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权威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到底是谁在担心义和团,担心文革呢?
热度 3 jiangming800403 2016-7-20 18:25
OUGWH 2016-7-2017:44 @ 楼,我历史并不好,但记不清的事会去查实一下。我也没有嘲笑过真正的“爱国”。 究竟啥是“爱国”,本身也有点复杂。比如说,文革中“火烧英国代办处”是爱国行为吗?周总理说是一小撮坏人干的。 再比如说,戚本禹一篇文章,爱国主义的光绪和珍妃就变成卖国主义了,但义和团是好人(义和团后台慈禧、刚毅这些人呢?)。 再比如说,范文澜说左宗棠是“反动屠夫,出兵新疆,虎狼般杀害南北疆人民。”直到几年前,电视剧《左宗棠》也只播了两三集就被禁掉了。比爱国,为维护国家利益反抗侵略作出巨大贡献的左宗棠输给祸国殃民的义和团,奇怪吗? 中国北部边界争议都是通过谈判解决的,中越陆地边界以及北部湾海上边界都是通过谈判解决的。喊打喊杀的人到底想好没有和谁打?是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是只打菲律宾呢?还是越菲马日韩连带美国一起打?陆上要不要也打一下?貌似陆上打印度更容易得手一些?想好也没用,政府不是慈禧太后,是不会相信义和团的。 博主回复(2016-7-2018:18) : 到底是谁在担心义和团、担心文革呢?既然 既不是当权派又不是学术权威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 博主回复(2016-7-2018:05) : 中菲之间不可能为了几个无人荒岛大打出手(而且菲律宾自己也放弃了岛的定位),要是打的话,早就打了。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1122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中国为什么缺少创新:学术权威不能评价独创观点
热度 26 杨学祥 2015-2-8 14:27
中国为什么缺少创新:学术权威不能评价独创观点 ——没有科学争论和不敢科学争论就没有科学创新 杨学祥 学术权威的高水平不仅在于学术上的杰出建树,而且在于融汇百家、裁长补短的学术评论。任从杂草掩青苗,孤芳自赏花丛中。这样的环境是不会有科学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学术评论是一个人学术理论的具体应用,是实践检验的试金石。跟风科学是无法解释科学观点的多样性。 博友姜咏江最近指出,在举国上下高调创新的时候,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叫人纠结。现在,有分量的文章都得拿到国外刊物发表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即使有了独特的科技原创,能不能被世界承认呢?如果那些原创暂时还不能够用英文准确地表达出来,那么结果将如何呢? 现今的中国,如果有一个国外无人研究的科技原创文章,投到任何一家有名望的中文刊物上,我敢打赌,肯定不会发表。 中国要发展,需要大量的科技原创才能够走到世界的前列。因而办好中文刊物,敢于发表那些原创性的中文科学文章,应该是中国科技期刊的责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成为世界强国的中国梦才不会落空。 2015-2-7 姜咏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0399-866306.html 据美国大全新闻网 2 月 2 日 报道,美国传统基金会 (Heritage Foundation)) 一位研究员在《每日信号》 (The Daily Signal) 上发表文章称,联合国气候高级官员近日宣布 2014 年为“史上最热年”,并将高温归咎于旱涝灾害的结论是不成熟的、多虑的且与联合国自身调查的气候变化数据不相符。 作为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NASA)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 (NOAA) 和美国能源部资深员工的卡瑞称,只有到了 2015 年 3 月份,在汇集了所有的观察资料和质量控制信息后,才能真正对 2014 的气温情况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估,即使有那么一两处数据可以证明 2014 年是史上最热年份,我们也要考虑到其他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最后得出的结果也可能是 2014 年是 最热的五个年份之一。 塔博还写道,根据卡瑞的观察可以看出气候模式预测和真实情况很可能会有更大出入,因为即便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不断上升,全球表层温度在新世纪内也有可能会下降,美国应改革推进其气候政策,否则不仅会对美国经济和自由造成巨大伤害,而且对于全球变暖也无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http://news.jwb.com.cn/art/2015/2/5/art_250_5360816.html 有报道称,虽然不乏“全球变暖是阴谋”的论调,但科学记录在忠实记录这个星球的体温。继 美国 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英国 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 日本 气象厅之后,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是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在这个难得有共识的世界上,也许只有这种难以做手脚的数字才会让人们暂时消停一会,想想如何面对共同的问题,这也将是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面对的棘手难题。 http://news.hexun.com/2015-01-27/172801310.html 网友发来的信息令我吃惊: NASA: We ’ re only 38% surewe were right.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我们仅以38%可信度认为我们是对的。) http://www.climatedepot.com/2015/01/18/update-feds-conning-the-public-scientists-accuse-nasa-of-misleading-lying-about-hottest-year-claim/ thealleged ‘ record ’ amounted to anincrease over 2010, the previous ‘ warmest year ’ , of justtwo-hundredths of a degree – or 0.02C. The margin of error is said byscientists to be approximately 0.1C – several timesas much.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35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4190.html 美国 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英国 气象局、世界气象组织、 日本 气象厅和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是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 在中国是舆论一律:在这个难得有共识的世界上,也许只有这种难以做手脚的数字才会让人们暂时消停一会,想想如何面对共同的问题,这也将是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面对的棘手难题。主流观点一手遮天,没有讨论的余地。 在美国数据争论愈演愈烈,就连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自己也承认:我们仅以38%可信度认为我们是对的。 科学争论才能认识真理。 博友姜咏江认为,现今的中国,如果有一个国外无人研究的科技原创文章,投到任何一家有名望的中文刊物上,我敢打赌,肯定不会发表。 我的留言是:发表了又能怎样?没有多少人理会:我们在地球物理学报和地球物理学进展发表的下述观点已经被证实: 一、 拉马德雷冷位相导致气温进入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变冷阶段; 二、 全球流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爆发,预测 2008 年发生,实际在 2009 年发生; 三、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爆发,特别是前 17 年; 四、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导致全球最热年和中国北方干旱发生。 五、2000 年后南极海冰面积逐渐增加,并达到 1979 年的最大值。 没有人和我们讨论,只能自消自灭。 参考文献 杨学祥 . 2003,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 世界地质 ,22(4): 380-384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3 ): 1-8 。 杨学祥 . 大气、海洋与固体地球的能量交换 . 世界地质 , 2004, 23(1): 28-34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 2004 , 47 ( 4 ): 616-621 。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367 次阅读|44 个评论
科技奖完成人排名问题(120109)
热度 12 ymin 2012-1-9 10:36
科技奖完成人排名问题(120109) 闵应骅 科技奖完成人排名问题由来已久,最近引起的争论也比较多。譬如,屠呦呦由于发现青蒿素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有人提出来,当时,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抗疟新药,这是许多人的研究成果,怎么能算到屠呦呦一人身上?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遭到西安交大6位老教授实名举报,因为学术造假而被撤销。其实也是完成人的署名问题。最近网上,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有一群研究人员公开揭露云南大学陈某学术腐败,说“他侵占“金川资源综合利用”科研成果,而获得198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因而成为院士。类似的争论,除了公开了的,隐含在单位或小范围内的还真不少。 从历史上看、从世界上看,其实许多科技成果完成人是没有争议的。譬如牛顿发明万有引力,没有人争。有人说,是一个苹果掉下来使他想到了万有引力。其实,这只是一个故事,讲给人玩的。发现一个定律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又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大家都没有争议。但是,我就不相信,爱迪生一个人能把电灯泡做出来。一定是很多人参与了的,爱迪生的衣食住行也需要人帮忙。都是集体创造,凭什么说是爱迪生一人的功劳呢?这是大家都默认了的,没有疑问。 科学研究最主要的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原创性的研究,是谁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应该是很清楚的,不是所有参与者都做了的。我这里说的所谓提出问题绝不是一个大的需求。譬如移动通信要做到随时随地都能通信,这就是一个需求,而不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问题有大有小。一个小问题可以写篇文章,一个大问题也许就可以请奖了。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二人合作,于1956年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用β衰变实验证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则是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做的,可惜吴健雄没有得到诺奖。一项科学研究,一定是很多人完成的,但一定有第一完成人。 工程开发项目就比较难说了,即使是创新的科研开发也比较难分第一、第二。譬如说,我国第一个铁路编组站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研发曾经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面发话,第一名应该归所在路局,于是该局电务处长拿了第一名;第二名必须是科研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其实他们都曾是反对用计算机控制的。第三名必须是现场的,于是总工程师当选;第四名是科研单位某一个子课题的负责人;如此下去,最多10人。结果是最初提出想法和总体设计的人根本排不上了。这还是小题目,要是两弹一星,那就更不好挑选了。这问题这么解决呢?我以为: 1.科技开发没有必要评奖。只要有应用价值,又有经济效益,那不就很好了吗?对项目的科研贡献可以通过绩效评估(Performance review),或者奖金(bonus)分给个人,不必公开。 2.要看主要的创新点在哪里?是谁提出来的。一般的具体工作,不管它多么累、多么繁重,不能算作得奖项目完成人。管理人员,不管级别有多高,不应该算得奖人,除非他在该项目的科学技术研究上有贡献。 3.关于学术权威。今天,《人民日报》发布文章“院士什么“最高””,谈到学术权威。其实,在每一个小的学术领域,都有学术权威,大家共同关注他的想法和研究路线,他的研究在该领域对国内甚至国际都有引领作用。但这个学术权威绝不是选出来的,更不是政府任命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也没有人那一天宣布谁是什么领域的学术权威。 科学研究需要耐得住寂寞,自己好好做科研,少计较名利得失,减弱竞技心态,这些事情就不会那么苦恼人了。
7604 次阅读|26 个评论
大树下的小草--创新的土壤
crefine 2011-11-12 12:10
创新是什么,是你的智慧,是社会的智慧。国家为了发展的目的要提倡创新,个人要发展也要提创新。我们常将国家的政策比喻为某某发展的土壤。创新这个词至少也提了十余年了,我在考研的那时,政治中的一道大题就是关于创新的。创新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时,可以说创新在中国是有很好的大环境了,但事实上个体的创新和群体的创新是否惠及你我他,惠及社会呢。 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表现在每一个个体的强盛,然而,阶级和贫富差异的出现,只能说国家的强盛是某一些既得利益群体的强盛。也许国家百分之一的群体占据了国家百分之九十九的财富,创新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状况呢? 科研群体是当前国家创新的主体,也是国家技术实力的代表,这些参天大树支撑起了科学的天空。我们常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攀龙附凤可以,学会追随也不错,大树为你乘凉,遮风挡雨的同时也遮蔽了你成长的阳光。作为引领国家科技发展方向的前辈、大牛和某些学霸们,是否做好了担当参天大树的准备。 无论是民国后还是建国后老一代的前辈们,可以抛弃优越的研究条件和物质生活,历经艰险回国。我曾经接触过一些参加当年在马兰基地的研究人员。这些前辈当年都是各个领域的娇子,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数不尽的科学和工程难题。与他们接触感触最多的是,这些科研人员尽管有着这样那样的职称和头衔,但他们最大的特点都是在本领域的工作能够亲力亲为,懂得的会倾囊而授,不懂得一点都不会发表意见。尽管这些人很多是搞理论物理的,但这些前辈的动手能力让很多现在的研究人员汗颜,他们的想法大都转化出了实物,我想这才是创新的最终归途。这些前辈带出了一个个成绩斐然的弟子,开创了国内一个个的新领域。这些大树愿意做最好的支撑,为后人做阶梯,也愿意汲取最新的思想,不轻易抹杀青年的想法。他们走过的路太坎坷,知道走在这条路上人的艰辛,知道创新的崎岖。有这样的保护,年轻人的新想法和新观点才能发芽长大,才谈得上创新。 当老一辈的研究人员渐渐淡出舞台,文革后第一代高考大学生现在很多都成为了今天中国的学术带头人、专家、教授和牛人。他们大都留过洋,或多或少都接受了一些新思想。依靠自己的才智和机遇,很快成长为领域专家。这些牛人就象从外地移植来的树苗,没有在现在的土壤上经历过发芽、成长的过程。一旦手握权柄还会如初回国时那样为科研至上吗。学术的重要性与生存的必需性放在天平的两端,如何取舍?是埋头继续逆水行舟,自我把握创新的实质还是生存至上,逐渐的变成为活动家,每天忙着跑课题、跑项目、做老板、出入欢愉场所的时间多于实验室呢。为了占领一个新的领域,创新出了一个个课题,这就是传说中的挖坑。创新的资源全部用到的编造课题上。然而,想法好,观点新,故事编的再好也就是赵本山的忽悠,让人一乐而已。现在很多的人将忽悠的本事当成了创新,说的严重些“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一个做科研的将自己放到了如此地步也就最多是个戏子了。 被环境逼迫,需要现解决生存问题的大牛们,还是有机会扶助弱小的,支持自己团队或领域的新人去创新,为自己的团队注入新鲜血液,这些间接的成就了个人的创新,实现的团体的创新。如果一个大牛能做到如此,不管你是否还专注与科研,至少还是在为科研做贡献,曲线救国也是救国。但是,现在还有一些大牛,有着更霸气的名字“学霸”。所有青椒、海龟、土鳖在这种参天大树下,都是柔弱的小草,没有阳光、没有养分,最终结果都是化作春泥。这种情况还谈得上什么创新。 人们常说“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现在开始从事科研的人员很多是70后,这些人把“听话”当 成了圣旨。从小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圈养,好奇心和质疑能力逐渐被磨灭,对权威和专家认同到了顶礼膜拜地步。封建的天地君亲师深深烙印在这些人身上,即使偶尔会爆发下也很快就销声匿迹了。固有的思维方式已经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简单的模仿和抄袭成了这些人生存的法宝。无可置疑,八零后们更加阳光,思维更活跃,真正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国家的未来创新主体应该是这些人,但真正可悲的是,这些小草想长大,有创新的欲望和资质,但上面的大树为了自己的领域和地位,怎么会让你安然成长呢。这些在国内从事科研的人很多都是所谓的寒门子弟,(那些专家和教授的孩子有几个在国内学习,这些人都是独善其身之人)通过拼搏终于进入了这个神圣的圈子,但残酷的事实让他们只能选择顺从和离开。顺从的人接受了这个环境的模式,年复一年的从事模仿、跟踪或改进式的科研工作,更不不知何为原始创新,每日为项目而编创新点。离开的人只能含泪躲在角落独自呜咽。面对这样的环境,从事科研的人员是否还敢直言创新一词。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造就真正的创新。
533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赞成朱猛进老师精选博文的观点
热度 6 jitaowang 2011-8-2 07:53
作者 王季陶 看到朱猛进老师的一篇精选博文 ” 当遭遇学术权威的压制 ”. 我不能赞同其中的一些基本观点 . 我的博文题目一下子就 “ 得罪 ” 了朱猛进老师 , 编辑部的精选和众多的推荐者 . 但是对朱文中的一些不正确观点不能不说 . 首先是题目可以改成 “ 当新生事物遭遇保守思想的抵制 ”.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事 , 和有没有 “ 学术权威 ” 无关 . 具体的理由是 : 1. 科学是不承认 “ 权威 ” 的 . 科学的任务就是探求客观规律 . 从来就是不承认 “ 权威 ” 的 . 朱文中树立了一大批所谓的 “ 权威 ”. 可是科学是分科的 . 根本不可能有万能的所谓 “ 权威 ”. 他发现或认识了某一规律 , 并不等于认识了所有规律 . 真正的所谓 ” 权威 ” 是根本不存在的 . 朱文中树立了一大批 “ 权威 ” 的假象 . 2. 所谓 “ 权威 ” “ 性自私 ” 不可取 . 科学家也是人 , 有私心可以理解 . 朱文中宣扬个个 “ 权威 ” 都是 “ 人之初,性自私 ” 的典型 , 并不可信 . 学术观点的不同是极其正常的事 . 人人都有可能犯错误 . 朱文中树立的 “ 权威 ” 也不例外 . 把不同观点的学术争论都说成是 “ 压制 ” 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 . 3. 必需强调实验 ( 包括时间 ) 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 .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2904 次阅读|17 个评论
当遭遇学术权威的压制
热度 29 zhumengjin 2011-8-1 15:06
当遭遇学术权威的压制 “人之初,性自私”,在整个人类科学史上,代表“过去时”或“现在时”的学术权威排挤、压制代表“未来时”的新生力量的现象数不胜数,这种现象并非某国科学界所独有。不少大家都熟悉的科学巨匠均曾不同程度地遭受过来自权威的压制,比如孟德尔、普朗克、法拉第、欧姆、亚当斯、阿贝尔、玻尔等。科学史上的著名悲剧主要来自学术权威的打压与抵制,更有甚者是遭致来自恩师的压制,像法拉第、康托尔等。 学术权威为什么要压制新生代?当遭遇学术权威的压制,新生代又当如何应对? 学术权威们有意或无意压制“小人物”的举动有着多样化的原因: (一)保守心理 这种心理在科学界较为普遍,每个“官科”都或多或少具备这种心理,包括普通科学家在内的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都在无意扮演阻挠新生事物的角色。特别突出的是,在经典信息学、数学等领域,科学家们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他们心性保守,注重维护科学的“纯洁性”,喜欢俱乐部式的玩法,集体拒绝陌生人染指他们的世袭领域。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阿贝尔。 19 世纪 20 年代,挪威青年阿贝尔创立了阿贝尔积分,解决了法国著名数学家勒让德苦苦思索 40 年未曾解决的命题,但他得不到数学权威们的支持。在这些权威们看来,像阿贝尔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怎能闯进他们的世袭领地,他们必然将阿贝尔的发现打入冷宫。 (二)妒忌心理 有些学术权威压制和排挤他人主要出自妒忌心理,他们学术创造高峰期已过,无法继续创造领衔潮流的新成果,但他们又见不得别人与之平起平坐或超过自己。法拉第曾有 10 年时间不得不离开自己擅长的电磁学领域,主要原因就是恩师哈维的妒忌所致。 (三)变态心理 牛顿就心理变态。牛顿因自幼生长环境而性格上颇为偏激自负,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若有人触犯了他,必会遭至倾力报复,甚至不惜利用学术和行政的手段进行压制。事实上,不少人都因为成长经历有挫,从小人物变为某领域的权威后,曾经遭受压制的心理阴影无法抹去,一旦从媳妇熬成婆后就便把媳妇往死里整,从中享受报复的快感。一个例子就是赫尔姆霍茨。当他还是小媳妇之时,第一篇能量守恒的论文被老资格的主编波根道夫退回。正因为有此经历,当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于 1878 年向慕尼黑大学提交博士论文时,已经熬成婆的赫尔姆霍茨对普朗克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新思想加以反对、嘲笑与抵制。另一个例子就是乔治 . 康托尔。康托尔是集合论的创始人,但在他提出集合论之后,其恩师克罗内克却用极其刻薄的语言侮辱康托尔长达 10 年之久,使得康托尔的学术论文无法发表,在柏林的大学里找不到任何教职。可怜的康托尔身体受到极大的摧残,精神失常,在精神病院中孤独地死去。用常理无法揣测克罗内克的作为,只能用心理变态来归纳克罗内克的所作所为。 (四)捍卫科学信仰 玻尔是哥本哈根学派的掌门人,是量子力学的一代宗师。但在玻尔还是小媳妇的时候,曾求助提出过光量子的爱因斯坦为之助阵。然而,令玻尔意想不到的是,不但没有得到爱因斯坦的助阵,反而遭到了爱因斯坦凌厉的攻势。多年以后,甚至在全世界物理学家投身于量子力学、爱因斯坦成为“孤家寡人”之后,老爱对玻尔的责难依然没有停止。 在爱因斯坦的科学信仰中,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确定性的。玻尔的不确定理论直接冲击了爱因斯坦的科学信仰。身为当时物理学领袖的爱因斯坦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攻击新生代的玻尔,其原因就是捍卫自己的科学信仰。爱因斯坦对玻尔说:“我不相信上帝会掷骰子。”玻尔回敬道:“上帝掷不掷骰子,不关你的事。”不难理解,捍卫信仰之战,通常也是不遗余力的。 (五)结束语 对于个体而言,当遭受权威压制时,奋起抗争是必要的。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要是真的死掐起来,who怕who还真是说不准。毕竟,如今的学术环境已大不同于历史上的环境,一个权威即使想压制一个人,也不可能将被压制者的方方面面都压死。在杂志多如牛毛的如今,一个权威不可能像历史上那样控制本领域的所有杂志,至少您可以在低IF杂志上发表您的新学术观点。只要您的学术观点真的有科学价值,终会获得后人的认可,毕竟在名不见经传的杂志上发表的学术成果最后获得诺贝尔奖已不再是个例。 总体而言,面对学术权威对新生事物的打压,时间可能是最好、甚至是唯一的抗衡策略。曾遭受权威压制的普朗克提出过著名的、令后人戏称的“普朗克原理”——“ 新的科学理论不是靠通过说服反对者而获胜的,它最后的胜利是由于反对者们终于死去而赞同它的年轻一代成长起来 。”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13767 次阅读|58 个评论
不要迷信“学术权威”
xupeiyang 2010-11-28 09:44
历史上已经有多少事实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学术权威。 上海交大陈进的芯片造假,院士专家的吹捧起了极坏的作用。 2003年的非典爆发时,就有最权威的院士认为其病原体不是病毒,而是支原体,当时就有很多专业人士提出了质疑,事实证明是一种冠状病毒。 肖传国提出的肖氏反射弧理论被那么多学术权威、院士鉴定,事实证明是一个错误的结论。 钟南山院士之前表示,肖传国的所谓先进技术其实还很不成熟,但当初却被一些权威人物推举了上去,下不来了。根据之前央视等媒体的报道,肖传国的肖氏反射弧之所以能一举成名,关键在于两次专家鉴定会。一次是在1999年,这次鉴定的阵容堪称豪华,共有七名院士参加,而2004年的又一次鉴定同样阵容强大,8名专家当中,只有一人不是院士。 参与鉴定肖氏反射弧的专家,可以算是国内医学界的顶尖级人物,可他们为什么没能为肖氏反射弧把好关?他们对肖氏反射弧国际领先国际先进等赞誉倍至的评价,有没有严谨的学术依据?他们对肖氏反射弧的风险,为什么没有给予足够的警示? 按照有关方面说法,肖氏反射弧这样的新治疗方法从实验走向临床应用,目前存在制度空白。不过,对于肖氏反射弧这样的新治疗方法的学术评价制度,相信绝对是不存在什么空白,今年10月卫生部对肖氏反射弧那场严谨的学术鉴定就是一个明证,按照那次鉴定的一点意见,肖氏反射弧从设计到实施都是不完整的。可惜这个结论迟来了十年,十年中,大批无辜的患者成了肖氏手术的试验品。 院士如云的两次失误鉴定,是中国医学界的一个耻辱,可是,直到现在,也未见当事人站出来认错,向肖氏手术的受害者表达一声歉意。更未见有相应的追究机制的启动,对肖氏反射弧专家鉴定是否有专业失误,是否有人为干预,是否有幕后交易等进行全面追查,让人遗憾。 我们这个社会,专家学者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可是,与影响力相对应的,却是责任的空白,往往专家学者做出错误的结论、鉴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却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当然,我们的社会应当鼓励创新,尊重专业,不过,再专业的领域也不能没有监督问责,在医疗领域,一个专家学者的结论可能关乎千万患者的健康,甚至关乎人命,因此建立基于专业立场的自我矫正机制尤不可或缺。 肖传国倒下了,但如果肖传国背后的权威人物依然安然无恙,那么何以避免下一个肖传国?
个人分类: 科学名人|380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大学学术权威生产的五种模式
pony911 2010-11-21 20:58
大学学术权威生产的五种模式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5950 学术权威不反动就应该还好。是吧?
个人分类: 技术交流|23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学学术权威生产的五种模式
lgmxxl 2010-11-21 09:10
大学中的学术权威是大学中教师的牛人,是广受师生和大众尊重的神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学会以不同的方式生产出不同的学术权威。综合讲来,大学学术权威生产的模式主要有五种:教学型生产模式、科研型生产模式、推广型生产模式、媒体型生产模式、官僚型生产模式。 教学型学术权威生产模式: 这是一个自大学诞生以来就一直占主导地位的大学学术权威生产模式。在中世纪大学中,正是那些教学优秀的人,受到公众和学生的热捧,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权威,并由此产生了原始意义上的大学。房龙 (Hengdrik Van Loon) 在其《人类的故事》一书中用十分通俗的语言勾画了中世纪大学的学术权威生产: 一个智者自言自语道,我发现了一个真理,我必须把我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只要能找到几个人听他说话,他就开始宣扬自己的智慧,就好像当代的街头演说家一样。假如他能说会道,那才难们就会驻足倾听。如果他讲话干巴巴,听众就耸耸肩,接着赶路。慢慢地,一些年轻人开始定期来听一些大师的智慧之语。这些能说会道的街头演说家成为人们心中的权威。彼得阿伯拉尔( Peturs Abalard , 1079-1142 )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他吸引了大群的学生,他们的出现使得大量教师不可或缺,大学正是靠后者形成的。 然而,时过境迁,慢慢地通过教学优秀生产学术权威的模式逐渐式微。人们在努力使这种生产模式继续发扬广大:如欧内斯特博耶( Ernest L.Boyer , 1928-1995 )在 1990 年写出《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一文,力主大学的教学是一种学术,并掀起了美国的大学教学学术化运动;中国 2003 年开始了每 3 年一次的国家教学名师评选活动,以国家之力催生教学型学术权威生产模式的活力。但所有的举措总感力不从心,这种模式已经是昨日黄花。 科研型学术权威生产模式: 当 1809 年威廉洪堡 (Wilhelm Humbolt , 1767-1835) 提出学术自由、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科学统一三原则的大学办学思想时,他的初衷是通过科研促进教学。但是,与此相违的是大学的科研越来越背离了它产生时的宗旨,科研越来越成为大学之中重之又重的工作。作为大学,有了一流的科研成果,就会有一流的尊重生成,就会有丰富的资本流入。作为教师,能在 CNS ( CELL/NATURE/SCIENCE )发表论文,能获得国际公认的大奖,就是牛人,就是学术权威。即使没有国际的成果,在国内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出版自己的代表作也是生产学术权威之路。而没有科研成果,对大学来讲,就意味着水平低,资源少;对教师来讲,则是非升即走、不出版就死亡!科研成为脱离大学育人职能、大学教学职能的一种独立的学术权威生产模式。 推广型学术权威生产模式: 当上世纪 80 年代英国撒切尔夫人宣布削减大学经费时,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她开启了大学发展模式的一个新纪元。从此开始,大学为生计担心,为经费闹心,为绩效问责忧心。但也因此,催生了大学顽强的自救能力。市场由此进入大学之中,成为大学的一种基本运行机制。由此开始,大学开始了放下尊严的面孔,开始了经营大学的历程。于是,大学成为了公司,学术成为了资本,教师成为赚钱的工具,学术资本主义 、高等教育公司 成为大学的另一个名称。当大学追求利润、资本时,大学教师当然是其中的急先锋。大学教师开始了推广服务、技术服务、有偿服务。一时间,教师下海成风,推广成潮流。能为大学赚到钱的教师,成为大学中教师的榜样,成为人们心目中新的学术权威。有些学校甚至为此改革了教师职称评审的条件,把创收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对待。 媒体型学术权威生产模式: 自从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渠道始,以互联网、电视、博客等为主导的媒体型学术权威生产模式开始显现出生命力。媒体一旦进入学术生产的场域,媒体就足可以在一夜内让一人成名,如中国特色的学术超男、学术超女们。在他们没有进入媒体之前,他们并不被认为是大师。而进入媒体宣传后,他们的权威立时变得不同。他们的讲座开始爆满;他们的图书开始畅销;他们开始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地赚钱。 官僚型学术权威生产模式: 这是一种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术权威生产模式。从本质上讲,这种生产模式也是切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素来有学而优而仕的思想,古代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将是如此。在现代大学中,如果科长出现空缺,博士去应聘一定不必惊谔;如果出现处长空缺,有博士头衔的教授去应聘,你也一定要沉得住气,因这既是一种文化使然,也是一种现实环境的胁迫。在现实中,学术型教师一旦当上干部,立时学术水平就会随着行政职务的上升而上升。 2009 年全国教师名师中, 90% 的获得者带长; 2011 年国家 973 项目, 60% 的高校首席科学家带长;中国大学的院士校长,有大部分是当了校长后,被评为院士。在中国大学场域中,带长的学者可以做学术会议的主席台;带长的学者可以在学术会议上做首场主旨报告;带长的学者可以更多地受到媒体的关爱。总之,带长的学者更易于被生产为学术权威。 五种学术权威的生产模式,反映了大学发展的五种路径选择,也反映了大学的五种个性追求。虽然这五种学术权威生产模式产生有先后顺序,但未来,这五种学术权威的生产模式将共生共荣,交替登场。 人类的故事 p98-99. 大学的兴起 p115.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7968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现在喜爱用质量不高的教材, 用它训练学生, 好处多咧!
热度 1 luo971 2010-8-12 13:09
我现在喜爱用质量不高的教材 , 用它训练学生 , 好处多咧 ! 罗渝然 ( Yu-Ran Luo ), 中国科技大学, luo971@ustc.edu.cn 唐凌峰老师的博文 , 低质量教材危害远大于垃圾论文 ,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1845 ) , 观点明确 , 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两年前,我尽力寻找适合少年班学生的、 76-80 学时的《普通化学》或《化学原理》中文教材。 三月的努力,我失望了 (见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4741 )。 海外有这类好教材 , 印刷精美 ,图文并茂 , 但定价高 ( 每本 $100 多 ), 起点低 (~1/5 内容为国内高中讲授过 ), 讲两学期, 不适合国情。 开课前七天,我匆忙地挑选了北京大学主编的《普通化学原理》(第 3 版, 2008 年印刷),作为教学参考书,因它已用 17 年,三次修订改编,长期评为全国 优秀教材 。 今年秋季,我将第三次用该教材。虽然两届教学实践中,学生和我都连续发现,该教材部分内容陈旧,近二十余处科学论述欠妥, 甚至还有(科学上的)低级错误 。 我常收到学生 e-mail ,称:书上 X 页有错误。我确证后,在课堂上表扬该学生,邀请这学生站起来,面向全教室人员,讲述他的观点,为什么是错的。那位学生讲完后,我又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最后,我做补充。我这样做, 多次受到学生们的鼓掌欢迎。 的确,我们都希望用现有的好教材,既省事,学生收效还大。但目前尚缺 , 怎么办 ? 我们 被逼采用质量不高的教材 。我认为,这也不一定会 误害 学生。 事情可以转化! 两年的实际,我把教材中论述欠妥和错误, 当做课堂互动的素材之一 。这活跃了课堂,激励和训练了学生,又破除青年人对学术权威、高考状元们疯狂迷信的 顶级大学 、 优秀教材 的迷信。 难到没有好处? 欢迎砸砖头!我乃平民百姓,无房无车,日后建房,砖头变宝。
5921 次阅读|9 个评论
国内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应该如何办
accsys 2010-4-16 10:38
姜咏江 参加若干次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总体的感觉都像行政会议,很少学术气氛,当然也未见什么象样的学术效果。 窃以为,召开学术会议的目的,在于学术研究、探讨,从而促进学术的发展。因而学术会议过后,有没有形成共识的核心学术问题,或者会议核心内容是否有进展,应该是学术会议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 学术会议应该如何举办才更有成效?谈几点意见供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参考。 1.学术会议一定要有专题。 学术会议不是展示各种学术成果的地方,因而不能够办成交易会。目前的学术会议往往成为了论文发表的集市,内容五花八门,难以形成专题,因而学术会议难有深度。 2.学术会议应去行政化。 虽然学术会议需要组织管理,但不应该是现有的行政化模式。例如,第一天:主办方开幕式宣布会议议程等、领导讲话、相关单位致词、知名人士报告;第二天:分组宣读论文;第三天:赞助单位产品宣传、评定优秀论文、大会权威报告、总结,散会。这种行政化的会议议程,不适合学术会议。 真正有成效的学术会议应该以讨论形式为主,要自下而上针对专题,从分组讨论开始,让每个参会学者能够充分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争论,形成热点问题,最终提交大会重点发言,供全体参会学者讨论。 会议组织方应根据会议进行情况,调整会议时间安排,一般应以5天左右为好,不可匆匆了事。最后一天,一定要最终总结出会议共识的成果和有意义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作为会议公报宣布。 3.去论文发表的目的。 目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术会议的论文发表成了一项重要的内容,这有悖于学术会议的宗旨。论文发表的渠道很多,学术会议应该将论文作为参会的入场券,而不应提出从未公开发表的无礼要求。由于水准的考虑,参加学术会议人员一定要能够证明自己是会议专题的行家里手,因而会议组织方必须有一定的参会标准,对申请者审察的依据,应该是他投给会议的论文,而不是他的社会地位和曾经取得的不相关的成果。这样既可以保证会议的质量,又可以避免所谓的权威干扰会议的目标实现。 4.经费国家支持和统一管理。 高水平学术会议的组织和经费支出都应该由科技部、教育部等行政部门统管,经费纳入国家财政计划,实际运用于学术会议。这样作既可以避免经费的乱用浪费,又可以保证学术会议的成功。 现在我国参加学术会议的经费,大多数都以科研基金的形式拨发到课题当中,包括出国考察在内的项目经费繁多,多数人非科研直接经费预算实超,因而出现许多获得国家支持的项目经费花不完,所以很多科研人员参加学术会议的目的是要花完这笔经费!这种情况正好迎合了商业化办会。至使许多部门或团体打着学术会议的旗号,实则游山玩水举办会议,从中收取高额的会议费牟利。这种举办学术会议的结果,造成国家科研经费的大量无用流失和浪费。 学术会议宜采用申请审批统管的政策,取消科研基金当中的参会费用,既可以避免无用的学术会议召开,又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财政支出。 5.施行学术会议自由申请制度。 学术会议应不应该开,有没有必要开,这完全取决于学术研究的进程。学术会议的召开一定要满足学术研究的需求,没有需求的定期学术会议没有太大的价值。 科研实践中,非常需要召开学术会议讨论的,往往是那些尚处不够成熟的科技问题,急需通过学术会议拓宽和深入研究。一般情况下,召开学术会议的需求又常常发生在少数的科研单位或个人之中,他们需要集思广益,聚集同行一起探讨问题,以谋求对该科学问题的解决和发展。此时就应该允许他们提出召开学术会议的申请,国家科技部门可以依据他们申请的理由,审察批准,并委托相关科学院部门或科研团体承办会议,由他们发出会议通知,说明会议专题、目标、议程等一系列问题。由承办单位接收参会论文,并组织有一定水平的人员,根据论文审察要求参会者的水平,确定参会人员名单。不论什么人,一律实行参会论文入场制,避免文不对题。之后,连同会议经费预算等一起上报国家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学术会议,最重要的一项是包揽全部会议经费,其中包括全部参会人员的一切与会议直接相关的差旅费等。这种制度可以充分保证那些有学问的但贫穷的科研人员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真正做到在科研、学术面前的平等,最大限度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6.妙用游山玩水。 激烈的学术争论与探讨会消耗科学家们大量的精力。因而学术会议适当地组织游山玩水,可以起到缓解紧张气氛,消除疲劳等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参会人员能有独立交流探讨的机会。那些在会议之上反映的问题,往往不能够在会议上消化,在游山玩水之中,通过更小范围的交流,常常会迸发出火花,促进学术会议取得更大的成果。 会议有组织的游山玩水应放在会议期间,而不应该放在会议结束之后。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参会者更能够发表己见,从而达到会议更有成效的目的。 7.学术会议不能权威说了算。 学术会议不能有权威说了算的现象,更不要动则就权威大师作报告。其实,学术会议应该是敞开思想的会议,是创新的会议。因而所有的参会者应该具有同等的学术权力,每个人理论与观点的对与错,应该让与会者自由评论,而不应以任何方式权树某人的理论思想,这不利于学术发展。权威大师的报告可以不用学术会议的方式,可以举行专门的报告会,以满足那些学习者的需求。 以上七条建议是针对目前我国学术会议的弊端提出来的,不全面,也不敢说一定正确。我国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家的强大,不能没有科学技术的领先与发展,这其中如何开展学术会议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面。 我们不能总跟在美国人的后面跑,在科技竞争中,要设法吸引更多的科学家参加到我们的科研事业中来,为此,应该想尽办法办好我国的学术会议。 不论哪一个国家,只要他能够举办好学术会议,就能够吸引更多的科学家参与,那么受惠最大的一定是学术会议举办国。 2010-4-16
个人分类: 随笔|6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2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