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淌过博物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淌过博物馆》背后的故事
热度 8 liangjin 2012-8-2 19:24
《淌过博物馆》的首发式热热闹闹地结束了。我也离开了北京,回到了安静而紧凑的生活。回想到7月29日那热烈的一天,我仍然会心动。对于那天的成功,我心存感激,无以为报,只能将其背后许多朋友的努力与大家分享。 这本书的第一功臣自然是科学网,没有科学网,就没有我的这个系列,也没有博友们的贡献将这个系列变成书。 我在科学网上贴这个系列时,并没有想到会要出书,只想将我的淌历和大家分享。在博友们的一再鼓励下,我才动了心思。这里,刘立博友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在世博会期间来上海,我和刘玉仙和他见了面。当时这个系列正在进行中,而我被化疗地眉发全无,颇有点人生苦短的感受。见面时他一直鼓励我出这本书,并告诉我出书的几个关键点。后来我知道,不仅如此,他回到北京后还多方行走,帮我寻找支持。 这本书的出版过程充满曲折,从文字图片的编辑到投资经费的落实,一步一坎坷。由于大的读书环境的恶化,网络流行的快餐化,出版社的被市场化,迎合世俗的趋势化都使得这本书的最初评估并不看好,而且如果要彩色套印,出版经费将是黑白的好几倍。出版社的朋友告诉我,据统计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除了教科书外基本不买书。 所以要拍板出版这本书,需要极大的勇气并承担很大的风险。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苏青博友就这样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担风险的精神和一捶定音:“这类书现在很少,而社会需要这样的书!” 科学普及出版社的编辑郑洪炜、李洁和张敬一具体负责这本书的编辑。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审改,让我看到了她们的专业精神,也让我提高了文字水平。在第一遍审稿意见下来时,我看到了编辑对我毫不客气地批评,有的意见甚至很尖锐。但在这些中肯的意见指导下,书稿越改越好。 然而这本书更大的挑战是图片。出版不是博文,图片不能任意从网上摘,而我拍的照片不够全面。图片质量也有相当高的要求。我在英的朋友闫瑛和张克威正好回国访问,他们毫不犹豫地把他们随身带着的照片硬盘全部拷给了我,让我任意选择其中博物馆的照片,只是要求不要用人像。其中还有许多他们朋友闫征和谢玢拍的杰作,他们也授权让我使用。我香港的朋友林颖之林仲文姐弟也为我寄来一大包整理的整整齐齐各博物馆的珍贵照片。这样包括我自己的照片已经基本够用了。在整理的过程中,我觉得我最熟悉的爱丁堡应该更丰满些,特别是我没有那只后来入驻苏格兰皇家博物馆的多利羊。我就请我爱丁堡的朋友周薇帮我拍几张。没想到周薇非常认真地去做这件事,带上她几乎是专业的照像机,花了很长时间等上最好的时机,帮我完成了任务,给了我最高质量的照片,那张爱丁堡城堡的照片还被选用在了封面上。给这本书贡献照片的还有博友刘立和孟津,以及我的发小佟新。关于照片,科学网博友祖乃甡以他艺术家的眼光为此提供了非常好的建议。还有那些我素未谋面的在幕后辛勤工作的美编。正是这些朋友们的鼎力相助,才使这本书增辉无数。 书要有一个序。我邀请了科学网上著名的博主武夷山。武夷山老师的博文显示他知识渊博,思想深刻,有他来给我写序这本书一定会熠熠生辉。然而我却惴惴不安,我们从未见过面,谈不上任何私交,他会惜墨吗?我的顾虑很快就云消雾散了,因为武夷山老师不仅爽快地接受邀请,并且当天就把序写好给我寄来,后来很快又寄来了修改稿,动作之快,令人印象深刻。 出书终于蹒跚地走到尾声。出版社要为此办一个新书发布会。为了这个会,出版社上下都忙翻了天。后来他们选定在中国科技馆和科技馆合作作为科普悦读会的形式进行,并通过科学网布告,网上预约。科学网的许多博主如 苏青 、 武夷山 、 陈安 、 李宁 、 魏东平 、 吕喆 、 吕秀齐 、 刘立 、 迟菲 都为此专门写了博文。当然也有个马甲揪着“淌”不放,还搬出了外国人、出版局领导来给自己壮胆,自说自话地硬塞给“淌”一个贬义。我不得不把“淌”汉典上的中性的定义给了他/她,并建议他/她提高下汉语水平(应该还有逻辑水平),没想到他/她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到处无理取闹,只剩下骂大街的能耐了。后来又将攻击转到我们的新词“淌客”(汉典上当然没有,意思自然清楚“淌”+“客”),牵强附会地拉上了风马牛不相及的“堂客”的某一偏意,按他/她的逻辑,汉语中所有的同声词都是同意词,并且只有一个想要什么就是什么的意思(例如:同志、同治、统治、统制、童稚、通知),汉语启不大乱了?很多人给我发短信,让我别理他/她,更有大侠客张天翼和小侠女迟菲拔刀相助,资深顽童苏青专门写了个“ 吃遍欧洲 ”隐讽。我说没关系,我欢迎争辩,可惜他/她实在不上档次,他/她越闹丢得只是他自己的人,客观上还起到了为这本书促销的作用,还是应该谢谢他/她。严谨的组织方无法得到这位马甲的更多信息,觉得如此没有底线的人最好还是做好他/她可能来砸场的预案。不过我谅他/她没那个胆量,只会躲在马甲里放黑枪。我的朋友陈灏说对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网上“约架”,下午三点直接在朝阳门相会!笑得大家都喷饭,说最好把各路媒体都叫上来直播,那苏青不是乐得半夜都从梦中笑醒? 尽管当当网已经以促销价开始销售这本书,但在这个活动上,售书的痕迹淡化到几乎为零。作为活动主办方出版社和科技馆的同事们认真地策划了整个活动,我的讲稿也一再被讨论修改,几易其稿。我在开始写讲稿的时候,把听众定位在知识人群上。没想到,正值暑假,有大批淌科技馆的孩子,报名极为火爆,其中有近1/3的孩子。听到这个消息,我真傻眼了,能把这帮孩子摁在座位上,抓住一两个小时讲博物馆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却极为有意义。于是讲稿还需要修改。特别是编辑们提出谜语太难,要做几个孩子们猜得出的来鼓励他们,苏青也贡献了一个谜语。这才有吴国胜博友说的谜语太容易的问题。但有苏青、武夷山和吴国胜等猜谜高手在,真让我左右为难。所以有最后那个很难的谜语“行万里旅程,还要读千卷古书——打一成语”谜底“路不拾遗”是很难在限时猜出的,苏青和武夷山作为嘉宾坐在台上也不便参与,所以最后公布了谜底。这里行旅程扣一个“路”,万里还要千卷扣“不拾”,这里的“拾”指“十”不是“捡”,“古书”扣“遗”。希望能回答吴国胜博友的质疑。 讲演的地点因为报名的人太多而从二楼的讲演厅转到了一楼科技馆最大的讲堂,但还是爆满,还有很多人没有约到而遗憾地未能参加。但我最高兴的还是在演讲会上见到了我的博友们——我的佳宾苏青、武夷山、刘立、迟菲,还有吕秀齐、李宁、苗元华、吴国胜。除了刘立,都是第一次见面。佳宾们的发言都非常精彩。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周薇在伦敦奥运期间花大价机票从爱丁堡飞来参加这个活动。专程来参加活动的朋友和长辈还有:佟新、陈灏、李建国、梁家惠。 演讲会进行得极为顺利,特别是孩子们听得非常认真投入,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会后记者还对我进行了采访。整个活动我作为主角得到了太多热烈的掌声,但我深知, 这些掌声应该属于更多的人。
个人分类: 淌博物馆|4858 次阅读|16 个评论
梁进主“淌”,武夷山等博主助“淌”,《淌过博物馆》首发大功告成
热度 21 cherrylu1960 2012-7-29 18:36
梁进主“淌”,武夷山等博主助“淌”,《淌过博物馆》首发大功告成
伦敦奥运会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今天上午,在与奥运有关的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中国科技馆内,发生了一件与科学网博主有关的大事件。我们尊敬的梁进博主的新作《淌过博物馆》在这里正式首发,伴随其的是梁博主主“淌”,武夷山、刘立、苏青、迟菲等助“淌”的同名公益讲座“淌过博物馆”。有主“淌”,有助“淌”,还有几百名热情观众捧场,听讲座,猜谜互动,好不热闹!不用说,活动那是相当的成功嘀。发觉连坐在旁边的小朋友也听着津津有味呢。 暴风雨已暂时离我们远去,京城的上空蓝天白云回归。今早的天空蓝着像梁老师的《淌过博物馆》的封面,阳光灿烂得像梁老师的笑脸。作为同济大学的数学教授,依靠丰厚的文字功底,丰富的淌客阅历,用心演奏了一曲关于博物馆的交响曲,的确令人回味无穷。 今天头一次见到梁老师,发现她的精神特别地好,看来身体已完全恢复,特别为她高兴。还是忍不住想说,参加这个首发,面对梁老师,面对梁老师的大作,心中多少有些阴影。原因刘立老师是最清楚的。当初没有在第一时间帮到梁老师把这本书尽快出来,多少有些愧疚。其实有时大家都需要一种坚持,只要锲而不舍,就能成功。重要的是双赢。不管怎么说,今天看到《淌过博物馆》的顺利出版,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这大概也是继大宝之后,第二位在我们科普出版社出版科普类大作的博主吧。向梁老师表示祝贺。今后如有机会,很高兴为大家服务,反正还有我们的苏青博主做后盾呢。 昨天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完整碰完了《淌》,包括武老师的序,还是有些感触的。在这样一个嘈杂浮躁的年代,能够静下心来通过当淌客,去细细咀嚼深藏于形形色色的博物馆的历史、其中的艺术,其中的哲学启迪、宗教背景。。。这样的人其实并不是很多。这个年代,文理兼得的人才似乎越来越少,一个数学工作者,能够以渊博的艺术文史知识,流畅细腻的语言,用心去“淌”,去讲述博物馆的魅力,实在难能可贵。 没有梁老师的条件,难有机会淌到世界各地的博客馆,但住在帝都,有不少博客馆还是值得淌一淌的,在首都博物馆对面的长安街上住了很多年,曾两次进入参观,大英博物馆的巡展也看了,但其实印象寥寥,主要是心浮气燥,没有心思回味。注意到梁老师的《淌》作中许多地方用了访问的字眼,而没有用参观二字表述,大概前者只是走马观花,看看而已,而后者则是用心去体会其中的文化,其中的文明史,有向纵深感悟研究的含义在里面吧。其实,梁老师的《淌过博物馆》,就是透过博物馆,看历史,观文明,看文化,看社会,进行艺术熏陶的佳作。值得一读。 今天梁进的“淌过博物馆”公益讲座,也是我们的“科普悦读会”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场。我想,科普悦读这个说法并不新鲜,也不是什么首创,其中主要应包含的是科普本身概念的延伸,它应该包括人类积累的一切知识的传播,而不仅仅限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知识;另一方面,在愉悦中完全阅读,首先要培养兴趣,有兴趣的主动阅读,才能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当然,对于阅读概念的延伸也不言而喻,我们不只是阅读纸书上的字,也用眼,用心去看这个世界,阅读大自然,阅读社会万象,阅读人生百态。愉快地阅读,阅读中享受人生,应当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成为一种向上的力量,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像今天这样的活动,就可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值得推广。 今天的首发兼讲座持续一个半小时有余。其实大家还是意犹未尽。特别是几位助淌者,每人只有短短五分钟,像刘立老师那样的大侃家,如何能尽兴呢?还有,迟菲不是代表一个人,她还代表我们的陈安博主,陈博主的感言都写在迟菲的手机上呢,念了好一会儿。想欣赏刘立大人的精彩发言详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597097.html 。 今天的活动现场,还见到了老博友小苗,苗元华同志及其可爱的夫人,结识了新博友李宁同志。据说还有从国外赶来参加梁老师大作首发的,可见梁老师及其大作的影响力之大。可惜时间有限,没能一一结识,希望今后大家有机会在类似的舞台,类似的活动上相识,结缘。另外,中国科学技术馆和我们出版社同属中国科协管理,有一些内线在里面。 拍了不少照片,但实在纠结,涉及个人隐私,不知道能不能发。决定细节先暂时不发了,挑了半天,挑一张最不清楚的集体照放此,应该没人有意见吧? 一个主持人,一个主淌,四个助淌,从左至右:梁进,迟菲,武夷山,苏青,刘立。 小DC拍的,特意挑了一张拍虚点的,有清楚的,不敢发啊,怕有肖像权问题。这个场面很亲切自然。 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国科技馆外,有水可"淌"呢
个人分类: 图书出版|5680 次阅读|59 个评论
周末去淌科技馆
热度 5 nli2233 2012-7-23 16:33
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29日上午,我将会加入科学网其他博主,一起参加科学网名博、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梁进女士的新书发布会。 梁进老师的新书有个非常好的书名——《淌过博物馆》。老实说,我对亲身亲历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并不浓。住在华盛顿DC的郊区很多年,按理说我有条件把DC的各个著名的博物馆一一细细地淌过去,但是,时至今日,我在DC参观过的博物馆用一只手的手指头就可以数过来。因为不愿意自己在博物馆里面跑腿,所以,我就采取了一个懒人的懒办法,去阅读别人介绍博物馆的文字。梁进老师的淌过博物馆系列博文正好为我这个懒人提供了方便。 最初在网上跟梁进老师互动,并不是因为她的博物馆系列博文,而是因为她出的灯谜。有一段时间,梁老师制作了很多科学网博主的灯谜,我一时兴起,加入了竞猜者的行里,并且很快深陷其中,猜得如痴如醉。能制作灯谜,而且让人猜得上瘾,无疑是有才华的象征。 梁老师的才华当然不限于制作灯谜。从综合实力上讲,梁老师是科学网上最有才的女网友之一。我想很多网友也会同意,就算把这句话的“女”字去掉,梁进老师也完全担得起。科学网上以文会友,文笔好的博友很多。其中,梁老师的文笔是一流的。除了一般文笔好的女性所具备的细腻和生动之外,梁老师的文字还让人感觉到大气。这种大气,不是故意做出来给人看的,而是开阔的胸襟和不凡的眼界下的自然流露。如果你对梁老师的文笔有什么怀疑的话,去读一读她写的《玉佛之约》吧。那是用一段精致的文笔写成精致的爱情故事。 科学网博主委员会每年换届。换届的时候,现役委员可以推荐两人担任下届博委会委员。由于欣赏和佩服梁进老师的才华,从前年开始,每一次换届,我都郑重其事地推荐梁进老师进入博主委员会。梁进老师现在是博委会委员了。不知道我的推荐起没起作用,也不知道起了多大作用,但是看到梁老师进入博委会我还是很高兴的。让我更高兴的是,梁老师作为博委会委员尽到了应尽的责任 (见: 行博主 委员会之责——给科学网的两点建议 )。 梁老师在科学网影响很大。梁老师的好友列表里有300多个成员,比我的多一倍。我大致翻了一下,竟然没找到自己的名字,令我顿感郁闷。回到自己博客上,在我的不太长的好友名单里,很容易找到了梁进老师,心下方才释然。 今年的3月份,我到同济做了一个演讲。虽然近在咫尺了,但因为怕打扰梁老师,还是错过了当面请教的机会。机缘巧合,正好我在北京学术访问的期间,梁老师的新书发布会在中国科技馆举行。我想,这次机会不应该错过了。 预祝新书发布会成功。期待着与其他博友共襄盛举!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4118 次阅读|11 个评论
从乡教到淌过博物馆
热度 6 dongping2009 2012-7-23 11:12
我在科学网上“认识”梁进老师,主要源于她“ 河北邦子—下放四十年后新的记忆 ”的一篇博文;这篇河北邦子,给我留下了其文字特别“大气而又野性”的印象,其结果便是导致我在读到她的“ 乡教 ”一文,以及在我与其日后的博文交流中,经常用“梁兄梁兄”称呼她来,而关键的是,这位梁兄一直也不点破她的巾帼身份。 这个过程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大约在知道她生病住院的前后,通过 “丫头”陈国文 老师的提醒,我才恍然大悟起来。 但称呼梁兄既已成为习惯,反而觉得这样更为亲切与随便。 我与梁进兄有过若干次的博文交流,包括梁兄的“ 乡教 ”与我的“ 乡教感言 ”以及我的“ 海子: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与梁兄反馈的“ 关于海子的对话 ”,这些交流显示了我们之间关于社会与生活体验等方面,一些共同爱好的话题。 但我觉得更有意思的一些互动博文包括:梁进兄的游记相关的博文“ 地球狰狞 ”与“ 微积大自然 ”,这两篇博文里显示了不少非常漂亮的图片,大多数好像都是梁兄在旅游西欧的时候记录下来的,并且其文字内容也与梁兄的数学专业擦了一点边缘。 正好那一段时间我特别痴迷于科学网,甚至幻想着每周一篇与我地球物理专业相关的“科普类”博文面世,于是回应了一篇“ 科学家的乐趣与危险 ”,同样采用了包括图片在内的资料,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地热资料是如何支持板块构造学说的。 梁兄读过之后,又回应了一篇 “地球狰狞(续)” 的博文,提供了更多的包括庞贝古城在内的图片及人文感想。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科学网真正达到了她所宣扬的,提供一个关于华人科学工作者互相交流之园地的目的。 也是从科学网上得知,梁进兄最近要来北京,出席她刚刚出炉的一本《淌过博物馆》图书的首发式。说老实话,关于梁进兄的博物馆系列的博客丛文,我并没有很仔细地认真读过,所以留下的印象并不很多。 应该说,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在于梁兄自己,自从她写出了“ 玉佛之约 ”之后,真心而论,这篇博文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是梁兄的“神来”之文,甚至堪称整个科学网的“镇网”之作。因而导致以后她写出的每篇博文,我都要不由自主地拿来进行比较。 但《淌过博物馆》既然成书,作为与梁进兄有着深厚交情的博友,理所当然地希望,能够得到一本梁兄签名的《淌过博物馆》,印在纸面上的文章,读起来当会另有一番感受。 是为索取梁兄之《淌过博物馆》的投名状,并祝福梁兄。
个人分类: 春夏秋冬|4084 次阅读|16 个评论
淌过博物馆 - 17.世博篇(下)
liangjin 2010-10-14 07:55
淌过博物馆 - 15.世博篇(上) 淌过博物馆 - 16.世博篇(中) (成为上海世博会象征的中国馆) (世博展览馆的各届世博会的象征建筑和吉祥物模型) 世博会无疑是全球文化的大杂烩。 上海世博会提供了一个各国展示、宣传自己的大舞台,也是各国暗自较劲的战场。除了一些实力不强,重在 参与的国家,各国家馆要Highlight自己, 想在众多的展馆 中闪出独特的光彩,给访客们留下点印象,都要拿出浑身解数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其中,反映本正统文化的特点就成为了首选。所以有搬来国粹, 如丹麦馆 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女神塑像,似变换了国都;有送来国宝如埃及馆的史前珍藏、 法国馆的世界名画,似转移了国库;有布置国景如柬埔寨吴哥地貌模制、新加坡馆屋顶热带花园模拟, 似浓缩了国迹;有演绎国风,如尼泊尔馆的佛塔庙宇、巴西馆的足球桑巴,似将张扬了国灵; 有展示国艺,如罗马尼亚馆的民间舞、奥地利馆的室内乐,似弹奏了国韵; 有渲染国情,如非洲馆的刺身、印度馆的民装秀,似洋溢了国调;有提供国食,如印尼馆的 娘惹饭、秘鲁馆的皮斯库酒,似散发了国味; 有强调国就,如德国馆科学家作家音乐家作品、意大利馆的时尚和赛车; 似勾画了国彩;有叙述国史,如马耳他馆的岛换史、波黑馆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模型,似叙述了国忆;有引入国俗,如阿联酋馆的普通人自述,太平洋岛国馆土族人的现身,似拉近了国距;有突出国杰,如南非馆的曼德拉画像,牙买加馆的博尔特雕塑,似 凸现了国魂。 (卢森堡馆的金色女神原像) (法属玻利尼西亚的帅哥靓妹) (南太平洋土著风情,原始图腾象极了现代艺术) (埃及馆展出的史前纯金面罩和项链) 很多国家馆充分利用了影视等高科技,把国家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和传达到极致,这已经在上集中提到。 也有国家会别出心裁,如匈牙利馆不谈奥匈历史的辉煌,只在一个匈牙利数学家发明的几何形上大作文章。 作为一个学数学的,我很喜欢。英国馆也别出心裁,不在其特有的皇室文化上花心思,而是做了一个 精致的水晶种子库,寓意深远;俄罗斯馆不谈俄罗斯文学的灿烂,而是摆搭了一个梦幻世界,童话了现实。 小国拉脱维亚馆,搞了一个风洞飞人表演非常抢眼。立陶宛忘不了 将其为之荣耀的篮球放进了他们的馆。还有瑞士馆的缆车,西班牙馆的大硕娃, 德国馆的动力球,韩国馆的互动项目,都令人印象深刻。 (俄罗斯馆的童话世界) (拉脱维亚馆的风洞表演) (西班牙馆的五官会动的大硕娃) 很多投资不大的小国,多半展示 一下独特的工艺品和风土人情,甚至带来几个穿民族服装的当地人和游客交流,展示才艺,也别有韵味。我印象比较深的 是哈萨克斯坦馆,为了不让已看得晕头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游客对他们不起眼的国家留有一点点印象, 不仅搞了一个冰寒奇幻世界试图冻住记忆,工作人员还不辞劳苦地一遍遍说着首都阿斯塔纳的名字,并威胁:记不住,不盖章。 那些多文化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 马来西亚等,忘不了多方 强调他们的多元性。 在色彩斑斓的各展馆,还值得一提的是多姿多彩的各个展馆建筑,如酷似冰壶的芬兰馆,有树木结构的 挪威馆,象阿拉伯帆船的阿曼馆,如沙漠驼峰般的阿联酋馆,还有形形色色的超现实形状的馆状给建筑师们一个大舞台。至于文化大餐最丰富最精彩的馆,我首推城市足迹馆。 至于中国馆,据说以前刚刚以国家馆参展世博会时,也是只展展绣花鞋之类的手工艺品。据说有次博览会赴美 展示沼气,发现美国的卫生系统使中国的沼气技术无用武之地,最后还是到农场找到了原料。但现在, 恢弘的中国馆,不仅表现着今天中国的巨大进步和傲人的国际地位,也显示出了主办国的泱泱大气。 在当今世界文化冲突和利益纷争下的危机四伏 相比,集中在沪东展区的各国展馆争奇斗艳,和平共处,似乎成了一个世外桃源。 这里,以色列馆和巴勒斯坦馆,印度馆和巴基斯坦馆,伊朗馆和伊拉克馆可以在A区隔街相望,和平共处; 几个前南斯拉夫 靠打仗拆出来 的国家在C区各自的国家馆里展示着类似的文明史,全然没有了硝烟味。伊朗、也门、阿富汗馆也成了 手工艺品的大卖场,一片歌舞升平。 自然,我们在英国和爱尔兰馆看不到北爱的纷争,在日本馆找不到历史介绍, 在金三角国家馆 听不到毒品问题,在靠博彩业支撑经济的国家地区馆摸不着赌博痕迹,在娼妓盛行的国家也见不着红灯街 的影子。各展馆报喜不报忧的展出掩饰了一部分真实。 在纷呈繁富的文化大餐面前,我一直思考的一件事是,多元文化应该是可以共存的,但其前提是 利益没有纷争,历史没有积怨。面对未来,历史的积怨也许可以放下,但利益的纷争却难以消弭。 在中集提到的世界面临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的今天,这种纷争似乎越来越多,表现出来就是文化 冲突。而在冲突中寻求和平的艰难旅途中,文化又成了药引子和胶合剂,当然,这要在了解、交流和宽容的基础上。这最好的例子就是两岸的沟通从文化交流开始。从这点上说,世博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世界和平,弥足珍贵,我们真诚地祈祷着。 ( 马来西亚的歌舞表演 ) (充满中亚伊斯兰风情的乌兹别克斯坦娃娃) (销售中的伊朗挂毯) (斯里兰卡馆的手工艺展示) (琳琅满目的印度饰品) (艳丽妩媚的加勒比时装)
个人分类: 淌博物馆|6601 次阅读|3 个评论
淌过博物馆 - 16.世博篇(中)
liangjin 2010-9-13 08:07
淌过博物馆 - 15.世博篇(上) 在上集中,我谈了点世博会上科技展览一瞥,留洋博士留言说像是小灵通漫游未来。记得小时候读小灵通 时是那么激动,但这次却少了这些激动。相反,我却感到阵阵隐忧。如果上集还比较正面, 在这集里,我就要泼点冷水了。 如上集说到,本次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中环保、节能、低碳是重要的一环, 我也是怀着极大的关注去浏览各个场馆。然而坦率地说,在世博会上对这个问题的诠释让我有点失望。当然,这个问题太大,也不是一个世博会所能解决的。 世博会浦西展区一瞥,那CSSC是船舶馆 尽管,各个场馆在这个主题上,都表现出了巨大的努力。世博中心通过外立面的特殊石材保温、 玻璃幕墙来采光、巧妙的设计来 自然通风,以及屋顶太阳能收集能量。此外还采用LED照明、江水源、冰蓄冷、 水蓄冷和雨水收集等环保技术。世博车一律是新能源的环保车。还有日本馆展示的污水处理系统和环保馆壳 ,荷兰馆展示的再生家具、 德国馆展示的各种新材料,通用汽车馆展示的电动概念车,以及很多案例馆展示了零排放案例。城市地球主题馆也不遗余力地用五行说宣扬 环保理念。 绚烂多彩的油立方 然而,仔细看下,却有很多不和谐的地方。一方面是节能的宣传,另一方面是浪费的炫耀。 例如石油馆,尽管有敢叫板上海世博第一影的5D影片,还有 披着聚碳酸酯(PC)外衣。这种与建筑同寿的外衣不仅保温隔热, 还连通了数以万计的节能灯,将夜幕下的石油馆幻化为变幻莫测的油立方。石油馆告诉 我们,我们的衣离不开石油,因为化纤和造丝;食离不开石油,因为化肥和农药; 住离不开 石油,因为塑料和新材;行更不用说了。那疯狂的影片还煞有介事的假设:如果有一天, 没有了石油?于是,霎那间,办公室里的靓女俊男全部被剥夺了外衣,办公室立即成了废墟。 考虑到内衣假定是全棉 的,但棉花是药罐子,成长过程少不了农药,也要用石油,或者转基因,其技术也少不了石油,所以勉强让那些可怜的白领们留了 点破布遮羞。真是:一旦石油被挖尽,马上回到原始天。所以这个片子除了前面那介绍石油起源 很有科普的味道,后面的鼓吹,怎么看也逃不了商业广告的影子。问题是,石油的重要,早已 不需要忽悠,君不见最怕出血的美国人都愿意拿血去换?石油担负着能源和原材料的双重角色,又总是和污染形影不离。那替代方案在那里?石油馆没有答案。石油的形成 要通过千万甚至上亿年的时间,而现今的人们的使用正以可怕的速度增长,总有一天(这天不远,据说只有几十年), 石油资源将会被耗完殆尽。不能不担心地问一下,那美轮美奂的石油馆的节能PC外衣用掉了多少石油? 环保、节能、低碳实际上是个沉重的话题。人们过分相信未来的科技可以解决能源问题,然而 却不那么乐观。我小时候就被告知大海里藏着巨大的能源宝宝,人们会把它请出来。四十年 过去了,我们的通信、电子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进展,早超过了当时的预言;而能源开发的进展却很有限。同时人们 对能源的需求却扩大了不知多少个数量级。所开发新的能源都有不同的限制,目前只能充当配角。 传统能源(最基本还是化石能源)的地位仍然牢不可破。能取代化石能源的核能始终有核废料 如何处理的问题;水能资源有限且需要巨大的工程,对环境也有破坏;风能也是投资巨大、资源有限,出电不稳定。人们相信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太阳能实际上也是有限的,因为 地球的表面积是有限的吧?荷兰馆展出的一部太阳能汽车,目前肯定不能上路,因为占路面积 太大,节了能源却堵了交通。以后也进不了通用汽车馆所描述的未来立体车道。最有能源味的国家电网馆也只是在智能网上大作文章,并有一个 魔盒用六面式大体量LED屏幕,给参观者带来所谓沉浸式体验,观众四周上下720度空间将都是光影幻动的屏幕。试图来诠释自然能源转化成人类可用能源的过程。事实上这也只是屏幕技术的展示,得到的是感官的享受,却消耗了不少能源。 日本馆的机器人与零排放站 世博会大多展示的环保理念基于一个节,当然这有节比无节好。但是,这边展示的各种让我们生活 更舒适的新发明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排放更多的废料,这前面的节是抵不了后面更多 的耗。那么我们仍然面对技术越发展,污染越严重,资源越匮乏的怪圈(这里的污染包括 垃圾污染、化学污染、辐射污染、光电污染、基因污染等等)。君不见我们现在的城市,楼房越盖越多,气候也越来越热,使用的能源也越来越多,垃圾也越来越多。 世博会尽管很努力地表现了环保、节能和低碳的理念,但众多的展项有点各说各话。人们 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必然导致对能源的贪婪使用和废料的无度产出。政治家们在环保会议 上吵来吵去很难肯割肉达成协议。世博会上我没有 看到一个革命性的,令人信服和满意的解决方案。如果人们不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不放弃逐利的社会驱动模式,那么环保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解决。从这种意义上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美好指什么?如果指更舒适、更享受、更绚烂,那么就意味更浪费,这样的美好将不会长久;而如果指更环保,更节能、更低碳,那么大家就需要真正在行动上放弃现有的奢侈生活方式,这样很多环保技术才有意义。这就是我上集提到的关于环保的现状:观念已深入人心, 措施却难承其责,理想还任重道远。 下集将换个轻松点的话题谈谈世博会不同文化的展现和交错。 (待续)
个人分类: 淌博物馆|5321 次阅读|3 个评论
淌过博物馆 - 11.巡回篇
liangjin 2010-4-22 06:42
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馆藏宝物。有些宝贝就是自己的名片,吸人源和镇馆之石,更重要的,这些宝贝就是人类的财富。 然而博物馆又是一个静立的地方,即便现在的交通使得地球成了地球村,能够欣赏到这些宝贝还是极少数人。还有一种情况, 与一个相关的主题的文物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如果有可能将它们集中起来展出,所得到的效果自然不同凡响。 为了文化交流,为了普及知识,为了增进教育,为了推动研究,博物馆的之间的联合、互换、巡展就应运而生了。 很多博物馆除了长期固定展馆,还有短时换动展馆。这些换动展馆常常就是巡展的地方。这些展览有时是为了一个主题,有时为了呼应当地正在举办的 文化活动,有时为了纪念特定的日子,有时为了约定的文化交流。这样的展览一般不大,但展品有时很珍贵,而且一般要收费。想想也是,搬运珍贵文物 很费钱哦。不过巡回展都是有时间限制的。 我虽然跑过很多地方,也淌过不少博物馆,但不敢说看过博物馆里的大多数展览。因为巡回展览也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时常变换,比固定 展览要多得多。参观博物馆顺带参观在那里的巡回展,多少有点撞大运,逮到什么看什么,当然也有时候对所展内容毫无兴趣。更多时是看到一些心仪的 巡回展览的广告而不得去,那种搔心挠肺的感觉真不好受。当然我还是看过一些精彩的巡回展览,例如,我在艺术篇中提到的印象派画展。我们知道 印象派的画散落在世界各地,还不断地在拍卖行被拍卖,把他们集中起来真是不容易。然而这个画展却基本做到了。在那里我们看到莫奈各个不同时期画的莲花,以此可以设法 触摸画家的心路历程。还有同时期其他画家的大作,来比较他们之间的风格、影响和成就,真是大快朵颐。 改革开放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日俱增。我们的兵马俑已经驰骋到世界各地。我在爱丁堡也参观过中国皇帝皇袍展,也很有意思。不过在 本篇中,我着重介绍的是我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参观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去访台湾时,我很荣幸地赶上了这个大展。 因为历史的原因,故宫的很多最珍贵的文物被运到了台湾。尽管这种搬运多么艰难,却事实上造成了文物和其所属地的分离。就像大量的美丽树叶 飘零离树,树显得不那么繁茂了,叶子也没了气势。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树干和叶子只能互相隔海遥望。所幸得是,海峡两岸终于架起了桥梁,而桥梁 的中坚正是文化交流。很自然的,两岸的故宫博物院的交流也就冲在第一线。雍正大展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两岸故宫博物院在经过一个甲子的分离后第一次联合携手举办的 大型文化活动。为了这个展览,北京故宫博物院提供了37件珍贵文物,上海博物馆也提供了珍品。这个 展览从去年10 月到今年1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 ( 雍正帝朝服像,国家一级文物,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为雍正大展向北京商借的第一号文物,成为大展的广告画。展览中,这像还制成了动画,雍正的手动起来了。图片从网上摘取。 ) 走进展厅,我第一个疑问是:为什么是雍正?雍正远不如他爹康熙和他儿乾隆来的成就高、名声好,他45岁登基,在位13年也不长,但他的传说和疑点要比 前后两位多得多。 民间流传矫昭篡位、玩血滴子、神秘死亡等稗官野史,雍正给人以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的印象。这也许就是切入点吧,让人们有机会走进这位问题皇帝, 探索的兴趣会大增。不过我看到一次访谈节目,两岸故宫院长接受了王刚的采访,提到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两岸故宫跨海团圆。 两岸故宫的院长共同讲述了六十年前文物被转移到台北故宫的过程。当主持人王刚问起为何选定雍正时期的文物作为活动主题时,院长提到了电视剧 《雍正王朝》在两岸的热播,不过我想这是为了讨好老百姓的随词。 收藏有素的王刚认为雍正时期的艺术品比康乾年间更加典雅精致。事实上, 海峡两岸的故宫都没有举办过雍正时期的艺术品展览,虽然台北已展过乾隆大展,但雍正大展缺乏许多关键展品如画像。 所以两岸故宫最终确定了这个主题。两岸的联手使这个展览丰满生动。 展览内容分成雍正皇帝的一生与文化与艺术两大部分,展出的246件文物涉及档案、史籍、地图、肖像、绘画、书法、瓷器、古玩等, 还用了许多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全方位多层次展示雍正皇帝的文功武治和 生活品味,深入解读这位皇帝, 试图告诉你一个真雍正。然而我在想,就这些文物,真的能告诉我一个真雍正?我还是雾里看龙,只是比那些无厘头的传说离这位传奇皇帝 近了些,当然还是若即若离感到了他的能干、勤政、严历和趣味的一面。这也让我想起胡适说过的一句话,历史就像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雍正在各种电视剧里早被打扮成了各种怪模样。 这个展览中最重要的展品恐怕就是康熙遗诏。野史说,康熙传遗诏要传位十四子,结果被皇四子雍亲王添笔加划改成了传位于四子。 不过真正的遗诏上书: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扫清了历史疑云。 展览中有13幅图的雍正行乐图册中,雍正装扮成钓寒江雪的蓑笠翁、采菊东篱下的南山农、抚高山流水的雅琴士,骚文吟诗词的读书人, 传经颂佛主的藏喇嘛、丹灶初开火的仙道士还有 假发刺老虎的欧贵族等等让人忍俊不禁。这些不同装拌中展现了这位严苛皇帝有趣、幽默和恬淡的另一面。那时还不能拍照,不然好秀的雍正 一定会出本写真集。 在雍正像耕织图册中,将耕地采桑的农牧渔人都画成了自己 和老婆孩子的模样,颠覆了皇家印象,体现出雍正关心农桑和对男耕女织平民生活的向往。而展出的一方珍贵的为君难印玺则反映了雍正高处不胜寒的颤栗。 还有雍正的墨宝,其御笔书法浑然大气,有很深的造诣。他的文字、喜好和收藏都折射出这位皇帝有着极好的教养、高雅的品位和独到的艺术鉴赏力。 展览还有大量的御批折子,证实了这位勤勉的皇帝在廉政清吏方面的努力。 这次展览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精彩案例,也是一个良好开端。我最盼望的是台湾的文物回到北京的故宫,常回家看看,让这棵文化大树重新长满珍珠玉叶, 丰满葱郁,光彩照人,摇曳生姿。就算短期巡回,不也就是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吗。这一天想来不遥远了。
个人分类: 淌博物馆|630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