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跷跷板运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影响世界格局的下一次特大地震
杨学祥 2020-9-29 10:22
影响世界格局的下一次特大地震 我们在2008-6-1指出,全球变暖导致山地和两极冰盖溶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山地失去冰盖负载减少,将均衡上升;海洋水面上升增加负载,将均衡下沉。这就是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运动 。根据山东防震减灾信息网的资料,自2001年到2008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了4次8级以上地震,中国和日本各2次,其他地区2次(见表1)。 表1 2001-2008年8级以上地震数据 发震时刻 纬度 经度 震级(Ms) 震中位置 2001-11-14 17:26:00 36.2° 090.9° 8.1 新疆青海交界 2003-09-26 03:50:00 42.2° 144.1° 8.0 日本北海道地区 2004-12-26 08:58:00 3.9° 95.9° 8.7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2005-03-29 00:09:00 2.2° 97.0° 8.5 苏门答腊北部 2005-06-14 06:44:00 -19.9° -69.2° 8.1 智利北部 2006-04-21 07:25:00 61.0° 167.2° 8.0 堪察加半岛东北地区 2006-11-15 19:14:00 46.6° 153.3° 8.0 千岛群岛 2007-09-12 19:10:00 -4.4° 101.5° 8.5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7-09-13 07:49:00 -2.5° 100.9° 8.3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8-05-12 14:28:00 31.0° 103.4° 8.0 四川汶川县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 。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2010年2月27日发生智利8.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发生日本9级地震,2012年4月11日发生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2015年5月30日日本发生8.1级地震,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地区),验证了我们的预测。 余下的北美和俄罗斯仍然是高风险地区;海岛地震连续发生,日本依然是高风险地区;回归点中国的高风险地区在西部和台湾,美洲西部山脉的冰川融化也构成回归点。 2015-2018年为特大地震活跃期,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6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707.html 美国加州特大地震 美国加州将发生大地震?科学家研究发现加州大地震概率很大 2019-10-21 来源:天气网   美国加州将发生大地震?科学家研究发现加州大地震概率很大   天气网讯? ?地球上的地震基本上是围绕地震带发生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也能够通过对地质地形的研究加以预判。据说,美国加州将发生大地震?2019年7月上旬,美国加州最大地震震级达到了7.1级。地震科学家研究发现加州大地震概率很大。   2019年7月上旬,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连续发生地震,最大地震震级达到了7.1级地震,造成人员受伤,建筑物和道路破碎,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加州南部的里奇克莱斯特附近,此后又发生了不少余震。此次地震虽然未给加州带来灾难性的破坏,但却引发了科学家们的关注——这一系列的地震被称为里奇克莱斯特地震序列,在这次地震之后,加州更大范围内的断层开始出现异动。   加州理工学院和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扎卡里•罗斯(Zachary Ross)指出,位于南加州的嘉勒(Garlock)断层正在开始活动,长达160英里(约250千米)长的断层,此前从未引发地震或使地表隆起,但如今该断层部分地区正发生蠕变——自7月里奇克莱斯特地震序列以来已经滑脱了0.8吋。   研究发现,大约20条断层通过相互触发类似于多米诺骨牌的机制,形成了里奇克莱斯特地震序列,虽然每个单独的断层可能都没有单独产生7.1地震的能量,但多个断层互相作用使得强烈地震的持续发生,因此未来这种多断层引发强震的可能性需要进一步关注。   就嘉勒断裂带来说,它的长度仅仅是加州圣安德列斯断层的五分之一,沿着南加州的莫哈韦沙漠延伸。加州理工学院地球物理学教授表示,大约500年来,大地震就没有在嘉勒断裂带上爆发。但这并不代表嘉勒断裂带不危险,因为按照此前的推测,这道断裂带上最大可导致8级左右规模的强烈地震爆发,若这样的地震到来,对于加州来说将是非常严重的。但这个推测中的剧烈地震何时到来,就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而言却难以预测。 此外,近日有网友在社交网站上表示,最近几天加州海边出现很多座头鲸成群活动,这种情况在往年并不太常见,有网友怀疑是不是什么异常事件的征兆,但目前科学家们并未对其作出解释。扎卡里•罗斯则警告称,加州人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加利福尼亚是地震高风险地区, 不仅要考虑最大的、最具破坏力的潜在情况,例如圣安德列斯断层上发生的事件,还要关注其他地区的断层,因为实际上加州整个区域内几乎都有潜在地震风险,如果地震足够大,能量散布的范围将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 http://snapshot.sogoucdn.com/websnapshot?ie=utf8url=https%3A%2F%2Fwww.tianqi.com%2Fnews%2F258009.htmldid=ff8780e0af8b7a85-94d878d36e80d456-83de11fd7b45b1bb3ec2c21114e1f0edk=5622399ecde46be6d5710a0dcf83867fencodedQuery= 美国可能将发生大规模地震 query= 美国可能将发生大规模地震 w=01020400m=0st=0 https://www.tianqi.com/news/258009.html 2012年2月20日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加州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3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3年过去了,美国加州干旱持续发展,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2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7825.html 综合分析表明,美国西海岸地下的甲烷高压气体是干旱、高温、龙卷风、暴雨、山火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大震发生的明显前兆。四川汶川地震是前车之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0481.html 请注意监测加州的天然气地表和地下浓度异常。它是大震发生的最可靠前兆。 杜乐天认为,山火可能源自地下排气,加州山火拉响了灾害警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650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66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565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594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46029.html 日本特大地震 我在2005年和2010年分别指出,警惕下一场自然灾难:30年内日本将是自然灾害的受援国。点评强调指出:日本遇到百年来最严重的强震威胁,其应对措施不仅仅在于防灾技术,而且在于友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亚洲近邻的关系。 日本可能是下一个遭受自然灾害重创的国家。最新研究结果和最近的一系列地震均表明,富士山在休眠300年之后即将再度进入活跃期。富士山从1907年喷火以后一直平静。2001年5月日本气象厅宣布,已有减少火山地震活动倾向的富士山在2001年的4月份再度发生了123次低频率地震,虽然没有喷火,但已表现出地壳变动的“异常火山”现象。现在,日本全国上下都在防东海大地震,东海大地震震级在8级以上,震中多在富士山坐落的静冈县,周期为150年,现在已进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期。 在200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上,一项最新研究表明,2000-2030年全球将进入新一轮强震爆发时期,日本强震可能在此期间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1884.html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特大地震证实了这一预测。相关研究表明,海岛特大地震有连续发生的记录,日本面临特大地震连续袭击的自然灾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370.html 综合数据分析表明,日本目前的地震趋势和条件与1896-1897年最强厄尔尼诺事件时期大致相同,2015年5月30日日本8级地震可能是更大地震的前兆。 关注2015年厄尔尼诺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962.html 我们在2015年6月1日指出,关注日本更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68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605.html 台湾大地震 台湾大学地质系教授陈宏宇说,长期以来,北台湾都没有显著的地震发生,地表下已经沉寂很久,但近期新竹横山发生群震,加上12日凌晨台北大屯山又出现地震,是否可能是北台湾出现大地震的前兆?虽然不确定,但台北毕竟是台湾的行政及经济中心,当局及民众都不可掉以轻心。 http://news.sohu.com/20140212/n394878394.shtml 台湾也在亚洲东部热异常区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之中,台湾学者的警告值得关注。统计资料给出了台湾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季节性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4771.html 台湾地震季节性强:1-4月和10-12月7级地震发生频率高 由于季风的作用和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转换,1-4月和10-12月7级地震发生频率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25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9497.html 学者秦四清的统计结果 数据来源:宋治平等(2011),《全球地震目录》,地震出版社 统计时段:有史以的统计来——2011.5 样本筛选原则:含有“台湾”的M≥6.0地震目录(考虑地震目录完整性) 统计结果:共有地震386次(表1),其中:1~4月107次,5~8月104次,9~12月175次。 结论:9-12月最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099937.html 两组统计数据的结果都表明,台湾地震季节性强 样本筛选原则:含有“台湾”的M≥7.0地震目录(考虑地震目录完整性) 统计结果:共有地震386次(表1),其中:1月份5次,2月份3次,3月份3次,4月份7次,5月份3次,6月份3次,7月份1次,8月份5次, 9月份9次,10月份5次,11月份5次,12月份12次。 1~4月18次,5~8月12次,9~12月31次。 结论:9-12月最多。单月4、9、12月最多,分别为7、9、12次。秋冬季是台湾地震频发季节。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50781.html 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和中国西部 中国网6月18日讯 据法国媒体6月16日报道,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移动4厘米,而之前发生的尼泊尔地震使其一下向反方向移动了3厘米。从这一现象可以很好地解释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的运动情况。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7.8级地震。据中国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称,这次地震导致珠穆朗玛峰向西南方向移动了3厘米。而此前的十年以来,珠峰都以每年4厘米的速度向东北移动,并总体上升了3厘米。 国家测绘地信局15日称,尼泊尔地震导致珠峰地区向西南方向移动3厘米,高程方向基本没变化。同时,2005年至2015年10年间,珠峰地区以每年约4厘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以每年约0.3厘米的速度上升,10年位移40厘米、上升3厘米。 这两个结果很难否定尼泊尔地震后世界最高峰高度下降2.5厘米的卫星测量结果,原因有二: 其一是时间差。尼泊尔2015年4月25日8.1级地震后,发生了一系列余震,包括4月26日7.1级地震,5月12日7.5级地震。余震可能导致下降的珠峰调整上升,恢复原态。 其二是地区空间差距。卫星测量的是珠峰高度,国家测绘地信局测量的是珠峰地区高度,两者的范围有很大差距。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当前喜马拉雅山脉整体气候处于改变之中,但是气候如何变化对某些特殊地区的影响“仍然不清楚”。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冰川类似于地球其它地区,正处于加速消退状态;而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冰川则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http://tech.qq.com/a/20120915/000031.htm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北纬27°59′15.85″,东经86°55′39.51″,北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境内,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 尼泊尔大地震导致的珠峰下降证实了喜马拉雅山脉西部冰川则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2005年至2015年10年间,珠峰地区以每年约4厘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以每年约0.3厘米的速度上升,10年位移40厘米、上升3厘米。这表明,珠峰仍然以冰川融化和均衡上升为主。 珠峰处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东段的分界线——中段,分别受到东西两端构造变化的影响。 尼泊尔大地震不能用板块碰撞来解释,冰川融化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在全球快速变暖后将有显著的表现。 一个严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冰川增加幅度小的尼泊尔地区发生了8.1级地震,冰川减少幅度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何时会发生更大的地震? 如果考虑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冰川减少幅度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和中部地区将会发生更大的地震。 尼泊尔大地震只是喜马拉雅山脉更大地震的前兆和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8753.html 地震风暴:每次地震后的压力转移是产生地震风暴的原因。一次地震可能引起同一板块边界上的一系列地震,余震可能发生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该理论在土耳其北安纳托利亚断层的一系列地震中得到了验证。 1939~1999年间,该地区发生13次地震,其中7次在同一断层,且每次都发生在前一次地震区域的西部。 http://news.qq.com/a/20150615/028164.htm?tu_biz=1.114.2.1 喜马拉雅山脉的跷跷板式地震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8407.html 影响世界格局的下一次特大地震 自2016年1月1日起,14天内日本、中国、菲律宾、印度、阿富汗、西印度洋先后发生了7次6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潮汐组合前后。 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361.html 潮汐组合D: 9月2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24.2735度,9月24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5.0 2020-09-29 04:50:53 22.29 121.10 13 台湾台东县海域 5.3 2020-09-28 10:44:23 52.13 -169.82 20 福克斯群岛 5.5 2020-09-27 12:12:17 51.94 -169.76 10 福克斯群岛 5.1 2020-09-27 06:50:24 39.90 24.35 10 爱琴海 6.3 2020-09-27 01:10:25 -47.85 31.72 10 非洲以南海域 3.4 2020-09-26 20:40:35 30.99 103.53 14 四川成都市都江堰市 3.8 2020-09-26 04:34:09 28.10 105.05 13 云南昭通市威信县 3.2 2020-09-25 21:42:39 32.06 105.16 8 四川绵阳市江油市 5.3 2020-09-25 18:57:15 34.26 78.10 10 克什米尔 3.2 2020-09-25 16:20:15 29.48 104.53 8 四川自贡市荣县 3.8 2020-09-25 14:26:25 40.57 79.34 14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 3.2 2020-09-24 17:41:10 30.53 101.53 8 四川甘孜州道孚县 3.7 2020-09-23 12:00:01 23.36 121.47 13 台湾台东县 3.6 2020-09-23 11:51:03 33.26 85.31 10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 3.0 2020-09-22 20:12:30 41.21 83.34 10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3.1 2020-09-22 18:45:26 30.05 103.02 30 四川雅安市雨城区 3.0 2020-09-22 15:41:10 41.12 83.36 10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 3.2 2020-09-22 11:46:54 35.64 77.56 78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 5.4 2020-09-22 02:05:01 51.80 103.49 10 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最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地震火山活动进入活跃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3209.html 2019年新冠病毒爆发改变了世界格局,下一次大特地震的震中将影响世界格局。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地壳形变与海平面变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4, 14(4):29-37. 2. 杨学祥. 地壳均衡与海平面变化. 地球科学进展.1992, 7(5): 22-29. 3. 杨学祥。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地质科学。1992,(4):204-408 4. 杨学祥. 汶川地震中的地壳均衡运动. 发表于2008-6-1 7:41:17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77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480 次阅读|2 个评论
台湾地震季节性强:4月、9月和12月7级地震发生频率高
杨学祥 2020-9-16 09:16
台湾地震季节性强:4月、9月和12月7级地震发生频率高 杨学祥 每年1月和7月为中国7级地震高发时期 1940-1981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总数60次。根据中国1940-1981年7级以上地震目录及天文条件,杨冬红对1940-1981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7级以上地震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中国1940-1981年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月的地震有8次,排位第二;发生在7月的地震有9次,排位第一。发生在6月地震为0,概率最小。排列次序为:7、1、2、3、4、8、5、9、10、11、12、6。这对地震预防有重要意义(见表1-2)。 中国1940-1981年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1月的地震有8次,排位第二;2月和3月各有7次,排位第三;发生在7月的地震有9次,排位第一。这符合印度洋跷跷板运动的季节性特征,即1月盛行东北季风,7月盛行西南季风,与理论模型预测完全相符(见2.3.1节印度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模型)。详细地震的月份分布见表1。1-4月和7-8月地震次数较多,6月和9-12月地震次数较少。上半年地震次数为33次,下半年为27次,上半年多6次,地震活动较强烈。 表1 中国1940-1981年7级以上地震的按月分布(杨冬红,2009)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地震次数 8 7 7 6 5 0 9 6 3 3 3 3 表2 中国1940-1981年7级以上地震的地区和月份分布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西藏 2 2 1 5 新疆 1 1 2 1 1 1 7 青海 1 1 2 四川 1 1 1 2 5 云南 1 1 4 1 7 内蒙 1 1 河北 1 3 4 辽宁 1 1 吉林 1 1 甘肃 1 1 黑龙江 2 1 3 台湾 4 2 3 2 1 1 1 3 2 2 21 东海 1 1 南海 1 1 中国 8 7 7 6 5 0 9 6 3 3 3 3 60 在亚洲大陆东部的西太平洋沿海,由于1月盛行西北季风,7月盛行东南季风,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也受季风的影响,使地震活动在1月和7月非常显著。这是表1 出现规律性特征的另一个原因(见图1)。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转换也会加剧跷跷板作用。 图1 印度洋和北太平洋跷跷板运动的季风效应(杨冬红,2009) 学者徐道一指出,某些地区的地震频度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有关。例如,北极地区(大于等于北纬50度)7级以上地震逐月频数在3月和7月有两个峰值,在1月和9月有两个谷值;南极地区正好相反。南中纬度地区(13-33度之间)1月和8月有两个峰值,在3月和11月有两个谷值,北中纬度地区正好相反 。3月和9月与春分和秋分有关,1月和7月与季风、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有关。南北半球情况反向变化,与季节性冰盖消长和风向海流变化有关。表5.2的统计结果并不是一个特例,与以往统计结果相比符合普遍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97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8037.html 台湾地震季节性强:1-4月和10-12月7级地震发生频率高 根据表2,由于季风的作用和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转换,1-4月和10-12月7级地震发生频率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25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9497.html 学者秦四清的统计结果 数据来源:宋治平等(2011),《全球地震目录》,地震出版社 统计时段:有史以的统计来——2011.5 样本筛选原则:含有“台湾”的M≥6.0地震目录(考虑地震目录完整性) 统计结果:共有地震386次(表1),其中:1~4月107次,5~8月104次,9~12月175次。 结论:9-12月最多。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099937.html 两组统计数据的结果都表明,台湾地震季节性强 样本筛选原则:含有“台湾”的M≥7.0地震目录(考虑地震目录完整性) 统计结果:共有地震386次(表1),其中:1月份5次,2月份3次,3月份3次,4月份7次,5月份3次,6月份3次,7月份1次,8月份5次, 9月份9次,10月份5次,11月份5次,12月份12次。 1~4月18次,5~8月12次,9~12月31次。 结论:9-12月最多。单月4、9、12月最多,分别为7、9、12次。秋冬季是台湾地震频发季节。 表1 按月份排序的地震目录 年 月 日 纬度 经度 深度 震级 标度 地名(中文) 1661 1 8 23 120.1 6.4 Ms 中国:台湾台南 1721 1 5 23 120.3 6 Ms 中国:台湾台南 1736 1 30 23.1 120.3 6.25 Ms 中国:台湾台南 1908 1 11 23.7 121.4 5 6.8 Ms 中国:台湾花莲 1913 1 7 23.8 121.7 6.7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13 1 8 23.8 121.7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17 1 4 23.9 120.9 6.5 Ms 中国 : 台湾南投 1917 1 6 23.9 120.9 6.5 Ms 中国 : 台湾南投 1917 1 24 24.5 119.5 6.5 Ms 中国:台湾海峡 1920 1 22 25.5 122 6.25 Ms 中国:台湾基隆东北海域 1924 1 27 20 121 6.5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31 1 1 23.5 122 6.2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34 1 20 25.5 122 6 Ms 中国:台湾基隆东北海域 1949 1 19 23.8 121.8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 28 24.3 122.3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8 1 22 23.62 121.72 50 6.1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64 1 18 23.15 120.656 21 7 Ms 中国:台湾高雄 1968 1 13 24.115 122.237 44.8 6.3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72 1 4 22.536 122.017 28.9 7.2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72 1 8 20.97 120.278 39 7.3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72 1 25 22.549 122.325 10.1 8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72 1 25 23.037 122.118 11.9 7.6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81 1 29 24.504 121.925 40 6 Mw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82 1 23 23.951 121.754 11.6 6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86 1 16 24.765 122.016 12 6.4 Ms 中国:台湾宜兰东南海域 1991 1 18 23.7 121.4 6 Ms 中国:台湾花莲 1661 2 15 23 120.2 6.5 Ms 中国:台湾台南 1845 2 24.1 120.5 6.25 Ms 中国:台湾彰化 1881 2 18 24.5 120.7 6 Ms 中国:台湾苗栗 1931 2 13 24.1 121.9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35 2 9 24.9 122.1 60 6.25 Ms 中国:台湾宜兰东南海域 1935 2 22 24.2 121.8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44 2 5 22.5 122.5 6.6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57 2 23 23.917 121.517 56.8 7.2 Mw 中国:台湾花莲 1958 2 27 20.8 120.2 6.5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61 2 4 24.2 122.8 45 6.2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63 2 13 24.356 122.06 35 7.3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68 2 26 22.762 121.414 16.2 7.2 Mw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78 2 8 24.182 122.665 28.3 6.1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81 2 20 22.93 121.5 5 6.1 Mw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95 2 23 24.14 121.61 40 6.2 Mw 中国:台湾花莲 1999 2 22 23.8 122.9 28 6.1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5 2 23 24.2 121.9 6.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811 3 18 24.8 120.8 6.75 Ms 中国:台湾苗栗西部海域 1897 3 14 24.7 121.8 6 Ms 中国:台湾宜兰 1902 3 20 23 120.2 6.25 Ms 中国:台湾台南 1906 3 16 23.6 120.5 5 6.75 Ms 中国:台湾嘉义 1906 3 17 23.6 120.5 6 Ms 中国:台湾嘉义 1906 3 27 24.3 118.6 6.25 Ms 中国:台湾海峡 1911 3 24 24 122 35 6.8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38 3 31 20 120.5 60 6.5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46 3 16 24.6 121.1 6 Ms 中国:台湾新竹 1957 3 15 24.5 122.5 6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63 3 4 24.5 121.9 6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63 3 10 24.7 122.2 6.1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67 3 4 21.4 121.9 125 6.1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75 3 23 22.686 122.787 15.7 7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81 3 2 22.896 121.466 22.1 6.1 Mw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84 3 5 22.24 121.29 105 6.1 Mw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84 3 28 24.143 122.579 51.6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86 3 22 24.85 122.94 16 6 Mw 中国:台湾宜兰东南海域 1986 3 22 24.78 122.96 24 6.1 Mw 中国:台湾宜兰东南海域 1986 3 22 24.76 122.85 21 6.2 Mw 中国:台湾宜兰东南海域 1986 3 22 24.756 122.914 13.7 6.2 Ms 中国:台湾宜兰东南海域 1986 3 24 24.9 122.84 18 6 Ms 中国:台湾宜兰东南海域 1991 3 12 23 120.3 17 6 Ms 中国:台湾台南 1991 3 26 21.708 121.728 18.8 6.7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96 3 5 24.125 122.24 17.6 6.8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6 3 5 24.065 122.251 39.1 6.2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2002 3 31 24.315 122.179 41.1 7.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2010 3 4 22.92 120.79 21 6.3 Mw 中国:台湾高雄 1947 3 16 24.3 122.3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66 3 12 24.307 122.695 28.9 7.4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66 3 23 23.937 122.927 47.3 6.6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2005 3 5 24.9 121.8 15 6.3 Ms 中国:台湾宜兰 2005 3 5 24.9 121.85 15 6.3 Ms 中国:台湾宜兰 1754 4 25.3 121.4 6 Ms 中国:台湾海峡 1892 4 22 22.7 120.2 6 Ms 中国:台湾高雄 1904 4 24 23.5 120.5 6.5 Ms 中国:台湾嘉义 1906 4 13 23.4 120.4 5 7.1 Ms 中国:台湾嘉义 1906 4 13 23.4 120.4 5 6.9 Ms 中国:台湾嘉义 1909 4 14 25 121.5 5 7.1 mB 中国:台湾台北 1910 4 12 25.5 122.5 200 7.75 mB 中国:台湾基隆东北海域 1925 4 16 21.798 121.111 35 7.1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33 4 19 24.3 121.5 6.5 Ms 中国:台湾台中 1934 4 16 21.5 121.5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35 4 20 24.364 120.613 35 7.1 Ms 中国:台湾台中 1935 4 20 24.7 120.9 6 Ms 中国:台湾苗栗 1938 4 1 20 120.5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45 4 10 24.3 122.3 6.2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47 4 2 24.3 122.3 6.2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2 4 29 25.5 122.8 285 6 Ms 中国:台湾基隆东北海域 1955 4 4 21.8 121.1 6.5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59 4 26 24.687 122.792 126.3 7.5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61 4 9 24.1 122.2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63 4 21 24.22 122.37 40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72 4 17 24.17 122.464 41.8 6.1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72 4 24 23.604 121.534 21 7.3 Ms 中国:台湾花莲 1978 4 8 22.6 121.1 20 6.3 Mw 中国:台湾台东 1983 4 26 24.694 122.607 119.7 6.5 Mw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85 4 23 21.87 121.04 34 6 Mw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92 4 19 23.885 121.567 16 6.8 Ms 中国:台湾花莲 1995 4 3 24.5 122 6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95 4 10 21.81 121.14 26 6.3 Mw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2008 4 23 23 121.7 6.1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2006 4 1 22.9 121.1 15 6.5 Ms 中国:台湾台东 1900 5 15 21.5 120.7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22 5 16 20 121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30 5 19 21.6 121 6.5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35 5 4 24.8 120.8 6 Ms 中国:台湾苗栗西部海域 1939 5 16 23.9 121.7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42 5 24 22.9 121.5 6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44 5 25 23.7 122.8 60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47 5 25 22.5 122.5 6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61 5 14 25.5 122.4 250 6 Ms 中国:台湾基隆东北海域 1965 5 17 22.439 121.279 69 6.8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66 5 5 24.347 122.506 49.8 6.3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72 5 24 23.5 121.3 20 7.3 Ms 中国:台湾花莲 1975 5 23 22.753 122.567 17.9 7 UK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83 5 10 24.52 121.43 5 6.1 Mw 中国:台湾宜兰 1986 5 20 24.146 121.644 15.8 6.8 Ms 中国:台湾花莲 1986 5 20 24.113 121.649 30.7 6.7 Ms 中国:台湾花莲 1989 5 6 23.7 122.06 34 6.2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4 5 23 24.191 122.524 21.9 6.3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4 5 23 24.093 122.561 28.2 6.2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4 5 24 23.938 122.433 18.9 7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2000 5 17 24 121.1 6.1 Ms 中国:台湾南投北 2002 5 15 24.5 122.1 6.5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2002 5 28 24.1 122.2 6.2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2004 5 19 22.75 121.35 15 6.7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839 6 28 23.5 120.4 6.5 Ms 中国:台湾嘉义 1862 6 7 23.3 120.2 6.75 Ms 中国:台湾台南 1881 6 17 25 120 6 Ms 中国:台湾海峡 1901 6 7 24.7 121.8 6.4 Ms 中国:台湾宜兰 1910 6 17 21 121 6.8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20 6 5 23.5 122.7 35 8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46 6 2 23.8 121.8 6.2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2 6 20 23.9 121.7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2 6 23 24.3 122.3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5 6 5 24.2 121.4 6 Ms 中国:台湾花莲 1959 6 2 21 120.9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59 6 2 21 121.2 6.5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59 6 2 21.3 121.4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62 6 25 24.1 122.7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65 6 27 23.7 121.7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83 6 21 24.17 122.396 43.8 6.2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83 6 24 24.227 122.392 48.7 6.6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85 6 12 24.622 122.118 27.6 6.3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90 6 20 23.68 121.56 29 6.2 Mw 中国:台湾花莲 1994 6 5 24.442 121.873 11 7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4 6 8 24.47 121.75 8 7.9 Mw 中国:台湾宜兰 1995 6 25 24.62 121.678 60 6.2 Ms 中国:台湾宜兰 2000 6 10 23.877 121.237 19 6.8 Ms 中国 : 台湾南投 2001 6 14 24.557 122.048 42.6 6.4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2003 6 10 23.6 121.6 6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2008 6 1 20.1 121.3 6.3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14 7 6 24 122 60 6.8 UK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21 7 18 23 121.7 6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22 7 2 23.8 122.3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22 7 19 24.8 121 6 Ms 中国:台湾新竹 1923 7 2 23.5 122.5 35 6.7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24 7 22 23.7 122 35 6.8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35 7 16 24.6 120.8 30 6.5 Ms 中国:台湾苗栗 1957 7 19 24.6 122.7 100 6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63 7 24 24.6 122.1 6.2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66 7 1 24.807 122.506 109.9 6.2 Ms 中国:台湾宜兰东南海域 1978 7 23 22.243 121.419 39.2 7.3 Mw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78 7 24 22.126 121.429 11.6 6.5 Ms 中国:台湾屏东以东海域 1986 7 30 24.7 121.65 29 6 Ms 中国:台湾宜兰 1988 7 20 23.977 121.685 51 6 Ms 中国:台湾花莲 1990 7 16 24.26 121.83 18 6.1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0 7 23 24.81 122 93 6.1 Mw 中国:台湾宜兰东南海域 1994 7 16 24.48 121.78 7 6.8 Mw 中国:台湾宜兰 1996 7 6 22.56 122.05 7 6.9 Mw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98 7 17 23.7 120.4 6.3 Ms 中国:台湾云林 1998 7 24 21.417 121.953 5.5 6.1 Mw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2000 7 14 24.1 121.8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2000 7 28 23.7 120.7 6.2 Ms 中国:台湾南投 2006 7 28 24.1 122.3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2008 7 13 21.1 120.8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2009 7 13 24.09 122.23 6 6.8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792 8 9 23.6 120.6 7 Ms 中国:台湾嘉义 1905 8 28 24.2 121.7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16 8 28 23.7 120.9 5 7.2 Ms 中国:台湾南投 1919 8 7 24 121 6 Ms 中国:台湾南投北 1919 8 28 23.8 121.8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20 8 5 21.1 121.7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21 8 28 24 120.8 6 Ms 中国:台湾南投北 1923 8 27 23.8 121.9 6.2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26 8 3 22 121 6.5 Ms 中国:台湾屏东以东海域 1927 8 24 23 120.5 60 6.75 UK 中国:台湾台南 1929 8 9 24 122 6.7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29 8 19 24.087 121.662 35 6.8 UK 中国:台湾花莲 1929 8 20 24 122 6.2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30 8 20 24.5 122.2 6.75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32 8 21 24.5 121.5 6.5 Ms 中国:台湾宜兰 1934 8 11 24.8 121.5 6.5 Ms 中国:台湾新北乌来 1936 8 22 22.3 120.8 7.2 Ms 中国:台湾台东 1936 8 22 21.949 121.186 35 7.2 Mw 中国:台湾屏东以东海域 1938 8 28 21.6 122.5 40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45 8 1 24.3 121.6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 1945 8 2 20.4 120.4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47 8 17 24.3 122.3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9 8 15 21.952 120.97 25 7.2 Mw 中国:台湾屏东以东海域 1959 8 16 22.1 121.4 6 Ms 中国:台湾屏东以东海域 1959 8 18 21.981 121.534 174.3 6.8 Ms 中国:台湾屏东以东海域 1974 8 8 24.556 122.644 8.6 6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89 8 3 23.063 121.93 15.3 6.7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89 8 21 24.12 122.467 42.4 6.3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2 8 6 24.4 122.6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721 9 23 120.2 6 Ms 中国:台湾台南 1903 9 7 22.7 121.1 6 Ms 中国:台湾台东 1910 9 1 22.7 121.7 7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10 9 1 24.1 122.4 6.8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22 9 1 24.5 122 35 7.6 Mw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22 9 4 24 120 6.5 Ms 中国:台湾海峡 1922 9 14 24.6 122.3 35 7.1 Mw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22 9 16 23.9 122.5 6.2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22 9 17 24.2 122.2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22 9 17 24.2 122.2 6.2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22 9 17 24.2 122.2 6.7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22 9 18 24.2 122.2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26 9 12 22.7 122.5 6.25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29 9 11 24 122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35 9 4 22.2 121.3 35 7.1 Mw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35 9 4 22.3 121.3 6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35 9 4 22.3 121.3 6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38 9 1 23.7 122.4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38 9 7 23.9 121.7 47.4 7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42 9 24 23.9 121.7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46 9 9 23.7 121.6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48 9 24 21.5 122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54 9 6 20.7 120.8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54 9 7 20.7 120.8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54 9 7 20.7 120.8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54 9 14 21 121.5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54 9 17 24.2 121.8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5 9 22 23.9 122.5 6.8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5 9 24 22.1 121.5 6 Ms 中国:台湾屏东以东海域 1959 9 25 21.878 121.244 35 6.8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61 9 17 24.1 122.2 30 6.3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72 9 22 22.405 121.135 12.8 6.6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72 9 23 22.281 121.241 34.7 6.4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78 9 2 24.877 121.896 110.5 6.3 Mw 中国:台湾宜兰东南海域 1983 9 21 24.157 122.185 39.5 6.7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83 9 23 24.069 122.249 37 6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0 9 15 24.91 122.05 1 6 Mw 中国:台湾宜兰东南海域 1992 9 1 23.769 121.709 55.8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2 9 28 24.13 122.627 31.9 6.4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4 9 16 22.566 118.711 13 7.3 Ms 中国:台湾海峡 1996 9 5 21.981 121.518 18.6 7.1 Ms 中国:台湾屏东以东海域 1999 9 20 23.819 120.863 21 7.7 M 中国:台湾南投 1999 9 20 23.871 121.174 55 6 mb 中国:台湾南投 1999 9 20 23.698 121.19 14.3 6.1 mb 中国:台湾南投 1999 9 20 23.814 121.184 60.5 6.1 mb 中国:台湾南投 1999 9 20 23.833 121.165 51.1 6 mb 中国:台湾南投 1999 9 20 23.478 120.873 13 7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9 9 22 23.805 121.124 26 6.7 Ms 中国:台湾南投 1999 9 22 23.716 121.11 44.9 6.2 Ms 中国:台湾南投 1999 9 25 23.9 121.1 17 6.5 Mw 中国:台湾南投 1999 9 25 23.816 121.086 17 6.5 Mw 中国:台湾南投 2000 9 10 24.039 121.579 55.1 6.3 Ms 中国:台湾花莲 2005 9 6 24 122.1 15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2007 9 6 24.2 122.3 6.3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711 10 22 23.2 120 6.5 Ms 中国:台湾台南西部海域 1720 10 31 23.1 120.3 6.75 Ms 中国:台湾台南 1815 10 13 25 121.3 6.75 Ms 中国:台湾桃园 1919 10 15 23.3 122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19 10 31 23.1 122.2 6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20 10 19 24.1 122.2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20 10 20 24.1 122.3 6.2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22 10 14 24.5 122.2 6.25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22 10 14 24.5 122 35 6.9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22 10 27 24.5 122.2 6.5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29 10 24 22 118 6.5 Ms 中国:台湾海峡 1932 10 9 23.5 122.5 130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32 10 23 24.5 122.3 6.25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38 10 13 23.9 121.7 6.2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43 10 22 24.3 122.3 6.2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45 10 21 23.7 120.5 6.25 Ms 中国:台湾云林 1948 10 4 23.9 121.7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48 10 23 24.3 122.3 6.2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1 23.75 121.5 7.5 Mw 中国:台湾花莲 1951 10 21 23.9 121.7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2 23.75 121.25 7.2 Mw 中国:台湾花莲 1951 10 22 23.7 121.7 6.1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2 23.9 121.7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2 23.9 121.7 7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2 24 121.9 20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2 23.9 121.7 6.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2 24 121.25 7.1 Mw 中国:台湾南投北 1951 10 22 23.9 121.7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2 23.9 121.7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2 23.9 121.7 6.2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2 23.9 121.7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2 23.9 121.7 6.7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2 23.9 121.7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2 23.9 121.7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2 23.9 121.7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3 23.9 121.7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3 23.9 121.7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4 23.9 121.7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4 23.9 121.7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0 25 23.9 121.7 6.7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7 10 19 23.7 121.6 40 6.7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62 10 8 24.4 121.9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62 10 8 24.1 121.8 39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67 10 25 24.464 122.221 67.1 7 mb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72 10 22 22.6 120.8 20 6.6 Ms 中国:台湾台东 1972 10 23 22.4 121.1 20 6.4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88 10 16 21.854 121.742 20.1 6.2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91 10 1 23.85 121.81 20 6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4 10 28 24.8 122.2 6.1 Ms 中国:台湾宜兰东南海域 1999 10 22 23.538 120.456 14 6.4 Ms 中国:台湾嘉义 1999 10 22 23.6 120.4 6.1 Ms 中国:台湾嘉义 2004 10 15 24.4 122.9 96 6.3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2006 10 9 20.7 120 6.3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2009 10 3 23.63 121.45 28 6.1 Mw 中国:台湾花莲 1878 11 23 23.5 118 6 Ms 中国:台湾海峡 1902 11 20 23 121.5 7.25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02 11 21 22.5 121.5 5 6.8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04 11 5 23.5 120.3 6.25 Ms 中国:台湾嘉义 1909 11 21 24.4 121.8 5 7.3 Ms 中国:台湾宜兰 1910 11 14 24.5 122 7 UK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16 11 14 24 121 6 Ms 中国:台湾南投北 1926 11 1 24.9 122.7 6 Ms 中国:台湾宜兰东南海域 1943 11 7 22 119 6 Ms 中国:台湾海峡 1943 11 24 22.5 122 6.9 UK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50 11 2 24.6 121.1 6 Ms 中国:台湾新竹 1951 11 24 22.9 121.5 7.3 Mw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51 11 26 22.9 121.5 6.25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64 11 26 24.9 122 11 6.3 Ms 中国:台湾宜兰东南海域 1970 11 14 22.839 121.363 27.6 6.5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72 11 9 23.886 121.553 20.3 6.3 Ms 中国:台湾花莲 1972 11 21 23.88 121.64 17 6.2 Ms 中国:台湾花莲 1986 11 14 23.989 121.731 34 7.4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86 11 14 23.944 121.803 32.1 6.7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86 11 15 23.945 121.856 26.9 6.3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86 11 15 23.927 121.727 20.1 6.1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89 11 18 24.04 121.67 29 6.4 Mw 中国:台湾花莲 1999 11 1 23.442 121.616 34.6 6.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2004 11 8 24.05 122.6 15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2009 11 5 23.84 120.7 10 6 Mw 中国 : 台湾南投 1604 12 29 24.7 119 7.5 Ms 中国:台湾海峡 1776 12 23.5 120.5 6 Ms 中国:台湾嘉义 1848 12 3 24.1 120.5 6.75 Ms 中国:台湾彰化 1867 12 18 25.3 121.8 7 Ms 中国:台湾基隆东北海域 1882 12 9 23.8 120.5 6.75 Ms 中国:台湾云林 1912 12 24 23.8 121.8 6.5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19 12 20 22.5 122.5 35 7.1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19 12 20 23 121.7 35 7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19 12 20 23 121.7 6.5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20 12 4 24.3 120.2 6 Ms 中国:台湾海峡 1922 12 2 24.6 122 6.25 Ms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30 12 8 23.2 120.6 6.25 Ms 中国:台湾台南 1932 12 15 21 121 6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1937 12 8 22.9 121.2 38.8 7 Ms 中国:台湾台东 1937 12 8 22.9 121.5 6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37 12 13 22.7 121.2 6.75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37 12 17 22.7 121.2 6.75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38 12 6 22.9 121.5 39 7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41 12 16 23.251 120.391 35 7.1 Mw 中国:台湾台南 1941 12 17 23.4 120.4 6.6 Ms 中国:台湾嘉义 1943 12 2 22.9 121.5 6.5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46 12 4 23.1 120.3 6.75 Ms 中国:台湾台南 1946 12 19 24.7 122.5 100 6.75 UK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46 12 22 22.5 122.5 6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48 12 6 22.9 121.5 6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48 12 20 23.4 121.6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51 12 5 22.9 121.5 6.5 Ms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78 12 23 23.224 122.015 48 7 Mw 中国:台湾台东以东海域 1982 12 17 24.576 122.527 89.3 6.5 Mw 中国:台湾宜兰以东海域 1984 12 29 24.49 122.04 10 6.2 Mw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0 12 13 23.884 121.646 9.5 6.3 Mw 中国:台湾花莲 1990 12 13 23.749 121.598 14.5 7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0 12 13 23.693 121.605 29.4 6.2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0 12 13 23.856 121.71 6 6.3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0 12 19 23.69 121.62 11 6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1990 12 25 23.799 121.586 36.6 6.4 Ms 中国:台湾花莲 1993 12 10 20.847 121.177 12 6.1 Ms 中国:台湾南部海域 2001 12 18 23.984 122.736 16.3 7.3 Ms 中国:台湾花莲以东海域 2003 12 10 23.1 121.4 15 7 Ms 中国:台湾台东 2006 12 26 21.9 120.6 10 7.2 Ms 中国:台湾屏东西部海域 2006 12 26 21.9 120.6 6.7 Ms 中国:台湾屏东西部海域 2009 12 19 23.796 121.605 57 6.6 Ms 中国:台湾花莲 相关: 【 1 】台湾地震的季节性特别强,绝大多数发生在 1 至 4 月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9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099937.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753 次阅读|1 个评论
新西兰部分地区将面临9级地震和海啸:关注2017-2018年特大地震
热度 1 杨学祥 2017-11-28 11:44
留学生注意:新西兰部分地区将面临9级地震和海啸,逃生只有7分钟! 2017-11-28 09:06 新西兰 近日,由30名世界地震专家组成的探险队,对新西兰的希库朗伊山断层进行了近两个月的研究,并且发布声明,新西兰现在已经处于危险中,极有可能遭遇到9级地震,即便新西兰高楼大厦比较少,但地震引起的海啸也只会给当地居民7分钟的逃离时间。 近日,多家地质杂质以及英国每日邮报等媒体联合发表新西兰地质结果,声明中表示,在新西兰的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地震断层已经醒来,很有可能造成9级地震,并且将在瞬间造成严重的后果,包括地震灾难以及海啸的袭击。 地质学家们表示,经过勘探,他们发现在2016年11月14日凌晨新西兰南岛凯库拉发生7.8级地震之后,危险的希库朗伊俯冲带就已经开始运动。这也就预示着新西兰长期休眠的地震断层带已经苏醒,新西兰已经开始处于危险当中。更多内容:http://www.lxws.net/new.php 那场地震被誉为新西兰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共造成了2人死亡以及重大经济损失,直到今日,该地区很多的道路还没有恢复。虽然这场地震只有15公里的深度,但是2分钟的剧烈震动改变了这个地区的地质和面貌,这场地震造成了地面移动了12米,发生了大规模的山体滑坡。 近日,30名科学家组成的专家组,由新西兰水质与大气研究所和奥克兰大学的领导下,对希库朗伊断层俯冲带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后,海洋地质学家飞利浦·巴恩斯博士表示,目前只能对断层的移动进行分析,而这样的分析也需要断层缓慢的移动。 在科学团队的分析当中,他们已经确定新西兰危险的希库朗伊山断层俯冲带,开始从南岛的顶部到北岛的吉斯本地区缓慢移动了。 换句话说,新西兰的断层带常年休眠的状态已经结束,在未来的时间里,很有可能遭到地震和海啸袭击。 GNS科学家厄休拉·科克伦(Orsula Cochran)告诉费尔法克斯说:如果我们的整个板块边界破裂,将是一场9级的地震。这就好像日本2011年一样,将会是灾害性的。强烈的地震是由于边界区板块互相挤压而造成的,而根据新西兰目前的勘探来讲,正是朝着这个趋势进展。 另外,新西兰目前的情况和当年的苏门答腊岛9.1灾难的情况较为接近,而那次苏门答腊岛的由于地震所导致的海啸,致使25万人丧生。 专家表示,新西兰居民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因为从南岛顶部到北部的机波斯海岸海沟既然已经开始活动,就随时有断裂的可能,一旦出现危机,那么将会造成约9级的地震,以及可怕的海啸,而当海啸发生后,新西兰的居民只有短短的7分钟可以逃生。这将是灾难性的。 Cochran女士表示,岩断层发生的地震影响区可能包括整个北岛的东海岸和南部的部分地区,包括最大的城市奥克兰。新西兰一直是个地震频繁的国家,要知道对于目前的情况来说,最大的危险并不是地震本身,而是由于板块运动引发的海啸。 她继续表示,我们从勘探中发现,海啸的移动时间非常短,尤其在Wairarapa南部的一些海岸,居民有七分钟的时间逃生。包括多云湾在内的南岛其他地区可能会在10到30分钟内被水袭击,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分钟,这是生存的关键。 经过科学家团队的勘探,目前还没有任何可以预防的办法,而地震后的逃生,也成为了新西兰对于居民今后培训的重点,毕竟,一旦发生地震,在海啸到达之前,逃生的时间非常宝贵。就在11月26日,新西兰国防部也是进行了短信预警测试,相信很多当地的华人同胞也收到了短信。这样一来,一旦灾害发生,那么居民会第一时间收到新西兰官方发的逃生警报。 http://www.sohu.com/a/207044886_490529 2016年至2018年全球特大地震集中发生的理论根据 已有 3290 次阅读 2016-3-31 19:34 2016 年至 2018 年全球特大地震集中发生的理论根据 杨学祥,杨冬红 (吉林大学) 摘要: 2016-2018 年强震频发有三大因素: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海平面变化引起的地壳均衡运动强烈;超级厄尔尼诺事件和强拉尼娜事件导致的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激发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 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激发地震活动。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都有爆发的可能。 关键词: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超级厄尔尼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一、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特大地震集中爆发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2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国外数据:4)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7)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12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6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特大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全球变冷导致海洋 100-200m 海水层变为两极 2000m 厚的冰盖,将地壳压扁,形成赤道圈最大的径向张裂,喷出岩浆,形成海洋锅炉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表 1 1890 年以来特大地震和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注:括号内是国外数据。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 9 级以 上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1946-1977 11 ( 7 ) 1 4 1947-1976 冷 低温期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2000-2012 6 ( 6 ) 0 ? 2 2000-2030 冷 极端低温事件频发 中国在前两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都发生了 8.5 级以上的地震。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8.5级以上的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所以,中国在2016-2018年发生8.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 太阳黑子极值和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期特大地震集中爆发 2003 年,胡辉,赵洪声,和宏伟详细分析了 20 世纪云南强震群体盛衰的天文背景,文中指出月亮白赤交角(亦称月亮赤纬角)变化产生的交点潮可能是影响地震长周期活动的一个原因。分析结果表明, 20 世纪以来云南的 4 个 M ≥ 6.7 级强震活跃期有 3 个始发于月亮白赤交角极大年或其次年,仅第一个地震活跃期不是如此,所以总概率达 80% 。另外,无论太阳活动还是地震活动均存在 11 年的准周期,对比太阳黑子相对数滑动平均曲线与云南历年最大地震强度滑动平均曲线,即年黑子相对数减小时,地震强度增大。据此,作者利用 20 世纪云南历年最大地震的震级作了 4 组 11 年周期的外推,估计了下一个地震活跃期首发地震的时间和震级。综括上述 2 个天文条件,根据目前月亮白赤交角变化与太阳活动形势,他们认为云南下一个地震活跃期可能开始于 2006/2007 年。他们根据地震活动 11 年周期中同相位年的平均强度作外推预报, 2005 年按期前 7 个 11 年周期同相位年的最大地震强度平均推算,可能为 5.69 级上下,仍处于低水平活动期,而 2006 年的地震强度则可能增至 6.37 级上下,应引起我们的警觉,最严重的是 2007 年,该年所处的相位最易发生强烈地震,平均震级已接近 6.7 级,足见该年最可能是云南下一 M 大于等于 6.7 级强震活跃期的开始年,并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 2007 年云南地震强度所以会如此之高,主要是因其正值太阳黑子第 23 活动周的谷值年附近。如往前追溯,自 1700 年以来,云南有记载的 18 次 M 大于等于 7 级大地震中,竟有近一半发生于太阳活动谷年附近,使谷年成为十分罕见的大震高发相位。 表 2 20 世纪以来白赤交角、太阳黑子与云南强震 白赤交角 太阳黑子 云南强震 活跃期 震级大于 7 级强震 最大年 最小年 谷值 峰值 1913 1922 1913 1923 1917 第 1 活跃期 1913 峨山 7.0 1925 大理凤仪 7.0 1932 1941 1933 1944 1937 第 2 活跃期 1941 澜沧耿马 7.0 1941 勐海 7.0 1950 1959 1954 1957 1950 勐海 7.0 1969 1978 1964 1976 1968 第 3 活跃期 1970 通海峨山 7.7 1974 昭通大关 7.1 1976 龙陵 7.3 1976 龙陵 7.4 1987 1996 1986 1996 1989 第 4 活跃期 1988 澜沧 7.6 1988 耿马 7.2 1995 孟连 7.3 1996 丽江 7.0 2005-2007 2014-2016 2009 2022 2014 第 5 活跃期 2007 普洱 6.4 2008 盈江 5.9 7 级地震空区 注:据胡辉等, 2003 ;杨冬红等修改, 2009 , 2013 事实上, 2003 年至今,云南并没有发生 7 级以上地震,可能爆发 7 级大震(概率达 43% )的预测没有实现。这很正常, 2003-2007 年之间云南没有发生严重干旱是原因之一。 2007 年预测为太阳活动谷年,实际上发生在 2008 年末 2009 年年初。 4 年过去了,云南地震的天文条件消失了吗? 2009 年,我们通过计算得出,潮汐也有 2.2 、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潮汐可以使偏离地球质心的内核在液核中产生潮汐波动,潮汐周期与太阳周期的共振效应对解释大气、地磁、地震、海温的 11 和 22 年周期变化更有说服力。这不仅能解释厄尔尼诺事件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而且能解释地磁、地震、大气的 11 年和 22 年周期变化是受太阳活动和强潮汐的共同驱动和激发。从表 2 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 1913-1999 年 7 级以上强震(共 13 次)有以下规律性: 第一、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月亮赤纬角(白赤交角)的最大值年; 第二、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4 个结束于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年附近; 第三、强震活跃期历时 7-12 年,与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至最小值 9.3 年周期相对应。 第四、 4 个强震活跃期有 3 个首发于太阳黑子谷年,一个首发于太阳黑子峰年。太阳黑子极值年是云南 7 级地震多发年。 3 个强震活跃期与太阳黑子 11 年周期对应,始于太阳黑子谷年,在下一个太阳黑子谷年或其前结束。 数据表明,云南在月亮赤纬角极值时易发生 7 级地震,如,月亮赤纬角的最大值 1913 、 1950 、 1970 、 1988 年和月亮赤纬角的最小值附近的 1941 、 1976 、 1995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9/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地震,太阳黑子峰年次年 1988 和谷年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7/13 。 数据还表明,太阳黑子极值年和月亮赤纬角极值年的叠加年(三年内)易发生地震,如 1913 、 1976 、 1996 年都发生了 7 级地震,占 8/13 。 2013-2014 年有利于云南地震发生的天文条件依然存在, 2009 年以来云南连续三年发生严重干旱,云南大震的风险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 在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苏门答腊岛在 2004 、 2005 、 2007 年连续发生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再次验证了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对地震的激发作用。 印尼和日本 9 级地震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亚洲东部和南部双向交叉挤压形势已完成,北半球和中国地震将进入高潮。特大地震的准四年、 18.6 年和 54 年周期值得关注,与地球自转的准四年周期和 18.6 年周期相对应。 2004-2030 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和低温冻害等灾害频发, 2004-2018 年是全球特大地震频发时期, 2016-2018 年是云南强震最危险时期,我们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三、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时期特大地震集中爆发 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1763年以来的19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70%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1900年以来的7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1990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1950 ~ 1979 年期间,共有15个暖水年,其中12年均发生了8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80%。根据公元前2000~公元1979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周春平综合 WyrtkiK.(1982) 、王宗山等( 1990 )、张先恭等( 1990 )、林传兰( 1991 )、蔡亲炳等( 1993 )的研究成果,总结了赤道太平洋海面高度的变化与 El Nino 事件的密切关系。在 El Nino 期间海平面高度变化一般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El Nino 前期由于信风加强,暖水在西太平洋堆积,斜温层变深,西太平洋海面高度一般可高出常年平均 20~750px ,相反东太平洋海水高度比常年平均低 20~750px ,形成“西高东低”的形势;第二阶段, El Nino 事件爆发的当年,西太平洋海面高度迅速下降到正常高度以下,暖水以开尔文波的形式向东传播,而东太平洋的海面高度迅速上升到正常高度或以上;第三阶段,在 El Nino 盛行阶段,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强烈地降低,东太平洋海面高度强烈地上升,这时暖水仍以开尔文波的形式不断地向东传播,到达南美沿岸,然后反射,以罗斯贝波向西传播,整个赤道太平洋海面高度形成“东高西低”的形式;第四阶段为海平面高度恢复阶段,在 El Nino 衰退过程中,西太平洋暖池海面高度逐渐恢复到正常高度,东太平洋海面高度则下降到正常高度。 赤道信风使暖水集中在赤道西太平洋,冷水集中在赤道东太平洋,温差为 3~9 o C ,高差为 40~1500px 。当厄尔尼诺到来时,情况发生逆转。由于地壳均衡原理和水均衡作用,东西太平洋地壳在厄尔尼诺前后至少分别升降 13~20 cm ,引发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厄尔尼诺引发的地壳均衡运动具有东西太平洋地壳反向升降的特点。我们称之为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与南方涛动的气压变化跷跷板现象一一对应。它是微力放大的典型事例,即较小的东西赤道太平洋上空气压反向变化,增强或减弱赤道信风,引起东西赤道太平洋海面的反向变化和相应的地壳均衡运动。 图1 厄尔尼诺事件和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Fig 1. El Nino event and “seesawmovement” in Pacific Crust 如图1 所示,当赤道信风使西太平洋海面增高和东太平洋海面降低时,西太平洋地壳下降,形成海沟处的消减带,挤压地下流体上喷形成西太平洋暖池,或向西部大陆和东部大洋的地壳下流动,形成岛弧火山和大陆火山;东太平洋地壳相对抬升,使东太平洋海隆和沿岸断裂带张开,岩浆和热气喷出,形成海底火山,加热海水及其上方空气,降低大气压,减弱赤道信风,使太平洋西部暖水东流,形成厄尔尼诺。信风减弱使东太平洋海面增高和西太平洋海面降低,东太平洋地壳下降,使东太平洋海隆闭合下降,挤压地下流体向东部大陆和西部大洋的地壳下流动,挤压新生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运动;西太平洋地壳相对抬升,使西太平洋岛弧断裂张开,岩浆喷出,形成陆地火山。若 火山在中太平洋莱恩群岛一带喷发,则会出现中太平洋表面海水首先增温的情况。 证据显示从 1964 到 1987 年南方涛动五个最低值和沿东太平洋隆起从 20 o S 到 40 o S 插入式的地震活动之间相关 . 这个地区包含了地球上最广阔的山脉体系之一 , 巨大的能源在那里通过海底火山和热液活动释放出来 . 两个截然不同的现象——厄尔尼诺和地震群——不顾它们无规律的循环速率和周期 , 看上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 . 同样 , Daniel A. Walker (1995) 发现 , 在过去最持久的六个厄尔尼诺与最反常的插入式地震活动相一致 , 它们在 1964 到 1992 年沿东太平洋隆起从 15 o S 到 40 o S 同时发生 . 根据海底火山作用和热液活动 , 东太平洋隆起从 15 o S 到 40 o S 地区是地球上有据可查的最活跃地区 , 在这个地区微小相同的变化或大气压力范围的转移对引发厄尔尼诺的作用是公认的 . 如果这个地区的热活动没有被海洋覆盖 , 这些活动将被认为是引起厄尔尼诺的重要因素 . 四、 证据和结论 2016-2018 年强震频发有三大因素: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海平面变化引起的地壳均衡运动强烈;超级厄尔尼诺事件和强拉尼娜事件导致的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激发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 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激发地震活动(见表 3 )。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都有爆发的可能。 1971-2011 年全球 8 级以上地震与气象事件的对比,证明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月亮赤纬角极值、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地震的激发作用。 表 3 1971-2015 年全球 8 级以上地震与气象事件的对比 发震时刻 震级 (M) 参考位置 气象事件 月亮赤纬角 拉马德雷 太阳黑子 2016 ?? ?? 超级厄尔尼诺 极小值 冷位相 2015-09-17 8.2 智利中部沿岸近海 超级厄尔尼诺 极小值 冷位相 2015-05-30 8.0 日本小笠原群岛地区 超级厄尔尼诺 极小值 冷位相 2015-04-25 8.1 尼泊尔 超级厄尔尼诺 极小值 冷位相 2014-04-02 8.1 智利北部沿岸近海 超级厄尔尼诺 极小值 冷位相 峰年 2013-05-24 8.2 鄂霍次克海 冷位相 峰年 2012-04-11 8.2 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 拉尼娜 冷位相 2012-04-11 8.6 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 拉尼娜 冷位相 2011-03-11 9.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拉尼娜 冷位相 2010-02-27 8.8 智利 拉尼娜 冷位相 2009-09-30 8.0 萨摩亚群岛地区 厄尔尼诺 冷位相 2008-05-12 8.0 四川汶川县 拉尼娜 冷位相 谷年 2007-09-12 8.2 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 拉尼娜 极大值 冷位相 2007-09-12 8.6 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 拉尼娜 极大值 冷位相 2007-08-15 8.2 秘鲁沿岸近海 拉尼娜 极大值 冷位相 2007-01-13 8.1 千岛群岛 拉尼娜 极大值 冷位相 2006-11-15 8.0 千岛群岛 厄尔尼诺 极大值 冷位相 2006-04-20 8.3 俄罗斯西伯利亚东部 厄尔尼诺 极大值 冷位相 2005-03-28 8.6 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 极大值 冷位相 2004-12-26 8.9 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部西岸远海 冷位相 2004-12-23 8.0 麦夸里岛以北 冷位相 2003-09-25 8.2 日本北海道地区 冷位相 2002-11-03 8.1 美国阿拉斯加州中部 厄尔尼诺 冷位相 2001-11-14 8.2 中国青海省 拉尼娜 冷位相 峰值 2001-06-23 8.4 秘鲁沿岸近海 拉尼娜 冷位相 峰值 2001-01-26 8.1 印度南部 拉尼娜 冷位相 峰值 2001-01-13 8.2 萨尔瓦多 拉尼娜 冷位相 峰值 2000-06-18 8.0 南印度洋 拉尼娜 冷位相 峰值 1999-08-17 8.0 土耳其 拉尼娜 暖位相 1998-03-25 8.0 南极洲巴勒尼群岛地区 超级厄尔尼诺 暖位相 1997-12-05 8.0 堪察加东岸近海 超级厄尔尼诺 极小值 暖位相 1996-11-12 8.0 秘鲁沿岸近海 拉尼娜 极小值 暖位相 谷年 1995-07-30 8.1 智利北部沿岸近海 拉尼娜 极小值 暖位相 1992-06-28 8.0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 厄尔尼诺 暖位相 1991-04-22 8.1 哥斯达黎加 厄尔尼诺 暖位相 1989-05-23 8.1 麦夸里岛地区 拉尼娜 暖位相 1988-03-06 8.0 美国阿拉斯加湾 拉尼娜 极大值 暖位相 1987-11-30 8.0 美国阿拉斯加湾 厄尔尼诺 极大值 暖位相 峰年次年 1985-09-19 8.4 墨西哥米却肯州 暖位相 1979-12-12 8.2 厄瓜多尔沿岸近海 厄尔尼诺 极小值 暖位相 1979-03-14 8.1 墨西哥格雷罗州沿岸近海 厄尔尼诺极小值 暖位相 1977-08-19 8.1 印尼松巴哇以南 厄尔尼诺 极小值 暖位相 1977-06-22 8.0 汤加群岛地区 厄尔尼诺 极小值 暖位相 1976-08-16 8.0 菲律宾棉兰老岛 厄尔尼诺 暖位相 谷年 1975-05-26 8.3 亚速尔 - 圣文森特角海岭 拉尼娜 暖位相 1974-10-03 8.0 秘鲁沿岸近海 拉尼娜 暖位相 1972-07-30 8.0 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南部 超级厄尔尼诺 暖位相 1972-01-25 8.0 中国台湾地区 超级厄尔尼诺 暖位相 1971-07-14 8.0 所罗门群岛 拉尼娜 暖位相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2.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3.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5. 杨学祥 , 杨冬红 . 2014 年至 2015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预测 . 2014: 万方数据库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6726.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2172 次阅读|3 个评论
秘鲁发生5.7级地震:关注8月潮汐组合与冷暖突变
杨学祥 2017-8-14 08:34
秘鲁发生 5.7 级地震:关注 8 月潮汐组合与冷暖突变 杨学祥 秘鲁发生 5.7 级地震 震源深度 10 千米 2017-08-1401:54: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 中新记者姓名 } 责任编辑:吉翔 2017 年 08 月 14 日 01: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   中新网 8 月 14 日 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消息,北京时间 14 日凌晨,秘鲁发生 5.7 级地震。   基本信息如下:   发震时刻: 2017-08-1400:51:24   纬度: -10.75 ° 经度: -74.35 ° 深度: 10 千米   震级: 5.7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7/08-14/8303833.shtml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5.72017-08-1400:51:24-10.75-74.3510 秘鲁 3.42017-08-1322:38:3133.08103.9018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22017-08-1320:54:2445.32124.768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3.02017-08-1315:41:4944.3082.858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02017-08-1311:52:2938.3275.74156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3.02017-08-1311:10:5823.91114.4811 广东河源市东源县 6.62017-08-1311:08:12-3.55101.6940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 3.82017-08-1308:08:3422.13121.1060 台湾屏东县海域 4.32017-08-1301:09:5930.3194.927 西藏林芝市波密县 3.22017-08-1212:14:2139.4874.826 新疆克孜勒苏州乌恰县 3.72017-08-1207:56:3933.12103.8712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32017-08-1206:19:0644.2882.7116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5.62017-08-1205:45:09-16.47-73.4530 秘鲁沿岸近海 3.12017-08-1202:20:1344.2982.777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42017-08-1119:26:2133.10103.8726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6.32017-08-1113:28:2514.00120.71180 菲律宾 4.32017-08-1109:58:5423.19121.4121 台湾台东县 3.02017-08-1108:05:0933.17103.8725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12017-08-1107:31:1247.5689.586 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 4.12017-08-1017:48:3433.22103.8526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02017-08-1017:38:3133.26103.7619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2.82017-08-1015:30:0933.14103.8626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22017-08-1009:54:0233.16103.8517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32017-08-1008:10:2244.2682.718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4.32017-08-1005:05:5433.16103.8526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02017-08-1003:06:0933.14103.8624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72017-08-1003:02:1333.22103.7919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12017-08-1002:30:5033.15103.8626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32017-08-1001:14:1244.2882.737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32017-08-0923:47:5244.3382.797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12017-08-0920:03:0333.16103.8724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2.92017-08-0918:20:0331.81108.757 重庆城口县(有感) 3.22017-08-0918:02:0944.3182.857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2.92017-08-0914:41:0032.23102.6318 四川阿坝州黑水县 3.02017-08-0913:30:0144.1082.077 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 4.62017-08-0913:22:4044.2982.788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4.82017-08-0910:17:0233.16103.8626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72017-08-0909:32:4733.28103.7519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82017-08-0909:22:1433.16103.8519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12017-08-0908:54:3244.2882.6912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12017-08-0908:52:3444.2982.705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02017-08-0908:51:0244.2982.7412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72017-08-0908:40:2344.2982.5914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92017-08-0908:29:0433.28103.8013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12017-08-0908:27:2644.2882.705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4.02017-08-0908:22:3744.3082.716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72017-08-0908:10:0933.12103.8723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4.72017-08-0907:44:3144.3182.768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4.52017-08-0907:39:1844.2982.757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32017-08-0907:36:2744.2982.7513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22017-08-0907:35:0244.3382.908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4.02017-08-0907:32:5144.2982.7412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4.02017-08-0907:31:0644.2882.826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6.62017-08-0907:27:5244.2782.8911 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 3.32017-08-0906:49:3133.31103.7713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22017-08-0906:49:0333.11103.8818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02017-08-0906:24:4933.14103.8518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32017-08-0905:41:0933.14103.831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62017-08-0905:37:1433.12103.8717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62017-08-0905:16:0233.30103.761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02017-08-0903:59:0933.29103.791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22017-08-0900:35:1733.13103.852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12017-08-0823:51:1233.11103.881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02017-08-0823:49:1833.28103.789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22017-08-0823:04:5633.24103.795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32017-08-0821:41:3433.18103.859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22017-08-0821:28:5533.24103.785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7.02017-08-0821:19:4633.20103.8220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 3.32017-08-0721:12:3031.8094.698 西藏那曲地区巴青县 3.22017-08-0615:43:1839.0375.2018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5.62017-08-0608:15:03-10.25161.4160 所罗门群岛 2.92017-08-0521:09:2745.30125.038 吉林松原市宁江区 3.32017-08-0512:01:5626.61108.8310 贵州黔东南州剑河县 3.32017-08-0503:24:0139.5695.598 甘肃酒泉市肃北县 3.02017-08-0420:59:0538.5374.11116 塔吉克斯坦 3.42017-08-0405:43:5224.19103.676 云南红河州弥勒市 3.92017-08-0308:14:5239.7173.847 吉尔吉斯斯坦 3.82017-08-0202:07:2338.7573.067 塔吉克斯坦 3.32017-08-0115:38:1723.5497.8413 缅甸 3.02017-08-0106:31:0224.01108.632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 2.82017-07-3121:59:0422.78100.3715 云南普洱市澜沧县 http://news.ceic.ac.cn/index.html?time=1502663522 2017 年 8 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已有 519 次阅读 2017-6-3016:2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3845.html 2017 年 8 月潮汐组合: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 月、 3-7 月 11-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7 年 2 月、 8-10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7 年 8 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一个月,潮汐组合类型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实际上,每年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及 11 月 18 日 - 1 月 23 日 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 1 月 25 日 - 4 月 7 日 及 7 月 30 日 - 11 月 6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 。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几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每年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2017 年 8 月 21 日 日食发生在中纬,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 潮汐组合 A : 8 月 8 日 为日月大潮, 8 月 5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9.2333 度, 8 月 3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B : 8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1 度, 8 月 15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 C : 8 月 18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9.2251 度, 8 月 22 日 为日月大潮( 21 日日食), 8 月 18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强)。 潮汐组合 D : 8 月 2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3 度, 8 月 29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63845.html 秘鲁两次地震与厄尔尼诺指数突变有关 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侯章栓等对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结果表明,火山活动是影响 ENSO 的最重要外强迫因子 。它不但揭示了地球流体、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而且使厄尔尼诺的海底火山说 、引潮力说 和地球扁率变化说 得到有力的支持。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在地震活跃年,其形成机制为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在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的转换中,赤道东风和西风的转换使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差反向升降 40 -60 厘米 ,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使洋壳反向升降 13 -20 厘米 ,形成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壳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如图 1 所示, 2017 年 8 月 10 日 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094 ,进入谷值。 8 月 13 日 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007 ,进入峰值。厄尔尼诺指数的峰谷突变,表明秘鲁寒流的冷热突变,与秘鲁两次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7 月 16 日 以来,厄尔尼诺 34 区温度降幅超过 0.6 ℃ , 5 级以上地震发生 3 次。 5.72017-08-1400:51:24-10.75-74.3510 秘鲁 5.62017-08-1205:45:09-16.47-73.4530 秘鲁沿岸近海 6.32017-07-1810:05:18-16.29-73.7430 秘鲁沿岸近海 图 1 2017 年 8 月 13 日 12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003 ,比 8 月 13 日 00 时 的 0.007 减速 0.004 ,增速变减速, 进入下降区间 。根据 7 月 1 日 潮汐组合,预计 28 日前后达到峰值, 30 日后达到谷值。事实上 , 6 月 28 日 12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600 ,进入峰值。 6 月 30 日 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528 ,进入谷值。 7 月 1 日 12 时 的 0.583 为峰值。 2017 年 7 月 4 日 12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407 ,进入谷值。根据 6-9 日潮汐组合, 9 日后进入峰值。 7 月 8 日 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649 ,进入峰值。 7 月 9 日 06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632 ,进入谷值。 2017 年 7 月 9 日 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635 ,进入峰值。 7 月 12 日 18 时 的 0.530 为谷值。根据 15-17 日潮汐组合,预计 15 日前后达到峰值, 17 日前后达到谷值。事实上, 7 月 14 日 00 时 的 0.545 为峰值, 7 月 14 日 18 时 的 0.535 为谷值。 7 月 16 日 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589 ,进入峰值。北方高温减退和暴雨导致厄尔尼诺指数快速下降。 15-17 日潮汐组合激发的冷空气活动作用明显。 2017 年 7 月 21 日 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377 ,进入谷值。根据 22-23 日潮汐组合,预计 23 日后进入峰值。 7 月 22 日 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408 ,进入峰值。近期厄尔尼诺指数快速下降与中国北方高温消退和降温暴雨有关。 7 月 28 日 12 时 厄尔尼诺指数 -0.059 为谷值。 8 月 3 日 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 0.236 为峰值。 8 月 9 日 06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044 ,进入谷值。 8 月 10 日 18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094 ,进入谷值。 8 月 13 日 00 时 厄尔尼诺指数为 0.007 ,进入峰值。 https://www.tropicaltidbits.com/analysis/ocean/nino34.png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4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菲律宾棉兰老岛发生7级地震:关注4月潮汐组合
热度 1 杨学祥 2017-4-29 06:47
菲律宾棉兰老岛发生 7 级地震:关注 4 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菲律宾棉兰老岛发生 7.0 级地震 震源深度 50 公里 2017-04-2905:16:22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快讯: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消息,北京时间 4 月 29 日 4 时 23 分 ,菲律宾棉兰老岛,发生 7.0 级地震,震源深度 50 公里 。 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4/29/c_1120893464.htm 4月29日4时23分菲律宾棉兰老岛发生7.0级地震 2017-04-2905:04:15 来源: 地震局网站 http://news.163.com/17/0429/05/CJ5QK26B00018AOQ.html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3.02017-04-2904:41:0241.7888.246 新疆巴音郭楞州和硕县 7.02017-04-2904:23:195.51125.0850 菲律宾棉兰老岛 2.82017-04-2903:37:2636.88114.6413 河北邯郸市永年县 3.12017-04-2900:53:2531.68115.796 安徽六安市金寨县 2.92017-04-2822:30:0726.0099.6812 云南大理州洱源县 4.22017-04-2813:01:2341.9376.806 吉尔吉斯斯坦 2.92017-04-2811:11:4938.51116.465 河北廊坊市大城县 3.22017-04-2710:10:1229.2786.205 西藏日喀则市萨嘎县 3.92017-04-2522:33:4737.3275.5778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 3.22017-04-2514:06:1023.34101.6210 云南普洱市墨江县 3.02017-04-2508:02:5735.8393.328 青海海西州格尔木市 6.92017-04-2505:38:24-33.03-71.8810 智利中部沿岸近海 3.42017-04-2501:22:4836.37106.0716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 3.12017-04-2407:36:0536.4780.2510 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 3.92017-04-2305:26:5731.44103.9718 四川德阳市什邡市 3.02017-04-2216:26:0435.8579.807 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 3.92017-04-2214:09:1937.0179.0319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2.02017-04-2113:37:2139.34117.8317 天津宁河区 4.02017-04-2100:20:1222.93121.006 台湾台东县 4.32017-04-2011:39:1438.1377.878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 3.42017-04-2007:26:5338.1977.877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 3.02017-04-1912:49:1339.1575.5310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5.92017-04-1901:49:55-2.68-75.2810 秘鲁 5.02017-04-1817:13:0820.71100.1010 缅甸 3.42017-04-1714:24:1845.2092.465 蒙古 5.52017-04-1713:23:1317.51-61.1520 背风群岛 6.32017-04-1516:19:41-23.30-67.69140 智利 2.32017-04-1422:31:1543.9087.858 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 ( 有感 ) 3.02017-04-1216:14:0043.8787.697 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 4.22017-04-1202:25:3630.08119.3415 浙江杭州市临安市 3.72017-04-1102:25:0532.21104.5614 四川绵阳市平武县 2.92017-04-1019:44:0239.10113.320 山西忻州市繁峙县 ( 塌陷) 5.72017-04-0815:07:5713.65120.9010 菲律宾 3.12017-04-0802:08:3638.12120.7915 山东烟台市长岛县海域 3.12017-04-0705:03:5438.3073.87153 塔吉克斯坦 3.02017-04-0622:15:0341.3183.669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2.62017-04-0610:25:5238.18119.548 山东东营市垦利区海域 3.32017-04-0518:34:5828.28104.8412 四川宜宾市珙县 6.12017-04-0514:09:1135.8360.4110 伊朗 3.22017-04-0512:50:2038.2974.15145 塔吉克斯坦 3.42017-04-0404:57:3927.06103.449 云南昭通市鲁甸县 6.62017-04-0401:40:13-22.6125.1110 博茨瓦纳 6.62017-04-0401:40:13-22.6125.1110 博茨瓦纳 3.72017-04-0319:34:1845.92118.4015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 3.22017-04-0109:10:0732.5793.277 西藏那曲地区聂荣县 http://www.ceic.ac.cn/ 2017 年 4 月潮汐组合: 4-7 月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已有 1130 次阅读 2017-2-206:55| 个人分类 : 潮汐预警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潮汐组合潮汐预警地球自转拉尼娜 推荐到群组 2017 年 4 月潮汐组合: 4-7 月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杨学祥,杨冬红 2017 年 1 月、 3-7 月 11-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7 年 2 月、 8-10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7 年 4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 每年 1 月 25 日 - 4 月 7 日 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有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4 月 9 日 - 7 月 28 日 及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形成,不利于拉尼娜的发展。 潮汐组合 A : 4 月 4 日 为日月小潮, 4 月 3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北纬 18.5857 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B : 4 月 10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0 度。 4 月 11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 C : 4 月 1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9.0546 度, 4 月 19 日 为日月小潮, 4 月 15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D : 4 月 24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5 度, 4 月 26 日 为日月大潮, 4 月 28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强,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 E : 4 月 30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9.1108 度, 5 月 3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0901.html 智利两次地震有利于厄尔尼诺的发生: 我们在 4 月 19 日 指出, 厄尔尼诺来了:地震、潮汐、自转、海冰四大特征预示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49755.html 厄尔尼诺的地震火山说得到验证。 关注 4 月 24-28 日潮汐组合中厄尔尼诺指数的减速幅度。预计 27 日前后进入谷值。 4 月 13 日 00 时 的 0.305 为谷值。 4 月 16 日 00 时 的 0.378 为峰值。 4 月 16 日 12 时 的 0.368 为谷值。 17 日继续上升。 4 月18日 12 时 拉尼娜指数为 0.572 ,跨过厄尔尼诺门槛 0.5 。 4 月 19 日 00 时 的 0.622 为峰值。 4 月 21 日 18 时 的 0.464 为谷值。 北京时间 23 日 10 时 36 分(当地时间晚间 11 时 36 分),智利中部发生 5.9 级地震,将加快厄尔尼诺指数增速。 2017 年4月23日 06 时拉尼娜指数为 0.577 ,比 4 月 23 日 00 时的 0.536 增速 0.041 ,增速变快,进入上升区间 。 2017 年4月23日 12 时拉尼娜指数为 0.628 ,比 4 月 23 日 06 时的 0.577 增速 0.051 ,增速变快,进入上升区间。 2017 年4月23日 18 时拉尼娜指数为 0.667 ,比 4 月 23 日 12 时的 0.628 增速 0.039 ,增速变慢,进入上升区间 。 我们在 2017 年 4 月 24 日 早报指出, 23 日 10 时 36 分(当地时间晚间 11 时 36 分),智利中部发生 5.9 级地震,将加快厄尔尼诺指数增速过程。 2017 年4月24日 00 时拉尼娜指数为 0.694 ,比 4 月 23 日 18 时的 0.667 增速 0.027 ,增速变慢,进入上升区间 。 2017 年4月24日 12 时拉尼娜指数为 0.714 ,比 4 月 24 日 00 时的 0.694 增速 0.020 ,增速变慢,进入上升区间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50990.html 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 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 ~ 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 几率高达 80%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 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62.html 亚洲进入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 我们在 2011 年建立了地震和气候相互影响的地球物理模型,地震火山活动和气候的相互影响具有普遍意义。气象学家忽视了一个明显的事实:全球变暖的最大危害是,与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互动,引发气象 - 地质超级灾害链。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威胁,不仅在于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而且在于地表巨量的物质转移所产生的地壳均衡运动。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相互影响,构成气象 - 地质超级灾害链。 在 189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 4 次,亚洲和美洲各发生 2 次。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 7 次,亚洲发生 3 次,美洲发生 4 次。 在 2000-201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 6 次,亚洲发生 5 次,美洲发生 1 次。 趋势对比表明,亚洲进入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美国地震的可能性也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388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262.html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转换导致的东西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图 1 东西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5850.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23(6):1813 ~ 1818 。 YANGDong-hong,YANGXue-xiang.Thehypothesisoftheocesnicearthquakesadjustingclimateslowdownofglobalwarming.ProgressinGeophysics.2008,23(6):1813 ~ 1818. 2.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 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 29 ( 4 ): 652-657.YangDH,YangDB.ThermaldynamicmechanismofElNinoinducedbysolareclipse.GlobalGeology(inChinese),2010,29(4):652-657.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YangDH,YangDB,YangXX,Theinfluenceoftidesandearthquakesinglobalclimatechanges.ChineseJournal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54(4):926-934 4.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 震等 .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47 (4):616~621 。 YANGXX,HANYB,CHENZ,etal.NewEvidenceofEarthquakesandVolcanoTriggeringbyStrongTides. ChineseJournalofgeophysics (inChinese),2004, 47 (4):616~62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91 次阅读|1 个评论
潮汐能激发美国加州大震?
杨学祥 2016-10-5 15:25
潮汐能激发美国加州大震? 关注2016年9-12月强潮汐时期的地震高潮 9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2016年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D:9月24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2825度,9月23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33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9587.html 潮汐预警:关注10月潮汐组合 2016年3-6月和9-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6年1-2月,2015年7-8月为弱潮汐时期。2016年10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2016年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A:10月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24度。10月1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潮汐组合B:10月9日为日月小潮,10月8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54588度,10月4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C:10月16日为日月大潮,10月15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 00029度,10月17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潮汐组合D:10月21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18.61577度,10月23日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E:10月31日为日月大潮,10月28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0003度,11月1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2016年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0303.html 2016年10月1日潮汐组合在本月为第二强的潮汐时期,有可能激发美国加州地震,也是在美国时间10月4日之前,都有可能发生大地震的根据之一。但是,10月15-17日潮汐组合是本月最强潮汐时期,激发地震的可能性更大。不能认为10月4日之后,加州地震威胁就会解除。 潮汐能激发美国加州地震 从2016年9月23-24日到2016年10月1日,是潮汐强度由弱到强(本月强度排次为第二),地球扁率由小变大,地球自转速度由快变慢的过程,是“美国加州南部索尔顿湖自当地时间26日凌晨4时起,接连发生142次轻微地震”的原因,也是拉尼娜强度突然大幅增强的原因。而9月18日至9月25日拉尼娜强度突然大幅减弱与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减少有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483.html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转换导致东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激发环太平洋地震带大震频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72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6776.html 10月4日之前仍有大地震可能 美国南加州“度日如年” 时间:2016年10月03日 18:25:08 中财网   加州紧急应变办公室发出警告称,在美国时间10月4日之前,都有可能发生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所指出,由于萨尔顿海(Salton Sea)畔的孟买海滩(Bombay Beach),自26日起至今,发生了约140多起有感地震,地震规模介于1.4至4.3之间,群震频繁,需特别留意。   应急办公室官员称,这种警告根据检测结果,一般一年会发出一到两次。   科学家对于此次可能出现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估算为百分之一至三千分之一之间,通常情况下平均概率为六千分之一。目前估计高概率会一直持续到10月4日。   地质学家Morgan Page称,贯穿加州南北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每300年就要引发一次大震,但该断层的最南端自1690年起还未发生过断裂,断层南段积累了大量未释放的能量。   加州因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内,好发地震。1994年1月17日洛杉矶6.6级大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万5000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超过300亿美元。本次地震死亡人数少,主要归功于洛杉矶地区建筑物具备了良好的防震功能。当地政府和人民在该地多次发生地震后,树立了较强的意识,在建造房屋时,大都采用木质结构,植根于坚实的岩层中,并依山势而布局,所以当地房屋的抗震性能非常优越。   地震虽然造成了300亿美元损失,但发生后标普指数并未有太大反应,当天甚至收涨0.2%。   去年太空总署喷射推进实验室(JPL)地震学家预测,南加州未来两年半内,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高达99.9%。 □ .王.维.峰  .华.尔.街.见.闻 http://www.cfi.net.cn/p20161003000137.html 地球潮汐可以引发加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地震 腾讯科学2016年07月26日07:12我要分享 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地球潮汐能够引发美国加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地震。 地球潮汐可以引发加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地震 如图所示,这是2000年2月11日“奋进号”航天飞机拍摄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 腾讯科学讯 据生活科学网站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影响大洋波浪的潮汐将引发美国加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地震。他们出乎意料地发现这些地震最有可能出现在潮汐逐渐变强,而不是潮汐最强的时间点。 海洋潮汐现象是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牵引所致,这种引力牵引不仅影响海洋,而且影响岩石,交替性地延伸和压缩地壳。之前研究发现地球地壳的潮汐效应可引发震动和地震,当这种震动出现时,可揭晓断层深处的详细状况,反之,断层深处的详细状况可分析什么时间会发生地震。 研究报告负责人、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科学中心地震学家尼古拉斯-范德艾斯特(Nicholas van der Elst)表示,研究小组科学家对于地球潮汐如何影响小型深层地震事件(低频地震)颇感兴趣,他们聚焦研究2008-2015年之间加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出现的低频地震,这些地震现象级别不超过1里氏震级。我们观察了部分薄弱的断层带,发现断层可以响应微弱的潮汐作用。 潮汐强度变化周期为两个星期,或者是“双周循环”,最强的春季潮汐发生在月球和太阳排成一线时,而最弱的潮汐发生在太阳和月球与地球保持垂直角度。令人感兴趣的是,低频地震发生次数在双周循环最强点并未达到峰值,相反,在双周循环潮汐作用变强时,低频地震发生次数达到了峰值。 范德艾斯特指出,特别是低频地震最有可能发生于潮汐作用显著强于前一天的潮汐作用。这将告诉我们一些重要信息,例如:断层引发地震之前需要多长时间“再充电”,以及断层补丁多长时间积累压力。 他强调称,科学家调查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深层部分不同于该断层浅层部分,是最有可能发生大地震的。我们研究该断层的每个小细节都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震循环,以及何时、何地地震可能发生。观察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深处的低频地震将最终有助于揭晓断层浅层区域的压力积累。 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7月1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悠悠/编译) http://tech.qq.com/a/20160726/003695.htm 满月的时候更容易发生大地震? 2016-10-02 15:18:27 来源: 《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北京) 举报 大地震的发生概率与潮汐应力有关,这一发现或许有助于评估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并为地震预警系统确定地震等级提供帮助。 新研究指出,由于满月和新月时的潮汐力最大,因此容易引发更大的地震。 每年数百万起地震在全球各地发生并被地震仪器监测到,其中绝大多数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我们脚下,但有极少数却会发展成大规模地震,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地震的预报仍然困难重重,但科学家正在揭开地震的本质,开发有效的地震早期预警系统。最近,日本东京大学的井出哲和同事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上发表文章,提出大地震的发生概率与潮汐应力有关,这一发现或许有助于评估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并为地震预警系统确定地震等级提供帮助。 图片1.png 【图注】2009年发生于意大利的一场地震。图片来源:FLICKR 潮汐力是否可以诱发地震?自19世纪以来,人们就一直试图找出答案。然而时至今日,科学家仍未得出明确结论。质疑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潮汐引发的作用力太小了——发生地震时,岩石破裂产生的应力可以达到潮汐力的数千倍,因此潮汐力很难对地震的形成产生影响。 然而,另一类板块运动——构造震颤(tectonic tremor)却对潮汐力高度敏感。与普通地震相比,构造震颤的出现的深度更深、强度更弱、持续时间更长——从数分钟到数周不等。由于能量在这一过程中的释放速度很慢,因此构造震颤属于一种慢地震,似乎难以引发大地震。 但在接受《环球科学》采访时,井出哲表示,由于慢地震与普通地震属于在断层不同深部的剪切滑移,因此他和同事认为慢地震很可能与地震相关联,并且能够增强地震的强度,诱发大规模地震。在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和2014年的智利大地震期间,其他日本团队就曾观测到慢地震现象。佐治亚理工学院地球和空间科学系的彭志刚教授(未参与本次研究)也在接受《环球科学》采访时表示,由于多数大规模地震最初形成于断层深部,接近慢地震区域,因此这一推论有一定的合理性。 通过构造震颤这一纽带,井出哲将潮汐力与大地震联系起来。为了找出潮汐力对地震的影响,井出哲和同事分析了1976-2015年间全球一万余次超过5.5级的地震,他们统计了所有地震发生当日的潮汐力最大值,并与地震前15日内每一天的潮汐力最大值作比较,从而得出地震当日的潮汐力在整个潮汐周期中的相对大小(15表示最大)。他们发现,在12起8.2级以上的地震中,地震当天的潮汐力较大,其排位多集中在10以上。 由于8.2级以上的超大地震样本容量有限,尚不能得出结论称这些地震多发于潮汐力较大的阶段。为了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研究团队对数据做了进一步分析,寻找地震震级与潮汐力的相关性。研究人员发现,地震当日的潮汐力越大,大地震出现的比例更高。(见下图)同时,研究团队对日本东北部和美国南加州地区的地震数据进行了单独分析,在对日本东北部的地震分析中,他们同样找到了震级与潮汐力之间的相关性。由于满月和新月时的潮汐力最大,这一具有统计学显著性的结论意味着,满月和新月时出现的地震为大地震的可能性更大。 图片2.png 【图注】全球6.5级以上地震潮汐力与震级的关系图。蓝色、浅蓝色和红色分别表示潮汐力排位较小、中等和较大的情况。上图中,b值表示大地震的比例,b值越小,大地震的比例越高;下图横坐标为震级,纵坐标表示达到该震级的地震出现的概率。(图片来源:论文原文) 对于这一结果,井出哲认为,大规模地震可能是由小的断裂逐级发展而成,而应力分布的微小改变都有可能对断裂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潮汐力可以增强岩石的变形程度、改变应力分布,因此,当潮汐力较强时,小断裂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大断裂。这一变化的直观表现就是,5级成长为9级地震的概率是潮汐力较低时的6倍,1级地震发展为9级地震的概率更是提高了40倍。 如果被证实,该研究或许将对地震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彭志刚指出,在地震活跃的地区,如果我们能够精确估算潮汐力的变化,会对地震(尤其是强震)的短期统计预测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此外,该研究的结论还可能在地震预警中发挥作用。地震早期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根据地震最初几秒内的地震波迅速判断最终的震级,而把潮汐力引入预警系统后,可能提升震级判断的准确率。 地震发展过程中力学变化和岩层特性的复杂性使得彻底了解地震、预测地震的梦想仍然很遥远。但无论是对地震诱发因素的新认识,还是在地震预警等领域取得的进步,都是人类在抵抗地震灾害道路上走出的重要一步。正如井出哲在采访中所言,尽管该结论对于地震预测能力的提升程度远不足以用于精确预报地震,但它有助于帮助我们揭示地震的本质,这将会是通往地震预报道路上的一块重要基石。 钱珏晓 本文来源:《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 责任编辑:钱珏晓_BJS2543 http://discovery.163.com/16/1002/15/C2COGJ9M00014O6H.html
个人分类: 潮汐预警|2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湾地震季节性强:9至12月强潮汐值得关注
热度 4 杨学祥 2016-9-12 18:14
台湾地震季节性强: 9 至 12 月强潮汐值得关注 杨学祥 专家称台湾地震季节性强,绝大多数发生在 1 至 4 月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6 年 02 月 07 日 版次: AA03 作者:陈显玲 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地震多发,每年会发生三四次地震。之前,大多地震发生在东部沿海或海里,但此次发生在岛内。过去 40 年,岛内的最大地震是 1999 年 9 月 21 日 南投 7.6 级地震,史称“台湾集集地震”,造成 2000 多人死亡, 8000 多人受伤。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陈会忠研究员分析,此次地震是“台湾集集地震”之后发生在台湾岛上的最强地震,目前余震已较多,最大 4 .9 级,不排除还有大的余震。台湾地震预警是归“气象局”管,到 2014 年底台湾已建成用于预警的密集地震网,在人口区每个地震台站间距只有 7.5 公里。但地震预警遇到相同难题:预警信息如何高效传到百姓那里。台湾地震预警是通过手机软件信息发送。他手机上也安装有台湾地震预警的手机 A PP “ bxb 地震速报”,地震发生后十几秒,手机就收到预警信息。 谈及地震原因,台湾“气象局长”辛在勤认为,此次地震由复杂破碎的地层错动引发。台湾西南部原本就是复杂的破碎地层,有密集断层带,包括左镇断层、新化断层、甲仙断层、旗山断层,此次美浓地震震中距离 2010 年 3 月 4 日 规模 6 .4 级的甲仙地震位置约 10 多公里。 台湾“中央大学”应用地质研究所教授李锡堤表示,一般此类灾害型地震是因为断层错动,到底有没有破裂到地表要到现场探查才知。 对全球地震进行长期观测的吉林大学杨学祥教授预测,台湾最近一两年地震特别多,有几次 6 级地震。 按照小震闹、大震到的地震预测规律,预测今年 2 至 4 月应该有较大地震,台湾地震的季节性特别强,绝大多数地震发生在 1 至 4 月份。 南都记者 陈显玲 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6-02/07/content_10314.htm 每年 1 月和 7 月为中国 7 级地震高发时期 1940-1981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总数 60 次。根据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目录及天文条件, 杨冬红对 1940-1981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 7 级以上地震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发生在 1 月的地震有 8 次,排位第二;发生在 7 月的地震有 9 次,排位第一。发生在 6 月地震为 0 ,概率最小。排列次序为: 7 、 1 、 2 、 3 、 4 、 8 、 5 、 9 、 10 、 11 、 12 、 6 。这对地震预防有重要意义(见表 1-2 )。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发生在 1 月的地震有 8 次,排位第二; 2 月和 3 月各有 7 次,排位第三;发生在 7 月的地震有 9 次,排位第一。这符合印度洋跷跷板运动的季节性特征,即 1 月盛行东北季风, 7 月盛行西南季风,与理论模型预测完全相符(见 2.3.1 节印度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模型)。详细地震的月份分布见表 1 。 1-4 月和 7-8 月地震次数较多, 6 月和 9-12 月地震次数较少。上半年地震次数为 33 次,下半年为 27 次,上半年多 6 次,地震活动较强烈。 表 1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的按月分布(杨冬红, 2009 )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地震次数 8 7 7 6 5 0 9 6 3 3 3 3 表 2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的地区和月份分布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西藏 2 2 1 5 新疆 1 1 2 1 1 1 7 青海 1 1 2 四川 1 1 1 2 5 云南 1 1 4 1 7 内蒙 1 1 河北 1 3 4 辽宁 1 1 吉林 1 1 甘肃 1 1 黑龙江 2 1 3 台湾 4 2 3 2 1 1 1 3 2 2 21 东海 1 1 南海 1 1 中国 8 7 7 6 5 0 9 6 3 3 3 3 60 在亚洲大陆东部的西太平洋沿海,由于 1 月盛行西北季风, 7 月盛行东南季风,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也受季风的影响,使地震活动在 1 月和 7 月非常显著。这是表 1 出现规律性特征的另一个原因(见图 1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转换也会加剧跷跷板作用。 图 1 印度洋和北太平洋跷跷板运动的季风效应(杨冬红, 2009 ) 学者徐道一指出,某些地区的地震频度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有关。例如,北极地区(大于等于北纬 50 度) 7 级以上地震逐月频数在 3 月和 7 月有两个峰值,在 1 月和 9 月有两个谷值;南极地区正好相反。南中纬度地区( 13-33 度之间) 1 月和 8 月有两个峰值,在 3 月和 11 月有两个谷值,北中纬度地区正好相反 。 3 月和 9 月与春分和秋分有关, 1 月和 7 月与季风、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有关。南北半球情况反向变化,与季节性冰盖消长和风向海流变化有关。表 5.2 的统计结果并不是一个特例,与以往统计结果相比符合普遍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972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8037.html 台湾地震季节性强: 1-4 月和 10-12 月 7 级地震发生频率高 根据表 2 ,由于季风的作用和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转换, 1-4 月和 10-12 月 7 级地震发生频率高。 2015-2016 年发生超级厄尔尼诺, 2016 年 8 月进入拉尼娜状态, 2016 年 1-4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2-5 月台湾发生了 4 次 6 级以上地震, 9-12 月值得关注。 相关资料: 2016 年 2-8 月台湾 6 级以上地震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6.2 2016-05-31 13:23:49 25.43 122.41 239 台湾新北市海域 6.2 2016-05-12 11:17:13 24.71 122.00 15 台湾宜兰县海域 6.7 2016-02-06 03:57:26 22.94 120.54 15 台湾高雄市 6.2 2016-02-02 22:19:22 25.41 123.45 200 台湾东北部海域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126 次阅读|4 个评论
新西兰东北部海域发生7.1级地震:关注9月地震高潮
热度 1 杨学祥 2016-9-2 04:21
新西兰东北部海域发生 7.1 级地震:关注 9 月地震高潮 杨学祥,杨冬红 在 2015 年超级厄尔尼诺和 2016 年拉尼娜的转换期间,强潮汐组合将激发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更强烈的跷跷板运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的叠加增大了地震规模和强度。 图 1 东西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新西兰东北部海域发生 7.1 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 2016 年 09 月 02 日 01:08 新华社 新西兰东北部海域发生 7.1 级地震 暂无人员伤亡   新华社快讯: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新西兰吉斯伯恩东北方向 147 公里 处北京时间 2 日 0 时 38 分发生 7.2 级地震。   详讯   新华社惠灵顿 9 月 2 日 电(记者宿亮)据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消息,新西兰东北部海域 2 日发生 7.1 级地震。目前,地震监测和急救部门尚未收到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报告。   监测数据显示,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 4 时 37 分(北京时间 0 时 37 分),震中位于新西兰北岛东北部蒂阿拉罗阿地区东北 130 公里 的海域,震源深度 55 公里 。随后,周边地区接连发生数次余震,震级从 3.8 级至 6.2 级不等。   新西兰皇家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表示已启动海啸应急监测机制,密切监控相关地区海啸威胁。 不少当地居民通过社交网络发布消息。吉斯伯恩市华裔市长廖振明在网络上发布视频,显示家中吊灯大幅晃动。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的一名居民在社交网络上表示,地震给人的感觉好像一辆大型卡车从家门前驶过。 http://news.sina.com.cn/w/zx/2016-09-02/doc-ifxvqctu5949834.shtml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6.9 2016-09-0200:37:59 -37.40 179.10 30 新西兰北岛附近海域 4.4 2016-09-0100:28:53 24.47 122.20 20 台湾宜兰县海域 4.6 2016-08-3117:25:01 34.31 86.28 6 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 3.6 2016-08-3117:07:11 34.28 86.34 6 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 6.7 2016-08-3111:11:36 -3.69 152.78 490 新爱尔兰地区 3.1 2016-08-3105:59:37 40.50 105.42 6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6.9 2016-08-2912:29:59 -0.10 -17.80 10 阿森松岛以北海域 3.7 2016-08-2812:50:32 36.81 77.14 93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 3.1 2016-08-2715:50:34 39.69 118.38 10 河北唐山市古冶区 3.6 2016-08-2605:26:31 40.57 105.07 6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5.9 2016-08-2601:04:42 30.50 137.96 460 日本本州东南 5.9 2016-08-2421:48:45 -2.89 100.10 20 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海域 6.9 2016-08-2418:34:54 21.00 94.67 90 缅甸 6.1 2016-08-2409:36:33 42.70 13.10 10 意大利 3.3 2016-08-2320:18:14 31.55 109.21 8 重庆巫溪县 3.8 2016-08-2313:32:20 35.88 91.44 10 青海玉树州治多县 2.8 2016-08-2215:15:28 39.69 118.33 9 河北唐山市开平区 6.2 2016-08-2023:58:04 40.31 143.72 10 日本本州东岸远海 3.7 2016-08-2018:27:30 43.29 91.24 12 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 6.2 2016-08-2017:01:25 40.45 143.55 10 日本本州东岸远海 3.0 2016-08-2002:29:01 39.12 73.06 8 塔吉克斯坦 5.7 2016-08-2001:33:42 -55.20 -32.10 10 南乔治亚岛地区 3.1 2016-08-2000:12:10 36.63 76.10 7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 7.5 2016-08-1915:32:23 -55.30 -31.90 10 南乔治亚岛地区 3.4 2016-08-1715:14:47 42.27 88.36 7 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 3.0 2016-08-1714:43:23 43.88 87.13 3 新疆昌吉州昌吉市 3.2 2016-08-1709:00:45 41.71 78.06 6 吉尔吉斯斯坦 3.0 2016-08-1704:39:57 44.70 124.10 13 吉林松原市乾安县 2.6 2016-08-1613:38:31 33.01 105.53 8 甘肃陇南市武都区 3.0 2016-08-1607:59:49 43.35 89.08 7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 3.3 2016-08-1516:55:07 40.75 78.20 6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 3.3 2016-08-1512:35:28 24.71 99.56 5 云南保山市昌宁县 3.0 2016-08-1507:04:45 24.75 99.57 10 云南保山市昌宁县 3.0 2016-08-1503:12:41 24.74 99.56 12 云南保山市昌宁县 3.4 2016-08-1421:17:53 25.40 97.86 5 缅甸 3.9 2016-08-1421:10:10 34.36 86.32 8 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 6.1 2016-08-1419:15:15 50.32 142.41 10 俄罗斯萨哈林岛 3.0 2016-08-1308:04:53 39.60 73.29 8 吉尔吉斯斯坦 4.7 2016-08-1302:00:55 40.69 78.23 6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 3.6 2016-08-1220:23:21 34.81 80.46 5 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 3.0 2016-08-1220:15:08 39.52 73.17 8 吉尔吉斯斯坦 4.2 2016-08-1219:25:20 27.03 103.39 6 云南昭通市巧家县 4.5 2016-08-1214:56:54 27.03 103.37 13 云南昭通市巧家县 6.0 2016-08-1211:29:27 -25.11 -177.10 80 斐济群岛以南 3.4 2016-08-1210:06:58 39.40 73.43 7 塔吉克斯坦 7.2 2016-08-1209:26:34 -22.52 173.16 10 洛亚蒂群岛东南 4.5 2016-08-1208:46:23 34.40 86.21 4 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 4.4 2016-08-1111:49:01 30.27 107.38 10 重庆垫江县 4.4 2016-08-1109:00:59 34.32 86.18 7 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 3.8 2016-08-1020:43:58 39.31 73.56 9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4.0 2016-08-1018:23:37 34.53 86.37 6 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 3.8 2016-08-1017:35:33 34.35 86.24 7 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 3.7 2016-08-1011:00:26 34.28 86.50 5 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 2.6 2016-08-0907:33:05 25.86 113.07 9 湖南郴州市苏仙区(有感) 3.8 2016-08-0906:30:33 26.09 99.59 10 云南大理州洱源县 3.2 2016-08-0906:21:15 31.57 100.02 13 四川甘孜州甘孜县 3.1 2016-08-0904:39:09 35.61 98.41 10 青海海西州都兰县 3.0 2016-08-0819:17:08 28.18 104.64 10 四川宜宾市筠连县 2.9 2016-08-0612:37:00 36.99 111.95 5 山西晋中市介休市 3.6 2016-08-0512:34:01 39.34 73.50 7 塔吉克斯坦 4.0 2016-08-0507:42:12 38.82 72.69 7 塔吉克斯坦 6.1 2016-08-0500:24:33 25.00 141.97 520 日本火山列岛地区 6.0 2016-08-0422:15:10 -22.32 -65.90 250 阿根廷 2.2 2016-08-0206:25:00 43.50 87.39 7 新疆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有感) 3.0 2016-08-0121:26:29 39.99 78.02 8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图什市 3.2 2016-08-0113:53:48 23.41 98.73 10 缅甸 3.4 2016-08-0113:42:39 23.41 98.71 7 缅甸 5.8 2016-07-3119:33:22 -56.30 -27.56 100 南桑威奇群岛地区 5.4 2016-07-3117:18:11 24.08 111.56 10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 3.0 2016-07-3105:41:02 31.85 108.72 20 重庆城口县 3.0 2016-07-3101:43:48 51.76 120.43 6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 4.8 2016-07-2922:02:48 21.86 99.79 8 缅甸 3.6 2016-07-2819:08:04 23.42 98.76 14 缅甸 3.1 2016-07-2813:10:43 23.41 98.71 5 缅甸 3.4 2016-07-2807:27:42 39.38 73.36 6 塔吉克斯坦 3.0 2016-07-2712:19:51 39.48 73.26 7 吉尔吉斯斯坦 4.4 2016-07-2712:02:37 24.32 121.72 5 台湾花莲县 3.4 2016-07-2706:20:16 29.54 104.81 21 四川内江市威远县 3.7 2016-07-2705:51:46 38.33 75.75 130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克陶县 6.3 2016-07-2603:38:42 -2.90 148.13 10 阿德默勒尔蒂群岛地区 6.1 2016-07-2601:26:49 -26.23 -70.31 60 智利 http://www.ceic.ac.cn/ 潮汐组合 D : 7 月 25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1 度, 7 月 27 日 为日月小潮和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 弱 ) ,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弱 ) 。 潮汐组合 E : 7 月 3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52901 度, 8 月 3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次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次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7345.html 2016 年 8 月潮汐组合:潮汐活动变弱 已有 584 次阅读 2016-6-29 15:21 | 个人分类 : 潮汐预警 | 系统分类 : 科研笔记 | 关键词 : 潮汐组合 潮汐预警 2016 年 8 月潮汐组合:潮汐活动变弱 杨学祥,杨冬红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6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8 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二个月。 潮汐组合 A : 8 月 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11 度。 8 月 10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 弱 ) ,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弱 ) 。 潮汐组合 B : 8 月 11 日 为日月小潮, 8 月 14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48145 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C : 8 月 18 日 为日月大潮, 8 月 2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 0. 00003 度, 8 月 22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 强 ) ,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潮汐组合 D : 8 月 2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45502 度, 8 月 25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7510.html 2016 年 9 月潮汐组合:潮汐活动变强 已有 619 次阅读 2016-7-29 15:37 2016 年 9 月潮汐组合:潮汐活动变强 杨学祥,杨冬红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5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9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一个月。 2016 年 9-12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 A : 9 月 3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0002 度。 9 月 1 日 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 强 ) ,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潮汐组合 B : 9 月 9 日 为日月小潮, 9 月 11 日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 18.2701 度, 9 月 7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 C : 9 月 18 日 为日月大潮, 9 月 1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 0. 0002 度, 9 月 19 日 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 强 ) ,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最强 ) 。 潮汐组合 D : 9 月 24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2825 度, 9 月 23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2016 年 9-12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339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0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1940-1981年7级以上地震的地区和月份分布
杨学祥 2016-7-1 19:46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的地区和月份分布 杨学祥,杨冬红 每年 1 月和 7 月为中国 7 级地震高发时期 1940-1981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总数 60 次。根据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目录及天文条件, 杨冬红对 1940-1981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中国 7 级以上地震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发生在 1 月的地震有 8 次,排位第二;发生在 7 月的地震有 9 次,排位第一。发生在 6 月地震为 0 ,概率最小。排列次序为: 7 、 1 、 2 、 3 、 4 、 8 、 5 、 9 、 10 、 11 、 12 、 6 。这对地震预防有重要意义(见表 1-2 )。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发生在 1 月的地震有 8 次,排位第二; 2 月和 3 月各有 7 次,排位第三;发生在 7 月的地震有 9 次,排位第一。这符合印度洋跷跷板运动的季节性特征,即 1 月盛行东北季风, 7 月盛行西南季风,与理论模型预测完全相符(见 2.3.1 节印度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模型)。详细地震的月份分布见表 1 。 1-4 月和 7-8 月地震次数较多, 6 月和 9-12 月地震次数较少。上半年地震次数为 33 次,下半年为 27 次,上半年多 6 次,地震活动较强烈。 表 1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的按月分布(杨冬红, 2009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地震次数 8 7 7 6 5 0 9 6 3 3 3 3 表 2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的地区和月份分布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合计 西藏 2 2 1 5 新疆 1 1 2 1 1 1 7 青海 1 1 2 四川 1 1 1 2 5 云南 1 1 4 1 7 内蒙 1 1 河北 1 3 4 辽宁 1 1 吉林 1 1 甘肃 1 1 黑龙江 2 1 3 台湾 4 2 3 2 1 1 1 3 2 2 21 东海 1 1 南海 1 1 中国 8 7 7 6 5 0 9 6 3 3 3 3 60 在亚洲大陆东部的西太平洋沿海,由于 1 月盛行西北季风, 7 月盛行东南季风,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也受季风的影响,使地震活动在 1 月和 7 月非常显著。这是表 1 出现规律性特征的另一个原因(见图 1 )。 图 1 印度洋和北太平洋跷跷板运动的季风效应(杨冬红, 2009 ) 学者徐道一指出,某些地区的地震频度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有关。例如,北极地区(大于等于北纬 50 度) 7 级以上地震逐月频数在 3 月和 7 月有两个峰值,在 1 月和 9 月有两个谷值;南极地区正好相反。南中纬度地区( 13-33 度之间) 1 月和 8 月有两个峰值,在 3 月和 11 月有两个谷值,北中纬度地区正好相反 。 3 月和 9 月与春分和秋分有关, 1 月和 7 月与季风、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有关。南北半球情况反向变化,与季节性冰盖消长和风向海流变化有关。表 5.2 的统计结果并不是一个特例,与以往统计结果相比符合普遍规律。 地球自转确实存在 13.6 天和 18.6 年周期。李国庆发现月亮视赤纬角变化周期 13.6 天、 27.3 天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地震的激发原因之一。 过去,人们仅仅把日月大潮时发生的地震火山活动看成是潮汐激发的结果,因而,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并不明显。如果我们考虑朔、望、上弦、下弦、月亮近地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七个天文要素,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就非常明显了。 潮汐的东西震荡和南北震荡,使东西太平洋海平面和南北太平洋海面发生反向升降,幅度为 60 厘米 ,破坏了地壳均衡,使洋壳反向降升 20 厘米 ,由此引起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可激发地震和火山活动。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和月亮视赤纬角极大值可以起到增效作用。 从春分( 3 月 20-22 日)到夏至( 6 月 21-22 日),从秋分( 9 月 22-24 日)到冬至( 12 月 21-23 日),太阳潮高潮区由赤道移到南北回归线,潮汐南北震荡逐渐加强,月亮视赤纬角极大值与之叠加,易发生强震;从冬至到春分,从夏至到秋分,太阳潮高潮区由南北回归线移到赤道,月亮视赤纬角最小值与之叠加,形成赤道潮汐高潮叠加区,易发生强震。 从 6 月 21 日 或 22 日夏至到 9 月 22-24 日秋分,太阳从北回归线返回赤道,太阳潮的高潮区从南北回归线迁移到赤道,地球扁率变大,自转速度变慢,当月亮赤纬角变到最小值时,两者叠加,形成赤道潮汐最大高潮、地球最大扁率和最慢地球自转速度,由于赤道海水和地壳突然隆起,引发赤道附近地壳扩张的强烈地震。在此期间,月亮视赤纬角最小值对地球形变影响最大,因此对地震起重要作用。从 12 月 21-23 日冬至变到 3 月 20-23 日春分情况相似。 从 3 月 20-23 日春分到 6 月 21 日 或 22 日夏至,太阳从赤道转移到北回归线,太阳潮高潮区从赤道转移到南北回归线,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当月亮赤纬角最大时,两者叠加,形成南北回归线最大潮汐,地球扁率变最小,自转变最快,由于赤道海水和地壳突然下降,引发赤道附录地壳收缩的强烈地震。在此期间,月亮视赤纬角极大值对地球形变影响最大,因此对地震起重要作用。从 9 月 22-24 日秋分变到 12 月 21-23 日冬至情况相似。日月同纬是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强潮汐在地球自转变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配合下,激发地震火山作用更加明显。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极值点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地球自转最快 ( 慢 ) 、西太平洋海面上升到最高 ( 低 ) 值 ( 见图 2. 2 中的 a) 和日长变化 ( △ LOD) 取得极小 ( 大 ) 值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强潮汐激发地震在国内外都有研究,统计分析表明,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强震发生在月亮近地点、朔日、望日、上弦、下弦、月亮视赤纬角极大值和最小值七大天文奇点的频率最大。其中,月亮视赤纬角极值共占 31/60 (极大值占 22/60 ,最小值占 9/60 ),日月大潮(朔日和望日)占 19/60 ,上弦和下弦月相占 17/60 ,月亮近地潮占 8/60 。月亮视赤纬角极值的作用远远高于日月大潮,这是一个新发现。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发生在 1 月的地震有 8 次,排位第二;发生在 7 月的地震有 9 次,排位第一。这符合印度洋跷跷板运动的季节性特征,即 1 月盛行东北季风, 7 月盛行西南季风,与理论模型预测完全相符。在亚洲大陆东部和西太平洋沿海,由于 1 月盛行西北季风, 7 月盛行东南季风,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也受季风的影响,使地震活动在 1 月和 7 月非常显著。这是表 1-2 出现规律性特征的另一个原因。伴随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的摆动,赤道信风带在 7 月向北移动,加强亚洲的东南季风;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在 1 月伴随赤道辐射带南移而南移,加强亚洲的西北季风,这对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有重要影响。 2016 年 7 月的地震趋势 我们在 2016 年 5 月 15 日 撰文指出, 2016 年 7 月潮汐组合:潮汐活动变弱。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6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7 月是弱潮汐时期第一个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7345.html 我们在 2016 年 7 月 1 日 撰文指出, 虽然 2016 年 7 月进入弱潮汐时期,但中国 7 级地震在 7 月的高发特征仍须特别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7910.html 根据表 2 ,河北、西藏、新疆、台湾、内蒙、黑龙江都有在 7 月发生 7 级地震的记录。 参考文献 杨冬红。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博士论文,吉林大学, 2009.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972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震为何频发:1890-2012年特大地震的统计特征
杨学祥 2016-5-13 15:18
大震为何频发: 1890-2012 年特大地震的统计特征 杨学祥,杨冬红 一、 目前全球处于一个地震活动的相对活跃时段 央广网北京 4 月 16 日 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当地时间今天 1 点 25 分,日本九州岛熊本县,继 14 号发生 6.5 级浅源地震后,再次发生 7.3 级强震,目前已造成 16 人遇难,上千人受伤。 日本接二连三的地震是否意味着新一轮地震活跃期又来临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鋐认为,地震活跃期早就来了。从全球这个角度来说,从 2004 年印尼 8.7 级地震以后,进入的一个相对活跃时段,全球这个相对活跃时段可能要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个活跃时段过程中,它的地震活动有时候会多一些,有时候会少一些。总体上来说,目前全球处于一个地震活动的相对活跃时段。 http://china.cnr.cn/qqhygbw/20160416/t20160416_521894628.shtml http://news.ifeng.com/a/20160416/48480345_0.shtml 据 2012 年 4 月 16 日 中国地震台网显示, 1970 年至 1999 年,全球 30 年未发生过 8.5 级及以上地震,但 2004 年以来却发生了 6 次。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 1900 年以来全球共发生了 17 次矩震级 8.5 级及以上地震, 2004 年之后的 8 年占了 6 次。孙士鋐告诉记者,“这样高强度的地震能量释放,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从频发 8.5 级以上地震来看,地球可能进入了地震活动的相对活跃时段,这个时段地震强度很大。” http://www.xmtcb.com/a/20120416/44614.html 根据百年来地震历史记录,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阿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地震活跃的主要标志, 7 级或 8 级地震为标准分辨不出地震的活跃度。 2006 年我们给出了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的地震分布证据 ,并预测拉马德雷冷位相为 8.5 级以上地震活跃期 : 表 1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时 间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06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地震次数 6 ( 3 ) 1 ( 1 ) 11 ( 7 ) 0 ( 0 ) 2 ( 2 ) 注:括号 () 内为国外数据。 2013 年的统计数据为: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 17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 ” 发生 6 (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 PDO“ 暖位相 ” 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 PDO“ 冷位相 ” 及其边界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 PDO“ 暖位相 ” 发生 0 次,在 2004-2012 年 PDO“ 冷位相 ” 已发生 6 次。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6 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目前 8.5 级以上强震已由 2006 年的 2 次增加到 6 次, 郭增建的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是 PDO 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以 8.5 级地震为标准,很好地区分了地震活跃期和间歇期,并对地震活动的增强有预测作用,实用价值很大。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5975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0298.html 我们在 2006 年确定的地震活跃期判定标准正在被学术界接受,得到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同。 2006 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目前 8.5 级以上强震已由 2006 年的 2 次增加到 6 次。这一数据在 2016-2018 年还将继续增加。 表 2 1890 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9 级以上 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地震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1946-1977 11 ( 7 ) 1 4 1957-1976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2000-2012 6 ( 6 ) 0 2 2000-2030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注 : 特大地震为 Ms 8.5 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569.html 二、1890-2012 年特大地震的四大统计特征 统计表明,全球特大地震具有以下统计特征: 其一、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为 POD )冷位相时期。 其二,集中发生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或最小值时期; 其三、集中发生在厄尔尼诺年或拉尼娜年; 其四、集中发生在低温时期(见表 2 和表 3 )。 表 3 全球 1890-2011 年 8.5 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气象事件 月亮赤纬角 拉马德雷 1 1896-06-15 日本三陆 8.6 厄尔尼诺 最小值 冷位相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拉尼娜 最大值 冷位相 3 1922-11-11 智利 8.5 拉尼娜 最大值 冷位相 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拉尼娜 最大值 冷位相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拉尼娜 暖位相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拉尼娜 最大值 冷位相 7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厄尔尼诺 最大值 冷位相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厄尔尼诺 冷位相 9 1960-05-22 智利 9.5 最小值 冷位相 10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厄尔尼诺 冷位相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拉尼娜 冷位相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厄尔尼诺 冷位相 1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厄尔尼诺 冷位相 14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最大值 冷位相 15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拉尼娜 最大值 冷位相 16 2010-02-27 智利 8.8 拉尼娜 冷位相 17 2011-03-11 日本 8.9-9.0 拉尼娜 冷位相 18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拉尼娜 冷位相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三、2016-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的相关条件 2016-2018 年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 2016-2018 年处于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 2015-2016 年发生了超级厄尔尼诺, 2016-2017 年将要发生极强拉尼娜, 2018-2019 年将要发生强厄尔尼诺。 多种因素叠加,决定 2016-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发生。 四、 相关地球物理机制 月亮赤纬角变化导致的地球潮汐形变和自转速度变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83204.html 气候变化引发的冰川消长和海平面升降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672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4292.html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转换导致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999.html 五、 结论 根据特大地震的四大统计特征和目前的相关条件,类似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有 7 次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我们推测: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为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关注 2016-2018 年特大地震频发!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2.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 23 (6): 1813 ~ 18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5.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 2004 , 47 ( 4 ): 616-621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能量积累 火山报警:新西兰一火山喷发风险上升
杨学祥 2016-5-12 05:43
能量积累 火山报警:新西兰一火山喷发风险上升 杨学祥 一、 火山活动与地震活动的对应性 中新网 5 月 11 日 电 据外媒报道,新西兰当局日前调高了对该国境内鲁阿佩胡火山的警戒级别,同时警告徒步者与登山者远离火山危险区。   自今年 4 月中旬以来,鲁阿佩胡火山的火山口湖温度已从 25 摄氏度 升至 46 摄氏度 。新西兰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将火山喷发警戒级别从“温和”上调至“不稳定度提高”。   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称,近期对鲁阿佩胡火山的探访证实,火山气体释放量增加。研究所的火山学家表示,该火山出现更多的活动迹象。 http://roll.sohu.com/20160511/n448868268.shtml   参考消息网 4 月 19 日 报道德国《图片报》网站 4 月 17 日 刊发题为《先是日本,然后是厄瓜多尔》的文章称, 4 万公里 的死亡区!地球上的“环太平洋火山带”一线每天都在发生地震——而且十分强烈。 14 日日本发生 6.5 级地震。 15 日日本再次地震,强度 7.3 级。 16 日厄瓜多尔地震,震级为惊人的里氏 7.8 级,至少 233 人死亡。地球为什么突然如此频繁地震动?为什么发生在这些地方?《图片报》对世界最危险的地震区进行解答。   文章称,有一点学者们是一致的:随时都可能发生一场更大的地震。对“大家伙”——一场无与伦比的超大地震的担心对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城市和国家来说虽然不是无所不在,但是在学术界却已经是如此。 它具体什么时候会来,学者们也无法预测。能够确定的只有:灾难将是可怕的。 http://mt.sohu.com/20160419/n444831279.shtml 二、 全球地震活动进入活跃期 根据百年来地震历史记录,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阿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地震活跃的主要标志, 7 级或 8 级地震为标准分辨不出地震的活跃度。 2006 年我们给出了全球地震进入活跃期的地震分布证据,并预测拉马德雷冷位相为 8.5 级以上地震活跃期 : 表 1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杨冬红等, 2006 ) 时 间 1890-1924 1925-1946 1947-1976 1977-1999 2000-2006 拉马德雷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暖位相 冷位相 地震次数 6 ( 3 ) 1 ( 1 ) 11 ( 7 ) 0 ( 0 ) 2 ( 2 ) 注:括号 () 内为国外数据。 2013 年的统计数据为: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4 ( 17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 ” 发生 6 (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 PDO“ 暖位相 ” 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 PDO“ 冷位相 ” 及其边界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 PDO“ 暖位相 ” 发生 0 次,在 2004-2012 年 PDO“ 冷位相 ” 已发生 6 次。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6 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目前 8.5 级以上强震已由 2006 年的 2 次增加到 6 次, 郭增建的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是 PDO 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以 8.5 级地震为标准,很好地区分了地震活跃期和间歇期,并对地震活动的增强有预测作用,实用价值很大。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5975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60298.html 表 2 1890 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9 级以上 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地震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1946-1977 11 ( 7 ) 1 4 1957-1976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2000-2012 6 ( 6 ) 0 2 2000-2030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注 : 特大地震为 Ms 8.5 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569.html 我们在 2006 年确定的地震活跃期判定标准正在被学术界接受,得到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同。 2006 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目前 8.5 级以上强震已由 2006 年的 2 次增加到 6 次。这一数据在 2016-2018 年还将继续增加。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有 7 次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我们推测: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即 2004-2018 年为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770.html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有 7 次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 2004-2008 年已经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强震(见表 3 ),我们推测: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为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实际上, 2010-2012 年连续三年又发生了三次 8.5 级以上强震,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目前还有 2016-2018 年三年的最后期限, 2004-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接近尾声。 由于极强厄尔尼诺和月亮赤纬角的激发作用, 2016-2018 年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的数量和强度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将大大增强海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16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3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661.html 2010-2012 年连续三年发生了三次 8.5 级以上强震, 经过三年的能量积累, 2016-2018 年爆发 8.5 级以上强震的几率和强度将逐年增加。 目前,地震灾害就在我国周围徘徊: 4 月 10 日 阿富汗 7 . 1 级地震、 4 月 13 日 缅甸 7 . 2 级地震、 4 月 16 日 日本九州 7 . 3 级地震, 17 日厄瓜多尔发生里氏 7.8 级地震(时间与欧洲相差一天)。 特大地震活跃期已经进入最后的高潮,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更大地震的准备。 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 2015 年发生的极强厄尔尼诺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强震的激发作用, 2016-2018 年特大地震还将继续集中爆发。 大地震随机性理论否认地震活跃期的存在,漠视地震前兆的自然预警,会误导公众和政府部门,忽视对目前面临危险的准备和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1058.html 我们在 2006 年提出的观点已经变为全球学者的共识:环太平洋地震带随时会发生超大地震。 如果相关国家的相关部门没有达成这一共识,天灾将变成人祸被历史牢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1500.html 三、 超强厄尔尼诺惹的祸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2015 年发生了仅次于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亚洲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028.html 我们在 2016 年 1 月 14 日 指出, 自 2016 年 1 月 1 日 起 , 14 天内日本、中国、菲律宾、印度、阿富汗、西印度洋先后发生了 7 次 6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潮汐组合前后。 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361.html 特别关注: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5459.html 所以,除了日本、俄罗斯、中国,我们应该对美国和智利给于更多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8335.html 2016-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7325.html 4 月 10-16 日 阿富汗 7.1 级、缅甸 7.2 级地震、日本九州岛 7.3 级地震 证实了趋势分析。 4 月 16 日 日本九州发生 7.3 级地震仅仅是强震发生的序幕: 警惕 8.5 级以上地震在此期间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410.html 我们在 4 月 15 日 10:28 指出, 4 月 10-15 日 6 天日本( 2 次)、瓦努阿图( 2 次)、缅甸、阿富汗发生 6 次 6 级以上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250.html 4 月 10-16 日 7 天日本( 3 次)、瓦努阿图( 2 次)、缅甸、阿富汗发生 7 次 6 级以上地震, 3 次 7 级以上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夹在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中间的台湾,你也很危险!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转换导致海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是强震频发的元凶 我们在 4 月 26 日 指出,在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发生前后 , 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分别升降 40 厘米 , 水均衡作用使洋壳反向升降 13 厘米 . 由此形成的东西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加强了强潮汐对地震火山活动的激发作用 .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16 日 指出,目前, 2015 年发生的极强厄尔尼诺就要结束, 2016 年下半年将要发生拉尼娜事件,两者交替导致的地震活跃期已经非常显著,海洋跷跷板运动是强震频发的元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624.html 四、 关注 3-6 月地震高潮 我们在 2016 年 2 月 19 日 指出,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5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4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 2016 年 4 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利于冷空气活动和寒潮,不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 A : 4 月 6 日 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 0.0003 度, 4 月 7 日 为日月大潮, 4 月 8 日 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 低纬度扩张,高纬度收缩) ( 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3 次 ) 潮汐组合 B : 4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1714 度。 4 月 14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为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 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7 次 )( 台湾发生 4 级以上地震 3 次 ) 潮汐组合 C : 4 月 22 日 为日月大潮, 4 月 1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 0.0000 度, 4 月 22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 低纬度扩张,高纬度收缩) ( 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1 次 ) 潮汐组合 D : 4 月 2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259 度。 4 月 3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 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2 次 ) ( 台湾发生 4 级以上地震 6 次 )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7182.html 在 4 月 12-14 日潮汐组合中,全球发生地震 7 级以上 4 次, 6 级以上 7 次。 必须关注 5 月和 6 月同种类型潮汐组合对地震的激发作用。 与此同时,自今年 4 月中旬以来,鲁阿佩胡火山的火山口湖温度已从 25 摄氏度 升至 46 摄氏度 。 地震能量在异常积累,新西兰火山增温发出了灾害报警。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2.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3.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Vol. 23 (6): 1813 ~ 18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相关报道 新西兰一火山喷发风险上升 曾是《指环王》取景地 2016 年 05 月 11 日 17:0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 5 月 11 日 电 据外媒报道,新西兰当局日前调高了对该国境内鲁阿佩胡火山的警戒级别,同时警告徒步者与登山者远离火山危险区。   据报道,鲁阿佩胡火山位于新西兰北岛汤加里罗国家公园。该火山上一次爆发是在 2007 年,其参差不齐的火山岩层与古怪的荒原风貌曾在电影《指环王》中出现。   自今年 4 月中旬以来,鲁阿佩胡火山的火山口湖温度已从 25 摄氏度 升至 46 摄氏度 。新西兰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将火山喷发警戒级别从“温和”上调至“不稳定度提高”。   地质与核科学研究所称,近期对鲁阿佩胡火山的探访证实,火山气体释放量增加。研究所的火山学家表示,该火山出现更多的活动迹象。 新西兰环保部也发出警告,告诫徒步者远离火山口湖两公里以内的“山顶危险区”。 . http://roll.sohu.com/20160511/n448868268.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湾,你真的很危险:关注27-30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6-4-28 15:11
台湾,你真的很危险: 关注 27-30 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杨冬红 中新网 4 月 28 日 电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台湾 28 日 9 时 14 分又发生里氏规模 4.3 级有感地震,震央位于花莲县政府北偏东方 35.3 公里 处,地震深度 15.4 公里 。各地最大震度为宜兰县南澳 5 级,新北市 1 级,台北市 1 级、花莲县 4 级、桃园市 1 级。 新华社台北4月28日电(记者陈键兴、李来房)据台湾气象部门报告,27日23时17分至28日7时47分,花莲区域连续发生20余次地震,其中里氏5.6级和5.5级地震各1次。所幸,目前尚无灾情传出。 被忽视的 27-30 日地震潮汐预警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16 日 指出,目前, 2015 年发生的极强厄尔尼诺就要结束, 2016 年下半年将要发生拉尼娜事件,两者交替导致的地震活跃期已经非常显著,海洋跷跷板运动是强震频发的元凶。 台湾成为西太平洋沿海地震带一南一北强震频发的支点,一旦超过地壳承载能力,应力集中将导致强震发生。台南地震是前兆,与 4 月以来的日本地震过程相似(见附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624.html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26 日 指出, 27-30 日潮汐组合与 12-14 日潮汐组合类型相同: 关注 27-30 日潮汐组合。 夹在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中间的台湾,你也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772.html 被忽视的 27-30 日地震潮汐预警:台湾,你真的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3261.html 2016 年 4 月潮汐组合与地震的对应性非常明显,这是地震能量高度集中的表现,潮汐组合,特别是相同类型的潮汐组合,触发地震的几率增大,必须做好预防的准备。 潮汐组合 D : 4 月 2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259 度。 4 月 3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台湾,你真的很危险: 关注 27-30 日潮汐组合。 相关报道 台湾花莲 8 小时连续地震 20 余次 尚无灾情传出 2016-04-28 14:1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台北4月28日电(记者陈键兴、李来房)据台湾气象部门报告,27日23时17分至28日7时47分,花莲区域连续发生20余次地震,其中里氏5.6级和5.5级地震各1次。所幸,目前尚无灾情传出。   据报告,27日23时17分,花莲近海发生里氏5.6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4.25度、东经121.81度,震源深度仅10公里。28日2时19分,花莲县富里乡境内发生里氏5.5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3.26度、东经121.3度,震源深度18.2公里。   两次较大震级地震发生时,记者所处的台北市区有震感,大楼内感到明显持续摇晃。 http://politics.gmw.cn/2016-04/28/content_19893179.htm 台湾花莲再度发生 4.3 级有感地震 2016-04-28 09:33:00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 北京 ) 中新网 4 月 28 日 电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台湾 28 日 9 时 14 分又发生里氏规模 4.3 级有感地震,震央位于花莲县政府北偏东方 35.3 公里 处,地震深度 15.4 公里 。各地最大震度为宜兰县南澳 5 级,新北市 1 级,台北市 1 级、花莲县 4 级、桃园市 1 级。 据悉, 27 日晚间,台湾花莲县海域附近曾接连三度发生地震,福州、厦门等福建沿海城市感受到震感。 http://news.163.com/16/0428/09/BLNSOQDJ00014JB6.html 地震与潮汐组合对比: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4.2 2016-04-2809:14:46 24.31 121.85 8 台湾花莲县海域 5.2 2016-04-2802:19:05 23.26 121.30 8 台湾花莲县 4.9 2016-04-2723:27:38 24.26 121.83 7 台湾花莲县海域 5.6 2016-04-2723:17:10 24.22 121.71 8 台湾花莲县海域 3.3 2016-04-26 17:33:53 39.83 75.11 8 新疆克孜勒苏州乌恰县 4.8 2016-04-26 02:13:12 21.16 121.04 8 台湾屏东县海域 3.6 2016-04-25 17:16:55 34.14 87.34 8 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 3.0 2016-04-24 06:30:02 31.15 103.48 20 四川阿坝州汶川县 3.6 2016-04-23 19:19:48 35.86 106.19 6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 3.6 2016-04-23 18:40:56 31.96 94.96 10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 3.9 2016-04-23 17:32:55 31.90 95.11 6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 3.8 2016-04-23 12:16:06 36.62 83.59 5 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 4.6 2016-04-23 07:00:56 21.95 102.31 10 老挝 6.2 2016-04-2016:33:48 0.60 -80.10 15 厄瓜多尔沿岸近海 3.1 2016-04-2004:12:35 40.91 78.93 6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 3.3 2016-04-2001:22:18 28.13 88.16 7 西藏日喀则市定结县 2.8 2016-04-1903:55:33 28.41 104.94 12 四川宜宾市长宁县 2.7 2016-04-1901:10:05 39.91 115.75 0 北京房山区 ( 塌陷 ) 5.6 2016-04-1715:13:58 -0.40 -80.30 20 厄瓜多尔 7.5 2016-04-1707:58:35 0.35 -79.95 10 厄瓜多尔 4.4 2016-04-1618:55:45 22.53 121.93 8 台湾台东县海域 3.0 2016-04-1618:17:15 27.68 101.87 12 四川凉山州盐源县 7.3 2016-04-1600:25:09 32.75 130.80 10 日本九州岛 3.0 2016-04-1517:55:41 31.30 117.72 8 安徽芜湖市无为县 6.1 2016-04-1505:50:26 -14.49 166.40 10 瓦努阿图群岛 6.0 2016-04-1423:03:47 32.70 130.84 20 日本九州岛 6.2 2016-04-1420:26:37 32.80 130.62 20 日本九州岛 6.0 2016-04-1420:16:58 -14.49 166.45 10 瓦努阿图群岛 3.0 2016-04-1412:09:34 40.33 73.53 10 吉尔吉斯斯坦 3.1 2016-04-1403:40:25 32.78 94.91 10 青海玉树州杂多县 7.2 2016-04-1321:55:18 23.14 94.87 130 缅甸 3.0 2016-04-1308:37:52 42.04 89.06 9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 3.4 2016-04-1222:41:51 27.51 86.06 8 尼泊尔 4.2 2016-04-1211:08:01 24.02 121.64 9 台湾花莲县 3.1 2016-04-1122:39:36 37.53 78.02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9 2016-04-1120:34:45 37.25 105.74 5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 4.5 2016-04-1113:45:08 24.68 122.04 50 台湾宜兰县海域 3.0 2016-04-1108:41:54 37.47 78.21 29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7.1 2016-04-1018:28:58 36.56 71.31 200 阿富汗 3.0 2016-04-1003:15:41 37.73 77.88 2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7 2016-04-1000:19:25 39.35 73.27 0 塔吉克斯坦 3.7 2016-04-1000:19:25 39.35 73.27 10 塔吉克斯坦 ( 更正 ) 3.0 2016-04-0912:37:51 37.35 76.53 33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 2.8 2016-04-0909:26:46 27.74 108.15 26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 3.0 2016-04-0801:23:42 32.44 104.94 21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2.9 2016-04-0722:25:26 27.62 118.83 7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 6.6 2016-04-0711:32:52 -13.82 166.68 30 瓦努阿图群岛 4.1 2016-04-0704:49:49 38.87 112.91 16 山西忻州市原平市 3.0 2016-04-0615:24:12 39.40 78.13 18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 6.8 2016-04-0614:58:50 -14.03 166.60 30 瓦努阿图群岛 3.3 2016-04-0419:05:29 39.13 73.36 8 塔吉克斯坦 3.0 2016-04-0402:42:27 32.08 104.47 10 四川绵阳市北川县 6.9 2016-04-0316:23:52 -14.20 166.80 30 瓦努阿图群岛 2.8 2016-04-0309:22:57 22.63 107.88 6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 ( 有感) 6.2 2016-04-0213:50:00 57.11 -157.91 10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 3.3 2016-04-0210:30:08 37.50 77.94 1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6.1 2016-04-0203:24:57 -3.39 144.94 10 新几内亚北岸近海 3.3 2016-04-0117:08:30 37.55 78.01 23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6.3 2016-04-0110:39:06 33.22 136.51 10 日本本州西部南岸近海 3.8 2016-03-3121:11:06 42.19 81.47 26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3.1 2016-03-3116:22:54 37.54 77.95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5 2016-03-3114:25:37 37.57 78.04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2 2016-03-3020:26:39 27.71 85.75 7 尼泊尔 http://www.ceic.ac.cn/ 潮汐组合 E : 3 月 3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4016 度。 3 月 31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 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3 次 )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的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2016 年 4 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已有 687 次阅读 2016-2-19 09:53 杨学祥,杨冬红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5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4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 2016 年 4 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利于冷空气活动和寒潮,不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 A : 4 月 6 日 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 0.0003 度, 4 月 7 日 为日月大潮, 4 月 8 日 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 低纬度扩张,高纬度收缩) ( 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3 次 ) 潮汐组合 B : 4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1714 度。 4 月 14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为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 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7 次 ) 潮汐组合 C : 4 月 22 日 为日月大潮, 4 月 1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 0.0000 度, 4 月 22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 低纬度扩张,高纬度收缩) ( 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1 次 ) 潮汐组合 D : 4 月 2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259 度。 4 月 3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718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台湾屏东海域发生4.8级地震:关注亚洲更大地震
热度 1 杨学祥 2016-4-26 04:15
台湾屏东海域发生 4.8 级地震:关注亚洲更大地震 杨学祥 中新网 4 月 26 日 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4 月 26 日 2 时 13 分 ,在台湾屏东县海域(北纬 21.16 度,东经 121.04 度)发生 4.8 级地震,震源深度 8 千米 。 http://news.sina.com.cn/o/2016-04-26/doc-ifxrpvqz6816390.shtml 台湾 4 级地震频发 2016 年 04 月 16 日 19:44 四川日报报道,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04 月 16 日 18 时 55 分 在台湾台东县海域(北纬 22.53 度,东经 121.93 度)发生 4.4 级地震,震源深度 8 千米 。 http://news.sina.com.cn/o/2016-04-16/doc-ifxriqqx2761383.shtml?cre=sinapcmod=gloc=13r=0doct=0rfunc=33 4 月 11 日 、 12 日、 16 日台湾连续发生 4 级以上地震,其周边自 4 月以来日本、瓦努阿图、缅甸、阿富汗、新几内亚相继发生 6 级以上地震 12 次,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西部夹击中国,台湾首当其冲,形势严峻。 通过综合研究,在 2007 年我曾列出 8 个地区,大致为北美西海岸、日本列岛、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和南美西海岸一带,这其中约有一半可能会发生强震。这些地区也是国内外科学家研究、观测和预测的重点。 我在 2011 年 3 月 18 日 指出,现在,日本列岛、印度尼西亚、中国西部和南美西海岸一带都先后发生了 8 级以上地震,余下的北美西海岸、海湾地区、土耳其、菲律宾、中国台湾和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发生强震的概率增大。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0318/23189558307.shtml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 日 连发两篇博文,《台湾地震的可能性:台湾 7 级以上地震的天文条件和气象条件》和《 2015 年厄尔尼诺激发地震:关注台湾、菲律宾和墨西哥》。 根据中国 1940 年至 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目录,在此期间共发生 7 级以上地震 60 次,其中台湾 7 级以上地震发生了 21 次,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见表 1 )。 台湾 7 级以上地震的天文条件和气象条件: 发生在厄尔尼诺当年和后一年的有 15 次,其中 1972-1973 年最强厄尔尼诺期间发生了 4 次; 发生在拉尼娜当年和后一年的有 2 次; 发生在月亮赤纬角极值年的有 10 次; 发生在厄尔尼诺和月亮赤纬角极值叠加年的有 6 次; 发生在其他情况的有 0 次。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 2015 年发生了厄尔尼诺,台湾在 2015 年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们在 2015 年 9 月 2 日 强调指出,最近台湾 4 级地震频发,马英九应该事前做好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6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事实上, 2 月 2 日 基隆市东部 185.4 公里 的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 6.8 级, 2 月 6 日 3 时 57 分 , 6.7 级地震袭击台湾南部,台南市受灾最为严重。 台南地震是前兆 2 月 6 日 台南地震不是环太平洋地震带本轮地震的终结,而是前兆。我们在 2 月 2 日 基隆市东部 185.4 公里的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生 6.8 级地震后就做出相应的地震趋势分析和警告(见:相关资料 1 )。 2016 年 2 月潮汐组合与全球 6 级以上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这表明地震能量已经积累到可以爆发的程度,潮汐能量的微小激发就足以形成强烈的地震活动(见:相关资料 2 )。 2016 年 3-6 月为强潮汐时期,强震高发的形势正在逐月增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4 月 10-16 日 阿富汗 7.1 级、缅甸 7.2 级地震、日本九州岛 7.3 级地震 证实了趋势分析。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2015 年发生了仅次于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亚洲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028.html 我们在 2016 年 1 月 14 日 指出, 自 2016 年 1 月 1 日 起 , 14 天内日本、中国、菲律宾、印度、阿富汗、西印度洋先后发生了 7 次 6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潮汐组合前后。 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361.html 多次强震与 12-14 日潮汐组合有关: 潮汐组合 B : 4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1714 度。 4 月 14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为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8 日 指出,最近,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发生:当地时间 4 月 4 日 ,智利圣地亚哥以南约 800 公里处的维利亚里卡( Villarrica )火山喷发,红色火焰冲向夜空。中新网 4 月 6 日 电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勘察加半岛火山爆发反应小组 (KVERT) 表示,克柳切夫火山开始在勘察加喷发。当地时间 2016 年 4 月 7 日 ,印尼卡罗,印尼锡纳朋火山再喷发,黑烟滚滚堪比末日。 4 月 1-7 日,在日本、新几内亚、美国阿拉斯加、瓦努阿图群岛发生 6 次 6 级以上地震。地震火山敲响重大灾害警钟。 瓦努阿图在 2016 年 4 月 3 日 、 6 日和 7 日连发三次 6 级以上地震:关注 2016 年 4 月 12-14 日潮汐组合。地震与潮汐组合的准确吻合表明地球相关地区地震能量积累达到爆发程度,是强震发生的重要前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8601.html 关注 4 月 12-14 日潮汐组合激发更大地震 2015-2018 年为特大地震活跃期,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68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70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0769.html 危险区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中强地震全报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3462.html 2015 年发生了仅次于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亚洲地震频发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028.html 我们在 2016 年 2 月 6 日 指出,警惕亚洲更大地震的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4771.html 2016 年 3-6 月强潮汐时期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特别关注: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5459.html 所以,除了日本、俄罗斯、中国,我们应该对美国和智利给于更多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8335.html 2016-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67325.html 4 月 10-16 日 阿富汗 7.1 级、缅甸 7.2 级地震、日本九州岛 7.3 级地震 证实了趋势分析。 4 月 16 日 日本九州发生 7.3 级地震仅仅是强震发生的序幕: 警惕 8.5 级以上地震在此期间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410.html 我们在 4 月 15 日 10:28 指出, 4 月 10-15 日 6 天日本( 2 次)、瓦努阿图( 2 次)、缅甸、阿富汗发生 6 次 6 级以上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日本,你真的很危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250.html 4 月 10-16 日 7 天日本( 3 次)、瓦努阿图( 2 次)、缅甸、阿富汗发生 7 次 6 级以上地震, 3 次 7 级以上地震,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夹在西太平洋强震一南一北交替发生中间的台湾,你也很危险!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转换导致海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是强震频发的元凶 在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发生前后 , 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分别升降 40 厘米 , 水均衡作用使洋壳反向升降 13 厘米 . 由此形成的东西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加强了强潮汐对地震火山活动的激发作用 . 图 1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引起的海面升降与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杨学祥等, 2004 ) 如图 1a 所示 , 当潮汐使西太平洋海面增高和东太平洋海面降低时 , 西太平洋地壳下降 , 形成海沟处的消减带 , 挤压地下流体上喷形成西太平洋暖池 , 或向西部大陆和东部大洋的地壳下流动 , 形成岛弧火山和大陆火山 ; 东太平洋地壳相对抬升 , 使东太平洋海隆和沿岸断裂带张开 , 岩浆和热气喷出 , 形成海底火山 , 科里奥利力使断裂引张有利于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 . 如图 1b 所示 , 当潮汐使东太平洋海面增高和西太平洋海面降低时 , 东太平洋地壳下降 , 使东太平洋海隆闭合下降 , 挤压地下流体向东部大陆和西部大洋的地壳下流动 , 挤压新生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运动 ; 西太平洋地壳相对抬升 , 使西太平洋岛弧断裂张开 , 岩浆喷出 , 形成陆地火山 , 科里奥利力使断裂挤压不利于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61058.html 赤道信风使暖水集中在赤道西太平洋 , 冷水集中在赤道东太平洋 , 温差为 3~9 ℃ , 高差为 40~60 厘米 . 当厄尔尼诺到来时 , 情况发生逆转 . 由于地壳均衡原理和水均衡作用 , 东西太平洋地壳在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交替中至少分别升降 13~20 厘米 , 引发地震活动和火山活动 , 由此引发的地壳均衡运动具有东西太平洋地壳反向升降的特点 , 与潮汐引起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完全相同 . 季风也会增强跷跷板运动(见图 2 ) 图 2 季风引起的海面升降与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杨冬红, 2009 ) 印度洋地壳的南北方向潮汐跷跷板运动是对太平洋地壳东西向潮汐跷跷板运动的一个推广,对研究欧亚地震带的地震发生规律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印度大陆在 1 月东北季风的作用下海面降低,在 7 月西南季风的作用下海面升高, 1 月和 7 月附近应该是欧亚地震带强震高发的季节。 2004 年印尼苏门答腊 9 级地震就发生在 12 月 26 日 日月大潮和月亮视赤纬角极大值(当月的最大值 27.9 度)叠加时段。印度洋中脊的西北 - 东南向分布,为印度洋地壳潮汐跷跷板运动和印度大陆向北东方向运动提供了构造条件。太阳高潮区在北纬 23.5 度和南纬 23.5 度之间震荡,月亮高潮区在北纬 28.6 度和南纬 28.6 度之间震荡, 1 月初和 7 月初太阳分别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太阳潮的南北震荡最强,加剧了跷跷板运动(见图 3 )。 图 3 季风引起的海面升降与印度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杨冬红, 2009 ) 明显的结局 我们在 2016 年 4 月 16 日 指出,目前, 2015 年发生的极强厄尔尼诺就要结束, 2016 年下半年将要发生拉尼娜事件,两者交替导致的地震活跃期已经非常显著,海洋跷跷板运动是强震频发的元凶。 台湾成为西太平洋沿海地震带一南一北强震频发的支点,一旦超过地壳承载能力,应力集中将导致强震发生。 台南地震是前兆,与 4 月以来的日本地震过程相似(见附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624.html 27-30 日潮汐组合与 12-14 日潮汐组合类型相同: 关注 27-30 日潮汐组合。 参考文献 杨学祥 . 大洋地壳的跷跷板现象 .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03, 3(1): 28-29. 杨学祥 , 陈震 , 陈殿友 等 . 厄尔尼诺事件与强潮汐的对应关系 . 吉林大学学报 ( 地球科学版 ), 2003, 33(1):87-91.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 2004 , 47 ( 4 ): 616-621 。 杨冬红。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博士论文,吉林大学, 2009.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附件:地震与潮汐组合对比 震级 (M) 发震时刻 (UTC+8) 纬度 ( ° ) 经度 ( ° ) 深度 ( 千米 ) 参考位置 4.8 2016-04-2602:13:12 21.16 121.04 8 台湾屏东县海域 3.6 2016-04-2517:16:55 34.14 87.34 8 西藏那曲地区双湖县 3.0 2016-04-2406:30:02 31.15 103.48 20 四川阿坝州汶川县 3.6 2016-04-2319:19:48 35.86 106.19 6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 3.6 2016-04-2318:40:56 31.96 94.96 10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 3.9 2016-04-2317:32:55 31.90 95.11 6 西藏昌都市丁青县 3.8 2016-04-2312:16:06 36.62 83.59 5 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 4.6 2016-04-2307:00:56 21.95 102.31 10 老挝 6.2 2016-04-2016:33:48 0.60 -80.10 15 厄瓜多尔沿岸近海 3.1 2016-04-2004:12:35 40.91 78.93 6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 3.3 2016-04-2001:22:18 28.13 88.16 7 西藏日喀则市定结县 2.8 2016-04-1903:55:33 28.41 104.94 12 四川宜宾市长宁县 2.7 2016-04-1901:10:05 39.91 115.75 0 北京房山区 ( 塌陷 ) 5.6 2016-04-1715:13:58 -0.40 -80.30 20 厄瓜多尔 7.5 2016-04-1707:58:35 0.35 -79.95 10 厄瓜多尔 4.4 2016-04-16 18:55:45 22.53 121.93 8 台湾台东县海域 3.0 2016-04-16 18:17:15 27.68 101.87 12 四川凉山州盐源县 7.3 2016-04-1600:25:09 32.75 130.80 10 日本九州岛 3.0 2016-04-1517:55:41 31.30 117.72 8 安徽芜湖市无为县 6.1 2016-04-1505:50:26 -14.49 166.40 10 瓦努阿图群岛 6.0 2016-04-1423:03:47 32.70 130.84 20 日本九州岛 6.2 2016-04-1420:26:37 32.80 130.62 20 日本九州岛 6.0 2016-04-1420:16:58 -14.49 166.45 10 瓦努阿图群岛 3.0 2016-04-1412:09:34 40.33 73.53 10 吉尔吉斯斯坦 3.1 2016-04-1403:40:25 32.78 94.91 10 青海玉树州杂多县 7.2 2016-04-1321:55:18 23.14 94.87 130 缅甸 3.0 2016-04-1308:37:52 42.04 89.06 9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 3.4 2016-04-1222:41:51 27.51 86.06 8 尼泊尔 4.2 2016-04-1211:08:01 24.02 121.64 9 台湾花莲县 3.1 2016-04-1122:39:36 37.53 78.02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9 2016-04-1120:34:45 37.25 105.74 5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 4.5 2016-04-1113:45:08 24.68 122.04 50 台湾宜兰县海域 3.0 2016-04-1108:41:54 37.47 78.21 29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7.1 2016-04-1018:28:58 36.56 71.31 200 阿富汗 3.0 2016-04-1003:15:41 37.73 77.88 2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7 2016-04-1000:19:25 39.35 73.27 0 塔吉克斯坦 3.7 2016-04-1000:19:25 39.35 73.27 10 塔吉克斯坦 ( 更正 ) 3.0 2016-04-0912:37:51 37.35 76.53 33 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 2.8 2016-04-0909:26:46 27.74 108.15 26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 3.0 2016-04-0801:23:42 32.44 104.94 21 四川广元市青川县 2.9 2016-04-0722:25:26 27.62 118.83 7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 6.6 2016-04-0711:32:52 -13.82 166.68 30 瓦努阿图群岛 4.1 2016-04-0704:49:49 38.87 112.91 16 山西忻州市原平市 3.0 2016-04-0615:24:12 39.40 78.13 18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 6.8 2016-04-0614:58:50 -14.03 166.60 30 瓦努阿图群岛 3.3 2016-04-0419:05:29 39.13 73.36 8 塔吉克斯坦 3.0 2016-04-0402:42:27 32.08 104.47 10 四川绵阳市北川县 6.9 2016-04-0316:23:52 -14.20 166.80 30 瓦努阿图群岛 2.8 2016-04-0309:22:57 22.63 107.88 6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 ( 有感) 6.2 2016-04-0213:50:00 57.11 -157.91 10 美国阿拉斯加半岛 3.3 2016-04-0210:30:08 37.50 77.94 18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6.1 2016-04-0203:24:57 -3.39 144.94 10 新几内亚北岸近海 3.3 2016-04-0117:08:30 37.55 78.01 23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6.3 2016-04-0110:39:06 33.22 136.51 10 日本本州西部南岸近海 3.8 2016-03-3121:11:06 42.19 81.47 26 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 3.1 2016-03-3116:22:54 37.54 77.95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5 2016-03-3114:25:37 37.57 78.04 10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 3.2 2016-03-3020:26:39 27.71 85.75 7 尼泊尔 http://www.ceic.ac.cn/ 潮汐组合 E : 3 月 31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4016 度。 3 月 31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的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942.html 2016 年 4 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已有 687 次阅读 2016-2-19 09:53 杨学祥,杨冬红 2016 年 3-6 月和 9-12 月为强潮汐时期, 2016 年 1-2 月, 2015 年 7-8 月为弱潮汐时期。 2016 年 4 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二个月, 2016 年 4 月强潮汐出现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利于冷空气活动和寒潮,不利于厄尔尼诺和雾霾的发展。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 A : 4 月 6 日 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南纬 0.0003 度, 4 月 7 日 为日月大潮, 4 月 8 日 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最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 低纬度扩张,高纬度收缩) 潮汐组合 B : 4 月 12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北纬 18.1714 度。 4 月 14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为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潮汐组合 C : 4 月 22 日 为日月大潮, 4 月 19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北纬 0.0000 度, 4 月 22 日 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 强 ) 。 ( 低纬度扩张,高纬度收缩) 潮汐组合 D : 4 月 27 日 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18.2259 度。 4 月 30 日 为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低纬度收缩,高纬度扩张)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特别警惕倒春寒的发生。 2016 年 3-6 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718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658 次阅读|1 个评论
超级厄尔尼诺带来的灾害:70%以上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热度 1 杨学祥 2016-1-13 13:59
超级厄尔尼诺带来的灾害: 70% 以上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杨学祥,杨冬红 最热年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中国天气网讯 2015 年 1 月 11 日 ,中国气象局发布的《 2015 年中国气候公报》中称, 2015 年是有现代气象记录数据 135 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中国是自 1951 年以来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这一方面受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影响,另一方面,与正在发生的超强厄尔尼诺有关。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s/2016-01-12/doc-ifxnkkuv4461317.shtml 气温变化、地震活跃年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我们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7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1459.html 我们早在 2008 年就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 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12 年印尼苏门答腊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 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2002 年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8062.html 深海大震将海底冷水翻上表面,使海洋表面海水降温,使海洋底层冷水升温,从而导致大气降温和全球变暖停滞。 统计表明,厄尔尼诺与火山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对 1763 年以来的 19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进行的统计表明,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特别是 1900 年以来的 7 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几乎无一例外地全都出现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年 , 70% 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 。 1990 年战淑芸根据地震统计资料得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增暖的年份全球地震增多的结论。 1950~1979 年期间,共有 15 个暖水年,其中 12 年均发生了 8 级以上强震,几率高达 80% 。 根据公元前 2000 ~公元 1979 年重大地震统计结果,在厄尔尼诺年,地中海、土耳其至帕米尔、喜马拉雅东段、东南亚、中国大陆及日本、台湾一带为地震多发区;厄尔尼诺后一年,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一带为地震多发区,与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变化相关 。侯章栓等对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结果表明,火山活动是影响 ENSO 的最重要外强迫因子 。它不但揭示了地球流体、构造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而且使厄尔尼诺的海底火山说 、引潮力说 和地球扁率变化说 得到有力的支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6405.html 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 在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交替之际,赤道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反向升降 40-60 厘米,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导致海洋地壳反向降升 13-20 厘米,激发强烈的地壳均衡运动,形成地震火山的集中爆发,我们称之为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 图 1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交替导致的东西太平洋反向升降形成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 自 2016 年 1 月 1 日 起 , 13 天内日本、中国、菲律宾、印度、阿富汗、西印度洋先后发生了 6 次 6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潮汐组合前后。 2015 年发生了仅次于 1997-1998 年最强厄尔尼诺,亚洲地震频发值得关注。这表明,西太平洋沿海地震带正处于应力调整的关键时期。 参考文献 1. 李宪之 . 亚太地区 1991 年春夏两季自然灾害的探讨 . 北京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1994, 30(3): 355~360. 2. 周春平 . 大洋暖池及其影响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 2001. 1, 84. 3.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 2004 , 47 ( 4 ): 616-621 。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5. 郭增建 , 秦保燕 , 郭安宁 . 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 . 北京 : 地震出版社 , 1996. 116 - 117, 135 - 138, 212. 6. 张丽欣 . 厄尔尼诺——来自天道的警告 . 北京 : 科学普及出版社 , 1999. 315~316. 7. 高庆华 , 胡景江 , 徐炳川 等 . 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 1996. 131, 135. 8. 战淑芸 . 厄尔尼诺事件和地震活动 . 见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工作部 编 , 全国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集 (1990). 北京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0. 302~305. 9. 侯章栓 , 李晓东 .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 . 北京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00, 36 (5): 641 - 650. 10. 刘厚赞 , 刘辉 , 俞永强 . 海底火山喷发引发厄尔尼诺事件的数值模拟 . 气象学报 . 1998,56(5):602~610. 11.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的时空特征及其地球物理解释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01, 7 ( 4 ): 509~510. 12. 任振球 . 全球变化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0. 60, 72-74, 81, 88,105. 13. 杨学祥 . 2001 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天文条件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2, 45 (增刊) : 56-61 14. 杜乐天 . 自然灾害可能的深部流体肇因 . 地学前缘 , 1996, 3(4): 298~305. 15.Walker,D. A., More Evidence Indicates Link Between El Ninos and Seismicity. Eos.1995,76 (4): 33,34,36. 16. 张家诚 , 李文范 等 . 地学基本数据手册 . 北京 : 海洋出版社 , 1986. 186~196. 17. 张家诚 . 再见 , 厄尔尼诺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21~22. 18. 骆高远。我国对厄尔尼诺、拉尼娜研究综述。地理科学。 2000 , 20 ( 3 ): 264~269 19.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二室 . 一九八二年震情 . 地震 , 1983, (1): 47 ~ 48.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340 次阅读|2 个评论
智利火山喷发敲响厄尔尼诺的警钟
杨学祥 2015-4-24 10:29
智利火山喷发敲响厄尔尼诺的警钟 杨学祥 对1763年以来的十九次强厄尔尼诺事件的统计结果表明,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强烈的年份,20世纪以来七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全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活动异常年,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厄尔尼诺年都为火山活跃年。对100年全球气候变化与外强迫因子信号检测的结果表明,火山活动是影响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最重要的外强迫因素。 在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交替之际,赤道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反向升降40-60厘米,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导致海洋地壳反向降升13-20厘米,激发强烈的地壳均衡运动,形成地震火山的集中爆发,我们称之为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 2015年2-4月,东西太平洋的地震火山活动接连发生,是厄尔尼诺发生的前兆。 智利火山喷发敲响厄尔尼诺的警钟。 图1 东西太平洋反向升降导致的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 相关报道: 智利、阿根廷发生地震 分别为6.9级和6.7级 2015-02-12 03:57:01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快讯: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智利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东南方向当地时间11日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269公里。   新华社快讯: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阿根廷埃尔阿吉拉尔西部当地时间11日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190.84公里。 (责任编辑:un649) 原标题:智利、阿根廷发生地震 分别为6.9级和6.7级。 http://news.sohu.com/20150212/n408945363.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7439.html 智利火山沉寂半世纪突然喷发 2015年04月24日 03:39 来源: 武汉晚报 0 人参与 0 评论 原标题:智利火山沉寂半世纪突然喷发 据新华社电 智利南部卡尔布科火山沉寂54年后,当地时间22日下午6点左右突然喷发,当晚又第二次喷发,附近数千居民紧急疏散。 电视画面显示,火山喷泻物翻滚着涌向天空,形成数千米高的蘑菇云状火山灰柱,炽热的岩浆映红天空。距离火山50公里开外的城镇都能看到这一壮观景象。 卡尔布科火山位于洛斯拉戈斯地区,海拔2003米,位于首都圣地亚哥以南大约1000公里处,临近旅游城市巴拉斯港。 经过卡尔布科火山的西南风正将火山灰柱吹向邻国阿根廷,阿根廷对此采取紧急措施。距离火山大约100公里的阿根廷旅游城市巴里洛切说,预计火山灰形成的流云可能几小时后抵达,警告居民不要外出。 智利坐落着世界第二大火山链,仅次于印度尼西亚,其中大约500座火山有喷发可能。同样位于智利南部的比亚里卡火山今年3月爆发,但很快平息 http://news.ifeng.com/a/20150424/43621854_0.shtml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6.02015-04-23 06:57:18-12.1166.470圣克鲁斯群岛 3.7 2015-04-22 15:04:09 36.3 87.7 6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双湖县 3.0 2015-04-21 20:06:05 43.2 91.9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地区哈密市 6.02015-04-20 20:00:0124.1122.520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5.92015-04-20 19:45:1224.1122.520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4.92015-04-20 19:20:4523.7121.630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6.42015-04-20 09:42:5524.0122.57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3.02015-04-19 18:21:4738.9116.325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 6.52015-04-17 23:52:55-16.0-178.520斐济群岛地区 4.1 2015-04-17 06:05:50 26.9 92.9 7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错那县 2.9 2015-04-17 03:07:45 41.9 123.9 0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矿震) 6.12015-04-17 02:07:4435.126.820希腊克里特岛 3.6 2015-04-16 17:16:20 39.8 106.4 6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4.0 2015-04-16 03:48:37 22.8 121.3 7 台湾台东县附近海域 3.1 2015-04-15 18:49:58 39.8 106.4 5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4.0 2015-04-15 15:44:33 39.8 106.3 5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5.82015-04-15 15:39:2839.8106.310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 4.52015-04-15 15:08:3635.4104.09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 3.4 2015-04-15 05:47:12 29.1 102.4 20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 3.0 2015-04-15 04:36:55 40.2 77.8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3.4 2015-04-14 05:02:20 43.6 87.7 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 4.22015-04-14 01:13:5724.0121.19台湾南投县 4.02015-04-13 18:28:4424.0102.86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 3.3 2015-04-13 04:26:32 40.2 77.9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 2.9 2015-04-12 23:31:05 27.1 103.3 8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 3.4 2015-04-12 21:59:15 38.2 91.3 7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行政委员会 3.0 2015-04-12 15:32:17 39.8 96.5 7 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 3.2 2015-04-12 14:48:42 28.2 104.7 8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 3.2 2015-04-11 09:17:47 28.1 104.8 12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 3.4 2015-04-10 17:20:02 33.4 80.8 8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 3.4 2015-04-10 08:31:18 38.5 74.1 129 塔吉克斯坦 3.8 2015-04-10 03:37:01 34.7 105.6 15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 2.9 2015-04-10 02:22:30 23.3 100.5 6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 3.3 2015-04-09 23:57:42 38.4 75.3 12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 3.0 2015-04-09 11:50:12 36.5 82.5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3.0 2015-04-08 18:57:08 41.2 84.5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 4.9 2015-04-07 12:41:54 33.1 83.3 10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 6.12015-04-07 08:46:18-15.3-173.310汤加 4.1 2015-04-06 19:37:28 24.5 122.7 8 台湾宜兰县附近海域 3.9 2015-04-05 01:26:06 37.9 82.9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民丰县 3.0 2015-04-05 00:26:43 43.3 86.1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4.2 2015-04-04 05:42:46 37.6 74.7 6 塔吉克斯坦 3.1 2015-04-03 15:20:59 26.6 108.8 8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 6.02015-04-02 12:10:09-17.8-178.5530斐济群岛地区 3.9 2015-04-02 08:56:40 28.7 86.4 7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 3.3 2015-04-01 11:12:23 42.8 123.0 0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矿震) 3.0 2015-03-31 22:34:30 33.9 85.0 8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 3.4 2015-03-31 22:14:49 34.2 85.3 11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 3.0 2015-03-31 04:46:39 30.2 102.9 17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 3.4 2015-03-31 04:21:55 26.6 108.9 10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 6.62015-03-30 16:48:25-15.5-172.910汤加 6.52015-03-30 16:18:01-15.4-172.910汤加 5.52015-03-30 09:47:3426.6108.87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 7.42015-03-30 07:48:30-4.7152.630新不列颠地区 http://www.ceic.ac.cn/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655 次阅读|0 个评论
特别关注:6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11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4-11-23 11:05
特别关注:6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11月潮汐组合 厄尔尼诺发展导致环太平洋地震火山活动增强,地下能量在潮汐组合激发下频繁释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61058.html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6 .42014-11-22 21:08:1936.6137.910日本本州岛 6.32014-11-22 16:55:2530.3101.718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 6.52014-11-21 18:10:212.3127.160马鲁古海 6.02014-11-18 00:52:49-46.433.810爱德华王子岛地区 6.02014-11-17 09:06:00-9.6155.120所罗门群岛 6.62014-11-17 06:33:21-37.6179.530新西兰北岛附近海域 7.12014-11-15 10:31:422.0126.550马鲁古海 6.02014-11-10 18:04:20-22.8171.410洛亚蒂群岛地区 6.42014-11-07 11:33:55-6.1148.250新不列颠地区 6.92014-11-02 02:57:21-19.7-177.8410斐济群岛地区 6.02014-11-01 18:59:55-31.8-111.220复活节岛地区 http://www.ceic.ac.cn/ 潮汐组合B:11月3日为月亮近地潮,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0.00008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为最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强),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北风),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7日为日月大潮,11月10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北纬18.57485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D:14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5日为月亮远地潮,17日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0.00044度,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小,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北风),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弱)。 潮汐组合E:11月24日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62572度,22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 潮汐组合F:11月28日为月亮近地潮,29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2月1日月亮赤纬角为极小值北纬0.00013度。三者弱叠加,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两极冷空气和洋流向赤道运动(北风),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0481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217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5224.html 近期地震火山活动增强预示厄尔尼诺快速发展,2015年初变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374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19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4478.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00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7级以上地震的季节性特征
热度 2 杨学祥 2014-6-2 10:17
中国 7 级以上地震的季节性特征 杨学祥 中国 7 级以上地震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 发生在 1 月的地震有 8 次,排位第二;发生在 7 月的地震有 9 次,排位第一。发生在 6 月地震为 0 ,概率最小。排列次序为: 7 、 1 、 2 、 3 、 4 、 8 、 5 、 9 、 10 、 11 、 12 、 6 。这对地震预防有重要意义。 杨冬红的博士论文对强潮汐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在月亮近地潮与日月大潮叠加的基础上,加入月亮赤纬角极值的因素,使以强潮汐数据预测冷空气活动、暴雨、暴雪和地震的准确性得到提高。 根据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目录及天文条件, 杨冬红 对 1940-1981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 1940-1981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总数 60 次。由于地震对潮汐的滞后效应和潮汐本身的滞后效应,以最大潮汐发生后对地震的影响来计数天数。这是一个很严格的规定,可能把受到潮汐影响的个别地震舍掉了。例如, 1947 年 7 月 29 日 发生在西藏朗县东南的 7.7 级地震, 8 月 2 日 月大潮, 7 月 30 日 为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 -26.3 度,受潮汐作用很明显。(正号表示北纬度数,负号表示南纬度数) 2. 日月大潮周期为 15 天,距日月大潮不超过 3 天的地震次数: 19 。出现频率为 19/60 ,小于 1/3 。与前人的统计结果大致相同。 3. 月亮近地潮周期为 27.5 天,距月亮近地潮不超过 5 天的地震次数: 8 。出现频率为 2/15 。 4. 当月的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到最小值的天数为 6.8 天。距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不超过 3 天的地震次数: 22 。出现频率为 11/30 ,大于 1/3 。 5. 距月亮视赤纬角最小值不超过 3 天的地震次数: 9 。出现频率为 3/20 ,小于 1/6 。 6. 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地震次数为 11 。出现频率为 11/60 。受条件影响的地震占 49/60 ,即 81.67% 。 7. 受月亮视赤纬角极大值影响的地震频率最大,为 11/30 ;受日月大潮影响的地震频率次之,为 19/60 ;受月亮近地潮和月亮视赤纬角最小值影响的地震频率最少,都小于 1/6 。不符合条件的地震次数为 11 ,其中 7 次距上弦和下弦时差不超过 2 天。 60 次地震中有 17 次距上弦和下弦时差不超过 3 天,占 17/60 ,相排在第三位。不受潮汐影响的地震仅占 1/15 。 2006 年 5 月 16 日 接连发生两次 7 级以上强震。这一天的特殊天文条件是,月亮 视 赤纬角在南纬 28.54009 度为最大值。南纬 28 度和北纬 28 度的地壳在 12 小时内经历了高潮与低潮的南北摆动,潮汐负载的剧增和剧降激发了地震和火山活动。而当月亮 视 赤纬角最小值时,月球在地球赤道面上,使地球的瞬时扁率达到最大,使地球自转速度减慢,也会影响地震。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与最小值年间隔 9.3 年,一个周期变化为 18.6 年;在每月内,月亮 视 赤纬角最大值日与最小值日间隔为 6.8 天,一个周期变化为 13.6 天。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 发生在 1 月的地震有 8 次,排位第二; 2 月和 3 月各有 7 次,排位第三;发生在 7 月的地震有 9 次,排位第一。这符合印度洋跷跷板运动的季节性特征,即 1 月盛行东北季风, 7 月盛行西南季风,与理论模型预测完全相符(见 2.3.1 节印度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模型)。详细地震的月份分布见表 5.2 。 1-4 月和 7-8 月地震次数较多, 6 月和 9-12 月地震次数较少。上半年地震次数为 33 次,下半年为 27 次,上半年多 6 次,地震活动较强烈。 表 5.2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的按月分布(杨冬红, 2009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地震次数 8 7 7 6 5 0 9 6 3 3 3 3 在亚洲大陆东部的西太平洋沿海,由于 1 月盛行西北季风, 7 月盛行东南季风,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也受季风的影响,使地震活动在 1 月和 7 月非常显著。这是表 5.2 出现规律性特征的另一个原因(见图 5.2 )。 图1 北太平洋跷跷板运动的季风效应(杨冬红, 2009 ) 图2 印度洋跷跷板运动的季风效应(杨冬红, 2009 ) 学者徐道一指出,某些地区的地震频度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有关。例如,北极地区(大于等于北纬 50 度) 7 级以上地震逐月频数在 3 月和 7 月有两个峰值,在 1 月和 9 月有两个谷值;南极地区正好相反。南中纬度地区( 13-33 度之间) 1 月和 8 月有两个峰值,在 3 月和 11 月有两个谷值,北中纬度地区正好相反 。 3 月和 9 月与春分和秋分有关, 1 月和 7 月与季风、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有关。南北半球情况反向变化,与季节性冰盖消长和风向海流变化有关。表 5.2 的统计结果并不是一个特例,与以往统计结果相比符合普遍规律。 地球自转确实存在 13.6 天和 18.6 年周期。 李国庆发现月亮视赤纬角变化周期 13.6 天、 27.3 天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地震的激发原因之一 。 过去,人们仅仅把日月大潮时发生的地震火山活动看成是潮汐激发的结果,因而,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并不明显。如果我们考虑朔、望、上弦、下弦、月亮近地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七个天文要素,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就非常明显了。 潮汐的东西震荡和南北震荡,使东西太平洋海平面和南北太平洋海面发生反向升降,幅度为 60 厘米 ,破坏了地壳均衡,使洋壳反向降升 20 厘米 ,由此引起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可激发地震和火山活动 。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和月亮视赤纬角极大值可以起到增效作用。 从春分( 3 月 20-22 日)到夏至( 6 月 21-22 日),从秋分( 9 月 22-24 日)到冬至( 12 月 21-23 日),太阳潮高潮区由赤道移到南北回归线,潮汐南北震荡逐渐加强,月亮视赤纬角极大值与之叠加,易发生强震;从冬至到春分,从夏至到秋分,太阳潮高潮区由南北回归线移到赤道,月亮视赤纬角最小值与之叠加,形成赤道潮汐高潮叠加区,易发生强震。 从 6 月 21 日 或 22 日夏至到 9 月 22-24 日秋分,太阳从北回归线返回赤道,太阳潮的高潮区从南北回归线迁移到赤道,地球扁率变大,自转速度变慢,当月亮赤纬角变到最小值时,两者叠加,形成赤道潮汐最大高潮、地球最大扁率和最慢地球自转速度,由于赤道海水和地壳突然隆起,引发赤道附近地壳扩张的强烈地震。在此期间,月亮 视 赤纬角最小值对地球形变影响最大,因此对地震起重要作用。从 12 月 21-23 日冬至变到 3 月 20-23 日春分情况相似。 从 3 月 20-23 日春分到 6 月 21 日 或 22 日夏至,太阳从赤道转移到北回归线,太阳潮高潮区从赤道转移到南北回归线,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当月亮赤纬角最大时,两者叠加,形成南北回归线最大潮汐,地球扁率变最小,自转变最快,由于赤道海水和地壳突然下降,引发赤道附录地壳收缩的强烈地震。在此期间,月亮 视 赤纬角极大值对地球形变影响最大,因此对地震起重要作用。从 9 月 22-24 日秋分变到 12 月 21-23 日冬至情况相似。日月同纬是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强潮汐在地球自转变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配合下,激发地震火山作用更加明显。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极值点是重要的判断依据。地球自转最快 ( 慢 ) 、西太平洋海面上升到最高 ( 低 ) 值 ( 见图 2. 2 中的 a) 和日长变化 (△LOD) 取得极小 ( 大 ) 值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 强潮汐激发地震在国内外都有研究,统计分析表明,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强震发生在月亮近地点、朔日、望日、上弦、下弦、月亮视赤纬角极大值和最小值七大天文奇点的频率最大。其中,月亮视赤纬角极值共占 31/60 (极大值占 22/60 ,最小值占 9/60 ),日月大潮(朔日和望日)占 19/60 ,上弦和下弦月相占 17/60 ,月亮近地潮占 8/60 。月亮视赤纬角极值的作用远远高于日月大潮,这是一个新发现。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 发生在 1 月的地震有 8 次,排位第二;发生在 7 月的地震有 9 次,排位第一。这符合印度洋跷跷板运动的季节性特征,即 1 月盛行东北季风, 7 月盛行西南季风,与理论模型预测完全相符。在亚洲大陆东部和西太平洋沿海,由于 1 月盛行西北季风, 7 月盛行东南季风,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也受季风的影响,使地震活动在 1 月和 7 月非常显著。这是表 5.2 出现规律性特征的另一个原因。伴随太阳在南北回归线的摆动,赤道信风带在 7 月向北移动,加强亚洲的东南季风;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带在 1 月伴随赤道辐射带南移而南移,加强亚洲的西北季风,这对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杨冬红。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博士论文,吉林大学, 2009.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个人分类: 潮汐预警|8748 次阅读|17 个评论
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6.0级地震:关注12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2-12-9 04:59
点评: 2012-11-29 19:10:20 6.0 -3.7 145.5 10 巴布亚新几内亚近海 2012-12-09 00:35:15 6.0 -7.2 144.0 10 巴布亚新几内亚 相隔10天,巴布亚新几内亚连续发生两次6级以上地震,其间在西太平洋地震带发生了6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有一次7级以上地震。表明西太平洋在厄尔尼诺发展中的变化。 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转换期间,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发生20-40厘米的反向升降,形成海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 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6.0级地震 2012年12月09日 01:57:4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网站消息,巴布亚新几内亚,北京时间9日0时35分,发生6.0级地震,震中位于南纬7.2度、东经144.0度,震源深度约10公里。 http://news.xinhuanet.com/2012-12/09/c_124067453.htm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地图 2012-12-09 00:35:15 6.0 -7.2 144.0 10 巴布亚新几内亚 地图 2012-12-08 22:26:57 4.7 25.7 122.3 281 台湾新北市附近海域 地图 2012-12-08 18:09:43 4.2 38.3 74.4 168 塔吉克斯坦 地图 2012-12-08 02:19:08 6.0 -38.3 176.0 160 新西兰北岛 地图 2012-12-07 23:48:33 3.4 38.8 88.1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地图 2012-12-07 22:08:43 5.1 38.7 88.0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 地图 2012-12-07 16:31:12 6.2 37.9 143.8 2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地图 2012-12-07 16:18:22 7.4 37.8 144.2 2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地图 2012-12-07 13:43:13 3.2 38.8 75.3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 地图 2012-12-04 07:26:59 2.8 38.4 106.2 8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市辖区、永宁县交界(有感) 地图 2012-12-03 03:43:30 4.4 24.0 121.6 8 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 地图 2012-12-03 02:42:52 3.2 37.4 106.0 6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吴忠市同心县交界 地图 2012-12-03 01:45:37 4.8 24.0 121.6 8 台湾花莲县 地图 2012-12-02 08:54:24 6.2 -17.0 167.6 30 瓦努阿图 地图 2012-12-01 23:16:43 4.3 31.9 104.2 18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地图 2012-12-01 09:59:03 3.4 39.2 75.6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喀什地区疏附县交界 地图 2012-11-30 02:18:45 3.6 41.0 74.8 8 吉尔吉斯斯坦 地图 2012-11-29 19:10:20 6.0 -3.7 145.5 10 巴布亚新几内亚近海 http://www.ceic.ac.cn/ 潮汐组合E:11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609度,2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注:11月29日为月亮远地潮,使月亮超强度减少35%。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8506.html 2012年12月潮汐组合:地震可能进入高潮 2012-11-8 03:06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2012年12月潮汐组合: 地震可能进入高潮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杨冬红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12月是10-12月强潮汐时期的第三个月。全球7级以上地震,9月发生1次,10月发生2次,11月上旬发生1次(截止到8日),地震增强趋势明显,伴随厄尔尼诺的增强,11-12月地震可能进入本轮高潮。 潮汐组合A:2012年12月6日为日月小潮(下弦),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12月13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92955度,三者最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2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 0010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2月2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863度,28日为日月大潮,26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较大值。21日为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南纬23度半),28日月亮潮和太阳潮近似在同一纬度,潮汐南北摆动恨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变化差别最大,易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发生极端事件的几率增大。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33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44 次阅读|0 个评论
1947年至1999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续)
杨学祥 2010-4-14 06:07
1947 年至 1999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续) 杨学祥 1947 年至 1999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数据统计结果表明, 1-5 月和 7-8 月地震次数较多, 6 月和 9-12 月地震次数较少, 1 月和 7 月地震次数达到最大值。上半年地震次数为 33 次,下半年为 27 次,上半年多 6 次,地震活动较强烈。 印度洋跷跷板运动有季节性特征,即 1 月盛行东北季风, 7 月盛行西南季风,与地震活动特征相吻合。 在亚洲大陆东部的西太平洋沿海,由于 1 月盛行西北季风, 7 月盛行东南季风,西太平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也受季风的影响,使地震活动在 1 月和 7 月非常显著。 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导致东西太平洋海平面反向升降,对地震也有激发作用。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多发生在 12 月 25 日 圣诞节前后,对 1 月和 7 月的地震活动也有影响。 2010 年 7-11 月为强潮汐时期,多种因素叠加,可能导致地震活动增强。 附件: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节选) 杨冬红 本文对强潮汐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在月亮近地潮与日月大潮叠加的基础上,加入月亮赤纬角极值的因素,使以强潮汐数据预测冷空气活动、暴雨、暴雪和地震的准确性得到提高。 根据附录 表 9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目录及天文条件, 作者对 1940-1981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 1940-1981 年中国 7 级以上地震总数 60 次。由于地震对潮汐的滞后效应和潮汐本身的滞后效应,以最大潮汐发生后对地震的影响来计数天数。这是一个很严格的规定,可能把受到潮汐影响的个别地震舍掉了。例如, 1947 年 7 月 29 日 发生在西藏朗县东南的 7.7 级地震, 8 月 2 日 月大潮, 7 月 30 日 为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南纬 26.3 度,受潮汐作用很明显(正号表示北纬度数,负号表示南纬度数)。统计数据表明,潮差是激发地震的主要因素。 2. 当月的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到最小值的天数为 6.8 天。距月亮视赤纬角最大值不超过 3 天的地震次数: 22 。出现频率为 11/30 ,大于 1/3 。距月亮视赤纬角最小值不超过 3 天的地震次数: 9 。出现频率为 3/20 ,小于 1/6 。两者合计 31/60 ,大于 1/2 ,排在第一位。 3. 月亮近地潮周期为 27.5 天,距月亮近地潮不超过 5 天的地震次数: 10 。出现频率为 1/6 。距月亮远地潮不超过 5 天的地震次数: 18 。出现频率为 3/10 。两者合计 7/15 ,排在第二位。 4. 日月大潮周期为 15 天,距日月大潮不超过 3 天的地震次数: 18 。出现频率为 3/10 ,小于 1/3 。与前人的统计结果大致相同,排在第三位。(与日月小潮合计 35 次,占 7/12 ,仍为第一位)。 5. 60 次地震中有 17 次距上弦和下弦(日月小潮)时差不超过 3 天,占 17/60 ,排在第四位。 6. 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地震次数为 3 。出现频率为 1/20 。受条件影响的地震占 19/20 ,即 95% 。月亮赤纬角极大值的作用大于日月大潮的作用,这是一个新发现。这验证了月亮赤纬角 18.6 年周期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日月大潮和日月小潮对地震的激发作用几乎相同。 2006 年 5 月 16 日 接连发生两次 7 级以上强震。这一天的特殊天文条件是,月亮 视 赤纬角在南纬 28.54009 度为最大值。南纬 28 度和北纬 28 度的地壳在 12 小时内经历了高潮与低潮的南北摆动,潮汐负载的剧增和剧降激发了地震和火山活动。而当月亮 视 赤纬角最小值时,月球在地球赤道面上,使地球的瞬时扁率达到最大,使地球自转速度减慢,也会影响地震。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与最小值年间隔 9.3 年,一个周期变化为 18.6 年;在每月内,月亮 视 赤纬角最大值日与最小值日间隔为 6.8 天,一个周期变化为 13.6 天。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 发生在 1 月的地震有 8 次,排位第二; 2 月和 3 月各有 7 次,排位第三;发生在 7 月的地震有 9 次,排位第一。这符合印度洋潮汐跷跷板运动的季节性特征,即 1 月盛行东北季风, 7 月盛行西南季风,与理论模型预测完全相符(见 2.3.1 节印度洋地壳跷跷板运动模型图2.5)。详细地震的月份分布见表 5.2 。 1-4 月和 7-8 月地震次数较多, 6 月和 9-12 月地震次数较少。上半年地震次数为 33 次,下半年为 27 次,上半年多 6 次,地震活动较强烈。 表 5.2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的按月分布(杨冬红, 2009 )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地震次数 8 7 7 6 5 0 9 6 3 3 3 3 图 5.2 中国 1940-1981 年 7 级以上地震的按月分布(杨冬红, 2009 ) 在亚洲大陆东部的西太平洋沿海,由于 1 月盛行西北季风, 7 月盛行东南季风,西太平洋地壳的潮汐跷跷板运动也受季风的影响,使地震活动在 1 月和 7 月非常显著。这是表 5.2 和图 5.2 出现规律性特征的另一个原因(见图 5.3 )。 赤道辐合带 的位置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其平均位置 1 月在 5S 附近, 7 月在 1215N 左右。这对季风和跷跷板运动有重要影响。 学者徐道一指出,某些地区的地震频度随着季节有规律地变化,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有关。例如,北极地区(大于等于北纬 50 度) 7 级以上地震逐月频数在 3 月和 7 月有两个峰值,在 1 月和 9 月有两个谷值;南极地区正好相反。南中纬度地区( 13-33 度之间) 1 月和 8 月有两个峰值,在 3 月和 11 月有两个谷值,北中纬度地区正好相反 。 3 月和 9 月与春分和秋分有关, 1 月和 7 月与季风、地球近日点和远日点有关。南北半球情况反向变化,与季节性冰盖消长和风向海流变化有关。表 5.2 的统计结果并不是一个特例,与以往统计结果相比符合普遍规律。 图 5.3 北太平洋潮汐跷跷板运动的季风效应(杨冬红, 2009 ) 地球自转确实存在 13.6 天和 18.6 年周期。 李国庆发现月亮视赤纬角变化周期 13.6 天、 27.3 天与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是地震的激发原因之一 。 过去,人们仅仅把日月大潮时发生的地震火山活动看成是潮汐激发的结果,因而,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并不明显。如果考虑朔、望、上弦、下弦、月亮近地潮、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七个天文要素,强潮汐与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就非常明显了。 本文认为,大洋地壳潮汐跷跷板运动的关键在于陆海地壳半球分布。与大西洋东西两岸相对的圆心角远远小于 90 度,不能形成东西大西洋地壳潮汐跷跷板运动,因而也就不存在大西洋两岸的构造带、地震带和火山带。由于欧亚大陆和印度洋的南北半球分布,欧亚地震带与印度洋的潮汐南北震荡有关,印度洋地壳南北向的潮汐跷跷板运动加速了印度大陆向北漂移,推挤青藏高原不断隆升,形成剧烈活动的欧亚地震带和火山带(见图 2.5 )。 图 2.5 潮汐引起的海面升降与印度洋地壳的潮汐跷跷板运动(杨冬红, 2009 ) 印度洋地壳的南北方向潮汐跷跷板运动是对太平洋地壳东西向潮汐跷跷板运动的一个推广,对研究欧亚地震带的地震发生规律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印度大陆在 1 月东北季风的作用下海面降低,在 7 月西南季风的作用下海面升高, 1 月和 7 月附近应该是欧亚地震带强震高发的季节。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777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9 12: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