不在正堂呢。 8 很多‘妾’都想通过竞聘或其他途径转成‘妻’,哈哈。 ‘妾’,学术就是这样的身份,‘妻’管‘妾’是中国旧时的规矩。 这里的‘妻’与‘妾’不是指具体的人,而是指工作的性质与职位在大学中的位置与身份。
6665 次阅读|82 个评论
我和你
热度 35 weijia2009 2012-6-20 17:11
我和你 贾伟 上个月在北卡教堂山附近的 Southpoint Mall ,我们找了一家西式餐馆吃晚饭,里面人声嘈杂,但我依稀听得出背景音乐,跟女儿炫耀道:这是 Lady GaGa 的“我和你 (You and I) ”。女儿露出惊讶的神态,我得意之下卖萌地跟她做了个(她小时候爱做的) pose ,于是我们俩开始一起跟着哼: Something, something about this place, Something about lonely nights, …… Yeah something about Baby you and I …… 我一边哼唱,一边在奇怪这日子过得怎么这么快,我跟我这个前世的情人之间的话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俩只有在唱这样的(我不太熟悉的)歌时 才有点合拍,而每当我在车里放蔡琴的、费玉清的音乐时,我会透过后视镜看到坐在后座的女儿快速戴上耳机,听她自己喜爱的东西。事实上在她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这样的(在生活中离我而去的)自然动作我都能在心里清晰地感受到。 最近 在美联航的飞机上重温了一部经典影片 - 《卡萨布兰卡》,本来想旅途困乏时看一部老掉牙的电影来更快地进入梦乡,奇怪 的是从电影开头一直到结束我的心还是被这一段陈年的爱情故事牢牢地抓住。曾经在巴黎坠入情网的两个人在北非的 卡萨布兰卡邂逅了, 战时山河破碎、身世浮沉,他和她忘不了曾经的巴黎,然而时过境迁,命运注定了二人在短短的重逢后必须各自转身而去,面对自己的人生。承载了两人万千爱恋的巴黎始终还在那一片记忆的心海里灯火阑珊;而另一方面,他们知道,昨日的那个巴黎已经是回不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觉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自我”,或者说我们每个人是由两种“身份”组成,一种是社会认同下的自我 - 众人眼中的“身份”;另一种是我们自己心中的自我认同下的“身份”。而这个自我认同的身份构建于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理想、尤其是埋藏在我们心灵深处伴随着成长过程的每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两种“身份”维系在同一个自体上,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我”。我们始终参悟不透它们二者的关系,要么太过沉迷于一种社会地位,要么太过依恋往日的梦,往往在梦境与现实之间迷失自己;或者我们去大胆尝试在红尘中将这两种“身份”做一个取舍,从而无可避免地感受到它们的不可分割性而带来的撕心裂肺般的心灵的苦痛。 读书时看过一部郭富城和李修贤主演的电影,片名叫《伴我纵横》,讲的是一对情同手足的兄弟俩,哥哥做了黑社会的大哥,而多才多艺的弟弟历尽曲折成了香港大红大紫的歌星。哥哥在弟弟的成长过程中一直用他的方式提供帮助,包括设法去“搞定”歌唱比赛的评委却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弟弟因为哥哥的江湖习气,更准确地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社会认同”下的身份而忍无可忍,最后兄弟二人分道扬镳。后来哥哥在出狱以后,为了彻底放弃江湖,也为了维系跟弟弟的那一份亲情,昔日叱咤风云的大哥甘心当了一个擦车的小工,但当这个落魄的哥哥发现有人要绑架他的弟弟,他挺身而出跟对方拔刀相向,用生命护住了他心爱的弟弟,弟弟抱着躺倒在他怀中的哥哥,那一刻,二人的“自我”又回到简单的从前,连接到了一起,片尾曲《到底有谁能告诉我》在我们观众泪眼模糊中悠然响起 ...... 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 要怎样回到从前? 有你在我身边, 拿生命换都情愿。 到底有谁能够告诉我, 要怎样回到从前? 随风,作流浪的梦, 和你,再相逢 ...... 写到这里,博文似乎可以收尾了,但意犹未尽。我还在想,造物的宏大,没有可能让谁圆满。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抵挡在时光飞逝中如潮水般涌来的种种变迁,从而依然能够维系心和身两种“自我”的高度重合。你我都在变化,我已经不再是昔日的我,而你也不再是昔日的那个你了。我们彼此难免会曲解对方,有时是不经意的,有时是刻意的,这种曲解来自于我们自己对过去记忆的固执和迷恋。我们总是说要学会放手,其实不是要放掉我们生活链条中的某一个环节,而是要学会在心里放下昔日的你,这样才可能更好地握住现在的你。 作为一个社会人,当我们跑得太快的时候,两种“自我”会出现裂痕,于是我们开始怀旧,不是因为老了,而是因为迷惘了。我们无可抗拒地向往过去的某一段时光,确信自己如果能够回到从前会更快乐!从这个意义上来猜测,怀旧是一种试图弥合我们“心与身”的裂痕的流行性病症。 我坚定了自己的这个“怀旧理论”是在我看完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以后。科学网的虞左俊博主向我推荐了这部电影,碰巧有一次在家里的 HBO 频道看到了,便全神贯注一口气看完。《午夜巴黎》的故事很简单。对巴黎充满好感的好莱坞编剧盖尔到巴黎度假。午夜独自闲逛时,盖尔乘坐一辆老式汽车意外闯进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并以作家身份进入那个时期的耀眼的文艺圈。盖尔在那里与毕加索的情人阿德里安娜相恋,但他发现阿德里安娜并不喜欢自己的时代,她向往着更加辉煌的 1890 年;而当他们穿越到 1890 年时发现,那里的人们又向往着更加久远的文艺复兴时代。 伍迪用“穿越剧”的老套形式把巴黎的现在和文化史上群星流转、溢彩流光的“黄金时代”拼接在一起,我想他在用一种很虚幻但又很通俗的语调跟我们说:人们总是以为自己生活的时代一无是处,总以为如果能够回到过去,自己会更快乐,此乃人之常情也。 但是,不论是 《卡萨布兰卡》,还是《午夜巴黎》 ,从前是回不去的!总是回望过去会忘记前行的动力,而未来也会在我们不断的深情款款的回眸中流逝而去。 回味 《午夜巴黎》的最后情节,盖尔被巴黎深深的吸引而决定留下来了,他不再想着去坐那辆神奇汽车,不再憧憬那些怀有至高理想的美好过去。正当他徘徊在塞纳河桥上,想着当下 - 这种有许多不如意的现实生活仍然值得去体验时,一个女子出现了,他俩曾在怀旧杂货店相遇,留下过清浅的印象。这一刻,他惊喜地发现,原来她才是可以和他一起淋一场巴黎夜雨的人……
12292 次阅读|95 个评论
我认为的化学领域研究的五个层次
热度 43 cwufp 2011-12-17 08:48
我认为的化学领域研究的五个层次
抛砖引玉,改改话题。这是个人认为的化学研究领域的五个层次,欢迎大家提出更多的看法和建议。 俺怎么看,自己在副 研究员与研究员之间。
10819 次阅读|133 个评论
她会以什么身份降生?
热度 2 zxj368 2011-10-27 09:04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已经获得了新闻出版总署的“准生证”,她什么以什么身份降生在大家面前? 昨天下午,编辑部召开了一次编委会成立前的筹备会议,听取来自各个方面专家的意见! 总体来看,大家的意见基本一致,感觉一个英文版新刊的创办很难,如果实在不行,可以适当降低身份来出版。 但也有不同意见。 首先,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不是凭空出世,而是已经有创办13年的中文版期刊《古地理学报》了,而且有一大批专家学者,也有很多高水平的作者。 其次,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是和科学出版社联合创办的期刊,有科学出版版作为第二主办单位,可以有很好的出版发行平台及国内外传播途径。 第三,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的后盾是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未来或许可以在些基础上再申请一个中国古地理学会,作为期刊的支撑,学会与期刊相互促进。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看她出生的身份,还要看组建的编辑委员会队伍与作者队伍。如果这两项均输入的是优质基因,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的出生身份就不会降低,即使成不了明星,也不会在低层次下重复他人;如果组建不好的编辑委员会,邀不来好的稿件,可能会降生于“贫民窟”,在低层次下努力拼搏多年才有出头之日。 因此,我们会很努力,让 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注入好的基因,以较有利的身份降生在大家面前,这样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个人分类: 古地理学报|3346 次阅读|5 个评论
美国共产党是否“承认”中国共产党员的身份?
热度 5 wangxh 2011-7-11 13:01
俺比较孤陋寡闻,也没正式出过国,所以很多事情不知道,在这里请问大家几个问题。 美国某些的大学学历,中国国内是给予承认的;反过来中国某些大学的学历据说美国是不承认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承认其他国家“共产党性质政党”的身份吗?比如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共产党员”是否能够得到中国共产党的承认?想当年,白求恩大夫就是“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那时估计中国共产党员肯定承认其“学历”的,一起过组织生活、缴纳党费等。甚至会唱红歌,“我们都是XXX,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XXX,那怕它山高路又长......” 反过来,美国也应该有共产党组织吧,他们承认我们中国共产党员的身份吗? 为什么问这些奇怪的问题呢?因为有些大学生共产党员的组织关系处理起来非常麻烦。如果出国了呢?如果像承认学历一样承认党员身份就好了,反正信仰的性质都是一样的。另外讲到共产主义时,一般都讲国际共产主义,俺理解此“国际”就是不分国界之意。 有些人根本不把这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当作一回事儿,那怕他们自己也是共产党员。 俺的一个研究生,从大学开始努力争取入党,结果毕业后差点被“某些党务工作者”搞没了,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好容易“找”回来。就连俺这个非党员导师都跟着着急上火,有些人拿入党当儿戏,可俺知道这个学生却是很认真的!
个人分类: 社会|4134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还是我
热度 8 jiangjiping 2011-6-15 08:55
p { margin-bottom: 0.08in; } 我还是我 蒋继平 2011 年 6 月 14 日 最近在科学网博客园地读到一篇[科学文化评论]的文章,题目是:“关于科学家的国籍问题。 ” 文章中提到一些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 作者对如何在[辞海]一书中称呼这些科学家提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作者也讨论了国籍, 身份, 成就和爱国心之间的关系。 前不久, 我在中新网也读到一条消息, XXX 说他最看不起拿了美国绿卡的人还要讲爱国。 看到这个评论, 我心里有很多感想, 结合[科学文化评论]这篇文章, 我现在就把我的感想写出来。 国籍的改变只是换一本护照。 一个人从中国公民变成美国公民, 或者从美国公民变成中国公民, 改变的只是他所持的护照和一些很少的利益问题, 对他的真正身份影响不大。 具体来说, 我是中国人, 我原来是中国公民, 后来到美国读书工作, 加入美国籍, 成了美国公民。 从前到后, 我还是我, 只是换了一本护照。 至于由于身份的变换得到的利益, 除了成了公民后有合法的选举权外, 其他方面跟不是公民几乎一样。还有,不管我拿的是中国护照,还是美国护照 ,在西方人眼里, 我就是中国人, 即使拿了美国护照, 也改变不了他们的这种看法。 比如说, 我在法国巴黎的街上被法国人问的问题是:“ Are you Chinese”? 在德国波恩也是同样的问题, 在墨西哥, 在加拿大, 都是同样的问题。 我的回答也是一样的:“ Yes, I am.” 这是很正常的事, 因为护照只是几张纸上的数据和图案不同, 这些数据和图案可以随时改变的, 但是,人的身体特征不是可以随时任意改变的。 肤色, 眼睛, 头发和体形是生来就决定了的, 是很难改变的。 人们看到的是你的身体特征, 而不是你的护照。 而且, 进一步来说, 即使看到护照, 知道你是美国公民, 那也仅是公民而已, 还是改变不了你的东方人的特征。 试想, 要是我走在北京的大街上, 会有中国人问我:“ 你是美国人吗?” 国籍的改变与爱国心无直接关系。 XXX 说他最看不起拿了美国绿卡还要说爱国的人。 这句话很伤人心。 我不知道他说这话的逻辑依据是什么。 难道拿了绿卡, 或者成了美国公民就不能爱国? 浏览国内很多网站的评论, 像这样的人的言论还是不少的, 有的甚至更加激烈和偏执, 用“白眼狼”, “汉奸” “叛徒” 等字眼来称呼放弃中国公民身份的人。 这种做法是很不理智和公道的。 道理很简单, 要是一个人原来出身在河南, 后来上大学来到北京, 毕业后在北京找到工作, 在北京定居, 成了北京市民, 难道就可以说他不爱自己的故乡, 是对故乡的背叛 ? 爱国不爱国, 不是看他拿的什么护照, 而是应该看他为国家做了什么。 这是唯一的标准。 国籍的改变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俗语云: 水往低处流, 人往高处走。 农村人进大城市, 是向往美好的表现, 难道要遭到指责? 改变国籍, 只要不是故意跟国家过不去, 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知识才能, 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有什么不好的呢? 而且, 移民他国, 给国内留下了就业的空间, 可以减轻国家的就业压力,这也是可以看作间接的对国家的贡献。 移民他国, 也可以看成是一种隐性的国家扩展,通过和平的方式占领另一个国家的土地。 这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 是个双赢的局面, 有何可以指责的呢? 人生的关键是行为, 不是国籍! [科学文化评论]在文中提到的几位中国著名科学家, 如杨震宁, 李政道和陈省身等, 不管他们在哪里出身, 在哪里受教育, 在什么时候成为美国公民, 他们都是中国人,这一点是很清楚的, 无须争论的。 他们受到世界的关注和敬重, 不是因为他们的国籍, 而是因为他们为世界作出的贡献。 而且,国际上在人物传记的刊物上作介绍, 通常不提人的国籍内容, 只是详细的说明其人的出生地, 家庭成员的情况,出生年月, 受到的教育,现在的住处, 和已经取得的成就。 比如说, 由英国剑桥出版的 这本人物传记中记载的全球 2000 位科学家中没有一位谈及国藉的问题。 同样的情况, 在美国人物传记研究所出版的[ GREAT MINDS OF THE 21ST CENTURY] 这本传记中列出的几百位世界名人中,也没有任何人被标明国藉。 曾经有几次在街上或者路边给因生活困难而乞讨的外国人做施舍的时候, 外国人拿到我给的钱后, 通常问的问题是:“ Are you Japanese?”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首先感到很气愤,然后提高声调回答说:“ No, I am Chinese.” 这样的问题使我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尴尬。 在大多数外国人的心里, 中国人是很少做施舍的。 因而, 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你在那里,你的国籍是什么, 最关键的是能够表现出你的优秀人品,为自己争气, 为中国人争气。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声明: 本文未经作者同意, 不得分享和转载) (声明:我从现在开始,要到中国出差大约两个星期,其间因为行程安排很紧凑,可能很少有上网的时间, 所以,可能不能及时回复各位的评论 , 敬请大家原谅。)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4502 次阅读|16 个评论
女人30+
pup 2010-8-27 23:25
1. 很晚了五道口仍堵车,司机从清华东门穿到北门,沿途的树和影恍若如梦,车行到荷清路,想起几年前听到的一句话:每次路过荷清路,才意识到清华给我的幸福,连整个校园都装不下。此刻,抬眼看着白色的公寓,竟有点双眼湿润的感动。这不像30岁还该有的柔软。 2. 记得某次雨枫书馆特邀了一个芳香疗法心灵导师,做女人3o+主题活动。因为常常在电视上见到该嘉宾,恰好自己又正当年,满脑子的如果那么句式,自然满口答应下来要参加。不料将时间17点错记成晚上7点,终究还是错过了。30岁的记忆,常常错位,这是事实。 3. 豆瓣有个婚姻定律的帖子很火。30岁第一定律 :30岁是个节,29岁的女人觉得,再不结婚就完了。30岁的女人觉得,日子还长着呢。 30岁第二定律 :30岁以前男人不想结婚,30岁以后女人不着急结婚,所以总会看见老夫配少妻。 5. 30岁这年开始有职场危机感,不知道当精气神都每况愈下时,用什么来支撑前5年的无所畏惧。熬一次夜加班,迎接的必定是两周的不适,另有很多人生几何春已夏的感慨。回头数一数,拒绝读书深造机会一次,拒绝橄榄枝若干次。总有很多不舍归结为缘分,有朋友说我生来就是为这做图书而生的,即使我做得远远不够好。 6. 某次玩图书推荐,被告知我的编辑身份推荐图书很有广告嫌疑,好心的婷婷的使劲的提醒我再想想除了是北大出版社的编辑之外,还有没什么title?比如某校在职博士?松鼠会核心成员?公益机构核心志愿者?撰稿人?可惜我都不是。后来有同行业的前辈教导我:要认真对待自己的编辑身份。听得我连连点头,于我,本来就打算坚定的守住这个身份。 7. 对 30+女人而言,什么是最大的幸福?不再是为爱情千山万水访君难,也不只是千辛万苦终抵房款。幸福,是手握体察单,知道一切正常,有望自然受孕而做一个健康的妈妈。
个人分类: 其他|3984 次阅读|4 个评论
身-份-证
boxcar 2010-8-2 18:05
数天前我看了新博友曾新林老师的一篇博文人忙的就是个身份,当时我忽然间也对身份这俩字产生了兴趣,写下了评论 身份?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混得可能只剩下一个 身份证 了。 曾 博主 很快 回复: 需要拿身份证来证明自己身份的人都是没身份的,有身份的人是从不带身份证的,所以,老百姓的地位可想而知了。呵呵 。 如此看来,身份证其实是个更有意思、也更值得思考和分析的话题,在随后的几天里,我曾数次在路上想到这个话题。当然,我是不会专门写篇博文去说某些人出门从来不带身份证居然也能凭借特殊身份走遍天下这类故事(或许,发放身份证的机关随时可以派人来证明其身份),因为这很不符合我的思维方式和写作习惯。相反,咱既然要出手,就得把身份证拆开来说,而且要拆得彻底,不但要把这个词拆开,而且要逐个字地拆分(拆开来分析)。 先看身字,它其实是自和才叠在一起组成的,所以身其实是自才。想想也是,每个人通常都有其自己独特的才干或才能,只不过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才干或者才能未必一定能被人赏识和重视罢了。如果才没有被当回事儿,可能在外人眼中就只剩下一副身形矗立在那里了。 再看份字,它其实可以先拆成人和分两个字。换句话说,由于把人分了类、划了等级,结果就出现了面对一个机会,有的人有份,而有的人却没份的局面。这种分等归类的力度通常是很大的,这可以从份字的进一步拆分看出来,份可以拆成人八刀,就是说要把人砍上八刀斩成九段或者说是把人分成九等。分了等级之后,通常是处于高等级(高层次)的人机会多多,啥好事儿都有份儿;处于底层的就剩下自认倒霉了,可能是好事轮不上,吃苦受累的活计却跑不掉。这也难怪现在会出现些热衷于搞层次的人才了,因为有了掌握对人群分门别类、划定等级的权力,自然就便于获得更大的利益(让自己那份儿更多些)。 最后来说证字,它拆成左言右正的两个字。我们不妨把它理解成有了证照,人说起话来可以更堂堂正正,理直气壮。倘使没有证,说话就不那么正气十足,难免因为有些底气不足而闪烁其辞了。因此,既然咱们老百姓手里都掐着张身份证,张口说话理应正大光明,无须怯懦。 在生活之中,身份证固然必不可少,因为您出门住店要用它、到银行开户办存款要用它、去邮局取稿费什么的汇款也得用它。但我想说,身份正其实更重要,身子正就有一团正气附体而担得起责任、经得住考验;份儿正则所获得的利益来路都正大光明,既不怕贼偷,也不怕什么人惦记,更无须顾虑纪检监察部门的约谈。 ~~~~~~~~~~~~~~~~~~~~~~~~~~~~~~ 参考: 【 1 】曾新林: 人忙的就是个 身份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7395
个人分类: 社会|5240 次阅读|16 个评论
知识分子与工人的称呼是等同的
lin602 2010-7-30 23:06
以前有个说法:工、农、商、学、兵,各代表一个阶层的群体。 其中学基本上代表知识分子这个阶层,只是一个不同的说法而已。 各个阶层中都有名人,普通人,好人与不好的人,知识分子中也是如此。 各个阶层中的名人(他们是公众人物)许多都进入政府、政协、人大了,知识分子中的名人(对公共事务比较关心也有点被社会认可,也有点名气)经常被称为公共知识分子。不管那个阶层,名人都会受到公众的关注,例成龙、吴仁宝、陈景润、袁隆平、鲁迅、刘翔、张艺谋、季羡林、李谷一等。 公共知识分子因为读书多,专家多,对公共事务发表意见多,其中名人对决策、文化有点影响,所以公共成份多点,就此而已。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许多历史与小说中有点知识的人经常起到点比普通人多点的作用。 关云长、张飞、诸葛亮如果是公共知识分子级别的话,其他普通士兵,不见名传的战士都是普通知识分子级别的。 军队有元帅、将军、校、尉,上士与下士。公共知识分子也有级别,如果鲁迅、钱学森是元帅级的公共知识分子,那我们科学网上著名博主都只能是少校级甚至上、中、少尉级的。假如你当个二、三个人的教研室主任,那你只能是个上士级别(军队中的班长)。不过级别太低的,一般就不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对待了,例如,三国演义中或三国志中,记载了多少普通人呢?我们这些草根教师,讲话有多大影响呢?讲几万句,也顶不上钱学森一句。尽管你讲的内容与钱老是一样的,这就是公共知识分子与普通知识分子的差别。当然不能说普通知识分子讲的一点用处没有,如果太多的知识分子都一点一点地做,滴水成海洋,就管用了。假如每个知识分子讲的都管用,那国家也不知道如何办了,例如有的知识分子说不能涨房价了,还有的说房价还要继续涨,否则对国民经济不利,有的说三峡大坝做得非常好,有的说不好。就我们科学网上对一个问题都有许多看法。但如果你是重量级的,说不定总书记及总理会登你门听意见呢。哈哈。 如果读了化学,现在从事实验室科研工作,默默无闻,这就是一个地道的普通知识分子,而且这种草根教师太多太多了,可以讲占绝大多数。公共知识分子的光荣称号与他们有多大的相关度?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谢绝“博客大赛”获奖证书和奖品的声明
harmonism 2010-6-21 23:51
谢绝博客大赛获奖证书和奖品的声明 曾纪晴 由于本次博客大赛一开始我便声明退出比赛,但由于大赛组委会诚恳解释和劝留,执意退出反显得我不顾全大局,给组委会添麻烦,因此便低调旁观。最后居然获得入围奖,多少有些意外。想必不会是组委会给的安慰奖吧?呵呵。但我想,既然自己声明过退出比赛,这个奖我是不能领的。 今天,大赛组委会发了一个邮件,让我把身份证电子版电邮过去,或者传真身份证复印件过去,然后才把证书和奖品寄给我。博主在此开博,实名注册,填写身份证等真实信息,科学网编辑部核对信息之后才可开博。既然已经开博,那么就表明科学网的身份认证已经通过。假如之后发现有错,过错也是编辑部核对信息不周,应该自我检讨才对。大赛组委会的慎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所谓的慎重却是以不信任为前提的,因而是难以接受的。 鉴于上述两个理由,本人声明谢绝博客大赛获奖证书和奖品。 最后,祝贺大赛各位获奖者,你们实至名归,值得庆贺。希望不要因为我的退出和谢绝领奖而影响你们的好心情。特别要感谢支持我的各位博友和评委,在我宣布退出比赛之后还一如既往地支持我。谢谢! 2010-6-21
个人分类: 未分类|460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吃的不是补品,是身份
jimmydz2005 2010-5-7 19:58
谁在消费特殊补品?官本位催生特供礼品。 前不久,4月14日,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司法局原局长文强涉嫌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强奸罪一案,在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被判死刑。文强收受赃物曾公展,有堆成小山的钞票外,还有数以百计的名烟名酒、36件现代工艺品、9件文物、69副字画,被人称为超级震撼。 如今,送礼手法创新不少。为了给不方便在奢侈品店自由购物的官员提供方便,以奢侈品送礼的行贿方法也很务实创新。奢侈品店的一个潜规则是,商人在店里开一个私人帐户,这个帐户代码在同品牌所有门店通用,如有关系户购物,只要说出代码,就可将帐单记在商人名下。 同时,在送礼送健康的口号下,很多高价保健品和珍贵药材似乎专为送礼而出现的。如冬虫夏草、燕窝、鱼翅、虎骨酒和熊胆胶囊等,这些补品可以统称为特殊专用。给官员送礼,不是为了升官,就是为发财,越是稀少,越显得送礼人的心诚。就自然而然的催生了一个特殊的补品市场,官员流行吃什么,送礼的人就送什么,这个市场的动荡,是紧跟官场潮流的。 虫草、鱼翅、燕窝,从古至今,中国的上流社会都吃这些养生。这就是有钱有权阶层的标志性高档消费品。这些东西有无医用效果?科学表明:并无奇效。但它们依旧在礼单上很受欢迎。 为什么原始人喜欢在胸前带虎牙?为什么现代人追求名牌?为什么现在的酒店带有星级?因为这是对权利和荣誉的追求。一种信仰,这种因素,在当今的上流社会人士的心目中,依然很有分量。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暗示,接受礼物的人不一定真的觉得有那么高的价值,不过只要这个东西难购到既珍贵又稀缺,就能让消费它的人收获满足感。用这种东西代表一种身份和生活水平,所以这类珍贵补品才有市场。 参考《东方周刊》
个人分类: 杂记|2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于笑时嘴唇形状特征的身份识别
ccpicasso 2010-4-13 10:09
起源 近来突发奇想,或者可以说是无聊了就想,收集笑容,当然现在各方面的资源十分丰富,收集一些各种笑容的资料还是很容易的,图像、声频、文字等等。我们选择图像类型的来进行笑容收集。 依据 当收集到一定数量,我们发现,当笑容发生时候,身体的各个部分是有不同的反映的,比如只要看眼睛,我们就可以基本确定,此人是在笑;注意嘴唇,此人也是在笑;就是说,几乎所有笑容在人体某一部位的表现也是存在共性的。而又因为各个个体本身的不同点,那些共性在不同个体上的表现就有了千差万别。 于是,我们开始收集笑容图片的嘴唇部分,现在真正收集过程中。关于身份识别的研究从很早就已经开始,如指纹识别、掌纹识别、瞳孔识别、步态识别等等。这些识别方法都有其优点,针对其不足,有不同程度的进展。 意义 笑容是一种复杂的人类情感的表露。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说笑容可以改变世界,比如在重大的世界级的谈判中,可能一个笑容就可以改变所有。我们发现,为了世界和平和谐,在其他各种识别技术继续发展的基础上,应该发展类似笑容识别的技术。 展望 接下来的工作是进行笑容的机理、作用等相关研究 ,从图形图像角度进行尝试性笑容识别研究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发现其他类似的识别技术。 资料
个人分类: 奇妙思想≈≈奇思妙想|4021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4 0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